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在召唤教案优选【5】篇

首页 / 教案 / |

  田野在召唤教案 1

  教学目标:

  1.在参与合唱的表演中,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成歌颂; 2.能够通过读谱的方式学唱歌曲,并能正确地参与合唱表演。能主动对歌曲的处理提出自己的见解,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部。

  3.在参与歌曲的演唱中,感受意大利民歌的风格。

  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曲调欢快的意大利民歌。它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旅行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好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带切分音的节奏型的运用使得音乐欢快跳跃,极富有动感,加上第二声部配以固定节奏音型及“啦”的伴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队郊游、旅行的儿童们在充满春意盎然的田野中边走边唱、欢声笑语的欢乐神情。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能准确地进行合唱,并能在参与合唱中用自己的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教学卡片、旋律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以歌声问好。

  2.老师提问:谁能用“温”组一个词? 3.生:温度、温暖、温柔、温和、温馨

  4.师:非常好!看来同学们的语文水*很高噢!那谁能告诉老师,在这几个词语中,哪一个是形容季节的呢?

  5.生:温暖

  6.师:谁用这个词语来说一句关于季节的话。 7.生:我喜欢温暖的春天!

  二、游戏铺垫

  1.师:刚才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现在我们正处在温暖的春天,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老师也喜欢种花,不过我种的花浇下的不是水而是音乐,所以我种的花开出来的都是音符花。(老师出示四朵音符花:红、黄、紫、橙,每一朵上面分别写有一个音符:5 1 3 5

  2.单音和声训练:学生先分别用唱名唱出四个音符,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个组,一朵花代表一个组,先进行两个声部,然后三个,最后完成四个声部的和声演唱,老师以手势指挥学生的演唱。

  3.在唱名唱得比较稳定的基础上作“U”音的发声训练。

  4.音乐游戏:旋律的传递(以歌曲副歌部分的两个声部旋律作为传递的旋律)

  继续分组比赛,从老师开始进行旋律的传递,凡是出现传递失误的则画一张哭脸。开始只进行一条旋律的传递,学生能完成后则开始进行两条旋律的传递,即进行两个声部的旋律训练。

  三、导入新课

  1.以春游为话题,和学生简单交流,引导学生重点谈谈郊游的心情是怎样的?

  2.师:同学们在春天都喜欢去郊游,那你们知道意大利的小朋友他们在春天会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意大利歌曲“田野在召唤”,仔细地听听,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

  3.初听后师生作简短的讨论。

  四、学*新课

  1.按照刚才的分组,一朵花代表一个自学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学*小组长。 2.音乐游戏竞赛:抢卡片

  将歌曲第一声部的旋律分成四个乐句,分别写在四张旋律卡片上,将卡片零乱地贴在黑板上,老师分别弹奏每一乐句由组长抢听,谁最正确地抢到卡片,并能带领全组正确地唱出该乐句,则在该组的花后画一张笑脸。

  3.老师完整弹奏一遍旋律,每组组长按老师的弹奏将卡片有序地重新贴在黑板上。(此时各组的同学都可以给自己的组长提示,让他们能正确完成)

  4.各小组分别演唱自己的旋律进行旋律接龙,再完整齐唱第一声部旋律。

  5.分析旋律的走向:哪些乐句是“*行”,哪些乐句是“上行”,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6.师在第一声部旋律下面对应贴出第二声部旋律,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进行旋律合唱训练。

  五、演唱歌曲

  1.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设问: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力度在演唱?低声部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感?(低声部就像是小朋友们轻快的脚步,在美丽的田野快乐地穿行)

  2.分声部填唱歌词。老师注意及时调整学生演唱的声音、节奏及情绪。

  3.师生合作进行合唱的训练:老师首先和高声部的同学合作演唱,老师担任低声部,让低声部的'同学注意倾听老师和高声部的合作。

  4.倾听了老师的的演唱后低声部加入开始进行两个声部的合唱训练。注意控制学生的声音,尽量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在演唱中老师以手势提示学生注意音高。

  5.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师:请低声部的同学踏着轻快的步伐,和高声部的同学一起走进美丽的田野吧!

  六、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设问:歌曲中的“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结合歌曲上下的歌词想一想。(快快来吧) 2.设问:你能为歌曲的第二声部重新填词吗?让歌曲更加富有春天的温暖气息。 3.继续按刚才的分组进行填词创作歌曲。 4.分组展示各组的创作成果。 5.评价与表扬。

  七、课堂小结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这首欢快的意大利歌曲“田野在召唤”,在同学们美妙的歌声里我充分感受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更充分感受到同学们对音乐的热爱之情,让我们再次唱响“田野在召唤”,在歌声里一起走进温暖的春天,走进美丽的大自然!

  田野在召唤教案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

  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

  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

  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

  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

  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再指名读,齐读。

  生:“*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

  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

  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

  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

  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

  睁开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课件五个动画。

  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

  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VCD《我们的田野》)。

  教学反思:学生在歌词中体会美好的画面

  田野在召唤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有弹性、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能力目标: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使学生学会用比较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和欣赏,感受音乐中春天的气息,进一步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赞美。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在实践中掌握八分休止符。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教学过程】

  一、趣味发声练*:

  1、模仿“春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

  (1)媒体播放小雨的录音片段。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导入:伴着破土而出的颗颗嫩芽,抚着柔和的阵阵春风,淅淅沥沥,飞舞着三月的小雨,在春风中一阵接着一阵,那么当小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

  (3)“孩子们,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时高时低充满节奏感的雨滴声吧”!(媒体显示雨滴的图形谱)学生练唱:4/4 1 0 5 0 1 0 5 0|7 0 5 0 7 0 5 0 | 1 0 5 0 1 0 5 0|7 0 5 0 7 0 5 0 ‖

  2、模仿春风的声音。

  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唱着歌,那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春风啊?(媒体显示春风图)练唱:

  (1)柔和的春风1 2 3 4 |5| 5 4 3 2 1 |1—— —|50 40 30 20 |1—43︱2 3 4 5︱4、3 34 50 4、3︱26— 5、4︱3 5—5 、4 |3 5‖

  10 50 10 50 |70 50 70 50|10 50 10 50 |70 50 70 50|10 50 10 50 ‖

  (4)学生随琴完整地演唱。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导入:万物在春风的吹拂下醒来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蓬勃生长着,要是我们背着背包,带着好吃的零食,一起到充满着春意盎然的田野中郊游,那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意大利少年朋友的歌唱吧!听听他们都在唱什么呢?心情怎样?(显示美丽的田野风光图)

  2、复听歌曲,学生律动,感受歌曲节拍和弱起节奏。师: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和着音乐的节拍,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前进。第二,比比谁最能表现出郊游时的快乐心情。

  3、学生随琴声学唱歌曲。(出示歌曲图片)

  (1)再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师:请大家再听歌曲,想想:最令你感到激动兴奋的是哪个乐句?

  (2)练唱4、3︱26 —5、4︱3 543︱20 50 50 50︱3‖师:歌曲中,“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可能是谁发自内心的声音?如果你是他,你可能说什么?请带着感情再唱一遍,看谁最能表现出春天田野的热情召唤?

  (3)将第二段歌词最后乐句对比学*,把握歌曲高潮情绪,复*反复记号。

  (4)学唱歌曲第一部分。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用歌声来回应它。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歌唱,才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学生跟琴练唱。

  休止符的演唱处理:请大家想想我们在模仿春风时,哪一遍的演唱显得春风更开心,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请找找歌曲中哪些地方有八分休止符,让我们一起用有弹性、跳跃的声音来唱唱。

  (5)如学生的音准有问题,对比学唱:43 | 20 30 40 50 |3—(唱曲谱,画旋律线。)

  4、齐唱歌曲。

  四、合唱练*

  1、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听出歌曲演唱形式。

  师:让我们静静的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想想这首歌曲二声部的旋律熟悉吗?

  2、学唱二声部。教师随录音范唱二声部,学生随录音范唱,齐唱二声部。(看教师手势)

  3、学生分声部合唱歌曲。

  五、拓展欣赏威瓦尔第《四季、春》第一乐章1、初听《春》师:美丽的大自然在热切地召唤着我们,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这段音乐你熟悉吗?谁能说出它的曲名?你能从音乐中感受出这是哪个季节?

  2、刚才欣赏的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维瓦尔第创作的小提琴曲《四季、春》中的一个主题片段,《春》是《四季》中的第一首。作者维瓦尔第为了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乐曲,写了一首诗,用以描述第一乐章的音乐内容,让我们来读读这些美妙的诗句,看看作者眼中的春天吧!

  3、朗读诗歌。

  4、复听《春》(CAT)播放配有春天动画的乐曲《春》第一乐章。讨论: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你能模唱其中的主旋律吗?

  5、跟着琴声画旋律线,唱主题旋律、律动。

  六、小结:《田野在召唤》、《春》都是意大利的歌乐曲,旋律有相似的地方,大家看它们的旋律线,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旋律的逐渐向上,形象的表现了万物在春天里蓬勃生长的景象。就让我们多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唱《春》主题旋律离开教室。

  田野在召唤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用歌声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情绪,唱好二声部。

  教学难点

  旋律相同,不同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发声

  【阶段目标】

  选用歌曲中二声部的旋律进行视奏和视唱,创设情境同时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

  1、用口风琴吹奏旋律

  2、视唱旋律

  3、双脚在地上交替打节奏,同时用象声词“踢踏”唱旋律,唱好连续休止符。

  【设计意图】为二声部的演唱做铺垫,练*连续的八分休止符处的唱法。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解决演唱难点,分析歌曲、学会歌曲、唱好歌曲。

  1、初听,看演示的谱例听范唱给歌曲分乐段。

  2、出示谱例,视唱学*歌曲第一乐段,学生演唱可能出现的问题:“20 30 40 50 ”不容易唱好连续八分休止符的声断气连的弹跳感觉。

  解决方式:①做一做拍皮球的动作,体会弹跳的感觉。②双手叉腰,感觉小皮球跳到肚子上。③用这种感觉唱乐谱。④加上字唱一唱。

  3、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歌词,设计演唱力度。

  学生演唱歌曲并画出这两句的旋律线。通过直观的*行和上行的旋律线,给这两句话加上恰当的力度并演唱。

  预设环节:学生根据以往别的学*经验,应该能够提出*行旋律用P,上行旋律用渐强。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用范唱引导学生体会恰当的力度。

  提示学生:注意气息支持、用清晰的吐字咬字表现歌曲的情感。请学生对自己的演唱作出评价。

  4、学*第二乐段,直接演唱第二乐段的歌词。

  难点:前面出现的20 30 40 50易与第二乐段中2 3 4 5|混淆,学生受前面影响,容易把一拍的音也唱成带有休止符的节奏。

  解决方式:引导学生从歌词中体会,第二乐段这里好像田野张开怀抱拥抱我们,我们也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因此我们急切的脚步中间没有停顿。

  5、完整演唱第二乐段,复*力度记号。

  出示带有顿音▼和重音记号﹥的谱例,复*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带有顿音记号的字要唱得短、轻、跳;带重音记号的要加强力度。学生演唱并自我评价。

  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本节课把这两个记号作为一个知识点呈现,让学生再次感受力度记号的作用。

  目的:加上这两个记号后演唱,体会力度记号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歌词“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是一首意大利的歌曲,这个词可能是意大利语的音译,也可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欢迎,还可以是我们奔向大自然的脚步声等等。

  6、完整演唱歌曲

  出示加上了力度变化的谱例。学生完整演唱主旋律。同时请几个同学用口风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

  7、进行两声部合唱练*

  学生分为两个声部,高声部跟老师的琴,低声部有几个同学用口风琴演奏旋律,其他人跟着口风琴校正音准,用“踢踏”两字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设问:教材中要求学生用歌词中的“梯里通巴”作为二声部歌词,但是这个词与主旋律歌词相同,学生在演唱时又要顾及音准,又要想着字,可能比较困难,因此改为用走路形象的'“踢踏”两个字来唱二声部。

  预设环节:教材要求学生为X X 节奏处设计动作或声音,但本节课重点放在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二部合唱,因此,设计声音或动作将放在下一课时进行。如果学生学*的比较顺利,二部唱的较好,也可以试着加上设计声音或动作。

  【设计意图】预设多种方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表现和对比等方法唱会歌曲。

  三、巩固拓展

  【阶段目标】聆听不同形式的合唱并进行分析。

  1、首先出示谱例,对比聆听人音版教材中的下方三度旋律的二声部合唱。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这样的形式使歌曲的情绪更饱满。速度稍快也可以使歌曲欢快的情绪表达的更好。“快快把路上”这一句节奏的变化,分别唱一唱八分音符节奏的词和附点节奏的词,体会哪一种更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不同的开头一个是弱起,具有推动感;一个像是脚步声,边走边唱的感觉更形象。

  2、学生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教师提示学生:合唱过程中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要注意聆听另一声部,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地融在一起。唱完后学生自己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预设环节:如果学生学*的比较顺利,有时间就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题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不同的合唱形式,使学生感受不同形式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进一步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3、学*评价设计

  (1)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1、更多关注学法,预设多种方案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以往的教学中通常只考虑教师的教法,关注学生的学*方式和过程很少。本课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学*结果,教师预设了多种方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并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不同版本们之间教材差异,提高学生各种音乐能力。以往的教学拿来一个作品就教,很少关注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生原有基础和能力。本课设计在全面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生原有知识能力下,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灵活的教法和学法,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利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变为资源,给学生更丰富的体验。

  3、注重结合实例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且完整的音乐知识概念。唱歌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只是把歌唱会、唱好,要通过对前后知识的衔接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田野在召唤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用歌声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情绪,唱好二声部。

  教学难点

  旋律相同,不同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发声

  【阶段目标】

  选用歌曲中二声部的旋律进行视奏和视唱,创设情境同时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

  1、用口风琴吹奏旋律

  2、视唱旋律

  3、双脚在地上交替打节奏,同时用象声词“踢踏”唱旋律,唱好连续休止符。

  【设计意图】为二声部的演唱做铺垫,练*连续的八分休止符处的唱法。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解决演唱难点,分析歌曲、学会歌曲、唱好歌曲。

  1、初听,看演示的谱例听范唱给歌曲分乐段。

  2、出示谱例,视唱学*歌曲第一乐段,学生演唱可能出现的问题:“20 30 40 50 ”不容易唱好连续八分休止符的声断气连的弹跳感觉。

  解决方式:①做一做拍皮球的动作,体会弹跳的感觉。②双手叉腰,感觉小皮球跳到肚子上。③用这种感觉唱乐谱。④加上字唱一唱。

  3、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歌词,设计演唱力度。

  学生演唱歌曲并画出这两句的旋律线。通过直观的*行和上行的'旋律线,给这两句话加上恰当的力度并演唱。

  预设环节:学生根据以往别的学*经验,应该能够提出*行旋律用P,上行旋律用渐强。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用范唱引导学生体会恰当的力度。

  提示学生:注意气息支持、用清晰的吐字咬字表现歌曲的情感。请学生对自己的演唱作出评价。

  4、学*第二乐段,直接演唱第二乐段的歌词。

  难点:前面出现的20 30 40 50易与第二乐段中2 3 4 5|混淆,学生受前面影响,容易把一拍的音也唱成带有休止符的节奏。

  解决方式:引导学生从歌词中体会,第二乐段这里好像田野张开怀抱拥抱我们,我们也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因此我们急切的脚步中间没有停顿。

  5、完整演唱第二乐段,复*力度记号。

  出示带有顿音▼和重音记号﹥的谱例,复*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带有顿音记号的字要唱得短、轻、跳;带重音记号的要加强力度。学生演唱并自我评价。

  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本节课把这两个记号作为一个知识点呈现,让学生再次感受力度记号的作用。

  目的:加上这两个记号后演唱,体会力度记号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歌词“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是一首意大利的歌曲,这个词可能是意大利语的音译,也可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欢迎,还可以是我们奔向大自然的脚步声等等。

  6、完整演唱歌曲

  出示加上了力度变化的谱例。学生完整演唱主旋律。同时请几个同学用口风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

  7、进行两声部合唱练*

  学生分为两个声部,高声部跟老师的琴,低声部有几个同学用口风琴演奏旋律,其他人跟着口风琴校正音准,用“踢踏”两字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设问:教材中要求学生用歌词中的“梯里通巴”作为二声部歌词,但是这个词与主旋律歌词相同,学生在演唱时又要顾及音准,又要想着字,可能比较困难,因此改为用走路形象的“踢踏”两个字来唱二声部。

  预设环节:教材要求学生为X X 节奏处设计动作或声音,但本节课重点放在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二部合唱,因此,设计声音或动作将放在下一课时进行。如果学生学*的比较顺利,二部唱的较好,也可以试着加上设计声音或动作。

  【设计意图】预设多种方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表现和对比等方法唱会歌曲。

  三、巩固拓展

  【阶段目标】聆听不同形式的合唱并进行分析。

  1、首先出示谱例,对比聆听人音版教材中的下方三度旋律的二声部合唱。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这样的形式使歌曲的情绪更饱满。速度稍快也可以使歌曲欢快的情绪表达的更好。“快快把路上”这一句节奏的变化,分别唱一唱八分音符节奏的词和附点节奏的词,体会哪一种更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不同的开头一个是弱起,具有推动感;一个像是脚步声,边走边唱的感觉更形象。

  2、学生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教师提示学生:合唱过程中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要注意聆听另一声部,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地融在一起。唱完后学生自己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预设环节:如果学生学*的比较顺利,有时间就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题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不同的合唱形式,使学生感受不同形式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进一步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3、学*评价设计

  (1)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1、更多关注学法,预设多种方案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以往的教学中通常只考虑教师的教法,关注学生的学*方式和过程很少。本课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学*结果,教师预设了多种方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并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不同版本们之间教材差异,提高学生各种音乐能力。以往的教学拿来一个作品就教,很少关注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生原有基础和能力。本课设计在全面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生原有知识能力下,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灵活的教法和学法,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利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变为资源,给学生更丰富的体验。

  3、注重结合实例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且完整的音乐知识概念。唱歌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只是把歌唱会、唱好,要通过对前后知识的衔接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田野在召唤教案优选【5】篇扩展阅读


田野在召唤教案优选【5】篇(扩展1)

——《田野在召唤》教案 (菁华5篇)

《田野在召唤》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 ——— 欢快、活泼。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视听结合法

  教具准备: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田野在召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

  1、模仿“春风”连贯、柔和的声音

  师:最*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的舒服!很适合去春游去远足,你们去过吗?(生:去过)同学们,那你们能用声音来模仿柔和的春风吗?看谁模仿的最像。(生自由模仿)

  师:我们大家一起用“hu”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5---5-- -

  hu

  要求: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mp 中弱的力度表现)

  (1)教师弹琴用“hu”范唱旋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旋律,我们模仿春风的声音唱一唱:

  4.3︱2 6–5.4 ︱3 5- 43︱2 3 4 5︱4.3 34 50 4.3︱

  Huhu hu Hu hu

  2 6- 5.4︱3 5- 43︱20 50 50 50 ︱3- - -‖

  Huhu

  师:请同学们随老师的范唱用动作来表现春风。

  师: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2)唱好曲谱中的符点音符

  师:现在老师用两种方法来模仿春风的声音,同学们请听,哪一种能带给你风吹柳枝摆动的感觉。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是曲谱中的符点音符带给了我们动感,一起来唱一唱。

  (3)学生随琴完整的演唱。

  2、模仿“春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

  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真的像春风一样非常柔和,吹得老师太舒服了。你们听,春风把春雨给引来了。

  (1)教师弹琴用“滴、嗒”范唱旋律。

  4/4 10 50 10 50 ︳10 50 10 50 ︳

  滴 嗒 滴嗒 滴 嗒滴嗒

  10 50 10 50 ︳7050 70 50︳

  滴嗒 滴 嗒 滴嗒 滴 嗒

  师: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是短促的,有弹性的。你们用动作来模仿一下。

  (2)学生随琴完整地演唱。

  师: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声音。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模仿春风、春雨的场面,好吗?

  三、学唱歌曲

  师:真是太好听了,大自然的声音就是这样的美妙!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听一听,看一看?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范唱,学生律动,感受歌曲节拍,和弱起节奏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和着音乐的节拍来前进。第二,为了走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听老师数到六,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来先试试。

  3、教师随音乐范唱歌曲。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下面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

  4、学生随录音范唱自学歌曲。(出示歌曲图片)

  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

  师:同学们,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歌唱,才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师:那我们注意要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歌唱,

  5、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6、齐唱歌曲

  四、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学会了歌曲我们用什么手段与形式能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呢?

  ⑴画春天

  ⑵奏春天,用打击乐伴奏

  ⑶玩春天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朝气蓬勃的意大利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田野是人人喜欢、向往的地方,同学们让我们唱起这首歌曲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同学们,再见!

《田野在召唤》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田野在召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

  1、模仿春风的声音

  师:最*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的舒服!说到这里,老师想到了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唱的:“春风吹面薄于纱”。意思是说,春风吹到脸上,就像柔软的纱巾轻轻拂过一样,特别的舒服。

  唉,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老师听听谁模仿的最像。

  师:我们一起用“呼”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同学们,像老师这样,面部表情兴奋一点,保持好“u”的口型,用上腰部气息的支持,保持好这个状态一起来。

  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你们听,一阵轻柔的春风吹来了。(1)师弹琴用“呼”范唱旋律。

  师:请同学们用动作随音乐来表现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

  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用两种方法来模仿春风的声音,同学们听一听,哪一种能给你风吹柳枝摆动的感觉。(2)唱好曲谱中的符点音符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是曲谱中的符点音符带给了我们动感,一起来唱一唱。

  (3)随琴完整的演唱。

  2、模仿春雨的声音

  (1)教师用“滴答”范唱旋律。

  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真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教室,吹得老师太舒服了。你们听,春风把春雨给引来了。

  (2)唱好曲谱中的休止符。

  师: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是短促的,有弹性的。你们用动作来模仿一下。

  (3)学生随琴演唱。

  师: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声音。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模仿春风、春雨的场面,好吗?

  3、二声部练*

  师:我说,春风来了,这边同学就一起来唱。我说,春雨也来了,这边同学就一起来唱。

  看好老师的指挥。师:春风来了。

  春雨又来了。

  春风春雨交织在一起来了。

  二、学唱歌曲

  师:真是太好听了,大自然的声音就是这样的美妙!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听一听,看一看?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音乐的情绪、节拍。

  师:田野在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

  走向美丽的田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仿佛看到了什么?

  2、领学生踏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节拍,解决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

  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

  好,大家随着音乐的节拍走回到自己座位上原地踏步。

  3、教师范唱歌曲。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4、学生随录音范唱自学歌曲。(出示歌曲图片)

  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乐。

  5、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

  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

  6、随琴完整的演唱歌曲。

  7、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师:你们的歌声和上美妙的音乐,一定会更好听。要想唱的好,一定要注意听着音乐来唱。

  五、合唱练*

  师:让我们静静的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听一听这首歌曲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师:丰富的和声效果,让我们更完美的感受到了自然界中和谐美妙的音响。师:刚才我们都听出这首歌曲采用了合唱的形式。那我们也把二声部加进来,大家听二声部的旋律熟悉吗?是我们练*过的什么声音?(小雨滴)

  1、学生随录音范唱齐唱二声部。

  师:我们和录音里的小朋友合作来演唱这首歌曲,我们来唱二声部。

  2、分声部合作演唱歌曲。师:我们来组成一个小合唱团,这组同学唱一声部,这组同学唱二声部,老师来给大家当指挥好吗?听听我们的合唱团表现的怎么样?

  3、随音乐,师指挥交换声部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唱得真是好极了!我们把声部交换过来,再演唱一遍。

  六、随琴学唱歌谱

  a师生同唱歌谱

  师:同学们,歌曲你们唱得非常好,那能不能和老师一起随琴来唱一唱乐谱,轻声跟老师来唱一唱。

  b学生齐唱歌曲曲谱,教师伴奏。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朝气蓬勃的意大利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田野是人人喜欢、向往的地方,同学们让我们唱起这首歌曲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同学们,再见!

《田野在召唤》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用歌声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情绪,唱好二声部。

  教学难点

  旋律相同,不同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发声

  【阶段目标】

  选用歌曲中二声部的旋律进行视奏和视唱,创设情境同时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

  1、用口风琴吹奏旋律

  2、视唱旋律

  3、双脚在地上交替打节奏,同时用象声词“踢踏”唱旋律,唱好连续休止符。

  【设计意图】为二声部的演唱做铺垫,练*连续的八分休止符处的唱法。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解决演唱难点,分析歌曲、学会歌曲、唱好歌曲。

  1、初听,看演示的谱例听范唱给歌曲分乐段。

  2、出示谱例,视唱学*歌曲第一乐段,学生演唱可能出现的问题:“20 30 40 50 ”不容易唱好连续八分休止符的声断气连的弹跳感觉。

  解决方式:①做一做拍皮球的动作,体会弹跳的感觉。②双手叉腰,感觉小皮球跳到肚子上。③用这种感觉唱乐谱。④加上字唱一唱。

  3、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歌词,设计演唱力度。

  学生演唱歌曲并画出这两句的旋律线。通过直观的*行和上行的旋律线,给这两句话加上恰当的力度并演唱。

  预设环节:学生根据以往别的学*经验,应该能够提出*行旋律用P,上行旋律用渐强。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用范唱引导学生体会恰当的力度。

  提示学生:注意气息支持、用清晰的吐字咬字表现歌曲的情感。请学生对自己的演唱作出评价。

  4、学*第二乐段,直接演唱第二乐段的歌词。

  难点:前面出现的20 30 40 50易与第二乐段中2 3 4 5|混淆,学生受前面影响,容易把一拍的音也唱成带有休止符的节奏。

  解决方式:引导学生从歌词中体会,第二乐段这里好像田野张开怀抱拥抱我们,我们也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因此我们急切的脚步中间没有停顿。

  5、完整演唱第二乐段,复*力度记号。

  出示带有顿音▼和重音记号﹥的谱例,复*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带有顿音记号的字要唱得短、轻、跳;带重音记号的要加强力度。学生演唱并自我评价。

  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本节课把这两个记号作为一个知识点呈现,让学生再次感受力度记号的作用。

  目的:加上这两个记号后演唱,体会力度记号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歌词“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是一首意大利的歌曲,这个词可能是意大利语的音译,也可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欢迎,还可以是我们奔向大自然的脚步声等等。

  6、完整演唱歌曲

  出示加上了力度变化的谱例。学生完整演唱主旋律。同时请几个同学用口风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

  7、进行两声部合唱练*

  学生分为两个声部,高声部跟老师的琴,低声部有几个同学用口风琴演奏旋律,其他人跟着口风琴校正音准,用“踢踏”两字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设问:教材中要求学生用歌词中的“梯里通巴”作为二声部歌词,但是这个词与主旋律歌词相同,学生在演唱时又要顾及音准,又要想着字,可能比较困难,因此改为用走路形象的“踢踏”两个字来唱二声部。

  预设环节:教材要求学生为X X 节奏处设计动作或声音,但本节课重点放在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二部合唱,因此,设计声音或动作将放在下一课时进行。如果学生学*的比较顺利,二部唱的较好,也可以试着加上设计声音或动作。

  【设计意图】预设多种方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表现和对比等方法唱会歌曲。

  三、巩固拓展

  【阶段目标】聆听不同形式的合唱并进行分析。

  1、首先出示谱例,对比聆听人音版教材中的下方三度旋律的二声部合唱。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这样的形式使歌曲的情绪更饱满。速度稍快也可以使歌曲欢快的情绪表达的更好。“快快把路上”这一句节奏的变化,分别唱一唱八分音符节奏的词和附点节奏的词,体会哪一种更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不同的开头一个是弱起,具有推动感;一个像是脚步声,边走边唱的感觉更形象。

  2、学生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教师提示学生:合唱过程中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要注意聆听另一声部,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地融在一起。唱完后学生自己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预设环节:如果学生学*的比较顺利,有时间就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题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不同的合唱形式,使学生感受不同形式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进一步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3、学*评价设计

  (1)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1、更多关注学法,预设多种方案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以往的教学中通常只考虑教师的教法,关注学生的学*方式和过程很少。本课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学*结果,教师预设了多种方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并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不同版本们之间教材差异,提高学生各种音乐能力。以往的教学拿来一个作品就教,很少关注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生原有基础和能力。本课设计在全面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生原有知识能力下,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灵活的教法和学法,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利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变为资源,给学生更丰富的体验。

  3、注重结合实例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且完整的音乐知识概念。唱歌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只是把歌唱会、唱好,要通过对前后知识的衔接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田野在召唤》教案4

  一、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作品的制作过程,用自己的感受体验作品的美,体会到大自然的独特和美。

  2、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制作欣赏选择需要的颜色来作画,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探索作画的乐趣。

  二、准备:

  1、纸浆画一幅宣纸是幼儿人数的3-4倍

  2、胶水人手一小瓶一次性手套人手一对

  3、塑料箩筐人手一个各色颜料水人手一瓶

  三、过程:

  (一)谈论春天的话题,进入主题。

  1、教师以春天为话题,引起幼儿讨论,来感受春天环境的变化。

  2、谈话引出春天的田野,引导幼儿说说春天的田野会是怎么样的。

  3、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把春天的田野描述的像一幅幅美丽的画,老师觉得的春天的田野也像是一幅漂亮的画。有着漂亮的蝴蝶在田野中嬉戏打闹,还有一朵朵小花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映红映绿了整片田野,漂亮极了。

  (二)出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请幼儿猜猜这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2、幼儿大胆猜想后,教师揭开答案,告诉幼儿这是纸浆画。

  3、教师示范作画,并说说制作要求。告诉幼儿做纸浆画的步骤。(步骤:先把宣纸撕成一条一条,撕好后再撕成一段一段――放进脸盆――倒上颜料――倒上胶水――捏成纸浆――作画)

  要求:颜料水和胶水只能任选一瓶宣纸撕好后要戴上一次性手套同伴间不争吵能互相谦让着用宣纸等其他操作材料

  (三)幼儿操作,引导大人与孩子一起合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知道,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作,有自己的创新思路。

  2、在完成捏纸浆这个步骤后,引导幼儿能够大胆的设计画面,并要求幼儿动脑筋给自己的作品来取名。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小组间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小结,并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田野在召唤》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田野题材内容-合唱表演形式-(听与唱)的学*,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一题材的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二声部的和谐。

  2、音乐情绪的表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的情绪。

  对前8小结的部分,进行二声部合成。

  教学重难点:对歌曲情绪的把握。

  二声部合成的时候,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师:我们一起来聆听田野的歌声吧!

  (播放歌曲〈田野的召唤〉。)

  2.比较感受。

  师:这首歌的情绪与《我们的田野》有什么不同?

  (学生比较〈我们的田野〉与〈田野的召唤〉的情绪。)

  3.讨论、概括。

  师:对,《我们的田野》这首歌抒情优美,《田野的召唤》的情绪比较欢快活泼。

  4.深化感受。

  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

  (学生随着歌曲〈田野的召唤〉拍手打节奏,再次体验感受歌曲的情绪。)

  三.歌词学*。

  1.创设意境。

  向学生展现一幅与歌曲内容有关的画面,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理解歌词。

  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语句,谁来说说歌词中描写了哪些景色?

  (学生讨论歌词所表达的含义。)

  3.演唱歌词。

  师:这歌词犹如一首诗歌,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唱一唱。

  五.完整演唱。

  课后反思:1.用优美舒展的歌声描绘美丽的田野风光,表达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能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二声部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合唱《我们的田野》,体现音乐中所表现的情绪。

  2、感受歌曲中所描述的美景。

  教学重难点:1、通过欣赏,能够体会出歌曲那种优美的抒情感。

  2、能够表达出对祖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

  一、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

  1、第一遍欣赏,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用恰当的词汇和色彩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读歌词,听第二遍,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美感。

  3、完成课后练*。

  4、听录音轻声哼唱。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1、谈话导入:春游是大家都想的活动,因为能到大自然中去欣赏自然美。你们知道大利的少年是以怎样的心情去旅游?我们从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中去感受一下。

  2、聆听歌曲范唱:你感受到歌曲怎样的情绪?过去的低声部有什么特点?

  3、视谱,听教师范唱曲调。

  (1)前8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问:这两个曲调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在高声部哪里是“上行”的走向,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2)学生自学第1—8小节曲调,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指挥,学*前8小节。

  (4)后8个小节也是由二个乐句组成,在曲调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5)教师指导学生学唱后两个乐句的曲调,注意弱起拍的附点节奏。

  (6)完整地唱全曲,注意小快板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唱好。

  4、学唱歌曲

  (1)用la来哼唱歌曲

  (2)朗诵歌词,想象一下,歌词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与情景。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声唱歌词,但速度与情绪依旧。

  (4)有感情地放声歌唱

  三、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分组讨论用什么手段与形式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再展示各组的创造成果,大家共同评价与表扬,

  (1)画春天

  (2)奏春天,用打击乐伴奏

  (3)玩春天

  课后反思:过教学,学生能够体验到田园风光带给人们愉悦的审美感受,并能运用不同的方式表现歌曲


田野在召唤教案优选【5】篇(扩展2)

——《田野在召唤》教案(精选五篇)

  《田野在召唤》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田野在召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

  1、模仿春风的声音

  师:最*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的舒服!说到这里,老师想到了一首歌,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唱的:“春风吹面薄于纱”。意思是说,春风吹到脸上,就像柔软的纱巾轻轻拂过一样,特别的舒服。

  唉,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老师听听谁模仿的最像。

  师:我们一起用“呼”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同学们,像老师这样,面部表情兴奋一点,保持好“u”的口型,用上腰部气息的支持,保持好这个状态一起来。

  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你们听,一阵轻柔的春风吹来了。(1)师弹琴用“呼”范唱旋律。

  师:请同学们用动作随音乐来表现一下春风是怎么吹的。

  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师:现在老师用两种方法来模仿春风的声音,同学们听一听,哪一种能给你风吹柳枝摆动的感觉。(2)唱好曲谱中的符点音符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是曲谱中的符点音符带给了我们动感,一起来唱一唱。

  (3)随琴完整的演唱。

  2、模仿春雨的声音

  (1)教师用“滴答”范唱旋律。

  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真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教室,吹得老师太舒服了。你们听,春风把春雨给引来了。

  (2)唱好曲谱中的休止符。

  师: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是短促的,有弹性的。你们用动作来模仿一下。

  (3)学生随琴演唱。

  师: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声音。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模仿春风、春雨的场面,好吗?

  3、二声部练*

  师:我说,春风来了,这边同学就一起来唱。我说,春雨也来了,这边同学就一起来唱。

  看好老师的指挥。师:春风来了。

  春雨又来了。

  春风春雨交织在一起来了。

  二、学唱歌曲

  师:真是太好听了,大自然的声音就是这样的美妙!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听一听,看一看?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音乐的情绪、节拍。

  师:田野在用什么方式召唤我们?

  走向美丽的田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仿佛看到了什么?

  2、领学生踏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和节拍,解决歌曲中的弱起节奏。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一定要听着音乐,和着音乐的节拍来踏步。第二,为了踏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这样吧,听老师数到七,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我们先来试试。

  师:好,我们来看,谁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走得最精神,最漂亮,能和大自然美丽的风景融合在一起。

  好,大家随着音乐的节拍走回到自己座位上原地踏步。

  3、教师范唱歌曲。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请大家坐下来休息一会。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

  4、学生随录音范唱自学歌曲。(出示歌曲图片)

  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同学们,想一想,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去唱,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那我们就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再来唱,听好音乐。

  5、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

  师:随老师的琴一起来唱一唱。

  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注意用微笑的状态,嘴角上提,用灵活的舌尖来咬字吐字,听听你们的声音是不是跟大自然的声音一样动听美妙。)

  6、随琴完整的演唱歌曲。

  7、随音乐伴奏演唱歌曲。

  师:你们的歌声和上美妙的音乐,一定会更好听。要想唱的好,一定要注意听着音乐来唱。

  五、合唱练*

  师:让我们静静的再来听一听这首歌曲。听一听这首歌曲采用的是什么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师:丰富的和声效果,让我们更完美的感受到了自然界中和谐美妙的音响。师:刚才我们都听出这首歌曲采用了合唱的形式。那我们也把二声部加进来,大家听二声部的旋律熟悉吗?是我们练*过的什么声音?(小雨滴)

  1、学生随录音范唱齐唱二声部。

  师:我们和录音里的小朋友合作来演唱这首歌曲,我们来唱二声部。

  2、分声部合作演唱歌曲。师:我们来组成一个小合唱团,这组同学唱一声部,这组同学唱二声部,老师来给大家当指挥好吗?听听我们的合唱团表现的怎么样?

  3、随音乐,师指挥交换声部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你们唱得真是好极了!我们把声部交换过来,再演唱一遍。

  六、随琴学唱歌谱

  a师生同唱歌谱

  师:同学们,歌曲你们唱得非常好,那能不能和老师一起随琴来唱一唱乐谱,轻声跟老师来唱一唱。

  b学生齐唱歌曲曲谱,教师伴奏。

  六、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朝气蓬勃的意大利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田野是人人喜欢、向往的地方,同学们让我们唱起这首歌曲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同学们,再见!

  《田野在召唤》教案 2

  一、目标:

  1、能够积极参与作品的制作过程,用自己的感受体验作品的美,体会到大自然的独特和美。

  2、尝试运用一定的方法制作欣赏选择需要的颜色来作画,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探索作画的乐趣。

  二、准备:

  1、纸浆画一幅宣纸是幼儿人数的3-4倍

  2、胶水人手一小瓶一次性手套人手一对

  3、塑料箩筐人手一个各色颜料水人手一瓶

  三、过程:

  (一)谈论春天的话题,进入主题。

  1、教师以春天为话题,引起幼儿讨论,来感受春天环境的变化。

  2、谈话引出春天的田野,引导幼儿说说春天的田野会是怎么样的。

  3、教师小结:小朋友都把春天的田野描述的像一幅幅美丽的画,老师觉得的春天的田野也像是一幅漂亮的画。有着漂亮的蝴蝶在田野中嬉戏打闹,还有一朵朵小花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映红映绿了整片田野,漂亮极了。

  (二)出示范画,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并请幼儿猜猜这是用什么做出来的。

  2、幼儿大胆猜想后,教师揭开答案,告诉幼儿这是纸浆画。

  3、教师示范作画,并说说制作要求。告诉幼儿做纸浆画的步骤。(步骤:先把宣纸撕成一条一条,撕好后再撕成一段一段――放进脸盆――倒上颜料――倒上胶水――捏成纸浆――作画)

  要求:颜料水和胶水只能任选一瓶宣纸撕好后要戴上一次性手套同伴间不争吵能互相谦让着用宣纸等其他操作材料

  (三)幼儿操作,引导大人与孩子一起合作。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知道,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创作,有自己的创新思路。

  2、在完成捏纸浆这个步骤后,引导幼儿能够大胆的设计画面,并要求幼儿动脑筋给自己的作品来取名。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1、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小组间互相欣赏评价。

  2、教师对今天的活动进行小结,并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田野在召唤》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的劳动与智慧;尊重工人和农民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认识日用农产品及生活用品,探究这些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农业与生活的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感受农业给人们带来的便捷、快乐、幸福。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倾听米粒的诉说,了解一些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懂得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1、从不同渠道收集有关粮食的知识、儿歌、诗词、图片、典故等,并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应的整理,准备有关实物。

  2、教师准备有关多媒体或网络教学资源,也可联系学农基地或附*农作物基地,便于师生实践、体验。

  教学过程

  一、情境体验,导入

  1、分组活动,看、摸、闻本组准备的粮食作物,交流所了解到的关于这些粮食作物的知识,背景诗朗诵《锄禾》。

  2、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谈谈自己对粮食作物的了解,大家可以适时补充。

  3、分组活动,看、摸、闻本组准备的粮食作物。

  二、分析总结,明理

  1、学生到学农基地或附*农村观察农作物生长现状,即*请教。

  2、学干农活,体验农民的辛劳,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分享收获的喜悦。师生与农民交流同乐,从而懂得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

  3、探究:玉米、高粱、小麦、大豆等粮食作物,它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三、拓展延伸,提高

  1、设计餐厅里的对白。

  2、针对一些浪费行为进行辨析,为学校和家中的餐厅各设计“节约粮食,珍视劳动”方面的温馨提示卡。

  3、收集整理相关农谚、儿歌、故事,提供资源参考。

  4、模拟学生食堂早、中餐的场景,学生戴食物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讲述粮食的故事。

  5、了解本地的、身边的一些种植、养殖常识,进一步明白劳动者用他们的付出为人们创造了幸福的生活!

  《田野在召唤》教案 4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体验对大自然的赞美,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学唱歌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演唱表现能力,使学生能够用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 ——— 欢快、活泼。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田野在召唤》。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视听结合法

  教具准备: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听《田野在召唤》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

  1、模仿“春风”连贯、柔和的声音

  师:最*的天气可以说是春光明媚,春风拂面,非常的舒服!很适合去春游去远足,你们去过吗?(生:去过)同学们,那你们能用声音来模仿柔和的春风吗?看谁模仿的最像。(生自由模仿)

  师:我们大家一起用“hu”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5---5-- -hu

  要求:同学们,春风是强的,还是弱的?(mp 中弱的力度表现)

  (1)教师弹琴用“hu”范唱旋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条旋律,我们模仿春风的声音唱一唱:

  4.3︱2 6–5.4 ︱3 5- 43︱2 3 4 5︱4.3 34 50 4.3︱

  Huhu hu Hu hu

  2 6- 5.4︱3 5- 43︱20 50 50 50 ︱3- - -‖

  Huhu

  师:请同学们随老师的范唱用动作来表现春风。

  师:大家一起随着音乐来模仿春风的声音。

  (2)唱好曲谱中的符点音符

  师:现在老师用两种方法来模仿春风的声音,同学们请听,哪一种能带给你风吹柳枝摆动的感觉。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是曲谱中的符点音符带给了我们动感,一起来唱一唱。

  (3)学生随琴完整的演唱。

  2、模仿“春雨”短促、有弹性的声音

  师:哎呀,你们的声音真的像春风一样非常柔和,吹得老师太舒服了。你们听,春风把春雨给引来了。

  (1)教师弹琴用“滴、嗒”范唱旋律。

  4/4 10 50 10 50 ︳10 50 10 50 ︳

  滴 嗒 滴嗒 滴 嗒滴嗒

  10 50 10 50 ︳7050 70 50︳

  滴嗒 滴 嗒 滴嗒 滴 嗒

  师:雨滴落在树叶上,落在草地上,声音是短促的,有弹性的。你们用动作来模仿一下。

  (2)学生随琴完整地演唱。

  师:我听到了小雨滴欢快的声音。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模仿春风、春雨的场面,好吗?

  三、学唱歌曲

  师:真是太好听了,大自然的声音就是这样的美妙!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听一听,看一看?听,田野在召唤我们呢!

  1、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2、复听歌曲范唱,学生律动,感受歌曲节拍,和弱起节奏

  师:那就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走向大自然,走进美丽的田野。为了使我们的步伐整齐,老师有两个要求:第一,请同学们和着音乐的节拍来前进。第二,为了走好第一步,我们先要做好准备,听老师数到六,大家一起捻指说“走”,然后踏步走起来。来先试试。

  3、教师随音乐范唱歌曲。

  师:随着欢快的音乐来到了美丽的田野,下面老师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送给你们!

  4、学生随录音范唱自学歌曲。(出示歌曲图片)

  师:美丽的田野在召唤我们,我们也一起轻轻地唱起来,用歌声来回应它。

  师:同学们,是用大声喊唱,还是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歌唱,才能和美丽寂静的大自然融合在一起?

  师:那我们注意要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来歌唱,

  5、随琴唱歌,处理歌曲中的重难点乐句。(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弱起、反复跳跃记号、休止符)

  6、齐唱歌曲

  四、表演歌曲(创造与实践)

  1.学会了歌曲我们用什么手段与形式能把歌曲表演得更精彩呢?

  ⑴画春天

  ⑵奏春天,用打击乐伴奏

  ⑶玩春天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朝气蓬勃的意大利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田野是人人喜欢、向往的地方,同学们让我们唱起这首歌曲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的空气。同学们,再见!

  《田野在召唤》教案 5

  教学目标

  1、通过两个题材内容——“田野”、“雪橇”,一种表现形式——合唱(听与唱)的学*,让我们从中集中体验一个文化主题——对大自然的赞美,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田野在召唤》与《我们的田野》是同题材内容,但音乐从不同视角展示了中外少年儿童沐浴在大自然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一个活泼,一个优美。通过对作品的再创造与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音乐文化的理解。

  教学重点

  用歌声表达歌曲欢快的情绪,能用恰当的力度表现歌曲情绪,唱好二声部。

  教学难点

  旋律相同,不同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发声

  【阶段目标】

  选用歌曲中二声部的旋律进行视奏和视唱,创设情境同时解决合唱的音准问题。

  1、用口风琴吹奏旋律

  2、视唱旋律

  3、双脚在地上交替打节奏,同时用象声词“踢踏”唱旋律,唱好连续休止符。

  【设计意图】为二声部的演唱做铺垫,练*连续的八分休止符处的唱法。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学唱歌曲

  【阶段目标】解决演唱难点,分析歌曲、学会歌曲、唱好歌曲。

  1、初听,看演示的谱例听范唱给歌曲分乐段。

  2、出示谱例,视唱学*歌曲第一乐段,学生演唱可能出现的问题:“20 30 40 50 ”不容易唱好连续八分休止符的声断气连的弹跳感觉。

  解决方式:

  ①做一做拍皮球的动作,体会弹跳的感觉。

  ②双手叉腰,感觉小皮球跳到肚子上。

  ③用这种感觉唱乐谱。

  ④加上字唱一唱。

  3、完整演唱第一乐段歌词,设计演唱力度。

  学生演唱歌曲并画出这两句的旋律线。通过直观的*行和上行的旋律线,给这两句话加上恰当的力度并演唱。

  预设环节:学生根据以往别的学*经验,应该能够提出*行旋律用P,上行旋律用渐强。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可用范唱引导学生体会恰当的力度。

  提示学生:注意气息支持、用清晰的吐字咬字表现歌曲的情感。请学生对自己的演唱作出评价。

  4、学*第二乐段,直接演唱第二乐段的歌词。

  难点:前面出现的20 30 40 50易与第二乐段中2 3 4 5|混淆,学生受前面影响,容易把一拍的音也唱成带有休止符的节奏。

  解决方式:引导学生从歌词中体会,第二乐段这里好像田野张开怀抱拥抱我们,我们也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因此我们急切的脚步中间没有停顿。

  5、完整演唱第二乐段,复*力度记号。

  出示带有顿音▼和重音记号﹥的谱例,复*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带有顿音记号的字要唱得短、轻、跳;带重音记号的要加强力度。学生演唱并自我评价。

  分析:学生已经学*过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本节课把这两个记号作为一个知识点呈现,让学生再次感受力度记号的作用。

  目的:加上这两个记号后演唱,体会力度记号在歌曲表现中的作用。

  歌词“梯里通巴”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这是一首意大利的歌曲,这个词可能是意大利语的音译,也可能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欢迎,还可以是我们奔向大自然的脚步声等等。

  6、完整演唱歌曲

  出示加上了力度变化的谱例。学生完整演唱主旋律。同时请几个同学用口风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

  7、进行两声部合唱练*

  学生分为两个声部,高声部跟老师的琴,低声部有几个同学用口风琴演奏旋律,其他人跟着口风琴校正音准,用“踢踏”两字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设问:教材中要求学生用歌词中的“梯里通巴”作为二声部歌词,但是这个词与主旋律歌词相同,学生在演唱时又要顾及音准,又要想着字,可能比较困难,因此改为用走路形象的“踢踏”两个字来唱二声部。

  预设环节:教材要求学生为X X 节奏处设计动作或声音,但本节课重点放在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二部合唱,因此,设计声音或动作将放在下一课时进行。如果学生学*的比较顺利,二部唱的较好,也可以试着加上设计声音或动作。

  【设计意图】预设多种方案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表现和对比等方法唱会歌曲。

  三、巩固拓展

  【阶段目标】聆听不同形式的合唱并进行分析。

  1、首先出示谱例,对比聆听人音版教材中的下方三度旋律的二声部合唱。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这样的形式使歌曲的情绪更饱满。速度稍快也可以使歌曲欢快的情绪表达的更好。“快快把路上”这一句节奏的变化,分别唱一唱八分音符节奏的词和附点节奏的词,体会哪一种更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唱。不同的开头一个是弱起,具有推动感;一个像是脚步声,边走边唱的感觉更形象。

  2、学生完整演唱一遍歌曲,教师提示学生:合唱过程中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要注意聆听另一声部,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地融在一起。唱完后学生自己指出演唱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预设环节:如果学生学*的比较顺利,有时间就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同一题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都可以给人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不同的合唱形式,使学生感受不同形式对歌曲情绪表达的作用,进一步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3、学*评价设计

  (1)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1、更多关注学法,预设多种方案随时调整教学环节。以往的教学中通常只考虑教师的教法,关注学生的学*方式和过程很少。本课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在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学*结果,教师预设了多种方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并运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原有知识储备,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以及不同版本们之间教材差异,提高学生各种音乐能力。以往的教学拿来一个作品就教,很少关注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生原有基础和能力。本课设计在全面了解教材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生原有知识能力下,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灵活的教法和学法,在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利用不同版本教材的差异,变为资源,给学生更丰富的体验。

  3、注重结合实例进行感受和体验,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且完整的音乐知识概念。唱歌教学的最终目标不只是把歌唱会、唱好,要通过对前后知识的衔接逐步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田野在召唤教案优选【5】篇(扩展3)

——召唤作文 (菁华6篇)

召唤作文1

  老实说,我不喜欢下雪,若是下了,不仅路上得多长个心眼,那透骨的寒意更不用说了。

  一进门,白雪驻足的校园别有几分清新。好几个追来赶去的身影投入眼帘,随即,调皮的雪末子舔着我的脸。他们停下来,望望我。我的心里竟然有个声音在说:“随他们去吧,乐乐也好哇,班干部扫什么兴头啊。”

  真想不到雪有如此大的诱惑力。那铃声像个久违的老朋友姗姗而来。这群男同学“嗖”的没影儿了。紧接着,从操场上飘来的笑声牵扯着我的心。我呼了一口热气,静静地看着他们。

  雪不大,草地上单薄的一层雪变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了。伴随着一阵沙沙声,还没等这个圆溜溜的东西盯上哪个遭殃鬼。那银铃笑声便从大咧的嘴巴里流出来。半空中,一道道优美,弯曲的线条交错着,绽出一朵朵晶莹、娇小的花儿。那花儿又轻盈地舞到他们红扑扑的脸蛋儿,悄悄地躲到一团团呼出的热气中了。树上的雪花儿耐不住性子了,一碰,抖落一串串欢快的笑声。不知不觉的,一旁有老师站着,嘴巴和眉毛弯弯的,笑得很开心。我顿时觉得手中的笔是那么沉重,作业本上的“ABCD”是那么枯燥。我的脚似乎也听到了召唤,那一份晶莹的快乐悄然落到心尖。

  阳光总是在你高兴的时候来到,可是这次我却有些讨厌它了。它把他们的笑融化在雪里,但唯一不可带走的是他们像雪一样,纤尘不染的目光。可是那闪烁在眉宇间清凉的东西早晚有一天会覆上灰尘,我轻轻地叹气,这群贪玩的男孩子却乐悠悠的,快乐得让人羡慕。

  记忆的笔尖的召唤,猛然收笔,还听到那群爱雪的孩子在感叹:“下雪喽!我终于盼到下雪了,我好高兴哦!”

召唤作文2

  唤伴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全世界的惊呼声中,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正以一个不可思议的速度奔向未来。“五一”节那天我亲眼目睹了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因为我去了*科技博物馆。

  我与科技博物馆之缘还要从“五一”那天说起。那是一次令我难忘的参观。我亲身实践了科学的奇妙现象,刚一进展厅,便是一个十分现代的高科技机器人交响乐团,不是很大,在一个台子上,我亲耳听“他”演奏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每一个“人”都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后来我又见到了爸爸常说的而且要推广的一种列车——磁悬浮列车,造型完美,并且这种列车不用能源,利用磁性就可以使它开动起来。接着我又观看了电灯发亮原理,然后我还实践了光学现象。

  当然最令我难忘的还在后面呢,突然一个巨大的仪器展现在我的面前,那时航天员感受器,坐在椅子上系好安全带,360度大转弯身体负重压力大,椅子有按纽可以调快慢,妈妈问我要不要试试,我说等等,因为那毕竟是有挑战性的呀!终于我下了决心上去了,开始不会调按纽,受椅子的任意摆布,有一下我感觉差点从上面掉下来。感受完毕之后,我就感觉有些头晕目眩了,真的很难受,你想想在那椅子上,我心理恐惧,它又使劲把我往下压,然后经过360度大转弯,哎!可是这毕竟还是体验呢。神舟六号上真正的航天员一定比这个累多了。正当我头晕脑涨时,一个宇航服有映入我的眼帘,真希望我以后可以穿上它,当一名宇航员……

  我知道这不是幻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成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在召唤我们,在这次博物馆之行,我与博物馆结下很深的情愿,我们只有努力学*,才可以迎接新的召唤。

召唤作文3

  “跟随你的心——Follow your heart”这是乔布斯说过的一句千古名言,可是说着容易,做着难,这世上有那么多不得已,但我一直相信,只要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那么这一生就没有白过,不仅如此,而且可以活得十分精彩。

  从小我就特别喜欢读书,可是,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那一本本引人入胜的书就似乎与我隔了一道墙,一层不可翻越的屏障,后来,我就想,为何我不能沿着自己心灵的召唤前进呢。我开始博览群书,我领会了徐志廉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意境;品味了辛弃疾的“暮然回首,那人便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绪。我随着欧·亨利小说的情节起伏,感受着他小说的“你猜得到开头,却打死也猜不到结尾”的跌宕;又读着村上春树的科幻巨著,为他的手笔所折服,我的语文能力不知不觉的提升了,语文的分数也逐渐增高,我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收获了好成绩。

  我很喜欢欣赏艺术,因此我沿着心灵的召唤,去欣赏心中的艺术,我去欣赏画作——梵高的的《向日葵》,看着每朵向日葵不同的形式,特别是那几朵枯干的向日葵时,我仿佛感受到当时梵高内心的痛苦与压抑,那么伟大的艺术家生前却饱受摧残,我的心底不免激起丝丝涟漪,我也爱欣赏建筑,看那埃菲尔铁塔高高耸立在法国那辽阔的土地上,静静地立着,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不禁想到,*凡的默默付出才能筑就一番事业,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我收获了人生的感悟与生命的哲理。

  沿着心灵的召唤前进,跟随你的心,就获得了不一样的天地,看到的会是更湛蓝的天空,耕耘的会是更广阔的土地。

召唤作文4

  今年冬天,我们一家坐着飞机来到了三亚。一提起三亚,除了那一望无际的大海以外,我就想到我们家楼下的池塘和花园,它给予了我们无数欢乐。

  以前,我和哥哥喜欢在高高低低的假山上和郁郁葱葱的竹林里玩耍。可是今年的池塘不一样了,这里来了三位“客人”——三只小鸭子。

  小鸭子像一团毛绒绒的小球球一样,分辨它们很容易,一只的嘴巴是黑色的,一只是深黄色的,另一只比较特别,从嘴尖开始到嘴的中间有一条黑色的纹,其他是黄色的。

  它们的身子是嫩黄的,尾巴处呈现出淡淡的黑色,小尾巴有些翘,脚掌是橙色的,划起水来小屁股一扭一扭的,真逗人。

  小鸭子们吃东西的时候最可爱,它们把头埋到水下,小尾巴翘得高高的,嘴巴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瞧它们那样子,一点儿也不文雅,一看就知道是三个小淘气包。

  当它们受到惊吓的时候,小尾巴就会压得**的,脖子用力的往前伸,小脚儿一个劲地划水,别看它们*时游得慢条斯理的,这一冲,速度可还不慢哦。

  还有,小鸭子也会散步哦,当楼下的人比较少的时候,小鸭子便爬到岸上来走走路,你也许会问,鸭子怎么会爬呢?它们先选好落脚的地方,然后用脚一蹬,把脖子一伸,胸一挺,就上去了,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再也不会相信鸭子有那么敏捷。鸭子还有一个“经典动作”——挠痒。它把脚伸上脖子,然后像狗狗抓痒的时候一样快速的上下动,还把脖子伸得长长的,眯着那小眼睛,一副很享受的样子。

  三只小鸭子在欢乐的戏水,它们给花园增添了多少生机,给小池塘带来了多少欢声笑语,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意想不到的惊喜!

召唤作文5

  现今有一句很时髦的话,叫做“让青春去等待”。据说它出自很时髦的流行歌曲。所以追赶时髦的现代人,纷纷效仿,自以为是时代哲理。

  “让青春去等待”,“等候”什么呢?“等候”财富,金钱、好运、机遇? 还是“等候”别人的帮助,“等候”命运的恩赐,“等候”异想天开的收获?

  “让生命去等候”。为什么要去“等候”呢?是守株待兔,还是孤注一掷。别让“青春去等候”别让“生命去等候”“青春”正以他无限的魅力在想我们召唤。让我们别在等候青春。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源泉在不息地涌流。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去懦弱,进去压倒苟叟,如此锐气,弱冠后生有之,且顺之年则亦多件,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纺堕暮年。

  很显然,所谓的时代哲理,它只是一个莫名其妙的词语的组合,尽管人们可以用丰富的想象力填补它,但它中心的意义无非落在“等候”二字上。因此,我想问:有什么理由去“等候”。

  有些人在青春的召唤下迎面走来,勇敢,坚强的向前使去。但有些人却胆却了,不愿意前进,当然不进则退。

  在青春时期我们要有目标,正如一篇文章所讲,“一旦追求消失,锐气如同冰雪覆盖,在世不恭,自暴自弃便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老矣。然而坚持追求,你就有望在百岁高龄告别尘世视乃觉年轻。”

  青春正已他无限的魅力向我们召唤,使我前进,如果在青春的召唤向着一个目标前进你就会青春永驻,风华永寸。

召唤作文6

  绿色是性命色,绿色象征着康健、生长、生气勃勃和盼望。有“绿色食物”、“绿色通道”、“绿色故里”、“绿色夏令营”等等。

  地球上,也有很多绿色。但是这些绿色正在徐徐地消掉!

  地球,我们的母亲。油黑的泥土是地球的身材。如今,肥饶的地皮已经变得贫瘠不毛;树林是地球的秀发,如今秀发已经枯黄、失落了;小河是地球的······

  地球妈妈,如今已经遍体鳞伤。她只想让我们觉悟,大概她正在对我们说:“觉悟吧,快觉悟吧人类,不要让我再挂花了!”说完今后,便唉声太息。

  是啊,地球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奉献:煤、铁、金、银、铜、锡、铅、石油和自然气。而人类呢?却还不满足,一而再,再而三不知控制地开采。

  我们正在赔偿对地球妈妈无情危害:1、顺手封闭水龙头,节省用水。2、不利用一次性餐具。3、把垃圾分类。4、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5、······而且,您的身材将会越来越强健。

  固然,您也已经上了病院,但人类依然会不停拯救您。您要好好养病,好好地苏息,病才好得快,您也才会继承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子女。

  如今,照旧绝大多半人在粉碎地球,绝一小部门人在掩护地球。

  地球妈妈的病有了一些好转,要是再蒙受着严峻粉碎,我们优美的故里将在不久后消掉,我们人类也别指望粉碎了地球后,再移居到另外星球上去。

  地球妈妈的召唤:觉悟吧人类,掩护好我。

  还我一片绿色!


田野在召唤教案优选【5】篇(扩展4)

——田野在召唤教学反思实用5份

  田野在召唤教学反思 1

  歌曲《我们的田野》由于它的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动听,易于上口,多年来广为流传,成为一首独立的儿童抒情性歌曲。歌词精彩,富有诗意旋律优美、动听,衬托出了祖国江山多娇的美丽画卷。教学反思如下:

  本节课几个环节及内容的设计,较充分地考虑到了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审美能力和兴趣爱好。课程题材很优秀,符合少年儿童的兴趣意志,同时难易程度适当,学*起来只要能够用心感受,细心探究便能够掌握知识与技能。

  首先,在开始听音乐想象的聆听感知模式下,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表情达意又不可具象性的功能,在音乐中发挥想象,并且熟悉旋律。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想象能力、表达及表现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注意聆听音乐的好*惯。聆听感知,由表象认知到联想探究,再提升至理性思考。这也是学生认知的循序渐进的规律和科学步骤。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们认真安静的聆听一遍回答了常规的4个小问题后直接就进入了歌曲难点部分的解决。我让同学们听我的范唱并且根据我的范唱思考歌曲第一段的结尾到第二段开头究竟是怎样衔接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有两处出现了小问题,第一处是,第一乐句的结尾的最后一个音田野的'“野”字,只要唱一拍,但是学生

  在唱的过程中往往会拖拉,造成节奏的拖拉,影响了下面的演唱。还有一处是在最后一个乐句的开头,“无边的稻田”的“无”字唱的时候出现偏快的现象,这两处问题出现后,经过听唱、看唱(配合老师的指挥动作),最后学生就掌握了,弱起拍的演唱掌握的还可以。通过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单单让学生唱唱、说说、讲讲,是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音乐技能技巧的,歌曲的音域较宽,对学生的演唱的技能的要求也比较高,在音乐课程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演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教学中,为了能让孩子更深的体会歌曲所描写的意境,我首先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方法,将四季的田野直观形象播放歌曲伴奏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深刻的体会到不同季节的不同田野特征和不同劳动动态。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如:这些图片多美丽,谁能讲讲自己家的美?有位作者用歌声唱出了自己家乡的美丽,我们来听听是怎么唱的?的方式来直入主题。“如果你来到一片美丽的田野,你能想象到什么样的风景呢?”让学生思考回答,再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意境。 其次用老师范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宽广的特点。同时指导学生认识“延音线”和后半拍起唱的演唱方法。接着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歌词的内容,感受诗歌描述的美景,通过朗诵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含义。然后再欣赏旋

  律,首先感受情绪。在流动的旋律上反过来再次感受歌词的含义,体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接下来的环节,还是围绕着常用的初听体验——复听探究——知识生成的过程进行,学生在画旋律线的环节显然不知从何入手。对音高概念也较模糊,所以我分句进行聆听,但是时间就耽误了不少,可见*时的培养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最后的艺术文化拓展,欣赏了***08年的歌曲《田野的春天》歌曲题目、内容和本课程内容相联系,又和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有着明显的风格、年代、意境的对比。使学生丰富了艺术体验,了解了多元文化。也作为课程的结束,再一次将课堂的氛围提升,也使学生愉悦其中。

  田野在召唤教学反思 2

  1.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田野在召唤》,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歌颂。

  2.通过合唱歌曲,初步培养学生的二声部合唱能力,使学生能够自然、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田园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欢快、活泼。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准备唱好这首歌曲的弱起小节、附点音符、休止符及正确运用反复跳跃记号等。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二声部合唱,体验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播放春景图片,感受明媚的春天。

  二、寓教于乐。

  在画面中初步感知歌曲旋律,走进春天美丽的田野。

  再次感知歌曲,复*弱起小节。

  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前半部分唱歌词,后半部分旋律模仿春风的声音“呼”来表现。

  跟琴学*歌曲后半部分旋律。

  完整演唱歌曲的一声部旋律,处理歌曲重点。

  学*歌曲前半部分二声部旋律,解决难点。

  再次完整聆听歌曲,感受合唱的效果。

  三、创造表现

  让学生体验二声部旋律的特点,在春雨的情景中学*前半部分的二声部旋律。

  学生尝试用声音感受春风春雨的二声部合唱,初步感知合唱效果。

  进行歌曲前半部分的二声部练*。

  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处理歌曲。前半部分用二声部表现,后半部分歌唱歌词。

  四、完美结课。

  教学反思:田野在召唤》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节奏鲜明,旋律动听,给人以春的遐想,教的难度比较大,特别是低声部的学*。在设计这一课时,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倾听,在导入新课时,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带着问题完整的聆听了四遍歌曲旋律,我想这是学生第一次直接唱高声部就成功的关键所在,所以听给学生学*歌曲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但在学*曲调的重点,还是放在学*低声部中的节奏音准上。

  同学们*时演唱二声部的歌曲比较少,通过这次练*,发现他们慢慢喜欢上了二声部的演唱,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不过还是要多加强二声部的训练,培养他们聆听其他声部的能力。

  田野在召唤教学反思 3

  《田野在召唤》是人音版一首二声部合唱歌曲,是意大利的民歌。节奏明快曲调优美动听,非常吸引人。

  在备课中,我力求抓住学生,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田园的美丽与恬静,令人心驰神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孩子们认真安静的聆听一遍回答了常规的4个小问题后直接就进入了歌曲难点部分的解决。我让同学们听我的范唱并且根据我的范唱思考歌曲第一段的结尾1房子到第二段究竟是怎样衔接的。对于这个要求,听完后学生很少有人回答出来。在我的详细讲解,不断提示下慢慢地知道的人越来越多然后我让孩子们重新听一遍,再次了解第1段和第2段的衔接。弄懂了1、2段的连接再请他们说说第2段演唱的几房子,这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是简单的,可是1、2房子的曲调是不一样的只要他稍不留神就会将2房子的曲调唱成1房子的了。我给他们范唱,让他们听辨弄明白1、2段结束的曲调到底是怎样的,区别并解决两段结尾处旋律的不同。

  田野在召唤教学反思 4

  描述:在备课中,我设计了:进入情境(教室地上铺满树叶)──欣赏──引发感想──激发创作欲望──自我展示等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力求抓住学生,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规划:因为这节课与*日教材的内容有所不同,是将多种艺术形式融为一体,通过欣赏美妙的音乐、名画、美丽的散文,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去感受田园的美丽与恬静,令人心驰神往。

  但是如何上好这节课,这是对我们音乐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考验。教师能否深层次地驾驭教材和独特的教学设计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这节课我认为之所以为学生所喜爱,一是因为情境的创设:教师在教室的地上铺满了落叶,使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从他们热切的目光中,能感受到学生们对知识内容的渴求。二是通过多媒体教学等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教材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着艺术的熏陶。三是让学生好像在田野中*地而坐,画画、跳舞、吹长笛、自制课件展示等,又达到了这节课的高潮,学生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将来一定会成为出色的艺术家。

  但同时我也觉得,这节课学生的情绪还应该再高涨一些,在这点上我还须再仔细地研究和推敲,使学生更加喜爱这样的音乐课。

  田野在召唤教学反思 5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节奏鲜明,旋律动听,给人以春的遐想,教学难度较大,特别是低声部的学*。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歌曲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合唱教学部分,也是这一课时的难点部分。二声部的旋律单一,变化较少,但节奏特点分明,每一拍的后半拍都是八分休止,唱起来短促、有弹性,如同为一声部主旋律伴奏。基于以上特点,我让学生分声部学*,以律动的形式先学*二声部,学生既准确地掌握了歌曲开始的弱起小节和二声部的伴奏旋律,又在不知不觉中熟悉了一声部旋律,为两个声部的配合做了有效的铺垫。

  歌曲第二部分也是由两个声部构成的。考虑到学生在一个课时内无法扎实的掌握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因此,我在本课时只教了第一个声部。这部分旋律动听,加上意大利语的学*运用,让学生后半节课仍然能够兴致盎然地演唱,重难点部分,如五度音程、附点节奏、顿音记号,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也基本解决了。

  这一课从导入到结束,我基本完成的较顺利。但回想起来,仍然暴露出很多不足的地方:学*目标制定的应该再有针对性一些,针对一两个目标,将歌唱教学完成的更加扎实。在这节课里,我设计的内容还是过多,应该在第一课时教唱歌曲主旋律,重点解决弱起小节、附点节奏、顿音记号、重音记号和反复跳跃记号这些知识点;歌曲情绪的表现也应当在这一课时解决,然后再将合唱教学放到第二课时完成。这样既不会让整首歌曲的教学支离破碎,又能让学生更轻松而扎实的学会歌曲。情景创设不够。这还是与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有关,整节课一直在让学生唱旋律,听音乐知识点,缺少了趣味性。最后,评价设计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回答、演唱以及演奏应该做更详细的点评


田野在召唤教案优选【5】篇(扩展5)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通用5篇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美学家说,如果我们能多听听脚下土地的意愿,我们就会理解自然与美是何等紧密地融为一体。五年级的音乐学*就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主题开展的。我所选定的教学内容是第十册五单元“你好!大自然”中的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旨在让学生用美的眼睛去观赏大自然,用美好的心灵去体验大自然,用真挚的情感去歌唱、赞美大自然。

  《田野在召唤》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切分音节奏使得音乐欢快跳跃,极富有动感,表现了孩子们在田野中边走边唱、欢声笑语的神情。歌中所唱的“梯里通巴”仿佛是大自然在热情地召唤着小伙伴们“快快来吧”。全曲始终洋溢着一派欢乐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意大利民歌的特点能有感情的演唱并完成二声部合唱。

  2、过程与方法:在魔术、模仿、欣赏、歌唱、表演、创造中引导学生探究。

  3、情感目标:理解人与自然地亲密关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进行艺术处理与加工。

  2、难点:准确唱好二声部合唱。

  四、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因此,在活动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猜一猜、变一变、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玩一玩、学一学、演一演。调动他们多种感官的参与,为学生提供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机会。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愿意表现自我、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活动能力增强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用看老师变魔术、自己演魔术、模仿声音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升华情感。

  2、用唱歌、创编、表演等艺术形式探究新知。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

  春天虽然来到了很久,可是外面的景象和冬天没什么两样。怎么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呢?我想了很久,哎,我学刘谦,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漫天的绿叶,变出许多小花、小草,同学们不就仿佛置身于田野之中了吗?教学设计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手,为学*歌曲打下基础,也体现音乐课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2、欣赏《田野在召唤》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地域的田野风景图片,给学生提供不同感观的刺激。欣赏中,要求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及听辨演唱形式,为下一步的二声部合唱埋下伏笔。

  3、探究新知

  从音乐课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哼唱、有节奏的读歌词、模唱旋律等入手,培养孩子基本的学唱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歌唱的欲望,并把这份幸福和喜悦带给每一个学生。二声部合唱是我设计的教学难点。唱跑调、合作不好、声音不均匀,是以往合唱的通病所在。那么我是怎么解决的呢?很简单,用科学的方法,一步一步来,不使蛮劲。首先单独练唱第二个声部,再引导让学生处理好一声部与二声部的衔接,最后轻声、有感情的合唱。如果每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那么这个设计就是成功的。学生的声音有可能比较稚嫩,不成熟,但是正是这种“不成熟”,蕴含着执著的探索精神。

  4、拓展延伸

  让学生感受着大自然与人的关系,给他们带来了创造的快乐。快乐是产生兴趣的基础,也是知识延伸的动力!

  最后,我会提议:田野是人人喜欢、向往的地方,让我们共同唱起这首歌,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体验快乐吧,出发!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美学家说,如果我们能多听听脚下土地的意愿,我们就会理解自然与美是何等紧密地融为一体。五年级的音乐学*就是围绕“大自然”这个主题开展的。我所选定的教学内容是第十册五单元“你好!大自然”中的意大利民歌《田野在召唤》。旨在让学生用美的眼睛去观赏大自然,用美好的心灵去体验大自然,用真挚的情感去歌唱、赞美大自然。

  《田野在召唤》以儿童天真活泼的语气表现了在充满生机的春天里孩子们出发去郊游时的欢乐心情,抒发了少年儿童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曲调中的同音反复和切分音节奏使得音乐欢快跳跃,极富有动感,表现了孩子们在田野中边走边唱、欢声笑语的神情。歌中所唱的“梯里通巴”仿佛是大自然在热情地召唤着小伙伴们“快快来吧”。全曲始终洋溢着一派欢乐的气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意大利民歌的特点能有感情的演唱并完成二声部合唱。

  2、过程与方法:在魔术、模仿、欣赏、歌唱、表演、创造中引导学生探究。

  3、情感目标:理解人与自然地亲密关系,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并进行艺术处理与加工。

  2、难点:准确唱好二声部合唱。

  四、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再获得知识。因此,在活动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猜一猜、变一变、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玩一玩、学一学、演一演。调动他们多种感官的参与,为学生提供自我感受、自我表现的机会。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愿意表现自我、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活动能力增强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学法:

  1、用看老师变魔术、自己演魔术、模仿声音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升华情感。

  2、用唱歌、创编、表演等艺术形式探究新知。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

  春天虽然来到了很久,可是外面的景象和冬天没什么两样。怎么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氛围呢?我想了很久,哎,我学刘谦,用变魔术的方法,变出漫天的绿叶,变出许多小花、小草,同学们不就仿佛置身于田野之中了吗?教学设计从激发学生的兴趣手,为学*歌曲打下基础,也体现音乐课应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

  2、欣赏《田野在召唤》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地域的田野风景图片,给学生提供不同感观的刺激。欣赏中,要求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及听辨演唱形式,为下一步的二声部合唱埋下伏笔。

  3、探究新知

  从音乐课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哼唱、有节奏的读歌词、模唱旋律等入手,培养孩子基本的学唱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歌唱的欲望,并把这份幸福和喜悦带给每一个学生。二声部合唱是我设计的教学难点。唱跑调、合作不好、声音不均匀,是以往合唱的通病所在。那么我是怎么解决的呢?很简单,用科学的方法,一步一步来,不使蛮劲。首先单独练唱第二个声部,再引导让学生处理好一声部与二声部的衔接,最后轻声、有感情的合唱。如果每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那么这个设计就是成功的。学生的声音有可能比较稚嫩,不成熟,但是正是这种“不成熟”,蕴含着执著的探索精神。

  4、拓展延伸

  让学生感受着大自然与人的关系,给他们带来了创造的快乐。快乐是产生兴趣的基础,也是知识延伸的动力!

  最后,我会提议:田野是人人喜欢、向往的地方,让我们共同唱起这首歌,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体验快乐吧,出发!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田野的召唤》第一课时。

  1.教材分析:

  歌曲《田野的召唤》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4/4拍,降E调,歌曲旋

  律轻快爽朗而富有生气,形象地表达了歌曲主人公热爱自然、向往春天的美好情怀。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由弱拍进入第一乐句,曲调中出现了同音反复和带切分音的节奏使得音乐欢快跳跃。第三、四乐句在节奏上变得较为宽松、舒展,情绪热烈。最后两小节在四度跳进中把音乐推向全曲的最高音“ⅰ”,情绪高涨,使全曲始终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从三个方面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唱准歌曲开头的弱起小节和同音反复的音准。

  ②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田野的召唤》。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体会并表达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完整地唱好歌曲《田野的召唤》并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②难点:弱起乐句的进入和同音反复的音准;

  找出相似乐句并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力度记号。

  4.教、学具准备:

  本课需要准备多媒体,笔记本、音像系统、钢琴。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创设情境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儿童这一特点,我将以感受“美丽的田野”贯穿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整体模唱

  这首歌曲旋律较为复杂,要想让孩子们在第一课时尽快学会这首歌曲,在学唱歌曲时我将让孩子们用“la”模唱歌曲旋律,而将歌谱的视唱留到第二课时。

  学法: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合作学*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在教唱歌曲这一环节我将充分渗透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教唱歌曲,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展现自我。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五大版块:一是趣味开场,导入新课;二是聆听歌曲,模唱旋律;三是学唱歌曲,提升情感;四是资源共享,课后延伸;五是再现歌曲,意犹未尽。

  (一)趣味开场,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屏幕出示一段录像——潘长江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待生观赏完后,师简单介绍这首乐曲的相关背景。接着师说:“今天,老师将要为大家介绍另一首意大利的民歌《田野的召唤》,请同学们欣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有趣的录像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由一首意大利民歌巧妙地引入本课所要教授的另一首意大利民歌,在学生不经意间巧妙过渡,同时也是学生初次感知歌曲旋律,为完成本节课的重点迈出第一步。】

  (二)聆听歌曲,模唱旋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逐一展示一段田野风景图片,并用歌曲中的歌词简单介绍:

  瞧,春天来到了,大地上充满了阳光,绿树发芽了,小河里清清的流水正在欢唱。

  玫瑰花上的露珠闪闪发光,百灵鸟儿在展翅飞翔……(背景音乐是教学光盘提供的伴奏旋律)

  【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所描写的美丽田野的景色,在熟悉歌词的同时也在感知歌曲旋律。】

  这首歌曲旋律较为复杂,要想让孩子们在本节课中能尽快学会这首歌曲,我将主要采用让孩子们听琴用“LA”模唱的方法学唱歌曲旋律。但由于歌曲的开头是一个不完全小节,要学生按情绪、按节拍演唱就有些困难,于是接下来我重点解决歌曲中的几个难点:

  1.弱起乐句的进入

  这首歌曲的特点就是每一句都是从弱拍开始的,如果这个弱起感觉找不好,每一句的衔接就不整齐。所以我首要解决的是开头的弱起乐句。我将在黑板上板书,0 0 0 12 ,师先示范两遍,请生轻声跟唱。如果生还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一个4/4拍的歌曲,节奏为1234,请生先数拍子,然后师划拍并喊口令“12起”,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唱准弱起小节。

  2.同音反复的音准

  对于这一难点,我将采取多听和打手势的方法带领学生反复练*,为了增加学生学*时的兴趣我将会在反复练*中增加“小老师”的环节,以学生教学生,使得学*更有趣。

  3.相似乐句:只需在模唱时用手势区分即可。

  4.相应的力度记号,如换气记号

  这些可以在模唱的过程中一句话带过,待生模唱较熟悉后,我提示学生歌曲里的一个乐句就好比一句话,每句话之间都要换气,师示范生模仿,并让生对比加了换气记号和不加换气记号如何演唱更舒服。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反复模唱,帮助学生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轮廓,因为这首歌旋律较为复杂,学唱较为困难,所以本课时不要求学生唱歌谱。通过反复的模唱可以加固学生对旋律的熟悉度,为唱歌词起到重要作用。】

  (三)学唱歌曲,提升情感

  由于有了前面模唱旋律的充分铺垫,学唱歌词已经简单多了,为了体现孩子们学*的自主性,并且让他们体会学唱的成就感,从而提升演唱欲望,我让学生边听琴,边轻声唱词,出现不会的地方用笔圈出,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待学生唱准歌词后,我再一次出示田野风景图片,让生说说看到这些景色时的心情,想象一下自己身处其中的感觉,带着这样的感情再唱一唱。并集体讨论,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或情感来演唱:

  如:前两个乐句轻一些,因为小小的休止符通常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后面两个乐句要处理成渐强,尤其是最后一句要达到最强,表现了孩子们奔向大自然的迫切之情。

  因为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对于感情的处理基本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最后再让生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更好地演唱歌曲,教师作适时评价。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孩子们自主学*,体验歌曲,表现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资源共享,课后延伸

  拓展1:我眼中的意大利:师利用多媒体简单介绍意大利的风光名胜及音乐家。

  拓展2:课后搜集:你还知道那些意大利的歌曲。

  【这一设计旨在通过简单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五)再现歌曲,意犹未尽

  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带给我们无限的享受,让我们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伴着美妙的歌声,结束本节课吧!

  学生在歌声中走出教室。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 4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歌唱课《田野在召唤》。音乐课是一堂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所以在我的课程中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带着同学们一起感受音乐的魅力。这首歌一个课时完成,首先是教材分析: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由意大利民歌译配的歌曲。歌曲旋律明朗活泼,情绪欢快轻巧,表现力小朋友春游路上的魅力场景。同样歌曲也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潺潺的流水、万物生长,一片生机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具有良好的参与意识,而且已经具备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够有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但是这时期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我采用歌、舞、视频、活动等手段相结合,进行直观教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水*,我从本课的目标定以下三个。

  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为通过学*演唱歌曲,能够一定程度上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过程与方法体现在体验音乐的情绪,在小组活动中能够对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知识与技能体现在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并能够识别音乐材料的重复运用。

  本课的重难点:新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贯彻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只要有音响就要伴随着情感,重点不仅仅是歌唱,更多的是学生对歌曲感情的抒发。而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音乐课不仅仅是单纯的学*演唱歌曲,他们还渴望对音乐元素的一些探究,但是对他们来说仍旧是个难点,所以本课的难点设置为识别重复的手法以及对歌曲的创编。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引导法、体验法、小组合作法、欣赏法、练*法。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并且自由发挥,能够在小组创编中探索音乐的魅力。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表演法,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用具的准备:为了辅助课堂更好的展开,我采用以下的教学用具有PPT以及音频设备、电子琴。

  音乐课是学生们都喜爱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我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兴趣,进行课程。教学过程具体设计如下:

  在导入环节,为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用播放大自然的魅力场景视频,带领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谐,视频的背景音乐就是课程需要学*的田野在召唤,引导学生在有对场景的熟悉中自然的进入音乐学*。在具体的课程中我会这么说“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的田野吧!”进而结束导入部分。

  在新课教授的环节中,主要采取整体感知、分段学*、完整演唱的环节进行学*。首先在整体感知环节,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采取教师示范演唱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并通过提问“同学们听听从老师歌声中你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熟悉歌曲的内容,想像歌曲的场景—潺潺的小溪、一望无际的田野。

  在再听歌曲环节,通过听辨同龄人的演唱,教师提问“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老师从同学们的答案中感受到了大家对田野的喜爱,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再听听歌曲,这次听的时候注意听你在歌曲中有没有出现一样的部分”,进而进入到歌曲的听辨音乐材料环节。之所以安排这个环节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能够辨别音乐旋律中重复乐句的出现,所以在此基础上予以讲解音乐旋律的创作手法,在通过唱一唱的形式体验音乐重复乐句“重复的是旋律,但变化的是情绪情感力度,感受音乐的奇妙”,进而解决本节课旋律发展手法的难点并能够演唱A段。

  在学唱歌曲B段的环节,通过跟琴演唱、节奏填充,使学生参与体验感受音乐情感。通过多次聆听,学生基本能够演唱歌曲,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在“梯里通巴”部分的节奏拍手、跺脚等方式理解音乐节奏的时值,并通过小组活动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的能力以及创编能力。

  之所以这样设置是由于音乐课是由活动组成的,是培养学生审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通过乐器创编、节奏填充既能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集情感体验、知识认知、能力培养为一体。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对歌曲已有所了解,并产生喜爱之情。当学生有了较为深刻的情感体验时,再进行认知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片段采用了合作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在学*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之从小养成主动学*、互动、关注、欣赏他人的品质。

  在巩固提高环节,为了更好的了解音乐,首先老师邀请学生演唱伴奏,教师跳舞,激起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接着通过分解动作的讲解关键的舞蹈动作,并通过小组创编的形式来增加学生音乐的表现力,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轻松达到教学目标。

  在课堂小结部分我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并在歌声中边舞蹈边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最后是板书设计,其中展现的是歌曲的节奏难点和情绪,使得学生能够准确的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田野在召唤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田野的召唤》第一课时。

  1.教材分析:

  歌曲《田野的召唤》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意大利民歌。4/4拍,降E调,歌曲旋

  律轻快爽朗而富有生气,形象地表达了歌曲主人公热爱自然、向往春天的美好情怀。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由弱拍进入第一乐句,曲调中出现了同音反复和带切分音的节奏使得音乐欢快跳跃。第三、四乐句在节奏上变得较为宽松、舒展,情绪热烈。最后两小节在四度跳进中把音乐推向全曲的最高音“ⅰ”,情绪高涨,使全曲始终洋溢着一种欢乐的气氛。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从三个方面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唱准歌曲开头的弱起小节和同音反复的音准。

  ②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田野的召唤》。

  ③情感目标:通过对歌曲的学*,体会并表达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3.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完整地唱好歌曲《田野的召唤》并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②难点:弱起乐句的进入和同音反复的音准;

  找出相似乐句并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力度记号。

  4.教、学具准备:

  本课需要准备多媒体,笔记本、音像系统、钢琴。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法:

  1.创设情境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以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儿童这一特点,我将以感受“美丽的田野”贯穿课堂,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2.整体模唱

  这首歌曲旋律较为复杂,要想让孩子们在第一课时尽快学会这首歌曲,在学唱歌曲时我将让孩子们用“la”模唱歌曲旋律,而将歌谱的视唱留到第二课时。

  学法:1.大胆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3.合作学*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在教唱歌曲这一环节我将充分渗透这一教学理念,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教唱歌曲,这样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还能拓展学生思维,展现自我。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分五大版块:一是趣味开场,导入新课;二是聆听歌曲,模唱旋律;三是学唱歌曲,提升情感;四是资源共享,课后延伸;五是再现歌曲,意犹未尽。

  (一)趣味开场,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屏幕出示一段录像——潘长江演唱的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待生观赏完后,师简单介绍这首乐曲的相关背景。接着师说:“今天,老师将要为大家介绍另一首意大利的民歌《田野的召唤》,请同学们欣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有趣的录像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也由一首意大利民歌巧妙地引入本课所要教授的另一首意大利民歌,在学生不经意间巧妙过渡,同时也是学生初次感知歌曲旋律,为完成本节课的重点迈出第一步。】

  (二)聆听歌曲,模唱旋律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逐一展示一段田野风景图片,并用歌曲中的歌词简单介绍:

  瞧,春天来到了,大地上充满了阳光,绿树发芽了,小河里清清的流水正在欢唱。

  玫瑰花上的露珠闪闪发光,百灵鸟儿在展翅飞翔……(背景音乐是教学光盘提供的伴奏旋律)

  【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歌曲中所描写的美丽田野的景色,在熟悉歌词的同时也在感知歌曲旋律。】

  这首歌曲旋律较为复杂,要想让孩子们在本节课中能尽快学会这首歌曲,我将主要采用让孩子们听琴用“LA”模唱的方法学唱歌曲旋律。但由于歌曲的开头是一个不完全小节,要学生按情绪、按节拍演唱就有些困难,于是接下来我重点解决歌曲中的几个难点:

  1.弱起乐句的进入

  这首歌曲的特点就是每一句都是从弱拍开始的,如果这个弱起感觉找不好,每一句的衔接就不整齐。所以我首要解决的是开头的弱起乐句。我将在黑板上板书,0 0 0 12 ,师先示范两遍,请生轻声跟唱。如果生还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一个4/4拍的歌曲,节奏为1234,请生先数拍子,然后师划拍并喊口令“12起”,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唱准弱起小节。

  2.同音反复的音准

  对于这一难点,我将采取多听和打手势的方法带领学生反复练*,为了增加学生学*时的兴趣我将会在反复练*中增加“小老师”的环节,以学生教学生,使得学*更有趣。

  3.相似乐句:只需在模唱时用手势区分即可。

  4.相应的力度记号,如换气记号

  这些可以在模唱的过程中一句话带过,待生模唱较熟悉后,我提示学生歌曲里的一个乐句就好比一句话,每句话之间都要换气,师示范生模仿,并让生对比加了换气记号和不加换气记号如何演唱更舒服。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通过反复模唱,帮助学生脑中形成一个整体的.轮廓,因为这首歌旋律较为复杂,学唱较为困难,所以本课时不要求学生唱歌谱。通过反复的模唱可以加固学生对旋律的熟悉度,为唱歌词起到重要作用。】

  (三)学唱歌曲,提升情感

  由于有了前面模唱旋律的充分铺垫,学唱歌词已经简单多了,为了体现孩子们学*的自主性,并且让他们体会学唱的成就感,从而提升演唱欲望,我让学生边听琴,边轻声唱词,出现不会的地方用笔圈出,然后师生一起讨论解决

  待学生唱准歌词后,我再一次出示田野风景图片,让生说说看到这些景色时的心情,想象一下自己身处其中的感觉,带着这样的感情再唱一唱。并集体讨论,每句话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或情感来演唱:

  如:前两个乐句轻一些,因为小小的休止符通常能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后面两个乐句要处理成渐强,尤其是最后一句要达到最强,表现了孩子们奔向大自然的迫切之情。

  因为有了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对于感情的处理基本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最后再让生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更好地演唱歌曲,教师作适时评价。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孩子们自主学*,体验歌曲,表现歌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表现歌曲的情感,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资源共享,课后延伸

  拓展1:我眼中的意大利:师利用多媒体简单介绍意大利的风光名胜及音乐家。

  拓展2:课后搜集:你还知道那些意大利的歌曲。

  【这一设计旨在通过简单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五)再现歌曲,意犹未尽

  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带给我们无限的享受,让我们带着这份愉快的心情,伴着美妙的歌声,结束本节课吧!

  学生在歌声中走出教室。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