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文10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1

  10的分与合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并非如此。第一次在年级中磨课的时侯,我根据学生学*数的分与合的经验,一步一步按照教学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一九班教室顺利地上了一节课。当又接到组长让我在全校数学组上磨课的'时候,我认为学生已经学过了,自己也处于放松状态态,认为学生能牢固的掌握这部分内容,以致于今天在磨课中出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二次备课不充分,想让学生主动探索10的分与合,但是课堂气氛没有很好的调控到位;

  二、教学设计思路变了,没整合教学课件,导致的不协调;

  三、没有很好地去斟酌教师的课堂过度语言,课堂上灵活度不够;

  总之,今天我自已都感觉很不满意。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上好每一节课。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2

  这节课的知识点是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辨证的,是对立统一的。10的分与合中,教材选用学生所熟悉的珠子为题材,让学生有序的涂色,把每串10颗珠子分成两部分,然后根据每种分法得出10的不同组成,并由一种说法联想到另一种说法。

  与前面的教学内容相比,10的分与合提高了教学要求。首先,教材不出范例,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获取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有序的进行10的分与合,并且要求通过一幅图想到两种说法。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我在本课一开始就安排了“猜彩球”的游戏,通过游戏学生对猜彩球的奥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接着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接着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魔瓶、开火车、做小会计、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学*的成功乐趣,增进学*的自信心。

  10的分与合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寓学生的自主探索于数学活动之中。全课以猜彩球的游戏开始,让学生“抓一抓”“数一数”然后教师猜出抓了几个珠子,提出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展开阶段,通过操作学具、涂画珠子的小组合作活动,自主的探索、发现10 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的独立学*能力、合作意识。这一阶段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的构建知识结构。

  学生的学*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学*活动构成的,最有效的学*方式是学生自主地探索。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

  通过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由学生自己得出10的组成的各种说法是本课的重点,有序的掌握“10的分与合”是本课的难点。如何让学生掌握这部分的知识是本课的关键,因此巩固阶段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采用凑十儿歌、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对口令、开火车、找朋友等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之后,又回到猜彩球的游戏,改由老师抓,学生猜,让学生体会学*的成功乐趣,增进学*的自信心。

  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灵活的处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收到的效果也将会更加精彩。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3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陈美丽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如何帮猴妈妈把10只小猴分成两部分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数学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

  的分与合的学*方法来学*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4.采用小组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方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会学*的过程,一种学生愿意经历的过程,一种快乐的过程。

  二.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理。体现在:上课铃响没能按时上课;复*8、9的分与合时占用时间稍多了些。导致后面的练*、游戏没得做 ,无法展现一节完整的课。

  2 、学生在读10的分时有些枯燥 。

  3、因为10的合成安排在游戏中,所上内容未能体现。

  4、教师的儿童化语言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4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凑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创设了猴妈妈带猴宝宝到果园里收果,请学生帮忙分9只猴宝宝的生活情境,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动机,为学*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学*新知。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每串智慧珠有几个,并同时板书“10的分与合”。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归纳的学*方法。接着让学生说看到了10的这五种分法,还能想到什么?我根据学生说

  出的不同分法,板书10的另外五种分法,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方法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在练*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题,我以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五关闯关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例如:学唱儿歌谁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戏、芝麻开门、开火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反面达到双重升华。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会做有关10的分与合的练*,(只有两个学生由于智力问题没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记住10的分与合。我认为本节课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维持不了纪律,没能让学生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学*。

  今后打算: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并加强学生的教学常规训练。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5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如何帮猴妈妈把10只小猴分成两部分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数学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的分与合的学*方法来学*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方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会学*的过程,一种学生愿意经历的过程,一种快乐的过程。

  二.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理。体现在:上课铃响没能按时上课;复*8、9的分与合时占用时间稍多了些。导致后面的练*、游戏没得做,无法展现一节完整的课。

  2 、学生在读10的分时有些枯燥。

  3、因为10的合成安排在游戏中,所上内容未能体现。

  4、教师的儿童化语言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6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学*10的分与合,由于前面孩子们已经学*了2~9的分与合,再学*今天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孩子们多样化的学*,让孩子们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的知识。

  课始,我出示一个看不到里面东西的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孩子们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他们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孩子们――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不过在这过程中也有小朋友猜到了有10个球)。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前几次学*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孩子们去分一分,这次根据例题的题材我让孩子们在涂画中学*新知。出示孩子们熟悉的珠子,让孩子们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1颗涂好了颜色,右边9颗珠子没涂色),从哪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孩子们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吗?”让孩子们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不足之处:

  通过让孩子们动手涂一涂,自己总结出10的分与合的几种方法。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孩子们继续渗透有序的方法。于是,我让孩子们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经学过2~9的分与合,孩子们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孩子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

  改进措施:

  注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孩子们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7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10的分与合是在学生学*了2—9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的,教学重点是自主探索、并熟练掌握10的组成。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例如:教学一开始创设情境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摸珠子,我来猜剩下几颗珠子,经过这样一猜一摸,学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提起,在教学10的分法的有序性时,我在珠子图上画一画、涂一涂,示范、引导给大家看,然后放手让学生自主的探索剩下的珠子怎么涂,再说出10可以分成几和几,在后面的巩固游戏活动中,也是采用了先引后放的教学策略。

  在学法上采用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开放式探索出10根小棒的不同分法,让小组成员上台展示本组其中一种分法,让小组长汇报小组内同学的每一种分法,这样使得每个学生都有一种成功的感觉,让学生从听众变为主人,由消极接受变为积极发现,给学生创造充分说的环境,让学生在说中理解,说中感悟,品尝成功的快乐。

  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为了更好的理解10的分与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能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节课中动口说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上台展示10的某一种分法时,要边摆边说;组长汇报时,要说说组里其他同学的每种摆法分法;学完10的有序分法后,让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说说10的每种分法,让

  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10的分与合,更好的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最后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练*。例如:拍手游戏、开火车、找朋友等,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的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与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方面达到双重升华。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8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赖自伦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凑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创设了猴妈妈带猴宝宝到果园里收果,请学生帮忙分9只猴宝宝的生活情境,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动机,为学*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 主动探索、学*新知。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每串智慧珠有几个,并同时板书“10的分与合”。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归纳的学*方法。接着让学生说看到了10的这五种分法,还能想到什么?我根据学生说

  出的不同分法,板书10的另外五种分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方法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在练*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题,我以智慧闯关游戏活动,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五关闯关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例如:学唱儿歌谁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戏、芝麻开门、开火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反面达到双重升华。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会做有关10的分与合的练*,(只有两个学生由于智力问题没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记住10的分与合。我认为本节课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维持不了纪律,没能让学生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学*。

  今后打算: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并加强学生的教学常规训练。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9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数揭题。上课后,我出示信封,取出信封中的几个花片,让学生猜一猜信封里还剩几个,学生开始没有经验只能瞎猜,学生获得一些经验后,学生有能猜出信封**有10个花片,并能初步应用分与合说出信封中还有几个花片,并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10的分与合。

  有序思考。学生学*2—9的分与合后,已积累了一定的探索经验。因此在学*10的分与合采用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学生先交流把10个珠子分与两部分要注意些什么,从而突出有序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自主分一分,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

  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巧妙记忆。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学生在理解10的分与合的基础上,出示凑十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真亲密,巩固练*。在这里我引入了一个“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设了三关练*。自己解释题意,让学生独立做。学生的学*兴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根据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自觉、熟练地加以应用。既适应了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寓教于乐,同时又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10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课始,我出示一个袋子,里面装了塑料球,让学生玩抓球游戏,并且告诉学生老师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个数。这可乐坏了学生——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师。面对每次抓球情况,老师都能准确猜出所剩个数,他们既好奇又钦佩。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课题。

  导入让学生摸一摸、抓一抓,进而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又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任务。

  在新授部分,我一改往日形式,前几次学*分与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让学生去分一分,这次我让学生在涂画中学*新知。出示学生熟悉的珠子,让学生先数一数共有几串珠子,每串有几颗;接着观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两部分(左边9颗珠子没涂色,右边1颗涂好了颜色),从那边开始涂色的;在让学生看懂图意后,再提出问题:“你能把下面几串有次序地涂一涂色吗?”让学生自己完成接下来的4串珠子。

  在学生涂好后,提问:“根据第一串珠子的不同颜色,你能把10分一分吗?”填写书上的第一个式子,填后提问:怎么想到这样填的?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另外4串珠子的颜色,把下面的式子填写好;再让学生说说根据这些式子还能想到什么。最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出来。由于已学过2~9的分与合,学生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学生是由一个分的式子联想到另一个式子,一组一组地按顺序说,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说,还有的把分成的第一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练*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题,我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如“接受鲜花”、“验收货物”、 “找朋友”,并补充学生喜欢的“火车钻山洞”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到现在1~10各数的分与合都学了,有些学生在做题目时,不够仔细,没看清楚题目是将哪个数字进行分与合,还有个别学生在做填写“宝塔”层时,还会因粗心把上下两个数合起来,而不是左右两个数合起来。最后一题7比( )小,比4小的数有( ),小于5的数有( ),小于6大于10的数有( )等这类型的题目由于学生第一次遇到,有些学生不知这样的题目该怎样思考,而有的学生不会有序的进行思考,出现少些数字,没有填全。看来此类型题目在今后作业中要多练*,以此掌握思考方法。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阅读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1)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菁华5篇)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1

  10以内的分与合是为以后计算加减法打基础的。只有熟练掌握了,才不致于后面学*10以内加减法时掰手指头的情况,现谈谈自己的教后反思:

  1、低年级孩子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的理解如果缺乏实物的演示,是很难理解的,所以动手操作演示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这对孩子加深记忆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我充分利用学具,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演一演、分一分、画一画、涂一涂和教师的实物演示,让学生先从感性的认识上去理解,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有的教师担心一年级让孩子在课堂中摆弄学具会分散注意力,影响课堂纪律,干脆教师演示算了,我认为这样做的'教学效果没有让孩子自己动手效果明显,只有让他们经历了其中的过程,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另外,在分一分这个环节,可先用学具分一分,等熟练了一些后,可让孩子利用十个手指来分一分,最后脱离这些辅助物,从而逐步达到熟练的程度。

  2、让学生充分地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最好是按分法有次序的说,一方面可帮助记忆分与合,还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其实语文学科和数学学科语言表达训练的侧重点不同,语文表达力好的同学不一定数学表达力就好,因为两者的表达是两种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到以后学*应用题时,就会发现数学语言的表达对解决问题是多么重要。

  存在不足:有些孩子说的时候不能按次序地说。或将同一种分法当成了两种分法。

  改进措施:分一分时强调要按次序来分,弄清每个数的几种分法。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2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10的分与合”。在上课前我反复读了教材,领会到:这一内容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紧跟教材的要求。课始,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出:

  1、有5串珠子,每串都有10颗。

  2、主题图旁边的玉米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你能有序地涂一涂、分一分吗?

  “有序”一词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我不放心地问:你能理解有序的意思吗?一直提问了4个孩子,才有一个小女生说“就是1、2、3、4、5、那样的。”(孩子们的词汇有限)我赶紧跟上:说的真好,有序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刚才这个女生说的1、2、3……就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完成了两件事,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涂、填。我认为孩子们有了8、9分与合的教学基础,会很快的完成两个问题。在不停地巡视中发现:竟然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按要求来完成。我快速地思考着:问题出在哪儿呢?

  盯着黑板上的主题图想到:孩子们得到的两点如果分开教学会不会好一些?于是让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指着第一行的珠子图问:“这一行有10颗珠子,有几颗涂上了红色?几颗没有涂色?”“把10颗珠子中的一颗涂色,9颗没有涂色就是把10分成了几和几?”孩子们齐答:“把10分成了1和9。”“如果第二行涂色你准备怎样涂?”“涂2颗”“分成了几和几?”“第三行呢?”“涂3颗”“你能完成吗?”“能!”很快,孩子们就完成了涂色和填空。

  第一次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算是失败了。还得一步一步地引导完成。究其原因: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孩子们一直是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学*和作业,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惯。所谓“*惯”是长期行为导致的惯性思维。目前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孩子还没有达到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在老师和家长长期引导的*惯中走出来。编写教材的专家们考虑的是:孩子们在入学前早就接触过10以内数的分与合,所有区域、所有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学*能力是相同的。在“10的分与合”这个知识点上应该能独立完成所要求的两点。课堂现实告诉我:虽然都是6岁的孩子却存在着:区域的差异、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能力的差异。还没有达到脱离引导的*惯。如果这节课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一味地按照教参的要求进行教学,例题下面的练*是不能完成了。

  思考了这么多,得到一个结论:“*惯”是可以该掉的,但该掉*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让人觉得比较沉重的过程。何况孩子们需要该掉的还不止是这一个呢!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3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10的分与合”。在上课前我反复读了教材,领会到:这一内容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紧跟教材的要求。课始,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出:

  1、有5串珠子,每串都有10颗。

  2、主题图旁边的玉米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你能有序地涂一涂、分一分吗?

  “有序”一词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我不放心地问:你能理解有序的意思吗?一直提问了4个孩子,才有一个小女生说“就是1、2、3、4、5、那样的。”(孩子们的词汇有限)我赶紧跟上:说的真好,有序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刚才这个女生说的1、2、3……就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完成了两件事,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涂、填。我认为孩子们有了8、9分与合的教学基础,会很快的完成两个问题。在不停地巡视中发现:竟然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按要求来完成。我快速地思考着:问题出在哪儿呢?

  盯着黑板上的主题图想到:孩子们得到的两点如果分开教学会不会好一些?于是让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指着第一行的珠子图问:“这一行有10颗珠子,有几颗涂上了红色?几颗没有涂色?”“把10颗珠子中的一颗涂色,9颗没有涂色就是把10分成了几和几?”孩子们齐答:“把10分成了1和9。”“如果第二行涂色你准备怎样涂?”“涂2颗”“分成了几和几?”“第三行呢?”“涂3颗”“你能完成吗?”“能!”很快,孩子们就完成了涂色和填空。

  第一次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算是失败了。还得一步一步地引导完成。究其原因: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孩子们一直是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学*和作业,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惯。所谓“*惯”是长期行为导致的惯性思维。目前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孩子还没有达到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在老师和家长长期引导的*惯中走出来。编写教材的专家们考虑的是:孩子们在入学前早就接触过10以内数的分与合,所有区域、所有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学*能力是相同的。在“10的分与合”这个知识点上应该能独立完成所要求的两点。课堂现实告诉我:虽然都是6岁的孩子却存在着:区域的差异、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能力的差异。还没有达到脱离引导的*惯。如果这节课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一味地按照教参的'要求进行教学,例题下面的练*是不能完成了。

  思考了这么多,得到一个结论:“*惯”是可以该掉的,但该掉*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让人觉得比较沉重的过程。何况孩子们需要该掉的还不止是这一个呢!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4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数揭题。上课后,我出示信封,取出信封中的几个花片,让学生猜一猜信封里还剩几个,学生开始没有经验只能瞎猜,学生获得一些经验后,学生有能猜出信封*有10个花片,并能初步应用分与合说出信封中还有几个花片,并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10的分与合。

  有序思考。学生学*2—9的分与合后,已积累了一定的探索经验。因此在学*10的分与合采用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学生先交流把10个珠子分与两部分要注意些什么,从而突出有序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自主分一分,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

  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巧妙记忆。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学生在理解10的分与合的基础上,出示凑十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真亲密,  巩固练*。在这里我引入了一个“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设了三关练*。自己解释题意,让学生独立做。学生的学*兴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根据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自觉、熟练地加以应用。既适应了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寓教于乐,同时又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5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赖自伦

  本节课是分与合单元最后一个新授课,由于前面学生已经学*了2~5、6、7的分与合、8、9的分与合,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没觉得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10的分与合是用“凑十法”教学进位加法和用“凑十法”教学退位减法的基础。所以,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多样化的学*,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和引探教学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这一环节我创设了猴妈妈带猴宝宝到果园里收果,请学生帮忙分9只猴宝宝的生活情境,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动机,为学*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 主动探索、学*新知。

  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每串智慧珠有几个,并同时板书“10的分与合”。接着我让学生观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记得有这样的一句话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识地安排了让学生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等实际操作,启发学生学会用手操作、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动口归纳的.学*方法。接着让学生说看到了10的这五种分法,还能想到什么?我根据学生说

  出的不同分法,板书10的另外五种分法,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种方法从大到小的顺序;第二种方法从小到大的顺序。

  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递构建知识结构,注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并经过大脑的加工思考,达到理性的认识。学生不仅有序地分,自己总结出了对10的分与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记忆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智慧闯关游戏活动,应用拓展。

  在练*巩固的“想想做做”中的*题,我以智慧闯关游戏活动, 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他们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所以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设计了五关闯关游戏,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例如:学唱儿歌谁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戏、芝麻开门、开火车。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巩固了10的分与合,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和情感反面达到双重升华。

  在课堂作业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会做有关10的分与合的练*,(只有两个学生由于智力问题没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记住10的分与合。我认为本节课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不足之处:学生的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上新课的环节怕维持不了纪律,没能让学生进行讨论,今后要逐步改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学*。

  今后打算:我将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并加强学生的教学常规训练。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2)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合集10篇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和问题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为以后加减法做孕妇。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用具:电脑课件、实物图片(8个苹果)、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说说7的分与合?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带来了一些苹果(磁性黑板上贴了八个苹果),我要请一个小帮手,把苹果拿走几个,老师不看他拿的,只看剩下的就能很快猜出他拿走了多少个苹果。谁愿意上来当老师的小帮手?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看看老师猜得对不对。

  老师:老师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谁知道其中的秘密?猜猜看。

  学生:老师知道一共有8个苹果,是根据8的分与合推想出来的。

  老师:你们很聪明、猜得对,如果你们学*了8的组成,会比老师猜得还快。

  三、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分与合(2)。板书

  老师:猜猜8的分与合有几组?我们来分分看看对不对。

  2、动手操作。

  个人探索:你能把这8个苹果图片分成两组吗?有几种分法?怎样分才能又快又不漏掉呢?可以边摆边说,摆完后,和同学互相说一说。

  小小组合作:组员交流各自的分法。

  全班交流:指名到实物台展示,一个人摆,一个人带着说8的分与合。老师板书

  看到8的分与合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左边越来越大,右边越来越小。为什么?移过去的。移补的.思想,总数不变。

  你们真会动脑筋。能发现数学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

  3、巩固练*8的组成

  (1)数学书40页2题,把8个圆片涂成两红颜色。

  (2)8的对口令。

  师:我出2。生:我出6。

  师:2和**成8。生:6和2合成8。

  师:8可以分成2和6。生:8可以分成6和2。

  4、探索新知

  (1)情境引入:妈妈买了9枝花,请小明插在2个花瓶里,可以有几种插法?电脑演示

  (2)探究学*。

  你可以一边摆花的学具图片,一边把分法记录下来,也可以在纸上直接写出你是怎么分的。一边做,一边说

  (3)汇报结果。

  1)全面展示:老师板书

  2)探究规律:还有别的分法吗?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看一个就能记住另外一种,这样9的分与合就能只需要记住4个。这样简便。

  (4)学生观察,巩固新知。

  老师板书9的组成简写。

  9999

  18273645

  用最快的方法记忆9的组成。老师任选一个板书,问:这个式子可以怎样读?

  引导学生学会这样说: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8和5,8和1组成9。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读其他的式子?

  6、练*40页1题那两堆苹果和起来是9?连一连。(教学生处理多于条件4)

  7、小结

  小朋友们真棒,自已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又学到了新的知识,谁来告诉老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三、活动游戏,巩固应用

  1、对口令

  ⑴师生对:8的对口令。

  师:我出2。生:我出6。

  师:2和**成8。生:6和2合成8。

  师:8可以分成2和6。生:8可以分成6和2。

  ⑵同桌对:9的对口令(按顺序,不按顺序。)

  2、填数电脑演示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谁来说说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板书:8、9的分与合)是用什么方法学会8、9的分与合的?

  五、激励评价,猜数游戏

  同学们,你们真行,解决了问题,还学会了很多的知识,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8、9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的同桌猜一猜吗,猜对了(先师生猜,再同桌猜)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板书设计:8、9的分解

  9999

  18273645

  教学反思:学生有了前面的基础,对于数的组成规律有了一定的基础,应该多一些学生分组练*,由学生总结即可,节约时间还给学生做练*。数字较大个别学生掌握不熟练。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2

  这节课是目标主要为:熟练掌握8的组成,加深对8的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8的有序的组成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有序的思考能力。

  首先我创设了《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带小朋友拍电影的学*情境,让孩子乐于学*。在复*导入这个环节中我就极力为有序作铺垫,通过分气球引导孩子有序地复*了2-7的分与合。接着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一些抽象的问题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有难度的,缺乏实物的演示,是很难让孩子理解的,所以动手操作演示对于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孩子加深记忆也是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初步的数学意识。

  最后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练*,如:手势操、找朋友、智力大冲关等,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学*热情,特别是在已经学*了20分钟后,最容易思想分散的时候,用上这样生动的学生热爱参与的情境活动中,既轻松有巩固了知识,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超市购物”这一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整节课用去数学乐园游玩为线索,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但教学中我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的评价方式还比较调。我想除了要语言上表扬激励,“奖励”一些带有漂亮图案的贴纸或者其他一些小礼物,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还可奖励学生认真倾听可以激励学生合作学*的意识,注重行为,形成榜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成功的喜悦。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3

  在做教学反思之前,想谈一谈课堂组织和管理中的一些感受,两个月的时间过来对于一年级的课堂教学我心里仍然充满着困惑和无助,曾经站过的讲台似乎开始让我畏惧,畏惧课堂效率低、畏惧课堂组织差、畏惧安排的内容完不成……,深知一年级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是我要攻克的难关,只有有序的课堂才能够有好的果效,所以还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学*。

  2-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并进行抽象的活动中,理解数的分解和组成的含义,认识2-5各数的分与合,基本记住2-5各数的分与合;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能力。重点是2-5的分解和组成,难点是理解分解和组成的含义。

  针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猴子去桃园摘桃子的情境,将采回来的4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分,让学生用学具中的圆片代替4个桃子动手分一分,交流汇报分的结果,教师按顺序板书学生分的情况。再让学生按顺序说一说,说明4个可以分成1个和3个,也就是4可以分成1和3,让学生体会通过动手分圆片到抽象出数的分解的这一过程。板书4的分解,同时理解4的组成是把分开的再合起来,从而掌握4的分解和组成。这里重点对4的分解和组成进行教学和指导,为后面各数分与合的学*打下基础。

  在开头所谈到的与本节课不是不无关系的,首先,对于学生在使用学具过程中的管理不足,导致整个过程显得格外混乱,之前的课堂上虽然已经接触并使用过学具盒,但是对学生来讲学具盒好像一直都那么新鲜,表扬使用的好的`,惩罚那些没有按要求使用的,用尽各种办法效果还是不理想,知道是与自己的课堂组织和教学设计有关,但是到底如何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对我来说还是模糊的,很多时候知道要怎样怎样,可是如何落实却不得而知,真的是很苦恼的事情。对于2-5的分解和组合很多孩子都有一定的基础,能够很快掌握并熟练的说出来,但是对于意义的理解上我检测的不够,导致后来练*册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没有对应圆片直接填数字的分解。应该结合想想做做1再次强调按照摆出的填写,然后再说说分解成的1和3对应的是哪几个圆片。所以本节课的难点并没有突破,还需要在后续各数的分解中对其意义的理解进行巩固。

  其实以上内容谈不上是反思,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受,觉得还是要和咱们数学组大家庭中的亲们多交流学*,不断在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能够组织好课堂并激起学生的学*兴趣,形成良好的学**惯。继续努力吧!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4

  这个月算是进入总的复*阶段,前面数字的唱数和点数都完成度非常高。但是数的分与合只有2和3的记得住,4和5总是记不住。我一直在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记忆方法发现都不奏效,只能通过反复读写加强记忆。最*学生管理方面也感觉力不从心,学生注意力方面越来越差,语言理解都没有跟上,问题都很凸显。而且学生家长对孩子的辅导也明显减弱了,导致每天学*的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我知道如果问题不解决数学课是没有办法继续讲下去的,后面的内容涉及生活上的具体应用。

  就此我将有以下几点措施尝试是否能把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关于如何加强记忆力的,每天课前教师讲授复*,然后课堂前5分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行背诵,最后下课期间和下午课程结束后的二十分钟进行书写练*,我打算本月都实行这个计划,月底查看最终效果是否有效。第二个问题关于如何加强注意力,在班会课或者课堂作业的时候进行个别辅导,先从观察开始,每个人的注意力都各有几分钟,后面又因为什么事而转移注意力的,然后把那些影响注意力的环境因素撤销,在进行关于注意力培养的训练,我会从他们感兴趣事情入手,一步一步加强。这个事情没有时间限制,要保持和养成*惯后就可以稍稍放松了。第三个问题和家长沟通*期的`学*进程,每个学生最后是否都能学好课堂知识,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家长的辅导,因为老师课程毕竟有限,为了赶内容就没办法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我会找个班会课开一次家长会,和每位家长沟通探讨孩子的学*问题。由于放学时间早,每位家长都可以在做完自己的事后给孩子进行二十分钟的知识巩固和作业检查。这样家长也可以了解自家孩子在学校学*什么,是否都掌握了,然后在和老师反馈问题,会事半功倍的。

  总之所有问题的出现都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相互配合才能共同解决,否则单方面的去解决效果都是差强人意的,最后耽误的是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5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

  陈美丽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比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如何帮猴妈妈把10只小猴分成两部分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大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数学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

  的分与合的学*方法来学*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4.采用小组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5.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中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方式,改变“教师说,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态度,敢于探索,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一种学会学*的过程,一种学生愿意经历的过程,一种快乐的过程。

  二.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理。体现在:上课铃响没能按时上课;复*8、9的分与合时占用时间稍多了些。导致后面的练*、游戏没得做 ,无法展现一节完整的课。

  2 、学生在读10的分时有些枯燥 。

  3、因为10的合成安排在游戏中,所上内容未能体现。

  4、教师的儿童化语言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6

  学生已经学*了6和7的分与和,在6和7的基础上再学*8和9的分与和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不再困难。整个课堂我主要安排了一下三部分:

  1、引出8、9的分与合。

  在教学8、9的分与合的过程中,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把8个方块进行操作。首先由老师向右移动一个,根据操作让学生说说8可以分与几和几?还可以想到些什么?通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分别从分与合两个角度进行表达,并能通过一个分成推想出另一个分成。

  第二次操作活动是把9个圆片来分一分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

  2、掌握8、9的分与合。

  在引出8、9的分与合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读一读,然后根据教师的操作一起说一说,接着教师可以仅留下一些关键数字进行背一背,最后让学生独立背一背。

  3、游戏——深入理解8、9的分与合。

  在操作与记忆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练*,首先出示点子图,选择两张,使图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9),并让学生去读一读。然后让学生进行对口令游戏,并说一说几和几合起来是8(9)。

  应该来说,本节课让学生有条理地表述是重点,也是难点。我把8和9的分与合放在一起让孩子们找规律的时候,很多孩子能很快说出规律,但是在真正应用的时候总是摸不清头脑,丢三落四写不全。今后应重点锻炼孩子利用规律来背知识。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7

  《2-5的分与合》是学生学*分与合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分与合的操作过程中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学生在之前的学*中已经接触了分一分,这为本节课的学*奠定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分与合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例1时,我先出示4个桃子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将四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分一分,在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找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法,并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你的分法说说4能分成几和几吗?然后,引导学生们一起有序的说说4能分成几和几。紧接着,要求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探索几和几可以合成4?在探索的过程中,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几和几可以合成4?

  这部分的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并让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4的分成,非常注重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和同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 “试一试”引导学生把前面的活动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探索新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5的分与合。由于学生已经有了4的分与合的经验,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直接将分与合同时进行教学。本环节有一个难点:一种分法的两种的表达。在处理难点时,让学生自己对比观察“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中

  对位置有了一定基础,学生能够观察出问题所在,只是没有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所以在学生说道:“1和4反了”时,我立即告诉学生:“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交换位置”,以此来突破这个难点。 试一试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与汇报交流突破了难点,这样有助有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只有经过自己真正思考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这一环节的处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明确题目中有两个要求:摆一摆、填一填。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再次巩固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操作活动,因为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和思考的方法,俗话说的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鱼”。 我将想想做做第2题改成了对口令的小游戏,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一个教学思路和反思,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来充实自己。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中能够与其他老师一起共勉。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8

  这节课是目标主要为:熟练掌握8的组成,加深对8的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8的有序的组成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有序的思考能力。

  首先我创设了《爸爸去哪儿》节目组带小朋友拍电影的学*情境,让孩子乐于学*。在复*导入这个环节中我就极力为有序作铺垫,通过分气球引导孩子有序地复*了2-7的分与合。接着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一些抽象的问题对于小朋友来说是有难度的,缺乏实物的演示,是很难让孩子理解的,所以动手操作演示对于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对孩子加深记忆也是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初步的数学意识。

  最后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的练*,如:手势操、找朋友、智力大冲关等,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学*热情,特别是在已经学*了20分钟后,最容易思想分散的时候,用上这样生动的学生热爱参与的情境活动中,既轻松有巩固了知识,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活动,寓教于乐,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超市购物”这一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整节课用去数学乐园游玩为线索,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

  但教学中我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我的评价方式还比较调。我想除了要语言上表扬激励,“奖励”一些带有漂亮图案的贴纸或者其他一些小礼物,还可以用肢体语言,还可奖励学生认真倾听可以激励学生合作学*的意识,注重行为,形成榜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成功的喜悦。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9

  《2-5的分与合》是学生学*分与合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分与合的操作过程中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学生在之前的学*中已经接触了分一分,这为本节课的学*奠定的基础。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对分与合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例1时,我先出示4个桃子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将四个桃子分到两个盘子里。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分一分,在学生进行操作活动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后,找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法,并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你的分法说说4能分成几和几吗?然后,引导学生们一起有序的说说4能分成几和几。紧接着,要求学生进行对比思考,探索几和几可以合成4?在探索的过程中,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几和几可以合成4?

  这部分的教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分与合的数学思想;并让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4的分成,非常注重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和同桌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氛围。 “试一试”引导学生把前面的活动经验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探索新知,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5的分与合。由于学生已经有了4的分与合的经验,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直接将分与合同时进行教学。本环节有一个难点:一种分法的两种的表达。在处理难点时,让学生自己对比观察“5分成1和4”“5分成4和1”,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中

  对位置有了一定基础,学生能够观察出问题所在,只是没有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进行描述,所以在学生说道:“1和4反了”时,我立即告诉学生:“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交换位置”,以此来突破这个难点。 试一试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认真观察与汇报交流突破了难点,这样有助有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只有经过自己真正思考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这一环节的处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对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明确题目中有两个要求:摆一摆、填一填。通过自己动手摆一摆再次巩固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操作活动,因为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和思考的方法,俗话说的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鱼”。 我将想想做做第2题改成了对口令的小游戏,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

  以上是我本节课的一个教学思路和反思,作为一个新老师,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来充实自己。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中能够与其他老师一起共勉。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 10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共同学*了6、7的分与合。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了2-5各数的分与合,学生对于学*2-5分与合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学*经验,因此我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学*经验,自主探索。在教学的时候,出示气球的图片以后,在提出“用两只手拿6个汽球,可以怎样拿”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学具代替摆一摆,并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在交流的时候,我一直试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例如,当学生说出“一只手里拿着5个汽球,另一只手里拿着1个汽球”,并表示出“6可以分成5和1”时,我及时提问:“还能想到什么呢?”启发学生由6分成5和1推想出6分成1和5。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根据填好的结果说一说,从而完整地掌握6的分与合。教学

  完6的分与合后,在学*7的分与合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并完成书本上的填空,然后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学*内容了。

  本节课不足: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我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填空,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做题的速度很快,做好了就无所事事,因此在那边乱说话,而一小部分学*困难的学生解决不出来,就不做了,在那边发呆。教师没有引导

  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好生的作用:培养好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让每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以保证做到“事半功倍”。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3)

——分与合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分与合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最后,这样安排拉长了学生的学*过程,为学生整体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21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针对这些原因,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开始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所以,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有奖的游戏,一下子把他们的吸引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

  2、大但尝试、合理处理教材

  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先学*5的分解与组成,把4的分解与组成当做巩固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索出有序的分解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的同时知识又掌握牢固。比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效果好的多。

  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能够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和有序的分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数感。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知识迁移法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猜出来。猜的最快的同学有奖品。出示谜语:买的时候是*的 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 用一会儿就变成了秃头 。

  (学生动脑思考,猜谜语。举手汇报猜的谜底)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要奖励猜的最快的两位同学,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接受奖品(出示5支铅笔)。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5支铅笔分给两位同学,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板书:分与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猜的又对又快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顺其自然的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既有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新课的学*。】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A:探究5的分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方法又多快?

  (学生分学具,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老师有意识的让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小组发言:

  分法不全面、有遗漏,如:只分出一种、两种或三种的。

  分法重复的。

  分法全面但无序。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学生 边汇报老师边板书。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通过观察并交流让学生明白:有的组分法不全面、有的组分法重复、有的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的组分法全面且有序。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法最好。

  师:怎样才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分出来?

  (让刚才汇报有序分法的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汇报一边演示:把5根铅笔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3和2、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移动。

  师: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分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分法)。

  师:现在我们集体按照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让全班学生分自己的学具,老师巡视)

  B:教读5的分解与组成:教师讲解从上往下读读作:5可以分成1和4,从下往上读读作1和4组成5.

  教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

  学生自由读。

  抽几名学生读。

  师:通过读5的分解与组成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与5可以分成4和1分法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两个数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与5可以分成3和2分法是一样的。

  C:巩固运用:1、手指游戏: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组成5。如:老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4,1和4组成5。……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所具有的巨大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新知。

  师:我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了5的分解与组成,同时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谢谢你们。现在还想接受考验吗?

  师:请同学们摆出4根小棒 。

  师:你能运用刚才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很快说出4的分解或组成吗?

  对于说的全面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说的不全面的学生请别的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很快的说出4的分解与组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会更牢固,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法”、“举一反三”的数学学*方法。】

  (四)巩固练*。

  1、下面添上几能组成5?在正方行内填上数字。

  2、填一填。

  3、教科书23页的第8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4和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4、教科书23页第10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 ,弄清图意。

  5、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有所收获,提升学生自信。】

  (五)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和愿望的'表达,同时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板书设计:

分与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活动:

  环节一: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二: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环节三: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环节四:实践应用,巩固练*

  课本做一做练*

分与合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

  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重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

  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过程,理解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从上到下看是分的过程,从下向上看是合的过程。

  (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内容,把4的组成当作例题,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现分与合的互逆,初探组合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5的组成

  1.学*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均分,有时不能*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4)

——《分与合》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分与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活动:

  环节一: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二: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环节三: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环节四:实践应用,巩固练*

  课本做一做练*

《分与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前面我们学*了那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数一数。顺着数,从小数到大;倒着数,从大数到小。

  二、学*新知:主动探索4的组成

  1、用小故事引出问题,4个桃子装在两个盘子里要怎么办?

  2、拿出4个小棒代表桃子,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3 22 31

  4、读数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三、学生合作:学*5的组成

  1、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读一读

  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5、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6、小组自学3、2的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跟小棒编出了4和5的分解,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3、2的分解。

  (2)汇报板书

  (3)小结 3、2的分解,并组织全班读一读

  四、全课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同学们学会2、3、4、5的分与合了吗?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

  3、练*四的第1题。

《分与合》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

  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重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

  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过程,理解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从上到下看是分的过程,从下向上看是合的过程。

  (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内容,把4的组成当作例题,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现分与合的互逆,初探组合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5的组成

  1.学*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均分,有时不能*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分与合》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1、第一课时:6、7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1-4题。

  2、第二课时:8、9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5-8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4、5的分与合,同学们掌握了(通过实物学*数的组成,从数的一种组成能联想出另一种组成等)方法,今天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6-9的组成。

  二、教学新知

  1、出示挂图,结合提问:“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分?”

  2、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有序地分”。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看教材中的插图并按插图动手操作。如:把6个气球分在两个手里,书上画了几幅图?为什么只画三幅?从每幅图里得到6的组成?虚线框里的组成和框左的组成有什么联系?第一组与第二组有什么联系?第二组与第三组呢?

  3、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交流,学生能够在学*6的组成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和有序的记忆。

  三、巩固练*

  1、“试一试”的学*。

  7的分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织交流。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写出相应的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可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的数组成。在学*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练*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与测试

  课后练*

《分与合》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滅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欢和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分与合

  教学时间:20xx.9.2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小花朵,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图中有几朵花?

  2、请圈出从右往左数第三朵花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

  放进两个里,大家想帮帮地唱?

  二、新授

  (一)学*4的分合

  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

  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

  2、指名回答并板书,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再请小朋友们

  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

  4、练*巩固4的分解与组成。

  出示苹果图,要把四个苹果放进两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

  学生回答。

  (二)学*5的分合

  1、你们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好,我们一起来观看图片,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2、小朋友们用彩笔代替玉米,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

  4、学生反惯,师板书

  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6、开火车来现固

  三、练*

  1、“做一做”

  2、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2和3的分合。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评:

  本节课学生们学的很开心,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些朦胧的认识。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分与合连着说。对于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巩固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分与合》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 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

  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为下面 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谈话:我们来看看羊博士是怎么涂的?(多媒体显示结果)请五位小朋友说出不同的分法。

  10 10 10

  ∕ \ ∕ \ ∕ \

  □ □ □ □ □ □

  10 10

  ∕ \ ∕ \

  □ □ □ □

  看到10的这五种分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10的分与合”。 (板书课题)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进步,天天向上。

  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3和(7)合起来是10;

  6和( )合起来是10;

  5和( )合起来是10;

  9和( )合起来是10。

  2.打扑克牌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出牌,一个出,一个对,可以把“A”看成1,两张牌上的数要合成10。

  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合作示范,再让同桌小朋友合作玩牌

  (1)左边小朋友从1~9依次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 10,结束后对调进行;

  (2)左边小朋友任意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

  [评析:让学生在游戏中练*,给了学生又一次合作的机会。结束后对调练*,加快了同桌小朋友之间对牌的准确性与反应速度,有很强的挑战性。]

  让小朋友说一说感受。

  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课本 35页“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

  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这辆火车是留给小朋友去北京看长城的,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

  做个大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5和5合起来是10。………………………( )

  (2)10可以分成9和1。………………………( )

  (3)10可以分成1和0。………………………( )

  (4)10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起来是10。…( )

  4.手指游戏。要求学生出的手指数要和老师出的手指数合成10,先师生对出,再学生之间自由练*。

  派兵谴将:(把合起来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5.说数抢答。讲清游戏规则:四人一组,每人任意说数,其余三人抢答,并与其合成10,一组结束后对调进行。

  竞技广场:(老师说数,小朋友抢答出一个数与其合成10)

  1—( ) 3—( ) 5—( ) 7—( ) 9—( )

  2—( ) 4—( ) 6—( ) 8—( ) ( )—7

  ( )—5 ( )—4 ( )—8 ( )—1 ( )—3

  [评析:练*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几轮分层次练*下来,来到“竞技广场”,学生的计算速度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既注重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

  6.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你该知道我的10个宝宝怎样分成两部分了吧,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们果园玩,小朋友们,再见。”

  四、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同桌小朋友相互讨论,最后集体交流。

  [总评:本节课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资料和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体验。在学生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了合作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初步的数学意识。]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5)

——分与合教案通用10篇

  分与合教案 1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通过亲自分一分,摆一摆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1)通过放桃子这个情境,引入本课学*内容。再让学生用小圆片来代替4个桃子,分成2堆。分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呈现不同的分法。但在巡视学生分法中,发现,大部分同学都是左右各放2个桃子,所以在交流分法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2) 教师摆圆片、学生说4的分与合。该环节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同时巩固学生对于“4”的分与合的记忆。

  3)让学生前后桌进行合作,自主探索5的分与合。请同学上台进行演示,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来观察得到另外一种分法。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记忆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

  4) 在已经掌握4、5的'分与合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填出2、3的分与合。并让学生进行记忆2-5的分与合。

  5) 花片游戏。先请一名同学和老师一起合作完成,然后再让学生同桌2人来进行合作,一边出花片,一边说原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出现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操作多导致学生的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还不够积极、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还不够。

  分与合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5根小棒,5个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数数从1~5,从5~1

  2、比较大小

  3○44○25○12○3

  3、看图回答

  ○○△△□△□○□△☆△

  一共有()△。

  从右边数,☆排第()。

  从左边起,第5个是()。

  二、探究新知

  1、学*4的分解与组成

  (1)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红花的游戏,4朵红花,分成两份,看谁分得又快又好。看谁的方法多,分完以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展示。

  (3)探讨分的方法

  刚才大家想了很多方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而且一个也不落下?

  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

  444

  132231

  引导学生读数的组成,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再自由读

  (4)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5)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看到3和1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

  (6)练*数字4的组成。

  2、学*5的`组成

  请同学们拿出5根玉米,把它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分看。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5的几种不同分法。

  交流展示汇报并加以整理。

  5555

  14233241

  怎样才能记住5的组成呢?

  练*5的组成。(猜数游戏、对口令)

  三、巩固运用

  完成21、22页的内容以及23页的3、4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小结】:

  分与合教案 3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还记得玉米老师吗?今天玉米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帮忙。

  (出示盘和桃子)玉米老师想把这4个桃分在两个盘子里。你能分吗?

  二、探索新知

  1、4的分解与合成。

  (1)指名分一分。

  根据学生的叙述将桃子装到盘子里。

  (2)引导归纳:

  我们一共分了几个桃子?4个板书:4

  指着第一种分法:第一盘1个,第二盘3个,也就是把4分成了哪两个数?

  把4分成了1和3

  把4分成1和3,可以这样写:4、1、3

  第二种分法把4分成了几和几?数一数,说一说

  把4分成2和2,可以怎样写 4、2、2

  引导学生读一读:4可以分成2和2

  第三种分法呢?板书 4、3、1

  引导学生读一读:4可以分成3和1.

  观察比较:第二个小朋友把4分成了1和3,第三个小朋友把4分成了3和1。

  他们分成的两个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两个数的位置)所以(指着两个分解的式子)这两种分法是同一种,我们用虚线框将后面这个式子框起来,表示和它前面的分法是同一种分法。“4”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两种)

  让学生将4的分解完整地说一说。

  (3)我们把4分成了两个数,反过来,哪两个数可以合成4?

  你是怎么知道的?

  把分解式从上往下看是分成,从下往上看是合成。把分成和合成一起读一读。

  2、5的分与合。

  5可以分成哪两个数?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圆片,在桌面上分一分,边分边说:5可以分成4和1……

  指名说说怎样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法进行板书。

  学生读一读

  哪两个数可以合成5?

  说一说,再读一读。

  3、2和3的分与合。

  学生独立分一分,说一说,板书。

  小结:我们认识了哪些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你学会了吗?试一试,让学生完成第34页“试一试”以及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方框的填写。

  一、自主练*

  1、 想想做做2

  (1) 师生互动

  做游戏:老师先拿出几个圆片,小朋友再拿出圆片,你们拿的个数和老师拿的个数合起来是3.

  并把过程说一说:3可以分成……几和几合成3.

  用同样的形式练*4、5的分与合。

  (2) 同桌游戏

  2、 想想做做3

  仔细看图,你能看懂题目的要求吗?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将题目要求完整地叙述一遍。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想想做做4

  观察第一排都画了些什么图形?分别是多少个?先画了几个小正方形?又画了几个长方形?然后又画了几个小正方形?然后呢?连起来说说:2个小正方形、1个长方形 、2个小正方形、1个长方形,你能接着说下去?

  学生独立画,集体订正。

  学生完成第二、第三组,集体订正。

  4、 书写练*。

  展示优秀作业。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能背出它们的分与合吗?试一试

  分与合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2.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二)学*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均分,有时不能*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分与合教案 5

  把10以内数的组成从认数里抽出来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 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数学的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容。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记忆的机会与条件。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

  5以内数的组成:

  例题教学4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5的分与合

  想想做做中教学2、3的分与合

  6、7的组成

  例题教学6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7的分与合

  练*三(巩固分与合的思想,熟练掌握2~7各数的组成)

  8、9的组成

  例题教学8的分与合

  试一试教学9的分与合

  10的组成(例题给学生留出独立探索的空间)

  练*四(熟练掌握7~10各数的组成)

  这样编排,是因为较小数的组成比较简单,也容易记忆,所以教学的容量可以大一点;较大数的组成比较复杂,记忆需要时间,所以教学的步子放小一点;10的组成与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关系密切,所以单独教学,更突出一点。

  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 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学生在交流中能发现三种不同的放法。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理解和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教学的第二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接着让学生思考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些都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 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 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③ 第33页第1、2题,第36页第1题,第37页第1题,教学6、7、8、9、10各数的分解后,专题练*这些数的合。用分的知识回答合的问题,体会分与合是相互促进的,只要记住了分,就能说出合。

  (2)除2以外,3~10各数都有两种或多种分解。把一个数的各种分解有序地依次排列是对称的。如5的分解

  掌握这种对称,能提高学*效率,减轻记忆负担。教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这种对称。

  ① 教学4的组成,虽然4分成3和1、2和2、1和3是对称的,但考虑到初步教学数的组成,重点应放在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和研究数的组成的学*活动上,暂时不揭示这种对称。

  ② 教学5的组成,通过两个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5朵花摆成1朵和4朵的同一种分法,体会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一致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画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

  ③ 教学6和7的组成,根据一幅图写出数的一组分解,虚线框里的表达直接从左边得到。感受研究6、7的组成,只要进行三次操作就够了,为提高8、9、10的组成的教学效率打下基础。

  ④ 教学8、9、10的组成,通过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从这些数的一些分解说出另一些分解。体会较大数的组成,只要记住其中的一半,就记住了另一半。

  (3)研究数的组成要有序地进行,能提高效率,也方便记忆。教材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这一要求。

  ① 2~5各数的组成都比较简单,4个桃、5个花片的各种分法都呈现了,教材没有提出有序地分的要求。

  ② 教学6、7的组成,几幅分实物的图是有序排列的。两只手里拿6个气球,每次从一只手里移动1个气球到另一只手里。一次移动出现气球的一种分法,得到6的一组分解(两种表达)。7个圆片,插图中一人分成6个和1个,另一人分成5个和2个,学生继续分成4个和3个。初步感受研究数的组成可以有序地进行,有序地记忆。第34页第5题要求有次序地分别填出5、6、7的各种组成,增加这方面的感受。

  ③ 教学8、9的组成,以移花片和翻贝壳活动为载体。教材要求学生每次移动一个每次翻一个,指导他们有序地探索,体会有序能不重复、不遗漏。

  ④ 教学10的组成,明确提出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运用前面的体验,主动获得知识。

  3.在有趣的氛围中练*数的组成。

  10以内各数的组成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练*是主要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机械、枯燥地练*,经常变换练*形式,重情趣、重口答,提高练*的效率。

  (1)每一段教学都安排对口令,不但动口说,还动手摆。第31页第2题边说边摆学具,从两人摆的花片可以检验是不是说对了。第34页第3题边说边摆数字卡片,通过看卡片上的数检查说对没有。

  教材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练*。如第38页第3题在8、9、10里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各种组成。第37页第3题在1~9这些数中,任选一个数说出它的好朋友。

  (2)设计猜一猜蚂蚁回家等游戏。如第38页第2题,一名学生预先想好一个数的组成,让同学猜他想的是什么。这样寓练*于游戏中,而且不需要任何学具,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第39页第5题的答案开放,4和3合成7、4和4合成8、4和5合成9、4和**成10,4号蚂蚁和3号、4号、5号、6号蚂蚁都可以住在一起。

  (3)给练*配上背景,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如第31页在汽车车厢上写4、5的组成,第33页在蟹螯和蟹壳上写6、7的组成,第36页在中国结上练8、9的组成,第39页在树叶上整理7、8、9、10的组成。

  分与合教案 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2~33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分与合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观察两部分合起来是几个,认识掌握数的组成,为10以内数的加和减打好基础。教材分2~5的分与合、6~9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三段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分与合三段内容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9的分与合恰好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并从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中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总结出7的组成。而8、9的组成则放在了想想做做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进一步体会分与合。此外,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对口令等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教学难点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 意识

  3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

  [评:由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气球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把三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找到每种分法有几种说法,都是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学生自主学*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在自我尝试中主动 学*]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

  提问:茄子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 有几种分法 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 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 格里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评:7的分与合的教学,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指名板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同时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的结果。]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 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 一连

  2 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 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 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

  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 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 你吃

  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

  [评:想想做做中的题是6、7分与合的巩固练*,教师把这些题以活动、游戏的形成呈现,如对口令、吃螃蟹,进一步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兴趣,特别是对口令,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教师板书课题:6、7的分与合

  五、激励评价,猜数下课

  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

  [总评]

  6、7的分与合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用学生喜爱的小气球创设情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出6的组成。7的分与合放在试一试中作为练*的形式出现,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合作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分与合教案 7

  【教学目标】

  1.学会2-4的分与合,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重、难点)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有条理地思考。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师说生做:请第3组的7个同学举手,请第7个同学站起来。

  2.师:这些同学做的非常好,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 (学生热烈鼓掌)

  3.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我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师生一起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集体模仿)

  4.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也经常会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

  二、探究展开

  1.师:(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生:4个。)

  2.合作学*:你能把自己竖着的4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同桌学生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画出手势图)

  师: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没有)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教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

  3.指导学生读4的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4.师: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东西来说一说4的分与合吗?

  生:教室里有4张名人画像,一边两张,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

  (教师打开教室里4台电扇中1台的开关。)生: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也可以说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

  三、拓展应用

  1.4朵花是怎样分的,请你读一读。

  2.合作学*:同桌的同学一起拿出3支铅笔,看看可以怎样分与合。全班集体汇报交流,师板书。

  3.2可以怎样分?指名说一说,师板书,生读一读。

  4.独立完成“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分与合教案 8

  【教学目标】

  1.学会2-4的分与合,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重、难点)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有条理地思考。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师说生做:请第3组的7个同学举手,请第7个同学站起来。

  2.师:这些同学做的非常好,让我们用掌声对他们表示鼓励。 (学生热烈鼓掌)

  3.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我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师生一起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集体模仿)

  4.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也经常会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

  二、探究展开

  1.师:(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生:4个。)

  2.合作学*:你能把自己竖着的4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同桌学生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教师画出手势图)

  师: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没有)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教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

  3.指导学生读4的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4.师: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东西来说一说4的分与合吗?

  生:教室里有4张名人画像,一边两张,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

  (教师打开教室里4台电扇中1台的开关。)生: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也可以说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

  三、拓展应用

  1.4朵花是怎样分的,请你读一读。

  2.合作学*:同桌的同学一起拿出3支铅笔,看看可以怎样分与合。全班集体汇报交流,师板书。

  3.2可以怎样分?指名说一说,师板书,生读一读。

  4.独立完成“做一做”,同桌互相检查。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分与合教案 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 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

  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为下面 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谈话:我们来看看羊博士是怎么涂的?(多媒体显示结果)请五位小朋友说出不同的分法。

  10 10 10

  ∕ \ ∕ \ ∕ \

  □ □ □ □ □ □

  10 10

  ∕ \ ∕ \

  □ □ □ □

  看到10的这五种分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10的分与合”。 (板书课题)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进步,天天向上。

  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3和(7)合起来是10;

  6和( )合起来是10;

  5和( )合起来是10;

  9和( )合起来是10。

  2.打扑克牌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出牌,一个出,一个对,可以把“A”看成1,两张牌上的数要合成10。

  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合作示范,再让同桌小朋友合作玩牌, (1)左边小朋友从1~9依次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 10,结束后对调进行;(2)左边小朋友任意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

  [评析:让学生在游戏中练*,给了学生又一次合作的机会。结束后对调练*,加快了同桌小朋友之间对牌的准确性与反应速度,有很强的挑战性。]

  让小朋友说一说感受。

  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课本 35页“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这辆火车是留给小朋友去北京看长城的,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

  做个大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5和5合起来是10。………………………( )

  (2)10可以分成9和1。………………………( )

  (3)10可以分成1和0。………………………( )

  (4)10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起来是10。…( )

  4.手指游戏。要求学生出的手指数要和老师出的手指数合成10,先师生对出,再学生之间自由练*。

  派兵谴将:(把合起来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5.说数抢答。讲清游戏规则:四人一组,每人任意说数,其余三人抢答,并与其合成10,一组结束后对调进行。

  竞技广场:(老师说数,小朋友抢答出一个数与其合成10)

  1—( ) 3—( ) 5—( ) 7—( ) 9—( )

  2—( ) 4—( ) 6—( ) 8—( ) ( )—7

  ( )—5 ( )—4 ( )—8 ( )—1 ( )—3

  [评析:练*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几轮分层次练*下来,来到“竞技广场”,学生的计算速度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既注重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

  6.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你该知道我的10个宝宝怎样分成两部分了吧,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们果园玩,小朋友们,再见。”

  四、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同桌小朋友相互讨论,最后集体交流。

  [总评:本节课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资料和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体验。在学生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了合作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初步的数学意识。]

  分与合教案 10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还记得玉米老师吗?今天玉米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帮忙。

  (出示盘和桃子)玉米老师想把这4个桃分在两个盘子里。你能分吗?

  二、探索新知

  1、4的分解与合成。

  (1)指名分一分。

  根据学生的叙述将桃子装到盘子里。

  (2)引导归纳:

  我们一共分了几个桃子?4个板书:4

  指着第一种分法:第一盘1个,第二盘3个,也就是把4分成了哪两个数?

  把4分成了1和3

  把4分成1和3,可以这样写:4、1、3

  第二种分法把4分成了几和几?数一数,说一说

  把4分成2和2,可以怎样写 4、2、2

  引导学生读一读:4可以分成2和2

  第三种分法呢?板书 4、3、1

  引导学生读一读:4可以分成3和1.

  观察比较:第二个小朋友把4分成了1和3,第三个小朋友把4分成了3和1。

  他们分成的两个数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两个数的位置)所以(指着两个分解的式子)这两种分法是同一种,我们用虚线框将后面这个式子框起来,表示和它前面的分法是同一种分法。“4”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两种)

  让学生将4的分解完整地说一说。

  (3)我们把4分成了两个数,反过来,哪两个数可以合成4?

  你是怎么知道的?

  把分解式从上往下看是分成,从下往上看是合成。把分成和合成一起读一读。

  2、5的分与合。

  5可以分成哪两个数?让学生拿出准备的圆片,在桌面上分一分,边分边说:5可以分成4和1……

  指名说说怎样分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法进行板书。

  学生读一读

  哪两个数可以合成5?

  说一说,再读一读。

  3、2和3的分与合。

  学生独立分一分,说一说,板书。

  小结:我们认识了哪些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你学会了吗?试一试,让学生完成第34页“试一试”以及第35页“想想做做”第1题方框的填写。

  一、自主练*

  1、 想想做做2

  (1) 师生互动

  做游戏:老师先拿出几个圆片,小朋友再拿出圆片,你们拿的个数和老师拿的'个数合起来是3.

  并把过程说一说:3可以分成……几和几合成3.

  用同样的形式练*4、5的分与合。

  (2) 同桌游戏

  2、 想想做做3

  仔细看图,你能看懂题目的要求吗?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再指名说一说。

  教师将题目要求完整地叙述一遍。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 想想做做4

  观察第一排都画了些什么图形?分别是多少个?先画了几个小正方形?又画了几个长方形?然后又画了几个小正方形?然后呢?连起来说说:2个小正方形、1个长方形 、2个小正方形、1个长方形,你能接着说下去?

  学生独立画,集体订正。

  学生完成第二、第三组,集体订正。

  4、 书写练*。

  展示优秀作业。

  二、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能背出它们的分与合吗?试一试


10的分与合教学反思范文10份(扩展6)

——《分与合》教学反思优选【5】篇

  《分与合》教学反思 1

  因为在学*这节课之前已经学*过两个课时的分与合了,所以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节课开始检查一下大家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示6、7的分与合,同时也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在复*的基础上,一起探究8的分与合。首先,拿出准备好的8个小圆片,按要求分一分,感受有序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感知数学活动。在学生边分边说的同时,记下分的结果,并及时强调,当8的分法结束以后,带领大家齐读一遍,以加强记忆。当探究完8的分与合后,让学生自主做一下想想做做数的分与合,巩固知识。接着启发学生9的分与合该如何思考,当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拿出准备好的9根小棒,请同学按照要求分一分,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进一步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完成学*任务。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所有知识。本节课遗憾的是:学生之前是运用联想的方法,从5可以分成2和3,联想到5还可以分成3和2,现在运用按照次序的方法,有个别同学转不过来思维,容易做错;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调控他们;学生太小,语速稍快,他们可能有时没反应过来;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而不只是一小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思考,多钻研,有所进步,让学生爱上数学。

  《分与合》教学反思 2

  因为在学*这节课之前已经学*过两个课时的分与合了,所以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数学活动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因此本节课开始检查一下大家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示6、7的分与合,同时也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在复*的基础上,一起探究8的分与合。首先,拿出准备好的8个小圆片,请学生上来按要求分一分,感受有序的思想,同时让学生在操作中去感知数学活动。在学生边分边说的同时,记下分的结果,并及时强调,当8的分法结束以后,带领大家齐读一遍,以加强记忆。当探究完8的分与合后顺势启发学生9的分与合该如何思考,当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拿出准备好的9根小棒,请同学按照要求分一分,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进一步调动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完成学*任务。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所有知识。

  本节课遗憾的是:巩固练*题太少了,可能新知没能得到及时的强化;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能很好地调控他们;学生太小,语速稍快,他们可能有时没反应过来;应该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而不只是一小部分。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思考,多钻研,有所进步,让学生爱上数学。

  《分与合》教学反思 3

  今天,我和小朋友们共同学*了6、7的分与合。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了2-5各数的分与合,学生对于学*2-5分与合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学*经验,因此我在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学*经验,自主探索。在教学的时候,出示气球的图片以后,在提出“用两只手拿6个汽球,可以怎样拿”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学具代替摆一摆,并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在交流的时候,我一直试图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例如,当学生说出“一只手里拿着5个汽球,另一只手里拿着1个汽球”,并表示出“6可以分成5和1”时,我及时提问:“还能想到什么呢?”启发学生由6分成5和1推想出6分成1和5。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根据填好的结果说一说,从而完整地掌握6的分与合。教学

  完6的分与合后,在学*7的分与合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并完成书本上的填空,然后再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学*内容了。

  本节课不足:在教学7的分与合时,我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并填空,我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学生做题的速度很快,做好了就无所事事,因此在那边乱说话,而一小部分学*困难的学生解决不出来,就不做了,在那边发呆。教师没有引导

  好。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好生的作用:培养好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让每个同学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以保证做到“事半功倍”。

  《分与合》教学反思 4

  本节课我是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问学生:对一个人表示热烈欢迎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很快就有学生回答了,可是他的回答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你猜那位学生怎么回答的?他尽然回答,我会把身体坐正。哎!真的不知他怎么想的。通过我的再三引导和手上的动作,学生最终回答出拍手。从而开始了本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为学生创设猴妈妈带着小猴摘桃子的情景,增添了学*数学的趣味性。根据教材特点,以分桃子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一分自己的4个手指,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体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讲解,利用迁移能力探索学*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采用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同桌合作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虽然刚刚上学的一年级孩子还不太会合作学*,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的效果,学生交流的不够。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

  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分与合连着说。在课堂上,学生说的都比较好。总之,这节课整体把握还是可以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本节课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学生合作的机会不是很多、游戏的设置也较少。

  《分与合》教学反思 5

  《6和7的分与合》教学反思上6和7的分与合,104完成作业本先让孩子根据学过的知识来说一说6和7的组成,6可以分成1和5,7可以分成2和5,学生都可以说出来,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有序的说出数的组成。孩子先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说出来,然后引导孩子发现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4和2之间的关系,就是换了一下位置,接着总结出一共就3种分法,其他的方法只是换了一下位置,分出来的还是1和5 。引导学生说一说6由几和几组成,并写出6的组成。接着两个同学一组进行拍手游戏巩固6的组成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6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7的组成”时,我又以动手实践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学生都爱动手,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我采取“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边摆边写出7的组成。并通过对口令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7的组成的认识,为学*得数是7的加法做好铺垫。7的组成我让学生先写出3种分法,然后再根据换一下位置又是另一种分法的思路来说出其他分法,强化学生的这种思路,对以后8,9,10的组成有很大帮助。潜移默化的传递类推思想和有序思考的思想。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作为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如:在复*6、7的组成时,进行"夺红旗"比赛,先把学生分成两组,比赛写6、7的组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引起学*的积极性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