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案 (菁华10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离骚》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把握“楚辞体”的特点。

  2、领会本文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人美好的品质和忧国情怀。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反复吟诵中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合新旧知识,理解作者打造的“香草美人”意象体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本文的写作手法,理解屈原的精神与理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现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难点:领悟屈原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在*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每年端午节,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竞渡龙舟,其实是在纪念这位伟人,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屈原。

  二、写作背景

  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冶,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奤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三、作者介绍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关于《离骚》篇名的含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释为“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就是遭遢忧愁。王逸在《离骚经序》中释为“离,别也。骚,愁也”,即离别之忧愁。*代有学者认为,“离骚”即“劳商”之。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立志

  第二部分(第三段):述怀。

  第三部分(第四段):反省。

  六、全文分析

  1.开篇讲述了哪些内容?

  开篇第一句,屈原自叙与楚王同宗,强调自己出身高贵。接下来,屈原再叙自己出生的大吉日子(楚人认为这天降生的人是贵人),表现出诗人的崇高理想。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哪些品质?

  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的人格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发现

  3.第2段中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美好品质的?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白芷,又连缀秋兰做成佩饰。诗人以“辟芷”“秋兰”等美好的事物来象征自己的情感、美德、追求、斗志,让读者感受到了其高尚的情操。

  4.第3段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极度苦之情,“长”与“衰”折射出他苍凉苦闷的心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5.面对自身的遭遇,诗人的心情如何?他对此遭遇持什么样的态度?

  “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诗人的忧愁之深。面对如此污浊、看不到希望的环境,诗人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表明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6.“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这几句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痛定思痛,诗人对此前自已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延伫”“步”“止息”等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犹豫、彷徨、苦苦思索、执着追求理想的诗人形象。

  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诗人重申自己“好修”,“独”字表现出诗人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的态度。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而,他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8.课文开篇自叙身世有什么作用?

  开篇第一段,感情肃穆,含蕴深邃。诗人以十分庄重而矜持的口吻,自叙了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寄寓了父亲莫大的期望的“美名”。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他自道奇异的生辰、美好的名宇,也是在表现他的荨贵不凡和常高的理态。“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赋良吾,公*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给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

  9.诗中描写花草的用意是什么?

  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等。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被疏离、贬黜的原国及被疏离、贬黜后的行为。诗人用芳香瑰丽的香蕙、白芷比喻自己品德的崇高美好;在被疏离、贬黜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驾着马车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叶、荷花为衣裳,表现了无论是“进”还是“退”,都要坚神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九死无悔。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蕙”“蓝”“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芳香,更现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这些生长在水边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引到奇丽的幻想世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形象。

  10.怎样理解本文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

  ①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修明法度(“规矩”“蝇墨”),举贤授能;第二,她关注民生,力主“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哀民生之多艰”),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坚持理想,义无反顾,卓绝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1.为什么说《离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佳作?

  浪漫主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偏重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

  《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用”蕙”“茝””兰”“椒””芰荷”“芙蓉”等香草鲜花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行。

  作品把现实世界与虛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这样就更能突出屈原为追求理想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所以说《离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佳作。

  七、中心思想

  本诗中,诗人自叙身世,并讲述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小人的诽谤中伤,以致遭到贬黜的遭遇。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坚守,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

  八、写作特点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

  2.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富有节奏感。

  九、补充资料

  骚体诗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楚国,由屈原创立,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其中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或“楚辞体”,称这种诗体的诗歌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楚辞》中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吸取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十、总结全文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布置作业

  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投江,你赞成他这一举动吗?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训练

  作业

  1.下列对文中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古代帝王的自称之词

  B.皇考:古人对亡父的尊称

  C.孟陬:指的就是孟春正月

  D.灵修:在本文中指楚怀王

  2.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A.謇朝谇而夕替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B.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4.下列各句中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等。

  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2.答案:B

  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

  3.答案:C

  解析:A项,“错”同“措”;B项,“章”同“彰”;D项,“离”同“罹”。

  4.答案:D

  解析:《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离骚》教案2

  [教材解读]

  《离骚》是屈原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关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现实社会现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第三部分从“索夐茅以筳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禽鸟寄托情意。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离骚》是“发愤”之作,司马迁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因此理解屈原的人生困境就显得特别重要。屈原,名*,字原,约生于公元前三四零年(楚宣王三十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他是楚王的同姓贵族,他“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起用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一度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目光。但他的这些主张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注定要在混浊的人间世中处处碰壁,他的诗人气质也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君王的疏远和群臣的嫉恨这是必然之事,这一切形成了他的人生困境,这种困境最典型的表征就是两次流放事件。第一次是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流放到汉北一带;第二次是在楚顷襄王十三年前后,被流放到沅、湘一带。两次放逐使屈原从权力的中心被挤迫到了边缘,他陷入了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困境。举世皆浊之中,他孤立无援;而在独醒时刻,他又不得不面对灵魂的拷问。当强秦攻破故国的时候,他只好怀着忠诚和绝望自沉汨罗江。

  当陷入这样一种孤独的人生困境之时,一切似乎不可把握,只有文字可以自由驱遣,只有文字可以成为他形影相吊的忠实伴侣,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和《渔父》,在这发愤抒情之中,他的不安的灵魂暂得栖居和慰藉。

  屈原的一生以“好修”为务,以“美政”为鹄的,他在乱世中上下求索,虽然他的忠诚不曾挽救故国的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千百年来,他是天下百姓深切怀念的一个对象,也是知识分子价值天*上的一个重要的心灵砝码,更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读屈原作品,我们可以读到屈原的心路历程。《离骚》更是如此,因这是自传性作品。虽然教材只是节选其中一小部分,但亦窥一斑而知全豹。解读这些文字时宜结合屈原的人生困境来捕捉潜藏在字里行间的复杂况味,做到人文互解。当然也不能放弃对艺术风格的欣赏。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政治理想和政治困境;

  2、体味诗语中蕴含的复杂情绪;

  3、重构屈原形象;

  4、了解楚辞的特点学会诵读。

  [重点难点]

  1、重点:目标一、二、三。

  2、难点:目标二、三。

  [教学方法]

  诵读法 讨论法 鉴赏法

  [教学时数]

  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屈原

  屈原,名*,字原,约生于公元前三四零年(楚宣王三十年),卒于公元前二七八年(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他是楚王的同姓贵族,他“博闻彊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起初颇得楚怀王信任,起用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候”,一度成为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在内政方面,他主张“修明法度”、“举贤任能”,实行使国家富强的“美政”;在外交方面,他主张与强秦对抗,具有远大目光。但他的这些主张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注定要在混浊的人间世中处处碰壁,他的诗人气质也注定与混乱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君王的疏远和群臣的嫉恨这是必然之事,这一切形成了他的人生困境,这种困境最典型的表征就是两次流放事件。第一次是大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流放到汉北一带;第二次是在楚顷襄王十三年前后,被流放到沅、湘一带。两次放逐使屈原从权力的中心被挤迫到了边缘,他陷入了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困境。举世皆浊之中,他孤立无援;而在独醒时刻,他又不得不面对灵魂的拷问。当强秦攻破故国的时候,他只好怀着忠诚和绝望自沉汨罗江。

  当陷入这样一种孤独的人生困境之时,一切似乎不可把握,只有文字可以自由驱遣,只有文字可以成为他形影相吊的忠实伴侣,于是他写下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和《渔父》,在这发愤抒情之中,他的不安的灵魂暂得栖居和慰藉。

  屈原的一生以“好修”为务,以“美政”为鹄的,他在乱世中上下求索,虽然他的忠诚不曾挽救故国的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后世的尊敬。千百年来,他是天下百姓深切怀念的一个对象,也是知识分子价值天*上的一个重要的心灵砝码,更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二、了解《离骚》

  《离骚》是屈原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楚辞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余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礼辞。第一部分从开关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自叙生*,并回顾了诗人在为现实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断自我完善、不断同环境斗争的心灵历程,以及惨遭失败后的情绪变化。这是他的思想处于最激烈的动荡之时的真实流露。第二部分从“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至“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写女媭对他的指责说明连亲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独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引发向重华陈辞的情节。这是现实社会现幻想世界的一个过渡。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宫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挣扎与不断追求的顽强精神。第三部分从“索夐茅以筳篿兮”至“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表现了诗人在去留问题上的思想斗争,表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读之令人悲怆!末尾一小节为礼辞。“既莫足以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虽文字不多,但表明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与他的美政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全诗到高潮之后的画龙点睛之笔,用以收束全诗,使诗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使诗中表现的如长江大河的奔涌情感,显示出更为明确的流向。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政治抒情诗,是一首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诗中的一些片断情节反映着当时的历史事实。但表现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方法:不仅运用了神话、传说材料,也大量运用了比兴手法,以花禽鸟寄托情意。诗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对喻体的调遣,又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因而总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

  三、了解楚辞

  1、教材第七页注解一有关内容

  2、补充:五、六、七言不等,长短不一,句式灵活,内容更丰富,有“兮”字,相当于“啊”。

  四、指导诵读

  1、逐节轮流朗读,指导正音。

  2、同桌互读,纠音。

  3、听读,听清节奏。

  4、分组试读,读出节奏。

  5、教师范读。

  6、学生齐读。

  五、理清诗脉

  默读全诗,找出体现诗脉的句子(或关键词)

  明确:内美—修能-抚壮-弃秽(改度)-中情

  六、细读鉴赏

  诗歌语言最妙之处不在说了什么,而在于没说什么,这没说出来的部分留我们以无限的审美空间,请细读全诗品味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意蕴,说说自己最有体会的地方。

  明确:主要体味如下词句的意味,先作形象还原充分感受。

  关于内美:帝 皇 贞于 降 初度 正则 灵均

  关于修能:扈 纫 朝搴 夕揽 木兰 宿莽

  关于抚壮:草木 美人

  关于弃秽:道夫先路 三后 得路 窘步 踵武 荃不察 中情 謇謇 忍而不能舍 灵修 改路

  七、归纳形象

  从诗歌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屈原的形象,他是怎样的?请结合相关诗句说说。

  明确:高贵 高洁 忧国 忧民 孤独 唯美 理想 执着

  八、延伸讨论

  屈原的忠诚未能挽救故国于覆亡,但却为他赢得了永恒的尊敬。在民间,人们以端午节的仪式来表达自己的哀思;在知识分子人,更是在屈原精神感召下开始自己的上下求索。

  1、据你所知,这些人都是谁?

  明确:学生发言讨论。

  2、教师举例:鲁迅《自题小像》和海子《亚洲铜》

  3、今天,假如要继承和发扬屈原精神,你要做鲁迅还是海子,抑或第三种人?

  明确:学生讨论。无论要做什么,最重要的是做你自己,屈原最重要的是在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时候,清醒地做了一回自己。

  九、课外作业

  1、阅读《阅读屈原》一文。

  2、以“阅读屈原”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活动。

  3、背诵前六节。

《离骚》教案3

  学*要点

  充分体会积极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学*比喻、对偶等手法的运用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重点、难点的学*及目标完成过程

  讨论题1:《离骚》虽以抒情为主,也不乏生动的比喻及对偶,从文中找出一二处并谈谈这些诗句对营造意境的作用。

  应该说,本文所用比喻及对偶较多。

  如:“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茝”,

  又如“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这些比喻及对偶的诗句,

  讨论题2,有人认为直接抒情的诗句,只有“意”而无“境”,你是怎么认为的?请找出一二句直接抒情的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应该说这种认为是不够正确的,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吾不忍为此态也”等,这些诗句决非有“意”无“境”,因为

  思考题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题3、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命运?

  讨论题4、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品格?

  (使用原文诗句填空)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三、悟理探究,主题性研究课题:文学即人学。学完本文后,你认为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学*屈原的为人处世是智还是愚?

  答:

  训练案

  一、课文阅读训练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偭( )规矩而改错

  ②何圜( )之能周兮

  ③制芰( )荷以为衣

  ④高余冠之岌岌( )

  2.下列句中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高,加高。长,加长。“高”和“长”这里都作动词。

  B.“芳与泽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泽,污浊。昭质,即指诗人内怀的美德。亏,亏缺。

  C.“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秦以前一般都可用于自称。复路,返回原路。之,这里无意义。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虽,即使。惩,惩罚。

  3.对句中加黑词的解释错误的项是( )

  A.背绳墨(喻准绳)以追曲兮。伏(守,保持)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

  B.不吾知(了解)其(无意义)亦已(罢了)。

  C.屈心而抑(压抑)志兮,忍尤(尤,罪过)攘(忍受)诟(耻辱)。

  D.謇朝谇而夕替(贬黜),将往现乎四荒(四处荒凉、冷落)。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译文:

  ②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译文:

  ③民生之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译文:

  二、基础知识检测

  一、填空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

  4.制芰荷以为衣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苟余情其信芳。

  5.________________,长余佩之陆离。_______________,唯昭质其犹未亏。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屈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其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离骚》全诗主要以主人公“余”的__________构成。它采用和__________手法。

  9.“离骚”,按东汉班固的解释,即

  的意思。

  10.《楚辞》是由__________(朝代)代__________(姓名)所辑录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后人仿写的作品,因这些诗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名为“楚辞”。

  三、选择题

  11.注音,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太息:叹息。 謇:jiǎn

  谇:suì,进谏

  B.谣诼:zhú,造谣诽谤。

  忳:tún,郁闷。?侘傺:chàjì

  C.溘死:突然死亡。溘kè

  鸷:凶猛的鸟。

  D.兰皋:gāo,有兰草的水边。

  拓展延伸(高考链接)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风一更,雪一更,〔〕,()。

  2、问君能有几多愁,()。

  3、对酒当歌,()?何以解忧,()。

  4.星垂*野阔,()。名岂文章著()。

  5、少无世俗韵,()。误落尘网中。()。暧暧远人村,()。

  6、明月松间照,()。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

  8、大江东去,浪淘尽,()。

  9、两情若是久长时,()。

  10、山重水复疑无路,()。

  学后反思:

《离骚》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把握“楚辞体”的特点。

  2、领会本文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人美好的品质和忧国情怀。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反复吟诵中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合新旧知识,理解作者打造的“香草美人”意象体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本文的写作手法,理解屈原的精神与理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现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难点:领悟屈原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在*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每年端午节,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竞渡龙舟,其实是在纪念这位伟人,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屈原。

  二、写作背景

  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冶,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奤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三、作者介绍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关于《离骚》篇名的含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释为“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就是遭遢忧愁。王逸在《离骚经序》中释为“离,别也。骚,愁也”,即离别之忧愁。*代有学者认为,“离骚”即“劳商”之。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立志

  第二部分(第三段):述怀。

  第三部分(第四段):反省。

  六、全文分析

  1.开篇讲述了哪些内容?

  开篇第一句,屈原自叙与楚王同宗,强调自己出身高贵。接下来,屈原再叙自己出生的大吉日子(楚人认为这天降生的人是贵人),表现出诗人的崇高理想。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哪些品质?

  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的人格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发现

  3.第2段中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美好品质的?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白芷,又连缀秋兰做成佩饰。诗人以“辟芷”“秋兰”等美好的事物来象征自己的情感、美德、追求、斗志,让读者感受到了其高尚的情操。

  4.第3段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极度苦之情,“长”与“衰”折射出他苍凉苦闷的心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5.面对自身的遭遇,诗人的心情如何?他对此遭遇持什么样的态度?

  “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诗人的忧愁之深。面对如此污浊、看不到希望的环境,诗人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表明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6.“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这几句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痛定思痛,诗人对此前自已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延伫”“步”“止息”等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犹豫、彷徨、苦苦思索、执着追求理想的诗人形象。

  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诗人重申自己“好修”,“独”字表现出诗人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的态度。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而,他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8.课文开篇自叙身世有什么作用?

  开篇第一段,感情肃穆,含蕴深邃。诗人以十分庄重而矜持的口吻,自叙了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寄寓了父亲莫大的期望的“美名”。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他自道奇异的生辰、美好的名宇,也是在表现他的荨贵不凡和常高的理态。“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赋良吾,公*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给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

  9.诗中描写花草的用意是什么?

  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等。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被疏离、贬黜的原国及被疏离、贬黜后的行为。诗人用芳香瑰丽的香蕙、白芷比喻自己品德的崇高美好;在被疏离、贬黜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驾着马车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叶、荷花为衣裳,表现了无论是“进”还是“退”,都要坚神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九死无悔。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蕙”“蓝”“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芳香,更现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这些生长在水边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引到奇丽的幻想世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形象。

  10.怎样理解本文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

  ①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修明法度(“规矩”“蝇墨”),举贤授能;第二,她关注民生,力主“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哀民生之多艰”),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坚持理想,义无反顾,卓绝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1.为什么说《离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佳作?

  浪漫主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偏重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

  《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用”蕙”“茝””兰”“椒””芰荷”“芙蓉”等香草鲜花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行。

  作品把现实世界与虛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这样就更能突出屈原为追求理想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所以说《离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佳作。

  七、中心思想

  本诗中,诗人自叙身世,并讲述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小人的诽谤中伤,以致遭到贬黜的遭遇。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坚守,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

  八、写作特点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

  2.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富有节奏感。

  九、补充资料

  骚体诗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楚国,由屈原创立,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其中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或“楚辞体”,称这种诗体的诗歌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楚辞》中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吸取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十、总结全文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布置作业

  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投江,你赞成他这一举动吗?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训练

  作业

  1.下列对文中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古代帝王的自称之词

  B.皇考:古人对亡父的尊称

  C.孟陬:指的就是孟春正月

  D.灵修:在本文中指楚怀王

  2.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A.謇朝谇而夕替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B.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4.下列各句中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等。

  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2.答案:B

  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

  3.答案:C

  解析:A项,“错”同“措”;B项,“章”同“彰”;D项,“离”同“罹”。

  4.答案:D

  解析:《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离骚》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预*

  1、正音

  苗裔 孟陬 揆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搴:攀、折 骐骥:骏马 申椒:申地产的椒 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惮:害怕 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脚后跟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忠贞的样子 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

  出身 楚怀王同宗

  内美 兴盛 楚王

  排挤

《离骚》教案6

  1、了解屈原生*,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锁定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

  民间有一个*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扈(hù)被、披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阰(pí):山坡、岭上骐骥(qíjì)骏马申椒(jiāo)申地产的椒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惮(dān):害怕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

《离骚》教案7

  主要的一些观点

  屈原在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一位“忠君爱国”、“忠信、廉洁、正直”的爱国忧民的诗人;被誉为“虽可与日月争光可也”的伟大历史人物。殊不知,屈原作为一位诗人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位政治家却是失败的。他的失败就在于他把自己的命运与楚国的国运紧密的联结起来。他爱楚国,是爱的那么的深沉和执着。他深深地爱着楚国的文化,这一点造就了他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深深地迷恋着楚国的腐朽的、没落的政坛,这一点铸成了他只能是一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从而*家的毁灭,连带了他政治信仰上也彻底的毁灭。

  因此,被后人所称赞的爱国主义思想,实质上只是愚昧的“忠君”思想。它并非是一种代表先进的思想意识,而且与历史的发展潮流恪恪不入。正是愚昧的“忠君”思想注定了屈原一生的悲剧命运。但我们不能按今人的民主观念来勉强屈原!在他那个时代“爱国”只能通过“忠君”来实现,可以说,“爱国”必须忠君!屈原的爱国思想也是无可置疑的。

  我认为,屈原之死是有价值的。我们知道,一个人活着必须有所追求,否则,他的人生就是浑浑噩噩的一场梦!振兴楚国是屈原一生的最高理想。当这个理想破灭,他的人生还有何意义!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一死以明志!“幸福是非死得不到的!”屈原以死抗争,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屈原是有气节的。

  闻一多先生说:“如果对于当时那在暴风雨前窒息得奄奄待毙的楚国人民,屈原的《离骚》唤醒了他们的反抗情绪;那么,屈原的死,更把那反抗情绪提高到爆炸的边沿。”

  从屈原的人格上进行分析,他的死是其人格美的具体显现。屈原之死,首先是悲壮的爱国之举,其次是对高尚的气节、神圣的人格的捍卫!同时又是对黑暗政治最强烈的控诉、最有力的抨击!表面看来他是自杀,实际是奸党小人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屈原的死没有价值!屈原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根本不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楚怀王那个*身上。他完全有理由弃暗投明,辅佐秦王,或著书立说都比投江能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虽说人活着要有气节!但有气节并不一定要以死殉国。他最主要的才能表现于文学创作上,他完全可以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做一个纯粹的文人。如东晋的陶渊明,寄情于山水,对他自己,对后人都更为有价值。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谁来继续斗争?”

  屈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因为当楚国灭亡时,他作为一个楚国人,应该勇敢地站起来积极组织反抗斗争才是,而屈原却自杀了。他这是为了逃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

  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离骚》教案8

  《离骚》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离骚》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预*

  1、正音

  苗裔 孟陬 揆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搴:攀、折 骐骥:骏马 申椒:申地产的椒 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惮:害怕 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脚后跟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忠贞的样子 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

  出身 楚怀王同宗

  内美 兴盛 楚王

  排挤

《离骚》教案10

  主要的一些观点

  屈原在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一位“忠君爱国”、“忠信、廉洁、正直”的爱国忧民的诗人;被誉为“虽可与日月争光可也”的伟大历史人物。殊不知,屈原作为一位诗人是成功的;但作为一位政治家却是失败的。他的失败就在于他把自己的命运与楚国的国运紧密的联结起来。他爱楚国,是爱的`那么的深沉和执着。他深深地爱着楚国的文化,这一点造就了他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深深地迷恋着楚国的腐朽的、没落的政坛,这一点铸成了他只能是一位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从而*家的毁灭,连带了他政治信仰上也彻底的毁灭。

  因此,被后人所称赞的爱国主义思想,实质上只是愚昧的“忠君”思想。它并非是一种代表先进的思想意识,而且与历史的发展潮流恪恪不入。正是愚昧的“忠君”思想注定了屈原一生的悲剧命运。但我们不能按今人的民主观念来勉强屈原!在他那个时代“爱国”只能通过“忠君”来实现,可以说,“爱国”必须忠君!屈原的爱国思想也是无可置疑的。

  我认为,屈原之死是有价值的。我们知道,一个人活着必须有所追求,否则,他的人生就是浑浑噩噩的一场梦!振兴楚国是屈原一生的最高理想。当这个理想破灭,他的人生还有何意义!与其苟且偷生,不如一死以明志!“幸福是非死得不到的!”屈原以死抗争,是为了唤醒民众,死得其所。屈原是有气节的。

  闻一多先生说:“如果对于当时那在暴风雨前窒息得奄奄待毙的楚国人民,屈原的《离骚》唤醒了他们的反抗情绪;那么,屈原的死,更把那反抗情绪提高到爆炸的边沿。”

  从屈原的人格上进行分析,他的死是其人格美的具体显现。屈原之死,首先是悲壮的爱国之举,其次是对高尚的气节、神圣的人格的捍卫!同时又是对黑暗政治最强烈的控诉、最有力的抨击!表面看来他是自杀,实际是奸党小人夺去了他宝贵的生命。

  屈原的死没有价值!屈原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根本不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楚怀王那个*身上。他完全有理由弃暗投明,辅佐秦王,或著书立说都比投江能更好地实现其人生价值。虽说人活着要有气节!但有气节并不一定要以死殉国。他最主要的才能表现于文学创作上,他完全可以放弃他的政治理想,而做一个纯粹的文人。如东晋的陶渊明,寄情于山水,对他自己,对后人都更为有价值。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果人人都像屈原那样,谁来继续斗争?”

  屈原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因为当楚国灭亡时,他作为一个楚国人,应该勇敢地站起来积极组织反抗斗争才是,而屈原却自杀了。他这是为了逃避现实,是懦弱的表现。”

  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扩展阅读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扩展1)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

《离骚》教案1

  一、作家作品

  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为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

  2.《离骚》是“楚辞”篇名,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王逸《楚辞章句》题作《离骚经》,也有人称之为《离骚赋》,或简称《骚》。自汉迄南北朝,《离骚》又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离骚》的创作,既根植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述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

  二、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怀王死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是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三、重点字词

  1.通假字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锡”(cí)通“赐”,赐给。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辟”通“僻”,偏僻。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道”通“导”,引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正”通“证”,佐证。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维”通“唯”,只。茞(zhǐ)同“芷”,香草名,即白芷。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名:取名。字:取表字。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纫:贯串联缀的意思。

  (2)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佩:佩带在身上的饰物。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秽:污秽的行为。

  一、文脉梳理

  课文节选自《离骚》的1~19节,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谄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初衷不改的政治态度和对楚怀王反复无常的痛惜。诗人发挥想象,多用比兴,用奇花异草来装饰自己,表现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这些意象和诗人的政治抒情叠合在一起,形成《离骚》全诗特有的写实与虚拟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离惝恍的意境,给全诗增添了绰约的风姿和芳菲的情韵。

  二、技巧鉴赏

  1.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屈原的浪漫主义在《离骚》中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诗中塑造了一个高大纯洁的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洁、感情的强烈,这个形象远远超出了现实之上。诗中贯穿着诗人改造现实的斗争精神,当残酷的现实终于使理想破灭时,他便表现出以身殉国的坚决意志。

  二是运用奇特的幻想、新奇的意象来表现个人生活和政治理想,感情充沛、强烈,语言华丽。《离骚》中的感情或炽热、激越、昂扬,或缠绵、细腻、深沉,同时诗中有“我”,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个性,诗中充满了内质与魅力,给我们带来感动、眼泪、欢喜、惆怅。屈原的笔有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他将充满原始意味的神巫故事、寓言神话引来,他将楚人的俗语鄙语、淫祀巫风引来,它们化作神秘的气氛、浪漫的情调、幽雅的韵致、绮丽的色彩、迷狂的激情;他又引来天地万物驱遣比兴,他用兰花香草、荷衣蓉裳来象征自己品格之纯洁高尚,他将群小党人比作萧艾臭草、恶禽秽物。这一切都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和《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交相辉映,形成了*诗歌的优良传统。

  2.大量运用比喻和象征

  《离骚》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香草、美人喻追求高尚节操的自己,以恶鸟喻邪恶小人,以女喻党人、奸臣,以天地诸神比喻历史,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其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现政治上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最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等,将“兮”字去掉,对仗十分工整。

  三、疑难探究

  疑难问题:怎样看待屈原的忠君爱国与政治的不得志?

  探究思路:屈原与楚怀王同宗同族,对君王和楚国一片忠心,又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按理说应该得到楚君的重用,但是他郁郁而不得志,最后被放逐,沉汨罗江而死。除了怀王的昏庸、小人的陷害,必然也有他自身的原因。

  参考答案:屈原是当时楚国文化上最具开放态度、最博学的人。他与怀王有特殊的关系,他在政治上抱负远大,但就屈原一生的表现看,他绝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他缺乏现实感,不懂得政治需要忍耐和等待。他心理上有严重弱点,不仅有洁癖而且有过深的自恋情结,因此他孤独少友。这种弱点导致他在政治上最终难以成功。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绝不是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活动史是由失败走向失败的历史。这种失败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君王或政治环境的不利,同时也兼有作为政治家的屈原自身素质和性格的原因。人们可以热爱他的诗歌但是不能接受他的政策,这种失败也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政治环境的不利。先求适应再求发展,是任何政治家追求实现其抱负的第一要义。

  [课后*题研讨]

  一、点拨提示:《离骚》借香草作喻,抒发了诗人的政治理想。要了解诗人的品格、理想和追求,关键是理解这些香草的比喻义,理解了这些比喻义,也就能理解作者的品格、理想和追求。

  参考答案:诗人发挥想象,塑造自我形象,用“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来表明自己高洁和远大理想。其中的“辟芷”“秋兰”“木兰”“宿莽”都是香草,用这些异花香草来比喻自己,表现了诗人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品行。

  二、点拨提示:此题要结合全文进行探讨。

  首先要把握全诗的主旨,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是怎样通过具体的语句体现出来,这些语句有哪些特点,有哪些表现方法。

  参考答案:“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充分展示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被谗言所害,被罢官放逐荒野时,置生命于不顾,仍然心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之后,他仍然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诤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确是“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谗言献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而且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三、点拨提示:翻译题答题技巧:粗知全文大意,把握的倾向性。详知句子上下文的含义。诸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的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

  参考答案:1.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2.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来吧,我要为你在前面引路。

  3.有一批糊涂的人会苟且偷安,他们的道路既黑暗而又危险。

  4.我诚然知道耿直是不能讨好,但却忍耐着痛苦不肯抛弃。

  四、点拨提示:要特别注重识记重点的名句。

《离骚》教案2

  教学重点:

  1.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刚刚学*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 高中英语,我们将要学*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学*有关文学常识

  (一)引导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等文字。

  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被后世称为“楚辞体”或“骚体”的诗歌有那些特点?

  明确: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的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参见教材第33页资料的结尾那句话(从“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到完),而“离骚”这个词的解释就是“遭遇忧患”。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

  (二)教师补充介绍: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被放逐于汉北;第二次是在顷襄王时期,被放逐于江南。原教材中所选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诗,就是在这次流放中写的。也正是在这次流放中,诗人自投汨罗江而亡的。

  2.与《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比,《离骚》则是一篇具有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被视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而所谓浪漫主义的含义则是“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我们应在鉴赏《离骚》的过程中,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导读全诗,了解基本内容

  (一)教师先结合课文提示介绍一下《离骚》节选文字的基本内容。从提示文字中看,前七节,即从首句到“固前圣所厚”重在叙述,而后六节则重于抒情。

  (二)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

  1.学生注意给生字注音。

  2.体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等。

  四、学生自读全诗,重在掌握文字的读音并搞懂其含义(可按“教材提示”分层情况,将全诗分为两步自读)。

  可设计如下思考题,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诗意:

  1.第一层那些诗句表明作者受屈遭贬的原因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2.第二层那些诗句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高考语文备考:问“句子作用”如何回答

  【摘要】高三的同学们在空余的时间可以看一下高考备考的知识,掌握一些高考的备考知识对大家也是有帮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备考,希望大家喜欢。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古诗词鉴赏: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离骚》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把握“楚辞体”的特点。

  2、领会本文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诗人美好的品质和忧国情怀。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在反复吟诵中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整合新旧知识,理解作者打造的“香草美人”意象体系。

  审美鉴赏与创造:结合本文的写作手法,理解屈原的精神与理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屈原忧国忧民、现身理想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难点:领悟屈原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

  2、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在*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每年端午节,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竞渡龙舟,其实是在纪念这位伟人,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屈原。

  二、写作背景

  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诸侯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冶,这触犯了楚国贵族集团的利益,因此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屈原为之奤斗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于是,屈原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表达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三、作者介绍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题目解说

  《离骚》是《楚辞》中的经典作品,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由于《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所以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用“骚”指代《楚辞》中的《离骚》。关于《离骚》篇名的含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释为“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骚”就是遭遢忧愁。王逸在《离骚经序》中释为“离,别也。骚,愁也”,即离别之忧愁。*代有学者认为,“离骚”即“劳商”之。

  五、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立志

  第二部分(第三段):述怀。

  第三部分(第四段):反省。

  六、全文分析

  1.开篇讲述了哪些内容?

  开篇第一句,屈原自叙与楚王同宗,强调自己出身高贵。接下来,屈原再叙自己出生的大吉日子(楚人认为这天降生的人是贵人),表现出诗人的崇高理想。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哪些品质?

  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洁、才华出众。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的人格的追求以及对自身价值的发现

  3.第2段中诗人是如何描绘自己的美好品质的?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白芷,又连缀秋兰做成佩饰。诗人以“辟芷”“秋兰”等美好的事物来象征自己的情感、美德、追求、斗志,让读者感受到了其高尚的情操。

  4.第3段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开头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极度苦之情,“长”与“衰”折射出他苍凉苦闷的心境,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5.面对自身的遭遇,诗人的心情如何?他对此遭遇持什么样的态度?

  “忳”和“郁邑”都是忧愁烦闷的意思,两个词连用,表现了诗人的忧愁之深。面对如此污浊、看不到希望的环境,诗人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表明了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6.“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这几句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痛定思痛,诗人对此前自已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延伫”“步”“止息”等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犹豫、彷徨、苦苦思索、执着追求理想的诗人形象。

  7.“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这几句诗所表现出的诗人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诗人重申自己“好修”,“独”字表现出诗人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的态度。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方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而,他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8.课文开篇自叙身世有什么作用?

  开篇第一段,感情肃穆,含蕴深邃。诗人以十分庄重而矜持的口吻,自叙了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寄寓了父亲莫大的期望的“美名”。他强调自己与楚王同宗共祖,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至死不能离开楚国埋下了伏笔。他自道奇异的生辰、美好的名宇,也是在表现他的荨贵不凡和常高的理态。“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赋良吾,公*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总之,这起给的一段,为诗人一生的自尊、自重、自爱定下了感情基调。

  9.诗中描写花草的用意是什么?

  诗中描写花草的诗句有“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等。这些诗句交代了诗人被疏离、贬黜的原国及被疏离、贬黜后的行为。诗人用芳香瑰丽的香蕙、白芷比喻自己品德的崇高美好;在被疏离、贬黜后的恶劣处境中,诗人仍驾着马车缓行在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疾驰到长着椒树的山冈,依旧以荷叶、荷花为衣裳,表现了无论是“进”还是“退”,都要坚神清白的操守和报国的理想,九死无悔。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蕙”“蓝”“兰”“椒”“芰荷”“芙蓉”等作比,意象华美,使人不只感受到花草的芳香,更现了一种深远的意境,这些生长在水边荒地的幽花香草把人们引到奇丽的幻想世界。诗人用它们来象征自己高洁的品格,写出了诗人高大、芳洁的形象。

  10.怎样理解本文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正道直行、献身理想的爱国诗人形象。

  ①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特征。“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修明法度(“规矩”“蝇墨”),举贤授能;第二,她关注民生,力主“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哀民生之多艰”),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坚持理想,义无反顾,卓绝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1.为什么说《离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佳作?

  浪漫主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偏重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来塑造形象。

  《离骚》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诗人尽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象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如用”蕙”“茝””兰”“椒””芰荷”“芙蓉”等香草鲜花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品行。

  作品把现实世界与虛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这样就更能突出屈原为追求理想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和坚贞不屈的精神。所以说《离骚》是运用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佳作。

  七、中心思想

  本诗中,诗人自叙身世,并讲述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小人的诽谤中伤,以致遭到贬黜的遭遇。全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坚守,也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和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

  八、写作特点

  1.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

  2.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3.富有节奏感。

  九、补充资料

  骚体诗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楚国,由屈原创立,是一种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的诗体。因其中屈原的《离骚》影响最大,后世称这种诗体为“骚体”或“楚辞体”,称这种诗体的诗歌为“骚体诗”,历代文士多有仿作。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楚辞》中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吸取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意味和浪漫色彩。

  十、总结全文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叙述诗人的身世,表明心志,回顾自己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小人的猜疑、造谣、中伤,处于被君主疏远的困厄处境。诗人一方面表明誓死不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决绝态度,另一方面设想自己退隐后将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

  布置作业

  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投江,你赞成他这一举动吗?谈谈你的看法。

  课后训练

  作业

  1.下列对文中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朕:古代帝王的自称之词

  B.皇考:古人对亡父的尊称

  C.孟陬:指的就是孟春正月

  D.灵修:在本文中指楚怀王

  2.下列各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是()

  A.謇朝谇而夕替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B.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4.下列各句中对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

  B.《楚辞》是西汉末年的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的,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C.“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为“辞”“辞赋”等。

  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屈原创作。屈原另有《九歌》《九章》《天问》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秦以前指“我的”或“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2.答案:B

  解析:例句和B项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被动句;C项,定语后置句;D项,被动句。

  3.答案:C

  解析:A项,“错”同“措”;B项,“章”同“彰”;D项,“离”同“罹”。

  4.答案:D

  解析:《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离骚》教案4

  【教学目标】理解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学*与共同探讨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导引:

  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个人物有关?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

  二、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任楚国三闾大夫,位尊贵显。在矛盾的旋涡中,屈原如果要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只要不说话或是少说话就行了。他在遭受楚怀王猜忌的情况下,仍然忠心耿耿,他是*,他的眼睛中只有“国”之命运,不一定有“君”的权威;他实在是因为看到了楚国人民的苦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并不在意楚王爱不爱他。这些是“民为贵,社稷次,君为轻”的思想在他行为原则中的体现。以楚王为代表的“国”不爱他,并不妨碍他的爱民和爱国……

  三、《离骚》简介:

  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四百多字。《离骚》用第一人称和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神话式的艺术形象“吾”――“灵均”。《离骚》是屈原生*思想最深刻的写照……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说:“离骚者,犹离忧也。”东汉班固的《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愁也。”东汉王逸的《离骚经序》说:“离,别也;骚,愁也。”教科书节选的是第一部分。作品表现了诗人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品格,同时表现出他忧国民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

  四、布置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将原诗译成现代文。

  参考: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寅年正当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间|先父观察测度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叫着灵均|我既有众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成饰物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忧心岁月不会等待我|早起拔取阰山上的木兰,晚入洲泽采摘宿莽|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递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早衰|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五、问题探讨:

  1、概括1--4句诗的大意。

  写屈原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

  2、诗人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出身高贵呢?

  是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为什么要写降生时刻的不*凡?

  意在标明降生在这一时刻,“生的伟大”,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

  4、5-8句写了什么?

  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

  5、为什么要写这些?

  表现出诗人高度的庄重与自爱。

  *小结: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天与先人赐予,而具有美好的品格和才能则是因为自己注重修养。

  6、看9-12句写了什么?

  写自己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

  7、从介绍出身的高贵到宣扬自己的“内美”和“修能”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诗人对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8、13-20句写了什么?

  写了诗人的焦虑。

  9、有哪些焦虑?

  对一心报国的屈原而言,最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诗人担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

  10、看最后4句写了什么?

  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弃秽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

  11、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

  前两句表明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后两句表明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觉醒。

  * 小结:在漫长的专制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的历史将更加黑暗。

  *大结:从节选的这部分诗中,我们即可以看出屈原时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虽然当时的世界黑暗笼罩,诗人却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即使遭遇厄运,诗人也总是坚持真理,崇尚高洁,高擎爱国主义之纛,甘做时代的引领人。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榜样。

  六、拓展讨论:

  以屈原的显赫出身和他的才干,他在那样的压迫和围攻下可以另有所图,就如现代社会常说的“人才流动”,况且在他的时代,苏秦、张仪、吴起、韩非等等,都是在离开故土之后有所作为的,成为“名人”的,屈原为什么那样的执着?请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注意:积极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七、补充背诵的名句。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教案5

  【学*目标】

  1.学*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学*重点难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3、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借助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理解诗的大意,掌握重点诗句的翻译及重点字词的含义。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屈原生*事迹及其对后世国民精神的'影响;了解楚辞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诵全文,细心体会其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诵、品悟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预*案

  【预*指导】

  1、走进新课: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离骚》作者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俗。(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纪念对联)

  2、阅读新课。反复朗读课文,对照注解弄清句意。诵读注意以下几点: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3)注意处理声音的高低、疾缓、强弱变化,体会其节奏、韵律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对特别难懂的句子,可参照注释,在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3、课前思考

  (1)屈原的作品大多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离骚》常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

  关于屈原

  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前340~前278),名*,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作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莎士比亚、但丁、屈原)之一,受到世界和*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二、关于“楚辞”

  楚辞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西汉刘向将部分“楚辞”体的作品编辑成书,名“楚辞”。《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三、关于《离骚》

  文征明手书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是*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离骚》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异彩。诗人以炽烈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政治,追求崇高的人格,至死不渝,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对屈原所说的“美政”,如果冷静地看,我们只能说这是超越现实的理想。诗人所服膺的“三王”之政,“尧舜”之治,实际是儒家虚构的产物;他一再提出的以民为本、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等政治主张,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般原则虽然已经得到普遍赞同,但在实际统治中,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行。而屈原却始终要求以他理想中的“美政”改造楚国,并以此照出楚国政治的黑暗,批判楚国君臣的昏庸和贪鄙。当认识到“美政”不可能实现时,他宁可怀抱这理想而死,我们决没有理由指责屈原“偏激”,指责他的理想“不切实际”。因为理想本身是照耀人类前进的光芒;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得以摆脱*庸苟生的伟大精神。

  如果说屈原在政治上受儒家学说影响较多,那么他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孤立的处境中坚持真理、勇于斗争的精神,却与提倡“中庸”的儒家文化截然不同。我们知道,屈原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而被放逐,但直接的理由却是肮脏的“谗言”。这意味着他所属的社会群体对他的人格作出否定。然而诗人坚信自己掌握着真理,拥有美好的品格。一部《离骚》中,通过大量的关于美人、香草等富于象征意义的辞藻铺陈,通过上天下地驱使神灵的辉煌奇幻的场面,通过反复表述自己的心迹,重建了崇高的诗人自我形象。另一方面,当诗人意识到他和自己所属的群体——楚国贵族集团——完全处于对立状态时,不仅没有恐惧感,反而产生了一种自豪感。

  《离骚》的内容与艺术成就:本文节选自《离骚》,《离骚》的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探究案

  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A级)

  修姱()羁()謇()

  谇()揽茝()诼()

  偭()溘()诟()

  椒()岌()糅()

  昭()弥()朕()

  规矩()蕙纕()侘傺()

  二、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思路。《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表达了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统一*的进步政治思想,以及献身祖国的爱国感情,体现了决不苟且偷安、同流合污的光辉峻洁的伟大人格。全诗共93节,课文节选的是第20节至第32节,共13节,52句。

  课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节)自述遭贬原因,表示决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这就是司马迁所称道的“正道直行”。

  第二部分(8—13节)表现诗人保持美好品质的愿望。这六节从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反省明志,以退为进、斗志弥坚,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

  2、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A、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B、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C、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

  D、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3、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三、第二部分(8-13节)表现屈原追求“美政”(即“圣君贤相政治”和“民本思想”)、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表现追求美德,即使体解也不变的高尚德操。

  1、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用原诗句填空)

  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衣饰“”,意志、信仰“。”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2、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所以说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司马迁写的《屈原列传》中,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

  3、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相”:xiang,观察,选择。“朕”:zhen,我;秦始皇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人称代词,谁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步”:使……步行。“皋”:gāo,水边高地;“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写作“本”,“离尤”:“离”同“罹”,遭受;尤,过失;

  离尤:获罪,遭受指责。“初服”:意含双关,字面意为:从前所穿的衣服,实际指原来的志向,志趣,夙志。“进”:指从政,“退”指辞官致仕。“信”:副词,确实。“高”“长”:动词,加高,加长。“佩之陆离”:陆离,单纯词,修长貌。“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章”:通“彰”。“惩”:挫败。

  4、《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5、小结:忠怨之情是长诗《离骚》的一条主线,而从全诗结构上看,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也有艺术夸张,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像,表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

《离骚》教案6

  1了解屈原生*,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锁定重难点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

  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提问 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

  民间有一个*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 合作 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

  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离骚》

  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

  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

  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

《离骚》教案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楚辞”这种诗歌样式及屈原与楚辞的关系。

  2.体会骚体诗的节奏。

  3.了解《离骚》所体现的积极浪漫主义创作精神。

  4.理解并背诵课文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借助注释,较为准确的理解课文。

  2.能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培养初步鉴赏《离骚》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了解屈原的生*及鉴赏《离骚》优美的诗句,感受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重点、难点】

  《离骚》是我国诗歌史上首次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屈原以他思想的博大、构思的奇特,利用和借鉴当时南方楚国民歌,多用“兮”字的句式及方言,大量运用比喻,难字较多,意思也较艰深,极大地增加了理解诗歌的难度。因此,疏通诗句,准确诵读,把握诗人情感,就成了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

  1.疏通诗句,反复诵读,体悟情感。

  2.鉴赏诗歌是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

  2.学*屈原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接受高尚情感的熏陶。

  【学生活动】

  1.第一课时,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句,反复诵读,熟悉骚体的体例。

  2.第二课时,鉴赏诗歌是艺术手法、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

  借助注释,读准字音,尽量疏通诗句。

  二、导入

  我国文学“风骚”并举。

  风:《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十五国风”,简称“风”;

  骚:《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离骚》,简称“骚”。

  简介屈原、《楚辞》与《离骚》。

  屈原名*,字原。相传是现在湖北秭归县人。年轻时辅助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间大夫。主张变法图强,革新政治;东方联合齐国,西方抗击强秦。后来因有人挑拨而被怀王疏远。楚顷襄王时进一步受到排挤,被长期流放在沅湘一带。秦国攻占楚国首都郢之后,他悲愤绝望,相传于公元前278年旧历五月初五抱石跳进汩罗江中。这一天就成为后世纪念他的端午节。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楚辞》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一起成为*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它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不愧为我国最早的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

  三、感知、理解课文

  1.范读——让学生耳顺

  放课文朗读磁带或老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2.诵读——让学生口顺

  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3.解难、疏通

  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

  4.整体理解课文

  据王泗原校释本,《离骚》有372句,分93节,共2464字。这里节选的是《离骚》前面一部分,共46句。按*惯,《离骚》以节论,每四句一韵节,课文前44句为前11节,最后两句“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历来被认为后人添加的。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帝高阳”到“曰灵均”)诗人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由来。前一节(四句)自述家世、出生时辰,后一节言皇考为诗主人公命名。从远古帝颛顼帝说起,显示诗人与楚国同姓宗亲的血缘关系,既表现了诗人对祖先的崇拜,又表现他贵族出身的优越感和责任感。自述出生于寅年寅月寅日,诗人以为这是包含特殊文化内涵的吉宜时日;加上他出生时器度非凡,又获嘉名,诗人认为这正是他高贵血统和得天独厚的内在美质之所在。这既是他日后存君兴国、变法图强、热爱宗国的思想感情的原动力,又是他的悲剧的根源。

  第二部分(从“纷吾既有”到“先路也”)诗人通过“扈江离”“纫秋兰”“朝搴”“夕揽”等比喻,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由其自身深感时不我待,推广开来,言及国家的命运,恐君王年老迟暮,表达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进而提出“抚壮”“弃秽”和任用贤才的政治主张。节末

  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三》来自网!/JiaoAn/YuWenJA10/75014。html

  用比喻的手法,表示愿做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身,一往无前。诗人有着美好的品德,又积极进取,而且胸怀大志,愿为国家效力,按理应得到楚王的了解和信任,这就为下文诗人良好的主观愿望与残酷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诗人所遭遇的挫折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从“昔三后”到“而改路”)。诗人先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八句),而后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謇謇忠心和事君不合的悲惨遭遇(后十四句)。诗人赞颂先古三王和尧舜时代的政治清明,重用各种贤才,表达了他举贤授能、革新吏治的政治理想。同时痛斥桀纣,批判党人群小,委婉地劝告怀王莫蹈*亡国的覆辙。他希望楚王仿效明王圣君,而怀王却被小人包围,听信谗言,致使诗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他指天为证,耿耿忠心。最后又以婚约失败为喻,表达了变法革新所遇的挫折,委婉地发出对楚王昏庸无能、反复无常的痛心。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课外阅读《离骚》的其他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齐读课文。

  二、鉴赏课文

  引导学生欣赏:一是艺术手法,二是诗人的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三是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在写法上,以抒情为主,描写和叙事为辅,但抒情又不空洞苍白或呐喊狂叫,而是用美丽的想象和诗化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婚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这里面有描写,有叙事,但描写和叙事的目的还是抒发感情,因而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三,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

  2.分析诗中屈原形象

  他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他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他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他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他嫉恶如仇,鄙视群小。(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他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3.欣赏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三、背诵前6节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读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再背诵。可以创设竞赛氛围,看谁背诵最快最好。

  四、引申、拓展

  1.赏析屈原名句,诸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2.屈原的地位和影响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诗人从集体歌唱到个人独立创作的新时代。屈原以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贵品格,以他创作的光辉灿烂的诗篇,对*人民的精神面貌、对我国文学优秀传统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上有着崇高的地位。

  屈原首先是作为一个*、爱国的诗人为后世所景仰的。汉初,遭遇与屈原相似的贾谊,他写过一篇《吊屈原赋》,表示了对屈原的崇敬,并寄托了自己的感慨。司马迁也是真正理解屈原的人,他不仅在《史记》中为屈原立传,极力赞扬屈原,并且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精神鞭策自己,以完成《史记》的写作。以后,屈原精神在许多作家身上得到进一步发扬,李白、杜甫都景慕屈原之为人。李白“一生傲岸”,不向权贵折腰,却深深敬佩屈原。他说:“屈*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肯定了屈原的不朽。杜甫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是屈原精神真正的继承者。他的诗歌也努力向屈原学*,所以他说:“穷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从古至今,在我国还有不少诗人在民族危亡时期写下激昂慷慨的爱国诗篇,现在仍感召着一代又一代。

  屈原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从形式上看,他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特别是楚声形式,创造了一种句式参差灵活的新体裁,是诗歌形体的——次**。在文学创作上,他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把原来的比兴材料,如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甚至让它们有人的意志,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些对我国古代文学影响极大。如张衡《四愁诗》、曹植的《美女篇》、杜甫的《佳人》等。还有屈原所运用的大胆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对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很大影响,像李白就认真学*了屈原的作品,把握了楚辞的精神,因此在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创作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唐代另一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所受屈原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诗经》和《楚辞》所开辟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二千年来一直为我国优秀的作家所继承和发扬。

  3.研究性学*选题设计——屈原人格之研究

  研究屈原,不能不涉及屈原的人格,即其思想、人品、情操和情感的综合。要全面研究屈原的人格,应从古今文献资料的记叙中,尤其是他的文章作品中寻踪访幽、探情究事。

《离骚》教案8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刚刚学*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我们将要学*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学*有关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资料等文字。

  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被后世称为“楚辞体”或“骚体”的诗歌有那些特点?

  教师明确: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参见教材第33页资料的结尾那句话(从“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到完),而“离骚”这个词的'解释就是“遭遇忧患”。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

  (二)教师补充介绍: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被放逐于汉北;第二次是在顷襄王时期,被放逐于江南。原高中教材中所选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诗,就是在这次流放中写的。也正是在这次流放中,诗人自投汨罗江而亡的。

  2.与《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比,《离骚》则是一篇具有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被视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而所谓浪漫主义的含义则是“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我们应在鉴赏《离骚》的过程中,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导读全诗,了解基本内容

  (一)教师先结合课文提示介绍一下《离骚》节选文字的基本内容。从提示文字中看,前七节,即从首句到“固前圣所厚”重在叙述,而后六节则重于抒情。

  (二)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

  1.学生注意给生字注音。

  2.体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等。

  四、学生自读全诗,重在掌握文字的读音并搞懂其含义(可按“教材提示”分层情况,将全诗分为两步自读)。

  可设计如下思考题,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诗意:

  1.第一层那些诗句表明作者受屈遭

  贬的原因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2.第二层那些诗句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五、结合上述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简单串讲、归纳、小结。

  教师归纳、小结诗句参考:

  ①受屈遭贬的原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②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以及整个第六节内容。

  ③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④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难”;(注:此乃第一层中的文字)“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

  2.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来。

  板书设计

  《诗经》(春秋)——《 离骚》(战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遭遇忧患

  《诗经》现实主义——《 离骚》浪漫主义

  课文内容:

  ①受屈遭贬的原因

  ②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③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

  ④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并组织学生翻译原诗。

  教学难点

  将原诗翻译成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由此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对诗歌文字掌握的熟练程度。

  2.检查一下学生对所谓浪漫主义的理解是否正确(通过了解他们找出的诗句)。

  二、教师对检查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1.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①思想内容可以用“导语”中提到那两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以概括:“路漫漫其修远兮”恰恰表明诗人在政治上的坎坷经历;“吾将上下而求索”又恰恰证明诗人不屈不挠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艺术特点我们重点分析诗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有关浪漫主义的含义:“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根据这一标准再来检测我们在作业中所找出的诗句是否正确。(教师提出自己找到的诗句)如“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即兰蕙,草本植物,开淡绿色花,气味很香;茝:古书上说是一种香草,即白芷。在此均是用来比喻一种高尚的品德。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那种联想力和想象力)再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亦是如此;而“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和“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则体现出了夸张的手法和热情奔放的语言。这与《诗经》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等诗句相比,在风格上的不同点是显而易见的。

  三、组织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注意“课文提示”最后一段对朗读时的要求。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学*此诗,主要使学生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的追求理想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怀,体会诗中运用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另外,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为此,将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与本诗相关的内容,并基本搞懂全诗的内容;第二课时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并组织学生翻译原诗。

  探究活动

  将《诗经》与《离骚》中的(或者使用课外读本中《涉江》一课作例更好)诗句进行对比,组织和启发学生探究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流派的同异处,以便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有意识地去体味和体验它们各自的艺术魅力。

《离骚》教案9

  《离骚》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离骚》教案10

  【教学目标】理解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学*与共同探讨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

  一、导引:

  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个人物有关?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屈原)

  二、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出身楚国贵族,任楚国三闾大夫,位尊贵显。在矛盾的旋涡中,屈原如果要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只要不说话或是少说话就行了。他在遭受楚怀王猜忌的情况下,仍然忠心耿耿,他是*,他的眼睛中只有“国”之命运,不一定有“君”的权威;他实在是因为看到了楚国人民的苦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而并不在意楚王爱不爱他。这些是“民为贵,社稷次,君为轻”的思想在他行为原则中的体现。以楚王为代表的“国”不爱他,并不妨碍他的爱民和爱国……

  三、《离骚》简介:

  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四百多字。《离骚》用第一人称和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塑造了一个高大的神话式的艺术形象“吾”――“灵均”。《离骚》是屈原生*思想最深刻的写照……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里说:“离骚者,犹离忧也。”东汉班固的《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愁也。”东汉王逸的《离骚经序》说:“离,别也;骚,愁也。”教科书节选的是第一部分。作品表现了诗人崇仰真理,矢志报国的高尚品格,同时表现出他忧国民忧民的思想同楚国黑暗政治之间的矛盾。

  四、布置学生结合文下注释将原诗译成现代文。

  参考: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寅年正当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间|先父观察测度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叫着灵均|我既有众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成饰物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忧心岁月不会等待我|早起拔取阰山上的木兰,晚入洲泽采摘宿莽|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递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早衰|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五、问题探讨:

  1、概括1--4句诗的大意。

  写屈原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

  2、诗人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出身高贵呢?

  是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为什么要写降生时刻的不*凡?

  意在标明降生在这一时刻,“生的伟大”,像是负有上苍的使命来到人世,天降大任于斯人。

  4、5-8句写了什么?

  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

  5、为什么要写这些?

  表现出诗人高度的庄重与自爱。

  *小结: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天与先人赐予,而具有美好的品格和才能则是因为自己注重修养。

  6、看9-12句写了什么?

  写自己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

  7、从介绍出身的高贵到宣扬自己的“内美”和“修能”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诗人对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8、13-20句写了什么?

  写了诗人的焦虑。

  9、有哪些焦虑?

  对一心报国的屈原而言,最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诗人担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奈“美人”不识。

  10、看最后4句写了什么?

  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弃秽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

  11、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

  前两句表明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后两句表明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觉醒。

  * 小结:在漫长的专制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的历史将更加黑暗。

  *大结:从节选的这部分诗中,我们即可以看出屈原时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虽然当时的世界黑暗笼罩,诗人却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即使遭遇厄运,诗人也总是坚持真理,崇尚高洁,高擎爱国主义之纛,甘做时代的引领人。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榜样。

  六、拓展讨论:

  以屈原的显赫出身和他的才干,他在那样的压迫和围攻下可以另有所图,就如现代社会常说的“人才流动”,况且在他的时代,苏秦、张仪、吴起、韩非等等,都是在离开故土之后有所作为的,成为“名人”的,屈原为什么那样的`执着?请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注意:积极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

  七、补充背诵的名句。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扩展2)

——《离骚》教案 (菁华9篇)

《离骚》教案1

  教案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刚刚学*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我们将要学*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学*有关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资料等文字。

  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被后世称为“楚辞体”或“骚体”的诗歌有那些特点?

  教师明确: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参见教材第33页资料的结尾那句话(从“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到完),而“离骚”这个词的解释就是“遭遇忧患”。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

  (二)教师补充介绍: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被放逐于汉北;第二次是在顷襄王时期,被放逐于江南。原高中教材中所选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诗,就是在这次流放中写的。也正是在这次流放中,诗人自投汨罗江而亡的。

  2.与《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比,《离骚》则是一篇具有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被视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而所谓浪漫主义的含义则是“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我们应在鉴赏《离骚》的过程中,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导读全诗,了解基本内容

  (一)教师先结合课文提示介绍一下《离骚》节选文字的基本内容。从提示文字中看,前七节,即从首句到“固前圣所厚”重在叙述,而后六节则重于抒情。

  (二)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

  1.学生注意给生字注音。

  2.体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等。

  四、学生自读全诗,重在掌握文字的读音并搞懂其含义(可按“教材提示”分层情况,将全诗分为两步自读)。

  可设计如下思考题,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诗意:

  1.第一层那些诗句表明作者受屈遭

  贬的原因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2.第二层那些诗句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五、结合上述思考题,组织学生讨论,教师简单串讲、归纳、小结。

  教师归纳、小结诗句参考:

  ①受屈遭贬的原因:“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②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以及整个第六节内容。

  ③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④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难”;(注:此乃第一层中的文字)“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诗。

  2.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浪漫主义风格的诗句来。

  板书设计

  《诗经》(春秋)——《 离骚》(战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离骚:遭遇忧患

  《诗经》现实主义——《 离骚》浪漫主义

  课文内容:

  ①受屈遭贬的原因

  ②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③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

  ④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并组织学生翻译原诗。

  教学难点

  将原诗翻译成具有浪漫主义特点的文字。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由此导入新课)

  1.了解学生对诗歌文字掌握的熟练程度。

  2.检查一下学生对所谓浪漫主义的理解是否正确(通过了解他们找出的诗句)。

  二、教师对检查内容进行归纳、小结

  1.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

  ①思想内容可以用“导语”中提到那两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以概括:“路漫漫其修远兮”恰恰表明诗人在政治上的坎坷经历;“吾将上下而求索”又恰恰证明诗人不屈不挠献身理想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艺术特点我们重点分析诗中所体现的浪漫主义风格。首先让我们重温一下有关浪漫主义的含义:“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根据这一标准再来检测我们在作业中所找出的诗句是否正确。(教师提出自己找到的诗句)如“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即兰蕙,草本植物,开淡绿色花,气味很香;茝:古书上说是一种香草,即白芷。在此均是用来比喻一种高尚的品德。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其中的那种联想力和想象力)再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亦是如此;而“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和“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则体现出了夸张的手法和热情奔放的语言。这与《诗经》中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等诗句相比,在风格上的不同点是显而易见的。

  三、组织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注意“课文提示”最后一段对朗读时的要求。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学*此诗,主要使学生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现出的追求理想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怀,体会诗中运用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另外,在翻译古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为此,将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介绍与本诗相关的内容,并基本搞懂全诗的内容;第二课时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其艺术特点,并组织学生翻译原诗。

  探究活动

  将《诗经》与《离骚》中的(或者使用课外读本中《涉江》一课作例更好)诗句进行对比,组织和启发学生探究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流派的同异处,以便使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能够有意识地去体味和体验它们各自的艺术魅力。

《离骚》教案2

  教学重点:

  1.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我们刚刚学*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 高中英语,我们将要学*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学*有关文学常识

  (一)引导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等文字。

  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被后世称为“楚辞体”或“骚体”的诗歌有那些特点?

  明确: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的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参见教材第33页资料的结尾那句话(从“诗中通过这样的抒写”到完),而“离骚”这个词的解释就是“遭遇忧患”。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

  (二)教师补充介绍: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被放逐于汉北;第二次是在顷襄王时期,被放逐于江南。原教材中所选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诗,就是在这次流放中写的。也正是在这次流放中,诗人自投汨罗江而亡的。

  2.与《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比,《离骚》则是一篇具有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被视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而所谓浪漫主义的含义则是“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我们应在鉴赏《离骚》的过程中,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导读全诗,了解基本内容

  (一)教师先结合课文提示介绍一下《离骚》节选文字的基本内容。从提示文字中看,前七节,即从首句到“固前圣所厚”重在叙述,而后六节则重于抒情。

  (二)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

  1.学生注意给生字注音。

  2.体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等。

  四、学生自读全诗,重在掌握文字的读音并搞懂其含义(可按“教材提示”分层情况,将全诗分为两步自读)。

  可设计如下思考题,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诗意:

  1.第一层那些诗句表明作者受屈遭贬的原因以及不愿同流合污的思想。

  2.第二层那些诗句表现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无悔的高尚情操和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精神?

  高考语文备考:问“句子作用”如何回答

  【摘要】高三的同学们在空余的时间可以看一下高考备考的知识,掌握一些高考的备考知识对大家也是有帮助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考语文备考,希望大家喜欢。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古诗词鉴赏: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离骚》教案3

  【学*目标】

  1.学*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学*重点难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3、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学法指导】

  1.借助课文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理解诗的大意,掌握重点诗句的翻译及重点字词的含义。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屈原生*事迹及其对后世国民精神的影响;了解楚辞的特点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3.有感情地朗诵全文,细心体会其节奏、韵律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朗诵、品悟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预*案

  【预*指导】

  1、走进新课:请大家猜一下这幅对联和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离骚》作者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俗。(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纪念对联)

  2、阅读新课。反复朗读课文,对照注解弄清句意。诵读注意以下几点: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3)注意处理声音的高低、疾缓、强弱变化,体会其节奏、韵律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对特别难懂的句子,可参照注释,在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

  3、课前思考

  (1)屈原的作品大多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2)《离骚》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3)《离骚》常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知识链接】

  关于屈原

  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屈原(前340~前278),名*,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创作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莎士比亚、但丁、屈原)之一,受到世界和*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二、关于“楚辞”

  楚辞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楚辞”之名,首见于《史记张汤传》。可见至迟在汉代前期已有这一名称。其本义,当是泛指楚地的歌辞,以后才成为专称,指以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这种诗体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如宋人黄伯思所说,“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东观余论》)。西汉末,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代人模仿这种诗体的作品,书名即题作《楚辞》。这是《诗经》以后,我国古代又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另外,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汉代人还普遍把楚辞称为“赋”。《史记》中已说屈原“作《怀沙》之赋”《汉书艺文志》中也列有“屈原赋”、“宋玉赋”等名目。

  西汉刘向将部分“楚辞”体的作品编辑成书,名“楚辞”。《楚辞》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诗歌作品集。

  三、关于《离骚》

  文征明手书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二千四百六十四字,是*古代最为宏伟的抒情诗篇。其写作年代,或以为在怀王晚年,屈原第一次遭放逐以后;或以为在顷襄王时期,屈原第二次被放逐以后。

  《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意思尚不够明白;班固进而释“离”为“罹”,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二说均可通。

  尽管对《离骚》的写作年代和题旨有不同说法,一时难下定论,但仍可这样明确地概括:这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严重挫折以后,面临个人的厄运与国家的厄运,对于过去和未来的思考,是一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离骚》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辉异彩。诗人以炽烈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真理,追求完美的政治,追求崇高的人格,至死不渝,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对屈原所说的“美政”,如果冷静地看,我们只能说这是超越现实的理想。诗人所服膺的“三王”之政,“尧舜”之治,实际是儒家虚构的产物;他一再提出的以民为本、修明法度、举贤授能等政治主张,在春秋战国时代作为一般原则虽然已经得到普遍赞同,但在实际统治中,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行。而屈原却始终要求以他理想中的“美政”改造楚国,并以此照出楚国政治的黑暗,批判楚国君臣的昏庸和贪鄙。当认识到“美政”不可能实现时,他宁可怀抱这理想而死,我们决没有理由指责屈原“偏激”,指责他的理想“不切实际”。因为理想本身是照耀人类前进的光芒;为理想而奋斗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得以摆脱*庸苟生的伟大精神。

  如果说屈原在政治上受儒家学说影响较多,那么他的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孤立的处境中坚持真理、勇于斗争的精神,却与提倡“中庸”的儒家文化截然不同。我们知道,屈原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而被放逐,但直接的理由却是肮脏的“谗言”。这意味着他所属的社会群体对他的人格作出否定。然而诗人坚信自己掌握着真理,拥有美好的品格。一部《离骚》中,通过大量的关于美人、香草等富于象征意义的辞藻铺陈,通过上天下地驱使神灵的辉煌奇幻的场面,通过反复表述自己的心迹,重建了崇高的诗人自我形象。另一方面,当诗人意识到他和自己所属的群体——楚国贵族集团——完全处于对立状态时,不仅没有恐惧感,反而产生了一种自豪感。

  《离骚》的内容与艺术成就:本文节选自《离骚》,《离骚》的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探究案

  一、品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A级)

  修姱()羁()謇()

  谇()揽茝()诼()

  偭()溘()诟()

  椒()岌()糅()

  昭()弥()朕()

  规矩()蕙纕()侘傺()

  二、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1、思路。《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表达了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统一*的进步政治思想,以及献身祖国的爱国感情,体现了决不苟且偷安、同流合污的光辉峻洁的伟大人格。全诗共93节,课文节选的是第20节至第32节,共13节,52句。

  课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节)自述遭贬原因,表示决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这就是司马迁所称道的“正道直行”。

  第二部分(8—13节)表现诗人保持美好品质的愿望。这六节从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反省明志,以退为进、斗志弥坚,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

  2、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A、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B、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C、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

  D、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

  3、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三、第二部分(8-13节)表现屈原追求“美政”(即“圣君贤相政治”和“民本思想”)、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表现追求美德,即使体解也不变的高尚德操。

  1、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用原诗句填空)

  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衣饰“”,意志、信仰“。”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2、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所以说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司马迁写的《屈原列传》中,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

  3、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相”:xiang,观察,选择。“朕”:zhen,我;秦始皇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人称代词,谁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步”:使……步行。“皋”:gāo,水边高地;“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写作“本”,“离尤”:“离”同“罹”,遭受;尤,过失;

  离尤:获罪,遭受指责。“初服”:意含双关,字面意为:从前所穿的衣服,实际指原来的志向,志趣,夙志。“进”:指从政,“退”指辞官致仕。“信”:副词,确实。“高”“长”:动词,加高,加长。“佩之陆离”:陆离,单纯词,修长貌。“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章”:通“彰”。“惩”:挫败。

  4、《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5、小结:忠怨之情是长诗《离骚》的一条主线,而从全诗结构上看,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也有艺术夸张,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像,表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

《离骚》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1、预*正音见文下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一、导入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2、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楚辞的特征,“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任务:

  1、初步感知,

  2、疏通字词,

  3、把握主旨

  教学流程:

  一、翻译课文(抽查)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孟陬:正月揆:揣度扈:被,披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汩:水急流通状搴:攀、折骐骥:骏马申椒:申地产的椒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惮:害怕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踵:脚后跟荃: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忠贞的样子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纯粹:美德,完美

  代替序言的文章1、不搀杂别的成分2、副词,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路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道:通“导”,向导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用众芳,椒、桂、蕙、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试举例。

  对比手法。如: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

  (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教学后记:

《离骚》教案5

  《离骚》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 教学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4、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课文,要读出语气。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2、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思路。

  明确: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五、重、难点解决过程 学*1-7节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3、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4、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

《离骚》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预*

  1、正音

  苗裔 孟陬 揆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搴:攀、折 骐骥:骏马 申椒:申地产的椒 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惮:害怕 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脚后跟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忠贞的样子 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

  出身 楚怀王同宗

  内美 兴盛 楚王

《离骚》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难点

  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步骤:

  预*

  1、正音

  苗裔 孟陬 揆 扈 芷 汩 搴 骐骥 申椒 昌被 惮 踵 荃 謇 羌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

  (老师深情的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们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离骚>>。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个,<<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世学者,则有人据<<大招>>伏戏<<驾辩>>。楚<<劳商>>只及王逸注<<驾辩>><<劳商>>,皆曲名也,认为劳商与离骚均系双声字,离骚即劳商之转音,因而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录音机或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任务:初步感知,疏通字词

  把握主旨

  教学过程: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字词小结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搴:攀、折 骐骥:骏马 申椒:申地产的椒 昌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放不羁 惮:害怕 捷径: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脚后跟 荃: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忠贞的样子 羌: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以为:以之为的省略

  认为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纯粹:美德,完美

  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

  捷径:邪出的小路

  *路

  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

  同一个党派的人

  武:足迹

  关于军事的

  3、通假字

  辟:通僻,幽僻

  道:通导,向导

  正:通证,作证,为证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三、主旨把握

  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课文节选部分,作者表达了三层意思:自叙身世;自叙追求(品德、才能、理想);回顾历史,表明忠心及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从这三层中,很好地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第三课时

  任务:分析<<离骚>>内容及写作特色

  一、想像练*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和风度?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皇句)

  身披香草,具有美丽的华彩(扈句)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汩句)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指句)

  嫉恶如仇,鄙视小人(唯句)

  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岂句)

  二、问题探讨

  课文中大量运用语气助词兮,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三、揣摩探究

  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用黄昏期而中道变卦比喻君王失信。

  用众芳,椒、桂、蕙、 比喻群贤

  2、在诗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对比手法。如:

  古代明君用群贤与昏庸君王狂放不羁路幽昧以险隘的对比

  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的对比

  四、品读鉴赏

  1、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

  明确:(1)汲取了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兼有杂言,加之以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婉转动人。

  2、学生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能体现屈原精神品质的句子,并摘抄。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1)比喻手法的运用。

  (2)对偶句式的运用。

  (3)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其具体体现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上,在诗中,诗人心情地发挥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声,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

  五、研究性学*

  面对屈原的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请大家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论文,阐明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

  出身 楚怀王同宗

  内美 兴盛 楚王

《离骚》教案8

  一.关于教材

  我所说课的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二。该单元所选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魏晋五言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

  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关于教学方法

  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忧民的感情;

  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我确立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关键词句的疏通。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教材特点和面临的具体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预*。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教学难点,即词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即作品内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课时,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诵读、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

  三.关于学法指导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能力。这课文尽管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较大,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仍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切合实际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

  2. 检查学生的预*这一步必不可少,这是由我校的校情、学情决定的。我们华亭一中的具体情况是:高中学生中城镇多农村少,矿区学生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主动性不强,教师必须加强督促。

  3. 学*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积累,犹如堆沙一样,一层一层的积淀。课外的阅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导入和课后作业均要体现教师的这一教学。

  4.课文的.背诵方面,教师要充分把握楚辞的语言特点,比如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两句一节,大量使用语音词“兮”以表达情感,调整节奏等特征,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四.关于课堂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1.导入

  要求学生列举自己掌握的《诗经》和《离骚》中的名句。明确我国文学“风骚”并举。

  2.感知、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力求自己动手疏通词句。

  第一步,范读——让学生耳顺。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诵读——让学生口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第三步,解难、疏通。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

  第四步,课堂练*。可让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并动手默写,记清楚难写难读的字。

  第二课时

  第一步,鉴赏课文。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手法和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使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这一点对背诵的指导非常有用)

  2.分析诗中屈原形象。

  3.欣赏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进一步指导背诵前6节。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在熟读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再背诵。可以创设竞赛氛围,看谁背诵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赏析屈原名句,诸如——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美丽华彩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人格魅力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嫉恶如仇,鄙视群小

  实现理想,不惧危难

《离骚》教案9

  一.关于教材

  我所说课的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二。该单元所选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魏晋五言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

  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关于教学方法

  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忧民的感情;

  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我确立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关键词句的疏通。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教材特点和面临的具体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预*。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教学难点,即词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即作品内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课时,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诵读、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

  三.关于学法指导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能力。这课文尽管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较大,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仍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切合实际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

  2. 检查学生的预*这一步必不可少,这是由我校的校情、学情决定的。我们华亭一中的具体情况是:高中学生中城镇多农村少,矿区学生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主动性不强,教师必须加强督促。

  3. 学*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积累,犹如堆沙一样,一层一层的积淀。课外的阅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导入和课后作业均要体现教师的这一教学。

  4.课文的背诵方面,教师要充分把握楚辞的语言特点,比如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两句一节,大量使用语音词“兮”以表达情感,调整节奏等特征,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四.关于课堂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1.导入

  要求学生列举自己掌握的《诗经》和《离骚》中的名句。明确我国文学“风骚”并举。

  2.感知、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力求自己动手疏通词句。

  第一步,范读——让学生耳顺。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诵读——让学生口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第三步,解难、疏通。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

  第四步,课堂练*。可让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并动手默写,记清楚难写难读的字。

  第二课时

  第一步,鉴赏课文。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手法和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使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这一点对背诵的指导非常有用)

  2.分析诗中屈原形象。

  3.欣赏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感情。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进一步指导背诵前6节。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感情。在熟读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再背诵。可以创设竞赛氛围,看谁背诵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赏析屈原名句,诸如——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美丽华彩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人格魅力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嫉恶如仇,鄙视群小

  实现理想,不惧危难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扩展3)

——《离骚》说课稿 (菁华3篇)

《离骚》说课稿1

  一、教材知识篇:“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穿越千年的爱国主义悲歌

  《离骚》原有372句,2464字,本文节选46句。《离骚》是我国第一首抒情长诗,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离骚》又是楚辞的巅峰之作,屈原的悲情绝唱。厅伟诡谲的想像,浪漫绮丽的传说,天马行空的表达,炽热滚烫的情感,香草美人的手法,共同缔造成了一朵光耀千古的诗歌奇葩。“其影响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因此,《离骚》是每一个*学子必须深入学*的辉煌篇章。

  但《离骚》由于是用楚地方言写成,加之年代久远,艰涩难懂,佶屈聱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应采取“先读懂,后鉴赏”的原则。教学目标定位如下三点:

  1、学*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常识;

  2、重点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确定为

  1、体会诗中丰富绚烂的文采背后蕴含的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掌握相关文言词汇和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二、方法程序篇:“循序渐进,登堂入室”——走进浪漫主义的神奇之作

  本课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读懂课文。第二课时鉴赏课文。第三课时在多媒体教师观看专题片《百家讲坛——屈原》。

  在第一课时中,主要采用讲解讨论法。导入用一副对联: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解题突出历来的两种不同理解;

  1、司马迁、班固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曹忧作辞也。”(《离骚赞序》)

  2、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 “离,别也;骚,愁也。” (《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整体感知诵读和自行疏通为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资料等文字。此时,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被后世称为“楚辞体”或“骚体”的诗歌有那些特点?

  之后,教师明确并精要讲解。分析时要启发学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教师的语言要唯美。

  在第二课时中,着重鉴赏文章深刻的思想感情及非凡的艺术技巧,主要采用探究研*法。在本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通过讨论入查阅《名师一号》等相关资料理解屈原誓死报国的装置豪情及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教师适时要归纳梳理,并且结合练*题巩固强化。

  第三课时,观看武汉大学博导李敬一教授的讲座。教师之前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明白屈原当时所处的地位及政治环境及个性禀赋。观看时可适时停顿提问思考,之后要做好总结点评和拓展延伸。着重要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课后自行探究《离骚》的其余段落及《楚辞》的其他篇章。

  总之,在本课的学*中,要培养学生通过理解词句探究诗歌情感的能力,学会知人论世,准确品评。同时增强研*诗歌的浓厚兴趣,不断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离骚》说课稿2

  一、关于教材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二篇。该单元所选*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魏晋五言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关于教学方法

  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评价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评价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评价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关键词句的疏通。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教材特点和面临的具体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预*。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教学难点,即词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即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课时,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诵读、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

  三、关于学法指导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能力。这篇课文尽管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较大,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仍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切合实际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

  2、 检查学生的预*这一步必不可少,这是由我校的校情、学情决定的。我们华亭一中的具体情况是:高中学生中城镇多农村少,矿区学生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主动性不强,教师必须加强督促。

  3、 学*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积累,犹如堆沙一样,一层一层的积淀。课外的阅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导入和课后作业均要体现教师的这一教学思想。

  4、课文的背诵方面,教师要充分把握楚辞的语言特点,比如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两句一节,大量使用语音词“兮”以表达情感,调整节奏等特征,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四、关于课堂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1、导入

  要求学生列举自己掌握的《诗经》和《离骚》中的名句。明确我国文学“风骚”并举。

  2、感知、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力求自己动手疏通词句。

  第一步,范读——让学生耳顺。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诵读——让学生口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第三步,解难、疏通。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

  第四步,课堂练*。可让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并动手默写,记清楚难写难读的字。

  第二课时

  第一步,鉴赏课文。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手法和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使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这一点对背诵的指导非常有用)

  2、分析诗中屈原形象。

  3、欣赏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进一步指导背诵前6节。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读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再背诵。可以创设竞赛氛围,看谁背诵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赏析屈原名句,诸如——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离骚》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离骚》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

  【学情分析】

  v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

  v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的经验。

  【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

  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3.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释义】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一个好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它教会学生学会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过程,强调一些学**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方式。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方法拟以合作学*和探究学*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综合应用自主学*和接受学*等学*方法。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扩展4)

——《离骚》读后感 (菁华6篇)

《离骚》读后感1

  许多人不能理解屈原,认为他是个心理脆弱,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但只知一死了之的懦夫,在他们看来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可是当一个人真正绝望的时候,死也许是他最好的出路。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在屈原看来,他的“美政”理想正慢慢地在生根发芽,只要楚国坚定不移的走这条路,那么最终会摆脱被秦欺凌的处境从而达到富强,国泰民安。屈原在脑子里勾勒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壮丽前景,那时的他是多么的壮志勃发,雄才伟略啊,他的爱国热情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可是好景不长,“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他的才干很快遭小人的妒忌,不久便被楚怀王疏远,于是他的治国宏图立马变为泡影,一切抱负沉入海底。屈原从天上重重的摔入深渊,其心中的愤懑与愁苦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处境下,屈原对混沌的政治局面毅然加以斥责,不顾遭到更严峻的迫害。“亦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而转念一想,又何必死呢。不如“及行迷之未远”,“退将修复吾初服”。但屈原毕竟是个有政治理想的人,他无法面对混浊不堪的局势退而独善其身。朝廷中没有同道之人,就连自己最贴心的女伴也劝自己明哲保身。现实中他是如此孤独,无处申诉内心的忧愁和痛苦,无奈之下,“就重华而陈词”。其实这仍是屈原面对苍天,面对虚无的一次内心独白。这种寻求安慰的申诉并得不到回应,他的心绪仍不见*静,他仍旧一再抽泣,“沾余襟之浪浪”。这泪是一个充满理想抱负的男人在理想破灭之时,在失意、悲痛、被世界遗弃之时流下的泪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哭过之后他却发现自己*乎绝望的悲歌不但没有使自己妥协,却使自己的政治观点更加系统化,思想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他又一次想起怀王,于是又一次“叩关”,然而司门人却根本不给他开门,求见天帝的愿望落空。对怀王的思恋和欲亲*而不得的现实矛盾、心理矛盾以及思想上的追求、挫折、失望和苦恼,再一次深深的触痛了屈原。

  我们是人,不是神,即使承受力再强的人也经不住这人生一次又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屈原无法在沉默中爆发,于是只能选择在沉没中灭亡。

  我们可以想象,在屈原满腔爱国热血无处挥洒、自己惨遭谗被害、眼看祖国大好河山倍受秦国蹂躏、老百姓流离破散食不果腹的情境下,他唯一能做的仅仅是眼睁睁地看着,肉体上和精神上饱受着无法救祖国于水深火热的苦闷的双重折磨,死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解脱了:那么痛苦的继续还不如结束一切痛苦。现在我们可以那么轻巧地评论着屈原的感受好象我们也如此经受过一般,可是,真的,他所承受的苦我们又能理解多少呢?

  有时我会想屈原你老老实实活着做一个*凡的人不好吗?干吗想那么多爱国不爱国的事,无故的这样折磨自己何必呢?!可是后来又转念一想,社会上的确是需要有这么些我们眼里的“傻人”,否则人们在精神上就没有向善的、美的追求,这些人是我们膜拜的榜样、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存在,也就无所谓的善恶,也就无所谓的社会精神,人活在世还是需要一些心灵的震撼的。

  我很佩服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在他面前我感受到了自己从未有过的渺小,同时也留给我其现实意义的思考:如今,在物质条件比较优越的社会更需要像屈原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需要奉献、需要爱。

《离骚》读后感2

  很久以前就想读读《离骚》,但每次拿起它来看了几句后,就挺不住了,实在静不下心来攻这个艰深晦涩语句里所蕴藏的楚文化堡垒。可梁启超先生偏偏又说:“吾以为凡为*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而《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品,也就是说,要读楚辞就先读《离骚》一定没有错。所以,这个月以来,我放下了许多的所爱,一点点地咬它,总算将其读完了。接下来,我还想咬着不放,梳理阅读的感受和体会。

  关于《离骚》的题意,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最被接受的说法主要有二种,一种是以史学家司马迁为代表提出的:离别的忧愁;一种是史学家班固提出的:遭遇忧愁。这二位史学大家对“骚”字的理解是一致的,都解释为“忧愁”。他们的区别在“离”字上,古汉语中,“离”可理解为“分开”或是“告别”,同时,它通“罹”,即“遭遇”的意思。二位大家的说法都无可挑剔,一直以来被广泛接受。但是,同样的东西,不同时代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如果要结合现在的时代特点,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离别时的牢骚”。

  屈原一生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终究得不到实现,反而被排挤得无处容身,最后不得不离开。《离骚》正是他对“离开”的一次情感的巨大宣泄。在形式上,跟我们现代人在单位得不到重用或是碰到其它一些自己看不顺眼的事情,一气之下走人去另谋高就时,禁不住要说几句话来发泄积怨是一样的。但从发泄的层次和境界来说,《离骚》是对自己追求政治理想所受到的排挤和打击的控诉,是对*统治下腐朽政治的批判。堪称千古第一牢骚,其特别之处在于:

  首先:全文结构宏伟,布局严密;想象夸张,气势磅礴;所述场景云缠雾绕,光怪陆离。不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

  其次:通过修身与随俗、忠君与怨君、恋国与去国这三组心理矛盾的刻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的忧患意识、斗争意识和人格完善意识。

  最后:在全诗的表达过程中,展示了一个爱国的、伟大的光辉形象。

  痛发牢骚是“离去”时的一种心里表现之一,在离别时还要说那么多话,恰恰说明了内心的不舍和行动上的无奈。要是心真的死了,按我们现在的思路:走就走呗,还懒得去说呢!

  应该说,发牢骚是历史以来人们“离去”时最常见的心里表现形态之一。因为,人总是有情感的,在内心不舍与行动无奈的夹击下,用言语来泄愤再正常不过了。

  事实上,离别时的心里表现形态还有很多:超然若素型、悠雅浪漫型、后会无期型,等等。超然若素型的例子,如张子房,待刘邦做了大汉公司的以后,不计个人得失,如一粒尘埃归于山林。悠雅浪漫型的如徐志摩的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后会无期型的例子,时下多得很,在亲朋好友中发生,在合作伙伴中发生;不时地发生在公事中,不时地发生在私事里。究其根本原因,大都是为了个人利益,一拍二散,老死不相往来。

  从医学的角度上讲,发发牢骚也许有益身心健康。但除此之外,要说有多大的作用还真是说不准。想跟屈原一样,发顿牢骚成为千古名篇,对常人而言,那是难于上太空。所以,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牢骚虽然成不了千古名篇,但要警防让其成为流俗疯语。

  每有同事辞职,不管什么原因,大家跑到酒店喝一顿,一为送行,二为聚话。本是件好事!可是,次数多了,不免觉得是老调重弹。大家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前提下,毫无根据地大赞特赞他处的风景。无情地打压自己“家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暴出一串串酒后之言, 事后想起来都觉得好笑。 不过有一点还好,等第二天清醒过来,谁也不去当真!

《离骚》读后感3

  很久很久以前,听说他很著名。没有相片,但却名扬四海。有一天,他到了一条江边,过了一会儿,就永远消失在江中。后来,就有了端午。一切顺其而至。历史长河中太多的人,他真的算是不精明了。

  自古*无数,可臣子因为*而自尽的,屈指可数。除了屈原,掰着指头也可以数出来。我想屈指可数并不是为他造的,但也不乏有联系。

  他永远是那么浪漫,死也死得欲仙,引起了巨大反响。人们说他是忠臣,然仅靠听说,哪怕记载也并不一定真实。但他却不可小看。屈原会永远在人们心中,只要还有端午,大人们总会讲屈原的故事,代代相传,他的地位甚至如一个天神。

  他的离开也许是对的,自己解脱了,留下美名传万世,其实很值得。若他不跳江,就没有了端午,没有了粽子,没有了赛龙舟,人们生活会更无聊。现在的人过端午,大都不再想起屈原,只是*惯而已,但这个人的魅力永存。

  屈原的作品我只看过《离骚》,也只是课本上的,我并不深知屈原究竟怎样一个人。但我能确定的是他的离开留下的是美丽。美丽的神话,美丽的诗,无论何时提起,也不会有伤感。

  两千多年前,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两千多年后,他依旧不认识我,可我却认识了他。虽然他已不在,虽然历史有假,但我仍愿相信他是个忠臣,才貌双全。死了的人也许无悔,活着的人更不能后悔。读《离骚》已没有当年的豪气,但却能读一个人的心。

  如果上N辈子我认识你,我也会赞同你的离去,不过一死而已,总好过昏迷不醒。我会送你离开,先生遇*,不可预料,不佐此人也罢,留得清白在人间!

  屈原,请你在天堂一定要幸福,才不枉费你一世辛苦,再冤也不叫苦,错不用抱歉来弥补,至少能成全你的追逐。才值得你对自己残酷,看你好模糊,若有来生,愿你遇明主,走好人生路!

《离骚》读后感4

  有日神助“我”,风神帮“我”,雷神保护“我”,各方神圣都成了“我”的左右手,那么再加上“我”执着的追求,有什么理想不能实现?什么目标无法到达呢?

  屈原,就是用这样幻想境界,表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他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然的钟情,对美人的思慕……都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但却显得太过虚拟化,一切都不似是真的,完全的幻想世界。

  这幻想,让我质疑。这位伟大诗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他那浪漫的笔触之下诠释的真的仅是他那浪漫情怀?

  如果他真的是如此执着,如此坦荡,那为什么又有“投河自尽”的结束篇?他,绝望了吧——想必,除了在这虚拟的幻想世界中徜徉,沐浴在他自建的浪漫世界中自我陶醉,他再无地方释放他自己了。

  可怜的人儿啊——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人理解,无人分享自己对生活的希望,更是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就这样憋着了,沉默着。沉默是金?在屈原身上,我看到了否认,他呐喊过的,只是被压抑了;他呐喊过的,不过被淹没了!最终,他彷徨,他郁闷,就这样,他带着绝望离开人世。

  可怜的人儿,我是多么的同情这位伟大的诗人。他诗中的“美人”,我读懂了,似乎就是那君主,那破灭了他的梦的伟大的君主!他多么想得到想要的,多么想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可一切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在心中指责,指责君主的无礼,指责他的庸碌。

  可这些都有什么用呢?可怜的人儿最终选择了沉睡,与河共眠,在那静静思考的河中继续自己的梦境……

《离骚》读后感5

  汨罗江畔,滚滚江流,满怀一腔报国热情的他,愁眉紧锁地徜徉在江边,秦国攻破楚国,国家即将覆亡,此时的屈原悲愤忧郁,有再大的理想,有再远的抱负,此时也只能化为乌有。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毅然决然地投入汨罗江,结束了自己坎坷的人生。清风拂过汨罗江边,留下了屈原的壮志和不朽的诗篇—《离骚》。

  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所解释的离别忧愁之说,他说:‘离,别也、骚,愁也。”从题目的角度看,诗词中定会饱含诗人的忧与愁。在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楚怀王未能抛弃秽浊的行为,国家处在危急时刻,屈原为了拯救危难之国写下此诗。诗人在诗的一开始写了自己的身世背景。当我初次品读这首词时,我有着一个疑问,难道诗人写此的目的,只是为了表达自己有高贵的出身吗?仔细品读,仔细思考,从诗人的言语中流露出诗人无比的庄重自爱,正是这些才赋予诗人美好的品质,是诗人爱国主义思想的来源,也是诗人积极进取的动力来源。“香花香草”、“扈江离”“佩秋兰”这一个个鲜活的意象,充分表现出诗人的高尚情操和爱国之情。透过诗的意境,我们可以想象一幅画面:诗人热爱着生活,珍惜着时间,因为他担心时间的流逝,所以朝夕必争。早上采山岗上的木兰花,晚上摘小舟边的宿莽。孜孜不倦地培养品德,目的只有一,那就是要报效自己伟大的祖国。

  诗人希望楚国能像骑上骏马一样,在正确的大道上奋力奔驰,自己则愿意奉献出一切在前面带路。诗人这样的理想一定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建国六十周年,回忆祖国走过的风雨历程:**经过艰难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又应如何为自己祖国做出什么了?屈原便是我们可以学*的好榜样。时刻为祖国着想,维护祖国利益,像我们中学生尤其应该多关心国家大事。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在我们的努力下,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的一颗常青树。

《离骚》读后感6

  端午节已过去好几天了,可我一直还沉浸在屈原的楚辞中,赞叹他的文才,敬佩他的人格。在当今社会为正义直言那柬的人还有几何?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想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就得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赶上改朝换代看风使舵才能明哲保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理想和正义而终身求索的有几人?金钱物质美女的诱惑,使多少有志之士随波逐流而同流合污,不禁哀叹当官难啊,难的是不丢人格不做糊涂官,在那尔诈我虞的官场又有多少人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而苟且偷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创作于楚怀王时期屈原遭谗被疏之时,是楚辞影响最大的作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宋玉、唐勒等人都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楚国人,他们作品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因此被称为《楚辞》。

  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

  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离骚」解释为别愁。

  二说都说得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写愁怨之作。

  《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这种用「香草美人」托物寄兴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可谓泽被深远,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屈骚美学意象和审美模式。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扩展5)

——《离骚》教学反思 (菁华5篇)

《离骚》教学反思1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那样子的做法。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刚上完第二课时的离骚,发觉学生跟我的意见有一致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我在备这一课的时候,能够以*常的心态去接受屈原,虽然不赞同他的做法。而学生却不同,他们如果不喜欢这个人,他们就有排斥的意味。特别是男生没有人特别喜欢这样的文章,又是属于古典诗歌,对它的学*,简直说是痛苦的。只有痛并快乐着才是我们进入文本的先决条件。刚开始导入的时候,让他们用“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结构句式来说说自己对屈原的评价。这样的问题一打开,让我特别吃惊的事情来了,个执一词,不知道如何收拢。而鄙视远远比赞美的的`呼声强烈。我如何才能让他们能够转变这样的局面成了我继续上课的关键。我只能以现代的中学生如此评价,而文学史上的评论家们却给以很高的评价。下面我们来看看评论家的评论是否中肯一些,而我们是不是太偏激了一些,是不是给历史人物一个公正的评价。由于学生没有预*,于是就有了学*时,连它讲了什么内容都不知所云,只能耐着性子,把备好的课上下去。将屈原的品行修能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政治理想加以分析,和他写作上比喻移情的用法予以解释,并让学生下去,自己去找出相关的句子。

  这堂课就如此匆匆结束,少了读,少了背诵,少了学生的参与,多的只是老师念经式的灌输。静下心来想了想,可能让他们自己先预*一下,看一遍相关注释,下一节课再来讲会不会让学生收获大一些呢。以后的教学当中,应注重基础应该是我现在要改变的一种教学方式。难点的突破最好放在学生提问的时候,也许课堂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吧。从他们的实际出发,不例入会考篇目的文章的学*,只能以积累屈原名言,提高他们的写作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了。

《离骚》教学反思2

  如今,屈原的《离骚》《湘夫人》《国殇》《山鬼》《橘颂》等作品已进入了高中新编语文第三册的教本和读本,语文教师大多借助教参,先介绍作者生*、时代背景、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再鹦鹉学舌般,逐字逐句将教参上的译文念一遍;或者结合课后练*,启发学生说出和教学参考书上一致的答案,再让学生背诵默写翻译。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如此讲解,也未尝不可,因为高考题或者是统考题,顶多只有一两句默写,犯不着下死力气深入钻研,准备教案。只是这样以来,可就苦了学生,他们年纪尚小,靠老师从教参书上生吞活剥得来的“点拨”,准确地说,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硬灌”,听得学生们云里雾里;好端端的“美味佳肴”也成了教师口中枯燥无味的“咬木嚼蜡”,大大伤害了学生消化屈原作品的“胃口”,连呼:“难学,语文难学,甚至比外语还要难学,难于上青天啊!”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那天,十分偶然,我上完课,走进高二年级语文办公室,听到老师们正在谈论讲《离骚》的感受: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教师猛地扔下教本,愤激地说:“唉,用了4个课时,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男教师拍打着身上的粉笔灰,迎合着说:“是的,一节正课,加上两个早自*,学生连一小节还不能背诵。(略停,加重语气)一小节只有四句诗啊。”正在伏案备课的另一教师抬起头来,也颇有同感地说:“预*时,学生读了几遍也没读懂,嚷嚷比学外语还难。一想,学生的话也是啊。我们老师难道都读懂了吗?我看不见得。就拿我来说吧,对着教参看了几遍,还是不懂,也不知道给学生讲什么。(点燃一根烟,解恨似地吸了一大口,缓缓呼出,突然大声)反正高考也不考《离骚》,月考期中考市统考,顶多2分的默写题。区区2分,不要也罢。所以我就不打算给学生详细讲解这篇课文了。”

  如果从急功*利的应试角度来看,我非常同意最后一位老师的观点,向高中生讲解《离骚》,真是费力不讨好。但从培养人格、陶冶情操、了解民族诗歌史等方面来说,我觉得,不向高中生讲《离骚》,实在是太可惜了。

  顺便说一句,《离骚》是在2000年进入高中语文讲读篇目的,以前从来没有节选过片言只语,但同学们对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常喜欢,经常引用。——这大概是《离骚》进入高中教材的缘由吧。记得当年,我拿到新教材,一看到《离骚》,心有灵犀似的,禁不住先读为快。而且后来还读到下面一段故事:

  当初,闻一多从海外学成归国,诗集《死水》卖得很火,知名度颇高,被青岛大学捷足先登聘为教授,专门给学生讲授《离骚》。闻一多大概就像我们现在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语文老师,备课不可谓不认真,将有关《离骚》的知识,如作者生*、创作背景、神话传说、古人研究成果……密密麻麻地抄了两个备课本子。讲课时,就对着备课本子一条一条地念,没有一点儿自己的发挥。这样机械地念了一个月,学生们实在忍不住了,先是给校长写信,后是直接起哄,硬是赶走了闻一多。闻一多“下岗”后,并不气馁,而是“三年不窥园”,四载不下楼,五年如一日地研究《离骚》,还从大量有关人类学、社会学的著作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研究到最后,以致对神话有了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楚国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连自己当新郎那天也沉浸在《离骚》研究的书房里,害得众人找了许久。后来,闻一多凭着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北大的教授,当他含着弯曲的黑色烟斗,慢条斯理地、如数家珍地向学生讲《离骚》的时候,“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室香烟缭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先生还是屈原大夫。

  我当时就很感动,决心以闻一多先生为楷模,成为研究屈原的专家。先是从各个书店搜购《离骚》及其相关的参考书,后是向北大的古典文学教授和研究屈原的专家函购其专著。用了9个周末,我才把《离骚》逐字注释完毕,现在翻开我那本繁体印刷的《离骚》,尽是用红蓝两种颜色的钢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蝇头小字。又用了2个月的课余时间,我终于一字不漏地背完了《离骚》。后来又用两年时间,努力地研究并背诵了《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哀郢》《桔颂》。每背诵一首,我研究屈原就前进一大步,同时更加理解了屈原,将屈原的精神化成了我的血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深钻苦学没有白费,对屈原的生*和作品了如指掌,很多句子和典故不假思索,能够随口说出。闲谈时,也许我经常讲屈原,以致我的同事们,都认为我是称职的屈原研究专家。

  《离骚》这篇课文我教过三遍,基本上是满堂灌,是我的独角戏,但学生丝毫没有感到课堂的沉闷,更没有感到“填鸭式”的胀得难受,反而说听我的分析是莫大的享受。这让我尝到了当专家的滋味,恨不得把一肚子里的有关屈原的掌故和作品讲给学生听。这种想法很快就实现了。20xx年暑假补课,旧教材上的《湘君》很让我“秀”了一把;开学了,新教材上的《离骚》(不同于旧教材上的节选)《山鬼》《国殇》《哀郢》《桔颂》又让我出尽了风头。我所带的二(7)班,是从全年级16个班里挑选的精英组成的“清华预备班”,基础非常好。我会背书,而且随意发挥,不再是照本宣科,这个第一印象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好了。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屈原也更加着迷了。说话作文自然地带出了楚辞味。以致出现了多个学生的仿作,比如前面引用的周冰的《初到三中七班》,很是那么回事。补充说一点,周冰同学对屈原有独到的感悟,课余读了很多这方面的有关材料,激发了她为学业“九死不悔”的奋斗精神,20xx年高考,以623分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

  这就是我教《离骚》真实课堂,尤其是教《湘夫人》时,我的讲解居然不同于课文上的翻译,学生们都说我的理解比编书的专家讲析还要好。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看来我也许真的成为“专家”了。

《离骚》教学反思3

  还是先来回忆一下我的备课经历。抽签抽中《离骚》一课,我马上叫了起来:“怎么会是古代诗歌呢?能让我换吗?”我喜欢唐诗宋词,对于《诗经》、《离骚》这一类年代早些的诗歌却有点“敬而远之”,“只可远观”难以“心领神会”,算得上是“离骚离骚奈如何”。

  坐在家中,连看了三遍课文,屈原和我们现代人的语言*惯真是差得太远了!如果没有注释,我是不能看懂,也会和学生一样乱读一气。那么,我要立足于课文字词句的讲解吗?

  去网上查看资料。教案真不少,课件有幸也找到三个,至于其他的课文资料洋洋洒洒,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认认真真的看了*一个小时。零零总总汇集了一些资料,有了一些突发的灵感,最终备成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印象中,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我也“随波逐流”,在导入部分集中介绍屈原、《离骚》、《楚辞》。稍微变了点花样,通过三副挽联引出“屈原”,品味其“悲壮、悲叹”,为后面的课堂基调做了铺垫。结合朗读来介绍“楚词”,而不是在课前单独介绍,依托文本来理解楚词的形式特点。

  《离骚》的阅读障碍较多,如果穷究字词意思,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字词以及琐碎的语法上,那么容易上成语法课或其他。课文的注释十分丰富,学生借助注释,对文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困难。所以,我不从古文知识点的角度讲解,以理解课文为主,穿插字词讲解,在对图片的直观感受中感悟文字的内涵。

  为理解屈原形象,设计了逐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一是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此问题简单,对全诗进行梳理,学生容易概括,对屈原的形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风格的三副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屈原的个性特点。最后,抛出颇有争议的问题“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在论辩中,去充分感受屈原的自我意识,对真理的执着,对正义、理想的坚守。顺理成章点出,这是一首悲壮的“殉道者之歌”。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

  未在课堂上实践之前,我的设想是*似于“空中楼阁”。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时,看似不错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却会“频频触礁”,完全不是预想的结局。

  实战之后,发现以下问题:

  1、时间紧张,学生对文本不够熟悉。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

  2、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力不从心。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3、对于学生肤浅的理解,竟有语塞之感,当下之反应是提醒他将其往原定的解释上靠拢。似乎,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环节。其实,也就可以顺着学生思路,改变教学思路。

  4、画面的过多呈现反而使文本成了点缀,本末倒置。原本应是用图片来张扬文字的魅力,却变成是简单的为图片找文字解说。如何将图片的直观与诗歌的“言外之意”结合?

  5、在授课的思路方面还算比较清晰,但是在阶段与阶段的连接出就显得不够流畅。一直对板书有点吝啬,课堂上只写了可怜的四个字,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因自己字的欠缺,总懒得写板书吧

《离骚》教学反思4

  还是先来回忆一下我的备课经历。抽签抽中《离骚》一课,我马上叫了起来:“怎么会是古代诗歌呢?能让我换吗?”我喜欢唐诗宋词,对于《诗经》、《离骚》这一类年代早些的诗歌却有点“敬而远之”,“只可远观”难以“心领神会”,算得上是“离骚离骚奈如何”。

  坐在家中,连看了三遍课文,屈原和我们现代人的语言*惯真是差得太远了!如果没有注释,我是不能看懂,也会和学生一样乱读一气。那么,我要立足于课文字词句的讲解吗?

  去网上查看资料。教案真不少,课件有幸也找到三个,至于其他的课文资料洋洋洒洒,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认认真真的看了*一个小时。零零总总汇集了一些资料,有了一些突发的灵感,最终备成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印象中,教学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我也“随波逐流”,在导入部分集中介绍屈原、《离骚》、《楚辞》。稍微变了点花样,通过三副挽联引出“屈原”,品味其“悲壮、悲叹”,为后面的课堂基调做了铺垫。结合朗读来介绍“楚词”,而不是在课前单独介绍,依托文本来理解楚词的形式特点。

  《离骚》的阅读障碍较多,如果穷究字词意思,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字词以及琐碎的语法上,那么容易上成语法课或其他。课文的注释十分丰富,学生借助注释,对文句字面意思的理解不会存在多大困难。所以,我不从古文知识点的角度讲解,以理解课文为主,穿插字词讲解,在对图片的直观感受中感悟文字的内涵。

  为理解屈原形象,设计了逐层递进的三个环节。一是思考“屈原心目中自己是个什么形象?请用具体诗句加以阐释。”此问题简单,对全诗进行梳理,学生容易概括,对屈原的形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风格的三副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屈原的个性特点。最后,抛出颇有争议的问题“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在论辩中,去充分感受屈原的自我意识,对真理的执着,对正义、理想的坚守。顺理成章点出,这是一首悲壮的“殉道者之歌”。既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内涵,感受悲剧色彩,又让学生接受一次心灵的净化。

  未在课堂上实践之前,我的设想是*似于“空中楼阁”。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时,看似不错的教学设计,在与学生的思维碰撞中,却会“频频触礁”,完全不是预想的结局。

  实战之后,发现以下问题:

  1、时间紧张,学生对文本不够熟悉。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

  2、对学生的诵读指导力不从心。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3、对于学生肤浅的理解,竟有语塞之感,当下之反应是提醒他将其往原定的解释上靠拢。似乎,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完成预定的环节。其实,也就可以顺着学生思路,改变教学思路。

  4、画面的过多呈现反而使文本成了点缀,本末倒置。原本应是用图片来张扬文字的魅力,却变成是简单的为图片找文字解说。如何将图片的直观与诗歌的“言外之意”结合?

  5、在授课的思路方面还算比较清晰,但是在阶段与阶段的连接出就显得不够流畅。一直对板书有点吝啬,课堂上只写了可怜的四个字,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不能因自己字的欠缺,总懒得写板书吧!

《离骚》教学反思5

  《离骚》这一课学*起来有三难:难读,难背,难理解。

  一难:难读

  难读的第一个原因是《离骚》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学生初拿到课文连读都都不下去。难读的第二个原因是句子的停顿不好把握。《离骚》是用楚地的方言写成的,句中多用“兮”。句子意思难以理解。句中停顿难以掌握。

  二难:难背

  《离骚》中很多句子是需要背诵的。学生一听说要背诵,急得头都要大了。迫于压力学生死背硬记。即使当时背会,考试考出来仍然写不出来。有些学生从心底就抗拒背诵。

  三难:难理解

  《离骚》一文中很多字词的词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句子理解起来很困难。不参照课文下的注释,根本不知道句子的意思。

  《离骚》多用比兴手法,只看句子的表面意思是无法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文中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

  记得第一次给学生上这篇课文时,我是一字一句讲给学生的。一节课真的很累,感觉大脑缺氧。可学生并不领情,一节课下来,书本比那刚擦过的玻璃还干净。抽查背诵,不会;做练*,不会。当时真的很生气,可生气没用啊,不解决问题。我就思考问题是不是出在了我的身上。可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想想自己当时做了很多无用功,做了很多“保姆”做的工作,用自己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主动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体验,没有以学生为本,过度重视教学任务的完成,没有重视学生的收获……可以说是典型的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

  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学*、实践和思考。再拿到《离骚》这篇文章时,我有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确定课时与学*目标

  备课时,我根据《离骚》的内容和背诵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情,我把内容分散在三个课时中,并确定了每课时的学*目标。

  第一课时,我主要让学生听读并朗读课文,简单了解一下屈原的经历,然后就让学生结合注释笔译课文。《离骚》这首诗歌虽然难懂,但是课文下面的注释是非常详细的。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笔译课文的目的有三个:一、学生可以熟悉注释和诗歌的内容,二、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三、把教师解脱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关注每个学生的学*情况,学生状态,学**惯。

  第二课时的学*目标是把握《离骚》第一段的思想内容,并背诵。在授课过程中,我以四个问题贯穿课堂。第一个问题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怀”;第二个问题是“屈原遭受贬黜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诗句概括总结”;第三个问题是“面对贬黜,屈原内心感受是什么”;第四个问题是“面对不公*的待遇,屈原是如何选择的”。

  第三课时的学*目标是把握《离骚》第二段的思想内容,并背诵,简单分析《离骚》的艺术手法。

  二、把自主学*与合作学*结合起来

  第一课时翻译《离骚》,我采用了自主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翻译课文。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效率,不会把课堂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环节上。因为时间紧,课堂上学生都很紧张,每位同学都在奋笔疾书。到了第二课时,问题有些难度,如果还采取自主学*的方法的话,学生容易失去信心,从而产生消极对抗的心里,所以在本课时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看似是语言交流,实则是思维的碰撞,用一个火花点燃另一个火花,用一个智慧激发另一个智慧。很快同学们就把问题的答案概括出来了,而且很准确。连我自己也被学生的学*热情感染了,被他们的敏锐的思维吸引了。多么有活力的一群孩子啊,我怎能不爱他们呢!

  三、与学生约定背诵时间

  *几年高考,《离骚》中的诗句时不时的会出现,所以背诵《离骚》也是很必要的。但是《离骚》真的'很难背会。虽然我在上课时,尽量吧诗句放在语境中讲,但背诵起来仍是不容易的。我就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己确定一个时间背会,否则罚抄十遍。这样做既符合了学生的记忆规律,又不至于让他们过于放松。到约定时间后,我抽查了几位学生,学生们背诵的还不错。我心里有点小小窃喜。孩子毕竟是孩子。只要我们用心,他们还是会顺着我们来的。

  这就是我在和学生一起学*《离骚》时的一些感受和不成熟的做法。真诚的希望能得到圈里的各位专家的指导。在这里先谢谢了。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扩展6)

——离骚说课稿菁选

离骚说课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离骚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骚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离骚》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

  【学情分析】

  x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

  x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的经验。

  【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

  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3、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释义】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一个好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它教会学生学会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过程,强调一些学**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方式。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方法拟以合作学*和探究学*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综合应用自主学*和接受学*等学*方法。

离骚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号考生。

  现在开始说课。我说课的课题是《离骚》,作者屈原。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剖析本课。

  《离骚》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的五彩梦。而本文正是一首撼人心魄的政治抒情诗,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高尚情操。学*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和精神陶冶。本课计划用时2课时,我现在说的是第1课时。

  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古文鉴赏能力,但要理解时代久远、语言独特的楚辞作品,仍存在困难。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立本课的三维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积累有关屈原和《离骚》的文学常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文章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为:疏通字词,理解情感。教学难点为:比喻、对偶的表达效果。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圈点、批注等方式完成学*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

  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余光中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烈士的终站就是诗人的起点?昔日你问天,今日我问河。而河不答,只悲风吹来水面,悠悠西去依然是汨罗。你仿佛在前面引路,带我们去追古远的芬芳。”大家知道这写的是哪一位诗人吗?明确:屈原。顺势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三步展开。

  1.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结合导学案,疏通文意,将生字词落到实处。

  2.多媒体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视频,提醒学生朗读时要把握节奏,体会作者感情。

  3.整体感知。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师生共同讨论明确:前三段为第一层,自叙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但不愿同流合污;后三段为第二层,表现了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两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学生默读、圈画出表现作者高尚品质和爱国情怀的句子。小组交流讨论,选派代表发言。学生可能会找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达了不同流合污之志,而“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则体现了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离骚》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后人将其与《诗经》并称“风骚”。采用齐读、领读等方式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特色,引导学生从想象、比喻、对偶等方面加以分析。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用时约5分钟。

  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消化吸收本节课的内容。

  诗人以炽热的情感、坚定的意志,追求完美的政治,追寻崇高的人格,身处逆境,不改初心,为了理想至死不渝,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蕴含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学*本文你有怎样的体会?结合本单元的主题“人生的五彩梦”,谈谈自己的感想。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畅所欲言。

  整堂课,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以问题为导向,充分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完成课前预设,并促进课堂的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利用工具书,结合语境,梳理《离骚》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做成知识卡片。

  2.以“寄语人生”为标题写一首诗歌,誊写工整后在班内交流。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离骚说课稿3

  一、教材知识篇:“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穿越千年的爱国主义悲歌

  《离骚》原有372句,2464字,本文节选46句。《离骚》是我国第一首抒情长诗,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离骚》又是楚辞的巅峰之作,屈原的悲情绝唱。厅伟诡谲的想像,浪漫绮丽的传说,天马行空的表达,炽热滚烫的情感,香草美人的手法,共同缔造成了一朵光耀千古的诗歌奇葩。“其影响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之上”。因此,《离骚》是每一个中国学子必须深入学*的辉煌篇章。

  但《离骚》由于是用楚地方言写成,加之年代久远,艰涩难懂,佶屈聱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应采取“先读懂,后鉴赏”的'原则。教学目标定位如下三点:

  1.学*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常识;

  2.重点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确定为

  1.体会诗中丰富绚烂的文采背后蕴含的诗人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

  2.掌握相关文言词汇和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二、方法程序篇:’“循序渐进,登堂入室”——走进浪漫主义的神奇之作

  本课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读懂课文。第二课时鉴赏课文。第三课时在多媒体教师观看专题片《百家讲坛——屈原》。

  在第一课时中,主要采用讲解讨论法。导入用一副对联: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解题突出历来的两种不同理解;

  1.司马迁、班固认为是遭受忧患的意思,“《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曹忧作辞也。”(《离骚赞序》)

  2.王逸解释为离别的忧愁, “离,别也;骚,愁也。” (《楚辞章句离骚经序》)

  整体感知诵读和自行疏通为主,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资料等文字。此时,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被后世称为“楚辞体”或“骚体”的诗歌有那些特点?

  之后,教师明确并精要讲解。分析时要启发学生思考文字背后的意义,教师的语言要唯美。

  在第二课时中,着重鉴赏文章深刻的思想感情及非凡的艺术技巧,主要采用探究研*法。在本课时,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认真钻研,通过讨论入查阅《名师一号》等相关资料理解屈原誓死报国的装置豪情及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教师适时要归纳梳理,并且结合练*题巩固强化。

  第三课时,观看武汉大学博导李敬一教授的讲座。教师之前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明白屈原当时所处的地位及政治环境及个性禀赋。观看时可适时停顿提问思考,之后要做好总结点评和拓展延伸。着重要激发学生的学*热情,课后自行探究《离骚》的其余段落及《楚辞》的其他篇章。

  总之,在本课的学*中,要培养学生通过理解词句探究诗歌情感的能力,学会知人论世,准确品评。同时增强研*诗歌的浓厚兴趣,不断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离骚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离骚》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

  【学情分析】

  v 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

  v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的经验。

  【教学目标 】

  依据学生学*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 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3.通过学*《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释义】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一个好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真理。”它教会学生学会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过程,强调一些学**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方式。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方法拟以合作学*和探究学*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综合应用自主学*和接受学*等学*方法。

离骚说课稿5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锁定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

  (二)自主 合作 探究关于作者及《离骚》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简介。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可让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如若较难,则由教师分析。)

  ①重要词语(投影)苗裔(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汨(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ì)骏马 申椒(iā) 申地产的椒蕙茝(chǎi)香草名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踵(zhǒng):脚后跟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謇謇(iǎn):忠贞的样子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②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③同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④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

  (4)主旨把握课文节选部分表达了屈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 [明确]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3.研读探究

  (1)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可先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然后再用课文中的诗句来说) [明确]“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

  (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也叫“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 ,可抒难抒之情。 例:“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小流”,(出示投影)唐朝杜甫这两句诗借用对柳絮与桃花的描写,表达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及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的痛苦和愁闷。请找出相关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学生小组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明确]“恐美人之迟暮” 一句中“ 美人” 喻指楚怀王“固众芳人之所在”一句中“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文中用“香草美人”表明对君王的忠诚,对古代君王举用群贤的敬佩以及表白自己的.高洁情操,希望君王能够抛弃秽政,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像古代贤明君主那样,以社稷为重,举用群贤,了解自己的忧国忧民的良苦用心。

  (3)文中除了使用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还使用了什么手法?请举例说明。 [明确]还使用对比手法。如:古代遇明君王举用群贤“遵道而得路”与昏庸君王狂乱不羁“路幽昧以险隘”形成对比,以此告诫楚王要任人唯贤:“党人”贪图个人享乐与自己为国为民不惜身遭灾祸形成对此,表达自己九死不悔,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4.品读鉴赏

  (1) 你对《离骚》的语言有什么感受?[明确]①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②大量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2)齐读全文,找出文中能体现屈原高贵品质的诗句,并摘抄。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指九天以为正兮,夫维灵修之故也”——忠君报国,虽死不悔。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坚持真理,永不言弃。 这些感天动地的诗句,令我们感受到诗人高贵的品质,宁死不屈的精神。正如司马迁所赞:“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从此,一种永世不曾泯灭的信念——对真理的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一种千古不变的情愫——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乡土的依恋,深探注入到中华文化中来,成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

  (3)分析特色:谈谈你对《离骚》艺术特色的理解。

  ①浪漫主义手法的巧妙运用。诗人尽情地发挥出他那神奇的想像力,用奇特的爱好表达心志。“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把现实的背景与虚设的幻境巧妙地融为一体,显示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而其伟大的人格,为追求真理至死不悔的高尚品德,又向人们展示了诗人的坚贞不屈的精神。

  ②比兴手法的运用。依诗取兴,引类比喻”《诗经》中的比兴传统在《离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以比喻最为突出。如文中用“美人” 喻指楚怀王,用“众芳”喻指群贤,用“椒、桂、蕙、茝”四种植物喻群贤,用香草“荃”喻楚怀王等等,把比兴与表现的内容合而为一,使诗中的意名胜具有了象征意义。

  ③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等句,句式整齐.情文并茂。屈原对南方民歌的吸取和发展,在诗中大量锤炼的对偶句,是对诗歌语言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后来的诗赋词曲等各种文学样式的语言运用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5.探究阅读

  (1)(多媒体播放屈原行吟泽畔、抱石投江的镜头)面对屈原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可在班内展开辩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2)学*这篇,你有哪些启发?(言之有理即可)观点:

  ①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为崇高远大的理想而奋斗,决不能动摇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但为了追求真理,应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③在污浊的环境中,应保持自己的高洁品质。要热爱祖国。

  (3) 屈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为后人所传颂。课后搜集有关屈原的对联、诗歌或评论,写一篇评价屈原的。

离骚说课稿6

  一、关于教材

  我所说课的篇目是两千年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它是高中二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三册第一单元(古典诗歌)的第二篇。该单元所选中国古代古体诗8首,其中《诗经》中3首,汉魏晋五言诗3 首,《孔雀东南飞》并序以及《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

  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其本身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楚辞作品,尤其是屈原的《离骚》从词句的角度看,地方特色鲜明,学生理解的难度较大。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

  二、关于教学方法

  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一是了解屈原的生*,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是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评价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学生是学*的主体,每当我们向自己的学生教授新知识的时候,自然要考虑到我们的教学对象在学*本课知识时的原有基础、现有困难及某些学*心理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对策。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古代诗歌的评价能力,但对于时代久远的楚辞作品,评价的前提――读懂诗歌的内容方面,仍存在困难,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特点,我确立本文重点及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的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关键词句的疏通。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有效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呢?我决定从教材特点和面临的具体学情出发,首先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注意高视角、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进行教学;第二,重视素质教育,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具体教学措施如下:

  第一,充分预*。要求学生课下预*,早读检查(内容包括:A作家作品;B写作背景;C掌握生字生词;D熟读课文),逐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学能力。

  第二,分解重点、难点。本课将分两课时进行,把教学难点,即词句的疏通安排在第一课时中,把教学重点,即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安排在第二课时,以确保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第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诵读、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

  三、关于学法指导

  1、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能力。这篇课文尽管难度较大,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障碍较大,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上,仍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切合实际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

  2、 检查学生的预*这一步必不可少,这是由我校的校情、学情决定的。我们华亭一中的具体情况是:高中学生中城镇多农村少,矿区学生多,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学*主动性不强,教师必须加强督促。

  3、 学*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积累,犹如堆沙一样,一层一层的积淀。课外的阅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并做好示范作用。因此,本课的导入和课后作业均要体现教师的这一教学思想。

  4、课文的背诵方面,教师要充分把握楚辞的语言特点,比如楚辞作品,包括《离骚》,两句一节,大量使用语音词“兮”以表达情感,调整节奏等特征,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理解背诵。

  四、关于课堂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1、导入

  要求学生列举自己掌握的《诗经》和《离骚》中的名句。明确我国文学“风骚”并举。

  2、感知、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力求自己动手疏通词句。

  第一步,范读——让学生耳顺。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第二步,诵读——让学生口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

  第三步,解难、疏通。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

  第四步,课堂练*。可让学生尝试背诵课文,并动手默写,记清楚难写难读的字。

  第二课时

  第一步,鉴赏课文。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艺术手法和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理解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比喻用法,使全诗的形象化特点非常鲜明。另外,每两句都有“兮”字做停顿,抒情性也非常鲜明。(这一点对背诵的指导非常有用)

  2、分析诗中屈原形象。

  3、欣赏诗人内在的深厚的思想感情。

  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第二步,进一步指导背诵前6节。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字句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读之后,获得了良好的语感再背诵。可以创设竞赛氛围,看谁背诵最快最好。

  第三步,引申、拓展。赏析屈原名句,诸如——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附: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血统高贵,器宇不凡

  身披香草,美丽华彩

  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人格魅力

  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嫉恶如仇,鄙视群小

  实现理想,不惧危难


《离骚》教案 (菁华10篇)(扩展7)

——离骚读书笔记实用10份

  离骚读书笔记 1

  我无论如何去追索,“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献给屈大夫

  从青铜铭文到汉代书简,由篆刻到碑拓。我深爱着可以称为一卷繁华的《离骚》。它灵动,能够飘进人们的脑中,呈现出浩瀚的长流;它消瘦,全篇写就可以收入一卷之中,展露其丰蕴的星空。它如美酒醇香,如花香沁人。每每读罢,都会赠你一卷繁华,让你如沐春风。

  当渐沉的暮色爬上屈大夫紧皱的眉头,红霞中却只能透出悲寂。明明是一个夏日的夜晚,为何从诗的这一篇章里读出了秋的影像。于是“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可仍然不能拂去萦绕在心头的烦躁。风声猎猎,心也仿佛将被撕裂。“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身畔是郁郁青青的岸芷汀兰,屈大夫那孤独清高的背影,伫立其中。从诗句流入了我的血液,一瞬间途经了四肢百骸,直击了灵魂的那种沉痛,是屈大夫的祖国河山所不知道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像甘甜的泉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屈大夫那颤颤巍巍的手,执笔在竹简上舞动,千年以后,《离骚》如庄周化蝶一般变成瑰丽。只是“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形容枯槁的屈大夫,今夜是不是又隐没在这一卷《离骚》的那块高地,独自悲痛。

  又是一个黄昏,绕过《离骚》的湖畔,波光粼粼,莲塘里轻歌曼舞的,是朵朵鲜绿的诗句。其实,屈大夫也曾是风流倜傥的,有如他笔下的名花香草,傲岸高洁的品质注定他要受人诬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备受排挤的他将根深深扎入文学创作的土壤,于是枯萎的生命伸出了一枝枝,长出了一叶叶,枝繁叶茂。“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凝聚着忧国血泪和远大抱负的文字,给了屈大夫动力,让他与坚守品行融为一体。阅读《离骚》,吟诵《离骚》,我看到了一个浪漫的屈原。待到采撷附着晨露的花朵,屈大夫的衣裳不经意沾染了荷香,无论是年少时的风光,还是及暮时的悲凉,屈大夫始终是一个浪漫的人。

  穿过迷雾层云,我走过《离骚》的无人巷陌,遇见了躞蹀着的屈原。这时的他已不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诗人,心忧天下。他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史官,激浊扬清;是“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的勇士,斗志昂扬;是“亦于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英雄,大义凌然。然后以身殉国,自沉汨罗江,壮哉慨哉!这只有阅过了《离骚》,读懂了《离骚》,才能懂得屈大夫长存于天地间的浩然正气,不随时光流逝而泯灭的伟大品格。

  可流金的文字最终沉入历史长川的河底,外表被淘洗的朴实无华,《离骚》缄默着,有如屈大夫当初面对整个楚国江河日下的寒彻心扉。但《离骚》仍像一株凌寒独自开的冬梅,傲立着。其实繁华丛中的一卷《离骚》,盛放着自由、友善、爱国……它让屈大夫的精魂苏醒,让历史鲜活,也潜移默化地陶冶着我们。而在这个被言情武打的书籍胁迫的当下;在这个手机阅读深入人心,浅阅读盛行的当下;在这个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当下。仍记得浮沉于人世的另一端,不染纤尘的《离骚》,仍坚守着一份初心,仍热爱深层阅读的我们,是多么可珍。像隔着时空,与屈大夫相识相知,同样是固守本真。

  《离骚》是屈大夫千年前的深情告白,经历年岁风雨的洗礼,辗转了整个历史的角落,以一种质朴自然的样子缓缓讲述着令人为之掬一把热泪的故事。阅读屈原,阅读《离骚》,阅读书籍,就是在阅读一种伟大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将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力前行!读《离骚》,在悲喜中寻找;读一卷繁华,做最好的自己!

  离骚读书笔记 2

  篇一:《离骚》读后感

  冬去春来,今天是个阳光和煦的日子。我坐在公园树下的板凳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品读起古文佳作。

  一个下午下来,最震撼我心的作品非《离骚》莫属。《离骚》写于战国时期,作者是楚国诗人屈原。 对于屈原这位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想必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了,而他的代表作《离骚》更是震古烁今,广为人知。

  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有多种说法,但最为人所接受的说法是:“离”为别离,“骚”为忧愤。屈原在再次被逐,报国无门之际,写下了这篇回顾生*奋斗历程的自传性诗作。该诗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 受“楚巫文化”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离骚》有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似乎是屈原一生的写照。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想在官场上青云直上的人无不对君主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而遇上君王改朝换代更是要见缝使舵。但屈原却为了自己理想和正义而终身求索。他不受金钱、美女的诱惑,更没有为苟且偷生而违背自己的誓言! 全篇诗歌无不映射出屈原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

  我从《离骚》这篇诗歌中学会了如何坚守自己的理想,以及如何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我想它不仅影响我这一个,更会影响千千万万华夏子孙!

  篇二:离骚读后感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骚,即《离骚》。这是怎样一种天人的魅力,又是何等一种辉煌的奇葩,竟能让人推崇至斯,让人沉吟至今。形形色色的人读罢离骚,会在心中临摹出光怪陆离的画面,却无人不抚膝喟然叹曰:“此非天人之作哉,若夫何至感人至此耶!” 失败的作品,其失败的原因大多雷同,而成功的作品,其成功的原因却各有各自的故事。对于离骚,却也适合。

  自古病已入肓,国危如墙者,该如何处置乎?人们从离骚中感受到的是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满腔愤慨和对自己伤感飘零身世的自怜自艾。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不得不说是离骚的一种极好的见解。古往开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毁家纾难,在所不惜。只因为那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侠之大者,为国为名。杜甫茅庐破而思天下疾苦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何足道哉。郭靖困守襄阳城,本可萧然而去,深藏功与名,却选择了与将士同身共死的慷慨决绝。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下,去留肝胆两昆仑,用鲜血为垂垂朽矣的大清帝国灌输最后一缕新鲜的脉搏。他们都如屈*一样,为国为民,九死未悔。贫贱现益友,危国出烈士。

  自古**当权,佞臣当道者,该如何处置乎?屈原慷慨陈词道: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太史公曰: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见信而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古人云,苛政猛于虎。却不道乱政崩如山。即便如此,屈原亦虽九死其犹未悔。虽然别人未了解兮,愿继承彭咸遗风。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美政”是屈子一生的杠杆,以翘起中兴楚国的重任。生命是如此的辉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但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是一种何等超然的处世态度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强国固,二者皆可抛。头可断,血可流。即使敌人那残忍的刺刀已经深深地戳入我的胸口,

  即使我的喉咙以呼唤不出最后一声呐喊,即使我的肉身已成为皑皑白骨长眠青山,甚至挫骨扬灰随风而逝,但我的.精神永不磨灭,我的灵魂将与世长存,屈子的一生正是如此。即使在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你,却有千千万万个粽子包裹着我的相思,寄与着我对你的思念;却有岁岁年年的龙舟承载着你的旧容,于病树前头争渡着你的风骨。或许哪天遇见你,我也能对你说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暴,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自古世风日浊,阴云蔽天者,该如何处置乎?也许随波逐流,成为行尸走肉,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少了许多烦恼;或许像蒲公英一般,任风而动,看似自由,却实则身不由己。屈子的答案却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宋周敦颐曾说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非后人对屈原的精神写照么?即使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我亦宁肯暴死抛尸兮,也不肯如此歹毒。我的生涯一片无悔,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渔甫,和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誓言,那是我逝去的汨罗。滚滚江水一东逝,默默容颜长太息。汨罗江头的屈*,转身回眸,留下千年遗憾;纵身一跃,洗尽万古铅华。只盼我这一跃,能带走世间不幸的绾光;只盼我这一死,能唤醒沉醉千年的绿芒。

  传说你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你的真身。为保护你圣洁的躯身,百姓们纷纷投下食物以供鱼群饱食,灌下雄黄酒以麻醉巨蟒兽。从今以往,五月初五,凭江酹酒,益复相思。

  篇三:离骚读后感

  端午节已过去好几天了,可我一直还沉浸在屈原的楚辞中,赞叹他的文才,敬佩他的人格。在当今社会为正义直言那柬的人还有几何?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想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就得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赶上改朝换代看风使舵才能明哲保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理想和正义而终身求索的有几人?金钱物质美女的诱惑,使多少有志之士随波逐流而同流合污,不禁哀叹当官难啊,难的是不丢人格不做糊涂官,在那尔诈我虞的官场又有多少人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而苟且偷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创作于楚怀王时期屈原遭谗被疏之时,是楚辞影响最大的作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宋玉、唐勒等人都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楚国人,他们作品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因此被称为《楚辞》。

  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

  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离骚」解释为别愁。

  二说都说得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写愁怨之作。 《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

  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这种用「香草美人」托物寄兴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可谓泽被深远,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屈骚美学意象和审美模式。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离骚读书笔记 3

  伟大领袖曾经说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骚,即《离骚》。这是怎样一种天人的魅力,又是何等一种辉煌的奇葩,竟能让人推崇至斯,让人沉吟至今。形形色色的人读罢离骚,会在心中临摹出光怪陆离的画面,却无人不抚膝喟然叹曰:“此非天人之作哉,若夫何至感人至此耶!”失败的作品,其失败的原因大多雷同,而成功的作品,其成功的原因却各有各自的故事。对于离骚,却也适合。

  自古病已入肓,国危如墙者,该如何处置乎?人们从离骚中感受到的是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满腔愤慨和对自己伤感飘零身世的自怜自艾。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不得不说是离骚的一种极好的见解。古往开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为民,毁家纾难,在所不惜。

  只因为那一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那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侠之大者,为国为名。杜甫茅庐破而思天下疾苦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何足道哉。郭靖困守襄阳城,本可萧然而去,深藏功与名,却选择了与将士同身共死的慷慨决绝。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下,去留肝胆两昆仑,用鲜血为垂垂朽矣的大清帝国灌输最后一缕新鲜的脉搏。他们都如屈*一样,为国为民,九死未悔。贫贱现益友,危国出烈士。

  自古**当权,佞臣当道者,该如何处置乎?屈原慷慨陈词道: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太史公曰: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见信而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古人云,苛政猛于虎。却不道乱政崩如山。即便如此,屈原亦虽九死其犹未悔。虽然别人未了解兮,愿继承彭咸遗风。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美政”是屈子一生的杠杆,以翘起中兴楚国的重任。生命是如此的辉煌,生命是如此的精彩。但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这是一种何等超然的处世态度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强国固,二者皆可抛。头可断,血可流。即使敌人那残忍的刺刀已经深深地戳入我的胸口,

  即使我的喉咙以呼唤不出最后一声呐喊,即使我的肉身已成为皑皑白骨长眠青山,甚至挫骨扬灰随风而逝,但我的精神永不磨灭,我的灵魂将与世长存,屈子的一生正是如此。即使在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没有你,却有千千万万个粽子包裹着我的相思,寄与着我对你的思念;却有岁岁年年的龙舟承载着你的旧容,于病树前头争渡着你的风骨。或许哪天遇见你,我也能对你说道: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暴,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自古世风日浊,阴云蔽天者,该如何处置乎?也许随波逐流,成为行尸走肉,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少了许多烦恼;或许像蒲公英一般,任风而动,看似自由,却实则身不由己。屈子的答案却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宋周敦颐曾说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此非后人对屈原的精神写照么?即使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我亦宁肯暴死抛尸兮,也不肯如此歹毒。我的生涯一片无悔,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渔甫,和那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誓言,那是我逝去的汨罗。滚滚江水一东逝,默默容颜长太息。汨罗江头的屈*,转身回眸,留下千年遗憾;纵身一跃,洗尽万古铅华。只盼我这一跃,能带走世间不幸的绾光;只盼我这一死,能唤醒沉醉千年的绿芒。

  传说你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你的真身。为保护你圣洁的躯身,百姓们纷纷投下食物以供鱼群饱食,灌下雄黄酒以麻醉巨蟒兽。从今以往,五月初五,凭江酹酒,益复相思。

  离骚读书笔记 4

  有日神助“我”,风神帮“我”,雷神保护“我”,各方神圣都成了“我”的左右手,那么再加上“我”执着的追求,有什么理想不能实现?什么目标无法到达呢?

  屈原,就是用这样幻想境界,表现了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他对理想的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自然的钟情,对美人的思慕……都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但却显得太过虚拟化,一切都不似是真的,完全的幻想世界。

  这幻想,让我质疑。这位伟大诗人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他那浪漫的笔触之下诠释的真的仅是他那浪漫情怀?

  如果他真的是如此执着,如此坦荡,那为什么又有“投河自尽”的结束篇?他,绝望了吧——想必,除了在这虚拟的幻想世界中徜徉,沐浴在他自建的浪漫世界中自我陶醉,他再无地方释放他自己了。

  可怜的人儿啊——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无人理解,无人分享自己对生活的希望,更是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就这样憋着了,沉默着。沉默是金?在屈原身上,我看到了否认,他呐喊过的,只是被压抑了;他呐喊过的,不过被淹没了!最终,他彷徨,他郁闷,就这样,他带着绝望离开人世。

  可怜的人儿,我是多么的同情这位伟大的诗人。他诗中的“美人”,我读懂了,似乎就是那君主,那破灭了他的梦的伟大的君主!他多么想得到想要的,多么想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可一切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在心中指责,指责君主的无礼,指责他的庸碌。

  可这些都有什么用呢?可怜的人儿最终选择了沉睡,与河共眠,在那静静思考的河中继续自己的梦境……

  离骚读书笔记 5

  冬去春来,今天是个阳光和煦的日子。我坐在公园树下的板凳上,享受着温暖的阳光,品读起古文佳作。

  一个下午下来,最震撼我心的作品非《离骚》莫属。《离骚》写于战国时期,作者是楚国诗人屈原。对于屈原这位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想必大家已是耳熟能详了,而他的代表作《离骚》更是震古烁今,广为人知。

  关于《离骚》命题之意有多种说法,但最为人所接受的说法是:“离”为别离,“骚”为忧愤。屈原在再次被逐,报国无门之际,写下了这篇回顾生*奋斗历程的自传性诗作。该诗有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巫文化”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离骚》有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似乎是屈原一生的写照。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想在官场上青云直上的人无不对君主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而遇上君王改朝换代更是要见缝使舵。但屈原却为了自己理想和正义而终身求索。他不受金钱、美女的诱惑,更没有为苟且偷生而违背自己的誓言!全篇诗歌无不映射出屈原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

  我从《离骚》这篇诗歌中学会了如何坚守自己的理想,以及如何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我想它不仅影响我这一个,更会影响千千万万华夏子孙!

  离骚读书笔记 6

  如果你问我,什么让生活更美好?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读书”。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如果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你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阅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仿佛一天的劳累都烟消云散,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它不仅可以带给我们悠闲自在的感受,还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昨晚,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躺在床上阅读,我看的是一本数学书,书上有一个篇章都是写变魔术的,我现学现用,想把这些魔术变给爸爸妈妈看。我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要变一个魔术给你们看,你们想一个十以内的数,把他乘9,得到的'数十位和个位相加,一定是9!”爸爸妈妈凝眉沉思,似乎发现不了这个魔术的奥秘。“噢!我明白了!”爸爸茅塞顿开,立刻说出了这个魔术的原理,“其实这就是9的倍数特点,9的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都是9的倍数,如果是十以内的数乘9,这样算正好都等于9。”我又把其他魔术变给他们看,卧室里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它还能建立起我们的友谊。三年级时,我们七八个同学一起开展阅读沙龙活动,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有一次,我们在一间咖啡屋里“漂流”图书。那时娜娅看的是我的书,她看得入了迷,忘记了旁边那瓶奶茶是刚上的,还热气腾腾的。端起来就喝了一大口,奶茶刚碰到她的舌头,就像喷泉一样喷射出来。我先是一愣,然后立刻去关心娜娅。帮她把身上的奶茶擦干后,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转向了那本书。啊!那本书已经有好几页被奶茶喷湿了,那可是我最心爱的《十二生肖童话》!娜娅知道这是我最喜欢的书,连声向我道歉,还买了另一本我喜欢的书送给我。因为这件事,我和娜娅成了好朋友。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吧!

  离骚读书笔记 7

  《离骚》,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有人曾说过:“初读好书,似遇新友,重读此书,似会旧友.”的确如此,第一眼见到《离骚》二字,就觉得这是一本意味深刻的书籍.果然,大约一看后,无法真正明白作者想要通过书来表达的情感.反复斟酌后才略知一二.

  “宁溘死一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句是我最难忘的一句.没有华丽的语言,但却在字里行间充分的透露出作者希望报效祖国,为国家效力的热衷这情,“我委屈着自己的心智,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认同把谴责和羞辱一起承担.”

  是啊,也许屈原那热血沸腾的心我们终生无法亲身体验,可我相信,就如他所说的:“我不能和今人志同道合,但却心甘情愿沐浴彭咸的遗辉.”好一幅幽美恬静的水墨画卷,好一种看破世俗,红尘的浩荡之气,好一位用生命来铸成宏伟诗篇的屈原.

  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

  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读书笔记 8

  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给人气魄雄浑的感觉,《离骚》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

  《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高中的时候仅仅体会到了《离骚》的美,而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离骚》的真正之美。

  《离骚》可谓是佶屈聱牙,实在是难背。但是经过了艰难的背的过程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首先我的意志品质得以提高,背的过程不容易,但是坚持下来就真的有一种成功的感觉。

  老师的一句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人生有好多难关。当你面对时能够多一些意志品质,只要越过了心理的那道沟就可以成功了,怕就怕在我们没有闯就已经停滞不前了,当时没有过去的难关,以后将无法在跨过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了。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但是我们更应该学*的就是他那种忠君报国的高尚情怀和那种高洁的人生品质。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离骚读书笔记 9

  记得第一次读《离骚》是在高二,那时面对着这长长诗篇中的小小一截,听老师说要求背诵,全班都闻之色变。因为那诗句既不具音律美,通篇下来都是“兮”啊“兮”的,又不具画面美(其实是我们还没读懂),索性老师也不深入讲了,直接就让我们记名句“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要插说一下,有读者可能会认为是“路漫漫”。其实“曼”乃《离骚》中本字,“漫”是通假字。

  现在认真地读过一次,才恍然,原来《离骚》是这么美的。诚然,它仍旧是难以背诵的。但如果了解了诗人胸中满腔无人理解的悲愤与无奈,理解了他对故国故土万死不变的深情眷恋,还有那“美政”理想被埋葬和绝望也摧折不了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孤傲与自信,那么它的背与不背,已没那么重要。与此同时,全诗蕴含着的浪漫意象和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浑茫气象,读来也让人深觉悲怆。

  其中有很多我钟爱的意象。比如,香草。诗里面提香草的别名很多,比如——江离、白辟芷、木兰、杜衡、薛荔、艾、蕙……每每读到这些,我都会想到——柔软、清雅、干净、纯粹、圣洁……这些美好得让人忘了世俗的名词。我喜爱“香草美人”这个意象,不知为什么,念到这个词时,我会不自觉的想到一位女子——赵雅芝。岁月仿佛偏爱她一般,没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沧桑好像也跟她沾不上边。多少年过去,她依然美得从容,美得令人心醉,如雨后清莲,如遗失独立,静静地,她走来,风姿优美。

  另外一些喜欢的,是带着神话主义色彩的。

  比如:羲和,诗指太阳下山之处,乃一神山;咸池,太阳沐浴的水池;若木,神话中的树名;天津,银河;西海,传说中极远的海;望舒,神话中月神的驾车人;飞廉,风神。宓妃,相传为伏羲之女,溺死于洛水,遂成为洛水女神……很多很多,所有这些奇特瑰丽的想象,总让我不由自主地心潮汹涌,神思渺远。真想不到,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诗人屈原,已向亘古遥远的上苍发出了赞美并且还能在理想与现实中穿梭自如了。而今天的我们,也许想象力不会太差,会设想UFO,会预想到月球生活,能发射火箭,也还能奔向太空。但再多的奇思妙想,再突破性的“飞天”,也再不比屈原!因为,在所有的这些还未实现以前,我们的诗人屈原,已遥想千千万万遍了。

  回到诗中的主题,我认为,它是多元的。首先关于《离骚》的题义就有多家之言,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班固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

  王逸说:“离,别也;骚,愁也”(《楚辞章句》)……虽然各有争鸣,但大体上的理解都是差不多的,我个人比较赞同的是王逸的说法,即“离”为别离,“骚”,为忧愤,这里的忧愤就是诗人的愁,诗人的'苦。诗作于诗人壮盛之年即惨遭迫害,报国无门,痛苦无诉之际,因而才会这般怨愤,这般激烈,这般悲怆而感人。另外诗中还多次提到了祈求,寻找神话中的女妃,即洛水女神宓妃,帝喾之妃简狄,夏侯少康之妃二姚。“求女说”又可谓全诗的奇中之奇,正因如此,对于它的喻义历来也是众说纷纭,大体说尽。在这里我就不再引述,只是三次“求女”皆以失败告终,就如屈原心心念念想让祖国“举贤能,施美政”一样梦想破灭。唯有理解了“求女说”,才能深切体会到屈子的一片深心。

  最后摘抄一段我很喜欢,同时又很好地表明了屈原心志的一段话——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离骚读书笔记 10

  每每读屈原《离骚》,我都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屈原对美政的描绘,对明君的追求,以及那种求而不得的绝望,令我感同身受地明了屈原旷世的孤独,生生的执念。楚江边那遗世独立,悲怆怨愤的幽魂,勾起了我几多的感慨!

  自傲不是错,自傲本无罪。可当你有高贵的出身,有惊世的才华,同时又有白莲般的品质的话。自傲就成了别人喉中刺,眼中钉,肉中瘤了。屈原屈原出身贵族,娴于辞令又明于治乱。本就令人眼红,可偏偏屈原还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这样高贵出身自喜,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的才华自傲,以“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品质自得。又怎能避免陷入“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的境地呢?于是屈原失去了楚怀王的宠信,同时失去了屈原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令楚国成为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的理想的机会。屈原的国泰民安,豪情壮志,雄才伟略,爱国热情终于再无用武之地了,他的治国宏图立马变为泡影,一切抱负沉入海底。屈原从天上重重的摔入深渊,他心中充满了愤懑与绵长的愁苦。屈原不舍,不甘,不屈。他执著地扑向他的理想,从此让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执著带给他的是更深的迫害,更透骨的孤独,更彻底的绝望。屈原的遗世独立注定只能是一个人的翩跹。他的才华,抱负,美德再无人在乎,君王不但视而不见,甚至厌烦不耐,朝廷中找不到一个志趣相投之人,就连自己最贴心的女伴也劝自己明哲保身“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屈原明白此时应该“及行迷之未远”,“退将修复吾初服”,但作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有责任的君子,他无法做到独善其身。那么自傲睨视的人,为了理想他上奔下寻,他次次进言,屡表忠心,可他却连楚怀王的面都见不了。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失望后,屈原也开始抱怨君王的不智,“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但无论屈原表忠心还是表怨愤,再无法得到君王的侧目了。他踯躅前行,悲怆的背影,揉碎了多少士子文人、乡野孺妇的心啊。

  屈原反省自己的遭遇而“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开始想要收敛自己的一切才华,抛弃那个耀眼的理想,“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忍辱而活,他转而化解自己“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哪里没有芳草,何必执著于一处呢?但他明白失去了那个理想,那个刻入灵魂深处的执念,便连自己也丢失了,他可以丢失生命,却不能丢失理想。于是他纵身一跳,跳入了滚滚楚江,用自己的生命祭祀自己的理想。

  许多人说屈原的死是一种懦弱,其实屈原的死并无关勇敢懦弱与否的问题,而是在于生命的空无与充实的问题,这种对理想执拗地追求、壮烈的宣告、彻底的守望,正如西楚霸王项羽的乌江自刎是对自己判断失误最气吞山河的担当一样,他举动本身就是一种惊天撼地的勇气,足于睨视天地万物。

  对屈原而言,不管我们理解与否,都不重要了,他在楚江边生生守候着自己的理想,反舔着自己的孤寂灵魂。屈原连同他的理想,因为他的执著,他的守候将与日月同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