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教学反思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一内容的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学*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灵活运用教材,加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我没有运用教材的例题,而是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声音效果展示了一棵松树从小树苗长成大松树的过程,让学生观察数据1.05、10.5、105中小数点的变化和数的大小变化,初步直观感知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为下面的学*提供了基础。

  2、扶放有度,巧妙*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活动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展开。因此本课教学的全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

  3、 体现规律形成的过程性。

  概念教学应遵循感知-概括-理解-运用-系统化的逻辑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分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识结构,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训练能力。通过计算器探索,提出假设,具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可以充分激起学生参与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在研究规律,而不是在做一些机械的运算。数学规律必须经得起反复的推敲,只适合个别现象的规律不是规律,因此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据加以验证,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善于表达的能力,体现了讲一点而学很多的策略

  4、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也注意坡度,有条理、有层次地按照“巩固-变式-发展”的坡度进行有效的练*,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广泛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5、注重课堂的延续性。

  本节课我始终关注学生的问题提出及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具有一种数学的眼光。课始时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最后结束时,通过小数点的提问:“你们还想了解我的什么知识?”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

  不足之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2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

  新课程强调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价值的数学,不仅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学*的乐趣。因此在巩固练*这个环节的安排上,我本着主要是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这一主线,通过算动物火车上的算式,小鬼当家,比眼力,改价格标牌,帮助小猫过河,和拖一拖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成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在快乐中解决问题。当然这快乐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本身解决问题的快乐,也是我尊重每一位学生允许他们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自由的快乐。课堂上我允许学生广开言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不强迫学生去认同。我善意的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放飞孩子们的心灵。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力量,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3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课中,我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通过问题——操作——发现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过程,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找到了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解决办法,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注重知识对比,让学生感知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小数点移动能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而前面学*的小数的性质则是在小数的不可末尾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对比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注重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抽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型,再放手让学生探索,使学生对规律理解更深刻。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科学

  体育

  品德与社会

  音乐

  信息技术

  最新文章

  缅怀革命先烈 做感恩少年

  多举措育人 创健康和谐校园

  我校教研活动如火如荼

  五(7)班——举行“珍爱绿色 保护家园”

  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再上新台阶

  让成长不烦恼

  四(7)班——放飞希望 播种梦想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 护航生命健

  春季开学工作小记

  五(6)班“我让妈妈露笑脸”活动成果展示

  热门文章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秋各班总分前10名名单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实验小学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各班前10名单

  20xx年秋“读书之星”名单

  我校120名同学荣获湖北省第十六届中小学

  建始县实验小学20xx年庆“六。一”现场书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1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的变化》是本单元比较重要的一课,对于这节课我很重视,精心设计,用心揣摩,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一、努力之处

  1.故事激趣,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关孙悟空金箍棒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话说孙悟空和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个妖精,孙悟空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0.009米的金箍棒说:“变”接着一吹,变成了0.09米.还不够长呢?孙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妖精更是觉得挺奇怪,只听悟空一声大喊:“看棒”妖精应声到下。原来金箍棒倾刻间变成了9米长,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通过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情节,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新知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当出现下面数据变化后,我将这些数据书写在黑板上:0.009米---0.09米---0.9米---9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研究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移动了,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规律,学生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验证: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验证得出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讨论。然后我再进行了有条理的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右移是扩大。

  (1)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倍;

  (2)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倍;

  (3)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左移是扩小。

  (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分之一;

  (2)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分之一;

  (3)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0分之一;

  虽然这个板书用时较长,但是我仍然进行了完整的板书,我想只有这样,才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在发现小数点向左和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和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深化规律的认识。

  3.动画演示,直观形象

  我精心制作了动画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有效地突破了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难度,这样就使一个真正动的的小数点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努力之处

  1.书写训练有些弱化。

  我关注让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听得质量比较高,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今后注意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听进去,说透彻,写正确。

  2.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本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的表现比我设想的要好,如果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多些鼓励的话语,那整节课就生动丰富多了。

  每一次的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希望自己的教学艺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2

  本课的内容和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安排大致相同,学生因为有前面学*的经验,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比较好的。由于本课知识是学生学*小数除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在口算教学上花费较大的功夫,事实上小数除法的口算一直就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移动小数点时遇到数位不够需要添0的情况也做了强调。我发现不少的学生对于规律记得很熟,但在具体运用上却不够熟练,尤其是对一些变式练*,反应比较慢,出现错误比较多。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在讲授这堂课时,我设计了“复*-探索新知-应用”三个教学环节,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用这个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观察、比较、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实现了复*的有效性

  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口算有效激活了这一已有经验,为新规律的发现和概括提供了参照。根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小数大小的变化推理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的变化情况,引发了学生对新知的设想,获得了初步的感知。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三、科学探索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在小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小数点向左移动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本课的学*,在探索规律时,学生经历了在具体的数例中观察-拓展性猜测-举例验证的科学求真过程,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满足了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与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因此学*积极性特别高。

  四、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比较透彻

  1、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的规律,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概括能力。

  2、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及时帮助学生区分小数点向右移动规律与向左移动规律,在辨析中深化了对两种规律的理解,发展了思维的深刻性

  3、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规律,打破了思维的定势,使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4、学生获得了独立发言的机会,全体学生参与了“验证”的过程,不存在提问集中的现象,基本践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当然,成功与失败同在,开心与遗憾兼有。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反思3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的变化》是本单元比较重要的一课,对于这节课我很重视,精心设计,用心揣摩,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一、优秀之处

  1.故事激趣,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关孙悟空金箍棒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话说孙悟空和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个妖精,孙悟空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0.009米的金箍棒说:“变”接着一吹,变成了0.09米.还不够长呢?孙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妖精更是觉得挺奇怪,只听悟空一声大喊:“看棒”妖精应声到下。原来金箍棒倾刻间变成了9米长,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通过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情节,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新知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当出现下面数据变化后,我将这些数据书写在黑板上:0.009米---0.09米---0.9米---9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研究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移动了,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规律,学生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验证: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验证得出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讨论。然后我再进行了有条理的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右移是扩大。

  (1)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倍;

  (2)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倍;

  (3)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左移是扩小。

  (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分之一;

  (2)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分之一;

  (3)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0分之一;

  虽然这个板书用时较长,但是我仍然进行了完整的板书,我想只有这样,才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在发现小数点向左和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和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深化规律的认识。

  3.动画演示,直观形象

  我精心制作了动画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有效地突破了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难度,这样就使一个真正动的的小数点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二、不足之处

  1.书写训练有些弱化。

  我关注让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听得质量比较高,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今后注意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听进去,说透彻,写正确。

  2.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本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的表现比我设想的要好,如果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多些鼓励的话语,那整节课就生动丰富多了。

  每一次的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希望自己的教学艺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2)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1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时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有难度,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的处理掌握不好。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能按自己预定的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课一开始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导入,使这淘气的小数点活动起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观察小数点的变化和金箍棒的长短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学生马上可以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金箍棒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学生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的经验,我就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然后把猜的结果写下来,再用验证。通过指导看书掌握规律中的一一对应以及省略号的作用。同时课堂首尾呼应,使学生真正明白小数点的移动原来是这个小数乘或除以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较少,希望在以后教学中能注意存在的问题,改正缺点。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2

  本课的内容和前面小数点向右移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安排大致相同,学生因为有前面学*的经验,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是比较好的。由于本课知识是学生学*小数除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在口算教学上花费较大的功夫,事实上小数除法的口算一直就是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在移动小数点时遇到数位不够需要添0的情况也做了强调。我发现不少的学生对于规律记得很熟,但在具体运用上却不够熟练,尤其是对一些变式练*,反应比较慢,出现错误比较多。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学反思

  在讲授这堂课时,我设计了“复*-探索新知-应用”三个教学环节,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用这个数学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观察、比较、验证、概括等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获得成功体验。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实现了复*的有效性

  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口算有效激活了这一已有经验,为新规律的发现和概括提供了参照。根据小数点向右移动后小数大小的变化推理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的变化情况,引发了学生对新知的设想,获得了初步的感知。

  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

  三、科学探索规律,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

  在小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这一特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时机,让学生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小数点向左移动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是本课的学*,在探索规律时,学生经历了在具体的数例中观察-拓展性猜测-举例验证的科学求真过程,实现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满足了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与探索者”的心理需要,因此学*积极性特别高。

  四、对数学规律的认识比较透彻

  1、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的规律,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概括能力。

  2、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小数除以10、100、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及时帮助学生区分小数点向右移动规律与向左移动规律,在辨析中深化了对两种规律的理解,发展了思维的深刻性

  3、引导学生逆向思考规律,打破了思维的定势,使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4、学生获得了独立发言的机会,全体学生参与了“验证”的过程,不存在提问集中的现象,基本践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

  当然,成功与失败同在,开心与遗憾兼有。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3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课中,我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通过问题——操作——发现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过程,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找到了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解决办法,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注重知识对比,让学生感知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小数点移动能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而前面学*的小数的性质则是在小数的不可末尾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对比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注重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抽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型,再放手让学生探索,使学生对规律理解更深刻。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科学

  体育

  品德与社会

  音乐

  信息技术

  最新文章

  缅怀革命先烈 做感恩少年

  多举措育人 创健康和谐校园

  我校教研活动如火如荼

  五(7)班——举行“珍爱绿色 保护家园”

  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再上新台阶

  让成长不烦恼

  四(7)班——放飞希望 播种梦想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 护航生命健

  春季开学工作小记

  五(6)班“我让妈妈露笑脸”活动成果展示

  热门文章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秋各班总分前10名名单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实验小学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各班前10名单

  20xx年秋“读书之星”名单

  我校120名同学荣获湖北省第十六届中小学

  建始县实验小学20xx年庆“六。一”现场书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3)

——小数点的故事 (菁华5篇)

小数点的故事1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费拉迪米尔·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完成了任务,胜利返航。此刻,全国的电视观众都在收看宇宙飞船的返航实况。但当飞船回到大气层后,准备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也打不开降落伞了。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救助措施帮忙排除故障,都无济于事,经研究决定将实况向全国公民公布。当时播音员以沉重的语调宣布,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由于无法排除障碍,不能减速,两小时后将在着陆基地附*坠毁,我们将目睹民族英雄科马洛夫殉难。在人生的最后两小时,科马洛夫没有沉浸悲伤和绝望中,而是十分从容地用了大部分时间向上级汇报工作,然后再向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作最后的诀别。

  他对泣不成声的12岁的女儿说:“爸爸就要走了,告诉爸爸你长大了干什么?”

  “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

  “你真好!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时,认真对待每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联盟一号这天发生的一切,就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这场杯具,也能够叫做‘对一个小数点的疏忽’。同学们,记住它吧!”

  7分钟后,轰隆——一声爆炸,整个苏联一片寂静,人们纷纷走向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默默地哀悼……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换成我们*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

小数点的故事2

  这学期,我结识了“可恶”的小数点。也许你会问:“它怎样让你感到可恶了”,唉,别提了,它可把我害惨了!因为我做题时它经常不老实,到处乱逛,我因此而闹了很多笑话,没少丢脸。这不,这回它又成了妈妈批评我的“材料”。

  这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一齐去菜市场买肉。妈妈要了1.6斤肉,然后对我说:“星星,你来算一下吧,一斤肉是7.5元,1.6斤肉一共要多少钱呢?”我睁大眼睛瞪着妈妈,心想:你可真行呀,哪壶不开提哪壶。可再瞪也没用,不仅仅“母命难违”,再说身旁买肉的好几个阿姨也正在那儿瞅着我呢。我心算了一会儿,说:“120元。”身旁的两个阿姨听了捂着嘴笑了,而那个卖肉的阿姨干脆大声笑起来,边笑边说:“小朋友,你可真大方呀,一斤多肉就给我一百多块钱。”仔细一想:阿,就应是12元,又是可恶的小数点在这关键时候捣乱,羞得我当时恨不得立马不见掉。

  回家的路上,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看,把小数点点错位的后果多严重阿!像这天买肉这件事,小数点点错位了,大不了我多给人家点儿钱。可假如你将来长大了,成了一位研究人员,一不留意,再把小数点点错位了,你的研究就会完全失败了,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阿!”

  唉!“可恶”的小数点,从此刻起我必须认真对待你这个调皮捣乱的小坏蛋,时刻盯着你,再不许你乱“串门”。我要提高警惕,让你成为我数学课上最亲密、最忠诚的小伙伴。

小数点的故事3

  我是一个快乐的小数点,小马虎是一个粗心的小朋友,这天,就是小马虎将我点错了位置的故事,小数点的故事作文。

  老师又布置了数学作业给小马虎,我连连几声叹气,自言自语:“这个小马虎呀,认真点好不好。”这个小马虎一听,更是屡教不改,一点一乘一点三居然等于十四点三,八十六点五乘零点一四等于一百二十一点一,天阿,八十六点五除以一个比一小的数,还等于一百二十一点一,一点一乘一点三也是一样,两个*似数为一还等于十四点三,这两个答案让我哭笑不得,为了纠正小马虎这个毛病,我也特意不改错的题。

  小马虎做完,交给了老师,得来的是老师的红红的大差,小马虎计算又计算,还没发现错误,最后小马虎说:“原先是你这个小数点呀,害得我得了两把大差呀。”小马虎急忙将小数点改了,交给了老师,老师又给了小马虎一个红、红的钩,小马虎高兴地跳了起来。

  此刻,我才明白自己在数学世界里有多少威力,我既能够将一个很大的数变得十分小,也能够将一个小数边得十分的大。

  看来小数在数学世界里有这么大的威力,一个小小的点,就能够让人类的`数学这么发达,我更是赞叹不已呢!

小数点的故事4

  大家好!我是你们生活中常用的小数点。在你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我的身影,比如超市、书本、价格等都有我……要是其他的数惹我生气了,那可就有*烦了!我会在它身体里活蹦乱跳,一会儿使它价格高升,一会儿价格直下,弄得它鸡犬不宁。

  有一些小朋友不明白如何灵巧的使用我,当要把我乘100时,就要好多好多算式。一搞不好,还算错了,其实乘100倍时只要把我向右移两位就行了;10倍向右移一位;1000倍向右移三位……如果要除10倍向左移一位,100倍向左移两位,1000倍就向前移三位……这样就既简便又好算,也不会错了。

  大家明白我的用处了吧!小数点的故事

小数点的故事5

  动物王国要举行一场运动会,需要大家踊跃参加,小狮子、小兔子、小蜗牛都报名参加长跑比赛。比赛开始了,一声枪响,小狮子便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小兔子紧随其后,只有小蜗牛慢吞吞的一步一步爬。小狮子获得了第一名,小兔子第二名,半天过去了,小蜗牛最后冲过了终点,累得满头大汗。当大家一齐看成绩牌的时候,小狮子一看到成绩上的小黑点,以为成绩牌脏了,上去一下子就把它抠了下来,这下大家傻眼了,成绩牌立刻转成了小兔子第一名,小蜗牛第二名,小狮子第三名。

  大家都不明白怎样回事,只好请来了动物王国的数字医生—小猴子灵灵,小猴子看了看成绩牌,在狮子成绩中间点了一个点,立刻成绩牌转成了小狮子第一名,小蜗牛第三名。之后灵灵给大家讲了小数点的作用:“当小数点向左移一位,这个数缩小10倍,左移二位,缩小100倍,左移三位,缩小1000倍。右移一位,这个数扩大10倍,右移二位,扩大100倍,右移三位,扩大1000倍。”听了灵灵讲的知识,大家懂得了小数点的作用,也明白了小数点的重要性,以后大家再也不会小瞧小数点了。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4)

——小数点的由来作文 (菁华5篇)

小数点的由来作文1

  数学竞赛刚结束,同学们都私下算定了:第一名一定是我们班的杨武侠。我呢,更是这种意见的坚决支持者。为此,我还和那些故意和我闹别扭的同学打了赌:如果第一名不是杨武侠,我情愿为全班同学唱支歌。

  可万万没想到,她竟然……

  当时,我们都不相信,直到老师把卷子发下来以后,大家才明白了:原来她试卷上有一道题,演算的步骤全对,只是后面的答数少了代个小数点。本来应该是12.5,她却写成了125。

  我感到有点奇怪:不会吧,武侠学*从来一丝不苟,难道说她考前就知道我要和别人打赌,存心让我在同学面前出丑吗?不会,不会。

  我非要弄个明白不可。一放学,我就缠着她。经过多次追问,她才勉强回答,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为她保密。原来,在考试时,这个小数点她没忘记写上,只是因为她用的那张考试纸特别涸水,墨水着纸后向周围散开,使原来的小数点模糊不清,成了125。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不禁喜笑颜开,高兴地拉着她的手说:“哎呀,我就说你是第一名嘛,还是我猜得对!走,咱们找老师说说去!”杨武侠却把我拽住了:“不,这不能怪老师!”

  “傻,那怪你!就是因为那张倒霉的纸,你才没成第一名,可你现在却……”我焦急地说。

  杨武侠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说:“起码说明我不够认真,做完没有仔细检查。”

  “什么?”我实在难以理解,“这100分第一名明明是你的,我唱支歌倒是小事,难道你不爱第一名吗?”

  杨武侠眨着眼睛,挺认真地说:“我喜欢的不是表面的第一名,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第一名!”

  “表面的第一名,实实在在的第一名!”我反复地小声重复着这句话。

  啊!对了,对了,我明白了,她这样做正是对自己严格要求啊!

  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只好积极准备,为同学们唱一支最好听的歌了。

小数点的由来作文2

  啊!你看啊,是9735.66元,你可自己看好了啊!等到明天我统一给你这些压岁钱。小主人的妈妈对小主人说道。只见小主人一声欢呼,说话间,就带着这张纸回到桌子旁写作业了。这时,小主人的妈妈来到了我的身边,对我说:小数点啊!不是我舍不得把这些压岁钱给孩子,只是她还小,我得替她先保管着,以后长大了再给她。今天晚上你悄悄地去小主人的那张纸上,一直往前爬,只在前面留一个数就可以了。可要是小主人发现了怎么办?我又问妈妈,可妈妈却说按照她说的去办就行了。

  这时,妈妈把我带到了小主人的房间,这个时候,时钟已经敲了十二下了,也就代表现在已经12点了。小主人的妈妈最后交代了我几句:小数点,你必须在早上6:00前爬到第1个数那里啊!听见没?小主人的妈妈说完,就走出了小主人的房间。

  我患有夜盲症,一到晚上就不知道方向。我的左手边是5,右手边是6,我就在想:我觉得应该是大的数这边吧!因为这边大点,好的,现在我就可以开始爬了。我面前的这个数字6,对于我而言,就如一座巨大的山一般,仿佛一个巨人站在我面前一样。嘿咻!嘿咻!我努力地向前爬。终于,我爬过了一个数字。现在,我开始爬另一座大山了,爬呀!爬呀!我边爬边喘气儿,我看到了墙上的时钟,嘿!我的天哪!已经5:30了。也就是说我只剩半个小时了,我不断地鼓励自己,终于,我爬完了,刚好六点整。

  叮铃铃!小主人的闹钟响了起来,小主人刚起床,就走了过来拿起这张纸去找妈妈。小主人刷好牙、洗好脸,戴上眼镜以后,看了看这张纸,惊奇地发现,睡觉前,数字是9735·66元,起床再来看时,数字变成了973566元。小主人拍了自己一巴掌,发现不是在做梦,小主人高兴得手舞足蹈。这时,我才发现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我爬错方向了。这会儿,妈妈走了过来,脸都铁青了,可只给了小主人970元的压岁钱,小主人见妈妈要发火了,拿了钱就跑了。

  后来,我被妈妈狠狠地骂了一顿,还被打了一顿,吃了个跳脚米线!哎!看来会走路的小数点也有不好之处啊!

小数点的由来作文3

  这几天,我们学*了小数。小数很有意思,在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因此,同学们非常喜欢小数。可是有些同学很粗心,总是把小数点“放”错位置。这不,今天又有一个同学“犯错”了,被数学老师“公布”了出来:他把80.1*方米写成了8.01*方米,结果答成了:王大伯家的面积是8.01*方米。读完全班哄堂大笑:“哈哈!这点大面积咋住人呀!”看,点错小数点虽然是个小错误,但却是个严重的错误结果。

  小数点在小数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就像是在整数和小数之间画了一道“分界线”。而这个数的大小就决定于小数点的位置。如果一个人借了别人5.00元钱,把借条粗心大意写成了50.00元的话,过一段时间,记不清了,那就要多还45元钱;发射导弹攻击敌人,本应该装填能飞1000.00千米的燃料,如果点错了小数点,变成100.00千米,就会炸到了自己国家,给自己造成严重的损失……看来小数点虽然很小,但却非常重要,一但弄错了便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从小数点中,我明白了做事、做题都必须严谨细心的道理。

小数点的由来作文4

  我在数学这个浩瀚的知识王国里是一个小不点,我的正规数学名叫“小数点”,说我是小不点,是因为我身材矮小――任何一支笔轻轻一点,就能把我写出来;地位低下――在1、2、3……等数字大哥的缝隙中生存,但我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哦,谁忽视了我,把我胡乱丢弃,谁就会吃大苦头了。

  记得有一个叫王小明的小朋友,一次独自外出买学*用的钢笔水,他就因为把我这个小不点给忽视了,把原来2。5元一瓶的钢笔水,看成了25元,结果一下子多付出22。5元,他自己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粗心,还和营业员阿姨争辩了起来,最后弄得无地自容。

  我还记得有一次,有一个叫李新怡的小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数学考试中,有几道计算题,因为有了我这个小不点的身影,把她弄得云里雾里的,一会儿把我放在这儿,一会儿又把我放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结果原本能考个优秀的成绩,最终因为我的搅局,只考了个良好,小姑娘回去伤心了好几天。

  听我讲了这两个故事,各位小朋友知道我的厉害了吧!你们可不能因为我小而瞧不起我哦,否则,无论在你们的学*、生活、购物上都会闹出笑话来。所以,一定要正视我的存在,把我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小数点的由来作文5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整数王国。国王是胖胖的“0”,司令是瘦瘦的“1”,丞相是矮矮的

  有一天,正是整数王国成立的第一亿九千八百六十万周年,举国上下无不欢喜。满朝的文武百官都来祝贺,一队是由司令“1”,带头的,1后面便是一个比一个高,望不到尽头,另一队是丞相“-1”后面便是一个比一个矮,也是望不到尽头。场面是相当的隆重,到处张灯结彩,敲锣打鼓。

  邻国的符号王国中的小数点知道了,便溜出自己的王国,趁整数王国士兵不注意悄悄地混进去。“啊!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果真十分热闹。”小数点一边点头一边赞叹道。小数点像皮球似的一滚,滚到了皇宫里。看见两排大臣在祝贺,自己也想**去,便大声说:“大王,我可不可以**去祝贺?”国王“0”听了,一边东张西望,一边对手下的人问:“刚才谁在说话?”这是恭恭敬敬的回答:“大王,是邻国的小数点。”小数点边跳边高呼:“是我!是我!我在这里!”“哦是小数点啊惊奇地说。“大王,可不可以给我让一个位子?”小数点哀求道。“不行,我们排位十分密,没有位子留给你想想说。“就一个位子,随便安一个位子。”小数点可怜地说。“不行,就是不行坚定地说。小数点发火了,像球一样撞向国王“0”。幸亏司令“1”及时拔出佩剑,挡住了小数点。吓了一身冷汗的国王“0”马上喝道:“谁捉住了小数点,我就封他为亲王,赏万两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想大山一样的8千万走了过去,小数点面临大地,从容不迫,躲过攻击,跳到8千万前一位,8千万立刻变成0.8,一下子缩小一亿倍,使众大臣大吃一惊。又连续几位有实力的大臣都败下阵来。大臣“8”捊了捊胡子,一本正经地对大王“0”说:“大王,面对小数点这种高手,我们不能硬打,只能智取!”国王“0”听了,连忙说:“对!好主意.”

  大臣“8”大踏步走向小数点面前,慢条斯理的说:“小数点,你除了只会缩小,什么也不会,真不厉害。”说着,并带着轻蔑的神情。小数点看大臣“8”瞧不起自己,就使用第二种绝招:跳到-56中间,-56变成使-56扩大10倍。做完这一切,小数点向大臣“8”瞪了一眼,哼了一声,说:“看到没有,我不是只有一种功夫心里暗想:小数点中了我的激将法了,哈!哈!然后紧接着说:“小数点,我们国家的人,都有三种绝技或三种以上,你才两种,真不厉害! ”小数点瞟了一眼,然后跺了一脚,蹦出一个同胞兄弟。恰好这是“9”要想国王“0”禀告一件是,小数点低声细语地说:“来得正是时候!”说完,自己蹦到9前一位,自己同胞兄弟跳到9上面,9就像着魔似的,一个变两个,两个变四个,结果越变越多,成了知识渊博的“7”大叫:“不好,是循环小数。”果然一直延伸到宫外,小数点一走开,9又恢复原样。这是,机智聪明的大臣“8”已知道了小数点所有的绝技。

  大臣“8”走到国王“0”面前,说:“大王,臣已经我国内谁能制服小数点。”国王“0”着急地问:“爱卿,快说!”大臣“8”不紧不慢地回答:“正是大王自己。”国王“0”生气地说:“我看不是我能制服他,倒是他只制服我! ”大臣“8”说:“大王请息怒,听我慢慢分析:小数点能把正数缩小,负数扩大,而大王你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把大王变成循环小数,也只是也是0,根本对大王无效。”国王“0”听了,便走到小数点面前,喊道:“小子,别那么猖狂,你的克星远在天边,进在眼前,快束手就擒!小数点连忙向“0”使用自己的绝技,都对“0”无效,可小数点已经黔驴技穷了。小数点刚想跑,就被“0”的圆环扣住,押入死牢。直到符号王国的国王等于号求情,才肯放出。

  庆祝大典依旧举行!


《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反思 (菁华3篇)(扩展5)

——《小数点搬家》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小数点搬家》教学反思1

  《小数点搬家》是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在教学课堂中,我就借助教材上《小数点搬家》中“山羊快餐店”的故事情境开始新知识的教授,我是想借助这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想想借助快餐价格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整节课从小数点右移到左移,再到练*,每个环节都与山羊快餐店有联系。接下来,为了使学生的讨论更有针对性,我先让学生找出3元、0。3元、0。03元之间的倍数关系,再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小数点怎样移动?移动后原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去思考并进行讨论。在学生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时,我便趁热打铁地引出疑问:要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一堂数学课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我们的责任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从课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来分析,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掌握不是非常到位,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一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两倍。出现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对于概念没有理解十分透彻,我想是在课前复*导入的时候我做得不够好,基本上没有复*相关内容,才造成后面学生出现新知后感到突然,也造成个别学生掌握不是非常好。本课在新知的教授前,我觉得应该先复*一下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中的相邻的两个小数之间的进制也是十进制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有更深的认识。

《小数点搬家》教学反思2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数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借用小数点搬家这一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我一改计算教学的枯燥,从学生们喜欢的猜数游戏入手,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教材为主线,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半扶半放完成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2、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在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让他们大胆猜想向右移动原来的数会出现什么变化。然后放手让学生与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去探索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变化规律。

  3、巧设了题材,让数学到生活中去。对在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我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帮助。在个别学生说出规律后,我还让学生举例来说明,让结论变得有理有据,让全体学生有一个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曾一度出现了好多问题。首先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得比较拘谨,我想这与*日的训练及教师课上激励性的语言较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次,整个教学设计过多地关注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缺少书面练*。以上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改进的地方。

《小数点搬家》教学反思3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教学“小数点移动”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首先出示一组数据:9、0.9、0.09、0.009,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课本上“小数点搬家”这一情景比较好,只是书上的价格不符合实际,所以我做了一些改动,借助这个情景一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另外想借助快餐价格的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为了使学生的讨论有针对性,我先让学生找出400、40、4、0.4之间的倍数关系,再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小数点怎样移动?移动后原数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很多学生都能发现这个规律。

  本节课,我在授课的时候,不断地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这样想?加强这两个问题,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检查学*效果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10倍的结论掌握并不是非常到位,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一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两倍。出现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对于概念没有理解十分透彻,但造成这个原因我想是在课前复*导入的时候我做得不是非常好,我基本上没有扎实的复*相关的内容,才造成后面学生出现新知后感到突然,也造成个别学生掌握不是非常好。还有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少;在教学中我也会跟着学生的感觉走,容易把学生的话当自己的话。还有教材中说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这句话很拗口,如果说成缩小10倍可不可以呢?但愿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扬长补短。

《小数点搬家》教学反思4

  《小数点搬家》是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在教学课堂中,我就借助教材上《小数点搬家》中“山羊快餐店”的故事情境开始新知识的教授,我是想借助这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是想想借助快餐价格的变化,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整节课从小数点右移到左移,再到练*,每个环节都与山羊快餐店有联系。接下来,为了使学生的讨论更有针对性,我先让学生找出3元、0.3元、0.03元之间的倍数关系,再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小数点怎样移动?移动后原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去思考并进行讨论。在学生归纳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时,我便趁热打铁地引出疑问:要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一堂数学课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我们的责任应该是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从课后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来分析,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掌握不是非常到位,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一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两倍。出现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对于概念没有理解十分透彻,我想是在课前复*导入的时候我做得不够好,基本上没有复*相关内容,才造成后面学生出现新知后感到突然,也造成个别学生掌握不是非常好。本课在新知的教授前,我觉得应该先复*一下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中的相邻的两个小数之间的进制也是十进制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对小数点的移动规律有更深的认识。

《小数点搬家》教学反思5

  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数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借用小数点搬家这一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我一改计算教学的枯燥,从学生们喜欢的猜数游戏入手,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教材为主线,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半扶半放完成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0。

  2、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在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让他们大胆猜想向右移动原来的数会出现什么变化。然后放手让学生与小组内的同学合作去探索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变化规律。

  3、巧设了题材,让数学到生活中去。对在探索中有困难的学生,我给予适当的点拨与帮助。在个别学生说出规律后,我还让学生举例来说明,让结论变得有理有据,让全体学生有一个认识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只是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曾一度出现了好多问题。首先课堂上孩子们表现得比较拘谨,我想这与*日的训练及教师课上激励性的语言较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其次,整个教学设计过多地关注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缺少书面练*。以上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改进的地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