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

首页 / 故事 / |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1

关羽:骁勇赤胆的忠义巨人

在天下大乱之时,你奋勇而起,追随刘备,为兴复汉室,贡献一生。关云长,你是中华民族的铁血男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水淹七军……武艺吓破曹军胆,忠义敢为万夫雄。你的勇敢热血,是中华民族赤胆忠心的魂,永远不屈屹立!你的执着信念,是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将不灭永生!

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关羽从不忘记自己的道义,对兄弟不弃不离。中*元年,刘备组织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就在其中。他们桃园结义,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一生追随刘备,不辞辛苦,随身守护。关羽智勇双全。与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为护得皇嫂周全,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救援。当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大破敌军,威震华夏。他忠义两全,为报曹操恩义,放他败走华容道。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刘备的天下大业,用自己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叙写了一个大大的“忠”字。真是可歌可泣!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2

岳飞

岳飞他是抗金名将,他的文治武功举世无双,绝对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岳飞作战绝大多数是以少击多,每战必胜。生*大小130余战无一败绩。南熏门之战等战役甚至以八百壮士击溃50万敌军,可称为战神!

岳飞个人魅力相当之大,心胸开阔基本不计前嫌。以至于岳飞的不少敌人都成为了他的部下和战友。岳家军也是这样成长而来的,如岳家军第一猛将杨再兴、太行山梁兴、江西曹成等人。岳飞和他指挥的岳家军不但在抗击金兵的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保护了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免于遭受金兵的蹂躏,而且军纪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得人民的爱戴。岳飞是一位真正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抢,并率领王贵,汤显等伙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3

欧阳修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大家族,但传到欧阳修的祖父时家道已经衰落。欧阳修4岁时父亲病故,生活无着,母亲只好带他到湖北投奔叔父。母亲教子很严,叔父是个小官,家境也不富裕,甚至不能给欧阳修母子提供学*用的纸笔。母亲就带着欧阳修来到一条小河边,就地取材,用荻草作笔,在松软的沙地上完成欧阳修的启蒙教育,一笔一画写出一个大写的“人”字,“画荻教子,荻草学书”从此传为美谈。

宋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22岁的欧阳修跟随岳父胥偃来到京师汴梁(今开封),连考四场,三场第一。他一出场就是一个“白鹤亮翅”,冠绝京华。但性格决定命运,他的仕途并不通达,为北宋__“工作”40余年,几度贬谪,却丝毫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代宗师。

欧阳修一生著述颇丰,著有《新五代史》《新唐书》等。他的《醉翁亭记》《秋声赋》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创立了应用文概念,开拓性构筑了应用文理论的大体框架,主张应用文以实用为主。

他的诗、词、赋、散文都很美,被贬滁州后写出了千古不朽的《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这些山在仕途上和人的心中是画地为牢的屏障,在文学家眼里却是突出“林壑尤美”、“蔚然深秀”的画框。醉心秀美的山水和自己营造的悠然心境中,欧阳修乐而忘忧。他是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被召回京城后,利用自己的声望举荐奖掖大批文学新人,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人中有王安石、曾巩、苏轼父子。在举荐苏轼时有好心人说:“怕是十年之后世人只知道苏轼,不知道先生了。”欧阳修淡然一笑,高贵洒脱、大家风范的胸襟气度跃然纸上。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不光知道苏大学士,更敬重欧阳修。

但欧阳修的长相却不像雕塑中塑造的那么完美。他还长了两个外露的兔牙,又矮又瘦。一次,皇帝接见他,被皇后看到了,皇后皱起眉头说没见过这么丑的人。就连风流宰相晏殊见了他也说他的长相和其清新典雅的文字大相径庭。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男才女貌,男人在才不在貌,多少美女慧眼识珠,为他的智慧与才华所倾倒。

欧阳修先后娶的三个老婆个个如花似玉,系出名门。欧阳修年轻时,不失为一风流才子。欧阳修过65岁生日时,当年的门生都已功成名就,文学上更是功名卓卓,超过老师。他们都赶过来祝老师生日快乐。一位美女“粉丝”一边殷勤把盏一边说:“先生‘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既然不关风月,那和什么有关呢?”欧阳修反问:“我笑起来的样子很难看吗?”“不难看,先生的魅力指数在座的都比不上。”智慧豁达无私善良的男人才是最可爱的人。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宋代的领军人物,无论从政和著述都成绩颇丰,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不仅在__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一*之地,就是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名闻遐尔。欧阳修享年66岁,死后,安葬在河南的新郑。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4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流传千古,甚至韩国日本都是由中国传入的茶道文化!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 5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GhinggisKhan),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金世宗大定二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之后被密葬。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1309年(至大二年)十二月,元武宗海山加上尊谥法天启运,庙号太祖。从此之后,成吉思汗的谥号变为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阅读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1)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菁华3篇)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1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周瑜是江东孙氏集团中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他用反间之计,一举除掉了曹操手下两个得力的水军将领。

  原来,曹军士兵,多系北方人,不*水战。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便用降将蔡瑁和张允为都督,训练水军,为扫*江东做准备。蔡、张二人,久居荆州,深得水战之妙。由他们训练水军,对江东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周瑜深为忧虑。一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有人通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对众将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这蒋干,字子翼,与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颇厚,现为曹操帐下幕宾。这次,他是主动*前来江东的,目的是要说动周瑜投降。对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数。所以,他一见面就把蒋干的嘴“封”了起来:他命大将太史慈监酒,声称“今天是老同学相见,但叙朋友之情,不言军旅之事,有言之者当即斩首”。然后,他又以江东精勇雄壮的士兵、堆积如山的粮草和众多的'文武英杰,夸示蒋干,使得蒋干始终无法开口道出说词。欢宴之后,周瑜一定要与蒋干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状,和衣而卧,呕吐狼藉,一会儿就鼾声如雷。那蒋干因心中有事,难以入睡,二更即起,见帐内残灯尚明,桌上堆着文书,便下床偷看,他见有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一封投降书信,不禁大惊,忙将其藏到了身上。这时,周瑜在床上翻了个身,说起了梦话,道是数日之内要让蒋干看那曹操的脑袋。蒋干连忙熄灯上床。将*四更时分,只听得有人进帐唤道:“都督醒了吗?”周瑜装作梦醒的样子,故意问那人说:“床上睡的是什么人?”那人答道:“都督请子翼一同睡觉,怎么忘记了?”周瑜懊悔地说:“我*日从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说过些什么?”那人道:“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小声喝道:“低声!”又叫:“子翼。”蒋干装作睡着,一声不应。

  周瑜同来人悄悄走出帐外,蒋干则在帐内偷听。只听来人在外面说:“蔡、张二位都督道:‘急切中无法下手。’”后面的话因声音太小,无法听清。一会儿,周瑜回到帐内,又叫:“子翼。”蒋干不应,仍然蒙头假睡。周瑜遂脱衣就寝。蒋干暗想:这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后若不见了蔡、张二人的书信,岂肯与**休?因此,刚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机,悄悄溜出帐外,叫上随身带的小童,飞快地赶到江边下船回江北去了。

  蒋干回到江北,去见曹操。曹操问道:“子翼,事情办得怎么样?”蒋干回答说:“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词所能打动。”曹操十分不悦,道:“事情没有办成,反让人家笑话!”蒋干说:“虽然没能说动周瑜,却为丞相打听到一件重要事情。请摒退众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蒋干取出书信,并将听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道:“这两个贼人竟敢如此大胆!”遂唤蔡瑁、张允入帐,未容二人分辩,即命武士推出斩首。这样,大战尚未开始,曹军最为得力的两个水军将领,就被周瑜以反间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2

  刘备占领益州后,又出兵对付曹操的军队,把他们赶到了长安。这样一来,刘备在益州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就自立为汉中王。接着,刘备又派关羽攻打樊城,恰好这时汉水暴涨,关羽利用大水淹没了曹军大将于禁的七支大军,乘胜包围了曹军占据的樊城。

  曹操为解樊城之围,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他写信给孙权,劝说孙权乘现在荆州后防空虚,攻取被刘备夺去的荆州。这样,当关羽听说荆州被夺,定会撤军回救,樊城之围自然就会解除。

  孙权采纳了曹操的.建议,派大将吕蒙攻取荆州。吕蒙从密探口中得知,沿江到处都是烽火台,防备也不见有松懈的迹象。他和孙权商量,对外假称生病回去休养了,以此来麻痹关羽。孙权另派年轻的陆逊接替吕蒙。

  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对他水淹于禁七军大大称赞了一番,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万分仰慕之情。

  关羽看信后,认为陆逊初出茅庐,比吕蒙好对付多了,就放松了警惕,陆续把防守荆州的人马调拨到樊城。

  孙权得知计谋得逞,立刻派吕蒙起兵攻打荆州。吕蒙把战船伪装成商船,派一些士兵乔装打扮成商人和船夫的模样,自己率兵埋伏在船舱内,骗过烽火台上的防守士兵,把船靠了岸。到了半夜三更,躲在船舱里的士兵一拥而出,出其不意地杀死了防守的士兵,占领了荆州。

  吕蒙趁热打铁,派人劝说江陵(今湖北荆洲一带)、*(今湖北*)的守军投降,那些将领原本对关羽就有意见,经不起三劝两劝,就投靠了东吴。

  关羽得知荆州、江陵等长江要塞相继失守,非常震惊,几乎不敢相信,他马上率兵从樊城南撤。

  而吕蒙进入江陵后,释放了被关羽俘获关押的于禁,又派人抚慰蜀军将士和家属。这些举措,使蜀军军心涣散,斗志瓦解,许多将士半路而逃。关羽恨得咬牙切齿,大叫:“我生不能杀吕蒙,死了也要杀了他!”

  孙权的军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而关羽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孙权率兵赶到,派诸葛瑾多次劝说关羽投降。关羽假装投降,在城头上竖起白旗,暗地里带了十几个骑兵弃城往西而逃。

  孙权闻讯,派兵阻断了关羽必经之路,埋伏在草丛中,用绊马索绊倒关羽等人,活捉了关羽。

  孙权亲自出马,再次劝关羽投降,然而关羽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我和刘皇叔一起共谋大业,怎会和你这样的叛贼共事。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何必废话!”

  孙权怕留下后患,杀了关羽。

  关羽被害的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昏倒在地,醒来后不吃不喝,整天痛哭不止。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则日日哀鸣,也不吃不喝,没几天就死了。

  曹操认为孙权这次立了大功,就封他为南昌侯。后来曹丕称帝,又封孙权为吴王。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3

  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曹仁提醒曹操说:“曹洪性情暴躁,恐怕会耽误大事。”曹操说:“你给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徐晃阻挡说:“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曹洪奋勇追赶,很是得意。这时,徐晃正在关上查点粮草,听说曹洪下关厮杀,大吃一惊,急忙率军随后赶来,大叫曹洪收兵。忽然背后喊声震天,马岱领兵杀来,曹洪、徐晃急回走时,只听鼓声阵阵,山背后又有两支军队挡住去路,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了一阵。曹洪抵挡不住,损失一大半军队,才冲出重围,奔到关上。西凉军随后追来,曹洪等弃关逃走。庞德一直追过潼关,碰见曹仁兵马,救了曹洪等。马超接应庞德上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说:“给你十日期限,为什么九日就丢了潼关?”曹洪说:“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曹操说:“曹洪年幼,性格暴躁,你徐晃应该劝说他才好。”徐晃说:“我屡次劝说他,他却不愿意听。那天我在关上查点粮草,等我知道时,小将军已领兵下关了。我恐怕他遭到敌军袭击,便连忙赶去,已中了贼兵奸计。”曹操大怒,命令杀曹洪。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曹仁说:“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第二天,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出马立在门旗下,看那西凉兵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又见马超生得面像附着粉,唇像抹了红;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曹操暗暗称奇,自己拍马上前,对马超说:“你是汉朝名将子孙,为什么要背叛朝廷?”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曹贼!你欺负皇上,罪恶深重,杀害我的父亲和弟弟,不共戴天之仇!我要活捉你,吃你的肉!”说完,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了八九回合,于禁败走。张合出迎,战了二十个回合也败走。李通出迎,马超奋勇厮杀,数合当中,一枪把李通刺下马。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

  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惊恐万状。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马超催马追去,山坡边过来一员战将,大叫:“不要伤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抡刀上前,拦住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渐乱了起来。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曹操回寨,叹着气说:“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便叫来曹洪,重加奖赏。收拾败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2)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菁华3篇)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1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周瑜是江东孙氏集团中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他用反间之计,一举除掉了曹操手下两个得力的水军将领。

  原来,曹军士兵,多系北方人,不*水战。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便用降将蔡瑁和张允为都督,训练水军,为扫*江东做准备。蔡、张二人,久居荆州,深得水战之妙。由他们训练水军,对江东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周瑜深为忧虑。一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有人通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对众将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这蒋干,字子翼,与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颇厚,现为曹操帐下幕宾。这次,他是主动*前来江东的,目的是要说动周瑜投降。对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数。所以,他一见面就把蒋干的嘴“封”了起来:他命大将太史慈监酒,声称“今天是老同学相见,但叙朋友之情,不言军旅之事,有言之者当即斩首”。然后,他又以江东精勇雄壮的士兵、堆积如山的粮草和众多的'文武英杰,夸示蒋干,使得蒋干始终无法开口道出说词。欢宴之后,周瑜一定要与蒋干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状,和衣而卧,呕吐狼藉,一会儿就鼾声如雷。那蒋干因心中有事,难以入睡,二更即起,见帐内残灯尚明,桌上堆着文书,便下床偷看,他见有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一封投降书信,不禁大惊,忙将其藏到了身上。这时,周瑜在床上翻了个身,说起了梦话,道是数日之内要让蒋干看那曹操的脑袋。蒋干连忙熄灯上床。将*四更时分,只听得有人进帐唤道:“都督醒了吗?”周瑜装作梦醒的样子,故意问那人说:“床上睡的是什么人?”那人答道:“都督请子翼一同睡觉,怎么忘记了?”周瑜懊悔地说:“我*日从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说过些什么?”那人道:“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小声喝道:“低声!”又叫:“子翼。”蒋干装作睡着,一声不应。

  周瑜同来人悄悄走出帐外,蒋干则在帐内偷听。只听来人在外面说:“蔡、张二位都督道:‘急切中无法下手。’”后面的话因声音太小,无法听清。一会儿,周瑜回到帐内,又叫:“子翼。”蒋干不应,仍然蒙头假睡。周瑜遂脱衣就寝。蒋干暗想:这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后若不见了蔡、张二人的书信,岂肯与**休?因此,刚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机,悄悄溜出帐外,叫上随身带的小童,飞快地赶到江边下船回江北去了。

  蒋干回到江北,去见曹操。曹操问道:“子翼,事情办得怎么样?”蒋干回答说:“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词所能打动。”曹操十分不悦,道:“事情没有办成,反让人家笑话!”蒋干说:“虽然没能说动周瑜,却为丞相打听到一件重要事情。请摒退众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蒋干取出书信,并将听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道:“这两个贼人竟敢如此大胆!”遂唤蔡瑁、张允入帐,未容二人分辩,即命武士推出斩首。这样,大战尚未开始,曹军最为得力的两个水军将领,就被周瑜以反间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2

  刘备占领益州后,又出兵对付曹操的军队,把他们赶到了长安。这样一来,刘备在益州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就自立为汉中王。接着,刘备又派关羽攻打樊城,恰好这时汉水暴涨,关羽利用大水淹没了曹军大将于禁的七支大军,乘胜包围了曹军占据的樊城。

  曹操为解樊城之围,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他写信给孙权,劝说孙权乘现在荆州后防空虚,攻取被刘备夺去的荆州。这样,当关羽听说荆州被夺,定会撤军回救,樊城之围自然就会解除。

  孙权采纳了曹操的.建议,派大将吕蒙攻取荆州。吕蒙从密探口中得知,沿江到处都是烽火台,防备也不见有松懈的迹象。他和孙权商量,对外假称生病回去休养了,以此来麻痹关羽。孙权另派年轻的陆逊接替吕蒙。

  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对他水淹于禁七军大大称赞了一番,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万分仰慕之情。

  关羽看信后,认为陆逊初出茅庐,比吕蒙好对付多了,就放松了警惕,陆续把防守荆州的人马调拨到樊城。

  孙权得知计谋得逞,立刻派吕蒙起兵攻打荆州。吕蒙把战船伪装成商船,派一些士兵乔装打扮成商人和船夫的模样,自己率兵埋伏在船舱内,骗过烽火台上的防守士兵,把船靠了岸。到了半夜三更,躲在船舱里的士兵一拥而出,出其不意地杀死了防守的士兵,占领了荆州。

  吕蒙趁热打铁,派人劝说江陵(今湖北荆洲一带)、*(今湖北*)的守军投降,那些将领原本对关羽就有意见,经不起三劝两劝,就投靠了东吴。

  关羽得知荆州、江陵等长江要塞相继失守,非常震惊,几乎不敢相信,他马上率兵从樊城南撤。

  而吕蒙进入江陵后,释放了被关羽俘获关押的于禁,又派人抚慰蜀军将士和家属。这些举措,使蜀军军心涣散,斗志瓦解,许多将士半路而逃。关羽恨得咬牙切齿,大叫:“我生不能杀吕蒙,死了也要杀了他!”

  孙权的军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而关羽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孙权率兵赶到,派诸葛瑾多次劝说关羽投降。关羽假装投降,在城头上竖起白旗,暗地里带了十几个骑兵弃城往西而逃。

  孙权闻讯,派兵阻断了关羽必经之路,埋伏在草丛中,用绊马索绊倒关羽等人,活捉了关羽。

  孙权亲自出马,再次劝关羽投降,然而关羽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我和刘皇叔一起共谋大业,怎会和你这样的叛贼共事。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何必废话!”

  孙权怕留下后患,杀了关羽。

  关羽被害的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昏倒在地,醒来后不吃不喝,整天痛哭不止。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则日日哀鸣,也不吃不喝,没几天就死了。

  曹操认为孙权这次立了大功,就封他为南昌侯。后来曹丕称帝,又封孙权为吴王。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3

  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曹仁提醒曹操说:“曹洪性情暴躁,恐怕会耽误大事。”曹操说:“你给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徐晃阻挡说:“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曹洪奋勇追赶,很是得意。这时,徐晃正在关上查点粮草,听说曹洪下关厮杀,大吃一惊,急忙率军随后赶来,大叫曹洪收兵。忽然背后喊声震天,马岱领兵杀来,曹洪、徐晃急回走时,只听鼓声阵阵,山背后又有两支军队挡住去路,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了一阵。曹洪抵挡不住,损失一大半军队,才冲出重围,奔到关上。西凉军随后追来,曹洪等弃关逃走。庞德一直追过潼关,碰见曹仁兵马,救了曹洪等。马超接应庞德上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说:“给你十日期限,为什么九日就丢了潼关?”曹洪说:“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曹操说:“曹洪年幼,性格暴躁,你徐晃应该劝说他才好。”徐晃说:“我屡次劝说他,他却不愿意听。那天我在关上查点粮草,等我知道时,小将军已领兵下关了。我恐怕他遭到敌军袭击,便连忙赶去,已中了贼兵奸计。”曹操大怒,命令杀曹洪。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曹仁说:“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第二天,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出马立在门旗下,看那西凉兵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又见马超生得面像附着粉,唇像抹了红;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曹操暗暗称奇,自己拍马上前,对马超说:“你是汉朝名将子孙,为什么要背叛朝廷?”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曹贼!你欺负皇上,罪恶深重,杀害我的父亲和弟弟,不共戴天之仇!我要活捉你,吃你的肉!”说完,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了八九回合,于禁败走。张合出迎,战了二十个回合也败走。李通出迎,马超奋勇厮杀,数合当中,一枪把李通刺下马。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

  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惊恐万状。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马超催马追去,山坡边过来一员战将,大叫:“不要伤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抡刀上前,拦住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渐乱了起来。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曹操回寨,叹着气说:“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便叫来曹洪,重加奖赏。收拾败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3)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精选五篇)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1

  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曹仁提醒曹操说:“曹洪性情暴躁,恐怕会耽误大事。”曹操说:“你给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徐晃阻挡说:“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曹洪奋勇追赶,很是得意。这时,徐晃正在关上查点粮草,听说曹洪下关厮杀,大吃一惊,急忙率军随后赶来,大叫曹洪收兵。忽然背后喊声震天,马岱领兵杀来,曹洪、徐晃急回走时,只听鼓声阵阵,山背后又有两支军队挡住去路,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了一阵。曹洪抵挡不住,损失一大半军队,才冲出重围,奔到关上。西凉军随后追来,曹洪等弃关逃走。庞德一直追过潼关,碰见曹仁兵马,救了曹洪等。马超接应庞德上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说:“给你十日期限,为什么九日就丢了潼关?”曹洪说:“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曹操说:“曹洪年幼,性格暴躁,你徐晃应该劝说他才好。”徐晃说:“我屡次劝说他,他却不愿意听。那天我在关上查点粮草,等我知道时,小将军已领兵下关了。我恐怕他遭到敌军袭击,便连忙赶去,已中了贼兵奸计。”曹操大怒,命令杀曹洪。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曹仁说:“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第二天,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出马立在门旗下,看那西凉兵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又见马超生得面像附着粉,唇像抹了红;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曹操暗暗称奇,自己拍马上前,对马超说:“你是汉朝名将子孙,为什么要背叛朝廷?”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曹贼!你欺负皇上,罪恶深重,杀害我的父亲和弟弟,不共戴天之仇!我要活捉你,吃你的肉!”说完,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了八九回合,于禁败走。张合出迎,战了二十个回合也败走。李通出迎,马超奋勇厮杀,数合当中,一枪把李通刺下马。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

  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惊恐万状。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马超催马追去,山坡边过来一员战将,大叫:“不要伤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抡刀上前,拦住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渐乱了起来。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曹操回寨,叹着气说:“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便叫来曹洪,重加奖赏。收拾败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2

魏少帝曹芳恨透了司马家族,结果被废黜,司马师立曹丕的孙子曹髦(máo)为帝。可是,曹髦空有皇帝的虚名,手中却没有实权,只是个傀儡(kuí lěi),连任命一个朝廷官员都做不了主。朝中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司马师和他弟弟司马昭手中。

司马昭是司马懿的第二个儿子,哥哥司马师死后,他接替做了大将军。司马昭同父亲、哥哥一样,工于心计,谋略过人。司马昭刚刚坐上大将军的宝座,镇东大将军诸葛诞谋反,司马昭率兵讨伐,大胜而归。司马昭为人奸诈,他认为魏国完全是依靠司马家族才得以有了今天,因此他进进出出都有三千名手执武器的护卫前呼后拥,所有的事情也不禀报朝廷,而直接由他决断。

曹髦做了几年有名无实的皇帝,他对司马昭大权独揽,自己不能亲理朝政,越来越不满,更担心自己有朝一日会像曹芳一样,被司马昭废掉。他想了好几天,终于作出了决定。

这天,曹髦把*日里还比较听他话的王经、王沈和王业三位大臣召入宫内,从怀中取出事先写好的讨伐司马昭的诏书,说道:“三位爱卿,司马昭大权独揽,野心勃勃,他称帝之心连过路人都知道。我决不能坐以待毙,等着他来废掉我。今天,我决定和你们一起去讨伐他!”这就是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来历。

听了这话,三位大臣呆若木鸡,半晌才回过神来。

王经跪下身,一边叩头一边劝阻道:“陛下,这可万万使不得啊!从前鲁昭公不能容忍季氏专权,结果是失败亡国,被天下人耻笑!现在司马昭专权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朝廷中他的爪牙也不是一个两个,而宫中肯听命于您的,实在是太少了!您赤手空拳,拿什么去讨伐?如果不成功的话,恐怕祸患更大。还请陛下慎重考虑,从长计议!”

曹髦激动起来,咬着牙说:“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我已下了决心,做好了死的准备,还有什么可怕的?何况我们不一定会死!”

说完,他径自入后宫,向太后禀报去了。

王沈和王业清楚地知道曹髦根本不是司马昭的对手,肯定必死无疑。他们生怕司马昭以后会治他们的罪,立刻溜出大殿,直奔司马昭府中告密去了。

曹髦手持利剑,带了一百多名童仆刚出宫门,迎面遇上了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奉令带了一队人马赶来。双方动起手来,曹髦持剑大喝一声:“我乃当朝天子,你们冲入宫中,难道想杀君谋反不成?”

这一声大喝把贾充的手下全吓得一动也不敢动,有几个胆小的甚至想转身逃跑。贾充见这情形,扯着嗓子对一个名叫成济的手下人喝道:“司马公*日里养你们是干吗用的?难道不正是为了今天这样的时刻吗?”

成济哆哆嗦嗦地问:“您看该怎么办?是杀还是绑起来?”

贾充瞪着眼说:“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

成济这才壮起了胆,拿着长矛一直冲到曹髦的车前。曹髦大声说:“你小子竟敢对我无礼?”谁知话还未说完,已被成济一下子刺穿胸膛,从车上跌了下来,当场断了气。

司马昭没想到曹髦真的被手下人杀死,他有些心慌,更有些心虚。他马上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装出非常伤心的样子,挤出几滴眼泪,假惺惺地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大臣们心中都明白,却谁也不敢吱声。

司马昭又问老臣陈泰:“发生了这样的事,天下人会怎样看我呢?”

陈泰想了想,说:“只有杀了贾充,才可以向世人谢罪。”

这话让司马昭听了不顺耳,他又问:“您再想想,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吗?”

陈泰说:“实在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

司马昭不再吭声,心里暗暗地盘算着这事如何处置才好。最后,他决定将罪责归于成济一人,下令将成济斩首示众。

就这样,司马昭把杀曹髦的事轻易地掩饰了过去;接着,他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3

荆州被刘备所占,东吴大将周瑜便一心想夺回荆州。他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

诸葛亮早知其计,便授予跟刘备前往招亲的赵云三个锦囊妙计:第一个锦囊妙计借孙权之母、周瑜之丈人以助刘备,终于弄假成真,使刘备得续佳偶。周瑜虚以美人赚之不得,便实以美人赚之。

他致书孙权说:莫如软困刘备于吴中,“盛为筑宫室,以丧其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分开关、张之情,隔远诸葛亮之契——各置一方,然后以兵击之,大事可定矣”。

周瑜的真美人计,又被诸葛亮的第二个锦囊计破了,它以荆州危急,借得孙夫人出头,向国太谎说要往江边祭祖,乃得以逃出东吴。尽管周瑜早为防备,孙权派人追捕,第三个锦襄妙计又借得孙夫人之助,喝退拦路之兵。

这时,诸葛亮早派船在刘郎浦接应,布置关公、黄忠、魏延三支军马杀退周瑜的追兵。正是: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前番在南郡,送了城池折了兵,只是恼怒,暂时气昏,这番赔了夫人又折兵,是嗔羞交加,更见伤心!眼白白望着刘备夫妇*安归去,怎不令周瑜又气得金疮迸裂,昏迷不省。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4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周瑜是江东孙氏集团中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他用反间之计,一举除掉了曹操手下两个得力的水军将领。

  原来,曹军士兵,多系北方人,不*水战。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便用降将蔡瑁和张允为都督,训练水军,为扫*江东做准备。蔡、张二人,久居荆州,深得水战之妙。由他们训练水军,对江东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周瑜深为忧虑。一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有人通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对众将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这蒋干,字子翼,与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颇厚,现为曹操帐下幕宾。这次,他是主动**前来江东的,目的是要说动周瑜投降。对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数。所以,他一见面就把蒋干的嘴“封”了起来:他命大将太史慈监酒,声称“今天是老同学相见,但叙朋友之情,不言军旅之事,有言之者当即斩首”。然后,他又以江东精勇雄壮的士兵、堆积如山的粮草和众多的文武英杰,夸示蒋干,使得蒋干始终无法开口道出说词。欢宴之后,周瑜一定要与蒋干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状,和衣而卧,呕吐狼藉,一会儿就鼾声如雷。那蒋干因心中有事,难以入睡,二更即起,见帐内残灯尚明,桌上堆着文书,便下床偷看,他见有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一封投降书信,不禁大惊,忙将其藏到了身上。这时,周瑜在床上翻了个身,说起了梦话,道是数日之内要让蒋干看那曹操的脑袋。蒋干连忙熄灯上床。将*四更时分,只听得有人进帐唤道:“都督醒了吗?”周瑜装作梦醒的样子,故意问那人说:“床上睡的是什么人?”那人答道:“都督请子翼一同睡觉,怎么忘记了?”周瑜懊悔地说:“我*日从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说过些什么?”那人道:“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小声喝道:“低声!”又叫:“子翼。”蒋干装作睡着,一声不应。

  周瑜同来人悄悄走出帐外,蒋干则在帐内偷听。只听来人在外面说:“蔡、张二位都督道:‘急切中无法下手。’”后面的话因声音太小,无法听清。一会儿,周瑜回到帐内,又叫:“子翼。”蒋干不应,仍然蒙头假睡。周瑜遂脱衣就寝。蒋干暗想:这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后若不见了蔡、张二人的书信,岂肯与**休?因此,刚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机,悄悄溜出帐外,叫上随身带的小童,飞快地赶到江边下船回江北去了。

  蒋干回到江北,去见曹操。曹操问道:“子翼,事情办得怎么样?”蒋干回答说:“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词所能打动。”曹操十分不悦,道:“事情没有办成,反让人家笑话!”蒋干说:“虽然没能说动周瑜,却为丞相打听到一件重要事情。请摒退众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蒋干取出书信,并将听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道:“这两个贼人竟敢如此大胆!”遂唤蔡瑁、张允入帐,未容二人分辩,即命武士推出斩首。这样,大战尚未开始,曹军最为得力的.两个水军将领,就被周瑜以反间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5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鲁肃引诸葛亮见了东吴的一群谋士,这些人并非泛泛之辈,个个。都是有学问的人。东吴第一大谋士张昭首先发难,说:听说刘备到你家里三趟,才把你请出山,以为有了你就如同鱼得了水,想夺取荆襄九郡做根据地。但荆襄已被曹操得到,你还有什么主意呢?

诸葛亮心里想,如果不先难倒张昭,就没办法说服孙权联刘抗曹了。诸葛亮说:刘备取荆襄这块地盘,易如反掌,只是不忍心夺取同宗的基业,才被曹操捡了便宜。现在屯兵江夏,另有宏图大计,等闲之辈哪懂得这个。

国家大事,社稷安危,都要有真才实学的人拿出好主意。而口舌之徒,坐而论道,碰上事儿,却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只能为天下人耻笑。一番话,说得张昭哑口无言。

之后,一个谋士问:曹操屯兵百万,将列千员,你说不怕,吹牛吧你。诸葛亮答:刘备退守夏口,是等待时机,而东吴兵精粮足,还有长江天险可守,却都劝孙权降曹,丢人吧你。

东吴的谋士一个接一个地向诸葛亮发难,先后有七人之多,都被诸葛亮反驳得有口难辩。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4)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 (菁华3篇)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1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周瑜是江东孙氏集团中一个足智多谋的将领。他用反间之计,一举除掉了曹操手下两个得力的水军将领。

  原来,曹军士兵,多系北方人,不*水战。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便用降将蔡瑁和张允为都督,训练水军,为扫*江东做准备。蔡、张二人,久居荆州,深得水战之妙。由他们训练水军,对江东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周瑜深为忧虑。一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有人通报故人蒋干来访。周瑜对众将作了一番部署,遂整衣出迎。

  这蒋干,字子翼,与周瑜自幼同窗,交情颇厚,现为曹操帐下幕宾。这次,他是主动*前来江东的,目的是要说动周瑜投降。对此,周瑜自然心中有数。所以,他一见面就把蒋干的嘴“封”了起来:他命大将太史慈监酒,声称“今天是老同学相见,但叙朋友之情,不言军旅之事,有言之者当即斩首”。然后,他又以江东精勇雄壮的士兵、堆积如山的粮草和众多的'文武英杰,夸示蒋干,使得蒋干始终无法开口道出说词。欢宴之后,周瑜一定要与蒋干同榻而眠。他故作大醉之状,和衣而卧,呕吐狼藉,一会儿就鼾声如雷。那蒋干因心中有事,难以入睡,二更即起,见帐内残灯尚明,桌上堆着文书,便下床偷看,他见有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一封投降书信,不禁大惊,忙将其藏到了身上。这时,周瑜在床上翻了个身,说起了梦话,道是数日之内要让蒋干看那曹操的脑袋。蒋干连忙熄灯上床。将*四更时分,只听得有人进帐唤道:“都督醒了吗?”周瑜装作梦醒的样子,故意问那人说:“床上睡的是什么人?”那人答道:“都督请子翼一同睡觉,怎么忘记了?”周瑜懊悔地说:“我*日从未醉酒,昨天喝醉了,不知可曾说过些什么?”那人道:“江北有人过来。”周瑜小声喝道:“低声!”又叫:“子翼。”蒋干装作睡着,一声不应。

  周瑜同来人悄悄走出帐外,蒋干则在帐内偷听。只听来人在外面说:“蔡、张二位都督道:‘急切中无法下手。’”后面的话因声音太小,无法听清。一会儿,周瑜回到帐内,又叫:“子翼。”蒋干不应,仍然蒙头假睡。周瑜遂脱衣就寝。蒋干暗想:这周瑜是个精细人,天亮后若不见了蔡、张二人的书信,岂肯与**休?因此,刚到五更,即趁周瑜熟睡之机,悄悄溜出帐外,叫上随身带的小童,飞快地赶到江边下船回江北去了。

  蒋干回到江北,去见曹操。曹操问道:“子翼,事情办得怎么样?”蒋干回答说:“周瑜雅量高致,不是言词所能打动。”曹操十分不悦,道:“事情没有办成,反让人家笑话!”蒋干说:“虽然没能说动周瑜,却为丞相打听到一件重要事情。请摒退众人。”待左右之人退下,蒋干取出书信,并将听到的事情一一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道:“这两个贼人竟敢如此大胆!”遂唤蔡瑁、张允入帐,未容二人分辩,即命武士推出斩首。这样,大战尚未开始,曹军最为得力的两个水军将领,就被周瑜以反间之计轻而易举地除掉了。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2

  刘备占领益州后,又出兵对付曹操的军队,把他们赶到了长安。这样一来,刘备在益州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就自立为汉中王。接着,刘备又派关羽攻打樊城,恰好这时汉水暴涨,关羽利用大水淹没了曹军大将于禁的七支大军,乘胜包围了曹军占据的樊城。

  曹操为解樊城之围,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他写信给孙权,劝说孙权乘现在荆州后防空虚,攻取被刘备夺去的荆州。这样,当关羽听说荆州被夺,定会撤军回救,樊城之围自然就会解除。

  孙权采纳了曹操的.建议,派大将吕蒙攻取荆州。吕蒙从密探口中得知,沿江到处都是烽火台,防备也不见有松懈的迹象。他和孙权商量,对外假称生病回去休养了,以此来麻痹关羽。孙权另派年轻的陆逊接替吕蒙。

  陆逊故意派人送信给关羽,对他水淹于禁七军大大称赞了一番,表达了自己对他的万分仰慕之情。

  关羽看信后,认为陆逊初出茅庐,比吕蒙好对付多了,就放松了警惕,陆续把防守荆州的人马调拨到樊城。

  孙权得知计谋得逞,立刻派吕蒙起兵攻打荆州。吕蒙把战船伪装成商船,派一些士兵乔装打扮成商人和船夫的模样,自己率兵埋伏在船舱内,骗过烽火台上的防守士兵,把船靠了岸。到了半夜三更,躲在船舱里的士兵一拥而出,出其不意地杀死了防守的士兵,占领了荆州。

  吕蒙趁热打铁,派人劝说江陵(今湖北荆洲一带)、*(今湖北*)的守军投降,那些将领原本对关羽就有意见,经不起三劝两劝,就投靠了东吴。

  关羽得知荆州、江陵等长江要塞相继失守,非常震惊,几乎不敢相信,他马上率兵从樊城南撤。

  而吕蒙进入江陵后,释放了被关羽俘获关押的于禁,又派人抚慰蜀军将士和家属。这些举措,使蜀军军心涣散,斗志瓦解,许多将士半路而逃。关羽恨得咬牙切齿,大叫:“我生不能杀吕蒙,死了也要杀了他!”

  孙权的军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而关羽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孙权率兵赶到,派诸葛瑾多次劝说关羽投降。关羽假装投降,在城头上竖起白旗,暗地里带了十几个骑兵弃城往西而逃。

  孙权闻讯,派兵阻断了关羽必经之路,埋伏在草丛中,用绊马索绊倒关羽等人,活捉了关羽。

  孙权亲自出马,再次劝关羽投降,然而关羽怒目圆睁,破口大骂:“我和刘皇叔一起共谋大业,怎会和你这样的叛贼共事。要杀便杀,要剐便剐,何必废话!”

  孙权怕留下后患,杀了关羽。

  关羽被害的消息传到刘备耳中,刘备昏倒在地,醒来后不吃不喝,整天痛哭不止。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则日日哀鸣,也不吃不喝,没几天就死了。

  曹操认为孙权这次立了大功,就封他为南昌侯。后来曹丕称帝,又封孙权为吴王。

三国历史人物故事3

  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曹仁提醒曹操说:“曹洪性情暴躁,恐怕会耽误大事。”曹操说:“你给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徐晃阻挡说:“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曹洪奋勇追赶,很是得意。这时,徐晃正在关上查点粮草,听说曹洪下关厮杀,大吃一惊,急忙率军随后赶来,大叫曹洪收兵。忽然背后喊声震天,马岱领兵杀来,曹洪、徐晃急回走时,只听鼓声阵阵,山背后又有两支军队挡住去路,左是马超,右是庞德,混杀了一阵。曹洪抵挡不住,损失一大半军队,才冲出重围,奔到关上。西凉军随后追来,曹洪等弃关逃走。庞德一直追过潼关,碰见曹仁兵马,救了曹洪等。马超接应庞德上了潼关。

  曹洪丢失了潼关,奔来拜见曹操。曹操说:“给你十日期限,为什么九日就丢了潼关?”曹洪说:“西凉军士,百般辱骂,实在令人难以忍受。后来又看见西凉军懈怠,便乘机袭击,不想中了奸计。”曹操说:“曹洪年幼,性格暴躁,你徐晃应该劝说他才好。”徐晃说:“我屡次劝说他,他却不愿意听。那天我在关上查点粮草,等我知道时,小将军已领兵下关了。我恐怕他遭到敌军袭击,便连忙赶去,已中了贼兵奸计。”曹操大怒,命令杀曹洪。众官为曹洪求情,才免于一死。

  曹操率军直逼潼关。曹仁说:“可先安下寨栅,然后打关也不晚。”曹操命令砍伐树木,立起排栅,分为三寨:左寨曹仁,右寨夏侯渊,曹操居中寨。第二天,曹操带领三寨大小将校,向潼关杀来,正巧遇上西凉兵马。两边都布下阵势。曹操出马立在门旗下,看那西凉兵士,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又见马超生得面像附着粉,唇像抹了红;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曹操暗暗称奇,自己拍马上前,对马超说:“你是汉朝名将子孙,为什么要背叛朝廷?”马超咬牙切齿,大骂:“曹贼!你欺负皇上,罪恶深重,杀害我的父亲和弟弟,不共戴天之仇!我要活捉你,吃你的肉!”说完,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了八九回合,于禁败走。张合出迎,战了二十个回合也败走。李通出迎,马超奋勇厮杀,数合当中,一枪把李通刺下马。马超把枪往后一招,西凉兵一齐冲杀过来。曹军大败。

  西凉兵来势凶猛,曹军将士都抵挡不住,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着佩刀马上割了胡子。军中有人把曹操割胡子的事,告诉了马超。马超又叫人大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喊声,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后人有诗说: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曹操正走之间,背后赶来一员战将,回头一看,正是马超。曹操惊恐万状。左右将校见马超追来,各自逃命,只撇下曹操。马超厉声大叫:“曹操,你跑不了!”曹操吓得马鞭都扔了。看看赶上,马超从背后使枪刺去。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急拔下时,曹操已逃远了。马超催马追去,山坡边过来一员战将,大叫:“不要伤害我的主公!曹洪在此!”抡刀上前,拦住马超。曹操才逃了性命。曹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回合,刀法渐渐乱了起来。这时,夏侯渊率数十骑赶到。马超独自一人,恐怕寡不敌众,被他们暗算,便拨马而回。曹操回寨,叹着气说:“我若杀了曹洪,今日必然死在马超手里!”便叫来曹洪,重加奖赏。收拾败军,坚守寨栅,不许出战。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5)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菁选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成语吧,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

  投笔从戎

  【成语故事】东汉初期,班超因为家贫靠帮官府抄写文件为生,供养老母。但是他觉得这样抄抄写写没什么出息。刚好北方匈奴侵汉,他把笔一扔,毅然报名参军,当了一名军官,在战斗中立了大功。他向朝廷建议与西域各国建交,朝廷派他出使西域。

  【出处】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汉书·班超传》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弃文就武

  【相*词】弃文就武

  【相反词】解甲归田

  【成语例句】

  ◎ 他毅然投笔从戎,辗转天津、烟台、济南,投身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之中,先后经历了无数次浴血战斗。

  ◎ 1972年冬,黄建国投笔从戎,从无线电报务员到电台台长,一干就是十载。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

  视同儿戏

  【成语故事】汉文帝时期,匈奴与汉朝关系紧张,汉文帝安排宗正刘礼驻守灞上、祝兹侯徐历驻守棘门、河内郡太守周亚夫驻守细柳抵御匈奴,并亲自视察灞上与棘门,见到刘礼与徐历把防守视同儿戏,十分生气,见到周亚夫严密防卫才放心。

  【出处】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解释】把事情当成小孩儿玩耍一样来对待。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极不重视

  【近义词】率尔操觚、视为儿戏、视若儿戏

  【反义词】三思而行、小心翼翼

  【示例】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可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

  行将就木

  春秋时期,晋怀公即位后仍然不许公子重耳返回晋国。重耳风尘仆仆逃到蒲城,晋国就派军队去讨伐蒲城。蒲城的.百姓打算与晋军决一死战,保卫公子重耳。重耳为了不使蒲城人民受难,带领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等谋士逃到狄国。狄国人很尊敬重耳,把婀娜多姿的美女叔隗、季隗献给重耳。重耳看中了季隗娶她为妾,将叔隗赏给了赵衰。后来季隗为重耳生了两个儿子,取名伯倏和叔刘。叔隗也给赵衰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赵盾,后来成为晋国宰相。重耳在谋士们的敦促下,决定离开狄国寻找回晋国执政的机会。临别时重耳依依不舍地对季隗叮嘱道:“我处境好了就来接你。请你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来你再嫁别人。”季隗听完此话泪如雨下,她开诚布公地说:‘我今年二十五岁,等上二十五年我怕是行将就木了,你还是早点来接我吧!”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自己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延展阅读:

  数字成语

  1、一叫惊人,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面八方,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九回一,十全十美。

  2、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山五岳,四*八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窍玲珑,八面驶风,九九归原,十全十美!

  3、一生幸福,二人同心,三年抱两,四季如意,五福临门,陆续添喜,出进*安,八面玲珑,九九吉祥,十全十美!

  4、一生*安、二人同心、三生有幸、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邻友好、八面威风、九久康泰、十分欢快!

  5、可见一斑、心无二用、垂涎三尺、五湖四海、四分五裂、三头六臂、七擒七纵、五花八门、十拿九稳、化整为零!

  6、一马当先、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世同堂、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7、祝你:一马*川、两亿资产、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宾馆、六碟一碗、七喜临门、八面威风、九品官员、十点上班。

  8、一帆风顺、两人同心、三羊开泰、四喜临门、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久久登科、十全十美!

  9、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季*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10、一马*川、两亿资产、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宾馆、六碟一碗、七喜临门、八面威风、九品官员、十点上班!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

  鼠肝虫臂

  【成语故事】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都是达观生死的'高士,他们情同淡水,置生死于度外。子舆生病,子祀去问候他,他十分高兴。子来生病,子犁去慰问,他支走了他的家人对他说:大自然真是神奇,你死了要把你变成鼠肝还是变成虫臂呢?

  【出处】以汝为汝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庄子·大宗师》

  【释义】庄子原意为人世间事物变化无定则,像人那样大的形体也能变成微小的东西。比喻极微小而无价值的东西。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小人或物

  【近义词】鼠臂虮肝

  【成语示列】鼠肝虫臂原无择,遇酒犹能罄一欢。 宋·陆游《成都岁暮始微寒小酌遣兴》诗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

  惊弓之鸟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很怀疑。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惨。更赢见了,就张着弓,扣着弦,砰的一声,直入云宵。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魏王惊叹之余,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伤;它鸣叫的声音悲而哀,因为它离了群。身伤心碎,使它心跳加速,两翼无力,体重失去*衡,正如人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子落地的情况一样自然而*常。”

  后人根据上面的故事,做成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形容先前多次受过惊吓的人,忽然遇到同样可怕的事物,就吓得魂飞魄散,惊惶失措,不知如何去应付新的环境。

  鸟尽弓藏

  春秋末期,吴、越争霸,越国被吴国打败,屈服求和。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国家转弱为强,终于击败吴国,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连续七次向越国求和,文种、范蠡坚持不允。夫差无奈,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替自己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夫差只好拔剑自刎。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在吴宫欢宴群臣时,发觉范蠡不知去向,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上面写着:“飞鸟打尽了,**就被收藏起来;野兔捉光了,猎狗就被杀了煮来吃;敌国灭掉了,谋臣就被废弃或遭害。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宜与他同安乐。大夫至今不离他而去,不久难免有杀身之祸。”文种此时方知范蠡并未死去,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镂”二字,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只得引剑自尽。

  鸟尽弓藏的含义:飞鸟射尽,打鸟的**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话说古时候,海边一个村子里有个无赖阿三,此人好吃懒做,总想不劳而获,到处打听在哪里能够不必干活就发大财。

  说来也巧,在阿三生活的那一带有一只贪婪的大鸟,这鸟胃口很大,而且极其凶恶,每天都要去抢周围居民的羊吃,时间久了,牧民们慢慢的都搬走了,大鸟的食物来源就渐渐的成了问题。

  这一天,阿三正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做发财的白日梦,大鸟突然从天而降,阿三吓的急忙躲进屋里。大鸟对阿三说:"你不是想发财吗?我可以帮你。"阿三一听"发财",

  马上忘记了害怕,从屋里探出了脑袋:"怎么发?"大鸟说:"在东海深处中有一小岛,岛上遍是金子,我带你到岛上捡金子,回来后,作为报答,你每天要给我一只羊吃。"阿三想想,这买卖合算,连连点头。大鸟补充到:"但是天快亮时,我们得赶紧离开小岛,否则会要被太阳升起时的万丈光芒烧死。"阿三不耐烦的说:"知道了,知道了..."

  大鸟背着阿三飞过高山,掠过大海,终于落在那个小岛上.阿三睁眼一看,乖乖,只见遍地是黄澄澄的金子,他再也

  顾不了许多,疯狂地捡了起来。他只顾捡自己的`金子,哪里还记得天亮之前必须离开的警告。转眼天快亮了,大鸟催促他快走,阿三总是说"再等等"。大鸟看情形不对,丢下阿三飞上了天空,就在这顷刻间,太阳一下子升了起来,阿三为了捡更多的金子,被火烤熟了。

  大鸟这个气,白白背着阿三飞了这么远,什么也没得到,转念一想,不对啊,羊是得不到了,阿三的肉也可以吃啊。于是,大鸟又飞回了岛上,把阿三的尸体当成了大餐,可是它只顾吃,却忘记了时间,太阳又一次升起,这次这只贪婪的大鸟和阿三落得了同样的下场。

  飞鸟惊蛇

  释亚楼是唐代一位和尚。他久居寺庙,烧香念经。别的和尚空闲时就偷偷下棋睡觉,释亚楼却买了砚墨笔纸练*书法。有时深更半夜,他还在苦苦练*。一年年过去,他写字的功夫越来越深。许多烧香拜佛的人,也来请他写字。他都一一答应。他的草书,写得尤其飘逸奔放。有人问他:“草书怎样算好?”释亚楼写了八个字:“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飞鸟惊蛇”形容字体飘逸像小鸟飞翔,笔势遒劲连蛇也受惊吓。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7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

  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

  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一些小小的疏忽竟能导致祸患的.降临,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其中隐藏着的却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条无可辩驳的客观规律

  所以对于自己的过失,不能不重视,更不能开脱和原谅,绝对不能有那种仅此一回,下不为例的想法哦!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

  晨钟暮鼓

  【成语故事】洛阳附*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十万尊,艺术水*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典故】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唐·李咸用《山中》诗

  【释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近义词】暮鼓晨钟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

  隋朝时期,治书侍御史李谔能言善辩,文章也写得很精彩。他发现六朝以来,人们写起文章来,通常只追求辞藻的华丽,文章的内容却空洞无物,于是他就想上一道奏章给隋文帝,请求天子亲自下诏,改变形式主义的文风。

  其实隋文帝也对形式主义的文风感到讨厌。他在处理政务时,看到大臣们的奏章虽然华丽好看,却不重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他想到,当初南北朝时,北朝的文风比南朝的文风好一点儿,所以北朝政治稳固,而南朝帝王国破家亡,可见政治腐败与浮华的文风有很大关系。形式主义的文风,真是误国误民啊!

  李谔伏案疾书,很快就写成了《请正文体书》,呈给隋文帝,请求认真审阅。奏章从魏武帝、文帝、明帝说起,说他们只注重修饰文章的雕虫小技,而不深入研究为君之道,使得后世国家衰弱,天下大乱。

  奏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意思是说一篇篇的文章,一箱箱案卷,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吟风弄月的.内容,真是累赘冗长,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隋文帝看了这篇文章,觉得甚合心意,心想形式主义的文风害人不浅,大家在这种文风的影响下,都追逐华而不实的东西,这样对大隋江山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于是,他真的听从李谔的意见,颁布政令,要求各级官吏改变文风。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

  宠辱不惊

  【成语故事】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后来卢本人也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他的心情始终*静如水,并不因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的为人原则。

  【出处】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晋·潘岳《在怀县》诗

  【解释】宠:宠爱。受宠**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相*词】置之度外

  【反义词】患得患失、宠辱若惊

  【成语造句】

  ◎ 县府大门前一对石狮,见惯清朝的'黄龙旗,目睹过辛亥年间的五色旗,早已宠辱不惊,惟留一身岁月斑驳痕迹。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

  楚囚对泣

  【成语故事】公元316年,刘曜率军灭了西晋。司马睿在王导的拥护下在建康建立了东晋王朝。一些贵族及大臣每当天气晴朗时到建康城外的'新亭饮酒,武城侯周凯发感慨引发大家都哭了起来,丞相王导说要收复神州,不能像楚囚那样相对哭泣。

  【出处】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晋书·王导传》

  【解释】楚囚:原指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后泛指处于困境,无计可施的人。比喻在情况困难、无法可想时相对发愁。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相对发愁

  【相*词】悲观失望、束手无策

  【反义词】谈笑自若、败而不馁

  【成语举例】今日之行,荣于登仙,诸君何至作楚囚对泣耶?  清·陈康祺《郎潜记闻》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2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访问齐国,派公子冯出使晋国。

  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经宋国;从楚国到晋国必经郑国。按规定,从别国经过,事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可是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可以轻视别国,不把宋国和郑国放在眼里,所以就没有通知宋国和郑国。

  临行前,申舟担心地对楚庄王说:“郑国明于事理,到晋国去不向它借路还关系不大;可宋国不讲情面,到齐国去不向它借路,我恐怕会被他们杀死。”

  楚庄王说:“不用担心,假如他们真敢杀你,我就替你报仇。”

  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

  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我们必须维护独立**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宋国国君听了后,处死了申舟,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

  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取胜。

  楚军把宋国围困了半年,第二年春,宋国被逼无奈,只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

  晋景公欲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大夫伯宗极力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派兵帮宋打楚,古话说的好,‘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现今的楚国正在兴旺时期,楚国的强盛是上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相争。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命,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晋景公仍然犹豫不决,他说:“人家有难相求于我们,我们竟不加理睬,这有点说不过去吧?我感到耻辱。”

  伯宗进一步劝道:“这算不了什么,山林沼泽里难免有污垢疾害,就是美玉也难免有斑点。因此说,国君有时不免要含耻忍辱,这是小毛病损害不了大德。”

  听了伯宗这番道理,晋景公才决定不派兵去救援宋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奢求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要做,就做自己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的才是最适合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3

  沉默寡言

  唐朝时期,梁崇义由于臂力很大成为长安城赫赫有名的人,他能够随意的把长兵器卷曲起来。他投靠到*定“安史之乱”的.名将来瑱并来到了襄阳。梁崇义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时在来瑱帐下没有什么话说,在大家眼里是个成熟稳重的人,也因此他逐步地升到了偏将的军职。宗宝应元年,来瑱去京城拜见皇帝时受到到他人诬陷而被杀。来瑱的将士们听说以后都逃回了襄阳,此时群龙无首,来瑱的将士们都在议论纷纷由谁来担任新的首领。此时军中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有梁崇义、薛南阳、李昭,他们三人彼此推三阻四,都不能决定由谁来当家作主。此时将士们开诚布公地说:“梁将军为人持重,我们都认同襄阳的部队由他来常管。”于是大家便一致推举梁崇义为帅。梁崇义掌管部队后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并封他为节度使。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4

  车载斗量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傲慢地侮辱他,赵咨十分巧妙地回敬曹丕,使曹丕十分佩服他的才能,问他东吴像他这样的人才多不多,他回答说可以车载斗量。

  【典故】遣都尉赵咨使魏。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裴松之注引《吴书》

  【释义】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用法】作谓语、定语;表示事物数量很多

  【近义词】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凤毛麟角、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示例】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车载斗量,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东西。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5

  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后来,这块宝玉被赵惠文王所拥有。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听说此事,便想霸占此玉,并借机欺辱赵王。于是,秦王提起笔来给赵王写了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

  赵王接到这封信件,明知这是秦王使诈,想将美玉骗到手,可是要是不把玉给他,他又会把此事当做借口,攻打赵国。而当时秦强赵弱,一打起仗来,赵国的老百姓就要遭殃了。赵王对此事无法决断,因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愁得不行。

  这时,有人对赵王说,*民蔺相如是个饱学之士,经常帮人解决难题,如果请他到宫殿上商议,或许能出个好主意。赵王听说赵国有此奇人,心中非常高兴,忙派人宣蔺相如来见。

  蔺相如见到赵王后,就请求由他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走一趟。他说:“假如秦国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那么这笔买卖也挺合算,我就把玉留在秦国;如果他们没有献城的诚意,我再把玉完整无缺地送回我邦。”

  赵王虽然觉得这样做也太冒险了,但又想不出别的主意,只好拜蔺相如为使者,命他到秦国去献和氏璧。

  蔺相如到了秦国,来到秦王宫中,把和氏璧双手奉上。秦王将美玉捧在手中,喜不自胜,根本不提用十五座城交换的.事情。

  蔺相如看秦王并无献城之意,便赔着笑脸对秦王说:“这块美玉上有一块瑕疵,不注意看还真看不出来,待小臣指给您看一看。”

  秦王虽然狡诈,也中了蔺相如之计。他一心想看瑕疵到底在何处,就把美玉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手捧美玉,靠在柱子之上,怒气冲冲地说:“依我看来,您并不想把十五座城交给赵邦,只想欺辱我国,让天下人看我家大王的笑话!所以我用计调回宝璧。您如果逼迫我,我的脑袋和美玉就在柱子上一块碎了!”

  秦王一心想得到美玉,生怕有所损坏,急忙从旁劝阻。他一面表示绝不食言,一面答应斋戒几日后举行迎璧大典,让蔺相如将和氏璧正式献上。

  蔺相如根本信不过秦王,回到住处后就将和氏璧交给随从,让他将璧送回赵国。

  到了秦王举行典礼的那天,蔺相如严肃地对秦王说:“我已派人将和氏璧送回我国,您如果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献与我国,我国大王一定会将和氏璧给您送来。如果不这样,您即使把我杀死也无济于事。因为天下之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义的!”

  秦王勃然大怒,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得放蔺相如回国。

  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盖世奇功,赵王就将他由一介*民封为“上大夫”,位列朝堂之中,专门为君王出谋划策。

  ◎成语释义

  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原主。

  ◎故事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出处译文

  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6)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精选10篇)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1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林汉达编著的,有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组成,内容很丰富,读来让人爱不释手。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千金一笑。

  千金一笑的故事发生在两千七百多年前,讲的是周幽王的荒唐事儿。这个周幽王什么国家大事都不管,光讲究吃喝玩乐,还到处找美人儿。他为了让他最喜欢的美女褒姒高兴,竟然同意了虢石父点烽火台的馊主意。众所周知,烽火台的烽火是兵家的信号,不能随意乱点。但周幽王不顾郑国友的劝告,一意孤行,结果让看见烽火赶来救援的诸侯们大呼上当又愤愤离去。后来真的发生了战事,点了烽火,也没有诸侯来救援了,周幽王因此丧命。

  不知那个褒姒的娘娘是不是真的把烽火当烟花看,是不是真的笑了,这千金一笑的故事流传了下来。一个不关心国事的君王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如何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恐怕这故事留下来的“笑”,更多是对周幽王的讽刺吧。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为人处事,诚信是基本的要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国家的历史有了更多的理解,以史为鉴,不断用知识和智慧武装头脑,长大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2

  我在几天前读完了《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这本书分五个时期分别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西汉时期、东汉时期、三国时期。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煮豆燃豆萁”。讲的是曹操儿子的故事,他有四个儿子名叫:曹丕、曹彰、曹植、曹熊。可是曹熊早早就去世了。三个儿子中曹植最有才华曹操自己是诗人所以很看好有才华的人。所以很看好曹植。几次想立他为王太子,可有些大臣不赞成说:“自古以来都是长子为先,要是破了这个例肯定会出乱子。”所以曹操把这事搁到了一边。可偏偏曹植自己不争气做事总是随随便便不遵守制度。他爱喝酒每一次非弄个大醉不可。可有一次曹操让人去叫曹植支援曹仁人们刚进去就看见他像泥一样无法带兵,因为这件事曹操就不喜欢他了曹操觉曹丕老老实实的比他的兄弟强多了曹操过世的时候把自己的地位传给那曹丕,因此曹丕当了魏王。因为曹植个性傲慢屡次冲撞曹丕,被曹丕以国法论处可他们毕竟还是兄弟所以曹丕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一首诗。做出来就罢做不出来绝不宽容,没想到曹植刚走了两三步就随口说了一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曹植活了下来,应此是这首诗也流传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只要好好观察就可以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能因为自己才华出众就变得傲慢不遵守规定到头来还是自己吃亏。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3

  暑假的时候,表姐帮我卖了这本《中国历史故事》,我爱不释手。之后,我就利用空闲的时间去阅读。

  《中国历史故事》主要讲的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战争、思想、品德的一些小故事,从这些小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做人、关于学*、关于生活等方面的道理。

  在《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就像故事中的老婆婆一样。

  读了《中国历史故事》让我懂得了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

  记得在去年的暑假,我到乡下大姨去玩,那时刚好是西瓜成熟的时候。有一天中午,我吃完午饭,过了一会儿,大姨端来了一盘西瓜,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姨问我:“千,吃完西瓜要不要跟我到瓜地里去摘西瓜?”“太好了,大姨我们来比赛,看谁摘的西瓜最多!”我高兴地说,“好啊,我是不会手下留情的!”大姨笑眯眯地说。我便快速地把西瓜给吃完。过了一会儿,我就背着个大竹篮跟大姨一起到瓜地里去摘西瓜。到了瓜地,太阳毫不留情地烤着地里的西瓜,还没有开始摘西瓜,我就汗流挟背了,“千,快来摘西瓜呀,我们还要比赛呢!”大姨在瓜地里喊着,“哦,来了!”说完,我就跑了过去。开始摘西瓜了,我双手抱着西瓜,用力地拔,西瓜好像跟我作对,我怎么拔也拔不动,这时,大姨走过来笑着对我说:“千,不是这样拔西瓜的,是……,知道了吧!”“哦,原来是这样!”我点了点头,接着像大姨教我的那样,很快就摘了两三个西瓜。第一次顶着火辣辣的`太阳摘西瓜,真有些不*惯,我想:又热又累,真不想干了,我还是到树底下休息一下吧!然后我就跑到瓜地旁的大树底下休息,突然,我想起了《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说:“不行,不能就这样放弃,我还要和大姨比赛呢!”我站起来,跑向瓜地,又开始摘西瓜了。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的竹篮已经被西瓜装满了,虽然我摘的西瓜没有大姨那么多,但是看着我辛苦劳动的成果,我开心地笑了。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在学*,在生活的时候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的事,但是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不能半途而废。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4

  这个寒假,老师让我们看三本《林汉达》但我只买到了一本《林汉达中国历史帮事集》,这本书很有意思,不防我来说几个帮事:

  先是春秋故事中的《千金一笑》,大家应该都熟悉,它讲的是一个周朝时期的君王---周幽王,为了博美人儿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上的峰火,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它和《狼来了》的故事是一个道理,但我要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褒姒的身世,她其实不是褒家的人,她只不过是褒家为了救褒珦而从乡下找的一个姑娘,其实她真实姓名了是叫褒姒,这也只不过是褒家人胡乱编造的.罢了。

  其次是战国故事中的《起死回生》,大家应该也并不陌生,讲的是一个叫秦越人的大夫,人很好,医术也很高,大家都叫他“扁鹊”,他周游列国,替老百姓治病。一次,扁鹊见了桓公午,看了看,对他说:“主公有病,病在皮肤,要是不及时医治,病就会厉害起来的”。桓公午挺了挺胸脯,使劲地弯了弯胳膊说:“我没有病”,他送出了扁鹊,对左右说:“做医生的就想赚钱,人家没有病,他也想治。”过了五天,扁鹊再见了桓公午,说:“主公有病,病在血脉,要是不医治,病准会严重起来的”。桓公午摇摇头说:“我没有病”。语气中有点儿不高兴,又过了五天,扁鹊特地再来看桓公午,他加重了语气说:“主公有病,病到了肠胃里,再不医治,病还会加深”,桓公午很不高兴,干脆不搭理他。扁鹊再来看桓公午,他见了桓公午, 一句话也没说,就退了出去。桓公午叫人去问他,他说:“病在皮肤,用热水一焐就能好;病到了血脉里,还可以用针灸治疗;病到了肠胃里,药洒还及得到;现在病进入了骨髓,没法儿治了”。到了第二十天上,桓公午真的病倒了,他赶紧派人去请扁鹊,可哪儿也找不到他,桓公午躺了几天就死了。它告诉我们要听别人的劝告,但要适当的听,分析的听,否则终将会是害了自己。

  这本书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非常有趣,你们可以来看一看。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5

20xx年11月17日 星期2天 下小雨

今天下午,我读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里面讲的是五六十万年前的世界上就有了原始人类的出现,科学家了解最多的是北京猿人。北京猿人又称为“中国猿人”简称为“北京人”。北京人的个子不高,男性大约身高一百五十六厘米左右,女性大约身高一百四十四厘米左右。一九三零年,科学家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的骨骼和器物大约是两万年前的人类,这一批发掘出来的人类是“山顶洞人”。“山顶洞人”一直到爱美,也比北京人聪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在中国的土地上活动,所以,我们可以把“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当作中国人故事的开始。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6

  今天我看了《中国历史故事》中《屈原投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他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楚顷襄王听信奸臣谗言和诋毁,罢免了屈原的官职,放逐到湘南。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一心为国,却被奸臣排挤。放逐到湘南的他,常在汨罗江边徘徊,一边走一边吟唱着伤心的诗歌。有一天,当渔夫问他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时,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个干净的人;人们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感到这儿来了。” 渔夫劝他让他不要自命清高,屈原又说:“我宁愿跳进江里,埋在鱼肚子里,也不能拿自己干净的身子跳进污泥里,去染得一身脏。”

  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不愿随波逐流的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结束了自己忧国忧民不得志的一生。

  《屈原投江》的故事让我看到了屈原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宁可被放逐,甚至投江自尽,也不肯改变自己对于国家、对于百姓所应坚持的原则,他不会置国家、置人民的利益而不顾,他更不会去溜须拍马,他的气节、他的情怀、他的人格,永远为后世的人们所敬仰,屈原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源远流长,被后人一代代歌讼。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是拿破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最*我读了一本关于海伦的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的心被海伦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知识,她才如此幸运。在她19个月失去视觉和听觉后,就与这个世界失去了沟通,失去了联系,这个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谴与世隔绝的孤独感,她古怪、粗暴、无礼,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师走进了她的生活,教会她认字,才使她张开了心灵的眼睛,得以与人沟通。一接触到了知识,孤独的海伦意识到只有知识才能铺就一条通向光明之路。当海伦感悟到“水”——这个她所认识的第一个字后,便开始了对知识、对世界强烈的渴求,开始了迫不及待地认字、阅读,像一块海绵不断地从生命本身汲取知识。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和枯燥中竟然学会了德语、拉丁语、法语等多国语言,阅读了多部文学和哲学名著,吸取着那些伟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她把学*比做攀登奇山险峰,跌倒了再爬上去,每得到一点进步,就有一份鼓舞,逐渐看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直到璀璨的云端、蓝天的深处、希望的顶峰!这些知识,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海伦心中的灯,照亮了她的内心世界,也架起了海伦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桥梁!

  海伦,用她艰难却幸福快乐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的一生是人类的奇迹,她的自传,使我汗颜,也使我警醒。的确,我们太幸运了,我们拥有美好的一切——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学*环境、优秀的老师……从今天起一定抓紧每一分一秒,不要让光阴虚度,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像海伦凯勒那样,不埋怨、不放弃,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奋发学*,以微笑面对厄运,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杰出的成就显示生命的价值!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7

  寒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中国历史故事》,我一看就爱不释手了,里面有很多的历史故事,今天我看了《卧薪尝胆》这个故事。

  《卧薪尝胆》这个故事讲的春秋时期,长江下游有两个国家一个是吴国,一个是越国,他们为了使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都一直想要征服对方。所以他们经常交手开战。可是会稽一战越国打了败仗,越王勾践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向吴王夫差求和,吴王的大臣们纷纷要求杀掉勾践,灭掉吴国,以免日后后悔莫及,现在必须铲除后患。可是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于是就答应越王勾践夫妇一起来做奴仆。勾践夫妇来到了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被他们欺负,受尽屈辱。三年后勾践得到赦免回国。回到越国以后,他决心报仇,于是他暗中训练精兵,每天晚上睡觉只铺些柴草(古时叫薪),又在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天他都要尝尝苦胆的味道,为的是不忘过去的耻辱,后来经过了二十年的励精图治、卧薪尝胆,越国终于灭掉吴国。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失败了不可怕,只要不放弃,努力付出,总有一天会有收获的,勾践失败了,他没有放弃,卧薪尝胆,努力奋斗,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同时成功还要励精图治,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勾践做到了,所以他笑到了最后。

  《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机》是一本极有趣的童话。它讲述了小男孩查理、旺卡先生、还有查理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乘着大玻璃升降机来到太空中,遇见邪恶的克尼德蠕虫,他们与克尼德蠕虫较量,最后就出了360个人的故事。

  其中最让我的难忘的是大玻璃升降机将要与太空旅馆对接时,所有人都很惊慌,要求旺卡先生停止这样做。“万一他们捉住了我们怎么办?”“万一他们开枪打我们怎么办?”最后旺卡先生大喊了一声:“万一我的胡子是菠菜怎么办?不要总想‘万一’‘万一’的。如果哥伦布也这么踌躇的话,他就不可能会发现新大陆了!更不可能去航海!”

  旺卡先生说的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不应该总是踌躇不定。当我们决定好了,就要不顾一切、不计后果地去完成它。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是决定的,那么过程就一定会精彩!

  “个性使然”这个词应该说是贬义词,但我非常喜欢这个词语——我们的未来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那么就应该让我们个性使然地去做。

  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查理。他是一个临危不乱、冷静、坚强的男孩。他在克尼德蠕虫将整个大玻璃升降机包裹起来时,他没有丝毫的慌乱,而是沉思,想起了克尼德蠕虫没有办法进入地球,于是他让旺卡先生操作大玻璃升降机冲进了地球,拯救了他的血亲和360个人。

  我想我应该学*查理,做到在危险来临时不慌乱、震静。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8

  在寒假里,爸爸给我买了本书,名叫《中国历史故事》,爸爸对我说:"这是一本中国孩子必读的书,也是一本很棒的书。"读了这本书,就可以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了基本的了解。

  一打开这本书,我就被书中的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从我熟悉的大禹治水讲到了东周列国,从秦统一天下讲到了繁华的大唐盛世,从靖康之耻讲到了郑和下西洋,从林则徐虎门销烟讲到了武昌起义……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晏子使楚,说的是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用他的机智,巧妙回击了楚王,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书圣王羲之从小喜欢写字,连走路的时候也用手指比划着练字,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了书法家,写出了代表中华书法艺术最高水*的《兰亭集序》,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十分喜爱文学,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特别是作词方面,写出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好词,这两个人都是我学*的榜样,我希望能成为像他们那样有才华的人,书中我最崇敬的是宁死不屈的文天祥,一首《正气歌》千古流芳,爸爸说这样的人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这一个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让我认识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璀璨,中华民族崛起所遇到的艰难困苦,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如此的珍贵,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富强。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9

  最*,我读了一本——《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 林汉达,1900年-1972年,浙江省宁波慈溪市人,著名教育家,文字学家,历史学家。曾化名林涛。1917年,入读崇信中学。毕业后在上虞、宁波任教。1921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今浙江大学)。1972年7月2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林先生写的这部历史故事书,从20世纪60年代出版以来,一直拥有大量的读者,获得了几代人的好评。*年来,虽然市场上新的历史读物层出不穷,但是林汉达的历史故事仍然留在人们视线和记忆中。有些读者认为,林汉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他们看到的最好的历史故事书,当年自己看这部书长大,现在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继续看这部书。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的主要故事有:千金一笑 兄弟相残 暗箭伤人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仙鹤坐车一鼓作气.......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是在读书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一部优秀的历史读物“不仅有助于知识,而且有助于智慧”。的确,人类的历史以“过去的光辉照亮着现在”,它源远流长,蕴涵着大量先人的智慧。

  中国历史故事读后感 10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最*,我读了一本好书——《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这本书出自于林汉达先生之手,讲述了从周朝东迁到晋朝统一全国的故事。

  书中讲了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和三国故事。其中,我特别喜欢春秋故事中的晋文公重耳,因为重耳十分讲诚信。重耳在流浪时,对楚成王许下了"如果你我两军交战,我军愿退避三舍(一舍在古代就是三十里,三舍就是九十里)"的承诺。

  我对于书中的"饱不忘饥"和"退避三舍"存在一些疑问,为什么晋文公重耳退避三舍之后又攻打了楚国呀?但是我觉得重耳还是十分讲诚信的,因为晋文公在楚成王的面前许下的承诺做到了,所以我觉得晋文公重耳挺守信用的。

  我觉得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向重耳学*,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同时还不能不讲诚信,我们说到就要做到,这样才能"言必信,行必果".

  读了这本书,我还认识了许多历史人物,比如诸葛亮、关羽、刘备、孙权和晋献公等。我还了解了许多历史故事,比如说"千金一笑"、"盗符救赵"、"合众抗秦"、"暗渡陈仓"等,学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宽了我的视野。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7)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通用10篇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1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常遗憾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来,取名为《海录》。

  原文:

  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2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原文: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3

  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劳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子流走了。妻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原文:

  高凤,字文通,家以农亩为业。妻常之田,暴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乃省。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4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原文: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5

  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6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

  原文:

  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7

  欧阳询曾经在赶路的途中,见到一块古碑,是晋代书法家索靖写的。他驻马观碑,许久才离开。可是没走多远,他又返回碑前,下了马伫立着,仔细观赏。等到累了,就把皮衣铺在地上,坐下来细心揣摩。又看了许久,他还舍不得离开。于是,他就留宿石碑旁。就这样一连三天,他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原文: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8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9

  墨子对耕柱子发怒,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说我将驱赶那一匹呢?”耕柱子答道:“当然驱赶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良马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值得负用来鞭责。”墨子说:“我也以为你是值得鞭责的。”

  原文: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10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原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五)份(扩展8)

——中国历史寓言故事优选【5】份

  中国历史寓言故事 1

  著文戒虎

  从前,有位先生姓杨,名叔贤。他恃才傲物,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有一年,他去荆州做官。到了荆州,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呢,就见天天来人报告老虎伤人的事,他很气恼。

  这天,又有人来报:

  “山上有一虎穴,卧有雌雄两只老虎,常常出来伤人,人们吓得已经不敢进山砍柴了。请求官府派人去捉,否则后患无穷。”

  杨叔贤听说此事,拍案喝道:

  “地方上出了一些动物也要老爷亲自过问,真是些没有的东西!”

  杨叔贤说着,拿出纸笔,奋笔疾书,写下一篇《虎戒文》。写完之后,交给差人,差人不解,杨便骂道:

  “真是些没用的东西!且看我写的这文章就可以把老虎轰走。”

  文章对老虎出没乡里、不守规矩、且屡屡伤人的行径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且斥责老虎:从此以后,不准这样不仁不义,要爱护百姓,否则,将会受到惩罚。

  这是一篇声讨老虎的檄文,他命手下的人将文章张贴于老虎出没的山上。

  过了几天,果然没有再听说谁受到老虎的伤害,杨老爷洋洋得意,对周围的人说:

  “怎么样?还是我的文章有神效吧,如此犀利的文章,量它老虎也不敢不思量。”

  其实,偏巧那些日子老虎到别的地方打食去了。

  后来,杨老爷又被调任到郁林地区做官,这里倒是没有老虎,但这里的百姓可不像荆州那儿的百姓那么老实。他们常常给杨老爷出难题,弄得杨老爷整日烦躁不乐。

  无计可施的杨老爷又想起当年在荆州一篇文章就镇住了老虎的英雄业绩,可是,一时又写不出有分量的告民众书。忽然想到,何不把那篇《虎戒文》抄来镇一镇这里的百姓,便派人去荆州抄《虎戒文》。

  几日之后,派去的人仍不见回来,又派另外一人去打听,回来报告:抄文之人不幸落入虎口。

  中国历史寓言故事 2

  宋清卖药

  长安城里有一位人人皆知的药商,叫宋清。宋清待人仁厚,药的质量也好,所以远*闻名。

  宋清收集药材很严格。凡是到他这里来卖药材的都知道宋清的人品好,价格合理,而且对送药材的人十分客气,热情地款待他们,请他们吃饭,远道来的还安排在自己家里休息过夜。所以,采药人都争先恐后到他那里卖药。

  宋清的药好,来他这儿买药的人自然就很多,他配的药又从没有出过一点儿差错,人们都很信任他。加上宋清卖药,如果对方一时无钱付账,可以欠账,宋清总是说:

  “治病救人要紧。钱什么时候有,再送来就是了。”

  人们因此十分赞赏他的人品。有的人家药费拖了一年,仍无钱付账,宋清也从不上门讨账,每到年底,宋清总要烧掉一些还不起钱的欠条。

  有人对此颇不理解,说:

  “宋清这人一定是脑袋有问题,否则,怎么会办那样的傻事?”

  宋清却说:

  “我并不觉得自己傻,我卖药挣钱不过是为了供养家人的生活所需,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不就行了。

  卖药40多年,我总共烧掉别人的欠据数不清了,这些人并非是为了赖账,有的人后来当了官,发了财,没有欠据,他照样不忘当初,会加倍地送钱来还我的,真正不能还的毕竟是少数。

  如果像有些商人,对欠账的人不依不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买主上门救药?人品是最好的宣传,人们对你信任,才会有事来找你,而不找别人,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友情。”

  宋清的确就是以德取信于民,赢得了众人的敬重,他的生意也就随之越做越大,成了有名的富商。

  对此,社会上议论颇多。

  有人再说:

  “无商不奸,无商不黑。”

  人们就用宋清来反驳这个论点。

  柳宗元就说过这样的话:

  “如今的朝廷、政界充满了唯利是图的市侩风气,而商人中却有宋清这样的正直人,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啊!”

  中国历史寓言故事 3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把它放了吧!”

  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

  “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人们:杀牛和杀羊都是屠杀生命。对牛的怜悯与对羊的残忍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能算是仁慈。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中国历史寓言故事 4

  长安城里有一位人人皆知的药商,叫宋清。宋清待人仁厚,药的质量也好,所以远*闻名。

  宋清收集药材很严格。凡是到他这里来卖药材的都知道宋清的人品好,价格合理,而且对送药材的人十分客气,热情地款待他们,请他们吃饭,远道来的还安排在自己家里休息过夜。所以,采药人都争先恐后到他那里卖药。

  宋清的药好,来他这儿买药的人自然就很多,他配的药又从没有出过一点儿差错,人们都很信任他。加上宋清卖药,如果对方一时无钱付账,可以欠账,宋清总是说:

  治病救人要紧。钱什么时候有,再送来就是了。

  人们因此十分赞赏他的.人品。有的人家药费拖了一年,仍无钱付账,宋清也从不上门讨账,每到年底,宋清总要烧掉一些还不起钱的欠条。

  有人对此颇不理解,说:

  宋清这人一定是脑袋有问题,否则,怎么会办那样的傻事

  宋清却说:

  我并不觉得自己傻,我卖药挣钱不过是为了供养家人的生活所需,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不就行了。

  卖药40多年,我总共烧掉别人的欠据数不清了,这些人并非是为了赖账,有的人后来当了官,发了财,没有欠据,他照样不忘当初,会加倍地送钱来还我的,真正不能还的毕竟是少数。

  如果像有些商人,对欠账的人不依不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买主上门救药人品是最好的宣传,人们对你信任,才会有事来找你,而不找别人,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友情。

  宋清的确就是以德取信于民,赢得了众人的敬重,他的生意也就随之越做越大,成了有名的富商。

  对此,社会上议论颇多。

  有人再说:

  无商不奸,无商不黑。

  人们就用宋清来反驳这个论点。

  柳宗元就说过这样的话:

  如今的朝廷、政界充满了唯利是图的市侩风气,而商人中却有宋清这样的正直人,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啊!

  中国历史寓言故事 5

  宋清卖药

  长安城里有一位人人皆知的药商,叫宋清。宋清待人仁厚,药的质量也好,所以远*闻名。

  宋清收集药材很严格。凡是到他这里来卖药材的都知道宋清的人品好,价格合理,而且对送药材的人十分客气,热情地款待他们,请他们吃饭,远道来的还安排在自己家里休息过夜。所以,采药人都争先恐后到他那里卖药。

  宋清的药好,来他这儿买药的人自然就很多,他配的药又从没有出过一点儿差错,人们都很信任他。加上宋清卖药,如果对方一时无钱付账,可以欠账,宋清总是说:

  “治病救人要紧。钱什么时候有,再送来就是了。”

  人们因此十分赞赏他的'人品。有的人家药费拖了一年,仍无钱付账,宋清也从不上门讨账,每到年底,宋清总要烧掉一些还不起钱的欠条。

  有人对此颇不理解,说:

  “宋清这人一定是脑袋有问题,否则,怎么会办那样的傻事?”

  宋清却说:

  “我并不觉得自己傻,我卖药挣钱不过是为了供养家人的生活所需,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不就行了。

  卖药40多年,我总共烧掉别人的欠据数不清了,这些人并非是为了赖账,有的人后来当了官,发了财,没有欠据,他照样不忘当初,会加倍地送钱来还我的,真正不能还的毕竟是少数。

  如果像有些商人,对欠账的人不依不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买主上门救药?人品是最好的宣传,人们对你信任,才会有事来找你,而不找别人,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友情。”

  宋清的确就是以德取信于民,赢得了众人的敬重,他的生意也就随之越做越大,成了有名的富商。

  对此,社会上议论颇多。

  有人再说:

  “无商不奸,无商不黑。”

  人们就用宋清来反驳这个论点。

  柳宗元就说过这样的话:

  “如今的朝廷、政界充满了唯利是图的市侩风气,而商人中却有宋清这样的正直人,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讽刺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