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

首页 / 教案 / |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2

  一、核心素养

  (此版块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语言建构与运用)

  2、了解作者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按照“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依次进行,感悟莲的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

  4、学*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审美鉴赏与创造)

  5、学*《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君子之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过程

  (1)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

  (2)解题,揭示学*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②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研读课文

  ①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A、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B、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C、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D、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A、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B、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③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A、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B、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C、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D、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5)总结课文

  A、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B、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3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理解作品,学*“托物言志”的手法。

  3、学*莲花的高洁品格,引导学生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重点:

  探究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衬托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插图,谈感受

  (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插图第一页,这是什么?看到这幅图你有何感受?请同学来谈一谈。

  那么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看到了盛开的荷花又会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周敦颐赏荷有感而发写成的绝世佳作《爱莲说》。)

  二、文学常识

  1、“说”如何理解?(划下注释一,齐读)

  2、作者简介(齐读)

  3、30秒识记常识。

  三、诵读课文

  1、欣赏录音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节奏、语速、语气。

  2、跟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准确。

  3、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感情。

  4、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四、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2、不懂的词句可以作上记号,小组讨论交流。

  3、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4、自主读译课文,巩固重点文言词。

  5、齐读课文(要求:口读心译)

  五、研读探究

  1、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为什么爱莲呢? (用原文回答)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莲具有哪些品质特点值得作者喜爱?

  (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小组讨论补充)

  3、由此看来,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写莲,实质是写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通达正直,高洁端庄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4、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诵读这几句。

  5、文章写的是莲,文中却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这是为什么?有何用意?(正衬,反衬)

  6、作者对爱菊和爱牡丹的人各持什么态度?(惋惜,鄙视)最后三句应该怎样来读?

  明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7、请同学们自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8、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三句。

  六、教师小结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他志在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我们也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了解了周敦颐高洁傲岸的人格,学到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更应该学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写出的文章才会方香四溢。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4

  【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和文章的翻译。(重点)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全文。

  3、理解语句的比喻意义,领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重难点)

  4、感受莲花的高洁之美和作者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归纳预*笔记。

  ㈠作家作品简介,例如:

  周敦颐,( )朝著名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本文选自( )。

  ㈡ 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

  1、字音字形,例如:

  周敦颐 蕃 淤泥 濯 蔓 亵玩 噫 鲜有闻

  2、重点字词的解释,例如:

  ①蕃 ②独③益清 ④亭亭⑤植 ⑥濯⑦亵玩 ⑧宜⑨予⑩鲜

  3、重点句子翻译,例如: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⑤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㈢文言知识积累,例如:

  通假字(蕃)

  古今异义(鲜、予、宜)

  重点虚词(之、而)

  词类活用(蔓、枝、远)

  文言句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

  三、初步领悟,前5小题用原文语句填空: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4、“与*朱者赤,*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7、《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 )。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的?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品质?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举例说明第二段所用的修辞方法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6、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5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6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景导入:

  (上课前播放音乐,上课开始停止播放,开始导入。)

  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一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课题《爱莲说》。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键播放莲花组图。)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一律加以肯定。

  解说: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深的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轼的“荷尽无遮雨盖”; 屈原的“制芰(jì)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体裁。

  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体裁。

  ⒈(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

  (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⒉了解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三、朗读训练。

  ⒈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

  ⒉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

  (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

  蕃( fán) 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 )亵(xiè) 噫(yī)鲜(xiǎn)有闻

  ⒊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⒋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地基础上去读。

  四、出示学*重点。

  ⒈托物言志的写法。

  ⒉衬托的写法。

  ⒊掌握“蕃”“染”“植”“鲜”等词的意义。

  五、理解文意。

  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不懂之处进行提问,共同解决。大屏幕出示检查合作学*结果)

  ⒉请同学们根据注解,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六、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⒈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7

  【教学目标】:

  ⒈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⒉学*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⒊学*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情景导入:

  (上课前播放音乐,上课开始停止播放,开始导入。)

  今天我和大家合作学*一篇优美的文章。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读课题《爱莲说》。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键播放莲花组图。)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各抒己见,学生的回答,一律加以肯定。

  解说:莲花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深的人们的喜爱,因此它很早就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如杨万里有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苏轼的“荷尽无遮雨盖”;屈原的“制芰(jì)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喜爱。不过,人们常常欣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外形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的内在品质。我们今天学*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体裁。

  在分析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和体裁。

  ⒈(放作者图像)指名朗读。(用课件打出周敦颐的介绍)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⒉了解本文的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明确: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其他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解说:作者究竟为什么爱莲花?作者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讨论的问题。

  三、朗读训练。

  ⒈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注意读课文的语气。

  ⒉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检查听读效果,大屏幕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出它的音。)

  蕃( fán)颐(yí)濯(zhúo)淤(yū)涟(lián)

  蔓(màn )亵(xiè)噫(yī)鲜(xiǎn)有闻

  ⒊请同学们自己轻声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⒋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教师小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回答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地基础上去读。

  四、出示学*重点。

  ⒈托物言志的写法。

  ⒉衬托的写法。

  ⒊掌握“蕃”“染”“植”“鲜”等词的意义。

  五、理解文意。

  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读懂课文,互相可以讨论疑难之处。(不懂之处进行提问,共同解决。大屏幕出示检查合作学*结果)

  ⒉请同学们根据注解,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六、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⒈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8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点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大意。

  2、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品味语言,并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理解作品,学*“托物言志”的手法。

  3、学*莲花的高洁品格,引导学生保持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教学重点:

  探究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托物言志的手法,衬托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插图,谈感受

  (请同学们将书翻到插图第一页,这是什么?看到这幅图你有何感受?请同学来谈一谈。

  那么宋代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看到了盛开的荷花又会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周敦颐赏荷有感而发写成的绝世佳作《爱莲说》。)

  二、文学常识

  1、“说”如何理解?(划下注释一,齐读)

  2、作者简介(齐读)

  3、30秒识记常识。

  三、诵读课文

  1、欣赏录音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节奏、语速、语气。

  2、跟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准确。

  3、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和感情。

  4、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四、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逐句翻译课文。

  2、不懂的词句可以作上记号,小组讨论交流。

  3、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4、自主读译课文,巩固重点文言词。

  5、齐读课文(要求:口读心译)

  五、研读探究

  1、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为什么爱莲呢? (用原文回答)

  2、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莲具有哪些品质特点值得作者喜爱?

  (自己思考写一写,然后小组讨论补充)

  3、由此看来,作者写莲,已经赋予了莲花人的品质,作者不仅仅是写莲,实质是写人,做人也应当做一个洁身自好,通达正直,高洁端庄的人啊!作者爱莲,写莲,不正是表达自己这种志向吗?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4、请同学们带着赞美之情诵读这几句。

  5、文章写的是莲,文中却多次提到菊花和牡丹,这是为什么?有何用意?(正衬,反衬)

  6、作者对爱菊和爱牡丹的人各持什么态度?(惋惜,鄙视)最后三句应该怎样来读?

  明确:“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7、请同学们自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8、有感情地齐读最后三句。

  六、教师小结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他志在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我们也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了解了周敦颐高洁傲岸的人格,学到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更应该学会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诗意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一切,因为只有这样,我们写出的文章才会方香四溢。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9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 10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1)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0篇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

  3、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难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练*朗读;

  3、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1、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3、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4、“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小结课文

  四、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精神

  五、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课外作业

  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七、板书设计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精神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新词。

  2、揣摩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深层含义、表达作用。

  3、体会咏物记叙文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中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领悟文章的主题,理解作者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指导初读

  1、带领学生认识石榴,观察讲台上的一盆石榴。

  2、引导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石榴。

  3、带领学生.总结石榴的特点。

  4、指导学生分析描写石榴枝干、叶片、花、果实和子粒特征的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课文

  1、带领学生品味描写石榴的句子。

  2、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带领学生重点讨论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喻成是“夏天的心脏”。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1、给学生发放文章的背景材料。

  2、结合背景组织学生讨论:在石榴众多的特点中,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它在五月开花这一特点来写?

  3、带领学生阅读全文,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本课小结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向时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着坚定的信念和热切的追求。

  第二课时

  一、辐射阅读,体会寄情于景的写法

  1、带领学生阅读《白杨礼赞》片段。

  2、带领学生阅读《荔枝蜜》片段。

  二、.写作练*

  指导学生观察大干世界里的事物,描写其特征,同时练*“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的写法。

  三、本课小结

  要写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的文章,首先要有情,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情人;学会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3

  一、教学目标

  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点

  3、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创造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

  2、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造思维

  三、教学设想

  1、以朗读训练为重点,体会寓情于景的写法。

  2、通过合作学*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风,学会学*。

  3、训练想象、联想,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进中学以来初次学*古诗,很高兴能成为大家的朋友,聚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学*古诗,请大家一起学*第三单元的第十五课《古诗十五首》。从现在起,我们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愿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朋友们,有信心吗?)我们的课就要开始了,请先听一段音乐,放松放松。(放第一框听音乐)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这曲子是愉快的,还是悲伤的?(学生谈感受。)引:你认为怎样的人可能有这样的心境?(失意的人,远离家乡的游子,如马致远)对!真聪明!说到马致远,就说到正题上去了。今天,我们要学*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放第2框)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放第3框)

  2、理解这首小令的意思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大家喜欢吗?我们感受一下。(朗读)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j?)而行。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师: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3)拓展

  引:感受了这首小令的意境,我们来运用运用。

  A下面的诗句都是写秋的,请选出与《天净沙·秋思》意境不相同的一项:(放第5框)

  a沅江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选出画面的意境与《天净沙·秋思》相同的一幅:(展示画面)(放第6框)

  3、创造性阅读:

  (1)点拨:美是具有启示性的。《天净沙·秋思》充满了空白和不定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想象空间,请听听朗读,你能够想象和联想些什么?(放第7框)

  (2)分组讨论,合作学*。我们分为六组,各选一个执笔,中心发言人,选取以下的一个问题,研究学*,把结果写出来。老师为你们提供了展示的*台。在这里,人人都是创造者,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

  提示:可说说你最喜欢原作的哪一句,为什么?还可说说原作结构、某种写作手法好在哪里?还可将原著改写成散文,如景物,可作细腻描绘,人物可想象他颠沛流离的生活细节,可想象他的外貌、神态、心理等;也可将原作改作画面;也可给原作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还可以联想自己或他人的一段与原作类似的思念家乡的经历。也可联想出一两句古诗(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总之,合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丰富原作的内容,让作品的生命在每一位同学那里得到延长。讨论开始,时间10分钟。

  (3)交流:以上问题有可能需要教师补充的有:

  寓情于景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生思乡之情呢?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衬悲,自然又增一分思乡之情。

  构思精巧,句法别致。全曲五句,28字,容量极大,描绘出一幅绝妙的秋野夕照图。18字,九种物象,一词一景,无一个动词,连缀巧妙,构成一个整体。因而,王国维说它“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同时,对后人影响很大。如徐志摩的诗作:《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彩。/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4

  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在火热的八月看到火热的你们,我由衷感到高兴和激动。今天是新学期第一节课,我有个*惯,第一节课我喜欢随意聊聊。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我这个新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那我就先自报家门了。

  一、自我介绍(略)

  二、澄清语文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语文知识了,那门大家谁能说说,语文是什么,语文到底要学*什么?

  流行的几种说法:

  1.语言和文学

  2.听说读写

  3.叶圣陶:口语和书面语

  高中语文学*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三、如何学好语文

  古人讲人的修为时,主张“仁义礼智信”,我这个话题,可以用“缘趣意信方”来概括。

  缘.中国有句俗话“十年修得同船渡”,是指缘分的巧妙和难得。通常,人们喜欢用蜡烛来比喻教师,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古诗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教师职业的赞美,而我更喜欢把教师职业比成撑船的水手,三年一调头,送走一批学生就送走一批渡客。老师,学生,水手,渡客,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老师今天讲的第一方面:惜缘。〔接下来和学生聊了自己一些故事〕 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同学们应该主动去体验和发掘语文的乐趣。这里我随便谈谈。

  意。指学*语文的意义。 作为基础语言工具,掌握好语文这门工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首先是交际需要语文,更重要的是语文可以提升人格魅力。

  信。指学好语文的信念。(略)

  方。指学好语文的方法。 首先,我要求同学们有民主的观念。在我的课堂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是地位是*等的,对于学*上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要敢于发言,说出你的理解。 其次,大家要有钻研精神。

  四、 具体要求:

  (一)、我们的目的争取做“五一居士”

  (1)一手好字

  (2)一张能言会道的嘴

  (3)一肚子名篇佳作

  (4)一笔好文章

  (5)一颗永远纯真善良的心

  (二)、我们的行囊: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有情诵读,联系背景,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基本把握诗歌主旨。

  2、抓住关键,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3、研读赏析,形象探究,感受诗歌中浓厚的象征意义。

  4、通过诗歌学*,鼓励学生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鄙弃世俗、勇于抗争,特别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体验,理解诗歌形象化的语言及其象征意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猛虎图片,激趣引读

  1、图片出示:教师出示老虎图片,学生感受老虎风采。

  ①看了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②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华南虎呢?

  2、激趣引读:

  师:老虎历来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它的形象已成为古今中外文人描绘抒写的对象。虎,以它的威猛和高贵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华南虎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具体感受一只被囚老虎的震撼力吧。

  二、诗歌朗诵,整体感知

  1、诗歌诵读:

  ①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②学生比读(可配背景音乐)、评读诗歌,注重情感,注重感知。教师朗读指导:诗歌一定要放声朗读,而朗读不仅要正确流利,关键还要有感情,这样才能和诗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鸣,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启示。

  2、整体感知:

  ①诗歌诵读后,你对华南虎有怎样的感受呢?

  ②你能用简洁的一句话评价一下华南虎吗?

  可用如下句式:华南虎是一只()的老虎

  (威严、高傲、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维护着自己的尊严)

  三、研读赏析,合作探究

  1、形象探究:

  ①诗人笔下的华南虎处境如何?这只老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讨论明确:这是一只有着美丽的容貌和强健的形体的华南虎,但被囚于人类的牢笼中,远离了山林。它具有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个性。

  诗句如:

  背对胆怯而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淋的沟壑——不屈服于压迫,勇于抗争。

  ②对华南虎,“观众”和“我”持什么态度?你对“我”与众人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

  讨论明确:“观众”对华南虎“砸”“呵斥”“劝诱”,态度冷漠、粗暴。“我”良知未泯,从老虎的“悲愤”中,感到了沉寂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被触动,有所觉醒。(学生可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理解象征: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所谓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或相*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那么

  ①华南虎及“铁笼”分别象征什么呢?

  讨论明确:华南虎是不屈的生命、执著的灵魂的象征。

  “铁笼”禁锢自由、代表邪恶。

  ②诗中的“观众”又代表着一个怎样的群体呢?

  讨论明确:诗中的“观众”冷漠粗暴、庸俗无聊,是一个没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群体。

  诗人以华南虎作为象征,表现的是自己在困境中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

  3、合作探究:

  ①华南虎的心灵为什么会感觉“屈辱”?

  讨论明确:感到“屈辱”有两层含义:浅层意思是为自己的尊严被践踏、自由被剥夺而感到“屈辱”;深层意思是为生活在这个自由被剥夺、人格被侮辱的世界而感到“屈辱”。

  ②在华南虎面前,“我”为什么会感到“羞愧”?

  讨论明确:“我”作为庸俗大众中的一员,来“观赏”老虎。在“不羁的灵魂”面前,感到了自己人格的卑微、心灵的堕落。

  ③为什么“我看见了火焰似的斑纹和火焰似的眼睛……”?

  讨论明确:这是在表现华南虎对自由的火一般的渴望,歌颂华南虎在逆境中爆发的充满野性的炽热生命力。

  四、提供背景,主旨探讨

  1、提供背景:这首诗作于1973年6月,正是“十年动乱”期间。诗人牛汉正在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改造(“**”中,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一次,他去桂林,在动物园里见到了一只趾爪破碎、鲜血淋漓的被囚禁的老虎。这只老虎的形象强烈地触动了诗人的情思,回到干校后,他就写下了这首《华南虎》,表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70年代特有的政治环境和作者特有的政治待遇——与华南虎的遭遇何其相似。)

  2、主旨探讨:

  诗歌结尾作者说“我终于明白……”“我”明白些什么?这里蕴涵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思索?学*本诗有什么现实意义?

  讨论明确:

  “我”明白了被人类囚禁在笼中的不只是一只老虎,而且是一个不屈服、不苟活的高尚的生命;“我”明白了在这个“不羁的灵魂”面前人类的庸俗、猥琐和无知;“我”明白了在悲怆和困厄中,人应该超越苦难,拒绝庸俗,保持独立、健全、高尚的人格,奋然前行。

  作者写这首诗时,处境同样艰难,华南虎的不羁个性唤起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极度渴望。我们应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在种种诱惑面前不屈服、不迷失。

  这首诗表现中国知识分子不屈服于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在今天,要想在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不屈服,不迷失,追求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人们,都能从这首诗中得到启迪。

  五、诗歌比较,诵读提升

  1、朗读英国诗人布莱克《老虎》一诗,概括诗人塑造的老虎形象。

  2、诗歌比较,课文和《老虎》同样写老虎,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3、在从比较中,你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和写作体会?

  4、齐读两首诗歌,在朗读中体会。

  六、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①假如你就是那只被囚在“铁笼”中的华南虎,当时你会怎样想呢?

  ②假如你是观众,当你看到“铁笼”中的华南虎时,你又会怎样想呢?

  ③再次诵读诗歌,体会诗中最能震慑人心、表现主题的诗句。

  2、互动释疑:在预*、美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七、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这首诗作于一个特殊的年代——“十年动乱”期间,表现了在特有的政治环境下,中国有良知、正直的知识分子不屈服于压制,追求光明、自由的思想感情。诗人把这种感情融注在具体的物象——华南虎身上,使华南虎的形象有了象征意义。而华南虎在困笼中表现出来的独立个性和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启迪着我们,事实上,这样一种独立精神和个性追求也正是我们青少年的追求。

  七、作业

  ①课外读一些抒写动物的现代小诗。

  ②以《华南虎的自白》为题,根据诗意展开想像,试着写一首短诗。

  ③收集更多的写虎的成语、诗歌及书画。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预*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二、作者简介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四、课文精读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蚊子和狮子》

  1、这则寓言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胜利后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这则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五、文章脉络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第一层:写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打算了解自身价值。

  第二层:写赫耳墨斯询问诸神雕像的价格。

  《蚊子和狮子》:

  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进攻。

  第二层:写蚊子战胜了狮子,却丧生在蜘蛛网上。

  六、文章主旨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七、写作特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它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八、板书设计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赫耳墨斯来到店里→询问宙斯雕像的价格(一个银元)又问赫拉雕像的价格(还要贵一些)再问自己雕像的价格(算“添头”)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向狮子挑战(蚊子向狮子冲了过去)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狮子)蚊子飞走时被蜘蛛网粘住了(它叹息自己战胜了强大的狮子,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学*了两则《伊索寓言》,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二、作者简介

  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2、《列子》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三、整体感知

  1、朗读两篇短文,读准字音、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理解大意。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

  3、重点字词归纳。

  (1)掌握下列字词。

  溉汲:打水浇田。

  及:待,等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劳动力。

  亡: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四虚:四方。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

  (2)一词多义:

  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四、课文精读

  1、学*《穿井得一人》。

  (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2、学*《杞人忧天》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热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的。

  五、写作特点

  1、故事短小精悍,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2、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旨。

  【课堂小结】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

  【作业布置】

  任选一题自编寓言。

  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b、树和斧子;c、筷子和勺子;d、画笔和颜料;e、蜜蜂与花朵;f、猫和老鼠。

  【板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7

  【教学目标】

  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体味文章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描写。

  抓住语段要点,明白画竹的美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1分钟)

  用歌曲《丢手绢》引入"游戏"的话题,进而引出丰子恺的《竹影》。

  二、整体感知(5分钟)

  教师出示抢答题:⑴速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参照"看竹影"这样的词语结构,写出其余三处情节。

  学生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教师归纳:看竹影——描竹影——论竹影——悟竹影。(亦可对应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品读描写(15分钟)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分配任务:1、3、5组女生——旁白;1、3、5组男生——华明;2,4,6组女生——"我";2,4,6组男生——弟弟;爸爸——老师。

  教师出示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生动,并谈谈你的理解?(提示:描写既包括景物描写也包括人物描写)

  小组选择讨论的内容。教师进行干预,形成两组讨论景物描写,四组讨论人物描写(四组又分华明组、"我"组、弟弟组、爸爸组)

  小组进行讨论3分钟。小组进行黑板展示2分钟。

  教师在适当的地方进行点拨、归纳,提示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艺术化、人物描写的动作、语言的童趣。

  四、略读文段(10分钟)

  教师导学:老师刚才从同学们的回答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生动的描写都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后面还有四个自然段几乎没有涉及。尤其是5、6两个自然段都是爸爸的话语,介绍了画竹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

  全班齐读第5、6段。

  教师出示问题:

  ⑴第5自然段说的是画竹之难,画竹难在何处?请在文段中找出核心句子。

  ⑵第6自然段开头提出了问题: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请就文章内容回答这一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然后进行抢答,没有抢答到小组进行纠正。

  五、当堂抽测(9分钟)

  1.教师口述抽测题目。附题目:

  ⑴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⑵围绕"竹影",文章写了四处情节,请用带"竹影"一词的三字词写出四处情节。

  ⑶五个生字词。

  2.学生完成题目,交换批改。

  反思

  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层次和梯度,还要突出语文教学的特点,展现更多的语文味。例如朗读的教学,我认为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不完整,缺乏语文味的。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要能用普通话进行流利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以后,我就对学生进行了朗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在领悟把握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情感后,能在朗读中准确反映出来。在提供给学生的学案中,不仅大环节上从易到难,而且每一个大环节的细环节也是从易到难,而且很多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如果填空的内容较多,我就将其分成几个细点,写出其中的一些,空出一些,让学生在有所提示的情况下能较好的完成。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8

  教学目标: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

  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安塞腰鼓》,感受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二、目标展示

  1.品析文中关键性语句,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2.品味语言,感知美点。

  三、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将你的理解批注到书上。(8分钟后看谁完成的好)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本文的美点等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教师归结:

  (1)词语方面如“茂腾腾”好,好在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忘情了,没命了”好,好在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2)句式方面:铿锵短句的运用好,好在营造了激越的气氛。如“愈捶愈烈”“落日照大旗”“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等。

  (3)写法修辞方面: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好在增强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对比的手法好,好在以水乡比照高原的力量之美。

  (4)结构方面: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复叠咏叹好,好在使通篇散文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五、综合训练

  1.积累文章中的精彩语句。

  2.仿写: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他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童话运用想象的艺术特点以及运用夸张达到讽刺效果的写法。

  2、正确认识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揣摩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品析人物形象。

  2、通过梳理写作思路和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在感染和熏陶中培养健康人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从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中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多元解读童话主题,依据主题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于安徒生的这篇童话早有了解,学*兴趣非常浓厚,但往往流于情节与人物的浅层理解。因此,本课主要采用复述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同时通过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加深对童话主旨的理解。

  1、童话篇幅颇长,不宜在课堂通篇朗读,通过复述梳理脉络,抓住叙事要素即可。

  2、学生对于童话有个性化理解,分组讨论可开阔学生思路,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全班的讨论交流,有助于学生对童话的深入理解。

  3、童话的主要写作手法是想象,最后的拓展应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六两个单元引导我们走入大千世界,探索万事万物的奥秘和见识各色各样的人物。我们已经在第五单元中见证了伟大的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在第六单元中,我们将走入想象的世界,看看在想象中折射出来的各种社会现象。我们首先走入的就是想象最为丰富的童话世界。而提到童话,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一位大师,那就是──安徒生。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尽快进入学*情境。

  (二)作者简介

  师:同学们对安徒生和他的创作有哪些了解,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童话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1835年开始写童话,一生共创作160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代表作品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等。

  在《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夜莺》《皇帝的新装》《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主题以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与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为主。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设计意图:扩大知识面,为理解童话主旨做铺垫。

  (三)研读文本

  1、整体感知。

  师:(1)下面是关于这篇童话的结构图,请大家根据结构图复述童话的情节。

  (2)童话刻画了哪些人物?这些人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3)你能否用一个准确的动词将人物和“新装”表现出来?

  (明确文章的线索和结构)

  设计意图:抓住童话的主要人物,理清情节发展过程。

  2、选读重点情节,读准字音。

  炫耀(xuàn)愚蠢(yú)妥当(tu?)钦差(qīn)滑稽(jī)陛下(bì)

  赐给(cì )爵士(jué)头衔(xián)勋章(xūn )称职(chèn)呈报(chéng)

  御聘(yù pìn)骇人听闻(hài)随声附和(hè)

  设计意图: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的读音。

  (三)合作探究

  1、文章的引子和开端部分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皇帝?是怎样表现皇帝的这些特点的?

  2、文章的__和结局部分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皇帝?是怎样表现皇帝的这些特点的?

  3、骗子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4、分别分析大臣官员和孩子的性格特点。

  5、文中刻画了哪两个群体形象?他们说谎的原因和皇帝大臣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群体形象的刻画有什么意义?

  6、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篇童话的情节?从行骗者和被骗者的角度分别分析谎言不被揭穿的'原因,从中分析这篇童话的意义。

  师点拨: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一个__,而这个__是有两个骗子导演的,这个故事从骗子行骗开始,到小孩揭穿__结束,始终没有离开这个“骗”字。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围绕着一个“骗”字展开的。那么这个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就围绕着一个“骗”字显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他们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呢?就是因为皇帝爱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对骗子所说的神奇而又漂亮的新装自然会感兴趣,所以狡猾的骗子看准了皇帝的心思,投其所好,用织新衣来骗他,自然会行骗成功。

  那么该如何来评价文中的骗子呢?两个骗子其实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__当作一面镜子,一方面照出了文臣百官的丑恶灵魂,也可以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社会病态。

  本文写出骗子用根本不存在的布料、衣服向皇帝行骗,写出皇帝和大臣们都甘愿受骗、并且骗人,最后写出皇帝__全身在大街上__,构成了丰富想象、大胆夸张的写作特点,无情地鞭挞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和道貌岸然的大臣,辛辣地嘲笑了他们的愚蠢虚伪、卑鄙自私,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反映了封建王朝的腐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热衷权力和无知、虚伪、愚蠢的本质,同时告诉人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设计意图:深入探究童话的主旨。

  (四)语言品析

  1、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花掉。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提示:抓住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特点,紧扣皇帝的身份,从修辞手法作用的角度分析。)

  2、“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提示:结合说话人的身份,从语气语调的角度分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手法。

  (五)拓展思维训练

  就下面设定的情景,展开大胆想象,对故事情节进行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合理增补,体会童话想象力丰富、情节生动的特色:

  1、一天,皇帝在更衣室里,有个大臣来报重要军情,想象一下,皇帝的反应如何?

  2、大臣走后,想象一下两个骗子会说什么?

  3、皇帝看到新装后,想象皇帝回到宫里想什么做什么?

  4、假如孩子没有把真话说出来,事情会怎样发展?

  设计意图:把握童话主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六)布置作业

  愚蠢的皇帝在全身后,回到宫里他会怎么做?是怒不可遏地将小孩子抓起来,给予严厉惩罚,还是悔过自新,做一个一心为民称职的好皇帝呢?请你发挥合理想象,为文章续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不少于300字。

  语文七年级下册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童话的思想内涵,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3.尝试学*创作富有生活哲理和思想内涵的童话故事。

  4.掌握续写的写作要领,学会续写作文。

  重点

  1.深入理解童话的思想内涵,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2.了解童话在语言运用、形象刻画、情节安排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

  1.学*运用丰富的想像、夸张和拟人的手法。

  2.理解童话是幻想和现实巧妙结合的儿童文学样式。

  3.童话中形象的塑造。

  一、活动导引

  课前预*。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查词典,为本文应积累的词语正音、释义。

  ②读顺文,并圈出最感兴趣的内容。

  ③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有感情的朗读对骆驼描写的部分。

  二、正音听读

  1.

  携()手嫉()妒对峙()

  踽踽()独行温馨()淙淙()

  潺潺()花团锦簇()

  2.老师范读1-3段,要求同学听难读音,体会感情(动物们急于去寻宝的迫切心情),领悟意趣(童话作品中夸张式语言的表达效果)。

  〖范读旨在于音、情、意等方面对同学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会边诵读边感受品味的欣赏方法。

  三、朗读设疑

  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朗读声情并茂。

  2.设疑激趣: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但文章除了写“骆驼”还写了其他许多动物,清边读课文,边将这些动物圈点出来,并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么多的动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讨论交流

  1.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它们都寻到宝了吗?

  (明确:有大象。金丝猴、乌鸦、老公鸡和老母鸡、牛、马。羊、大白鹅、鸭子、狮子、老虎、金钱豹、大灰狼、独角犀、河马。麻雀、斑鸠、小毛驴等30多种动物都“火烧火燎”地加入了寻宝的行列。最终众多动物又毫无例外地退出了寻宝的队伍。)

  2.作者用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作用是什么?

  (明确:都是为下文突出刻画骆驼作铺垫,从反面衬托骆驼。)

  3.构思特点

  引导:在构思上,作者下了一番苦功,对前后的内容作了精心安排。全文写了30余种动物,多而不乱,杂而有序,各具特色,详略有别。先分别写30多种动物如何上路又无功而返,再集中笔墨,详写骆驼如何战胜重重困难获得成功。在写骆驼时还穿插了鹦鹉和燕子,来和骆驼作比较,以突出骆驼的形象。

  基于上述构思,课文可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4.默读,感受第一部分“多而不乱、杂而有序”的写作特色和形象逼真、富于感染力的描写。

  五、质疑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好学生的讨论活动。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2)

——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实用5篇

  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 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枝蔓(màn)

  亵玩(xiè)隐逸(yì)颐(yí)噫(yī)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理解重点字词

  1、蕃(多)独(惟独)甚(非常)而不染(表示转折)(沾染污秽)濯(洗涤)清(清水)妖(美丽而不庄重)不蔓不枝(长藤蔓)(长枝节)——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清香)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立)焉(呢)予谓菊(第一人称我)(认为)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陶后鲜有闻(少)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畅通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香远益清

  姿态——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姿态——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小结

  本文通过对莲花形状的叙写和评论,借花喻人,阐述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委婉地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

  齐背课文,再次感受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 2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二、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三、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 甚蕃(fán) 淤泥(ū) 濯(zhuó) 清涟(lián) 枝蔓(àn)

  亵玩(xiè) 隐逸(ì) 颐(í) 噫(ī) 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五、理解重点字词

  1、蕃 (多) 独 (惟独) 甚(非常) 而不染( 表示转折)( 沾染污秽) 濯(洗涤) 清( 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长藤蔓)( 长枝节) ——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 清香)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立) 焉(呢) 予谓菊(第一人称我)( 认为)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 (畅通 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 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 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六、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 ——香远益清

  姿态 ——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 ——香远益清

  ( 美名远扬)

  姿态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 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七、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八、小结

  本文通过对莲花形状的叙写和评论,借花喻人,阐述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委婉地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

  九、齐背课文,再次感受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十、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 3

  【学*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字词的解释和文章的翻译。(重点)

  2、在理解的基础上背熟全文。

  3、理解语句的比喻意义,领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重难点)

  4、感受莲花的.高洁之美和作者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归纳预*笔记。

  ㈠作家作品简介,例如:

  周敦颐,( )朝著名哲学家,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本文选自( )。

  ㈡ 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疏通文意。

  1、字音字形,例如:

  周敦颐 蕃 淤泥 濯 蔓 亵玩 噫 鲜有闻

  2、重点字词的解释,例如:

  ①蕃 ②独③益清 ④亭亭⑤植 ⑥濯⑦亵玩 ⑧宜⑨予⑩鲜

  3、重点句子翻译,例如: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⑤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㈢文言知识积累,例如:

  通假字(蕃)

  古今异义(鲜、予、宜)

  重点虚词(之、而)

  词类活用(蔓、枝、远)

  文言句式(“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

  三、初步领悟,前5小题用原文语句填空: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2、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4、“与*朱者赤,*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7、《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 )。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第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的?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品质?

  2、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举例说明第二段所用的修辞方法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6、作者借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认为这种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 4

  一、核心素养

  (此版块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语言建构与运用)

  2、了解作者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按照“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依次进行,感悟莲的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

  4、学*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审美鉴赏与创造)

  5、学*《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君子之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过程

  (1)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

  (2)解题,揭示学*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②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研读课文

  ①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A、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B、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C、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D、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A、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B、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③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A、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B、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C、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D、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5)总结课文

  A、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B、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语文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 5

  一、核心素养

  (此版块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

  1、读准字音,培养文言语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语言建构与运用)

  2、了解作者和“说”这种文体的特点。(文化传承与理解)

  3、以诵读为主,在读中译,在读中品,在读中悟,按照“情境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依次进行,感悟莲的品质。(思维发展与提升)

  4、学*托物言志和衬托的表现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审美鉴赏与创造)

  5、学*《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君子之德,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教学过程

  (1)导入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这篇文章。

  (2)解题,揭示学*目标

  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说,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与现在的杂文大体*似,是议论文的一个分支。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大多是一事一议,也就是借一件事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常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表现为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或先议后叙,或边叙边议,而基本原则是叙为议设,议由叙生,所以核心是议。(同学们可以看课文回答)

  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此类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二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这两点正是我们学*这篇课文的目标,请同学们看屏幕齐声朗读一遍。

  (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讨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①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②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研读课文

  ①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写法,首先要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内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莲”

  A、请同学们把文中具体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B、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C、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

  D、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注意把握莲花的高洁品格,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过渡: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A、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是什么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饮酒诗,当中有一句话能表现出陶渊明爱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师: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B、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然而能洁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从晋朝以来极少,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为什么?

  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呢?文中哪一个字能体现作者的这种感情?“独”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③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A、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那么第二段呢?

  议论,文中哪一个字能集中体现出来?“谓”

  抒情,文中有哪一个字作了提示?“噫”

  B、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对于世人都贪慕富贵,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视”而莲,作者则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对莲的什么情感?“赞美”

  C、同学们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第二段。指出: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该延长。b、最后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什么句式?感叹句朗读时应读降调,要读出“鄙视”的语气。

  请同学们注意体会,齐声把最后四句再朗读一遍。

  D、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他以莲自喻,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可贵,难怪他能写出这样经世不衰的佳作。

  (5)总结课文

  A、学生总结

  至此我们学完了周敦颐的这篇千古传诵之作。从内容上或写作上,大家有哪些收获呢?

  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B、教师总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3)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

  2、能力目标:学*文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内容。

  2、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2、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

  教学准备:

  学生预*:对照注释,阅读课文,了解大意。

  教师准备:课件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诗词内容。

  课件二: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

  课件三:四个讨论题。

  1、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

  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语言导入:我们曾经学过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有哪位同学还记得吗?(一生背,再齐背,然后多媒体展示诗词内容)这首诗写的是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它着重描写了哪一种花?(生答:荷花)(多媒体展示以荷花为背景的一组图片)它也称芙蕖、莲花,在我国古代,就被人们所推崇,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以荷花为题材的文言文,课题是《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二、分析题目,简介作者。

  1、分析题目。

  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际,莲花盛开,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本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一说,然后师小结:题目“爱莲说”意思就是论说作者喜爱莲的道理)

  2、简介作者(让学生先自由介绍,然后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宋朝人,哲学家,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示范读。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指生个别读,然后让学生正音。(师强调指出:鲜读第三声xian。)

  3、自由诵读。

  4、齐读。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四、分组自学,交流讨论。

  1、借助于工具书,再结合注释,通读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

  2、质疑。(向老师提问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的解释或翻译)

  3、带着爱莲的感情齐读课文。(语言导入:我们已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知道作者为什么爱莲了,这次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

  4、男女生分组比赛读。(及时给予评价)

  五、品位赏析,把握主题。(多媒体出示4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1、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作者把莲比做什么?

  (生口答,师进行小结)(板书:莲君子(不同流合污、正直、声名远扬、庄重、令人敬重)(师指出:在这里,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像这种借赞花来赞人的写法,我们叫它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边板书:托物言志)

  2课文中作者还列出了哪两种花?分别比做什么?

  (生答:菊和牡丹分别比做隐逸者和富贵者)(板书: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师指出:这里也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3、陶渊明为何独爱菊?

  (提示: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尚,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本文写莲就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4、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作者的态度如何?

  (提示历来人们都把牡丹当作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们追求富贵,追求名利。牡丹在文中是一个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作者对此是持否定的批判态度)

  六、总结全文,概括中心。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了品德高尚的君子形象,鄙弃了追逐名利、贪图富贵的世风,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七、随堂练*,进行巩固。

  八、布置课外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写莲花的古诗句。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2

  [设计说明]:

  本文的教学设计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废止串讲,力求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

  2、不求“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而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感受。

  3、突出对课文中的“三美”(精粹活泼的语言美、超凡脱俗的形象美、含蓄深刻的意蕴美)进行教学。

  鉴于以上几点原则,本设计以“三美”带动全篇,整体感知、领悟全文。整个课堂教学呈总分总结构:整体感知——分步品味——总结收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熏陶。整个过程读中品析,品读结合,特别是让学生在音乐美、图画美的氛围中来读,力求做到“美文美读”。

  [学*目标]:

  1、学*课文,背读课文。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等可贵品质。

  [教学时间]:

  45分钟

  [课前准备]:

  1、课前下发积累卡,指导预*,解决积累卡A面的内容。

  2、学生自读积累卡B面的内容。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磁带投影仪及投影片

  [课型]:

  赏析、背读课

  [主导教法]:

  诵读、品析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整体感知(10分钟)

  一、导语设计:(投影:出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

  同学们,谁能说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是由哪种花构成的?(生答:莲花)澳门人民之所以选择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是因为澳门不但莲多、莲美,还因为莲花能象征澳门人渴望回归祖国的纯洁、高尚的心。无独有偶,宋代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爱莲花,写下了千古传颂的颂莲言志的名篇《爱莲说》(板书课题)。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借描写莲花来抒发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他的《爱莲说》。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放录音),使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莲花的美。

  2、指名对译本文大意,教师订正。

  3、学生伴随音乐(古筝独奏曲《高山流水》)朗读课文。

  4、教师简单介绍:这是一篇美文,言简意丰,历来传诵不衰。

  5、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6、教师归纳小结(板书): 精粹活泼的语言

  三美超凡脱俗的形象

  含蓄深刻的意蕴

  教学板块之二:分步品味(30分钟)

  一、品析文章的语言美:

  1、小组讨论:课文的语言美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

  2、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点拔小结:

  文章的语言美:一表现在语音美。或叠音(亭亭净植),或重韵(蕃、丹、染),音调和谐,节奏明快。二表现在句式美。凡当略者,寥寥数字;当详者,精心勾画,散句、骈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句式变化多姿,叹古人,用陈述句,*实、稳妥,有“俱往矣”的韵味;叹自身,用反问句,有知音难觅的感伤;叹世人,则用感叹句,把鄙夷不屑之情,透过“宜”字宣泄无遗。三表现在表达方式美。百字短文,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于一炉,有爱莲史的概述,有莲花形象的描绘,有对诸花品质的品评,有自身感慨的抒发,而这一切无不为了突出“爱莲”这一主旨。虽惜墨如金,却已充分表达了丰富情感。

  4、伴随音乐或读、或背课文,感受语言美。(播放古筝独奏曲《流水行云》)

  二、欣赏文中的形象美

  1、请学生读出作者描绘莲花形象的语句。

  2、结合莲花图,学生将描写莲花的七个短语填入,并悟出各写了莲花哪一方面的美?

  3、小组讨论,代表总结发言。(投影:出示正确答案)

  4、教师点拨小结:

  七个短语的描绘,可见作者从七个角度写出了莲花的高洁美、质朴美、正直美、清高美等高尚品质,将莲花的外部特征与内在气质融合在一起,达到了“形”与“神”的高度统一,写花就是写人,咏花就是言志,作者借莲花的形象来言君子之志,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自然贴切。

  5、学生看着莲花图,听着音乐,带着情感试背课文第一段,感受莲花形象美。

  (投影:出示完整的莲花图;放录音:古筝曲《流水行云》)

  三、理解文章的意蕴美

  1、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作者为什么不单纯写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呢?

  2、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3、教师点拨小结:

  作者写菊和牡丹,一是对“莲”的衬托,菊花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衬托,使得“莲”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卓然超群。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以隐逸者、富贵者映衬君子,用菊之爱、牡丹之爱映衬莲之爱,以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弦外有音,这就是“意蕴美”。

  4、带着对莲的赞美之情或读、或背课文第二段。(放古筝曲《高山流水》)

  教学板块之三:总结收束(5分钟)

  一、学生背诵课文,要求动情、动容,在音乐声中吟诵。(放二胡曲《高天上流云》)

  二、教师总结收束

  周敦颐的《爱莲说》,堪称古代散文精品,精在精粹活泼的语言风格、精在形神统一的“借花喻人”、精在“力排众好”的高雅主题,莲是作者生活理想的象征,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不愿隐逸、不慕富贵,保持高洁的情操,这在封建社会是难能可贵、超凡脱俗的,我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同学们都能够志存高远,做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莲花式的人。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精粹活泼的语言

  三美超凡脱俗的形象

  含蓄深刻的意蕴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准确、流畅地背诵《爱莲说》。

  2.通过小组讨论和朗读,掌握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背诵《爱莲说》,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精神,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过它、称赞过它。唐代薛涛说它“风前一叶压荷蕖”;李白说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王昌龄说它“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宋代杨万里说它“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因这些文人而颇负盛名,而文人也因莲花留名千古。周敦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爱莲说》,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为什么喜欢莲花呢?他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介绍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因此,“爱莲说”的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3.听《爱莲说》的音频。扫清字词障碍,结合注释或工具书疏通文意。同桌之间讨论较难的句子,并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三)深入研读,理解写作手法

  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各组派代表发言,教师予以点评和指导。

  2.老师综合归纳,从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①貌美品美

  指一名学生读课文,并找出描写莲的文字。

  同桌用自己的话把作者描写的莲花的样貌描述出来。

  ②语言优美

  表现的形式

  (1)骈散结合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衬托)

  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态度?

  ③手法巧妙:托物言志、衬托。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不跟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

  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

  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生动形象,含蓄隽永。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四)教师总结,拓展作业

  1.周敦颐对莲花的赞美和看法是有着其时代背景因素的,然而,莲花身上那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即使在在现在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学*莲花这种高洁的品质。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写一篇200字的议论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4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喜欢它呢?说说看。(学生众说纷纭)有人说,喜欢花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很欣慰今天看到了这么多善良的心。

  二、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注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三、解题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 甚蕃(fán) 淤泥(ū) 濯(zhuó) 清涟(lián) 枝蔓(àn)

  亵玩(xiè) 隐逸(ì) 颐(í) 噫(ī) 鲜有闻(xian)

  师:一学生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自得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经验,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教师范读

  五、理解重点字词

  1、蕃 (多) 独 (惟独) 甚(非常) 而不染( 表示转折)( 沾染污秽) 濯(洗涤) 清( 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长藤蔓)( 长枝节) ——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 清香) 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 立) 焉(呢) 予谓菊(第一人称我)( 认为)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 (畅通 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 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①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③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④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清香(香远益清) 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可以去靠*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六、分析课文

  1、周敦颐喜欢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 ——香远益清

  姿态 ——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格?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 ——香远益清

  ( 美名远扬)

  姿态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因为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因为莲的品格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格高尚,作者把它比喻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隐逸者、富贵者。

  6、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 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后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复杂的宦海中挣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喜欢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喜欢吗?(十分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喜欢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七、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八、小结

  本文通过对莲花形状的叙写和评论,借花喻人,阐述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委婉地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

  九、齐背课文,再次感受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十、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扬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5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状物抒情、情文并茂的文言散文。本文教学设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以“朗读--质疑--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关注每一个个体的阅读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尽情表情达意的理想场所,达到阅读学*本文的目的。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方式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教师的点拨;从问题的设计上,关注体现梯度;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学生对古文的学*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师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书和教材的注解理解课文大意,但少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水*还有欠缺,因此,在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重点学*文言实词的含义,虚词的不同用法,句式、修辞、写法等综合运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的特点; ②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③学*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学*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培养学生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教学重点】 :了解文中运用衬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旨,理解衬托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2、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领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预*指导】

  1、查找资料,了解“说”这一古代文体的特点及作者简介。

  2、搜集有关荷花的知识(如:名字、*性、诗句等)。

  3、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预*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读通顺读出节奏、疏通文意。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出示PPT

  师:我们先猜一个谜语: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小脸白无暇,洁净又大方, 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生:荷花)

  师:播放有关于荷花的图片(直观性、可感性以及美的享受)

  师:大家还知道莲花的其它名字吗?(生:荷花、君子花……)

  师:其实它还叫菡萏、芙蓉,是名称最多的花,也是一

  种姿态优美、品行高洁的花, 它很早就出现在我国文人笔下,《诗经》 里有“彼泽之陂,有蒲有荷。”那大家还知道哪些有关莲花的诗句呢?

  (学生回答后)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以荷花为题材的文言文《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学生猜谜语

  学生说荷花名字、说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猜谜语和说诗句来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预*展示,整体感知。

  1、分析题目,简介“说” 这种古代文体的特点。

  (生展示后)师明确:“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说”,是作者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开辟一块池塘种莲,名曰“爱莲池”。夏秋之际,莲花盛开,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本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一说,然后师小结:题目“爱莲说”意思就是论说作者喜爱莲的道理)

  2、简介作者(让学生先自由介绍,然后教师小结)

  本文作者是周敦颐,字茂叔,宋朝人,哲学家,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

  3、诵读课文。

  1)示范读。让学生注意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2)指生个别读,然后让学生正音。(师强调如下字词)

  蕃(fán) 淤(yū) 濯(zhuó) 亵(xiè) 鲜(xiǎn))

  3)生自由诵读。

  4)齐读。做到读准字音、停顿正确。

  学生展示交流

  学生听读

  学生朗读展示

  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多形式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

  三、分组自学,质疑讨论。

  1、借助于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句意,翻译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内容,前后左右可讨论一下疑难问题。(注意重点字词特别是重点实词的用法)

  2、质疑。(向老师提问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的解释或翻译)

  3、检查自读情况。

  1)通假字

  “蕃”通“繁”,多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词类活用

  蔓:名词活用作动词,用蔓缠绕(不蔓不枝)

  枝:名词活用作动词,用枝缠绕(不蔓不枝)

  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远传(香远益清)

  3)一词多义

  之:①、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③、宾语前置的标志,起强调的作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者:①、……的人(可爱者甚蕃)

  ②、“者”“也”结合,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表语音停顿(同予者何人)

  4)特殊句式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判断句)

  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省略介词)

  ③、同予者何人?(反问句)

  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宾语前置句)

  4、带着爱莲的感情齐读课文。

  5、男女生分组比赛读。 .

  小组合作,互相提问、讨论注意重点字词特别是重点实词的用法。

  师生互动交流

  朗读课文 通过让学生在分组中学会团结协作,同时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丰富学生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生生问答,生师问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特长,面向全体。

  四、合作探究

  教师PPT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

  1. 题目是“爱莲说”,那么,在你看来,莲花有哪些可爱之处呢?这几次都是从什么方面介绍的?

  2.作者认为:“莲,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3. 本文是写“爱莲”,按道理只要写莲花就行了,而本文却还写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4. 文章仅仅是写花吗?采用了什么写法?花与人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时点拨精讲,学生听讲批注相关知识 通过学生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通过回答让学生领会“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意图,文章意在托莲花的形而言君子之志,以此突出了本文的重点,并突破了难点。

  五、小结梳理,布置作业

  1、再读课文。

  2、小结: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3、随堂练笔:你喜欢什么花?你觉得它有什么可爱之处?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1、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教师提问,学生用书上的原句回答等。

  2、在领悟作者精神的同时,把这种托物言志的写法运用到写作当中。

  1、通过提问背诵课文,同时能为理解性默写打基础。

  2、 让学生在学*中 积累,在积累中迁移,学以致用。

  3、 让学生动笔加深 理解。

  六、板书设计

  爱 莲 说

  周敦颐

  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 纯真自然,不媚于世

  体态 ---中通外直 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权贵

  香气 --香远益清 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 高洁独立

  风度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自尊自爱,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菊花牡丹 对比烘托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4)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菁华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和爱国热情。总结本文特色;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和所表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品;同学疏通文义;整体掌握故事情节。

  〖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同学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同学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捍卫家乡、捍卫国家的坚强意志;她厌弃*厚禄,而渴望过和*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示了人民英雄的本性,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屏。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打出几个精彩的镜头。)看后,自然的导入新课。

  2、简介《木兰诗》和《乐府诗集》(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发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发生后魏,这诗发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管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局部。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发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二、同学自学课文,相互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1、师范读,同学注意字词读音、停顿和节奏。

  2、生齐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同学4人小组开展探究,老师出题检验)

  4、比比看,你会了吗?

  ⑴字词注音和解释:

  机抒: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jì(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著我旧时裳:zhuó(穿)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朔气:shuò(北方)

  傍地:bàng(临*,此处引申为贴着)

  ⑵积累词语竞赛:(以组为单位抢答)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门户)

  惟闻女叹息(惟:只)

  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昨夜见军帖(帖:文告)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很多的意思)

  阿爷无大儿(阿爷: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为:为了;市:买)

  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溅溅:水流声)

  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用:做)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

  著我旧时裳(著:穿)

  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走:跑)

  ⑶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理解句式,认识互文修辞手法:

  (按组每组回答一句,看谁最准确)

  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勇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⑷解释句子含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三、同学整体理解课文的内容

  1、在同学充沛复述的基础上,老师归纳理清故事情节,大屏幕上显示:

  ⑴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⑵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⑶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⑷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⑸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⑹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2、引导同学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局部?各写出了什么?

  概括本诗情节:

  第一局部(1、2、3段)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局部(第4段),写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局部(5、6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局部(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探究课文内容;分析木兰形象;揣测诗歌的艺术特色。教与学互动过程:(接上节课的步骤)

  四、师生一起合作探究课文内容。可师生间相互提问,互相解答

  1、分析第一局部:

  (先出示图片,引导同学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⑴故事的开始怎样引出木兰停机叹息,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标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示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示了木兰的勤劳孝顺。在结构上引起了读者的悬念,使文章简洁。

  ⑵你从木兰的答话中读出了什么?从中可看出木兰怎样特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标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标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示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是决定代父从军。表示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⑶第三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这些战具?

  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筹办而又井然有序。作者这样写原因有四:一是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二是标明战事紧迫,三是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四是这是乐府诗常用的写法。

  ⑷这一局部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示力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示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飞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2、分析第二局部:

  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中起什么作用?你从中又想象到什么?

  既是对上段描写的飞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又过渡到下文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示出木兰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⑵后四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你从中又读出了什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出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表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耐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3、分析第三局部:

  ⑴从“木兰朝见天子,辞官还乡”这一局部中你又读出了什么?结合你对封建社会的了解谈谈你对木兰辞官还乡的看法?

  我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读出了天子为木兰记功多、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想封她为*;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见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洁性格、高贵品质。第二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⑵“木兰回到家园”这一层又写了几层意思,是做具体分析?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发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示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示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③“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示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烘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4、分析第四局部:

  这一局部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局部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如有同学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局部,理解为木兰自身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五、教师点拨,同学分析木兰的形象

  全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妆、代父从军、还朝辞赏、回到故乡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矫健尚武的精神,表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质朴、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和对和*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和爱国热情。总结本文特色;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和所表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品;同学疏通文义;整体掌握故事情节。

  〖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同学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同学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捍卫家乡、捍卫国家的坚强意志;她厌弃*厚禄,而渴望过和*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示了人民英雄的本性,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屏。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打出几个精彩的镜头。)看后,自然的导入新课。

  2、简介《木兰诗》和《乐府诗集》(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发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发生后魏,这诗发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管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局部。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发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二、同学自学课文,相互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1、师范读,同学注意字词读音、停顿和节奏。

  2、生齐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同学4人小组开展探究,老师出题检验)

  4、比比看,你会了吗?

  ⑴字词注音和解释:

  机抒: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jì(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著我旧时裳:zhuó(穿)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朔气:shuò(北方)

  傍地:bàng(临*,此处引申为贴着)

  ⑵积累词语竞赛:(以组为单位抢答)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门户)

  惟闻女叹息(惟:只)

  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昨夜见军帖(帖:文告)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很多的意思)

  阿爷无大儿(阿爷: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为:为了;市:买)

  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溅溅:水流声)

  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用:做)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

  著我旧时裳(著:穿)

  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走:跑)

  ⑶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理解句式,认识互文修辞手法:

  (按组每组回答一句,看谁最准确)

  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勇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⑷解释句子含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三、同学整体理解课文的内容

  1、在同学充沛复述的基础上,老师归纳理清故事情节,大屏幕上显示:

  ⑴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⑵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⑶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⑷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⑸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⑹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2、引导同学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局部?各写出了什么?

  概括本诗情节:

  第一局部(1、2、3段)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局部(第4段),写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局部(5、6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局部(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探究课文内容;分析木兰形象;揣测诗歌的艺术特色。教与学互动过程:(接上节课的步骤)

  四、师生一起合作探究课文内容。可师生间相互提问,互相解答

  1、分析第一局部:

  (先出示图片,引导同学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⑴故事的开始怎样引出木兰停机叹息,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标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示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示了木兰的勤劳孝顺。在结构上引起了读者的悬念,使文章简洁。

  ⑵你从木兰的答话中读出了什么?从中可看出木兰怎样特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标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标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示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是决定代父从军。表示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⑶第三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这些战具?

  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筹办而又井然有序。作者这样写原因有四:一是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二是标明战事紧迫,三是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四是这是乐府诗常用的写法。

  ⑷这一局部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示力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示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飞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2、分析第二局部:

  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中起什么作用?你从中又想象到什么?

  既是对上段描写的飞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又过渡到下文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示出木兰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⑵后四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你从中又读出了什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出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表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耐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3、分析第三局部:

  ⑴从“木兰朝见天子,辞官还乡”这一局部中你又读出了什么?结合你对封建社会的了解谈谈你对木兰辞官还乡的看法?

  我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读出了天子为木兰记功多、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想封她为*;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见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洁性格、高贵品质。第二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⑵“木兰回到家园”这一层又写了几层意思,是做具体分析?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发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示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示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③“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示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烘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4、分析第四局部:

  这一局部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局部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如有同学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局部,理解为木兰自身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五、教师点拨,同学分析木兰的形象

  全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妆、代父从军、还朝辞赏、回到故乡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矫健尚武的精神,表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质朴、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和对和*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问:*(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三、 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撒切尔夫人、

  四、二、简介背景

  五、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七、三、配乐朗读

  八、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九、四、复述故事

  十、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第二课时

  一、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看*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二、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任务。

  三、流探究成果

  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四、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五、布置作业

  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个教学过程),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七个教学过程)。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5)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 (菁华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1

  教学目标:

  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3、学会比较不同“车夫“身上的特点。

  教学设想:

  1、《老王》是一篇有一定知名度的散文,文中所写的事情很琐碎,时间跨度也长,但人物的“忠厚“与“不幸“却充盈在行文的字里行间,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本文文字冲淡中的深沉、*静中的深情是破译这篇课文的突破口。

  2、联系初中时学*的《一个摄影记者和四个文化名人》解读钱

  钟书、杨绛的为人,以此为基础理解这样的大专家、高级知识分子何以对一个像老王这样贫寒的下层人民如此关心?进而去揣摩篇尾“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内涵。

  3、联系《在烈日和暴雨下》、《一件小事》,课外阅读《春儿》

  《老王》、《亲*自己的双腿》,比较这些车夫各自拥有的特点,扩大阅读量的同时体会“小人物大社会“的写作技巧。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把握老王忠厚的性格特点与不幸的命运遭际。

  2、理解作者对老王这样一位底层劳动者的深厚感情。

  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欣赏诗歌《人力车夫》:

  四季的斑谰

  悄然地

  在你奔波的车轮中演绎

  你生命的履历

  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

  携着夕阳隐没

  每一条蜿蜒的崎岖

  都弹奏着你

  铿锵的跫音

  你的足迹

  涂满东西南北

  尽把生活的浓彩描绘

  没有雄浑的豪言壮语

  没有靓丽的西装革履

  你擎起人生的火距

  挺进于时光的隧道

  为了生存的精彩

  为了生活的热爱

  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

  在这痛苦的世界上奔跑,好像不会停留的水

  用那没有痛苦的姿态,痛苦早已经昏睡,

  在时间里,仍能屹立的人

  他是这古老土地的坚忍的化身。

  是谁在和他赛跑?

  死亡,死亡,它想拥抱

  这生命的马拉松赛者。

  对于

  天空的风云,地上的不*

  早出的方向,夜归的路径

  他不能预知,也不能设计

  他的回答只是颠扑不破的沉默

  路人的希望支配着他

  他的希望被掷在赂旁

  一个失去目的者为他人的目的生活

  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

  奔跑,一条与生命同始终的漫长道路

  寒冷的风,饥饿的雨,死亡的雷电里

  举起,永远地举起,他的腿。(有删节)

  这两首诗歌或怀着激情赞颂或带着悲悯叹息,都勾勒了人力车夫辛劳的生活、奔跑的身影,这是一份生活的沉重。我们即将学*的杨绛所写的《老王》就是一篇展现人力车夫痛苦生活的散文。

  二、阅读全文,谈谈对老王这个人物的观感。

  尽管课文导言中对老王这个人物已经作出了总体性的概括,但由于对这样社会背景下的这样的人物的陌生,学生很可能对“忠厚“的评价颇不以为然,所以在自我阅读的前提下先畅所欲言,这可以作为下一阶段人物鉴赏的张本。

  三、人物鉴赏。

  1、老王的一生无疑是悲剧性的,他的悲剧不仅仅在于病痛中的死去,悲剧的意味充斥在他生活的枝枝蔓蔓里,杨绛是怎样揭示给我们的?

  听:年龄渐老却没有赶得及加入蹬三轮的组织,孤单惶恐;没有赖以生活的技能或财产;亲人稀寡。

  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瞎的。

  感:别人不愿乘他的车,对他的“瞎“没有同情。

  遇: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几间塌败的小屋里。

  问:载客三轮取缔后,靠一位主顾的照顾勉强维持生活。

  (回答可以不拘一格,能够感受其中的悲凉意味就可以了)

  2、对老王的一只眼是怎么瞎的,你认为是“因为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而瞎的“还是因为“从小营养不良而瞎的“或者单纯是因为得了“恶病“而瞎的?(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原因的揣测深入到对老王性格的探索)

  把握老王性格中的最大特点:忠厚老实。

  (1)送冰: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冰价相等,愿意车费半价,始终没有看透或者想到要去算计好欺负的主顾。

  (2)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体谅他们的困难。

  (3)为一个愿意坐他车的主顾装半寸高的边缘。

  (4)满怀诀别意味地去送鸡蛋和香油,却不会表达。

  通过这些细节的捕捉,我们可以肯定他一定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因为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而瞎的“。

  小结:老王是一个忠厚而不幸的底层劳动者。

  四、难点探究

  1、课文首段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而第六节却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是不是矛盾?

  这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别是“_开始“这几个字,杨绛不敢坐是因为当时作为知识分子,“不敢“坐劳动人民拉的车,不敢“骑在人民头上“。从侧面也写出了老王不怕被牵累、真诚关心钱钟书夫妇的善良。

  2、老王和钱钟书夫妇之间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钱钟书夫妇对老王的关心赢得了老王的尊重与感激。

  钱钟书夫妇对老王:

  (1)别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我“却常坐。

  (2)“我“女儿给老王吃鱼肝油治好了老王的夜盲症。

  (3)询问只有一位主顾的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

  老王对钱钟书夫妇:

  (1)送冰,自愿车费减半、所送之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

  (2)“_“时送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

  (3)临终之前送鸡蛋和香油。

  进一步探讨:钱钟书夫妇何以对老王这样一个下层的劳动者这样关心,老王临终之前的送蛋行为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1)这里可以联系学生初中阶段学*的课文《一个摄影记者和四个文化名人》,也可结合学生课外对杨绛、钱钟书的资料收集,了解他们的为人,进而把握:在作者夫妇心目中,人是*等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有人道主义思想。据达尔文《人类的由来》一书说,凡属于社会性的动物彼此之间都有一些相爱的感觉。爱与善良是联系在一起的,爱包含善良的因素。杨绛夫妇非常善良,有善心。

  (2)像老王这样一个饱受白眼的下层劳动者,能够得到钱氏夫妇这样的知识分子的关心,在他的心中是充满了喜悦、甚至是“受宠若惊“般的感恩的。所以,自知自己不久人世,临终他也要将这份感激表达出来,即使没有华丽的言词(其实根本就没有言词)即使木讷的他还是领受了杨绛给的钱,但透过那几个大大的鸡蛋和香油,透过僵直的身子、无光的延伸,我们还是能够触摸到那份诀别的深情。

  3、杨绛先生对老王是照顾有加,并没有剥削老王的行为,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鄙视过他,何以篇尾说“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从“多吃多占“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是把自己放在老王同一层面上了,与老王相比,我付出的比老王少,但我从这个世界上获得的要比老王多好多,这是作者从自我反省的层面表达对老王的歉疚,其实也传递了对像老王这样的劳动者的心灵之声。

  和老王最后一晤时,当老王拿了香油和鸡蛋来看钱钟书夫妇时,不肯收钱。他是想表达很想和他们夫妇成为真正的朋友,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活不长久的时候。但“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没能理解老王的心意。想到这些感到十分后悔。这里的“坐坐喝口茶水“,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套,而是有一种“真正把老王当作*等的朋友相待“的意思了。

  (当然只是*等的朋友,而不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可以从作者和老王的对话中看出来。每一句话都是那么简短,因为两人毕竟没有共同语言。)

  《老王》知识点梳理

  一、作家作品。

  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

  二、文章主旨。

  1、这篇散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又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现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给予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2、文章主要记叙了“我”与一位靠踏三轮维持生活的老王之间相处的几件小事,赞扬了像老王那样的不被人重视、生活艰难的人们的善良与真诚。他们都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表达了“我”对老王深深的怀念和无尽的愧疚之情。

  三、人物形象概括:

  1、“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一句话概括。

  明确:孤苦伶仃、生活窘迫,凄凉艰难;

  但老实厚道,心地善良,关心人、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

  2、文中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善良、富有爱心、尊重他人、有*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严于自省和解剖自己。

  四、结尾的含义。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剖析: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表现了作者严于解剖自己和对老王的无比同情与敬爱。

  五、老王的“苦”与“善”。

  1、老王的“苦”(1—4段):

  (1)生活艰苦

  ①靠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②“_”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③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④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⑤居住条价差,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2)精神凄苦

  失群落伍、单干户、老光棍、被人瞧不起,不被人重视。

  (穷苦卑微、凄凉艰难)

  2、老王的“善”:

  ①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块,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②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③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鸡蛋和香油上门感谢。

  (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

  3、本文在写老王的“苦”和“善”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

  苦:逻辑顺序。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艰难;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

  善: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为人善良。

  六、作者的“善”。

  ①照顾老王的生意,常坐他的车;

  ②作者的女儿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了他大瓶鱼肝油;

  ③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④关心老王的生活,载客三轮取缔后作者询问老王能否维持生活;

  ⑤老王送来香油和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关心、同情、尊重老王)

  七、重点语段阅读:

  (一)阅读第1~7段,完成下列*题。

  1、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剖析:此句表现了老王的不幸遭遇。句中的两个“也许”表示猜测,表明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也不被人重视。不管眼睛瞎的原因是从小营养不良,还是得了恶疾,都让人同情。“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忍受眼疾的折磨,直到眼睛瞎掉,这该是怎样痛苦的煎熬。

  2、“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前任”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答案:前任,是指在现在担任某职务的人之前担任这个职务的。本是干部职务的词语,这里用在送冰人身上,可说是简练,大词小用,幽默风趣。

  3、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剖析:此句通过语言表现了老王淳朴、善良、讲仁义的性格特征。“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朴实的语言再现了老王的善良,“哑着嗓子”“悄悄”“还不大放心”等词语再现了老王淳朴、憨厚的性格,读后令人感动。?

  (二)阅读8—16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8—16段的主要内容:

  明确:老王在去世的前一天给“我”家送鸡蛋和香油,表现老王始终不忘他人,知恩图报的善良无私。

  2、找出文中描写老王肖像的语句,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明确:“他面如死灰……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突出了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怕人;也暗示出老王的不幸,关心他的太少了。

  3、选文第一句中的“镶嵌”一词能否换成“站立”?并请说明理由。

  明确:用“镶嵌”更好些,因为“镶嵌在门框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更可以强调出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读后令人如见其状。

  4、“十个还是二十个”都能点得清,为什么说“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呢?

  明确:鸡蛋的个数有限,可老王寄寓在鸡蛋里的情谊却是无限的。写出了“我”感念老王的复杂情绪,体现了老王助“我”之多的善良仁厚。

  5、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强笑”一词的好处是?

  明确:“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写出了作者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6、他只说:“我不吃。”

  明确:老王身患重病,经济条件极差,当然用得着。但他在自己病危之中仍想着患难中的邻居,表现了老王无上的善良。

  7、为什么老王病危之际,还要给作者一家送香油和鸡蛋呢?

  明确:老王一生孤苦伶仃,作者一家对老王关爱较多,所以老王知恩图报,在病危之际,亲自来谢谢好心人。(也许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

  8、从上文哪里可以看出作者一家曾经给予老王帮助?

  明确:“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转身进屋”的动作,是老王比较熟悉的——进屋拿钱,所以他赶忙说:“我不要钱。”这里也暗示出,作者一家是经常资助老王的。

  9、“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中“害怕”包含什么意思?

  明确:一是被老王的可怕样子吓着了;二是对老王健康状况极为担心。

  10、“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为什么?

  明确:因为他病得皮包骨头、浑身无力,滞笨地转身,直着脚走路。我想像着他都要散架了。

  11、以善良体察善良是选文的一大特色。从选文中看,“老王”和“我”的善良各表现在哪里?

  明确:“老王”的善良表现在他*时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我”的善良表现在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而给了钱,担心他摔倒,老王走后,为没能想到请他喝口茶而自责,心上不安。

  12、为什么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

  明确:总觉得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关爱太少。

  13、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明确:最主要的是*等观念,再就是人道主义精神。

  14、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像老王这样的人?

  明确:对像老王这样生活困难,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多给予关爱,以善良去体悟他们的善良,以关爱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在整个社会建立互助互爱、相互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

  要*等对待、尊重、理解、同情、关爱他们。

  10.老王

  攥zuàn:用手抓住或抓稳。

  翳yì:眼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惶huáng恐kǒng:惶惧,惊恐。

  荒huāng僻pì:人迹罕至且偏远。

  塌tā败:塌陷破败。

  骷kū髅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

  镶xiāng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愧kuì怍zuò:惭愧。

  滞zhì笨:呆滞笨拙。

  伛yǔ:弯(腰)曲(背)。

  肿zhǒng胀zhàng:肌肉、皮肤或黏膜等组织由于发炎、淤血或充血而体积增大。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2

  学*目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

  2、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要认真诵读课文,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针对课文中关乎作品情感、材料组织等问题,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大胆质疑,合作研讨解决。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想,大家一定熟知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真纯的情感善待、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就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所写的《老王》一文,通过描述自己与车夫老王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永恒的生活命题。

  二、简介作者:杨绛

  [课件3、4]

  三、学*目标:[课件5,展示学*目标]

  1、掌握本文出现的重点词语,揣摩意味深长语句的含义。

  2、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探究贯穿全文的线索和段落的有序安排。

  四、识记字词[课件6]

  五、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课件7]

  听读课文,走*老王。

  说一说:在你心目中,老王是一个什么形象?

  请用“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现在哪里。”的句式表达出来。

  示例[课件8]

  总结:老王的生活处境是什么,老王的内心情感是什么。[课件9]

  六、讨论探究[课件10—12]

  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作者严密组织材料,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1、本文在写老王的“苦”和“善”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3、“我”和家人对老王又是怎么样的态度?

  七、精读课文[课件13—15]

  (1)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2)有着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样走了,“我”有着怎样的感受?“我”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句最充分体现出来?

  表现作者特殊心情的一句话:“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改善老王的境遇,所以感到“愧怍”。

  (3)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想对老王说吗?

  八、品味语言[课件16—18]

  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每组的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九、交流讨论

  阅读学*过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受到什么启示?[课件19]

  十、小练笔[课件20]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

  要求:以老王为第一人称,就要描写老王的心理活动,要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

  十一、探究思考[课件21]

  现实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哪些不幸的人?他有什么样的特点?你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展示图片[课件22—27]

  十二、结束[课件28、29]

  我们要*等、尊重和博爱地去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王”。

  请记住: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七年级下册语文《老王》教案3

  教学日期:

  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中老王生活的时代背景,体会文中充满善良气息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的主题及哲理。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解“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主要教法及学法:组织指导、自学体悟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人世间,我们应如何对待一个弱者、一个不幸者呢?是同情?是帮助?还是鄙视?或者是欺辱?我们都熟悉这首歌曲——《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我们今天将要学到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女士写的《老王》,来感受人世间温情脉脉的善良之美,也会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个规则: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决没有歧视他们的理由。

  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并板书引导性问题:

  1、识记与积累:蹬(d…ng)三轮车、惶(hung)恐、肿胀(zhng)荒僻(p)塌(t)败、取缔(d)镶嵌(xingqin)翳(y)骷髅(k‘lu)攥(zun)滞(zh)笨、侮(w“)辱、愧怍(ku、zu)

  2、多音字:熟(sh’、shu)降(jing、qing)曲(q‘、q“)干(gn、gn)强(qing、qing、jing)恶(、、w”)

  3、你是怎样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

  4、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我们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三、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共同归纳:

  1、结构一(1——4)介绍职业叙说身世——个人简况

  夏日送冰减费带送

  老送夫就医不肯收钱

  王二(5——16)拉人带货难以维系交往片断

  抱病上门送油送蛋

  三(17——22)得知死讯感念愧疚——忆昔感怀

  2、思想教育:*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它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动者的全面发展。老王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吓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四、布置作业:

  1、本课中的生字生词;2、课后练*第一、二题。

  教学后记: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6)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菁华5篇)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设想:

  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精美隽永,玲珑剔透、蕴籍丰富的亲情散文。文章篇幅不长,写的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一家人一起散步,却于小小的一次散步中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于轻描淡写之中显出蕴籍含蓄隽永的诗意;于娓娓道来里展示晓畅素雅的美的语言。或许是久居繁华的灯红酒绿的都市,很少看到全家老小一同散步的情形,或许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很少看见全家老小外出时和谐相处的情形。因此,每每看到这篇散文,总觉得有些东西触动我的心灵,总会引起我们的向往和思考,就算看百遍也不厌倦,仍有常读常新的感觉……

  于是,面向七年级的学生教学《散步》,首先是朗读,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进入散文中描绘的优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然后是概括故事情节,欣赏人情美;难点在于探究美,即探究美的根源——家庭和谐幸福的秘诀,学会创造美。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会通过语音、语调、语速、重音的变化表达情感;

  二、概括文章内容,品味欣赏精美隽永语言;

  三、体会亲情之美,培养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散步本是很*常的事情。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出来散步,却并不多见。你和全家人一同散步过么?能否说说全家人一同散步的故事?(几个人一起?在哪散步?开心么?)

  鼓励学生大胆、主动的表达。

  师:听了大家刚才说的的散步故事,在孩子们看来确实很有意思。那么,在成年人看来,散步是否也很有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同当代作家莫怀戚一起散步去!

  二、诵读

  (一)自由读。

  要求:声音洪亮,读准字音,注意把握好停顿、重音、语速、语调。

  (二)分角色读。

  数名学生依次有感情地朗读1-8段。读完后师生共同评价字音、停顿、语调等是否恰当地表达了情感。

  (三)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可以了解到:

  1一家人有哪几个?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散步?

  明确:一家四口。母亲、我、妻子、儿子。在南方初春的田野散步。

  2你可以感受到一家人去散步时怎样的心情?说说你是从那些文字感受到的。

  明确:一家人散步很高兴,从“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以及描绘春景生机勃勃的景象可以感受到一家人高兴的心情。一家人去散步心情很愉快。从文中的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可以体会到。

  景物描写如: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细节描写如: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忽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可见一家人和谐相处,在春意盎然的田野散步,其乐融融。

  三、解读

  (一)读分歧

  1一家人在一起,总会有一些矛盾、分歧。“我”一家四口也会有。这次散步有什么分歧?

  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分歧的解决由谁决定?为什么?

  明确:分歧的解决由我决定,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3分歧最终怎样解决的?为什么采取这样的办法?

  明确:最后,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但母亲又改变主意了,说走小路。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母亲改变主意,是因为关爱孙子,宁愿委屈自己也要让孙子开心。

  4通过这个分歧的解决,你发现这一家四口人各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不,言之成理即可。

  如:我——沉着果断

  妻子——贤惠

  母亲——慈爱,疼爱孙子,信赖儿子

  孩子——乖巧、聪明活泼

  (二)鲜花送给谁

  我们常把鲜花送给最可敬的人。这里只有一束鲜花,如果是你,你会把这束鲜花送给这家人里的哪一个?你送鲜花给他时,能否说出送她鲜花的理由?

  学生讨论交流。

  师集中学生的意见。一般学生都集中在把鲜花送给母亲或“我”。因此教师适时把学生分为两组。

  有哪些同学要把鲜花送给母亲?请你来说说送母亲鲜花的理由。

  有哪些同学要把鲜花送给“我”?请你来说说送“我”鲜花的理由。

  归纳学生的理由: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宁愿委屈自己,顺从孙子的心愿;母亲能听从而子的劝告来散步等,可见母亲很善良,无私,关爱家人。而且培养出了这样懂事、负责任的儿子——“我”,所以把鲜花送给母亲。

  “我”作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选择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且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所以鲜花应当送给“我”。

  其实,文中的“我”的妻子也有可敬之处——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夫(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却是一位贤妻。

  四、美读

  (一)不知大家是否发现,这一家四口如此和睦相处的秘诀是什么?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有过矛盾、分歧,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正是这个共同点使分歧顺利解决,你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这个共同点?

  明确:这个共同点就是每个家庭成员都怀有对家人真诚的——关爱。

  (二)你从哪些文字体会到他们之间真诚的关爱?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文字,说说你的体会。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如:第三段“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品析:

  两个“太迟”,看似重复、啰嗦,其实是有用意的,正因为春天来得太迟,才会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才会有春来后的庆幸“我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又”字,包含了欣喜;一个“熬”字,只有在“煎熬”“熬药”中用到,一般是指在漫长的痛苦中挣扎才用“熬”字,可见母亲在冬天多么难受,终于盼到春天了,又多么欣喜!看似*常的一段话,其实蕴含了儿子对母亲、对老年人很真挚很深沉的关爱之情。因此这四句话,前两句读春天太迟读得较为沉重、缓慢,最后两句读出春天来了,母亲熬过来了的欣喜,要读得轻快、昂扬。

  (三)齐读最后一段,边读边想像、思考:

  1“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明确:我和妻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都是尽力想让背上的母亲、儿子更稳当、更舒适。

  2如何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问题分解:

  (1)“我”背上的是谁?妻子背上的是谁?仅指这两个人么的躯体么?

  明确:我背上的是母亲,妻子背上的是儿子。不只是两个人的躯体,而是说我和妻子承担了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

  (2)为何说这两样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就是中年人的神圣使命。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幸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他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家,赡养好自己的老人,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就是中年人的整个世界。这一点就是*的传统美德,也就是*人做得。有培根的名言为证: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人做得。

  五、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这一篇《散步》,感受到家庭之美,亲情之美,同时,也感受到中年人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否感受到你肩上的责任?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一、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二则》是“亲情单元”中的文言文篇目。这两篇文言文分别从长辈对晚辈的尊重鼓励,和晚辈对长辈的维护两个角度出发,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风貌。这与本单元“亲情”的主题相呼应。

  本课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从多方面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除高尚廉洁的品德外,编者犹为赞许深沉豁达的胸怀雅量、机智敏捷的言语应对,所以本课所选两则都是表现少年儿童聪慧方正的正面形象,侧面体现了当时士人的文化修养、生活情趣和意志追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接触过简单的诗文,也有过朗读练*,接受过一定朗读指导。但本课是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课文,学过程中要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和生疏感,所以要“言”“文”兼顾,既要把握文言知识,又要将其作为文章来深入赏析。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两则故事。

  2.学生能够对《咏雪》中的两个比喻通过比较其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进行赏析。

  3.学生能够通过圈画谢太傅的行为动作分析谢太傅的人物形象,结合本单元的“亲情”主题评价谢太傅。

  四、教学重点

  利用注释读懂大意,通过比较本体与喻体的特点赏析比喻句。

  五、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行为分析人物形象及内心,关注文本内部的角色,也关注文本作者(编者)的写作(编写)意图。

  六、教学过程

  (一)介绍《世说新语》。

  1.阅读《世说新语》中“中朝小儿”故事,初步了解《世说新语》。

  中朝①有小儿,父病,行乞药②。主人问病,曰:“患疟也。”主人曰:“尊侯③明德④君子,何以病疟⑤?”答曰:“来病⑥君子,所以为疟耳!”

  注释:①中朝:西晋,晋帝室南渡后称渡江前的西晋为中朝。②乞药:求医问药。乞:求取。③尊侯:尊称对方的父亲。④明德:光明的德行。⑤因为当时俗传行疟的是疟鬼,形体极小,不敢侵犯巨人或君子,所以主人这样问。⑥病:损害,祸害。

  2.引入《世说新语》,明确主要学*目标。

  阅读课__释一,结合PPT补充关于《世说新语》的介绍。(指导学生批注“志人小说”,即*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轶事小说。)

  (二)朗读课文和分角色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的过程中考虑文中涉及哪几个人的言语?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由朗读完后,可以在课文上做一下简单的批注,批注你认为朗读相应词语或句子时应注意的方面。(指导学生做朗读批注时要注意断句,注意批注声音的轻重、长短和语调。)

  2.请大家按照旁白,谢太傅,兄子,兄女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同前)

  3.全班分小组担任不同角色齐读。

  4.我们在反复朗读中已经能够初步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下面请大家结合注释,同位互相讲一讲这个故事。之后请学生在班级讲这个故事。

  (三)比较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结合课文评价谢太傅。

  1.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这个故事讲的很是生动有趣,你认为谢太傅更欣赏兄子的比喻还是兄女的比喻,为什么呢?

  我们发现,在比较比喻句的时候,要关注本体的特征状态,喻体的特征状态与本体越吻合越恰当。此外,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章的最后一句仿佛与这个故事无关,就是交待兄女的具体情况和后来发展情况。这部书的编者在这里看似闲笔,其实是更为关注谢道韫的,也说明了编者是更为欣赏谢道韫的比喻的。

  2.刚才我们已经比较分析过两个比喻句了,也关注到了编者的态度,你们觉得谢太傅听了这个两个句子心里会不会有一个答案判断?但是他是怎样反应的,他为什么没有直接作出评判呢?

  结合全文,你觉得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补充《世说新语》另一则有关谢太傅的材料。

  谢遏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注释: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垂覆手即“挂着手巾”。

  通过以上细节分析和补充的材料,我们不难看出谢太傅是一个重视家庭生活,重视晚辈教育,善于启发晚辈思考,尊重鼓励晚辈学*创作的长辈。

  (四)作业

  1.熟练朗读和背诵《咏雪》课文。

  2.预*《陈太丘与友期》试着根据本课所用的朗读批注对这篇课文进行批注。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3、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描写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扣人心弦。文章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不必深敲细推,逐句讲解。宜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如何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如何细致描绘飞渡场面。可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并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教学课型及课时]

  1.自读课2.一课时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教师范读——扫清文字障碍——学生诵读——教师、学生质疑释疑——学生感悟。

  (解说: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本课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2.录音机:伴奏带。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意的卡片各1张,共五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找一名学生生动地复述《斑羚飞渡》这个故事。

  复述指导:复述是口头表达的基本功,进行此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文时,把难记的内容和其他一些难记的词语画出来,强化记忆,就可以少花时间,又能复述清楚。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之处。教师注意引导。

  三、师生共同研*课文

  1.文中的这些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明确: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小斑羚"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2.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并自由发言)镰刀头羊,因为它成功地指导了这次飞渡。

  3.镰刀头羊是怎样指导这次飞渡的?

  明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阅读后回答)

  可采用范读或指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4.镰刀头羊“悲哀地学了数声”,如何理解此时头羊的心理?

  在危难时刻,所有的斑羚都注视着这只头羊,而头羊沿着悬崖巡视一圈之后,知道前面是绝路,而后面又有狩猎队的追击。头羊一时想不出拯救这群斑羚的办法,只好仰望苍穹,悲鸣数声,表现了内心的绝望。

  5.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的行列,后来为什么又走到老年斑羚的队伍里了?

  明确:斑羚群分为两拨之后,头羊发现老年斑羚那拔少十来只,为了使自救方案取得成功,必须使两拨斑羚数量一致,于是头羊从年轻的行列走出,归入年老的队伍中,其他中年斑羚也随着归入年老的队伍中,然而,选择老年斑羚那拨,即是选择了死亡,因此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表达了它沉重而悲壮的心情。

  6.在你的心目中,斑翔飞渡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充满感情的给大家描述一下。

  明确:(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斑翔飞渡的情景,是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行,架起了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坦然面对死亡,为的是群体的衍生,这是一种至高至上的境界。井然的秩序,坦然无私的等待,更令人叹息不已,肃然起敬。“我没有想到……”这的确是始料不及的,不能不令我们这些万物灵长的人类感叹不已,赞叹不已。从“竟然”“从容”“心甘情愿”等词语中,我们不难发出作者浓郁的溢美敬重的情感的流露。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在此基础上积累优美的语句。

  2、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了解作者布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对比的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初知大意,并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2、阅读注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布封。3、安排一个学生准备书法作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展示书法作品:学生用小篆和隶书写的“马”及教师用楷书在黑板上写的“马”。

  要求学生说出三个“马”字分别属于哪种字体。

  学生回答后,教师语:时代不同,“马”的写法也不同,这是汉字形体演变的结果;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马的生存方式及其命运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布封的文章去了解、关注人类忠实而高贵的朋友——马。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马马

  2、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种马各自的最突出的特点,并用波浪线勾画出文中最能说明两种马各自特点的词句。

  3、作者对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哪些段落?

  三、交流研讨

  围绕上述问题,请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结。

  文章写了家马、野马(或人工驯养的马、天然的马等),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分别是“驯良”、“自由奔放”。

  能表现驯良的词句:迎合别人、舍己从人、屈从,不拒绝任何使命,尽一切力量为人服务……

  表现自由奔放的词句:奔驰、腾跃、不受拘束、没有节制,自由地游荡、蹦跳……

  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这种态度集中表现在二、三自然段。

  四、重点研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读二、三段

  1、自读读二、三段,发现问题。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力求在小组内解决问题。3、班上交流,重点研讨以下几句:

  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2)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4)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媚妍而已。

  (二)深层探究

  1、请同学介绍布封情况,明确作者是人文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要求点到为止)

  2、小组内讨论:作者同情家马,欣赏野马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实际是借对两种马的描述来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态度?

  3、班上交流:由男女生各派两个代表到班上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小结: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也是一篇礼赞自由的优美散文,它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两种马的特质,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实为文质俱美之文。

  五、延伸拓展

  用多媒体展示梁晓声《如果我为马》中的片段,学生齐读。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格,那么我将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六、作业

  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语句(段),作点评(完成在资料卡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布封的马为我们展示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它们各自的最大特点是驯良与自由。下面我们来欣赏这两种马的生活片段。

  二、延伸、拓展

  1、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家马、野马的生活画面,请学生欣赏。

  2、请同学谈自己欣赏哪一种马,并陈述理由(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不要受作者的影响)。

  3、讨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下例问题:

  1)家马的驯良的天性吗?请联系自己的学*生活,谈谈自己的观后感,并就目前的教育现状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2)人类对马的驯化,如果给马带来了痛苦,那么请联系人类发展的历史谈谈人类该不该驯化动物?

  3)我们身边出现的野生动物园,其“野生”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野生”?面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怎样对待动物?

  讨论结果略。

  三、品味语言,学以致用

  导入语:本文既是一篇科普说明书,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让我们受到诸多启发,而且在语言上、行文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的东西。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摘录在资料卡的语句,并陈述自己的理由。

  教师要注意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人格化的描写。

  2、再读课文,了解对比的运用及其作用。

  1)找出文中对比描写的相关内容,并思考其作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3)教师对学生的交流结果进行概述:就全文来看,作者是将家马与野马作比,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就最后一段来看,是以其它动物来衬托马的美貌。

  3、用对比方法写一段话,描绘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重点刻画其外貌,字数在150字左右。

  4、班上交流写作片段。

  四、作业

  1、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任选五个词语造句。

  2、课外阅读布封的《松鼠》或其他作家写动物的文章,作读书札记(一周内完成)。

  [附]板书:

  家马:驯良——同情作比较,

  野马:自由——欣赏突出事物的特点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的:

  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

  四、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大家有什么安排呢?让同学自由回答,把话题引向“旅行”。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

  2、介绍“泰山”,同时展示课件。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1、朗读,强调字音、字形。

  2、解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

  逐句诠释:(此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还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仄,故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表现诗人虽未得亲历其境,但久慕其名。接着解释“岱宗”一词,再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接句自问自答,“齐鲁”是春秋的两个诸侯国,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指泰山之色,请问,这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青翠。“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又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绵延不绝。整句话是摹写泰山山脉卧于齐鲁大地,那这就应该是远望所见。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中的“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大家觉得这应该是虚写还是实写呢?明确:虚写。表面上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予之神秀之气,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赏慕有加。“阴阳”是指山的南、北两面,这句话就是说:“山南山北,虽在同一时间,但一边明亮如清晨,一边却阴暗如黄昏。”大家觉得这句话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呢?明确:“割”字,突出南阳北阴之景色,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第四句应为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之高峻。这一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那么综合起来,这句表现了什么样子的泰山呢?明确:神奇秀丽、高大。比较首句,诗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整个泰山山脉发展到泰山的山南、山北。这么看来这句应是从那个角度进行“望”呢?明确:*望。

  3、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泰山的整体形象。

  4、过渡:这是我们这个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当然,学*一首诗,重点还在于理解诗中的“情”,所以我们接下来看到诗的第三句以及第四句。

  5、后两句为本诗的第二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这两句诗亦景亦情,情由景生,这里的景是指?明确:层云、归鸟。诗人由远望、*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明确:心情激荡。接着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说明站在泰山上,视线如何呢?明确:眼界空阔。这一句是抓住了层云和归鸟这两个景物细节来抒情,所以这一联应为“细望所见”。

  6、接着诗人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请大家结合注释理解这一联的意思。明确: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那么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可以一览群山呢?明确:俯视。接着是本课重点:结合写作背景,启发学生理解这一句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各抒己见。(参考答案: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7、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诗人的感受

  8、结合整首诗,进一步感悟诗人情感:讨论问题一、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讨论问题二、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完成课后练*。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7)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五)份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

  【教学目的】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歌词所表达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揣测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安排同学课前查找有关黄河影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文化,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3、老师也收集与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准备VCD《黄河颂》。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我们的祖先起源于哪里?

  (生答:黄河)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质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广博的胸怀,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学*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二、感性认知

  师生相互交流欣赏搜集到的黄河的影视图像资料。

  小结:通过刚才欣赏的黄河影视图像资料,我们一同感受到了黄河的雄壮、广博,厚重,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黄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作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面对黄河,唱出了我们心中的颂歌。

  三、朗读交流

  1、同学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师生一起讨论,明确此诗朗读的要求:

  ⑴感情:激越高昂自豪。

  ⑵节奏:较慢抒情地。

  ⑶重音;望、奔、劈、屏障、臂膀、伟大、坚强

  2、播放VCD《黄河颂》,听名家范读。

  3、小组合作,合作朗诵:鼓励同学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激发同学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同学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小结: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黄河颂》,探究黄河的精神。

  四、合作探究

  1、歌词局部可以划分为几个小节?

  提示: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精神

  2、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是臂膀?

  提示:民族发祥地;捍卫国土;伟大力量

  3、全诗从几个角度写黄河?

  提示:自然、地理、历史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保家卫国。

  5、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

  五、再次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配乐诗朗诵。可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同学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总结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黄河的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浦育了中华民族,用她那宽厚的臂膀庇护着神州大地,用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炎黄子孙。黄河,让我们以你为典范,团结进取,为中华民族屹立于强国之林而努力学*。

  【板书】

  1、历史贡献

  2、军事地位

  3、激励作用

  【课后反思】

  由于此诗的创作年代久远,加之抗日的特殊背景,增加了此诗的理解难度,为此我在课前安排同学查找了关于黄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影视图像资料。在课堂的交流中拓展着同学的视野,激发着同学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背景。在与同学明确此诗的朗读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朗读交流,从感性上感染同学,在接下来的诵读中同学主动独诵,四人组齐诵,全班齐读,不知不觉上成朗读课,同学从中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赞美之情。合作探究黄河的精神既是文学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语言的,又是人文的。在此基础上再次吟颂黄河,也是对课首的呼应,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增强课堂活力是上好语文课的主要条件,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就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自身的两大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我在课文的导语、过渡语、总结语上精心设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艺术效果。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

  一、教学目的:

  1、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3、探究文学作品风格与作家个人遭遇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2、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哲理和意境;

  四、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大家有什么安排呢?让同学自由回答,把话题引向“旅行”。说起旅行,我们国家的名胜古迹可是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当属“五岳”最有名,正如“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明确:泰山

  2、介绍“泰山”,同时展示课件。

  “泰山”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皇帝来泰山封禅。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

  (二)讲授新课:

  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

  整体感知:

  1、朗读,强调字音、字形。

  2、解题: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有虚有实。

  逐句诠释:(此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还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仄,故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开篇以设问起句,表现诗人虽未得亲历其境,但久慕其名。接着解释“岱宗”一词,再问:“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则惊奇、赞叹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接句自问自答,“齐鲁”是春秋的两个诸侯国,泰山北为齐,泰山南为鲁。“青”,指泰山之色,请问,这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青翠。“未了”,形容泰山山脉绵延深远,从齐到鲁看不到尽头。这又表现了泰山的什么特点?明确:绵延不绝。整句话是摹写泰山山脉卧于齐鲁大地,那这就应该是远望所见。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两句中的“造化”,指天地自然。“钟神秀”,天地间神奇秀美皆聚泰山。“钟”,聚集的意思。大家觉得这应该是虚写还是实写呢?明确:虚写。表面上写造物主独钟泰山,赋予之神秀之气,而实际上抒发了诗人对泰山的赏慕有加。“阴阳”是指山的南、北两面,这句话就是说:“山南山北,虽在同一时间,但一边明亮如清晨,一边却阴暗如黄昏。”大家觉得这句话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呢?明确:“割”字,突出南阳北阴之景色,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跃然纸上。第四句应为实写,极尽夸张之能事,写泰山山势之高峻。这一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那么综合起来,这句表现了什么样子的泰山呢?明确:神奇秀丽、高大。比较首句,诗人关注的焦点已经从整个泰山山脉发展到泰山的山南、山北。这么看来这句应是从那个角度进行“望”呢?明确:*望。

  3、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泰山的整体形象。

  4、过渡:这是我们这个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当然,学*一首诗,重点还在于理解诗中的“情”,所以我们接下来看到诗的第三句以及第四句。

  5、后两句为本诗的第二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这两句是想像之辞。这两句诗亦景亦情,情由景生,这里的景是指?明确:层云、归鸟。诗人由远望、*望进而想到泰山气象万千,云气层生,一定会震荡人们的心胸。使之豁然开朗,这表达了怎样的心情?明确:心情激荡。接着站在泰山之上,眼光也会更加敏锐,连一掠而过的归鸟也收入眼底。这说明站在泰山上,视线如何呢?明确:眼界空阔。这一句是抓住了层云和归鸟这两个景物细节来抒情,所以这一联应为“细望所见”。

  6、接着诗人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请大家结合注释理解这一联的意思。明确: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绝顶,把周围矮小的群山们,一览无遗!那么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可以一览群山呢?明确:俯视。接着是本课重点:结合写作背景,启发学生理解这一句的深层含义。让学生各抒己见。(参考答案:因泰山之雄伟而引出一览无余而后快的心绪,抒发了诗人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博大胸怀。)

  7、总结:这两联可以概括为:诗人的感受

  8、结合整首诗,进一步感悟诗人情感:讨论问题一、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讨论问题二、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荡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样的认识?能找到他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原因么?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完成课后练*。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3

  【教学目的】

  1、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歌词所表达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

  揣测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1、安排同学课前查找有关黄河影视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文化,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3、老师也收集与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准备VCD《黄河颂》。

  【课时布置】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我们的祖先起源于哪里?

  (生答:黄河)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质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广博的胸怀,不屈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学*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二、感性认知

  师生相互交流欣赏搜集到的黄河的影视图像资料。

  小结:通过刚才欣赏的黄河影视图像资料,我们一同感受到了黄河的雄壮、广博,厚重,正因为如此,千百年来黄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作的歌手,站在高山之巅,面对黄河,唱出了我们心中的颂歌。

  三、朗读交流

  1、同学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师生一起讨论,明确此诗朗读的要求:

  ⑴感情:激越高昂自豪。

  ⑵节奏:较慢抒情地。

  ⑶重音;望、奔、劈、屏障、臂膀、伟大、坚强

  2、播放VCD《黄河颂》,听名家范读。

  3、小组合作,合作朗诵:鼓励同学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激发同学的创新精神,领略歌词美感,将同学的情感逐渐引向高潮。

  小结: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黄河颂》,探究黄河的精神。

  四、合作探究

  1、歌词局部可以划分为几个小节?

  提示: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精神

  2、为什么说黄河是摇篮是屏障是臂膀?

  提示:民族发祥地;捍卫国土;伟大力量

  3、全诗从几个角度写黄河?

  提示:自然、地理、历史

  4、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保家卫国。

  5、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

  五、再次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配乐诗朗诵。可根据具体情况布置同学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总结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黄河的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浦育了中华民族,用她那宽厚的臂膀庇护着神州大地,用她那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炎黄子孙。黄河,让我们以你为典范,团结进取,为中华民族屹立于强国之林而努力学*。

  【板书】

  1、历史贡献

  2、军事地位

  3、激励作用

  【课后反思】

  由于此诗的创作年代久远,加之抗日的特殊背景,增加了此诗的理解难度,为此我在课前安排同学查找了关于黄河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影视图像资料。在课堂的交流中拓展着同学的视野,激发着同学的情感,给课文教学铺垫了一个厚实的背景。在与同学明确此诗的朗读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朗读交流,从感性上感染同学,在接下来的诵读中同学主动独诵,四人组齐诵,全班齐读,不知不觉上成朗读课,同学从中感受体味诗中澎湃激昂的颂扬赞美之情。合作探究黄河的精神既是文学的,又是理性的;既是语言的,又是人文的。在此基础上再次吟颂黄河,也是对课首的呼应,同时让全课的教学余味犹存。增强课堂活力是上好语文课的主要条件,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就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自身的两大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我在课文的导语、过渡语、总结语上精心设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取得较好的课堂艺术效果。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

  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翻看《中国历史填充图册》,分析通辽市在一九三一年的归属。(激发学生学*兴趣,拉*与作者的距离)

  师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我们通辽市归吉林省管辖,一九三一年日本关东军攻炸沈阳,不到半年侵占东北三省,我们通辽市也包括在内。当我们的先辈们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家园十年的时候。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离开自己的故土的?又是如何强烈的渴望回到家园?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我们的先辈当时的心境,随作家端木蕻良一起面对家园,抒发对《土地的誓言》(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检查预*

  三、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

  [要求]:

  1、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

  四、自主研读、合作探究

  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

  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的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那些手段(技巧),把自己对故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他召唤我回去。

  (小组四个人讨论汇报,轮流有感情的朗读句子,类似句子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

  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首先掌握作者融入的思想感情,更换词语就不能准确表达情感

  [问题二]:(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小结讨论内容:理解散文还要明确作者表达感情的技巧,了解他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

  五、反思总结

  1、反思学*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

  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

  六、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写一首同名诗歌——《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2、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写过的可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回忆东北大地:

  对故乡的热爱、

  怀念、眷恋之情

  丰富的物产

  优美的景色

  倾诉

  回到母亲(故乡)的身边,为她而战斗而牺牲

  誓言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的认识到:

  一、语文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

  《土地的誓言》这篇课文的学*,没有历史、音乐、地理学科的辅助学生很难接受,单纯在语文学科范围内学特别枯燥无味。通过教师设计课前巩固翻阅历史知识,才能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头脑中有印象及沦陷的历史经过,课中很好的体会被沦陷人民的心情和感受;引课时让学生接触地理知识,了解我们通辽市历史上归吉林省管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师在*时看到学生不愿读书、写作业,却有兴趣唱歌、抄歌词,故与音乐老师借资料给学生,投其所好,课上让其唱、读,给其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顺理成章的引导他们去写作,使其有内容可写,有格式可依。音乐的旋律使学生精神愉快,不知不觉中促使他们愿学、乐学、爱学、学好。

  二、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导演

  教师在课前周密的设计环节固然很重要,但是实施是关键,它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本课教师设计的环节,都将学生自然推倒演员的位置上,教师的不适时机的引导,教师的配乐朗读,将学生导入遥远的战争年代,让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有引导学生入境,将课文的内容清楚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发挥创新写作,教师时刻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尽情表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尤为重要

  本篇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如按旧的教学模式教师灌输,学生无味的听讲,这节课只能讲结构层次,语言特点,学生接收的效果可想而知。教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整篇课文仅用二十五分钟左右时间,这样,留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创新写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活思维,提高写作水*。所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新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及重点]

  1、了解斑羚在危急关头的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

  3、理解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共处的重要性。

  [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描写了动物世界极其悲壮的一幕,故事惊险,扣人心弦。文章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不必深敲细推,逐句讲解。宜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如何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如何细致描绘飞渡场面。可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并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

  [教学课型及课时]

  1.自读课2.一课时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教师范读——扫清文字障碍——学生诵读——教师、学生质疑释疑——学生感悟。

  (解说: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本课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2.录音机:伴奏带。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意的卡片各1张,共五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课文

  找一名学生生动地复述《斑羚飞渡》这个故事。

  复述指导:复述是口头表达的基本功,进行此类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课文时,把难记的内容和其他一些难记的词语画出来,强化记忆,就可以少花时间,又能复述清楚。复述时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之处。教师注意引导。

  三、师生共同研*课文

  1.文中的这些斑羚没有姓名,这只斑羚,那只斑羚,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明确:作者注意分类起了名目,又给个体起了名目,有了这些名目,就便于叙述了。分类的名目有"老年斑羚""公斑羚""母斑羚""年轻斑羚""小斑羚"等,个体的名目有"镰刀头羊""一只半大的斑羚""灰黑色母斑羚"等,有了这些名目,故事才叙述得清清楚楚。这一点看似小事,其实在写作上很重要。

  2.在这群斑羚中,你对哪只斑羚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并自由发言)镰刀头羊,因为它成功地指导了这次飞渡。

  3.镰刀头羊是怎样指导这次飞渡的?

  明确:(逐步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阅读后回答)

  可采用范读或指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4.镰刀头羊“悲哀地学了数声”,如何理解此时头羊的心理?

  在危难时刻,所有的斑羚都注视着这只头羊,而头羊沿着悬崖巡视一圈之后,知道前面是绝路,而后面又有狩猎队的追击。头羊一时想不出拯救这群斑羚的办法,只好仰望苍穹,悲鸣数声,表现了内心的绝望。

  5.头羊本来站在年轻斑羚的行列,后来为什么又走到老年斑羚的队伍里了?

  明确:斑羚群分为两拨之后,头羊发现老年斑羚那拔少十来只,为了使自救方案取得成功,必须使两拨斑羚数量一致,于是头羊从年轻的行列走出,归入年老的队伍中,其他中年斑羚也随着归入年老的队伍中,然而,选择老年斑羚那拨,即是选择了死亡,因此头羊“悲怆地轻咩了一声”,表达了它沉重而悲壮的心情。

  6.在你的心目中,斑翔飞渡的情景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充满感情的'给大家描述一下。

  明确:(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不必拘泥于某一种观点)斑翔飞渡的情景,是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行,架起了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桥墩架设起来的桥。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没有一只老斑羚为自己调换位置,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通一条生存的道路。“坦然面对死亡,为的是群体的衍生,这是一种至高至上的境界。井然的秩序,坦然无私的等待,更令人叹息不已,肃然起敬。“我没有想到……”这的确是始料不及的,不能不令我们这些万物灵长的人类感叹不已,赞叹不已。从“竟然”“从容”“心甘情愿”等词语中,我们不难发出作者浓郁的溢美敬重的情感的流露。


七年级下册语文《爱莲说》教案通用10篇(扩展8)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5)份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和保家卫国的“忠”(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录音磁带、《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歌曲磁带及录音机。

  2、有条件的可转播关于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节目。

  3、投影仪及文学常识、名句、重点词语理解的胶片。

  4、学生将重点词语、句子制成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反复诵读,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背诵;体会木兰替父从军的高尚情感和爱国热情。总结本文特色;掌握“互文”“复沓”“对偶”“排比”等句式特点,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活动。

  2、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理解性背诵,讨论理解作品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和所表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作品;同学疏通文义;整体掌握故事情节。

  〖教与学互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下面请几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同学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同学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捍卫家乡、捍卫国家的坚强意志;她厌弃**厚禄,而渴望过和*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示了人民英雄的本性,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屏。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上打出几个精彩的镜头。)看后,自然的导入新课。

  2、简介《木兰诗》和《乐府诗集》(用课件打出)《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发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发生后魏,这诗发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管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局部。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木兰诗》发生的时代,当在西魏。那时正是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战争是北朝社会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终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国”的130多年中,战争尤为频繁。五六世纪间,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影。

  二、同学自学课文,相互讨论,理解诗句的含义

  1、师范读,同学注意字词读音、停顿和节奏。

  2、生齐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课文。(同学4人小组开展探究,老师出题检验)

  4、比比看,你会了吗?

  ⑴字词注音和解释:

  机抒:zhù(织布梭子)

  可汗:kèhán

  鞍鞯:ānjiān(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骑:jì(战马)

  戎机:róng(军事)

  著我旧时裳:zhuó(穿)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朔气:shuò(北方)

  傍地:bàng(临*,此处引申为贴着)

  ⑵积累词语竞赛:(以组为单位抢答)

  木兰当户织(当:对着门户)

  惟闻女叹息(惟:只)

  问女何所忆(忆:思念)

  昨夜见军帖(帖:文告)

  军书十二卷(十二:表示多数,很多的意思)

  阿爷无大儿(阿爷:指父亲)

  愿为市鞍马(为:为了;市:买)

  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溅溅:水流声)

  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

  赏赐百千强(强:有余)

  木兰不用尚书郎(用:做)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扶将:扶持)

  著我旧时裳(著:穿)

  当窗理云鬓(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走:跑)

  ⑶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理解句式,认识互文修辞手法:

  (按组每组回答一句,看谁最准确)

  互文:上下句意思互相交错、补充。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西南北泛指,是一种排比铺陈的写法。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这四句的意思是: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壮士木兰战斗十年胜利归来

  这两句的`意思是:勇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打开我东屋的门,坐在我西屋的床上。

  这两句的意思是: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花黄。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⑷解释句子含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过关越山,飞速而行。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方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白色的月光与雪光交织着,映照着明晃晃的铠甲。

  三、同学整体理解课文的内容

  1、在同学充沛复述的基础上,老师归纳理清故事情节,大屏幕上显示:

  ⑴停机叹息,代父从军

  ⑵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⑶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⑷建功受封,还朝辞官

  ⑸解甲还乡,亲人团聚

  ⑹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2、引导同学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局部?各写出了什么?

  概括本诗情节:

  第一局部(1、2、3段)写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局部(第4段),写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局部(5、6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局部(第7段),吟唱诗歌的人用比喻赞美木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探究课文内容;分析木兰形象;揣测诗歌的艺术特色。教与学互动过程:(接上节课的步骤)

  四、师生一起合作探究课文内容。可师生间相互提问,互相解答

  1、分析第一局部:

  (先出示图片,引导同学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

  ⑴故事的开始怎样引出木兰停机叹息,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标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示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自然地引出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表示了木兰的勤劳孝顺。在结构上引起了读者的悬念,使文章简洁。

  ⑵你从木兰的答话中读出了什么?从中可看出木兰怎样特点?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标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锐的矛盾,标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示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是决定代父从军。表示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⑶第三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这些战具?

  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筹办而又井然有序。作者这样写原因有四:一是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二是标明战事紧迫,三是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四是这是乐府诗常用的写法。

  ⑷这一局部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示力量?

  “旦辞黄河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间构成对偶并运用了间隔反复修辞方法。“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和“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示出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和“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之间,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飞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2、分析第二局部:

  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中起什么作用?你从中又想象到什么?

  既是对上段描写的飞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又过渡到下文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两句诗,写出征途之遥,夸张地表示出木兰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

  ⑵后四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你从中又读出了什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出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表示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耐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3、分析第三局部:

  ⑴从“木兰朝见天子,辞官还乡”这一局部中你又读出了什么?结合你对封建社会的了解谈谈你对木兰辞官还乡的看法?

  我从“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读出了天子为木兰记功多、赏赐甚丰,并且还“问所欲”,想封她为**;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可见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洁性格、高贵品质。第二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⑵“木兰回到家园”这一层又写了几层意思,是做具体分析?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一家亲人因木兰归来而各自发生的符合年龄、身份、性别特征的行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表示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铺陈地写出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示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③“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示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烘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

  4、分析第四局部:

  这一局部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局部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如有同学把这四句诗归入上一局部,理解为木兰自身的话,认为木兰在这以兔自喻当中闪耀着风趣、智慧的光芒,体现了喜悦、自豪的感情,也应予以肯定)

  五、教师点拨,同学分析木兰的形象

  全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妆、代父从军、还朝辞赏、回到故乡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北方人民矫健尚武的精神,表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质朴、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和对和*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3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

  附板书:木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爱国、渴望和*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二、品味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探究发现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一类的亡**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⑤从《木兰诗》中***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五、布置作业

  描写家人团聚场面,字数300字。

  板书设计:

  停机叹息深明大义

  毅然从军勇敢坚强

  匆忙购置准备出征

  思亲情切征途艰苦

  长期征战胜利归来

  功成身退不慕荣华

  回到家乡换回女装

  双兔为喻谨慎机警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学*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生活的向往。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语言特点,找出背诵的规律,教师课前可作有表情的示范背诵。

  2、本文材料安排有详有略,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本文中心来解决,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3、本文内容分析力求精当,简炼,字词句主要由学生自己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4、运用多媒体,放映动画片《花木兰》片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出花木兰这一巾帼形象的意义。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千百年来,花木兰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美国迪斯尼公司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可见,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流传海外。播放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学生欣赏。

  这个故事最早却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北朝民歌《木兰诗》。

  2、介绍作品。《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配乐朗读),学生在听中提出应注意的字音。

  2.小组疏通文意,说说情节:学生用自己语言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3、要求以“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会见亲人、讴歌英雄)

  女儿性情英雄气概女儿性情

  三.赏析人物

  1、学生再读课文,四人一组讨论:要求以“我从课文_____读到木兰是一个_____的人”句式来说。板书: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教师小结: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的心愿。

  2.学生举例我国历史上的巾帼英雄(如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

  3、其实在地方戏曲中也有歌颂巾帼英雄的作品,学生欣赏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

  四、拓展延伸

  木兰代父从军是一种孝,在战场上拼杀是爱国。那么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又是怎么样来体现自己对家人的爱,对国家的爱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品味凝练语言。

  2、欣赏动画片《花木兰》,比较中西方人物形象异同。

  附板书:木兰诗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

  巾帼英雄爱国、渴望和*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品味语言,并当堂背诵。

  2、进行片断写作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能力,进一步理解木兰形象。

  3、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发现文中的创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上节课木兰形象导入本课内容。

  2、学生提出不能翻译的重点词,教师给予解释。

  (惟、愿、市、旦、度、策、强、将、著、贴、火、走、安)

  二、品味语言

  1、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例举:

  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并找出其它互文的句子。

  (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互文。)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介绍对偶、夸张、互文)

  ——(仅仅三十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生活之苦,战斗之多,时间之长,战况之烈,从而表现了木兰十年艰苦的战斗生涯,可见语言精炼,字字千金。)

  ③.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

  (运用夸张,写出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木兰辞官不就,表现她不图功名利禄,向往和*的劳动生活的高尚情操。)

  ④.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排比、表现她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渲染了团聚、欢乐的气氛。)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扩写第四段,并当堂交流。

  三、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四、探究发现

  1、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除了老师讲的理解,你在与《木兰诗》进行心灵的碰撞时,你有什么创造性发现吗?(困惑处或者不同见解处)

  如:①第一段中“唧唧复唧唧”声与“不闻机杼声”的矛盾。

  (“唧唧”声有三种说法:织机声、叹息声、虫鸣声。)

  ②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现在在西南地区还有这样称呼父亲的。“爷”也作“耶”)

  ③木兰去时是应“可汗”之征,而归来却受“天子”之赏,那不是前后矛盾了吗?

  (“可汗”是古代西北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天子”是封建社会汉族对君主的称呼。可是在这首诗中“可汗”却成了“天子”的同义词,不能再按照《广韵》中所谓“蕃王称”的本义了。这只能看做在《木兰诗》时代汉语里已有了外来语的成分。——是北魏汉化的结果)

  ④木兰不当官是不慕功名富贵吗?

  (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A、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B、从《木兰诗》中***女性的命运!

  (可以与“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法国的女英雄贞德的故事等进行比较)

  (无论是花木兰、梁红玉、穆桂英,还是“奥尔良姑娘”贞德,她们“幸运”地跃出历史地*线的机遇,无论是在历史的记录里,还是在传奇的虚构中,其背景都是烽烟四起、强敌犯境的父权衰微之秋。换言之,除却作为妲己一类的亡**女,女人以英雄的身份出演于历史的唯一可能,仍是是父权、男权衰亡、崩塌之即。)

  ⑤从《木兰诗》中***古代女子的打扮。

  (“帖花黄”是北魏妇女的面饰。有两说:一说“元魏时禁民间妇女不得施粉黛;自非宫人,皆黄眉黑妆。故《木兰诗》中有‘对镜帖花黄’之句。”(《谷山笔尘》)另一说,将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

  五、布置作业

  描写家人团聚场面,字数300字。

  板书设计:

  停机叹息深明大义

  毅然从军勇敢坚强

  匆忙购置准备出征

  思亲情切征途艰苦

  长期征战胜利归来

  功成身退不慕荣华

  回到家乡换回女装

  双兔为喻谨慎机警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教案 5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南朝民歌的特点和修辞特点。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

  3、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讨论和探究问题,养成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培养主动探究的精神,享受探究问题的乐趣。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问:中国(古今中外)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

  三、 参考备案:穆桂英、刘胡兰、秋瑾、***、撒切尔夫人、

  四、二、简介背景

  五、欣赏京剧、豫剧、动画片、邮票等简单片段,激发兴趣。

  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兴趣可以转化为学*的动力。观察学生对学*是否感兴趣可以先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学*的活动内容中,再看学生对学*的内容和方式是否感到兴奋、愉悦,然后看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学*的愿望。一个好的活动内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学生在完成了正规的活动内容之后,还想继续进行。

  七、三、配乐朗读

  八、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也为背诵打下基础。

  九、四、复述故事

  十、进一步感知课文,也为下面的探究服务。

  第二课时

  一、主动发现问题,寻找探究点

  问题(包括老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探究点参考备案:

  1、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

  2、从《木兰诗》中***古代女子的服饰

  3、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古代的称呼与地位

  4、中国古代几次的女扮男装出征的巾帼英雄

  5、我对木兰的看法

  6、诗歌的凝练的语言分析

  7、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

  8、中国古代著名女子研究(要做名女人,从正道上讲,须合于立德、立功、立字三标准。班昭、孟光是为以立德闻名;花木兰、梁红玉是为以立功出名;李清照、朱淑贞是以立字闻世。)

  9、中外影视作品对木兰形象塑造的差异。

  二、学生合作探究

  主要指学生能否围绕着探究点,通过探索活动(可以是实践活动、小组讨论、看教科书、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向教科书、教师、同学大胆质疑问难、提出见解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惯,遵守活动规则,会倾听、理解别人的发言,主动自觉的与别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任务。

  三、流探究成果

  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某些问题达成共识,可以对某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可以通过动脑、动手解决某些问题或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途径。

  四、自由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五、布置作业

  建议:以《木兰诗》为例,第八周的这堂课是否可以上成学生合作探究活动课(第六个教学过程),或探究结果汇报课(第七个教学过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