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学*《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4、本性也需要养。

  三、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读音、停顿。

  重点字音与停顿: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3、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重点词句: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这种做法。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接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3、自读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抽查课文背诵与理解。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用比喻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②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5、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四、布置作业

  1、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2、预*《<庄子>故事两则》。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2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培养正确的生死观。

  二、继续学*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及判断句式等知识。

  三、学*并体会孟子文章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善于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的特点。

  教学思想

  1、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名句名篇更应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孟子二章》中,相对而言,《鱼我所欲也》的文字较艰深些,并考虑到学生没有预*且要当堂背诵,故把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教学放到第二课时中,连带《庄暴见孟子》一并完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引出课题,提示要点

  提问:大家放弃了暑假休息,来这里上课,真不容易!但如果让

  你们自己作出选择的话,你们也仍然会选择到这里上课吗?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

  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今天学*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

  个道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板书课题)

  2、回顾复*,导向新课

  提问:对孟子和他的文章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初中时我们就学过《孟子》中的文章,大家还记得里边的一些名言名句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文章善于雄辩,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辞锋犀利,擅长运用比喻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今天我们学的《鱼的所欲也》

  也体现了这种风格。

  二、疏通词句文义

  (学生朗读课文前二个自然段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等。)

  (一)词

  1、所欲:“所”加名词,相当于名词,意为“喜爱的东西”。

  2、可得:同义词连用,意为“可能”或“可以”。

  3、者也:语气词连用,“者”表停顿,“也”也表肯定。

  4、苟得:苟且偷生的事情。

  5、由:按照、通过。

  6、独:只是。

  7、尔:助词,无义。

  (二)句子

  1、“……者也。……者也”两句:判断句式,取舍观点鲜明,语气肯定。

  2、“所欲有甚于生者”句:甚,超过,重要,形容词。于,比,介词,引进比较对“生者”。译成现代汉语时语序应作调整。

  3、“贤者能勿丧耳”句:贤者,这里可理解为“道德高尚的人”。丧,丧失。可译为道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句:由是,介宾词组。是,(求生或避患)的手段或办法。而,转折连词,可是。有,有人,指不愿舍义而求生。

  三、文义

  第一自然段

  提问这一段中孟子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怎样的?

  明确:生和死的问题。应该舍生求义。

  (学生朗读)

  层次结构分析。明确:按句号划分,本段共九句:第1句引喻,使生和义的问题抽象变为具体,深奥变为浅显,让人容易接受。第2句表明观点,1、2句为并列关系,3、4句从正面、5、6句从反面加以论述证明。3、4句和5、6、句为对照关系。第7句举例论证,第8句做出结论,末尾第9句为结论引伸,补充理由。7句与8句为因果关系。

  (学生背读)

  补充解疑: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有所”可理解为“有┅┅”的意思。

  “是心”即“义”。课文中的“义”指封建伦理道德标准,从今天看,可理解为“正义“,赋予了新的内容。

  (学生试背)

  第二自然段

  本段的论点即为“是心”人皆有之,进一步从正面举例论证。各种类植物,古代总称为“菽”。

  (学生朗读数遍)

  四、深化理解

  要求学生选背一、二自然段中本人喜爱的一至两句,并述说理由。

  归纳: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或许在短短的一堂课中,我们还不能深深体味其中所包括的丰富蕴涵,但我

  们一定已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英

  雄刘胡兰等英雄典范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座右铭!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3

  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任务

  1.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 学*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方法

  1. 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方法完成学*任务。

  2.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 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 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 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 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③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④作者为证明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五、拓展探究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下面一则孟子的语录概括总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2. 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3. 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六、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 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七、推荐欣赏

  1. 20xx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中山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正其义是否谋其利)

  2. 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倾听心灵的钟声》《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3. 电影《生死抉择》中**李高成最后的演讲。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4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中国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中国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5

  教学目的:

  知识:1、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2、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

  3、学*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德育: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导读法、讨论法和讲读法为主。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其文气势充沛,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二、研*1、2段。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让学生结合注释,以同桌合作,翻译第一段。

  老师抄写重点词语:

  所欲得兼舍生取义甚于故不为苟得所恶患如使得生者何不用使何不为由是则生是故非独是心勿丧耳

  呼尔与之蹴尔不屑

  3、提问学生译文句,师生一起来纠错。

  4、问题探究:

  ①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④“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⑤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哪句?

  ⑥第2段的故事中,那乞丐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5、讨论并归纳

  ①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②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

  ③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以“所欲有甚至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

  ④这里的“所恶”指“不义”而言,即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

  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

  ⑥因为他觉得施舍者的行为有辱他的人格。

  6、教师小结:

  第一层,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第二层,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为了正义绝不能贪生怕死,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

  第三层:从反面论证了“义”的价值和作用。如果生命高于一切,那就会不顾“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而实际上有些人就不求生避患,这就足以说明义是高于生的。

  第四层,总结,指出“义”的境界是人人都有的,贤者不失。实际上是号召向他们学*,坚守义的操守。

  第二段举例证明“义重于生”的道理。

  三、作业布置

  P209思考练*二

  黄超文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阅读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1)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菁华9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体设计】

  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⑴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

  ⑵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方案二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2、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

  3、设计精当的思考题或安排延伸阅读,探讨学*本文的现实意义。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诗(参见方案一第二课时步骤三导入,引出价值观的问题)。

  2、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3、学生自主质疑,主要讨论孟子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价值观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4、进行朗读训练,弄清论证方法。

  【备教资料】

  卡片1:

  字词积累:

  易错字注音:

  所恶(wù)辟患(bì huàn)

  一箪(dān)食蹴(cù)尔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2

  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3:

  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学*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4:

  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卡片5:

  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5:

  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ɡ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2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2.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1.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通过学*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重点通过学*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难点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法诵读法、质疑法、鉴赏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朗读音频。

  课时2课时

  导入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永恒的选择题,以至于到最后,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是海明威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这是董卿在《朗读者》第三期《选择》中的开场白。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1.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能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2.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的王纲解体,礼崩乐坏,辩士奔走,百家争鸣,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文化学术空前发达,于是产生了九流十家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墨、法四家。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说,是孔子之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大师。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言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循序渐进。

  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3.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4.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1)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辟:同“避”,躲避。

  万钟: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

  奉:侍奉。

  穷乏:贫穷。

  (2)通假字。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3)一词多义。

  ①为:

  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

  呼尔而与之(代词“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的”)

  ②而:

  呼尔而与之(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对)

  (5)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1.请说说这篇文章给你的启迪。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2.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舍生而取义者也。

  3.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晰。

  4.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很多人都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了吗?

  文章最后总结,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5.“故患有所不辟”的“患”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6.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1自然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本心”指舍生取义。

  7.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作出不同的选择?

  “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愿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都接受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上节课,我们通过集体努力,疏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和作者的观点。作者怎样论证自己的论点?这样的主张在今天又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将在这节课一起来讨论。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所欲”指正义的事业。“所恶”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

  3.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即*厚禄收买不了。

  4.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5.孟子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而于后世,特别是当今社会来说,“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已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更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6.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前后意思相反,第(2)句前后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7.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8.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1)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2)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道理论证。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4)举例论证。第2自然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9.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请举例说明。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反问等手法。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句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辩力量。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10.归纳《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

  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11.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意义,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在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阐述了“生”“死”和“义”的关系,从而论证了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一人都有的“本心”,那些不义之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1.逻辑严密,雄辩有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紧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连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恶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2自然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本课的教学是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程理念,学生在与文本、与同学、与教师的对话中品味了孟子的“仁”“义”思想,感受了孟子雄辩的文风,体验了孟子侃侃而谈的大家风度。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用对话的方式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师生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用对话的方式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引起学生思考,教师的引领性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让生生之间的对话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展开,学生合作探究也就自然呈现出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后我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自然融入。

  2.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

  有人说:新课改就是让学生上课热热闹闹,就是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课改后,学生能力的运用应更加全面。我在执教时,注意了基础知识的积累: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理解,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等,这些都是学生应掌握的。教学中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认真落实了,就会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我注意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比如让学生先自主学*、自主探究,之后分小组合作探究……其学*能力在循序渐进的学*进程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3

  【学*重点】

  1、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

  2、论证方法。

  3、体会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推崇并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世称亚圣。作品有《孟子》七篇。他长于说理,善用比喻,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在*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他的《鱼我所欲也》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注意有关字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

  2、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之意。

  四、笔译这篇课文

  五、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散读课文

  三、点名学生翻译课文,对不妥之处详加解释

  四、学生散读课文争取成诵

  第三课时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取义

  2、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的。

  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正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义和不义)。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

  4、写作特色:

  ⑴ 善用比喻。

  ① 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

  ② 用行不吃呼尔,乞不受蹴尔比喻守义不辱。运用比喻使讲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⑵ 运用对比。鱼与熊掌生与死义与不义向与今等通篇对比鲜明,使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鲜明突出。既然能为义而舍生,那么在接受比生命更轻的*厚禄,甚至是一箪食,一豆羹的时候要辩解是不是合乎礼义。

  ⑶ 孟子的礼义是封建君臣之礼,封建君臣之义,应批判地继承,现在的礼义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如*取义成仁今日事。

  ⑷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5、结构图示:

  熊掌 生 所欲不苟得有甚于生义

  ╱正面→→

  舍 鱼 死 虽恶所不避有甚于死不义

  生

  取

  义

  ╲反面: 向(为身死而不受)

  受不义之万钟无益

  今(为宫室、妻妾、穷乏者)更不可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任务

  1.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 学*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方法

  1. 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方法完成学*任务。

  2.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 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 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 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 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③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④作者为证明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五、拓展探究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下面一则孟子的语录概括总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2. 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3. 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六、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 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七、推荐欣赏

  1. 2002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中山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正其义是否谋其利)

  2. 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倾听心灵的钟声》《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3. 电影《生死抉择》中*李高成最后的演讲。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培养正确的生死观。

  二、继续学*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及判断句式等知识。

  三、学*并体会孟子文章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善于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的特点。

  教学思想

  1、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名句名篇更应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孟子二章》中,相对而言,《鱼我所欲也》的文字较艰深些,并考虑到学生没有预*且要当堂背诵,故把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教学放到第二课时中,连带《庄暴见孟子》一并完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引出课题,提示要点

  提问:大家放弃了暑假休息,来这里上课,真不容易!但如果让

  你们自己作出选择的话,你们也仍然会选择到这里上课吗?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

  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今天学*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

  个道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板书课题)

  2、回顾复*,导向新课

  提问:对孟子和他的文章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初中时我们就学过《孟子》中的文章,大家还记得里边的一些名言名句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文章善于雄辩,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辞锋犀利,擅长运用比喻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今天我们学的《鱼的所欲也》

  也体现了这种风格。

  二、疏通词句文义

  (学生朗读课文前二个自然段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等。)

  (一)词

  1、所欲:“所”加名词,相当于名词,意为“喜爱的东西”。

  2、可得:同义词连用,意为“可能”或“可以”。

  3、者也:语气词连用,“者”表停顿,“也”也表肯定。

  4、苟得:苟且偷生的事情。

  5、由:按照、通过。

  6、独:只是。

  7、尔:助词,无义。

  (二)句子

  1、“……者也。……者也”两句:判断句式,取舍观点鲜明,语气肯定。

  2、“所欲有甚于生者”句:甚,超过,重要,形容词。于,比,介词,引进比较对“生者”。译成现代汉语时语序应作调整。

  3、“贤者能勿丧耳”句:贤者,这里可理解为“道德高尚的人”。丧,丧失。可译为道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句:由是,介宾词组。是,(求生或避患)的手段或办法。而,转折连词,可是。有,有人,指不愿舍义而求生。

  三、文义

  第一自然段

  提问这一段中孟子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怎样的?

  明确:生和死的问题。应该舍生求义。

  (学生朗读)

  层次结构分析。明确:按句号划分,本段共九句:第1句引喻,使生和义的问题抽象变为具体,深奥变为浅显,让人容易接受。第2句表明观点,1、2句为并列关系,3、4句从正面、5、6句从反面加以论述证明。3、4句和5、6、句为对照关系。第7句举例论证,第8句做出结论,末尾第9句为结论引伸,补充理由。7句与8句为因果关系。

  (学生背读)

  补充解疑: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有所”可理解为“有┅┅”的意思。

  “是心”即“义”。课文中的“义”指封建伦理道德标准,从今天看,可理解为“正义“,赋予了新的内容。

  (学生试背)

  第二自然段

  本段的论点即为“是心”人皆有之,进一步从正面举例论证。各种类植物,古代总称为“菽”。

  (学生朗读数遍)

  四、深化理解

  要求学生选背一、二自然段中本人喜爱的一至两句,并述说理由。

  归纳: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或许在短短的一堂课中,我们还不能深深体味其中所包括的丰富蕴涵,但我

  们一定已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英

  雄刘胡兰等英雄典范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座右铭!

  五、布置作业

  略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⑵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⑶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⑷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让学生掌握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论证层次,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默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论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同学们来还在上课,真不容易!但如果让你们自己做出选择的话,你们仍然会选择上课吗?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做出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考验。今天学*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多媒体显示课题)

  二、作家作品简介(多媒体显示)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

  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三、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四、朗读课文

  要求: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多媒体显示字音及部分句子节奏)

  1、故不为苟得也(wéi)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五、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多媒体显示)

  ⑴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⑵辨析黑体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

  故患有所不辟也

  贤者能勿丧耳

  蹴尔而与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乡为身死而不受

  此之谓失其本心

  妻妾之奉

  是亦不可以已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⑶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梳理本文论证思路,列出提纲。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二、导入新课学*

  上节课,我们已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1、分析第一段:

  ⑴学生划出层次,教师点拨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第一句话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这一对概念。鱼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远远胜过鱼,且不易得,因此舍鱼而取熊掌。孟子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形象地区分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出来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阐述,说人们把“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宁愿赴死也不愿行不义。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

  第三层(“如使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正反对比,进一步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先从反面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问,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子做正面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两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义。

  第四层(“非独贤者”──“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运用了递进论证法,前文已论证“义”字的存在,这里使主题升华,证明“义”字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它似乎成了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只是贤者更能保持罢了。

  ⑵纵观第一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讨论并归纳: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正反论证)

  ⑶教师小结本段:

  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恶死,但世上还存在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义”与“不义”。“义”是人类最宝贵的一种品德,为了“义”,人们可以不避祸患,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个真正的人,决不能因贪生怕死而行不义之事。孟子从“性善说”出发,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羞恶之心,这是一种善心,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2、分析第二段:

  ⑴根据教师提示,学生把本段可分为三层。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一箪食”──“乞人不屑也”)。从正面举例,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也不屑接受,这就是“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羞’,这就是“义”的观念。

  第二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从反面举例,说明不辨礼义而收万钟之禄,是失其羞恶之心,是为求“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这些比生死都轻的身外之物,这样的做法,不过是见利忘义。

  第三层(“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运用排比句,以“乡”与”今”对比,指出为得到宫室之美、妻妾侍奉、穷人感激而见利忘义,就是丧失了“本心”。结尾一句话,归纳了此段,照应了开头,这“本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

  ⑵在本段中,作者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讨论并归纳: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⑶教师小结:

  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来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然而,无论是“万钟”’,也无论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两次举例及在举例中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三、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四、教师总结全文

  1、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2、写作特点:

  ⑴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文章围绕“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立论,从正面论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从反面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从而再次重申文章论点。结构严谨,层层深化。

  ⑵善用比喻:

  开篇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第二段以“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比喻守义不辱,形象生动。

  ⑶善用对比:

  第一段正反对比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从反面假设推理,又从正面事实说明人能不贪生,不避患。第二段举例论证,以正反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说明人们对待利欲引诱的不同态度,批判为追逐个人名利而丧失羞恶之心的人,重申中心论点。

  五、布置作业

  1、《走进名校》之《鱼我所欲也》。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几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几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惠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⑴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每句只画两处)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⑵解释下列黑体的词语。

  ①故不为苟得

  ②二者不可得兼

  ③如使人之所欲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⑶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

  ②贤者能勿丧耳。

  ⑷ “非独贤者有是心”文中的“是心”指。

  ⑸作者在文中提出了的主张。

  【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

  《孟子》

  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写作: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议论严密,层层深入

  【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完成。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文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文章论点及论证方法;

  2、文章“义”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教材设计

  本文说理较深,对初中学生来说,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课文前,首先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联网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并设计课件;最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文学*及拓展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课文翻译放在预*中完成,课堂上只解决学生难解的词、句。对于词语的解释,尽量用成语积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沟通。例如:

  欲(欲盖弥彰)兼(德才兼备)(风雨兼程)

  患(后患无穷)丧(丧尽天良)

  屑(不屑一顾)与(与人为善)

  已(死而后已)舍生取义(出自课文)

  ……

  3、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概括不要强求统一,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一些警句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累的有关议论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题的回答,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注意要求学生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成理。

  第二题论证方法,学生往往比较熟悉举例论证,至于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能相对生疏一些,教师不妨运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题的回答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启迪不必局限在某一、二个方面,只要和课文内容相关,都应该肯定。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参考问题:

  1、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说说。

  参考答案: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这四种“本心”不必要求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仅局限在这四种回答里。

  2、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比较阅读,拓展学*

  1、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文天祥《过伶仃洋》、夏明翰“就义诗”、裴多菲《爱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绝句》、*《梅岭三章》、叶挺《囚歌》等。

  2、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3、孟子主张的“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没有现实意义?搜集整理资料具体分析说明。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9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本文在文字理解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学生学*兴趣可能不大,提倡进行互动探究性学*,允许他们提问,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从而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基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得语感,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养能力。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

  3.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东西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说明: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补充资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画),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2、关于《孟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跟《论语》同是用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解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有梯度。

  ⑴读准字音

  不为(wéi)苟得也 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一箪(dān)食 一豆羹(gēng)

  蹴(cù)尔 不屑(xiè)

  苟(gǒu)得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⑵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⑴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避:躲避

  向:从前。 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辨:辨别。 奉:侍奉。 穷乏:贫穷。

  ⑵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3)一词多义

  ① 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这种做法)

  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呼尔而与之(代词 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 的)

  ②而: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比)

  ⑸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体感知

  ①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

  六、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2.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学生齐背课文。

  七、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练*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2.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师生齐背课文,然后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㈠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解说: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有可能存在“鱼怎么能跟熊掌相提并论”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见《教师用书》P442)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北方少河流,鱼也就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① 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② 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④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㈡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 污受 贿,滥用 职权,**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明确:“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本心”指舍生取义。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明确:“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就接受了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淫”即*厚禄收买不了。

  8.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9.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明确: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10.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辨力量。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2. 归纳《孟子》的文章语言特点。

  明确: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拓展探究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参考资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五、总结: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2)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本文在文字理解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学生学*兴趣可能不大,提倡进行互动探究性学*,允许他们提问,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从而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基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得语感,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养能力。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

  3.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东西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说明: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补充资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画),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2、关于《孟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跟《论语》同是用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解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有梯度。

  ⑴读准字音

  不为(wéi)苟得也 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一箪(dān)食 一豆羹(gēng)

  蹴(cù)尔 不屑(xiè)

  苟(gǒu)得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⑵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⑴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避:躲避

  向:从前。 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辨:辨别。 奉:侍奉。 穷乏:贫穷。

  ⑵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3)一词多义

  ① 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这种做法)

  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呼尔而与之(代词 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 的)

  ②而: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比)

  ⑸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体感知

  ①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

  六、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2.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学生齐背课文。

  七、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练*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2.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师生齐背课文,然后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㈠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解说: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有可能存在“鱼怎么能跟熊掌相提并论”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见《教师用书》P442)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北方少河流,鱼也就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① 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② 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④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㈡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 污受 贿,滥用 职权,**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明确:“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本心”指舍生取义。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明确:“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就接受了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淫”即*厚禄收买不了。

  8.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9.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明确: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10.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辨力量。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2. 归纳《孟子》的文章语言特点。

  明确: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拓展探究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参考资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五、总结: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4、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箪(dān)蹴(cù)苟得(ɡǒu)不屑(xiè)

  2、阅读全文,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家作品简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3、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5、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6、再次朗读课文。

  四、小结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作业

  1、完成课内练*二

  2、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预*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一、二、三题。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全班朗读课文。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幺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生取义。这里运用了模拟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幺?

  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幺?

  7、提问:为什幺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讨论并归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不接受不敬的施舍,

  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二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9、提问:为什幺*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10、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幺?

  11、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12、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幺样的人,斥责了什幺样的人?

  13、提问:课文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义相*或相反,试找

  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4、提问:第三段运用了什幺句式、有什幺好处?(归纳:排比句式,加强语气)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剩,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二、三题。

  2、背诵课文。

  3、完成练*册。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3)

——《鱼我所欲也》 (菁华3篇)

《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5.为

  向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

  6. 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代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

  8.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 给

  9.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10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

  11.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

  12.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连词,这里表假设

  13.凡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凡是;只要是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辟”通“避”。躲避

  古今异义

  1.可以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2.是

  古:这 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3.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4.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5.加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段落分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鱼我所欲也》2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上》。

  2、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 患:祸患,灾难。

  4、 辟:通“避”,躲避。

  5、 如使:假如,假使。

  6、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 勿丧:不丢掉。

  背景资料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鱼我所欲也》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甲】【乙】两文均出自《 》一书。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生死攸关 生

  ②不能自已 已

  ③延年益寿 益

  ④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答: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孟子

  2.①生存 ②停止,放弃 ③增加,增长 ④这个、这样、这种

  3.①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②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或: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只要答出“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即可)

  5.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②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③善用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举例略)(有例子,有分析,符合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4)

——《鱼我所欲也》 (菁华3篇)

《鱼我所欲也》1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鱼我所欲也》2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5.为

  向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

  6. 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代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

  8.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 给

  9.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10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

  11.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

  12.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连词,这里表假设

  13.凡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凡是;只要是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辟”通“避”。躲避

  古今异义

  1.可以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2.是

  古:这 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3.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4.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5.加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段落分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鱼我所欲也》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甲】【乙】两文均出自《 》一书。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生死攸关 生

  ②不能自已 已

  ③延年益寿 益

  ④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答: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孟子

  2.①生存 ②停止,放弃 ③增加,增长 ④这个、这样、这种

  3.①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②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或: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只要答出“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即可)

  5.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②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③善用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举例略)(有例子,有分析,符合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5)

——鱼我所欲也教案 (菁华6篇)

鱼我所欲也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

  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设计(二)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呼尔而与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

  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鱼我所欲也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实词、虚词,正确翻译课文。

  2、本文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气势,加强朗读和背诵。

  3、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实际生活赋予它们以新的内涵。

  教学重点:

  1、 体会语气,练*朗读,背诵课文。

  2、 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

  二、朗读练*

  注意要点: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

  停顿示例: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疏通文意

  学生自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五、布置作业

鱼我所欲也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引导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

  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设计(二)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显示: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若干名同学回答

  明确:(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3)①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③(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④这就叫作丧失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呼尔而与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

  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鱼我所欲也教案4

  【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

  2. 准确、明白地翻译文句。

  3. 学*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

  4. 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学*重点、难点:】

  1.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课前检测:】

  日本*寓言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了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中的名句填空)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字 ,邹(今山东邹县)人, 时期著名的 家、 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 ,后世常以“ ”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本文节选自《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2、课文讲解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 )提出本文的论点: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

  这个观点的提出是用“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日常生活事例得出的,使用的论证方法是 。

  第二层(从“ ”到“ ”):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因此,这一层次所有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

  第三层(“ ”),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三段运用的是 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 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二、问题研究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 ”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鱼我所欲也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过程与方法: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点】

  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质疑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鱼我所欲也教案6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二、作者作品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弄清字音和停顿。

  读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齐读全文。

  4.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5.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三、布置作业:熟读课文,自己试着翻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熊掌]熊的脚掌,是一种珍贵的食品。

  【得兼]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wu4,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人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儿郎g,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 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u2)四斗为一钟。万钟:指

  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三、内容结构分析

  第一段

  本段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第一句话以鱼和熊掌比喻“生”与“义”这一对概念。鱼是美味,人人可食;熊掌也是美味,但其美远远胜过鱼,且不易得,因此舍鱼而取熊掌。孟子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形象地区分了“生”与“义”的价值高下。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出来的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本文的题旨。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从正面阐述,说人们把“义”的价值看得高于生命,所以不能苟且偷生,宁愿赴死也不愿行不义。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甚于死者”就是“不义”。

  第三层(“如使人之所欲”——“所恶有甚于死者”),正反对比,进一步阐述“义”重于“生”的道理。先从反面论述,用两个假设复句反问,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接着用“由是”开头的句子做正面论述,说明事实上人能不贪生,不避患;最后用“是故”两句得出结论,证明“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而人能舍生取义。

  第四层(“非独贤者”——“贤者能勿丧耳”),这句话运用了递进论证法,前文已论证“义”字的存在,这里使主题升华,证明“义”字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它似乎成了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只是贤者更能保持罢了。

  孟子认为人的本能固然是求生而恶死,但世上还存在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也存在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义”与“不义”。“义”是人类最宝贵的一种品德,为了“义”,人们可以不避祸患,直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一个真正的人,决不能因贪生怕死而行不义之事。孟子从“性善说”出发,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羞恶之心,这是一种善心,它可以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之间作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段

  本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一箪食”——“乞人不屑也”),从正面举例,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也不屑接受,这就是“羞恶之心”。以食“嗟来之食”为“羞’,这就是“义”的观念。

  第三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从反面举例,说明不辨礼义而收万钟之禄,是失其羞恶之心,是为求“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这些比生死都轻的身外之物,这样的做法,不过是见利忘义。

  第三层(“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运用排比句,以“乡”与”今”对比,指出为得到宫室之美、妻妾侍奉、穷人感激而见利忘义,就是丧失了“本心”。结尾一句话,归纳了此段,照应了开头,这“本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义”。

  本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作者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来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然而,无论是“万钟”’,也无论是“一箪食,一豆羹”,与“义”字比较起来都是次要的。两次举例及在举例中对比论证法的运用,再一次深刻地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比喻论证,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义;不义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下面一则孟子的语录概括总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5. 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6. 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五、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 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完成本课点津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6)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1

  带了几届学生,教了几遍《鱼我所欲也》,一直是明白中糊涂,糊涂中明白。

  一年一个感受,今年在教这一课的时候,大家又讨论,结合我在讲课时的感受,把今年的思路整理出来,以备以后上课参考。

  首先是字词关。

  我们九年级语文组在一起讨论了这么几个词:“有甚于”、“由是”、“则”“羞恶之心”。

  “有甚于”的解释一是“超过”,一是“有的比……严重。”按照以往的解释是“超过”,今年大家在查相关资料的时候,认为“于”是“比”,“甚”是“严重”,这样翻译“所欲有甚于生者”就是“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也是通顺的。按照原来的解释是“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学生更好理解一些。

  在讲这一点的时候,我把两种方案都给了学生,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能明白语言是需要思考的,只有思考能带给古代汉语最好的解答。

  学生知道老师也会在这些句子上出现问题,也很高兴,不再气馁了。

  “由是”我们讨论的结果是“采用某种方式”或“按照某种方式”或“采取这种手段”或“采用这种手段”。我的观点是“是”在古代更多的解释为“这、这样”,我告诉学生可以翻译为这几种方式,以及我的观点和根据。

  “则”有两种理解,一是“如果”;一是“却”。目前我们多数教师倾向于“如果”。“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解释为“优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而接受它。”

  “羞恶之心”在读音上出现了问题,一般读成”xiū wù“我自己读成了“xiū è”

  这是今年部编本教材新的改动,经过查证信息“羞恶之心”应理解为“对自己犯了错误觉得羞耻和对别人干了坏事感到憎恶的心情”。

  在讲述论证思路的时候,我抓住几个词语。

  文章由类比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接着讲道理,先讲述舍生取义这一类人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句子抓住三个词“有甚于”、“生”、“死”。作者用有甚于连接“生”“死”两种情况。

  同样道理,在假设论证的基础上用“莫甚于”连接生死,接着用“由是”强调“舍生取义”之人的做法,最后得出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第二段,作者举例论证。需要点出的是“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中,“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这几句需要重点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这样,《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的难点得以解决。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2

  本文教学我安排了二课时,第一课时是文言文知识积累,和根据议论文特点整体感知全文课;第二课时是结合本文论点思考人生:如何学会选择。课堂上,学生学*气氛活跃,表现主动积极,从教学效果来看,都能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现将这两节课的得与失做如下反思。

  一.收获方面

  (一)学生依据老师的引导,自主完成了文言文字词常识的积累,学会生生合作讨论翻译了文言文疑难句子;并能更快说出议论文的基

  本常识,’结合议论文特点快速阅读,整体感知全文,并能做出简要的归纳,同时也把握了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

  (二)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训练和提高。由于我采用点拨引导和生生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既为学生指明了学*的内容

  和要突破的重点、难点;又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合作解决他们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训练和提高了他们合作和自主解

  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三)做到了根据文体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品行教育。课堂上,要求学生讨论归纳并把握人生价值的选择标准,并结合文本事例和列

  举课外名人“舍生取义”的实例来感化教育学生,课后布置作文: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的生活体验。

  二.不足方面

  〔一〕课前没有安排学生作充分的预*,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在学*过程中跟不上节奏。

  (二)对个别落后生关心度不够,还没有深刻了解他们几位最需要什么。

  (三)不擅于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并灵活作出更正。

  反省这两节的课堂教学,我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但我相信,通过今后不断的学*和大胆创新地教学实践,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昨天的语文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将脑意识和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进行对接,很可惜,在潜连接的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将我的课堂偏离了正常轨道。

  “老师,我不同意孟子的观点。”一个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后有不少的支持者。 “还有谁不同意老夫子的观点?”我笑着问道。 响应的声音此起彼伏。 有些意外于学生们的态度,也有些惊异他们的独立思想。我决定将课堂自然一些进行到底,于是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听取他们反对“舍生取义”的原因。 “我们以前接触过保尔这个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话说的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可以再麻木的‘舍生’了,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学生A心直口快,当然观点显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强词夺理了。

  “对我们中学生而言,这个观点离的似乎太远。前段时间新闻里播放说已经将‘见义勇’改为‘见义智为’,可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取义不舍生’。”学生B有理有据、简捷明快的发言博得了一阵喝彩。 …… 在众多的言论之中,除了学生B的‘见义智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强调一个片面的观点: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谓义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从贪污犯说到肇事者,从“评按说法”说到“焦点访谈”……他们不屑的说着:现在有谁还“舍生取义”啊?…… 我有些茫然,有些凄凄然,优秀传统的教育缺乏,教学与现实严重脱节,致使教师处在了尴尬的位置。我明白,他们接触的社会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潜意识里早就否定这个观点,根深蒂固。我还想据理力争,想为我们伟大的古思想家拉动一些支持者,更想纠正这些年轻的脑袋瓜里存在的“腐败”思想。 我急性列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你在上学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两个选择,一是赶紧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伤势做决定,你会怎样做? “我会看看左右没人,赶紧逃跑。”一个调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说。

  “哎……”传来一片唏嘘,接着有几名同学起来指责他天良的丧失。“如果你开车,撞倒了一个人,而且很严重,你有两个选择,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担责任在第一时间救治伤者……”我将事例“升级”。 显然,同学们陷入了沉思中。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选择逃,接受良心的谴责,或者法律的更严惩,选择后者,接受法律的惩罚,但良心稍安。你们做选择,举手表决。”我帮忙分析。很高兴,他们一个个表示愿意选择后者,尽管眼中还有一点点的茫然。 接下来我们列举了当今社会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们的想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 “现在社会上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德,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德,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 当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义不舍身’,所以学生B获得最佳发言人!” 在一片掌声中我们结束了讨论,从学生折射来的目光里,我知道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最后布置了一个小作文题目《鱼我所欲也》,来写自己的一次选择经历,期望在作文过程中总结所学,学会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选择,这该是学*该课文的最终目的。

  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唤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4

  一节课,做为教师不能沉迷于自己的“我以为”当中。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以为学生们会比较容易理解和阅读。走进课堂后,发现很多东西都不是我们所以为的那样。

  事先,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借助课文中的注释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理解。这一环节之后,大多数学生都发出一句感叹“老师,这篇文章太难理解了。”我就顺势说:“难理解的地方在哪里呢?”“整篇文章都不知道在讲什么?”听到这句话后,我感到很震惊。我的自我以为又一次被打破。换句话说,我课前预设的在这堂课中是实现不了的。

  “怎么办呢?”我对自己寻求帮助。对了,对一篇文章的理解首先要先读上几遍。因此,我采用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齐读的方式,对这篇文章作一次初步的理解。然后,在对学生的不理解之处做解释和讲解。可是,在课堂上,我忽视了学生,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

  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事先让学生之间互相解决呢?在他们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再去做进一步讲解呢?我为什么要喧宾夺主呢?

  现在,回顾一下我自己的那堂课,我觉得为什么不让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特点呢?

  以后,自己首先应该做到胸有成竹,然后降低自己的身份,走进学生,和学生们一起探讨问题。

  其次,九年级的学生生活得很单调。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形式,让学生加入到学*的行列中去。这样,才能做到让他们快乐学*,轻松学*。为什么,自己想到那么多,只有在课后才能悟出呢。

《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5

  《鱼我所欲也》是九年级下册继《孟子二章》后又一篇儒家经典文章。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宣传了“性善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对学生有的教育意义极大。

  它是篇文言文,对初中生来说有点深奥,教学时容易让学生陷于枯燥乏味的困境,注意力容易分散,因而课堂容易形成“高投入,低回报”的现象。

  因此,我备课时,,精心设计题目。应该说我们的学案设计比较科学,操作性强。给了学生一个抓手,便于他们有效学*。学案涵盖了重点字词的解释,重点句子的翻译与理解,注重了文章脉络的缕析,论证方法的把握,紧扣了文本。又注意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归纳,词类活用的点化,通假字的总结,还注意了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巩固,让学生继续形成并掌握好学*文言文的方法。同时我们根据初三毕业班的特点,设计了自我测试,里面有中考连接,注重了学生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同时我还紧联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教学。比如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题目:“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就很好地让学生在学*本文的基础上,学会辩证地分析与认识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使文化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展。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三维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

  在具体教学中,我又注重了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了反复地诵读,让学生读通、读懂、读出韵味。在字词梳理时,我们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提出疑问,做好学案有关内容,再全班交流的方式,避免了课堂氛围的沉闷,把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同时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用了十分钟,采用辩论的形式,让他们结合之前网络上流传的荆州三个大学生救落水儿童而丧命的事情让大家进行辩论。

  题目是这样的:1、“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荆州市宝塔江段有两名小男孩不甚滑入水中,十数名大学生奋不顾身前往营救,最终两名小男孩被成功营救上岸,却有三名同学不幸英勇献身。事后该市领导看望,慰问了英雄亲属。”

  请你说说对这群大学生的看法。

  2、“当小孩与几位大学生落水后,当即就有几位不会游泳的同学请求停在江边渔船上的渔民前去营救,可是这些渔民们毫不留情的拒绝了同学们的请求,他们还粗鲁的说:“滚开,我们要睡觉,不给钱船是不会动的。”随后便在船上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悠然的装睡起来。”

  请你发表对这些“渔民”的看法。

  3、湖北3名大学生在长江救人时,不幸溺毙,当时即使岸上师生如何跪求,船家都不肯施以援手。但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竟要发死人财,将尸体绑在船边,手牵着绑尸绳要价,每个尸体索价 1.2万元人民币(2400新币),合共 3.6万人民币(7200新币),事件遭网民强烈谴责。(并出示来源网络上的图片)

  请你发表对“手牵着绑尸绳要价的船主”的看法。

  这种拓展由于是新*发生的事,与本文观点联系十分紧密。故事本身见证了社会上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也有利于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学生有话说,同学们情绪激动,对大学生勇于献身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赞扬,对渔民表达了强烈地愤慨,尤其是对那“手牵着绑尸绳要价的船主”更是让他们愤怒到极点。同时他们也对奋不顾身救人的大学生,提出应对自己救人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估,要量力而行。“舍生取义”要理智。

  之后,我让他们做了学案上的练*。“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对此,你是怎样看待的?”让他们在辩论后,进入冷静地深思。

  我想这种让学生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交流表达。这可能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

  课堂当然也有遗憾。第一段提出观点后接着用道理论证证明“义重于生”,文中用的是反问句,假设式纯粹的说理,有点让学生坠入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我备课时知道是个难点,确定用引用故事去攻克这一难点。然而在具体教学中,从学生的反应看效果不是很好。好在,我在延伸“荆州三个大学生救落水儿童”时,又回头点了一下“义重于生”,因此让学生对“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避也”,有了比较好的理解。不过这应该是下次教学中一个值得探究与改进的问题。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7)

——《鱼我所欲也》 30句菁华

1、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2、课文讲解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4、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5、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6、患:祸患,灾难。

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8、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9、是:这、这样。

10、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11、而

12、是

13、得

14、加

15、“辟”通“避”。躲避

16、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7、辟:通“避”,躲避。

18、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20、孟子是怎样提出和政论他的主张的?

21、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

22、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

23、“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语故事是:

24、对孟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评价。

25、文章从所欲入手,说明人的所欲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

26、为什么世人的行为仍有贤与肖,义与不义的区别呢?

27、文中作者认为“舍生取义”之心,不仅仅是贤人所具有的语句:

28、“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为什么饥饿的行人,乞丐不接受呢?

29、用者对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是如何回答的:

30、孟子在文中虽讨论的是一般人的道德标准,但实质另有它论,你认为作者意在职责谁,体现什么思想?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扩展8)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本5份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鱼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注释

  亦:也。

  欲:想要。

  兼:同时具有。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超过。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蹴:用脚踢。而:表修饰。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得我感激我。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本性,本来的 思想,即指“义”。

  文言现象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创作背景

  孟子的哲学 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鉴赏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 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 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 篇中对舍生取义 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 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 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 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 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 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 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 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赏析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 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 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这句话就出自孟子《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是我们大家都学过的一篇文言文,相信大家已经对《鱼我所欲也》倒背如流了,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真正理解这篇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鱼我所欲也》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亦:也。

  欲:喜爱。

  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胜于。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心:思想

  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得到。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蹴:用脚踢。

  而:表修饰。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辩:同“辨”意为辨别。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

  穷乏者:穷人。

  得我:感激我。得:同“德”,感激。

  与:同“欤”,语气助词。

  乡:同“向”,先前、从前。

  已:停止。

  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文言现象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创作背景

  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赏析1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和》,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时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避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事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事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不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不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事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不得生者何不避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不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事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不避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避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不避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事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避也,由是则可不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事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不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避;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不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不,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事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事,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避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避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不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避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不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不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不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避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不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

  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和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不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不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避,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避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避一句就可不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避比喻,本篇不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不“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避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赏析2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备在首都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精神一脉相承。

  从文学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人与贪利忘义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鱼我所欲也

  孟子及其弟子〔先秦〕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与通欤;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灾祸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办法什么不可以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盛气凌人地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亦:也。欲:喜爱。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舍:舍弃。取:选取。甚:胜于。于:比。故:所以,因此。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恶:厌恶。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如使:假如,假使。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莫:没有。则:那么。凡:凡是,一切。得生:保全生命。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为:做。而:但是。是故:因此。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是:此,这样。心:思想勿丧:不丧失。丧:丧失。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则:就。弗:不。得:得到。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蹴:用脚踢。而:表修饰。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辩:同“辨”意为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宫室:住宅。奉:侍奉。穷乏者:穷人。得我:感激我。得:同“德”,感激。与:同“欤”,语气助词。乡:同“向”,先前、从前。已:停止。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文言现象

  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中“辩”,通“辨”,辨别。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与”,通“欤”,语气词。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先前,从前。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动词作名词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

  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

  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

  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鱼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注释

  亦:也。

  欲:想要。

  兼:同时具有。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超过。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蹴:用脚踢。而:表修饰。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得我感激我。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本性,本来的 思想,即指“义”。

  文言现象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创作背景

  孟子的哲学 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鉴赏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 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 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 篇中对舍生取义 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 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 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 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 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 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 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 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赏析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 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 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上》。

  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勿丧:不丢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注释

  (1)亦:也。

  (2)欲:想要。

  (3)兼:同时具有。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超过。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20)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这是因为。

  (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27)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8)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29)则:就。

  (30)弗:不。

  (3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32)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33)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34)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35)蹴:用脚踢。

  (36)而:表修饰。

  (37)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8)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39)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40)宫室:住宅。

  (41)奉:侍奉。

  (42)得我:感激我。

  (43)得:通“德”,感激。

  (44)与:通“欤”,语气助词。

  (45)乡:通“向”,从前。

  (46)已:停止,放弃。

  (47)本心:本性,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鉴赏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