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我想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学生的最*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天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 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 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 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最大公因数”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节课的学*,学生会说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为后面学*分数的约分打好基础。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大胆探究。

  1、通过找8和12的因数,引出公因数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先写出8和12的因数,再观察发现8和12有公有的因数,自然引出了公因数的概念。然后通过集合圈的形式,直观呈现什么是公因数,什么又是最大公因数。促进学生建立”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通过找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掌握了公因数的概念之后,教师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交流反馈时,考虑到中下水*的学生,教师只汇报了书本中的三种基本方法,并没有提到短除法。

  二、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本节课,教师从认识公因数——理解最大公因数——探究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相应的练*巩固这几个环节入手,每个环节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各个环节的学*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的主人,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及不断地中验证得到的,所以整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下续学*约分作准备。教材先创设了一个剪纸的问题情境,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概念。这样处理的好处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但是将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教学上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将主题图的自由探索与尝试选正方形的大小来剪。适当降低了一些难度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最后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很容易就引入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在现行《课标》中有关求最大公因数的要求是:“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重在“找”,而现行教材的分子分母都比较小,学生熟练了以后都能准确的进行约分,关键还是在练*的力度上多下功夫。

  融入生活实际。我把找公因数的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景中,比如:“有两根绳子,一根长12米,另一根长28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应是几米?一共截几段?”这时学生理解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和作用,就不难解决这一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的价值,并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学”,真正做到了生活知识数学化。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4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找最大公因数》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所带班级学生共25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在小组合作学*中主动探究知识。本册一单元,学生已经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能用乘法算式、集合等方式列举出一个数的因数。因此用列举法找最大公因数没有困难。而利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学生不易发现这两个数具有这些关系。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直接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出12和18 的因数,再找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探索的过程。在练*1、2中引出了用因数关系、互质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方法并会运用。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五.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六.教学课时: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

  师:出示3×4=12,( )是12的因数。

  生:3和4是12的因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1)师:除了3和4是12的因数,12的因数还有哪些?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板书 12的因数有:1、2、3、4、6、12。

  师:要找出一个数的全部因数,需要注意什么?

  生:要一对一对有序地写,这样才不会遗漏。

  师:照这样的方法,请你写出18的全部因数。

  生独立写后汇报:18的因数有:1、2、3、6、9、18

  (此时出示集合图)

  师:在这两个圈里,应该填上什么数?请大家完成正在书45页上。

  生做后汇报师板书于圈中。

  (2)师:请大家找一找在12和18的因数中,有没有相同的因数,相同的因数有哪几个。

  生找出12和18相同的因数有:1、2、3、6

  师:像这样,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我们就说这些数都是12和18的公因数。

  师:这里最大的公因数是几?

  生:最大是6。

  师:6就是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找最大公因数。

  板书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此时出示集合图)

  师:中间这一区域有什么特征?应该填什么数字?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汇报:中间区域是12的因数和18的因数的交叉区域,所填的数应该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也就是12和18的公因数填在这里。

  师:请大家完成这个题。(生做后订正)

  2、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刚才我们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做列举法。(板书:列举法)

  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9和15

  (2)利用因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翻到书第45页,独立完成第一题。

  生汇报:

  8的因数: 1、2、4、8

  16的因数: 1、2、4、8、16

  8和16的公因数: 1、2、4、8

  8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8

  师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想想8和16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汇报:8是16的'因数,所以8和16的最大公因数就是8。

  师引导生归纳并板书: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因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板书:用因数关系找)

  练*: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12 28和7 54和9

  (3)利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请大家独立完成第二题。

  生汇报:

  5的因数: 1、5

  7的因数: 1、7

  5和7的最大公因数是 1

  师引导学生观察最后一句5和7之间是什么关系,与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

  生汇报:5和7都是质数,所以5和7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师:像这样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板书:用互质数关系找)

  练*: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5 11和7 8和9

  (4)整理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了用哪些方法找最大公因数?

  生:列举法,用因数关系找,用互质数关系找。

  师:我们在做题时,要观察给出的数字的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法。

  (三)练*

  书46页3、4、5题。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八.课堂练*:

  在括号里填写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18( ) 14和21( ) 15和25( )

  12和8( ) 16和24( ) 18和27( )

  9和10( ) 17和18( ) 24和25( )

  九.作业安排:

  完成练*册上的*题

  十.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教师用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数字卡片

  十一. 自我问答:

  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在书中暂时没有出现,只在求最小公倍数后以“你知道吗”的形式出现,但这种方法我觉得很实用,不知教材的意图是什么?究竟怎样处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解决故事中的问题,让学生逐层深入地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在填写公因数时,学生往往容易出现重复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孩子归纳总结找最大公因数特征和方法。先看两个数是不是倍数关系,如果是倍数关系,那么小的那个数就是最大公因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或者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找最大公因数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短除法,当数字比较大时,用短除法比较简单。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5

  一、我认为,这节课的闪光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复*用多种方法找每个数的因数,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2、通过复*、发现、总结,什么是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在研究的过程中交流、总结自己的发现。

  3、通过填写集合图,使学生了解集合的思想,并进一步体会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关系。

  4、通过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并总结出:

  (1)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乘积。

  5、在进一步的练*中,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进行集体交流,相互学*,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这节课的不足,有以下几方面:

  1、教学过程中,缺少对学生学*情况的评价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

  2、教学思想“由一般到抽象”的过程体现的不够明了。

  3、对于教材的拓展不够深入。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和提高对学生评价的意识,重视评价的功能。

  2、在备课时,要清楚把握教学内容的梯度,使教学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3、加强对教材的拓展,切实做到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学内容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这部分内容的结构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基本相同,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活动,探索并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我让学生依托动手操作,加强对比观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优化概念引进的过程。在教学例3时,我分四步组织学生的活动。

  第一步,让学生“分别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铺前先思考: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可以铺满这个长方形?通过操作,学生都知道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可以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引导学生具体感知公因数的含义。

  第二步,组织讨论“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通过思考,学生明白:“只要边长的厘米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就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

  第三步,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1、2、3和6的共同特征,再告诉学生1、2、3和6的共同特征,再告诉学生“1、2、3和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

  第四步,让学生说一说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含义的理解,知道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所以4就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比较,优化概念的形成。

  2、着眼于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逐步形成概念结构。教学例4是,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找出8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的公因数。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进一步打开思路,明确方法。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因而这里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体会不同方法的内在一致性。

  这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建立概念结构: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并且辨析这些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此外,考虑到学生也已经初步认识了用集合图表示两个相交的集合圈,所以我让学生根据对有关概念的理解,独立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合适部分,然后再看图说说各自的想法,说说每一个区域内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把静态的集合图转化成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加深对集合图的理解,也使集合思想的渗透落到实处。

  3、练*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填空,进一步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炼解题策略,优化概念应用的过程。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4

  分析基础知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此外,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一、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在这节课上,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二、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例3中,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思考原因——想象延伸——讨论思辨——明确意义。例4更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提高学生学*能力。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所以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例4教学中,学生得出了三种方法来寻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当然到底是三种还是两种有待商榷,不过在这里,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姑且称之为三种吧)这就存在了一个方法优化的过程,哪一种方法会更简单?通过对比,大多数学生赞同方法二。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多运用较好的方法二。在这中间教师注意到了引导、小结、鼓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复*题中回顾了四年级知识基础、列举法和标记法,在例3中,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时就有了基础。例4中,学生也知道用列举法和标记法来解决问题。

  特别是用集合图来表示因数和公因数的教学值得一提。有趣的游戏,预料中的争执,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图的妙用,图的填法比一步步教学生如何填更有效,也更不易遗忘。练*五,第一题在填完集合图后对公有因数和独有因数意义的的提升,为下面的学*作了伏笔。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练一练,并没有局限于画画△、○,找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公因数都比小的数小(18和30中,18是小的数),在18的因数中找公因数的确更快、更好些。

  所以请老师们在*时的教学中也去分析、思考,把握例题和练*中每个需要提升之处,在课堂中时时注意方法和策略的渗透,较好地用实这套教材。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5

  分析基础知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此外,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一、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在这节课上,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二、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例3中,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思考原因——想象延伸——讨论思辨——明确意义。例4更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提高学生学*能力。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所以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例4教学中,学生得出了三种方法来寻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当然到底是三种还是两种有待商榷,不过在这里,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姑且称之为三种吧)这就存在了一个方法优化的过程,哪一种方法会更简单?通过对比,大多数学生赞同方法二。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多运用较好的方法二。在这中间教师注意到了引导、小结、鼓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复*题中回顾了四年级知识基础、列举法和标记法,在例3中,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时就有了基础。例4中,学生也知道用列举法和标记法来解决问题。

  特别是用集合图来表示因数和公因数的教学值得一提。有趣的游戏,预料中的争执,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图的妙用,图的填法比一步步教学生如何填更有效,也更不易遗忘。练*五,第一题在填完集合图后对公有因数和独有因数意义的的提升,为下面的学*作了伏笔。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练一练,并没有局限于画画△、○,找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公因数都比小的数小(18和30中,18是小的数),在18的因数中找公因数的确更快、更好些。

  所以请老师们在*时的教学中也去分析、思考,把握例题和练*中每个需要提升之处,在课堂中时时注意方法和策略的渗透,较好地用实这套教材。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了商是三位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在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切实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联系旧知,激发兴趣

  本节课我有意识的在一开始设计了抢答环节,让学生判断大屏幕上几道题目的商的位数,进而发现不同,激发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从效果上看,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比较感兴趣,并能初步感受与旧知的`联系与不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放手学生,设置大问题

  本节课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好。在摆小棒理解算理环节,我领的比较多,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比如:“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每份是多少”等,虽然学生最后也弄明白了该如何分小棒,但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在于老师的建议下,在重建设计中,我会注意放手,设置大问题。比如:“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上的小棒,想一想应该怎样分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思考中考虑摆小棒的全过程,而不是想一开始那样,思路被割裂开了。之后再全班交流,教师也可适当引领点拨,但这和我之前的设计感觉就不一样了,后者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这方面,我今后还应提高意识,不断实践。

  3、设计新颖的练*题,增多练*内容。

  计算教学,单纯的让学生计算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我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练*题,比如:计算之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想一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或让学生“火眼金睛”辨别对错,或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环节,将思路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或在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再来一组比赛等,结合学生不同的计算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练*形式,使单调枯燥的计算练*变得生动有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将以本次讲课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用本次活动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了商是三位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除数是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在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切实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1、联系旧知,激发兴趣

  本节课我有意识的在一开始设计了抢答环节,让学生判断大屏幕上几道题目的商的位数,进而发现不同,激发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从效果上看,学生在判断的过程中比较感兴趣,并能初步感受与旧知的联系与不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放手学生,设置大问题

  本节课我在这方面做的不好。在摆小棒理解算理环节,我领的比较多,学生和老师一问一答,比如:“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每份是多少”等,虽然学生最后也弄明白了该如何分小棒,但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在于老师的建议下,在重建设计中,我会注意放手,设置大问题。比如:“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上的小棒,想一想应该怎样分呢?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同桌交流一下。”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在思考中考虑摆小棒的全过程,而不是想一开始那样,思路被割裂开了。之后再全班交流,教师也可适当引领点拨,但这和我之前的设计感觉就不一样了,后者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这方面,我今后还应提高意识,不断实践。

  3、设计新颖的练*题,增多练*内容。

  计算教学,单纯的让学生计算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我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练*题,比如:计算之后让学生思考问题“想一想: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两位数?”或让学生“火眼金睛”辨别对错,或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感受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环节,将思路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或在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再来一组比赛等,结合学生不同的计算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练*形式,使单调枯燥的计算练*变得生动有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我将以本次讲课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用本次活动学到的知识,加以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4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这一课教材设计了一个用边长6厘米和4厘米正方形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公因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通过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来引入公因数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体会学*公因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作用。

  这节课的上课情况感觉较好,课堂比较流畅,重难点也都注意到了,但是通过学生作业反馈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寻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容易出现漏掉因数的情况,如9的因数容易漏掉因数3等。在写公因数的示意图时,部分学生出现中间写了公因数后,两边还是将所有因数都写了进去,这一情况在预设时我虽然想到了学生会错,也在课堂上进行了说明,但是少数学生还是出现了错误。

  用例举的策略找出所有公因数的教学中,教材上有种层次不同学生可以掌握的方法参考,在这里的教学中我只是参照教材注重了这两种方法的讲解,这里教材的应是要求学生有序地列举就行了,不同水*的学生采用的方法可以不一样,因此,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有些学生运用了一些比较独特的方法寻找公因数,教师应该给予肯定,说明只要有序地列举出因数来寻找公因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哪种方法更好,更适合自己,进而对自己的算法进行优化。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约9分钟)

  1.达标练*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2.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课本P81的学*内容和练*十五的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理解,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能在练*的过程中发现求两数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3、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两种特殊情况下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吗?请你根据已知的信息,快速找出15和20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15的因数:1,3,5,15

  20的因数:1,2,4,5,10,20

  15和20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

  (指名口答加课件订正)

  师:在接下来要学*的分数计算和一些解决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怎样求最大公因数。

  (板书:求最大公因数)。

  二、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预*成果,初步归纳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昨天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你们找到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了吗?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预*成果展示,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师:请一位同学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的?

  生:可以先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公因数。

  18的因数:1,2,3,6,9,18

  27的因数:1,3,9,27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师:这种方法先写出两个数的因数,再找出它们的公有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最大公因数。所以我们在写出两个数的因数后,应该写上这样一句话:18和27最大公因数是9。

  3、交流互动,感受求最大公因数方法的多样性。

  除了这种方法,同学们还会其他方法吗?请同学拿着学案纸上台投影展示汇报。

  预设

  (1)课本第二种

  18的因数:1,2,3,6,9,18

  其中1、3、9也是27的因数,所以1、3、9是18和27的公因数,9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师:这种方法先找出18的因数,再看这些因数中谁是27的因数,那它们就是18和27的公因数,最大的一个自然就是最大公因数。能够先找18的因数,能不能先找27的因数呢?(能)

  师:(指着这种方法)我们只是想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大家动脑筋思考一下,这种方法还能不能更简化和优化一些?(引导学生发现,写出18或27的因数后,从大到小看谁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满足的第一个就是最大公因数)

  (2)其它的方法

  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三、质疑点拨。

  1、预*评价,纠错巩固。

  师:通过刚才的学*,你掌握了求最公因数的方法了吗?老师在课前收集了几份预*作业,你能发现这些练*的错误或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吗?(投影展示典型错例。)

  2、阅读课本,提出质疑。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阅读课本和反思刚才的学*过程,还有什么疑问吗?(课前了解学案再做预设)

  3、方法归纳,点拨提升。

  其实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也存在某种关系,你发现了吗?(多请几个学生来汇报他们的答案,并引导学生观察例2的板书,以及学案上多个例子,发现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师:所有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发现快速地检验自己是否找对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让学生用例题和学案上1,2个例子来试试怎样检验)

  师:回顾刚才大家介绍的多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其中这种做法(指着黑板)直接根据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来找,属于基本方法,每个同学都应该理解和掌握。在这种方法基础上,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法去求最大公因数。

  四、练*提高。

  师:现在老师马上考考大家,你有信心做对吗?

  1、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5和12 30和45

  2、找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互质数关系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规律。

  师:看来大家掌握得都不错,都能做对。老师要提高难度,不仅要做对,还要找出规律。请完成课本P81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里订正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4和8 16和32 1和7 8和9

  (1)汇报最大公因数答案。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多请几个学生说说发现,逐渐归纳成结论)

  师:当两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当两数只有公因数1时(也就是大家在预*时在你知道吗里面了解到的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3)教师小结

  师:像这样能够直接看出最大公因数的,就不用再从头去找公因数了,也就是不用写出计算过程,直接写出谁和谁的最大公因数是几就可以了。你们掌握了找最大公因数的两种特殊情况了吗?请迅速完成课本82页第3题,直接填写在书上。

  3、选出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横线上。

  (1)9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A、1 B、3 C、4 D、9

  (2)1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

  A、4 B、6 C、8 D、16

  (3)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A、1 B、甲数 C、乙数 D、甲、乙两数的积

  师:看来直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不能难倒大家,现在老师看看大家能不能运用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4、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 ) ( ) ( ) ( )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3篇)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课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研究学*”、“自主探索”,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在学*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活动的主体。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王叔叔铺地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索。“哪一个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边长是1厘米、2厘米、4厘米的地砖可以正好铺满?而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能正好铺满?”让学生在反复地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对公因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16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思考:

  1.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扎实。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一点上要都多下功夫。本课时的教学中,在组织学生交流找“16和12的公因数”的方法时,指名回答的形式过于单调,有的`同学没有选着摆一摆的方法,而是直接用边长去除以小正方形边长来判断,我没有很好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

  2.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

  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介绍各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2

  一、分析基础知识,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我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准确地制定了教学目标,即理解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任意两个数都有公因数;能够采用枚举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过动手、观察、思考等教学活动,从拼摆过程中发现公因数,再通过进一步探究明确公因数及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二、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概念,借助直观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而本节课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找出已知面积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确定怎样使这样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右面的这些数据都是左面这些数据的因数。三是揭示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指出用红笔标出的这些数据是左面这两个数的公因数,找到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完成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

  三、把握内涵外延,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

  概念的内涵是指这个概念的所反映的一切对象的共同的本质属性。公因数是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可见“几个数公有的”是公因数的本质属性。因此在因数的基础上学*公因数,关键在于突出“公有”的含义。本节课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也是……”即“公有”。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在练*本上找出12和16的因数,然后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揭示出“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这句话的含义,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

  概念的外延是指这个概念包含的一切对象。对具体事例是否属于概念作出判断,就是识别概念的外延,这对加深概念的认识很有好处。本节课我注意利用反例,来凸现公因数的含义。在用集合图法来表示12和16的公因数的时候,找到填写错误的学生的例子,提示学生注意:并集里填写的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而没有交在一起的集合图中,只填写这两个数的都有的因数,从而进一步明确公因数的概念。

  四、教学中的不足:

  教师的提问有时指向性不是很强,学生不能很快地明白老师的意图,影响了学生的思考,须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两个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2*方厘米和3*方厘米,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时,学生有些困难,我应该让学生动手在本上画一画,帮助学生找到,降低难度,这点考虑不周,没有切实联系实际。

  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应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多阅读、多听课,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在学*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后教学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能灵活利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同学一看到求最大、最多、最长是多少,便不假思索,直接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至于为什么是求最大公因数,有的同学不理解,或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于此,我设计了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大了以下几点:

  1、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感兴趣的六一节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积极、欢愉的氛围中学*。通过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材料,让他们利用已有的材料,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想一想、算一算,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动手操作中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求已知数量的最大公因数,并结合课件演示明确为什么是求最大公因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再通过后面的尝试应用,练一练,灵活应用等环节进一步明确思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2、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尝试应用环节更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广阔*台,我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各种求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的方法,从中再次体验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还是求已知数量的最大公因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主动的建构知识,而不是简单模仿,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的天地。

  3、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能力,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与研究时间,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达到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把简单的问题变得有厚度。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5)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1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第一节课,根据教材是以铺地砖的生活实际作为切入点,要铺整分米数的地砖而且要求要整数块,引入了求两个数的公因数的必要性。教材主要的教学方法是先分别求出两个数的因数,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从而找出两个数的公有因数,称为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通过例1的教学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求两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练*时发现部分学生还是容易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有疏漏,导致求出来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出错。

  第二节课,我引入了求最大公因数的另一种方法,分解质因数法,介绍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种方法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也发现部分学生没有除尽,最后的商不是互质数,导致找错最大公因数。

  不过相对于第一钟方法,第二种方法在书写上更简便,学生解题时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写起来也比较简洁,大部分学生在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还会选择第二种方法。当然,我还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关键是能理解,懂应用。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2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3

  这节课是在学*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后教学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能灵活利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同学一看到求最大、最多、最长是多少,便不假思索,直接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至于为什么是求最大公因数,有的同学不理解,或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于此,我设计了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大了以下几点:

  1、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感兴趣的六一节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积极、欢愉的氛围中学*。通过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材料,让他们利用已有的材料,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想一想、算一算,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动手操作中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求已知数量的最大公因数,并结合课件演示明确为什么是求最大公因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再通过后面的尝试应用,练一练,灵活应用等环节进一步明确思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2、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尝试应用环节更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广阔*台,我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各种求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的方法,从中再次体验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还是求已知数量的最大公因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主动的建构知识,而不是简单模仿,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的天地。

  3、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能力,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与研究时间,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达到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把简单的问题变得有厚度。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4

  一、,找一个数的因数

  要成对找,这在教学因数时就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例题3时,应先组织学生大胆猜测:“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再让学生实践验证。

  猜测、验证的过程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必要途径。在实践验证的过程中,我紧扣用边长( )厘米的正方形铺长方形,能铺( )层,每层铺( )个。并与其中有两种正方形不能正好铺满长方形的情况作比较,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的正方形才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由于前面铺垫充分,学生很顺利地得出了结论。例题3的教学, “哪种哪种纸片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数的正方形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任何两个数的公因数个数都是有限的吗?”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就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三、教学例4时,应充分放手让学生探索8和12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

  交流中,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方法,学生在交流中出现问题时,应让他们自我修正,自我完善。并对四种方法进行比较“看哪种方法更便捷”。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也要通过练*,让学生自己谈对最大公因数的感悟。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5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我想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学生的最*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天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 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 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 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6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在教学时,改变教材中从单调的计算引出概念的做法,而是创设情景,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学生积极思维,其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起到催化作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使教与学始终处于活化状态。

  2、合理利用教材。

  “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准确地掌握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表述其意义的“从某一位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等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这节课的内容也较多,我打破教材编排顺序,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灵活处理教材,先以王鹏喜欢跑步引入计算400÷75让学生计算发现商中重复出现一个相同的数字,再以王鹏喜欢游泳引出计算25÷22让学生计算发现商中有两个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发现商的特点,引出“循环小数”。这样可以将难点分散,各个击破。

  3、引导学生探索,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参与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学*不应是简单个体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主体对自己感兴趣的且是现实的生活性主题的探究与发展的过程。在新课中,我首先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中的问题,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试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等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做数学的价值。

  当然,在这节课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我在教学中过多地注意预设,使教学放不开手脚,环节安排趋于饱和,这样压缩了学生思维空间,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是环节预设应在于精、在于厚实。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7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思想、研究的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从这个教学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学中不只是让学生接受一个概念知识或一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不只是注重数学形式层面的教学,而是更重视数学发现层面的教学,即让学生在经历“数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受一种数学的思想和观念──数学化思想。学生先是感知地板砖中隐含的数学,会用约数、倍数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进而思考并尝试解决画廊内装饰画的设计,学生自然会联想到地板砖中数学知识。但是,从解释到应用设计,在没有学*公约数的情况下会存在较大的难度。于是,创设了做数学的空间。让他们在设计正方形的过程中,逐渐感知公约数的存在,建立了解决这种问题的数学模型。再反思与总结,引导学生自己创造了“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的概念。

  数学化思想观念是指用数学眼光去认识和处理周围事物或数学问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用数学”意识,使数学关系成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模式。而我们的课堂中,大多还是围绕知识就事论事,没有从形成学生思维模式的'角度去展开知识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去注重现代的数学思想,去隐含重要的数学方法,这样,学生学到的只是知识的堆砌,没有自主的发展和对数学本质的领悟。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8

  《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我想教师的作用必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二是要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三是要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四是要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五是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对照《课标》的理念,我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教学作了一点尝试。

  一、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是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后学*的一个内容。如果我们对本课内容作一分析的话,会发现这两部分内容无论是在教材的呈现程序还是在思考方法上都有其相似之处。基于这一认识,在课的开始我作了如下的设计:

  “今天我们学*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对于今天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

  学生已经学过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这两部分内容有其相似之处,课始放手让学生自由猜测,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的检索,必定会催生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课的实施情况来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如何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面不是最小公因数?这一些问题在学生的思考与思维的碰撞中得到了较好的生成。无疑这样的设计贴*学生的最*发展区,为课堂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二、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

  “对于今天学*的内容你有什么猜测?”这一问题的包容性较大,不同的学生面对这一问题都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猜测,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得到了较好的尊重,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的思想。不同学生在思考这一问题时都有了自己的见解,在相互补充与想互启发中生成了本课教学的内容,使学生充分体会了合作的魅力,构建了一个和谐的课堂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知识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可敬而不可亲。数学并不可怕,它其实滋生于原有的知识,植根于生活经验之中。这样的教学无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培养不就是教育最有意义而又最根本的内容吗?

  三、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通过学生的猜测,我把学生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1) 什么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 怎样找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3) 为什么是最大公因数而不是最小公因数?

  (4) 这一部分知识到底有什么作用?

  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织交流,最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这样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理解,在与他人合作与交流中逐渐完善了自己的想法。我想这大概就是《标准》中倡导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应有之意吧。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9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找公因数的过程,让学生懂得找公因数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学生明确找两个数公因数的方法,并对找有特征的数字的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方法有所体验。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但不要归纳成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记忆。对于找公因数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设计各个环节的教学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的主人,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及不断地中验证得到的,所以整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课堂成了学*的天地。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10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相互关系,会找1~100的自然数的因数,并且在学*面积概念时积累了“密铺”的活动经验开展教学的。对于《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样一节概念课的教学,其教学重、难点我认为就是对“公”字意义的理解,也就是如何体验这个数既是一个数的因数,又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才是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结合我们本学期的教研主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尝试教学:

  一、重视活动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一次猜想:一个长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如果用同样大的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去操作验证,在操作中体会“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满没有剩余”,初步感知正方形既要把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把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二次猜想:现在把长方形变大,长6厘米,宽4厘米,同样的要求,这次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验证,在活动体验和交流中进一步感知选择正方形时既要保证长方形的长摆满没有剩余,又要保证长方形的宽摆满没有剩余。

  第三次猜想:继续变大,长18厘米,宽12厘米长方形,还是同样的要求,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来摆,刚好摆满没有剩余,这次可以选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呢?学生继续操作验证。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两次的操作感知,积累了充分的活动经验,这些活动经验可以支撑他们去推理、想象,找到能“摆满没有剩余”的本质,从而从整体感知正方形边长的规律。

  然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们前后共摆了三个长方形,得到了黑板上的这些数据。仔细想一想,这些正方形的边长和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引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通过创设以上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实在在地经历了公因数产生的过程,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充分体验公因数的意义。

  二、借助几何直观,增进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通过上面的操作体验和思考认知,学生认识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又经历了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学生能感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为了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概念,提出问题:“对比这三个概念,现在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吗?可以选其中两个说一说。”引导学生进一步地思考。这时学生交流:“‘因数’是一个数的,而‘公因数’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公有的”、“‘最大公因数’首先它也是‘公因数’中的一个,而且是‘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通过课件,借助韦恩图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因数”与“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学生对概念意义的理解。

  三、通过实际问题,沟通数学概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在学生充分理解区分了“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三个概念之后,提出问题:“一根彩带长16分米,如果要截成小段来装饰包装盒,要求每段一样长且剪完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学生想到:这是个用因数的知识解决的问题,求每段可以是几分米,也就是求16的因数。这时,引导学生改编成一个用公因数来解决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了

  少需要两个数据,于是有的学生想到可以改编成:“两条彩带,一条16分米,一条12分米。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且没有剩余,每段可以是几分米?(选整分米数)”这样的问题。在学生思考的过程,既是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意义,又找到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现实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学生是最棒的!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他们的认识不断提升,我仿佛听得到他们思维拔节的声音。

  当然,仔细琢磨,这节课还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如:

  1、在三次操作之后,找正方形边长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环节,有的孩子不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还停留在操作上,这就说明作为老师,在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为孩子搭建起合适的桥梁,没有帮孩子找到一个好的思维支点。

  2、因为操作感知时间较长,在本节课的第二个知识目标——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环节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将孩子的各种方法展开交流,也是个小小的遗憾。

  带着原有的思考我们做了如上尝试,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个人业务素养也有待提高,所以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好在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止,我又带着实践中的新问题上路了。期待着思考的路上,能得到更多领导、同行们的指点与批评!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6)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优选【五】篇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学*本课之前,本册教材已经安排了认识因数和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本课的铺垫和基础。同时,找最大公因数又是约分的基础,而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本课在分数运算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编写者编写本节课时,贯彻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理念,非常注意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归纳等学*活动,在“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

  这里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一项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

  学*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积累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导。

  以上学情,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教法、学法的一项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的热情,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教材处理:

  教材首先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再让学生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圈中,引导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思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材在练一练中,呈现了两组找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练*,一组是8和16,另一组是5和7。第一组是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第二组是找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在教学这两种特殊情况时,给出更多的数字,安排了三对数,第一组4和8,16和32,6和24,每对都存在倍数关系,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观察最大公因数,发现每组的最大公因规律。第二组安排了三对数3和7,8和9,15和16,都存在互质的关系,也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观察、发现每组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然后现去想一想,每组数都有些什么特点,从而概括这两种特殊情况组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二、说方法

  教法、学法选择: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把四基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要重视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对本节课主要选用了探究性学*方式。同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为了使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和谐统一,我还选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我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以手段多样化,促进学生的探索研究。主要使用了四种教学手段:

  1、学具操作:合理的使用学具能促进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帮助学*建立数学建模。

  2、白板运用:恰当的演示,给课堂带来清晰的层次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引导方式。强大的电子白板可以更好的辅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实物展示台:有利于反馈的时效性,使反馈的受益面更大,让个别学生生成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学*资源面向全体

  4、课堂板书: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三、说过程

  一、复*导入。(复*找因数的方法)

  回忆旧知识,又是为向新知识的延升做好铺垫。

  让学生找出12的所有因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找因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白板上出示1、2、3、4、5、6、7、8、9、10、12、15、18、20数字和集合圈1)

  让学生将12的因数拖入集合圈中,回忆找因数的方法。怎么找因数才能又快又有顺序?

  用乘法算式,有序、不易遗漏

  二、探究

  探究1:认识公因数。

  再找一找18的所有因数,并出示集合圈2,让学生将18的所有因数拖入集合圈2中。

  9、18

  学生可能会拖入9、18,还有其它的因数?能不能想想办法,用两个集合圈,即能表示12的所有因数,又能表示18的所有因数?

  移动集合圈。展示交集动态的过程。

  师:左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2的因数)右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8的因数)中间的圈里是?(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

  那我们可以给他取个名字?(公因数)

  我们可以将4放到中间的集合圈中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我们就称他为12和18的公因数。

  巩固练*。

  你学会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了吗?试一试吧。

  找6和9的公因数 找30和45的公因数

  探究2:认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因数

  如果请你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你会觉得是哪一个数字呢?

  巩固练*。

  在前次练*的基础上,找6和9;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

  我们学会了找最大公因数,那同学们能找出这三组数的最小公因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所有数的最小公因数都是“1”。

  探究3:找特殊数组的最大公因数。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 4和8 16和32 6和24

  2、 3和7 8和9 15和16

  做完后分小组相互交流,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每组的两个数有些什么特点,和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这些特点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都有这些规律呢?分小组验证。

  反馈得出结论: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较大的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

  三、练*反馈:

  有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有多少厘米?

  师:看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想?这里有几个关键字:同样长,不许有剩余,最长多少?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让我们求什么呢?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2、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谈了学*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约分做准备。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让孩子在生活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

  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16、12)

  2、交代目标:只有明确了学*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任务,因而在学*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自己学,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最大公因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学*约分做准备。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现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能力目标:能根据两个数的不同关系灵活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目标:利用课件,让孩子结合在生活经验,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体会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的理念。

  3、教学重、难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二、设计理念

  在概念教学中,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地发挥情境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合作探究学*。由“求”转变为“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体现方法多样化。材料准备了自制课件,方格纸。

  三、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材、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下面五环节:

  1、复*导入:本节课的教学是学生掌握了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出示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它的所有因数。(3、6、8、12),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2、教学新课:只有明确了学*目的,学生才能更好的去自主完成本节课的.学*任务,因而在学*新课之前我首先把学*目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任务.

  3、出示自学提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自学,在给出目标后,我又帮助学生拟定了两个学*的提示,让学生学有所依,学而得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在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探究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时,让学生为24分米宽,36分米长储藏室铺上正方形地砖,怎么样铺的满而没有剩余,让学生自己小组合作学*,并在遇到困难时在小组群体中自由自在地交流,无拘无束地讨论,独立思考、相互学*。在讨论与交流中,思维呈开放的态势,不同见解、不同观点相互碰撞、相互引发、相互点燃,在汇报交流中强化对比,选出合适方法,从而实现个人与他人、小组与全班的全程对话。例二是让学生结合教学目标进行一一合作讨论,8和12的共有的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是那些?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评议。最后小结出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并进行小结。

  5、教师的教: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时结合本节课的特点进行相机教学,对重难点问题反复讲,让学生理解。

  四、练*应用。

  在学生的练*中,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表现好的给予肯定。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五中的第1、2题。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4

  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课程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里面的最大公因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学会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培养有序思考的思维*惯,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合作交流的学**惯,严谨细心的学*态度。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以及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的难点是灵活运用多于一种的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这节课的设计我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入、理解新知和理解运用。在引入的教学部分,我设计了解密码锁的环节,分别让学生找出18与20的所有因数,再找出它们共同的因数。这样除了可以复*找出一个数因数的方法以外,还进行了对新知识两个数的公因数的铺垫,为后面的概念教学起到启发的作用。

  在理解概念的教学部分,我最主要的设计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两个数的公因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他们根据已知的条件,把边长4厘米与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铺在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上面,要选择出合适的正方形。通过这些操作进行比较分析,从具体形象方面去感受理解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接着再通过相关的提问与沟通,把两个数的公因数这个概念的内涵和本质梳理清晰,使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上明确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促进了概念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其中,学生们还通过与别人的合作、交流,逐渐学会用合适的语言把概念表达清楚。

  在理解运用的教学部分,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用不同的列举法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上,引导学生应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这个概念,运用多于一种的方法灵活有效率地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在全部学生都能够理解最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讨论,发掘出效率更高、更快找出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且让学生通过比较练*逐渐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为后面约分的学*奠定基础。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学*是关键,因此,有效的小组合作活动与有效的教学有密切联系,必须在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指引与点拨,关注活动的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在发表意见时的有效生成,梳理并引导理解,也是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资源。

  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学*本课之前,本册教材已经安排了认识因数和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这些内容与本节课紧密相联,是学*本课的铺垫和基础。同时,找最大公因数又是约分的基础,而约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本课在分数运算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材编写者编写本节课时,贯彻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的理念,非常注意促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讨论、归纳等学*活动,在“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

  这里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一项重要依据。

  学情分析:

  学*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倍数和因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积累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数学学*一个重要特点是:探索发现和抽象概括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形象的数学例证作支撑;同时他们在进行数学概括时往往不够完整,在数学表达上往往不够严谨,这些都需要精心的引导。

  以上学情,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确定教法、学法的一项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渗透集合思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积极探索的热情,培养合作交流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探索找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教材处理:

  教材首先呈现了找公因数的一般方法:先用想乘法算式的方式分别找12和18的因数,再让学生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集合圈中,引导学生重点思考的问题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在此基础上,引出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材用集合的方式呈现思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材在练一练中,呈现了两组找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练*,一组是8和16,另一组是5和7。第一组是两个数存在倍数关系找最大公因数;第二组是找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在教学这两种特殊情况时,给出更多的数字,安排了三对数,第一组4和8,16和32,6和24,每对都存在倍数关系,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观察最大公因数,发现每组的最大公因规律。第二组安排了三对数3和7,8和9,15和16,都存在互质的关系,也先让学生找一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然后观察、发现每组的最大公因数都是1,然后现去想一想,每组数都有些什么特点,从而概括这两种特殊情况组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二、说方法

  教法、学法选择: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把四基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要重视学生在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对本节课主要选用了探究性学*方式。同样的,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xx版)》,为了使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和谐统一,我还选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我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以手段多样化,促进学生的探索研究。主要使用了四种教学手段:

  1、学具操作:合理的使用学具能促进学生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帮助学*建立数学建模。

  2、白板运用:恰当的演示,给课堂带来清晰的层次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引导方式。强大的电子白板可以更好的辅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3、实物展示台:有利于反馈的时效性,使反馈的受益面更大,让个别学生生成有代表性、典型意义的学*资源面向全体

  4、课堂板书: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三、说过程

  一、复*导入。(复*找因数的方法)

  回忆旧知识,又是为向新知识的延升做好铺垫。

  让学生找出12的所有因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找因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白板上出示1、2、3、4、5、6、7、8、9、10、12、15、18、20数字和集合圈1)

  让学生将12的因数拖入集合圈中,回忆找因数的方法。怎么找因数才能又快又有顺序?

  用乘法算式,有序、不易遗漏

  二、探究

  探究1:认识公因数。

  再找一找18的所有因数,并出示集合圈2,让学生将18的所有因数拖入集合圈2中。

  9、18

  学生可能会拖入9、18,还有其它的因数?能不能想想办法,用两个集合圈,即能表示12的所有因数,又能表示18的所有因数?

  移动集合圈。展示交集动态的过程。

  师:左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2的因数)右边的集合圈填的是什么?(18的因数)中间的圈里是?(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

  那我们可以给他取个名字?(公因数)

  我们可以将4放到中间的集合圈中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即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我们就称他为12和18的公因数。

  巩固练*。

  你学会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了吗?试一试吧。

  找6和9的公因数 找30和45的公因数

  探究2:认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因数

  如果请你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你会觉得是哪一个数字呢?

  巩固练*。

  在前次练*的基础上,找6和9;30和45的最大公因数。

  我们学会了找最大公因数,那同学们能找出这三组数的最小公因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所有数的最小公因数都是“1”。

  探究3:找特殊数组的最大公因数。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 4和8 16和32 6和24

  2、 3和7 8和9 15和16

  做完后分小组相互交流,从中你能发现些什么?

  每组的两个数有些什么特点,和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有这些特点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都有这些规律呢?分小组验证。

  反馈得出结论:两个数是倍数关系的,较大的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他们的最大公因数为1。

  三、练*反馈:

  有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许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有多少厘米?

  师:看到这个问题,你会怎么想?这里有几个关键字:同样长,不许有剩余,最长多少?遇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让我们求什么呢?

  四、归纳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那些知识?

  2、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不但让学生谈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还着重让学生谈谈了学*方法、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再一次激起良好的情绪体验。)


《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7)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这一课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研究学*”、“自主探索”,学生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应是在学*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是学*活动的主体。

  我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概念形成的过程。应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潜能,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形成概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帮助王叔叔铺地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求知的情境中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探索。“哪一个正方形纸片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为什么边长是1厘米、2厘米、4厘米的地砖可以正好铺满?而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地砖不能正好铺满?”让学生在反复地思考和交流中加深对公因数这一概念的理解。

  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找出“16和12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思考:

  1.增强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够紧凑,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的轻松、扎实。今后的教学中,在这一点上要都多下功夫。本课时的教学中,在组织学生交流找“16和12的公因数”的方法时,指名回答的形式过于单调,有的同学没有选着摆一摆的方法,而是直接用边长去除以小正方形边长来判断,我没有很好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局限学生的思维发展。

  2.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

  在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介绍各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2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精心设计一个童话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欲望。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学讨论,帮助王叔叔选择地板砖。再思考探索正方形地板砖的边长与长方形地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然后用问题的形式,通过复*16和12的因数,让学生再找两个数的因数、找两个数的公有的因数、找两个数公有的因数中最大的因数的过程中,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4这些数和16、12有什么关系,同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总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复*巩固旧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而且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数学现实参与数学课堂,不断地利用原有的经验背景对新的问题做出解释。此过程中我还注意了鼓励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索,重视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发现,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从方法上作进一步指导,小组长帮助,生生互帮等。以“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主。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他们在愉快的学*氛围中学会了本节课的内容。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3

  “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最大公因数”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找因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节课的学*,学生会说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并为后面学*分数的约分打好基础。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大胆探究。

  1、通过找8和12的因数,引出公因数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先写出8和12的因数,再观察发现8和12有公有的因数,自然引出了公因数的概念。然后通过集合圈的形式,直观呈现什么是公因数,什么又是最大公因数。促进学生建立”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通过找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掌握了公因数的概念之后,教师放手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交流反馈时,考虑到中下水*的学生,教师只汇报了书本中的三种基本方法,并没有提到短除法。

  二、思路清晰,环环相扣。

  本节课,教师从认识公因数——理解最大公因数——探究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相应的练*巩固这几个环节入手,每个环节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促进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中,我努力将找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教学课,设计成为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各个环节的学*流程,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提供数学学*的材料;引导者——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找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规律。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的主人,寻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以及不断地中验证得到的,所以整节课学生个性得到发挥。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4

  分析基础知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约分和通分以及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认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此外,在本单元的最后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数字与信息》。

  一、借助操作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

  以往教学公因数的概念,通常是直接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因数,然后让学生发现有的因数是两个数公有的,从而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本单元教材注意以直观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安排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体会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实际背景,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二是有利于改善学*方式,便于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经历学*过程。在这节课上,让学生按要求自主操作,发现用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发现结果的同时,还引导学生联系除法算式进行思考,对直观操作活动的初步抽象。再把初步发现的结论进行类推,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都正好铺满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1、2、3、6这些数和18、12有什么关系。这时揭示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内涵是“既是……又是……”即“公有”。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的集合图显示公因数的意义。实实在在让学生经历了概念的形成过程,效果较好。

  二、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例3中,教师宣布游戏规则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知——思考原因——想象延伸——讨论思辨——明确意义。例4更是学生探究广阔的*台,教师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了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了各种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建构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是真正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模仿者,充分的发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也充分体现了教师驾驭教材,调控学生的能力。

  三、重视方法和策略的渗透,提高学生学*能力。

  课程标准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二是只要求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不是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出公倍数或公因数。不教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还有两个原因:一是通过列举出两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找出公倍数或公因数。突出对公倍数和公因数意义的理解;二是学生对用短除的形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算理理解有困难,减轻学生的学*负担。所以在教学找公倍数或公因数时,应提倡思考方法多样化。例4教学中,学生得出了三种方法来寻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当然到底是三种还是两种有待商榷,不过在这里,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姑且称之为三种吧)这就存在了一个方法优化的过程,哪一种方法会更简单?通过对比,大多数学生赞同方法二。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时可以多运用较好的方法二。在这中间教师注意到了引导、小结、鼓励,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复*题中回顾了四年级知识基础、列举法和标记法,在例3中,学生思考“还有哪些边长整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时就有了基础。例4中,学生也知道用列举法和标记法来解决问题。

  特别是用集合图来表示因数和公因数的教学值得一提。有趣的游戏,预料中的争执,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图的妙用,图的填法比一步步教学生如何填更有效,也更不易遗忘。练*五,第一题在填完集合图后对公有因数和独有因数意义的的提升,为下面的学*作了伏笔。体会初步的集合思想。

  练一练,并没有局限于画画△、○,找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而是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公因数都比小的数小(18和30中,18是小的数),在18的因数中找公因数的确更快、更好些。

  所以请老师们在*时的教学中也去分析、思考,把握例题和练*中每个需要提升之处,在课堂中时时注意方法和策略的渗透,较好地用实这套教材。

  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教学反思 5

  这节课是在学*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之后教学的,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不能灵活利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同学一看到求最大、最多、最长是多少,便不假思索,直接求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至于为什么是求最大公因数,有的同学不理解,或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基于此,我设计了这节课。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大了以下几点:

  1、借助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感兴趣的六一节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积极、欢愉的氛围中学*。通过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材料,让他们利用已有的材料,剪一剪、画一画、折一折、想一想、算一算,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动手操作中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求已知数量的最大公因数,并结合课件演示明确为什么是求最大公因数。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层次。再通过后面的尝试应用,练一练,灵活应用等环节进一步明确思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2、预设探究过程,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尝试应用环节更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广阔*台,我抛出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探究。为了解决问题,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技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找出各种求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的方法,从中再次体验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实质上还是求已知数量的最大公因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主动的建构知识,而不是简单模仿,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的主人,课堂是学生学*的天地。

  3、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能力,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与研究时间,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达到把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把简单的问题变得有厚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