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

首页 / 方案 / |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载体,是当前最受企业欢迎的校企合作方式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面向市场、适应需要原则

  广大教职工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经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联系,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合作方向。选择“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对象,首先要研究合作对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研究对方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基础,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到该企业就业;其次要研究对方的设备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学生能否学到知识与技能,能否学以致用;第三要研究对方对合作教育的进取性。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经过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构成一种法定的协作关系。

  (二)*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双方本着“*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有利于学校利用企业优质实践性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有利于企业利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贴合要求的人才。所以,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研究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充分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要求,根据订单的约定,保证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保证学生自愿参与定向培养工作。

  (三)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首先,课程设置应研究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要在课程方案中1

  清晰体现。第二,课程设置应满足工作需要,即应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本事来设置课程,确定课程的性质和资料。第三,要研究学生可持续发展与即时就业的需要,以专业技术学*为基础,兼顾就业需要的灵活性和学生的选择性来设置课程。

  (四)教学规范性原则“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必须遵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要保证教学完整性、系统性和灵活性。教学计划内集中实*、课程设计环节可与企业上岗培训相结合,由用人单位给出实*成绩。毕业环节可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由指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参加答辩。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程序

  针对行业企业需求,校企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企业选派技术专家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地点进行学*,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为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对其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一)前期调研,选择合作企业

  要圆满完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就要选择良企为合作伙伴,选择那些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科研本事强、发展后劲大和有合作愿望的企业,异常是刚刚筹建的大型成长性企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空间较大。

  (二)与企业签定订单协议

  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确立合作意向后,经过充分协商,学校、企业、学生按照审批程序正式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协议书的资料要涉及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培养对象、培养时间、三方的权利义务、其他事项等,从法律上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2

  校企合作协议要注重保护学生切身利益,订单班学生在顶岗实*期间,应当缴纳意外伤害保险。

  (三)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

  校企精心组织和优化订单班的生源。学校和企业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宣传,向学生全面如实介绍企业的情况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理解学生咨询。企业派出人员对报名学生进行笔试、面视,经过综合考核合格,组成订单班。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的期限不低于9个月。订单班组织完成后,要将组织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报校企合作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有关职能部门备案。

  (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订单协议签定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料、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学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教学。

  (五)课程与教材开发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应进取开发适应订单班教育的课程。这些课程是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企业文化、管理特点等确定的,体现了不一样订单的要求和不一样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课程与教材开发是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开发过程应有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具体控制要求包括:深入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综合本事等;课程与教材开发方案应与用人单位共同拟订;课程与教材开发方案应具有前瞻性,尽量避免只注重眼前的实用主义,防止课程基础过于狭窄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顶岗实*)

  实践教学(包括顶岗实*)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控制要点主要有: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与组织;用人单位应供给贴合培养目标的工作实践岗位;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七)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的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信任必须缘于其实施过程中严格的过程管理。年终由学校交流合作处牵头,组织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订单式”人才培养考核小组,对“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考核。过程控制和评估的基本要求有:双方安排专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班级进行管理;用人单位切实履行培养协议;面向学生开展征求意见提议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活动,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学校应对学生的学*效果、顶岗时间、岗位轮换等情况进行跟踪,建立顶岗学生的实训档案;技能水*、顶岗实*中的表现等应作为学生学*考核的重点。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系部主要负责人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第一职责人,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是本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直接职责人,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是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是专业与企业的直接联系洽谈人,负责校企合作协议的起草,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实施,校企合作成果总结,校企合作资料的建档;系部负责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项目的初审上报,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检查指导评价;校企合作处等部门对系部上报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审查,分管校企合作的学校领导、学校院长签批后生效。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 2

  一、培养原则

  1、人力资源部制定后备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计划制定原则遵循管理类与生产技术类人才的双通道培养模式,体现层次性、逐步深化由低级向高级递进性。

  (1)管理通道:公司员工自荐经过选拔、评估后即可参加后备梯队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合格并在岗位见*期考核合格即可在公司产生管理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者免见*期上岗,未见*的,需经过见*期(3-6个月)考核。

  (2)生产技术通道:公司员工自荐经过选拔、评估后即可参加后备梯队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合格且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即可在公司产生技术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后,经过见*期后即可上岗。

  2、充分利用公司各种资源,采取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实施培养计划。

  二、培养体系

  (一)建立以教育培训、个人提高、导师辅导、行动学*为核心环节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二)具体培养方式

  1、教育培训

  (1)课程研修: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外部专业机构组织的公开课、论坛、交流会。

  外训验收:提交书面“培训总结”或结业证,考核其是否进行转训(培训次数),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程度(质量考核)。

  主要是经过内外部资源进行管理知识、技能类相关课程的集中学*与研修。

  (2)学历提升:个人选择申请参加公司外的学历提升。

  学历验收:提交毕业证书或结业证。

  (3)外部考察: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安排后备人才到异地参加相关的考察、参观、培训、交流等。

  学*验收:提交考察报告、考核其是否进行转训(培训次数),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程度(质量考核)。

  以此增强对标杆企业的学*、增长后备人才见识,促进各项创新实践在公司的落地。

  2、个人提高

  (1)交流研讨: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

  学*验收:提交研讨报告

  发掘内外部资源展开相同岗位对话交流及行业对标以开拓思维、学*创新,经过团队建设活动等管理主体研讨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2)书籍阅读:个人选择对岗位有帮忙的书籍

  学*验收:提交读书心得

  经过阅读各类对岗位有帮忙的优秀书籍,获取各方面知识、技能及素养的`提升。

  (3)资格认证:个人选择参加各部门或协会举办的职称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认证。

  学*验收:提交资格证书

  3、导师辅导

  (1)一对一导师辅导:公司安排,()每名后备梯队人才要有一名上级作为其辅导人。

  学*验收:提交导师辅导纪录

  (2)高层对话: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与公司高管接触,定期进行职业谈话。

  学*验收:学*心得

  4、行动学*

  (1)项目历练: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主导相关工作项目(一年至少两次)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旨在经过实际项目历练,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同时经过提炼工作实践案例检验其学*效果。

  (2)代理测试: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暂时全权代理计划培养岗位职务。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经过对后备人才代理期间工作的考核,提前发此刻管理过程中亟待提升的方面,以便提前规避,防止未来晋升后的不胜任。测试次数代理期间不少于三次。

  (3)见*培养: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作为本系统部门或高管领导助理形式见*。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在见*期间,经过参与各类会议、决策、项目等培养深化梯队人才业务本事、管理本事。

  原则上一般基层晋主管见*期3个月,主管晋中层见*期6个月或1年为佳,具体见*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跨专业实践: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在本岗位工作熟练基础上,能够采取跨部门、跨专业工作实践锻炼。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三、培养资料

  (一)公司安排(共性需求):管理基础知识+管理技能(自我管理管理他人团队管理等)。

  个人选择(个性需求):业务本事短板+管理实务操作(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品质管理等)。

  社会组织:专业培训机构、院校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专业主题培训、学历提升培训等。

  (二)培训课程设置

  1、主角认知

  (1)管理者主角、地位与职责

  (2)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2、管理技能

  (1)团队建设与管理

  (2)企业目标与达成计划;

  (3)沟通与协调(跨部门沟通与合作)

  (4)培训与激励(指导培养下属)

  (5)绩效管理

  (6)安全管理

  (7)工作调配

  (8)如何改善员工工作表现

  3、管理实务

  (1)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2)成本控制、质量管理

  (3)设备管理、物料管理

  (4)定编定员管理

  (5)工序管理

  四、学*与培训计划安排:

  xx

  五、过程管控

  (一)沟通机制:加强与后备梯队人才的沟通,了解其所思所想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

  (二)反馈机制:及时将梯队人才工作表现及学*工作成果反馈至其本人及相关主管;

  (三)考核机制:实施阶段性考核,对优秀者给予表扬激励、表现一般者给予相应要求和压力。

  六、培养考核

  (一)考核指标:专业知识(50%权重)、工作本事(30%权重)、职业素质(20%权重)。详见《后备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考核表》;

  (二)考核数据记录:分教育培训、个人提高、导师辅导、行动学*四大培养资料,每大类根据实际培养情况进行细分,比如课堂表现、培训总结提交、读书心得、项目历练表现、工作案例提炼、转训次数、转训质量评估、考察报告撰写质量评估等。此类过程数据将统一电子记录到《后备梯队培养档案登记表》台账,专门档案袋保管;

  (三)考核结果运用:实施阶段考核(每季度一次),考核得分8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合格者继续培养,不合格者取消梯队培养资格;

  (四)每位梯队人员必须确定一位培养导师。培养导师根据培养目标,每月对培养过程进行效果反馈记录,定期向人力资源部报备,人力资源部进行跟踪整理,分析培养效果,以便及时做出方案调整。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 3

  一、培养原则

  1、人力资源部制定后备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计划制定原则遵循管理类与生产技术类人才的双通道培养模式,体现层次性、逐步深化由低级向高级递进性。

  (1)管理通道:公司员工自荐经过选拔、评估后即可参加后备梯队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合格并在岗位见*期考核合格即可在公司产生管理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者免见*期上岗,未见*的,需经过见*期(3-6个月)考核。

  (2)生产技术通道:公司员工自荐经过选拔、评估后即可参加后备梯队人才培养计划,培训合格且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即可在公司产生技术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后,经过见*期后即可上岗。

  2、充分利用公司各种资源,采取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实施培养计划。

  二、培养体系

  (一)建立以教育培训、个人提高、导师辅导、行动学*为核心环节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二)具体培养方式

  1、教育培训

  (1)课程研修: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外部专业机构组织的公开课、论坛、交流会。

  外训验收:提交书面“培训总结”或结业证,考核其是否进行转训(培训次数),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程度(质量考核)。

  主要是经过内外部资源进行管理知识、技能类相关课程的集中学*与研修。

  (2)学历提升:个人选择申请参加公司外的学历提升。

  学历验收:提交毕业证书或结业证。

  (3)外部考察: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安排后备人才到异地参加相关的考察、参观、培训、交流等。

  学*验收:提交考察报告、考核其是否进行转训(培训次数),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程度(质量考核)。

  以此增强对标杆企业的学*、增长后备人才见识,促进各项创新实践在公司的落地。

  2、个人提高

  (1)交流研讨: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

  学*验收:提交研讨报告

  发掘内外部资源展开相同岗位对话交流及行业对标以开拓思维、学*创新,经过团队建设活动等管理主体研讨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2)书籍阅读:个人选择对岗位有帮忙的书籍

  学*验收:提交读书心得

  经过阅读各类对岗位有帮忙的优秀书籍,获取各方面知识、技能及素养的提升。

  (3)资格认证:个人选择参加各部门或协会举办的职称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认证。

  学*验收:提交资格证书

  3、导师辅导

  (1)一对一导师辅导:公司安排,()每名后备梯队人才要有一名上级作为其辅导人。

  学*验收:提交导师辅导纪录

  (2)高层对话: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与公司高管接触,定期进行职业谈话。

  学*验收:学*心得

  4、行动学*

  (1)项目历练: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主导相关工作项目(一年至少两次)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旨在经过实际项目历练,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同时经过提炼工作实践案例检验其学*效果。

  (2)代理测试: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暂时全权代理计划培养岗位职务。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经过对后备人才代理期间工作的考核,提前发此刻管理过程中亟待提升的方面,以便提前规避,防止未来晋升后的不胜任。测试次数代理期间不少于三次。

  (3)见*培养: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作为本系统部门或高管领导助理形式见*。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在见*期间,经过参与各类会议、决策、项目等培养深化梯队人才业务本事、管理本事。

  原则上一般基层晋主管见*期3个月,主管晋中层见*期6个月或1年为佳,具体见*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4)跨专业实践:公司安排或个人选择,在本岗位工作熟练基础上,能够采取跨部门、跨专业工作实践锻炼。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三、培养资料

  (一)公司安排(共性需求):管理基础知识+管理技能(自我管理管理他人团队管理等)。

  个人选择(个性需求):业务本事短板+管理实务操作(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品质管理等)。

  社会组织:专业培训机构、院校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专业主题培训、学历提升培训等。

  (二)培训课程设置

  1、主角认知

  (1)管理者主角、地位与职责

  (2)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2、管理技能

  (1)团队建设与管理

  (2)企业目标与达成计划;

  (3)沟通与协调(跨部门沟通与合作)

  (4)培训与激励(指导培养下属)

  (5)绩效管理

  (6)安全管理

  (7)工作调配

  (8)如何改善员工工作表现

  3、管理实务

  (1)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2)成本控制、质量管理

  (3)设备管理、物料管理

  (4)定编定员管理

  (5)工序管理

  四、学*与培训计划安排:

  xx

  五、过程管控

  (一)沟通机制:加强与后备梯队人才的沟通,了解其所思所想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

  (二)反馈机制:及时将梯队人才工作表现及学*工作成果反馈至其本人及相关主管;

  (三)考核机制:实施阶段性考核,对优秀者给予表扬激励、表现一般者给予相应要求和压力。

  六、培养考核

  (一)考核指标:专业知识(50%权重)、工作本事(30%权重)、职业素质(20%权重)。详见《后备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考核表》;

  (二)考核数据记录:分教育培训、个人提高、导师辅导、行动学*四大培养资料,每大类根据实际培养情况进行细分,比如课堂表现、培训总结提交、读书心得、项目历练表现、工作案例提炼、转训次数、转训质量评估、考察报告撰写质量评估等。此类过程数据将统一电子记录到《后备梯队培养档案登记表》台账,专门档案袋保管;

  (三)考核结果运用:实施阶段考核(每季度一次),考核得分8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合格者继续培养,不合格者取消梯队培养资格;

  (四)每位梯队人员必须确定一位培养导师。培养导师根据培养目标,每月对培养过程进行效果反馈记录,定期向人力资源部报备,人力资源部进行跟踪整理,分析培养效果,以便及时做出方案调整。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 4

  一、资格条件

  (一)认同宝源企业文化和历史使命,为人诚信,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二)能够较好的应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能够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对待工作,善于理解新鲜事物,拥有良好的学**惯,具备持续的自学本事。

  (三)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语言表达本事。

  (四)在宝源工作期间,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绩效评价,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本事。

  (五)大专(含)以上学历,35岁(含)以下,在集团工作1年(含)以上。

  二、后备人才的申报与选拔程序

  各部门、各基地于每年的6月及12月上报本部门的后备人才名单。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各基地申报名单对候选对象进行审查、考核,筛选,确定人选,进入后备人才库。

  (一)申报

  申报人填写《后备人才申报表》(附后),经过以下方式上报综合管理部:

  1、各部门、各基地以部门、基地名义推荐,并将申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2、各部门、各基地员工向综合管理部自荐,直接将申报表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3、公司提名。

  (二)选拔入库

  综合管理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通知申报人参加选拔测试。经过测试者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并开展培养工作。选拔考核主要包括以下4轮,每轮考核设定基准分,未到达基准分者即淘汰。到达基准分者进入下一轮考核。每轮考核成绩保留,最终成绩为各轮成绩加权*均。

  1、专业英语水*测试:主要包括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试。

  2、价值观念及综合素质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倾向测试、个性特征测试、智力测试或写作。

  3、业务知识测试。

  4、面试:由公司领导、综合管理部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面试,采取一对一交谈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侧重思维、表达本事的测试。

  三、后备人才的培养

  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基础培训、轮岗实*、内部兼职和挂职锻炼四种方式。

  (一)基础培训

  1、培养主题: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通用性知识。

  2、培养方式:参加集团或公司统一组织的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培训;参加公司安排的外部培训。

  3、培养目标:使后备人才熟悉业务知识、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等。

  (二)轮岗学*

  1、培养主题:业务流程、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进行工作学*,了解该部门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各岗位业务知识、工作流程、相关规章制度等资料。轮岗周期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种。轮岗结束,后备人才需在一个月内上交轮岗实*报告,报告应注重实效,到达分析现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的目的。考核报告由该部门经理初评打分、综合管理部经理复核评分,两者按6:4比例权重后得出实*报告最终成绩。实*报告成绩将作为轮岗实*工作的主要考核依据。

  (三)内部兼职

  培养主题:增强对各部门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本事。培养方式:兼职人员以学*、调研、协助为职责,参与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出相关意见和提议,并承担相关工作,在兼职业务上理解兼职部门领导管理。

  (四)挂职锻炼

  1、培养主题:综合技能的全面锻炼和提升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相应岗位上挂职,由综合管理部审批发文。挂职的时间不应低于10个月。挂职锻炼的岗位编制做为临时编制,仅用于培养后备人才,不作为公司正式的编制。

  四、后备人才的考核、淘汰、出库、任用及后续跟踪

  (一)后备人才考核

  1、后备人才考核、淘汰周期为2年。

  2、考核包括培训考核、岗位考核、本事测试3大部分。

  其中:培训考核指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组织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如笔试、小组讨论、心得撰写、课题研究等),对培训结果给予评价。岗位考核指每半年由后备人才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对后备人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本事测试指检查两年内后备人才是否取得一项中级(含)以上职称或考取更高级学位。

  (二)后备人才淘汰有以下情况者,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从后备人才库中淘汰:

  1、岗位考核成绩连续两年处于所在部门50%排行以下者;

  2、本事测试不合格者(两年内未完成自学资料者);

  3、培训表现不合格者(未能参加必修课程学*或违反培训纪律、培训考核成绩两次以上不合格者);

  4、违背诚信承诺书资料,或在工作中及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行为方式与宝源集团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不符者。

  (三)后备人才出库及任用

  1、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根据公司各部门、各基地的人才配置需要,由综合管理部统一调配,兼职培训、轮岗学*或挂职锻炼。经考核合格,成为公司新设或空缺岗位聘任的首要人选,正式任命后,视为正式出库。2年内未任命的后备干部自动出库。

  2、后备人才出库后,纳入各公司的正常管理程序。

  3、后备人才库将遵循“滚动、跟踪、淘汰、发展”的培养原则,淘汰不合格者,发展新的后备人才,实现人才滚动培养。

  五、相关说明

  (一)后备人才入库后,其原人事关系不变动。

  (二)后备人才入库后,由综合管理部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其参加培训、考核或者挂职锻炼等。

  (三)为了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各部门需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参照选拔条件,进取、慎重地推荐后备人才候选人;对于申报或入选后备人才库的员工,所在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对该部门第一负责人考核的指标之一。

  (四)参加岗位锻炼的后备人才薪资待遇参照其轮岗岗位值执行,由锻炼所在部门考核;后备人才原岗位由所在部门安排人员顶替。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 5

  为加快学校高水*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xx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xx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人事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xx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扩展阅读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扩展1)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 (菁华3篇)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1

  为加快学校高水*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xx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xx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人事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xx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2

  目前我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建立和完善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各类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建立人才梯队,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本支持。

  一、目标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

  二、适用范围院校优秀毕业生(大专、本科生、研究生)

  三、主要内容

  《后备人才的甄选》

  一、甄选资质及能力:

  1、基本条件通过个人材料进行分析。

  2、关键资质通过结构化面试等形式进行分析(与人有效地沟通、问题分析判断能力及决断力、计划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是否有团队合作能力、承受工作压力能力)。

  3、综合素质可借助一些心理测评软件进行测评(性格特征、职业倾向、综合能力、心理测试)。

  4、物业系统可根据技能标准做出适当调整。

  二、甄选名额及程序一般来说,对每一个关键岗位的继任者要选定1——2名候选人。首先收集后备人才候选人名单——行政人事部组织对提交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行政人事部策划后备人才的整体培训方案——培训方案的实施

  《岗位轮换》

  主要针对具有培养潜质的人员,目的在于为公司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做为公司储备干部后备人选。

  一、轮岗周期

  物业部门轮岗周期原则上一般为三个月,行政岗位一般为六个月。具体岗位时间由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轮岗的前提条件首先是必须胜任目前本职工作。

  三、轮岗与晋级的关系

  所有后备人才必须在轮过2个以上岗位才能晋级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四、轮岗审批

  1、各部门内部轮岗:由各部门自行审批——报行政人事部备案;

  2、跨部门轮岗:由各部门提案——行政人事部审核——总经办审批。

  五、轮岗人员管理

  1、跨部门岗位轮换人员编制仍属于派出部门,轮岗期间的`考核工作由新部门考核,但必须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原部门,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2、轮岗结束后,轮岗人员应立即提交书面报告(总结),交轮岗双方部门。

  《后备人才考核评价》

  一、考核原则:坚持事实求事、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考核方式:参照公司各岗位用人标准。(不及格、合格、优秀、)

  考核内容:

  1、自评

  2、同事互评

  3、上级领导评价

  4、选择性评价

  《晋升与淘汰》

  一、基本原则

  1、素质与能力并重原则

  2、逐级晋升和薪酬晋升相结合的原则

  3、有升有降的原则

  二、晋升条件

  1、新员工在入职后经过岗位培训上岗,进入试用期。

  2、经过考核转为正式员工。

  3、能高效地完成上级部门交待的各项事务。

  4、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潜力。

  三、淘汰

  1、在职期间,未完成上级交待的各项工作。

  2、经转岗,仍无法适应工作岗位的。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3

  为加快学校高水*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xx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xx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人事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xx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扩展2)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汇总5篇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 1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认真做好20xx年人才引进工作,根据X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20xx年人才引进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20xx年经营规划,现制定公司20xx年人才引进方案。

  一、需求分析

  截止20xx年8月底,公司现有员工282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3%,科技人员72人,占员工总数的25.52%,技能人员180人,占员工总数的63.82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21.27%,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具有高级工技术职称以上的技能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的21.63%,其中,技师26人,高级技师3人。

  从现有人员结构上看,要适应公司20xx年经营规模需要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支撑,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关键岗位、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方面比较缺乏,后备骨干队伍急需加强。

  二、工作组织

  1、成立公司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人才引进计划的审批,人才引进的最终审定,人才引进相关福利待遇的确定等。

  2、成立公司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单位行政正职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对人才需求的提出和审议,负责对引进人才的面试及考试、面谈,负责向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提供相关需引进人才素材等。

  三、引进计划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20xx年重点引进成熟人才、急需专业人才,逐步配齐适应公司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注重引进才素质,提高引进人才效益。

  2、根据公司发展需要,20xx年需引进专业领军人才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1—2人,引进成熟技术人才6名(主要专业方向:液压、模具、机电一体化、专用车等),高校毕业生4名(主要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焊接专业等),成熟一线操作技术工人10人(主要专业方向:焊接、钣金、机加等),充实一线技能岗位的大专毕业生10名(采取先实*,再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

  3、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专业设计技术外包,推进社会技术研发资源利用*台的搭建,充分利用社会或四川航天内部研发资源,形成公司兼职设计人员聘用及设计外包模式,为快速提升和改善公司研发响应效率提供保障。

  四、引进渠道20xx年,在人才引进渠道方面,广开引进渠道,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引进。

  一是通过猎头公司引进领军人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

  二是通过航科集团招聘网、四川省人才招聘网、院、公司外网等发布招聘信息;

  三是与当地人才中心联系沟通,组织参加当地具有针对性的大小型人才招聘会;四是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五是在当地具有相同专业企业中挖掘成熟人才等。

  五、引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对人才引进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制定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和有专业性、侧重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升企业信誉形象和影响力,为引进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六、引进评估

  1、对所引进人才统一实行3—6个月试用期,特别对引进的成熟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通过试用,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辞退或在福利待遇方面进行体现。

  2、在引进人才中,大力推行传、帮、带,让领军人才及专业带头人起好技艺传授作用;对成熟人才、应届毕业生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尽快转变角色,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本领。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 2

  为加快学校高水*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xx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xx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人事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xx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 3

  为加快学校高水*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

  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xx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xx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xx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 4

  为加快学校高水*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xx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xx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人事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xx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公司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方案 5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认真做好20xx年人才引进工作,根据X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20xx年人才引进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20xx年经营规划,现制定公司20xx年人才引进方案。

  一、需求分析

  截止20xx年8月底,公司现有员工282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3%,科技人员72人,占员工总数的25.52%,技能人员180人,占员工总数的63.82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21.27%,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具有高级工技术职称以上的技能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的21.63%,其中,技师26人,高级技师3人。

  从现有人员结构上看,要适应公司20xx年经营规模需要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支撑,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关键岗位、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方面比较缺乏,后备骨干队伍急需加强。

  二、工作组织

  1、成立公司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人才引进计划的审批,人才引进的最终审定,人才引进相关福利待遇的确定等。

  2、成立公司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单位行政正职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对人才需求的提出和审议,负责对引进人才的面试及考试、面谈,负责向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提供相关需引进人才素材等。

  三、引进计划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20xx年重点引进成熟人才、急需专业人才,逐步配齐适应公司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注重引进人才素质,提高引进人才效益。

  2、根据公司发展需要,20xx年需引进专业领军人才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1—2人,引进成熟技术人才6名(主要专业方向:液压、模具、机电一体化、专用车等),高校毕业生4名(主要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焊接专业等),成熟一线操作技术工人10人(主要专业方向:焊接、钣金、机加等),充实一线技能岗位的大专毕业生10名(采取先实*,再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

  3、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专业设计技术外包,推进社会技术研发资源利用*台的搭建,充分利用社会或四川航天内部研发资源,形成公司兼职设计人员聘用及设计外包模式,为快速提升和改善公司研发响应效率提供保障。

  四、引进渠道20xx年,在人才引进渠道方面,广开引进渠道,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引进。

  一是通过猎头公司引进领军人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

  二是通过航科集团招聘网、四川省人才招聘网、院、公司外网等发布招聘信息;

  三是与当地人才中心联系沟通,组织参加当地具有针对性的大小型人才招聘会;四是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五是在当地具有相同专业企业中挖掘成熟人才等。

  五、引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对人才引进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制定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和有专业性、侧重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升企业信誉形象和影响力,为引进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六、引进评估

  1、对所引进人才统一实行3—6个月试用期,特别对引进的成熟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通过试用,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辞退或在福利待遇方面进行体现。

  2、在引进人才中,大力推行传、帮、带,让领军人才及专业带头人起好技艺传授作用;对成熟人才、应届毕业生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尽快转变角色,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本领。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扩展3)

——人才引进协议书范本五份

  人才引进协议书 1

  一、人才引进协议书怎么写

  甲方因工作需要,现委托乙方招聘相关的人才,经双方充分协商,议定以下条款,以便双方共同遵守。

  1、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2、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3、收费及退款事宜

  4、本协议一式份,双方各执份,签字并盖章后生效。

  二、人才引进的条件

  1、正规院校本科毕业(第一原始学历);

  2、国家干部身份;

  3、35岁以下,如已婚,需夫妻同时符合以上条件,并同时办理引进;

  4、35岁以上必须具备高级职称。

  三、办理人才引进的.程序

  (1)计划引进人才的单位向所在县级以上**人力社保部门提出引进人才的申请。由人力社保部门向对方县级以上单位出具商调函。对方接商调函后,如同意调出,回复同意调出函;

  (2)接收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社保部门填写《干部调动呈报表》一式一份、《调动人员情况登记表》一式二份,连同对方发出的同意调出函、调入人员全部人事档案及相关证件,报市人力社保局审批。市人力社保局阅档后,对符合条件同意调入的开具调令一式四份(市人力社保局存档一份,接收单位存档一份);

  (3)调入人员持调令到市***办理户口准予迁入证明,持户口准予迁入证明和调令到原工作地人力社保部门办理调出手续,由原工作单位开具干部介绍信和工资转移单;同时,持户口准予迁入证明到原工作地**部门办理户口迁出手续。再持原工作单位开具的干部介绍信、工资转移单、户口迁出证明到市人力社保局报到。市人力社保局向接收单位所在地县级以上**人力社保部门开具干部介绍信,交调入人员到接收单位安排工作,并到市***落户。

  人才引进协议书 2

  甲方: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乙方:

  内容:

  根据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关于人才引进的暂行办法》,经各研究所(中心)申报、推荐,人事处审核,院人才引进评审小组评审、院领导批准,甲方同意按照人才引进的方式接收乙方来院工作,并按照规定标准享受有关待遇。现双方共同签订工作协议如下:

  1.甲方接收乙方到工作。

  2.甲方按照有关规定,自报到之日起付给乙方劳动报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并按照院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3.乙方到甲方工作后,要热爱本职工作,履行并完成岗位工作目标及任务,接受甲方的考核及管理。

  4.甲乙双方任何一方违反协议时,对方有权要求其赔偿由此所造成的一切损失。

  5.在甲方考核合格的基础上, 乙方应保证在甲方工作满3年。工作满3年,如果乙方提出工作调转申请,甲方可协助办理调转手续, 已经享受的福利待遇归乙方所有。

  6.由于乙方原因,乙方工作不满3年申请离职或不能履行岗位职责及完成岗位目标, 由所在单位提前解聘的, 乙方须向甲方缴纳违约金。违约金

  计算方法为:

  违约金=[安家费+科研启动费(转化为固定资产部分除外)] ?(3?实际工作时间)/3+已领取的住房货币化补贴

  7.协议中如有未尽事宜,乙方签署《聘用合同》的,按《聘用合同》办理。

  8.本协议一式三份,甲方、乙方及所在研究所(中心)各一份,本协议由双方当事人同时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用人单位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签字: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人才引进协议书 3

  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与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经甲、乙双方协商,就甲方聘用乙方来甲方工作事宜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乙方来甲方工作,乙方自愿接受甲方聘用。

  二、甲方聘用乙方服务期限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三、在协议期内乙方应履行如下义务: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2.服从甲方工作安排,努力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

  3.接受甲方的领导、聘任、考核与管理。

  4.服从甲方其他应当履行的义务。

  四、在协议期内乙方享有如下权利:

  1.依据国家及甲方规定享受相应的国家工资及有关补贴。

  2.根据贡献,经甲方评定,享受相应的校内津贴和奖励。

  3.依照甲方有关规定享受医疗及其他公益待遇。

  4.依照《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中有关规定参加职务晋升。

  5.享受《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待遇。

  6.对甲方工作有权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批评意见。

  7.享有其他应享受的合法权益。

  五、在协议期间的前两年内,乙方不能调动工作或辞职、对满两年不满五年,因特殊情况提出调动或辞职,经学校批准,可办理调动、辞职手续。同时,退还学校提供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及所分配的住房或学校提供的住房补贴,并取消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六、在协议期内,甲方本着鼓励所引进的人才扩大海外学术交流的精神,支持乙方短期出国(境)从事学术研究工作,进行学术访问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乙方连续在海外时间不得超过半年(经批准者除外),否则甲方有权取消乙方的职务、职称、工资及其他相关待遇。

  七、甲、乙双方必须严格遵守此协议,任何一方自行违约,甲、乙双方均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必要时可向甲方上级主管部门申述。

  八、在协议期内,如遇到本协议未列事项,双方应本着工作第一的原则协商解决。

  九、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对甲、乙双方具有约束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人才引进协议书 4

  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与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经甲、乙双方协商,就甲方聘用乙方来甲方工作事宜签订如下协议:

  一、甲方依据工作需要,聘用乙方来甲方工作,乙方自愿接受甲方聘用。

  二、甲方聘用乙方服务期限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三、在协议期内乙方应履行如下义务:

  1、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2、听从甲方工作支配,努力完成所担当的各项工作。

  3、接受甲方的领导、聘任、考核与管理。

  4、听从甲方其他应当履行的义务。

  四、在协议期内乙方享有如下权利:

  1、依据国家及甲方规定享受相应的国家工资及有关补贴。

  2、依据贡献,经甲方评定,享受相应的校内津贴和嘉奖。

  3、依照甲方有关规定享受医疗及其他公益待遇。

  4、依照《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中有关规定参加职务晋升。

  5、享受《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_________》(_________号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待遇。

  6、对甲方工作有权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批判看法。

  7、享有其他应享受的合法权益。

  五、在协议期间的前两年内,乙方不能调动工作或辞职、对满两年不满五年,因特殊状况提出调动或辞职,经学校批准,可办理调动、辞职手续。同时,退还学校供应的安家费、科研启动费及所支配的住房或学校供应的住房补贴,并取消其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六、在协议期内,甲方本着鼓舞所引进的人才扩大海外学术沟通的精神,支持乙方短期出国(境)从事学术争论工作,进行学术访问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乙方连续在海外时间不得超过半年(经批准者除外),否则甲方有权取消乙方的职务、职称、工资及其他相关待遇。

  七、甲、乙双方必需严格遵守此协议,任何一方自行违约,甲、乙双方均有权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必要时可向甲方上级主管部门申述。

  八、在协议期内,如遇到本协议未列事项,双方应本着工作第一的原则协商解决。

  九、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对甲、乙双方具有约束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

  人才引进协议书 5

  甲方(代理方):xxx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乙方(委托方):

  一、总则

  甲、乙双方本着*等自愿的原则,经协商,就乙方委托甲方为乙方员工(下称“当事人”)提供人才引进代理服务(□调干、□调工、 □招工□毕业生接收□留学回国人员引进)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二、甲方义务

  甲方根据x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引进有关规定,为乙方聘用的符合申请条件的当事人提供有偿代理人才引进服务,内容包括:

  1、为当事人提供人才引进档案商调服务。

  2、为当事人办理人才引进审核材料的受理、送审、上报等手续。

  3、为当事人领取已获审批通过的各类批件(调动通知、招用员工通知、积分入户通知、毕业生接收函、留学人员报到行政介绍信及入户行政介绍信、入户人员信息卡),并指导办理户籍迁移、入户手续。

  4、为当事人提供户籍挂靠、职称申报、出具以档案记载内容为依据的相关证明等服务。

  三、乙方义务

  1、办理人才引进的当事人需符合xxx市当年度人才引进政策的要求。

  2、乙方及当事人应按照诚实守信原则,遵守国家及省、市的法律法规,遵守xxx市人才引进政策相关规定及甲方有关档案管理、人事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如实申报个人信息并报送材料,保证在申请办理过程中,所提交的原始档案材料完整及各类证件、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如发现乙方提交的当事人材料存在虚报、涂改、伪造等现象,甲方有权终止乙方的`委托代理关系,情节严重者,将上报有关部门予以严肃处理。

  3、乙方办理人才引进业务,须由乙方授权人员办理,其他人员不得代办,否则,甲方不予受理。

  4、乙方须按协议约定的服务收费金额缴纳服务费。

  5、审批机关预审公示通过后,乙方应按规定的材料受理截止日期提前10个工作日,按材料清单的要求将全部申报材料报送甲方,并按照甲方及有关国家机关或其它机构所要求之有关期限提供有关文件或办理有关配合事务,否则,若因乙方延误期限导致之损失概由乙方自行承担。

  四、协议期限及费用

  1、协议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当事人档案、户口委托甲方管理,未办理协议终止手续的,视为自动延期,乙方或当事人应按本协议约定交费。

  2、 乙方知悉、了解甲方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并知晓相关信息已在甲方办事大厅等处公示告知。根据省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乙方自愿选择如下方式向甲方交纳人才引进代理服务费(选择划√):

  调干、毕业生接收、留学回国人员引进:

  (1)□整体服务费260元/人﹒年、 □整体服务费30元/人﹒月;

  (2)□整理档案50元/份;□出具以档案为依据的证明5元/份;□代办社保、医保5元/项﹒月、□代办职称、技术等级评定50元/人﹒次;□代办调动手续200元/人﹒次;□办理转正定级50元/人﹒次(任选)

  代理服务费合计 元(乙方签字: )。

  招工、调工:

  (1)□整体服务费 40元/人﹒月;

  (2)□代办社会保险5元/项﹒月;□代办职称、技术等级评定50元/人﹒次;□代办调动手续100元/人﹒次(任选)。

  (3)技术管理人员交流引进服务:□高级职称或相当技术等级、学历的300元/人;□中级职称或相当技术等级、学历的400元/人;□初级职称或相当技术等级、学历的500元/人;

  代理服务费合计 元(乙方签字: )。

  3、人才引进申请校核、网上提交后,如因乙方本人放弃或因乙方材料等问题未获审批机关批准等原因,乙方应缴纳代办调动手续费(调干、毕业生接收、留学回国人员引进200元/人·次;招工、调工100元/人·次)。

  五、附则

  1、甲乙双方建立的是人才引进委托代理关系,有关当事人的工作、工资福利等,均由乙方负责,劳动关系不因此协议的签订而发生变更。

  2、乙方理解并认同:乙方所委托之事务须获得有关国家机关或其它机构之审批或协作,甲方基于本协议所负有之义务仅为代理服务,甲方无权保证其一定能获得该等审批通过。

  3、为本协议之目的,本协议不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则所列示之任何一种有名合同,即使其与某些有名合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除非双方另有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则之任何条款均不得仅仅因为该有名合同与本协议之相似性而直接适用于本合同;本协议任一方均不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分则第四百一十条之规定行使解除本协议。

  4、若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或有关法律规定之义务,或者甲方对乙方委托事务及其提交材料之真实性、合法性存在疑虑而乙方不能提供合理证据或合理说明以排除甲方疑虑,则甲方有权随时通知乙方解除本协议,而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5、甲乙双方均应严格遵守我市有关人才引进工作的纪律,如有违纪,经查实,按相关规定处理,本协议相应终止。

  6、凡因本协议引起或与本协议有关之一切争议,若无法友好协商解决,均应提交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7、本委托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 方(盖章): 乙 方(签字):

  甲方代表(签字):

  联系电话(固定):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移动):

  网址:xxxxx 电子邮箱:

  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扩展4)

——企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菁华3篇)

企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1

  根据*和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大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潜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带给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xx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和操作潜力很强的会计领军人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50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决定潜力强,操作潜力强的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00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透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国内高级会计人才。选取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衡确定培养人选。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贴合*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四、培养措施

  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资料,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水*设置培训资料,强化管理、理论、综合潜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培训,用心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潜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潜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资料,明确学*任务目标,增强学*自觉性。

  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鼓励我市贴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培训,用心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取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取学*;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五、组织实施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企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2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形式,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载体,是当前最受企业欢迎的校企合作方式之一。为进一步加强我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增强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面向市场、适应需要原则

  广大教职工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经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联系,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合作方向。选择“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对象,首先要研究合作对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研究对方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基础,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到该企业就业;其次要研究对方的设备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学生能否学到知识与技能,能否学以致用;第三要研究对方对合作教育的进取性。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经过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构成一种法定的协作关系。

  (二)*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双方本着“*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有利于学校利用企业优质实践性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有利于企业利用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贴合要求的`人才。所以,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充分研究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充分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的要求,根据订单的约定,保证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保证学生自愿参与定向培养工作。

  (三)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首先,课程设置应研究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要在课程方案中1

  清晰体现。第二,课程设置应满足工作需要,即应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本事来设置课程,确定课程的性质和资料。第三,要研究学生可持续发展与即时就业的需要,以专业技术学*为基础,兼顾就业需要的灵活性和学生的选择性来设置课程。

  (四)教学规范性原则“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必须遵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要保证教学完整性、系统性和灵活性。教学计划内集中实*、课程设计环节可与企业上岗培训相结合,由用人单位给出实*成绩。毕业环节可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由指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参加答辩。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程序

  针对行业企业需求,校企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企业选派技术专家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地点进行学*,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为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对其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一)前期调研,选择合作企业

  要圆满完成“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首先就要选择良企为合作伙伴,选择那些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科研本事强、发展后劲大和有合作愿望的企业,异常是刚刚筹建的大型成长性企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空间较大。

  (二)与企业签定订单协议

  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确立合作意向后,经过充分协商,学校、企业、学生按照审批程序正式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协议书的资料要涉及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培养对象、培养时间、三方的权利义务、其他事项等,从法律上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2

  校企合作协议要注重保护学生切身利益,订单班学生在顶岗实*期间,应当缴纳意外伤害保险。

  (三)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

  校企精心组织和优化订单班的生源。学校和企业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广泛的宣传,向学生全面如实介绍企业的情况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理解学生咨询。企业派出人员对报名学生进行笔试、面视,经过综合考核合格,组成订单班。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培养的期限不低于9个月。订单班组织完成后,要将组织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报校企合作处、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有关职能部门备案。

  (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订单协议签定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遵照教育教学规律,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料、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等。人才培养方案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由学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完成,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教学。

  (五)课程与教材开发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应进取开发适应订单班教育的课程。这些课程是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企业文化、管理特点等确定的,体现了不一样订单的要求和不一样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课程与教材开发是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开发过程应有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具体控制要求包括:深入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综合本事等;课程与教材开发方案应与用人单位共同拟订;课程与教材开发方案应具有前瞻性,尽量避免只注重眼前的实用主义,防止课程基础过于狭窄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顶岗实*)

  实践教学(包括顶岗实*)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其控制要点主要有: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与组织;用人单位应供给贴合培养目标的工作实践岗位;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七)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是建立在校企双方的高度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信任必须缘于其实施过程中严格的过程管理。年终由学校交流合作处牵头,组织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订单式”人才培养考核小组,对“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考核。过程控制和评估的基本要求有:双方安排专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班级进行管理;用人单位切实履行培养协议;面向学生开展征求意见提议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活动,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学校应对学生的学*效果、顶岗时间、岗位轮换等情况进行跟踪,建立顶岗学生的实训档案;技能水*、顶岗实*中的表现等应作为学生学*考核的重点。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

  系部主要负责人是“订单式”人才培养第一职责人,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是本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的直接职责人,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是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专业负责人(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是专业与企业的直接联系洽谈人,负责校企合作协议的起草,校企合作项目的立项申报及实施,校企合作成果总结,校企合作资料的建档;系部负责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项目的初审上报,各专业校企合作的检查指导评价;校企合作处等部门对系部上报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审查,分管校企合作的学校领导、学校院长签批后生效。

企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3

  一、资格条件

  (一)认同宝源企业文化和历史使命,为人诚信,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二)能够较好的应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能够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对待工作,善于理解新鲜事物,拥有良好的学**惯,具备持续的自学本事。

  (三)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语言表达本事。

  (四)在宝源工作期间,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绩效评价,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本事。

  (五)大专(含)以上学历,35岁(含)以下,在集团工作1年(含)以上。

  二、后备人才的申报与选拔程序

  各部门、各基地于每年的6月及12月上报本部门的后备人才名单。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各基地申报名单对候选对象进行审查、考核,筛选,确定人选,进入后备人才库。

  (一)申报

  申报人填写《后备人才申报表》(附后),经过以下方式上报综合管理部:

  1、各部门、各基地以部门、基地名义推荐,并将申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2、各部门、各基地员工向综合管理部自荐,直接将申报表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3、公司提名。

  (二)选拔入库

  综合管理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通知申报人参加选拔测试。经过测试者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并开展培养工作。选拔考核主要包括以下4轮,每轮考核设定基准分,未到达基准分者即淘汰。到达基准分者进入下一轮考核。每轮考核成绩保留,最终成绩为各轮成绩加权*均。

  1、专业英语水*测试:主要包括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试。

  2、价值观念及综合素质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倾向测试、个性特征测试、智力测试或写作。

  3、业务知识测试。

  4、面试:由公司领导、综合管理部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面试,采取一对一交谈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侧重思维、表达本事的测试。

  三、后备人才的培养

  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基础培训、轮岗实*、内部兼职和挂职锻炼四种方式。

  (一)基础培训

  1、培养主题: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通用性知识。

  2、培养方式:参加集团或公司统一组织的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培训;参加公司安排的外部培训。

  3、培养目标:使后备人才熟悉业务知识、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等。

  (二)轮岗学*

  1、培养主题:业务流程、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进行工作学*,了解该部门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各岗位业务知识、工作流程、相关规章制度等资料。轮岗周期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种。轮岗结束,后备人才需在一个月内上交轮岗实*报告,报告应注重实效,到达分析现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的目的。考核报告由该部门经理初评打分、综合管理部经理复核评分,两者按6:4比例权重后得出实*报告最终成绩。实*报告成绩将作为轮岗实*工作的主要考核依据。

  (三)内部兼职

  培养主题:增强对各部门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本事。培养方式:兼职人员以学*、调研、协助为职责,参与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出相关意见和提议,并承担相关工作,在兼职业务上理解兼职部门领导管理。

  (四)挂职锻炼

  1、培养主题:综合技能的全面锻炼和提升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相应岗位上挂职,由综合管理部审批发文。挂职的时间不应低于10个月。挂职锻炼的岗位编制做为临时编制,仅用于培养后备人才,不作为公司正式的编制。

  四、后备人才的考核、淘汰、出库、任用及后续跟踪

  (一)后备人才考核

  1、后备人才考核、淘汰周期为2年。

  2、考核包括培训考核、岗位考核、本事测试3大部分。

  其中:培训考核指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组织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如笔试、小组讨论、心得撰写、课题研究等),对培训结果给予评价。岗位考核指每半年由后备人才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对后备人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本事测试指检查两年内后备人才是否取得一项中级(含)以上职称或考取更高级学位。

  (二)后备人才淘汰有以下情况者,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从后备人才库中淘汰:

  1、岗位考核成绩连续两年处于所在部门50%排行以下者;

  2、本事测试不合格者(两年内未完成自学资料者);

  3、培训表现不合格者(未能参加必修课程学*或违反培训纪律、培训考核成绩两次以上不合格者);

  4、违背诚信承诺书资料,或在工作中及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行为方式与宝源集团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不符者。

  (三)后备人才出库及任用

  1、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根据公司各部门、各基地的人才配置需要,由综合管理部统一调配,兼职培训、轮岗学*或挂职锻炼。经考核合格,成为公司新设或空缺岗位聘任的首要人选,正式任命后,视为正式出库。2年内未任命的后备干部自动出库。

  2、后备人才出库后,纳入各公司的正常管理程序。

  3、后备人才库将遵循“滚动、跟踪、淘汰、发展”的培养原则,淘汰不合格者,发展新的后备人才,实现人才滚动培养。

  五、相关说明

  (一)后备人才入库后,其原人事关系不变动。

  (二)后备人才入库后,由综合管理部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其参加培训、考核或者挂职锻炼等。

  (三)为了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各部门需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参照选拔条件,进取、慎重地推荐后备人才候选人;对于申报或入选后备人才库的员工,所在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对该部门第一负责人考核的指标之一。

  (四)参加岗位锻炼的后备人才薪资待遇参照其轮岗岗位值执行,由锻炼所在部门考核;后备人才原岗位由所在部门安排人员顶替。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扩展5)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菁选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精选15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质量,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人才培养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

  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潜力。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实现广西有色集团的整体发展规划目标,务必实施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

  要实现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务必按照“广泛宣传、做好规划、规范制度、建立机制、完善设施、强化载体、注重创新”的总体思路来制定相应措施。根据集团公司的实际状况及所从事产业的特点,建立集团选人、育人、用人政策,制定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重视人才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具体措施和方案如下:

  (一)舆论宣传

  制定宣传工作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大好处和基本要求,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经验做法,营造全系统高度重视、关心支持人才工作的氛围,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人才强企的`经营理念。在有色集团网站和《广西有色》报上开设“人才强企”专栏,定期组稿宣传人才强企战略,及时反映战略实施动态和取得的成果。

  (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1、充分利用集团公司现有的人才培养*台,发挥“人才小高地”、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作用,利用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的设立优势,推进集团公司“高端领军人才引进工程”计划,透过项目合作、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途经,透过柔性引进的办法引进院士和博导等,带动科技队伍的成长和培养。

  2、抓好集团公司下属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对班子的考察选拔、使用配置、潜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加强对年轻管理干部的培养使用,促进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和年轻化。

  3、制定和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对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数量、潜力标准、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考察选拔、使用配置、绩效评价、激励约束、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创新和完善人才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

  4、摸清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制定和实施高级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计划。对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培养方式手段、开发培养计划进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部署。

  5、制定和实施集团公司下属企业的董事和监事队伍建设,加强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调控力度。

  (三)职工教育培训

  制定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对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的按规定提取和使用,严禁挪作他用。使培训经费和资源得到有效和充分利用,把员工教育培训作为公司的一种投资行为,将公司培育成学*型组织。拓展人才培训渠道,满足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学*需要,为开发员工潜能、实现集团发展目标带给智力支持。

  围绕创新潜力建设,各下属企业根据自身各类人才特点,研究制定各类人才的潜力建设标准,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和不同类别员工的培训需求,以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岗位胜任潜力为目标,按人员层次设计培训资料,分层次、分类别、重点突出地设置培训课程。

  研究设立高级人才开发培养专项资金,有计划、有重点的培养高尖端有色人才。适时研究和提出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训计划,为下一步集团“走出去”战略带给人才。

  全面加强企业领导人员的政治理论学*和思想作风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及其后备人员五年内全部轮训一遍。分批选送优秀后备干部到各类党校、高校学*深造。

  制定分阶段培养计划,有计划地开展后续学历教育,优化员工队伍文化结构。加强技能开发培训与鉴定工作,制定分阶段开发培养计划,分批进行技能升级,优化员工队伍技术等级结构。经常性地开展员工业务技术比武活动。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抓好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和职务评聘工作。

  (四)人才的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人才考核和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的岗位考核标准,创新人才评价方法。建立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在人才考察使用中试行定量评价、潜力测试与职业倾向测试。

  (五)人才的选拔使用

  制定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使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设企业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制定后备干部管理办法。

  完善下属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管理制度,切实行使其相应权力,履行其职责。加强董事和监事的选聘、考核和管理。使董事监事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研究制定首*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评选和聘任制度。建立集团公司各类专家人才库。实施人才储备战备。

  (六)人才的激励机制

  1、完善企业管理人员年薪制实施办法,研究探索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2、制定实施首*专家和专业技术带头人津贴制度。

  3、研究制订集团公司优秀专家、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序列及评比表彰、奖励办法。

  4、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实施有色集团企业年金管理制度,强化各类保险和福利待遇的激励作用。

  5、设计员工职业生涯通道,有效支撑企业内部的晋升制度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通道,并实现对员工的激励,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协调一致。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2

  根据《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透过实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给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到达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到达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3.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透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潜力,确保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用心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台。

  1.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常州市技工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带给信息服务。各企业要用心为“*台建设”带给人才需求信息,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带给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技工院校要及时带给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取渠道。

  2.人才交流对接*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技工院校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技工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构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3.课程改革对接*台。建立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资料改革与企业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资料、教材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人才层次和数量需求变化,引导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资料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4.物质交流对接*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台。选取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分类建立学生实*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潜力。

  5.技术交流对接*台。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术交流*台,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水*,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查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的展开。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必须比例。

  2.合力共推。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与指导服务的职能,建立协调共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技工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3.强化考核。各技工院校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工作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见实效。市经信委将“十校百企”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资料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市人社局建立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统计、检查评估、考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十校百企”工程纳入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4.表彰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行业企业和技工院校培养紧缺型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数量和工作绩效,按照**购买培训成果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技工院校和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

  5.跟踪服务。拟成立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围绕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题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校企合作调研、技术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活动,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推动“十校百企”工程顺利开展。

  五、实施步骤

  1.组织发动。5月中旬制订《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推进会,部署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2.建立机构。6月上旬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各技工院校根据本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

  3.校企对接。6月,十所技工院校、百家相关企业根据本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确定对接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筹办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完成“十二五”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力争8月结题;搭建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台,院校带给高技能人才培训菜单,企业带给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在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

  4.开展督查。6月下旬,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十校百企”工程实施状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汇总上报省人社厅。

  5.考核评比。12月,将“十校百企”工程成效纳入全市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比。

  6.总结交流。xx年1月召开“十校百企”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抓好典型,全面推广。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3

  一、资格条件

  (一)认同宝源企业文化和历史使命,为人诚信,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二)能够较好的面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能够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对待工作,善于接受新鲜事物,拥有良好的学**惯,具备持续的自学能力。

  (三)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宝源工作期间,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绩效评价,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能力。

  (五)大专(含)以上学历,35岁(含)以下,在集团工作1年(含)以上。

  二、后备人才的申报与选拔程序

  各部门、各基地于每年的6月及12月上报本部门的后备人才名单。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各基地申报名单对候选对象进行审查、考核,筛选,确定人选,进入后备人才库。

  (一)申报

  申报人填写《后备人才申报表》(附后),通过以下方式上报综合管理部:

  1、各部门、各基地以部门、基地名义推荐,并将申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2、各部门、各基地员工向综合管理部自荐,直接将申报表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3、公司提名。

  ㈡ 选拔入库

  综合管理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通知申报人参加选拔测试。通过测试者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并开展培养工作。选拔考核主要包括以下4轮,每轮考核设定基准分,未达到基准分者即淘汰。达到基准分者进入下一轮考核。每轮考核成绩保留,最后成绩为各轮成绩加权*均。

  1、专业英语水*测试:主要包括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试。

  2、价值观念及综合素质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倾向测试、个性特征测试、智力测试或写作。

  3、业务知识测试:

  4、面试:由公司领导、综合管理部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面试,采取一对一交谈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侧重思维、表达能力的测试。

  三、后备人才的培养

  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基础培训、轮岗实*、内部兼职和挂职锻炼四种方式。

  ㈠基础培训

  1、培养主题: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通用性知识。

  2、培养方式:参加集团或公司统一组织的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培训;参加公司安排的外部培训。

  3、培养目标:使后备人才熟悉业务知识、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等。

  ㈡轮岗学*

  1、培养主题:业务流程、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进行工作学*,了解该部门实际情况。重点了解各岗位业务知识、工作流程、相关规章制度等内容。轮岗周期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种。轮岗结束,后备人才需在一个月内上交轮岗实*报告,报告应注重实效,达到分析现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的目的。考核报告由该部门经理初评打分、综合管理部经理复核评分,两者按6:4比例权重后得出实*报告最终成绩。实*报告成绩将作为轮岗实*工作的主要考核依据。

  ㈢内部兼职

  培养主题:增强对各部门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式:兼职人员以学*、调研、协助为职责,参与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并承担相关工作,在兼职业务上接受兼职部门领导管理。

  ㈣挂职锻炼

  1、培养主题:综合技能的全面锻炼和提升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相应岗位上挂职,由综合管理部审批发文。挂职的时间不应低于10个月。挂职锻炼的岗位编制做为临时编制,仅用于培养后备人才,不作为公司正式的编制。

  四、后备人才的考核、淘汰、出库、任用及后续跟踪

  ㈠后备人才考核

  1、后备人才考核、淘汰周期为2年。

  2、考核包括培训考核、岗位考核、能力测试3大部分。

  其中:培训考核指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组织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如笔试、小组讨论、心得撰写、课题研究等),对培训结果给予评价。岗位考核指每半年由后备人才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对后备人才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能力测试指检查两年内后备人才是否取得一项中级(含)以上职称或考取更高级学位。

  ㈡后备人才淘汰有以下情况者,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从后备人才库中淘汰:

  1、岗位考核成绩连续两年处于所在部门50%排名以下者;

  2、能力测试不合格者(两年内未完成自学内容者);

  3、培训表现不合格者(未能参加必修课程学*或违反培训纪律、培训考核成绩两次以上不合格者);

  4、违背诚信承诺书内容,或在工作中及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行为方式与宝源集团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不符者。

  ㈢后备人才出库及任用

  1、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根据公司各部门、各基地的人才配置需要,由综合管理部统一调配,兼职培训、轮岗学*或挂职锻炼。经考核合格,成为公司新设或空缺岗位聘任的首要人选,正式任命后,视为正式出库。2年内未任命的'后备干部自动出库。

  2、后备人才出库后,纳入各公司的正常管理程序。

  3、后备人才库将遵循“滚动、跟踪、淘汰、发展”的培养原则,淘汰不合格者,发展新的后备人才,实现人才滚动培养。

  五、相关说明

  ㈠后备人才入库后,其原人事关系不变动。

  ㈡后备人才入库后,由综合管理部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其参加培训、考核或者挂职锻炼等。

  ㈢为了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各部门需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参照选拔条件,积极、慎重地推荐后备人才候选人;对于申报或入选后备人才库的员工,所在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对该部门第一负责人考核的指标之一。

  ㈣参加岗位锻炼的后备人才薪资待遇参照其轮岗岗位值执行,由锻炼所在部门考核;后备人才原岗位由所在部门安排人员顶替。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4

  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达州市给排水总公司20xx年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潜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贴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贴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xx年底,透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到达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到达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到达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到达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到达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资料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1122”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2名优秀技术人才和2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监测、经营、安装、收费技术、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用心引进和培养电焊、化验、水质监测、施工现场管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给排水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水质化验、生产运行、维护、水表安装管网维修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安工程”为载体,用心培育水莲文化,建设学*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5

  摘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才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已经成为企业的共同认知。人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如果想要得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仰仗企业所领导的人才。所以企业树立以人为本培养人才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基于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和如何实施基于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

  所谓人才培养,即为人才的培训、养成。人才培养的模式因为中心指导思想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企业行政管理人才,通过某些学校和一些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其他许多外来因素有机结合,达到企业和学校所预期的培养人才的效果。现代的许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人才瓶颈,人才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于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被提出来。要求从职工出发、以人为本、关心员工。尊重每一个职工的存在价值。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为公司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建设。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人才瓶颈问题。以人为本的培养人才的理论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一、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必要性

  人不可貌相,每个员工都可能是潜在的人才。所以,实行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就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企业能给员工提供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企业将有可能发掘更多的人才。因此,企业应着力于员工的素质培养。把素质培养放在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首位,将其作为首要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民主管理的手段,加强员工的思想建设。使员工拥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1.以人文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遵循。尊重公司员工在公司中的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调动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的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快速发展,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增强企业活力,形成良性循环。在现代经济社会,与其说各企业相互竞争,不如说各企业领导的人才之间的较量。一流的产品以一流的企业为基础,而一流的企业形成的基础是一流的`人才。三者都做到最优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才能使企业的效益得到保证,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

  2.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企业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在企业中,把员工作为中心,以人促物,通过对企业员工管理的强化,来促进对位物的管理。从而推动企业的全面管理过程。因此,企业在用人时或者在招聘时,对于人才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避免资源和人的能力的浪费。作为企业的行政管理,要像物尽其用那样做到人尽其才。采取发放福利,升职加薪等避免优秀人才的流失。

  二、怎样坚持以人为本理论

  以人为本看起来简单,实行起来却不易,其实施过程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政策的,而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政策性。与企业行政管理紧密相关。要做的人尽其才,对人才进行科学配置。根据不同的性格把不同的人放在各自适合的岗位。利于企业的发展。反之,人才配置不合理,就会降低整个企业的效率,造成秩序混乱,员工抱怨成风,公司不稳定,就更谈不上公司的发展。所以对于公司员工的合理分配至关重要,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调动公司每个员工的积极性。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方面来努力激发公司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主动参与公司的各种建设和财富创造。对于企业效益的提升、企业发展质量的保证和企业收入的大幅增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公司中实行民主管理。要注重企业员工的精神追求,增强员工的主动创造性。员工有行使自己参与公司企业行政管理甚至一些决策方面的民**利。这不仅体现了公司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还可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创造性,是企业的职员既享有人权,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利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

  3.努力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这里的素质指的是员工自身内在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员工的宝贵财富,也是企业的一笔重要财富,是员工工作的必备条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水*。因此对于员工自身素质的培养十分重要。

  4.提高员工的自我约束能力,并把这一项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要引导自己的员工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员工的自我管理树立正确的方向,不断丰富员工自我管理的内涵。员工的自我约束力是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基础,良好的自我管理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利于企业行政管理效果的增强。利于良好企业文化的形成。

  5.科学充分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这是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大大减少企业资源的浪费,实现大幅度企业节约的同时一定程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以人为本的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法措施

  1.企业要树立每个员工都是人才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使公司的每个员工都参与管理,并努力营造全员管理的氛围。以人为本的理论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和口头上,要切实运用到公司的行政管理的具体行动中。例如,可以加强企业技术方面的建设提升和创新使员工可以直接与行政管理人员进行问题探讨。加强企业内部局域网的建设,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邮箱直接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同时企业要对员工的积极参与实行鼓励政策,如果员工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要给与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这样将会大大地调动员工参与公司建设的积极性,利于企业人才的挖掘和培养。

  2.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还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团队精神。企业要注重员工团队精神的培养。使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挖掘员工潜能发挥员工个性的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以及整个企业的团队精神。利于形成和谐的工作氛围,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从而使企业在社会的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勇敢的迎接风险,面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3.企业用大力鼓励员工自主学*。企业用大力鼓励员工自主学*,并且要积极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学*环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企业内部设立图书馆,并存放一些与公司有关的书籍供员工闲时阅读学*。利于公司员工的成长和快速适应公司的发展。或者公司可以定期举行职工培训,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4.着力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的提高和改进。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拥有战略执行、员工激励甚至管理专家的职能。因此,其本质即人力资源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监管,以发现和培养有些的企业人才作为业绩标准,调动人力资源部门招贤纳士的主动性。同时企业要督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使其与其他公司各部门保持和谐的关系。

  四、结语

  21世纪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国家企业各个部门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案势在必行,只有努力的践行,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得以生存。企业的优秀领导者或者公司优秀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这样带出来的企业团队才会更加从满激情,在同行业之间有着极高的竞争力。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时代潮流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企业取得成绩的必然要求。为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抵御外来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邢红蕾.以人为本下企业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营管理者,20xx,12:127.

  [2]包立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xx.

  [3]刘洋.以人为本理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生态与建构[J].东方企业文化,20xx,09:42.

  [4]单忠健.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价值生态与建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xx,22:25.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企业人才发展战略规划,加快人才的培养、使用,使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满足企业发展规划对人才的需求,经研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才培养坚持“甄才、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用人方针,实行目标管理策略,有目标、有措施、有责任、有落实,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扎实肯干的企业人才队伍。

  第三条:为充分调动各子公司培养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经研究,设立人才培养基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企业及各子公司在人才培养、管理、使用过程中经费的需要。

  第二章 管理机构

  第四条:企业人才培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办法。党支部负责企业人才需求计划的制定及引进,并负责对各子公司人才培养计划、措施的指导、监督及考评工作。

  第五条:各子公司人事主管部门在党支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负责对本单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企业本部人才的管理由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

  具体工作职责:

  1、审定列入企业人才培养计划的人员名单;

  2、负责人才培养目标和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3、做好人才培养基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工作;

  4、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第三章 管理实施

  第六条:人才培养规划的制定。对每年引进的大中专以上毕业生,都要列为人才培养对象,并根据所学专业和特长制定培养目标及措施,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第七条:人才的跟踪考评。对纳入人才培养规划的各类人员要实行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应跟踪考评,要建立人才培养跟踪考评记录,纳入人才培养档案;每季度要对培养对象进行一次考评,并根据培养人员的'工作表现及思想情况在培养方式上进行适当的调整,激励人才增强自我完善意识,珍惜机遇,自我加压,早日成才。

  第八条:人才的培养方式:

  1、以老带新。对新引进的各类毕业生和专业人才,在培养期内,要安排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对其思想政治、业务技术上的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快速的成长,尽快地成长为企业的有用之才。

  2、加强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积极组织人才培养对象参加各类培训学*,增强其综合知识水*,使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3、加强锻炼,促其成长。对人才培养对象要敢于压担子,提要求。在用人机制上,应提供更多的竞争上岗机会,可先压担子,后帮带,先试用,后定职,通过挂职、定岗等多种形式,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

  4、提供学*深造机会。企业将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组织、选送部分对企业做出突出贡献、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优秀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继续深造,使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支柱人才。

  5、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各类人才提供技术交流的机会,有计划地选送青年人才到其它省市单位进行学术交流、科技合作、参观访问或进修学*,开阔他们的视野。

  6、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青年人才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积极组织各种健康文明的文娱体育活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7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往往会选择大规模的外部招聘,以满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所在岗位的组织效能,并且外部招聘新入职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员工看来,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上级和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极有可能挫伤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难以看到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上升空间,从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这样的企业对于人才恐怕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究其原因,在于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企业软环境。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氛围影响下,有部分员工认为,企业人员的引入和晋升大部分依靠与领导的关系,形成了员工之间缺少信任,甚至因利益相争而导致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此外,“大锅饭”的传统思维,也导致不少员工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第二,缺乏长远人才培养规划。通常企业中主要靠员工的“师带徒”模式或自己边摸索边学*培养工作技能,缺少高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第三,如今科技信息发达,职场生力军多为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这一职场人群心眼活、想法多、胆识大。企业在管理人才的过程中,80后、90后常由于新入职场不受看中而跳槽。一旦,企业人才流失,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则会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甚至出现人才危机。

  所以,关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企业内部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如何留住后备人才

  后备人才问题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与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用好新生员工与如何把新生员工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人才,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企业要想能够百年长青,需要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并拥有培养优秀接班人才的良好机制。 1、招聘遵循“最适合”原则

  在开展招聘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引入既要考虑企业现状及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人才自身的需求,综合各项主客观因素,选择人才,讲究适用、匹配原则。的人才不一定最适合企业现阶段岗位的需求,只有适合本企业、本岗位的人才,企业才应该聘用。

  2、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稳定和*衡员工心态的重要条件。对于人才来说,轻松愉悦工作的环境、可以接受下属建议的上级、患难与共的同事也许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3、适度的成就感

  企业要使人才感到值得留下,并且甘愿付出他们的`才华与智慧,就必须给予能干的员工更多的机会,给予工作成绩优异的员工应有的收获与报酬。

  4、知人善用

  给有能力和发展的员工更大的发挥空间,是让员工心存感激的良方。有了这种感激做基础,就不必担心员工会离开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长久以来都是留住人才的好办法。

  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后备人才包括管理型与技术型两大类,其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

  1、管理型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1)管理培训生计划。是企业对经过筛选的、富有管理潜能的一批新员工,采取系统的、专门的培训、轮岗、导师辅导等培养措施,迅速有效提升其管理技能和工作技能素质,并逐渐安排其进入企业管理类岗位承担管理职责。这种方式适合于急需人才的企业大批地培养新人。

  (2)企业接替规划。也称“接班人接替规划”,是企业通过内部人才评价与筛选确定、并持续关注那些可能成为中、高层岗位管理人才的高潜质员工,对其在工作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上进行培训与开发,通过内部晋升的方式,安排他们逐步接替企业重要管理岗位。

  (3)人才加速储备库计划。是从总体上为高管岗位发掘和培养高潜质的后备人才。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为这些后备人才提供学*的机会,加速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通过设立领导力中心,岗位分析、模拟测试、观察和评估、反馈和评估报告等四个步骤,对候选后备人才现有综合能力与岗位所需要的实际能力进行全面对比,进而确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2、技术型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1)岗位技能培训。分为岗前、在岗和转岗三个阶段。岗前培训可以使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制度,掌握入职必须的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岗培训主要是明确各个岗位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转岗培训则是当员工进行内部调动时,为适应新工作岗位而进行的培训,以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能力。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要制定规划,对年轻的技术人员通过培训给其以深入基层的机会,学*一些与未来技术开发工作相关的基本技能;对于中老年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大知识视野,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

  (3)建立技能鉴定制度。随着培训机制的逐步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鉴定制度也应建立起来。有关鉴定内容、工种对象、证书发放以及主持鉴定的主体部门、监督部门及其资格认定、约束机制等也都应随之完善、补充或修订,实现用制度来规范技能教育。

  四、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议

  1、建立人才发展通道

  企业应该为后备人才建立良好的发展通道,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个人的面谈沟通确定其发展目标和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职位提升。通常,企业应为员工设置管理类和技术类通道,员工可依据自身岗位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

  2、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明确的选拔标准,包括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以及与企业核心能力素质的契合度等方面。具体标准是针对各类后备人才的入库标准,包括员工基本条件(学历、经验、年龄等)、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个人绩效等方面。

  3、完善培养管理机制

  选择合适合理的培养方法,包括培训、轮岗、导师、挂职等方式。各种培养方式适用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别的人才企业应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培养。做好培养考核工作,对后备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明确后备人员能力提升情况,及时发现其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面谈沟通为后备人才确定新的培养目标。

  4、完善人才退出机制

  为保证企业秀或潜力的员工能够进入后备人才梯队进行加速培养,应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使人才梯队管理与企业内部选拔和晋升机制相对接,对后备人才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后备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企业出现空缺岗位时,可以获得优先晋升的机会。当然,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内部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8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核心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必须以实践教学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建立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特征的教学体系。在教学体系建设中,必须以校企合作为*台,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为特征,设计贯穿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以企业资源为补充,建设满足职业教育特征的教学资源,以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职业教育既然作为一个类型存在于高等教育的丛林中,必然需要其具备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有凸显特征的改革方向。摆脱学科教育的职业教育雏形影响,以特色专业建设与改革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台,以培养社会急需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建设适合社会进步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使得高职院校定位准确、安于其位、办出特色,才能实现职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的新跨越。

  一、以校企合作为*台,建立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直接面向企业生产一线,直接面对社会就业岗位的选择,而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用人标准和素质要求,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因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遵循教学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所以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必须引入企业的参与,进行社会人才需求分析,坚持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并通过企业专家的认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和修订过程中必须满足以下原则:

  1.以专业面向岗位分析为前提的专业素质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起源于人才市场需求分析。通过对生源的知识水*分析,寻求专业人才培养的起点。通过深入地市场调研,跟踪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专业的职业面向(主要就业单位、部门和岗位)。依据生源的知识水*和就业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对专业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准确定位,并确定应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明确专业学生毕业标准,从而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提供依据。

  2.以专业素质定位为依据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支撑目标实现的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重点在于主干课程及教学要求的设置,主要职业技能训练及教学要求的设计,专业教学进程表的编制,各类课程的学时与学分安排。从而形成以能力为核心,以素质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分析相同专业在不同岗位上的能力要求,形成相同专业基础*台上的不同岗位特定能力的方向培养,确定支撑特定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满足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3.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核心课程的设置,关键在于广泛深入地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特别要关注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结合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要求,依据工作频率分析法,归纳出专业培养的若干个行动领域,并转换成相应的专业教学的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为中心设计职业课程链,把企业的岗位技术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相衔接,将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融合,将职业资格鉴定考核与课程考核相贯通,以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4.以学分制管理为基础*台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学分制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逐步推进课程的整合与改造,适度减少必修课比重,加大选修课的开发力度,提供学生自我发展的选择空间,实施实验实训基地的开放管理,将学生综合素质考核纳入学分制管理,实施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一体化,将学生日常管理纳入到学分制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高职学院学分制相适应的、面向全校学生的内力培养的系列课程,全面覆盖整个专业教学过程。

  5.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知识的学*离不开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践,素质的形成依托实践。建立适合专业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体现着专业课程结构的职业教育特征。因此要设计以校内实验、训练、实*为重点,校外实*、综合实训为延伸,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为基础,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为方向,企业技术人员为实训教学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比重,淡化课堂教学的学科痕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注重生产性、工艺性、综合性实训,使学生更好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技能。

  二、以岗位需求为特征,设计贯穿能力培养的专业教学体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学体系的设计。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以岗位群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为依据,建立起一个适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所以,在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必须打破学科教学的约束,建立起以工学结合为特征,贯穿能力培养、体现岗位需求的教学体系。也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模式,通过工学结合途径,以掌握专业技术和专业能力为主体,建设基于工作过程获得能力递升的专业课程体系,以提升旨在提高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

  1.以职业教育为特色,建设模块式的专业课程体系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分析结论,体现企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选择,设计支撑专业培养的课程体系。按照通识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方向课和职业素质课的课程体系,按照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设计学分课程构架,设计项目教学模块,以完成项目教学模块为学期划分,从而实现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各专业课程体系中,要依据职业技能资格取证的工种,强化核心课程和实训项目的开发。加大适合社会需求和学生自我发展的素质拓展选修课程,实施学生素质教育课程三年期间的全覆盖。从而确保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实现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目标,以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2.以任务驱动为依据,建立循序渐进的专业实践体系

  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体系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根据专业培养能力不同阶段的任务区别,将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设计为若干阶段: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适应社会能力阶段;培养大类专业基本能力的基本技能阶段;培养满足专业面向需求的技术技能阶段;培养满足专业方向的核心技能阶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综合技能阶段等等。通过实验训练、实*实训等教学手段,实现不同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一性和相异性的统一,同一专业不同就业岗位群的实践教学方向分枝,使得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专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以项目导向为指导,设计“工学交替”的专业教学体系

  专业教学体系是专业培养理念与途径的体现,影响着教学内容与途径的先进程度,实施“工学交替”,是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学生第一学年在学校学*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融入基本技能训练;第二学年主要以针对必须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实施教学,专业技能实训主要依托在企业进行生产性实*;第三学年在学校完成职业核心课程的学*后,选择相应就业岗位群,在校内进行核心技能专项实训;安排在就业顶岗实*单位进行毕业前的综合技能实训,并在完成毕业编写后返校答辩。全过程覆盖的适应社会能力的教育与训练按照地点不同,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这样,通过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学校的闭环教学途径,并结合以项目导向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形成专业“工学交替”的专业教学体系,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企业的需求,实施的专业教学更加贴*生产一线。

  4.以教学质量为标杆,强化学生顶岗实*的过程管理

  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是学生上岗前的实战演*,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关键环节,是衡量学校办学水*的重要评价依据。为此学校必须建设“顶岗实*教学管理*台”,搭建顶岗实*网络教学全过程管理与监控,畅通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信息通道。学生处应协助企业做好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务处协助企业做好教学安排,专业系部协助企业做好教学的实施,企业负责学生实*教学与考核,企业参与学生的毕业指导和答辩,督导室适时安排人员前往现场进行教学进度检查,了解企业对学生评价。为了加大学生毕业答辩工作的指导,学院每年应根据学生实*单位的变化,对答辩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进行调整,并指导各专业答辩工作组完成答辩任务,从而确保毕业综合实训(顶岗实*)期间的教学监控。

  三、以企业资源为补充,建设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

  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是企业发展与进步,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实施依托于企业的合作。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给我们以启迪,没有企业作为职业学校的支撑,不可能有高质量的品牌专业,也就不可能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那么与企业的合作,就不仅需要企业全过程的参与学校教学,更需要的是企业有效资源的投入,以弥补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资源不足,形成校企互动互惠、效益良好的长效机制,共同完成现代职业教育的质量跨越。

  1.企业介入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

  职业学院实行董事会指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一种模式创新,学院董事会主要成员单位引入企业,以便把握学院教学建设与发展重大事项的决策。学院成立由企业专家介入的专家委员会是一项必要改革,以便研究和论证学院教学改革和学院建设的具体方案;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常态化管理。系部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吸收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改革,以实现校企合作项目具体实施,构建专业特色,实现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对接。

  2.建设企业参与学生学*评价机制

  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不仅体现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实*计划,共同承担教学及教材编写,更要注重对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制定的参与,以体现专业教学与产业生产的对接。通过企业人员介入课程教学与考核、实训环节指导与考核、毕业指导与考核等,来拓展学生技能水*评价的外延,充实学生通过现场经历充实技能教学的内涵,从而促进技能教学水*的整体提高。

  3.校企共同实施实*实训基地建设

  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借助于企业的资源弥补目前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资金困境。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和提供技术及设备支持,建设和完善“校中厂”实训基地,为课程学*情境的设计提供支撑。并由企业技术人员担当实训课程主讲教师,以提高校内实训实*项目开出率和实践教学水*。利用企业优质的人力、技术和设备资源,建立“厂中校”实训基地,以实现技术含量高、设备投资大和生产环境难以仿真的实训项目教学,满足专业现场实*需要,为完成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基地拓展,确保实践教学计划落实。

  4.校企联手构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校企联手共建师资队伍的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决定了专兼职教师队伍的成员构成;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决定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必须与企业合作。教育部在教高司函[20xx]82号文中,对高职院校建设教学团队提出建设目标,“双师”结构的团队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群)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台,开发、设计和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聘用企业技术骨干担当兼职专业带头人;二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三是调整校内有现场工作经历的教师担任实验实训教师;四是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力度;五是聘用一批企业兼职教授参与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决策,举办体现现场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及先进管理理念的讲座。通过校企联手塑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生产的现代化,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也在发生转变,更加看好学生的技能水*和综合素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能力递升为主线,加大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的质量跨越,培养高端技能型的企业一线员工主力,为提高企业人才密度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保障。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9

  简介

  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培养形式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到达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理解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务必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务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务必受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务必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教育,务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它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能够表述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知识、潜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在这个表述中,既包含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包含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一般性要求。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时,则务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取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反馈到社会,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反馈到学校自身,理解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贴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人才培养结果还务必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务必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0

  一、资格条件

  (一)认同宝源企业文化和历史使命,为人诚信,拥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

  (二)能够较好的应对和处理工作中的压力,能够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对待工作,善于理解新鲜事物,拥有良好的学**惯,具备持续的自学潜力。

  (三)具有较强的沟通和语言表达潜力。

  (四)在宝源工作期间,有良好的工作业绩和绩效评价,具备较强的专业工作潜力。

  (五)大专(含)以上学历,35岁(含)以下,在集团工作1年(含)以上。

  二、后备人才的申报与选拔程序

  各部门、各基地于每年的6月及12月上报本部门的后备人才名单。综合管理部根据各部门、各基地申报名单对候选对象进行审查、考核,筛选,确定人选,进入后备人才库。

  (一)申报

  申报人填写《后备人才申报表》(附后),透过以下方式上报综合管理部:

  1、各部门、各基地以部门、基地名义推荐,并将申报表报综合管理部。

  2、各部门、各基地员工向综合管理部自荐,直接将申报表报公司综合管理部。

  3、公司提名。

  ㈡选拔入库

  综合管理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通知申报人参加选拔测试。透过测试者正式进入后备人才库,并开展培养工作。选拔考核主要包括以下4轮,每轮考核设定基准分,未到达基准分者即淘汰。到达基准分者进入下一轮考核。每轮考核成绩保留,最后成绩为各轮成绩加权*均。

  1、专业英语水*测试:主要包括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试。

  2、价值观念及综合素质测试:主要包括职业倾向测试、个性特征测试、智力测试或写作。

  3、业务知识测试:

  4、面试:由公司领导、综合管理部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组成面试小组进行面试,采取一对一交谈或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侧重思维、表达潜力的测试。

  三、后备人才的培养

  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基础培训、轮岗实*、内部兼职和挂职锻炼四种方式。

  ㈠基础培训

  1、培养主题: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通用性知识。

  2、培养方式:参加集团或公司统一组织的企业文化、管理知识、沟通技巧等培训;参加公司安排的外部培训。

  3、培养目标:使后备人才熟悉业务知识、管理工具、管理方法等。

  ㈡轮岗学*

  1、培养主题:业务流程、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进行工作学*,了解该部门实际状况。重点了解各岗位业务知识、工作流程、相关规章制度等资料。轮岗周期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三种。轮岗结束,后备人才需在一个月内上交轮岗实*报告,报告应注重实效,到达分析现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的目的。考核报告由该部门经理初评打分、综合管理部经理复核评分,两者按6:4比例权重后得出实*报告最终成绩。实*报告成绩将作为轮岗实*工作的主要考核依据。

  ㈢内部兼职

  培养主题:增强对各部门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潜力。培养方式:兼职人员以学*、调研、协助为职责,参与兼职部门具体业务的运作过程,提出相关意见和推荐,并承担相关工作,在兼职业务上理解兼职部门领导管理。

  ㈣挂职锻炼

  1、培养主题:综合技能的全面锻炼和提升

  2、培养方式:将后备人才安排到各部门相应岗位上挂职,由综合管理部审批发文。挂职的时间不应低于10个月。挂职锻炼的岗位编制做为临时编制,仅用于培养后备人才,不作为公司正式的编制。

  四、后备人才的考核、淘汰、出库、任用及后续跟踪

  ㈠后备人才考核

  1.后备人才考核、淘汰周期为2年。

  2.考核包括培训考核、岗位考核、潜力测试3大部分。

  其中:培训考核指每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组织单位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如笔试、小组讨论、心得撰写、课题研究等),对培训结果给予评价。岗位考核指每半年由后备人才所在部门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对后备人才的'工作状况进行评价。潜力测试指检查两年内后备人才是否取得一项中级(含)以上职称或考取更高级学位。

  ㈡后备人才淘汰有以下状况者,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从后备人才库中淘汰:

  1.岗位考核成绩连续两年处于所在部门50%排行以下者;

  2.潜力测试不合格者(两年内未完成自学资料者);

  3.培训表现不合格者(未能参加必修课程学*或违反培训纪律、培训考核成绩两次以上不合格者);

  4.违背诚信承诺书资料,或在工作中及公司组织的各类活动中,行为方式与宝源集团倡导的企业文化理念不符者。

  ㈢后备人才出库及任用

  1.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根据公司各部门、各基地的人才配置需要,由综合管理部统一调配,兼职培训、轮岗学*或挂职锻炼。经考核合格,成为公司新设或空缺岗位聘任的首要人选,正式任命后,视为正式出库。2年内未任命的后备干部自动出库。

  2.后备人才出库后,纳入各公司的正常管理程序。

  3.后备人才库将遵循“滚动、跟踪、淘汰、发展”的培养原则,淘汰不合格者,发展新的后备人才,实现人才滚动培养。

  五、相关说明

  ㈠后备人才入库后,其原人事关系不变动。

  ㈡后备人才入库后,由综合管理部根据培养方案,安排其参加培训、考核或者挂职锻炼等。

  ㈢为了做好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各部门需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参照选拔条件,用心、慎重地推荐后备人才候选人;对于申报或入选后备人才库的员工,所在部门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大力支持,公司将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作为对该部门第一负责人考核的指标之一。

  ㈣参加岗位锻炼的后备人才薪资待遇参照其轮岗岗位值执行,由锻炼所在部门考核;后备人才原岗位由所在部门安排人员顶替。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1

  根据***和市财政局印发的会计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为加大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力度,高端会计人才紧缺难题,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培养会计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为引领,以培养高级会计师、总会计师为重点,以培养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为基础,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梯次递进衔接的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市会计人才队伍业务潜力和整体素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带给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到20xx年分类培养:精通会计业务、精于财务管理、有较高政策理论水*和操作潜力很强的会计领军人才350人(其中:力争入选全国会计领军人才50人,具有国际资格的注册会计师50人);会计业务娴熟,善于财务管理,职业决定潜力强,操作潜力强的青年英才600人;具有国内先进水*的高级会计人才及总会计师20xx人;加大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培养,届时占会计人员的比例西部。

  三、遴选条件和程序

  会计领军人才。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含透过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或者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执业5年以上,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含会计学博士毕业工作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财务部(科)负责人或后备骨干。本人申报、单位审查推荐;由市财政局组织对财会、英语和综合知识进行考试;再面试、综合审查评选;商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确定培养人选。

  会计青年英才。取得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讲师等专业技术资格2年;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岁;具有本科学历,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获得全国会计师考试金银榜的.考生,条件可适当放宽。人选确定方法同会计领军人才。

  国内高级会计人才。选取企事业财务部(科)长以上、高级会计师,年龄55岁以内,由本人报名、单位推荐,根据每年培养计划,综合*衡确定培养人选。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贴合***规定报考条件的会计人员。

  四、培养措施

  完善正高级会计师考试评审方法、资料,适时增加正高级会计师评审数量,提升正高级会计师质量。

  加大高级会计人才培养,按照国内水*设置培训资料,强化管理、理论、综合潜力培养。对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优秀人才纳入市委组织、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库管理;向有关部门推荐使用。

  结合会计师年龄、学历、职务和从事财会工作年限等,修订完善报考评审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鼓励我市高等院校开展高级会计师专业知识考前学*培训,用心参加全国高级会计师专业考试;总结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强化专业技能、综合知识和实际工作潜力等全面考察,增加高级会计师数量,提高质量;强化高级会计师综合潜力再提升,结合高级会计师年度继续教育,完善培训方式和资料,明确学*任务目标,增强学*自觉性。

  实行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市财政局指导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考前学*培训、考试合格激励、选送注册会计师到市内外培养提高和引进注册会计师的激励政策规定。

  鼓励我市贴合条件的广大会计人员参加高校、网校专业学*培训,用心参加全国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选取优秀院校、网校供会计人员选取学*;对参加全国会计师考试获得金银榜的会计人员给予表彰。

  五、组织实施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2

  公司“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终身学*、全员培训的思路,透过构建贴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贴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复杂局面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坚持并实践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潜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勇于实践、一专多能、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1、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到20xx年底,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到达25%,人才密度到达0.80。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到达90%、50%和55%以上全员培训率到达95%以上,各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水*和创新潜力明显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

  2、“1551”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公司培养选拔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技能人才。

  3、创新型高精尖科技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在支撑电网建设与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控制水*和推进电网技术升级等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培养2-3名后备院士人才,培养300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新增国家级专家150人,公司系统进入国家级人才库的专家力争到达300人以上,构成以院士和知名专家为核心的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4、紧缺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引进和培养公司紧缺专家人才的力度,5年内引进和培养500名金融、保险、法律和财务等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

  5、特高压电网专项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xx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6、西部电力企业优秀青年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每年从西北五省和**公司选拔4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的集中强化培训,并对口派遣到东部发达电力企业实践锻炼。加大对**公司人才帮扶力度,每年选派10名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进藏担任培训师,开展对口培训,为**公司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

  7、学*型班组建设计划。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安工程”为载体,用心培育国家电网文化,建设学*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8、农电工素质潜力提升计划。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电工基本素质和工作潜力,开展对所有农电所长的轮训工作。到20xx年底,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到达100%。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3

  公司“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终身学*、全员培训的思路,透过构建贴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贴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复杂局面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坚持并实践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潜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勇于实践、一专多能、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1、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到20xx年底,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到达25%,人才密度到达0.80。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到达90%、50%和55%以上全员培训率到达95%以上,各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水*和创新潜力明显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

  2、“1551”优秀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公司培养选拔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技能人才。

  3、创新型高精尖科技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支撑电网建设与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控制水*和推进电网技术升级等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培养2-3名后备院士人才,培养300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新增国家级专家150人,公司系统进入国家级人才库的专家力争到达300人以上,构成以院士和知名专家为核心的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4、紧缺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引进和培养公司紧缺专家人才的力度,5年内引进和培养500名金融、保险、法律和财务等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

  5、特高压电网专项企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xx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6、西部电力企业优秀青年企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从西北五省和**公司选拔4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的集中强化培训,并对口派遣到东部发达电力企业实践锻炼。加大对**公司人才帮扶力度,每年选派10名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进藏担任培训师,开展对口培训,为**公司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

  7、学*型班组建设计划。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安工程”为载体,用心培育国家电网文化,建设学*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8、农电工素质潜力提升计划。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电工基本素质和工作潜力,开展对所有农电所长的轮训工作。到20xx年底,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到达100%。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4

  根据《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达到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达到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 (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3、着力提高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着力提高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难题的能力,确保高级工、技师(预备技师)考评合格率80%以上,对口就业率90%以上,用人企业认可满意度80%以上。

  三、实施要求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积极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台。

  1、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常州市技工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各企业要积极为“*台建设”提供人才需求信息,为技工院校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技工院校要及时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择渠道。

  2、人才交流对接*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技工院校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技工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形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3、课程改革对接*台。建立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改革与企业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内容、教材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人才层次和数量需求变化,引导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4、物质交流对接*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台。选择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分类建立学生实*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5、技术交流对接*台。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术交流*台,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水*,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查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的展开。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 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一定比例。

  2、合力共推。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与指导服务的职能,建立协调共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技工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3、强化考核。各技工院校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工作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见实效。市经信委将“十校百企”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市人社局建立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统计、检查评估、考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十校百企”工程纳入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4、表彰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行业企业和技工院校培养紧缺型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数量和工作绩效,按照**购买培训成果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技工院校和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

  5、跟踪服务。拟成立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围绕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题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校企合作调研、技术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活动,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推动“十校百企”工程顺利开展。

  五、实施步骤

  1、组织发动。5月中旬制订《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推进会,部署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2、建立机构。6月上旬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各技工院校根据本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

  3、校企对接。6月,十所技工院校、百家相关企业根据本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确定对接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筹办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完成“十二五”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力争8月结题;搭建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台,院校提供高技能人才培训菜单,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在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

  4、开展督查。6月下旬,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情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汇总上报省人社厅。

  5、考核评比。12月,将“十校百企”工程成效纳入全市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比。

  6、总结交流。**年1月召开“十校百企”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抓好典型,全面推广。

企业人才培养方案15

  一、培养原则

  1、人力资源部制定后备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计划,计划制定原则遵循管理类与生产技术类人才的双通道培养模式,体现层次性、逐步深化由低级向高级递进性。

  (1)管理通道:公司员工自荐透过选拔、评估后即可参加后备梯队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合格并在岗位见*期考核合格即可在公司产生管理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者免见*期上岗,未见*的,需经过见*期(3-6个月)考核。

  (2)生产技术通道:公司员工自荐透过选拔、评估后即可参加后备梯队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培训合格且完成相应的任务指标即可在公司产生技术岗位时参加竞聘,面试合格后,透过见*期后即可上岗。

  2、充分利用公司各种资源,采取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方式来实施培养计划。

  二、培养体系

  (一)建立以教育培训、个人提高、导师辅导、行动学*为核心环节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二)具体培养方式

  1、教育培训

  (1)课程研修:公司安排或个人选取外部专业机构组织的公开课、论坛、交流会。

  外训验收:提交书面“培训总结”或结业证,考核其是否进行转训(培训次数),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程度(质量考核)。

  主要是透过内外部资源进行管理知识、技能类相关课程的集中学*与研修。

  (2)学历提升:个人选取申请参加公司外的学历提升。

  学历验收:提交毕业证书或结业证。

  (3)外部考察:根据工作需要,公司安排后备人才到异地参加相关的考察、参观、培训、交流等。

  学*验收:提交考察报告、考核其是否进行转训(培训次数),以及所学知识在实际中应用程度(质量考核)。

  以此增强对标杆企业的学*、增长后备人才见识,促进各项创新实践在公司的落地。

  2、个人提高

  (1)交流研讨:公司安排或个人选取

  学*验收:提交研讨报告

  发掘内外部资源展开相同岗位对话交流及行业对标以开拓思维、学*创新,透过团队建设活动等管理主体研讨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

  (2)书籍阅读:个人选取对岗位有帮忙的书籍

  学*验收:提交读书心得

  透过阅读各类对岗位有帮忙的优秀书籍,获取各方面知识、技能及素养的提升。

  (3)资格认证:个人选取参加各部门或协会举办的职称/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认证。

  学*验收:提交资格证书

  3、导师辅导

  (1)一对一导师辅导:公司安排,每名后备梯队人才要有一名上级作为其辅导人。

  学*验收:提交导师辅导纪录

  (2)高层对话: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与公司高管接触,定期进行职业谈话。

  学*验收:学*心得

  4、行动学*

  (1)项目历练: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主导相关工作项目(一年至少两次)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旨在透过实际项目历练,促进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同时透过提炼工作实践案例检验其学*效果。

  (2)代理测试:公司安排后备梯队人才暂时全权代理计划培养岗位职务。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透过对后备人才代理期间工作的'考核,提前发此刻管理过程中亟待提升的方面,以便提前规避,防止未来晋升后的不胜任。测试次数代理期间不少于三次。

  (3)见*培养:公司安排或个人选取,作为本系统部门或高管领导助理形式见*。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在见*期间,透过参与各类会议、决策、项目等培养深化梯队人才业务潜力、管理潜力。

  原则上一般基层晋主管见*期3个月,主管晋中层见*期6个月或1年为佳,具体见*时间根据实际状况确定。

  (4)跨专业实践:公司安排或个人选取,在本岗位工作熟练基础上,能够采取跨部门、跨专业工作实践锻炼。

  学*验收:提交报告、心得、案例或考核表

  三、培养资料

  (一)公司安排(共性需求):管理基础知识+管理技能(自我管理/管理他人/团队管理等)。

  个人选取(个性需求):业务潜力短板+管理实务操作(项目管理/成本管理/品质管理等)。

  社会组织:专业培训机构、院校组织的各类管理培训、专业主题培训、学历提升培训等。

  (二)培训课程设置

  1、主角认知

  (1)管理者主角、地位与职责

  (2)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2、管理技能

  (1)团队建设与管理

  (2)企业目标与达成计划;

  (3)沟通与协调(跨部门沟通与合作)

  (4)培训与激励(指导培养下属)

  (5)绩效管理

  (6)安全管理

  (7)工作调配

  (8)如何改善员工工作表现

  3、管理实务

  (1)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控制

  (2)成本控制、质量管理

  (3)设备管理、物料管理

  (4)定编定员管理

  (5)工序管理

  四、学*与培训计划安排

  略

  五、过程管控

  (一)沟通机制:加强与后备梯队人才的沟通,了解其所思所想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

  (二)反馈机制:及时将梯队人才工作表现及学*工作成果反馈至其本人及相关主管;

  (三)考核机制:实施阶段性考核,对优秀者给予表扬激励、表现一般者给予相应要求和压力。

  六、培养考核

  (一)考核指标:专业知识(50%权重)、工作潜力(30%权重)、职业素质(20%权重)。详见《后备梯队人才培养实施考核表》;

  (二)考核数据记录:分教育培训、个人提高、导师辅导、行动学*四大培养资料,每大类根据实际培养状况进行细分,比如课堂表现、培训总结提交、读书心得、项目历练表现、工作案例提炼、转训次数、转训质量评估、考察报告撰写质量评估等。此类过程数据将统一电子记录到《后备梯队培养档案登记表》台账,专门档案袋保管;

  (三)考核结果运用:实施阶段考核(每季度一次),考核得分8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合格者继续培养,不合格者取消梯队培养资格;

  (四)每位梯队人员务必确定一位培养导师。培养导师根据培养目标,每月对培养过程进行效果反馈记录,定期向人力资源部报备,人力资源部进行跟踪整理,分析培养效果,以便及时做出方案调整。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扩展6)

——公司人才引进方案合集5篇

  公司人才引进方案 1

  一、简介

  人才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和社会职责感,教学基础扎实,具有自我学*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的一流人才。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动手潜力强、综合素质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潜力,具有探索精神、创新潜力并具备优秀的科学品质。

  二、培养形式

  培养人才的形式有多种,除了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系统教育的进修外,还可采取业余教育,脱产或不脱产的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充分利用**教育、业余教育、电化教育等条件,提倡并鼓励自学成才。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各行各业都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是到达德、智、体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是多层次的,包括了高级经营人才的培养;职能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等等。

  三、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到达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

  人才培养质量,既要理解学校自身对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的评价,又要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外显质量特征的评价,因此,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务必遵循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与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即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潘懋元先生表述是,“教育务必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加以引申,即可表述为,“教育务必受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必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即不能很好地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时,务必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即教育自身的规律,按照潘懋元先生的表述即是,“社会主义教育,务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社会主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把它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能够表述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务必透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培养知识、潜力、素质结构优化,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这个表述中,既包含了我国的教育方针,也包含了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一般性要求。所以,当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时,则务必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主要的是对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从而使人才培养更好地贴合人才培养目标。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动因既有来自教育的外部,也有来自于教育的内部。对于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应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贴合程度。总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就是变不适应为适应,变不协调为协调,实质上是主动适应社会的过程。

  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包括国家确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指导下,对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恰当的定位;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培养规格;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选取培养途径并予以实施。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等),反馈到社会,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学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群体是否适应本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的需要;反馈到学校自身,理解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即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贴合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而且,人才培养结果还务必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予以评价。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或者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学校务必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调整。

  公司人才引进方案 2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认真做好20xx年人才引进工作,根据XXX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20xx年人才引进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20xx年经营规划,现制定公司20xx年人才引进方案。

  一、需求分析截止20xx年8月底,公司现有员工282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3%,科技人员72人,占员工总数的25.52%,技能人员180人,占员工总数的63.82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21.27%,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具有高级工技术职称以上的技能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的21.63%,其中,技师26人,高级技师3人。

  从现有人员结构上看,要适应公司20xx年经营规模需要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支撑,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关键岗位、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方面比较缺乏,后备骨干队伍急需加强。

  二、工作组织

  1、成立公司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人才引进计划的审批,人才引进的最终审定,人才引进相关福利待遇的确定等。

  2、成立公司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单位行政正职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对人才需求的提出和审议,负责对引进人才的面试及考试、面谈,负责向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提供相关需引进人才素材等。

  三、引进计划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20xx年重点引进成熟人才、急需专业人才,逐步配齐适应公司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注重引进人才素质,提高引进人才效益。

  2、根据公司发展需要,20xx年需引进专业领军人才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1―2人,引进成熟技术人才6名(主要专业方向:液压、模具、机电一体化、专用车等),高校毕业生4名(主要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焊接专业等),成熟一线操作技术工人10人(主要专业方向:焊接、钣金、机加等),充实一线技能岗位的大专毕业生10名(采取先实*,再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

  3、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专业设计技术外包,推进社会技术研发资源利用*台的搭建,充分利用社会或四川航天内部研发资源,形成公司兼职设计人员聘用及设计外包模式,为快速提升和改善公司研发响应效率提供保障。

  四、引进渠道20xx年,在人才引进渠道方面,广开引进渠道,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引进。

  一是通过猎头公司引进领军人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

  二是通过航科集团招聘网、四川省人才招聘网、院、公司外网等发布招聘信息;

  三是与当地人才中心联系沟通,组织参加当地具有针对性的大小型人才招聘会;四是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五是在当地具有相同专业企业中挖掘成熟人才等。

  五、引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对人才引进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制定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和有专业性、侧重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升企业信誉形象和影响力,为引进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六、引进评估

  1、对所引进人才统一实行3―6个月试用期,特别对引进的成熟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通过试用,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辞退或在福利待遇方面进行体现。

  2、在引进人才中,大力推行传、帮、带,让领军人才及专业带头人起好技艺传授作用;对成熟人才、应届毕业生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尽快转变角色,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本领。

  公司人才引进方案 3

  为加快学校高水*教学型大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强校”战略实施力度,确保学科专业建设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与水*,经学校研究决定,20xx年人才招聘工作安排如下。

  一、人才引进原则

引进人才必须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注重从海外和全国重点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人才必须符合学校岗位设置规划,符合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建立优秀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同时愿意长期为学校服务,身体健康。

  二、人才引进对象

  1、30周岁以下的硕士研究生(前期学历普通本科);

  2、40周岁以下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3、45周岁以下的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40周岁以下学术带头人和35周岁以下骨干教师。引进人才的年龄以20xx年3月1日为计算时间节点,特别优秀的.年龄可适当放宽。

  三、人才引进待遇

  1、引进的国家级或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特别优秀人才待遇面议。

  2、A类博士研究生(具备下列条件之二者:

  ①毕业于中科院、社科院、“985”高校或排名前三的专业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海外优秀博士;

  ②博士本人是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前两名完成者;

  ③文科博士在本学科一类期刊发表论文1篇以上;理工科博士在本学科SCI一区发表论文1篇或在二区发表论文2篇;或者获得省级及以上级别优秀博士论文;

  ④经学校审定认为是我校学科专业建设急需专业人才。)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工科10万元;

  (2)提供15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可优先选购校内房源;

  (3)配偶工作按照安徽省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定和工作协议办理。特别优秀者待遇面议。

  3、其它博士研究生

  (1)提供科研启动费:文科3万元,理工科5万元;

  (2)提供10万元的购房补贴,按服务期限分年度发放。

  4、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1)如果具有讲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副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副教授津补贴待遇;

  (2)如果已具有副教授职称并且受聘后工作一年以上,学校内聘为教授职称,聘期三年,聘期内享受校内教授津补贴待遇。

  5、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教授职称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年龄在45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校再发给4000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并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骨干教师,年龄在40周岁以内的,除享受以上待遇外,学院另发给20xx0元的引进人才补贴(按服务期分年度发放)。

  6对于夫妻双方都为我校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且属急需引进的人才,住房补贴在一方的基础上再上浮30%给予补助。为解决配偶安置等原因接收的非学校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急需的硕士、博士,其待遇另议。

  四、人才引进程序

  1、由人事处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学校发展的需要拟定年度进人计划,报经省教育厅、人社厅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人才招聘信息。

  2、有意来我校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填报《阜阳师范学院招聘(录)人员申请表》,并提供本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成果、获奖情况、体检证明等原始材料(留学回国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交由人事处审查。

  3、硕士研究生应聘,每个进人指标应有3名及以上应聘者方可进行集中考核,集中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20xx年6月30日之前。

  4、教授、博士应聘,可适时进行考核。

  5、由人事、教务、科研、监察等职能部门和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同行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拟引进对象进行全面考核,提出引进意见。

  6、人事处将考察结果和引进意见报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办理人才引进手续。

  公司人才引进方案 4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现状

  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结合战略、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上形成的保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获得人才优势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企业为了获取人才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往往会选择大规模的外部招聘,以满足人才的需求,而忽略了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导致了人力资源部门面临这样的难题:一方面,外部招聘的员工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和业务状况的了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其所在岗位的最大组织效能,并且外部招聘新入职的员工忠诚度较低,可能会进一步导致企业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内部员工看来,他们的能力积累和提升被上级和企业管理者所忽视,极有可能挫伤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难以看到自己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上升空间,从而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这样的企业对于人才恐怕很难有长久的吸引力。究其原因,在于人才使用和培养机制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企业软环境。在中国这个讲究“人情关系”的社会氛围影响下,有部分员工认为,企业人员的引入和晋升大部分依靠与领导的关系,形成了员工之间缺少信任,甚至因利益相争而导致内部人际关系紧张;此外,“大锅饭”的传统思维,也导致不少员工缺乏动力、不思进取。

  第二,缺乏长远人才培养规划。通常企业中主要靠员工的“师带徒”模式或自己边摸索边学*培养工作技能,缺少高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的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第三,如今科技信息发达,职场生力军多为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这一职场人群心眼活、想法多、胆识大。企业在管理人才的过程中,80后、90后常由于新入职场不受看中而跳槽。一旦,企业人才流失,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则会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甚至出现人才危机。

  所以,关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建立企业内部后备人才梯队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二、如何留住后备人才

  后备人才问题是当今企业面对市场竞争与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用好新生员工与如何把新生员工培养成优秀的后备人才,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企业要想能够百年长青,需要不断地增加新鲜血液,并拥有培养优秀接班人才的良好机制。

  1、招聘遵循“最适合”原则

  在开展招聘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引入既要考虑企业现状及发展需要,又要考虑人才自身的需求,综合各项主客观因素,选择人才,讲究适用、匹配原则。最好的人才不一定最适合企业现阶段岗位的需求,只有适合本企业、本岗位的人才,企业才应该聘用。

  2、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稳定和*衡员工心态的重要条件。对于人才来说,轻松愉悦工作的环境、可以接受下属建议的上级、患难与共的同事也许比任何事物都重要。

  3、适度的'成就感

  企业要使人才感到值得留下,并且甘愿付出他们的才华与智慧,就必须给予能干的员工更多的机会,给予工作成绩优异的员工应有的收获与报酬。

  4、知人善用

  给有能力和发展的员工更大的发挥空间,是让员工心存感激的良方。有了这种感激做基础,就不必担心员工会离开了。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长久以来都是留住人才的好办法。

  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后备人才包括管理型与技术型两大类,其培养模式也不尽相同。

  1、管理型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1)管理培训生计划。是企业对经过筛选的、富有管理潜能的一批新员工,采取系统的、专门的培训、轮岗、导师辅导等培养措施,迅速有效提升其管理技能和工作技能素质,并逐渐安排其进入企业管理类岗位承担管理职责。这种方式适合于急需人才的企业大批地培养新人。

  (2)企业接替规划。也称“接班人接替规划”,是企业通过内部人才评价与筛选确定、并持续关注那些可能成为中、高层岗位管理人才的高潜质员工,对其在工作技能和个人综合素质上进行培训与开发,通过内部晋升的方式,安排他们逐步接替企业重要管理岗位。

  (3)人才加速储备库计划。是从总体上为高管岗位发掘和培养高潜质的后备人才。通过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为这些后备人才提供学*的机会,加速后备人才的成长速度。通过设立领导力中心,岗位分析、模拟测试、观察和评估、反馈和评估报告等四个步骤,对候选后备人才现有综合能力与岗位所需要的实际能力进行全面对比,进而确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2、技术型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1)岗位技能培训。分为岗前、在岗和转岗三个阶段。岗前培训可以使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制度,掌握入职必须的岗位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岗培训主要是明确各个岗位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转岗培训则是当员工进行内部调动时,为适应新工作岗位而进行的培训,以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能力。

  (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要制定规划,对年轻的技术人员通过培训给其以深入基层的机会,学*一些与未来技术开发工作相关的基本技能;对于中老年技术人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扩大知识视野,保持不断创新的活力。

  (3)建立技能鉴定制度。随着培训机制的逐步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鉴定制度也应建立起来。有关鉴定内容、工种对象、证书发放以及主持鉴定的主体部门、监督部门及其资格认定、约束机制等也都应随之完善、补充或修订,实现用制度来规范技能教育。

  四、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议

  1、建立人才发展通道

  企业应该为后备人才建立良好的发展通道,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个人的面谈沟通确定其发展目标和通道,激励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职位提升。通常,企业应为员工设置管理类和技术类通道,员工可依据自身岗位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通道。

  2、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明确的选拔标准,包括企业文化的认同度以及与企业核心能力素质的契合度等方面。具体标准是针对各类后备人才的入库标准,包括员工基本条件(学历、经验、年龄等)、知识、技能、能力素质、个人绩效等方面。

  3、完善培养管理机制

  选择合适合理的培养方法,包括培训、轮岗、导师、挂职等方式。各种培养方式适用性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别的人才企业应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培养。做好培养考核工作,对后备人才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明确后备人员能力提升情况,及时发现其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通过面谈沟通为后备人才确定新的培养目标。

  4、完善人才退出机制

  为保证企业最优秀或最具潜力的员工能够进入后备人才梯队进行加速培养,应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使人才梯队管理与企业内部选拔和晋升机制相对接,对后备人才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后备人才,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在企业出现空缺岗位时,可以获得优先晋升的机会。当然,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内部选拔和晋升机制,明确任用原则和任用标准,完善选拔任用流程,明晰相关责任人,保证晋升选拔公*、公正地进行。另一方面,对于表现较差的后备人员,依据后备人才梯队淘汰机制进行淘汰。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淘汰机制,以此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积极性。

  公司人才引进方案 5

  为进一步强化公司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认真做好20xx年人才引进工作,根据X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关于20xx年人才引进有关工作的通知》,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及20xx年经营规划,现制定公司20xx年人才引进方案。

  一、需求分析

  截止20xx年8月底,公司现有员工282人,其中,管理人员30人,占员工总数的10.63%,科技人员72人,占员工总数的25.52%,技能人员180人,占员工总数的63.82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60人,占员工总数的21.27%,其中,硕士研究生3人;具有高级工技术职称以上的技能人员61人,占员工总数的21.63%,其中,技师26人,高级技师3人。从现有人员结构上看,要适应公司20xx年经营规模需要及实现公司发展战略中人力资源支撑,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关键岗位、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方面比较缺乏,后备骨干队伍急需加强。

  二、工作组织

  1、成立公司人才引进领导小组,由公司党委**任组长,成员由公司班子成员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人才引进计划的审批,人才引进的最终审定,人才引进相关福利待遇的确定等。

  2、成立公司人才引进工作小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任组长,成员由各单位行政正职组成。其主要职责:负责对人才需求的提出和审议,负责对引进人才的面试及考试、面谈,负责向人才引进领导小组提供相关需引进人才素材等。

  三、引进计划

  1、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以专业需求为导向,拓展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20xx年重点引进成熟人才、急需专业人才,逐步配齐适应公司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确保引进人才质量,注重引进人才素质,提高引进人才效益。

  2、根据公司发展需要,20xx年需引进专业领军人才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1―2人,引进成熟技术人才6名(主要专业方向:液压、模具、机电一体化、专用车等),高校毕业生4名(主要专业方向:车辆工程、焊接专业等),成熟一线操作技术工人10人(主要专业方向:焊接、钣金、机加等),充实一线技能岗位的大专毕业生10名(采取先实*,再择优录用的.方式进行)。

  3、根据公司发展需要,适时进行专业设计技术外包,推进社会技术研发资源利用*台的搭建,充分利用社会或四川航天内部研发资源,形成公司兼职设计人员聘用及设计外包模式,为快速提升和改善公司研发响应效率提供保障

  四、引进渠道

  20xx年,在人才引进渠道方面,广开引进渠道,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引进。一是通过猎头公司引进领军人物和专业技术带头人;二是通过航科集团招聘网、四川省人才招聘网、院、公司外网等发布招聘信息;三是与当地人才中心联系沟通,组织参加当地具有针对性的大小型人才招聘会;四是到高校参加校园招聘会;五是在当地具有相同专业企业中挖掘成熟人才等。

  五、引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人才引进措施。对人才引进要根据不同的学历、资历、工作经历、工作能力等,制定不同的福利待遇政策和有专业性、侧重性的职业生涯规划。

  2、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提升企业信誉形象和影响力,为引进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环境,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为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六、引进评估

  1、对所引进人才统一实行3―6个月试用期,特别对引进的成熟人才和高校毕业生,通过试用,对不适合岗位要求的人员,按照相关法规进行辞退或在福利待遇方面进行体现。

  2、在引进人才中,大力推行传、帮、带,让领军人才及专业带头人起好技艺传授作用;对成熟人才、应届毕业生严格执行“师带徒”制度,尽快转变角色,熟悉专业知识和业务本领。


企业人才引进方案范本五份(扩展7)

——企业五四活动方案范本五份

  企业五四活动方案 1

  “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为庆祝建团97周年暨“五四”运动100周年,切实发挥群团组织纽带动作用,丰富基层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广大青年奋发上进,展现风采,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组织机构

  xx

  二、活动主题

  不忘初心,谱青春华章,展时代风采。

  三、时间安排

  (一)节目报送:4月13日前,广泛在全镇范围内征集优秀节目,以镇直各机关单位和辖区村委进行划分,其中xx**需报送预选节目4个以上,xx中学需报送预选节目4个以上,xx中心小学需报送预选节目3个以上,xx卫生院需报送预选节目3个以上,其他各村辖区需报送预选节目1个以上。

  (二)预选赛:4月16日晚上7:50,由镇团委、镇文化站组织开展,确定最终参加正赛的12个节目名单。

  (三)彩排:4月25日晚上7:50,由镇团委和文化站组织开展,主持、选手、评委、音响等试演。

  (四)正赛:5月3日晚上7:50正式开始,各参加活动人员提前20分钟进场。

  四、活动地点

  xx镇人民**舞台

  五、节目安排

  竞演节目:预选赛最终确定12个正式节目名单,每名选手竞演结束后评委立即打分,每3个选手为一轮进行一次总分,全部人员竞演完毕后评出相应奖项。

  暖场节目:舞蹈2个,由镇文化站、xx中学负责;朗诵1个,由xx镇**负责;有奖知识抢答2个,由xx镇**负责(暖场节目不参与评比)。

  六、活动评奖

  本次活动设“最佳歌手”奖1名、“最佳人气”奖1名、“优秀组织”奖1名,由镇党委、**颁发荣誉奖杯、证书和奖品。

  七、相关要求

  (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动员,认真筛选优秀节目参加演出,特别是有预选节目报送要求的单位要落实专人负责,切实为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完成活动打好基础。

  (二)所有参演节目均以所在单位或辖区村委名义报名,原则上参演选手年龄不超过35岁(特别优秀除外),可采取独唱、对唱、弹唱、组合等形式进行,选歌以流行音乐为主,内容要积极健康,能够反映******青年的`精神面貌,4月12日下班前各单位要将联络员姓名、联系电话和初选节目、伴奏报镇文化站。

  (三)各单位要积极配合活动筹备工作,认真做好参演人员调班工作,并为参演选手提供必要的练*时间和经费支持,正赛当晚,要组织好干部职工到指定位置就坐,按时参加活动。

  企业五四活动方案 2

  一、评选方法和名额

  本次评选表彰活动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根据分配申报名额(具体申报名额见附件一)逐级评选、推荐。各基层团组织(团支部或团小组)要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评选推荐工作,并填写《德源集团优秀***、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推荐表》(见附件二),于20xx年4月15日之前上报集团公司团委,同时上报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以*一年的情况为主,字数在1500字以内),逾期视为自动放弃。集团公司团委根据事迹材料进行审查筛选,提出建议名单,报集团公司党支部最终确定人选,拟在五·四青年节期间进行表彰奖励。

  有关要求

  1、各基层团组织在开展评优推荐工作时,要精心组织,严格坚持评选条件,充分发扬民主,多方面听取团员青年、群众的意见,认真做好评选推荐工作。各团支部要对所报材料进行把关,要注重事迹材料的质量。

  2、要通过评选活动,大力弘扬正气,树立典型,用典型的表率作用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在优质服务等工作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共青团历史知识学*活动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入了解共青团历史,坚定跟党走,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二)活动时间:4月1日—4月30日

  (三)参加人员:35周岁以下的团员青年

  (四)活动流程:

  1、3月30日之前,集团团委拟草共青团历史知识学*内容,下发到各基层团组织(团支部或团小组)组织集中学*或团员青年业余自学。

  2、4月20日-28日,各基层团组织(团支部或团小组)分别组织学*考试。考试成绩特别优异者,集团团委将予以表彰奖励。

  (五)奖励办法:

  第一名: 200元

  第二名: 100元

  第三名: 50元

  三、“今天,我在XX成长”青春感言征集活动

  (一)活动目的:

  激发青春才华,塑造创新观念;交流人生感悟,汇集智慧言语;张扬语言个性魅力,展现能青工风采;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员工自豪感,促进员工交流、企业和谐。

  (二)活动时间:4月1日—4月20日

  (三)活动要求:

  1、感言一句话为好,字数30字内,内容贴*生活,展现青春魅力主题。

  2、全司团员青工共同参与,每人最少一条,严禁抄袭。

  3、感言以电子文本版形式,写上感言作者,于4月20日之前传报到集团公司团委。

  (四)评奖办法:

  届时,邀请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担当评委,对征集”的青春感言“作品进行评选。

  (五)奖励办法:

  一等奖1名,100元/人

  二等奖2名,50元/人

  三等奖3名,20元/人

  四、“传承五四薪火,展现青春风采”摄影大赛活动

  (一)活动目的:

  旨在发现企业之美,发现生命之美,发现青春之美,展现当代

  团员青年的青春活力,以“聚焦飞扬的青春,感受别样的生命”为重点,着重展示我们身边的美,弘扬“五四精神”。

  (二)活动安排:

  1、征稿要求:

  (1)参赛的数码摄影作品必须是原创,不准盗用他人作品。

  (2)作品内容要突出青年时代精神,视觉效果强烈,反映我司团员青年积极向上,大胆创新,知行合一的鲜活一面。

  (3)作品样式分为单幅作品、组图、图配文等,每幅数码摄影作品要注明作品名称及摄影者姓名。

  (4)参赛者每人参赛作品限在三张以内。

  2、评选规则:

  (1)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性强。

  (2)创意独特,构思精巧,富有艺术感。

  (3)技术运用得当,视觉效果好。

  (4)注重内容与形式多样性。

  (5)优先考虑有纪念意义或教育意义的作品。

  (6)真正体现五四精神的价值和内涵作用

  3、活动流程:

  (1)3月30日之前,下发活动通知

  (2)4月10日—20日,征集以“传承五四薪火,展现青春风采”为主题的摄影稿件。

  (3)4月21日—25日,进行参赛作品评选。

  (4)4月26日——30日,公布参赛作品评选结果,向获奖者颁发比赛获奖证书和奖金,并将其获奖作品发表于公司网站、OA*台和《德源之窗》刊物上。

  4、奖励办法:

  一等奖1个,200元/个

  二等奖2个,100元/个

  三等奖3个, 50元/个

  企业五四活动方案 3

  在五四青年节期间,集中开展以弘扬孝道文化、志愿服务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等主题的特色活动。

  一、活动时间

  5月4日前后

  二、活动主题

  传承五四精神,弘扬孝道文化,践行。

  三、主要内容

  1、开展“最美孝心青年”、“最美孝心少年”评选表彰活动,评选出“最美孝心青年”、“最美孝心少年”各10名,计划在五四青年节期间举行表彰活动。

  2、深入开展**礼仪式教育活动。可利用升**仪式、班会时间等,举行宣誓活动,激励青年学子勇于承担家庭责任,树立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志向,实现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3、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各中小学校通过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形式,宣讲纪念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各镇(场)、县直机关团委以专题座谈会、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传承五四精神。

  4、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环境保护关爱母亲河志愿服务、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践活动等。

  四、工作要求

  各基层团委要按照统一部署,围绕主题,广泛发动,创新载体,务求实效,杜绝形式主义。活动信息(活动照片)于5月7日11:00前报送至团县委邮箱。

  企业五四活动方案 4

  为了不断扩大共青团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充分展示在党的领导下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乡团委积极响应团市委号召,动员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建设美好虹桥”的实际行动,开展纪念建团xx周年暨“五四”运动xx周年主题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xx年4月至5月

  二、活动主题

  我与祖国共奋进青春奉献新虹桥

  三、宣传教育内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青少年紧跟党走的信念。

  2、深入宣传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在党的领导下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时代风貌,激励广大青少年在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建设富强和谐虹桥的实践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3、深入宣传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的光荣历史,充分展示共青团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抗震救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推动团组织和团干部们深入学*贯彻党的要求,奋发有为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

  四、活动内容

  乡团委将紧紧围绕主题,按照“立足基层,面向青年,务求实效”的原则,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

  1、集中表彰宣传一批青年典型。乡团委将大力选树一批勤于学*、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青年劳动者典型,表彰青年模范人物,为广大青年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充分展示当代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成长进步的时代风貌,让全社会都能感受到浓重的青春气息,充分发挥榜样在教育引导青年中的作用,在广大青年中倡导崇尚先进、学*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激励广大青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2、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将以大学生和各条战线的青年骨干为重点,组织青年深入开展科学理论学*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在“五四”活动期间将举办虹桥乡大学生及青年骨干见面会,加强对青年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坚定青年与祖国共奋进,青春奉献虹桥的信心。继续广泛开展创新竞赛、技能竞赛等青年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激励青年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乡团委将通过开展纪念建团87周年主题团日竞赛活动,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开展团史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继承和发扬共青团的光荣传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文化活动。我们将以纪念建团87周年暨“五四”运动91周年为主题,大力开展文艺演出、歌咏比赛、法律知识演讲竞赛、书画展及文体比赛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积极引导青年参与健康有益的活动,寓教于乐,丰富青年文化生活,陶冶青年的道德情操,形成青年踊跃参与的热潮和展示当代青年青春风采的高潮。

  5、深化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将以创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为契机,在全乡范围内大力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通过宣传、招募、注册等形式,进一步壮大和规范青年志愿者队伍。同时,加大对志愿者的培训力度,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开展消防知识、法律知识、交通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等宣传活动,协助乡**加强对辖区内的安全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积极参与文明卫生*惯养成、交通整治等活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讲文明爱卫生的*惯,为建设富强和谐虹桥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6、开展建功立业、岗位成才活动。乡团委将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泛开展技能培训、技术比武、岗位实践等活动,全面提升青年素质,提高青年科技创新能力,以增加青年就业创业机会;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举措。要在未来的岁月里让共青团的精神薪火相传,成为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就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一代代青少年中继承和发扬。各参加单位和个人要高度重视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提高思想认识,积极支持,加强领导,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全力支持活动的深入开展。

  2、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按照团市委的统一部署,我乡团委将积极开展纪念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典型宣传等教育实践活动,把五月份作为“青年月”,集中力量和资源开展共青团的工作和活动,形成展示当代青年青春风采的高潮。

  3、把握正确导向,唱响主旋律。系列主题活动要做到导向正确、生动活泼,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使青年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鼓舞。加大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报道,努力营造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浓厚舆论氛围。

  企业五四活动方案 5

  为庆祝“五四”运动xx周年,迎接党的***胜利召开,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引导广大青年员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培养团结奋进、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展示京山公司青年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并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公司团委决定开展“岗位作贡献、青年展风采”庆“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活动。现将活动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题:岗位作贡献、青年展风采

  二、目的:丰富青年员工生活,搭建相互交流*台,增进友谊,分享工作心得,展示青年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时间:4月20日(周五)

  四、地点:惠亭水库

  五、人员:公司青年员工,自愿报名

  六、组织单位:公司政工科(团委)

  七、活动内容:野外拓展(烧烤,野炊,拉歌,小游戏、登山),听取《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讲解

  八、活动流程:

  1、活动日上午8:00在公司院内集合,将活动参与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数视参加人数定)。(8:10~8:20)

  2、各小组推选组长、副组长和安全员各一名,组长全面负责本小组各项工作,协调分工,并协助团委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副组长负责人员联络,小组之间交流合作,安全员负责本组成员活动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8:20~8:30)

  3、后勤保障人员随车出发,将活动物资搬至活动地点,活动其他人员徒步出发至活动地点,途径惠亭山,各小组团结互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活动地点。(8:30~10:00)

  4、开始烧烤和野炊,各小组之间加强沟通和互助,确保食物安全美味。(10:00~12:30)

  5、活动中要体现节能环保意识,活动结束后必须进行卫生清扫和东西清理,保持环境整洁。(12:30~13:00)

  6、听取《建设和弘扬统一的企业文化》宣传手册讲解。

  7、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体参与者的互动小游戏,游戏输的一组要表演节目。(13:00~15:00)

  8、集体从惠亭山爬山返回,各小组团结互助,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返回。

  九、活动要求:

  1、公司属各单位、各部室青年员工自愿报名。联系人:吴小斐(664997)

  2、参加活动者需遵守活动纪律,团结互助,并准备娱乐小节目(无硬性要求),充分展现青年员工风采。

  3、活动过程中,参与者要积极交流岗位心得、生活趣闻、厨艺或其他特长。

  4、请各单位负责人支持并鼓励青年员工参与该主题活动。

  十、活动分工

  1、活动组织:公司团委

  2、活动总策划:

  3、活动指挥:

  3、活动总责:

  4、活动摄像、宣传:

  5、活动安全:

  6、后勤保障:

  十一、互动游戏

  坐地起身

  一.项目类型:团队合作型

  二.游戏规则:

  1、首先要求四个人一组,围成一圈,背对背的坐在地上;

  2、在不用手撑地站起来;

  3、依次增加人数,每次增加2个直至每组全员都参加进来。

  4、计时起点为四个人坐在地上就位时,计时终点为全员一起完成坐地起身,中间失败或违例则从人数不变的环节重新开始。

  四.活动目的:这个任务体现的是团队队员之的配合,该项目主要让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