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公开课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请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引导: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出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新课讲授

  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离凸透镜越*所成的像越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讲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出示实验器材:蜡烛、白色纸板、光具座等,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使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可测量物距和像距。

  小组讨论:根据现有实验器材如何判断成像的特点呢?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请学生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十分钟的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教师总结: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在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物距在焦距整倍数前后的成像情况。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实验步骤为: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记录物距和像距,同时观察像的大小及正倒的变化规律;

  (2)不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调节光屏的位置,多测几组,记录数据;

  (3)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位置,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记录数据。

  教师提问:为使像能够更好被观察到,烛焰、凸透镜、光屏应该如何放置?

  学生:应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请大家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书上表格内。

  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验数据,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规律,并让小组代表将小组内所得的成像规律进行板书。

  (三)巩固提高

  焦距与像的虚实、正倒、大小有什么关系?

  (一倍焦距是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总结。

  2.作业: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学会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归纳。

  [教学用具]

  蜡烛、凸透镜、火柴、刻度尺、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光具座、光具盒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结课的学*,我们知道,凸透镜除了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以外,它也能成像。哪,到底是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倒立的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板书标题)

  二、新课学*

  1、根据前面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倒立的像?为了表述得比较清楚,我们先熟悉下面这样几个概念:放大、缩小、正立、倒立、实像、虚像。

  2、教师在学生做出成像条件的猜想后,组织学生利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进行探究。

  3、组织学生探讨使用这些器材在桌面上做实验不是很规范,也不是很精确,所以,人们设计出一个专门来完成这种探究的器具叫光具座。启发式光具座和光具盒中器具的科学性。

  4、指导学生利用光具座完成探究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这些探究问题可以板书在黑板上,也可以印成学案发给学生)。

  ⑴光屏上能不能找到像?什么条件下(什么距离时)光屏上便找不到像?

  ⑵当光屏上的没有像时,从逆着光线的传播方向去观察,能不能看到像?

  ⑶光屏离凸透镜怎样的距离时,光屏上便能出现像,此时,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⑷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放大的像?

  ⑸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缩小的像?把数据记入表格:

  像的特点(或像的性质)物距像距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像时

  成倒立、放大的像时

  成正立、放大的像时

  5、组织学生把猜想与实验结论结合起来进行归纳,并板书结论。

  6、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这个内容可以在上一章学,上一章学*后,此处只要归纳一下,然后用表格指明即可)

  实像虚像

  共同点:都能用眼看到

  不同点:a能成在光屏上

  b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a不能成在光屏上

  b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举例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7、展示课件内容,组织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8、组织学生讨论:

  ⑴凸透镜成虚像与成实像的分界点。

  ⑵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与成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⑶讨论把凸透镜挡住一半,像有怎样的变化?

  9、组织学生完成简单的形成性练*。

  10、在交流与合作中,学*投影仪、放大镜的使用:

  ⑴选择某组同学与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完成投影仪的调节工作,共同评价字的放大与亮度的价值取向。

  ⑵*放投影仪,翻开反光镜,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像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观察一只苍蝇模型在凸透镜上和玻璃板上时投影的效果。

  ⑶让学生用蜡烛、凸透镜体验放电影时物体与像的运动情况、体验用手把一半透镜遮挡后的成像情况。

  ⑷再让学生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凸透镜才能算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三、本课小结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3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这次再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生活中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版来说,这次教材明确提出了实验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u>2f、f。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提出问题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2.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3.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4.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

  1.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

  2.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3.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4.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5.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

  6.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

  7.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

  1.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2.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3.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4.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

  当u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小结:

  1.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学生猜想有多种多样,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猜想,但需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及精神。

  3.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4.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5.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6.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作业: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Flash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请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引导: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出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新课讲授

  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离凸透镜越*所成的像越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讲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出示实验器材:蜡烛、白色纸板、光具座等,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使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可测量物距和像距。

  小组讨论:根据现有实验器材如何判断成像的特点呢?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请学生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十分钟的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教师总结: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在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物距在焦距整倍数前后的成像情况。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实验步骤为:

  (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记录物距和像距,同时观察像的大小及正倒的变化规律;

  (2)不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调节光屏的位置,多测几组,记录数据;

  (3)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位置,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记录数据。

  教师提问:为使像能够更好被观察到,烛焰、凸透镜、光屏应该如何放置?

  学生:应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请大家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书上表格内。

  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验数据,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规律,并让小组代表将小组内所得的成像规律进行板书。

  (三)巩固提高

  焦距与像的虚实、正倒、大小有什么关系?

  (一倍焦距是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总结。

  2.作业: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2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这次再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生活中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版来说,这次教材明确提出了实验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u>2f、f。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提出问题

  1.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2.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3.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4.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

  1.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

  2.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3.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4.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5.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

  6.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

  7.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

  1.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2.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3.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4.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

  当u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小结:

  1.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学生猜想有多种多样,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猜想,但需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及精神。

  3.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4.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5.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6.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作业: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Flash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物距、像距的概念,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3.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提问学生: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凸透镜。)

  教师引导:都是凸透镜,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像不同?凸透镜成像有怎样的规律?引出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环节二:新课教学

  多媒体展示: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特征,提出问题: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情况有何不同?(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较*,成放大的实像。)

  教师讲解: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与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认为可能与物距有关,有的认为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展示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白色硬纸板、光具座),介绍光具座的作用: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和高度,并且可测量物距和像距。

  提出问题: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格?

  提示学生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和透镜的焦距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的变化时,重点关注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时的成像情况。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由组长反馈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出示实验记录表和具体实验步骤:

  ①每组选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记录其焦距,再组装实验器材,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②将烛焰向凸透镜由远及*移动,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完整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的变化规律,多测几组,并记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对组装和操作有问题的同学进行指点和帮助。

  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让小组代表将小组内所得的成像规律进行板书。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问: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分别是什么位置?(一倍焦距是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用顺口溜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时)物*像远像变大,物远像*像变小。

  作业:思考用照相机照相时,发现底片上的像有点小,想要使像更大一些应该如何操作?

  四、板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匆匆》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

《匆匆》公开课教案1

  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 ,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匆匆》公开课教案2

  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匆匆》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抓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方法。

  4、学*从所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难点:

  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哪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作家朱自清的《匆匆》,课件简介作者及作品。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他创造了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思路。

  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它到哪里去了呢?)作者通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

  2、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1作者先提出问题;○2回顾自己已走过的八千多个日子,无限感慨。○3然后重点写日子是怎样稍纵即逝的,具体回答了开头的提问。○4引发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5最后一句照应开头。)

  三、检查由字到词到句的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抽检学生字词学*情况

  2、理解几个不常见的词语:确乎、涔涔、潸潸、凝然、徘徊、赤裸裸、遮挽、伶伶利利……

  3、易错字词强化听写练*。

  四、学*第一段:这一段写什么?怎么写的?

  作者提出问题有没回答呢?(2、3、4答)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件展示课时目标):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了解了什么?(文章的作者及作品及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目的(意图)及思路)

  这节课我们深入学*课文,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谁来说说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板书:时间、要珍惜)你们希望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呢?(通过朗读,体会欣赏文章语言,特别是抓住作者具体写时间匆匆的语句去体会理解。还可以学*他的写法联系自己实际理解。)对,学*从所阅读的内容想开去,从而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坚实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二、朗读理解、欣赏,深入体会。(对学*效果的评价我们主要通过评价朗读和对语句表达方法的理解这两方面进行。)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作者表达创作意图的语句。然后理解句意,体会表达方法,质疑,做好批注。

  自学后小组汇报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2、请同学们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汇报自己所画的语句,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表达时间匆匆,要珍惜这个创作意图的?

  1.“燕子去了……”运用排比,对比,设问表达。朗读注意轻重音用描述性语气,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念。

  2.“在默默里算着……”运用数字换算(约二十二、三岁)比喻。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读出作者无限感慨的语气。

  3.“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在叹息里闪过”

  这段话写什么?(具体回答了时间到哪去了的问题)l

  理解“太阳它有脚啊,轻轻悄悄的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l

  用几个两个字的词,概括说说时间在哪里?(在洗手、吃饭、默默、睡觉、叹息的时候)(排比)朗读排比句。l《匆匆》教学设计最新推荐

  来源:小语吧作者:佚名分享到: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两个拟人化的动词,起到了什么作用?(让无形变有形,在我们眼前“时间”仿佛一个顽皮的孩子。)谁来朗读,读出时间的匆匆顽皮?l

  小结:这里用拟人、排比等表达方法,具体的描绘了不经意间时间流逝于*常日子里的情景。

  ○4“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匆匆》教学设计最新推荐

  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问一问自己,能做些什么?问一问自己想问的人能做些什么?

  写话练*: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呢?我何曾有着些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阳春,被盛夏取代;如黄叶,被秋风带走了。

  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呢?

  1、导入:明确目标,复*字词。

  2、听读,欣赏语言和艺术美。

  3、配乐朗读练*,思考欣赏感悟(一部分一部分的朗读欣赏)。

  4、仿写练*

  1、作者对过去的日子作了形象的比喻,“如轻烟”说明无影无踪;“如薄雾”说明很快消失。

  2、“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是什么意思?

  3、而“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4、指导朗读。

  5、是呀,时间这么的宝贵,我们真不应该让它白白地浪费啊!所以作者再次提醒我们。齐读最后一小节。

  二、师生一起总结课文。

  1、时间是怎样匆匆溜走的?

  2、人的一生应该怎样的度过?

  3、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三、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完成《辅导练*》

  板书设计:

  2.匆匆

  一去不复返

  来去匆匆、珍惜时间

  留下痕迹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过程和方法

  (1)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学*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2)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3)乐于参加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二、教学重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从实验中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器材准备:

  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各有什么特点?

  生:(学生思考、回答)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用放大镜先看书本上的文字,然后再用放大镜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你发现了什么吗?请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

  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如: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缩小的,*处的物体是放大的、正立的等。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

  师: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思考一下,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课的探究课题: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2、猜想假设

  师: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说明:一定要给学生留一定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并且让学生充分讨论。对学生提出的猜想,是有价值的,合理的,一定要给予肯定,特别是具有创新的猜想和假设。而对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也不要草率否定,在充分肯定积极性的同时提出正确合理的成分,使他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学生的勇气。)猜想:

  照像时人和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像是缩小的;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像是放大的。看来,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可能跟物体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窗外的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比较远,像是倒立的;用凸透镜直接看书上的字时,凸透镜离书面较*,像是正立的。可能凸透镜成像的正倒与物体到凸透镜前的位置有关。

  照相机、投影仪工作时,物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而放大镜中,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像的正倒可能跟物体和像是否在同侧有关。

  3、设计实验

  师:上面我们已经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初步的猜想和假设,下面我们就要来亲自动手检验一下。用什么办法去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师:那么在动手实验之前,请各小组先讨论一下,拿出你们的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教师指导下进行全班交流,并参照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比较各组的方案中的成功之处和考虑不够周到的地方,请学生修正自己组的方案,可以边设计,边实验校正,边修改。)教师介绍:物距(u)、像距(v)、实验器材。

  师:从"物距"这个名词的字面含义上看,物距应该指的是什么?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师:准确地说是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那像距呢?生: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师:同学们的桌子上都有一只凸透镜,它的焦距我们在学*《透镜》一节中已经测出是10厘米,给大家一只蜡烛做物体,研究火焰所成的像。一面光屏用来承接火焰的像。大家可以将凸透镜、蜡烛、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从光具座的刻度尺上可以读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和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了这些器材,你应该怎样做呢?

  生: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交流。例如:固定凸透镜、光屏,移动蜡烛,在光屏上找到像后记录实验现象;固定光屏、蜡烛、移动凸透镜,使光屏上成像。…(说明:若实验方案较多不能统一,可先让学生动手试一下,来证实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若方案较统一,教师可进行归纳总结。在边讨论边动手尝试中不仅可以学*如何拟定实验方案,还可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师:同学之间交流并探讨出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点燃蜡烛;

  (3)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

  (4)将蜡烛向凸透镜移*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5)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实验时注意分工合作,边实验边记录数据,并填入表格。同学们可以直接填写在课本上给出的实验表格上,也可用自己设计的表格。(各小组讨论,并将各组方案汇总至教师处,并投影在大屏幕上)

  4、进行实验

  1、学生根据要求,自己组装仪器并进行实验。把蜡烛放在离透镜不同的位置上,移动光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

  2、各人得出数据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数据,比较物距和焦距关系,得出成放大、倒立像的条件和缩小、倒立像的条件。(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3、将各组数据及结论全班交流,分析各组数据中是否出现错误,并探讨一下出现错误的可能情况,并改正。(评估各组结论是否正确)

  4、分析论证师:下面我们把探究的结果汇报一下。学生回答。教师介绍实像和虚像:

  师:在实验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把蜡烛放在什么位置,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得到像?此时,若取下光屏,在光屏处直接用眼睛观察,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像和前两次成的像有什么区别?师:在刚才的实验中,同学们看到了正立的放大像,却无法用光屏承接,是因为在成像的位置并没有光线在那里会聚,只是我们感到光线是从那里射出来的,是虚像;倒立的像则不同,在像的位置真的有光线在那里会聚,可以用光屏承接,像这样由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像叫实像。

  师:知道了实像和虚像之后,我也提出两个问题。请你进一步猜测并根据上面探究所得资料进行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凸透镜成实像?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

  生:讨论并回答,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时成实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虚像。师:我们从实验中获得了许多数据,并得出结论。请同学们根据成像的情况对结论进行归纳分类。(教师提示:

  1、利用数学上的数轴知识,把物距分为几个特殊的段,看像的特点是什么;

  2、先把像的特点进行分类,再看物距的位置。)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你能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吗?(通过前面各子课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结论:

  1、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当u

  6、评估

  师:通过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如果学生难以回答,教师可以具体的问下面的问题)能否简单谈谈当初所做的猜想和假设与探究结果之间有何差异?

  生:猜想时认为成像情况与物体到凸透镜距离的远*有关,探究结果对距离描述得更加准确。师:这节课经历了哪几个探究过程?

  生:(讨论回答)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归纳分析。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生:讨论回答。

  7、当堂练*:

  ①什么仪器利用"当u>2f时,2f>v>f,成倒立、缩小的像。"

  ②什么仪器利用"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像。"

  ③什么仪器利用"当u

  8、布置作业:老年人看不清温度计的读数,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给他帮助,说出你的办法和理由。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3、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二)难点

  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五、教学过程

  首先回顾一下前面学的内容课前回顾:

  1、凸透镜:焦点、焦距,二倍焦点、二倍焦距,物距,像距

  2、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幻灯机成像的特点;放大镜成像的特点;导入新课:

  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里面都应用到凸透镜,但是所成像的特点却不相同,那凸透镜成像有什么样的规律呢,我们来学*第五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规律。板书:第五章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讲解:课前已经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分组探究实验来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首先提出问题(可能有以下的回答)

  1、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实像虚像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实像虚像与什么有关?

  2、凸透镜成像有怎样的规律?根据我们提出的问题,猜想一下

  第二步骤:猜想与假设(可能有以下的回答)物距越大,像越大。或者物距越大,像越小。(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实像虚像与物距有关。)根据猜想,设计一下我们的实验第三步:设计实验摆在桌子上的这些器材,就是我们实验所需要的,谁能说一下,都用到哪些器材?

  1、器材: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

  2、摆放: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3、实验思路:通过上节课对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像的性质了解,我们通过实验看一下,物距、像距是多少的时候能成这样的像,并把物距与像距与焦距进行比较,得出规律。物体首先在2F之外,然后在2F和F之间,最后在F以内。

  4、设计实验表格

  根据我们设计实验的思路来进行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实验完成后,我找三组同学,分别从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来演示说明凸透镜成的规律。

  第四步:进行实验并收集实验数据

  提示:器材摆放后要让烛燃、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水*高度。同时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师到各个组指导。第五步:分析论证

  1、分别找三个组的同学,通过本组的实验,说明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成像的特点,以及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2、大于2倍焦距以外成的是缩小的像,

  1、2倍焦距之间的是成放大的像,那么2倍焦点处成什么样的像呢?

  3、同理通过实验1倍焦点处成什么样的像呢?知识扩展

  1、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成实像的时候,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成虚像的时候,物体和像在透镜的同侧还是两侧?

  3、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向2倍焦点,继续向1倍焦点靠*时,像距怎么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4、物体在1倍焦点处向透镜靠*时,像距怎么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

  5、物体移动速度与像移动速度的大小关系?第六部:总结

  教师在电脑上用课件演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堂练*,继续课堂小测。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3

  摘要

  本文在研究光的折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归纳和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锻炼学生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与技巧,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激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与别人交流合作、反思评估的意识。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二物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学情分析

  1、凸透镜成像规律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初二学生的认知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凸透镜在学生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如放大镜、照相机和幻灯机的镜头等。学生最熟悉的莫过于放大镜了,而他们又往往认为,放大镜只起“放大”作用。对于“成像”,学生是不明白的,或者说是模糊的。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实验总结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在实验中进一步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含义。

  3、通过经理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培养对科学的求知欲,有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

  (三)教学策略新学*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内容、不同的学*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维果茨基的最*发展区理论,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进行支架式教学。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了解实像,倒立的概念

  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让学生观察小孔到物体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知识准备。

  2、通过观察*面镜成像规律,比较实像和虚像的概念

  通过对*面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认识比较实像和虚像的方法和特点。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而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实像既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能够呈现在光屏上。

  3、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让学生拿起桌面上的凸透镜,背对着窗户。观察纸上的一些文字,在发现文字放大的同时,会惊奇地发现纸上出现窗外景物倒立、缩小的像!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介绍器材,模拟操作

  1)教师介绍实验用的`器材:光具座、光屏、凸透镜、蜡烛等。简单地说一下注意点。

  2)展示几张烛焰在光屏位置的图片,判断合适与不合适。

  3)教师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强调烛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要“等高、共轴”。

  凸透镜成像规律成的倒像,不但是上下颠倒同时左右也颠倒,蜡烛的火焰左右对称不易观察,所以在此将实验装置中的烛火换成F型的LED灯具,以方便观察。另外,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在傍轴条件下的,所以强调“物”、“像”、“屏”要等高、共轴。通过上述学生上来演示模拟使用器材,对可能出现情况的判断,是为了让学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其他学生可以更直观、形象地看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

  5、分析数据,归纳规律

  教师应充分创设和抓住机会,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归纳出科学规律的过程;同时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与人交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能自我反思、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放弃或修正不正确的观点,逐步具有信息交流能力。

  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入分析数据的技术工具。让同学们把自己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设计的反思与启示

  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倾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物理实验应该以简单性为原则,在本实验中为了观察凸透镜成倒像的实质,采用了不对称的图形的LED灯组,并且可以建议学生另外设计实验来观察这一现象。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 (菁华3篇)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1

  【三维目标】

  1、知道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时能够正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能够利用光具座进行实验。

  2、能设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经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过程。

  3、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参与实验探究的快乐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惯。

  【教材分析】

  学生对凸透镜的认识,在上一节课的学*中已经有所了解,但对物体通过凸透镜怎样才能在光屏上成像,及会成什么样的像,还不够了解。所以,本节教材主要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这个探究实验是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实验。目的是:一让学生认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2、难点:

  1)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中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方法。

  【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用具】

  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小玩具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提出问题教师:请同学们用小玩具按照课本P61图3-47所示的方法做一个实验,移动放大镜或白纸板的位置,会在白纸上看到怎样的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了解情况。让学生说出看到的像的特征。教师:对你所观察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如:凸透镜所成的像跟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交流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我们知道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那么,要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就要进行实验。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设计出实验方案。(在此,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向学生介绍光具座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指出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由于不同组桌面上的凸透镜的焦距不同,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得知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测量,也可查说明书)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步骤。让其中一组把实验步骤向大家介绍一下,如果可行,给予肯定;如果不可行,应予以纠正。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让同学们进行实验。比一比,哪个小组实验做得最快、最好,要注意分工合作。

  5)分析与论证分析实验数据,用自己的话把凸透镜成像规律表达出来。

  6)交流与合作请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实验研究的结果,看看得出的规律是否一致。板书:凸透镜成像规律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放大镜的有关知识:

  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2)使用放大镜时要想让物体的像变大些,应怎么办?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或做过实验后,回答上述问题。思考:若两个凸透镜大小相同时,透镜的厚度对放大倍数有影响吗?可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观察图3-50: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及用其观察到的像。

  二、归纳小结

  通过本节学*,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对本节的学*进行归纳,特别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三、巩固练*

  1、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

  2、写出实验探究报告。

  3、完成本节的“基础训练”。

  四、反思

  本节教学安排及设计还是比较充分的,按照科学探究的思路,从问题的提出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进行到结论的得出,学生做得既全面又准确,效果较好。

  五、板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提出问题:请结合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思考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所成的像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离放大镜比较*,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教师引导: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出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二)新课讲授

  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离凸透镜越*所成的像越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教师讲解: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称为像距。出示实验器材:蜡烛、白色纸板、光具座等,介绍光具座的作用:使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可测量物距和像距。

  小组讨论:根据现有实验器材如何判断成像的特点呢?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请学生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为时十分钟的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教师总结: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跟透镜的焦距f有关系,所以在研究物距u的变化时,焦距可能是个应该注意的参照距离,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物距在焦距整倍数前后的成像情况。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实验步骤为:(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记录物距和像距,同时观察像的大小及正倒的变化规律;(2)不断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调节光屏的位置,多测几组,记录数据;(3)继续向凸透镜移动蜡烛并调整光屏位置,撤去光屏,从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看去,记录数据。

  教师提问:为使像能够更好被观察到,烛焰、凸透镜、光屏应该如何放置?

  学生:应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请大家以物理兴趣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书上表格内。

  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验数据,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规律,并让小组代表将小组内所得的成像规律进行板书。

  (三)巩固提高

  焦距与像的虚实、正倒、大小有什么关系?

  (一倍焦距是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学生总结。

  2.作业: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凸透镜成像规律。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物理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物距、像距的概念,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提升科学探究的能力。

  3.提升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提问学生:他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有凸透镜。)

  教师引导:都是凸透镜,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像不同?凸透镜成像有怎样的规律?引出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环节二:新课教学

  多媒体展示: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特征,提出问题:照相机和投影仪成像情况有何不同?(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较远,成缩小的实像;物体离投影仪镜头较*,成放大的实像。)

  教师讲解: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与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正倒、大小、虚实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学生大胆猜想,有的认为可能与物距有关,有的认为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展示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白色硬纸板、光具座),介绍光具座的作用:可以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和高度,并且可测量物距和像距。

  提出问题:根据这些实验器材,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记录表格?

  提示学生由于凸透镜对光的偏折程度和透镜的焦距有关系,所以研究物距的变化时,重点关注物距等于、大于或小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时的成像情况。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由组长反馈讨论结果,教师总结,并在多媒体上出示实验记录表和具体实验步骤:

  ①每组选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记录其焦距,再组装实验器材,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②将烛焰向凸透镜由远及*移动,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完整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虚实的变化规律,多测几组,并记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组装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对组装和操作有问题的同学进行指点和帮助。

  分析与论证: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实验规律,让小组代表将小组内所得的成像规律进行板书。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问: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分别是什么位置?(一倍焦距是实像与虚像、正立与倒立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用顺口溜记忆: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成实像时)物*像远像变大,物远像*像变小。

  作业:思考用照相机照相时,发现底片上的像有点小,想要使像更大一些应该如何操作?

  四、板书设计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观潮》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

《观潮》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作者有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怎样积累材料;

  3、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积累四个字组成的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潮来时”部分,学*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2、边读边想象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3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设计意图: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检查预*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附:板书

  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出本节课学*的重点。

  二、通过预*,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感受大潮的特点。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五、作业:

  A抄写课文词语表词语两遍。

  B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抄写课文第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3观 潮

  天下奇观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越来越大 拉长 变粗

  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

  白色战马

  附录:

  钱塘大潮钱塘江,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最好的地方是海宁市的盐官镇。古称浙江、渐江、罗刹江和之江,是祖国东南名川,浙江省最大河流。钱塘江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87*方公里,流经杭州市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江干流在杭州市境内,建德梅城以上泛称新安江,自梅城以下,分别称为桐江、富春江、钱塘江。钱塘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游线。钱塘江发源于安徽南部黄山地区的青芝埭尖,流经14个县市,注入杭州湾。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极佳,统称富春江。闻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称钱塘江,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写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点,故称之江。现丰钱塘江或之江称全江。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湾口南北*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河床纵剖面有庞大的沙坎隆起,从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仓前附*达到顶点,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闻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钱塘江干支流开发历史悠久,沿河*许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迹。在这辽阔的钱江流域,特产富饶,人杰地灵,风土民情,丰富有趣,被称为“黄金旅游带”。

《观潮》公开课教案2

  课时目标: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形象,体会大自然壮阔的美及无穷的威力。

  2、培养学生边朗读边思考的*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根据课文表达的情境,用恰当的语音、声调表达出来,学*表情朗读课文。

  一、新课导入。

  作者用笔生动地描写了他第一次观看钱塘江大潮的情景,把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景观写得有声有色。(板书:声、色)观潮人的情绪随着大潮声和色的变化越发高涨,读了使人如临其境。

  二、讲读第一段:潮来之前

  1、课文一开头就把作者观潮后的感受写得清清楚楚,齐读第1自然段,找出写作者感受的词,字(出示卡片:天下奇观)

  2、大潮的奇充分体现在下面的文章中,让我们细细体会。

  3、第二自然段除了告诉观潮的时间和地点外,还交待了作者占据了观潮极好的位置。轻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站在海塘大堤上,观察了哪几处地方?哪个地方最能吸引你?(板书:宽阔*静)

  4、哪个词写出了宽阔的钱塘江*静的?(出示卡片:横卧)

  5、此时的江面因为在雨后,所以有一层薄雾笼罩着、朦朦胧胧,使江面更美丽了,远处的小山一会儿好像看得清,一会儿又隐隐约约看不清,文中哪个词是讲这个意思的?(朗读若隐若现)

  6、此时,观潮的人应怎样?(朗读:人山人海)他们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看出?

  7、齐读第二自然段,小结。

  三、讲读第二段(潮来之时)

  1、各自轻读,看看潮是如何来的,声、色如何变化的?分层。

  2、讲解第一层。

  (板书:风*浪静)

  声音呢?(板书:闷雷滚动)这雷声有什么特点?圈出表示特点的字,听到闷雷一样的轰鸣从远处接连不断地传来,顿时人们怎样?(板书:人声鼎沸)什么叫人声鼎沸?为什么会人声鼎沸?

  3、讲解第二层。

  ①过了一会儿,声、色有什么变化?(板书: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②声音为什么会越来越大?

  一条白线在什么地方?水天相接指哪里?(指图)就是我们*时所说的什么地方?(地*线)。

  ③观潮的人们呢?(板书:沸腾)想象动作。

  4、讲解第三层。(出示小黑板)

  ①说说声、色的变化。(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山崩地裂)

  ②拉长到什么程度:?(理解横贯)

  城墙有什么特点?有多高?有我们教学楼的两倍那么高呢!景象多么壮观。(指名读)

  比较战马与马,理解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钱塘潮开阔、势猛,要不然,怎么说它壮观呢?

  此刻,那声音更是不可想象。什么叫山崩地裂?文中哪句话是写这个词的?哪个词可以与山崩地裂相提并论?(教师给词)

  大潮发出的声音如此惊心动魄,真是太雄伟了。(指名读)

  5、教师小结,齐读第四自然段。

  6、此刻,观潮的人呢?为什么不写?

  作者已是(给词:目不暇接),看潮都来不及,但观众的表情也一定会有变化。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睁大,用哪个词形容?(板书:目瞪口呆)看的人很紧张,大气都不敢出,用哪个词形容?(屏息凝视)还可以用许多词来说,容你去想象。

  7、齐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读出大潮的声、色,更要注意它们的变化。

  四、讲读第三段(潮去之后)。

  1、可惜,潮头霎时就奔腾西去了。可是江面上余波未息,找找看,哪些词写余波未息?(理解并朗读风号浪吼漫天卷地)

  2、江面何时才*息?停息后江面是否如潮来前一样?

  3、宽阔的大江在短暂的时间里,江水竟然暴涨了两丈来高,你想象一下,这时观潮的人会是怎样的了?只是作者没写而已。

  五、总结全文。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没读书前你知道钱塘江大潮吗?听到过别的地方或国家有吗?所以说绮丽的钱塘江,壮美的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

  3、齐声朗读全文,想象情景,再次和作者一起饱览天下罕见的钱塘江大潮吧!

《观潮》公开课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 情。

  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潮来时”这部分的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观潮》课件。

  教学过程:

  一、“潮来前”

  1、生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

  ⑴师引生答:

  当教师说出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之后引导学生说出:“所有吸引了许多人到这里来观潮”。

  ⑵教师再三诱导提问,让学生理解“观”在不同的词语中,表达的意思不同:

  “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在教师的再三提问中让学生讲出“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进而讲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

  2、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⑴ 读中找: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问题,找出写潮来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⑵ 读中听:

  在一名学生朗读出“*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句子之后,让基他学生在听读中说出潮来前江面上很*静。

  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说出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板书:潮来前:风*浪静,人山人海

  二、“潮来时”,学*课文第2、3自然段

  1、看课件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教师提出:“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课件你们想不想看呢?”在师生的问答中,教师让学生带着“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看课件。

  训练学生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先让全体按板书内容练*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说,然后请一个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向前移动变粗拉长,再*些,形成了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犹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一条白线远看潮细、长的样子”;“白色城墙”说明浪高(六米),

  潮头直立向前移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浪刚过另一排浪紧跟,可见水势既大,速度之快,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这不是一般的浪,罕见的浪,这不是一般的潮,是罕见的潮。 小结:

  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感情朗读“潮来时”这部分。

  三、自析“潮过后”,学*课文第3自然段

  知其余威,进一步理解潮势:

  教师让学生带着“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的问题自学、自析。学生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分析中理解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学生从“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江潮速度之快。

  学生从“江水涨了两丈来高”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大潮这奇。

  学生从“依旧”一词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潮前这静”──“潮来之动”──“潮过之静”的变化。

  学生从*时是江水流向大海,现在是海水往江里倒灌,这一罕见的奇景中,分析出观潮人对钱塘大潮壮丽、奇观的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 板书: 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2、请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作者赞美钱塘大潮天下奇观、热爱祖国山河的笔下之情,为学生的心中之情。

  板书设计:

  21观潮

  (钱塘江大潮)

  潮来前:风*浪静,人山人海

  天下奇观 潮来时:齐头并进,山崩地裂(远-*) 潮来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凸透镜说课稿 (菁华3篇)

凸透镜说课稿1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重点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二、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猜想:

  继续观察:

  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位置。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进行实验: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分析与论证: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

  当u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三、归纳小结

  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连续完整地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凸透镜说课稿2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教材分析

  (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透镜的有关知识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生活生产中,特别是在照像机、投影仪、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的生产和使用中更是必备的重要知识,具有综合基础教育价值。本节课《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它既是第一节透镜和第二节生活中透镜知识的延伸,又是这两节知识的升华,同时它又是第四节眼睛和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理论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在物理知识的学*上,能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观察探究、分析归纳、交流反思等物理学*过程,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在应用物理知识,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上,能很好的启迪学生的探索灵感和创新意识,因此对今后进一步研究透镜以及其它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从以下三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问题的过程,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惯,以及善于用物理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③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使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物理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对本节课教材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发现和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而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进而归纳结论以及对成像规律的知识应用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

  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认识物理世界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八年级学生正处于物理的启蒙阶段,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思维局限在感性认识上而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所以我以参与式探究教学法为主,以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火柴为器材,附用微机辅助演示。使学*的主要内容不是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由学生自己去发现,然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学*的欲望,调动其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体验物理意义。

  三、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①用凸透镜*距离的看书上的字;

  ②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

  (用凸透镜*距离看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同样是凸透镜,所成的.像却有如此大的差别,从而引起认知冲突。学生一定有许多疑问,请学生把疑问写下来并进行交流。这时学生会提出很多有趣的问题:

  (①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②为什么会有时成放大的像,有时成缩小的像?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

  引出今天研究的课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这样从实际问题抽象出物理问题,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物理应用意识。同时也从学*的必要性上使学生的思维兴奋点集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为顺利实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2、猜想假设

  请同学们猜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这样猜想的根据是什么?

  (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教师点出为了验证猜想,必须通过做实验,从而顺利进入教学下一个环节。

  (二)设计实验,观察探究

  1、制定实验计划

  在制定实验计划之前,先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暗示大家实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配合老师。老师想用这架照相机拍下他的相貌,大家看看老师这样做行不行

  ①(把镜头倒过来,对准自己)能拍到像吗?

  启示学生:蜡烛、透镜、光屏摆放的顺序

  ②(把相机高高举过头顶)能不能拍到他的脸?应该怎么办?

  启示学生:蜡烛、透镜、光屏摆放时就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

  ③(把镜头非常的靠*该同学的脸部)能拍到像吗?

  启示学生:凸透镜离物体太*不能在光屏上成像

  小小的游戏,增强了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在趣味中学*物理知识,使学生感到不枯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然后拍下一张清晰照片。考虑到学生从未接触过光具座,教师先展示器材介绍构造(投影),再示范调节透镜和光屏的高度,此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怎样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怎样观察虚像?(3)如何测物距和像距?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物、镜不动,光屏前后移动时,光屏上所成像会变模糊,通过观察学生感悟到物、镜一定时,清晰像的位置是一定的,为学生实验做好铺垫。

  对于如何观察虚像,可以示范当物由远及*靠*凸透镜时,光屏无论怎样移动都不成像,这时把眼放在光屏这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所成虚像。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养成积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去除实验中可能影响学生探究的干扰因素,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探究实验。

  根据所给实验器材和相关实验操作要领,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是对学生思维的调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环节之一。

  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经过展示和讨论后,确定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数据记录在学案上的表格中。教师巡视,辅导实验。

  (三)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后,各组汇报实验数据,教师将实验数据统一输入Excel表格进行多组数据的处理(投影),现以几组学生实验数据为例,通过对表格中物距排序的处理,使学生很明显的发现放大、缩小的分界点及虚实像的分界点,此时教师再说出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让学生归纳出物在什么范围内,凸透镜成什么像,学生自然会把10厘米、20厘米作为分界点,进而由学生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突破了又一个难点。这样的设计将发现规律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快乐,使他们成为学*的主人,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针对物体在一倍焦距处、物体在两倍焦距处成什么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此环节的设计使得学生探究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更加完整。

  (四)开放训练,巩固新知:趣味训练1,变式训练2

  (五)归纳总结、合作交流

  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内容。在学生互相交流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教师从两个方面进一步点拨,一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性,规律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发现规律的过程以及在发现应用过程中蕴含的物理思想。二是倡导学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六)布置适当的作业。

  四、板书设计

凸透镜说课稿3

  下面我针对《凸透镜》这一课,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凸透镜》是在前面认识光的基础上,承接*面镜反射光的原理的知识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光通过凸透镜发生了偏折,准确理解透镜成像规律。能否掌握凸透镜的成像作用,是学生能否理解生活中照相机、望远镜等运用凸透镜原理的关键,本节课也为《保护眼睛》的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科学课程提出的“回归生活,探究生活”及“趣味性原则”这一要求,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用简单的实验器材进行操作验证并做好实验记录;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体验到实验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的事物,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具有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光凸透镜发生的偏折变化,进一步了解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知道凸透镜的作用,了解成像规律。教学难点是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

  本着学生为主体,体现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原则。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小组探究合作学*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法是:自主探究学*法。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从“我要玩”变成“我要研究”,引导学生玩中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和探究的兴趣。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以“玩”为主线,从玩“水”开始,引起学生兴趣,再通过“玩放大镜”到“玩凸透镜”,再到“玩蜡烛成像”几个环节,让学生的兴趣逐步提高,研究逐步提升,从而顺其自然地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整个教学过程安排了五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在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通过“滴水看字”、“通过瓶子看画报”两个小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进而引导学生把思路宽展到放大镜放大现象,进而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凸透镜。

  (二)进行新课。为了能够让学生由易到难,掌握重点,攻破难点,达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效果,我安排了三个实验过程。

  1、玩放大镜,了**大镜的结构特点,引出凸透镜的概念。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看、摸、小组交流的合作学*方法,让学生自己“玩”出放大镜的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老师点出凸透镜的概念。此环节学生通过体验知识,将知识活化。

  2、自由玩凸透镜,玩出凸透镜的放大和聚光作用。

  这个环节,还是让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玩”,玩出花样,不局限方法和场地,再通过小组的交流,得出放大镜的放大和聚光作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养成观察、思考、团结协作的学**惯和品质。

  3、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这个过程由老师指导方法,学生根据实验器材,小组合作,探究成像的规律。做完实验后,学生一般不太注重总结分析,设计这一环节,主要目的要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总结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结论是在不断的实验、总结、论证的基础上得到的。

  (三)联系生活。让学生通过对凸透镜的研究,联系生活中用到凸透镜的地方,进一步启发学生对科学在身边的认识。

  (四)课堂反馈总结

  通过课堂练*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归纳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能力。

  (五)布置作业

  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课后练*巩固知识。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由于有课件的播放,因此,只写出课题,写清凸透镜的三个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公开课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范文五份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1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这次再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生活中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版来说,这次教材明确提出了实验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u>2f、f

  ●〇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〇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3分钟)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第2课时)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

  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

  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见附表)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

  当u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猜想有多种多样,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猜想,但需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及精神。

  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

  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归纳小结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Flash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〇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所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中,学会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过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归纳 。

  [教学用具]

  蜡烛、凸透镜、火柴、刻度尺、多媒体课件(可以利用光具座、光具盒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结课的学*,我们知道,凸透镜除了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以外,它也能成像。哪,到底是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倒立的像?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板书标题)

  二、新课学*

  1、根据前面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正立的像?什么条件下凸透镜会成倒立的像?为了表述得比较清楚,我们先熟悉下面这样几个概念:放大、缩小、正立、倒立、实像、虚像。

  2、教师在学生做出成像条件的猜想后,组织学生利用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进行探究。

  3、组织学生探讨使用这些器材在桌面上做实验不是很规范,也不是很精确,所以,人们设计出一个专门来完成这种探究的器具叫光具座。启发式光具座和光具盒中器具的科学性。

  4、指导学生利用光具座完成探究实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这些探究问题可以板书在黑板上,也可以印成学案发给学生)。

  ⑴光屏上能不能找到像?什么条件下(什么距离时)光屏上便找不到像?

  ⑵当光屏上的没有像时,从逆着光线的传播方向去观察,能不能看到像?

  ⑶光屏离凸透镜怎样的距离时,光屏上便能出现像,此时,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⑷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放大的像?

  ⑸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缩小的像?把数据记入表格:

  像的特点(或像的性质) 物距 像距 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像时

  成倒立、放大的像时

  成正立、放大的像时

  5、组织学生把猜想与实验结论结合起来进行归纳,并板书结论。

  6、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这个内容可以在上一章学,上一章学*后,此处只要归纳一下,然后用表格指明即可)

  实像 虚像

  共同点 都能用眼看到

  不同点

  (1)能成在光屏上

  (2)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3)不能成在光屏上

  (4)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举例 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 *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7、展示课件内容,组织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8、组织学生讨论:

  (1)凸透镜成虚像与成实像的分界点。

  (2)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与成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3)讨论把凸透镜挡住一半,像有怎样的变化?

  9、组织学生完成简单的形成性练*。

  10、在交流与合作中,学*投影仪、放大镜的使用:

  (1)选择某组同学与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完成投影仪的调节工作,共同评价字的放大与亮度的价值取向。

  (2)*放投影仪,翻开反光镜,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像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观察一只苍蝇模型在凸透镜上和玻璃板上时投影的效果。

  (3)让学生用蜡烛、凸透镜体验放电影时物体与像的运动情况、体验用手把一半透镜遮挡后的成像情况。

  (4)再让学生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凸透镜才能算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三、本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3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为了降低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难度,这次再版的人教版新教材把另一个难点实像和虚像放到了“生活中的透镜”中,相对于第1版来说,这次教材明确提出了实验时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分别为:u>2f、f

  ●〇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学生在物理学*过程中第一次进行全过程探究,本节课需要两个课时(每课时40分钟),第1课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猜想能力与设计实验的能力,学生猜想时一般不懂怎样去猜想,有时猜想与提出的问题毫无关联,所以我们关键应该引导学生怎样去猜想,在教学中创设合理猜想情景,并且引导学生知道猜想要有猜想的理由,不能胡乱猜想。设计实验是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设计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研究什么和怎样去研究,实验时应该观察什么、测量什么、记录什么?第二课时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表述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归纳总结,这样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〇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〇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3分钟)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创设问题情景,从生活走向物理,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新课导学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

  分析和论证

  (第2课时)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6,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

  当u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由生活现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猜想有多种多样,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猜想,但需给予肯定与鼓励。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猜想情景,引导学生猜想,并明确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同时,教师板书学生猜想,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科学的能力及精神。

  培养交流合作精神、制订计划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评估能力、勇于发表见解的意识。教师指导、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示范实验过程,是为了使所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及方法,强化对物距、像距概念的理解,从而突破难点。起到教师的引导作用。

  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创造意识。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启发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出规律。数据较多,要加强引导。自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了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分析归纳的能力。

  归纳小结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小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科学探究方法,让知识和方法系统化。利用Flash动画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体现的新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〇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4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它是学生在学*第1节“透镜”,对生活中常用的透镜及对其成像情况获得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用探究的方法研究本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成像规律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教材以探究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距关系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结论”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产生兴趣、发现问题、激发矛盾、进一步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这样加深学生对凸透镜规律,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透镜的成像原理。教材这样处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②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与方法。

  ③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学*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②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①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难点

  ①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新课导学(第1课时) (3分钟)

  根据上节课生活中的透镜提出利用什么光学元件成像和成像有什么差异的问题,再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引入新课。

  (回忆生活中的透镜成像情况并回答问题,并产生凸透镜有什么规律的想法,从而激发探究的兴趣。)

  提出问题

  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有凸透镜,但有大小、倒正和虚实的差异,通过引导学生由凸透镜成像的差异提出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情景,从而提出问题。)

  猜想

  继续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的.同相点及不同点,引导学生针对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分析并做出其与物距或者像距大小关系有关的猜想与假设,同时板书。

  (学生讨论、观察投影仪、照相机和放大镜成像情况,做出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要检验猜想是否正确需要实验,提出实验是探究物理知识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给出器材,让学生根据猜想设

  计实验方法,并说出器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明确实验观察什么、测量什么和记录的数据以及实验的主要步骤及过程。

  演示: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法补充说明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摆放位置。

  根据猜想,实验时先改变物距,由大到小进行几次实验。

  并提醒学生怎样观察像;怎样记录物距、像距;注意分工合作。

  教师巡视,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指导,及时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鼓励最先完成实验的学生填写黑板的数据.

  (学生阅读、讨论、作答,举手发言。其他同学评估、改进实验方法。明确实验目的。

  回顾凸透镜焦距测量的方法,并让两位学生测出本节课凸透镜的焦距.)

  进行实验

  教师事先画好表格,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思考得到什么结论,是否证实了猜想和假设,并进一步思考、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让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二人小组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猜想是否正确。 实验、记录、思考、作答。)

  分析和论证

  (第2课时)

  (讨论思考得出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倒正与物距或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有关,进一步综合、分析归纳出:

  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验像;

  当f<2f是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

  成实像时,物距变小时,像距变大,像也变大。 )

  归纳小结

  请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同时用Flash动画展示凸透镜成像规律.

  (从知识、方法、有什么体会方面小结,并观看动画进一步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体验,学生活动进行热热闹闹,但我们一定要注意,要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的探究,通过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论证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升华,深化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从而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原理。<2f是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透镜的种类。

  (2)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了解透镜在投影仪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充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复*:筷子斜插入透明玻璃杯的水中时,为何从侧面看筷子变弯折?

  生: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

  2.故事引入:同学们听说过用冰取火的故事吗?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并非讹传,这一创举发生在一千多年前。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消冰命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这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的发明创造。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以及所蕴藏的科学道理呢?通过今天的学*,我们将逐步揭开这其间的神秘面纱。

  二、新课教学:认识透镜

  其实将透明的冰削成圆形后就变成了一种光学器材,我们把这种光学器材称之为透镜。

  1.透镜:由玻璃、树脂或水晶等透明材料制成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光学装置。

  (展示实物)

  2.透镜的类型:请同学们观察上图,看看这些透镜有没有什么特点?

  生:有,有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也有的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②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那么,“用冰取火”的故事中的透镜应该是哪一种呢?为什么这种透镜可以点着火呢?

  生:应该属于凸透镜。

  看来,我们还得先来了解一下各种透镜对光会起到怎样的作用?

  3.(观察实验)透镜对光的作用:

  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以小型*行光源射出一*行光束。然后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或凹透镜,从烟雾中观察透镜对*行光的作用。

  观察教师演示实验,通过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讨论得出结论:光束通过透镜时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教师总结: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4.几个关于透镜的基本概念:

  ①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C1、C2的直线。

  ②光心:主光轴上的特殊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薄透镜的几何中心可以认为是光心。用“O”表示。

  (演示现象,从现象入手介绍焦点、焦距的概念。)

  ③焦点:*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光束经凸透镜折射后的能量会聚点,用“F”表示。这一点光斑最小、最亮。

  ④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O点的距离叫焦距,用表示。

  师:我们又如何能找出凸透镜的焦点并测量出凸透镜的焦距呢?

  生讨论分析得出:我们可以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通过透镜的太阳光能聚集在一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我们如果能测出承接面与透镜*面的距离,那么我们就测出了该透镜的焦距。

  5.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聚焦法

  6.透镜对光的作用中的几条特殊光路。

  师:凸透镜除了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以外,它能否也像*面镜一样成像呢?如果能成像,那么凸透镜成像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也能成像。

  7.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是凸透镜成像的原因。

  三、课堂反馈

  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四、课内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知识要点

  【实践活动】

  让学生们在课后去观察一下,在生活的周围有没有透镜?能不能区分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通过实践活动,再次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

  【课后作业】

  学生活动手册的部分练*,或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安排练*。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应让学生自己尽量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发现问题、认识透镜、找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点,在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找出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不同作用。本节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的自主观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其进行观察,使其在观察中学*、思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