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 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 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2、通过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3、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课前预*

  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流程

  一、黑板上张挂居里夫人画像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时收集的有关资料。

  (学生非常热烈地交流。我没料到有些学生下载了厚厚的介绍资料,她自己都不知怎样向小组里介绍交流。我于是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2、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三、自读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居里夫人来学*《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些。

  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3、要求读懂了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表述“我”信念的关键词(四字短语)。

  (学生争先恐后跑上讲台板书并互相纠正补充:坚忍不拔 要有信心 执着勤奋 献身科学 专心致志 追求安静 生活简单 抛弃财富 克制自己 沉醉科学……)

  四、品味语言,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1、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

  (学生最有感触的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原先总不相信有辛勤工作不为财富的人,现在我信服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这个事例这种精神无比崇敬,一脸的虔诚。于是我又组织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段文字。)

  (也有很多学生对做事“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很受启发。“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现实的人生。)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3、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

  (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小组里得到了解答;小组里还不能解答的疑问,在全班提出,班上其他同学解答。都不能解答是再由老师解答)

  五、 小结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课后随笔

  本堂课内容上侧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搜集材料交流资料使学生从宽泛的“面”上感受居里夫人;阅读课文品味语言使学生从精细的“点”上感受居里夫人,学生在与她的对话过程中深受感染。但是我总感到课堂上似乎冷静的感悟有些欠缺——伟大的人格是需要用心灵来静静体会的;而交流资料、板书词语时学生热情高涨教室里有些太热闹了。

  本堂课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尤其是课堂最后“质疑解答”的学*环节最受师生欢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些什么就在轻松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不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须格外周全,因为学生的问题有时稀奇古怪。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体会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她取得的伟大成就。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思考伟人对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品味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

  2.学*居里夫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居里夫人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梦想放弃个人利益的人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短文两篇》

  指导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很多,因为这些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和精神给我们以启示和鼓舞。那么你们知道哪位科学家一人获得过物理、化学两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吗?她就是居里夫人。一位女科学家能有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能不让我们钦佩。那么,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作为呢?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朗读课文。

  更正字音,掌握重点词语。

  坚韧不拔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天赋 侵扰 渲染 纯粹 获益匪浅 逆来顺受 毫不妥协 痴迷 琐事 鞭策 奢望 猝然 报酬 闲暇 眺望 呵责 蹂躏 崭新

  三、了解作者。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物质,获得成功,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分析课文。

  1.初读之后谈谈你理解的居里夫人的信念包括哪些因素。

  (1)坚韧不拔的精神。

  (2)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及对科学的痴迷。

  (3)固执、勤奋的工作。

  (4)对生活的热爱。

  2.你觉得居里夫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居里夫人是一个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意志坚定的人,她刻苦勤奋,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退缩。她的品格还表现在她的公正无私,淡泊名利,从没想过以科学研究去换取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3.文章第2段居里夫人举“蚕结茧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自己一旦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就会像蚕一样固执勤奋地工作。用这个例子来比喻自己对事业的执著,更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4.你知道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的意义吗?

  她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5.居里夫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能看出来?你对此看法如何?

  居里夫人热爱生活,但从不将生活复杂化,她崇尚简单,追求安静,这样就不会为生活所累。她也善于欣赏生活,例如她会欣赏诸如栽花、植树、建筑、诵诗、眺望星辰等琐事。应该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也恰是她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

  五、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幸运,我们更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向她学*,从小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不断地为之奋斗。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像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一定会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赞誉。是的,在她去世一年以后,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为纪念居里夫人对世界的贡献举行了追悼会,会上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演讲,对居里夫人致以极高的评价。我们来看一看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是怎样评价居里夫人的。

  二、朗读课文。

  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中心内容: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对于人类的意义不仅是科学上的贡献,在道德品质方面她对时代和历史的进程则更有意义。

  三、了解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在瑞士专利局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威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四、分析课文。

  1.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伟大的人格?

  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2.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能取得伟大的科学功绩的原因是什么?

  大胆的直觉、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4.如何理解短文的结尾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强调学*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在推动时代和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也说明在欧洲一些知识分子中间还存在着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人。作者这样说也是在呼吁人们能以居里夫人为楷模。

  五、小结。

  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我们从爱因斯坦的赞誉中更进一步了解了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同时,学*本课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百行德为先,一个科学家留给人类的贡献除了他的研究更有他的品质,所以,向居里夫人这样的有德之士学*,我们应该从道德上规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了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2、训练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概括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训练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概括语言的能力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居里夫人吗?谈谈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好吗?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居里夫人的?今天我们来学*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对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你会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可以这样说,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

  二、自学:

  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质的核心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3、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给你怎样的精神启迪?请结合课文具体说说。

  三、探究:

  (一)问题: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板书)

  (二)交流:小组交流,提取每段的关键词。(提示:概括每一个段的段意,每段段意相加就是答案;但是归纳、概括需要提炼加工的能力。)

  (三)展示: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老师与学生共同明确。

  [明确]:

  1、第一自然段承接课题,“信念”用“最”表达,放在第一段,足见“信念”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把这些关键词提出来一一品味如下:

  要有信心→天赋→坚韧不拔

  2、问题,第二段讲了一个故事的片段,叙事说理,关键词是“一”

  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执著、勤奋、耐心

  3、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需要概括,思考: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有没有一个核心内容?

  科学研究——探讨真理、献身、孤独艰辛专心致志;

  4、第四自然段的只有一句话,意思简单,主要意思承接上文,是从环境的角度谈论科学研究,安静、简单——免受干扰拖累

  5、第五自然段文字最多,中心话题是什么呢?谈关系,两者关系,谁和谁?

  不图财富、纯粹研究、梦想、奢望、“没有闲暇和热情”——梦想家。

  6、克制自己、逆来顺受、懂得欣赏:安静

  7、科学是“美”。强调: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要有信心、坚韧不拔

  (四)品味、研读: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一语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2、“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是什么?

  3、“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语中,“讲究现实的人”是怎样一种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4、“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一语中的“奢望”可以换成“希望”吗?为什么?

  5、“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6、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四、提升:

  (1)本文信息量较大,显得头绪纷繁,因此,我们就得把全文的主要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使居里夫人的形象更加鲜明。(提示:从思想理念、环境需求、工作态度三方面入手;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即可。)

  1、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2、环境需求:保持安宁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3、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着勤奋

  (2)用简要的话说出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对自己的影响。

  五、释疑:让学生说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六、总结:

  读了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就如同与居里夫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还没有确立生活目标,现在就应该明确生活目标了;如果说,我们过去比较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害怕艰苦,现在就要学会面对艰苦;如果说,我们曾经只是依赖父母生活,现在,我们就要懂得奉献的意义;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还比较薄弱,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的鼓舞下,把自己的光辉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吧!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4

  教学目的:

  1.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理想、工作态度及环境需求。

  2.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3.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是什么信念支持她从事科学研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和居里夫人的灵魂对话,理解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心灵。

  二、正课

  1、课题讲解

  2、居里夫人简介。

  3、默读,基础检查

  注意下列词语的音、意。

  信念鞭策盛名奢望蹂躏

  坚韧不拔懊恼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4、自学课文

  A、找出每段的关键词语,用四字短语概括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第1段,坚忍不拔,树立信心。

  第2段,执著勤奋,集中目标。

  第3段,探讨真理,献身科学。

  第4段,生活简单,保持安宁。

  第5段,不图财富,追求自由。

  第6段,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第7段,沉醉科学。

  B、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指名回答问题。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

  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何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积累与拓展

  1、课文中有些可以视为格言或警句,请选些抄在摘抄本上并说说理由。

  2、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经过梳理后,存入自己的学*材料库

  3、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4、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四、小结

  五、作业:以“美”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理想信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宁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著勤奋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够的兴趣、不为名利所诱惑,这也是她成功的原因。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3、在*时运用散合式进行教学中。学生有一定的发散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通过提问、评价、质疑三个层面进行相互交流。探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内心世界,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从中领悟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情感与价值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3、方法与评价

  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预计发言人次13人,得分40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预*,根据自己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提出质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并从居里夫人的品质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1、发散思维:根据学生的预*情况,用20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提问、评价、质疑。

  2、幅合思维:学生发言结束后,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文章重点部分(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宗旨)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学生发言(发散部分)

  局部理解预测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在文中未明确指明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或许是难以直叙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对事业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求、科学对作者巨大的吸引,还有崇高的使命感等等种种因素,糅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着作者不断前行,“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2、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再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这里的孤独非一般意义上的孤独,而是指她潜心学业,远离喧嚣,一个人精心读书,在这期间作者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这样的回忆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4、“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5、“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明确:所谓讲究现实的人是指为自身的利益而工作,为享受生活而工作的人。梦想家的最基本的特点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感想可以自己谈)

  6、“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7、怎样理解:我们唯—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巧境。自由的精神。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9、“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看"逆来顺受"这个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弄清楚到底是居里夫人有没有屈服?她的逆来顺受表现在哪些方面?"逆来顺受"是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对待采取忍受态度。但在文中是指乐观地对待生活,对不良外界环境的适应。

  10、“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一般,科学家就如沉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一样,也因为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11、“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整体发言预测

  1、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2、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学生齐读课文,科代表统计发言情况

  四、总结归纳(幅合部分)

  1、居里夫人的工作态度

  集中目标:居里夫人50年攻关,锲而不舍,执著地探索,终于发现了镭。

  树立信心: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信心使人不怕暂时的失败,信心给人失败了再干的勇气。

  坚韧不拔:工作条件再艰苦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意志,工作中挫折再多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心。

  执著勤奋:居里夫人致力科学研究*五十年,专心致志,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伟大成就。

  2、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

  保持安静:为了安静,就要避免人事纠纷,所以居里夫人甘愿逆来顺受,竭力克制自己,使自己温和沉静,受了刺激也不懊恼。为了安静,她又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追求自由:居里夫人说她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自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专制主义的干预下,是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

  珍惜时间: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3、居里夫人的工作宗旨

  探讨真理: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

  不图财富: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

  沉醉科学: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又“好像在梦幻中一般”,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兴趣使人乐此不疲。珍惜时间: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阅读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1)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3、品味*实而富于这里的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从三个方面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趣

  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心动,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化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着,这样耐得苦寒。她从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到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这位美丽而神奇的女子是谁呢?请同学们一起回答:居里夫人(生齐答)是什么使这位美丽的女子放弃了安逸,选择了艰辛;放弃了财富,选择了贫寒;放弃了名利,选择了淡泊。我们就让居里夫人自己来揭开这个谜底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第九课《我的信念》。(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作者)

  二、听课文朗诵,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生边听边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难词,以及所喜欢的语句。

  三、走*作者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人,后移居法国。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发现了放射性元素,两次获诺贝尔奖。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四、梳理思路:学生默读课文:梳理与把握课文内容,学会筛选信息。(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梳理的方法:第一步概括要点,第二步分析归纳(分为几类),第三步整理排列,概括要点只要抓住每段的关键词就行了。

  1、引导学生梳理,抓关键词。

  依次筛选的关键词是:坚忍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执著、努力;探讨真理、献身科学;安静、简单、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

  2、归纳整理。

  学法指导:可按宗旨、环境、工作三方面归类整理。

  ① 科学研究的宗旨是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② 科学研究的环境是需要安静,需要时间,需要自由。

  ③ 科学研究的工作需要献身精神:目标如一,信心要足,要坚忍不拔,要勤奋努力,要执著。

  师再用课件展示课文结构提纲,以梳理脉络,加强巩固文章结构。

  五、读罢《我的信念》,你认为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文中有个短语可以表达,试找出来。【献身科学】

  六、深度研读课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抢答,打擂台赛,优胜组加分。

  1、阅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种态度?

  【A我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B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第二段写居里夫人对“蚕正在结茧”感兴趣,其原因是什么?

  【因为蚕和我一样执著地勤奋地工作。】

  3、作者说的“快乐的记忆”在常人的眼里并不一定快乐,你怎样认为?

  【我认为她和丈夫是快乐的。她和丈夫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

  4、第五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段首句】

  5、“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可用原文回答)从哪一件事可看出来,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①a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B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②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看出来,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6、阅读第七段,“沉醉”与“迷醉”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不能。沉醉不是大醉,多用于比喻;而迷醉则是因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比沉醉程度更深。】

  7、科学的魅力指什么?可用书中原话概括。

  【“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8、就第五段而言,你看还可出点考题吗?你来试一试。

  生答师订正。

  七、总结、归纳整理。

  1、从本文中,可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人格魅力)?可用四字短语概括。

  【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

  2、品味语言: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摘出来并谈谈你的启示。(积累摘抄)

  八、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九、浅谈居里夫人印象,“我眼中的居里夫人”,50字以上。

  十、听听其他科学家对居里夫人的评价:玛丽心中从未考虑过在家庭生活与科学研究中作出抉择。她一直把妻子的爱、母亲的责任和科学研究摆在同等位置上,她决不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而且她以极大的热情和意志获得成功。(池田大作)

  (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科学家)

  十一、拓展迁移:你所了解的像居里夫人这样的只为科学而不为金钱的科学家还有哪些?说给大家听听。【爱因斯坦、钱学森、袁隆*等】

  十二、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进一步对居里夫人的品质加深印象。

  十三、师小结。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她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这是值得我们学*的。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智慧而美丽的科学家。

  十四、布置作业:以“读《我的信念》有感”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写在作文甲本上。

  提示:可按读后感“引、议、联、结”四字密诀来构思,布局谋篇。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体会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她取得的伟大成就。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思考伟人对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品味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

  2.学*居里夫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居里夫人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梦想放弃个人利益的人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短文两篇》

  指导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很多,因为这些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和精神给我们以启示和鼓舞。那么你们知道哪位科学家一人获得过物理、化学两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吗?她就是居里夫人。一位女科学家能有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能不让我们钦佩。那么,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作为呢?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朗读课文。

  更正字音,掌握重点词语。

  坚韧不拔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天赋 侵扰 渲染 纯粹 获益匪浅 逆来顺受 毫不妥协 痴迷 琐事 鞭策 奢望 猝然 报酬 闲暇 眺望 呵责 蹂躏 崭新

  三、了解作者。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物质,获得成功,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分析课文。

  1.初读之后谈谈你理解的居里夫人的信念包括哪些因素。

  (1)坚韧不拔的精神。

  (2)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及对科学的痴迷。

  (3)固执、勤奋的工作。

  (4)对生活的热爱。

  2.你觉得居里夫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居里夫人是一个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意志坚定的人,她刻苦勤奋,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退缩。她的品格还表现在她的公正无私,淡泊名利,从没想过以科学研究去换取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3.文章第2段居里夫人举“蚕结茧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自己一旦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就会像蚕一样固执勤奋地工作。用这个例子来比喻自己对事业的执著,更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4.你知道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的意义吗?

  她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5.居里夫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能看出来?你对此看法如何?

  居里夫人热爱生活,但从不将生活复杂化,她崇尚简单,追求安静,这样就不会为生活所累。她也善于欣赏生活,例如她会欣赏诸如栽花、植树、建筑、诵诗、眺望星辰等琐事。应该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也恰是她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

  五、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幸运,我们更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向她学*,从小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不断地为之奋斗。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像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一定会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赞誉。是的,在她去世一年以后,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为纪念居里夫人对世界的贡献举行了追悼会,会上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演讲,对居里夫人致以极高的评价。我们来看一看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是怎样评价居里夫人的。

  二、朗读课文。

  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中心内容: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对于人类的意义不仅是科学上的贡献,在道德品质方面她对时代和历史的进程则更有意义。

  三、了解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在瑞士专利局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威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四、分析课文。

  1.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伟大的人格?

  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2.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能取得伟大的科学功绩的原因是什么?

  大胆的直觉、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4.如何理解短文的结尾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强调学*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在推动时代和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也说明在欧洲一些知识分子中间还存在着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人。作者这样说也是在呼吁人们能以居里夫人为楷模。

  五、小结。

  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我们从爱因斯坦的赞誉中更进一步了解了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同时,学*本课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百行德为先,一个科学家留给人类的贡献除了他的研究更有他的品质,所以,向居里夫人这样的有德之士学*,我们应该从道德上规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3

  教学目的:

  1.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理想、工作态度及环境需求。

  2.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3.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是什么信念支持她从事科学研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和居里夫人的灵魂对话,理解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心灵。

  二、正课

  1、课题讲解

  2、居里夫人简介。

  3、默读,基础检查

  注意下列词语的音、意。

  信念鞭策盛名奢望蹂躏

  坚韧不拔懊恼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4、自学课文

  A、找出每段的关键词语,用四字短语概括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第1段,坚忍不拔,树立信心。

  第2段,执著勤奋,集中目标。

  第3段,探讨真理,献身科学。

  第4段,生活简单,保持安宁。

  第5段,不图财富,追求自由。

  第6段,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第7段,沉醉科学。

  B、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指名回答问题。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

  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何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积累与拓展

  1、课文中有些可以视为格言或警句,请选些抄在摘抄本上并说说理由。

  2、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经过梳理后,存入自己的学*材料库

  3、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4、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四、小结

  五、作业:以“美”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理想信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宁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著勤奋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够的兴趣、不为名利所诱惑,这也是她成功的原因。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2、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设想】

  1、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2、引导学生学*梳理,要特别把握“献身”二字。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2、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着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二、自读基础检查

  1、检查预*。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渲染盛名报酬蹂躏呵责逆来顺受懊恼迷醉沉醉

  2、学生交流自己预*时收集的有关资料,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3、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4、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方式,而在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会讨厌他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自由朗读课文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简单的生活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着勤奋

  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5、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坚忍不拔,有信心。

  6、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7、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8、作者认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感想可以自由谈)

  9、“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二、问题研究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第1段里说,“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完成的决心,是一种因素。第3段里说,“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对真理的渴求,是一种因素。篇末说,“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科学魅力的吸引,是一种因素。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图的不是名利,是有崇高的使命感的,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这种使命感,肯定也是一种因素。

  2、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三、课堂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我们在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居里夫人——居里夫人

  2、课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写上一点体会更好。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5

  一、导语

  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这样一句名言: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获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三克镭》中居里夫人的话)居里夫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是因为她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她的一篇文章──《我的信念》。

  二、提示学法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应怎样阅读?

  (用眼用心,读思结合。)

  三、自主学*

  1、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课文(默读、小声读、朗读均可)。

  要求:

  把课文读通读顺,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从居里夫人身上,你知道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边读边想边圈画,圈出关键词,画出重点句,还可以做批注,写写自己的体会。做到不动脑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

  2、交流检查:

  ⑴指名读课文。

  ⑵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面向全体,集思广益,尽可能多地找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坚韧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探讨真理、献身科学、安静、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

  四、合作学*

  1、明确要求: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还比较凌乱,现在我们分小组梳理概括一下,尽可能写得简单些,提纲挈领。

  2、小组合作探讨,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并选一代表准备汇报。

  3、全班交流。分类方法可以多样,但一定要合理,要概括,不能过于复杂。以下仅供参考。

  ⑴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为什么工作?)

  ⑵环境:自由、安静、时间。(需要什么条件?)

  ⑶工作:目标、信心、坚韧不拔、勤奋努力、克制。(怎样工作?)

  五、探究学*

  1、快速阅读全文,提出自己还有疑惑的问题。

  2、全班交流解决,教师相机点拨。

  课文中的有些语句因翻译的原因令人费解,如有学生提出,教师可酌情讲解。

  ⑴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

  ⑵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⑶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⑷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3、总结质疑探究的经验。

  六、积累语言

  七、布置作业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2)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菁选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我的信念》,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1

  一、导语

  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这样一句名言: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能从工作中获得极大的收获,既不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你们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三克镭》中居里夫人的话)居里夫人之所以能成为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是因为她有坚定的人生信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她的一篇文章──《我的信念》。

  二、提示学法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应怎样阅读?

  (用眼用心,读思结合。)

  三、自主学*

  1、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阅读课文(默读、小声读、朗读均可)。

  要求:

  把课文读通读顺,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从居里夫人身上,你知道具备怎样的品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边读边想边圈画,圈出关键词,画出重点句,还可以做批注,写写自己的体会。做到不动脑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

  2、交流检查:

  ⑴指名读课文。

  ⑵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面向全体,集思广益,尽可能多地找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坚韧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探讨真理、献身科学、安静、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

  四、合作学*

  1、明确要求:

  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还比较凌乱,现在我们分小组梳理概括一下,尽可能写得简单些,提纲挈领。

  2、小组合作探讨,互相补充,取长补短,并选一代表准备汇报。

  3、全班交流。分类方法可以多样,但一定要合理,要概括,不能过于复杂。以下仅供参考。

  ⑴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为什么工作?)

  ⑵环境:自由、安静、时间。(需要什么条件?)

  ⑶工作:目标、信心、坚韧不拔、勤奋努力、克制。(怎样工作?)

  五、探究学*

  1、快速阅读全文,提出自己还有疑惑的问题。

  2、全班交流解决,教师相机点拨。

  课文中的有些语句因翻译的原因令人费解,如有学生提出,教师可酌情讲解。

  ⑴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

  ⑵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⑶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

  ⑷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3、总结质疑探究的经验。

  六、积累语言

  七、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2

  一、教学目标

  ①理解课文内容。

  ②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③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①梳理课文内容。

  ②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③品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三、课前准备

  ①预*课文,疏通文意。

  ②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③教师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今天我们来学*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诵读感知

  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3、默读,搜集、感知特点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讨论归纳:,坚忍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探讨真理,生活简单,重大发现,保持安宁,不图财富,珍惜时间,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

  4、讨论概括,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探讨真理,保持安宁,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环境需求{追求自由,工作态度{树立信心,沉醉科学,珍惜时间,坚忍不拔,执著勤奋

  三、合作探究

  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2、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3、“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4、“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5、“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6、“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7、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四、语言品味

  1、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2、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五、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六、拓展延伸

  1、完成“研讨与练*”。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自评:

  在说课之前,我曾组织学生试讲过。通过试讲,我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整个教学过程都较成功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1、课内外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以居里夫人的自述为主,但关于居里夫人的其他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从课外各种媒体中去采集。另外作业的'设置,课外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与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也是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如果通过这样的组织养成学生会采集信息、爱阅读报刊、能根据内容进行概括总结的*惯,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受益匪浅。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节课突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如听说读的训练渗透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最能突出说的训练集中体现在学生自由发言、自主探究的环节中。如“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怎样看待中学生申请专利的现象”都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他们有话可说,氛围很是浓烈。写的训练体现在模仿句子写名言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体现学生的不同个性,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

  2、遵循认知规律,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的精神。

  本节课学生对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感受由占有文字材料到内化为学生自己献身科学的激情,由品味语言特点到模仿运用,层次明晰,目标较易达成。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2,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学生学*自主性除表现在课前搜集资料外,在“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居里夫人的自述体现了她怎样的人格魅力?”“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模仿例句写名言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都体现了学生学*的自主性,回答其中的问题除了要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之外,还必须有自己的主观色彩,展示自己的独特个性。其次,无论是对语句的理解还是简要地说明理由、评价现象,都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自主选择进行表达。

  合作学*主要体现在“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你又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呢?”的问题上,只有相互合作讨论得出的答案才能表述得更全面,更完整,才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探究性学*更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对字词的识记及各个问题的回答,都是由陌生到熟悉,由未知到已知。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同学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爱动脑,不断深入探究问题的结果。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理念。

  在整节课的各个环节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教师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起到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的作用。

  以上是我实施《课程标准》,实践《我的信念》一课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3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 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 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2、通过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3、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课前预*

  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流程

  一、黑板上张挂居里夫人画像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时收集的有关资料。

  (学生非常热烈地交流。我没料到有些学生下载了厚厚的介绍资料,她自己都不知怎样向小组里介绍交流。我于是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2、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三、自读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居里夫人来学*《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些。

  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3、要求读懂了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表述“我”信念的关键词(四字短语)。

  (学生争先恐后跑上讲台板书并互相纠正补充:坚忍不拔 要有信心 执着勤奋 献身科学 专心致志 追求安静 生活简单 抛弃财富 克制自己 沉醉科学……)

  四、品味语言,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1、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

  (学生最有感触的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原先总不相信有辛勤工作不为财富的人,现在我信服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这个事例这种精神无比崇敬,一脸的虔诚。于是我又组织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段文字。)

  (也有很多学生对做事“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很受启发。“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现实的人生。)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3、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4、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

  (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小组里得到了解答;小组里还不能解答的疑问,在全班提出,班上其他同学解答。都不能解答是再由老师解答)

  五、 小结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课后随笔

  本堂课内容上侧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搜集材料交流资料使学生从宽泛的“面”上感受居里夫人;阅读课文品味语言使学生从精细的“点”上感受居里夫人,学生在与她的对话过程中深受感染。但是我总感到课堂上似乎冷静的感悟有些欠缺——伟大的人格是需要用心灵来静静体会的;而交流资料、板书词语时学生热情高涨教室里有些太热闹了。

  本堂课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尤其是课堂最后“质疑解答”的学*环节最受师生欢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些什么就在轻松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不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须格外周全,因为学生的问题有时稀奇古怪。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4

  教学目的:

  1.了解居里夫人的信念理想、工作态度及环境需求。

  2.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3.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目标1.目标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是什么信念支持她从事科学研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呢?让我们一起阅读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和居里夫人的灵魂对话,理解伟大的人格和伟大的心灵。

  二、正课

  1、课题讲解

  2、居里夫人简介。

  3、默读,基础检查

  注意下列词语的音、意。

  信念鞭策盛名奢望蹂躏

  坚韧不拔懊恼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4、自学课文

  A、找出每段的关键词语,用四字短语概括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第1段,坚忍不拔,树立信心。

  第2段,执著勤奋,集中目标。

  第3段,探讨真理,献身科学。

  第4段,生活简单,保持安宁。

  第5段,不图财富,追求自由。

  第6段,克制自己,热爱生活。

  第7段,沉醉科学。

  B、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指名回答问题。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

  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何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积累与拓展

  1、课文中有些可以视为格言或警句,请选些抄在摘抄本上并说说理由。

  2、搜集与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的资料,经过梳理后,存入自己的学*材料库

  3、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4、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四、小结

  五、作业:以“美”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板书:理想信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宁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著勤奋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够的兴趣、不为名利所诱惑,这也是她成功的原因。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体会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了解她取得的伟大成就。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思考伟人对待事业和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在阅读中品味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力量。

  2.学*居里夫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居里夫人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梦想放弃个人利益的人格。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短文两篇》

  指导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了解悼词这种文章体裁的特点

  完成自学目标

  一、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二、字词的音形意

  1、易错字参考(抄写并注音)

  2、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体会主旨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起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很多,因为这些科学家奋斗的故事和精神给我们以启示和鼓舞。那么你们知道哪位科学家一人获得过物理、化学两个领域的诺贝尔奖吗?她就是居里夫人。一位女科学家能有这样令人瞩目的成绩,不能不让我们钦佩。那么,是什么让她有如此大的作为呢?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相信你会从中找到答案。

  二、朗读课文。

  更正字音,掌握重点词语。

  坚韧不拔 问心无愧 专心致志 天赋 侵扰 渲染 纯粹 获益匪浅 逆来顺受 毫不妥协 痴迷 琐事 鞭策 奢望 猝然 报酬 闲暇 眺望 呵责 蹂躏 崭新

  三、了解作者。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物质,获得成功,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四、分析课文。

  1.初读之后谈谈你理解的居里夫人的信念包括哪些因素。

  (1)坚韧不拔的精神。

  (2)致力于科学的研究,及对科学的痴迷。

  (3)固执、勤奋的工作。

  (4)对生活的热爱。

  2.你觉得居里夫人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居里夫人是一个有远大的人生目标,意志坚定的人,她刻苦勤奋,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退缩。她的品格还表现在她的公正无私,淡泊名利,从没想过以科学研究去换取个人的荣誉和利益。

  3.文章第2段居里夫人举“蚕结茧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是为了说明自己一旦确定了奋斗的目标,就会像蚕一样固执勤奋地工作。用这个例子来比喻自己对事业的执著,更生动地说明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4.你知道居里夫人的科学研究对于人类的意义吗?

  她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

  5.居里夫人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从哪里能看出来?你对此看法如何?

  居里夫人热爱生活,但从不将生活复杂化,她崇尚简单,追求安静,这样就不会为生活所累。她也善于欣赏生活,例如她会欣赏诸如栽花、植树、建筑、诵诗、眺望星辰等琐事。应该说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也恰是她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

  五、总结。

  我们的生活中能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我们的幸运,我们更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优秀的品质,向她学*,从小为自己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并不断地为之奋斗。

  板书设计: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像居里夫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一定会赢得全世界人民的赞誉。是的,在她去世一年以后,纽约罗里奇博物馆为纪念居里夫人对世界的贡献举行了追悼会,会上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表了演讲,对居里夫人致以极高的评价。我们来看一看被称之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的爱因斯坦是怎样评价居里夫人的。

  二、朗读课文。

  充满激情地朗读课文,提炼出文章的中心。

  中心内容: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对于人类的意义不仅是科学上的贡献,在道德品质方面她对时代和历史的进程则更有意义。

  三、了解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是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物理学革命的旗手。在任工程师的叔父等人的影响下,爱因斯坦较早地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在瑞士专利局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从此他才有缘进入学术机构工作。他经过8年艰苦的探索,于1915年最后建成了广义相对论。1939年他获悉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罗斯福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美国在日本两个城市上空投掷原子弹,爱因斯坦对此强烈不满。战后,为开展反对核战争的和*运动和反对美国国内***威胁,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55年4月18日因主动脉瘤破裂逝世于普林斯顿。

  四、分析课文。

  1.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有哪些伟大的人格?

  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

  2.爱因斯坦认为居里夫人能取得伟大的科学功绩的原因是什么?

  大胆的直觉、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3.作者评价“第一流人物”的标准是什么?

  道德品质比才智、成就更重要。

  4.如何理解短文的结尾段“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强调学*居里夫人的品德和热忱,在推动时代和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也说明在欧洲一些知识分子中间还存在着道德品质不过关的人。作者这样说也是在呼吁人们能以居里夫人为楷模。

  五、小结。

  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我们从爱因斯坦的赞誉中更进一步了解了居里夫人高尚的品质。同时,学*本课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百行德为先,一个科学家留给人类的贡献除了他的研究更有他的品质,所以,向居里夫人这样的有德之士学*,我们应该从道德上规范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板书设计:

  悼念玛丽居里

  爱因斯坦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6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学*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学会做读书笔记。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

  1、预*课文,疏通文意。

  2、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3、阅读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准备谈自己的读后的感受。

  教师:

  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我的信念》选入鄂教版七下第20课,人教版七下第9课,人教版(五四学制)六下第4课。该文章从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理念三方面体现了居里夫人的信念。

  一、导入,由居里夫人的画像引出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我们的作家梁衡在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一百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尤其是女同学,甚至要把她当成自己的偶像了。

  学生漫谈读后的感受。是什么力量使居里夫人在这百年之后还对我们每一位有着这样的`迷人的魅力呢?

  今天我们来学*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范读课文

  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三、梳理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板书)

  四、重点研读(5~7段)

  1、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句子、语段,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⑴ “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⑵ 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⑶ “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⑷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⑸ “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⑹ “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⑺ 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⑻ “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⑴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⑵ 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五、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六、作业

  1、基础作业:在摘抄本上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拓展作业: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结合《跨越百年的美丽》和学*本文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谈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或给自己的启发。

  3、预*作业:朗读《论语十则》,力争背过前四节。

  【课后记】

  居里夫人大多数学生都很清楚她是谁,通过搜集材料来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感受居里了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课前课后让学生读《居里夫人传》《跨越百年的美丽》,再次感受她伟大的人格魅力,并在生活中学*上学*她的精神。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3、品味*实而富于这里的语言。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从三个方面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趣

  宋玉说有美女在墙头看他三年而不心动,范仲淹考进士前在一间破庙里读书,晨起煮粥一碗,冷后化作四块,是为一天的口粮。而在地球的另一边的法国,一个波兰女子也这样心静,这样执着,这样耐得苦寒。她从25岁的妙龄,面对追者如潮而不心动。她只要稍微松一下手,回一下头,就会跌到温软的怀抱和赞美的泡沫中,但是她有大志,有大求,她知道只有发现创造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所以她甘愿让酸碱啃蚀她柔美的双手,让呛人的烟气吹皱她秀美的额头。这位美丽而神奇的女子是谁呢?请同学们一起回答:居里夫人(生齐答)是什么使这位美丽的女子放弃了安逸,选择了艰辛;放弃了财富,选择了贫寒;放弃了名利,选择了淡泊。我们就让居里夫人自己来揭开这个谜底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今天我们学*第九课《我的信念》。(师打开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作者)

  二、听课文朗诵,配乐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要求:生边听边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难词,以及所喜欢的语句。

  三、走*作者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1934)波兰人,后移居法国。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发现了放射性元素,两次获诺贝尔奖。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的女儿也获得了诺贝尔奖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四、梳理思路:学生默读课文:梳理与把握课文内容,学会筛选信息。(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梳理的方法:第一步概括要点,第二步分析归纳(分为几类),第三步整理排列,概括要点只要抓住每段的关键词就行了。

  1、引导学生梳理,抓关键词。

  依次筛选的关键词是:坚忍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执著、努力;探讨真理、献身科学;安静、简单、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

  2、归纳整理。

  学法指导:可按宗旨、环境、工作三方面归类整理。

  ① 科学研究的宗旨是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② 科学研究的环境是需要安静,需要时间,需要自由。

  ③ 科学研究的工作需要献身精神:目标如一,信心要足,要坚忍不拔,要勤奋努力,要执著。

  师再用课件展示课文结构提纲,以梳理脉络,加强巩固文章结构。

  五、读罢《我的信念》,你认为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文中有个短语可以表达,试找出来。【献身科学】

  六、深度研读课文:(课内语段阅读训练)抢答,打擂台赛,优胜组加分。

  1、阅读第一段,思考并回答: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种态度?

  【A我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B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2、第二段写居里夫人对“蚕正在结茧”感兴趣,其原因是什么?

  【因为蚕和我一样执著地勤奋地工作。】

  3、作者说的“快乐的记忆”在常人的眼里并不一定快乐,你怎样认为?

  【我认为她和丈夫是快乐的。她和丈夫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

  4、第五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段首句】

  5、“讲究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别?(可用原文回答)从哪一件事可看出来,居里夫人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①a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报酬。B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②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看出来,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6、阅读第七段,“沉醉”与“迷醉”可不可以调换,为什么?

  【不能。沉醉不是大醉,多用于比喻;而迷醉则是因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爱好而沉醉,比沉醉程度更深。】

  7、科学的魅力指什么?可用书中原话概括。

  【“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8、就第五段而言,你看还可出点考题吗?你来试一试。

  生答师订正。

  七、总结、归纳整理。

  1、从本文中,可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人格魅力)?可用四字短语概括。

  【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

  2、品味语言: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摘出来并谈谈你的启示。(积累摘抄)

  八、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九、浅谈居里夫人印象,“我眼中的居里夫人”,50字以上。

  十、听听其他科学家对居里夫人的评价:玛丽心中从未考虑过在家庭生活与科学研究中作出抉择。她一直把妻子的爱、母亲的责任和科学研究摆在同等位置上,她决不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而且她以极大的热情和意志获得成功。(池田大作)

  (是一个“贤妻良母”型的科学家)

  十一、拓展迁移:你所了解的像居里夫人这样的只为科学而不为金钱的科学家还有哪些?说给大家听听。【爱因斯坦、钱学森、袁隆*等】

  十二、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进一步对居里夫人的品质加深印象。

  十三、师小结。

  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她用事求世,超形脱俗,知道自己的目标,更知道自己的价值。她让我们明白,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只用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她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这是值得我们学*的。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一位智慧而美丽的科学家。

  十四、布置作业:以“读《我的信念》有感”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左右,写在作文甲本上。

  提示:可按读后感“引、议、联、结”四字密诀来构思,布局谋篇。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8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3、在*时运用散合式进行教学中。学生有一定的发散能力。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通过提问、评价、质疑三个层面进行相互交流。探究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内心世界,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从中领悟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情感与价值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3、方法与评价

  通过独立阅读,形成自己独特而有创造性的见解。预计发言人次13人,得分40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预*,根据自己对文章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形成自己的意见与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文章提出质疑,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并从居里夫人的品质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1、发散思维:根据学生的预*情况,用20分钟左右时间由学生提问、评价、质疑。

  2、幅合思维:学生发言结束后,由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文章重点部分(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宗旨)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学生发言(发散部分)

  局部理解预测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在文中未明确指明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或许是难以直叙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对事业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求、科学对作者巨大的吸引,还有崇高的使命感等等种种因素,糅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着作者不断前行,“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2、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再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这里的孤独非一般意义上的孤独,而是指她潜心学业,远离喧嚣,一个人精心读书,在这期间作者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这样的回忆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4、“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5、“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明确:所谓讲究现实的人是指为自身的利益而工作,为享受生活而工作的人。梦想家的最基本的特点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感想可以自己谈)

  6、“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7、怎样理解:我们唯—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巧境。自由的精神。

  8、“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9、“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看"逆来顺受"这个词,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弄清楚到底是居里夫人有没有屈服?她的逆来顺受表现在哪些方面?"逆来顺受"是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对待采取忍受态度。但在文中是指乐观地对待生活,对不良外界环境的适应。

  10、“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一般,科学家就如沉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一样,也因为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11、“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整体发言预测

  1、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2、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学生齐读课文,科代表统计发言情况

  四、总结归纳(幅合部分)

  1、居里夫人的工作态度

  集中目标:居里夫人50年攻关,锲而不舍,执著地探索,终于发现了镭。

  树立信心: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信心使人不怕暂时的失败,信心给人失败了再干的勇气。

  坚韧不拔:工作条件再艰苦也不能动摇自己的意志,工作中挫折再多也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心。

  执著勤奋:居里夫人致力科学研究*五十年,专心致志,勤奋工作,持之以恒,终于取得伟大成就。

  2、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

  保持安静:为了安静,就要避免人事纠纷,所以居里夫人甘愿逆来顺受,竭力克制自己,使自己温和沉静,受了刺激也不懊恼。为了安静,她又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追求自由:居里夫人说她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自由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前提。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在专制主义的干预下,是无法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

  珍惜时间: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3、居里夫人的工作宗旨

  探讨真理: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

  不图财富: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

  沉醉科学: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又“好像在梦幻中一般”,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这种兴趣使人乐此不疲。珍惜时间:为了赢得时间,居里夫人家庭生活力求简单,甘愿清苦,尽量减少家务。为了赢得时间,她甘于寂寞,即使青春时代,也不图青春的欢乐,一个人专心致力于求学。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9

  【教学目标】

  1、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

  1、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难点】

  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课时】

  一课时。

  一、导入

  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失业后承包了学生食堂,年幼的居里夫人也要协助做饭,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不明白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不准看波兰书,还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父亲和哥哥告诉她:“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成绩的强烈愿望。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为祖国**而学*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腾着。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但是渴求知识的愿望从未改变,但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所以她梦想去巴黎学*物理和化学,最后通过她和姐姐的努力这样如愿了。在大学她艰苦的生活,刻苦的学*,弄得这位年轻的姑娘面色苍白、容颜憔悴。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她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第一名。

  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伟大的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

  二、进入新课

  1、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

  明确: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明确: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3、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4、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5、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6、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7、文中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

  明确: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钱,获得很多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种人就是“讲究现实的人”。

  8、那梦想家呢?

  明确: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这种人就称为“梦想家”。

  9、“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10、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小结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人拒绝为他的任何发明申请专利,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妇发现镭以后,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她,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她坚定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四、作业

  1、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2、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板书设计】

  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宗旨

  沉醉于科学之美

  自由

  环境 安静

  时间

  目标信心

  工作

  勤奋努力、坚忍不拔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10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2、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从中领悟居里夫人高贵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能力目标

  学*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实践目标

  学会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

  教学重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

  梳理、把握课文内容,并从居里夫人的品质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方法

  朗读梳理法。反复诵读课文,品味真诚、质朴的语言,从而全面把握课文内容,朗读中引导学生筛选、梳理文章蕴涵的丰富信息。

  讨论探究法。围绕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提取信息;讨论文章中的警句或者格言,理解其含义,摘抄积累。

  故事讲述法。讲述居里夫人生活中的小故事,来体现她的人格魅力,采取学生主讲,教师补充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教学资源

  文字资料:教学参考书、网络下载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学生观看课件: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猜猜这是谁的事迹?(居里夫人)教师对居里夫人略加介绍,例如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的评价和居里夫人拒绝写自传的谦虚精神等,导入新课《我的信念》。

  二、对照幻灯片,学生解决疑难字音

  固执(zhí)鞭策(cè)盛名(shèng)报酬(chou)

  奢望(shē)闲暇(xiá)蹂躏(róulìn)呵责(hē)

  懊恼(àonǎo)沉醉(zuì)猝然长逝(cù)问心无愧(kuì)

  三、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朗读结束后,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

  居里夫人是怎样一个人?

  (小组派代表发言:刻苦钻研,意志顽强,不计个人名利等等)

  四、整理居里夫人人格魅力的框架,出示板书。

  坚忍不拔的精神

  致力于科学研究沉醉于世界的

  品质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优美中

  梦想家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人格魅力

  信念)简陋

  生活条件艰辛

  工作环境宁静

  简单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用居里夫人的生活事例来说明她的人格魅力是如何体现的,增添趣味性。

  五、人格魅力小结

  学生从居里夫人身上,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

  六、品味语言

  本课语言质朴、真诚又富有哲理性,有一些甚至可以作为警句或格言,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并谈谈体会。

  七、拓展延伸

  出示几张关于其他科学家介绍的幻灯片,学生由此交流一些其他科学家刻苦钻研,忘我研究的事例。

  八、布置作业

  1、语言运用

  无论_______任何________,都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问心无愧地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执着地、勤奋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致力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获益匪浅。

  ____________沉醉于________________之中。

  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视为理所当然。

  ____________之所以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

  2、基础训练和一课双测

  教学反思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讲述自己课下查找的有关居里夫人的生活故事,增添趣味性。

  坚忍不拔的精神

  致力于科学研究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中

  品质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简陋

  生活条件艰辛

  工作环境宁静

  简单

  由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

  品味语言

  本课的语言质朴、真诚,而有哲理性,有一些可以作为警句或格言,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并谈谈体会。

  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其他科学家刻苦钻研,研究科学的事例。

  八、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11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充满哲理含义深刻的句子,品味有声优色、有味有情的语言。

  2、学*居里夫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埋头苦干的精神以及热爱科学的态度,感受居里夫人淡泊名利、在科学实验岗位上为全人类而工作的人格魅力。

  【重点】抓住文中各段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梳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难点】体会文中表现作者的人格美。

  【教学策略】

  本节课学*的是居里夫的的《我的信念》,它的内容比较杂,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再进行一番梳理,经过梳理,井然有序,才便于把握,就可融会贯通。梳理的方法教师明确:第一步是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就行)每二步是分析归纳,第三步是整理排列。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他共接受过于个国家24次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英国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二、导语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20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

  三、借助注释和词典,读一读,写一写

  固执 鞭策 盛名 报酬 奢望 蹂躏 呵责 懊恼沉醉 猝然长逝

  四、默读课文,找出各段中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梳理,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梳理的方法,第一步是概括要点,第二步是分析归纳,第三步是整理排列,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就行。)

  1、引导学生梳理(讨论并归纳)

  坚忍不拔

  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信心沉醉于科学之美 勤奋 目标 探讨真理 献身科学

  环境自由 安静安静 时间 不谋利

  自由工作 克制目标 坚忍不拔 信心 科学之美勤奋努力

  2、通过归纳:我们可以看到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灵,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品格魅力: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专心致志,坚忍不拔;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温和沉静,兴趣多样。

  五、问题探究

  默读质疑:(默读时遇到不大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默读后提出疑难问题。)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在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因素。是对真理的探讨,科学的魅力,献身科学的使命感。

  2、“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孤独”指单身一人,独租了间小阁楼,远离欢乐喧闹的人群,潜心学业,在大学阶段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是美好快乐的。

  3、“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多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与“梦想家”是什么意思?

  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居里夫人是肯定的。因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梦想家”他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他们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 从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4、“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世界的优美”不是只自然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只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研究物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5、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这样的心态?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象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六、体验与反思:

  阅读了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阅读了居里夫人的灵魂,了解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品质和为科学研究献身的精神,请联系自身,谈体会。

  七、小结

  本文为我们展示了一颗伟大的水晶般的心灵,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品质和人格魅力: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专心致志坚忍不拔;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温和沉静兴趣多样等。同时也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最需要的是现身精神,把探讨真理当作自己的天职,此外,科学工作需要自由、宁静和时间、坚忍不拔、勤奋努力。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12

  a],创意说明:本设计的亮点是主题阅读活动。这种活动能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的*惯,培养学生对搜集来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整合的能力,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居里,学*居里。教学步骤:

  一、活动动员,交代阅读主题——走*居里。

  二、活动准备:

  布置活动内容: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对照课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一方面编写一则关于居里夫人的材料,自己拟题,或评或传均可。拟题参考:

  《居里夫人简介》——介绍居里夫人的基本情况,如全名、国别、身份、生卒年月、突出成就等。

  《居里生*履历表》——介绍居里夫人生活经历中的重大事件及有影响有意义的光辉时刻。《少年时期的居里》——了解居里夫人少年时期的学*和生活状况,意在让学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

  《居里夫人的求学生涯》——了解居里夫人怎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求学求知,学*她刻苦好学的精神。

  《磨难铸就的居里》——居里夫人一生经历了哪些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磨难,学*居里夫人坚忍不拔的精神。

  《光耀千秋话居里》——了解居里夫人辉煌灿烂的科学成就和她的人格魅力给后世的影响。《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居里夫人在哪些方面体现出她令人钦佩的伟大的人格,有哪些典型事例?

  《伟大的人,*凡的心》——了解居里夫人纯洁、谦逊、善良、极富爱心的女性情怀和她优雅的气质、从容的生活态度。

  《居里,少年心中永远的北极星》——抒情性选题,给想抒情的学生一块自留地。

  三、课中活动:

  1、根据材料内容归类,把编写大致相同内容的学生分成一组,每小组选一位组长,组织小组内交流。

  3、全班评议,从材料的丰富性、选编的科学性、撰文的文学性和个人创造性劳动的含量等方面评,评出创意最佳奖、撰文最美奖、投入最多奖。

  4、再读课文,谈谈自己在更多地了解居里夫人后再读课文的`感受和收获。写一篇读后感《重读居里夫人》。

  四、课后活动:

  1、语文科代表负责把每小组的发言稿和有代表性的读后感收起来,选编“走*居里”的系列材料,全班传阅。

  2、为校广播室投稿,写一则主题阅读活动报告。

  3、读一本你最喜爱的名人的传记,准备名人故事会。[教学设计b],创意说明:阅读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梳理是处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方法。本设计“理读法”意在培养学生梳理文脉、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步骤:

  一、导入。

  二、默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三、学法实践。

  1、用横线标出各段关键词。

  2、分析归纳,可处理为三个方面:宗旨、环境和工作,如《教师用书》。可处理为两个方面:事业、做人。也可处理为一个方面;成功的品质——坚忍不拔和信心、执著和勤奋、专心致志、热爱事业、献身精神等;还可团绕“信念”来归纳——对信念的态度,对信念的追求,坚守信念的决心。

  3、整理排列,融会贯通地理解内容。

  四、积累:课文中有些话可以视为格言或警句,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写上一点体会更好),然后读一读,背一背。

  创意说明:居里夫人这篇自述文的价值,远超出于向他人介绍自己,她对生活、对事业、对名誉、对财富、对环境、对科学的态度,无不向人们昭示着一个真理: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专题论坛的设计正是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教学步骤:

  一、导入: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曾经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爱因斯坦何以有这样的感慨?居里夫人有哪些优秀品质?我们不妨一起来学*居里夫人的自述文《我的信念》。

  二、读课文,说说你眼中的居里夫人。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七嘴八舌地说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说她的优秀品质,感受其人格魅力。

  三、居里夫人的成功能给你什么启示?说认识,谈观点,组织专题论坛。

  1、交代论坛主题——人格与成功。

  2、发表自己的观点。(既是论坛,当然允许有异样的声音)

  3、旁征博引证观点

  正面事例如:居里夫人把镭的“秘密”公之于世;而鲁诺为了捍卫趔被烧死于怨无悔;钱学森在美国人重聘面前毅然选择了归国之路;高士其改名??反面事例;便立热传导数学理论的傅立叶,在严酷的权力斗争面前做了两面派??

  4、小结。

  [资料整理*台]

  1、居里夫人的几则名言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个人”。

  2、参考书目:

  《科学上下五千年》,内蒙古少年儿童社出版;《居里夫人传》,艾芙?居里;《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悼念玛丽?居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跨越百年的美丽》,梁衡;《科学家的故事》,哈尔滨出版社。(作者简介见《教师教学用书》)

  3、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与光辉成就

  1903年11月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把该会的最高奖——戴维奖章,挂在居里夫妇的胸前,以表彰他们为人类发现了一种极其珍贵的放射性元素——镭。镭的发现,引起科学乃至哲学的巨大变革,为人类探索原子世界的奥秘打开了大门。可以说,它的发现,开辟了科学世界的新领域,并由此诞生了一门新兴的放射学,所以,镭被誉为“伟大的革命者”。

  正是因为居里夫妇为科学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年,他们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金。过后不久,人们又发现镭在医学方面的价值,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这使本来已经非常昂贵的镭,变得更加珍贵。有人劝说居里夫妇:“您如果去申请专利,定会成为百万富翁!”,“不,镭是一种元素,它应属于全世界!”居里夫妇毫不犹豫地回答。1920年5月,一位美国女记者在访问居里夫人时问道:“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任你挑选,你最愿意得到什么?”“我很想有一克纯镭来作研究。但它的价格太高,我实在买不起。”居里夫人答道。

  “您不是把价值百万法郎的镭,送给了巴黎大学实验室吗?”女记者不解地问。“不,那不是我的,那是属于实验室的。”

  在赠送仪式的前夜,居里夫人坚持要求修改赠送证书上的文字,再次声明:“美国赠送我的这一克镭,应该永远属于科学,而不能成为我个人的私有财产。”

  这位伟大的女性,在一生**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13

  【教学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难点】

  1、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2、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设想】

  1、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2、引导学生学*梳理,要特别把握“献身”二字。

  3、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1、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2、居里夫人(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6年,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着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和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1934年7月4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二、自读基础检查

  1、检查预*。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问心无愧致力专心致志渲染盛名报酬蹂躏呵责逆来顺受懊恼迷醉沉醉

  2、学生交流自己预*时收集的有关资料,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3、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4、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方式,而在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会讨厌他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自由朗读课文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简单的生活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着勤奋

  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5、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坚忍不拔,有信心。

  6、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7、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8、作者认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感想可以自由谈)

  9、“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儿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二、问题研究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第1段里说,“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完成的决心,是一种因素。第3段里说,“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对真理的渴求,是一种因素。篇末说,“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科学魅力的吸引,是一种因素。居里夫人从事科学研究,图的不是名利,是有崇高的使命感的,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这种使命感,肯定也是一种因素。

  2、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3、“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先要理解“世界的优美”,说的不是景色的优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三、课堂小结

  1、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我们在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处,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居里夫人——居里夫人

  2、课文中有些话可视为格言或警句,选一些抄在笔记本上,写上一点体会更好。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14

  第12周,我校举行“校本教研公开日”活动。我作为初一语文教师代表接受了做课任务。备课时,设定研究问题为:如何进行语文拓展延伸,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我选中了七年级上册第九课《我的信念》一课进行研究,并作为课题研究的材料。选这篇文章一方面因为我一直深深被居里夫人伟大人格所折服,钦佩之情由来以久;另一方面因为这正是让学生思想接受熏陶,洗涤的过程,同过可以让学生克服身上的浮躁,解决学生没有学*目标,学*动力等问题。基于以上因素我们确定教学重点为: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之美,感受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环节如下:

  一、由“智力大比拼”导入新课:

  出示4个竞猜条件,都是有关居里夫人的资料,让学生竞猜,猜不是目的,而是通过以上资料初步感知人物,了解人物的事迹,贡献,他人对她的赞誉等。

  竞猜条件如下:1、她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

  2、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博士,她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并被15个国家的科学院选为院士。她一生中担任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接受过7个国家的24次奖金或奖章。3、爱因斯坦谈到她的时候说:“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荣誉腐蚀的人。”

  4、她与别人共同研究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后来,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然后交流所搜集的资料,继续感知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扫清字词基础上,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聆听人物内心的倾诉,在文本中阅读中初步感知人物的品质。范读课文前,进行提示:走*名人的心灵,让我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三、探究活动,活动中感受人物的品质、精神

  <一>假如你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你如何评价自己的母亲?

  活动目标是训练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从文段中找出关键词,评价人物。让所有学生动起来,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关键词有坚韧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探求真理献身科学安静简单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梦想家小孩儿……

  在此基础上,教师予以归纳: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从性格、思想、环境、工作态度加以概括,我们感受到居里夫人才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

  <二>探究二:如何理解文题:我的信念

  出示“居里夫妇放弃镭”的资料,学生讨论,归纳出居里夫人的信念就是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四、“说一说”环节

  与居里夫人相比,在学*方面我们欠缺什么?

  此环节让学生们大胆发言,在比较中,既找到自己的不足,又再一次深深感受到夫人的伟大人格

  五、“写一写”环节

  假如居里夫人被评为“感动世界的十大科技人物”,请你为她写颁奖词。

  进行引导:1、能简略叙述她的事迹。2、用抒情性的语言赞美她。

  写作环节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在写作中抒发对居里夫人的赞美知情,使原来的内心感悟化为外在语言表达。

  六、“做一做”环节

  选取文中对自己有激励作用或警示作用的话做成名言卡。

  这一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在一次用居里夫人的名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而且做好后来在书中做书签,时时提醒自己。

  七、布置作业:

  1、完善颁奖词

  2、阅读艾芙·居里的《居里夫人传》。

  课后各位老师及教研员为我评了课,总结得与失如下:

  成功之处:

  1、紧紧扣住“教学重点”设计各环节,“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成为一条线索贯穿整个课堂;

  2、课外拓展延伸到位,形式很新颖,尤其是写颁奖词和做名言卡,让人耳目一新

  3、评价人物品质的探究活动很成功,既锻炼了学生搜选信息的能力,又拉*了与主人公的心理距离。

  4、重视了读书,各种形式的读书,使学生深入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

  不足之处:

  1、探究活动一,应分组完成,不致所用时间太长,学生又找不全,而且最好规定句式,如“我的母亲是一个的人”。

  2、对颁奖词要点评到位,最好有老师的示范,效果会更好。

  3、对名言卡制作、排版要指导。

  反思是对自己和学生的负责态度,正是一次一次反思,使我慢慢的成长、成熟!有了这堂课的教育反思,我想在语文课拓展延伸方面会更有信心,更大胆。

教学设计《我的信念》15

  教学目标:

  1、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了解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2、训练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概括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思想品质。

  教学难点:

  训练提炼关键词语,归纳、概括语言的能力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居里夫人吗?谈谈你所了解的居里夫人,好吗?爱因斯坦是如何评价居里夫人的?今天我们来学*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对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你会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可以这样说,阅读《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

  二、自学:

  1、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居里夫人崇高的精神品质的核心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3、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给你怎样的精神启迪?请结合课文具体说说。

  三、探究:

  (一)问题: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板书)

  (二)交流:小组交流,提取每段的关键词。(提示:概括每一个段的段意,每段段意相加就是答案;但是归纳、概括需要提炼加工的能力。)

  (三)展示:小组派代表展示本组讨论结果,老师与学生共同明确。

  [明确]:

  1、第一自然段承接课题,“信念”用“最”表达,放在第一段,足见“信念”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把这些关键词提出来一一品味如下:

  要有信心→天赋→坚韧不拔

  2、问题,第二段讲了一个故事的片段,叙事说理,关键词是“一”

  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执著、勤奋、耐心

  3、第三自然段的内容需要概括,思考: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有没有一个核心内容?

  科学研究——探讨真理、献身、孤独艰辛专心致志;

  4、第四自然段的只有一句话,意思简单,主要意思承接上文,是从环境的角度谈论科学研究,安静、简单——免受干扰拖累

  5、第五自然段文字最多,中心话题是什么呢?谈关系,两者关系,谁和谁?

  不图财富、纯粹研究、梦想、奢望、“没有闲暇和热情”——梦想家。

  6、克制自己、逆来顺受、懂得欣赏:安静

  7、科学是“美”。强调: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要有信心、坚韧不拔

  (四)品味、研读:

  [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一语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2、“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是什么?

  3、“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语中,“讲究现实的人”是怎样一种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4、“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一语中的“奢望”可以换成“希望”吗?为什么?

  5、“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6、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四、提升:

  (1)本文信息量较大,显得头绪纷繁,因此,我们就得把全文的主要信息进行分析归纳,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使居里夫人的形象更加鲜明。(提示:从思想理念、环境需求、工作态度三方面入手;概括要点只要抓住关键词语即可。)

  1、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2、环境需求:保持安宁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3、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着勤奋

  (2)用简要的话说出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对自己的影响。

  五、释疑:让学生说出自己还存在的疑问,师生共同解答。

  六、总结:

  读了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就如同与居里夫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还没有确立生活目标,现在就应该明确生活目标了;如果说,我们过去比较贪图物质上的享受,害怕艰苦,现在就要学会面对艰苦;如果说,我们曾经只是依赖父母生活,现在,我们就要懂得奉献的意义;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还比较薄弱,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的鼓舞下,把自己的光辉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吧!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3)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 (菁华5篇)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1

  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学科七年级上册。课文阐述了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关于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的信念,她的人格魅力将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学生分析

  1 七年级学生在完成某一项事务时,已懂得付出一定的努力,但他们也特别注重获取等价的回报,因此让他们感受居里夫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很有必要。

  2 学生具有了初步搜集材料、理解材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培养搜集、筛选和交流资料的能力。

  2、 通过品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整理归纳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3、 感受居里夫人那颗水晶般的心;并联系自己的人生深入思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强调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语言文字资料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阅读课文与居里夫人进行对话,与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面对楷模思考自己的人生。

  课前预*

  学生注意收集或上网下载介绍居里夫人事迹的有关资料,了解居里夫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流程

  一、 黑板上张挂居里夫人画像

  [让学生面对居里夫人画像,可以营造一种课堂气氛,有利于熏陶感染。]

  二、交流资料,初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1、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逐个交流自己预*时收集的有关资料。

  (学生非常热烈地交流。我没料到有些学生下载了厚厚的介绍资料,她自己都不知怎样向小组里介绍交流。我于是指导学生学会筛选资料:从众多的材料中选择一两个最动人的事例介绍给其他同学。)

  2、小组推选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一个最能表现居里夫人高尚人格的事例,共同体会她杰出的贡献、伟大的人格。

  [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交往合作互通信息,初步从不同的方面了解了居里夫人的成就和品格。]

  三、自读课文,归纳了解居里夫人的人生信念

  1、今天我们面对居里夫人走*居里夫人来学*《我的信念》,我们的心将与她那颗水晶般的心贴得更*些。

  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自由朗读课文,找出居里夫人在文中表述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和做法。

  [如果一开始就提问“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那显得有些抽象而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信念”一词的解释是通向“理解课文内容”的桥梁。掌握了这个词的含义后,学生在学*的开始就不感到困难了。安排学生自由朗读,是为了让他们有充分的自主空间去领悟,学会主动学*]

  3、 要求读懂了的学生在黑板上板书表述“我”信念的关键词(四字短语)。

  (学生争先恐后跑上讲台板书并互相纠正补充:坚忍不拔 要有信心 执着勤奋 献身科学 专心致志 追求安静 生活简单 抛弃财富 克制自己 沉醉科学……)

  四、品味语言,感受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1、 高声诵读这些信念,说说最让你受感动的是哪一条。

  (学生最有感触的是居里夫人放弃申请镭的专利抛弃巨额财富的无私奉献精神。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原先总不相信有辛勤工作不为财富的人,现在我信服了。”学生对居里夫人的这个事例这种精神无比崇敬,一脸的虔诚。于是我又组织他们有感情地朗读了这段文字。)

  (也有很多学生对做事“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的信念很受启发。“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的人生信念深深感动着学生,影响着他们现实的人生。)

  2、这些语言没有具体形象的描绘,却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给我们生活的启迪,我们来理解这种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朴素而*实;句子启迪人的思想——富有哲理。

  [品味句子的哲理后再归纳语言富有哲理的特点就显得水到渠成。]

  3、 有些哲理性的语言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默读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思考体会它的深意。划出课文中自认为暂时难以理解其内涵的句子。

  4、 小组里质疑并相互解答。小组里不能解决的疑问再在全班提出解答。

  (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在小组里得到了解答;小组里还不能解答的疑问,在全班提出,班上其他同学解答。都不能解答是再由老师解答)

  [质疑并合作探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小结

  这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课后随笔

  本堂课内容上侧重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搜集材料交流资料使学生从宽泛的“面”上感受居里夫人;阅读课文品味语言使学生从精细的“点”上感受居里夫人,学生在与她的对话过程当中深受感染。但是我总感到课堂上似乎冷静的感悟有些欠缺——伟大的人格是需要用心灵来静静体会的;而交流资料、板书词语时学生热情高涨教室里有些太热闹了。

  本堂课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尤其是课堂最后“质疑解答”的学*环节最受师生欢迎——教师基本上不用讲些什么就在轻松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且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提供了展现自己的舞台。不过,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须格外周全,因为学生的问题有时稀奇古怪。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我的信念》是玛丽·居里通过写自己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她作为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她用切身的体会告诉我们:人做事要有信心,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要淡泊名利,集中目标,勤奋工作才能有所成就。本文语言质朴、真诚,就像一位老人向我们讲她一生所走过的艰辛、坎坷而又充满幸福、满足的成功之路,使人受到强烈感染。

  [二]设计思路

  1、导入新课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朗读筛选信息

  4、师生共同探究问题

  5、课外延伸:摘抄课文中有哲理性的语言。阅读《居里夫 人传》,并搜集其他一些科学家的资料。

  [三]教学目标

  1、 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2、品味语言美(质朴、真诚)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具运用: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她一生中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士,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投影:居里夫人像)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这位科学巨人,学*她晚年写的一篇自述文章——《我的信念》,从中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体会她人格的魅力。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默读并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一个人?(投影:居里夫人)

  请以“居里夫人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各抒己见,谈印象。

  讨论总结:

  坚韧不拔,有信心,执着,勤奋,生活简单,淡薄名利,珍惜时间,热爱生活,沉醉科学,献身科学

  总结:居里夫人是一位杰出的女性,伟大的科学家,她浑身上下环绕着美丽的光环。

  4、归纳整理

  讨论: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是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

  投影

  探讨真理 追求自由

  工作宗旨 淡泊名利 工作需要 保持安静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目标始终如一

  工作态度 有信心

  坚韧不拔

  勤奋努力

  5、重点研读

  细读课文,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词语、句子、语段,品味语言的真诚、质朴。教师指导学生找出相关内容,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模式:最能打动我的是 这个词(或这句话),因为 。

  思考题备案:

  ①为什么说“休息”也成了“被迫”?

  ②“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为什么说是一种“奢望”?

  ③第六段中“逆来顺受”是懦弱的体现吗?

  ④理解“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⑤“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⑥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小结: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投影

  a、生活对任何人都非易事。

  b、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c、科学家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d、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6、投影:关于“镭”的故事

  讨论:如果你是玛丽·居里发现了镭元素后,你会怎样做?(希望同学们实话实说!)你是怎样看待居里夫人放弃了“申请专利”的呢?

  小结:这正是她人格魅力所在,正是她闪光的人格造就了她辉煌的成就。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有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颠峰上的桂冠,许多科学家对此梦寐以求,而居里夫人却两次摘取。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以科学家们为榜样,不仅努力学*文化知识,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我相信,几十年后的科学史上会写有我们的名字!

  7、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事迹。

  8、[板书设计]

  探讨真理 追求自由

  工作宗旨 淡泊名利 工作需要 保持安静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目标始终如一

  工作态度 有信心

  坚韧不拔

  勤奋努力

  9、[备课卡片]

  ⑴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在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⑵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时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和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3

  【学*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本文语言的质朴美。

  【学*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学*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明确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2、检查预*: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 ) 渲染( ) 闲暇( ) 奢望( ) 呵责( ) 蹂躏( ) 猝然( ) 眺望( )

  3、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致力:

  专心致志:

  盛名:

  蹂躏:

  呵责:

  逆来顺受:

  迷醉:

  沉醉:

  四、品味思考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韧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俭朴 重大发现 保持安静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

  五、探究研读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⑴ 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⑵ 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⑶ 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⑷ 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⑸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⑹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2、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3、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

  (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六、拓展延伸

  在缅怀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伟大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七、教师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我们已经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八、巩固训练

  1、完成思考练*二。

  2、课后练*二。

  【课后记】

  本文内容比较散,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思想理念和工作态度的外延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尽快帮助学生适应初中学*生活的思维方式。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2、结合上下文,把握语句中蕴涵的作者的感情,学*本文质朴、真减的语言。

  3、学*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研究的精神。

  【教学目的】

  1、领悟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美,学*她献身科学研究的精神。

  2、理解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和组织材料的写法。

  3、学会梳理文章。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黑板上挂居里夫人的画像,营造课堂气氛。)

  居里夫人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她一生致力于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先后发现了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两次荣获诺贝尔奖,但她把这一切看得很*常。她为人类科学进步功不可没,她的品质为后人所景仰。阅读《我的信念》不仅要用眼,还要用心来读,用你的心去贴*这一颗伟大的心吧!

  二、朗读与积累

  1、学生默读课文, 圈点生字、生词。

  2、同桌同学借助字典,互相解说。

  3、积累:(幻灯投影。)

  口头说明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也可借助字典:

  1、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

  2、盛名的拖累。

  3、我的惟一奢望。

  4、被蹂躏的波兰。

  5、一言半语的呵责。

  6、猝然长逝以后。

  7、迷醉于神话故事。

  4、学生大声、 自由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或句子, 并把感受告诉同桌同学。

  三、梳理与把握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要点:

  学生用“居里夫人是……科学家”的句式,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课文内容,并圈点学生在中间填上的词语有“坚忍不拔”“渴望自由”“不图名利”等。

  2、分析归纳,把握文章:

  教师围绕“如何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指导学生运用“我必须坚持……的宗旨”、“我应该有……的环境”、“我应该……地工作”这些句式说话。

  教师顺势板书:宗旨、环境、工作。

  3、教师提出整理要求,让学生把黑板上的板书整理归类,教师用幻灯投影归类样板。

  四、品析与探索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2、“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其中,“世界的优美”怎样理解?“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第二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沉醉”、“迷醉”怎样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结束全文。

《我的信念》教案设计5

  教学目标:

  1、 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 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3、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重点:

  1、 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2、 学*本文质朴、真诚的语言

  难点:

  感觉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学*她的科研精神.

  课时:一课时

  一、 导入

  由居里夫人轶事说引,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 居里)。

  居里夫人于1867年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她的父母都是教师,失业后承包了学生食堂,年幼的居里夫人也要协助做饭,在压迫中降生,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不明白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准学波兰话,不准看波兰书,还要在沙俄监察员的监视下学*。父亲和哥哥告诉她:“压迫会产生反抗”、“知识就是力量”,唤起她追求知识和提高学*成绩的强烈愿望。从此,小玛丽的心窝里,就埋下了对祖国热爱、对侵略者憎恨的感情。为祖国**而学*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腾着。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但是渴求知识的愿望从未改变,但带着殖民枷锁和封建镣铐的波兰,大学是不收女生的,所以她梦想去巴黎学*物理和化学,最后通过她和姐姐的努力这样如愿了。在大学她艰苦的生活,刻苦的学*,弄得这位年轻的姑娘面色苍白、容颜憔悴。在索尔本学院的学位考试中,玛丽以她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物理学硕士第一名。

  那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伟大的居里夫人的“信念”是什么?

  二、 进入新课

  1、首先我们来读懂题目,解释什么是“信念”?(学生很快查词典)

  明确:解释“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看法。

  2、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明确: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3、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4、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5、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6、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7、文中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

  明确: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钱,获得很多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这种人就是“讲究现实的人”。

  8、那梦想家呢?

  明确: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这种人就称为“梦想家”

  9、“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10、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 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三 小结: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人拒绝为他的任何发明申请专利,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居里夫妇发现镭以后,当百万法郎、灿灿的金质奖章向她微笑的时候;当成功、荣誉、祝贺象潮水般涌来的时候,表现了他们具有高贵的品质:毫不夸耀,谦虚忘我!一位报社记者前来采访她,想把她的事迹报道出去。她坚定

  地回答:“在科学上重要的是研究出来的‘东西’,不是研究者的‘个人’。”有几位朋友劝他们申请生产镭的专利权。玛丽居里代表她的丈夫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应该这样做。这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他们把这个伟大的发现交给工业界和医学界广泛利用,并不谋求个人的任何私利。

  堂课我们感受了居里夫人坚忍不拔,抛弃财富,献身科学等伟大的人格。让我们在学*、生活乃至将来的工作中,以此为楷模,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四、作业:

  1、 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2、 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板书设计:

  探讨真理,不图财富

  宗旨

  沉醉于科学之美

  自由 目标 信心

  环境 安静 工作

  时间 勤奋努力、坚忍不拔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4)

——我喜欢教学设计范文5份

  我喜欢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

  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作。

  3、学*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者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 ?在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要求:

  ⑴ 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⑵ 表达真情实感。

  ⑶ 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1、汇报提示:

  ⑴ 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

  ⑵ 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2、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第二、三课时

  一、展示台

  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

  二、明确*作要求

  学生自读*作提示,明确要求:

  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

  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

  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

  四、*作与评议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出示学生*作片段:

  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3、四人小组轮流读自己的*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4、每组推选一个精彩片断,交流赏析。

  五、修改*作,誊写*作

  六、展示优秀*作

  优秀*作贴在“学*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

  2、想一想:

  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运用这种方法”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⑴ 自主发现。

  ⑵ 组内交流。

  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

  6、联系自己的*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二、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

  要求读的正确。

  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故事或意思。

  4、游戏:

  成语接龙。

  5、竞赛: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的名称。看看谁是胜者:

  九( )一毛对( )弹琴如( )得水( )死狐悲 杯弓( )影( )毛蒜皮( )立鸡群指( )为马 为( )作伥车水( )龙万( )更新门可罗( ) ( )( )点水顺手牵( )哀( )遍野抱头( )窜

  三、课外延伸

  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的成语。

  我喜欢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在回忆、观察、分析与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鸟的美感及不同种鸟的外形特点。

  难点:如何表现鸟的外形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有关鸟的录像、课件、图片等,绘画工具或纸造型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播放鸟的录像片,提观察要求:

  1、你认识这些鸟吗?你认为鸟哪儿美?

  2、鸟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边看录像,边说出鸟的名称,边思考。

  讨论:

  1、鸟的外形美;

  身上的'羽毛的颜色美;

  姿态美……

  2、鸟都有头、嘴、翅膀……雄孔雀尾巴大,仙鹤腿长,鹦鹉……

  三、探究式学*活动

  组织小组讨论:

  各小组同学之间利用课前搜集的鸟的图片,向大家介绍鸟的名称、*性和外形特点,准备向全班介绍。

  各组代表介绍特点突出的鸟。

  组织组际交流:

  引导学生欣赏画家的作品,讨论:

  (1)这幅画是谁画的?

  (2)荷花、花瓶、鸽子与“和*鸽”有什么关系?

  (3)鸽子画得怎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业。提问:你认为他们画得怎样?

  讨论:

  鸟的特点比较突出,有的颜色鲜艳……

  课件演示如何画出鸟的特点。(学生观察思考)

  四、造型训练活动

  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结。

  提问:通过学*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

  五、课后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了解世界上有多少种鸟,鸟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对鸟的回忆、观察、分析、表现,使学生感受、体验鸟的美感,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通过对画家艺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画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画家借物抒情的非凡的创作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现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在对画家的艺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

  我喜欢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学会如何观察动物,要求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说出动物的特点和能说出所喜欢的动物的生活*性。

  2、学*掌握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3、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有条理清楚地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运用一定的表达方法把意思表达完整。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是谁?(大屏幕展示)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

  (二)猜动物游戏

  1、听老师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每描述一句都可以抢答。

  2、看小狗图,学*表达方法。

  (1)看着可爱的小狗,为它取个喜欢的`名字。

  (2)听听小狗叫声,我们也跟它打个招呼吧。

  (3)打完招呼后,谁来夸夸它?

  (4)仔细观察,小狗的哪个地方最让你喜欢?

  A引导学生从动物的毛、身体、四肢、眼耳口鼻来说说小狗的外形。

  B小狗的样子真可爱,小狗动起来更是让人喜爱。(看一段小狗动态录相)学生说一说小狗坐、走、卧、吃东西、捕食、玩耍、摇尾巴时的样子。

  3、老师把你们说的写了下来,一起来读读《可爱的小狗》。引导孩子运用比喻、拟人的表达方式。

  (三)梳理表达顺序,拓展说话。

  1、我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时可以先说说它的外形样子,再说说它行动时的可爱模样,再补充一点生活*惯。

  2、按照这样的方法,请你也为自己喜欢的动物配上一段介绍吧。

  3、请同学们分别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大家听完后描述后猜出他喜欢的是什么动物。

  4、思想教育: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四)教师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画动物、说动物、找*性,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能按一定顺序把它描述出来,同学们真了不起!老师留一个作业,回家以后,请你把它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三、板书

  在黑板贴出常见的动物图片。

  我喜欢的动物

  (爱护)

  外形

  特点

  生活*性

  我喜欢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能有调理地把自己最喜欢的景物叙述清楚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3、是学生敢于交际和评价。

  重难点:有条理地阐述喜欢的原因,发表自我的见解与感受。

  教法:讲授法

  学情分析:指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美景,但个别学生不会选材。

  流程:

  一、谈话导入

  淙淙的流水,青翠的山林,亭台楼阁,名山大川,这些美丽景致总会激起了人不一样的情怀。我们已经读过许许多多描写景物的诗人,谁能说说,每次独到这样的'诗文,你的心中有什么感受?

  二、激**感明确要求

  启发:是啊,美的诗文能让人身临其境,让人身心愉悦,给人莫大的享受。

  1、交待自己所读的诗文题目

  2、说说诗文描写了什么景物?

  3、举例说说你为什么喜爱这样的景物描写?

  三、学生回忆,理清思路,自己述说

  一)小组互相交流

  二)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1、有自己的见解

  2、声音洪亮

  四、总结:

  本文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抒发自己的真实的情感。

  我喜欢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我喜欢》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使人很容易进入语境中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本篇文章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喜欢的理由,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豁达、独特、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状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是第一批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学生,思维活跃,勇于展现自我,具有很强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并能够发扬互相合作的精神。尤其在诗歌朗诵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学*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从而体味本篇散文语言的细腻与精美。

  教学目标

  1、独立识、写字8个,读准字音,记熟字形,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情感。

  3、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感受。

  2、仿写课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相信在你们多彩的童年里一定有许多喜欢的事物吧!说一说你都喜欢什么呢?

  二、逐层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通读顺课文。

  2、快速读文,思考:从文章整体结构上能发现什么?

  3、汇报。

  (1)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抒情的线索是什么?每个自然段有什么共同点?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写自己喜欢的情怀的?(先写喜欢四季的不同景物,再写喜欢自然景物,最后写对社会生活的喜爱

  三、再读文章,体味情感

  1、带着自己的发现默读课文,并将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标出,作批注。

  2、汇报交流。师相机作指导,并指导感情读,体会作者所喜欢的事物、景物以及喜欢他们的独特情感。

  (1)学生汇报1—4段:

  引导学生谈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师:四季就像四位天使,每年都会如约而至,来到人间与我们相会,她们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与希望,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我们的作者在感受着四季的同时,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得那么独特,让人越读越爱读……

  指名读文,评价。

  师作进一步引导:听着大家诗一般的朗读,我仿佛乘着理想的航船行驶在四季的原野上,心情那么舒畅,感觉那么优美。

  生闭眼,师配乐读这一部分,将作者所要表达的独特感受内化到学生心里。

  生配乐读。

  师小结:作者笔下的四季是多么美妙的自然景观,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读一读。

  (2)学生汇报第8自然段:

  “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为什么?

  “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一声问候、一个笑脸就能使寒冷的早晨变得温暖,看来,我生活的这个社会多么需要人与人之间彼此的理解与关爱。

  生感情读第8自然段。

  师:除了这里能表达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之外,文章还有些段落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真情、亲情。

  感情自由练读。

  (3)重点体会第10自然段:

  出示此段,生读。

  师:从这段话中能体会出什么?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组交流。

  师:字里行间都透射着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带着你现在的感受再读此段。

  读完生质疑:省略号?

  (4)师:省略号一般都在一句话后出现,省略相关内容,但这篇文章中的省略号却另起一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小组交流、汇报。

  师小结并做进一步引导:对,省略号省去了很多社会与人生美好的事物、景物,在作者眼里,我们的社会处处都洋溢着和谐与美丽,作者把自己对我们这个社会的独特情感深切地体现在了“我喜欢”中,并且是深深的喜欢。

  读好最后一段话,体会“深深、喜欢”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配乐读文,升华情感

  1、自由练*读文。

  2、学生配乐展示朗读自己最想读的部分。

  3、师配乐读其中一部分,激发更多学生配乐朗读课文的欲望。

  4、鼓励学生加动作读文,抒**感。

  五、仿写延伸,激发写作兴趣

  师:同学们,作者仿佛是在用一支支彩色的画笔,为我们描绘着一幅幅画面。而这些画面组合在一起,又像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卷色彩绚丽、生动形象的人生画卷,构成了画面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的“我喜欢”也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的心里,请大家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仿写课文,用语言文字来抒发你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5)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实用五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抓住课文中具体描写谈迁两次编写《国榷》的句段,品悟谈迁治学的刻苦和在厄运降临时坚定的信念。

  2.通过朗读再现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情境中升华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激励自己。

  教学流程

  一、由词入手,整体回顾课文内容

  1.出示并指名读准下列词语: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家徒四壁 化为乌有夜难安寝终日奔波奋笔疾书名垂青史

  2.要求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既复*了词语,又整体回顾了课文内容,其巧妙之处是将检查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和初步整体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围绕“厄运”,体会编写历程艰辛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厄运”的内容读一读,思考:为什么说这是厄运?

  2.紧紧围绕“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一句来展开教学。

  (1)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理解“20多年的心血”的丰富内涵。

  ①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谈迁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谈迁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他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史实,而不是随意编造)

  出示:

  在这一百多里的路途中,他渴了,就_______;饿了,就_______;累了,就_______;脚上起了泡,就_______。来到目的地,他不顾_______,就 _______。

  ②从“6次修改”、“500多万字”,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编写工作量非常大,十分辛苦)从“20多年”和“50多岁”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谈迁把自己的青春都献给了《国榷》)

  ③教师引导学生在体会中说:20多年过去了,一部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诞生了,而谈迁的身体却——(体弱多病)。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中“但由于他家境贫寒……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只有先理解了《国榷》形成过程的艰辛,才能理解《国榷》被偷后的悲伤。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理解:一是抓住奔走借书抄写的艰辛,巧妙地设计了一道语言文字训练题,加深了学生的感悟;二是抓住4个数字,品悟编写的工作量大、过程辛苦。

  (2)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不屈。

  ①师:而现在,这些都化为乌有了,体弱多病的谈迁怎能不悲伤呢!课文是怎样写他悲伤的程度的?(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②师: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他会想到些什么?出示:

  他不想喝,不想吃,想的是;他夜深难睡,想的是 。面对20多年的心血一朝化为乌有,他把所有悲痛都化为 。

  指导朗读:“20多年的心血……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③师:正当人们都认为谈迁再也站不起来时,他却又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你们说这样的决心大不大,为什么?(大。一是工作量大,花去了20多年,500多万字;二是自己体弱多病,年岁已大)

  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是读好课文的前提。这一部分的教学因为有了学生对“20多年的心血”的理解,加之又有了“不思茶饭,夜难安寝,思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的渲染,学生就能在理解其悲伤程度的基础上,动情地朗读好这一部分内容。而“他决心大不大”,又为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紧扣“重编”,品悟信念不垮之志

  1.师:谈迁是怎么做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请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交流。

  (1)情景之一:四处寻访——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2)情景之二:孤灯疾书——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3.师:这四年里,一个50多岁的体弱多病的老人是怎样过来的?出示:

  在炎热的夏天里,他_______;在寒冷的冬天里,他_______。白天,他_______;夜晚,他_______。这些艰辛难不倒他,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_______。

  4.指导朗读:“他一袭破衫……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将课文语言转换成学生头脑中的形象。只有一幅幅谈迁重新编写《国榷》的生动情景浮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才会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才会与文本产生共鸣。

  四、探究原因,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谈迁名垂青史,原因何在?(在组织交流的基础上,强调两点:一是他完成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二是他具有“打不垮的信念”)

  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反复朗读。

  3.布置作业:通过课外阅读,搜集“厄运打不垮的事迹”,为班级专题交流会做好准备。

  这一环节教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引导学生认识谈迁名垂青史的原因,不光是《国榷》的重新诞生,还有他在厄运面前不屈的意志;二是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明白凡是取得杰出贡献的人,一般都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教学难点:通过对具体语境的理解与分析,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围绕“厄运”,体会一写《国榷》的艰辛历程。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谈迁打不挎的信念是什么呢?什么叫厄运?文中指又指什么呢?

  3.仅仅是几卷书稿而已嘛,如何称得上厄运二字?

  4.这究竟是怎样的书稿呀,请从文中找出语句读一读。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国榷》”

  (1)好好读读这句话,你有怎样感受?(品味数字)

  (2)指导朗读

  (3)还有哪些地方你同样感受到原稿的来之不易呢?

  第二板块:抓住“厄运”,体会《国榷》被偷后的悲伤与坚强。

  1.教师叙述: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的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他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2.合作探究:从文中哪些句段能感受到《国榷》书稿的丢失给谭迁带来的沉重打击?此时的谈迁会想些什么?

  3.自主探究

  4.合作交流

  (1)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这种灾难,这种打击对年*六旬,体弱多病的谈迁来说真是……(引导学生说:痛不欲生、灭顶之灾,青天霹雳、飞来横祸,厄运)

  (2)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1)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多媒体显示)

  (2)他的心情怎样,(极其痛苦,甚至是绝望啊)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3)茶不思,思什么?什么叫夜难安寝?是啊,他夜难安寝,辗转反侧,又在想什么呢?

  5.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种打击太致命了,可是谈迁)

  引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撰写这部史书。

  第三板块:品悟想象,感受二写《国榷》的艰辛及坚毅。

  过渡:可是,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从头再干谈何容易啊!

  同学们,让我们再把心沉下来。

  出示: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走*这50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去看看他是如何从头编写这部史书的。边读边画出(用“——”)能够打动你心灵的词语,并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1、合作探究

  预设1: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预设2: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预设3: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出示情景,想象画面(音乐《二泉映月》)

  过渡:虽然文章只用了短短的几句话来描述谈迁重写《国榷》的情景,但用心读来,那一幅幅图又清晰而又生动的展现在了我们眼前。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笔把这一幅幅生动而又心碎的画面写出来吧!

  3.过渡:“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再多的困难都压不倒谈迁,再大的厄运都打不垮谈迁,终于,经过几年的奋斗,新的《国榷》诞生了。

  (1)引读:“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名垂青史。”

  (2)什么叫“名垂青史”,谈迁为什么会明垂青史的?

  4.小结:是的,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才从厄运中走来而明垂青史的。

  第四板块:内化情感,升华“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谈迁的故事学完了,但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却是永恒的,正如作者蒋永光在写这篇文章时,非常的感动,发自肺腑地说道: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绝望之云。”

  2.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呢?(可以对谈迁说,可以对自己说,也可以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说)

  3.让我们再次深深地读这句朴素的话语,让他成为我们的座右铭,把他永远地记在心中。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3

  一、教材分析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国标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百折不挠”。以古今中外鲜活的名人事例,启迪学生明白只有具有锲而不舍、坚持不懈、滴水穿石的精神,才能实现美好理想。《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本组的第2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课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通过典型事例和先记叙后议论的写作方法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运用数据和大量的四字词语来表现人物对信念的执著。既是对上一课《天火之谜》中富兰克林勇敢探索、敢于试验的承接,又是对下一课《诺贝尔》中描述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无私奉献,不屈不挠的铺垫。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高年段阅读教学目标指出:阅读教学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本课的教学目标,除了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生字外,重点目标是通过阅读感悟,体会数字的表情达意作用和先记叙后议论的表达效果。五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自读自悟的阅读能力,但对于数字表情达意的作用和先记叙后议论的表达效果还是比较陌生的。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默读、朗读、交流讨论和教师的难点点拨,通过对文中人物故事及其精神的感悟,学*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厄运。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数字表情达意的作用及先记叙后议论的表达效果。

  3.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教学重点:

  1.体会数字表情达意的作用,及先记叙后议论的表达效果。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教学难点:

  体会数字表情达意的作用,及先记叙后议论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一篇励志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厄运?(厄运就是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3.“厄运”在课文中指什么?是怎样的信念无法被厄运打垮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

  (二)检查读书情况

  1.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谁?做了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

  ①读生字词。

  出示:浙江 谈迁 博览群书

  挣脱 厄运 奋笔疾书

  巨著 诞生 名垂青史

  ②指导书写“诞”字。

  3.了解谈迁心中的信念。(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三)体会数字表达的效果,了解厄运的含义。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国榷》的句子。

  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①理解“编年史”。

  ②这句话有意思,让人一眼就能发现它的特别之处。(数字多)

  ③如果这些数字会说话,它告诉了你什么?(学生交流)

  (20年——大好时光都耗尽了。6次——这该得花费多少精力。50多岁——青春不再。400多万字——用课本里的词来说,这就叫做“鸿篇巨制”。)

  ④对比句子,感受数字表情达意的作用。

  A.“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B.“经过奋斗,经过修改,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

  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了解厄运的含义

  ①默读第二自然段,了解谈迁遇到了什么厄运。(书稿被盗)

  ②理解为什么书稿被盗称为厄运。

  出示句子: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通过汇报交流,充分感悟厄运对谈迁造成的巨大打击。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抓关键词语,体会谈迁重编《囯榷》的艰辛和不易

  1.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键词语,体会谈迁重新撰写新书的艰辛和不易,感悟谈迁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2.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体会。

  一袭破衫四处寻访翔实精彩

  年老体弱终日奔波不可多得

  面对孤灯奋笔疾书名垂青史

  (理解每组词所写内容:1.谈迁面临的困难;2.谈迁如何写《国榷》;3.写的结果。)

  3.交流体会体会谈迁重编《囯榷》的艰辛和不易。

  出示句子: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4.说说谈迁是一个怎样的人?

  5.小结

  就这样,谈迁经过不懈的努力,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是什么支撑着这么一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四处寻访,终日奔波,在孤灯下奋笔疾书呢?(信念)怎样的信念?(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五)明理升华,拓展延伸

  1.作者蒋永光把谈迁的故事讲到这时,非常的感动,他发自肺腑地说道:

  出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齐读)

  (引导学生理解先记叙后议论的表达方式,并知道它的作用:便于揭示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出示老师下水文,为学生练笔写话作示范。

  出示:虽然家徒四壁,虽然年老体弱,都无法阻挡你追求梦想的脚步。你付出了20多年的心血,写出4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国榷》。面对厄运,你依然执着,你用坚强再一次书写了人生的辉煌。

  3.学生练笔。

  要求:写一段话来表达自己对谈迁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要是能用上我们前面积累的四字词和数字表达的方法,那你就是最棒的。

  4.展示与点评。

  (六)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励志书籍。

  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史学家,他叫——(谈迁);知道了一部史书,那是——(《国榷》);了解一种信念,那就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明白了一个道理——(信念在,希望在)。

  附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数字表达先记叙后议论)《国榷》

  信念在希望在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读中感悟,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品读,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2、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整体感知。

  1、我们接着学*史学家谈迁的故事。(齐读课题)

  2、这篇课文中四个字的词语非常多,老师这里有几个,谁来读?

  出示:家境贫寒 博览群书 翔实可信 鸿篇巨制 一袭破衫

  年老体弱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 翔实精彩 明史巨著

  3、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写谈迁的,你能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

  4、小结:用得很恰当。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一块儿走*谈迁,进一步体会他那——(读课题)!

  二、感悟谈迁的信念

  1、自由读课文,用铅笔画出谈迁打不垮的信念是什么?厄运又指什么?

  2、教师补充体会“翔实可信”:谈迁是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谈迁在研究史书的过程中发现当时几本有关明朝的史书事实有错误,他还发现史书对明朝一些重要史实却避而不谈,“国亡史不能亡”,谈迁立志编写翔实可信的明史。

  3、出示: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自幼、立志”说明从小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小小年龄就有这么远大的理想,真让人佩服,齐读。

  4、那,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谈迁又是如何做的呢?

  借书抄写,谈迁丝毫没有动摇坚定的信念,为了一点史料,走了一百多里路,值得吗?

  对于自幼就立志的谈迁这点苦算得了什么?

  这句话中的“一点”说明什么?就是为了着“一点”,谈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多少里路?

  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什么呀?(谈迁为了自己的信念吃了很多苦)而编写整部书呢?

  小结:这一点都来之不易,可以想见编写这部史书谈迁要走多少路,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啊!谁能读出谈迁的艰辛。

  5、正是自幼树立的信念,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0多年、6次、50多岁、500多万字,这岂止是数据的简单罗列啊!这些数据的背后是谈迁一生的辛劳。(齐读)

  6、过渡: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可是,就在这时,厄运却从天而降。

  A、什么厄运呢?(指名读)

  B、面对厄运,谈迁的表现怎么样?

  20多年的心血化为乌有。如果是你,有何感想?(伤心、难过、恨死小偷)这些都是弱者的表现,都不能使书稿失而复得。而强者自有他们的做法,总能从痛苦中,在逆境中站起来,齐读:很多人以为......

  摔到了站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强者,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读。

  知道谈迁为什么能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吗?(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再读

  7、重新站起来的谈迁经过4年的努力,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又是如何做的?哪几个词打动了你?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

  8、谈迁为什么在厄运、困难面前不屈服?

  齐读最后一段。

  正是因为有在厄运中打不垮的信念,谈迁又经过几年的奋斗,读------

  让我们一起来祝贺这位老人,再读----------

  “名垂青史”是什么意思?谈迁为什么能名垂青史呢?

  (书、更重要的是意志、精神)

  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也记住老人的精神,再读-----

  同时告诫我们自己,再读----

  9、激情表白:(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此时此刻,当你面对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明史巨著,当你面对年老体弱、两鬓斑白的谈迁,你想说些什么?

  10、我们在学*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气馁、挫折就放弃,问题就止步不前,学*了这篇课文之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言放弃,有何理由言失败,再次读--------在漫长的

  三、拓展

  1、了解类似的人物故事。

  2、写一篇读后感。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 5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今天我们继续学*第20课,齐读课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板书:厄运)

  二.学*第一自然段。

  1、谈迁的厄运是什么?为什么失去一些书稿就算是厄运呢?这二十多年他是怎样过来的?

  是啊,这部《国榷》是谈迁用毕生心血换来的,他付出了如此多的艰辛。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可是,人有旦夕祸福,这可恶的小偷·····唉,不说了。读。(20多年的心血·····小黑板出示)

  三、学*第二自然段。

  1、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

  你从哪里看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2、出示句子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指导朗读体会。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共同体会厄运给谈迁沉重的打击。

  3、当生活风*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遭遇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同学们,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

  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吧!

  四、学*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读的得真好!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想一想: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他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的一幕一幕,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文字中读到他的那份信念吗?

  2、再读一遍,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

  3、说说你的感受。

  4、相机出示句子:“他一袭破衫······已经不多。”

  用“我仿佛又看到了谈迁·····”说话

  指导朗读体会。

  5、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重新编写出了一部《国榷》,500万字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么呢?

  指名说。

  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才会从愁云残淡的日子中走出来。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驱散愁云见光明。”(板书)

  6.让我们带着谈迁的这份坚定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五、升华。

  1、古今中外,还有许多的人也像谈迁这样,不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个?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很*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

  《从头再来》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朗诵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6)

——《蜡烛》的教学设计范文5份

  《蜡烛》的教学设计 1

  半截蜡烛(第一课时)

  教学基本过程:

  一、课前交流: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组词语、(出示:英勇无畏、奋不顾身、临危不惧

  镇定自若、舍己为人、舍死忘生、视死如归、勇者不惧、勇往直前、)

  2、这些词都是形容勇敢的优秀品质的,它们让你回忆起了哪个勇敢的人?、(生做简单介绍,读了这些词语,我想起了(什么样)的(谁)。)

  二、认识主人公:

  1、“勇敢是气魄的再生,是人生航船上快乐的风。”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去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位勇敢的家庭妇女和她的两个孩子,知道他们是谁吗?(指名生回答,指导读好“伯诺德、杰克、杰奎琳”。)

  三、导入课题:

  1、这个故事发生在那个一个漆黑的夜晚,三个强盗似的德国军官,闯进了伯诺德夫人的家,并点燃了放在桌上的“半截蜡烛”(出示课题,齐读,指导“截”字的写法)。

  四、初读课文:

  1、这是怎样的半截蜡烛?请同学们将课文打开,快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并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这是半截怎样的蜡烛?(指名)

  3、谁能试着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理清脉络:

  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完成填空。

  当_____时,伯诺德夫人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大儿子杰克_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当_____时,小女儿杰奎琳____(怎么做)_____(结果怎样)

  六、精读感悟:

  同学们,伯诺德夫人为什么要将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默读课文

  1、2小节,找出其中的答案。

  2、为了保护情报,诺德夫人一家不计任何代价。自己小声阅读第3小节,、伯诺德夫人一家遇到了怎样的危机?伯诺德夫人又是如何与敌人周旋的呢?

  3、交流遇到了怎样的危机。这意味着什么?(出示相关的句子)、4、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5、是的,孩子们都吓坏了,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可怕的危机。

  6、勃诺德夫人是这样与敌人周旋的呢?(指名说,出示相关语段。)、(1)出示:“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追问:假如你伯诺德夫人,你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这句话,重点强调哪个词?为什么?

  A“亮”

  B“这盏灯”、C“瞧”、D“先生们”

  (2)再仔细朗读这段话,看还有哪些词语能读出伯诺德夫人的镇静,机智?

  (3)短短的一句话,让你认识了一位什么样的伯诺德夫人呢?

  (机智、勇敢、果断、镇定、临危不惧、爱国??)

  7、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七、小结:

  伯诺德夫人和她的孩子们能够化险为夷吗?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蜡烛》的教学设计 2

  【教材分析】

  阅读战争题材的作品,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可以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学*这篇课文,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境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体验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学情分析】

  学*课文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索的学*方式,着重体会人物思想情感的深度。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细细领会语句的深层含义。

  2、启发学生怎样抓住关键词语,怎样在假设、比较中品味。

  3、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意蕴,培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理念】

  1、教师要成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2、要引导学生精读课文,获取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丰富人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感知形象,领悟内涵。

  2、难点:

  根据课文的特点品味语言,揣摩细节。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

  1、注音:

  地窑( ) 揣( ) 迫( )击炮 瓦砾( )

  堡( )垒 削( )去 耸( )立 枕( )

  鞠躬( ) 匍匐( ) 腋( )窝 闪烁( )

  僵( )硬 屏( )障 烛蕊( )

  颤( )巍巍

  2、释义:

  耸立:高高地直立。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瓦砾:破碎的砖瓦片方。

  精疲力竭:形容耗尽体力,极为疲乏。

  匍匐:爬行;趴。

  永垂不朽:姓名、事件、精神等永远流传,不可磨灭。

  二、导入

  1、作家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二战期间任《红星报》战地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等均获俄罗斯奖金。

  2、导语:

  往事如烟,在人们的记忆中有许多事情被时间磨蚀得犭迹斑斑,唯有一份高尚的情感深植人心,在二战期间,有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一幕像热铁烙印在人们的记忆里,今天我们怀着崇敬之情,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这么感人的故事,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请同学们想想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3、整体感知全文,说说文中最令人感动的情景:

  甲生:我最敬佩老人,自己年老体弱,却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掩埋烈士。首先寻找弹坑,然后用双手一捧一捧地往外舀水,最困难的是搬动烈士的尸体,虽然距离不到十步,却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三次,最后,终于把烈士拖到了炮弹坑里。虽筋疲力尽了,却仍然虔诚地掩 埋了烈士,如果没有决心,没有毅力,缺乏勇敢,是无法做到的。

  乙生:我最敬佩老人,在埋葬苏联红军战士时,她像掩埋自己的儿子一样动情,掩埋前,她跪在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的前额,多么真诚。最能体现老人对烈士崇高的爱,是她把自己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年轻战士的坟头,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表达其内心的情感呢?为了这位苏联红军战士,老人尽心尽力,无私无我。

  4、全文以蜡烛为线索,以老妇人活动展开情节,脉胳清晰,课文着力描写了哪四个感人的因素?

  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以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

  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了母子情;

  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最爱,悼念红军战士。

  5、从文中发现了老妇人的哪些崇高品德?

  临危不惧 坚强毅力 博爱真诚 无私奉献 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

  一、继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品味语言

  1、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的手臂弯过来。

  “轻轻地”像是怕弄痛,又像是怕惊醒了红军战士,体现了老人的爱,“很大”修饰“劲”,可见老人付出的努力。

  2、有一棵树还没有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云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这个写景句中的“魔手”“削”,从侧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传神地反映了***对人类文明的践踏。

  3、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4、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渴望和*。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三、揣摩细节

  “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地窑。”初读“想了半天”“伸手”“摸”“揣”这些神态和细小的动作描写好像无关紧要,细读则觉得很有必要,虽然没有说明一连串动作的对象是什么,但却更能吸引人,因为这些描写既细腻又神秘。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窑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又一个“摸”的细节,再次提到那件东西,尽管此时还没有说明是什么东西,但是“揣在怀里”可知绝非等闲之物,作品中的两次细节描写,给文章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为这件老妇人极其珍贵的物品作了烘托。

  四、作业超市

  1、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赤的,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老好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2、张开想象的翅膀,抒写心中所感。

  《蜡烛》的教学设计 3

  【设计理念】

  1、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含义。

  2、在具体细节中体会人物的品质。

  3、在导演剧本中*得语言的精妙。

  【学*目标】

  1、能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二战资料

  师:中国的汉字最有想像力,看屏幕上的两个字(投影出示:战争)看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会想像到什么?生交流。

  1、交流收集的二战资料:

  师:这些数字是那么地触目惊心。而侵略者的行径同样激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极大仇恨。从老人到孩子,他们都参加了反***的斗争。

  2、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理解故事内容

  师:有人说把书从厚读到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归纳概括的能力,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了课文,那么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生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阅读,体会人物语言

  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大声读读课文,看看为了保护这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做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划下来。(生读课文,交流。)

  1、伯诺德夫人的表现:

  投影出示:

  伯诺德夫人(急忙取出一盏油灯)太对不起了,先生们,忘了点灯。瞧,这灯亮些,可以把这个昏暗的小蜡烛熄了。

  (吹熄了蜡烛。)

  师: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生答)她为什么这么焦急?(生答)

  投影出示:

  蜡烛点燃了,万一烧到金属管,将意味着( ),意味着( ),意味着( )。

  师:是啊,蜡烛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的蜡烛仿佛成了这个屋子中最可怕的东西。尽管母亲内心焦急,但当时的语气又是怎样的?生答。

  师:哪位同学带着*静的语气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名读。

  师:同学们,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没有露出一点蛛丝马迹,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母亲?

  板书:

  勇敢,机智

  师指导学生读出母亲的勇敢与机智。

  2、儿子的表现:

  师:蜡烛被吹熄了,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可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蜡烛又一次被点燃了。面对越来越危急的情况,伯诺德夫人的儿子又有了怎样的表现呢?自由读描写杰克的语句。

  (生读课文交流。)

  投影出示:

  杰克(若无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烛台)天真冷。先生们,我去柴房抱些柴来生个火吧。

  师:以天冷为由也想把这半截蜡烛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可是没有成功。你觉得杰克的表现怎样?师板书:

  勇敢、镇定、从容。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生答。

  师:能说说什么是若无其事吗?生答。

  师:在敌人的面前装着不在意的样子有多难呀,可是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子汉,杰克在危险到来的时候如此从容、冷静。他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巴顿将军的一句话:谁都害怕战争,但只有懦夫才会让自己的恐惧战胜责任感。你能带着对他的敬佩之情读读杰克的话吗?生读。师评价。

  师:那请同学们再设想一下:杰克去柴房后还会不会再回来?

  《蜡烛》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明确文章的六要素,把握全文。

  2、学会用细腻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通过朗读品味作者感人至深的语言,感受各国人民在战争中用血肉凝结的情谊,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难点】

  1、分析文章感人至深的原因。

  2、体会主人公对战士深厚的情谊。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

  预*课文(早读课朗读),积累字词,查找相关资料。

  2、教师:

  了解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和南斯拉夫**战争的史实,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朗读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开门见山)

  本文的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东西──蜡烛,谁能告诉我蜡烛有何作用?

  师:蜡烛的最大作用就是照明,然而在本文中它又被赋予了什么意义呢?

  二、介绍相关背景资料(作者及文体)

  请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1、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南斯拉夫**战争的史实。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朗读课文(默读),理清这篇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四、品读课文,理解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

  1、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有关老妇人的片断,齐读。

  2、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进行练笔。

  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细读文章中的这段话,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引导学生从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战士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等来描写。)

  如:

  ⑴老玛利育乞西看着那战死的兵,看了很久,她很想把这件事告诉什么人。可是附*一带,不用说人,连一个活东西都没有,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

  她想告诉人们什么?“她想了半天”,心里是怎么想的?

  ⑵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

  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子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

  老妇人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做这一切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她做在那里,静静地。”她想了些什么?

  ⑶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老妇人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鞠躬?

  3、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⑴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交代蜡烛的来历,表明这支蜡烛的珍贵,有着特殊的意义。表明老妇人的至情至爱。

  ⑵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这里提到围巾的颜色“黑色”,暗示战争的残酷,表明老妇人对失去苏联红军战士的悲痛之情。

  ⑶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字如果改写“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同原句比较一下,说说原句好在哪里?)

  原句渲染了战火纷飞,突出了蜡烛的珍贵,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南斯拉夫母亲苏联红军为亲人,她的恨与爱是那样深沉。改句过于*淡,表达效果显然不够。

  ⑷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这句话的含义是?)

  这个抒情诗般的结尾,深情赞美了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4、老妇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是一个十分勇敢、不顾生死,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不畏***恶势力的人。

  ⑴老妇人饱受德***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渴望和*,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⑵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⑶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不顾生死。

  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⑷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五、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探讨这篇文章的感人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朗读,找出文中感人的片段,并体会其表达效果,交流活动。

  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她的房屋被炮火轰毁,他的男人死去,他视苏联红军为亲人,他的爱与恨是那样深沉。

  师:通过刚才的品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妇人对这位牺牲了的红军战士的情感是怎样的?

  师:这篇文章如此感人,这种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题材感人,更重要的是作者对感人因素进行了着力描写。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师归纳小结。

  归纳:作者着力描写了感人的因素。感人的因素有四点。一是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不顾个人生死;二是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异常吃力,烈士牺牲的精神是老妇人力量的源泉;三是对待烈士如亲人,表现出母子亲情;四是老妇人献出一生中最珍贵的东西──结婚蜡烛,悼念烈士。

  六、问题探究

  1、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⑴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⑵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⑶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文中几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什么作用?

  五次,表现出***的残酷和老妇人的勇敢。

  七、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阵营啊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然亮在世界和*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的世界人民的心中。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蜡烛》的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学*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险的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2、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险境中的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活动,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学*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增进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2分钟)

  1、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装有情报)

  2、是呀!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半截蜡烛,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精彩的战斗过程.

  二、出示教学目标:(1分钟)

  1、学*课文,了解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跟德军周旋的。

  2、体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三、自学导航:(10分钟)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3-7自然段,完成练*:

  1、说说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用曲线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心理活动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描写她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

  2、想想大儿子杰克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体会人物的特点。

  3、找出小女儿杰奎琳的语言、动作的句子,想想从中反映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四、交流探讨(15分钟)

  1、当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出示句子:(1)“伯诺德夫人知道……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指名读,理解句子意思,体会伯诺德夫人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点出重点词指名读。

  出示句子(2)“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把蜡烛吹熄。”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镇定机智、临危不惧)抓住哪些词读好?(急忙,轻轻)

  2、引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是什么意思?能去掉吗?为什么?

  是啊,危险过去只是暂时的,但轻松的心情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此时大儿子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又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呢?

  出示句子:(3)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屋子里顿时暗了许多。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大儿子杰克的机智)把你的体会告诉大家好吗?

  出示句子: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指名读:从这句你又感受到什么?让我们再次聆听你的朗读,分享你朗读的感受。

  联系上下文,说说即将到来的厄运是什么呢?指名说。

  引读:“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面对即将到来的厄运小男孩是如此从容,如此镇定,真让人佩服呀!谁再读读这一句?

  3、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出示句子: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大儿子杰克与德军的周旋真是惊心动魄呀!指名学生通过朗读把紧张的气氛读出来。

  过渡:我们似乎听到了伯诺德夫人砰砰的心跳声。出示句子:“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蜡烛上。”句子中的“似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这时候小女儿杰奎琳用她的聪明才智保住这半截蜡烛,保住了情报,化验为夷。

  4、我们来分角色朗读第六自然段,同桌练练

  5、评价“娇声”(娇声读好了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练*6分钟)小组同学合作,将故事演一演。

  六、小结:(1分钟)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七、课堂作业:(5分钟)

  练笔:课文中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地刻画,当杰奎琳把蜡烛拿上楼去,一家三口心里又会怎样想呢?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一个人物,写出他(她)此时的内心独白。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7)

——信念的高考写作素材范文5份

  信念的高考写作素材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这本书通过对保尔•柯察金成长历程的描述,从中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斗烽火、建设场景和社会生活风貌,小说也塑造了一个凭着坚定信念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形象。保尔出生于一个贫苦的铁路工人家庭,在地下党员的帮助下,逐渐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上前线后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多次受了重伤,都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最后他不得不因右眼失明离开前线。在地方上,保尔继续奋战在建设第一线,不顾伤病,在天寒地冻的筑路工地上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即使双脚冻坏、发高烧仍然不下火线,直到昏倒在工地上。他患了伤寒,差点不治身亡。但是他还是挺过来了,在遭受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保尔考虑的不是自己生命的长短,而是如何尽快重返战斗岗位。他终于找到了以笔代刀的战斗途径,实现了日思夜盼的重新归队的理想。

  保尔对理想的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钢铁般的革命意志,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年代,都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奥斯特洛夫斯基其实是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造了保尔这一形象的,他曾经多次谈到,是为社会主义奋斗,为全人类的**而斗争的坚定信念,使他的生活永远有意义。

  信念的高考写作素材 2

  (信念就是生命)

  斯坦利·库尼茨是一个对沙漠探险情有独钟的瑞典医生。年轻的时候,他曾试图穿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进入沙漠腹地的当天晚上,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使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了,连那瓶已经开启的准备为自己庆祝36岁生日的香槟也洒得一干二净,死亡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向他。

  在绝望的瞬间,斯坦利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意外地摸到了一只苹果,这只苹果使斯坦利从绝望中清醒,他庆幸自己竟然还有一只苹果。

  几天后,奄奄一息的斯坦利被当地的'土著人救起,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紧紧地攥着一只完整却干瘪的苹果,而且攥得非常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将苹果拿走。20世纪初,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斯坦利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

  信念的高考写作素材 3

  (信念助人度过苦难)

  他是一个匈牙利木材商的儿子,由于从小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木头”。九岁之前,除了因遵守秩序在学校里获得过一枚玩具螺丝钉外,再没有获得过什么奖励。

  十二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别人,但又怕被人嘲笑,最后只好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假如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他的心中时,就是真心想帮助他完成的。

  他信以为真了,他想,他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世界那么大,上帝却一下子就能选中他。为了不辜负上帝的期望,从此他真的喜欢上了写作。

  “倘若我经得起考验,上帝会来帮助我的!”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三年过去了,上帝没有来;又三年过去了,上帝还是没有来。就在他盼望上帝前来帮助他的时候,希特勒的部队却先来了。他作为犹太人,被送进了集中营。在那里,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而他却靠着“生存就是顺从”的信念活了下来。

  “我又可以从事我梦想的.职业了!”他怀着这种心情走出奥斯维辛集中营。1965年,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接着,他又写出了一系列作品。

  就在他不再关心上帝是否会帮助他的时候,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200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他听到后,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他的名字。当人们让这位名不经传的作家谈一谈他获奖的感受时,他说:“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上帝就会抽出身来帮助你。”

  信念的高考写作素材 4

  信念对支撑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即便是寿命的长短也往往取决于信念。———赵鑫珊

  信念不是到处去寻找顾客的推销员,它永远也不会主动地去敲你的大门。———赵鑫珊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信念,这强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虽然凶险的环境在阴影中潜行,我却毫不畏惧地走向“魔林”。———海伦·凯勒

  信念最好能由经验和明晰的思想来支持。———爱因斯坦

  最坚强的意志产生于最坚强的信念和对新的向往。———柯蓝

  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事业也是这样,他的成就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林肯

  只有信念使快乐真实。———蒙田

  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幸福。———雨果

  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

  ——圣·奥古斯丁

  有必胜信念的人才能成为战场上的胜利者。———希金森

  信仰的价值恐怕胜于真理的价值吧!真理不讲情,但信仰却具有慈母之心,科学对于我们的渴望是冷淡的,而信仰却安慰我们。———阿密埃尔

  宁肯孑然而自豪地独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随波逐流。———佚名

  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佚名

  信念是有益的,但它不具有真理性。———佚名

  经典素材

  信念的高考写作素材 5

  两人结伴横过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生病,不能行动。剩下这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好吧,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寻找水源。”他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个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枪声指引我,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

  两人分手,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水源,一个满腹狐疑地卧在沙漠里等待。他看表,按时鸣枪。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加深,认为那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不久,又相信同伴找到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

  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过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兀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还不如……”他用枪口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再扣扳机。

  可是不久,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来,他所看到的是一具尸体。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8)

——教师的信念演讲稿范文5份

  教师的信念演讲稿 1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经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寒假,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致以最美好的祝愿:祝愿同学们新的学期,生活快乐、学*进步、健康成长;祝愿老师们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有成、阖家幸福;祝愿我们蚌埠xx的教育事业红红火火、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一年之计在于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学期伊始,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和全体同学寄语。

  教职工,我们是同舟共济的战友,是干事创业的合作伙伴。学校最关注教职工的三个指数:一是健康指数(身心和谐,家庭和睦,工作和顺);二是幸福指数(精神自由,个性自然,生活自在);三是魅力指数(终身学*,团队合作,创新进取)。希望老师都能成为这样的“三高”教师,希望老师都能成为有理想,有教育情怀,对工作充满激情和理性的老师;成为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己,追求创新和卓越的老师;成为善于合作,在善待他人和欣赏他人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老师;成为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老师;成为爱学*爱思考,能够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老师;成为拥有阳光心态,能够享受到教育快乐的老师,为我们学生的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校的各位同学,假期里无论你是畅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是遍尝各地的舌尖美味,无论你是陶醉于中国诗词大会,还是埋头于故纸书堆,我相信每个同学回头盘点这个寒假的时候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但纵然你对假期有再多留恋和不舍,寒假还是结束了,我衷心地希望你们在经历一个寒假的休整、重回熟悉的校园后,能够尽快调整好心理状态,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新学期的紧张而充实的学*生活中来。希望你们牢牢记住三句话:第一句话,勤奋比聪明更重要,*惯比方法更有效。第二句话,知识固然重要,但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是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永远是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动力之源;第三句话,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出了问题,其他一切都归零!那么如何才能保障安全,那就是懂规则,守纪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任何事情都要讲规则,我们有没有经常为了贪图小利或为了一是方便,抱着侥幸心理,违反相关的制度和规则?如有人为图方便翻越栏杆被车撞了,因闯红灯发生车祸,因插队发生口角大打出手,私自下河游泳造成溺水事故,等等这些事屡见不鲜。我们也反思一下,是不是也有很多违反规则,挑战学校的事情,比如有的同学破坏公物发泄私愤、有的不请假私自离校,有的到处乱写乱画甚至是偷拿别人财物、乱丢垃圾,等等,其实很多时候你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并不是不知道这是不对的,只是漠视了违规背后的成本,选择了冒险,而一旦发生事故,代价就是高昂的,甚至是生命。所以我要告诫同学们,汲取教训,违规成本高,做事需谨慎,任何时候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强化规则意识,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才能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培养良好*惯,先学会做人,然后学会学*!

  同学们,xx是你们成长的摇篮。希望每一名xx的男生立志成为“高富帅”,高在精神,富在学识,帅在作为;希望每一名xx的女生都争取成为“白富美”,白在品质,富在内涵,美在心灵。若干年后,当你回首xx的学*生活的时候,你们感到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应该是和谐的身心、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质、良好的*惯、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而这些终将成就你们的事业、奠定你们幸福人生的根基。

  老师们,同学们,亮剑出鞘,勇者无畏。面对新的机遇、新的形势和新的考验,我们又将负重前行,让我们以事业统一思想,以发展凝聚人心,以质量赢得信誉,以特色开创未来,以优异的成绩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们坚信,凭着我们的赤诚之心,凭着我们的不懈努力,大家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xx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辉煌!

  教师的信念演讲稿 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们:

  大家好!在这美好的季节,能够和大家相聚在一起,抒发对青春的赞美、对事业的忠诚和对和谐社会的讴歌,我深感荣幸。我是来自xx学校的教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知荣明耻铸和谐》!

  世界上,有多少美好的词语赞美教师的崇高,有多少动听的诗篇歌颂教师的伟大;是谁说,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是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听到这连篇累牍的溢美之词,我年轻的心既骄傲又自豪!站在三尺讲台,教师为人师表,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音容谈笑,教师的无心之举落到孩子们求知的眼里,都会被他们悄悄地复制;即使是缺点和错误,他们也会学之不疑。

  有一位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在操场上扔小石子打同学,便走过去制止,没想到,那个男生却说:“上课时,你也不是这样扔粉笔头打我的吗?”老师当时无语!此事虽小,却足以说明正人必须先正己,在学生面前,老师不能以任何借口宽容自己!

  有的教师说,我还年轻,年轻人谁能一点毛病都没有呢?殊不知,正是这样的思想将小毛病纵容成了大错误,将小疵点放纵成了大问题!“年轻”只是一个定语,我们的全名应该是“年轻的人民教师”!年轻的心应该带给孩子青春和活力,年轻的思想应该在事业上开拓进取,年轻的我们应该致力于和谐教育,而不是用“年轻”给错误留有余地!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教师不能够知荣明耻,就会贻误及至贻害了一代甚至几代人!我们只有自觉践行荣辱观,才能“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才能无愧于那仅次于父母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在学生面前永远是一种站立的形象。

  正如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所说,“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们,要他们来培养、教育和造就这些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就是把自己的希望和未来都完全托付给他们。”言及此,我们可知肩上的责任有多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音犹在耳,作为教师,我们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育人”!这是多么豪迈的誓言演讲啊,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高尚的道德情操、极高的心理素养,那么它就变成了一纸空文!要提高这些素质,我们必须知荣明耻,通过自觉践行荣辱观来自己教育、自己修养、自己完善,让激昂的青春在和谐教育中灿然生辉!

  和谐教育不仅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和谐,也是每个学生情感、意志、性格形成过程的和谐;不仅是教与学的和谐,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不仅是校内各种教育的和谐,也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和谐。

  正是基于这种精心雕塑孩子心灵的和谐,我们才更容易理解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泛爱”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学生,而因该“爱满天下”。谁能肯定,你的教鞭下没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没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没有爱迪生?在美国的一个毕业典礼上,美丽的女教师吻了一个成绩优异的毕业生,并祝愿他走上成功之路。没想到这个吻竟引起一个低年级男孩的嫉妒,他要求女教师也给他一个吻。女教师没有讥讽,而是鼓励说:“我的孩子,如果你能像他一样优秀,我一定会吻你。”小男孩为了得到老师的吻,发奋学*,各方面成绩都提高很快,全校都知道他很出色,他真的得到了那个女教师的一个吻。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他最高的职位是美国总统。当年的美国人都知道这位年轻的女教师,还有她那伟大的吻。

  吻,缘于欣赏,缘于爱。让我们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就会有更多的孩子从我们的爱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让我们把青春奉献给和谐教育,我们满腔的热情就会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我们高尚的人格就会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当我们用自己的青春熔铸道德的丰碑,把学生培养成知荣明耻“大写的人”,在学生的心里,我们必定会永远年轻!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的信念演讲稿 3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一场细雨,滋润着人间;如一根教鞭,规范着我们的言行;如一座火炉,温暖着人心。花儿需要蝴蝶的陪伴,树木需要春雨的滋润,草儿需要阳光的照射,天空需要白云的点缀。而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向上少年,需要***伴我们前行!

  也许你会问,什么是***?如果你认为***就是做一些大事,那么你就错了。其实一些***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真,真诚,瞧!报纸上有位叔叔利用导报感谢一名青年为他拾回钱包,赞扬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这位青年人难道不是一位“真诚使者”吗?善,善良,看!那儿小朋友摔倒了,一位阿姨小跑过去,顺手从口袋拿出了一片创口贴帮他贴上。还关心地问着:“小朋友,痛不痛,要不要去医院?”这位阿姨不正是一位“善良贴士”吗?美,心灵美,瞧!“城市美容师”清洁工们,起早贪黑地打扫路面,只为了让我们有一个更优美的环境!他们美化环境不正是美化了我们的心灵?这些清洁工们不就是一位位“美化心灵师”吗?这不也是***吗?

  “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车祸瞬间挽救学生导致高位截瘫。“最美司机”吴斌在铁片击碎玻璃刺入腹部,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的情况下完成了靠边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等保障安全的动作,挣扎着站起来,疏导24名乘客安全离开。“最美母亲”吴菊萍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女童被砸晕,左手臂多处骨折,受伤严重。为什么?

  把“最美”的荣誉称号送给他们?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着***的光芒,在危急时刻,他们用***诠释着人间大爱。

  是啊,给陌生人的'一个微笑,给老人的一个搀扶,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的让座和帮助其实这些看似很小,但如果我们每天能给别人多一些关怀和帮助,每天多注意这些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们的生活会更快乐。这些事情不就是最能代表***吗?

  我们的校园里也从不缺***。因为在我们身边有一群人一直在向我们传递着***。当你走在校园里,迎面看见老师,真诚地问候一声“老师好!”,这是一种***。课间看见地上的垃圾,你俯身把它捡起,丢进垃圾桶里,这是一种***。厕所旁边的水龙头还在眼泪汪汪地哭泣,你走过去,把它拧紧,这是一种***。楼道上的路灯天明了还亮着,你用手指轻轻按下,把它关掉,这是一种***。到食堂用餐,走到窗口,自觉地排成一队,这是一种***。前面一位同学不小心摔跤了,疼得直哭,你走过去,把他扶起,轻声地安慰他,这是一种***。同学遇到困难了,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是一种***。每年春节前夕,少先队大队部给我们一个可以去敬老院做义工的机会。我和同学在敬老院帮老人剪指甲,给他们收拾屋子,和他们聊天,还为他们送去精彩的表演,这是一种***。还有我们可敬可亲的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为我们讲课的是老师,批改作业到深夜的是老师,生病了领着我们去看医生的是老师,在生活中对我们关怀入微的是老师,为班上事务烦心忧心的是老师,教我们求知,领着我们开启知识大门的是老师。老师一直在我们身边

  默默地陪着我们,为我们的童年点亮了色彩,为我们的成长指引着前进方向。他们对我们如对自己孩子一般的真心,时时刻刻,心心念念想着我们的爱心,不辞辛劳默默奉献一生的精神,不正是***的真谛吗?我觉得,他们是***的代言人。在我们的校园里,时时处处都有***。

  同学们,老师们,我通过阅读和讲解《少年向上・***伴我行》,还有很多感想和体会,我把这些感想和体会写成一首小诗,送给你们。人的一生有几天?算一算,人的一生不过三天,跑过去的是昨天,奔过来的是明天,正在行走的是今天,要让***伴随这三天。回忆昨天,歌唱***,假恶丑的教训记心间。把握今天,学****,争做“五好”美少年。迎接明天,发扬***,把假恶丑永抛天边。中国梦,红花鲜,少年朋友心里甜,***伴我行,天天向上,大步走向前,大步走向前,走――向――前!

  教师的信念演讲稿 4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年轻的朋友们:

  在记忆中,曾经有位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他一直深爱着自己的职业,充满激情地讲完每一堂课。每个星期都有那么四五天,下课回家的他总是在学生的簇拥下走进家门的。那些好学的、课后有疑问的,甚至是淘气的学生都喜欢在放学后挤到田老师的家里。他们说笑着,讨论着,学*着…………学*会散后,田老师还要骑着那辆旧得褪了色的自行车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家。等他自己回到家,老伴又是一脸心疼:“都快退休的年纪了,还那么拼命。”他总是笑笑,周而复始,在大山里的路上来回奔走着,一走就是四十年。

  田老师去世的那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医院里,病房里外,走廊,楼梯站满了人,有学生也有家长。在生命的终了来临前,他拉着自己最喜爱的孙女说:“我这辈子值得。”迎着他的眼光,孙女看到了坚定执着、勇于担当,因为从外公的身上她看懂了大山一样最执着的坚守,像大山一样最坚实的脊梁。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女孩如今已经接过了外公的接力棒,登上三尺讲台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天,面对着48个笑靥如花的孩子,我真有种说不出的兴奋与自豪。那时候开始,我时常会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我该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

  我带的班级比较特殊,48名学生中,有26个孩子父母常年不在身边,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顾,是全校留守儿童最多的班级。要将这个班带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xxx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刚接这个班时,xxxx不太爱说话,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在一次家访时我才知道,她是单亲家庭,家里有爷爷、爸爸和她。为了养家糊口,爸爸出门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她和爷爷。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在班上她怕同学们取笑她,所以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家访回来后,我及时反映了xxx的家庭情况,为她申请减免了书费,并自己掏钱为她买了几套新衣服。我在班上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同学们和她一起学*,一起游戏,渐渐的.xxx终于变得开朗起来。现在,xxx已经考上了临沧市一中,还经常回来看我!

  从那以后,我开始试着多和这些爸妈常年不在身边的孩子们交流。我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信封。每到星期五,我把信封发到孩子们的手中,孩子们就把这个星期想要和我说的悄悄话写在信里。收到孩子们的小纸条后,我都会一一的回复,我希望在他们的眼里,我更像一个朋友一样值得信赖。但是我明白,除了和孩子们做朋友外,我还得在教学上给孩子们安全感。因为担任英语的教学,我必须让学生有足够的学*兴趣,除了上好自己的课外,就主动去听其他老师上课,向老教师请教。我还订阅了许多报刊,接收最新的教研、教改信息,与孩子们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对话,让他们从喜欢我到喜欢这门课。我还记得那个总是低着头,沉默寡言的七年级新生,在我无数次的鼓励和安慰之下,终于向我打开心门。也记得那位初学英语时发音总是闹笑话的男生,每次让他读单词总是惹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也因为如此,他一下子失去了学*英语的兴趣。为此,在他发音方面我下足了功夫,教他发音的口形,帮助他掌握发音的技巧,当他老是出错时,我总是摸摸他的小脑袋鼓励他不要放弃。除了课后帮他练*外,我还给他赠送了训练发音的磁带,慢慢地,他自信了,也喜欢上了英语这门学科。有一天他用很标准的美式发音告诉我:“Thankyou!MissWang”。我满心欢喜。

  看着这些漂泊不定的孩子一天天在改变,我会拥有一份特有的满足。再过两个月,我的学生就毕业了,最使我欣慰的是占全班54%的留守儿童也和其他同学一样,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虽然做人民教师,投入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仍然感恩这份职业,是它的熏陶和力量,让一个个普通的我们变成了指引光明的使者。我们一定不会后悔,因为时间将会证明那是我们成长的基石。值得骄傲的是,我和我身边的这群人并没有觉得苦和累,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还在不断的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为渴求真知的孩子带来真理,为贫穷落后的村庄送去希望,温暖着每个山里娃的心,我们会把梦想植根在山里的学校,守护一代又一代的山里娃,为他们插上勇敢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世界!

  教师的信念演讲稿 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朋友们:

  大家好!很荣幸能有机会站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坚守师德,廉洁从教》。

  大家都知道,“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是我们教师的真实写照。有人也许会有疑问,我们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廉洁自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就算想弱势又能搞出什么名堂?其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厦,离不开我们每个行业、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廉洁是绽放于人类之树的一朵鲜花,是做人之本、立事之根。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无论面对怎样迷离的尘世,我们更应始终坚守廉洁这块阵地。

  我只是一位很*凡的教育工作者,不是时代的脊梁,不是发展的先锋,没有指手划脚的权威,没有德高望重的地位,更没有追逐名利的奢望。当别人风姿卓越时,我却始终因为职业所限而朴素大方。当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喜滋滋的谈论着几位数的奖金时,我也不免滋生出一种“囊中羞涩”的感觉。眼见昔日同窗好友一个个小有建树、小有作为时,我却只能在三尺讲台上做一个“家有三斗米”的孩子王。面对这一切,有时我也困惑。讲台,我注定要站到人生的最后一站吗?我守着它值得吗?可每当走在路上,时不时有个天真的笑脸对着我喊:“老师好!”。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每到教师节,当全班几十名学生扬着纯真的小脸,张开花瓣似的小嘴巴对我说:“老师,节日快乐!”刹那间,一种至纯至真的感情包拢了我的全身,我的心如海水悄然漫过。我终于明白了老师在物质上是清贫的,精神上却是富有的。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我们自身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们在说服学生的同时,何尝不是在说服我们自己?当我们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仿佛置身于灿烂的星空中,在这片闪烁的星光里,我们找到了真、善、美,找到了事业与金钱的位置,找到了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决心。我们,虽然渺小,但我们的脊梁支撑的却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虽然*凡,但我们的双手托举的却是明天的太阳。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也是今后各条战线的主力军,提前对他们进行廉洁教育十分必要,也非常重要。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受腐朽现象的.侵蚀,而且这种不良意识一旦形成,以后就难以纠正。现在,某些电视节目充斥着对灯红酒绿生活的渲染,部分书刊上堆积着对奢侈生活的描写,生活中耳濡目染的也是父辈们的“迎来送往”。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提醒,很多孩子便会照搬成年人的某些行

  为,从而埋下隐患。而若想改变这些可能,则离不开我们的勤奋工作,廉洁从教,恪尽职守。

  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古今中外的大教育家都说过一句类似的朴素真理:“无德无以培德”,只有以高尚的人格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我们走上三尺讲台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就应该装着公*和公正。

  位不在高,为公则名;权不在大,清廉

  则灵。我们每位老师都应遵守职业道德,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们要以自己的高尚品行和聪明智慧,教书育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将自己的美好形象永远留在学生的心坎里;使青少年从小就懂得什么是***,什么是假恶丑,从而逐步懂得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真正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孟子曰:“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就让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立足岗位,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廉洁的作风投入教育事业中去!只有这样,廉政之花,才会在我们的校园开花、结果!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范文5份(扩展9)

——《我能行》的教学设计(5)份

  《我能行》的教学设计 1

  【活动课型】:

  争章启动课

  【活动设计理念】: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偏多,于是就带来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依赖性强,责任心弱,动手能力差。我们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孩子的学*,更要关注的是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科学家统计表明,从小注意孩子能力的培养,长大后能很快地适应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这是陶行知先生的至理名言。家务劳动可以使我们既动手又动脑,在动手的同时灵活动脑。在劳动中发现美,在劳动中创造美,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在劳动中练就一双勤劳而灵巧的手,而家务劳动是少先队员茁壮成长的最佳途径。由“要我做”变成“我要做”;由“不会做”到“我会做”,最后达到“做得好”,使少先队员们在劳动中体验劳动的成果,感受“我能行”的快乐。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以“家务劳动,我能行!”为主题的雏鹰争章活动,通过洗衣,洗碗筷,清洁卫生间,清洁厨房;拖地,收拾房间,钉纽扣;摘菜、择菜,洗菜、切菜、炒菜、做饭等家务劳动实践,来培养少先队员的动手能力。通过活动,让孩子从小自己动手,不但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更能使孩子从中体会到自己的责任,懂得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同时增进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使他们体会到父母是多么的辛苦,更加懂得感恩父母,尊重他人的劳动。

  【活动目标】:

  1.懂得尊敬父母,体贴父母,明确一个家务劳动小岗位,学做一项家务活。

  2.培养对劳动的兴趣和主动做好家务的意识,锻炼一定的劳动技能。

  【活动重难点】:

  培养对劳动的兴趣和主动做好家务的意识,锻炼劳动技能。

  【活动地点】:

  队活动室

  【活动准备】:

  (一)辅导员准备:

  1.开展争章启动课,根据中少雏鹰争章网中的提示,与队员一起制定活动三环节。

  2.选拔主持人和礼仪队员。

  3.准备活动方案、主持稿。

  4.图片、音像、文字资料,根据队员需要制作课件。

  5.准备活动材料和队员一起布置活动场地。

  (二)队员准备:

  1.积极参与网上争章活动,分工合作、互相探讨,将收集到的信息在小队中做好编排汇报的准备工作。

  2. 收集有关诗歌、歌曲等,提倡资源共享,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争章要求开展实践活动,并将活动过程进行创作并展示

  【活动实录】:

  第一环节:活动预备部分

  准备仪式

  1.报告人数

  2.出旗(奏乐、敬礼)

  3.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4.宣布活动开始

  第二环节:正式活动部分——争获成长章,当光荣劳动小能手

  序曲部分(小队出行,亮出风采)

  主持人男: 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

  主持人女: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

  主持人男: 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主持人女: 要靠劳动来创造!

  主持人男、女:太阳花中队“劳动实践成长章”争章活动现在开始。

  主持人男:队员们,准备好了吗?

  队员齐:准备好了!

  主持人女: 现在,就让我们有请各队长和各小队亮相。

  希望小队:“勇往直前,走向明天。”我们是希望小队。(双手斜上举)

  智慧小队:“拥有智慧,拥有成功。” 我们是智慧小队。(右手握拳)

  超越小队:“超越自我,实现梦想。”我们是超越小队。(右手扬起)

  先锋小队:“先锋先锋,永远先锋。”

  我们是先锋小队。(敬礼)

  (一)诵读劳动诗作,燃放激情

  主持人男: 青青的叶儿红红的花,小蝴蝶贪玩耍;

  主持人女: 不爱劳动不学*,我们大家不学它;

  主持人男: 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

  主持人女: 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

  主持人男: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古代许多著名的诗人都喜欢通过诗歌来表现劳动的伟大与劳动的美!

  主持人女: 首先,请欣赏各小队带来的关于劳动的诗歌朗诵。掌声有请!

  希望小队:唐代李绅的《悯农》

  智慧小队:宋朝翁卷的《乡村四月》

  超越小队:王禹偁的《畲田调二首》

  先锋小队: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二)明确目标,争当最美劳动小诗人

  辅导员提出要求:

  (1)搜集适合本年级诵读的关于劳动为主题的诗歌、散文、故事,分小队编成一张劳动小报。

  (2)搜集劳模事迹,准备召开一次讲故事比赛。

  (一)学一学,做一做,争当劳动小能手

  (1)学会一生有用的劳动技能。

  主持人男: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华夏五千年古老璀璨的历史与文明;

  主持人女:绿树红花、蓝天白云,造就了炎黄子孙万代人的勤劳和善良。

  主持人男:在这一片辽阔晴朗的蓝天下,我们少先队员们发愤图强,学*劳动好技能;

  主持人女:在这一片晴朗辽阔的蓝天下,我们少先队员们当一天的家,争当劳动小能手。

  辅导员给孩子讲解几种劳动技能。

  了解煮饭的程序:如果用电饭煲煮饭,应根据人数和煮稀饭还是干饭的计量来称米,淘净;将锅洗净后再根据人数和稀饭或干饭加水(用量具量);再插上插头,接通电源并将开关按到煮饭一档即可。

  简单介绍几种家常菜的基本做法,如:炒鸡蛋,番茄蛋汤。

  清洗衣服:一是按先大人后小人的顺序清理该洗的衣服;二是按机洗、手洗、脱色、不脱色进行分类处理;三是学会用洗衣机洗衣的程序,并能在父母指导下妥善处理好其中的每一个环节。

  小鬼当家日:“我当一天家”家庭活动:

  早晨起床、洗漱完毕,做早饭。

  早饭后,洗碗、扫地、拖地、擦桌子等。

  和妈妈一起上街买菜。

  做简单饭菜,当妈妈的小助手:择菜、洗菜。

  午休后,做家庭作业,准备晚餐。

  晚饭后,小评“当家”情况,请家长对“当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填写在 “我当一天家”反馈表上。

  (2)“每天都是清洁日”活动。

  辅导员教给正确的扫地方法。

  认真做好班级的值日工作。

  坚持每天清扫家里的地面,并请爸爸妈妈监督作出评价。

  (3)明确活动目标,争当劳动小能手: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期间,家长指导孩子在日常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家长每天在学生自行设计的《学生家庭劳动记录单》上,及时准确,实事求是地记录孩子在家劳动的情况。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开展一系列的家务劳动实践活动,如“钉纽扣比赛”、“叠衣服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二)说一说,唱一唱,争当劳动小能手

  主持人男:五月,是孩子们的天堂。

  主持人女:五月,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主持人男: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主持人女: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请全体同学起立,敬礼!礼毕。)

  主持人男: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怎么来的呢?请智慧小队说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来历。

  主持人女:劳动是伟大的,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在*凡的岗位上辛勤的劳动着,下面请希望小队展示PPT《劳动最光荣》。

  主持人女:爱清洁,讲勤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主持人男:忙家务、做小事,力所能及的事情抢着做。

  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做个小调查:

  主持人女:会买菜、择菜、洗菜的同学请举手。

  主持人男:在家自己洗衣服的同学请举手。

  主持人女:在家天天打扫地面的同学请举手。

  主持人男:会钉纽扣的同学请举手。

  主持人男:说得真棒,我们应该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惯,自已的事情自己做。下面请超越小队展示小合唱《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合:太棒了!大家各自都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了,劳动使我们的思想更健康,劳动使我们的生活更有趣味,劳动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

  辅导员:队员们,我们经常会唱起这么一首儿歌:“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这首儿歌是对劳动的赞美,它告诉我们:劳动最光荣。为什么说劳动最光荣呢?雷锋叔叔是热爱劳动的典范。一次,他生病到医院看病,路过一个建筑工地,看到工地的砖供应不上了,就忘记了自己的病情,推车帮助工地运起砖来。在雷锋叔叔看来,劳动也是愉快的享受,它能使有忘掉疾病,能能人带来欢乐,激励人奋发向上的精神。我们少先队员应当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在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感情,磨练坚强的意志,炼就一双勤劳的双手,为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事业接班人而时刻准备着。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们将举行以下活动进行争章活动:

  ①举行劳动诗歌朗诵比赛或“家务劳动我能行”讲故事比赛、“我爱劳动”演讲比赛。

  ②唱唱《劳动最光荣》、《我有一双万能的手》等歌颂劳动的歌。

  ③说说五一劳动节的来历。

  主持人女:劳动是辛苦的,

  主持人男:劳动是光荣的。

  主持人女:劳动是快乐的,

  主持人男:劳动是高尚的。

  主持人女:劳动者是最美丽的,辛勤的劳动是最光荣的。下面请先锋小队的同学展示《钉纽扣》。

  主持人男:小喜鹊靠劳动为自己建造新房子,小蜜蜂靠劳动换来甜美的蜜糖,是劳动为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劳动最光荣!下面,由我们全班同学齐唱:《劳动最光荣》。(播放MTV,请全班同学齐唱。)

  合:“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劳动的快乐说不尽,劳动的创造最光荣!”同学们,用我们的双手去劳动,用我们的双手去酿造更甜美的生活!接下去分项活动展示:我能行!

  1.“我能行”劳动技能大比武:剥毛豆比赛。

  2.体验日记大公开:以“我当一天家”为主题,撰写劳动体验日记,写出劳动的乐趣与快乐。

  3.以“劳动”为主题,以学生作品、活动图片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参与设计并布置展板。

  辅导员老师讲话:

  少先队员们,在本次的定章主题活动中,同学们都积极配合,并提出很多不错的点子:朗诵诗歌,技能比武,学唱劳动之歌,搜集劳动者图片,劳动者故事等。所以,我们成长章的具体目标为:

  成长章之最感人故事搜索奖

  成长章之最励志图片展示奖

  成长章之最勤劳创意奖”

  成长章之最美劳动者奖

  队员们,劳动是辛苦的,劳动是快乐的,劳动是高尚的,劳动更是光荣的。美好的生活属于辛勤劳作的人,美好的未来等着勤劳的人儿去创造。今天你们迈出了第一步,学了劳动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明天希望你们将不断努力,成为一个创造生活的人!队员们,愿我们把中华民族的勤劳精神发扬下去,在劳动中接受磨练,在生活中成为父母的好帮手。

  第三环节:活动结束部分

  1.呼号

  2.退旗(奏乐、敬礼)

  3.宣布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通过一个多月的争成长章的活动,孩子对家务劳动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整个中队的队员们都参与了活动,也表现得很出色。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在交流时,把活动的评价权交给学生,这也体现了活动中学生全程参与的主动地位。在评价时不能只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还要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收集资料做成幻灯片,配上解说词;自编自演合唱;讲故事诵诗文……在小鬼当家中,队员们都当了一天的家,深切感受到了家长们的辛苦,在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时懂得了感恩。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小队活动,各成员之间需要合作,沟通,分担任务。能力强的队员帮助引导其他队员,把能干的队员当成榜样。活动过程中,请教家长,排练节目,更需要有组织,有纪律,有协调,有沟通。在活动中,每个队员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让我这个辅导员也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

  高尔基曾说:“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古代流传下来有许多关于劳动的诗歌和文学作品,如唐代李绅的《悯农》就老少能诵,宋朝翁卷的《乡村四月》教材里刚刚学过,王禹偁的《畲田调二首》等,带领孩子诵读温*这些名篇,让孩子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发现劳动的伟大和劳动的美!

  当今社会小皇帝小公主越来越多,爷爷奶奶手心里的宝贝孩子离扫地这样的日常劳动越来越远,很大一部分人认为“一肥遮百丑”,只要学*好就行,不管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于是独苗苗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我们就利用休息日,开展“小鬼当家”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以培养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意识与生活技能,同时学会做简单的家务劳动动。

  《我能行》的教学设计 2

  活动目标

  1.借助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

  2.在活动中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懂得自己长大了,遇事能够试着面对。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相信自己我能行”故事视频、“相信自己”歌曲、小镜子。

  活动过程

  1、直接引入,观看视频“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一部分。

  讨论:小动物学校里小动物都画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小鹿老师夸奖大家都画得很棒。可是小熊米卡怎么啦?为什么米卡不开心呢?后来米卡成功的画好了小飞机了吗?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如果你是米卡,你也不会画飞机的翅膀,你会怎么办?

  2、以“战胜困难的魔法歌”激发幼儿欣赏视频中歌曲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3、观看视频“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部分。

  讨论:小动物们在玩羊角球,小兔子妞妞为什么不敢参加?你愿意帮助小兔子勇敢地参加吗?小熊米卡和小鹿老师怎么帮助小兔子的?小兔子能勇敢地玩羊角球了吗?为什么?

  4、幼儿牵手围成圆圈齐唱“魔法歌”。讨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感受自信的力量。

  5、讨论:有什么奇妙的方法怎样让自己变得自信?幼儿每人一面“魔镜”,用最自信的笑容,用最洪亮的声音,说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说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6、“自信宝贝”自由结伴魔法秀:遇到困难不害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开动脑筋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行。遇到困难不害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勇敢尝试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行。我是自信宝贝,耶!

  7、播放乐曲:相信自己,幼儿自由结伴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4-5岁典型表现: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5-6岁典型表现: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此次活动通过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并通过活动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活动通过两个视频片段让幼儿体验小动物在遇到困难时如何面对并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两个视频片段中,没有让幼儿回忆自己遇到困难的场景而是将故事情景抛向幼儿“如果你是小米卡,你也不会画飞机翅膀,你会怎么办?”“你愿意帮助小兔子妞妞勇敢地玩羊角球吗?”,并通过朗朗上口的魔法歌曲正面引导幼儿如何面对困难,收获自信。通过用最灿烂的笑容和最宏亮的声音对着“魔镜”说出“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能行”,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通过前面的铺垫,幼儿自由结伴开展魔法秀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最后通过一个欢快的歌曲“相信自己”结束活动,让自信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成长为自信满满、阳光灿烂的自信宝贝。

  《我能行》的教学设计 3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家务劳动的种类,知道小学生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2.情感目标:懂得尊敬父母,体贴父母,认识到做家务的好处。 3.体验目标:培养对劳动的兴趣和主动做好家务的意识,锻炼一定的劳动技能。

  二、活动准备

  1.向家长调查队员们在家的劳动情况。

  2.队员调查父母每天的家务种类以及每天做家务的时间、做家务的感受。

  3.学*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小品《我长大了》。 4.4套刀具和砧板、若干调味料、黄瓜。 5.针线包、纽扣、男士衬衣。

  6.2—3名家长准备照片或视频展示孩子的家务劳动成果。

  三、活动过程

  (一)、中队长: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二)、各小队长向中队长报告人数,中队长向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

  (三)、出旗、奏乐、敬礼。

  (四)、唱队歌。

  (五)、主题活动开始:

  中队长宣布四二中队“家务劳动我能行”主题队会现在开始,现在请小主持人上场。

  主持人: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张继敏!

  1、谈话导入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了解爸爸妈妈*时要做哪些家务吗?

  学生甲:妈妈要在家洗衣服,做饭。

  学生乙:妈妈要在家拖地,洗碗。

  学生丙:妈妈要在家缝衣服,整理衣物等。

  主持人:是啊,每天我们的父母要花很多时间来做家务,请各队员汇报一下父母做家务的情况。

  (指若干队员说说妈妈每天需要做那些家务,大概花多少时间和做家务的感受)

  2.谈谈自己能做哪些家务。

  主持人:父母工作了一天,回家还要做那么多的家务,真辛苦,我们是否可以帮忙做一些利所能及的家务来减轻父母的负担呢?

  主持人:那我们可以做哪些家务呢?请队员们说一说。 (队员汇报)

  3.了解做家务的好处。

  主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对我们自己来说,还有更多好处呢?

  4、欣赏小品《我长大了》

  请看小品:《我长大了》(故事概要: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终于和父母分开,一个从小会做家务,到了大学自理能力很强,另一个什么都不会做,哭着要回家了。)

  主持人:怎么样?大家看了以后知道从小学做家务的好处了吧。其实,做家务不仅能锻炼我们的自理能力,还有别的好处呢?让我们各队的队长说一说吧?

  (队长总结做家务的好处:磨练的意志、强化责任感、丰富生活知识、发展智力。)

  5、家务劳动大比拼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炫一下自己的本领,进行家务劳动大比评!

  ⑴.钉纽扣比赛

  主持人:首先进行钉纽扣比赛,请各小队派出一名队员参加。在两分钟内,看谁钉的纽扣又结实又漂亮,最后请在座的家长做裁定。 (钉纽扣比赛开始,家长评选出冠军,并作出解释。)

  ⑵.厨艺大比评:制作凉拌黄瓜

  主持人:下面进行厨艺大比拼。会做菜是件极好的事,据了解,我们中队还是有厨艺高手的,谁敢挑战这次的厨艺比赛:凉拌黄瓜? 有请厨艺高手上台,制作好的菜,将由队员代表品尝后投票,得票最多的将成为我们中队的厨艺高手。

  (参赛队员上台,黄瓜事先洗干净的,队员从切黄瓜开始制作。)

  主持人:现在香喷喷的凉拌黄瓜做好了,不知道哪一位能胜出,请各中队派两名队员来品尝,给最好吃的那一位衣服上贴上一颗五角星。开始吧。(队员投票)

  主持人:现在结果已经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了,让我们一起喊出我们中队厨艺高手的名字。不过,大家在家里烧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开水、煤气等。

  ⑶叠衣服比赛

  主持人:家务劳动实在是太多啦,其中叠衣服也好像是每天必做的事情,谁会叠爸爸的衬衫?那我们来进行一个叠衬衫的比赛,好吗?

  比赛规则:同时开始,看谁叠得又快又好,由家长和辅导员一起来裁定。(指4名队员参加,赛后请家长点评。)

  主持人:我宣布,闫志坤是我们中队的叠衣服高手。我们让他说说这个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吧?(冠军介绍自己做家务的经历。)

  主持人:衣柜里整整齐齐的,房间也是干干静静的,那给人的感觉多舒服呀!

  6、夸夸我的好儿女

  主持人: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几位家长,他们呀要在今天特别表扬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孩子很孝敬父母,*时主动做很多的家务,懂得为爸爸妈妈分担,特别值得爸爸妈妈骄傲。让我们请出他们吧。 (事先准备好的2-3名家长通过照片或录像逐个介绍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的一些劳动场景或劳动成果。)

  主持人:这几位队员真了不起,大家说,要不要向他们学*? 学生答:要

  主持人:同学们,学*成绩好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不会做家务,那么即使他成绩再好,将来也不会是一个有用的人,乐于做家务、会做家务的人,不仅分担了父母的劳动,而且也锻炼了自己。所以,队员们,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一起学做家务吧!

  7、下面我们齐唱歌曲《我有一双万能的手》。

  8、辅导员总结:

  同学们,今天看到我们中队有那么多能做家务的队员,真是让我感到高兴。同学们,劳动是光荣的,人类也是通过劳动才有了今天的进步。让我们从小学做家务,从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从中获得生活经验,将来做一个全能的人。

  9、呼号:

  中队长:全体起立,呼号

  中队辅导员:(举右拳呼号)准备着:为***事业而奋斗 队员(同时举右拳)“时刻准备着!” 中队长:退旗

  中队辅导员:我宣布四二中队《家务劳动我能行》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我能行》的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使幼儿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树立"我能行"的信念。

  2、增强幼儿自信心。

  教学准备:

  1、布置障碍走的游戏场地(*衡木、汽车轱辘、体操垫等)。

  2、《健康。社会》

  教学过程:

  1、歌表演。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歌边表演小燕子飞翔的动作,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2、听故事。

  引导幼儿阅读画册《小燕子学飞翔》,说说图上表达了什么内容。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提问:

  小燕子一天天长大了,妈妈对它说了什么?

  小燕子是怎样回答妈妈的?

  小燕子第一次试飞,它飞起来了吗?它是怎么对妈妈说的?

  妈妈和朋友是怎样帮助和鼓励它的?

  最后怎么样了?

  3、回忆成功往事。

  请幼儿说说经过自己努力成功的事。

  鼓励幼儿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要勇敢地面对,大胆地尝试,自信地说"我能行"。

  4、游戏"我能行"。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由出发点走到终点,再重新返回来,途中经过许多障碍。当回到出发点时轻轻地拍下一个小朋友的手,游戏继续进行,看哪一组小朋友先完成。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感受成功的喜悦。

  《我能行》的教学设计 5

  活动目标:

  1. 运用化学小魔术,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2. 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了解酚酞溶液遇到另一种药水(稀碱溶液)会变成红色的现象,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3. 锻炼幼儿在狭窄的通道里控制身体、迅速爬行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勇敢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 事先用氢氧化钠在白纸上画若干小动物,三个“小偷”。

  2. 装有酚酞溶液的喷壶。

  3. 布置历险的场景(山洞、*衡木、小沟)

  4.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最喜欢谁?那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看他们,好吗?我先在int网上和他们联系一下。

  课件:魔鬼说话。

  师:小动物被怪兽抓起来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次我们一定会历尽千辛万苦,魔鬼设了一道道机关,你们怕不怕?(不怕)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解救他们吧!

  二、我们要钻过山洞、走过独木桥,跨过小沟才能来到魔鬼的洞穴。

  三、解救小动物

  (1)课件2:魔鬼:你们的胆子可真不小,果真来了,……

  (2)幼儿做实验

  你们能动动脑筋,把小动物解救出来吗?幼儿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提问:“你救出了哪个小动物?你是用什么办法把它救出来的?”

  师:这是一种有魔力的药水,它朝纸上一喷,小动物们就出来了,你们知道这魔药叫什么名字吗?它叫做酚酞溶液。你们把小动物救出来了,高兴吗?我们来听听魔鬼是怎么说的。课件3。

  (3)游戏:“捉小偷”

  1. 教师讲故事。

  2.教师提问:

  猜猜可能是谁把小鸡偷走了?

  小偷可能隐身在哪里?

  我们用什么办法让小偷显身呢?

  (幼儿自由讨论,各抒已见)

  3.幼儿运用刚学过的办法,开展“寻找小偷”的游戏。

  1. 幼儿“搜索”;

  2. 幼儿讲述自己“搜索”的经过和结果。

  3. 提问:为什么有的能喷出小动物,有的却不能呢?

  4. 介绍另一种神奇药水:氢氧化钠。原来当小动物的身上涂了氢氧化钠,然后用魔力药水:酚酞溶液一喷,小动物们就会变成红色,你觉得神奇吗?

  四、庆功会。

  今天小朋友们即制服恶魔,抓住小偷,有救出了小动物,你们可真行,让我们来开个庆功大会,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