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读后感心得合集五篇

首页 / 读后感 / |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 1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

  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 2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 3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灭秦者,秦也,非汉也,是因其先以自灭,终将被他国所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没有内因,也不会有外在发展的条件,

  内因才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可见内因是多么的重要,道德经上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由此观之,大到于国,小到于个人,皆先以修根而后固其身,

  我们都知道,秦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是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在前,最后刘邦灭秦在后,创了大汉王朝。然而杜牧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把六国灭掉的不是秦,而是六国它们自己。打败秦国的也不是农民起义,而是秦自己!

  我认为自古历朝历代,都是内在政治混乱不堪所创造出的条件在先,而导致不是自乱自灭就是被他国所亡,想想,那个王朝的盛世,百姓能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周围的国家都怕,都不会欺负它。就是被欺负,也是欺负者自作自受。而最后,都是个个朝代先自己衰败下来,弱小得不堪一击,所以才被灭的。这难道不是自己的问题吗?如果它本来就是强大的,会被灭吗?

  大到一个国家兴亡,小到我们个人的成败得失,我们人人都会有失败,失败的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无论别人怎么样,都是自己让自己失败的。你没有对方好,这就代表你有缺陷。别人可以安慰你,但你自己绝对不能安慰自己,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败,越说别的人不对,其实自己就越是不对,而且会越来越不对,所以打败自己的,不是对手,而就是自己。老子说过,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自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生自灭,阴极反阳,阳极反阴,天之道也!虽然没有永久的朝代,但可以借鉴历代圣贤的教诲,延长和*的寿命!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 4

  读罢苏洵之《六国论》,深为其雄辩有力之议论所折服。然愚亦有浅陋之见:与六国以赂败亡国之因相较,秦有“五事”而胜已判矣。

  孙子曾言胜负之“五事七计”。“五事”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限于篇幅,仅以五事析所以秦胜论之。

  一曰道,即君与民同心也。天下一,民心所向也。秦之数代,多为明君,商鞅变法,国富民强,顺乎潮流,此所谓民心尽得。

  二曰天,即寒暑,阴阳,时制也。秦地处黄土高原——此地于战国时肥沃无比,农业发达,拥巴蜀之“天府之国”,国库殷实,百姓繁盛,军备富实。此所谓天时尽得。

  三曰地,即地势之利也。秦处黄河上游,据崤函之固,北拒长城,南*汉水。顺关而下,可攻魏、赵、韩、齐;依秦岭之险,南制强楚。赵虽富强,亦占地势之利,然北有长城之缺口,背抵匈奴,西面强秦,两面受制,取胜难矣。此所谓秦地利尽得,略胜一筹矣。

  四曰将,即人才良将也。秦地人才济济,更能“引进外援”,以利相待,拔擢重用,天下人才尽归其用。范雎之“远交*攻”;苏秦“连横”之策;白起、蒙骜、王翦等将之神勇,无出其右。赵为秦之大敌,虽有廉颇、赵奢、李牧之辈,然于长*之战一败涂地,何哉?曰:不识用人之道也。长*之战,赵王轻中离间之计,临阵易将,以纸上谈兵之赵括易经验丰富之廉颇,国之精锐尽失,后李牧虽连败秦军,洎以馋诛,赵自毁长城也,此败仗之缘也。然秦王重用白起,巧用奇正之术,大败赵军。此谓良将尽得。

  五曰法,即曲制、官道、主用也。秦之商鞅变法,古今尽知。除井田而奖励耕织,依军功授予田宅。此变法以封建制易奴隶制,尽占制度之绝对优势也。六国虽奋起直追,然“一步慢步步慢”,此言得矣。此谓以法制胜也。

  六国得何耶?目光短浅,以地赂秦,以至力亏;用人不当,良将尽失,以至受挫。且自私胆怯,各不合纵,不知“远交*攻”之危害,任韩、魏亡国而不相救,殊不知“唇亡齿寒”乎!较之于秦,五事差矣。

  秦得民心,得天时,得地利,得良将,得法制。五事尽得,盖欲不胜亦难哉!

  此一家之言,谨论之以闻明者。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 5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的财政入不敷出。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权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合集五篇扩展阅读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合集五篇(扩展1)

——《六国论》读后感 (菁华5篇)

《六国论》读后感1

  怎样才能读好书?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时机非常重要,而暑假就是一个好的时机。走到书店,买了一本《苏轼传》,翻开了它,我仿似翻开了苏轼那传奇的一生……

  苏轼,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与其父和其弟:苏洵和苏辙合称三苏,被列进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门三杰,多么令人惊叹啊!苏洵没有考上进士,只得期盼两个儿子,不料两个儿子都那么争气,双双中举,这也是苏轼传奇而又不幸人生的开始。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有一段潇洒的时光,试问天性爱玩的他怎会安于寂寞?此时,兄弟、妻子都在身边,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在神宗上任,用王安石来变法后,他可就不是这么好过了,因为朝廷分为了保守派和新法派,两个派别之间斗争不断,苏东坡也时常受牵连,从这里调去那里,然后再去那里,要知道以前的交通可一点都不方便,这样的舟车劳顿也许只有乐天的苏东坡能受得了了,他的妻子王弗在这之前去世了,苏轼为纪念她而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在不久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让苏东坡悲痛欲绝,回家为父亲和妻子守灵。在他人生中后段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后来他与司马光在是否完全废除新法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在司马光去世后,与他一个派别的人就设计去陷害他,大发*,让苏东坡受了不少无妄之灾,著名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完成的。晚年的苏东坡就更加凄苦了,被当时的皇帝一再贬职,永不升官,而且三个妻子都先他而去,这让人如何说苦!

  当然,苏轼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悲苦的,他的诗书才华可是完全免检的,他的才气也让他拥有了很多朋友,在他受苦难的时候,可没少朋友来帮他。他与朋友佛印之间有许多趣事,还记得有一次在船上,他们出的对联“狗啃河上骨(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让我哈哈大笑,大喊妙绝了。东坡的另一个朋友陈季常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因为“河东狮吼”就是从他怕老婆流传出来的。

  苏东坡可不只受朋友们的欢迎,他同样也是百姓爱戴的对象,对于一个会苦中作乐的人是不会悲观的。他每到一地都会尽量为百姓谋福祉,为百姓做事,深受百姓喜爱,从诗中“为报倾城随太守”就可以看出,这可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是因为他心系百姓,当然,可能也与他的名气与才气有关。记得在书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他,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看了《苏轼传》,仿佛经历了他的一生,往事历历在目,给人以启迪,又让人感慨无限。在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苏轼出生时,旁边有座山一夜之间草木枯死,怎么救都是荒地,后来在苏轼去世一年之后,那座山又恢复了生机……这个传说给人无限遐想,也许是因为他吸取了那山的灵气了吧,所以他才这么出众……

  闲暇时,捧起一本书,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六国论》读后感2

  怎样才能读好书?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时机非常重要,而暑假就是一个好的时机。走到书店,买了一本《苏轼传》,翻开了它,我仿似翻开了苏轼那传奇的一生……

  苏轼,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与其父和其弟:苏洵和苏辙合称三苏,被列进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门三杰,多么令人惊叹啊!苏洵没有考上进士,只得期盼两个儿子,不料两个儿子都那么争气,双双中举,这也是苏轼传奇而又不幸人生的开始。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有一段潇洒的时光,试问天性爱玩的他怎会安于寂寞?此时,兄弟、妻子都在身边,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在神宗上任,用王安石来变法后,他可就不是这么好过了,因为朝廷分为了保守派和新法派,两个派别之间斗争不断,苏东坡也时常受牵连,从这里调去那里,然后再去那里,要知道以前的交通可一点都不方便,这样的舟车劳顿也许只有乐天的苏东坡能受得了了,他的妻子王弗在这之前去世了,苏轼为纪念她而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在不久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让苏东坡悲痛欲绝,回家为父亲和妻子守灵。在他人生中后段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后来他与司马光在是否完全废除新法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在司马光去世后,与他一个派别的人就设计去陷害他,大发*,让苏东坡受了不少无妄之灾,著名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完成的。晚年的苏东坡就更加凄苦了,被当时的皇帝一再贬职,永不升官,而且三个妻子都先他而去,这让人如何说苦!

  当然,苏轼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悲苦的,他的诗书才华可是完全免检的,他的才气也让他拥有了很多朋友,在他受苦难的时候,可没少朋友来帮他。他与朋友佛印之间有许多趣事,还记得有一次在船上,他们出的对联“狗啃河上骨(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让我哈哈大笑,大喊妙绝了。东坡的另一个朋友陈季常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因为“河东狮吼”就是从他怕老婆流传出来的。

  苏东坡可不只受朋友们的欢迎,他同样也是百姓爱戴的对象,对于一个会苦中作乐的人是不会悲观的。他每到一地都会尽量为百姓谋福祉,为百姓做事,深受百姓喜爱,从诗中“为报倾城随太守”就可以看出,这可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是因为他心系百姓,当然,可能也与他的`名气与才气有关。记得在书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他,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看了《苏轼传》,仿佛经历了他的一生,往事历历在目,给人以启迪,又让人感慨无限。在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苏轼出生时,旁边有座山一夜之间草木枯死,怎么救都是荒地,后来在苏轼去世一年之后,那座山又恢复了生机……这个传说给人无限遐想,也许是因为他吸取了那山的灵气了吧,所以他才这么出众……

  闲暇时,捧起一本书,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六国论》读后感3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六国论》读后感4

  苏家三父子都写过《六国论》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特色。

  我其中比较赞同苏辙的。他对天下形式都有分析。六国的灭亡并非是偶然 ,而秦的统一也不是必然。

  我认为对《六国论》哈、还是要有新的思考,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还不都是六国的问题吗?为题的答案不唯一。为什么秦国可以统一,而赵国。楚国不行了,赵有,廉颇,令相如,更不用说,强将辈出,而为什么被秦国最终所灭“远交*攻”只有秦才能想出来,我想不尽然呢。六国岁自乱阵脚,可当时秦也并非强大。可秦懂得不骄不躁,在无形中灭了六国。正如书中所说“韩魏折而入秦然后秦人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所以说秦朝的统一,不仅是六国的自取灭亡,也是秦国的过人军事,因为几时六国联合抗秦也不能战胜,战争中联合作战最怕联合方彼此不信任,这样虽然联合君人多财粗,但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与此有一个反列,三国赤壁之战周瑜与孔明相互信任即使曹操的船队再多也“强努灰飞烟灭”可见六国指望命该如此。

  要想取得发展,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顺应历史的潮流做到这一点,虽然秦国的方法不正当但反过来想想,真正的战争不是个人义气。战争最终目标是胜利,所以这里战争最好的方法是减少自己的损失很显然秦国做到了。

《六国论》读后感5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合集五篇(扩展2)

——六国论读后感 (菁华5篇)

六国论读后感1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六国论读后感2

  每一个领略过《六国论》激荡文采的人,抚卷沉思,暗叹的不仅是秦之跋息,更多的是六国之软弱与怯懦。正像文中所说,秦之强非实之强,多半赖于六国的不思进取与轻言放弃,于是在一番退让与贿赂后,走向了六国灭族,而秦终成正果。

  抛开历史规律与客观制约,仅看六国在对秦态度上所表现的软弱、退避与最终“出局”,就足够让我们谨记这样一句话:“怎能轻言放弃!"放弃永远是弱者的选择,而选择放弃,就更加注定了身为弱者的命运。占语有云:“大丈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有具备敢同天斗的勇气与魄力,才能铸造事业的辉煌与成功。纵然前途希望渺茫,纵然途中顽石挡道,坚持下去,傲对险阻,就算尽头仍旧是黑暗,这同样是胜利。而相反呢?知道困难难以克服,知道天堑难变通途,好,认输吧,退却吧,放弃吧,那么这样就将永远丧失生存的角色,背负弱者的名号走向永远的失败。

  六国便是如此。秦虽强大,终不过居西北一隅,倘使六国能够藐视秦师,奋发图强,必将有所作为。但它们选择了放弃,也因为这样,强秦更强,一统天下。

  以史为鉴我们应当好好思考,自己若想立足于社会,靠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要有一股永不言败的精神。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笑对坎坷;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守得云开,终见月明。

  世事终归变幻莫测,未知的阻碍也必然在前方的途中,我们要做的只是坚持、前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走过之后的我们终将绽放无悔的笑容―我没有轻言放弃!

六国论读后感3

  苏家三父子都写过《六国论》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特色。

  我其中比较赞同苏辙的。他对天下形式都有分析。六国的灭亡并非是偶然,而秦的统一也不是必然。

  我认为对《六国论》哈、还是要有新的思考,六国灭亡秦国统一,还不都是六国的问题吗?为题的答案不唯一。为什么秦国可以统一,而赵国。楚国不行了,赵有,廉颇,令相如,更不用说,强将辈出,而为什么被秦国最终所灭“远交*攻”只有秦才能想出来,我想不尽然呢。六国岁自乱阵脚,可当时秦也并非强大。可秦懂得不骄不躁,在无形中灭了六国。正如书中所说“韩魏折而入秦然后秦人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所以说秦朝的统一,不仅是六国的自取灭亡,也是秦国的过人军事,因为几时六国联合抗秦也不能战胜,战争中联合作战最怕联合方彼此不信任,这样虽然联合君人多财粗,但不可能取得胜利的,与此有一个反列,三国赤壁之战周瑜与孔明相互信任即使曹操的船队再多也“强努灰飞烟灭”可见六国指望命该如此。

  要想取得发展,必须要有发展的眼光,顺应历史的潮流做到这一点,虽然秦国的方法不正当但反过来想想,真正的战争不是个人义气。战争最终目标是胜利,所以这里战争最好的方法是减少自己的损失很显然秦国做到了。

六国论读后感4

  今读二苏《六国论》甚感奇特,曾不愿这往事当中也有这么多道道。但是,依我之见,二苏文章内容看起来写作舒适,有理有据,但充分考虑那时候的政治文化要素,就可以看出在其中包含了创作者的思想政治。这也就危害了创作者对待六国破亡客观事实的目光,其文也许未点至本质。

  苏澈的《六国论》觉得,六国亡国取决于不可以协同魏韩,使能量未被团结一致。我讲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会有提及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原君、信陵君的合纵联盟下“以十倍的地方,上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朝也是如何的呢?秦朝“电源开关延敌”,这就了不得了。吓得诸侯国“心有戚戚而害怕进”,因此“从散约败”。设想,十万的地方,上百万之师,这也是寸土必争的作战,可诸侯国却不可以将“叩关而攻秦”坚持到底,这表明哪些?这表明诸侯国畏秦之势。六国尽管合纵联盟,但世界各国都是有自身权益的考虑到,因此就导致了她们彷徨不确定,造成对秦之势的畏惧,进而落败。诸侯国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述。说,秦围赵,*原君赴楚魏求助。結果楚文王和魏王都是有顾虑,害怕发兵。三国魏国的十万精兵实际上已压赵境,只秦朝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国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精兵害怕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挥刀危害楚文王,才得到救赵。

  那麼苏洵的六国论也是怎么讲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亡国取决于用土地资源行贿秦朝。他的原因是行贿秦朝不但使自身失去强劲的借助,还使“暴秦之欲无厌”,进而踏入了亡国的路面。我讲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思想观点看起来很有些道理,但大家应当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何六国要赂秦?”当初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败了秦军,但也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合,燕国割让土地。看,秦军已被击败,乏力万分,按常情而言燕国即使乏力追捕秦军,最差也应该是撤到封地。他彻底没需要去赂秦,但燕国却向秦割地求和,而求一时之*静。从而,我们可以看得出秦朝之势在那时候以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水*。故六国亡国不取决于赂秦,而在于畏惧秦朝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地,实际上纵览那时候之局,可失势者并不是仅有秦朝。在那时候可与秦较力者,也有齐、楚二国。此三国整体实力实际上难分伯仲,仅仅秦朝更明白如何使自身在气魄上碾过敌人。在这里,秦朝的连横对策,便具有了消弱他国气魄的功效。楚文王因公孙衍一句笑言而消除了同赵国的同盟,又通过与秦魏齐对决,使之魄力大减,即而亡国,原因受张仪馋言,广树外族,年年争霸,导致其综合国力消弱,孤立无援,結果造成赵国气魄骤减。自此,秦朝以其何以可敌之气魄占尽天和,地利人和,进而一统天下。

  从而,我们知道实际上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度强劲的部队,有的应该是气魄。商汤凭七百里的地区,执政了天地;西伯侯以千里的地方,命令诸侯国。凭的是啥?是气魄!秦朝有强有力的气魄,而诸侯国惧怕它的气魄,这就是六国亡国的真正的缘故。

六国论读后感5

  《六国论》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政论性文章,一共有三篇,我们常见的是苏洵的《六国论》。

  苏洵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认为六国的破灭是因为贿赂秦国。有人说,难道六国的破灭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苏洵认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秦国而灭亡,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够独立生存。所以是因为问题在贿赂秦国。

  苏洵一语道破了六国的覆灭缘由,其实六国覆灭当然有很多原因,在这里苏洵认为贿赂秦国是六国灭亡的`原因大概因为苏洵当时所处的年代正是宋辽和议的年代。当时宋朝和辽朝签订了檀渊之盟,宋朝每年都要给大量的金钱送给辽国。而这种情况和当时的秦国和山东六国的情况是非常相似。

  秦国一点点侵占六国的土地,小的成果是获得小城,大的结果是得到大城。秦国靠武力攻占的地方其实是非常小的。所以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战争,主要是因为贿赂秦国。苏洵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的先祖披荆斩棘,才获得小小的地方。而六国的子孙不知道珍惜,都送给秦国,而且像丢掉草芥一样扔掉,今天割让五个城池,明天割让十座城池。以为能够有一夜的安寝。早上起来有发现秦军到了跟前。所以六国的灭亡是必然的,贿赂秦国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烧不尽,或也不会灭。六国的地方有限,最终都灭亡了。

  有人说齐国没有贿赂秦国,为什么也灭亡了?苏洵认为齐国配合秦国,没有帮助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自然也不能避免。虽然燕赵两国开始不愿贿赂秦国,当时能够保住土地,所以燕国才得以最后灭亡,而赵国如果不是李牧被小人陷害,秦国也很难获打败赵国。而齐国当时还是非常强大,但是害怕秦国,所以没经过什么战争就投降了。

  读完《六国论》,虽然苏洵认为六国的灭亡是因六国贿赂秦国这个观点可能不完全正确。但是真的像苏洵那样说,六国团结一致也许真的不会那么快灭亡了。在宋朝虽然用钱保住了片刻的*安,但这种*安是不能持久的。

  今天的世界其实也是一样,像韩国,日本等一些国家,他们为了美国的保护,将大量的钱给美国。最后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保护。今天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我们虽然实力很强,但是仍然需要警惕。《六国论》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合集五篇(扩展3)

——《六国论》读后感合集5篇

  《六国论》读后感 1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六国灭亡的历史进行过研讨,难道真的是六国不知抗争,“弊在赂秦”吗?真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吗?抑或“此乃天助秦耶?”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统一中国的任务为什么偏是让秦国来完成?从《过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六国确也结成过“合纵”,但不久即互相攻讦,以至秦不废一卒一矢而天下诸侯已困,何来“厚韩亲魏”呢?到头来面临的是强秦之威,只有出此“赂秦”下策,古人的论述虽给人以启发,但难免舍本逐末。

  我认为,六国失败以至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任用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变革,他们即没有认识到历史转变时期进行变革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人才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人才大量外流,削弱自己,壮大敌人。

  纵观历史,春秋数百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秦国国君在天下广招贤士 ,大力任用人才,由余、蹇叔、公孙支、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这些贤能之人对秦国的日益强盛起到的作用委实不可估量。假使不用商鞅的变法政策,怎能使秦国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又假使秦国不用范睢、张仪,怎能采用“远交*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与此相反,六国对人才却是另有一 ,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楚国而并非秦国,楚国拥有最辽阔的国土,最强大的实力,最丰富的物产,但却缺少最明智的君主,楚国的大夫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举贤荐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但他不仅不被重用,反而一再遭受打击陷害,最后被放逐沅湘间,愤而投江自尽。

  赵国也是实力不俗的一个国家,赵国大将军李牧曾多次挫败秦军的进攻,但赵王不明是非,听信谗言,李牧终遭冤杀,正是六国对人才轻则怀疑、流放,重则施刑,杀戮的政策,使自已被迅速削弱,而使秦国迅速强盛。

  六国人才济济,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施展才华,只能远走异国他乡,以图一展宏图,这不正是商鞅入秦,范睢离魏的原因吗?这一切,怎能不令天下奇才异士寒心,萌生“怀才不遇”之感?而秦国抓住时机,广招天下奇士,使咸阳人才云集,自然不足为奇了。

  故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轻才,轻才以利秦,破灭之道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重温历史,不过是想从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和重用人才。


  《六国论》读后感 2

  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古时的秦国最早也和其它战国列强一样,都是周武王灭商以后分封的诸侯,只不过当时远不如其它诸侯的封地大,并且又西临戎秋,立国条件非常恶劣,可以说危机感从分封之日起就一直伴随在秦国国君身边,以后秦国西灭戎秋,南并陇蜀,扩充国土,休养生息,变法图强,致使国力大增,秦穆公更是做到了春秋五霸之首,只不过秦穆公其时称霸仅仅是替天行道,代周朝讨伐不义,攘诸侯以安王室,不曾想到要去问一问周朝九鼎有多重。

  当时天下大势,周朝已是积贫积弱,诸侯实力却是各有千秋不相上下,问鼎中原统一中国之大事任谁也不敢去想更不用说去做了,只是由于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中原诸侯之间或安于现状不思发展,或因蝇头小利兵戈相见,或淫秽奢侈之风盛行,最终导致各国国力渐弱积重难返,而此时天下人心思定,连年征战百姓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都向往着能够远离战争,安居乐业。而此时的`秦国却由于百年来的招贤纳士轻徭薄赋,已是内有富足仓廪,外有勇将良相,秦国当时情状:

  一是人才济济,百余年间,前有流落楚国云楚被秦人用五张羊皮换回遂得名为五羊大夫的百里奚,后有因《过秦论》一文被秦人追回成为千古第一相的李斯,中有商鞅、张仪等可用之才,这些人都为秦国的强大提供了必需的智力支持。

  二是军力强盛,当时的秦国军队被称做虎狼之师实不为过,据秦兵马俑研究来看,秦军排兵布阵进退攻守井然有序,前有能连续射击的三排劲弩手,后有手持两米长枪能**于远处的五排步兵,辅以战车冲陷敌阵堪称所向无敌,况且当时秦国的政策得力奖惩严厉,军士杀敌原为奴隶的可以入籍为民,战功卓著的可以迅速升迁并获五金重奖,而临阵动摇擅自退后者不但自己会被处,而且会祸及全家,以此军队对付已识书礼的中原诸强,实在是势如破竹。三是国力大增,由于秦国当时地处西南,蜀中汉中*原因为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的竣工并投入运营,已成为当时的富庶之地,再加上各国强国富民的政策,国力强盛便成为必然。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

  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六国论》读后感 3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对六国灭亡的历史进行过研讨,难道真的是六国不知抗争,“弊在赂秦”吗?真是不知“厚韩亲魏以摈秦”吗?抑或“此乃天助秦耶?”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可是统一中国的任务为什么偏是让秦国来完成?从《过秦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六国确也结成过“合纵”,但不久即互相攻讦,以至秦不废一卒一矢而天下诸侯已困,何来“厚韩亲魏”呢?到头来面临的是强秦之威,只有出此“赂秦”下策,古人的论述虽给人以启发,但难免舍本逐末。

  我认为,六国失败以至亡国的主要原因是不能任用人才以推动社会的.变革,他们即没有认识到历史转变时期进行变革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人才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致使人才大量外流,削弱自己,壮大敌人。

  纵观历史,春秋数百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秦国国君在天下广招贤士,大力任用人才,由余、蹇叔、公孙支、商鞅、张仪、范睢、李斯,这些贤能之人对秦国的日益强盛起到的作用委实不可估量。假使不用商鞅的变法政策,怎能使秦国迅速发展社会经济,成为七雄中实力最强盛的一个?又假使秦国不用范睢、张仪,怎能采用“远交*攻”,各个击破的策略?

  与此相反,六国对人才却是另有一,了解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战国七雄中,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楚国而并非秦国,楚国拥有最辽阔的国土,最强大的实力,最丰富的物产,但却缺少最明智的君主,楚国的大夫屈原力主联齐抗秦,举贤荐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但他不仅不被重用,反而一再遭受打击陷害,最后被放逐沅湘间,愤而投江自尽。

  赵国也是实力不俗的一个国家,赵国大将军李牧曾多次挫败秦军的进攻,但赵王不明是非,听信谗言,李牧终遭冤杀,正是六国对人才轻则怀疑、流放,重则施刑,杀戮的政策,使自已被迅速削弱,而使秦国迅速强盛。

  六国人才济济,却不能在自己的国家施展才华,只能远走异国他乡,以图一展宏图,这不正是商鞅入秦,范睢离魏的原因吗?这一切,怎能不令天下奇才异士寒心,萌生“怀才不遇”之感?而秦国抓住时机,广招天下奇士,使咸阳人才云集,自然不足为奇了。

  故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轻才,轻才以利秦,破灭之道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我们重温历史,不过是想从古人的得失中有所收获,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和重用人才。

  《六国论》读后感 4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针砭现实的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的财政入不敷出。北宋**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王权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六国论》读后感 5

  最*看了许多古代文人的文章,发现:古人好“古”。有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纵横,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曰:“吾非圣人,好古,敏儿求之者也。”看来古人对“古”热议有加,但我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为史论仅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有点纸上谈兵。

  以苏辙的《六国论》为证。子由认为,六国之士虑患甚疏,才致以亡国。他指出,六国中韩、魏紧邻秦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志诸侯。”六国当团结一心,援助韩魏,方可挡强秦。但于我个人看,这说法有史论常见的三大矛盾:

  一、苏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反观历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但是谁知道秦国会统一天下呢?这就像一个人去考语文,等考卷发下来一看,阅读没做好,追悔莫及,然后再说当时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实上,你当时多花时间做阅读,可能后面的作文就写不完了。要是按他说的做,灭了秦国,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是楚国了,然后苏辙再写个《新六国论》,讨论秦国和其他五国怎么对付楚国。这就是史论第一大矛盾——时间矛盾。

  二、六国有没有过对秦国的联合征讨?有。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国合纵,齐力攻秦,迫使秦国弃地入关,据险以守。然而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请注意,六国是六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六个省。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没了,立马卷铺盖走人。而苏辙想让六国不依不饶地长久抗秦,这就是让历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太过理想化,所以史论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合集五篇(扩展4)

——六国论教案 (菁华5篇)

六国论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并能运用有关文言知识解读文言作品;

  2、学*本文运用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学生能通过对文本的研*,学*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战国七雄,论富有,秦国比不上齐国;论兵力,秦国比不上赵国;论地域的辽阔,秦国比不上楚国。可是最后六国却全部被秦国一一灭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苏洵对这个问题的的阐述。

  二、简介作者:

  苏洵,“三苏”,“唐宋八大家”。

  三、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初步品味本文的语言之美。

  四、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字词,小组讨论。

  如不能解决,在课堂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

  五、分析课文内容结构:

  1、出示秦灭六国时间表:前2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前223年灭楚;前222年灭燕、灭赵;前221年灭齐。

  2、在文中找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同学在文本中查找,归纳概括为:韩魏楚因割地求和(展示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而燕国因荆轲刺秦,赵国因李牧被诛,齐国因与嬴而不助五国。

  3、由此请学生将六国分为两类:赂秦者,韩魏楚;不赂秦者,燕赵齐。

  再让学生在文中找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失强援”。

  由此学生便水到渠成地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六、分析苏洵写作此文的动机:

  1、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你怎么看待六国的灭亡?

  2、苏辙在《六国论》中提到“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指出六国背弃了盟约自相屠杀而导致灭亡;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没有爱惜百姓而导致灭亡;李桢在《六国论》中提到“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指出六国没有施行仁义而导致灭亡。

  那么苏洵并非历史学家,见解未必准确,他为什么强调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因为“赂秦”呢?

  3、展示“时代背景”:北宋中叶以来,辽和西夏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1004年与辽订立“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4、结合北宋的地形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本文的写作动机:借古讽今,劝诫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以贿求和的方式而重蹈六国的覆辙。

  5、明代诗人何仲默评价此文说:“老泉论六国赂秦,其实借论宋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谓深谋先见之识矣。”

  七、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1、欧阳修评价苏洵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而清代学者储欣在《唐宋十大家全集录·东坡先生录》卷五中曰:“老泉论六国之弊在赂秦,盖借以规宋也,故激切而淋漓。”

  2、请学生概括本文的语言风格并在文中找出能够代表这种风格的语段,诵读品味。

  八、体会感悟:

  《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学过本文以后,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九、课下阅读:

  一门三父子同样都写过对于六国的论述,请课下查找苏辙的《六国论》以及苏轼的《六国论》,与本文作比较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六国论教案3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3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过、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历史的年轮又增加了一千二百余年,北宋策论大师苏洵注目这个历史课题了,于是有《六国论》出。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

六国论教案4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 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

  1.预*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今天我们学*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

  预*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②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③洎( )牧以镵( )诛

  ④胜负之数( ) 数( )吕师孟叔侄

  ⑤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 )而不助五国也

  ②( )粮而景从

  ③悉使( )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 )尽之标

  ⑤( )然自得 ( )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四和以下的补充练*(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 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 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②(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 预*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①嬴 ②赢 ③羸 ④殆 ⑤怡 贻

  (3)(古义见注释,练*“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六国论教案5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

  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合集五篇(扩展5)

——正义论读后感合集5篇

  正义论读后感 1

  约翰·罗尔斯是20世纪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他的《正义论》是当时哲学和政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我读过这本书,让我对社会的认知深邃了许多。当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见他那张站在书架旁的照片,生发出许多感慨,他真的是哲学家,那双深邃的眼睛,瘦削的身影,以及白发都是哲学和思想造就的,或者说逼出来的,他的骨子里都充满了思想和哲学的质地。哲学是一只羊,它迷恋现实的青草地,而罗尔斯是牧羊人,他的身上不仅有哲学这只羊的膻味,也浸染着青草那思想的苦涩味。哲学不是抒情的曲子,或者说是一种孤独,哲学充满宗教的质感。

  一种极端的思想乃是精神的疾患,绝对论是思想的悲剧,一旦进入社会体系,政治体系,就成为人类的悲剧。

  我们不能只保留一种方式,一种姿式,一种形式,我们必须是丰富的,多元的,而丰富和多元乃是一种宽容,一种智性,也是一种从容。

  不要消灭某种存在的东西,不要苛责地对待某种你还不理解的东西,让它存在,给它空间,于是它就安静了,否则那巨大的反弹力将使我们受灾。相安则无事也。每一种事物、思想、观念都有它存在的根据。

  急什么,让一切接受天择。

  我赞成阿多诺的识见:“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构成了人道主义的核心。现代社会生活已经堕落为单纯的消费,个人不过是工业社会机器的一部分,在这种普遍的异化中讨论生活的真正意义已经变得非常困难。自己已不再是自在自为的存在了。

  西奥多·阿多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社会学家。著作《启蒙辨证法》《否定的辨证法》等。阿多诺的思想不仅深刻,拨开了现在社会的表皮,而且别具一格,别开生面,这正是哲学家、思想家的迷人之处。所以,我们可以说,一种思想,一种哲学体系,当它真的进入事物的本质,确实是美丽的。我们干燥的躯体,乃至灵魂,真的需要它的滋润。

  所以,在静处,在夜深人静的灯光下阅读阿多诺也是快乐和幸福的,甚至是一种深度的快乐和幸福,他的思想观点令人深味。你看:他认为孤独是在一个完全异化的社会中显示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唯一标志。不可侵犯的孤独是唯一的显示团结的方式。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孤独,现代的工业社会往往使我们抑制不住地孤独。孤独如雾,从潮湿的社会内部直逼我们的心灵,我们真的躲不开,绕不去。而且最是苦难的状态乃是当孤独长时间盘踞在我们头上时,我们的行为,表现更多的是不被社会所接受,而且被歧视,这更加剧了一个人的孤独感,这就危险了。

  所以对待孤独,对待一种另类的行为和思想,我们,不,更确切地说社会应予以宽容,这个社会才真格的是智性的,伟大的,正所谓不可侵犯的孤独是唯一显示团结的方式,孤独时人共有的痛苦,向幸福迈出的任何一小步都会使其痛苦加剧。阿多诺还认为,“在强大的集体主义的总体性与脆弱的个人生活之间,不存在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唯一负责的人生道路是自觉地抵制个体生存受意识形态的利用,在私生活上以节制和诚实的方式生活。”他说,“这不是出于好的教养,而是出于自己在地狱中仍然呼吸的羞愧” 。

  阿多诺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践行者,他没法不孤独,因为他被思想利用了,仿佛病痛着身,所以他选择流亡,不见国家,流亡不止。

  工业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一方面人的梦想初蕾纷纷绽成现实的缤纷的花簇,使人美好的愿望得以舒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古老的充满芬芳的气息的人性、道德,人格等枯萎凋残,使更多的人陷入迷茫和迷惑,而人类又要生存,而且要幸福、美好地生存,这就有一个思想和精神如何突围,走出沼泽地的问题。除了要加速改善社会制度、体制,剔除工业化社会的杂质,使其纯净,舒缓而悠扬,再就是个人的精神家园的寻找与创造了。阿多诺认为:人类需要一种精神性的补偿来消除绝望,拯救心灵,拯救现实。他认为只有现代艺术能完成这一使命。而所谓的现代艺术,也是一种精神,灵魂,思维和思想的突围,是全面的出新和创新,以解救人类疲惫的意识和感观,给人以全新的心灵一振,眼前一亮,传统消失的无踪无影。

  其实,也这是人类和人性的本质。我们必须到一个新的高地,灵魂的高原以舒展生命。我们精神的生命体需要新的营养。这是对的,但作为一个思想家,未来主义者也完全有理由,有能力沉潜于现代社会,充满好奇和兴趣。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体制和政治有着它迷人的一面,我们理应去参与,配合,支持,而不应抵制和反抗,更不能逃避。一个思想家,哲学家理应以张开的双臂去迎接和进入新的时代,这是明智的,也是理性的,不仅阳光而且清新,而不是阴郁的孤独者,让思想潮湿和霉变。在我看来,阿多诺的精神和思想,哲学体系也有许多错位和纠缠不清,他的心灵深处对工业社会充满了抵拒的力量,是排它的,他的《否定的辩证法》提出彻底的辩证法是非同一性的,它怀疑一切同一性,但他理论和思想的姿势是同一性的。

  许多理论家思想家往往不能自圆其说,即使它的理论是干净的,有条理的,但其存在的实际和他本人的行为却是否定的,所以我很喜欢那句话:“理论是灰色的,实践之树长青。”我们越想说明白一件事,往往就越混乱,说不明白,而且理论追究的越深,离现实就越远。我们需要理论,思想,但我们不能被理论和思想遮蔽。比如阿多诺揭露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压抑人,造**性分裂,人格丧失的全面异化的社会,人类变成非人。现代社会是野蛮的,显然这有一点悲观和绝对化的意味,似乎我们的人类正在走向深渊,不可救药了。其实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拯救,人性,随着文明与进步,社会的发展,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必然更显其灿烂的一面。物质决定精神,物质成就其文明,也拯救人性,如果物质极度匮乏,人们都处于食不果腹,朝不保夕的阶段,难道文明的光芒,道德的色彩还能灿烂和辉煌吗?我不相信。要知道衣食足才知礼仪啊,而阿多诺提出的只有现代艺术才能拯救人性,拯救现实,这更有点矫情和夸大其词。艺术是精神的产品,艺术不是一切,艺术绝不会达到独领世界风骚,主宰世界的功力。至于阿多诺对现代艺术的表现,本质,特色,我倒有一点赞同和相信,他把否定性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现代艺术就是反艺术等识见,倒是摸到了现代艺术的边际。你听,阿多诺说:“一件藝术品离现实生活愈远,它的审美品位也就愈高。”他的这些理论,观点,或者主张,是走在现代艺术理论的刀尖上,有一点惊险,他的“艺术可以打破追求完美性和整体性的幻想,用不完美性,不和谐性,零碎性和破碎性的外观实现否定现实的本性”,我倒有一点赞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确是那么一回事。可能,这种观点来自他的捕捉和持久的观察和思考,也可能他对现代艺术推波助澜了,也使一些异端的艺术家因找到理论的注脚而理直气壮了,甚至愈来愈自信,愈张扬,因而也就走的愈远了。但这不会使我们,使传统的艺术惊悚和不安。

  我们的躯体和灵魂受传统艺术的浸润时间太久了,对现代艺术形式有一点反应和不适,但是,这没有办法,我们枯燥的心灵,呆板的思维真的需要一种刺激,让深陷其中的心灵得到营救。但真的它不是一切,也许对艺术是一切,但艺术不是一切。

  无论怎么样,我还是喜欢阿多诺,不是因为他正确,而是因为他深邃,深邃往往使我着迷,但我还是清醒的。

  现实依然美好,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正义论读后感 2

  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它既是构建合法社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也是构建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广泛渗透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伦理学中,自古至今,历久常新,成为哲学家、思想家探究的根本问题。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1971年),从公*正义入手,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证了自由与公*、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力图为现代西方社会重建“公*正义”的道德基础。他的学说,对西方政治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引发了西方学界对“公共理性”与社会行为、个人权利与社会共同体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正义、社会多元与社会统一、自由与*等、民主与秩序等重大理论问题的广泛讨论,从而形成了当今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大繁荣局面,以致人们将《正义论》的出版视为“罗尔斯时代”或“罗尔斯轴心时代”的开始的标志。笔者认为罗尔斯的正义观,其视野虽然限于一种“国内社会”,但是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来说,回顾和探讨他关于公*与正义、*等与效率等一系列观点,并对我国的社会先行制度作出合理的反思,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将大有裨益。

  应该说,罗尔斯《正义论》的逻辑还是挺清楚的,而且论证也特别的仔细而清晰,从演绎的和经验的两条路证明了正义的两个原则,成为能替代功利主义的新的伦理观。罗尔斯走的是一条契约论的路线,继承而又超越了传统的霍布斯、洛克的思想,并借鉴的吸收了康德的某些思想。他试图恢复社会的正义,坚持公*正义的理想,这样一种坚持而崇高的理想我是十分钦佩的,而且我觉得这是当下社会的每个人都应该坚持的理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了这样的原则,那么社会也就会治理的更好了。可是,当前在西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人们的思想都太过于功利了,人们把人当做手段而不是目的,从而更加注重发展一些工具性的东西,赚钱甚至成为很多人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整个社会成为了一个技术型工具型的社会,我深深的感到悲哀和无助。我总在想,这样一种社会风气的形成到底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还是教育的问题还是历史的必然呢?

  罗尔斯的回答必然是社会体制的问题,因为正义的原则还没有被人们普遍的意识到接受并贯彻:*等自由并没有放在第一位,并且人们往往同意牺牲*等自由而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或者国家打着和谐的旗号去肆意的践踏人民的自由权,机会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敞开,往往富裕的有权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并且更容易取得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出现了“富二代”“官二代”的现象,并不是具有相同才能的人就能获得同等的地位,另外社会的发展也并没有把最少受惠者的利益的提高放在重要地位,农民,农民工们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并不安居乐业,他们对于自己所受到的损失和不公*待遇往往表示极其的不满和愤慨,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可以看到,在中国,正义原则的任何一条原则都没有得到贯彻和落实,一个真正公*正义的社会在中国能建立起来吗?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之路还有多远呢?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而我也要为着中国的民主自由*等而不懈努力奋斗!

  正义论读后感 3

  当初在选择阅读与介绍法律有关的书籍时,《木腿正义》这个名字最先吸引我的眼球。我总觉得这个名字有极大的新颖,有难以言语的魅力。为了满足不断萌发的好奇心,我毅然选择了阅读这本书。

  下面我先简要介绍一下作者以及作品内容。

  作者冯象,0年代生。获北大英美学硕士,耶鲁法律博士。曾经从事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等领域的法律业务。主要研究法律与宗教、法律与伦理、法律与学、知识产权与竞争资讯。代表作有《政法笔记》、《木腿正义》和《创世纪:传说与译注》。而《木腿正义》一书,共有1篇,分上下编。上编16篇谈法律,带有学术性;下编1篇谈学,有较强的学术性。整本书作者运用法律和学的个体案例,向我们展示了法律与学、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刚开始欣赏该书时,我总是在想为什么作者要以“木腿正义”定名该书。幸运的是我在书中第一篇就找到了答案。故事是这样说的:马丹在儿子出生后不久突然离家出走,但是八年其妻子以及双亲未能得到任何消息。苦于疾病缠绕,临终前两位老人选择宽恕马丹并决定把全部家产继承给他,暂时拖由其叔叔皮埃尔照管。16年夏一个自称马丹的人与他们相认。但不久这个新马丹因遗产问题与皮埃尔发生争执并把皮埃尔告上法院。皮埃尔因没得到田产而认定新马丹是骗子。最终皮埃尔找到了证据把新马丹告上法院,虽然新马丹沉着冷静,口才了得,但一个木腿人——真正的马丹闯进了法院,彻底破灭了假马丹的诈骗梦,假马丹最终受到应有制裁。这我才明白“木腿”原指的是故事主人公马丹,而“正义”正如书中所说即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之间的矛盾。而读完这个故事,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邪恶可维持一时,不能够维持一世,邪恶终究会被正义所吞噬。

  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在这本书看到的故事中最喜欢的一个。这让我生发一个疑问:法律、法治要怎样尽可能做到完美?故事引自一部叫《秋菊打官司》的电影,秋菊的男人和村长吵了架并骂村长“断子绝孙”,由于村长只有女儿没有儿子,他听后大怒并踢了对方“要命的地方”。秋菊要村长认错但他坚决不肯,她就一级一级往上搞去讨她的“说法”。后秋菊难产,但是村长救了她的命,她百般感恩,决定邀请村长出*儿子的满月酒*,但就在酒*的那一天村长就因被上级查到了秋菊男人的伤处而被**抓走,秋菊无比难堪。诚然,法律有权对伤人事进行制止并对伤人者进行制裁,(fsir)但是我觉得法律并不能像机器那样呆板。既然秋菊、秋菊的男人以及村长之间已经达成和解,那为什么还要有村长被抓走这样的结局发生呢。法也是要合理变通的,正如书中所说:国家法律的现代化过分强调与国际“接轨”而压制民间法及其他传统规范。民间法、传统规范也是有合理的一面,况且中国法律是从西方引入,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过分呆板地强调法律呢?为什么不结合自身实际,而盲目把别人的客观实际所制造的产物运用到自身实际呢。我想,中国的法律及法治要尽可能做到完美,必须注重自身客观实际,懂得与自身的合理的传统规范相结合,避免法律成为呆板机器人。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我们要避免成为第二个秋菊,因为秋菊严格说是一个“法盲”,这正是推进法治所忌讳的。秋菊只想到法律保障的是个人权利,保障她那所谓的“说法”,但是却没想到法律要制止违法事。案例中村长踢中秋菊的男人的“要命的地方”显然是侵犯了别人的生命健康权,如果秋菊有较强法律意识,就算其与村长已达成和解,她也不会觉得村长被抓走是一个令她难堪的结果。

  愚以为,此书一个较大的亮点是增加了漫画,这有助于增加读者的兴趣,提升读者欣赏漫画的能力。通过欣赏漫画,读者可以加深对故事的印象,甚至可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作者凭借其深厚的法学与学功底,使得故事讲述极为流畅严谨,在加深读者阅读兴趣的同时更能提升读者的写作表达能力。

  总之,我觉得此书最觉得关注的就是那个讲述秋菊的故事了。因为它对于现代法律、法治化进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借鉴意义。而且,在法制观念越越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秋菊这个形象更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反面教材,那就是避免“法盲”,积极做法律的学*者。

  正义论读后感 4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杨伯峻译: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够喜爱某人,厌恶某人。”钱穆译:“先生说: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好人,也能真心地厌恶人。”刘宝楠《论语正义》:“凡人用情,多由己爱憎之私,于人之善不善,有所不计。故不能好人恶人也。”

  但我认为能好人能恶人不只是简单的喜爱厌恶,不只是浅层意义上的情感归类;而更加偏向于对道德高低的评判,对人心善恶的裁定。

  儒家思想则是从“仁”据“礼”,讲“义信”守“德智”的,究其根本仍为“仁”。仁是发自内心的律己恕人,有一颗是非之心,观社会百态不为外物所诱,看世间万貌总持一颗善恶之心。个体组合成群体成社会百态,但个体有千差万别才丰富多彩。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衡量是非好坏的标准,因此仁者求己,不仁者从人。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能好人也都能恶人,因为每个能称之为人的人都是有思想情感的。这正是人性复杂的一个重要原因。假如人人都没差别,都均等情感,都一样的情绪,那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了。关键在于好人能否公,恶人能否正。是否掺杂了个人的情感在自己所表达的好恶里,是否有一个始终如一的,*等不破的处事原则,是否能做到真好和真恶呢?为仁者可以,不仁者始终不能如一。当然了,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衡量标准,任何事都不能一棍子打翻,但最根本的仁是不变的。

  为仁者不止是三个字,更是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一个人待人处事,面对生活最起码的核心和根本态度所在。倘若一个真正的仁者,是不会以物喜因己悲的。因为在仁者心中任何相同或是类似的事情都会有同一种或是十分相*的看法和标准,但并不是机械的,片面的对待所有事物。正是这种比较明确的个人思想,比较公*的,能被世人所接受的评判标准,才得以为仁守礼。

  和仁者不同的是,不仁者总是忽变忽倒,居无定法。就好像一团乱糟糟的麻绳,看见一个头绪就想从中解开一团乱,连最基本的观察和思考都很鲜有,更不用说一个最适合的解决办法了。到头来只能是越解越糟,最后到了一个死胡同,自己也不能解决了就开始人云亦云或是乱说一气,根本不了解原委就敢拍案定板,丝毫不计后果。

  为仁者总是少数,所以才倍感珍惜。因此子曰:“苟志于人矣,无恶也。”一个人立志成为一个仁人,对事用仁心,对人用仁义,总是没有坏处的。

  能好人,能恶人。不因利己即好人喜物,不因害身则恶物厌人。能好能恶不是想好就好想恶就恶。一个人触犯了道德底线,法律尊严,即使以前再喜好也不能偏袒于此。也就是说不能凭个人最最主观的看法去看待一个人一件事,要遵从仁德礼义的标准,要有范围有规范的好人恶人。反之,一个人知错则改,静思悔过,后践行德义,当然应该好之乐之。可能会有不可原谅的错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但就其弥补的做法和措施是应该被人所好的。当然,人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大部分人不能做到这样的好恶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另一方面,并不是一切符合仁德思想的人都应该被所有人原谅。毕竟人的七情六欲里面有恨也有恶。不能去干涉每一个保留恶的权利,因为每个人都被赋予选择主动权。从主观上讲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偏向某一个事物的某一方面,可能有感情,亦或是有利益纠葛导致了去憎恶某一个事物的另一个方面,这应该要摒弃的。

  还有,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也就是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居于贫困之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有仁德的人安于仁,聪明的人利用仁。环境的长期不变或是频繁更换都有可能导致仁者好人恶人的衡量标准发生改变,也就难免会有偏颇之时。那样就不能为仁拥德了。

  读《论语》就像是在上孔子的中文说教课一样,有的句长,有的字短,但其中蕴含的道理都是深奥的,甚至有的可以说是晦涩难懂。与这位老圣人对话可以知国之事的硝烟弥漫,可以知社会事的纷繁复杂,可以懂人性的深奥难料。《论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读完的,更不是三年五载就能读透彻读明白的,即使都能明白参透,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是很困难的。

  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为仁者能读书,能辨丑恶。倘若一生在某个阶段,在某一年,在某一个月,在某一天能明白,能为仁,那么朝闻道,夕死可矣!

  正义论读后感 5

  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共称为四大名著,可见它的文学价值之高。那一个个经典的文物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过目不忘。一路上有惊险有感动有懊悔有误解,但这些没有阻遏唐僧师徒的向佛之心、取经之路。那一些些经典情节使人烂熟于心: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猪八戒四圣试禅心。

  文中师徒四人性格迥异。猪八戒的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但他却也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曾几次助悟空战胜磨难,在接下来的取经大道上也发挥了不少的作用。还有最受欢迎的大师兄孙悟空。在我的心中他和鲁迅、闻一多还有李松浦等人一样,都是正义的化身,绝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向恶势力低头。他们都是敢作敢当,嫉恶如仇的人。因为心中有一份正义,所以他们都在做着正义的事,急事面临为难的处境。他们也绝不会放弃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正义。因为有了信念,他们才能不断的向恶势力挑战,即使在实现正义的道路上,他们有可能遍体鳞伤,甚至命丧黄泉,但他们最终一定可以凭借自己心中那一份正义,战胜一切,站在胜利的顶峰,高举着胜利的旗帜。

  在回顾当下,有些人又何尝不是为了谋取自己那一些些的私利而被判而出卖,即使是自己的亲人,挚友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出卖。在那些人的腹中,没有正义的一方,只有金钱的诱惑,她们随时会为了钱财,名利而放弃正义,走向自私自利的一方。

  我想:我们真的拥有正义,另外我们还应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有目标有信念,朝着自己的理想的彼岸驶去。不论前方是否有危险重重,我们都应该鼓起勇气,迈着坚定的步伐,带着满载着梦想的心,划着象征正义的船儿向着自己梦想的地方努力驶去!


《六国论》读后感心得合集五篇(扩展6)

——六国论优秀教案实用五篇

  六国论优秀教案 1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 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 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 暴秦之欲无厌(满足) 强弱胜负已判矣(分) 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 革灭殆尽之际(几乎) 以事秦之心(侍奉) 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三、四。

  ②预*《伶官传序》。

  六国论优秀教案 2

  一、说教材

  《六国论》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第五单元。作为古代议论散文的名篇,《六国论》多年来是必修教材中的重要篇目,现在放到选修教材中,并非降低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地位。叶圣陶曾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六国论》作为一篇结构严谨,文思缜密,气势磅礴的史论文,能很好体现出古代散文名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这大概是编者将《六国论》放到选修教材中的一个原因。

  在教材中,《六国论》是作为赏析示例篇目出现的,除了课下对字词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外,文后附录了关于这篇文章的背景、结构、创作意图的赏析文字。这就意味这这篇文章不能按照以往古文处理的方式来进行,除了必要字词句的积累,重心应该放在理清结构,疏通文脉,学以致用上,通过反复诵读文章,深入思考这篇文章的结构层级,然后将所学用到*时的议论文写作中。

  二、说学情

  作为高二的学生,他们已经积累的相当的文言文词汇及语法常识,再加上这篇文章没有晦涩难懂的词语,结合本单元的整体教学要求,以及应试需要,将这篇赏析文章的学*目的制定如下:

  三、学*目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以及高二学生的学情,我们确定了这篇文章的学*目标。

  1、积累重要实词和虚词,掌握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背诵全文。

  2、反复诵读,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初步了解“起承转合”论证思路的特点。

  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体察作者爱国之情。

  之所以用“学*目标”而不用“教学目标”,就是突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学目标”为“学*目标”不只是形式上的一个改变,而是要切切实实的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这几个学*目标尽管没有明确三维目标,但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已经蕴含在其中了。

  学*重点:积累实词,背诵课文,理清结构

  学*难点:理清结构,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自行解决重点词语,初步掌握文章内容。第二课时:反复诵读,理清结构,了解作者写作意图。

  四、说教法

  依据学*目的和高二学生学情分析,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牢记重点实词,感受本文磅礴的论证气势。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关键性的一环,声情并茂的`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语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小组讨论法,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师生对话,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多媒体辅助法,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文言文学*基础,再结合本文的课下注释以及文后的赏析示例,这篇课文应该以学生自主学*探究为主,教师启发点拨为辅。这也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学*理念。就本文而言,要充分相信学生自学能力,给足学生自行诵读、思考、查阅、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使得能力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

  学生的学*方法如下:1、自主预*法,2、诵读学*法,3、小组讨论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篇课文拟采用两课时学*,第一课时,学生自主预*,解决字词句,了解基本内容。本次说课,将以第二课时为主,具体步骤如下:

  (一)课堂引入——由《阿房宫赋》引入本文。

  1、 提问:在我们刚刚学*过的《阿房宫赋》中,杜牧也涉及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请问是什么呢?

  明确:“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跟秦国一样,就是剥削百姓奢侈享受。

  杜牧生活在唐朝末年,当时大唐王朝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但是统治阶级依然奢侈享受,无限度的剥削压榨百姓。杜牧的这篇文章就是总结历史教训,向当朝统治者敲警钟。用的是史论文章常见的手法,借古讽今。“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自学了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和课后赏析文字,也了解了《六国论》的写作意图,请结合背景谈谈认识。

  明确:苏洵创作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长期对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苟安的政策,深谙“化干戈为玉帛”之道。苏洵对这种政策深感忧虑。这边文章的本意不再研究六国历史,而在于借古讽今,为北宋当局敲响警钟。这在文章最后一段表现得非常明显。以古为鉴,论当前正值,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阿房宫赋》和《六国论》共同特点。

  史实证明,杜牧和苏洵的担心不是多余,唐朝灭亡于农民起义,宋朝被金人驱赶到南方,都证明了杜牧和苏洵的预见。

  这样设计课堂引入的目的,既可以复*刚学*的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一种比较阅读的方法,特别是关于灭亡原因的分析,这是深入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关键。由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写作目的决定论证角度。

  (二)提问检查——检查并巩固第一课时学*效果。

  1、齐读课文。

  2、检查重点实词和虚词

  古今异义词

  (1)思厥先祖父 古:祖辈父辈 今:父亲的父亲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以致 ,以至于今:表让步的连词

  (3)可谓智力孤危 古:智慧力量 今:智商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旧事 今:一种文体

  重点实词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兵器)

  (2)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都,皆)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结交)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招致)

  重要虚词——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因为

  ②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用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用

  ④洎牧以谗诛 因为

  3、重要句子翻译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贿赂秦国导致力量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呀。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 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残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 (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以致于最后灭亡,这是理所当然的。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被动句: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为国者无使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c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d洎牧以谗诛。

  (3)省略句:至丹以(派)荆卿(刺秦土)为计 举(之)以予人

  (4)状语后置:赵尝五战于秦。

  检查字词句是必须的,尽管这一课时重在学*结构,但是这一课的文言知识点非常丰富,《大纲》对学生的要求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因此必须重视字词句的积累。

  (三)分析结构

  讨论:古人写文章是不分段落,我们看到的分段古文都是今人的理解。关于《六国论》的段落 层次,有人认为应该将第三段中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同第四段“呜呼!……则吾恐秦人食之而不得下咽也”合为一段,作为全文的第四段。之后“悲夫”一直到最后为全文第五段。

  请同学们认真诵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这样划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就是层次更为清晰:

  第一段为全文总纲,提出总论点和分论点,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这一段属于“起”。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回答了“为什么”。这两段属于“承”。

  第四段假设论证,行文一转,回答了“怎么办”。这一段属于“转”

  第五段收束全文,既照应了上文,又联系现实,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意图,回答了“为什么写”。这一段属于“合”。

  这个环节是这节课的学*重点,讨论目的并非是否定过去的分法,既然原来的段落层次多年没有人提出异议,就充分说明那种划分法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让学生讨论新的划分法的合理性,是为了引导学生学*议论文的常见结构——“起承转合”。

  作为准高三学生,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是必须要能熟练运用的,而《六国论》就是教材中少有的典范议论文的代表。

  (四)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结合学生*作来认识这种结构的好处。之所以选用刚刚写过的作文题本班学生*作,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文学大家的长处我们是可以学到的,对貌似高大上的“起承转合”不必畏惧,只要有意识的去学*,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这个结构。当熟练掌握这种结构后,就可以很好的加以变通,让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展示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湖北某中学一位同学的妈妈,为了不让孩子上网,拔了电源线。结果孩子用鼠标砸伤母亲,然后跳楼身亡。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李某某由于成绩不理想,被其父没收了手机。李某某找父亲索要手机未果,一怒之下,从自家11楼纵身跳下,当场身亡。两天后,李某母亲也绝望跳楼……

  学生为了捍卫上网和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惜以死相逼。面对这样的生死惨烈,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本身就是针对现实发表的看法,下面这篇学生*作尽管分析得很浅显,但是因为运用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使得文章结构清晰,论证完整,还是可以博取阅卷老师的眼球。

  家庭惨剧,谁来负责?

  贾乐童

  *日,湖北发生一起家庭惨剧,一名学生因为母亲禁止上网而跳楼。无独有偶,北京一名学生李某因为父亲没收手机而跳楼。两起惨剧引发人们的热议,因家庭之争酿成的悲剧后果,到底由谁来负责?在我看来,双方都要负责,是他们的互不相让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起,提出观点“是什么”)

  从学生方面说,我们正值逆反心理严重时期,再加上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试问,有几个不是从小被骄纵着长大?正因为如此,我们养成了任性的*惯,缺少对父母的理解。一旦我们的要求没有满足,就会冲动起来而不考虑后果。就拿惨剧中的两位同龄人来说,他们肯定是一时冲动,甚至只是为了吓唬一下父母。我想,他们在跳下去的那一刻肯定就反悔了,可是世上哪里有卖后悔药的?

  从家长方面说,父母不能及时觉察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变化,依然用过去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他们忘了,我们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们也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超级英雄了。事事干预,不再给我们创造哪怕一丁点的自由空间。但凡我们使用电脑和手机,即便是最正常的打电话和查资料,他们也依然像审讯犯人一样看待我们。长此下去,家庭大战怎能避免?

  当执拗的自以为是的家长遇上冲动逆反的我们。双方互不相让,兵戈相见,出现你死我活的而结局也就不新鲜了。

  (承,从两个方面论证观点“为什么”)

  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我们和家长不是生来就是敌人,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为什么不能好好地坐下来谈一谈,难道争吵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吗?台湾作家龙应台说:“所谓母子,母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的话告诉我们,父母没有必要总是约束孩子的一切。多么希望父母能够放开手中的绳套,多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权利。 当然,作为子女的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肆无忌惮的放纵自己,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多体谅一下父母的不易。

  (转,从两个方面谈“怎么办”)

  我想,假如那两起悲剧中的家长和孩子都能相互让一下步,都能为对方考虑,惨剧或许可以避免。悲剧已经发生了,愿更多的家庭引以为戒。

  (五)作业

  1、背诵全文。2、修改*作,符合起承转合结构。

  设计目的:背诵是学*古文的最好方式,就《六国论》来说,无论字词句的积累,还是文章结构的深入理解,都需要通过背诵全篇来很好的夯实。第二课时的学*重点就是“起承转合”的学以致用,光说不练,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这种结构。结合一篇*作来修改,就可以很好的让学生来尝试这种结构。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突出本课时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

  六国论

  苏洵

  “是什么” ——提出问题——起

  “为什么” ——分析问题——承

  “怎么办” ——解决问题——转

  “为什么写”——联系现实——合

  八、说学后反思

  关于这一课,学生学*之后最大的收获有两点:第一,了解了起承转合结构的基本模式,对《六国论》结构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二,了解了议论文,尤其是考场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现实针对性。不足之处:一、时间不好掌控,一课时完成有困难。二、一厢情愿,有些急于求成,忽略了个别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六国论优秀教案 3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附: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一、解题

  1.关于苏洵

  二、分析论证结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六国论优秀教案 4

  历史的回声

  一、专题内涵简介:

  二、学*方式:文本研*

  三、第一板块:后人之鉴

  一、导入新课: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2、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刻苦努力,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他和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到了都城汴京(河南开封)。当时任翰林学士的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推荐给朝廷。宰相韩琦也推荐他作官,一时名扬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就叫做《嘉祐集》。

  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攻”瓦解,相继灭亡。

  2、六国地图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

  (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

  (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六、分析第一、二段: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一节,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用否定句式否定了反面,再用肯定句式肯定正面,使论点更加突出。论点的提出就作了初步论证,富于论证性。接下去申述理由,对“赂秦而力亏”,予以强调。第二节,承接上一节理论上的论述,转而从“不赂者”方面,一问一答,层层深入地议论“赂者”对“不赂者”的严重影响:“不赂者以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在本段结尾再一次下断语:“弊在赂秦也”,与前面相呼应。

  七、分析第三、四节: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节,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概述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具体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

  第四节,以齐、赵、燕三国的事实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作者把赂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和秦交好的,如齐;一种是反抗秦国的,如燕、赵。先以齐为例,指出它“与嬴而不助五国”所以“五国既丧”,“齐亦不免”。再以不赂反而抗秦的燕赵为例,把它们的“用兵之效”与用武而不终相对比,说明它们的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它们处于“革灭殆尽之际”,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以致“战败而亡”。这样就把灭亡的罪责归到赂者的身上。燕赵之亡,固然由于自身策略错误所导致的,但是根本的因素,在于外部大环境的恶化。最后用了假设推理,设想齐人不附于秦,燕国不用荆轲刺秦王的计策,燕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秦与六国谁胜谁负,谁存谁亡,恐怕都是一个未知数。

  八、分析第五、六节: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第五节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第六节直接将北宋与六国放在一起作类比。昔日,六国虽势“弱于秦”,但倘不赂秦,而犹有“胜之之势”;今日北宋强于辽与西夏,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自然就连六国也不如了。作者在文章中运用的一个推想(“苟以天下之大……”)把针砭时弊的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赂敌求和早已成为北宋的国策了。

  九、小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十、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举以予人

  6)至丹以荆卿为计

  7)赵尝五战于秦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十一、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十二、“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六国论优秀教案 5

  一、导读目的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逻辑思维知识,形成了一定的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论辩说理的语感能力。但是,他们的论辩说理往往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因而失之于片面性和简单化,同时,语言上又常常不注意分寸感。因而,讲授本文就要联系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多讲多导,在温*旧知的同时获取新知。为此,本文的精讲导读目的可以确定为:

  1、学*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2、学*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3、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导读重点

  1、运用逻辑思维的知识,探索本文严密的推理。

  2、多角度、多侧面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三、精讲提示

  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2、课文第二、三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提示: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三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末尝赂秦”,但它亲*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二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怎样理解第四、第五段?

  提示:本文二、三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澶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4、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提示: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点一定要给学生讲清、讲透,因为高二学生的论证说理往往欠妥,不注意分寸感,要莫言过其实,小题大作,要莫失之肤浅,浮光掠影。因此,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说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千万不要片面化和简单化。)

  5、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提示: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三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

  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姿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