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61精打细算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除法的起始点,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精打细算”的情境,贴*现实生活,提出了数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性思差异,使学生了解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总结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最后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进一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巩固深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

  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设计:

  一、复*引入(7分钟)

  1、(3分钟)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432元买了8个足球,每个足球多少钱呢?用816元买了8套运动服,运动服每套多少钱?”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汇报,如何计算的。是整数除法)(投影)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用竖式解决问题,复*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小数除法的学*作好铺垫。)

  2、(2分钟)今天淘气打算去买牛奶(出示主题图)

  你猜一猜淘气会买那个商店的牛奶?为什么?

  生1: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甲商店的,因为11.50÷5大约是2元多,我感觉已经很便宜了。

  生2: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乙商店的,因为乙商店虽然总价高一些,但是可以有六袋,我觉得比较合适。......

  (学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判断方法,这样充分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基础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估计、猜测,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3、(2分钟)师:现在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如果两个商店的牛奶质量一样,你觉得淘气应该买价格高的还是价格便宜的牛奶?

  师“如果品质相同的话,我们自然要买便宜的,因为要精打细算嘛!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每个商店牛奶的价格,谁会列算式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11.5÷512.9÷6

  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总价÷数量=单价)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与我们以前所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题的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就叫做“小数除法”(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设计意图:统一学生的认识,引入新知,渗透“生活要精打细算”的思想。)

  二、探索新知(20分钟)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呢?现在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并且尝试计算。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7分钟)

  师: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10分钟)

  生1:我们组在计算甲商店中每袋牛奶的价格时,先是把11.5元转化成115角,然后用“115÷5=23(角)”最后再把23角转化成2.3元。在计算乙商店的牛奶价格时,我们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先把12.9元转化成129角,129÷6=21(角)......3(角)因为有余数,于是我们就把12.9元转化成1290分,1290÷6=215(分),215分=2.15元,2.3元〉2.15元,所以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们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以整数,只要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生3:这样计算到“12.9÷6”时,除小数部分的时候还有余数,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请大家帮助我们。

  生4: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当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的时候,可以在余数的末尾补“0”,然后再继续除。因为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想法,大家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生:竖式计算。(学生也可能会说其他的方法)

  师:我们大部分同学会认为竖式计算比较简便实用,现在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写出竖式,大家也试一试用竖式解决这两个题目。(指名两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课练本上。)

  集体交流订正,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寻觅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但学生的语言不一定很规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2、(3分钟)教师板书:13.6÷812.5÷2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请两生到前面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然后集体交流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算法。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相似题目的练*,对于接受快的学生有提高熟练程度的作用,对于接受慢的学生有逐步熟练的作用。)

  三、试一试(10分钟)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了,愿意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下,下面这几道题吗?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估算可以让我们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7.42÷71.2÷513.8÷15

  题目分析:第一题是商的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第二题和第三题是整数部分为0,除的时候还需要补0再除的小数除法,可以先放手给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再让学生讲明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能迁移出类似的小数除法。如果学生对于练*不能全部接受,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估计每题的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2、根据5145÷15=343,口算下面各题

  514.5÷15=51.45÷15=5.145÷15=

  3、开放题:(根据时间灵活练*)

  小明在献爱心活动中,准备把72.72元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你认为小明会捐给()位小朋友,每个灾区小朋友()元钱。

  师:在今后的学*中,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伸出友爱之手,将自己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哪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四、总结反馈(3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回顾,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除法的起始点,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精打细算”的情境,贴*现实生活,提出了数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性思差异,使学生了解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总结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最后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进一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巩固深化。

  学生分析:

  本校是当地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学生的素质总体比较好,大部分家长对学生能够进行相应的辅导,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家长不能进行辅导。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时的学*中,我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互相帮助的完成学*任务。我们班有一少部分学生喜欢提前预*知识,所以在探究新知的时候,我采取让会的学生先讲解,教师再适当的进行补充。

  一、课题:精打细算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课时计划:

  1课时

  四、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六、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生活中李老师总是精打细算,现在李老师看到甲乙两个商店有两捆牛奶,它们的价格分别是11.5元和12.9元。你们猜猜,马老师买哪个商店的?为什么?

  2、出示两个商店不同的捆法,验证学生的猜测。问现在马老师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呢?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索小数除法意义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进行计算。转化成整数来做,也可以直接用小数来进行计算,研究小数计算的方法。

  2.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①依据情景内容,说说每个量的意思,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②学生列出算式:11.5÷5 =或者115÷5(说一说这个算式是怎么来的?) (学生能够初步感受两道算式的不同。)

  ②学生观察第一个算式与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 ③引出问题: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算呢?④学生尝试练*。(教师把典型解法板书在黑板上) ⑤学生自己在小组内交流算理。

  针对几种典型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讨论分析错误原因;针对正确的重点讲清以下几点:

  11除5商2余1,余下的1除以5,不够除怎么办?(把1个一化成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即10个十分之一,再和下一位上原有的5个十分之一合在一起,是15个十分之一,继续除。)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为什么?(当除到十分位,用15个十分之一除以5,商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应写在十分位上,所以在个位2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一个是整数除法,一个是小数除法。

  第一个算式的商23表示的是23角,第二个商2.3表示的是2.3元。其大小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学会了小数计算,没有必要都化成整数进行计算了。

  乙商店每袋牛奶的价格呢?你准备怎样计算?通过计算你认为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12.9÷6=学生独立计算,计算后交流算法。练*:

  68.8÷4=

  63.24÷6=(用鼓动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挑战的欲望。“很容易错的。”)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讲算理。

  独立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 小结

  说一说: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

  讨论得出: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思考:今天我们计算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学生自己通过讨论,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三)巩固反馈

  1.写出下列竖式中商的小数点。

  2、解决问题:

  (1)甲商店买袜子,6双一包,每包7.2元,乙商店同样的袜子5双一包,每包6.25元,如果是你,你买哪个店的袜子?

  (2)两包鱼子酱,每包里两袋,妈妈共付了4.30元,一袋鱼子酱多少元?(一般情况人民币只要保留两位小数即可。)

  (3)6个苹果共重1.26千克,张老师买这些苹果,共花了3.12元。你可以提出是什么数学问题?(一个苹果多少千克?一个苹果多少元?)

  2、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质疑。

  小结全课。这节课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到小数部分仍有余数时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对齐

  【导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问题

  师:生活中李老师总是喜欢精打细算,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家商店:(白板)出示教材主题图: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况。

  师:从图中看到什么了?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

  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5袋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5袋赠一袋,也就是6袋12.9元。

  生:很容易会提出: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

  生:也可能提出:一袋牛奶分别是多少元钱?等问题(课堂生成)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共同解决“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板书课题:精打细算——小数除法(一)。

  明确目标:看到这个课题和这幅主题图,你能猜想到我们今天将要学*的相关知识是什么

  吗?

  预设:生:可能会回答: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方法。

  【设计意图】

  从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拉*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喜欢数学成为可能。能根据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巧妙落实、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四能”的要求。学生在这一环节,容易提出多种相关问题,针对生成的问题,老师要积极引导,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积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自主学*之前,我们共同看“自学指导”。(白板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1.阅读学*过程中的第1-4题。

  2.根据导学问题,先尝试自主完成。

  3.然后组内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

  4.小组分工合作,同时板演、练*讲解,作好展示准备。

  在自主学*之前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请你在梳理时,用最简洁的方式,在学案上写一写、画一画、不懂的用“?”做上标记。

  预设:学生大约用6-8分钟时间自主学*。(独学与对学)

  导学1:观察教材第61页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办?说一说。

  预设:

  生1:通过观察主题图,知道甲商店5袋牛奶是11.50元,乙商店5袋送一袋12.90元(或者说6袋牛奶12.90元也可以。);

  生2: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3: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生4:学生可能会“估计”出两个商店牛奶每袋约多少钱。(虽然后面安排了这个导学问题,但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老师有必要适度、适当的评价鼓励。)

  ……

  【设计意图】虽然本问题在情境引入时已经有提及到,但我们仍然建议学生要经历这个信息、问题的梳理过程。本问题旨在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学*、同桌对学、经历完成阅读文本,读懂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并简要记录在学案上,培养学生记录学案的能力,创造学生的自主学*空间。

  导学2:

  阅读教材第61页“甲商店”,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如何计算一袋牛奶多少元钱?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

  预设:(在思考“导学1”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会想到“甲商店”一袋牛奶要多少元钱呢?学生可能会想到如下方法: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6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现理解并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①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

  3、能利用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解决与之相关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等数学学*探究的能力和合情推理的能力;提升自主探索、协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一、复*激趣

  1、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并且数的大小不变?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0.5是()个十分之一。1.5是()个十分之一。0.3是()个十分之一,也就是()个百分之一

  二、情境激疑

  1、创设情境

  张老师在附*的商店买牛奶。但同一种品牌的牛奶在万盛百货和岁宝有不同的促销方式。(出示主题图画面)你能观察到哪些信息?

  2、引出问题。到哪个商店买更为便宜?(引导学生说出每袋牛奶的价钱。)(揭示课题:精打细算)

  3.要想分别求出甲乙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应该怎样列式?11.5÷5=

  12.9÷6=预设1:当学生说出11.50÷5时,教师问,11.50这个小数末尾的0能省去吗?为什么?

  预设2:当学生直接说出11.5÷5时,教师板书后问,你为什么把11.50这个小数末尾的0省去了?(接下来同预设1)

  11.5÷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单纯地看算式,还可以怎样说?(渗透小数除法的意义)

  师:观察这两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算式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

  三、探索算法

  引导估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估算方法来估一估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都是2元多一些。)

  还需要我们进行精确地计算。同学们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是多少呢?

  1、探索算法

  ①独立思考。学生尝试计算11.5÷5,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情况。教师巡视指导,寻找典型算法,

  ②汇报算法。

  预设

  1、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投影学生作品:

  11.5元=115角

  115÷5=23(角)

  23角=2.3元

  11.5÷5=2.3(元)引导:把11.5元化成115角进行计算是因为小数除法也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板书:小数可当整数算

  预设

  2、直接运用竖式计算。这时让学生板演竖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板书: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理解算理。

  预设

  1、学生把11.5扩大10倍,得到23后再缩小10倍得到2.3

  引导:你把11.5扩大10倍后变成了115,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数可当整数算)现在老师把它变回11.5,商的小数点应点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这一点你做的非常好,你准确地点出了小数点的位置。看来商的小数点应该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预设2:用元角分来解释。预设3:用小数的意义来解释。 小结:

  (1)、用竖式计算;

  (2)、都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计算的;

  (3)、都研究了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问题。

  2、尝试应用。

  算出乙商店的牛奶单价,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同位合作交流。引导:在计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为什么要添0呢?为了接着除。添上0后由原来的3个十分之一变成了30个百分之一,30个百分之一*均分成5份,每份应该是5个百分之一,5应写在百分位的上面。

  当小数末尾有余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添0接着除。

  3、建构算法

  观察回顾,总结计算方法。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

  四、拓展深化

  笑笑买了21.45米的布做衣服,一共做了15件,*均每件衣服用布多少米?38.4÷6

  6.7÷5=

  3.6 ÷3=

  12.1 ÷11=

  五、总结延伸

  小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

  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活动:分一分。(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12块糖。谁来把它*均分成4份?(生踊跃举手)(1)指名分一分。

  (2)师:你的动手能力真强。请问:

  ①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12 ?4=3(块)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12块糖*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出示一片饼干,怎么表示?(1片)*均掰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用小数怎么表示?(0.5片)

  出示4.5片饼干,用小数怎么表示?(4.5片)现在老师想把它*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能帮帮我吗?(生踊跃举手)(1)指名分一分。

  师:谢谢你帮老师解决难题。这位同学分的方法(先分3片整的,然后把剩下那个整的掰开,再分3个0.5片)不知你注意到了吗?等会咱们请他讲讲道理。

  (2)提问:①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4.5?3=1.5(片)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4.5片饼干*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3、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生1:相同的地方:都是除法算式。

  生2:不同的是第一个算式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个算式被除数和商是小数,除数是整数。

  生3: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这两个算式都是根据“每份数?份数=总数”,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得出的算式。生4:整数和小数的*均分都用除法。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根据第三位同学说的,你再往下想想,还能得出什么?生: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你的脑子转的真快。现在老师要看看谁观察的最细心。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61页情境图。

  2、细心观察,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充分交流)

  3、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生1: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生2:乙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生3: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师:谁来说说第一个问题怎么列式?(11.5?5)第二个问题怎么列式?(12.9?6)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都是除法算式。

  生2: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对,都是小数除以整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板书:小数除以整数

  师:还有吗?想想这两个算式都是根据什么列式的?生:都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用除法列式的。

  4、讨论: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师:你们都说对了。我也说一句:甲商店11.5元,乙商店12.9元,甲商店花钱少,所以甲商店便宜。我说的对吗?为什么?生:不对。因为“便宜”是用单价比的。

  师:看来,在生活中你是一个很会精打细算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算算甲、乙两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板书课题:精打细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索11.5?5的得数。(以“元”为单位转化为以“角”为单位)

  (1)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2)指名板演,并试讲算理。

  生1:将11.5元转化为115角,用整数除法的法则算出结果后,在转化为以“元”为单位的数。

  生2: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列竖式计算。

  师:第一位同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整数除以整数)解决新问题(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重点来看看小数除以整数怎么计算。(请这位同学试着讲讲算理,教师及时补充。)

  师课件演示并补充:11元*均分成5份,每份2元,余1元;1元等于10角,10角加5角是15角,15角*均分成5份,每份是3角即0.3元;2元加0.3元是2.3元。也可以这样理解:11除以5商2余1,1个一等于10个0.1,10个0.1加5个0.1是15个0.1,15个0.1除以5是3个0.1即0.3,2加0.3是2.3。(3)小组讨论交流:被除数是几位小数?商是几位小数?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课件演示)

  通过交流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出12.9?6的得数。(以角引分,以元为单位转化为以

  分为单位)

  (1)你能用刚才第一位同学的方法求出12.9?6的得数吗?生1:我发现12.9元转化为129角后,除法竖式中有余数。

  师:人民币单位除了元、角,还有什么?(分)你可以怎么办?自己试一试。

  学生试做,汇报算法。

  (2)请你用刚才第二位同学的方法求出12.9?6的`得数。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针对性的指名板演,并试讲算理。

  师课件演示并补充:12元*均分6份,每份2元;9角*均分成6份,每份是1角即0.1元,余3角;3角也就是30分,30分*均分成6份每份是5分即0.05元;2元加0.1元再加0.05元是2.15元。也可以这样理解:12*均分成6份每份是2;9个0.1*均分成6份每份1个0.1,余0.3;0.3也就是30个0.03,30个0.03*均分成6份每份5个0.01即0.05;2加0.1再加0.05是2.15。(3)小组讨论交流:小数部分有余数时怎么办?

  生: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因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请你把两个算式一起看,商中小数点的位置和商是几位小数有关吗?和谁有关?

  生:无论商是几位小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3、同桌说一说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指名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4、组内说一说:小数除以整数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全班汇报。

  师归纳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计算;在除法竖式中,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的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学以致用。

  现在我们请刚才分饼干的这位同学再来演示一下,请你细心看他是怎么分的。(请生演示)请你列出竖式,并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试着跟同桌讲一讲算理。

  同桌合作讨论,指名试讲算理。

  2、课件出示练*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单独辅导。

  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坠毁事故的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会吸取教训,在生活中做一个细心的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好,你认为今天这节课你的表现哪些地方让你满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菁选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打细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学*小数除法奠定基础,同时也鼓励学生尝试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导学3:尝试直接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钱?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学生自主学*,尝试列竖式:甲商店每袋牛奶的单价是:11.5÷5;这是一道小数除法的问题,怎样计算呢?面对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

  预设:

  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时,学生会列出11.5÷5,并想:先把11.5元转化成115角,115÷5=23,23角=2.3元。

  生2:我发现小数除以整数,就象整数除法一样,只要在列竖式计算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

  导学2与导学3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针对学生个性化自主学*的特点,学生会统整思考并自主解决问题,选择怎么样的方法?主要取决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导学问题的隐性价值注重了对算理的理解。通过尝试笔算,进一步体会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尊重了学生差异性的特点。

  导学4:阅读教材第61页“乙商店”,尝试在下面算一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再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预设:学生可能会列竖式,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通过比较发现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成1:若有学生继续用转化成整数的方法计算,老师要适当点拨,鼓励学生。

  在转化成整数计算时,先把12.9元化成129角,129÷6时发现仍有余数,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可以把12.9元化成1290分,1290÷5=215,215分=2.15元。

  生成2:在列竖式计算12.9÷6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12.9看成12.90。

  生成3:在列竖式计算12.9÷6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可能无法再计算下去。(因为不够分了)

  【设计意图】

  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提出129÷6时,当遇到有余数时怎么办?促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做进一步转化,并能顺利解决问题;当遇到竖式计算仍有余数无法继续算下去时,可引导学生将它继续十等分,分得更小的单位。通过对生成问题的正确把握,突破难点,强化了学生迁移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组内交流,展示分享

  预设1:学生大约用8分钟时间

  合作交流、板书,组长分工,准备展示分享。

  预设2:教师在学生准备好的同时,采取报道站的方式确定小组板书内容。

  【展示交流】

  同学们,自主学*时间到了,准备好了吗?下面按报道站的顺序,分享一下我们的学*成果吧!

  预设:各组按导学问题的顺序到黑板上展示分享,分工讲解自己的思路。

  【设计意图】

  体现在教师帮助下的交流、展示分享,教会学生如何分工、如何准备、如何展示分享……由于学生还比较小,学*的各个环节、方式方法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展示与交流,体现出指导性。

  四、学以致用,反馈提升

  【达标反馈】

  1.完成教材第61页“试一试”。

  7.42÷7

  8.2÷5

  15.9÷15

  【设计意图】

  通过练*巩固,进一步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分析改正,积累错误经验,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检验、反思能力。

  两袋苹果,第一袋9千克,卖81.9元,第二袋15千克,卖138元,买哪种更划算?

  预设:完成随堂练*内容,并补充了一道实际问题。确保有限的40分钟,实现有效为前提,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追求课堂的高效。

  【设计意图】

  补充这样一道现实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教学实现了算用结合的效果,为学生建立了“数学有用”的观念,提升了数学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

  同样的橡皮,甲文具店买3送一共需3.6元;乙文具店买4送一共需6元;丙文具店买5送一共需9元,哪家更划算?

  【学教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收获?我的不足之处有哪些?还有哪些问题?在与同伴交流、合作中我有哪些感受?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达标反馈,与追求层次化的传统练*设计有所不同,本课重点随堂练*。达标,不仅能检验知识目标达成情况,还能为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巩固新知的同时,更要注重积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的经验,这是分享式教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反思,传统教学通常反思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在分享式教学中,反思成为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反思包括师生共同反思,反思内容包括学到了什么知识,还包括在研究过程中情感体验,特别是掌握了什么方法,形成了怎么样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每节课可以个人总结,也可以小组总结,同样包括教师的感受与收获,实现现实意义的教学相长。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书》第61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2)、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如何试商。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索小数王国的奥密。可是国王说:在探秘之前,我们必须要闯过两关才可以,同学们有信心闯关吗?师:老师听到你们自信的声音。

  第一关:下面各数中哪个0去掉后,数的大小不变。(课件1)

  7.10

  15.20

  200

  0.070

  1.010

  2.0师:恭喜大家顺利闯过第一关,闯过第一关你们得到哪些启发.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第二关,我说你答:

  0.5是()ge0.11.5是()个0.1

  0.3是()个0.1也就是()个0.01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两关我们都闯过了,小数王国的大门向我们敞开着,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精打细算

  师:你来猜一猜,小数国王要告诉我们什么?生:告诉我们生活中一定要“精打细算(课件2)”.

  师:在精打细算时,我们要用到”小数除以整数”的知识,这也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板书小数除以整数)师:请大家看屏幕,(课件3)仔细观察图片,你从上面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观察信息并汇报。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师:两家牛奶的质量相同,哪个商店的牛奶更便宜?这里的“更便宜”指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要看一看哪家的牛奶单价低。哪家低,哪家的牛奶就便宜。师:谁会列式?

  生:甲店每袋牛奶多少元?用11.5÷5乙店每袋牛奶多少元?用12.9÷6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这两道的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估一估两家牛奶的单价大概是多少元?生:估计两元多一点。师:你是怎样估的?生:

  师:这个结果只是大家估计的,并不一定十分准确,要想知道哪家牛奶更便宜,我们需要确切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以便解决我们到底应该去哪家买牛奶这个问题?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价格,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先尝试计算,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师:这道题有多种解法,有了第一种方法后,再思考其他方法?(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指名板书。

  老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加简便实用。(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学生:一致认为列竖式计算。你是怎么计算的?商2表示什么,联系原题11.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小数点为什么要点在这里?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点小数点的

  2时候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

  (可能有多种理解:

  1、将11.5元*均分成5份,先将11份*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下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也可以从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十分之一,一共是15个十分之一,*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情况进行引导阐释。)

  2、师:我们来看大屏幕(课件4)演示计算过程,再来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思考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1)引导学生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的价格,有疑问的则小组交流,

  师:甲店牛奶的价格我们计算出来了,那么乙店牛奶的价格是多少呢?生自由做题,允许同桌讨论,师巡视指导。并请做好的同学上黑板演示。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总结: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师:评讲生的板书。12除以6商2,点上小数点,9除以6等于1余3,怎么办?生:在余数3后面添上1个0师:这样可以吗?会改变被除数大小吗?那为什么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就不可以随意的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生:因为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除到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时,我们可以在余数末尾添0继续除。(这个3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3是表示3个十分之一,30个百分之一。)

  师:因为2.30元>2.15元,所以乙店的牛奶便宜一些。所以我们要买乙店的牛奶。如果我们不精打细算,就不知道哪家牛奶更便宜。因此,生活中一定要精打细算。

  9、集体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师:思考,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A按照除数除法法则去除。B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C除到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

  3老师真偑服你们,本节课学*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都总结出来了。四巩固练*、延伸拓展

  师:好了规则总结出来了,那么本次探秘之旅的主要任务也就完成了。你们发现了吗?实际上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以便更好地生活。下面我们就应用所发现的奥秘去解决问题。(1)列竖式计算:

  7.42÷7=

  8.2÷5=

  15.9÷15=(2)同时请三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3)其他同学的结果跟他们一样吗?不一样,认真想一想,哪个地方马虎?错在哪里?(4)教师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确,当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商就用0占位。 2森林医生:

  你们看大树朋友生病了,急需救治。让我们来做一次小医生好吗?谁愿意帮助大树恢复生机了,不要着急,做医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一定要仔细观察,确诊之后,再医治。生:找出错误,解释原因并改正。

  师:看,本来已经枯萎的大树,经过你们的医治,恢复了勃勃生机,你们真能干。 3实际应用:

  森林医生告诉我们,计算时千万不能马虎,否定会就会出问题,下面我们就以一种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反馈: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说你记忆最深刻的地方。

  师:今天我们探讨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王国还有无数的奥秘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中,踏实的学每一样知识,严谨地对待每一个问题。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小数除以整数

  11.5÷5= 2.3元

  12.9÷6=2.15元竖式: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

  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

  法。

  教学流程

  (一)复*旧知:

  1、昨天,淘气用115元买了5副羽毛球拍;小红用126元买了6副羽毛球拍,谁买的'便宜?

  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汇报,如何计算的。是整数除法)

  2、下面的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0.80

  12.90

  0.030

  200

  58.0

  3、相信你一定能填对。 0.5里有()个十分之一。

  0.3里有()个十分之一,也就是有()个百分之一。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老师的宝宝就喜欢喝这种牛奶(出示牛奶图)可是附*两个商店正在搞活动,你们帮老师参谋一下该买哪家的?为什么?

  生1:买甲商店的,因为11.5÷5大约是2元多,我感觉已经很便宜了。生2:算一算就知道了。

  2、师:两个商店牛奶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呢?谁先来列式?生:11.5÷5

  12.9÷6师:这两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何不同?生:以前学得是整数除法,现在出现小数了。

  师:现在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尝试算一算。(教师巡视)师:有问题或遇到困难了吗?生:11.5÷5=23生:11.5÷5=2.3他们谁说得对呢?带着你们的疑问打开61页阅读。学生自主学*。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

  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师:不错,还有吗?12.9÷6算到9除以6商1余3怎么办?生:在3的后面补“0”继续算。师:为什么可以补“0”继续算?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老师看你们学得很好,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生:愿意。

  出示练*题:82.8÷4,3.15÷3

  教师巡视发现3.15÷3出现问题。

  学生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重点是3.15÷3两种结果1.5和1.05对比,让学生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对,哪个错,说明理由。

  (三)巩固练*

  1、课后:试一试

  2、根据291.6÷18=16.2直接说出下面各算式的商。 2916÷18=

  29.16÷18=

  (四)课堂小结

  请你谈谈今天课堂上的收获或感想吧!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61精打细算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除法的起始点,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精打细算”的情境,贴*现实生活,提出了数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性思差异,使学生了解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总结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最后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进一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巩固深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设计:

  一、复*引入(7分钟)

  1、(3分钟)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432元买了8个足球,每个足球多少钱呢?用816元买了8套运动服,运动服每套多少钱?”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汇报,如何计算的。是整数除法)(投影)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用竖式解决问题,复*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小数除法的学*作好铺垫。)

  2、(2分钟)今天淘气打算去买牛奶(出示主题图)

  你猜一猜淘气会买那个商店的牛奶?为什么?

  生1: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甲商店的,因为11.50÷5大约是2元多,我感觉已经很便宜了。

  生2: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乙商店的,因为乙商店虽然总价高一些,但是可以有六袋,我觉得比较合适。......

  (学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判断方法,这样充分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基础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估计、猜测,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3、(2分钟)师:现在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如果两个商店的牛奶质量一样,你觉得淘气应该买价格高的还是价格便宜的牛奶?

  师“如果品质相同的话,我们自然要买便宜的,因为要精打细算嘛!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每个商店牛奶的价格,谁会列算式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11.5÷512.9÷6

  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总价÷数量=单价)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与我们以前所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题的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就叫做“小数除法”(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设计意图:统一学生的认识,引入新知,渗透“生活要精打细算”的思想。)

  二、探索新知(20分钟)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呢?现在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并且尝试计算。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7分钟)

  师: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10分钟)

  生1:我们组在计算甲商店中每袋牛奶的价格时,先是把11.5元转化成115角,然后用“115÷5=23(角)”最后再把23角转化成2.3元。在计算乙商店的牛奶价格时,我们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先把12.9元转化成129角,129÷6=21(角)......3(角)因为有余数,于是我们就把12.9元转化成1290分,1290÷6=215(分),215分=2.15元,2.3元〉2.15元,所以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们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以整数,只要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生3:这样计算到“12.9÷6”时,除小数部分的时候还有余数,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请大家帮助我们。

  生4: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当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的时候,可以在余数的末尾补“0”,然后再继续除。因为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想法,大家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生:竖式计算。(学生也可能会说其他的方法)

  师:我们大部分同学会认为竖式计算比较简便实用,现在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写出竖式,大家也试一试用竖式解决这两个题目。(指名两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课练本上。)

  集体交流订正,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寻觅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但学生的语言不一定很规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2、(3分钟)教师板书:13.6÷812.5÷2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请两生到前面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然后集体交流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算法。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相似题目的练*,对于接受快的学生有提高熟练程度的作用,对于接受慢的学生有逐步熟练的作用。)

  三、试一试(10分钟)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了,愿意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下,下面这几道题吗?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估算可以让我们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7.42÷71.2÷513.8÷15

  题目分析:第一题是商的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第二题和第三题是整数部分为0,除的时候还需要补0再除的小数除法,可以先放手给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再让学生讲明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能迁移出类似的小数除法。如果学生对于练*不能全部接受,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估计每题的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2、根据5145÷15=343,口算下面各题

  514.5÷15=51.45÷15=5.145÷15=

  3、开放题:(根据时间灵活练*)

  小明在献爱心活动中,准备把72.72元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你认为小明会捐给()位小朋友,每个灾区小朋友()元钱。

  师:在今后的学*中,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伸出友爱之手,将自己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哪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四、总结反馈(3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回顾,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快餐店》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一节课下来,面对学生接二连三的出呼意料的精彩的对话,我不由得为他们喝彩。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我心里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越来越鲜明——这不就是我们新课标所追求的吗?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一、巧改教材,使学*的内容更贴*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学*的有价值的数学应与他们的生活存在最*连接点、是思维最*发展区的数学。

  二、广挖素材,让数学从生活中来。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因此,数学教学应广泛挖掘各类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是从活生生的生活中来的。

  感兴趣的学*自然充满激情,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三、巧设题材,让数学到生活中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觉得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运用什么都不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让学生通过上这样一节实践活动课,使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的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课标”的再学*、再实践,相信能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成长中创新!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6÷6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将11.5元*均分成5份,先将11*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回答角度进行引导阐释。

  6、引导归纳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价格,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小数除以两位数与除以一位数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4题。

  四、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小数除法在竖式计算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五、[板书设计]精打细算

  甲商店:11.5元=115角11.5÷5=2.3(元)乙商店:12.9元÷6=2.15(元)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6

  【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到小数部分仍有余数时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对齐

  【导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问题

  师:生活中李老师总是喜欢精打细算,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家商店:(白板)出示教材主题图: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况。

  师:从图中看到什么了?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

  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5袋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5袋赠一袋,也就是6袋12.9元。

  生:很容易会提出: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

  生:也可能提出:一袋牛奶分别是多少元钱?等问题(课堂生成)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共同解决“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板书课题:精打细算——小数除法(一)。

  明确目标:看到这个课题和这幅主题图,你能猜想到我们今天将要学*的相关知识是什么

  吗?

  预设:生:可能会回答: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方法。

  【设计意图】

  从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拉*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喜欢数学成为可能。能根据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巧妙落实、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四能”的要求。学生在这一环节,容易提出多种相关问题,针对生成的问题,老师要积极引导,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积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自主学*之前,我们共同看“自学指导”。(白板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1.阅读学*过程中的第1-4题。

  2.根据导学问题,先尝试自主完成。

  3.然后组内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

  4.小组分工合作,同时板演、练*讲解,作好展示准备。

  在自主学*之前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请你在梳理时,用最简洁的方式,在学案上写一写、画一画、不懂的用“?”做上标记。

  预设:学生大约用6-8分钟时间自主学*。(独学与对学)

  导学1:观察教材第61页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办?说一说。

  预设:

  生1:通过观察主题图,知道甲商店5袋牛奶是11.50元,乙商店5袋送一袋12.90元(或者说6袋牛奶12.90元也可以。);

  生2: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3: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生4:学生可能会“估计”出两个商店牛奶每袋约多少钱。(虽然后面安排了这个导学问题,但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老师有必要适度、适当的评价鼓励。)

  ……

  【设计意图】虽然本问题在情境引入时已经有提及到,但我们仍然建议学生要经历这个信息、问题的梳理过程。本问题旨在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学*、同桌对学、经历完成阅读文本,读懂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并简要记录在学案上,培养学生记录学案的能力,创造学生的自主学*空间。

  导学2:

  阅读教材第61页“甲商店”,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如何计算一袋牛奶多少元钱?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

  预设:(在思考“导学1”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会想到“甲商店”一袋牛奶要多少元钱呢?学生可能会想到如下方法: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教材2—3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校买了8个足球,花了44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学生用竖式计算,说说为什么用除法,怎样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2、竖式计算:

  117÷3 996÷12

  3、创设情境:

  1)生活中,张阿姨是个精打细算的的人。 2)板书:精打细算3)出示情境图:

  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张阿姨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去哪家买便宜)

  要想知道哪家便宜,就要知道什么?(家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乙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

  二、自主探究

  1、怎样列式?

  师板书:

  11、5÷5

  12、6÷6为什么用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2、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3、尝试计算。

  4、汇报计算过程,教师适时点拨。(方法不一)

  5、重点讲解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7、师生共同完成题目“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

  三、课堂练*相关练*册。

  四、课堂小结。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除法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五、作业。练*册。

  六、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11、5÷5

  12、6÷6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精打细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校以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庆市直机关一小,是大庆市教育局直属的小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班级硬件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这里的学生生源来自城市,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本班的学生对于除法计算知识掌握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这就为学*本节内容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个班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这些同学能够很顺利学好本节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己经掌握整数的除法计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旧知,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并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己以学过的知识的思想。来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8盒牛奶元,乙商店买4盒赠一盒,也就是5盒元。

  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们看到两个商店牛奶的品牌一样,很容易会提出:去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这里以情境图出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这两道题都是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你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元化成112角。1128=14 14角= 元。在计算乙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元化成72角,725时有余数,所以再把元化成720分,7205=144,144分=元。甲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整数,只要在列竖式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1 23 20

  生3:但是在计算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看成。1 .4 45)7 .252 22 02 02 00

  【设计意图: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的能力,问题出现以后,要给学后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小数除以整数,就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新知识后,要尝试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虽然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够严密,但是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概括的能力,同扎实了本节课的双基教学。】

  四、巩固练*、深化新知

  1、试一试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只大象重4吨,一条鲸鱼重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多少倍?

  3、拓展能力!一张课桌的.面积是*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采用形式多样的练*,增强练*的兴趣。通过多样的分层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了练*效率。使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构建新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创设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 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提出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如,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怎么办,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做学生印象深刻。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9

  指导教师:

  设计教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⑴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

  ⑵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要渗透的内容)

  2、内容前后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和本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课中建立的算法是紧接着学*“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基础;同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都要利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因此本节课更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重要基础。

  3、学生学*时可能的困难

  ⑴“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易于模仿,能够记忆并借以应用解决问题,但是对于“为什么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多数不够关注,不易自明。

  ⑵被除数是小数,除法竖式中首次出现了小数点,对于竖式如何规范书写,学生需要顺应的过程。

  ⑶主题情境中出现了“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多数学生尝试着独立解决并不轻松。

  ⑷学生对于计算缺乏兴趣,而小数除法涉及到的运算很多如乘法减法,因此学生更容易出错,而且出错的原因也很多,常会出现累积错误。教师要正确辨析,紧扣教学的重点进行纠错。

  4、学生学*的兴趣、学*方式和学法分析

  学生对“购买牛奶”这个生活情境和“到哪个商店购买更划算”这一现实问题感兴趣,但是对由现实问题抽象出的数学算式的计算相对来说兴趣较低一些。

  学生的差异现实存在,多数学生能够以自主学*的方式探索算法,但小部分学生则缺乏自主探索的能力,需要在小组交流中倾听、模仿,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引。

  二、我的思考及构想

  教学时紧扣两点“价值”和“算理”,体会到“实用价值”所在,便有了驱动,理解了“算理,”算法便有了根基。抓住一条主线——学生认知的轨迹“由直观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循着这一轨迹,创设活动、设计教学、引领生成。凸现两大数学思想“转化”和“类推”,建构算法。

  1、突出转化的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学生不仅可以借此直接解决主题情境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借助整数除法的算理类推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实现迁移。在类推的过程学生学*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素养和活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后续学*中,“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更需要借转化这一策略将其转化为本节课的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内容,以本节课中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新一轮转化的形成。

  2、体现数学化的过程

  ⑴让学生参与情境,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

  创设“买牛奶”的情境,“货比三家精打细算”为老师提建议“到哪家去买?”有趣又具有挑战性,将学生吸引到主题情境中来。在讨论到“哪个商店买更为划算”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甲乙丙商店每包牛奶各是多少钱?”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是因为生活需要才产生的,显现出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⑵让学生自主探索,体会纵向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在此前已经理解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多能较为熟练地应用,已积累了一些的探究经验,初具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同时也接触过转化的思想。鉴于此,立足学生的知能基础,创设相对自由的探究空间,提供较为充分的探索时间,实现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究采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个体先独立思考,在充分感知尝试的基础上,组内交流算法,倾听、讨论,全班汇报交流、完善。促就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过程中,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小数除法,掌握算法。

  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弹性设计。

  商的小数点的定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学生自己理解并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的路径有这样一些可能:直接利用人民币,11.5元11元*均分成5份,得2元还剩1元,1元和5角合成15角,15角除以5等于3角,3角就是0.3元,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最为直观的一种方法;借助于图形,11个正方形和一个被*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5份,将这些图形*均分成5份,得出2个1和5个十分之一,合成1.5,这样的思考过程呈现的表象显然比之人民币已更进一步;根据小数的结构想到11.5是11个1和5个0.1利用数的组成直接完成分的过程,这是课中力求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探索想要实现的。

  学生的普遍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不尽相同,个体差异现实存在,对于一部分知能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直观表象是理解算理不可或缺的支撑。在本册小数加减法乘法的学*中均呈现出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新世纪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中同样借力于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可见数形结合呈现直观表象是新知建立的一个支点。基于这样的考虑,弹性设计教学,根据学生课中的表现,适时运用或渗透数形结合的方法,直观操作感知分的过程促使更多的学生较为完整清晰地描述出计算的过程,明确商的小数点如此定位的缘由,真正理解算理。

  4、渗透估算意识,帮助理解算理。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考量,课始创设情境之后,增设一个教学环节“估一估每个商店的牛奶单价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借助于已有的估算方法估出甲乙商店的牛奶单价都是2元多,丙商店的牛奶单价是3元多。通过这个环节既实现对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也可借估算孕伏小数除法的算法“先用整数部分去除”,同时商的大致取值范围的确定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三、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现理解并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①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

  3、能利用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与之相关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活动中培养、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类推等数学学*、探究的能力,提升自主探索、协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㈠课前谈话

  从购物这个话题引入。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课始形成宽松融洽的气氛,激活学生学*的内驱力。

  ㈡创设情境

  1、情境激疑。出示主题图画面(牛奶促销广告)甲商店11.5元5包,乙商店12.6元6包,丙商店25.2元8包。

  学生交流观察获取的.信息。

  师:同样的牛奶,到哪家商店去购买好呢,帮老师出出主意。

  2、引出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交流中达成共识:比较三个商店的牛奶单价,即每包牛奶的价钱各是多少。

  ㈢探索算法

  1、引导估算。

  师:看一看,估一估,每个商店的牛奶单价大约各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得出甲商店大约2元多,乙商店也约是2元多,而丙商店的单价大约是三元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说明:首先排除丙商店,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真的要这样货比三家,精打细算。(揭示课题:精打细算)

  师:甲乙哪个商店的牛奶更便宜些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估算的结果又为学生自己尝试着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2、探索算法⑴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解答这两个数学问题的算式:11.5÷5 12.6÷6师:观察这两个除法算式和以前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引出小数除法。(板书:小数除法)⑵初探算法

  ①独立思考。学生尝试计算11.5÷5,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情况。

  ②汇报算法。可能出现算法1:将11.5元换算成115角,然后用115÷5列竖式解决。算法2:口算出答案11÷5=2元余1元1.5÷5=0.3元,2+0.3=2.3元算法3:直接列竖式11.5÷5汇报时引导学生尽可能具体地描述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算法1时,教师可评议:将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运用学过的整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了不起。如果学生汇报出算法2,教师指导其说出思考的过程。重点引导观察算法3,发现这个竖式与第一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引出商上的小数点,教师用红笔着重描出。

  ③理解算理。

  组织思考。师:想一想为什么要在此处点上小数点?

  学生可能会说出:先将11元*均分成5份得2元,再将剩下的1元和5角合起来是15角,15角*均分成5份得3角,3角用元作单位就是0.3元,3要写在十分位上,所以要点上小数点。还可能会从小数的组成上来说明:11个一除以5等于2个一,还剩1个一和5个0.1,15个0.1除以5等于3个0.1,因为是3个0.1所以要写在十分位上。指引该学生用教具来进行操作再现分的过程;指定其他学生看着算式描述计算过程,在其中教师规范竖式书写。

  引导比较。师:观察这两种竖式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你更喜欢哪一种?使学生明确第二种方法更为简洁。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借助于教师的引领让学生主动去表达、比较、发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对算法的初步感悟。

  ⑶尝试应用。

  ①建议学生用第二种方法算出乙商店的牛奶单价,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同位交流。

  ②指名描述计算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3、建构算法

  ①师:刚刚的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哪个商店的牛奶更便宜些?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又运用到了新的数学知识,小数除法,观察回顾12.6÷6和11.5÷5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出计算的步骤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不同在于商出现了小数,只要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如果学生有这样的发现,教师充分肯定。

  ②反馈练*:20.7÷9 18.9÷9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订正。

  ㈣巩固拓展

  1、设疑引思。师:刚刚我们估算出丙商店的牛奶单价约是3元多,究竟是多少,同学们有信心将准确的价格计算出来吗?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究情况。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解决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学生可能会说出将4角看成40分,在4的后面添上一个0,40分除以8等于5分。也可能会有学生说出4表示4个0.1,4个0.1,就是40个0.01,添上一个0再除。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评议后说明: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就可以像这样添上0继续除。

  4、反馈巩固。学生独立练*8.2÷5和7.42÷7指定两名同学板演,重点组织评议7.42÷7的计算过程,教师适时追问:十分位上的零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设计意图]情境的延续,同时解决的新问题具有挑战性,新一轮的探究让学生学*的热情再次得以激发。

  ㈤总结延伸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交流学*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注:作业和板书暂略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

  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活动:分一分。(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12块糖。谁来把它*均分成4份?(生踊跃举手)(1)指名分一分。

  (2)师:你的动手能力真强。请问:

  ①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12 ?4=3(块)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12块糖*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出示一片饼干,怎么表示?(1片)*均掰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用小数怎么表示?(0.5片)

  出示4.5片饼干,用小数怎么表示?(4.5片)现在老师想把它*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能帮帮我吗?(生踊跃举手)(1)指名分一分。

  师:谢谢你帮老师解决难题。这位同学分的方法(先分3片整的,然后把剩下那个整的掰开,再分3个0.5片)不知你注意到了吗?等会咱们请他讲讲道理。

  (2)提问:①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4.5?3=1.5(片)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4.5片饼干*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3、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生1:相同的地方:都是除法算式。

  生2:不同的是第一个算式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个算式被除数和商是小数,除数是整数。

  生3: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这两个算式都是根据“每份数?份数=总数”,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得出的算式。生4:整数和小数的*均分都用除法。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根据第三位同学说的,你再往下想想,还能得出什么?生: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你的脑子转的真快。现在老师要看看谁观察的最细心。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61页情境图。

  2、细心观察,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充分交流)

  3、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生1: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生2:乙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生3: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师:谁来说说第一个问题怎么列式?(11.5?5)第二个问题怎么列式?(12.9?6)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都是除法算式。

  生2: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对,都是小数除以整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板书:小数除以整数

  师:还有吗?想想这两个算式都是根据什么列式的?生:都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用除法列式的。

  4、讨论: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师:你们都说对了。我也说一句:甲商店11.5元,乙商店12.9元,甲商店花钱少,所以甲商店便宜。我说的对吗?为什么?生:不对。因为“便宜”是用单价比的。

  师:看来,在生活中你是一个很会精打细算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算算甲、乙两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板书课题:精打细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索11.5?5的得数。(以“元”为单位转化为以“角”为单位)

  (1)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2)指名板演,并试讲算理。

  生1:将11.5元转化为115角,用整数除法的法则算出结果后,在转化为以“元”为单位的数。

  生2: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列竖式计算。

  师:第一位同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整数除以整数)解决新问题(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重点来看看小数除以整数怎么计算。(请这位同学试着讲讲算理,教师及时补充。)

  师课件演示并补充:11元*均分成5份,每份2元,余1元;1元等于10角,10角加5角是15角,15角*均分成5份,每份是3角即0.3元;2元加0.3元是2.3元。也可以这样理解:11除以5商2余1,1个一等于10个0.1,10个0.1加5个0.1是15个0.1,15个0.1除以5是3个0.1即0.3,2加0.3是2.3。(3)小组讨论交流:被除数是几位小数?商是几位小数?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课件演示)

  通过交流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出12.9?6的得数。(以角引分,以元为单位转化为以

  分为单位)

  (1)你能用刚才第一位同学的方法求出12.9?6的得数吗?生1:我发现12.9元转化为129角后,除法竖式中有余数。

  师:人民币单位除了元、角,还有什么?(分)你可以怎么办?自己试一试。

  学生试做,汇报算法。

  (2)请你用刚才第二位同学的方法求出12.9?6的得数。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针对性的指名板演,并试讲算理。

  师课件演示并补充:12元*均分6份,每份2元;9角*均分成6份,每份是1角即0.1元,余3角;3角也就是30分,30分*均分成6份每份是5分即0.05元;2元加0.1元再加0.05元是2.15元。也可以这样理解:12*均分成6份每份是2;9个0.1*均分成6份每份1个0.1,余0.3;0.3也就是30个0.03,30个0.03*均分成6份每份5个0.01即0.05;2加0.1再加0.05是2.15。(3)小组讨论交流:小数部分有余数时怎么办?

  生: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因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请你把两个算式一起看,商中小数点的位置和商是几位小数有关吗?和谁有关?

  生:无论商是几位小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3、同桌说一说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指名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4、组内说一说:小数除以整数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全班汇报。

  师归纳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计算;在除法竖式中,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的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学以致用。

  现在我们请刚才分饼干的这位同学再来演示一下,请你细心看他是怎么分的。(请生演示)请你列出竖式,并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试着跟同桌讲一讲算理。

  同桌合作讨论,指名试讲算理。

  2、课件出示练*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单独辅导。

  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坠毁事故的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会吸取教训,在生活中做一个细心的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好,你认为今天这节课你的表现哪些地方让你满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6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现理解并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①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

  3、能利用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解决与之相关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等数学学*探究的能力和合情推理的能力;提升自主探索、协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一、复*激趣

  1、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并且数的大小不变?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0.5是()个十分之一。1.5是()个十分之一。0.3是()个十分之一,也就是()个百分之一

  二、情境激疑

  1、创设情境

  张老师在附*的商店买牛奶。但同一种品牌的牛奶在万盛百货和岁宝有不同的促销方式。(出示主题图画面)你能观察到哪些信息?

  2、引出问题。到哪个商店买更为便宜?(引导学生说出每袋牛奶的价钱。)(揭示课题:精打细算)

  3.要想分别求出甲乙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应该怎样列式?11.5÷5=

  12.9÷6=预设1:当学生说出11.50÷5时,教师问,11.50这个小数末尾的0能省去吗?为什么?

  预设2:当学生直接说出11.5÷5时,教师板书后问,你为什么把11.50这个小数末尾的0省去了?(接下来同预设1)

  11.5÷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单纯地看算式,还可以怎样说?(渗透小数除法的意义)

  师:观察这两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算式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

  三、探索算法

  引导估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估算方法来估一估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都是2元多一些。)

  还需要我们进行精确地计算。同学们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是多少呢?

  1、探索算法

  ①独立思考。学生尝试计算11.5÷5,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情况。教师巡视指导,寻找典型算法,

  ②汇报算法。

  预设

  1、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投影学生作品:

  11.5元=115角

  115÷5=23(角)

  23角=2.3元

  11.5÷5=2.3(元)引导:把11.5元化成115角进行计算是因为小数除法也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板书:小数可当整数算

  预设

  2、直接运用竖式计算。这时让学生板演竖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板书: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理解算理。

  预设

  1、学生把11.5扩大10倍,得到23后再缩小10倍得到2.3

  引导:你把11.5扩大10倍后变成了115,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数可当整数算)现在老师把它变回11.5,商的小数点应点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这一点你做的非常好,你准确地点出了小数点的位置。看来商的小数点应该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预设2:用元角分来解释。预设3:用小数的意义来解释。 小结:

  (1)、用竖式计算;

  (2)、都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计算的;

  (3)、都研究了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问题。

  2、尝试应用。

  算出乙商店的牛奶单价,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同位合作交流。引导:在计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为什么要添0呢?为了接着除。添上0后由原来的3个十分之一变成了30个百分之一,30个百分之一*均分成5份,每份应该是5个百分之一,5应写在百分位的上面。

  当小数末尾有余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添0接着除。

  3、建构算法

  观察回顾,总结计算方法。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

  四、拓展深化

  笑笑买了21.45米的布做衣服,一共做了15件,*均每件衣服用布多少米?38.4÷6

  6.7÷5=

  3.6 ÷3=

  12.1 ÷11=

  五、总结延伸

  小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活动:分一分。(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12块糖。谁来把它*均分成4份?(生踊跃举手)

  (1)指名分一分。

  (2)师:你的动手能力真强。请问:

  ①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12 ?4=3(块)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12块糖*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出示一片饼干,怎么表示?(1片)*均掰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用小数怎么表示?(片)

  出示片饼干,用小数怎么表示?(片) 现在老师想把它*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能帮帮我吗?(生踊跃举手)

  (1)指名分一分。

  师:谢谢你帮老师解决难题。这位同学分的方法(先分3片整的,然后把剩下那个整的掰开,再分3个片)不知你注意到了吗?等会咱们请他讲讲道理。

  (2)提问:

  ①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3=(片)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片饼干*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3、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生1:相同的地方:都是除法算式。

  生2:不同的是第一个算式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个算式被除数和商是小数,除数是整数。

  生3: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这两个算式都是根据“每份数?份数=总数”,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得出的算式。

  生4:整数和小数的*均分都用除法。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根据第三位同学说的,你再往下想想,还能得出什么?

  生: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你的脑子转的真快。现在老师要看看谁观察的最细心。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61页情境图。

  2、细心观察,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充分交流)

  3、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

  生1: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

  生2:乙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

  生3: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师:谁来说说第一个问题怎么列式?

  (5)第二个问题怎么列式?

  (6)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都是除法算式。

  生2: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对,都是小数除以整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板书:小数除以整数

  师:还有吗?想想这两个算式都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生:都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用除法列式的。

  4、讨论: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师:你们都说对了。我也说一句:甲商店元,乙商店元,甲商店花钱少,所以甲商店便宜。我说的对吗?为什么?

  生:不对。因为“便宜”是用单价比的。

  师:看来,在生活中你是一个很会精打细算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算算甲、乙两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板书课题:精打细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索?5的得数。(以“元”为单位转化为以“角”为单位)

  (1)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2)指名板演,并试讲算理。

  生1:将元转化为115角,用整数除法的法则算出结果后,在转化为以“元”为单位的数。

  生2: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列竖式计算。

  师:第一位同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整数除以整数)解决新问题(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重点来看看小数除以整数怎么计算。

  (请这位同学试着讲讲算理,教师及时补充。)

  师课件演示并补充:11元*均分成5份,每份2元,余1元;1元等于10角,10角加5角是15角,15角*均分成5份,每份是3角即元;2元加元是元。也可以这样理解:11除以5商2余1,1个一等于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15个除以5是3个即,2加是。

  (3)小组讨论交流:被除数是几位小数?商是几位小数?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课件演示)

  通过交流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出6的得数。(以角引分,以元为单位转化为以分为单位)

  (1)你能用刚才第一位同学的方法求出?6的得数吗?

  生1:我发现元转化为129角后,除法竖式中有余数。

  师:人民币单位除了元、角,还有什么?(分)你可以怎么办?自己试一试。

  学生试做,汇报算法。

  (2)请你用刚才第二位同学的方法求出?6的得数。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针对性的指名板演,并试讲算理。

  师课件演示并补充:12元*均分6份,每份2元;9角*均分成6份,每份是1角即元,余3角;3角也就是30分,30分*均分成6份每份是5分即元;2元加元再加元是元。也可以这样理解:12*均分成6份每份是2;9个*均分成6份每份1个,余 ;也就是30个,30个*均分成6份每份5个即;2加再加是。

  (3)小组讨论交流:小数部分有余数时怎么办?

  生: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因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请你把两个算式一起看,商中小数点的位置和商是几位小数有关吗?和谁有关?

  生:无论商是几位小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3、同桌说一说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指名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4、组内说一说:小数除以整数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全班汇报。

  师归纳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计算;在除法竖式中,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的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学以致用。

  现在我们请刚才分饼干的这位同学再来演示一下,请你细心看他是怎么分的。(请生演示)请你列出竖式,并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试着跟同桌讲一讲算理。

  同桌合作讨论,指名试讲算理。

  2、课件出示练*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单独辅导。

  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坠毁事故的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会吸取教训,在生活中做一个细心的人。

  四、课堂小结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

  〖教学设计〗

  一、 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

  二、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交流方法:

  1、估算:11.2<8×2

  2、积的小数位数( )×8=11.2 一位小数

  3、元转化为角,转化整数乘法。

  *题:甲商店8瓶牛奶11.2元,乙商店买四赠一,四瓶牛奶7.2元。问哪家商店卖的便宜?

  甲商店 11.5元=112角 11.2÷8=1.4(元)

  乙商店 7.2÷5=1.44(元)

  答:所以甲商店卖的便宜。

  4、商不变的规律。

  2、讨论:

  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3、总结: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三、巩固练*

  第61页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有问题及时解决。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校以及学生状况分析:大庆市直机关一小,是大庆市教育局直属的小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班级硬件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这里的学生生源来自城市,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本班的学生对于除法计算知识掌握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这就为学*本节内容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个班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这些同学能够很顺利学好本节知识。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己经掌握整数的除法计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旧知,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并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己以学过的知识的思想。来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教学重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8盒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4盒赠一盒,也就是5盒7.20元。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们看到两个商店牛奶的品牌一样,很容易会提出:去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这里以情境图出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11.28;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7.25。这两道题都是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你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11.2元化成112角。1128=14 14角=1.4元。在计算乙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7.2元化成72角,725时有余数,所以再把7.2元化成720分,7205=144,144分=1.44元。甲商店的牛奶便宜。生2:我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整数,只要在列竖式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1.48)1 1.283 23 20生3:但是在计算7.25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7.2看成7.20。1 .4 45)7 .252 22 02 02 00

  设计意图: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的能力,问题出现以后,要给学后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小数除以整数,就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新知识后,要尝试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虽然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够严密,但是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概括的能力,同扎实了本节课的双基教学。

  四、巩固练*、深化新知

  1、试一试7.427= 1.25= 13.81

  5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只大象重4吨,一条鲸鱼重145.6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多少倍?

  3、拓展能力!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3.4*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采用形式多样的练*,增强练*的兴趣。通过多样的分层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了练*效率。使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构建新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创设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提出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如,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怎么办,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做学生印象深刻。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5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即使小数除法的起点又是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的情景贴*现实生活,提出教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在情境中观察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观察中感受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学*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薄弱,对于新知识接受较慢。课前预*要求学生复*之前学*的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老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顺便复*之前学*的内容,为新知识做好准备。什么是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乘法的计算方法?指明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精打细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情景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问题:哪家牛奶便宜?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法一:元角换算

  11.5=115角

  115÷5=21角

  21角=2.3元

  法二:逐步法

  11.5元=10元+1.5元

  10元÷5=2元

  1.5元=15角

  15角÷5=3角

  3角=0.3元

  2元+0.3元=2.3元

  三、比较竖式体会计算方法

  前两种方法都很好计算出答案但是太过于繁琐,我们来学*简洁一点的计算方法。

  四、尝试小结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五、再探竖式,确定方法,总结不同

  六、课堂小结

  小数除法的意义:两个乘数的积与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七、教学评价

  自我评价,同坐互评。今天学*如何,内容掌握如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课堂上我以学生学过的整数除法来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通用5篇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打扫卫生(第4~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利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究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正确掌握已学过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小数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除数是整数,商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得的结果有余数,补“0”继续除。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主题图:

  开学了,班级购置了打扫卫生用具,买6把笤帚共花了18.6元,买4个簸箕共花了24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独立计算:18.6÷624÷4

  计算后说一说整数除法与小数除法的异同。

  二、对比中探索,交流中生成

  师:复*题中的两道问题同学们解决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它们稍作改动,你还会不会计算呢?

  教师把情境题中的18.6改成18.9,把24改成26.

  1、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请你尝试计算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2、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有余数还能不能继续除下去?该怎么继续除?试算18.9÷6

  3、讨论交流,异中求同。

  (1)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展示汇报。(可能出现第4页中几种不同的方法)

  (3)对比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是转化成整数,拆分整数与小数分别除,还是竖式的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小数的末尾可以添“0”继续除,在具体的情境中可以解释为,18元里有6个3元,9角里有6个1角,剩余的3角可以换算成30分,30分里有6个5分,合在一起就是3.15元。

  4、应用方法,归纳总结。

  竖式计算26÷4

  (1)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整数有余数时,可以在被除数个位后点小数点,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尝试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

  1、买16个玩具恐龙花了12元,*均每个玩具恐龙多少元?

  2、错题诊所。

  209÷5=41810÷25=41.26÷18=0.7

  3、先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哪些大于1,哪些小于1,再竖式计算。32÷812÷252.45÷3

  4、一只蜜蜂的飞行速度是蝴蝶的2倍,如果蜜蜂每小时飞行11千米,蝴蝶每小时能飞行多少千米?

  [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除到被除数的末尾有余数时,要在余数后边添“0”继续除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

  〖教学设计〗

  一、 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

  二、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交流方法:

  1、估算:11.2<8×2

  2、积的小数位数( )×8=11.2 一位小数

  3、元转化为角,转化整数乘法。

  *题:甲商店8瓶牛奶11.2元,乙商店买四赠一,四瓶牛奶7.2元。问哪家商店卖的便宜?

  甲商店 11.5元=112角 11.2÷8=1.4(元)

  乙商店 7.2÷5=1.44(元)

  答:所以甲商店卖的便宜。

  4、商不变的规律。

  2、讨论:

  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3、总结: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三、巩固练*

  第61页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有问题及时解决。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

  〖教学设计〗

  一、 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

  二、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交流方法:

  1、估算:11.2<8×2

  2、积的小数位数( )×8=11.2 一位小数

  3、元转化为角,转化整数乘法。

  *题:甲商店8瓶牛奶11.2元,乙商店买四赠一,四瓶牛奶7.2元。问哪家商店卖的便宜?

  甲商店 11.5元=112角 11.2÷8=1.4(元)

  乙商店 7.2÷5=1.44(元)

  答:所以甲商店卖的便宜。

  4、商不变的规律。

  2、讨论:

  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3、总结: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三、巩固练*

  第61页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有问题及时解决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学*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循环小数,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教学难点: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给出故事情境。(PPT课件适时演示。)

  (1)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呢?

  (2)你能接着讲这个故事吗?(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2.理解循环。

  (1)同学们,你们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吗?(随着学生的交流、互动,适时板书重复出现不断依次等。)

  (2)像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为循环(板书:循环)。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循环的现象,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每年都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你们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循环的现象呢?(PPT课件演示。)

  (3)这样的循环现象不仅出现在故事中、生活中,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循环现象,你们想了解吗?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导入新课,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与无限。

  3.揭示课题。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7。(PPT课件演示。)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并列出算式40075。

  (3)组织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观察竖式计算的过程,提问: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4)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有三个特点(PPT课件适时演示):

  ①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5;

  ②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③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

  (5)揭示课题: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呢?这样的商有什么特点呢?就是我们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循环小数。(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教学教材第33页例7。)

  (1)教师:我们刚才发现了40075的竖式计算过程中有三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2)猜想: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它的第4位商是多少?第5位商呢?(引导学生发现:如果继续除下去,无论除到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它的商也就会重复出现3。)

  (3)验证:是这样的吗?同学们可以接着往下除试试看。

  (4)表示:那么我们可以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也除不完的商;教师板书:40075=5.333。)

  (5)揭示: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教学教材第33页例8。)

  (1)出示教材第33页例8。(PPT课件演示。)

  (2)学生用竖式计算2818,78.611,并指两名学生板演。

  (3)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算式的商,你发现有什么特点?(PPT课件演示。)

  (4)思考:你觉得像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引导学生发现:只要余数出现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因为余数重复出现,商也会跟着重复出现。)

  (5)揭示:像5.333、1.555、7.1454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

  (6)学生尝试写出几个循环小数。

  (7)归纳:观察这些循环小数,想一想,到底怎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先让学生尝试归纳,然后让学生打开教材第33页看看是怎么说的,教师适时PPT课件演示。)

  (8)练一练:下面哪些数是循环小数?(PPT课件演示。)

  0.426426 1.444 6.32121 3.1415926

  【设计意图】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事例,让学生逐渐认识循环小数的特点。通过尝试归纳循环小数的含义,将学生的初步感知上升为理性认识。设计练一练,让学生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3.认识循环节,学*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PPT课件适时演示。)

  (1)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34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①什么是循环节?

  ②怎样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2)组织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明什么是循环节以及如何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3)老师介绍简便记法的读法。例如7.14545记作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循环。

  (4)练一练:完成教材第34页做一做第1、2题。

  【设计意图】自学也是一种重要的学*方式,通过自学,学生不仅能认识循环节,学会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而且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还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4.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PPT课件适时演示。)

  (1)尝试计算:我们刚才在做一做的第2题中已经计算了三道除法题目,现在请同学们再计算下面两题:1516和1.57。

  (2)思考:请同学们观察这五道除法算式题,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3)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除下去能够除尽,像1537.2和1516一样;另一种情况是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像2.291.1、233.3、1.57一样。

  (4)教师概括:我们把小数部分的位数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设计意图】在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的练一练环节,学生通过对1.444是不是循环小数的辨析,已初步感知了小数位数的有限与无限。这里利用教材第34页的做一做第2小题的教学资源及1516和1.57的计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位数的有限与无限,通过教师的适时介绍帮助学生建立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

  (5)质疑: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通过辨析让学生明白:看来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但无限小数并不都是循环小数,例如3.1415926是无限小数,但不是循环小数。)

  (6)建立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之间的关系。(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思考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接着教师举例说明无限小数并不都是循环小数,结合图示,让学生明确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之间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

  (三)练*巩固,深化认识

  1.基本练*。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八第6题。

  ①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

  ②组织学生交流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

  (2)完成教材第37页练*八第7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②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对于简便记法表示的循环小数取*似数时应注意什么?

  2.提高练*。

  完成教材第37页练*八第9题。

  ①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怎样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②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

  ③让学生说一说对于简便记法表示的循环小数比较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快乐巩固

  1.课堂作业:教材第37页练*八第8题、第10题。

  2.课外作业:

  (1)教材第37页练*八第11题。

  (2)算一算,想一想:107的商的小数部分第100位上的数字是几?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境,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8盒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4盒赠一盒,也就是5盒7.20元。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们看到两个商店牛奶的品牌一样,很容易会提出:“去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

  这里以情境图出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11.2÷8;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7.2÷5。这两道题都是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你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11.2元化成112角。112÷8=1414角=1.4元。在计算乙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7.2元化成72角,72÷5时有余数,所以再把7.2元化成720分,720÷5=144,144分=1.44元。甲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整数,只要在列竖式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生3:但是在计算7.2÷5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7.2看成7.20。

  【设计意图】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以在本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的能力,问题出现以后,要给学后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小数除以整数,就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

学生在学*新知识后,要尝试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虽然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够严密,但是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概括的能力,同扎实了本节课的双基教学。

  四、巩固练*、深化新知

  1、试一试7.42÷7=1.2÷5=13.8÷15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只大象重4吨,一条鲸鱼重145.6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多少倍?

  3、拓展能力!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3.4*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

  采用形式多样的练*,增强练*的兴趣。通过多样的分层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了练*效率。使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构建新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创设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点评: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提出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如,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怎么办,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做学生印象深刻。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教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教学设计1

  教材简说

  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们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厚厚的地层好比一本硕大无比的书,夹藏在不同地层里的化石就像一种特殊的文字,记录着古生物生存活动的历史和地层的年龄,它是人类开启地球宫门的一把钥匙。因此,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人们确定地层的年代。

  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如,本课所介绍的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成为人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扇形的小叶子,长得很慢却有着营养丰富的果实,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这就是银杏树。肥胖的身体,粗壮的四肢,犹如戴着墨镜的黑眼圈,这就是大熊猫。尖而长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体长可达四五米,体重可达半吨的水中动物,这就是中华鲟。

  学*本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关注科学、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北京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怎么样?(播放课件)

  (出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始祖鸟骨骼化石,蜻蜓和蝴蝶化石,三叶虫化石,枝蒎厥化石,考古学家正在挖掘化石”)

  欣赏完这些图片,你们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吗?(板书:化石)

  引入化石: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

  师:老师告诉你们吧,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古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它们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亿万年的演变,它们的遗体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就把它称作化石。

  明白了吗?那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也是跟化石有关的,(补充课题:活化石),请齐读课题。咦?怎么多了一个字“活”?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2、学生质疑。

  3、师:如果你想了解的话,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知生字:

  1、按要求读书:

  (1)轻声读课文,借助“树叶”里的生字,读准字音。

  (2)找一找,课文里写了几种“活化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4、师生评议。结合读好几个生字:

  悉 鳞 肉 稀

  5、再读课文,找一找一共写了几种活化石?作上记号。

  6、汇报:银杏树 大熊猫 中华鲟

  7、师:是啊!这些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远古时代,它们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了现在,所以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指导学*课文第二小节,结合训练:

  1、课文是怎样介绍“活化石”的呢?首先请大家读读第二小节,一边读课文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可以用笔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

  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3、汇报交流:

  (1)“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观察图片和实物)

  “一片片”和“一把把”能换成“一片”和“一把”吗?为什么?你能举个例子吗?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很多,谁能说几个呀?

  填空:一块块( ) 一条条( ) 一棵棵( ) 一只只( )

  (2)理解“公孙树”“白果树”:为什么叫“公孙树”“白果树”?

  师:老师找到了一棵名副其实的“公孙树”,想看看吗?(出示课件师描述)在山东省最南端的新村乡,当地群众为一株被冠为“银杏王”的古老银杏树过了3000岁“生日”。 此树高41.9米,胸围8米,直径2.6米,树冠根系面积五六亩。老树王虽历经沧桑,依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师:其实,银杏树是一中很美的树,有位小朋友写下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配乐师诵读)我很喜欢银杏树,因为它很美丽。我发现,它的叶子随着春、夏、秋、冬季节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颜色和形状,四季的形状我都喜欢。 春天,银杏树枝头嫩绿的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在阳光的沐浴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 夏天,日照充足,叶子长成扇子的模样,绿得似乎一碰就会滴下油来。在酷暑难耐时,如坐在银杏树下阅读,一阵风吹过,千万只小扇子为我煽风,那份凉意,那份舒畅真是如同生活在仙境里一般。 秋天,片片黄叶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一只只黄蝴蝶在追逐嬉戏。 冬天,银杏树落光了叶子,将自己包裹起来,等待着严冬的来临。他似乎苍老了,却仍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顽强地挺立着。

  银杏树也开花,但很小,常常被人忽略。它开的花是白里带点淡黄色的。小花结出的果子却是人们喜欢的。银杏的果子像一只只小橄榄球,乳白色壳子里面躺着一个淡绿色的胖胖的果仁,非常好吃,还带有一点微微的苦味。我常跟妈妈用微波炉烤着吃,只需小火一分钟,就听到微波炉里传出“叭叭”的声响,不一会儿,果壳裂开了,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

  师:你们觉得美吗?读一读你喜欢的句子吧!

  现在你喜欢银杏树了吗?那就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

  (给读得特别好的小朋友奖励一片银杏叶片作为纪念)

  四、自主学*第三、四小节,结合训练:

  1、课文还写了两种“活化石”------大熊猫和中华鲟,小朋友们能自己读懂吗?试一试吧!也像刚才老师那样,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记,同桌合作,把读懂的内容向大家汇报,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开始吧!

  2、学生合作学*第三、四小节。

  3、汇报交流:

  (1)“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

  你知道“熟悉”的意思吗?你对什么很“熟悉”?请说一句话。

  (2)“灭绝”是什么意思?谁知道其他动物为什么会“灭绝”的呢?

  师:一只成年大熊猫的体重大概90—135千克。四脚站立时,肩膀部位的高约0.9米,身长大约1.5米。雄性大熊猫比雌性约大10%。

  大熊猫的体形非常适应森林环境。虽然大熊猫笨重的体态和“内八字”的脚步使它显得笨手笨脚,但实际上它却出奇的灵活。它甚至可以用后脚够到脑袋。强壮的前腿和厚实有力的肩膀使它们爬起树来身手矫健,遇到敌人时也能化险为夷。灵活的身体使它们能轻松地穿过茂密的竹林。大熊猫腿短,走起路来离地面很*,因此走得很慢,即使是逃离险境时,也只不过是慢腾腾地迈着小步连跑带颠。野生大熊猫的寿命约为20年。

  (3)“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

  “稀有”,稀少,少见。

  为什么中华鲟会“稀有”呢?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

  师生评议。

  五、演读课文:

  1、师: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们,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讲解员,要给前来参观的游人作解说有关“活化石”的内容,你该怎么说呢?想试一试吗?

  2、(师示范):我是银杏树,就是大家常说的白果树,我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长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了我,一直要等到你当上了爷爷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孙树”。

  3、(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活化石”介绍给游客。

  4、各组派代表上台演说。

  5、师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使我们对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小朋友们,在我们这个地球上还有许多从远古时代生存至今的生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课件欣赏:)生活在3.5亿年前的腔棘鱼;4.5亿年前的鹦鹉螺

  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娃娃鱼;桃花水母;宽咽鱼;红豆杉,已经1200岁了;稀有物种桫椤;浙江百山祖冷杉。

  六、课外延伸:

  1、请你写一写:仿写一篇有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2、请你读一读:《*儿童百科全书》;

  3、请你查一查

教学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主题八。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搜索到自身所需的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网络信息的基础条件,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介绍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发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工作原理,了解并正确使用“关键字”,掌握基本搜索技巧,并能根据信息需要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七年级新生在网络知识、能力方面的群体差异,如原就读于城镇小学的学生学校及家庭都拥有电脑,能经常上网,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能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资料查找,而原就读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较落后,对网络特别是网上信息查找较为陌生,教学需由浅入深。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及工作原理;能在实践中掌握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并能根据 :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与反思)信息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能主动探求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

  过程与方法: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过程中,增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针对具体问题对关键字进行合理选择和提炼,掌握一些适合自己学*和操作的搜索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搜索引擎给生活和学*带来的极大便利;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关键词的选择技巧、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搜索技巧。

  (一)激情导入

  1.播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十二生肖》片段,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自己的生肖传说。 (学生动手搜索并七嘴八舌说出自己所属生肖传说。

  教师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网上搜索技能的现状。)

  (二) 出示课题,询问学生都用了哪些搜索工具

  解释大家之所以如此快速找到信息,是因为这些网站都有搜索功能,就势引导学生进入搜索引擎学*。(在情境创设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学*。)

  (三)分组练*

  请各小组按要求利用网络搜索生肖传说,第一、二组使用百度,三、四组使用Google或腾讯搜搜等。 学生分组体验几种搜索引擎的使用过程,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类型。组长演示并讲解关键字的使用及搜索过程。通过分组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明确概念

  师: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都有哪些基本类型?什么是关键字?关键字在搜索中的作用?请列举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师提示:为提高搜索效率,多数网站将全文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合并使用,比如大家常用的“百度”、“谷歌”、搜狗等。 学生按照考教师指导进行网上搜索,并认真体会、仔细观察,以进一步明确搜索概念并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五)搜索技巧妙用

  1.关键字、词选择技巧。师:关键词越精确,查询范围就越小,结果也相对准确。

  2.分类目录搜索。师:要查找某类信息,可单击网站相应栏目或到权威专业网站进行查找。

  (遇到困难可利用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 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网上搜索,并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关键词的选择技巧。)

  (六)探究与交流

  师:是否是搜索到的网页(网站)数目越多越好?为什么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结果不同?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七)课堂小结

  网上讯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大家要增强网络道德观,努力成为网络文明小使者。引导学生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

  五、板书设计

  搜索引擎的类型:全文搜索、分类目录搜索。

  搜索查找方式:关键字搜索、分类目录搜索。

  关键字搜索:是指在查找信息时,利用网页上提供的搜索信息的文本框,输

  入最能突出主题内容的词语或词组,进行信息搜索和查找。

  进行网络搜索的用途:获取我们所需的学*资料或生活常识等。

  六、学生学*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个人回顾教学内容并进行思考和总结,填写学*辅助表。小组对各自成员进行学*效果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注重学生学*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掌握学*技巧,引领他们在探索中学*。在学*中得到快乐,在尝试中有所发现,在讨论中明白事理,在合作中享受成功,在思想中发现自我,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根据学生能力差异,我使用了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次设计学*任务并进行针对性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生任务。在教学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学*方法,以最快的速度查找到最准确的信息,从而使教学过程相对顺利,教学重难点均有所突破。但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即是没有全面拓展学*内容,学生虽然已掌握搜索方式、理解搜索含义,但没有深入领会搜索在学*、工作及生活中所应处的位置。

教学教学设计3

  每个体育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课堂上学生都能够是守规矩,练*是按秩序的有序进行,其实不然,真正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与练*的实际情况不是体育老师所想像的那样理想化的。

  开学刚上的一节广播操课中,一(7)班的一位男生引起我的注意,上课时间老是注意力不集中,不想学甚至在队伍里面还影响其他周围的'学生,刚开始我把他单独叫出来和他谈,他好像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爱搭理不搭理,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一番教育,然后再简单讲解了一下动作要领,布置的作业让他回家自己复*。在之后的这几节课上有明显好转可是这孩子就是自控能力差,自己管不住自己上课小动作不断,在一次上课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进行复*,唯独他一人没有做下来。

  这时我就着急了,我说这节课你不要上了,你就到边上自己练*什么时候会了什么时候来找我,再不行的话中午不要回家了,孩子当时是一种很无奈的表情看着我,嘴里喃喃道老师:我再也不敢了,我这节课好好表现还不行吗?我很严厉的批评了他说:再给你一次机会,看你表现,孩子点头答应了。课后我也认真反思自己是什么原因孩子为什么不想学*新的知识呢,按小学低段孩子的年龄来看,对于一个新的知识学生是很愿意学得,可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了,为此我尝试很多方法去改变孩子,让其他会的同学帮助他,也找过孩子的家长,孩子的爸爸说在家也是这,干什么都不专心,没有一点点耐心和毅力。也就是导致孩子失去了学*的积极性一个因素,孩子在队伍出现了混乱的现象最终导致学*的失败。我自己认为导致上述原因的出现就是教学方法单调,形式单一,体育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体现学生为主体,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为积极主动学*,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于是我利用上室内课时间给学生播放几次精彩的视频,学生看后发出了由衷的感叹,认为不可思议,然后我在适时地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他们你们也能行,学生有了跃跃欲试的想法了,接下来的体育课中我有意识的把做的好的和不会做的学生区别开来,再让他们分别自发组合,自己找练*的同伴,就这样在后面的几次练*中,学生练*的兴致始终很高,课堂气氛出奇的活跃。

  通过这个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能提供自主学*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始终吸引学生的学*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法和手段,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兴趣,更多的重视学生在学*过程中是否学会探究与分析,从小传授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方法。并且多让学生谈感受,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新课堂中的小主人。

教学教学设计4

  本次课是一堂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游戏教学的研究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新课程目标,学生身心发展水*而进行构思和设计,模拟地震发生时情景,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和学生自编自创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锻炼的成功感和愉悦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激发*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本次课的特点是以游戏贯穿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音乐作背景进行渲染和烘托,本课是对高中体育健康教育专题知识结合室外游戏教学的一种创新和探究,旨在为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供素材。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课练*,了解地震知识,学会自救与救护技能;发展学

  生奔跑能力和灵敏素质。

  2、 让学生体验 “自救与救护”等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和创编多种自救和抢险的方法;体验遇险、逃险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心理承受力。

  3、树立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养成互相关爱的优良品质,获得体育锻炼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二、教学重点

  自救与救护的技能掌握;

  三、教学难点

  学生自编自创救护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引导与讨论探究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讲解与示范和小群体教学法相结合,指导学生实践;

  五、教学流程

  本课教材选择的是根据新课改以来,新课程理念结合健康教育专题及高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而设计的一堂研究课。

  (1)开始部分我安排了一些原地队列练*,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严谨的学风。

  (2)准备部分我安排了“摸四位“和“击掌不报数”两个小游戏,主要让学生学会快速反应技巧,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3)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我注重师生*等互动,也注重师生和生生评价。模拟地震发生时“自救与救护”游戏,主要发展学生力量、速度及灵敏等身体素质,设立了救护“组织奖”“创意奖”和“抗震救灾勇士”称号,主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的重点体现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关互动游戏后,以及教师的暗示和启迪,各组自编自创探究合作,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游戏创编能力。通过设立竞赛奖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 结束部分采用配乐舞蹈放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身体放松的同时愉悦身心。

  六、学情分析

  1.高中一年级是学生的个性、价值观、*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体能,技能和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教学时,注重学

  生*惯的养成教育和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

  2.高中学生因身体条件、运到技能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身体素质练*和基本运动技能的提高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整合在一堂体育游戏课中,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获得体育锻炼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3.高中一年级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预设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实践并小结,教师进行及时点评和激励。

  七、教学效果预计

  通过教学95%以上同学掌握地震相关的基本常识及地震发生时的救护技巧,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练*,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等融洽,基本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教学设计5

  本节课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利用看图片,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形成原因,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优点:

  1. 用歌曲《长江之歌》引入 课题,在播放的同时让学生欣赏长江的一些景观图片,既营造了一种欢快的学*气氛,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利用现有的课堂资源,利用课本中提供的长江流域水系图,干流地开剖面图等到信息,为学生推理分析长江的水能资源优势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能够联系已掌握的一形知识,气候知识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3. 在学*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时,引导学生能够结合*人口增长后所带来的人地矛盾,分析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的措施。使学生提高了分析能力,树立防灾减灾,变害为利,人地协调等价值观念。

  4. 通过对长江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创造性地劳动成果的展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不足:

  由于本节课所学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显得急促,如流经地形区和长江的支流名称及位置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巩固,在讨论荆江河段的治理时学生自主时间较短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讲练结合,更好地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多与时间少之间的矛盾,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提高课堂效率。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雷雨》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雷雨》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常识性,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雷雷雨前后的一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抓住蜘蛛不同动作的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雷雨前后的变化。

《雷雨》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三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乱”。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

  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

  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请小朋友们来猜一猜,“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脾气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成串泪珠伴着下。”打一自然现象。(雷雨)

  师: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这雨可真不小啊,下这场大雨之前应该还有一些奇怪的现象吧,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

  2、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常一定喜欢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关于雷雨的图画大家来看看吧。(师出示课件,学*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自读提示: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注意生字,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读顺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注意生字,读准字音。

  注意停顿,读顺课文。

  2、8个自然段指名三个同学读,读中注意生字正音。

  3、想一想:为什么8个自然段只请3个同学来读呢?谁知道老师这样安排有什么道理?

  (在课题旁边板书:前、中、后)

  【到了第三学段,会有给长课文分段的练*。在第一学段里,我们不点明,但这种含蓄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表达有一种感悟:即文章是有几个部分组成的,它们有自己内在联系,有一定的顺序。这篇课文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这样的顺序写的】

  4、初步体验:夏天的这场雷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说你刚才“看到”或是“听到”的。

  (交流朗读)

  引语:如果说,春雨是——(蒙蒙细雨),那么,你可以用怎样的词来形容这场雷雨?(倾盆大雨雷鸣电闪)

  【读一读这三个词,一为积累,二为在对比中突显雷雨情境。】

  引导:现在,我们走进字里行间,去感受这场雷雨吧!

  三、研读雨前

  1、自由轻声读1-3段,反反复复地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要点:

  句一: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聚焦:“压”

  (1)学*生字“压”,出示卡片,指名多人读。

  (2)再读想象:你仿佛看到怎样的乌云向你压来?

  【抓住“满天、黑沉沉”品读句子。感受乌云的多、密、沉】

  (3)你认为怎样算“压”?

  (以手掌示云,双手演示)动作辅助品读句子。

  (4)如果你就站在这乌云之下,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怪不得,树叶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仿佛也被这乌云吓坏了。再读课文。

  (5)比较句子

  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说说这两句有什么不同。)

  句二: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出示生字:乱、垂,读一读。

  (2)聚焦“乱”,感受风之大。

  听!大风来了!(课件播放声音,感受中想象)

  听后反复读句子,以“乱摆”为基点想象,完成练笔。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仿佛(扭断了腰),

  吹得树枝仿佛(甩掉了叶),

  吹得树枝仿佛……,

  引导:吹得这只蜘蛛——从树上垂下来,逃走了。

  (3)聚焦“垂”

  请你想象蜘蛛从树上垂下的情景,你觉得该怎么读,才能读好这个“垂”字?

  【给学生时间充分自读自悟,在指名展示朗读中,在多元解读里形成语言意象。预设:你为什么这样读?我读得快是想逃得快一点;我读得重是因为我被大风吓坏了,一下子从树上掉了下来;我读得轻是因为我下树的动作很轻巧,这都归功于我口中的丝;我读得慢是因为,我对这样的事情已经很有经验了,我懂得该怎样去逃生。】

  句三: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生合作反复读:你看到闪电——(越来越亮)

  你听到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越来越亮)

  雷声——(越来越响)

  ……

  句式训练: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

  【句子简单,不必作过多讲解。始终以读为本,在师生合作朗读中,在几次的反复里,依靠音量的加增,营造一种气势。从而进入雷雨前的情景。】

  小结:师动情的说: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

  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是啊,要下雨了,(出示)满天的乌云——齐读

《雷雨》教学设计3

  教材解读:

  《雷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

  根据课标要求和研究的主题,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难点是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通过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观察事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方法与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朗读感悟为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 “读、想、悟、说”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观察事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小学生掌握字词、提高读书的能力是学*语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所以在课一开始我通过抽查、齐读和学生喜欢的方式“开火车”认读,对本课生字和词语进行了巩固。

  二、创设情景,读中感悟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多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主动学*的积极性。

  在学*雨前部分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感悟雷雨前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是怎样的?有机结合图像、声音、动画,从表现形式上体会这些词语句的精妙唤起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直观理解,。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理解“压”和“垂”字的具体含义,感受雷雨前天气的闷热,以及变化之快。结合自身的感受,读出闪电一次比一次亮,雷声一次比一次响的气势。体会“越…越…”在课文中用得极为准确。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越…越…”说出了很多的句子,学生学得有趣,用得正确。

  学生们曾经历过夏季的雷雨时节,经历过大自然中的各种天气。雷雨中的画面和意境,都沉睡在他们心中。只要我们去激活,它就能成为解化和接纳课文语言的精神同化点。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雷雨时的情境,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哗的雨声,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唤醒学生感知的回忆,从而进入雷雨中的特定情境,在体会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时体会得相当好,读出了雨下得大,下得急的的语气。也读出了雨由急到缓,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使丰富的感知成为学生体会课文的基础。

  雷雨后的自然界是一幅非常美丽的画卷,为营造美的氛围,我让学生伴着轻柔的乐声,聆听教师的范读,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雷雨后的美景,再通过小组合作将文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借用多媒体展示了雨过天晴的美景。孩子们被雨后的美景吸引住了,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展开了丰富的联象,不仅把雨后的景色描述得美,读得也很美。

  这三个情景的创设,串联起了整个课堂,既把课堂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又使课文的各个部份非常明晰地展现出来。

  三、紧扣文本,发展思维

  这篇课文写了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色。我采用了三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旨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高阅 读的能力。

  对雨前的设计,我主要注重于对文本的理解,挖掘文本的内在资源,将雷雨前天气变化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充份理解,体会到雷雨前天气的闷热,以及变化之快,先是闷,再是风,接着是闪电和雷声。将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作为最主要的目标。

  雨中这一部分比较简单,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在学生在质疑、解疑、互相争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感受雨,体会雨,喜欢雨。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时的生活想象:雨越下越大,还有哪些事物也看不清了?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学生提出问题相结合,在读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观察的细致,描绘的生动形象。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对于雨后的设计,我更注重于对学生想象说话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会雨过天晴的美。并相机展开想象能力的训练:“假如你就是图中的一位小朋友,雷雨过后,你还会看到什么?想做些什么?。”不仅让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雨后的美景,还把自己融入其中,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小动物和植物的感受……使丰富的想象和语言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回到整体,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大自然的*惯,学着把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记录下来。这一拓展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雷雨》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的

  1.体会剧本中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难点: 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 揭露。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词语补释

  *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下流。P92注①

  *谛听:仔细地听。谛:仔细。

  *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

  *见地:见解。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

  *惊愕:吃惊而发愣。

  *昧心:违背良心。昧:mèi昏,糊涂,不明白。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

  *无赖:①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也作“贤惠”。

  *郁热: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

  *怨愤:怨恨愤怒。

  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湖北潜江人。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剧作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编成话剧,**后,写了《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

  《雷雨》简介

  《雷雨》以现实与往事相间的手法,写了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个家庭的主人,某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在三十年前,还是个地主大少爷的时候,曾引诱女仆梅妈的女儿侍萍,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他为了娶一位“有钱有门弟的阔小姐”,强迫侍萍把大儿子周萍留下,把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鲁大海)带走,遗弃了母子俩。周朴园又娶了繁漪。并生了个儿子周冲。侍萍被逼得走投无路,冒着大风雪去跳河。她被救后,为了孩子,又嫁了两次,与后来的丈夫鲁贵生了个女儿四凤。不料鲁贵与四凤无意中又当了周家的仆人,儿子鲁大海当了周家的煤矿工人。于是以周家为中心发生了各种巧合的违反伦常的性爱关系,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 继母繁漪与周萍私通,同父异母的兄妹周萍与四凤相爱,周冲也在追求四凤,而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相互为敌,周萍与鲁大海兄弟之间亦互相仇视。这个悲剧的内幕是侍萍因繁漪通知她领回四凤而来到周家才被揭露的。这些矛盾酝酿、激发,终于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燥”的下午趋向高潮,又经过一番复杂的矛盾冲突,周萍和四凤终于知道他们原来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场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而死,繁漪的儿子周冲为救四凤不幸送命,周萍也开枪自杀了……这个罪恶的大家庭终于归于毁灭。

  《雷雨》标题的意义

  《雷雨》这个剧名,既指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高潮和结局又发生在雷雨之夜;又指剧中人物雷雨般的性格,象征渴求自由,冲决封建罗网的迫切心情。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的现实。

  《雷雨》人物关系表

  繁漪 周朴园

  侍 萍 鲁贵

  周冲 周 萍

  鲁大海 四凤

  节选部分结构:

  节选自第二幕,主要写周朴园与鲁家母子的对话,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 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

  第一层: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揭露周朴园的罪恶,诉说自己的遭遇。——写他们过去的矛盾

  第二层:通过周朴园态度的变化,暴露他的伪善面目,表现侍萍这个劳动妇女的阶级本色。——写他们现在的矛盾

  第二部分: 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见面。

  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揭露周朴园压榨工人的罪行,反映工人阶级的反抗斗争。

  分段依据: 第一部分从家庭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第二部分从社会生活方面来揭露周朴园。

  为了使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新仇旧恨集中在一幕戏中得到反映,作者灵活地运用了“回顾”的方法,把历史和现实,过去和现在紧紧联系起来了,用以刻画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第二课时

  人物形象分析

  1.周朴园

  从他们的意外遭遇,这一场谈话来看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对话由口音讲到无锡,讲到三十年以前,归结到在无锡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这时,侍萍知道眼前的这位老爷就是周朴园,周朴园却不知道眼前这个下人就是侍萍。“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他把被自己过的羞辱使女说成是“小姐”,为的是美化自己,按照剥削阶级的意识,少爷与下人有这种关系是可耻的,要门当户对,要维持面子,自然就把侍萍说成是“小姐”。然而侍萍却说: “可是她不是小组,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她*静地、原原本本地说出了事实。这话犹如利刃,触及了周朴园对侍萍始乱终弃的丑恶行径,他“汗涔涔地”,显出一副狼狈像。这时,周朴园想知道侍萍的究竟,便用“亲戚”来遮掩,并说要给她修坟,以此作为打听的理由,同时在别人面前表示自己的“仁慈”和乐于行善的“美德”。当他知道在自己的意念中已经死去的侍萍还活着,而且她的孩子也活着时,便神经质地惊愕起来,说“什么? ”时而“忽然起立”紧张地问“你是谁? ”表现出他极度的惶恐和不安。当他明白眼前站着的就是三十年前被他遗弃的侍萍时,他“忽然严厉地”问道: “你来干什么? ”立刻就显出了他的狰狞的面目。因为他认为侍萍的出现,会对他的名誉和地位构成威胁。这句话撕去了刚才用来伪装“善人”的面纱,露出了他凶恶的本相。接着又凭他三十多年从尔虞我诈的争夺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提出质问: “谁指使你来的? ”他对侍萍软硬兼施,先是反脸不认人,说什么“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为了怕家人知道,他竟提出不许侍萍“哭哭啼啼”,接着想哄骗侍萍忘记“从前的旧恩怨”,叫她“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企图掩盖自己的罪恶。他花言巧语,要侍萍“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想以他过去那廉价的感情打动侍萍,拉拢侍萍。他担心侍萍告诉鲁贵,揭穿他的老底,他还担心侍萍利用鲁大海、鲁贵和四凤的关系对他进行敲榨,他终于使出用金钱收卖的手段: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在他看来,金钱能化却侍萍的愤恨,金钱能赎回他的罪恶,金钱能使受害者微笑,金钱能使造孽者心安,金钱能永远消除这件事对他的威胁。这些集中暴露了他的世界观,反映出他的了老奸巨滑和阴险。为确保自己的名誉地位不受威胁,他不许侍萍同自己的亲生骨肉相认,并勒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还以五千元支票进行收买,以策万全。

  以上通过周朴园对侍萍的态度,深刻地揭露他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本性,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这些性格特点,在鲁大海同周朴园的面对面的斗争中进一步地揭露出来。周朴园使用了卑鄙的手段,一方面血腥镇压工人,一方面瓦解工人的团结,并且开除了工人*的领头人鲁大海。鲁大海在愤怒斥责周朴园时,揭露他血淋淋的发家史,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性命他扣三百块。还揭露他血腥镇压煤矿工人*,“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他双手沾满了工人群众的血,他“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马克思语)所以周朴园是一个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的人。

  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阶级本性。

  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阶级的本性。

  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 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对此应如何理解? 傅立叶说: “侮辱女性既是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野蛮的本质特征,区别只在于,野蛮以简单的形式所犯下的罪恶,文明却赋之以复杂的、暖昧的、两面性的伪善的存在形式。”“这一个”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伪善的存在”。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这一个”周朴园的基本定性——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2.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

  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我自己的骨肉”的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是恨,是悔”。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不公*的命”,但最后又发誓“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到你”,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分析侍萍不要钱的情节)

  由于*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报应”和“命运”,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忏悔”时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3.鲁大海

  鲁大海与周朴园,从血缘上看,他们是父子;从阶级关系上看,他们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在同周朴园的斗争中表现出他是一个觉醒了的工人,代表广大工人群众面对面地同周朴园谈判,斗争。他义正辞严地拆穿周朴园软硬兼施镇压工人的*的阴谋,揭露他制造事故淹死两千三百个小工以发横财的罪恶。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他对资本家有着清醒、透彻的认识,资本家的威胁、讹诈、利诱等卑鄙手段在他面前无所施其计。他义无反顾地在反抗斗争的道路上走下去。(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性格)斗争中显出经验的不足、鲁莽等弱点。

  第三课时

  小结

  一、结构紧凑集中

  作者灵活运用“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手法,推动剧情的发展。在侍萍同周朴园相认的过程中,通过侍萍“回顾”过去的遭遇,巧妙地交代了三十年前的事。这样,既揭露了周朴园罪恶的历史,又用过去的矛盾推动了现在的矛盾,进而暴露了周朴园伪君子的丑恶面目。又如在侍萍和周萍母子相见的的情节中,穿插了周朴园和鲁大海父子之间的冲突,使父子、母子、兄弟都在一个特定环境中相遇,从而反映了劳资之间的阶级对立,使剧作产生了深广的社会意义。三人对话,各依自己的性格发展,构成紧凑的戏剧冲突。

  二、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集中 (三一律,戏剧创作的特点)

  因为剧本的演出,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要求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尽可能集中。

  周朴园在家策划破坏工人*;鲁侍萍不愿女儿帮人,前来寻找在周家作使女的四凤;鲁大海代表工作来找董事长谈判。这样,就使得三个人物在一个夏天的午饭后,在周公馆客厅里相遇了。通过鲁家母子的控诉,把周朴园三十多年来在家庭和社会上的罪恶活动揭露出来。其中侍萍被周家赶出,含恨投河及母亲被气死等情节,因受舞台演出的限制,都是由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

  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雷雨》中,人物的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分,而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在用词和语气的处理上,也都相应有所变化。

  剧中人因出身、地位、经历、个性不同,所以他们的说话口气,措词风格也不同。

  周朴园盛气凌人,侍萍抑郁*缓,鲁大海直截了当。

  人物语言还和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相适应。这在周朴园的企图用金钱来*息侍萍的对话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痛痛快快地,你要多少钱吧”“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负担”,不仅表现出资本家的本性,也把他急于赶走侍萍,使自己的罪恶不致败露的心理状态刻画得活灵活现。侍萍悲愤地说: “命,不公*的命指使我来的”“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充分表现了她的悲愤和仇恨及发自内心对周朴园的轻蔑和愤恨,也表现了侍萍的刚毅与倔强。侍萍看到周萍打鲁大海后那几句话欲言又止、随口又改的话,把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了。因而使人物形象更真实、鲜明。

  四、舞台说明的作用

  1.周家客厅的布景设计:

  既看出是个阔绰豪华的资本家家庭,又有浓重的封建色彩。一个立柜和上面触目的大照片,既透露出故事发生的根由,又为剧情发展提供了条件。这旧家俱、这照片,在剧情发展的几个关键处都发挥了作用。

  2.人物的服装:

  鲁侍萍上场,她的“衣服朴素,洁净”“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衣着反映她的性格,白毛巾裹头是劳动妇女的*惯,又反映她的身分。

  3.人物动作:

  (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走向大门”,这是人物动作的说明,“很自然地”暗示她曾在这屋里生活过,有关窗的*惯。“慢慢地”暗示她心情痛苦,有矛盾。她的动作,自然地使周朴园回想起三十年前的梅姑娘,推动剧情发展。

  4.表情:

  (周朴园)“汗涔涔地”显出一副狼狈相;(周朴园)“惊愕”表现出他极度的恐惧和不安。

  5.人物的上下场:

  作者总是在剧情发展的最需要的时候让人物登场,让人物下场,又是为剧情下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上下场都是为戏剧的冲突和发展服务的。

  鲁大海上场,舞台说明是“外面争吵声,大海的声音: ‘让开,我要进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个说明暗示了鲁大海作为一个工人代表的坚定、勇敢的性格,而安排他在周朴园与鲁侍萍对话之后登场,便使戏剧冲突进一步发展,引向高潮。大海的下场是在冲突达到高潮后,鲁侍萍哭起来说: “大海,我们走吧! ”的时候,被仆人们拥下的。

  作业:

  [思考和练*]第二题

  周记《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周朴园》

  要求: 根据《雷雨》中的情节,改写成记叙文,围绕周朴园的有关的事实叙述,其中最足以体现周朴园的个性化的语言可引用。

  高中语文雷雨简介

  剧作家曹禺从1929年开始酝酿人物、构思剧本,到1933年最终完成了《雷雨》的创作,次年发表。前后用了五年时间。虽然它是曹禺的第一部话剧,但一炮打响,震动文坛,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被认为是“*话剧 现实主义的基石”。作者出于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以一种悲悯的情怀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通过两个在伦理血缘上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家庭,剖析了社会和历史的深重罪孽。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专制、伪善的家长,热情、单纯的青年,被情爱烧疯了心的魅惑的女人,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 公子哥,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有罪的,无辜的人一起走向毁灭。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的家庭和社会。 《雷雨》确是才华横溢之作,在戏剧艺术上臻于完美之境。首先,戏剧即冲突。《雷雨》的冲突设置在其自身的特色中起承转合达到极致。《雷雨》的戏剧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其次,《雷雨》成功塑造了剧中人物。如果一出戏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无论它的剧情冲突多么紧张激烈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

  《雷雨》中的人物是丰满而复杂的。 《雷雨》具有一种诗意之美。这不单单得自文辞的优美,许多段落被人们反复背诵,也不仅是得自剧中人物诗意的性格,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这一切,包括舞台提示、角色分析,汇总一升发出的一种 形而上的气质和品味。

  《雷雨》通过描写周、鲁两家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揭露了人性的多个角度。无论是哪个角色,都有着其可悲可恨可叹的一面。

《雷雨》教学设计5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曹禺的剧作《雷雨》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是高中第一个戏剧单元。通过学*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戏剧常识,培养戏剧意识,解读名家名剧,初步涉入戏剧瑰丽之门。

  《雷雨》是*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而本文又位居单元之首,学好本文,将对本单元的学*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

  《雷雨》是一出四幕话剧,选入课本的是第二幕。《雷雨》也是一部艺术结构精巧的作品,它的戏剧冲突非常集中,在该剧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体现,这将是我们本节课学*的重点。

  2、说教学目标

  《雷雨》是现当代戏剧单元的'第一课,属于课内教读课文。鉴于教学大纲对本课提出的在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三方面的要求,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知识目标:(1)了解戏剧常识

  (2)作者曹禺及《雷雨》梗概。走进作品,走进大师

  能力目标:(1)体会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戏剧冲突

  (2)通过语言的品味来分析戏剧人物的个性特点

  (3)训练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

  3、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特点,我计划共用三个课时来讲授《雷雨》。对于第二课时,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课文中的戏剧冲突,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通过这一幕剧中的矛盾冲突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情感。

  难点:探究周朴园与鲁侍萍的情感冲突及各自的性格特点。

  二、说教法

  《雷雨》的教学是戏剧鉴赏的起始课,对后面的戏剧教学有着领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朗读、点拨、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戏剧常识及作者、作品、相关背景等知识点拨,初步解读周朴园和鲁侍萍这两个人物形象。

  2、点拨,针对学生学*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与心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3、讨论,启发诱导,开展课堂讨论,整合学生研究性学*成果。

  三、 说学法

  1、引导学生在预*时初步了解戏剧常识、作者、作品。

  2、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同时也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 说教学过程

  我计划共用三个课时来讲授《雷雨》

  第一课时概括介绍戏剧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接触课文之前对戏剧有个大致了解,预*时有的放矢;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学预*,自行解决课下注释的字词。

  这里我着重讲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在第一课时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及《雷雨》梗概基础上,第二课时采用点拨的教法,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这里我着重讲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1、导入

  上世纪30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以他在清华大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在幻想、憧憬、挣扎、嚎叫之后。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火热人生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雷雨》,除了生命毁灭的沉默和黑暗之外。究竟还有多少个难解的迷,究竟还能告诉今天的我们多少些人与人性的启示。 接着,我与学生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等的走*被称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大师,走进《雷雨》。

  2、探究阅读

  本课学*以“四三两一”四个数字为导线,学生思考探究。

  (1) 把握剧情发展分四个阶段

  戏剧的矛盾冲突是随着剧情发展自然产生,本课是四幕话剧《雷雨》的第二幕节选部分一共有两场戏,剧情发展分四个阶段,问哪四个阶段?

  明确:前一场的“重逢”(周朴园和鲁侍萍)和后一场“斗争”(周朴园和鲁大海)

  共分四个阶段:认出侍萍→撕下面纱→大海闯馆→侍萍离馆。

  前场两个阶段细腻地刻画了周朴园由疑惑初起、惊疑、惶恐不安到气急败坏、露出狰狞面目的心理状态,深刻地揭露了他的虚伪、自私、残忍的本性。这一部分是从私生活方面揭露周朴园的*阶级的本性。后场两个阶段中周朴园一系列的心计、手段,充分显示出他那阴险、狠毒、老奸巨滑的性格特征。这一部分是从社会阶级斗争的角度揭露周朴园*阶级的本性。

  (2) 揣摩三个主要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从人物语言入手,结合人物动作,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正确把握人物的性格。重点分析周鲁两人相逢时各自的心理活动,鲁侍萍与周萍相见时的复杂心理。

  通过以下六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第一场戏――-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相认”。

  a问第一场戏中,矛盾冲突主要集中在哪两个人之间?他们是什么关系?

  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既是主仆关系,也是恋人关系。

  b问周朴园为什么向一个自以为是“下人”问起三十年前的旧事?

  明确:鲁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一说明文字暗示了她对这个家庭的生活*惯很熟悉,周朴园听出鲁侍萍的无锡口音。

  c问周朴园在谈到三十年前的侍萍为什么说她是“一个年轻的小姐”,而且还说“很贤慧,也很规矩?” 而鲁侍萍为什么要否定三十年前的自己说“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呢?

  明确:维护周朴园是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周朴园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鲁侍萍这时表面上否定自己,实质上揭露周朴园的阴私。

  d 问 当鲁侍萍告诉周朴园三十年前的侍萍“现在还活着”,“境况很不好”,并且问周朴园“想见一见她么?”“想帮一帮她么?”时,周朴园有什么表现?他的这些表现说明了什么?

  明确: “惊愕” “忽然立起” “连忙”“不,不,不用。” 周朴园关心的并不是侍萍,而是他个人的私利,他的社会地位和他在家庭的尊严。他害怕自己与侍萍的关系再次暴露,害怕别人从这种关系中看到他丑恶的灵魂和虚伪的本质,使他身败名裂。

  e问面对着侍萍,周朴园又如何表现呢?你认为周朴园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态度陡变,“忽然严厉地”责问“你来干什么?” 后周朴园却想以金钱来*息侍萍对他怨愤,了结他的罪恶。最后决定辞退鲁贵和四凤,“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周朴园面对被他凌|辱的侍萍时的表现,进一步暴露了他冷酷、虚伪、自私的本性。

  f通过这一场戏,你初步认为侍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侍萍是一个旧*劳动妇女形象。她正直、善良,生活磨炼了她,使她认清了周朴园的本性,勇敢地控诉周朴园的罪行。她以撕毁五千元支票的举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达了她对周朴园的蔑视。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见见我的萍儿。”表现出她那纯洁、崇高的母爱。

  通过三个问题分析第二场戏斗争

  a问周朴园在和鲁大海见面前,已经从鲁侍萍那里得知鲁大海就是他的“亲骨肉”,也知道鲁大海“鼓动罢|工反对他”,但是他为什么还要问大海“你叫什么名字?”“你有什么事吧?”

  b问选段中揭示的本质性矛盾冲突是什么?

  c分析鲁大海的形象

  明确:这种明知故问的态度正表现了周朴园的思想本质。周朴园摆出资本家、董事长的臭架子对待大海,说明他对大海已不存在什么骨肉亲情,他们之间只有劳资间的阶级对立。

  鲁大海——觉醒了的工人形象。他坚定、勇敢、无私、求实际、不畏强|暴。他对资本家有着透彻、清醒的认识。鲁大海这个人物虽然刻画得还不够丰满,但作者对他赋予了很大的热情,这是体现作者社会理想的形象。鲁大海的出现给悲剧的阴郁气氛带来了明朗与希望。

  (3)分析两种最本质的矛盾冲突

  问:周朴园与侍萍之间是什么冲突?而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又是什么冲突?

  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因而在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构成了激烈复杂的戏剧冲突。在这些矛盾冲突中,最本质的是两个,即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之间的阶级冲突。前一种矛盾冲突表现得较“*静”,后一种矛盾冲突表现得紧张激烈;前一种矛盾是主线,后一种矛盾是辅线,两条线索互相交织,矛盾冲突环环紧扣,步步激化,逐渐把剧情推向高潮。

  (4)全部内容浓缩在一个舞台背景之中

  课文节选部分的人物、事件高度集中,全部剧情都是在一个舞台背景中展开的:集中在周家一间客厅,不到半天的时间里,把资本家周朴园30年来凌|辱女性的罪恶、伪善的面目、压榨杀害工人的血债、骄横的作风,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出来,交织成资本主义王国里阴森森、血淋淋的典型的生活画面。

  通过这样四个方面的讨论、点拨、归纳,从不同角度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不仅从中受到了思想教育,同时也领悟能到了戏剧文学的特点。

  3、归纳小结

  《雷雨》剧作中,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却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断,理还乱。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理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

  那么,《雷雨》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呢?应该说,是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脱摧残和拷打的人性。因此,《雷雨》既是一出社会悲剧,也是一出人生悲剧。

  4、布置作业(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布置研究性学*问题)

  周朴园爱侍萍吗?他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菁选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打细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北师大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6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现理解并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①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

  3、能利用小数除以整数的算法解决与之相关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4、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等数学学*探究的能力和合情推理的能力;提升自主探索、协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一、复*激趣

  1、下面各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并且数的大小不变?

  7.10

  15.20

  100

  0.070

  1.01

  2.0

  2、0.5是()个十分之一。1.5是()个十分之一。0.3是()个十分之一,也就是()个百分之一

  二、情境激疑

  1、创设情境

  张老师在附*的商店买牛奶。但同一种品牌的牛奶在万盛百货和岁宝有不同的促销方式。(出示主题图画面)你能观察到哪些信息?

  2、引出问题。到哪个商店买更为便宜?(引导学生说出每袋牛奶的价钱。)(揭示课题:精打细算)

  3.要想分别求出甲乙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应该怎样列式?11.5÷5=

  12.9÷6=预设1:当学生说出11.50÷5时,教师问,11.50这个小数末尾的0能省去吗?为什么?

  预设2:当学生直接说出11.5÷5时,教师板书后问,你为什么把11.50这个小数末尾的0省去了?(接下来同预设1)

  11.5÷5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单纯地看算式,还可以怎样说?(渗透小数除法的意义)

  师:观察这两个除法算式,和以前学过的算式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板书: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

  三、探索算法

  引导估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估算方法来估一估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都是2元多一些。)

  还需要我们进行精确地计算。同学们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两家超市每袋牛奶的价钱是多少呢?

  1、探索算法

  ①独立思考。学生尝试计算11.5÷5,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情况。教师巡视指导,寻找典型算法,

  ②汇报算法。

  预设

  1、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投影学生作品:

  11.5元=115角

  115÷5=23(角)

  23角=2.3元

  11.5÷5=2.3(元)引导:把11.5元化成115角进行计算是因为小数除法也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来进行计算。

  板书:小数可当整数算

  预设

  2、直接运用竖式计算。这时让学生板演竖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板书: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理解算理。

  预设

  1、学生把11.5扩大10倍,得到23后再缩小10倍得到2.3

  引导:你把11.5扩大10倍后变成了115,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数可当整数算)现在老师把它变回11.5,商的小数点应点在什么位置呢?为什么?这一点你做的非常好,你准确地点出了小数点的位置。看来商的小数点应该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预设2:用元角分来解释。预设3:用小数的意义来解释。 小结:

  (1)、用竖式计算;

  (2)、都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来计算的;

  (3)、都研究了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问题。

  2、尝试应用。

  算出乙商店的牛奶单价,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同位合作交流。引导:在计算的过程中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为什么要添0呢?为了接着除。添上0后由原来的3个十分之一变成了30个百分之一,30个百分之一*均分成5份,每份应该是5个百分之一,5应写在百分位的上面。

  当小数末尾有余数的时候,我们可以添0接着除。

  3、建构算法

  观察回顾,总结计算方法。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

  四、拓展深化

  笑笑买了21.45米的布做衣服,一共做了15件,*均每件衣服用布多少米?38.4÷6

  6.7÷5=

  3.6 ÷3=

  12.1 ÷11=

  五、总结延伸

  小数除以整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境,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8盒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4盒赠一盒,也就是5盒7.20元。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们看到两个商店牛奶的品牌一样,很容易会提出:“去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

  这里以情境图出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生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11.2÷8;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7.2÷5。这两道题都是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你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11.2元化成112角。112÷8=1414角=1.4元。在计算乙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7.2元化成72角,72÷5时有余数,所以再把7.2元化成720分,720÷5=144,144分=1.44元。甲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整数,只要在列竖式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生3:但是在计算7.2÷5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7.2看成7.20。

  【设计意图】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所以在本课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的能力,问题出现以后,要给学后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小数除以整数,就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

学生在学*新知识后,要尝试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虽然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够严密,但是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概括的能力,同扎实了本节课的双基教学。

  四、巩固练*、深化新知

  1、试一试7.42÷7=1.2÷5=13.8÷15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只大象重4吨,一条鲸鱼重145.6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多少倍?

  3、拓展能力!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3.4*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

  采用形式多样的练*,增强练*的兴趣。通过多样的分层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了练*效率。使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构建新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创设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点评: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提出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如,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怎么办,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做学生印象深刻。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精打细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校以及学生状况分析】

  大庆市直机关一小,是大庆市教育局直属的小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班级硬件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这里的学生生源来自城市,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本班的学生对于除法计算知识掌握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这就为学*本节内容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个班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这些同学能够很顺利学好本节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己经掌握整数的除法计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旧知,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并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己以学过的知识的思想。来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难点】

  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8盒牛奶元,乙商店买4盒赠一盒,也就是5盒元。

  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们看到两个商店牛奶的品牌一样,很容易会提出:去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这里以情境图出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这两道题都是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你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

  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元化成112角。1128=14 14角= 元。在计算乙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元化成72角,725时有余数,所以再把元化成720分,7205=144,144分=元。甲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整数,只要在列竖式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1 23 20

  生3:但是在计算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看成。1 .4 45)7 .252 22 02 02 00

  【设计意图: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的能力,问题出现以后,要给学后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小数除以整数,就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新知识后,要尝试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虽然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够严密,但是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概括的能力,同扎实了本节课的双基教学。】

  四、巩固练*、深化新知

  1、试一试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只大象重4吨,一条鲸鱼重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多少倍?

  3、拓展能力!一张课桌的面积是*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采用形式多样的练*,增强练*的兴趣。通过多样的分层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了练*效率。使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构建新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创设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 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提出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如,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怎么办,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做学生印象深刻。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除法的起始点,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精打细算”的情境,贴*现实生活,提出了数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性思差异,使学生了解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总结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最后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进一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巩固深化。

  学生分析:

  本校是当地规模比较大的学校,学生的素质总体比较好,大部分家长对学生能够进行相应的辅导,但是也有少部分的家长不能进行辅导。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时的学*中,我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互相帮助的完成学*任务。我们班有一少部分学生喜欢提前预*知识,所以在探究新知的时候,我采取让会的学生先讲解,教师再适当的进行补充。

  一、课题:精打细算课型:新授课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课时计划:

  1课时

  四、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六、教学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生活中李老师总是精打细算,现在李老师看到甲乙两个商店有两捆牛奶,它们的价格分别是11.5元和12.9元。你们猜猜,马老师买哪个商店的?为什么?

  2、出示两个商店不同的捆法,验证学生的猜测。问现在马老师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呢?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索小数除法意义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尝试进行计算。转化成整数来做,也可以直接用小数来进行计算,研究小数计算的`方法。

  2.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①依据情景内容,说说每个量的意思,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②学生列出算式:11.5÷5 =或者115÷5(说一说这个算式是怎么来的?) (学生能够初步感受两道算式的不同。)

  ②学生观察第一个算式与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 ③引出问题: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算呢?④学生尝试练*。(教师把典型解法板书在黑板上) ⑤学生自己在小组内交流算理。

  针对几种典型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讨论分析错误原因;针对正确的重点讲清以下几点:

  11除5商2余1,余下的1除以5,不够除怎么办?(把1个一化成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即10个十分之一,再和下一位上原有的5个十分之一合在一起,是15个十分之一,继续除。)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为什么?(当除到十分位,用15个十分之一除以5,商的3表示3个十分之一,应写在十分位上,所以在个位2的右边点上小数点)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

  一个是整数除法,一个是小数除法。

  第一个算式的商23表示的是23角,第二个商2.3表示的是2.3元。其大小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学会了小数计算,没有必要都化成整数进行计算了。

  乙商店每袋牛奶的价格呢?你准备怎样计算?通过计算你认为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12.9÷6=学生独立计算,计算后交流算法。练*:

  68.8÷4=

  63.24÷6=(用鼓动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挑战的欲望。“很容易错的。”)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讲算理。

  独立完成第3页的“练一练”。 小结

  说一说: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

  讨论得出: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思考:今天我们计算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学生自己通过讨论,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三)巩固反馈

  1.写出下列竖式中商的小数点。

  2、解决问题:

  (1)甲商店买袜子,6双一包,每包7.2元,乙商店同样的袜子5双一包,每包6.25元,如果是你,你买哪个店的袜子?

  (2)两包鱼子酱,每包里两袋,妈妈共付了4.30元,一袋鱼子酱多少元?(一般情况人民币只要保留两位小数即可。)

  (3)6个苹果共重1.26千克,张老师买这些苹果,共花了3.12元。你可以提出是什么数学问题?(一个苹果多少千克?一个苹果多少元?)

  2、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质疑。

  小结全课。这节课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即使小数除法的起点又是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的情景贴*现实生活,提出教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能在情境中观察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观察中感受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学*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薄弱,对于新知识接受较慢。课前预*要求学生复*之前学*的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老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顺便复*之前学*的内容,为新知识做好准备。什么是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乘法的计算方法?指明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精打细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情景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问题:哪家牛奶便宜?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法一:元角换算

  11.5=115角

  115÷5=21角

  21角=2.3元

  法二:逐步法

  11.5元=10元+1.5元

  10元÷5=2元

  1.5元=15角

  15角÷5=3角

  3角=0.3元

  2元+0.3元=2.3元

  三、比较竖式体会计算方法

  前两种方法都很好计算出答案但是太过于繁琐,我们来学*简洁一点的计算方法。

  四、尝试小结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同。

  五、再探竖式,确定方法,总结不同

  六、课堂小结

  小数除法的意义:两个乘数的积与其中一个乘数,求另一个乘数的运算。

  七、教学评价

  自我评价,同坐互评。今天学*如何,内容掌握如何。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课堂上我以学生学过的整数除法来引导学生思考,体会两者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一步步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方法。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6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

  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活动:分一分。(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1、出示12块糖。谁来把它*均分成4份?(生踊跃举手)(1)指名分一分。

  (2)师:你的动手能力真强。请问:

  ①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12 ?4=3(块)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12块糖*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出示一片饼干,怎么表示?(1片)*均掰成两半举起其中一半,用小数怎么表示?(0.5片)

  出示4.5片饼干,用小数怎么表示?(4.5片)现在老师想把它*均分给3个小朋友,你能帮帮我吗?(生踊跃举手)(1)指名分一分。

  师:谢谢你帮老师解决难题。这位同学分的方法(先分3片整的,然后把剩下那个整的掰开,再分3个0.5片)不知你注意到了吗?等会咱们请他讲讲道理。

  (2)提问:①谁会用算式表示?

  生:4.5?3=1.5(片)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表示:把4.5片饼干*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3、观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生1:相同的地方:都是除法算式。

  生2:不同的是第一个算式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个算式被除数和商是小数,除数是整数。

  生3: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这两个算式都是根据“每份数?份数=总数”,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得出的算式。生4:整数和小数的*均分都用除法。

  师:这几位同学说的都很好。根据第三位同学说的,你再往下想想,还能得出什么?生:小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师:你的脑子转的真快。现在老师要看看谁观察的最细心。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61页情境图。

  2、细心观察,你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充分交流)

  3、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生1: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生2:乙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生3: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师:谁来说说第一个问题怎么列式?(11.5?5)第二个问题怎么列式?(12.9?6)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都是除法算式。

  生2: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对,都是小数除以整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板书:小数除以整数

  师:还有吗?想想这两个算式都是根据什么列式的?生:都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用除法列式的。

  4、讨论: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师:你们都说对了。我也说一句:甲商店11.5元,乙商店12.9元,甲商店花钱少,所以甲商店便宜。我说的对吗?为什么?生:不对。因为“便宜”是用单价比的。

  师:看来,在生活中你是一个很会精打细算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算算甲、乙两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板书课题:精打细算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索11.5?5的得数。(以“元”为单位转化为以“角”为单位)

  (1)小组合作,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

  (2)指名板演,并试讲算理。

  生1:将11.5元转化为115角,用整数除法的法则算出结果后,在转化为以“元”为单位的数。

  生2: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列竖式计算。

  师:第一位同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整数除以整数)解决新问题(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今天我们重点来看看小数除以整数怎么计算。(请这位同学试着讲讲算理,教师及时补充。)

  师课件演示并补充:11元*均分成5份,每份2元,余1元;1元等于10角,10角加5角是15角,15角*均分成5份,每份是3角即0.3元;2元加0.3元是2.3元。也可以这样理解:11除以5商2余1,1个一等于10个0.1,10个0.1加5个0.1是15个0.1,15个0.1除以5是3个0.1即0.3,2加0.3是2.3。(3)小组讨论交流:被除数是几位小数?商是几位小数?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课件演示)

  通过交流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求出12.9?6的得数。(以角引分,以元为单位转化为以

  分为单位)

  (1)你能用刚才第一位同学的方法求出12.9?6的得数吗?生1:我发现12.9元转化为129角后,除法竖式中有余数。

  师:人民币单位除了元、角,还有什么?(分)你可以怎么办?自己试一试。

  学生试做,汇报算法。

  (2)请你用刚才第二位同学的方法求出12.9?6的得数。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针对性的指名板演,并试讲算理。

  师课件演示并补充:12元*均分6份,每份2元;9角*均分成6份,每份是1角即0.1元,余3角;3角也就是30分,30分*均分成6份每份是5分即0.05元;2元加0.1元再加0.05元是2.15元。也可以这样理解:12*均分成6份每份是2;9个0.1*均分成6份每份1个0.1,余0.3;0.3也就是30个0.03,30个0.03*均分成6份每份5个0.01即0.05;2加0.1再加0.05是2.15。(3)小组讨论交流:小数部分有余数时怎么办?

  生: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因为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请你把两个算式一起看,商中小数点的位置和商是几位小数有关吗?和谁有关?

  生:无论商是几位小数,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3、同桌说一说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指名汇报,教师课件演示。

  4、组内说一说:小数除以整数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再全班汇报。

  师归纳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法则计算;在除法竖式中,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的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的末尾添“0”再继续除。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学以致用。

  现在我们请刚才分饼干的这位同学再来演示一下,请你细心看他是怎么分的。(请生演示)请你列出竖式,并用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试着跟同桌讲一讲算理。

  同桌合作讨论,指名试讲算理。

  2、课件出示练*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学困生及时给予单独辅导。

  3、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坠毁事故的报道),你有什么想说的?(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会吸取教训,在生活中做一个细心的人。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都很好,你认为今天这节课你的表现哪些地方让你满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

  〖教学设计〗

  一、 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

  二、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交流方法:

  1、估算:11.2<8×2

  2、积的小数位数( )×8=11.2 一位小数

  3、元转化为角,转化整数乘法。

  *题:甲商店8瓶牛奶11.2元,乙商店买四赠一,四瓶牛奶7.2元。问哪家商店卖的便宜?

  甲商店 11.5元=112角 11.2÷8=1.4(元)

  乙商店 7.2÷5=1.44(元)

  答:所以甲商店卖的便宜。

  4、商不变的规律。

  2、讨论:

  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3、总结: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三、巩固练*

  第61页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有问题及时解决。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8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除法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属于本册教材第五单元小数除法的内容,属于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创设了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自然引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本节课为以后进一步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学校以及学生状况分析:大庆市直机关一小,是大庆市教育局直属的小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班级硬件齐全,每个教室都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这里的学生生源来自城市,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具备一定的知识量,学生的思维比较灵活。本班的学生对于除法计算知识掌握比较好,基础知识扎实,这就为学*本节内容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另外这个班的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相信这些同学能够很顺利学好本节知识。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己经掌握整数的除法计算,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利用旧知,在复*旧知的基础上,在教学中要以旧引新,引导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并要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己以学过的知识的思想。来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力目标: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教学重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8盒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4盒赠一盒,也就是5盒7.20元。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当学生们看到两个商店牛奶的品牌一样,很容易会提出:去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设计意图:这里以情境图出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数学信息、并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甲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11.28;乙商店每盒牛奶的单价是:7.25。这两道题都是小数除法,怎样计算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你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最后全班汇报。学生的算法可能有以下几种: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11.2元化成112角。1128=14 14角=1.4元。在计算乙商店每盒牛奶多少元时,先把7.2元化成72角,725时有余数,所以再把7.2元化成720分,7205=144,144分=1.44元。甲商店的牛奶便宜。生2:我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整数,只要在列竖式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1.48)1 1.283 23 20生3:但是在计算7.25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7.2看成7.20。1 .4 45)7 .252 22 02 02 00

  设计意图: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参与的能力,问题出现以后,要给学后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三、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自己想办法,小数除以整数,就可以按照整数除法计算,只要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新知识后,要尝试让学生进行归纳性的总结,虽然学生的语言可能不够严密,但是经常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及概括的能力,同扎实了本节课的双基教学。

  四、巩固练*、深化新知

  1、试一试7.427= 1.25= 13.81

  5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只大象重4吨,一条鲸鱼重145.6吨。鲸鱼的体重是大象的多少倍?

  3、拓展能力!一张课桌的面积是23.4*方分米,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采用形式多样的练*,增强练*的兴趣。通过多样的分层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提高了练*效率。使学生能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能应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根据学生已有的旧知构建新知,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在教学时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他们创设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主动探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有效的指导。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能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学*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的愿望。

  2、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3、引导学生提出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如,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怎么办,通过讨论由学生自己解决,这样做学生印象深刻。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

  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与交流的情感品质。

  教学重难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

  法。

  教学流程

  (一)复*旧知:

  1、昨天,淘气用115元买了5副羽毛球拍;小红用126元买了6副羽毛球拍,谁买的便宜?

  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汇报,如何计算的。是整数除法)

  2、下面的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0.80

  12.90

  0.030

  200

  58.0

  3、相信你一定能填对。 0.5里有()个十分之一。

  0.3里有()个十分之一,也就是有()个百分之一。

  (二)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老师的宝宝就喜欢喝这种牛奶(出示牛奶图)可是附*两个商店正在搞活动,你们帮老师参谋一下该买哪家的?为什么?

  生1:买甲商店的,因为11.5÷5大约是2元多,我感觉已经很便宜了。生2:算一算就知道了。

  2、师:两个商店牛奶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呢?谁先来列式?生:11.5÷5

  12.9÷6师:这两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何不同?生:以前学得是整数除法,现在出现小数了。

  师:现在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尝试算一算。(教师巡视)师:有问题或遇到困难了吗?生:11.5÷5=23生:11.5÷5=2.3他们谁说得对呢?带着你们的疑问打开61页阅读。学生自主学*。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

  生:在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师:不错,还有吗?12.9÷6算到9除以6商1余3怎么办?生:在3的后面补“0”继续算。师:为什么可以补“0”继续算?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老师看你们学得很好,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生:愿意。

  出示练*题:82.8÷4,3.15÷3

  教师巡视发现3.15÷3出现问题。

  学生集体交流,说说计算过程。重点是3.15÷3两种结果1.5和1.05对比,让学生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对,哪个错,说明理由。

  (三)巩固练*

  1、课后:试一试

  2、根据291.6÷18=16.2直接说出下面各算式的商。 2916÷18=

  29.16÷18=

  (四)课堂小结

  请你谈谈今天课堂上的收获或感想吧!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0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已有知识经验,为后续学*小数除法奠定基础,同时也鼓励学生尝试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

  导学3:尝试直接用笔算的方法算一算,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钱?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学生自主学*,尝试列竖式:甲商店每袋牛奶的单价是:11.5÷5;这是一道小数除法的问题,怎样计算呢?面对一个新问题,同学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和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先想办法。

  预设:

  生1:在计算甲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时,学生会列出11.5÷5,并想:先把11.5元转化成115角,115÷5=23,23角=2.3元。

  生2:我发现小数除以整数,就象整数除法一样,只要在列竖式计算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

  导学2与导学3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进行。针对学生个性化自主学*的特点,学生会统整思考并自主解决问题,选择怎么样的方法?主要取决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充分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解决新问题,导学问题的隐性价值注重了对算理的理解。通过尝试笔算,进一步体会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采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尊重了学生差异性的特点。

  导学4:阅读教材第61页“乙商店”,尝试在下面算一算,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再比较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预设:学生可能会列竖式,用笔算的方法计算。

  通过比较发现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成1:若有学生继续用转化成整数的方法计算,老师要适当点拨,鼓励学生。

  在转化成整数计算时,先把12.9元化成129角,129÷6时发现仍有余数,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可以把12.9元化成1290分,1290÷5=215,215分=2.15元。

  生成2:在列竖式计算12.9÷6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应在余数后面补0再继续除,因为在小数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可以把12.9看成12.90。

  生成3:在列竖式计算12.9÷6时,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可能无法再计算下去。(因为不够分了)

  【设计意图】

  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当提出129÷6时,当遇到有余数时怎么办?促使学生进一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做进一步转化,并能顺利解决问题;当遇到竖式计算仍有余数无法继续算下去时,可引导学生将它继续十等分,分得更小的单位。通过对生成问题的正确把握,突破难点,强化了学生迁移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更好的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组内交流,展示分享

  预设1:学生大约用8分钟时间

  合作交流、板书,组长分工,准备展示分享。

  预设2:教师在学生准备好的同时,采取报道站的方式确定小组板书内容。

  【展示交流】

  同学们,自主学*时间到了,准备好了吗?下面按报道站的顺序,分享一下我们的学*成果吧!

  预设:各组按导学问题的顺序到黑板上展示分享,分工讲解自己的思路。

  【设计意图】

  体现在教师帮助下的交流、展示分享,教会学生如何分工、如何准备、如何展示分享……由于学生还比较小,学*的各个环节、方式方法需要老师的引导与帮助,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展示与交流,体现出指导性。

  四、学以致用,反馈提升

  【达标反馈】

  1.完成教材第61页“试一试”。

  7.42÷7

  8.2÷5

  15.9÷15

  【设计意图】

  通过练*巩固,进一步对小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巩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及时发现错误,并加以分析改正,积累错误经验,巩固学生的.运算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检验、反思能力。

  两袋苹果,第一袋9千克,卖81.9元,第二袋15千克,卖138元,买哪种更划算?

  预设:完成随堂练*内容,并补充了一道实际问题。确保有限的40分钟,实现有效为前提,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追求课堂的高效。

  【设计意图】

  补充这样一道现实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教学实现了算用结合的效果,为学生建立了“数学有用”的观念,提升了数学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

  同样的橡皮,甲文具店买3送一共需3.6元;乙文具店买4送一共需6元;丙文具店买5送一共需9元,哪家更划算?

  【学教反思】

  本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还有哪些收获?我的不足之处有哪些?还有哪些问题?在与同伴交流、合作中我有哪些感受?师生总结。

  【设计意图】达标反馈,与追求层次化的传统练*设计有所不同,本课重点随堂练*。达标,不仅能检验知识目标达成情况,还能为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巩固新知的同时,更要注重积累分析错误、纠正错误的经验,这是分享式教学的重要思想之一。反思,传统教学通常反思本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在分享式教学中,反思成为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的一个具体表现。反思包括师生共同反思,反思内容包括学到了什么知识,还包括在研究过程中情感体验,特别是掌握了什么方法,形成了怎么样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每节课可以个人总结,也可以小组总结,同样包括教师的感受与收获,实现现实意义的教学相长。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小数除以整数。(教材2—3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笔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校买了8个足球,花了44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学生用竖式计算,说说为什么用除法,怎样进行除法竖式计算。

  2、竖式计算:

  117÷3 996÷12

  3、创设情境:

  1)生活中,张阿姨是个精打细算的的人。 2)板书:精打细算3)出示情境图:

  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张阿姨会遇到什么问题呢?(去哪家买便宜)

  要想知道哪家便宜,就要知道什么?(家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乙商店每袋牛奶多少钱?)

  二、自主探究

  1、怎样列式?

  师板书:

  11、5÷5

  12、6÷6为什么用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2、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3、尝试计算。

  4、汇报计算过程,教师适时点拨。(方法不一)

  5、重点讲解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注意: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6、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7、师生共同完成题目“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

  三、课堂练*相关练*册。

  四、课堂小结。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小数除法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2、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五、作业。练*册。

  六、板书设计:

  (小数除以整数)

  11、5÷5

  12、6÷6

  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2

  【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除法的意义,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除到小数部分仍有余数时添0继续除;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要对齐

  【导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发现问题

  师:生活中李老师总是喜欢精打细算,让我们一起走进两家商店:(白板)出示教材主题图:甲、乙两商店的牛奶销售情况。

  师:从图中看到什么了?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

  生:可能会回答:甲商店5袋牛奶11.20元,乙商店买5袋赠一袋,也就是6袋12.9元。

  生:很容易会提出: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这一问题。

  生:也可能提出:一袋牛奶分别是多少元钱?等问题(课堂生成)

  师: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共同解决“买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呢?”板书课题:精打细算——小数除法(一)。

  明确目标:看到这个课题和这幅主题图,你能猜想到我们今天将要学*的相关知识是什么

  吗?

  预设:生:可能会回答: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方法。

  【设计意图】

  从生活情境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拉*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喜欢数学成为可能。能根据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巧妙落实、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四能”的要求。学生在这一环节,容易提出多种相关问题,针对生成的问题,老师要积极引导,有效利用课堂生成的资源。积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目标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谈话:自主学*之前,我们共同看“自学指导”。(白板课件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1.阅读学*过程中的第1-4题。

  2.根据导学问题,先尝试自主完成。

  3.然后组内交流,解决存在的问题。

  4.小组分工合作,同时板演、练*讲解,作好展示准备。

  在自主学*之前给大家一个温馨提示:请你在梳理时,用最简洁的方式,在学案上写一写、画一画、不懂的用“?”做上标记。

  预设:学生大约用6-8分钟时间自主学*。(独学与对学)

  导学1:观察教材第61页主题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办?说一说。

  预设:

  生1:通过观察主题图,知道甲商店5袋牛奶是11.50元,乙商店5袋送一袋12.90元(或者说6袋牛奶12.90元也可以。);

  生2: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3: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先分别求出两个商店每袋牛奶多少元,再进行比较。

  生4:学生可能会“估计”出两个商店牛奶每袋约多少钱。(虽然后面安排了这个导学问题,但针对学生生成的问题,老师有必要适度、适当的评价鼓励。)

  ……

  【设计意图】虽然本问题在情境引入时已经有提及到,但我们仍然建议学生要经历这个信息、问题的梳理过程。本问题旨在让每个学生通过自主学*、同桌对学、经历完成阅读文本,读懂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并简要记录在学案上,培养学生记录学案的能力,创造学生的自主学*空间。

  导学2:

  阅读教材第61页“甲商店”,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如何计算一袋牛奶多少元钱?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

  预设:(在思考“导学1”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会想到“甲商店”一袋牛奶要多少元钱呢?学生可能会想到如下方法: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3

  指导教师:

  设计教师: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⑴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

  ⑵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要渗透的内容)

  2、内容前后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三年级下册《元角分与小数》和本册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课中建立的算法是紧接着学*“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基础;同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都要利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因此本节课更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重要基础。

  3、学生学*时可能的困难

  ⑴“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易于模仿,能够记忆并借以应用解决问题,但是对于“为什么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多数不够关注,不易自明。

  ⑵被除数是小数,除法竖式中首次出现了小数点,对于竖式如何规范书写,学生需要顺应的过程。

  ⑶主题情境中出现了“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多数学生尝试着独立解决并不轻松。

  ⑷学生对于计算缺乏兴趣,而小数除法涉及到的运算很多如乘法减法,因此学生更容易出错,而且出错的原因也很多,常会出现累积错误。教师要正确辨析,紧扣教学的重点进行纠错。

  4、学生学*的兴趣、学*方式和学法分析

  学生对“购买牛奶”这个生活情境和“到哪个商店购买更划算”这一现实问题感兴趣,但是对由现实问题抽象出的数学算式的计算相对来说兴趣较低一些。

  学生的差异现实存在,多数学生能够以自主学*的方式探索算法,但小部分学生则缺乏自主探索的能力,需要在小组交流中倾听、模仿,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引。

  二、我的思考及构想

  教学时紧扣两点“价值”和“算理”,体会到“实用价值”所在,便有了驱动,理解了“算理,”算法便有了根基。抓住一条主线——学生认知的轨迹“由直观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循着这一轨迹,创设活动、设计教学、引领生成。凸现两大数学思想“转化”和“类推”,建构算法。

  1、突出转化的思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除以整数”,将小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学生不仅可以借此直接解决主题情境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借助整数除法的算理类推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实现迁移。在类推的过程学生学*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素养和活动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后续学*中,“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更需要借转化这一策略将其转化为本节课的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内容,以本节课中思想方法的渗透促进新一轮转化的形成。

  2、体现数学化的过程

  ⑴让学生参与情境,经历横向数学化的过程。

  创设“买牛奶”的情境,“货比三家精打细算”为老师提建议“到哪家去买?”有趣又具有挑战性,将学生吸引到主题情境中来。在讨论到“哪个商店买更为划算”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甲乙丙商店每包牛奶各是多少钱?”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是因为生活需要才产生的,显现出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⑵让学生自主探索,体会纵向数学化的过程。

  学生在此前已经理解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多能较为熟练地应用,已积累了一些的探究经验,初具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同时也接触过转化的思想。鉴于此,立足学生的知能基础,创设相对自由的探究空间,提供较为充分的探索时间,实现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究采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学生个体先独立思考,在充分感知尝试的基础上,组内交流算法,倾听、讨论,全班汇报交流、完善。促就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过程中,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小数除法,掌握算法。

  3、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弹性设计。

  商的小数点的定位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学生自己理解并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的路径有这样一些可能:直接利用人民币,11.5元11元*均分成5份,得2元还剩1元,1元和5角合成15角,15角除以5等于3角,3角就是0.3元,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最为直观的一种方法;借助于图形,11个正方形和一个被*均分成10份,涂出其中的5份,将这些图形*均分成5份,得出2个1和5个十分之一,合成1.5,这样的思考过程呈现的表象显然比之人民币已更进一步;根据小数的结构想到11.5是11个1和5个0.1利用数的组成直接完成分的过程,这是课中力求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探索想要实现的。

  学生的普遍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不尽相同,个体差异现实存在,对于一部分知能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直观表象是理解算理不可或缺的支撑。在本册小数加减法乘法的学*中均呈现出数形结合的方法,在新世纪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中同样借力于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可见数形结合呈现直观表象是新知建立的一个支点。基于这样的考虑,弹性设计教学,根据学生课中的表现,适时运用或渗透数形结合的方法,直观操作感知分的过程促使更多的学生较为完整清晰地描述出计算的过程,明确商的小数点如此定位的缘由,真正理解算理。

  4、渗透估算意识,帮助理解算理。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考量,课始创设情境之后,增设一个教学环节“估一估每个商店的牛奶单价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借助于已有的估算方法估出甲乙商店的牛奶单价都是2元多,丙商店的牛奶单价是3元多。通过这个环节既实现对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也可借估算孕伏小数除法的算法“先用整数部分去除”,同时商的大致取值范围的确定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的小数点的定位。

  三、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小数除法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

  2、借助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现理解并正确掌握计算的方法,(①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②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不能除尽,要添0再除。)

  3、能利用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与之相关的生活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活动中培养、进一步发展观察比较、类推等数学学*、探究的能力,提升自主探索、协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过程

  ㈠课前谈话

  从购物这个话题引入。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课始形成宽松融洽的气氛,激活学生学*的内驱力。

  ㈡创设情境

  1、情境激疑。出示主题图画面(牛奶促销广告)甲商店11.5元5包,乙商店12.6元6包,丙商店25.2元8包。

  学生交流观察获取的信息。

  师:同样的牛奶,到哪家商店去购买好呢,帮老师出出主意。

  2、引出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交流中达成共识:比较三个商店的牛奶单价,即每包牛奶的价钱各是多少。

  ㈢探索算法

  1、引导估算。

  师:看一看,估一估,每个商店的牛奶单价大约各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得出甲商店大约2元多,乙商店也约是2元多,而丙商店的单价大约是三元多。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说明:首先排除丙商店,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真的要这样货比三家,精打细算。(揭示课题:精打细算)

  师:甲乙哪个商店的牛奶更便宜些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估算的结果又为学生自己尝试着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2、探索算法⑴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列出解答这两个数学问题的算式:11.5÷5 12.6÷6师:观察这两个除法算式和以前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引出小数除法。(板书:小数除法)⑵初探算法

  ①独立思考。学生尝试计算11.5÷5,教师巡视了解解答情况。

  ②汇报算法。可能出现算法1:将11.5元换算成115角,然后用115÷5列竖式解决。算法2:口算出答案11÷5=2元余1元1.5÷5=0.3元,2+0.3=2.3元算法3:直接列竖式11.5÷5汇报时引导学生尽可能具体地描述出自己的想法,在交流算法1时,教师可评议:将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运用学过的整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了不起。如果学生汇报出算法2,教师指导其说出思考的过程。重点引导观察算法3,发现这个竖式与第一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引出商上的小数点,教师用红笔着重描出。

  ③理解算理。

  组织思考。师:想一想为什么要在此处点上小数点?

  学生可能会说出:先将11元*均分成5份得2元,再将剩下的1元和5角合起来是15角,15角*均分成5份得3角,3角用元作单位就是0.3元,3要写在十分位上,所以要点上小数点。还可能会从小数的组成上来说明:11个一除以5等于2个一,还剩1个一和5个0.1,15个0.1除以5等于3个0.1,因为是3个0.1所以要写在十分位上。指引该学生用教具来进行操作再现分的过程;指定其他学生看着算式描述计算过程,在其中教师规范竖式书写。

  引导比较。师:观察这两种竖式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你更喜欢哪一种?使学生明确第二种方法更为简洁。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借助于教师的引领让学生主动去表达、比较、发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对算法的初步感悟。

  ⑶尝试应用。

  ①建议学生用第二种方法算出乙商店的牛奶单价,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同位交流。

  ②指名描述计算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3、建构算法

  ①师:刚刚的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解决,哪个商店的牛奶更便宜些?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又运用到了新的数学知识,小数除法,观察回顾12.6÷6和11.5÷5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出计算的步骤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不同在于商出现了小数,只要将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如果学生有这样的发现,教师充分肯定。

  ②反馈练*:20.7÷9 18.9÷9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订正。

  ㈣巩固拓展

  1、设疑引思。师:刚刚我们估算出丙商店的牛奶单价约是3元多,究竟是多少,同学们有信心将准确的价格计算出来吗?

  2、自主探索。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探究情况。

  3、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解决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学生可能会说出将4角看成40分,在4的后面添上一个0,40分除以8等于5分。也可能会有学生说出4表示4个0.1,4个0.1,就是40个0.01,添上一个0再除。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评议后说明: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就可以像这样添上0继续除。

  4、反馈巩固。学生独立练*8.2÷5和7.42÷7指定两名同学板演,重点组织评议7.42÷7的计算过程,教师适时追问:十分位上的零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设计意图]情境的延续,同时解决的新问题具有挑战性,新一轮的探究让学生学*的热情再次得以激发。

  ㈤总结延伸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交流学*的收获,评价自己的表现。注:作业和板书暂略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书》第61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2)、利用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如何试商。教学过程:

  一、知识铺垫: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索小数王国的奥密。可是国王说:在探秘之前,我们必须要闯过两关才可以,同学们有信心闯关吗?师:老师听到你们自信的声音。

  第一关:下面各数中哪个0去掉后,数的大小不变。(课件1)

  7.10

  15.20

  200

  0.070

  1.010

  2.0师:恭喜大家顺利闯过第一关,闯过第一关你们得到哪些启发.总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师:第二关,我说你答:

  0.5是()ge0.11.5是()个0.1

  0.3是()个0.1也就是()个0.01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棒,两关我们都闯过了,小数王国的大门向我们敞开着,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精打细算

  师:你来猜一猜,小数国王要告诉我们什么?生:告诉我们生活中一定要“精打细算(课件2)”.

  师:在精打细算时,我们要用到”小数除以整数”的知识,这也是本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板书小数除以整数)师:请大家看屏幕,(课件3)仔细观察图片,你从上面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观察信息并汇报。师:你观察得很仔细。

  师:两家牛奶的质量相同,哪个商店的牛奶更便宜?这里的“更便宜”指的是什么?实际上就是要看一看哪家的牛奶单价低。哪家低,哪家的牛奶就便宜。师:谁会列式?

  生:甲店每袋牛奶多少元?用11.5÷5乙店每袋牛奶多少元?用12.9÷6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生:这两道的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师:估一估两家牛奶的单价大概是多少元?生:估计两元多一点。师:你是怎样估的?生:

  师:这个结果只是大家估计的,并不一定十分准确,要想知道哪家牛奶更便宜,我们需要确切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以便解决我们到底应该去哪家买牛奶这个问题?

  三、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价格,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先尝试计算,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师:这道题有多种解法,有了第一种方法后,再思考其他方法?(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学生:交流,汇报,指名板书。

  老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加简便实用。(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学生:一致认为列竖式计算。你是怎么计算的?商2表示什么,联系原题11.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小数点为什么要点在这里?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点小数点的

  2时候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

  (可能有多种理解:

  1、将11.5元*均分成5份,先将11份*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下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2也可以从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十分之一,一共是15个十分之一,*均分成5份,每份是3个十分之一,因而小数点应在3的前面,教师视学生情况进行引导阐释。)

  2、师:我们来看大屏幕(课件4)演示计算过程,再来看一看这道题的计算过程,思考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1)引导学生总结: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按照整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2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7、学生尝试计算乙商店牛奶的价格,有疑问的则小组交流,

  师:甲店牛奶的价格我们计算出来了,那么乙店牛奶的价格是多少呢?生自由做题,允许同桌讨论,师巡视指导。并请做好的同学上黑板演示。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总结: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师:评讲生的板书。12除以6商2,点上小数点,9除以6等于1余3,怎么办?生:在余数3后面添上1个0师:这样可以吗?会改变被除数大小吗?那为什么我们以前学的整数除法就不可以随意的在被除数的末尾添0生:因为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除到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时,我们可以在余数末尾添0继续除。(这个3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3是表示3个十分之一,30个百分之一。)

  师:因为2.30元>2.15元,所以乙店的牛奶便宜一些。所以我们要买乙店的牛奶。如果我们不精打细算,就不知道哪家牛奶更便宜。因此,生活中一定要精打细算。

  9、集体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师:思考,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A按照除数除法法则去除。B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C除到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时,可以添0继续除。

  3老师真偑服你们,本节课学*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你们都总结出来了。四巩固练*、延伸拓展

  师:好了规则总结出来了,那么本次探秘之旅的主要任务也就完成了。你们发现了吗?实际上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以便更好地生活。下面我们就应用所发现的奥秘去解决问题。(1)列竖式计算:

  7.42÷7=

  8.2÷5=

  15.9÷15=(2)同时请三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3)其他同学的结果跟他们一样吗?不一样,认真想一想,哪个地方马虎?错在哪里?(4)教师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明确,当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商就用0占位。 2森林医生:

  你们看大树朋友生病了,急需救治。让我们来做一次小医生好吗?谁愿意帮助大树恢复生机了,不要着急,做医生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一定要仔细观察,确诊之后,再医治。生:找出错误,解释原因并改正。

  师:看,本来已经枯萎的大树,经过你们的医治,恢复了勃勃生机,你们真能干。 3实际应用:

  森林医生告诉我们,计算时千万不能马虎,否定会就会出问题,下面我们就以一种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反馈: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说你记忆最深刻的地方。

  师:今天我们探讨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王国还有无数的奥秘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中,踏实的学每一样知识,严谨地对待每一个问题。板书设计:

  精打细算小数除以整数

  11.5÷5= 2.3元

  12.9÷6=2.15元竖式:

精打细算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P61精打细算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数除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既是小数除法的起始点,又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材创设“精打细算”的情境,贴*现实生活,提出了数学问题“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引导学生对此展开研究,在交流时,尊重学生个性思差异,使学生了解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在总结比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与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相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如果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可以添0再继续除。最后将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进一步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巩固深化。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教学关键:弄清楚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设计:

  一、复*引入(7分钟)

  1、(3分钟)昨天,淘气逛商店的时候,“用432元买了8个足球,每个足球多少钱呢?用816元买了8套运动服,运动服每套多少钱?”你能帮淘气算一算吗?(汇报,如何计算的。是整数除法)(投影)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用竖式解决问题,复*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为小数除法的学*作好铺垫。)

  2、(2分钟)今天淘气打算去买牛奶(出示主题图)

  你猜一猜淘气会买那个商店的牛奶?为什么?

  生1: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甲商店的,因为11.50÷5大约是2元多,我感觉已经很便宜了。

  生2:我猜测淘气可能会买乙商店的,因为乙商店虽然总价高一些,但是可以有六袋,我觉得比较合适。......

  (学生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判断方法,这样充分看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基础的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只要他说的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估计、猜测,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3、(2分钟)师:现在大家的意见不太统一,如果两个商店的牛奶质量一样,你觉得淘气应该买价格高的还是价格便宜的牛奶?

  师“如果品质相同的话,我们自然要买便宜的,因为要精打细算嘛!

  师: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计算一下每个商店牛奶的价格,谁会列算式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11.5÷512.9÷6

  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

  (总价÷数量=单价)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与我们以前所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们有什么特点?

  生:这两题的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

  师: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就叫做“小数除法”(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设计意图:统一学生的认识,引入新知,渗透“生活要精打细算”的思想。)

  二、探索新知(20分钟)

  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呢?现在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并且尝试计算。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7分钟)

  师: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10分钟)

  生1:我们组在计算甲商店中每袋牛奶的价格时,先是把11.5元转化成115角,然后用“115÷5=23(角)”最后再把23角转化成2.3元。在计算乙商店的牛奶价格时,我们用的是同样的方法。先把12.9元转化成129角,129÷6=21(角)......3(角)因为有余数,于是我们就把12.9元转化成1290分,1290÷6=215(分),215分=2.15元,2.3元〉2.15元,所以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生2:我们发现可以用小数直接去除以整数,只要在竖式计算时,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

  生3:这样计算到“12.9÷6”时,除小数部分的时候还有余数,我们还不知道该怎么办,请大家帮助我们。

  生4:我们可以帮助你们,当除到小数部分还有余数的时候,可以在余数的末尾补“0”,然后再继续除。因为小数的末尾添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你们真了不起,有这么多想法,大家比较一下,你们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

  生:竖式计算。(学生也可能会说其他的方法)

  师:我们大部分同学会认为竖式计算比较简便实用,现在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写出竖式,大家也试一试用竖式解决这两个题目。(指名两生板演,其余学生写在课练本上。)

  集体交流订正,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到小数部分有余数时,可以添0再继续除。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究寻觅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但学生的语言不一定很规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2、(3分钟)教师板书:13.6÷812.5÷2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请两生到前面板演,其余学生自己练*。然后集体交流订正,并让学生说一说算法。

  (设计意图:及时进行相似题目的练*,对于接受快的学生有提高熟练程度的作用,对于接受慢的学生有逐步熟练的作用。)

  三、试一试(10分钟)

  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了,愿意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下,下面这几道题吗?

  1、先估一估,再算一算。(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估算可以让我们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7.42÷71.2÷513.8÷15

  题目分析:第一题是商的中间有0的小数除法;第二题和第三题是整数部分为0,除的时候还需要补0再除的小数除法,可以先放手给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再让学生讲明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相信学生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能迁移出类似的小数除法。如果学生对于练*不能全部接受,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估计每题的商,然后再进行计算。)

  2、根据5145÷15=343,口算下面各题

  514.5÷15=51.45÷15=5.145÷15=

  3、开放题:(根据时间灵活练*)

  小明在献爱心活动中,准备把72.72元零花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你认为小明会捐给()位小朋友,每个灾区小朋友()元钱。

  师:在今后的学*中,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伸出友爱之手,将自己的零花钱节省下来,捐给哪些需要帮助的学生。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

  四、总结反馈(3分钟)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或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况,对本节课进行多方面的反思与回顾,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数学活动课《快餐店》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一节课下来,面对学生接二连三的出呼意料的精彩的对话,我不由得为他们喝彩。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主动,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我心里有一种深刻的感受越来越鲜明——这不就是我们新课标所追求的吗?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

  一、巧改教材,使学*的内容更贴*学生的生活。

  小学生学*的有价值的数学应与他们的生活存在最*连接点、是思维最*发展区的数学。

  二、广挖素材,让数学从生活中来。

  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因此,数学教学应广泛挖掘各类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是从活生生的生活中来的。

  感兴趣的学*自然充满激情,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三、巧设题材,让数学到生活中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觉得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运用什么都不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本课教学的最终目标应该是:让学生通过上这样一节实践活动课,使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的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课标”的再学*、再实践,相信能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成长中创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