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并验证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学*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

  课件、1*方厘米的正方形卡片、面积不等的长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活动,激发兴趣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张纸板,你能比较出他们的大小吗?说一说它们的长和宽怎么样啊?

  2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通过比较,谁能说一说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长方形的长、宽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老师相信你们只要在下面的学*中,大家认真操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一定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利用拼摆的方法解决问题

  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一张长方形卡片和一些面积1*方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接下来就请同桌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想办法,知道这张绿色卡片的面积是多少?

  (1)、展示交流“全铺”情况。

  你们用的都是1*方厘米的小卡片,一共用了15个,面积一共就是15*方厘米,所以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方厘米。

  (2)、展示交流“半铺”情况。

  你们只摆了一行一列就算出它的面积。其实大家都是利用了每排的个数乘排数求出了面积单位的总数,也就是这张长方形卡片的面积。(板书,每排个数×排数)。

  2、由用面积单位测量向计算过渡

  在你们的盒里还有一张卡片,这回我们不摆了,你们就用一把尺子,看能不能想办法知道这上面一共能摆满多少个1*方厘米的小卡片呢?(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你们通过量长方形的长就能想出每排摆的正方形个数,通过量宽就想出能摆几排,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这个长方形卡片上一共能摆多少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课件演示、验证。)

  3、总结面积计算方法

  同学们通过测量、观察和想象知道每排的个数相当于长方形长的厘米数,排数相当于长方形宽的厘米数。每排个数乘排数就是面积单位的个数,而这个单位个数恰恰相当于长方形的面积,所以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乘宽。

  4、验证公式

  其它长方形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计算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任取几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长乘宽的积

  面积/*方厘米

  你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

  通过操作验证,我们就知道了,任何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所以任何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5、总结正方形面积公式

  大家看这个图形很特殊,长是6厘米,宽是6厘米,这是什么图形?(课件演示)我们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了,那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来计算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三、回顾思考、总结深化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2、回想刚才我们的学*过程。通过“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把新问题转化为学过的知识,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今后的学*中呢,这种转化的思考方法会经常用到,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方分米?

  2你知道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多少吗?

  (1)估计封面的面积

  (2)计算封面的面积。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2

  一、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15×380×6060×3025×44×3017×8

  400×59×1312×726×311×10045×3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每排几个(长)6

  有几排(宽)2

  个数12

  面积12

  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

  据相同的情况。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

  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3、学*教材第67页例5.

  出示例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方厘米?

  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

  算一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下列各题。

  13×55×112×2316×831×38×10

  410×37×1242×24×12130×220×4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四、思维训练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长宽周长面积

  长方形8厘米7厘米

  9米24米

  正方形边长5分米

  边长100厘米

  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1*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

  (1)用15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 宽所含的厘米数 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

  6 1 6

  5 3 15

  5 2 10

  3 3 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 (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 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 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 s=a×a )

  3、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三)运用与扩展

  1、练*

  师:你能运用这个面积公式求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师;在算这个照片的面积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测量。有两个小朋友帮测量,一个测的结果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

  生汇报:15×10=150*方厘米

  师:可是老板为什么给我180*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钱呢?

  师:既然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应用。

  1、例1 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长300米,宽36米。它的面积有多少*方米?

  解:s=ab=300×36=10800(*方米)

  答:它的面积有10800*方米。

  2、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3、填表: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图形

  长

  宽

  面积

  长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边长8米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 )

  a、12厘米 b、12*方厘米 c、16厘米

  (2)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求这块玻璃面积的算式是( )

  a、8×4 b、8×8 c、8+8

  5、判断。

  (1)、课桌桌面的面积是20*方米。( )

  (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

  6、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请你帮忙计算一下房屋的总面积。(单位:米)

  7、一个房间长10米,宽4米。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如果地砖边长是20厘米,需要地砖多少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阅读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1

  一、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15×380×6060×3025×44×3017×8

  400×59×1312×726×311×10045×3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每排几个(长)6

  有几排(宽)2

  个数12

  面积12

  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

  据相同的情况。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

  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3、学*教材第67页例5.

  出示例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方厘米?

  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

  算一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下列各题。

  13×55×112×2316×831×38×10

  410×37×1242×24×12130×220×4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四、思维训练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长宽周长面积

  长方形8厘米7厘米

  9米24米

  正方形边长5分米

  边长100厘米

  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并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主体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探索长、宽、面积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带领学生参观奥林匹克公园,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美化环境教育,另 一方面加深对“面积”的理解,同时对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搭桥铺路,为自主探索做准备。

  1、出示一张课桌。

  师:这是一张课桌,我们非常熟悉,每天都在桌上学*。凭你们的经验看看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大?(估算答案不唯一)

  看来我们有必要动手量一量它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哪些?

  用哪个面积单位量比较好?具体说一说多大是1*方分米。 量一量?

  2、电脑显示。

  师:这是一个示意图 老师按照同学们的意思用“1*方分米”量这张桌面的面积。

  请问:它的面积多大?你是怎么想的 ?

  :物体表面或*面图形共含多少个单位面积,它的面积就 是多少。

  对于长方形桌面用每排面积单位个数乘几排就求出它的 面积。

  (板书: 长方形面积=每排面积单位个数×排数 )

  评析: 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估算调动了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自然的引出动手量。长方形面积=每排面积单位个数×排数,为学生自主探索做好了准备。

  二、自主探索。

  1、感知

  师:前几天,我们做了一次关于自家长方形客厅长、宽和占地面积的调查,谁愿意把你 调查的结果讲听听。(板书:客厅长、宽、面积)

  师:你是怎么知道你家客厅占地面积是20*方米?30*方 米 ?24*方米?

  :有的是爸爸告诉的、有的是妈妈告诉的、有的是自己看书得到的等等,通过这些途径,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板书:长方形面积=长 × 宽)

  2、探索

  师:引导学生质疑。

  关于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师:好学的孩子遇事总爱问为什么。

  师:引入探索。

  (1)、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你们有什么猜测吗?

  每排摆的面积单位数和长有关系?

  2、摆的排数和宽有关系?)

  (2)、好现在就给你们一次探索的机会。小组合作。

  可以用18个“1*方厘米”或18个“1*方分米”摆长方形也可以用面积单位摆摆量量手中的长方形。(学生手里有(1)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2)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选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研究。

  思考:1、每排摆的面积单位数和长有什么关系?

  2、摆的排数和宽有什么关系?

  3、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和长与宽的积有什么关系?

  评析:通过学生课外收集信息,初步感知长方形面积=长×宽。鼓励学生质疑,从而自然引入探索。通过学生的猜测,引出思考题,在探索过程中,使学生活动有目的。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结合,恰到好处。

  3、主动汇报。

  谁愿意代表你们组跟大家说说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研究 的?发现了什么?

  (边说边演示)

  4、电脑显示每排的单位个数和长;排数和宽。

  :长是几每排就能摆几个面积单位,宽是几就能摆这样的几 排。

  因为:长× 宽的积表示长方形共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5、巩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引导学生思考:要想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6、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长方形的面积用S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

  那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可以怎么用字母表示?

  (板书:S=a×b)

  三、巩固新知。

  1、基本练*。

  现在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我家客厅长6米,宽5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2、研究正方形的面积 (电脑显示:)

  (1)用算式表示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分米)

  师:通过实践你又发现了什么?

  怎么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评析:发挥电脑的直观特点,很自然的由长方形面积引出正方 形面积,从而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2)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正方形的面积用S表示,边长用a表示,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可以怎么用字母公式表示?

  (板书:S=a×a)

  :通过同学们摆、画、讲我们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非常好。

  (3)练一练:

  现在请同学们再帮老师算一算,我家客厅铺的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面积是多少* 方分米?

  (4)同学们请看,这是一个长方形纸

  这是一个正方形纸

  请你认选一个图形求它的面积?需要什么数据自己测。

  四、今天我们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看书质疑:56页-58页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五、综合练*,深化拓展。

  为了美化环境,东菜园小区要重铺大门外侧长12米,宽8米的一段人行道。

  请你参谋选择下列哪一种型号的方砖好?

  边长4分米的砖。

  边长6分米的砖。

  边长7分米的砖。

  并算一算大约买多少块?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1*方分米的正方形若干、1*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自制1号2号长方形学*卡片、报纸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复*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有多大?

  (3)说一说黑板的面积、操场的面积、书本封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复*,明确不同的面积单位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二、情境导入

  1、为学生提供一张报纸,想办法测量这张报纸的面积。

  师:这是一张报纸,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你知道这张报纸的面积吗?估一估

  生1:大约有1000*方厘米。

  生2:大约是几十*方分米。

  生3:大约是1*方米。

  师:究竟面积有多大?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的办法量出来。在量的时候应选择什么样的面积单位最合适?为什么?(*方分米)

  生交流选择*方分米的原因。

  师:小组合作,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测量出他的面积。

  学生小组研究测量的方法并动手摆一摆。

  汇报展示各组的测量情况。

  小组1:

  小组2:

  师:怎么回事?为什么要用5乘4?

  生:因为一行能摆5个,可以摆4行。横着数这一行刚好5个,竖着数这一列刚好4个。这就表示有4个5.

  师:同意吗?(学生赞同)鼓励采用这种方法。看来,不用全摆满,只摆1行1列也能知道报纸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明白只需要摆一行,摆一列,然后用行数和列数相乘即可以得出所需的正方形的个数,从而得出测量的物体表面的面积。

  2、即时练*:用这种方法测量一下课桌的面积。

  三、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拿出1号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应该用什么面积单位测量?不用尺子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吗?

  学生开始自主探究。

  交流汇报:

  生1:每行摆5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摆1行。每列摆3个1厘米的正方形,摆1列。就是说:有3个5,用乘法:3乘5,得15*方厘米。

  生2: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因为横着摆了5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

  生3:我发现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

  生4:我明白了,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用长和宽相乘就行了。

  生5:原来只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算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之间的关系。

  (2)拿出2号长方形(长7厘米,宽4厘米)。

  师:用刚才大家想出的办法,算出2号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注意单位。

  (3)交流总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师适机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探索正方形的面积

  出示长6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

  生:6×5=30(*方分米)

  电脑演示将上面的长方形的长变为5厘米,此时的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 :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5×5=25(*方分米)

  师:想一想正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注意观察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生: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长方形的长变化后(长和宽相等)的面积,从而让学生发现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长方形就变成了正方形,长和宽就成了正方形的边长,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四、巩固练*

  1、课本66页第(3)题。生板演后集体订正。

  2、解决问题,出示:学校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篮球场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设计意图】用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检测本节课新授知识的学*效果。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2)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1*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教学设想:

  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加以推导论证的。

  1、复*中设置障碍,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动机,引发学生对数学

  学*的兴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存在的关系,再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求知欲,为推导公式作铺垫。

  2、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数学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沿着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利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操作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3、在思考、讨论、分析、验证中,得到结论。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

  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在变化中,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懂得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学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5、在练*中,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技能形成。本节课练*题的设计,力求紧

  扣重点,层次清楚,题型多样,并体现面向全班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组专项练*题,旨在及时巩固所学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后提高练*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发展智能。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课件出示面积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课件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先估计)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

  (小结方法)

  3.提问: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方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场、知道*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学生悟出: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4.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解决问题。

  (一)、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学生操作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主持活动,活动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个数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记录。

  (3)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

  三、巩固应用。

  1、计算78页“做一做”

  2、我们探究学*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计算数学书本封面和学生卡、黑板的面积。先估计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问: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诉茶几面积,猜长和宽(出示课件)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对折一次后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备用)

  四、课堂小结:收获是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1*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

  (1)用15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宽所含的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

  616

  5315

  5210

  33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3、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三)运用与扩展

  1、练*

  师:你能运用这个面积公式求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师;在算这个照片的面积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测量。有两个小朋友帮测量,一个测的结果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

  生汇报:15×10=150*方厘米

  师:可是老板为什么给我180*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钱呢?

  师:既然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应用。

  1、例1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长300米,宽36米。它的面积有多少*方米?

  解:s=ab=300×36=10800(*方米)

  答:它的面积有10800*方米。

  2、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3、填表: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图形

  长

  宽

  面积

  长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边长8米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

  a、12厘米b、12*方厘米c、16厘米

  (2)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求这块玻璃面积的算式是()

  a、8×4b、8×8c、8+8

  5、判断。

  (1)、课桌桌面的面积是20*方米。()

  (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6、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请你帮忙计算一下房屋的总面积。(单位:米)

  7、一个房间长10米,宽4米。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如果地砖边长是20厘米,需要地砖多少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复*准备

  我们已经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

  计算和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请看大屏幕。

  二、新课导引

  1、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方厘米。

  师:你怎么数得这样快?你是怎么数的?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新课

  (一)实验,猜想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纸,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学生反馈:利用面积计、长乘宽……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呢?

  (一)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反馈拼图情况。

  探究提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你们小组摆的长方形,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跟()有关系,有()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哪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

  (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把长方形的长缩短3厘米,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刚刚的小正形摆一摆。(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由此我们发现,只要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爸爸想给方桌划一块玻璃,请问要划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四、巩固练*

  五、课堂

  本节课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也是求其它*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许多图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3)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4、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1、课前游戏:考考你的观察力。

  2、动画引入:

  蓝猫三千问,08年什么大事?森林里举行运动会。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熟悉的图形?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蓝猫:这两个场地的面积有多大?

  师:有哪些办法?

  生1:用面积单位去摆。

  生2:可以计算。用长乘宽,我是预*的。

  师:你能从摆面积单位的过程中,发现面积计算的方法吗?我们今天来研究。

  板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主动探究

  (1)提供生:透明方格纸、1*方厘米正方形纸块、尺子和一张印有六个图形的纸。

  师:请自己选择材料和工具,想办法求出六个图形的面积,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作业纸:

  长度单位:厘米

  1号图(横放):长5宽32号图(竖放):长4宽2

  3号图:正方形边长24号图:正方形边长3

  5号图(横放):长4宽16号图(横放):长6宽4

  (2)学生个体活动,然后小组交流。

  师:每人在组内交流你选择了什么图形,用什么方法得到了面积。小组内选择一人记录,一人汇报。

  汇报:

  第1组:用透明小正方形纸覆盖在2号图形上,2号图形是长4宽2,有8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8*方厘米。再覆盖(转自数学吧)在6号图形上,6号图形是长6宽4,有24个小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24*方厘米。

  同时另一生记录在黑板上。

  师: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生:很简单。

  师:也是这样做的举手,有不同的吗?

  第2组:用小正方形摆在第1个图形上,横着摆一排5个,竖着摆了3个,一共要摆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方厘米,同样方法摆第4个图形。

  师:(指图1)为什么只摆7个?

  生:因为一排5个,竖着摆3排就行了。

  第3组:用尺子画图1格子,长是5画5格,宽是3画3行,一共是15个小正方形,面积是15*方厘米。

  师小结:刚才用透明小方格去量,用尺子画格子、用小正方形去摆,知道了这些图形的面积。

  (3)比较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数方格的。

  师小结:长是几,就是有几个这样的面积单位,宽是几,就有几排这样的面积单位,长方形面积就是含有面积单位的个数。

  (4)长方形面积单位和什么有关?又有什么关系?

  生: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关。

  师:能结合操作中的数据,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号图形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有3个5是15*方厘米。

  2号图形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8*方厘米。

  3号图形长是3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9*方厘米……

  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师:都说明了?

  生:长方形面积是长乘宽。

  师: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是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积。

  请生闭眼想象,长是7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多少*方厘米?

  长8米,宽5米,面积多少*方米?

  师:长方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

  生:长乘宽(师板书)

  师:正方形面积怎样算?

  生:正方形面积等于边长乘边长。

  师:你怎么想的?正方形面积为什么等于边长乘边长?

  生:因为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

  师: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面积也可以用长乘宽,也就是边长乘边长(板书)

  集体朗读公式。

  3、生活中的应用

  (1)计算长方形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要求正方形面积呢?

  图:举重场、田径场(无数据)

  师:要计算这两个场地的面积,要知道什么?

  生:长和宽边长

  图:两块场地出现数据。田径场:长50米,宽30米举重场:边长8米

  生计算。汇报:

  生1:举重场面积64*方米,8乘8=64生2:50乘30=1500*方米

  (2)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图:蓝球场P99--5求面积。长28米,宽15米生汇报。

  (3)奖品:蓝猫书签

  师:书签是什么形状?估计面积大约多少*方厘米?

  生1:大约是48*方厘米。生2:这个书签大约是45*方厘米。

  师:你怎么想的?生:长9厘米,宽是5厘米。

  师:你为什么先估计它的长和宽?生:知道长和宽,就能估出面积。

  请生测量书签长和宽,计算面积。汇报;长是12,宽是4,12乘4=48*方厘米

  (4)*台背景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是2米。算背景图面积。

  生1:将小正方形下移得到长,左移得到宽。

  生2:画出长方形长和宽的格子。

  4、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1*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

  (1)用15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宽所含的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

  616

  5315

  5210

  33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3、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三)运用与扩展

  1、练*

  师:你能运用这个面积公式求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师;在算这个照片的面积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测量。有两个小朋友帮测量,一个测的结果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

  生汇报:15×10=150*方厘米

  师:可是老板为什么给我180*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钱呢?

  师:既然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应用。

  1、例1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长300米,宽36米。它的面积有多少*方米?

  解:s=ab=300×36=10800(*方米)

  答:它的面积有10800*方米。

  2、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3、填表: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图形

  长

  宽

  面积

  长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边长8米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

  a、12厘米b、12*方厘米c、16厘米

  (2)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求这块玻璃面积的算式是()

  a、8×4b、8×8c、8+8

  5、判断。

  (1)、课桌桌面的面积是20*方米。()

  (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6、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请你帮忙计算一下房屋的总面积。(单位:米)

  7、一个房间长10米,宽4米。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如果地砖边长是20厘米,需要地砖多少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复*准备

  我们已经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

  计算和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请看大屏幕。

  二、新课导引

  1、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方厘米。

  师:你怎么数得这样快?你是怎么数的?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新课

  (一)实验,猜想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纸,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学生反馈:利用面积计、长乘宽……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呢?

  (一)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反馈拼图情况。

  探究提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你们小组摆的长方形,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跟()有关系,有()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哪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

  (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把长方形的长缩短3厘米,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刚刚的小正形摆一摆。(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由此我们发现,只要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爸爸想给方桌划一块玻璃,请问要划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四、巩固练*

  五、课堂

  本节课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也是求其它*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许多图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4)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 (菁华3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其它*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数学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已经具备了观察、比较的意识,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了面积及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打好了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协作法、观察法和发现法三种方法。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设计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下午学校安排咱们班的同学给教学楼前的两块草坪浇水,(课件出示两块草坪)老师准备分成男女两组,请你们自己选择。教师鼓励男生承担较大块的草坪,究竟哪块草坪大呢?(男女生争执不休)怎样比较草坪的大小呢?从而得出要比较草坪的面积。(适时提问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进一步引导如何比较面积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叠、数面积单位)对于面积较大的草坪这两种方法又太麻烦。从而引出本课主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通过真实情景的创设,自然地引出了本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主题的思考,引发了学生学*新知的欲望,为学*新知丰富了情趣,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观察发现,猜一猜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背后画有一*方厘米的小方格),大小关系为①长相同,宽不同;②宽相同,长不同;③长宽都不同。请学生根据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图的面积,并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当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求证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数量关系。

  观察课件上的三幅图片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教师板书:

  长(厘米) 宽(厘米) 小方格个数 面积(*方厘米)

  8 54040

  8 64848

  7 64242

  10 3303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排的个数(长所包含的个数)×排数(宽所包含的个数)=总个数(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发现:长与宽的乘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三)自主探究,验一验

  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测已知长、宽的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教师择机板书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并介绍字母公式S=a×b

  【在验证归纳过程中,做到了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四)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把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6分米、宽6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明确认识以后,让学生自己解决课前提出的选草坪的问题。安排相应的练*题,练*题的设计由易到难,采用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最后出示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拓展题目作为作业,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期待下一课的到来。

  在这节课上,我主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实验—发现—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测量、猜测、验证、想像等过程,在合作探究中归纳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学具操作和课件演示,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在学*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的快乐和成功,从而形成丰富的数学体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小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学好本节课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其它*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数学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利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已经具备了观察、比较的意识,并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了面积及面积单位,会用面积单位直接测量面积,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打好了基础。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小组协作法、观察法和发现法三种方法。

  由于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设计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下午学校安排咱们班的同学给教学楼前的两块草坪浇水,(课件出示两块草坪)老师准备分成男女两组,请你们自己选择。教师鼓励男生承担较大块的草坪,究竟哪块草坪大呢?(男女生争执不休)怎样比较草坪的大小呢?从而得出要比较草坪的面积。(适时提问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进一步引导如何比较面积大小?你有哪些方法?(重叠、数面积单位)对于面积较大的草坪这两种方法又太麻烦。从而引出本课主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通过真实情景的创设,自然地引出了本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主题的思考,引发了学生学*新知的欲望,为学*新知丰富了情趣,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

  (二)观察发现,猜一猜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背后画有一*方厘米的小方格),大小关系为①长相同,宽不同;②宽相同,长不同;③长宽都不同。请学生根据小方格的提示回答三副图的面积,并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当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之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求证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数量关系。

  观察课件上的三幅图片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教师板书:

  长(厘米) 宽(厘米) 小方格个数 面积(*方厘米)

  8 54040

  8 64848

  7 64242

  10 3303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每排的个数(长所包含的个数)×排数(宽所包含的个数)=总个数(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发现:长与宽的乘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三)自主探究,验一验

  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测已知长、宽的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根据学生的讨论交流情况教师择机板书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并介绍字母公式S=a×b

  【在验证归纳过程中,做到了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每个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际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里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四)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把一个长8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6分米、宽6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明确认识以后,让学生自己解决课前提出的选草坪的问题。安排相应的练*题,练*题的设计由易到难,采用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最后出示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拓展题目作为作业,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期待下一课的到来。

  在这节课上,我主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实验—发现—验证-归纳总结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测量、猜测、验证、想像等过程,在合作探究中归纳总结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学具操作和课件演示,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在学*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的快乐和成功,从而形成丰富的数学体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考虑到我班学生的学*能力等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在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二、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法的选择以直观教学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为辅。

  教具和学具: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两个长方形纸片、表格等。

  在学法上可归纳为: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复*导入

  通过复*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密铺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的谈话来导入课题。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知道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

  1、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从而引出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表格。并将长方形的长,宽,以及面积的数据统计出来。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发现计算长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了长方形的长所含厘米数×宽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运用结论,抽象归纳。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用它的长乘以宽来计算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以此提问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要求学生通过现有的材料,小组操作、探讨、验证。这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验证、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进一步的验证,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结论。

  (三)课堂练*,巩固新知。

  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通过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长3厘米、宽2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长4米、宽3米;长3米、宽3米(实际上是边长3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巩固应用。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让学生完成如下练*:

  1、P79练*十九第1题:计算黑板的面积?

  2、P79练*十九第3题:计算篮球场的面积?半场的面积?

  (五)、提高延伸

  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通过这一基础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来解决一般问题。

  (六)、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交流,既是对一节课自己掌握情况的回顾,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最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这节课你们学了哪些知识?这一部分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在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为了让学生学好《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知识,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样,学生才真正学到了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5)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经历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渗透“猜想-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以及相关事物之间都是有内在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3.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内在规律的探索,来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成功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比较,探究得出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1*方厘米的正方形、尺子、课件等。

  教学设想:

  围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个重点问题,我力图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公式是怎样被提出来的,又是怎样加以推导论证的。

  1、复*中设置障碍,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内在的学*动机,引发学生对数学

  学*的兴趣乃是求知的前提。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存在的关系,再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求知欲,为推导公式作铺垫。

  2、在动手操作中,解决问题。学具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

  掌握一些数学规律,有利于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沿着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发现问题,把握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中让学生利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操作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长方形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

  3、在思考、讨论、分析、验证中,得到结论。在操作交流之后,让学生对面

  积与长宽进行观察、比较、思考,组织学生围绕长方形面积和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进行讨论,归纳分析问题,从而引导概括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在变化中,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充分利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懂得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就迎刃而解。顺理成章地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这样使学生了解了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又形象地沟通了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5、在练*中,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技能形成。本节课练*题的设计,力求紧

  扣重点,层次清楚,题型多样,并体现面向全班学生,因材施教的要求。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得出后,均安排一组专项练*题,旨在及时巩固所学会公式,获取足够的反馈信息,以便教师及时调理教学节奏。综合练*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旨在强化应用两个面积计算公式,形成计算技能。最后提高练*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意在因材施教,发展智能。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提出问题。

  1.提问:上节课,同学们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叫做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课件出示面积概念和常用的面积单位)

  2.课件出示下图,并提问:这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先估计)你们有什么办法比较吗?(生:用1*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进行测

  (小结方法)

  3.提问:要想知道黑板、教室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生:用1*方米的面积单位去测量。)要想游泳池、菜地、森林、操场、知道*土地的面积有多大,你们怎么测量呢?使学生悟出: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摆、去测量的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

  4.教师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同时,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

  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太不现实了,那么有没有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可以求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这节课,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二、解决问题。

  (一)、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与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呢?

  (二)、学生操作发现规律。

  1、分组活动,出示活动要求。

  (1)组长主持活动,活动中互相配合,控制音量。

  (2)用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个数可以不同),并照表做好记录。

  (3)思考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2、活动反馈。

  操作完毕,反馈活动情况。结合反馈结果师板书黑板上的表格:

  3、抽象概括: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归纳得出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正好等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师生共同抽象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三)、验证与拓展

  1、验证: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以用长×宽来计算?出示简单的图形面积计算。让学生快速说出答案。

  2、观察讨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师:这是什么图形?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解答。

  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

  反馈:对呀!正方形本身就是特殊的长方形嘛!只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我们*惯上把正方形的长和宽叫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

  三、巩固应用。

  1、计算78页“做一做”

  2、我们探究学*了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长方形存在着,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都是可以运用今天探究得到的方法来计算的,想不想试一试啊?计算数学书本封面和学生卡、黑板的面积。先估计再同桌合作量一量、算一算。(取整厘米数)问:你首先做了什么?

  3、告诉茶几面积,猜长和宽(出示课件)

  4、已知正方形的边长,对折一次后是什么图形,面积是多少?(备用)

  四、课堂小结:收获是什么?还想知道什么问题?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认识到探求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要性,激发其学*动机。

  2、让学生通过参与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全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发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

  教学准备:每位学生1*方厘米正方形纸片15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大家认识他们吗?想对他说什么?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照片?

  生: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

  师:马老师很喜欢这张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点,老板向我建议: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贴上一层薄膜。要知道这张薄膜有多大?

  2、我们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积。

  3、师:对,我们必须知道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你估计一下这张长方形照片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师:你们觉得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呢?

  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做个实验吧。

  (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要求:

  (1)用15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选几个拼成长方形,看哪小组的摆法最多。

  (2)请把结果填入表格。

  (3)聪明的你会发现什么?

  (4)(小组操作、交流并汇报)整理如下

  长所含的厘米数宽所含的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

  616

  5315

  5210

  339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的厘米数乘以宽的厘米数。

  师:还有谁发现了?你来说说看!

  生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

  师:通过实验大家证实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师:刚才我们得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如果用字母来怎样表示呢?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表示长,b表示宽,那长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生:s=a×b(板书)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说:“老师,刚才那个表格上的第四个摆的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师:是吗?同学们发现了吗?刚才那个同学摆的好象有点特殊。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可是长方形啊,怎么会出现正方形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这样算吗?(讨论)

  师:你来说说看。同学们,你们对正方形的面积是怎么想的?正方形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我们应该怎样证明它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刚才我在排的时候横过来排3个,竖下来也排3个,这样就成为一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师指着原来的表格)它的面积有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3×3就是9*方厘米,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

  生3:老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师:你说说看)我们以前学过,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就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等于边长×边长。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们的说法吗?那正方形的面积怎么求?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3、小结

  师: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而且还有意外的收获,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那么同学们,如果我们想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几个条件?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三)运用与扩展

  1、练*

  师:你能运用这个面积公式求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师;在算这个照片的面积时,我们要先做什么?

  生:测量。有两个小朋友帮测量,一个测的结果是长15厘米,宽10厘米;

  生汇报:15×10=150*方厘米

  师:可是老板为什么给我180*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钱呢?

  师:既然大家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应用。

  1、例1上海人民广场地下商业步行街长300米,宽36米。它的面积有多少*方米?

  解:s=ab=300×36=10800(*方米)

  答:它的面积有10800*方米。

  2、计算出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动手试一试。

  3、填表: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图形

  长

  宽

  面积

  长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边长8米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面积是()

  a、12厘米b、12*方厘米c、16厘米

  (2)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求这块玻璃面积的算式是()

  a、8×4b、8×8c、8+8

  5、判断。

  (1)、课桌桌面的面积是20*方米。()

  (2)、“长×宽”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3)、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4)、常用的面积单位有:米、分米、厘米。()

  6、小明家刚刚买了新房子请你帮忙计算一下房屋的总面积。(单位:米)

  7、一个房间长10米,宽4米。在地面上铺正方形的地砖,如果地砖边长是20厘米,需要地砖多少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发现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

  4、向学生渗透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

  多媒体课件、面积是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一、复*准备

  我们已经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什么是面积?

  计算和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请看大屏幕。

  二、新课导引

  1、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方厘米。

  师:你怎么数得这样快?你是怎么数的?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图形或物体的面积(如操场),你会感到怎样?今天我们研究一种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新方法。(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新课

  (一)实验,猜想

  请小朋友们拿出1号纸,量一量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学生反馈:利用面积计、长乘宽……

  猜想: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是长乘宽呢?

  (一)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些面积是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A、小组合作,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出你喜欢的长方形。

  B、说出你所摆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C、组长把结果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反馈拼图情况。

  探究提示: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根据你们小组摆的长方形,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跟什么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我们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跟()有关系,有()关系。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反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哪组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指名学生说一说。

  :

  (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1、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把长方形的长缩短3厘米,求这个图形的面积。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的时候,这个图形就是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那正方形的面积应该等于什么呢?你可以借助刚刚的小正形摆一摆。(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由此我们发现,只要给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同样只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能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

  试一试:

  小明家的方桌宽9分米,小明爸爸想给方桌划一块玻璃,请问要划多大的一块玻璃呢?

  四、巩固练*

  五、课堂

  本节课学*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这部分知识能帮助你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师: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它也是求其它*面图形面积的基础。通过它我们可以推导出*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许多图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6)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1

  一、规范操作过程。

  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操作不够规范,没有达到预期的操作效果,原因之一,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具大小,学生操作难度大,也难规范,花时较多。在摆长为5厘米,宽是3厘米时,操作层面基本是同一个档次,如果)在学生操作后,如能设计思考必的问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摆的?你用了多少块小正方形?还能用更少吗?”如果是这样,也许效果更好,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有深度。

  二、充分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从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推导迁移到正方形的,采用了转化思想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明显体现出来,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如果能把“宽为4厘米,长为8、7、6、5、4厘米时,面积各是多少?”能够一一呈现,或把它做成表格,让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思路更清晰,数学思维更具深度 。

  三、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评、互评,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也是作为今后必须改进的一个方面。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2

  一、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学*过程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材或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而是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数学学*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围绕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经历了“实验(操作)——猜想——验证”的科学研究过程。即先引导学生尝试求出各个长方形的面积,逐步产生形成猜想;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各种长方形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逐步归纳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测量。这样,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方法,为今后学*其它*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促进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在这研究与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二、运用小组合作,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我在这堂课中,两次运用小组合作。第一次是在学生测量各种长方形数据时,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第二次是在对实验形成的表格进行的小组讨论,讨论长方形的面积和长与宽之间关系。学生在这些小组合作中提高合作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并在小组合作中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正确利用迁移,促进学生理解新知。

  在这节课中,我运用了迁移。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将长方形渐变为正方形,从而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进行合理的猜想,从而为新知的形成创立了条件。

  四、练*设计体现应用性与开放性。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在练*中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知识化为能力。先通过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再结合导入部分的实际问题,进行练*,再进行把一张长方形纸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样开放的练*。

  另外,在我的这节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教态太过严肃,在一些环节的处理还不够妥当,这些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努力。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因此在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时候,采用同桌合作的形式来开展,并渗透“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数学学*方法。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3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位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探究和合作交流,加上生动有趣的课件,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环境中完成了学*任务,是一节好课。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重视新课的引入,设置疑问。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贴*,是《新课标》的准则。新课设置疑问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教师板书课题,进入新知的探究,自然顺畅的过程中显出了教者的匠心独具。

  2、重视教与学的方法的改变。

  本节课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我能充分发扬民主,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材料,运用透明的格子纸、摆方块和直尺画等方法,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找出这几种方法的相同地方都是通过数方格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又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长与宽的乘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课堂中,我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把学*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真正体现的学生是学*的主人。注重学生在学*活动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方法的积累,思维方法、科学探究方法的获取,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的快乐和成功,同时注重了学生学*能力的培养。

  3、重视轻松良好的探究氛围的营造。

  课堂中,我创设了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使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探究过程,通过猜测把学生与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索中去发展。虽说有一些学生不知从何入手,但在小组合作学*中,经过组内同学的帮助,很快理解别的同学的想法,学会了知识,增加了学*的积极性。

  4、重视知识的探索和方法的指导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精心设计探究活动*题和表格,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借助学具的操作和表格统计,发现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正好是长边所含厘米数,小正方形的排数正好是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从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的学*品质,充分体现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

  5、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无论是在新知的探索和形成过程,还是在练*的设计中,我都注意让学生做到勇于实践,细心观察,仔细思考,认真分析。特别是在计算运动场*台背景图的面积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发挥想象,重新排列正方形块,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并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6、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在设计教案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学*数学很有用,并重视让学生进行体验,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怎样计算运动场*台背景图的`面积,是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

  7、重视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在学*小组汇报交流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倾听,尊重他人;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学生作业时,教师提醒学生的写字姿势,时刻重视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7)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教材P66—67例4及相关练*。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长度到学*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画一画,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模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借助直观的教具、学具、多媒体等手段,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画一画、动脑思考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等学*方式,参与学*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感知到抽象的过程,体会知识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学目标:

  1、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获得从度量到计算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意义,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动手量一量、画一画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再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概括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方格纸、直尺等。

  教学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什么叫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复*面积单位

  (1)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

  (用手比划比划)

  (2)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方厘米,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方厘米?

  为什么图形的的.形状不一样,面积却都是3*方厘米?

  (因为这些图形中都含有3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所以它们的面积都是3*方厘米。)

  二、探究长方形的面积

  1、猜想

  (1)课件出示7乘4的长方形,你知道这个它的面积吗?

  猜一猜

  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一摆。

  课件出示铺有小正方形的长方形,现在你知道它的面积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一个一个的数;还可以数一行有7个,有这样的4行,就是4个7,用乘法计算,7乘4得28,也就是28*方厘米。)

  (2)课件出示5乘3的长方形

  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没有摆满,你知道它的面积吗?

  小结板书:小正方形的总数=每行的个数×行数

  (3)激疑,出示课题: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要算我们教室的面积或篮球场的面积,你还用小正方形去摆吗?为什么?(摆——算)

  2、探究长方形面积的算法

  生说课件演示:每行5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有这样的3行,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一共有15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15*方厘米。

  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发现每行摆几个小正方形,长就是几。摆几行,宽就是几。

  生说师小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乘宽,就是5×3=15*方厘米。同学们可真厉害!

  师:“长×宽”是不是适合所有的长方形呢?想不想验证一下?

  【设计意图:找到每行个数和长;摆几行和宽的对应关系,得到面积公式,提出进一步猜想。】

  3、验证

  (1)动手操作,在方格纸上动手画一画

  任意画一个长方形,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标出它的长和宽、小正方形的个数以及长方形的面积。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交流反馈,发现规律。

  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生汇报师小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验证了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3)小结:长方形的面积与里面铺成的小正方形的个数相等,它的长是几厘米,每行就可以摆几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宽是几厘米,就可以摆这样的几行,铺成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就是每行的个数×行数,所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已知信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

  4、小练笔: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1)长9厘米,宽4厘米

  (2)长5厘米,宽5厘米

  三、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1、长5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实际上是什么图形?

  (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吗?

  生说师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板书)。(补充课题)

  要求正方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探索出长方形的面积后,进行迁移类推,得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2.小结: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是先猜想,然后推理演算,接着验证,最后得出长方形面积等于长乘宽的结论,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猜想——推理——验证——结论)

  【设计意图:回顾过程,让学生理清研究思路,培养学*的能力。】

  四、巩固提升,深化新知。

  1、动手量一量

  要想知道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多少,要知道什么信息?(量出它的长和宽)

  动手量一量,为了计算方便,数学书的长和宽取整厘米计算。

  课件出示: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方厘米?

  2、一张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6厘米,明明从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3、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1*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让学会结合*移知识,得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再计算面积。】

  4、每个 小正方形代表1*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12*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几个?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的周长最小。

  五、回顾总结,多元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回忆总结,进一步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推导过程,明确解题策略。】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小正方形的总数=每行的个数×行数

  长方形的面积=×5×3=15(*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5×5=25(*方厘米)

  猜想——推理——验证——结论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学设计2

  一、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

  15×380×6060×3025×44×3017×8

  400×59×1312×726×311×10045×3

  二、探究新知

  1、学*教材第66页例4。

  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方厘米。

  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便填表。

  每排几个(长)6

  有几排(宽)2

  个数12

  面积12

  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学生在拼摆1*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

  据相同的情况。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

  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

  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教师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3、学*教材第67页例5。

  出示例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方厘米?

  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在练*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写格式。

  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6×18=468(*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方厘米。

  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教师引导: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

  算一下。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口算下列各题。

  13×55×112×2316×831×38×10

  410×37×1242×24×12130×220×4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四、思维训练

  1、把表格补充完整。

  名称长宽周长面积

  长方形8厘米7厘米

  9米24米

  正方形边长5分米

  边长100厘米

  2、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方分米?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66-67页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课遵循这一理念,力图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寻找计算方法并推导面积公式—实际应用”三个环节组织学生实验操作、观察、比较、公式推导、验证结果等,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数学课堂成为生活与数学和桥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摆、动脑想和动口说等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正方形、操作表、长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复*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有关面积的知识,我想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你能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呢?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有多大?

  2、激趣引入:

  (出示一个15*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师:同学们能估计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3、出示例2:师:这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面积的概念,复*面积单位,为学生导入新课及学*新课作铺垫。]

  二、情境导入

  1、出示例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

  让学生利用摆小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师:是不是每一个图形的面积都可以用小正方形摆出来呢?

  出示学校足球场和篮球场的图片,问:足球场和篮球场的面积能摆出来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新方法用来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实践应用阻力,让学生体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必要性。]

  三、自主探究1、(1)每个小组任取几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

  长(厘米)宽(厘米)

  面积(*方厘米)

  (2)学生动手操作,并计算所摆的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2、让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3、归纳总结。学生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教师追问: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方形的哪个条件?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小正方形摆一摆你最喜欢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激发学生的兴趣。边记录边思考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为学生交流做铺垫。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馈练*。

  做一做: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

  长=长=

  宽=宽=

  面积=面积=

  5、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6、归纳小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7、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8、自学例3:一张长方形的餐桌,桌面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方分米?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例3,使学生能更熟练的运用公式。]

  四、实践应用

  1、竞赛能手

  (1)门面长2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2)黑板长3米,宽1米,它的面积是()。

  (3)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

  2、智慧冲浪

  足球场的长是80米,宽是8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

  3、勤学巧用

  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方米?半场是多少*方米?

  4、估一估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身边的一样物体,先估计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并测量长长、宽计算面积,看看哪位同学估计得最准确。

  5、巩固练*

  1、黑板长34分米,宽12分米,花边至少长多少分米?

  2、一个长方形花坛,长30米宽1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栏杆,求围栏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造意识。]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学*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探索实践的过程”这一理念,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提出猜想,验证概括。练*部分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建议在提出猜想之前,利用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如:一个长方形宽不变,长变长,观察面积的变化;另一个长方形长不变,宽加长,面积的变化,让学生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8)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菁选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1

  练*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周长。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2、先量一量,再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⑴自己先量一量记录下来,然后再计算。

  ⑵全班汇报,集体订正。

  3、课本44页第二题:

  出示一幅长方形的地图,求出它的周长。

  ⑴学生独立完成,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⑵集体订正。

  二、综合练*

  1、用2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如图:

  ⑴生独立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中间哪条边为什么不算?

  2、一块正方形的手帕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⑴独立思考:用90厘米的绸带围一圈指的是什么?

  ⑵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⑶全班汇报交流。

  3、在课本上找两幅自己喜欢的图画,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再和同桌交流。

  三、活动练*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姓名

  头围厘米

  胸围厘米

  腰围厘米

  四、作业

  找一件表面是长方形的物品,想办法算出它的周长。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加深对周长的认识。

  2、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4、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由来。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

  每个学生都准备6cm和 3cm的小棒各两根,两张长8 cm长纸板。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出示以下两个图形。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

  (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指一指:两个图形的周长各指的是哪一部分?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长+宽+宽,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3、教师揭示:这节课,我们来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板书

  课题: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教学

  (1)摆一摆。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长6 cm和3cm的各两根),用4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2)指一指。摆好后,同桌互相指一指,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哪一部分?(2个长和2个宽)

  (3)提出问题。

  教师:看着围好的长方形,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自主探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巡视。

  (5)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长+长+宽+宽)(2长+2宽)【(长+宽)x2】

  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式子,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6)比较、交流以上几种算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第③种方法计算比较方便。再让学生说一说式子中6+3表示什么(长+宽),为什么要乘2?【(长+宽)的和的2倍】

  (7)归纳公式。想一想:怎样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2、教学例2

  (1)过渡:我们了解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呢?

  (2)出示例4的图。教师:这个正方形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它的周长呢?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正方形的4条边一样

  那么,周长是边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4。

  例4,正方形的周长=5+5+5+5=20cm,公式=边长x4=5x4=20cm、

  三、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1 、教科书第85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同时指名两位学生上台板演。

  2、完成练*十九的第4题

  (1)理解题意。

  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

  (2)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指名上台板演,画出设计图,一共排三行,每行6个正方形。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花边最少。

  (4)深化认识。通过本题练*,你有什么想法?

  四、继续巩固练*

  1、第6题

  (1)打开第88页

  让学生画出图形,然后求它们的周长。

  (2)全班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第8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它的周长。

  (2)全班交流。让学生板书计算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10题

  (1)让学生画出这两个正方形拼成的图形

  (2)计算所拼的图形的周长,教师巡视。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是用什么方法学到这些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9)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通用5篇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1

  第一层次是基本练*,理清概念。从意义、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三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区分周长和面积。

  第二层次是对比练*,感知规律。通过观察、计算两组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让学生直观感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第三层次是深化练*,发展思维。这一层次的教学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主要让学生借助直观,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课中设计了“用16个边长l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摆长方形或正方形”,“用16根1厘米长的小棒去摆长方形或正方形”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观察、分析、思考探索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些活动提供了蕴涵本课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的现实客体,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了这方面的感性活动经验。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总结。这就是把蕴涵在活动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揭示、抽取出来,提高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例如:面积一定时,周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周长一定时,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感知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这是学生以前所没有想到的,渗透了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深切的体悟必定来自亲身实践,但亲身实践未必自然会有深切的体悟,针对学生目前学*的状况,教师在这一层次教学中必须适时引导,而且必须导在数学思维上。例如:“用16个边长l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完长方形或正方形后,仔细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仔细观察周长都是16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又有什么发现?”少数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已经有所感悟、发现,但无法用语言表达或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这时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困惑,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感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如“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长和宽越接*,周长就越短;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长和宽越接*,面积就越大”。“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最短;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抽象思维”这一过程,头脑中不仅有了“摆”这一过程,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这里采用自主合作的学*方式,学生从学*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四层次是拓展应用,提高能力。就是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智力大挑战,要求帮助爷爷用篱笆围菜地,怎样围使菜地的面积最大?学生动手设计、比较分析或直接运用所学知识得出:围成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菜地,面积最大。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2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方式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反思《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课堂教学,我认为好的地方是:

  1、尊重教材,夯实基础。

  我觉得,教材在编排上是科学合理的,因此,我立足于尊重教材,教学基本思路和流程按教材编排顺序进行。

  同时,在制订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流程的过程中,我也是以“四基”为本,力求把课上得扎实。

  2、重视思想方法,让学生经历过程。

  这节课我力求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首先通过实验发现某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从而提出猜想:是不是所有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呢?然后用摆任意长方形这种举例子的方法得出结论,从而验证猜想。在这一过程中,对于重要的思想方法我采取了学生能说就让学生说,学生说不上教师直接告诉的方法。力求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下,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

  3、探究过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在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层层思考,从“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长方形的什么有关系?到“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最后思考“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来计算?”这些问题设计具有一定层次性,不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思考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4、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

  课堂中渗透了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相关的文化发展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数学文化,体会长方形面积这种计算方法从古到今的实用价值。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还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有了成功的体验。

  几点思考和改进:

  1、在巩固练*的环节中,要是能把解决问题与实际面积的大小联系起来,体会量的实际意义会不会更好一些?如:在计算出A4纸的面积后让学生亲自看看A4纸有多大;在算出数学书封面面积后,观察一下数学书封面的大小。

  2、学生的每一次动手操作活动完成后,稍显拘谨,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不够主动,甚至有的同学不交流。可能是与学生课前和课中的沟通略少了一些。

  3、课堂上有效的评价语言可以更自然一些。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一期课改的教材中,是安排在四年级第二学期学*的,而我们的二期课改新教材,提前到了三年级第一学期就学*了。

  二期课改充分关注学生的学*过程,要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体验中获得知识。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会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从直观到抽象,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探究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并能感悟到“长×宽”的算理,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形成数学模型,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帮助他们学会学*。要做好学生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本节课,我借鉴了网上的优秀案例,进行了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要把新的数学课程理念渗透到*时的教学中,通过每节课的点滴实践,日积月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在经历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中,体验到自主学*的快乐和成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4

  1、新课的引入趣味性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贴*,是《新课标 》的准则。新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蓝猫三百问》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

  2、重视教与学的方法的改变。

  本节课从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学模式。我能充分发扬民主,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自由、自主的学*活动空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然后由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材料,运用透明的格子纸、摆方块和直尺量等方法,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找出这几种方法的相同地方都是通过数方格得出长方形的面积。又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发现长与宽的乘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我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重学生在学*活动中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方法的积累,思维方法、科学探究方法的获取,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的快乐和成功,同时注重了学生学*能力的培养。

  3、重视知识的探索和方法的指导。

  在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三步曲,学生先动手操作,再观察发现,最后得出结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借助学具的操作和表格统计,发现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正好是长边所含厘米数,小正方形的排数正好是宽边所含厘米数,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所有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从而总结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的学*品质,充分体现了“知识固然重要,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5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数学新教学价值观中要求:"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模式,尝试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这也就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的指导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2、学会与人分工合作

  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共同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开放了获取新知的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小组成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明,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通过自主探究,获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教者设计了一些应用性练*,如计算学校篮球场的面积等,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个实际生活问题得以解决,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又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 (菁华3篇)(扩展10)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实用5份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

  2、教材地位作用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更为今后学*其他*面图形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总结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亲身探索公式的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与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数学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4、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到过程以及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一是自主探索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自主研究才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学生探索、验证后,再运用概括、迁移的过程来完整地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就是本课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

  三、说教学设计程序

  (一)情景引入

  1、课件出示“运动会”情景(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出现的田径场和举重场,从场地中发现学生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通过师生谈话激发学生计算面积的兴趣。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创设动物运动会的故事情景,不仅趣味浓厚同时也通过田径场和=举重场很自然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为接下来的探索工作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这一环节设计了四个层次猜想—验证—概括—类推。

  1、猜想

  在这一层次里首先让学生猜想要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会有学生回答与图形的长和宽有关。

  设计意图: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因此会联想到面积计算也可能和周长有关,而且猜一猜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开拓学生思维。

  2、验证

  a、探索

  让学生带着猜想,利用教师提供的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并把它的长、宽、面积记录于表中。

  长(厘米)

  宽(厘米)

  面积(*方厘米)

  并思考:长方形面积所含的*方厘米数和它的长与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联系?它的长、宽分别是多少?面积呢?

  设计意图:提供必要的学*材料和工具,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惯,更符合了人人参与数学活动的数学理念。

  b、结论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数据并提问: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了吗?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并且是长乘宽就可以求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板书)。

  设计意图:此结论并不是最终结论,提出此结论让学生获得了探索后的成果,但是同时又为学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即要验证此结论的正误。使学生思维进一步拓展。

  c、验证并概括

  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乘宽的方法来计算呢?我们再来研究几个例子。随后再让学生同坐之间互相再用小正方形摆摆看并自己做记录。发现:长方形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刚才的结论有可能是错的,因此再次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互相合作验证出长方形面积就是长乘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最终结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感觉到探索道路的艰辛,数学知识的宝贵。

  3、类推

  师提问那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呢,学生发现正方形面积是边长乘边长,并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是长与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很容易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这过程中不仅回顾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推理与逻辑思维能力。

  (三)巩固练*

  1、基本练*:课本P78两题做一做;

  2、发展练*:课本P80第8题。

  课本P80第10题。

  设计意图:设计有层次的练*,把巩固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学*内容的现实性和练*的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全课小结

  1、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谈体会随后教室作适当的评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教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方法。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其他*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坚实基础。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2.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部分练一练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3.由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中,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后演变成长与宽同样长。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知识的迁移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②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里我安排了3道题,第1题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面积。

  第2题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积。第3题出是一道既难数有难量面积单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课,这样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导入,引发了学生学*新知的欲望,激发学*兴趣。

  第二个环节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先让学生用1*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摆出3个你们最喜欢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2.反馈交流。

  填完表后,老师带领学一起观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初步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发现:长与宽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教师抓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发现进入第三个环节。

  (三)动手实验、验证方法

  师:这位同学的发现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再来做第二实验。

  请各小组测量例2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

  再用1*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积是多少?

  学生操作完后小组交流

  1、交流测量结果

  长4厘米,宽3厘米,面积12*方厘米。

  2、交流测量方法。你是怎样去测量的?

  (①每排摆4个,摆3排,共有12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2*方厘米。②可以沿着长摆一排,共可以摆4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3行.说明每行4个面积单位,可以摆3行,一共有12个面积单位,面积是12*方厘米),如果没有第二种测量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出第二种测量方法。

  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这里通过比较培养学生从多种方法中学会选择最佳方法。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不同策略的能力。)

  在出示例2的第二个长方形,要求学生量出长和宽后用简便的测量方法测量它的面积,并说出面积是多少?

  让学生用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乘宽是不是也等于它的面积

  第四个环节

  (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

  (1)通过刚才的验证,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随后老师介绍用字母表示公式。

  接下来老师出示两道题,用刚刚学到的新知来解决。

  1、第82页的试一试

  2、解决一开始出现的求游泳池的面积题目。经过刚才的学*你有办法求出面积吗?

  练*完毕后就进入第五个环节.

  (五)灵活应用,迁移方法

  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把一个长7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3分米、宽3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紧接着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

  (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出示书第83的第1题。

  2、出示书第83的第2题。

  本节课采用实验—发现—验证-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实验发现,自己去求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活动,在学*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的快乐和成功。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 模式的背景

  (一)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剖析

  回想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尽管已经融入了新课程的理念,可是仍然不可避免地带着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子:课堂上淡化情境的创设;教师讲的多,学生探究的少;关注更多的还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忽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知识建构环节时间分配少,套用公式的巩固练*时间多,课堂小结流于形式等。

  (二)对学生现状的分析

  学生对于数学概念这类知识的学**惯于死记硬背,只知道其然却不知道其所以然,因此出现了只会套用,而不会灵活应用的弊病。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概念就会零散,自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基于上述原因,我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我县开展的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契机,结合我校的数学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数学学*的特点和自己数学教学的实际,确定了:铺垫引入、温故知新——情境激趣、引发思考 ——自主探究、建立模型——巩固应用、反馈调节——自我梳理、总结提升”的主体发展式五环节教学模式。

  所谓主体发展是指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活动中去,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二、模式的论证

  我从五个环节对我的教学模式进行论证.

  环节(一)铺垫引入、温故知新

  小学数学新知识的学*,大多是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利用知识的迁移获得的。复*旧知,可以为学*新知打下扎实的基础,会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此环节,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抓住新知与旧知的联系点,可以通过填空、口算、笔算、解决问题等形式对旧知识进行回顾,做到温故而知新。

  环节(二)情境激趣、引发思考

  一个源于生活实际的、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会使他们非常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力量。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情境的创设,可以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可以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可以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也可以创设多种感官参与的活动情境等。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环节(三)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适时引导、点拨,提升学生的发现,建立正确的模型。学生可通过质疑、猜测、尝试、验证、操作、交流等形式进行探究,可以是自主探索,也可以是合作交流;可以是直观演示,也可以是动手操作;可以是对问题的分析、也可以是对结论的验证。让学生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建立表象、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进而明理。

  环节(四)巩固应用、反馈调节

  课堂练*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馈的主要途径。

  练*设计应与教材*题紧密结合,要做到“课本*题为主,课外*题为辅”。*题设计要注意形式新颖,循序渐进,从生活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同时, 课堂练*要与学生反馈相结合,做到及时反馈,适时“调节”。

  环节(五)自我梳理、总结提升

  有效的课堂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突出重难点,提升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进行自我梳理,“你今天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难?”“你今天表现如何?”是我们常用的总结语。教师可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从知识、方法、思想、情感态度等方面再进行总结提升。

  三、模式的论证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的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过程中,锻炼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和探索的兴趣。

  3、让学生在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合作意识、应用意识,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教学设计:

  【环节一】铺垫引入、温故知新

  在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复*常用的面积单位,接着让学生为网球场、橡皮、课桌面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让学生结合实物正确区分面积单位,进一步巩固了用面积单位来计量面积的知识,为新课的学*做好准备。(此环节大约需要3分钟)

  【环节二】情境激趣、引发思考

  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估计面积、动手摆面积单位来测量面积,让学生初步感知每行、几行与长和宽的关系。接着出示我们学校的操场图,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摆面积单位比较麻烦,应寻求计算的方法,从而明确学*本课知识的目的。然后让学生猜想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关系。最后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到底什么有关系呢?引发学生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

  (此环节大约需要8分钟)

  【环节三】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这个环节我将分为4步来实施:

  1、动手验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出不同的长方形,并记录相关数据。

  2、交流归纳。观察表格得出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明确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深入明理。为什么长乘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呢?学生思考交流后,教师结合课件进行演示后小结,让学生既掌握公式,同时明白其算理。

  4、知识迁移。引导学生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在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此环节大约需要15分钟)

  (四)巩固应用、反馈调节

  为了学生能更好的学以致用,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练*:

  基础练*:包括填一填、选一选,计算花坛的面积和周长。

  变式练*:求正方形的面积

  综合练*:求剩下图形的面积

  拓展练*:巧算面积

  这些练*,从多种角度训练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此环节大约需要11分钟)

  (五)自我梳理、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在课的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收获,注重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梳理,又总结了学*新知的方法。最后布置生活作业,让学生更充分地体验数学的实际应用。

  (此环节大约需要3分钟)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

  长

  (分米)

  宽

  (分米)

  1*方分米正方形的个数

  (列式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

  (*方分米)

  (1)

  3

  2

  3×2=6

  6

  (2)

  4

  3

  4×3=12

  12

  (3)

  4

  1

  4×1=4

  4

  (4)

  6

  3

  6×3=18

  18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 × 边长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4

  一、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考虑到我班学生的学*能力等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在学*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

  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二、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法的选择以直观教学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为辅。

  教具和学具: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两个长方形纸片、表格等。

  在学法上可归纳为: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

  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

  3、运用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三、教学程序:

  (一)课前谈话,复*导入

  通过复*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密铺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的谈话来导入课题。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知道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

  1、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从而引出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表格。并将长方形的长,宽,以及面积的数据统计出来。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发现计算长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了长方形的长所含厘米数×宽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方厘米数。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运用结论,抽象归纳。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用它的长乘以宽来计算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以此提问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要求学生通过现有的材料,小组操作、探讨、验证。这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验证、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进一步的验证,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结论。

  (三)课堂练*,巩固新知。

  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通过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长3厘米、宽2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长4米、宽3米;长3米、宽3米(实际上是边长3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

  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巩固应用。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让学生完成如下练*:

  1、P79练*十九第1题:计算黑板的面积?

  2、P79练*十九第3题:计算篮球场的面积?半场的面积?

  (五)、提高延伸

  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通过这一基础练*,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来解决一般问题。

  (六)、总结评价,促进发展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自己的收获与同学交流,既是对一节课自己掌握情况的回顾,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评价。)

  最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这节课你们学了哪些知识?这一部分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在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为了让学生学好《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知识,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样,学生才真正学到了知识。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说课稿 5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7—78页的内容,是本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学好这一内容,对于*行四边形面积等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了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二、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加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教法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法、设疑诱导法、类比法。

  (一)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本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来学*。

  (二)设疑诱导法: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需要老师给予设疑诱导,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

  (三)类比法: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是由一个长方形渐变成正方形,求面积的过程中得来的。

  教具:多媒体

  四、学法分析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在学生的学*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数学的信心。

  学具:预*纸、学具盒中的1*方厘米卡片、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情境导入

  这一环节将用时7分钟。首先复*两个概念,一是面积,二是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再比较1厘米和1*方厘米的图形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复*,为学*新知识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这一环节是重点环节,将用时17分钟。有四个步骤:做一做、猜一猜、验一验、说一说。

  首先做一做,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例题1,在预*纸上写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

  小组成员可能三种方法:(1)画一画(画方格)(2)摆一摆(两种摆法:一是全摆上,二是只摆一行一列)(3)算一算(5×3=15(*方厘米))

  同学们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用乘法计算最简便。

  接着猜一猜,我将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猜想?有人可能会说出:这个长方形面积=长×宽。

  我会肯定这一猜想是对的,然后提问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

  然后验一验,学生自己根据预*纸上的3个图形(图A:2行6列,图B:4行3列,图c:1行8列),摆一摆填一填,之后再汇报结果。

  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方厘米

  图A

  图B

  图c

  通过刚才的过程验证了这个猜想是对的,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后说一说,我以例题1为例设疑诱导,找同学说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断的提问:长方形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行可以摆几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几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几行?(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继续提问:这个长方形每行摆5个正方形,摆了3行,一共摆了几个1*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5、3、15是长方形的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是宽,小正方形的个数(即长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也就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方法,提高学*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同时也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来。

  (三)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这一环节将用时8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把一个长7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坛,渐变成边长6米的正方形花坛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接着让学生交流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否正确?

  最后让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间异同。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将用时10分钟。

  为巩固本节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以下*题:

  活动一,求一张长方形餐桌的面积。(学生联系生活,练*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课本例3)

  活动二,求出数学课本的面积。(学生自主操作,独立完成。课本78页下边做一做)

  活动三,强化训练,提高难度。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外面长方形,里边正方形,剩余阴影部分)

  (五)总结过程,突破重点

  这一环节我将用时2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并引导回顾研究的过程。

  设计意图:一节课总结必不可少,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为巩固本节学*内容我布置以下*题:课本79到80页2、4、6(必做),8(选做)。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题,让水*不同的同学都能达到很好的练*效果。

  六、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行面积=长×宽7×6=42(m2)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6×6=36(m2)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