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幼儿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练*画直线、折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多种线条。

  2. 了解美发师的工作,尊重他人的劳动。

  活动准备:

  各种发型图片,彩笔每个幼儿1盒。.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欣赏发型

  1、出示发型照片,与幼儿一起欣赏。

  2、请幼儿说说:每张照片上是发型是什么样的?

  3、请幼儿说说妈妈、爸爸和其他家人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如:妈妈的头发烫成**浪,弯弯曲曲地披在肩上很漂亮;爸爸的头发很短是*头,很精神;......

  4、请幼儿之间互相观察发型,说说朋友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5、你经常去哪里理发?理解美发师的工作.

  二、探讨头发的画法

  1、欣赏画册《OK发型师》画面。讨论如何为光头人添画头发,用什么样的线来表现。

  2、幼儿看发型图样,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几种线条:直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说说哪种发型适合用哪种线条。短发适合用短直线来画,卷发可以用波浪线、折线、螺旋线来画。

  3、示范线条的画法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幼儿设计发型

  1、幼儿说说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发型,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线条绘画。从发际处开始向外画。

  2、教师提醒幼儿画时线条要一根一根紧挨着,直到将整个头顶部画满,要画的多,画的紧密。

  四、展示评价

  将幼儿的作品排列在一起,互相欣赏。

  启发幼儿给自己设计的发型起个别致的名字。

  请幼儿评出最佳“发型设计师”。

幼儿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幼儿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豆、扁豆、四季豆,学*比较它们的异同。

  2、学*剥大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只盘子,盘子里放大豆、扁豆、四季豆。

  2、晒干的'大豆若干。

  3、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

  2、秋天到了,豆宝宝们都成熟了,请大家来看看它们吧!

  二、观察豆的不同特征。

  1、出示图片,认识植株。

  2、分别出示三种豆,让幼儿观察,将植株与果实一一配对。

  让这三位豆宝宝找到妈妈。

  3、说说各种豆的特征。

  4、剥豆,认识豆荚和豆籽。看看里面果实。

  5、观察三种豆豆荚的不同。

  大豆豆荚小,绿色,上面有毛,摸上去比较硬、薄;扁豆的豆荚大、扁,有点紫色,摸上去较硬、较厚;四季豆的豆荚细长、绿色,摸上去厚、软。

  6、观察比较三种豆籽的不同。

  三、了解豆的食用部分。

  1、提问:“你们喜欢吃大豆的什么部分?扁豆和四季豆呢?

  2、小结:大豆剥了荚吃它的籽,大豆籽还可以晒干(出示干豆籽),做成豆腐、豆腐干豆浆—————————,扁豆、四季豆的豆荚及豆籽都能吃,因为它们的豆荚很嫩。

  3、教师小结。

  大豆、扁豆、四季豆营养好,大家都喜欢吃。

  四、师幼一起剥豆,然后将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幼儿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能通过品尝、触摸区分一些水果。

  2、知道水果有营养,喜欢吃各种水果。

  活动准备:1、幼儿每人带两种不同的水果,如:苹果、橘子、橙子、葡萄、梨、猕猴桃等等,每种水果洗净一些,切成小块插上牙签,放在盘子里。

  2、准备盘子放水果,人手一个小包。

  3、水果照片。

  活动过程:

  1、随音乐 “摘果子”律动,引出活动。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许多水果怎么样了?(成熟、丰收了)。我们一起来摘水果,说说你在果园里摘到了哪些水果?

  2、开“水果品尝会”,引导幼儿通过品尝区分水果。

  教师出示切好的水果,请幼儿品尝。

  教师请幼儿边吃边猜猜,自己吃的是什么水果?味道怎样?

  初步知道水果的不同吃法:剥皮吃、连皮吃、切开吃等

  请孩子将水果的原样放在对应的桌子上。

  3、通过游戏水果店,鼓励孩子根据触摸到的水果特征来辨别一些水果。

  我们摘了许多水果,那开个水果店吧,来买水果的小朋友只能摸不能看,要摸出自己需要买的水果,幼儿自选想“买”的水果,带上照片到水果店买水果。

  请幼儿谈谈“买”水果的经过,你摸到想买的水果了吗?是怎么找到的? 集体交流后请幼儿将水果放在前边桌上并再次感知水果的特征,体验水果是多种多样的。

  4、拓展幼儿有关水果的经验。

  除了这几种水果,你还吃过哪些水果?

  引导幼儿发现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看照片让幼儿了解秋天丰收的水果有多种多样。引导幼儿了解多吃水果是身体健康,有营养,解渴,还有维生素c。我们每天都要吃水果。

  5、延伸:有些水果还可以制作干果,有的水果皮还可以泡水喝、制作药、酿酒,有很大用处呢!

  6、结束。

幼儿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知道遇到问题要勇敢面对,并努力去克服问题。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3.体验自己解决问题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画片《乌鸦喝水》、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借助故事,引入主题。

  (1)欣赏动画片《乌鸦喝水》

  (2)你看到了什么?它发生了什么事情?它是怎样做的?

  2.互动交流,解决问题。

  (1)观看幼儿用书或PPT图画,讨论:

  ①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想一想该怎么解决?

  ②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当自己解决不了,可以求助他人帮忙。

  3.游戏活动,体验成功快乐。

  (1)5人一组领取任务卡,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2)任务卡内容:一组整理班级体育器械,二组整理班级种植园地,三组整理修补班级图书角,四组在班级内寻找到任务卡上的物品。

  (3)交流:你们是怎么完成任务?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

  小结:遇到问题并不要害怕,只要积极主动想办法就能找到许多解决方法,如询问、分工合作、坚持、努力、高量协调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活动延伸

  开展户外寻宝游戏。幼儿分组看地图在指定时间内寻找宝物,体会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幼儿绘画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幼儿绘画教学设计1

 奇特的房子

  执教:大四班顾静欢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观察各种奇特的房子,了解它们的特征。

  2.鼓励幼儿进取思维,大胆想象未来的幼儿园。

  活动准备:

  1.收集自我看到过的最喜欢、最异常的房子资料。

  2.各种奇特房子的PPT课件。

  3.幼儿在儿童乐园里玩充气房子的录像,房屋建筑师的采访录像。

  活动流程:

  自由介绍,经验分享——看课件,了解各种奇特的房子——看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大胆想象,设计房子

  活动过程:

  一.自由介绍,经验分享

  1.展示幼儿带来的有关房子的各种资料,幼儿自由介绍自我喜欢的房子。

  2.小结:你们找到的房子真多呀,有新房子和老房子,有*的房子和外国的房子,这些房子的形状不一样,造房子的材料也不一样,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二.看课件,了解各种奇特的房子

  1.风帆式建筑。

  美观。例,悉尼歌剧院。

  提问: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什么用?

  2.球形建筑。

  通风。例,日本绿化馆。

  提问:这个大足球里面会放些什么?我们上海有没有这样的球形建筑?

  3.会变色的房子。

  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提问:它有什么异常的本领?

  4.悬浮房子。

  空中住宅,使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造?留出下头的地方做什么?

  三.看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1.播放幼儿在儿童乐园里玩充气房子的录像。

  2.你们喜不喜欢充气房子?为什么?说说喜欢的理由。

  3.如果利用充气材料来造高楼行不行?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并谈论对策。

  4.播放采访房屋建筑师的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四.大胆想象,设计房子

  1.说说自我想象中的幼儿园。

  2.*室设计未来的幼儿园房子。

幼儿绘画教学设计2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学会画人的基本方法。

  2.幼儿能够养成主动细致观察的*惯。

  3.幼儿的绘画兴趣及自信心的培养。

  二、活动准备:

  1.各种绘画材料:水彩笔

  2.作业纸,人手一张3小人模型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激趣:教师谈话,经过谈话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娃娃小人)"此刻我请小朋友们和我一齐观察一下小人的头是什么形状?它的头上有什么?""身子是什么形状?胳膊是什么形状的?腿是什么形状的?""我们一齐来看一看,王教师拿的小人和我们大家一样,都有:头、身体、胳膊和腿。"(二)指导认知:引导幼儿画人能够从观察人的基本构造开始。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人的基本特征。

  "哎!小朋友,今日你们坐的那么好,教师奖励你们,咱们一齐来看电脑。"引导幼儿自我说出人物的基本特征。

  (1)小朋友你来看一看,这是人的头,头是圆形的,头上有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2)小朋友你看看头下头连着脖子,脖子是粗粗的,短短的。

  (3)你来说说腿比胳膊(长),身体比胳膊和腿(粗)。

  (三)复*巩固:幼儿用作业纸来进行绘画人物。

  进行作画,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常规的培养:"今日小朋友天绘画时,我们也明白画画的时候不说话。可是有个别小朋友今日在画画的时候,有点坐不住,今日原谅你,下次我们一齐看你的表现。"在绘画过程中及时鼓励幼儿。

  (四)迁移运用:展示作业,互相观赏,教师进行点评。

  小朋友们,咱们一齐来看看你们的绘画作品。比如,某某小朋友提高了,某某小朋友画的小人是长头发的······(五)扩展放松:

  幼儿能够在区角中找一找哪里有小人?你找到的小人是什么样貌?

幼儿绘画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观察各种奇特的房子,了解它们的特征。

  2.鼓励幼儿进取思维,大胆想象未来的幼儿园。

  活动准备:

  1.收集自我看到过的最喜欢、最异常的房子资料。

  2.各种奇特房子的PPT课件。

  3.幼儿在儿童乐园里玩充气房子的录像,房屋建筑师的采访录像。

  活动流程:

  自由介绍,经验分享——看课件,了解各种奇特的房子——看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大胆想象,设计房子

  活动过程:

  一.自由介绍,经验分享

  1.展示幼儿带来的有关房子的各种资料,幼儿自由介绍自我喜欢的房子。

  2.小结:你们找到的房子真多呀,有新房子和老房子,有*的房子和外国的房子,这些房子的形状不一样,造房子的材料也不一样,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二.看课件,了解各种奇特的房子

  1.风帆式建筑。

  美观。例,悉尼歌剧院。

  提问:它的形状像什么?它有什么用?

  2.球形建筑。

  通风。例,日本绿化馆。

  提问:这个大足球里面会放些什么?我们上海有没有这样的球形建筑?

  3.会变色的房子。

  随着天气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提问:它有什么异常的本领?

  4.悬浮房子。

  空中住宅,使城市绿化面积增加。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造?留出下头的地方做什么?

  三.看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1.播放幼儿在儿童乐园里玩充气房子的录像。

  2.你们喜不喜欢充气房子?为什么?说说喜欢的理由。

  3.如果利用充气材料来造高楼行不行?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并谈论对策。

  4.播放采访房屋建筑师的录像,了解充气房子的优点。

  四.大胆想象,设计房子

  1.说说自我想象中的幼儿园。

  2.*室设计未来的幼儿园房子。

幼儿绘画教学设计4

  设计思路:

  幼儿在日常的各类活动中经常会运用到不同的工具,如我班在美工活动中将牙签、吸管、回形针等等作为辅助材料,这些工具不仅帮助孩子完成了创作,还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为了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机会,我结合刮画这种常见且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绘画形式,设计了本次活动。

  目标:

  1、通过看看、找找、画画的活动,引导幼儿探究用不同工具刮画的方法。

  2、在活动中激发幼儿大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准备:

  活动前请幼儿自发收集不同的刮画工具,包括废旧材料;

  范例若干份(布置在绘画区域四周);

  已涂好的多色刮画底版若干份(教师示范大底版和幼儿用底版)

  活动流程:

  欣赏活动――演示与讨论――探索与创作――交流与评价

  过程:

  一、导入:欣赏活动

  1、幼儿自由欣赏刮画作品。

  (与幼儿共同观察画面内容如故事、物体、线条等,并说说刮画的方法。)

  2、提问:

  (1)这些美丽的画你觉得是怎么画出来的?

  (老师及时肯定幼儿:“小朋友刚才看得都很仔细,这些画都是刮出来的”)

  (2)那么猜一猜刮画的时候使用了哪些工具?

  二、演示与讨论:

  1、出示刮画工具,鼓励个别幼儿自选并演示刮画。

  2、继续提问:“瞧,朋友们用了哪些不同的工具,都刮出了什么?”

  (启发幼儿感知工具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刮画效果。如线条的粗细、色彩的变化等。)

  3、老师小结:原来这些不同的工具能刮得不一样,想一想你准备用什么工具刮画?

  三、创作要求:

  请试试用几种不同的工具刮画出你想到的故事、物体、线条。

  四、幼儿创作刮画,教师观察指导

  (1)激励幼儿大胆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刮画,结合生活、故事、玩具用品、线条等展开想象与创造。

  (2)指导个别幼儿运用工具,丰富刮画内容。

  (3)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五、交流与评价

  1、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画,说说你(你们)用了哪些工具刮画的?“

  2、评价刮画的不同效果。如:“这么粗的线条你用了XX工具画出来的,这么细得线条你用了XX工具来画的。”

幼儿绘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会议,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

  教学难点:

  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

  课前准备:

  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等。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的亲密合影,或者从报刊、杂志上收集表现人与人之间或动物间亲情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片。

  1展示自带照片,讲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2比赛:谁说出家庭成员生日多。

  3介绍动物家庭的感人故事。

  二、表演。

  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内容:

  1、三人离很远。

  2、三人搂在一起笑的很开心。

  (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人物间的距离,他们的眼神,动作等在画面中的作用。)

  三、认识新材料。

  吹塑纸(是一种轻质的发泡材料,结构疏松的,很容易在表面划出痕迹)。

  四、教师演示。

  1、在已画好稿的的吹塑纸上覆盖黑卡纸或白纸,将纸张固定好,以免错位。

  2、教师掀开纸的一边用笔蘸色在吹塑纸上填色。提问:还记得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对印)

  3、怎样才能像书中作品那样对印出清晰的轮廓?

  五、提出作业要求:

  1、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

  2、欣赏一组表现人或动物间亲情场面的图片

  六、作业步骤:

  1、构思

  2、制版(用软铅笔或一次性筷子刻板,没有把握同学可以先用铅笔画稿)

  3、对印(颜色先前后深)

  七、自主创作。

  引导学生,巡视辅导

  八、展示评价。

  将画与图比较:在哪方面对照片进行了在创作,效果怎样?

  九、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亲亲密密一家子

  你的家里都有谁?

  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

  最温暖、最甜蜜的表情是什么?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讲课时间: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设计1

  设计思路

  这学期来,我们将数学思维活动与幼儿园主题活动有机融合,并积极探索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策略,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地思考,快乐地学*,自主地成长。本节活动就是结合中班主题活动《朋友越多越快乐>产生的。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影子的特点,知道影子是与实物外形一样的。

  2、学*从上到下、从整体到细小的局部进行细致观察、比较观察,在此基础上判断并找出实物的影子。

  2、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卡(操作卡上的内容难度具有递进性),笔一支;

  2、教师的教学范图两大张,分别张贴于黑板两面,纸棒子一根,两只具有细微区别的毛绒熊玩具,红笔或粉笔一支;

  4、影子知识的准备。

  教学过程

  1、语言激趣导入,引出影子朋友。

  师:小朋友,我很想和大家做朋友,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愿意!)和你们做朋友真高兴!今天我还带来我的一个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呢?(师稍作左盼右顾寻找状。)1、2、3我的好朋友请出来!(此时,投影光亮,师站在光下摆出个美丽姿态,墙上立刻呈现影子造型。)我的好朋友是谁呢?(你的影子。)对喽!我的好朋友就是我的影子(如图1)。

  点评

  教师充满趣味性的语言配以恰当的体态语言,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当影子朋友突然出现于孩子眼前时,很多孩子们叫了起来,那样子兴奋极了。在幼儿开心的笑声中,活动自然导入到下一环。

  2、玩一玩,说一说,感知影子与实物的关系。

  (1)在玩中感知实物外形不同,影子也不同。

  师:谁愿意上来请出自己的影子朋友?(一次请四位幼儿上来,反复两次。)

  幼儿上来后,师念儿歌:1、2、3,影子朋友请出来!(当念到“请出来时”,打开投影灯光,墙上出现幼儿的影子。)

  师:这是谁的影子朋友?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因为那个影子和他是一样的……

  交换玩一次后师总结:原来影子朋友的形状和小朋友的样子是一样的;小朋友样子不同,影子朋友也就不一样(如图2)。

  (2)在玩中观察影子的细微变化。

  师:谁来了?(两只小熊。)仔细找一找!黄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白熊的影子朋友在哪里?你们怎么知道的?

  幼儿:黄熊大一点点,白熊小一点点;黄熊头上有一朵小花,白熊没花;白熊拿了一只小杯子,黄熊没拿杯子……

  师: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我们找影子朋友的时候,可以先看看它们的整体形状,然后再从上到下看一看它们身上有什么地方不一样,这样你就可以找出谁是谁的影子朋友了(如图3)。

  点评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有趣的影子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观察的方法。

  2、运用观察方法,共同寻找影子朋友。

  (1)师:小朋友,有只小狐狸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真着急!想请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愿意!)你们看!(出现一只小狐狸和许多与其相似的影子。)请小朋友来仔细观察。

  (2)稍等片刻后:“谁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

  师指着幼儿一致不同意的影子说:为什么它不是?(形状不一样:前腿往后……)并将此影子拿到旁边。

  师指着幼儿一致认同的两个影子(略有差异),说:“小朋友说这个是它的影子朋友,这个也是它的影子朋友,那让我们先比较一下这两个影子(分别将两个影子放在小狐狸的下面以便幼儿比较观察),先来看一看它(指着不是的那个)是不是小狐狸的影子朋友?比较比较看,从头到尾仔细看。(幼儿说“不是”后)问:为什么不是小狐狸的朋友?

  师:哦!小狐狸有长长胡须,而这个影子没有,所以不是它的朋友。那小狐狸的影子朋友就是谁呢?(幼儿齐指。)对,这才是它的影子朋友。(师用笔圈出来。)

  师:原来这两个影子只有胡须一点点不一样,还真难发现。看来我们观察时可要仔细(如图4)。

  点评

  运用小狐狸寻求帮助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幼儿内在的强者自豪感,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学*的积极性,提高了幼儿观察的专注力。为尽快帮助小狐狸找到影子朋友,孩子们很快运用了刚才学会的观察方法。

  4、运用观察方法,幼儿独立操作思考。

  (1)师:小朋友帮助了小狐狸,小狐狸真高兴!可是,这里还有很多东西也找不到它的影子朋友,也想请小朋友帮忙呢,你们愿意吗?(愿意。)

  (2)提出操作要求。

  师:你们看!是谁找不到影子朋友?(自行车、小蚂蚁、葫芦娃、小老鼠。)在找影子朋友前,老师提一个要求:请小朋友观察时要从上到下认真地看,还要一个一个比较地看,保持安静,自己想,这样才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朋友。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后,用笔把影子朋友圈出来。别找锗哦!不然它们可不高兴呢!现在拿出你的操作卡开始吧!

  (3)幼儿独立操作。(师要注意观察,暗示幼儿独立思考,并提醒动作快的幼儿注意检查。)

  点评

  在幼儿还沉浸于帮助小狐狸的热情中时,教师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卡,让幼儿继续发挥自己助人的积极性,独立运用观察方法操作思考。由于幼儿有委托帮助之任务,所以孩子们独立操作时非常认真,并能充分运用已有的观察方法左看右看,静心思考。

  (4)评价交流

  师:小朋友,你们找出来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它们吧!

  说第一个:师:快来告诉它,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同意吗?(画圈)为什么这个不是?(这一个没有座垫、铃的位置还和它不一样。)

  说第二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二个)观察真仔细!小蚂蚁的影子朋友就是它,(画圈)为什么不是它?(少一只手。)

  第三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第一个、第二个)现在有两种观点,先来看这个,它和葫芦娃一样吗?什么不一样?(头巾不一样。)这么一点点的地方不一样,找出来的小朋友真棒!

  第四个:师:哪个是它的.影子朋友?(有多种答案)先来看第一个,是吗?(不是,多条尾巴,耳朵不一样。打个叉。)再来看第二个,是吗?(不是,胡须不一样。)

  小老鼠的影子朋友是第几个?(第三个。)

  师:小老鼠的影子朋友可真难找,要在三个里面找一个。可是很多小朋友都找出来了,你们真棒!以后我们会在区域里面放一些更难的,请小朋友从四个影子里找出它们的影子朋友。你们可以去试一试,看一看谁最聪明。

  (5)修改自己的作业,教师作全面检查。

  师:小朋友,你都找对了吗?如果你做错了,可以在原来的上面打个叉,然后重新找出正确的影子朋友。做对的小朋友可以去和自己的影子朋友玩游戏。

  点评

  运用幼儿集体评价的方法,使幼儿逐步学会在互动中掌握独立判断自己操作情况的能力。幼儿在互动评价中,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特别想第一个告诉你它们的影子朋友是哪个。

  5、延伸:幼儿自由地和自己的影子玩游戏。

  完成的幼儿自由地去灯光下玩影子游戏。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数是幼儿早期数学概念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班幼儿是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数的形成的。本次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创设“鸟儿舞会”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学*兴趣,在有趣的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8添上1是9理解9的形成,学会点数9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指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学*9的的形成,知道8添1是9,能手口一致点数9以内的物体。

  2. 理解9的实际意义,正确认读数字9 。

  3. 愿意帮助别人,接受任务并能努力完成。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制课件。

  2. 三角形、正方形卡片人手各9张。

  活动过程:

  1.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看“鸟儿舞会”入场式,复*8以内的数。

  提问:舞会上入场的鸟儿有几只?小喜鹊也飞来了,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们分别在哪个入口呢?引导幼儿点数小鸟衣服上的图案,帮它们找到相应的入口。

  2. 播放课件,幼儿观看“鸟儿舞会”颁奖的场景,初步学*9的形成。

  教师导语:小喜鹊的奖品藏在房间中,它需要闯过不同的关卡才能得到奖品,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喜鹊吧。

  (1)出示数字8,小喜鹊要拿出相应数量的正方形卡片,一一对应摆在三角形卡片下面,比较说出两种卡片谁多、谁少,怎样变成一样多。引导幼儿用添上一个或去掉一个的方法变成一样多。

  (2)关卡二——寻找宝箱:有8把钥匙,小喜鹊要打开9扇带锁的门,才能找到藏在房间中的奖品,怎么办?引导幼儿找到另外1把钥匙,打开带锁的门,帮小喜鹊拿到奖品。

  3. 创设“鸟儿舞会”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巩固9以内数的点数。组织幼儿玩“抱团”游戏:幼儿扮演小动物,在场地上自由舞蹈、玩耍,教师说出抱团的人数,幼儿找到相应数量的朋友抱成一团。例如:教师说“9人抱团”,幼儿寻找朋友,9个人抱成一团。

  活动结束:播放舞会音乐,幼儿快乐舞蹈。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一、巩固红黄蓝三原色的认识,学*按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在游戏中发展数数能力。

  二、乐意与同伴交流,乐意参与游戏,乐意体验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大猫、小猫(蓝色、黄色)的胸卡若干。

  2、红、黄、蓝小鱼若干、一大一小锅子各一。

  3、小篓子人手各一。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巩固黄蓝两种颜色的认识,并导入活动。

  1、扮演角色:小朋友,我是猫妈妈,你们都是我的猫宝宝,妈妈这儿有许多小猫的胸卡,喜欢做蓝猫的就找蓝色的小猫卡片挂上,喜欢做黄猫的就找黄色的卡片挂上。挂好卡片赶紧找个圆点坐下来。

  2、找宝宝:呀,你们都是我的宝宝啦!开心吗?开心的就叫一声猫叫?让我瞧一瞧,你是什么颜色的小猫啊?还有谁也是小蓝猫呢?小蓝猫来让妈妈抱一下,我们亲亲热热一家人,开心吗?开心的就大声地叫两声。妈妈的小黄猫在哪里?也来让妈妈抱一下。开心的叫三声?

  3、选择路线

  师:宝宝们,你们长大了,能告诉妈妈你们有什么本领?好,今天妈妈在草地上晒了许多鱼干,想请你们帮妈妈去收鱼干,愿意吗?去草地有两条路,一条是黄色的,一条是蓝色的,我们的黄猫、蓝猫该走哪条路呢?赶快到路口排队。过渡:听着音乐小猫跟猫妈妈去草地。

  师:宝宝们,跟着妈妈去草地吧,路上不能你推我挤,注意安全。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走。

  二、基本部分

  一)小猫收鱼干,巩固对三原色的认识,发展三以内的数数能力。

  (1)师:宝宝们,草地到了,你们看妈妈晒的鱼干多吗?有些什么样的鱼干呢?(引导幼儿说出颜色不同)现在我们可以收鱼干啦!在草地上当心把小草踩坏了,也不能摘小草。小猫们爬一爬,找一找,一只小猫收一条鱼干。你收到的是什么颜色的鱼干呢?快把收到的鱼干放在口袋里吧。收到鱼干高兴吗?用动作表示一下:耶!

  (2)请宝宝们爬一爬,找一找,收一条跟自己一样颜色的鱼干。并请小猫相互检查一下收的鱼干是否正确。

  (3)请每只小猫去收一条红色的大鱼干。你收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干呢?

  师:呀,还有些鱼干请猫阿姨给我们收吧,不早了,我们也该回家了。看看哪条路大,哪条路小?请黄猫在大一点的路上走,蓝猫在小一点的路上走(听音乐动作)

  二)小猫数鱼干,感知三以内鱼干的数量。

  (1)、师:到家了,每只小猫把口袋里的鱼干倒在小筐里,数数看你收了几条鱼干。(每人自己数--师幼一起数)还有谁也是收到3条鱼干呢?

  (2)、你收到的红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自己数数)你收到的黄鱼干给妈妈看看,有几条呢?(让幼儿数数)你收到了几条蓝鱼干?(目测)

  三)小猫烧鱼,按大小给鱼干分类

  (1)师:宝宝们,肚子饿吗?妈妈来烧鱼干给宝宝吃,好吗?你们看妈妈这儿有几只锅子?两只一样大吗?大鱼干应该放哪个锅子烧?小鱼干放哪个锅子?请你们把手中的鱼干一条一条放进锅里。大鱼干放在大锅里,小鱼干放在小锅里。

  (2)幼儿放鱼,老师对幼儿的行为做即时的检验:是否放对了大鱼和小鱼。儿歌:小猫小猫要烧鱼,大鱼放在大锅里,小鱼放在小锅里。

  师:呀,两只锅里现在变成许多鱼了。

  三、结束部分

  师:鱼儿烧好了,香喷喷的,真好吃啊!瞧!宝宝们想尝一尝吗?来跟着妈妈一起去洗手,吃鱼干喽!

  活动延伸:游戏《卖鱼》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设计4

  活动准备

  PPT课件、日历、奶瓶、温度计

  活动目标

  在认识数字0——9的前提下,将他们排序。

  在比较观察中,了解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意义。

  数字变化后,幼儿对其形状感兴趣,幷乐意产生想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10个格子,幼儿数出。

  2、幼儿根据提示猜出每个格子中的数字宝宝。

  二、1、给数字宝宝排序(提示顺序,倒序,单数,双数)

  0123456789

  9876543210

  13579

  2468

  2、分享老师展示的各种排列方式

  (1)认识基数13579

  (2)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3)从大到小,从小到大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 宝宝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日历

  2、奶瓶

  3、温度计

  4、目录

  四、数字宝宝的组合图形

  幼儿逐一观察每个有数字宝宝组成的图形,说一说画的是哪些图形?是有哪些数字宝宝组成的?

  五、活动延伸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字宝宝,动手画一画。

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设计5

  故事背景:

  老师带小朋友去超市买玩具,给每个人买了一个数字拼版。上面有“1、2、3、4、

  5、6、7、8、9、0”这十个数字。回到幼儿园,老师拿出“1、2、3”这三个数字,对小朋友们说:“你们能用这三个数字摆出多个不同的三位数吗?”皮皮摆了一个321,可可摆了一个123,圆圆摆了一个231。小朋友们,你们还有新的摆法吗?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有序的观察。

  2、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锻炼抽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数字拼版》;数字卡片;星星卡片。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

  一、导入活动

  1、游戏:排排队游戏玩法:

  教师准备好“1、2、3”3个数字,请三个小朋友小朋友扮演小兔子,各抽出1张数字卡片,站到前面来,下面的小朋友边拍手边说儿歌:小兔子,真淘气,跳到东来跳到西,集合!站队!要求每次3只小兔子站的位置不一样小兔子站好队后,下面的小朋友大声读出他们手里的数字卡片。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数字拼版》,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故事中的小朋友用123这三个数字摆了那三位数呢?

  小朋友用123,还能摆出哪些三位数呢?

  二、集体活动:

  1、教师拿出数字卡片1、2、3,引导幼儿摆放数字卡片,并记录在黑板上。教师:“小朋友,我们也用这三个数字来排列一下吧!

  我们先让数字1站在第一位,有几种摆法呢?

  我们先让数字2站在第一位,有几种摆法呢?

  我们先让数字3站在第一位,有几种摆法呢?我们可以用这三个数字摆出六种组合方式!

  2、利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星星卡片,组成新的组合。

  教师:“老师这里有三种颜色的星星卡片,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有几种排列方法呢?

  我们可以让红颜色的星星在前面,这样有两种摆放方法。

  我们还可以让黄颜色的星星在前面,这让也有两种摆放方法。我们还可以让蓝颜色的星星在前面,同样还是有两种摆放方法。我们一起来数一数,3种颜色的星星卡片一共有6种排列方法。三、操作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用5、6、7数字卡片排列三位数,并记录。看能排列出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教师引导幼儿用三种不同形状的积木,进行排列,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并记录不同的排列结果。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三个数字,编写电话号码,让小朋友自己组合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

  (3)园内完成《操作侧》第43/44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可给幼儿三种不同的水果,让小朋友进行不通顺序的排列,看看有多少种排列。

  (2)家庭完成《亲自册》第43/44页。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过数字,并乐意用目测数群的方法进行数数活动。

  2、物质准备:

  (1)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2)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2、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第一、二组:聪明的玩家(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卡)。

  第三、四组:给一样多的发花(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第五、六组:一样多的放一起(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3、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2

  活动分析:

  重点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掌握相等与不相等的转化;难点是掌握“>”和“<”的方向。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5只蝴蝶的图片。

  2、4朵红花、六朵黄花的图片。

  3、数字卡片“7”、“5”、“4”、“6”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小猴子头饰若干。

  5、数字小兔图一张,有关数字卡若干。

  6、数字卡10张(装入猫头包内),铃鼓一个,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飞呀飞呀,飞到我们幼儿园里来了,大家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教师展示蜜蜂和蝴蝶的图片,幼儿说出数量,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问:“蜜蜂和蝴蝶比,谁多?谁少?”“那么,7和5相比,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字小?”

  师:“我们可以在7和5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哪边的数字大,哪边的数字小。我们以前学过‘=’号,能放‘=’号吗?”启发引导幼儿,引出“>”,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大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初步理解大于号的含义,说出“7”大于“5”。

  2、问:“蜜蜂和蝴蝶的家在哪里?”(花园里),展示红花和黄花的图片,让幼儿感知其数量的不同,引出“<”,重点观察小于号像是在向左弯腰,撅着屁股的样子,屁股撅给小数瞧,小于号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说出“4小于6。”

  3、师:“大于号和小于号一个开口向左,一个开口向右,很不好玩,我们得找规律记住它们。”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小朋友可以看一下,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它们开口得方向都对着哪一个数(大数),尖尖的小屁股对着哪一个数(小数)。”

  学*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

  二、表演游戏:学做“>”“<”

  找出4名幼儿做数字娃娃,戴上数字头饰,找两名幼儿分别站在两个数字中间,用身体姿势表演>”“<”,幼儿读出“9大于7”“7小于9。”

  三、猜谜语,(红眼睛,白皮袄,长耳朵真灵巧,爱吃萝卜爱吃草,走起路来蹦蹦跳。)引出数字小兔。

  让幼儿观察小兔子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找出后,比较大小,填上“>”或“<”。

  四、游戏:击鼓传包

  玩法:教师摇动铃鼓,幼儿传猫头包,鼓声停止,包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各从包里抽出一张卡片,比较大小,如“8”和“6”,大数幼儿先说:“8大于6”,小数幼儿说:“6小于8”。游戏依次进行。

  五、戴小猴头饰,幼儿做小猴子,学*把不等式边等式。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要做一个《小猴学样》的游戏,游戏之前先要学样本领—把不等式变等式。”启发幼儿说出“4小于3”,教师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说:“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太难记了,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一样多,把“>”变成“=”该怎么办呢?小猴子动脑筋想一想。”想出4-1=3、3+1=4两种办法都行。

  六、听音乐做“小猴学样”游戏。

  幼儿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设计思路:

  对于幼儿“>”和“<”看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只要让他们记住开口的方向,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并且能增强他们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本课意在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氛围。第一,根据“>”和“<”比较形象的特点,通过儿歌和身体感知,让幼儿记住开口的方向;第二,以游戏贯穿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学*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感知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测量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活动,也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项活动。本次活动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发现并学会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每个测量对象分别适合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自主探究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之间的关系。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幼儿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掌提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在观察、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喜欢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1、完整的铅笔、长条积本、曲别针、橡皮等测量工具,黑板1块。

  2、面露难色的大熊的图片、“幼儿学*材料”一一《我长大了)

  【活动建议】

  1、结合图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出示面露难色的大熊的图片,提出问题:大熊想制作一个和咱们班一样长度的玩具,可不知道子有多长,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玩具有多长?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概长度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大熊解决问题。

  (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长度的方法,鼓励幼儿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2)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测量玩具长度的过程,提醒其他幼儿注意观察。

  (3)示范并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不要偏离边线注意首尾相连,量一次记录一次。

  (4)请幼儿运用新经验再次测量玩具概长度并记录结果。

  3、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工具测量,探索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第28页,选择两种不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用每种工具测量的次数和结果。

  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

  请幼儿依次用曲别针和长条积本测量幼儿用书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提问两次测量结果一样吗?书本有几个曲别针长?用曲别针测量了几次?书本有几个长条积木长?用长条积木测量了几次?

  (3)引导幼儿观察记录表并讨论:同一个物品,为什么测量的次数和结果不一样呢?

  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的次数就少;测量工具短,测量的次数就多。

  4、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1)请幼儿交流自己想测量的物品或距离。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工具测量物品的高度、远*等,探索用什么工测量合适。例如:桌、椅的高、矮,家里电视离沙发的距离。

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4

  设计思路:

  在《一样的小熊在哪里》的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色彩鲜艳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比较,辨别事物间的细小差异,并给小熊配对,提高幼儿的视觉辨认能力。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顺序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衣着相同的两个小熊找出来;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挂图:《视觉辨认》;

  2、幼儿用书:《我的数学》第22页;

  3、小熊卡片24张,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各6张,分4组;

  4、水彩笔、粉笔。

  三、活动流程

  1、引入活动:“猜猜我是谁”;观察有条纹小熊的卡片;集体;个人操作。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引入:有一天,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走丢了,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弟弟很着急,所以,想请小警察帮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个环节。

  (二)“猜猜我是谁”

  玩法:教师依次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依次出示4张不同衣着的小熊卡片,让幼儿观察,分别说出每张卡片上小熊裤子的颜色。

  (四)集体:“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教师将有衣着条纹不一样小熊卡片发给幼儿,幼儿将卡片举在胸前,然后,在4个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样的小熊,就在哪个圈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小熊裤子条纹的颜色排列寻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的幼儿再次比较)。

  (五)“找到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

  1、玩法: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一样的小熊在哪里》图上的10个小熊的衣着,然后让幼儿找出衣着相同的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

  2、发书让幼儿自己操作,把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用彩笔圈起来。

幼儿园数学教学设计5

  设计意图

  通过对幼儿日常活动的观察,我发现幼儿对动物有浓厚的兴趣。结合《指南》精神、幼儿兴趣特点和年龄特点,我将感知数量与动物餐会的情境相结合,整个活动过程以游戏化的情景引导孩子在游戏中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充分体现数学生活化的理念和数学的趣味性。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在复*感知6以内数量的基础上,通过游戏帮助幼儿感知数量7,目测7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标

  1、了解7以内的数量间的关系。

  2、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和感知7以内的数。

  3、体验在游戏中学*数学的乐趣,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按数匹配实物。

  难点: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目测和感知7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食物图片若干。

  3、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游戏“小猴摘水果”导入。

  1、今天是小动物们聚餐的日子,小猴子想:我家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一定要带给小伙伴们尝一尝。于是他来到了果园:看一看小猴的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呢?(打开PPT,如图一,让孩子们进入电脑创设的情景。

  2、桃树上有几个桃子?伸出你的小手指,我们一起数一数。7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是不是7个苹果呢?我请××来数一数。7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梨树上有几个梨子?大声告诉刘老师。它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

  小结:我们的数字7可以表示7个苹果,也可以表示7个桃子。数字7的本领可真大。

  二、基本部分

  通过小动物分食物和装盘子的游戏感知7以内的数量,尝试桉数匹配实物。

  1、感知食物的数量

  小猴子摘完水果了,你们猜猜他摘了几个呢?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么多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

  小猫也来了,它带来了几条小鱼呢?五条小鱼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看看还有什么小动物来参加聚会了?她带来了几根香蕉?七根香蕉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小动物分食物

  这时,小鸡们也来参加聚会了。来了几只小鸡啊?我们一起数一数。小鸡什么都没有带,小动物们都想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小鸡吃。那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把哪一种食物分给小鸡,才是正好每只小鸡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小鸡有食物了,这时又来了几只小狗?那谁的食物可以分给小狗,正好每只小狗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3、分组练*:小动物装水果。

  最后,小狐狸也来参加聚会了,可是食物已经没有了。我们一起来帮小狐狸装食物吧。装之前,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小狐狸想要几个食物呢?(7个)

  是的,有的小狐狸需要7个食物,有的需要6个食物。请你按照小狐狸的需要帮它装好食物。

  三、结束部分

  数一数食物有多少。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的小盘子里都有什么食物呢?

  ×××的香蕉有几根?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我们一起把水果带*室给小狐狸吃吧。

  活动延伸

  进餐前通过数碗,进一步巩固按数取物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内人数的变化进一步感知数量间的关系。

  快乐餐会(感知7以内数量)微反思

  本次活动,全程以故事展开,加上故事环节以小动物为主,幼儿比较感兴趣。首先通过数一数果园里的水果复*数量6,幼儿通过跟着老师点数来完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其次,教师通过快乐餐会这一情景,与幼儿一同感知7以内数量,通过数香蕉、数苹果、数小鱼等,引导幼儿感知数量7,理解数字7可以代表任意7个物品。

  在动画效果设置上,我们选用超链接、路径等技术创设动态场景,以此来调动幼儿兴趣。结尾处教师通过幼儿无声操作为观看者营造人机互动的场景,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整体来看,我觉得本节活动思路新颖,教学效果显著。但在微课制作的技术运用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幼儿活动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幼儿活动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预防咳嗽和咳嗽时的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可能引起咳嗽的多种原因。

  3、知道咳嗽时不能对着别人,防止病菌感染。

  活动准备:

  挂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初步了解咳嗽对人体的危害。

  x教师咳嗽几声,问:听……我怎么了?小朋友咳过嗽吗?咳嗽了有什么感觉?咳嗽对我们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呢?(幼儿互相讨论)

  x教师小结

  2、初步了解可能引起咳嗽的多种原因。

  x提问:你是怎么会咳嗽的?我们为什么会咳嗽呢?

  x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引起咳嗽的多种原因。

  x教师出示挂图:这幅图上有哪些情况会引起人咳嗽呢?

  3、了解如何预防咳嗽常识。

  x提问:什么时候容易咳嗽?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咳嗽呢?

  4、知道咳嗽时的自我保护方法。

  x如果你咳嗽了应该怎么办呢?要注意些什么?

  x如果你咳嗽了,你应该怎么保护你身边的朋友不咳嗽呢?

幼儿活动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 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 学*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二、活动准备1. 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2. 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

  3. 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三、活动过程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

  2、 每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 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4、 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现在请小朋友从你们的袋子里拿出相同的东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这次聪明的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5、 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四)出示带子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现在看看老师袋子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

  看棍子,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

  教师小结:多出来的这里是长的,出示字:长。幼儿唱读。

  这边没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儿唱读。

  (五)结束活动1、游戏:听信号做动作教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始时带着幼儿做。教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

  2、游戏:看表演现在呢,有两只小动物要给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吗?幼儿听音乐《娃哈哈》离开位置,到前面。

  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来的小动物谁的尾巴是短的?现在请小朋友准备好啦,小动物要表演了。

  教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兔小猴。

  幼儿回答是小兔后,放音乐《小兔跳》带领幼儿学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现在我们一起做小兔去拔萝卜啦。

幼儿活动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液体倒入相同的水中的不同现象,激发幼儿初步的探究欲望。

  2、会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3、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2个装有自来水水的大杯子、1个装有红色颜料水的小杯子、抹布1块、托盘2个、小木勺1个、白糖1杯。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境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杜老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故事,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喜欢。

  2、故事讲述:森林里的魔术节到了,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观看魔术表演,台上的小狐狸左手拿着一杯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一杯透明的水,小狐狸一边说一边做,它说,它要将红色的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还要让红色的液体沉入杯底,要让一杯水变成两层,上面是透明的,下面是红色的。

  说着,小狐狸将红色的液体慢慢倒入透明的水中,哇!好奇怪啊!真的变成两层了,太神奇了。

  “妈妈,妈妈,我也要学变魔术,太好玩了!”

  3、演示:将糖水饱和溶液倒入装有透明的水的杯中。

  二、小兔学魔术——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1、继续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小兔自己在家里做实验不成功。(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

  教师演示用没有加糖的红色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一杯水都变成了红色。

  2、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兔妈妈解谜题。

  教师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演示并制作糖水饱和溶液。

  三、幼儿操作环节。

  四、拓展环节:

  幼儿在家里变魔术给爸爸妈妈看。

  附:

  《小兔子学魔术》

  森林里的魔术节到了,兔妈妈带着兔宝宝来观看魔术表演,台上的小狐狸左手拿着一杯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一杯透明的水,小狐狸一边说一边做,它说,它要将红色的液体倒入透明的水中,还要让红色的液体沉入杯底,要让一杯水变成两层,上面是透明的,下面是红色的。

  说着,小狐狸将红色的液体慢慢倒入透明的水中,哇!好奇怪啊!真的变成两层了,太神奇了。

  “妈妈,妈妈,我也要学变魔术,太好玩了!”

  “好啊!那咱们就回家去做吧!”

  回到家后,小兔子迫不及待的做起实验来,它也学着小狐狸,左手拿着红色的液体,右手拿着透明的水,慢慢的将红色的液体倒入水中,可是每次都是一整杯水变成了红色。反反复复的做了好多遍,就是变不成两层,都快急死小兔子了。

  “呜呜呜,呜呜呜,妈妈,你快来帮帮我,我怎么也变学不会,怎么办呢?”

  兔妈妈走过来说:“不哭,不哭,你看妈妈怎么做?”

  说着,兔妈妈拿来一杯白糖,拿来很少的一小杯红色的液体,它把白糖大量的倒入红色的液体中,又拿来一个小木勺,一边搅拌,一边说,白糖和红色的液体加起来,搅拌后就变成了小狐狸手中的红色液体了,这样红色的液体就会变重,倒入水中时候就会下沉。但是,你一定要加入大量的白糖,一定要让液体变成像蜂蜜一样粘稠才可以倒入。

  说着,兔妈妈提起小木勺看了看,又搅拌了好一阵子,又把小木勺提起来,看到小木勺上的液体变得粘稠,才放下小木勺。右手拿起透明的水,慢慢的将红色的液体倒入水中,小兔子尖叫起来了,“妈妈,妈妈你真厉害,成功了,成功了!”说着,小兔子也做起来了……

  课后反思

  科学活动《奇妙的水》很适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强,也很想自己有机会动手制做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东西。本节课注重情境教学,整个活动过程童趣化、低幼化,让幼儿在故事中学*科学道理。

  本活动难度不大,但能够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并能够让幼儿体验科学乐趣,孩子们通过成功的操作和体验,加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本活动使幼儿在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活动教学设计4

  一、谈话导入

  请宝宝和自己的爸爸一起上课。

  二、理解绘本内容,感受父爱的多面性

  1、分页欣赏绘本。

  (1)讨论大狮子的样子。(观察图片)大狮子长的什么样子?

  (2)观察狮子宝宝的样子,比较狮子爸爸和狮子宝宝的不同。狮子宝宝在哪里?狮子宝宝和狮子爸爸长得像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3)欣赏PPT,教师讲述,狮子宝宝要哪些地方像爸爸一样呢?说说自己与爸爸不一样的地方,希望什么地方长得像爸爸一样?

  2、亲子阅读绘本。

  (1)这本书还有个好听的名字,请爸爸们一起大声地把书的名字念给宝宝听。(书名:像爸爸一样)PPT

  (2)爸爸和宝宝一起阅读,感受狮子宝宝对狮子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

  (3)每个宝宝说说自己爸爸的本领,激发对爸爸的喜爱、崇拜之情。狮子爸爸有很多本领,都教给了狮子宝宝,那你的爸爸有什么本领呢?

  3、说说爸爸的情绪。

  (1)狮子爸爸带狮子宝宝捕猎,一大群蜜蜂追着狮子爸爸。爸爸和宝宝一起看!狮子爸爸怎么啦?PPT狮子爸爸受伤了、不开心了,狮子宝宝会怎么做呢?(教师引导宝宝、爸爸共同参与)*时你的爸爸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你是怎么让爸爸开心的?我们来看看狮子宝宝是怎么哄爸爸开心的?PPT

  (2)表演:请爸爸们来学学狮子爸爸,受伤了,不开心,宝宝给爸爸挠挠痒痒,逗爸爸开心,让爸爸感受宝宝的爱!爸爸开心了,给宝宝一个感谢的亲吻吧!

  小结:希望爸爸和宝宝多一点相处的时间,爸爸心里的爱要多表现出来一点,让宝宝感受到你的爱。

  三、互动游戏,体验父亲的力量

  爸爸不光有很多本领,还是个大力士呢,我们请爸爸和宝宝一起玩"大吊车"的游戏吧!宝宝不要害怕,爸爸的力气很大,会好好保护宝宝的哦!(大吊车开出去玩,说再见)儿童

幼儿活动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知道的中秋节*俗。

  2、学*演唱歌曲《中秋节》。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中秋节》歌曲音频、歌曲伴奏音频,中秋节吃月饼插图,赏月插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根据答案展示对应图片。

  1、引导幼儿想一想。

  ——中秋节是在哪一天?中秋节,都有哪些活动?

  2、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与大家交流自己所知道的活动。

  小结:中秋节是*的一个传统节日。中秋的时候,在外的亲人都会想回家和家人团聚,每家每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品尝月饼,并一起赏月。

  二、播放歌曲《中秋节》,组织幼儿学唱歌。

  1、播放歌曲《中秋节》,引导幼儿欣赏。

  ——歌曲中,中秋节的时候大家都在做什么?谁来说一说?

  2、请幼儿学唱歌曲。

  三、播放伴奏,鼓励幼儿表演。

  1、引导幼儿思考。

  ——中秋节是一个团聚的节日。大家演唱歌曲的时候要用怎样的心情?然后配合哪些动作?

  2、鼓励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表演。

  3、播放歌曲伴奏,组织幼儿集体演唱歌曲《中秋节》。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幼儿认识颜色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幼儿认识颜色教学设计1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

  2.对颜色的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

  3.培养和发展表现美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2.难点是:引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颜料和调色用具。

  2.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

  3.各种需要涂色的画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认识颜色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1).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

  (2).教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并出示相应的色块,让幼儿对颜色进行指认。然后谈谈最喜欢的颜色,说说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

  二、通过使用颜色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1).涂色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然后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

  (2).配色活动。鼓励幼儿在空白的树、花等图画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欢哪幅画的'颜色。

  三、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1).调色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然后让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教师可示范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和玩七彩风轮,让幼儿产生求知的欲望。

幼儿认识颜色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辨识红色、绿色和蓝色。

  2.按照颜色给物体进行配对。

  重点难点:

  重点:辨识红色、绿色和蓝色。

  难点:按照颜色给物体进行配对。

  活动准备:

  1.玩具卡:《形形色色》中的红、绿、蓝三色圆形卡片。

  2.红、绿、蓝三个纸盘、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分辨红、绿、蓝三色圆形卡片的异同。

  1.这些卡片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二、请幼儿为不同颜色的卡片找家:将红、绿、蓝三个盘子放在桌子上,幼儿每人拿一个圆形卡片发到对应颜色的盘子中。

  三、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要求幼儿用笔连线:红球连到红色的篮子里,黄球连到黄色的篮子里,绿球连到绿色的篮子里。

  托班《认识颜色》教案范文篇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红色。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主色是红色的玩具若干。

  2、铅画纸卡片若干,卡片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

  3、红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4、环境创设玩具城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

  (1)“今天,陶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

  (2)“哇!到了,是玩具城。里面有很多的玩具,现在跟陶老师进去看看吧。”

  (3)“这么多好玩的玩具,想玩吗?现在你可以去选一样你最喜欢的玩具玩一玩,还可以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玩具,这么好玩的玩具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的?”

  2、请个别幼儿拿着玩具告诉大家,玩具的名称及颜色。

  3、出示天线宝宝波儿,展示红颜色。

  (1)[小波走出来]“快看,谁来了?小波也来玩具城了。”’

  (2)“波儿你今天穿的衣服可真漂亮。这么漂亮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你有没有红色的玩具呀?”

  4、扩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你们除了有红色的.玩具,你还在哪里见过红颜色?”

  5、游戏“捉迷藏”。

  (1)“玩具城的玩具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不玩?”

  (2)“那请小朋友跟陶老师低下头,蒙上眼睛,等老师数完十,玩具宝宝都会藏起来,然后请小朋友去找一找,找到后说说你找到了什么玩具,在那里找到的?”

  (3)幼儿玩游戏“捉迷藏”,幼儿介绍自己找到的玩具。

  (4)“想不想再玩依次。不过这次玩具宝宝说要给小朋友提个要求,去找红色的玩具。”

  (5)幼儿第二次游戏。

  6、游戏“洗相片”。

  (1)“上次,我们还给好多玩具拍了照。今天,我们把它洗出来看看,好不好?”

  (2)“老师已经把小朋友拍的底片放在了桌子上,还给小朋友准备了洗照片的红色颜料,洗照片的时候用毛笔蘸上红色颜料在你的底片上来回的刷,注意刷的时候要顺一个方向,全部刷满后,你拍的照片就洗出来了。”

  (3)老师边讲边示范“看看,陶老师拍的好看吗?“

  (4)辅导幼儿洗照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现在请你们把你们的照片洗出来让大家看看,洗的时候注意刷的方法,还要保持桌子、身上的干净。”

  (5)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7、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到户外去寻找漂亮的红颜色。

  “拍的真好,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好多红色的玩具,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到外面去找一找,然后把它拍下来。

幼儿认识颜色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

  2.对颜色的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

  3.培养和发展表现美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2.难点是:引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颜料和调色用具。

  2.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

  3.各种需要涂色的画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认识颜色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1).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

  (2).教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并出示相应的色块,让幼儿对颜色进行指认。然后谈谈最喜欢的颜色,说说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

  二、通过使用颜色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1).涂色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然后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

  (2).配色活动。鼓励幼儿在空白的树、花等图画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欢哪幅画的颜色。

  三、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1).调色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然后让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教师可示范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彩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和玩七彩风轮,让幼儿产生求知的欲望。

幼儿认识颜色教学设计4

  一、活动目标

  1、复*并巩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2、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三、活动重点

  了解颜料被水溶解变色的小秘密。

  四、活动难点

  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五、活动过程

  1、以带孩子们去魔法世界引入我们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魔法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出示装有清水的塑料瓶子。

  师:瓶中的水宝宝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透明的,无色的,无味,会流动的。

  2、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这个水宝宝很好玩,现在我们要和它玩一个变魔术的游戏,我们一起来念魔法咒语“巴拉拉小魔仙,变变变”,说到变的时候,大家把手里的瓶子上下使劲摇动,看一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巩固幼儿对红、黄、蓝的认识,然后请幼儿记住手中瓶子的颜色,并说一说。

  3、第二次探索,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师:老师这里有几个装有颜色的瓶盖,请大家每人选一个和你手中瓶子颜色不一样的颜色。

  把原来瓶盖拧下来,把新的瓶盖盖上去,一定要拧紧哦,可以请老师帮忙拧瓶盖,拧好瓶盖以后再把瓶子上下使劲摇动,看看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4、谈论结果。

  看看我们现在的瓶子有什么变化,再说一说瓶子里以前是什么颜色,现在是什么颜色。图片展示,加深记忆:第一组:黄+红→橙

  第二组:黄+蓝→绿

  第三组:红+蓝→紫

  5、小结:我们*时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颜色,我们可以把其他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看一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下来在区域角里再进行操作一下吧。

  六、活动反思

  1、进行科学实验前要多进行几次实验,把颜色配比好,这样幼儿操作起来会比较简单。

  2、活动过程中可以多启发幼儿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3、展示颜色图片时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他们拿的颜色的变化。

幼儿认识颜色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红色。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主色是红色的玩具若干。

  2、铅画纸卡片若干,卡片上用白色油画棒画有各种玩具。

  3、红色颜料,刷子,抹布若干。

  4、环境创设玩具城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请幼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自由玩耍。

  (1)“今天,陶老师要带小朋友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

  (2)“哇!到了,是玩具城。里面有很多的玩具,现在跟陶老师进去看看吧。”

  (3)“这么多好玩的玩具,想玩吗?现在你可以去选一样你最喜欢的玩具玩一玩,还可以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玩具,这么好玩的玩具叫什么名字?是什么颜色的?”

  2、请个别幼儿拿着玩具告诉大家,玩具的名称及颜色。

  3、出示天线宝宝波儿,展示红颜色。

  (1)[小波走出来]“快看,谁来了?小波也来玩具城了。”’

  (2)“波儿你今天穿的衣服可真漂亮。这么漂亮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你有没有红色的玩具呀?”

  4、扩展幼儿思维,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你们除了有红色的玩具,你还在哪里见过红颜色?”

  5、游戏“捉迷藏”。

  (1)“玩具城的玩具宝宝想跟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不玩?”

  (2)“那请小朋友跟陶老师低下头,蒙上眼睛,等老师数完十,玩具宝宝都会藏起来,然后请小朋友去找一找,找到后说说你找到了什么玩具,在那里找到的?”

  (3)幼儿玩游戏“捉迷藏”,幼儿介绍自己找到的玩具。

  (4)“想不想再玩依次。不过这次玩具宝宝说要给小朋友提个要求,去找红色的玩具。”

  (5)幼儿第二次游戏。

  6、游戏“洗相片”。

  (1)“上次,我们还给好多玩具拍了照。今天,我们把它洗出来看看,好不好?”

  (2)“老师已经把小朋友拍的底片放在了桌子上,还给小朋友准备了洗照片的红色颜料,洗照片的时候用毛笔蘸上红色颜料在你的底片上来回的刷,注意刷的时候要顺一个方向,全部刷满后,你拍的照片就洗出来了。”

  (3)老师边讲边示范“看看,陶老师拍的好看吗?“

  (4)辅导幼儿洗照片,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现在请你们把你们的照片洗出来让大家看看,洗的时候注意刷的方法,还要保持桌子、身上的干净。”

  (5)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7、自由探索。鼓励幼儿到户外去寻找漂亮的红颜色。

  “拍的真好,我们幼儿园里还有好多红色的玩具,现在请小朋友跟老师到外面去找一找,然后把它拍下来。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幼儿课堂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幼儿课堂教学设计1

  【生成背景】

  现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在家所处地位较高,家长宠爱过度,个个都是众星捧月般的“小皇帝”,他们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在幼儿园里,这么多的“小皇帝”生活在一起,许多不和谐的音符产生了:争抢玩具、好东*享、自由任性……为了使他们学会关心、了解他人的愿望和需要,并能为他人分担忧伤,于是,以一些童话故事为突破口,来激发幼儿亲*社会的行为。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兔宝宝为什么会哭,让幼儿愿意帮助它。

  2、学说短句:“兔宝宝不要哭,我送你XXX。”(重点)

  3、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活动准备】

  1、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新年舞会的样子,另一角布置成超市,内有各种玩具和礼品。

  2、请几个大班的幼儿戴上各种动物头饰等待出场。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新年来到了,小动物们都穿着漂亮的衣服出去玩了,它们是谁呀?(戴上各种动物头饰的幼儿依次出场。)突然,传来了“呜呜……”的哭声,谁在哭呀?

  幼:是小兔子在哭。

  师:你怎么知道的?

  幼:它在擦眼泪呢!

  (评析:托班的孩子最喜欢观看各种小动物及一些充满童趣的小故事,情境表演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小朋友们也非常想知道兔宝宝为什么会哭,为下面的活动作了铺垫。)

  二、情感体验

  师:请你猜一猜,兔宝宝为什么哭呢?

  幼1:它不听话,妈妈不要它了。

  幼2:它肚子饿,没有好东西吃了。

  幼3:它没有玩具。

  师:小朋友说的真好,那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它不要哭了?

  幼1:我给它擦眼泪。

  幼2:我去抱抱它。

  幼3:我给它吃糖。

  幼4:我去跟它玩。

  (评价:教师及时引导幼儿去学会关爱他人,抓住有利时机,培养他们的同情兔宝宝,并尝试去帮助它。)

  三、帮助他人

  师:让我们去问一问它,好吗?兔宝宝,你为什么哭呀?

  戴小兔头饰的幼儿:新年到了,我没有新衣服,也没有好吃、好玩的东西,呜呜……“

  师:听了兔宝宝的话,我们怎么办呢?

  幼:我们大家一起帮助它。

  师:那你准备怎么帮呢?

  幼1:我给它买新衣服。

  幼2:我给它买玩具。

  幼3:我给它买好吃的东西。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给兔宝宝挑选好东西吧!

  (师幼一起在轻柔的音乐声中去超市,让幼儿自己选择送给兔宝宝的礼物。)

  师:我们已经选好了礼物,现在,我们就去送给它,好吗?

  幼:好。

  师:兔宝宝很高兴,能有那么多小朋友来给它礼物,但是,它有一个要求:小朋友送礼物时,要一个跟着一个,不能推也不能挤,而且,一定要说清楚,你送给它什么礼物。

  (放音乐,幼儿送礼物,在此过程中,重点知道幼儿学说句子:兔宝宝不要哭,我送给你XXX)

  (评析:通过这一些活动,使幼儿学会了用语言、表情、行动去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特别是“送礼物”这一环节,更是把孩子们的兴奋之情推向了高潮。)

  四、新年舞会

  师:小兔宝宝今天真开心,收到了那么多的礼物,现在,它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新年舞会,我们跟着它跳舞吧!

  (师幼一同来到布置成新年舞会的区域,跟着音乐快乐地跳起舞来……)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是以幼儿比较赶兴趣的情境表演展开的,在活动中,时时给幼儿创设条件,让他们亲自参与,整个活动幼儿一直处于帮助小兔的状态,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同时也感受到别人快乐我也快乐的愉悦之情。

幼儿课堂教学设计2

  【设计意图】

  唐装是我们*特有的民间服饰,它款式独特,颜色艳丽,蕴涵着美好的意义。在民族文化共享的今天,唐装也走上了世界文化的行列,深受大家的喜爱,国内国外都有它的影迹,它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大班幼儿对**的衣着打扮有着具有浓厚的关注点与模仿性。所以我们选择了“唐装”设计成为大班美术欣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欣赏、感受*“唐装”独特之美和美好寓意,引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从色彩、图案、盘花扣三个方面欣赏唐装,感受唐装的美。

  2、知道它是*传统的民间服饰,初步了解唐装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3、弘扬民族文化,引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唐装服饰若干、音乐磁带、唐装图案、盘花扣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观看“唐装”服饰展演,引起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交流与讨论,了解唐装,喜欢唐装。

  ——你们知道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服装吗?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你们都喜欢唐装的什么?

  三、引导幼儿欣赏唐装

  1、从色彩上欣赏: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漂亮的唐装,小朋友们说说唐装都有些什么颜色?哪种颜色最多?(鲜艳的颜色,以红色、暖色调为主),我们穿上颜色那么鲜艳的衣服心情会怎么样?为什么唐装都是以红色为主呢?(喜庆、热闹……)

  教师小结:红色是*的颜色,是喜庆的颜色,代表吉利祥瑞的意义,过年过节、家逢喜事都要大量使用红色,因为只有热烈的红色才最能表达人们心中快乐的心情。

  2、从图案上欣赏:(播放唐装图案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这些唐装上的图案都是一样的吗?

  ——它们都是些什么样的图案?

  教师小结:*的唐装图案以团花为主,花纹呈四周放射或旋转式纹样。有牡丹、梅、兰、竹、菊等花卉,也有福、禄、寿、双喜等文字图案,还有“万”字花、蝙蝠、石榴等图案。(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应的图片,便于幼儿欣赏不同的图案)这些图案都是*传统装饰,用来象征吉祥、喜庆的符号。

  3、从盘花扣上欣赏:(播放盘花扣图案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这些扣子像什么呀?

  ——和我们*时系的扣子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些是盘花扣,也叫盘扣,是专门为唐装设计的扣子,扣子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花状的造型象征着吉祥的祝愿。

  四、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唐装,相互欣赏,交流。

  师:今天有的小朋友也把自己漂亮的唐装穿来了,我们请她上来说说她的唐装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纽扣又是什么样的?

  师:过年过节喜庆的日子我们最喜欢穿上漂亮的唐装,因为它代表着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团团圆圆……小朋友们,我们相互说说祝福的话吧?

  五、《时装表演》——美丽的唐装。

幼儿课堂教学设计3

  活动内容:

  黄豆爷爷找朋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幼儿课堂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尝试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能两两合作,借助标志完成闯关游戏。

  3、乐于观察和比较,喜欢棋类游戏。

  活动准备:

  向左向右大闯关棋谱(图1、图2)。

  活动过程:

  1、出示棋谱,引出问题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很特别的棋谱,名字叫“向左向右大闯关”。

  (2)(出示骰子)看,这是什么?是什么样的?(上面有左、右的标记)

  (3)想想这副棋是怎么玩的?

  教师讲述游戏规则:

  从红色的箭头出发,扔骰子,根据朝上一面的提示向左或向右转,答出棋谱上的题目,然后继续扔骰子做题目,最终到达终点赢取小红旗。

  2、区分自身的左右

  (1)玩棋谱之前我们先要来分清自己的左右,请小朋友在左手上贴上蓝标记,在右手上贴上红标记。

  (2)教师发出指令,考验幼儿:

  a、请举出自己的左手,请举出自己的右手;

  b、请放下左手,请放下右手;

  c、请指出右边,请指出左边;

  d、请拍左肩,请拍右肩……

  (3)鼓励幼儿单独接受挑战。

  3、区分客体的左右

  (1)小朋友都能分清自己的左右,谁能来帮老师找找哪只是我的右手,哪只是我的左手?(请一个幼儿给教师左、右手贴上相应的蓝、红标记)

  (2)教师出示左手,请幼儿出示左手;教师出示右手,请幼儿出示右手。

  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当老师和小朋友面对面的时候,左右手是相反的。

  (3)玩“猜猜左右”的游戏。

  示范游戏:教师请一个幼儿和自己面对面站立,各自手拿贴纸,相互出题进行游戏:

  教师:猜猜我的右肩在哪里?(幼儿贴标签)

  幼儿:请猜猜我的左脚在哪里?(教师贴标签)……

  (4)请幼儿两两合作,面对面进行游戏,相互为对方找出左、右。

  老师总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但能分清自己的左右,还能帮面对面相反方向的朋友找出左右,现在可以玩“向左向右大闯关”的游戏了。

  4、玩“向左向右大闯关”棋类游戏

  (1)观察棋谱两条不同的路线:

  第一条路线:(图1,以主体为主区分左右)箭头在下,从箭头方向出发,两人一起游戏,扔骰子,根据骰子上向左或向右的提示,做出题目,到达终点赢取小红旗。

  第二条路线:(图2,以客体为主区分左右)箭头在上,从箭头方向出发,两人一起游戏,扔骰子,根据骰子上向左或向右的提示,做出题目,到达终点赢取小红旗。

  (2)幼儿合作完成“向左向右大闯关”的游戏。

  5、结束活动

  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一起来唱首《向左摆,向右摆》的歌曲庆祝一下吧!

幼儿课堂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审美情感的培养和自我表达、精神创造的满足。大班美术《黑暗中的艺术家》来自《黑夜密语》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在原有课程预设中借助“蒙眼”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而在“蒙眼”中幼儿很难兼顾布局、色彩、线条等多种因素。

  黑色“刮画纸”在黑色的表面借助“竹笔”的刮动,呈现变幻莫测的色彩变化,画面效果及创作过程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趣味。本次活动在欣赏、对比体验的基础上,借助音乐的提示进行分层次“蒙眼”创作,从易到难,在“玩”中层层递进,最后睁眼进行添画,丰富、调整画面,让孩子们充分享受成为“黑暗中的艺术家”新奇+挑战的双重快乐。

  活动目标:

  1、感受蒙眼绘画作品的滑稽有趣。

  2、模拟在黑暗中绘画,大胆创作画面。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刮画纸、眼罩、竹笔;教学ppt。

  活动重难点:模拟在黑暗中绘画,感受蒙眼绘画作品的有趣。

  活动环节

  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欣赏图片,感受蒙眼绘画作品的新奇

  1、出示图片:《高楼》,欣赏美术作品。

  2、出示同一主题的蒙眼绘画作品,让幼儿看看说说,充分感受蒙眼状态下完成的作品的滑稽和有趣。

  3、幼儿观看教师现场蒙眼绘画。

  通过一组作品的对比,积累幼儿的经验,丰富幼儿的感受,使他们更加敢于在蒙眼绘画活动中表达和表现

  二、蒙眼绘画,初步感受蒙眼作画的乐趣

  1、幼儿尝试蒙眼绘画雨,作品画完后集体欣赏各种各样的雨景。

  2、幼儿再次蒙眼绘画小鸟,集体欣赏蒙眼作品小鸟。

  3、幼儿蒙眼绘画小朋友,集体欣赏滑稽的人物形象。

  4、教师总结蒙眼绘画的小窍门。

  以幼儿最熟悉的简单形象切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帮助幼儿找到蒙眼绘画的感觉,分步骤画帮助幼儿逐步掌握蒙眼画的技巧

  三、联想创作,集体添画并充实蒙眼作品

  1、幼儿尝试蒙眼添画其他植物、人物或者动物形象。

  2、再次睁眼添画,丰富和完善画面,教师巡回指导。

  两次添画,采用不同的形式,既是对蒙眼作品的完善,也是对幼儿绘画能力的提升

  四、展示作品,交流蒙眼创作的滑稽和乐趣

  1、集体欣赏个别作品,讨论其中有趣的画面。

  2、带着自己的作品*室,欣赏剩下的同伴作品。

  集体欣赏,相互交流创作经验,挖掘作品的滑稽和有趣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幼儿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幼儿教学设计1

  一、活动名称:《找梦》

  二、活动目标:

  1.梦是夜晚入睡时出现的现象,有时幼儿也会做梦。作品把梦的不可捉摸的特点描绘得十分鲜明,如果幼儿能够用恰当的语调朗诵诗歌,就有利于幼儿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试图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诗歌内容,并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诗歌。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梦不可捉摸的特点。

  3.学*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诗歌。

  三、活动内容:

  1.在《美丽的梦》音乐伴奏下,幼儿学念诗歌。

  2.引导幼儿讨论:朗诵关于梦的诗歌应该用怎样的声音和语气呢?(提醒幼儿也可根据音乐缓慢的特点,用恬静、舒缓地语气念诗歌。)

  3.幼儿再次完整朗诵诗歌。

  请男孩子闭上眼睛回忆美好的梦境,女孩子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这里男、女生可互换角色,也可安排个别幼儿朗诵)

  四、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并学*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诗歌。

  五、教学难点:在朗诵过程中,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六、活动方法:自主讨论、蛇形轮流朗读、创设情境、研究朗读技巧。

  七、活动准备:教师事先与幼儿交谈有关梦的话题、《美丽的梦》背景音乐。

  八、活动过程:

  畅谈各自的梦,回忆做梦时的情景。

  1.有个孩子在长长的黑夜里睡熟了,嘴角却露出甜甜的微笑,你觉得他为什么会笑呢?(幼儿猜想)

  2.这个孩子做了一个甜甜的美梦,他梦见自己有一对漂亮的翅膀,翅膀上还长着洁白而美丽的羽毛,他像鸟儿一样在天空中翱翔,他遇到了美丽的蝴蝶仙子,蝴蝶仙子带着他来到了白花园中采集花粉。不一会儿他又遇到了蜜蜂王子,他就跟着蜜蜂王子来到了蜜蜂王国,在那里他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蜜蜂朋友。他心里美滋滋地想拥有一对翅膀真是太有意思了!

  3.你们做过梦吗?做的是什么梦?(教师简单小结:原来我们的梦有的很美好、有的很离奇、有的很滑稽、还有的有点惊险等。)

  引出诗歌《找梦》,理解诗歌内容。

  4.我们能把丢失的东西找到,但是做完的梦还能找到吗?做了美梦的孩子想把梦找到,他还写了首《找梦》的诗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两遍(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梦》,幼儿欣赏。

  5.这首诗歌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6.这个孩子想找梦,他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吗?

  九、活动延伸:

  1.情景表演:幼儿闭上眼睛做睡觉状,请一位小朋友来当蝴蝶仙子,在《找梦》的诗歌声中,亲一亲安静入睡,做着美梦的同伴。

  2.以猜想性的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对“梦”的兴趣。同时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提升对“梦”的经验认识。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让幼儿倾听梦的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

  3.通过自主讨论,幼儿获得正确朗诵诗歌的方法,并在多形式的朗诵中,加深对诗歌意境的领会。将诗歌与情景表演相结合,在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体验诗歌的意境美。

  十、活动的评价与反思:

  原来梦是人们在睡着的时候,大脑还完全休息,就将*时看到的人和事情重新了组合,像放电影一样, 才会做那些神奇的梦。本次活动让幼儿找到了梦,找到了他们自己的梦,以活动的形式来完善找梦这个题目,同时也吸引了幼儿的学*兴趣。美中不足的是,上课时间超额,导致幼儿学*时间过长,使之在课时将要结束时,他们注意力不那么集中。

幼儿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感受硬板纸、图画纸和面巾纸的不同质地,初步了解它们各自的作用。

  2、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探索,并乐于动脑思考问题。

  3、在竞赛中体验团队的荣誉感和竞赛的精神。

  [活动准备]

  1、三组操作材料:一组为一筐硬板纸,一组为一筐图画纸,一组为一筐面巾纸。(每组材料中都有一些进行过对折,另有一些画有苹果轮廓)

  2、每小组两个小筐蜡笔,每个幼儿一个粘有泥巴的海洋球。

  3、竞赛记录表一份(教师用)。

  [活动过程]

  1.提出任务

  “今天,我们三组小朋友,要来进行一次有趣的比赛!”出示教师记录表,“分别是搭房子,给苹果宝宝穿衣服和给鸡蛋宝宝擦脸,看看哪一组会赢!”

  2.完成任务

  (1)比赛搭房子: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动手用本组的材料一起搭建房子。期间教师适当提示对折纸的用途,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看哪一组的房

  子建得最快最好。

  (2)比赛给苹果宝宝穿衣服:鼓励幼儿用蜡笔给绘画在纸上的苹果宝宝涂色,看看哪一组的涂色最快最好。

  (3)比赛给蛋宝宝擦脸:鼓励幼儿用本组的材料帮蛋宝宝擦干净脏脏的脸,看看哪一组擦得又快又干净。

  3、每一次小活动结束,教师除评出最好的作品外还要对其他作品作出积极肯定的评价。并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创作进行简要地说明和点评。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辨别不同质地的纸张具有不同的用途。

  [活动延伸]

  找一找幼儿园里和家里还有哪些纸,它们的质地和用途有哪些。

  [效果评析]

  1.形式活泼生动新颖 这次活动设计为小组竞赛的形式,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激发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积极动脑动手的主动性,有效促进了幼儿的主体活动和能力发展。

  2.借助三个小的活动载体,通过幼儿的亲身操作实践,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明确并加深了对不同纸的认识,明确了不同类型纸的不同作用。

  3.对于每一个小组的作品,教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扬。使每一名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感,激发了他们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本次体育活动,将运动与时下热门的垃圾分类相结合,比较巧妙且具有现实意义。在游戏情境中,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跳为基本动作,分别从跳的距离、高度和*稳性三个维度递进,并且教具的难度不同,可以满足不同发展水*的幼儿,体验成功,萌发环保意识。

  更多幼儿园幼师上课视频,名师课程,PPT课件,教案等资源等关注金牌幼教网

  【设计思路】

  为了避免枯燥的动作训练,结合小班幼儿的特点,创设了较为趣味真实的情境,“捣蛋鬼狐狸”的出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营造了沉浸式的体验。在层层递进,难度逐渐加强的跳跃过程中,孩子们始终是活动的主人,直至最后,他们还劝告“捣蛋鬼狐狸”不乱扔垃圾,学会分类投放。在发展基本动作的同时,他们也从环保的参与者,变成了小小的宣传者。

  【目标预设】

  1.在游戏情境中练*双脚并拢跳过障碍物,并能保持身体*稳。

  2.喜欢参与体育游戏,并初步萌发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草丛布景、各种垃圾、垃圾桶、道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师:兔宝宝们,天气真好,我们一起来做运动吧!

  小结:并拢小脚往前跳

  弯弯膝盖往上跳

  在热身音乐中幼儿与老师一起热身,并重点练*往前、往上跳。

  二、基本动作

  1.第一次游戏(跳远-跳过小河)

  师:前面有一片草地,想不想去拔萝卜?

  想过草地需要过两条小河,该怎么过河呢?那兔妈妈先来试一试。(教师示范)

  小结:小兔子跳跳跳,并拢小脚跳跳,看见小河停一停,用力往前跳。

  师:你们可以选一选,跳的*的小兔子可以从窄的过河,跳的远的就可以从宽的过河。我先去拔一个萝卜。咦,萝卜没拔到,拔出一个塑料瓶,怎么回事呀?

  (狐狸出场)原来是小狐狸捣的鬼,把草地弄得到处都是垃圾,那该怎么办?

  师:好,那就请小兔子们一起来捡垃圾,我们先从粉线出发哦,跳到绿线,每只小兔就去捡一个垃圾,那小粉兔先出发好吗?

  2.第二次游戏(跳高-跳过土坡)

  师:有的小兔捡到了报纸、纸盒、瓶子,这些是--可回收垃圾;有的小兔捡到了塑料袋、纸团这些是--其他垃圾,还有的捡到了电池,这是--有害垃圾,还有的捡到了橘子皮,这些是--易腐垃圾。那垃圾该扔到哪里去?

  师:看,垃圾桶在对面呢。我们要跳过小土坡,该怎么过?谁想来试试?

  小结:小兔子跳跳跳,并拢小脚跳跳跳,看见土坡停一停,用力往上跳。

  对面有四个垃圾桶哦,看清楚你的垃圾应该扔在哪个垃圾桶哦。

  3.第三次游戏(组合跳)

  师:哇,你们真棒呀,还会分类扔垃圾呢!

  狐狸又来捣乱了,再来帮帮忙好吗。

  不过这次我们不仅要跳过小河和土坡,还有前面还有高高的小山。哪只勇敢的小兔来试试?

  小结:小兔子跳跳跳,并拢小脚跳跳跳,爬上山不害怕,稳稳跳下来。

  4.第四次游戏(组合跳+游戏)

  师:咦,狐狸又来了,我们该跟它说什么?(劝阻狐狸)

  师:那请你们带着狐狸一起去扔垃圾吧!小白兔们先出发吧!

  三、放松活动

  师: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谢谢你们的帮助!让我们一起来休息休息吧。

  跟随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在教具的准备过程中,为了增添孩子们的代入感,制作了可爱的小兔头饰和有趣音效。并且不同的兔子耳朵,自然地给孩子们分了组,可以避免冲撞。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制作障碍物时,也设计了宽度、高度、难度不同的障碍物。活动现场,孩子们的兴趣是浓厚的。他们完全带入了小兔的角色,在一次次跳跃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遵守规则,完成跳跃动作,捡起垃圾并进行分类。不同发展水*的幼儿,都能在游戏中得到锻炼,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幼儿教学设计4

  一、活动目标的定位1.制定适宜的活动目标。

  确定活动目标时,应根据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和本班幼儿的特点,在客观判断幼儿观有水*的基础上,确定幼儿下一阶段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目标定位适度。例如:在幼小班《快乐的笔宝宝》活动中,幼儿对目标中提出的画点、线都感觉特别简单。所以老师们将目标定位在画简单的几何图形上。通过活动可以看出多数孩子是能达到这个目标的,并将原有知识得到提升。

  2.明确目标的价值取向活动的灵魂就是其价值所在。活动如果没有价值,就失去了灵魂,整个活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例如:在《绿化小区》活动中,教师定位的目标是1.运用从上往下的方法表现不断重叠的关系,在讨论布局中感受画面的*衡性。2.分享同伴的经验,积累一些树的特征,感受树与生活的关系。从这两条目标看不仅仅体现了提升技能方面的价值,而且蕴含了绿化与人类生活有着重要联系的道理。从活动的结果看孩子们不仅仅学会了画面重叠的画法,而且在画法的过程中懂得了绿化的重要性。

  二、活动材料的准备1.活动材料应具有精致性。

  活动材料准备的合适与否,关键不在于准备材料有多么精美。多么的丰富而在于准备的材料是否具有含金量。恰到好处的活动材料在活动之中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快乐的小刺猬》中,老师只是提供了一个半圆形,仅仅一个半圆却调动了他们的好奇心与思考力。

  2.活动材料应具有层次性。

  在进行一个活动前,首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特别是偏于计算和美术方面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根据本班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准备不同层次的材料。例如:我园教师在今年4月份听课活动时准备幼小班《小画笔》一活动中考虑到班级内幼儿能力差异较大,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直接投放简笔画仿照绘画。而能力强的孩子根据儿歌的词就会动脑把图画画出来。再如:给《春天》涂色环节,考虑到幼儿手部肌肉发展的水*不同。老师们投放蜡笔和油画棒。在活动过程中,手部肌肉发展较好的幼儿可以选择蜡笔涂色,而容易疲劳的幼儿可选择操作方便省力的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的把握1.活动导入的趣味性。

  活动的开始导入环节,就如同一场戏的开场白,能不能引人入胜要看场白是否精彩而开场白的作用,就是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导致本末倒置。记得我刚教幼儿园时有一次在设计《我们离不开祖国》时,虽然幼儿挺入迷,但用的时间长了,使得后面课程无法讲完,这样一来,导致活动头重脚轻,所以说导入部分,不但简单而且要有趣味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活动进展的层次性。

  在进行一个活动时,其内容应是分层次进行的。如有易到难,从简到繁的层次体现。

  3.活动结束方式的多样性。

  很多教师在讲课环节,都以作品展示并交流的方式开展例如:《桃花朵朵开》活动中,在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时都是老师帮助他们把作品贴好。然后两个幼儿介绍自己的桃花,其实老师可以让幼儿自己来粘贴桃树,如"我要将桃树种在上面,请小兔子来看我们的桃花"!让孩子自主选择喜欢的小动物,然后以桃树下的舞会结束。我想这样的方式孩子更容易接受。

幼儿教学设计5

  三只羊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三只羊的图片,认识故事中主要主角,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边演示操作三只羊图片,边用“的笃、提托、笛度”三中走路声音比较认识三只羊。

  师:宝宝们,听谁来了?“的笃、的笃、的笃”,谁呀?(幼:喜羊羊;师:喜羊羊这么小,我们叫它小羊吧!)“踢托、踢托、踢托”,又有谁来了?“笛度、笛度、笛度”,谁来了?来了几只羊?(幼儿团体回答)

  2、经过比较认识大羊、中羊、小羊。宝宝们仔细地看看,这三只羊有什么不一样呢?(教师可用动作提示)

  二、感知理解童话故事。(注意教师讲述的语气)

  1、操作羊和狼的图片,讲述故事前半部分。“故事开始——中羊听了很害怕,吓得逃到山下去了。”

  师:今日,这三只羊发生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师讲述。

  提问:a、山脚下住着谁?它们到哪里去吃草?

  b、谁来了?跟小羊、中羊说了什么?

  过渡:大灰狼是怎样说的?小羊和中羊又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2、教师运用不一样的主角语言讲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问:大灰狼听见了小羊的脚步声,说了什么呀?(谁呀?——语气粗而干脆)

  小羊怎样回答的?(我是小羊——轻轻的、很温柔)

  大灰狼还问了什么?(你来干什么?——凶的样貌)小羊怎样说?(我上山来吃草)

  大灰狼又怎样说了呢?(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更凶,瞪眼、张开爪子)(恶狠狠)谁来做做恶狠狠的样貌呢?(很凶、凶巴巴的样貌)我们一齐来学学大灰狼吧!(师扮小羊,幼扮大灰狼讲述:一天,小羊到山上来吃草,……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小羊听见了是怎样做的呢?(小羊很害怕,吓得逃到下山去了。)谁来做小羊的?

  引用故事中的对话,过了一会儿,……又恶狠狠地说:“……”中羊怎样样呢?(运用同样的方法来感受中羊和大灰狼的对话)

  三、幼儿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尾。

  1、小羊、中羊在山脚下碰见了大羊,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大羊,大羊说:“别害怕,我们一齐想办法对付它。”三只羊会想出什么好办法呢?(请幼儿自由想象、猜测)

  2、师操作图片讲述故事结尾。

  三只羊到底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大羊带着小羊、中羊是怎样对付大灰狼的?我们再来听听看。(师讲述故事结尾)

  提问:大灰狼死了吗?怎样死的?(小羊用头撞、中羊和大羊用头顶)

  小结:三只羊团结起来一齐对付了大灰狼,三个人的力量真大啊!

  四、师幼一齐完整讲述故事。

  我们一齐讲讲这个故事,好吗?在讲的时候,要注意大灰狼是怎样说的,小羊、中羊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故事,了解主要主角与情节。

  2、感受不一样主角语言的变化,理解大、中、小,恶狠狠等词的意思。

  3、享受听故事的乐趣,明白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小、中、大羊、狼各一只。背景图一副。

  附:故事《三只羊》

  在一座山脚下,有三只羊。一只是大羊,一只是中羊,还有一只是小羊。它们上山去吃青草。

  山上有一个山洞,洞里躲着一只大灰狼。有一天,小羊上山去吃草,它“的笃、的笃”地走上山,大灰狼听见了小羊的脚步声,就在山洞里问:“谁呀?”小羊说:“我是小羊。”大灰狼问:“你来干什么?”小羊说:“上山来吃草。”大灰狼恶狠狠地说:“我要吃掉你!”小羊听了很害怕,吓得逃到山下去了。

幼儿教学设计6

  设计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数学活动:比轻重,旨在让幼儿用自然测量的方法学*比较物体的轻重,并通过目测、手握等方法判断物体的轻重,发展感知与判断能力。

  活动目标

  1.学*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猪、兔、狗毛绒玩具各一件;中型跷跷板;相关的电脑课件

  2.每人一个学具筐,装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两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球两个,棉花球一个,小磁铁一块,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适量的水。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利用跷跷板和毛绒玩具创设动物乐园的情境,并进行演示。启发幼儿用目测判断的方法比较小动物的重量,说出几个小动物中谁最重、谁最轻、谁不重也不轻。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来玩跷跷板了,小朋友猜猜谁轻谁重。

  幼:跷起来的小动物轻,沉下去的小动物重。

  ※教师运用设置情境的方法导入活动,以幼儿十分熟悉的压跷跷板为例,通过目测的方法判断轻重,生动自然、富有童趣,既成功导入了活动,又激发了幼儿学*的兴趣。

  2.多种材料的探索。

  引导幼儿充分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学*比较物体的轻重。

  (1)任意选择两件物品,感知并发现有的物品轻,有的物品重。

  师:请从小筐里拿起两样东西,放在手里掂一掂,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幼:有的东西重,有的东西轻。

  (2)比较大小不同的木制积木,了解大的积木重、小的积木轻。

  师:请拿出两块积木,是一样大吗?掂一掂,哪块重,哪块轻?

  幼:不一样大。大的重,小的轻。

  (3)比较同样大小的玻璃球的轻重。

  师:试一试,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球是怎样的?

  幼:一样重。

  (4)发现同样大小的棉花球与玻璃球,棉花球轻,玻璃球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棉花球和玻璃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玻璃球重,棉花球轻。

  (5)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幼:大花球轻,小磁铁重。

  ※幼儿尝试对多种材料进行探索与比较是此环节设计的亮点。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丰富而适宜的活动材料,通过任意两件物品的比较、大小不同积木的比较、同样大小玻璃球的比较、同样大小棉花球与玻璃球的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的比较,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激发了幼儿的主体性与探索、比较的热情。

  3.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体验通过多种思维方式改变物体轻重。

  师:用什么方法能使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

  幼:盛进水或装上东西。

  师:用什么样的方法使现在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

  幼:东西全倒掉或都装上一样多的东西。

  ※数学活动应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教师引导幼儿比较生活中两个一样的水杯的轻重,将活动引入生活,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在比较时,通过幼儿探索如何将两个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不一样重、不一样重的杯子变成一样重,调动了幼儿思维的创造性,而对于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班数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目标。

  4.利用课件,拓展思维。

  (1)倾斜的天*两端分别是一个西瓜和几个梨。

  师:请问天*两边怎样才会*衡?

  幼:最好的办法在跷起来的那边再放些梨。

  (2)天*两端分别是:一支粗蜡烛和两只细蜡烛,两边重量相同,教师将两边的蜡烛同时点燃。

  师:如果两边的蜡烛燃烧的速度一样快,过一会儿天*还会是*衡的吗?

  幼(争辩后最终给出答案):是*衡的。

  (3)天*显示皮球和冰块一样重。

  师:同样重的皮球和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幼:冰块会变得越来越小,会越变越轻,天*会倾斜,皮球会滚掉。

  ※通过前面的活动,幼儿对轻重有了感性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经验,挑战幼儿思维,教师又利用生动的课件,通过对天*中不同的西瓜与梨,同等重量点燃着的蜡烛,皮球与融化冰块的比较,为幼儿探索比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幼儿在争辩中,思维进一步激活并得到拓展。

  活动延伸

  1.丰富活动区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充足的物品,让幼儿操作探索,发现学*。

  2.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活动反思

  该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体现了尊重幼儿的发展、让幼儿成为学*的主动者与活动的主体这一教育思想。活动一开始,教师以游戏的方式引入活动,选用压跷跷板这一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比较轻重产生了兴趣。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较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品,通过对不同物品不同形式的比较,进行多角度顺向与逆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积极思考,发挥了幼儿的创造性。最后的环节,教师利用课件拓展思维,使幼儿经验进一步提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节活动设计紧凑,环环紧扣,幼儿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过程中,比较了物体的轻重,体验了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