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

首页 / 报告 / | 调研报告,工作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1

  根据省*办公厅xx文件要求,我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并认真探讨了农民工融入城镇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总人口129.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9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8.5%。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37.38万人。今年以来,我市实现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427人,完成省下达计划的76.1%。

  (一)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文化、技能构成。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26.31万人,高中、技校文化程度的10.62万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0.45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总数的70.4%、28.4%、1.2%。掌握职业技能并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17.76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总数的47.5%。

  (二)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产业分布及从业状况。从全市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看,从事第一产业的17.87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10.80万人,从事第三产业的8.71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总数的47.8%、28.9%、23.3%。从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式及收入情况看,到国有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各类用工单位务工的11.59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总数的31.0%,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灵活方式实现就业的6.7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总数的18.0%。农村劳动力在市外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主要从事电子、电焊、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我市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收入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本市进城务工人员月收入一般在1200元至2000元,到市外务工的大都在2000元以上。

  (三)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我市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为“80后”、“90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主要分布在制造、机械、电子、服务等行业。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和技能素质都比较高。从成长经历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没有经历过父辈那样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过程,与城市同龄人更为趋同。不少新生代农民工自小就跟随父母移居城市,或是在农村初、高中毕业后到城市“谋出路”,因此他们对城市生活环境比农村生活环境更熟悉、更适应。即时出生、成长在农村,他们在务工前也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大多数时间在学校读书,不熟悉农业生产。他们的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对职业角色的认同由农民工向工人转变,对职业发展的定位由亦工亦农向非农就业转变。对务工城市的心态,从过客心里向期盼在务工地长期稳定生活转变。*意识日益增强,*方式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对外出生活的追求,从忽略向期盼精神、情感生活得到更好的满足向转变。与上一代农民工的最大的区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有着不通的追求和梦想。新生代农民工熟悉城市生活,向往城市生活,也渴望融入城市社会。

  二、主要做法

  *年来,我市按照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考核体系。市委、市*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每年都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为民办的实事之一。市*与各区*、各区*与各乡镇(街道)*之间层层签订《就业再就业目标责任书》,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作为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组织部在对各乡镇(街道)的综合考核中,也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列入考核内容。形成了各级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责任体系,为做好转移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劳动者*等就业。自2003年,我市就取消了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限制性政策,实现了城乡劳动力身份的*等。在不断调整完善促进城镇劳动者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的同时,将部分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向农村劳动者延伸,制定实施了农村劳动者就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和技能鉴定服务;实施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为从事个体经营自筹资金不足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在全市初步实现了城乡就业政策的普惠共享。

  (三)建立完善基层*台,实现就业工作延伸下移。在全面提升市、区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按照机构、场所、人员、经费、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建设标准,明确了工作职责,充实了工作人员,并将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规范了业务流程和行为规范,在每个行政村至少确定了--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全市聘请了--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劳动保障协理员补贴每人每年500元,由市、区财政按1:1的比例从就业资金中列支。形成了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有机衔接、运转畅通、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了就业工作的延伸下移。加强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了市、区、乡镇(街道)、村四级网络互联。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城乡劳动者全面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求职登记等服务。

  (四)摸清底数,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管理体系。自2007年以来,我们就对全市具有农村户籍、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不包括在校生)进行了“拉网式”普查。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数据及时录入微机,全面掌握了农村劳动者数量、民族、性别构成、年龄结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政治面貌、身体状况、技能特长、就业愿望、就业状况等基本情况,建立了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将农村劳动者纳入了日常就业统计工作范围,并对就业统计标准和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规范,提高了统计数据的科学性。

  (五)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推进农村劳动者素质就业。综合运用各种补贴,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特别是2009年以来,按照创建全省创业型示范城市工作要求,坚持把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作为提高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措施来抓,实行*购买培训成果制度,对有培训愿望的城乡各类人员发放“培训券”,在全市大力实施全民免费就业创业培训工程。从市内选择认定了27家职业培训学校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并从省内外选择认定了3家高校、技师学校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建立了社会化的培训体系。着眼提升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果,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开展定向培训。指导定点培训机构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特点和企业用工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校企联合,开展定向式就业培训,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紧密结合。开展流动培训。指导有条件的定点培训机构到乡镇、村设立流动培训点,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先后有10多家定点培训机构到偏远乡镇设立培训点,较好的满足了广大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需求。开展创业实训。在全省率先引进全球模拟公司的创业模拟实训系统,建立了--赢在起点创业实训基地,对学员开展实景实训,提升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能力。自实行培训券制度以来,全市已开展就业创业培训5万余人,技能培训就业率达85%以上,创业培训学员初次创业成功率达到了41%。

  (六)加强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我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每年均要开展“春风行动”等一系列专项就业援助活动,通过召开专场招聘会,搭建供求对接*台,通过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通过开展“送信息、送岗位、送服务”等活动,帮助农民工尽快实现转移就业,各区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集头招聘”等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的促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在户口管理、子女就学、社会保障、住房、生育等面面,进城务工人员均可享受与城镇劳动者同等的待遇。

  三、存在问题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不足。*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把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统筹城乡就业和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强化培训服务,全市每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xx万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存量逐年减少,逐渐使我市由劳动力输出地转变为劳动力输入地区。特别是随着我市大项目、大招商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很多大型的项目均已落地投产,今后三年内,全市大项目共计需要招收新员工要超过4万人,劳动力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大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加之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思想保守,就业观念落后,主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较差,导致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技术含量低和一些报酬较低的行业,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

  (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难度较大。新生代农民工对就业的期望值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对工资待遇、工作、生活、娱乐环境、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随意跳槽现象比较普遍,就业的稳定性较差。加之城市生活成本偏高,阻碍了新生代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

  四、对策建议

  针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下一步,应紧紧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转方式、提效率、优环境、保增长、促发展”总体要求,健全完善产业经济带动、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培训提升素质等体系,实施更加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措施,建立起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依靠产业发展带动转移就业,进一步扩大农民转移就业领域。一是继续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建一批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的带动效应。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实行重点建设项目就业评估跟踪服务制度,深入挖掘政策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增长潜力,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中小企业成长、特色产业提升和小企业培育计划,充分发挥其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作用。三是大力推动就业潜力较大的服务业发展。加快服务业特别是对劳动者技能素质要求不高、就业门槛低的家庭服务业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容量。

  (二)以大项目建设拉动转移就业,进一步拓展本地就业空间。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争取项目早立项、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确立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以增加岗位稳定就业、以强化服务促进就业的工作战略,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狠抓就业服务体系的健全完善,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起招聘求职“金桥”,以大项目建设带动就业,以就业服务保障大项目有序推进。对于已经落地的项目,就业服务部门要及早介入,预测企业尤其是大项目企业的用工需求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储备工作,为项目建设投产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强化就业创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一是开展针对性培训。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现有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实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二是继续做好“送培训下乡”工作。指导定点培训机构到偏远乡镇设立流动培训点,就地就*开展培训,满足广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需求。三是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加大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严格持证上岗制度,增强劳动者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四是强化宣传。加大全民免费就业创业培训政策的宣传,进一步调动城乡劳动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四)强化创业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成功率。一是加强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作用,建立日常指导与定期指导相结合的创业指导制度,为农村劳动力等创业人员提供针对性地指导服务。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增加孵化基地数量,完善创业帮扶流程,切实发挥孵化创业的作用。完善创业项目资源库,筛选适合农村劳动力创业的项目,积极向农村创业人员推介。二是积极开展创业实训。加强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对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开展创业实训,将创业知识培训、创业实训、创业指导咨询、项目推介、政策协调落实、创业孵化、跟踪服务等业务整合在一起,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三是深入开展创业助推活动。深入开展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新农村)创建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以创业带动就业。由市、区就业服务机构面向参加创业培训学员集中开展推介项目、落实场地、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创业助推服务活动。

  (五)坚持就*转移和市外引进相结合,进一步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一是拓展就*就地转移空间。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镇域经济、飞地经济,配合新农村、新社区建设,拓展就业空间,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转移就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依托已建成的农产品基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创建一批农副产品深精加工企业,就*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二是大力开展市外劳务输入工作。加强与输入地对接,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合作,不断增加劳务输入人员数量。

  (六)完善就业服务机制,帮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健全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探索开展城乡统一的社会登记失业率统计,建立农民工统计监测制度。二是健全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乡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规范化建设,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加强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管理,完善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三是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全面贯彻《劳动合同法》,加强农民工劳动管理,建立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建立健全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严格监督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及时调整发布工资指导线和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保障执法检查,规范用工管理,督促用人单位为农民工加入各项社会保险。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大王镇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几年大王镇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大王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镇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大王镇辖27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镇共有人口34300余人(其中农村人口为33000余人,城镇居民为1300余人),耕地面积32300多亩。全镇18—55周岁的劳动力为16600余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48.3%;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37%,高、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2.3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3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较为低下。

  (二)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全镇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在辖区内就业的420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7.3%;在镇外县内就业的785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13.7%;在县外省内就业2830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49.4%。在外省就业人数达到1685人,占劳动转移总数的29.4%,其中在广东沿海、浙江、江苏等省务工的较多,分别占到转移总数的18.4%、5.7%和5.3%。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向镇外转移,预计这种转移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县外省内。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家政、餐饮业、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植蔬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1)*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

  (2)我省很多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建筑工地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几年全镇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

  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镇社会事务服务所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2.27%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我县就业局相继开设了电脑、家政、机械加工、养殖等专业,我社保所相继为农民工发放就业(创业)培训券500余份。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大王镇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镇经济。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镇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全镇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3

  xx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社区),767个自然村,总人口38.54万人,农业人口3*9万人,现有农业劳力力21.8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7.83万人。

  按照市委市*和市劳促会关于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劳促会《关于召开促进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的通知》要求,我县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劳务产业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劳促会、县产业办对高良乡、葵山镇进行调研,各乡镇对辖区2~3个村委会进行调研,通过半个多月深入调查了解,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到乡镇和村委会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方式、区域、收入等展开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背景

  县和省大多数县市一样,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旱灾,全县50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49万亩,绝收面积达46万亩。全县8个乡镇90个村委会287个自然村8.987万人、4.8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2.685亿元。为了力保人畜饮水、抓好大春生产,县委*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抗大旱保民生,一方面组织动员培训农村劳动力使其转移就业,将此作为特旱年份的“特别行动”。

  二、认真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的措施

  针对严重的旱灾实际,我县将“特别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迅速开展调研活动,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旱灾损失劳务补”的思想,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方法,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将此作为组织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突破口。

  (一)工作目标

  在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工作中,提出劳务产业在年初任务的基础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确保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13%,达4.7亿元以上,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50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特别行动”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劳促会、产业办按照省、市、县要求,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劳务产业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三年来,我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其中:县内转移1.93万人,县外转移输出1.87万人;三年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35万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2.93万人,绿色证书培训0.45万人,其它培训0.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86亿元。劳务产业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如高良乡,全乡有农业人口25511人,农村劳动力15230人,几年来*均每年有6000~7000劳动力到县内外、省内外打工。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已外出打工的劳动力6000余人(包括往年外出打工未返乡的3000余人)。春节后外出打工2738人,其中,有序输出转移154人,自发转移2584人,年龄结构为:16~40岁的2304人,40~50岁的372人,50岁以上的62人。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以下1915人,初中文化618人,高中中专113人,大专以下文化28人,参加系统培训的131人,县内209人,省内437人,省外209人。从事一产业215人,二产业1429人,三产业951人。

  又如村委会,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795户,3362人,农村劳动力1600人,春节后已外出打工700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全村委劳动力的43%。蚌别村小组壮族青年熊玉兴外出打工几年后,学到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层,不仅回家新建了20万元的小洋房,还带走该村40多名青壮年到该公司打工。新安村是村委会的一个纯瑶族自然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全村150户,该村几年来*均每户都有一个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几年的外出打工。该村打工回家新建了10~20万元的新砖瓦房70所。瑶族青年邓庭芳是该村的特困户,邓庭芳携带妻子到上海、江苏打工三年,带回10万元资金回家自己动手新建了一幢20万元洋房,摆脱了贫困。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领导,转变作风

  县、乡、村三级劳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特别行动计划”实施主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识到位。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统分结合、各尽其责的良好的局面。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确保“特别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县劳务产业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转移就业活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利用节假日,在全县个乡(镇)举办了12场农村劳动力输出现场招聘会,送岗到乡村。县劳务产业办、县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利用节假日到各乡(镇)发放招工信息、培训信息和举办招聘活动13场,动员农村劳动力在大旱之年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县劳务产业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妇联联合开展“万人春风行”活动,共开展专项招聘活动9场,共招聘企业工人283人,主要输送到福建、广东等地。截止4月15日,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945人,其中县外输出1958人,县内转移3987人,完成全年计划数的84.4%。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实现“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县农机校等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到4月15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698人,共中,职业学历培训1792人,职业技能掊训1546人,实用技术培训11534人。

  4、加大投资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输出及宣传支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县委*各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得到有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特点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财政及其困难,难以配套转移、培训经费,导致工作开展困难较大。

  (二)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

  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认识不到位,对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能拖就拖,有放任自流的态度,整体配合协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国家对技能培训标准还比较低,培训数量还比较少,体力型输出还占较大比例,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加强

  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投资少、进展慢,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主要依靠接传真、打电话、看消息、发通知等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不能达到与用工单位、企业快速连接的目的。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实施好扶贫、劳动、农业部门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让每户劳力都参加培训,掌握一点技能,力争实现“剩余劳动力有一个转移一个”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面对新情况,要做好“特别行动计划”,让农民走出家门,实现稳定增长,不加大财力投入是无法实现的。应持续较大幅度地增加对“特别行动计划”的投入,为抗大旱保稳定提供基础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教育制度

  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整体素质不高,难以形**力资本。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势必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结合正在开展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整合各方面有关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积极推广实用技术教育。同时应根据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一体化培训,综合提高他们的素质技术,给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条件。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1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xx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打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为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基本情况,探究“求职难”、“用工荒”背后的深层原因,笔者深入广大农村和劳务市场,采取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并就如何科学合理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一些浅显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4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55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22.8亿元,净收入14.72亿元。各类培训机构共组织开展电焊工、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4994人次,大大提高了转移就业水*。创新输出模式,抓住“两站”移民建设等大项目、大工程建设契机,开辟多形式的务工渠道,组织农村劳动力就*就地转移19187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把开展贷免扶补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作为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就业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14年,全县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475人2375万元,带动就业712人;全县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00人2500万元,带动就业750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差。接受问卷调查的500名农民工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72人,占14.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428人,占85.6%。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人数145人,占29%,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2.2%,获各种技能等级证书的占12.2%。薄弱的文化基础限制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大部分农民工从事劳动密集型、低报酬、没有技术含量的工种,主要集中在电子加工、服装、建筑业、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六大行业。

  (二)就业渠道窄,传统观念浓。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就业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受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化程度低、发育不健全、服务机制和网络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转移依靠亲戚、熟人介绍或引导的占转移总数的77.8%,依靠*或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组织的占22.2%。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的91%,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浓厚,认为打工无需技能,有力气、有毅力就可以了,参与技能培训积极性不高,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职业规划,导致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组织难、开展难。

  (三)工资待遇差,权益保障难。农村转移劳动力在个体私营企业打工居多,就业单位不稳定。调查显示,在个体私营企业打工的占59%,从事修理、装修、搬运、摊贩等流动性工作的占26%,在外资或港澳台资企业打工的占8%,在国有或集体企业打工占7%。月均工资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占9%,2500元至4000元的占36%,2500元以下的占55%。虽然*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仍未建立。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往往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合同上的约定不*等。调查显示,有12.4%的农民工有过工资被克扣或拖欠的经历,有54.5%的农民工有过强制加班加点或超时工作的经历。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农民工相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有4.8%的农民工反应法律援助无力。

  三、对策和建议

  (一)抓培训,培养就业新技能。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技能的意愿非常强烈,极其渴望学有一门技能,拥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技术水*。一是进一步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城乡界限,逐步建立层次分明、规范有序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党管人才“牵头抓总”的作用,联合人社、教育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二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台优势,要优化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用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定向培训人才。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因需施教,开展校企结合、定单培训、招标培训,利用岁末年初等农闲季节,集中开展建筑、缝纫、烹饪、电焊工、电工、餐饮服务、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等多种内容的培训。农民工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能,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培训内容要紧扣市场需求,紧扣农民工的打工需要,让农民工普遍感觉“用得上”、“没白学”,发挥培训的应有效果。三是聘请各行业专家、各工种技术能手授课,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的高素质、高技能培训队伍,确保农民工学到新技术、新方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技术示范、技术人员包人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让农民工听得懂、看得清、学得会,掌握1-2门实用技术,努力把农民工培养成高素质新型农民,促进其从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同时,应注重培训质量,力争培训一人就业一人,使农民工看到培训的作用,提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四是加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专项资金,*出资部分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由“*买单”的免费培训制度落实到位。

  (二)建*台,开辟就业新渠道。一是在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人才信息库,登记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情况,盘清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底子。二是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整合新闻网、电视台、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实现县、乡(镇)、村(社区)“三级联网”,建立方便、快捷、全程的信息化*台,使农村劳动力不出村社就能够了解到就业信息,掌握就业动态。三是不断规范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完善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社会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城乡一体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市场体系,力求城区有市场、乡镇有网点、村社有窗口,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咨询、求职登记、信息查询、职业指导和推荐就业等提供服务。四是建立准确高效的用工信息发布制度,通过市场服务大厅、城市电子屏、互联网、大众媒体、电视台、手机短信等渠道,发布真实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减少农民工无序流动,提升农民工求职效率和企业招聘效率。

  (三)重宣传,树立就业新观念。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和提高农民基本生活水*的根本措施,也是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问题。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农民走出家门外出务工;二是以“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活动为契机,广泛搜集各类用工信息,以各种形式召开农民工专场对接会,为农民搭建就业*台,让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三是落实好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大力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宣传行业、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工作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努力扩大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社会影响,激发农民主动参与培训的热情,引导他们更新就业观念,变“*要我就业”为“我要就业”,为扩大就业与再就业、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建体系,打造就业新服务。一是改革多头管理的就业管理体制,把就业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农民工就业工作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实施,集中使用就业扶持经费。健全“培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工会、妇联、团委等相关部门配合、协助,消除部门利益之争,建立统一的组织体系,实现三级联网,直通村庄,统一标准,增强服务能力。二是在政务服务大厅开办农民工对口服务窗口,开展一站式综合服务,把分散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充分利用现有的服务机构和设施,集中办公,最大限度地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效率、方便群众。三是打造良好的“硬”环境,大力帮助解决农民工在就医、就学、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实际问题,给予农民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让农村劳动力享受到最新、最全的就业服务。

  (五)强保障,建立就业新局面。一是对组织转移输出把好三关,即用工信息关、送人关和跟踪服务关。由*宏观调控,劳动保障部门牵头对外地劳务市场及用工单位的性质、规模、实力,特别是劳资报酬、劳动安全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统一组织,统一输出,到达用人单位后办理好交接手续,并对其转移情况进行跟踪询查服务,尽量达到用工企业、劳动者、家庭三满意。二是努力清理农民工工资拖欠,建立企业欠薪保障金制度,在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规定的同时,明确用工单位必须及时发放农民工工资,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责令支付工资及赔偿金,并对拖欠工资的用工单位给以重罚,不让农民工流汗流血再流泪。三是建立农民工*组织,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保护农民工利益,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信心,用国家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不受侵犯。四是加大农民工补贴、扶持、奖励政策力度,建立公*的就业援助制度。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贷免扶补贷款、小额担保贷款,鼓励农民工自谋职业或回乡创业,减免农民工从事个体经营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困难就业援助范围、残疾就业援助范围、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范围,免费提供就业岗位及生活救助等援助。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因此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据大王镇农村住户调查资料表明: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几年大王镇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途径来完成。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大王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镇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大王镇辖27个行政村,151个村民小组,2011年全镇共有人口34300余人(其中农村人口为33000余人,城镇居民为1300余人),耕地面积32300多亩。全镇18—55周岁的劳动力为16600余人,占全镇人口总数的48.3%;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37%,高、中专文化程度的占32.34%,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5.3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较为低下。

  (二)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全镇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中,在辖区内就业的420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7.3%;在镇外县内就业的785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13.7%;在县外省内就业2830人,占已转移就业总数49.4%。在外省就业人数达到1685人,占劳动转移总数的29.4%,其中在广东沿海、浙江、江苏等省务工的较多,分别占到转移总数的18.4%、5.7%和5.3%。农村富余劳动力主要是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向镇外转移,预计这种转移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

  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县外省内。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家政、餐饮业、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植蔬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1)*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

  (2)我省很多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建筑工地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几年全镇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

  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镇社会事务服务所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2.27%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我县就业局相继开设了电脑、家政、机械加工、养殖等专业,我社保所相继为农民工发放就业(创业)培训券500余份。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大王镇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镇经济。

  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镇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镇民营经济的发展。全镇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提供小额担保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3

  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面对当前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等诸多问题,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对于加快富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转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队伍现状

  据统计,我县农村劳动力总数为156342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52.1%。按年龄结构分:16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65243人,35周岁至55周岁68022人,55周岁以上23077人;按文化程度分:初中以下63814人,初中75300人,高中(中专、中技)17035人,大专以上193人。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专业技能的有23740人,占总数的15.2%,其中:高级工100人,中级工2100人,初级工21540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一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不合理,初中及以下比例偏高,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较低。二是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小农意识强的问题,小富即满、小进即安思想较重,只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发展眼光。三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受自身素质限制,加之*对技能培训宣传力度不够,致使农民对技能开发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认识不足。

  2、培训难度较大,培训效果不理想。一是目前农村劳动力人群情况复杂、流动加剧,工学矛盾较为突出,组织培训的难度较大。二是培训专业设置与农村实际和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对口,加之对市场需求预测手段落后,培训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的基础,存在较大盲目性,影响了培训的实施效果。三是从劳动力供需总量来看,供大于求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造成培训后没有就业岗位,也已成为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缺乏完整的协调运行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劳动部门一家的力量难以实现,为加强此项工作,亟待建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

  4、资金筹措难度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涉及面广,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但目前培训所需相关费用筹措难度较大,影响了转移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通过设立职业技能开发专栏,印刷发送宣传标语、宣传材料,开展职业技能宣传周、宣传日,组织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等活动形式,大力宣传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和国家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内容和要求,鼓励技能人才发挥重要作用,以宣传各行业技能人才的突出事迹为重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努力营造职业培训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明确责任,建立协调配合机制

  首先,要成立以主管县领导为组长,劳动、计划、财政、教育、林业、农业、科技及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组织。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联*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培训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以县乡劳动服务站、村劳动服务所为依托,成立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服务网络,重点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和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其次,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与管理,要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绘制以乡镇为主体的劳动力资源分布图,同时制定详细的农村劳动力培训计划,为转移就业创造条件。

  (三)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培训工作开展

  一是取消岗位和户籍限制,统一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用工单位在使用农民工和城镇居民时要一视同仁。二是积极探索用工单位招用农民工要参加医疗保险的具体办法,保证农民工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三是在办理农民工进城务工手续时,除*、省规定收取的费用外,不收取其它任何费用。四是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扶持,享受我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五是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实行补贴或奖励。

  (四)扩大输出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一方面有计划地深入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直接与用工单位见面,根据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制定培训和劳务输出计划,实现培训基地与输出单位对接,建立劳务输出联合体,另一方面在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设立办事处,聘请信息员,通过原协作单位发展新的用工单位,挖掘新的招聘信息和用工渠道,使劳务输出规模不断扩大,减轻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合理流转。

  (五)整合培训资源,全方位开展农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

  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以乡镇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基础,以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为补充,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完善教学培训条件,整合培训资源,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创造整体效应。加强劳动力需求总量和结构预测,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专用性与实效性,加强以产业化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和以“绿色证书”为重点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搞好就地就*转移前的职业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林果、食用菌、时差大棚蔬菜等种植技术和水产、畜牧、家禽等养殖技术的实用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与就业准入制度

  稳步推进劳动预备制度,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非农产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转移就业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凡是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职业,新增劳动力必须持证上岗。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者,县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劳动保障部门不予办理用工备案、合同鉴证和各种社会保险,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拟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开业、登记手续;拟从事汽车驾驶、汽车修理、摩托车修理的,交警、运管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对用人单位因特殊情况急需招用的,须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先招收再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上岗。

  (七)加大劳动监察力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条例》,把企业用工作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聘请监督员等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并及时纠正违反就业准入控制、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和保证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良性健康开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2)

——农村劳动力分析报告 (菁华3篇)

农村劳动力分析报告1

  30多年来市场经济使得整个*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的农业国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农业渐渐被现代农业取代。

  以我所在的陶唐乡邱坊村为例,全村3230人,常住人口2950,土地2261亩,人均耕地仅0.7亩。男的大多去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务工,20岁左右的女孩子去沿海地区工厂打工,中年妇女在家养育子女赡养老人。村里的整个状况以留守老人小孩为主,大批的青壮年外出。通过村支书吴志权介绍情况,从中了解到农村劳动力本来就弱,村里的土地很大一部分已经被征收用于建设藤陶新型材料产业园。随着今后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农田耕作集约化、机械化后,在家种地的人就更少。走访的过程中自己也体会到农村的冷清,受访者多为留守老人及中年妇女,大多都会担心过低的收入不能支持以后的养老医疗。到了晚上,可以发现农村的灯火很早便已经熄灭。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了很多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

  1、经济状况依赖度高。依靠外出打工的收益维持一家的生活,而农村本身没有新鲜血液的产生,导致农村经济相当脆弱。集体土地大多供开发用,农民固定收取利益,依赖性很强;

  2、养老医疗缺乏保障,仅仅依靠*的财政的拨款,导致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虽然农村医疗保险逐步普及,大力发展农村养老系统,但看病难养老贵得状况短期内依然难以解决;

  3、土地利用率低,在缺乏足够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土地仅由留守老人及中年妇女这个群体的耕作,利用率极低,本可以一年种植两季水稻的,现好大一部分稻田都改种单季稻,还有一部分土地由于劳动力不足导致荒芜。虽然早已取消农业税,但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使土地的利润不能带来更多的额外收入。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的劳动力资源严重流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农村老龄化的加剧。根据陶唐乡20xx年的人口普查显示,

  20xx年全乡人口中,0岁~14岁人口为2720人,占总人口的17.09%;15岁~64岁11440人,占70.15%;65岁以上2080人,占12.76%,老少比为75.63%。老年系数和老少比两项指标均高于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7%、30%以上)水*,也高于全国6.69%和30.4%的*均水*,启东从1990年起已成为标准的老年型人口社会。就我所在村1~16岁占村总人口16%,17~40占25%,41~60占27%,61岁以上的占32%,所在村老龄化现象严重。

  (二)、单一的经济结构下农村经济薄弱。我所在村的经济对外的依赖度很高。村里只有一个奥兴公司这个服装企业,以出口创收为主要的收益来源,其员工多为村里的妇女以及一些年轻女工,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订单大量减少,很多员工在家待业,收入减少很多,而多年的工作使得自己早已不能再回到土地。大量外出人口的经济收入构成了农村很普遍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模式,使得农村的生命力十分薄弱,出现了依靠不断输出劳力而不能自生血液的脆弱经济结构。

  (三)、公共设施不健全。由于公共设施的不健全导致农村生活水*不能有很大的提高。通过调查,所在村依然有很多的露天厕所,夏天的卫生状况堪忧。居民用水情况相较多年前有很大改善,但仍然面临夜间停水的问题。对于饮用水的净化处理,居民普遍担忧,虽然可以接入市里的水,但费用较村水站还是高。村里的娱乐、购物场所几乎没有,购物娱乐需到乡上。这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导致年青人急于走出农村,外出的人又不想返回农村的恶性循环。

  对此,就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流出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第一、以*性项目催生相应的服务业。*期内周边的重大工程项目有很多,如崇启大桥的开工建设。热闹的集乡上,一幢三层小楼上的 大桥旅馆与崇启大桥同步开工,如今生意十分红火。除了迎来送往一批批散客外,还有客人长期包住在这里。最*两个月,附*新开了10多家旅社、饭店、超市,从这里向南已经形成了一条‘商业街’。旅馆老板陈永安说,以后的生意会越来越红火。这种服务性行业就是受益于*重大投资项目。对此,随着所在村作为上海启东一小时经济圈的第一站,各种配套设施的投资值得村里投入。村里的土地也可以更集中的利用,将部分用地作为开发用地,吸引投资;部分用地可以自行建设,构造一些旅游、运输、维修性的服务性组织。

  第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20xx年,南通市委组织部等8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力争用五年时间培养1万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2万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3万名种养能手、4万名能工巧匠,树立百名市级、千名县级乡村优秀科技人才典型,建立10个市级特色农业人才基地,市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扶持。作为农村的人才工作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送出去,二是引进来。送出去是讲培养优秀的农村青年,通过表彰、津贴等方式鼓励优秀农村青年,由村或者乡出资免费给予网上科技期刊查询,免费赴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观光、考察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农村培养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引进来的方式也有很多,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学生村官机制。国家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后,给农村带来新思想、新思路、新风气。此外,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事业单位退休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一线发挥余热。

  第三、完善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健全的公共设施是保留农村劳动力,带动农村发展的必须。农村的公共设施不完善主要是供水、供电、卫生系统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供水供电系统建立齐全,出现问题多在维修上,出现水电系统的问题往往不能第一时间修理,对居民影响很大。因此我的建议将修理维护职责写入乡供水项目承包合同,以此约束水站承包人。在农村中卫生情况一直堪忧,村里的露天厕所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让我格外关注。小康不小康,不看厨房看茅房,厕所的改造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值得关注。对此,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坑及储粪池无渗漏,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的厕所,同时粪便通过特殊结构(如双瓮漏斗式、三格化粪池式或沼气池式等),能使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和致病微生物得到有效灭活处理的厕所,或叫做无害化卫生厕所。同时推进农村厕所入室工程,改变农村卫生环境。

  第四、推进农村创业。农村的经济模式在进几年有很大的改变,因此,鼓励农民自我创业也是保证农村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法。相对于城市创业来说,农民自主创业困难较多。首先,水价、电价、通信等费用高,导致创业初始成本多,创业门槛过高;其次,从银行取得贷款难度大,农民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自行找不到贷款抵押的物品,也很难找到担保对象。再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即使有了资金能够进行创业,能够进行生产,但由于农民信息渠道缺乏,生产的产品销路很难顺利打开;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问题也缺乏足够的能力予以解决。就政策上需要建立完善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在这个方面需要*出台相应措施,协调地方于银行关系,故不作多的探讨。村里则需要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规范等,为创业者提*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资金投向、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创业者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外流,这是现阶段农村普遍的状况,一方面,这解决了农村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就现如今的形势,需要改变这种不断外流的现象,原因归于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及农村城市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带来的矛盾。因此吸引劳动力回归农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改善农村创业投资环境,不断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加大农村政策扶持,使农村成为真正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农村劳动力分析报告2

  1、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组织协调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充分整合现有的农民技能、就业创业、科学实用技术、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畜牧养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食用菌栽培、经济林科管等内容资源和技术力量,教育、科技、经贸、人社、农业、林业、药办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形成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各部门培训基地中心、各乡镇农技校为网点的农民培训网络,增强各乡镇农技校农民培训的师资力量,针对季节、市场特点制定培训内容,定期开班,分批长期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台作用,全力打造现代新型农村劳动力。

  2、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

  培训渠道。充分依托电视广播、移动通讯、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势。把农业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送到农民手中;组织培训技术力量,广泛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巡回乡村开展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为农民打包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优质服务,全面消除各种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农广校和农技、植保、林业等农业技术人才及部门职能作用,明确各部门的培训任务和目标,加大督查力度,注重培训效果,努力打造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格局,确保农民学的方便、学的轻松、学的全面,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能致富。

  3、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把技能培训与享受农村低保、宅基地审批、生育指标审批、扶贫贷款审批等惠农政策和“一村一品”挂钩。晋级、发结业证书,扩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面;实用教育培训达标。坚持用人单位以证聘用原则,进行人员聘用,从源头上增强农民接受培训的意识,形成全社会都重视技能培训、依托技能致富的大好氛围。

  4、加强农村新生代青年农民培训。针对青年知识结构新、接受教育能力强的特点。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培训,加强青年农民思想道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技文化、劳动技能等方面综合培训。提高他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干事创业精神,增强青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保障他能够进入市场、拥有市场、站稳市场、有所作为,达到干事创业、发家致富的目的

  5、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做好此工作就能为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不竭动力。农民教育培训数量大、任务重,同时是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只有将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才能保障培训长期进行。采取向上争取一部分、县财政拨付一部分、涉农部门筹措一部分、农民工出资一部分的办法,为培训长期有效开展,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

农村劳动力分析报告3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低成本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年来,米泉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宣传教育,典型引路等多项措施,引导、支持和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今年,我市累计转移劳动力36215人,相当于全市60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有序流动。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来自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占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0,为米泉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市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引导,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营造宽松环境

  离开赖以生存的家乡和土地外出务工,对于祖祖辈辈守着家门和土地的农民来说,存在着种种困难和不便。为此,我市采取四种方式进行引导。一是组织引导。市*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主抓,分管市领导具体负责。各乡镇也都相应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村上由村委会主任具体负责协调落实,乡镇、村均设置劳动保障专(兼)职信息服务员,各乡镇、办事处均有3—5人具体负责劳务信息工作。各乡镇、村都提供了办公室和一定数额办公经费。与此同时,我市主动出击,为富余劳动力找出路。每年都组织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同当地企业负责人座谈,征求企业用工意见,实行订单培训,有组织输送,受到企业欢迎。今年调查企业265家,空岗1867人。如保温瓶厂、瓷砖厂先后吸纳当地农民工1000多人。二是政策引导。为了让富余农民走得放心,加强了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首先,推广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制度。利用各类培训网点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其具有在外长期转移的技能。凡参加培训的农民除食宿自理外,免收其它一切费用。仅今年上半年,已发放技能培训合格证书875个。其次,狠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优惠政策的落实,明确规定在城区买房或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可免费在城市落户,其子女入托、就学、就业、参军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第三,加强劳务输出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发现问题,提前介入,及时解决,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第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至少拿出10多万元用于支持劳动力转移工作,各乡镇也用当年财政收入的2支持转移劳动力工作。三是信息引导。针对以往信息闭塞,农民转移成本和转移风险较大的实际情况,我市狠抓信息服务工作,使富余农民无论通过哪一级网络,都可以了解用工信息。首先,市、乡镇全部配备了电脑,实现微机联网,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信息服务网络;其次,建立了市、乡镇两级劳务市场,及时向富余劳动力发布信息;第三,建立了咨询服务中心,解决富余劳动力遇到的疑难问题;第四,市劳动部门在根据企业需要,有计划地培训农民,发展订单劳务的基础上,还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络,扩大劳务输出空间。从20__年起,我市连续向吉尔吉斯坦输出种水稻的农民18人次,并积累了向外输出劳务的经验。四是活动引导。在采用电视、各种会议、培训班等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筛选组织了十几名劳动力转移致富能手,分赴各乡镇、村进行宣讲3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万多人。通过介绍自身在转移过程中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战胜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成绩,谈经验,谈感受,谈体会,从而影响身边群众。同时,各乡镇组织了具有现实说服力的展示活动,引导鼓励广大农牧民外出务工。尤其是铁厂沟镇举办的“农家乐”烤全羊技能大赛和羊毛工镇举办的*饮食制作大赛,设四大类,十多个小类,参赛选手达200多人,吸引4000多观众,由区、州专家评审,现场发放劳动力技能培训上岗证书。今年,当场有10多人被6家宾馆聘走。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广大农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广大农民转移出去的积极性。据了解,今年在这两个乡镇累计转移出去的8834人中,就有2967人是受到这些活动的影响,占转移出去人数的34。

  二、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不充分是劳动力转移的一大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先后规范和建立了市、乡镇级7个劳务市场,并支持成立了2个劳务派遣公司、3个民办职业介绍所。每年由市人才劳务市场牵头举行2次大型人才交流会的基础上,今年举办乡镇级人才交流会60场次;除此之外,因企业生产需要每年还定期举行人才交流会23次。灵活的交流形式,激活了人才资源,以今年上半年为例,通过人才交流就使新就业的人数达1100人。

  三、加大综合素质培训力度,为劳动力长期转移提供技能保证

  无技术、低素质是走出家门的富余劳动力的一大弱点。劳务输出的关键是必须把农民培训成技术工人,实现角色转换。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市想方设法在培训上下功夫,一是合理配置、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新“科盲”的产生。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建立以职业培训中心为主体的“米泉市就业培训中心”,通过“阳光培训工程”和“春风进万家”等培训活动,分别由该中心和市成职教中心有计划地培训转移农民,使之拿上技能证书走上岗位。目前,我市先后有5000多人取得岗位就业证书,占外出农民总数的17.1。三是加强科技、法律、法规综合培训。劳动、就业、科教部门建立市、乡、村三级立体培训体系,对外出农民工进行劳动政策法规、特种安全操作、餐饮服务、食用菌栽培技术、牛羊育肥等实用种(养)技术共10个专业的培训,今年举办专题培训班213期,培训人员10246人。其中技能培训18期,培训人员20__多人。四是加强基地培训。我市分别建立了食用菌、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多个实践性培训基地,让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免费进入基地接受技能培训,通过跟班学*,现场操作,获得最直接的工作技能。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进城提供创业空间。今年,仅米东新区石化工业园建设、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今年已投资1.4亿元。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共使用季节性当地民工20__多人,实现创收1000多万元,人均增收400元;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依法招商、以利富商等多种措施,力争今年招商引资达12亿元,吸纳当地农民工1300多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市是*族集聚地,广大*有经商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各级*提倡一帮一,一带一等形式,鼓励党员和先富起来的农民帮助、带动贫困群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乌市赛马场从事旧车交易、依托通汇市场从事牛羊贩运及服务于市内外各大宾馆饭店的从业人员去年就达到900多人,形成了辐射效应。

  五、鼓励返乡创业,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就业

  在*几年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我市有相当部分农民闯出了市场,积累了资本,对这些致富典型,*充分利用煤体,进行表彰宣传。同时尽可能提供优惠政策,鼓励这批有资金、有技术、先富起来的农牧民返乡领办、创办、兴办各类经济实体、服务机构等,象羊毛工织布厂、琉璃瓦厂、精洁米厂这类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截至去年底就达10余家,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

  六、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农民走出去一是担心家中的地无人耕种而撂荒,得不偿失;二是担心走出去,失去了土地,生活无着落;三是担心家中缺少劳动力,种不好,管不好,收不好。为解决这些后顾之忧,我市进行了土地流转的探索。一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依法制定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从而为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文书保证。二是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流转台帐,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的监督,确保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三是公*合理确定土地承包费和流转金标准以及土地流转期限,做好原承包土地投入补偿的协调工作、土地流转后的动态监测工作、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土地流转纠纷的调解工作等,保证转移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失。四是对未进行土地流转的外出务工家庭在种、管、收等方面组织党团员提供无偿服务,解除外出农民的后顾之忧。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3)

——劳动力培训工作总结 (菁华5篇)

劳动力培训工作总结1

  一、培训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市农业局文件下达给我县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00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500人,其中农民信息员专业200人,畜禽养殖员专业200人,沼气工专业100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由县农广校承担完成,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由农机校承担完成。

  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从10月17日开始培训,至11月9日结束,共举办了三期9个班次的培训,实际培训502人,考核合格502人,任务完成率100.4%。农业机械化学校自10月16日开始培训,至11月30日结束,共举办培训13期,培训学员1006人,任务完成率100.6%。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早谋划、早准备,我局高度重视阳光工程工作。早在今年三月上旬便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20xx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培训需求调研。调研工作紧密结合我县实际,围绕县委县*确定的“三大支柱”、“四大区域”和农民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从而展开,初步确定了我县培训培训重点,即畜禽养殖员、农民信息员、沼气工和一些实用的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并按省市阳光办的要求进行了相关材料的上传申报,为任务落实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省市农业部门的工作安排,对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重新认证,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了资料上报。我县农机化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被列为国家阳光工程培训基地,顺利争取到20xx年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500人。

  2、广泛宣传,取得各方支持,依托镇村开展培训。上半年我县结合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需求调研活动等,深入农村宣传国家阳光工程政策,让广大农民对阳光工程政策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为后半年的实际培训招生做了铺垫。同时主动与相关镇村进行沟通,争取他们的支持。例如今年阳光工程的畜禽养殖员专业培训第一期就得到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使得该期培训在距县城最偏远的镇顺利开班。我们之所以把培训地点选在镇,一是该镇是乌鸡的种源保护区域之一,并有大量的乌鸡、生猪养殖户;二是镇党委*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热切期盼,使培训工作顺利进行。接官亭镇是我县沼气建设重点镇,沼气池建设率达到70%,是全县18个镇沼气建设利用较好的镇,镇*也很支持阳光工程培训,群众热切期盼掌握更多的使用管理技术,所以我们将阳光工程培训的沼气工专业放在接官亭镇进行。农民信息员专业也得到了包括荣程中学在内的相关单位的支持。

  承担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任务的县农机校,积极与扶贫部门联系,结合“镇村整体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和国家扶持发展产业项目结合,举办培训班,聘用本县农业系统的农技、畜牧、蚕桑、蔬菜、烤烟的专业教师,配合扶贫办、中药局专业教师及本校农机专业高中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阳光工程培训骨干。按照“镇村整体推进”发展项目,制定专业培训计划,进购专业培训书籍。学校专门翻印《农业科技入户手册》一书,学校和聘用教师密切配合,深入农村给农民传输了需要的科技知识。

  3、严格执行八项监管制度,培训基地精心组织培训。局里成立阳光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局长兼任,农业科、办公室相关人员为成员。10月8日我局及时召开了全县农民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工作动员部署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任务和重点,并分别与两个培训基地签订责任书,要求两个培训基地按照省市相关文件要求,迅速开展工作。培训基地在完成选择教材、联系教师、确定培训地点、后勤保障等前期工作后,向我局提交开班申请,20xx年10月17日农广校负责的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民信息员专业第一期培训在荣程中学顺利开班,截止11月9日陆续完成了200名畜禽养殖员和102名沼气工的培训任务。农机校与我县扶贫部门联合,深入镇村,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关于农机具操作、农业种植、烤烟种植、畜牧养殖、魔芋、茱萸、食用菌、黄精等特色项目的13期培训,激发了农民专业培训兴趣,增强了产业发展信心,提高了种养殖户技术水*。组织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将农民是否需要、是否满意、是否欢迎作为培训的基本标准。在具体培训监管中我们严格执行“一二三堂课制度”等八项监管制度,保证了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培训基地按要求给学员兑现了补助。从参训学员反馈的信息来看,培训效果较好。

  4、规范培训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时开展检查验收。我们在培训工作开展前期,强调培训资料规范整理的重要性,在培训工作开展时,动态抽查培训基地资料是否规范、齐全,对存在问题的,要求及时整改,在培训基地全面完成培训任务后,进行检查验收,检查其项目申报文件,任务下达文件,培训计划,培训工作总结,培训班教学计划,培训制度,培训时间安排表,学员信息登记表,培训台账,点名册,测评表,结班考核试卷,成绩单,补贴发放表等。自始至终要求培训基地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收集与整理,确保培训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5、调研职业农民培训现状,整合资源抓住培训新机遇。全县按照产业布局和种、养业发展,形成了一批专门从事农业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积极探索和调研,培育和发展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是*年抓技术促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按照市阳光办的按排,我县积极开展卓有成效,县阳光办与学校教职工分成两个组,深入镇村,了解全县产业布局和发展现状,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选择有共性特点的产业项目,提出发展思路。经过走访调查,镇与镇、村与村各自发展水*的规模、种类不同,地域、经营规模大小不一,按照调研数据,撰写了《整合教育资源推进农民技术培训》的调研报告。不但为上级部门提供了工作依据。也为我县今后开展职业农民技术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三、意见建议

  1、适当放宽培训对象的户口限制。根据文件要求,培训对象为省农村户口,年龄在16—65周岁之间,有培训意向的农民。然而我县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通过婚嫁进入我县的外省人口较多,虽然他们部分户口在外省,但确实在县农村定居。按照文件规定,他们无法参加培训;其次我县农村的部分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部分户口已经转入学校(外地)且是非农户口,导致此类人群也无法参加培训。

  2、扩展培训专业,投放更多培训指标。今年我县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仅限于农民信息员、畜禽养殖员、沼气工三个,但是在培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的建议意见中我们收集到关于开展蔬菜(含食用菌)、果树(含核桃)、马铃薯高产创建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需求。另对畜禽养殖应该投放更多的培训人数,因为我县地处山区,大部分是坡地,农民主要以养殖业为主。

  3、培训任务及早下达。今年培训任务下达的较迟,准备、培训比较仓促。早下达任务,有利于细化培训工作。

  今年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在培训基地和相关镇村的协助配合下,于11月下旬圆满完成。我们将尽早做好明年阳光工程培训的相关准备工作,力争在实际培训中做到:加大实际操作的比重,理论深入浅出,操作简单易行,让农民把在培训中学到的技术,尽可能的转换成实际的经济效益。

劳动力培训工作总结2

  XX县地处湘中丘陵,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县和先进县。全县农业人口77.1万人,其中劳动力44.1万人。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数1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28.1%,外出经商就业人员2.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4.5%。劳务收入总额12.5 亿元以上。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外出打工比没有培训的农民一年多工资5000元左右。20xx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基础上,继续坚持“*推动、部门监管、学校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一是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二是制定实施办法,签订培训协议。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四是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五是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六是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共招收学员20xx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减免直补学员学费54万余元。

  一、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

  县阳光办按照20xx年《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20xx年6月上旬在县电视台向全县发布了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报送材料和受理机构等,并组织专家对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学校的校设校具、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联系安排就业能力、服务承诺、单位信誉、收费标准及学员生活条件等进行实地考察后,采取招标评审的办法,从12所具有转移就业能力的学校中确定了xx学校、xx驾校、xx中专、xx学校、xx学校、xx职业技术学校、xx基地等7所学校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我们对项目实施实行公示,向社会公开,请社会监督。采用电视公告、通告公示等不同形式进行公示。公告内容包括阳光工程政策、培训机构名单、培训专业、财政补助标准、服务承诺、监督举报电话等。每个学员在培训基地报名时就能得到县阳光办统一印发的阳光工程宣传资料,让学员一进校就了解到阳光工程的意义、培训内容、收费标准和补助标准。

  二、制定实施方案,签订培训协议

  为了保证我县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20xx年《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精神,针对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市场需求,制定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培训计划、实施办法。根据各培训基地的培训转移能力,把省阳光办下达给我县20xx人培训转移任务分解到各培训基地。县阳光办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转移就业协议,明确了双方责、权、利。培训基地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专业,分别制定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和转业就业规划。

  三、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

  我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把“农民学技术,*给补助”的优惠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一是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发动,利用《农事指南》电视节目专题报道阳光工程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二是印发宣传资料6000多份,张贴到各乡镇、交叉路口、中学门前,每个培训学员报到时发一份。三是学校招生时,发动教职员工走村入户,宣传阳光工程的优惠政策。四是在县里的会议上讲解实施阳光工程的内容和方法。五是培训基地举办《感谢您——阳光工程》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使阳光工程家喻户晓,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氛围。

  各培训基地每个培训班开学的第一节课,由县阳光办的同志来讲,一是宣传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培训对象、培训专业、培训方法、收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等。二是对照名册核定学员身份。三是发放代金券,并介绍代金券的使用方法和填写方法,要求学员当时把代金券填好,及时上交。

  四、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各培训基地的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办学为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培养目标。为保证学员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就要把学员培训成一个有一技之长,能自主创业,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实现由“村民”向“市民”转变。

  1、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结合进城务工手册,向学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员进城务工时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二是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鼓励学员,使学员知道,求生必须求知。三是用人才竞争、尖端科学高速发展的现实教育学员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四是用一专多能的致富典型激励学员,要他们坚定信心,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勇于登攀。

  2、培训一专多能人才。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导向,开设了农用车驾驶、汽车驾驶、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工、服装缝纫、特种作业、市场营销、机构制造、建筑工等专业。为了提高学员的技能知识,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就培训什么技能,确定培训时间和教学计划等,采取封闭式管理,实行“五个一”工程教学,即要求学生做到:树立一个好形象,练一笔好字,写一手好文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在上好专业课的同时,增开语文、交际英语、普通话、口才等课程,使学员真正成为一技多能人才。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教学计划,做到边学*边操作,学用结合,严格考试考核,做到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重,保证培训效果,真正使学员学到一技之长。

  五、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惠及农民的新兴工程。为了加强项目的实施监管,领导小组就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部门职责、项目的申报、经费落实等召开了协调会,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工程实施。农业局是阳光工程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的日常工作,负责拟定培训项目的实施办法、培训结构的招标和认定,监督检查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开展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反馈培训工作信息等。*门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财政的资金直补给农民学员。劳动部门负责督促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并酌情降低鉴定等收费标准。其它有关部门都要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开绿灯、搭*台,为农民转移就业传信息、*益。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形成了*推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规范阳光工程的实施,增强阳光工程运作的透明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培训基地法人代表与县阳光工程办签订培训转移协议,负责抓好培训转移工作,保证学员就业率在90%左右。二是降低收费标准,直补给农民学员。在报刊、电视、宣传资料等公告,每个农村学员减免学费270元,经县阳光办核准、领导审批、财政复核后拨款,从而确保*的培训资金直补给农民学员。三是监督检查,坚持每月对培训基地督查一次,发现培训转移不合要求的,责令纠正或推倒重来。四是严格档案管理制度。各培训基地必须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台帐和培训转移档案,培训台帐和就业档案记录受训农民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补助金额、就业单位详细通信地址、就业单位联系电话,并由学员签字、签章认可。就业单位填写必须具体到学员所在地址厂名。联系电话填写必须能正常联系到就业单位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负责人、学员为依据,培训学校对培训转移台帐和档案的真实性负责。

  六、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

  各培训基地共招生学员20xx人,其中农用车驾驶员336人,汽车驾驶员404人,计算机及应用506人,机械制造54人,服装缝纫92人,特种作业(电工、焊工)240人,市场营销108人,建筑工200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计算机及应用和特种作业的学员绝大部分安置在沿海一带的港、澳、台、日等大中型外资企业。汽车驾驶员,大部分在长沙、广东、上海、深圳、珠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开的士和公交车。其它专业的学员安置在本市县单位务工。在外资企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学员,月工资800元以上,高的几千元。xx镇湾头村xxx,xx镇石龙村xxx,xx镇同乐村xxx、xx村xx,xxx镇xx村xxx等同学去年10月在xx培训基地结业后,安置在广东惠州索尼集团务工,月工资在1400元以上。xx镇xx村xxx去年8月在xx中专培训基地参加电焊工培训,考取了电焊工操作证,现在福建厦门陶瓷厂务工,月收入20xx多元。xxx镇xx村xxx去年在xx驾校参加汽车驾驶培训,考取驾证后,买了一台的士在*昌都开,月收入7000元以上。

  培训基地以诚信为本,坚持跟踪服务。学员参加工作,坚持开展跟踪调查和跟踪服务。一是了解学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学员所学知识是不是真正用得上。如专业知识不过关的,允许学员返校进一步学*,确保学员招得来,学得好,送得出,稳得住。二是协助用人单位加强管理,为学员排忧解难。xx和xxx等培训基地在广州、上海、江苏、温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学员找到工作不如意的,给他们重新推荐工作。xxx镇xx村xxx、xx镇xx村xx等学员原先安排在东莞的一家公司,因种种原因,公司效益下降,员工工资收入低,创世纪培训基地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派人把他们重新安置在广州依利安达厂,月薪1200元。xxx镇xx村xxx先安排在东莞太阳诱电工作,月薪1500元。由于缺乏艰苦创业精神,被别人唆使,误入传销,被**查处后,才脱离传销窝点回家。xx培训基地得知此情况后,把他重新安置在东莞辉鸿电子厂,包吃包住,月薪1200元,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三是调查企业的用工制度,督促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培训基地真正做到了培训、就业和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让学员学*安心,安置就业放心,工资待遇称心。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20xx年,我们摸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20xx年,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学*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探索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新路子,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保证转移就业,为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而奋斗。

劳动力培训工作总结3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18人,其中市外转移2873人。累计培训1702人,培训结业1702人,结业率100%,转移就业1573人,转移就业率92.4%。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汽车驾驶员、计算机操作员、缝纫工、焊工、锻压工等专业。

  二、主要工作

  1、安排部署了20xx年各街镇乡和培训机构的工作任务。下达了各街镇乡和培训机构的培训、转移目标任务。

  2、研究、制定了《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和《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3、参与了各培训学校的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各培训机构开班培训时,县劳务办、阳光办均派员到场参与,并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等。

  4、完成了上级部门和县委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完善了相关档案资料建设,上报了劳务信息材料和数据。

  5、正着手今年赴新疆采棉工的组织筹划工作。

  6、接受了中央农业部、组织部、人事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人才调查。

  7、接受了市劳务办的检查、接待了市劳务办、市*、市*、市*等市级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专题调研。

  8、正在协调市级招标培训指标。

  三、工作措施

  1、整合资源、基地再认定

  建立健全培训机构。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各培训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化,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县劳务办、阳光办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由培训机构报名申请,本着公开、公正、公*的认定原则,采取招投标及申报审核认定的方式对县内培训机构进行了再认定,对未开展工作、不符合条件的予以了取缔,有效整合了全县教育资源。

  2.创新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为使县内各定点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抓好“订单式”的培训,使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挣得钱”,积极整合县内外培训市场,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劳动力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采取长短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随招随训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重点从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会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开展汽车驾驶、计算机、缝纫、家电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向企业输出合格技术人才。

  3、严格监管、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全程监管。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真实性,县劳务办严格按照《大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办法》执行,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服务监管程序。二是严格资金管理。县劳务办严格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采取免费培训、降低收费标准和收费培训三种形式,采用直补学员和直补培训机构紧密结合的方式。各培训机构也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帐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去向县劳务办、财政局经常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培训补助资金到人头,农民受益得实惠,奖励资金到学校。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县劳务办专门将档案资料建设要求及所需资料明细纳入《大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办法》之中,形成一种格式化的档案资料。同时建立了培训转移学员资源信息库档案。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针对今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台的相关政策,我县还未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培训、补助方式怎么操作还未敲定,采棉工补助

  2、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农业局一个单位的事情。有许多政策、制度的落实还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方面、资源库建设、资金方面还需要有关单位高度重视。

  3、建议*组建统一的劳务大厅,免费为全县农民及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搭建就业*台。以利有序输出和规范管理。

  五、下步打算

  1、继续严格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公示制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2、严格实行各定点培训机构开班前必须报县劳务办,县劳务办工作人员上好开学典礼的第一堂课,并定期与不定期的参与抽查,实行全程监督,确保培训转移的真实性。

  3、加强财政公共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培训学员身上,切实为广大农民解轻负担。

  4、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确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

  5、积极组织落实赴新疆新拾花民工,完成上级交办任务。

  6、尽快完善xx年培训方式和补助办法。

劳动力培训工作总结4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贡献。20xx年在上级部门和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经过培训考核共计1120名学员顺利结业。20xx年工作已经接*尾声,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校举办了七期的培训,已经培训农村劳动力1120多人,按着上级文件精神这们设立了阳光工程公示板,将培训专业、收费标准、国家补贴、监督电话等项目公示给学员。我校经过投标、竞标最终赢得了哈尔滨市阳光工程培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有充分的地域条件,我们有承担了省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1000人任务。我们开办的有病虫专业防治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人员、畜禽养殖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又重新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做到了在培训前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学校为按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设有专职的专业教师10人,另聘请4名专业技师,不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2.想方设法,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多渠道组织生源,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宣传阳光工程,20xx年7月15日,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正式开班。来自道外区永源镇、巨源镇,阿城区蜚克图镇、料甸满族乡、*山镇等150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开班当天市农委的领导给学生讲了希望和要求,校长给学员讲明的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会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学*了劳动法及简单的法律知识,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九月份至十月份,我校又培训了六期。*1000人,每期培训历时一周,54个学时,其中理论培训30学时,实作24学时,学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工作按着计划进行着,为了能让每位学员熟练的掌握农学、畜牧专业的技能操作方法,学以致用。我校教师非常注重学员的亲手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小组全程管理。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学*质量,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监管程序,对学员出勤情况认真统计并作为取得考试资格的重要依据。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按照省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学*时间,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能让学员进得来,学得会,出得去。现在培训已接*尾声。学员们通过自身和教师的努力,基本已经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员都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3.千方百计,切实抓好学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独立的操作农村的技能实践,为此我们开展培训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可以结合农村实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宣传的力度不够,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一些想参加的培训人员不清楚政策和培训的专业,没有及时报名。学校宣传力度有限,有些农民根本不知道阳光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如有可能建议上级*利用影视、新闻等形式来让农民理解“阳光工程”真正含义。

  2、组织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学员的学*态度不够端正,不把心思放在学*培训上,出勤率低,影响*时的上课效果;有的学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参加培训,就能安排就业,他们却没有想到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怎么办。今后应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考勤并探索有效的制约措施。真正让学员有一技之长。

  3、培训的专业较单一。不能满足学员需求,今后要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争取主管部门支持,进一步拓宽培训专业和增加培训人数。

  20xx年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会吸取前面的经验,争取做好下一步工作,包括组织机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培训学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做好学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为下期培训奠定基础。

劳动力培训工作总结5

  20××年,xx市科协把实施阳光工程作为科普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实行领导、人力、物力、财力多方倾斜,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加农民收入。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选好培训基地,制定培训目标。

  根据我市初选的7所培训基地的性质不同,我单位把党校、技工学校和科技职校定为培训基地,并分别在这三个培训基地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20××年培训农村劳动力到60人。

  二、落实培训总结,执行培训制度。

  培训基地要执行工作月报制,在月底前上报上个月培训转移有关统计数据,每个班次结束时要到培训点进行检查验收,对培训就业的学员采取就业跟踪或深入农户的形式,抽查转移就业情况。

  三、加强培训管理,实施承诺服务。

  培训基地将公开“阳光工程”招生简章,明确对培训岗位、内容、时间、收费及补贴标准,并公开学员名字,随时接受学员监督,对于接受培训的学员要实行承诺制原则,为他们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将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发挥科协最大职能,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为打造“和谐xx”做出贡献。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4)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菁华3篇)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1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

  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 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19年重点抓好: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

  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

  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2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XX年重点抓好: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3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公正招标;要坚持贴*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5)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实用十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1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贡献。20xx年在上级部门和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经过培训考核共计1120名学员顺利结业。20xx年工作已经接*尾声,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校举办了七期的培训,已经培训农村劳动力1120多人,按着上级文件精神这们设立了阳光工程公示板,将培训专业、收费标准、国家补贴、监督电话等项目公示给学员。我校经过投标、竞标最终赢得了哈尔滨市阳光工程培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有充分的地域条件,我们有承担了省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1000人任务。我们开办的有病虫专业防治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人员、畜禽养殖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又重新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做到了在培训前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学校为按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设有专职的专业教师10人,另聘请4名专业技师,不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2.想方设法,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多渠道组织生源,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宣传阳光工程,20xx年7月15日,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正式开班。来自道外区永源镇、巨源镇,阿城区蜚克图镇、料甸满族乡、*山镇等150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开班当天市农委的领导给学生讲了希望和要求,校长给学员讲明的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会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学*了劳动法及简单的法律知识,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九月份至十月份,我校又培训了六期。*1000人,每期培训历时一周,54个学时,其中理论培训30学时,实作24学时,学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工作按着计划进行着,为了能让每位学员熟练的掌握农学、畜牧专业的技能操作方法,学以致用。我校教师非常注重学员的亲手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小组全程管理。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学*质量,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监管程序,对学员出勤情况认真统计并作为取得考试资格的重要依据。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按照省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学*时间,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能让学员进得来,学得会,出得去。现在培训已接*尾声。学员们通过自身和教师的努力,基本已经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员都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3.千方百计,切实抓好学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独立的操作农村的技能实践,为此我们开展培训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可以结合农村实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宣传的.力度不够,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一些想参加的培训人员不清楚政策和培训的专业,没有及时报名。学校宣传力度有限,有些农民根本不知道阳光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如有可能建议上级**利用影视、新闻等形式来让农民理解“阳光工程”真正含义。

  2、组织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学员的学*态度不够端正,不把心思放在学*培训上,出勤率低,影响*时的上课效果;有的学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参加培训,就能安排就业,他们却没有想到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怎么办。今后应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考勤并探索有效的制约措施。真正让学员有一技之长。

  3、培训的专业较单一。不能满足学员需求,今后要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争取主管部门支持,进一步拓宽培训专业和增加培训人数。

  20xx年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会吸取前面的经验,争取做好下一步工作,包括组织机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培训学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做好学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为下期培训奠定基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2

  XX年,在市委、市府、市教育局的重视和关怀下,全体教职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加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用心学*,用心工作,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学校事业发展、劳务开发培训等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年累计劳务开发培训2813人。现将我校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结如下。

  一、立足地,确保转移培训质量。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质量引领学校发展”已成为必然。正当很多学校为招生问题倍感焦急的时候,**一职中却在“寒潮”中迎来了门庭若市的“春天”。深究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本原因可以发现,学校发展的真正动力是质量!**一职中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办学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吸引着全社会的目光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当人们把**一职中看成“质量”象征的时候,**一职中却在这时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教师队伍,按照郭树林校长的话来讲,就是把自己的教师看成学校的“宝贝”。“宝贝”来自学*与进取;“宝贝”需要培养与塑造。多年来,**一职中特别重视教师的培养,利用今年暑期,学校又开展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培训活动:

  暑假前夕,**一职中根据发展要求,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拟定了暑期外派102个教师培训,提高干部工作效率和创造能力,围绕XX年提出的“用心工作、用心学*、‘无中生有’、再创佳绩”主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封闭式干部学*与培训。培训中,郭树林同志理论联系实际,以生动的讲课形式对“用心工作、用心学*、‘无中生有’、再创佳绩”作了深刻诠释和讲解;李永志同志以《教育管理工作要在“用心”上下功夫》为题、徐斌同志以《怎样当好干部?》为题作了详实讲解。学校三级干部和沙湾职中干部参加了培训,并联系自己的工作都作了发言。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为您’搜集.整理.,为**一职中的发展“再创佳绩”奠定了基础。

  8月20日至8月25日,**一职中为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决策,为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培训质量,学校加大了培训设备设备的投入,我校原有实训操作室26个,设备设施价值*千万元,其中计算机房8个、电子电工实训室6个、餐饮、客房、导游训练室4个、汽修3个、化工实验室2个以及财会模拟室、琴房、练功房等,为保证培训技术!_工人工位足够,学校又新建了汽修车间3个、数控机床训练室1个,焊工、钳工、车工训练室各1个,投入资金150万元。加上校外实*基地,我校培训技术!_工人的操作训练时间大大增加,保证了培训质量。

  2、重视软件建设。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市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再就业定点培训基地、**市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设有市职业技能鉴定站,在校生3516名,8大骨干主体专业,27个子专业,实训室33个,校外实*基地11个。学校利用现有优势资源,不断拓宽培训专业,增加培训工种。为了保证培训工种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一致,我们进行了充

  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决定在原有培训工种:计算机、电工、家用电器、餐饮、导游等专业的技术!_工种培训的基础上,新开设了汽车修理工、焊工、钳工、车工、化学检测工、广告制作等技术!_工种的.培训。xx年转移前人员培训608人。

  为拓宽培训面,加大培训力度,学校采用培训上门的形式;采取走出去,与企事业一道,对转移后的人员进行在职技能培训的办法。xx年对转移后在职职工培训1317人,培训单位包括峨眉山神龙大酒店、**雄秀宾馆等15个企事业单位,培训内容有酒店管理、创新三标培训、酒店软硬件设计指导、运政员工办公软件计算机培训等进行岗位在职培训,培训人数1317人。

  二、严把出口关,为地_人才。

  严把培训出口关,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我校长期以来把参加鉴定取证作为质量把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规定,凡是参加学历教育的长期培训者必须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培训人数增大了,培训的质量当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为您/搜集整理,一年的实践证明,培训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就业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二者是正相关的。因此,学校极为重视。首先,将培训学员结业的标准定位在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规定所有参培的人员,学完规定课程,取得合格成绩外,还必须获取培训相关专业的技能等效级证书才可毕业。另外,学校改革课程结构,根据“从做开始,先会后懂”的教学思想,要求培训专业编写出“浅、简、广、新、用”的教材达40多种,学校还适时调整授课比例,培训各专业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为3:7,其中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比例为2:8,重在训练学员的专业技能。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同时,还利用政治学*、培训或专题讲座,向教职工灌输“培训一人就是养活一家人”的思想。在学校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拨出10多万元专款,先后派出部份教师到山东、南京、成都等地学*专业技术!_,如机械专业教师到山东学*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_,汽修专业老师到成都学*汽修检测技术!_等,从而保证培训的教学质量,使今年的培训合格率在95以上,90以上的学员都找到了新的工作。

  根据国家相关,即20xx年,我国还将有2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劳务开发培训基地的职业学校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办学空间与潜力都是很大的,劳务开发培训任重道远,我校将一如既往,不懈努力地为打造**劳务品牌,培养农民工尽责尽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3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公正招标;要坚持贴*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4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镇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700人,完成年计划88%,(其中阳光工程215人,完成年计划90%),转移就业700人,转移就业率100%。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毛纺、服饰(缝纫工)、制革等专业。在岗培训1300人,完成年计划65%。农技培训701人。完成250%。

  二、主要工作

  1、安排部署了XX年全镇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培训、转移目标任务。

  2、研究确定了XX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施计划方案和适当提高了XX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3、加强与市阳光办、培训学校、企业在培训过程的合作、协调沟通工作,并宣传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等,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4、完善了相关档案资料建设,上报好转移培训信息材料和数据。

  5、接受并配合市财政调研组对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调查。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镇充实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及其设办公室,加强了全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并与与农业、劳动、科技、妇联、团委、成教等部门密切合作,按照职责分工,广泛动员组织各类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提高培训率和就业率。

  2、培训骨干,推进规范动作。对从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和政策培训,做到政策熟悉、业务知晓。

  3、多渠道筹措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实行**、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镇财政或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按实际需要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与劳动等有关部门配合,督促用人单位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所录用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使参训农民得到免费培训。以推动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

  4、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组织督导检查。及时表彰奖励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先进个人。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对已通过转移培训并就业但因各种原因需转至别的行业或别的企业人员未列入转移培训范围,不利于重新就业或素质提高,建议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范围。

  2、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农村劳动力统计目前存在一定问题,实际富裕劳力接* “0”,大量的是50岁以上做小工的兼职农民,需要转移培训的仅是刚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与外地来的农民工。建议不要把务工农民工统计成农民,使转移培训指标(目标)更符合我市实际情况。

  五、下步打算

  1、继续做好各类培训的扫尾工作。

  2、加大培训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及时兑现培训政策。

  4、对明年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早作打算。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5

  XX县地处湘中丘陵,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县和先进县。全县农业人口77.1万人,其中劳动力44.1万人。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数1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28.1%,外出经商就业人员2.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4.5%。劳务收入总额12.5 亿元以上。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外出打工比没有培训的农民一年多工资5000元左右。20xx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基础上,继续坚持“**推动、部门监管、学校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一是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二是制定实施办法,签订培训协议。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四是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五是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六是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共招收学员20xx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减免直补学员学费54万余元。

  一、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

  县阳光办按照20xx年《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20xx年6月上旬在县电视台向全县发布了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报送材料和受理机构等,并组织专家对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学校的校设校具、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联系安排就业能力、服务承诺、单位信誉、收费标准及学员生活条件等进行实地考察后,采取招标评审的办法,从12所具有转移就业能力的学校中确定了xx学校、xx驾校、xx中专、xx学校、xx学校、xx职业技术学校、xx基地等7所学校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我们对项目实施实行公示,向社会公开,请社会监督。采用电视公告、通告公示等不同形式进行公示。公告内容包括阳光工程政策、培训机构名单、培训专业、财政补助标准、服务承诺、监督举报电话等。每个学员在培训基地报名时就能得到县阳光办统一印发的阳光工程宣传资料,让学员一进校就了解到阳光工程的意义、培训内容、收费标准和补助标准。

  二、制定实施方案,签订培训协议

  为了保证我县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20xx年《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精神,针对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市场需求,制定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培训计划、实施办法。根据各培训基地的培训转移能力,把省阳光办下达给我县20xx人培训转移任务分解到各培训基地。县阳光办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转移就业协议,明确了双方责、权、利。培训基地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专业,分别制定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和转业就业规划。

  三、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

  我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把“农民学技术,**给补助”的优惠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一是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发动,利用《农事指南》电视节目专题报道阳光工程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二是印发宣传资料6000多份,张贴到各乡镇、交叉路口、中学门前,每个培训学员报到时发一份。三是学校招生时,发动教职员工走村入户,宣传阳光工程的优惠政策。四是在县里的会议上讲解实施阳光工程的.内容和方法。五是培训基地举办《感谢您——阳光工程》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使阳光工程家喻户晓,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氛围。

  各培训基地每个培训班开学的第一节课,由县阳光办的同志来讲,一是宣传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培训对象、培训专业、培训方法、收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等。二是对照名册核定学员身份。三是发放代金券,并介绍代金券的使用方法和填写方法,要求学员当时把代金券填好,及时上交。

  四、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各培训基地的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办学为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培养目标。为保证学员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就要把学员培训成一个有一技之长,能自主创业,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实现由“村民”向“市民”转变。

  1、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结合进城务工手册,向学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员进城务工时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二是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鼓励学员,使学员知道,求生必须求知。三是用人才竞争、尖端科学高速发展的现实教育学员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四是用一专多能的致富典型激励学员,要他们坚定信心,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勇于登攀。

  2、培训一专多能人才。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导向,开设了农用车驾驶、汽车驾驶、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工、服装缝纫、特种作业、市场营销、机构制造、建筑工等专业。为了提高学员的技能知识,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就培训什么技能,确定培训时间和教学计划等,采取封闭式管理,实行“五个一”工程教学,即要求学生做到:树立一个好形象,练一笔好字,写一手好文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在上好专业课的同时,增开语文、交际英语、普通话、口才等课程,使学员真正成为一技多能人才。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教学计划,做到边学*边操作,学用结合,严格考试考核,做到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重,保证培训效果,真正使学员学到一技之长。

  五、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惠及农民的新兴工程。为了加强项目的实施监管,领导小组就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部门职责、项目的申报、经费落实等召开了协调会,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工程实施。农业局是阳光工程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的日常工作,负责拟定培训项目的实施办法、培训结构的招标和认定,监督检查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开展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反馈培训工作信息等。***门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财政的资金直补给农民学员。劳动部门负责督促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并酌情降低鉴定等收费标准。其它有关部门都要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开绿灯、搭*台,为农民转移就业传信息、**益。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形成了**推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规范阳光工程的实施,增强阳光工程运作的透明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培训基地法人代表与县阳光工程办签订培训转移协议,负责抓好培训转移工作,保证学员就业率在90%左右。二是降低收费标准,直补给农民学员。在报刊、电视、宣传资料等公告,每个农村学员减免学费270元,经县阳光办核准、领导审批、财政复核后拨款,从而确保**的培训资金直补给农民学员。三是监督检查,坚持每月对培训基地督查一次,发现培训转移不合要求的,责令纠正或推倒重来。四是严格档案管理制度。各培训基地必须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台帐和培训转移档案,培训台帐和就业档案记录受训农民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补助金额、就业单位详细通信地址、就业单位联系电话,并由学员签字、签章认可。就业单位填写必须具体到学员所在地址厂名。联系电话填写必须能正常联系到就业单位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负责人、学员为依据,培训学校对培训转移台帐和档案的真实性负责。

  六、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

  各培训基地共招生学员20xx人,其中农用车驾驶员336人,汽车驾驶员404人,计算机及应用506人,机械制造54人,服装缝纫92人,特种作业(电工、焊工)240人,市场营销108人,建筑工200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计算机及应用和特种作业的学员绝大部分安置在沿海一带的港、澳、台、日等大中型外资企业。汽车驾驶员,大部分在长沙、广东、上海、深圳、珠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开的士和公交车。其它专业的学员安置在本市县单位务工。在外资企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学员,月工资800元以上,高的几千元。xx镇湾头村xxx,xx镇石龙村xxx,xx镇同乐村xxx、xx村xx,xxx镇xx村xxx等同学去年10月在xx培训基地结业后,安置在广东惠州索尼集团务工,月工资在1400元以上。xx镇xx村xxx去年8月在xx中专培训基地参加电焊工培训,考取了电焊工操作证,现在福建厦门陶瓷厂务工,月收入20xx多元。xxx镇xx村xxx去年在xx驾校参加汽车驾驶培训,考取驾证后,买了一台的士在**昌都开,月收入7000元以上。

  培训基地以诚信为本,坚持跟踪服务。学员参加工作,坚持开展跟踪调查和跟踪服务。一是了解学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学员所学知识是不是真正用得上。如专业知识不过关的,允许学员返校进一步学*,确保学员招得来,学得好,送得出,稳得住。二是协助用人单位加强管理,为学员排忧解难。xx和xxx等培训基地在广州、上海、江苏、温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学员找到工作不如意的,给他们重新推荐工作。xxx镇xx村xxx、xx镇xx村xx等学员原先安排在东莞的一家公司,因种种原因,公司效益下降,员工工资收入低,创世纪培训基地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派人把他们重新安置在广州依利安达厂,月薪1200元。xxx镇xx村xxx先安排在东莞太阳诱电工作,月薪1500元。由于缺乏艰苦创业精神,被别人唆使,误入传销,被**查处后,才脱离传销窝点回家。xx培训基地得知此情况后,把他重新安置在东莞辉鸿电子厂,包吃包住,月薪1200元,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三是调查企业的用工制度,督促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培训基地真正做到了培训、就业和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让学员学*安心,安置就业放心,工资待遇称心。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20xx年,我们摸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20xx年,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学*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探索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新路子,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保证转移就业,为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而奋斗。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6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公正招标;要坚持贴*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7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

  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 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19年重点抓好: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

  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

  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8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贡献。20xx年在上级部门和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经过培训考核共计1120名学员顺利结业。20xx年工作已经接*尾声,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校举办了七期的培训,已经培训农村劳动力1120多人,按着上级文件精神这们设立了阳光工程公示板,将培训专业、收费标准、国家补贴、监督电话等项目公示给学员。我校经过投标、竞标最终赢得了哈尔滨市阳光工程培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有充分的地域条件,我们有承担了省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1000人任务。我们开办的有病虫专业防治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人员、畜禽养殖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又重新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做到了在培训前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学校为按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设有专职的专业教师10人,另聘请4名专业技师,不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2.想方设法,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多渠道组织生源,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宣传阳光工程,20xx年7月15日,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正式开班。来自道外区永源镇、巨源镇,阿城区蜚克图镇、料甸满族乡、*山镇等150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开班当天市农委的领导给学生讲了希望和要求,校长给学员讲明的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会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学*了劳动法及简单的法律知识,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九月份至十月份,我校又培训了六期。*1000人,每期培训历时一周,54个学时,其中理论培训30学时,实作24学时,学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工作按着计划进行着,为了能让每位学员熟练的掌握农学、畜牧专业的技能操作方法,学以致用。我校教师非常注重学员的亲手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小组全程管理。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学*质量,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监管程序,对学员出勤情况认真统计并作为取得考试资格的重要依据。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按照省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学*时间,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能让学员进得来,学得会,出得去。现在培训已接*尾声。学员们通过自身和教师的努力,基本已经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员都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3.千方百计,切实抓好学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独立的操作农村的技能实践,为此我们开展培训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可以结合农村实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宣传的力度不够,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一些想参加的培训人员不清楚政策和培训的专业,没有及时报名。学校宣传力度有限,有些农民根本不知道阳光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如有可能建议上级**利用影视、新闻等形式来让农民理解“阳光工程”真正含义。

  2、组织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学员的学*态度不够端正,不把心思放在学*培训上,出勤率低,影响*时的上课效果;有的学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参加培训,就能安排就业,他们却没有想到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怎么办。今后应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考勤并探索有效的制约措施。真正让学员有一技之长。

  3、培训的专业较单一。不能满足学员需求,今后要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争取主管部门支持,进一步拓宽培训专业和增加培训人数。

  20xx年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会吸取前面的经验,争取做好下一步工作,包括组织机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培训学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做好学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为下期培训奠定基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9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公正招标;要坚持贴*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10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XX年重点抓好: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6)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实用十份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1

  xx日清晨,当陈xx冒着寒风踏上上班的路,心里却是暖呼呼的,如今她已成为xx物流公司的一员,有着一份稳当的工作。

  陈xx是xx区xx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几年前因为家庭原因失业在家,一直没有工作。总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个时候陈xx想到了贴心的社区干部。前段日子陈xx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到社区反映,自己小孩已经上初中,想就*找一份工作,但脱离社会已久,年龄偏大,朋友又少,就业很困难,只好到社区寻求帮助。

  社区劳动保障专干了解情况后,马上为其办理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并介绍了相关的惠民政策,告知她如果有合适的`工作会及时电话通知她。

  社区劳动保障专干一直把这事放在心上,上个月在就业群上看到了xx物流的招聘分拣员的简章后,就立刻联系了陈xx,通知她前去报名,之后一直保持电话联系,跟踪服务。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2

  随着城市结构调整与升级,全力做好辖区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工作,20xx年xx月xx日下午,xx社区联合xx市xx区xx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社区会议室开展了“民生微实事”就业帮扶指导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活动。此次民生微实事就业帮扶项目是以就业专业培训为切入口,以周边工业园区企业就业为资源手段,为xx街道居民建立“社区搭台-社会组织培训-企业提供就业”的转移农民就业帮扶模式,整合辖区各类资源,促进失业居民参与,从而激发就业活力。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表示“从未想过整理收纳也能成为一种职业!原来不是家里的房子不够大,而是我们不会整理,小小的收纳也是一门大学问。这样贴*生活的课程很接地气,很实用,希望以后能多开展类似培训!”还有学员说“衣柜整理好了,心情也变得更好了。”

  通过此次培训,不仅让学员学会了家庭空间管理的魅力,同时也为居民提供能力技能的提升,为居民解决实际就业问题,改善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今天的培训仅仅只是开始,后续项目还会有职业规划、创业就业指导、创客辅导孵化、就业资源对接会等一系列帮扶活动将会展开为更多有需求的群众提供帮助和服务。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3

  *日,原户籍是xx街道xx社区辖区的居民群众来到社区寻求就业帮助。在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后,社区工作人员首先对他进行安抚,并积极为他寻找合适的工作岗位,切实做好就业帮扶工作。

  经过多方联系沟通,为他在工业园区一单位找到合适的岗位。

  正常上班后,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时电话联系本人,询问工作、生活情况,鼓励他树立信心,积极面对生活。目前,该人员情绪稳定,工作积极,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xx街道xx社区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4

  3月4日上午,新疆建设兵团一师十团在庆坪镇召开赴疆转移安置就业宣传动员会,会议由庆坪镇镇长李学军主持,镇全体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全体成员、村“两委”成员、镇属单位负责人共计130人参加了会议。

  新疆建设兵团一师十团政委张虎介绍了阿拉尔市和十团的基本情况和未来发展前景,解释说明了十团转移就业安置政策的`由来和赴疆转移就业安置扶持政策,结合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鼓励庆坪镇有意愿转移到新疆建设兵团一师十团安置就业的群众,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想。

  会议最后,镇长李学军强调:一是迅速宣传政策,结合“两不愁三保障”摸底工作,将“招工简章”发放到每家每户。二是加大动员力度,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和村两委积极发挥好“传帮带”作用,有效将驻村工作力量合一统筹,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使群众有实打实的获得感。

  下午,县劳务办协同十团招工人员在庆坪镇潘家沟村开展宣传动员工作。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5

  xx县xx镇xx社区是一个农村棚改搬迁户比较集中的城乡结合型社区,辖区居民共1905户3622人。辖区内有来自全县18个乡镇的移民搬迁群众520户,低保、特困、孤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共计356人。社区内农村人口多、租户多,人员流动性强,成分复杂。目前,在社区困难人群中,多数人依靠发放低保金、救助金维持生计,如何在此基础上通过拓展就业渠道,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改变生活困境,一直是社区基层治理中的重难点问题。

  *日,为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社区想办还没办或还没有办好的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经xx社区党组织同意,社区协商议事会把“拓宽困难群众就业渠道”作为协商议题,汇聚各方共商民事、共谋良策,助力解决困难群众就业难问题,共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协商会议上,社区困难群众代表们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低保户代表靳xx深切的`表示:“像我们这样的困难特殊群体,没有就业渠道和门路,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活,希望能得到**委员和社区的帮助。”残疾人代表吴xx说:“由于身体和家庭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赴外打工,很想在家门口找一份力所能及、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的工作补贴家用,也为**减轻负担。”

  听了大家的想法后,社区党支部**、协商议事会**王xx表示,*年来,各级**对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各种渠道、各类途径千方百计拓宽困难群众就业渠道。在xx社区就有很多不错的用工主体需要劳动力,如美宜家家政服务、叶波大润发超市、东西部协作扶贫车间榕发制衣,还有劳务中介仁联人力资源等,都可以由社区出面跟他们对接,了解用人动态,及时推荐大家就业。

  “用政策帮扶是一种兜底保障,如何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困境才是问题的实质。”“在广大困难群众中开展艰苦创业、自食其力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在脱困致富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下沉**委员们积极发言,为社区工作建言献策。

  社区***杜xx指出,“在群众出现困难给予政策帮扶时,还要研判后期的发展,要切实改变困难群众思想上等、靠、要的想法,让他们自己行动起来,生活才能好起来。”

  “我们服装厂有一些用工需求,社区有意愿的低收入困难群体可以通过培训到服装厂上班。”辖区内用工主体代表表示。

  会议现场,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经过大家充分协商,兼顾各方诉求,最后一致达成共识:一是摸底建立困难群众分类务工需求台账,准确掌握困难群众就业需求和意向,全面了解用工企业用工条件和用工需求量,有针对性地推荐工作岗位;二是与辖区内家政公司、服装厂等用工主体积极对接,最大限度争取特殊“岗位”,并根据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家政、护理、裁缝等技能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水*;三是有序组织困难群众劳务输转,让有劳动能力人员外出务工,实现“脑袋”“口袋”同时脱贫,让困难群众走得出去,稳得下来;四是建立社区困难群众帮扶机制,设立就业窗口,为困难群众的就业、兜底保障等建立全面、周密的长效“服务网”。

  “过去社区里的大事小事,几个干部就做了主,现在通过协商议事实现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让社区居民真正参与到具体的决策过程中,既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也为党委**分了忧、为广大群众解了愁。”xx社区党支部书王xx说。

  通过此次协商议事活动,已经为56名社区困难群众就*解决了就业问题。自**协商向基层延伸工作开展以来,xx社区依托志愿者服务驿站、共享空间、心灵驿站、聚知堂、“微心愿”墙等载体,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收集起来,用**协商、委员建言的方式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效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努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参与基层治理的效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6

  xx县xx人力资源公司把就业扶贫作为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清”底数、“强”技能、“送”岗位三大举措,努力实现“登记一人、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确保贫困人口收入稳步增长。

  “清”底数,精准掌握贫困人口信息。通过入户走访,对xx镇xx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人逐户建立劳动力信息库,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有劳动力能力和就业意愿而未实现就业的,帮助他们联系用工单位,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劳动者自主择业;对愿意学技术的,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让劳动者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对愿意创业的,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给予创业帮扶;对已实现就业的,摸清他们的就业去向,提供劳动政策法规咨询,帮助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已完成对xx村111户2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劳动力信息录入,并实行动态监测。

  “强”技能,精心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送技能培训进乡入村活动,公司所属xx职校利用农闲时间,将技能培训送到贫困户家门口,依托村委会议室开展就业技能和农村种养殖技术培训,结合贫困户实际,注重周期短、易领会、短*快的原则,让贫困户务农和培训“两不误”、技能和收入“双提高”。同时,在理论学*之余,组织农村种养殖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现场讲解种养殖技术要领,防病虫害知识,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培训期间,每天为学员发放交通和生活补贴50元,解决了学员往返费用和伙食问题,保障了培训的顺利开展。目前已在xx村开展扶贫培训49人。

  “送”岗位,精确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利用现场招聘活动、微信公众号、宣传资料等媒介广泛发布各类企业用工信息,并将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口。xx月xx日,由县人社局和县就业局主办、xx人力公司承办的就业扶贫专项招聘活动在xx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举行。活动设立了就业指导服务台、就业政策咨询台和职业介绍服务台。通过此次就业扶贫招聘活动发布企业用工信息79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就业局局长张xx莅临现场指导,并为22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局副局长徐xx、就业指导股股长张xx、创业指导股股长李xx为42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50余家用人企业提供各类岗位121个,当天参加招聘活动人员100余人,现场进行求职登记42人。同时,公司还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贴挂“就业扶贫帮扶卡”,实行就业结对帮扶,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7

  走进xx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130余名工人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紧张忙碌地进行着流水作业,一派忙碌的景象。

  这些工人大多是当地家庭妇女,她们通过劳务移民搬到县城生活,从村里到社区,从山上到楼房,曾经的贫困群众走出了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由于日常需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无法到离家远的地方打工。现在社区设置了就业帮扶车间,工作内容简单易上手,工作时间灵活易安排,很好地解决了她们之前既想照顾家庭又想增加收入的矛盾。

  和丰xx一样在帮扶车间工作的劳务移民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改变着生活,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这份拥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自己的精神面貌。

  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政策性移民后续扶持工作,**街社区紧盯移民就业和增收问题,始终把为移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重心。为彻底解决移民户中青年妇女就业问题,今年xx月建成xx县栖凤小区就业车间,成立了xx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户外纺织、包袋等产品。

  目前,**街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已有300多名妇女签订了就业协议,累计报名参训人员210人,车间已经投入生产,能够稳定解决就业岗位200多个,通过“自己挣、**补”,每人每月收入稳定在2500元左右,让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增收。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8

  “就业援助月”送政策、送岗位到基层。为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及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工作,全力助推脱贫攻坚。

  20xx年1月15日,在县就业局的领导下,我公司全体职工前往中界镇开展就业宣传活动,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走进基层,送政策,送岗位,服务群众,促就业,促发展,贯彻落实惠民政策扶持就业创业,增强困难群众内生动力。

  我们以悬挂宣传标语、向民众发放宣传资料,并对民众提出的'疑问,我们根据相关政策及相关条件作解说工作。通过我们积极主动的宣传,让当地老百姓了解了更多的惠民政策,提供了更多的岗位供参考与选择。

  很多人对我们的宣传活动都表示很期待与赞赏,我们的行动让别人看到了我们的真诚,我相信,我们的辛勤付出,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9

  xx县xx人力资源公司把就业扶贫作为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的有效途径,通过“清”底数、“强”技能、“送”岗位三大举措,努力实现“登记一人、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目标,确保贫困人口收入稳步增长。

  “清”底数,精准掌握贫困人口信息。通过入户走访,对xx镇xx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人逐户建立劳动力信息库,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对有劳动力能力和就业意愿而未实现就业的,帮助他们联系用工单位,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劳动者自主择业;对愿意学技术的,免费提供技能培训,让劳动者掌握一门谋生技能;对愿意创业的,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孵化,给予创业帮扶;对已实现就业的,摸清他们的就业去向,提供劳动政策法规咨询,帮助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目前已完成对xx村111户26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劳动力信息录入,并实行动态监测。

  “强”技能,精心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送技能培训进乡入村活动,公司所属xx职校利用农闲时间,将技能培训送到贫困户家门口,依托村委会议室开展就业技能和农村种养殖技术培训,结合贫困户实际,注重周期短、易领会、短*快的原则,让贫困户务农和培训“两不误”、技能和收入“双提高”。同时,在理论学*之余,组织农村种养殖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和贫困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现场讲解种养殖技术要领,防病虫害知识,帮助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实现多渠道增收。培训期间,每天为学员发放交通和生活补贴50元,解决了学员往返费用和伙食问题,保障了培训的顺利开展。目前已在xx村开展扶贫培训49人。

  “送”岗位,精确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利用现场招聘活动、微信公众号、宣传资料等媒介广泛发布各类企业用工信息,并将岗位送到贫困户家门口。xx月xx日,由县人社局和县就业局主办、xx人力公司承办的就业扶贫专项招聘活动在xx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举行。活动设立了就业指导服务台、就业政策咨询台和职业介绍服务台。通过此次就业扶贫招聘活动发布企业用工信息79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就业局局长张xx莅临现场指导,并为22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政策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就业局副局长徐xx、就业指导股股长张xx、创业指导股股长李xx为42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创业指导服务,50余家用人企业提供各类岗位121个,当天参加招聘活动人员100余人,现场进行求职登记42人。同时,公司还组织人员深入贫困户家中贴挂“就业扶贫帮扶卡”,实行就业结对帮扶,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

  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简报 10

  xx月xx日下午,天气寒冷,雨下不停。在xx镇xx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坐满了群众,一场就业招聘会正在举行。镇社保所工作人员向与会者推送岗位信息,提供就业指导。参加招聘会的大多是来自该村的脱贫户,他们仔细聆听就业岗位介绍,不时与介绍人互动交流,气氛热烈。

  “招聘会很接地气,经推荐,我在本镇的一家企业找到了岗位,月薪4000多元,又能照顾到家庭。就业帮扶活动,是送给我新年最好的礼物!”脱贫户刘女士很开心。刘女士和丈夫都身患癌症,丈夫还在治疗之中,需要人照顾,她本人经治疗后,病情较为稳定,想在本镇找一份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帮扶困难群众尽早实现就业,今年xx月以来,xx镇开展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将就业困难人员和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困难企业职工、脱贫人口等作为本次活动重点服务对象,集中帮扶困难群众就业,兜牢民生底线。

  全面摸排人员信息。按照基本情况清、就业需求清、技能水*清、就业意向清“四清”要求,通过数据比对、上门走访、电话调查、入户走访等方式,走访调查127户家庭,全面摸排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就失业状态和就业创业需求,建立帮扶清单。

  广泛拓展就业岗位。动员经营业绩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积极提供无年龄限制、无技能要求、无学历门槛的岗位,依托村(社区)开发保洁、护林、秸秆禁烧等公益性岗位,建立岗位信息库,广泛向就业困难群众推送。动员辖区企业11家,提供岗位100多个,新增公益性岗位27人。目前,已举办就业帮扶专项活动6场次,帮助42位就业困难群众与企业签订了用工意向协议,这不仅帮助困难群体实现了就业,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人难、用工难的问题,惠企惠民。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菁华3篇)(扩展7)

——劳动力就业培训简报合集五篇

  劳动力就业培训简报 1

  帮助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尽早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开年以来,xx社区深入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企业结对帮扶,岗位匹配推荐。开年以来,xx社区通过摸底排查,有针对性的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帮扶等服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企业结对开展招聘活动,宣传企业招聘岗位,为就业困难群体推荐匹配岗位,并带领岗位匹配成功人员,实地走访、熟悉工作环境。

  二是就业创业培训,提升技能上岗。通过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活动,为就业困难人员出谋划策,鼓舞他们重拾再就业的信心,为他们优先推荐公益岗位和普工工作,并帮助个体工商户进行创业培训,申请创业担保贷款,为其再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是宣传扶持政策,促进灵活就业。通过宣传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相关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申请社保补贴并告知相关申请流程。对符合公益性岗位安置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帮助他们申请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同时,社区进行定期跟踪回访,记录其就业最新进展,做到深入了解,及时帮助就业人员解决实际困难。

  劳动力就业培训简报 2

  xx年5月11日,清远市沈志亮教师工作室在阳山县青莲中学举行“学**惯养成教育”主题教学研讨活动。

  上午,首先由教师工作室主持人、青莲中学的沈志亮老师上“认识浮力”一节。他在课堂教学伊始,用*期周边县市发生的中小学生溺水事件,告诫学生“宁欺山,莫欺水”。同时又用“死海不死”的一幅图“一个成年人躺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看书,激发学生悬念,接着他又用一块铁块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它会下沉。然后让学生联想铁块造成什么物体会浮在大海航行,接着播放视频”辽宁号“战舰在大海航行的画面,再次激发学生感受浮力的魅力。

  在教学中,他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他通过做以下演示实验“弹簧测力计下挂物体,用手托着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再将其放入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这样的实验设计让学生非常清楚的知道手托物体和物体在液体中受到向上托的力一样都要可以使弹簧测力计的计数减少,从而通过用转换法把“浮力”的概念引出来,加深学生对浮力的理解。再如把乒乓球放入下端开口的矿泉水瓶中,加入水,发现乒乓球不会上浮,用手堵住出水口,乒乓球浮了起来,通过这样的小实验设计让学生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必须是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在实验教学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动手实验*惯。在实验中,他还着重强化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从而有效地化解了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他还结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思想教育,如在汛期发现水面漂浮一些树木时,教育学生不要贪小便宜,打捞树木。整节课过渡自然、引入新课和设计实验比较新颖,容易激发学生学*兴趣,是一节比较好的示范课。不足之处,他未能充分利用“导学稿”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课堂练*量不够多。

  劳动力就业培训简报 3

  为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xx社区秉持一线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工作思路,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造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台,根据就业困难人员的不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多方关爱下岗失业人员,构建稳定、*安、和谐社区。

  社区网格员深入辖区仔细调查、了解下岗失业人员状况,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名字、年龄、特长等都记录在案,落实跟踪服务。同时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就业困难人员培训愿望,充分发挥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的实际问题,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就业,千方百计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免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努力做好就业岗位的开发工作,重点开发适合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并通过有效的形式,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围绕下岗职工再就业,实施温馨帮扶工程,努力挖掘社会就业潜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寻找一份工作,拉*了社区与群众之间的密切关系。一是强化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技能单一或没有技能,是当前绝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二是社区网格员从用工单位获取用工信息,通过社区宣传栏、居民qq交流群、短信*台等传播途径多方位为辖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树立自信心,实现就业和再就业,走出生活困境。努力做到促进就业和稳定的就业相互依托,在思想动态清,技能特长清,就业愿望清,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向有创业能力援助对象,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一条龙”服务,保证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为社区和谐建设、文化建设和各项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劳动力就业培训简报 4

  为全面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使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我街道就业专干根据就业困难人员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坚持以民生为本,为居民们详细介绍就业优惠政策和国家扶持,使下岗失业人员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使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再就业政策实现再就业,营造有利于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社会氛围。为他们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为帮助好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我街道社区就业专干通过入户辖区单位找信息、送岗位,做好就业推荐工作。做好失业人员的摸底调查,信息核对工作,建立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基本数据台账,并组织好失业人员参加区、街道开办的各类创业培训,促进失业人员实现成功就业。为离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及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及稳定就业。鼓励和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同时用人单位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推荐介绍来选择人员,失业人员可以通过宣传栏内用工单位的信息要求来选择工作,以便社区工作人员及时把岗位送到有需要的人群中去。通过积极开展再就业信息宣传工作,把就业信息和服务送到辖区居民身边,让辖区再就业人员及居民真心感受到街道社区的贴心服务,从而实现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

  劳动力就业培训简报 5

  走进xx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就业帮扶车间,130余名工人正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紧张忙碌地进行着流水作业,一派忙碌的`景象。

  这些工人大多是当地家庭妇女,她们通过劳务移民搬到县城生活,从村里到社区,从山上到楼房,曾经的贫困群众走出了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由于日常需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小孩,无法到离家远的地方打工。现在社区设置了就业帮扶车间,工作内容简单易上手,工作时间灵活易安排,很好地解决了她们之前既想照顾家庭又想增加收入的矛盾。

  和丰xx一样在帮扶车间工作的劳务移民还有很多,他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改变着生活,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这份拥有稳定收入的工作,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自己的精神面貌。

  为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政策性移民后续扶持工作,**街社区紧盯移民就业和增收问题,始终把为移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重心。为彻底解决移民户中青年妇女就业问题,今年xx月建成xx县栖凤小区就业车间,成立了xx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户外纺织、包袋等产品。

  目前,**街社区就业帮扶车间已有300多名妇女签订了就业协议,累计报名参训人员210人,车间已经投入生产,能够稳定解决就业岗位200多个,通过“自己挣、**补”,每人每月收入稳定在2500元左右,让移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增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