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社会,小班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1

  一、活动意图:

  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第一次离开父母,面对众多陌生面孔过集体生活,由于不适,常出现焦虑、哭闹等现象。这一时期,孩子们最依赖的是老师,总喜欢把老师抱得紧紧的,但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总是小心翼翼,关系很陌生。为了增进幼儿间、师幼间的情感,使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我以“抱一抱”为切入点,将幼儿喜爱的《天线宝宝》做为导线,设计了本活动。

  二、活动目的:

  1、感受游戏的快乐,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2、喜欢天线宝宝,愿意模仿天线宝宝与人交往的动作。

  3、能将爱亲人的情感拓展到爱同伴、爱老师。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都看过《天线宝宝》

  2、物质材料:家长与幼儿拥抱的照片、《天线宝宝》影碟中截取的片段、音乐《宝贝抱一抱》。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天线宝宝玩具,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观看天线宝宝片段,启发幼儿模仿天线宝宝交往的动作。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与家人拥抱的照片。

  4、引导幼儿给老师们说照片。

  5、创设温馨、和谐的音乐氛围,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老师拥抱。

  五、活动延伸:

  在每日早接待、离园间,师幼间以相互拥抱来问好和告别,进一步增进师幼间、幼儿间的情感。

  六、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EQ的观念正在被广泛的传播和接受。EQ的全称是“情绪智商”或“情感智能”。它体现了一种心灵的力量,是一种为人的涵养和做人的道理。许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有情绪智力(情绪商)和其他因素决定。由此可见,培养人要从情感教育入手,于是在此次活动的设计上,我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各个教育环节,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开展活动。

  一、良好的教研环境,促进观念向行为的转变。

  “尊重幼儿,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要真正地把观念渗透到教学中,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仅仅需要老师自己的努力,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在此次活动之前,我园就开展了社会领域教学观摩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互帮互学,全园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首先我们各年龄组分别进行每人一课的教学观摩活动,老师们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积极地探讨,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我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要注意层层递进的建议,我对活动进行了修改。在第二次活动中,我园又从各年龄组推选活动进行全园集中观摩研讨,老师们又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想法。在大家的帮助下,促使我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化为教育行为,使我受益非浅。

  二、创设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双环境

  人的交往是一种情感交往、情感互动,个体是通过不断调控自己的情感反应来影响、感染他人的,因此幼儿学*表达情感不同于认知教育,它更多地强调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和展现,因此需要我们更多的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和讲究整个教育方式的自然性。让孩子在各种环境和活动中学会观察、体验、感受他人与自己情感情绪,学*用较好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情感。对于幼儿来说,情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的主要方法,孩子的调控能力比较薄弱,所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天线宝宝是孩子们熟悉的动漫人物,小朋友们*常特别喜欢模仿他们的动作,于是我把天线宝宝作为线索进行导入,巧妙的截取天线宝宝影片片段,让天线宝宝的榜样作用影响所有的孩子,使孩子们能主动参与和体验。当孩子们看到天线宝宝拥抱时,心中的拥抱欲望被逐渐激发出来。在后来的拥抱同伴、拥抱老师的环节中,我又注意了音乐环境的创设,用《宝贝抱一抱》这首歌来配合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孩子们充分体验后,明白了当你喜欢别人时可以用拥抱的方式来表达。

  三、家园合作,让家长走进新课程。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同样重要,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情感上对于家长的依赖性很强,而家长与幼儿的交往是一对一的关系,更容易深入、全面地影响幼儿。所以,在此次活动中,我首先向家长说明活动意图,动员家长收集与孩子一起拍拥抱的照片,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收集了很多照片,也使每个孩子在与家人拥抱的情感体验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促使孩子们主动用简单的词句进行情感表达,孩子们的这种情感体验就是来自于家长、来自于这种亲情,是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分不开的。

  四、利用网络,促进教学。

  现在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对于现在年轻的家长更喜欢通过网络去了解和交流各种想法。于是在学期初的新生家长见面会上,我就与家长们互相留下了网上联系的方式,我们经常向家长介绍班级动态,就一些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其中很多家长谈到孩子的情商的教育,我本次活动的初衷也正是来源于家长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的教育要有教育性、有价值,教育内容就应贴*孩子的生活,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而且对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将教学视频上传到幼儿园的博客中与家长共同分享、交流,使我们的教学活动透明化,网络架起了家园互动的桥梁。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活动中自己对个别孩子的关注还不够,个别孩子的交往主动性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加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2

  活动目标:

  1、体会拥抱的感觉。

  2、知道拥抱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活动准备:

  故事:想要抱抱的小刺猬

  活动过程:

  一、玩“给我抱抱”的点名游戏。

  1、进行“给我抱抱”的点名游戏,点到名字跟教师抱一抱(如果幼儿不想抱抱,不能勉强)

  师:小2班的孩子们!蔡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真想抱抱你们.你们想抱抱我吗?来,某某某,我们抱一抱好吗?

  2、师生互相拥抱后,坐下来。

  请幼儿说说*常会跟谁抱抱,抱的时候需要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

  二、讲述故事,《想要抱抱的刺猬》

  结束后和幼儿讨论

  1、提问:

  --为什么没有人抱小刺猬呢?

  --如果别人都不抱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个什么好办法呢?

  --小刺猬想的什么好办法?有人要抱他吗?

  2、看图书

  提问:

  --结果会怎样呢?现在每个孩子都有一本书,你来找找答案!(引导幼儿按照页码,一页页翻看)

  --最后谁来抱他了?为什么它不怕刺痛呢?

  (小结:它们长着一样长、一样尖的刺,谁也刺不着谁。)

  三、经验迁移

  提问:

  --我们喜欢别人时,除了可以抱抱,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启发幼儿想出:亲一亲、碰一碰、拉拉手、笑一笑或说一句话)

  --我也有喜欢的小朋友,我要跟她/他亲一亲、碰一碰、拉拉手、笑一笑或说一句话。(老师示范,请一个幼儿一起做亲*的动作。)

  --现在你们也去找朋友,向他表达你的喜欢吧。

  专家点评:

  活动内容适合小班孩子的情感需要,活动目标能基本达到,孩子们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知道了拥抱,体验了拥抱的感觉,拉*了小班孩子之间的距离和亲*感。

  活动反思:

  抱一抱这个活动,让幼儿与老师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拉*,虽然开始时有的幼儿不愿意抱老师及同伴,但结束时,孩子们大都已不再排拆同伴们的拥抱,使彼些更亲*了。我觉得在开学初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能有效的转折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从而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来。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同伴,愿意主动和同伴抱一抱。

  2.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在韵律活动的帮助下,理解“抱一抱”的含义。

  3.感受与同伴拥抱时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快乐。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与老师抱抱,体验和老师抱抱的亲切感

  师:我想和你们抱一抱,你们愿意吗?(教师和小朋友拥抱)

  二、幼儿欣赏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师:小猪想和小动物抱抱,小动物抱他了吗?后来小猪和小动物抱抱之后有什么感觉啊?心情怎么样?

  三、幼儿互相抱一抱,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抱一抱的感觉

  1、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抱一抱

  2、师:你抱了小朋友,感觉怎么样?

  你喜欢谁?你想和谁抱一抱?

  四、韵律活动:抱一抱

  教师引导幼儿听碰一碰的音乐,启发幼儿找朋友抱一抱,并尝试改编歌曲

  如:将歌词碰一碰改为抱一抱等。

  活动反思:

  在这个社会活动中,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增进了与同伴间的感情。也通过接触活动体验到了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有些内向孩子通过这个活动也开心活泼了不少。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与老师拥抱,整个活动不仅孩子感受到了拥抱增进的亲切感,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喜爱。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4

  一、活动意图:

  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第一次离开父母,面对众多陌生面孔过集体生活,由于不适,常出现焦虑、哭闹等现象。这一时期,孩子们最依赖的是老师,总喜欢把老师抱得紧紧的,但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总是小心翼翼,关系很陌生。为了增进幼儿间、师幼间的情感,使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我以“抱一抱”为切入点,将幼儿喜爱的《天线宝宝》做为导线,设计了本活动。

  二、活动目的:

  1、感受游戏的快乐,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2、喜欢天线宝宝,愿意模仿天线宝宝与人交往的动作。

  3、能将爱亲人的情感拓展到爱同伴、爱老师。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都看过《天线宝宝》

  2、物质材料:家长与幼儿拥抱的照片、《天线宝宝》影碟中截取的片段、音乐《宝贝抱一抱》。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天线宝宝玩具,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观看天线宝宝片段,启发幼儿模仿天线宝宝交往的动作。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与家人拥抱的照片。

  4、引导幼儿给老师们说照片。

  5、创设温馨、和谐的音乐氛围,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老师拥抱。

  五、活动延伸:

  在每日早接待、离园间,师幼间以相互拥抱来问好和告别,进一步增进师幼间、幼儿间的情感。

  六、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EQ的观念正在被广泛的传播和接受。EQ的全称是“情绪智商”或“情感智能”。它体现了一种心灵的力量,是一种为人的涵养和做人的道理。许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有情绪智力(情绪商)和其他因素决定。由此可见,培养人要从情感教育入手,于是在此次活动的设计上,我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各个教育环节,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开展活动。

  一、良好的教研环境,促进观念向行为的转变。

  “尊重幼儿,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要真正地把观念渗透到教学中,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仅仅需要老师自己的努力,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在此次活动之前,我园就开展了社会领域教学观摩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互帮互学,全园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首先我们各年龄组分别进行每人一课的教学观摩活动,老师们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积极地探讨,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我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要注意层层递进的建议,我对活动进行了修改。在第二次活动中,我园又从各年龄组推选活动进行全园集中观摩研讨,老师们又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想法。在大家的帮助下,促使我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化为教育行为,使我受益非浅。

  二、创设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双环境

  人的交往是一种情感交往、情感互动,个体是通过不断调控自己的情感反应来影响、感染他人的,因此幼儿学*表达情感不同于认知教育,它更多地强调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和展现,因此需要我们更多的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和讲究整个教育方式的自然性。让孩子在各种环境和活动中学会观察、体验、感受他人与自己情感情绪,学*用较好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情感。对于幼儿来说,情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的主要方法,孩子的调控能力比较薄弱,所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天线宝宝是孩子们熟悉的动漫人物,小朋友们*常特别喜欢模仿他们的动作,于是我把天线宝宝作为线索进行导入,巧妙的截取天线宝宝影片片段,让天线宝宝的榜样作用影响所有的孩子,使孩子们能主动参与和体验。当孩子们看到天线宝宝拥抱时,心中的拥抱欲望被逐渐激发出来。在后来的拥抱同伴、拥抱老师的环节中,我又注意了音乐环境的创设,用《宝贝抱一抱》这首歌来配合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孩子们充分体验后,明白了当你喜欢别人时可以用拥抱的方式来表达。

  三、家园合作,让家长走进新课程。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同样重要,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情感上对于家长的依赖性很强,而家长与幼儿的交往是一对一的关系,更容易深入、全面地影响幼儿。所以,在此次活动中,我首先向家长说明活动意图,动员家长收集与孩子一起拍拥抱的照片,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收集了很多照片,也使每个孩子在与家人拥抱的情感体验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促使孩子们主动用简单的词句进行情感表达,孩子们的这种情感体验就是来自于家长、来自于这种亲情,是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分不开的。

  四、利用网络,促进教学。

  现在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对于现在年轻的家长更喜欢通过网络去了解和交流各种想法。于是在学期初的新生家长见面会上,我就与家长们互相留下了网上联系的方式,我们经常向家长介绍班级动态,就一些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其中很多家长谈到孩子的情商的教育,我本次活动的初衷也正是来源于家长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的教育要有教育性、有价值,教育内容就应贴*孩子的生活,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而且对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将教学视频上传到幼儿园的博客中与家长共同分享、交流,使我们的教学活动透明化,网络架起了家园互动的桥梁。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活动中自己对个别孩子的关注还不够,个别孩子的交往主动性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加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5

  一、活动意图:

  小班幼儿入园初期,第一次离开父母,面对众多陌生面孔过集体生活,由于不适,常出现焦虑、哭闹等现象。这一时期,孩子们最依赖的是老师,总喜欢把老师抱得紧紧的,但孩子们之间的交往总是小心翼翼,关系很陌生。为了增进幼儿间、师幼间的情感,使幼儿适应集体生活,我以“抱一抱”为切入点,将幼儿喜爱的《天线宝宝》做为导线,设计了本活动。

  二、活动目的:

  1、感受游戏的快乐,有愉悦的情感体验。

  2、喜欢天线宝宝,愿意模仿天线宝宝与人交往的动作。

  3、能将爱亲人的情感拓展到爱同伴、爱老师。

  三、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都看过《天线宝宝》

  2、物质材料:家长与幼儿拥抱的照片、《天线宝宝》影碟中截取的片段、音乐《宝贝抱一抱》。

  四、活动过程:

  1、出示天线宝宝玩具,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2、观看天线宝宝片段,启发幼儿模仿天线宝宝交往的动作。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与家人拥抱的照片。

  4、引导幼儿给老师们说照片。

  5、创设温馨、和谐的音乐氛围,让幼儿自由地与同伴、老师拥抱。

  五、活动延伸:

  在每日早接待、离园间,师幼间以相互拥抱来问好和告别,进一步增进师幼间、幼儿间的情感。

  六、活动反思:

  随着社会的发展,EQ的观念正在被广泛的传播和接受。EQ的全称是“情绪智商”或“情感智能”。它体现了一种心灵的力量,是一种为人的涵养和做人的道理。许多研究都表明,一个人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智商只起到20%的作用,其余部分则有情绪智力(情绪商)和其他因素决定。由此可见,培养人要从情感教育入手,于是在此次活动的设计上,我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各个教育环节,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开展活动。

  一、良好的教研环境,促进观念向行为的转变。

  “尊重幼儿,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要真正地把观念渗透到教学中,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不仅仅需要老师自己的努力,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在此次活动之前,我园就开展了社会领域教学观摩活动,做到人人参与,互帮互学,全园上下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首先我们各年龄组分别进行每人一课的教学观摩活动,老师们对教学活动进行了积极地探讨,针对老师们提出的我在问题的设置上,还要注意层层递进的建议,我对活动进行了修改。在第二次活动中,我园又从各年龄组推选活动进行全园集中观摩研讨,老师们又从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想法。在大家的帮助下,促使我的教育观念逐渐转化为教育行为,使我受益非浅。

  二、创设适合幼儿主动发展的双环境

  人的交往是一种情感交往、情感互动,个体是通过不断调控自己的情感反应来影响、感染他人的,因此幼儿学*表达情感不同于认知教育,它更多地强调感受、感知、体验、理解和反应,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强调情感经验的积累和展现,因此需要我们更多的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和讲究整个教育方式的自然性。让孩子在各种环境和活动中学会观察、体验、感受他人与自己情感情绪,学*用较好的表达方式展现自己的情感。对于幼儿来说,情感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较难理解,模仿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学*的主要方法,孩子的调控能力比较薄弱,所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天线宝宝是孩子们熟悉的动漫人物,小朋友们*常特别喜欢模仿他们的动作,于是我把天线宝宝作为线索进行导入,巧妙的截取天线宝宝影片片段,让天线宝宝的榜样作用影响所有的孩子,使孩子们能主动参与和体验。当孩子们看到天线宝宝拥抱时,心中的拥抱欲望被逐渐激发出来。在后来的拥抱同伴、拥抱老师的环节中,我又注意了音乐环境的创设,用《宝贝抱一抱》这首歌来配合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营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孩子们充分体验后,明白了当你喜欢别人时可以用拥抱的方式来表达。

  三、家园合作,让家长走进新课程。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同样重要,尤其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情感上对于家长的依赖性很强,而家长与幼儿的交往是一对一的关系,更容易深入、全面地影响幼儿。所以,在此次活动中,我首先向家长说明活动意图,动员家长收集与孩子一起拍拥抱的照片,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收集了很多照片,也使每个孩子在与家人拥抱的情感体验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促使孩子们主动用简单的词句进行情感表达,孩子们的这种情感体验就是来自于家长、来自于这种亲情,是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分不开的。

  四、利用网络,促进教学。

  现在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成为许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尤其对于现在年轻的家长更喜欢通过网络去了解和交流各种想法。于是在学期初的新生家长见面会上,我就与家长们互相留下了网上联系的方式,我们经常向家长介绍班级动态,就一些教育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其中很多家长谈到孩子的情商的教育,我本次活动的初衷也正是来源于家长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我们的教育要有教育性、有价值,教育内容就应贴*孩子的生活,能促进孩子的发展。而且对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将教学视频上传到幼儿园的博客中与家长共同分享、交流,使我们的教学活动透明化,网络架起了家园互动的桥梁。

  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活动中自己对个别孩子的关注还不够,个别孩子的交往主动性不强,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加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抱一抱》小班教案 (菁华5篇)

《抱一抱》小班教案1

  内容与指导活动目标:

  体会与老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2、曲调温馨的录音带。

  活动过程:

  1、体会与老师抱一抱的亲切感。

  提问:谁愿意和老师抱一抱?(如果幼儿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强)

  2、欣赏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提问:小动物为什么不愿意和小猪抱一抱?

  3、讨论:抱抱的感觉。

  你喜欢跟什么人抱抱,不喜欢跟什么人抱抱。抱抱需要运用身体哪些部位。

  4、游戏:大家来抱抱。

  幼儿听背景音乐,自由地与自己喜欢的同伴亲亲、抱抱。

  反馈幼儿念儿歌"我叫X X,我叫XX,点点头,笑一笑,亲一亲,抱一抱,大家乐陶陶,乐陶陶。"念完最后一句找个好朋友拥抱在一起。离园时可跟老师或小朋友互相拥抱,说再见。也可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本次活动中,幼儿乐意和老师、同伴拥抱。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抱一抱》小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重点)

  2、能和好朋友拥抱并能说出关心的话。(难点)

  3、体会与老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找一个朋友抱一抱》等。

  【活动过程】

  一、手指谣游戏:调动幼儿对拥抱的已有经验。

  师: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小弟、五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谁是心肝宝贝?

  你觉得高兴吗?

  谁抱过你?什么时候?

  二、播放课件、欣赏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体验拥抱的快乐。

  1、通过爸爸妈妈老师拥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拥抱经验,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一起认识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拥抱的快乐。

  (1)妈妈在家里,谁抱过你?什么时候?怎么抱?

  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抱我们感觉很幸福、很温暖。

  (2)老师抱嘟嘟熊,老师抱过你吗?什么感觉?小结:拥抱让我们感觉很快乐。

  (3)通过嘟嘟给好朋友**和汪汪的拥抱的情景,引导幼儿体验拥抱别人时的快乐。

  (4)嘟嘟抱**。

  师:嘟嘟为什么要给**拥抱?

  好朋友伤心了,需要安慰我们可以给他拥抱哄一哄朋友。嘟嘟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学着他们的样子试一试吧!

  2、嘟嘟抱汪汪、祝贺

  师:汪汪没有哭,嘟嘟为什么也给他拥抱呢?原来好朋友成功了,我们也可以用拥抱表示祝贺的。

  总结:拥抱可以送给关心的人、喜欢的人、拥抱让我们感觉和开心、很温暖、很幸福、很快乐。

  三、玩“抱一抱”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师:这里没有你的朋友?我们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讲解游戏玩法:幼儿便跟唱音乐游戏。前两句唱到“抱一抱”时,每个人要找到一个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谁”时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四、在嘟嘟拥抱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用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嘟嘟给了老师一个大大拥抱,再见老师!

  嘟嘟飞快的往家跑,她要把大大的拥抱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

  一起去给喜欢的人送拥抱。

《抱一抱》小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同伴,愿意主动和同伴抱一抱。

  2.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在韵律活动的帮助下,理解“抱一抱”的含义。

  3. 感受与同伴拥抱时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快乐。

  4.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 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与老师抱抱,体验和老师抱抱的亲切感

  师:我想和你们抱一抱,你们愿意吗?(教师和小朋友拥抱)

  二、幼儿欣赏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师:小猪想和小动物抱抱,小动物抱他了吗?后来小猪和小动物抱抱之后有什么感觉啊?心情怎么样?

  三、幼儿互相抱一抱,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抱一抱的感觉

  1、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抱一抱

  2、师:你抱了小朋友,感觉怎么样?

  你喜欢谁?你想和谁抱一抱?

  四、韵律活动:抱一抱

  教师引导幼儿听碰一碰的音乐,启发幼儿找朋友抱一抱,并尝试改编歌曲

  如:将歌词碰一碰改为抱一抱等。

  活动反思:

  在这个社会活动中,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增进了与同伴间的感情。也通过接触活动体验到了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有些内向孩子通过这个活动也开心活泼了不少。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与老师拥抱,整个活动不仅孩子感受到了拥抱增进的亲切感,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喜爱。

  小百科:拥抱,人类行为,礼仪名词。搂抱,多表示亲爱。但也并非只能出现在情侣之间。

《抱一抱》小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体会拥抱的感觉。

  2、知道拥抱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活动准备:

  故事:想要抱抱的小刺猬

  活动过程:

  一、玩“给我抱抱”的点名游戏。

  1、进行“给我抱抱”的点名游戏,点到名字跟教师抱一抱(如果幼儿不想抱抱,不能勉强)

  师:小2班的孩子们!蔡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真想抱抱你们.你们想抱抱我吗?来,某某某,我们抱一抱好吗?

  2、师生互相拥抱后,坐下来。

  请幼儿说说*常会跟谁抱抱,抱的时候需要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

  二、讲述故事,《想要抱抱的刺猬》

  结束后和幼儿讨论

  1、提问:

  --为什么没有人抱小刺猬呢?

  --如果别人都不抱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个什么好办法呢?

  --小刺猬想的什么好办法?有人要抱他吗?

  2、看图书

  提问:

  --结果会怎样呢?现在每个孩子都有一本书,你来找找答案!(引导幼儿按照页码,一页页翻看)

  --最后谁来抱他了?为什么它不怕刺痛呢?

  (小结:它们长着一样长、一样尖的刺,谁也刺不着谁。)

  三、经验迁移

  提问:

  --我们喜欢别人时,除了可以抱抱,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启发幼儿想出:亲一亲、碰一碰、拉拉手、笑一笑或说一句话)

  --我也有喜欢的小朋友,我要跟她/他亲一亲、碰一碰、拉拉手、笑一笑或说一句话。(老师示范,请一个幼儿一起做亲*的动作。)

  --现在你们也去找朋友,向他表达你的喜欢吧。

  专家点评:

  活动内容适合小班孩子的情感需要,活动目标能基本达到,孩子们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知道了拥抱,体验了拥抱的感觉,拉*了小班孩子之间的距离和亲*感。

  活动反思:

  抱一抱这个活动,让幼儿与老师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拉*,虽然开始时有的幼儿不愿意抱老师及同伴,但结束时,孩子们大都已不再排拆同伴们的拥抱,使彼些更亲*了。我觉得在开学初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能有效的转折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从而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来。

《抱一抱》小班教案5

  设计意图

  小班有些孩子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常常会哭。《抱一抱》这节活动是帮助幼儿学*关心同伴,能互帮互助,有初步的规则意识。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对他们的爱,体会与教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觉。并且乐于与同伴交往,增强同伴间的亲密感情。

  活动目标:

  1、学说“好朋友,抱一抱”,增进与同伴间的感情。体验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孩子们喜欢结合小伙伴们玩。

  设计意图

  小班有些孩子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常常会哭。《抱一抱》这节活动是帮助幼儿学*关心同伴,能互帮互助,有初步的规则意识。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对他们的爱,体会与教师、同伴拥抱的亲切感觉。并且乐于与同伴交往,增强同伴间的亲密感情。

  活动目标:

  1、学说“好朋友,抱一抱”,增进与同伴间的感情。体验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孩子们喜欢结合小伙伴们玩。

  环境准备

  图片若干 音乐CD。

  重点难点

  能够主动和老师小朋友抱一抱。

  过程与策略

  一、师幼互动拥抱,导入活动。

  你们谁是老师的好朋友呀?今天老师请来了好朋友,瞧!他们是谁呀?

  二、教师用玩具进行表演吸引幼儿。

  1、你们听见天线宝宝说什么了吗?见面之后他们还做了什么?

  2、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和谁是好朋友?

  三、做游戏:

  我找朋友抱一抱。

  四、教师小结:

  回家再和爸爸妈妈抱一抱。

  儿歌:《抱一抱》

  太阳抱一抱小树苗,小树苗就长大了。

  河水抱一抱小船,小船就睡着了。

  爸爸抱一抱我,我就长高了。

  我去抱一抱小猫,小猫就不伤心了。

  活动反思

  在这个社会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学说“好朋友,抱一抱”,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增进了与同伴间的感情。也通过接触活动体验到了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有些内向孩子通过这个活动也开心活泼了不少。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交流相互间的情感,我也拥抱了每一个幼儿,让孩子们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与温暖。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与我拥抱,有的孩子甚至还紧紧抱着老师久久不肯离去,整个活动不仅孩子感受到了拥抱增进的亲切感,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喜爱。因此我发博客的时候建议家长当幼儿有好的表现时,可用拥抱来奖励孩子,让幼儿体会到拥抱是爱的表达,是对自己好的表现的肯定。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拥抱父母、同伴,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爱之情。

  不足之处

  对孩子拥抱老师和小朋友时教师应适时的去引导孩子们怎样去积极的拥抱别人,和怎样去积极的迎接别人的拥抱,在孩子们拥抱时可以给孩子们照张照片留念,那样会更精彩。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尽量避免不足,使不足达到最小化,让进步一次比一次更明显。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精选5篇)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重点)

  2、能和好朋友拥抱并能说出关心的话。(难点)

  3、体会与老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找一个朋友抱一抱》等。

  【活动过程】

  一、手指谣游戏:调动幼儿对拥抱的已有经验。

  师: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小弟、五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谁是心肝宝贝?

  你觉得高兴吗?

  谁抱过你?什么时候?

  二、播放课件、欣赏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体验拥抱的快乐。

  1、通过爸爸妈妈老师拥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拥抱经验,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一起认识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拥抱的快乐。

  (1)妈妈在家里,谁抱过你?什么时候?怎么抱?

  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抱我们感觉很幸福、很温暖。

  (2)老师抱嘟嘟熊,老师抱过你吗?什么感觉?小结:拥抱让我们感觉很快乐。

  (3)通过嘟嘟给好朋友**和汪汪的拥抱的情景,引导幼儿体验拥抱别人时的快乐。

  (4)嘟嘟抱**。

  师:嘟嘟为什么要给**拥抱?

  好朋友伤心了,需要安慰我们可以给他拥抱哄一哄朋友。嘟嘟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学着他们的样子试一试吧!

  2、嘟嘟抱汪汪、祝贺

  师:汪汪没有哭,嘟嘟为什么也给他拥抱呢?原来好朋友成功了,我们也可以用拥抱表示祝贺的。

  总结:拥抱可以送给关心的人、喜欢的人、拥抱让我们感觉和开心、很温暖、很幸福、很快乐。

  三、玩“抱一抱”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师:这里没有你的朋友?我们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讲解游戏玩法:幼儿便跟唱音乐游戏。前两句唱到“抱一抱”时,每个人要找到一个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谁”时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四、在嘟嘟拥抱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用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嘟嘟给了老师一个大大拥抱,再见老师!

  嘟嘟飞快的往家跑,她要把大大的拥抱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

  一起去给喜欢的人送拥抱。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重点)

  2、能和好朋友拥抱并能说出关心的话。(难点)

  3、体会与老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找一个朋友抱一抱》等。

  【活动过程】

  一、手指谣游戏:调动幼儿对拥抱的已有经验。

  师: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小弟、五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谁是心肝宝贝?

  你觉得高兴吗?

  谁抱过你?什么时候?

  二、播放课件、欣赏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体验拥抱的快乐。

  1、通过爸爸妈妈老师拥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拥抱经验,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一起认识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拥抱的快乐。

  (1)妈妈在家里,谁抱过你?什么时候?怎么抱?

  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抱我们感觉很幸福、很温暖。

  (2)老师抱嘟嘟熊,老师抱过你吗?什么感觉?小结:拥抱让我们感觉很快乐。

  (3)通过嘟嘟给好朋友**和汪汪的拥抱的情景,引导幼儿体验拥抱别人时的快乐。

  (4)嘟嘟抱**。

  师:嘟嘟为什么要给**拥抱?

  好朋友伤心了,需要安慰我们可以给他拥抱哄一哄朋友。嘟嘟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学着他们的样子试一试吧!

  2、嘟嘟抱汪汪、祝贺

  师:汪汪没有哭,嘟嘟为什么也给他拥抱呢?原来好朋友成功了,我们也可以用拥抱表示祝贺的。

  总结:拥抱可以送给关心的人、喜欢的人、拥抱让我们感觉和开心、很温暖、很幸福、很快乐。

  三、玩“抱一抱”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师:这里没有你的朋友?我们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讲解游戏玩法:幼儿便跟唱音乐游戏。前两句唱到“抱一抱”时,每个人要找到一个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谁”时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四、在嘟嘟拥抱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用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嘟嘟给了老师一个大大拥抱,再见老师!

  嘟嘟飞快的往家跑,她要把大大的拥抱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

  一起去给喜欢的人送拥抱。

  教学反思:

  总观这堂课,我个人觉得我抓住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也做了正确处理,教学设计板块清晰,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但还存在很多细节问题。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的人。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双方心理契合更为深刻时,可称之为知己。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知道拥抱会给人带来爱和快乐。

  2.能和好朋友拥抱并能说出关心的话。

  3.体会与老师、同伴亲密拥抱的快乐。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能和好朋友拥抱,体会拥抱的快乐。

  难点:知道拥抱能给人带来快乐和爱,并能说出关心的话。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找一个朋友抱一抱》等。

  活动过程

  (一)手指谣游戏:调动幼儿对拥抱的已有经验

  师: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楼、四小弟、五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谁是心肝宝贝?

  你觉得高兴吗?

  谁抱过你?什么时候?

  (二)播放课件、欣赏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体验拥抱的快乐

  1.通过爸爸妈妈老师拥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拥抱经验,引导幼儿感受拥抱带来的快乐。

  师:我们一起认识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拥抱的快乐。

  (1)妈妈在家里,谁抱过你?什么时候?怎么抱?

  小结: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爱我们,抱我们感觉很幸福、很温暖。

  (2)老师抱嘟嘟熊,老师抱过你吗?什么感觉?小结:拥抱让我们感觉很快乐。

  (3)通过嘟嘟给好朋友**和汪汪的拥抱的情景,引导幼儿体验拥抱别人时的快乐。

  (4)嘟嘟抱**。

  师:嘟嘟为什么要给**拥抱?

  好朋友伤心了,需要安慰我们可以给他拥抱哄一哄朋友。嘟嘟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学着他们的样子试一试吧!

  (2)嘟嘟抱汪汪、祝贺

  师:汪汪没有哭,嘟嘟为什么也给他拥抱呢?原来好朋友成功了,我们也可以用拥抱表示祝贺的。

  总结:拥抱可以送给关心的人、喜欢的人、拥抱让我们感觉和开心、很温暖、很幸福、很快乐。

  (三)玩“抱一抱”音乐游戏,让幼儿体验与同伴、老师拥抱的快乐

  师:这里没有你的朋友?我们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讲解游戏玩法:幼儿便跟唱音乐游戏.前两句唱到“抱一抱”时,每个人要找到一个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谁”时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四)在嘟嘟拥抱的故事情境中,激发幼儿用拥抱表达自己的情感

  师:快乐的一天结束了,嘟嘟给了老师一个大大拥抱,再见老师!

  嘟嘟飞快的往家跑,她要把大大的拥抱送给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

  一起去给喜欢的人送拥抱。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不同拥抱给人带来的感受,如幸福、快乐等,并能主动拥抱别人。

  2.通过游戏,进一步体会与教师、同伴和家人亲密拥抱的快乐。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拥抱在不同情境中带给人的感受。

  难点:创设不同情境体验拥抱带来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录制不同情境下的拥抱视频。

  2.《大大的拥抱》语言CD。

  3.《亲亲热热抱一抱》PPT。

  4.课前与每个孩子抱一抱。

  活动过程:

  (一)回忆拥抱带给自己的感受。

  1.刚才我和你们做了一个什么动作?你有什么感受?

  2.小熊嘟嘟也得到了很多拥抱,我们一起来听听谁会给他拥抱呢?

  (二)利用教学资源欣赏故事第一段(得到别人的拥抱)。

  1.提问:嘟嘟得到了谁的拥抱?嘟嘟感觉怎么样?

  小结:原来得到大家的拥抱,我们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

  2.回顾生活经验谈一谈。

  提问:小朋友们,你得到过谁的拥抱?(现场提问一爸一妈:你什么时候给孩子过拥抱?)3.欣赏师幼拥抱照片。

  师:在幼儿园里,老师也给过你们大大的拥抱,想想是在什么时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嘟嘟得到了这么多拥抱,嘟嘟会不会把拥抱送给别人呢?(继续看故事)

  (三)利用教学资源欣赏故事第二段(给别人的拥抱)。

  1.提问:嘟嘟都把拥抱送给了谁?他们感觉怎样?

  小结:原来给别人拥抱也会让别人变得开心、快乐。

  4.回顾生活经验谈一谈。

  师:你会不会把你的拥抱送给别人呢?你会送给谁呢?为什么?

  小结:当小朋友不高兴的时候你可以给他们一个拥抱,这样他会很高兴的。

  (四)游戏"抱一抱",体验拥抱带来的快乐(播放轻音乐)。

  播放舒缓的音乐,引导幼儿伴随舒缓的音乐与自己的好朋友互相拥抱,提醒拥抱时要轻轻,不要把别人抱倒了。

  1.和同伴抱一抱。

  2.和老师抱一抱。

  3.和家人抱一抱。

  (五)一起对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爸爸妈妈。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拥抱,生活中*惯用拥抱表达情感。

  活动反思

  在这个社会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学说“好朋友,抱一抱”,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增进了与同伴间的感情。也通过接触活动体验到了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有些内向孩子通过这个活动也开心活泼了不少。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交流相互间的情感,我也拥抱了每一个幼儿,让孩子们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与温暖。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与我拥抱,有的孩子甚至还紧紧抱着老师久久不肯离去,整个活动不仅孩子感受到了拥抱增进的亲切感,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喜爱。因此我发博客的时候建议家长当幼儿有好的表现时,可用拥抱来奖励孩子,让幼儿体会到拥抱是爱的表达,是对自己好的表现的肯定。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拥抱父母、同伴,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爱之情。

  不足之处

  对孩子拥抱老师和小朋友时教师应适时的去引导孩子们怎样去积极的拥抱别人,和怎样去积极的迎接别人的拥抱,在孩子们拥抱时可以给孩子们照张照片留念,那样会更精彩。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尽量避免不足,使不足达到最小化,让进步一次比一次更明显。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5

  活动目标:

  1、体会拥抱的感觉。

  2、知道拥抱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活动准备:

  故事:想要抱抱的小刺猬

  活动过程:

  一、玩“给我抱抱”的点名游戏。

  1、进行“给我抱抱”的点名游戏,点到名字跟教师抱一抱(如果幼儿不想抱抱,不能勉强)

  师:小2班的孩子们!蔡老师非常喜欢你们,真想抱抱你们.你们想抱抱我吗?来,某某某,我们抱一抱好吗?

  2、师生互相拥抱后,坐下来。

  请幼儿说说*常会跟谁抱抱,抱的时候需要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

  二、讲述故事,《想要抱抱的刺猬》

  结束后和幼儿讨论

  1、提问:

  --为什么没有人抱小刺猬呢?

  --如果别人都不抱你,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个什么好办法呢?

  --小刺猬想的什么好办法?有人要抱他吗?

  2、看图书

  提问:

  --结果会怎样呢?现在每个孩子都有一本书,你来找找答案!(引导幼儿按照页码,一页页翻看)

  --最后谁来抱他了?为什么它不怕刺痛呢?

  (小结:它们长着一样长、一样尖的刺,谁也刺不着谁。)

  三、经验迁移

  提问:

  --我们喜欢别人时,除了可以抱抱,还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启发幼儿想出:亲一亲、碰一碰、拉拉手、笑一笑或说一句话)

  --我也有喜欢的小朋友,我要跟她/他亲一亲、碰一碰、拉拉手、笑一笑或说一句话。(老师示范,请一个幼儿一起做亲*的动作。)

  --现在你们也去找朋友,向他表达你的喜欢吧。

  专家点评:

  活动内容适合小班孩子的情感需要,活动目标能基本达到,孩子们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知道了拥抱,体验了拥抱的感觉,拉*了小班孩子之间的距离和亲*感。

  活动反思:

  抱一抱这个活动,让幼儿与老师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拉*,虽然开始时有的幼儿不愿意抱老师及同伴,但结束时,孩子们大都已不再排拆同伴们的拥抱,使彼些更亲*了。我觉得在开学初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能有效的转折孩子们对父母的依恋,从而更好的融入到集体中来。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菁华9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

  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准备:

  VCD歌碟,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课文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心中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四、学*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五、完成作业:

  1、*字册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小助手带领朗读上节课学*到的诗句。

  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自己读,个别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3、读课题。

  一、学*第一段

  1、指名读。

  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二、学*第二段

  1、出示2: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责怪自己多母亲太不关心了,难过)

  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出示3: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E、出示4: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出示5: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

  母亲笑了笑说: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然后回头吩咐我:

  6、出示6: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放FLASH)

  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5、出示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五、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2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朗读,感受文中母子之间浓浓亲情,懂得母爱的伟大,并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从课文字里行间感受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的辛苦和儿子愧疚的原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生字卡片 录音机 心意卡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课

  1、 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2、 这是赞颂谁的歌?(母亲) 赞颂母亲是千百年来永恒不衰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一篇赞颂母亲的课文。(板书课题 : 第一次抱母亲)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

  1、 通过预*课文,你在生字、词和课文内容方面有那些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或难理解的词:重担 愧疚 翻山越岭 背上背着妹妹

  2、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精读感悟

  1、 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心情?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交流。师板书:难过 愧疚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3) 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4) 我为什么难过?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5) 指名读

  2、 课文中那些句子写出母亲很轻?

  (1) 轻声读课文,从文中找句子,画下来。

  (2) 生交流,投影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3) 指名读,其他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体会母亲的轻。

  (4) 师结:母亲这么轻,跟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儿子却没有觉察到,所以他心里难过、愧疚。请同学们再来读写作者心情的两句话。

  3、“我”的眼力这么差,为什么会把母亲看的很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没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请你反复读读这一段话,看看你会有那些体会?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把体会写在旁边。

  (4)学生交流体会(先读读句子——谈体会——说说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出的)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翻山越岭”和“重担”暗含着的意思。

  (5)引导学生反复读出感情

  (6)穿插教师的阐述和引申,引读最后一句:小时候,因为母亲能挑重担,儿子一直以为——;长大**,有了重担母亲还是自己来挑,我还是以为——

  (7)此时,你对这位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带着你的感情再来读读整段话。

  4、母亲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她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呢?

  (1)生读句子

  (2)从这位母亲的神态和表情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3)生交流

  (4)师结: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她们甘愿默默地付出,却无怨无悔。这就是母亲的胸怀。

  5、此时的`儿子突然有一种想法,想抱母亲入睡,以表达对母亲的—— 板书:感激

  (1)指生读最后一段。

  (2)师问:母亲留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3)指导感情朗读

  (4)出示图画,为图画命名 相机板书:爱

  (5)让我们把这爱的画面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感情升华

  同学们,母亲为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回报母亲的方式也很多。作者用抱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母之情,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心意卡上。(《烛光里的妈妈》)把卡片悄悄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享受一份感动和甜蜜。

  五、拓展作业

  1、搜集赞颂母亲的诗句和文章。

  2、用自己的行动报答母亲。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 愧疚 感激

  母←—爱—→子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学生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代目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长大,小时候,母亲曾经抱过我们无数次,而我们长大后却很少有人抱过自己的母亲。而今,在医院里,在老母亲的病床前,一个儿子第一次把母亲抱在怀中,也给了母亲一次爱的回报。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感受一份博大、无私的母爱。(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全文,找出情感差异之处

  请同学们拿起文章,轻声读一读,看看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描写抱母亲的情形?划出来然后读一读。(教师巡视,学生读书)

  谁来把划出来的句子读一读?(学生汇报)

  文中两处写到抱母亲,同样是抱着,你有没有感受到两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汇报:1、护士要换床单情急之下抱起母亲

  2、深情抱母亲入睡

  三、品读“无意之抱”体会母爱的伟大

  大家看,同样是抱着母亲,由最初的情急抱起到后来发自内心的抱着母亲入睡。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先来看前三个自然段,快速地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有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心情?(难过,愧疚)

  大家回想一下,作者很关心母亲,看到母亲下床都很吃力,他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那么这么简单的动作后,他怎么会这么难过,甚至愧疚呢?让我们静下心来,默读前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找到让作者难过的原因,划出关键的词和句子,反复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难过?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读后汇报:第一自然段1、没想到母亲那么轻不了解自己的妈妈感到很自责,很惭愧。

  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结合100多斤和80多斤两个数字对比体会作者的内心。

  作者难过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不了解母亲的体重吗?真正的原因在哪?

  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读完这一段你明白作者难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生汇报:2、没有想到母亲这么辛苦

  重点品味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引导学生想象瘦小的妈妈拖儿带女翻山越岭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重担”指什么?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重担子,你觉得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生活的重担啊!)

  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啊!

  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还指什么?(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坦的道路。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全家度过了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

  母亲为了子女付出了多少啊!谁能把这段话读好?指导朗读。作为一个儿子,当他看到眼前已经病重的妈妈,再回想起往事,他的内心仅仅是难过吗?还有什么?(愧疚,后悔)可母亲是怎么说的?

  3、第三自然段: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却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母亲的话语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母亲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一提。

  多么伟大的母亲?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品读深情之抱,感悟母子情深

  这就是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自己的儿女,不须表白,也不图回报,其实全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其中也包括大家的母亲。母爱体现在点点滴滴中,甚至让我们司空见惯,*以为常。可是当病榻上的老母亲这么轻描淡写的话更让我愧疚万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千般滋味,万番感慨,一齐涌上了心头。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什么想法,拿起书齐读。

  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此时此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深情地抱着母亲入睡吧。咱们拿起书,听老师读最后一段,一起来体验这浓浓的亲情。(教师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听到最后老母亲流泪了,你们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幸福、欣慰、又苦又甜)

  此时,母子俩的内心都波涛汹涌,可是什么也没有说,母子的亲情就在这一刻交流着、升华着,让我们再来轻轻地读一读这段。(指名读)

  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觉得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蜜。此时此刻,老师现在最想说的是《游子吟》中的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板书

  父母给了我们太多的恩泽,我们永远不能回报。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学会回报父母的爱,让我们一起大声读:齐读诗句。

  [点评]

  很高兴参加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大家常说,语文本是有情物,无情怎能学语文。我理解,“情”是说我们要引导学生学*有情味、有温度的语文。“智”就是通过语文学*,丰富学生的认识和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有用的本领。

  那么语文课中的“情”从何而来?从文本中来,通过和作品对话、和作者对话体会其中的情味。而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地读书、思考、感悟,是使学生领悟情感的最佳途径。深刻的感悟一定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的。熟读,使学生多次触摸文本;精思,使学生读进文章里去。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喜极而泣的泪水。歌颂了母亲那种对子女无私地献出一切,却对他们无所求,只要子女对他们献出的一点点的关爱就足以令他们幸福满足的情怀。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

  四年级孩子的认知与文章有一些差距,他们也许很难将文章中的母亲与自己的母亲产生关联,感受往往停留在文章的层面,而不能联系自身,教学时,老师努力创设情境,反复品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产生共鸣,唤起学生真实的情感。

  抓住情感线,走进人物内心

  情感,是课堂中流淌的血脉,在语文课上,没有情感流淌的课堂一定是波澜不惊的课堂。本课采用“情感教学”为主线,首先开课“激情”,在动情地描述中引领孩子走进文本,其次是品读“入情”,引导学生品评词语内涵的情感,如牢牢抓住重点语段——“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这段课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语“翻山越岭”,展开想象:母亲年复一年是怎样将我们抚养**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

  品读语言,感受母爱的伟大

  文章的情感是躲在文字背后的精灵,要触摸到它,想象和朗读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书,采用多种方式来读书,在一次次读书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教师不断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如想象母亲在“山路崎岖、道路泥泞”中的情景再现,读出文字背后蕴涵的意思,读懂母亲肩上担的“担子”更深层的含义,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理解母亲的艰辛、无私、伟大。并在品读析词中有机地渗透学生“品读法”和“想象法”,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4

  (一)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感悟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从而产生报答母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自主阅读探究文章大意。

  2、理解母亲肩上的“重担”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理解“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三、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朗读配乐:舒伯特的《小夜曲》。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生字词。

  一、揭题导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一篇新的课文,看老师写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师:课文读过吗?第一次读这篇课文是在什么时候?

  师:告诉老师,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

  相机板书:原因感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读书就要这样,从题目开始读起。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对题目的思考,我们往往可以猜测到文章的大意。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检查预*。

  师:接下来,我想请一些同学读读课文,检查一下昨晚的预*情况,看看通过预*,咱们同学是不是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了。

  检查的时候,我想这样,先请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捧好书做好准备,我随机抽查。听的同学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听读课文,并且划出能解答这两个问题的有关语句。

  (师巡视听读情况,同时随时按小组读、四人小组读、同桌、男女生读等形式检查读书情况。)

  2、评价朗读,汇报交流。

  师:请几位同学评价一下刚才的朗读情况。

  师:听得挺认真的,小评委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不知道另外一个任务完成得怎么样?先看第一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

  生答。

  师:从文中哪个句子知道的?划出来。指导朗读(个别读,齐读。)

  ①“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②“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

  引导: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有两个原因,(板书:换床单,报母恩。)按先后来分,可以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请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换床单而抱母亲的?从哪里到哪里是讲作者因为想报答母亲的恩情而抱母亲的?

  [4]

  [5]

  师:现在看第二个问题: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感受?板书:难过,愧疚

  师: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引导: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指名汇报。

  引导:瘦弱的母亲一手拉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比我更小的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那是怎样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引导: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

  师:是呀,“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还包含养育儿女的艰辛,包含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农活和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呢?(母爱)

  师: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还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母爱)

  师:我想,当她这样要求的时候,孩子们肯定会心安理得地把担子交给母亲去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而其实?

  师:是呀,直到今天,作者才知道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事他为什么一直都不知道呢?(母亲从不抱怨、诉苦,从不叫苦叫累)

  师: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来,捧起书,一起读一读2、3自然段。(配乐齐读)

  四、指导写字:越、瘦

  五、布置作业: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抄写生字。

  附板书:第一次抱母亲

  原因先:换床单(1—3)

  后:报母恩(4—5)

  感受:难过愧疚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文,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我们知道:母亲用她那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并且从无怨言,这使作者感到难过和愧疚,从而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这个想法是……?

  二、品读4、5自然段。

  师:同样是抱母亲,刚才的“抱”和现在的“抱”有什么不同吗?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再回答。

  [4]

  [5]

  师: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睡着了吗?

  师:母亲流的是怎样的泪水?为什么?(激动、幸福、欣慰等)

  引导: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我抱母亲仅仅一次,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而母亲抱我呢?(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时,不禁想起了孟郊诗中的两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提起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我虽然能抱母亲一时,却报不了母亲对我们一世的情啊!母亲虽不要回报,但作为子女怎么不应该回报呢?让我们给母爱以回报,一起读一读最后这两段话吧。

  三、联系实际,探究主旨。

  师:这就是母爱,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爱,她无私地付出一切,却从未想过回报。子女给予她的一点点关爱却足以令她幸福满怀。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作业,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

  1、一天中妈妈为你做的事

  2、一天中你为妈妈做的事

  3、当你拥抱妈妈并说出“我爱你”的时候,妈妈有什么反应,你又有什么感受?

  4、现在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吗?

  师:从你们动情的朗读中我倾听到爱的流淌,从真挚的言语中我触摸到美好的心灵。听了同学们的话,我想起了文中母亲说的一句话:“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师:是呀,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爱儿女。我想那位护士也一定想起了她的母亲,你看她在文中都有哪些变化?(体会到护士也被无私的爱打动了。)

  师:孟子有句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说:要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别人的父母,要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别人的孩子。学完了这篇课文,我想我们不但孝顺自己的父母,也要像那位护士一样孝顺别人的长辈,好吗?请落实在行动上,然后写一篇日记,哪一天有了行动,哪一天写这篇日记,老师看你的日记就知道你是否行动了。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则孝顺长辈的日记。

  2、抄写生词并听写。

  3、《课程探究》第13课。

  附板书: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读

  1、师板书课题,生随师书空写课题

  2、教师质疑课题: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

  生: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

  生: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3、师表扬具有质疑精神的学生

  二、引导初读,感知课文

  4、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声音不一定要大,怎样读进去就怎样读?

  5、找到答案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6、明确初读要求:我最关心的是不是生字都认识了吗?课文读得通顺了吗?

  7、检查初读:

  (1)生字会读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2)现在不许开口出声,一起看这个字(教师端正书写“越”),会读的举手?

  指名读后,问:“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呢?(生联系课文理解后解释:走过很多的山路)

  (3)我让大家认一个课文中最难最难的字。

  出示“愧疚”一词,指读后,追问:是什么意思?交流明确是“惭愧、内疚”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通

  8、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9、检查再读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相机指导(其中一个学生读时偏快,教师马上作出反应,指导他读好句号)

  10、当学生读完第3自然段时,表扬学生读了三遍就读得通顺、正确。

  四、教师范读,以情激情

  11、于老师备课时读了好多遍,但没有大家读得好,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谢谢大家坐得这么端正。

  12、教师配乐范读结尾段(非常动情,非常感人,听课师生共同鼓掌)

  13、教师激励学生读:

  同学们,有人把“读书”称为“煮书”,刚才大家把课文只读了两遍就读得很好,很多地方给我以启发,比如有的同学甚至读出了表情,希望我们互相学*,练*读书,把课文读好,读出作者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披文悟情

  1、明确悟读要求:听了于老师的读书,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能够读书,煮书,也就是边读边思,展开想象。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字面的意思,另一只眼睛看纸背面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段

  (1)当学生读到以下两句:

  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我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师马上予以即时性表扬:“赶紧”“责备”这两个词读得好,一起写(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2)指导读好第一句话

  (3)“责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责备”?

  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因为这里不是抱怨,而是埋怨的意思

  (4)再指名读护士的这句话

  (5)学生仍旧读不好,师及时范读:要不要老师读?师范读后再让学生读

  3、读中学*第二段

  (1)当学生读到“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时,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问:会读书的同学能透过这个词读出更深层的意思吗?

  (2)教师深情地用古诗文来赞颂母亲,并小结:

  母亲挑的不是一付重担,而是半边天啊!现在回想起来,你怎么看待“翻山越岭”的意思?(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谈了感受)

  (3)相信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去体会课文,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当你们读书的时候,眼前要浮现出妈妈带着孩子翻山越岭的情景,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很有感染力)

  4、读中学*第三段

  (1)看黑板。教师板书一个“笑”字,并背诵课文中的句子问学生:你从母亲的表情和语言中,看出了什么?

  (2)生一:从母亲“笑了笑”的表情中,看到了母亲把几十年的辛劳看得很*常,很不在乎,所以母亲的胸怀很宽广。

  生二:从“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我看出了母亲很爱自己的子女。因为我从这句话想到了我的妈妈,她*时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但遇到很累的活却不让**,比如我的书包很重,送我上学的路上总是帮我拎着,怕累着我,所以,课文里的母亲也是和我妈妈一样,是一位关心孩子,爱孩子好母亲。

  (3)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

  5、激趣学*第四、五段:

  (1)“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谁来读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

  (2)想一想,母亲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生答:幸福、欣慰、激动、开心,是甜的

  (3)师小结学生的答案

  (4)教师板书第五段第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无数次”,让学生比较:与课题中的“第一次”比较比较,你想说句什么话?(生答:母爱无私、母爱博大)

  6、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知道老师最想用你们学过的一首什么诗句来抒发此刻的情感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教师读自己的读后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象文中的母亲一样爱我的学生……

  7、学生再分段读课文

  8、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抄写作业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难点】

  怎样使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和孝子情怀,并能从语言文字中走出来,感悟自己的'母爱和表达自己的爱。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5个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第一次抱母亲。(指导:“第”是竹字头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

  齐读课题。提出想法或者疑问。(为什么要抱母亲?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脖子、摔倒、瘦小、翻山越岭,愧疚、仰面、责怪、突发奇想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读词语。进行多种形式的练读。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责怪”责备;埋怨。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想”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指名评价。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1、重点指导:

  (1)为什么要抱母亲?(换床单,报母恩)板书:换床单 报母恩

  出示:

  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指导朗读。

  “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慢一点,读出吃力的样子。

  “赶紧”读得快一些,表达一种急切,我要是不赶紧,母亲可能就要吃力地自己下床了。而我是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的,所以得赶紧。

  (2)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难过,愧疚)板书:难过 愧疚

  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

  指导朗读。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吃惊,对母亲不了解,关心不够)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难过)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愧疚)

  师引导: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里的重担指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作者说的话,透过字面展开想象,体会一下。

  指名汇报。

  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读一读2、3自然段。(配乐齐读)

  2、根据板书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快速阅读课文,并完成本课补充*题第四题。

  指名反馈。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 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3、指导写字。

  生字:脖 摔 翻 瘦(找找两组字的特点,再自由识记生字。)

  交流要点。(“脖”的右上部为小十字,“翻”的左下部为田字,“瘦”注意中间两笔横之间要断开。)

  3、范写:瘦

  四、作业

  1、记录一天中妈妈为自己做的事以及自己为妈妈做的事。

  2、拥抱妈妈,并对妈妈说:“我爱你”,然后把妈妈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

  3、朗读课文,识记词语。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换床单 报母恩

  难过 愧疚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6

  教材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三课 《第一次抱母亲》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全文重点记述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教学重难点: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板书“抱”

  师问:看到这个字想到什么?

  2、将课题补充完整

  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有什么疑问?

  相机板书重点问题:原因?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自然段标上序号;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先想一想。

  检查自读情况。

  2、再轻声读一读课文,看看刚才的问题能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答案。

  提问,检查自读情况。

  三、围绕问题,精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一)“我”抱母亲的原因?

  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这个原因?指读。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二至四句。指导朗读。

  (二)“我”抱母亲的感受?相机板书“难过”、“愧疚”

  1、从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竟然”是什么意思?作者没想到什么?

  2、文中有三处“没想到”,找出来轻声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的心情。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B、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C、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指导读A句。

  4、看到“我”这样抱母亲,站在一旁的护士反应是什么?出示B句。

  “责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责备”?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话。评一评,再指名读护士的这句话。

  填空形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感受。指导读。

  同桌互相试一试,一位同学读护士的话,一位读“我”的话,两人合作读。指读。

  教师引读:接着护士问——我说——母亲说——

  指导读母亲的话。

  5、引导并出示C句。

  这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话?

  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理解“重担”含义,出示课文插图。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

  这样过了多久?

  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又是为什么啊?指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

  理解“翻山越岭”含义。

  这样的重担,那么多的艰难,把这些和母亲的体重联系到一起,你感受到了什么?谁来读读这句话。指读。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母亲去承受这样的重担呢?相机板书:“爱”

  齐读作者说的话。

  6、引导学生接着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和语言中,看出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谁?想到了什么?你会为母亲做什么?

  作者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

  附: 板书:

  13、第一次抱母亲

  原因?感受?

  难过 爱

  愧疚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7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朗读,感受文中母子之间浓浓亲情,懂得母爱的伟大,并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从课文字里行间感受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的辛苦和儿子愧疚的原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生字卡片 录音机 心意卡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课

  1、 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2、 这是赞颂谁的歌?(母亲) 赞颂母亲是千百年来永恒不衰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一篇赞颂母亲的课文。(板书课题 : 第一次抱母亲)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

  1、 通过预*课文,你在生字、词和课文内容方面有那些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或难理解的词:重担 愧疚 翻山越岭 背上背着妹妹

  2、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精读感悟

  1、 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心情?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交流。师板书:难过 愧疚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3) 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4) 我为什么难过?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5) 指名读

  2、 课文中那些句子写出母亲很轻?

  (1) 轻声读课文,从文中找句子,画下来。

  (2) 生交流,投影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3) 指名读,其他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体会母亲的轻。

  (4) 师结:母亲这么轻,跟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儿子却没有觉察到,所以他心里难过、愧疚。请同学们再来读写作者心情的两句话。

  3、“我”的眼力这么差,为什么会把母亲看的很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没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请你反复读读这一段话,看看你会有那些体会?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把体会写在旁边。

  (4)学生交流体会(先读读句子——谈体会——说说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出的)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翻山越岭”和“重担”暗含着的意思。

  (5)引导学生反复读出感情

  (6)穿插教师的阐述和引申,引读最后一句:小时候,因为母亲能挑重担,儿子一直以为——;长大**,有了重担母亲还是自己来挑,我还是以为——

  (7)此时,你对这位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带着你的感情再来读读整段话。

  4、母亲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她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呢?

  (1)生读句子

  (2)从这位母亲的神态和表情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3)生交流

  (4)师结: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她们甘愿默默地付出,却无怨无悔。这就是母亲的胸怀。

  5、此时的儿子突然有一种想法,想抱母亲入睡,以表达对母亲的—— 板书:感激

  (1)指生读最后一段。

  (2)师问:母亲留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3)指导感情朗读

  (4)出示图画,为图画命名 相机板书:爱

  (5)让我们把这爱的画面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感情升华

  同学们,母亲为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回报母亲的方式也很多。作者用抱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母之情,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心意卡上。(《烛光里的妈妈》)把卡片悄悄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享受一份感动和甜蜜。

  五、拓展作业

  1、搜集赞颂母亲的诗句和文章。

  2、用自己的行动报答母亲。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 愧疚 感激

  母←—爱—→子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8

  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词语“无数次”“轻轻地”“担子”“翻山越岭”“泪水”,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进行报答。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谈话导入

  (课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听了这首歌,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一)感受“我”的愧疚,体会母亲的伟大。

  1.出示“母亲挑担图”及第2自然段的文字“在我的记忆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1)学生自由读,体会“我”当时的心情。(2)“我”为什么这么难过,愧疚?指导朗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3)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着怎样重的担子?你能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体会到母亲的担子重?画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时我们爬一座山有什么感觉?而文中的母亲呢,她翻越的何止是一座山啊!更何况肩头还要挑100多斤的担子。谁能把母亲的艰难读出来?

  师:“年复一年”说明了什么?“我”长大后呢?(生读“长大后”的句子)。(4)启发想象,深入理解“重担”的含义。在这个家庭中,作为母亲,她除了挑担子以外还要做些什么?(5)小结:母亲承受的不仅仅是肩头100多斤的担子,母亲承受的是整个生活的重担啊!这时候你再去读这段话,感受会不一样,心情也会不一样。谁能够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释放出来?(6)个别读,学生评议,齐读。

  师:深刻体会了这段话之后,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而母亲是怎样对待这些事的?

  2.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1)个别读。从母亲的表情和话语中,你体会到母亲说这句话的意思了吗?(2)过渡:母亲的话感动了“我”,“我”产生了抱母亲入睡的想法,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答应了“我”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中最感人的第5自然段。

  (二)体会“我”的孝心,感受母亲的欣慰。

  师:每次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妈妈。小时候,为了把我们兄弟三人拉扯大,妈妈吃了很多的苦,但我从来没听过妈妈有一丝的怨言。现在,我们长大**了,她完全可以放手了,但她仍然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时,家里烧了好吃的菜,舍不得吃的是妈妈,有了剩粥剩饭,抢着吃的也是妈妈;我们有些不舒服,最着急的是妈妈,自己生病了,迟迟不肯到医院的也一定是妈妈……此时此刻,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天下所有妈妈的敬意。

  △理解“眼泪”。此时,母亲躺在儿子的怀中会想些什么呢?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呢?

  △理解“无数次”。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过我们,为什么“我”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这么激动、高兴呢?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儿子的这份回报啊!这是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浓浓的母子情。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题目的旁边。(生写。)

  师:透过你们真诚的话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谢意和敬意。此时此刻,我也特别想用一句诗表达我的感受。(出示课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总是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母爱是真诚的,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母亲,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9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我吗?

  生:(或摇头,或不作声)

  师:我们第一次见面,是不是啊?

  生:(齐答)是。

  师:你们知道我姓什么吗?(生不语)不知道?连我的姓儿你们都不知道?老师没给你们说?没说呀,猜一猜,我看谁会听,刚才老师介绍了,他提到我的名字了,我看谁会听。(请一学生)你来说。

  生:于老师。

  师:对,于永正。她听到我姓于啦。姓于,干钩于(边说边用手书空),两横一竖钩,干钩于。这个字好不好认?

  生:(齐答)好认。

  师:上课以前,你们老师一个字都没说我吗?没说我一个字?(学生无人举手)没说呀!哎呀,怎么能不说我呢?哦,说了,怎么说我的?

  生:她说今天有一位著名教师于永正来为我们上课。

  师:哦,说了,而且还加了“著名”两个字,是吧?你信不信呢?

  生:(迟疑了一会儿)嗯——信!

  师:信!不过她很勉强,想了一会儿说:“嗯——信!”。她这个表情很好,说信吧,又不太信;说不信吧,是老师说的。你用个词儿来形容你现在的心情,你的这个态度。

  生:很犹豫吧。

  师:这叫“将——”,“半——”(女生一时回答不上来)要不要别人帮忙呢?

  生:(女生终于想起来)是半信半疑。

  师:对,半信半疑。听她说的话,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对老师说的话半信半疑。究竟你们老师说的对不对,看咱们的课上得好不好,看于老师会不会当你们的大朋友,是不是你们很好的大朋友。咱们两节课以后你们再说说你们的看法,好不好?

  生:好。

  师:见到我是不是很难过呀?(几个学生说不是)不难过呀?有失望吗?你看我往这一站,看到我会失望吗?肯定失望!肯定跟你想像中的于老师不一样,能不能告诉我,在你没有见到我以前,你想像中的于老师是什么模样?是什么样的老师?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说说看。

  生:他长得很年轻,高高的个子。

  师:哦,她想像中的老师是年轻的,高个子的。可我呢,一不年轻,二不高。能不难过吗?能不失望吗?

  生:我觉得于老师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

  师:哦,你想像中的是一位老爷爷,很稳重的。

  生:因为我觉得人经过岁月才会有一定的收获。(听课教师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哇,名言啊,这是名言;经典啊,经典。谢谢你,谢谢你对我的鼓励,这样我心里感到好受了,感到欣慰了,看来我们能把课上好了。你们是西城区实验小学四(6)班,我猜得对不对?

  生:(齐)对。

  师:四(6)班的同学都很棒,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咱们将在这一起上一节课,知道我们今天学什么课文吗?

  生:(小声齐答)不知道。

  师:不至于吧?真不知道?

  生:(小声答)不知道。

  师:书看过没有?

  生:(齐)没有。

  师:说实话,看了没看。

  生:(齐)没有。

  师:哎呀,很遗憾,我希望你们看一看,结果没看。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是《第一次抱母亲》。先跟我一起写课题好吗?(生:好。)把右手伸出来,我这样写能看见吗?(生:能。)

  师:(边板书边口述)写第一次的“第”,“抱”上面的横折钩短一些。读一读。(生读课题,速度较慢。)

  师:速度再快一点,——第一次抱母亲。(生再读课题。)

  师:像说话那样自然,——第一次抱母亲。(生又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说看。

  生: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

  师: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这个问题问得……好象……得改一改。分两次问,能改一下吗?……不想改?不想改也行。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是什么感受?

  师:从这个课题看,第一次抱母亲,肯定是她的子女,要么是她的儿子,要么是她的女儿。她提的问题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作为子女的,抱母亲的子女是什么感受?还有没有问题要提?

  生:他是多大的时候抱母亲?

  师:哦,作者——也就是文章中的“我”在多大的时候抱母亲?多大的年纪抱母亲?

  生:我提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事使我第一次抱母亲?

  师:哦,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抱母亲呢?

  生:我提的问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

  师:好,看来同学们很会提问题。我们读文章,第一次读到的是题目,读到题目就要想,刚才你们提到的问题就是你们思考的结果。提得非常好,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抱母亲的人是什么感受?还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现在打开书,答案在书里,请翻到《第一次抱母亲》。找到了没有?请翻到第69页。请你们带着你们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课文里的生字都有拼音,不认得的字可以拼读一下,要求大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生字记住,同时要思考你们的问题,好吗?各人读各人的,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时间大约五六分钟)

  师:读完的同学请坐好。读了一遍课文,刚才你们提的问题,答案找到的请举手。手放下。你们提的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当中,只要一读,就能找到。其实,我关心的不是你们的答案能不能找到,我最关心的是字,通过预*,通过读,认识不认识,课文能不能读正确,读流畅。生字都认识的举手。(学生纷纷举手)于老师写一字,看谁认识,大家都不要读。看我写字。(师板书生字:越)认识的举手,请你来读。

  生:这个字念“yuè”。

  师:一起读。(生齐读“yuè”)它在文章中组成了一个什么词?

  生:翻山越岭。

  师:对,翻山越岭。“翻”也是一个生字。(边说边板书)小朋友看黑板,注意这个“翻”的写法,右边的横折钩在“米”的一横的地方起笔。一起写“岭”。“越”在这里当什么讲?猜。

  生:“越”在这个词中是“越过”的意思。

  师:越过的意思,跨过的意思。“翻山越岭”连起来说怎么讲啊?

  生:走过很多的路。

  师:走过很多的路。翻过一道道山,越过一道道岭。这是字面的意思,还有一个最难认的字,我看谁记住了。看黑板,一起跟我写,点,横……(板书:“疚”)这是个什么字呀?

  生:这个字念“jiù”。

  师:一起读。(生齐读“jiù”)它在课文里面组个什么词?一起说。

  生:愧疚。

  师:(边板书边说)竖心旁怎么写?先两边后中间。光讲这个“疚”就是心里面不安,很不安。“愧”呢?谁能连个词?

  生:惭愧。

  师:“愧”是惭愧,“疚”是不安,甚至有些痛苦。惭愧、不安,就是“愧疚”,懂了吗?(生齐答:懂了。)

  师:一起把黑板上的两个词读一读。(生齐读两遍)这是课文中最难认的两个字,我们都能认识了。好了,现在有把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举手。这次举手的人少了。同学们,把书读好的确不容易,举手的那么少,我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把课文读一遍,好吗?各人读各人的,我一会儿请同学们站起来读。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师:我发现同学们第二遍读课文的时候,表情和第一遍不一样,你们的表情告诉我,你们课文读懂了,我从你们的表情上看出来了。谁愿意站起来把课文读一读?我想请五位同学来读,五段,一人读一段。谁愿意读?(学生纷纷举手,师示意学生把手放下,走到第一排一个没有举手的女生跟前)你没有举手,我想请你读,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生小声回答:愿意。师又走到后一排女生)你举手了,你来读第二段。(师又走到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女生跟前,依次叫起了五名同学。)其它同学注意听。我来读课题,(走到第一个女生旁)还是你来读课题吧。

  生:十三,《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

  师:(打断学生)停下来。听我说,十三,可以不读,如果要读,就读成“第十三课”。咱不读,上来就读课题。读完课题以后要停一会儿,再读正文,要让人家思考,自己也思考一下。然后读正文,这样读——(师拿起书进行示范)第一次抱母亲,(有意在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一会儿)母亲病了,这样读,给别人、给自己留出思考的时间。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母亲病了,(题目与正文之间停顿的时间稍长)

  师:有进步!停顿的时间再长一点儿。再读。

  生:“第一次抱母亲。(题目与正文之间留下了足够的时间)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师:我提示一下,句号要停顿。为什么要停顿?因为一句话说完了要想。住下读。

  生:“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我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学生把“都”字读得较重)

  师:“转身下床都很吃力”,如果像你那样把“都”读得很响,“转身”的后边应该加个顿号,“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说明“转身”和“下床”这两个动作都很吃力,但是书上没有这个顿号,因此这个“都”要读得轻一点儿。(示范两遍)“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转身下床都很吃力”。跟着读。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面对第一个女生)你也读一遍。

  生: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会读了,大家像她一样再读一遍。

  生:(齐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

  师:你接着读。

  生: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儿仰(áng)面摔倒。

  师:“面”前面那个字读什么?后面有拼音,(老师帮学生将书翻到后面的生字表)拼一拼。

  生:仰(yǎng)面。

  师:对,读yǎng,再接着读。

  生:差点儿仰(yǎng)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师:很好。正确、流畅。我告诉你,读书要像说话那样,我举个例子,大家都注意听。(范读后两句话)像说话那样自然。来,一起把最后两句话读一遍。

  生:(齐读第一段最后两句话)

  师:好,进步了。(走到第二个学生跟前)请你接着读第二段。

  生:“母亲竟然这么轻……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

  师:这样读,(示范)“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

  生:(接着把第二段读完。)

  师:好的,读得非常流畅。有一句话大家要注意:“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

  师:再读一遍。

  生:(齐读)背(bèi)上背(bēi)着妹妹。

  师:(第三位学生)请你接着住下读。

  生:“我愧疚(de)地望着……我愧疚地(de)……我愧疚地(dì)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师:愧疚地(de),我愧疚地(de)望着,读。

  生:“我愧疚地(de)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接着把第三段读完。)

  师:很好。要知道你们才读了两遍课文。

  生:(第四位女生)“我突发奇想地说……(生流畅地读完第四段)

  生:(第五位女生)“我坐在床沿上……(生流畅地读完第五段)

  师:到目前为止,读了三遍课文。三遍课文下来,就能读得那么好,你们四(6)班朗读的水*非常高。于老师备课的时候也读了好多遍,但我读得不一定有你们好,我也不一定读得正确,但是我想读一遍给你们听,好吗?(生齐答:好)请把书打开。非常感谢你们,都坐得那么好。

  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有人把读书叫“煮书”。(板书:煮书)一起跟我写这个字,能看见吗?饭可以煮,肉可以煮,书怎么煮呢?煮书就是把书读熟,读出味道来,把文章读懂,把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所以有人把读书叫“煮书”。刚才我听你们朗读,对我有一层打击,我觉得你们真了不起,读了两遍课文,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我想,你们听了于老师朗读课文,也有一定的打击,一定会想到自己。于老师那些地方比我读得好,我想都是这样的,互相学*,相信大家有这样的感受,因此,请大家再一次把书拿起来,好好地读,读懂,读出味道来,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这才是真正的读书。好,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了吗?好,把书放下。这一次我又认真地看同学们的表情,和第二次又不一样,我一看这表情,我知道这一次你们读进去了。下一节课我们接着读,好吗。(下课)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 (菁华9篇)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1

  母亲病得不轻,住在院子里。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拖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差点仰面摔倒。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吗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和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妹妹,肩上再跳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提那些往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过来的?”

  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来,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母亲抱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下来。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2

  今天回家作业中有一项奇特的作业,是什么呢?对,就是回家抱自己的妈妈,整整五分钟。哈,多有趣的作业啊!这也算作业?我心里这样想道。随即,心中又冒出了一个疑问:我抱妈妈时,妈妈会是什么反应呢?她会怎么做?

  放学时,我比*常更迫切地想回家,为什么呢?对,想回家抱妈妈。回到家,我二话不说便冲进妈妈的怀里,妈妈似乎被我这一举动给吓坏了,连连问我怎么了,问我是不是在学校里受欺负了。我摇了摇头,说:“妈,我只想抱抱你。”妈妈先是一愣,随即便笑了出来,双手抚摸着我。我惊了,没想到妈妈会做这样的动作。之前,我以为妈妈会生气,会连忙推开我,可是她没有。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小时候,怀念着每次受欺负后那永远充满温暖的怀抱,那是我一辈子的港湾,一辈子最能感到温暖的地方······渐渐地,我想到了那次生病,那次开刀,那次疼痛和那次感动,哦,我明白了,是妈妈的爱支撑着我度过痛苦的。回到现在,我又是如何,是否懂事,是否还像小时候那样依赖了,我想不会了······我不禁紧了紧抱住妈妈的手,我真想永远抱着,那个我特有的港湾······

  五分钟好快,我还没想够,我还没念够!我欠妈妈的太多,却又每次因为不懂事而深深伤害了这个看似坚强却柔弱的女子!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3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的那一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您别动,我来抱您。”

  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身体很轻,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地说:“你使那么大的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会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呢。”护士扑哧一声笑了,说:“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母亲笑着说:“你真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听了心里很难过。护士取笑我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上力竟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让我们放下,由她自己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负荷。

  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您啊!”

  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

  母亲笑一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然后回头吩附我说:“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对母亲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让人看见了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坐在椅子上看我抱着母亲。

  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4

  7月14日,“闪耀一夏”实践队三下乡这么多天来,今天可以说是我全新的一天。因为今天我才是正式地上课,不再是打酱油。

  早上,我去帮后勤煮饭。感觉真的非常累。单单说,洗菜吧,直洗得腰都站不直,况且厨房真的很热,五十多口人的伙食,炒菜炒得手麻,汗水从没停过。所以我认为后勤组的同学真的很棒。最累最脏的话都给他们做了,他们也从没有怨言,所以我们要向后勤组的同学说声谢谢!

  下午,我开始上课!

  开始,我都是怀着一颗忐忑的心,我怕我教不了他们,也怕他们太皮hold不住他们。但是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其实,也不能说出乎意外,因为为了这一节课,我准备了整整两个星期。所以说,万事有准备皆会安好。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当一位人民教师真的不容易。*时,我们看老师们轻轻松松上课,总以为很简单。然而,此刻却真真从心里佩服老师。今天,能成功地上这节课,能和学生打成一片,连下课了都不知道,我感觉到真的很开心和很满足。

  我希望接下来的日子都能开心和充足地过下去。我会珍惜三下乡剩下的'日子。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5

  妈妈已经很久没回来了,好不容易昨天回来了,但今天还要赶去。看到妈妈收拾行李的忙碌背影,感情突然涌上了我的心头。往窗外看,瑟瑟的秋风卷起落叶,秋天来了,连落叶都回家了,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呢?我想不起那几天温暖甜蜜的日子,落叶的声音,敲我记忆的门的声音。

  暑假我去了妈妈工作的地方。我的到来使妈妈高兴。下车后,我跑到她面前,妈妈抱住了我。妈妈真的瘦了问妈妈怎么瘦了。妈妈说想见你。在我看来,妈妈一直对我很好。早上,妈妈兴致勃勃地买食物,不停地问我想吃什么,但实际上,在这么偏僻的地方,什么食物都买不到。中午下班的母亲回到宿舍,炒菜的时候也带着淡淡的微笑。那一刻,我突然产生了紧紧拥抱妈妈的冲动,但我没有。

  时间真的很残酷。好像见不到人。所以匆匆走了,走的同时抢走了我短暂美好的几天。

  回家的那天,妈妈嘱咐我,好像我从未离开过她一样。妈妈为我整理了衣服,一件一件地折叠,抚摸,折叠,再抚摸。每一个都叠得太仔细,好像要把她所有的爱都叠起来,让我穿在身上,永远和我在一起。离开的瞬间,我忍不住拥抱了妈妈。我张开双臂紧紧抱住妈妈。我第一次主动拥抱妈妈。那一刻,我觉得妈妈变成了孩子。我想停止时间,让时间永远保存这个美丽的画面!妈妈让我放手,突然觉得空气把我身体的温度抽掉了,只有妈妈的味道包裹着我。

  今天妈妈要离开,我告诉妈妈了。“妈妈,我可以拥抱你,我可以拥抱你吗?”我再次拥抱了妈妈,妈妈像孩子一样笑了笑,连续说。“快放开我,快放开我,你这孩子疯了,别摔跤了!”“事实上,我知道妈妈的心很幸福。

  妈妈走了,带着满意的微笑走了。以后每次妈妈回家,我都要张开双臂给妈妈一个温暖的拥抱。为了报答妈妈为我做的苦难,妈妈也能让我读到对她的深爱,我会让她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妈妈!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6

  今天,我们上了一篇课文叫《第一次抱母亲》老师要我们回家抱一下自己的母亲,写写自己的感受。

  我回到家,兴奋的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要抱你,我试一下能不能把你抱起来。""啊?为什么要这样?"妈妈非常的出乎意料。"今天我们上新课,课文叫《第一次抱母亲》,老师要我们回家抱一下妈妈,写出自己的感想""你抱不动我的,你看你,瘦骨如柴,只长个子不长肉,怎么抱得动我,不信来试一试"。听了妈妈的话,我一点也不服气,我说:"我来了。"妈妈抬起了手,我双手抱住了妈妈的腰,膝盖弯曲,使劲想把妈妈抱起来,可是妈妈任凭我怎么用力,还是纹丝不动。我又加了把劲,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脸也挣得通红,妈妈仍然仍然一动不动,唉!太重了!我放弃了!累倒在沙发上,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妈妈见状笑眯眯的对我说:"你现在还小,是抱不动我的,等你抱得动我的时候,妈妈已经老喽!"是呀!我看着妈妈心想:我一天天长大,而妈妈却一天天变老。现在妈妈是我的大树,替我遮风挡雨,我长大了,也要替妈妈遮风挡雨。而我现在不但要好好学*,还要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妈妈为我操心……

  "想什么呢?还有作文没有写呢,赶快写作文去……"妈妈笑呵呵地说。

  看着妈妈的笑容,妈妈健康的身体,一股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7

  我身边的小树弟弟,呀!突然,走过来一只家养过的熊,他见多识广刚回归森林,它讲道:“我们为什么非要躲避,我们可不可以进行一次报复,把他们赶回村子里去。这是一只无知的虫、糊涂的虫,更是一只名叫贪婪的虫。"到了超市,红太狼看见象伯伯还没有回来,就在那里精挑细选,衣服、食物、汽水、玩具、化妆品,都买了好多,她想:"老公那么有魅力,这一点东西象伯伯能在意吗!

  文章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我”第一次抱母亲,没想到母亲竟然那样轻,“我”又难过,又愧疚,最后“突发奇想”想抱母亲,想让母亲在自己的怀中入睡。母亲在“我”的怀里闭上了眼睛,“我”却发现两行泪水已经从母亲的眼角流了出来……

  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够回报母爱呢?母亲抱过孩子多少次,孩子却不为所动;可是文中的“我”仅抱了一下母亲,就让母亲那样感动。由此,我想,一个微不足道的、在儿女心中**常常的举动,在母亲心目中会是终身难忘的呀!

  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挣钱养家,但我们可以用一些小事来回报妈妈的爱;虽然我们不能为父母排多么多么大的忧,解多么多么大的难,但总可以让父母为这个家少操一份心,少耗一些力啊!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8

  今天我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我在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抱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无意间发现母亲很轻,觉得这么多年来对母亲关心不够,顿时心生内疚并抱母亲入睡这一故事。

  当我读到“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时我不禁热泪盈眶,想起了我的妈妈。有一次,学校的艺术节到了,我在家里为艺术节做准备,我想画一幅《鸳鸯戏水》的图画,我画了蓝天、荷塘、荷花,可是中间的鸳鸯怎么也画不好。正在我着急时,妈妈放下了自己手中的家务过来帮助我,那天晚上妈妈一直帮我画,不知道改了多少次,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完成,我非常感谢我的妈妈。

  又有一次我的腿撞伤了,走路不方便,为了不影响我的学*,妈妈每天用电动车把我带到学校门口,然后把我背到二楼的教室,妈妈的背好温暖。每次看着妈妈瘦弱的身体从教室渐渐离开时,我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就下决心好好学*,长大了好好爱母亲。

  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我感慨颇深,我懂得了感恩,懂得了每个妈妈对孩子们的爱,同时也懂得了怎样去爱自己的妈妈。我以后要力所能及地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活,减轻妈妈的负担,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第一次抱母亲作文9

  《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是课本上的一篇课文。它令我深有感触。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作者的母亲生病住院了,护士要换床单。于是,作者将母亲抱起,可因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他才从母亲口中得知:母亲最重时才89斤。这令作者想到自己小时候,母亲肩上挑着两种担子,份量都不小。一种是100多斤重的.担子,另一种是全家人的生活负担。而作者却全然不知,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在这次5·12大地震中,一位伟大的母亲。

  5月12日,8·0级汶川大地震后。在救援中,发现一位母亲双腿跪在地上,已经死了。怀里抱着一名婴儿。婴儿还活着,而且睡得很甜。显然这位母亲是在刻意保护他。而且在医护人员的检查中,婴儿身上放着一部手机。上面写着:“宝贝,如果你还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

  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不需要语言去形容,也是语言无法形容的!世上的母亲都甘愿为自己的子女付出一切,包括宝贵的生命,人生就此一次的生命。而且她们是不求回报的。

  作为子女,应该是孝顺的。想想我以前:为一点小事跟妈妈吵架;因得不到自己心爱的毛绒玩具跟妈妈拌嘴;甚至为妈妈做的饭菜不合胃口,而“闹绝食”……

  现在想想真是一千个不应该,一万个不应该啊!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了。而我却全然不知,甚至固执地认为是妈妈该做的。

  以后我不能再这样了,要用行动弥补以前的过失:要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要节省自己的零花钱,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不能浪费妈妈辛辛苦苦赚的钱……

  我一定要改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感谢《第一次抱母亲》给我的启发。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 (菁华6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

  本篇课文简洁生动地记述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好不雕饰,但字里行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鉴于课文这样的特点,我在教学时主要抓住两大环节。

  1、以读为主。

  本篇文章虽然内容简洁,但每一字当中渗透的都是深深的情,渗透着爱。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读课文,如果学生能够读好每一字,每一词,就足以证明他是真正的读懂课文,读到纸背后的情感。后来学生的反应足以证明我的做法还是有效的,不光从学生举手读书的人数来看是有史以来,就连读书的情感要求这一次也是拿捏的最为准确,我很惊讶,才仅仅是四年级的学生,就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的那份对母亲的“愧疚”。听着他们的朗读,我不禁深感欣慰:谁说他们小,什么也不懂,他们也懂得感恩,也懂得回报。不信就听一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难过”。

  教学时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很深,基本上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从文章的一处找到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情感支撑点。都能够体会到母亲对于“我”的付出,都能体会到“我”对母亲的感激。可是学生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我”的心情。“我”的“难过”是因为什么呢?大部分学生只能抓住单纯的说是母亲“轻”的缘故,却不呢不过很好的联系上下文去深挖文本。所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我”复杂而单纯的“难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谈

  这是一篇好课文,昨天拿回家备课时,就有这样的感觉,黑板上中间是板书,右边是说话训练,左边是写话训练,黑板写满了,课文也就上完了。

  无数次

  我第一次抱—母亲

  孝爱

  赶紧背拉挑

  难过翻山越岭年复一年

  逢有重担叫我们放下自己挑

  回报

  首先是找出课文中描写护士的句子,护士是事情的见证者,所谓旁观者清,轻轻将护士的线索一拎,课文就串联起来了,接着进行说话训练,然后紧紧抓住护士这一条的线索,学*全文,解读每一段。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护士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

  责怪:什么意思?辨别“指责”与“责怪”之不同。什么人为什么事情可以指责?那么,护士呢?她是什么身份?体会用词之精准。

  动情:一个旁人也会动情?你们看到这段文字,又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交流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板书文字一行一行地猜猜母亲有多重?每出现一组词,就猜,逐层深入。

  指导朗读时,抓住“年复一年”,反复朗读,增强效果:

  一天又一天,母亲总是();一月又一月,母亲总是();一年又一年,母亲总是()。

  此外,文中“重担”的含义深刻,不仅仅指母亲肩上所挑的担子,还需感悟。

  静静:

  指名读第5节前2句,突出“第一次”与“无数次”,突出“孝心”回报“爱心”。

  最后可以写诗,巩固深化主题:

  母爱,就是();

  母爱,就是()。

  如今,我为母亲();

  就像小时候,母亲为我()。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2

  不少语文老师说语文课越来越难上。好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要“简简单单上语文”,可是就连许多特级教师似乎也没有把语文课上简单。为什么简单的事反而搞复杂了?老师们说:怕别人说没有“新意”,没有“亮点”。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然不能和失败画等号,至少意味着*庸。

  以往,我的许多徒弟,每拿到一篇课文,还没读两遍,便考虑怎样上出“彩“来——做什么样的课件,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小组合作”,哪里可以拓展、发散,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如此等等。企图以花架子来制造“亮点”。

  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前不久,我在西安执教了《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如果说获得师生掌声和赞叹之处是亮点的话,那么,归纳一下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我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我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其他还有一些,如老师的讲解和板书的字等。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涵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

  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作了示范,甚至于领读。尽管他们是四年级了,但该领读的还要领读。做任何事情不能从概念出发,要从实际出发。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同学是否把课文读熟了。”第二节课是“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不要以为老师范读只是为了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后有位老师对我说:“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我说:“对的。”课堂上我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

  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我追求的亮点。

  过去,我很重视“披文入情”“披文得意”。但如果只是始于“披文”,止于“得意”,就失落了语文的本体。“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入情悟理,学*,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这是更重要的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这样的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知道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责怪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明白了是埋怨中带有一点责备的意思,我便问/;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学生说: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因为他们毕竟素不相识;用“埋怨”,又轻了,不足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我又问:护士说的这句话该怎样读?怎样读才能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这样做,是不是就“意文兼顾”了?

  《第一次抱母亲》中有一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段话中的“越”是生字,所以我先教“越”字。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接着,我抓住了“重担”这个词。我说:“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看,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看“重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绝不仅仅是指挑在肩上的那副100多斤重的担子。”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发言热烈而精彩。是啊,母亲肩上挑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这时,我指着板书“翻山越岭”说:“那么,现在你对‘翻山越岭’这个词又是怎么理解的?”学生说:“翻山越岭指的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

  这就是品味。语文课本中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真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不品味,语文教学就索然无味了。味同嚼腊的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就无从谈起,自然也不会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课的最后,指导学生写字。我先请学生“读帖”,“读”完后,描红,然后“临帖”。临写完了,我请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分别写“越”和“疚”字。但两人写得都不规范。“越”字的右边的第一笔“横”,起笔高了;“疚”字里边的“撇”写长了,而“捺”又写短了,且没有“脚”。于是,我请学生再“读帖”,看“越”字右边的第一笔——“横”,在哪儿起笔。学生这才发现,它在左边“走”字的第二横处起笔。接着,我边讲边在黑板上范写了这两个字。学生们静静地听,静静地看,听课老师也静静地看,静静地听。当我范写完了,师生发出由衷的赞叹。他们只是赞叹我写的字漂亮吗?

  指导学生把字写好,是不是也是语文教学的亮点?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

  所以,我现在每教一篇课文总是在钻研教材上下功夫,在朗读上下功夫;课文中的每个新词务必弄清它的意思,要求运用的,务必弄明白使用范围,首先自己造几个句子;每个生字以及要板书的词语,力求写得规范,做到笔顺规范,间架结构符合楷书的要求。

  特级教师李梦衿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我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最后要说的是,我这样说,绝不是否定多媒体、否定表演等手段。如果运用得恰到好处,这些手段自然会为语文教学增光添彩,现在,该用我也照用。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3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这类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因为这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要学生入情入境,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看似*实却扣人心弦的感人文章,但当我真正开始备课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这并不是一篇容易上好的课文。

  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中的“抱”字,先让学生找能解答“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怎样的?”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对这句话的阅读理解是教学的关键,由此我抓住这句话中的“轻”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感受到母亲轻的句子。于是找出了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学生就有了更深的体会,然后抓住“竟然”理解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能找到相映的句子“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我”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一直不知道母亲只有80多斤的身体,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抓住“重担”、“翻山越岭”等词引导学生感悟母亲肩头所承受的生活的担子,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尤其是“重担”一词,要想学生的理解达到这种深度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我未能处理好的地方,我想纵向深层的理解可用个关联词“不仅…..而且…..”来引导学生,但当时没能及时应对。学生没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学生的朗读可以看出,学生并未能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中间,感受不深,以致在想象说话时无话可说或者是说得不着边际。

  此外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全面。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字里行间流露着母爱的`伟大,同时从第一次抱母亲还能深深地感受到“我”对母亲的爱,再加上教学时未能准确把握好课堂时间,以致头重脚轻,对后者的引导感悟只是浮于表面,未能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其中。从而使得课文最感人的两自然段的学*成了走过场,在感情的高潮部分,学生却进不了角色,配乐朗读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尤其是要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语言的简洁凝练上下苦功。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4

  《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内容真切感人,语言朴实明快,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对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是否能真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博大,对我来说真是一个挑战。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因此,本文的教学首先要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朗读,感受母爱的伟大,从而产生对母亲的孝敬之情。文章的情感是躲在文字背后的精灵,要触摸到它,想象和朗读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如何通过朗读和想象引领学生透过纸面,看到文字的背后?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先让学生围绕“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怎样的?”这一问题读课文,并找出相关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我出示这个句子后引导“竟然”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为“出乎意料,没想到”,我再引导:“作者没想到什么呢?从哪些地方看出我认为母亲很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抓住关键词语“使劲一抱、用力过猛”体会我原以为母亲很重。然而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才89斤”,抓住“最重的时候”“我这一生”体会到母亲辛劳了一辈子,这一生中,母亲的体重就没有超过89斤。为什么母亲这么瘦弱,几十年来做儿子的却没有发现呢?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段文字,这是本节课花时较多的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想象母亲肩上所承受的分量“拉着我——背着妹妹——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我又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展开想象,理解“重担”一词包含的意蕴,使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又更深了一层,体会“母亲挑起的是家庭的全部担子”,因此,“母亲在孩子心中才会那么重。”还有“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这些重点词语的感悟,充分感受母亲一直以来无私的付出。为了让学生对89斤有感性认识,我拿自己的体型体重进行比较,来认识母亲实在太瘦弱了。母亲以她瘦弱的身躯挑起生活的重担,真的是力大无穷吗?不,是母爱创造了奇迹。

  母爱从不要求回报,在舒缓悠扬的音乐声中,“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多么温馨的一幕,“第一次”?“无数次”?两个数字的反差对比,我们对母亲的.关心太少了,而母亲对我们却无私地奉献着……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当我们一次次被这种爱所震撼,一次次享受母爱所创造的奇迹时,不要忘了感恩母爱。

  教学完毕,我回想整个教学过程,发现学生的感受并没有我预想的深刻。也许是由于我的教学手段,也许由于学生的阅历,他们并不能深刻地悟到文章所蕴含的深情,如“在我记忆中,……。年复一年……。”一段,仅仅引导学生反复的诵读,想象母亲肩上所承受的分量,实践下来学生感悟并不深,我想如果通过语言创设场景:“清晨……深夜……寒风中……烈日下……风雨中……”引导学生想象表达,或许会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使得这段*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另外,当出示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背景画面时,如果配以恰当的解说,使立体的画面变成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或许更能激发学生联系自身生活,触景生情,想到母亲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最后的拓展环节——在心意卡上写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语,送给妈妈。相信学生肯定会有许多感人的话语跃然于纸上!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5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轮到我的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转身下床都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土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母亲终于闭上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6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述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写出了我抱母亲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亲情。我细读了课文,特别是沿着“抱”字去读课文,去追溯作者情感的源,我发现其实我们成年人,对母爱的感受也是肤浅的,对报恩也只是言语多于行动。我想到了我的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辛苦,想到了母亲为我奉献的质朴的母爱,再想想自己为母亲所做的,我觉得在我的潜意识中,接受母爱是自然而然的,而回报母爱却是在各种各样的借口下所忽略的。文中的母亲为“我”的真情一抱而感到欣慰,而感到幸福,我们做子女的应该行动起来了。于是,我让学生写一句话,表达自己心中对母爱的理解,还要求学生在母亲节那天为母亲做一张贺卡。

  教学中,让学生品味文字,感悟母亲辛劳一生,揣摩情感,体验作者的愧疚之情,涵咏“泪水”,感悟母子亲情。通过自由读、指名读、接读、齐读,学生们对母亲的理解就已经上升了一个高度。我注重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情感,以情动人,渲染母爱。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从题目中的“抱”字入手,引导学生品悟母亲曾无数次抱过孩子,这种爱是多么的伟大和无私;而儿子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却让母亲感动得泪流满面。而我,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被孩子们的真情流露感动着。我想这时不仅仅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心灵交融,更是一个母亲与孩子们的心意沟通啊!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菁华6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准确认读生字词。

  3、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及三处“没想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世界,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介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三、教情、学情分析

  1、学生有:能读通课文,并能读流利。

  能初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学生缺:抓住“没想到”,体会作者内心惊讶、难过、愧疚的心情。

  体会“重”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重”的含义,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助学

  1、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反复诵读。

  2、借助歌曲、图片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妈妈抱着婴儿的图片

  a、看着这幅图,你会想起谁? (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母亲)

  b、如果请你给这幅图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 (指名说:爱、关怀、梦……)

  教师:一个简单的动作“抱”(板书:抱)让你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那深深的爱,

  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 (板书:第一次)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新课文。 (完成板书并齐读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难以忘记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

  一幅母亲抱孩子的图片,寻常而又易见,学生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妈妈,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这是合乎逻辑思维的反映。“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一句反问,把学生带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以此来引入课文的学*,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过抱母亲的.事情,但是书中的语言文字或许能给你留下点什么? (打开书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朗读。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指名读——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读)

  3、读了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 (学生交流)

  师述:是啊,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多媒体出示该句,指名读)

  第一次抱母亲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没想到……” (板书:没想到)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围绕“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紧紧抓住三处“没想到”组织教学,并在下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读己独有的感受。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逐步溶解了教学难点。

  (三)精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划出相关语句,用心再

  读读,此时此刻的“我”没想到的是什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动笔划一划,写一写。 (教师相机点评学生的*惯)

  2、交流: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 (指名读相关语句)

  3、多媒体出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

  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a、第一次“没想到……”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指名说并读一读)

  b、没想到母亲很轻,他以为母亲怎样?从哪看出母亲很轻呢? (差点仰面摔倒)

  c、他以为母亲很重,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引导抓住词语:“使劲、左手、右手”体会)

  师述:看这动作,“左手……”、“右手……”也许还半蹲着借助腿部的力量,或许还屏住呼吸,因为他以为母亲 (生:很重),必须得用劲,没想到 (生:很轻),这一使劲,差点 (生:仰面摔倒)

  d、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指名读)

  e、此时此刻,文中的“我”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指名说,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引导:当作者准备使劲一抱时,差点摔倒,留给作者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当时他的表情会是怎样的?(指说并板书:惊讶) 这是作者从未想到的,他没想到母亲轻轻的。 (再次指名读,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

  师:母亲太轻了,轻到了我一使劲,差点摔倒。 (齐读这一句)

  4、站在一旁的护士责怪我…… (指名读护士的话)

  而我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答: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5、多媒体出示句子: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板书:这么轻)

  引导:母亲到底有多重?你从哪里了解到的?说说自己有多重?

  看着手中的母亲,她竟然和我们四年级的小学生差不多重,看着母亲瘦弱的身躯,“我”

  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 (指名说,指名读一读)

  师述:看到这样骨瘦如柴的母亲,谁的心里不难过伤心呢?母亲实在太轻了,轻得让人隐隐心疼!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设计意图

  母亲到底有多重?书中只有两个数字说明母亲的体重:“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通过这两句话让学生猜猜母亲大概有多重,学生不难看出此时的母亲超不过89斤,或许只有70几斤。再让学生说说自身体重,而四年级的学生重的可达90几斤,轻的也有六七十斤,这样一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母亲真的很轻,轻得让人隐隐心疼。

  6、“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呢?是什么让作者产生

  错觉呢?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细细品味,从中你又能品出什么?

  7、学生交流:为什么“我”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 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多媒体出示句子:“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

  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指名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我”的心目中,母亲一定是 (力大无穷),因为,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总是 ,这样年复一年, 。(谁能读好这句话 )

  “翻山越岭”一词,使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说出 爬山)

  爬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而母亲是手里 背上 肩上还 。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你能读己的感受吗? (指名读出示的句子)

  设计意图

  要使学生体会母亲“力大无穷”就必须理解这段文字中的“翻山越岭”一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词语想到什么,联系生活中爬山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时我们的爬山只是空着手,而此时的母亲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翻山越岭是需要多大的力气。难怪在“我”的心里,母亲一直是力大无穷的。

  拓展:想象一下母亲在这年复一年的日子里是怎样一路走来?(创设情境,指名说)

  出示:在崎岖的山路上,

  在泥泞的道路上,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

  师述: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长大后,我们可以干活了,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 ,我一直以为 ,可没想到 。(生说)

  设计意图

  这样一个小小的拓展,不仅拓宽了学生想象的思维,原来这“年复一年”是那么的不容易,也拓宽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原来这“爱”就蕴含在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日子。

  8、多媒体出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又是一个“没想到” (指名读)

  师述:“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小时候翻山越岭的情景,想到了逢有重担,母亲要我们放下的情景,可这一切的背后,母亲竟然是用80多斤的身子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是我从未想到过的。此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愧疚、自责) 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读一读。

  板书:那么重

  这担子到底有多重呢? (指说)

  师述: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 (生活的重担、责任) 这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那单薄的肩上这么多年,而母亲却一直没有倒下过,直到我们长大,你认为这又是什么在支撑着她? (多媒体出示:母爱 板书)

  (学生看板书)是呀,这一轻一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如今母亲却落下一身的病,此时一种自责、内疚的心情涌上心头。 (集体读好这句)

  设计意图

  “这么轻”到“那么重”,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难点。既然是教学的难点,不如直扣难点进行教学,让学生直接思考“这担子有多重?”根据预设学生会跟着老师的问题思路回答“100多斤”等含有不同数字的答案,难道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这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了求知欲,将学生带入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引出“母爱”,是母爱在支撑她度过这艰难的岁月。

  9、对于这一切,母亲只是笑了笑说 (指读)。或许,你也想起了自己的母

  亲,想起了小时候的事,这样的画面可能曾经在你身上也发生过。

  (配乐欣赏母子共处的图片)

  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能体会到你们的妈妈对你们那份深深的爱!

  (四)拓展练*

  1、出示诗: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在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师配乐读,生配乐读,齐读)

  师述: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就像呵护嫩芽一样,让我们茁壮成长。

  2、学到这,也许你也想起了你和妈妈之间的许多事,动笔描述一个生活片段,注意细节

  描写。(学生练笔)

  设计意图

  一首小诗配上音乐,将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诗中,学生细细品味母亲对子女的爱,在诗中,学生深深反思自己对母亲的“爱”。最后以练笔结束课文的学*,做到读与写的结合,将写落到实处。

  附板书:

  13、第一次抱母亲

  没想到 这么轻 那么重

  (惊讶 难过 愧疚) (母爱)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2

  一、导入

  1、有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2、通过上午的学*,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1)学生快速浏览回顾文章

  (2)学生说:我是突发奇想地抱母亲。(这是你的感受,还有其他的吗?)

  学生说:那天母亲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亲。

  (3)我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这是你的记忆中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说: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这么轻,我对母亲的关爱不够,母亲对我却很好。

  学生说:我以为母亲很重。

  3、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

  (1)学生说:左手……差点仰面摔倒。

  学生说:母亲天天都要挑这样的担子。

  学生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

  学生说;没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担子。

  4、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自己的母亲很重吗?

  (1)学生说;手里拉着我,还要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

  (2)通过这句话,你们能看出什么?

  课件出示:在我的记忆中……

  (3)师生交流

  (4)同学们想像一下,一个八十多斤的人,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5)师生交流。还能体会到什么?(她有坚强的意志、十分关爱我们。)

  5、我们长大以后呢?

  (1)指名读:课件出示: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母亲非常爱我们,心疼我们。

  学生继续说。

  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担子,这两个担子的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担子就是指挑的担子,第二个担子指的是养育我们的担子,保护我们,天天烧饭、洗碗……)

  同学们这些都是母亲的担子,母亲的担子多重啊!

  6、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游子……”出示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教师讲解,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母亲的时候,这样感受母亲的时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己先读一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再这名读

  (3)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要这样难过呢?

  (4)学生说;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关心过母亲。学生说理由。

  (5)母亲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一直在我们操劳。

  (6)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却没有为母亲做些什么?

  7、同学们当我们和母亲要钱交学费的时候,母亲是这样劳累。

  (1)还有一个词语能够看出来,是哪个词语?

  (2)“愧疚”

  (3)是啊,从这个词语能看出作者很难过。

  8、而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2)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看看这位母亲的语言和表情,她是个什么样的母亲?

  (3)大家看看这个词语“哪个”?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行为呢?

  (4)师生交流

  学生说;我的母亲不睡觉,陪着我学*。

  学生说:母亲下了晚班,没有休息还帮着我们烧明天的饭。

  学生说: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还为我忙着,忙那。

  学生说:“下雨天,她把雨披披在我的身上。”

  学生说:有一次,下火车……

  9、同学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忙碌了,多少个中午我们的母亲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接我们,多少个傍晚,妈妈工作了一天,她还要赶到菜场去为我们的食物忙碌着,多少个夜晚,妈妈劳累了一天,为我们检查作业,甚至晚上盖被子。

  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作者也想到了这样一幕。

  (1)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

  学生说;这是兴奋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这时高兴的泪水,这是感动泪水。这是爱的泪水……

  (3)教师板书:无数次抱我

  (4)小时母亲无数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亲,她就如此感动。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5)学生说;母亲为我付出的很多,我为母亲做得很少。

  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长大报答母亲,我们不应该无理取闹了。

  (6)我想说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拓展训练

  1、吴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电脑出示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医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话语……

  2、同学们,你们此时愿意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吗?请动笔写写吧。(《烛光里的妈妈》)

  3、学生练笔

  学生说:亲爱的妈妈,我一定会在长大的时候好好报答你。

  学生说: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万丈深渊”……(这是多么“恰当”的一个说法啊?)

  4、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吴老师我是母亲,下面听课的老师中也还有好多母亲。让我们为她们祝福吧。下课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无数次抱过我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3

  一、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重点词、句来感悟母爱的伟大,做儿子的愧疚,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齐读课题。

  2、课文写了作者几次抱母亲?浏览课文,用直线画出作者抱母亲的句子。投影出示,齐读。“抱”,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但这其中深意,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去体会,感悟。

  (二)、品析“第一次抱母亲”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小节。想,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抱母亲的?我们知道了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都从各地赶回来,轮流去病床前守护。因为,我们兄弟姐妹知道一向坚强的母亲这次能乖乖地听话住院,一定病得不轻。那天,轮到我守在母亲的床前,护士进来换床单,让母亲起来。

  2、指导朗读,出示: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理解“赶紧”用找近义词方法,从这个词你体会什么(赶紧不仅速度要快,更表达了一种心情,儿子对母亲的焦急、关切之情)朗读体会

  3、引读:我的左手托住了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出示句子:“责怪”换成“责备”行不行?(不符合身份,在埋怨中带有一点批评)。(这就是我们的汉语言,说话、写文章要推敲的,遣词造句一定要准确。)谁来把责怪的意思读出来

  三、品析“第二次抱母亲”

  1、作者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抱母亲的?自读2至4自然段,圈出作者心情的词语。(难过、愧疚)理解“愧疚”(惭愧不安)

  2、为什么难过?出示:“在我记忆中……担子。”

  (1)理解文中的两个“担子”

  A、同学们,会读书的人能看到字面背后的意思。母亲承受的重担仅仅是肩上100多斤的东西吗?请你们静下心来,默读,边读边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她担子里面挑起的还是什么?(照顾家庭的重任、对子女生活、健康远行的牵挂、生活的压力、子女学业的负担……)

  B、出示诗句: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母亲抚育子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子女生病时母亲的焦虑和照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女远行时,母亲的牵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母亲教育子女的巨大付出)自读,释义,体悟。(用“不仅……还……”说出“担子”的含义)(母亲的担子里不仅是扁担两头难以承受的重物,还有……)这就是母亲担子里的东西!她挑的担子是子女、家庭和社会的一部分,这就是她挑的责任,她挑的是大半边天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

  (2)理解了重担后,再来看“翻山越岭”,母亲是怎样翻山越岭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P69插图师引读:是呀,在狂风暴雨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在烈日炎炎、骄阳似火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在大雪纷飞、冰天雪地中,母亲总是手里——,背上——,肩上——这里仅仅是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请你静静的默读,想好再发言(坎坷的人生、生活的磨难……这是母亲带着全家走过了艰辛曲折的道路)

  (3)读好这段话。

  3、面对这一切,母亲是怎么说的?画出句子。

  A、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齐读

  B、理解意思(不要提那些事,每个母亲都是这样过来的)

  C、默读,联系提示母亲的表情,好好体味,用心去想,你发现了什么?(隐藏自己的心,怕儿女担心受怕)

  D、雨果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怀。比天空还要大的胸怀是母亲的胸怀,只有母亲的这份胸怀是伟大的。母亲是谦虚的,是无私的,胸怀是宽广的。像山谷一样,“虚怀若谷”

  4、此时,我突发奇想……引读

  A、作者抱着母亲,以为母亲睡着了,但是母亲流下了泪水,这是怎样的泪水?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激动的、自豪的、甜蜜的、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

  B、作者仅仅是抱了母亲一次,母亲就如此感动、如此激动,如此幸福与欣慰,而我们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记住这个词,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你想对母亲说什么?对自己说什么?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游子吟》学过没有?出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解释诗意是啊,一生一世不求回报的爱是母爱;一生一世值得最爱的人是母亲。母亲的两行热泪从眼角流下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只要儿女尽一份孝心,母亲就会觉得是天大的幸福。孝心是什么?孝顺是进出家门的一声招呼。

  C、陈老师还想说一句话,这篇文章深深感动了我,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呢?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的,我也是母亲,在回报自己的母亲时,也要像关心自己的母亲一样关心周围的老人,向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每一位学生。这就是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齐读

  D、课前我有一个提问课文写了作者几次抱母亲?(两次),课题为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我在和护士说母亲时,深深感动于母亲这部爱的大书,我用行动来报答母亲的深情,才有那轻轻地摇动的深情的第一次抱母亲,感恩母亲)让我们再来齐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老师为什么用感叹号?因为母爱是我们这辈子都回报不完的,母爱是伟大的,今天,我们读懂了母亲这本书,懂得感恩母爱的我们同样了不起。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准确认读生字词。

  3、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及三处“没想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内心世界,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介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三、教情、学情分析

  1、学生有:能读通课文,并能读流利。

  能初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学生缺:抓住“没想到”,体会作者内心惊讶、难过、愧疚的心情。

  体会“重”的含义。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体会“重”的含义,感受母爱的伟大。

  五、助学

  1、抓住“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反复诵读。

  2、借助歌曲、图片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妈妈抱着婴儿的图片

  a、看着这幅图,你会想起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母亲)

  b、如果请你给这幅图取个名字,你会取什么?(指名说:爱、关怀、梦……)

  教师:一个简单的动作“抱”(板书:抱)让你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那深深的爱,

  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板书:第一次)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新课文。(完成板书并齐读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又给作者留下了怎样难以忘记的感受呢?

  设计意图

  一幅母亲抱孩子的图片,寻常而又易见,学生自然会想到自己的妈妈,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爱,这是合乎逻辑思维的反映。“可又有多少子女这样抱过自己的母亲呢?”一句反问,把学生带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以此来引入课文的学*,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过渡:同学们,虽然我们不曾经历过抱母亲的事情,但是书中的语言文字或许能给你留下点什么?(打开书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朗读。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读)

  3、读了文章,第一次抱母亲给作者留下怎样的感受?(学生交流)

  师述:是啊,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多媒体出示该句,指名读)

  第一次抱母亲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没想到……”(板书:没想到)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中,围绕“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紧紧抓住三处“没想到”组织教学,并在下面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这句话,并读己独有的感受。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逐步溶解了教学难点。

  (三)精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第1、2、3自然段,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划出相关语句,用心再

  读读,此时此刻的“我”没想到的是什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动笔划一划,写一写。(教师相机点评学生的*惯)

  2、交流:课文几处写到“没想到……”?(指名读相关语句)

  3、多媒体出示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

  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a、第一次“没想到……”作者没想到的是什么?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指名说并读一读)

  b、没想到母亲很轻,他以为母亲怎样?从哪看出母亲很轻呢?(差点仰面摔倒)

  c、他以为母亲很重,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引导抓住词语:“使劲、左手、右手”体会)

  师述:看这动作,“左手……”、“右手……”也许还半蹲着借助腿部的力量,或许还屏住呼吸,因为他以为母亲(生:很重),必须得用劲,没想到(生:很轻),这一使劲,差点(生:仰面摔倒)

  d、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e、此时此刻,文中的“我”内心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说,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引导:当作者准备使劲一抱时,差点摔倒,留给作者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当时他的表情会是怎样的?(指说并板书:惊讶)这是作者从未想到的,他没想到母亲轻轻的。(再次指名读,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

  师:母亲太轻了,轻到了我一使劲,差点摔倒。(齐读这一句)

  4、站在一旁的护士责怪我……(指名读护士的话)

  而我又是怎样想的呢?(生答: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5、多媒体出示句子: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板书:这么轻)

  引导:母亲到底有多重?你从哪里了解到的?说说自己有多重?

  看着手中的母亲,她竟然和我们四年级的小学生差不多重,看着母亲瘦弱的身躯,“我”

  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指名说,指名读一读)

  师述:看到这样骨瘦如柴的母亲,谁的心里不难过伤心呢?母亲实在太轻了,轻得让人隐隐心疼!(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指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设计意图

  母亲到底有多重?书中只有两个数字说明母亲的体重:“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通过这两句话让学生猜猜母亲大概有多重,学生不难看出此时的母亲超不过89斤,或许只有70几斤。再让学生说说自身体重,而四年级的学生重的可达90几斤,轻的也有六七十斤,这样一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母亲真的很轻,轻得让人隐隐心疼。

  6、“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呢?是什么让作者产生

  错觉呢?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细细品味,从中你又能品出什么?

  7、学生交流:为什么“我”会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指名谈谈自己的理解)

  多媒体出示句子:“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

  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指名读)

  根据学生回答:在“我”的心目中,母亲一定是(力大无穷),因为,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母亲总是,这样年复一年,。(谁能读好这句话)

  “翻山越岭”一词,使你想到了什么?(引导说出爬山)

  爬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而母亲是手里背上肩上还。你看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你能读己的感受吗?(指名读出示的句子)

  设计意图

  要使学生体会母亲“力大无穷”就必须理解这段文字中的“翻山越岭”一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说说读了词语想到什么,联系生活中爬山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时我们的爬山只是空着手,而此时的母亲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翻山越岭是需要多大的力气。难怪在“我”的心里,母亲一直是力大无穷的。

  拓展:想象一下母亲在这年复一年的日子里是怎样一路走来?(创设情境,指名说)

  出示:在崎岖的山路上,

  在泥泞的道路上,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里,

  师述:就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长大后,我们可以干活了,可逢有重担,母亲总是,我一直以为,可没想到。(生说)

  设计意图

  这样一个小小的拓展,不仅拓宽了学生想象的思维,原来这“年复一年”是那么的不容易,也拓宽了母亲对孩子的“爱”,原来这“爱”就蕴含在这样一些普普通通的日子。

  8、多媒体出示:“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又是一个“没想到”(指名读)

  师述:“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小时候翻山越岭的情景,想到了逢有重担,母亲要我们放下的情景,可这一切的背后,母亲竟然是用80多斤的身子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是我从未想到过的。此时,“我”的心里又是怎样的感受?(板书:愧疚、自责)说说自己的理解,并读一读。

  板书:那么重

  这担子到底有多重呢?(指说)

  师述: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生活的重担、责任)这生活的重担压在母亲那单薄的肩上这么多年,而母亲却一直没有倒下过,直到我们长大,你认为这又是什么在支撑着她?(多媒体出示:母爱板书)

  (学生看板书)是呀,这一轻一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如今母亲却落下一身的病,此时一种自责、内疚的心情涌上心头。(集体读好这句)

  设计意图

  “这么轻”到“那么重”,这是一个极大的反差,也是学生理解文本的一个难点。既然是教学的难点,不如直扣难点进行教学,让学生直接思考“这担子有多重?”根据预设学生会跟着老师的问题思路回答“100多斤”等含有不同数字的答案,难道母亲所承受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你认为还有什么?这一个问题激发学生了求知欲,将学生带入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引出“母爱”,是母爱在支撑她度过这艰难的岁月。

  9、对于这一切,母亲只是笑了笑说(指读)。或许,你也想起了自己的母

  亲,想起了小时候的事,这样的画面可能曾经在你身上也发生过。

  (配乐欣赏母子共处的图片)

  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能体会到你们的妈妈对你们那份深深的爱!

  (四)拓展练*

  1、出示诗: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在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温暖。

  有一种爱无论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乐,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远不需要珍藏,

  却永远不会忘记。

  (师配乐读,生配乐读,齐读)

  师述:只有母亲才会这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我们,就像呵护嫩芽一样,让我们茁壮成长。

  2、学到这,也许你也想起了你和妈妈之间的许多事,动笔描述一个生活片段,注意细节

  描写。(学生练笔)

  设计意图

  一首小诗配上音乐,将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诗中,学生细细品味母亲对子女的爱,在诗中,学生深深反思自己对母亲的“爱”。最后以练笔结束课文的学*,做到读与写的结合,将写落到实处。

  附板书:

  13、第一次抱母亲

  没想到这么轻那么重

  (惊讶难过愧疚)(母爱)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探究,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播放《心中的故事》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俺们就来学*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2、解题。指读,齐读。

  3、读了课题以后,你想了解什么吗?

  (为什么要抱母亲?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抱母亲的?抱母亲的子女和被抱的母亲各有什么感受?这“第一次”抱有没有什么特殊情感?)

  二、初读课文

  1、就带着俺们刚才提出的问题,轻轻地朗读课文,要求:

  ①先把生字条中的生字多读几遍,然后在课文中画出。

  ②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边读边考虑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还是不能解决的在书上做上记号。

  2、检查交流:

  ①指读词语,在读准确的基础上再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②汇报:通过自读,哪些问题自行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需一起探究?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要求:先自身想一想,再与同桌商量商量,用几句话来描述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然后写在课本上。

  交流,引导归纳。

  (投影给出归纳方法:按六要素来归纳)

  时间:母亲生病后

  地点:在医院里

  人物:“俺”和母亲

  事情的起因:“俺”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

  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 。

  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三、课堂练*:指导识记本课字词,完成书后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精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探究文中人物的心情。

  2、通过分角色感情朗读,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广博,进一步激发同学对母亲的敬重和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句子的学*,探究文中人物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复*: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通过上堂课的学*,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板书:母爱爱母)

  过渡:下面就让俺们从字里行间去体会这种母爱爱母之情。

  二、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导读本自然段。提问:护士为什么要责怪俺?

  2、指读护士、“俺”、母亲之间的对话,读完后谈谈自身的想法。

  3、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有多重吗?文中的“俺”知道吗?这是不是说明他不关心他的母亲?你是从哪看出的?

  引导找出:“轮流”“赶紧”“左手……右手……”

  4、齐读本段。

  三、学*第二、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本局部,边读边动笔找出表示“母爱”的词句和俺“爱母”的词句,反复诵读,在有关词句旁边写上自身的感受。

  2、汇报交流:

  母爱:在俺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俺,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俺们长大。俺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俺们放下,让她来挑,俺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接受那么重的担子。

  “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爱母:母亲竟然这么轻,俺心里很难过。

  俺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先指名读一读,谈谈自身的感受。

  再指名读,要求读出自身的感悟,并说说自身为什么这样读。

  3、指导练*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对话。

  4、引导联系“竟然”“愧疚”等词语,说说“俺”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

  5、集体朗读后质疑问难。

  四、安排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三自然段。把自身的感动和大家交流共享。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继续学*课文,感悟字里行间浓浓的母子亲情。

  2、通过学*范文,让同学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教学重点:

  同学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教学过程:

  一、学*第五、六自然段

  1、自由轻声地把课文朗读一两遍,想一想,从中你明白了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2、哪些语句最能反映母子间的亲情?怎么读?读给大家欣赏。

  3、在音乐声中轻读第五、六自然段,进一步感受这种情感。

  4、联系上文描写“俺”的言、行的句子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二、合作探究

  联系上下文,通过说说“俺”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探究“俺”的心情。

  说说护士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

  三、读写拓展

  1、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2、同学练写,教师巡视。写好后同桌交流。

  3、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身声情并茂地朗读。

  四、课外延伸

  1、既然作品中的“俺”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2、安排同学为母亲做一件事。

  五、歌曲欣赏《想起老妈妈》。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6

  第二课时

  你可是又在梦中把我挂念,

  你可是又在灯下为我牵肠,

  你的那一双老花眼,

  是否又把别人错看成我的模样.

  娘啊,娘啊,白发亲娘,

  春露秋霜,

  寒来暑往,

  娘啊,娘啊,白发亲娘,

  朝思暮想,

  泪眼迷茫,

  责怪吧,我的娘,

  儿想你却不能去把你探望.

  娘啊,娘啊,白发亲娘,

  白发亲娘.

  附2: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附3:高子阳: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读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把课文中三个人的话语拿出来一个个读,那感觉又不一样。

  “我”说的话:

  (1)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2)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3)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4)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5)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6)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

  护士说的话:

  (1)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2)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

  (3)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

  (4)护士问:“为什么?”

  (5)护士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6)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7)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

  母亲说的话:

  (1)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2)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3)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

  请同学们一遍遍地反复读这三个人的话,读着读着,学生就能够明白一切。

  附4:得到爱是快乐的,给予爱更是幸福的!正是本单元课文要我们向学生展示的,要学生体会到的。第十一课《永远的白衣战士》是医生给予病人的爱,给予事业的爱;第十二课《“番茄太阳”》5岁盲女对生活的爱给予我的力量和感动,体现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本课《第一次抱母亲》体现的是亲情互爱;第十四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则体现着对大自然的爱,对身边一切事物的爱。由此本单元向学生唱响的是一曲曲爱的颂歌:给予是快乐的!

  附5:教学中,我觉得不妨在对比中进行阅读:

  1、“母亲”与“我”的对比:给予(“我”的第一次与母亲的一生) 爱(母爱的无痕与我的惊醒) (重点)

  2、母亲自身的对比:体重(89斤)与重担(一百多斤) 辛劳与幸福

  3、护士与“我”的对比:女性对母爱的感受与男性对母爱的感受(不为重点)

  4、作者与读者(学生)的对比:作者的母亲与天下所有的母亲 作者显得有些迟到的回报与学生学*后心中的变化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 (菁华5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1

  本篇课文简洁生动地记述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表达了“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课文内容简洁,语言明快,娓娓道来,好不雕饰,但字里行间饱含着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鉴于课文这样的特点,我在教学时主要抓住两大环节。

  1、以读为主。

  本篇文章虽然内容简洁,但每一字当中渗透的都是深深的情,渗透着爱。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所以在教学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读课文,如果学生能够读好每一字,每一词,就足以证明他是真正的读懂课文,读到纸背后的情感。后来学生的反应足以证明我的做法还是有效的,不光从学生举手读书的人数来看是有史以来,就连读书的情感要求这一次也是拿捏的最为准确,我很惊讶,才仅仅是四年级的学生,就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的那份对母亲的“愧疚”。听着他们的朗读,我不禁深感欣慰:谁说他们小,什么也不懂,他们也懂得感恩,也懂得回报。不信就听一听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难过”。

  教学时学生对于文本的感受很深,基本上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从文章的一处找到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情感支撑点。都能够体会到母亲对于“我”的付出,都能体会到“我”对母亲的感激。可是学生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我”的心情。“我”的“难过”是因为什么呢?大部分学生只能抓住单纯的说是母亲“轻”的缘故,却不呢不过很好的联系上下文去深挖文本。所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品味“我”复杂而单纯的“难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谈

  这是一篇好课文,昨天拿回家备课时,就有这样的感觉,黑板上中间是板书,右边是说话训练,左边是写话训练,黑板写满了,课文也就上完了。

  无数次

  我第一次抱—母亲

  孝爱

  赶紧背拉挑

  难过翻山越岭年复一年

  逢有重担叫我们放下自己挑

  回报

  首先是找出课文中描写护士的句子,护士是事情的见证者,所谓旁观者清,轻轻将护士的线索一拎,课文就串联起来了,接着进行说话训练,然后紧紧抓住护士这一条的线索,学*全文,解读每一段。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护士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

  责怪:什么意思?辨别“指责”与“责怪”之不同。什么人为什么事情可以指责?那么,护士呢?她是什么身份?体会用词之精准。

  动情:一个旁人也会动情?你们看到这段文字,又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挑着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八十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沉重的担子。”

  交流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板书文字一行一行地猜猜母亲有多重?每出现一组词,就猜,逐层深入。

  指导朗读时,抓住“年复一年”,反复朗读,增强效果:

  一天又一天,母亲总是();一月又一月,母亲总是();一年又一年,母亲总是()。

  此外,文中“重担”的含义深刻,不仅仅指母亲肩上所挑的担子,还需感悟。

  静静:

  指名读第5节前2句,突出“第一次”与“无数次”,突出“孝心”回报“爱心”。

  最后可以写诗,巩固深化主题:

  母爱,就是();

  母爱,就是()。

  如今,我为母亲();

  就像小时候,母亲为我()。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引导感悟母爱、学会孝敬的好文章。初读这篇课文,我感觉这篇课文比较难上,文中母亲对子女的感情,与儿子对母亲的感情非常真挚感人。学生的阅历浅,感悟会比较初浅,不深刻。尤其是对四年级的学生,是否能真切地体会到母爱的无私、博大,对执教者真是一个挑战。

  一、紧扣“抱”,呈现板块造型。

  本课以一条清晰的线索贯穿全文,通过重点语句来赏读、感悟课文,教学层次分明。本课的教学,本人以一个“抱”字来贯穿全文,从读课题中的“抱”字,引起学生的关注;读作者,通过“抱”感受对母亲的不了解;认识母亲,想象“抱”的分量;读感恩,体会“抱”的情感交融。读自己,让“抱”字在心中生根、发芽。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条分缕析,呈现出一种板块层进式的教学造型,学生在整体板块内容面前,进行纵深探讨与交流,在实践中训练了语言文字,体现了板块教学的简洁美。

  二、抓好“读”引领精神之旅。

  1、在情境中读。学生只有沉浸于情真意切的情境中,方可读得“深情并茂”。为此,在品读课文时,我精心预设了一段段唯美的导语,引领着孩子们的精神之旅,并外化为动情用心地朗读。

  2、在感悟后读。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自由感悟,从字里行间去感受这对母子之间的爱。如学*课文第二段儿子说的一番话时,学生在感悟了母亲为了这个所付出的艰辛,体会到“重担”“翻山越岭”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们的朗读已力透纸背,也许孩子们已是文中的“我”,正在用朗读感受母爱呢。

  3、要在读后加深理解。感悟——朗读——理解,这是一条引导孩子阅读学*课文的良性循环轨迹,在感悟读后一定要再次创设问题情境,孩子的理解会更为深刻。学*最后一段时,在引领孩子们悟读到“这是怎样的泪水”时,再次诱发孩子的情感,让孩子说说:你想对母亲、对自己说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激情奔放,直抒胸意,情深至切。

  三、关注“情”,绽放理性思考。

  教学时,教师以“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吟咏,体悟其情感,实现因情学文,明理悟道。1、抓住对话,进入情境。让学生*文章的对话。从而使对语言的理解与情境的感染揉为一体。2、品词析句,领会情感。抓住“翻山越岭”、“担子”、“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使学生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深化了对母亲的认识。3、以读代讲,体会情感。学生通过朗读、齐读、个人读的形式、揣摩语言的内涵,从而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如文章第二节:我说:“在我记忆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段话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之后我让学生有感情朗读,通过重音、语速、语调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出来,学生的情感和认识进一步得到升华。4、深入剖析,感悟情理。全文学完了,学生被作者的感恩之心感动着,情感的起伏绽放了理性的思考。全文的教学,学生通过“情”的体验突出母爱的伟大,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让感恩之心永存,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即——教师的评价缺少有效性。语文课堂上朗读指导中的评价至关重要。学生朗读后要及时的给予评价,特别是对于那些读得不太好或者胆小怯场的学生,在指出不足时要予以肯定和鼓励,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在这点上由于教学经验的缺乏,我做得还不够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做出有效评价的同时,把评价的面放宽,多去注意学生朗读的技巧。在学生朗读的时候,老师也要表现出认真倾听的姿态。这样可以给其他学生一个暗示,要认真倾听别人的读书。

  另外,本人认为,这节课对图片的运用还不够到位。如在抓住“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者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重点句子时,应该紧密联系课文第一幅“母亲挑担携女图”,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想象母亲肩上所承受的分量。可以设计一个环节,先问学生自己爬山的感觉,让学生自身体会到母亲爬山的艰辛,而这样的艰难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是年复一年,学生由衷的体会到母亲的担子之重,不由得有了对于母亲的敬佩之情。此外,我应该再次引导学生看插图上的母亲虽然肩负荷重,但仍面带微笑,承受着一切重担,这勇气源于对孩子的爱。因此,学生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了不起的母亲,母亲的形象的学生心中马上高大起来。

  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奇妙无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在这教师、学生、文本对话的场所,如母爱创造奇迹般,我们也正不断地付出、反思、收获,努力地创造着教学的奇迹——让充满灵性的人与静态的文本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这也是作为一名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3

  今天下午,在我们学校开展了“解读名师,感悟成功”的名师研修班的活动。作为主持人,我特意请于老师谈一谈在西安上的《第一次抱母亲》。

  一、“读书至少十来遍!”

  于老师没有马上解读文本,而是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课文,听着听着,眼泪就从我的脸颊滑落下来。就像于老师自己说的“我的普通话不好,但是大家都为我鼓掌。”的确,常常听于老师读课文,常常会感动。也许源于他对于生活独到的理解,也许是他对文本独特的感受力吧!

  谈到钻研教材,于老师说他从来不先看教学参考书。而是一遍一遍地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读到文章就像自己写的,就像写自己的事。

  二、读透字面,了解内涵。

  1、抓住“重担”进行教学。

  师: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一百多斤的东西吗?你对这个"重担"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的理解是,母亲不只是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还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

  师:辛辛苦苦养大,不仅是养育儿女啊,还有什么?

  生: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

  师:是啊,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要做多少事情啊!

  生:我们长大以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就是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

  师:(转向另一名同学)你呢?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生:母亲很关心我们,虽然我们可以干活了,但是母亲还是要自己干一些重活。

  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这句话,"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

  生:可能是辛辛苦苦地养育自己的儿女。

  师:是啊,把"可能"去掉,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所走过的曲折的、不*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能把第二段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把书立起来,一起轻声地把第二段读一读。"母亲竟然这么轻……"开始。

  生:(小声读第二段)

  2、“无数次”和“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

  师:想一想,母亲眼角上流出来的泪水,是什么样的泪水?你是怎么理解的?母亲眼角流出来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说看。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欣慰的。

  师:欣慰的泪水。仅仅是欣慰吗?还有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出来的泪水是高兴的,幸福的。

  师:幸福的,高兴的,欣慰的。还有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感动的。

  师:感动的。还有吗?是苦的吗?

  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激动的。

  师:激动的。于老师还有一点儿体会补充一下,(此时还有学生举手)哦,你说。

  生:我觉得母亲流下来的泪水是安祥的。

  师:换一个词儿--欣慰的。

  生:我觉得母亲流的泪水是甜的。

  师:是甜的。但是,我给你加一点儿我的体会,我觉得是又苦又甜的,走过的路是多么不容易呀,现在是甜的了。同意吗?(生齐答:同意。)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但是,同学们看黑板,(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一下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师边讲边把黑板上的"第一次"和"无数次"圈起来并用线连起来)放在一起的时候,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说些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可是我们小时候母亲是无数次抱我们,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难道你就不想对作者、对自己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生: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不需要什么回报。

  师: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不需要回报。还有什么要说的?

  生:作者应该多奉献少索取。

  师:不光是作者,我们每一个人对父母都要多奉献少索取。

  生:母爱是最伟大的。

  师:最伟大的,最无私的。还有什么要说的?请讲。

  生:母亲的胸怀是最宽阔的。

  师:最宽广的。你想知道于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游子吟》学过没有?(生齐答:学过。)你知道于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掌声。(全班同学鼓掌)是的,此时此刻我最想说的话就是她说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同学们,我们对父母做出的再多,也难以报达父母对我们的恩泽,记住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读一遍。

  生:(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生在书上写,师在黑板上写。写完以后,师又将末尾的句号改为叹号。)同学们坐好。此时此刻我第一句话要说的是这一句诗,我第二段话要说的,想不想知道?(师拿出一个笔记本)想不想听于老师读第二段话?(生齐答:想。)谢谢大家。(师读自己写的读后感。)《第一次抱母亲》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父母虽然去世了,但是别人的年迈的父母还健在,我要像爱我的父母那样去爱我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爱我的孩子那样去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

  三、不放过文章中闪光的地方。

  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于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从护士的动作,从护士的话当中,她把床边的边边角角都拉*,然后告诉我,把母亲放上去,轻一点儿。从护士的动作,从护士的话语当中,你们一定也想到了自己,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

  于老师说:“这些闪光的地方不要放过,但是一句话就够了!”

  搞完活动,我细细品味于老师的话,感到受益匪浅。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4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的课文。这类课文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素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因为这类课文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差甚远,要学生入情入境,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看似*实却扣人心弦的感人文章,但当我真正开始备课的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这并不是一篇容易上好的课文。

  在教学时,我抓住课题中的“抱”字,先让学生找能解答“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怎样的?”的句子,学生很快找到了“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对这句话的阅读理解是教学的关键,由此我抓住这句话中的“轻”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能感受到母亲轻的句子。于是找出了句子“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学生就有了更深的体会,然后抓住“竟然”理解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能找到相映的句子“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我”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一直不知道母亲只有80多斤的身体,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我抓住“重担”、“翻山越岭”等词引导学生感悟母亲肩头所承受的生活的担子,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尤其是“重担”一词,要想学生的理解达到这种深度是比较困难的,这也是我未能处理好的地方,我想纵向深层的理解可用个关联词“不仅…..而且…..”来引导学生,但当时没能及时应对。学生没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从学生的朗读可以看出,学生并未能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中间,感受不深,以致在想象说话时无话可说或者是说得不着边际。

  此外我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全面。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字里行间流露着母爱的伟大,同时从第一次抱母亲还能深深地感受到“我”对母亲的爱,再加上教学时未能准确把握好课堂时间,以致头重脚轻,对后者的引导感悟只是浮于表面,未能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其中。从而使得课文最感人的两自然段的学*成了走过场,在感情的高潮部分,学生却进不了角色,配乐朗读也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地方,尤其是要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语言的简洁凝练上下苦功。

《第一次抱母亲》教学反思5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深意长、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记叙了由于母亲住院,护士来更换床单,就这样的一个偶然的抱母亲的机会,引发了母子之间心灵的碰撞。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流淌着子女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这篇课文的文眼在一个“抱”字上,我抓住文章中关键的语句引导学生品出滋味,品出情感。

  一、感悟“抱”中之情,走进“我”的心灵。

  一上课,我就让学生读文,找找文中哪些句子就是在具体描写“我”抱母亲的情形呢? 第一次抱母亲,才发觉母亲轻,这么轻,竟然这么轻,出乎“我”的意料,“我”吃惊,“没想到母亲轻轻的”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孩子由于偶然的一抱才发觉母亲轻得那么令人难以置信。

  于是我着重引导学生品一品文中第一处写“我”抱母亲的句子。想一想,这一抱,让作者抱出了怎样的感受?然后品读关键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但在处理“我为什么很难过?”这个问题时我挖掘得不够深刻,太肤浅。学生体会到母亲竟然这么轻,发现了这一真相的儿子此时更多的是难过,难过母亲用这么轻的身子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可是母亲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泪呀,作为儿子想到这些怎能不难过?作为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深入地去探究“我”的心情。可以有这样一些理解:“我”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却不知道她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关心母亲了;我为自己一直不懂事,竟然没能帮母亲挑重担,减轻一点负担而难过;母亲不怕劳累、毫无怨言,现在却病成这样,我心里很难过。因为当时我怕时间来不及就没有让学生深入文本细细品读,这一点比较遗憾。

  二、品读“我”的叙述,感受母亲的形象。

  阅读教学永远的教学手段,阅读的质量通过朗读可以充分的展现,在对文章对母亲饭山越岭的这一小节的教学中,让学生不断的读,读出作者不同的情感。在阅读的基础上我又抓住“翻山越岭”这个词引导学生想象母亲的艰辛。由此学生体会到母亲身体的力量不是无穷的,但母爱的力量却是无穷的!

  文章最打动人的就是“我”抱母亲入睡的那小节,一切多余的讲解在这样的情景下都是苍白无力的,读好,读出情,读出感,在朗读中让爱永驻。

  在课堂的结尾,我本想让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说说自己的母亲为他,为家庭的付出,感受在*凡中,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所蕴涵着的母爱。引导学生回报母爱。但由于已到下课时间,对文章“母爱的回报”这一环节的处理只能拖到下一课,而且文章的精彩部分,最后一节的朗读时间还不够……

  但整堂课上,我觉得上得还是比较满意,孩子们也用情在学。大家都被文本所感动,被情所感染,这是情感充盈的课堂,是情感净化的课堂,是人性之真之美的课堂。语文课需要感动,需要震撼,需要心灵独白。我欣慰我曾经与学生一起营造着爱的氛围,一种和谐的人性氛围。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通用20篇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细细品读,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感变化,领悟由第一次抱母亲给我们带来的生活启迪:关爱母亲。

  二、教学重难点: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㈠、移情导入,直奔重点:

  1、谈话导入: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常的事情,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

  2、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抱母亲的吗?

  3、请大家把书打开,快速的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㈡、品读语言,感受尴尬。

  1、交流。“我”是怎样抱母亲的?

  2、出示语段: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①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指名读。

  ②听了他的读,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动作,感受到作者的小心、细致与周到。)

  ③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感受“我”抱母亲的唐突。)

  ④是啊,第一次抱母亲,“我”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

  ⑤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⑦第一次抱母亲,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才导致“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我的这一举动,护士全看在眼里,她看得可不是太舒服了,让我们来读读护士和“我”的对话。同桌互练一下。

  护士的话该怎样去读?说说理由。

  ⑧其实呀,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我竟然这么不了解自己的母亲,我心里很难过。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是天,母亲就是大树,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读出了几层意思?

  ㈢、沿情体验,反思自我

  1、出示语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子。

  ①交流。你读出了几层意思?

  ②再读读这段话,你又有了什么感受?

  ③情景想象练*:烈日炎炎的夏天,母亲;大雪纷飞的冬日,母亲。

  ④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敬意来读好这段文字。

  ⑤想想母亲付出的这一切,“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⑥此时,“我”的心里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现在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⑦望着母亲瘦削的脸,想到母亲辛劳的一生,想到自己没有真正关心过母亲,“我”心里会想什么呢?

  ⑧引导出“突发奇想”并理解。

  ⑨指导朗读“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

  ㈣、感悟深情,体现行为

  1、过渡:小时候,母亲抱过我们无数次,我们长大了,母亲却老了。曾经,她用那么轻的身体,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哪一个不是这样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一个小小的、轻轻的举动,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2、配乐范读。

  3、听着,听着,你看到了什么?

  4、指名读。

  5、齐读。

  ㈤、激情表达,语言实践

  1、填空: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

  2、了解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拥抱,可以为母亲做一件事情,可以向母亲说一句感激的话。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用力过猛难过愧疚

  轻轻摇动幸福快乐

  设计意图: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母亲为家庭的付出,认为父母给自己的关爱是天经地义的,从来不知道感谢母亲,不知道母亲也需要关心,也需要理解。学*这节课,意图让学生明白:爱是双向的。母亲也需要爱,当你享受着母爱的时候,也应该用心去关心母亲,感激母亲。

  教学中,我沿着作者第一次抱母亲带来的情感变化设计了这么几个教学块面:感受抱母亲的过程——体会“我”的难过之情——感悟我的愧疚心情——“我”用实际行动来关爱母亲——激情表达,指导生活。把重点落在“抱”母亲上,细读、品悟语言,体会“我”由于不关心母亲而产生的难过、愧疚心情。由此引发作者对母亲的回忆,通过读、说、展现“我”对母亲的回忆:母亲的无私、伟大、坚强的形象渐渐凸现在我们面前。一个为了生活奔波、为了抚养子女、为了照顾家庭,付出了艰辛劳动的母亲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心中。而这一切,作为儿子的“我”竟然浑然不知,这一抱,启迪了“我”,也启迪了学生:生活中应该关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2

  一、导入

  1、有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2、通过上午的学*,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1)学生快速浏览回顾文章

  (2)学生说:我是突发奇想地抱母亲。(这是你的感受,还有其他的吗?)

  学生说:那天母亲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亲。

  (3)我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这是你的记忆中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说: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这么轻,我对母亲的关爱不够,母亲对我却很好。

  学生说:我以为母亲很重。

  3、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

  (1)学生说:左手……差点仰面摔倒。

  学生说:母亲天天都要挑这样的担子。

  学生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

  学生说;没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担子。

  4、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自己的母亲很重吗?

  (1)学生说;手里拉着我,还要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

  (2)通过这句话,你们能看出什么?

  课件出示:在我的记忆中……

  (3)师生交流

  (4)同学们想像一下,一个八十多斤的人,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5)师生交流。还能体会到什么?(她有坚强的意志、十分关爱我们。)

  5、我们长大以后呢?

  (1)指名读:课件出示: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母亲非常爱我们,心疼我们。

  学生继续说。

  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担子,这两个担子的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担子就是指挑的担子,第二个担子指的是养育我们的担子,保护我们,天天烧饭、洗碗……)

  同学们这些都是母亲的担子,母亲的'担子多重啊!

  6、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游子……”出示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教师讲解,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母亲的时候,这样感受母亲的时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己先读一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再这名读

  (3)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要这样难过呢?

  (4)学生说;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关心过母亲。学生说理由。

  (5)母亲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一直在我们操劳。

  (6)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却没有为母亲做些什么?

  7、同学们当我们和母亲要钱交学费的时候,母亲是这样劳累。

  (1)还有一个词语能够看出来,是哪个词语?

  (2)“愧疚”

  (3)是啊,从这个词语能看出作者很难过。

  8、而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2)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看看这位母亲的语言和表情,她是个什么样的母亲?

  (3)大家看看这个词语“哪个”?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行为呢?

  (4)师生交流

  学生说;我的母亲不睡觉,陪着我学*。

  学生说:母亲下了晚班,没有休息还帮着我们烧明天的饭。

  学生说: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还为我忙着,忙那。

  学生说:“下雨天,她把雨披披在我的身上。”

  学生说:有一次,下火车……

  9、同学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忙碌了,多少个中午我们的母亲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接我们,多少个傍晚,妈妈工作了一天,她还要赶到菜场去为我们的食物忙碌着,多少个夜晚,妈妈劳累了一天,为我们检查作业,甚至晚上盖被子。

  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作者也想到了这样一幕。

  (1)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

  学生说;这是兴奋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这时高兴的泪水,这是感动泪水。这是爱的泪水……

  (3)教师板书:无数次抱我

  (4)小时母亲无数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亲,她就如此感动。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5)学生说;母亲为我付出的很多,我为母亲做得很少。

  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长大报答母亲,我们不应该无理取闹了。

  (6)我想说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拓展训练

  1、吴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电脑出示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医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话语……

  2、同学们,你们此时愿意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吗?请动笔写写吧。(《烛光里的妈妈》)

  3、学生练笔

  学生说:亲爱的妈妈,我一定会在长大的时候好好报答你。

  学生说: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万丈深渊”……(这是多么“恰当”的一个说法啊?)

  4、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吴老师我是母亲,下面听课的老师中也还有好多母亲。让我们为她们祝福吧。下课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无数次抱过我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2、抓住关键词句细细揣摩,体会母亲辛劳的一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唐突以及对母亲的温情,感受到作者感激、热爱、孝顺母亲的心。

  二、教学重点:抓住我左手托住她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细细体会,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唐突和对母亲辛劳一生的感慨。

  三、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知道我们更应该关爱母亲,让母亲感受到儿女的爱。

  四、教学过程:

  ㈠移情导入,直奔重点:

  1、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常的事情,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

  2、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抱母亲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请大家把书打开,快速的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㈡品读语言,感受尴尬。

  1、交流。听清楚,我是怎样抱母亲的?

  2、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①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指名读。

  ②听了他的读,你看到了什么?

  A:引,左手在哪?右手在哪?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心,周到,细心)

  B:抱的是自己的母亲,而且是病中的母亲,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③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

  A:我使劲一抱,

  B:看到我仰面摔倒。

  ④是啊,第一次抱母亲,我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

  A: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B:一直都以为母亲很重,没想到母亲这么轻;C我母亲的关心太少了,从来没有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

  ⑤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A:对母亲不了解,心里感到难受;

  B:没想到母亲轻轻的。C: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说?你再说一遍。

  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⑦第一次抱母亲,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才导致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我的这一举动,护士全看在眼里,她看得可不是太舒服了,让我们来读读护士和我的对话。直接读对话就行了。同桌练*一下。

  A;从护士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对我的责怪,对病人的担心。)指名读。

  同学们,这样读合适吗?护士的话该怎样去读?为什么?

  (能这样高声地去责怪吗?)谁再来试试?

  B:从我的回答中,你听出了什么?

  难为情,难过,嗫嚅,内疚。。。。。。

  C:怎样读好这段对话呢?同桌练*一下。

  ⑧其实呀,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我竟然这么不了解自己的母亲,我心里很难过。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是天,母亲就是大树,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读出了几层意思?

  ㈢沿情体验,反思自我

  1、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子。

  ①交流。哪些词句反映了母亲的担子很重?

  ②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爬山时,你有什么感受?

  ③我们游玩时爬山都感觉非常累,而母亲呢,又是怎样爬山的?

  ④母亲是一天这样翻山越岭吗?是两天吗?是一年吗?

  ⑤在我们长大的日子这么多年里,母亲总是手里 背上 肩上

  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大雨倾盆,山间的小路泥泞不堪,母亲也要手里 背上 肩上 ;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呼呼的北风吹在脸上象刀割一样,母亲还是要手里 背上 肩上 ;

  ⑥现在你可以告诉大家了吗,这儿的担子仅仅指肩上挑的担子吗?它还指什么?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母亲对儿女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当爷爷奶奶生病的时候,母亲要。当我们兄妹两需要学费的时候,母亲要。。。。。;母亲真不容易,她挑起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

  ⑦再读读这段话,你又有了什么感受?

  A: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挑起的是超过她身体的生活重担;

  B:母亲的身体是瘦弱的,但是她的意志却是坚定的;

  C:母亲是多么不容易啊;

  D:这是一位伟大的、无私的、坚强的`、宽容的母亲;

  也许此时,我们都对母亲产生了敬意,来,带着这种敬意,齐读。

  ⑧想想母亲付出的这一切,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A:我是幸福的,因为母亲宁可自己吃苦,也没有让我们受到委屈,让我们在她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

  B:我心里很难过,因为母亲为我们吃了这么多的苦,我竟然不知道;现在母亲生病了,都是生活的重担压的她身体生病啊;

  C:我这时不仅仅是难过了,比难过还要难过、内疚,那就是愧疚了;

  D: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自己从来不了解母亲。

  此时,我的心里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现在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⑨望着母亲瘦削的脸,想到母亲辛劳的一生,想到自己没有真正关心过母亲,我心里会想什么呢?我想: 我想: 我想: 我想: 我现在就想:

  对,作者和大家一样,也在那一刹那间产生了这种奇特的想法,他是怎样说的?

  ⑩读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

  A: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

  B:深情的,恳切的,请求的;

  C:你来读读看。你来读。你来读。

  ㈣感悟深情,体现行为

  1、小时候,母亲抱过我们无数次,我们长大了,母亲却老了。曾经,她用那么轻的身体,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哪一个不是这样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一个小小的、轻轻的举动,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2、配乐范读。

  3、听着,听着,你看到了什么?

  4、(板书:轻轻摇动)

  5、我的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让母亲如此地幸福,如此地欣慰和温暖,母亲真的不要求我们做什么,而我们的的确确又需要为母亲做点什么,来,你也用这么一个小小的、充满温情的举动回报自己的母亲?好吗?谁来读。

  6、用我们的笑容带给母亲笑容,用我们的孝心为母亲绽放心灵的的花朵,来,让我们一起捧起书,给母亲一个小小的、轻轻的拥抱,向母亲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㈤激情表达,语言实践

  这节课,留给同学们两个作业。

  出示:

  1、填空: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话,第一次抱母亲,使我明白了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我要怎么样?

  至少填三句,不重复。

  2、了解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拥抱,可以为母亲做一件事情,可以向母亲说一句感激的话。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用力过猛 难过 愧疚

  轻轻摇动 幸福 快乐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2、抓住关键词句细细揣摩,体会母亲辛劳的一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唐突以及对母亲的温情,感受到作者感激、热爱、孝顺母亲的心。

  二、教学重点:抓住我左手托住她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细细体会,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唐突和对母亲辛劳一生的感慨。

  三、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知道我们更应该关爱母亲,让母亲感受到儿女的爱。

  四、教学过程:

  ㈠移情导入,直奔重点:

  1、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常的事情,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

  2、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抱母亲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请大家把书打开,快速的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㈡品读语言,感受尴尬。

  1、交流。听清楚,我是怎样抱母亲的?

  2、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①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指名读。

  ②听了他的读,你看到了什么?

  A:引,左手在哪?右手在哪?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心,周到,细心)

  B:抱的是自己的母亲,而且是病中的母亲,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③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

  A:我使劲一抱,

  B:看到我仰面摔倒。

  ④是啊,第一次抱母亲,我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

  A: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B:一直都以为母亲很重,没想到母亲这么轻;C我母亲的关心太少了,从来没有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

  ⑤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A:对母亲不了解,心里感到难受;

  B:没想到母亲轻轻的。C: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说?你再说一遍。

  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⑦第一次抱母亲,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才导致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我的这一举动,护士全看在眼里,她看得可不是太舒服了,让我们来读读护士和我的对话。直接读对话就行了。同桌练*一下。

  A;从护士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对我的责怪,对病人的担心。)指名读。

  同学们,这样读合适吗?护士的话该怎样去读?为什么?

  (能这样高声地去责怪吗?)谁再来试试?

  B:从我的回答中,你听出了什么?

  难为情,难过,嗫嚅,内疚。。。。。。

  C:怎样读好这段对话呢?同桌练*一下。

  ⑧其实呀,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我竟然这么不了解自己的母亲,我心里很难过。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是天,母亲就是大树,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读出了几层意思?

  ㈢沿情体验,反思自我

  1、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子。

  ①交流。哪些词句反映了母亲的担子很重?

  ②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爬山时,你有什么感受?

  ③我们游玩时爬山都感觉非常累,而母亲呢,又是怎样爬山的?

  ④母亲是一天这样翻山越岭吗?是两天吗?是一年吗?

  ⑤在我们长大的日子这么多年里,母亲总是手里 背上 肩上

  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大雨倾盆,山间的小路泥泞不堪,母亲也要手里 背上 肩上 ;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呼呼的北风吹在脸上象刀割一样,母亲还是要手里 背上 肩上 ;

  ⑥现在你可以告诉大家了吗,这儿的担子仅仅指肩上挑的担子吗?它还指什么?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母亲对儿女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当爷爷奶奶生病的时候,母亲要。当我们兄妹两需要学费的时候,母亲要。。。。。;母亲真不容易,她挑起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

  ⑦再读读这段话,你又有了什么感受?

  A: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挑起的是超过她身体的生活重担;

  B:母亲的身体是瘦弱的,但是她的意志却是坚定的;

  C:母亲是多么不容易啊;

  D:这是一位伟大的、无私的、坚强的、宽容的母亲;

  也许此时,我们都对母亲产生了敬意,来,带着这种敬意,齐读。

  ⑧想想母亲付出的这一切,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A:我是幸福的,因为母亲宁可自己吃苦,也没有让我们受到委屈,让我们在她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

  B:我心里很难过,因为母亲为我们吃了这么多的苦,我竟然不知道;现在母亲生病了,都是生活的重担压的她身体生病啊;

  C:我这时不仅仅是难过了,比难过还要难过、内疚,那就是愧疚了;

  D: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自己从来不了解母亲。

  此时,我的心里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现在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⑨望着母亲瘦削的脸,想到母亲辛劳的一生,想到自己没有真正关心过母亲,我心里会想什么呢?我想: 我想: 我想: 我想: 我现在就想:

  对,作者和大家一样,也在那一刹那间产生了这种奇特的想法,他是怎样说的?

  ⑩读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

  A: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

  B:深情的,恳切的,请求的;

  C:你来读读看。你来读。你来读。

  ㈣感悟深情,体现行为

  1、小时候,母亲抱过我们无数次,我们长大了,母亲却老了。曾经,她用那么轻的身体,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哪一个不是这样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一个小小的、轻轻的举动,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2、配乐范读。

  3、听着,听着,你看到了什么?

  4、(板书:轻轻摇动)

  5、我的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让母亲如此地幸福,如此地欣慰和温暖,母亲真的不要求我们做什么,而我们的的确确又需要为母亲做点什么,来,你也用这么一个小小的、充满温情的举动回报自己的母亲?好吗?谁来读。

  6、用我们的笑容带给母亲笑容,用我们的孝心为母亲绽放心灵的的花朵,来,让我们一起捧起书,给母亲一个小小的、轻轻的拥抱,向母亲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㈤激情表达,语言实践

  这节课,留给同学们两个作业。

  出示:

  1、填空: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话,第一次抱母亲,使我明白了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我要怎么样?

  至少填三句,不重复。

  2、了解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拥抱,可以为母亲做一件事情,可以向母亲说一句感激的话。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用力过猛 难过 愧疚

  轻轻摇动 幸福 快乐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文字的朗读、品悟、感受、体验、表达,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学生学会感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代目标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长大,小时候,母亲曾经抱过我们无数次,而我们长大后却很少有人抱过自己的母亲。而今,在医院里,在老母亲的病床前,一个儿子第一次把母亲抱在怀中,也给了母亲一次爱的回报。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来感受一份博大、无私的母爱。(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全文,找出情感差异之处

  请同学们拿起文章,轻声读一读,看看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描写抱母亲的情形?划出来然后读一读。(教师巡视,学生读书)

  谁来把划出来的句子读一读?(学生汇报)

  文中两处写到抱母亲,同样是抱着,你有没有感受到两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汇报:1、护士要换床单情急之下抱起母亲

  2、深情抱母亲入睡

三、品读“无意之抱”体会母爱的伟大

  大家看,同样是抱着母亲,由最初的情急抱起到后来发自内心的抱着母亲入睡。这个过程中作者的内心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先来看前三个自然段,快速地浏览课文,想一想文中有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心情?(难过,愧疚)

  大家回想一下,作者很关心母亲,看到母亲下床都很吃力,他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那么这么简单的动作后,他怎么会这么难过,甚至愧疚呢? 让我们静下心来,默读前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找到让作者难过的原因,划出关键的词和句子,反复读一读,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难过?学生读书,教师巡视

  读后汇报:第一自然段1、没想到母亲那么轻 不了解自己的妈妈感到很自责,很惭愧。

  指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结合100多斤和80多斤两个数字对比体会作者的内心。

  作者难过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不了解母亲的体重吗?真正的原因在哪?

  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读完这一段你明白作者难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学生汇报:2、没有想到母亲这么辛苦

  重点品味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引导学生想象瘦小的妈妈拖儿带女翻山越岭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重担”指什么?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重担子,你觉得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生活的重担啊!)

  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啊!

  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还指什么?(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坦的道路。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全家度过了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

  母亲为了子女付出了多少啊!谁能把这段话读好?指导朗读。作为一个儿子,当他看到眼前已经病重的妈妈,再回想起往事,他的内心仅仅是难过吗?还有什么?(愧疚,后悔)可母亲是怎么说的?

  3、第三自然段:投影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却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母亲的话语中,你们看出了什么?

  母亲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值得一提。

  多么伟大的母亲?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品读深情之抱,感悟母子情深

  这就是母亲,把自己的所有都给了自己的`儿女,不须表白,也不图回报,其实全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其中也包括大家的母亲。母爱体现在点点滴滴中,甚至让我们司空见惯,*以为常。可是当病榻上的老母亲这么轻描淡写的话更让我愧疚万分,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千般滋味,万番感慨,一齐涌上了心头。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什么想法,拿起书齐读。

  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此时此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深情地抱着母亲入睡吧。咱们拿起书,听老师读最后一段,一起来体验这浓浓的亲情。(教师感情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听到最后老母亲流泪了,你们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幸福、欣慰、又苦又甜)

  此时,母子俩的内心都波涛汹涌,可是什么也没有说,母子的亲情就在这一刻交流着、升华着,让我们再来轻轻地读一读这段。(指名读)

  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觉得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蜜。此时此刻,老师现在最想说的是《游子吟》中的一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板书

  父母给了我们太多的恩泽,我们永远不能回报。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学会回报父母的爱,让我们一起大声读:齐读诗句。

  [点评]

  很高兴参加这次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大家常说,语文本是有情物,无情怎能学语文。我理解,“情”是说我们要引导学生学*有情味、有温度的语文。“智”就是通过语文学*,丰富学生的认识和感受,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有用的本领。

  那么语文课中的“情”从何而来?从文本中来,通过和作品对话、和作者对话体会其中的情味。而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地读书、思考、感悟,是使学生领悟情感的最佳途径。深刻的感悟一定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的。熟读,使学生多次触摸文本;精思,使学生读进文章里去。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喜极而泣的泪水。歌颂了母亲那种对子女无私地献出一切,却对他们无所求,只要子女对他们献出的一点点的关爱就足以令他们幸福满足的情怀。这篇课文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锤炼语感的好素材。?

  四年级孩子的认知与文章有一些差距,他们也许很难将文章中的母亲与自己的母亲产生关联,感受往往停留在文章的层面,而不能联系自身,教学时,老师努力创设情境,反复品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产生共鸣,唤起学生真实的情感。

  抓住情感线,走进人物内心

  情感,是课堂中流淌的血脉,在语文课上,没有情感流淌的课堂一定是波澜不惊的课堂。本课采用“情感教学”为主线,首先开课“激情”,在动情地描述中引领孩子走进文本,其次是品读“入情”,引导学生品评词语内涵的情感,如牢牢抓住重点语段——“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这段课文,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词语“翻山越岭”,展开想象:母亲年复一年是怎样将我们抚养**的,在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中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

  品读语言,感受母爱的伟大

  文章的情感是躲在文字背后的精灵,要触摸到它,想象和朗读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书,采用多种方式来读书,在一次次读书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教师不断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如想象母亲在“山路崎岖、道路泥泞”中的情景再现,读出文字背后蕴涵的意思,读懂母亲肩上担的“担子”更深层的含义,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理解母亲的艰辛、无私、伟大。并在品读析词中有机地渗透学生“品读法”和“想象法”,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6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借助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朗读,感受文中母子之间浓浓亲情,懂得母爱的伟大,并回报母爱。

  教学重点:从课文字里行间感受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的辛苦和儿子愧疚的原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生字卡片 录音机 心意卡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课

  1、 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2、 这是赞颂谁的歌?(母亲) 赞颂母亲是千百年来永恒不衰的话题。今天咱们就来学*一篇赞颂母亲的课文。(板书课题 : 第一次抱母亲)齐读课题

  二、 检查预*

  1、 通过预*课文,你在生字、词和课文内容方面有那些收获?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易读错或难理解的词:重担 愧疚 翻山越岭 背上背着妹妹

  2、 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精读感悟

  1、 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是什么心情?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交流。师板书:难过 愧疚

  (2)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含有这两个词的`句子读一读.

  (3) 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4) 我为什么难过?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5) 指名读

  2、 课文中那些句子写出母亲很轻?

  (1) 轻声读课文,从文中找句子,画下来。

  (2) 生交流,投影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3) 指名读,其他生闭上眼睛想像画面体会母亲的轻。

  (4) 师结:母亲这么轻,跟她生活了几十年的儿子却没有觉察到,所以他心里难过、愧疚。请同学们再来读写作者心情的两句话。

  3、“我”的眼力这么差,为什么会把母亲看的很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画一画。

  (2)生交流句子,投影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没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请你反复读读这一段话,看看你会有那些体会?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把体会写在旁边。

  (4)学生交流体会(先读读句子——谈体会——说说是从哪个词中体会出的)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翻山越岭”和“重担”暗含着的意思。

  (5)引导学生反复读出感情

  (6)穿插教师的阐述和引申,引读最后一句:小时候,因为母亲能挑重担,儿子一直以为——;长大**,有了重担母亲还是自己来挑,我还是以为——

  (7)此时,你对这位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带着你的感情再来读读整段话。

  4、母亲为儿女付出了那么多,她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一切的呢?

  (1)生读句子

  (2)从这位母亲的神态和表情中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3)生交流

  (4)师结:天下所有的母亲都一样,她们甘愿默默地付出,却无怨无悔。这就是母亲的胸怀。

  5、此时的儿子突然有一种想法,想抱母亲入睡,以表达对母亲的—— 板书:感激

  (1)指生读最后一段。

  (2)师问:母亲留下的是怎样的泪水?

  (3)指导感情朗读

  (4)出示图画,为图画命名 相机板书:爱

  (5)让我们把这爱的画面永远留在自己的脑海里。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感情升华

  同学们,母亲为我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回报母亲的方式也很多。作者用抱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母之情,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呢?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心意卡上。(《烛光里的妈妈》)把卡片悄悄放在妈妈的床头,让她享受一份感动和甜蜜。

  五、拓展作业

  1、搜集赞颂母亲的诗句和文章。

  2、用自己的行动报答母亲。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 愧疚 感激

  母←—爱—→子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亲的辛劳以及“我”难过、愧疚的心理。

  3、通过“我”抱母亲的场景,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艰辛。歌颂母亲也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传诵不衰的主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这篇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师生同板题)生齐读课题体会“抱”,再读题。

  二、精读悟情:

  1、师指导读书方法(“煮书”)。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我”在抱母亲的过程中有哪些情感变化,并画出文中表示“我”心情的词句。

  2、生交流,师相机板书: 难过、愧疚

  3、课件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①“竟然”是什么意思?(居然、没想到、出乎意料)作者没想到什么?(没想到母亲这么轻)从前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我没想到母亲这么轻?

  生交流,师课件出示:

  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差点仰面摔倒。

  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②指导用“竟然”说一句话,要求说完整。

  ③男女生分别读这几句话。

  4、母亲轻轻的,我为什么会感到难过和愧疚?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仔细想一想,找到相关的语句,把它划出来,想想从这些语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①生汇报交流。

  ②出示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我们再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③师相机课件出示: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指名读这段话。

  B、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最深?

  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翻山越岭”、“年复一年”、“重担”等词语来体会。

  母亲翻越的仅仅是那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还有什么?

  是啊,母亲为了家庭、为了子女、为了生活,还会面临种种的困难,走过许多曲折的、不*坦的道路。

  母亲挑的仅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担子吗?她的重担里还有什么?

  母亲的重担里装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仅是100多斤的担子,她挑的实际上是辛辛苦苦把儿女养育长大的重担,是整个家庭的重担,是生活的重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母亲的不容易,肩负的担子重。指名读。

  C、说起这样一位母亲,老师的心里也充满了敬意,充满了感动。老师也想来读一读这段话。可以吗? 师配乐范读。

  D、观察比较两幅插图:当年的母亲和现在的母亲有了怎样的变化?(用几个词来形容)这样年复一年,我们慢慢长大,生活的重担使母亲由当年那个较小俊俏的少妇变成了今天这个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瘦小病弱的老人。让我们带着对母亲的回忆,再来读读这段文字——

  E、想起这样一位母亲,“我”的心中充满了难过、愧疚、自责。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怀着难过、愧疚和自责的心情再读这段文字——

  F、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伟大的、了不起的……)

  过渡:可是母亲却说——

  5、课件出示: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①指名读这句话。母亲的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②齐读。

  师:是啊,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是这样的。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所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同学们,这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们的母亲,想起母亲在生活中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就像《母亲》这首歌中所唱的——(播放《母亲》这首歌)

  6、让我们在回忆自己母亲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小事中,怀着对母亲的感激,再来深情地读读这段话——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母亲做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一起来看看这感人至深的画面。

  7、出示抱母亲图,说说看到的图中的情景。

  课件出示: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眼角流下来……

  ①师配乐范读。

  ②说说你心中的感受。指名读。

  ③母亲流下的是什么样的泪水?(幸福的、快乐的、酸甜的……)

  “我”仅仅是一次抱母亲,就让母亲流下了激动、幸福的泪水,而母亲小时候曾无数次地抱过“我”。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一个小小的、轻轻的、满怀深情的举动,来抱抱我们的母亲吧。

  齐读——

  三、抒情练写:

  同学们,你们被感动之后最想说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吧!可以是一段感受,可以是一首小诗,还可以是一首歌曲哦,让我们写起来吧!

  (写完之后,请一两位同学念一念。)

  四、结语: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让我们好好地爱自己的母亲吧!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安康!

  (播放歌曲《人间第一情》)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8

  教学目标

  抓住重点词语“无数次”“轻轻地”“担子”“翻山越岭”“泪水”,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进行报答。

  教学过程

  一、课前欣赏,谈话导入

  (课件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听了这首歌,你们想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对话文本,入情入境

  (一)感受“我”的愧疚,体会母亲的伟大。

  1.出示“母亲挑担图”及第2自然段的文字“在我的记忆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1)学生自由读,体会“我”当时的心情。(2)“我”为什么这么难过,愧疚?指导朗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3)母亲一直以来承受着怎样重的担子?你能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体会到母亲的担子重?画出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时我们爬一座山有什么感觉?而文中的母亲呢,她翻越的何止是一座山啊!更何况肩头还要挑100多斤的担子。谁能把母亲的.艰难读出来?

  师:“年复一年”说明了什么?“我”长大后呢?(生读“长大后”的句子)。(4)启发想象,深入理解“重担”的含义。在这个家庭中,作为母亲,她除了挑担子以外还要做些什么?(5)小结:母亲承受的不仅仅是肩头100多斤的担子,母亲承受的是整个生活的重担啊!这时候你再去读这段话,感受会不一样,心情也会不一样。谁能够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释放出来?(6)个别读,学生评议,齐读。

  师:深刻体会了这段话之后,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而母亲是怎样对待这些事的?

  2.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1)个别读。从母亲的表情和话语中,你体会到母亲说这句话的意思了吗?(2)过渡:母亲的话感动了“我”,“我”产生了抱母亲入睡的想法,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答应了“我”的要求。自己读读课文中最感人的第5自然段。

  (二)体会“我”的孝心,感受母亲的欣慰。

  师:每次读这段话的时候,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我的妈妈。小时候,为了把我们兄弟三人拉扯大,妈妈吃了很多的苦,但我从来没听过妈妈有一丝的怨言。现在,我们长大**了,她完全可以放手了,但她仍然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时,家里烧了好吃的菜,舍不得吃的是妈妈,有了剩粥剩饭,抢着吃的也是妈妈;我们有些不舒服,最着急的是妈妈,自己生病了,迟迟不肯到医院的也一定是妈妈……此时此刻,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天下所有妈妈的敬意。

  △理解“眼泪”。此时,母亲躺在儿子的怀中会想些什么呢?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呢?

  △理解“无数次”。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过我们,为什么“我”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这么激动、高兴呢?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儿子的这份回报啊!这是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浓浓的母子情。此时此刻,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自己的妈妈说,请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题目的旁边。(生写。)

  师:透过你们真诚的话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谢意和敬意。此时此刻,我也特别想用一句诗表达我的感受。(出示课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为了我们的成长,母亲总是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母爱是真诚的,母爱是伟大的,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母亲,用实际行动回报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2、抓住关键词句细细揣摩,体会母亲辛劳的一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唐突以及对母亲的温情,感受到作者感激、热爱、孝顺母亲的心。

  二、教学重点:抓住我左手托住她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和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细细体会,感受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唐突和对母亲辛劳一生的感慨。

  三、教学难点:

  真正理解我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知道我们更应该关爱母亲,让母亲感受到儿女的爱。

  四、教学过程:

  ㈠移情导入,直奔重点:

  1、总以为抱母亲是很*常的事情,可是我第一次抱母亲却抱出了意想不到的感慨。

  2、同学们,通过昨天的学*,你还记得文中的我是怎样抱母亲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请大家把书打开,快速的读一读,找出相关的语句。

  ㈡品读语言,感受尴尬。

  1、交流。听清楚,我是怎样抱母亲的?

  2、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①请大家一起来看看。指名读。

  ②听了他的读,你看到了什么?

  A:引,左手在哪?右手在哪?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心,周到,细心)

  B:抱的是自己的母亲,而且是病中的母亲,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③通过这句话,你还看到了什么?

  A:我使劲一抱,

  B:看到我仰面摔倒。

  ④是啊,第一次抱母亲,我就差点仰面摔倒,为什么呢?

  A: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B:一直都以为母亲很重,没想到母亲这么轻;C我母亲的关心太少了,从来没有发现母亲竟然这么轻。

  ⑤此时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

  A:对母亲不了解,心里感到难受;

  B:没想到母亲轻轻的。C:这句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说?你再说一遍。

  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好吗?

  ⑦第一次抱母亲,因为对母亲的不了解,才导致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我的这一举动,护士全看在眼里,她看得可不是太舒服了,让我们来读读护士和我的对话。直接读对话就行了。同桌练*一下。

  A;从护士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对我的责怪,对病人的`担心。)指名读。

  同学们,这样读合适吗?护士的话该怎样去读?为什么?

  (能这样高声地去责怪吗?)谁再来试试?

  B:从我的回答中,你听出了什么?

  难为情,难过,嗫嚅,内疚。。。。。。

  C:怎样读好这段对话呢?同桌练*一下。

  ⑧其实呀,母亲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朝夕相处,我竟然这么不了解自己的母亲,我心里很难过。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是天,母亲就是大树,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读出了几层意思?

  ㈢沿情体验,反思自我

  1、出示: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子。

  ①交流。哪些词句反映了母亲的担子很重?

  ②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同学们你们爬过山吗?爬山时,你有什么感受?

  ③我们游玩时爬山都感觉非常累,而母亲呢,又是怎样爬山的?

  ④母亲是一天这样翻山越岭吗?是两天吗?是一年吗?

  ⑤在我们长大的日子这么多年里,母亲总是手里 背上 肩上

  不管是什么时候,即使大雨倾盆,山间的小路泥泞不堪,母亲也要手里 背上 肩上 ;

  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呼呼的北风吹在脸上象刀割一样,母亲还是要手里 背上 肩上 ;

  ⑥现在你可以告诉大家了吗,这儿的担子仅仅指肩上挑的担子吗?它还指什么?

  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母亲对儿女的成长付出了多少心血?当爷爷奶奶生病的时候,母亲要。当我们兄妹两需要学费的时候,母亲要。。。。。;母亲真不容易,她挑起的实际上是大半边天啊!

  ⑦再读读这段话,你又有了什么感受?

  A:母亲用瘦弱的身体,挑起的是超过她身体的生活重担;

  B:母亲的身体是瘦弱的,但是她的意志却是坚定的;

  C:母亲是多么不容易啊;

  D:这是一位伟大的、无私的、坚强的、宽容的母亲;

  也许此时,我们都对母亲产生了敬意,来,带着这种敬意,齐读。

  ⑧想想母亲付出的这一切,我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A:我是幸福的,因为母亲宁可自己吃苦,也没有让我们受到委屈,让我们在她的呵护下快乐地成长;

  B:我心里很难过,因为母亲为我们吃了这么多的苦,我竟然不知道;现在母亲生病了,都是生活的重担压的她身体生病啊;

  C:我这时不仅仅是难过了,比难过还要难过、内疚,那就是愧疚了;

  D:心里非常难过,因为自己从来不了解母亲。

  此时,我的心里就象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现在你能读好这段话吗?

  ⑨望着母亲瘦削的脸,想到母亲辛劳的一生,想到自己没有真正关心过母亲,我心里会想什么呢?我想: 我想: 我想: 我想: 我现在就想:

  对,作者和大家一样,也在那一刹那间产生了这种奇特的想法,他是怎样说的?

  ⑩读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

  A: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说这句话?

  B:深情的,恳切的,请求的;

  C:你来读读看。你来读。你来读。

  ㈣感悟深情,体现行为

  1、小时候,母亲抱过我们无数次,我们长大了,母亲却老了。曾经,她用那么轻的身体,承受了那么重的担子。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哪一个不是这样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用一个小小的、轻轻的举动,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2、配乐范读。

  3、听着,听着,你看到了什么?

  4、(板书:轻轻摇动)

  5、我的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竟然让母亲如此地幸福,如此地欣慰和温暖,母亲真的不要求我们做什么,而我们的的确确又需要为母亲做点什么,来,你也用这么一个小小的、充满温情的举动回报自己的母亲?好吗?谁来读。

  6、用我们的笑容带给母亲笑容,用我们的孝心为母亲绽放心灵的的花朵,来,让我们一起捧起书,给母亲一个小小的、轻轻的拥抱,向母亲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

  ㈤激情表达,语言实践

  这节课,留给同学们两个作业。

  出示:

  1、填空: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

  在横线上填上自己的话,第一次抱母亲,使我明白了什么?第一次抱母亲,我要怎么样?

  至少填三句,不重复。

  2、了解我们的母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心,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拥抱,可以为母亲做一件事情,可以向母亲说一句感激的话。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用力过猛 难过 愧疚

  轻轻摇动 幸福 快乐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0

  知识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

  能力目标

  1、 学生能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2、 学生通过创作诗或儿歌来歌颂母亲

  德育目标

  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1、 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 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拓展读写点

  1、 通过学*范文,让学生也写一段与母亲相处中,感受最深、记忆深刻的片段。

  2、 自编一首诗或儿歌写在老师已准备好的卡片上,作为贺卡送给妈妈。

  教学准备

  VCD歌碟,多媒体课件,讲义,带花边的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心中的故事》,以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热爱母亲,赞美母亲的感情,以形成共鸣。(投影出课题,执教者)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妈妈”很好,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二、教学步骤

  1、学生齐读,整体感知文章

  老师提出要求:拿起笔来,将你认为应该勾划的地方分别用各种符号(这里作简单的符号说明)勾划出来。

  2、老师提问

  (1) 你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用两个字来概括。

  (“母爱”……)

  (2)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里用投影给出归纳方法)

  (如:按六要素来归纳。 时:母亲生病后 地:在医院里 事情的起因:“我”错以为母亲的体重不轻 经过:从而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最后为报答母恩,也想抱一次母亲睡觉 结果:母亲也被感动了。)

  3、学生将勾划的内容拿出来交流。

  先在小组之间交流。(1)学生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好在哪里?(2)学生有没有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班上讨论。(3)学生认为问题较好并且自己知道答案的,也可以先考全班同学,然后一齐分享。

  4、老师设置问题,学生讨论做答(投影)

  (1)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妈,我对不住你啊!”这里为什么说“我”对不住妈妈?

  (答案提示:误解了妈妈力大无穷,最后才得知那是妈妈宁愿自己吃苦,也不能让孩子苦着累着。现在有些孩子也总认为那些是父母应该干的事情,他们就是有那么大的本事来承受一切的`生活负担。当孩子们长大后才发现事情并非如此。)

  (2)“我”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要抱着母亲睡觉?

  (答案提示:正因为“我”误解了母亲力大无穷后,强烈地感受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所以想出一种回报母亲的最直接的方式。)

  5、既然作品中的“我”都是大人了,还想出了用抱母亲睡觉的方式来报答母恩。那么同学们你们说说,用你们现在能做到的方式,你会怎样“感恩”呢?

  (之后可以提到一个为妈洗脚的公益广告)

  6、读写拓展

  你们肯定也有这样一段心中的故事,能不能够拿起笔来将你与妈妈相处中,最让你感动或是记忆深刻的那段场景、那个画面,用一段话描述出来。

  7、学生写好后同桌交流,然后选几篇较好的实物投影。让作者自己声情并茂地朗读。

  8、读写拓展

  这节课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我们难道不想送点礼物给妈妈吗?好:现在我请各位小诗人来编写一首诗或者儿歌写在卡片上,送给你妈妈。

  9、学生创作成果展示

  三、小结:

  (将我制作的卡片送给表现好的同学)

  唐代诗人孟郊曾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我们就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妈妈,好不好?今天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关键字词入手,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抱母亲,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很不*静。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品味一下作者的第一次抱母亲。

  二、学*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用“——”找出描写我第一次抱母亲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2、学生自读后交流。(从“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倒。”感受到我对母亲身体很轻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以为母亲很重。)

  3、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

  4、母亲这么轻,只有89斤,我却不知道,以为她有100多斤。是因为我们不关心母亲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注意“轮流”“赶紧”)

  5、让我们再读一读这段内容,尤其是人物的对话要读好。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学*第2~3自然段

  1、我们都很关心、体贴母亲,可现在才发现并不了解母亲。母亲只有89斤,为什么我会以为她很重,有100多斤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第2自然段。

  2、重点理解“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出示文字)

  (1)再读读这几句话,具体说说为什么我会以为母亲很重,有100多斤?

  (从第一句话中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生活的无比艰辛,她很强健;第二句话中感受出母亲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第三句感受出母亲情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我们吃苦,我们也*惯了,觉得母亲能做,她力大无比。自然这样的人应该是很健壮,很重的。)

  (2)可是万万没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其实母亲所承受的重担何止肩上挑的100多斤重的担子啊!还指什么?“翻山越岭”指什么?

  (3)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母亲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可是她却独自一人默默承担着,连跟她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儿女都不知道。你们感觉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谁能把这段话读好?

  3、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应有100多斤,没想到她是不愿让我们受苦,用她那80多斤的身体,去独自承受着生活的重担。所以我很难过,我更是愧疚。

  4、接读:这时,身旁的护士也被感动了。她动情地说:———— 可母亲却笑了笑说:————

  5、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1)母亲说的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些事”指哪些事?“这样过来的”指怎样过来的?)

  (2)从母亲的表情,母亲的话语中,你们感受出了什么?

  (3)母亲觉得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心甘情愿。她觉得那些事很*常,每个母亲都是这么做的。她不求回报,她只要儿女们健康、幸福。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无私的母爱!

  (4)谁来读一读,读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5)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肯定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了吧!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母亲又是怎样爱你们的.?

  四、学*第4~5自然段

  1、你们的母亲和文中的母亲一样,都很伟大!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时,我突发奇想地说————母亲说————护士说————母亲这才没有作声。(出示图片)请同学们静静地看这个温馨感人的场面,用心去体验这浓浓的亲情。(教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看,母亲的眼角流出了泪水,你们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

  3、现在,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觉得那么欣慰、激动,那么幸福、甜蜜。可小时候母亲曾经是无数次抱我们,我们却觉得那是很普通的事。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一定也很不*静,你们现在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可以对文中的母亲或作者说,也可以对自己或自己的母亲说)

  4、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让我们再一齐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读了《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感受到了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课后延伸

  1、背一背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

  2、制作心意卡,写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送给妈妈。

  《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最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我在教学时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自主学*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接下来,我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如我抓住“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者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和“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在此基础上多次朗读,揭开文本深藏的内涵,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文章其实最感动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颗对母亲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们。所以在处理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看图、听朗读,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感受。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通过小练笔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2

  第二课时

  你可是又在梦中把我挂念,

  你可是又在灯下为我牵肠,

  你的那一双老花眼,

  是否又把别人错看成我的模样.

  娘啊,娘啊,白发亲娘,

  春露秋霜,

  寒来暑往,

  娘啊,娘啊,白发亲娘,

  朝思暮想,

  泪眼迷茫,

  责怪吧,我的娘,

  儿想你却不能去把你探望.

  娘啊,娘啊,白发亲娘,

  白发亲娘.

  附2: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附3:高子阳: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读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把课文中三个人的话语拿出来一个个读,那感觉又不一样。

  “我”说的话:

  (1)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2)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3)我说:“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

  (4)我说:“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5)我说:“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6)我突发奇想地说:“妈,你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你一回呢。让我抱你入睡吧。”

  护士说的话:

  (1)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2)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

  (3)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

  (4)护士问:“为什么?”

  (5)护士动情地说:“大妈,你真了不起。”

  (6)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然后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7)护士说:“大妈,你就让他抱一回吧。”

  母亲说的话:

  (1)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2)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3)母亲说:“快把我放下,别让人笑话。”

  请同学们一遍遍地反复读这三个人的话,读着读着,学生就能够明白一切。

  附4:得到爱是快乐的,给予爱更是幸福的!正是本单元课文要我们向学生展示的,要学生体会到的。第十一课《永远的白衣战士》是医生给予病人的爱,给予事业的爱;第十二课《“番茄太阳”》5岁盲女对生活的爱给予我的力量和感动,体现的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爱;本课《第一次抱母亲》体现的是亲情互爱;第十四课《我不是最弱小的》则体现着对大自然的爱,对身边一切事物的爱。由此本单元向学生唱响的是一曲曲爱的颂歌:给予是快乐的'!

  附5:教学中,我觉得不妨在对比中进行阅读:

  1、“母亲”与“我”的对比:给予(“我”的第一次与母亲的一生) 爱(母爱的无痕与我的惊醒) (重点)

  2、母亲自身的对比:体重(89斤)与重担(一百多斤) 辛劳与幸福

  3、护士与“我”的对比:女性对母爱的感受与男性对母爱的感受(不为重点)

  4、作者与读者(学生)的对比:作者的母亲与天下所有的母亲 作者显得有些迟到的回报与学生学*后心中的变化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3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质疑导读

  1、师板书课题,生随师书空写课题

  2、教师质疑课题: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为什么要第一次抱母亲?

  生: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母亲有什么感受?

  生: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抱母亲?

  3、师表扬具有质疑精神的学生

  二、引导初读,感知课文

  4、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声音不一定要大,怎样读进去就怎样读?

  5、找到答案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6、明确初读要求:我最关心的是不是生字都认识了吗?课文读得通顺了吗?

  7、检查初读:

  (1)生字会读的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2)现在不许开口出声,一起看这个字(教师端正书写“越”),会读的举手?

  指名读后,问:“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呢?(生联系课文理解后解释:走过很多的山路)

  (3)我让大家认一个课文中最难最难的字。

  出示“愧疚”一词,指读后,追问:是什么意思?交流明确是“惭愧、内疚”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通

  8、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再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9、检查再读情况: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相机指导(其中一个学生读时偏快,教师马上作出反应,指导他读好句号)

  10、当学生读完第3自然段时,表扬学生读了三遍就读得通顺、正确。

  四、教师范读,以情激情

  11、于老师备课时读了好多遍,但没有大家读得好,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好吗?谢谢大家坐得这么端正。

  12、教师配乐范读结尾段(非常动情,非常感人,听课师生共同鼓掌)

  13、教师激励学生读:

  同学们,有人把“读书”称为“煮书”,刚才大家把课文只读了两遍就读得很好,很多地方给我以启发,比如有的同学甚至读出了表情,希望我们互相学*,练*读书,把课文读好,读出作者的感情来。

  第二课时

  细读课文,披文悟情

  1、明确悟读要求:听了于老师的读书,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能够读书,煮书,也就是边读边思,展开想象。

  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看字面的意思,另一只眼睛看纸背面的意思

  2、指名读第一段

  (1)当学生读到以下两句:

  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

  护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责怪我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

  师马上予以即时性表扬:“赶紧”“责备”这两个词读得好,一起写(教师指导学生书写)

  (2)指导读好第一句话

  (3)“责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责备”?

  学生联系上下文回答:因为这里不是抱怨,而是埋怨的意思

  (4)再指名读护士的这句话

  (5)学生仍旧读不好,师及时范读:要不要老师读?师范读后再让学生读

  3、读中学*第二段

  (1)当学生读到“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时,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师问:会读书的同学能透过这个词读出更深层的.意思吗?

  (2)教师深情地用古诗文来赞颂母亲,并小结:

  母亲挑的不是一付重担,而是半边天啊!现在回想起来,你怎么看待“翻山越岭”的意思?(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切谈了感受)

  (3)相信你们用这样的方法去体会课文,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当你们读书的时候,眼前要浮现出妈妈带着孩子翻山越岭的情景,指名读(生读得很有感情,很有感染力)

  4、读中学*第三段

  (1)看黑板。教师板书一个“笑”字,并背诵课文中的句子问学生:你从母亲的表情和语言中,看出了什么?

  (2)生一:从母亲“笑了笑”的表情中,看到了母亲把几十年的辛劳看得很*常,很不在乎,所以母亲的胸怀很宽广。

  生二:从“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我看出了母亲很爱自己的子女。因为我从这句话想到了我的妈妈,她*时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吃,但遇到很累的活却不让**,比如我的书包很重,送我上学的路上总是帮我拎着,怕累着我,所以,课文里的母亲也是和我妈妈一样,是一位关心孩子,爱孩子好母亲。

  (3)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

  5、激趣学*第四、五段:

  (1)“就在这时,我突发奇想,……”谁来读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

  (2)想一想,母亲的泪水是怎样的泪水?

  生答:幸福、欣慰、激动、开心,是甜的

  (3)师小结学生的答案

  (4)教师板书第五段第一句话中的关键词:“无数次”,让学生比较:与课题中的“第一次”比较比较,你想说句什么话?(生答:母爱无私、母爱博大)

  6、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知道老师最想用你们学过的一首什么诗句来抒发此刻的情感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教师读自己的读后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要象文中的母亲一样爱我的学生……

  7、学生再分段读课文

  8、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抄写作业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母亲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唐朝大诗人孟郊写的那首《游子吟》吗?师生齐背。

  2、是啊,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天底下最无私、最伟大的爱,是子女用一生也报答不尽的。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学*第13课——(生齐读课题。)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读课文,去感受那浓浓的母子情。

  2、作者第一次抱母亲,他感到母亲怎样?(很轻)

  交流,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指名读)

  3、母亲竟然这么“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母亲很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的第一节。交流句子,出示,指名读。

  A: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B: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再次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4、母亲“竟然”这么轻,“竟然”是什么意思?(没想到)

  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为什么几十年来我没有发现母亲这么轻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节,圈画出有关的句子。

  5、交流,出示: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中的担子,……没想到……那么重的担子。

  6、师引导:在我记忆中,母亲是怎样的?(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还挑着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很辛苦)特别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的'?(抓住“总是、拉着、背着、100多斤、翻山越岭、年复一年”体会)

  7、并指导想象:是啊,母亲这么做不是一天两天,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而是年复一年。无论刮风下雨,也无论严寒酷暑,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直到我们长大。[

  夏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母亲……

  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母亲……

  下雨天,山路泥泞…

  母亲是多么艰辛啊!指名读,齐读。

  8、在我幼小的心里,当我看到母亲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时,我以为母亲(力大无穷)现在我才知道(出示: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9、小时侯,母亲这样做,让我们觉得她力大无穷,长大以后呢?指名说,出示句子“我们长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从“逢有重担、总是”中你体会到什么?(母亲很疼我们,舍不得让我们挑)练*读。

  10、从小到大,母亲都让我们觉得(引读: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11、师:“母亲用80多斤重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母亲的肩上究竟承受着怎样的担子?(学生说)仅仅是肩上100多斤的东西吗?(做家务、照顾孩子、挣钱、干农活)

  12、师:是啊,母亲,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肩上不仅仅承担着100多斤重的东西,她还挑起了照顾儿女的重担,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她的身体是这么地轻,而她肩上的担子却又是那样地重。下面让我们拿起课本,再一次去感受母亲的艰辛和对我们的疼爱。

  13、现在,我想起了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艰辛,为我们付出的爱,而我们作为子女,却从未想过(引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板书:难过

  除了难过,我心里还感到怎样?板书:愧疚

  我还想为母亲做些什么呢?自读3-5节。

  14、交流:我还想为母亲做些什么?(我想抱一抱母亲)

  15、我抱着母亲,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啊!请同学们拿起书,听老师来读读这一节。

  师配乐读。看到这动人的场景,你心里感到怎样?

  请同学们自己再用心地读一读,去感受那浓浓的母子情。

  指名读,读了以后,你有什么体会?

  母亲在我的怀里流泪了,你体会到这是怎样的泪水?(感动的、幸福的泪水)为什么说这是“感动的、幸福的泪水”?

  此时此刻,我抱着弱小的母亲,抱着几十年来一直承受着重担的弱小的母亲,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师:这就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报答之心、感激之情。母亲含辛茹苦,呕心沥血,把我们抚养长大。如今,我们就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地报答自己的母亲。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读好这一节。(再读节5)[

  师:我是第一次抱母亲,想报答母亲。而小时侯,母亲抱了我无数次,母亲的恩情是我用一生也报答不了的。正如孟郊说的那样,(出示孟郊的《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起吟诵。)

  三、拓展迁移。

  1、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我们的母亲同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一样,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写,交流)(音乐《母亲》)

  2、师: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应该感激、最应该牢记的永远是我们的母亲。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无论我们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永远都不能忘了给我们生命,把我们抚养长大的母亲。(播放歌曲《母亲》,欣赏一组图片)

  四、布置作业。

  回到家,我们可以像作者一样,抱一抱自己的母亲,也可以为母亲做一件事,还可以搜集一些歌颂母亲的诗歌、短文或歌曲,练*朗诵或歌唱,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母亲。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5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第13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什么?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

  生:文章中的我是第一次抱母亲。

  板书:我 抱 母亲

  生:我从第一段感受母亲最辛苦,因为她最重就80多斤,而且还要翻山越岭。

  生:我从兄弟姐妹轮流照顾她,我们很孝顺

  生:他感到自己心里很难过,很愧疚。(板书:难过、愧疚)

  师:大家的感受很深刻。今天我们再走进课文,仔细读,细细品,第一次抱母亲,为什么会感觉到难过、愧疚?仔细读仔细地想一想。

  师:都找到了,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生: 母亲最重时才89斤,还要背着妹妹,翻山越岭让我觉得难过;愧疚是长大了没有让我们挑过重担,我们都没母亲挑过重担。。

  师:说的很好,把你找到的句子,读听一听。

  生读:小时候,母亲挑着重担,我们长大了母亲仍然是舍不得让我们挑重担,你们看,母亲师:怎么样?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难得

  师:是难得吗?

  生:母亲很伟大

  生:母亲沉重的担子到底有多重吗?仔细再去读。

  生:有100多斤,超过了她最终的体重,而且要翻山越岭。

  师:有什么不同意的意见?

  生:还要背着妹妹。

  师:你只看见她挑着的担子,没有看到母亲背上的,手里的。她背上药——手里——

  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显示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知道吗?

  生:走过许多山,翻过很多岭。

  师:是走过山吗?是翻过一座座山,越过一道道岭。爬过山吗?别急,别急,再想一想母亲,想想当时的画面,你看到了这样的画面吗?

  生:我看到母亲背着妹妹在山间穿梭

  师:是穿梭吗?是艰难地行走着

  生:我曾经爬过紫金山,感觉到很累

  师:紫金山是修筑好的,想想母亲爬的山是怎么样的呢?

  生:崎岖,不*。

  师:自己读一读。

  指读。

  ——容易吗?再往下读,还从哪里看出母亲沉重的付出。

  生:年复一年看出母亲很辛苦。

  生:我们长大了,也能挑担子了,但是母亲仍然挑担子,这么一个老人也许不会翻山越岭了,但是这样一个老人挑担子还是很辛苦的。

  师:说的好,就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师:她身上的担子就是100多斤的担子吗?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画面。茅房,箩筐。她只有100多斤的担子吗?

  生:母亲还背着妹妹

  生:还有家里的事情

  生:各种困难,家里的孩子遇到的困难等

  生:家里所有的事情,家庭的担子

  师:家里的事情,教育儿女的事情这些母亲都是担子,难怪我会觉得母亲——力大无穷。

  是什么原因使母亲能挑旗这么沉重的担子?

  生:母爱,亲情的力量

  生:也是一种责任。

  (板书:母爱,亲情、责任)

  师:读到这里,想到这样的母亲,我为什么会觉得难过吗?

  师:通过刚才的学*你知道我为什么难过吗?

  生:我对母亲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错怪了母亲。

  师:是误会吗?是没有想到——(没说清楚)

  师:相信读了这一段一定会对母亲产生更深刻的感受。

  生自读。

  师:谁来把自己的体会读听一听。

  师:指读。看的出来你一定对这个母亲又更深的认识,大家对这个母亲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亲情,产生了难过与愧疚。大家再读读这一段,从这一段中又体会出什么呢?可以出声读。

  出示: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忽视动情地说:大妈……

  生:我体会出护士也很动情,你能不能把护士动情地话读一读。

  师:还体会到什么?

  生: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体会到,母亲还不要别人说出去,不让别人说。

  师:母亲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生:每个母亲都是这样,都是这样一步一步,担负家庭孩子生活的担子,一直到孩子长大。

  师:是啊,每个母亲都是这样,我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还记得有一天夜里,孩子突然发高烧,我连忙带她去医院……( 掌声) 。这掌声是送给老师的,其实也是送给每个母亲的。

  还记得母亲是这么关心照顾你们的吗?

  生:叙述自己小时候生病的`情景(3人)

  师:而母亲又是怎么说的?——“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听到这里,我突发奇想,第一次抱起了母亲,出示课文最后一段,配乐,能读好这段话吗?

  指读。

  师:轻轻的读这一段,你能体会出什么?自己再读一读。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说

  师:儿子很孝顺。

  师:体会的很好,这么深刻的认识,就请你读给我们听一听。

  师:有多少多少幅画面在我的面前浮现,最后一句应该怎么读?

  指读。

  师:一幅幅画面留下来。谁再来读。

  师:这泪是什么样的泪?(配乐声音太大学生的话,听不清。)

  生:感动的泪

  生:幸福的泪

  生:欣慰的泪

  板书(感动幸福欣慰)

  师:无数次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起我们,今天我只是抱起母亲一次,她竟然满眼是泪水,母亲真是要求太少了,谁再来读这一句。指读。

  师:她落泪了,这是对母亲的一种感激。

  师:谁再来读。指读

  师:这画面真美,这情景真感人,我第一次抱母亲抱出了亲情,抱出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抱出了母亲的恩情,也抱出了我要对母亲的回报。同学们要好好的爱自己的妈妈。来再让我们轻轻地读一读。

  齐读。

  师:泪水流下来,瞧着就是母亲,这就是母子之间一份深深的爱,还想读吗,还想把自己的感受来给读给我们听吗?指读(铃声响)

  :跟作者一起抱了一次自己的母亲,回家也抱自己的妈妈,相信也能抱己的感受。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6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说“于老师是*民,或者说是*民哲学家,甚至是禅学家,散淡、*易、简洁、随和、诙谐、他似乎有一根金手指,在简简单单的课文里,在**凡凡的生活里,随手找到语文教学的真金,*易之处最奇崛。”阳春三月,美丽的水电都城——宜昌迎来了这位“贫民”教育专家。带着他的“金手指”,带着融融的春意,于老师为我们呈现了《第一次抱母亲》的精彩课堂。坐在距离讲台不到两米远的地方,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于老师的白发。一直以为白发对于长者是无以言表的生命的灿烂,是华丽的。于是,我相信这位老人的*易与朴素之中一定蕴藏着某种典丽与华美。终于,我在于老师的课堂,发现了这种*乎铺张与奢侈的东西——那就是读!

  一、读进去,山就是山

  于老师常说:“语文就是语文,不需要加许多定语。我追求的是一个实字。”具体到一节课上,他首先关心的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他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当作人人要做到“保底工程”。所以,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样人文色彩极浓的课文时,他也能沉下心来,从一个字开始,教学生扎扎实实读书。

  师:生字认识了吗?我写一个你读一个。(师转身写)你先不要读,我写完你读。(教师板书:“越”)越可以和哪些字组成词语?

  生:翻山越岭……

  师:翻山越岭,(教师将词语在黑板上补充完整)一起读。

  生(齐读)翻山越岭

  师:把每个字读实,声音不要发漂,不要轻浮,要实在。

  生:(轻轻读)翻山越岭

  师:“越”在这里当什么讲?

  生:越过

  师:等于没说

  生:穿过 走过

  师:在《新华字典》里这个字有七种解释,这里是“跨”,取这个意向。

  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山就是山,在语文课堂上,任何表面的热热闹闹都替代不了事物还原原本的过程,惟有读可以在学生的`头脑里唤起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

  二、读出来,山不是山

  师:德国一个作家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看到文字的背后。如果用两只眼睛读书,读“重担”你决不会只看到一百多斤重担。用两只眼睛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默读课文第四段

  师:现在你对重担是怎样理解的?

  生:赡养老人

  生:抚养子女

  生:生活的压力

  生:母亲是家庭的顶梁柱

  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前面的“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岭吗?这个“翻山越岭”你现在是怎么体会的?记住了,用两只眼睛读书。

  生:是一个个生活的困难。

  书读到这里,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山已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它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我豁然开朗:书要读得进去,也要读得出来。“重担”与“翻山越岭”——一个前后关联的照应,一次过去之后的回首,将*易处的奇崛,朴素里的华章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不得不叹服:大师就是大师!大师总能从看似*淡的课文里钻出“味”来,而把引导学生品味的落脚点永远落实在读上面。“重担”的分量是学生读出来的;“翻山越岭”的艰辛是学生读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内涵与精髓是学生读出来的。

  三、读开去,山还是山

  师:谁来读最后两段?

  生:读最后两段(教师板书“无数次”)

  师:(生读完毕)读得真好!看黑板上(”第一次抱母亲”和“无数次”)现在黑板上只剩下课题和我刚才写的三个字。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都是被母亲无数次的抱过,我们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而我们第一次抱母亲,就让母亲感动的流下了泪水。当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不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话吗?

  生:妈妈,我以后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你。

  生:妈妈,也许你很*凡,也许你不算很伟大。但我认为你是最棒的,我会为了你,为了祖国妈妈增砖添瓦。

  师:(指着一名女生)我看到她流泪了。

  生:(站起来,泣不成声)妈妈,你抚养我长大,含辛茹苦,妈妈,你辛苦了。我想对自己说,以后不要太任性,不要对妈妈发脾气了。

  师:(激动地)知道我最想说什么?

  生:(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把这句名言,这句至理名言写在课本上,刻在心里。在备课的时候,我在书上还写了一段话,读给你们听听: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呢?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我的周围还有很多别人的母亲,我要像爱我的母亲一样爱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心我的孩子一样爱我的学生。

  “无数次”与“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是于老师的“金手指”点到的又一真金。凭借这种蒙太奇的作用,使学生产生“蓦然回首”的顿悟,产生与老师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仔细听,山还是山,只是那山,看在眼里,已经有了另一种内涵。

  “好好学语文,语文太好了!好好读书,书越读越有味道!”课在于老师深深的感触和殷殷的期望中结束,在场的一千多人沉浸在他一步一步带着我们走进的读书境界里,像流连于一处美伦美奂的风景,久久不愿意离去……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7

  一、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初读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谁第一次抱母亲? (板书:儿子 母亲)

  二、细读课文2、3段,体会我的心情,感悟母爱的无私

  抱母亲,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犹如*静的湖面扔下了石子,变得不*静了,我的感受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1—3自然段,划出我的心情的句子。

  (1)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

  ☆这两句话中,哪些词语直接写出了我的心情?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的心里为什么很难过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1—3自然段,勾画出有关的语句,写下自己的感受。

  交流:

  1、第一段:学生自由谈感受,引导认识:

  母亲很轻,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我没有想到,以至于抱母亲时差点仰面摔倒。我不了解母亲,不关心母亲,——“我心里很难过”。

  2、第二段:学生自由谈感受。

  出示这段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齐读。

  品读感受:

  ☆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理解“年复一年”

  出示图片,引读: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母亲是……(教师读)

  北风呼啸,冰天雪地,母亲还是……

  在我成长的日日月月,母亲总是……

  读到这里,你明白我心里为什么很难过了吗?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引导感受:

  我能挑得动,母亲不让我挑;我能挑得动,没有帮母亲挑,没有替母亲分担重担,——“我的心里很难过。”

  看着病重的母亲,我仅仅是难过吗?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引导感受:

  理解重担的双层意思。

  指导朗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3、第三段:

  出示:

  ☆ 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引导感受:

  母亲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透过“笑了笑”,你又体会到什么?

  病重的母亲对自己的付出觉得微不足道,很坦然,历尽千辛万苦却无怨无悔。——“我的心里很难过。”

  三、细读课文4、5段,体悟我的做法,感受浓浓的亲情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千般滋味,万番感慨,一齐涌上心头。于是,我突发奇想,说:“……”(引读)

  请同学们静静地看这个温馨感人的一幕,用心体验这浓浓的亲情。

  出示:图片 (配乐)

  教师范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深情地读一读,让这个画面永远地留住,留在我们的脑海里。(配乐齐读)

  师: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一定不*静,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拿出笔,把你最想说的写下来。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

  儿时,我们无数次被母亲抱,在母爱的沐浴中长大;而今,第一次把母亲抱在怀里,给了母亲第一次爱的回报。(板书:爱)

  同学们,让我们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再次感受这人间最真挚、最纯美的真情吧!(配乐)

  四、板书设计

  13 第一次抱母亲

  爱

  第一次 无数次

  “我” 母亲

  难过 瘦小

  愧疚 操心

  五、教学反思

  到目前为止,我读过好多篇关于写母亲的文章,我觉得这一篇是最美的,有着心在流血的感觉。对于亿万人来说,真的如此抱母亲恐怕了了无几。我想这篇文章给予学生的震撼也在此。

  怎么教这课呢?我一遍遍地读,用心去想,想自己的母亲,想父母亲的母亲。我想这篇文章引导学生“读”起来,通过读去体会我对母亲的爱以及母亲对我的爱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读我们不能忘记,就是把课文中三个人的话语拿出来一个个读,那感觉又不一样。但上完这课后,我觉得我让学生读的还不够,自己读的也不够,没能够把学生的感情完全调动起来。希望以后能有所提高。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8

  一、导入

  1、有一个人,无论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这个人就是你的母亲。歌颂母亲是永恒的话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2、通过上午的学*,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亲的感受是什么?

  (1)学生快速浏览回顾文章

  (2)学生说:我是突发奇想地抱母亲。(这是你的感受,还有其他的吗?)

  学生说:那天母亲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亲。

  (3)我第一次抱母亲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这是你的记忆中的,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说: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电脑出示:这句话,指名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学生说:我们没有想到这么轻,我对母亲的关爱不够,母亲对我却很好。

  学生说:我以为母亲很重。

  3、还有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

  (1)学生说:左手……差点仰面摔倒。

  学生说:母亲天天都要挑这样的担子。

  学生说:我以为我妈有一百多斤。

  学生说;没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担子。

  4、为什么作者会认为自己的母亲很重吗?

  (1)学生说;手里拉着我,还要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

  (2)通过这句话,你们能看出什么?

  课件出示:在我的记忆中……

  (3)师生交流

  (4)同学们想像一下,一个八十多斤的人,挑着一百多斤的担子,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5)师生交流。还能体会到什么?(她有坚强的意志、十分关爱我们。)

  5、我们长大以后呢?

  (1)指名读:课件出示: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2)大家读读这句话,你们体会到什么?

  学生说:母亲非常爱我们,心疼我们。

  学生继续说。

  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有两个担子,这两个担子的意思一样吗?

  (第一个担子就是指挑的担子,第二个担子指的是养育我们的担子,保护我们,天天烧饭、洗碗……)

  同学们这些都是母亲的担子,母亲的担子多重啊!

  6、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游子……”出示相关的文字和图片,教师讲解,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母亲的时候,这样感受母亲的时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自己先读一读。

  (1)学生自读

  (2)指名读――再这名读

  (3)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么轻,我心里为什么要这样难过呢?

  (4)学生说;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关心过母亲。学生说理由。

  (5)母亲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担子,一直在我们操劳。

  (6)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我们却没有为母亲做些什么?

  7、同学们当我们和母亲要钱交学费的时候,母亲是这样劳累。

  (1)还有一个词语能够看出来,是哪个词语?

  (2)“愧疚”

  (3)是啊,从这个词语能看出作者很难过。

  8、而母亲是怎样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不是这样过来的?

  (2)课件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同学们看看这位母亲的语言和表情,她是个什么样的母亲?

  (3)大家看看这个词语“哪个”?想想你们的母亲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行为呢?

  (4)师生交流

  学生说;我的母亲不睡觉,陪着我学*。

  学生说:母亲下了晚班,没有休息还帮着我们烧明天的饭。

  学生说:每当我生病的时候,她还为我忙着,忙那。

  学生说:“下雨天,她把雨披披在我的身上。”

  学生说:有一次,下火车……

  9、同学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忙碌了,多少个中午我们的母亲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接我们,多少个傍晚,妈妈工作了一天,她还要赶到菜场去为我们的食物忙碌着,多少个夜晚,妈妈劳累了一天,为我们检查作业,甚至晚上盖被子。

  同学们这就是爱啊,这就是母爱啊!作者也想到了这样一幕。

  (1)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就像母亲无数次抱我一样,为了让母亲入睡,护士不忍离去,就在边上看着。我以为母亲睡着了,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2)母亲的泪水是母亲因为病痛而流下的吗?

  学生说;这是兴奋的泪水、幸福的泪水、这时高兴的泪水,这是感动泪水。这是爱的泪水……

  (3)教师板书:无数次抱我

  (4)小时母亲无数次地抱我,而我抱了一次母亲,她就如此感动。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5)学生说;母亲为我付出的很多,我为母亲做得很少。

  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长大报答母亲,我们不应该无理取闹了。

  (6)我想说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拓展训练

  1、吴老师此时还想说这样一段话:电脑出示

  最爱是你(献给我的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的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医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如果说因为忙碌和粗心,我们忽略了*时对母亲的问候和关心,无论如何,别忘了在3月8日那天买上一束康乃馨,哪怕是一句感恩的话语……

  2、同学们,你们此时愿意拿出笔来写上一句你们对妈妈感恩的话语吗?请动笔写写吧。(《烛光里的妈妈》)

  3、学生练笔

  学生说:亲爱的妈妈,我一定会在长大的时候好好报答你。

  学生说:妈妈对我的爱就像“万丈深渊”……(这是多么“恰当”的一个说法啊?)

  4、请大家把这份心意卡,轻轻地放在她的床头,她一定会非常感动的。请大家永远不要忘记这句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吴老师我是母亲,下面听课的老师中也还有好多母亲。让我们为她们祝福吧。下课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无数次抱过我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19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关键字词入手,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第13课——第一次抱母亲。抱母亲,多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却让我的心情很不*静。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地品味一下作者的第一次抱母亲。

  二、学*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用“——”找出描写我第一次抱母亲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从中可以看出什么?

  2、学生自读后交流。(从“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差点仰面摔倒。”感受到我对母亲身体很轻的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以为母亲很重。)

  3、这一自然段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以为母亲很重?

  4、母亲这么轻,只有89斤,我却不知道,以为她有100多斤。是因为我们不关心母亲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注意“轮流”“赶紧”)

  5、让我们再读一读这段内容,尤其是人物的对话要读好。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学*第2~3自然段

  1、我们都很关心、体贴母亲,可现在才发现并不了解母亲。母亲只有89斤,为什么我会以为她很重,有100多斤呢?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第2自然段。

  2、重点理解“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出示文字)

  (1)再读读这几句话,具体说说为什么我会以为母亲很重,有100多斤?

  (从第一句话中感受到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和生活的无比艰辛,她很强健;第二句话中感受出母亲一直都是这么做的;第三句感受出母亲情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让我们吃苦,我们也*惯了,觉得母亲能做,她力大无比。自然这样的人应该是很健壮,很重的。)

  (2)可是万万没想到母亲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其实母亲所承受的重担何止肩上挑的100多斤重的担子啊!还指什么?“翻山越岭”指什么?

  (3)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母亲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可是她却独自一人默默承担着,连跟她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儿女都不知道。你们感觉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谁能把这段话读好?

  3、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应有100多斤,没想到她是不愿让我们受苦,用她那80多斤的身体,去独自承受着生活的重担。所以我很难过,我更是愧疚。

  4、接读:这时,身旁的护士也被感动了。她动情地说:———— 可母亲却笑了笑说:————

  5、出示: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1)母亲说的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那些事”指哪些事?“这样过来的”指怎样过来的.?)

  (2)从母亲的表情,母亲的话语中,你们感受出了什么?

  (3)母亲觉得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心甘情愿。她觉得那些事很*常,每个母亲都是这么做的。她不求回报,她只要儿女们健康、幸福。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无私的母爱!

  (4)谁来读一读,读出母爱的伟大无私。

  (5)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肯定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了吧!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母亲又是怎样爱你们的?

  四、学*第4~5自然段

  1、你们的母亲和文中的母亲一样,都很伟大!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时,我突发奇想地说————母亲说————护士说————母亲这才没有作声。(出示图片)请同学们静静地看这个温馨感人的场面,用心去体验这浓浓的亲情。(教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2、看,母亲的眼角流出了泪水,你们觉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

  3、现在,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觉得那么欣慰、激动,那么幸福、甜蜜。可小时候母亲曾经是无数次抱我们,我们却觉得那是很普通的事。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一定也很不*静,你们现在最想对谁说些什么呢?(可以对文中的母亲或作者说,也可以对自己或自己的母亲说)

  4、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让我们再一齐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总结课文

  今天我们读了《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感受到了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六、课后延伸

  1、背一背课文中最令你感动的语句。

  2、制作心意卡,写上自己最想对妈妈说的话,送给妈妈。

  《第一次抱母亲》说课稿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最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我在教学时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自主学*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接下来,我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如我抓住“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者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和“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在此基础上多次朗读,揭开文本深藏的内涵,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文章其实最感动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颗对母亲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们。所以在处理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看图、听朗读,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感受。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通过小练笔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

  第一次抱母亲教案 20

  教材分析:

  课文重点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发现母亲的身体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侯母亲抱自己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课文重点记叙了我与护士、母亲的对话。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准备:

  VCD歌碟,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初读课文,提出问题,理清课文的层次并学*课文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播放歌曲《心中的故事》,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是歌颂谁的吗?

  2、这首歌是蔡国庆演唱的一首歌颂母亲的歌,叫做《心中的故事》。歌颂母亲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歌颂母亲的文章。

  3、板书课题,读题

  4、读了课题,你想要了解些什么或者你心里有些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带着这些问题,自己读一读课文,要求:先画出生字新词,根据课文后面的生字表读几遍再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个别读,小组读,涉机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和流利。

  三、理清层次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写我抱母亲,其它的自然段又是写是什么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2、交流:课文哪些内容是写抱母亲?

  3、分段,概括大意:

  一(1)我抱起母亲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竟然这么轻。

  二(2-3)我告诉护士,我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道母亲以80多斤的身体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三(4-5)我突发奇想,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抱着母亲入睡,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要把主要的人和事说清楚。

  四、学*字词

  1、读准课文后面的生字以及词语。

  2、理解:

  愧疚:心里惭愧不安。

  突发奇乡:突然产生一种奇特的想法。

  五、完成作业:

  1、*字册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小助手带领朗读上节课学*到的诗句。

  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自己读,个别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

  3、读课题。

  一、学*第一段

  1、指名读。

  2、注意到赶紧这个词语了吗?读出它的意思来。

  *

  我为什么要赶紧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

  是啊,我赶紧说,不仅是速度快,更表达我不想让病中的母亲吃力地起床,对母亲的体贴。和后面我抱母亲的一句话连起来,再读。

  *

  妈喊响一点,表达一种急切,你别动,我来抱你。表示动作的词语刻意注意地用声音表达它的意思一点,就可以读得更进入角色!

  3、看到我这样抱母亲,护士责怪起我来了,个别读一读护士说的两句话。评一评,有没有表达责怪的意思?再读一读。

  4、母亲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个别读,说说为什么这样读?(母亲病得很厉害,翻身下床都不行,都很吃力,说话还有力气吗?)

  5、读书要思考读书的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6、个别分角色读第一段。

  二、学*第二段

  1、出示2: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2、从竟然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意思?(出乎意料,责怪自己多母亲太不关心了,难过)

  3、你还可以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体会出来?出示3: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A、个别读

  B、想象一下,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指导学生说一说。

  C、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养大,还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家务劳动。为了家庭,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头曾经担负起多少重担啊!)

  D、我们长大了,已经可以干活了,但是要是有重的家务劳动,或者是背重的东西,母亲还是叫我们放下,她自己来干,这是为什么啊?

  E、出示4: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师: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说的是母亲养育儿女的艰辛,儿病痛在娘身上,调理汤药不离身。说的是母亲在儿女生病的时候的焦虑和对儿女的照料。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说的是母亲为了教育子女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说的是母亲对远行的儿女的体贴和牵挂。同学们,母亲的重担里面装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母亲所挑的不是一百多斤的重担,她挑的实际上是大半个天!

  F、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来看

  翻山越岭这个词,母亲仅仅是翻过那真实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母亲用那孱弱的肩头,带着我们带着我们全家度过生活中的一个个难关,在许许多多的风雨之中给我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G、同学们,这就是用另一只眼睛看到课文的背后!

  H、就是母亲,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走过了多少曲折的、不*坦的道路。母亲付出多少啊,当我们这样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当我们这样理解重担的时候,当我们理解翻山越岭的时候,我相信能把这段话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情谊。指导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所以我愧疚啊,难过啊,再来读这两句话:出示5: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那瘦小的脸。

  5、接读:护士动情的说:

  母亲笑了笑说:

  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然后回头吩咐我:

  6、出示6: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A、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B、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

  C、同学们,你从哪个这两个字,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吗?你想到了什么?

  三、学*第三段

  1、这时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在护士的劝说下,母亲终于同意。看,如小时候母亲抱我一般,我抱着母亲入睡(放FLASH)

  2、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这是什么样的泪水?是幸福的?是激动的?还是别的?你是怎么想的说一说。

  3、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边说边板书:无数次)当我们回忆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当我们把这两个词语放字一起,(板书:母亲无数次抱我)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动,那么幸福,那么甜,可是,小时候母亲对我们抱过无数次,当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一起的时候,你想对自己对母亲说句话吗?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4、你想知道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什么话吗?你们学过孟郊的一首诗吗?老师此时此刻最想说的是诗中的哪一句话?

  5、出示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齐读

  6、拿出笔,把这句诗写在书上,咱们一起写。师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7、这是课文中最感人的一段,一起来读一读。

  五、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像哥德说的那样,用两只眼睛去读书,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的,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一节课,我们要继续投入我们的感情,把课文读地更好,并要写一写自己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母亲无数次抱我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小班社会《抱一抱》教案 (菁华5篇)(扩展9)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范文10份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1

  设计意图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时在玩娃娃家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娃娃,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又是十分渴望被**关爱、喜欢被亲*的。《爱我,你就抱抱我!》这首歌曲充满童趣和爱,歌曲的旋律欢快,歌词又是小班幼儿能理解的,所以我选择了这首歌曲做本次音乐欣赏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轻快、跳跃的旋律,尝试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中陪我、亲我、夸我、抱我的动作。

  2.乐于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体验被亲人疼爱和关心的幸福感受。

  活动准备

  1.《爱我,你就抱抱我》PPT课件;

  2.人手一个玩具娃娃,放玩具的椅袋(自带玩具预先放进椅袋里)。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PPT中歌曲的前奏(序),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初步激发幼儿体验“爱”的情感。

  教师出示PPT中第一张宝宝照片,导入语:“小朋友,这是谁? !”

  幼儿回答:“小宝宝。”

  教师:“听一听,这个小宝宝说了什么?”

  问题重现:“小宝宝说了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总结:哦,原来这个小宝宝想得到爸爸妈妈很多很多的爱!

  评析:这样的导入是情感的初步体验,同时也是了解整首歌曲的前奏部分所讲述的内容。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歌曲温馨、甜蜜的意境。

  教师:“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

  1.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幼儿回答:感觉很开心、很快乐……(引导幼儿说“很幸福”。)

  3.教师总结:

  这首歌听起来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

  快快的,听了以后很开心,很高兴。

  4.教师设置情境:现在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想一想,爸爸妈妈是怎样陪陪我、亲亲我、夸夸我、抱抱我的?(播放A段,引出下一重点环节——说的部分。)

  三、分段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轻快、跳跃的旋律。

  活动反思

  音乐欣赏活动对于教师来讲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基本功底要扎实。对小班幼儿来说,选材是至关重要的——旋律和内容一定是幼儿熟悉和易于接受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爸爸和妈妈,并深爱着爸爸妈妈。此歌曲的旋律欢快,歌词又是小班幼儿能理解的,不用老师去解释,只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氛围,幼儿很快就会进入状态。因此我选择了这首充满童趣和爱的歌曲。由于歌曲比较长,考虑到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做了适当的剪切,把原作品重复说唱设计成简单说唱的形式,并把歌曲中的说唱部分作为让孩子欣赏的重点。

  在活动中,我采用PPT等多媒体手段,并结合情境表演,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验、感受歌曲中传递的被亲人疼爱和关心的幸福感受,从而培养幼儿健康、积极的情感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在各个环节的处理上层层递进,用先听,再师幼互动,到最后与娃娃互动,让幼儿的情感体验在角色的转换中一步步提升,由此,将活动推向高潮。

  不足的地方是,活动中让孩子表达的机会不是很多,可以在下次组织活动的时候将提问设计得更细化一些,让孩子参与的面更广。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2

  设计意图

  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本活动实施时,并不急于告诉幼儿答案,而是让幼儿自己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说一说。在探索过程中,让幼儿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满足幼儿求知的愿望。

  活动目标

  1.知道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

  2.能用简单的“水可以……”的句式大胆表述观察的结果。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自制录像片:我们的一天。

  2.饮料若干、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

  过程建议

  1.谈话导人:

  提问:刚才你们出去跑步、拍球,口渴了吗?怎么办?

  2.一边喝水,一边听故事《小猪变干净了》。

  思考:水除了可以喝、可以洗澡,还能干什么?

  3.观察发现:

  放录像片:我们的一天。(可自摄于园内)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表达。

  4.谈话讨论

  (1)语言游戏:用“水可以……”的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2)拓展内容:说说自己喜欢水的哪些活动、游戏?你们是怎么玩的?

  5.寻找需要水娃娃帮助的物品。如干枯的花及未洗的水果。

  延伸提示

  幼儿讨论: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活动反思

  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善于观察,善于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着手,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同时要考虑到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这样孩子就能得到创新精神,得到实践能力。我班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以前他们对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过老师教育他们知道了水是宝贵的,我们要节约用水。不能浪费水资源。通过浇水护花行动,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爱护花草树木了。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3

  活动目标:

  学说“好朋友,抱一抱”,增进与同伴间的感情。体验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孩子们喜欢结合小伙伴们玩。

  环境准备

  图片若干音乐cd。

  重点难点

  能够主动和老师小朋友抱一抱。

  过程与策略

  一、师幼互动拥抱,导入活动。

  你们谁是老师的好朋友呀?今天老师请来了好朋友,瞧!他们是谁呀?

  二、教师用玩具进行表演吸引幼儿。

  1、你们听见天线宝宝说什么了吗?见面之后他们还做了什么?

  2、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和谁是好朋友?

  三、做游戏:

  我找朋友抱一抱。

  四、教师小结:

  回家再和爸爸妈妈抱一抱。

  儿歌:《抱一抱》

  太阳抱一抱小树苗,小树苗就长大了。

  河水抱一抱小船,小船就睡着了。

  爸爸抱一抱我,我就长高了。

  我去抱一抱小猫,小猫就不伤心了。

  活动反思

  在这个社会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学说“好朋友,抱一抱”,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增进了与同伴间的感情。也通过接触活动体验到了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有些内向孩子通过这个活动也开心活泼了不少。通过语言的表达来交流相互间的情感,我也拥抱了每一个幼儿,让孩子们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与温暖。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与我拥抱,有的孩子甚至还紧紧抱着老师久久不肯离去,整个活动不仅孩子感受到了拥抱增进的亲切感,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喜爱。因此我发博客的时候建议家长当幼儿有好的表现时,可用拥抱来奖励孩子,让幼儿体会到拥抱是爱的表达,是对自己好的表现的肯定。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拥抱父母、同伴,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喜爱之情。

  不足之处

  对孩子拥抱老师和小朋友时教师应适时的去引导孩子们怎样去积极的拥抱别人,和怎样去积极的迎接别人的拥抱,在孩子们拥抱时可以给孩子们照张照片留念,那样会更精彩。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尽量避免不足,使不足达到最小化,让进步一次比一次更明显。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4

  活动目标:

  1、 初步感受理解音乐《娃娃家》,在歌曲的体验中,提高孩子的表现能力。

  2、 满足幼儿扮演角色的需要,激发幼儿爱爸爸、爱妈妈、爱家人的情感,。

  重点难点:

  在扮演爸爸妈妈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爱家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多媒体制作:关于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做娃娃家的情景

  幼儿每人一个布娃娃

  活动流程:

  调动情绪——体验感受——游戏再现

  一、 歌曲复*,调动情绪:

  1、 复*歌曲“鱼儿朋友”

  师:有一条小鱼,它正皱着眉头在发愁,为什么呀?

  小鱼为什么不开心呢?(原来小鱼没朋友,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我们来做小鱼的朋友好吗?)

  2、 复*歌曲“小乌龟”

  师:小鱼小鱼别发愁,我小乌龟也来跟你做朋友。

  小乌龟,你们这么小,爬高山怕不怕呀?累不累呀?老师做你的好朋友在山上等你们,好吗?

  二、 体验感受歌曲《娃娃家》:

  1、 播放多媒体(一个在哭的小娃娃)

  师:咦?是谁在哭呀?为什么哭呀?(幼儿讨论)

  我们来问问娃娃好吗?(和孩子齐声问:娃娃,娃娃你为什么哭呀?)

  2、咦?现在娃娃怎么不哭了呀?(出现小朋友抱着娃娃的照片)

  问其中的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

  哦,原来你做了娃娃的爸爸妈妈,娃娃说谢谢你让我也有了爸爸妈妈。

  3、感受体验歌曲

  1) 这里有许多娃娃,都没有爸爸妈妈,你们说怎么办呢?(激发孩子去扮演爸爸妈妈的情感)

  2) 孩子抱着娃娃欣赏音乐。

  4、提问:

  (1)你是怎样做爸爸妈妈的?

  (2)娃娃饿了怎么办的呢?

  师:爸爸妈妈真爱娃娃呀,又烧饭、又炒菜,娃娃吃了香喷喷的菜就不哭了。

  5、孩子与教师再次感受:

  师:让贾老师也来做一次妈妈,好吗?(抱着娃娃倾听歌曲)

  你们喜欢贾老师这个妈妈吗?为什么?(练*“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喽|)

  6、情感激发:

  师:做爸爸妈妈除了给娃娃烧饭、喂饭,还可以做什么事呀?

  你们的爸爸妈妈做了这么多事真辛苦,我们小朋友要怎么关心他们呀?

  我们再做一次好爸爸好妈妈来爱娃娃、关心娃娃,愿意吗?

  三、 游戏再现:

  游戏“找朋友”

  师:娃娃有了爸爸妈妈心里真开心,现在它想和我们做“找朋友”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找,好吗?

  是妈妈,我在给娃娃喂饭、我是爸爸,我在烧饭等等。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5

  活动目标:

  1.掌握袜子的特征,给袜子配对。

  2.学*穿袜子的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惯。

  活动准备:

  1. 每人一双袜子

  2. 录音机,磁带

  3. 筷子一双、手套一双

  活动过程:

  (一) 观察袜子的特征。

  1. 儿歌游戏,引出活动。

  2. 老师出示袜子请幼儿观察(颜色、图案)。

  3. 小朋友拿出袜子,说说自己手里的袜子的特征。(与同伴交流)

  4. 区分袜口、袜跟、袜头。

  (二) 尝试活动。自己找袜子配对,积累经验。

  我们的脚宝宝有两个,可袜子娃娃只有一个,原来另一个藏起来了,请你帮你的袜子娃娃找到它的好朋友。(自由寻找、配对)

  (三) 交流讨论,了解一双的概念。

  1.讨论:你找到的两只袜子一样吗?

  2.如果颜色、图案都一样,还要比比大小、。介绍比大小的方法:两个娃娃口对口、跟对跟、头碰头,放在一起比一比。

  (四) 自我纠正,巩固知识和经验。

  1. 两只袜子的颜色、图案、大小都应该是一模一样的,这样才是一双袜子。请你自己比一比,如果错了,重新去找一找。(自己纠正)

  2. 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也是一双的。

  (五) 学穿袜子,提高自理能力。

  1.现在袜子娃娃要和我们的小脚做朋友了。(示范穿袜子的正确方法:袜跟朝下张开口,小脚匝匝往里伸,袜头套住脚指头,袜跟套住脚后跟,轻轻一拉穿好了)

  2.小朋友练*自己穿袜子,老师指导。

  (六) 简短谈话。懂得要天天洗脚换袜子,自己穿袜子。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儿歌。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6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头 躯干 四肢。

  2、知道随时都要注意保护自己。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录音机 磁带 活动娃娃

  2、人体图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放录音机健康歌,幼儿跟着老师随音乐跳健康歌。问:健康歌里唱了什么呀?(脖子扭扭 抖抖手 抖抖脚)

  2、出示一个活动娃娃,让幼儿知道人体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头.躯干.四肢.

  教师演出活动娃娃。小朋友跟着动起来。边做动作边说:点点头.弯弯腰踢踢腿.招招手.扭扭腰.........

  3、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要随时随地保护我们的身体不要让他们受伤害。

  师:我们的身体有头.躯干.四肢它们能使我们快乐地生活.我们离不开它们.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要让它们受伤害

  4、歌表演头发身体膝盖脚.边唱边表演.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反思:

  由于认识、探索的对象来自于认识主体的自身,这对小班幼儿来讲无疑是件神秘又充满情趣的乐事,因此全体幼儿始终情趣盎然地投入活动。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7

  游戏活动:

  娃娃乐园(小班)

  执教:

  songwebo

  游戏目的:

  1.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相互协作的能力。

  2. 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促进幼儿以物代物等象征功能的发展。

  3. 让幼儿体验游戏过程的快乐。

  游戏准备:

  废旧空罐、硬纸皮、积塑、大纸箱、纸盒、水泡、椅子、沙、树枝、颜料、画笔等等。已制作好的门牌、门票、验票机、火车箱。

  游戏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出课题。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到过儿童游乐园去玩呀?”“里面有哪些东西玩?是怎么玩的?”(幼儿自由回答)

  2. “你们想不想也来建一个游乐园呢?”激发幼儿动手构建的兴趣。“你们想建哪些玩的地方?”

  二、幼儿建构乐园。

  1.引导幼儿观察游戏材料,想想、说说各种材料可以用来做什么。如:饮料罐、纸盒、积木等可以用搭围墙;棍子可用来搭铁轨、围成马路……

  2.幼儿自由组合,自由选择材料进行构建。教师启发幼儿大胆想象,指导幼儿注意空间位置的安排及构建材料的利用,引导幼儿运用拼、搭、铺*、围合等方法创造性地建造游乐园。

  3.建构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游乐园,是怎样玩的,并请个别幼儿示范。

  三、幼儿游戏。

  1.“小朋友,你们搭建出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你们想不想玩呀?”幼儿自由选择各游乐场进行游戏。

  2.让幼儿在高潮中结束游戏。“小朋友,你们玩得开心吗?那我们到班上去请另一组小朋友也来玩好不好?”幼儿离开活动室。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8

  活动目标:

  1、能够明确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并能监守岗位。

  2、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较安静地游戏。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了知识。

  活动内容:

  娃娃家、医院、理发店、菜场、银行、公共汽车、超市。

  活动过程:

  一、引导语

  小朋友,今天我们又要来玩娃娃家了,你们高不高兴啊?上次我们在玩娃娃家的游戏的时候啊,李子恒小朋友玩得可棒拉,他啊,本来是娃娃家的爷爷,可是后来他看到医院的医生不够了,那是因为医院的小朋友跑掉了,所以他就自己到了医院,帮助病人看病。

  而且他看病的方法与别人不一样,他用的是气功,今天,我要在来看一看,小朋友是不是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工作,并且能够把工作做到下班,还有,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不是要安静一点啊,这样,在医院里面看病和休息的人就能很好的休息了;

  二、幼儿游戏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娃娃家,扮演客人的角色和娃娃家的妈妈一起将娃娃家整理干净;

  普遍指导各个服务场所能应用礼貌用语;

  教师观察:

  1、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先搬好椅子和桌子,再去拿玩具;

  2、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自己解决一些遇到的小问题;

  3、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监守好自己的岗位,不在教室中间奔跑;

  4、观察幼儿游戏的声音是否比较安静;

  三、教师评价

  1、让个别幼儿介绍今天自己的新发现;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2、对今天在游戏中能够监守自己岗位、并能使用礼貌用语的幼儿予以表扬;

  3、对于全班幼儿在游戏中能够放低音量地进行游戏给予表扬,并告诉幼儿在下次游戏中也要看他们的表现。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9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熟悉同伴,愿意主动和同伴抱一抱。

  2.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在韵律活动的帮助下,理解“抱一抱”的含义。

  3、感受与同伴拥抱时身体接触所带来的快乐。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与老师抱抱,体验和老师抱抱的亲切感

  师:我想和你们抱一抱,你们愿意吗?(教师和小朋友拥抱)

  二、幼儿欣赏故事《想要抱抱的小猪》,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

  师:小猪想和小动物抱抱,小动物抱他了吗?后来小猪和小动物抱抱之后有什么感觉啊?心情怎么样?

  三、幼儿互相抱一抱,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抱一抱的感觉

  1、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抱一抱

  2、师:你抱了小朋友,感觉怎么样?

  你喜欢谁?你想和谁抱一抱?

  四、韵律活动:抱一抱

  教师引导幼儿听碰一碰的音乐,启发幼儿找朋友抱一抱,并尝试改编歌曲

  如:将歌词碰一碰改为抱一抱等。

  活动反思:

  在这个社会活动中,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互动中增进了与同伴间的感情。也通过接触活动体验到了肢体接触带来的`快乐。有些内向孩子通过这个活动也开心活泼了不少。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地与老师拥抱,整个活动不仅孩子感受到了拥抱增进的亲切感,同时老师也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老师的喜爱。

  小班户外游戏抱娃娃教案 10

  设计意图

  小班孩子的认知和游戏特点是拟人化、直观化、过程要情境化。《我的瓶子娃娃》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活动,设计一个小朋友和瓶子娃娃玩游戏的情境,并将瓶子设想为幼儿的同伴出现,这更利于幼儿从心理上接受老师设计的活动。活动中将通过喂瓶子娃娃吃豆让幼儿感知数与量的关系;通过给瓶子娃娃找帽子和穿合适的衣服,让幼儿感知匹配关系;通过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让幼儿表现音乐的强弱……这些有趣的游戏中还渗透了情感教育,幼儿会感受到帮助别人、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数字提示往瓶子里装相应量的豆,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能认真观察,尝试为瓶子娃娃找到合适的帽子、衣服,初步感知匹配意义,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心情。

  3、喜欢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做游戏,体验其中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了知识。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和家长收集一些带盖的瓶子。

  2、彩色的纸许多、花生和豆、瓶子上贴数字。

  3、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找个瓶子娃娃做朋友。

  1、教师谈话引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瓶子娃娃,这些瓶子娃娃想找你们做朋友,你们高兴吗?”

  2、请每一个小朋友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瓶子娃娃做好朋友,说说自己的瓶子娃娃是什么样的?

  二、喂瓶子娃娃吃豆。

  1、教师以瓶子娃娃饿了的口吻引入活动,启发幼儿想办法帮助瓶子娃娃。

  2、请幼儿按照瓶子上粘贴的数字,喂瓶子娃娃吃豆。

  3、教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三、给瓶子娃娃找帽子。

  1、教师以瓶子娃娃丢了帽子的口吻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帮助瓶子娃娃的愿望。

  2、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找到自己的小帽子。(能“戴上”不掉的瓶盖)

  3、教师以瓶子娃娃的口吻感谢幼儿。

  四、为瓶子娃娃选衣服。

  1、请幼儿帮助瓶子娃娃选择大小合适的衣服,为瓶子娃娃“穿”上。

  2、表扬鼓励做的好的幼儿。

  五、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

  1、教师引导幼儿和瓶子娃娃一起唱歌,启发幼儿想办法让瓶子娃娃发出声音。

  2、演唱《大猫和小猫》,启发幼儿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并不强弱不同的力量摇瓶子。

  3、引导幼儿说说和瓶子娃娃唱歌心情怎样?

  六、教师总结,请幼儿把瓶子娃娃带回家。

  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一些关于匹配的材料,鼓励幼儿练*,逐渐感受匹配的实际意义,并可以让幼儿自制简单的声音乐器游戏。

  活动反思

  以师生互动的流程图为主,适度地运用一些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趣味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活跃,一些能力弱的孩子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操作内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