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 1

  引言:《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在现代社会是否还有人赞同“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鱼我所欲也》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范文(一)

  最*我又重温了闺女最*学*的课文《鱼我所欲也》这篇文言文,感触很深。文中写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得到的,但如果两者不能同时获得,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语出孟子这位大哲学家,精辟富含深意。的确,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许多选择。而有时的一个选择往往改变了你的一生。我们要将其作为行事警言,深记于心。

  漫漫人生,我们需要做出的决定很多,但每个分叉路口我们只有选择一条,这或许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处。每一次在路口徘徊地越久,心就越发不安定。上帝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却夺走了兼有的权利。注定,我们无法抓住手中的每一条绳索,得到就要付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无论我们怎样审慎的选择,终归都不会是尽善尽美,总会留有缺憾。但缺憾本身也是一种美。我们不妨想想,就连权倾天下的君王都无法拥有天下所有的最美,何况是常人。既然做了选择就不要再后悔。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明智、理性和智慧的选择。人生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就好像不能够同时得到鱼和熊掌一样,我们总是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所有的东西。面对这样的不完美,我们应该要保持的应该是一份宽容。宽容的对待生活当中的得与失,在这样的一份宽容的心态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然后走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因此,在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知道,我们需要什么,哪些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哪些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当必须拿定主意的那一刻,不能犹豫彷徨、无所适从吗?关键处、紧要时,必须当机立断、正确选择!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范文(二)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孟子.告子上》

  学*体会:

  孟子说:“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 ! 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

  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舍生取义”是这段文章的中心论点。然后孟子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并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

  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那么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仁人志士在民族存亡和革命成败的危难之际,能够宁死不屈,舍生取义,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的今天 , 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却不顾廉耻,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甚至严重违法乱纪,对照孟子倡导的“舍生取义”的精神,真是令人万分遗憾!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同学,张永生.十三四岁的他就知道了应该如何而对人生的选择。为了救一个落水的女子,而失去了他宝贵的生命。真的令人心痛而作为他的同学我为他而骄傲!我也要学*他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 2

  鱼我所欲也,孟子所写,大体意为人要有仁义,为了实现义可以付出性命。可是,真的是这样吗?生命难道就如此不值钱吗?义就一定大于命吗?

  道义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这是我所认为,一个人如果连生命都可以放弃,还谈什么道义?还有什么资格资本去谈论道义,所以,第一件应做好的事便是珍惜好自己的命。

  文天祥,他讲义,他有义,他宁死不屈。是的,这是表面看来,他为了可以留名青史,为了可以在史书上留下好名声,让宋朝失去了一员大将,元气大伤。导致以后几场战役军心不稳,连连败仗使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不是义,这只是面子,为什么不能放下面子呢?真是可悲可叹啊。而姜维,他便大有不同了,他假意投降,其实是在暗暗地计划如何拯救蜀汉。他是知道的,蜀汉只能靠他了。不经让人感叹。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不惜留下骂名,只为国尽一生忠诚。史书只是一部分人眼中的史书,而真正的史书,却是在明眼人心中的。

  孟子在文章前部分说得堂而皇之,要遵守自己的义,而在后半段却接受了万钟之财,孟子人称他为亚圣,仅次于圣人,可是他不是也因为种种原因接受万钟之财了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乞人不食嗟来之食?可笑,当一个人为了活下去,什么都可以做出来,何况只是抛弃你那小小的义呢?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这是许许多多人都如此认为的。

  再来说说一个有义的人吧,他有的义,是仁义,他曾凭借他这仁义召集了一群有能力的人来投奔他,大家对他都很熟悉,他是刘备,刘玄德。刘备他有他的义,他的义是仁义,因为他的仁义、兄弟情义,才去攻打东吴,才让士兵树下扎营……呵,火烧连营,多少人葬身火海,又有多少在家门口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接到死讯?这,只能说是悲剧,由仁义造成的--一场悲剧。

  孟子说的义真的存在吗?只是为了抓住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却抛下大好年华,甚是可悲,若为了义抛弃生真是不值。人若是只讲义,生死可以置之度外,可若无生死,又何来仁义?活着,才能有义。为何我不曾在史书中看到舍生取义的历史记载?为何孟子的记载中并没有舍生取义的情节?而又为什么还要将义挂在嘴边却不付诸于实际?想必,孟子也只是说说罢。

  孟子的道义,与鱼我所欲也的道义真的是真正的义吗?为何人人都将飘渺的义挂在嘴边,却始终无法理解感悟真正的义?为何要抛下自己的年华与其他已经成为现实的东西?比起义,我更加在乎自己是否活着,难道,义,真的是能比生命更重要?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 3

  那是一个晴朗的晚上,我在明亮的日光管灯下一口气读完了《鱼我所欲也》这篇文言文。读完后,心里久不*静。

  当面临生死抉择时,该怎样做出自己的决定、文中孟子关于“义”的论说,对我不无启迪。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决不仅仅停留于“活着”。

  这篇文言文我感受最大的是第一自然段。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得到的,(但如果)两者不能同时获得,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译文)。这是人之常情,物有好坏,自然应该是取优舍劣。

  生命,是我需要的;道义,也是我需要的,(但如果)两者不能同时获得,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译文),生命固然可贵,但所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可贵、更重要的。过就是“舍生取义”,做人不能为了苟且求生而不择手段。死亡,是我所憎恶的,但所增恶的东西还有超过死亡的,即使面临再大的灾难也不能躲避(译文)。

  做人不应该苟且求生,假如要背信弃义地过完长久的一生,那还不如舍弃生命的长久,选择道义,光明正大地,充分地去利用短暂的一生。一个人如果没有了道义,为了求生而不择手段,那这种人就算活下来也没什么意义。

  这就是我读此文言文的最大收益。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 4

  千年前,一位文人写下了一篇关于“生”与“义”的文章,千年来,这篇文章被人们传唱,脍炙人口,于是便有了舍生取义,于是便有了无数的人们为了正义而献出了生命。

  当我看到舍生取义,我想到了文天祥,想到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想到了林则徐被贬新疆,仍抱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信念;想到了谭嗣同面对死亡,发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呐喊;也想到了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

  展望古今,历史长河上并不缺少舍生取义的人:文天祥、谭嗣同、刘胡兰、秋瑾……仔细想一想,为正义而献身于革命中的人还真不少,尤其是28岁就英勇就义的夏明翰那一句“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誓言。是啊!为了正义,奋不顾身的人是千千万万的,正如同飞蛾追逐火光,追逐炙热,丝毫不怕这火是不是会无情的焚烧着他们那柔弱的身躯!

  可是,值得一提的是:取义不一定舍生,鱼与熊掌可兼得?虽然会失去些利益,可生命是革命的本钱,有了生命,还会有什么实现不了呢?

  于是,我想起这样的一个人: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让他所在的朝代有自己的史书,他选择了苟活,花了15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他,就是司马迁!

  为了一个并无交好的李陵触怒龙颜,的确没有人能够理解,甚至有的人心中会这样想:“一个傻瓜,为了一个不相识的人恼怒了皇上,必要吗?”可是,我却认为司马迁是对的,他与李陵之间虽无有意,但他站出来为李陵辩解却是大义!是因为他的职业是记录历史而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出来为李陵辩解,皇上大怒,下令将他贬入大牢,听候发落。此时,他仍不后悔,可是他必须在生与死中作出选择。生,他将会受宫刑,从此屈辱的活着;而死,他将不能再继续记录历史!

  为了历史,为了后人能够更清楚的了解历史,他选择了生,贫贱的活着,但他用余生编撰成“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让我们了解了先人们的故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可是,我要说取熊掌不一定要舍鱼,鱼与熊掌可得兼。

  有时候,选择死确实比选择生要容易得多,但真正的勇敢不是为了某件事壮烈得死去,而是为了某件事卑贱的活着。因为见惯了这个世界上太多的轰轰烈烈,所以更喜欢**淡淡地选择生会更好——取义不一定舍生!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 5

  或许退而织网,非因羡鱼之情,而是生活让我们明白了不争朝夕的闲适,让我们明白热爱的不是功名利禄,而是那种方式能活得精彩。

  与钓鱼的老者相似,我发觉我所持的“渔杆”正是笔。或许从前,我文采得过些许夸赞,那时的我,可能爱的是功名。就如每周的常规作文,我无不谨慎下笔,甚至无悲可叙、无乐可述时,也曾“为赋新词强说愁”。渐渐的,文章千篇一律,总是少不了的欲扬先抑,甚至故意贬之。可正因如此,水*不再增长,一味“吃老本”。第一次原本信心满满的作文大赛,我怎么也没想到,连班级入选比赛的名单都没进。在那之后,我开始有放弃作文的念头,每周的作文质量大打折扣不说,篇数也少的可怜。

  “怎么了?”我问自己。

  结束了第三、四场考试后,两个念头在我心中疯长:今天去打球,今天晚自*只写作文。当我拿起笔杆,我才发现,我写作文并不是为了考场高分、老师夸奖、同学称羡,而是它令我活得精彩。因为喜欢写作,所以我会去留心草长于石地的奇迹,会去看千山别晚霞的壮景。此后,我的作文本里有打球的欢乐,会有单纯地倾诉不快,会有很*凡的东西,也会有我的突发奇想。这种“作文以记之”的欢喜,也逐渐在心田中潜滋暗长。我所热爱的是用笔写下生活,所坚信的是坚持下来迎来的丰秋……

  我有一个朋友,他执着于考北医,以前我问他为什么,他给我讲从医的高薪、优处等等。可几天前的月假无意聊到理想,他仍要考北医,但这次他说的是,他想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做像钟南山一样的英雄,还很重地加了句——哪怕无名……我想他明白了他所欲非“渔”,而是济世的坚守给他带来的乐趣。

  我终知我所欲非鱼,不为颗粒无收而难过,我只知坚持着,只知热爱着,但愿到七老八十仍不负热爱,依旧坚持走下去。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阅读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1)

——《鱼我所欲也》 (菁华3篇)

《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一词多义

  1.而

  呼尔而与之。修饰“与”,表修饰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做法

  4.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得,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 取得

  5.为

  向为身死而不受。情愿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第二个“为”: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采用

  6. 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

  人皆有之 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得之则生 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 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代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

  7.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获得生命

  8.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 给

  9.加

  万钟于我何加焉 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虚报

  10莫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没有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没有谁

  11.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

  12.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那么

  得之则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连词,这里表假设

  13.凡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凡是;只要是

  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辟”通“避”。躲避

  古今异义

  1.可以

  古:能够用来

  今:能够

  2.是

  古:这 指示代词

  今:判断动词

  3.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4.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5.加

  古:益处

  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舍生而取义者也。省略主语“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段落分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鱼我所欲也》2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 选自《孟子·告子上》。

  2、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 患:祸患,灾难。

  4、 辟:通“避”,躲避。

  5、 如使:假如,假使。

  6、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 勿丧:不丢掉。

  背景资料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而又有发展。他生活在诸侯互相攻伐“无义战”的时代,目睹了人民遭受涂炭的社会现实,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民本思想,明确提出“民为贵”、“君为轻”。政治上主张实行“王道”、“仁政”。反对“霸道”、“*”。呼吁统治者重视人民、安定人民、少收赋税,减轻刑罚,使百姓“不饥不寒”。这些观点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却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根本行不通。孟子还主张社会分工,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但却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结论,为阶级剥削和压迫制造了理论依据。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小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知也。仁义礼智,非曲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鱼我所欲也》3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甲】【乙】两文均出自《 》一书。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①生死攸关 生

  ②不能自已 已

  ③延年益寿 益

  ④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

  4.概括【甲】文第①段的主要内容。

  答:

  5.【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请你以选文为例加以具体赏析。

  答:

  参考答案:

  1.孟子

  2.①生存 ②停止,放弃 ③增加,增长 ④这个、这样、这种

  3.①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②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或: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只要答出“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即可)

  5.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②大量使用排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③善用比喻。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这种取义浅*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举例略)(有例子,有分析,符合三点中的`任何一点即可。)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2)

——鱼我所欲也翻译实用10份

  鱼我所欲也翻译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文章鉴赏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正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翻译 2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约百年左右。关于他的身世,流传下来的已很少,《韩外传》载有他母亲“断织”等故事,《列女传》载有他母亲“三迁”和“去齐”等故事,可见他得力于母亲的教育不少。据《列女传》和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曾受教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但从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这倒是有可能的。无论是受业于子思也罢,孟子的学说都受到了子思的影响。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为一派,这就是后世所称儒家中的思孟学派。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赵岐在《孟子题辞》中把《孟子》与《论语》相比,认为《孟子》是“拟圣而作”。所以,尽管《汉书。文艺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但实际上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已经把它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了。汉文帝把《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便叫“传记博士”。到五代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后来宋太宗又翻刻了这十一经。到南宋孝宗时,朱熹编《四书》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了。

  历代为《孟子》作注释比较重要的有东汉赵岐的《孟子》注和宋代朱熹的《孟子集注》。清代的焦循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撰成《孟子正义》一书,是集大成的著作。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继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学术思想。同时,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孟子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也确立了自己在儒学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正宗大儒。随着儒家地位的不断提高,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也被称为“亚圣”。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麽《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鱼我所欲也翻译 3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 通 与;乡 通 向;辟 通 避)

  翻译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鱼我所欲也翻译 4

  原文: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孟子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孟子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孟子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突出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突出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孟子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孟子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鱼我所欲也》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鱼我所欲也》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翻译 5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鱼我所欲也翻译 6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课文分析: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第一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一、重点词语含义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 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

  13、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4、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5、乞人不屑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三、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本文主要赞扬什么?批判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4、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5、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鱼我所欲也翻译 7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一)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二)孟子曰:说①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②。堂高数仞,榱题③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④也。吾何畏彼哉?”

  (孟子《说大人,则藐之》)

  【注】①说(shul),游说,向……进言。②巍巍然:高高在上的样子。③榱(cuī)题:指屋檐的前端。④古之制:古代的礼乐制度。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独者有是心也 是心:这种心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偷生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假如,假使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厚禄

  16、把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7、孟子善于将抽象难懂的道理化为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论证,请结合语段(一)第一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18、“文以载道”,语段(一)和语段(二)都闪耀着孟子思想的光辉。请结合语段内容,分析两个语段中孟子观点的异同。

  【答案】15、A16、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17、示例: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与“义”,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例子引出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道理化为“鱼”和“熊掌”的形象进行论证,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道理。

  18、相同点:不为名利地位所动,不贪图物质享受;不会为了个人的享乐而放弃自己的本心。不同点:语段(—)强调舍生取义;语段(二)强调不在权贵面前低三下四,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解析】

  【分析】

  参考译文:(甲)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乙文)孟子说:“游说诸侯,就得藐视他,不要在意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殿基几丈高,屋檐几尺宽,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满桌的美昧佳肴,侍奉的姬妾有几百人,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尽情饮酒作乐,驰骋射猎,随从的车辆上千辆,我得志的话,不会这样做。他所做的,都是我所不做的;我所做的,都是符合古代制度的,我为什么要害怕他呢?”

  【15题详解】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是心:这种本性。

  【16题详解】

  要求学生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字词:“辟”躲避;“患”,祸患;“为”,采用。

  【17题详解】

  要求学生结合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分析。文章开头用“鱼”和“熊掌”类比“生”与“义”,生动形象的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作者将“舍生取义”的道理化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结论,进行比喻论证,使读者更易接受这一道理。

  【18题详解】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相同点:“本心”指“最初的心、本性、良心”等没在语段(一)中表现为面对“富贵和贫贱”不改初衷,是“舍生取义”之心。语段(二)中“本心”可理解为“威武不能屈”之心。作者坚守个人内心固有的道德,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向位高显贵的人说话时不卑不亢,这就是不失本心的做法。不同点:语段(一)强调舍生取义;语段(二)强调不在权贵面前低三下四,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点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

  鱼我所欲也翻译 8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1)亦:也。

  (2)欲:喜爱。

  (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胜于。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20)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这是因为。

  (23)非独:不只,不仅。非:不;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心:思想

  (27)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28)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0)则:就。

  (31)弗:不。

  (32)得:得到。

  (33)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34)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35)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

  (36)蹴:用脚踢。

  (37)而:表修饰。

  (38)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39)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40)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41)宫室:住宅。

  (42)奉:侍奉。

  (43)穷乏者:穷人。

  (44)得我:感激我。得:通“德”,感激。

  (45)乡,通“向”,原先,从前

  (46)与:通“欤”,语气助词。

  (47)乡:通“向”,从前。

  (48)已:停止。

  (49)本心:指本性,天性,良知。

  参考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是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所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指羞恶廉耻之心)。

  鱼我所欲也翻译 9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段落分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写法介绍

  第一段包括两层,从“鱼,我所欲也”到“故患有所不避也”是第一层。这一层的开头两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只是作为一个比喻,借以说明“我”“舍生取义”的果敢,只具有使文章生动形象,鲜明可感,富于气势的修辞效果(孟文的特色之一),完全没有使论点得以证明的论据作用。因为人能“舍鱼而取熊掌”并不能证明人就能“舍生取义”。所以,如果把上述两句换成“果敢地”三字放在“舍生取义”四字的前面作状语,是不影响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的。可见,这一层的重心全在后面的几句话中。后面几句中的“舍生取义”、“不为苟同”、“患有所不避”是同一个意思,即不贪生怕死。这些都是作为事实论据的,分别放在第一个分论点我“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前后,进行回环论证,即从事实得出结论,再用事实证明它(孟文常用的方法)。所以这一层不是用“舍鱼而取熊掌”为论据证明“舍生取义”。而是用“舍生取义”,(即“不避患”、“不苟得”)为论据证明:“我”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

  从“如使人之所欲”到“贤者能勿丧耳”是第二层,首先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两个假设反问句所蕴含的普遍事实,从反面证明第二个分论点:人们具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接着又用两个肯定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从正面论证分论点。然后顺承上文的事实论证,正反论证和酣畅的行文气势,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体现了孟文的辩论色彩),可谓水到渠成,顺当明快。

  概括上面两层可知:第一段是用“我”“人”的行为作事实论据,通过推究原因论证了中心论点。

  承接第一段,文章的第二、第三段又用具体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有力。第二段(从“一箪食”到“乞人不屑也”)举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实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所欲有甚有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第三段用反问排比句式,通过把“向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德)我而为之”作比较,深刻地提示了“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为,从而证明了他们也是有“本心”的,只是已经丧失罢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在中心论点得以充分论证后提出的一句号召,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批判性。

  通过分析《鱼》文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鱼》文是用“我”“人”“行道之人”“乞人”“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者”的行为作论据,通过推究原因,然后概括提示出中心论点的。

  从《鱼》文的出处看,《鱼》是《孟子》一书中第六篇《告子》中的第十章。《孟子》全书对人性的看法是人所共知的性善论。第六篇《告子》更是系统地,全面地,集中地阐明了人性善的哲学观:其中第二章指出:“人性之向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第六章又集中地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紧接着第八章又以牛山上本来有繁茂的树木为喻,说明人皆有“性善”的“本心”,在有些人身上看不到善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的“本心”,只是因为它像牛山上的树木那样被砍伐殆尽了。正是这样,第十章《孟》与以上诸章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论证了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恰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指出的:“此章言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只有这样确认人皆有“本心”为《孟》文的中心论点,才能和《告子》全篇乃至《孟子》全书的思想内容相吻合,才有利于正确理解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哲学根源,才有利于把握孟文的艺术风格,才有利于把它作为论说文的范文进行教学。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2]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主旨

  《鱼我所欲也》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扩展阅读:

  整体把握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论点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答:指“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而受“万钟”。

  鱼我所欲也翻译 10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课文分析: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第一段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一、重点词语含义

  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假如

  4、贤者能勿丧耳 不丢掉

  5、蹴尔而与之 用脚踢

  6、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 通“辨”,辨别。

  7、万钟于我何加焉 有什么益处

  8、妻妾之奉 侍奉

  9、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通“向”,从前。

  11、是亦不可以已乎 停止,放弃。

  12、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天性

  13、故不为苟得也 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4、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5、乞人不屑也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舍生而取义者也 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呼尔而与之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从前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6、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三、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以什么方式引出论点? 舍生而取义 比喻

  2、“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 “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3、本文主要赞扬什么?批判什么? 赞扬了“舍生取义”,批判了“见利忘义”。

  4、为什么行道之人乞人不接受施舍? 因为这是侮辱性的施舍,受之有损人格。

  5、写出一两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3)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实用10篇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1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ì),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我就会放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我就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超过生命的,那么可以凭借来保全生命的做法为什么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那么有办法求生但是却有人不采用这个做法,那么可以借此来躲避灾祸却有人不这样做。因此,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就是不义)。不仅仅有才能的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掉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都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轻视它。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高位俸禄对我有什么增益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得到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让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2

  鱼我所欲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上》。

  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勿丧:不丢掉。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3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注释,我们一同来看看。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意思是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意思是同时获得。得:意思是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意思是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意思是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意思是求取 义:意思是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意思是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意思是超过; 于:意思是比。

  5、苟得:意思是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意思是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意思是祸患,灾难。

  8、辟:意思是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意思是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意思是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意思是……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意思是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意思是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意思是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意思是不单,不仅。独:意思是只,仅仅。

  15、是:意思是这、这样。

  16、勿丧:意思是不丢掉。丧:意思是丧失,丢失。

  17、箪:意思是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意思是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意思是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意思是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意思是用脚踢; 与:意思是给。

  21、不屑:意思是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意思是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意思是有什么益处。加:意思是增加。

  25、为:意思是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意思是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意思是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意思是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意思是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意思是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意思是停止,放弃。

  31、 本心:意思是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

  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

  (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4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很可能是孟子。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注释,我们一同来看看。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意思是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意思是同时获得。得:意思是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意思是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意思是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意思是求取 义:意思是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意思是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意思是超过; 于:意思是比。

  5.苟得:意思是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意思是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意思是祸患,灾难。

  8.辟:意思是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意思是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意思是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意思是……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意思是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意思是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意思是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意思是不单,不仅。独:意思是只,仅仅。

  15.是:意思是这、这样。

  16.勿丧:意思是不丢掉。丧:意思是丧失,丢失。

  17.箪:意思是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意思是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意思是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意思是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意思是用脚踢; 与:意思是给。

  21.不屑:意思是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意思是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意思是有什么益处。加:意思是增加。

  25.为:意思是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意思是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意思是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意思是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意思是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意思是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意思是停止,放弃。

  31. 本心:意思是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

  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

  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

  (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5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饥饿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华美,为了妻妾侍奉,为了所认识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话,)这就是所说丧失了人本来思想,即羞恶之心。

  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君子所必须遵循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熊掌也是我想得到,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义也是我所珍爱,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指正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事;死亡是我厌恶,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手段(指不正当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办法(指不正当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施舍。连无人认识路人和贫困低贱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人在穷困危急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施舍,而在和*安宁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华丽、妻妾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住房也好,妻妾侍奉也好,朋友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精神一脉相承。

  从文学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人与贪利忘义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6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饥饿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华美,为了妻妾侍奉,为了所认识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话,)这就是所说丧失了人本来思想,即羞恶之心。

  赏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君子所必须遵循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熊掌也是我想得到,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义也是我所珍爱,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指正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事;死亡是我厌恶,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手段(指不正当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办法(指不正当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施舍。连无人认识路人和贫困低贱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人在穷困危急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施舍,而在和*安宁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华丽、妻妾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住房也好,妻妾侍奉也好,朋友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精神一脉相承。

  从文学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人与贪利忘义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说服力。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7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ì),一豆羮(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与(yú)?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我就会放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我就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能超过生命的,那么可以凭借来保全生命的做法为什么不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那么有办法求生但是却有人不采用这个做法,那么可以借此来躲避灾祸却有人不这样做。因此,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就是不义)。不仅仅有才能的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丢掉它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亡。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都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轻视它。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这高位俸禄对我有什么增益呢? 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得到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住宅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得到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愿身死也不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却为了让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本性。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8

  鱼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哪会不采用呢?采用这种做法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这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注释

  亦:也。

  欲:想要。

  兼:同时具有。

  舍:舍弃。

  取:选取。

  甚:超过。

  于:比。

  故:所以,因此。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通“避”,躲避。

  如使:假如,假使。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莫:没有。

  则:那么。

  凡:凡是,一切。

  得生:保全生命。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为:做。

  而:但是。

  是故:这是因为。

  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是:此,这样。

  勿丧:不丧失。

  丧:丧失。

  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则:就。

  弗:不。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呼尔而与之:呼喝着给他(吃喝)。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施粥,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

  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行道之人:?饥饿的)过路的行人。蹴:用脚踢。而:表修饰。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何加:有什么益处。何介词结构,后置。

  宫室:住宅。

  奉:侍奉。得我感激我。

  得:通“德”,感激。

  与:通“欤”,语气助词。

  乡:通“向”,从前。

  已:停止,放弃。

  本心:本性,本来的 思想,即指“义”。

  文言现象

  通假字

  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躲避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指感激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本文主旨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创作背景

  孟子的哲学 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鉴赏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义,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万章下》)孟子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耻辱,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 篇的中心论点。

  孟子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舍生取义的意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几句论证说:生命是我珍爱的,但还有比生命更为我所珍爱的(指义),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为我所厌恶的(指不义),所以有时对祸害(死亡)不愿躲避。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几句论证说:如果没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惜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样不能用呢!如果没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避免祸患(死亡)的事情哪样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这样下去,人们的行为不是会变得无所不为、卑鄙无耻了吗?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应该舍生取义。其三,“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几句论证说:通过这样的手段(指不正当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愿意采用;通过这样的办法(指不正当的办法)就可以避免祸患(死亡),而有的人不愿意去干。所以,还有比生命更为人们所珍爱的(指义),还有比死亡更为人们所厌恶的(指不义);不单是贤人有这种重义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贤人没有丧失罢了。这是从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有人舍生取义。通过论证,文章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就成立了。

  为了使这种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着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篮,“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尔”是大声呼喝着,“蹴尔”是用脚踢着。这几句说:只要得到一小筐饭、一小碗汤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饿死,如果是轻蔑地呼喝着叫别人吃,哪怕是饥饿的过路人都不愿接受,如果是用脚踢着给别人吃,那就连乞丐都不屑要了。《礼记·檀弓》有一段故事与此相类似:“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人厌恶,所以宁愿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连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困低贱的乞丐都能这样做,常人更不用说了。这一事例生动地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

  在孟子看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这种重义之心,人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之时都应舍生取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并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穷困危急的情况下可以拒绝别人侮辱性的施舍,而在和*安宁的环境中却见利忘义。文章第三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会上确实存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有人不问合不合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呢,万钟俸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是为了住房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因为给了所认识的穷朋友以好处而使他们对自己感恩戴德吗?华丽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与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人当初宁肯饿死也不愿受侮,却为了这些身外之物而不顾廉耻,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认为这种人原来也有舍生取义之心,后来因为贪求利禄而丧失了。孟子警告说:“是亦不可以已乎?”这种“不辩礼义而受之”的可耻之事应该罢休了。

  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 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 篇中对舍生取义 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 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 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 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 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

  《鱼我所欲也》 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如今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鱼我所欲也》 一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 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赏析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 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 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9

  鱼我所欲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欤通与;乡通向;辟通避)

  译文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呼喝着给人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却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上》。

  2、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勿丧:不丢掉。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 10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出处

  选自《孟子·告子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者是“舍生取义。”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

  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人有这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道德不丢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要死。(如果)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就是过路的饥饿的人都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人家,即使是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位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道义就接受了,那么这种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 是为了宫室的华美,为了妻妾的侍奉,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从前为了(道义)宁死也不肯接受(施舍),如今却为了所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它。这种行为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的话,)这就是所说的丧失了人本来的思想,即羞恶之心。

  段落分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本文的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入的分析与阐释了。

  作者先从正面来讲: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我所厌恶的东西还有甚于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时也不避开它。这里所说的“甚于生者”就是指“义”;所说的“甚于死者”就是“不义”。于是,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义”的事。

  接着,作者又从反面来申述观点: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东西没有超过死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办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这里隐含的意思是,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那么在生命受到考验的时候,人的行为就会失去准则,做出让人不齿的事情来,最终,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殆尽。因为暗含了这样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这两句话,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又举有的人“不辩礼义”地贪求“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一箪食,一豆羹”虽然比“万钟”少得多,可是“弗得则死”,看来更为重要。这里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法,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对比。按财富的数量说,“万钟”自然是多的。但是,“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却是生命,自然要比“万钟”更重要。通过这种对比,既让人认识到将“礼义”抛到脑后,贪求富贵的行为是多么地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写法介绍

  第一段包括两层,从“鱼,我所欲也”到“故患有所不避也”是第一层。这一层的开头两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只是作为一个比喻,借以说明“我”“舍生取义”的果敢,只具有使文章生动形象,鲜明可感,富于气势的修辞效果(孟文的特色之一),完全没有使论点得以证明的论据作用。因为人能“舍鱼而取熊掌”并不能证明人就能“舍生取义”。所以,如果把上述两句换成“果敢地”三字放在“舍生取义”四字的前面作状语,是不影响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的。可见,这一层的重心全在后面的几句话中。后面几句中的“舍生取义”、“不为苟同”、“患有所不避”是同一个意思,即不贪生怕死。这些都是作为事实论据的,分别放在第一个分论点我“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前后,进行回环论证,即从事实得出结论,再用事实证明它(孟文常用的方法)。所以这一层不是用“舍鱼而取熊掌”为论据证明“舍生取义”。而是用“舍生取义”,(即“不避患”、“不苟得”)为论据证明:“我”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

  从“如使人之所欲”到“贤者能勿丧耳”是第二层,首先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两个假设反问句所蕴含的普遍事实,从反面证明第二个分论点:人们具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接着又用两个肯定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从正面论证分论点。然后顺承上文的事实论证,正反论证和酣畅的行文气势,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心论点:“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体现了孟文的辩论色彩),可谓水到渠成,顺当明快。

  概括上面两层可知:第一段是用“我”“人”的行为作事实论据,通过推究原因论证了中心论点。

  承接第一段,文章的第二、第三段又用具体的事实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加严密有力。第二段(从“一箪食”到“乞人不屑也”)举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事实证明饥者照样有人的“本心”:“所欲有甚有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第三段用反问排比句式,通过把“向为身死而不受”与“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今为所识穷乏者得(德)我而为之”作比较,深刻地提示了“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为,从而证明了他们也是有“本心”的,只是已经丧失罢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在中心论点得以充分论证后提出的一句号召,增强了文章的现实批判性。

  通过分析《鱼》文的结构和材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鱼》文是用“我”“人”“行道之人”“乞人”“万钟不辨礼义而受之”“者”的行为作论据,通过推究原因,然后概括提示出中心论点的。

  从《鱼》文的出处看,《鱼》是《孟子》一书中第六篇《告子》中的第十章。《孟子》全书对人性的看法是人所共知的性善论。第六篇《告子》更是系统地,全面地,集中地阐明了人性善的哲学观:其中第二章指出:“人性之向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第六章又集中地指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紧接着第八章又以牛山上本来有繁茂的树木为喻,说明人皆有“性善”的“本心”,在有些人身上看不到善的行为,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善”的“本心”,只是因为它像牛山上的树木那样被砍伐殆尽了。正是这样,第十章《孟》与以上诸章在思想内容上一脉相承,论证了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恰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指出的:“此章言善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只有这样确认人皆有“本心”为《孟》文的中心论点,才能和《告子》全篇乃至《孟子》全书的思想内容相吻合,才有利于正确理解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哲学根源,才有利于把握孟文的艺术风格,才有利于把它作为论说文的范文进行教学。

  简析

  本文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他从人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欲望入手,在生与死、利与义、守义与失义等方面,层层深入、正反对比地论证了义重于生,必须舍生取义。还强调指出“非独贤者有是心(舍生取义之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如果经不住万钟、宫室、妻妾、施恩的诱惑,必然会“失其本心(舍生取义之心)”。[2]

  《鱼我所欲也》一文用面对鱼和熊掌之间的抉择,比喻面对生命和大义之间的选择,孟子会毅然“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当中的“义”和文章最后的“此之谓失其本心”的“本心”都是指人的“羞恶之心”(按现在的通俗理解,可以理解为“廉耻之心”)。因为人只有拥有“羞恶之心”,才能分清哪些是道德底线可以承受的事,哪些是道德范围所不接纳的事,哪些是“所欲有甚于生”的事,这样才能不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和“所识穷乏者得我”所诱惑,而像“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样,内心有一种凛然的“义”。

  主旨

  《鱼我所欲也》文本身的结构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论点应当是:人皆有“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的“本心”,“贤者能勿丧耳”。如果把《鱼》文分成三段来分析,是不难说明这一观点的。本文逻辑严密,析理精深,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生动、流畅,气充词沛,颇具说服力。

  扩展阅读:

  整体把握

  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到《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论点

  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亏心事来。其实,仅对本文的结构进行一番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讲每个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观点,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加以阐明。行文至“所恶有甚于死者”,作者对这个观点的论述就结束了。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需要注意的是,作者举的失去“本心”的事例,并不牵涉生死,而只是富贵与“义”之间的矛盾与对立,所以,它和“舍生取义”的说法没有什么关系。从课文整体上看,人应该保有“本心”是本文论述的中心。“舍生取义”的观点和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反面论证。

  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还是比较恰切的。

  “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什么?

  答:指“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而受“万钟”。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4)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 (菁华3篇)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1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者不可得兼兼:同时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施加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感恩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B.行道之人弗受

  有好事者船载已入而不知人之乐

  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此之谓失其本心

  山峦为晴雪所洗其人遂无以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

  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

  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

  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2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①

  万钟则不辨②礼义而受之。③万钟于我何加焉?④为宫室之美、⑤妻妾之奉、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⑦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⑧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①有教材不分段。 ②有教材为“辩”。 ③有教材为逗号。 ④有教材为叹号。 ⑤有教材为逗号。 ⑥有教材为逗号。 ⑦有教材为“乡”。 ⑧有教材为冒号。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蹴尔而与之 蹴:

  (2)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呼尔而与之 翻译:

  【小题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4分)

  答案

  【小题1】(1)及,到践踏(用脚踢;踢) (2)停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放弃;止)

  【小题1】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吆喝着给他)。

  【小题1】(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答案3

  《鱼我所欲也》选段,完成下面题目。(14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通 解释

  【小题2】下列画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屋舍俨然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故患有所不辟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D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小题3】根据文段内容填空。(4分)

  ⑴选段中,作者将 比作鱼,将 比作熊掌,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

  ⑵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与文段中的“ ”这个词含义相同。

  【小题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

  (1)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小题5】孟子认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举出你所了解的一位“贤者”,并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2分)

  答案

  【小题1】“辟”通“避” 躲避

  【小题1】(2分)( C )

  【小题1】(4分)(1) 生 义 舍生取义 (2) 贤者

  【小题1】(4分)①由此可见,采用某种手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②不仅仅是贤者有这种秉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小题1】(2分)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小题1】考查对通假字的了解。“辟”通“避” 躲避

  【小题1】考查一词多意。

  A.屋舍俨然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读音不同解释也不同,解释分别为:房舍、舍弃。

  B.故患有所不辟也 且人患志之不立 患分别解释为:灾祸、害怕。

  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进亦忧,退亦忧 是都翻译成“这”。

  D同舍生皆被绮绣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生分别解释为:学生、活。

  【小题1】根据文段内容填空即运用文本信息解决问题。

  联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可以得到答案。

  ⑵细读“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可以概括为:贤者或贤士。

  【小题1】翻译句子注意关键字解释准确,字字落实,连词成句。

  (1) 翻译时注意通假字“辟”躲避。

  (2) 翻译注意:丧:丧失

  【小题1】答案不唯一,注意举出了解的 “贤者”还要写出他的一句表明其气节的名句。所以不能举有气节没留下名句的.人。可以写文天祥。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5)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菁华6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出自《孟子》,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应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得语感,培养能力。这种方法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媒体设计】

  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或者幻灯片,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重要的字词,将文中的重点词句投影出来并配上朗读。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方案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解题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拨。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第二课时

  一、复*所学内容

  1、抽查朗读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⑴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

  ⑵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供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方案二

  1、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2、进行朗读训练,在此基础上讨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运用哪些方法来进行论证的。

  3、设计精当的思考题或安排延伸阅读,探讨学*本文的现实意义。

  方案三

  1、引用孟子的名言和裴多菲的诗(参见方案一第二课时步骤三导入,引出价值观的问题)。

  2、整体感知课文,并自由诵读至流畅的程度。

  3、学生自主质疑,主要讨论孟子在本文中所阐述的对价值观的看法及其现实意义。

  4、进行朗读训练,弄清论证方法。

  【备教资料】

  卡片1:

  字词积累:

  易错字注音:

  所恶(wù)辟患(bì huàn)

  一箪(dān)食蹴(cù)尔

  不屑(xiè)苟(gǒu)得

  通假字:

  “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动词)、感激“与”通“欤”,语气词

  成语:

  舍生取义

  卡片2

  难句释义: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意思是:事实上有这种情况,有时通过某种方法可以保全生命,然而人们却不愿采用这种方法;通过某种方法可以逃避患难,人们却不愿采取这种行动。

  卡片3:

  本文主旨:

  本文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贤者在必要时应舍弃生命而“取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更是不足取的。当然,孟子所宣扬的“义”有具体的阶级含义,但在本文的学*中,这一点可以忽略不谈。

  卡片4:

  嗟来之食:

  语出《礼记·檀弓上》: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意思是: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走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因为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终不肯吃,最后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历来是有气节的表现,吴晗先生就曾著文谈到这一问题。

  卡片5:

  鱼:

  鱼是古代的佳肴之一。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而猪肉、狗肉乃至鸡肉、羊肉是普通食品,一般人都可以吃到。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北方少河流,当然鱼也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冯谖客孟尝君》一文中,冯谖不满意在孟尝君门下吃粗劣的食物,就唱道:“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卡片5:

  钟:

  钟,古代的容量单位。古代计容量的单位由小到大排列:最小的是“勺”,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汤匙;10勺为一合(ɡě),10合为一升,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斛,6斛4斗为一钟。按此计算,“万钟”是*万斗,这个年俸是相当大的。当然,在本文中,孟子仅仅是用“万钟”来表示优厚的俸禄而已。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文词,品味语言情致;

  2、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3、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文章论点及论证方法;

  2、文章“义”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教材设计

  本文说理较深,对初中学生来说,文字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课文前,首先安排学生做好课前预*,疏通文意;其次,利用互联网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并设计课件;最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文学*及拓展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课文翻译放在预*中完成,课堂上只解决学生难解的词、句。对于词语的解释,尽量用成语积累的方法,做到古今沟通。例如:

  欲(欲盖弥彰)兼(德才兼备)(风雨兼程)

  患(后患无穷)丧(丧尽天良)

  屑(不屑一顾)与(与人为善)

  已(死而后已)舍生取义(出自课文)

  ……

  3、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概括不要强求统一,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一些警句进行思考。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累的有关议论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第一题的回答,不要强调答案的统一,注意要求学生做到有理有据,言之成理。

  第二题论证方法,学生往往比较熟悉举例论证,至于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能相对生疏一些,教师不妨运用浅显易懂的例子,以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题的回答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启迪不必局限在某一、二个方面,只要和课文内容相关,都应该肯定。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参考问题:

  1、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说说。

  参考答案: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人的这四种“本心”不必要求学生的回答完全一致,只要意思大致相同即可,也不必仅局限在这四种回答里。

  2、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比较阅读,拓展学*

  1、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文天祥《过伶仃洋》、夏明翰“就义诗”、裴多菲《爱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绝句》、*《梅岭三章》、叶挺《囚歌》等。

  2、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3、孟子主张的“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没有现实意义?搜集整理资料具体分析说明。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4、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箪(dān)蹴(cù)苟得(ɡǒu)不屑(xiè)

  2、阅读全文,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家作品简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3、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5、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6、再次朗读课文。

  四、小结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作业

  1、完成课内练*二

  2、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预*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一、二、三题。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全班朗读课文。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幺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生取义。这里运用了模拟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幺?

  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幺?

  7、提问:为什幺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讨论并归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不接受不敬的施舍,

  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二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9、提问:为什幺*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10、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幺?

  11、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12、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幺样的人,斥责了什幺样的人?

  13、提问:课文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义相*或相反,试找

  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4、提问:第三段运用了什幺句式、有什幺好处?(归纳:排比句式,加强语气)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剩,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二、三题。

  2、背诵课文。

  3、完成练*册。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4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孟子(约前372一前2*),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予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强调“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其目的虽在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但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提出“性善”论,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但也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却由此导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论点。他的哲学体系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对后来宋代儒学影响很深。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现存七篇。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初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疏通文意

  1.请一位同学诵读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注意发现读音、句读的差错,标记出来以便纠正。估计要正音、正句读的如下:

  (1)正音(下面这些注音系课文注释以外的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读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渎Wù,动词,厌恶)

  ③为宫室之美(读wèi,介词,为了)

  (2)正句读: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是/亦不可以已乎

  (3)全体同学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解初步感知课文,标记出有障碍的字、词、句。

  (1)虚词:所使如使则而弗于为之非独

  (2)实词:欲苟丧蹴屑加已谓

  (3)句式:

  有……者有所……何不……

  所……者亦不……乎

  (4)难句点拨: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能生存,可是有些人却不采用它。

  ②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译:采用某种手段就可以避免患难,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③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译:由此可见,人们所想望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厉害的(“不义”)。

  ④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不只是有道德的人有这颗心(辨别“义’’与“不义”,并保持它),人人都有这颗心(孟子认为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只是有道德的人能永远不失去它罢了。

  ⑤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人不会接受;用脚踢着给他(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注:“而”相当于“地”或“着”。)

  ⑥万钟于我何加焉!

  译:一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呀!(注:“于我何加焉”即“何加于我焉”。)

  ⑦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译:先前有的人宁可让身体死去而不接受的东西,现在为了能够享受美好的宫室而去接受了。

  ⑧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这就叫做失去了本来的良心(也就是忘了本)。

  3.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教师巡视答疑。

  三、布置作业

  1.朗读《鱼我所欲也》,背诵第一段。

  2.在作业本上翻译第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再读课文,分析讨论文章思路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人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二、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三、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

  1.用类比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2.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第一部分中用假设的推理,第二部分中用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作对比,然后得出结论,使读者心悦诚服

  四、讨论:《鱼我所欲也》一文在思想内容上有何进步性、局限性?

  《鱼我所欲也》的论点是“舍生取义”。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坏事来。他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为利忘义的人。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当然,孟子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5

  执教时间:11月16日(星期三上午第3节)

  教学目的:

  知识:1、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2、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

  3、学*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德育: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导读法、讨论法和讲读法为主。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其文气势充沛,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二、研*1、2段。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让学生结合注释,以同桌合作,翻译第一段。

  老师抄写重点词语:

  所欲得兼舍生取义甚于故不为苟得所恶患如使得生者何不用使何不为由是则生是故非独是心勿丧耳

  呼尔与之蹴尔不屑

  3、提问学生译文句,师生一起来纠错。

  4、问题探究:

  ①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④“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⑤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哪句?

  ⑥第2段的故事中,那乞丐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5、讨论并归纳

  ①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②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

  ③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以“所欲有甚至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

  ④这里的“所恶”指“不义”而言,即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

  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

  ⑥因为他觉得施舍者的行为有辱他的人格。

  6、教师小结:

  第一层,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第二层,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为了正义绝不能贪生怕死,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

  第三层:从反面论证了“义”的价值和作用。如果生命高于一切,那就会不顾“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而实际上有些人就不求生避患,这就足以说明义是高于生的。

  第四层,总结,指出“义”的境界是人人都有的,贤者不失。实际上是号召向他们学*,坚守义的操守。

  第二段举例证明“义重于生”的道理。

  三、作业布置

  P209思考练*二

  黄超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6

  【学*重点】

  1、体会文章的中心论点。

  2、论证方法。

  3、体会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孟子(约公元前372至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人,推崇并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世称亚圣。作品有《孟子》七篇。他长于说理,善用比喻,纵横捭阖,妙趣横生,在*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要学*他的《鱼我所欲也》就体现了他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二、学生朗读课文

  三、注意有关字词

  1、故患有所不辟也。通避

  2、万钟不辩礼仪而受之。通辨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德,恩惠、感激的意思。

  4、乡为身死而不受。通向,从前之意。

  四、笔译这篇课文

  五、对艰难字词句进行解释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读课文

  二、学生散读课文

  三、点名学生翻译课文,对不妥之处详加解释

  四、学生散读课文争取成诵

  第三课时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舍生取义

  2、作者是怎么样提出中心论点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的。

  3、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文章用鱼和熊掌等比喻提出中心论点,由有甚于生,有甚于死引出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来,这是从正面论述;由莫甚于生莫甚于死引出何不为也这是从正面论述。结论是世上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有比死亡更让人讨厌的东西(义和不义)。后又从反面论证见利忘义是丧失人的本心。

  4、写作特色:

  ⑴ 善用比喻。

  ① 运用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中心论点

  ② 用行不吃呼尔,乞不受蹴尔比喻守义不辱。运用比喻使讲述的道理明白易懂,深入浅出。

  ⑵ 运用对比。鱼与熊掌生与死义与不义向与今等通篇对比鲜明,使中心论点舍生取义鲜明突出。既然能为义而舍生,那么在接受比生命更轻的*厚禄,甚至是一箪食,一豆羹的时候要辩解是不是合乎礼义。

  ⑶ 孟子的礼义是封建君臣之礼,封建君臣之义,应批判地继承,现在的礼义已经赋予了新的含义。如*取义成仁今日事。

  ⑷ 论证方法: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5、结构图示:

  熊掌 生 所欲不苟得有甚于生义

  ╱正面→→

  舍 鱼 死 虽恶所不避有甚于死不义

  生

  取

  义

  ╲反面: 向(为身死而不受)

  受不义之万钟无益

  今(为宫室、妻妾、穷乏者)更不可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6)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本文在文字理解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学生学*兴趣可能不大,提倡进行互动探究性学*,允许他们提问,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从而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基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得语感,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养能力。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

  3.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东西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说明: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补充资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画),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2、关于《孟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跟《论语》同是用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解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有梯度。

  ⑴读准字音

  不为(wéi)苟得也 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一箪(dān)食 一豆羹(gēng)

  蹴(cù)尔 不屑(xiè)

  苟(gǒu)得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⑵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③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⑴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避:躲避

  向:从前。 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辨:辨别。 奉:侍奉。 穷乏:贫穷。

  ⑵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3)一词多义

  ① 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死而不受(宁愿)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这种做法)

  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呼尔而与之(代词 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 的)

  ②而: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比)

  ⑸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体感知

  ①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

  六、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2.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向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学生齐背课文。

  七、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练*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2.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师生齐背课文,然后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㈠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解说: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有可能存在“鱼怎么能跟熊掌相提并论”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见《教师用书》P442)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北方少河流,鱼也就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① 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② 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④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㈡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 污受 贿,滥用 职权,**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明确:“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本心”指舍生取义。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明确:“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死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就接受了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淫”即*厚禄收买不了。

  8.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9.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明确: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10.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辨力量。如“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2. 归纳《孟子》的文章语言特点。

  明确: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拓展探究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参考资料::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五、总结: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4、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箪(dān)蹴(cù)苟得(ɡǒu)不屑(xiè)

  2、阅读全文,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家作品简介:《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约前372~前2*),名轲,字子舆,邹(山东)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解题: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得兼: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如使:假如,假使。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故:因此,由此可见。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本心。

  3、请学生翻译第二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豆:古代盛饭或其它食品的器皿

  蹴尔:用脚践踏着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4、请学生翻译第三段。注意下列字词的解释: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四斗为一钟。本词是指很厚的俸禄。

  何加:有什幺益处。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以前。全句:从前为了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的意思。已,停止、放弃。

  5、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6、再次朗读课文。

  四、小结

  1、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2、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五、作业

  1、完成课内练*二

  2、熟读课文,并背诵。

  第二课时

  一、预*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一、二、三题。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了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全班朗读课文。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幺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生取义。这里运用了模拟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4、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5、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幺?

  6、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幺?

  7、提问:为什幺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讨论并归纳: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8、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不接受不敬的施舍,

  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二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9、提问:为什幺*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10、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幺?

  11、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12、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幺样的人,斥责了什幺样的人?

  13、提问:课文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义相*或相反,试找

  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4、提问:第三段运用了什幺句式、有什幺好处?(归纳:排比句式,加强语气)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剩,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二、三题。

  2、背诵课文。

  3、完成练*册。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7)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菁选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鱼我所欲也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学*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本单元前面安排了二篇讲读课文墨子的《公输》和《〈孟子〉二章》,学生通过学*对先秦的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之后是一篇自读课文《〈庄子〉故事两则》,所以这篇课文是由讲读向自读的过渡孟子主张人性善,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开篇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赋予了舍生取义以广泛的现实内涵,使这个道理更令人信服,再次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孟子的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标准,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⑴ 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⑵ 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⑶ 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2、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二、教学方法设计

  对本课的教学主要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又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的能力,因此我的教法的主导思想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教学这篇课文应以诵读法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感悟课文精美的语言,运用讨论法深入探究文章的论证过程,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我在教学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学*整体走向的.,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学*。

  三、学法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能力,熟悉了议论文的学*流程。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听读,资料助读、跳读、研读、品读等方式来理解课文,积累基本的文言文词汇丰银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义”的提出,“义”的论述方式和“义”的现实内涵。

  四、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内容丰富,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大教学容量。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课时。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2

  一、教材简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学*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本单元前面安排了二篇讲读课文墨子的《公输》和《〈孟子〉二章》,学生通过学*对先秦的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之后是一篇自读课文《〈庄子〉故事两则》,所以这篇课文是由讲读向自读的过渡。

  孟子主张人性善,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开篇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赋予了舍生取义以广泛的现实内涵,使这个道理更令人信服,再次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孟子的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标准,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2、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鞠躬),我是语文组x号考生。

  下面我将与各位分享一下我对课文《鱼我所欲也》的教学设想。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的依据,教师必须能够深入透彻地分析理解文本内容,才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的重点。下面我将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鱼我所欲也》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先秦诸子散文,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把握其中的思想观点,了解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足够的认识,还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清楚明了的把握。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能力,熟悉了议论文的学*流程。但是本篇课文相较于之前学*的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把握论点。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我设置了如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合作探究,掌握作者的论点及论证方法。

  3、体会作者舍生取义的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确立,理解作者的观点,学*本文的论证方法,为我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内涵,为我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转给你我将采用讲授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等。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环节开展我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上课的最开始,如何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都需要由一个良好的导入来开始,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所以我运用问答法导入,先是询问同学们在面对生与义的问题时,会如何选择,通过学生们的观点,接着引到孟子的观点,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并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阅读和整体把握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解决重点字词,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因此,我在课程的开始先为同学们进行范读,接下来学生根据我的范读进行自读,读的时候要注意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并且在读的`过程中能够扫清读音障碍,最后我会引导学生一起解决重点字词的意思,如通假字“得”和一词多义“为”等。

  (三)深入研读

  学生对于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我会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因此我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如下问题,首先让学生同桌之间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找出作者的中心论点,也就是在课文的开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板书:生、义)顺势让学生进行思考,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通过分析课文第一自然段,学生可以清楚得出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味的。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更美味的,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接着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找一找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论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这一问题相对比较难,所以我会引导学生共同解决,通过分析原文内容,可以得出本文共用了四种论证方法,①比喻论证。“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②正反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③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④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板书:比喻、道理、对比、举例;舍生取义)

  最后我会与学生共同结合本篇文章及以前学过的文章,总结孟子文章的语言特点,应该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延伸作业

  学贵有所思,学贵有所悟。在拓展延伸环节,我会请学生谈一谈,在学完本篇文章后,在现在这个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以此进行课堂学*内容和现实生活上的知识迁移,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孟子的观点。

  此外,在本节课结束之前,我会与学生共同根据板书,进行本节课内容的回顾和总结,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检查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知识的迁移。所以我设置了如下课堂作业: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字数不限,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希望借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内容的浓缩,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书力图简洁明了地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学有所获。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鞠躬,擦黑板)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4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3.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4.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学会翻译文言文。

  2.难点:

  1)学*本文对人生的正确抉择。

  2)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箪(dan1)贼(cu4)苟得(gou3)不屑(Xie4)

  2.阅读全文,,对照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家作品简介。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见参考)

  2.解题。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

  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

  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

  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

  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

  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

  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

  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三、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

  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恶]wu4,厌恶,与“欲”相反。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 尔,助词。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何加](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5.请学生翻译整篇课文。

  6.再次朗读课文。

  四、小结

  1通假字

  1)得通德 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与通欤 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一词多义

  为

  介词 为了 为宫室之美

  动词 做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得

  得到 故不为苟得也

  通“德”,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

  此、这 非独贤者有是心

  这是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与

  通“与欠”,语气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予 呼尔而与之

  3.虚词

  之

  代词 他 呼尔而与之

  助词 的 为宫室之美

  而

  表顺接 不译 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 却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选折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于

  表比较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特殊句式:

  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

  倒装句:

  万钟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生者

  五、作业

  1.完成课内练*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预*

  1.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思考课后练*一、三、四题。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翻译全文,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

  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主题和写作特色。

  1、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提出“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是人所固有的”。

  本段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第二层(以“生亦我所欲”至“故患有所不避也”):正面阐明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因为“我”所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苟且偷生;因为“我”所厌恶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所以不避杀身之祸。

  第三层(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至“所恶有甚于死者”):进一步论证“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先用假设推理的方式说明,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生更可贵,那么人们就会用各种手段苟且偷生;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比死更可恶,那么人们就会挖空心思逃避杀身之祸。接着用事实证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种手段求生却不用。有的人做某种事情,可以免死却不做。于是得出结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义”是确实存在的,“义”比“生”更重要,“不义”比死更可恶。

  第四层(本段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论”上,说明“舍生取义”的美德,本来人人都有,只不过贤人不使它丧失罢了。

  第二部分(2、3):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2):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是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气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层(从开头至“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句作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相呼应,又回到“性善论”上,把上述人的行为归纳为“失其本心”,“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疑问: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

  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

  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

  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

  点。

  3.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各赞扬斥责 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

  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4、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的写作意图?谈给你的启示。

  论证方法:第一段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第二段 举例论证

  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抉择时候,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5.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

  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6.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7、联系课文,谈谈他们各自的价值取向(名句简写)

  材料一:富贵。。。。。。此之谓大大夫 -----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 (匈牙利 裴多芬)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夏明翰)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1、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2、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写作方法

  1.逻辑严密,具有雄辩力量。

  不管是分别来看各部分,还是纵观全文,都会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例如文章的第一部分,开头以“舍鱼而取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然后先从正面说明,因为有比生更可贵的东西,有比死更可恶的东西,所以要舍生取义;接着用假设推理和事实证明,“义”比求生恶死更重要,所以应该舍生取义;最后归结到人本来都有“舍生取义”的美德,不应丧失。一层紧扣一层,严密无间,两大部分之间也是如此,在第一部分推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用事例进一步论证“义”重于生死,“义”重于利;并批判了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最后着重指出这种行为就是失掉了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补充和深入,前后相贯,密切呼应。

  2.善用比喻和举例论证的手法,颇富说服力。

  文章一开始便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自然引出文章的题旨:“舍生取义”,这种以一般的生活经验作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能把抽象而深刻的道理说得十分浅显明白,又十分形象生动,引人人胜。文中还以行人不受“呼尔”之食和乞人不受“蹴尔”之食为例,更加深入地论述了“舍生取义”是人共有的本心,使文章的题旨不断深化。

  3.正反论证,层次清晰。

  文章的第一段在论述“生死”问题与“义”发生矛盾,应该舍生取义时,就先从正面论述了义重于生的道理,又从反面论述了不义重于死的道理,从而深刻地阐明了舍生取义是人之本性的道理。又如,作者在第二段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了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又以“万钟”虽好也不能接受为例,从反面论证了舍生取利是丧失本心。论证极为严密,说理极为深刻,层次十分分明。

  4.语句流畅,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常使用排比句式。如第二段中连用三组排比句,对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语言极为流畅,气势也很充沛。

  六、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 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 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

  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5

  【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反复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思想观点,了解它们各自的论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学*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本单元前面安排了二篇讲读课文墨子的《公输》和《〈孟子〉二章》,学生通过学*对先秦的散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之后是一篇自读课文《〈庄子〉故事两则》,所以这篇课文是由讲读向自读的过渡

  孟子主张人性善,本文从这种理论出发,开篇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赋予了舍生取义以广泛的现实内涵,使这个道理更令人信服,再次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论点。孟子的这一观点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后世许多仁人志士的行为准则。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人格标准,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排比铺陈,气势恢宏,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基本文言文词汇。

  2、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四、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方法设计】

  对本课的教学主要采取诵读法和讨论法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又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学*的能力,因此我的教法的主导思想是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教学这篇课文应以诵读法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文意,在读中感悟课文精美的语言,运用讨论法深入探究文章的论证过程,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我在教学中只是一个组织者----把握学*整体走向的,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的方法,教会学生学*。

  【学法指导】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能力,熟悉了议论文的学*流程。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听读,资料助读、跳读、研读、品读等方式来理解课文,积累基本的文言文词汇丰银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义”的提出,“义”的论述方式和“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重要的讲读课文,内容丰富,需要掌握的东西比较多,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大教学容量。我在教学上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图:

  【过程分析】

  一、激趣导入

  20xx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李春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20xx年7月21日在家乡勇救两名落水少年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的英勇事迹在当地传诵开来后,感动了很多人,***全国学联号召:向李春华学*做青年先锋。可是有人却在网上发表文章说,这样做不值。到底值不值呢?今天通过学*二千多年前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可能就会找到答案的。

  (设计意图:这样导入,既有时代气息,又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悬念的设置能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为学好本课创造良好的情境。)

  二、配乐朗读,初步感知“义”

  1、听配乐朗读,多媒体出示语音,句读,节奏,重音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设计意图: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字义,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6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它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本文气势恢宏,论证严密,非常适合对中学生进行人生价值取向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理解课文所阐述的“舍生取义”的观点。

  2、与方法目标:注重朗读,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学*孟子运用具体事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难点:本文个别语句晦涩,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障碍,加之论证严密,因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学*论证方法是本课的重点;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古文,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因此,诵读是关键。它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因此,我认为唤起学*的兴趣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考虑,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法:

  1、情境激趣法,通过图片、故事等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2、诵读教学法,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3、辩论明理法,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在辩论中锻炼口才,理解文意,从而展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重视熏陶感染

  朗诵《过零丁洋》,这是文天祥在民族大义面前毅然选择死亡的千古绝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众多像他这样作出无悔选择的人们,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天祥宁死不降元、夏明翰英勇就义、狼牙山五壮士跳崖……这些悲壮的英雄故事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很容易进入情境,能够很顺畅的走进对生死抉择和人生价值的探讨。这一环节大约用时3分钟。

  2、反复诵读,体味文意。

  一读,读出节奏。聆听录音朗读,明确停顿。

  二读,读出气势。大声朗读,巩固一读成果,并尝试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

  三读,读出疑难。互相提问读,在朗读中理解字词句义,并同桌互相质疑讨论。把不能解答处圈出来,老师点拨理解。

  四读,读出句式。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反问句、对偶句,分小组朗读,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效果。

  五读,读出感悟。合作交流,体会文意。

  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①你认为本文的观点是什么?你如何理解?

  ②围绕这个观点,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述的?新课标指出,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采取讨论合作式学*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的讨论交流,在我的.引导下逐步理解本文观点,理清论据和主要的论证方法。

  3、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你认为今天“义”指什么?该怎样坚持?

  课文所述的都是有关人生大义,与同学们相距甚远。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利”的面前不能坚守。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这里,我想引导学生从课文走向生活,通过对文中观点的思考,结合现实中的现象,作出属于自己的评价。从而明确今天该怎样坚持“义”,该怎样面对人生的抉择。这个环节大约用时15分钟。

  4、教师小结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孟子的思想依然散发着巨大的生命力。今天我们走进孟子,去思索人生,明天我们吟诵孟子,去走好人生,实现价值。愿孟子倡导的精神,代代相传,世世不朽。这个环节大约用时2分钟。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8)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精选5篇)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4、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学*《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孟子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

  4、本性也需要养。

  三、理解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读音、停顿。

  重点字音与停顿: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7)是/亦不可以已乎

  2、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3、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重点词句: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与通欤,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是亦不可以已*:这种做法。

  乡为身死而不受:宁愿;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为了;接受。

  故不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呼尔而与之:给予。

  (3)翻译下列句子。

  ①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四、概括本文主旨

  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

  3、自读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抽查课文背诵与理解。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3、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4、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①用比喻论证法提出论点。文章一开头,就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

  ②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显出两类不同的人,有的能保持本心,有的则失去本心。

  5、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三、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

  四、布置作业

  1、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2、预*《<庄子>故事两则》。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2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懂得“舍生取义”的道理,培养正确的生死观。

  二、继续学*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及判断句式等知识。

  三、学*并体会孟子文章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善于运用比喻和排比手法的特点。

  教学思想

  1、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尤其是一些名句名篇更应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2、《孟子二章》中,相对而言,《鱼我所欲也》的文字较艰深些,并考虑到学生没有预*且要当堂背诵,故把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教学放到第二课时中,连带《庄暴见孟子》一并完成。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引出课题,提示要点

  提问:大家放弃了暑假休息,来这里上课,真不容易!但如果让

  你们自己作出选择的话,你们也仍然会选择到这里上课吗?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

  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今天学*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

  个道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板书课题)

  2、回顾复*,导向新课

  提问:对孟子和他的文章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初中时我们就学过《孟子》中的文章,大家还记得里边的一些名言名句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文章善于雄辩,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辞锋犀利,擅长运用比喻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今天我们学的《鱼的所欲也》

  也体现了这种风格。

  二、疏通词句文义

  (学生朗读课文前二个自然段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等。)

  (一)词

  1、所欲:“所”加名词,相当于名词,意为“喜爱的东西”。

  2、可得:同义词连用,意为“可能”或“可以”。

  3、者也:语气词连用,“者”表停顿,“也”也表肯定。

  4、苟得:苟且偷生的事情。

  5、由:按照、通过。

  6、独:只是。

  7、尔:助词,无义。

  (二)句子

  1、“……者也。……者也”两句:判断句式,取舍观点鲜明,语气肯定。

  2、“所欲有甚于生者”句:甚,超过,重要,形容词。于,比,介词,引进比较对“生者”。译成现代汉语时语序应作调整。

  3、“贤者能勿丧耳”句:贤者,这里可理解为“道德高尚的人”。丧,丧失。可译为道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句:由是,介宾词组。是,(求生或避患)的手段或办法。而,转折连词,可是。有,有人,指不愿舍义而求生。

  三、文义

  第一自然段

  提问这一段中孟子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怎样的?

  明确:生和死的问题。应该舍生求义。

  (学生朗读)

  层次结构分析。明确:按句号划分,本段共九句:第1句引喻,使生和义的问题抽象变为具体,深奥变为浅显,让人容易接受。第2句表明观点,1、2句为并列关系,3、4句从正面、5、6句从反面加以论述证明。3、4句和5、6、句为对照关系。第7句举例论证,第8句做出结论,末尾第9句为结论引伸,补充理由。7句与8句为因果关系。

  (学生背读)

  补充解疑: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有所”可理解为“有┅┅”的意思。

  “是心”即“义”。课文中的“义”指封建伦理道德标准,从今天看,可理解为“正义“,赋予了新的内容。

  (学生试背)

  第二自然段

  本段的论点即为“是心”人皆有之,进一步从正面举例论证。各种类植物,古代总称为“菽”。

  (学生朗读数遍)

  四、深化理解

  要求学生选背一、二自然段中本人喜爱的一至两句,并述说理由。

  归纳: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或许在短短的一堂课中,我们还不能深深体味其中所包括的丰富蕴涵,但我

  们一定已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英

  雄刘胡兰等英雄典范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座右铭!

  五、布置作业略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3

  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任务

  1.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 学*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方法

  1. 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方法完成学*任务。

  2.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 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 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 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 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③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④作者为证明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四、深入探究

  1. 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 为什么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只是一种假设,可以鱼和熊掌都得到,可以生命和义都不舍弃,只是假设当你在遇到两者中必取其一的时候,你当作怎样的选择的问题。

  3. “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五、拓展探究

  1.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指什么,“舍生取义”的含义是什么?请根据下面一则孟子的语录概括总结。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2. 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如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3. 课文第二段内容隐含一个什么典故?可以用我们搜集的哪句孟子名言来印证?“贫者不受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 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六、延伸拓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1. 模仿下面一段话,发表对选择的感言。

  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2. 请讲述自己或他人人生选择的故事,并谈谈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例:一个14岁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小女孩做到了无愧于心。

  七、推荐欣赏

  1. 20xx年“全国大专辩论会”──中山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正其义是否谋其利)

  2. 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心灵的选择》《倾听心灵的钟声》《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3. 电影《生死抉择》中**李高成最后的演讲。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摘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4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学*本文的论证方法。

  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过程方法

  1、以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解决课文的翻译,大体理解文章的意思。

  2、在诵读中探究作者怎样提出论点展开论证的。

  情感态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取舍,明辨是非,做一个有“大义”的人。

  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作者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学生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讲述体现“义”的故事,进行说话练*

  体会教师的总结语,接受情感教育。

  教师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为学生创设情境,再度理解文本内涵,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见解,补充事例对课文主旨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慷慨的总结语,让学生在此感受文本主旨,接受情感教育

  作业设计现实生活中,面对着义和利,你一定也作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小作文。

  和孟子学生活:孟子的“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声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孟子公孙丑上》)

  这段话的意思是:“那一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做一件于心有愧的事,那种气就会疲软了。所以我说,告子不曾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之物。(我们必须把义看成心内之物),一定要培养它,但不要有特定的目的;时时刻刻地记住它,但是不能违背规律地帮助它生长。”

  孟子说:“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浩然之气”是一种合于自然,通于宇宙的具有某种实体意味的感性力量。这种感性力量的形成有一个内在的源泉,那就是人的心志,人的道德心灵。故“浩然之气”是既感性又超感性。这种“超”是内在的超越而非向外驰骛的超越。“浩然之气”的形成是一种道德人格的精诚的修炼过程,这一修炼过程具有一种无目的的目的性,并从而化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同一,理性与感性同一)的境界。可以说,“浩然之气”其实就是“善”达到极境时所放射的“美”的光辉。它是善的巨大力量与美的强烈感染力的内在统一,是一种崇高美。

  宋人文天祥《正气歌》撼人心魄地呈示了“浩然之气”所具的崇高美——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孤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万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孟子的“浩然正气”就是他一贯表白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说不能。”“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说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是两千年来始终激励人心,传颂不绝的伟词名句。它似乎是中华民族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人格理想。很明显,这种理想的道德人格并不是宗教性的精神,而是具有审美性灼灼光华的感性现实品格;它不是上帝的忠诚的仆人,而勿宁是道德意志的独立自足的主体。”

  从孟子到文天祥,再到*代以来的无数仁人志士,正是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辉映千古的“浩然正气”铸就了我们民族的脊梁,开拓着中国的希望。

  孟子故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大师。我游说各国君王,对天下施行仁政。君轻,社稷次之,民为贵。是孟子很有名的儒家思想

  有个小故事,明太祖看过孟子这本书后,吓了一跳,这思想可不利于我统治啊。马上下命令把孟子从孔子身边拉下来。这遭到无数读书人的誓死抵抗。

  西方的一位学者读到孟子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天哪,没想到中国几千年前就有这么民主的思想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教学设计:鱼我所欲也 5

  教学目的:

  知识:1、积累文言词语。

  能力:2、准确、明白的翻译文句。

  3、学*本文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德育:4、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导读法、讨论法和讲读法为主。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

  《孟子》,其文气势充沛,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二、研*1、2段。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让学生结合注释,以同桌合作,翻译第一段。

  老师抄写重点词语:

  所欲得兼舍生取义甚于故不为苟得所恶患如使得生者何不用使何不为由是则生是故非独是心勿丧耳

  呼尔与之蹴尔不屑

  3、提问学生译文句,师生一起来纠错。

  4、问题探究:

  ①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②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③“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④“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⑤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哪句?

  ⑥第2段的故事中,那乞丐为什么不接受别人的施舍?

  5、讨论并归纳

  ①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②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

  ③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以“所欲有甚至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

  ④这里的“所恶”指“不义”而言,即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放火等。

  ⑤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

  ⑥因为他觉得施舍者的行为有辱他的人格。

  6、教师小结:

  第一层,以鱼和熊掌为喻,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第二层,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为了正义绝不能贪生怕死,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

  第三层:从反面论证了“义”的价值和作用。如果生命高于一切,那就会不顾“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而实际上有些人就不求生避患,这就足以说明义是高于生的。

  第四层,总结,指出“义”的境界是人人都有的,贤者不失。实际上是号召向他们学*,坚守义的操守。

  第二段举例证明“义重于生”的道理。

  三、作业布置

  P209思考练*二

  黄超文


《鱼我所欲也》读后感实用5篇(扩展9)

——《鱼我所欲也》教案范本五份

  《鱼我所欲也》教案 1

  《鱼我所欲也》教案都是为了学生,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的书写《鱼我所欲也》教案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 引导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

  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设计(二)

  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设计(三)

  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声,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资料助读

  1.“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

  字音: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宫室之美为之(wèi wéi)

  (3)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wù) 停顿及重音,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白读课,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质疑解疑,疏通文意

  1.你问我答

  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2.生问师答

  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五、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3.教师出示背诵练*帮助学生背诵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呼尔而与之, ;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学生齐背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画出全文结构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品味《孟》散文的语言特色;古今对读,品评孟子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教学步骤]

  一、师生齐背课文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②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师生讨论明确:①“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②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

  成果展示: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欣赏其人格魅力

  1.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2.感受孟子的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自由发言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沦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

  五、课堂小结

  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扩展:《鱼我所欲也》知识点归纳

  一、原文、译文和注释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兼:同时进行几件事或具有几样东西。而,连词,表并列,不译。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

  甚,超过,胜过;故,所以;为,做;

  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恶,厌恶;患,祸患;辟,同“避”,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

  如使,如果,假使;莫,没有(什么);者,代指方法;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

  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

  《鱼我所欲也》教案 2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二、正课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通假字

  1)辟通避 躲避 例:故患有所不辟

  2)辩通辨 辨别 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 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4)与通欤 语气词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乡通向 从前 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一词多义

  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感激)

  是:非独贤者有是心(此、这)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欤”) 呼尔而与之(给予)

  4.虚词

  之

  代词 他 呼尔而与之

  助词 的 为宫室之美

  而

  表顺接 不译 蹴尔而与之

  表转折 却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选折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于

  表比较 比 所欲有甚于生者

  表对象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2.请学生翻译第一段

  3.齐读全段。

  4.请学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5.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鱼喻生,熊掌喻义,义高于生,所以又说“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这是本段的第一层。(接着孟子展开分析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方法。) 齐读“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避也”。

  6.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以“所欲有甚至生者”,指“义”而言;“苟得”,苟且得生之意。

  7.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滥用x权,**放火等。所以“所恶有甚于死者”,指“不义”而言;“患”,指“死”而言。欲生恶死是人之常情,而欲义恶不义,则是因有“羞恶之心”。

  8.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在遇到死与不义不能同时避开时,宁愿赴死,也不愿躬行不义。)

  教师小结:以上为第一段的第二层,分析人所以能舍生取义的原因,从生、死的角度提出为了正义绝不能贪生怕死,屈辱人格,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进一步强调“义”的价值和作用。这是从正面论证本章主旨。同学们再往下看:

  9、(1)“如使人之所欲”二句——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即含欲生畏死之意;“何不用”“何不为”皆贬义,即不顾礼义之意,合起来就是:“生”高于“义”。这二句用了假设推理的方式,是从反面论证本章主旨。 这二句贬斥意甚重,“何不用”“何不为”后用叹号更恰当。

  (2)“由是”二句——这是承以上四句,将“生”“死”“义”“不义”之间的关系加以总结,即求生避患都要合乎“义”的原则,不合于“义”则宁肯舍生就死以“取义”。“有不用”“有不为”的“有”,同“或”,有人。 至此,“舍生取义”的命题已得到充分的论证。下面再作推论。

  (3)“是故”二句——“所欲”“所恶”两小句,重复上文,分别指“义”与“不义”而言。这一大句紧接下文,“是心”,即“欲义”“恶不义”之心,也就是“羞恶之心”、 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是由“舍生取义”推出的一个新论断。下文的例证即用来证明这一论断。

  教师小结:以上为本段第三层:从反面论证了“义”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分析本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本段首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运用严密的的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说厌恶的没有比死亡得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第三步是因果分析。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无丧耳”的结论。

  第二课时

  一.请学生研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点词语。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 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ú)四斗为一钟。万钟:指

  很厚的俸禄。

  【何加】 (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二、齐读第二段。

  三.研读本段、分析以下问题:

  1.提问:我们学过(谈骨气)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2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

  教师:第二段以生活中的实例论证。虽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但施予者如果态度轻蔑无礼,那么甚至连乞丐也会拒绝接受的。说明人虽饥饿而仍将“义”看得重于生命,甚至可以宁死不食。

  2.提问:(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来解释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厚禄诱惑不了。

  3.提问:为什么**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x党去当大官,真正的***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腐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5.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 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这些应当“可以止”。

  5、提问:“本心” 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前面所说的“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6.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8.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鱼我所欲也》教案》相关文章:

  1.《鱼我所欲也》教案

  2.《鱼我所欲也》教学案

  3.《鱼我所欲也》教学案(2)

  4.《鱼我所欲也》学案

  5.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6.鱼我所欲也教学案

  7.《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8.《鱼我所欲也》说课稿(2)

  9.《鱼我所欲也》教学反思

  10.《鱼我所欲也》同步练*

  《鱼我所欲也》教案 3

  教材分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孟子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重要的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该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仪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学*任务

  1.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2. 学*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3.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学*方法

  1. 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方法完成学*任务。

  2. 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为文章观点找论据,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

  3. 善于联系当代,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拓展探究,更好地借鉴古人的思想精华。

  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 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 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 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鱼我所欲也》教案 4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和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

  理论证等方法。

  2、难点是第一段的逻辑推理论证过程。

  三、教学设想: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推进的教学法,明确各层级的要求(具体见教学过程);注重体现新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诵读全文,力求做到能当堂完成背诵要求。

  2、针对文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推理中,逐层分析,逐步理解其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幻灯片,将要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有直观印象,便于今后的复*记忆。

  3、本文用一课时完成。

  四、教学过程:

  《鱼我所欲也》属于文言说理文,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是论证方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落实。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注重文言诵读,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正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小结本课时内容

  1、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六)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

  2、 预*《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板书设计

  所欲有甚于生则不苟得生

  鱼与熊掌--舍鱼取熊掌 舍生 (即义)

  生与义--舍生而取义 取义 所恶有甚于死则不避患 舍生取义

  (即不义) 是人的本

  (设喻引出中心论点) (假设逻辑推理) 心(正面

  一箪食,一豆羹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论述)

  (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举例论证)

  (向) (今) 为宫室之美受之 见利忘义

  万钟:为身死而不受 不辨礼义 为妻妾之奉受之 是丧失人

  而受之 为所识穷乏者得我受之 的本心

  (对比论证) (反面论述)

  《鱼我所欲也》教案 5

  教学内容分析: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一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经典。孟子思想在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学*本文字句的同时,对孟子的思想体系略作剖析,这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鱼我所欲也》一文主要是议论。其论证方法,学生不易掌握,因而在教学过程 中,要抓住那些表述其观点的语句和他常用的术语加以分析,讲深讲透,并以此来剖析他的“舍生取义”的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过程 中还应加强朗读,使学生加深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文章的气势,从而体现孟子善于论辩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2、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永葆善良之心,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具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实用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熏陶。

  2、质疑法 引导学生在学*过程中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问,或对文章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沦证过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主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作者情况介绍,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来完成,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辨认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

  1)在自由散读的基础上抽读(4名左右),抽读学生可任意选取文段朗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作好点评准备。

  2)朗读点评(由学生完成,教师点拨、引导即可)。

  (点评着重强调咬字、语气、节奏、断句等几个方面,注意突出演讲式朗读的特点。)

  3)全班根据以上朗读点评的要点,齐声朗读课文。

  2、 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相互交流预*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3、 熟悉课文,概括文意。

  要求学生在预*的基础上,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并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积累的有关议论文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 课文的论点是什么?结合课后练*,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 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 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说明:以上问题采取小组内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小组内每个同学承担一道思考题,思考结果交由小组讨论,组长记录讨论结果,并由中心发言人汇报讨论成果。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说明:这个环节,学生质疑提问应提前布置,由学生在课前完成,上课前提交问题即可。另,学生的提问,教师也可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问题:

  1、 课文中“本心”指人的天性,那么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天性呢?按照你的理解,人的天性除课文所指外,还应该有哪些?不妨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

  2、 能否为课文补充一、二个现实材料,以突出论点。

  ———(学生自由补充。)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课堂背诵,可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完成。例如: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由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教师抽查背诵等。

  六、布置作业:

  1、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2、 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教后反思:

  虽然这节课没有按照我预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也让我着实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尴尬局面,但我庆幸,最终的教育效果还是好的。我在想,语文的教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教学,而是要灵活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灵活的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接轨,能学有所用。作为教师,如果不断的唤醒这群孩子的良知,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成型该有不小的帮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