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教案菁选

首页 / 教案 / | 2023-02-24 00:00:00

江南春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南春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南春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江南春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1个生字“旗”,认识2个生字“莺、郭”。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把讽喻之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音乐《水调歌头》屏幕出示相关古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唱《春天在哪里》。

  2、说春天。

  3背春天的诗。

  你们关于春天的诗知道得可真多,这个月诵读之星该评给谁呢?这可难位老师了,不过没关系,接着往下比。

  4、池州“千载诗人持”有哪些诗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诗人李白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杜牧在我们池州做过刺史,关心人民疾苦,贡献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诗,因为有了《清明》我们池州的杏村才名扬千古,名扬四海,感谢杜牧。)

  5、今天学*杜牧的江南春

  板书:江南春,唐,杜牧,七绝

  二、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反复读(对照拼音读准生字音、并想办法记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还可以给诗标上*仄,吟诵吟诵)。

  2、指名读生字,说字意,组词。(给二类字说意思,组词,一类字记字形,组词)。记字形,书空写。

  3、指名读古诗。

  4、根据*古诗仄反复吟诵。

  指名说感受,再读,评价。

  三、体会古诗意境美

  (一)学*1—2句

  1、(古诗穿越千年,还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吟诵1、2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呢?

  2、生汇报。

  “千里”,写出了范围之广,是虚指,指整个江南广袤的大地。

  “莺啼”1、想象一下,你听到了什么?黄莺在鸣叫,在哪里,怎样地鸣叫),指导完整地说,我听到了黄鸢在___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_地鸣叫。

  2、谁来模仿一下,(一个一个地鸣/集体鸣)根据声音说诗句或词语。(师评:这是“几处早莺争爱树”,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上有黄鹂深树鸣……)

  3、我走到哪都能听到清脆婉转的莺啼,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听觉享受,这就是“千里莺啼”。

  “绿映红”

  1、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画面?

  2、“千里绿映红”呢?(到处是绿树簇拥着红花)

  3、指导看图,小结(鲜艳的红与明亮的新绿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给人强烈地视觉冲击,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4、你想用哪些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美景呢?

  (百般红紫斗芳菲,日出江花红胜火,桃红复含宿雨,水上桃花红欲燃)

  “水村山郭”

  1、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2、也可以用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画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过渡:美好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一定也很美吧?从哪儿看出来呢?)

  “酒旗风”

  1、酒旗迎风招展,表示这儿是酒店。

  2、迎风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儿怎样?(这儿谈笑风生,人声鼎沸,这儿歌舞升*,这儿美酒飘香,这儿人来人往……)

  3、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放入诗中,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指名轮读1、2句。

  (又听到了,又看到了,这还是画吗?分明是来到了唐朝的江南呀!)

  4、读1、2句,看插图,引导说诗意,指名说、齐说。

  (广袤的江南大地上,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花红柳绿,到处是依山傍水的山村和城市!到处是酒旗招展、招揽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5、看到这巨幅江南春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想送给他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好吗? (春深似海、世外桃源、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光无限、春色无边、莺歌燕舞、诗情画意、春光明媚……)

  6、你体会到诗人的什么心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景有多美,爱就有多深)

  过渡语:是呀,这样一位有政治才华的爱国诗人,生不逢时,生活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生活在一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的晚唐,社会沉闷压抑,有识之士受到排挤。杜牧熟读史书,看透时局而又无法力挽狂澜。他的内心受着怎样的煎熬呀,当一切美景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中时,诗人远眺掩在苍茫烟雨中的楼台踪影,感慨万千。

  (二)学*3、4句

  1、反复吟诵3、4句。

  2、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寺楼台烟雨)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句的意思。

  (放眼望去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4、前2句写的是眼前春景,后两句就与古代历史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说明——写今,怀古。

  5、诗人为什么要怀古呢?

  6、作者生活的晚唐,统治者当时也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南朝统治者因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求神灵保佑江山稳固。结果这些林立的寺庙不仅没有改变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还加速了统治者的灭亡。这真是对南朝统治者的极大讽刺,三百多年过去了,作者重提此事,仅仅是讽刺南朝统治者吗?言外之意,警告当朝的统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辙,否则必将加速灭亡。这种写法叫借古讽今。

  7、烟雨中的楼台,仿佛在说:南朝统治者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朝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烟雨”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想象到春雨的样子,古诗句也行?(轮说)(小雨润如酥,画船听雨眠,润物细无声)。

  9、师小结“烟雨”如梦如烟,如烟如雾让我想起了“无边丝雨细如愁”既写雨,也是写愁,那种愁呀,无边无际,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笼罩着千里江南、笼罩在作者的心头。

  前两句景色有多美,诗人爱就有多深,爱有多深,忧国忧民情感就有多浓。

  他在《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中写到“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同时这样美好景色中也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命运和前途充满着幻想,虽愁却不消沉,体现了作者诗歌俊爽的风格。

  10、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齐诵全诗。

  11、古诗还可以配乐唱,根据诗的情感选用合适的音乐播放《水调歌头》伴奏。

  四、品艺术美

  这首诗有动静的映衬,色彩的映衬、山水的映衬、城郭的映衬,“千里”是空间上的拓展,“南朝”是时间上的追溯,前两句写今、后两句怀古,借古讽今。

  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气势恢宏的江南春画卷,给人立体的艺术享受。

  五、课外延伸

  杜牧七绝咏史诗,成就最高,创作了许多“二十八字史论”这誉的优秀作品。希望同学们课后更多地走进杜牧其人,其诗。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唐杜牧

  写今

  七绝

  “二十八字史论”

  *长仄短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怀古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附:

  长空澹澹孤岛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登乐游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

江南春教案3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3 、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

  教学重难点:

  1 、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

  2 、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教材分析: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1 ) PPT 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 2 )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 )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

  ( 2 )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 3 )指导朗读。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 1 )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 2 )二听:莺啼、人声

  ( 3 )三闻:花香、酒香

  ( 4 )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 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可看、可听、可闻、可想。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

  ( 1 )介绍写作背景

  ( 2 )学*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五、课堂总结

江南春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读边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2、自主学*(7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部分。教师关注学困生的理解情况。

  3、合作探究(11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4、展示交流(20分钟):

  ①学生说出诗的题目意思及对作者的了解,其他学生补充。

  ②让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意思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出示ppt并点拨。

  5、巩固提升(18分钟)

  ①巩固:学生6分钟内自主完成个别字词的理解,学生点评,教师针对问题指导。

  ②检测:学生6分钟完成《练*册》10页4、5题,组长检查点评。③拓展: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课间交流,教师点拨。

  6、总结评价(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获得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五、板书设计

  忧国写今:黄莺、水乡、山城、酒旗

  忧民怀古:南朝覆灭的感叹

  六、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孩子来说,理解不太容易,教师需加强引导,让学生感知古诗的画面美,并能把我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南春教案5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第一、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第二、情景引入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背诵古诗。

  第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第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题画

  [宋] 朱熹 [清] 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 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 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牛背一鸥眠。

  第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江南春》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一部分学生的学*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及时的更正,因为自己当时也不敢肯定,上完课之后,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莺”不能单指“黄莺”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的很好,学*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江南春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

  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春晓》、《咏柳》等。

  二、学*古诗《江南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生字词

  (1)自己读

  (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

  (3)需要理解的'词语

  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读诗句

  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1)请三四位同学读诗后,再各自朗读。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色,让头脑中产生画面。

  (2)根据诗句,说说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5、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

  (1)那些景物写江南的春天?

  黄莺啼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水,依山靠水的小镇,迎风飘扬的酒旗。

  (2)写出了什么特点?

  江南景色的秀丽。

  6、指导朗读(标出句逗的停顿)见书本

  7、巩固练*

  (1)同桌互相朗读试背,并说说诗意。

  (2)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诗意后,让大家补充。

  (3)抄写两遍古诗。

江南春教案7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

  ①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②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③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三、读懂诗歌

  1、学生读《江南春》。

  提示注意:停顿(板书)、节奏等

  2、读出感情。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指名读古诗(学生练*读诗句)

  学生齐读,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哦。(学生按照*仄读诗)

  3、教师配乐有感情朗诵古诗。学生集体配乐朗诵。

  四、读出意境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4、体会前两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百花开放、山青水绿、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写出了什么特点?江南景色的秀丽。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6、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过度: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

  写出什么特点?蒙蒙细雨,寺庙隐现。江南雨景的秀美。

  四、读出韵味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只是描写江南春天的雨景吗 ?

  2、默读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4、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题画

  [宋]朱熹[清]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江南春绝句

  江南之景——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依山傍水酒幡迎风

  春光无限好

  南朝寺庙——数以百计壮丽宏伟

  空濛烟雨 包含感慨

江南春教案8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分享诗词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这节课,我们将学*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二、学*古诗,掌握方法

  1.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教师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讨论题意。(江南的春天。)

  (2)简介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以七绝最为出色。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词语。)

  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如果让大家只用几个词语来描绘春天,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

  3.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诵读研讨,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过渡: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且读出感情。

  (3)检查学*效果。

  ①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

  ②指名读全诗,进行比较评价。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的轻重、语音的延长以及停顿等。)

  4.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过渡:这首诗如果要读得更有意味,我们还必须了解诗歌的意思。大家*时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有什么高招吗?(学生讨论:抓住重点字词、查工具书、了解相关背景等。)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大家借助工具书读通读懂全诗。实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勾画诗中描写的景物,标注难点。

  (2)四人一组,交流学*。

  学*前两句诗——晴景,写今。

  ①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千里]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绿映红]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

  [水村山郭]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风]酒旗迎风招展。

  ②说说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

  明确:听觉——莺啼视觉——绿,红,水村,山郭,酒旗触觉——风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④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

  (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

  学*后两句诗——雨景,怀古。

  ①体会情感基调:这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还是愉悦的吗?

  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

  南朝公元420年至5***,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这一时期,当权者曾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杜牧生活的时代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交流后明确:这两句诗的情感基调不是愉悦的,而是伤感的、担忧的。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借景抒情的写法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②理解背景知识后,再读这两句诗,感悟诗人的担忧。

  示例:诗人可能在想:希望通过建造寺院保佑江山的稳固是不可能的,南朝修了那么多寺庙都灭亡了,物是人非,我们的国家竟然还在仿效这种做法,这不仅不会巩固国家的统治,相反,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啊!

  ③引导学生带着感情重读全诗。

  过渡:同学们,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赞叹之中隐含的哀愁吗?自己先试试。(再指名读。)

  5.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过渡: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展开的是千里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寄托的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学到这里,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去欣赏江南春景吧!

  (1)播放视频。(欣赏谱曲的《江南春》。)

  提示:古代的许多诗歌都可以用来谱成曲,这样也方便了传播。吟吟唱唱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好方法,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哼一哼,唱一唱。

  (2)再读诗歌,背诵诗歌,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

江南春教案9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学*古诗,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春天的美好。

  3.发挥想象,口述诗意。

  4.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2、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小黑板、挂图等。

  四、课时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惠崇春江晚景》

  一、揭题导入。

  读题目,了解作者并解题。要求学生出示资料解题。

  学生出示资料解题:

  1、惠崇是宋代和尚,著名画家。

  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这一,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又名苏东坡。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题的诗。

  二、看图,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看看图画,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2、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顺。

  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

  三、检查读诗歌的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

  1、先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

  部分学生交流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读懂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2、再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正要上来的河豚想到了什么呢?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联系全诗思考。

  说说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如:"竹外、鸭先知、蒌蒿满地、正是河豚欲上时"重点讲解:"正是河豚欲上时" 学生回答:河豚想赶回春江产卵;知道春天来;知道桃花开了,春江水暖了……

  3、谁能看着图画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一下。可以派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台下同学当评委。)

  学生上台串讲诗意。(竹外开着两三支鲜艳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暖了。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芽才长出短短的一截,正是河豚逆江而上要来到春江的`时候。)

  4、齐读古诗。(那只聪明的河豚看到了春天像个花园,听到了春风正在悄悄地吹,那么美丽的春天,我们要怎么来读呢?)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要画这些景物呢?

  讨论回答后,感情朗读全诗。

  四、学生讲诗,画画。

  1、这么美的春天在哪呢?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交接触这首古诗,可以读诗,可以画画。(请一名同学上台来画。

  五、总结

  苏轼先生用优美的诗句写活了惠崇和尚的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并背诵。

  2、完成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

  竹林、桃花、春江、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喜爱春天之情

  第二课时

  学*《江南春》。

  一、揭题导入。

  1、出示题目:江南春。(解题:长江以南叫江南。)

  2、板书作者:杜牧

  3、师导入:昨天我们刚学了苏轼写的春天,今天我们来学*本牧写的春天,看看江南的春美在哪?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顺。

  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

  1、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

  2、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千里莺啼、山郭、烟雨中")

  3、谁能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一下。可以派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台下同学当评委。)

  学生上台串讲诗意。(千里江南,支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4、江南春描绘了哪些景物?请会画的同学上台来画画。其它同学在下面自己画画。(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江南、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5、请大家带着热爱的语气齐读这首古诗。计出江南的生机勃勃。读出江南的如诗如画。

  四、延伸拓展。

  1、杜牧写的江南春美不美,你们还学过哪些写江南春天的诗呢?

  2、出示几首课内外学过的诗。

  1)、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河暖睡鸳鸯。

  3、以读诵为主。

  五、小结

  《江南春》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赞美了春的美好,江南的美好,这就是

  诗的魅力。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并背诵。

  2、完成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莺、树、花

  眼前 酒旗风

  江南春 烟雨中 美

  过去 多少诗

江南春教案10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江南词初探

  一、赏析示例:

  菩萨蛮【唐末五代初·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①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游人:指作者,此时作者客居江南。

  ②只合:只该,只应。

  ③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二、学法指导:

  置身诗境:

  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的整个心灵沉浸其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通常有以下欣赏方法:

  1、找找诗歌中的意象,探寻意象是如何组合的,调动思维,将意象串成画面,补充完整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2、找出诗歌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某一联、某一句、某一字,以小见大,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细,感受作者蕴于其中的情。

  三、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任选1首诗歌,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体味杏花烟雨里的江南情怀。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熟悉。

  ②蓝: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⑥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注释】

  ①兰烬(jìn):香油灯结的'灯花。兰:是一种香草,古代用来煎油点灯。②屏:屏风。红蕉:美人蕉,花色艳红。这句说:屏风上画的美人蕉鲜红的颜色也阴暗了。

  ③萧萧:下雨的声音。

  ④驿: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江南春【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①满汀洲人未归。

  【注释】

  ①蘋(pín)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四、课后研讨:

  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任选一题,小组搜集诗歌,合作研讨:

  1、找4首有“月”这一意象的诗歌,品析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蕴情感的异同。

  2、将所学过的杜甫的诗积累起来作一个专题,探究杜甫诗歌情与景的特点。

  3、找一找唐诗宋词中的边塞诗,探究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常怀的情感。

江南春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学过程

  四、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学生提问:江南是指哪个地方?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

  2、师提问:“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学*过的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板书课题:江南春杜牧

  五、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学生读通古诗后,师抽读,后再齐读。

  3、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4、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生说理解)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5、师提问: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7、学生分组练*、展示并进行评价。

  八、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2、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背诵古诗。

  九、展开想象,拓展学*

  1、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2、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

  3、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十、课堂小结

江南春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江南春教案菁选(扩展1)

——《江南春》教案 (菁华3篇)

《江南春》教案1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江南词初探

  一、赏析示例:

  菩萨蛮【唐末五代初·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①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游人:指作者,此时作者客居江南。

  ②只合:只该,只应。

  ③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二、学法指导:

  置身诗境:

  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的整个心灵沉浸其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通常有以下欣赏方法:

  1、找找诗歌中的意象,探寻意象是如何组合的,调动思维,将意象串成画面,补充完整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2、找出诗歌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某一联、某一句、某一字,以小见大,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细,感受作者蕴于其中的情。

  三、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任选1首诗歌,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体味杏花烟雨里的江南情怀。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熟悉。

  ②蓝: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⑥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注释】

  ①兰烬(jìn):香油灯结的灯花。兰:是一种香草,古代用来煎油点灯。②屏:屏风。红蕉:美人蕉,花色艳红。这句说:屏风上画的美人蕉鲜红的颜色也阴暗了。

  ③萧萧:下雨的声音。

  ④驿: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江南春【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①满汀洲人未归。

  【注释】

  ①蘋(pín)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四、课后研讨:

  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任选一题,小组搜集诗歌,合作研讨:

  1、找4首有“月”这一意象的诗歌,品析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蕴情感的异同。

  2、将所学过的杜甫的诗积累起来作一个专题,探究杜甫诗歌情与景的特点。

  3、找一找唐诗宋词中的边塞诗,探究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常怀的情感。

《江南春》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读边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2、自主学*(7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部分。教师关注学困生的理解情况。

  3、合作探究(11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4、展示交流(20分钟):

  ①学生说出诗的题目意思及对作者的了解,其他学生补充。

  ②让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意思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出示ppt并点拨。

  5、巩固提升(18分钟)

  ①巩固:学生6分钟内自主完成个别字词的理解,学生点评,教师针对问题指导。

  ②检测:学生6分钟完成《练*册》10页4、5题,组长检查点评。③拓展: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课间交流,教师点拨。

  6、总结评价(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获得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五、板书设计

  忧国写今:黄莺、水乡、山城、酒旗

  忧民怀古:南朝覆灭的感叹

  六、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孩子来说,理解不太容易,教师需加强引导,让学生感知古诗的画面美,并能把我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南春教案菁选(扩展2)

——《江南春》教案 (菁华3篇)

《江南春》教案1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

  ①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②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③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三、读懂诗歌

  1、学生读《江南春》。

  提示注意:停顿(板书)、节奏等

  2、读出感情。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指名读古诗(学生练*读诗句)

  学生齐读,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哦。(学生按照*仄读诗)

  3、教师配乐有感情朗诵古诗。学生集体配乐朗诵。

  四、读出意境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4、体会前两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百花开放、山青水绿、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写出了什么特点?江南景色的秀丽。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6、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过度: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

  写出什么特点?蒙蒙细雨,寺庙隐现。江南雨景的秀美。

  四、读出韵味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只是描写江南春天的雨景吗 ?

  2、默读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4、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题画

  [宋]朱熹[清]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江南春绝句

  江南之景——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依山傍水酒幡迎风

  春光无限好

  南朝寺庙——数以百计壮丽宏伟

  空濛烟雨 包含感慨

《江南春》教案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分享诗词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这节课,我们将学*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二、学*古诗,掌握方法

  1.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教师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讨论题意。(江南的春天。)

  (2)简介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以七绝最为出色。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词语。)

  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如果让大家只用几个词语来描绘春天,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

  3.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诵读研讨,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过渡: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且读出感情。

  (3)检查学*效果。

  ①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

  ②指名读全诗,进行比较评价。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的轻重、语音的延长以及停顿等。)

  4.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过渡:这首诗如果要读得更有意味,我们还必须了解诗歌的意思。大家*时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有什么高招吗?(学生讨论:抓住重点字词、查工具书、了解相关背景等。)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大家借助工具书读通读懂全诗。实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勾画诗中描写的景物,标注难点。

  (2)四人一组,交流学*。

  学*前两句诗——晴景,写今。

  ①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千里]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绿映红]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

  [水村山郭]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风]酒旗迎风招展。

  ②说说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

  明确:听觉——莺啼视觉——绿,红,水村,山郭,酒旗触觉——风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④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

  (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

  学*后两句诗——雨景,怀古。

  ①体会情感基调:这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还是愉悦的吗?

  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

  南朝公元420年至5*,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这一时期,当权者曾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杜牧生活的时代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交流后明确:这两句诗的情感基调不是愉悦的,而是伤感的、担忧的。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借景抒情的写法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②理解背景知识后,再读这两句诗,感悟诗人的担忧。

  示例:诗人可能在想:希望通过建造寺院保佑江山的稳固是不可能的,南朝修了那么多寺庙都灭亡了,物是人非,我们的国家竟然还在仿效这种做法,这不仅不会巩固国家的统治,相反,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啊!

  ③引导学生带着感情重读全诗。

  过渡:同学们,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赞叹之中隐含的哀愁吗?自己先试试。(再指名读。)

  5.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过渡: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展开的是千里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寄托的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学到这里,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去欣赏江南春景吧!

  (1)播放视频。(欣赏谱曲的《江南春》。)

  提示:古代的许多诗歌都可以用来谱成曲,这样也方便了传播。吟吟唱唱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好方法,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哼一哼,唱一唱。

  (2)再读诗歌,背诵诗歌,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

《江南春》教案3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3 、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

  教学重难点:

  1 、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

  2 、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教材分析: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1 ) PPT 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 2 )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 )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

  ( 2 )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 3 )指导朗读。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 1 )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 2 )二听:莺啼、人声

  ( 3 )三闻:花香、酒香

  ( 4 )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 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可看、可听、可闻、可想。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

  ( 1 )介绍写作背景

  ( 2 )学*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五、课堂总结


江南春教案菁选(扩展3)

——《江南春》教案菁选

《江南春》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春》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南春》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读边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2、自主学*(7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部分。教师关注学困生的理解情况。

  3、合作探究(11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4、展示交流(20分钟):

  ①学生说出诗的题目意思及对作者的'了解,其他学生补充。

  ②让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意思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出示ppt并点拨。

  5、巩固提升(18分钟)

  ①巩固:学生6分钟内自主完成个别字词的理解,学生点评,教师针对问题指导。

  ②检测:学生6分钟完成《练*册》10页4、5题,组长检查点评。③拓展: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课间交流,教师点拨。

  6、总结评价(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获得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五、板书设计

  忧国写今:黄莺、水乡、山城、酒旗

  忧民怀古:南朝覆灭的感叹

  六、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孩子来说,理解不太容易,教师需加强引导,让学生感知古诗的画面美,并能把我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南春》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教案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江南春》教案4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

  ①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②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③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三、读懂诗歌

  1、学生读《江南春》。

  提示注意:停顿(板书)、节奏等

  2、读出感情。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指名读古诗(学生练*读诗句)

  学生齐读,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哦。(学生按照*仄读诗)

  3、教师配乐有感情朗诵古诗。学生集体配乐朗诵。

  四、读出意境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4、体会前两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百花开放、山青水绿、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写出了什么特点?江南景色的秀丽。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6、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过度: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

  写出什么特点?蒙蒙细雨,寺庙隐现。江南雨景的秀美。

  四、读出韵味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只是描写江南春天的雨景吗 ?

  2、默读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4、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题画

  [宋]朱熹[清]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江南春绝句

  江南之景——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依山傍水酒幡迎风

  春光无限好

  南朝寺庙——数以百计壮丽宏伟

  空濛烟雨 包含感慨

《江南春》教案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考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展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分享诗词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分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锡的其他诗作。大家在分享的时候要注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学生分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黄河的磅礴气势,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这节课,我们将学*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二、学*古诗,掌握方法

  1.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教师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讨论题意。(江南的春天。)

  (2)简介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以七绝最为出色。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词语。)

  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是生机勃勃的,如果让大家只用几个词语来描绘春天,大家肯定会觉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

  3.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教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诵读研讨,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过渡: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且读出感情。

  (3)检查学*效果。

  ①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

  ②指名读全诗,进行比较评价。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的轻重、语音的延长以及停顿等。)

  4.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过渡:这首诗如果要读得更有意味,我们还必须了解诗歌的意思。大家*时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有什么高招吗?(学生讨论:抓住重点字词、查工具书、了解相关背景等。)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大家借助工具书读通读懂全诗。实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勾画诗中描写的'景物,标注难点。

  (2)四人一组,交流学*。

  学*前两句诗——晴景,写今。

  ①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千里]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绿映红]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

  [水村山郭]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风]酒旗迎风招展。

  ②说说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

  明确:听觉——莺啼视觉——绿,红,水村,山郭,酒旗触觉——风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④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

  (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

  学*后两句诗——雨景,怀古。

  ①体会情感基调:这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还是愉悦的吗?

  教师及时补充背景知识:

  南朝公元420年至5***,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这一时期,当权者曾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杜牧生活的时代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交流后明确:这两句诗的情感基调不是愉悦的,而是伤感的、担忧的。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借景抒情的写法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②理解背景知识后,再读这两句诗,感悟诗人的担忧。

  示例:诗人可能在想:希望通过建造寺院保佑江山的稳固是不可能的,南朝修了那么多寺庙都灭亡了,物是人非,我们的国家竟然还在仿效这种做法,这不仅不会巩固国家的统治,相反,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啊!

  ③引导学生带着感情重读全诗。

  过渡:同学们,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赞叹之中隐含的哀愁吗?自己先试试。(再指名读。)

  5.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过渡:在诗人杜牧的笔下展开的是千里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寄托的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学到这里,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去欣赏江南春景吧!

  (1)播放视频。(欣赏谱曲的《江南春》。)

  提示:古代的许多诗歌都可以用来谱成曲,这样也方便了传播。吟吟唱唱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好方法,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哼一哼,唱一唱。

  (2)再读诗歌,背诵诗歌,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

《江南春》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

  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春晓》、《咏柳》等。

  二、学*古诗《江南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生字词

  (1)自己读

  (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

  (3)需要理解的词语

  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读诗句

  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1)请三四位同学读诗后,再各自朗读。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色,让头脑中产生画面。

  (2)根据诗句,说说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5、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

  (1)那些景物写江南的春天?

  黄莺啼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水,依山靠水的小镇,迎风飘扬的酒旗。

  (2)写出了什么特点?

  江南景色的秀丽。

  6、指导朗读(标出句逗的停顿)见书本

  7、巩固练*

  (1)同桌互相朗读试背,并说说诗意。

  (2)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诗意后,让大家补充。

  (3)抄写两遍古诗。

《江南春》教案7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学*古诗,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诗歌的意思,了解春天的美好。

  3.发挥想象,口述诗意。

  4.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2、体会诗人对春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小黑板、挂图等。

  四、课时按排: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惠崇春江晚景》

  一、揭题导入。

  读题目,了解作者并解题。要求学生出示资料解题。

  学生出示资料解题:

  1、惠崇是宋代和尚,著名画家。

  2、苏轼是唐宋八大家这一,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又名苏东坡。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题的诗。

  二、看图,初读古诗。

  1、请同学们看看图画,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2、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顺。

  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

  三、检查读诗歌的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

  1、先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

  部分学生交流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读懂的地方。(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

  2、再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正要上来的河豚想到了什么呢?知道了什么?想干什么?联系全诗思考。

  说说自己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如:"竹外、鸭先知、蒌蒿满地、正是河豚欲上时"重点讲解:"正是河豚欲上时" 学生回答:河豚想赶回春江产卵;知道春天来;知道桃花开了,春江水暖了……

  3、谁能看着图画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一下。可以派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台下同学当评委。)

  学生上台串讲诗意。(竹外开着两三支鲜艳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暖了。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芽才长出短短的一截,正是河豚逆江而上要来到春江的时候。)

  4、齐读古诗。(那只聪明的河豚看到了春天像个花园,听到了春风正在悄悄地吹,那么美丽的春天,我们要怎么来读呢?)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写要画这些景物呢?

  讨论回答后,感情朗读全诗。

  四、学生讲诗,画画。

  1、这么美的春天在哪呢?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交接触这首古诗,可以读诗,可以画画。(请一名同学上台来画。

  五、总结

  苏轼先生用优美的诗句写活了惠崇和尚的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并背诵。

  2、完成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惠崇春江晓景

  竹林、桃花、春江、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喜爱春天之情

  第二课时

  学*《江南春》。

  一、揭题导入。

  1、出示题目:江南春。(解题:长江以南叫江南。)

  2、板书作者:杜牧

  3、师导入:昨天我们刚学了苏轼写的春天,今天我们来学*本牧写的春天,看看江南的春美在哪?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诗,完成下列任务。

  1)、将诗歌读通顺。

  2)、根据工具书理解诗意。而后可以分成小小组讨论、交流你读懂和没读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过渡: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来交流一下,你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谁愿意先来说说呢?

  1、交流学生读懂的地方。

  2、交流学生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

  在读古诗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千里莺啼、山郭、烟雨中")

  3、谁能把这首古诗的意思说出来?(自己先练*一下。可以派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台下同学当评委。)

  学生上台串讲诗意。(千里江南,支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互掩映……

  4、江南春描绘了哪些景物?请会画的同学上台来画画。其它同学在下面自己画画。(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热爱江南、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

  5、请大家带着热爱的语气齐读这首古诗。计出江南的生机勃勃。读出江南的如诗如画。

  四、延伸拓展。

  1、杜牧写的江南春美不美,你们还学过哪些写江南春天的诗呢?

  2、出示几首课内外学过的诗。

  1)、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河暖睡鸳鸯。

  3、以读诵为主。

  五、小结

  《江南春》描绘了如诗如画的江南美景,赞美了春的美好,江南的美好,这就是

  诗的魅力。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古诗,并背诵。

  2、完成完成课后思考题。

  板书设计:

  莺、树、花

  眼前 酒旗风

  江南春 烟雨中 美

  过去 多少诗

《江南春》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1个生字“旗”,认识2个生字“莺、郭”。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慨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把讽喻之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春天在哪里》,音乐《水调歌头》屏幕出示相关古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唱《春天在哪里》。

  2、说春天。

  3背春天的诗。

  你们关于春天的诗知道得可真多,这个月诵读之星该评给谁呢?这可难位老师了,不过没关系,接着往下比。

  4、池州“千载诗人持”有哪些诗人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呢?(其中重要的有2人:大诗人李白写下了秋浦歌十七首。杜牧在我们池州做过刺史,关心人民疾苦,贡献最大的算他的《清明》诗,因为有了《清明》我们池州的杏村才名扬千古,名扬四海,感谢杜牧。)

  5、今天学*杜牧的江南春

  板书:江南春,唐,杜牧,七绝

  二、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反复读(对照拼音读准生字音、并想办法记住字形,尤其是生字“旗”字,还可以给诗标上*仄,吟诵吟诵)。

  2、指名读生字,说字意,组词。(给二类字说意思,组词,一类字记字形,组词)。记字形,书空写。

  3、指名读古诗。

  4、根据*古诗仄反复吟诵。

  指名说感受,再读,评价。

  三、体会古诗意境美

  (一)学*1—2句

  1、(古诗穿越千年,还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复吟诵1、2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语向你传递着这样的信息呢?

  2、生汇报。

  “千里”,写出了范围之广,是虚指,指整个江南广袤的大地。

  “莺啼”1、想象一下,你听到了什么?黄莺在鸣叫,在哪里,怎样地鸣叫),指导完整地说,我听到了黄鸢在__________________里_____________地鸣叫。

  2、谁来模仿一下,(一个一个地鸣/集体鸣)根据声音说诗句或词语。(师评:这是“几处早莺争爱树”,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这是“上有黄鹂深树鸣……)

  3、我走到哪都能听到清脆婉转的莺啼,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听觉享受,这就是“千里莺啼”。

  “绿映红”

  1、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画面?

  2、“千里绿映红”呢?(到处是绿树簇拥着红花)

  3、指导看图,小结(鲜艳的红与明亮的新绿互相映衬,色彩明丽,给人强烈地视觉冲击,带来了美好的视觉享受)。

  4、你想用哪些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美景呢?

  (百般红紫斗芳菲 日出江花红胜火 桃红复含宿雨 水上桃花红欲燃)

  “水村山郭”

  1、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2、也可以用诗句来表达你看到的画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过渡:美好环境中,人们的生活一定也很美吧?从哪儿看出来呢?)

  “酒旗风”

  1、酒旗迎风招展,表示这儿是酒店。

  2、迎风招展的酒旗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儿怎样?(这儿谈笑风生,人声鼎沸,这儿歌舞升*,这儿美酒飘香,这儿人来人往……)

  3、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放入诗中,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指名轮读1、2句。

  (又听到了,又看到了,这还是画吗?分明是来到了唐朝的江南呀!)

  4、读1、2句,看插图,引导说诗意,指名说、齐说。

  (广袤的江南大地上,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花红柳绿,到处是依山傍水的山村和城市!到处是酒旗招展、招揽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5、看到这巨幅江南春画卷展现在你的眼前,想送给他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好吗? (春深似海、世外桃源、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春光无限、春色无边、莺歌燕舞、诗情画意、春光明媚……)

  6、你体会到诗人的什么心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景有多美,爱就有多深)

  过渡语:是呀,这样一位有政治才华的.爱国诗人,生不逢时,生活在江河日下的晚唐,生活在一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的晚唐,社会沉闷压抑,有识之士受到排挤。杜牧熟读史书,看透时局而又无法力挽狂澜。他的内心受着怎样的煎熬呀,当一切美景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中时,诗人远眺掩在苍茫烟雨中的楼台踪影,感慨万千。

  (二)学*3、4句

  1、反复吟诵3、4句。

  2、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寺 楼台 烟雨)

  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两句的意思。

  (放眼望去南朝留下的四百八十寺,又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4、前2句写的是眼前春景,后两句就与古代历史联系起来了,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说明——写今,怀古。

  5、诗人为什么要怀古呢?

  6、作者生活的晚唐,统治者当时也太迷信佛教寺宇奢丽。南朝统治者因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求神灵保佑江山稳固。结果这些林立的寺庙不仅没有改变他们必然灭亡的命运,还加速了统治者的灭亡。这真是对南朝统治者的极大讽刺,三百多年过去了,作者重提此事,仅仅是讽刺南朝统治者吗?言外之意,警告当朝的统治者不要再重蹈覆辙,否则必将加速灭亡。这种写法叫借古讽今。

  7、烟雨中的楼台,仿佛在说:南朝统治者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朝统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烟雨”想象一下,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想象到春雨的样子,古诗句也行?(轮说)(小雨润如酥,画船听雨眠,润物细无声)。

  9、师小结“烟雨”如梦如烟,如烟如雾让我想起了“无边丝雨细如愁”既写雨,也是写愁,那种愁呀,无边无际,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笼罩着千里江南、笼罩在作者的心头。

  前两句景色有多美,诗人爱就有多深,爱有多深,忧国忧民情感就有多浓。

  他在《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中写到“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同时这样美好景色中也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命运和前途充满着幻想,虽愁却不消沉,体现了作者诗歌俊爽的风格。

  10、让我们再次走进诗中,走进诗人的心灵深处,齐诵全诗。

  11、古诗还可以配乐唱,根据诗的情感选用合适的音乐播放《水调歌头》伴奏。

  四、品艺术美

  这首诗有动静的映衬,色彩的映衬、山水的映衬、城郭的映衬,“千里”是空间上的拓展,“南朝”是时间上的追溯,前两句写今、后两句怀古,借古讽今。

  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气势恢宏的江南春画卷,给人立体的艺术享受。

  五、课外延伸

  杜牧七绝咏史诗,成就最高,创作了许多“二十八字史论”这誉的优秀作品。希望同学们课后更多地走进杜牧其人,其诗。

  板书设计

  江 南 春

  唐 杜牧

  写 今

  七 绝

  “二十八字史论”

  *长仄短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怀 古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附:

  长空澹澹孤岛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登乐游原》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

  [参考书目]

  《古代文学史》、《唐诗风貌》、《古代文学作品选》、《唐诗选》

《江南春》教案9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江南词初探

  一、赏析示例:

  菩萨蛮【唐末五代初·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①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游人:指作者,此时作者客居江南。

  ②只合:只该,只应。

  ③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二、学法指导:

  置身诗境:

  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的整个心灵沉浸其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通常有以下欣赏方法:

  1、找找诗歌中的意象,探寻意象是如何组合的,调动思维,将意象串成画面,补充完整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2、找出诗歌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某一联、某一句、某一字,以小见大,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细,感受作者蕴于其中的情。

  三、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任选1首诗歌,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体味杏花烟雨里的江南情怀。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熟悉。

  ②蓝: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⑥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注释】

  ①兰烬(jìn):香油灯结的灯花。兰:是一种香草,古代用来煎油点灯。②屏:屏风。红蕉:美人蕉,花色艳红。这句说:屏风上画的美人蕉鲜红的颜色也阴暗了。

  ③萧萧:下雨的声音。

  ④驿: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江南春【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①满汀洲人未归。

  【注释】

  ①蘋(pín)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四、课后研讨:

  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任选一题,小组搜集诗歌,合作研讨:

  1、找4首有“月”这一意象的诗歌,品析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蕴情感的异同。

  2、将所学过的杜甫的诗积累起来作一个专题,探究杜甫诗歌情与景的特点。

  3、找一找唐诗宋词中的边塞诗,探究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常怀的情感。

《江南春》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学过程

  四、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学生提问:江南是指哪个地方?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

  2、师提问:“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学*过的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板书课题:江南春杜牧

  五、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学生读通古诗后,师抽读,后再齐读。

  3、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4、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生说理解)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5、师提问: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7、学生分组练*、展示并进行评价。

  八、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2、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背诵古诗。

  九、展开想象,拓展学*

  1、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2、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

  3、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十、课堂小结

《江南春》教案11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第一、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第二、情景引入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背诵古诗。

  第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第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题画

  [宋] 朱熹 [清] 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 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 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牛背一鸥眠。

  第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江南春》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一部分学生的学*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及时的更正,因为自己当时也不敢肯定,上完课之后,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莺”不能单指“黄莺”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的很好,学*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江南春》教案1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3、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

  教学重难点:

  1、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

  2、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教材分析: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2)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

  (2)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3)指导朗读。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2)二听:莺啼、人声

  (3)三闻:花香、酒香

  (4)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可看、可听、可闻、可想。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

  (1)介绍写作背景

  (2)学*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五、课堂总结


江南春教案菁选(扩展4)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 (菁华5篇)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1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2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3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4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5

  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黄云黄锦似当年。


江南春教案菁选(扩展5)

——《江南春》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江南春》教学反思 1

  《江南春》一诗是第六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位内容都是人与自然相关。因此,导入部分是从单元导读开始,引入到中国的江南地区,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以前所学内容想象一下江南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出示江南图片,进入题目江南春天是什么样子。第二步,介绍作者,着重强调“小李杜”和“李杜”分别指的是谁。第三步,初学诗篇,自读,解决生字词。第四步,小组讨论掌握诗意。第五步,结合课后题掌握文章中心思想。第六步,拓展延伸。

  经其他老师评课,总结出以下优点和不足。

  优点:环节设计好,诗的内容掌讲解细致,实用性强,对多音字,生字指导到位,并且结合本学期诗歌书写规范螺旋式教学。

  不足:对板书设计不够到位,没有体现出重点内容,课堂语速稍快,学生气氛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总之,通过本次公开课,我受益良多,尤其是听了其他教师的点评,更是醍醐灌顶。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每一次的公开课都是发现缺点努力提升的机会和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再接再厉,讲好每一节课。

  《江南春》教学反思 2

  对于小学生的诗歌教学我始终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一来在诵读环节上,结合诗句引导诵读的技能比较生疏。虽然学生在读,但是只是机械的认读文字,很难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景之美。二来在悟情环节上。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如何引导他们理解诗中情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

  另外,学生辅导书的内容比较完整,在帮助孩子们课余自学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依赖性。这节课的“明诗意”环节进行的十分顺利,但是我明白,这背后是《教材全解》在给他们“撑腰”,至于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转化,我感觉不是很乐观。所以我有这种设想:在下次的诗歌教学时随堂上,不按照课本的顺序,给学生一个“措手不及”。这主要是想真实的考察一下学生对于诗歌的感悟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最后的一点点小感就是:小学诗歌教学在某一个范畴比较中,比初高中诗歌教学的难度要大。这个范畴就是教学方法。

  《江南春》教学反思 3

《江南春》教学反思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情境交互,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回忆、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引出诗体,介绍作者。

  初读指导,教师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时,提醒学生看准拼音读准生字。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生对诗句有了大体上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听音乐朗诵等形式反复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江南春》教学反思 4

  《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全诗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已经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了古诗,因此在教学《江南春》这首诗时,学生已经通过预*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过,课堂交流时,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说出“莺啼”、“绿映红”、“酒旗风”“郭”等词语的意思,但是让学生找一找诗中描绘了那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就显得理解不深了,这时我作了适当的引导,点拨,学生就能明了,在此基础上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就容易了。

  当然,这首诗上得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对诗的整体把握不够,诗意的落实不到位,全诗的主题思想的引导过于生硬,这些都是我在诗歌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

  《江南春》教学反思 5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一部分学生的学*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

  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及时的更正,因为自己当时也不敢肯定,上完课之后,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莺”不能单指“黄莺”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

  学生体会的很好,学*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

  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认真备好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只要多学*、多钻研,我想我们会上出更多高效地课。总而言之,一节有效,精彩纷呈的课,离不开教师“精心”的预设,也不能没有学生精彩的生成。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处处闪现的生成点,学*处理好生成点中的智慧火花。

  《江南春》教学反思 6

  今天和学生一起阅读了《江南春》,这首诗描写了江南的春天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朝廷的衰败,表现诗人反对佛教,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杜牧以诗的方式记载着历史。诗人是创造者,创造者本身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其实把这一切也都写了进去。因为每学期学生都会背诵古诗,所以对于这首古诗,学生都能背出。所以,本课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或同学之间讨论,说说“莺啼”、“绿映红”、“酒旗风”等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自由串讲诗意: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数红花互相掩映。有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旗在空中飘荡。我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介绍南朝的覆灭,讲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治时期,皇帝和大官僚都崇信佛教,修建寺院,据说有五百多座,寺院的僧人也是空前高涨,这些达官显贵想通过拜佛求经的方式祈求神灵保佑,千秋万代,荣华富贵,可是这些寺院在随着朝代的更替倒塌无数,已经没有多少存在了。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样的方法可行吗,学生很能领会老师的用意,他们发言完毕,最后一句诗的意思也就出来了.你看看,你只知修建寺院,不知道强兵练武,这么的寺院还有多少掩映在烟雨中呀?

  诗句意思出来了,可是诗人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于是我又给学生介绍杜牧生活的朝代,当时正是显赫一时的唐王朝已走向衰败,连年征战,宦官当道,民不僚生,苦不堪言.而当时的统治者也效仿南朝统治者的做法,企图通过修建寺院的方法来保佑自己江山永固.学生们听了很是愤慨,纷纷对当朝都的做法表示谴责,此时此刻,学生的情感就是诗人的情感,共鸣的情感在课堂上涌动。

  春的景致直观地带给人美好的遐想,那么怎样和学生一起品味春色呢?那就把诗意和儿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读诵积累与情意熏陶结合起来。诗人杜牧在《江南春》这首诗描绘了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秀丽春光,同时由烟雨迷蒙中的楼台佛寺联想起南朝覆灭,流露出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借古讽今,这是本首诗的难点。如何巧妙地处理呢?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我先引导学生理解第一、二两句;然后抓住“南朝”和“多少”切入第三、四句,适时补充作者用意,启发学生理解“写今”与“吊古”的内在联系,从而收到获得审美体验与弄清寓意的双重效果。

  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而春天的诗可以说非常多。这首诗学完后,引导他们继续寻找,尽可能地多研究几首,这对于他们综合了解春天,对于他们的成长是有利的。

  《江南春》教学反思 7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情境交互,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回忆、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引出诗体,介绍作者。

  初读指导,教师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时,提醒学生看准拼音读准生字。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生对诗句有了大体上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听音乐朗诵等形式反复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到的内容。引领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能够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

  《江南春》教学反思 8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情境交互,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回忆、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引出诗体,介绍作者。

  初读指导,教师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时,提醒学生看准拼音读准生字。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生对诗句有了大体上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听音乐朗诵等形式反复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到的内容。引领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能够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

  《江南春》教学反思 9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情境交互,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回忆、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引出诗体,介绍作者。

  初读指导,教师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时,提醒学生看准拼音读准生字。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生对诗句有了大体上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听音乐朗诵等形式反复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到的内容。引领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能够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

  江南春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朗读与意境的体悟是重点。所以设计这堂课的重点之一就是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七言绝句的节奏与韵味,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语感。重点之二是带领学生了解诗意,解读画面,进而体悟诗情诗境,通过朗读、听读、看图、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这首诗的难点在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上。因为具有政治抱负的杜牧,有反佛的思想,而他又生在内忧外患、走向衰落的晚唐时期,所以对这首诗的争论各种声音都有,写景还是讽喻?从诗歌字面来看,前两句诗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江南大地,后两句又把人的视线引向烟雨中屋宇重重、悠远古老的佛寺,展现的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所以我把本诗定位于写景诗,但后两句诗延伸的历史背景也是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的。

  基于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我将本诗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朗读、听读、看图、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及诗人对江南美丽春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3、通过学*,培养学生热爱唐诗宋词,热爱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预设的重难点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达到了。课确实是一堂真实实在的课而非表演课,我一直认为,一堂课应教给学生什么,学生上课后从知识、能力、情感上会收获什么,这都是备课时教者应重点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注重引导学生想象这一诗歌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因为是高年级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了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注重了诗歌相关知识的梳理,而自制的课件也能清晰地体现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思路:这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课中让学生把看到的景物连缀成画面说一说时,时间给得不充分,开始学生说得很简单,仅仅将几个景物词连起来,虽然后来有个学生说得较具体了,可回想起来感觉还是应该多让学生说一说,这样既可以较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更好地理解诗意诗境。还有,我上这堂课没有做任何预设与铺垫,也没让学生做任何预*或查资料,这种做法其实很不可取。因为即使是很熟悉的知识也可能遗忘,这就导致了课堂的某些环节学生一时跟不上,出现场面不活跃或冷场;另外,在学生闭眼想象意境,我在配乐朗读时,由于看到少部分学生睁着大大的眼睛导致我不高兴而有点紧张,我漏掉了一句诗景的朗读,虽然听课老师没听出来,但我还是感到遗憾,这应该是理解意境时不可遗漏的一处。还有,课堂结尾的作业,将诗歌所呈现的画面写下来,我想,是不是给学生时间课堂上练*写下来再朗读展示,会有更好的呈现效果呢?

  我上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寓言、文言文、作文课、中考复*课等许多公开课,对我而言,这次公开课是我诗歌教学的一次新尝试,即使有许多不足,我也对自己的尝试感到由衷的高兴。

  《江南春》教学反思 10

  教学中,能抓住古诗特点,在学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想象,解诗意悟诗境,感受江南春色之美,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借助资料自主解疑,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品味诗歌中那淡淡的忧伤。在解意悟情的同时,设计了个人读、小组展示读、男女生比赛读、情境引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朗朗书声中激起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并让学生明白了: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则能看到文字背后的秘密。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大胆交流,自信展示,精彩不断。

  身为师者一定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诗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课堂界限,适度拓展,引入杜牧的《泊秦淮》、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以诗带诗,拓宽学生的知识积淀,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

  不足及改进措施:

  1、整节课虽然书声琅琅,但是朗读的形式多停留在小组读、男女生读、集体读等层面,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较少,且朗读的层次性不强,不能体现螺旋式推进的课堂节奏。

  2、在借助想象理解诗意和引入背景感悟诗情的环节,由于课堂节奏把握不准,学生合作学*的时间不充分,,因而孩子口中的江南春景不够生动丰满,课前设计的“看着烟雨迷蒙中的.座座寺庙,诗人杜牧仿佛在说……”的说话训练未能进行,因此整节课总有点稍欠火候的感觉。今后在教学环节的取舍和课堂节奏的把控上还应多下功夫。

  3、课堂中虽然有意识的关注全体,但在真正的实施中总有些不善于展示的孩子被忽视。于我们而言,他只是一个学生;于家长而言,他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此我们不经意间的忽视,对一个家庭来说影响的可能是未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在“注视”的同时,多些“扫视”,多关注教室边边角角的学生,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孩子,让每位学生都被重视,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江南春教案菁选(扩展6)

——描写江南春作文合集五篇

  描写江南春作文 1

  春,迈着轻盈的步伐,哼着优美的小曲,充满朝气地来到人们的身边。

  雨,一刻也不停地下着。让一切景物焕然一新,它好像一首富有音韵的乐曲,雨滴则是一个个活蹦乱跳的音符,又一次为人们献上经典的歌。花草树木沐浴在春雨中,变得是那样水灵灵、绿油油,这春雨似乎是会流动的,流进人们的心胸,流进人们的心灵。

  由于春天的来临,大地铺上了特级绿地毯,那绿惹得人们驻足痴望。看,远处出现了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宛如待出嫁的少女,等着人们来“物色”。它们窈窕的身子,妩媚的笑容,是那么引人注目。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粉嘟嘟的桃花林。人们来到桃花的住处,迫不及待地按下快门,与桃花合个影。瞧,穿着粉色衣服的小姑娘,与桃花融为一体,绘为了一幅“粉韵风景图”。有些游客甚至带着“桃花”的面具,站在桃树下,仿佛自己也是一朵可爱俏皮的桃花,在这个舞台中,绽放自我。美极了!在这桃花世界里,游客们难道不能陶醉在其中?

  天空中多了个主角:风筝。人们牵着线,看着已经高得快看不见的风筝,心里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快乐未尽。风筝在空中自由自在的地飞着像一只色彩斑斓的小鸟,生活在这片蔚蓝色的天空,忧伤和烦恼烟消云散了,只有快乐和自由陪伴。

  这就是江南的春天,你喜欢吗?

  描写江南春作文 2

  有一篇古诗词写的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我觉得江南的春天就像一副泼墨画,有许多颜色,生机勃勃的,万物复苏了,而且还常常下春雨,在雨中,一些树林和山水就是泼墨画的主角,树叶上的绿水就像那泼墨画未干的水,让人身临其境,享受着春天的气息。那春天的天气可真是千变万化,奇妙无比,像是一个爱耍脾气的孩子,一下子哭了起来,一下子又很高兴,真的是洋娃娃了,我在春天的时候老是觉得懒洋洋的,没什么力气,因为春天的太阳很柔顺,不像夏天的太阳烈日炎炎,把我们的眼睛睁不开,总喜欢躺在绿茵茵的草坪上接受着太阳的滋润,享受着“日光浴”。江南的春天就像那魔术师的帽子,猜也猜不透里面卖的是什么药,她的风一飘过千山万水,所有的生物的“复活了”,河水又开始流动了,这可能是以柔克刚吧,树枝又开始摇动了,这应该是给树梳妆吧,花朵又开始绽放了,这应该是在展示自己美貌吧!这个春天也是我们在小学生涯中最后一个春天了,也是与同学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春天了,我们在这个春天当中用树来当做我们的纪念,我们以后若有缘会再相聚,若无缘会彼此的纪念,我们大家忘不了对方,忘不了朋友,忘不了老师,更忘不了这母校。

  下个春天,在这班级里读的是我们的学弟、学妹了,他们也会有这个春天,这个充满纪念的春天。

  描写江南春作文 3

  江南的春天不同于北方的春天,它不像粗汉那样来势汹汹,它的到来是悄悄地,也是让我们知道的。

  “叽叽喳喳。”许多小鸟在自由自在地欢快飞翔着,唱出一首首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小溪,“叮咚――”像大自然的歌手,以美丽的歌喉,唱出声音,告诉人们,冬天走了,春天来了。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桃花开了,一簇一簇,开满枝头,散发着淡淡充满春天气息的味道。粉红的花瓣,黄色的花蕊。真是漂亮极了,远看,粉红的桃花像一片彩霞,*看,桃花好像在微笑呢。春天,迎春花也是不会少的。瞧,黄色的小花多么可爱呀。它代表着春天的到来,阳光和希望。

  哇,美丽的蝴蝶,挥动着翅膀,把春天的气息分布在每个地方,洒满人间,让一切生物知道,江南的春天来了。草地上的小草,也跟着钻出地面东瞧瞧,西看看,噢,春天来了,温暖的春风吹过,小草对春风点点头,然后跳起舞来。下雨了。春天的雨不像夏天的雨,噼里啪啦,而是柔和的。春雨在树枝中跳动。那雨时而直线滑落,时而随风飘洒。飞溅的雨花仿佛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奏出优美的旋律。

  雨后的柳树精神饱满,六条一根一根轻松垂落,像一个女孩在梳理头发。风儿一吹,柳条飘舞起来,真像一个身材修长的舞者在展示自己的舞技。

  江南的春天真美啊,我忍不住赞叹:“我爱春天。”

  描写江南春作文 4

  江南,素以清丽秀美著称,而三四月的江南则更是如此。

  漫步在湖岸边,听黄莺在枝头鸣叫,婉转动人;看杨柳依依,随风摇曳,纤细的柳枝垂到湖面。透过碧绿的柳条,依稀可见远处桃花朵朵,海棠粉嫩,远远望去,一片一片,像极了天边的粉色云霞。好一派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迷人春景!

  沿着堤岸,伴着鸟语花香前行。走着走着,便望见了一座临水的村庄,粉墙黛瓦,*静宁和。步入小村,便是一家家的酒肆。店门口,一面面红色的酒旗迎风招展。春风夹着一缕缕的酒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走出水村,绿树红花掩映间,远远地便望见了一座座寺庙,黄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林间。此时,天空飘起了几丝春雨。在蒙蒙细雨的笼罩下,寺庙若隐若现,因了这江南特有的轻烟薄雨,更增添了庙宇的神秘之感。

  山中的这些庙宇,不知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历经了多少次春夏秋冬的轮回,见证了江南的起起落落,见证了历史的兴衰更迭,也见证了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

  诗人杜牧便是这样一位心怀天下的爱国诗人。这天他途径江南,看到繁花似锦的江南,又望见烟雨迷蒙中的寺庙,顿时感慨万千,想起昔日南朝,只顾大兴土木,大肆修建庙宇,祈求国泰民安,却不顾民生民情,无所作为,最终只能如一盘散沙,盘子碎了,沙自然也就散了,终免不了国破家亡的结局。而当今的朝廷呢,不也正在重蹈覆辙,走这条老路吗?

  “哎……”想到这里,杜牧不禁长叹一声,感慨唏嘘不已,随即触景生情,吟出了这首千古名诗《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描写江南春作文 5

  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美丽的景象描写的就是我们的故乡江南。江南是一块宝地,土地肥沃,常年得水滋润,颇有世外桃源之妙。这里因“鱼米之乡”久负盛名,也因“鱼米之乡”增添了好风光。虽然总是阴雨绵绵,但掩盖不住江南的情韵。

  小小江南,别有一番景致。青烟袅袅,天边偶尔掠过几只归雁。然而最美的江南是那雨后的江南。你可以想象,一阵小雨过后,远处的基础农舍蒙上了一层细细的雨丝,烟囱上还冒着一丝一缕的青烟,仿佛是哪位农家妇女准备着晚饭。丛林里,鸟儿在自己的窝里唱着歌,鱼儿在小溪流里吃着小虾米。花儿沾着雨露,小蜜蜂弄湿了翅膀停在花朵上。小溪边,几位妇女正在洗衣物,互相交谈着新鲜事儿。几个小男孩在溪的尽头捕捉着小鱼小虾,踩着溪底的鹅卵石,“哗哗”的溅起一朵朵的水花。他们好像隔绝了人间的纷争烦扰,无忧无虑的过着自由恬静的生活。他们以水为伴,以山相依,自由的游荡在干净广阔的天地,之间,享受着最单纯的快乐。

  江南山好水好人也好,青山绿水孕育了一代又一道的朴实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汗水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田野风光尽收眼底。一块块厚实的土地,一亩亩茁壮的庄稼,春天蜂蝶乱舞,秋天收割着水稻,想着今年的收成,想着给自己的孩子买个新书包,想着冬天过个好年。美丽的江南景色孕育了一代代朴实的人民,而朴实的人民又映衬了这美丽的江南,这是大自然美妙和谐的乐章。青山绿水怀抱,湿润微风拂过,袅袅青烟冉冉升起,��飨蛴昶�南,这就是我的――烟雨江南。


江南春教案菁选(扩展7)

——江南春的教案(精选5篇)

  江南春的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的教案 2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江南词初探

  一、赏析示例:

  菩萨蛮【唐末五代初·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①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游人:指作者,此时作者客居江南。

  ②只合:只该,只应。

  ③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二、学法指导:

  置身诗境:

  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的整个心灵沉浸其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通常有以下欣赏方法:

  1、找找诗歌中的意象,探寻意象是如何组合的,调动思维,将意象串成画面,补充完整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2、找出诗歌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某一联、某一句、某一字,以小见大,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细,感受作者蕴于其中的情。

  三、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任选1首诗歌,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体味杏花烟雨里的江南情怀。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熟悉。

  ②蓝: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⑥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注释】

  ①兰烬(jìn):香油灯结的灯花。兰:是一种香草,古代用来煎油点灯。②屏:屏风。红蕉:美人蕉,花色艳红。这句说:屏风上画的美人蕉鲜红的颜色也阴暗了。

  ③萧萧:下雨的声音。

  ④驿: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江南春【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①满汀洲人未归。

  【注释】

  ①蘋(pín)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四、课后研讨:

  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任选一题,小组搜集诗歌,合作研讨:

  1、找4首有“月”这一意象的诗歌,品析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蕴情感的异同。

  2、将所学过的杜甫的诗积累起来作一个专题,探究杜甫诗歌情与景的特点。

  3、找一找唐诗宋词中的边塞诗,探究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常怀的情感。

  江南春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3 、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

  教学重难点:

  1 、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

  2 、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教材分析: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2)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

  (2)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3)指导朗读。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2)二听:莺啼、人声

  (3)三闻:花香、酒香

  (4)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可看、可听、可闻、可想。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

  (1)介绍写作背景

  (2)学*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五、课堂总结

  江南春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江南春的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读边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2、自主学*(7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部分。教师关注学困生的理解情况。

  3、合作探究(11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4、展示交流(20分钟):

  ①学生说出诗的题目意思及对作者的.了解,其他学生补充。

  ②让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意思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出示ppt并点拨。

  5、巩固提升(18分钟)

  ①巩固:学生6分钟内自主完成个别字词的理解,学生点评,教师针对问题指导。

  ②检测:学生6分钟完成《练*册》10页4、5题,组长检查点评。③拓展: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课间交流,教师点拨。

  6、总结评价(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获得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五、板书设计

  忧国写今:黄莺、水乡、山城、酒旗

  忧民怀古:南朝覆灭的感叹

  六、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孩子来说,理解不太容易,教师需加强引导,让学生感知古诗的画面美,并能把我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