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

首页 / 对联 / |

  端午节对联 1

  端午节诗词与端午节对联,是端午节文化的一大传承。在节日的盛宴中,我们品位端午节诗词、端午节对联的.绝妙,与古往今来的看文人墨客在不同的时空**度端午节。

  端午节诗词锦集

  五月五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粽子飘香,赛龙舟,品端午节诗词。欢度端午节其实还可以贴对联来欢庆,在文字中找寻端午节的气息,感受对屈原的纪念之情。

  端午节对联锦集

  1、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3、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4、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长怀千古羞。

  5、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8、我为他哭屈落水,他为我辈壮升天。

  9、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缅贤良;插艾蒿,饮黄酒,悬祭钟馗驱妖魔。

  10、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1、不畏汨罗河水深,甘冒东海浪涛激。

  12、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13、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4、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15、时逢端午思屈子,每见龙舟想汨罗。

  16、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17、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18、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端午节对联 2

  上联:九子粽;

  下联:五彩丝。

  上联:天中节;

  下联:地腊辰。

  上联:日逢重五;

  下联:节序天中。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上联:兰汤试浴;

  下联:蒲酒盈眉。

  上联:钗符艾虎;

  下联:蒲剑蒿人。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抚辰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天中。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海国天中节;

  下联:江城五月春。

  上联:酒酌金卮满;

  下联:盘盛角黍香。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千古诤臣罹祸;

  下联:尔今屈子开颜。

  上联:忆曹娥兮江上;

  下联:吊屈子乎湘潭。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

  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

  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

  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

  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

  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上联: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下联: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端午节对联 3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千古诤臣与屈子,皆指屈原。联意在于赞颂今日之政治清明。上下联相补充,属于流水对。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曹娥,东汉时期的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女。其父于五月五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沿江哭号十七日,昼夜不绝,父尸不出,遂自沉于江而死,三天之后,父尸浮上水面。有人认为,沿以成俗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她。当然和她争这一荣耀的,还有屈原和伍子胥。此联的妙处在于将两个争名的对手,黏合在一起,和谐共存了。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是屈原的字。联中与屈灵均并举的王镇恶,是东晋名将,其祖父就是前秦名相王猛。王镇恶生于五月五日,家人欲弃之。王猛援引孟尝君亦此日生的故实,认为王镇恶将会是振兴家族之人。后事亦正如王猛所言。屈原与王镇恶相隔千年,一文一武,因端午结了姻缘,做了上下联,实为趣事。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夏日酷热,食冰解暑,自然是畅快之事。冰块短长不一,若数量为五,其状实在颇似人的手掌。故有上联句。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用“仙人掌”,并不指今人熟知的耐旱植物,而是指华山之一峰。此峰亦因状若手掌得名。下联出自唐人罗隐《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一诗,此句意在赞誉隐士之为人仰慕。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这也是一副端午节所用对联。上联切端午节时间,下联切端午节民俗。五月初正是榴花灿烂的时节,“朱明”,夏季。“朱明节”,立夏节。汉代时候,皇帝在立夏日在南郊迎夏神,唱《朱明》歌,故称。端午节,又称“蒲节”,届时人们在门口插艾蒲,在小儿衣服上系香袋,吃棕子、喝雄黄酒,以期穰灾疫,去虫毒。“绿醑(xu音许)”,绿色的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联语极为切题,“榴花”与“蒲叶”,为植物名相对,“朱”与“绿”,则是颜色词相对,等等,对仗值得称道。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虽仅有六字,所明者实乃端午的两大风俗,以之涵括端午丝毫不显简陋。《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对欧回说:“祭品虽然很好,可惜常被蛟龙吃掉。烦劳施以恩惠,用练树叶包裹,五彩丝缠绕。因为这二物是蛟龙所忌惮的东西。”欧回依言而行,此人重现致感谢之意。据此,端午节的这两大风俗都与屈原有关。也有其它的说法,姑列其一。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则五彩丝不用于粽子,而用于人。聚讼纷纷,不知孰从。然而无论哪一种为正解,都不妨碍此联的妙处。

  天中节;

  地腊辰。

  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也叫重五节、浴兰节。端午节是后来的称呼。至于地腊,乃是道教加于此日的名称。上下联皆为点明时令。这种对联一是为了避免落入俗套,另一是为了对举的`工稳,且富于人文,遂援引并不*用的称呼,点明节日。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故此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兰汤沐浴的*俗其来颇久。蒲酒,赌博饮酒,意指端午节嬉戏娱乐,眉展颜开。或者蒲指菖蒲,酒指雄黄酒,端午有挂菖蒲剑与喝雄黄酒的*俗。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钗符,即钗头符,端午节所用的头饰。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綵为虎,粘以艾叶,佩以辟邪。上联截取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句“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蒲剑,菖蒲叶,其形似剑,故名。旧俗于农历五月初五,悬菖蒲叶于门上,谓可以治邪。故而端午节亦称蒲节。上列三词都贴切于端午的*俗,“蒿人”与此联系颇远。之所以用“蒿人”,意在以“蒿”对“艾”、“蒲”。“蒿人”可有三解,一为反用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意在表达其人混迹草莽、优游岁月的通达情怀。一解则典出《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蒿目,举目远望之意。庄子意在批评此种无事生非者,此联可能反用其旨,欲褒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最末一解出自《周礼》,据之,“蒿人”乃为宾客供给食物的小吏。三者不妨共存,以添此联意绪之丰富。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据传此联为明末屠户徐五所撰。他于端午节题午时书(端午对联又名午时书)贴于门楹,联曰:“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当朝名臣曹学佺路过,一见此联,大为赞赏。遂叩门拜谒,二人结为朋友。此联之所以妙,端在于其幽默。在分析其何以幽默前,须先解释门上“题午”的讽刺意味。这是出自宋人范正敏所著《遁斋闲览》的谐语:一士子拜谒一富人,富人不想见,推脱已外出,士子知其欺己,遂在富人门上大书一“午”字而去,人问其故,士人答到:“牛不出头耳”。盖士子用“午”字讽刺富人是个缩头蠢牛。此联曰“门幸无题午”,其中的一层意思,正从这一诙谐而来。也正为此,曹学铨才毫无忌讳的叩门攀交。另外一层意思是用“午”代指“午时书”。明明午时书贴于门上,却说“门幸无题午”;对联写得如此讲究工整,却说“人惭不识丁”。其中的幽默诙谐,令人回味无穷。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悬艾草于门上,以辟邪攘毒,端午*俗之一。由于艾草迎分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曰“艾旗”。蒲剑,前已有解,指菖蒲剑。此联旨在辟邪纳福,盖与人们看待端午的观念有关。先秦之人就颇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后世固守其藩,未尝变革。于是古人千方百计辟邪祛灾,兰汤沐浴、系五彩丝、挂菖蒲、悬艾草等之类,渐成*俗,时至今日,流风遗韵,依然可闻。此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此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君子比作艾草,一则将圣人比作菖蒲。人们以为端午节邪祟流行,多用菖蒲与艾草辟邪祛祟。想来君子动静举止方廉,浩然正气,存于一身,圣人经天纬地,备物致用,保养万民,虽与艾草菖蒲功绩固有大小之别,其正身佑民则同。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蕴意幽远,此其长也。

  端午节对联 4

  1、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2、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3、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4、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5、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6、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7、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8、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9、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

  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10、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11、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12、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13、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14、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15、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16、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17、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8、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9、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20、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21、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22、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23、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24、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25、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26、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27、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28、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29、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30、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31、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端午节对联 5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千古诤臣与屈子,皆指屈原。联意在于赞颂今日之政治清明。上下联相补充,属于流水对。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曹娥,东汉时期的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女。其父于五月五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沿江哭号十七日,昼夜不绝,父尸不出,遂自沉于江而死,三天之后,父尸浮上水面。有人认为,沿以成俗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她。当然和她争这一荣耀的,还有屈原和伍子胥。此联的妙处在于将两个争名的对手,黏合在一起,和谐共存了。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是屈原的字。联中与屈灵均并举的王镇恶,是东晋名将,其祖父就是前秦名相王猛。王镇恶生于五月五日,家人欲弃之。王猛援引孟尝君亦此日生的故实,认为王镇恶将会是振兴家族之人。后事亦正如王猛所言。屈原与王镇恶相隔千年,一文一武,因端午结了姻缘,做了上下联,实为趣事。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夏日酷热,食冰解暑,自然是畅快之事。冰块短长不一,若数量为五,其状实在颇似人的手掌。故有上联句。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用“仙人掌”,并不指今人熟知的耐旱植物,而是指华山之一峰。此峰亦因状若手掌得名。下联出自唐人罗隐《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一诗,此句意在赞誉隐士之为人仰慕。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这也是一副端午节所用对联。上联切端午节时间,下联切端午节民俗。五月初正是榴花灿烂的时节,“朱明”,夏季。“朱明节”,立夏节。汉代时候,皇帝在立夏日在南郊迎夏神,唱《朱明》歌,故称。端午节,又称“蒲节”,届时人们在门口插艾蒲,在小儿衣服上系香袋,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期穰灾疫,去虫毒。“绿醑(xu音许)”,绿色的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联语极为切题,“榴花”与“蒲叶”,为植物名相对,“朱”与“绿”,则是颜色词相对,等等,对仗值得称道。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虽仅有六字,所明者实乃端午的两大风俗,以之涵括端午丝毫不显简陋。《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对欧回说:“祭品虽然很好,可惜常被蛟龙吃掉。烦劳施以恩惠,用练树叶包裹,五彩丝缠绕。因为这二物是蛟龙所忌惮的东西。”欧回依言而行,此人重现致感谢之意。据此,端午节的这两大风俗都与屈原有关。也有其它的说法,姑列其一。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则五彩丝不用于粽子,而用于人。聚讼纷纷,不知孰从。然而无论哪一种为正解,都不妨碍此联的妙处。

  天中节;

  地腊辰。

  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也叫重五节、浴兰节。端午节是后来的称呼。至于地腊,乃是道教加于此日的`名称。上下联皆为点明时令。这种对联一是为了避免落入俗套,另一是为了对举的工稳,且富于人文,遂援引并不*用的称呼,点明节日。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故此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兰汤沐浴的*俗其来颇久。蒲酒,赌博饮酒,意指端午节嬉戏娱乐,眉展颜开。或者蒲指菖蒲,酒指雄黄酒,端午有挂菖蒲剑与喝雄黄酒的*俗。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钗符,即钗头符,端午节所用的头饰。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綵为虎,粘以艾叶,佩以辟邪。上联截取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句“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蒲剑,菖蒲叶,其形似剑,故名。旧俗于农历五月初五,悬菖蒲叶于门上,谓可以治邪。故而端午节亦称蒲节。上列三词都贴切于端午的*俗,“蒿人”与此联系颇远。之所以用“蒿人”,意在以“蒿”对“艾”、“蒲”。“蒿人”可有三解,一为反用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意在表达其人混迹草莽、优游岁月的通达情怀。一解则典出《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蒿目,举目远望之意。庄子意在批评此种无事生非者,此联可能反用其旨,欲褒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最末一解出自《周礼》,据之,“蒿人”乃为宾客供给食物的小吏。三者不妨共存,以添此联意绪之丰富。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据传此联为明末屠户徐五所撰。他于端午节题午时书(端午对联又名午时书)贴于门楹,联曰:“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当朝名臣曹学佺路过,一见此联,大为赞赏。遂叩门拜谒,二人结为朋友。此联之所以妙,端在于其幽默。在分析其何以幽默前,须先解释门上“题午”的讽刺意味。这是出自宋人范正敏所著《遁斋闲览》的谐语:一士子拜谒一富人,富人不想见,推脱已外出,士子知其欺己,遂在富人门上大书一“午”字而去,人问其故,士人答到:“牛不出头耳”。盖士子用“午”字讽刺富人是个缩头蠢牛。此联曰“门幸无题午”,其中的一层意思,正从这一诙谐而来。也正为此,曹学铨才毫无忌讳的叩门攀交。另外一层意思是用“午”代指“午时书”。明明午时书贴于门上,却说“门幸无题午”;对联写得如此讲究工整,却说“人惭不识丁”。其中的幽默诙谐,令人回味无穷。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悬艾草于门上,以辟邪攘毒,端午*俗之一。由于艾草迎分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曰“艾旗”。蒲剑,前已有解,指菖蒲剑。此联旨在辟邪纳福,盖与人们看待端午的观念有关。先秦之人就颇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后世固守其藩,未尝变革。于是古人千方百计辟邪祛灾,兰汤沐浴、系五彩丝、挂菖蒲、悬艾草等之类,渐成*俗,时至今日,流风遗韵,依然可闻。此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此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君子比作艾草,一则将圣人比作菖蒲。人们以为端午节邪祟流行,多用菖蒲与艾草辟邪祛祟。想来君子动静举止方廉,浩然正气,存于一身,圣人经天纬地,备物致用,保养万民,虽与艾草菖蒲功绩固有大小之别,其正身佑民则同。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蕴意幽远,此其长也。

  端午节对联 6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千古诤臣与屈子,皆指屈原。联意在于赞颂今日之政治清明。上下联相补充,属于流水对。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曹娥,东汉时期的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女。其父于五月五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沿江哭号十七日,昼夜不绝,父尸不出,遂自沉于江而死,三天之后,父尸浮上水面。有人认为,沿以成俗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她。当然和她争这一荣耀的,还有屈原和伍子胥。此联的妙处在于将两个争名的对手,黏合在一起,和谐共存了。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是屈原的字。联中与屈灵均并举的王镇恶,是东晋名将,其祖父就是前秦名相王猛。王镇恶生于五月五日,家人欲弃之。王猛援引孟尝君亦此日生的故实,认为王镇恶将会是振兴家族之人。后事亦正如王猛所言。屈原与王镇恶相隔千年,一文一武,因端午结了姻缘,做了上下联,实为趣事。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夏日酷热,食冰解暑,自然是畅快之事。冰块短长不一,若数量为五,其状实在颇似人的手掌。故有上联句。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用“仙人掌”,并不指今人熟知的耐旱植物,而是指华山之一峰。此峰亦因状若手掌得名。下联出自唐人罗隐《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一诗,此句意在赞誉隐士之为人仰慕。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这也是一副端午节所用对联。上联切端午节时间,下联切端午节民俗。五月初正是榴花灿烂的时节,“朱明”,夏季。“朱明节”,立夏节。汉代时候,皇帝在立夏日在南郊迎夏神,唱《朱明》歌,故称。端午节,又称“蒲节”,届时人们在门口插艾蒲,在小儿衣服上系香袋,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期穰灾疫,去虫毒。“绿醑(xu音许)”,绿色的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联语极为切题,“榴花”与“蒲叶”,为植物名相对,“朱”与“绿”,则是颜色词相对,等等,对仗值得称道。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虽仅有六字,所明者实乃端午的两大风俗,以之涵括端午丝毫不显简陋。《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对欧回说:“祭品虽然很好,可惜常被蛟龙吃掉。烦劳施以恩惠,用练树叶包裹,五彩丝缠绕。因为这二物是蛟龙所忌惮的东西。”欧回依言而行,此人重现致感谢之意。据此,端午节的这两大风俗都与屈原有关。也有其它的说法,姑列其一。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则五彩丝不用于粽子,而用于人。聚讼纷纷,不知孰从。然而无论哪一种为正解,都不妨碍此联的妙处。

  天中节;

  地腊辰。

  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也叫重五节、浴兰节。端午节是后来的称呼。至于地腊,乃是道教加于此日的名称。上下联皆为点明时令。这种对联一是为了避免落入俗套,另一是为了对举的'工稳,且富于人文,遂援引并不*用的称呼,点明节日。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故此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兰汤沐浴的*俗其来颇久。蒲酒,赌博饮酒,意指端午节嬉戏娱乐,眉展颜开。或者蒲指菖蒲,酒指雄黄酒,端午有挂菖蒲剑与喝雄黄酒的*俗。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钗符,即钗头符,端午节所用的头饰。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綵为虎,粘以艾叶,佩以辟邪。上联截取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句“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蒲剑,菖蒲叶,其形似剑,故名。旧俗于农历五月初五,悬菖蒲叶于门上,谓可以治邪。故而端午节亦称蒲节。上列三词都贴切于端午的*俗,“蒿人”与此联系颇远。之所以用“蒿人”,意在以“蒿”对“艾”、“蒲”。“蒿人”可有三解,一为反用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意在表达其人混迹草莽、优游岁月的通达情怀。一解则典出《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蒿目,举目远望之意。庄子意在批评此种无事生非者,此联可能反用其旨,欲褒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最末一解出自《周礼》,据之,“蒿人”乃为宾客供给食物的小吏。三者不妨共存,以添此联意绪之丰富。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据传此联为明末屠户徐五所撰。他于端午节题午时书(端午对联又名午时书)贴于门楹,联曰:“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当朝名臣曹学佺路过,一见此联,大为赞赏。遂叩门拜谒,二人结为朋友。此联之所以妙,端在于其幽默。在分析其何以幽默前,须先解释门上“题午”的讽刺意味。这是出自宋人范正敏所著《遁斋闲览》的谐语:一士子拜谒一富人,富人不想见,推脱已外出,士子知其欺己,遂在富人门上大书一“午”字而去,人问其故,士人答到:“牛不出头耳”。盖士子用“午”字讽刺富人是个缩头蠢牛。此联曰“门幸无题午”,其中的一层意思,正从这一诙谐而来。也正为此,曹学铨才毫无忌讳的叩门攀交。另外一层意思是用“午”代指“午时书”。明明午时书贴于门上,却说“门幸无题午”;对联写得如此讲究工整,却说“人惭不识丁”。其中的幽默诙谐,令人回味无穷。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悬艾草于门上,以辟邪攘毒,端午*俗之一。由于艾草迎分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曰“艾旗”。蒲剑,前已有解,指菖蒲剑。此联旨在辟邪纳福,盖与人们看待端午的观念有关。先秦之人就颇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后世固守其藩,未尝变革。于是古人千方百计辟邪祛灾,兰汤沐浴、系五彩丝、挂菖蒲、悬艾草等之类,渐成*俗,时至今日,流风遗韵,依然可闻。此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此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君子比作艾草,一则将圣人比作菖蒲。人们以为端午节邪祟流行,多用菖蒲与艾草辟邪祛祟。想来君子动静举止方廉,浩然正气,存于一身,圣人经天纬地,备物致用,保养万民,虽与艾草菖蒲功绩固有大小之别,其正身佑民则同。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蕴意幽远,此其长也。

  端午节对联 7

  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下联: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门幸无题午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对联 8

  1、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2、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3、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4、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5、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6、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7、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8、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9、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10、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1、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2、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上联:千古诤臣罹祸;下联:尔今屈子开颜。

  14、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15、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16、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17、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18、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19、上联:门幸无题午;下联:人惭不识丁。

  20、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21、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22、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23、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24、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5、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

  26、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27、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28、上联:酒酌金卮满;下联:盘盛角黍香。

  29、上联:海国天中节;下联:江城五月春。

  30、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31、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

  32、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33、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34、上联:钗符艾虎;下联:蒲剑蒿人。

  35、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36、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37、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38、上联:日逢重五;下联:节序天中。

  39、上联:门幸无题午;下联:人惭不识丁

  40、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41、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42、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43、上联:天中令节;下联:地腊良辰。

  44、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45、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46、上联:天中节;下联:地腊辰。

  47、上联:保艾思君子;下联:依蒲祝圣人。

  48、上联:抚辰逢地腊;下联:建午届天中。

  49、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50、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51、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52、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53、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54、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55、上联:忆曹娥兮江上;下联:吊屈子乎湘潭。

  56、上联:九子粽;下联:五彩丝。

  57、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58、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59、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60、上联:兰汤试浴;下联:蒲酒盈眉。

  端午节对联 9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千古诤臣与屈子,皆指屈原。联意在于赞颂今日之政治清明。上下联相补充,属于流水对。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曹娥,东汉时期的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女。其父于五月五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沿江哭号十七日,昼夜不绝,父尸不出,遂自沉于江而死,三天之后,父尸浮上水面。有人认为,沿以成俗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她。当然和她争这一荣耀的,还有屈原和伍子胥。此联的妙处在于将两个争名的对手,黏合在一起,和谐共存了。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是屈原的字。联中与屈灵均并举的王镇恶,是东晋名将,其祖父就是前秦名相王猛。王镇恶生于五月五日,家人欲弃之。王猛援引孟尝君亦此日生的故实,认为王镇恶将会是振兴家族之人。后事亦正如王猛所言。屈原与王镇恶相隔千年,一文一武,因端午结了姻缘,做了上下联,实为趣事。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夏日酷热,食冰解暑,自然是畅快之事。冰块短长不一,若数量为五,其状实在颇似人的手掌。故有上联句。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用“仙人掌”,并不指今人熟知的耐旱植物,而是指华山之一峰。此峰亦因状若手掌得名。下联出自唐人罗隐《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一诗,此句意在赞誉隐士之为人仰慕。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这也是一副端午节所用对联。上联切端午节时间,下联切端午节民俗。五月初正是榴花灿烂的时节,“朱明”,夏季。“朱明节”,立夏节。汉代时候,皇帝在立夏日在南郊迎夏神,唱《朱明》歌,故称。端午节,又称“蒲节”,届时人们在门口插艾蒲,在小儿衣服上系香袋,吃棕子、喝雄黄酒,以期穰灾疫,去虫毒。“绿醑(xu音许)”,绿色的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联语极为切题,“榴花”与“蒲叶”,为植物名相对,“朱”与“绿”,则是颜色词相对,等等,对仗值得称道。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虽仅有六字,所明者实乃端午的两大风俗,以之涵括端午丝毫不显简陋。《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对欧回说:“祭品虽然很好,可惜常被蛟龙吃掉。烦劳施以恩惠,用练树叶包裹,五彩丝缠绕。因为这二物是蛟龙所忌惮的东西。”欧回依言而行,此人重现致感谢之意。据此,端午节的这两大风俗都与屈原有关。也有其它的说法,姑列其一。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则五彩丝不用于粽子,而用于人。聚讼纷纷,不知孰从。然而无论哪一种为正解,都不妨碍此联的妙处。

  天中节;

  地腊辰。

  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也叫重五节、浴兰节。端午节是后来的称呼。至于地腊,乃是道教加于此日的名称。上下联皆为点明时令。这种对联一是为了避免落入俗套,另一是为了对举的工稳,且富于人文,遂援引并不*用的称呼,点明节日。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故此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兰汤沐浴的*俗其来颇久。蒲酒,赌博饮酒,意指端午节嬉戏娱乐,眉展颜开。或者蒲指菖蒲,酒指雄黄酒,端午有挂菖蒲剑与喝雄黄酒的*俗。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钗符,即钗头符,端午节所用的头饰。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Z为虎,粘以艾叶,佩以辟邪。上联截取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句“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蒲剑,菖蒲叶,其形似剑,故名。旧俗于农历五月初五,悬菖蒲叶于门上,谓可以治邪。故而端午节亦称蒲节。上列三词都贴切于端午的*俗,“蒿人”与此联系颇远。之所以用“蒿人”,意在以“蒿”对“艾”、“蒲”。“蒿人”可有三解,一为反用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意在表达其人混迹草莽、优游岁月的通达情怀。一解则典出《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蒿目,举目远望之意。庄子意在批评此种无事生非者,此联可能反用其旨,欲褒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最末一解出自《周礼》,据之,“蒿人”乃为宾客供给食物的小吏。三者不妨共存,以添此联意绪之丰富。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据传此联为明末屠户徐五所撰。他于端午节题午时书(端午对联又名午时书)贴于门楹,联曰:“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当朝名臣曹学�缏饭�,一见此联,大为赞赏。遂叩门拜谒,二人结为朋友。此联之所以妙,端在于其幽默。在分析其何以幽默前,须先解释门上“题午”的讽刺意味。这是出自宋人范正敏所著《遁斋闲览》的谐语:一士子拜谒一富人,富人不想见,推脱已外出,士子知其欺己,遂在富人门上大书一“午”字而去,人问其故,士人答到:“牛不出头耳”。盖士子用“午”字讽刺富人是个缩头蠢牛。此联曰“门幸无题午”,其中的一层意思,正从这一诙谐而来。也正为此,曹学铨才毫无忌讳的叩门攀交。另外一层意思是用“午”代指“午时书”。明明午时书贴于门上,却说“门幸无题午”;对联写得如此讲究工整,却说“人惭不识丁”。其中的幽默诙谐,令人回味无穷。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悬艾草于门上,以辟邪攘毒,端午*俗之一。由于艾草迎分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曰“艾旗”。蒲剑,前已有解,指菖蒲剑。此联旨在辟邪纳福,盖与人们看待端午的观念有关。先秦之人就颇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后世固守其藩,未尝变革。于是古人千方百计辟邪祛灾,兰汤沐浴、系五彩丝、挂菖蒲、悬艾草等之类,渐成*俗,时至今日,流风遗韵,依然可闻。此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此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君子比作艾草,一则将圣人比作菖蒲。人们以为端午节邪祟流行,多用菖蒲与艾草辟邪祛祟。想来君子动静举止方廉,浩然正气,存于一身,圣人经天纬地,备物致用,保养万民,虽与艾草菖蒲功绩固有大小之别,其正身佑民则同。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蕴意幽远,此其长也。

  端午节对联 10

  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堂前萱草舒眉绿;

  石上榴花照眼红,

 

  结艾钗头轻战虎;

  夺标船首惯成龙。

 

  绿艾悬门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青粽嘉旬称益智;

  赤符灵术善驱邪。

 

  五月端阳春穗黄;

  八月中秋月儿圆。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端午池莲花解语;

  夏晨岸柳鸟能言。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榴裙萱黛增颜色;

  艾酒蒲浆记岁华。


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扩展阅读


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扩展1)

——端午节诗句范本10份

  端午节诗句 1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五月五日》

  北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3、《和端午》

  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4、《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5、《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6、《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7、《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8、《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9、《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0、《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唐·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11、《同州端午》

  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12、《端午感兴》

  宋·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13、《浣溪沙》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4、《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节诗句 2

有关端午节诗句

  导语: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很多诗人都有对端午节作诗。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端午节诗句,欢迎你们阅读和借鉴!

  题屈原祠

  洪州将军

  苍藤古木几经春,旧祀祠堂小水滨。

  行客谩陈三酎酒,大夫元是独醒人。

  屈原庙

  崔涂

  谗胜祸难防,沈冤信可伤。

  本图安楚国,不是怨怀王。

  庙古碑无字,洲晴蕙有香。

  独醒人尚笑,谁与奠椒浆。

  春秋战国门屈原

  周昙

  满朝皆醉不容醒,众浊如何拟独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谁知浸润误深诚。

  吊屈原赋

  贾谊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兮,鸱枭翱翔。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深潜以自珍;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端午节诗句 3

  1、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2、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3、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4、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

  5、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6、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7、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9、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頔《小重山·端午》

  端午节诗句 4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端午节诗句 5

  1) 糯米是粘粘的思念,棕叶是清凉的装束,龙舟是吉祥的快递,香囊是快乐的包裹,端午炎热的天气,已被欢乐屏蔽,你当然乐不思“暑”!

  2) 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陷肉陷啥都行。糯米粘着红枣香,棕叶包着朋友情。鸡蛋伴着艾叶煮,*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快乐!

  3) 闻着粽子香,思念漂过江,你我相隔几百里,端午节里更想你!因为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端午节的快乐。祝你总比我快乐!

  4) 五月初五端午到,心中思念更甚前。艾草萋萋门前挂,粽子迷香鼻尖传。十全十美心盼望,举家团圆日夜期。短信祝福悄来到,愿你端午合家欢。

  5) 香囊高挂,好运绵绵引进房;龙舟竞发,快乐滔滔满大江;畅饮雄黄,健康天天陪身旁;粽子尝尝,幸福久久万年长。端午节就要到了,我提前为你把祝福送上,愿*安阳光把你照耀,如意日子永远吉祥!

  6) 香香的粽子是思念,青青的粽叶表惦念,粘粘的糯米是挂念,红红的大枣表想念,端午节到了,朋友你还好吗,愿你一切如意,万事顺利,端午节快乐!

  7) 糯米是思念的粘连,粽叶是清爽的装扮,红枣是吉祥的代言,香囊是开心的头衔;龙舟是幸福的盛宴;端午是忙碌的偷闲,祝福是朋友的心愿。祝愿端午节快乐连连,生活甜甜,爱情绵绵,幸福满满!

  8) 端午节到了,我要送你一件外套:口袋叫温暖,领子叫关怀,袖子叫体贴,扣子叫思念;让这件外套紧紧伴着你度过每分每秒,祝端午节快乐!

  9) 青青的叶儿是纯洁的友谊;红白的馅儿是无尽的关怀;下锅后是浪漫;咬开后是温馨;吃起来是甜蜜。祝你开心每一刻,*安每一天!

  10) 落日余辉,映着彩霞,迎着微风,向着天际。丝丝柔柔的微风,传去了节日的祝辞,飘向远方的你,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祝你端午节快乐。

  11) 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粽香千里,鹤起湖湘,衔粽而飞,用真诚的心把快乐*安幸福包成一个大粽子,送给你全家。端午快乐!

  12) 拌好甜美如意馅,披挂吉祥好运衣;扎紧健康*安线,放进幸福大蒸笼;出锅开心欢乐粽,散发满堂祥和气。愿君快乐过端午!

  13) 天长地久一碗米,吉祥如意一颗栆,幸福美满一片叶,缠缠绵绵一条线,开开心心包成棕,羞羞嗒嗒送给你,愿亲爱的你端午添欣喜。

  14) 端午吃啥,粽子,吃前吊胃,吃中美味,吃后不足胃。端午玩啥,发短信,发前动心,发中开心,发后不烦心。愿你端午节吃得香,玩得乐!

  15) 花瓣雨飘过,把花心留给你,四季风吹过,把枫叶留给你,当月潮涌过把欢乐留给你,夜深人静时刻,把深深的祝福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16)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味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全给你!

  17) 端午,端午,龙舟赛,一起相约湖上来;划桨,划桨,来比赛,不为输赢只图乐;欢笑,欢笑,来助威,和谐氛围齐欢笑;激情,激情,彰显朝气与蓬勃;热闹,热闹,只为图个喜庆劲;快乐,快乐,端午快乐无伦比!

  18) 艾叶又飘香,时间*端阳;低头思好友,就在水一方;念念未敢忘,问候送心上;届时配香囊,佑你永安康;粽子尝一尝,瑞气满口香。

  19)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棕叶包着亲友情,友善关爱粽是情;门边插上艾叶香,*安健康永一生。祝:端午节快乐!

  20) 生命是一场漂泊的漫旅,遇见了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我珍惜着每一个成为我朋友的人!祝端午节快乐!

  21) 端午到,愿你“端”起“五”好:端起吉祥,好运不倒;端起快乐,烦恼全消;端起财运,广纳钱宝;端起前途,事业走高;端起幸福,如意逍遥!

  22) 端午节到了,我的祝福悄然送至,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样温馨,个性像粽叶一样飘逸,气势像雄黄一样劲霸,快乐像糯米一样粘上就不掉!

  23) 我是棕叶你是米,一层一层裹住你;你是牙齿我是米,香香甜甜粘住你;粽子里有多少米,代表我有多想你。记得给我发消息,不然粽子噎死你!

  端午节诗句 6

  1、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3、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4、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7、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8、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0、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11、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12、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13、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14、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15、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16、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17、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1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端午节诗句 7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

  ——宋 万俟咏《南歌子 端午》

  条脱闲揎系五丝。

  ——宋 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端午节诗句 8

  《浣溪沙·端午》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午日观竞渡》明代,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乙卯重五诗》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日赐衣》唐代,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午日处州禁竞渡》明代,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小重山·端午》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端午节诗句 9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节诗句 10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

  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陆游《三峡歌》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潘《端午日》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B鬣动,EX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杨无咎《蓦山溪》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李石《长相思重午》

  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陈子龙《五日》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黄公绍《潇湘神》

  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便当裹米,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扩展2)

——端午节的对联汇总10篇

  端午节的对联 1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为大家分享了端午节的对联,一起来看看吧!

  上联:饮雄黄挂蒿草吟咏橘颂

  下联:食香粽划龙舟赋诗端阳

  上联: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下联:赛龙舟号子声声传四海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辰振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中天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渐不识丁

  上联:旗艾招千福

  下联:香囊耀五丝

  上联:一盏雄黄扶正气

  下联:几窗蒲剑镇妖魔

  上联:志远胸忧悲楚仕

  下联:辞扬赋恨叹离骚

  上联:荷旁惬意秋千荡

  下联:草畔欢喜纸鹤飞

  上联:端阳解粽龙舟竞

  下联:门户插蒲虎艾威

  上联:屈子英灵来远古

  下联:曹娥孝道感清江

  上联:兰汤试浴千家惠

  下联:蒲酒盈眉万户欢

  上联:钗符艾虎悬神兽

  下联:蒲剑蒿人斩妖邪

  上联:艾草飞香午门纳福

  下联:龙舟竞渡万水欢歌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结艾钦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乘龙

  上联:海国中天魂招屈子

  下联:江城五月笑看龙舟

  上联:绿艾悬门添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溢芬芒

  上联:艾叶电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村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节启朱明榴花献瑞

  下联:盘陈角黍蒲酒怀贤

  上联:代代龙舟竞渡追怀屈子

  下联:年年角黍投江祭奠诗魂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天中节,重阳有序端荷盏

  下联:地腊辰,祭祖驱邪悼故人

  上联:龙舟竞渡,鼙鼓擂时千棹动

  下联:雪浪雄飞,锦标举处万人欢

  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

  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端午节的对联 2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端午节的对联 3

  九子粽;

  五彩丝。

  天中节;

  地腊辰。

  日逢重五;

  节序天中。

  天中令节;

  地腊良辰。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抚辰逢地腊;

  建午届天中。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海国天中节;

  江城五月春。

  酒酌金卮满;

  盘盛角黍香。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五月端阳春穗黄;

  八月中秋月儿圆。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青粽嘉旬称益智;

  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节的对联 4

  端午节的对联有横批

  上联:饮雄黄挂蒿草吟咏橘颂

  下联:食香粽划龙舟赋诗端阳

  横批:五月端午

  上联: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下联:赛龙舟号子声声传四海

  横批:日逢重五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横批:节序天中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辰振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中天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渐不识丁

  上联:旗艾招千福

  下联:香囊耀五丝

  上联:一盏雄黄扶正气

  下联:几窗蒲剑镇妖魔

  上联:志远胸忧悲楚仕

  下联:辞扬赋恨叹离骚

  上联:荷旁惬意秋千荡

  下联:草畔欢喜纸鹤飞

  上联:端阳解粽龙舟竞

  下联:门户插蒲虎艾威

  上联:屈子英灵来远古

  下联:曹娥孝道感清江

  上联:兰汤试浴千家惠

  下联:蒲酒盈眉万户欢

  上联:钗符艾虎悬神兽

  下联:蒲剑蒿人斩妖邪

  上联:艾草飞香午门纳福

  下联:龙舟竞渡万水欢歌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结艾钦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乘龙

  上联:海国中天魂招屈子

  下联:江城五月笑看龙舟

  上联:绿艾悬门添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溢芬芒

  上联:艾叶电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村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节启朱明榴花献瑞

  下联:盘陈角黍蒲酒怀贤

  上联:代代龙舟竞渡追怀屈子

  下联:年年角黍投江祭奠诗魂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天中节,重阳有序端荷盏

  下联:地腊辰,祭祖驱邪悼故人

  上联:龙舟竞渡,鼙鼓擂时千棹动

  下联:雪浪雄飞,锦标举处万人欢

  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

  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端午节的对联 5

  1、上联:钗符艾虎;下联:蒲剑蒿人

  2、上联:天中令节;下联:地腊良辰

  3、上联:日逢重五;下联:节序天中

  4、上联:兰汤试浴;下联:蒲酒盈眉

  5、上联:抚辰逢地腊;下联:建午届天中

  6、上联:我为他哭屈落水;下联:他为我辈壮升天。

  7、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8、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9、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10、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1、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2、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13、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14、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15、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端午节的对联 6

  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 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 下联: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的对联 7

  上联:九子粽;

  下联:五彩丝。

  上联:天中节;

  下联:地腊辰。

  上联:日逢重五;

  下联:节序天中。

  上联:钗符艾虎;

  下联:蒲剑蒿人。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上联:兰汤试浴;

  下联:蒲酒盈眉。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海国天中节;

  下联:江城五月春。

  上联:酒酌金卮满;

  下联:盘盛角黍香。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抚辰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天中。

  上联:千古诤臣罹祸;

  下联:尔今屈子开颜。

  上联:忆曹娥兮江上;

  下联:吊屈子乎湘潭。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

  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

  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

  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下联: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端午节的对联 8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青粽嘉旬称益智;

  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池莲花解语;

  夏晨岸柳鸟能言。

  端午节的对联 9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端午节的对联 10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

  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扩展3)

——经典端午节对联(五)份

  经典端午节对联 1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上联: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下联: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经典端午节对联 2

  1、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2、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3、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4、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5、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6、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7、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8、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9、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0、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11、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12、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13、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14、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15、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16、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17、上联:门幸无题午;下联:人惭不识丁

  18、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19、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20、上联:汨罗沉没一流恨;下联:湘楚长怀千古羞

  21、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22、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23、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古恨;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24、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25、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26、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

  27、上联:上旬上,中旬中,朔日望日;下联:五月五,九月九,端阳重阳

  28、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29、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30、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经典端午节对联 3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经典端午节对联 4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下联: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上联: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下联: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上联: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下联: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经典端午节对联 5

  (一)

  1、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2、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3、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4、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5、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6、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7、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8、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二)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

  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

  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上联: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扩展4)

——端午节对联 (菁华9篇)

端午节对联1

  端午节诗词与端午节对联,是端午节文化的一大传承。在节日的盛宴中,我们品位端午节诗词、端午节对联的'绝妙,与古往今来的看文人墨客在不同的时空*度端午节。

  端午节诗词锦集

  五月五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粽子飘香,赛龙舟,品端午节诗词。欢度端午节其实还可以贴对联来欢庆,在文字中找寻端午节的气息,感受对屈原的纪念之情。

  端午节对联锦集

  1、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3、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4、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长怀千古羞。

  5、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8、我为他哭屈落水,他为我辈壮升天。

  9、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缅贤良;插艾蒿,饮黄酒,悬祭钟馗驱妖魔。

  10、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1、不畏汨罗河水深,甘冒东海浪涛激。

  12、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13、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4、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15、时逢端午思屈子,每见龙舟想汨罗。

  16、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17、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18、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端午节对联2

  1、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2、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3、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4、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5、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6、上联: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下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7、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8、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9、上联: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下联: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0、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11、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12、上联:艾旗招百福;下联:蒲剑斩千邪

  13、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14、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15、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16、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17、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18、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19、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20、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21、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22、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23、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24、上联: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下联: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25、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26、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27、上联: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下联: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28、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29、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端午节对联3

  上联是:饮雄黄挂蒿草吟咏橘颂

  下联是:食香粽划龙舟赋诗端阳

  横批:五月端午

  上联是: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

  下联是:赛龙舟号子声声传四海

  横批:日逢重五

  上联是:天中令节

  下联是:地腊良辰

  横批:节序天中

端午节对联4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对联5

  日逢重五;节序天中。

  酒酌金卮满;盘盛角黍香。

  海国天中节;江城五月春。

  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堂前萱草舒眉绿;石上榴花照眼红。

  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

  榴裙萱黛增颜色;艾酒蒲浆记岁华。

  节启朱明,榴图献瑞;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腾。

  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沙恨;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端午节对联6

  九子粽;

  五彩丝。

  天中节;

  地腊辰。

  日逢重五;

  节序天中。

  天中令节;

  地腊良辰。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抚辰逢地腊;

  建午届天中。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海国天中节;

  江城五月春。

  酒酌金卮满;

  盘盛角黍香。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五月端阳春穗黄;

  八月中秋月儿圆。

  艾人驱瘴千门福;

  碧水竞舟十里欢。

  艾叶如旗招百福;

  菖蒲似剑斩千妖。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青粽嘉旬称益智;

  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池莲花解语;

  夏晨岸柳鸟能言。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榴裙萱黛增颜色;

  艾酒蒲浆记岁华。

  堂前萱草舒眉绿;

  石上榴花照眼红。

  结艾钗头轻战虎;

  夺标船首惯成龙。

  绿艾悬门漆藻彩;

  青蒲注酒益芬芳。

  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对联7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

  下联: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

  下联: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

  下联: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上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

  下联: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

  下联: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

  下联: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

  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

  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

  下联:夏晨岸柳鸟能言。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端午节对联8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

  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端午节对联9

  上联:九子粽;

  下联:五彩丝。

  上联:天中节;

  下联:地腊辰。

  上联:日逢重五;

  下联:节序天中。

  上联:天中令节;

  下联:地腊良辰。

  上联:兰汤试浴;

  下联:蒲酒盈眉。

  上联:钗符艾虎;

  下联:蒲剑蒿人。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抚辰逢地腊;

  下联:建午届天中。

  上联:保艾思君子;

  下联:依蒲祝圣人。

  上联:海国天中节;

  下联:江城五月春。

  上联:酒酌金卮满;

  下联:盘盛角黍香。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千古诤臣罹祸;

  下联:尔今屈子开颜。

  上联:忆曹娥兮江上;

  下联:吊屈子乎湘潭。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

  下联:八月中秋月儿圆。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生子兴宗王镇恶;

  下联: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

  下联:珠履频窥处士星。

  上联:青粽嘉旬称益智;

  下联:赤符灵术善驱邪。


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扩展5)

——端午节对联 (菁华6篇)

端午节对联1

  端午节诗词与端午节对联,是端午节文化的一大传承。在节日的盛宴中,我们品位端午节诗词、端午节对联的'绝妙,与古往今来的看文人墨客在不同的时空*度端午节。

  端午节诗词锦集

  五月五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竞 渡 歌(节录)——(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 (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俗,天中端午。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端午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粽子飘香,赛龙舟,品端午节诗词。欢度端午节其实还可以贴对联来欢庆,在文字中找寻端午节的气息,感受对屈原的纪念之情。

  端午节对联锦集

  1、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3、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4、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长怀千古羞。

  5、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8、我为他哭屈落水,他为我辈壮升天。

  9、赛龙舟,吃粽子,纪念屈原缅贤良;插艾蒿,饮黄酒,悬祭钟馗驱妖魔。

  10、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1、不畏汨罗河水深,甘冒东海浪涛激。

  12、千载招魂悲楚仕,万人抚卷叹离骚。

  13、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4、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15、时逢端午思屈子,每见龙舟想汨罗。

  16、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17、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18、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端午节对联2

  千古诤臣罹祸;

  尔今屈子开颜。

  千古诤臣与屈子,皆指屈原。联意在于赞颂今日之政治清明。上下联相补充,属于流水对。

  忆曹娥兮江上;

  吊屈子乎湘潭。

  曹娥,东汉时期的人,是*古代著名的孝女。其父于五月五日为水所淹,不得其尸。曹娥沿江哭号十七日,昼夜不绝,父尸不出,遂自沉于江而死,三天之后,父尸浮上水面。有人认为,沿以成俗的赛龙舟,就是为了纪念她。当然和她争这一荣耀的,还有屈原和伍子胥。此联的妙处在于将两个争名的对手,黏合在一起,和谐共存了。

  生子兴宗王镇恶;

  良辰竞渡屈灵均。

  《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灵均是屈原的字。联中与屈灵均并举的王镇恶,是东晋名将,其祖父就是前秦名相王猛。王镇恶生于五月五日,家人欲弃之。王猛援引孟尝君亦此日生的故实,认为王镇恶将会是振兴家族之人。后事亦正如王猛所言。屈原与王镇恶相隔千年,一文一武,因端午结了姻缘,做了上下联,实为趣事。

  冰盘错出仙人掌;

  珠履频窥处士星。

  夏日酷热,食冰解暑,自然是畅快之事。冰块短长不一,若数量为五,其状实在颇似人的手掌。故有上联句。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用“仙人掌”,并不指今人熟知的耐旱植物,而是指华山之一峰。此峰亦因状若手掌得名。下联出自唐人罗隐《春日忆湖南旧游寄卢校书》一诗,此句意在赞誉隐士之为人仰慕。

  榴花彩绚朱明节;

  蒲叶香浮绿醑樽。

  这也是一副端午节所用对联。上联切端午节时间,下联切端午节民俗。五月初正是榴花灿烂的时节,“朱明”,夏季。“朱明节”,立夏节。汉代时候,皇帝在立夏日在南郊迎夏神,唱《朱明》歌,故称。端午节,又称“蒲节”,届时人们在门口插艾蒲,在小儿衣服上系香袋,吃棕子、喝雄黄酒,以期穰灾疫,去虫毒。“绿醑(xu音许)”,绿色的美酒。唐太宗《春日玄武门宴群臣》诗:“清尊浮绿醑,雅曲韵朱弦。”联语极为切题,“榴花”与“蒲叶”,为植物名相对,“朱”与“绿”,则是颜色词相对,等等,对仗值得称道。

  九子粽;

  五彩丝。

  此联虽仅有六字,所明者实乃端午的两大风俗,以之涵括端午丝毫不显简陋。《续齐谐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人欧回,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对欧回说:“祭品虽然很好,可惜常被蛟龙吃掉。烦劳施以恩惠,用练树叶包裹,五彩丝缠绕。因为这二物是蛟龙所忌惮的东西。”欧回依言而行,此人重现致感谢之意。据此,端午节的这两大风俗都与屈原有关。也有其它的说法,姑列其一。应劭《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则五彩丝不用于粽子,而用于人。聚讼纷纷,不知孰从。然而无论哪一种为正解,都不妨碍此联的妙处。

  天中节;

  地腊辰。

  唐宋以来以农历五月五日午时为天中节,也叫重五节、浴兰节。端午节是后来的称呼。至于地腊,乃是道教加于此日的.名称。上下联皆为点明时令。这种对联一是为了避免落入俗套,另一是为了对举的工稳,且富于人文,遂援引并不*用的称呼,点明节日。

  兰汤试浴;

  蒲酒盈眉。

  《大戴礼记》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故此端午节又名浴兰节,端午兰汤沐浴的*俗其来颇久。蒲酒,赌博饮酒,意指端午节嬉戏娱乐,眉展颜开。或者蒲指菖蒲,酒指雄黄酒,端午有挂菖蒲剑与喝雄黄酒的*俗。

  钗符艾虎;

  蒲剑蒿人。

  钗符,即钗头符,端午节所用的头饰。艾虎,旧俗端午节,用艾作虎,或剪綵为虎,粘以艾叶,佩以辟邪。上联截取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词句“儿女纷纷新结束,时样钗符艾虎”。蒲剑,菖蒲叶,其形似剑,故名。旧俗于农历五月初五,悬菖蒲叶于门上,谓可以治邪。故而端午节亦称蒲节。上列三词都贴切于端午的*俗,“蒿人”与此联系颇远。之所以用“蒿人”,意在以“蒿”对“艾”、“蒲”。“蒿人”可有三解,一为反用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意在表达其人混迹草莽、优游岁月的通达情怀。一解则典出《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蒿目,举目远望之意。庄子意在批评此种无事生非者,此联可能反用其旨,欲褒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者。最末一解出自《周礼》,据之,“蒿人”乃为宾客供给食物的小吏。三者不妨共存,以添此联意绪之丰富。

  门幸无题午;

  人惭不识丁。

  据传此联为明末屠户徐五所撰。他于端午节题午时书(端午对联又名午时书)贴于门楹,联曰:“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当朝名臣曹学佺路过,一见此联,大为赞赏。遂叩门拜谒,二人结为朋友。此联之所以妙,端在于其幽默。在分析其何以幽默前,须先解释门上“题午”的讽刺意味。这是出自宋人范正敏所著《遁斋闲览》的谐语:一士子拜谒一富人,富人不想见,推脱已外出,士子知其欺己,遂在富人门上大书一“午”字而去,人问其故,士人答到:“牛不出头耳”。盖士子用“午”字讽刺富人是个缩头蠢牛。此联曰“门幸无题午”,其中的一层意思,正从这一诙谐而来。也正为此,曹学铨才毫无忌讳的叩门攀交。另外一层意思是用“午”代指“午时书”。明明午时书贴于门上,却说“门幸无题午”;对联写得如此讲究工整,却说“人惭不识丁”。其中的幽默诙谐,令人回味无穷。

  艾旗招百福;

  蒲剑斩千邪。

  悬艾草于门上,以辟邪攘毒,端午*俗之一。由于艾草迎分招展,其状若旗,故联中曰“艾旗”。蒲剑,前已有解,指菖蒲剑。此联旨在辟邪纳福,盖与人们看待端午的观念有关。先秦之人就颇以五月为毒月,五日为恶日,后世固守其藩,未尝变革。于是古人千方百计辟邪祛灾,兰汤沐浴、系五彩丝、挂菖蒲、悬艾草等之类,渐成*俗,时至今日,流风遗韵,依然可闻。此联数目对数目,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妥贴工稳。

  保艾思君子;

  依蒲祝圣人。

  此联用了两个比喻,一是将君子比作艾草,一则将圣人比作菖蒲。人们以为端午节邪祟流行,多用菖蒲与艾草辟邪祛祟。想来君子动静举止方廉,浩然正气,存于一身,圣人经天纬地,备物致用,保养万民,虽与艾草菖蒲功绩固有大小之别,其正身佑民则同。由物及人,由小及大,蕴意幽远,此其长也。

端午节对联3

  上联:门幸无题午

  下联:人惭不识丁

  上联:艾旗招百福

  下联:蒲剑斩千邪

  上联:绿艾悬门漆藻彩

  下联: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

  下联:艾酒蒲浆记岁华

  上联:榴花彩绚朱明节

  下联: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

  下联:夺标船首惯成龙

  上联:芳草美人屈子赋

  下联:冰心洁玉大夫诗

  上联:不畏汨罗河水深

  下联:甘冒东海浪涛激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

  下联:菖蒲似剑斩千妖

  上联:艾人驱瘴千门福

  下联: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堂前萱草舒眉绿

  下联: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上联: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下联: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上联:念故人 万户千家包粽子

  下联:庆佳节 敲锣打鼓赛龙舟

  上联: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下联: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上联:箬叶飘香 一粽尝来千古事

  下联:龙舟逐水 百桡划出四时情

  上联:日光端午 清明水底见重阳

  下联:天气大寒 霜降屋檐成小雪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上联:报国遭谗两放逐 痴心不改九章出

  下联:汨罗滚滚万人泪 惟有离骚千古流

  上联:清明思故人寄深情情思代代祭古魂

  下联:端午赛龙舟忆屈子子孙世世奠英灵

端午节对联4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端午节对联5

  1、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

  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

端午节对联6

  上联:九子粽;五彩丝

  下联:天中节;地腊辰

  上联:日逢重五;节序天中

  下联:天中令节;地腊良辰

  上联:兰汤试浴;蒲酒盈眉

  下联:钗符艾虎;蒲剑蒿人

  上联:门幸无题午;人惭不识丁

  下联:艾旗招百福;蒲剑斩千邪

  上联:抚辰逢地腊;建午届天中

  下联:保艾思君子;依蒲祝圣人

  上联:海国天中节;江城五月春

  下联:酒酌金卮满;盘盛角黍香

  上联:千古诤臣罹祸;尔今屈子开颜

  下联:忆曹娥兮江上;吊屈子乎湘潭

  上联:五月端阳春穗黄;八月中秋月儿圆

  下联:艾人驱瘴千门福;碧水竞舟十里欢

  上联:艾叶如旗招百福;菖蒲似剑斩千妖

  下联:生子兴宗王镇恶;良辰竞渡屈灵均

  上联:冰盘错出仙人掌;珠履频窥处士星

  下联:青粽嘉旬称益智;赤符灵术善驱邪

  上联:端午池莲花解语;夏晨岸柳鸟能言

  下联:榴花彩绚朱明节;蒲叶香浮绿醑樽

  上联:榴裙萱黛增颜色;艾酒蒲浆记岁华

  下联:堂前萱草舒眉绿;石上榴花照眼红

  上联:结艾钗头轻战虎;夺标船首惯成龙

  下联:绿艾悬门漆藻彩;青蒲注酒益芬芳

  上联:节启朱明,榴图献瑞;辉增翠葆,艾绶翔华

  下联:画鼓朱旗,锦标齐夺;香罗细葛,纱服新成

  上联:画鼓朱旗,锦标竞夺;粉团角黍,绮序欣逢

  下联:葛细含风,罗香叠雪;钗头颤虎,屋角盘蛛

  上联:艾叶吐幽芳,香溢四海;龙舟掀巨浪,气吞八荒

  下联:石榴映红日,千门喜庆;鼓乐催龙舟,万水欢歌

  上联:龙舟竞渡,不忘楚风余韵

  下联:诗台抒怀,更忆圣哲先贤

  上联:龙舟竞渡,凭吊屈子怀石恨

  下联:赤县雄飞,喜谱今朝爱国篇

  上联:艾可驱邪,处处庆天中令节

  下联:粽能益智,家家逢地腊祥光

  上联:令节届天中,处处辉增艾绶

  下联:良辰逢地腊,家家乐饮蒲觞

  上联:美酒雄黄,正气独能消五毒

  下联:锦标夺紫,遗风犹自说三闾

  上联:焚艾草饮雄黄,清瘴防病别为邪崇

  下联:飞龙舟裹香粽,奠忠招魂是效楷模


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扩展6)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范本10份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1

我六岁那年,才知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艾节、五月节……这一天,家家挂艾叶,吃粽子,人人佩带香囊……。

听妈妈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一位名叫屈原的***,他在楚王身边做官小学生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很有学问,一心为国家的富强出计策,可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发配边疆。后来,听说自己的国家被敌人占领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江边,怀抱一块石头,纵身跳了下去……后来人们为了让鱼虾们别吃屈原的尸体,往江中投入荷叶包着的糯米。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俗。

每当到了端午节,我虽然吃着喷香的粽子,观看着激烈的赛龙舟,可一想到这个故事,我就高兴不起来。

萧山区宁围镇第三小学204班陈文潇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2

  5月30日,我国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已隆重登场了,说起这端午,大家肯定先想起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可是以古传承至今的重要*俗!那池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粽子的传统形状是三角形的,在粽子白泠泠的糯米中可以包许多种馅、豆、肉、枣——样样俱全,包好的一个个墨绿色的粽子,一个叠一个地放在餐盘里,那欲滴的绿,清爽的白,绿白中间隐约有馅儿冒出,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好不可爱!把粽子吃在嘴里,它的馅儿像个调皮的孩儿,一个儿劲儿地往肚里溜,墨绿色的芦苇叶不仅美观,还很好地裹住了粽子实时的香,打开粽叶后,那四溢的香气不禁让人垂涎三尺!

  耳边隐约响起了打水的啪啪声,手里操一个粽子。走*方知——赛龙舟。

  这赛龙舟的*俗相传是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得当国贤者屈原救河自尽而死去,许多人便赶紧划船追赶,拯救其。之后,后人便有了比赛龙舟的民族特色。

  相传,屈原投河自尽之后,人们为了不让水里的蛟龙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于是,便做了一些包着肉菜等馅儿的糯米团,把它们扔下河去想让蛟龙吃饱后便放弃吃屈原的念头,由于用糯米包制食物这一方法味道鲜美、香浓,便流传下来了端午当天包粽子的*惯,而粽子也如此由来。

  在古时,人们以为将雄黄酒抹涂在脸就可以免受虫蛇伤害。

  因此,便流传下来了端午节传统*俗活动之一——薰苍术,薰苍术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可以散发出清香,而且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便是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温馨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3

  儿时的端午节,似遥远记忆里的一条小河,穿越时空的回忆,历经岁月的洗礼,醇美的让人难以忘怀。

  又是粽叶飘香时,那曾经儿时最美的记忆依稀就在昨天。端午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记得每年端午节的'前几天,街上到处都是卖香包、结五彩绳、炸油糕和卖粽子的小贩。那琳琅满目的香包、金黄酥脆的炸油糕和清香诱人的粽子,看得人是眼花缭乱,食欲大开,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人们都在为这欢乐的节日忙碌着,儿时的端午节处处弥漫着亲友团聚的喜悦,曾经欢度节日的一幕幕情景时时刻刻浮现在眼前。

  五彩绳是由红、黄、蓝、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做成的,做好后于端午节当天戴于孩子们的手腕、脚腕或脖子上,据老人们说可以辟邪或防毒。这种五彩绳一直要戴到六月初六才能取下来扔掉,据说扔掉意味着扔掉疾病,也就是祛灾祛难的意思。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陕西关中的端午节更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包粽子、炸油糕,结五彩绳或是送香包颇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4

  5月30日,我国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已隆重登场了,说起这端午,大家肯定先想起了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可是以古传承至今的重要*俗!那池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是包粽子的主要材料之一。粽子的传统形状是三角形的,在粽子白泠泠的糯米中可以包许多种馅、豆、肉、枣――样样俱全,包好的一个个墨绿色的粽子,一个叠一个地放在餐盘里,那欲滴的绿,清爽的白,绿白中间隐约有馅儿冒出,那憨态可掬的样子――好不可爱!把粽子吃在嘴里,它的馅儿像个调皮的孩儿,一个儿劲儿地往肚里溜,墨绿色的芦苇叶不仅美观,还很好地裹住了粽子实时的香,打开粽叶后,那四溢的香气不禁让人垂涎三尺!

  耳边隐约响起了打水的啪啪声,手里操一个粽子。走*方知――赛龙舟。

  这赛龙舟的*俗相传是古时楚国人因不舍得当国贤者屈原救河自尽而死去,许多人便赶紧划船追赶,拯救其。之后,后人便有了比赛龙舟的民族特色。

  相传,屈原投河自尽之后,人们为了不让水里的蛟龙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于是,便做了一些包着肉菜等馅儿的糯米团,把它们扔下河去想让蛟龙吃饱后便放弃吃屈原的念头,由于用糯米包制食物这一方法味道鲜美、香浓,便流传下来了端午当天包粽子的*惯,而粽子也如此由来。

  在古时,人们以为将雄黄酒抹涂在脸就可以免受虫蛇伤害。

  因此,便流传下来了端午节传统*俗活动之一――薰苍术,薰苍术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可以散发出清香,而且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便是我记忆中的端午节,温馨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5

  小时候家里很穷,从没见过家里包粽子,自然,端午节在我的心中远不如春节、清明、冬至、七月半(农历鬼节)等重要(中秋节也不重要,家里很少加菜)。这是贫穷年代被扭曲的节日,所以,我们做子女的从不敢责怪父母亲。对端午节有点了解是少年时代,从没坐过公共汽车离开过饶*北部山区的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不知道屈原和赛龙舟。我们家乡的河水很浅,人们叫它大溪,除了下暴雨发洪水,*时河床堆满沙子,连小船的影子都没见过,就别说龙舟了。有一个下雨天的五月,家里来了一位油漆师傅,他是在大埔县高陂镇长大的。给我讲述了韩江河上赛龙舟的盛况:是日江上百龙争先,彩旗招展,锣鼓震天,胜出者获得了金猪厚礼。**无论男一女老小、士农工商,几乎倾城出动,人群像蚂蚁,密密麻麻挤着挨着,观看江里龙舟竞渡。而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绿豆裹粽子,煮粽子的香味,洋溢着整个镇子上空……,他绘声绘色,说得令我无比神往。若干年后我高中毕业,由高陂前往潮州的轮船上,望着滔滔韩江水,我忽然想起油漆师傅关于这条河上赛龙舟的盛事,只恨无缘遇见,支着下巴惆怅了许久。

  后来我像许多人一样出外打工,在珠江之滨的小镇安了家,看龙舟竞渡就不再是新奇的节日景观了。每当端午节来临,从农历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整个珠江流域的锣鼓声咚咚锵锵响个不停,一条条长长的龙舟插着绣有姓氏的彩旗和罗伞,两边坐满了桨手,站在船首的老大手挥三角令旗,桨手如临战勇士,一齐呐喊奋力划桨,龙舟就像箭一般向前冲去,锣鼓声加上**的喝彩声,场景十分热闹感人。

  沿河而居,珠水**的原居民把划龙舟当作一种探亲访友、祭祀先人、纪念屈原的民俗。如果地方**不组织赛事,他们也会把埋在河涌泥潭里的龙舟捞起来,冲洗干净,插上饰物,划上浩浩江面。

  赛龙舟不仅仅好看,其实这是一项充满危险的民俗活动。江水流急,万一掌握不好,龙舟就会倾覆,落水者有可能遇到生命危险。我在新造工作的时候,小谷围岛广州大学城广州美术学院的所在地南亭村江面上,叫做海心岗的地方,历史上曾发生过龙舟沉没的事故,由于这儿水流急速,水面打着漩涡,落水者往往连一尸一体也找不到。某年端午节,有快速大船经过,临*穗石村的村民因龙舟倾覆落水,数位桨手死亡。明知非常危险,珠江**的村民们依然毫无畏惧,每年准时把龙舟鼓敲起来,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勇气!村庄里,为了筹集划龙舟的经费,村民纷纷募捐,有些从香港、澳门或外地做生意发财的乡亲回来了,出手特别大方。夜晚,龙舟靠岸,村民们就在祠堂里大摆龙舟宴,佳肴美酒,林林总总,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来到村里,就可以上座吃喝,不收分文,人称 “吃龙船饭。”这风俗流传了上千年,今天依然沿袭着。通过赛龙舟,他们维系着浓浓的乡情、一团一结一致、共御外诲!通过赛龙舟,他们保留着久远的中原文化、把宝贵的民间风俗保留下来。所以,我知道为什么当龙舟鼓敲响之时,那么多人立刻振奋起来,甚至感动了这一方水土上所有人的原因了!

  在珠江之滨,到了端午这些天,市场买卖粽子的人会比*时多起来,在菜摊之旁,菖蒲叶子和苦艾草被人扎成一束束出一售。这里的人,无论是住高楼大厦的、住出租屋的、住乡村的,大家都愿意花上一两块钱买一束回去挂在门上,以寄驱魔辟邪之意。很少人把粽子投到江里,也许为了环保和不浪费,但大家都记得屈原这位两千年前抱石投江的爱国诗人!

  珠江之滨有两个村子全部姓屈,他们自称是屈原的后代,他们的先人是明末清初号称“岭南三大家”之一的爱国诗人屈大均,他的著作《广东新语》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屈大均的墓地就葬在望得见珠江的山岗上,年年都有“屈”字大旗的龙舟从他的墓前经过。

  时过境迁,不知道我们老家的人现在重视端午节不?但我已经把端午节当作重要节日了。端午节有着比其他节日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令我不敢轻易忘记。所以,我期望每年的五月,龙舟锣鼓嘹亮起来,纪念诗人的活动多起来。今年端午节,我就参加了一个叫做“端午诗会”的活动,这是孙中山先生的故里中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一队穿着整齐肃穆的大学生,在舞台上朗诵了《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铿锵有力的句子,久久回响在我的耳边……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6

  因为我出生在农历五月初五,同为教师的父母就给我起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名字――端午。

  于是,从我记事起,我每年都要在端午节这一天过生日。每年端午节这一天,我都感觉是我最幸福最快乐的一天。端午节到了,我的生日也就到了。

  我13岁的那年,妈妈教初三,每天早出晚归,有时我一整天都看不到妈妈。偶有时间,妈妈就会问起我的学*情况。我总是抱怨地说:“妈妈,你不要自己的儿子了吗?”妈妈也总是带着歉意的目光看着我说:“妈妈怎么能不要自己的儿子呢?可我在学校里还有四十几个孩子要管啊!”

  这年的端午节马上要到了,我不知道多少次翻看日历,盼望着自己生日的到来。可是,就在端午节到来的前一个星期,妈妈却告诉我一个让我愤怒的消息:她不能陪我过生日了!

  为什么?我大声呼喊。你真的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要了吗?妈妈看着我,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一会儿,她才哽咽着说:“今年的端午节,我要带领学生们去参加中考。妈妈不能扔下学生们不管啊!”

  “我不管!你必须留在家里给我过生日。你必须在家过端午节!”我坚定地说。

  可妈妈还是带着她的学生们在端午节前去市里参加中考了。我很失望,我很无奈,我很无助。妈妈呢!她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

  端午节到了!爸爸一大早就把我喊起来:“祝你生日快乐!”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放学回到家,我期望着妈妈为我准备好生日蛋糕。可是,我看到的是书桌上的一封信:

  妈妈祝你生日快乐!妈妈知道,你长大了,你一定会理解妈妈。你一定能比较出来,是你一个人的生日重要还是四十多个孩子的前途重要。我是你的妈妈,我还是四十几个学生的班主任老师,我是他们的主心骨啊!你一定希望妈妈的学生都能考上重点中学!

  妈妈知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等妈妈回家再给你补一个生日吧!

  看着妈妈的信,我忽然感到自己太自私了!我后悔自己和妈妈怄气!我拿起了电话……

  记忆中,那个端午的味道是孤独的。但我知道:我长大了!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7

  端午,是勤劳纯朴的村民们的小憩的日子。这天,全村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完饭,在晒谷上围城方阵。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尽情的跳舞、对歌,给*静安宁的村庄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晚上,乡亲们会在晒谷坪上燃起篝火,在火的旁边围成一个圆圈。火光照亮了村庄,点缀着夜空。乡亲们各自从家里拿来粽子,鸡蛋,煮蒜互相品尝、赠送。那热闹的场面,那淳朴的风情风俗令我至今忘怀。当送出最后一个粽子时,自己的身边已堆了一大堆。这种古朴纯正的民风一直保留在遥远的村庄甜了一代的山民。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全身长满了又大又紫的脓包,疼的我不的安宁。这时,爷爷说:“望博,你等着,我去弄些狗�乙逗屠鲜蟠袒乩础敝钡较挛纾�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沸腾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过了几天真的不疼了。第三日就好了。

  事后我问爷爷。他说“你小子走运,逢上端午节,要不,够你受的!”我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意思。大概是由于恰逢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

  其实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有甜有软,每一次过端午节,我就要求爷爷给我买粽子。

  哎,现在长大了,不怎么吃粽子,总觉得小时候是那样地幼稚。我是多么想回到小时候,回到童年是的端午节。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8

  端午节前夕,商店超市都开始叫卖着粽子,价格几元、几十元,上百元不等,甚至出现天价粽子。一边是商家为促销而打着漫天的广告,一边是国家三令五申的严查买粽子送礼。不知什么时候,粽子这么神圣的食物也和腐败挂上了勾。

  记得小时候,剑阁乡下过端午节是不吃粽子的。粽子是南方特产,是为纪念屈原投江而喂鱼的祭品。剑阁因地处川北,大多数地方山高缺水,水稻产量又低,糯米很少种。剑阁是没有粽子的。

  剑阁农村过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分三次过,农历五月初五,十五,二十五分别叫大端阳、中端阳、末端阳。而一般的家庭只过大端阳。大端阳也是最隆重的节日。出嫁的女儿会在端午节回娘家看望父母。而父母招待女儿女婿最隆重的形式就是蒸馒头。头一天发好酵面,端午节一早就开始和面。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桃子、有的像斑鸠、有的像喜鹊、有的像青蛙…条件好的还会蒸各种馅的包子。当然是素菜的,或是米拌的。孩子们回到外婆家,挑最喜欢的斑鸠,它最形象,拿在手上舍不得吃,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闻了又闻,爱不释手。直到馒头冷了,才掰了斑鸠的小腿慢慢品味着,回味无穷。

  我们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一年粮食不够吃,大女孩都远嫁绵阳等富裕地方。在大集体那个年代,我们村很少有人家蒸过白面馒头。

  端午时节,正是麦收季节。经历了青黄不接的二三月,每个人都翘首期盼着这个可以吃饱的节日。金黄的麦子,飘着诱人的麦香,飘荡在村庄的每个角落。

  在端午节的前两天,生产队就会把还未晒干的麦子,折算斤两后分几十斤给各家各户,让人们可以过一个饱胀的端午节。在那样一个机械化落后的时期,要把这些还带着水分的麦粒,磨成白面,几乎不可能。而乡下人自有办法,他们不用晒干麦子,就把这些麦子用筛子去掉麦壳,淘干净后和着井水,用石磨磨成浆,那连着麦皮的面浆,白中带黄,从石磨流出来,就像小小的瀑布挂着。这时候,院子里热闹开了,每家每户都忙着推腰磨子,大孩子帮着妈妈推磨,小孩子则围着石磨转圈、叫喊着、兴奋着。一会儿,父亲开始抱着麦秸,把锅烧热;婆婆则熟练的用高粱做的锅扫把,沾一点菜油,刷一下锅,然后用勺子舀一勺麦浆倒进锅里,用锅铲轻轻一刮,很快,一张有软又香的水摊面馍就起锅了,放进干净的竹筛子里凉一下。一张两张,还不等凉好,就被围着锅台的孩子一抢而空。婆婆一边叫着:“慢点,慢点,别烫着”。孩子们则不管,早就饿瘪了肚子,就等着去填饱。他们也不去计较那白味的水摊面的味道,只觉得它软软的,香香,甜甜的,真好吃。婆婆则站在锅台边,不停地刷着,直到刷完为止。她也不会提前尝一口。孩子们都差不多了,就把后面剩下的面皮,切成小块,放一些盐葱吵一下,那便是端午节上的美味。

  而我们家小时候姊妹多,分的粮食少。婆婆管家,为了节约麦子,一年最多只能有一次这样的享受。婆婆为了让我们能吃上水摊面膜,就鼓励我们和她一起去拾麦穗。因为大集体劳动,有的麦子很成熟,加上太阳晒,就有麦穗掉在地上。很多老年人和小孩就会去拾麦穗。别人睡午觉时,我们就戴顶草帽,跨一个竹篮子,和婆婆一起去拾麦穗。有时候运气好,一个中午就能拾一篮子。估计队里出工的时间,就回家。(因为怕队里发现没收),然后把那些麦穗晒在自家院子里,等积累多了,再用小锤去捶。看着那些胜利果实,心里向往着下一个端午节的美味。

  那飘着麦香的端午节,已留在了记忆深处,而那美味的水摊面也留在了时代的记忆里。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9

  端午节将至,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在喜庆中,我不得不感慨时间的稍纵即逝。

  去年的端午节的记忆仍旧那样的清晰,转眼遍又是一年了。只记得去年端午节*乎是睡过去的',在下午很晚的时候醒来了,有些饥饿,发现床头有一个粽子,于是抓起来就剥了吃了,也算是过了一个端午节。事后才发现粽子不是给我的。而前年的端午节好像连粽子也没吃,就如此的过过来了。

  这搁小时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的。年少的时候特别的喜欢过端午节。奶奶总是会煮上很多的蛋,包上许多的粽子,蒸很多的包子。现在看来,那些包子都是很奇形怪状的,颜色也不像现在的包子,可是味道却是很好。我们总是带上很多的熟鸡蛋去碰蛋玩——就是拿自己手里的蛋和别人去碰撞,看谁的坚硬,要是赢了的话是很有成就感的。现在想想,哪吃得了那样多的咸蛋呢,大多是浪费了。

  而端午节似乎和淅淅沥沥的雨是分不开的。每次端午节便是带上一把雨伞,带上奶奶给的几块钱,带上满满的期待,和着几个朋友,就到后街去看龙舟比赛了。其实看比赛是很次要的,重要的是在路上可以买许多的吃的,有冰棒,也有桃子。而最为重要的是可以往夏猪家门前路过,偷偷的狠狠瞄上几眼,便可以高兴几天。童年的快乐可以简单到如此地步。

  记得我中考的时候是在端午节以后,而母亲也在中考前回来了,这是我仅有的几次和母亲在一起过的除了春节以外的节日的记忆之一。而就是在那次,自己居然还生病了,把母亲急坏了。

  面对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似乎更多了一份期待,希望可以重温往日端午的那份快乐与温馨。

  记忆中的端午节作文 10

  小的时候,我对端午节的记忆,是从吃粽子和黏米饭开始的。

  说起粽子和黏米饭还有一段有意思的故事,那是大约我3岁的时候,那一年的端午节,幼儿园的小朋友‘‘鹏鹏’’神神秘秘的对我说;我会包粽子了,我和妈妈一起包的。我说;那有啥呀!下学后我也和妈妈包粽子。晚上我迫不及待的把想包粽子想法说给了妈妈,妈妈真就买了。江米。小枣。苇叶。马莲等等包粽子的东西。恰巧姥姥去太姥姥家了。我们倍感无助。多亏妈妈还算懂行,先把米用水泡好,把苇叶。马莲。小枣煮了。我们就开始包了,心想这有啥呀,不就是把米和小枣往里包吗,由于妈妈也没粽子,就出了洋相,妈妈不是把苇叶弄坏了就是捆不住米和小枣。我就更别提了用挺大的苇叶就捆了一小点米,连小枣都没放进去。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包了半天都没弄成,妈妈说咱们这样吧!把苇叶*铺在笼屉上,把泡好的粘米和小枣放在上面蒸。当然粽子是没包成但是蒸了黏米饭,味道也不错。粽子吗还是姥姥从太姥姥家回来后,她老人家给包的,那天我在姥姥手把手的指导下,终于包成了像样的粽子。

  小小的粽子,看似简单其实这里面有大的学问,做人做事都是一个道理。看似简单的事是要认真地对待的。


端午节对联范本10份(扩展7)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范本10份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1

  今天是端午节,大街小巷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在这个温暖的节日里,我想亲手包个粽子送个你,祝愿你端午安康!

  我打开IPad,了解了包粽子的步骤和方法,便开始动手包了起来。别看粽子长得那么简单,包起来可真不容易。不是叶子开裂了,就是米撒了一地。我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试验了五个,终于成功了一个。我拿着亲手包好的第一个粽子看了又看,满意地笑了。这是一个很有特点的粽子,卖相不怎么好看,很小很小,迷你型的。我想,你一定会喜欢。

  粽子煮好了,剥开外层的.粽叶,那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顿时,口水淹了一亩地了。我最喜欢的是碱粽,沾上蜂蜜,咬上一口,软绵绵的,香甜可口,那真是好极了!你呢?你喜欢什么味的?包个粽子送给你,快来吃吧!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2

  今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据说,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的*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来,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今天一大早,我一醒来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来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粽子。今年的粽子品种可真多:有红豆粽、红枣粽、花生粽、还有姥姥包的肉粽……

  我看见这么多粽子口水都流下三千尺。我迫不及待拿起一个粽子,三下五除二剥开那几片还在散发着香气的粽叶之后,里面躺着的粽子就好像小宝宝一样新鲜细嫩,招人喜爱。轻轻咬上一口,那混合了棕叶香、糯米香还有肉香的浓浓香气在口中鼻中萦绕不绝,那黏而不粘的口感,那甜美的味道让人吃之后回味无穷。我们一家一边吃着香甜的粽子,一边听爸爸讲着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我会记住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3

  端午节是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和玩。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有一次,屈原去京城办事,回来后,看到国家变得非常衰败,就投汨罗江自杀了。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又称“诗人节”。

  端午节的.*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为了让河里的鱼虾吃饱了,不吃诗人屈原的尸体,人们就在这一天往汨罗江里投粽子。为了打捞屈原的遗体,人们竟相在江河里划船打捞。就发展成为现在赛龙舟。

  听奶奶说,粽子是用碧绿的芦苇叶和香喷喷的糯米做的,还要在香喷喷的粽子上散白糖。粽子的味道又香又甜可好吃了,我可喜欢吃粽子了,一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但是,最遗憾的就是过端午节的时候没亲眼看见赛龙舟。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和春节,但是,一比较我还是更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它有一个小故事。

  战国时期,屈原抱石投江自尽,老百姓敬仰他的为人,划船到他投江的地方救人,又怕江里的鱼虾伤害屈原的'遗体,就用粽叶包了糯米投向江里。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由来了。而这一天,据说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不同地方过端午的*俗不尽相同,但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蒿这些*惯大多一样。

  咱们荆门人过端午,又称“过端阳”或者“送端阳”,是出嫁的女儿对爸爸妈妈的感恩节。这一天,女儿要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还要带着丰厚的礼品。爸爸说,在京山,人们通常送的是几斤肉,而爸爸妈妈一定会蒸馒头,做包子,好好地招待女儿女婿。妈妈说,在荆门送皮蛋、咸蛋、肉的居多,老人要准备的也很多,不过一定不会忘了送女儿女婿几把蒲扇,这既是因为夏天热且蚊虫颇多,也是因为蒲扇还有另外一个好听的名字――福扇的缘故。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5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悬钟旭像、挂艾叶吃粽子、喝黄酒。

  今天早上,我们全家的早餐就是吃粽子。妈妈说,以前她的老家都是自己包粽子的,而且都是甜的,有蜜枣粽、花生粽、豆沙粽。现在大家都买现成的了。在吃早餐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在说小时候过端午节的趣事,比如:带鸭蛋或者鸡蛋到学校,跟同学比赛,看谁的更坚韧,不会被碰碎等等。我边吃边听,听到有趣的地方,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希望每个人在这一天都过得开心、幸福!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6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下面,告诉你们我家是怎么过端午节的吧。

  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户户都要挂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等活动。这种*俗是经过20xx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五月初五作为端午节的原因是因为屈原就是在那天跳下汩罗江自杀的。

  赛龙舟的*俗也是从人们划着小船去寻救屈原这种形式演化过来的。因为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他们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水里。他们认为鱼儿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种活动不断演化,到现在就成了粽子。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变成了一种风俗。

  今年的端午,我们家挂上艾叶,包好粽子。等待端午节的到来,啊!终于到端午啦!我们家端上一盘盘好菜,把粽子端出来。下面要做什么呢?当然是开吃啦!你一个,我一个……大家吃的不亦乐乎。

  我家的端午节就是这样的,你家的呢?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7

  今天,是端午放假,本想出去玩,但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就只能在家里看书。

  我看了一本《中国节日故事》,书上告诉我端午节的来历:“战国时代”在楚国有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名叫屈原。他非常爱国,受到楚怀王和楚国人民的信任、重用。后来,遭到*臣的.陷害,被流放到了和汨罗江畔。为了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江水里。那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大家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一天叫做端午节。

  听着外面“哗,哗,哗”的雨声,我坐在书桌前,思想仿佛飞到了两千多年前屈原的时代,仿佛看到屈原投江时凄惨的情景,仿佛听到汨罗江水在咆哮。外面的大雨好象是苍天被屈原的行为所感动而下的,在为屈原抱不*,在为屈原哭泣。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8

  6月12日星期三雨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我们家吃粽子,中午吃食饼筒。

  端午节是纪念以前楚国的一位诗人――屈原。“他劝楚王提防秦国,可楚王不听,屈原只好离开了宫殿。不久,秦国真的发兵六十万,占领了楚国。屈原听说了这个消息,跳进了江里。”书上说。

  老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俗。

  我看了这些故事,心里想:楚王太粗暴了,一点都不会听从大臣的意见。

  而且,我还和妈妈编了一首诗歌:

  端午节

  端午节,包粽子。我家粽,自己包。

  红枣儿,包中间。小米儿,围旁边。

  蒸一蒸,叶儿香。香满堂。

  尝一尝,粽儿甜,甜蜜蜜。

  我对这首诗歌非常的满意,觉得我就像诗人了。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9

  今天,是端午放假,本想出去玩,但外面下着倾盆大雨,就只能在家里看书。

  我看了一本《中国节日故事》,书上告诉我端午节的来历:“战国时代”在楚国有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名叫屈原。他非常爱国,受到楚怀王和楚国人民的信任、重用。后来,遭到*臣的陷害,被流放到了和汨罗江畔。为了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他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江水里。那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大家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一天叫做端午节。

  听着外面“哗,哗,哗”的雨声,我坐在书桌前,思想仿佛飞到了两千多年前屈原的时代,仿佛看到屈原投江时凄惨的情景,仿佛听到汨罗江水在咆哮。外面的大雨好象是苍天被屈原的行为所感动而下的,在为屈原抱不*,在为屈原哭泣。

  端午节的小学周记 10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惯。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以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相传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因为爱国理想不能够实现而抱石投汨罗江自杀。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为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最常见的*俗要数吃粽子。虽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种很多,但我还是喜欢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节的前两天妈妈就会把包粽子的芦苇叶买回来用清水煮好,接着准备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红枣等。接下来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会选取两三片叶子,左手捏住叶子的一头,右手用三个手指捏住叶子的另一头轻轻地往里一卷,卷成一个圆锥体的形状,卷好后就往里面放准备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线把粽子捆结实,一个有模有样的四角粽“宝宝”就诞生了。

  在这一天,人们还会插艾叶、赛龙舟。端午节真是个充满神奇、充满喜悦、充满热闹的节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