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

首页 / 标语 / | 宣传标语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1

  1.未来人类的礼貌,将是绿色礼貌垃圾桶。

  2.要是你把垃圾乱丢,无视我的存在,我生气了,这次真的生气了。

  3.走过我的窗前,留下您不要的东西。

  4.边度黎,边度去,垃圾回收要分类;尘归尘,土归土,循环利用就系宝!

  5.垃圾分不开,臭气阵阵来。

  6.随手一分,美化十分。

  7.感激你的'关照,我寂寞的心如沐东风。

  8.你饿我也饿,你渴我也渴,你用我也用。

  9.垃圾分分类,资源不浪费。

  10.垃圾少一分,榕城美十分。

  11.垃圾分类放,资源最大量。

  12.分类让垃圾变宝,和谐让上海微笑。

  13.南粤美景你我他,垃圾分类靠大家。

  14.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15.垃圾分分类,一点也不累。

  16.哥不是摆设,哥饿了。

  17.要想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能少。

  18.简单的动作,造就美好环境。

  19.给电池一个安全的归宿,给我们自己一个清洁的世界。

  20.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文明桐庐因你美丽。

  21.垃圾有家我送它,保护环境你我他。

  22.垃圾也有它的家,垃圾分类靠大家。

  23.让垃圾归家。

  24.我是垃圾暂住的地方,不要让他到处流落。

  25.垃圾要回家,请您帮助它。

  26.分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27.积极参与废电池回收。

  28.垃圾要分类,生活变美好。

  29.精致的你怎么能容忍乱糟糟的它们呢!

  30.垃圾被捡起的时候便有价值。

  31.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创优美社区环境。

  32.生活垃圾分不好,子孙后代没处跑。

  33.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

  34.垃圾分类每一天,你今日分左未?

  35.伸出你的手,让垃圾对上号。

  36.垃圾类分,环境满分。

  37.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38.垃圾仔细分。

  39.公德竞赛,今天正式开赛。

  40.不要无视我的存在,我也是会生气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2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容环境,提高农村文明。

  2. 告别不文明行为,人人从我做起。

  3. 注重卫生,保持清洁。

  4. 少一件垃圾,多一块净土。

  5. 农村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6. 文明卫生健康你我他,和谐社会幸福千万家!

  7. 农村是我家,整洁靠大家。

  8. 手牵手根治环境脏乱差,心连心创建卫生洁净美。

  9. 环境好一点,心情爽一点。

  10. 热爱安康热心创卫!

  11. 建设新农村,卫生要先行。

  12. 培育文明新风,构建和谐农村。

  13.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清洁生活环境!

  14. 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

  15. 卫生关联你我他,齐抓共管靠大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3

  1. 讲文明,必陋*,从我做起。

  2. 塑造农村个性,优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村文明。

  3. 建设卫生村庄,共建美好家园。

  4. 环境卫生整治,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抓起!

  5. 洁净向我走来,我为洁净添彩。

  6. 大家一条心,建设卫生文明新农村。

  7. 你我他多一份自觉,办公环境多一份清洁。

  8.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

  9. 分工合作来清扫,相信明天会更好。

  10. 讲文明,爱卫生,做个合格职业人。

  11.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12. 摈弃陋*,崇尚文明!

  13. 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14. 环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人人受益!

  15. 保持环境整洁,请不要乱扔乱倒。

  16. 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17. 农村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18. 治理“脏乱差”,要靠“你我他”。

  19. 村庄环境整治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20. 胡乐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扩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1

  1.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 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推进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3. 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4. 加快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 加强安全技术培训,人人学会保护自己。

  6. 加强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能力。

  7. 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努力推动我县职业教育发展

  8.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9. 坚持“四自主”加强农民培训。

  10. 坚持*主导、部门推动、校企参与、上下联动,确保圆满完成竞赛任务。

  11. 今天外出打,明天返乡创业。

  12.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源。

  13.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门。

  14. 就业有竞争,上岗凭技能。

  15. 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

  16. 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是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状况的必要手段。

  17. 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普查是重大的市情调查。

  18.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形成尊重技能、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19.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促进技能人才选拔、培养。

  20.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2

  1.未来人类的礼貌,将是绿色礼貌垃圾桶。

  2.要是你把垃圾乱丢,无视我的存在,我生气了,这次真的生气了。

  3.走过我的窗前,留下您不要的东西。

  4.边度黎,边度去,垃圾回收要分类;尘归尘,土归土,循环利用就系宝!

  5.垃圾分不开,臭气阵阵来。

  6.随手一分,美化十分。

  7.感激你的'关照,我寂寞的心如沐东风。

  8.你饿我也饿,你渴我也渴,你用我也用。

  9.垃圾分分类,资源不浪费。

  10.垃圾少一分,榕城美十分。

  11.垃圾分类放,资源最大量。

  12.分类让垃圾变宝,和谐让上海微笑。

  13.南粤美景你我他,垃圾分类靠大家。

  14.垃圾分类益处多,环境保护靠你我。

  15.垃圾分分类,一点也不累。

  16.哥不是摆设,哥饿了。

  17.要想垃圾变为宝,分类回收不能少。

  18.简单的动作,造就美好环境。

  19.给电池一个安全的归宿,给我们自己一个清洁的世界。

  20.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文明桐庐因你美丽。

  21.垃圾有家我送它,保护环境你我他。

  22.垃圾也有它的家,垃圾分类靠大家。

  23.让垃圾归家。

  24.我是垃圾暂住的地方,不要让他到处流落。

  25.垃圾要回家,请您帮助它。

  26.分类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27.积极参与废电池回收。

  28.垃圾要分类,生活变美好。

  29.精致的你怎么能容忍乱糟糟的它们呢!

  30.垃圾被捡起的时候便有价值。

  31.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创优美社区环境。

  32.生活垃圾分不好,子孙后代没处跑。

  33.垃圾分类人人做,做好分类为人人。

  34.垃圾分类每一天,你今日分左未?

  35.伸出你的手,让垃圾对上号。

  36.垃圾类分,环境满分。

  37.你给我的不是施舍,而是一份爱心。

  38.垃圾仔细分。

  39.公德竞赛,今天正式开赛。

  40.不要无视我的存在,我也是会生气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3

  1. 讲文明,必陋*,从我做起。

  2. 塑造农村个性,优化农村环境,提升农村文明。

  3. 建设卫生村庄,共建美好家园。

  4. 环境卫生整治,从娃娃抓起从家庭抓起!

  5. 洁净向我走来,我为洁净添彩。

  6. 大家一条心,建设卫生文明新农村。

  7. 你我他多一份自觉,办公环境多一份清洁。

  8.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

  9. 分工合作来清扫,相信明天会更好。

  10. 讲文明,爱卫生,做个合格职业人。

  11.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12. 摈弃陋*,崇尚文明!

  13. 草儿绿花儿香,环境优美人健康!

  14. 环卫工作人人参与,美好环境人人受益!

  15. 保持环境整洁,请不要乱扔乱倒。

  16. 清扫清洁坚持做,亮丽环境真不错。

  17. 农村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18. 治理“脏乱差”,要靠“你我他”。

  19. 村庄环境整治是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20. 胡乐是我家,卫生靠大家。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扩展2)

——农村劳动力分析报告 (菁华3篇)

农村劳动力分析报告1

  1、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

  全县共有农户3.76万户。农村劳动力总数73235人,农业人口13.52万人。家务农38355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2.3%占全县总人口的28.9%外出务工34880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7.7%

  2、家务农劳动力文化程度、性别、年龄结构现状:

  男性15210人、占39.6%女性23145人、占60.3%家务农劳动力年龄29岁以下3361人、占0.8%30——40岁14300人、占37%40岁以上20694人、占53.9%家务农劳动力小学文化11160人、占29%初中文化22560人、占58.8%高中以上文化4635人、占1.2%其中。

  3、家务农劳动力参加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情况:

  家务农劳动力。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年均参加3次以上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占20%参加3次以内的占65.6%参加2次以下的占14.4%。年以来。全县共有39000人参加了各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占农村劳动力的53.2%

  4、农村劳动力学*新技能的热情高涨。乡大河村举办快速养猪技术培训结束时。农民又强烈要求授课教师接着讲养猪技术;镇严坪村发放的农业实用技术资料,被村民一抢而空,农民对实用性强、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培训,求之若渴,学*新技能致富的热情空前高涨。

农村劳动力分析报告2

  1、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组织协调全县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充分整合现有的农民技能、就业创业、科学实用技术、阳光工程、人人技能工程、雨露计划、劳动力转移、畜牧养殖、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食用菌栽培、经济林科管等内容资源和技术力量,教育、科技、经贸、人社、农业、林业、药办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形成以县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各部门培训基地中心、各乡镇农技校为网点的农民培训网络,增强各乡镇农技校农民培训的师资力量,针对季节、市场特点制定培训内容,定期开班,分批长期培训,充分发挥培训*台作用,全力打造现代新型农村劳动力。

  2、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

  培训渠道。充分依托电视广播、移动通讯、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势。把农业新科技、新技能、新知识送到农民手中;组织培训技术力量,广泛深入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巡回乡村开展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为农民打包提供面对面、手把手的优质服务,全面消除各种技术难题;充分发挥农广校和农技、植保、林业等农业技术人才及部门职能作用,明确各部门的培训任务和目标,加大督查力度,注重培训效果,努力打造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格局,确保农民学的方便、学的轻松、学的全面,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能致富。

  3、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把技能培训与享受农村低保、宅基地审批、生育指标审批、扶贫贷款审批等惠农政策和“一村一品”挂钩。晋级、发结业证书,扩大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覆盖面;实用教育培训达标。坚持用人单位以证聘用原则,进行人员聘用,从源头上增强农民接受培训的意识,形成全社会都重视技能培训、依托技能致富的大好氛围。

  4、加强农村新生代青年农民培训。针对青年知识结构新、接受教育能力强的特点。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产业培训,加强青年农民思想道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技文化、劳动技能等方面综合培训。提高他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干事创业精神,增强青年农民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保障他能够进入市场、拥有市场、站稳市场、有所作为,达到干事创业、发家致富的目的

  5、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民教育培训是一项关系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做好此工作就能为持续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不竭动力。农民教育培训数量大、任务重,同时是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惠民工程。只有将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财政预算,才能保障培训长期进行。采取向上争取一部分、县财政拨付一部分、涉农部门筹措一部分、农民工出资一部分的办法,为培训长期有效开展,提供稳定的财政支持。

农村劳动力分析报告3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低成本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年来,米泉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宣传教育,典型引路等多项措施,引导、支持和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今年,我市累计转移劳动力36215人,相当于全市60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有序流动。实现劳务收入*2亿元,来自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占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0,为米泉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市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引导,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营造宽松环境

  离开赖以生存的家乡和土地外出务工,对于祖祖辈辈守着家门和土地的农民来说,存在着种种困难和不便。为此,我市采取四种方式进行引导。一是组织引导。市*建立了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主抓,分管市领导具体负责。各乡镇也都相应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的组织领导机构,村上由村委会主任具体负责协调落实,乡镇、村均设置劳动保障专(兼)职信息服务员,各乡镇、办事处均有3—5人具体负责劳务信息工作。各乡镇、村都提供了办公室和一定数额办公经费。与此同时,我市主动出击,为富余劳动力找出路。每年都组织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同当地企业负责人座谈,征求企业用工意见,实行订单培训,有组织输送,受到企业欢迎。今年调查企业265家,空岗1867人。如保温瓶厂、瓷砖厂先后吸纳当地农民工1000多人。二是政策引导。为了让富余农民走得放心,加强了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首先,推广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制度。利用各类培训网点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其具有在外长期转移的技能。凡参加培训的农民除食宿自理外,免收其它一切费用。仅今年上半年,已发放技能培训合格证书875个。其次,狠抓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优惠政策的落实,明确规定在城区买房或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可免费在城市落户,其子女入托、就学、就业、参军等方面与城市居民同等对待。第三,加强劳务输出管理和跟踪服务工作,发现问题,提前介入,及时解决,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第四,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财政每年至少拿出10多万元用于支持劳动力转移工作,各乡镇也用当年财政收入的2支持转移劳动力工作。三是信息引导。针对以往信息闭塞,农民转移成本和转移风险较大的实际情况,我市狠抓信息服务工作,使富余农民无论通过哪一级网络,都可以了解用工信息。首先,市、乡镇全部配备了电脑,实现微机联网,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信息服务网络;其次,建立了市、乡镇两级劳务市场,及时向富余劳动力发布信息;第三,建立了咨询服务中心,解决富余劳动力遇到的疑难问题;第四,市劳动部门在根据企业需要,有计划地培训农民,发展订单劳务的基础上,还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络,扩大劳务输出空间。从20__年起,我市连续向吉尔吉斯坦输出种水稻的农民18人次,并积累了向外输出劳务的经验。四是活动引导。在采用电视、各种会议、培训班等传统宣传手段的基础上,今年,我市筛选组织了十几名劳动力转移致富能手,分赴各乡镇、村进行宣讲3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万多人。通过介绍自身在转移过程中是怎么想的和怎么做的,战胜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成绩,谈经验,谈感受,谈体会,从而影响身边群众。同时,各乡镇组织了具有现实说服力的展示活动,引导鼓励广大农牧民外出务工。尤其是铁厂沟镇举办的“农家乐”烤全羊技能大赛和羊毛工镇举办的*饮食制作大赛,设四大类,十多个小类,参赛选手达200多人,吸引4000多观众,由区、州专家评审,现场发放劳动力技能培训上岗证书。今年,当场有10多人被6家宾馆聘走。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广大农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广大农民转移出去的积极性。据了解,今年在这两个乡镇累计转移出去的8834人中,就有2967人是受到这些活动的影响,占转移出去人数的34。

  二、加大劳动力市场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劳动力市场功能发挥不充分是劳动力转移的一大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先后规范和建立了市、乡镇级7个劳务市场,并支持成立了2个劳务派遣公司、3个民办职业介绍所。每年由市人才劳务市场牵头举行2次大型人才交流会的基础上,今年举办乡镇级人才交流会60场次;除此之外,因企业生产需要每年还定期举行人才交流会23次。灵活的交流形式,激活了人才资源,以今年上半年为例,通过人才交流就使新就业的人数达1100人。

  三、加大综合素质培训力度,为劳动力长期转移提供技能保证

  无技术、低素质是走出家门的富余劳动力的一大弱点。劳务输出的关键是必须把农民培训成技术工人,实现角色转换。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市想方设法在培训上下功夫,一是合理配置、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加强对农牧民的教育培训,从根本上杜绝新“文盲”、新“科盲”的产生。二是加强技能培训。建立以职业培训中心为主体的“米泉市就业培训中心”,通过“阳光培训工程”和“春风进万家”等培训活动,分别由该中心和市成职教中心有计划地培训转移农民,使之拿上技能证书走上岗位。目前,我市先后有5000多人取得岗位就业证书,占外出农民总数的17.1。三是加强科技、法律、法规综合培训。劳动、就业、科教部门建立市、乡、村三级立体培训体系,对外出农民工进行劳动政策法规、特种安全操作、餐饮服务、食用菌栽培技术、牛羊育肥等实用种(养)技术共10个专业的培训,今年举办专题培训班213期,培训人员10246人。其中技能培训18期,培训人员20__多人。四是加强基地培训。我市分别建立了食用菌、养殖业、种植业、旅游业多个实践性培训基地,让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免费进入基地接受技能培训,通过跟班学*,现场操作,获得最直接的工作技能。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进城提供创业空间。今年,仅米东新区石化工业园建设、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今年已投资1.4亿元。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共使用季节性当地民工20__多人,实现创收1000多万元,人均增收400元;二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依法招商、以利富商等多种措施,力争今年招商引资达12亿元,吸纳当地农民工1300多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以上。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市是*族集聚地,广大*有经商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各级*提倡一帮一,一带一等形式,鼓励党员和先富起来的农民帮助、带动贫困群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乌市赛马场从事旧车交易、依托通汇市场从事牛羊贩运及服务于市内外各大宾馆饭店的从业人员去年就达到900多人,形成了辐射效应。

  五、鼓励返乡创业,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就业

  在*几年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我市有相当部分农民闯出了市场,积累了资本,对这些致富典型,*充分利用煤体,进行表彰宣传。同时尽可能提供优惠政策,鼓励这批有资金、有技术、先富起来的农牧民返乡领办、创办、兴办各类经济实体、服务机构等,象羊毛工织布厂、琉璃瓦厂、精洁米厂这类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截至去年底就达10余家,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人。

  六、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机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农民走出去一是担心家中的地无人耕种而撂荒,得不偿失;二是担心走出去,失去了土地,生活无着落;三是担心家中缺少劳动力,种不好,管不好,收不好。为解决这些后顾之忧,我市进行了土地流转的探索。一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依法制定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从而为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文书保证。二是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建立土地流转台帐,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的监督,确保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三是公*合理确定土地承包费和流转金标准以及土地流转期限,做好原承包土地投入补偿的协调工作、土地流转后的动态监测工作、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土地流转纠纷的调解工作等,保证转移人员的利益不受损失。四是对未进行土地流转的外出务工家庭在种、管、收等方面组织党团员提供无偿服务,解除外出农民的后顾之忧。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扩展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实用十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1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贡献。20xx年在上级部门和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经过培训考核共计1120名学员顺利结业。20xx年工作已经接*尾声,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校举办了七期的培训,已经培训农村劳动力1120多人,按着上级文件精神这们设立了阳光工程公示板,将培训专业、收费标准、国家补贴、监督电话等项目公示给学员。我校经过投标、竞标最终赢得了哈尔滨市阳光工程培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有充分的地域条件,我们有承担了省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1000人任务。我们开办的有病虫专业防治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人员、畜禽养殖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又重新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做到了在培训前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学校为按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设有专职的专业教师10人,另聘请4名专业技师,不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2.想方设法,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多渠道组织生源,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宣传阳光工程,20xx年7月15日,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正式开班。来自道外区永源镇、巨源镇,阿城区蜚克图镇、料甸满族乡、*山镇等150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开班当天市农委的领导给学生讲了希望和要求,校长给学员讲明的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会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学*了劳动法及简单的法律知识,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九月份至十月份,我校又培训了六期。*1000人,每期培训历时一周,54个学时,其中理论培训30学时,实作24学时,学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工作按着计划进行着,为了能让每位学员熟练的掌握农学、畜牧专业的技能操作方法,学以致用。我校教师非常注重学员的亲手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小组全程管理。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学*质量,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监管程序,对学员出勤情况认真统计并作为取得考试资格的重要依据。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按照省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学*时间,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能让学员进得来,学得会,出得去。现在培训已接*尾声。学员们通过自身和教师的努力,基本已经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员都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3.千方百计,切实抓好学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独立的操作农村的技能实践,为此我们开展培训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可以结合农村实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宣传的.力度不够,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一些想参加的培训人员不清楚政策和培训的专业,没有及时报名。学校宣传力度有限,有些农民根本不知道阳光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如有可能建议上级**利用影视、新闻等形式来让农民理解“阳光工程”真正含义。

  2、组织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学员的学*态度不够端正,不把心思放在学*培训上,出勤率低,影响*时的上课效果;有的学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参加培训,就能安排就业,他们却没有想到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怎么办。今后应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考勤并探索有效的制约措施。真正让学员有一技之长。

  3、培训的专业较单一。不能满足学员需求,今后要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争取主管部门支持,进一步拓宽培训专业和增加培训人数。

  20xx年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会吸取前面的经验,争取做好下一步工作,包括组织机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培训学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做好学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为下期培训奠定基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2

  XX年,在市委、市府、市教育局的重视和关怀下,全体教职工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始终围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苦练内功,加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用心学*,用心工作,同心协力,开拓创新,学校事业发展、劳务开发培训等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全年累计劳务开发培训2813人。现将我校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结如下。

  一、立足地,确保转移培训质量。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质量引领学校发展”已成为必然。正当很多学校为招生问题倍感焦急的时候,**一职中却在“寒潮”中迎来了门庭若市的“春天”。深究这种强烈反差的根本原因可以发现,学校发展的真正动力是质量!**一职中凭借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雄厚的师资,办学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吸引着全社会的目光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当人们把**一职中看成“质量”象征的时候,**一职中却在这时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教师队伍,按照郭树林校长的话来讲,就是把自己的教师看成学校的“宝贝”。“宝贝”来自学*与进取;“宝贝”需要培养与塑造。多年来,**一职中特别重视教师的培养,利用今年暑期,学校又开展了一系列的大规模培训活动:

  暑假前夕,**一职中根据发展要求,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拟定了暑期外派102个教师培训,提高干部工作效率和创造能力,围绕XX年提出的“用心工作、用心学*、‘无中生有’、再创佳绩”主题进行了为期2天的封闭式干部学*与培训。培训中,郭树林同志理论联系实际,以生动的讲课形式对“用心工作、用心学*、‘无中生有’、再创佳绩”作了深刻诠释和讲解;李永志同志以《教育管理工作要在“用心”上下功夫》为题、徐斌同志以《怎样当好干部?》为题作了详实讲解。学校三级干部和沙湾职中干部参加了培训,并联系自己的工作都作了发言。这次培训,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为您’搜集.整理.,为**一职中的发展“再创佳绩”奠定了基础。

  8月20日至8月25日,**一职中为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使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战略决策,为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培训质量,学校加大了培训设备设备的投入,我校原有实训操作室26个,设备设施价值*千万元,其中计算机房8个、电子电工实训室6个、餐饮、客房、导游训练室4个、汽修3个、化工实验室2个以及财会模拟室、琴房、练功房等,为保证培训技术!_工人工位足够,学校又新建了汽修车间3个、数控机床训练室1个,焊工、钳工、车工训练室各1个,投入资金150万元。加上校外实*基地,我校培训技术!_工人的操作训练时间大大增加,保证了培训质量。

  2、重视软件建设。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是市劳务开发培训基地、四川省再就业定点培训基地、**市旅游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设有市职业技能鉴定站,在校生3516名,8大骨干主体专业,27个子专业,实训室33个,校外实*基地11个。学校利用现有优势资源,不断拓宽培训专业,增加培训工种。为了保证培训工种与企业用人单位需求一致,我们进行了充

  分的市场调查和论证,决定在原有培训工种:计算机、电工、家用电器、餐饮、导游等专业的技术!_工种培训的基础上,新开设了汽车修理工、焊工、钳工、车工、化学检测工、广告制作等技术!_工种的.培训。xx年转移前人员培训608人。

  为拓宽培训面,加大培训力度,学校采用培训上门的形式;采取走出去,与企事业一道,对转移后的人员进行在职技能培训的办法。xx年对转移后在职职工培训1317人,培训单位包括峨眉山神龙大酒店、**雄秀宾馆等15个企事业单位,培训内容有酒店管理、创新三标培训、酒店软硬件设计指导、运政员工办公软件计算机培训等进行岗位在职培训,培训人数1317人。

  二、严把出口关,为地_人才。

  严把培训出口关,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举措。我校长期以来把参加鉴定取证作为质量把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规定,凡是参加学历教育的长期培训者必须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取得培训人数增大了,培训的质量当是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为您/搜集整理,一年的实践证明,培训质量的好坏是决定就业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二者是正相关的。因此,学校极为重视。首先,将培训学员结业的标准定位在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获取。规定所有参培的人员,学完规定课程,取得合格成绩外,还必须获取培训相关专业的技能等效级证书才可毕业。另外,学校改革课程结构,根据“从做开始,先会后懂”的教学思想,要求培训专业编写出“浅、简、广、新、用”的教材达40多种,学校还适时调整授课比例,培训各专业的文化课与专业课比例为3:7,其中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比例为2:8,重在训练学员的专业技能。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同时,还利用政治学*、培训或专题讲座,向教职工灌输“培训一人就是养活一家人”的思想。在学校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拨出10多万元专款,先后派出部份教师到山东、南京、成都等地学*专业技术!_,如机械专业教师到山东学*数控机床的操作技术!_,汽修专业老师到成都学*汽修检测技术!_等,从而保证培训的教学质量,使今年的培训合格率在95以上,90以上的学员都找到了新的工作。

  根据国家相关,即20xx年,我国还将有22亿农村富余劳动力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因此、劳务开发培训基地的职业学校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的办学空间与潜力都是很大的,劳务开发培训任重道远,我校将一如既往,不懈努力地为打造**劳务品牌,培养农民工尽责尽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3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公正招标;要坚持贴*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4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镇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700人,完成年计划88%,(其中阳光工程215人,完成年计划90%),转移就业700人,转移就业率100%。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毛纺、服饰(缝纫工)、制革等专业。在岗培训1300人,完成年计划65%。农技培训701人。完成250%。

  二、主要工作

  1、安排部署了XX年全镇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培训、转移目标任务。

  2、研究确定了XX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施计划方案和适当提高了XX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3、加强与市阳光办、培训学校、企业在培训过程的合作、协调沟通工作,并宣传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等,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4、完善了相关档案资料建设,上报好转移培训信息材料和数据。

  5、接受并配合市财政调研组对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调查。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镇充实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及其设办公室,加强了全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并与与农业、劳动、科技、妇联、团委、成教等部门密切合作,按照职责分工,广泛动员组织各类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提高培训率和就业率。

  2、培训骨干,推进规范动作。对从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和政策培训,做到政策熟悉、业务知晓。

  3、多渠道筹措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实行**、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镇财政或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按实际需要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与劳动等有关部门配合,督促用人单位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所录用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使参训农民得到免费培训。以推动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

  4、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组织督导检查。及时表彰奖励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先进个人。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对已通过转移培训并就业但因各种原因需转至别的行业或别的企业人员未列入转移培训范围,不利于重新就业或素质提高,建议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范围。

  2、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农村劳动力统计目前存在一定问题,实际富裕劳力接* “0”,大量的是50岁以上做小工的兼职农民,需要转移培训的仅是刚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与外地来的农民工。建议不要把务工农民工统计成农民,使转移培训指标(目标)更符合我市实际情况。

  五、下步打算

  1、继续做好各类培训的扫尾工作。

  2、加大培训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及时兑现培训政策。

  4、对明年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早作打算。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5

  XX县地处湘中丘陵,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县和先进县。全县农业人口77.1万人,其中劳动力44.1万人。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数1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28.1%,外出经商就业人员2.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4.5%。劳务收入总额12.5 亿元以上。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外出打工比没有培训的农民一年多工资5000元左右。20xx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基础上,继续坚持“**推动、部门监管、学校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一是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二是制定实施办法,签订培训协议。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四是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五是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六是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共招收学员20xx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减免直补学员学费54万余元。

  一、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

  县阳光办按照20xx年《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20xx年6月上旬在县电视台向全县发布了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报送材料和受理机构等,并组织专家对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学校的校设校具、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联系安排就业能力、服务承诺、单位信誉、收费标准及学员生活条件等进行实地考察后,采取招标评审的办法,从12所具有转移就业能力的学校中确定了xx学校、xx驾校、xx中专、xx学校、xx学校、xx职业技术学校、xx基地等7所学校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我们对项目实施实行公示,向社会公开,请社会监督。采用电视公告、通告公示等不同形式进行公示。公告内容包括阳光工程政策、培训机构名单、培训专业、财政补助标准、服务承诺、监督举报电话等。每个学员在培训基地报名时就能得到县阳光办统一印发的阳光工程宣传资料,让学员一进校就了解到阳光工程的意义、培训内容、收费标准和补助标准。

  二、制定实施方案,签订培训协议

  为了保证我县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20xx年《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精神,针对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市场需求,制定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培训计划、实施办法。根据各培训基地的培训转移能力,把省阳光办下达给我县20xx人培训转移任务分解到各培训基地。县阳光办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转移就业协议,明确了双方责、权、利。培训基地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专业,分别制定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和转业就业规划。

  三、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

  我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把“农民学技术,**给补助”的优惠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一是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发动,利用《农事指南》电视节目专题报道阳光工程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二是印发宣传资料6000多份,张贴到各乡镇、交叉路口、中学门前,每个培训学员报到时发一份。三是学校招生时,发动教职员工走村入户,宣传阳光工程的优惠政策。四是在县里的会议上讲解实施阳光工程的.内容和方法。五是培训基地举办《感谢您——阳光工程》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使阳光工程家喻户晓,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氛围。

  各培训基地每个培训班开学的第一节课,由县阳光办的同志来讲,一是宣传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培训对象、培训专业、培训方法、收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等。二是对照名册核定学员身份。三是发放代金券,并介绍代金券的使用方法和填写方法,要求学员当时把代金券填好,及时上交。

  四、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各培训基地的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办学为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培养目标。为保证学员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就要把学员培训成一个有一技之长,能自主创业,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实现由“村民”向“市民”转变。

  1、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结合进城务工手册,向学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员进城务工时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二是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鼓励学员,使学员知道,求生必须求知。三是用人才竞争、尖端科学高速发展的现实教育学员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四是用一专多能的致富典型激励学员,要他们坚定信心,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勇于登攀。

  2、培训一专多能人才。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导向,开设了农用车驾驶、汽车驾驶、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工、服装缝纫、特种作业、市场营销、机构制造、建筑工等专业。为了提高学员的技能知识,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就培训什么技能,确定培训时间和教学计划等,采取封闭式管理,实行“五个一”工程教学,即要求学生做到:树立一个好形象,练一笔好字,写一手好文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在上好专业课的同时,增开语文、交际英语、普通话、口才等课程,使学员真正成为一技多能人才。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教学计划,做到边学*边操作,学用结合,严格考试考核,做到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重,保证培训效果,真正使学员学到一技之长。

  五、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惠及农民的新兴工程。为了加强项目的实施监管,领导小组就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部门职责、项目的申报、经费落实等召开了协调会,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工程实施。农业局是阳光工程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的日常工作,负责拟定培训项目的实施办法、培训结构的招标和认定,监督检查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开展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反馈培训工作信息等。***门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财政的资金直补给农民学员。劳动部门负责督促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并酌情降低鉴定等收费标准。其它有关部门都要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开绿灯、搭*台,为农民转移就业传信息、**益。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形成了**推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规范阳光工程的实施,增强阳光工程运作的透明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培训基地法人代表与县阳光工程办签订培训转移协议,负责抓好培训转移工作,保证学员就业率在90%左右。二是降低收费标准,直补给农民学员。在报刊、电视、宣传资料等公告,每个农村学员减免学费270元,经县阳光办核准、领导审批、财政复核后拨款,从而确保**的培训资金直补给农民学员。三是监督检查,坚持每月对培训基地督查一次,发现培训转移不合要求的,责令纠正或推倒重来。四是严格档案管理制度。各培训基地必须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台帐和培训转移档案,培训台帐和就业档案记录受训农民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补助金额、就业单位详细通信地址、就业单位联系电话,并由学员签字、签章认可。就业单位填写必须具体到学员所在地址厂名。联系电话填写必须能正常联系到就业单位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负责人、学员为依据,培训学校对培训转移台帐和档案的真实性负责。

  六、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

  各培训基地共招生学员20xx人,其中农用车驾驶员336人,汽车驾驶员404人,计算机及应用506人,机械制造54人,服装缝纫92人,特种作业(电工、焊工)240人,市场营销108人,建筑工200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计算机及应用和特种作业的学员绝大部分安置在沿海一带的港、澳、台、日等大中型外资企业。汽车驾驶员,大部分在长沙、广东、上海、深圳、珠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开的士和公交车。其它专业的学员安置在本市县单位务工。在外资企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学员,月工资800元以上,高的几千元。xx镇湾头村xxx,xx镇石龙村xxx,xx镇同乐村xxx、xx村xx,xxx镇xx村xxx等同学去年10月在xx培训基地结业后,安置在广东惠州索尼集团务工,月工资在1400元以上。xx镇xx村xxx去年8月在xx中专培训基地参加电焊工培训,考取了电焊工操作证,现在福建厦门陶瓷厂务工,月收入20xx多元。xxx镇xx村xxx去年在xx驾校参加汽车驾驶培训,考取驾证后,买了一台的士在**昌都开,月收入7000元以上。

  培训基地以诚信为本,坚持跟踪服务。学员参加工作,坚持开展跟踪调查和跟踪服务。一是了解学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学员所学知识是不是真正用得上。如专业知识不过关的,允许学员返校进一步学*,确保学员招得来,学得好,送得出,稳得住。二是协助用人单位加强管理,为学员排忧解难。xx和xxx等培训基地在广州、上海、江苏、温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学员找到工作不如意的,给他们重新推荐工作。xxx镇xx村xxx、xx镇xx村xx等学员原先安排在东莞的一家公司,因种种原因,公司效益下降,员工工资收入低,创世纪培训基地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派人把他们重新安置在广州依利安达厂,月薪1200元。xxx镇xx村xxx先安排在东莞太阳诱电工作,月薪1500元。由于缺乏艰苦创业精神,被别人唆使,误入传销,被**查处后,才脱离传销窝点回家。xx培训基地得知此情况后,把他重新安置在东莞辉鸿电子厂,包吃包住,月薪1200元,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三是调查企业的用工制度,督促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培训基地真正做到了培训、就业和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让学员学*安心,安置就业放心,工资待遇称心。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20xx年,我们摸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20xx年,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学*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探索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新路子,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保证转移就业,为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而奋斗。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6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公正招标;要坚持贴*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7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

  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 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19年重点抓好: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

  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

  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8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贡献。20xx年在上级部门和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经过培训考核共计1120名学员顺利结业。20xx年工作已经接*尾声,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校举办了七期的培训,已经培训农村劳动力1120多人,按着上级文件精神这们设立了阳光工程公示板,将培训专业、收费标准、国家补贴、监督电话等项目公示给学员。我校经过投标、竞标最终赢得了哈尔滨市阳光工程培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有充分的地域条件,我们有承担了省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1000人任务。我们开办的有病虫专业防治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人员、畜禽养殖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又重新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做到了在培训前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学校为按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设有专职的专业教师10人,另聘请4名专业技师,不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2.想方设法,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多渠道组织生源,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宣传阳光工程,20xx年7月15日,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正式开班。来自道外区永源镇、巨源镇,阿城区蜚克图镇、料甸满族乡、*山镇等150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开班当天市农委的领导给学生讲了希望和要求,校长给学员讲明的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会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学*了劳动法及简单的法律知识,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九月份至十月份,我校又培训了六期。*1000人,每期培训历时一周,54个学时,其中理论培训30学时,实作24学时,学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工作按着计划进行着,为了能让每位学员熟练的掌握农学、畜牧专业的技能操作方法,学以致用。我校教师非常注重学员的亲手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小组全程管理。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学*质量,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监管程序,对学员出勤情况认真统计并作为取得考试资格的重要依据。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按照省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学*时间,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能让学员进得来,学得会,出得去。现在培训已接*尾声。学员们通过自身和教师的努力,基本已经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员都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3.千方百计,切实抓好学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独立的操作农村的技能实践,为此我们开展培训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可以结合农村实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宣传的力度不够,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一些想参加的培训人员不清楚政策和培训的专业,没有及时报名。学校宣传力度有限,有些农民根本不知道阳光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如有可能建议上级**利用影视、新闻等形式来让农民理解“阳光工程”真正含义。

  2、组织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学员的学*态度不够端正,不把心思放在学*培训上,出勤率低,影响*时的上课效果;有的学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参加培训,就能安排就业,他们却没有想到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怎么办。今后应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考勤并探索有效的制约措施。真正让学员有一技之长。

  3、培训的专业较单一。不能满足学员需求,今后要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争取主管部门支持,进一步拓宽培训专业和增加培训人数。

  20xx年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会吸取前面的经验,争取做好下一步工作,包括组织机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培训学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做好学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为下期培训奠定基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9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公正招标;要坚持贴*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10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XX年重点抓好: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扩展4)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10)份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1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镇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700人,完成年计划88%,(其中阳光工程215人,完成年计划90%),转移就业700人,转移就业率100%。举办培训班4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毛纺、服饰(缝纫工)、制革等专业。在岗培训1300人,完成年计划65%。农技培训701人。完成250%。

  二、主要工作

  1、安排部署了XX年全镇培训工作,全面落实培训、转移目标任务。

  2、研究确定了XX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实施计划方案和适当提高了XX年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3、加强与市阳光办、培训学校、企业在培训过程的合作、协调沟通工作,并宣传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等,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4、完善了相关档案资料建设,上报好转移培训信息材料和数据。

  5、接受并配合市财政调研组对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调查。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镇充实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及其设办公室,加强了全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并与与农业、劳动、科技、妇联、团委、成教等部门密切合作,按照职责分工,广泛动员组织各类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努力提高培训率和就业率。

  2、培训骨干,推进规范动作。对从事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和政策培训,做到政策熟悉、业务知晓。

  3、多渠道筹措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实行**、用人单位和培训机构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镇财政或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按实际需要安排一定的培训经费;与劳动等有关部门配合,督促用人单位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所录用农民工的培训经费。使参训农民得到免费培训。以推动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

  4、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计划实施情况组织督导检查。及时表彰奖励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先进个人。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对已通过转移培训并就业但因各种原因需转至别的行业或别的企业人员未列入转移培训范围,不利于重新就业或素质提高,建议列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范围。

  2、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现状分析,农村劳动力统计目前存在一定问题,实际富裕劳力接* “0”,大量的是50岁以上做小工的兼职农民,需要转移培训的仅是刚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与外地来的农民工。建议不要把务工农民工统计成农民,使转移培训指标(目标)更符合我市实际情况。

  五、下步打算

  1、继续做好各类培训的扫尾工作。

  2、加大培训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3、及时兑现培训政策。

  4、对明年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早作打算。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2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XX年重点抓好: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3

  xx地处xx,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是人多地少的新一轮国家扶贫帮困县之一。全县劳动力总量达35万,年外出务工达17.4万人,其中农民工13.4万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城市从事手工制造或苦力打工等低技能工作,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达70%。因文化少、技能低,相当一部分农民就业无门,有的既便找到了工作,工资等其他合法权益也得不到保障。为此,为了提高我县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实施好阳光工程,县阳光工程办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阳光工程办的支持及其它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自今年6月份实施阳光工程以来,至目前已培训农民工2560人,其中有2530名农民已找到了较为轻松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6月16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会结束后,6月18日县农业局召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由主管农业的副**xx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我县阳光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之后成立了由主管农业的副**为组长,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科技局、城乡建设局的有关领导为成员的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下设阳光工程办公室,挂靠县农业局局科教站,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局局党委**、主管科教工作的xx兼任,安排了县农业局2名干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办的日常工作,并向乡镇和县直机关印发了《关于成立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协调小组的通知》(修府办字[20xx]40号)的文件。

  2、整合资源,认定培训基地。为确保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我县按照省阳光工程办“实施方案”对招标基地的招标时间、条件、程序、材料要求,6月19日拟定了《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标公告》,经过6月20—23日4天的招标,经专家评审,并向社会公示结果后,有县职业中学、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银宇学校等8个培训机构被认定为阳光工程项目培训基地,有电子电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计算机、汽车驾驶和保安等10个技能培训专业。

  3、加强监管,完善服务体系。为促进阳光工程项目健康、有序地开展,县农业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加强监管工作。遵照省阳光工程办的有关文件要求,七月二十日前制订了《20xx—20xx年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和《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两个文件;6月28日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责任状;帮助培训基地统一订制了“xx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基地”的牌子;积极参加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的开班仪式典礼,经常督促培训基地建好阳光工程转移培训档案;及时向省农业厅阳光工程办上报培训的经验及典型等信息情况,向市农业局阳光办每月一次汇报培训进度,每季度一次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12月初向各培训基地转发了农业部等六个部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检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并结合我县实际又以xx县阳光工程办的名义向各基地印发了《关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进行年度验收的通知》的`文件,于12月10-28日对各个培训基地培训建档等有关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查验收,并对各培训基地的资金补助情况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4、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培训

  (1)加大宣传,多渠道组织生源。为了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在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招生广告等多种媒体宣传阳光工程的同时,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立了常年招生联络处,并充分利用多方面的力量为培训基地的组织生源,如职业中专首期沼气技工培训班,是移民扶贫办和阳光工程办共同赞助的,银宇学校首期电脑培训班,把以前接受过“春蕾计划”补助的困难女初中毕业生招为学员,现又享受阳光工程的补助,另外,为了方便目前已经在外打工的农民就*接受培训,职业中专还在广东等农民工较密集的地方开办了电子电工和电动缝纫流动培训班。

  (2)千方百计,切实抓好转移。开展农民工培训,最终目的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转移,为此,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多数是“有的放矢”的。一是开展“订单”培训,如职业中专、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保安武术学院的培训,都是以用工单位的“订单”开展培训的,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送往深圳、温州、福建等地就业。渣津村民熊村通过在黄龙武术学院一个月短期培训,现在在深圳车视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做保安,且一个半月后被提拔为保安队长;二是开展“招商引资”培训,如县农业综合培训服务中心,利用阳光工程的补助,为义宁镇招商引资引进的永兴制衣厂老板培训400余名电动缝纫农民工,不仅为老板解决了招工难的问题,还为这些农民工实现了就地转移。

  二、存在问题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促进农民增收一条有效的重要的途径,确实是一件很“阳光”的事。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培训机构招收短期培训学员不乐观;二是未出台有力措施落实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工作经费,阳光工程办工作较难开展;三是项目补贴经费太少,难以帮助希望参加高技能培训的农民接受培训。

  三、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课题,同时也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建议出台相应的政策或措施,落实县阳光工程办一定的工作经费,以便更好地加强项目实施的协调和监管工作,同时建议省阳光工程办尽早安排落实20xx年度培训补助经费,以便培训基地的培训工作得到更有力的开展。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4

  今年上半年,我县以新型农民教育工程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实现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充分转移为主线,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1―6月份,全县共举办服装缝纫、数控机床、电焊工、电脑、电子电工等各类技能培训班130期,培训农村劳动力6452人,其中持农民培训券参加培训人数3200人,培训合格率95%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达85%以上。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成立了县委、县**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县劳动保障、扶贫、农业、财政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专设办公室,对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和就地转移实行统一规划、扎口管理、组织协调和指导服务。各乡镇也相应建立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小组,并依据劳动保障事务所建立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办公室,形成分工明确的组织体系,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年初,县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扶贫、农业、农工办等部门将年度培训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和相关培训机构,实现目标管理,落实目标责任,有计划地开展转移培训工作。

  二是发展培训载体,夯实基础工作。按照省委、省**“500万农民大转移”和“百万农民大培训”的目标,大力发展培训载体,建立健全转移培训体系。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已发展到32家,年培训能力达到万人,其中有17家培训机构被认定为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初步形成了以县级培训机构为龙头,乡镇培训机构为主体,民办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培训网络,有力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是结合本地特色,创新转移培训模式。积极创造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协作的转移培训新模式,大力推行转移培训、职业介绍和跟踪服务“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新机制,努力打造培训专业、培训学校和外出劳务新品牌。有效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并将转移培训的重点逐步下移到乡镇、村,培训机构按照“统一执行转移培训政策、统一建立学员管理档案、***学计划、统一考核发证”的要求,在乡镇、村设立培训点,就*就地组织农民参加技能培训,既方便了农民,降低农民的培训成本,又扩大了培训生源。

  四是强化就业服务,开展培训就业对接。认真贯彻“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促进就业”的方针,在抓好县级人力资源市场规划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台建设,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利用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镇镇通”工程信息网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信息服务。落实省委、省**关于南北挂钩、对**流的工作部署,定期举办劳务输出专场招聘活动,为经过转移培训的学员牵线搭桥,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五是加强培训监管,提高转移培训效果。全面推行培训券制度,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减免费培训。县劳动保障、扶贫、农业、财政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并建立培训前备案制度、培训中核查制度、培训后验收制度和培训补助申报制度等四项转移培训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行为,确保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认真做好培训券发放工作,根据不同培训工种,

  对参培学员发放不同面额的培训券。补贴标准为一般工种每人200-300元,技术含量高的培训工种每人400-500元。为防止培训券流失,采取到培训班现场发放的办法,确保培训券发放到确实参加培训和最需要补贴的农民手中,并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和未能升学的应属初、高中毕业生优先发放。严格执行省文件规定,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完整的培训券发放、管理、审核和兑现工作程序,确实提高培训券的使用效益。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5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XX年重点抓好: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6

  xx县县委、**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工作。通过强化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待续稳定增长。

  一、我县上半年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创收基本情况

  xx县辖六乡两镇一场,共110个行政村和3个村级农场,384个村民小组,全县耕地面积49.43万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4.6亩,全县总人口14.28万,其中农村人口10.5989万人,农村劳动力5.1387万人。20xx年上半年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22期,完成农牧民技术和技能培训4.718万人次,其中农民技术培训3.9582万人次,农民技能培训0.7598万人次;20xx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完成3434人次,累计创收717.46万元,实现全县农村人口人均创收67.69元。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一)加大工作力度,狠抓劳务输出工作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机构。我县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县委、**专门召开20xx年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和职业培训工作大会,研究农村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就业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相关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成立了以县委副**、****为组长的城乡统筹转移就业和职业培训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形成了由**挂帅,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主抓,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同时,为了全面做好乡镇劳务输出和职业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信息共享的就业服务体系,我县逐步建立了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形成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为依托,最终延伸到村级的城乡统筹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在乡镇成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的同时,由各乡镇确定一名乡领导、23名工作负责本乡镇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职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由县劳动保障部门对各乡镇确定的劳动保障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培训。目前,全县各乡镇成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8个,并在每个行政村确定了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

  2、分解目标,明确责任。研究制定了《xx县20xx年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xx县20xx年城乡转移就业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xx县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县劳务输出工作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和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把培训、输出、创收等目标分解到相关单位(部门)和乡(镇),建立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增强各级干部抓劳务输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及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形**人关心输出,人人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3、调查摸底,建档归册。积极做好全县各类劳动力的调查摸底、建档归册工作,组织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结合各自实际,对辖区内的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贫困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等进行全面摸底,建立相应的工作台帐和人员信息档案,摸清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意向、培训愿望,从而确保有针对性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培训和劳务输出等服务工作。

  4、做好信息服务,有序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继续巩固我县在劳务输出人员已形成规模的武汉、玉林、海口、合肥、长沙等5个城市建立的劳务输出基地,积极主动与当地**有关部门和用工单位加强协作,建立了稳定的联络方式。目前,我县通过与内地劳务输出基地加强联系,掌握了他们的用工量和用工需求,已经开展了定向式培训,以确保劳务输出人员的质量。据初步统计我县在外地务工人员达3000多人,为我县稳步推进劳务输出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广泛开展劳动保障政策法规、城乡就业和劳务输出宣传工作,营造宽松的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环境和浓厚的工作氛围。针对我县部分农民恋土守家,受传统农业经营观念的束缚,宁可闲待在家里,也不出门挣钱创收的现象。县委、**利用电视劳动保障专栏和广播,宣传劳务输出的组织、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大力宣传本地从事劳务输出多年的`典型和在内地发展人员的现状,并结合“三下乡”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通过农民能够看得见听得到身边事,教育引导农民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为做好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6、认真做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县相关行政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劳务输出工作进度统计报表,确立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等四种报表形式,并将报表情况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便于全面掌握全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状况。

  7、积极引导城郊附*的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城郊人口多市场旺的优势,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变观念,依靠自身优势,从事商业、饮食业、榨油、网套加工等,以此增加收入。20xx年上半年度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就地转移从事餐饮服务、人力运输、机动车修理、电器维修、农产品加工经营以及季节性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达2476人次。

  8、采取措施,加强引导,积极鼓励广大农牧民参加我县项目工程建设。我县将使用本地农民工作为基本建设工程招标的一个基本条件,在招标过程中明确写入招标书中,使用我县农民工的比例一般不低于承包方普通用工总数的50%。20xx年上半年在公路改建工程和水利工程中,使用农民工580余人,累计创收92.4万元。

  三、结合实际,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整合城乡职业培训资源,加快县域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整合步伐。我县结合实际,于今年建设“xx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该校占地面积7000*方米,现有校舍、办公室等22间,已初具规模,年可培训人员3000余人。主要面向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乡失业失业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培训的工种有计算机、电工、电焊、服装裁剪、木工、瓦工、烹调、特色餐饮和汽车、拖拉机维修等种类。目前,我县已经投入15万元开始对现有校舍进行必要的建设和维修。并增加必要的培训硬件设施等。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7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18人,其中市外转移2873人。累计培训1702人,培训结业1702人,结业率100%,转移就业1573人,转移就业率92.4%。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汽车驾驶员、计算机操作员、缝纫工、焊工、锻压工等专业。

  二、主要工作

  1、安排部署了20xx年各街镇乡和培训机构的工作任务。下达了各街镇乡和培训机构的培训、转移目标任务。

  2、研究、制定了《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和《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3、参与了各培训学校的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各培训机构开班培训时,县劳务办、阳光办均派员到场参与,并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等。

  4、完成了上级部门和县委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完善了相关档案资料建设,上报了劳务信息材料和数据。

  5、正着手今年赴新疆采棉工的组织筹划工作。

  6、接受了中央农业部、组织部、人事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人才调查。

  7、接受了市劳务办的检查、接待了市劳务办、市**、市***、市***等市级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专题调研。

  8、正在协调市级招标培训指标。

  三、工作措施

  1、整合资源、基地再认定

  建立健全培训机构。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各培训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化,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县劳务办、阳光办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由培训机构报名申请,本着公开、公正、公*的认定原则,采取招投标及申报审核认定的方式对县内培训机构进行了再认定,对未开展工作、不符合条件的予以了取缔,有效整合了全县教育资源。

  2.创新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为使县内各定点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抓好“订单式”的培训,使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挣得钱”,积极整合县内外培训市场,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劳动力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采取长短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随招随训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重点从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会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开展汽车驾驶、计算机、缝纫、家电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向企业输出合格技术人才。

  3、严格监管、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全程监管。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真实性,县劳务办严格按照《大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办法》执行,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服务监管程序。二是严格资金管理。县劳务办严格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采取免费培训、降低收费标准和收费培训三种形式,采用直补学员和直补培训机构紧密结合的方式。各培训机构也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帐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去向县劳务办、财政局经常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培训补助资金到人头,农民受益得实惠,奖励资金到学校。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县劳务办专门将档案资料建设要求及所需资料明细纳入《大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办法》之中,形成一种格式化的档案资料。同时建立了培训转移学员资源信息库档案。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针对今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台的相关政策,我县还未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培训、补助方式怎么操作还未敲定,采棉工补助

  2、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农业局一个单位的事情。有许多政策、制度的落实还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方面、资源库建设、资金方面还需要有关单位高度重视。

  3、建议**组建统一的劳务大厅,免费为全县农民及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搭建就业*台。以利有序输出和规范管理。

  五、下步打算

  1、继续严格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公示制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2、严格实行各定点培训机构开班前必须报县劳务办,县劳务办工作人员上好开学典礼的第一堂课,并定期与不定期的参与抽查,实行全程监督,确保培训转移的真实性。

  3、加强财政公共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培训学员身上,切实为广大农民解轻负担。

  4、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确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

  5、积极组织落实赴新疆新拾花民工,完成上级交办任务。

  6、尽快完善xx年培训方式和补助办法。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8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不断增加,但其素质提高缓慢,造成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恶性膨胀。*年来,三都县各级各部门积极想办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乡镇教育、培训,领办项目,劳务输出,提供服务等措施,使全县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在一定程度得到了转移。20xx年,根据***六部委文件精神,在省、州阳光办的关心指导下,我县积极组织培训转移了500名技工,完成今年的任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是一项便民、富民的大事,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举措。

  一、我县农村青年劳动力总体状况

  1、我县农村青年的规模与结构。根据全面统计,20xx年我县14—35岁农村青年6.6万余人。其中男性占53.5%,女性46.5%。其中17—40岁外出务工青年占40%左右,

  2、我县农村青年转移状况与特征。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青年转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特征之一:农村青年转移数量增加。*几年,我县农村青年外出数量呈现上升趋势,部分外出青年返回到本地,仍然从事二三产业,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已成为我县农村的一道“风景线。

  特征之二:农村青年转移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在农村青年的转移中,具备初中文化的青年农民唱主角,是主力军,占到8o%以上。这些人头脑灵,接受新事物快,到外面闯荡见世面、学技术的欲望高,去外地谋求职业的机会大。 特征之三:工业、建筑业、制造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仍是农村青年转移的主要行业。在20xx年,农村青年转移的行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生产建设第一线和低层次的商业饮食服务业,主要流向为深圳、东莞、广州、上海、福州、北海等发达地区,占到70%以上。

  特征之四:我县青年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村青年绝大多数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

  3、农村青年转移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向非农产业的大转移,对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县域经济,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

  第一,农村青年以其工资要求低、就业期望值不高、勤劳能干、能吃苦等特点,增强了在城市就业的竞争性,这对促使我县劳动者就业观念的转变,推动劳动就业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农村青年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是脏、苦、累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作,而提供的是城市居民生活中迫切需要的家政、医护、环卫、建筑等特殊服务,对方便城市人民生活,适应社会化服务需要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是城乡之间劳动要素相互吸弓l和互动过程,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在城市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农村青年向非农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剩余青年就业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据调查,外出农村青年的年*均纯收入为3000元左右,比全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大约高出1500元左右。同时,外出青年返回农村,又将城市的生活方式、观念及有关信息带回农村,对于缩小城乡生活差距,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消费水*与生活质量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客观上为开发农村消费市场做了观念和物质的准备。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我县把此项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阳光工程办公室,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专抓此项工作,制定了培训计划和方案,对培训专业、人数、时间、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到了年有规划,月有安排,有底数的步步推进。

  (二)、狠抓培训基地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为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好,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对县内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审核,通过对师资力量、教育教学设施、培训经验的对比,认定三都县劳动就业办和三都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为我县培训基地,这两个培训基地有一定的培训经验、培训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能提高培训人员素质,保证受训农民的转移就业。得到认定后,这两个基地及时地安排人员,成立了项目实施小组,购置了相应的教学设备,确保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调研,有的放矢搞好培训 *年来,我县每年都要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方式,对农村青年思想状况进行调查。从*年来的调查结果来看:广大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的愿望更为强烈,60%以上农村青年认为增收无门路,其原因,6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技术,37%的农村青年认为缺乏资金,他们普遍认为外出是解决技术和资金问题的有效途径,所以60%以上青年希望外出务工。

  (四)实行订单培训,提高就业率。我县采取整合社会资源,借机发展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培训与就业结合的培训形式。与企业的培训基地联合,由企业出就业岗位,出培训设施设备,出技术力量,就业办负责招生、教学和管理,共同建立集吃、住、教学于一体,同时容纳几十人的培训基地,如由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深圳运发集团等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创办了技工技术培训班,取得了多名大龄农民工集体就业的好成绩。这种培训方式是我县与外地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企业合作的硕果,我们借助这些公司的技能设备和师资力量举办培训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我县培训基地教师和企业培训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现深圳市爱德康珠宝首饰公司已招收农村劳动力学员96名,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已招收440名。

  (五)加强培训管理,搞好跟踪服务。搞好农民工转移就业跟踪服务是转移农村青年剩余青年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充实完善,每个月都进行就业培训跟踪服务。首先是搞好信息服务,一是与企业建立了信息联系制度,经常性地了解输送的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二是加强与乡镇就业指导站联系,引导广大青年合理流动,与法律服务站共同维护外出务工青年合法权益,提供法律帮助等。其次,是协调党政及有关部门为农村青年外出务工或在家领办项目提供政策、资金、物资帮助。再次,营造氛围,对外出务工青年典型、青年星火带头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在报刊、电视台等媒体上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政策措施、办法等进行大力宣传,从而营造一个为转移农村剩余青年劳动力服务的好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六)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就业渠道 实现转移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们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思想,以县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为目标,实行培训与就业挂钩的方法,确保培训质量,拓展就业渠道,使培训工作实打实,不走过场。为了能妥善解决参加培训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多次深入21个乡镇的劳务站进行调查研究,联系用工单位;其次,运用电视、广播、粘贴广告等多种传媒方式刊登信息。第三,建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基地,把县乡村三级劳务联络捆绑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打造就业*台;第四,建立培训就业中心,专人负责就业工作。针对我县属劳动力输出地区的情况,就地为培训的劳动力找婆家,一个人一个人的落实,已为部分人就地找到致富的岗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健全报帐机制,实行专款专用 我县的“阳光工程”项目款由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共同管理,培训基地将招收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对合格的农民工,由培训基地及工程办的人员共同送达厂家,经过企业一个月的岗前培训,上岗就业,由接收企业提供签字盖章认可接收人员名单,县财政局、农业局阳光工程办根据就业人员数量按比例将补助款拨付给培训基地。这样就有效地督促了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所招收的农民工的就业率。

  三、取得的成效

  (一)培训与转移情况

  今年我县共培训8期、6oo人,完成了今年转移培训任务,就业办共转移培训536人,职教中心共转移培训64人,主要转移到深圳市、东莞市等,培训专业有电工电子、机械制造、驾驶员、乘务员等。其中深圳市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接收96人,东莞市石排镇金飞达电子厂接收440人,深圳市运输发展集团公司接收64人。

  (二)农民工就业情况

  今年转移的60o名农民工,主要从事首饰加工、电子设备制造和客运驾乘等行业,劳动强度相对较轻,而薪酬却相对高一些,据第一批赴爱得康珠宝首饰公司就业的农民工反馈的信息,他们的月工资在800—1000元左右,由于受过一定的培训,有的.农民工已升为领班、组长,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三)效益

  1、经济效益

  由于采取了系统的培训,所输送的农民工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工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今年输送的600名农民工全部得到就业,月工资比自行进厂就业的工人高15o元左右,月纯收入若按最低400元计算,600名工人每年收入将达290万元左右。这可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及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社会效益

  由于培训转移的农民工就业有保障,且收入相对较高,对其他的农民工震动极大,第二批输送进厂就业后,来报名参与培训的农民显著增加,由于培训经费和名额有限,我县筛选了一些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人员组织培训,剩余的则输送进其他一些厂家就业。通过有效转移,增加了农民工的收入,扩大了民工的视野、增长了见识、掌握技术等人力资源积累,通过城市经济的“扩散效益,为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技术、信息,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全县发展不*衡,好坏差距明显加大,个别乡镇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二是对转移培训认识不高,还没有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发展机遇,拓展职能的高度来抓,部分乡镇分校畏难情绪还很大,工作力度不够;三是职业技能培训的基础条件还不能适应培训工作的需要,缺乏独立开展培训工作的物质条件和技术 力量;四是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机构还不健全,业务工作还不成熟;五是跨区输出没有实质性进展,这些问题将在明年工作中努力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2o19年重点抓好: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建设的提高,县乡(镇)三级要健全劳务培训站,配齐专职人员,达到招生、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建设的提高;

  三是多措并举搞好农业科技创新培训方式,使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有明显提高,努力借助劳动部门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在利用广播、电视、科技下乡进行农业科技培训的基础上,聘请有经验的教师,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培训班,提高农业科技培训质量,把农业科技培训与打造三都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特色结合起来,适应我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客观需要;

  四是充分利用职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场地、设施、师资等力量,发挥我县职业培训优势;五是加强农村青年培训,主要针对外出青年要从事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青年进行培训,20xx年计划组织培训1o00人,培训电工、焊工、家政、缝纫、烹调、美容美发、建筑、摩托修理等工种;六是加强引导,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合理流动,避免肓目流动。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9

  XX县地处湘中丘陵,是一个农业大县,是全国粮食生产主产县和先进县。全县农业人口77.1万人,其中劳动力44.1万人。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数1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28.1%,外出经商就业人员2.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4.5%。劳务收入总额12.5 亿元以上。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的农民,外出打工比没有培训的农民一年多工资5000元左右。20xx年,我们在认真总结去年经验基础上,继续坚持“**推动、部门监管、学校主办、农民受益”的原则。一是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二是制定实施办法,签订培训协议。三是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四是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五是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六是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共招收学员20xx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减免直补学员学费54万余元。

  一、规范基地招标,广泛开展公示

  县阳光办按照20xx年《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20xx年6月上旬在县电视台向全县发布了阳光工程项目招标公告。公告内容包括认定时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报送材料和受理机构等,并组织专家对学校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对学校的校设校具、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联系安排就业能力、服务承诺、单位信誉、收费标准及学员生活条件等进行实地考察后,采取招标评审的办法,从12所具有转移就业能力的学校中确定了xx学校、xx驾校、xx中专、xx学校、xx学校、xx职业技术学校、xx基地等7所学校定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

  我们对项目实施实行公示,向社会公开,请社会监督。采用电视公告、通告公示等不同形式进行公示。公告内容包括阳光工程政策、培训机构名单、培训专业、财政补助标准、服务承诺、监督举报电话等。每个学员在培训基地报名时就能得到县阳光办统一印发的阳光工程宣传资料,让学员一进校就了解到阳光工程的意义、培训内容、收费标准和补助标准。

  二、制定实施方案,签订培训协议

  为了保证我县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根据20xx年《xx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精神,针对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状况和市场需求,制定了我县阳光工程项目培训计划、实施办法。根据各培训基地的培训转移能力,把省阳光办下达给我县20xx人培训转移任务分解到各培训基地。县阳光办与各培训基地签订了培训转移就业协议,明确了双方责、权、利。培训基地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专业,分别制定培训方案、教学计划和转业就业规划。

  三、加大宣传力度,上好第一节课

  我县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宣传措施,把“农民学技术,**给补助”的优惠政策送到千家万户。一是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发动,利用《农事指南》电视节目专题报道阳光工程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二是印发宣传资料6000多份,张贴到各乡镇、交叉路口、中学门前,每个培训学员报到时发一份。三是学校招生时,发动教职员工走村入户,宣传阳光工程的优惠政策。四是在县里的会议上讲解实施阳光工程的内容和方法。五是培训基地举办《感谢您——阳光工程》为主题的文艺晚会,使阳光工程家喻户晓,为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氛围。

  各培训基地每个培训班开学的第一节课,由县阳光办的同志来讲,一是宣传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培训对象、培训专业、培训方法、收费标准和财政补助标准等。二是对照名册核定学员身份。三是发放代金券,并介绍代金券的使用方法和填写方法,要求学员当时把代金券填好,及时上交。

  四、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各培训基地的办学宗旨是:以人为本,办学为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培养目标。为保证学员转移就业,稳定就业,就要把学员培训成一个有一技之长,能自主创业,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市民”,实现由“村民”向“市民”转变。

  1、抓好思想道德教育。一是结合进城务工手册,向学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员进城务工时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二是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鼓励学员,使学员知道,求生必须求知。三是用人才竞争、尖端科学高速发展的现实教育学员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四是用一专多能的致富典型激励学员,要他们坚定信心,面对现实,克服困难,勇于登攀。

  2、培训一专多能人才。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导向,开设了农用车驾驶、汽车驾驶、计算机及应用、电子电工、服装缝纫、特种作业、市场营销、机构制造、建筑工等专业。为了提高学员的技能知识,根据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就培训什么技能,确定培训时间和教学计划等,采取封闭式管理,实行“五个一”工程教学,即要求学生做到:树立一个好形象,练一笔好字,写一手好文章,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在上好专业课的同时,增开语文、交际英语、普通话、口才等课程,使学员真正成为一技多能人才。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照教学计划,做到边学*边操作,学用结合,严格考试考核,做到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并重,保证培训效果,真正使学员学到一技之长。

  五、部门配合管理,扎实搞好档案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惠及农民的新兴工程。为了加强项目的实施监管,领导小组就阳光工程的组织领导,部门职责、项目的申报、经费落实等召开了协调会,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工程实施。农业局是阳光工程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阳光工程的日常工作,负责拟定培训项目的实施办法、培训结构的招标和认定,监督检查培训单位的培训工作,开展对培训效果的评估验收,反馈培训工作信息等。***门负责落实培训补助资金,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财政的资金直补给农民学员。劳动部门负责督促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并酌情降低鉴定等收费标准。其它有关部门都要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开绿灯、搭*台,为农民转移就业传信息、**益。我县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形成了**推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规范阳光工程的实施,增强阳光工程运作的透明度,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培训基地法人代表与县阳光工程办签订培训转移协议,负责抓好培训转移工作,保证学员就业率在90%左右。二是降低收费标准,直补给农民学员。在报刊、电视、宣传资料等公告,每个农村学员减免学费270元,经县阳光办核准、领导审批、财政复核后拨款,从而确保**的培训资金直补给农民学员。三是监督检查,坚持每月对培训基地督查一次,发现培训转移不合要求的,责令纠正或推倒重来。四是严格档案管理制度。各培训基地必须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台帐和培训转移档案,培训台帐和就业档案记录受训农民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家庭住址、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收费标准、补助金额、就业单位详细通信地址、就业单位联系电话,并由学员签字、签章认可。就业单位填写必须具体到学员所在地址厂名。联系电话填写必须能正常联系到就业单位负责人或人事部门负责人、学员为依据,培训学校对培训转移台帐和档案的真实性负责。

  六、搞好学员就业,优化跟踪服务

  各培训基地共招生学员20xx人,其中农用车驾驶员336人,汽车驾驶员404人,计算机及应用506人,机械制造54人,服装缝纫92人,特种作业(电工、焊工)240人,市场营销108人,建筑工200人。转移就业1892人,就业率94.6%。计算机及应用和特种作业的学员绝大部分安置在沿海一带的港、澳、台、日等大中型外资企业。汽车驾驶员,大部分在长沙、广东、上海、深圳、珠海、杭州、北京等城市开的士和公交车。其它专业的学员安置在本市县单位务工。在外资企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学员,月工资800元以上,高的几千元。xx镇湾头村xxx,xx镇石龙村xxx,xx镇同乐村xxx、xx村xx,xxx镇xx村xxx等同学去年10月在xx培训基地结业后,安置在广东惠州索尼集团务工,月工资在1400元以上。xx镇xx村xxx去年8月在xx中专培训基地参加电焊工培训,考取了电焊工操作证,现在福建厦门陶瓷厂务工,月收入20xx多元。xxx镇xx村xxx去年在xx驾校参加汽车驾驶培训,考取驾证后,买了一台的士在**昌都开,月收入7000元以上。

  培训基地以诚信为本,坚持跟踪服务。学员参加工作,坚持开展跟踪调查和跟踪服务。一是了解学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和学员所学知识是不是真正用得上。如专业知识不过关的,允许学员返校进一步学*,确保学员招得来,学得好,送得出,稳得住。二是协助用人单位加强管理,为学员排忧解难。xx和xxx等培训基地在广州、上海、江苏、温州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学员找到工作不如意的,给他们重新推荐工作。xxx镇xx村xxx、xx镇xx村xx等学员原先安排在东莞的一家公司,因种种原因,公司效益下降,员工工资收入低,创世纪培训基地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派人把他们重新安置在广州依利安达厂,月薪1200元。xxx镇xx村xxx先安排在东莞太阳诱电工作,月薪1500元。由于缺乏艰苦创业精神,被别人唆使,误入传销,被**查处后,才脱离传销窝点回家。xx培训基地得知此情况后,把他重新安置在东莞辉鸿电子厂,包吃包住,月薪1200元,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三是调查企业的用工制度,督促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依法建立劳动关系,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培训基地真正做到了培训、就业和跟踪服务一条龙服务,让学员学*安心,安置就业放心,工资待遇称心。

  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20xx年,我们摸索了一些方法,取得了一点点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离上级要求还有差距。20xx年,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虚心学*外地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探索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新路子,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保证转移就业,为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而奋斗。

  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10

  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推动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工作,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充分利用学校办学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移和有序流动,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做出了贡献。20xx年在上级部门和各界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经过培训考核共计1120名学员顺利结业。20xx年工作已经接*尾声,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我校举办了七期的培训,已经培训农村劳动力1120多人,按着上级文件精神这们设立了阳光工程公示板,将培训专业、收费标准、国家补贴、监督电话等项目公示给学员。我校经过投标、竞标最终赢得了哈尔滨市阳光工程培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有充分的地域条件,我们有承担了省里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1000人任务。我们开办的有病虫专业防治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人员、畜禽养殖技术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畜禽繁殖员。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校又重新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做到了在培训前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学校为按时、保质完成培训任务,设有专职的专业教师10人,另聘请4名专业技师,不但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培训,还负责学生的实践指导,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专业技能。

  2.想方设法,切实抓好培训工作

  多渠道组织生源,让农民朋友认识阳光工程,了解阳光工程,利用一切可以宣传的机会宣传阳光工程,20xx年7月15日,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正式开班。来自道外区永源镇、巨源镇,阿城区蜚克图镇、料甸满族乡、*山镇等150余名农民工参加了培训。开班当天市农委的领导给学生讲了希望和要求,校长给学员讲明的学*的意义并提出了建议。会后我们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录相,学*了劳动法及简单的法律知识,让学员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九月份至十月份,我校又培训了六期。*1000人,每期培训历时一周,54个学时,其中理论培训30学时,实作24学时,学校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培训工作按着计划进行着,为了能让每位学员熟练的掌握农学、畜牧专业的技能操作方法,学以致用。我校教师非常注重学员的亲手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小组全程管理。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学*质量,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监管程序,对学员出勤情况认真统计并作为取得考试资格的重要依据。在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严格按照省阳光工程培训要求,保证学员学*时间,提高培训质量。真正能让学员进得来,学得会,出得去。现在培训已接*尾声。学员们通过自身和教师的努力,基本已经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所有的学员都能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3.千方百计,切实抓好学员素质的提高。

  开展农民工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他掌握一技之长后实现独立的操作农村的技能实践,为此我们开展培训多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让农民学有目的,学得放心,现绝大多数学员均可以结合农村实践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等。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组织力度不够,宣传渠道不多,宣传的力度不够,加上农民工大多数在外打工,一些想参加的培训人员不清楚政策和培训的专业,没有及时报名。学校宣传力度有限,有些农民根本不知道阳光工程是怎么一回事,如有可能建议上级**利用影视、新闻等形式来让农民理解“阳光工程”真正含义。

  2、组织管理有待加强。一些学员的学*态度不够端正,不把心思放在学*培训上,出勤率低,影响*时的上课效果;有的学员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参加培训,就能安排就业,他们却没有想到将来到工作岗位上怎么办。今后应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考勤并探索有效的制约措施。真正让学员有一技之长。

  3、培训的专业较单一。不能满足学员需求,今后要整合学校资源,根据学校的自身优势,争取主管部门支持,进一步拓宽培训专业和增加培训人数。

  20xx年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回首这一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会吸取前面的经验,争取做好下一步工作,包括组织机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培训学员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文化知识、政策法规、道德修养的教育,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并做好学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为下期培训奠定基础。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扩展5)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合集五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1

  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充分发挥我县作为自治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的作用,挖掘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的良性循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打造成我县的支柱产业。xx年我们在县委、县人民**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针对农民工返乡的现状,制定了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积极开展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工作。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10280人,组织农村劳动力参加引导性培训12640人和职业技能培训4608人,取得职业技术等级证书2260人,其中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216人,完成了上级下达的转移培训任务,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质量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列为xx年的首要工作,继续发挥县就业服务中心、县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的作用,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以输出具有一定技能、能尽快适应各类企业用工需要的劳动者。

  县就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地开展工作,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

  适应能力,特别是加强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我们除了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动态,积极做好农民工就业引导服务,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专业有针织机操作工、电动缝纫工、商品营业员、餐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计算机操作员、建筑混凝土工、钢筋工、砌筑工、摩托车维修工、电工、电焊和SYB创业培训。除了组织农民工集中到县城培训之外,还考虑到农民的实际困难,通过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组织在当地培训。为了保证培训质量,开办培训班前,都及时制定教学计划,设定好学时并选派专业技术水*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对学员采取签到制,严格按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课时要求进行培训。农民工培训后经过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合格者,发给了职业资格证或特种作业证,为他们外出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xx年,我县着重抓了创业培训工作,全年开展了SYB创业培训班4期8班,培训人数158人。许多学员经培训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其中同古镇四合村的岑昌庭从广东惠州市返乡后,申请办理了《返乡农民工优惠证》,通过自身努力,于09年11月开办了“钟山县同古镇富丽华电子加工厂”,还聘用了返乡农民工15人。类似岑昌庭的情况还有很多。

  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了开展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根据用工需要增设了数控机床专业的培训,利用学校的师资和教学实*资源的优势,以及教育部门管理的有利条件,开展针对自然增长农村劳动力的短期技能培训,培训后送入厂就业。经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比较高,深受用工企业的青睐。我县还利用到钟山投资办厂的外资企业进行农民工培训,针对要求就地转移就业的农民工。我县安排用工企业开展定向培训,这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在县内投资的用工需求,还可以经培训后向他们在广东经济发达地区的总厂输送熟练工人。

  二、健全县乡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县就业服务中心继续搞好县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在现有场地基础上,不断完善设施建设,增加硬软件的投入,配备高素质、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充实职业介绍工作队伍。

  完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进一步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投入,实现县人力资源市场与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联网、实时共享,方便农村劳动力查询就业信息、登记求职、参加社会保险、参加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使广大农村劳动者随时了解和查询用工信息,及时掌握适合自己的工作与岗位,保证农民工经培训后能按时转移就业。完善和提高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服务功能,进一步落实机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工作“六到位”。对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加强政策业务的培训,增强他们的素质和执行政策的水*,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参加了劳动保障协理员的培训。县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了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所长或工作人员到广东的外资企业考察了企业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了解到了企业的真实具体情况,为有组织地输出劳动力了解到了第一手资料。

  三、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改善劳务输出服务

  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的再转移就业,我们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和发挥部门各自优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广泛宣传,按照“**扶持、整合资源、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克服困难,想方设法,为农民工就*就地转移务工提供岗位,多举措、多渠道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通过利用广播、电视台、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有关优惠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增强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的信心。组织邀请20多家当地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下到乡镇集市开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进村入户宣传**有关创业、就业优惠政策,积极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现场招聘员工,实现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和满足当地企业用工需求的良性互动,有效解决了农民找工和企业招工“两难”问题。至xx年12月,已在钟山县城、清塘镇、凤翔镇、珊瑚镇、**镇等举办14场次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据统计,专场招聘会进场应聘人数达17750人,发放宣传资料23720份,共发布空岗信息5610条,达成就业意向3360人,其中1840人已经在当地企业实现就业。

  我县由人事劳动、农业、财政、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组成了联*会议,定期研究落实组织劳务输出的.有关工作,由过去劳动部门的单一组织输出,转变为多部门的配合,组成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开展的格局。县人民**与各乡镇签订了工作责任状,把农民工培训和转移就业的任务分解到各乡镇,纳入双文明建设岗位责任目标。为了充分发挥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基层工作作用,在各个村委均落实1—2名村干部作为乡镇劳动保障协管员,上传下达及时将用工信息向农户宣传,形成一个**统筹、部门协作、上下衔接、高效运行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同时以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共青团、妇联、总工会为成员单位,成立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切实维护好我县农民工的各项合法权益,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县还做好了跟踪服务工作,积极加强与用工企业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确保组织输送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

  四、扶持民工返乡创业,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我县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注重和外商接触,介绍我县的劳动力资源情况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到我县投资办厂,仅县劳动部门就成功引进了两家港资企业到我县投资办厂,提供就业岗位800多个。以劳务输出为契机开展招商引资,是促进农民工就地转移就业的新途径,无疑更能发展当地的经济,减少外出成本,增加劳务收入。因此,我县出台优惠政策,以外商同样的待遇扶持民工返乡创业,激励外出务工人员以就业为手段,以创业为目的,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学到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带回家乡,创办自己的企业。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返乡农民工优惠证发放管理办法>的通知》(桂劳社发[xx]78号)文件精神,做好发放《返乡农民工优惠证》的工作,引导和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创业,在创业场地、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服务等方面鼓励和扶持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兴办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企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全年已办理发放《返乡农民工优惠证》5072本,实现创业(含规模种养殖)的农民工人数达1316人,接受培训、创业、税收、信贷、就业扶持政策等方面服务咨询8960人次。

  我县xx镇以针织业为龙头兴办了35家针织厂,清塘镇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办了玩具厂,为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20XX多个工作岗位,使部分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实现了转移就业,特别是大龄农村劳动力和有家庭拖累农民工就*就地解决转移就业问题,从而形成一条链条式的良性互动的劳务输出模式和有组织有规模多元化的劳务输出格局,扩大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

  五、存在问题和明年工作打算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县就业服务中心的培训场地(特别是实*场地)已经不适应开展培训的要求,迫切需要建设新的场所来满足就业工作的进行。为此,我县正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加强建设县就业服务中心培训场所的工作,为今后转移就业工作打基础。同时做好开通和运行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劳保所的信息网络,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准确及时的用工信息。xx年初要结合春风行动的开展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就业的良好开端,继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注重开展农民工的职业技能鉴定,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质量和品位。努力做好劳务输出,结合开展招商引资,为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就地转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特别要注重做好扶持返乡创业,完善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政策,落实优惠待遇,切实做好服务,扶持企业做强做大,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2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本着公*、公开、公正的原则,按照xx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积极开展了基地认定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进了调查摸底,并通过公开招标、公示,在去年的基础上重新认定了xx所学校为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一、领导重视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是实施好“阳光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此,市阳光办高度重视,0x月xx日我们召开了各县(区)阳光办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协调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学*了《关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x阳光办[20XX]1号)的通知精神和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要求各县(区)要在认定过程中要坚持面向社会、公*竞争原则,做到公开、公*、公正招标;要坚持贴*农村,方便农民,自愿申报的原则,把符合条件的公办、民办培训单位都吸收进来;各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要会同相关部门,对自愿申报的培训机构进行审定,并将培训质量、就业质量作为招标主要条件。市阳光办于x月x日在《xx日报》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二、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附件)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三、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3

  20xx年,龙山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培训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提高我县广大农民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科技水*开展培训。经全体人员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20xx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民实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

  1、“三进村”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要求制定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具体要求,围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科技入户工程”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培训教师进村、媒体资源进村和人才培养进村。切实把“三进村”工作扎实有效地抓紧、抓好,达到尽快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目的。

  2、农民实用技术下乡集中活动。我校下村进行宣传,特作横幅15幅,参加活动的农业技术教师3人,接受咨询1.8万人次,发放法律、技术和农资产品等资料1万份,其中包括《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城务工指南》等。目前,在全镇共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人数20xx人次。

  3、进一步搞好农村“大喇叭进村”下乡进村试点工作

  “大喇叭进村”工程是利用广播、电视、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进行传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把科学技术和信息传送到农民家中,让大家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方便的形式,学到农业科技、法律和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掌握致富本领,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具有低成本、大容量、广覆盖的优势,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为农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我校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突破口,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农户生产经营提供技术服务的新机制。把农业政策法规、生产经营管理、市场信息及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利用广播迅速送进千家万户。现已配备各类科技图书200册,每个试点村赠送各类农业科技知识录音磁带,及时组织收听“大喇叭”广播,深受广大农民和乡镇党委、**的欢迎。结合产业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本镇下坛村突出反季节蔬菜和特种养殖、区域特色产业,播放以温室特菜、瓜、果、食用菌等无公害栽培技术及畜牧养殖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广播节目。主要组织播放实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知识及农事指导等内容,播报市场信息与行情,介绍致富经验及典型。运用科技录音带下乡播放等形式,使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进村入户,及时将新技术、市场信息传授给农民,并利用农村冬闲季节,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二、实用技术培训工作

  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以行政村为基本培训单位,采取进村入户的培训方式,根据行政村优势及产业发展要求,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实施整村推进、打造一村一品”的原则,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管理与法律知识等综合素质培训,切实提升培训层次,提高实践技能,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农民身份的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种养殖能人,有效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科技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1、培训内容:重点是高效种植业、规模化养殖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相关知识。

  2、培训方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三种形式。把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有机衔接起来,大力推进培训进村、科技入户,通过采取进村入户、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讲授、现场示范、播放VCD光盘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做到长短结合,远*结合,点面结合,阶段性教育与长期教育结合,普及性培训与基础性、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教学与农民增收致富结合。

  目前,我校共举办培训班10场次,培训人数20xx余人次。通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和党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增强了“双带”本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的有效方法;是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我们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摆上首要位置重点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上半年共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3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08人,在过程中我校与贵州省六枝技术职业学校联合办学,在我校学*一年的理论课,由六技学佼派专业教师来我校上课。并开设了三个特色专业。现对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1、实施阳光操作,增加工作透明度

  对参加培训的学员一律实行“三免”,即免培训费、实*费、住宿费。还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还实行了“三个一工程”,即:学员人手一本务工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入学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上写上学员身份证号参训学员还要在通知书上按上手印)。

  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保整个工作过程有章可循;对培训机构、培训专业、培训时间、招生办法、培训券发放名单进行公示。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宣传氛围,确保家喻户晓

  为使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支持“劳动力转移”,给农民兄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我校开展了以“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深入全镇33个村庄进行了集中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张贴职业技术学校招生简章100余份。

  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发布招生简章,做到了统一招生简章;统一招生时间;统一补助标准;统一报名办法。

  3、整合培训资源,实行多样化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按照“**推动、培训机构主办、培训管理部门监督、农民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和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一是整合培训资源,营造培训环境。筛选确定了贵州省机械技工学校、马岭职业学校、县职业中学、承担我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任务。二是引导性培训与技能性培训相结合促进技能培训的开展。

  4、加强项目管理,督促规范操作

  相关培训机构首先进行项目申请,培训办在项目申请的基础上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双方职责。培训办有关人员到培训机构给学员上第一节课,讲解劳动力转移的有关知识及意义、操作办法,同时还给学员提出了搞好培训、实现就业的有关要求,在培训结业后达到稳定转移就业。

  5、精心组织搞好转移

  培训办通过精心组织,转移输出了二批外出务工人员,共组织输出人员208余人。并为学员举行了欢送仪式,欢送会上学校校长就外出务工要掌握的基本常识等内容对学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讲解,培训办教师还为外出务工人员发放了务工手册,最后祝愿大家好好工作,勿忘龙山,宣传龙山,为龙山的明天多做贡献。

  四、存在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我们的培训还只是一种短期的培训,农民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也都是很肤浅的。

  2、经费不足。配套投入一定的资金,更有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认识,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对各乡镇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仍然纳入目标考核,与其他经济工作和主要工作统一布置、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素质,增强其自主择业的能力,确保年度目标圆满完成。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快捷有效地大力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方针、政策和各地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导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积极宣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先进经验和经过培训、外出务工、回乡创业取得显著成效的劳务典型,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

  3、以返乡农民工、初次外出务工者和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就地就*转移。

  4、发挥学员作用,大力开展科教兴农活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4

  一、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418人,其中市外转移2873人。累计培训1702人,培训结业1702人,结业率100%,转移就业1573人,转移就业率92.4%。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专业主要有:汽车驾驶员、计算机操作员、缝纫工、焊工、锻压工等专业。

  二、主要工作

  1、安排部署了20xx年各街镇乡和培训机构的工作任务。下达了各街镇乡和培训机构的培训、转移目标任务。

  2、研究、制定了《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和《20xx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财政资金补助办法》。

  3、参与了各培训学校的培训过程的监督管理。各培训机构开班培训时,县劳务办、阳光办均派员到场参与,并宣传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等。

  4、完成了上级部门和县委县府交办的各项任务。完善了相关档案资料建设,上报了劳务信息材料和数据。

  5、正着手今年赴新疆采棉工的组织筹划工作。

  6、接受了中央农业部、组织部、人事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村人才调查。

  7、接受了市劳务办的检查、接待了市劳务办、市**、市***、市***等市级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专题调研。

  8、正在协调市级招标培训指标。

  三、工作措施

  1、整合资源、基地再认定

  建立健全培训机构。以优惠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各培训机构实现资源重组、优化,实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县劳务办、阳光办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办法》的要求,由培训机构报名申请,本着公开、公正、公*的认定原则,采取招投标及申报审核认定的方式对县内培训机构进行了再认定,对未开展工作、不符合条件的予以了取缔,有效整合了全县教育资源。

  2.创新培训、拓宽就业渠道

  为使县内各定点培训机构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抓好“订单式”的培训,使务工人员“输得出、留得住、挣得钱”,积极整合县内外培训市场,把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和劳动力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按照“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采取长短结合、分散与集中结合、随招随训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岗前教育,重点从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社会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按照“以需定供,定向就业”的路子,开展汽车驾驶、计算机、缝纫、家电维修等方面的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向企业输出合格技术人才。

  3、严格监管、规范操作程序

  一是全程监管。为保证培训转移学员的真实性,县劳务办严格按照《大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施办法》执行,制定了培训转移全过程服务监管程序。二是严格资金管理。县劳务办严格按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采取免费培训、降低收费标准和收费培训三种形式,采用直补学员和直补培训机构紧密结合的方式。各培训机构也严格按照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专帐专户,实行专款专用。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去向县劳务办、财政局经常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培训补助资金到人头,农民受益得实惠,奖励资金到学校。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县劳务办专门将档案资料建设要求及所需资料明细纳入《大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实施办法》之中,形成一种格式化的档案资料。同时建立了培训转移学员资源信息库档案。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针对今年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出台的相关政策,我县还未研究具体的工作措施。培训、补助方式怎么操作还未敲定,采棉工补助。

  2、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农业局一个单位的事情。有许多政策、制度的落实还需要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方面、资源库建设、资金方面还需要有关单位高度重视。

  3、建议**组建统一的劳务大厅,免费为全县农民及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渠道,为外出务工人员搭建就业*台。以利有序输出和规范管理。

  五、下步打算

  1、继续严格实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公示制度,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

  2、严格实行各定点培训机构开班前必须报县劳务办,县劳务办工作人员上好开学典礼的第一堂课,并定期与不定期的参与抽查,实行全程监督,确保培训转移的真实性。

  3、加强财政公共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培训学员身上,切实为广大农民解轻负担。

  4、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确保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

  5、积极组织落实赴新疆新拾花民工,完成上级交办任务。

  6、尽快完善xx年培训方式和补助办法。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5

  为充分发挥xx市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集中一批符合条件的教育培训单位,确保20xx年全市“阳光工程”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上向社会公布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新认定的通知》。

  一、精心组织

  市、县(区)两级阳光办都分别组成由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认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等六部门下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中规定的原则、条件和程序,对申报的xxx所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实践场所、就业渠道、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情况逐一进行审查和审核。在20xx年、20xx年已经认定并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完成任务较好的,我们进行了优先考虑,对培训质量不高,转移就业率达不到要求的,重新进行了认定,对个别的完不成任务,操作不规范,且存在问题的,坚决取消了基地的认定资格。根据省阳光办通知要求,市属培训机构由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直接认定,市农业局,财政局等阳光办成员单位对市属申报的x所学校逐一审核认定,将劳动局就业培训中心等7所符合条件的学校认定为市管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同时对招标认定的培训基地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x天,并公布市和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二、督促检查

  市阳光办对县(区)认定的培训基地进行抽查,重点抽查认定的基地是否符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认定原则意见》条件,对在认定培训基地的招标、公示过程中是否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除限期整改外,并在全市通报批评。

  通过市县(区)阳光工程办公室的阳光操作,市阳光工程领导小组认定了xx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在认定的基地中,农广校x所,占x.x%;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培训中心x所,占xx%;教育部门所属各类职业学校x所,占x.x%;其它部门所属学校x所,占x.x%;社会民办培训机构xx所,占xx.x%。

  民的综合素质。并做好学员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真正了解“阳光工程”的意义,为下期培训奠定基础。


农村劳动力转移宣传标语 (菁华3篇)(扩展6)

——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实用五份

  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1

  *年来,xx县把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进一步加大阳光工程培训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20xx上半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达5.xx万人,其中,劳务输出4.46万人,创经济收入2.31亿元。据20xx年7月对全县10个镇20个村40个组2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结果显示,xx县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但仍然存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减弱等诸多问题。

  1、*九成劳动力有初中以上文化。

  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xx.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3.4%,大专及以上程度的占7.5%。

  2、青壮年是外出务工主力军。

  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年龄在21-40岁的达76.1%,16-20岁的比重为17.4%,41岁以上的比重为6.5%。

  3、建筑煤矿业吸纳劳动力多。

  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建筑煤矿业占转移人数的89.1%,住宿、餐饮业占4.4%,交通运输、仓储业占2.2%,批零贸易业占4.3%。

  4、跨省转移就业比例明显提升。

  目前,全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在省外就业的人数占17.8%,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5、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者增多。

  *年来,xx加大农民工回乡创业的扶持力度,使一批有资金、有项目、有技术的返乡农民走出了一条快速创业、成功致富、带动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涌现出了刘显应、樊兴国等一批成功创业带头人。

  6、劳务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县**重视发展劳务经济,大力支持农民参与技能培训和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初步形成了支持农民工培训的财政投入增长长效机制及农村劳动力输出服务网络体系和跨省劳务合作体系,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

  1、农村生产力提高,剩余劳动力增多。随着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带动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

  2、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供大于求。目前,xx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1.6%。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中,*九成拥有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只有10%左右的受过专业培训,文化素质很难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用工需求,在技术就业市场显然缺乏竞争力,导致出现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不旺,容纳劳动力能力低。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发展转变,劳动就业技术成本增加,加之大多数企业管理水*欠佳、经济效益不景气等因素,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一定影响,当前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度加大。

  4、城镇化水*不高,就业岗位紧缺。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人员,加之xx县城镇化水*总体不高,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矛盾突出。

  5、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群体小,创业环境有待优化。县、部门、镇、村四级农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工作服务*台已经设立,但在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用工市场、市场营销等一条龙服务上有待加强,需要不断优化市场环境。

  6、农村劳动力市场体系尚不健全,劳务输出力度弱。目前,xx县拥有赴疆拾棉农民工等一批劳动力转移品牌渠道,但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组织化程度低。

  据调查,20xx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81.9%,有组织的转移仅占18.1%。

  1、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劳务输出品牌,提高劳务市场知名度。

  一是采取**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有关职能部门,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等培训基地,承担社会就业培训主要任务;

  二是建立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为培养出富有特长、符合岗位条件的技术人员提供保障;

  三是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拥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和上岗证书,让更多受到培训的求职务工人员扩大就业,提高劳务收益;

  四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派劳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政策法规等方面严格培训,规范外派劳务人员行为,树立xx的良好劳务形象,稳占已经取得的国内外市场。

  2、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内部转移农村劳动力。

  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业化进程。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

  二是加快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拉动力。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监测与调度,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出现的影响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因素,维持好建筑、矿山、运输、餐饮等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

  三是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xx溶洞、凤凰古镇等景区为龙头,充分发挥城郊乡村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项目建设,延长更多游客在柞逗留的时间,开发特色旅游农产品,提高农家乐经营服务水*,促进郊区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拓宽服务渠道,增加就业容量。

  3、提高城镇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职业农民向工商业者的转变,就*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一是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按照扩城兴园强龙头,打造经济核心区的思路,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加快更多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创设更多就业岗位,打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集聚地。

  二是加快特色小城镇建设步伐。高起点规划小城镇,搞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促进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小城镇快速发展。

  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大力宣传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带动更多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向到小城镇离土离乡就业为主的转变。

  4、进一步健全劳动力转移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劳务经济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稳步发展。

  一是培育壮大中间组织,密切剩余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做强信息交流*台;加强镇、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台规范化建设,落实场地、人员和工作经费,保障劳动力转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加强与用工市场联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量,规范劳动力市场主体行为,保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衡供求数量,保障劳务质量,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广播电台、网络等各种渠道,及时、准确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造成的损失。

  5、完善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服务*台。建立健全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体制机制,继续实施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创业培训、小额贷款、市场营销、提供项目贷款、减免税费等一条龙服务,对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各种便利。建立返乡农民工基本情况动态数据库,全面掌握农民创业意向,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扶持返乡人员创业。

  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2

  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经过调研,现就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层体制机制报告如下。

  一、现状:成效比较明显

  全区劳务工作在区委、区**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村第一经济”目标,突出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和服务管理三大重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农民就业能力得到提高。我区始终把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作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环节来抓,,依托各类培训资源,全区对15080名农民进行了引导性培训,比上年增加50%;对6765名农民实施了职业技能中期和短期培训,将1939名新增劳动力纳入中等职业教育。自实施“阳光工程”以来,全区共对2.6万农民工实施了技能培训,占已转移总数的22%,其中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1.36万人,占培训人数的52%。

  (二)劳务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全区实现劳动力转移11.92万人,比上年增加2.8%,劳务总收入5.6亿元,比上年增加7.7%,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4698元,比上年增加216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9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8%,劳务收入已成为我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三)基地建设取得成效。由区劳务办牵头,先后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市外考察劳务市场,走访用工单位,洽谈劳务协作,多层次、多渠道、多工种开展劳务合作,建立了上海、深圳(中山)、浙江、陕西、新疆、厦门等劳务输出基地,吸纳了籍农民工5.8万余人。

  (四)农民工返乡创业发展较快。全区农民工返乡创业2620人,其中:从事生猪养殖1230人,个体经营1052人,从事蔬菜、中药材、茶叶、水产等种养殖338人。

  二、问题:成为影响因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管理体制分散、综合效能难以体现。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体制和培训经费分散,转移工作农业局、劳动局和社会保障局都在管,而农业、劳动、扶贫、教育等部门都有培训资金,都出台了管理办法,而培训的对象都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这种条块分割、经费分散、多头管理在客观上影响了培训质量和有序转移综合效能的提高。

  (二)培训资源难以满足农民工培训的需要。一是培训学校小而弱,目前除职教中心能够承担中职长期培训外,其他学校仅能承担中、短期培训。二是培训学校专业设置、调整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需求。由于在农民求学盲目性和学校条件差的影响下,竞争激烈、就业困难的计算机专业成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和农民工选择专业的首选,而市场需求大且容易就业的专业却因办学设备和农民择业意识的影响而不能形成规模。三是市场需求技术水*高的专业,区内难以开展技能培训。四是培训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培训的需求。除了已培训的2.6万名农民外,还有12.9万名需要转移的富余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5%,而每年还有4000多新增劳动力不断涌现。

  (三)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盲目外出务工队伍较庞大。由于受地处边远山区、居住分散等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用工信息收集渠道少,发布信息难以延伸到农村及村民,致使部分农民想外出又因缺少信息而举棋难定,即使外出务工也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转移渠道单一,组织有序劳务输出面临较大困难。目前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主要依靠培训机构和劳动力市场,有序输出比重较小,没有形成市场主体,中介培育力度不大,难以形成市场品牌效应。尽管每年有关部门都要联合举办1-2次企业用工招聘会,但成功率并不很高,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民工对有序劳务输出的用工单位缺乏了解和信任,他们仍选择“亲带戚、邻带里、师带徒、父带子”等自发转移方式。二是输出后的工资收入与农民自身的期望值存在差距,收入较低的.工作不愿做,工资高的工种自身技能又达不到岗位要求,造成了部分农民不愿意远离家乡而外出务工的局面。

  (五)服务管理跟不上快速发展的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一是在对外出农民工的服务管理方式上,还不能满足外出务工农民的需要。全区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多,分布较广,服务管理难度大,农民工在外的医疗、子女入学等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解决办法。二是**工作步履艰难。一些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农民工鉴定劳动合同,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缴社保费,不支付或不足额支付农民工加班工资的现象仍较突出。三是返乡创业上还不能满足农民工创业的要求。全区除发展生猪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在其他领域创业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还没有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

  (六)经济发展滞后,就地转移劳动力较难。尽管*几年我区经济发展提速,步伐加快,但比市内主城区及市外经济发达的地方,仍然差距甚大;目前当地无大、中型企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务工较难。

  (七)土地流转程度不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劳动力不能从土地上有效解脱出来。二是部分农民想将土地

  流转出去后外出务工,但无流转接受对象。三是部分农民想把土地流转出去又存在害怕收不回来的担忧,不愿流转。四是部分农民两头兼顾,农闲外出务工,农忙回家种地,往返奔波于家庭和务工之间,形成了务工连续性差,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大,务工收入不高的特点。

  三、对策:理体制建机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改革培训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开辟劳务基地,打造劳务名牌,拓展服务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促进城乡统筹。

  (一)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就业。为了更好地体现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效能。根据市编委渝编31号文件精神和市劳务办职能已划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实际情况,尽快将现由区农业局负责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移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利于上下工作衔接,提高办事效率。具体工作由就业局承担。以便建立劳动力资源调查、信息收集发布、组织培训、技能鉴定、基地建设、转移输出、社会保障、执法监督、争议仲裁一条龙的服务管理体系。

  (二)摸清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机制。以区就业局为龙头,乡(镇)社会保障服务所(农业服务中心)为中心,村(居)委为基础,建立纵向到村、横向到培训机构、用人单位的劳动力资源调查体系,准确掌握全区劳动力总量、已培训和转移的人员数量、本人愿意转移而没有转移的人员及这些人员的技能情况、培训状况,每年调查1-2次,逐步推行“一户一卡、一村一档”的档案体制,实现由目前的无序静态管理向科学动态管理转变。

  (三)以突出提高技能为主,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一是培训管理上,由劳动局统筹协调。长期培训(毕业时发两证: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由教委负责;中期培训由教委、劳动局共同负责,以劳动局为主;短期培训由劳动局负责。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坚持市场运作,强化订单培训,实行农民订单、学校接单、**买单的“三单”式培训。三是在培训内容上,除长期培训的以外,少讲理论课,多上实践课,中短期培训的至少应做到“半耕半读”;同时要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纳入培训内容。四是在培训质量上,要以市场用工需求设置培训科目,做到“数量”与“质量”并重,以成功输出和稳定就业为考评培训机构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资金的审计监督,确保**投入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四)建立收集渠道广泛、发布迅速的企业用工信息服务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是确保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就业局除与市劳动力市场信息联网外,还应在劳务输出基地和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地方的人员中聘请信息员,广泛收集和反馈各种劳务用工信息。各村(居)明确1—2名信息联络员,形成市、区、乡(镇)、村、社五级劳务信息网络体系,为“订单培训”提供信息支撑,为富余劳动力有序输出提供信息保障。

  (五)拓展劳务基地,培育劳务中介,建立多渠道劳务输出机制。一是在巩固现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企业联络对接,开发建立技能型成规模的劳务定向输出基地,拓展基地规模。二是**引导,市场运作,建立劳务公司,外来用工单位招收农民工,由劳务公司统一规范劳动合同,实施全程跟踪服务。三是培育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作用。四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作用,为农民的转移搭建好服务*台。逐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从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季节型向常年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

  (六)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联合执法,建立农民工**机制。一是加大对《劳动合同法》等法律的宣传力度,提高劳资双方学法守法的意识;二是企业要实事求是的建立劳动用工台帐;三是建立联合执法检查制度,由**、劳动、司法、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组成联合**组,每年开展1—2次联合执法检查;四是继续实行劳动合同签证制度,以确保劳动合同的合法性;五是劳动部门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执法。

  (七)制定鼓励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引导性培训,建立扩大就地转移规模的激励机制。一是通过引导性培训,转变输出观念,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步伐,逐步引导农民工就地转移当产业工人。二是通过创业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工自主创业。三是通过围绕农村土地资源招商引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出来,实现由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四是通过政策鼓励和宽松的环境吸引,引导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管理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并实行奖励,实现由“走出去”到“引回来”的转变。

  (八)加强领导,增加投入,建立考评奖惩机制。一是区**向已成规模的劳务基地派驻办事处,负责招商引资、企业用工信息收集反馈、农民工的**及相关协调工作。二是增加投入,首先是整合教育、农业、扶贫、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培训资金,形成**统筹,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其次是负责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主管部门加大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多争取培训指标的力度;再次是区级财政应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专项用于农民工技能培训。三是对培训质量高、转移输出稳定就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一次性转移50人以上的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四是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区委、区**对各乡镇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考核,实现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

  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既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还是实现城镇化战略目标的必经之路。各级各部门应紧紧围绕“打造劳务品牌,创新服务机制,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坚持“**推动、市场运作、部门服务、农民受益”的原则,加强领导增添措施,推动劳务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3

  全国农村有劳动力4.9亿之多,其中有1.2亿进城务工。今后除继续挖掘大中城市的就业潜力外,如何进一步发展县域经济,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值得各地认真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农经司调研组日前到江苏、吉林两省就此开展专题调研,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相关建议。

  一、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一)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总体上看,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第三产业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二是外出务工是*年来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增长因素;三是县域经济已日益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

  (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程度与县域经济发展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

  从重点调研的几个县市的情况看,可以得出以下两条基本结论:

  第一,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其第二、三产业能够创造出较多的就业岗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比较容易。江苏省太仓市和吉林省通化县就属于这一类型。如太仓市乡镇企业众多,县域经济发达,市场就业空间广阔,不仅当地现有农村劳动力已基本实现就地转移,还吸纳大量外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同样,吉林省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通化县,紧紧围绕制药做文章,不断加强药材基地建设,延长药材生产产业链,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第二,县域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二、三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江苏省阜宁县和吉林省东辽县就属于这一类型。阜宁县是江苏省重要粮食产区,人口106万,其中农村人口76.9万,农村劳动力41.4万。受经济发展水*制约,当地二、三产业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当地**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来,这个县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努力拓宽劳务协作渠道,强化农民工权益保护等各项措施,已经逐步形成了**推动、市场运作、流动有序、管理规范、服务完善的城乡一体化的劳务输出格局,目前有万人到外地就业。东辽县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人口4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年来,当地**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实施项目兴县战略,努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同时,该县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具有重要作用

  1.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低成本、高效率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经济是城乡结合的经济,县域内有连接城乡的县城,有星罗棋布的小城镇,还有很多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对技术含量的.要求相对较低,从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所需就业费用和城市基础设施费用也低。农民就*就业,亦工亦农,农时务农,闲时务工,进退自如。据有关专家测算,在城市中安置1个劳动力需要4万?5万元,而乡镇企业吸收1个劳动力仅需4000元。

  2.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是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具有较强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二是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我国农村现阶段劳动力的素质水*;三是中小企业投资规模小,容易创办,适应民间资金的规模特点;四是中小企业的产生和发展动员了民间资金的生产投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了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就业领域,有效地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年来,有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奋斗有成,积累了创业的资本,通过优惠措施,引导这部分人回农村发展,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3.发展县域经济,有利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一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二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小城镇连接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作用日益加强,从而促进农产品交易市场、农村资金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育。

  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工作重点

  (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挖掘农业就业潜力。要从资源条件出发,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种植业、养殖业等优势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专业化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提高粮食综合效益,使粮食产业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农牧林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以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引导扶持农民、企业发展自律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以农产品生产或营销专业户为主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加工企业和流通

  企业、农产品行业协会构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加快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本地就业空间。当前,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仍然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和蓄水池。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鼓励、支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二次创业,提高乡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新型乡镇企业。要按照现阶段我国乡镇企业梯度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乡镇企业的空间布局和产业接续转移,促进乡镇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手工业、特色旅游业发展,支持建立农村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发展经纪人队伍。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继续开展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严格土地利用整体规划管制,依法用地,加强城镇建设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协调,严格按功能区规划建设。

  (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民工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一是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应尽快扭转全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局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投入,减轻农民教育负担。全力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推动农民职业教育。二是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不断扩大农民工免费培训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培训。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设。

  (五)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二是要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加快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六是改进完善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民合法权益的保护,加大对农民工**的支持力度。

  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坚持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来加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既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各种生产生活资料,又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产业聚集的*台作用,把“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升到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层次,转换工作思路,真正跳出就“三农”抓“三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才能加快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

  (二)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建议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县市配置资源的权利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研究合理划分县级事权,加强和完善县级**的社会管理权、公共服务权、市场监督权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使县级**有更大的发展自**和决策权,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强化产业政策的指导作用,按照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减少行政审批项目,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将投资项目的决策权下放给各类投资主体。

  (三)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要加强规划指导。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县域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教育、卫生、广播影视、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提高县城连接干线公路网络的公路等级,加快县乡公路、乡村道路建设。加强城镇生活及工业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乡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搞好生态环境建设。三是要加强对县域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支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协调指导,支持各类优势企业进入县域发展特色产业,加强不同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县域经济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项目给予专项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指导和技术服务。四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中央对省级的转移支付资金重点补助到县(市),省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测算核定,确保按时足额到位。不断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要进一步降低对欠发达县公共投入和基础设施专项资金的县级配套比例。

  (四)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要采取“抓大促小带中间

  ”办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要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促进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进一步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凡是法律规定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都可以进入。同时,国家要在税收、投融资、资源使用、人才政策等方面,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给予支持。

  (五)进一步加快推进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在于特色。目前,我国东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和“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发展格局,中部地区部分县市的“一县一特”型县域经济也已出具规模。要适应国际制造业中心向我国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实施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下一步,各地要进一步结合本地优势资源、综合考虑交通区位、产业结构、市场定位、科技水*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六)加快提升县域经济工业化水*。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县域经济逐步改变单纯依靠农业发展的状况。坚持资源型和非资源型产业并举,大力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知名品牌。积极发展专业市场带动的工业生产体系,努力做到“专精特优”;积极发展产业配套型和科技应用型工业企业,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努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工业园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集中连片布局,推动资产重组,促进乡镇企业向产业集聚区和小城镇集中,提高县域产业集中度,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分工协作的区域发展格局,探索区域特色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全面发展的新路子。

  (七)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积极创建“服务型”**,最大限度地实现审批畅通和办事高效;在服务领域上,要由单一搞审批办手续向搞好产业指导、信息咨询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完善等方面拓展;要不断健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制度,从源头治理,从机制入手,坚决清除一切不利于环境发展的障碍。

  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4

  水库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移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的高低,事关库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意不得。而参与培训是水库移民获取知识、撑握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做好移民培训与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移民部门直接面临的一大课题。为此,我们与县移民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到**县凌津滩、黄石等库区,采取实地走访、召开座

  谈会、书面问卷及抽样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发放了1000份问卷,在广泛倾听了广大移民及移民所在村组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基本摸清了移民培训及劳动力就业情况,从而基本掌握了移民的培训及就业意愿。

  一、**县水库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在***17号文件实施以前,**县移民培训对象为凌津库区4个乡镇20个村的移民群众,该项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定期办班授课训。主要侧重于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两个方面,采取下乡到村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与相关职业技术学校取得联系,聘请有关专技人员,结合国家农村实用技术“阳光工程”,定期定专业进行技能培训等方法来培训移民。自20xx年至20xx年,先后共聘请各类专技人员213人次,举办柑桔培管、牲猪养殖、网箱养鱼、楠竹栽培、杨树栽培、蛋(肉)禽养殖、高产杂交稻、养羊、库叉养鱼、油菜直播、沼气使用知识等培训班,加上对乡、村、组移民干部的各类培训等,五年来,培训总人数达13200人次,集中培训时间116天,输出移民劳动力14430人次,总培训经费达80.3万元。

  二是扶植典型示范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县着眼于各类大户,在资金与技术上进行重点扶植,充分发挥大户的带动效应。五年来成功扶持养殖、柑橘、油桃、楠竹、茶叶、杨树等各类大户24户。在大户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移民也慢慢行动起来,相关产业渐成规模。如楠竹、杨树、渔业现已成为凌津滩库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培训,能让更多受训移民得到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实惠,如承包桔柑园30亩,杉树林10亩、水面养殖15亩,每年山、田、地收入5万多元的移民朱金安激动地对调查组说:“县里实施的科技兴库战略好啊,他们不但经常组织专家给我们移民上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课,还在资金和市场信息上及时提供帮助,我可是最大的受益者啊”

  三是实施奖励激励训。从库区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着眼长远,**县高度重视对移民后代的培养。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个移民户出一名大学生,就可以脱贫一个户,甚至可向城市转移一个户。为鼓励移民子女勤学技能,县移民局出台了专业技能奖励的文件,对获得专业技术资格证的移民奖励300—500元。至20xx年底,已有2458人领取了奖励。同时,为激励库区移民子女多读书,尽量能享受高等级教育,**县还出台了对移民子弟入大学实行扶助与奖励的文件,对每位新入学大学生奖励1000—20xx元。至目前,共扶助了40名新入学的大学生,扶助金额*8万元。智力扶持,大大增强了移民子女求知的欲望和掌握技能谋生的意识,也得到了库区群众的广泛称道。但受限于有限的资金,以上奖励措施在实施三年后被迫取消。

  二、水库移民的培训及就业意愿

  自***17号文件实施后,**县11座大中型水库共核实后期扶持人口21525人,分布在全县40个乡镇586个村1920个村民小组。后扶人员中男性9683人,占45%;女性11842人,占55%。后扶人员**有劳动力13406人,占总人数的62.3%。其中5781人外出务工、7625名劳动力在家。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5386人,占40.2%;初中文化4336人,占32.3%;高中文化2725人,占20.3%;高中以上文化965人,占7.2%。移民中有3165人持有劳动技能证或参加过各种技能培训,劳动力参培率23.6%。

  调查结果显示,广大移民希望培训的专业依次为茶叶载培、果木栽培、汽车驾驶与维修、电子技术、电脑、酒店服务与管理、畜牧、电工、水产、农产品加工、模具设计与制作、焊工、烹饪、美容美发等。如茶庵铺、兴隆街、黄石等茶叶主产区乡镇移民对茶叶栽培技术培训意愿强烈;热市、漆河等柑桔、桃、李果林产区乡镇移民对果木栽培技术呼声高。30岁以下男性对汽车驾驶与维修、电脑电子技术兴趣浓厚;女性则对酒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美容美发、烹饪等感兴趣;40岁以上人员则偏向于农业科技、产业开发方面知识的需求。另有一部分外出务工回乡人员对农产品深加工等办厂兴业跃跃欲试,并期待对移民创业有系列优惠政策。

  在1000份训后就业意向调查问卷中,35%的人(主要是30岁以下人员)希望技成后外出打工;45%的人(主要是40岁以上人员)表示农村实用技术学成后愿留守家园;15%的人表示只愿在附*务工,同时兼顾田地生产;另有5%的人感到比较盲从。

  三、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移民培训经费严重短缺,移民培训及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难以维继。自***17号文件实施以来,各级没有安排县乡村移民培训工作经费,以致出现培训多停留在口头而具体实施难的局面。面对广大移民群众的强烈呼声,移民部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建议各级务必把移民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性、建设性的工作放在移民后扶工作中的突出位置抓好,并保证移民培训

  经费有来源。如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经济发展规划中要安排固定比例的`培训经费,专款用于移民培训。凌津滩水电站库区实施管理费中曾拟按8%的比例提取移民培训费,这个比例是较为恰当的,可惜一直未能如愿。

  二是举办移民培训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培训需要,深层次培训难以进行。目前,县移民部门仅有移民培训中心这个机构,只配备了基本人员,而缺少培训的基础设施和条件,只能是小规模零星地组织和输送培训人员,靠自身现有条件根本不能举办中长期培训班。移民培训是投资在当前,收获在后的智力扶持。建议各级要转变对移民培训工作的观念,要不断充实移民培训专职工作人员,努力完善基层特别是县级移民培训的组织机构,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要让培训移民成为移民工作中一项制度化、经常化的工作。

  三是移民培训后续服务欠缺,移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难以保持。部分移民自主择业、就业能力差,参加培训前较为盲从,参加培训后较为盲然,不能很好地将所学技能发挥出来。

  培训应坚持学以致用,强化训后服务管理,正确处理“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从移民热衷于农业科技及实用技术培训的意愿来看,培训课目必须要有针对性,达到学而能用的效果,力避流于形式。建议借鉴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经验,多办面向市场的定向培训,定单培训,积极引导移民训后就业并做好跟踪管理。只要培训能带给移民最直接的实惠,广大移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必然会提高。

  四是移民培训及就业信息化建设呈空白状态,移民培训的效果难以彰显。建议自上而下层层创建移民人才数据库,建立移民培训及就业信息化系统,实现培训信息的市场性和时效性,使移民了解市场短缺哪方面的人才,使培训者了解市场需求,又掌握移民意愿,从确定培训内容方面减少盲目性,确保培训效果。

  劳动力转移调研报告 5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和了解__农民就业问题与现状,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广泛的深入调研。按安人社发437号文件要求,我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到基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查,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和实际情况,通过走访和座谈多种方式,掌握第一手基础材料,现形成如下报告。

  全县总人口为59295人,16周岁-60周岁劳动力资源39__3人,占总人口的77、7%。其中男20185人,占51、6%;女18898人,占48、4%;16-30周岁167__人,30-45周岁__995人,45-60周岁9376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411人,高中6019人,大专及以上 2653 人。农村劳动力常年转移15413人,每年新增成长劳动力1000人以上。数据表明我县富余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技能单一,整体素质不高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几年,流动人口和农村居民进城有所增加,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转移就业的人数大幅度上升;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从劳动力的职业构成看,从事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劳动者比重大幅度下降,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因此技能型劳动力逐渐上升。

  从总体情况来看,农村劳动力已成为农民实现劳务收入的主要渠道。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农民刚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即城镇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废品回收、环境卫生、饮食服务、小商小贩等这些城镇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慢慢的从体能型转化为技能型,通过职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培养了一批有知识、有文化、观念新、懂技术、会管理、能带动广大农民运用技能脱贫致富的务工能人,从而带动其它就业人员从事一些高技能工作,慢慢从高、危、苦的行业脱离出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当然,也是促进工业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

  1、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20xx年以前,除了高考、招考等所谓正规转移就业进城的农村劳动者外,大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文化程度是初中或初中以下;21世纪以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要求有所提高,基本上是高中或中技以上,这促使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2、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兼业性。事实证明兼业农户的出现,他们既从事其他产业活动,也不放弃农业生产。即保留了自己土地的收成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丰富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力市场,同时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和农民进城落户奠定了良好基础。

  3、从转移的行业看,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就目前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基本上改变了就业观念,从所谓的“正式固定工”、“计划合同工”转向就地就*临时工、外出农民工等。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是相符的,应该尽快解除各种观念的束缚和限制条件,敞开城市的大门迎接他们。

  4、自20xx年我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人数就突破万人,在方式上从曾经盲目性慢慢趋向有组织性,20__年至20__年劳务输出趋于稳定上升趋势,常年转移在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三角洲等地有1、3万人以上,转移时间为1年以上,最短的3-6个月。对于一个只有5万人小县来说劳务输出处于良好状态,因此,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进程,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进城农民就业作为工作重点,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外出和进城落户,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客观性、必然性。

  5、*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郊农村土地被征用,虽都以现金形式补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安置,造成失地又失业的新型富余劳动力,在经济基本上保持旺盛的活力,第二、三产业在**部门的支持下都已得到迅速发展,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投身于产业之中,这部分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无生活忧虑。此类劳动力基本已融入到城市体系,是典型的转业型农民。

  6、我县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扶持力度。五年来,县**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0__至20__ 五年间,全县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5 万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 1、3 万人,市内转移就业0、8万人,每年新增转移就业1000人左右,劳务收入逐步稳定且有上升趋势,创劳务收入1、3亿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自由型向组织型、分散型向规模型、体力型向技能型、大众型向特色型、流动型向稳定型转变的良好局面。

  7、*年来,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加了农村劳动力收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劳务收入是我们促进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的主要工作内容。__以来,全县共开展农村劳动力各类培训38期5987人,其中旅游培训320,计生子女培训219人,再就业培训1317人;创业培训7期460人,人人技能工程培训5期522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并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1173人。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扶持力度,认真贯彻落实我县关于鼓励全面创业促就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从政策、资金、信息、技术、市场、服务等各个方面,鼓励和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乡土人才培训、产业带头人创业培训,农村两后生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健全横向、纵向劳务信息网络,加大和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对接,不断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渠道,努力改善农村居民就业创业环境和条件,确保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快速增长。

  8、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自20__年以来,随着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等经济迅速扩张和县有关部门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民增收及城乡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从总述情况看,影响__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原因是:__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较低,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经济和农业社会中脱胎换骨出来,二、三产业和城镇的接纳能力弱小;其二,农村人口增长率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其三,城乡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强烈排挤、限制和制约,就业制度、分配制度和教育制度,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入城市的通道,以及僵化的思想意识观念,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造成大量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农村经济的落后与贫困;其四,农村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是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总之__农村非农产业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发展水*不高,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本县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尚不成熟,**部门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今后仍将有相当数量的农民必须离开土地,农民转移就业问题将更加突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就业岗位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据调查100家用人单位所提供的1386个岗位中,对技能有要求的岗位就有900多个,约占65 %,而我县农村劳动力拥有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的人员不超过10%,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具有专业技能的比例低,致使出现技能人才短缺与富余劳动力并存的现象。

  我县农村劳动力占全县劳动力的90%,在加快全县全面提升技能培训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村劳动力的发展,就难以实现的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的核心是提高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培训积极性不高,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通过技能培训达到就业目的的长远打算,导致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组织难、开展难的局面。培训和需求存在差距、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不能实现有效对接,因而市场竞争力不强,培训转移率不高。因此,加强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素质,是我们当前的重点工作。

  虽然*几年国家把保障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但是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但往往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合同上的约定不*等。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农民工相关权益保障制度还不完善。

  (一)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县将加大组织培训力度,畅通转移渠道,扩大转移规模,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完善政策激励措施,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二)力争到20xx年,每年*均培训20xx 人,新增转移就业 600人,全县累计培训8000人,累计转移就业突破 16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实现*万元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

  (三)维持较高的农村经济增长率带动就业,扩大规模扩大城市,增加大容量的就业岗位,解决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切实把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引导,建立和完善劳务经济服务体系。坚持本地服务与异地服务相配合,软件服务与硬件服务相结合,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精心架设培训与转移的“连心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保障劳务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和稳定性。**及中介机构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积极做好用工信息服务和就业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信息化水*。

  (二)多业并举,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按照县上“一县一业”的总体战略,采取以生猪发展产业为主,多业并举,积极构建二、三产业的发展路子,尤其是第三产业。充分利用建设农村工业化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明确和出台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从培训项目、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农村培育出更多的养殖、种植大户,同时发挥能人和典型作用,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就业,推动我县劳务经济的发展,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对农民工采取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广电、网络普及农村实用性技术,培育农民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按照“农民欢迎、适用易学、市场需要”的原则,带动农民工就*就地就业。同时**加大农村农业公共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水电、路、通讯、广电、工程建设,积极推行各类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使农村劳动力就业条件与面貌得到根本改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