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

首页 / 课件 / |

  鱼我所欲也课件 1

  教学内容分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 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 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 引导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 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3. 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累的有关议论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 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 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 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问题:

  1. 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 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学生自由补充。)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布置作业:

  1.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2. 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教后反思:

  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醒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

  鱼我所欲也课件 2

  (一)读通文意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下来,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教师点拨并用多媒体显示归类)

  (二)整体感知

  1.课文第一段可分为几个层次?简要概括大意。

  【交流点拨】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先从正面来讲,又从反面来申述。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2.课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先举正面事例,再举反面事例,告诉人们“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四、拓展延伸

  1.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2.美味“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3.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g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6.4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第二课时 深入鉴赏悟内涵

  新课导入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新时代的“舍生取义”是指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鱼我所欲也课件 3

  学*目标:

  1、熟练掌握本文的词、句翻译。

  2、掌握本文的论点、论证方法等有关内容。

  学*方法:

  小组合作、教师点拨

  学*过程:

  导入复*: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来复*一下《鱼我所欲也》,复*前先让同学们看一下*几年中考题涉及到的本课内容,通过这些中考试题你感觉学*本课我们应该掌握哪些内容?

  中考导航

  (一)金华市xx年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故患有所不避也

  (2)贤者也勿丧耳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

  3、文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这一生活常理为喻有什么作用?

  4、古往今来,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说说他的事迹。

  (二)xx年安徽省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听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摘录文中能体现主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发现

  同学们,通过这两个中考试题,你感觉复*本课我们应掌握哪些内容?

  知识梳理

  (1)熟练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正确翻译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3)正确把握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等内容。

  一、背诵课文

  具体要求

  :请同学利用5分钟的时间,背诵课文,注意以下重点句。

  (1)生,____________,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同学们准确默写以上三个句子。

  检查方式:同桌互改。

  二、重点词

  具体要求

  请同学用10分钟的时间,根据课下小注熟练背诵以下重点词

  一段:欲 得 舍 苟 患 避 如使 由是 生 是故 非独 贤者 勿丧

  二段:豆 呼尔 蹴 尔 不屑

  三段:万钟 何加 得 向 是 已 本心

  温馨提示

  请同学们注意区分“苟”和“生”的翻译,同时注意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的重点词。

  检查方式:(1)同桌互检 (2)快速反应

  三、重点句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6、所识穷乏者得我?

  7、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四、内容分析

  具体要求

  请同学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译出重点词,同时注意评议的表述。

  检查方式:(1)组长检查;

  (2)同桌一题。

  1、《鱼所欲也》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名______字______,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________________,后世常以“_______________”并称。(写)

  2、本文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它出现的位置一般在标题,开头、结尾。

  3、本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证明论点的,请举例说明。

  相关链接

  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作用:举例论证:列举了____________事例,证明______________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_______________的言论,证明____________具有权威性,论证有________力。

  对比论证:证明________________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比喻论证: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_______________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1)举出能证明选文观点的两个具体事例;

  (2)举出能证明选文观点的相关言论。

  鱼我所欲也课件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过程与方法: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质疑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鱼我所欲也课件 5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和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

  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

  三、教学设想: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法,明确各层级的要求(具体见教学过程);注重体现新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全文,力求做到能当堂完成背诵要求。

  2、针对文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层分析,逐步理解其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幻灯片,将要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印象,便于今后的复*记忆。

  3、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

  《鱼我所欲也》属于文言说理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论证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落实。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注重文言诵读,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正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小结本课时内容

  1、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六)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

  2、 预*《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板书设计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 舍生 (即义)

  生与义--舍生而取义 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 舍生取义

  (即不义) 是人的本

  (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假设逻辑推理) 心(正面

  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论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向) (今) 为宫室之美受之 见利忘义

  万钟:为身死而不受 不辨礼义 为妻妾之奉受之 是丧失人

  而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 的本心

  (对比论证) (反面论述)


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扩展阅读


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扩展1)

——《鱼我所欲也》 (菁华3篇)

《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5.为

  向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

  6. 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代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

  8.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 给

  9.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10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

  11.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

  12.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连词,这里表假设

  13.凡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凡是;只要是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辟”通“避”。躲避

  古今异义

  1.可以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2.是

  古:这 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3.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4.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5.加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段落分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鱼我所欲也》2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上》。

  2、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 患:祸患,灾难。

  4、 辟:通“避”,躲避。

  5、 如使:假如,假使。

  6、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 勿丧:不丢掉。

  背景资料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鱼我所欲也》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甲】【乙】两文均出自《 》一书。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生死攸关 生

  ②不能自已 已

  ③延年益寿 益

  ④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答: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孟子

  2.①生存 ②停止,放弃 ③增加,增长 ④这个、这样、这种

  3.①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②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或: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只要答出“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即可)

  5.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②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③善用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举例略)(有例子,有分析,符合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扩展2)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通用10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1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一前2***),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

  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2

  【设计思路】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逻辑严密、气势饱满的议论文。关于课文的论点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也有人认为是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不管学生赞同哪种观点,都应该让学生了解本文围绕观点行文严密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体会本文运用排比增强感染力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理解全文的论证逻辑。

  2、体会排比所形成的论证气势。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子的仁是指一种内在修养,那么孟子的义就是指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对仁学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当义与生命在人生的天*上等待裁决时,孟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为什么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当生与义不可同时拥有时,怎样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呢?现在让我们从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寻找答案。

  2、整体把握:

  课文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这一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过列举一组生活常识,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人们总会选择那些更加重要更有价值的事物。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人们如果能够把义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二、三两段中,孟子从事例和道理上说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义的前提条件。

  3、重点难点突破:

  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内在逻辑:

  ⑴有的人舍生取义,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有灾祸也不躲避。这是从正面讲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那么就会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样都可以采用,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事,哪一桩都可以干。这样正反对比就显示出义的重要。

  作者强调有人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是因为没有丧失本心,这个本心在孟子看来就是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论证。

  ⑵二、三节是事例论证,两种事例形成一种对比。虽然是一箪食,一豆羹,但很重要,决定着生死,但有人却不受。而万钟虽多,只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却接受了。前者重义,后者不辨礼义,根本原因是一个保持了本心,而另一个丧失了本心。由此可见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们就会重义,社会才能安定。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

  2、在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孟子所讲的礼义与仁的区别。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3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通过学*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通过学*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法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

  课时2课时

  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这是董卿在《朗读者》第三期《选择》中的开场白。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1.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2.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大师。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言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

  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3.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1)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辟:同“避”,躲避。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奉:侍奉。

  穷乏:贫穷。

  (2)通假字。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一词多义。

  ①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②而: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5)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1.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迪。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晰。

  4.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了吗?

  文章最后总结,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5.“故患有所不辟”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6.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

  7.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都接受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疏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观点。作者怎样论证自己的论点?这样的`主张在今天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将在这节课一起来讨论。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3.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即**厚禄收买不了。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于后世,特别是当今社会来说,“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已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更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6.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前后意思相反,第(2)句前后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7.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8.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2)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9.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10.归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1.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意义,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在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死”和“义”的关系,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人都有的“本心”,那些不义之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1.逻辑严密,雄辩有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紧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连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恶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2自然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本课的教学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感受了孟子雄辩的文风,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我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2.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能力的运用应更加全面。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我注意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比如让学生先自主学*、自主探究,之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其学*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过程与方法: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质疑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任务

  1.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 学*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方法

  1. 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方法完成学*任务。

  2.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 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 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 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 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③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④作者为证明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五、拓展探究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下面一则孟子的语录概括总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2. 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3. 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六、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 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七、推荐欣赏

  1. 20xx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中山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正其义是否谋其利)

  2. 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倾听心灵的钟声》《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3. 电影《生死抉择》中**李高成最后的演讲。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学*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黑板显示: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4、小结

  通假字

  (1) 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 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 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 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 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

  小黑板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齐背课文。

  二、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三、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

  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七、课堂练*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板书设计

  26、鱼我所欲也

  论点:舍生取义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7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文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文章论点及论证方法;

  2、文章“义”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教材设计

  本文说理较深,对初中学生来说,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课文前,首先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联网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并设计课件;最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文学*及拓展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课文翻译放在预*中完成,课堂上只解决学生难解的词、句。对于词语的解释,尽量用成语积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沟通。例如:

  欲(欲盖弥彰)兼(德才兼备)(风雨兼程)

  患(后患无穷)丧(丧尽天良)

  屑(不屑一顾)与(与人为善)

  已(死而后已)舍生取义(出自课文)

  ……

  3、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概括不要强求统一,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一些警句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累的有关议论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题的回答,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注意要求学生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成理。

  第二题论证方法,学生往往比较熟悉举例论证,至于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能相对生疏一些,教师不妨运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题的回答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启迪不必局限在某一、二个方面,只要和课文内容相关,都应该肯定。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参考问题:

  1、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说说。

  参考答案: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这四种“本心”不必要求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仅局限在这四种回答里。

  2、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比较阅读,拓展学*

  1、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文天祥《过伶仃洋》、夏明翰“就义诗”、裴多菲《爱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绝句》、**《梅岭三章》、叶挺《囚歌》等。

  2、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3、孟子主张的“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没有现实意义?搜集整理资料具体分析说明。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8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本文在文字理解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学生学*兴趣可能不大,提倡进行互动探究性学*,允许他们提问,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从而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基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得语感,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养能力。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

  3.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东西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说明: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补充资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画),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2、关于《孟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跟《论语》同是用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解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有梯度。

  ⑴读准字音

  不为(wéi)苟得也 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一箪(dān)食 一豆羹(gēng)

  蹴(cù)尔 不屑(xiè)

  苟(gǒu)得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⑵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⑴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避:躲避

  向:从前。 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辨:辨别。 奉:侍奉。 穷乏:贫穷。

  ⑵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3)一词多义

  ① 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这种做法)

  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呼尔而与之(代词 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 的')

  ②而: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比)

  ⑸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体感知

  ①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

  六、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2.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学生齐背课文。

  七、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练*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2.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师生齐背课文,然后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㈠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解说: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有可能存在“鱼怎么能跟熊掌相提并论”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见《教师用书》P442)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北方少河流,鱼也就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① 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② 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④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㈡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 污受 贿,滥用 职权,**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明确:“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本心”指舍生取义。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明确:“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就接受了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淫”即**厚禄收买不了。

  8.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9.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明确: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10.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辨力量。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2. 归纳《孟子》的文章语言特点。

  明确: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拓展探究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参考资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五、总结: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9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体设计】

  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⑴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

  ⑵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方案二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2、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

  3、设计精当的思考题或安排延伸阅读,探讨学*本文的现实意义。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诗(参见方案一第二课时步骤三导入,引出价值观的问题)。

  2、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3、学生自主质疑,主要讨论孟子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价值观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4、进行朗读训练,弄清论证方法。

  【备教资料】

  卡片1:

  字词积累:

  易错字注音:

  所恶(wù)辟患(bì huàn)

  一箪(dān)食蹴(cù)尔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2

  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3:

  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学*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4:

  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卡片5:

  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5:

  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ɡ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中国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中国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扩展3)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1

  带了几届学生,教了几遍《鱼我所欲也》,一直是明白中糊涂,糊涂中明白。

  一年一个感受,今年在教这一课的时候,大家又讨论,结合我在讲课时的感受,把今年的思路整理出来,以备以后上课参考。

  首先是字词关。

  我们九年级语文组在一起讨论了这么几个词:“有甚于”、“由是”、“则”“羞恶之心”。

  “有甚于”的解释一是“超过”,一是“有的比……严重。”按照以往的解释是“超过”,今年大家在查相关资料的时候,认为“于”是“比”,“甚”是“严重”,这样翻译“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也是通顺的。按照原来的解释是“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学生更好理解一些。

  在讲这一点的时候,我把两种方案都给了学生,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明白语言是需要思考的,只有思考能带给古代汉语最好的解答。

  学生知道老师也会在这些句子上出现问题,也很高兴,不再气馁了。

  “由是”我们讨论的'结果是“采用某种方式”或“按照某种方式”或“采取这种手段”或“采用这种手段”。我的观点是“是”在古代更多的解释为“这、这样”,我告诉学生可以翻译为这几种方式,以及我的观点和根据。

  “则”有两种理解,一是“如果”;一是“却”。目前我们多数教师倾向于“如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解释为“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而接受它。”

  “羞恶之心”在读音上出现了问题,一般读成”xiū wù“我自己读成了“xiū è”

  这是今年部编本教材新的改动,经过查证信息“羞恶之心”应理解为“对自己犯了错误觉得羞耻和对别人干了坏事感到憎恶的心情”。

  在讲述论证思路的时候,我抓住几个词语。

  文章由类比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接着讲道理,先讲述舍生取义这一类人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句子抓住三个词“有甚于”、“生”、“死”。作者用有甚于连接“生”“死”两种情况。

  同样道理,在假设论证的基础上用“莫甚于”连接生死,接着用“由是”强调“舍生取义”之人的做法,最后得出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第二段,作者举例论证。需要点出的是“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中,“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几句需要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这样,《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难点得以解决。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2

  在上《鱼我所欲也》这篇文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用:“——我所欲也,——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者也”。这样的公式造句。在学生造句的过程中,我适时的给予点评,学生的造句我摘录如下:

  1、索取,我所欲也;奉献,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索取而取奉

  2、上早读,我所欲也;睡懒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热被窝而取早起锻炼也。

  3、金钱,我所欲也;节操,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金钱而取节操也。

  4、游戏,我所欲也;学业,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游戏而取学业也。

  还有很多很多。

  课后我让学生整理这些句子,学生发现这些句子句式整齐,排列工整,读起来很有气势,结果很多学生在自己的*作中都巧妙的运用啦。这也给他们的作文增色不少。

  我总觉得,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阵地,不能单纯的上阅读课,只读不写;也不能单纯地上写作课,只写不读。只有把读和写有机结合,才能锻炼学生的两大能力。以读促写,可以在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里让学生仿写句子、写片段、写文章,应该是一条学*语文的正路吧。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即“舍生取义”)昨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将脑意识和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进行对接,很可惜,在潜连接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将我的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

  “老师,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一个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 “还有谁不同意老夫子的观点?”我笑着问道。响应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些意外于学生们的态度,也有些惊异他们的独立思想。我决定将课堂自然一些进行到底,于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听取他们反对“舍生取义”的原因。 “我们以前接触过保尔这个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话说的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学生A心直口快,当然观点显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强词夺理了。

  “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这个观点离的似乎太远。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放说已经将‘见义勇’改为‘见义智为’,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取义不舍生’。”学生B有理有据、简捷明快的发言博得了一阵喝彩。 ……在众多的言论之中,除了学生B的‘见义智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谓义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从贪污犯说到肇事者,从“评按说法”说到“焦点访谈”……他们不屑的说着:现在有谁还“舍生取义”啊?……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节,致使教师处在了尴尬的位置。我明白,他们接触的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潜意识里早就否定这个观点,根深蒂固。我还想据理力争,想为我们伟大的古思想家拉动一些支持者,更想纠正这些年轻的脑袋瓜里存在的“腐败”思想。我急性列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赶紧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伤势做决定,你会怎样做? “我会看看左右没人,赶紧逃跑。”一个调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说。

  “哎……”传来一片唏嘘,接着有几名同学起来指责他天良的丧失。(我很高兴大多数孩子人本善良) “如果你开车,撞倒了一个人,而且很严重,你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担责任在第一时间救治伤者……”我将事例“升级”。显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选择逃,接受良心的谴责,或者法律的更严惩,选择后者,接受法律的惩罚,但良心稍安。你们做选择,举手表决。”我帮忙分析。很高兴,他们一个个表示愿意选择后者,尽管眼中还有一点点的茫然。接下来我们列举了当今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们的想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 “现在社会上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德,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当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义不舍身’,所以学生B获得最佳发言人!”在一片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讨论,从学生折射来的目光里,我知道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个小作文题目《鱼我所欲也》,来写自己的一次选择经历,期望在作文过程中总结所学,学会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这该是学*该课文的最终目的。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4

  反思一: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今年我教《鱼我所欲也》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充分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学*了孟子雄辩的写作方法,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一、 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了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表现。教师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幻灯片2,则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特别是结尾处与生活的链接,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了点睛之功能,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二、 注意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的能力应更加全面。这样,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属于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抓扎实、抓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让学生先自主学*、自主探究,之后小组合作探究...其学*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三、 值得改进的地方。

  对生活的链接还可以再拓展开些,让学生举出更多的事例,让学生在具体事例的佐证下,对“舍生而取义”的现实意义理解得更深些,这将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反思二: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即“舍生取义”)昨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将脑意识和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进行对接,很可惜,在潜连接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将我的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

  “老师,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一个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

  “还有谁不同意老夫子的观点?”我笑着问道。 响应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些意外于学生们的态度,也有些惊异他们的独立思想。我决定将课堂自然一些进行到底,于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听取他们反对“舍生取义”的原因。 “我们以前接触过保尔这个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话说的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学生A心直口快,当然观点显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强词夺理了。

  “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这个观点离的似乎太远。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放说已经将‘见义勇’改为‘见义智为’,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取义不舍生’。”学生B有理有据、简捷明快的发言博得了一阵喝彩。

  在众多的言论之中,除了学生B的‘见义智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谓义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从贪犯说到肇事者,从“评按说法”说到“焦点访谈”...他们不屑的说着:现在有谁还“舍生取义”啊?...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节,致使教师处在了尴尬的位置。我明白,他们接触的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潜意识里早就否定这个观点,根深蒂固。我还想据理力争,想为我们伟大的古思想家拉动一些支持者,更想纠正这些年轻的脑袋瓜里存在的思想。

  我急性列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赶紧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伤势做决定,你会怎样做? “我会看看左右没人,赶紧逃跑。”一个调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说。

  “哎...”传来一片唏嘘,接着有几名同学起来指责他天良的丧失。(我很高兴大多数孩子人本善良) “如果你开车,撞倒了一个人,而且很严重,你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担责任在第一时间救治伤者...”我将事例“升级”。 显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选择逃,接受良心的谴责,或者法律的更严惩,选择后者,接受法律的惩罚,但良心稍安。你们做选择,举手表决。”我帮忙分析。很高兴,他们一个个表示愿意选择后者,尽管眼中还有一点点的茫然。 接下来我们列举了当今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们的想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

  “现在社会上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德,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

  当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义不舍身’,所以学生B获得最佳发言人!”在一片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讨论,从学生折射来的目光里,我知道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个小作文题目《鱼我所欲也》,来写自己的一次选择经历,期望在作文过程中总结所学,学会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这该是学*该课文的最终目的。

  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唤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

  反思三: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鱼我所欲也》是九年级下册继《孟子二章》后又一篇儒家经典文章。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宣传了“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有的教育意义极大。这篇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有点深奥,教学时容易让学生陷于枯燥乏味的困境,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我备课时,精心设计题目。应该说我们的学案设计比较科学,操作性强。给了学生一个抓手,便于他们有效学*。学案涵盖了重点字词的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与理解,注重了文章脉络的分析,论证方法的把握,紧扣了文本。又注意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归纳,词类活用的点化,通假字的总结,还注意了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巩固,让学生继续形成并掌握好学*文言文的方法,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同时我还紧联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本文的基础上,学会辩证地分析与认识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使文化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三维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在具体教学中,我又注重了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了反复地诵读,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出韵味。在字词梳理时,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问,做好学案有关内容,再全班交流的方式,避免了课堂氛围的沉闷,把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反思四: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学*《鱼我所欲也》前学生已经学*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学生通过学*对先秦的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鱼我所欲也》依然是九年级下最难理解的议论文。虽然里面的一些名言学生非常熟悉,但是在之前的议论文教学中没有对假设条件的道理论证进行学*,因此在理解、背诵第一段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1、知识迁移构建体系

  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的能力,因此教会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是十分重要的。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又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旨。逐渐构建起学生文言知识的体系。

  2、合作突破生难字词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在学*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现象。作为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文言基础,通过合作,可以自己突破生难字词。为后面的课文理解奠定基础。不能很好理解的生难字词就是文章理解的重难点,为老师调整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3、类比突破论证难点

  假设论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了类比的方法来突破。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入手,完成孟子的推论思路。这样既让学生一目了然发现孟子的论证思路,突破了难点,又很好的理解了孟子用鱼和熊掌进行引入的作用。

  4、当堂分层次背诵

  背诵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突破难点之后,进行了当堂的诵读背诵,减轻学生背诵的负担,又进一步理解孟子对“义”的论述。

  遗憾是学生对于“义”是不认同的。学生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生比义更重要。而且还有一些反面的事例进行佐证。学生已经太多接触社会上的反面例子了。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昨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将脑意识和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进行对接,很可惜,在潜连接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将我的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

  “老师,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一个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 “还有谁不同意老夫子的观点?”我笑着问道。 响应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些意外于学生们的态度,也有些惊异他们的独立思想。我决定将课堂自然一些进行到底,于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听取他们反对“舍生取义”的原因。 “我们以前接触过保尔这个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话说的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学生A心直口快,当然观点显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强词夺理了。

  “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这个观点离的似乎太远。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放说已经将‘见义勇’改为‘见义智为’,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取义不舍生’。”学生B有理有据、简捷明快的发言博得了一阵喝彩。 …… 在众多的言论之中,除了学生B的‘见义智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谓义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从贪污犯说到肇事者,从“评按说法”说到“焦点访谈”……他们不屑的说着:现在有谁还“舍生取义”啊?…… 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节,致使教师处在了尴尬的位置。我明白,他们接触的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潜意识里早就否定这个观点,根深蒂固。我还想据理力争,想为我们伟大的古思想家拉动一些支持者,更想纠正这些年轻的脑袋瓜里存在的“腐败”思想。 我急性列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赶紧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伤势做决定,你会怎样做? “我会看看左右没人,赶紧逃跑。”一个调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说。

  “哎……”传来一片唏嘘,接着有几名同学起来指责他天良的丧失。“如果你开车,撞倒了一个人,而且很严重,你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担责任在第一时间救治伤者……”我将事例“升级”。 显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选择逃,接受良心的谴责,或者法律的更严惩,选择后者,接受法律的惩罚,但良心稍安。你们做选择,举手表决。”我帮忙分析。很高兴,他们一个个表示愿意选择后者,尽管眼中还有一点点的茫然。 接下来我们列举了当今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们的想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 “现在社会上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德,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 当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义不舍身’,所以学生B获得最佳发言人!” 在一片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讨论,从学生折射来的目光里,我知道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个小作文题目《鱼我所欲也》,来写自己的一次选择经历,期望在作文过程中总结所学,学会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这该是学*该课文的最终目的。

  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唤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


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扩展4)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1

  带了几届学生,教了几遍《鱼我所欲也》,一直是明白中糊涂,糊涂中明白。

  一年一个感受,今年在教这一课的时候,大家又讨论,结合我在讲课时的感受,把今年的思路整理出来,以备以后上课参考。

  首先是字词关。

  我们九年级语文组在一起讨论了这么几个词:“有甚于”、“由是”、“则”“羞恶之心”。

  “有甚于”的解释一是“超过”,一是“有的比……严重。”按照以往的解释是“超过”,今年大家在查相关资料的时候,认为“于”是“比”,“甚”是“严重”,这样翻译“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也是通顺的。按照原来的解释是“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学生更好理解一些。

  在讲这一点的时候,我把两种方案都给了学生,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明白语言是需要思考的,只有思考能带给古代汉语最好的解答。

  学生知道老师也会在这些句子上出现问题,也很高兴,不再气馁了。

  “由是”我们讨论的结果是“采用某种方式”或“按照某种方式”或“采取这种手段”或“采用这种手段”。我的观点是“是”在古代更多的解释为“这、这样”,我告诉学生可以翻译为这几种方式,以及我的观点和根据。

  “则”有两种理解,一是“如果”;一是“却”。目前我们多数教师倾向于“如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解释为“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而接受它。”

  “羞恶之心”在读音上出现了问题,一般读成”xiū wù“我自己读成了“xiū è”

  这是今年部编本教材新的改动,经过查证信息“羞恶之心”应理解为“对自己犯了错误觉得羞耻和对别人干了坏事感到憎恶的心情”。

  在讲述论证思路的时候,我抓住几个词语。

  文章由类比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接着讲道理,先讲述舍生取义这一类人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句子抓住三个词“有甚于”、“生”、“死”。作者用有甚于连接“生”“死”两种情况。

  同样道理,在假设论证的基础上用“莫甚于”连接生死,接着用“由是”强调“舍生取义”之人的做法,最后得出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第二段,作者举例论证。需要点出的是“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中,“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几句需要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这样,《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难点得以解决。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2

  本文教学我安排了二课时,第一课时是文言文知识积累,和根据议论文特点整体感知全文课;第二课时是结合本文论点思考人生:如何学会选择。课堂上,学生学*气氛活跃,表现主动积极,从教学效果来看,都能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现将这两节课的得与失做如下反思。

  一.收获方面

  (一)学生依据老师的引导,自主完成了文言文字词常识的积累,学会生生合作讨论翻译了文言文疑难句子;并能更快说出议论文的基

  本常识,’结合议论文特点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并能做出简要的归纳,同时也把握了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

  (二)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训练和提高。由于我采用点拨引导和生生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为学生指明了学*的内容

  和要突破的重点、难点;又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合作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训练和提高了他们合作和自主解

  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三)做到了根据文体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品行教育。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归纳并把握人生价值的选择标准,并结合文本事例和列

  举课外名人“舍生取义”的实例来感化教育学生,课后布置作文: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的生活体验。

  二.不足方面

  〔一〕课前没有安排学生作充分的预*,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在学*过程中跟不上节奏。

  (二)对个别落后生关心度不够,还没有深刻了解他们几位最需要什么。

  (三)不擅于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灵活作出更正。

  反省这两节的课堂教学,我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但我相信,通过今后不断的学*和大胆创新地教学实践,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昨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将脑意识和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进行对接,很可惜,在潜连接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将我的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

  “老师,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一个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 “还有谁不同意老夫子的观点?”我笑着问道。 响应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些意外于学生们的态度,也有些惊异他们的独立思想。我决定将课堂自然一些进行到底,于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听取他们反对“舍生取义”的原因。 “我们以前接触过保尔这个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话说的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学生A心直口快,当然观点显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强词夺理了。

  “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这个观点离的似乎太远。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放说已经将‘见义勇’改为‘见义智为’,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取义不舍生’。”学生B有理有据、简捷明快的发言博得了一阵喝彩。 …… 在众多的言论之中,除了学生B的‘见义智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谓义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从贪污犯说到肇事者,从“评按说法”说到“焦点访谈”……他们不屑的说着:现在有谁还“舍生取义”啊?…… 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节,致使教师处在了尴尬的位置。我明白,他们接触的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潜意识里早就否定这个观点,根深蒂固。我还想据理力争,想为我们伟大的古思想家拉动一些支持者,更想纠正这些年轻的脑袋瓜里存在的“腐败”思想。 我急性列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赶紧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伤势做决定,你会怎样做? “我会看看左右没人,赶紧逃跑。”一个调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说。

  “哎……”传来一片唏嘘,接着有几名同学起来指责他天良的丧失。“如果你开车,撞倒了一个人,而且很严重,你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担责任在第一时间救治伤者……”我将事例“升级”。 显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选择逃,接受良心的谴责,或者法律的更严惩,选择后者,接受法律的惩罚,但良心稍安。你们做选择,举手表决。”我帮忙分析。很高兴,他们一个个表示愿意选择后者,尽管眼中还有一点点的茫然。 接下来我们列举了当今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们的想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 “现在社会上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德,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 当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义不舍身’,所以学生B获得最佳发言人!” 在一片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讨论,从学生折射来的目光里,我知道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个小作文题目《鱼我所欲也》,来写自己的一次选择经历,期望在作文过程中总结所学,学会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这该是学*该课文的最终目的。

  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唤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4

  一节课,做为教师不能沉迷于自己的“我以为”当中。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以为学生们会比较容易理解和阅读。走进课堂后,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样。

  事先,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这一环节之后,大多数学生都发出一句感叹“老师,这篇文章太难理解了。”我就顺势说:“难理解的地方在哪里呢?”“整篇文章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听到这句话后,我感到很震惊。我的自我以为又一次被打破。换句话说,我课前预设的在这堂课中是实现不了的。

  “怎么办呢?”我对自己寻求帮助。对了,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首先要先读上几遍。因此,我采用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齐读的方式,对这篇文章作一次初步的理解。然后,在对学生的不理解之处做解释和讲解。可是,在课堂上,我忽视了学生,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让学生之间互相解决呢?在他们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再去做进一步讲解呢?我为什么要喧宾夺主呢?

  现在,回顾一下我自己的那堂课,我觉得为什么不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特点呢?

  以后,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胸有成竹,然后降低自己的身份,走进学生,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

  其次,九年级的学生生活得很单调。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形式,让学生加入到学*的行列中去。这样,才能做到让他们快乐学*,轻松学*。为什么,自己想到那么多,只有在课后才能悟出呢。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5

  《鱼我所欲也》是九年级下册继《孟子二章》后又一篇儒家经典文章。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宣传了“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有的教育意义极大。

  它是篇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有点深奥,教学时容易让学生陷于枯燥乏味的困境,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课堂容易形成“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

  因此,我备课时,,精心设计题目。应该说我们的学案设计比较科学,操作性强。给了学生一个抓手,便于他们有效学*。学案涵盖了重点字词的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与理解,注重了文章脉络的缕析,论证方法的把握,紧扣了文本。又注意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归纳,词类活用的点化,通假字的总结,还注意了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巩固,让学生继续形成并掌握好学*文言文的方法。同时我们根据初三毕业班的特点,设计了自我测试,里面有中考连接,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同时我还紧联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比如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题目:“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就很好地让学生在学*本文的基础上,学会辩证地分析与认识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使文化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三维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在具体教学中,我又注重了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了反复地诵读,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出韵味。在字词梳理时,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问,做好学案有关内容,再全班交流的方式,避免了课堂氛围的沉闷,把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同时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用了十分钟,采用辩论的形式,让他们结合之前网络上流传的荆州三个大学生救落水儿童而丧命的事情让大家进行辩论。

  题目是这样的:1、“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荆州市宝塔江段有两名小男孩不甚滑入水中,十数名大学生奋不顾身前往营救,最终两名小男孩被成功营救上岸,却有三名同学不幸英勇献身。事后该市领导看望,慰问了英雄亲属。”

  请你说说对这群大学生的看法。

  2、“当小孩与几位大学生落水后,当即就有几位不会游泳的同学请求停在江边渔船上的渔民前去营救,可是这些渔民们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同学们的请求,他们还粗鲁的说:“滚开,我们要睡觉,不给钱船是不会动的。”随后便在船上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悠然的装睡起来。”

  请你发表对这些“渔民”的看法。

  3、湖北3名大学生在长江救人时,不幸溺毙,当时即使岸上师生如何跪求,船家都不肯施以援手。但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要发死人财,将尸体绑在船边,手牵着绑尸绳要价,每个尸体索价 1.2万元人民币(2400新币),合共 3.6万人民币(7200新币),事件遭网民强烈谴责。(并出示来源网络上的图片)

  请你发表对“手牵着绑尸绳要价的船主”的看法。

  这种拓展由于是新*发生的事,与本文观点联系十分紧密。故事本身见证了社会上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也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学生有话说,同学们情绪激动,对大学生勇于献身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对渔民表达了强烈地愤慨,尤其是对那“手牵着绑尸绳要价的船主”更是让他们愤怒到极点。同时他们也对奋不顾身救人的大学生,提出应对自己救人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要量力而行。“舍生取义”要理智。

  之后,我让他们做了学案上的练*。“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让他们在辩论后,进入冷静地深思。

  我想这种让学生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表达。这可能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课堂当然也有遗憾。第一段提出观点后接着用道理论证证明“义重于生”,文中用的是反问句,假设式纯粹的说理,有点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备课时知道是个难点,确定用引用故事去攻克这一难点。然而在具体教学中,从学生的反应看效果不是很好。好在,我在延伸“荆州三个大学生救落水儿童”时,又回头点了一下“义重于生”,因此让学生对“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避也”,有了比较好的理解。不过这应该是下次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究与改进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扩展5)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本文在文字理解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学生学*兴趣可能不大,提倡进行互动探究性学*,允许他们提问,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从而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基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得语感,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养能力。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

  3.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东西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说明: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补充资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画),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2、关于《孟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跟《论语》同是用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解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有梯度。

  ⑴读准字音

  不为(wéi)苟得也 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一箪(dān)食 一豆羹(gēng)

  蹴(cù)尔 不屑(xiè)

  苟(gǒu)得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⑵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⑴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避:躲避

  向:从前。 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辨:辨别。 奉:侍奉。 穷乏:贫穷。

  ⑵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3)一词多义

  ① 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这种做法)

  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呼尔而与之(代词 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 的)

  ②而: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比)

  ⑸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体感知

  ①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

  六、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2.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学生齐背课文。

  七、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练*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2.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师生齐背课文,然后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㈠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解说: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有可能存在“鱼怎么能跟熊掌相提并论”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见《教师用书》P442)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北方少河流,鱼也就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① 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② 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④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㈡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 污受 贿,滥用 职权,**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明确:“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本心”指舍生取义。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明确:“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就接受了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淫”即*厚禄收买不了。

  8.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9.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明确: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10.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辨力量。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2. 归纳《孟子》的文章语言特点。

  明确: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拓展探究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参考资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五、总结: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4、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箪(dān)蹴(cù)苟得(ɡǒu)不屑(xiè)

  2、阅读全文,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家作品简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3、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5、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6、再次朗读课文。

  四、小结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作业

  1、完成课内练*二

  2、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预*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一、二、三题。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全班朗读课文。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幺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生取义。这里运用了模拟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幺?

  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幺?

  7、提问:为什幺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讨论并归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不接受不敬的施舍,

  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二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9、提问:为什幺*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10、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幺?

  11、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12、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幺样的人,斥责了什幺样的人?

  13、提问:课文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义相*或相反,试找

  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4、提问:第三段运用了什幺句式、有什幺好处?(归纳:排比句式,加强语气)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剩,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二、三题。

  2、背诵课文。

  3、完成练*册。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扩展6)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精选十篇)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1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奉:俸禄

  B.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益处,好处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

  2.下面对文段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开头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比喻“舍生取义”,引出中心论点,自然贴切。

  B.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同时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C.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文段的主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抗元兵败被俘,宁死不屈,也正是这种精神的写照。

  D.在孟子看来,不仅贤人,就是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舍生取义之心,在生死考验的关键时刻,都会做出合乎义的选择。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1)(有人见了)高位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2)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意对即可)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2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者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本文是______(朝代)时期______(人名)的作品。

  2.在文中横线上依据课文写出课文原句。

  3.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4.解释划线的词。

  二者不可得兼( )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 )( )

  故患有所不避也(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由是则生( )( )

  妻妾之奉( )

  一豆羹( )

  呼尔而与之( )

  蹴尔而与之( )

  万钟于我何加焉( )( )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①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中与“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一致的语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看来,在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要挺身而出?(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最能体现“人之初,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本文的论述观点前先写“鱼”与“熊掌”,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本文阐述了怎样的观点?批判了怎样的做法?文中三个段落各自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多次使用对比手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认为“本心”应该包括哪些内容?(至少答两点)请举一例证明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当今社会,文章所倡导的观点还值得提倡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这句话中,“所欲”和“所恶”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战国 孟子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4.同时得到;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厌恶;祸患;躲避;如果,假使;由于这个原因;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侍奉;汤;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踩踏食物的样子;优厚的俸禄;增加,这里指带来好处;感激;从前;这;停止;天性,天良

  5.①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②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使它不致丧失罢了。

  ③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增益呢!

  ④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让所有穷困贫苦的人感激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⑤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我就会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⑥如果呼喝着给他吃,过路饥民都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轻视它。

  ⑦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不躲避。

  6.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①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

  ②舍生取义见利忘义一段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二段用了举例论证,三段用了对比论证

  10.如:将鱼与熊掌、生与义做对比,突出自己舍鱼而取熊掌、舍生而取义的价值观。

  11.本心:天性,天良。(举例略)

  12.值得提倡。原因略。(言之有理即可)

  13.符合“义”的事物;违背“义”的事物。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 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2分)

  ①故不为苟得也(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A.相与步于中庭

  B.苛政猛于虎也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管夷吾举于士

  【小题3】翻译文中画句子。(2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小题4】儒家认为性相*,*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想想选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并写下来。(2分)

  答案

  【小题1】(1)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2)如果,假使

  【小题2】B

  【小题3】如果两种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

  【小题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苟属多义字,有假使、苟且等意。(2)如使为复义字,如与使的意思一样,都做假如,假使解。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合成词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

  点评:本题容易。此类题最常见题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个字词让学生直接解释,如本题;②选择型,即给出几组文言语句,指出已经解释的词语正确与否或者判断词义和用法是否相同等。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虚词,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文现象,考试出现频率极高。

  【小题2】试题分析:B相同;A C D不同。例句作比,表示比较。其余三项均不作此意解。A.作在

  解。C作到,表示方向。D.表示从。

  考点: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点评:本题容易。此类题最常见题型有:①直接型,即指定文中若干个字词让学生直接解释,如本题;

  ②选择型,即给出几组文言语句,指出已经解释的词语正确与否或者判断词义和用法是否相同等。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虚词,注意重要实词、虚词的积累,尤其是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文现象,考试出现频率极高。

  【小题3】试题分析:注意关键词的翻译,如得兼译为同时拥有;生作生命解。者也表示判断。这两个分句有假设关系,翻译时注意体现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

  点评:本题稍难,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翻译必须忠实原文,明白晓畅。可直译,可意译。但倡导

  直译,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可按照留、删、补、调、换五字诀的方法进行。通假字、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词、重要实词或虚词等系得分点,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小题4】试题分析:首先疏通文意,其次吻合性相*,*相远观点,再者抓住最关键、最有代表性的句子。

  考点:本题考查内容梳理。

  点评:本题较容易。答题一要疏通文意,二注意题目要求,找到联系点。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舍生而取义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皆以美于徐公

  C.行道之人弗受 是以谓之“文”也

  D.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2.分别选出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共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分)

  A.不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贤德的人有能力不丧失罢了。

  B.非常独立且贤德的人有这种心态,人人都有这种心态,(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C.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

  A.这种(做法)不也已经可以了吗?这就叫做失去了(自己的)本意。

  B.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C.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完成了吗?这就叫做改变了(自己的)心意。

  3.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合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举例说明。

  20xx年云南省曲靖市初中学业水*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答案B。A项“而”分别表并列和转折;C项“之”分别作结构助词“的”,人称代词“他”。D项“加”的意思分别是“好处”,“虚夸,谎报”。

  2.(1)C (2)B

  3.示例: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用“鱼"喻“生”,用“熊掌”喻“义”,通过类比,形象生动地提出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4.示例:(1)生命诚可贵,正义价更高。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我们应该舍生取义。如刘胡兰,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决不吐露党的秘密,用青春传承了舍生取义,用无畏谱写了英雄赞歌。

  (2)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需要珍爱生命,同时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如①鲁迅先生,用100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②湖北青年周冲,为了营救被卡悬空的女童,急中生智,巧妙借助防护栏,冒着生命危险,用顽强的毅力托举女童,展示了*民英雄的义举。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5

  阅读《鱼我所欲也》(节选),完成问题。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②有教材为“辩”。③有教材为逗号。④有教材为叹号。⑤有教材为逗号。⑥有教材为逗号。⑦有教材为“乡”。⑧有教材为冒号。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__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呼尔而与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2.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3.(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意对即可)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6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句中划线词的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苟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一条,并联系实际谈谈对这一名言的理解。(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通过摆事实讲道,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2)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乡”通“向”,从前。

  (4)停止,放弃。

  2、(1)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意对即可)

  3、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言不仅为历史上无数事实证明,也为当今无数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人人都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只要是孟子有哲理的名言均可)

  4、示例: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的。(大意正确即可)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7

  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 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1)蹴尔而与之:

  (2)是亦不可以已乎: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万钟于我何加焉:

  (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呼尔而与之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下列各组加粗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

  B.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翻译: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

  6.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7.下列加粗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 )

  A.弗敢加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B.故不为苟得也 为宫室之美为之

  C.得之则生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乡为身死而不受 便扶乡路

  E. 宫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9.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

  10.作 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

  11.儒家认为“性相*,*相远”,即人 们生来本性是相*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并写下来。

  参考答案:

  1.用脚踢;停止;从前,通“向”;益处;感激,通“德”;**厚禄

  2.吆喝着来给他;这就叫失掉了本性。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C

  5.(1)假如人所喜欢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生的手段,那种手段不可以使用呢?

  (2)不是只有贤德的人才有这种性情,每个人都有,只不过是贤德的人能坚持下去不丧失而已

  6.舍生取义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7.D

  8.(1)当这两者(生死)不可同时得到时,要舍弃生命来获取大义。

  (2)先前(有人为了大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一箪食一豆羹),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9.“略”。

  10.“略”。

  11.“略”。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8

  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10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子墨子日:“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日:‘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愿意)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日:‘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义贵于其身也。故日:‘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B.是义贵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C.死亦我所恶不以恶小而为之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小题3】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与乙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你认为两文中的“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4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1)不是只有贤明的人才有这样的谚、部队士、任何事都比不上“义”重要。

  【小题1】万事莫贵于义。“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

  解析【小题1】B中二者都是“代词,这”。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贤、是心、莫”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小题1】这是考查对文言文中心主题理解和表达。学生能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分析和概括在某一叙述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主张和看法。能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9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诗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⑤,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元军元帅。②扞(hàn):保卫。③索:索要;索取。④泫(xuàn)然:水滴下的样子。⑤捄:同“救”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⑴所欲有甚于生者 ⑵故患有所不辟也

  7.“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有:①官职,职务②侍奉③从事④事情。在乙文的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一句的加点词“事“的意思是______(只填序号)(2分)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故不为苟得也 ⑵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9.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3分)

  6.(1)比 (2)通“避”,躲避。7.②

  8.⑴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⑵弘范于是用接待客人的礼节来接待他。

  9.要点:文天祥被俘后,不受威胁,坚决不向弘范行跪拜礼;写诗明志(拒绝弘范让其招降张世杰的`要求);国家灭亡后,不受利诱,坚决不为偷生而事二主。

  《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10

  1.作者开头写鱼和熊掌的目的是什么?【以鱼和熊掌为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

  2.“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3.作者是怎样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

  4.“甚于生者”和“甚于死者”各指什么而言?【“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5.从第一段看,作者为什么可以“舍生”并不去做“不义”之事?【因为作者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厌恶的有甚于死亡的。所以他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之事。】

  6.作者是怎样从反面申述观点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而这为生而无所不为的卑鄙无耻的做法,对于一个“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7.第一段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为什么“贤者能勿丧”?【“义”是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面临生死考验时,贤者能固守“义”,而其他人做不到。】

  9.第一段作者采取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10.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了哪两个事例?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1)行路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2)“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俸禄的反面事例。目的是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

  11. 在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关系人的生死时,“行道人”和“乞人”为什么“不受”?举这一事例有什么作用?【“不受”的原因是有“羞恶之心”,认为“义”重于“生”。作用是通过事实证明“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并衬托出“万钟而不辩礼义而受之”的错误。】

  12.“万钟”、“一箪食、一豆羹”、“义”三者哪一个更重要?【“万钟”指位高禄厚,是身外之物;“一箪食物,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它比“万钟”更重要。但二者与“义”比起来,“义”最为重要。】

  13. 说明“乡为……今为……是亦不可以已乎?”这一句式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综合运用了排比、对比、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一些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社会环境中却见利忘义的事实,摆出同一人今昔判若两人的表现,突出了这种现象的严重性,引人深思,表达了孟子对这种做法的坚决否定,从反面说明了“万钟”亦不应受之,应以“义”为重,再次印证了“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雄辩力量。】

  14.那些“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可饿死也不愿**,现在却为了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孟子认为这是什么原因?【“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

  15.“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指什么而言?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去“本心”?【“本心”是“我固有之”的“羞恶廉耻”之心,即“义”——“善”的本性。人失去“本心”的原因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即贪恋身外之财,为自己谋取私利。】

  16.本文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鱼”和“熊掌”;“生”和“义”;“重义轻生”的人和“贪利忘义”的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人和“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

  17. 文中“乡为……今为……”作对比,摆出一些人今昔的不同做法,结合实际谈谈孟子所列举的事例的代表性及其意义。【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之际,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甚至违法乱纪为亲戚朋友谋取私利,这就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他们确实丧失了原来的立场和品德。这些现象在今天仍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身上。文章不但对当时的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义,而且也提醒后人要时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贪图爵禄而做不合礼义的事情。】

  18.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对国家和民族做出了贡献。举例说明。【南宋文天祥被俘,面对元统治者的威逼和利诱,宁死不屈,写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并写出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鱼我所欲也课件通用5篇(扩展7)

——语文《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教案优选【5】份

  语文《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教案 1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和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

  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

  三、教学设想: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法,明确各层级的要求(具体见教学过程);注重体现新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全文,力求做到能当堂完成背诵要求。

  2、针对文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层分析,逐步理解其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幻灯片,将要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印象,便于今后的复*记忆。

  3、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

  《鱼我所欲也》属于文言说理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论证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落实。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注重文言诵读,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正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小结本课时内容

  1、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六)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

  2、 预*《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板书设计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 舍生 (即义)

  生与义--舍生而取义 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 舍生取义

  (即不义) 是人的本

  (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假设逻辑推理) 心(正面

  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论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向) (今) 为宫室之美受之 见利忘义

  万钟:为身死而不受 不辨礼义 为妻妾之奉受之 是丧失人

  而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 的本心

  (对比论证) (反面论述)

  语文《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教案 2

  教学内容分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 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 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 引导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 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3. 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累的有关议论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 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 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 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问题:

  1. 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 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学生自由补充。)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布置作业:

  1.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2. 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教后反思:

  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醒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

  语文《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教案 3

  教学目标:

  1、理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的内涵,以及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

  2、积累文言词语;欣赏《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3、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4、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强化朗读背诵,积累文言词语;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教学重点:

  目标3.

  教学难点:

  目标4.

  教学方法:

  朗读、研讨。

  课型:

  新授课。

  课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决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面临生死抉择时,该怎样做出自己的决定?文中孟子关于“义”的论说,对今人仍不无启迪。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2、《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性善说: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学*生字:

  一箪食(dān) 一豆羹(gēng) 蹴尔(cù) 乡为身死(xiàng wéi)

  所恶(wù) 得我与(y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5、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贤者能勿丧耳”),由设喻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的进一步论证。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

  第三层:(本段最后一句),作者得出结论:其实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持“本心”而已。

  第二部分:(从“一箪食”至结尾),“舍生取义就是丧失“本心”,人应该保有本心。 ” 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第一层:(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 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层:(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至“是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结束相呼应,人应该保有本心。 “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

  四、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五、布置作业: 研讨与练*一。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照应:指的是行文时说过的话,在后面适当的地方重提,予以强调,或补充发挥的手法。照应有下列几种:

  1、扣题照应,即在文中对文章的题目作出交代。

  2、首尾照应。即在篇末对其开头进行照应。

  3、前后反复照应。即在几个相应的段落中前后各自照应。

  4、与伏笔照应。前文留有伏笔,后文进行照应。

  5、既与题目相照应,又与开头或前文相照应。

  6、人物的照应。前文写某一情节、搁笔转写他事,后文进行照应。

  7、情节照应,前文某一情节、搁笔转写他事,后文进行照应。

  8、论点的照应。前文提出论点、层层论述,最后通过归纳对前面的论点进行照应。

  二、利用工具书,翻译课文。

  三、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躲避。)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辨”,辨别。)

  (3)、所谓识穷者得我与(“得”通“德”,即恩德。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

  2、古今异义:

  (1)、一豆羮(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今义:现常为豆类名称。)

  (2)、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这。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3、一词多义:

  (1)、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给。例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语文《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教案 4

  【学*重点】

  1、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

  2、论证方法。

  3、体会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推崇并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世称亚圣。作品有《孟子》七篇。他长于说理,善用比喻,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在中国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他的《鱼我所欲也》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注意有关字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

  2、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之意。

  四、笔译这篇课文

  五、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散读课文

  三、点名学生翻译课文,对不妥之处详加解释

  四、学生散读课文争取成诵

  第三课时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取义

  2、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的。

  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正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义和不义)。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

  4、写作特色:

  ⑴ 善用比喻。

  ① 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

  ② 用行不吃呼尔,乞不受蹴尔比喻守义不辱。运用比喻使讲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⑵ 运用对比。鱼与熊掌生与死义与不义向与今等通篇对比鲜明,使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鲜明突出。既然能为义而舍生,那么在接受比生命更轻的**厚禄,甚至是一箪食,一豆羹的时候要辩解是不是合乎礼义。

  ⑶ 孟子的礼义是封建君臣之礼,封建君臣之义,应批判地继承,现在的礼义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如**取义成仁今日事。

  ⑷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5、结构图示:

  熊掌 生 所欲不苟得有甚于生义

  ╱正面→→

  舍 鱼 死 虽恶所不避有甚于死不义

  生

  取

  义

  ╲反面: 向(为身死而不受)

  受不义之万钟无益

  今(为宫室、妻妾、穷乏者)更不可

  语文《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教案 5

  学*目标:

  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学*重点:

  1、体会语气,练*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第一课时

  一、预*导学

  1. 字音:

  (1)不为苟得也( ) (2)为宫室之美为之( )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2.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3.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4. 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二、朗读练*

  1、听录音,注意节奏。

  2、学生自由读,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读两遍。

  3、教师领读。

  4、师生齐读。

  注意要点:

  三、课内研讨

  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五、拓展延伸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②养:供养之地。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④丘:孔子,名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①从全文看,《鱼,我所欲也》先后运用了____________论证和__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后记:

  教学札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