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复*计划 (菁华6篇)

首页 / 计划 / | 物理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1

  根据进修校下达教导处通知,这次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范围为沪科版第11章至第17章。物理期末考试卷是福州市命题。第11章、第12章为热学部分;第13章、第14章、第15章为电学部分;16章、17章电磁学部分。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思想,结合去年福州市中考命题特征,分析我校教与学存在问题,对症下药,以期获得复*效果的最大化。

  一、去年福州市命题的主要特点

  1、重视在实际情景中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2、试题载体体现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热点;

  3、突出试验能力考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4,重视渗透科学思想,学科方法的考查;

  5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发挥试题的教育价值,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二、复*目标

  期中考试,我校全年段初三物理*均分65.1;在教研片略居前列,但成绩不是很好。这个中原因是:我校将*三分之一学生是低分,出现两极分化。这部分学生主要问题:不重视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不带书、不看书;学*物理不得法。

  因此,我们复*目标定为三个层次:

  (1)对基础差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对基础略好的学生着眼深化和提高;

  (3)对基础好的学生着眼能力提高。

  三、复*按排

  期末物理只有两周六节课;第一周三节课按排对知识结构疏理;由教师出示知识框架,学生填写、补充。专题练*,反馈评析。第二周按排三节课模拟考,反馈评析

  四、复*方案

  复*体策略:重点突破,深化提高;注意命题特点。

  热学部分:侧重分析“白气”形成,比热容的慨念、计算、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电学部分:侧重分析电路结构,欧姆定律内容;测定电功率;从物理走向生活。

  电磁学部分;侧重复*磁场、电磁感应内容,有安全用电意识。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2

  一、 指导思想:

  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为具体内容的指导思想,带领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总复*。

  二、复*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要求师生互动;

  2、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3、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的针对性;

  4、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课堂上提出明确的复*任务;

  5、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学生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初二教学主要是力学、热学、光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可是,学生在初二时学*物理还没有入门,初二时每个教师所教班级比较多,分层辅导不能落实,学生现在感觉初二物理的知识几乎都忘了;到了初三的电学,学生一方面是感觉理解起来很吃力,另一方面电学用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要使学生熟悉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需要的各种技能,复*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的具体情况如下:二班,有尖子生,也有学*困难极大的学困生,知识掌握的好坏的差距极大。一班,学生整体素质不行,比较浮躁,有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知道。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深入细致的总复*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 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从3月11日至5月11日,系统复*。

  2.第二轮复*从5月11日至6月10日,以专题和综合练*为主。

  五、 复*内容、要求:

  (一)第一轮复*以课本和综合练*册为主,夯实基础。复*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第一轮复*按照电学、热学、光学、力学四个板块进行知识梳理。

  (二)第二轮复*,主要进行以专题为引导的能力提升。这一轮复*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课堂练*题以*几年中考试题为主,同时备课组每位老师出一份综合测试题,内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三)在复*期间,穿插以县内模拟考试练兵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对学生学*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以上做法,既让学生得以考前练兵,熟悉中考的试题类型,也可让教师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练*试题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四)做好四月下旬的毕业考试的辅导准备工作,确保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从容面对中考。

  当然,根据两个班级的各自的特点,在总复*中,复*计划还将有随时的微调,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争取使学生通过总复*,每个人都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适应下一阶段的学*。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3

  根据进修校下达教导处通知,这次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范围为沪科版第11章至第17章。物理期末考试卷是福州市命题。第11章、第12章为热学部分;第13章、第14章、第15章为电学部分;16章、17章电磁学部分。我们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思想,结合去年福州市中考命题特征,分析我校教与学存在问题,对症下药,以期获得复*效果的最大化。

  一、去年福州市命题的主要特点

  1、重视在实际情景中考查物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2、试题载体体现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热点;

  3、突出试验能力考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4,重视渗透科学思想,学科方法的考查;

  5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发挥试题的教育价值,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二、复*目标

  期中考试,我校全年段初三物理*均分65.1;在教研片略居前列,但成绩不是很好。这个中原因是:我校将*三分之一学生是低分,出现两极分化。这部分学生主要问题:不重视学*,不认真听课,不做作业,不带书、不看书;学*物理不得法。

  因此,我们复*目标定为三个层次:

  (1)对基础差的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对基础略好的学生着眼深化和提高;

  (3)对基础好的学生着眼能力提高。

  三、复*按排

  期末物理只有两周六节课;第一周三节课按排对知识结构疏理;由教师出示知识框架,学生填写、补充。专题练*,反馈评析。第二周按排三节课模拟考,反馈评析

  四、复*方案

  复*体策略:重点突破,深化提高;注意命题特点。

  热学部分:侧重分析“白气”形成,比热容的慨念、计算、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电学部分:侧重分析电路结构,欧姆定律内容;测定电功率;从物理走向生活。

  电磁学部分;侧重复*磁场、电磁感应内容,有安全用电意识。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4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散,总复*时难度较大,特别是第一次带初三的青年教师,感到茫茫题海,无从下手。怎样从宏观(整体复*方案)、微观(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心理等方面进行调控,以提高复*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以上几个方面谈谈我在*几年初三物理复*中的实践和思考,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制定严密的计划,采用“三轮复*”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考复*前应制定严密的计划,计划要细,细到本节课的复*目标是什么,做什么类型的题,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等。计划还要全:包含复*过程中的阶段性过关考试,学校组织的联考、全市统一的毕业会考等,另外对实验操作的复*和练*,也要合理安排。复*中要强调重点,多练难点,不漏知识点。鉴于现在中考命题指导思想的逐渐转变,从宏观上进行“三轮”复*是必要的。

  第一轮:抓住课本,夯实基础。

  可看课本再现知识,再有针对性的选择*题,以点代面,突破薄弱点,教材中的难点。这轮复*实际上是完善初中物理复*目标,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便于学生记忆。这么多的知识点如果仅靠老师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变成新课的“浓缩”,在有限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效的,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动眼、动脑、动手,分析讨论问题,然后再总结,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要为学生包办一切。对于一般性的考点通过练*再现,对于考点中的重点、难点要以例题形式出现。如对力学中的难点《浮力》的复*,首先要深化对浮力公式的理解,F浮=ρ液gV排中, ρ液不是物体的密度,是物体所浸入的液体密度,V排也不是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只有物体完全浸没时,V排才等于V物。其次对浮力在中考中出现的题型举例分析,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用弹簧称二次称重法测物体所受浮力,漂浮物体的计算等,最后对浮力与压强,简单机械有联系的简单的综合题也要涉及一些,这样既让学生尽早接触综合练*又能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

  第二轮:把握重点,专题复*。

  (1)“板块式”专题复*: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按题型”专题复*: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分为选择,填空,实验(包括操作实验),计算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使复*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重点。

  (3)“热点知识”专题复*:把*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此复*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轮:针对考点,强化训练。

  经过前两轮的复*,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以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学*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四、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五、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六、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中考物理考试要点分析

  知识点主要有,力学主要有四个:二力*衡(包括一条直线力的合成、功、功率、机械效率、),密度,压强,浮力。电学主要有三个: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

  力学主要要理解力的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三个重要力:一个是重力、还有摩擦力和压力。在学力学时,应该与生产、生活相联系,并且力争建立物理情景,千万不要死记硬背。对于每一个力学概念要加强理解,力争弄明白每个概念怎么来的,它在讲述什么内容,这个概论有什么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必要的训练,多做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

  八、主要知识点

  1、电学

  电学计算题是初中电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常作为中考的压轴题.现行大纲规定:电路的计算限于两个电阻串联或并联的情形.为了增加中考试题难度,提高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重点中学选拔人才,命题者往往在电路的变换上做文章.如:电路中开关的开、闭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电路图中电压表的连接往往有别于常规,给学生对其连接实质的识别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

  我们认为:解析电学计算综合题的关键是教会学生用以下基本知识去简化电路:

  (1、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2、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开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3、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4、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开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5、短路模型:用电器和导线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可以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

  (6、电压表的连接有别常规时,可据“关联分流法”判断电压表跟哪部分电路并联,就是测那段电路两端的电压.

  2、力学:

  *年各地中考力学计算题主要以浮力问题为中心,把浮力、密度、压强、做功等问题结合在一起,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归纳起来,可以为如下几类:

  (1、浮力、密度型

  例:(山西)如图1,重0.9牛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为25厘米3。若对该物体施加0.3牛的竖直向下的力时,该物体刚好全部浸入液体中。(取g=10牛/千克)求:(1)液体的密度。(2)物体的密度。

  (2、浮力、压强型

  例:(河南)将质量为0.25千克、体积为0.1分米3的物块挂在弹簧秤下。

  求:(1)将物块没入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为多少?(2)若盛水的容器

  是一个底面积为0.2分米2的圆柱形铁桶,则物块放入水中后,水对铁桶底部增加的压强为多少?

  (3、浮力、密度、压强混合型

  (4、解方程组型

  例:(北京)某人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米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下0.5米处的过程,人对物体所做的功为54焦。当将物体拉到有1/5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40牛。不计绳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5

  第一轮复*

  实施理由:(1)我们考虑到学生刚学完课本知识,有些已学过内容已经生疏,需要教师帮助进行复*,所以我在第一轮复*用时上精打细算,绝不贪图进度而缩短复*时间,导致学生“过儿不熟”。

  (2)由于中考重点知识为电学和力学两大部分,且九年级刚学完电学,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继续复*电学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我们按着先九年级后八年级、先电学后力学的顺序进行复*。

  具体做法:

  事先向学生宣布老师复*计划,让学生知道老师接下来要干什么,布置复*任务,学生会在课下进行提前复*,由于复*时间紧张,不可能一节一节复*,只能一单元一综合。所以课本上基本知识点多数以填空题形式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回忆的过程。实验以各种题型呈现给学生。每个专题通过系统有机的组合会使整个初中物理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以*三年中考题为指导,为学生分析考点,热点,复*时引导学生牢牢紧扣每单元重点、难点,以课堂为阵地突出重点精讲精练。

  第二轮综合复*

  通过第一轮复*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点,但还缺乏一些解题技巧。所以这一轮我们进行专项练*,分阶段总结。这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几年来河北省中考实验题量加大,为了适应中考物理学科的试题特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模拟试卷的训练是不不可少的。通过模拟训练让学生从自身找原因,找缺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轮复*模拟冲刺

  具体措施:

  从模拟考试中发现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辅导。

  保障措施

  1、细备课、精上课、师生建立*台,发挥课代表作用。

  2、组内教师多上网从网上收集新的信息。从份发挥多媒体资源。

  3、每天都有任务,但不多。(家庭作业不超15分钟)

  我们做的复*计划不管多么细致,但在实施中也会有偏差,会有变动,当出现调整时,组内老师及时沟通。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6

  为了能在短短的三个月以后打胜这场中考战,九年级的全体师生便早早地投入到紧张而激烈地学*工作当中来,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复*。下面就本学期我们物理复*计划安排:

  一、明确考试要求、提高学生复*主动性。

  1、学*考纲明确考试目标,了解试卷结构和试题内容分布,清楚知道考试的内容范围,初步了解对各知识点的要求水*。要求学生准备好统一使用的复*资料,明确要以中考指导书为主。

  2、和学生一齐根据考纲的要求归纳出:

  (1)、要掌握的物理概念、物理定律;

  (2)、要记忆的物理常数;

  (3)、会使用的测量工具、仪器;

  (4)、要掌握原理的仪器;

  (5)、要掌握的物理实验等,使学生心中有数。

  3、要求学生做好每一道题,注意做后及时归纳同类型题目的解法和技巧,并巩固相应的知识。

  4、要求学生做好每一次测试的分析,及时找出缺漏,并主动找同学、老师补缺补漏。

  二、做好阶段复*工作。

  1、第一阶段(1——7周):在前面了解学生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考纲的要求,按照课本教材的编排,按知识模块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重点抓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理解和记忆,抓基本功训练。资料:《20xx年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和八、九年级物理课本教材。

  2、第二阶段(7——10周):通过综合模拟考题进行强化训练,测试第一阶段复*效果,全面补缺补漏和学生自己复*,通过做大量的测试题来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资料:《20xx年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和上级各部门的中考模拟测试题。

  3、第三阶段(10——14周):,按中考的考题形式作专题训练,重点抓综合能力,应试能力的提高,教师全天候答疑解惑。资料:物理教师整理的专题训练题,印发让学生去做。

  4、第四阶段(14——16周):查漏补缺,调整考前心理。全面指导学生如何应对中考,师生合作,看资料、课本。

  以上这些是我的复*计划,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将在今后复*中不断完善。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做好这次的复*工作!

  如何进行初中物理复*

  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学*的必要准备,复*课通过对初中阶段所学的物理知识的全面回顾和整理,经过归纳分析,比较和总结,从而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总之,通过物理复*能使学生系统整理、巩固深化物理知识,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也就是:说物理复*具有巩固、深化、拓宽、综合、应用的作用,根据教材实际情况和大纲要求,初中物理总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全面复*,紧扣课本“四清楚”

  1、清楚课本的基本结构。在复*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各章节所包括的物理知识点及相互关系,弄清各章节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使学生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黑体字和带波浪线的内容要重点记住,牢固掌握。在每一章节的复*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在复*每章节前,教师可先不讲,而是让学生先看课本,写出本章的重点及所讲的内容纲要,然后让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这样既增加了他们的学*兴趣,同时也使他们对所记的内容掌握更老固。比如:在复*物理第一册有关《力》这一章时,有的同学通过复*将其概括为一个重要概念和三条重要规律。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力,包括力的含义、三要素、单位、种类和测量;三条重要规律是: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成正比);

  (2)弹簧称的原理(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3)二力*衡条件(两个力相等、方向相反、共线、在同一物体上)。

  有的同学还把二力*衡的条件推广到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等。

  2、清楚插图。随着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扩展,中考物理越来越重视对课本中的插图的理解和认识。因此,课本中的插图必须给以充分重视,要认真分析,学懂弄通,物理课本中的插图主要有以下几种:

  (1)装插图——主要是设备的构造原理图,如托盘天*、船闸、抽水机的构造及原理;照相机、幻灯机的原理;要学会分析它们的构造原理,掌握物理知识的应用。

  (2)实验图——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装置图。学会分析发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3)受力图和光路图——有力的图示,学会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学会画*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光路图。

  (4)电路图——学会将电路图和食物图相互改换,学会度表等。

  (5)、磁感线图——主要有条形磁铁、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图。(6)其他与物理现象或物理知识有关的图。如第一册有关惯性现象及对物体施加力产生的效果的图。总之,对课本中的每张图和表都要仔细分析,弄清含义。3

  4、清楚*题。通过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有很多题都是从课本中的例题和课后*题中衍化而来的。所以,对于课本上的例题、练*题和图*题要重新研究一便,对于重点*题要深入讨论,适当扩展延伸,学会一题多解、以少胜多;一题多变,类比延伸。达到“做一题,会一片”的效果,彻底消除“题海战术”,提高同学们的解题效益。例如:初中物理第二册第105页第8题属于如何测量未知电阻Rx的设计题,在总复*时可以改成以“如何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为题来讲。共4种方法:(1)用电流表、Rx阻值;即伏安法。其电路图为图1;(2)用电流表和定值Ro,其电路图为图2和图3;(3)用电压表和Ro。其电路图为图4;(4)用电流表和已知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如图5。

  这样归纳在一起,使知识更加系统条理,便于学生记忆,体现了总复*的优势。如果将上述*题结合实验,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二、重点复*要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面复*是把学*的各个章节的所有知识通扫一遍,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印象。在复*中,还必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知识,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这就是说要进入重点复*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而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要加强辨析、比较,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所描述的物理意义。对于相*的概念不要混为一谈,也不要一字不漏地死记硬背定义,关键在于辨别各个定义所规定的物理意义,找出表现形式的明显特征,确定正确的思维方法。例如:ρ=m/v、R=U/I、m=G/g等关系式,如果从数学角度去理解,会得到ρ与m成正比,R与U成比,m与G成正比的错误结论。其他诸如压力和压强、温度和热量、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等等,应有意识地从分析比较中逐步领会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基本仪器和实验的操作技能,解释物理现象和解答*题的技能,必须逐一训练。

  三、综合复*抓运用知识,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理解和巩固,反馈到教师的教学来,教学相长,达到更显著的效果。复*时要掌握运用物理定律和公式,对物理定性估算,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用函数图象表示物理量的变化,要用规定的文字符号表示物理量,不可用X表示所求的物理量,适当运用比例知识,简化计算过程。

  解答理论题时,从认真审题、理清思路、验证答案三方面来进行推理和判断。按判断概念——寻找依据——组织表达三个环节来组织答案顺序进行解答。

  通过这种复*方法,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思维、实践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使学生在学*中更有自信,巩固了旧知识,又大胆创新,勇于开拓,学*成绩不断提高。

  教育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新课程理念的渗透,中考考试形式上层出不穷的变化,搞得大家是应接不暇。如何进行中考复*,这是笔者长期探索的一个话题,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以下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处理好几个关系

  1、课本与复*资料的关系

  课本是教学和复*的根本,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几年各地中考命题基本上是紧扣课标和课本,大体上难而不超,活而不偏。实践证明:“紧扣课体不超标”是中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目前,各种中考复*资料很多,往往会造成以复*资料代替课本的现象,这是大错特错的,将会直接影响复*效果。因此,在复*备考时,应以课本为本,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同时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选择复*资料,并从中筛选一些*题进行练*也还是有必要的,也是复*的有效手段和必要的补充,但切忌八方选题,滥购复*资料,大搞题海战术,忽略“双基”的训练和掌握,把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使他们望题生畏。2、点与面的关系

  既要抓住的重要知识点,也要全面、系统、完整地复*所有必考的知识点,要做到重点突出、覆盖面广。只有这样做,才能达到复*的效果。

  3、基础与能力的关系

  要处理好与能力的关系,特别是在第一阶段的复*过程中,重点是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等基础知识,只有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忽视基础知识,专门做难题、怪题,是达不到培养能力的目的的。

  4、讲与练的关系

  在总复*过程中,讲练要有机结合,要做到精讲精练,切忌“满堂讲、满堂练”。既要讲基础知识,又要讲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规律和技巧是重点。练也练基础知识,也要通过练总结出规律与方法,不断磨练自己的思维能力。讲要讲出新水*,新题型,新信息;练也练出新思路,新方法。

  二、需要培养的几种能力

  1、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信息迁移问题一般都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图片信息,要求通过阅读该信息去回答或解决一些物理问题,信息迁移问题着重考查学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加工、处理,以及灵活运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科技应用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技应用问题一般都是运用物理科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去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中的实际问题。

  3、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是高考物理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可以提高实验技能:

  1)、对基本仪器使用的训练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来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

  2)、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训练

  物理实验中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很重要的实验技能,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实验技能。

  3)、加强物理实验思想、原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

  物理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是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

  4)、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物理设计性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清楚实验。实验是物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重要手段,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20个学生实验要认真研究,明确实验目的、器材、步骤、原理、数据测量和所得结论。做到会正确处理数据和分析结论,对每一个实验都要懂得怎样减小误差。同时对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小实验也要弄清其现象、过程和原理,能做到一题多法。如:在复*密度的测量时,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测物质的密度。

  比方说要测一块金属块的密度,可让学生自己想想用那些器材,怎样才能测出其密度?方法很多,大体有:

  (1)天*、量筒、水;

  (2)天*、水、烧杯;

  (3)弹簧秤、细线、水。

  再比如一个正方体木块如何测出其密度?方法更多,大体有:

  (1)量杯、水、大头针;

  (2)天*、刻度尺、细线;

  (3)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4)烧杯、水、刻度尺等。

  进而引伸到用量筒和水如何测一个空玻璃瓶的密度以及如何利用均匀木棒、细铁丝和水测液体的密度等等。通过这样的复*达到了以少胜多的效果,使学生对密度测量方法掌握得更全面。

  4、加强创新思维训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题是*几年中考物理试题考查学生能否寻求独特而新颖的,并具备社会价值的思维方法解决尚无先例的问题的能力,这些题大多数属于开放性的实际应用题,创新思维的主要成份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所谓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尽可能多种多样的答案的思维,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而集中性思维则是依据已有的信息和各种设想,朝着问题解决的方向求得最佳方案和结果的思维操作过程,发散性思维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为主,而集中性思维则在这些可能的途径中选择和比较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在解除题指导中,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5、加强学科交叉渗透训练,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物理科学与化学、生物、地理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热学与化学之间,光学与生物之间,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就能够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 (菁华6篇)扩展阅读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 (菁华6篇)(扩展1)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 (菁华5篇)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1

  第一轮复*

  实施理由:(1)我们考虑到学生刚学完课本知识,有些已学过内容已经生疏,需要教师帮助进行复*,所以我在第一轮复*用时上精打细算,绝不贪图进度而缩短复*时间,导致学生“过儿不熟”。(2)由于中考重点知识为电学和力学两大部分,且九年级刚学完电学,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上继续复*电学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所以我们按着先九年级后八年级、先电学后力学的顺序进行复*。

  具体做法:

  事先向学生宣布老师复*计划,让学生知道老师接下来要干什么,布置复*任务,学生会在课下进行提前复*,由于复*时间紧张,不可能一节一节复*,只能一单元一综合。所以课本上基本知识点多数以填空题形式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回忆的过程。实验以各种题型呈现给学生。每个专题通过系统有机的组合会使整个初中物理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以*三年中考题为指导,为学生分析考点,热点,复*时引导学生牢牢紧扣每单元重点、难点,以课堂为阵地突出重点精讲精练。

  第二轮综合复*

  通过第一轮复*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知识点,但还缺乏一些解题技巧。所以这一轮我们进行专项练*,分阶段总结。这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特别是*几年来河北省中考实验题量加大,为了适应中考物理学科的试题特点,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模拟试卷的训练是不不可少的。通过模拟训练让学生从自身找原因,找缺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三轮复*模拟冲刺

  具体措施:

  从模拟考试中发现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进行辅导。

  保障措施

  1.细备课、精上课、师生建立*台,发挥课代表作用。

  2.组内教师多上网从网上收集新的信息。从份发挥多媒体资源。

  3.每天都有任务,但不多。(家庭作业不超15分钟)

  我们做的复*计划不管多么细致,但在实施中也会有偏差,会有变动,当出现调整时,组内老师及时沟通。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2

  复*目标

  第一轮:对双基进行巩固和提高;(2.25-------4、20)

  1、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2、面向全体学生,重点是让基础差的学生有所收获,基础好的同学有所提高。

  第二轮:专项复*及综合训练( 4、21-------5、20)

  1、通过计算、作图、实验与探究等题型,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方法;

  2、通过综合训练,来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

  第三轮:模拟冲刺 (5、21-------6、19)

  依据中考命题说明,多方位、多渠道搜集信息,编写质量较高的模拟试题,并据学生答题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中考题型分析

  为了更好地做好总复*工作,教师必须研究、分析、把握好*几年河北中考物理试题及命题原则、知识难度、题型结构、考试范围和重难点,并把握以下特点:

  1、 重视在实际情景中考查物理知识;

  2、 突出实验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3、 重视渗透科学思想、学科方法的考查;

  4、 试题载体体现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热点;

  5、 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发挥试题的教育价值,渗透情感、态度、价值感的引导。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3

  学生学*基础差是我现在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复*时间内提高复*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是九年级物理备课组的复*计划:

  一、复*的措施

  1、加强复*课的研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探讨每周复*课的策略,提高复*课的效果。重视对试题分层次的补充和课外作业筛选的研究,尤其要重视研究"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

  2、整合课本知识,扩大每节课的容量,力求层次分明,使学生方便掌握且有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按册、按单元复*,并适时的对章节进行整合,采取 "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教材复*。通过整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由点成线,由线成网。总结出规律,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促进消化运用。

  3、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优选出一定量相关练*做为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从中发现问题,以便查漏补缺。

  4、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这是中考成绩提高的制胜点。

  5、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和答题规范能力,审题要善于审"关键词、句",解题要培养学生答题的准确性,还要加大力度训练材料分析题,这是中考成绩提高的增长点。

  二、复*的时间安排(3月18日-6月7日)

  1、第5、6周完成第十一至十三章。(3月18日至31日)

  2、第7周完成第十四章(4月1日至7日)

  3、第8周完成第十五章(4月8日至14日)

  4、第9周完成第十六、十七章(4月15日至21日)

  5、第10至14周完成第五至十章(4月22日至5月24日)

  6、第15至16周完成第一至四章(5月27日至6月7日)

  7、第17周查漏补缺,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4

  期中考试将至,为了在复*时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学*效率。需要整合本组教师资源,发挥集体优势,充分提高整体教学水*,特制定如下切实可行的复*方案。

  一、复*目的:

  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复*重点:

  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杠杆的*衡条件,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能的转化,改变内能的方式,热机的工作过程等。)

  2、重点实验(如杠杆的*衡条件、探究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等)、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三、具体措施:

  1.学生建知识树: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物理课是以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九年级物理上册上半期主要为简单机械和功、机械能和内能、电路三个单元。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物理复*则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每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

  2.典型例题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训练是复*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那些题海战术、机械性重复训练是训练中的弊端。而*时教学中学生接受学*的机会不均匀,出现了知识上的差异,因此在复*每一个单元时,教师因根据*时教学中所掌握的情况,出典型例题。

  让学生看书和已做过的的试卷,使学生对已选定的知识有一个记忆的复苏,其次,教师引领学生逐一复*各个知识点,然后,通过资料加强学生训练,训练中要注重于重点,适当采用一些例题精讲,突破难点,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突出重点。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复*中有满足感,能较好的收到复*的效果。

  3.个别辅导,提优补差

  课后,做好辅导工作,学生个别有不自觉的,教师要起到一个监督和疏导工作;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多些,对一些特别学生多些关心。在做好上面的各项工作后,还要即时反馈,看学生掌握的情况如何,考核时,以基础为主,难题少量,比例为:易、中、难,5:3:2,让学生感觉不是很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

  4.根据学生复*的情况,进行两次期中模拟测试,进行查漏补缺,弥补漏洞。

  四、复*时间:

  一个星期,分成两个阶段,每天课前做一份天天练

  第一阶段:(11月1日——11月5日)单元复*

  11.1简单机械和功

  11.4机械能和内能

  第二阶段:(11月8日——11月9日)综合模拟

  11.8综合模拟一

  11.9综合模拟二

  五、注意事项

  1、负责试卷的老师提前作准备——搜集材料、印发卷子。

  2、根据各班实际情况调整复*进度。

  3、根据各班实际情况确定好所要抓住的边缘生,注意落实到人,特别要注意帮助偏科的学*物理困难的学生。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5

  学生学*基础差是我现在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在有限的复*时间内提高复*的质量和效益,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是九年级物理备课组的复*计划:

  一、复*的措施

  1、加强复*课的研究,积极参加集体备课,探讨每周复*课的策略,提高复*课的效果。重视对试题分层次的补充和课外作业筛选的研究,尤其要重视研究"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

  2、整合课本知识,扩大每节课的容量,力求层次分明,使学生方便掌握且有新鲜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按册、按单元复*,并适时的对章节进行整合,采取 "先密后疏"的方式进行教材复*。通过整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由点成线,由线成网。总结出规律,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促进消化运用。

  3、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优选出一定量相关练*做为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从中发现问题,以便查漏补缺。

  4、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创新,这是中考成绩提高的制胜点。

  5、教学中注重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能力和答题规范能力,审题要善于审"关键词、句",解题要培养学生答题的准确性,还要加大力度训练材料分析题,这是中考成绩提高的增长点。

  二、复*的时间安排(3月18日-6月7日)

  1、第5、6周完成第十一至十三章。(3月18日至31日)

  2、第7周完成第十四章(4月1日至7日)

  3、第8周完成第十五章(4月8日至14日)

  4、第9周完成第十六、十七章(4月15日至21日)

  5、第10至14周完成第五至十章(4月22日至5月24日)

  6、第15至16周完成第一至四章(5月27日至6月7日)

  7、第17周查漏补缺,考前练兵,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 (菁华6篇)(扩展2)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计划 (菁华3篇)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计划1

  一、教学目标

  以考纲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通过复*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课内文言文、古诗词、重点字词、作文、名著阅读。

  2、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记叙文阅读。

  3、哈市历年中考题及其他省市中考真题,模拟中考。

  三、教学安排

  第一阶段

  以“标”为标,以“本”为本,夯实基础,过好教材,梳理课本,进行拉网式复*。全面复*与系统归纳各册所要考到的知识点,力争每一册的知识点都要做一次过关考查。(七、八年级的复*可以简略一点,九年级稍微详细)这一环节是xxxx中考语文复*的起始环节,分四大版块:

  1、积累运用,过好写字、识字、识词、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标点符号关。

  2、综合性学*,过好学科融合、生活实际运用语文、综合运用语文关。

  3、阅读,课内:六本书,三十六个单元,按照四大文学样式分类逐项进行复*。人教版7----9年级语文课本,戏剧占约三十六分之一;小说占约六分之一;散文约占三分之二,这里的散文是大散文,包括三大文章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数量约103篇,背诵25篇(段),外国散文约15篇,是复*的重头戏,背诵任务,特别是古代散文的背诵可与诗歌的背诵分庭抗礼;诗歌的复*任务仅次于散文,但默写却位居四大文学样式之首。诗歌分五类:一类,背诵并默写约15首;二类,只背诵约21首;三类,课内学*,不要求背诵的约22首;四类,课外背诵每册十首,六册,共60首;五类,课文后附录,综合性学*里的共约33项。此外,还有少量的童话、神话、寓言、新闻类的复*任务。每册书后都有附录,在积累运用、综合性学*考查里都会辐射附录里的相关内容做为复*的一个单位,还有课文后附录的知识框也应进行拉网式复*。

  4、写作,作文已*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复*应基础、能力、应考并重,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卷面整洁*惯,认真审题*惯,快速拟题*惯,快速构思*惯,下笔成文一气呵成的快速作文等*惯。

  第二阶段

  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检测与点拨,归类整理,作好专题,查漏补缺,切实提升学*复*效率,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第三阶段

  进行综合测试与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模拟训练,掌握答题技巧,熟悉考试技术,作好一切应考准备。本阶段主要是在“专题复*”和“过教材复*”两个环节之后进行的考前“实战”模拟“演练”,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仿真”训练。

  四、主要措施及方法

  1.狠抓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在复*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考点的范围,始终以考纲作为复*指南。

  2.重点搞好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复*。要以课本为典型示例,教给学生阅读的要领和方法,以“整体阅读——部分阅读——整体阅读”的阅读思路,“读文——读题——答题”的解题思路贯穿整个阅读复*过程中,并且抓好课外文段的阅读训练,着力提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和应试答题能力。

  3.重视文言文的阅读训练,对初中六册语文教材的重要文言文篇目要求学生都要过关,重点要求学生能默写一些重要的名段、名句,懂得文言实、虚词的释义,翻译句子和能了解其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4.对于作文的复*要以抓学生的思维训练为中心,要把作文的分解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每周都要布置专题作文让学生训练,并要加强作文的指导和讲评工作,特别要做好“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开放性作文的强化训练。

  5.复*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全体,注重实效,要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以练为主。复*时应讲知识要点、题型、思路、规律、方法和学生中的难点问题。要求学生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针对性。布置的练*要有典型性、指导性、灵活性。

  6.要合理安排复*时间,每课时都要集中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要抓“突破口”,不盲目“开快车”。

  7.在专题知识的测试阶段中,做好学生的成绩统计工作,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好点拨。

  8.在综合测试的阶段中,要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及其原因,并从中找出规律来,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突出“测—评—练—讲”的模式

  9.在整个复*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以及循环复*工作,让学生及时做好笔记,对于一些常见的错误要做好归纳总结,力求要逐一解决。

  10.做好每堂课的练*题的设计,以及专题测试题和模拟试题的收集、筛选与刻印工作。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计划2

  复*考试的背景

  教育部关于《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市*几年的中考语文考试试题为了贯彻考试改革的精神,首先在内容上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课本基本篇目)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主要选取课外材料,重视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延伸迁移。第二,调整了主观型试题和客观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第三,试卷的结构板块明晰,分为“听说能力”、“积累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四个部分。第四,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五,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

  为了能在20xx年中考取得比较好的复*效果,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就以往初三语文总复*的实践与体会,同时借鉴别人成功的复*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年段备课组今年语文复*的办法。

  复*考试的办法

  一、依据考试说明,确立复*目标

  《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三年我市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题内容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听说能力的测试,到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名著阅读、综合性学*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听说部分。考查内容与题型主要有:第一类,考查语音辨识能力:听辨读音相*的词,听辨受方言影响易读错或混淆的词。考查时采用听记或选择等题型。第二,考查听记能力:播放课内外的文段,如格言警句、古诗词名句或一小段新闻、评论、通知、报告、对话,也可以是名著选段和体现地域特色的文段等,让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相应提出的问题。第三,考查对所听话语的理解能力。听话的过程,是听话者对听到的语音信息进行解读,从而理解含义的过程。这个理解既包含了对话语含义的理解,又包括对其说话意图、情感倾向的揣测。第四类,考查与听相联系的说的能力。内容有转述、听后评论或听后发表感想、特定情境中的说话能力等。

  (二)积累运用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复*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当然,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老师要归纳出重点句,重点掌握),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该格即不得分),要求学生时刻牢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三)阅读部分。

  1、文言文阅读。

  我市文言文通常是采用课内外比较阅读,文段的内容往往是有联系的。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以初中教读篇目为主。复*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内容进行取舍。一般考查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虚词则考查常见的词,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既可以是文段中的虚词,也可以是中学语文课本出现的虚词,范围较广;对句子的考查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对学生有情感教育意义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的中考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课外考查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根据语感猜读理解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第三,让学生学会做答完整准确。比如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

  (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特殊现象及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

  (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再比如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联系实际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结合与文段内容有关的名言警句回答可使启示谈得更为深刻,因此要注重名言警句的积累。

  2、现代文阅读部分。

  *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色彩的散文(时文名文)、另一篇是说明文或议论文。其中一段往往带有地方色彩,从05年的漳州皮影戏,到06年的芗剧,再到07年的土楼,这些文段都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开发地方教材,要培养爱国爱乡的感情”是一致的。因此,在最后复*中,应多关注地方报纸,在“随堂练*”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复*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现代文答题技巧。

  (1)记叙类阅读,题型主要有:

  n 选词填空

  n 概括文意或段意

  n 欣赏分析题

  n 分析理解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

  n 延伸探究 体验感悟

  比如欣赏分析题,①修辞的角度赏析,技巧:修辞方法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表达的感情。因此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要熟记于心。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赏析(动词、形容词)③选择景物描写的句子赏析。技巧: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暗示中心等。从这几各方面分析,再结合语段的内容,就可以。……

  (2)说明文阅读,题型主要有:

  n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n 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n 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n 说明顺序

  n 开放性试题

  比如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其技巧是: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语境;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技巧是: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使说明语言准确。

  (3)议论文阅读

  n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n 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n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n 补充论据

  n 论证结构

  n 论证方式

  (四)作文部分。

  “话题”作文应该还是今年考查的重点。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九年级语文中考复*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说明》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目标

  通过复*,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方法与措施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提倡创新意识。

  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轮古诗文复*

  日期课题课时分配重难点

  3.25—3。30七年级上册6积累常用文言实虚词和重点文言语句,掌握课文内容知识点,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3.31—4.1

  4.7--4.10七年级下册6

  4.11—4.20八年级上册10

  4.21—4.30八年级下册10

  5.4—5.8九年级上册6

  5.9—5.14九年级下册6

  第二轮基础知识复*

  日期课题课时分配重难点

  5.15—5.16字音字形字义2掌握常见多音字形*字。能辨析病句病因,并能正确修改

  5.17—5.18病句修改2

  第三轮现代文阅读

  日期课题课时分配重难点

  5.19—5.22说明文阅读4掌握各类短文的相关常识,指导阅读理解的方法

  5.23—5.26议论文阅读4

  5.27—5.30

  记叙文阅读4

  第四轮作文训练

  日期课题课时分配重难点

  6.1—*记叙文训练4正确审题,确定中心,积累素材,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6.5—6.8议论文训练4

  综合训练6.9—6.20

  全面复*基本篇目和语文知识;查漏补缺针对第一阶段的复*进行小结,巩固训练;重点突破对学生在复*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总结检测全面总结复*情况,检查复*效果,模拟测试,考前指导。

  机动时间6.21—6.25

  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


九年级物理复*计划 (菁华6篇)(扩展3)

——九年级语文复*计划范本五份

  九年级语文复*计划 1

  *年来的中考命题为了贯彻考试改革的精神,首先在内容上做了调整,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课本基本篇目)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选取课外材料,重视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延伸迁移。第二,调整了主观型试题和客观型试题的比例,大量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第三,试卷的结构板块明晰,试卷分为“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构成。第四,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五、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

  客观地说,语文成绩的取得,不是靠短暂的两个月的复*就可以的,重要的是*时脚踏实地的学*积累。但科学有计划的总复*对中考来说还是有效的。我校在寒假补课时间也较为仓促,所以我们的语文预计在三月完结束新课任务,时间相当紧迫。我们的复*计划如下:

  复*指导思想是:以州编试卷为主,结合课本进行重读、精讲、精练。不给学生增加压力,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复*,轻松备考。

  步骤:四月份复*第六、第五两册的讲读篇目,五月份基本篇目下来后,把50篇课文跑一遍,六月份再做五套综合试题。力争在最后阶段把古文、现代文、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作文分类复*一下。

  具体的做法:

  一、重读。让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要求背诵的一定背熟,不要求背诵的要反复读,首先要掌握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重新领悟、巩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以及学*重点;由老师或学生从课外选择精美的文章,在佳作欣赏课上彼此交流自己推荐的文章,从文章的语言、构思、立意、写作方法等方面谈理解、谈感受、谈启示,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题海拾贝。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特别是各地历年的中招试题、模拟试题,有一些试题设计比较精巧,我们从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灵活性、实用性的小题主要是语言积累与运用方面的,比如:句子仿写、语言概括、古诗词的理解性背诵、文学常识、口语交际、修辞方法、利用课前几分钟采用竞答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有兴趣,精力集中,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一些中考试题,可以明确中考试题的命题意向,撑握中考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能,为参加中考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在运用复*资料上,我们以州编的试卷为主,从中筛选中考典型的试题训练。

  三、分类训练。复*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这应该作为复*的原则。复*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的过程。这里的“训练”是广义的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背,狭义的训练我理解为就是做*题,做*题是必要的,通过做*题来验证、反馈,达到巩固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目的。我们语文组有4个老师,集思广益,每人负责出一套试卷,要求紧扣课本,借鉴*两年的中考题型如:字词短语填空,注音、改错、议论文阅读、记述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这三种文体的阅读分课内和课外两类。)文言文阅读等。

  四、稳步推进。中考复*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教师不能有这种思想,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一步步地前进。我们要求每个老师一定按计划完成任务,采取团体作战。

  五、作文上,我们计划讨论20个话题,推荐给学生自读20篇中考状元文。重点教给学生作文技巧。

  六、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法是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通过模拟考试,可以增强心理素质,对做题速度、时间的把握能力,试题的解题方法的领悟能力等也可以在考试中得到锻练和提高。

  建议:老师们建议上面发下来的复*资料,要多收集一些头一年的中考试题,像课改区的中考试题,还有《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周报》等报刊上的试题都很好,我们要多多训练,力争熟能生巧,让我们的学生信心十足地备战中考。我们始终相信: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将牢记:苦其心志抓质量;再接再厉创辉煌!

  九年级语文复*计划 2

  复*考试的背景

  教育部关于《升学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语文考试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我市*几年的中考语文考试试题为了贯彻考试改革的精神,首先在内容上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课本基本篇目)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主要选取课外材料,重视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延伸迁移。第二,调整了主观型试题和客观型试题的比例,适当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第三,试卷的结构板块明晰,分为“听说能力”、“积累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四个部分。第四,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五,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

  为了能在2008年中考取得比较好的复*效果,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我就以往初三语文总复*的实践与体会,同时借鉴别人成功的复*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谈我们年段备课组今年语文复*的办法。

  复*考试的办法

  一、依据考试说明,确立复*目标

  《语文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直接依据,为了不走弯路,提高复*的效率,我们认为老师自己应该先认真解读《考试说明》,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同时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学*《考试说明》中所列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二、潜心钻研中考命题,探讨预测命题方向。

  *三年我市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题内容保持相对的稳定,测试目的明确:从听说能力的测试,到课内外名言名句的积累运用,到名著阅读、综合性学*的考查,到课内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再到课外现代文的阅读,最后是写作。重视考查学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三年的中考试题,应该怎样分析?现就试卷的四大板块简单说明。

  (一)听说部分。考查内容与题型主要有:第一类,考查语音辨识能力:听辨读音相*的词,听辨受方言影响易读错或混淆的词。考查时采用听记或选择等题型。第二,考查听记能力:播放课内外的文段,如格言警句、古诗词名句或一小段新闻、评论、通知、报告、对话,也可以是名著选段和体现地域特色的文段等,让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相应提出的问题。第三,考查对所听话语的理解能力。听话的过程,是听话者对听到的语音信息进行解读,从而理解含义的过程。这个理解既包含了对话语含义的理解,又包括对其说话意图、情感倾向的揣测。第四类,考查与听相联系的说的能力。内容有转述、听后评论或听后发表感想、特定情境中的说话能力等。

  (二)积累运用部分。考试的范围基本是初中教读篇目中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年来,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记诵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对于陶冶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背诵复*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在复*时不但要求学生能篇篇背诵,字字落实(当然,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老师要归纳出重点句,重点掌握),还要“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懂迁移”。尤其是在*时默写中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明确地告诉学生评分的标准(每错一字该格即不得分),要求学生时刻牢记:一字出错,满“盘”皆输。

  (三)阅读部分。

  1、文言文阅读。

  我市文言文通常是采用课内外比较阅读,文段的内容往往是有联系的。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以初中教读篇目为主。复*时一要抓好重点,拨正方向。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内容进行取舍。一般考查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虚词则考查常见的词,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既可以是文段中的虚词,也可以是中学语文课本出现的虚词,范围较广;对句子的考查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对内容考查就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以至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都要拎出要点,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对学生有情感教育意义的文章,它们往往也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这样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的中考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大多选择故事型的文段。内容比较浅显,课外考查内容基本与课内部分相似。做题时一定要注意与课内学过的课文或知识点相联系,注重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运用,答题时要大胆根据语感猜读理解文意,抓关键词句,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作答。第三,让学生学会做答完整准确。比如翻译类。此类题解答思路是:

  (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

  (3)还可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4)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等特殊现象及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

  (5)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再比如启示类。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联系实际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结合与文段内容有关的名言警句回答可使启示谈得更为深刻,因此要注重名言警句的积累。

  2、现代文阅读部分。

  *几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一篇偏重于抒情色彩的散文(时文名文)、另一篇是说明文或议论文。其中一段往往带有地方色彩,从05年的漳州皮影戏,到06年的芗剧,再到07年的土楼,这些文段都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这和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开发地方教材,要培养爱国爱乡的感情”是一致的。因此,在最后复*中,应多关注地方报纸,在“随堂练*”选文上应尽量多选取相关类型的文章进行练*。复*时,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现代文答题技巧。

  (1)记叙类阅读,题型主要有:

  n 选词填空

  n 概括文意或段意

  n 欣赏分析题

  n 分析理解词语、句子的深刻含义

  n 延伸探究 体验感悟

  比如欣赏分析题,①修辞的角度赏析,技巧:修辞方法作用+结合具体语境+表达的感情。因此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要熟记于心。②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赏析(动词、形容词)③选择景物描写的句子赏析。技巧: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交代背景;衬托人物;渲染气氛;暗示中心等。从这几各方面分析,再结合语段的内容,就可以。

  (2)说明文阅读,题型主要有:

  n 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n 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n 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n 说明顺序

  n 开放性试题

  比如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其技巧是: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语境;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其技巧是:解释词语+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使说明语言准确。

  (3)议论文阅读

  n 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n 理解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n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

  n 补充论据

  n 论证结构

  n 论证方式

  (四)作文部分。

  “话题”作文应该还是今年考查的重点。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命题生活化,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九年级语文复*计划 3

  *年来的中考命题为了贯彻考试改革的精神,首先在内容上做了调整,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课本基本篇目)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选取课外材料,重视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延伸迁移。

  第二,调整了主观型试题和客观型试题的比例,大量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第三,试卷的结构板块明晰,试卷分为“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构成。

  第四,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

  客观地说,语文成绩的取得,不是靠短暂的两个月的复*就可以的,重要的是*时脚踏实地的学*积累。但科学有计划的总复*对中考来说还是有效的。我校在寒假补课时间也较为仓促,所以我们的语文预计在三月完结束新课任务,时间相当紧迫。我们的复*计划如下:

  复*指导思想是:以州编试卷为主,结合课本进行重读、精讲、精练。不给学生增加压力,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复*,轻松备考。

  步骤:四月份复*第六、第五两册的讲读篇目,五月份基本篇目下来后,把50篇课文跑一遍,六月份再做五套综合试题。力争在最后阶段把古文、现代文、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作文分类复*一下。

  具体的做法:

  一、重读。让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要求背诵的一定背熟,不要求背诵的要反复读,首先要掌握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重新领悟、巩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以及学*重点;由老师或学生从课外选择精美的文章,在佳作欣赏课上彼此交流自己推荐的文章,从文章的语言、构思、立意、写作方法等方面谈理解、谈感受、谈启示,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题海拾贝。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特别是各地历年的中招试题、模拟试题,有一些试题设计比较精巧,我们从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灵活性、实用性的小题主要是语言积累与运用方面的,比如:句子仿写、语言概括、古诗词的理解性背诵、文学常识、口语交际、修辞方法、利用课前几分钟采用竞答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有兴趣,精力集中,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一些中考试题,可以明确中考试题的命题意向,撑握中考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能,为参加中考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在运用复*资料上,我们以州编的试卷为主,从中筛选中考典型的试题训练。

  三、分类训练。复*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这应该作为复*的原则。复*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的过程。这里的“训练”是广义的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背,狭义的训练我理解为就是做*题,做*题是必要的,通过做*题来验证、反馈,达到巩固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目的。我们语文组有4个老师,集思广益,每人负责出一套试卷,要求紧扣课本,借鉴*两年的中考题型如:字词短语填空,注音、改错、议论文阅读、记述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这三种文体的阅读分课内和课外两类。)文言文阅读等。

  四、稳步推进。中考复*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教师不能有这种思想,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一步步地前进。我们要求每个老师一定按计划完成任务,采取团体作战。

  五、作文上,我们计划讨论20个话题,推荐给学生自读20篇中考状元文。重点教给学生作文技巧。

  六、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法是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通过模拟考试,可以增强心理素质,对做题速度、时间的把握能力,试题的解题方法的领悟能力等也可以在考试中得到锻练和提高。

  建议:老师们建议上面发下来的复*资料,要多收集一些头一年的中考试题,像课改区的中考试题,还有《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周报》等报刊上的试题都很好,我们要多多训练,力争熟能生巧,让我们的学生信心十足地备战中考。我们始终相信: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将牢记:苦其心志抓质量;再接再厉创辉煌!

  九年级语文复*计划 4

  *年来的中考命题为了贯彻考试改革的精神,首先在内容上做了调整,考试侧重于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课本基本篇目)为本”的命题范围,阅读部分选取课外材料,重视课内到课外知识点的延伸迁移。第二,调整了主观型试题和客观型试题的比例,大量压缩客观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第三,试卷的结构板块明晰,试卷分为“语言积累与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部分构成。第四,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五、考查内容更趋向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感受,即人与文本的对话。

  客观地说,语文成绩的取得,不是靠短暂的两个月的复*就可以的,重要的是*时脚踏实地的学*积累。但科学有计划的总复*对中考来说还是有效的。我校在寒假补课时间也较为仓促,所以我们的语文预计在三月完结束新课任务,时间相当紧迫。我们的复*计划如下:

  复*指导思想是:以州编试卷为主,结合课本进行重读、精讲、精练。不给学生增加压力,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复*,轻松备考。

  步骤:四月份复*第六、第五两册的讲读篇目,五月份基本篇目下来后,把50篇课文跑一遍,六月份再做五套综合试题。力争在最后阶段把古文、现代文、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作文分类复*一下。

  具体的做法:

  一、重读。让学生利用早读的时间,要求背诵的一定背熟,不要求背诵的要反复读,首先要掌握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重新领悟、巩固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写作特色以及学*重点;由老师或学生从课外选择精美的文章,在佳作欣赏课上彼此交流自己推荐的文章,从文章的语言、构思、立意、写作方法等方面谈理解、谈感受、谈启示,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

  二、题海拾贝。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特别是各地历年的中招试题、模拟试题,有一些试题设计比较精巧,我们从中选出具有典型性、灵活性、实用性的小题——主要是语言积累与运用方面的,比如:句子仿写、语言概括、古诗词的理解性背诵、文学常识、口语交际、修辞方法、利用课前几分钟采用竞答的方式进行提问,这样,学生有兴趣,精力集中,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触一些中考试题,可以明确中考试题的命题意向,撑握中考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技能,为参加中考作好心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在运用复*资料上,我们以州编的试卷为主,从中筛选中考典型的试题训练。

  三、分类训练。复*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训练是主线,这应该作为复*的原则。复*的过程,其实就是训练的过程。这里的“训练”是广义的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背,狭义的训练我理解为就是做*题,做*题是必要的,通过做*题来验证、反馈,达到巩固知识与提高能力的目的。我们语文组有4个老师,集思广益,每人负责出一套试卷,要求紧扣课本,借鉴*两年的中考题型如:字词短语填空,注音、改错、议论文阅读、记述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这三种文体的阅读分课内和课外两类。)文言文阅读等。

  四、稳步推进。中考复*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教师不能有这种思想,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一步步地前进。我们要求每个老师一定按计划完成任务,采取团体作战。

  五、作文上,我们计划讨论20个话题,推荐给学生自读20篇中考状元文。重点教给学生作文技巧。

  六、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法是复*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学生通过模拟考试,可以增强心理素质,对做题速度、时间的把握能力,试题的解题方法的领悟能力等也可以在考试中得到锻练和提高。

  建议:老师们建议上面发下来的复*资料,要多收集一些头一年的中考试题,像课改区的中考试题,还有《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周报》等报刊上的试题都很好,我们要多多训练,力争熟能生巧,让我们的学生信心十足地备战中考。我们始终相信: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将牢记:苦其心志抓质量;再接再厉创辉煌!

  九年级语文复*计划 5

  一.学情分析

  本班67人,学*成绩优秀的10人左右;处于中等的以上水*的约25人左右;余下的成绩较差。对学*语文感兴趣的同学占百分之二十左右。大部分学生无兴趣阅读,只是应付语文学*。故每次月考语文成绩不理想,高分无人,及格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左右。大多数学生分析能力差,考试不能及格。

  二.重难点

  小说单元和议论文单元是重点;文言文单元是难点。

  三.复*措施和方法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

  2.分单元复*,复*一单元,测验一单元。

  3.抓重点复*,认真筛选题目。

  4.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四.复*时间安排

  用两周时间复*,大约20课时左右(含早晚自*)

  五.复*内容如下:

  (一).语文积累及运用

  1.强化字词的训练。此项训练可用一课时完成。

  2.强化课文背诵。课文和课标里规定背诵的现代文,古诗文,要再一次熟记并理解其含义。能够默写名句,不写错别字,可用一课时完成。

  3.强化词语运用和句子衔接的训练。用一课时完成。

  4.强化病句修改的训练。用一课时完成。

  (二)现代文阅读

  在训练时,要弄清三种文体的基本特点,完成练*,总结规律,和答题技巧。。可用三课时完成。

  (三)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要讲究方法和效率。复*时间3课时。

  1.再一次强化背诵默写。

  2.梳理文言实虚词。

  3.强化文言语句的翻译。

  4.课内语段阅读的把握。

  (四)作文

  用三课时从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结尾,铺陈,过渡,照应,书写等方面进行指导,要让学生注意写文章时“化大为小,以小见大”等技巧,并养成良好的书写*惯。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方法,各用2课时训练。

  期末复*工作也很关键,我们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研究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学生乐于接受的复*方法及模式。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