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

首页 / 教案 / |

  六国论教案 1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二——四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二——四题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教师简析(参考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六国论》,见教材。一是李桢的《六国论》(节选)

  六国论教案 2

  历史的回声

  一、专题内涵简介:

  二、学*方式:文本研*

  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

  一、导入新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攻”瓦解,相继灭亡。

  2、六国地图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一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第二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七、分析第三、四节: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八、分析第五、六节: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第六节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

  九、小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十一、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六国论教案 3

  专题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王维、孟浩然、高逋、岑参的生*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本课目标:

  1、初步熟悉高逋生*事迹及其诗歌的基本风格,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2、初步感受盛唐边塞诗的特征。初步感受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诗歌的赏析。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了解所谓边塞诗,朗读,理解

  一、导入(关于所谓边塞诗)

  我们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多,疆域大,人气旺是好事,但是,民族之间的相处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基本没有停过,汉族人口最多,又尽占地利,少数民族多居边地,环境也多恶劣;汉族人的大汉族主义和征服意识,少数民族的利益驱使和自恃勇武,导致边境地区常常血流成河。

  唐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和突厥、回纥、吐蕃之间,在我国北方连年有战争。对于唐的战争,当时的诗人,一般是不反对的,因为是卫国战争。对于参加这些战争的将士,又常常歌颂他们为民族英雄,认为他们是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贪功受赏。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理念,而且他们也很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诗歌创作上,他们融入了这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这就是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世称“高岑”。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高适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别韦参军》也具有他的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

  三、整体了解

  原诗在前面有个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张守珪部下幽州将赵堪矫张守珪之命,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可能就是那一带的民歌曲调。“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

  这首诗突破了以前旧乐府同题诗作那种铺陈、渲染征人思妇缠绵相思之情的格局,而大大开拓了歌辞的内容。举凡出征的军容、军情的紧急、塞漠的荒寒、战争的酷烈、军中的苦乐不均、战士的勇武、别离的悲怆、和*的祈愿等等,俱熔为一炉。诗中骈散相间的句式和*仄互换的用韵,以及援声律入古体的写法,和卢、骆以来的歌行并无二致,但局势的动荡排阖却非前人可比。诗人的笔触并不固定在某种单纯的情思上,而是在复杂的内心波澜间跌宕回旋,在激越的抒情中又不时变换着场景,形成规格整炼而又一气斡旋,淘洗藻饰而又意象鲜明的特色。《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

  四、朗读

  五、理解

  1、看注解,前后串读,解释下列加线词句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交流

  (燕歌行:汉魏乐府诗旧题。

  汉家烟尘:汉家,代指唐朝。既可以借汉代的强大自夸,也可以因为批评避讳。烟尘,战争。

  残贼:凶残的敌人。

  横行:纵横驰骋,不可阻挡。用典于《史记》。

  非常:两个词,“非”:不,不是。“常”:通常、*常。“非常”即不*常。今天“非常”虽有此意,但它是一个词,是副词。

  赐颜色:俗语给面子,赏脸。

  摐金伐鼓下榆关:描写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摐:撞击。金:古代军中的金属乐器。伐:敲打。鼓:战鼓。榆关:山海关。是我国内陆通向东北的要隘。下:去、到。

  旌旆逶迤碣石间:描写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旌旆: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曲折。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

  校尉羽书飞瀚海:军队的长官。羽书:插有羽毛的文书,表示情况紧张,十万火急。瀚海:本意是沙漠,这里指代与敌人交战的边境。

  单于猎火照狼山:单于,本是汉代匈奴首领的专门称号,作者在这里指代敌人首领。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这里表示战争就要爆发了。狼山:地名,在今内蒙西北郡,汉代时是匈奴地盘。这里就用狼山来指代敌人活动的地区。

  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胡骑凭陵杂风雨: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敌人凭着人高马大,善于马上作战,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犹如狂风夹杂着暴雨而来。

  塞草腓:塞草,边境上的草。腓,本意是病,这儿指草枯萎发黄。

  恩遇:皇帝的恩惠。

  轻敌:轻敌,不怕流血牺牲。

  未解围:没能解除敌人对边境城堡的围攻。

  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筷子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这里实际上是借代修辞,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

  边庭飘摇那可度:边庭,边境。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那可度:过不下去,没法生活。

  杀气三时作阵云:杀气,战争气氛。三时,有的解为春、夏、秋三个务农季节,这里解为早晨、中午、晚上为好。这样可增加兵士们的紧张、辛苦。作阵云,化作战云,也就是一天到晚经常要打仗。

  寒声一夜传刁斗:寒声,使人听了心寒的声音。这儿指刁斗的声音。刁斗:是古代军队煮饭的铜锅,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更巡夜。

  死节从来岂顾勋:死节,为节义而死,这儿指为报效国家而死。顾,顾及,想到。勋,功勋。

  李将军:指汉代著名将军李广。匈奴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六、朗读、作业(用现代语言,译写本诗)

  六国论教案 4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 5

  专题目标:

  1、感悟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2、初步熟悉张九龄、李颀、王维、孟浩然、高逋、岑参的生*事迹及其诗歌的主要特征。

  3、初步了解盛唐边塞诗派和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格差异。

  本课目标:

  1、初步熟悉高逋生*事迹及其诗歌的基本风格,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2、初步感受盛唐边塞诗的特征。初步感受盛唐诗歌“声律风骨兼备”的特点及其阔大雄浑、豪迈恢宏的艺术境界。

  3、理解、背诵,并进一步学*诗歌的赏析。

  教时设置:2教时

  第1教时

  要点:了解作者及背景,了解所谓边塞诗,朗读,理解

  一、导入(关于所谓边塞诗)

  我们中国从古到今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多,疆域大,人气旺是好事,但是,民族之间的相处也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我国古代民族之间的战争就基本没有停过,汉族人口最多,又尽占地利,少数民族多居边地,环境也多恶劣;汉族人的大汉族主义和征服意识,少数民族的利益驱使和自恃勇武,导致边境地区常常血流成河。

  唐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和突厥、回纥、吐蕃之间,在我国北方连年有战争。对于唐的战争,当时的诗人,一般是不反对的,因为是卫国战争。对于参加这些战争的将士,又常常歌颂他们为民族英雄,认为他们是为国死节,不是为了贪功受赏。

  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理念,而且他们也很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诗歌创作上,他们融入了这样的所见、所闻、所感,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这就是边塞诗派。

  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世称“高岑”。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

  边塞诗的艺术特点:诗歌的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

  二、作者简介及背景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天宝八载(749),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安史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高适的诗风现实主义多于浪漫主义。在描写边塞的战斗生活时,他侧重于表现战斗的激烈、艰苦和对士卒的同情,在《燕歌行》中,他就将沙漠的荒凉环境,激烈的战斗气氛,士兵的复杂心态等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形成了雄厚豪健、悲壮浑朴的艺术风格。他的一些赠别诗,如《别董大》、《别韦参军》也具有他的边塞诗豪迈动人的气概。

  三、整体了解

  原诗在前面有个小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张守珪部下幽州将赵堪矫张守珪之命,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燕歌行”,是乐府古题,也就是汉魏乐府音乐中一支曲调的名称。“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可能就是那一带的民歌曲调。“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体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较长。

  这首诗突破了以前旧乐府同题诗作那种铺陈、渲染征人思妇缠绵相思之情的格局,而大大开拓了歌辞的内容。举凡出征的军容、军情的紧急、塞漠的荒寒、战争的酷烈、军中的苦乐不均、战士的勇武、别离的悲怆、和*的祈愿等等,俱熔为一炉。诗中骈散相间的句式和*仄互换的用韵,以及援声律入古体的写法,和卢、骆以来的歌行并无二致,但局势的动荡排阖却非前人可比。诗人的笔触并不固定在某种单纯的情思上,而是在复杂的内心波澜间跌宕回旋,在激越的抒情中又不时变换着场景,形成规格整炼而又一气斡旋,淘洗藻饰而又意象鲜明的特色。《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

  四、朗读

  五、理解

  1、看注解,前后串读,解释下列加线词句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交流

  (燕歌行:汉魏乐府诗旧题。

  汉家烟尘:汉家,代指唐朝。既可以借汉代的强大自夸,也可以因为批评避讳。烟尘,战争。

  残贼:凶残的敌人。

  横行:纵横驰骋,不可阻挡。用典于《史记》。

  非常:两个词,“非”:不,不是。“常”:通常、*常。“非常”即不*常。今天“非常”虽有此意,但它是一个词,是副词。

  赐颜色:俗语给面子,赏脸。

  摐金伐鼓下榆关:描写出征时的声势浩大。摐:撞击。金:古代军中的金属乐器。伐:敲打。鼓:战鼓。榆关:山海关。是我国内陆通向东北的要隘。下:去、到。

  旌旆逶迤碣石间:描写唐军出征时军容整肃。旌旆:军中各种旗帜。逶迤:形容唐军行进的蜿蜒曲折。碣石:碣石山,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

  校尉羽书飞瀚海:军队的长官。羽书:插有羽毛的文书,表示情况紧张,十万火急。瀚海:本意是沙漠,这里指代与敌人交战的边境。

  单于猎火照狼山:单于,本是汉代匈奴首领的专门称号,作者在这里指代敌人首领。猎火:打猎时燃起的火,这里表示战争就要爆发了。狼山:地名,在今内蒙西北郡,汉代时是匈奴地盘。这里就用狼山来指代敌人活动的地区。

  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胡骑凭陵杂风雨: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敌人凭着人高马大,善于马上作战,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犹如狂风夹杂着暴雨而来。

  塞草腓:塞草,边境上的草。腓,本意是病,这儿指草枯萎发黄。

  恩遇:皇帝的恩惠。

  轻敌:轻敌,不怕流血牺牲。

  未解围:没能解除敌人对边境城堡的围攻。

  玉箸:玉做的筷子,这儿比喻思妇的眼泪。筷子竖起来是两行,少妇眼泪也是两行。玉做的筷子晶莹透明,少妇的眼泪也是如此。这里实际上是借代修辞,用玉箸来指代这些兵士的妻子。

  边庭飘摇那可度:边庭,边境。飘摇,比喻局势动荡不安。那可度:过不下去,没法生活。

  杀气三时作阵云:杀气,战争气氛。三时,有的解为春、夏、秋三个务农季节,这里解为早晨、中午、晚上为好。这样可增加兵士们的紧张、辛苦。作阵云,化作战云,也就是一天到晚经常要打仗。

  寒声一夜传刁斗:寒声,使人听了心寒的声音。这儿指刁斗的声音。刁斗:是古代军队煮饭的铜锅,白天用来煮饭,晚上用来敲击报更巡夜。

  死节从来岂顾勋:死节,为节义而死,这儿指为报效国家而死。顾,顾及,想到。勋,功勋。

  李将军:指汉代著名将军李广。匈奴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当时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六、朗读、作业(用现代语言,译写本诗)

  六国论教案 6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允,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三苏”、曾巩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 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古代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全班朗诵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赂lù秦 率shuai赂秦耶 小则获邑yì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u霜露 暴bào秦之欲 洎jì牧 殆dài尽 当tāng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liàng 食之不得下咽yān 为wei…所…

  三。研*新课

  1。诵读第1段。

  提问: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3)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诵读第2段。

  提问:

  (1)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在第二段中找出。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其中用了多少个对比?

  明确:a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c、“得”与“失”,“难”与“易”、“有限”与“无厌”。

  (3)、问:引用古人的话来进行论证观点,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明确:引证法,作用:既对上文的论证起到了补充说明,又能很好的收束全文,运用比喻论证,形象生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了说服力。

  (4)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诵读第3段。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齐持怎样的态度?

  明确:a、“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b、“五国既丧”c、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明确:a有赞扬,有批评。B赞扬以武力对抗的政策。c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d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E智力孤危

  六国论教案 7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太*广记》)

1.解释词语:

(1)俄有老父至俄:一会儿

(2)但见事多矣但:只

2.选出下列各句中“以”字意义与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句: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介词,用

A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认为

B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介词,把

C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促织》) 介词,用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介词,因为

3.请选出与例句中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并逐一解释:

例句: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中: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动词使动用法,使…发出响声

B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老师

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名词作状语

D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使…承担

4.翻译:

计无所出 译:想不出什么办法

5.鲁人的可笑之处在哪里?

执杆者不知变通,老者自作聪明,弄巧成拙

演练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魏人夜暴疾,命门人(此指佣人)钻火(打火)。是夕阴暝,督迫颇急。门人忿然曰:“君责人亦大无理。今暗漆,何以不把火照我,当得觅钻火具,然后易得耳。”(选自《太*广记》)

1.选出与例句中“暴”意义相同的一项,并逐一解释:

例句:魏人夜暴疾 突然

A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残暴

B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孔雀东南飞》) 暴躁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狼》) 突然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晒

2.选出与例句中词语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

例句:魏人夜暴疾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A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雁荡山》) 名:名作动,命名

B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序:名作动,做序

C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劣: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劣

D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 云、响:名作状,像云像回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 有―又

B暴秦之欲无厌 厌―餍

C君责人亦大无理 大―太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无通假字

演练三:

有一郡守病,佗(华佗,三国时名医)以为其人盛怒则差(chài,病愈),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嘱使勿逐。守�_恚(恼怒)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选自《三国志》)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 认为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到…结局

C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的人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渐渐

2.选出“而”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类者:答案:D表修饰

A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B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吾尝终日而思矣

3.解释词语:

A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货:财物

B无何弃去无何:不久

C留书骂之书:书信

D守�_恚(恼怒)既甚甚:很

演练四: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匡衡(汉朝人)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大户人家)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报酬)。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六国论教案 8

  六国论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教学步骤]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见《三维设计》P58)

  三、写作背景 (见《三维设计》P58)

  四、学生齐读课文并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 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 燕国

  五、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2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 “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第 二课 时

  一、课前检测

  二、研*课文

  (一)研*第一、二段:

  1、小组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熟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研*第三段:

  1、小组朗读第三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六国论教案 9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二——四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一。

  3、提名思考回答:

  4、教师简析(参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学*另二篇《六国论》

  一是苏辙的,见教材。一是李桢的(节选)。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附: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1、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我们对于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针锋相对,寸利必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决不搞屈辱外交。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季氏将划颛臾》:君贤臣能且上下精诚团结。

  《寡人之于国也》:使百姓不饥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国论》(苏辙):六国相互背盟败约而失韩魏之天下要冲。

  2、学生*作选读。

  悠悠中华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经历着无数次“江山不改人已换”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种变化呢?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长河的流动中看出一点天下兴亡的端倪。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和一个国家的兴亡,首先在于为人君者自身素质的高低和行为的好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一个国君无德无能,行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儿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国家,他们的国家还能强盛吗?反之,一个国君德才兼备,则其国家之强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刘备之子阿斗,不仅*庸无能,而且整天不务正业,一会儿吃喝玩乐,一会儿又斗蟋蟀去了,真是枉费了他父亲白帝城托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费了孔明尽力辅佐的几番汗水。后来蜀灭,阿斗难道不应该负有主要责任吗?后人称之为“扶不上墙的烂泥”,此言得之。

  太宗李世民聪慧过人,一世英明,“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又得魏征等贤臣辅佐,如鱼得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正因为如此,才有后人盛赞的“贞观之治”。这一些都说明当神器之重者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说统治者是一扇窗,那么,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脏了,百姓一目了然,要是窗架烂了,怎么擦玻璃也是不济事的,那么,人们就要换窗户了。

  六国论教案 10

  教学目的:

  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2、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例句;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4、学*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推断词语的用法;

  2、理解本文论证结构及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1、文言词语的比较运用,翻译语句;

  2、从理解背诵中学会议论文的论证结论。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法、自主学*攻克难点、练*法巩固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苏洵有关知识与背景;

  2、学*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以旧知识导入:贾谊《过秦论》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立场上分析历史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劝当时的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今天我们将要学*《六国论》,作者苏洵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政治主张呢?今天我们来学*《六国论》。

  二、解题与作者介绍:

  1、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以贿赂秦国导致颠覆的历史教训,劝谏北宋统治者对辽和西夏放弃屈辱投降的政策,积极抵抗,奋发自强。用的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的散文家。八大家是指“韩柳”“三苏”王安石、欧阳修、曾巩。苏洵的散文特点:见解精辟, 观点鲜明, 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雄奇中富有变化。

  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②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赂lù 六国互丧sàng 耶yé 获邑yì 厥jué 暴pù霜露 荆jīng棘jí 草芥jiè 安寝qǐn 弥mí繁 颠覆fù 与 yǔ嬴yíng 洎jì 谗chán 邯hán郸dān 胜负之数shù 当tǎng与秦相较 处chǔ秦革灭殆dài 下咽yān 为wéi国者为wéi积威 “盖”还可用作连词,起说明原因的作用,后面的句子是前面句子的原因。

  A、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C、故曰弊在赂秦也。邑:小城镇。城:大城池。所亡:所丢失的土地。患:担心的。固:本来。厥: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举:都。然后:这样以后。厌:通“餍”,满足。弥、愈:更加。判:确定,断定。颠覆:灭亡。固:本来。事:侍奉。以: 1.秦以攻取之外 ( 用 ) 2、以有尺寸之地 (连词,才)

  3、举以予人 ( 拿,把) 4、以地事秦 ( 用)之:1、较秦之所得(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2、秦之所大欲(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3、以有尺寸之地(的 )

  4、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5、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的 )

  6、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 )

  7、此言得之 (代词,指代上面的道理)而: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因果承接)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可是,表示转折)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就,承接关系)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然后: 这样以后。

  (3)古今异义: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

  成语:如弃草芥:抱薪救火终:最后。与:亲附、亲*。既:已经。免:幸免。义:坚持正义。速:招致。再:两次。洎:等到。谗:小人的坏话。殆:几乎。智力:智谋和力量。向使:假如。数、理:天数,命运。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3、特殊句式: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 洎牧以谗诛③齐人勿附于秦 ④斯用兵之效也

  事:侍奉。势:形势。为:治理。故事:旧例。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用。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却。以趋于亡。以:而。其势弱于秦于:比。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可以:可以凭借。 苟以天下之大以:凭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其势弱于秦。介后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 月:每月。名为状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五、总结本文的基本文言知识:

  其实:它实际上。 祖父:祖辈和父辈。至于:到……的结局。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咽:咽喉。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例。 3、词类活用: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形容词作动词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名为动。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名为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日:每天。名为状。月:每月。名为状

  以地事秦:事,侍奉。名词作动词。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终,坚持到底。形容词作动词。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③故曰弊在赂秦也。④惜其用武而不终也。⑤斯用兵之效也。①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 ③其势弱于秦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洎牧以谗诛。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以”后省“之” 至丹以荆卿为计:“荆卿”后省略动宾词组“刺秦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起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

  讨论:(1)、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证。

  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比较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的双方土地得失变化,得出结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先祖父……理固宜然”写诸侯赂秦的情形和结果,说明赂秦岂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得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阅读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1)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

六国论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2、学*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学*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

  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

  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

  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

  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国背弃了盟约自相屠杀而导致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没有爱惜百姓而导致灭亡;李桢在《六国论》中提到“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国没有施行仁义而导致灭亡。

  那么苏洵并非历史学家,见解未必准确,他为什么强调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呢?

  3、展示“时代背景”:北宋中叶以来,辽和西夏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1004年与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4、结合北宋的地形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本文的写作动机:借古讽今,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以贿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国的覆辙。

  5、明代诗人何仲默评价此文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七、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1、欧阳修评价苏洵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学者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录》卷五中曰:“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请学生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并在文中找出能够代表这种风格的语段,诵读品味。

  八、体会感悟: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学过本文以后,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九、课下阅读:

  一门三父子同样都写过对于六国的论述,请课下查找苏辙的《六国论》以及苏轼的《六国论》,与本文作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六国论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

六国论教案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 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

  1.预*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今天我们学*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预*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四和以下的补充练*(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六国论教案5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2)

——《六国论》教案(精选5篇)

  《六国论》教案 1

  六国论

  [教学目标]:

  一.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二.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三.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1.实词,如:弊(名)赂(动)亏(动)与(动)判(形)

  数(名)事(动)道(名)厥(代)速(动)等。

  2.虚词,如:率 盖 始 然则 向使 至于等。

  3.古今义容易弄混的词,如:其实祖父 故事 至于等

  4.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省略句、被动句的翻译等。

  [教学难点]

  一.在阅读方面,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体会其严密的逻辑性是要点。

  二.在基础知识方面,对一些句子的翻译是难点。

  [教学步骤]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采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二、解题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

  《六国论》的“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既是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

  2、作者简介 (见《三维设计》P58)

  三、写作背景 (见《三维设计》P58)

  四、学生齐读课文并正音:

  1、容易读错的字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多音字

  暴 bào 暴露 pù 暴晒 与 yǔ 与其 yù 参与

  为 wéi 行为 wèi 为了 燕 yàn 燕子 yān 燕国

  五、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2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 “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六、布置作业

  第 二课 时

  一、课前检测

  二、研*课文

  (一)研*第一、二段:

  1、小组朗读第一、二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

  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熟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研*第三段:

  1、小组朗读第三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六国论》教案 2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要点:

  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

  《六国论》教案 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 暴的思想,六国论教案。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

  1.预*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今天我们学*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预*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六国论教案》。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四和以下的补充练*(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六国论》教案 4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学*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

  3.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是一篇史论,但它的针对性很强,带有明显的政论色彩,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如卢照邻的《三国论》、苏辙的《六国论》。从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确定:

  教学重点是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侵略者的妥协政策。

  教学难点是它的史论内容,这是因为史论必须以史实为据,而它的叙史是高度概括的,这对历史知识不足的学生来说,肯定会有一定困难。

  2.教学方法。

  课文后的练*规定要背诵全文,自以采用诵读法为宜。

  但这种诵读不是机械般反复进行的。根据本文内容和布局的特点,除了应有的诵读准备如正音、疏通文义、品味语气等而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理路,因为只有掌握了理路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并给学生的自行领悟创造条件;其次,教师还要讲述一点必要的史实,用来拨疑解惑。这样的指导和讲述应当是十分精要的,不要侵占学生练*诵读的时间。

  在完成诵读任务之后,为了使学生能进一步懂得文章立意和布局的道理,可以运用比较阅读法,将苏辙的同题文章拿来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二者的异同。运用此法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有较好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二是要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不得草率从事。

  预*安排

  1.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粗知大意。

  2.朗读课文,主要是读好第1、2段,要求读音正确,能读出一点语气。

  第一课时

  一、概括介绍本文。

  教师指出:本文属于史论中的兴亡论,一开篇就提出了“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即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以土地赂秦。这指的是战国下半期内的事,此前各国诸侯相互兼并,不存在“赂秦”的问题。秦自孝公(前361年至前338年在位)以后日渐强大,开始蚕食诸侯,才出现了“赂秦”的事。但也不是各国诸侯全都采用这种策略。从《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便可以看出,赵、魏两国统治者对秦的态度是不相同的。

  问:试据《廉颇蔺相如列传》和《信陵君窃符救赵》说说赵魏两国对秦的不同表现在哪里。(赵采取抵抗的策略,魏则实行妥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赵的策略的?(“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问:既然如此,赂秦的是哪几国呢?试据课文回答。(据“燕赵之君……”和“齐人未尝赂秦”,可知“赂秦”仅指韩、魏、楚三国而言。)为什么作者不指名呢?(这是史实,尽人皆知,无须指名。)

  问:三国赂秦而另三国不赂秦,作者却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不是以偏概全?(正因为有以偏概全之嫌,所以作者又提出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命题,这就变得全面了)。

  问:由此可见,“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包含着两个分论点,请说说是哪两个?(“赂秦而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文中哪一段是论证“赂秦而力亏”的?(第2段。)哪一段是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第3段。)二者的顺序能颠倒吗?(不能。前者是主要的,后者是次要的。)

  问:第4段该是结论了,作者的结论是什么?(“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积威之所劫”是什么意思?(长时期积累下来威势,即长期优势,这里是说“不要被敌方的长期优势所挟制”。)

  问:“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是个别结论(针对六国而言)还是一般性结论?

  结束语:正因为是一般性结论,由此又引出第5段,但此段涉及当时北宋的历史背景,留到下节课再说。现在我们已初步掌握了全文大意,可以练*背诵了。

  二、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①停顿:“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语气:破灭之道也(肯定判断)

  ③补充史实:秦灭韩为前230年,灭魏前225年,灭楚前223年,灭燕灭赵前222年,灭齐前221年。“互丧”,先后相继灭亡。

  ④“率皆赂秦耶”:设问兼反问。提出此问的根据是齐、赵、燕三国未赂秦。

  ⑤“盖失……”两句,用解释语气读。

  2.诵读练*及检查。

  要求速背,只用3分钟(包括检查),因为前面正对此段的理路作过分析。

  3.归纳本段大意:提出本文中心论点,即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三、诵读第2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秦以攻取之外”——秦在攻占土地之外。以,同“于”(让学生从旧课文中找出例子:“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中的“以”)。以,当释为“在

  ”,课文注为“用、凭着”,误。

  ②“较秦之所得……其实亦百倍”——“较”,直贯全句。“所得”,指受赂得地。“百倍”,极言其多,不是确数。全句意即秦受赂得地为攻战得地之百倍,诸侯赂秦失地为战败失地之百倍。

  ③厥——同“其”。先秦典籍中用得较多,以后不常用。作者这里是有意用古字。

  ④“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这是形象的描述。秦在六国之西,不可能“四境”而至。

  ⑤然则——承上发下语,这里用法同“然而”,跟“可是”大致相当。

  ⑥判——形声兼会意。半,物中分。

  ⑦理固宜然——按理说,本当如此,即俗语“理所当然”。

  ⑧古人云——古人,指苏代。这话是对魏安釐王说的,当时魏安釐王接二连三地以地赂秦,苏代不同意这种做法。

  (2)找出本段中的论断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问:哪一个是主要的?(后一个。)说明理由。(照应开头“赂秦而力亏”。)“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跟这个论断是什么关系?(推论。)

  问:引古人语有什么作用?(旁证。)

  2.分层练*诵读及检查。

  ①开头至“固不在战矣”。提示:注意排比句式。行文先说事实后作论断。“则”,相当于“可见”。

  ②“思厥先祖父”至“而秦兵又至矣”。提示:议论文中亦可有形象的描绘。对比“先人”与“子孙”,包含着对赂秦政策的严厉批评。“今日”“明日”,极言割地之频繁;“五城”“十城”极言割地之多。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至段末。提示:注意对偶句式、比喻写法。

  3.归纳本段大意;论证“赂秦而力亏”的论点,指出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原因。

  四、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准备诵读第3、4段。

  2.细读第3段,从中找出跟首段“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相照应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第1、2段。

  二、诵读第3段。

  1.诵读的准备。

  (1)补充注释

  ①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②义不赂秦——守义而不赂秦,即坚持不赂秦的正确原则。

  ③斯用兵之效也——这(是)用兵的功效。斯,代词,这。

  ④“后秦击赵者再……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史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三年(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却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却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以王迁降。八年(前228年)十月,邯郸为秦(郡)。”文中的话即是这段史实的概括。再,两次。为郡,指邯郸成为秦的一个郡。(按:“秦实行郡县制。)

  ⑤向使——对过去的事作假定时用。

  ⑥“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理”与“数”为互文,也是天数、命运的意思。(下一课《伶官传序》首句“盛衰之理”的“理”,义同此。)

  (2)层次分析

  教师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五国既丧”。)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从“与嬴”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有赞扬,有批评。)赞扬什么?(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判什么?(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字?(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不可能办到的。)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下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2.诵读练*并检查。

  诵读要求读出语气,如:

  “齐人未尝赂秦……何哉”中,不能用“也”替换“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中,“也”不能删。

  “齐亦不免矣”中,“矣”有讽刺意。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也”有感叹意。

  “且燕赵处秦”中,“且”表推进一层之意。

  “向使……,则……”,要读得语意连贯。

  3.归纳本段大意:指出齐、燕、赵三国灭亡原因是“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三、诵读第4段。

  1.诵读的准备。

  (1)句意辨析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 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 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井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从《过秦论》中找一段话来解释。(“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弱国入朝。)

  (2)层次分析

  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各领出一层意思。)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上段句末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后一层有什么作用?(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诵读练*并检查

  诵读指导:注意读出文势,抑扬分明(教师可以作示范诵读)。

  四、留作业。

  1.流畅地背诵前四段,准备诵读第5段。

  2.试拿苏辙的同题文章与本**比较,说说苏氏父子在六国问题上的见解有什么异同。

  附:苏辙《六国论》(全文印发,但只要求读懂划线部分)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背诵前四段,要求读出语气。

  这次检查带有巩固记忆的性质,时间可以稍长,可以让全班同学齐背,也可以指名个别学生背诵,最好教师也给学生作示范背诵。

  二、诵读第5段。

  1.导入本段,略讲时代背景。

  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全国**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古人有为尊者讳的*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以下介绍时代背景: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2.诵读练*。(快速练*)

  三、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

  先讨论共同点(或相似点)。

  方式同前。

  小结: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苏辙明确地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当是“厚韩亲魏以摈秦”。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也主要是指韩魏说的(这二国以地事秦最为突出),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的。

  再讨论不同点。

  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讨论后,从头至尾读课文一遍。

  四、做课文后的练*第四、五题。

  附:

  第四题参考答案如下:(对教参答案有补充)

  1.A D都作介词用,相当于“由于”。

  2.A D都作动词用,相当于“成为”。

  3.A C D都作代词用

  第五题答案如下:

  1.C D

  2.A C

  3.B D

  4.B(帮助)(注:A、C、D均是“给予”之意)

  5.B(破裂)C(凋残)(注:本题中只有A、D相同)

  《六国论》教案 5

  教学目标:

  1. 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 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一、二段。

  教学过程: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选自《苏明允哀词》)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3)

——《六国论》教案设计 (菁华3篇)

《六国论》教案设计1

  历史的回声

  一、专题内涵简介:

  二、学*方式:文本研*

  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

  一、导入新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攻”瓦解,相继灭亡。

  2、六国地图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一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第二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七、分析第三、四节: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八、分析第五、六节: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第六节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

  九、小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十一、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六国论》教案设计2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预*作业主要在夜自*上完成,同学在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举手提问,让学生自己完成文言文的疏通意在培养学生主动学*的能力讲课时教师除了补充些文言知识外,其他如实词、虚词、句式、翻译等文言知识均由提问学生(学生的覆盖面要大)、检查预*效果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

  “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嬴政并吞六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二、解题、作者简介(3分钟)

  1、六国: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为了独占天下,国与国之间经常进行战争六国就是指的战国七雄中秦国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个国家,它们都被秦国一个个地击破而消灭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

  2、“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散文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一般有两种,即政论文和史论文,政论文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文主要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提问:本文属于政论文还是史论文?

  (史论文)

  3、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诗书……可谓是大器晚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联系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

  三、通读全文,读准字音

  请四个男生读课文,并请其他同学评价,纠正读音(5分钟)

  易读错的字:

  (1)弊在赂(lù)秦(2)六国互丧(sàng)

  (3)率(shuài)赂秦耶(yé)(4)小则获邑(yì)

  (5)思厥(jué)先祖父(6)暴(pù)霜露

  (7)暴秦之欲无厌(yàn)(8)草芥(jiè)

  (9)与(yǔ)嬴(yíng)而不助五国(10)洎(jì)牧以谗诛(zhū)

  (11)革灭殆(dài)尽(12)胜负之数(shù)

  (13)当(tǎng)与秦相较(14)或未易量(liáng)

  (15)下咽(yàn)(16)悲夫(fú)

  (17)为(wéi)秦人积威之所劫(18)日削(xuē)月割

  (19)苟(gǒu)以天下之大(20)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gùshì)

  四、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20分钟)

  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在读的过程中找出文章中心论点及各段的主要内容

  1、提问:本文在开头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

  答:第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门见山,鲜明简洁!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是正面解释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六国中“不赂者”因何破灭?(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秦灭韩——灭魏——灭楚——灭燕——灭赵——灭齐)

  答: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老苏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从反面阐述了“不赂者”丧的原因,通过设问消除了读者的疑问,使总论点稳固、周密、无懈可击,同时也形成了总论点下的两个分论点

  3、提问:文章第三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3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4、提问:文章第四段围绕哪一个分论点展开?

  答:第4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5、提问:第五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评价六国的灭亡,意在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答:第5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政治主张

  6、提问: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将六国的情况和北宋的情况做对比?师补充北宋当时的政治处境

  答:第6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

  7、总结:

  五、局部研*文章

  (一)第一、二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1分钟)

  (1)非兵不利(2)战不善(3)弊在赂秦(4)赂秦而力亏

  (5)破灭之道也(6)或曰(7)六国互丧(8)率赂秦耶

  (9)不赂者以赂者丧(10)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教师补充(2分钟)

  非:

  ①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

  ②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③无,没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苟子·劝学》)

  或:

  ①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②有人、有的人或曰:‘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③有时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联系“莫”:

  ①没有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②没有谁

  2、提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故曰:弊在赂秦也什么句式?(1分钟)

  答:典型的判断句式,也在古代汉语中只是表示判断语气的语气助词“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实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在古代汉语中用“亦”表示现代汉语中“也”的意思

  3、提问:翻译“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2分钟)

  答:“而“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道:原因,联系“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余嘉其能行古道”

  (二)第三小节:

  1、提问:解释词义(2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3)较秦之所得

  (4)其实百倍(5)则秦之所大欲(6)固不在战矣

  (7)思厥先祖父(8)暴霜露,斩荆棘(9)以有尺寸之地

  (10)子孙视之不甚惜(11)举以予人(12)然后得一夕安寝

  (1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14)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1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16)此言得之

  教师补充:(1分钟)

  得:

  ①动词,得到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②适宜,得当此言得之(《六国论》)

  ③找到至德不得(《庄子·秋水》)

  ④捕获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⑥看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2、提问:翻译(7分钟)

  (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3)则秦之所大欲,诸侯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袓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与人,如弃草芥(“以有尺寸之地”以字用法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孤例,,但经常考举以与人,两种解释)

  六、结语(1分钟)

  苏洵这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北宋散文家,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以六国为喻,反复申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其结果是削弱自己,强大敌人,最终导致自己的灭亡这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文章的论证结构和具体研*了文章的一、二、三段的文言知识,然而针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分论点作者又是怎样进行论述的呢?我下节课继续学*请大家做好预*工作

  七、作业

  1、整理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重要实词、虚词的含义,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用法

  2、完成《学*与评价》(必修教材配套练*)语言基础及内容大意部分练*

《六国论》教案设计3

  一、学*目标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精神

  2.通过听示范朗读和自由诵读相结合,找出并提出文言知识疑难点,在教师引导启发下,学生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总结文言实、虚词、活用情况和句式特点

  3.了解本文严谨的论证结构和灵活多样的论证方法

  二、学*重点

  1.掌握“兵、弊、互、率、完、暴、弥、至于、颠覆、再、殆、速、智力、不行、当、礼、故事、”的含义;归纳多义词“得、非、或、相、势”的义项;掌握文中重要虚词“而、之、以、为”的用法;总结归纳本文特殊句式和用法

  2.洞悉“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心论点的内涵,了解苏洵如何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理清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

  三、学*难点

  1.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文章“改造史例、为文造势、为文造情”的史论笔法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流程

  课前预*:

  教师在简单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下提出如下预*要求:

  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正文章中的字音、通顺熟练地读完全文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4)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合集10篇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1

  同学们,你们发现家乡密云变得更可爱,更多姿多彩了吗?是的,密云变了,密云正在以它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坐落在城西的奥林匹克全民健身公园,密云县尽人皆知。它那秀丽的风光,“密之水”那挺拔的身躯,招来四面八方的游人到这里来逛一逛,瞧一瞧。

  刚一走进公园,一股股花香迎面扑来。一片片绿茵茵的草地让人看了都不忍心踩。条条小路贯穿公园各个角落,连一张废纸都看不见。远处,一座具有现代化建设气韵的彩虹桥飞架在白河上面。走在桥上,悠闲自在,凉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一台台健身器材,能让人们尽情舒展一下疲劳的身躯。

  走着走着,“密之水”造型建筑的身影映入眼帘。它是密云的象征,雕塑高33米,顶部为直径7米的.环保球,表现了密云绿色田园的生态环境,展示了密云地貌,特别是密云水库这一“密云水之本,北京水之源。”它的壮观、美丽,让我觉得自己很渺小。环游奥林匹克健身公园,美景让人看不尽,也看不厌。

  它为我们提供了优美的环境,齐全的健身器材。它使我,不,是使大家都感叹:奥林匹克全民健身公园太美了!它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同学们,看了奥林匹克全民健身公园这么靓丽的景色,你们是不是很向往呀?那就请各位老师与同学来看一看奥林匹克公园的美景,一览密云的风景名胜吧!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2

  我的家乡高埗是东莞北部的一个小镇,也是有名的历史文化之乡,这里存有完整的革命教育基地——东圃小学。

  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在妈妈的带领下参观了高埗东圃小学旧址。听完导游的讲解,我了解了东圃小学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当我听到李云祥、李一之等多名战士的英勇事迹时,眼眶不禁湿润了。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那段革命历史,先辈们的那段峥嵘岁月仿佛就呈现在我眼前……我们不能忘记,李云祥战士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投掷手榴弹和炸药包,掩护**前进;我们不能忘记,地下党员李一之在就义前,仍高呼着口号“打倒***主义”;我们不能忘记,正是英雄们的负重前行,才换来了我们现在安稳的'生活……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今日,我们是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明日,我们将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身处和*年代,虽做不出像英雄们那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努力学*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先辈们伟大的爱国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相信我们的祖国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家园会越来越美好。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3

  今天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五十八周年。在这举国上下欢腾喜庆(欢庆)的日子里,我作为一名中学生感到无比的自豪何感慨(作为一名中学生,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由衷的高兴)。

  (忆往昔,)在那血与火的日子里,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他们的血和身躯(生命和意志)跟无数的侵略者,**派进行坚决(殊死)的斗争,才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成立后,又是无数的劳动者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国家从落后走向发达(日益富强)。

  现在,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上已经有一定的地位(我们国家在各行各业突飞猛进,有的.甚至达到世界领先地位。我们科技教育上……;在工业上……,农业上……)例如:航天飞机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另外还有军事,文化,工业,体育等邻域都有突破性的发展。(此段应该详写)

  国家发展离不开知识,文化的普及(一个国家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学到足够的知识才能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为实现足够的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4

  自*课到了,门被轻轻的推开了,咦?这位老师我咋没见过,看样子时我们的新老师!他推开门后只站在了门的旁边。

  随后班主任也推开门走了进来,站在讲课台上,带微笑介绍了新来的老师。哦!原来是我们班新来的历史老师,姓张,以后我们就称他张老师。这时张老师自己也跨步到讲课台上,作了一番自我介绍。听到他的介绍时,同学们都笑了,他的声音真可爱啊!说话时嘴巴里面好像含的半口水一样。不过他给我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今天有节历史课,很期待他给我们上的第一节课。快上课了,班里还是闹腾腾的,这位老师默默的走进了教师,也没发出声响,班里依然在闹,直到上课铃声打响了,班里才安静起来了,都注视着这位穿着一件休闲衬衣的老师,衬衣是绿色和白色的线条在衣服上排列这。穿着一条棕色的裤子和鞋子。

  他个头不算太高,也不算太矮,棕黑色的皮肤,一头不是太多的头发,头发下面是两颗炯炯有神的'眼睛,也许这也是做老师必备的吧。最有吸引里的还是他那说话“含着半口水的巴”说话时就会成为一个椭圆形,真的好奇怪,好可爱!

  开始上课了,他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划来划去,写了几道题,后有富有感情的开始给我们讲第一课,中国*代史的第一次战争。他讲的很认真,很容易被他带动,跟着他一起回顾往事。讲完有带着我们画画这节课的重点,布置了作业,就走下讲台,在班里转了转,看看同学们的听课情况。

  他是一位很可爱的老师,认真细心的老师,我很喜欢他,我要跟这他把我的历史成绩提上去。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5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国家。当我们唱起《国家》这首歌时,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已凝结成都个主题:爱国,爱家,爱国家。

  有国才有家,国兴家旺,国破家亡。正所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就如大禹治水、屈原跳河、黄继不献身,又如范仲庵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如钱学森开创祖国航天,杨利伟初登太空……

  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爱磨难,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正如秦始皇的**却留下了闻名世界的万里长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如: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

  这些都是文化的体现。对于现在来说,作为一个文明社会上的学生,不求舞刀弄枪。但求饱受知识。我们应当有***为中华之倔起而读止的爱国情操。

  祖国的辉煌未来,还需要我们去创建。学*才是最直截了当的办法。一个傻瓜不可能有未来,更别说成就祖国未来。不要自以为是天才,便可以拒绝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就只有学*!学*!同学们,为了国,为了家,为了国家,学*吧!努力的学*吧!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6

  有人说,所谓“大国民心态”,即宽容、大气,懂得理解、尊重和兼收并蓄。我觉得他说的很对。也许你有权利不去欣赏一个人,但是你却有义务去包容一个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待生活,那么这个中国,就是一个在世界上站稳了脚步的大国。

  爱国主义是什么?爱国主义就是指个人或群众对“祖国”的一种用心的态度,一种支持的态度。而不是做做样貌写几个字挂个横幅,就能够说你很爱国。爱国。不仅仅仅是言语,更是行动。

  回想起自我以前所认识的“爱国”,和自我以前所做出的“爱国”,不禁笑了。幼儿园升旗的时候,我总会大声的唱着**,对着**行注目礼。幼时的我,是这样做的.;小学的每个星期一,我总会把红领巾洗的干干净净。儿时的我,是这样做的;八月的假期我做了张爱国的手抄报,过后我便取得了获奖证书。昨日的我,是这样做的。

  我认为,这些便是我能够做到的爱国,也许不止这些。但是,用自我朴实简单的行动,去感动身边的人。用自我的心灵,去理解“中华”二字的洗礼。用永不放下的精神去拼搏每一件事。为的是成长,为的是长大后报效祖国。如果不能站在台上,那么站在幕后又有何妨?

  我认为,这便是我能够做到的爱国,这便是我就应做的爱国。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7

  每当我拿起《岳飞传》,读到岳飞父子被冤斩首时,便会泪如雨下,心中同时升起了两种感情:对岳飞父子的同情,和对朝廷奸臣的无比痛恨。

  《岳飞传》这本书,讲的是岳飞从小爱*武,拜周侗为师,成绩出色。长大后,被朝廷收为将才。岳飞父子为了让国家和*,百姓安康,永无战争和叛乱,便勇往直前,利用他的智和勇,把叛乱贼寇斩落马下,让他们不敢再侵入中原。不料,敌人不服,利用奸臣把岳飞打入大牢,加罪于他。岳飞父子一心为国,坚定不移,死不认罪。终于有一天,奸臣无法,便直接处死了他们——抗金英雄。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那么人们会对奸臣痛骂有加,甚至拳打脚踢!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那么法律会把奸臣依法处死,依次维护法律的尊严!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现在,那么**叔叔会打倒反贼,为岳飞报仇!

  如果……

  你问我,人们为什么这么做?我会告诉你:现在的`人们都爱自己的祖国,热爱和*。你又会问我,有证据吗?我会回答:有很多。比如:法律是为了打击犯罪,维护世间和*;**是为了捍卫祖国,防止动乱……

  正像这样,如果大家都携起手来,共同保卫国家,打击犯罪,捍卫和*,那么世界将永远太*,岳飞父子死而无憾。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8

  “纪律”一词听起来总是那么响亮,总让人觉得那么严肃,让人不自觉得产生一种约束性。那么究竟什么是纪律呢?纪律就是政党、机关、部门、团体、企业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规章、条文。由此可见纪律的广泛性和重要性非同一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纪律无处步子,我们总要遵守各种纪律,而纪为何产生呢?又为何如此重要呢?这要从每个人说起了。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有着各自的性格、爱好和想法,内心深处都渴望做喜欢做的事,过愿意过的生活。

  然而全球60亿人口,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各种需求又存在着种种矛盾。如果没有纪律的约束,后果可想而知,大小战争不会间断,地球不会存在。正因有了纪律在起作用,人们才能约束自己,才能互相配合,从而使自己学*、工作、生活的环境和谐有序,才能让生活水*不断提高。有了纪律的存在,各国之间才能和*相处,世界才能和谐,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提到纪律总让人觉得神经紧张,但那只是一种意识上的反应,而真正几纪律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等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它伴随着每个人学*、工作、生活,伴随人的一生。然而纪律不是空架子,既然产生了它,就要求人们去遵守它,实现它的真正意义。

  我们都知道,***是我国的执政党,它代表了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党的纪律是我国最严肃的纪律了,它就需要不断地完善,需要***人去遵守。只有有了铁般的纪律,才会有叶挺领导的“铁军”,才会有不吃老乡苹果的战士。我们党和国家需要严明的纪律,这样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扞卫党的领导地位,使党不断进步,才能抵挡住来自国内外的侵略和颠覆,保卫中国的**和领土,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得幸福安定。

  有了铁的纪律,有了严格地遵守,就会有钢一般坚固的长城,才会让我们党在世界各党中闪闪发光,才会让我们国家永远立于世界大国强国之林。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9

  人们总把(爱国)这两个字挂在嘴边,可是你们真的爱国吗?这可很难说吧;

  记得国庆长假我和妈妈出逛街。走在路上我看到了两幅令人气愤而伤心的场面。经梅圆路口时,亲眼目睹了有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抱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他们不走人行道,无视车辆上而明目张胆往主干道上疾速行驶的自行车与一辆从东二路驶来的私家车碰个正着,所幸得是,这次事故没有造**员受伤。不过着实让周围的人替这位老人捏了一把汗。我们应该始终把“安全第一”放在心头,切不可视生命如儿戏,否则,当血的教训摆在面前时将悔之晚矣。

  更可恨是这位老人过了马路,小孩子,边走边往绿化带乱踩草坪,还把(绿色)两的字用脚乱踢。这也就算了吧,毕竟是小孩子吗还不懂事?可是,另一件事却是无发原谅。在这片绿化带上一面是庆祝中国60周年华诞的彩旗,小孩见了非常兴奋地狂叫起来,老人不但不教育还小孩子拔下彩旗小孩子玩。那时,我真想打他们一巴掌。可第二场面又出现了。两个小孩,手中个举彩旗,用旗杆来打闹,‘咚咚的响声燃起人们心中的'火.很多人怒目圆瞪地围着他们,可他们一点儿也没悔改,依然故我的打闹…….只听‘咔嚓一声旗杆断了.两个孩子便把彩旗丢到一边装作若无其事走开了.请问俩个小朋友这种行为谈何爱国?用旗杆打闹,这可不单单是损坏公物,这可同时损害了中国人的形象。

  同学们,这决不是爱国.爱国就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达。

  论爱国与爱家作文 10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才创造了地球的奇迹。——题记

  论爱国与爱家是一个热门话题,一时间众说纷芸,有的人认为先爱国再爱家,有的人认为爱家重要爱国不重要而我认为先爱家再爱国是让祖国更繁荣的最佳途径。我觉得家里要是和和美美的,暖融融的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更加的兴盛;国家要是十分的强大,富饶了,家中的.经济也能更好,家中的人们就更享福,请问先爱家再爱国不是很好吗?真的!一个会爱家的人就会爱国,家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只有先爱家才能发展成为国,国无家不成国,千千万万个小家才会凝成一个强大团结的国家,使祖国成为一道在东方的亮丽的风景线,一个国家的强盛也展示着我们每一个家庭的彩虹般迷人的光彩。请问让祖国强大不是很好吗?现如今,已经不需要我们牺牲自己仅有的生命,也不需要我们去打仗,做伟大的革命先烈。只要我们好好学*,讲文明、懂礼貌其实在路边捡起一片废纸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爱国,就应该从爱家、爱身边的一点一滴开始的。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让我们心连着心,肩并着肩,手拉着手,去捍卫爱好我们的家和国吧!细细环视家园的四周,四处皆是美的幻影。可偶尔却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干干净净的操场上,却躺着几片醒目的垃圾,多少人擦肩而过,不屑一顾,视它为空气;可有的人,*惯地弯下身,将它们捡起来,把它们带回了家垃圾桶,这就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啊!家和国,都需要我们共同维护,都需要我们齐心建设,都需要我们共同创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为不为。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集小善成大善,集小事成大事,这些很小很小的事其实也是爱国爱家的重要体现。让我们一起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爱家做起。你说,这样哪有不和谐的、不美好的家园?哪有不兴盛的国家?爱国,从爱家开始!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5)

——《六国论》读后感合集5篇

  《六国论》读后感 1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六国灭亡的历史进行过研讨,难道真的是六国不知抗争,“弊在赂秦”吗?真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吗?抑或“此乃天助秦耶?”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统一中国的任务为什么偏是让秦国来完成?从《过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六国确也结成过“合纵”,但不久即互相攻讦,以至秦不废一卒一矢而天下诸侯已困,何来“厚韩亲魏”呢?到头来面临的是强秦之威,只有出此“赂秦”下策,古人的论述虽给人以启发,但难免舍本逐末。

  我认为,六国失败以至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任用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变革,他们即没有认识到历史转变时期进行变革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人才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人才大量外流,削弱自己,壮大敌人。

  纵观历史,春秋数百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秦国国君在天下广招贤士 ,大力任用人才,由余、蹇叔、公孙支、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这些贤能之人对秦国的日益强盛起到的作用委实不可估量。假使不用商鞅的变法政策,怎能使秦国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又假使秦国不用范睢、张仪,怎能采用“远交*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与此相反,六国对人才却是另有一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楚国而并非秦国,楚国拥有最辽阔的国土,最强大的实力,最丰富的物产,但却缺少最明智的君主,楚国的大夫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举贤荐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但他不仅不被重用,反而一再遭受打击陷害,最后被放逐沅湘间,愤而投江自尽。

  赵国也是实力不俗的一个国家,赵国大将军李牧曾多次挫败秦军的进攻,但赵王不明是非,听信谗言,李牧终遭冤杀,正是六国对人才轻则怀疑、流放,重则施刑,杀戮的政策,使自已被迅速削弱,而使秦国迅速强盛。

  六国人才济济,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施展才华,只能远走异国他乡,以图一展宏图,这不正是商鞅入秦,范睢离魏的原因吗?这一切,怎能不令天下奇才异士寒心,萌生“怀才不遇”之感?而秦国抓住时机,广招天下奇士,使咸阳人才云集,自然不足为奇了。

  故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轻才,轻才以利秦,破灭之道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重温历史,不过是想从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和重用人才。


  《六国论》读后感 2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

  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国论》读后感 3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六国灭亡的历史进行过研讨,难道真的是六国不知抗争,“弊在赂秦”吗?真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吗?抑或“此乃天助秦耶?”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统一中国的任务为什么偏是让秦国来完成?从《过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六国确也结成过“合纵”,但不久即互相攻讦,以至秦不废一卒一矢而天下诸侯已困,何来“厚韩亲魏”呢?到头来面临的是强秦之威,只有出此“赂秦”下策,古人的论述虽给人以启发,但难免舍本逐末。

  我认为,六国失败以至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任用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变革,他们即没有认识到历史转变时期进行变革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人才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人才大量外流,削弱自己,壮大敌人。

  纵观历史,春秋数百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秦国国君在天下广招贤士,大力任用人才,由余、蹇叔、公孙支、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这些贤能之人对秦国的日益强盛起到的作用委实不可估量。假使不用商鞅的变法政策,怎能使秦国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又假使秦国不用范睢、张仪,怎能采用“远交*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与此相反,六国对人才却是另有一,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楚国而并非秦国,楚国拥有最辽阔的国土,最强大的实力,最丰富的物产,但却缺少最明智的君主,楚国的大夫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举贤荐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但他不仅不被重用,反而一再遭受打击陷害,最后被放逐沅湘间,愤而投江自尽。

  赵国也是实力不俗的一个国家,赵国大将军李牧曾多次挫败秦军的进攻,但赵王不明是非,听信谗言,李牧终遭冤杀,正是六国对人才轻则怀疑、流放,重则施刑,杀戮的政策,使自已被迅速削弱,而使秦国迅速强盛。

  六国人才济济,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施展才华,只能远走异国他乡,以图一展宏图,这不正是商鞅入秦,范睢离魏的原因吗?这一切,怎能不令天下奇才异士寒心,萌生“怀才不遇”之感?而秦国抓住时机,广招天下奇士,使咸阳人才云集,自然不足为奇了。

  故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轻才,轻才以利秦,破灭之道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重温历史,不过是想从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和重用人才。

  《六国论》读后感 4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的财政入不敷出。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权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六国论》读后感 5

  最*看了许多古代文人的文章,发现:古人好“古”。有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纵横,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曰:“吾非圣人,好古,敏儿求之者也。”看来古人对“古”热议有加,但我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为史论仅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有点纸上谈兵。

  以苏辙的《六国论》为证。子由认为,六国之士虑患甚疏,才致以亡国。他指出,六国中韩、魏紧邻秦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志诸侯。”六国当团结一心,援助韩魏,方可挡强秦。但于我个人看,这说法有史论常见的三大矛盾:

  一、苏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反观历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但是谁知道秦国会统一天下呢?这就像一个人去考语文,等考卷发下来一看,阅读没做好,追悔莫及,然后再说当时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实上,你当时多花时间做阅读,可能后面的作文就写不完了。要是按他说的做,灭了秦国,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是楚国了,然后苏辙再写个《新六国论》,讨论秦国和其他五国怎么对付楚国。这就是史论第一大矛盾——时间矛盾。

  二、六国有没有过对秦国的联合征讨?有。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国合纵,齐力攻秦,迫使秦国弃地入关,据险以守。然而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请注意,六国是六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六个省。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没了,立马卷铺盖走人。而苏辙想让六国不依不饶地长久抗秦,这就是让历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太过理想化,所以史论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教案合集10篇(扩展6)

——论英雄合集5篇

  论英雄 1

  纵观历史,横穿古今。翻开历史的扉页,脑海就浮现出,那一幕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观场面。红尘滚滚,车辚嚣嚣。面对人间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有人选择生活在悠然自得的南山,也有人选择生活在利欲熏心的官宦府地,而另外一种人,他则选择生活在烽火连天的战场------英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面对太子丹的心怀疑虑,面对太子丹的急促催使,面对军势庞大,统一六国的秦王。他明知凭借自己车水杯薪的薄弱力量,是无法将秦王刺杀死的。然而他为了服从命令,为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诺言,他依然像只发疯的狮子,顾不着前面的刀山火海,顾不着前面的千沟万壑,勇敢的冲了过去。很遗憾,最后他失败了,彻彻底底的失败了。但从精神上讲,他又赢了,赢得风风光光,赢得壮壮烈烈。他是英雄,他是条汉子,他是团永不熄灭的熊熊烈火!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在世,生又何喜?死又何哀?面对经济萧条的国家,面对生死存亡的国家,他依然克尽职守,坚贞不渝的维护国家的安危,依然保护国家的大好河山,这是忠实的表现,更是精神的体现!

  相必在文天祥,生活的年代。曾有许多卑鄙小人,想用钱收买他,想用美女迷惑他。但是他们想错了,他们分不清东西南北,他们看不见前后左右,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永远看不清文天祥的庐山面目?永远不懂得文天祥的内在品质与精神?他一个全心全意为国家效劳的英雄,他一个宁愿牺牲性命,也要用丹心来保护国家的英雄,怎么可能会因你们那些,狗的屁金钱为之动摇?怎么可能会因你们那些,所谓的美女,迷得神魂颠倒?

  论英雄 2

  论古今英雄

  要说英雄,那可是多了去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英勇矫健的杨家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可是我最最欣赏的就是诸葛亮诸葛老儿。

  我喜欢他主要有这么几点:

  其一,他十分忠心,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称赞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诸葛亮生在隆中,经徐庶介绍,效忠于刘备,从“火烧新野”到“六出祁山”,无不是诸葛亮出谋划策,如果诸葛亮是一个真爱虚荣富贵的人的话,那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就完全可以废除刘禅,自己做皇帝,享受自己的荣华富贵,可是他没有,这就足以证明他的忠心了。

  再说,诸葛亮实乃千古难得一遇的奇才,什么事情都有所预见,未出草庐便知天下三分……他虽然没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的勇猛,可凭他那出色的治国才能,与他那用兵如神的计谋,比起他们来也是毫不逊色——“舌战群儒”、“三气周瑜”、“七擒孟获”、“草船借箭”……再如空城计,用镇定自如的饮酒的姿态,毫不惧色的抚琴之势,活活吓走了司马懿的百万大军!真是令我无法不佩服他!

  诸葛亮有这样出色的才能,独一的忠心,过人的谋略,真是千古难得一遇的奇才!可惜,就是这么一个千古奇才,也是会有生老病死——他要辅佐混蛋刘阿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也因此付出了太多的精力,53岁就病死于军帐之中,我们不禁要为这位英杰感到惋惜,他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在《沁园春.雪》里面发下的宏伟志向,着实如此,就像诸葛老儿,他也已经是过去,不要对逝去的历史抱有任何怀念和幻想,“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相信,就算是诸葛亮这样的千古奇人也是会有人超越的!

  论英雄 3

  天下之大,英雄之多,但是谁又是真正的天下英雄呢?

  《华山论剑》中成吉思汗可谓是英雄啊!一人击杀许多人,还拒收了敌国的几千粒珍珠。有一次成吉思汗去打鸟,正好遇上李靖,成吉思汗又问李靖:“天下有谁能与我一比!”

  李靖突然对他说:“没有,但你不算英雄!”成吉思汗顿时怒火焚天,“什么!”

  李靖问他:“一个人死了,要占多少国土呢?”成吉思汗他用马鞭在地上画了个小圆圈,对李靖说:“大约这么大小。”李靖顿时悲伤了起来,意止言词道:“你们经常带领军队南征北战,所到之处无不都是白骨,你把一些家庭弄得哭不成泣,甚至还把一些出生的孩童给杀了,你还配的上”英雄“之称吗?”成吉思汗立即反驳道:“我这也是为了国家……”李靖说:“就算为了国家那又为何会伤到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呢?”

  成吉思汗顿时哑口无言,回到了营帐,成吉思汗当天晚上就命丧黄泉了,嘴里还一直念:“英雄,英雄……”

  天下之大,英雄繁多,但是谁,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论英雄 4

  书籍是人类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一本好书,就是在跟睿智和高尚的人交流!我,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喜欢读书的孩子。

  寒假,我多半时间都是在书店里度过的。《三毛》系列,《宝葫芦的秘密》,沈石溪系列等等,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才是我最喜欢的一本!

  三国时代,战火纷飞,英雄辈出:英勇善战的关羽、以德服人的刘备、万人敌张飞、战无不胜的吕布、小霸王孙权、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持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书中的故事让我很震撼,特别引人入胜,像: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赤壁之战、三顾茅庐、诸葛亮空城退司马、过五关斩六将……

  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刘备想打败曹操,天下归一。让诸葛亮去东吴找周瑜和孙策,想和他们商量一起打败曹操。经过谈判,周瑜答应了,但条件是让诸葛亮留下来,诸葛亮也满口答应。周瑜对诸葛亮说:我们擅长打水战,可是我军羽箭不多了,我给你十天时间,你得做出十万支羽箭。诸葛亮说:不必十天,三天就够了,并且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对甘宁说:你去盯着他。到了第三天,甘宁对周瑜说:老大,这几天诸葛亮和他的朋友一直在吃喝玩乐。周瑜笑着说:没事,他已经立下了军令状,如果做不到,就按军规处置!诸葛亮向朋友借了二十艘船,上面都用稻草人遮蔽起来。第三天大雾,诸葛亮让把草船开到曹军赛口,然后敲锣打鼓,曹军以为有人来攻打曹营,下令弓箭手向船进攻,不一会儿,稻草人身上就插满了羽箭,诸葛亮满载而归!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给了我许多启发,让我开始对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人要足智多谋,诸葛亮之所以借箭成功,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并且他还懂天文地理!以史为鉴,以史为例!读书可以明鉴,尤其是名著和经典。让我们博览群书,厚书读薄,在读书中成才,在读书中成就幸福人生吧!

  论英雄 5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英雄,他可以是视死如归的王二小,可以是乐于助人的雷锋,也可以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可以是我们学校见义勇为的杨向明老师。今天,我要跟大家论一论的人物,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中的主人翁妇孺皆知的武松。

  有一位同学读完《水浒传》后,提出了看法,他认为武松打虎不爱护动物,因为称不上英雄。我对他的话不敢苟同,我认为武松是一个大英雄,我是这样看的:

  武松经过的景阳冈,老虎经常出没,不知害死了多少人,使得他们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方圆几百里的老百姓叫苦不迭,惶惶不可终日。武松打死老虎是为大家消除了一大祸害,是为民造福的一大义举。我在书上看过周处除害的故事,其害之一就是老虎。古时候的人们都将老虎看作大害,武松怎么能见害不杀呢?再说当野生动物伤害人类时,我觉得人们是可以自卫的,总不能坐以待毙吧!况且老虎是主动攻击武松,而不是武松挑衅比拼的呀!

  其次,武松打虎的年代还未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如今野生动物越来越少,大家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国家还建立了许多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与人类面对面地接触,武松打虎这一幕不太可能在生活中上演。当然,我相信如果武松生活在现代,他肯定也会手下留情,不会置他们于死地。

  再者,武松的英雄事迹不光是打虎这一件,还有很多: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单臂擒方腊……都能看出武松无畏无惧、勇猛过人的英雄气概,谁说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呢?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