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

首页 / 读后感 / | 读后感,教育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1

  《周国*论教育》这本书,整个封面黑色的主体,周国*老师的眼睛纯净,深邃,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彰显着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对现代教育的深思,探索。

  封面上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我认为这就是周国*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国*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在*这个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实际中,对分数的追求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认知,学生被天天的考试压得透不过气,老师也是天天绞尽脑汁为学生找*题和讲解,家长天天回家就问分数。

  学生、家长、老师从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难道就是这样吗,学生没有了个性的发展,老师没有了特色,家长没有了自由。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但是在今天的为高考论,唯分数决天下的时代,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让孩子们在童年就失去了快乐,提前进入了厮杀竞争的阶段。

  不应为这样,这个班,那个班生意如此红火,天价的幼儿园会也应声而出。我不敢说现在的教育是在压制个性的张扬,是在压制人性,但是现今的教育弊端是很多的,尽管我们在不断改革,但是还很不完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也如周先生所说是使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

  “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2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品读一本好书,这段忙碌的时间罅隙里错过了很多生命的精彩。

  翻开《周国*论教育》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这么多的文字叙述,怎么读下去啊?可是慢慢地,他精彩的文思,幽默的言谈,丰富的阅历,不知不觉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无法自拔,深深地融入其中。

  周教授的思想中,有四点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那么直接地感受,生命与生命直接的触动。

  一,“应该静下心来,听一听你生命的声音,听一听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当这样一句话直跃眼帘时,只有我自己知道,内心的触动有多深。扪心自问,我的生命真正需要什么?这一刻,我茫然了,在很久以前,我的理想是老师,因为真正喜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为这个伟大的理想一直努力的拼搏,努力的丰富自己。终于经过披荆斩棘,我进入了教师这个伟大的队伍里。可是,当理想与现实不断地产生冲击时,我又该如何地调试自己?

  生命需要什么?一直以来,我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上学,读书,找工作,工作,从没有想过这是不是我要的。显然的,这些都是我要的,但是我觉得周教授的话很对,幸福的生活,“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使他感到幸福”,“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用它来养活自己”。撇开第一点不讲,我觉得第二点我已经做到了,可是我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为什么呢?

  未工作之前,读了很多伟大的教育理论,也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优生,很多东西是因为有了比较才有了差距。可是,当生活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自己独特地方式在自己眼前展示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我赫然发现,以前所学的理论,以前淡然的心态,在他们面前全然崩溃瓦解。我还没有找到验证真理的方式。或者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教育理论,他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是大部分是不同的,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一个孩子,用心去问问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而这,几乎透支了我所有的体力与精力,让我几乎忽略了,我正在做的事是我所爱的,而不是工作。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只把我所爱的事业当成了工作,机械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才一年的时间,是什么让我失去了当如的热情?

  我想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我还没有调整好自己,让我忘记了教育是一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我太心急了。

  生命需要什么,无疑的,需要满满的爱,需要和爱的人在一起,做自己爱做的是事,并通过它来养活自己,我觉得,我正在幸福的路上。

  二,“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当读到这句话时,我就想到了一个孩子曾给我的美好。

  那是去年得冬天,我们正在做课间操,二楼办公室空调的外机正在滴水,我们班的小朋友指着天空,告诉我“老师,你看,天上有个水龙头!”多么美妙的童趣,多么纯洁的心思,至今想起来都会开心的笑。

  小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我不要也不愿意做“阻挡他的阳光”。

  记得上初中时,我的老师曾和我们说过,“你们的小学老师把你们送到我的手中,你们都是半成品,是谁扼杀了你们的想象力?”至今这句话我还记忆犹新。

  现在我也是小学老师,还是一年级的老师,对于纯洁如白纸的他们,我真心不想给他们抹上任何颜色,我想让他们像一颗小树一样,按照他们的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自由地生长。于是,我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我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规矩去圈住他们,才不至于阻挡他们的阳光。我想,这大概需要用尽我毕生的年华去慢慢考证。

  “城市里的孩子没有童年”,他们每天都奔赴在各个补*班之间,很辛苦,几乎享受不到童年的乐趣。有时候,我就想,他们还很小,尽管升学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不应该过早的把这种属于**之间的竞争压倒他们身上,他们该花更多的时间走出房门,更好的玩,更用心的感受这个时间的美好。“无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我的童年就是玩过来的,没有书本,没有压力,有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清澈见底的小溪,树影婆娑的倒影以及我们摸虾捕鱼的身影。很快乐,很美好,以至于在那之后的求学道路上,甚至是人生中,都是我一笔很大的财富,是我灵感的源泉。

  每每看到有家长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时,我都很惋惜,现在的孩子恐怕再也享受不到我那时的青葱岁月了吧。

  三,“做一名真正地读者”

  在读书节期间,学校门口挂上了“读书,是对孩子最智慧的抚养”。每次见到,我都感慨万千。这句话很美丽,在于它的“智慧”。读书,可以让人心灵宁静,可以让人精神充沛,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到很多我们大人教不会的东西。不知道这些,家长有没有想过。我想想到的,应该只是一小部分吧。

  我现在的遗憾就是我以一个数学老师的身份带六班的班主任,我总觉得我在班级的时间太少,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太低,孩子们背得古诗太少。我正在慢慢改变这个现象,一有时间,我会带着他们和我一起读书,可是往往我读到入迷处时,会被他们吵闹的声音吵醒。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以至于他们手中的《寓言故事》,《木偶奇遇迹》吸引不了他们。可是这些书本,几乎伴我走过了我所有的童年。也是在那个时候,养成了读书的好*惯,所有我觉得一本好的启蒙书很重要。

  如果我一位孩子的母亲,我会在他识字之初,每天都手捧书本,让他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读书的好*惯。

  四,“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她总是面带微笑,和蔼慈祥地看着每一位学生,我从来没有看过她大声的发过一次脾气。我之所以会选择数学教师这个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她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可是现在想来,我和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差太远,我总会在不经意间就莫名地大声地训斥学生。有时候,我也想心*气和地和孩子们好好地讲道理,可是我总是发现,我说的那些所谓的道理对于他们无关痛痒,他们总是在转身的下一秒,忘记我讲得每一句话。而每当我很生气的训斥他们时,他们会哭,会怕,会知道老师生气了,这样的行为是错的。所以比之前者,后者好像更有效果。

  也有很多前辈,总是旁敲侧击的或是直接告诉我,要注意教育学生的方法。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有的学生,适合你温文尔雅如沐春风的教育,而有的学生,藤条教育似乎更有效果。

  有时候,自己发过脾气,再想想,真的没有必要和孩子生气,尤其是这个职业,自己将要做一辈子,难道就打算这一生都这样度过?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我想,“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3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品读一本好书,这段忙碌的时间罅隙里错过了很多生命的精彩。

  翻开《周国*论教育》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这么多的文字叙述,怎么读下去啊?可是慢慢地,他精彩的文思,幽默的言谈,丰富的阅历,不知不觉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无法自拔,深深地融入其中。

  周教授的思想中,有四点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那么直接地感受,生命与生命直接的触动。

  一,“应该静下心来,听一听你生命的声音,听一听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当这样一句话直跃眼帘时,只有我自己知道,内心的触动有多深。扪心自问,我的生命真正需要什么?这一刻,我茫然了,在很久以前,我的理想是老师,因为真正喜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为这个伟大的理想一直努力的拼搏,努力的丰富自己。终于经过披荆斩棘,我进入了教师这个伟大的队伍里。可是,当理想与现实不断地产生冲击时,我又该如何地调试自己?

  生命需要什么?一直以来,我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上学,读书,找工作,工作,从没有想过这是不是我要的。显然的,这些都是我要的,但是我觉得周教授的话很对,幸福的生活,“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使他感到幸福”,“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用它来养活自己”。撇开第一点不讲,我觉得第二点我已经做到了,可是我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为什么呢?

  未工作之前,读了很多伟大的教育理论,也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优生,很多东西是因为有了比较才有了差距。可是,当生活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自己独特地方式在自己眼前展示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我赫然发现,以前所学的理论,以前淡然的心态,在他们面前全然崩溃瓦解。我还没有找到验证真理的方式。或者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教育理论,他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是大部分是不同的,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一个孩子,用心去问问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而这,几乎透支了我所有的体力与精力,让我几乎忽略了,我正在做的事是我所爱的,而不是工作。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只把我所爱的事业当成了工作,机械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才一年的时间,是什么让我失去了当如的热情?

  我想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我还没有调整好自己,让我忘记了教育是一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我太心急了。

  生命需要什么,无疑的,需要满满的爱,需要和爱的人在一起,做自己爱做的是事,并通过它来养活自己,我觉得,我正在幸福的路上。

  二,“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当读到这句话时,我就想到了一个孩子曾给我的美好。

  那是去年得冬天,我们正在做课间操,二楼办公室空调的外机正在滴水,我们班的小朋友指着天空,告诉我“老师,你看,天上有个水龙头!”多么美妙的童趣,多么纯洁的心思,至今想起来都会开心的笑。

  小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我不要也不愿意做“阻挡他的阳光”。

  记得上初中时,我的老师曾和我们说过,“你们的小学老师把你们送到我的手中,你们都是半成品,是谁扼杀了你们的想象力?”至今这句话我还记忆犹新。

  现在我也是小学老师,还是一年级的老师,对于纯洁如白纸的他们,我真心不想给他们抹上任何颜色,我想让他们像一颗小树一样,按照他们的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自由地生长。于是,我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我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规矩去圈住他们,才不至于阻挡他们的阳光。我想,这大概需要用尽我毕生的年华去慢慢考证。

  “城市里的孩子没有童年”,他们每天都奔赴在各个补*班之间,很辛苦,几乎享受不到童年的乐趣。有时候,我就想,他们还很小,尽管升学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不应该过早的把这种属于**之间的竞争压倒他们身上,他们该花更多的时间走出房门,更好的玩,更用心的感受这个时间的美好。“无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我的童年就是玩过来的,没有书本,没有压力,有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清澈见底的小溪,树影婆娑的倒影以及我们摸虾捕鱼的身影。很快乐,很美好,以至于在那之后的求学道路上,甚至是人生中,都是我一笔很大的财富,是我灵感的源泉。

  每每看到有家长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时,我都很惋惜,现在的孩子恐怕再也享受不到我那时的青葱岁月了吧。

  三,“做一名真正地读者”

  在读书节期间,学校门口挂上了“读书,是对孩子最智慧的抚养”。每次见到,我都感慨万千。这句话很美丽,在于它的“智慧”。读书,可以让人心灵宁静,可以让人精神充沛,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到很多我们大人教不会的东西。不知道这些,家长有没有想过。我想想到的,应该只是一小部分吧。

  我现在的遗憾就是我以一个数学老师的身份带六班的班主任,我总觉得我在班级的时间太少,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太低,孩子们背得古诗太少。我正在慢慢改变这个现象,一有时间,我会带着他们和我一起读书,可是往往我读到入迷处时,会被他们吵闹的声音吵醒。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以至于他们手中的《寓言故事》,《木偶奇遇迹》吸引不了他们。可是这些书本,几乎伴我走过了我所有的童年。也是在那个时候,养成了读书的好*惯,所有我觉得一本好的启蒙书很重要。

  如果我一位孩子的母亲,我会在他识字之初,每天都手捧书本,让他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读书的好*惯。

  四,“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她总是面带微笑,和蔼慈祥地看着每一位学生,我从来没有看过她大声的发过一次脾气。我之所以会选择数学教师这个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她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可是现在想来,我和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差太远,我总会在不经意间就莫名地大声地训斥学生。有时候,我也想心*气和地和孩子们好好地讲道理,可是我总是发现,我说的那些所谓的道理对于他们无关痛痒,他们总是在转身的下一秒,忘记我讲得每一句话。而每当我很生气的训斥他们时,他们会哭,会怕,会知道老师生气了,这样的行为是错的.。所以比之前者,后者好像更有效果。

  也有很多前辈,总是旁敲侧击的或是直接告诉我,要注意教育学生的方法。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有的学生,适合你温文尔雅如沐春风的教育,而有的学生,藤条教育似乎更有效果。

  有时候,自己发过脾气,再想想,真的没有必要和孩子生气,尤其是这个职业,自己将要做一辈子,难道就打算这一生都这样度过?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我想,“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1)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1

  《周国*论教育》这本书,整个封面黑色的主体,周国*老师的眼睛纯净,深邃,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彰显着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对现代教育的深思,探索。

  封面上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我认为这就是周国*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国*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在*这个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实际中,对分数的追求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认知,学生被天天的考试压得透不过气,老师也是天天绞尽脑汁为学生找*题和讲解,家长天天回家就问分数。

  学生、家长、老师从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难道就是这样吗,学生没有了个性的发展,老师没有了特色,家长没有了自由。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但是在今天的为高考论,唯分数决天下的时代,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让孩子们在童年就失去了快乐,提前进入了厮杀竞争的阶段。

  不应为这样,这个班,那个班生意如此红火,天价的幼儿园会也应声而出。我不敢说现在的教育是在压制个性的张扬,是在压制人性,但是现今的教育弊端是很多的,尽管我们在不断改革,但是还很不完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也如周先生所说是使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

  “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2

  在本书的第一节,周国*先生就拿出古今中外皆认可的有关教育的7条箴言,既然是教育箴言,应该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价值。反复思考,确实让人有一种触动心灵只感觉,它们是:

  1、教育即生长,生长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此论点由卢梭提出,杜威进一步阐述,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甚至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每一个天性得到健康生长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的教育真正目的就应该是促进一个人的健康生长,而不是用一个模子制造大量的仪器。教育的急功*利其实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劣*,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

  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降低自己的期待,让孩子慢慢的成长,慢慢的长大。你会发现孩子们会给你很多的惊喜!

  2、儿童不是尚未长大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长大了怎么怎么,为了将来不后悔,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如此等等。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长大后的某些成就,完全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和当下意义。

  书中写道: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一个阶段准备。尤其是儿童期,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给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有意义的童年,以此给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而今天,大人们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在名利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以后,同年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以怎样的方式现象出来。

  尽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一些除了学*意外地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给孩子慢慢长大、享受成长的机会,对每一个人健康生活的构建,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句话是西塞罗的名言。蒙田也说过:学*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是这个道理。教育就是应该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

  我看后感觉很惭愧因为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看来,我的教育理念要好好提高了。

  4、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听来似乎荒谬。如果说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事最好的环境?不外乎自由时间和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就是闲暇的意思,希腊人认为: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的发展其心智能力。

  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老师讲的再好,说的再多,如果学*不学*,一切都是白费,所以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课多么好,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学会做人。

  5、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这句话似乎*时听到过,今天才知道第一次出现是在爱因斯坦的文章里。其实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这样,我们在学校了学*的东西,似乎大都没有了印象,就连大学里学*的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而对我们有用的都是内化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似乎不是学*得到的,而是本来就是我们的。也许就像书上所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必须内化为自己一部分才有实际意义,否则一切都会还给学校,没有实际意义。

  6、大学应该是大师云集的地方,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对于大学的含义,我不愿意多说什么,但是深有同感。名校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个名校都有一大批名师支持着,没有名师,也无所谓名校了。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3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品读一本好书,这段忙碌的时间罅隙里错过了很多生命的精彩。

  翻开《周国*论教育》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这么多的文字叙述,怎么读下去啊?可是慢慢地,他精彩的文思,幽默的言谈,丰富的阅历,不知不觉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无法自拔,深深地融入其中。

  周教授的思想中,有四点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那么直接地感受,生命与生命直接的触动。

  一,“应该静下心来,听一听你生命的声音,听一听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当这样一句话直跃眼帘时,只有我自己知道,内心的触动有多深。扪心自问,我的生命真正需要什么?这一刻,我茫然了,在很久以前,我的理想是老师,因为真正喜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为这个伟大的理想一直努力的拼搏,努力的丰富自己。终于经过披荆斩棘,我进入了教师这个伟大的队伍里。可是,当理想与现实不断地产生冲击时,我又该如何地调试自己?

  生命需要什么?一直以来,我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上学,读书,找工作,工作,从没有想过这是不是我要的。显然的,这些都是我要的,但是我觉得周教授的话很对,幸福的生活,“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使他感到幸福”,“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用它来养活自己”。撇开第一点不讲,我觉得第二点我已经做到了,可是我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为什么呢?

  未工作之前,读了很多伟大的教育理论,也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优生,很多东西是因为有了比较才有了差距。可是,当生活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自己独特地方式在自己眼前展示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我赫然发现,以前所学的理论,以前淡然的心态,在他们面前全然崩溃瓦解。我还没有找到验证真理的方式。或者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教育理论,他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是大部分是不同的,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一个孩子,用心去问问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而这,几乎透支了我所有的体力与精力,让我几乎忽略了,我正在做的事是我所爱的,而不是工作。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只把我所爱的事业当成了工作,机械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才一年的时间,是什么让我失去了当如的热情?

  我想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我还没有调整好自己,让我忘记了教育是一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我太心急了。

  生命需要什么,无疑的,需要满满的爱,需要和爱的人在一起,做自己爱做的是事,并通过它来养活自己,我觉得,我正在幸福的路上。

  二,“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当读到这句话时,我就想到了一个孩子曾给我的美好。

  那是去年得冬天,我们正在做课间操,二楼办公室空调的外机正在滴水,我们班的小朋友指着天空,告诉我“老师,你看,天上有个水龙头!”多么美妙的童趣,多么纯洁的心思,至今想起来都会开心的笑。

  小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我不要也不愿意做“阻挡他的阳光”。

  记得上初中时,我的老师曾和我们说过,“你们的小学老师把你们送到我的手中,你们都是半成品,是谁扼杀了你们的想象力?”至今这句话我还记忆犹新。

  现在我也是小学老师,还是一年级的老师,对于纯洁如白纸的他们,我真心不想给他们抹上任何颜色,我想让他们像一颗小树一样,按照他们的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自由地生长。于是,我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我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规矩去圈住他们,才不至于阻挡他们的阳光。我想,这大概需要用尽我毕生的年华去慢慢考证。

  “城市里的孩子没有童年”,他们每天都奔赴在各个补*班之间,很辛苦,几乎享受不到童年的乐趣。有时候,我就想,他们还很小,尽管升学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不应该过早的把这种属于**之间的竞争压倒他们身上,他们该花更多的时间走出房门,更好的玩,更用心的感受这个时间的美好。“无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我的童年就是玩过来的,没有书本,没有压力,有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清澈见底的小溪,树影婆娑的倒影以及我们摸虾捕鱼的身影。很快乐,很美好,以至于在那之后的求学道路上,甚至是人生中,都是我一笔很大的财富,是我灵感的源泉。

  每每看到有家长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时,我都很惋惜,现在的孩子恐怕再也享受不到我那时的青葱岁月了吧。

  三,“做一名真正地读者”

  在读书节期间,学校门口挂上了“读书,是对孩子最智慧的抚养”。每次见到,我都感慨万千。这句话很美丽,在于它的“智慧”。读书,可以让人心灵宁静,可以让人精神充沛,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到很多我们大人教不会的东西。不知道这些,家长有没有想过。我想想到的,应该只是一小部分吧。

  我现在的遗憾就是我以一个数学老师的身份带六班的班主任,我总觉得我在班级的时间太少,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太低,孩子们背得古诗太少。我正在慢慢改变这个现象,一有时间,我会带着他们和我一起读书,可是往往我读到入迷处时,会被他们吵闹的声音吵醒。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以至于他们手中的《寓言故事》,《木偶奇遇迹》吸引不了他们。可是这些书本,几乎伴我走过了我所有的童年。也是在那个时候,养成了读书的好*惯,所有我觉得一本好的启蒙书很重要。

  如果我一位孩子的母亲,我会在他识字之初,每天都手捧书本,让他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读书的好*惯。

  四,“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她总是面带微笑,和蔼慈祥地看着每一位学生,我从来没有看过她大声的发过一次脾气。我之所以会选择数学教师这个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她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可是现在想来,我和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差太远,我总会在不经意间就莫名地大声地训斥学生。有时候,我也想心*气和地和孩子们好好地讲道理,可是我总是发现,我说的那些所谓的道理对于他们无关痛痒,他们总是在转身的下一秒,忘记我讲得每一句话。而每当我很生气的训斥他们时,他们会哭,会怕,会知道老师生气了,这样的行为是错的.。所以比之前者,后者好像更有效果。

  也有很多前辈,总是旁敲侧击的或是直接告诉我,要注意教育学生的方法。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有的学生,适合你温文尔雅如沐春风的教育,而有的学生,藤条教育似乎更有效果。

  有时候,自己发过脾气,再想想,真的没有必要和孩子生气,尤其是这个职业,自己将要做一辈子,难道就打算这一生都这样度过?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我想,“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2)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1

  《周国*论教育》这本书,整个封面黑色的主体,周国*老师的眼睛纯净,深邃,还有一些淡淡的忧伤,彰显着内心思想的深沉、宁静和纯粹,对现代教育的深思,探索。

  封面上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行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恋,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认为:教育的真正灵魂,在于“守护人性”。守护人性,并由此赢得人生的幸福与优秀。我认为这就是周国*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是贯穿本书每个章节的主线。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周国*先生最欣赏的第一条教育箴言。

  “教育即生长”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意。它的意思是说,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尊重天性、发挥潜能、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我们教育中的许多原则和这一箴言不无关系。

  在*这个唯分数论的教育现状实际中,对分数的追求是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认知,学生被天天的考试压得透不过气,老师也是天天绞尽脑汁为学生找*题和讲解,家长天天回家就问分数。

  学生、家长、老师从教育中感到了幸福了么,什么是幸福,幸福难道就是这样吗,学生没有了个性的发展,老师没有了特色,家长没有了自由。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儿童期是一个人身心生长的重要阶段,儿童期自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教育的最大功德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

  但是在今天的为高考论,唯分数决天下的时代,很多家长信奉“决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为了赢得未来那不确定的所谓幸福,让孩子们在童年就失去了快乐,提前进入了厮杀竞争的阶段。

  不应为这样,这个班,那个班生意如此红火,天价的幼儿园会也应声而出。我不敢说现在的教育是在压制个性的张扬,是在压制人性,但是现今的教育弊端是很多的,尽管我们在不断改革,但是还很不完善,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教育也如周先生所说是使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

  “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2

  假期中,阅读了《周国*论教育2—传承高贵》一书。最早认识周国*,是从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开始的,我被他的慈父情怀打动。妞妞虽已离去,但妞妞留给周国*最珍贵的东西,可能就是让他把对一个孩子的爱化为了对所有的孩子的爱。周国*热爱孩子,在《周国*论教育》的这本书里,有很多文章,如《童心和童年》、《守护童年》、《如何做父母》等,都表达了他对儿童的爱护。他说,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求知欲,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太过功利,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因此他要疾呼“救救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我不曾了解的观点,并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教育即生长”,这个由卢梭提出,杜威作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的共鸣。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教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养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现今的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应该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具体到教育上,就是把人身上的哪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一种合格的教育就应该把学生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把这些价值实现出来。简单地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

  周国*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个是生命,第二个是头脑,第三个是灵魂。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教育是德育,再加上一个审美教育。他认为学校里就应该有这样的四种教育。我们现在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轻了其他三个方面。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这样也是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人之为人的价值。我们只注重智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是不是不能成为一个饱满的,有血有肉,有精神追求的社会人?还是只能成为一个仅存生存技能,苍白地活着的人?

  周国*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时培养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人只有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兴趣,才有可能感到幸福。那种生命力乏弱的人,心如死灰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开心的。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当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要知识性的目标,还应要渗透入这种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引导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只有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及人,善待一切生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在接受知识方面的教育。智育的目标是实现头脑的价值。现在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头脑的真正价值不在这里,这样做只能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一个容器、一个工具。智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生长,鼓励和培养他们对智力生活的爱好,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在学生的智力品质中,第一是好奇心。杜威曾说过,兴趣是一个人能力的可靠征兆。我们在课堂中,往往是通过一些建议图片,视频,或是问题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殊不知,兴趣和好奇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兴趣只是学生对这个内容感兴趣,愿意继续深入了解下去,对新授知识接受程度的前提。而好奇心则是不一样的,好奇心的中心点是学生对于所呈现的内容和主体有自己的求知欲,他们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自己想了解的内容,这里面有动机的不同,而这动机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结果的不同。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简单地呈现,形式上激发兴趣,而是要去真正从学生的视角,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争取能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而非仅仅是兴趣。这样以后,学生的探索性更强,参与性更强,效果必然更好。我们在进行有些任务的同时,学生可能会发散思维,出于好奇心,提出其他的观点,我们不能为了教学的进度而简单扼杀,可以在课后做进一步的延伸。这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智力品质的另一个要素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爱因斯坦把独立思考能力称作人的内在自由,并且认为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这种内在的自由,而不在于灌输特定的知识。这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到我们课堂上,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可以事先让学生进行预*,对文章的的中心进行揣测和思考,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研究,等到新授课时,组织学生自主学*个别任务,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同时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教师在出示学*任务时只是引导学生往哪个方向钻研,接下来的具体过程,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退一步来讲,也应该让他们多参与,多投入。在一个接着一个的任务中,达到教学的目标,或者说是完成学*的目标。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学会学*。学生学会了学*,有了自主学*的能力,这是一笔终身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书中讲到英国哲学家怀特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我想这句话很好的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也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交给学生的知识只是暂时的,在他们以后的人生路上,或许会淡忘这些知识,但是他们有了学*的能力,不管遇到什么新鲜事物,都能够去不断学*,不断充实自己,那就是能够存在于社会的能力。

  周国*认为,德育不仅仅看成一些规范的灌输,比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纪之类,德育应该是对灵魂的教育,目标时实现灵魂的价值。人的灵魂应该是丰富的,也应该是高贵的。教师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德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给孩子们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灵魂的领导,不仅是教师的灌输,更应该是让孩子们在特定的任务中,自己感悟,自己深化,净化自己的灵魂。不能仅仅关注智育,而应关注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品质。

  读书,然后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本书文笔清新,娓娓道来,启迪我们,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在教育之路上。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3

  利用过年这段时间,我将《周国*论教育》一书拜读了一下,作为一个五岁孩子的母亲,对于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影响,来粗浅的谈谈自己的看法。

  周老师在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就是不把孩子当作宠物或者工具,而是视为一个正在成形的独立的人格,不但疼爱他,而且给予信任和尊重。现在大多数与我一样的父母在家的时候就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爸妈的呵护中长大,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往往有时就会对孩子过于溺爱,想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容易让孩子形成骄纵跋扈的性格,固执,自我。对于属于孩子的事情,既不包办,也不横加干涉,而是怀着爱心加以关注,以*等,*和的心态对待。

  儿子去年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对于画画和剪纸很感兴趣,可是他每次总是缠着让我帮他剪和画,我问他自己为什么不画呢,他说自己画得不好看,自己剪纸一剪就坏了,为这事我也很伤脑筋,孩子对于自己完全没有信心,后来**脆买来一大叠画纸,蜡笔,剪刀,鼓励他自己随便尝试画和剪,有一天他很开心的拿来给我看他的作品,他把扑克牌里的图形很光滑额剪了下来,虽然是有点小破坏,家里也搞得一团糟,可是儿子这个进步可不小,独立的完成了开始他畏难的事情。周老师书中也提到,*的孩子总是在父母的眼神下长大,所以仿佛总是长不大,不论大小事都依赖父母,不肯自己动脑动手,不敢自己做主。这并非是*孩子的天性如此,这完全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而欧洲国家的父母同样也是爱孩子的,但他们同时又都极重视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简直视为子女教育的第一义。在他们看来,真爱孩子就应当使孩子离得开父母,离了父母仍有能力生活得好,这乃是常识。作为我们*的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精神和刚毅的`性格,使他们将来有能力面对严峻环境的挑战。

  周国*提倡还孩子一个真正的童年,的确,很多家长现在的观点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开始就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学下棋,学舞蹈,学画画,学讲故事等等,孩子这么小就投入到了可拍的竞争中去,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一路走过去,为了拿到那张最后的文凭,不知道要经受多少作业和考试的折磨。这么美好的时期,它的价值完全被抹杀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将来谋职做准备,但是,如今*的教育体制,让家长和老师不能不这样去做,很难有其它的选择。但是对于*现在这样的社会体制,这种教育制度是需要改,可是怎么改呢,有比这样更好地吗?高考这个门槛如果去除了就可以了,可是去除了之后怎么样去选拔人才,怎么样去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育制度,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作为老师的施教育者可以去解决的问题。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过早的失去了童年,我觉得作为家长,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应该只有两点,一是:*安。二是:身心健康的成长。至于孩子将来做什么,有无成就,我们大可不必要这么操心,一切顺其自然。

  这里还提到了为了孩子的成长,可以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坚持不懈的为孩子写日记,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这和周国*后面说到的坚持写日记也是一样的,这样做的时候,同时也是在对自己抚育孩子的经验进行反省和思考,被记录下来的不仅是我们观察孩子的学*做人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学*做父母的过程。这一份将来给孩子的珍贵礼物同时也是我们自己生命中一段重要历程的宝贵留念。这个观点我非常赞成。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3)

——《论求知》读后感 (菁华3篇)

《论求知》读后感1

  《论求知》是培根的一篇散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其中的哲理和修辞手法很是令我折服。这篇文章很短,中学时学*过,当时也是一知半解,如今偶然的机会再次阅读,明白了一些道理。

  在培根的笔下,把求知写的富含哲理,但也提到了如何去求如。比如怎么样读书。想想我自己,以前我是不怎么爱读书的,但在管理处倡导的“好读书

  读好书”活动中,开展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渐渐地体会到了读书所带了乐趣和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我想这便是一种求知吧。特别是在读一些富有哲理书中,有些道理以前不懂,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明白了书中的道理其实源于生活。

  很喜欢这篇文章,引导我走向了读书的历程。作为一名收费班的班长,我要以身作则,鼓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在我的带领下,班内的同志包括新入职的同事渐渐与书结缘。

  培根说“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这话很有道理,书里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也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哲理。带着求知欲,开展读书,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求知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良好的态度。带着求知欲,我需要掌握知识,需要更新自己的头脑。在实际工作中,同样需要求知欲,努力掌握为司乘服务的本领。在工作中,快速发卡的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都需要牢记于心,轻车熟路。这便是求知带给我的效果。

  求知中还需要创新。在《论求知》中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在实际中,我要努力把知道的知识运用的实际中,并通过运用和钻研努力实现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只停留在书本中更是所谓的书呆子。因此,我要加强工作中的创新精神,真正做到__厚德文化学*理念所说的“学以养德 学以明智 学以致用 学以立业”。

  《论求知》告诉了我读书的方法,多记笔记,但学无止境,只有在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才能真正掌握本领,才能更好的做好工作,做好服务。

《论求知》读后感2

  求知是人的本能,对知识的追求本质上就是对于人性和世界的探索。《论求知》是培根散文集《论人生》中的一部精彩文章。《论求知》主要论述了如何科学、正确地求知。

  作者从下面几点来阐述了求知的内容:开篇直接表达自己的论点,“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潢,也可以增长才干”,求知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天性,求知学*的意义就在于将杂乱如野草的天性修剪齐,作者对于求知的态度是严谨地,一丝不苟的,“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学*知识不能都浅尝辄止,而是应该有所区分的,细读、精读一些经典,除此之外你还必须去做笔记,因为做笔记可以使知识更精确;

  求知如运动一样,运动可以通过对应的运动来增强体质,同理,求知可以让人精神上得到满足,正如作者所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完善人的精神上的缺陷”。最后作者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旨在说明头脑的缺陷就像其他如思维不集中,缺乏分析判断力,不善于推理等一样可以通过求知来治疗,可以看出作者条理清晰严谨,充满哲理的思维。

  这样富有哲理性的文章,就算是现在读来,仍然是一篇发人深省,充满哲理的好文章。正应验了那句话,“经典,历尽千年也不会褪色”。

《论求知》读后感3

  无论是在《伟大的复兴》还是《新工具》等著作里,培根,这位伟大而又传奇的笔者以他永不言败的斗志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动人的乐章。

  他以笔代戈,以热血铸剑影,在**代,无疑只有鲁迅先生才有资格与他相媲美。

  在这五十多篇的随笔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论美》这篇文章。这是一篇围绕“美”而谈天说地的佳作。读完它,我恍然大悟,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理想与目标不同。所以,每个人所追求的果实也各不相同。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我们应该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将来未知的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美才是永不凋谢的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外表,而行为是指举手投足间的动作神态。这才是真的美。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内在的美丽,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心,光有外表,也不过只是个躯壳,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一个不漂亮却有美德的人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培根一生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的进步思想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随笔》正是像这阶梯一样,推动着人们一直向前进。

  《培根随笔》——我人生的导师。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4)

——《周国*论教育》读书心得体会 (菁华3篇)

《周国*论教育》读书心得体会1

  很早以前听过周国*的名字,但一直也没有静下心来细细的读过他的书。无意中在图书室发现它,如获至宝。书的封面上有一行小字:守护人性,这是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眷思,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有位智者曾经说过:“经济决定今天,政治决定明天,教育决定未来。”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为何?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作者的提问,正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已经思考、正在思考的问题。“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教育即生长,而不是灌输,哲学家用很朴素的话语道出教育的真谛。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现实中是老师、家长、各级领导关注分数大于关注一切,**世界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人性中最初的守护变得面目全非。我们春节走亲访友时遇到孩子,问得最多的应该是:期末考试得多少分?作业写完了吗?很少有人会问孩子:这个假期你快乐吗?这个假期你读几本书?有一所高中学校,每年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无数,据说考上北师大的学生都算差生,很多家长把孩子托关系走后门往学校里送,他们靠的是全封闭管理,每月学生只能休息一天。那所学校的校长和周国*教授说:历史将会证明,我是一个罪人。

  *现行教育的弊端很多,教育体制问题要靠*痛下决心解决。但在现行体制下,在小学阶段,老师也拥有相对的自由,可以为自己的学生尽可能创造好的小环境,这要求我们做老师的要站得足够高,对于现实体制的弊端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对教育的理念有足够正确的理解。周国*教授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我们在回忆自己的人生岁月时,脑中一定会有许多值得感念的老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不是这位教师的专业知识,而是他的`触及我们灵魂深处的语言或行为。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周国*论教育》读书心得体会2

  自从学校开设了阅读时间,每到那一刻,孩子们每天总会在我的敦促下,很不情愿地收起作业本,开始一段心不在焉的阅读,为精神的自由而阅读——一天我地满怀期待地问他们:在你们的书橱里最钟爱的是哪一本书?满以为会引发一场好书推介,没想竟然没有一个孩子能答上来。好一会儿有一个*日里学*成绩不错的女孩举起了手,说:“我最喜欢看的是阅读导航,因为它能告诉我许多写作文的方法。”原来看书是为了写好作文,这个答案看似挺不错,那我心里涌起一丝淡淡的失望和同情。本应该是如此放松惬意的阅读,却套上了沉沉的枷锁——为了提高作文成绩。我不禁为孩子们而惋惜,也为自己作为一个教育者而感到内疚。《周国*论教育》一书中多篇文章提到了“读书”这个话题。他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是阅读的,真正的阅读有灵魂的参与。”我不知道孩子们在读类似丛书的经典选段时,更多的是关注找到了多少好词好句,还是与作者共同遨游精神的家园。当我们将阅读的目标瞄准一个个好词好句的读背应用,怎能有闲暇去做一次精神漫游?这种“为阅读而读”会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吗?

  对于阅读指导,我是一个门外汉,但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待孩子们阅读诉求,觉得十分不可思议。首先,是什么使孩子们的阅读带上了功利的色彩?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和阅读有关的忠告,恐怕就数“多读书才能写好作文”之类的话了,但我们却忘了告诉孩子,读书还可以让你变得勇敢、让你感到温暖、给你安全感和幸福感,为此,有的家长甚至急功*利地让孩子干脆读作文选,因为这样可以更快、更直接地接收到写作文的指导。为了更专心地读“有用之书”,很多家长和老师还会禁止学生读“闲书”,或者尽量压缩孩子们读闲书的时间,因此孩子对于书柜里最喜爱的书说不上来也就不奇怪了,这样无疑是在破坏着孩子们读书兴趣和*惯的养成。其次,片段式的阅读究竟是否能带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在我看来,片段式阅读只能窥一斑而不能见全豹,原著中原本鲜活的灵魂被割裂、支解,让人无法拼接一个完整的形象、体会一个完整的灵魂、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如果说片段阅读还有一点益处的话,那就是一个片段仿佛一扇窗,打开了一个个阅读视界,吸引你开始一段神奇完整的精神之旅。美国的阅读教学从来不是一个片段,而是一本完整的原著,让孩子静下心来,倾听作者的讲述。阅读作业也不是所谓的摘录好词好句,而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体会、反思的问题,诸如“你认为书中最精彩的是什么,说说它为什么吸引你”、“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等等,引发你说出真实的感受,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是一次读者与作者的二次对话,那又将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之旅。

  也许我们都还记得儿时读完一本好的童话书时,掩卷而思、沉迷其中、意犹未尽的感觉。今天的教育目的性太过强烈,很多孩子是背负的很重的心理负担、被动地去读书的,这时,他们无法在阅读中获得幸福。阅读理应是幸福的,我们无权夺走孩子们享受幸福的权利。不用担心他们会在阅读中迷失,只要他们热爱阅读,总会找到书中的知己。我们所应做的,就是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时间、保证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为他们打开一个个经典阅读的宝库,让他们为精神的自由而畅游书海。

《周国*论教育》读书心得体会3

  在本书的第一节,周国*先生就拿出古今中外皆认可的有关教育的7条箴言,既然是教育箴言,应该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和学*价值。反复思考,确实让人有一种触动心灵只感觉,它们是:

  1、教育即生长,生长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此论点由卢梭提出,杜威进一步阐述,教育即生长,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甚至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价值,每一个天性得到健康生长的人,本身就是一个优秀的人。我们的教育真正目的就应该是促进一个人的健康生长,而不是用一个模子制造大量的仪器。教育的急功*利其实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劣*,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它的反面。

  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降低自己的期待,让孩子慢慢的成长,慢慢的长大。你会发现孩子们会给你很多的惊喜!

  2、儿童不是尚未长大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长大了怎么怎么,为了将来不后悔,你应该怎么怎么样”如此等等。似乎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孩子长大后的某些成就,完全忽视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和当下意义。

  书中写道: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是为另一个阶段准备。尤其是儿童期,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应该是人生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给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有意义的童年,以此给他们的一生打下良好基础。而今天,大人们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在名利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以后,同年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以怎样的方式现象出来。

  尽量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留给孩子一些除了学*意外地记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给孩子慢慢长大、享受成长的机会,对每一个人健康生活的构建,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3、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句话是西塞罗的名言。蒙田也说过:学*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语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也是这个道理。教育就是应该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

  我看后感觉很惭愧因为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看来,我的教育理念要好好提高了。

  4、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听来似乎荒谬。如果说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事最好的环境?不外乎自由时间和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就是闲暇的意思,希腊人认为: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的发展其心智能力。

  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老师讲的再好,说的再多,如果学*不学*,一切都是白费,所以老师的任务不是讲课多么好,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学会做人。

  5、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这句话似乎*时听到过,今天才知道第一次出现是在爱因斯坦的文章里。其实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这样,我们在学校了学*的东西,似乎大都没有了印象,就连大学里学*的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没有太大的作用。而对我们有用的都是内化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似乎不是学*得到的,而是本来就是我们的。也许就像书上所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必须内化为自己一部分才有实际意义,否则一切都会还给学校,没有实际意义。

  6、大学应该是大师云集的`地方,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对于大学的含义,我不愿意多说什么,但是深有同感。名校何尝不是如此?每一个名校都有一大批名师支持着,没有名师,也无所谓名校了。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5)

——《论求知》读后感 (菁华3篇)

《论求知》读后感1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求知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书本条条办事会变成偏执的书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好比修剪移栽。实*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中学生的好帮手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论求知》读后感2

  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下、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能够让人受益匪浅。

  《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让每个读过的青少年受益匪浅。这本书工有58篇随笔,包括“论逆境”、“论善良”、“论自私”……很多都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对于这本书我也有许多的感触,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完一本书。

  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就应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能够错过。人生在世就会得使你的生命有好处,所以要为自我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然而我还有另一种感悟他也是我慢慢品出来的。

  “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享受人生,并且帮忙别人享受人生”,这是茅于轼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好处;“从这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但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完美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就应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潜力学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我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

  所以要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论求知》读后感3

  无论是在《伟大的复兴》还是《新工具》等著作里,培根,这位伟大而又传奇的笔者以他永不言败的斗志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动人的乐章。

  他以笔代戈,以热血铸剑影,在**代,无疑只有鲁迅先生才有资格与他相媲美。

  在这五十多篇的随笔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论美》这篇文章。这是一篇围绕“美”而谈天说地的佳作。读完它,我恍然大悟,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理想与目标不同。所以,每个人所追求的果实也各不相同。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我们应该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将来未知的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美才是永不凋谢的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外表,而行为是指举手投足间的动作神态。这才是真的美。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内在的美丽,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心,光有外表,也不过只是个躯壳,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一个不漂亮却有美德的人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培根一生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的进步思想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随笔》正是像这阶梯一样,推动着人们一直向前进。

  《培根随笔》——我人生的导师。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6)

——周国*散文读后感 (菁华6篇)

周国*散文读后感1

  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序言中,周国*表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他说:“我不是一个脱俗到了拒绝名声的人,但是,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一个意识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当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国*是*社科院的哲学教授,又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安静》里既有读书笔记、游记,又有讲演稿、随感录等,看似杂芜却是一片纯静。

  作者通过《安静》给我们讲述人生的真谛,讲爱与关怀,讲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没有一个安字和静字,却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周国*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周国*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和突破。

  这本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散文集,是那么质实,让我在安静中品味人生……

周国*散文读后感2

  喜欢周国*的散文,他的散文多以情理并茂,哲理和诗情交融著称。最喜欢他的这本《爱与孤独》,属于他的情感体验卷,或许因为人都是感性的动物,爱情、友情、亲情都更接*生活,更容易产生共鸣。

  “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性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我们没一个人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我们每个人都是个偶然的结果,就像周国*说的,在我们的父母想遇、相识、相爱、结合的时候,只要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那么现在的你就不存在了。正因为我们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必须勇敢、坚强,不断地是自己变得强大,才能是自己在苦难、精神的悲伤中得到解脱。

  “孤独者和恨者都是会爱的,冷漠者却与爱完全无缘。如果说孤独是爱心的没有着落,恨是爱心的受挫,那么,冷漠就是爱心的`死灭。”张晓风在《只因为年轻》一文中也说过:“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与周国*认为的爱的反面是冷漠不谋而合。爱的反面应该是与其完全对立的一种情感,而恨只是爱的另一种极端。爱也好、恨也罢,都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无法让人忽视。唯有淡漠,才有不以为意之意,无所谓,可有可无。

  “青春就只是一笔不可靠的财富,很容易被挥霍掉。”青春,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年华。我们在这个时期体验着爱与被爱,执着地追求着所谓的真爱,感受着世间最美妙的情感。我们在这个时期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不断地以我们所不希望的速度成长着。开始认识

  这个社会,发现并没有小时候了解地那么美好。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只要一不小心,一念之差就可能误入歧途。青春,就不再完美。青春很短,只有我们真正的珍惜了,它才能是一笔保值的财富。不要等到,挥霍得一无所剩才懊恼叹息。

  “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不结交新朋友,他就会很快发现只剩下孤身一人。人应当不断修补自己的友谊。”很少人会陪着你走一辈子,哪怕最亲的人也好,总有离开的一天。在你生命的每一段时期,你都会发现有一两个朋友陪着自己度过,或长或短,有些是自然流失,有些是误会、矛盾等导致。有时候想起他们,会有些许的遗憾,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去认识更多的新朋友。有谁会希望自己是孤独的呢?

  ……

  爱并不能驱散孤独,但至少能让我们的灵魂获得一种归属感。所以,请别吝啬自己的爱,或情人,或朋友,或家人,或某一事物……

周国*散文读后感3

  读一本书其实是从标题开始,进而是目录,然后是序言,再才是正文。这本散文集的标题很是普通,对内容的了解要从目录开始。散文是按日期分成几个专题的,从专题的名称来看,很富有哲学的味道。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每一个都可以作为一个命题,而写成一篇篇干涩难懂的文字,但是每一篇散文的标题,都是些贴*生活的内容。有旅游《旅+游=旅游?》、挤车《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还有一些有关生活态度的,《消费=享受?》、《愉快是基本标准》。

  从生活中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哲理,也许准确地说是从我们通常都会需要的情况或是都会思考的问题出发,来谈一些看法。例如在《旅+游=旅游?》一文中,有这样三个问句“恬静的陶醉在哪里?真正的精神愉悦在哪里?与大自然的交融在哪里?”,从一个旅游的现象而引出这样三个问题的思考,而这些思考其实不仅限于旅游,而是我们的生活。

  他的文章不仅是故事加感想的散文,也许是我有短时间看了太多的《读者》,基本上对一个故事加上就是论事的一点评论的八股格式,而大多是些信念、注重细节之类的,写出某个具体的道理,而读者很难有自己进一步的思考,缺乏“可持续发展”性。他的散文至少也是事情加思想,而给读者留下了继续思考的余地。

  他的散文融合了生活和哲学。有他的散文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虽然深刻,但是不干涩。前几日看了几页《苏菲的世界》,虽然把哲学放在了有丰富情节的故事之中,但终究是有“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基本哲学命题,需要集中的思考,也许也有一些对思想的压力,这样的思考是有味道的。但是在周国*的散文中,借生活事件和寻常的命题而思考一下人与自然、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轻松的思考体验。既有一种思考的快乐,又不至于有思想的压力,在我看来,这也是他的一个成功之处。

  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与社会的现象相违背。《何必名校》便是如此的一篇,记得陈丹青有篇《教育的现实和现实的教育》,主题显然一致。但是陈丹青是借中美教育之差异而同批*教育体制,也许是因为此文作序的需要,而《何必名校》则是通过自己小时候经历的描述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周国*散文,甚至包括今日在看的随笔集《人与永恒》,都是从自身出发,通常用第一人称(我在摘抄中有一段评论),更具主体性,而少一些排他性。也许有对现实的坦然。

  也许他的散文的出色之处在于从普通的命题出发,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而带动了我的思考。

周国*散文读后感4

  周国*是个哲学家,即使他的文章难以读懂,却能使浮躁的心*静下来。

  在《只有一个人生》中,“透底地说,人一辈子只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一视同仁无可回避地摆在每一个人面前,令人困惑得足以想一辈子也未必想清楚。”这句话用朴实的文字,却说出了每个人内心都想的问题:只有一个人生。

  在《人生》中,“人生要有绝对意义,就必须有神,因为神就是绝对的同义词。但是,必须有,就真有吗?人生的悲剧岂不正在于永远寻找,又永远找不到那必须有的东西?”这句话比较难懂,按我的理解,是指:人的一生不可能绝对有意义,一个人若想追求绝对有意义的人生,那么他只会毫无意义地度过一生。所以,我们在人生中要合理追求目标。

  在《失去的岁月中》,“年龄愈大,光阴流逝愈快,但我好像愈麻木了。一天又一天,日子无声无息的消逝,就像水滴消失于大海。蓦然回首,我在世上活了一万多个昼夜,他们都已经不知去向。”这句话点名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惋惜与悲伤,从而也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时间,记录下时间中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周国*散文读后感5

  在众多文学体裁里,我最偏爱的便是散文。散文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主旨明确,睡前几篇是最好不过了,有时还能随着作者寥寥数笔所勾勒的风景入眠。*段时间,我阅读了许多周国*的散文,喜欢的便是有时那稍微几句话便可反复忖度的余味。

  印象较为深刻的一篇就是聊到“恋家”。我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家对我而言除了意味着栖息的地方,还意味着动力的源泉。有首诗曾说“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若把人生比喻成渡河,那么家便是我的小船,它承载着我穿过漫长的岁月,让我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会感到陌生、恐惧。可这只船又不是简单的船,而是由我和我的爱人们共同组建的船。就像机器的零部件有着工作周期一样,我的小船也有。人生变幻莫测,或许就在某一阶段突发了零部件的毁坏,我感到彷徨、焦虑甚至沮丧,可船上其他的功能区仍推动着我向河的对岸驶去。直到现在,每当想到那些在我的生命中匆匆而过的人,还是免不了一顿感伤。不过再回归现实,望望眼前人便又感到欣慰:庆幸你们还在。人生就是生与死之间的迭代,在给予人失志般打击的同时,又重新给予人坚持的意义。我无法理清对于家庭的热爱到底是来自于对爱人们的热爱,还是来自于对自己的热爱。当一个人过于爱自己时,是狂妄;当一个人过于爱别人时,是卑微。而这个分寸的把握,却真是家庭之哲学。我接触过许多的家庭,作为一名教师,也能更加直观的认识到家庭对于人的成长重要。在小学教育上,人们总是强调快乐童年、轻松教学,可往往忽视了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其实人对于家庭的依恋从孩童时期便形成了,家庭意识的浅薄也是在这一时期成型。在对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我会强调让他感受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尝试让自我能感到满足的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有足够丰富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所带来的愉悦是可以伴随一生的。物质世界的确是多样并且诱人,但是对于人这一生命体而言,过于繁杂、奢华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精神世界的混沌。

  精神世界的充盈也来自本体对生活与自我的热爱,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正是来自那些触手可及、摆在眼前的瞬间。年轻的时候,我渴望如火花般绚烂的生活,可融入了生活才发现:生活不过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复一日地自我寻找人生价值。可即使这样,仍有人选择拥抱最真切的自我,乘着一叶扁舟完成自己的航程。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诗意生活,所谓诗意大多数只是*凡生活中令人恰逢温柔的一隅罢了。生活的本质就是人类所存活的载体,当片刻的感性视角消散,眼前的生活仍是那副*淡模样。可我相信精神世界能够赋予生活的除了诗意,还有更多我们个体所崇尚的美丽。其重点,都在于“我”。如同周国*所说:衣裳换来换去,我还是我。无论是对家的依恋,还是对生活的热爱,或者是对工作的执着,其实都来自于本我。当我对自己有了执着的追求之后,那么我所渴望的便有了寄托。其实又如何去展示给外界、怎样去证明,都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就如同开始所讲的一样,过河的只有自己一个人,船上的部件都只是生命中的匆匆过客,他们存在周期、也有自己的旅途。

  同家人们出去散步时,有时彼此一句话也不说,就闲闲散散地走着,我也感到心情十分惬意,那么此刻是生活本就充满诗意,还是我这怡人之感渲染了此刻生活呢?我想应该是后者吧。这便是我读过周国*散文之后的真切体会了。

周国*散文读后感6

  好久不读书,或者说好久没有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读完过一本书。终于,我把周国*的《安静》读完了,并且还想再读一遍。读过周国*的《守望的距离》和《各自的朝圣路》,但我更喜欢《安静》。

  序言中,周国*表示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他说:“我不是一个脱俗到了拒绝名声的人,但是,比名声更重要的是,我需要回到我自己。”一个意识到必需找回自己的作家,当然值得期待和尊敬。

  周国*是*社科院的哲学教授,又是一位作家。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哲理的思考。《安静》里既有读书笔记、游记,又有讲演稿、随感录等,看似杂芜却是一片纯静。

  作者通过《安静》给我们讲述人生的真谛,讲爱与关怀,讲他对社会、对生活的种种思考。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没有一个安字和静字,却给读者构筑了一个宁静的世界。

  周国*说:“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太热闹的生活始终有一个危险,就是被热闹所占有,渐渐误以为热闹就是生活,热闹之外别无生活,最后真的只剩下了热闹,没有了生活。”现实的确太热闹,我们早已*惯了在现实中奔忙,从不曾拥有这样一份安静和从容。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利益驱动,对物质的欲望高于一切。连学术界这样本应成为净土的地方也变成了名利场。要远离人群中的欢乐和疯狂,远离灯红酒绿的确不易。可见,安静多么珍贵,守得住安静又是多么的不易。

  周国*是一位崇尚简单生活而又牢牢守望内心田园的人。摆脱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身居闹市而不为所扰,内心*静,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静。有内在精神世界的饱满,才是丰富笃实的`人生。

  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周国*完成了一种内在的超越和突破。

  这本集哲学与文学于一身,融理性与感性于一体的散文集,是那么质实,让我在安静中品味人生……


《周国*论教育》读后感 (菁华3篇)(扩展7)

——周国*哲理散文读后感 (菁华3篇)

周国*哲理散文读后感1

  周国*曾经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和重要的思想启蒙者。他的书大部分我都读过,在那段青涩懵懂的岁月里给了我许多精神上的慰藉与启发。

  心灵上的共鸣首先来自于性格上的相似。同样是内向而又敏感,所以常会对他的想法深有感触,有着虽然素昧*生却可以灵犀相通的默契。不过,另一方面,也因为爱看他的书,性格变得更加内向自闭,喜欢独处。这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

  周国*的散文大多是他的哲学感悟。哲学从死亡开始。当混沌的心触不及防地被死亡震撼到,一种巨大的无力感与悲伤开始翻腾,从此留下一片再也挥之不去的阴影。作为一枚硬币的另一面,随着对死亡的感伤的加剧,对生的疑惑也不断扩大。而这时,周国*用他的哲学视角给了我许多启发。

  “中西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不同的。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大全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怎么活?或者说,怎样处世做人,应当用什么态度与别人相处?这时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寻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安静)

  这一番中西的对比,表现出我们国家历来对灵魂的漠视。在这样的一个国度里,周国*作为一个有性灵的人,和我们分享他的内心世界,真是一件幸福的事。他对灵魂的探寻与执着深深地感染着我。

  周国*还热诚地把他喜爱的人推荐给我们:蒙田,尼采,爱默生。由此我开始了解西方哲学。现在还记得他引用的一句爱默生的诗,大意是在安慰一个失恋的小伙子“你应当知道/半人半神走了/神就来了”一次失恋的挫折也可能引发一个人内心的觉醒。多么美妙的句子。

  当然,最令我扼腕感慨,也是周国*最为喜爱并且极力推荐的人还是尼采。这个超越了他的时代,宣布“上帝死了”的世人眼中的异端。他的结局一直是深埋在我心中的隐痛,每每触碰到都会让我欲哭无泪,黯然神伤。有一天,他在街上看到马车夫在狠狠地抽打着一批老马,突然情绪失控冲上前去抱着那匹马痛哭不已,从此精神失常,再也没有作品问世。十年后,这个痛苦的灵魂终于安息了。这个天赋异禀,思想深邃,目光锐利的人,终生都在思考着如何才能启蒙普通大众,却不被周围的人理解,饱受孤独与痛苦的折磨。这是作为先知的悲哀。也许死对他来说真的是一种解脱。不知道在他疯了之后,终于不再思考那些问题时,是否感受到了一丝幸福和来自人间的温暖?如果我可以穿越时空,来到他面前,我一定会抱住他,就像那天街头他抱着那匹马。我会用我的体温温暖他,即使他已经没有了意识。

  最后谈谈周国*的不足之处。不知道是因为性格上的相似还是已经被他的思想同化了,看到他的标题便可想见他的观点,因此觉得他有些老生常谈。一开始被深深地吸引,看多了不免觉得有些缺乏新意。而且我不太喜欢他谈论爱情与婚姻。因为爱情本来就是人的激情的产物,非要上升到理论便觉得有些迂腐,就像诗一分析就无味一样。婚姻则更多涉及到责任,而他对婚姻的看法完全暴露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尤其是一个普通男人的弱点,他的评论就像在为男性开脱。

  和别的作家相比,比如他提过的爱默生,他的散文确实太散了。文字的凝练度和思想深度都逊色很多。大家毕竟是大家。周国*的文字在爱默生面前顿时变成了生活小感悟。和同时代的另一位致力于向大众传播哲学的傅佩荣相比,又不够有逻辑性。可能与周国*没有系统地学*过哲学,全靠自学与自身的悟性有关。傅佩荣则接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所以他认为应该:“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我觉得他的观点更全面而有条理。

  我从周国*的书里吸取了许多精神上的养料,是他带我走进哲学的世界,给了我寻找自己的勇气。这个世界是没有尽头的,从远处而来的光亮照耀着我,指引着我继续前进。

周国*哲理散文读后感2

  周国*是我很喜爱的作家。看他的书是高三时候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他的书陪伴我整个的高三生活,用思考与哲理给我浮躁的心情增添一股沉静的清泉。周国*的散文集《安静》,对比昔日的“守望”和“朝圣”,似乎来得更为纯粹和彻底。我喜欢《安静》,不仅缘于这个诗意化的词语,更是惊羡“安静”这样一种境界。周国*在书中说道:“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在的虚名浮行的诱惑。”正是这种对追求的执著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安静的无比珍贵。

  依照通常的情况,安静这个命题到了哲学家手里,总会演绎成生存与死亡的挣扎。然而在周国*却能轻而易举地将安静的氛围融入到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行文字,让我刚打开书页,就已经不能释手。在周国*的随性抒写下,安静成了一种天然的存在。年龄长久的提炼和沉积,让其内心更为充盈,使其生命摆脱浮躁而逐渐趋于安静。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了安静不是一种瞬间的偶得,而是从最深的绝望中寻找最美丽的惊喜,这是一种成熟人生的境界。

  所以,我一般都会选择在深夜读周国*,点一盏台灯,泡一壶香茶,跟随他去寻找安静。

  安静不是一瞬间的偶得,安静需要心灵的创造。在书的目录里,我发现了久违的亲切话题:幸福、艺术、执著、*淡、智慧、死亡、存在……书中处处遗留着哲学和散文的痕迹。这两者时而*行,相互对望相互倾慕;时而相交,绽放出无声的思维火花,令人心旷神怡。书中,他所展现的人生体验与读者所关切的世间感悟的词语外壳上,没有一个“安”字,也没有一个“静”字,但它们都毫不例外地与安静的距离最短。周国*所期待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充满乐趣的安静。生活中只要有乐趣为伴,我便不会感到寂寞难耐,因为我会觉得,这安静,怎么品味都别有情趣。

周国*哲理散文读后感3

  书海浩翰,知识无穷,古人常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从中可见,古人对书可谓情有独钟。自古以来,书本就是人类的好朋友。读书可以增长知识,扩大眼界,知识会更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更加勇敢,离成功之路越来越*,你敢将会踏着稳健步伐走向成功。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作家都是在读书中成长起来的。因为书里有许多哲理来教育他们,使他们在成长中不迷失自己。

  有一次,我在无意料读了周国*先生的散文之后,我久久不能忘怀。写的真是太好了,下面就让我和你一起来分享我的读书这感吧!

  《周国*散文》散发出的浓郁的“*淡”味道促使我读了它,它使我在漫漫人生旅途上邂逅了一位初资见面的老友。说初次见面,因为我*生第一次读周国*先生的散文,称老友,由于我向往的人生境界在其中得到了印证,我感到似曾相识,产生一种发现的喜悦。

  “寄至味于*淡”,苏东坡的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周国*先生的散文特色。周国*先生的散文读起来非常舒畅,他追求的是“绚烂之极归于*淡”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实非易事。在领略了天地的苍茫和人生的限度后,周国*先生步入了一种散淡的心境,不再匆匆赶往某个目标,也不再担心错过什么。因而,他的散文中充满了“*淡”的气息。

  除了精神函养,周国*先生在文字上下的工夫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散文最讲究味。*淡而要有味道,就很难了。而周国*先生却做到了这一点,因为他始终奉行三个原则: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须保持原味,意即不做作,不着意雕琢,不堆积词藻,不故弄玄虚,不故作高深,以求逐渐接*一种自然的文风;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的鱼汤,这样既而冲淡了原味,即文字要做到凝炼。正因为这样,周国*先生的散文散发出“*淡”的.魅力。

  透过“*淡”,我在书中感受到了周国*先生深邃的思想,那是一种源自生活的哲学家的思考。旅行、等待、书籍、季节、家庭,“琐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们的心思,使我们无暇想及死亡。我们还可以用消遣和娱乐来移转自己的注意力。事业和理想是我们的又一个救世主,我们把它悬在前方,如同美丽的晚霞一样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我们开始思考我们的归宿——死亡了,而周先生却早已将之看透,“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却不让他像自己一样永生。他把人造得一半是神,一半是兽,将渴望不配的灵魂和终有一死的肉体同时放在人身上,再不可能有比这更加恶作剧的构思了。”当我们终于放身一切,为自己的宿命而叹息悲伤时,周先生却依然享受着忙碌的生活,有些人忍不住问:“可怜人啊,你在走向死亡!”他却笑:“我没有忘记。这又怎么样呢?生命的害怕单调甚至死亡,仅此就保证它不可战胜。

  我喜欢周先生的散文,因为他拥有最高的智慧,朋友们,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呀!书会伴你一生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