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江南春教学设计 1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

  《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江南春。

  4.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

  5.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读准生字“郭”的读音。“莺”是后鼻音,“寺”是*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

  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莺啼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寺庙楼台烟雨)

  4.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前两句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后两句是雨景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着这充满历史悠远感的烟雨迷蒙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院和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

  四、背诵、默写

  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课件出示“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图片,根据图片配诗句。

  3.指名背诵,男生背、女生背,齐背。

  江南春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个别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能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2.抓字词理解及想象画面理解诗意,领会诗的意境。

  3.借助资料领悟诗情,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通过本堂课的学诗方法拓展学*《题临安邸》,感受不一样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春”导诗

  1.师: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师: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杜牧写的《江南春》(板书课题);

  3.读题

  师: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生:江南的春天

  师: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诗的主要内容就是写

  小结学法:理解诗题,能帮助我们知道诗的主要内容(板书:解诗题)

  二、初读感知

  师:自古美景出江南,那一山一水,一楼一桥,都似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去感受杜牧笔下的江南春景。

  自由朗读这首诗。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读好了自己借助注释去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

  2.交流反馈

  ①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描情画景,字字千斤,咱们可得读准了。你来试试(抽生1),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了有意见请举手。

  抽生2抽生3

  ②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在古代,很多诗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因此,诗歌往往读起来都是很有节奏的,怎样才能体现出节奏感呢?

  (抽生交流节奏并出示标有节奏的幻灯片)

  ③大家再来试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把诗歌的.节奏韵律读出來。

  抽生读

  师范读

  (配乐)读

  三、想象画面,体会景美:

  (师)白居易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正美!那么,杜牧的眼中又是怎样的江南呢?

  1.默读古诗圈出景物(圈在古诗中)

  2.交流(拿学生的课文纸反馈)

  预设1.学生没有圈出“绿”和“红”,引导学生看“注释”,注释是我们学*古诗的好老师哦

  预设2.你为什么要圈出“绿”和“红”?

  3.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这些景物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①比如:(出示课件)千里莺啼绿映红

  引导“莺”想画面:

  可从听觉、视觉、其他动物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②分四人小组合作想象画面

  要求:1.根据景物想象画面

  2.交流讨论完成学*单,学*单上的画面机动增减

  3商量出最满意的画面让组里写字高手写在卡片上,完成了贴到黑板上。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贴的画面已被其他组贴了,那你就不能贴了,只能另想其他画面,时间规定3分钟。

  4.看黑板上贴的画面,同桌互说诗的意思

  5.采访小诗人,诗人来到你这,看到了什么?

  生答;来到你这,又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看到的都是美景?

  理解“千里”。这“千里”是指“一千里”吗?虚指

  6.播放视频画面

  感受江南美景

  7.学生看画面读古诗

  整个江南,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傍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看着这样的春景,你的内心是?用你的声音读出你的感受

  见到如此美景,诗人也是忍不住想要赞美一番(板书:赞美)

  配乐齐读

  8.小结学法:

  想象画面是理解诗意的好方法(板书:想画面)

  四、品读感悟诗情

  由小结“画面”引入

  这么多的画面,怎么三四句(大组)的画面这么少呢?

  请生交流,形成两大问题:

  一是为什么景物写得这么少?写法怎么变了?

  二是晴天怎么变成雨天了呢?

  三是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我们要先来了解诗人。

  3.(出示简介:杜牧,字牧之,因生活在渐渐没落的晚唐时期,所以从青年起他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国家的理想。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被称为“小杜”。)

  4.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在他眼中,江南除了那些秀丽的山山水水之外,还有这些规模宏大的寺庙,那么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段历史。

  5.(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四百八十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6.借助这些资料(板书:借助资料)

  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板书: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的思想感情)。

  7.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8.当回小诗人,到前面来吟一吟怎样?

  9.(师)是呀,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他的情隐含在烟雨中,这请抒发的非常含蓄、间接

  五、总结背诵:

  1、杜牧的笔下,盛开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那份浪漫的希冀,与作者再一次徜徉于千里江南万般情思中吧。

  江南春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读背全文。

  2、理解大意,掌握学*古诗基方法。

  3、体悟情感,积累经典。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2、体悟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做个小题目。这个题目很有趣,大家听好啦。如果说美酒叫琼浆,美食叫琼酥,美花叫琼葩,美玉叫琼瑶,美貌叫琼姿,美文叫琼章,那么,海南为什么简称琼?(因为海南美)海南很美,神秘浪漫的天涯海角,风情万种的三亚,举世瞩目的博鳌……阳光,沙滩,海浪,椰林,还有热情的海南人。

  海南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春意浓。今天,我将带领大家进入胜日寻春单元,去诗中寻找春之美。

  板书课题。读题。绝句是什么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出示杜牧简介。

  我们在读经典时,关注一下作者的生*,对更好地掌握诗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整体把握,概读全诗

  1、自由读

  2、抽学生个别读

  3、划上节奏依节奏读

  4、全班齐读

  5、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江南春)江南春景如何?(美)。

  二、咬文嚼字,细读全诗

  真要品出江南美,还需要我们到每一句里去咬文嚼字,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

  1、出示第一句,读:千里莺啼绿映红

  a、拿出笔来,从这句诗里选一个字,围绕江南春景,咬一咬,嚼一嚼,写一个词,或写一句话,想像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写一段话。

  b、江南春当然美,你看,千里都是莺歌燕舞,柳绿花红呢。(让学生质疑,千里并非实数,而是概数,极言多。)

  原来,这个“千里”,并非“一千里”,而是“处处”的意思。其实,古诗词中,千、万、九等数字都代表很大、很多等意,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诗句可由学生自己回顾出来:千金散尽还复来。千里共婵娟。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等。)

  假如说我们海南椰林多,那就是:(千里椰林;)碧浪多,那就是:(万里碧浪。)

  c、怎么读,才能读出“千里”之感。(生读,拖长“千里”)

  d、江南美,声美色也美。

  2、出示第二句:水村山郭酒旗风

  同学们,第一句诗被同学们嚼得有声有色,我们再来品品第二句(生动笔,发挥想象,品第二句图景)。

  “水村山郭”是静默的,“酒旗”是招展的,这一句,被同学们字斟句酌,又嚼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怎么读才能读出静动之变。(生读,低读静高音读动)

  3、出示第三四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a、读读这两句诗,你能围绕江南春景,写一句话或者写一段话吗?烟雨蒙蒙,多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轻轻地,缥缈的声音读

  b、这里又有一个数字:“四百八十”,南朝是不是建了四百八十座寺庙呢?在《南史・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说明南朝的寺庙有五百余所,杜牧应该写“南朝五百余座寺,多少楼台风雨中”,不是更多吗?(生猜测)

  同学们的猜测有很多,的确,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古人对四八这两个数字是比较喜欢的。比如“四”,梅兰竹菊为四君子,纸墨笔砚为文房四宝,琴棋书画为文人四艺,天下为四海。可见古人对四字情有独钟。“八”字就更多了,你知道哪些含数字八的成语?(友情深:八拜之交,官清廉:八府巡按;会周旋:八面玲珑;很威风:八面威风;神通广大:八仙过海;很有才华:才高八斗)另外,佛经里也常用“四万八千”来形容极多,比如释迦牟尼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佛法有四万八千法门等。在这里用“四百八十寺”,既是古人用数字的*惯,又暗合佛语里以“四八”表示多之意。

  南朝建了这么多庙宇,历经风雨,依旧是红墙碧瓦、画栋雕梁、钟声悠扬,在这迷蒙的雨雾中,若隐若现,若明若暗,更添一种迷离之美,历史之美。

  c、这两句,

  4、小结:回顾全诗,短短二十八字,诗人却从多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江南春景,(引读,并指导学生读出动静声色等)

  江南春美,声美色也美(师):千里莺啼绿映红(生)

  江南春美,静美动也美(师):水村山郭酒旗风(生)

  江南春美,晴美雨也美(师):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生)

  5、齐读全诗,要读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明有暗,要读出诗人的赞美之意。

  三、争议主题,深读全诗。

  同学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有人觉得最后两句诗应该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加上问号,同学们觉得有什么变化?(还有几座庙宇亭台存在这蒙蒙烟雨之中呢?)

  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明确:南朝是我国历史上兴亡更替最快的朝代,南朝大修寺院,想用佛教的一些理念来约束民众,但因大量修建寺庙而劳民伤财,适得其反。兴亡更替,物是人非,原来金碧辉煌的庙宇,历经风雨,所剩无几,这些庙宇,它们若能做诗,它会说_____________;

  (创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________风雨中。)可填“兴亡”“沧桑”“忧伤”“感慨”“教训”

  如果是这样理解,再读全诗,你们觉得前两句应该怎么读?(赞美之情)后两句该怎么读(感慨之意)

  背诵全诗

  四、拓展延伸,泛读美句。

  杜牧笔下的江南,很美。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诗人是怎么写江南的。(课件出示:)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美景)

  苏轼: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美酒)

  韦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美人)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美忆)

  皇甫松: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美梦)

  生读,大致概括出括号里的内容。

  总结:江南美,海南美,中华大地,处处美。诗美,读诗的人更美。愿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中,能学到更多的诗词,能感受更多的美。下课。

  板书设计江南春绝句

  杜牧

  江南声美、色美、静美、动美、晴美、雨美。

  江南春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通过个别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能正确、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

  2.抓字词理解及想象画面理解诗意,领会诗的意境。

  3.借助资料领悟诗情,体会诗人的忧国忧民。通过本堂课的学诗方法拓展学*《题临安邸》,感受不一样的抒情方式。

  教学过程:

  一、谈“春”导诗

  1.师:同学们,在你的头脑中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师: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杜牧写的《江南春》(板书课题);

  3.读题

  师: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生:江南的春天

  师:那我们就可以断定诗的主要内容就是写

  小结学法:理解诗题,能帮助我们知道诗的主要内容(板书:解诗题)

  二、初读感知

  师:自古美景出江南,那一山一水,一楼一桥,都似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就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去感受杜牧笔下的江南春景。

  自由朗读这首诗。

  (出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出节奏

  读好了自己借助注释去理解诗句的大致意思

  2.交流反馈

  ①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描情画景,字字千斤,咱们可得读准了。你来试试(抽生1),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了有意见请举手。

  抽生2抽生3

  ②同学们你们知道么?在古代,很多诗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因此,诗歌往往读起来都是很有节奏的,怎样才能体现出节奏感呢?

  (抽生交流节奏并出示标有节奏的幻灯片)

  ③大家再来试试,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把诗歌的节奏韵律读出�怼�

  抽生读

  师范读

  (配乐)读

  三、想象画面,体会景美:

  (师)白居易说:“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正美!那么,杜牧的眼中又是怎样的江南呢?

  1.默读古诗圈出景物(圈在古诗中)

  2.交流(拿学生的课文纸反馈)

  预设1.学生没有圈出“绿”和“红”,引导学生看“注释”,注释是我们学*古诗的好老师哦

  预设2.你为什么要圈出“绿”和“红”?

  3.抓关键字词想象画面

  (师)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着读着,这些景物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

  ①比如:(出示课件)千里莺啼绿映红

  引导“莺”想画面:

  可从听觉、视觉、其他动物用四字词语来概括

  ②分四人小组合作想象画面

  要求:1.根据景物想象画面

  2.交流讨论完成学*单,学*单上的画面机动增减

  3商量出最满意的画面让组里写字高手写在卡片上,完成了贴到黑板上。

  温馨提示:如果你想贴的画面已被其他组贴了,那你就不能贴了,只能另想其他画面,时间规定3分钟。

  4.看黑板上贴的画面,同桌互说诗的意思

  5.采访小诗人,诗人来到你这,看到了什么?

  生答;来到你这,又看到了什么?

  为什么看到的都是美景?

  理解“千里”。这“千里”是指“一千里”吗?虚指

  6.播放视频画面

  感受江南美景

  7.学生看画面读古诗

  整个江南,到处莺歌燕舞,到处绿树红花;那傍水的村庄,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风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驰神往!看着这样的春景,你的内心是?用你的声音读出你的感受

  见到如此美景,诗人也是忍不住想要赞美一番(板书:赞美)

  配乐齐读

  8.小结学法:

  想象画面是理解诗意的好方法(板书:想画面)

  四、品读感悟诗情

  由小结“画面”引入

  这么多的画面,怎么三四句(大组)的画面这么少呢?

  请生交流,形成两大问题:

  一是为什么景物写得这么少?写法怎么变了?

  二是晴天怎么变成雨天了呢?

  三是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我们要先来了解诗人。

  3.(出示简介:杜牧,字牧之,因生活在渐渐没落的晚唐时期,所以从青年起他就关心国事,抱有挽救国家的理想。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被称为“小杜”。)

  4.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文人,在他眼中,江南除了那些秀丽的山山水水之外,还有这些规模宏大的寺庙,那么为什么不说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让我们来了解一段历史。

  5.(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是我国历史上朝代时间存在较短的时期。由于佛教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方便他们统治人心,巩固江山。于是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四百八十座,是当时人民的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6.借助这些资料(板书:借助资料)

  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读到了诗人--(板书:慨叹南朝的灭亡,借古喻今的思想感情)。

  7.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8.当回小诗人,到前面来吟一吟怎样?

  9.(师)是呀,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板书: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他的情隐含在烟雨中,这请抒发的非常含蓄、间接

  五、总结背诵:

  1、杜牧的笔下,盛开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那份浪漫的希冀,与作者再一次徜徉于千里江南万般情思中吧。

  江南春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学*作者借物抒情的方法,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教学用时:0.5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分组举行小型诗歌朗诵赛(侧重写景方面的诗)

  2、点击课件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江南春

  (师)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能不能回忆一下,哪些诗人曾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如《忆江南》《泊船瓜洲》等。

  3、(师) “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春景的诗词。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4、(师)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二、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点击课件,出示景——诗——配乐朗读。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表达。)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观察生字的形,老师随机点拨提醒学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读正确、写正确。然后抽读,齐读。

  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 啼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寺庙 楼台 烟雨

  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洒旗数不清的寺庙 迷蒙的烟雨

  5、(师)想像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 “千里” 之内,处处杂花生树、 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三、理解诗意,感悟情

  1、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2、学生有的认为杜枚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例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

  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阅读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1)

——《江南春》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江南春》教学设计1

  【课前预*】

  1.学生在课外认真正确地朗读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生活和创作的资料。

  3.体会每首诗词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读成诵。

  2.通过重点词语和语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不同诗词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春景

  导语:同学们,在这个斑斓春色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样的,北国的春天与江南的春天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灵体验呢?

  今天我们来学*《诗词八首》,共同来感受一下。首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江南春绝句》和《玉楼春》两首诗词。

  活动二:诗词赏析探寻春景

  一、读“江南春”绝句,领悟诗的多方位审美

  (一)赏“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的是哪里的春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确: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从题目及描写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诗中描绘了莺歌燕语、绿柳桃红、水村山郭、酒旗飘展,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明朝学者杨慎认为应该为“十里莺啼绿荫红”,后又有人认为改为“一里”更为恰当,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其实十里也听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为“千里”,正极言江南地广,是就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的景物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不用“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边读边在脑海浮现出诗中描绘的画面。思考一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回答:最后两句在写景中又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和生活的无限感叹:江山依旧,南朝却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统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没能保佑他们。这里是写景,更是对现实的讽喻,这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总结过渡:春天的美景引发的并不都是美好的体验,我们也不由在杜牧这一感叹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么,宋代词人宋祁面对美好的春景又引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二、读“玉楼春”佳词,探析词的通感化手法

  (一)赏“玉楼春”东城美景

  1.学生初读诗歌,注意停顿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色?请用笔标出来。

  明确:縠皱波纹、绿杨烟外、红杏闹枝头带来的盎然生机。

  (二)扣“玉楼春”惜春情思

  3.学生自读诗歌,思考: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表现城市游乐生活。下片抒情,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题预设1:学生经过品读和思考,基本能说出:上片描写景色,下片抒发感情。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追问: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若第一个问题仍回答不到位,教师可提示:这里描写的景色与之前的诗词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问题预设2:作者笔下的游乐生活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对这种概括性的问题可能感到为难,可提示: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爱还是厌恶?从哪里看出?

  明确:作者笔下的这种生活是美好的。晓寒还在,绿杨已笼烟。在上片中极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为了下片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问题预设3:怎样看待词人在下片所抒发的“及时行乐”的情感态度?

  此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明确:

  春景的如诗如画让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终会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却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认为要珍惜春光,及时行乐。不过,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时光,还是有意义的。同学们该怎样“惜时”呢?相信大家会做出正确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写手法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讨论探究:“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而清代的李渔认为“闹”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请你谈谈“闹”的妙处。

  学生讨论明确:

  “闹”有争吵、热闹之意。“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也把生机勃勃地大好春光都点染了出来。“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小结:春天从来是美的,然而这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悟。诗人表现美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客观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诗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三:比较阅读领悟春景

  三、比探杜诗、宋词“春诗”之异同

  过渡:方法交流寻捷径。

  怎样做比较阅读?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师生交流。

  指导语:两首诗词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美景的,因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处地位不同,因而风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齐读这两首诗词,来品味两首诗词的异同之处。

  学生讨论探究后,明确:

  (一)“春诗”之异

  1.《江南春》:全诗四句,写景开阔,处处柳绿桃红,莺歌燕舞,有山有水。在这怡红快绿之中,水秀山明之处,还有前朝留下来的壮丽的佛寺,若隐若现在朦胧烟雨之中,更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景物,既有当时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江南地区。

  《玉楼春》着笔细节:词的上片写景,开头首句总写春光明媚;二句转为实写“縠皱波纹”,拟人化的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四句从远处绿杨烟外,*处红杏闹春,特别“闹”字将大好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诗立意高远,文字明白如画,诗中景物都和“江南春”这个特定情境相适应,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的美丽景色。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楼春》:本词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细腻。言情缠绵但不轻薄,措辞华美但不浮艳,将珍惜时光、留连春光的情怀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春诗”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笔展开大图景,表现了江南春天的明丽之美、朦胧之美;宋祁的词也描写春天的明丽美景,其中“闹”字历来倍受称赞,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发,百花争春斗艳的情景。

  2.笔法:两首诗词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细致的观察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

  四、开展“春诗”朗诵会

  指导语: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描写的春景、写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应该如何朗诵这两首诗呢?

  (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略加点拔)

  1.学生练*:在把握诗情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活动。

  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

  ⑶生配乐诵读。

  2.熟读成诵,背诵这两首诗词。

  板书设计

  莺啼绿红

  晴景

  村郭酒旗赞美

  南朝数寺感叹

  雨景

  楼台烟雨

  春光无限好(写景)

  赞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叹)

  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亮点:

  1.本教案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在学*中,要让学生对诗句的语言加以揣摩,明确词语的妙处。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悟到诗人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旨在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不足:课堂上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孩子们读书,品味、成诵。

《江南春》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学*方法。教材分析:

  杜牧的《江南春》不仅仅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风景画,而且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作者通过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招风等一系列意象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春景图:

  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课前预*:了解杜牧及古诗相关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春天风景图片,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2、

  3、请学生说。(2—3名学生)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词语,我们也来读读吧。出示: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姹紫嫣红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莺歌燕舞

  4、生齐读。

  3、引出诗题: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杜牧的脚步,一步一景,去感受他笔下别样的江南美景。

  4、板书课题:江南春(生书空),学生齐读,从这个题目中知道什么?

  5、解题:生: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读的字可以对照生字表,注上拼音)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师过渡:谁来给大家读读,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

  3、检查学*效果:出示整首诗

  (1)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齐读。

  (2)课件演示出示“旗”,生说说注意的地方,演示笔顺,师范写,生描红。师:生字我们会写了,字音我们也读准确了。配上音乐再读读,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读,进行比较,评价,读得不好的再读。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轻重、延长、停顿)

  2(4)老师引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师过渡:这首诗如果要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必须了解诗歌的意思。*时,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你有什么高招吗?(生:词义,句义,查背景??)

  三、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1、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或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再读要求:借助工具书,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打“?”。(动笔写一写、记一记)  3、生小组内讨论,师巡视指导。

  4、(反馈)学生交流。

  抓住:“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等词,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师过渡: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其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文结合,诗意也就了然于胸。

  (一)学*第一行

  1)、指名回答:

  抓住“莺啼”“绿映红”,理解“千里”所描绘的范围之广。

  2)、师出示画面,引读第一句:在广阔的江南水乡,处处是莺歌燕舞,处处是桃红柳绿,处处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看到此景,你会不禁吟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你会吟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指2—3名学生),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3)、师引读:作者杜牧和我们一样,也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不禁吟诵起来:(——千里莺啼绿映红)。

  过渡:千里江南,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这番绿意盎然的春景,还有人们临水而居的那一番惬意!从哪一行诗里读懂的?

  2、学*第二行

  1)、你读懂了什么?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2)指名说。抓住:“水村山郭”、“酒旗风”、

  34)、课件出示图片,师引读:置身于这依山临水、酒旗迎风招展的江南小镇,你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你也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们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如此清幽雅致的小镇,诗人更是诗兴大发,吟道:(——水村山郭酒旗风)

  5)、过渡:江南的春日别有一番风味儿,极目远眺,我们看到的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所描写的内容吗?同座位交流。

  指名说。

  (二)后两行

  1、师:提问,诗歌的前两行写的是什么?(板书:江南美景)

  诗歌的后两行又写了什么呢?

  2、要了解这些,我们要了解什么呢?(南朝和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总结)介绍背景资料:

  (1)(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2)杜牧(803-852),唐代诗人。他的诗或忧虑朝政,或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或抒写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忧国忧民)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3、如果你是诗人杜牧,你会对当时唐朝的皇帝说什么?(生:希望建寺院保佑江山是不可能的;南朝早都灭亡了,我们唐朝还仿效他们,早晚也会灭亡;这样的做法只会加速大唐王朝的灭亡??)

  4、是呀,所以当诗人看着烟雨朦朦中南朝遗留下来的座座寺庙,内心不禁担忧起来:(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5、诗人在担忧什么?(唐朝也会像南朝一样灭亡)

  (斗转星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板书:烟雨楼台)。

  6、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中的美,也读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担忧——(板书:忧国忧民)。

  8、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9、当回小诗人,到前面来吟一吟怎样?

  1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1、师:杜牧的笔下,盛开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古诗学到这里,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喜爱,与作者一同去欣赏吧。

  2、播放视频。(欣赏吟唱)

  3、在古代,很多诗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吟吟唱唱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4、我们也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唱唱吧,(生同座位练唱)。

  5、指名唱,小老师领唱。

  五、拓展链接,温故知新

  1、(游戏)出示诗意,寻找诗句。(男生、女生分别读诗意、诗句。齐读,背诵。)(巩固理解基础上,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师:同学们已经把这美好的江南春光深深地揉进我们的记忆里了。

  2、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古诗,在课下我们也要学*古诗,这就要我们掌握古诗学*的方法,师生小结古诗学*方法: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再读古诗:明意悟情。3)、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3、学法迁移。我们可以用这节课学会的方法课下学*更多的古诗。

  六、作业:

  1、默写《江南春》。

  2、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江南美景

  忧国忧民之情烟雨楼台

《江南春》教学设计3

  【课前预*】

  1.学生在课外认真正确地朗读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生活和创作的资料。

  3.体会每首诗词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读成诵。

  2.通过重点词语和语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不同诗词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春景

  导语:同学们,在这个斑斓春色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样的,北国的春天与江南的春天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灵体验呢?

  今天我们来学*《诗词八首》,共同来感受一下。首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江南春绝句》和《玉楼春》两首诗词。

  活动二:诗词赏析探寻春景

  一、读“江南春”绝句,领悟诗的多方位审美

  (一)赏“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的是哪里的春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确: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从题目及描写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诗中描绘了莺歌燕语、绿柳桃红、水村山郭、酒旗飘展,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明朝学者杨慎认为应该为“十里莺啼绿荫红”,后又有人认为改为“一里”更为恰当,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其实十里也听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为“千里”,正极言江南地广,是就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的景物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不用“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边读边在脑海浮现出诗中描绘的画面。思考一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回答:最后两句在写景中又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和生活的无限感叹:江山依旧,南朝却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统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没能保佑他们。这里是写景,更是对现实的讽喻,这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总结过渡:春天的美景引发的并不都是美好的体验,我们也不由在杜牧这一感叹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么,宋代词人宋祁面对美好的春景又引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二、读“玉楼春”佳词,探析词的通感化手法

  (一)赏“玉楼春”东城美景

  1.学生初读诗歌,注意停顿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色?请用笔标出来。

  明确:縠皱波纹、绿杨烟外、红杏闹枝头带来的盎然生机。

  (二)扣“玉楼春”惜春情思

  3.学生自读诗歌,思考: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表现城市游乐生活。下片抒情,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题预设1:学生经过品读和思考,基本能说出:上片描写景色,下片抒发感情。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追问: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若第一个问题仍回答不到位,教师可提示:这里描写的景色与之前的诗词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问题预设2:作者笔下的游乐生活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对这种概括性的问题可能感到为难,可提示: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爱还是厌恶?从哪里看出?

  明确:作者笔下的这种生活是美好的。晓寒还在,绿杨已笼烟。在上片中极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为了下片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问题预设3:怎样看待词人在下片所抒发的'“及时行乐”的情感态度?

  此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明确:

  春景的如诗如画让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终会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却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认为要珍惜春光,及时行乐。不过,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时光,还是有意义的。同学们该怎样“惜时”呢?相信大家会做出正确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写手法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讨论探究:“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而清代的李渔认为“闹”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请你谈谈“闹”的妙处。

  学生讨论明确:

  “闹”有争吵、热闹之意。“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也把生机勃勃地大好春光都点染了出来。“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小结:春天从来是美的,然而这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悟。诗人表现美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客观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诗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三:比较阅读领悟春景

  三、比探杜诗、宋词“春诗”之异同

  过渡:方法交流寻捷径。

  怎样做比较阅读?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师生交流。

  指导语:两首诗词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美景的,因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处地位不同,因而风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齐读这两首诗词,来品味两首诗词的异同之处。

  学生讨论探究后,明确:

  (一)“春诗”之异

  1.《江南春》:全诗四句,写景开阔,处处柳绿桃红,莺歌燕舞,有山有水。在这怡红快绿之中,水秀山明之处,还有前朝留下来的壮丽的佛寺,若隐若现在朦胧烟雨之中,更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景物,既有当时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江南地区。

  《玉楼春》着笔细节:词的上片写景,开头首句总写春光明媚;二句转为实写“縠皱波纹”,拟人化的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四句从远处绿杨烟外,*处红杏闹春,特别“闹”字将大好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诗立意高远,文字明白如画,诗中景物都和“江南春”这个特定情境相适应,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的美丽景色。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楼春》:本词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细腻。言情缠绵但不轻薄,措辞华美但不浮艳,将珍惜时光、留连春光的情怀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春诗”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笔展开大图景,表现了江南春天的明丽之美、朦胧之美;宋祁的词也描写春天的明丽美景,其中“闹”字历来倍受称赞,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发,百花争春斗艳的情景。

  2.笔法:两首诗词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细致的观察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

  四、开展“春诗”朗诵会

  指导语: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描写的春景、写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应该如何朗诵这两首诗呢?

  (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略加点拔)

  1.学生练*:在把握诗情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活动。

  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

  ⑶生配乐诵读。

  2.熟读成诵,背诵这两首诗词。

  板书设计

  莺啼绿红

  晴景

  村郭酒旗赞美

  南朝数寺感叹

  雨景

  楼台烟雨

  春光无限好(写景)

  赞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叹)

  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亮点:

  1.本教案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在学*中,要让学生对诗句的语言加以揣摩,明确词语的妙处。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悟到诗人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旨在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不足:课堂上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孩子们读书,品味、成诵。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2)

——《江南春》教学设计 (菁华3篇)

《江南春》教学设计1

  【课前预*】

  1.学生在课外认真正确地朗读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生活和创作的资料。

  3.体会每首诗词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读成诵。

  2.通过重点词语和语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不同诗词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春景

  导语:同学们,在这个斑斓春色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样的,北国的春天与江南的春天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灵体验呢?

  今天我们来学*《诗词八首》,共同来感受一下。首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江南春绝句》和《玉楼春》两首诗词。

  活动二:诗词赏析探寻春景

  一、读“江南春”绝句,领悟诗的多方位审美

  (一)赏“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的是哪里的春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确: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从题目及描写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诗中描绘了莺歌燕语、绿柳桃红、水村山郭、酒旗飘展,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明朝学者杨慎认为应该为“十里莺啼绿荫红”,后又有人认为改为“一里”更为恰当,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其实十里也听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为“千里”,正极言江南地广,是就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的景物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不用“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边读边在脑海浮现出诗中描绘的画面。思考一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回答:最后两句在写景中又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和生活的无限感叹:江山依旧,南朝却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统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没能保佑他们。这里是写景,更是对现实的讽喻,这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总结过渡:春天的美景引发的并不都是美好的体验,我们也不由在杜牧这一感叹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么,宋代词人宋祁面对美好的春景又引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二、读“玉楼春”佳词,探析词的通感化手法

  (一)赏“玉楼春”东城美景

  1.学生初读诗歌,注意停顿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色?请用笔标出来。

  明确:縠皱波纹、绿杨烟外、红杏闹枝头带来的盎然生机。

  (二)扣“玉楼春”惜春情思

  3.学生自读诗歌,思考: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表现城市游乐生活。下片抒情,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题预设1:学生经过品读和思考,基本能说出:上片描写景色,下片抒发感情。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追问: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若第一个问题仍回答不到位,教师可提示:这里描写的景色与之前的诗词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问题预设2:作者笔下的游乐生活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对这种概括性的问题可能感到为难,可提示: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爱还是厌恶?从哪里看出?

  明确:作者笔下的这种生活是美好的。晓寒还在,绿杨已笼烟。在上片中极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为了下片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问题预设3:怎样看待词人在下片所抒发的“及时行乐”的情感态度?

  此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明确:

  春景的如诗如画让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终会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却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认为要珍惜春光,及时行乐。不过,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时光,还是有意义的。同学们该怎样“惜时”呢?相信大家会做出正确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写手法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讨论探究:“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而清代的李渔认为“闹”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请你谈谈“闹”的妙处。

  学生讨论明确:

  “闹”有争吵、热闹之意。“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也把生机勃勃地大好春光都点染了出来。“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小结:春天从来是美的,然而这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悟。诗人表现美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客观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诗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三:比较阅读领悟春景

  三、比探杜诗、宋词“春诗”之异同

  过渡:方法交流寻捷径。

  怎样做比较阅读?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师生交流。

  指导语:两首诗词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美景的,因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处地位不同,因而风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齐读这两首诗词,来品味两首诗词的异同之处。

  学生讨论探究后,明确:

  (一)“春诗”之异

  1.《江南春》:全诗四句,写景开阔,处处柳绿桃红,莺歌燕舞,有山有水。在这怡红快绿之中,水秀山明之处,还有前朝留下来的壮丽的佛寺,若隐若现在朦胧烟雨之中,更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景物,既有当时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江南地区。

  《玉楼春》着笔细节:词的上片写景,开头首句总写春光明媚;二句转为实写“縠皱波纹”,拟人化的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四句从远处绿杨烟外,*处红杏闹春,特别“闹”字将大好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诗立意高远,文字明白如画,诗中景物都和“江南春”这个特定情境相适应,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的美丽景色。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楼春》:本词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细腻。言情缠绵但不轻薄,措辞华美但不浮艳,将珍惜时光、留连春光的情怀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春诗”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笔展开大图景,表现了江南春天的明丽之美、朦胧之美;宋祁的词也描写春天的明丽美景,其中“闹”字历来倍受称赞,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发,百花争春斗艳的情景。

  2.笔法:两首诗词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细致的观察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

  四、开展“春诗”朗诵会

  指导语: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描写的春景、写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应该如何朗诵这两首诗呢?

  (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略加点拔)

  1.学生练*:在把握诗情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活动。

  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

  ⑶生配乐诵读。

  2.熟读成诵,背诵这两首诗词。

  板书设计

  莺啼绿红

  晴景

  村郭酒旗赞美

  南朝数寺感叹

  雨景

  楼台烟雨

  春光无限好(写景)

  赞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叹)

  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亮点:

  1.本教案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在学*中,要让学生对诗句的语言加以揣摩,明确词语的妙处。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悟到诗人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旨在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不足:课堂上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孩子们读书,品味、成诵。

《江南春》教学设计2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2、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古诗学*方法。教材分析:

  杜牧的《江南春》不仅仅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江南风景画,而且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前两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人把我们带入了江南那花红柳绿的世界。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作者通过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酒旗招风等一系列意象展示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春景图:

  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一句一景,各具特色。这里有声音有色彩,有空间上的拓展,有时间上的追溯。在短短的28个字中,诗人以极具概括性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课前预*:了解杜牧及古诗相关的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春天风景图片,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2、

  3、请学生说。(2—3名学生)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词语,我们也来读读吧。出示:春暖花开

  春意盎然

  姹紫嫣红桃红柳绿草长莺飞莺歌燕舞

  4、生齐读。

  3、引出诗题: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画,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了千古名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诗人杜牧的脚步,一步一景,去感受他笔下别样的江南美景。

  4、板书课题:江南春(生书空),学生齐读,从这个题目中知道什么?

  5、解题:生:这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难读的字可以对照生字表,注上拼音)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师过渡:谁来给大家读读,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

  3、检查学*效果:出示整首诗

  (1)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齐读。

  (2)课件演示出示“旗”,生说说注意的地方,演示笔顺,师范写,生描红。师:生字我们会写了,字音我们也读准确了。配上音乐再读读,你有什么感受?

  (3)指名读,进行比较,评价,读得不好的再读。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轻重、延长、停顿)

  2(4)老师引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师过渡:这首诗如果要读得更有韵味,我们还必须了解诗歌的意思。*时,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你有什么高招吗?(生:词义,句义,查背景??)

  三、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1、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或不懂的地方。

  2、课件出示再读要求:借助工具书,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讨论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打“?”。(动笔写一写、记一记)  3、生小组内讨论,师巡视指导。

  4、(反馈)学生交流。

  抓住:“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等词,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师过渡: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其实,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图文结合,诗意也就了然于胸。

  (一)学*第一行

  1)、指名回答:

  抓住“莺啼”“绿映红”,理解“千里”所描绘的范围之广。

  2)、师出示画面,引读第一句:在广阔的江南水乡,处处是莺歌燕舞,处处是桃红柳绿,处处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无处不洋溢着浓浓的春的气息,看到此景,你会不禁吟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你会吟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指2—3名学生),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吟诵道:(——千里莺啼绿映红)。3)、师引读:作者杜牧和我们一样,也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了,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不禁吟诵起来:(——千里莺啼绿映红)。

  过渡:千里江南,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这番绿意盎然的春景,还有人们临水而居的那一番惬意!从哪一行诗里读懂的?

  2、学*第二行

  1)、你读懂了什么?也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2)指名说。抓住:“水村山郭”、“酒旗风”、

  34)、课件出示图片,师引读:置身于这依山临水、酒旗迎风招展的江南小镇,你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你也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们想起了这句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如此清幽雅致的小镇,诗人更是诗兴大发,吟道:(——水村山郭酒旗风)

  5)、过渡:江南的春日别有一番风味儿,极目远眺,我们看到的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所描写的内容吗?同座位交流。

  指名说。

  (二)后两行

  1、师:提问,诗歌的前两行写的是什么?(板书:江南美景)

  诗歌的后两行又写了什么呢?

  2、要了解这些,我们要了解什么呢?(南朝和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老师再做总结)介绍背景资料:

  (1)(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统称,均设故都于江南。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2)杜牧(803-852),唐代诗人。他的诗或忧虑朝政,或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或抒写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忧国忧民)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3、如果你是诗人杜牧,你会对当时唐朝的皇帝说什么?(生:希望建寺院保佑江山是不可能的;南朝早都灭亡了,我们唐朝还仿效他们,早晚也会灭亡;这样的做法只会加速大唐王朝的灭亡??)

  4、是呀,所以当诗人看着烟雨朦朦中南朝遗留下来的座座寺庙,内心不禁担忧起来:(南朝四百八十四,多少楼台烟雨中)

  5、诗人在担忧什么?(唐朝也会像南朝一样灭亡)

  (斗转星移,南朝的统治已经灭亡,那些荒淫的当权者也已经不在了,只留下了当年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板书:烟雨楼台)。

  6、所以我们从后两句诗中,不仅读到了江南春雨中的美,也读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担忧——(板书:忧国忧民)。

  8、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这种赞叹之中的的点点哀愁吗?自己先试试。(指名读)

  9、当回小诗人,到前面来吟一吟怎样?

  1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四、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1、师:杜牧的笔下,盛开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丽画卷,寄托的`却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古诗学到这里,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喜爱,与作者一同去欣赏吧。

  2、播放视频。(欣赏吟唱)

  3、在古代,很多诗不仅仅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诗可以用来谱成曲,吟唱出来的。吟吟唱唱也是学*古诗的一种好方法。

  4、我们也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唱唱吧,(生同座位练唱)。

  5、指名唱,小老师领唱。

  五、拓展链接,温故知新

  1、(游戏)出示诗意,寻找诗句。(男生、女生分别读诗意、诗句。齐读,背诵。)(巩固理解基础上,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好和作者的忧伤)师:同学们已经把这美好的江南春光深深地揉进我们的记忆里了。

  2、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古诗,在课下我们也要学*古诗,这就要我们掌握古诗学*的方法,师生小结古诗学*方法: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再读古诗:明意悟情。3)、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3、学法迁移。我们可以用这节课学会的方法课下学*更多的古诗。

  六、作业:

  1、默写《江南春》。

  2、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江南美景

  忧国忧民之情烟雨楼台

《江南春》教学设计3

  【课前预*】

  1.学生在课外认真正确地朗读诗词。

  2.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生活和创作的资料。

  3.体会每首诗词的情感。

  【相关课程标准】

  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2.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2.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3.在比较中体会作者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熟读成诵。

  2.通过重点词语和语句分析作品的情感。

  3.通过比较阅读,体会不同体裁、不同诗词的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春景

  导语:同学们,在这个斑斓春色单元的语文课堂里,我们一同徜徉在春的世界中感受它无穷的魅力。春的美是多样的,北国的春天与江南的春天风格迥异,那么在诗人的作品中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带给我们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灵体验呢?

  今天我们来学*《诗词八首》,共同来感受一下。首先这节课我们先来学*《江南春绝句》和《玉楼春》两首诗词。

  活动二:诗词赏析探寻春景

  一、读“江南春”绝句,领悟诗的多方位审美

  (一)赏“江南春”千里美景

  1.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的是哪里的春景,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具体描绘了哪些景物?

  明确:描绘的是江南的春景。从题目及描写的景色中可以看出。诗中描绘了莺歌燕语、绿柳桃红、水村山郭、酒旗飘展,描绘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二)品“江南春”千古佳句

  3.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明朝学者杨慎认为应该为“十里莺啼绿荫红”,后又有人认为改为“一里”更为恰当,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

  “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其实十里也听不到,一里也怕看不明。因为“千里”,正极言江南地广,是就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的景物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不用“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三)探“江南春”千古幽思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边读边在脑海浮现出诗中描绘的画面。思考一下: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回答:最后两句在写景中又蕴含着诗人对历史和生活的无限感叹:江山依旧,南朝却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统治者迷信的神佛并没能保佑他们。这里是写景,更是对现实的讽喻,这是借古讽今的手法。

  总结过渡:春天的美景引发的并不都是美好的体验,我们也不由在杜牧这一感叹中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那么,宋代词人宋祁面对美好的春景又引发了他怎样的情感呢?

  二、读“玉楼春”佳词,探析词的通感化手法

  (一)赏“玉楼春”东城美景

  1.学生初读诗歌,注意停顿和把握节奏。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其他学生纠正。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读音:縠()棹()

  作者宋祁,字子京,宋代史学家、文学家。

  2.学生齐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色?请用笔标出来。

  明确:縠皱波纹、绿杨烟外、红杏闹枝头带来的盎然生机。

  (二)扣“玉楼春”惜春情思

  3.学生自读诗歌,思考:词的上下两片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上片写景,表现城市游乐生活。下片抒情,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题预设1:学生经过品读和思考,基本能说出:上片描写景色,下片抒发感情。教师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追问:描写的是怎样的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若第一个问题仍回答不到位,教师可提示:这里描写的景色与之前的诗词中的景色有何不同?

  问题预设2:作者笔下的游乐生活是怎样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对这种概括性的问题可能感到为难,可提示: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感受是什么?喜爱还是厌恶?从哪里看出?

  明确:作者笔下的这种生活是美好的。晓寒还在,绿杨已笼烟。在上片中极力渲染了春景的美好,正是为了下片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问题预设3:怎样看待词人在下片所抒发的'“及时行乐”的情感态度?

  此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讨论,明确:

  春景的如诗如画让人心醉,但美好的春天终会逝去。作者由此想到了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然而珍惜春天、珍惜青春?却有不同的回答。作者由此认为要珍惜春光,及时行乐。不过,作者提醒珍惜大好时光,还是有意义的。同学们该怎样“惜时”呢?相信大家会做出正确的回答。

  (三)探“通感化”描写手法

  4.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诗歌,讨论探究:“红杏枝头春意闹”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的是“闹”,而清代的李渔认为“闹”字不好,可用“吵”“斗”字代替,请你谈谈“闹”的妙处。

  学生讨论明确:

  “闹”有争吵、热闹之意。“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也把生机勃勃地大好春光都点染了出来。“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小结:春天从来是美的,然而这种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悟。诗人表现美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可以客观地描述也可以融入诗人的情感。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三:比较阅读领悟春景

  三、比探杜诗、宋词“春诗”之异同

  过渡:方法交流寻捷径。

  怎样做比较阅读?你有哪些好的方法?

  师生交流。

  指导语:两首诗词虽然都是描写春天美景的,因为作者生活年代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所处地位不同,因而风格也迥然不同,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

  齐读这两首诗词,来品味两首诗词的异同之处。

  学生讨论探究后,明确:

  (一)“春诗”之异

  1.《江南春》:全诗四句,写景开阔,处处柳绿桃红,莺歌燕舞,有山有水。在这怡红快绿之中,水秀山明之处,还有前朝留下来的壮丽的佛寺,若隐若现在朦胧烟雨之中,更增添了无限风光。这二十八个字中,诗人描绘的景物,既有当时的特色,又不拘泥于一地,而是形象地概括了整个江南地区。

  《玉楼春》着笔细节:词的上片写景,开头首句总写春光明媚;二句转为实写“縠皱波纹”,拟人化的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四句从远处绿杨烟外,*处红杏闹春,特别“闹”字将大好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2.《江南春》情感奔放:本诗立意高远,文字明白如画,诗中景物都和“江南春”这个特定情境相适应,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的美丽景色。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自然就奔放自然。

  《玉楼春》:本词章法井然,立意小巧,情感细腻。言情缠绵但不轻薄,措辞华美但不浮艳,将珍惜时光、留连春光的情怀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春诗”之同

  1.景物:杜牧大手笔展开大图景,表现了江南春天的明丽之美、朦胧之美;宋祁的词也描写春天的明丽美景,其中“闹”字历来倍受称赞,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春意勃发,百花争春斗艳的情景。

  2.笔法:两首诗词都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作者充分调动各种感官,细致的观察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

  四、开展“春诗”朗诵会

  指导语:通过以上分析,同学们已经理解了描写的春景、写景的手法及作者的情感,那么应该如何朗诵这两首诗呢?

  (学生议论回答后,教师略加点拔)

  1.学生练*:在把握诗情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活动。

  ⑴配乐范读。

  ⑵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评价,师加以指导。

  ⑶生配乐诵读。

  2.熟读成诵,背诵这两首诗词。

  板书设计

  莺啼绿红

  晴景

  村郭酒旗赞美

  南朝数寺感叹

  雨景

  楼台烟雨

  春光无限好(写景)

  赞美春天

  珍惜青春

  (感叹)

  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亮点:

  1.本教案设计注重引导学生学会比较阅读,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即使是相同的美景,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2.在学*中,要让学生对诗句的语言加以揣摩,明确词语的妙处。引导学生要学会感悟到诗人蕴藏在诗中的情感,而把握了诗人的情感,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旨在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不足:课堂上要留有足够时间让孩子们读书,品味、成诵。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3)

——《江南春》教案 (菁华3篇)

《江南春》教案1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江南词初探

  一、赏析示例:

  菩萨蛮【唐末五代初·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①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游人:指作者,此时作者客居江南。

  ②只合:只该,只应。

  ③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二、学法指导:

  置身诗境:

  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的整个心灵沉浸其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通常有以下欣赏方法:

  1、找找诗歌中的意象,探寻意象是如何组合的,调动思维,将意象串成画面,补充完整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2、找出诗歌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某一联、某一句、某一字,以小见大,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细,感受作者蕴于其中的情。

  三、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任选1首诗歌,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体味杏花烟雨里的江南情怀。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熟悉。

  ②蓝: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⑥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注释】

  ①兰烬(jìn):香油灯结的灯花。兰:是一种香草,古代用来煎油点灯。②屏:屏风。红蕉:美人蕉,花色艳红。这句说:屏风上画的美人蕉鲜红的颜色也阴暗了。

  ③萧萧:下雨的声音。

  ④驿: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江南春【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①满汀洲人未归。

  【注释】

  ①蘋(pín)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四、课后研讨:

  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任选一题,小组搜集诗歌,合作研讨:

  1、找4首有“月”这一意象的诗歌,品析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蕴情感的异同。

  2、将所学过的杜甫的诗积累起来作一个专题,探究杜甫诗歌情与景的特点。

  3、找一找唐诗宋词中的边塞诗,探究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常怀的情感。

《江南春》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读边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2、自主学*(7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部分。教师关注学困生的理解情况。

  3、合作探究(11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4、展示交流(20分钟):

  ①学生说出诗的题目意思及对作者的了解,其他学生补充。

  ②让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意思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出示ppt并点拨。

  5、巩固提升(18分钟)

  ①巩固:学生6分钟内自主完成个别字词的理解,学生点评,教师针对问题指导。

  ②检测:学生6分钟完成《练*册》10页4、5题,组长检查点评。③拓展: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课间交流,教师点拨。

  6、总结评价(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获得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五、板书设计

  忧国写今:黄莺、水乡、山城、酒旗

  忧民怀古:南朝覆灭的感叹

  六、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孩子来说,理解不太容易,教师需加强引导,让学生感知古诗的画面美,并能把我作者的思想感情。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4)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 (菁华5篇)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1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2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3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4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5

  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黄云黄锦似当年。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5)

——《江南春》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江南春》教学反思1

  上了古诗《江南春》。我觉得在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出诗人描写江南晴天和雨天的景色的诗句,读一读,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想一想,诗人抓哪些特有的景色来描写江南的春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课堂结构就会显得干净利落,步骤简明轻快,学生学*起来就会有激情,课堂就会变得有声有色,学生就会学有所得,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这首诗有个教学难点就是指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句的感情。如何巧妙的处理呢?我认为有必要给学生介绍作者杜牧的时代背景:当时兴盛一时的唐王朝已走向衰败,而当时的统治者也效仿南朝统治者的做法修建寺院的方法来保佑自己江山永固。学生了解了时代背景,在学理解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的.难点也就不攻自破。就能和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江南春》教学反思2

  成功之处:

  教学中,能抓住古诗特点,在学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想象,解诗意悟诗境,感受江南春色之美,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借助资料自主解疑,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品味诗歌中那淡淡的忧伤。在解意悟情的同时,设计了个人读、小组展示读、男女生比赛读、情境引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朗朗书声中激起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并让学生明白了: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则能看到文字背后的秘密。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大胆交流,自信展示,精彩不断。

  身为师者一定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诗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课堂界限,适度拓展,引入杜牧的《泊秦淮》、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以诗带诗,拓宽学生的知识积淀,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

  不足及改进措施:

  1、整节课虽然书声琅琅,但是朗读的形式多停留在小组读、男女生读、集体读等层面,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较少,且朗读的层次性不强,不能体现螺旋式推进的课堂节奏。

  2、在借助想象理解诗意和引入背景感悟诗情的环节,由于课堂节奏把握不准,学生合作学*的时间不充分,,因而孩子口中的江南春景不够生动丰满,课前设计的“看着烟雨迷蒙中的座座寺庙,诗人杜牧仿佛在说……”的说话训练未能进行,因此整节课总有点稍欠火候的感觉。今后在教学环节的取舍和课堂节奏的把控上还应多下功夫。

  3、课堂中虽然有意识的关注全体,但在真正的实施中总有些不善于展示的孩子被忽视。于我们而言,他只是一个学生;于家长而言,他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此我们不经意间的忽视,对一个家庭来说影响的可能是未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在“注视”的同时,多些“扫视”,多关注教室边边角角的学生,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孩子,让每位学生都被重视,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江南春》教学反思3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对于小学生的诗歌教学我始终有些迷茫。一来在诵读环节上,结合诗句引导诵读的技能比较生疏。虽然学生在读,但是只是机械的认读文字,很难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受到景之美。二来在悟情环节上。如何引导他们理解诗中情的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为此,我播放了一些江南的美景,以期加强学生对整首诗的感悟。

  本课《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描写江南的绮丽春色。同时又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全诗一二句写今:千里江南,到处是绿叶红花,到处是水村山郭,到处是酒旗招风,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色无边景无限的画面。三四句吊古: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意图托庇神灵,江山永固,可是时移事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还有多少佛台已经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中呢?

  在教学过程我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来提高读书人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可包办代替,而要让学生作为阅读主体,自主、积极、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艺术修养、阅读经验等)进行创造,进而形成对语言文化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和逻辑把握,并把语言文化知识、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信念和行为,最终升华为崇高的理想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特征。

  在突出学生为主体原则的同时,我还:

  ①抓朗诵。诗歌的节奏、韵律要靠读来感受,诗歌所蕴藉的感情内涵也靠读来体会。读,不仅是自己的领悟所必需;读,也是感染他人,产生共鸣之所需。所以对诗歌不仅要求朗读,还应要求能朗诵,读出情和意。因此我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在本课教学按照学*的渐进性原则安排了四个层次的诵读,每个层次的诵读又带动对课文内容和感情四个层次的理解,层层深入,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②坚持启发式。问题要精简,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点拨手法。在学生主动学*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朗读,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词的意境,理解词的'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的方法。

  ③变教知识为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教导他们养成配合工具书积极理解诗文内容的阅读*惯。

  诗是美好的创造,学生在教室里读着,肯定不如到生活中读着,肯定不如到春天中读着。而春天的诗可以说非常多,这两首诗学完后,引导他们继续寻找,尽可能地多研究几首,这对于他们综合了解春天,了解春天其它方面负载的东西,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利的。

《江南春》教学反思4

  教学中,能抓住古诗特点,在学生读准读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想象,解诗意悟诗境,感受江南春色之美,体会作者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热爱。巧设情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借助资料自主解疑,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品味诗歌中那淡淡的忧伤。在解意悟情的同时,设计了个人读、小组展示读、男女生比赛读、情境引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朗朗书声中激起学生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并让学生明白了: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读,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则能看到文字背后的秘密。整节课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思考,大胆交流,自信展示,精彩不断。

  身为师者一定要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古诗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打破课堂界限,适度拓展,引入杜牧的《泊秦淮》、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乐游原》,以诗带诗,拓宽学生的知识积淀,为学生长远发展服务。

  不足及改进措施:

  1、整节课虽然书声琅琅,但是朗读的形式多停留在小组读、男女生读、集体读等层面,学生个人展示的机会较少,且朗读的层次性不强,不能体现螺旋式推进的课堂节奏。

  2、在借助想象理解诗意和引入背景感悟诗情的环节,由于课堂节奏把握不准,学生合作学*的时间不充分,,因而孩子口中的江南春景不够生动丰满,课前设计的“看着烟雨迷蒙中的座座寺庙,诗人杜牧仿佛在说……”的说话训练未能进行,因此整节课总有点稍欠火候的感觉。今后在教学环节的取舍和课堂节奏的把控上还应多下功夫。

  3、课堂中虽然有意识的关注全体,但在真正的实施中总有些不善于展示的孩子被忽视。于我们而言,他只是一个学生;于家长而言,他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因此我们不经意间的忽视,对一个家庭来说影响的可能是未来。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在“注视”的同时,多些“扫视”,多关注教室边边角角的学生,多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孩子,让每位学生都被重视,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江南春》教学反思5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情境交互,融为一体,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回忆、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引出诗体,介绍作者。

  初读指导,教师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检查学生自读情况时,提醒学生看准拼音读准生字。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学生对诗句有了大体上的理解之后,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听音乐朗诵等形式反复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边读边想象,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受到的内容。引领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能够有感情地熟读及背诵古诗。

  江南春教学反思

  诗歌教学,朗读与意境的体悟是重点。所以设计这堂课的重点之一就是朗读,让学生充分朗读,引导学生读出七言绝句的节奏与韵味,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语感。重点之二是带领学生了解诗意,解读画面,进而体悟诗情诗境,通过朗读、听读、看图、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这首诗的难点在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上。因为具有政治抱负的杜牧,有反佛的思想,而他又生在内忧外患、走向衰落的晚唐时期,所以对这首诗的争论各种声音都有,写景还是讽喻?从诗歌字面来看,前两句诗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江南大地,后两句又把人的视线引向烟雨中屋宇重重、悠远古老的佛寺,展现的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所以我把本诗定位于写景诗,但后两句诗延伸的历史背景也是应该让学生有所了解的。

  基于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我将本诗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通过朗读、听读、看图、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体会诗歌意境及诗人对江南美丽春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3、通过学*,培养学生热爱唐诗宋词,热爱*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

  这堂课上下来,自我感觉,预设的重难点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达到了。课确实是一堂真实实在的课而非表演课,我一直认为,一堂课应教给学生什么,学生上课后从知识、能力、情感上会收获什么,这都是备课时教者应重点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能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注重引导学生想象这一诗歌的教学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因为是高年级的教学,我特别注意了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注重了诗歌相关知识的梳理,而自制的课件也能清晰地体现我的教学重点与教学思路:这是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课中让学生把看到的景物连缀成画面说一说时,时间给得不充分,开始学生说得很简单,仅仅将几个景物词连起来,虽然后来有个学生说得较具体了,可回想起来感觉还是应该多让学生说一说,这样既可以较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更好地理解诗意诗境。还有,我上这堂课没有做任何预设与铺垫,也没让学生做任何预*或查资料,这种做法其实很不可取。因为即使是很熟悉的知识也可能遗忘,这就导致了课堂的某些环节学生一时跟不上,出现场面不活跃或冷场;另外,在学生闭眼想象意境,我在配乐朗读时,由于看到少部分学生睁着大大的眼睛导致我不高兴而有点紧张,我漏掉了一句诗景的朗读,虽然听课老师没听出来,但我还是感到遗憾,这应该是理解意境时不可遗漏的一处。还有,课堂结尾的作业,将诗歌所呈现的画面写下来,我想,是不是给学生时间课堂上练*写下来再朗读展示,会有更好的呈现效果呢?

  我上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寓言、文言文、作文课、中考复*课等许多公开课,对我而言,这次公开课是我诗歌教学的一次新尝试,即使有许多不足,我也对自己的尝试感到由衷的高兴。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6)

——《江南春》教案通用十篇

  《江南春》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教案 2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3 、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

  教学重难点:

  1 、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

  2 、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教材分析: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 1 ) PPT 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 2 )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 )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

  ( 2 )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 3 )指导朗读。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 1 )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 2 )二听:莺啼、人声

  ( 3 )三闻:花香、酒香

  ( 4 )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 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可看、可听、可闻、可想。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

  ( 1 )介绍写作背景

  ( 2 )学*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五、课堂总结

  《江南春》教案 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江南春》教案 4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作者边观察边想象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整体感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

  ①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②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③南朝:一共有四个朝代,是宋齐梁陈。

  三、读懂诗歌

  1、学生读《江南春》。

  提示注意:停顿(板书)、节奏等

  2、读出感情。要跟着诗人的这种情感有轻有重地读。

  指名读古诗(学生练*读诗句)

  学生齐读,边读边看老师的手势哦。(学生按照*仄读诗)

  3、教师配乐有感情朗诵古诗。学生集体配乐朗诵。

  四、读出意境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在古诗中,人们常常把黄莺和春天联系在一起。诗人边走边看,地点在变化,鸟鸣不停地在耳边响起,这是一番怎样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4、体会前两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

  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百花开放、山青水绿、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写出了什么特点?江南景色的秀丽。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6、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地方的辽阔,读出那景色的明丽,读出那色彩的斑斓。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过度:诗人边走边看,游兴十足。这个时候,忽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他慢慢走上一个山冈,极目远眺,所有景物仿佛都笼罩在一片雾蒙蒙的青纱之中。在远处,他看到了很多寺庙,很多很多的寺,很多很多的楼台在蒙蒙的雾雨中忽隐忽现。

  写出什么特点?蒙蒙细雨,寺庙隐现。江南雨景的秀美。

  四、读出韵味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只是描写江南春天的雨景吗 ?

  2、默读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4、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题画

  [宋]朱熹[清]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牛背一鸥眠。

  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江南春绝句

  江南之景——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依山傍水酒幡迎风

  春光无限好

  南朝寺庙——数以百计壮丽宏伟

  空濛烟雨 包含感慨

  《江南春》教案 5

  【学*目标】

  1、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奇妙的大自然,正因为有了季节的更替,自然的变换,才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古代许多诗人看到这样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了赞美四季美景的诗。大家能背几首吗?今天我们再学*杜牧的一首诗。)

  2、板书课题:江南春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经验入手,在生活和新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唤起学生对江南春景的遐想)

  二、看图入境 ,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随杜牧一起走进江南,去看看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2、看江南美景。(课件演示图文并茂并伴有美妙音乐的江南美景图。)

  3、交流观后感。(江南美吗?我们来看看杜牧是怎样来表达自己对江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图画中初步感知江南的美景,为学*古诗做好感情铺垫。)

  三、品词析句,体会景美。

  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范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古诗,并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根据需要可进行合作式学*)

  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

  啼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墎 酒旗风 寺庙 楼台 烟雨

  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 迎风招展的酒旗 数不清的寺庙 迷蒙的烟雨

  5、(师)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 “千里” 之内,处处杂花生树、 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烟,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7、学生分组练*、展示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文本已提供了古诗的注释,让学生自主研读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或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交流获得对诗的整体感受。)

  四 、理解诗意,感悟情美。

  1、你了解杜牧吗?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杜牧的资料进行交流。)

  2、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根据你对杜牧的认识,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

  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2、可能学生有的认为杜牧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

  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列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

  (设计意图:猜测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程提出的一种重要的语文学*的方法。只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学生的思维才会不断地丰富,学生对古诗意境的体悟才能由表及里。) 五、 拓展诵读,体会韵美。

  1、自由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和韵律美。

  2、播放抒情的轻音乐,老师充满深情地诵读这首诗。

  3、配乐,男女生分别诵读

  4、配乐,师生共同诵读

  5、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和描写春天的诗词。如《忆江南》、《泊船瓜洲》、《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吟诵中享受古诗,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全身心地读,有滋有味的读,慢慢达到背诵的程度。真正地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之美。)

  六、课堂延伸,表现春美。

  1、江南的春天很美,我们身边的春天怎样呢?请欣赏歌曲《嘀哩哩》。(课件播放歌曲)

  2、欣赏我们身边的春天。(课件播放春景图)

  3、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可以用吟诗、唱歌、作画、写话等方式来表达。)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表达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积极性,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课外作业,积累运用。(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试着背诵并运用。)

  【板书设计】

  江南春

  写今 怀古

  赞美{ } 感慨 晴天 雨天

  《江南春》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学过程

  四、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学生提问:江南是指哪个地方?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

  2、师提问:“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学*过的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板书课题:江南春杜牧

  五、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学生读通古诗后,师抽读,后再齐读。

  3、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4、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生说理解)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5、师提问: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7、学生分组练*、展示并进行评价。

  八、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2、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背诵古诗。

  九、展开想象,拓展学*

  1、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2、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

  3、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十、课堂小结

  《江南春》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

  2、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学校春天的美景,(小花园、植物园、苗苗常青园)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难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校园的美景。

  教学准备:

  自由游览、观赏各园的景色。

  一、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春晓》、《咏柳》等。

  二、学*古诗《江南春》

  1、板书课题《江南春》

  2、解题: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光的绝句。

  3、学*生字词

  (1)自己读

  (2)注意字的写法:(莺、旗)

  (3)需要理解的词语

  酒旗:挂在酒店门前做招牌的一面小旗

  4、朗读诗句

  根据注释说上面讲的词语的意思,试着讲讲诗的大意。

  (1)请三四位同学读诗后,再各自朗读。闭上眼睛,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色,让头脑中产生画面。

  (2)根据诗句,说说看到的景物。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5、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

  (1)那些景物写江南的春天?

  黄莺啼叫,百花争艳,青山绿水,依山靠水的小镇,迎风飘扬的酒旗。

  (2)写出了什么特点?

  江南景色的秀丽。

  6、指导朗读(标出句逗的停顿)见书本

  7、巩固练*

  (1)同桌互相朗读试背,并说说诗意。

  (2)请一两位同学说说诗意后,让大家补充。

  (3)抄写两遍古诗。

  《江南春》教案 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3、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

  教学重难点:

  1、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

  2、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教材分析: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2)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

  (2)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3)指导朗读。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2)二听:莺啼、人声

  (3)三闻:花香、酒香

  (4)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可看、可听、可闻、可想。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

  (1)介绍写作背景

  (2)学*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五、课堂总结

  《江南春》教案 9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鲜明,情味隽永。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第一、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诗以七绝最为出色。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1、播放优美的春天的视屏,让学生用所学过的词语描绘刚才所看到的情景。

  第二、情景引入

  过渡:春天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所描绘和歌颂的对象,在同学们的记忆中又有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2、指名背诵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3、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检查学*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2)分组读。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4、再读古诗,结合旁边的注释,理解词语或诗句的意思。

  5、学生交流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

  第三、反复诵读,体会诗意

  (一)前两行——晴景、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想想“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的意思。

  2、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3、理解“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在这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

  4、体会第一句诗的意思。可指名让学生说(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5、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内容。

  (二)后两行——雨景、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行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晴景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及时的补充背景知识(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许许多多的寺庙,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6、练*背诵古诗。

  第四、合作交流、品味意境。

  小组交流:这首诗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春天?描绘了春天怎样的画面?

  1、小组交流探讨。

  2、汇报交流成果。

  第五、拓展延伸

  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咱们春天吧!齐读古诗:

  春日 题画

  [宋] 朱熹 [清] 袁牧

  胜日寻芳泗水滨, 村落晚晴天,

  无边光景一时新。 桃花映水鲜。

  等闲识得东风面, 牧童何处去?

  万紫千红总是春。 牛背一鸥眠。

  第六、作业

  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第七、板书设计

  江南春

  杜牧(唐)

  江南美景

  烟雨楼台 忧国忧民之情

  《江南春》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我感到特别的失落。虽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目标进行有层次的教学,体现了以读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走进了美的意境,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试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一部分学生的学*热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我想首先是我个人的亲和力不够,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另外就是教师的语言不能打动学生,而且在个别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也是造成学生思维阻碍的一个原因。这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发言的欲望?

  二、对教材的解读能力不够。比如说在对“莺啼”的理解时,有学生就说这里的莺是指黄莺,我没有及时的更正,因为自己当时也不敢肯定,上完课之后,细细的分析了一下,“莺”不能单指“黄莺”而是包括了春天里各种各样的鸟类。

  三、在第一句中的“绿映红”中的“映”字,学生体会的很好,学*完第二句后,我想让学生通过对比体会前两行的江南的明朗绚丽之美,但在这一环节中,我的引导还不够巧妙,让学生体会的不够细,其实这两种美也是相互映衬的,可惜我没有点到。

  四、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够。在课堂中反映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环节设计得不够紧凑,在讲解诗意的时候浪费了过多的时间,以致后面的对诗人的情感感悟时,只是浮光掠影

  《江南春》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学过程

  四、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以地名入手,向学生提问:江南是指哪个地方?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

  2、师提问:“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学*过的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板书课题:江南春杜牧

  五、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学生读通古诗后,师抽读,后再齐读。

  3、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4、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生说理解)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5、师提问: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处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许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7、学生分组练*、展示并进行评价。

  八、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2、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背诵古诗。

  九、展开想象,拓展学*

  1、根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2、说说自己喜欢的词或句,为什么?

  3、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十、课堂小结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7)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优选【10】篇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1

  江南雨不知何时来,何时走。或眼即逝,或缠绵不休。

  她是清纯的少女,在你耳边低喃细语;她是闺中佳人,在你耳边轻声抱怨。

  江南雨朦朦胧胧,似云非云,似雾非雾,恍若置身在仙境,悠然自得。她总是钻入你的脖颈之处,让清凉在你身上蔓延,她总是那么柔和,总是在你不注意时,悄悄的轻吻你的脸颊,然后又羞涩的躲进万千雨丝中;她总是那么细心,她用自己纤柔的双手轻轻抚摸秧苗,抚摸大地,抚摸世间一切。她在湖上跳起轻快的舞姿,让*静的湖面泛起阵阵涟漪。

  她总是温婉如水,在意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她已经来过了,留下的只是那一点雨渍。

  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精雕细刻的亭台楼阁,如梦般的缠绵细雨。勾勒出一幅锦绣江南。

  她是江南的灵魂,江南少了她,就少了那么一点如水的温柔,逢着一位撑脂油伞,结着丁香花般愁怨的姑娘如江南雨一般如水的姑娘

  无数人前往江南雨季,只想目睹那醉人的江南细雨,听听那如闺中家人般的抱怨,感受那清凉漫布全身的喜悦。

  沙沙沙雨在世间留下了甜蜜的笑声,醉人的雨渍,给花草树木送去琼浆玉液,最后又悄无声息的回到了天上的老家,只能等待下次再游览江南,给这儿送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知何时来,不知何时走。

  最美是那江南雨,能不忆江南?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2

  “滴答、滴答……”这不,窗外正下着雨呢。

  有时候,雨是温柔的,像又细又软的牛毛,又像一根根细丝。雨从空中飘落下来,滋润了万物,小草在吸着甘甜的雨水,小花有了雨水的滋润,显得更加美丽了。小树借着雨水欢快地洗了个澡。雨洒在我的脸上,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的脸,更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拔动着琴弦,弹出了动人的乐曲。

  有时候,雨是美丽的,像圆润的'珍珠、像透明的水晶、像闪亮的宝石。我真想捡起地上的珠子,把它们串成珍珠项链送给妈妈。我也想拾起那水晶,送给敬爱的老师。我还想把宝石送给亲爱的同学。

  有时候,雨是调皮的,它在屋顶上敲架子鼓,在汽车上跳舞,在雨伞上玩蹦极,在马路上散步,在小河里游泳,在窗子上看风景,在我的头上玩捉迷藏,还在我的衣服里玩隐身术。

  雨有时也是暴躁的。一天晚上,忽然,一道闪电像一把利剑劈开天空,紧接着,雷公公发怒了,他敲响着大鼓,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像子弹、又像瀑布一样。它们聚集在一起,地上形成了大水洼。

  江南的雨千变万化,我爱江南的雨。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3

  江南及雨,落人心扉!在点点滴滴的小雨中,执着伞,雨里看江南古楼,美!人道是最美不过江南,不错!而这江南之美,却在这雨中。

  季节已过冬,转而开春。天际便抖起点点小雨,起先是几点姗姗而下,慢慢的变大,最后连成雨丝,滋润大地。

  这日早晨,窗外冻起一层寒霜,友人早早的敲响木门,约我结伴出行。我穿好衣服,透过木门望向远处,天地却是连成一片灰色,朦胧的看不清。友人等不急,催促说:“快点吧!我带你领略一下这里的湖光山色!”话已至此,我也不便在推辞什么,揉揉睡眼朦胧的眼睛随友人去了!

  我是几日前到友人家做客的,友人家在青山环抱的大山里,一到冬天就会变的特别的寒冷。所幸的是我来时已是春天,却没有冬日般寒冷。

  走在梯田间的小道上,环山而上。“嘿!你家大年30怎么过的?”算算时日,今天已是大年30了,我便问走在前面的友人。友人笑了笑,说:“这不,我要带你去了吗?”不顾我的困惑,友人继续向前走去。我不便多问,索性好好逛逛这山间景色吧!

  梯田环山而建,放眼望去,四周尽是绿色的小秧苗,在风中飘摇。行至半山腰,突然觉得额头一凉,抬头望去,天空不知何时暗了下来,由灰色转而为黑色。友人突然折回来,笑着对我说:“寒,这天快要下雨了,拿着伞,快到山顶去,你会看见很美的景色的!”将信将疑,我拿过友人手中的雨伞向山顶跑去。

  山顶四周在也没见梯田,被一环绿色所包围,当中植了一棵槐树。友人介绍说这槐树是村里的守护神,每年大年30村里人都要上来拜祭。我走*槐树,感受着它的古老。耳边响起雨声,望眼,一切都模糊……

  突然,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这树,这山,这人原来都离不开雨、天的滋润。天地人的和谐原来如此!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4

  江南水乡,如诗如画。而我,便生活在这个如水墨画一般的江南。江南样样都好,而最让我陶醉的,则是那——江南雨。

  漫步在江南小巷中,白墙红瓦。石子路上的青苔斑斑驳驳,雨,总是很小。像仙女垂下了的秀发,像点点的繁星,像……雨滴滴答滴答的落在石板上,啪哒啪哒仿佛一曲旋律高深的自然交响曲,曲中带着一点淡淡的忧伤,参夹着些许彷徨、惆怅。那时,我总是坐在我家大门前的门槛上,托着腮,微扬着嘴角,饶有兴趣地看着一颗颗晶莹的雨点,它们好像是一个个淘气的小精灵。我问奶奶,雨是什么。奶奶会摸摸我的头,对我说,这是天上的眼泪。

  雨在我眼前,仿佛一层薄纱,一层珠帘,它看起来,薄如蝉翼,而我,却捅不破!在雨中,不撑雨伞,任凭雨点轻轻地落在我脸上,像极了妈妈的吻,痒痒的,很舒服。在雨中,雨用它特有的魔力,吹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沉淀了,心中的伤痛。我,不再孤寂,凡尘往事,与我何干?在雨中——忘记自己……

  溪边,杨柳随着微风,随意地摇摆着,带着一点不羁,叶尖闪着些许嫩绿,显得一派生机。我小声呢喃着周杰伦的《青花瓷》:“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雨丝滴在水里,泛起了微微的涟漪,像极了蒙娜丽莎嘴角挥不去的笑,就这样吧,就这样沉醉在她的笑中吧。

  雨,你让我怎么赞颂你?如果我是一位舞者,我要为你而舞;如果我是一位歌手,我要为你而唱,可惜,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用我*淡乏味的文字来描述你,我也许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生花的妙笔,但我至少可以欣赏你,尽管你是我一生遥不可及的梦。

  雨后,空气更清新了,残余的雨滴从屋檐留下,我从不肯使你消失在这小巷里,总是用手徒劳的去接,总是那么深深的爱着你。小草们更绿了,花儿们更美了,小草的细长的叶上,有你,花儿的花蕊边,有你,连小草花儿都留恋你啊!

  我愿意,用我笔下点点的墨水歌颂你,愿意永远一如既往的坐在门槛上,静静地看着你……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5

  淅淅沥沥,天空开始下起一场小雨。人们的视线,在连绵细雨编成的帘幕下逐渐模糊。薄薄的雾气眷恋着整个村庄,久久不愿离去。空气里湿润润的泛着甜香,像是青草和泥土酿成的美酒的气息。细小的雨珠轻击着屋顶的瓦片,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像是钢琴家在忘情地演奏。此刻,万物都安静下来了,它们都在细细聆听,聆听着自然的天籁。唯独那池塘里的青蛙,再也耐不住寂寞,竟随着雨点的节奏,呱呱呱地担当起了这场音乐会的主唱。

  我喜欢戴望舒的诗,因为他的诗清新,纯粹。他的《雨巷》曾无数次,勾起一个少年美好的幻想。幻想在江南的梅雨时节,也能在一个雨巷,逢着一位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雨后的江南,又有着另一番风情。天地间都是一派洁净透彻的的景象,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一群孩子嬉闹着,在村前屋后,相互追逐着踩水玩;菜园里,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野花野草,都饱饱地吸足了甜甜的春雨。馋嘴的'小草,轻声的打着饱嗝,嘴边尚挂着一颗剔透的露珠,在雨后微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久睡的小溪也被这场雨所唤醒,伸伸懒腰,抖擞精神后,唱着一支欢快的歌谣,一刻不息的奔向远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便是对江南雨的最佳诠释。江南的雨是柔美的,含蓄的,像一位温润的少女,有着柔嫩的肌肤,也有着娇羞的情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出了江南雨的品质。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当自然万物都早已安然入眠,万籁俱寂之时,细雨伴着微风,造访人间,牺牲了自己,滋润千千万万个梦。在梦中,我亦幻化成雨,随着清风飘扬,散化成千万丝细雨,从天而降,融进草的怀抱,融进花的心蕊,融进脚下这片仁慈宽厚的土地。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于江南的雨季,将胸中的才情和诗意就着一杯杯或清或浊的老酒,毫不吝啬的抛洒在了江南的细雨中,所以江南的雨也是醉人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绵绵的细雨,撩动了李清照的心弦,勾起了她深闺孤独的惆怅和对国家动荡命运的无限担忧。李清照心中的江南雨,应该是忧伤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滴滴雨点,像一只只调皮的精灵,故意去引逗春游中的诗人,去沾惹他的衣袖,却从不打湿。这样可爱的小雨点,又怎会让人忍心去心烦恼怒它们呢。所以我想,在僧志南心中,江南雨一定是可亲可爱的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诗人眼中,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煞是美丽,而雨中的西湖,薄雾空蒙,远处的青山在视野里迷迷茫茫,时隐时现,恍若蓬莱仙境,除了”奇妙无穷”,恐怕就再找不出一个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景致了。在苏轼的心中,江南的雨是奇妙的;

  到过江南的人,最不能忘怀的恐怕就是江南的水了。江南的水,柔美多情,鲜有急湍险流,少了一份强劲与张扬,却多了一份优雅与从容。常听人说,雨是无根之水。所以,我常常大胆的想,这柔美,含蓄,又风情万种的江南水之魂,可能就源自江南雨吧!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6

  盈盈的春雨淋湿了那江南幽长的曲径,琉璃瓦上散落的泪花沾染了石阶白墙,迷蒙的雾气微掩了每个巷口,这是江南独特的美,如花嫁的新娘,有着梨花带雨的娇媚。

  我就这样撑伞漫步于满是春雨的石桥,大珠小珠散落在油纸伞上,跳开,绽放出一朵朵晶莹的花,然后零落成一地细碎的光华。交织的树藤摇曳着拨起了层层水波,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荡漾成了一场渲染了水墨的梦。栀子香雾在玉笙间回旋,化作一种绕指的柔情,时隐时现,渐行渐远……

  我穿行于街头巷尾,岁月的痕迹沧桑了每个墙角屋檐。梅雨阵阵,青苔幽幽,我闭目聆听这属于雨的步调,品味着这只有江南才有的美好。踏着细碎的脚步,墨色的花藤缠上我的脚踝,漫上我的裙摆,将我拽入这幅江南画卷之中。那结着丁香一样愁怨的姑娘不知会在哪个拐角与我擦肩而过,或是回眸一望,隔着雨帘,模糊了面庞。她是否还撑着那把油纸伞,如我的那把一样微微泛黄。

  偶然的一次抬眸,视线不禁定格于春雨中的一抹朱红,才发觉朱砂不仅是美人眉间那一点,更点画于每座雕梁漆窗之上。不知那日掉落的支窗敲开了谁的心门,还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仍如莲花开落,不经意间已被淅淅沥沥的雨弹湿了眼眶。江南的漆窗前守着等待的人儿,雨丝遮不住她望穿秋水的视线,而我推不开她心底的门,我撑伞走过步履匆匆,我不是归人啊,只是个过客……

  撑一支长篙,支一叶扁舟,漾于藕花深处。飞鸟的羽翼轻划过水面哗哗地奏起了渔歌。渔娘素手轻抬,端上热气腾腾的鱼汤,奶白鲜香,十里不绝。那缭绕的香雾,宛若隔于前世今生间的薄纱,掀一角,望尽前尘。红酥手,黄藤酒,谁为谁煲一锅热汤,温热了谁的心灵,又系住了谁的心事。

  秦淮河畔,是否还有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颊,朱唇轻启诉尽如春雨般愁怨的心事。是否还有一抹红霞在画船上翻飞,舞裙歌扇,钿头银篦,衣袂拂过,便是一抹醉人风情。

  在某间没有牌坊的茶馆小憩,焚一柱心香,沏一杯香茗,聆听一场雨的淅沥。或蜷缩在沙发里,塞上耳机,寻一份与世隔绝的宁静。或漫步于古韵流芳的江南小镇,踏着如歌的行板,留几串似有若无的足迹。或倚在某个斑驳的墙角,摊一本诗书,相约那催花雨中瘦比黄花的女子。一切淡如春雨,美如夏花。

  我撑伞走过,和着滴答的韵律,不知这一次,这纷纷扬扬的雨丝又点缀了谁的清梦,又晕开了怎一个水墨江南。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7

  3~4月份正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这个季节的雨儿也最是顽皮,时而淅淅沥沥,时而碎如牛毫,时而如帘飘动,或洋洋洒洒,或缠缠一绵绵,或气势磅礴。故称之为:梅雨季节。

  你还别说,正是这江南多情的雨,使得梅子酸甜芳一香,*添了一份美丽,故有“梅花三弄”之说,由此可见江南春雨熏陶下的梅子,其娇娆并不逊色于冬雪带给梅花的绚烂。

  老实说,我没有亲眼见过梅花,更没有看过成熟的梅子,只是行进在梅雨中的时候,浸一湿了的思绪总会让我遐思:如果说,梅花与白雪的眷恋,曼舞了冬季的绚 烂,那江南春雨与梅子又是怎样的情结呢?想来,这娇一艳的梅子应该是江南雨对梅花的深情吧。亦或是雪融化成了春雨,梅花感念着春雨的相知,于是,唤来银河 水,酿作相思梅?于是,我会在脑海中幻化出一幅幅冬花春梅的景致……但不管怎么说,江南的雨因了梅子成熟的缘故,而变得更富诗意更有情致了。

  江南雨是多情的,也是顽皮的。你看天气舒一爽,信步在田间、或公园、或商厦,敞开心扉让和煦的春风沐浴自己的心情,冷不防地天空就会下起雨来,就像早年 的那首歌唱道的一样:“哗啦啦,下雨了,看见行人都在跑。”街道上瞬间是快速游一动的人影。不一会,商场、屋檐下挤满了躲雨的人们。“抬起头,望着天,不住 地把头摇。”最惬意的要数那些带着雨伞的人们了。你甚至可以看到伞下那张得意洋洋的笑脸。也是啊,他们的未雨绸缪让他们无需被突如其来的雨儿弄得措手不及 狼狈不堪。他们当然有理由得意洋洋咯。

  看着雨中飘动的雨伞,你会*生出一缕渴望,渴望这样的场景拥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浪漫故事。甚至幻化这样的雨中演绎一份“雨中情缘”。我也曾相遇过,只是不是浪漫的爱情故事,而每次回忆起来却总有一份很特殊的情感。

  那一次我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困在了书城,对面就有雨伞出一售,但我必须穿越一个很宽的马路。我也不想让自己的长发被雨淋湿,于是,我站在书店的大门口 张望着撑着雨伞过路的人们。小伙子过来了,可我不敢招呼,因为,我不是美一女。好几次想试图冲进雨中到达对面,可双脚象被什么东西粘上了一样,正犹豫着,一 个阿姨撑着雨伞走进了我的视线。我心头一喜,“就找她帮忙了!”我在心底告诉自己。当阿姨经过我面前的时候,我笑微微地向她招呼:“阿姨你好!”阿姨被我 的呼唤愣住了,见此情景,我又笑着说:“阿姨,您能把我送过去吗?”说完我指了指马路对面。阿姨看了看我,向我走来,把雨伞顶过我的头,我拥着阿姨穿过风 雨穿过马路……

  在回家的车上,脑海中总是闪现出雨中的一幕幕,以及母爱带给我的温情,我想起乐于助人的母亲,于是,在思绪的屏幕上我凝结了《母亲的伞》:

  母亲的伞,是一把火红的伞,伞下拥着我,吟唱那支永恒的童谣,编织着我美丽的羽翼。

  母亲的伞,是一把湛蓝的伞,伞下抚一着我风雨疲惫的双翼,一抹我受伤的心灵,注入海一般的情爱。

  母亲的伞,是一把纯洁的伞,伞下叮咛我:拥有一颗爱心,奉献一份热心,生命在奉献中滋生。

  哦!,母亲的伞,永恒的伞,岁月中我悄悄地接过了,母亲的伞。

  伞,是江南雨中最灵动的风景,如同一个个巨大的蘑菇,千姿百态地在江南雨中游一动。变化着雨的世界。江南雨也因了伞的多彩而变得更加妩媚。

  如果,遇到了细如牛毫的碎雨,伞也如同虚设。那雨儿琐琐碎碎象被天公用磨子磨碎了一样,细如牛毫纷纷扬扬,轻轻一揉一揉一地飘洒在你的身上你的脸上你的发 上,你会毫不犹豫地忽略它的存在,于是,你依然信步于这样的雨中,须臾,你的衣你的发就被这份柔情浸一润。即使你撑着雨伞,它依然会顽皮地穿过伞的屏障,和 你的脸你的衣裳来一个亲密接触。

  这样的雨即使是飘落在地上,它也是那样地轻一盈,让你丝毫也听不到它的响声,而大地上花草上已然潮润,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记得那年一个北京的网友来株洲,我们相约去炎帝广场,谁知,半路上下起来了细如牛毫的一毛一毛一雨。我正准备撑伞,谁知他说:这雨多美多甜啊。干吗要打伞 呢?我们那里很少能看见这样的雨。我还是头一回看到这样的雨呢。多清新啊。那一脸的喜悦,突然让我觉得生活在这江南的春雨中是多么的幸福啊。

  淅沥沥的雨儿决不会像这牛毫雨一样让你忽视它的存在。它总是会在温情中带上一份威严,让你不得不在出门的时候,带上一把雨伞,让你会因为它的存在而取消一些消遣的意念。而这样的小雨,又总会牵出你的思绪让你怀想……

  特别是雨夜,那淅淅沥沥的雨点或急促或轻缓地敲打在你的窗上,轻轻零零的犹如一首小夜曲,吹开你的记忆吹开你的思绪。那滴落在雨棚上的雨点声,清脆而又轻灵,那声音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这样的夜晚,总会让你*添几分牵挂,你会在心底遥问:你好吗?

  雷,也是这个季节最淘气的孩子。冷不丁地在你的头顶大吼一声,或沉闷或怒吼。当然了,有了雷的开道,这场雨也不会等闲。呼之:雷雨。

  雷雨是滂沱的。打落在地上,就像脆弱的玻璃瓶打落在地上一样,顷刻间会粉身碎骨,溅起无数碎片。于是,在这样的雨天,你会看到蒙蒙的雨雾,在雨滴中升腾,远处的景致若隐若现的隐藏在了这滂沱的大雨中。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下个不停……小雨你可知我满怀的凄清,希望小雨陪我追寻,追寻那一颗爱我的心。”这是早年的一首《三月里的小雨》,道尽了江南 雨的情思与缠一绵。怪不得,江南女儿小家碧玉,柔情万种了。归根结蒂是这多情的春雨滋润的结果。细细品味,这江南的女儿与北方的女儿相比,江南的女儿小巧玲 珑娇一艳多姿,如同玉琢的花瓶,玲珑剔透;而北方女儿则高大豪爽,如同经历了煅烧后的景泰蓝。如此一念,江南女儿应该感激上苍的眷爱了。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8

  犹记得,当年我们一起漫步在江南那终日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一块又一块的青石板上印下了我们幼时小小的足迹,而那幽深却不曾寂寥的小巷,也隐隐回荡着我们童年时的欢声笑语……

  当父母从遥远的小山城来到这个陌生的江南小城时,恰好和你家比邻而居,邻里关系非常和谐,于是同龄的我们理所当然地成了朋友。我们一次次地,戏耍在被薄雾笼罩、被细雨润湿的深巷中,肆意地享受着属于我们的惬意。是的,我们都喜欢雨,尤其是你故乡的雨。

  雨下大时,我们只好回到屋里。站在窗前,静看着连绵不断的雨丝从明亮的玻璃上掠过,留下一行行断断续续的水珠。呼吸着雨中润泽的气息,聆听着雨打芭蕉的“嘀嗒”声,恍惚间,世界竟是如此空旷,仿佛一切都已经不存在,只有你我二人相对,只有两颗*静得没有一丝波澜的心。

  偶尔地,我们也会冲进雨雾中,任由雨水淋湿我们的发梢,任风吹乱我们的衣襟。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细雨中散步,不知不觉中离家越来越远。突然,雨却反常地变大,我和你像两只落汤鸡般在雨中狂奔。好不容易,跑进了巷子,“扑哧”一声,我却猛地摔在湿滑的青石板上。你赶紧过来,急切地问:“没事吧?”

  “没事,”我拍拍衣服,“弄脏了衣服而已,不碍事。”说完试图站起来,却发现右脚疼得无法着地,原来是扭伤了。你看到我疼得不能走路,赶紧扶着我。我让你先回去,免得着凉了,你却怎么也不肯先回去,而是搀扶着我慢慢走回去。到家的时候,你还不放心地嘱咐我,“快回家吧,别感冒了,记得洗个热水澡啊!脚扭伤了也要及时处理啊!”

  我扭伤的脚当晚就敷上了药,第二天仍然无法上学,你一放学就来陪着我聊天说笑。

  事后我才知道,你因为淋雨而感冒了,可我当时竟没有注意到你脸色苍白,是强打精神来陪着我的。我为有你这样的好朋友而深深感动。

  我从来没想过,这样的快乐会有尽头。

  又是一个雨天,雨丝从清晨飘到正午,却不曾带来半点清新,有的只是无限的惆怅。

  你我并立窗前,透过朦胧的窗户看着门外等待着的车辆。

  彼此沉默,虽是沉默,但我们能读懂对方的语言。可能我们的人生就像浮萍吧,谁也不知会漂向何方。

  此刻,这本不属于江南的地方,正在飘着江南才有的细雨。这载着你的思念的细雨,是从江南飘来的吧?你是否正在江南的雨巷深处静听雨声?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9

  淅淅沥沥,天空开始下起一场小雨。人们的视线,在连绵细雨编成的帘幕下逐渐模糊。薄薄的雾气眷恋着整个村庄,久久不愿离去。空气里湿润润的泛着甜香,像是青草和泥土酿成的美酒的气息。细小的雨珠轻击着屋顶的瓦片,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时而急促,时而舒缓,像是钢琴家在忘情地演奏。此刻,万物都安静下来了,它们都在细细聆听,聆听着自然的天籁。唯独那池塘里的青蛙,再也耐不住寂寞,竟随着雨点的节奏,呱呱呱地担当起了这场音乐会的主唱。

  我喜欢戴望舒的诗,因为他的诗清新,纯粹。他的《雨巷》曾无数次,勾起一个少年美好的幻想。幻想在江南的梅雨时节,也能在一个雨巷,逢着一位撑着油纸伞,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

  雨后的江南,又有着另一番风情。天地间都是一派洁净透彻的的景象,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一群孩子嬉闹着,在村前屋后,相互追逐着踩水玩;菜园里,不管是蔬菜水果还是野花野草,都饱饱地吸足了甜甜的春雨。馋嘴的小草,轻声的打着饱嗝,嘴边尚挂着一颗剔透的露珠,在雨后微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久睡的小溪也被这场雨所唤醒,伸伸懒腰,抖擞精神后,唱着一支欢快的歌谣,一刻不息的奔向远方。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便是对江南雨的最佳诠释。江南的雨是柔美的,含蓄的,像一位温润的少女,有着柔嫩的肌肤,也有着娇羞的情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出了江南雨的品质。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当自然万物都早已安然入眠,万籁俱寂之时,细雨伴着微风,造访人间,牺牲了自己,滋润千千万万个梦。在梦中,我亦幻化成雨,随着清风飘扬,散化成千万丝细雨,从天而降,融进草的怀抱,融进花的心蕊,融进脚下这片仁慈宽厚的土地。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于江南的雨季,将胸中的才情和诗意就着一杯杯或清或浊的老酒,毫不吝啬的抛洒在了江南的细雨中,所以江南的.雨也是醉人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绵绵的细雨,撩动了李清照的心弦,勾起了她深闺孤独的惆怅和对国家动荡命运的无限担忧。李清照心中的江南雨,应该是忧伤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滴滴雨点,像一只只调皮的精灵,故意去引逗春游中的诗人,去沾惹他的衣袖,却从不打湿。这样可爱的小雨点,又怎会让人忍心去心烦恼怒它们呢。所以我想,在僧志南心中,江南雨一定是可亲可爱的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诗人眼中,晴天的西湖波光粼粼,煞是美丽,而雨中的西湖,薄雾空蒙,远处的青山在视野里迷迷茫茫,时隐时现,恍若蓬莱仙境,除了”奇妙无穷”,恐怕就再找不出一个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景致了。在苏轼的心中,江南的雨是奇妙的;

  到过江南的人,最不能忘怀的恐怕就是江南的水了。江南的水,柔美多情,鲜有急湍险流,少了一份强劲与张扬,却多了一份优雅与从容。常听人说,雨是无根之水。所以,我常常大胆的想,这柔美,含蓄,又风情万种的江南水之魂,可能就源自江南雨吧!

  写江南春雨的作文 10

  淅淅沥沥的飘零,淋淋漓漓的洒落,江南的夜晚,春雨悄然入土,无声无息地滋润着万物。

  你说,这春雨不紧不慢,疏密相间,是否轻柔似母亲之手,缠绵似微风飘逸,轻抚浸润着山山水水?天色微明,雨露如轻歌曼舞的姑娘在花草叶面跳舞,阳光出来一照,露珠变为蒸汽,若仙女一般轻烟缭绕升向天空。山也清秀,水也丰盈,人更显得精神。

  你瞧,菜园边上,刚绿的竹,一片片、一丛丛,湿漉漉,绿泱泱;河岸旁,杨柳绽开绿芽,鹅黄嫩绿,煞是可爱;桃花园里,含苞的桃蕾在烟雨中如霞如霓,惹人生联想:它们点缀春天,孕育生机,显示出了蓬勃的生命活力。不是么?春雨是大自然的助产士,让江南分娩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你想,满世界都是云遮雾障。山,只是巅峰数笔;水,不过是绿缎轻舒。*山远水,绿丛白雾,疑是名人遗落的画。于是,我在思量,世间有些事,或许在有意无意、若离若即之间,反而能胜过苦心谋划。

  人人都热爱自身的故乡,热爱故乡的人,也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我爱这江南的春雨。虽然听不明白,看不清晰,可总觉得这漫不经心、如烟似雾的春雨里藏着诉说不尽的故事。长大后,这种深藏于心底的爱,又胜人一筹。这倒不只仅是这春雨驱走了江南的寒意,唤来了暖洋洋的春色,更是由于在这美丽如画的季节里可以播下一年的希望。

  人生不可能事事如鱼儿得水,如春风得意,也难免会有尴尬之事,甚至会有难关光顾。是江南的春雨滋润了我苦涩的梦境,润滑了我那单调的思维。洗涤了我的心灵,使我在尴尬时变得超脱,消沉时又变得兴奋,无力时点燃活力,胜利时又充溢了自信。

  是的,江南大地离不开那春雨的滋润,每年辛勤求学的心更需要春雨的爱抚。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8)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范本五份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这首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使学生感悟着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了解词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对词中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想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三、教学课时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师:春天又一次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我们身边,一说到春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画面呢?可以用一两个词语、一首诗、一首歌来描绘。

  师:春天是美好的,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来赞美她。唐代诗人白居易就写了一首《忆江南》(板书)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出示课件)

  教师简介词

  师:今天,老师就请这位诗人带大家去那个处处小桥、流水、人家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江南去走一走,看一看,他将带我们在他的千古名作《忆江南》中,去细细地品位江南的美,还等什么呢?赶快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赏读诗句:

  师:请同学们再轻声的读读这首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理解诗句后赏读诗词。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初步了解了词的大意,我们再来读,就会越读越有味。不相信我们试试看,请同学接着老师的话读词前两句

  谈对江南的美,并回忆关于江南的诗句。再次引导读词前两句。

  过度:同学们,这首词中让白居易感到最美,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是什么呢?找出那最美的风景读给大家听

  板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学生谈对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的理解并带着这份情感来读这两句。

  (2)、出示课件,观江南美景

  再次感受江南的美,并引导学生读出美。

  (3)、江南的美景真是无法用语言能描绘的,我觉的唯有歌声才 能将它的美充分抒发出来,让我们一起去聆听着美妙的歌声。再次感悟江南的迷人。

  3、关注标点“?”

  师:在古代,所有的词都没有标点,这标点是后人为了读停顿方便,加上去的。既然是后人加上去的,老师不禁要问,如果让你给最后一句词加标点,除了加问号,还可以加什么?为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读出来。)

  4、深入探究,体味深情。

  师:同学们,词读到这儿,老师的脑子里产生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在我们看来,这江花、江水都是很*常的江南景物,为什么白居易却觉的如此的美丽?

  出示课件:了解白居易的经历。

  他将一腔思念,托付于《忆江南》,带这这份情感再读全词。

  五:阅读拓展,延伸情感。

  师:这么好的江南,仅用一首词怎么能说得尽,道得完呢,所以白居易又饱含激情地写下了另外两首忆江南。出示:忆江南三首词。整体感悟。

  小结:白居易的江南情深刻于心,江南的好也将永留我们心田,如果你也对江南有着一份别样的情感,那么带着这份情感好好的读一读,品一品这三首词。

  《忆江南》教后反思: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引导学生对江南的好风光究竟“好”在哪里的探究,既为学生的个性解读提供了机会,也使学生对江南的美景的认识和感知更加丰富,特别是对江花、江水的引导使学生感悟着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但在授课中,引导还不够到位,使学生对江花、江水的谈的没有设想中的那么丰富,品位语言的魅力还不够,因此,今后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读文感受语文的魅力。也多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为今后扫除阅读障碍,奠定基础。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2、复*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拼音和课文插图,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地轻声读课文。要求:先读读拼音,再看看下面的字,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特别要读准生字的音。

  2、数一数,课文共有几行,是由几句话组成的。

  3、检查自读情况。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抽几个同学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用手指好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领读。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朗读课文:

  1、指读第一行,这里的“莲”指的是什么?看图:姑娘是怎样采莲的?

  2、是啊!江南一带的小河里、池塘里长满了荷花,夏天莲子成熟了,人们就乘着小船去采莲。所以课文说——江南可采莲。(指读)

  3、大家看: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从颜色上来说说。

  (2)引导学生从形状上来说说。

  (3)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说说莲叶的特点。

  (4)这句是赞美莲叶的,“何”可以理解为多么,莲叶是多么——漂亮、多么碧绿茂盛!

  4、美美地朗读第一句话。

  5、看图描述:小姑娘在莲叶丛中一边采莲,一边唱歌,听她们唱的多快乐呀!小姑娘的歌声惊动了谁呀?

  6、看图:鱼在干什么?它们是怎么游水的呢?

  7、诗句里是怎么讲的?(指读)

  8、鱼儿在莲叶间游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南,一会儿北,游的怎么样?

  (1)指导朗读。

  (2)比赛读,齐读。

  (3)请学生扮演小鱼活动活动。

  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

  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四、背诵练*:

  1、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不光能读好诗,还能背诗呢!

  自己看图试背。表演背。(引导学生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有规律地游动)

  2、指名背诵。齐背全文。(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是背诵。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帮助学生设置台阶,从自己尝试背诵、老师引背到表演背诵,让学生装体验学*的快乐。)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渗透教育)

  五、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初步知道古诗与词的区别,理解《忆江南》的词意。

  2、背诵《忆江南》,能对两首词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3、理解词意,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得到对词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读出词的韵味,运用多种方法背诵《忆江南》。

  【教学难点】

  对词中所写景象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词,了解词、作者

  (板书:词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1、看板书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同学相互解答,师补充)。

  预设:

  我想知道白居易什么时候写的这首词?我想知道词与诗有什么不同?我想知道白居易还写过哪些作品?

  从学生质疑导入,解决学生最想知道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性。同时相信学生的学*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课前的预*搜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通过汇报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感受,进而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热情。

  2、听配乐词朗诵,想象江南风光:

  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通过听音频范读文件在脑中形成映象,注重学生自主感悟不迷信书中文字插图敢于比较。

  3、个性化读词:

  同学们读得不错,还想读的更好吗?(想)怎么办呢?理解词义可以使我们更有感情韵味的读好这首词。

  二、赏析《忆江南》

  1、借助注释小组讨论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要做到有议有评。

  2、指名汇报词语的意思。指出不懂的词语,师生共同解决。

  (指出名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对仗工整,描写生动)

  营造学生合作学*的氛围,小组合作有目的有分工。

  3、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词:

  忆江南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白居易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能读出来吗?(找伙伴,找老师共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摇头晃脑读、表演读。小组分配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读中感悟,读中促讲,读中发展学生能力都需要教师调动学生读文的积极性。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读,学生乐读,爱学。读法多样,读的兴趣浓厚。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

  4、演唱此词:

  ⑴ 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跟着来唱。

  ⑵ 自己为词配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因此,选择适合儿童天性的教学方法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化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了然于胸。

  三、体会填词的乐趣

  1、你曾到过哪些地方?那里的风景给你留下怎样难忘的印象?

  2、模仿白居易词作,填一首属于自己的《忆江南》:

  设立开放性话题,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并将古诗词的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四、知识的延伸

  1、说明忆江南实为上下两篇(课件)

  2、介绍两篇《忆江南》(课件)

  3、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词的名篇《水调歌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查找有关资料,和同学们在课间交流一下。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 4

  设计理念:

  1. 突出低年级教学生动活泼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引导学生做到人到、眼到、心到。

  2. 课堂教学力求循序渐进,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各有侧重

  3. 重视古诗教学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美丽画面。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还能说说这一首古诗的意思。

  2. 认识九个汉字,会写“田、东、南、西、北、鱼”六个生字和竖弯钩、竖弯两个基本笔画。

  3.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绘的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画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这一首古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所描绘的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画面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游戏、

  教具准备:

  cai课件、莲叶、小鱼、莲花的制作卡片、字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引入

  1. 看插图。

  2. 谈话引入: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风景秀丽,风景如画。你们看,那美丽的莲池中,莲叶茂盛,莲花飘香,莲蓬多饱满啊!还有许多人在其中采莲呢。唐代诗人卢龟蒙就用诗歌写下了这动人的一幕。

  3. 出示课题齐读。

  二、自读古诗,感知意境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集中拼音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确。

  2.结合词句认读诗句,把你会的生字读出来,再读出带生字的词语或者诗句。

  3.请个别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并且帮助纠正读音。

  4.同桌互读,练*把古诗读流利、读通畅。

  三、合作学*,主动识字

  1.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个人。各组小组长把课前准备的卡片拿出来让大家一起读一读。

  2.每一个同学选一个字,给大家说说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它,并且试着组一个词。

  3.指导学生书写六个要求会写的汉字。

  ①仔细观察每一个在田字格当中的位置,说说他们各有几画。

  ②说说每一个字的笔顺。

  ③老师范写“南、鱼”

  ④学生在书上书写,教师说笔顺

  ⑤讲评书写

  第二课时

  一、 复*巩固,创设情境

  1. 小朋友在我国长江以南有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有清清的河水流过,一到夏天那里就盛开着美丽的莲花,活泼可爱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这就是美丽的江南。今天就让我们坐上小船一起去游览美丽的江南吧!

  2. 首先我们要对号入座。【课件出示拼音】谁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3. 学生根据音节写生字。

  4. 讲评学生的书写情况。

  5. 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出示字卡,东南西北,学生读后请他贴在黑板相应的位置上。)

  6. 过渡:小船缓缓地向前划,隐隐约约我们能听见有人在唱诗呢!你听——【播放课件】

  二、 学*诗文,赏析古诗

  1. 引入,这么好听的古诗,我们也来读一读吧!翻开书,自由大声读课文。

  2. 检查读书情况。

  3. 过渡:伴随着小朋友琅琅的 读书声我们已经来到了美丽的江南【移动黑板上的小船,点击课件】你们看,这里有清清的河水,碧绿的莲叶,鲜红的荷花。

  《江南》优秀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2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个字和竖钩、竖弯2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

  (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图片。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

  (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3、小朋友要想读好课文,还要先弄懂课文的意思呢!谁学得认真,一定就会读得好,朗读之星就会和你交朋友。

  学*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用自己的话说意思。

  (2)出示插图,让学生在图中找出荷叶、荷花、莲蓬。同桌交流,荷叶多么漂亮、碧绿,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用你的朗读把荷叶的美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学*第二句

  (1)谁能把这种高兴读出来。

  (2)自由读,小组读,评出朗读能手。

  (3)指名一生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你们眼前看到了什么呀?

  (4)咱们就这样,边读边想象画面。齐读第二句。

  学*三至七句

  (1)让我们也来做一条快乐的小鱼吧!(放音乐,生做小鱼自由活动)然后师背诗,背到哪一句,生便转向诗句中相应的方向。学生们自读自演小鱼。

  (2)指导朗读:做小鱼的感觉怎样?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指导朗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背诵,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指导朗读: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课外延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江南春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9)

——江南春的教案(精选5篇)

  江南春的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两句虚实结合的写法,和诗作中流露出的历史沧桑感。

  三、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教师点拨:

  1.明确诗词作品中“虚”的表现手法,诗词不是写“实”,需要艺术加工。

  2.明确诗作后两句所承载的历史沧桑感,唯“千里”二字,方有与后两句相配的分量。

  江南春的教案 2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江南词初探

  一、赏析示例:

  菩萨蛮【唐末五代初·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①只合②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③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释】

  ①游人:指作者,此时作者客居江南。

  ②只合:只该,只应。

  ③垆边:指酒家。垆,旧时酒店用土砌成酒瓮卖酒的地方。

  二、学法指导:

  置身诗境:

  反复诵读诗歌,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使自己的整个心灵沉浸其中,得到审美享受。

  缘景明情:

  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通常有以下欣赏方法:

  1、找找诗歌中的意象,探寻意象是如何组合的,调动思维,将意象串成画面,补充完整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2、找出诗歌中让你感触最深的某一联、某一句、某一字,以小见大,品味诗歌语言的精细,感受作者蕴于其中的情。

  三、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任选1首诗歌,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用缘景明情的方法进行赏析,体味杏花烟雨里的江南情怀。

  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

  能不忆江南?

  【注释】

  ①谙:熟悉。

  ②蓝:蓝:蓝草,叶子可以提炼蓝色的染料。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②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④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⑤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⑥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梦江南【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人语驿边桥。【注释】

  ①兰烬(jìn):香油灯结的灯花。兰:是一种香草,古代用来煎油点灯。②屏:屏风。红蕉:美人蕉,花色艳红。这句说:屏风上画的美人蕉鲜红的颜色也阴暗了。

  ③萧萧:下雨的声音。

  ④驿: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江南春【宋·寇准】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江南春尽离肠断,蘋①满汀洲人未归。

  【注释】

  ①蘋(pín)一种生在水中的蕨类植物。

  四、课后研讨:

  运用缘景明情的'方法,任选一题,小组搜集诗歌,合作研讨:

  1、找4首有“月”这一意象的诗歌,品析同一意象在不同诗歌中所蕴情感的异同。

  2、将所学过的杜甫的诗积累起来作一个专题,探究杜甫诗歌情与景的特点。

  3、找一找唐诗宋词中的边塞诗,探究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和常怀的情感。

  江南春的教案 3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3 、在朗读中感受江南美丽春景的同时感受作者借古讽今,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兴亡之感

  教学重难点:

  1 、带着想象诵读诗歌,体会江南春景

  2 、领会诗人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教材分析: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描绘了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讽喻之意。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PPT出示几张春天的图片。说到雪,说到冰想到的都是塞北,说到春,想到的更多的自然是“江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江南的春。

  (2)解题《江南春》,顾名思义就是江南的'春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春天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你觉得江南的春天,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美!)

  (2)带着自己的感受吟诵诗歌。

  (3)指导朗读。七言绝句应该怎样断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一看:朗读诗歌,你看到了什么?(绿叶衬着红花,绿水环绕的村庄,背靠青山,酒家的旗子在春风中微微摆动。放眼望去,南朝建立的寺庙,在烟雨迷蒙之中若隐若现。)

  千里:与“十里”作比较。

  四百八十:概数,说明很多。

  (2)二听:莺啼、人声

  (3)三闻:花香、酒香

  (4)四想:江南的春天真美。

  总结:在诗人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是如此的美妙。可看、可听、可闻、可想。那我们就一边读一边看,一边读一边听,一边读一边闻,一边读一边想吧。

  过渡:在如此美妙的江南美景面前,我们感到的仅仅是美,仅仅是无限的遐想。但是我们的是诗人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四、拓展延伸、

  (1)介绍写作背景

  (2)学*借古讽今的艺术手法

  五、课堂总结

  江南春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学*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惠崇是北宋有名的和尚,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出示《春江晓景》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画。

  3.简介诗人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缓想象难度。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

  (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

  (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四、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名背诵这一首诗。

  2.描述诗意。

  诗人苏轼笔下描绘画中的江南春景是那么美,现实中的江南春天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

  3《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4.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5.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6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背诵古诗

  五、小结:

  两首古诗同是诗人笔下描绘的江南春景,可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想一想,自己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3.抄写生字词两遍。

  4.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江南春的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二、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边读边想,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2、自主学*(7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自主学*”部分。教师关注学困生的理解情况。

  3、合作探究(11分钟):学生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部分,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的参与度。

  4、展示交流(20分钟):

  ①学生说出诗的题目意思及对作者的.了解,其他学生补充。

  ②让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意思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出示ppt并点拨。

  5、巩固提升(18分钟)

  ①巩固:学生6分钟内自主完成个别字词的理解,学生点评,教师针对问题指导。

  ②检测:学生6分钟完成《练*册》10页4、5题,组长检查点评。③拓展: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课间交流,教师点拨。

  6、总结评价(2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获得的知识。

  四、布置作业

  默写古诗,理解诗句意思

  五、板书设计

  忧国写今:黄莺、水乡、山城、酒旗

  忧民怀古:南朝覆灭的感叹

  六、教学反思:

  古诗对于孩子来说,理解不太容易,教师需加强引导,让学生感知古诗的画面美,并能把我作者的思想感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