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1-28 00:00:00 教案,小学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1

  [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在小学,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师:请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生答)

  师:对,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到山中去拜访一位隐者朋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也是一篇作者到山中拜访朋友的文章,那就是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出示课件)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下面就请同学们伴着优美的音乐齐声把课文读一遍,看看作者到底拜访了哪些朋友。(生齐读,放音乐。读后纠正字音。)

  师: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按照顺序找)

  他是怎样称呼这些朋友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答,边答边出示幻灯片)

  明确:作者拜访了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石头、落叶、小花、蚂蚁,老柏树等。这些都是自然界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大自然是他的亲密的朋友。

  三、品味赏析

  师: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的贴*,关系是那样的密切,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中,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浏览课文,出示幻灯片)

  附:

  古桥:像慈祥的老爷爷,无言地唱着历史的歌,老桥总是默默地为人们服务着,它宁愿自己永远保持同一种姿态,我喜欢它那种坚韧的意志。

  大树:出现了浪漫、新奇、童话般的世界,这都是想象的功劳。

  山泉:人们可以找到自身的污浊,使自己变得高尚起来。

  白云:她非常纯洁,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就象白衣战士,给病人减轻痛苦,使病人露出笑容。作者把白云的纯洁比喻成白衣天使,使我感到生动亲切,并且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白云用自己的身躯为天空增添活力,使我仿佛感到白云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热情的大嫂,有无私奉献的秉性。

  瀑布:他是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报,无私高洁,值得我们崇敬。

  悬崖:喜欢玄奥的智慧,清澈的禅心,喜欢他心如止水的*静。

  老柏树:慈祥,就象我的爸爸妈妈关爱我,有依靠感。

  雷阵雨:天空中的雷鸣,能给人一种震撼,在人们百无聊赖的时候能使人警醒,使人振奋。

  师:大家想想,这篇文章为什么写的这么美、这么生动啊?

  (生答)

  明确:作者把山中的景物当成自己的朋友,用第二人称来称呼他们,显得亲切生动自然。独具匠心的叙述方式,文章题目好象是说要到山中去拜访一位朋友,而文中第三段写的却是一些自然景物。并用了许多修辞方法,更加形象,富有活力。

  四、探索问题

  师:从大家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山中朋友的美丽,而且得到了许多珍贵的启迪,相信大家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说成是“山中访友”?而不是“林中观景”?下面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山中访友”是拟人化的说法,将古桥、小溪、山泉等看成自己的朋友,想象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写作训练

  师:这篇文章的景美,情美,语言更美。老师想让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能不能出作者要表达的这种感情来。就读第五段吧。分角色朗读,谁来拜访姐姐?谁来拜访溪流妹妹?谁来拜访白云大嫂?谁来拜访瀑布大哥?谁来拜访悬崖爷爷?谁来拜访云雀弟弟?(六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我”深情地把山泉称作姐姐,把溪流称作妹妹,把白云唤作大嫂,把瀑布唤作大哥把悬崖敬称爷爷,把云雀当作弟弟,在“我”的声声呼唤之下,在“我”的热情赞美声中,这些山中朋友也该深情回应了吧,请你为山中的朋友设计一段话,作为对“我”的回答。

  要求:选择其中一到两种景物进行创作,扣住文章展开想象,不超过50个字。

  (生写,写完后读)

  师:每位同学表现得都很不错,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我们只有在大自然这么宁静和谐的气氛里,才会奔涌出这么多的新奇美妙的灵感。

  六、作业

  一、请模仿本文风格,也可按自己的风格描写一位你喜欢的自然朋友,字数不限。

  二、做《基础训练》13课。

  三、朗读《秋天》,预*字词。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试着给三节诗各起一个小标题。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作者李汉荣带着满怀的好心境,走进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与山里的众美景,有如朋友般、亲人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作者会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称呼,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可是他们已经具备了必须的朗读本事,能够引导他们经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资料,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2.能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体会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

  1.感受文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提高品味,欣赏作品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大自然、热爱生活的完美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2、难点: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述,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五、课前准备

  音乐、课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日,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齐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三)读通课文,学*字词

  (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谁能把自我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四)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1)下头,让我们跟着作者,一齐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境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

  (5)体会写法。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我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抄写生字词语: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引入

  (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

  (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二)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述中能够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

  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经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

  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

  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仅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

  (三)学*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

  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

  心境,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境,

  (四)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

  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我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老桥

  树林(鸟儿、露珠、树)

  山中(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落花、落叶、捧石头、看雷雨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3

  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 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 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猜测作者创作内容。

  教师总结: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感悟内容:

  1、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2、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桥老朋友 树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宅院、一个村落墟里,作者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员。哲人们在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作过最高意义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这种哲理性的话也不难理解,人这所至,无不打上人的印记;人的发展理应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从自然景物幻化成亲朋好友来看,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人化;从作者身心彻底放松,对自然景物的亲*与赏识,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与自然同化,即通过回归的方式进入同化的境地

  研读赏析:

  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令你有所感触,请你找出来,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该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田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在自然野地里筑起围墙、栅栏,树起表示文明文化的各种标牌,由导游引来成百上千人践踏、污染,这种地方不再是自然之地;在柏油马路旁边或在水泥地中间种上一片红绿花树,这种保留地也不是自然之地;带着各种欲念进入自然场地,拍张照片表示到此一游,这不是回归;即使带着画家、诗人的眼光,心想作品,却只是像旁观者似的张望一下便回家创作起来,也不是真正的回归。最重要的是端正或净化心态与意向。人们啊,不妨一试,不骑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几段小曲,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面对山水林木飞禽走兽呼唤一回亲朋好友,放下红尘负载轻松自然地进入精神涅 境界,恍兮惚兮惚兮恍兮不知我之为物抑或物之为我,这才是真正的回归,或曰与自然同化。人生有一次这样的回归与同化,足以永铭心间。

  课后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努力帮助学生们树立一种环保意识,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学生很喜欢这篇文章,让学生仿写一篇小文章,他们写得很生动。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1)

——《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6篇)

《山中访友》教案1

  教学目的:

  1、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材料。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悟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激发学生 写作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水*;

  3、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大诗人李白的长眠地太白镇。同学们知道李白为什么会选青山作为长眠地吗?(示大青山图)因为青山风景秀丽,大山深处有美景。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与李汉荣先生一起进山访友吧!(图示标题)我们看看山中究竟有哪些好朋友。(出示图片)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可配乐)

  2、检查字词,疏通课文。由学生自己找出难读难认难懂的字词,或由教师指出重点字词。(出示幻灯)

  栀(zhī)子 憔(qiáo)悴(cuì) 湛(zhàn)蓝 携(xié)来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逝川(流淌的河流)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三)、研读与赏析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来)

  (明确图示)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图示)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3、从称呼上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讨论后归纳(图示):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所以视大自然看为朋友,为我们等外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这样倍感亲切、动人,使作者的孤独之旅成为欢欣之旅。

  4、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图示):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四)、合作实践

  1、从称呼角度看,文章在写作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讨论明确:(图示)运用第二人人称的写法,如同和人对话,显得亲切自然。

  2、读5节,找出起最有特点的句子形式,试仿写

  讨论明确:“你好!---------”典型的第二人称。注意称呼的选择。示例:

  A、你好!云雾姐姐:你让我忘记了许多愁苦,得到了许多欢乐,在走进你的同时,我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让我尝试了飞翔。

  B、你好!落叶,你曾为脱离母体而哭泣,曾为散落空中而忧愁;但当你感受到大地的气息,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你不再哭泣,不再忧愁,而是无私的将生命的最后一刻献给了大地,一如生时的超脱和*静。谢谢你,落叶。

  C、你好!石桥啊,你没有卢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大桥的雄伟,但你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你每天都躬着身躯,让人们踏着你的脊背,你默默无闻,让我们看到你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D、你好!雪妹妹:你那么干净洁白,你是美丽的化身,你从天空富有诗意的落下来,跳着优美的舞蹈,我喜欢你!

  E、你好!柏树,你用臂膀组成了绿荫,为我们遮挡强烈的阳光,用树叶做成了一张张邀请卡,邀请四海的亲朋好友,我带着敬佩祝福你四季常青。

  (指几名同学读出自己的句子,评析。)

  (五)、体验与反思(图示)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问题: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总结:(图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作业布置

  拓展延伸作业:(图示)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13山 中 访 友 李汉荣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爱护自然

  溪流——妹妹

  访友 白云——大嫂 保护环境 (和谐共处)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热爱生活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启示: 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 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

  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 不去搬弄是非

《山中访友》教案2

  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课前准备

  1、古桥的图片。

  2、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磁带或光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①同学们*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③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④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①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②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①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出门”,感受心情

  ①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②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①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②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①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②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①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

  ②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

  ↘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①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①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

  我*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齐读一遍。

  ↘作别朋友,临行寄语

  ①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②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①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山中访友》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访友》这篇文章景物优美、写法独特、感情真挚、语言精彩,对初一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篇能打动他们的文章,在讲课过程中应着重调动起他们对于美好的自然景物、优美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

  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应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田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作者满怀激情投身到大自然中,充当大自然中的一个角色来赞美自然,歌颂美景,同时,也想让同学们领悟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真谛,这也是生命教育指导思想中的一部分:引导学生热爱生命与自然。

  二、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本文讲课中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对景物的描写过于繁多和零散,如果逐一分析,难免会显得零乱,时间上也不允许,而且逐一讲解的后果是课文给学生的感觉会支离破碎。如何使学生既能细致地体味课文,又保持着课文的整体感、一气呵成的美,这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难点。

  在教材处理中尽量注意给学生时间去认真阅读文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教师起到统观全局的作用,在遇到重点、难点时着重强调,其它地方点到即可,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用美好的情感去阅读美丽的语言。

  另外,在由文本中想象的特点拓展延伸到课外所学的古诗时,学生思考起来可能会觉得吃力,这时,教师可用学生最*知识储备中的古诗为例加以引导,作为学生思想飞跃的跳板,进而让思想的火花穿越时空,感知想象的魅力所在!

  三、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用心去感悟我们的周围,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本文写景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感受其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ppt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寒假刚刚过去,我想请问大家在寒假你都做了什么?

  走亲访友是逢年过节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好久不见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或在家中抑或在饭店,聊一聊天,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有位作家李汉荣也曾经有一次去拜访他的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同时也把他的好心情记录了下来,写了这篇文章。

  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呢?就请我们来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学生自由回答:

  帮助父母做家务

  学*

《山中访友》教案4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 吟诵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致 奥秘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六、作业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 陡峭 身躯 津津乐道 蕴含 侠客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山中访友》教案5

  一、教学目标:

  感觉文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欣赏优美语句,学*本文写作技巧。

  1、启发活力,引领美

  导入: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有人说,美丽的大自然有如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细细品来,其芳香沁人心脾!也有人说,它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久久凝望,其神韵美入心田!还有人说,它是一支动人心弦的曲,静静聆听,其旋律情韵悠长!相信同学们也曾与大自然有过亲密接触,那么大自然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好,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预设:一支歌,一位美女,一位美丽的姑娘,温柔的母亲,亲密的朋友)

  同学们说得真好,朱自清赞美春天的自然: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像健壮的青年,充满力量。老舍赞美冬天的风景是张美丽的山水画,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让我们感觉:美丽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艳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诗人徐志摩的眼里,美丽的大自然是夕阳中的新娘,光艳照人;是莱蒙托夫眼中的恋人,带给他人所不知的欢乐;是郭沫若眼中的母亲,幸福地赤裸着双脚和她相亲;是牧童眼中的少女,梦寐着朦胧而又美丽的遐思!那么,大自然在作者李汉荣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下头,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境,随着作者一齐走进《山中访友》。

  2、引读入情,感受美

  (1)首先请同学欣赏课文,并作者走进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融入了一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美丽的大自然像他的什么呢

  (2)听读课文(播放Flash动画配乐朗读)

  (3)交流听读感觉。

  ①好,同学们听完课文感觉怎样?

  (生:很美,心里很开阔,好舒服)

  (师:是啊,真美,语文美、画面美、作者的情感更美,真是怎一个美字了得)

  ②那么文中作者带着我们拜访了哪些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把他的朋友的名字说一说。

  (生: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小花、落叶、雷阵雨、老柏树、蚂蚁)

  (师:噢,原先他访问的都是些自然中的美景,把他们叫做朋友)

  ③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你觉得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朋友有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这些美景就像他的什么?

  (生:喜欢,热爱,赞美)

  (生:像朋友,像亲人一样很亲密,很真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头,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朋友般的真情和亲人般的深情进一步感觉作者的美丽情怀,下头请同学齐读一遍课文。)

  ④齐读课文

  3、品读悟情,欣赏美

  (1)经过感知课文,我们同学都感觉,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美景很喜欢,很热爱,像朋友,像亲人。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与山中美景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呢你能不能把这份情感读出来读给同学们听呢

  (2)学生品读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情感的优美的句子。同时提示诵读指导:注意,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3)同桌互读揣摩,体会能形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师生交流。同学读出句子的情感,同学评出是否读出作者的情感,从中体会到句子中关键词语的重读能够感觉作者情感。

  (要求:学生想读什么景就能够出现什么景的图片及文字,并且要点出句子中关键体现情感的词语。)

  (教师先品读古桥,表达出作者对古桥的崇敬、亲切、关心、仰慕、赞美。融入了一份浓浓的真情。)

  ①树林热爱、陶醉、与树融为一体。

  ②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喜爱、亲切、赞美、感激。

  ③石头、小花、落叶迷恋、爱得如痴如醉

  ④走进山林和离开山林舒畅、愉快、满足、幸福。

  (5)那么在这些对景物的描述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为什么?

  ①亲切的称呼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

  ②贴切的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③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如痴如醉的陶醉感。

  ④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喜欢的句子都有些什么特点吗?体现了作者在写景上有什么技巧所在?

  A.称呼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

  B.修辞拟人、比喻。(形象,生动)、

  C.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章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

  (6)小结写作技巧:大家说得很好,经过学*本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经过亲切的称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等称呼既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形象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贴切的拟人修辞,如:山泉捧着明镜照我,溪流吟着小诗邀我唱和,瀑布从早唱到晚等拟人动词的妙用,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进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变成了树,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表达了对美景爱得如痴如醉。等等,无处不融入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热爱之情。难怪人们都说:独特的语言表达能把景物的诗情画意发挥极至,收到把美尽收笔尖的效果!

  4、想象动情,创造美

  (1)词人辛弃疾曾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那么,在作者亲切的呼唤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声呢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

  (2)写作五分钟,然后交流。

  (3)小结:在写景中要学会运用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的称呼;形象生动地拟人修辞;美妙而神奇的想象,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传神而富有情感。

  5、导行延情,升华美

  总结:经过对课文的学*,我们仿佛随着作者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以许多启迪,我们能够尽情地去亲*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当爱护大自然。

  6、作业布置

  (1)选择文中优美的段落,完成一张精美的幻灯(要求配画、配曲、配朗读)

  (2)选一个好天气与好友结伴,到郊外一齐去触摸大自然。

《山中访友》教案6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进一步学*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能力目标:充分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学*写景状物的技巧,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3、 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亲*自然、感悟自然、热爱自然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以及联想、想象的手法。

  2、 难点:能够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并用心去感悟我们的周围美好景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句话叫“凡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在作家的笔下,有着或喜或悲的情感,如果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投身到大自然中,那时的景物又会有什么特点呢?让诗人李汉荣做我们的向导,我们到《山中访友》吧!

  3、 听读课文:

  (1)圈划字词;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写“我”独自一人在山中访问山水林木飞禽走兽的经历。

  美丽 亲切 神奇 等等

  4、自由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出作者到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并思考作者是如何称呼(对待)这些朋友的?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称呼(对待)这些朋友呢?

  古桥——老朋友——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大哥——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爷爷——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 ——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归鸟——伴我披月回家。

  如果可以用一个短语来概括(形容)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画面,你会什么呢?

  5、在作者拜访的众多“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在文中画出并朗读,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如果有同学讲到第5小节时进行拓展。选择一种景物,或者水果等等仿照第5节的句式:“你好, ”写一段话,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力。

  6、再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美的画面呢?

  童话般的世界

  从表面来看,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山中景物画,而实际上是作者的好心情,作者的童心和对自然的热爱之心赋予了这些景物以情感。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

  山中访友访自然,心中蕴情蕴天地

  7、通过学*,你觉得作者对人生有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思考.回答,只要能抓住其中一个景物的特点,展开来谈,并言之有理即可。

  a.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

  b.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

  c.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

  d.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

  e.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学*和生活。

  7、小结:

  中心:本文写了“我”独自一人回归自然的一次远足,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之旅,表达了作者亲*自然、感悟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以及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写作特点:

  (1) 篇幅短小,首尾呼应,结构紧凑;

  (2) 自由的联想与神奇的想象;

  (3) 第一、第二人称的运用与转换,更有利于抒**感。

  四、作业布置:

  1、 抄写并解释词语。

  2、 假若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不限。

  板书: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古桥 树林 山泉 溪流 白云 瀑布 悬崖 云雀 石头 落叶 小花 雷阵雨 老柏树 归鸟

  童 话 般 的 世 界

  比喻 拟人 联想等手法 好心情 童心 爱心

  (表 面) (内 在)

  山中访友访自然,心中蕴情蕴天地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2)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优选【五】篇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1

  【教学目的】

  1、学*作者独具匠心的叙述方式。

  2、抓住重点词语,理清全文思路。

  3、培养从大自然中发现美与领悟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揣摩分析精彩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2、学*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作者写景状物的方法。

  【课时】

  2课时。

  【课型】

  综合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悬测

  阅读标题,悬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速读

  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主旨: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涛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精读

  潜心于作品之中,品味体会,理解赏析,分析作品都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写的,文章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等等,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研讨加以解决。

  精彩段落: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大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

  1、这段文字运用了、 、 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精彩段落:

  忽然下起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人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慈详的老柏树立即撑起了大伞。满世界都是雨,惟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俯身凝神,才发现许多蚂蚁也在树下避雨,用手捧起几只蚂蚁,好不动情,蚂蚁,我的小弟弟,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也该回家了。于是,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 。

  作用: 。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四、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老师归纳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要做到要言不烦。

  1、排比、拟人、比喻、设问。

  2、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山泉:清澈。溪流:潺潺有声。白云:洁白。瀑布:雄浑而且高亢。悬崖:无言静默。云雀:叫声清纯。

  3、悬崖:无言静立。

  4、柏树下避雨的情景。

  5、拟人、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山间景物的美丽情态,更能表达作者对它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6、这里指老柏树的恩赐惠及作者,如雨泽润物。表达了作者对老柏树及山间万物的感激之情。

  7、因为我和蚂蚁一起在大树下避雨,所以说是患难的兄弟,更能突出题目中的“友”字。

  8、不行,本文结尾用省略号,表明景物、情感均未绝,给人回味的余地;用句号则不够深远。

  五、学生归纳本课的学*要点,按照“研讨与练*”的要求,写出学*心得

  六、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山中的朋友

  古桥

  大树

  出门去山中访问 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 回家

  石头、落叶、小花

  树下避雨 柏树、蚂蚁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2

  设计理念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课文简析

  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情感。

  4、学*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并完成预*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

  题目、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音:检查预*,读准字音。(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玄(xuán)奥 栀(zhī)子 津津(jīn)乐道 清澈(chè) 树冠(guān ) 湛(zhàn)蓝 凝(níng)静 犬吠(fèi) 吟(yín)咏 憔(qiáo)悴 禅(chán)心

  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 交流明确: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⑵ 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精读第三段,教给学*方法:

  ⑴ 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⑵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⑶ 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

  (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⑷ 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⑸ 小结: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2、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⑴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方法。

  ⑵ 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⑶ “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⑴ 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⑵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⑶ 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⑷ 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⑸ 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3、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4、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5、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4、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5、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6、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二、体验情感,反思言行

  1、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2、精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

  三、拓展对话,发展语言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

  ——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辨字组词:

  (激、邀)(俯、府)(暴、瀑)(俏、捎、消、哨)(驱、躯、岖)(津、律、肆)(狭、陕、峡、侠)。

  3、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古桥

  大树

  山中访友 (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 热爱大自然

  山泉

  溪流……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3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作者新奇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

  2、与文本有效对话,感受作者的心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体验表达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情。

  3、陶冶学生热爱自然之美、热爱生活之美的心灵。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教学难点:

  小组学*的各种形式的组织和协调。通过课件情境展示,引导学生想象和表达。

  教学模式

  课件展示小组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问学生:大家喜欢上语文课吗?让学生首先增加自己对语文的喜欢的意念。

  1、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上语文课吗?(生答:喜欢)那么大家喜欢语文老师我吗?

  (喜欢)谢谢大家,林老师非常愿意成为大家的朋友。我们大家都有朋友,比如老师我就以书为友,

  我喜欢以书为伴,与书中的朋友交流。那么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类似的朋友呢?(生说)有人把洋

  娃娃当成朋友,有人把音乐当成朋友,也有人把家中的小动物当成朋友。那么当你一看到这个题

  目时,你认为作者可能会去拜访什么朋友呢?(生猜)作者可能拜访一位隐居山林的朋友,或者

  是一位经常在山林中绘画的丹青妙手。下面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这些朋友,去揭开这个谜底,一起读课题《山中访友》。

  2、欣赏美景、听配乐朗读:

  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边欣赏银幕上的画面,一边在自然轻音乐中聆听课文朗读,并且要试着找出作者所拜访的那些朋友。

  3、自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依次找出文中的朋友。并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老师也找出了文中的朋友,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我们找到的朋友是不是一样的。)

  老师用课件展示自己所找到的朋友,及自己对作者所表达感情的看法:即: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大自然是他的朋友。与学生交流,交换意见。

  4、选读,找出最喜欢的朋友

  课件展示要求:找到一个好朋友。

  以学*小组为单位,找出你最喜欢的朋友,并且以你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表达你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5、开始表演:

  小组代表到讲台上表演。(也最喜欢该朋友的其他小组的成员当评委,做评议。)选四至

  五组,作出评价。每组选择各自的形式来表达对最喜欢拜访的朋友的喜爱之情,展示单幅放大

  图片,予以感性印象。表演精彩引导学生鼓掌激励,形成良好课堂气氛。

  6、品读课文:

  师问:找出文章中你认为最优美的语句或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你的理由。

  (小组讨论并选几组回答)

  7、说一说:

  请你仿照下列句式说一句话“我从-------身上悟到了-------------。”

  例如:“我从古桥身上学到了坚韧。”

  8、教师小结: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是缺少一种发现美的心情。”以一种*常心,保持一个好的心情

  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9、 课件展示作业要求:

  请同学们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假日,不骑车,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不过可以几个同学结伴而行,一起去山中访问一些大自然的朋友,也去享受一下与大自然亲*的乐趣。

  用200—300字的小短文记录下自己亲*自然时的感受。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4

  【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主题:感受自然)的一篇优美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作者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生哲理深邃的思考。

  《山中访友》是一篇自读课文,编者将它放在《春》、《济南的冬天》两篇教读课文之后,意在引导学生在学*并掌握散文文体特征后,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形成散文阅读一般方法。

  所以,我将本节课的课型定为:“阅读方法指导课”。

  【课型设计】

  1、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对课改初期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形式作出了反思,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原上海教委研究室副主任陈仲梁老先生在一次全国性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师不要过多去关注怎么教(教学形式),而要着重关注教什么(教学内容)。“关注教学形式”是课程改革的必经之路,但绝不能把它当作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应当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学*理念和学*方法,进而积淀成学*能力,以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可以说,是否关注教学内容将是决定课程改革能否深入的一个关键,基于上面所提及的三个关键词:学*理念、学*方法和学*能力,我认为:“方法指导”这一课型将是以后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课型。

  2、理论依据: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桑代克(1874~1949)的联结学*理论,人的阅读活动是建立在联想基础的学*活动,它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体会──联想──模仿。

  ⑴ 体会:读者通过阅读来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是联想的基础。

  ⑵ 联想:读者通过回想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情感历程,人生体验,在作品中找到自我,进而被作品“打动”;读者也可以通过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和阅读体验来达成这一目标。这是阅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它的实施程度将直接决定读者能否“内化”作品所表述的思想情感。

  ⑶ 模仿:模仿是人在被打动之后自然而生成一种心理冲动。通过模仿,读者将获得和作者类似的情感体验,有助于读者“内化”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基于上述理论,我把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读──体会;第二板块:思──联想;第三板块:写──模仿。

  3、课型目标:引导学生形成散文阅读的方法。

  【主要教学板块设计】

  一、第一板块:读──体会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并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的字词障碍。

  教师引导:问题1:本文的题目《山中访友》,你觉得好不好?说说自己的理由。

  学情预计:

  学情①:小部分同学可能会认为不好,理由是文章内容是写作者到山中看景,与文章题目不符。

  针对这一“学情”,老师可以先肯定他们已经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再引导他们去思考作者把去山中看景说成“山中访友”的用意是什么。

  学情②:大部分同学会认为好,理由是文章的标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让人觉得亲切、自然,也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针对这一“学情”,老师首先要肯定他们对文章主题的正确把握和从主题角度去分析作者写作意图的正确方法,再引导他们去思考“友”的内涵,“友”除了表达人与人之间相互喜爱感情之外,更表示对自己有所帮助之意,正如古人所说的“益友”。老师在此基础上追问一个问题:作者把中山的美景称为自己的朋友,除了表达作者对山中美景的热爱,还有其他含义吗?到此,学生会恍然大悟:作者把山中美景说成是自己的好朋友,可以看出,作者与山中美景进行交流时,领悟到许多人生哲理。

  说明:通过对“问题1”和由“问题1”生成各问题的讨论,学生不但整体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体会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问题2:作者访问了山中哪些“好友”?作者从这些“好友”中领悟到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学情预计:

  第一问相对较为简单。可以让学生边读课文,边在文中圈画出来。第二问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作方法指导和举例。

  方法:

  1、抓文中关键语句。例如文中第③段访问“古桥”最后一句:“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2、联系生活。由“坚持”、“从不改变”、“坚韧”,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品质。

  3、归纳提升。生活中有许多挫折与不幸,唯有坚韧者,才是生活的强者。

  说明:设计问题2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精读文章的重点片断,挖掘文章深层意义。

  二、第二板块:思──联想

  学生活动:

  1、讲述自己一次与自然美景亲密接触的经历。

  2、回想自己以前阅读过的有关亲切自然、从自然中获得人生灵感的.文章,并与同学分享。

  学情预设:

  大多数同学都会有类似的经历,老师只要作适当的引导就可以,把时间让给学生。

  引导方法: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启发学生。

  说明:通过活动,学生既可以在文章找到自我,更可以在自我生活找到“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哲理,这正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读出自我。

  三、第三板块:写──模仿

  学生活动:

  1、利用课余时间来一次“田野访友”,试着与田野中景物交朋友。

  2、以“田野访友”为题,写一个片断,表达你对自然的热爱和由景物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

  教师:指导写作、组织交流并作恰当的点评。

  学情预设:

  仿写对初一同学来说有一定难度,老师要作适当的写作指导,重点要明确“仿”的对象,老师可以指定,如文章的第③段、第⑤段;还要指导学生怎样通过恰当的想像来写出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认识。

  说明:通过“行动”和“写作”两方面模仿,学生就可以把从文章中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内化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5

  一、导入新课

  1、在小学,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请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

  学生回答:(诗人去山中寻找一位隐者朋友,向童子打听隐者到哪里去,童子告诉诗人,隐者去采药了。童子只知道隐者在山中云雾深处,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后没找到。)

  3、假如你进山拜访朋友而朋友不在,你会空手而归吗?

  4、你喜欢在山里做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给以评价、鼓励)

  5、如果同学们进了山,收获一定很大。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拜访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就请我们来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出示课件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依照作者传达出的情感来读。学生读课文。(读课文时标出把握不准的词语)

  2、出示一些词语,要求学生读准。

  3、作者进山拜访了哪些朋友?

  生: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

  还有云雀、小花、石头。还有雷阵雨、蚂蚁、归鸟。

  4、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德高望重的)古桥(青翠的)树林(洁白的)白云

  (雄浑的)瀑布(明镜般的)的山泉

  (小诗般的)溪流(玄奥的)悬崖

  (清纯的)云雀(慈祥的)老柏

  5、作者在拜访朋友时心情如何?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生:非常高兴。他带着愉快的心情拜访朋友。他热爱大自然。

  三、细读品味:

  那么如何更深入细致的体会作者的心情,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要静心默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动人的画面,并且给画面配上色彩和声音,让画面在脑中动起来;也可以联想生活中或者书中,影视作品中相似的情形。要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诗情画意的画面,好,请进入角色。

  1、生默读。

  2、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在读课文的时候,哪一幅画面你最钟情?或者哪位朋友你最喜欢?(师生、生生交流,课堂互动)

  (学生尽情地畅所欲言,教师不时地进行评论,同样给以鼓励)

  3、刚才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老师和大家有同感,大自然是一位高明的画家,她为人类画出了美丽的图画;大自然又是一位哲人,她带给我们许多珍贵的启迪。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想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作者带着好心情,到山里“观景”,为什么却说成是“访友”。

  (四人小组讨论,师提出要求:一人谈,其余三人注意倾听,如果与小组意见不同,可以保留)

  4、请一位代表发言。

  生:我们小组认为,“访友”把大自然人性化了,作者,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朋友和家人,而“观景”是看景物,不亲切。

  生:我们小组认为,“访友”,使读者引起联想,使文章富有了童话般神奇,更加形象生动。

  生:我们小组认为,作者热爱自然,和自然融为一体,作者是用心和大自然交流。

  老师小结:“访”是精神沐浴和洗涤的过程,“友”把自然人化了。“友”是文眼,文章的切入点,作者情感的生发点,拟人手法的运用都缘与此,文章这样构思,非常新颖,可以尽情的表达出天人合一的情怀。

  四、这篇文章景美,情美,语言美,老师找同学们读一读,你们认为应怎样读?(也可以范读)

  ①带着好心情。心里想着美好的画面。读得轻一些,美一些。

  ②大家的意见很好,那就按同学们的方法去读。

  ③有感情的朗读。(同时要求: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回到文章的整体)

  五、对于这篇文章,大家还有问题要问吗?就是有没有不懂的地方,不合情理的地方?

  ①让学生找:雷雨天,不能到大树下避雨,会遭雷击,不安全。

  (若学生实在找不出,教师可以点播)

  ②师:文学作品是可以虚构的,但也不能违背科学常识,同学们说得对!我们读书不仅要带着欣赏的眼光,还要带着批判的眼光,不迷信权威。既然不合理,我们就改一改吧。

  (学生谈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修改)

  师:在有些时候必须有所舍弃,做出选择。

  (教师: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迷信,不盲从,我们要带着欣赏和质疑两种态度读书)

  六、教师小结:虽然这篇文章有不合情理的地方,但瑕不掩玉,仍然是一篇美文,尤其是作者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我们就把这种美好的情感表达出来吧,请任选一位你喜欢的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风格,也可按自己的风格,为她写几句赠言。

  ①生写。

  ②师:哪位同学读一读?(可评论,看谁写的好)

  ③学生说完后,再欣赏别人写的内容(可让学生读)。

  ④教师小结:听着同学们的真挚的赠言,我非常激动,后生可畏!

  七、体验与反思: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反思

  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

  问题: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八、探索活动(布置作业):

  节假日,同学们也可以像作者一样,不骑车,不带礼物,哼着小曲儿,不过为了安全,可以邀几个同伴,来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回归自然,假日——我们出发吧——走进大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到自然中放飞心灵,你生活中就多了一个朋友。拿起笔,介绍你所看到的一个朋友吧。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3)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实用5篇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1

  [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难点: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师:在小学,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

  生齐读:《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师:请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生答)

  师:对,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到山中去拜访一位隐者朋友。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也是一篇作者到山中拜访朋友的文章,那就是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出示课件)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下面就请同学们伴着优美的音乐齐声把课文读一遍,看看作者到底拜访了哪些朋友。(生齐读,放音乐。读后纠正字音。)

  师: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按照顺序找)

  他是怎样称呼这些朋友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答,边答边出示幻灯片)

  明确:作者拜访了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石头、落叶、小花、蚂蚁,老柏树等。这些都是自然界的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大自然是他的亲密的朋友。

  三、品味赏析

  师: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的贴*,关系是那样的密切,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作者走进山中,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浏览课文,出示幻灯片)

  附:

  古桥:像慈祥的老爷爷,无言地唱着历史的歌,老桥总是默默地为人们服务着,它宁愿自己永远保持同一种姿态,我喜欢它那种坚韧的意志。

  大树:出现了浪漫、新奇、童话般的世界,这都是想象的功劳。

  山泉:人们可以找到自身的污浊,使自己变得高尚起来。

  白云:她非常纯洁,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就象白衣战士,给病人减轻痛苦,使病人露出笑容。作者把白云的纯洁比喻成白衣天使,使我感到生动亲切,并且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白云用自己的身躯为天空增添活力,使我仿佛感到白云有了思想,有了生命,而且是一位热情的大嫂,有无私奉献的秉性。

  瀑布:他是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不知疲倦,不求回报,无私高洁,值得我们崇敬。

  悬崖:喜欢玄奥的智慧,清澈的禅心,喜欢他心如止水的*静。

  老柏树:慈祥,就象我的爸爸妈妈关爱我,有依靠感。

  雷阵雨:天空中的雷鸣,能给人一种震撼,在人们百无聊赖的时候能使人警醒,使人振奋。

  师:大家想想,这篇文章为什么写的这么美、这么生动啊?

  (生答)

  明确:作者把山中的景物当成自己的朋友,用第二人称来称呼他们,显得亲切生动自然。独具匠心的叙述方式,文章题目好象是说要到山中去拜访一位朋友,而文中第三段写的却是一些自然景物。并用了许多修辞方法,更加形象,富有活力。

  四、探索问题

  师:从大家刚才的交流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山中朋友的美丽,而且得到了许多珍贵的启迪,相信大家已经深深的体会到了。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说成是“山中访友”?而不是“林中观景”?下面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四人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明确: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山中访友”是拟人化的说法,将古桥、小溪、山泉等看成自己的朋友,想象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写作训练

  师:这篇文章的景美,情美,语言更美。老师想让同学们读一读,看看大家能不能出作者要表达的这种感情来。就读第五段吧。分角色朗读,谁来拜访姐姐?谁来拜访溪流妹妹?谁来拜访白云大嫂?谁来拜访瀑布大哥?谁来拜访悬崖爷爷?谁来拜访云雀弟弟?(六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我”深情地把山泉称作姐姐,把溪流称作妹妹,把白云唤作大嫂,把瀑布唤作大哥把悬崖敬称爷爷,把云雀当作弟弟,在“我”的声声呼唤之下,在“我”的热情赞美声中,这些山中朋友也该深情回应了吧,请你为山中的朋友设计一段话,作为对“我”的回答。

  要求:选择其中一到两种景物进行创作,扣住文章展开想象,不超过50个字。

  (生写,写完后读)

  师:每位同学表现得都很不错,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富有感染力,我们只有在大自然这么宁静和谐的气氛里,才会奔涌出这么多的新奇美妙的灵感。

  六、作业

  一、请模仿本文风格,也可按自己的风格描写一位你喜欢的自然朋友,字数不限。

  二、做《基础训练》13课。

  三、朗读《秋天》,预*字词。收集有关秋天的诗词,试着给三节诗各起一个小标题。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感觉文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欣赏优美语句,学*本文写作技巧。

  1、启发活力,引领美

  导入: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有人说,美丽的大自然有如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细细品来,其芳香沁人心脾!也有人说,它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久久凝望,其神韵美入心田!还有人说,它是一支动人心弦的曲,静静聆听,其旋律情韵悠长!相信同学们也曾与大自然有过亲密接触,那么大自然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好,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预设:一支歌,一位美女,一位美丽的姑娘,温柔的母亲,亲密的朋友)

  同学们说得真好,朱自清赞美春天的自然: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像健壮的青年,充满力量。老舍赞美冬天的风景是张美丽的山水画,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让我们感觉:美丽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艳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诗人徐志摩的眼里,美丽的大自然是夕阳中的新娘,光艳照人;是莱蒙托夫眼中的恋人,带给他人所不知的欢乐;是郭沫若眼中的母亲,幸福地赤裸着双脚和她相亲;是牧童眼中的少女,梦寐着朦胧而又美丽的遐思!那么,大自然在作者李汉荣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下头,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境,随着作者一齐走进《山中访友》。

  2、引读入情,感受美

  (1)首先请同学欣赏课文,并作者走进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融入了一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美丽的大自然像他的什么呢

  (2)听读课文(播放Flash动画配乐朗读)

  (3)交流听读感觉。

  ①好,同学们听完课文感觉怎样?

  (生:很美,心里很开阔,好舒服)

  (师:是啊,真美,语文美、画面美、作者的情感更美,真是怎一个美字了得)

  ②那么文中作者带着我们拜访了哪些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把他的朋友的名字说一说。

  (生: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小花、落叶、雷阵雨、老柏树、蚂蚁)

  (师:噢,原先他访问的都是些自然中的美景,把他们叫做朋友)

  ③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你觉得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朋友有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这些美景就像他的'什么?

  (生:喜欢,热爱,赞美)

  (生:像朋友,像亲人一样很亲密,很真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头,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朋友般的真情和亲人般的深情进一步感觉作者的美丽情怀,下头请同学齐读一遍课文。)

  ④齐读课文

  3、品读悟情,欣赏美

  (1)经过感知课文,我们同学都感觉,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美景很喜欢,很热爱,像朋友,像亲人。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与山中美景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呢你能不能把这份情感读出来读给同学们听呢

  (2)学生品读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情感的优美的句子。同时提示诵读指导:注意,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3)同桌互读揣摩,体会能形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师生交流。同学读出句子的情感,同学评出是否读出作者的情感,从中体会到句子中关键词语的重读能够感觉作者情感。

  (要求:学生想读什么景就能够出现什么景的图片及文字,并且要点出句子中关键体现情感的词语。)

  (教师先品读古桥,表达出作者对古桥的崇敬、亲切、关心、仰慕、赞美。融入了一份浓浓的真情。)

  ①树林热爱、陶醉、与树融为一体。

  ②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喜爱、亲切、赞美、感激。

  ③石头、小花、落叶迷恋、爱得如痴如醉

  ④走进山林和离开山林舒畅、愉快、满足、幸福。

  (5)那么在这些对景物的描述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为什么?

  ①亲切的称呼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

  ②贴切的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③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如痴如醉的陶醉感。

  ④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喜欢的句子都有些什么特点吗?体现了作者在写景上有什么技巧所在?

  A.称呼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

  B.修辞拟人、比喻。(形象,生动)、

  C.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章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

  (6)小结写作技巧:大家说得很好,经过学*本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经过亲切的称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等称呼既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形象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贴切的拟人修辞,如:山泉捧着明镜照我,溪流吟着小诗邀我唱和,瀑布从早唱到晚等拟人动词的妙用,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进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变成了树,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表达了对美景爱得如痴如醉。等等,无处不融入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热爱之情。难怪人们都说:独特的语言表达能把景物的诗情画意发挥极至,收到把美尽收笔尖的效果!

  4、想象动情,创造美

  (1)词人辛弃疾曾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那么,在作者亲切的呼唤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声呢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

  (2)写作五分钟,然后交流。

  (3)小结:在写景中要学会运用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的称呼;形象生动地拟人修辞;美妙而神奇的想象,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传神而富有情感。

  5、导行延情,升华美

  总结:经过对课文的学*,我们仿佛随着作者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以许多启迪,我们能够尽情地去亲*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当爱护大自然。

  6、作业布置

  (1)选择文中优美的段落,完成一张精美的幻灯(要求配画、配曲、配朗读)

  (2)选一个好天气与好友结伴,到郊外一齐去触摸大自然。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3

  设计理念: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俯身凝望、津津有味、别有深意”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感情。

  4.学*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的深厚感情。

  2.学*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和学生玩古诗接龙的游戏,一起背诵一些写山的诗句。)当我们背诵这些诗句的时候,心情往往会无端地*静下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向往着山,迷恋着山,寄情于山。今天,让我们跟随着现代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他心中的山。

  二、初读,读通顺。(勾画、理解有新鲜感的词句)

  “山中访友”写的是什么呢?请大家静下心来,自由地朗读课文,碰到你觉得新鲜或生僻的词,用笔画下来,借助字典解决,争取读得正确、通顺。

  (出示生字词,正音,识记)

  三、再读,读出景。(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画面,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的美景。(生本对话,读文章想画面,体会景美。)明明是古桥、树木、山泉、溪流……题目怎么是“山中访友”呢?看来,“友”不是“友”。

  四、三读,读出情。(凭借语言体会友情,结合生活,体验友情)

  “友”是不是“友”呢?让我们再来读课文,你从哪些段落能体会到“友情”?

  1.学*文章开头,体会“满怀的好心情”。

  2.正是这满怀的好心情伴随着“我”,桥不仅仅是桥,在“我”眼里,桥变成了老朋友。谁来读第3段。(相机评价、指导,体会“情深”)

  3.“树”一段:你从“这片”体会到什么?(是“我”常来的这片树林,是我的知己。)

  4.走入山中,又见知己,能没有好心情吗?“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发出由衷的感慨: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在读中训练句式,体会反问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请6位同学读,读出与老朋友打招乎时的“热切”。

  5.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避雨的岩石。请大家自由朗读6、7自然段,感受“我”与山中朋友之间浓浓的友情,体会“我”满怀的好心情。

  6.此时,大家再看题目,“友”不是“友”吗?友确是友。引读文章结尾,体会友情。

  7.大自然是美的,多情的诗人以他独特的感受赋予大自然深深的情感,正所谓“景语皆情语”,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山林,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与大自然浓浓的友情。(配乐朗读)

  五、明明是山水树木、花鸟雨露,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都变得含情脉脉、有情有义呢?文章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学*。

  第二课时

  1.在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

  2.背诵喜欢的段落。

  3.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运用想象,摹仿文中的写法写一写。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4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5

  一、导入。

  1、播放轻音乐《月光》,师有感情地导入: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我们人类好心情的家园。我们非常地幸运,生活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小镇里。这里有蓝蓝的天;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还有淳朴的人。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李汉荣,到大山深处去拜访好朋友。大家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

  生: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

  生: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

  生:作者访问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经常在山中实地写生。

  ……

  2、师:可作者到底去山中拜访了怎样的朋友?请同学们放松,深呼吸,让我们满怀好心情,一起走进山林……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解决拦路虎(重难点字词)。

  2、放映重点字词,请一位同学认读,后全班齐读一遍。

  3、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

  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访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以学生说为主)

  三、研读赏析

  1、在作者所有的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说说你的理由。(需要充分展开)

  2、寻找文中最为优美生动的语言,找到后,为大家读一读,且说说它为什么是最佳的。(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四、拓展

  饱览了山中美妙的景色,欣赏了文章美丽的语言,我们胸中也一定有许多的话要说,有许多的感情要抒发,那么,现在,准备好你们的眼睛和耳朵,展开你们丰富的想象能力,每位同学自由选择一幅画面,来尽情的挥洒你的才华,激扬你的文字吧!

  5分钟左右,请同学读一读,大家一起欣赏一下你的作品!

  五、作业

  把写好的东西整理出来,扩展成一篇小作文。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4)

——《山中访友》读书心得 (菁华3篇)

《山中访友》读书心得1

  星期天,带着一缕缕的晨雾,我们坐着车来到了灵隐景区,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我的第一个结识的`朋友就是飞来峰。啊,飞来峰,你犹如一位纵观世界的智者,好几千年来,你确切的用眼睛见证了杭州改天换地的变化。你看着杭州由浅海湾变为*原;由礁石变为泥土;多少游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沧海变桑田,小岛变大山;唯有你,依然如旧。接*了飞来峰,石头排列得整整齐齐,让我们过溪。

  岩石上的树弓着腰,仿佛向我们鞠躬问好。我抚摸着一块石头,慢慢的——仿佛自己也是一块石头,经历了海水的拍打,人类的敲打,看到了杭州的前生今世,看到了历史的演变,看到了岁月留下的踪迹。慢慢的,我认识了许多朋友,我与他们打着招呼:你好,敏捷的山猫,你那矫健的身影,像闪电般飞过眼前,让人目不暇接。你好,悠闲的野鸭,你“呱——呱”的说着,讲得是不是你的童年往事?你好,可爱的小乌龟,你伸长脖子,是要我给你拍张特写吗?嘿,可爱而机灵的小金鱼们聚在一起商谈什么呢?

  依我看,你们议论纷纷的一定是今天游客给你们的美食。趴在洞壁上,仔细嗅,我闻到了远古海风的味道;看着石像,一边想,我看到了古人在修筑雕像的时候,那艰苦困难的场面;将耳朵贴在石墙上,我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涛声。刚出洞,就下起了大雨,天上似乎在过泼水节,路上瞬间就成了小溪。我们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洗礼,一边往前走。恍惚间,似乎穿越了一段千年的时空隧道。

《山中访友》读书心得2

  学完《山中访友》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到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抒情散文,让读者仿佛与作者一起,经历了山中访友这美妙的欢欣之旅,山中访友读后感。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草,一鸟一石都成了有鲜活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和大自然的知己情谊。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的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鸟儿呼唤他的名字,露珠与他交换眼神,他和清凉的山泉一起梳妆,和汩汩的溪流共同唱和……作者在奇妙的大自然里,捡起落花,闻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落叶,看到了生命的奥秘;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听见了缘故火山爆发的声浪和时间隆隆的回声。在雷雨里岩石为作者撑起一把巨桑啊,多美呀!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根本都不热爱大自然,更别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抬头望望天,是污黑的一片天,低头看看地,是脏乱的一块地。人们乱砍树木、踩踏花草、随地吐痰,这些做法只为了自己的一时的方便,那他们可否想到,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啊!

  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用大自然的语言去与花草鸟蝶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

《山中访友》读书心得3

  这个星期事情比较多,所以语文只学了第一课《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是这本书的第一课,所以也是这本书的重中之重。

  这本书是讲的作者在山里访问他的老朋友,而他所指的老朋友就是山里的植物与动物。本文在叙述方式上,独具匠心。一读题目,触发思绪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了。但读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问的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文章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我们也进入到画面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都是活的,可以与我们说话,交谈。

  这篇文章我们通篇都要背下来,还要默写。一开始我们叫苦不迭。但因为我们有一节课在刚装修完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庞老师提议我们到操场去背。我们几个女生选了一个有花有草的地方聚在一起。不知是因为触景生情、身临其境,还是因为那节课我们说说笑笑,很轻松。我们很快就背过了。

  在背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效果。我感受到了那种美,那种自然美,那种不可替代的自然美,也知道了作者为什么会有那种感受。

  我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真的是一篇非常好文章,我希望自己能多读到更多这种文章。然后慢慢的,我也能够有这样好的文笔,写出这样优美的文章。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5)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 (菁华3篇)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词语。

  2. 让学生学会自己感受文中景物。

  3. 让学生勾画出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

  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 认识生字词及多音字。

  2. 理解课文。

  3. 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

  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 从那些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2. 体会个别句子的好处。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选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步入六年级的第一堂语文课,从小学到六年级一路走来老师相信你们一定结识了许许多多的好朋友,那么你们在一个暑假没有见到老同学了,心中一定有许多的感慨吧,那么先给你们几点分钟一起叙叙旧吧!

  同学们,你们都聊了些什么呢?你们是怎样访问老朋友的呢?那么我们今天来学*一篇关于访友的课文吧!(板书:山中访友)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访友方式和我们的访友方式有哪些不一样呢?相互讨论一下看看作者都访问了哪些朋友?

  学生相互讨论中。

  2. 生字词的认识。

  同学们,读了一遍课文,一定有一些生字词难倒你们了吧?你们有没有想办法解决这些难题呢?快动手查查这些生字词吧!你们是最棒的!(激发学生自我动手能力)

  3. 同学们,预*了文章也查了字词典,那么你们知道文中“汩汩”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抽学生回答并给予鼓励)

  4. 同学们文中有哪些作者的老朋友呢?(抽生回答并给予鼓励)

  师:哦,你说的没错,作者访问了古桥、鸟儿、露珠……

  师: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呢?

  生:还有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

  师:你读课文是真仔细,真棒!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作者访问的朋友很多,那么你们觉得作者访问的朋友和我们访问的朋友有哪些不一样呢?

  生:作者访问的朋友不是人,而是山里的植物和动物。

  师:你说的真对!还有那位同学补充一下?

  生:作者把动植物都拟人化了!

  师:恩,你真棒!

  师:作者又是怎样访问这些“老友”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了解一下吧!

  师:同学们,作者是怎样访友的?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吧!下课!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2

  设计理念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课文简析

  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情感。

  4、学*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并完成预*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

  题目、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音:检查预*,读准字音。(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玄(xuán)奥 栀(zhī)子 津津(jīn)乐道 清澈(chè) 树冠(guān ) 湛(zhàn)蓝 凝(níng)静 犬吠(fèi) 吟(yín)咏 憔(qiáo)悴 禅(chán)心

  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 交流明确: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⑵ 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精读第三段,教给学*方法:

  ⑴ 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⑵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⑶ 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

  (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⑷ 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⑸ 小结: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2、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⑴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方法。

  ⑵ 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⑶ “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⑴ 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⑵ 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⑶ 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⑷ 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⑸ 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3、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4、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5、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4、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5、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6、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二、体验情感,反思言行

  1、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2、精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

  三、拓展对话,发展语言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

  ——让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

  四、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辨字组词:

  (激、邀)(俯、府)(暴、瀑)(俏、捎、消、哨)(驱、躯、岖)(津、律、肆)(狭、陕、峡、侠)。

  3、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古桥

  大树

  山中访友 (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 热爱大自然

  山泉

  溪流……

《山中访友》教案设计3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 品位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

  3、 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想:

  本单元为我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展现了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因此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优美的语言,揣摩作者深厚的感情,从而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也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仪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长期待在城市里,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想)那么今天我就领着大家走进大自然,到山中去拜访一些朋友吧。我们一起学*汉荣的《山中访友》。

  (板书:题目、作者)

  二、 明确目标:(彩屏显示)

  齐读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品位精美的语言,揣摩作者的感情。

  3、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

  三、 整体感知:

  1、 正音:检查预*,扫清文字障碍(彩屏显示)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唱和(hè)湛(zhàn)蓝栀(zhī)子

  玄(xuán)奥清澈(chè)禅(chán)心犬吠(fèi)

  憔(qiáo)悴(cuì)树冠(guān)凝(níng)静

  2、 范读:(同时出示问题组)

  由教师或朗读最好的同学配乐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感情。听读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1、“我”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彩屏显示)2、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3、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3、 自由朗读:

  带问题大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揣摩作者感情。为思考、回答问题做准备。

  4、 默读、思考、讨论、回答:

  第二问题有一定难度,可让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讨论归纳:(彩屏显示)

  早晨:(德高望重的)古桥(青翠的)树林

  (洁白的)白云(雄浑的)瀑布

  大

  (明镜般的)的山泉(小诗般的)溪流

  “我”热爱

  自(玄奥的)悬崖(清纯的)云雀

  然(慈祥的)老柏:月夜

  5、 师小结:

  文中作者将大自然当成亲密的朋友,跟他们互诉心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板书:“我”热爱山中“朋友)

  四、 研读与赏析:

  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共同品味精美的语言。以学生的品味为主,教师贵在引导。(主要从词、句的写法,及其表达的感情等角度引导)。以四人小组共同品味精美片段为例,让学生掌握品味语言的方法,再由学生自主寻美、品美,达到学以致用,最后教师归纳本文写作方法。

  (一)、共同品美:(四人小组研读第四自然段)

  1、 出示问题组:(彩屏显示)

  1、 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景?

  2、 你认为哪些语句写的美?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从写法、作用、及表达感情等角度体会)

  3、你能运用想象,描绘一下这富有诗意的画面吗?

  2、齐读:带着问题齐读第四自然段。

  3、小组讨论、回答:

  师引导归纳:(彩屏显示)

  树——打手势(迎风招展)拟亲切

  大鸟——唤名字(鸣叫、嬉戏)人——生动

  自露珠——交换眼神(晶莹剔透)化形象

  和然

  谐脚——根须想童真童趣

  头发——树冠——

  美“我”手——树枝象浪漫色彩

  思想——树汁

  4、想象描绘:

  学生用生动的语言自由描绘,然后教师展示自己描绘的内容:(彩屏显示)

  教师描绘:我走进宁静而神秘的树林,被那优美的景色深深的吸引:那青翠的树枝迎风招展,探出头来,像是在跟我招手;树上美丽而又顽皮的鸟儿们在欢快的鸣叫、嬉戏,像是在叫着我的名字,欢迎我的到来;一缕阳光透过树梢,照在亮晶晶的露珠上,那露珠更显得晶莹剔透,像是在跟我调皮的挤眉弄眼,跟我交换眼神。他们不把我当外人,我能见外吗?我闭上眼,觉得我被他们同化了,不自觉的变成了一株树,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

  5、美读比赛:一男一女两同学进行朗读比赛(第四段),看谁读的最有感情。

  (二)、自主寻美、品美:

  师提问:1、文中还有哪些景写的美?你认为其中哪些语句写的美?为什么?

  2、这些语句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你能否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1、 学生自由发言并朗读:

  2、 师小结:(总结写作特点)

  文章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我们就不一一品味了。其实真篇文章都写得很美。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和拟人化的手法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五、 体验与反思: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反思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

  问题组:

  (彩屏显示)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1、 学生自由发言:

  2、 师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 布置作业:

  1、 假若多年后山中环境发生了变化,你是山中“朋友”中的一员,请你向作者倾诉一下你的心声。或者以作者身份写《再访山中朋友》。

  2、 研究性学*:写一份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调查报告。

  (以你所在的城市或生活小区为调查对象。)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6)

——《山中访友》读书心得 (菁华3篇)

《山中访友》读书心得1

  星期天,带着一缕缕的晨雾,我们坐着车来到了灵隐景区,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我的第一个结识的`朋友就是飞来峰。啊,飞来峰,你犹如一位纵观世界的智者,好几千年来,你确切的用眼睛见证了杭州改天换地的变化。你看着杭州由浅海湾变为*原;由礁石变为泥土;多少游人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沧海变桑田,小岛变大山;唯有你,依然如旧。接*了飞来峰,石头排列得整整齐齐,让我们过溪。

  岩石上的树弓着腰,仿佛向我们鞠躬问好。我抚摸着一块石头,慢慢的——仿佛自己也是一块石头,经历了海水的拍打,人类的敲打,看到了杭州的前生今世,看到了历史的演变,看到了岁月留下的踪迹。慢慢的,我认识了许多朋友,我与他们打着招呼:你好,敏捷的山猫,你那矫健的身影,像闪电般飞过眼前,让人目不暇接。你好,悠闲的野鸭,你“呱——呱”的说着,讲得是不是你的童年往事?你好,可爱的小乌龟,你伸长脖子,是要我给你拍张特写吗?嘿,可爱而机灵的小金鱼们聚在一起商谈什么呢?

  依我看,你们议论纷纷的一定是今天游客给你们的美食。趴在洞壁上,仔细嗅,我闻到了远古海风的味道;看着石像,一边想,我看到了古人在修筑雕像的时候,那艰苦困难的场面;将耳朵贴在石墙上,我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涛声。刚出洞,就下起了大雨,天上似乎在过泼水节,路上瞬间就成了小溪。我们一边享受着大自然的洗礼,一边往前走。恍惚间,似乎穿越了一段千年的时空隧道。

《山中访友》读书心得2

  学完《山中访友》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到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抒情散文,让读者仿佛与作者一起,经历了山中访友这美妙的欢欣之旅,山中访友读后感。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草,一鸟一石都成了有鲜活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和大自然的知己情谊。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的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鸟儿呼唤他的名字,露珠与他交换眼神,他和清凉的山泉一起梳妆,和汩汩的溪流共同唱和……作者在奇妙的大自然里,捡起落花,闻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落叶,看到了生命的奥秘;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听见了缘故火山爆发的声浪和时间隆隆的回声。在雷雨里岩石为作者撑起一把巨桑啊,多美呀!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根本都不热爱大自然,更别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抬头望望天,是污黑的一片天,低头看看地,是脏乱的一块地。人们乱砍树木、踩踏花草、随地吐痰,这些做法只为了自己的一时的方便,那他们可否想到,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啊!

  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用大自然的语言去与花草鸟蝶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

《山中访友》读书心得3

  今天,我读了一篇课文——《山中访友》,它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风姿,让我更加喜爱大自然。

  《山中访友》主要讲作者去拜访山里的“朋友”,他把大自然当作自己的朋友,赞美它们,赞美大自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山中访友》描绘了大自然的风采,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啊!我们不应该破坏大自然的生态*衡,然而,至今有多少见利忘义的人下正在大自然的五彩裙上画黑点呢?大自然是我们的生态之母,我们的种种生活方式都离不开大自然。

  记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去一个密林玩,差一点就迷路了,幸好看见了树木蕴含的奥秘,我们才可以回来,这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吗?我们乱砍伐树木,不但是大自然的悲哀,还是人类愚昧无知的行为的损失!只有树木,才能抵挡洪水,有多少村庄被洪水冲毁了,这不能怪大自然,因为灾难是我们人类造成的!

  破坏大自然种种事件,还不能引起人类的反思吗?所以,我呼吁大家,不要破坏大自然!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7)

——《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6篇)

《山中访友》教案1

  教学目的:

  1、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材料。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悟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激发学生 写作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水*;

  3、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让学生懂得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大诗人李白的长眠地太白镇。同学们知道李白为什么会选青山作为长眠地吗?(示大青山图)因为青山风景秀丽,大山深处有美景。今天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与李汉荣先生一起进山访友吧!(图示标题)我们看看山中究竟有哪些好朋友。(出示图片)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可配乐)

  2、检查字词,疏通课文。由学生自己找出难读难认难懂的字词,或由教师指出重点字词。(出示幻灯)

  栀(zhī)子 憔(qiáo)悴(cuì) 湛(zhàn)蓝 携(xié)来 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声望卓著) 逝川(流淌的河流) 津津乐道(形容饶有兴味地谈论)

  (三)、研读与赏析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依次找出来)

  (明确图示)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图示)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3、从称呼上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讨论后归纳(图示):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所以视大自然看为朋友,为我们等外营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童话世界。这样倍感亲切、动人,使作者的孤独之旅成为欢欣之旅。

  4、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图示):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四)、合作实践

  1、从称呼角度看,文章在写作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讨论明确:(图示)运用第二人人称的写法,如同和人对话,显得亲切自然。

  2、读5节,找出起最有特点的句子形式,试仿写

  讨论明确:“你好!---------”典型的第二人称。注意称呼的选择。示例:

  A、你好!云雾姐姐:你让我忘记了许多愁苦,得到了许多欢乐,在走进你的同时,我有了腾云驾雾的感觉,让我尝试了飞翔。

  B、你好!落叶,你曾为脱离母体而哭泣,曾为散落空中而忧愁;但当你感受到大地的气息,你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你不再哭泣,不再忧愁,而是无私的将生命的最后一刻献给了大地,一如生时的超脱和*静。谢谢你,落叶。

  C、你好!石桥啊,你没有卢沟桥的壮观,也没有长江大桥的雄伟,但你在我心中却十分高大。你每天都躬着身躯,让人们踏着你的脊背,你默默无闻,让我们看到你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D、你好!雪妹妹:你那么干净洁白,你是美丽的化身,你从天空富有诗意的落下来,跳着优美的舞蹈,我喜欢你!

  E、你好!柏树,你用臂膀组成了绿荫,为我们遮挡强烈的阳光,用树叶做成了一张张邀请卡,邀请四海的亲朋好友,我带着敬佩祝福你四季常青。

  (指几名同学读出自己的句子,评析。)

  (五)、体验与反思(图示)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问题: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总结:(图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作业布置

  拓展延伸作业:(图示)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13山 中 访 友 李汉荣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爱护自然

  溪流——妹妹

  访友 白云——大嫂 保护环境 (和谐共处)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热爱生活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启示: 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 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

  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 不去搬弄是非

《山中访友》教案2

  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感的方法。

  4、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课前准备

  1、古桥的图片。

  2、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磁带或光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①同学们*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③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④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①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②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①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出门”,感受心情

  ①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②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①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②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①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②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①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

  ②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

  ↘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①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①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②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

  我*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齐读一遍。

  ↘作别朋友,临行寄语

  ①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②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①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②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山中访友》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山中访友》这篇文章景物优美、写法独特、感情真挚、语言精彩,对初一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篇能打动他们的文章,在讲课过程中应着重调动起他们对于美好的自然景物、优美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

  在物质文明急速发展的今天,能有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应是多么的珍贵,能在心田里保有一片清朗纯净的自然则更是珍贵。作者满怀激情投身到大自然中,充当大自然中的一个角色来赞美自然,歌颂美景,同时,也想让同学们领悟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真谛,这也是生命教育指导思想中的一部分:引导学生热爱生命与自然。

  二、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本文讲课中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对景物的描写过于繁多和零散,如果逐一分析,难免会显得零乱,时间上也不允许,而且逐一讲解的后果是课文给学生的感觉会支离破碎。如何使学生既能细致地体味课文,又保持着课文的整体感、一气呵成的美,这是教材处理中的一个难点。

  在教材处理中尽量注意给学生时间去认真阅读文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教师起到统观全局的作用,在遇到重点、难点时着重强调,其它地方点到即可,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用美好的情感去阅读美丽的语言。

  另外,在由文本中想象的特点拓展延伸到课外所学的古诗时,学生思考起来可能会觉得吃力,这时,教师可用学生最*知识储备中的古诗为例加以引导,作为学生思想飞跃的跳板,进而让思想的火花穿越时空,感知想象的魅力所在!

  三、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用心去感悟我们的周围,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本文写景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感受其中蕴涵的情感。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ppt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寒假刚刚过去,我想请问大家在寒假你都做了什么?

  走亲访友是逢年过节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好久不见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或在家中抑或在饭店,聊一聊天,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有位作家李汉荣也曾经有一次去拜访他的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同时也把他的好心情记录了下来,写了这篇文章。

  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呢?就请我们来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学生自由回答:

  帮助父母做家务

  学*

《山中访友》教案4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感悟语言文字的情感”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 吟诵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致 奥秘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六、作业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 陡峭 身躯 津津乐道 蕴含 侠客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山中访友》教案5

  一、教学目标:

  感觉文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欣赏优美语句,学*本文写作技巧。

  1、启发活力,引领美

  导入:同学们,走进大自然,有人说,美丽的大自然有如一首耐人寻味的诗,细细品来,其芳香沁人心脾!也有人说,它是一幅精美绝伦的画,久久凝望,其神韵美入心田!还有人说,它是一支动人心弦的曲,静静聆听,其旋律情韵悠长!相信同学们也曾与大自然有过亲密接触,那么大自然在你们眼中是怎样的呢好,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预设:一支歌,一位美女,一位美丽的姑娘,温柔的母亲,亲密的朋友)

  同学们说得真好,朱自清赞美春天的自然: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着;像健壮的青年,充满力量。老舍赞美冬天的风景是张美丽的山水画,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让我们感觉:美丽的大自然千姿百媚,怎不撩人情思!波光艳影的湖光山色,怎不令人凝目遐思!在诗人徐志摩的眼里,美丽的大自然是夕阳中的新娘,光艳照人;是莱蒙托夫眼中的恋人,带给他人所不知的欢乐;是郭沫若眼中的母亲,幸福地赤裸着双脚和她相亲;是牧童眼中的少女,梦寐着朦胧而又美丽的遐思!那么,大自然在作者李汉荣的眼里,又是什么呢下头,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境,随着作者一齐走进《山中访友》。

  2、引读入情,感受美

  (1)首先请同学欣赏课文,并作者走进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融入了一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美丽的大自然像他的什么呢

  (2)听读课文(播放Flash动画配乐朗读)

  (3)交流听读感觉。

  ①好,同学们听完课文感觉怎样?

  (生:很美,心里很开阔,好舒服)

  (师:是啊,真美,语文美、画面美、作者的情感更美,真是怎一个美字了得)

  ②那么文中作者带着我们拜访了哪些朋友请同学们找一找,把他的朋友的名字说一说。

  (生: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小花、落叶、雷阵雨、老柏树、蚂蚁)

  (师:噢,原先他访问的都是些自然中的美景,把他们叫做朋友)

  ③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你觉得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朋友有份怎样的情感在作者眼里,这些美景就像他的什么?

  (生:喜欢,热爱,赞美)

  (生:像朋友,像亲人一样很亲密,很真诚。)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头,就让我们带着一份朋友般的真情和亲人般的深情进一步感觉作者的美丽情怀,下头请同学齐读一遍课文。)

  ④齐读课文

  3、品读悟情,欣赏美

  (1)经过感知课文,我们同学都感觉,作者对这些自然中的美景很喜欢,很热爱,像朋友,像亲人。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觉到作者与山中美景之间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呢你能不能把这份情感读出来读给同学们听呢

  (2)学生品读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情感的优美的句子。同时提示诵读指导:注意,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

  (3)同桌互读揣摩,体会能形象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4)师生交流。同学读出句子的情感,同学评出是否读出作者的情感,从中体会到句子中关键词语的重读能够感觉作者情感。

  (要求:学生想读什么景就能够出现什么景的图片及文字,并且要点出句子中关键体现情感的词语。)

  (教师先品读古桥,表达出作者对古桥的崇敬、亲切、关心、仰慕、赞美。融入了一份浓浓的真情。)

  ①树林热爱、陶醉、与树融为一体。

  ②山泉溪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喜爱、亲切、赞美、感激。

  ③石头、小花、落叶迷恋、爱得如痴如醉

  ④走进山林和离开山林舒畅、愉快、满足、幸福。

  (5)那么在这些对景物的描述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说说为什么?

  ①亲切的称呼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

  ②贴切的拟人修辞形象生动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

  ③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写出了作者如痴如醉的陶醉感。

  ④同学们发现了我们喜欢的句子都有些什么特点吗?体现了作者在写景上有什么技巧所在?

  A.称呼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

  B.修辞拟人、比喻。(形象,生动)、

  C.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章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

  (6)小结写作技巧:大家说得很好,经过学*本文,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经过亲切的称呼,如: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等称呼既贴合景物特点,又显得亲切,形象地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贴切的拟人修辞,如:山泉捧着明镜照我,溪流吟着小诗邀我唱和,瀑布从早唱到晚等拟人动词的妙用,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还有美妙而神奇的想象,如:走进树林,每一株树都是我的知己,我真的变成了树,在年轮里旋转、流淌,表达了对美景爱得如痴如醉。等等,无处不融入了作者对山中美景的热爱之情。难怪人们都说:独特的语言表达能把景物的诗情画意发挥极至,收到把美尽收笔尖的效果!

  4、想象动情,创造美

  (1)词人辛弃疾曾说: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那么,在作者亲切的呼唤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声呢试着以某一种景物的语气给作者写一段回应的话!

  (2)写作五分钟,然后交流。

  (3)小结:在写景中要学会运用亲切、又贴合景物特点的称呼;形象生动地拟人修辞;美妙而神奇的想象,这样才能把景物写得传神而富有情感。

  5、导行延情,升华美

  总结:经过对课文的学*,我们仿佛随着作者经历了一次精彩的森林之旅,这次愉快的旅行真是令人难忘,最重要的是它提醒了我们,大自然是我们的好朋友,能给我们以许多启迪,我们能够尽情地去亲*大自然,放松我们的身体,同时也应当爱护大自然。

  6、作业布置

  (1)选择文中优美的段落,完成一张精美的幻灯(要求配画、配曲、配朗读)

  (2)选一个好天气与好友结伴,到郊外一齐去触摸大自然。

《山中访友》教案6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进一步学*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能力目标:充分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学*写景状物的技巧,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3、 情感目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亲*自然、感悟自然、热爱自然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抓住课文重点词语,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以及联想、想象的手法。

  2、 难点:能够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并用心去感悟我们的周围美好景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句话叫“凡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在作家的笔下,有着或喜或悲的情感,如果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投身到大自然中,那时的景物又会有什么特点呢?让诗人李汉荣做我们的向导,我们到《山中访友》吧!

  3、 听读课文:

  (1)圈划字词;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说听完这篇课文的感受。

  写“我”独自一人在山中访问山水林木飞禽走兽的经历。

  美丽 亲切 神奇 等等

  4、自由朗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圈点出作者到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并思考作者是如何称呼(对待)这些朋友的?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称呼(对待)这些朋友呢?

  古桥——老朋友——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大哥——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爷爷——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 ——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归鸟——伴我披月回家。

  如果可以用一个短语来概括(形容)作者给我们描绘的画面,你会什么呢?

  5、在作者拜访的众多“朋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在文中画出并朗读,并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如果有同学讲到第5小节时进行拓展。选择一种景物,或者水果等等仿照第5节的句式:“你好, ”写一段话,要求有丰富的想象力。

  6、再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美的画面呢?

  童话般的世界

  从表面来看,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描绘出一幅栩栩如生山中景物画,而实际上是作者的好心情,作者的童心和对自然的热爱之心赋予了这些景物以情感。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

  山中访友访自然,心中蕴情蕴天地

  7、通过学*,你觉得作者对人生有怎样的思考呢? 学生思考.回答,只要能抓住其中一个景物的特点,展开来谈,并言之有理即可。

  a.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

  b.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

  c.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

  d.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

  e.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学*和生活。

  7、小结:

  中心:本文写了“我”独自一人回归自然的一次远足,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之旅,表达了作者亲*自然、感悟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以及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写作特点:

  (1) 篇幅短小,首尾呼应,结构紧凑;

  (2) 自由的联想与神奇的想象;

  (3) 第一、第二人称的运用与转换,更有利于抒**感。

  四、作业布置:

  1、 抄写并解释词语。

  2、 假若你是某一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写法不限。

  板书:

  山中访友

  李汉荣

  古桥 树林 山泉 溪流 白云 瀑布 悬崖 云雀 石头 落叶 小花 雷阵雨 老柏树 归鸟

  童 话 般 的 世 界

  比喻 拟人 联想等手法 好心情 童心 爱心

  (表 面) (内 在)

  山中访友访自然,心中蕴情蕴天地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8)

——山中访友读书随笔 (菁华3篇)

山中访友读书随笔1

  《山中访友》中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文中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又似第二人称称呼,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他用心去感受,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进入了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对山中的“朋友”(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瀑布等自然界的朋友),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如“啊,古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好,陡峭的悬崖!……你好,悠悠的白云!……喂,淘气的云雀……”。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亲切。读过后,你会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所打动,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热情所感染。整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入到画面中,进入到作者的心境中,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山中访友读书随笔2

  作者到大自然去访问朋友。作者先去访问古桥,然后又走进了树林,访问了鸟儿、露珠和树。作者把自己也联想成了树,脚下长出根须,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作者后来又去跟他的朋友们打招呼,有山泉,有溪流,有瀑布,有悬崖,有白云,还有云雀。在雷阵雨过后,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回家了。

  作者和大自然非常亲密,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是作者的知己。在作者眼里,这一切仿佛都是有生命的人一样,和作者非常默契。

  作者在写这篇散文的时候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还运用了很多好词好句,把他的朋友写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机。把我们*时不重视地事物写得美轮美奂、生动形象。

  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离我家不远的四褐山使我也像作者那样,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在我爬山时,每次都能看到很多的小鸟、小虫子、不知名的花朵,这些景物都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每当我看见小鸟在天上飞时,我就把自己也想象成一只小鸟,在天空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每当我看见小虫子在地上爬时,我把自己也想象成小虫子,出门去旅游。每当我看见那些绚丽多彩的花朵时,我也把自己想象成花朵,为人们展示出我们的绚丽多彩。

  在读了这篇文章后,给我的启发太大了,我希望我以后也能运用作者这种写作手法,写出更优美的佳作。

山中访友读书随笔3

  学完《山中访友》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到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抒情散文,让读者仿佛与作者一起,经历了山中访友这美妙的欢欣之旅。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草,一鸟一石都成了有鲜活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是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和大自然的`知己情谊。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的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鸟儿呼唤他的名字,露珠与他交换眼神,他和清凉的山泉一起梳妆,和汩汩的溪流共同唱和……作者在奇妙的大自然里,捡起落花,闻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起落叶,看到了生命的奥秘;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听见了缘故火山爆发的声浪和时间隆隆的回声。在雷雨里岩石为作者撑起一把巨伞。啊,多美呀!

  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根本都不热爱大自然,更别说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抬头望望天,是污黑的一片天,低头看看地,是脏乱的一块地。人们乱砍树木、踩踏花草、随地吐痰,这些做法只为了自己的一时的方便,那他们可否想到,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啊!

  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就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用大自然的语言去与花草鸟蝶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9)

——山中访友小学作文优选【5】份

  山中访友小学作文 1

  今天,我读了《山中访友》这篇文章。

  这篇抒情散文描写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都是自己的挚友,从而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作者与林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如此熟悉。林中,老桥如德高望重的老人、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树是我的知己。

  山中,山泉要我重新梳妆;溪流邀我“唱和”;瀑布乃是雄浑的男高音;悬崖有着那挺拔的身躯。

  走进自然,落花有着大自然的芬芳清香;落叶让我看到了生命的奥秘;敲击石头,听到了自然的回声。

  最后,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告别了“朋友”,这是一次多么美好的.山中访友啊!

  大自然是多么美好,只要去观察大自然,大自然的景物会一一展现在你的眼前。

  大自然是美丽的,大自然是奇妙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观察大自然吧!

  山中访友小学作文 2

  今天,我带着愉快的好心情独自去山中访问我的老朋友。走出门,一缕阳光照射在我的身上。早晨,好凉爽

  我顺着一条羊肠小路慢慢地走着。啊!毛竹,你弯着腰,附身凝望着那些过路人,对他们投以好奇的目光。顽皮的露珠在你青翠的竹叶上打滚着。阳光照射过来,露珠闪烁着灿烂的光芒。我靠在一棵粗壮的毛竹上。静静地,仿佛置身在春天的美景中。一阵春雨过后,笋姑娘从地下探出头来。她长得多么诱人啊!我告别了毛竹,继续去访问其他的朋友。

  走着走着,又遇见了我的老朋友―――河。小河,你有多大的功劳啊!遇到一个口渴的过路人,你会捧出一口清凉的山泉,还给他们弹奏美妙的音乐,为他们消除旅途的劳倦。河边有一排粗壮的.柳树,长长的柳条,微风一吹,便随着琴声翩翩起舞。蝴蝶经不住着美妙的音乐,也在河面上跳起舞来。此时,我也陶醉在这歌舞中了。

  在这里,我有数不清的朋友。啊!小鸟,你在枝头歌词,是邀我当你的伴唱吗?啊,茂盛的大树,你撑开一把大伞,是要给我乘凉吗?啊!美丽的花朵,你绽开笑脸,是在对我微笑吗?啊!路旁的蚂蚁,你们成群结队,是要带我去参观你们的新住宅吗?此刻,我好似也是这山中的一员,与它们互相寒暄。

  傍晚,直至夕阳亲吻着我的脸庞,我在发现自己应该要回去了。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回家了。

  山中访友小学作文 3

  暑假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在暑假里我们一定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当然我也不例外,下面我就和你讲讲我的暑假趣事,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早晨,好清爽!坐上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那艘老船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啊,老船,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情的跟它们打招呼,你好,美丽的蝴蝶,你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是想让我与你共舞吗?你好,嫩绿的小草,你探出小脑袋是要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吗?你好,壮丽的山峰,你挺拔的身躯上仿佛充满了肌肉,你好,威武的岩石,你勇猛地屹立在大树旁,难道你是大树的守卫?喂,可爱的小鸟,你们叽叽喳喳的在说些什么,一定是在和大树问好。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不知名鸟儿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我轻轻地挥手,告别了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山中访友小学作文 4

  花的世界

  我走*了一片五彩斑斓的海洋,在无限的静谧中,沉静于此。

  我的目光被花儿们所吸引了,不知不觉,我,似乎变小了,但与其还不如说是花变大了。

  首先引入我眼帘的是油菜花,她们一个个都傲然的绽放着,仿佛像是知道我的到来。每一朵花都以最夺目的姿态绽放着,诉说着她的美丽。和风吹过,她们是舞蹈者,是最亮丽的!

  我还看到了一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她们散落在森林里,似乎是有些*淡。但在我看来,她们却是十分耀眼的。虽与油菜花相比,她们是如此*淡,如此微不足道。小花儿,朴素典雅是你标志,坚强不屈是你的品质。在这片森林中,你无疑是最好的!

  是谁?演奏着宛如天籁的声音?哦,是勤劳的蜜蜂!工作者啊,你们好比天生的音乐家,用你们的翅膀振出来的旋律,仿佛是最动听是乐章,最美妙的旋律。

  又是谁?哈哈,是你啊,知了,我的好朋友。夏夜,你的歌声伴我入眠……

  哦,对了,该回家了。不过我愿意,带着你,去走*花的时间!

  田野小村落

  今天我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一切不高兴的事情,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一点点闭上眼睛,在这片美丽的田野中深深地睡着了,一动不动。

  我再次睁开双眼,目光追随到一只爬行的小虫,做了一次美妙的旅行。

  空间在我的眼前越来越大,无边的青草变成了茂盛的森林,那只小虫,那只长着一片又一片黑色“盔甲”的小虫,在一片无边的森林里迷了路。我想他一定是一位大侠吧!你看虽然迷失了,可它还是依旧前进着,它不断的左冲右撞,终于走了出去,一路上它还遇到了不少同伴。

  它们好像来到了自己的村子,无数的小虫子熙熙攘攘地往来,那只小虫走进了这座村子,找了洞一头栽了进去。

  我的目光为一群纺织娘吸引,聚散在阴影里,它们如同音乐家一般,优美的音韵,像临泉一般流了出来,就像在听歌手的演唱会一样。

  雨悄悄来了,雨滴滴在我的额头,才把我的心灵换回来。

  访友

  刚走进花园,扑鼻的花香直冲入我的鼻子。这次来花园,是为了会会几个“老友”现在不知它们是否健在?

  园中一直有一个有个冷漠的“人”它就是玫瑰花,你如一位高傲的剑客你拔出你身上的刺剑,是要我与你比拼剑术吗?向日葵你那张笑脸也朝着太阳迎接我的到来,你们的脸是多么天真无邪,我靠在向日葵旁,仿佛自己也是一株向日葵,抛开世间的烦恼和忧虑,静静的享受这种美妙的境界。

  每当我走过这里,总有一种想坐下来欣赏一下这儿的美景,虽然这只是一株普普通通的野花,但我总觉得它与其他的花不同,别的花都是些如同高贵的贵妇一样的高贵,不是金土我不待,不是甘泉我不喝。唯独这株花完全不用养分全部自生自灭,也能茁长成长。

  这园中的一切那个不是我的朋友?你好知了你在树上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曲,是要我坐下来细细的品味你的歌曲吗?

  天空中的鸟叫,把我的心灵换回来,再见了我的朋友。

  山中访友小学作文 5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的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颖的花儿!你与清风携手跳舞,是在向我举行欢迎仪式吗?你好,潺潺的溪流!你为我潇洒的高歌一曲,时缓时急,时而像风铃般轻灵悦耳,时而像蚕咬桑叶轻柔缠绵。多么清丽的歌声啊!

  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你好,依依多情的杨柳!你在春光里舞动美丽的奇迹,你用特有的朝气,给世界增添一份美丽……你好,昂首挺胸的绿树!你流动的光彩为祖国山川画上了一种朦胧美,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这水淋淋的嫩绿之中。每一片绿叶,都有春天的芬芳。你纯净的'绿,让我的心欢快地沸腾。你好,苍蓝的天空!我能清楚的听到你均匀的呼吸声,它告诉我你很享受这浪漫的人生。你好,五彩斑斓的精灵——蝴蝶,你扇动着灵活的翅膀,在天空中完成华丽的逆转。你是大自然的使者,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捕捉流动的真、善、美。


小学课文《山中访友》教案 (菁华3篇)(扩展10)

——山中访友的教案(五)份

  山中访友的教案 1

  【课前准备】

  1、古桥的图片。

  2、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磁带或光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心情好;高兴。)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⑴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① 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② 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③ 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⑵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① 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练*说话。

  ② 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

  (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⑴ 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⑵ 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⑶ 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⑷ 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六、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陡峭、身躯、津津乐道、蕴含、侠客。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2、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⑴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① 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② 有感情地朗读。

  ⑵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① 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② 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③ 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④ 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⑶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① 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② “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

  (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⑷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① 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② 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

  (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

  ③ 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④ 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同桌对读,师生轮读。

  ⑸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① 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② 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⑹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① 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② 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③ 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④ 齐读一遍。

  三、作别朋友,临行寄语

  1、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

  (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1、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山中访友的教案 2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

  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并完成预*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题目、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正音:检查预*,读准字音。(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湛(zhàn )蓝 栀(zhī )子津津(jīn)乐道

  玄(xuán )奥清澈(chè ) 禅(chán)心犬吠(fèi)吟(yín)咏

  憔(qiáo )悴( cuì )树冠(guān ) 凝(níng )静

  2.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一)精读第三段,教给学*方法。

  A: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D: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F: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五)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 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二、体验情感,反思言行

  1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2 美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

  三、拓展对话,发展语言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

  ──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

  一、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辨字组词。

  激 邀 俯 府 暴 瀑 悄俏 峭 捎 消 哨 驱 躯 岖 津 律 肆 狭 陕 峡 侠

  3.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古桥

  大树

  山中访友的教案 3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

  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并完成预*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 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题目、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正音:检查预*,读准字音。(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湛(zhàn )蓝 栀(zhī )子津津(jīn)乐道

  玄(xuán )奥清澈(chè ) 禅(chán)心犬吠(fèi)吟(yín)咏

  憔(qiáo )悴( cuì )树冠(guān ) 凝(níng )静

  2.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一)精读第三段,教给学*方法。

  A: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D: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F: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五)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 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 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 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⑤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⑥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二、体验情感,反思言行

  1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探究后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2 美读课文,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和他丰富的联想、精美的语言印在脑海里。

  三、拓展对话,发展语言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学*小组合作,进行创造性对话。

  ──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

  一、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并组词。

  2.辨字组词。

  激 邀 俯 府 暴 瀑 悄俏 峭 捎 消 哨 驱 躯 岖 津 律 肆 狭 陕 峡 侠

  3.抄写本课你积累的好词佳句。

  4.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古桥

  大树

  山中访友的教案 4

  【设计理念】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课文简析】

  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学生预*并完成预*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你们久居城市,远离了大自然,有没有一种被困在笼中的感觉?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

  题目 《山中访友》

  作者李汉荣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诗人、散文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正音:检查预*,读准字音。(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蕴(yùn)含奥(ào)秘栀(zhī)子花 宁(níng)静 犬吠(fèi) 湛(zhàn)蓝 衬(chèn)托 仪(yí)式

  凝(níng)望 树冠(guān )吟(yín)咏恩(ēn)泽(zé)短暂(zàn) 旋(xuán)转(zhuàn)津津(jīn)乐道 雄(xióng)浑(hún)

  2、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⑴ 交流明确:

  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

  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石头──阵雨──归鸟。

  ⑵ 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1、精读第三段,教给学*方法:

  ⑴ 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⑵ 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⑶ 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

  (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⑷ 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⑸ 小结:

  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2、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⑴ 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方法。

  ⑵ 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4、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

  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5、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第二课时

  一、欣赏佳句,积累语言

  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带着感情朗读这些句子,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引导学生积累、交流朗读以下的精彩句子:

  1、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拟人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感觉。暗示“山中访友”充满了好心情,同时点明了方有的时间是初夏的早晨。

  2、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比喻,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4、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5、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排比,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拉*了作者与“朋友”间的距离,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6、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是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它们”指落花和落叶。“仪式”指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作者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中、一块石头的轻轻敲击”中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7、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

  巧妙比喻,使雷雨也随作者的情感,富有了侠客与诗人的豪情逸致。

  8.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恩泽”一词的含义是称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这里作者将能够遮风挡雨的岩石看成是天地赐予自己的恩泽,用反问句加强了作者情感的表达,流露出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与感恩之情。

  改为陈述句:.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都说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二、学*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2、体会写法: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

  满了好心情,

  三、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1、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古桥大树山泉溪流…… 热爱大自然(与大自然深情地对话)

  山中访友的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扫清文字障碍,老师进行正音、释义:幽径、逝川、青翠、湛蓝、禅心、波光明灭等)。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知文章意境,找出所访之“友”具体所指;鉴赏文章的诗化语言,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自读为主,教师引导启发,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融入文本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人文涵养,在领略自然之美地同时,让他们知道尊重自然,珍视生命。

  4、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艺术特色,赏析优美文句。

  5、难点:对艺术特色的讲解。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结合。

  2、学法引导:学生自读,找出问题,师生探讨。

  3、课堂组织形式:教师讲授为主,四人小组讨论为辅。

  4、教具:多媒体、课件。

  5、课程资源利用:模仿课文,写百字短文。

  6、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过程:

  1、导入新课:这个单元我们要学*的课文,都有围绕着一个明显的主题——四季与自然。对于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你们来说,自然是有些陌生的,潺潺的流水、婉转的鸟鸣、幽静的山谷远离了你们。今天我们来学*的就是一篇关于自然的文章,我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体会完之后能够爱上大自然,当然文字的表现力是有限的,直观的感受还是你们真正走进自然。

  2、板书课题并播示课件:《山中访友》。

  3、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在你们看到这个题目而没有阅读课文之前,你想到的是什么?或者说你期待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一篇游记;一段故事;写山中的朋友(猎人、隐居者、僧道等)……

  4、(出示课件:“友”字的小篆字体)

  提问:先撇开你们的想法,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图片,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屏幕上的图画画的是什么东西?——爪子?树枝?

  明确:这是朋友的“友“字的篆书写法,和现在的简化字相去甚远,从这个字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古人的一些生活的智慧:两只右手并排相列,表示握手,老祖先从握手的象征意义里造出了一个“友”字,也就是我们“山中访友”的这个“友”。

  4、讨论:从篆书“友”字的造字本义出发,我们来一个四人小组讨论:朋友之间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关系来相处?

  明确:*等、诚信,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联系前面的《论语十则》: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5、(进入课文)好,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步履进入课文,看看,他和山中的那些“朋友”是否有你们所认为的那些关系?

  6、朗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访问对象,指出他所要表达的感情。

  明确:古桥——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归鸟;表达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7、扫清字词:(幽径、湛蓝、禅心等)

  重点讲解:逝川——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弃昼夜。”

  8、艺术特色的讲解部分

  a请同学学们尽量找出文中的优美句子,特别是一些拟人比喻句,选出你最喜欢的,然后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喜欢它。

  b理解艺术特点之一:景物的人格化。

  *解释人格化——赋予无生命或者有生命无思想的事物以人的生命思想或行为。(不要求学生完全领会,但应该大体理解)

  *结合古代诗词:“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我笑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贺新郎》。

  *指出人格化的艺术效果:拉*了人与物的情感距离。

  c重点分析:

  *第三自然段写古桥时的人称变换之美。

  *第四自然段对树的描写。(联系已学课文《童趣》和“庄周梦蝶”的故事)

  ——人格化的具体表现。

  d理解艺术特点之二:时空想象的张扬。

  *时间上:横亘古今,短到一瞬,长到“几百年”、“远古火山的爆发”。

  *空间上:小到芥末之微的“落叶”“蚂蚁”,大到“苍天柏树”、“高高悬崖”。

  8、研讨与练*:

  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明确:(结合“友”字造字本意)作者是个热爱大自然的人,他把自然界的诸多景物视为朋友知己,*等、真诚相待,尊重并赞美他们。

  9、拓展:

  “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等主题。

  10、作业:

  体会作者写作方法,特别是学*人格花手法和诗化语言,选择自己身边无生命或有生命无思想的事物,和它对话,进行心灵沟通,写一篇150字左右短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