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

  2、 使学生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简捷的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2cm、宽8cm的长方形纸片,6张边长6cm的正方形纸片,8张边长4cm的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1、这节课老师先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家有一个长18分米、宽12分米的贮藏室。现在老师想给贮藏室里铺上地砖。我在瓷砖市场看到两种砖,一种是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一种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瓷砖,你们帮我选一选,哪一种瓷砖能正好用整块铺满?

  二、动手操作,探求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自己试着摆一摆。

  2、生操作,师检查。

  3、通过摆小正方形,我们发现了什么?老师应该选哪一种地砖?

  (边长6分米的正好整块铺满,边长4分米的不能正好铺满 ,应该选边长6分米的地砖。

  4、边长6分米的地砖长边和宽边各铺了几块?用算式怎样表示?地砖的边长6分米和贮藏室的长18分米,宽12分米有什么关系?

  (长铺3块 18÷6=3

  宽铺2块 12÷6=2 6即能被18整除,也能被12整除)

  5、边长4分米的地砖不能正好铺满?长、宽边各铺了几次?用算式怎样表示?

  (长铺了4次 18÷4=4…2

  宽铺了3次 12÷4=3 4不能被长18整除,所以铺不满,能被12整除,所以宽能铺满)

  6、比较两组算式,说说地砖的边长符合什么条件能用整块正好铺满?

  边长既能被12整除,也能被18整除。

  7、想象延伸

  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你在头脑里想一想,贮藏室还可以选择边长几分米的地砖?小组互相交流,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边长 1分米,2分米,3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都能正好整筷铺满,因为这3个数既能被12整除,也能被18整除。)

  1、2、3、6这4个数与18有什么关系?与12呢?

  8、揭示概念

  讲述:1、2、3和6既是1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它们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公因数是6,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9、4是18和12的公因数吗?为什么?

  三、自主探索,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刚才我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那么怎样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自主探索)提问:12和8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

  你能试着用列举的方法找一找吗?

  2、交流可能想到的方法有:

  ①依次分别写出8和12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公因数

  ②先找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里找出12的因数

  ③先找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里找出8的因数

  比较②、③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哪一种简单,为什么?(8的因数个数少。)

  3、明确:8和12的公因数有1、2、4.4就是8 和12的最大公因数。

  4、用集合图表示

  8 和12的公因数也可以用集合圈来表示,我们用左边的圈表示8的因数,用右边的圈表示12的因数,那么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应该填什么数?

  提示不要重复填写,提问:6是12和8的公因数吗?为什么?3呢?8呢?

  四、巩固练*

  我们学会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下面我们来做一组练*。

  1、练一练

  自己完成,注意找的时候一对一对找,不要遗漏。

  2、练*五的第一题、第2题、第3题,自己完成。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掌握了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节课我们主要应用这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教材分两段:

  例1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例2教学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例3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例4教学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倍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同样如此。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倍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以公倍数为例,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下面几个环节:第一,准备好必要的图形。要为学生准备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也要准备边长为12、18、24厘米等不同的正方形。第二,经历操作活动。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而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这是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第三,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先自己尝试看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不难发现能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24厘米等的正方形;在此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思考12、18、24等这些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第四,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第五,判断8是不是2和3的公倍数,让学生通过反例进一步认识公倍数。理解概念的外延。在此基础上,教材注意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倍数的意义。公因数的教学同样如此。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教材在练*中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第25页第7题,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策略通过列举找到答案,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第8题也可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但也允许学生用列表的策略列举出答案。第29页第10题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找到答案,也可让学生联系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第11题为学生提供了彩带图,学生可以在图中画一画,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思考。

  2.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找公倍数和公因数。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负担。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以求8和12的公因数为例,学生可能会分别写出8和12的所有因数,再找一找;也可能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或着先找出12的因数,再从中找出8的因数。

  在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出来。要让学生经历填集合图的过程,明确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对于两个数有特殊关系时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在练*中安排,引导学生探索简单的规律。由于教材不讲互质数,所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这样的结论不要出现,只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对象中感受。

  为了拓宽学生对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认识,教材在“你知道吗”栏目里介绍了“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介绍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表示。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进行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讲解。

  3.通过调查、交流和尝试,感受数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

  教学“数字与信息”这一实践与综合应用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交流参与活动,感受数字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课前调查的内容有:

  (1)110、112、114、120等特殊电话号码是什么号码;

  (2)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

  (3)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4)生活中用常见的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

  (5)自己学籍卡上的学籍号。

  课后调查的内容有:

  (1)去邮局调查有关邮政编码的其他信息;

  (2)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数字编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开展交流活动:比如,为什么有些编号的开头是0?怎样从身份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材在“做一做”中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尝试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比如,为某宾馆的两幢客房大楼的房间编号,为一年级新生编号,还安排了与方位和距离联系的问题,用编码表示家大约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和时间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加减法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列举、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体验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算理。

  评价任务设计:

  1、教师对学生能够利用列举法、短除法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情况的评价。

  2、教师对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评价。

  3、教师对学生参与学*活动的评价,及时评价不同水*的学生参与学*活动的实际表现。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前作业。

  师:谁能拿着你的作业到前面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答)

  师:这个同学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的非常清楚,我们再来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课件演示)

  问:还有不同分法吗?(生答师演示)

  预设:汇报出错,比如4厘米——师引导观察:如果用边长4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分的话,长可以分几个呢?这样还能不能把长方形正好分完呢?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

  同位互相看一看各自是怎样分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总结列举法

  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小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1厘米、2厘米、3厘米或者是6厘米,最多是几厘米呢?

  师:这些小正方形的边长1、2、3、6与长方形的长24和宽18之间有什么关系啊?

  生:1、2、3、6是18的因数也是24的因数。

  师:我们把18和24的因数都找出来,对比着看一看吧!

  师:谁能快速找出18的因数?24的因数又有哪些呢?(指名说)

  师:对比观察18和24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因数中都有1、2、3、6、

  师:看来,这和我们刚才的想法是一样的,1、2、3、6既是18的因数,也是24的因数,我们就把1、2、3、6叫做18和24的公因数。

  师:公因数中哪个最大啊?生:6最大

  师:我们就把6叫做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

  师:其实在前面的课前作业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公因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刚才我们分别列举出了18和24的因数,又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列举法。【板书:列举法】

  2、教学集合圈

  师: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出它们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出来。

  24的因数

  18的因数

  【课件出示】

  123612346

  91881224

  师:左边的集合圈表示的.是18的因数,右边的集合圈表示的是24的因数、因为它们有公因数1、2、3、6,所以我们就把两个集合圈合在一起。

  问1:现在你知道左边这一部分表示的什么吗?(指名答)

  右边这一部分呢?大家一起说!两个集合圈相交的部分呢?左半部分又表示什么呢?大家一起说右半部分表示的什么?

  师:下面请同位互相说一说集合圈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师小结。

  师:现在给你一个集合圈你会填了吗?

  师:看到这道题你能不能直接填呢?那应该先怎么办?

  生:先找到16和28的因数和公因数,再填集合圈。

  师:请同学们先在作业纸上列举出16和28的因数,再填集合圈。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展示与评价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指名汇报)

  给大家说说你先填的什么?又填的什么?

  指名说一说,及时评价。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业。

  师:同位互相检查一下,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认识短除法

  1、讲解短除法

  师:同学们,除了用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一种方法也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但是需要你用心观察才能发现,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大家先把18和24分解质因数。

  师:谁来说说你分解质因数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它们都有质因数2和3、

  师:18和24公有的质因数2和3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2乘3等于6

  师:根据这个发现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短除式合并在一起,用短除法来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

  师边板书边讲解……

  师:最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就能得到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了。

  问:现在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用短除法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练一练

  师:下面请你用这种方法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快速的完成在你的作业纸上!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指名学生展示汇报)

  问:你认为他做的怎么样?

  四、练*与应用

  1、练一练(苏教版P27T1)

  师:接下来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把它完成在你的作业纸上!

  展示汇报

  师:我们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时候,除了列举法和短除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课件演示、介绍)

  2、扎花束

  师:同学们!春季运动会马上就要到了,学校花束队买来了两种颜色的花准备来扎花束。(课件出示,师读题目要求)

  问: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其实在求什么?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完成在练*本上。

  问:大家一起告诉我最多能扎多少束?这样每一束花里面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呢?

  2、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已经在研究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了!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⑴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⑵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鲸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展的丰富多彩,同学们都报了自己喜欢的课程去学*,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我们四五班就是每次校本课程的剪纸活动班,你喜欢剪纸吗?瞧,这是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在活动中的好作品。(课件展示剪纸作品)

  师:现在我们来制作奥运福娃。第一步必须先裁好纸张。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12厘米,宽18厘米。把这张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猜猜看,要想剪完后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学生猜)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你要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大家。

  二、解决问题

  1、师:到底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呢?为了验证一下,请每个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小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剪成彩色的)在长方形的纸上摆一摆,把摆的情况记录下来,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用手中的学具摆摆看。(学生分组进行拼摆并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师: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摆的结果。

  小组汇报

  师:如何剪才能没有剩余?

  师:那么这张纸能剪几张?

  师:还有其他剪法吗?(2、3、6让学生充分进行交流)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些1、2、3、6与12和18有什么关系?我们能不能从12和18的因数上来解释上面的剪法呢?

  独立观察,总结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师:也就是说,要想正好摆满,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数应既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所以,1、2、3、6是12和18的公有的因数,我们可以把这4个数叫做12和18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数是几?

  师:我们把这个数称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为了更形象地表示出1、2、3、6与12和18的关系我们可以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出来。出示相交的集合圈

  (用集合圈的形式分别板书12和18的因数,然后把两个集合圈连起来,用交集的形式板书12和18的公因数。)

  师:中间部分1、2、3、6既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6最大,是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出示课件)

  3、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在小组内合作探索一下找公因数的方法

  学生探索并交流。

  4、练一练:用集合圈的形式求出16和2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5、师: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可以用列举法。(出示课件)

  6、师: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除了用集合圈和列举法之外,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出示用短除法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引出最大公因数是它们共有质因数的乘积。

  三、练*

  1、用短除法求36和42的最大公因数。

  2、生活中的数学:

  用这两朵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

  3、拓展练*:

  先分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8和36 8和9

  6和12 17和15

  24和72 6和7

  8和16 16和21

  四、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加减法信息窗一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能用列举法和短除法找出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列举、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体验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算理。

  评价任务设计:

  1、教师对学生能够利用列举法、短除法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学*情况的评价。

  2、教师对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评价。

  3、教师对学生参与学*活动的评价,及时评价不同水*的学生参与学*活动的实际表现。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前作业。

  师:谁能拿着你的作业到前面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指名答)

  师:这个同学把自己的想法表达的非常清楚,我们再来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课件演示)

  问:还有不同分法吗?(生答师演示)

  预设:汇报出错,比如4厘米——师引导观察:如果用边长4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分的话,长可以分几个呢?这样还能不能把长方形正好分完呢?

  师: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

  同位互相看一看各自是怎样分的,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总结列举法

  师: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小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1厘米、2厘米、3厘米或者是6厘米,最多是几厘米呢?

  师:这些小正方形的边长1、2、3、6与长方形的长24和宽18之间有什么关系啊?

  生:1、2、3、6是18的因数也是24的因数。

  师:我们把18和24的因数都找出来,对比着看一看吧!

  师:谁能快速找出18的因数?24的因数又有哪些呢?(指名说)

  师:对比观察18和24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它们的因数中都有1、2、3、6、

  师:看来,这和我们刚才的想法是一样的,1、2、3、6既是18的因数,也是24的因数,我们就把1、2、3、6叫做18和24的公因数。

  师:公因数中哪个最大啊?生:6最大

  师:我们就把6叫做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

  师:其实在前面的课前作业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长与宽的公因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刚才我们分别列举出了18和24的因数,又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种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列举法。【板书:列举法】

  2、教学集合圈

  师: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看出它们的关系,我们还可以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出来。

  24的因数

  18的因数

  【课件出示】

  123612346

  91881224

  师:左边的集合圈表示的.是18的因数,右边的集合圈表示的是24的因数、因为它们有公因数1、2、3、6,所以我们就把两个集合圈合在一起。

  问1:现在你知道左边这一部分表示的什么吗?(指名答)

  右边这一部分呢?大家一起说!两个集合圈相交的部分呢?左半部分又表示什么呢?大家一起说右半部分表示的什么?

  师:下面请同位互相说一说集合圈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师小结。

  师:现在给你一个集合圈你会填了吗?

  师:看到这道题你能不能直接填呢?那应该先怎么办?

  生:先找到16和28的因数和公因数,再填集合圈。

  师:请同学们先在作业纸上列举出16和28的因数,再填集合圈。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展示与评价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指名汇报)

  给大家说说你先填的什么?又填的什么?

  指名说一说,及时评价。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业。

  师:同位互相检查一下,不对的改正过来。

  三、认识短除法

  1、讲解短除法

  师:同学们,除了用列举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一种方法也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但是需要你用心观察才能发现,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师:请大家先把18和24分解质因数。

  师:谁来说说你分解质因数的结果?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它们都有质因数2和3、

  师:18和24公有的质因数2和3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6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2乘3等于6

  师:根据这个发现我们就可以把两个短除式合并在一起,用短除法来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

  师边板书边讲解……

  师:最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就能得到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了。

  问:现在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用短除法求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呢?(指名学生说一说)

  2、练一练

  师:下面请你用这种方法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快速的完成在你的作业纸上!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指名学生展示汇报)

  问:你认为他做的怎么样?

  四、练*与应用

  1、练一练(苏教版P27T1)

  师:接下来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下面这个问题吗?(课件出示)把它完成在你的作业纸上!

  展示汇报

  师:我们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时候,除了列举法和短除法以外,我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课件演示、介绍)

  2、扎花束

  师:同学们!春季运动会马上就要到了,学校花束队买来了两种颜色的花准备来扎花束。(课件出示,师读题目要求)

  问:同学们想一想这道题其实在求什么?

  师: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它完成在练*本上。

  问:大家一起告诉我最多能扎多少束?这样每一束花里面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呢?

  2、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已经在研究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了!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节课的学*,学生会说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为后面学*分数的约分打好基础。一节公开课我讲了《找最大公因数》,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生大胆探究。

  1、课前热身:在课的开始复*了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通过小活动唤醒学生的旧知,以便于更好地过度和接受新的知识。

  2、导入环节: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一个铺地砖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欲望,帮助王叔叔选择地板砖。让学生在获取新知的同时,切实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自主学*中,我单刀直入,让学生完成课本里12和18的因数,,然后填进圆圈里,重要的'是当两个圆圈交在一起时,学生无法理解圆圈的意思,这个步骤,得引导学生说出:交叉在一起的圆圈是共有的数字(也就是公因数),外面部分是填上独有的数字,当共有的数字写完后,不要再把共有的写在外面。

  4、在展示互动和反馈练*的环节中,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学会找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注意三种情况:1、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2、两个数为相邻的自然数(0除外)3、两个不同的质数,虽然没办法让学生直接归纳,但也必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样完成课本第四题学生就会发现:这里的第一行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第二行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对于这样有特征的数组,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特征让学生去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小组长帮助,生生互帮等。

  值得一提的是新教材没有出现短除法,但我觉得短除法相对简单,所以例举法完成后,我还是把短除法介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最佳的找最大公因数的途径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各个环节的学*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的主人,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及不断地中验证得到的,所以整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

  5、最后的评价环节,学生的互评很到位,如我问:“这节课你认为展示之星应该是谁?”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王洁!因为本节课她发言最多,那些特殊规律她能概括出来。”

  二、找出不足,以便提高

  我认为这节课还算是比较成功,可是从导学案上来看,内容很少也很简单,并且学生展示方法少,可我却用了两节课才完成任务。所以,我一直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不能按进度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呢?这一直是我在教学中存在和感到困惑的问题。我想还是我在处理某些课堂环节上浪费了时间,本来有些问题可以不必让学生讨论,而我却是什么问题都要学生讨论,非得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不可。对于有些概念,完全可以让学生探索归纳,然后老师总结得出。不必要非得让学生自己得出概念。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认识公因数、最大因数以及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些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教学的。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适时地渗透集合思想。在教学例1时,解题过程不仅呈现了用列举法解决问题。还引导学生用集合图来表示答案,从而渗透了集合思想,为后续的学*奠定感性认识。

  二、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空间,将自主探究活动贯彻始终。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三次自主探究的机会。即一在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公因数,二用集合图表示因数之间的关系,三用自己的方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这几次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始终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启发他们主动参与,引导学生感知、理解,从而在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本节课是教*用最大公因数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算一算或在纸上用彩笔画一画的方法把出现的几种情况记录下来,既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也让学生体会到新知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组织交流并验证结论,让学生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更加积极地探索新知,掌握所学知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练*部分时间过于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交流与理解,部分学困生掌握不够到位。这需要教师在今后教堂中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时间过于紧迫。

《找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一、我认为,这节课的闪光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复*用多种方法找每个数的因数,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通过复*、发现、总结,什么是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在研究的过程中交流、总结自己的发现。

  3、通过填写集合图,使学生了解集合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关系。

  4、通过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并总结出:

  (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5、在进一步的练*中,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集体交流,相互学*,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这节课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情况的评价 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

  2、教学思想“由一般到抽象”的过程体现的不够明了。

  3、 对于教材的拓展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和提高对学生评价的意识,重视评价的功能。

  2、在备课时,要清楚把握教学内容的梯度,使教学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3、加强对教材的拓展,切实做到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学内容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66-69页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2、初步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4、感受数学价值并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的概念。

  2、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研,学*新知:

  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两个数的因数又该怎样来求呢?

  出示课件: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那么既是16又是12的因数是:1、2、4

  16和12的公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

  出示课件:

  16的因数: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8的因数:1、2、4、8

  师:我们就把1、2、4叫做16、12和8的什么呢?

  生:公因数

  师:4就是16、12和8的什么呢?

  生:最大公因数。

  师: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公因数是什么意思?

  生: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就叫公因数。

  生:就是几个数都有的因数,就叫公因数。

  师:同学谁能说一下什么又是最大公因数呢?

  生:几个数公因数里面最大的一个,就叫最大公因数。

  师生共同总结概念: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巩固练*,加深理解:

  出示课件:

  同学们能不能找出15和18的公因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呢?

  15的因数18的因数15的因数18的因数

  不清

  15和18的公因数

  三、合作探究,认识互质数

  1、5和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各是多少?

  5的因数:1、5.7的因数:1、7.

  5和7的公因数有:1.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2、7和9呢?

  7的因数:1,7.9的因数:1,3,9.

  7和9的公因数有:1.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师总结: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同学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同学们想不想去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四、深化练*、掌握方法:

  那么大家想一想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怎么去求呢?

  小组讨论方法: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师引导出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8=2×3×330=2×3×5

  归纳出:18和30的公有的质因数是2和3,

  那么最大公因数就是2×3=6

  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呢?

  把两个短除法合并成一个短除法

  21830→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915→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5→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2×3=6

  学生总结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练*。

  求12和20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动手练*,师巡视指导,学生上黑板演示过程。

  五、小小能手、我来闯关:

  第一关:填一填

  1.15的因数有(),20的因数有()它们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2.8和9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第二关:判一判

  1.公因数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2.12的因数只有2、3、4、6、12。()

  3.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第三关:做一做

  木材市场运来一批长12米,16米和20米的木材,把这三种长度的木材截成同样长,最长可以截成每根是多少米?

  六、全课小节、畅谈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上的收获。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指出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已经有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

  把18和30分别分解质因数

  218230

  39315

  35

  18=2×3×3

  30=2×3×5

  18和30的公有质因数是2和3,因此:

  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合并两个短除法

  21830→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915→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5→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出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教学反思

  教材对求最大公因数的编排,只是让学生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几分米?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用不同的小正方形摆拼、观察、思考,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同时,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在摆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操作,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新切感,拉*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和谐、活跃、向上的学*氛围。

  1.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2.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了各种求“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3.提倡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上,鼓励学生找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能想到三种方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优化,我认为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是一个很有效、很简便的方法,应该让学生掌握。在这中间教师应注意引导、小结、鼓励,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1.创设教学情境,揭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热情和学*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本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明确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自主探究,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的后续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公因数的过程中,把8和12的公因数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为学生以后的学*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卡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复*。

  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

  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2.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

  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

  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自学教材60页例1。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

  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4.反馈练*。

  完成教材61页1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设问引导学生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过交流思考、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课本 P79~81 例 1、例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师生共同探讨的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集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初步了解算理。

  教学难点:

  了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计算原理。

  教学用具: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导语:一年一度的运动会离我们越来越*了。五年级的同学们想用队列表演来展现五年级同学们的风采。可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两个排的学生人数不一样,一排有 16 人,二排有 12 人,如果两排的学生单独列队,各自可以有几种不同的列队方法?怎样确定?

  2.叙述:同学们学以致用的能力还真是很强,知道会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有关因数的问题。(板书题目:因数)出示视频4小明家装修客厅铺地砖的视频短片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动画8用正方形摆长方形的动画,请同学们帮帮忙,试着设计一下。

  2.探究方法。

  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1)说一说你是怎样安排的?

  (2)为什么找 16 和 12 公有的因数就可以?出示动画9、找16和12公因数的动画

  4.思考:像 1、2、4 这样,既是 16 的因数,又是 12 的因数,这样的数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其中最大的数是谁?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过渡语: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最大公因数。

  5.想一想:前一段我们已经学过了因数,今天又认识了公因数,你能谈谈它们两者的区别吗?

  6.说一说:最大公因数和公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7.试一试:你能找到 18 和 24 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

  8.练*:口答最大公因数。

  4 和6 24和8 5和7 6和11

  问:你是怎样答出的?能说一说过程吗?

  9.除了找因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呢?

  分解质因数法。

  10.练*:求 24 和 36 的最大公因数(用喜欢的方法求)。

  [在学生经历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初步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巩固练*

  1.选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

  12 和 18

  99 和 132

  24 和 30

  39 和 65

  2.找最大公因数。

  (1)A=2×2×5×7

  B=2×3×7

  (A,B)=?

  (2)甲数=A×B×C

  乙数=D×E×F

  (甲数,乙数)=?

  3.反馈练*。

  (1)直接写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7、9)(17、51)(13、39)((3、8)

  (13、11)(15、16)(4、6)(6、8)

  (8、24)(15、30)(16、48)(5、11)

  (11、12)(13、17)

  (2)填空。

  小于10的最大偶数与最小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小于10的最大奇数与奇数中最小的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自然数中最小的两个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小于10的最大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甲数在20至30之间,乙数在30至40之间,甲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甲数是( ),乙数是( )。

  四、全课总结

  你对今天的课有什么评价?谈谈你的感想好吗?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16 的因数:1,2,4,8,16

  12 的因数:1,2,3,4,6,12

  16=2 × 2 × 2 ×2 18= 2 ×3×3

  12=2 × 2 × 3 24= 2 ×2×2×3

  (16,12)=2 × 2=4 (18,24)=2×3=6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这部分内容的结构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基本相同,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我让学生依托动手操作,加强对比观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优化概念引进的过程。在教学例3时,我分四步组织学生的活动。

  第一步,让学生“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铺前先思考: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可以铺满这个长方形?通过操作,学生都知道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可以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引导学生具体感知公因数的含义。

  第二步,组织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通过思考,学生明白:“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第三步,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1、2、3和6的共同特征,再告诉学生1、2、3和6的共同特征,再告诉学生“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第四步,让学生说一说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含义的理解,知道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所以4就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优化概念的形成。

  2、着眼于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逐步形成概念结构。教学例4是,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进一步打开思路,明确方法。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而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一致性。

  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结构: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并且辨析这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此外,考虑到学生也已经初步认识了用集合图表示两个相交的集合圈,所以我让学生根据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独立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合适部分,然后再看图说说各自的想法,说说每一个区域内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把静态的集合图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加深对集合图的理解,也使集合思想的渗透落到实处。

  3、练*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填空,进一步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解题策略,优化概念应用的过程。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4

  分析基础知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此外,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一、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在这节课上,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二、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例3中,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思考原因——想象延伸——讨论思辨——明确意义。例4更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提高学生学*能力。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所以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例4教学中,学生得出了三种方法来寻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当然到底是三种还是两种有待商榷,不过在这里,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姑且称之为三种吧)这就存在了一个方法优化的过程,哪一种方法会更简单?通过对比,大多数学生赞同方法二。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多运用较好的方法二。在这中间教师注意到了引导、小结、鼓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复*题中回顾了四年级知识基础、列举法和标记法,在例3中,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时就有了基础。例4中,学生也知道用列举法和标记法来解决问题。

  特别是用集合图来表示因数和公因数的教学值得一提。有趣的游戏,预料中的争执,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图的妙用,图的填法比一步步教学生如何填更有效,也更不易遗忘。练*五,第一题在填完集合图后对公有因数和独有因数意义的的提升,为下面的学*作了伏笔。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练一练,并没有局限于画画△、○,找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公因数都比小的数小(18和30中,18是小的数),在18的因数中找公因数的确更快、更好些。

  所以请老师们在*时的教学中也去分析、思考,把握例题和练*中每个需要提升之处,在课堂中时时注意方法和策略的渗透,较好地用实这套教材。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5

  分析基础知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此外,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一、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在这节课上,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二、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例3中,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思考原因——想象延伸——讨论思辨——明确意义。例4更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提高学生学*能力。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所以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例4教学中,学生得出了三种方法来寻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当然到底是三种还是两种有待商榷,不过在这里,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姑且称之为三种吧)这就存在了一个方法优化的过程,哪一种方法会更简单?通过对比,大多数学生赞同方法二。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多运用较好的方法二。在这中间教师注意到了引导、小结、鼓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复*题中回顾了四年级知识基础、列举法和标记法,在例3中,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时就有了基础。例4中,学生也知道用列举法和标记法来解决问题。

  特别是用集合图来表示因数和公因数的教学值得一提。有趣的游戏,预料中的争执,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图的妙用,图的填法比一步步教学生如何填更有效,也更不易遗忘。练*五,第一题在填完集合图后对公有因数和独有因数意义的的提升,为下面的学*作了伏笔。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练一练,并没有局限于画画△、○,找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公因数都比小的数小(18和30中,18是小的数),在18的因数中找公因数的确更快、更好些。

  所以请老师们在*时的教学中也去分析、思考,把握例题和练*中每个需要提升之处,在课堂中时时注意方法和策略的渗透,较好地用实这套教材。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每人一张)。

  四、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复*。

  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

  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2.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

  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

  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

  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4.反馈练*。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初步了解了它的应用价值。

  (五)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

  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

  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 ,2 ,③ ,6 ,⑨ ,18

  方法三: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27的因数有: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 ,2 ,3 ,6 ,9 ,18。然后从大到小依次看是不是27的因数,第一个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⑴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⑵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课堂练*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 1 B. 3 C . 4 D. 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 . 4 B. 6 C . 8 D. 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1 B. 甲数C . 乙数D. 甲、乙两数的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那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留下疑问

  有三根小棒,分别长10㎝,16㎝,48㎝。要把他们都结成同样长的小棒,步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能有多少厘米?

  六、课堂作业设计

  教材82页第2题、第5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有:1 ,2 ,3 ,6 ,9 ,18

  27的因数有:1 ,3 , 9 ,27

  18和27的公因数有:1 ,3 , 9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境,感受新知

  1、情境引入

  情境图→文字→表格

  最*杨老师家买了新房子,其中有一个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贮藏室,她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

  你知道凌老师对铺地砖的要求是什么吗?(交流“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边长还要是整分米数”什么是整分米数?)

  2、合作探究

  (1)讨论

  用长方形方格纸代表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储藏室地面,每个方格可以代表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小组讨论下,边长可以是几分米呢?(学生操作)

  (2)交流

  A、交流边长是“4”为什么?→你们觉得行吗?→铺满

  B、交流边长是“2”出示一个角→你觉得长边、短边可以分别铺几块呢?→铺满

  C、交流边长是“1”铺一个角→你觉得长边、短边可以分别铺几块?→铺满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讨论交流

  还有没有别的铺法?边长是3分米的地砖行吗?为什么?边长是5分米呢?

  (宽边虽然可以铺整数块,但长边不行,会多出来。16÷5,12÷5都有余数,得到的不是整数,而题目要求是整块的)

  (2)抽象公因数概念

  我们发现边长1、2、4分米的地砖能铺满,而且是整数块,其它的都不行。那“1、2、4”与16和12到底有着什么特殊关系呢?

  (1、2、4不仅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1、2、4是12和16的公因数)

  同意吗?(能听懂他的意思吗?说的是什么?)

  那我们就用以前的方法找找16、12的因数。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有:1、2、3、4、6、12

  你发现什么?

  (我发现1、2、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能不能简单的说说,它们是12和6的什么数吗?

  (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1、2、4是12和16的公因数)

  板书“公因数”

  说能说一说什么是公因数

  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那16和12的公因数有:1、2、4。

  (3)用集合圈表示

  我们可以用集合圈来表示两个数的公因数

  (点击课件出示两独立集合圈)

  这集合圈我们可以看成是16的因数,这一个集合圈我们可以看成是12的因数(课件动态显示两集合圈移动形成交集)

  现在中间的表示什么呢?应该填?(生说师点击课件)

  那这圈里的(指左边、右边)填?表示?

  (4)认识最大公因数

  如果凌老师想用最少的块数铺好地面,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你是怎么想的?

  (从公因数中找最大的。边长大的话占地面积就要大,铺的块数就要少)

  实际上这4就是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板书“最大公因数”

  16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4

  2、运用新知识,解决“老”问题

  如果现在让我们考虑“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我们可以直接?(写因数,找公因数)

  那如果解决“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呢?(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大家刚才帮助凌老师解决边长可以几分米时,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最大的公因数,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求最大公因数:18和27 15和10 两生板书

  交流反馈。

  想想看,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如果我指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现在只找出18的因数,你能找到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哪些是27的因数”

  那如果只找了27的因数呢?

  “先找27的因数,再看哪些是18的因数”

  你能找出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吗?

  这些方法实际都是属于列举法,在解决问题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四、巩固练*、总结提升

  1、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8 6和18 1和7 8和9

  2、小游戏

  (1)找同桌学号的最大公因数

  你们是怎么找的?

  (2)凌老师上学的时候学号是36号,与我的同桌学号最大公因数是12。你知道我的同桌是几号吗?

  你是怎么想的?

  当时我们班级人数不到60人,我同桌的学号有6个因数。现在你知道他到底是几号吗?

《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66-69页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2、初步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4、感受数学价值并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的概念。

  2、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共研,学*新知:

  我们已经会求一个数的因数,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两个数的因数又该怎样来求呢?

  出示课件:

  16的因数有: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那么既是16又是12的因数是:1、2、4

  16和12的公有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

  出示课件:

  16的因数:1、2、4、8、16

  12的因数:1、2、3、4、6、12

  8的因数:1、2、4、8

  师:我们就把1、2、4叫做16、12和8的什么呢?

  生:公因数

  师:4就是16、12和8的什么呢?

  生:最大公因数。

  师: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公因数是什么意思?

  生: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就叫公因数。

  生:就是几个数都有的因数,就叫公因数。

  师:同学谁能说一下什么又是最大公因数呢?

  生:几个数公因数里面最大的一个,就叫最大公因数。

  师生共同总结概念: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二、巩固练*,加深理解:

  出示课件:

  同学们能不能找出15和18的公因数,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呢?

  15的因数18的因数15的因数18的因数

  不清

  15和18的公因数

  三、合作探究,认识互质数

  1、5和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各是多少?

  5的因数:1、5。7的因数:1、7。

  5和7的公因数有:1.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1。

  2、7和9呢?

  7的因数:1,7。9的因数:1,3,9。

  7和9的公因数有:1。7和9的最大公因数是:1

  指名回答: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师总结: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同学们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同学们想不想去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四、深化练*、掌握方法:

  那么大家想一想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怎么去求呢?

  小组讨论方法: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

  师引导出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18=2×3×330=2×3×5

  归纳出:18和30的公有的质因数是2和3,

  那么最大公因数就是2×3=6

  能不能用更简便的方法呢?

  把两个短除法合并成一个短除法

  21830→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915→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5→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到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2×3=6

  学生总结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般先用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完成练*。

  求12和20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动手练*,师巡视指导,学生上黑板演示过程。

  五、小小能手、我来闯关:

  第一关:填一填

  1.15的因数有(),20的因数有()它们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2.8和9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第二关:判一判

  1.公因数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

  2.12的因数只有2、3、4、6、12。()

  3.成为互质数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第三关:做一做

  木材市场运来一批长12米,16米和20米的木材,把这三种长度的木材截成同样长,最长可以截成每根是多少米?

  六、全课小节、畅谈收获:

  学生谈本节课上的收获。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并指出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已经有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公因数里最大的一个。

  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

  把18和30分别分解质因数

  218230

  39315

  35

  18=2×3×3

  30=2×3×5

  18和30的公有质因数是2和3,因此:

  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合并两个短除法

  21830→用公有的质因数2除

  3915→用公有的质因数3除

  35→除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

  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得出18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教学反思

  教材对求最大公因数的编排,只是让学生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几分米?由此引出最大公因数,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用不同的小正方形摆拼、观察、思考,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同时,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法的数学思想。在摆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操作,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新切感,拉*了师生间的距离,营造了和谐、活跃、向上的学*氛围。

  1.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2.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了各种求“18和27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3.提倡思考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上,鼓励学生找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可能想到三种方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方法进行优化,我认为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是一个很有效、很简便的方法,应该让学生掌握。在这中间教师应注意引导、小结、鼓励,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最大公因数》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5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所带班级学生共25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在小组合作学*中主动探究知识。本册一单元,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没有困难。而利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不易发现这两个数具有这些关系。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直接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12和18 的因数,再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在练*1、2中引出了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方法并会运用。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五.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

  师:出示3×4=12,( )是12的因数。

  生:3和4是12的因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师:除了3和4是12的因数,12的因数还有哪些?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板书 12的因数有:1、2、3、4、6、12。

  师:要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需要注意什么?

  生:要一对一对有序地写,这样才不会遗漏。

  师:照这样的方法,请你写出18的全部因数。

  生独立写后汇报:18的因数有:1、2、3、6、9、18

  (此时出示集合图)

  师:在这两个圈里,应该填上什么数?请大家完成正在书45页上。

  生做后汇报师板书于圈中。

  (2)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相同的因数,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

  生找出12和18相同的因数有:1、2、3、6

  师:像这样,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都是12和18的公因数。

  师:这里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生:最大是6。

  师: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此时出示集合图)

  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字?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汇报:中间区域是12的因数和18的因数的交叉区域,所填的数应该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填在这里。

  师:请大家完成这个题。(生做后订正)

  2、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刚才我们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举法)

  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9和15

  (2)利用因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翻到书第45页,独立完成第一题。

  生汇报:

  8的因数: 1、2、4、8

  16的因数: 1、2、4、8、16

  8和16的公因数: 1、2、4、8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8

  师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想想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汇报:8是16的因数,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8。

  师引导生归纳并板书: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板书:用因数关系找)

  练*: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12 28和7 54和9

  (3)利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

  生汇报:

  5的因数: 1、5

  7的因数: 1、7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 1

  师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汇报:5和7都是质数,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师: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板书:用互质数关系找)

  练*: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5 11和7 8和9

  (4)整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了用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因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法。

  (三)练*

  书46页3、4、5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课堂练*:

  在括号里填写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18( ) 14和21( ) 15和25( )

  12和8( ) 16和24( ) 18和27( )

  9和10( ) 17和18( ) 24和25( )

  九.作业安排:

  完成练*册上的*题

  十.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教师用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数字卡片

  十一. 自我问答:

  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在书中暂时没有出现,只在求最小公倍数后以“你知道吗”的形式出现,但这种方法我觉得很实用,不知教材的意图是什么?究竟怎样处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解决故事中的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地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在填写公因数时,学生往往容易出现重复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孩子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特征和方法。先看两个数是不是倍数关系,如果是倍数关系,那么小的那个数就是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或者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找最大公因数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短除法,当数字比较大时,用短除法比较简单。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小学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 (菁华3篇)

小学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1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

  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

  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2,③,6,⑨,18

  方法三: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27的因数有: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2,3,6,9,18。然后从大到小依次看是不是27的因数,第一个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课堂练*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3c、4D、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4B、6c、8D、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甲数c、乙数D、甲、乙两数的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那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留下疑问(略)

小学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小学数学《最大公因数》教案3

  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第80到81页的内容及第82页练*十五的第3题。

  设计思路

  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十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内,是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知道一个数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对于学生的后续学*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校买回12棵风景树,现在要栽种起来,栽种时行数不限,但每行栽种的数目相等,可以怎么栽种?16棵呢?

  2、分别写出16和12的所有因数。

  二、教学实施

  1、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集合图。

  指出:1,2,4是16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

  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2、完成教材第80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拿卡片的同学快速站一站,那几个数站在左边,那几个数站在右边,那几个数站在中间,最后集体订正。

  3、出示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试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小组讨论,互相启发,再在全班交流。

  (3)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演示方法

  方法一:先分别写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有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方法二: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18的因数中有哪些是27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18的因数有:①,2,③,6,⑨,18

  方法三:先找出27的因数,再看27的因数中有哪些是18的因数,从中找最大。

  27的因数有:①,③,⑨,27

  方法四:先写出18的因数1,2,3,6,9,18。然后从大到小依次看是不是27的因数,第一个数9是27的因数,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81页的“做一做”。

  学生先独立完成,独立观察,每组数有什么特点,再进行交流。

  小结: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有哪些特殊情况?

  ⑴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他们的最大公因数。

  ⑵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三、课堂练*设计(多媒体课件出示)

  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3c、4D、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4B、6c、8D、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A、1B、甲数c、乙数D、甲、乙两数的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出最大的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那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留下疑问(略)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7)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精选5篇)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 1

  《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因数、倍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一、亮点

  1、知识衔接紧密,流畅自然。在教学中,庄老师首先从学过的因数、倍数谈话引入,然后让学生回忆因数的特征,接着通过一个找因数的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从刚才的同学站立情况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同学站立两次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引入新课。

  2.注重提醒班级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学生在进行练*做题的时候,庄老师及时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注意*时的课堂训练。

  3.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及知识的重难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庄老师从已有知识因数出发,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接着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数的求法,最后教师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题目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题目,另一种是特殊的题目。

  二、建议

  1、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容易导致知识的半生不熟,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而部分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会来不及思考,容易导致知识学*上的障碍。因此,还需要新知识的讲解要把节奏放慢一些,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消化过程,明晰求最大公因数的解题步骤。

  2、可以在引入的环节精简一下,把游戏作为开启学生,引发矛盾冲突的知识结合点,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站立了两次,这是为什么,由此引入新知识的学*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在例2的教学中,不必要小步子走,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思考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通过这样的环节调整,可以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思考学*,效率也会提高。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 2

  在晚自*上,我观看了王XX老师讲授的《最大公因数》这堂录像课。王老师这节课,听后给人的感觉是“很扎实”,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很到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中学*,在活动中学*。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各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到位,教学重点突出、难点设置合理。

  本节课主要目标是: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理解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王老师通过地面铺砖的这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疑惑,这样调动了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重点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难点是如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王老师这节课首先以列举法来引导学生找公因数,随后,又用集合图的方式反映12和16的公因数各有哪些,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12和16的公因数中最大公因数是谁,通过一系列媒体资源的展示,逐一解决了每个问题,大大加深了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印象。他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二、教学程序中,作到分层递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形成概念。

  王老师这节课通过铺地砖的事例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形成过程,尽可能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努力出解决问题,形成概念。

  〔2〕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出方法。

  王老师整节课是通过课件演示,采用了列举法,集合法,这两种方式教学12和16的公因数有哪些,其中最大公因数是几,利用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为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增添了活力。

  〔3〕练*层次分明,巩固新知

  练*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尤其是通过游戏巩固了学*知识,也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公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巩固练*做到了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多媒体课件运用灵活

  1、导入设计巧妙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复制,而是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本节课王老师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情境之中,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用铺地砖的问题引出的。课堂上,王老师运用多媒体动态呈现王叔叔家用地砖铺贮藏室地面的现实情境,请同学们帮助王叔叔选择地砖。学生在帮助王叔叔选择地砖的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通过讨论交流,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教学概念的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自然揭示了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切实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教师能够“以学论教”,在探索新知中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发现了可以选择边长是1dm、2dm、4dm的正方形地砖。接着,各小组围绕这几种可选择的地砖的边长与长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很快发现:1、2、4是16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在这个基础上,王老师请学生用简洁的话说一说“1、2、4是16和12的什么数”,由学生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最后用集合圈形式的展示,让学生懂得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然后,返回帮王叔叔选择地砖的问题,进而制造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在这里的充分放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空间。这样安排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评课稿四、通过教学,学生既获得了数学概念,也获得了数学方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感悟,就能为抽象出概念提供感性认识基础。这节课的内容学生掌握的非常好。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使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学生摸得着,看得见。从而增强了感知事实、建立概念的效果。学生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 3

  《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因数、倍数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约分、通分打下基础。

  一、亮点

  1、知识衔接紧密,流畅自然。在教学中,庄老师首先从学过的因数、倍数谈话引入,然后让学生回忆因数的特征,接着通过一个找因数的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从刚才的同学站立情况看,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有的同学站立两次的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引入新课。

  2.注重提醒班级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学生在进行练*做题的时候,庄老师及时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注意*时的课堂训练。

  3. 注重知识点的相互衔接及知识的重难点的教学。在教学中,庄老师从已有知识因数出发,然后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接着在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数的求法,最后教师总结出求最大公因数的题目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题目,另一种是特殊的题目。

  二、建议

  1、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容易导致知识的半生不熟,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而部分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会来不及思考,容易导致知识学*上的障碍。因此,还需要新知识的讲解要把节奏放慢一些,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消化过程,明晰求最大公因数的解题步骤。

  2、可以在引入的环节精简一下,把游戏作为开启学生,引发矛盾冲突的知识结合点,从而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站立了两次,这是为什么,由此引入新知识的学*效果会更好一些。另外在例2的教学中,不必要小步子走,可以直接放手让学生思考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通过这样的环节调整,可以节省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进行思考学*,效率也会提高。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 4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枚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从拼摆过程中发现公因数,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明确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方厘米和3*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最大公因数评课稿 5

  聆听了李晶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一课,我颇受感触,现在说说自己粗浅的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这节课与传统的概念教学相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变教学生学会知识为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变重视结论的记忆力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的学*为探究式的学*。

  一、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李老师利用身边的数学帮李叔叔铺瓷砖很自然的引入新知教学,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自主探究

  教学新知识时,李老师并没有直接讲授内容,教师抛出问题后而是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三、及时练*;加深理解

  *题设计精简,并很有针对性引入了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对练*的设计层次清楚,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本节课是非常成功的。

  总之,通过听这节课还是有很大的收获的,特别是对我以后在教学最大公因数更是有借鉴的价值,所以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上的这宝贵的一课。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8)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精选5篇)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 1

  一、教学内容

  教材分两段:

  例1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认识,例2教学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例3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认识,例4教学求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倍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倍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倍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教学同样如此。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倍数和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

  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

  以公倍数为例,教学时应让学生经历下面几个环节:

  第一,准备好必要的图形。要为学生准备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也要准备边长为12、18、24厘米等不同的正方形。

  第二,经历操作活动。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可以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而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这是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

  第三,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先自己尝试看还能铺满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不难发现能正好铺满边长12厘米、18厘米、24厘米等的正方形;在此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思考12、18、24等这些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第四,揭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

  第五,判断8是不是2和3的公倍数,让学生通过反例进一步认识公倍数。理解概念的外延。在此基础上,教材注意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倍数的意义。公因数的教学同样如此。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教材在练*中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如第25页第7题,先引导学生用列表的策略通过列举找到答案,再引导学生联系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第8题也可用最小公倍数解决问题,但也允许学生用列表的策略列举出答案。第29页第10题让学生先在图中画一画找到答案,也可让学生联系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第11题为学生提供了彩带图,学生可以在图中画一画,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思考。

  2.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找公倍数和公因数。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

  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

  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负担。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以求8和12的公因数为例,学生可能会分别写出8和12的所有因数,再找一找;也可能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或着先找出12的因数,再从中找出8的因数。

  在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之后,还应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出来。要让学生经历填集合图的过程,明确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数表示的意义,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对于两个数有特殊关系时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教材在练*中安排,引导学生探索简单的规律。由于教材不讲互质数,所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这样的结论不要出现,只要求学生在具体的对象中感受。

  为了拓宽学生对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认识,教材在“你知道吗”栏目里介绍了“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并介绍了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表示。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结合阅读进行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讲解。

  3.通过调查、交流和尝试,感受数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

  教学“数字与信息”这一实践与综合应用时,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交流参与活动,感受数字在表达信息中的作用。

  课前调查的内容有:

  (1)110、112、114、120等特殊电话号码是什么号码;

  (2)自己所在学校和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

  (3)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4)生活中用常见的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例子;

  (5)自己学籍卡上的学籍号。课后调查的内容有:

  (1)去邮局调查有关邮政编码的其他信息;

  (2)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数字编码。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开展交流活动:比如,为什么有些编号的开头是0?怎样从身份证中看出一个人出生的日期?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等等。

  在此基础上,教材在“做一做”中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尝试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比如,为某宾馆的两幢客房大楼的房间编号,为一年级新生编号,还安排了与方位和距离联系的问题,用编码表示家大约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教学时,可以根据需要和时间情况,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 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练*四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与对比,使学生发现和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通过练*,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合作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我们已经掌握了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巩固这方面的知识,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练*)

  2、填空。

  5的倍数有:( )

  7的倍数有:( )

  5和7的公倍数有:( )

  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 )

  3、完成练*四第5题。

  (1)理解题意,独立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汇报结果,集体评讲。

  (3)观察第一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每题中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呢?(倍数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第二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有什么特征?(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在有些情况下,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4、完成练*四第6题。

  你能运用上一题的规律直接写出每题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吗?

  交流,汇报。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提高训练

  1、完成练*四第7题。

  (1)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填表。

  (2)你是怎样找到这两路车第二次同时发车的时间的?

  你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56)

  2、完成练*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每隔6天去一次”是指7月31日去过以后,下一次训练日期是8月6日。“每隔8天去一次”指的是什么呢?

  你能说说,他们下次相遇,是在几月几日吗?(8月24日)

  你是怎样知道的?

  要知道他们下次相遇的日期,其实就是求什么?(6和8的最小公倍数)

  三、课堂小结

  通过练*,同学们又掌握了一些比较快的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 3

  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第22~25页教学公倍数。主要是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26~31页教学公因数。包括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练*五里还安排了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比较。

  第32~36页实践与综合应用。利用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实例,教学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

  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我国古代曾经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也介绍了现代人们经常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阅读这材料后,如果学生愿意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是允许的。但是,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和使用短除法。编排的一道思考题,是可以用公因数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领会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

  例1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例3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都是形成新的数学概念,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会概念的含义。

  例1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发现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并从长方形纸片的长、宽和正方形边长的关系,对铺满和不能铺满的原因作出解释。再想像这张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哪些正方形,从倍数的角度规律,为形成新的数学概念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揭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把感性认识提升成理性认识。

  教材选择长方形纸片铺正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倍数,是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用同一张长方形纸片铺两个不同的正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提出“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他们沿着正方形的边铺长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关系的愿望。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联系 铺的过程与结果,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方形的长、宽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根据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的经验,联想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先找到这些正方形,把它们的边长从小到大排列,知道这样的正方形有无数多个。再用“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概括地描述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征。显然,前一层次形象思维的成分较大,思考难度较小,对后一层次的抽象认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活动领悟公倍数的含义,不仅体现在例题的教学中,还落实到练*里。第23页“练一练”在2的倍数上画“?”,在5的倍数上画“○”。从数表里的10、20、30三个数既画了“?”又画了“○”,体会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是2和5的公倍数。练*四第4、7、8题都是与公倍数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填表格、圈日期等活动体会公倍数的含义。

  例3教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也通过“铺”的活动组织教学。与例1不同的是,例3用2张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纸片分别去铺同一个长方形,是形成公因数概念的需要。例题编写和练*编排与教学公倍数相似,这里不再重复。

  2?突出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倍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倍数、因数的基础上教学公倍数、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

  教材用“既是……又是……”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公有”的意思。例1先联系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12厘米、24厘米……的正方形这些现象,从正方形的边长分别除以长方形纸的长和宽都没有余数,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一方面概括了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既是……又是……”的意思。然后在“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这句话里把“既是……又是……”进一步概括为“公倍数”,形成公倍数的概念。

  集合图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第23页把6的倍数与9的倍数分别写到两个集合圈里,这两个集合圈有一部分重叠,在重叠部分里写的数既是6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是6和9的公倍数。先观察这个集合图,再填写第24页的集合图,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公倍数的含义。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括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加强对概念的认识。例1在揭示2和3的公倍数的概念,指出它们的公倍数是6、12、18、24……后,提出“8是2和3的公倍数吗”这个问题,利用反例凸现公倍数的含义。让学生明白8只是2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倍数的概念。练*四第4题先在表格里分别写出4、5、6的倍数,再寻找4和5、5和6、4和6的公倍数,也有助于学生识别概念的外延。

  3?运用数学概念,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本单元只教学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因为这些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在约分和通分时应用最多。只要这些基础知识扎实,即使遇到三个分数的通分,学生也能灵活处理。不编排例题教学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采用写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

  例2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思路都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从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引发出来。学生可能先分别写出6和9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倍数需一个一个地写,还要逐个逐个地比,所以得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比较慢。学生也可能在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只要依次想出9的倍数(即9×1、9×2、9×3……的积),逐一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操作比较方便。尤其求两个较小数(不超过10)的最小公倍数时,更能显出这种方法的优点。当然,在6的倍数里找9的倍数,也是一种方法,但没有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快捷。教材安排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各种方法,首先是理解各种方法的共同点,都在寻找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而且是尽量小的那个数。然后是理解各种方法的个性特点,从中作己的选择。

  例4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方法和例2相似。求8和12的最大公因数的几种方法中,教材呈现的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宜多数学生。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先写出两个数的全部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操作不麻烦。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依次想较小数的因数,稍不留心就会遗漏某一个因数。练*五编排第3题的意图就在于此。

  练*四第5题在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安排,两个色块分别呈现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左边的色块里,每组的两个数之间有倍数与因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右边的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练*五第6题是初步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后安排的。左边色块里,每组的两个数之间也有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右边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些特殊情况,在通分和约分时会经常出现。教学时可以按色块进行,先分别求出同一色块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再找出相同的特点,通过交流内化成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技能。要注意的是,学生有倍数与因数的知识,能够理解同组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以及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规律。由于新教材不讲互质数,也不教短除法,所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这些特殊情况,只能在具体对象中感受,不宜深入研究原因,更不要出结语让学生记忆。第9题分别写出1、2、3、4……20这些数与3、2、4、5的最大公因数,在发现有趣规律的同时,也在感受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 4

  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里,学生已经建立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会找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本单元继续教学倍数和因数的知识,要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为以后进行通分、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作准备。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第22~25页教学公倍数。主要是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第26~31页教学公因数。包括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练*五里还安排了最小公倍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比较。

  第32~36页实践与综合应用。利用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实例,教学用数字编码表示信息。

  在“你知道吗”里,介绍了我国古代曾经用“辗转相除法”求最大公因数,也介绍了现代人们经常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在阅读这材料后,如果学生愿意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是允许的。但是,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和使用短除法。编排的一道思考题,是可以用公因数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让学生通过操作领会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

  例1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例3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都是形成新的数学概念,都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会概念的含义。

  例1先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和8厘米的正方形,发现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并从长方形纸片的长、宽和正方形边长的关系,对铺满和不能铺满的原因作出解释。再想像这张长方形纸片还能正好铺满哪些正方形,从倍数的角度规律,为形成新的数学概念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揭示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含义,把感性认识提升成理性认识。

  教材选择长方形纸片铺正方形的活动教学公倍数,是因为这一活动能吸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用同一张长方形纸片铺两个不同的正方形,面对出现的两种结果,会提出“为什么有时正好铺满、有时不能”,“什么时候正好铺满、什么时候不能”这些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他们沿着正方形的边铺长方形纸片,就会想到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可能和边长有关,于是产生进一步研究正方形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关系的愿望。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按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成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联系 铺的过程与结果,从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除以长方形的长、宽没有余数和有余数的层面上,体会正好铺满与不能正好铺满的原因。第二个层次根据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的经验,联想还能正好铺满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先找到这些正方形,把它们的边长从小到大排列,知道这样的正方形有无数多个。再用“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概括地描述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征。显然,前一层次形象思维的成分较大,思考难度较小,对后一层次的抽象认识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活动领悟公倍数的含义,不仅体现在例题的教学中,还落实到练*里。第23页“练一练”在2的倍数上画“?”,在5的倍数上画“○”。从数表里的10、20、30三个数既画了“?”又画了“○”,体会它们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是2和5的公倍数。练*四第4、7、8题都是与公倍数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填表格、圈日期等活动体会公倍数的含义。

  例3教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也通过“铺”的活动组织教学。与例1不同的是,例3用2张边长不同的正方形纸片分别去铺同一个长方形,是形成公因数概念的需要。例题编写和练*编排与教学公倍数相似,这里不再重复。

  2?突出概念的内涵、外延,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倍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在倍数、因数的基础上教学公倍数、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

  教材用“既是……又是……”的描述,让学生理解“公有”的意思。例1先联系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6厘米、12厘米、24厘米……的正方形这些现象,从正方形的边长分别除以长方形纸的长和宽都没有余数,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一方面概括了这些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既是……又是……”的意思。然后在“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这句话里把“既是……又是……”进一步概括为“公倍数”,形成公倍数的概念。

  集合图能直观形象地显示公倍数、公因数的含义。第23页把6的倍数与9的倍数分别写到两个集合圈里,这两个集合圈有一部分重叠,在重叠部分里写的数既是6的倍数,也是9的倍数,是6和9的'公倍数。先观察这个集合图,再填写第24页的集合图,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公倍数的含义。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括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加强对概念的认识。例1在揭示2和3的公倍数的概念,指出它们的公倍数是6、12、18、24……后,提出“8是2和3的公倍数吗”这个问题,利用反例凸现公倍数的含义。让学生明白8只是2的倍数,不是3的倍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倍数的概念。练*四第4题先在表格里分别写出4、5、6的倍数,再寻找4和5、5和6、4和6的公倍数,也有助于学生识别概念的外延。

  3?运用数学概念,让学生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本单元只教学两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和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因为这些是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在约分和通分时应用最多。只要这些基础知识扎实,即使遇到三个分数的通分,学生也能灵活处理。不编排例题教学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采用写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数学概念的教学。

  例2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思路都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从6和9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引发出来。学生可能先分别写出6和9的倍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由于倍数需一个一个地写,还要逐个逐个地比,所以得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比较慢。学生也可能在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只要依次想出9的倍数(即9×1、9×2、9×3……的积),逐一判断是不是6的倍数,操作比较方便。尤其求两个较小数(不超过10)的最小公倍数时,更能显出这种方法的优点。当然,在6的倍数里找9的倍数,也是一种方法,但没有9的倍数里找6的倍数快捷。教材安排学生在交流中体会各种方法,首先是理解各种方法的共同点,都在寻找既是6的倍数、又是9的倍数,而且是尽量小的那个数。然后是理解各种方法的个性特点,从中作己的选择。

  例4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方法和例2相似。求8和12的最大公因数的几种方法中,教材呈现的第一种方法比较适宜多数学生。因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先写出两个数的全部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操作不麻烦。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依次想较小数的因数,稍不留心就会遗漏某一个因数。练*五编排第3题的意图就在于此。

  练*四第5题在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之后安排,两个色块分别呈现最小公倍数的两种特殊情况。左边的色块里,每组的两个数之间有倍数与因数关系,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那个数。右边的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练*五第6题是初步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后安排的。左边色块里,每组的两个数之间也有倍数与因数的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那个数。右边色块里,每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这些特殊情况,在通分和约分时会经常出现。教学时可以按色块进行,先分别求出同一色块四组数的最小公倍数或最大公因数,再找出相同的特点,通过交流内化成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技能。要注意的是,学生有倍数与因数的知识,能够理解同组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以及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规律。由于新教材不讲互质数,也不教短除法,所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最大公因数是1,这些特殊情况,只能在具体对象中感受,不宜深入研究原因,更不要出结语让学生记忆。第9题分别写出1、2、3、4……20这些数与3、2、4、5的最大公因数,在发现有趣规律的同时,也在感受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 5

  刘浩中心小学许夏敏

  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方程意义的理解,巩固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并能根据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进一步掌握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教学实施:一、疏通概念

  1、同学们,本学期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对所有的知识进行与复*。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数的世界”,在十个单元中哪些是与数打交道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方程

  公倍数与公因数

  认识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加减法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复*方程,公倍数与公因数(出示课题)

  3、讨论与思考:本学期学*了方程的哪些知识?

  什么是公倍数与公因数?

  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专项练*

  1、方程的复*

  ⑴与练*第1题,在方程下面打√,集体汇报时说出为什么不是方程?

  等式

  方程

  X+2.5<828-12=165a分别叫什么?你觉得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一副图来表示吗?

  ⑵与复*第2题

  提问:根据什么来解方程?指名4人板演,校对时说说是怎么想的?

  出示练一练,找出括号中方程的解

  ①3x=1.5(x=0.5x=2)

  ②x-210=30(x=240x=180)

  ③x÷5=120(x=24x=600)

  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米11.7*方米?米

  2.7米

  6.9米3.9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式列方程的?

  教师,用方程计算可以使很多问题变的简单,容易解决。

  ⑷与复*第4题学生读题后独立用方程解决。

  2、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复*

  对公倍数和公因数你有那些了解?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呢?

  出示练*①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6和94和82和3

  ②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8和2415和602和3

  请做得快的同学介绍经验

  三、全课

  今天我们复*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

  与复*第3题、第5题、第6题。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复*课,主要复*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两个单元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对知识的`回顾与还不是很系统。特别是对潜能生而言,教师的提问不能及时沟起他们对知识概念的回忆,因此跟基础较好的同学相比就形成了鲜明的落差。

  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关键,也是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大部分学生在列方程时,因为没能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把方程列错,或者方程列到了,却不能把方程抽象成数量关系式。诸如这些现象,主要是学生的抽象能力还不够完善,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仔细,深入,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在公倍数和公因数一单元中,问题不大,主要是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对较大的两个数,如求10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出错率较大。因此课后还应多补充一些相应的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