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

首页 / 对联 / | 对联,端午节

端午节对联1

  端午节诗词与端午节对联,是端午节文化的一大传承。在节日的盛宴中,我们品位端午节诗词、端午节对联的'绝妙,与古往今来的看文人墨客在不同的时空*度端午节。

  端午节诗词锦集

  五月五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粽子飘香,赛龙舟,品端午节诗词。欢度端午节其实还可以贴对联来欢庆,在文字中找寻端午节的气息,感受对屈原的纪念之情。

  端午节对联锦集

  1、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3、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4、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长怀千古羞。

  5、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8、我为他哭屈落水,他为我辈壮升天。

  9、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缅贤良;插艾蒿,饮黄酒,悬祭钟馗驱妖魔。

  10、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1、不畏汨罗河水深,甘冒东海浪涛激。

  12、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13、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4、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15、时逢端午思屈子,每见龙舟想汨罗。

  16、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17、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18、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端午节对联2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千古诤臣与屈子,皆指屈原。联意在于赞颂今日之政治清明。上下联相补充,属于流水对。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曹娥,东汉时期的人,是*古代著名的孝女。其父于五月五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沿江哭号十七日,昼夜不绝,父尸不出,遂自沉于江而死,三天之后,父尸浮上水面。有人认为,沿以成俗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她。当然和她争这一荣耀的,还有屈原和伍子胥。此联的妙处在于将两个争名的对手,黏合在一起,和谐共存了。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是屈原的字。联中与屈灵均并举的王镇恶,是东晋名将,其祖父就是前秦名相王猛。王镇恶生于五月五日,家人欲弃之。王猛援引孟尝君亦此日生的故实,认为王镇恶将会是振兴家族之人。后事亦正如王猛所言。屈原与王镇恶相隔千年,一文一武,因端午结了姻缘,做了上下联,实为趣事。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夏日酷热,食冰解暑,自然是畅快之事。冰块短长不一,若数量为五,其状实在颇似人的手掌。故有上联句。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用“仙人掌”,并不指今人熟知的耐旱植物,而是指华山之一峰。此峰亦因状若手掌得名。下联出自唐人罗隐《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一诗,此句意在赞誉隐士之为人仰慕。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这也是一副端午节所用对联。上联切端午节时间,下联切端午节民俗。五月初正是榴花灿烂的时节,“朱明”,夏季。“朱明节”,立夏节。汉代时候,皇帝在立夏日在南郊迎夏神,唱《朱明》歌,故称。端午节,又称“蒲节”,届时人们在门口插艾蒲,在小儿衣服上系香袋,吃棕子、喝雄黄酒,以期穰灾疫,去虫毒。“绿醑(xu音许)”,绿色的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联语极为切题,“榴花”与“蒲叶”,为植物名相对,“朱”与“绿”,则是颜色词相对,等等,对仗值得称道。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虽仅有六字,所明者实乃端午的两大风俗,以之涵括端午丝毫不显简陋。《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对欧回说:“祭品虽然很好,可惜常被蛟龙吃掉。烦劳施以恩惠,用练树叶包裹,五彩丝缠绕。因为这二物是蛟龙所忌惮的东西。”欧回依言而行,此人重现致感谢之意。据此,端午节的这两大风俗都与屈原有关。也有其它的说法,姑列其一。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则五彩丝不用于粽子,而用于人。聚讼纷纷,不知孰从。然而无论哪一种为正解,都不妨碍此联的妙处。

  天中节;

  地腊辰。

  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也叫重五节、浴兰节。端午节是后来的称呼。至于地腊,乃是道教加于此日的.名称。上下联皆为点明时令。这种对联一是为了避免落入俗套,另一是为了对举的工稳,且富于人文,遂援引并不*用的称呼,点明节日。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故此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兰汤沐浴的*俗其来颇久。蒲酒,赌博饮酒,意指端午节嬉戏娱乐,眉展颜开。或者蒲指菖蒲,酒指雄黄酒,端午有挂菖蒲剑与喝雄黄酒的*俗。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钗符,即钗头符,端午节所用的头饰。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綵为虎,粘以艾叶,佩以辟邪。上联截取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句“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蒲剑,菖蒲叶,其形似剑,故名。旧俗于农历五月初五,悬菖蒲叶于门上,谓可以治邪。故而端午节亦称蒲节。上列三词都贴切于端午的*俗,“蒿人”与此联系颇远。之所以用“蒿人”,意在以“蒿”对“艾”、“蒲”。“蒿人”可有三解,一为反用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意在表达其人混迹草莽、优游岁月的通达情怀。一解则典出《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蒿目,举目远望之意。庄子意在批评此种无事生非者,此联可能反用其旨,欲褒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最末一解出自《周礼》,据之,“蒿人”乃为宾客供给食物的小吏。三者不妨共存,以添此联意绪之丰富。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据传此联为明末屠户徐五所撰。他于端午节题午时书(端午对联又名午时书)贴于门楹,联曰:“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当朝名臣曹学佺路过,一见此联,大为赞赏。遂叩门拜谒,二人结为朋友。此联之所以妙,端在于其幽默。在分析其何以幽默前,须先解释门上“题午”的讽刺意味。这是出自宋人范正敏所著《遁斋闲览》的谐语:一士子拜谒一富人,富人不想见,推脱已外出,士子知其欺己,遂在富人门上大书一“午”字而去,人问其故,士人答到:“牛不出头耳”。盖士子用“午”字讽刺富人是个缩头蠢牛。此联曰“门幸无题午”,其中的一层意思,正从这一诙谐而来。也正为此,曹学铨才毫无忌讳的叩门攀交。另外一层意思是用“午”代指“午时书”。明明午时书贴于门上,却说“门幸无题午”;对联写得如此讲究工整,却说“人惭不识丁”。其中的幽默诙谐,令人回味无穷。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悬艾草于门上,以辟邪攘毒,端午*俗之一。由于艾草迎分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曰“艾旗”。蒲剑,前已有解,指菖蒲剑。此联旨在辟邪纳福,盖与人们看待端午的观念有关。先秦之人就颇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后世固守其藩,未尝变革。于是古人千方百计辟邪祛灾,兰汤沐浴、系五彩丝、挂菖蒲、悬艾草等之类,渐成*俗,时至今日,流风遗韵,依然可闻。此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此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君子比作艾草,一则将圣人比作菖蒲。人们以为端午节邪祟流行,多用菖蒲与艾草辟邪祛祟。想来君子动静举止方廉,浩然正气,存于一身,圣人经天纬地,备物致用,保养万民,虽与艾草菖蒲功绩固有大小之别,其正身佑民则同。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蕴意幽远,此其长也。

端午节对联3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端午节对联4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端午节对联5

  1、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

  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端午节对联6

  上联:九子粽;五彩丝

  下联:天中节;地腊辰

  上联:日逢重五;节序天中

  下联:天中令节;地腊良辰

  上联:兰汤试浴;蒲酒盈眉

  下联:钗符艾虎;蒲剑蒿人

  上联: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

  下联: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上联:抚辰逢地腊;建午届天中

  下联:保艾思君子;依蒲祝圣人

  上联:海国天中节;江城五月春

  下联:酒酌金卮满;盘盛角黍香

  上联:千古诤臣罹祸;尔今屈子开颜

  下联:忆曹娥兮江上;吊屈子乎湘潭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八月中秋月儿圆

  下联: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下联:生子兴宗王镇恶;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珠履频窥处士星

  下联:青粽嘉旬称益智;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下联: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艾酒蒲浆记岁华

  下联:堂前萱草舒眉绿;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夺标船首惯成龙

  下联: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下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下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下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上联: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下联: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扩展阅读


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扩展1)

——端午节对联 (菁华9篇)

端午节对联1

  端午节诗词与端午节对联,是端午节文化的一大传承。在节日的盛宴中,我们品位端午节诗词、端午节对联的'绝妙,与古往今来的看文人墨客在不同的时空*度端午节。

  端午节诗词锦集

  五月五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粽子飘香,赛龙舟,品端午节诗词。欢度端午节其实还可以贴对联来欢庆,在文字中找寻端午节的气息,感受对屈原的纪念之情。

  端午节对联锦集

  1、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3、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4、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长怀千古羞。

  5、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8、我为他哭屈落水,他为我辈壮升天。

  9、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缅贤良;插艾蒿,饮黄酒,悬祭钟馗驱妖魔。

  10、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1、不畏汨罗河水深,甘冒东海浪涛激。

  12、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13、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4、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15、时逢端午思屈子,每见龙舟想汨罗。

  16、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17、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18、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端午节对联2

  1、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2、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3、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4、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5、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6、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7、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8、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9、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0、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11、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12、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

  13、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14、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15、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16、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17、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18、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19、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20、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21、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22、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23、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24、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25、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26、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27、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28、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29、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端午节对联3

  上联是:饮雄黄挂蒿草吟咏橘颂

  下联是:食香粽划龙舟赋诗端阳

  横批:五月端午

  上联是: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下联是:赛龙舟号子声声传四海

  横批:日逢重五

  上联是:天中令节

  下联是:地腊良辰

  横批:节序天中

端午节对联4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对联5

  日逢重五;节序天中。

  酒酌金卮满;盘盛角黍香。

  海国天中节;江城五月春。

  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堂前萱草舒眉绿;石上榴花照眼红。

  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

  榴裙萱黛增颜色;艾酒蒲浆记岁华。

  节启朱明,榴图献瑞;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腾。

  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沙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端午节对联6

  九子粽;

  五彩丝。

  天中节;

  地腊辰。

  日逢重五;

  节序天中。

  天中令节;

  地腊良辰。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抚辰逢地腊;

  建午届天中。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海国天中节;

  江城五月春。

  酒酌金卮满;

  盘盛角黍香。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五月端阳春穗黄;

  八月中秋月儿圆。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青粽嘉旬称益智;

  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池莲花解语;

  夏晨岸柳鸟能言。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榴裙萱黛增颜色;

  艾酒蒲浆记岁华。

  堂前萱草舒眉绿;

  石上榴花照眼红。

  结艾钗头轻战虎;

  夺标船首惯成龙。

  绿艾悬门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对联7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

  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

  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

  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端午节对联8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

  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端午节对联9

  上联:九子粽;

  下联:五彩丝。

  上联:天中节;

  下联:地腊辰。

  上联:日逢重五;

  下联:节序天中。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上联:兰汤试浴;

  下联:蒲酒盈眉。

  上联:钗符艾虎;

  下联:蒲剑蒿人。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抚辰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天中。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海国天中节;

  下联:江城五月春。

  上联:酒酌金卮满;

  下联:盘盛角黍香。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千古诤臣罹祸;

  下联:尔今屈子开颜。

  上联:忆曹娥兮江上;

  下联:吊屈子乎湘潭。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

  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

  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扩展2)

——五月五端午节祝福对联 (菁华3篇)

五月五端午节祝福对联1

  1、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2、天中令节;

  地腊良辰。

  3、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4、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5、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6、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7、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8、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9、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10、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五月五端午节祝福对联2

  1、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2、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3、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4、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5、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6、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7、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8、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9、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10、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1、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12、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13、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14、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5、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

  16、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17、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18、上联:酒酌金卮满;下联:盘盛角黍香。

  19、上联:海国天中节;下联:江城五月春。

  20、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五月五端午节祝福对联3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扩展3)

——端午节口号 (菁华6篇)

端午节口号1

  1、 民族节日普天同庆

  2、 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3、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4、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快乐

  5、 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 端午节你我共同的节日

  6、 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7、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8、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快乐

  9、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10、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11、 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

  12、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

  13、 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14、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15、 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

  16、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快乐

  17、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8、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

  19、 快乐龙舟,划向未来!幸福之舟,激情之浆,手握激情,划向幸福!

  20、 粽裁粽裁,步步高升到总裁,生活无比精彩。

  21、 吃粽意,恋爱中意,生活中意,事业中意……

  2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粽

  23、 端午的.香粽,甜美的享受端午节标语口号百科。

  24、 端午佳节年年有,美味粽子不离口。

  25、 端午良辰美景,粽有千种风情。

  26、 端午美味,重中之“粽”。

  27、 吃了龙粽,生个孩子是龙种,富贵齐天。

  28、 吃了粽管,总是管理别人,高人一等!

  29、 吃粽奖,买彩票,中大奖!

  30、 吃粽情,感情专一,相伴一生一世!

  31、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32、 万水千山“粽”是情,“粽”意我的欧洲杯

  33、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隆重举行

  34、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35、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隆重举行!

  36、 端午节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37、 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

  38、 端午节莫变耍耍节

  39、 耍该耍放假要值得

  40、 端午抢购,优惠多多

  41、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42、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43、 做文明XX人办精彩龙舟赛!

  44、 提高端午的文化值

  45、 做文明XX人办精彩龙舟赛!

  46、 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

  47、 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48、 做文明观众树赛场新风!

  49、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

  50、 民族节日普天同庆

  51、 做文明XX人办精彩龙舟赛!

  52、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53、 最好是恢复诗人节

  54、 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

  55、 汨水欢歌笑迎八方宾客龙腾盛世喜结四海情谊

  56、 体验端午源头巫风民俗感悟龙舟故里楚韵湘风

  57、 快乐赛龙舟,赛出你的精彩、

  58、 水龙江中游,快了划出来!

  59、 快乐龙舟,划向未来!幸

  60、 福之舟,激情之浆,手握激情,划向幸福!

端午节口号2

  1、 迎盛会人人有责 创文明贵在行动!

  2、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3、 做文明观众 树赛场新风!

  4、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隆重举行!

  5、 民族节日 普天同庆

  6、 端午节 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7、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8、 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9、 端午龙舟赛 节日更精彩

  10、 端午节 你我共同的.节日

  11、 做文明**人 办精彩龙舟赛!

  12、 迎盛会人人有责 创文明贵在行动!

  13、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14、 端午节 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15、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16、 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17、 又是一年端午节!悠悠思乡情关爱游子心!

  18、 白天吃肉粽,不磕睡,晚上吃豆沙粽,睡得香。**粽子,*人自己的粽子!

  19、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关键是找对吃的;你瞧准了,**粽子。

  20、 汨水欢歌笑迎八方宾客,龙腾盛世喜结四海情谊。

端午节口号3

  1.咽口水,唱歌,微笑,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庆祝四海友谊

  2.在端午节的源头体验五峰民俗,感受龙舟之乡的楚云祥风

  3.龙舟赛快乐,赛出你的精彩。

  4. 龙腾胡月,雷霆万钧,无与伦比,众志成城。

  5.龙江中游马上就要划完了!

  6.做一个文明人,举办一场精彩的龙舟赛!

  7.弘扬*优秀端午节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8.携手迎接盛会,共创和谐

  9.龙腾胡月,雷霆万钧,无与伦比,众志成城。

  10.赛车时代,* *最帅,最团结最友善,不可阻挡

  11.欢迎参加龙舟比赛。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好主人!

  12.做一个文明人,举办一场精彩的龙舟赛!

  13.欢迎来到这个盛大的活动。创造文明是每个人的责任。

  14.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5.做一个文明观众,在球场上造一股新风!

  16.恭喜* *龙舟赛隆重开幕!

  17.世界各地都庆祝全国性节日

  18.做一个文明人,举办一场精彩的龙舟赛!

  19.别忘了屈原,古人,过年吃五芳斋粽子。

  20.端午节更令人兴奋

端午节口号4

  1、xx购物,放心之选。

  2、百万好礼,喜迎端午。

  3、爆喜端午,共贺佳节。

  4、快乐端午,时尚好礼。

  5、快乐端午,购菜谱赠礼品。

  6、惊喜换购,实惠你我。

  7、荟萃八方精品,奉献一片爱心。

  8、欢乐家庭,欢乐无限。

  9、欢乐集点,疯狂奉送。

  10、花更少的!买更多的!

  11、顾客至上,*价第一。

  12、非常,惊喜等着你!

  13、端午传心意,惊喜数不尽。

  14、超时代的消费,超时代的享受。

  15、狂购风暴,端午先下手为强。

  16、情系端午,礼表爱意。

  17、甜甜美美喜庆多,端午添喜好礼多。

  18、享**致生活,尽在xx百货。

  19、演绎精彩,真情永在。

  20、折上折、礼尚礼、xx天天伴随你!

  21、真诚永远,服务无限。

  22、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23、迎端午 赛龙舟 人人当好东道主!

  24、做文明XX人 办精彩龙舟赛!

  25、迎盛会人人有责 创文明贵在行动!

  26、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27、做文明观众 树赛场新风!

  28、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

  29、民族节日 普天同庆

  30、端午节 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端午节活动主题口号2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端午龙舟赛 节日更精彩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

  端午节 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迎端午 赛龙舟 人人当好东道主!

  迎盛会人人有责 创文明贵在行动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做文明观众 树赛场新风!

  民族节日 普天同庆

  莫忘读天问和离骚

  提高端午的文化值

  最好是恢复诗人节

  端午节莫变粽子节

  粽子莫沾上铜气色

  迎端午 赛龙舟 人人当好东道主!

  做文明XX人 办精彩龙舟赛!

  端午节 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迎端午 赛龙舟 人人当好东道主!

  端午节 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端午节莫变耍耍节

  耍该耍放假要值得

  做文明观众 树赛场新风!

  民族节日 普天同庆

  祝全体职工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耍该耍放假要值得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迎端午 赛龙舟 人人当好东道主!

  做文明XX人 办精彩龙舟赛!

  端午龙舟赛 节日更精彩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

  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端午节莫变耍耍节

  端午节 祝全体员工节日快乐

  迎端午 赛龙舟 人人当好东道主!

  迎盛会人人有责 创文明贵在行动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做文明观众 树赛场新风!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

  民族节日 代代传承 端午快乐

  迎盛会人人有责 创文明贵在行动!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迎盛会人人有责 创文明贵在行动!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做文明观众 树赛场新风!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xx隆重举行!

  民族节日 普天同庆

  做文明XX人 办精彩龙舟赛!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端午节口号5

  1.咽口水,唱歌,微笑,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庆祝四海友谊

  2.在端午节的源头体验五峰民俗,感受龙舟之乡的楚云祥风

  3.龙舟赛快乐,赛出你的精彩。

  4. 龙腾胡月,雷霆万钧,无与伦比,众志成城。

  5.龙江中游马上就要划完了!

  6.做一个文明人,举办一场精彩的龙舟赛!

  7.弘扬*优秀端午节文化,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

  8.携手迎接盛会,共创和谐

  9.龙腾胡月,雷霆万钧,无与伦比,众志成城。

  10.赛车时代,* *最帅,最团结最友善,不可阻挡

  11.欢迎参加龙舟比赛。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好主人!

  12.做一个文明人,举办一场精彩的龙舟赛!

  13.欢迎来到这个盛大的活动。创造文明是每个人的责任。

  14.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5.做一个文明观众,在球场上造一股新风!

  16.恭喜* *龙舟赛隆重开幕!

  17.世界各地都庆祝全国性节日

  18.做一个文明人,举办一场精彩的龙舟赛!

  19.别忘了屈原,古人,过年吃五芳斋粽子。

  20.端午节更令人兴奋

端午节口号6

  1、 民族节日,普天同庆。

  2、 万水千山“粽”是情,“粽”意我的欧洲杯。

  3、 为迎接亲人欢聚的时刻,准备一份精心调配的饭菜,让共飨的每一位牢记——家的味道!

  4、 开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体会端午文化独特魅力。

  5、 端午节你我共同的节日。

  6、 欢度端午佳节,喜迎四海宾朋。

  7、 水龙江中游,快乐划出来!

  8、 快乐赛龙舟,赛出你的精彩。

  9、 热烈祝贺省首届体育大会龙舟赛在**隆重举行!

  10、 做文明**人,办精彩龙舟赛!

  11、 迎端午,赛龙舟,人人当好东道主!

  12、 迎端午不忘记古人屈原,贺佳节大吃五芳斋粽子。

  13、 民族节日,代代传承,端午快乐。

  14、 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15、 祝全体业主过个快乐的*安的端午节。

  16、 端午龙舟赛,节日更精彩。

  17、 迎盛会人人有责,创文明贵在行动!

  18、 开展文艺活动,丰富节日文化氛围。

  19、 开展节日文化宣传,弘扬节日民俗传统。

  20、 让“粽子“这个传统食物成为沟通邻里和睦的桥梁。


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扩展4)

——端午节故事 (菁华6篇)

端午节故事1

  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佳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佳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佳节,是*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各地及邻*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佳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民众把端午佳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佳节仍是*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故事2

  农历五月初五,是*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佳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佳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佳节,是*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各地及邻*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佳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民众把端午佳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佳节仍是*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故事3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以除瘟、驱邪、求吉祥,因而出现了相关的文化活动,形成了颇有特色的端午节。

端午节故事4

  屈原是出现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博得*人民爱戴的诗人。今年的农历端午节恰好是他的二二三0年忌。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天才的爱国诗人,全世界爱好和*的人民,定于今年九月间为他举行隆重的纪念。

  自纪元前三七六年,位于黄河流域的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个国家,历史上即进入了所谓战国时代。这时,在北方除雄峙关西的秦国以外,还有燕、齐两国,在南方的便只有幅员最大的楚国。这七个国家连年征战,彼此攻伐,前后竟绵亘了一百五十多年,人民的苦难,是不可言喻的。

  屈原,名*,原是他的字。生于纪元前三四0年,死于纪元前二七八年。他所生活的六十二年,离开上述的战国时代的开始仅三十四年,下距秦帝国的统一*亦不过五十七年。他出身于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家庭。楚怀王在位时,曾任职左徒(相当重要的官职,大概相当于副宰相的位置)。他不仅有渊博的学识,而且关心政治,热爱祖国。起初很得怀王的信任,无论是办理国家重要的内政和外交工作,都请他参加。他的同僚上官大夫很嫉妒他。

  有一次,怀王命屈原拟草法令,这篇文稿还没有完成,上官大夫恬不知耻地打算定名顶替,据为己有,正直的屈原白然不能同意。上官大夫为此事,心怀不满,便到怀王面前去说屈原的小话,怀王听信上文的话,开始对屈原疏远。后来秦国想进攻齐国,但齐、楚两国既结为同盟,又有亲戚关系。事实上秦国如要想并吞六国,非先要把六国中较为强大的齐、楚之间的亲密关系打破不可。于是:秦国派遣谋士张仪到楚国去,游说怀王和齐绝交,并且声称愿意把商于那块六百里大小的地方送给怀王,作为附带条件。怀王是一个在政治上没有远见的人,被张仪的游说所动,立刻宣布和齐国绝交。事后派使者向秦索地。张仪故意托病不出,怀王以为他的做法还不能使张仪满意,又特地派人去辱骂齐王,以表示他态度的决绝。这时,张仪所预设的改治阴谋完全达到了,他的假病也没有再装下去的必要了。他摆出一副撒赖的面孔说:我当时只说送给你们六里地,并没有说过送给你们六百里地的话。怀王心知受骗,痛恨张仪,乃出兵击秦,连打了好几次大败丈;丧师失地,狼狈不堪。

  从此楚国的外交政策,摇摆不定,忽面联齐,忽而联秦。秦昭王初立,愿意和楚国恢复邦交,送给怀王许多礼物,并约为婚姻,怀王接受了,还特地派人去迎接新妇。这时,在政治上比较失意的屈原,不能再缄默下去了,他极力地表示反对。刚复自用的怀王不仅不接受屈原的忠告,反面制止了屈原在政治上发言的权利。

  三四年后,秦又兴兵攻打楚国,楚国在军事上连遭失败。怀王又起用屈原,派他到齐国去重结友好。不久,秦昭王邀请怀王到秦国去会谈。秦国当时对楚国的吞并意图是再也清楚不过的。忠贞的屈原非常明确地劝阻怀王,他说:秦国像虎狼一样狠毒奸诈,千万不可信任。更不能去赴会。怀王的幼子子兰是一个毫无骨气的人,他却劝他的父亲不可放弃这个诏媚秦王的机会。当怀王进入了武关,秦国事先早就埋伏了**,竟把怀王扣留住,要求割地。失去自由的怀王,这时多少有些觉悟,他拒绝对方的要挟,由于种种刺激,被逼病死在秦国,这是公元前二九六年的事。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立,这个人比他的父亲尤为轻弱。顷襄王的弟弟子兰做了令尹(楚国的宰相),屈原对子兰劝怀王入秦是深为不*的,不免在语言和他的诗作中吐露出他的怨恨。子兰知道了非常恼怒。于是使上官大夫到顷襄王面前去制造谣言,屈原由于毁谤被流放到长江以南的地方,这次的流放,前后竞长达十多年之久。

  屈原在这大长期的流浪途中,有机会比较深入地了解到民间的困苦,要求祖国振兴的心愿,更为迫切。但是,他在政治上的作用:几乎完全被当时昏庸的统治集团剥夺完了。他已经很明白地知道自己没有被召回的希望,虽然他无时无刻不在痛苦地关心着祖国的安危。

  公元前二七八年的春天,秦国的**攻陷了楚国的京城郢都,楚王的祖坟也遭秦兵挖掘烧毁。这时,屈原已是“八十一岁的老人;他亲身经历了这次痛心的

  丧乱,他眼看到祖国即将走向覆亡的命运,他痛心于广大人民的流离失所,终于,在这一年的端午。投身于长沙附*的汩罗江里。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历史性的悲剧。

  从历史传统上看,楚国是一个巫风很盛的国家,屈原早期的作品——“九歌”是一套娱神的乐歌。“九”并不是数目字,部沫若先生说,或许是纠字的意思,取其情意缠绵婉转。“九歌”传说是根据原来流传在沅湘之间的祭歌改作的。这些诗篇的保留,我们不艰体会到在改作——其实是加工过程以前,屈原是经过深堪地向民间文学学*和钻研的阶段的。“九歌”最值得我们加以注意的地方,第一是精醇而且新鲜的形式,第二便是屈原通过对神的描写和歌颂,表现了他对人间民最深执的感情。“九歌”计十一篇,其间最大部分是抒情的妻婉的恋歌,其次是战斗的悲壮的娩歌和庄严的肃穆的祭歌。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他晚年遭受放逐时血和泪的结晶。这首最负盛名的抒情长诗,主要描写一个苦闷的灵魂的追求,傍惶,和幻灭的感觉,上天下地,骑龙使鸟,用丰富的想像和巧妙的比喻,抒写自己一腔怀乡爱国的情绪,满怀生离死别的痛苦;再以神话佚闻,夹杂叙述,组成了这样一首扣人心弦的乐章。这乐章有时显得那么幽咽,有时又那摩么峻峭。贯穿全篇的主要的音流,便是他那股深击得令人下泪的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诗人唱着:

  “哀民生之多艰兮,长太息以掩涕。”(可哀怜的是人民生计的困苦,长长城地太息,止不住我眼泪的倾流。)他的疾恶如仇的正义感,使他不暇顾忌个人的利害得失,他说: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我不怕个人遭受到任何祸灾,我担心的是祖国的军乘要被支解。)甚至于他歌出了这样的声音:

  “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补。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真理是没有私心的,他要辅助世上的好人。只有伟大的热爱人民的人。才配享用我们广袤的国土。)类似这样的词句很多,都透露出屈原对君权的看法,他一再证明所谓君权一旦脱离了人民的要求,必然会定向灭亡的道路。上述种切,已足以说明我们的古诗人,他所拥护的是什么,他所反对的又是什么了。

  《九章》乃是后人收辑屈原的作品九篇,合在一起,故名《九章》。就中“哀郢”篇乃是写于白起攻陷郢都的那个时期。其他的篇什除“橘颂”以外,大都是作于屈原自沉以前,那一段任期流亡的期间,所以调子非常沉郁。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奇特的一篇;在形式上是四言体裁,内容变幻莫测,在这一诗篇中,诗人一连串发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他对古代的历史传说说,宗教信仰,宇宙观念,都加以怀疑。这篇作品,反映出诗人禁压不住地内心的痛苦,正因为他面对着悲惨的现实,因而引起对一切信仰的崩溃。

  此外现今流传的屈原的作品还有《抬魂》等篇什。

  以上只是非常粗略地介绍丁一下屈原的作品。

  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家,主要是依藉他的不朽的作品来证实他的伟大。如果有人问,屈原创作中所选用的艺术形式与语言的源泉是什么?他诗篇中所表达的内容,却主要的思想感情又是什么?那末我们可以简要地回答:屈原所采取的是民间的也是民族的艺术形式,他撷取了大量的楚国人民的口语,他的调子

  陟升皇之赫戏兮,(我升上了光和热交织的太空,)

  忽临睨夫旧乡。(我的视线忽尔接触到我下界的故乡。)

  仆夫悲余怀兮,(马夫都不禁悲伤起来,马也踟蹰留恋,)

  蜷局顾而不行。(只是低垂着头,又不时回顾着,不肯前进。)

  ——离骚句 (文怀沙译文)

  是活泼,和谐,生动的。他的诗作的登富多彩的内容规定了他的形式,他新鲜的形式又加强了内容的突出。他的文体大大地区别于贵族的庙堂文学。诗篇中充满了奔放的想像,但,他的思想与感情还是紧紧地联系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他揭发了统治集团的黑暗。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依然从他的诗篇里得到鼓舞。

  在纪念我们伟大的天才,***!诗人——屈原时,我们应该记取,只有能热爱并且忠实于自己的时代,同时能正确地指出属于自己时代的要求的诗人,才能不朽。我们纪念屈原,应该着重指明他是热爱人民,热爱国家,关心政治的诗人。屈原的作品是在一定的程度内,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通过对个人苦闷与矛盾的描写,反映了他对当时黑暗政治的愤满。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所共同肯定的,乃是为正义而奋斗的性格。而他所认为的正义的内涵,明碓的说便是一种爱祖国、爱人民的伟大热情。

端午节故事5

  楚国大夫屈原投汨罗江死后,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

  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

  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故事6

  端午节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扩展5)

——端午节对联 40句菁华

1、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2、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3、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4、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5、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6、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7、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八月中秋月儿圆;下联: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8、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珠履频窥处士星;下联:青粽嘉旬称益智;赤符灵术善驱邪

9、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下联: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

10、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11、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2、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13、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14、我为他哭屈落水

15、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16、汨罗沉没一流恨

17、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18、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19、抚辰逢地腊,建午届天中。

20、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21、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2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23、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4、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25、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26、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7、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8、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29、上联:千古诤臣罹祸;下联:尔今屈子开颜。

30、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31、上联:天中令节;下联:地腊良辰。

32、上联:天中节;下联:地腊辰。

33、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34、上联:九子粽;下联:五彩丝。

35、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36、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37、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38、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39、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40、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扩展6)

——端午节的对联汇总10篇

  端午节的对联 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为大家分享了端午节的对联,一起来看看吧!

  上联:饮雄黄挂蒿草吟咏橘颂

  下联:食香粽划龙舟赋诗端阳

  上联: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下联:赛龙舟号子声声传四海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辰振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中天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渐不识丁

  上联:旗艾招千福

  下联:香囊耀五丝

  上联:一盏雄黄扶正气

  下联:几窗蒲剑镇妖魔

  上联:志远胸忧悲楚仕

  下联:辞扬赋恨叹离骚

  上联:荷旁惬意秋千荡

  下联:草畔欢喜纸鹤飞

  上联:端阳解粽龙舟竞

  下联:门户插蒲虎艾威

  上联:屈子英灵来远古

  下联:曹娥孝道感清江

  上联:兰汤试浴千家惠

  下联:蒲酒盈眉万户欢

  上联:钗符艾虎悬神兽

  下联:蒲剑蒿人斩妖邪

  上联:艾草飞香午门纳福

  下联:龙舟竞渡万水欢歌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结艾钦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乘龙

  上联:海国中天魂招屈子

  下联:江城五月笑看龙舟

  上联:绿艾悬门添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溢芬芒

  上联:艾叶电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村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节启朱明榴花献瑞

  下联:盘陈角黍蒲酒怀贤

  上联:代代龙舟竞渡追怀屈子

  下联:年年角黍投江祭奠诗魂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天中节,重阳有序端荷盏

  下联:地腊辰,祭祖驱邪悼故人

  上联:龙舟竞渡,鼙鼓擂时千棹动

  下联:雪浪雄飞,锦标举处万人欢

  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

  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端午节的对联 2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端午节的对联 3

  九子粽;

  五彩丝。

  天中节;

  地腊辰。

  日逢重五;

  节序天中。

  天中令节;

  地腊良辰。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抚辰逢地腊;

  建午届天中。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海国天中节;

  江城五月春。

  酒酌金卮满;

  盘盛角黍香。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五月端阳春穗黄;

  八月中秋月儿圆。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青粽嘉旬称益智;

  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节的对联 4

  端午节的对联有横批

  上联:饮雄黄挂蒿草吟咏橘颂

  下联:食香粽划龙舟赋诗端阳

  横批:五月端午

  上联: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下联:赛龙舟号子声声传四海

  横批:日逢重五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横批:节序天中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辰振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中天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渐不识丁

  上联:旗艾招千福

  下联:香囊耀五丝

  上联:一盏雄黄扶正气

  下联:几窗蒲剑镇妖魔

  上联:志远胸忧悲楚仕

  下联:辞扬赋恨叹离骚

  上联:荷旁惬意秋千荡

  下联:草畔欢喜纸鹤飞

  上联:端阳解粽龙舟竞

  下联:门户插蒲虎艾威

  上联:屈子英灵来远古

  下联:曹娥孝道感清江

  上联:兰汤试浴千家惠

  下联:蒲酒盈眉万户欢

  上联:钗符艾虎悬神兽

  下联:蒲剑蒿人斩妖邪

  上联:艾草飞香午门纳福

  下联:龙舟竞渡万水欢歌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结艾钦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乘龙

  上联:海国中天魂招屈子

  下联:江城五月笑看龙舟

  上联:绿艾悬门添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溢芬芒

  上联:艾叶电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村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节启朱明榴花献瑞

  下联:盘陈角黍蒲酒怀贤

  上联:代代龙舟竞渡追怀屈子

  下联:年年角黍投江祭奠诗魂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天中节,重阳有序端荷盏

  下联:地腊辰,祭祖驱邪悼故人

  上联:龙舟竞渡,鼙鼓擂时千棹动

  下联:雪浪雄飞,锦标举处万人欢

  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

  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端午节的对联 5

  1、上联:钗符艾虎;下联:蒲剑蒿人

  2、上联:天中令节;下联:地腊良辰

  3、上联:日逢重五;下联:节序天中

  4、上联:兰汤试浴;下联:蒲酒盈眉

  5、上联:抚辰逢地腊;下联:建午届天中

  6、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7、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8、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9、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10、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1、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2、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13、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14、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15、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端午节的对联 6

  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 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的对联 7

  上联:九子粽;

  下联:五彩丝。

  上联:天中节;

  下联:地腊辰。

  上联:日逢重五;

  下联:节序天中。

  上联:钗符艾虎;

  下联:蒲剑蒿人。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上联:兰汤试浴;

  下联:蒲酒盈眉。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海国天中节;

  下联:江城五月春。

  上联:酒酌金卮满;

  下联:盘盛角黍香。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抚辰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天中。

  上联:千古诤臣罹祸;

  下联:尔今屈子开颜。

  上联:忆曹娥兮江上;

  下联:吊屈子乎湘潭。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

  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

  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

  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下联: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端午节的对联 8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青粽嘉旬称益智;

  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池莲花解语;

  夏晨岸柳鸟能言。

  端午节的对联 9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端午节的对联 10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

  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