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

首页 / 报告 / |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1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培养“学校人”向培养“社会人”教育模式的转折。为了适应教育的新变化及城乡一体化对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要求,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应该不断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按照区工委工作计划,工委组织组的全体同志分成三个小组,深入xx街道xx村、xx街道xx村、xx街道办事处xx村,就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我区的农村工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工委组织建设现状

  目前涉农的xx、xx、xx街道共有xx个村,都相应建立了街道、村关工委组织,分别由各街道党工委**或副**、村党支部**分管,由负责企办、民政、计生、民兵、妇联、团支部工作的在任两委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xx-xx名老同志(退下来的村支书、主任,也有负责村老协的同志,部分在村组中德高望重、热心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组成,每年能够根据街道关工委当年工作计划要求,结合该村实际情况,订出有本村特点的、有创新意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要点。并且xx个村均能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工委小组活动经费支出实报实销,为工委小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村工委小组已经基本建立起会议制度、轮值制度、学*制度、奖励制度、村委会干部职责等各项制度,使村工委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农村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区农村工委组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虽然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工委小组,但工委小组成员大多数由在职领导组成,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较少。

  2、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也随农民工父母进入城市,解决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有人教、有书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需要切实解决的紧迫问题。

  3、农村青年面对急剧而来的城市化感到迷惘,从事何种职业感到高不成、低不就。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怎样设计多样化,怎样设计多层次载体去服务农村青年,也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村工委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农村工委小组的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基本点:

  1、加强关工小组自身建设。今后,农村工委小组的工作也应跟上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农村关工委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提高科学判断、应对复杂局面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革命精神,加强学*,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特别应学*外地工委组织的先进经验。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

  2、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农村工委小组。在农村同样有很多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热心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老教授、老专家、老教师、老**、老医生、老会计、老演员、老政工、老居委会骨干、老英雄、老模范,同时还有很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放宽思路,动员这些老同志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他们为青少年做一、二件实事,如做一次报告,写文章,协助组织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个情况、提一个建议,和青少年进行一次谈心,教育一个失足青少年,向贫困学生提供一笔资助等。只要我们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就能为农村关工小组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对于关工委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要结合中央x号文件(《**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xx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落实职责,认真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开展“十个一”活动,营造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氛围和局面。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了能让我区的农村工委工作真正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还应该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拟在xx、xx、xx各确定一个村工委小组为试点,在xx区工委组织指导下,依靠组内老同志,与xx、xx、xx工委一起,按照这次提出的“措施”意见,由xx、xx、xx工委和村关工小组准备好实施初步意见,包括实施中的.具体困难。由区工委组织再根据提出的困难,帮助指导村工委小组完成试点工作。取得效果后,明年拟再各村推广其经验。

  5、搞好关工委宣传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提高全社会对农村青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一定要加大工委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要求基层工委小组要多向街道党政领导宣传汇报,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多在老同志中做宣传,争取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通过这些手段不断扩大工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全社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

  6、多开展服务农村城市化青少年的活动。要紧扣需求,多角度服务青年。一是实施培训工程,提高农村

  青年综合素质。对*郊农村青年的培训应向非农业转移,如举办电脑、市场营销培训,举办花卉养殖培训,使农村青年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工作和生活。二是构建服务中心或服务网,为青年提供信息。构建青年服务网定期向青年提供就业、市场、技术信息,依托*郊农村社区建立的服务中心,提供青年**等服务。三是活跃农村文化。通过征文赛、书画赛、歌咏赛、科技文化三下乡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充实农村青年生活。

  7、给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我们既要关爱农村中的弱势青少年,也同时应该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为进城务工的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2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出行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中兴起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持其传统的运输优势,在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是关键。在服务水*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基层所站的学*型组织建设,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管理所地处XX市郊区,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3人。本文选取赣州北管理所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力图探索推进江西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访谈人数为10人,对基层所站工作岗位进行了全覆盖,具有代表性。

  一、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江西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方向不明确。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态度不一致。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方式单一。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时间不稳定。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缺乏反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高速公路基础所站学*型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环境,是激励员工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注学得好”的学*场所。

  (二)健全学*制度,注重学*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中主要存在学*态度不统一、学*方向不明确、学*方式单一、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制度建设作为学*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一是要建立职工学*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二是完善日常学*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的职工进行通报。三是实施职工学*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内容,丰富学*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3

  根据上海市人保局党委和新经济组织党委的部署,xx年10月29日新经济组织党委和第三总支分别走访了362党支部和314党支部,展开第三批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中午人保局党委**刘嘉音、人保局党办主任汪明龙在新经济组织党委**宗金亮、第三党总支**向世雄等党委总支成员陪同下来到362党支部所在的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以下称花旗银行)开展调研工作。花旗银行总行行长黄晓光先生闻讯赶来,热情地欢迎了调研组的到来,表达了花旗银行高层对362支部党建工作的支持。

  一、调研党支部的概况

  1、362党支部所在的花旗银行是美国花旗集团在中国设立的本地外资法人银行,它的业务范围涵盖全方位的企业银行和个人银行服务,其中外汇交易、资金管理、个人理财、银团贷款等多个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314党支部所在上海伊顿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是美国著名跨国公司伊顿集团在浦东控股89.42%的一家合资企业,现有正式员工451人。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零部件。

  二、调研党支部的特点

  1、362党支部现有党员78人。党员中30岁以下占65%,30岁-40岁占31%,40岁以上占4%。学历全部为本科以上,其中硕士占38%。所以该支部的特点是:青年多、学历高、思想活跃、以“白领”管理者为主体。

  2、314党支部在册党员23名。该支部的特点是:党员中成年人多,学历偏低,吃苦耐劳,都是生产、管理骨干,80%以上为生产一线工人,以“蓝领”产业工人为主体。

  三、调研情况

  (一)党支部的党建情况调研

  1、362党支部主持工作的副**杨晓雯同志代表362支部进行了工作汇报,她汇报了支部的组织架构、历程、特点、获得的荣誉、后盾以及成功开展的特色活动等。362支部的支委们向调研组介绍了他们的一些措施、心得和体会。例如,她们将党支部定位成一个党员的温暖集体,一个分享和支持的互助集体;重视理论学*,对所有党员在新经济组织党委网站上的学*严格要求;支部党员大会是定期召开的,至少一季度一次,而且开展的组织活动尽量地在有限的预算下搞得生动活泼,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利用先进的通讯手段,如电话会议、公司内部邮件等增强同志之间的沟通,保证了对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任务的及时传达和完成;要求将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力争成为部门的优秀员工,要在点滴小事中为党争光。

  2、314党支部**吴立*同志代表支部汇报了314支部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开展党务工作的一些做法。例如:通过整合党群组织资源,企业工会**兼任企业党支部**,以党的政治优势与工会的法律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党群工作联动;积极做好关爱职工和依***等方面的工作,使党支部成为企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引导党员要在外企中找正自己的定位,在*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用公司的宣传*台,主动宣传党内的有关学*资料,提升党组织在外企中的地位;努力搞好员工凝聚力工程,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积极做好慈善捐助工作,加强与社区的文明共建工作等。

  (二)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研

  1、362党支部

  ⑴362党支部对党员的要求:

  ①在日常工作的中不忘***员的身份,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服务客户,带动群众,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②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影响周围同事,实现客户和银行的双赢。

  ③业务创新,流程优化,结合自身的岗位和实际经验,为客户、为公司献计献策。

  ④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志愿者活动、体育活动和集体活动。

  ⑤在工作中相互扶持,共同探讨解决业务疑难问题。

  ⑥积极联络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人士,交流思想。

  ⑵362党支部党员的突出表现:

  ①党员徐薇莎同志,善于收集各方面信息,通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向领导提出“优化操作流程方案”的建议和设想,使整个产品线的效率大大提高,产品效益明显增加,从而成为沿用至今的方案。在多次重要的金融产品论坛中,面对100余名客户,担当金融产品主讲人,赢得客户赞许,连续两年在花旗银行全国20位经理考核中业绩名列前三名。

  ②党员江珊同志加入花旗银行后,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用自己的勤奋与真诚,扎实的专业素养,赢得客户的信任;成为*50家全球500强企业的专业贸易顾问。她还经常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均每天工作14小时,同事们戏称她为“24小时全年无休”,获得xx年花旗中国杰出表现奖和xx年花旗全球优秀合规雇员称号。

  ③党支部**窦淑芳同志通过刻苦的学*钻研和顽强的奋斗,由一名银行的中层领导干部被提升为花旗银行杭州分行行长。

  ④362支部有一位农村长大的同事叫王凤生,在xx年11月不幸被诊断出罹患肝癌。经诊断肝脏移植手术似乎是唯一能救凤生的,而这大约需要花费人民币50万元。这让凤生和她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焦虑之中,家境并不富裕,本来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医疗开支,更何况进行肝脏移植手术。362支部的***员在获悉这一情况后,在自己慷慨解囊的同时也尽力鼓励其他同事们给予凤生和她的家庭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最终,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为王凤生提供捐助的活动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公司各个业务部门、分支行积极开展起来,总共筹集了人民币*43万元。

  ⑶362党支部的影响力:

  ①由于银行内党员勤奋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的模范行为赢得花旗银行高层对党支部的认可,使326党支部和党的组织活动成了公开的牌子。

  ②花旗银行中的个别“隐性”党员,主动向党支部公开自已的党员身份。

  ③许多花旗银行的外籍员工,视党员为自己的榜样,有的向党支部提出加入中国共产

  党的要求。

  ⑷362党支部的荣誉

  荣获上海市五好党支部光荣称号。

  2、314党支部

  ⑴314党支部对党员的要求:

  ①党员要在外企中找正自己的定位,在*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努力搞好员工凝聚力工程,促进企业生产发展③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参与企业民主管理。④积极做好慈善捐助工作,加强与社区的文明共建工作。

  ⑵314党支部党员的突出表现:

  ①积极为贫、弱、特、困职工排忧解难,先后为工伤和病故的困难职工募捐,感动了其家属。

  ②为新疆地震灾区、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区、今年初又为遭受严重冰雪灾害的同胞赈灾捐助和汶川灾区捐赠。

  ③支部党员大多数在生产第一线,经常是上完夜班不休息就来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务活动;

  ④文化水*虽不高,但每次学*活动,党员都认真动笔写学*心得体会,一丝不苟的精神十分可嘉。

  ⑶314党支部的影响力:

  ①以党的政治优势与工会的法律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党群工作联动;积极做好关爱职工和依***等方面的工作,使党支部成为企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

  ②通过工会与企业管理者进行沟通,促成第一份集体合同的签订,依法保护了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不受侵害。

  ③关心员工生活,搞好凝聚力工程,在支部、工会努力下,获得上海市员工最满意企业称号;

  ④做好社区文明共建工作,获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⑷314党支部的荣誉

  ①荣获上海市五好党支部光荣称号。

  ②花木镇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三)如何开展党建工作以及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路

  1、362党支部

  在调研中市人保局刘嘉音**特别关心362支部*日党建工作的难点,362支部对此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⑴改变听报告单一的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党员同志的学*兴趣。比如可以用一些浅入深出的讨论主题:“在外企就是为外国老板打工吗?”、“说说你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增加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发言时间,使大家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⑵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党委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各行业内或跨行业各相关支部间的交流联谊活动。

  ⑶建议党总支/支部会议适当采用电话会议或多媒体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以节省路上奔波的时间。

  ⑷在基层党支部存留一定比例的党费用于党建活动。

  2、314党支部

  314支部对外企中如何加强党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⑴上级党组织要加强与基础支部的联系,适当组织一些类似支部**论坛、支部对**流学*的*台,来开拓支部**的工作思路、提升**的工作能力。

  ⑵建议党员学*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网路的优势,召开网路会议或电话会议等形式。

  ⑶希望党委网站能及时、经常的更新内容,使党员能常学常新。

  ⑷建议上级领导能常下基础,加强与基础支部的联系,更好地指导基础支部开展工作。

  314支部对于阻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瓶颈问题的原因他们认为:

  ⑴除了党组织自身的努力外,我们的社会舆论要加强对在“两新组织”企业中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宣传力度。地方党委、**在为“两新组织”企业服务的同时,也要向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宣传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现在,各级**看重这些企业经济效益的多,真正关心企业精神文明、关怀企业党建工作的较少。

  ⑵上级党组织要适当给予基础党组织一定活动经费,便于支部开展有益的活动。

  ⑶要从严治党。对“三不”党员光梳理是不够的,应该严格按**办事,该出党的就要出党,保证党组织的战斗力。当然,这是需要由高级别的党委来思考并下决定的。

  ⑷“两新组织”有一大难处是在这些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党员少,甚至没有,这也是制约党建工作的因素之一。

  ⑸“两新组织”中的支部**大多是兼职的,他们对管辖的党员只有起到组织、教育、要求的作用。一旦个别党员有不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出现,支部也只能教育教育而已,对他们缺乏作出相应的制约办法,比如经济上的处罚,加薪上的考核等等。

  四、调研小结

  通过对326党支部和314党支部的调研看到:这两个党支部虽然人员结构、企业环境、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不同,党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也呈现多样化,党员队伍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显现;但是,这两个党支部广大***员的党性原则、宗旨意识在增强,积极主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体现了困难面前有党员,关键岗位有党员,自主创新有党员,帮困扶贫有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达到了“两新”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根本目的。

  人保局刘嘉音**对362党支部在外资企业内对党的基层建设做出如此积极的探索表示感动和肯定。同时还表示通过第三批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契机,可以如此直接地听到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很高兴。并对通过第三批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问题,切切实实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满信心。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4

  民政部门是各级**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重要职责,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政工作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民政的各项任务、法规政策都要靠基层民政干部去贯彻落实,党和**对民政对象的关怀和温暖,也只有通过基层民政干部才能送到千家万户,因此,可以说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重心也在基层,但民政工作最薄弱的部位恰恰也在基层,这是长期困扰民政部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年来,民政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同时,随着乡镇规模的逐步扩大,乡镇服务的民政对象日益增多,基层民政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艰巨,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基层民政繁重的工作任务与现行机构、人员、规范化水*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制约了全县民政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在此次学*实践活动中,我对全县基层民政机构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一、乡镇民政机构现状

  xx县12个乡镇均设有民政办,共有民政工作人员27名。姚村乡、幸福乡、东夏镇民政办只有1名工作人员。涛城镇民政办现有的3名工作人员均为聘用人员,没有正式编制。

  全县27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中专职从事民政工作的8人,占29.63%,以民政工作为主,兼有其他工作的19人,占70.37%;从事民政工作5年以下的16人(其中不足3年的有9人,不足1年的有3人),占59.26%, 6-20xx年的6人,占22.22%,20xx年以上的5人(其中有1人50岁以上,有3人是聘用的),占18.52%;有行政编制11人,占40.74%,有事业编制8人,占29.63%,聘用7人(含 “三支一扶”1人),占29.63%。

  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都比较简陋,其中有2个民政办无独立的办公室,与乡镇其他工作部门合用一间办公室。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编制偏少。当前民政工作内容多,要求高,都是一些很具体、很细致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乡镇民政办处于民政工作的.第一线,是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也是反映党和**执政为民的前沿窗口和纽带,承担了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双拥优抚、城乡医疗救助、城乡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殡葬管理、慈善和社会救助等多达15项20工作职能,其中很多工作如城乡低保等都需要进村入户调查,民政助理员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目前我县*均每个乡镇只有2名工作人员,其中有3个乡镇只配备了1名工作人员,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二是兼职过多,分散工作精力。全县27名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中只有8名是专职从事民政工作,大部分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实际上兼有残联、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新农合、人、工会、妇联、包村驻点等乡镇其它工作。这样势必分散工作精力,造成基层民政工作无法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人员更换频繁。目前乡镇民政助理员的编制、人事权都在所属乡镇,县民政局对其没有管理权,这样一方面导致民政助理员更换频繁,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给民政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不利影响。如南丰镇、东夏镇民政办的所有工作人员从事民政工作的时间均不足2年,全县59.26%的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从事民政工作不满5年。而当前民政工作量大面广,工作内容不断拓展,必须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积累,才有可能做到业务精通。另一方面乡镇安排其它工作,民政助理员不得不挤占时间从事民政以外的工作。致使民政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普遍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5

  按照乡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安排,我与XX年4月7日至11日到乡中八里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调研大走访”,就中八里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打算进行了调研走访,现总结调研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东八里村位于大马村乡东北部。全村共有311户,1267口人,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362亩,XX年人均收入4649元,在全乡是中等收入村庄。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村两室三间90*米,占地0.6亩,建于1983年9月,历经多次整修,现有围墙和大门,但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农村党员有46名,其中妇女4名,占9%;55岁以上的30名,占65%;文盲、半文盲党员39名,占37%;高中及以上的9人占20%;困难党员8人,占17%;致富无门的3人,占6%;致富带头人8人,占17%。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村委委员数3人,都是55岁以上。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有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已经57多岁,村主任65岁,村委会计现已64岁,两委干部都在55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直接外出做生意。

  3、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四、农村经济社会情况

  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可观,而且销路也很好,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农业,养殖业发展不够。*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增加,劳务收入也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医疗卫生方面,村1267口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加1242人,参与率是98%。明年计划全部参与。新农保应参保人数853人,实际参保819人,参保率96%。

  五、热难点问题

  1、农民对当前经济形式持乐观看法,在主导产业方面,对于优质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希望**帮助提供信息,找市场,减少农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资金上,希望金融部门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缓解农民因生产资金不足制约生产发展的矛盾。

  2、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是农民所盼,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希望**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4、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大有事主不愿办而不得不办,人情不愿随不得不随的趋势。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6

  一、基本情况

  我县于xxxx年在X个乡镇、X个系统组建了工会联合会,XXXX年在三个城区建立了工会联合会,XXXX年在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工会联合会,这XX个工会联合会覆盖了全县的所有基层工会组织。

  截止XXXX年,全县法人单位XXXX个,单独建立工会的有XXX个,覆盖法人单位XXX个,会员数达XXXX人。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企业工会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工会组织在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空壳工会”和“挂牌工会”依然存在,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部分非公企业主对工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有的对工会组织缺乏热情,漠视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有的由于生产经营竞争压力大,对待工会工作持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或者认为成立工会是形式需要,无实际意义,认为企业已经保障了员工权益,工会作用不大;有的担心企业工会开展活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增加成本支出。二是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只是打工的,能赚到钱就可以,组织意识、**意识薄弱。三是少数部门和干部对企业工会职能作用的认识仅停留在保障职工福利、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上,模糊了企业工会引导监督、*等协商的职能和企业行政管理的关

  系。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一些企业工会虽建起来了,但有的处于停顿状态,长期不开展活动,或是以行政手段代替工会工作,正常运作难、发挥作用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会各项社会职能的发挥。

  2、规范化建设程度不高。工会规范化建设是激发企业工会组织活力,保证工会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目前存在于非公企业工会中的组织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会工作的开展和工会作用的发挥。一是制度建设缺失。企业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尚未普遍建立,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基本制度在不少企业没有落实,企业工会作用难以发挥;二是相应的工会干部培训机制、培养体系未真正建立健全。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工会业务还很生疏。三是企业工会选举的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大部分非公企业的工会**是企业经营者指定或提名,这给工会工作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实践证明,企业工会干部的素质、工作能力、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因素。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县这支队伍的构成和素质与工作要求相差甚远。表现在:一是兼职现象严重。企业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大都是兼职,且大多数是行政副职或身兼数职,或是企业主的*亲好友,因此很难保证开展工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保证正确处理好工会工作和行政工作以及亲友裙带的'关系,精力有限和角色冲突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业务能力较弱。企业工会中缺乏擅长工会工作的骨干人员,在维

  护和实现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导致众多员工失去了对工会的信任感。三是待遇落实难。有的企业没有落实工会干部应有的待遇规定,工会干部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影响了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三、几点建议

  要重视巩固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突破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难点,全面提升我县企业工会建设的整体水*。

  1、坚持原则,把握方向。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必须始终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中心,发挥好职工群众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的作用,同时又必须切实履行基本职责,善于主动**、科学**、依***,以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相统一为目标;在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同时,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努力创新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创造性地开展非公企业工会工作,促使规范运作与创新发展相统一。

  2、夯实基础,扩大覆盖。要适应非公企业多元化组织形式的特点和企业用工方式的变化,探索和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不断提高组建工作的实效性,以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的组建,扩大覆盖面;要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把它纳入企业管理干部培训范畴。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推广典型,宣传受职工拥护、企业主赞誉、业绩突出的工会干部,发挥典型的导向示范作用。

  3、突出实效,发挥作用。要努力做好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工作,适时组织力量整顿清理“挂牌工会”和“空壳工会”,督促转化与提高,不断提升企业工会工作水*;引导企业工会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探索工会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探索加快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的有效形式;要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作用,把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中发挥作用,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构建职工**帮扶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员工接受本企业文化理念,产生归宿感,创建和谐环境,实现企业“以人为本”和员工“以企业为家”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

  4、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为企业工会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企业工会组织对改进管理、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宣传企业工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引导各类企业、广大职工、社会各界对非公企业工会建设的关注和参与,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关心和支持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良好局面。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出行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中兴起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持其传统的运输优势,在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是关键。在服务水*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基层所站的学*型组织建设,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管理所地处XX市郊区,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3人。本文选取赣州北管理所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力图探索推进江西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访谈人数为10人,对基层所站工作岗位进行了全覆盖,具有代表性。

  一、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江西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方向不明确。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态度不一致。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方式单一。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时间不稳定。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缺乏反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高速公路基础所站学*型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环境,是激励员工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注学得好”的学*场所。

  (二)健全学*制度,注重学*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中主要存在学*态度不统一、学*方向不明确、学*方式单一、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制度建设作为学*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一是要建立职工学*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二是完善日常学*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的职工进行通报。三是实施职工学*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内容,丰富学*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8

  为了充分了解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针对**镇地区特色,今年以来,**县**镇妇联采取深入基层,通过听取村居有关领导群众等情况介绍、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镇妇女组织建设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并成立了**县首家外来妹妇联并形成了建设性意见。

  一、**镇外来妹群体出现的社会背景

  **镇位于**市**县最北边的一个乡镇,和淮安毗邻。全镇共辖21个行政村,5.8万人,农村外来妹2304人,省内1701人,省外603人。外来妹,就是从**县以外来**定居半年以上的妇女。在**生活6-10年的占45%,11年以上的占38%。抽样调查中户口迁入的妇女占78%,未迁入的占18%。其中,有97%的女性是因为婚姻关系,嫁进**镇各个村居;还有一小部份,要么是淮安地区的妇女在**陪读孩子上学,暂时性定居**,要么是在**打工,从事个体经营,在**生活的。

  二、**镇外来妹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需求

  (一)问题分析

  其一,外来妹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比如在抽样调查的100名外来妹中,文盲占5%,小学文化占47%,初中37%。其二,生活尽管满意,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

  (二)需求分析

  外来妹特别需要当地社会给予相应支持。其一,由于文化素质与就业创业有紧密关系,因此她们需要进行文化技术培训。比如适合女性的缝纫机技能培训、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等,也需要相关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其二,子女教育是外来妹的重要工作,她们需要接受有关子女教育的知识。其三,外来妹需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三)基本需求

  外来妹普遍面临着文化技术、法律知识、家庭教育等问题。因此,**镇妇联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知识、方法对外来妹进行介入,成立**首家外来妹妇联开展文化技术、法律知识、家庭教育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联系相关厂家提供就业岗位,以增强外来妹的权能,转变外来妹的身份,进而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活。

  三、成立外来妹妇联,加强外来妹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从源头抓起,构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格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村委会承担着党和**的职责,体现群众性自治组织特点。妇代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的配套建设,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冲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依靠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支力量,巩固外来妇女组织,加强外来妇女组织,使外来妇联系统的最基层在“组织、人员、载体”三个方面得到保证和落实。

  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建目标。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镇妇联及时跟进,把外来妇女工作纳入其中,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实现了外来妹妇联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开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衔接。一是镇妇联作为全镇基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目标体系的实施。 抓住“两委” 换届契机加强外来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今年是换届之年,镇妇联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与镇组织科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妇女组织建设。一是联合发文,共同部署。做好镇妇联、村妇代会的定期换届。二是采取措施,同步进行。采取妇代会组织建设与 “两委”换届同步进行,妇代会主任由 “两委”班子中女党员担任的办法,在换届后及时组建村级妇代组织,明确妇代会主任。换届后妇代会组建率为100%。

  (二)积极推进“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以“妇女儿童之家”带动**镇外来妹妇联

  **镇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妇联会议精神,按照党群共建组织的要求,全面推进“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截至目前,全镇21个村居都已经挂牌建立“妇女儿童之家”,实现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100%全覆盖。外来妹妇联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充分利用妇女儿童之家的活动阵地,坚持活动与建设并重,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以活动促进外来妹妇联的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增收致富的途径。顺应“互联网+”趋势,结合我镇的特色设施农业建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商业模式。

  (三)外来妹加强自身基础建设,推动外来妹妇联的'长效发展

  外来妹妇联的领导班子规范完善相关制度和运作方式,集思广益,主动作为,在提升自身、实现就业的同时,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实现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推进外来妹妇联形成特色、做大做强。同时外来妹妇联的各位代表树立学*理念,狠抓学*、抓研究、抓协调、抓创新,注重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始终把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四)联合多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帮助外来妹妇联的建设

  外来妹群体既是妇联组织联系关心各类人群的重要群体,也是我镇一支非常庞大的有生力量。外来妹妇联成立以后,镇妇联把外来妹特点与需求有机结合。针对外来妹群体的特点,**校、劳动所等部门加大关于电子商务、家政服务、来料加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她们提升科学文化水*和业务技能,不断增强就业创业的本领和竞争力。

  (五)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外来妹妇联建设。

  **镇妇联及外来妹妇联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充分运用网络建立外来妹,线上把组织动员、教育引导、联系服务的各项工作有机融入,运用网络了解外来妹需求、为外来妹排忧解难。线下按区域建立外来妹活动小组,统一制定活动制度、例会制度等,促进外来妹妇联工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外来妹”妇联规范化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外来妹的整体素质,将具备一定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信息汇集成册,发放到社区、村镇,让外来妹像进饭店“点菜”一样选择志愿者提供服务。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9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培养“学校人”向培养“社会人”教育模式的转折。为了适应教育的新变化及城乡一体化对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要求,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应该不断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按照区关工委工作计划,本文来自区关工委组织组的全体同志分成三个小组,深入苏坡街道万家湾村、文家街道快活村、黄田坝街道办事处高坎村,就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我区的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现状

  目前涉农的苏坡、文家、黄田坝街道共有18个村,都相应建立了街道、村关工委组织,分别由各街道党工委**或副**、村党支部**分管,由负责企办、民政、计生、民兵、妇联、团支部工作的在任两委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3-5名老同志(退下来的村支书、主任,也有负责村老协的同志,部分在村组中德高望重、热心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组成,每年能够根据街道关工委当年工作计划要求,结合该村实际情况,订出有本村特点的、有创新意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要点。并且18个村均能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关工小组活动经费支出实报实销,为关工小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村关工小组已经基本建立起会议制度、轮值制度、学*制度、奖励制度、村委会干部职责等各项制度,使村关工委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区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虽然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关工委小组,但关工委小组成员大多数由在职领导组成,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较少。

  2、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也随农民工父母进入城市,解决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有人教、有书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需要切实解决的紧迫问题。

  3、农村青年面对急剧而来的城市化感到迷惘,从事何种职业感到高不成、低不就。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怎样设计多样化,怎样设计多层次载体去服务农村青年,也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村关工委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农村关工小组的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基本点:

  1、加强关工小组自身建设。今后,农村关工小组的工作也应跟上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农村关工委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提高科学判断、应对复杂局面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革命精神,加强学*,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特别应学*外地关工委组织的先进经验。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

  2、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农村关工小组。在农村同样有很多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热心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老教授、老专家、老教师、老**、老医生、老会计、老演员、老政工、老居委会骨干、老英雄、老模范,同时还有很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放宽思路,动员这些老同志到关心下一代的本文来源于工作中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他们为青少年做一、二件实事,如做一次报告,写一篇文章,协助组织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个情况、提一个建议,和青少年进行一次谈心,教育一个失足青少年,向贫困学生提供一笔资助等。只要我们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就能为农村关工小组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对于关工委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要结合中央8号文件(《**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落实职责,认真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开展“十个一”活动,营造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氛围和局面。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了能让我区的农村关工委工作真正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还应该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今年,拟在苏坡、文家、黄田坝各确定一个村关工小组为试点,在区关工委组织指导下,依靠组内老同志,与苏坡、文家、黄田坝关工委一起,按照这次提出的“措施”意见,由苏坡、文家、黄田坝关工委和村关工小组准备好实施初步意见,包括实施中的具体困难。由区关工委组织再根据提出的.困难,帮助指导村关工小组完成试点工作。取得效果后,明年拟再各村推广其经验。

  5、搞好关工委宣传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提高全社会对农村青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一定要加大关工委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要求基层关工小组要多向街道党政领导宣传汇报,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多在老同志中做宣传,争取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通过这些手段不断扩大关工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全社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

  6、多开展服务农村城市化青少年的活动。要紧扣需求,多角度服务青年。一是实施培训工程,提高农村青年综合素质。对*郊农村青年的培训应向非农业转移,如举办电脑、市场营销培训,举办花卉养殖培训,使农村青年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工作和生活。二是构建服务中心或服务网,为青年提供信息。构建青年服务网定期向青年提供就业、市场、技术信息,依托*郊农村社区建立的服务中心,提供青年**等服务。三是活跃农村文化。通过征文赛、书画赛、歌咏赛、科技文化三下乡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充实农村青年生活。

  7、给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我们既要关爱农村中的弱势青少年,也同时应该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为进城务工的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10

  按照乡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安排,我与XX年4月7日至11日到乡中八里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调研大走访”,就中八里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打算进行了调研走访,现总结调研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东八里村位于大马村乡东北部。全村共有311户,1267口人,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362亩,XX年人均收入4649元,在全乡是中等收入村庄。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村两室三间90*米,占地0.6亩,建于1983年9月,历经多次整修,现有围墙和大门,但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农村党员有46名,其中妇女4名,占9%;55岁以上的30名,占65%;文盲、半文盲党员39名,占37%;高中及以上的9人占20%;困难党员8人,占17%;致富无门的3人,占6%;致富带头人8人,占17%。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村委委员数3人,都是55岁以上。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有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已经57多岁,村主任65岁,村委会计现已64岁,两委干部都在55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直接外出做生意。

  3、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四、农村经济社会情况

  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可观,而且销路也很好,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农业,养殖业发展不够。*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增加,劳务收入也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医疗卫生方面,村1267口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加1242人,参与率是98%。明年计划全部参与。新农保应参保人数853人,实际参保819人,参保率96%。

  五、热难点问题

  1、农民对当前经济形式持乐观看法,在主导产业方面,对于优质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希望**帮助提供信息,找市场,减少农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资金上,希望金融部门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缓解农民因生产资金不足制约生产发展的矛盾。

  2、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是农民所盼,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希望**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4、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大有事主不愿办而不得不办,人情不愿随不得不随的趋势。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阅读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1)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菁选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织建设调研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1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市场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结构不断提高,产品结构快速转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弱点也逐渐显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xx镇党委**高度重视,通过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和规范发展,使农户、土地、产品、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市场、调整结构、管理生产及参与市场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xx镇农民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稳步提高运行质量,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已成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辣椒生产专业合作社、黑山羊养殖协会、用水户协会,生猪养殖协会正在筹备中,联系农户5000余户。xx镇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上连龙头企业,下带千家万户,内强服务,外拓市场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广泛宣传。

  xx镇在全面总结*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做法、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工具、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时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专门培训班,学*有关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基本知识,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1、成立烟农合作组。烤烟是全镇主要经济支柱产业,20xx年xx镇党委**积极探索烤烟生产管理模式,以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为契机,以农户原有耕地所占比例为主要依据,破除田埂限制,以村小组为单位成立烟农合作组,重新分配土地登记造册,留村委会备案。烟农股份合作组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组内烟农以土地入股,每户按土地面积投入相应生产物资、资金和劳务工时,合作组按照“共担风险、共同投入、共同经营、按股分配、财务公开”的原则,以合作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生产和经营。合作组经济利益分配以“土地入股、资金专管、按股分配”的形式进行利益分配。合作组积极探索建立“一卡制”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以“条形码”信息载体为基础,以金融单位为技术依托,建立“烟农信用卡”,在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专业化服务、烟叶收购等环节实行“一卡制”管理,形成集信息查询与管理、电子结算、合作组成员利益分配、职业化烟农建设与管理、专业化服务、质量追踪功能于一体的“一卡制”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

  2、成立足法辣椒加工专业合作社。xx镇坚持“组建一个生产合作社,壮大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足法辣椒经过传统种植、品种改良、商标注册、推广种植等一个长期的探索发展过程,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 20xx年11月由当地58户农户组建了xx镇足法辣椒加工专业合作社,总投资10万余元,从而把足法辣椒生产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在20xx年的“昆交会”上,足法辣椒因纯正的品种、鲜艳的色泽、丰富的营养和绿色生态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大客商的青睐,产品畅销贵州、昆明、红河、罗*等省市县。

  3、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xx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业,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走“支部+协会”的发展路子,组建黑山羊养殖协会,通过小区示范,规模养殖,大户带动,政策引导,广大农户养殖黑山羊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形成了黑山羊养殖、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

  4、成立用水协会。加强水利基本建设,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的迫切要求,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迫切要求。xx镇通过成立水利协会,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协会会员全面负责辖区内范围内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对生活用水实行有尝供水,并为用水户提供与水利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

  三、主要成效

  (一)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家庭是经营农业的基本单位。由于规模较小,发展滞后,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产生了社会化分工,外部成本内部化。农户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均可通过合作组织与厂商、批发商直接交易,而销售也可通过合作社统一进行,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二)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从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农产品到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质量要求也随之上升。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为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有利于实施品牌战略。品牌的效应是巨大的,一个优秀的品牌可以带来无限的商机。只有加快品牌战略的实施,才能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合作组织的专业性恰好能有效地发挥组织力量,将在该区域上最具显著优势的.农产品特性充分利用和保护起来。通过申请注册品牌标志,实现区域品牌效益,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有利于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城市转移,甚至使农村出现劳动力空缺。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和不断增多,合作社的扩大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这时合作社就可以吸收本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有文化的青年人群参加进来,使他们成为市场的主人,共同把合作社发展壮大,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组织、靠利益联结而成的。首先,通过相互联合,避免了无序的竞争,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维护了农民利益。其次,通过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联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农民可以从出售农产品中直接获益。最后,由于产业经营链条的延伸和拓展,农民还可以通过合作组织的再分配机制,获得产后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入。

  四、存在问题

  xx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已逐步由松散走向规范。但在具体的运作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对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组织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二是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自身建设不够完善,综合职能没有全面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联系的部门多,服务范围广,具体开展活动时,往往顾此失彼。三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之间、与农户之间、与技术部门之间等没能完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利益分配和服务水*上下班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和提高;四是普遍存在着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费不足,难以正常运转,使专业农协的建设和发展受到限制。

  五、下步打算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镇党委**将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人员外出学*考察,进行座谈交流,实施专业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管理水*和实际经营能力。同时,制定考核标准,每年评选若干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进行宣传表彰,以让广大群众亲自感受到兴办、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好处,共同支持和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目前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资金较少,建议市、县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购置相关设备,提供经营服务手段和市场营销水*。加强信贷方面的支持。金融部门应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予以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帮助解决合作组织资金不足的困境。对合作组织在税收登记、土地使用、运输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土地使用方面优先安排等政策。另外,对兴办加工、流通实体给予税收优惠等。

  (三)加大规范管理力度。抓民主管理的规范。合作组织不管是什么形式,都要订立章程,健全制度,明确组织和成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突出和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加入自愿,退出自由,一人一票,*等互利。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合作组织对内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收益要公*合理分配,通过有效服务、保护价、最低价收购或二次返利等办法,使会员享受到真正的经济实惠,不为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

  (四)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一是要主动为合作组织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建立起必要的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网,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台。三是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的各项标准,加大对农产品、畜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它们参加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要积极举办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等活动,为合作组织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2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培养“学校人”向培养“社会人”教育模式的转折。为了适应教育的新变化及城乡一体化对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要求,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应该不断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按照区工委工作计划,工委组织组的全体同志分成三个小组,深入xx街道xx村、xx街道xx村、xx街道办事处xx村,就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我区的农村工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工委组织建设现状

  目前涉农的xx、xx、xx街道共有xx个村,都相应建立了街道、村关工委组织,分别由各街道党工委**或副**、村党支部**分管,由负责企办、民政、计生、民兵、妇联、团支部工作的在任两委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xx-xx名老同志(退下来的村支书、主任,也有负责村老协的同志,部分在村组中德高望重、热心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组成,每年能够根据街道关工委当年工作计划要求,结合该村实际情况,订出有本村特点的、有创新意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要点。并且xx个村均能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工委小组活动经费支出实报实销,为工委小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村工委小组已经基本建立起会议制度、轮值制度、学*制度、奖励制度、村委会干部职责等各项制度,使村工委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农村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区农村工委组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虽然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工委小组,但工委小组成员大多数由在职领导组成,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较少。

  2、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也随农民工父母进入城市,解决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有人教、有书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需要切实解决的紧迫问题。

  3、农村青年面对急剧而来的城市化感到迷惘,从事何种职业感到高不成、低不就。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怎样设计多样化,怎样设计多层次载体去服务农村青年,也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村工委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农村工委小组的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基本点:

  1、加强关工小组自身建设。今后,农村工委小组的工作也应跟上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农村关工委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提高科学判断、应对复杂局面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革命精神,加强学*,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特别应学*外地工委组织的先进经验。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

  2、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农村工委小组。在农村同样有很多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热心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老教授、老专家、老教师、老**、老医生、老会计、老演员、老政工、老居委会骨干、老英雄、老模范,同时还有很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放宽思路,动员这些老同志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他们为青少年做一、二件实事,如做一次报告,写文章,协助组织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个情况、提一个建议,和青少年进行一次谈心,教育一个失足青少年,向贫困学生提供一笔资助等。只要我们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就能为农村关工小组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对于关工委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要结合中央x号文件(《**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xx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落实职责,认真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开展“十个一”活动,营造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氛围和局面。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了能让我区的农村工委工作真正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还应该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拟在xx、xx、xx各确定一个村工委小组为试点,在xx区工委组织指导下,依靠组内老同志,与xx、xx、xx工委一起,按照这次提出的“措施”意见,由xx、xx、xx工委和村关工小组准备好实施初步意见,包括实施中的具体困难。由区工委组织再根据提出的困难,帮助指导村工委小组完成试点工作。取得效果后,明年拟再各村推广其经验。

  5、搞好关工委宣传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提高全社会对农村青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一定要加大工委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要求基层工委小组要多向街道党政领导宣传汇报,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多在老同志中做宣传,争取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通过这些手段不断扩大工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全社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

  6、多开展服务农村城市化青少年的活动。要紧扣需求,多角度服务青年。一是实施培训工程,提高农村

  青年综合素质。对*郊农村青年的培训应向非农业转移,如举办电脑、市场营销培训,举办花卉养殖培训,使农村青年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工作和生活。二是构建服务中心或服务网,为青年提供信息。构建青年服务网定期向青年提供就业、市场、技术信息,依托*郊农村社区建立的服务中心,提供青年**等服务。三是活跃农村文化。通过征文赛、书画赛、歌咏赛、科技文化三下乡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充实农村青年生活。

  7、给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我们既要关爱农村中的弱势青少年,也同时应该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为进城务工的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3

  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市场专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结构不断提高,产品结构快速转换,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弱点也逐渐显现,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xx镇党委**高度重视,通过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积极参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高和规范发展,使农户、土地、产品、市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产品竞争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市场、调整结构、管理生产及参与市场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xx镇农民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稳步提高运行质量,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已成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辣椒生产专业合作社、黑山羊养殖协会、用水户协会,生猪养殖协会正在筹备中,联系农户5000余户。xx镇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上连龙头企业,下带千家万户,内强服务,外拓市场的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广泛宣传。

  xx镇在全面总结*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做法、成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工具、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宣传力度,切实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同时通过举办不同层次人员参加的专门培训班,学*有关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基本知识,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二)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组织。

  1、成立烟农合作组。烤烟是全镇主要经济支柱产业,20xx年xx镇党委**积极探索烤烟生产管理模式,以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为契机,以农户原有耕地所占比例为主要依据,破除田埂限制,以村小组为单位成立烟农合作组,重新分配土地登记造册,留村委会备案。烟农股份合作组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组内烟农以土地入股,每户按土地面积投入相应生产物资、资金和劳务工时,合作组按照“共担风险、共同投入、共同经营、按股分配、财务公开”的原则,以合作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生产和经营。合作组经济利益分配以“土地入股、资金专管、按股分配”的形式进行利益分配。合作组积极探索建立“一卡制”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以“条形码”信息载体为基础,以金融单位为技术依托,建立“烟农信用卡”,在烟叶种植收购合同签订、物资供应、专业化服务、烟叶收购等环节实行“一卡制”管理,形成集信息查询与管理、电子结算、合作组成员利益分配、职业化烟农建设与管理、专业化服务、质量追踪功能于一体的“一卡制”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

  2、成立足法辣椒加工专业合作社。xx镇坚持“组建一个生产合作社,壮大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理念,足法辣椒经过传统种植、品种改良、商标注册、推广种植等一个长期的探索发展过程,得到了不断发展壮大, 20xx年11月由当地58户农户组建了xx镇足法辣椒加工专业合作社,总投资10万余元,从而把足法辣椒生产经营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当地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在20xx年的“昆交会”上,足法辣椒因纯正的品种、鲜艳的色泽、丰富的营养和绿色生态等优势,受到国内外广大客商的青睐,产品畅销贵州、昆明、红河、罗*等省市县。

  3、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xx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加大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业,成立黑山羊养殖协会,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走“支部+协会”的发展路子,组建黑山羊养殖协会,通过小区示范,规模养殖,大户带动,政策引导,广大农户养殖黑山羊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形成了黑山羊养殖、营销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

  4、成立用水协会。加强水利基本建设,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基础的迫切要求,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迫切要求。xx镇通过成立水利协会,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协会会员全面负责辖区内范围内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开发利用,对生活用水实行有尝供水,并为用水户提供与水利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

  三、主要成效

  (一)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条件下,家庭是经营农业的基本单位。由于规模较小,发展滞后,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产生了社会化分工,外部成本内部化。农户需要的种子、肥料、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均可通过合作组织与厂商、批发商直接交易,而销售也可通过合作社统一进行,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二)有利于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 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到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质量要求也随之上升。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出现为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三)有利于实施品牌战略。品牌的效应是巨大的,一个优秀的品牌可以带来无限的商机。只有加快品牌战略的实施,才能提高农产品的综合效益。合作组织的专业性恰好能有效地发挥组织力量,将在该区域上最具显著优势的农产品特性充分利用和保护起来。通过申请注册品牌标志,实现区域品牌效益,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了优势农产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有利于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城市转移,甚至使农村出现劳动力空缺。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和不断增多,合作社的扩大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这时合作社就可以吸收本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特别是有文化的青年人群参加进来,使他们成为市场的主人,共同把合作社发展壮大,从而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组织、靠利益联结而成的。首先,通过相互联合,避免了无序的竞争,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维护了农民利益。其次,通过将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联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农民可以从出售农产品中直接获益。最后,由于产业经营链条的延伸和拓展,农民还可以通过合作组织的再分配机制,获得产后加工、流通环节的增值收入。

  四、存在问题

  xx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已逐步由松散走向规范。但在具体的运作中,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对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还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组织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二是部分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自身建设不够完善,综合职能没有全面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联系的部门多,服务范围广,具体开展活动时,往往顾此失彼。三是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之间、与农户之间、与技术部门之间等没能完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利益分配和服务水*上下班有待进一步调整完善和提高;四是普遍存在着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经费不足,难以正常运转,使专业农协的建设和发展受到限制。

  五、下步打算

  (一)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镇党委**将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管理人员外出学*考察,进行座谈交流,实施专业培训,不断增强他们的理论知识、管理水*和实际经营能力。同时,制定考核标准,每年评选若干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进行宣传表彰,以让广大群众亲自感受到兴办、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好处,共同支持和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目前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资金较少,建议市、县财政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大力扶持专业合作组织购置相关设备,提供经营服务手段和市场营销水*。加强信贷方面的支持。金融部门应对制度健全、经营业绩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予以一定的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帮助解决合作组织资金不足的困境。对合作组织在税收登记、土地使用、运输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土地使用方面优先安排等政策。另外,对兴办加工、流通实体给予税收优惠等。

  (三)加大规范管理力度。抓民主管理的规范。合作组织不管是什么形式,都要订立章程,健全制度,明确组织和成员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突出和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加入自愿,退出自由,一人一票,*等互利。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合作组织对内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经营收益要公*合理分配,通过有效服务、保护价、最低价收购或二次返利等办法,使会员享受到真正的经济实惠,不为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

  (四)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一是要主动为合作组织提供公共政策咨询,搜集和发布农资、农产品的价格信息、市场供求信息、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建立起必要的服务设施,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联网,搭建公共服务信息和网络营销*台。三是要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的各项标准,加大对农产品、畜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增强它们参加市场竞争的能力。四是要积极举办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产品发布会和知名品牌评选等活动,为合作组织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4

  民政部门是各级**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重要职责,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政工作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民政的各项任务、法规政策都要靠基层民政干部去贯彻落实,党和**对民政对象的关怀和温暖,也只有通过基层民政干部才能送到千家万户,因此,可以说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重心也在基层,但民政工作最薄弱的部位恰恰也在基层,这是长期困扰民政部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年来,民政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同时,随着乡镇规模的逐步扩大,乡镇服务的民政对象日益增多,基层民政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艰巨,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基层民政繁重的工作任务与现行机构、人员、规范化水*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制约了全县民政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在此次学*实践活动中,我对全县基层民政机构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一、乡镇民政机构现状

  郎溪县12个乡镇均设有民政办,共有民政工作人员27名。姚村乡、幸福乡、东夏镇民政办只有1名工作人员。涛城镇民政办现有的3名工作人员均为聘用人员,没有正式编制。

  全县27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中专职从事民政工作的8人,占29.63%,以民政工作为主,兼有其他工作的19人,占70.37%;从事民政工作5年以下的16人(其中不足3年的有9人,不足1年的.有3人),占59.26%,6-10年的6人,占22.22%,10年以上的5人(其中有1人50岁以上,有3人是聘用的),占18.52%;有行政编制11人,占40.74%,有事业编制8人,占29.63%,聘用7人(含“三支一扶”1人),占29.63%。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都比较简陋,其中有2个民政办无独立的办公室,与乡镇其他工作部门合用一间办公室。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编制偏少。当前民政工作内容多,要求高,都是一些很具体、很细致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乡镇民政办处于民政工作的第一线,是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也是反映党和**执政为民的前沿窗口和纽带,承担了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双拥优抚、城乡医疗救助、城乡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殡葬管理、慈善和社会救助等多达15项工作职能,其中很多工作如城乡低保等都需要进村入户调查,民政助理员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目前我县*均每个乡镇只有2名工作人员,其中有3个乡镇只配备了1名工作人员,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2、兼职过多,分散工作精力。全县27名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中只有8名是专职从事民政工作,大部分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实际上兼有残联、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新农合、人、工会、妇联、包村驻点等乡镇其它工作。这样势必分散工作精力,造成基层民政工作无法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3、管理体制不顺,人员更换频繁。目前乡镇民政助理员的编制、人事权都在所属乡镇,县民政局对其没有管理权,这样一方面导致民政助理员更换频繁,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给民政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不利影响。如南丰镇、东夏镇民政办的所有工作人员从事民政工作的时间均不足2年,全县59.26%的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从事民政工作不满5年。而当前民政工作量大面广,工作内容不断拓展,必须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积累,才有可能做到业务精通。另一方面乡镇安排其它工作,民政助理员不得不挤占时间从事民政以外的工作。致使民政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普遍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4、办公条件落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民政工作线多面广,如低保、五保供养、优抚等工作都建立了大量的档案资料,需有专门场所存放,而民政服务对象上门来访办事为数众多,也需有单独的接待窗口,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但目前我县12个民政办中,只有十字镇、毕桥镇民政办有单独的办公楼,其余的民政办都是仅有一间办公室,没有必要的档案室和接待室。涛城镇、飞里乡民政办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与乡镇其他工作部门合用一间办公室,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三、加强乡镇民政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理顺管理体制。设立乡镇民政所,理顺乡镇民政工作人员管理体制。民政所实行双重管理,以乡镇**管理为主,业务受县民政局指导。民政所所长的任命和民政工作人员的调整事先征求县民政局的意见。乡镇尽可能少安排民政工作人员兼任与民政无关的其他工作,使民政工作人员能一心一意地专职从事民政工作,更好地为广大民政对象服务。

  2、规范机构建制。按照副科级建制设置乡镇民政所,为财政全额供给事业单位,在县委、县**领导及市民政局 的指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乡镇党委**、县民政局参与,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相关规定和程序任命民政所负责人。

  3、落实机构编制。根据各乡镇所辖人口数,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配备民政助理员,建议3万人以下的乡镇定编不少于2-3人,3万人以上的乡镇定编不少于3-4人,均定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人员工资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

  4、改善办公条件。将乡镇民政所工作经费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由县、乡两级财政按照比例承担。各乡镇要为民政所提供符合规定标准的面积不少于150*方米的办公场所和必要的办公设备。

  5、加强队伍建设。乡镇民政所工作任务繁重、政策性强,要挑选文化程度较高、政策观念强、肯于吃苦奉献的干部职工从事民政工作。人员要相对稳定,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县民政局协助乡镇管好基层民政干部队伍,加大对乡镇民政干部的培训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基层民政干部队伍。

  6、强化内部管理。要规范民政所工作人员的行为,建立和完善工作职能、岗位职责、办事程序、服务承诺、档案管理等制度。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乡镇民政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民政经费使用、政务公开、依法办事和行风建设等情况进行定期督查,确保各项民政工作和民政政策落实到位。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5

  一、离退休队伍的主要问题

  1、高龄化加速

  离退休队伍的年龄结构日趋高龄,20xx年80岁以上人员增至289人,90岁以上人员增至19人。我校离休干部188名,其中年龄最小的为75岁,*均年龄80岁。由于高龄引发的老年性疾病更为突显,亚健康群体过半,突发性疾病时有发生,病故人数日益增多。

  2、居家养老框架下引发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社会养老进程在加速发展,但还很难满足社会化养老的需要,由于社会化养老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一些客观原因,一些离退休人员还是无奈地在居家养老的模式下生活。

  空巢家庭问题做为一种社会现象突显,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遇到力不从心的困难;和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离退休人员,除自己的生活需要外,还有一部分人员承担着子女的生活补贴。一些重病和长期卧床的离退休人员,其子女面临着护理难的困境。

  3、角色的转变、疾病的困扰促使部分人员心理上产生困惑

  我校每年有*百名的教职工离开为之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加入到离退休队伍。退休,意味着为之奋斗的事业渐渐远离,多年因工作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随着退休时间的推移,渐渐缩小。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昔日的功名渐渐的淡化。这些变化,使许多人退休后面临着孤独、寂寞、迷茫。高龄化引发老年性疾病日益增多。各种困扰导致部分人员思想负担重,失落,迷茫。

  二、关于离退休工作基本定位的思考

  准确定位,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前提,结合离退休工作的特征,我们把离退休处的工作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目前的养老机制,仍然属于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一些高龄的空巢家庭,单身人员在生活上面临着一些力不从心的难题。拉线开关坏了,自己不能修理,想买个家电都无能为力。我校现有空巢家庭人数为143户,单身独居人员11位。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助老服务,是离退休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加强的工作任务。

  2、离退休队伍不是学校的整体但牵制整体,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不是重点,但容易转化为难点。为此服务学校大局是离退休工作处的核心任务。

  3、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六个老有”开展工作,是建立一支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的`基础和保证。

  所以,我们从社会、学校、岗位三个层面上思考离退休工作的定位是:在社会层面,弥补居家养老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机制的建设;在学校层面,维护学校全局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在岗位层面,以“六老”为中心,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三、甘于奉献、建立一支务实创新的工作队伍

  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离退休人员中时常会显现出来。离退休工作不仅要面临化解社会问题的任务,同时,还要积极应对老龄化引发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局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建立一支甘于奉献、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1、发扬传统,无私奉献

  多年来,工作人员常思老同志所想之事,常关注老同志所谈之题,常解老同志所需之难。当老同志家中发现难题,工作人员主动到家中协助解决。为解单身人员的孤独,工作人员组织他们到市区游览、到商场购物、节日期间为他们送上一份礼物和温馨的祝福。当老同志患病住院时,工作人员主动到医院慰问。既为老同志送去关爱,同时也加深了与老同志之间的情感。

  离退休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服务性工作,不仅要做到细心地服务,还要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利。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为确保安全,工作人员要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举行舞会,工作人员顾不上吃晚饭,一直陪到晚上

  8、9点钟。在各分会一日游工作中,工作人员早起晚归……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离退休教职工的赞誉。

  2、加强作风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作风建设是干部在工作上、思想上和生活上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干部队伍,不仅要有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求干部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炼。具体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三种心态:自身和谐、谦虚谨慎、豁达从容

  (2)兼顾三种利益:群众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

  (3)关注三种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

  (4)促进三种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情趣健康

  (5)奉行三个原则:发扬民主、公正公*、执 政为民

  (6)发挥三个优势:员工优势、学校优势、社会优势

  (7)树立三种理念:勤俭持家、勤奋好学、辛勤工作

  (8)定位三种观点: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

  (9)控制三种内伤:贪欲、情欲、权欲

  四、发挥原单位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工作体系

  我校离退休工作,实行的是二级管理的体系。即职能部门和原单位共同管理,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原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长期保持着情感的联系。两年一度的离退休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进一步推动了离退休工作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敬老爱老”的先进集体、个人。许多单位把离退休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工作日程,如信息学院,每年组织为离退休人员发放节日慰问品。资土学院每年召开一次离退休人员座谈会。08年总计有18个单位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敬老爱老”之情。为离退休教职工安度晚年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五、完善自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分会长队伍的年轻化

  我校离退休队伍的总人数为2735人。分别以原单位离退休人员组织成立为分会,设分会长、副会长等多人,形成了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

  离退休分会是一个群众性的组织,分会长由会员或离退休处推荐产生。在实际工作中,各分会发挥着师生情、同志情的作用。这种历史存留下来的情感,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成员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视如一个和睦的家庭。在加强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因各种原因,分会长已经十几年没有换届了,分会长的高龄已成为开展工作的瓶颈。为此,在07年12月召开了离退休教职工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并制定通过了有关制度和章程。一支年轻化的自管队伍正在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六、加强思想建设,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积极作用

  思想建设是党的长期任务,离退休党支部是离退休队伍思想建设的骨干。我校现有离退休党员1400多名,党支部45个。

  在离退休党委的领导下。离退休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教育中,通过组织生活会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学*,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不断提升了退岗不**、退休不忘责任的使命感、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发挥着积极的组织作用,

  离退休党支部立项的活动,体现了党支部开展思想教育的灵活性,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发挥优势的群众性,量力而行的可行性。离退休物理党支部,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现象,与幼儿园的教师一同开展了幼儿科普教育;离退休机械厂党支部的党员自己动手,为望湖路小学制作了仿真飞机模型和科学小实验教具,培养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广大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组织观念,还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愉悦身心,搭建老有所乐的*台

  离退休后心理上产生的各种不适应,是人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就像人们遇到寒风感到冷一样。但是,如果一个人总处于一种焦虑、烦闷之中,会因此而转化成器质性疾病。有组织、有意识地为退休后的人员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在欢乐中度过晚年,这对提高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现已组建各种兴趣协会40多个,基本上满足了离退休人员兴趣各异的需求。许多人退休后,不是沉浸在困惑之中,而是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多人从零开始,甘当小学生,学美术书法、学舞蹈声乐等。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再现了自我,愉悦了身心,增进了健康。

  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活动频繁的各类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离退休工作的一个亮点,令外单位许多退休人员为之羡慕。今年,学校又为离退休人员增加了新的活动场所,增加面积是原有活动中心的1.3倍。新的活动中心实现了省内高校一流活动中心的标准,进一步为离退休人员安度晚年提供了*台。

  完善和加强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我校离退休工作的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在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形势需要的征途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社会化养老的新途径、新措施,用我们的努力去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6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州、县党委关于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精神,根据县委办《关于组织开展学*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县部分乡镇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一次学*型党组织建设检查、调研工作。2月16-20日,第四纪工委**杨新明带领由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组成的第五调研组分别到政法委、法院、***、***、司法局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资料查阅、实地察看等形式开展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全县公、检、法、司部门能够把学*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规划,专门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都成立了由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相关的职能职责,负责领导、指导和组织协调学*型党组织建设具体实施工作。在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型领导班子,推动党组织的学*。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年来,为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我县公、检、法、司部门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教育活动。

  以中心组学*、专题调研、专题讲座、集中学*与个人自学、岗位培训为抓手开展主题学*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干部读书活动、学*研讨、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参观考察、领导干部上党课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学*教育活动,推动形成崇尚学*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县***开展了体验学*教育,将新招录的公务员带到矿井、纺织厂等企业实地开展了“爱岗敬业”的主题实践学*活动,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课,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创先争优;县政法委将《楚雄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续二)》中的案例内容复印发给10位在职职工认真学*,同时将一些学*资料光碟中的内容拷在电脑上,以供干部职工自己有时间可即时学*。

  ——制度健全,学有保障。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县公、检、法、司等部门年初都下发文件,制定了集体学*制度、学*计划、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党员个人自学制度、领导专题讲座制度等,列出重点阅读书目,明确学*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学*考勤、学*交流、学*通报、学*考核等要求,推进党员干部学*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如:县法院专门制定了《在职干警学历教育奖励规定》、县***制定了《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暂行规定》制度,支持、鼓励干警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县法院党组还与党员签订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学*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作为评先奖优的重要内容。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各部门的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点突出,成效明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明确学*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和省、州、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等方面内容加强学*,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做到了“学”与“用”、“思”与“行”的有机结合,把学*成果真正转化为新的发展思路,推动了公、检、法、司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主要在四个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是学*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每年年初都专题讨论年度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学*内容,形成“以党委(组党)中心组为龙头、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为重点、干部职工广泛参加”的学*格局。并通过签到、发言、学*记录、学*考核等措施强化纪律约束,使学*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的学*,各部门干部职工在各种形式的学*中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为民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县***45名在职干部中,已有39名取得本科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人数比例达到87%;县法院将重点工作纳入学*日程,干警经过调研论证,狠抓审判调解、巡回办案和“代理、审、执兼顾促执行”等亮点工作,提高了工作能力。三是促进了部门工作。

  通过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做到理论学*用于指导实践,各部门工作成效显著。如:县法院把解决审判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重要学*内容,加强调研和理论研讨,学用相长,办案效率和案件质量大幅提高。

  二、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年来,全县公、检、法、司等部门在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研工作中我们也发现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也是广大干部职工存在的认识,所以学*型组织党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思想认识有差距。

  一是对学*认识有偏差。个别党员干部认为建设学*型党组织是搞形式主义,认为政治理论学*不是很有必要,反正不耽误正常业务工作,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重业务知识的学*轻政治理论学*的倾向,对业 务知识的学*相对主动,对政治理论学*较被动。

  三是对学*重视不够。没有树立终身学*的理念,看不到抓学*的潜在价值、长远效益,眼光只盯在具体工作、工作业绩上,把学*当成软任务。

  三是学风不正。表现在对学*缺乏兴趣和热情,缺乏学*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当成是额外负担,感到工作都干不完,没时间、也没必要学,陷于具体事务或不必要的应酬,静不下心来学。

  对学*能推则推,不能推就应付。四是学用脱节。

  在学*的内容安排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性不够强的问题,一些干部没有很好地把学*与工作结合起来,存在“学*归学*,工作归工作”的现象;一些干部凭经验看问题、干工作,感到凭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照样可以胜任本职、干好工作,不注重最新前沿知识和理论的学*,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用脱节。 ——考核、监督不到位。

  虽然对干部年度考核中有述学的内容,但大多数单位评先评优重点在工作成绩、贡献大小上,对*时的学*过程情况没有衡量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的现象,规范的学*考试、考核制度不力,效果如何缺乏有效的量化手段和客观的评价标准。对是否认真学*也没进行过认真的.检查。

  ——工学矛盾突出。公、检、法、司部门承担着全县社会安定、*稳和谐、法律保障等工作任务,工作岗位特殊、业务繁忙、会议较多,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学*时间难以保障,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业务量较大的科(股)室,人少任务重,党员干部整天忙于事务,即使个人主观上很想学些理论知识,但苦于抽不出时间,最终也只好以干代学。在《大姚县建设学*型党组织问卷调查》中,根据回收的100份问卷调查显示,在“目前,您所在单位建设学*型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一栏中,回答业务太忙占94%,回答缺少学*资料占2%,回答无从选择占4%。

  三、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与思路 ——提高认识。解决好思想问题是建设学*型党组织的根本前提。

  要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建设学*型党组织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举措,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党**思想更新观念、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要坚决克服把“学*”和“工作”分割开来的思想,树立“学*”和“工作”是辩证统一的理念,把学*当成一种生活常态,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努力在学*与工作的结合、渗透、贯穿上下功夫,使学*工作化,工作学*化。

  不要过分强调“工学矛盾”的一面,要重视学*和工作互相促进的一面,充分认识到学*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地促进工作水*和能力的提高。要坚决克服重法律知识、业务学*、轻政治理论水*提高的倾向,全面提高公、检、法、司部门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

  要树立终身学*的理念,把学*当作一种*惯、一种生活方式,使学*融入日常生活中去,不断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完善机制。

  解决好机制问题是建设学*型党组织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党委(党组)中心组学*、党员定期集中学*交流、奖励规定、督查考核等制度,并与“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针对当前各种主题实践活动较多的实际,建议在下步工作中,能把各种主题实践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根据各部门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教育,使学*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把被动学*转为主动学*。 ——创新形式、搭建学**台。

  丰富学*方式 ,倡导以“个人自学勤学”为主的学*模式,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体系和网络学*交流*台,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让党员干部互相交流学*,相互促进提高;在有条件的时侯,有批次、有针对性的适当组织党员干部到外地考察学*,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促进工作;邀请具有一定学术研究水*和实践能力的专家、学者到大姚开展面对不同专业、不同职务党员干部的专题讲座;举办高质量的培训班,安排不同类别的党员干部学*;为一般党员干部争取到国家、省、州等相关职能部门深造学*的机会。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学*型党组织建设不能脱离部门工作实际,要注重学用结合,以学*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动力,把握好“三着力三结合”:着力推动工作,把开展学*活动同研究解决本机关、本单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推动局机关党的建设,把开展学*活动同查找和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把开展学*活动同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艰苦奋斗,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我县和谐稳定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7

  根据上海市人保局党委和新经济组织党委的部署,xx年10月29日新经济组织党委和第三总支分别走访了362党支部和314党支部,展开第三批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中午人保局党委**刘嘉音、人保局党办主任汪明龙在新经济组织党委**宗金亮、第三党总支**向世雄等党委总支成员陪同下来到362党支部所在的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以下称花旗银行)开展调研工作。花旗银行总行行长黄晓光先生闻讯赶来,热情地欢迎了调研组的到来,表达了花旗银行高层对362支部党建工作的支持。

  一、调研党支部的概况

  1、362党支部所在的花旗银行是美国花旗集团在中国设立的本地外资法人银行,它的业务范围涵盖全方位的企业银行和个人银行服务,其中外汇交易、资金管理、个人理财、银团贷款等多个业务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314党支部所在上海伊顿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是美国著名跨国公司伊顿集团在浦东控股89.42%的一家合资企业,现有正式员工451人。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零部件。

  二、调研党支部的特点

  1、362党支部现有党员78人。党员中30岁以下占65%,30岁-40岁占31%,40岁以上占4%。学历全部为本科以上,其中硕士占38%。所以该支部的特点是:青年多、学历高、思想活跃、以“白领”管理者为主体。

  2、314党支部在册党员23名。该支部的特点是:党员中成年人多,学历偏低,吃苦耐劳,都是生产、管理骨干,80%以上为生产一线工人,以“蓝领”产业工人为主体。

  三、调研情况

  (一)党支部的党建情况调研

  1、362党支部主持工作的副**杨晓雯同志代表362支部进行了工作汇报,她汇报了支部的组织架构、历程、特点、获得的荣誉、后盾以及成功开展的特色活动等。362支部的支委们向调研组介绍了他们的一些措施、心得和体会。例如,她们将党支部定位成一个党员的温暖集体,一个分享和支持的互助集体;重视理论学*,对所有党员在新经济组织党委网站上的学*严格要求;支部党员大会是定期召开的,至少一季度一次,而且开展的组织活动尽量地在有限的预算下搞得生动活泼,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利用先进的通讯手段,如电话会议、公司内部邮件等增强同志之间的沟通,保证了对上级党组织的要求、任务的及时传达和完成;要求将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力争成为部门的优秀员工,要在点滴小事中为党争光。

  2、314党支部**吴立*同志代表支部汇报了314支部在外商投资企业中开展党务工作的一些做法。例如:通过整合党群组织资源,企业工会**兼任企业党支部**,以党的政治优势与工会的法律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党群工作联动;积极做好关爱职工和依***等方面的工作,使党支部成为企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引导党员要在外企中找正自己的定位,在*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用公司的宣传*台,主动宣传党内的有关学*资料,提升党组织在外企中的地位;努力搞好员工凝聚力工程,促进企业生产发展;积极做好慈善捐助工作,加强与社区的文明共建工作等。

  (二)如何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及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调研

  1、362党支部

  ⑴362党支部对党员的要求:

  ①在日常工作的中不忘***员的'身份,高标准、严要求,积极服务客户,带动群众,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②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影响周围同事,实现客户和银行的双赢。

  ③业务创新,流程优化,结合自身的岗位和实际经验,为客户、为公司献计献策。

  ④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志愿者活动、体育活动和集体活动。

  ⑤在工作中相互扶持,共同探讨解决业务疑难问题。

  ⑥积极联络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外人士,交流思想。

  ⑵362党支部党员的突出表现:

  ①党员徐薇莎同志,善于收集各方面信息,通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向领导提出“优化操作流程方案”的建议和设想,使整个产品线的效率大大提高,产品效益明显增加,从而成为沿用至今的方案。在多次重要的金融产品论坛中,面对100余名客户,担当金融产品主讲人,赢得客户赞许,连续两年在花旗银行全国20位经理考核中业绩名列前三名。

  ②党员江珊同志加入花旗银行后,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用自己的勤奋与真诚,扎实的专业素养,赢得客户的信任;成为*50家全球500强企业的专业贸易顾问。她还经常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均每天工作14小时,同事们戏称她为“24小时全年无休”,获得xx年花旗中国杰出表现奖和xx年花旗全球优秀合规雇员称号。

  ③党支部**窦淑芳同志通过刻苦的学*钻研和顽强的奋斗,由一名银行的中层领导干部被提升为花旗银行杭州分行行长。

  ④362支部有一位农村长大的同事叫王凤生,在xx年11月不幸被诊断出罹患肝癌。经诊断肝脏移植手术似乎是唯一能救凤生的,而这大约需要花费人民币50万元。这让凤生和她的家庭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焦虑之中,家境并不富裕,本来就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医疗开支,更何况进行肝脏移植手术。362支部的***员在获悉这一情况后,在自己慷慨解囊的同时也尽力鼓励其他同事们给予凤生和她的家庭力所能及的经济援助。最终,在短短的5天时间里,为王凤生提供捐助的活动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公司各个业务部门、分支行积极开展起来,总共筹集了人民币*43万元。

  ⑶362党支部的影响力:

  ①由于银行内党员勤奋工作,刻苦钻研业务的模范行为赢得花旗银行高层对党支部的认可,使326党支部和党的组织活动成了公开的牌子。

  ②花旗银行中的个别“隐性”党员,主动向党支部公开自已的党员身份。

  ③许多花旗银行的外籍员工,视党员为自己的榜样,有的向党支部提出加入中国共产

  党的要求。

  ⑷362党支部的荣誉

  荣获上海市五好党支部光荣称号。

  2、314党支部

  ⑴314党支部对党员的要求:

  ①党员要在外企中找正自己的定位,在*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②努力搞好员工凝聚力工程,促进企业生产发展③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参与企业民主管理。④积极做好慈善捐助工作,加强与社区的文明共建工作。

  ⑵314党支部党员的突出表现:

  ①积极为贫、弱、特、困职工排忧解难,先后为工伤和病故的困难职工募捐,感动了其家属。

  ②为新疆地震灾区、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区、今年初又为遭受严重冰雪灾害的同胞赈灾捐助和汶川灾区捐赠。

  ③支部党员大多数在生产第一线,经常是上完夜班不休息就来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务活动;

  ④文化水*虽不高,但每次学*活动,党员都认真动笔写学*心得体会,一丝不苟的精神十分可嘉。

  ⑶314党支部的影响力:

  ①以党的政治优势与工会的法律优势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党群工作联动;积极做好关爱职工和依***等方面的工作,使党支部成为企业各方利益的协调者。

  ②通过工会与企业管理者进行沟通,促成第一份集体合同的签订,依法保护了职工利益和企业利益不受侵害。

  ③关心员工生活,搞好凝聚力工程,在支部、工会努力下,获得上海市员工最满意企业称号;

  ④做好社区文明共建工作,获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⑷314党支部的荣誉

  ①荣获上海市五好党支部光荣称号。

  ②花木镇先进党支部光荣称号。

  (三)如何开展党建工作以及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路

  1、362党支部

  在调研中市人保局刘嘉音**特别关心362支部*日党建工作的难点,362支部对此提出了一些关于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⑴改变听报告单一的学*方式,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提高党员同志的学*兴趣。比如可以用一些浅入深出的讨论主题:“在外企就是为外国老板打工吗?”、“说说你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增加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发言时间,使大家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⑵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党委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各行业内或跨行业各相关支部间的交流联谊活动。

  ⑶建议党总支/支部会议适当采用电话会议或多媒体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以节省路上奔波的时间。

  ⑷在基层党支部存留一定比例的党费用于党建活动。

  2、314党支部

  314支部对外企中如何加强党建工作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⑴上级党组织要加强与基础支部的联系,适当组织一些类似支部**论坛、支部对**流学*的*台,来开拓支部**的工作思路、提升**的工作能力。

  ⑵建议党员学*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网路的优势,召开网路会议或电话会议等形式。

  ⑶希望党委网站能及时、经常的更新内容,使党员能常学常新。

  ⑷建议上级领导能常下基础,加强与基础支部的联系,更好地指导基础支部开展工作。

  314支部对于阻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瓶颈问题的原因他们认为:

  ⑴除了党组织自身的努力外,我们的社会舆论要加强对在“两新组织”企业中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宣传力度。地方党委、**在为“两新组织”企业服务的同时,也要向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宣传党组织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现在,各级**看重这些企业经济效益的多,真正关心企业精神文明、关怀企业党建工作的较少。

  ⑵上级党组织要适当给予基础党组织一定活动经费,便于支部开展有益的活动。

  ⑶要从严治党。对“三不”党员光梳理是不够的,应该严格按**办事,该出党的就要出党,保证党组织的战斗力。当然,这是需要由高级别的党委来思考并下决定的。

  ⑷“两新组织”有一大难处是在这些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党员少,甚至没有,这也是制约党建工作的因素之一。

  ⑸“两新组织”中的支部**大多是兼职的,他们对管辖的党员只有起到组织、教育、要求的作用。一旦个别党员有不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出现,支部也只能教育教育而已,对他们缺乏作出相应的制约办法,比如经济上的处罚,加薪上的考核等等。

  四、调研小结

  通过对326党支部和314党支部的调研看到:这两个党支部虽然人员结构、企业环境、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不同,党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也呈现多样化,党员队伍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明显显现;但是,这两个党支部广大***员的党性原则、宗旨意识在增强,积极主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立足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体现了困难面前有党员,关键岗位有党员,自主创新有党员,帮困扶贫有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先进事迹;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达到了“两新”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根本目的。

  人保局刘嘉音**对362党支部在外资企业内对党的基层建设做出如此积极的探索表示感动和肯定。同时还表示通过第三批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契机,可以如此直接地听到基层党组织的意见很高兴。并对通过第三批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能实实在在地帮助基层党组织解决问题,切切实实地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充满信心。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8

  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组织的新成员。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民工2.1亿人,已加入工会组织的有7000万人。这么一支庞大职工队伍,如何组织和管理?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依法维护?是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社角是农民工**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结合学*实践发展观活动中,对我县的农民工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经统计,我县目前外出,县内,外来农民进城、进企业务工人员(含季节性)9825人,其中长年 在县外,在城内企业,服务业务工人员4300余人,工种为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销售业等行业,工资基本在800——20xx——3000元之间,且不稳定。全县8个乡镇均建立了工会组织,只是工会**配备没有明确。根据我县农民工的情况,以乡镇、村为基本单位,建立工会组织,使农民工有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农民工的特殊性决定了应当尽快建立乡镇、村工会组织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产物。农民工就其身份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农民工是企业管理的员工。农民工从进城、进入企业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是企业员工的一分子。农民工一般是以劳动合同制形式进入企业的,也就是说,在劳动合同期内,是由企业负责管理的。但是,劳动合同到期或者因为不符合企业用工的要求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就不再对其负责。特别是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往往都具有时间短(即:季节性、工期性、临时性用工)、技术含量不高等特点,其工作单位极不稳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所以,要由一个企业来实施对农民工稳定而有效的管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工又是乡镇、村管辖的村民。乡镇、村不仅是农民工的出生地,而且是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他们的家,他们的血缘关系,他们的田地和山林,他们的根基都在乡镇、村。这是他们永远不能割舍的地方。去年年底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有20xx多万名农民工离开了企业,在没找到新的工作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是返乡,回到自己的故乡——乡镇、村。我县也有*1200多人回乡,有的是少数民族村的,他们有土地,有的是没有土地的,他(她)们又要在当地寻找临时性工作谋生,有的可能挣到钱寻找合适的地方做些小买卖和开辟商埠,又有的可能待业等等。这都说明,乡镇、村是农民工的根基、是农民工的故土、是农民工真正稳定的家。因此,在乡镇、村建立起工会组织,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充分发挥乡镇、村工会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积极作用,是工会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

  我国工会组织组建的基本要求是: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面对着农民工群体,工会组织有责任把他们组织起来。有的人也许会提出,我们不是已经建立了乡镇、村工会组织吗?但现实情况是,过去建立的`乡镇工会是针对乡镇企业和乡镇机关而设立的。这些工会组织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职能都没有涉及到广大的农民工群体。现在提出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组建村工会组织网络,是依靠现有的行政建制,在凡是有农民工的乡镇、村分别建立起以服务农民工群体,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主要职责的工会组织网络。这种工会组织网络,不但能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而且,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农民工群体,这就必然会得到广大农民工的普遍拥护。

  二、构建以服务农民工为主要职责的乡镇、村工会组织,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工会组织网络

  凡是有农民工(包括在当地外出的农民工)的乡镇、村原则上都要建立工会组织。按照职工成份的变化,乡镇设立工会组织,有条件的乡镇可设立乡镇总工会。乡镇设立的工会在乡镇党委、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由乡、镇党委**或副**兼任工会**,又要求设同级副职的工会**。乡镇工会要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全面承担起对乡镇所属的单位、村工会组织的领导责任,同时指导、协调、督促所辖基层工会对职工和农民工的管理。凡是有农民工的村也要建立起工会组织。村工会在村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由村党支部**兼任村工会**,负责对农民工的管理,为本村的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切实为务工人员维护权益。

  三、乡镇、村工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乡镇、村工会组织在为农民工服务方面应承担以下几项基本职责。(1)负责所控范围内所有农民工的会籍管理工作。农民工的入会要简单。只要口头申请,就可以注册入会,并建立起会籍档案。(2)负责对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培训。培训工作应以乡镇工会为主体,对农民工实施就业培训,培训点可以在乡镇,也可以在村,要因地制定。要结合“四三二一”、“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等工作抓好职业、技能等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为其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 ,对那些返乡的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相关政策配套服务。(3)负责对农民工实施就业安排工作。要根据劳动就业部门,上级工会组织提供的就业信息,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工就业,并对就业后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服务。(4)负责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尤其是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意外伤害的处理,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及时进行处理,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5)负责党的关于农民工政策的落实,及时为农民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工伤险、意外伤害险。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把党和**的温暖送到广大农民工手中。

  乡镇、村工会组织要正确处理乡镇党委和上级工会的关系。乡镇工会必须接受党委和县总工会的双重领导,在乡镇党委和在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工会是工会的基层组织,必须在村党支部和乡镇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就形成了在党领导下的县、乡镇、村(基层)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并通过这个庞大的组织网络实施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由农民工这一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决定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组织网络。

  四、加强为农民工服务的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组织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有利于实施“组织起来,切实**”的工会工作方针。就目前而言,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的管理还处在一个相对松散的阶段。就农民工所在的企业来说,有的企业没有把农民工纳入本企业本单位工会管理的范围。就农民工所在的村来说,由于没有工会组织,农民工没有自己的“职工之家”。根据全总的统计,目前,我国现有2.1亿农民工只有7000万人加入了工会组织。可见我们工会的组建工作不到位。再从**这个角度分析,原本属于工会组织的职能,如送温暖等工作,由于工会组织的不健全,不得不由党和**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所代替。因此,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组建村工会组织,实施“组织起来,切实**”工会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就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党的一系列农民工政策的落实。党和各级**对农民工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从为农民工“讨”工资开始到现在可以为农民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等等。对农民工可以说是关怀备至。那么,这些政策措施如何才能落到实处,让所有的农民工都享受到党的政策的关怀?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就可以由工会组织来组织实施。这样,不仅可以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而且,可以惠及到所有的农民工。

  3、有利于团结动员最广大农民工群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农民工既是一个庞大的职工群体,又是一种庞大的社会力量。通过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组织,就可以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把这支队伍合法地组织起来,并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积极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农民工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建功立业。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9

  *年来,区老年社团组织越来越多,机构逐渐壮大,这些老年社团组织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为的*台、知识更新的机会和晚年生活的自娱自乐乐园,对于老年人丰富晚年精神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提高自身素质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全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老年社团组织已经逐渐得到了社会认可和赞许。

  一、我区老年社团基本情况

  区地处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xx个镇办,xxx个行政村,xx个城镇社区,总人口xxx万。据xxxx年统计,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xx万人,占总人口的xx%。目前,全区城乡有老年协会xxx个,有各类民间文艺团体、协会xxx个,其中xx人以上的社团xx个,活跃在第一线的文艺爱好者达到x万多人,覆盖带动人群x万余人。

  *年来,在党委和**的重视支持和正确引导下,全区各有关部门从老年人需求和特长出发,发挥老年社团作用,积极组织老年人开展各种有益的文体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老年社团组织秉承“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宗旨,以其非营利性、民间性、公益性、自愿性与组织性的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城区,区老年社团*几年发展迅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异常活跃,如老科协、老年学会、老促会、慈善协会、老体协、老年门球协会、老年书画协会等老年社团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老干局的大力支持下,区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xx活动站等民间社团在民间文艺演出中表现抢眼,在省市区重大文艺活动中屡获奖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区老年学会、老科协每月xx日举行法律法规、健康知识讲座等。老科协专家对推广杨梅、长毛兔、食用菌等先进技术,支持鼓励种养大户发展经济,带动了群众致富,促进了三农经济发展,区老科协今年荣膺全省老科协科技创新先进集体称号。老年学会和老科协下属的老年艺术表演队积极配合党委**深入敬老院、农村社区开展“三下乡”、文艺表演等。区老干局、老龄办、教体局、老体协为广大老年人展示风采,搭建*台。每年都要举办全区健身操、健身柔力球、老年人运动会和老年文艺汇演等大型文体活动。各老年文化社团,改变过去单一自娱自乐、锻炼身体的做法,本着服务于区委区**中心工作、服务于社会的理念,精心创作编排了主题鲜明、具有时代特点和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奉献给观众,为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老年社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老年社团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等诸多原因,老年社团组织的发展及作用发挥与党和**的要求,与老同志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老年社团重视不够。当前,社会总体上是以关注的目光看待老年社团,许多单位和群众认为,老年人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安享晚年生活,不给**和单位提意见、添麻烦就行了,能否参与社会事务无关紧要。许多部门把老年社团组织当作附属组织,对待老年社团还缺乏关心及支持。

  2、老年社团管理不顺。老年社团作为社会团体,按照要求也应具备合法地位。但是,全区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老年社团主要以村镇社区老年协会为主,很多民间社团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登记,运行起来名不正言不顺。很多老年社团缺乏必要法律法规知识,导致老年社团组织建设和开展工作没有法律基础,缺少政策、组织和经费等方面的保障,造成老年社团组织建设存在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

  3、老年社团阵地不全。全区慈善协会、老促会等机构有专门的办公场所。老年学会和老科协两个机构活动场所集中在区干休所。但是,作为民间的老年社团大多没有固定的场所,靠挂靠学校、单位、企业等的活动室或者活动场所开展活动。区直单位和社区的部分老干部活动场所规模小、设备老化、功能不全,难以满足离退休干部总量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4、老年社团经费不足。经费短缺是各老年社团组织共同面临的突出问题。老年社团组织经费主要靠会员自筹,远远满足不了社团组织开展正常活动的需要。由于经费来源不足等原因,单位内部离退休人员和社区老年人组建的社团主要以自娱自乐为主,没有很好起到服务社会的作用。

  三、加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加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既是当前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要,又是进一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加强区老年社团组织建设,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当前,我国老龄化社会日趋严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出台养老问题重大政策。这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要高度重视老年问题,把老年事业置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予以规划。对于老年社团,应积极将其纳入当地老年事业规划予以统筹安排,切实解决老年社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给予老年社团更多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的良好氛围,促进老年社团健康发展。

  二是健全机制,激发活力。要建立健全老年社团组织管理的机构,落实好老年社团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强主管部门和涉老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集中优势,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使老年文体活动有章可循。增强老年文体活动的计划性,使群众性自发活动由无序到有序组织,使社团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进一步增强老年社团组织的功能,强化老年社团组织在老干部服务管理上的职能,更大程度发挥老年社团组织和离退休人员在文化传承、示范教育和智囊库等方面的作用。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水*。各级**要将老年社团的经费纳入本地区老龄老干部发展规划中,建立**拨款、社会捐款、提供服务的收入和会员交纳会费及其他收入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形成逐年增长的财政支持保障机制,确保老年社团组织正常活动开展。进一步加大老年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老年文化社团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抓好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加大区老年大学的办学力度,在基础设施及部室建设上投入更多的财力,规范老年大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丰富办学专业,突出办学特色,吸引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终身学*之中来。

  四是注重引导,壮大规模。老年社团都是公益性质,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涉老部门一方面可以经常性举办老年社团工作交流座谈活动,加强各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探讨提高社团水*的方法和途径,帮助社团共同提高组织活动的能力和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老年文体工作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老年文化社团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对表现突出的社团及离退休干部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努力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关心老年文化体育事业的浓厚氛围。老年社团要积极组织会员面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老年人良好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强老年社团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知名度,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文体活动中来,从而为老年社团组织的生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10

  党的***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切实改进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载体,根据市委组织部有关文件要求,我们就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了深入的调研和思考,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现状

  我县有基层党(工)委23个,其中:部门党委11个,镇党委10个,“两新”组织党工委2个,村级党组织242个,社区15个。全县共有党总支23 个,党支部597个,党员12320人,其中农村党员6385人,社区党员191人,女党员1906人,占总数的15.5%,45岁以上党员占 50.8%,中专以下学历达72%。*年来,在县委、县**的坚强领导下,我县坚持把“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作为总体工作思路,不断强化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强素质,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水*有了新提升。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坚持干部日常教育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县域教育资源和区外培训相结合,形成了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注重实效的干部培训格局,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了服务观念。注重党员干部廉政建设,以县委党校为主要办学基地,发挥渭华起义旧址和华山监狱作用,建立了xx县干部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基地,有效提升了干部廉政水*。提升干部发展经济的能力,通过建立苏州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山东潍坊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有针对性的组织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和镇、村组干部到江苏、山东潍坊接受**思想、发展经济、农业产业化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知识的学*,开拓了党员干部视野,增强了致富带富能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打破党员终身制,推行了党员定期量化考核登记工作,将不合格党员清理出了党组织,规范党员发展工作,严格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杜绝了违规发展和不按程序发展党员现象,有效地增强了党员的党性意识,纯洁了党员队伍。

  (二)打基础,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方式有了新举措。一是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推行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了村级事务的决策程序,理顺了两委关系,推进了基层民主。二是激发党员干部的服务活力,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生活补贴,还推行了 “一定一考六挂靠”村干部绩效考核制度,提高了村干部待遇。对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干部发放生活补助,定期进行体检,逢年过节还对其进行慰问,让村干部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有力地调动了其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巩固服务群众的组织基础,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累计投入 1000多万元强化了活动场所建设工作,使我县村级活动场所实现了全覆盖,夯实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基础。

  (三)重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职能有了新转变。一是大力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建立了领导包联、部门包村、干部帮扶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并要求县、镇、村三级组织根据分类建档情况对各级工作任务进行倒排,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升级晋档的目标、任务、对象和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工作的开展。二是注重示范带动作用,适时对我县法院原刑事审判庭庭长王兴民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发掘,对王兴民先进事迹通过巡回报告、制作宣传片等方式进行宣传片,丰富了我县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使之成为我县乃至全市党员干部中的一面旗帜。三是继续深入开展“双联双争”主题党建活动,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已累计为所帮扶村争取资金1200多万元,硬化巷道路及生产路13400多米,打井100多口,有效改变了村子的贫困面貌,有力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抓机制,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效能有了新突破。建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长效机制,实行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为全县30余名县级党员每人确定了一个镇,一个村作为党建联系点,推行“411”工作制度,统一配发了《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工作日志》,还确定了基层工作联络员。县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对工作情况进行一次通报,每年进行一次交流汇报,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活力;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基层党委**履行党建工作述职制度,明确了党建述职的内容、形式,夯实了镇党委**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在镇党委**党建专项述职的基础上,还将此项工作延伸到部门党委和村组,真正做到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党建、评党建、比党建。强化督促考核,建立了“13612”的党建工作督促检查机制,每年年初县委组织部与各镇、各部门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并针对所分解的任务进行督查,还拿出一定的资金对党建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党委予以重奖,对排名靠后的通报批评,并将党建目标任务考核纳入年终责任制考核之中,促使党委**都能切实履行职责,积极抓党建并抓出了成效。

  (五)重实效,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有了新成效。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服务效能,有效推动的我县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群众致富的步伐加快了,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万元和6500元,增长15%和 18.5%,首次突破全省*均水*;工业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关口,达到215亿元,增长33.5%;招商引资获得重大突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50亿元;环境卫生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村容村貌整洁了,街道更加干净了;*安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村民知晓率极大提高,违法犯罪活动明显下降,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了;文化事业发展迅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村级全覆盖,一大批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室投入使用,开展了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医疗条件得到改善,药品“三统一”工作全面推行,医护人员队伍得到充实和加强,公立医院改革连续三年走在全市前列,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进一步缓解。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县通过强素质、打基础、重创新、抓机制、重实效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亟待改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服务效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文化水*不高,年龄偏大,制约了他们带领群众致富、解决发展难题的能力;流动党员日益增多,导致部分基层党组织存在“无人办事”现象;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不强,标准不高,影响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在群众中的满意度。

  (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制约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部分镇村党员干部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领导能力不足;遗留问题多,束缚了村干部的手脚,甚至导致进行群体**,使党组织工作陷入瘫痪;在村干部换届选举时派性严重,影响村干部的正常选用,同时村干部留任时间短,服务效能很难显现;集体经济薄弱,经费投入又不足,党组织无法有效开展活动。

  (三)党建工作服务性虚化导致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弱化。人员保障不足,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办公设施配备不完善,综合服务承载能力偏弱;学*内容及制度还需改进,无法满足当代党员、干部的学*需求;党内帮扶多停留在“输血”层面,未能实现“造血”;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造成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群众诉求渠道单一,导致因征地拆迁、耕地流转管理等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影响和谐稳定。

  (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制度不健全导致创建动力不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考核标准不明确,群众满意度测评机制不健全;窗口单位评价制度不完善,针对窗口服务单位的作风和效能建设评价、评选先进以及年度考核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提拨任用、绩效工资、评先树优挂钩的硬性制度不健全,导致提升服务水*的效果不明显。

  (五)基层党组织建设经费不足制约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经费投入不足,许多服务活动无法主动开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影响了服务效能;村干部工资待遇低,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又不健全,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岗位的吸引力;少数村党支部没有活动阵地,无法进行正常办公,党建活动和党内民主生活也无法开展,严重影响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

  三、新形势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面临的机遇及主要任务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一大创举,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能真正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我们建设服务型政党作好前期探索。 党的***召开以后,为我们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首先,党的***提出了“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对新时期基层党组织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做出了新定位,这为我们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不竭动力。其次,**职能由以前的行政命令方式向服务型转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得到深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不断转变,行政效率也不断提高,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转变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这就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活动载体,有利于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发展。 党的***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供历史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服务型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将面临新的历史任务:

  乡镇(街道)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党员管理更加规范,较好的发挥模范作用。二是巩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活动阵地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制度。三是丰富党建活动,加强党员党性修养;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确保基层组织生活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完善党员管理措施。

  村(社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任务:一是服务队伍好,有效推进党建工作和各项事务;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二是服务机制好,村务决策民主制度、监督评议等制度健全;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机制有效建立,经常性的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三是服务保障好,党建工作经费来源广泛、保障有力;活动场所健全,综合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四是服务成效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四、对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将服务理念贯穿到始终,坚持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基本要求,通过夯实基础、健全长效机制、激发内在动力来有力推动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发展。

  (一)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切实优化服务水*。一是建强党支部班子,对于软弱涣散的支部采取“撤、换、育、派”等方式,不断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班子建设,加强对新任党支部**的培训,提高其发展经济能力与工作能力;把农村青年致富能人选配到村级干部队伍中,解决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二是强化党员队伍,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解决人心散乱的问题;通过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解决党员带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三是强化制度管理,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定期量化考核等基本制度,切实落实村务公开和村务管理等制度,保障村级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开展。

  (二)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各基层党组织要加大基层党建活动经费等方面投入力度,多种途径协调资金,确保支部正常开展工作,有效发挥服务职能;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全面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活动方式,做到支部活动小型化,小型活动经常化,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用活动来凝聚基层党员,用活动来团结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提升基层党员的服务人民的情怀;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在制度建设、工作开展、学*培训、经费公开、考核机制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党员和群众的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

  (三)以健全考核制度为动力,激发服务活力。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让广大群众评价基层党组织服务成效,要针对联系服务的内容、效果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建立民意调查制度,将群众满意度测评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了解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工作情况的满意度;建立窗口单位即时评价系统,在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提升服务水*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即时评价器”实行“一事一评”,评价结果直接传送至服务器端进行梳理汇总,评价结果作为窗口单位年度考核、评选先进、作风和效能建设评价的重要依据;建立群众民主评议制度,每年定期开展向群众汇报、听群众意见、请群众评议活动,组织基层群众就劳动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监督**工作,积极建言献策,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水*。

  (四)以拓展基层党组织网络为基础,拓宽服务广度。继续深化“网格化管理”工作制度,努力建立条块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使之真正成为“民情沟通之网、为民服务之网、*安建设之网”。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开展走访调查、民情沟通、民主恳谈、民主听证等活动,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所需,努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梳理反映群众意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意调查排摸机制、民意快速反应机制、民意定期研判机制和利民惠民服务机制,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敏感问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积极疏导,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社会稳定。

  (五)以健全工作机制为保障,强化服务功能。一是夯实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建立健全**述职和激励保障制度,各级党组织**坚持当好“第一责任人”,带头深入一线积极解决生产问题、民生问题和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层层抓服务的良好局面。二是扎实执行党组织和党员服务承诺机制,并将结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及党员个人奖励、提拔考评之中,激发“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动力。三是探索建立分类定级工作机制,坚持把服务效能作为党组织分类定级的第一标准,以评级带动创优,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晋位升级。四是建立和完善各项服务办理制度,实行统一受理、统一督办的“一站式服务”,缩短办理流程,让服务向高效化方向发展,强化服务功能。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转变广大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提升党的威信和号召力,领导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1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出行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中兴起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持其传统的运输优势,在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是关键。在服务水*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基层所站的学*型组织建设,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管理所地处赣州市郊区,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3人。本文选取赣州北管理所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力图探索推进江西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访谈人数为10人,对基层所站工作岗位进行了全覆盖,具有代表性。

  一、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江西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

  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

  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

  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

  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

  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方向不明确。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态度不一致。

  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方式单一。

  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时间不稳定。

  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

  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缺乏反馈机制。

  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高速公路基础所站学*型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环境,是激励员工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

  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

  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住、学得好”的学*场所。

  (二)健全学*制度,注重学*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中主要存在学*态度不统一、学*方向不明确、学*方式单一、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制度建设作为学*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

  一是要建立职工学*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

  二是完善日常学*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的职工进行通报。

  三是实施职工学*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内容,丰富学*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12

  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委老干部局《关于做好**年度老干部工作调研课题的通知》(**[**]4号 )文精神,对我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离退休干部情况。截至**年12月,我县共有离退休干部1730人(其中离休干部10人,处级退休干部24人),行政418人,事业1106人,企业206人。

  离退休干部党员情况。截止**年12月,我县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1057人,其中机关372人,事业614人,企业71人,年龄不满60岁的有150人,60岁以上的有907人,建国前入党的有3人,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入党的有211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入党的有238人,1976年11月至1978年12月入党的有15人,1979年1月至xx年10月入党的有587人,xx年11月**党的有3人。

  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情况。一是县委**高度重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分管副**任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任成员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在职领导联系同级老干部制度。除历年出台的老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外,**年11月以县委办**[**]41号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二是老干部局机关现有干部职工3人(编制属于组织部),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副主任科员1名;下设老干部活动中心,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编制6人,现有职工3人;组建了老年大学和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主要负责离休和县处退休干部及其遗孀的管理服务,同时协调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开展学*与活动。三是设有老龄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组织开展全县老龄工作方面的重大活动。四是县文体局主要负责离退休干部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的指导。五是1994年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目前发展到15个分会,有会员2600余人;1996年成立了老年艺术团,主要负责县城老年人文艺活动,现有团员70余人;老年体育协会和老年艺术团负责组织开展城区离退休老干部的文艺体育活动,同时指导乡镇老协会开展文体活动。

  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与管理情况。我县共有党组织数1179个,其中基层党(工)委17个,党总支147个,党支部1015个(县直机关有支部92个)。全县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8个党员189名(老干局老干部党支部、经贸局老干部党支部、法院退休干部党支部、烟草公司退休干部党支部、**镇社区退休干部一支部、二支部,奎香乡老协会党支部、牛街社区老龄委党支部)。其余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在原退休单位党支部,学*教育活动由原单位负责。在我县的92个县直机关党支部中,现有16个支部离退休党员数为零。

  活动情况。属于老干部局管理服务的离休和县处级退休干部,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服务,活动经费有保障,各项活动正常开展,政治生活待遇落实较好。老干部局老干部党支部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党费每年均能够100%收缴,经县委同意,所收党费全额留作支部活动经费,从而活动经费有保障。其他老干部党支部基本上没有经费保障,活动不完全正常。县老年体育协会坚持两个月开展一次老年体育运动会,开展门球、地掷球、乒乓球、扑克、麻将、象棋等项目的比赛活动,以举办运动会带动全县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县**每年划拨一定资金,由老体协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参加县区举办的全市老年体育运动会。老年艺术团坚持每周组织两次文艺活动。这些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离退休干部晚年精神文化生活。

  阵地建设情况。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因县城新区建设拆迁后现未建成。现有县老体协和老年艺术团有室内活动场所1000余*方米,有羽毛球场2块,地掷球场4块,门球场3块,气排球场1块,县城可容纳600人左右进行活动。在乡镇,部分乡镇有几十*方米的活动室,室外的活动场大部分乡镇为零。

  保障情况。一是县委**把老干部(离休和处级退休干部及其遗孀)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工作经费20.6万元(其中:老干部特困资金5万元,处级退休干部管理活动经费1.3万元,就*就地参观考察活动经费1万元,春节慰问活动经费4.5万元,老年大学和老干部党校办学经费5万元,离休干部公用经费和特需经费1.8万元、体检费2万),同时把老干部局的小车维护费和人头经费共6.375万元,列入了县财政预算。二是每年划拨适当的工作经费给老年艺术团和老年体育协会,以基本保障活动正常开展。三是每逢单位当庄组织老年体育运动会时,单位给一定的资金保证运动会的正常开展。四是我县xx年以后按照离休人员年人均800元、退休人员年人均150元的公用经费核拨到各单位。

  二、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对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不到位,个别单位对离退休老干部长期没人过问。二是离退休老干部流动性较大,开展活动困难。我县有30%的离退休老干部居住外地或县城外,加之部分离退休干部处于高龄期和高发病期,单位组织开展活动时 一般只有50—60%的离退休人员能够参加。三是活动资金不足。我县虽然每年都核定了一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但是逢年过节要慰问,生病住院要看望,遇到困难要帮助,*时还要组织开展活动,每年100多元经费显得严重不足。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城除老体协有部分有限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外,各单位和社区基本没有离退休干部室内外活动场地,远远满足不了离退休干部开展活动的需要。五是离退休干部收入差距大,心里上存在不*衡。由于政策因素和行业差、地区差等方面的影响,年龄大、身体差、退休时间长的退休干部反而工资要比后面退休的低,行业不同退休工资差距也大,使部分退休干部思想上有想法。

  三、对策探讨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单位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认识,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当作自己应尽的政治责任。认真学*理解省、市、县的老干部政策与要求,把有关老干部的政策执行到位,按照“真情、真心、真意,热心、耐心、细心”的要求,实实在在地做工作。做到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在实际工作中,对老干部要多尊重、多亲*、多理解、多照顾,把他们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时时处处体谅老干部的实际困难,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真正把他们当作宝贵财富,看成有功之臣,把他们的.今天看作是自己的明天,视他们为自己的父母。要把老同志们的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时刻放在心上。要让他们知晓天下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改革开放的发展情况,多为他们订一些学*资料,多让他们参加单位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

  2、加强领导,在组织上有人管。在县级老年艺术团和老年体育协会是离退休老干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有利于开展离退休干部政治思想工作的地方,建议由一名县级领导兼任老年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的领导,以便更好地协调有关工作,更好地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单位最好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多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管理干部。同时,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加以落实。要保证离退休干部在政治上要有人关心,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单位的一系列政治理论学*活动,传达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切实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组织生活,使他们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上应有人照顾,各单位要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及时发现和解决离退休干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认真坚持走访慰问制度,把组织上的关心和照顾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设有党委、党总支,且离退休干部党员比较多的单位,可以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意见,组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3、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寓教于乐,除保证他们有所养、有所医外,还必须保证他们有所乐、有所学,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余热。这就需要多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保证他们健康、长寿。*年来,虽然离退休干部活动阵地有了明显的改变,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活动的需要。要满足离退休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的需要,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尽量满足离退休干部开展活动的需要。

  4、加大宣传力度。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很多方面是服务性的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工作的好坏,直接涉及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加大对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为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5、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尽量解决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建议省级有关单位认真进行深入调研后,对有些政策作适当的调整,逐步缩小地区、行业的收入差距,让老同志们心里上相对*衡。

  6、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学*活动。离休干部普片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80%的都无法参加集体学*活动。为了保证学*的面和学*的效果,让老同志们及时了解国际、国内的形势,了解中央、省、市、县的重要工作情况。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实际:一是***学*活动;二是多为老同志征订一些学*资料让老同志们自学;三是对于身体较差,不能够参加集体学*活动的老同志,可以采取送学上门的形式进行;四是加强培训离退休干部使用网络功能的能力,利用网络功能进行学*。

  7、建立离退休干部经费保障机制。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很多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证,我县*年虽然按照离休干部每人每年800元公用经费划拨到所在单位,处级退休干部每人每年500元管理活动经费划拨到老干部局,一般退休干部每人每年150元公用经费划拨到所在单位,但是,逢年过节要组织慰问,重病住院要组织看望,*时还要组织活动,还要征订学*资料,经费显得不足,对活动开展有影响。要基本保证需要,每位离退休干部每年应不少于800元活动经费,同时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于县老年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乡镇老协会,老干部党支部等应根据人数的多少和活动的需要核拨适当的经费。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13

  学校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离退休工作,是社会发展的新事物,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经济的滞后与离退休队伍的快速增长,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任务和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离退休工作,是做好新时期离退休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离退休队伍的主要问题

  1、高龄化加速

  离退休队伍的年龄结构日趋高龄,xx年80岁以上人员增至289人,90岁以上人员增至19人。我校离休干部188名,其中年龄最小的为75岁,*均年龄80岁。由于高龄引发的老年性疾病更为突显,亚健康群体过半,突发性疾病时有发生,病故人数日益增多。

  2、居家养老框架下引发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社会养老进程在加速发展,但还很难满足社会化养老的需要,由于社会化养老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一些客观原因,一些离退休人员还是无奈地在居家养老的模式下生活。

  空巢家庭问题做为一种社会现象突显,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遇到力不从心的困难;和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离退休人员,除自己的生活需要外,还有一部分人员承担着子女的生活补贴。一些重病和长期卧床的离退休人员,其子女面临着护理难的困境。

  3、角色的转变、疾病的困扰促使部分人员心理上产生困惑

  我校每年有*百名的教职工离开为之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加入到离退休队伍。退休,意味着为之奋斗的事业渐渐远离,多年因工作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随着退休时间的推移,渐渐缩小。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昔日的功名渐渐的淡化。这些变化,使许多人退休后面临着孤独、寂寞、迷茫。高龄化引发老年性疾病日益增多。各种困扰导致部分人员思想负担重,失落,迷茫。

  二、关于离退休工作基本定位的思考

  准确定位,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前提,结合离退休工作的特征,我们把离退休处的工作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目前的养老机制,仍然属于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一些高龄的空巢家庭,单身人员在生活上面临着一些力不从心的难题。拉线开关坏了,自己不能修理,想买个家电都无能为力。我校现有空巢家庭人数为143户,单身独居人员11位。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助老服务,是离退休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加强的工作任务。

  2、离退休队伍不是学校的整体但牵制整体,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不是重点,但容易转化为难点。为此服务学校大局是离退休工作处的核心任务。

  3、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六个老有”开展工作,是建立一支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的基础和保证。

  所以,我们从社会、学校、岗位三个层面上思考离退休工作的定位是:在社会层面,弥补居家养老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机制的建设;在学校层面,维护学校全局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在岗位层面,以“六老”为中心,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三、甘于奉献、建立一支务实创新的工作队伍

  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离退休人员中时常会显现出来。离退休工作不仅要面临化解社会问题的任务,同时,还要积极应对老龄化引发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局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建立一支甘于奉献、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1、发扬传统,无私奉献

  多年来,工作人员常思老同志所想之事,常关注老同志所谈之题,常解老同志所需之难。当老同志家中发现难题,工作人员主动到家中协助解决。为解单身人员的孤独,工作人员组织他们到市区游览、到商场购物、节日期间为他们送上一份礼物和温馨的祝福。当老同志患病住院时,工作人员主动到医院慰问。既为老同志送去关爱,同时也加深了与老同志之间的情感。123学校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离退休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服务性工作,不仅要做到细心地服务,还要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利。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为确保安全,工作人员要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举行舞会,工作人员顾不上吃晚饭,一直陪到晚上8、9点钟。在各分会一日游工作中,工作人员早起晚归……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离退休教职工的赞誉。

  2、加强作风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作风建设是干部在工作上、思想上和生活上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干部队伍,不仅要有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求干部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炼。具体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三种心态:自身和谐、谦虚谨慎、豁达从容

  (2)兼顾三种利益:群众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

  (3)关注三种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

  (4)促进三种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情趣健康

  (5)奉行三个原则:发扬民主、公正公*、执政为民

  (6)发挥三个优势:员工优势、学校优势、社会优势

  (7)树立三种理念:勤俭持家、勤奋好学、辛勤工作

  (8)定位三种观点: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

  (9)控制三种内伤:贪欲、情欲、权欲

  四、发挥原单位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工作体系

  我校离退休工作,实行的是二级管理的体系。即职能部门和原单位共同管理,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原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长期保持着情感的联系。两年一度的离退休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进一步推动了离退休工作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敬老爱老”的先进集体、个人。许多单位把离退休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工作日程,如信息学院,每年组织为离退休人员发放节日慰问品。资土学院每年召开一次离退休人员座谈会。xx年总计有18个单位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敬老爱老”之情。为离退休教职工安度晚年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五、完善自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分会长队伍的年轻化

  我校离退休队伍的总人数为2735人。分别以原单位离退休人员组织成立为分会,设分会长、副会长等多人,形成了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

  离退休分会是一个群众性的组织,分会长由会员或离退休处推荐产生。在实际工作中,各分会发挥着师生情、同志情的作用。这种历史存留下来的情感,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成员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视如一个和睦的家庭。在加强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因各种原因,分会长已经十几年没有换届了,分会长的高龄已成为开展工作的瓶颈。为此,在xx年12月召开了离退休教职工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并制定通过了有关制度和章程。一支年轻化的自管队伍正在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六、加强思想建设,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积极作用

  思想建设是党的长期任务,离退休党支部是离退休队伍思想建设的骨干。我校现有离退休党员1400多名,党支部45个。

  在离退休党委的领导下。离退休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教育中,通过组织生活会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学*,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不断提升了退岗不**、退休不忘责任的使命感、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发挥着积极的组织作用,123学校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离退休党支部立项的活动,体现了党支部开展思想教育的灵活性,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发挥优势的群众性,量力而行的可行性。离退休物理党支部,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现象,与幼儿园的教师一同开展了幼儿科普教育;离退休机械厂党支部的党员自己动手,为望湖路小学制作了仿真飞机模型和科学小实验教具,培养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广大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组织观念,还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愉悦身心,搭建老有所乐的*台

  离退休后心理上产生的各种不适应,是人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就像人们遇到寒风感到冷一样。但是,如果一个人总处于一种焦虑、烦闷之中,会因此而转化成器质性疾病。有组织、有意识地为退休后的人员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在欢乐中度过晚年,这对提高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现已组建各种兴趣协会40多个,基本上满足了离退休人员兴趣各异的需求。许多人退休后,不是沉浸在困惑之中,而是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多人从零开始,甘当小学生,学美术书法、学舞蹈声乐等。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再现了自我,愉悦了身心,增进了健康。

  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活动频繁的各类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离退休工作的一个亮点,令外单位许多退休人员为之羡慕。今年,学校又为离退休人员增加了新的活动场所,增加面积是原有活动中心的1.3倍。新的活动中心实现了省内高校一流活动中心的标准,进一步为离退休人员安度晚年提供了*台。

  完善和加强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我校离退休工作的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在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形势需要的征途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社会化养老的新途径、新措施,用我们的努力去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组织建设调研报告14

  所谓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我们的理解,就是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服务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的一种基层组织模式和工作形态。服务内涵应包括四个层面:一是服务发展。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思想,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服务社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引导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关注民情、维护民安、促进民和,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三是服务群众。通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四是服务党员。基层党组织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护党员的合法权益,形成组织关爱、服务党员,党员关爱、服务群众的格局。

  一、全县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是创**组织设置模式,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为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打破地域界限,按照产业趋同、资源共享、以强扶弱、全面发展的要求,采取强村升格、村村联建、村企联建的方式,增强农村党组织服务发展功能,合理调整农业产业化布局,推动农村科学发展。*几年,青龙县升格4个农村党支部为党总支,建立25个联村党总支。探索建立“区域型”和“产业型”党组织5个,重新设置党小组127个。加大“两新”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组建力度,下发《关于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全县“两新”组织党工委(非公有制企业党工委),挂靠在县委组织部。新成立了家乐家超市党支部、阳光私立党支部。成立龙城明珠社区党支部,使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更加便捷有效,切实增强了党在社会的影响力。

  二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打造服务能力突出的工作力量。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推行“双荐双选”工作机制,努力把服务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选拔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与上届相比,新一届村党组织班子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明显提高。深化“领头雁”工程,选派30名优秀农村党支部**到5个县直涉农部门跟班学*,切实将先进理念和工作方式带到农村。这一做法得到了村**的大力推崇,效果非常明显。去年以来,青龙县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全县确定为招商引资年,明确规定每个行政村至少引进1个百万元以上项目,这进一步激发了农村干部特别是村**带头招商、带头创业的热情与干劲。为增加农民收入,全县村**带头领办合作社32个、创建协会6个。深化党员“双育工程”,争取财政经费100万元,打造县乡两级农村党员技能培育实践基地,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45场次,培训农村党员和实用人才1500多人次,提高了农村党员服务群众本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作风建设,组织评选出一批群众满意窗口、优质服务品牌、优秀服务标兵。建立“3+1”选人用人*台,抽调350多名党员干部到项目建设、拆迁一线、信访**、基层建设年等中心工作成长锻炼,在攻坚克难中提升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能力。

  三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网络。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职能,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一区双户”活动,科学划分1313个农村党员责任区,优选2535名农村党员担任责任区责任人,架构农村党员服务发展网格化格局。在每个责任区内,明确党员致富能手和综治**人员为该区责任人,制定年度目标和具体目标,全县党员致富能手与农户结成帮扶对子2685个,新培养致富能手1350多人,带动2200户农户发展桑柞蚕、食用菌、中药材等致富产业。结合新形势,开展落实“七权七责”,深化“一区双户”活动,强化农村党员宗旨意识,为群众提供全覆盖的动态管理服务。

  四是统筹联系服务群众资源,提升城乡基层党组织整体服务能力。出台《关于建立县直部门联系基层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77个县直单位党组织联系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统筹推进基层建设年帮扶村、文明生态村、后进村、典型培树村和扶贫开发村建设,切实发挥部门帮扶作用,增强服务基层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促进城乡社会统筹发展。出台《关于在县级领导干部中实行“点线面”捆绑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每名县级领导“面”上联系乡镇;“线”上担任公路河道及沿线环境整治责任区长、段长;“点”上分包项目建设、各类创建村、各类问题户,强化县级领导服务责任,明确县级领导服务内容。结合基层建设年活动和创优转后工作,继续推动结对共建工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共建重点,把有效整合服务资源作为共建任务,整体提升城乡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水*。

  二、服务型党组织创建面临的挑战

  一是经费保障不足。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党的建设虽然建立了责任制,也强调党建是各级党组织**的“主业”,但是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仍然十分明显,基层党组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以青龙为例,全县396个行政村中,无集体经营收益的村261个,占65.9%。*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多数村生产建设性支出如村村通道路工程、文明生态村创建等支出明显增加;而非生产性支出如三级党报等报刊订阅费用、招待费等支出也相应较大,收入难以满足支出需求。xx年全县村级总支出7524万元,*均每村19万元,另一方面,因为村村通工程、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等公益事业建设,导致村级债务逐年增加。截至xx年底,全县村级债务总额8652.7万元, *均每村负债21.8万元。县财政每年转移支付下拨每村5000元和人均4元的村级经费,对于无集体经营收入或收入主要靠上级转移支付的村,多数是入不敷出,运转困难,这就导致农村党组织无钱办事,直接影响农村党组织服务水*。

  二是能力水*不足。一方面,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特别是个别农村党组织班子不健全、不团结、执行力不强,班子之间争领导权、争决策权、争财权,形不成工作合力,村**、村主任之间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拆台,思想和工作上存在“两张皮”。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变革,各种利害关系交织,因征地拆迁、低保补助、社会保障等引发的群众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一些党员干部不加强学*,缺乏实践锻炼,与群众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偏低。

  三是主观意愿不足。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农村,一些党员党性观念不强,宗旨意识淡漠,只顾忙自己的事、干自己的活,党员不参加组织生活,缺乏为群众服务的愿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流动党员较多,在利益相关下,有30%以上的村如果不支付误工补贴,很难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三、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的有效途径

  ***报告指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因此,要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需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配强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要通过层层选拔、下派挂职等形式,充实和壮大基层党组织服务队伍。针对一些村情复杂、发展潜力大的村,可以在机关干部中选派一批急需的专业型人才和“双带”能力强的领导型人才,到村开展工作,把联系服务的工作重心下移。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保证党员队伍纯洁。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普遍年龄大,迫切需要一支充满活力的农村带头人。而大学生村官是当前农村干部队伍中学历高、有干劲的群体。要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通过竞选当选为村“两委”委员。同时,要完善大学生村官出口,从大学生村官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并鼓励继续在村级任职,为基层大学生村官树立榜样,促进大学生村官勤奋工作,扎根基层,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

  二是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能力。健全党员教育机制,建立健全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党组织对党员述学、考学机制,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永葆党员先进性。要制定落实党员轮训规划,以走进课堂学、网络课堂学、专家指导学、外出考察学等方式,提高党员做好服务的.能力。要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机制,加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群众工作法的培训,增强形势发展的推动力。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支持力度,上调村级转移支付资金,应保证每村在3万元以上。同时,项目、人才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培育更多致富产业,培养更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致富能手,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是健全基层党员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把联系人民群众放在首位。要建立党员直接联系贫困户、困难党员、老党员制度,帮助基层干部尤其是困难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在服务基层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探索财政出一点、党费出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形式,成立党员帮扶专项资助基金,用于送医疗、送技术、送项目、送资金,增强帮扶的时效性。从工作上、政治上关心基层党员干部,完善选拨培养、考核奖惩、轮岗交流等管理制度,让农村党员干部政治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干劲。如,在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这一政策应该放宽至其他“两委”班子成员,凡是学历条件、工作年限、德才情况符合要求的都应该准予报考。

  四是支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上级扶持资金作为村集体投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一村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如我县隔河头镇大森店村借助基层建设年工作组的帮扶,将上级扶持资金作为集体投入,同时发动村民自筹资金120万元,建立绒山羊基地,推进强村富民。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村,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电力、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形成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良好氛围。整合**帮扶资金,对发展前景好但又缺乏资金的村集体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做到帮扶一个,发展一个,增收一个。逐步推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村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入股,进行生产经营,年底集体和农户按股分红。

  五是建立联系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长效化的重要抓手和保障。通过评价可以有效反映群众的真实意愿,可以检验党组织的服务成效,可以在找出差距的基础上不断健全服务机制。要明确评价主体,也就是由谁说了算的问题。服务对象即评价主体。结合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这四个主题,评价主体应为“发展” 、“社会”、“群众”和“党员”。这就包括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农牧民、知识分子、工商业经营业、工人、学生等各类人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全面推进。几年来,我县每年实行行风评议和百名优秀股长评选,由基层党员群众对各单位行风和股长服务情况进行评议。xx年《河北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村委会成员成员连续两次被民主评议不称职的,其职务终止。这种做法真正将权力交给了被服务对象,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由党员群众来评价。可以将这种做法选择试点,进行推广铺开,实现评议经常化、常态化。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2)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菁选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在当下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

  民政部门是各级**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重要职责,在保障民生,维护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政工作直接面向基层群众,民政的各项任务、法规政策都要靠基层民政干部去贯彻落实,党和**对民政对象的关怀和温暖,也只有通过基层民政干部才能送到千家万户,因此,可以说民政工作的根基在基层,重心也在基层,但民政工作最薄弱的部位恰恰也在基层,这是长期困扰民政部门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年来,民政工作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同时,随着乡镇规模的逐步扩大,乡镇服务的民政对象日益增多,基层民政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艰巨,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基层民政繁重的工作任务与现行机构、人员、规范化水*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突出,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制约了全县民政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在此次学*实践活动中,我对全县基层民政机构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一、乡镇民政机构现状

  xx县12个乡镇均设有民政办,共有民政工作人员27名。姚村乡、幸福乡、东夏镇民政办只有1名工作人员。涛城镇民政办现有的3名工作人员均为聘用人员,没有正式编制。

  全县27名基层民政工作人员中专职从事民政工作的8人,占29.63%,以民政工作为主,兼有其他工作的19人,占70.37%;从事民政工作5年以下的16人(其中不足3年的有9人,不足1年的有3人),占59.26%, 6-20xx年的6人,占22.22%,20xx年以上的5人(其中有1人50岁以上,有3人是聘用的),占18.52%;有行政编制11人,占40.74%,有事业编制8人,占29.63%,聘用7人(含 “三支一扶”1人),占29.63%。

  乡镇民政办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都比较简陋,其中有2个民政办无独立的办公室,与乡镇其他工作部门合用一间办公室。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工作任务繁重,人员编制偏少。当前民政工作内容多,要求高,都是一些很具体、很细致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乡镇民政办处于民政工作的.第一线,是民政工作的重心和基础,也是反映党和**执政为民的前沿窗口和纽带,承担了救灾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双拥优抚、城乡医疗救助、城乡社区建设、民间组织管理、殡葬管理、慈善和社会救助等多达15项20工作职能,其中很多工作如城乡低保等都需要进村入户调查,民政助理员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但目前我县*均每个乡镇只有2名工作人员,其中有3个乡镇只配备了1名工作人员,与繁重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二是兼职过多,分散工作精力。全县27名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中只有8名是专职从事民政工作,大部分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实际上兼有残联、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新农合、人、工会、妇联、包村驻点等乡镇其它工作。这样势必分散工作精力,造成基层民政工作无法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影响了各项民政政策在基层的落实。

  三是管理体制不顺,人员更换频繁。目前乡镇民政助理员的编制、人事权都在所属乡镇,县民政局对其没有管理权,这样一方面导致民政助理员更换频繁,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给民政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不利影响。如南丰镇、东夏镇民政办的所有工作人员从事民政工作的时间均不足2年,全县59.26%的乡镇民政工作人员从事民政工作不满5年。而当前民政工作量大面广,工作内容不断拓展,必须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积累,才有可能做到业务精通。另一方面乡镇安排其它工作,民政助理员不得不挤占时间从事民政以外的工作。致使民政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普遍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2

  为进一步掌握全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现状,推动妇联工作的开展,*期丰南区妇联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对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组织网络化水*进一步提高。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的工作原则,加大妇联组织建设力度。全区目前15个乡镇,483个行政村,有乡镇妇联干部16人,村妇代会主任483人,乡镇、村两级妇女组织组建率分别达到了100%。全区建机关企事业单位妇委会25个,企业妇代会21个,组建率较过去已明显提高。组织网络的拓宽使妇女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全区不同领域。全区妇联组织实现了纵向到底的格局,即区妇联下属有乡镇妇联、机关妇委会,乡镇妇联下属有农村妇代会、企业妇代会。全区形成了一个辐射面广,延伸线长的妇女纵向组织网络。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区不断加强横向妇女组织网络建设,相继建立了女干部联谊会、女企业家协会、女能手协会、巾帼志愿者协会等,加强了与各层面妇女的联系,使妇联的工作手臂和工作领域得到了延伸。

  (二)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级妇联积极配合党委组织部门,创新干部选任方式,通过选举、竞聘、直选、调整充实,把热爱妇女工作、能力较强的优秀年轻女干部充实到基层妇联干部队伍中;加大妇联干部的交流轮岗和挂职锻炼力度。干部队伍日趋年轻化、知识化。目前,全区15个乡镇妇联共配备妇联干部16人,*均年龄为34岁,全部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5名机关妇委会主任*均年龄为35岁,全部为大专以上文化。村妇代会主任*均年龄38岁,大专以上52人,高中以上学历265人,104名通过农村妇代会直选产生。80%以上的妇代会主任掌握了2门以上农业科学技术,成为致富创业的带头人。

  (三)基层妇联干部待遇进一步落实。区妇联争取组织部门的支持为区直妇委会主任落实了正股级待遇。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村级妇代会主任政治、经济待遇。目前,全区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比例达到53%。村妇代会主任的报酬享受村正职70%以上的占78.7%,80%以上的占21.3%。部分乡镇出台相关政策,解决了村妇代会主任退职补助问题。王兰庄镇对正常卸任的村妇代会主任给予一次退职补助。

  二、主要做法

  (一)开展妇联干部教育培训,提升组织能力。各级妇联组织依托妇女学校,采取集中与分散、理论学*与外出考察、实践锻炼与学*培训相纵使等方式,开展妇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区妇联坚持每月2次的不定期学*制度,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每年组织至少1─2期的镇乡妇联**、机关妇委会主任培训班,并组织40%的村妇代会主任参加培训。各镇乡妇联也通过以会代训等形式,每年组织由村、企业妇代会成员参加的政治、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了妇联干部的整体素质。

  (二)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各级妇联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的实践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进步与发展为重点,规范妇女学校建设,开办“新农村、新女性”大课堂、女能手大专班,成立各类妇女协会组织,加强集生产、培训、示范、服务、创收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建设。全区涌现出十大农民女状元1名、全国双学双比先进工作者1名、女能手2名,省级女能手5名。围绕和谐发展主题,突出“科学、文明、生态”重点,举办家庭美德、女性修养、家庭教育等各类培训、开展“十佳母亲”、“孝亲敬老”标兵、“好婆婆、好儿媳”等评选、组建各类妇女文娱宣传队伍,宣传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黄各庄镇惠达社区文艺队在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中被被评为巾帼文明健身队。为了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全区纵向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组织网络、横向建立了法律援助机构、联合区法院成立了**合议庭。针对贫困妇女儿童和单亲母亲家庭,建立贫困单亲母亲家庭和特困妇女档案,全部实施救助。深入开展“春蕾计划”活动,实现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春蕾女童应救尽救的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实施对高中阶段春蕾女童的救助,发展了2个以个人名义冠名的“爱心基金”,为救助工作注入了活力。目前,全区累计救助春蕾女童657名,发放救助金80余万元。通过主体活动、特色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妇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提高妇联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存在问题

  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呈下降趋势。一是由于村级两委职数减少、在选举法中要求两委中有女性的规定不明确,以及妇女在选举中受村内家族观念的影响,有些较优秀的妇女人材,得到的选票较少,不能入选。二是计生部门的影响。妇代会主任(也就是计生专干)进两委后,不利于计生部门管理。三是*年来,妇代会主任的工资由计生部门支付,工资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两委后,妇代会主任的工资不由计生部门支付,则按照两委干部的工资标准发放,有时还不如计生部门支付的工资高。还有的村由于经济条件有限不能按时兑现妇代会主任的工资。

  妇联工作经费偏少。随着新形势下妇联工作内涵和外延的不断延伸,以及妇女群众对妇联组织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经费数额已难以维持日常工作的开展。县级妇联经费虽已纳入财政预算,但经费数额偏少。各乡镇也没有将妇联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直接影响了妇联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开展。

  阵地建设发展不*衡。目前县、镇两级分别建立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妇女学校、家长学校等妇联活动阵地。但村级阵地建设由于受村经济状况的制约,发展不*衡,部分经济困难的村不能将阵地落实到位。同时,县、镇两级阵地的活动设施、教师配备等条件,与阵地建设的职能不相匹配,不能满足妇女儿童发展的需求。

  四、对策建议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党政领导应进一步提高男女*等的国策意识,不断深化对妇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思想上重视、经费上支持、工作上指导、政治上关心,为妇联工作提供有力保证。要争取把妇联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年度预算之中,把妇联工作纳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

  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加大对各级妇联干部的培训力度,县区妇联组织应积极与党校、组织部门联系,争取把妇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各级党校的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正确引导、教育基层妇联干部加强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作为求地位,同时要处理好专兼职工作的关系,明晰自身工作的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兼职的优势。上级妇联也要积极提供条件,组织妇联干部参加妇联系统业务培训及外出学*考察。

  创新工作,提高效能。面对新形势给妇联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各级妇联应自觉把妇联工作放到工作大局中把握,把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三维点作为妇女工作的切入点,把妇女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受益不受益作为履行妇联基本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利用各种节日组织开展规模大、档次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活动,提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增强凝聚力。

  完善机制,增强积极性。根据现阶段的实际,建议对年满55周岁且正常离任的村妇女主任,按照任职年限划分不同档次,给予一次性补助,或以定补的方式,逐年或逐月补助。同时,建立已退特困村妇代会主任救助机制,对生活确实非常困难的,给予一定困难补助。提倡妇代会主任与计生专干一人兼,这样即可以减少村内开支,在有些工作上还可以和计生部门有机的结合,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为了调动妇代会主任对妇联工作的积极性,也为了妇代会主任能够理直气壮的干好妇联工作,建议上级妇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并与计生部门结合,从妇联的角度对妇代会主任的工资待遇给予适当考虑,以便于工作以后妇联开展工作。同时,制定出台政策法规,加大对妇代会主任进两委的硬性规定。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3

  随着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xx两新组织数量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的覆盖面,找准有效载体和抓手,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讨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更好地调动两新组织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日,旗妇联对全旗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按照“党建指导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要求,坚持把“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目前,全旗共有非公经济组织249个,其中,符合建立妇女组织的有58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4个,妇女组织覆盖率24%;社会组织共有83个,其中,符合建立妇女组织的有59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8个,妇女组织覆盖率30%。

  二、具体做法

  旗妇联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工作原则,采取“先党后妇,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工作方式,在两新组织中逐步建立妇联组织。

  1、抓组建,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全旗“两新”组织的具体情况,旗妇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组建原则,坚持“四同步”开展工作:一是联合工商部门,实现非公企业中党组织设置与妇女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同步、与妇联工作开展同步;二是联合旗总工会,掌握非公企业中符合组建的女工人数,依托女工委员会*台,实现成立企业妇委会与稳定女工委员会队伍同步;三是联合旗民政局,对社会组织全面摸底,根据其经营状况、妇女队伍建设等实际,实现建立妇女组织与引导新社会组织发展同步;四是联合旗工商联,根据餐饮业、超市女性集中的特点,摸清妇女底数,在有条件的企业成立妇委会,实现餐饮行业开展各类活动与企业妇女搭建沟通交流、协调互促同步。

  2、抓重点,发挥组织作用。在已组建的“两新”妇女组织中开展 “巾帼建功”、“最美家庭”评选、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创新思路,提高基层妇女的兴家本领和岗位建功能力。以新建的社会组织妇委会为突破口,建立了文化宣传队、广场舞队、志愿者服务队等,要求定期组织妇女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在组建的过程中,每到一户企业,结合“两新”组织的性质,热门思想汇报明确“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应当履行的代表、维护、宣传、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引导动员“两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带动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扩大妇联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确保“两新”组织的中妇女工作的长足发展。

  三、存在问题

  受各种因素制约,“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是组建工作难度大。大多数“两新”组织负责人认为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搞好企业发展的同时,多为职工办一些福利就是实事,认为妇女工作虚,对企业发展没有多大意义,可有可无,担心建立妇女组织影响生产经营,制作牌、资料等加重管理成本,表现出的种种脸难看、门难进、不配合、敷衍塞责的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妇干对“两新”组织组建工作存在畏难、胆怯思想,工作只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在组建过程中,妇联干部“三顾茅庐”甚至“多顾茅庐”,但效果甚微,这是非公企业组建妇女组织的最大“瓶颈”。

  二是女工管理难度大。一部分“两新”组织名存实亡,一套人马多个牌子,甚至有皮包公司现象。对于相对稳定的企业,女职工的摸底难在“流动”二字,女工出现的'跳槽、季节工等现象比较突出,双向选择和优胜劣汰机制使人员进出频繁,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没有女工档案,权益保护和义务难以得到实现。同时,“两新”组织类别繁多,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业务指导上归属多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这种“多娘家”的管理框架,范文参考网造成了“两新”组织妇女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是开展活动难度大。一些“两新”妇女组织妇委会主任只是挂个头衔,没有相应的工资报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女职工工作;绝大部分企业底子薄、厂房简陋、条件差,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不容许开展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文化活动。许多女职工由于家庭角色的特点,不情愿占用休息时间参加活动,情愿多加班赚钱也不愿意参加妇女娱乐活动。

  四、对策及建议

  “两新”组织妇女建设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建立长效动态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

  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组建妇女组织单靠妇联一家势单力薄,人力、物力、财力无从抓起,必须巧借*台,上下联动,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结合实际落实建立具体措施,真正形成以党建带妇建、以工建促妇建的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在组建过程中,各镇(社区)及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班子,下设多个小组,主管领导任组长,机关干部齐参与,集中时间,深入各企业进行拉网式综合摸底调查,符合组建条件立说立建,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组建包括工会、妇委会、团委等其他群团组织,特别是结合工会、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调研,联合指导,联合督查,协调解决影响“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促落实的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对“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力度,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一些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强势推进的舆论氛围。要通过社会宣传触动、业务培训推动、正面示范带动等方式,让“两新”组织业主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妇建工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能够凝聚优秀女员工,使他们真正关心、理解妇建工作,进而重视、支持“两新”组织妇建工作。各镇(社区)妇干、村级妇代会主任要担当“两新”组织妇建工作联络员和指导员,实现“两新”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互促互赢。

  三是以人为本,分工负责。“两新组织”中妇委会主任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要从管理层或一线员工中推选善于联系妇女群众,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有威信、懂管理、善协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女员工担任,尽量由“两新组织”管理层女性领导担任,通过有选举权的全体女员工通过一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积极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女工委员会主任、妇委会主任“齐头并进、交叉任职”。建立的妇委会与工会可机构分设,人员并用。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是妇委会的团体会员相互支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提高“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涉及到组织、妇女、工作、组建、企业、建立、妇联、开展等方面,希望对大家有用。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4

  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加强反腐败斗争的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年来,我区通过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一个又一个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体制机制、新的反腐形势和领导干部重视程度等主客观原因,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有待在今后实践中加以改革、完善和强化。9月18日至23日,在张瑞**带领下,我们调研组一行四人先后到洋河、中扬、屠元、郑楼、仓集、陈集五个乡镇就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及基层纪委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走访调研,认真听取了基层纪委**的汇报,座谈了解了基层纪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把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基层一些领导认识还不到位。认为纪检监察机构不过是查办案件,而*时又没有什么案件可办,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没有真正把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没有得到准确定位和很好落实。

  (二)纪检监察干部兼职多,不利于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的提高。在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的新形势下,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存在有一定的弱化现象。基层纪委**兼职太多(例如中扬镇党委副**、纪委**张克民兼职数达到8项之多),工作精力不足,顾此失彼,加之基层单位普遍存在人手不够的问题,大部分基层单位没有相对固定的、专业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很大程度地制约了基层查办案件工作,削弱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做本职工作,以至有时只能忙于应付。

  (三)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还需继续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的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然而,在基层纪检***门中,仍存在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由于岗位调整、人员经常变动等原因,不但造成工作脱节,而且易使干部产生“干纪检是暂时的”等消极思想,钻研业务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提高自身素质。

  (四)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纪律性、独立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搞好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存在“接岗时没有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制约着纪检监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五)执纪环境导致畏难情绪。当前,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存有畏难情绪,一项工作还未开展,自己首先就少了几分底气。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检查、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最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领导不满意,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了。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案件便不了了之。有的同志缺乏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

  二、原因分析

  (一)考评体系不全,缺乏工作量化质化标尺。目前我区对基层纪委**的绩效考评只有从每年一度的本地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百分量化进行考核,对其本人具体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以及工作能力、工作效率等情况没有更加详细的考评办法,容易造成“干”和“没干”一个样,工作没有积极性。

  (二)工作环境不优,容易挫伤基层工作积极性。部分基层主要领导存在求稳怕乱心理,对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抓的力度大、查的'案件多就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损害当地形象,从而造成基层纪委**在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时受到很大程度的掣肘,怕这忧那,不敢大胆放手开展工作,更难以有所创新。

  (三)工作精力不足,导致“种了别人田,荒了自家地”。目前我区基层纪委**兼职过多,分散了抓本职工作的精力。究其原因,一是乡镇机构改革人手不够,误认为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时没有什么案件可查,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二是提倡分工不分家,纪检监察工作与其他工作也应不分家,基层纪委**直接兼管几项工作也就顺理成章;三是纪检监察机构是管人、执纪的,说话有分量,所以往往不分谁主管,就简单地把一些本不该纪委管的事交给纪委去处理。

  (四)监督制约不力,造成工作开展力度较弱。当前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机构不完善和管理体制的制约,容易导致基层纪委**无法与无力加强监督工作。由于乡镇纪委必须接受同级党委的领导,其实质就是纪委**必须接党委**的领导。另一方面,纪委**都承担有一定的包村经济工作任务,又造成了在经

  分调动起来,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对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建立严密的绩效考评体系,严把实绩关,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使考核结果尽可能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考核评议工作一定要把政治表现放在首位,同时要注重干部业绩考评,实行目标化管理。要以强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责任、注重业绩考评为着力点,按照责任目标、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奖惩“四位一体”的思路,不断完善修订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考核细则等各项工作制度。对查案办案、执法纠风、宣传教育、源头治腐、信访调查等各项工作进行量化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时检查与年终检查验收相结合、干部自我测评与群众民主评议相结合,进行业绩综合评分排位,其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并作为对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奖罚一定要分明,要拉大档次,并与评奖相结合,与晋职晋级相结合,充分调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内在积极性。对那些理论基础差,实际工作能力低,又缺乏上进心并且不热爱这项工作的干部,应调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5

  为了充分了解基层妇联组织建设情况,针对**镇地区特色,今年以来,**县**镇妇联采取深入基层,通过听取村居有关领导群众等情况介绍、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镇妇女组织建设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探讨,并成立了**县首家外来妹妇联并形成了建设性意见。

  一、**镇外来妹群体出现的社会背景

  **镇位于**市**县最北边的一个乡镇,和淮安毗邻。全镇共辖21个行政村,5.8万人,农村外来妹2304人,省内1701人,省外603人。外来妹,就是从**县以外来**定居半年以上的妇女。在**生活6-10年的占45%,11年以上的占38%。抽样调查中户口迁入的妇女占78%,未迁入的占18%。其中,有97%的女性是因为婚姻关系,嫁进**镇各个村居;还有一小部份,要么是淮安地区的妇女在**陪读孩子上学,暂时性定居**,要么是在**打工,从事个体经营,在**生活的。

  二、**镇外来妹所面临的困境以及需求

  (一)问题分析

  其一,外来妹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比如在抽样调查的100名外来妹中,文盲占5%,小学文化占47%,初中37%。其二,生活尽管满意,但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问题。

  (二)需求分析

  外来妹特别需要当地社会给予相应支持。其一,由于文化素质与就业创业有紧密关系,因此她们需要进行文化技术培训。比如适合女性的缝纫机技能培训、西瓜种植技术培训等,也需要相关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其二,子女教育是外来妹的重要工作,她们需要接受有关子女教育的知识。其三,外来妹需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

  (三)基本需求

  外来妹普遍面临着文化技术、法律知识、家庭教育等问题。因此,**镇妇联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理论知识、方法对外来妹进行介入,成立**首家外来妹妇联开展文化技术、法律知识、家庭教育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联系相关厂家提供就业岗位,以增强外来妹的权能,转变外来妹的身份,进而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活。

  三、成立外来妹妇联,加强外来妹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从源头抓起,构建党建带妇建的工作格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村委会承担着党和**的职责,体现群众性自治组织特点。妇代会组织作为基层组织的配套建设,在改革发展中面临着冲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从依靠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支力量,巩固外来妇女组织,加强外来妇女组织,使外来妇联系统的最基层在“组织、人员、载体”三个方面得到保证和落实。

  把党建带妇建纳入党建目标。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镇妇联及时跟进,把外来妇女工作纳入其中,做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同推进,实现了外来妹妇联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工作开展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衔接。一是镇妇联作为全镇基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目标体系的实施。 抓住“两委” 换届契机加强外来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今年是换届之年,镇妇联抓住换届的有利时机,与镇组织科联合发文,进一步加强妇女组织建设。一是联合发文,共同部署。做好镇妇联、村妇代会的定期换届。二是采取措施,同步进行。采取妇代会组织建设与 “两委”换届同步进行,妇代会主任由 “两委”班子中女党员担任的办法,在换届后及时组建村级妇代组织,明确妇代会主任。换届后妇代会组建率为100%。

  (二)积极推进“妇女儿童之家”建设,以“妇女儿童之家”带动**镇外来妹妇联

  **镇妇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妇联会议精神,按照党群共建组织的要求,全面推进“妇女儿童之家”建设。截至目前,全镇21个村居都已经挂牌建立“妇女儿童之家”,实现了“妇女儿童之家”建设100%全覆盖。外来妹妇联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充分利用妇女儿童之家的活动阵地,坚持活动与建设并重,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以活动促进外来妹妇联的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增收致富的途径。顺应“互联网+”趋势,结合我镇的特色设施农业建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同步发展的商业模式。

  (三)外来妹加强自身基础建设,推动外来妹妇联的'长效发展

  外来妹妇联的领导班子规范完善相关制度和运作方式,集思广益,主动作为,在提升自身、实现就业的同时,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实现自我规范、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推进外来妹妇联形成特色、做大做强。同时外来妹妇联的各位代表树立学*理念,狠抓学*、抓研究、抓协调、抓创新,注重学*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要始终把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四)联合多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宣传帮助外来妹妇联的建设

  外来妹群体既是妇联组织联系关心各类人群的重要群体,也是我镇一支非常庞大的有生力量。外来妹妇联成立以后,镇妇联把外来妹特点与需求有机结合。针对外来妹群体的特点,**校、劳动所等部门加大关于电子商务、家政服务、来料加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她们提升科学文化水*和业务技能,不断增强就业创业的本领和竞争力。

  (五)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外来妹妇联建设。

  **镇妇联及外来妹妇联的领导班子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充分运用网络建立外来妹,线上把组织动员、教育引导、联系服务的各项工作有机融入,运用网络了解外来妹需求、为外来妹排忧解难。线下按区域建立外来妹活动小组,统一制定活动制度、例会制度等,促进外来妹妇联工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外来妹”妇联规范化志愿者服务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外来妹的整体素质,将具备一定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信息汇集成册,发放到社区、村镇,让外来妹像进饭店“点菜”一样选择志愿者提供服务。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对共青团工作特别是农村基层团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新走向、构筑新格局,保持农村团工作的发展势头,是我们必须探究和解决的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期我们通过分片召开座谈会、走访等形式,对当前我镇农村基层团组织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镇现有35岁以下的青年3750人,其中团员280人。共有1个团总支,19个基层团支部。乡镇团委干部*均年龄31岁,全部为大中专以上学历;全镇20个行政村团支部,配备团干部64名,配备率100%,村团支部***均年龄2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3名,占65%,村级团支部**兼职率100%。

  *年来,在镇党委、镇**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各级团组织能顺应新形势,以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为中心,不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青年群体的变化,基层团组织建设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农村基层团组织活动开展难。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农村青年、团员纷纷流向企业、自谋职业或外出经商打工,一方面使团组织开展工作联系不便,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兼职观念取向的变化,很多团员的意识逐渐淡薄,认为还是挣钱比较重要,忽视了自己的身份,疏远了团的组织,脱离了团组织的管理。

  2、服务农村青年实际需求不够。在服务青年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农村团组织来讲,在满足青年的文化娱乐需求,满足当代青年在知识、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需求上,还存在差距,这当然与当地青年的就业特点也有直接的关系。在“五四”期间,部分团组织虽能组织一些简单的文体活动,但内容单一,加上青年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出现了青年需要的,团组织做不了,团组织要求的,团员不愿做的问题。

  3、团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难以落实。一是部分党组织对团支部**的关心培养不够,政治上关心少、工作上指导少、方法教得少。目前,村团支部**应享受的政治地位基本上是因人而异,因村而异,直接影响团的工作地位;二是由于绝大部分团支部**是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团的工作和青年工作;三是在部分村,团支部**转岗很困难,部分团干部兼职过多,团支部**从事团工作都是义务性质的,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

  4、农村团干部队伍素质亟需提升。一是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我镇团支部**的普遍为高中和初中文化,中专、大专的仅仅几个。二是年龄偏大,在村级团支部**中30岁以上的有8名,占总数的40%。

  5、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困难大。调查发现,农村团员流失严重,发展团员困难等问题突出。我镇280名农村团员中90%以上名团员在企业或镇外工作。同时,由于团的组织生活不正常,再加上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变化,许多青年实际上又多在学校发展,使村级团的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

  二、原因分析

  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层党组织对团工作的重视不够。共青团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随着经济和形势的发展,部分基层党组织追求经济效益,对团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精力投入不足,关心程度不够,本着“能维持、不指望、无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基层团的工作。在评价团干部工作时,只重视党政统一部署,忽视团的自身工作。从各地基层团干部兼职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基层党组织普遍认为团的工作是一种附带“产业”。个别村主要领导把村团支部**当作可有可无的角色,很不重视,对团工作的开展也带来了难度。这种现象,会导致整个村级干部队伍的老化和后继无人。

  二是农村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不够。在当前农村基层团组织中,还没有比较成型的符合农村发展要求、适应广大农村团员青年需要、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政中心工作的团的工作体系。面对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一些基层团组织不能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工作方式陈旧、工作手段落后,面对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新的措施,影响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的发挥。

  三是部分团干部工作热情不高。由于大部分团干部是兼职,所以主要精力集中在乡镇党政布置的中心工作上,没有足够精力来思考和开展团的工作,有的团干部对团工作缺乏热情,责任感不强,被动应付,甚至不予理睬。还有部分团干部认为新形势下团的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存在一种畏难情绪,不能充分认识到“有为才有位”。另外部分团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难以落实,也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多数团员青年组织观念淡薄。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团员青年自我价值实现方式的多元化,带来了团员意识的淡薄,出现了“团员不爱团,青年不想团,团干不管团”的现象。

  三、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1、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创新基层团的工作环境。“党建带团建”一直是我们抓好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一个成功经验。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应紧密结合党政中心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团建纳入议事日程,从人员、组织、经费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将团干部的选拔

  、培训、使用以及待遇等问题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基层团组织要号召和带领农村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作为求地位,以此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

  2、以适应发展为目标,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模式,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青年群体结构和社会分布变化相适应,努力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哪里就有团的工作”。第一,强镇强团,重点突破。主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以社区、行政村、企业、学校齐头并进的工作思路,探索组织设置科学化,工作载体职能化,阵地建设多样化,实现对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的创新。第二,互联共建、优势互补。就是按照区域相联原则,把人数少、活动难开展的团组织与相邻人数多、活动开展正常的团组织联合,共同开展团组织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增强团工作的活力。实现村村联建、村校联建、村企联建,加大农村非公经济组织建团力度,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覆盖面,从而促进农村基层团组织的'整体建设。

  3、以服务青年需求为中心,创新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活动内容和方式。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加强与各类协会的合作,把工作做到具体的人和事上,真正赢得青年信赖。根据农村生产实际、青年发展需求,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灵活考虑,依靠活动内在的吸引力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从调研情况看,农村青年的第一愿望是创业致富,为此,要重点做好青年创业致富工程的服务工作,加大青年科技培训力度,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政策和市场信息,从而为农村青年的增收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4、以吸纳优秀青年为重点,创新团的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团干部选拔机制。在农村大力开展以选配“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带领青年创业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团干部,对年龄偏大、工作力度不大的团支部,积极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新的团支部**和团干部,同时,大力推进乡镇团组织按期换届。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为重点、以团员青年认可度为重要尺度的考核评价体系。同时联合组织部门加大对基层团干部的协管力度,制定详细的协管制度,从而充分调动基层团干部从事团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团干部的培训。要大力加强基层团干部的业务培训,每年至少要对村团委**进行一次岗位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在搞好团的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还应适当增加理论知识、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使基层团干部成为复合型人才,从而不断提高团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创新团员队伍的管理。根据青年流动日益加剧、工作生活变动日趋频繁的特点,积极探索团员青年管理方式。按照证档分离、交叉覆盖、动态管理的原则,加强流入地和流出地的衔接,按照“流入地管理和流出地管理相结合,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出地管理为辅”的原则,重点解决好流动团员的管理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团员的教育管理,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改进教育工作,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强化团员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模范作用。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出行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中兴起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持其传统的运输优势,在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是关键。在服务水*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基层所站的学*型组织建设,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管理所地处XX市郊区,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3人。本文选取赣州北管理所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力图探索推进江西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访谈人数为10人,对基层所站工作岗位进行了全覆盖,具有代表性。

  一、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江西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方向不明确。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态度不一致。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方式单一。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时间不稳定。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缺乏反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高速公路基础所站学*型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环境,是激励员工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注学得好”的学*场所。

  (二)健全学*制度,注重学*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中主要存在学*态度不统一、学*方向不明确、学*方式单一、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制度建设作为学*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一是要建立职工学*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二是完善日常学*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的职工进行通报。三是实施职工学*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内容,丰富学*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8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由培养“学校人”向培养“社会人”教育模式的转折。为了适应教育的新变化及城乡一体化对提高农村青少年素质的要求,我们关心下一代工作也应该不断向农村和基层延伸。按照区关工委工作计划,本文来自区关工委组织组的全体同志分成三个小组,深入苏坡街道万家湾村、文家街道快活村、黄田坝街道办事处高坎村,就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我区的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现状

  目前涉农的苏坡、文家、黄田坝街道共有18个村,都相应建立了街道、村关工委组织,分别由各街道党工委**或副**、村党支部**分管,由负责企办、民政、计生、民兵、妇联、团支部工作的在任两委成员、各村民小组组长、3-5名老同志(退下来的村支书、主任,也有负责村老协的同志,部分在村组中德高望重、热心青少年工作的老同志)组成,每年能够根据街道关工委当年工作计划要求,结合该村实际情况,订出有本村特点的、有创新意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要点。并且18个村均能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关工小组活动经费支出实报实销,为关工小组各项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各村关工小组已经基本建立起会议制度、轮值制度、学*制度、奖励制度、村委会干部职责等各项制度,使村关工委工作逐步走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区农村关工委组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虽然乡村两级都建立了关工委小组,但关工委小组成员大多数由在职领导组成,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较少。

  2、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许多青少年也随农民工父母进入城市,解决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让他们有人教、有书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是需要切实解决的紧迫问题。

  3、农村青年面对急剧而来的城市化感到迷惘,从事何种职业感到高不成、低不就。由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低,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怎样设计多样化,怎样设计多层次载体去服务农村青年,也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以上农村关工委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把农村关工小组的工作深入、扎实地开展下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握住以下几个基本点:

  1、加强关工小组自身建设。今后,农村关工小组的工作也应跟上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农村关工委自身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水*,提高科学判断、应对复杂局面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发扬活到老、学到老的革命精神,加强学*,更新知识,转变观念。特别应学*外地关工委组织的先进经验。只有加强自身建设,才能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细致、更扎实。

  2、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参加农村关工小组。在农村同样有很多政治坚定、经验丰富、热心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老教授、老专家、老教师、老**、老医生、老会计、老演员、老政工、老居委会骨干、老英雄、老模范,同时还有很多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放宽思路,动员这些老同志到关心下一代的本文来源于工作中来。根据实际情况,每年组织他们为青少年做一、二件实事,如做一次报告,写一篇文章,协助组织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社会调查,向有关部门反映一个情况、提一个建议,和青少年进行一次谈心,教育一个失足青少年,向贫困学生提供一笔资助等。只要我们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资源,充分调动老同志的积极性,就能为农村关工小组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3、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对于关工委已经建立的各项制度,要认真贯彻落实。同时要结合中央8号文件(《**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农村实际,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落实职责,认真抓好“五老”队伍建设,开展“十个一”活动,营造和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氛围和局面。

  4、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了能让我区的农村关工委工作真正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还应该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今年,拟在苏坡、文家、黄田坝各确定一个村关工小组为试点,在区关工委组织指导下,依靠组内老同志,与苏坡、文家、黄田坝关工委一起,按照这次提出的“措施”意见,由苏坡、文家、黄田坝关工委和村关工小组准备好实施初步意见,包括实施中的具体困难。由区关工委组织再根据提出的困难,帮助指导村关工小组完成试点工作。取得效果后,明年拟再各村推广其经验。

  5、搞好关工委宣传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提高全社会对农村青少年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视,一定要加大关工委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要求基层关工小组要多向街道党政领导宣传汇报,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二是多在老同志中做宣传,争取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通过这些手段不断扩大关工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全社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

  6、多开展服务农村城市化青少年的活动。要紧扣需求,多角度服务青年。一是实施培训工程,提高农村青年综合素质。对*郊农村青年的培训应向非农业转移,如举办电脑、市场营销培训,举办花卉养殖培训,使农村青年更好地适应城市化的工作和生活。二是构建服务中心或服务网,为青年提供信息。构建青年服务网定期向青年提供就业、市场、技术信息,依托*郊农村社区建立的服务中心,提供青年**等服务。三是活跃农村文化。通过征文赛、书画赛、歌咏赛、科技文化三下乡等形式,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年,充实农村青年生活。

  7、给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我们既要关爱农村中的弱势青少年,也同时应该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更多的关爱。应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机制,为进城务工的民工子女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和条件。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9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的重要内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牢牢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根本,更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为推进我村经济社会*稳较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如果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比做一列飞驰的火车,那么农村基层组织毫无疑问就是那个掌握着火车方向与速度的火车头。

  一、基本情况

  祁县昭馀镇下申村位于县城南面,祁子线贯村而过,交通便利,有农业人口3180人,980户,临时居住人口5000余人,党员100余人;全村主要街道有共计11条(逯街、史街、范街、前街、后街、原街、新建街、沙圪道、东庄、祁子路、贾大门),共有小街小巷150余条;耕地面积3322亩,私营企业24家,20xx年人均纯收入6000余元,逐步形成了以工补农,以工促农的良好发展势头。*年来,村党总支部、村委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围绕党建抓经济,围绕项目抓增收,优化环境促发展。在“教”学上扎基础,在项目上做文章,在“新”字上谋发展,以全新的姿态,务实的作风,明晰的思路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

  二、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农村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制度来规范管理,下申村根据村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

  (一)村委对干部群众的.管理

  1、下申村制定了干部管理制度包括有会议制度、工作制度、工资制度,全部以版面的形式向村民公开,接受村民的监督。其中会议制度是十几年坚持下来的,要求全体干部坚持每月逢“三日、六日、九日”,雷打不动的时间,开会研究工作,学*探讨,学*政策时事。工作制度主要分为常规工作(日常的卫生及田间管理)和中心工作(要求全体干部参加工作)。

  2、对群众也制定各种制度,如《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四旁树管理制度》、《环城林网管理制度》、《水表使用管理制度》等,让村民学*,时刻注意着自己的言行。特别是为了搞好环境卫生,全部干部17人都成为卫生督促管理员,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投资5万元(3辆保洁车,3位拉运员)解决了村民的垃圾清运工作,同时要求干部包街、包巷,党员包户,加上长久以来村民养成“门前三包”的良好*惯,每天6:00清扫门前责任区,拉运员每天8点将全部垃圾运送到指定填埋场(六谷20亩)。村内卫生实行每天一小查,三天一大查制度;田间卫生实行一月一小查,一季度一大查,为村民创造优美环境。

  (二)村民自治

  建立健全了村级三项民主管理制度。由村民选出的村民代表;建立了村民监督组、村民理财组;开展村务公开活动;坚持执政民主,民主管理。时刻接受群众的监督,每年年中、年末,党总支组织安排“两委”干部要向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作述职报告,让代表对干部进行评议;加强“一事一议”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我村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本届的选举中也坚持“选好带头人、建设好班子、寻求好思路、营造好环境、谋求好导向”为标准和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我村的新农村建设。

  (三)加强思想、组织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支部村委一班人在务实抓工作的同时,不放松政治思想的建设,为了提高整体素质和思想觉悟,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每周两次用广播喇叭宣传和教育,宣传党的政策、法律,宣传上级精神指示,深入开展“形象工程”创建活动,要求干部“八做到”村务实行“九公开”,农户创“十星”的文明活动,营造了“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党员的结构老化。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可是我村的党员趋向于老龄化,存在严重的结构比例失调,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为了更好的充实党员的队伍,提高党员的素质,村党支部对每位入党对象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做到让组织相信、百姓放心。

  新农村的发展是我们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的心声,但要做好,全体基层工作人员就要真心为民,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盼,努力解决广大群众最急需、最现实的问题和困难,更好地发挥服务发展、服务农民、服务稳定的作用,把管理为服务,用行动来构建,相信有这样的基层组织,农村将会用实际行动大力发展经济,富民富村。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0

  20xx年6月,我们在全县逐步实施了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县委、县**的领导下,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阳谷县卫生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协调,统一部署,通过召开动员会、下发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工作措施等形式,确定以部分乡镇卫生院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县推开。截至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全县18个乡镇卫生院全面铺开,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广泛调研,确保医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一)、卫生局党组高度重视医改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万开义同志为组长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副局长刘广*同志为医改办公室主任,明确了专人负责,为医改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广泛调研,完善医改方案。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征求基层单位意见、学*借鉴试点县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科学制定了医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院长竞聘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岗位设置、分流安置等配套方案和实施细则,确保了医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情况进行摸底统计。经统计,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共有工作人员1018名。

  (二)、认真核定编制、合理设置岗位。我们在对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后,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岗位特点和服务人口等实际情况,对基层医疗单位编制进行逐个核定,严格执行省**年(66)号文件精神,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总量控制。全县共核定编制1147个,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编制1042个。

  (三)、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结合我县人员结构特点,按照岗位类别、岗位等级、结构比例以及最高等级岗位设置的规定,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20xx年8月底,我们完成了岗位设置工作,共设置岗位1171个。

  (四)、严把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关。我们制定出台了《阳谷县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竞聘上岗工作实施意见》,规定专业技术岗位人员采取考核方式竞聘。按照医改工作要求,用人单位已经与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签订了聘用合同。

  (五)、为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分配改革力度,使工作人员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相挂钩,构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我们制定了《阳谷县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绩效考核办法》以及《阳谷县卫生局关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的指导意见》下发到各单位。各基层医疗机构已经根据该指导意见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绩效考核方案及细则。自今年十月份,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执行绩效考核。

  (六)、通过对乡镇卫生院各临床科室和公共卫生方面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以及环境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包括科室配置、医疗设备配备及使用、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等在内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七)、通过对乡镇卫生院人、才、物的统一管理,使卫生院完成了对本单位及下属辖区内村卫生室的技术人才调配、资格准入、经费投放、资产管理以及业务指导和工作统筹、公共卫生、医疗市场监管等工作,理顺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

  (八)、完成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在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将乡镇卫生院科室设置分成了公共卫生和医疗两部分,明确了各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中心卫生院要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指导周边一般卫生院的业务工作的职能。建立了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人员工资的分配与其所提供的服务和劳动贡献挂钩,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的内部活力,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九)、制定了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及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所有专业技术人员的聘用必须由卫生院申报,卫生局审批后录用,未经上级主管部门许可,卫生院不得随意更换,确保了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十)、制定下发了《阳谷县乡镇卫生院院长竞聘管理办法》,加强了卫生院院长的管理工作。明确要求卫生院院长要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各项工作,服从卫生局管理,按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存在的不足

  (一)、由于历史原因,个别乡镇卫生院规模小,技术人员短缺,现有医疗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我们目前正在通过临时借调、委托培训以及争取上级政策扶植等方式予以解决。

  (二)、目前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三项工作某种程度上结合性不足,我们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狠抓内在共同点有效结合,齐抓共管,科学合理安排部署,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县的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各项工作措施,把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1

  离退休工作,是社会发展的新事物,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经济的滞后与离退休队伍的快速增长,产生了许多始料未及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任务和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统领离退休工作,是做好新时期离退休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离退休队伍的主要问题

  1、高龄化加速

  离退休队伍的年龄结构日趋高龄,20xx年80岁以上人员增至289人,90岁以上人员增至19人。我校离休干部188名,其中年龄最小的为75岁,*均年龄80岁。由于高龄引发的老年性疾病更为突显,亚健康群体过半,突发性疾病时有发生,病故人数日益增多。

  2、居家养老框架下引发的社会问题

  我国的社会养老进程在加速发展,但还很难满足社会化养老的需要,由于社会化养老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一些客观原因,一些离退休人员还是无奈地在居家养老的模式下生活。

  空巢家庭问题做为一种社会现象突显,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常遇到力不从心的困难;和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离退休人员,除自己的生活需要外,还有一部分人员承担着子女的生活补贴。一些重病和长期卧床的离退休人员,其子女面临着护理难的困境。

  3、角色的转变、疾病的困扰促使部分人员心理上产生困惑

  我校每年有*百名的教职工离开为之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加入到离退休队伍。退休,意味着为之奋斗的事业渐渐远离,多年因工作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网,随着退休时间的推移,渐渐缩小。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昔日的功名渐渐的淡化。这些变化,使许多人退休后面临着孤独、寂寞、迷茫。高龄化引发老年性疾病日益增多。各种困扰导致部分人员思想负担重,失落,迷茫。

  二、关于离退休工作基本定位的思考

  准确定位,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前提,结合离退休工作的特征,我们把离退休处的工作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目前的养老机制,仍然属于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一些高龄的空巢家庭,单身人员在生活上面临着一些力不从心的难题。拉线开关坏了,自己不能修理,想买个家电都无能为力。我校现有空巢家庭人数为143户,单身独居人员11位。探索社会化、市场化助老服务,是离退休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加强的工作任务。

  2、离退休队伍不是学校的整体但牵制整体,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不是重点,但容易转化为难点。为此服务学校大局是离退休工作处的核心任务。

  3、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等“六个老有”开展工作,是建立一支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的基础和保证。

  所以,我们从社会、学校、岗位三个层面上思考离退休工作的定位是:在社会层面,弥补居家养老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机制的建设;在学校层面,维护学校全局工作,努力建设一支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在岗位层面,以“六老”为中心,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三、甘于奉献、建立一支务实创新的工作队伍

  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离退休人员中时常会显现出来。离退休工作不仅要面临化解社会问题的任务,同时,还要积极应对老龄化引发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局面的要求,其核心是建立一支甘于奉献、高素质的工作队伍。

  1、发扬传统,无私奉献

  多年来,工作人员常思老同志所想之事,常关注老同志所谈之题,常解老同志所需之难。当老同志家中发现难题,工作人员主动到家中协助解决。为解单身人员的孤独,工作人员组织他们到市区游览、到商场购物、节日期间为他们送上一份礼物和温馨的祝福。当老同志患病住院时,工作人员主动到医院慰问。既为老同志送去关爱,同时也加深了与老同志之间的情感。

  离退休工作是一项特殊的服务性工作,不仅要做到细心地服务,还要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顺利。这就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通力合作、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为确保安全,工作人员要投入到各项活动之中,举行舞会,工作人员顾不上吃晚饭,一直陪到晚上

  8、9点钟。在各分会一日游工作中,工作人员早起晚归……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大离退休教职工的赞誉。

  2、加强作风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作风建设是干部在工作上、思想上和生活上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干部队伍,不仅要有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同时还要求干部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作为领导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炼。具体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三种心态:自身和谐、谦虚谨慎、豁达从容

  (2)兼顾三种利益:群众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

  (3)关注三种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

  (4)促进三种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情趣健康

  (5)奉行三个原则:发扬民主、公正公*、执 政为民

  (6)发挥三个优势:员工优势、学校优势、社会优势

  (7)树立三种理念:勤俭持家、勤奋好学、辛勤工作

  (8)定位三种观点: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

  (9)控制三种内伤:贪欲、情欲、权欲

  四、发挥原单位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工作体系

  我校离退休工作,实行的是二级管理的体系。即职能部门和原单位共同管理,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原单位与离退休人员之间长期保持着情感的联系。两年一度的离退休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进一步推动了离退休工作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敬老爱老”的先进集体、个人。许多单位把离退休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工作日程,如信息学院,每年组织为离退休人员发放节日慰问品。资土学院每年召开一次离退休人员座谈会。08年总计有18个单位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敬老爱老”之情。为离退休教职工安度晚年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五、完善自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分会长队伍的年轻化

  我校离退休队伍的总人数为2735人。分别以原单位离退休人员组织成立为分会,设分会长、副会长等多人,形成了自我管理的组织形式。

  离退休分会是一个群众性的组织,分会长由会员或离退休处推荐产生。在实际工作中,各分会发挥着师生情、同志情的作用。这种历史存留下来的情感,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成员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视如一个和睦的家庭。在加强与离退休人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因各种原因,分会长已经十几年没有换届了,分会长的高龄已成为开展工作的瓶颈。为此,在07年12月召开了离退休教职工会员代表大会,进行了换届选举。并制定通过了有关制度和章程。一支年轻化的自管队伍正在为离退休人员的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六、加强思想建设,发挥离退休党支部的积极作用

  思想建设是党的长期任务,离退休党支部是离退休队伍思想建设的骨干。我校现有离退休党员1400多名,党支部45个。

  在离退休党委的领导下。离退休党支部在加强党员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教育中,通过组织生活会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学*,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不断提升了退岗不**、退休不忘责任的使命感、责任感。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离退休队伍发挥着积极的组织作用,

  离退休党支部立项的活动,体现了党支部开展思想教育的灵活性,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发挥优势的群众性,量力而行的可行性。离退休物理党支部,通过一些简单的物理和化学现象,与幼儿园的教师一同开展了幼儿科普教育;离退休机械厂党支部的党员自己动手,为望湖路小学制作了仿真飞机模型和科学小实验教具,培养小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促进了广大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组织观念,还为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七、愉悦身心,搭建老有所乐的*台

  离退休后心理上产生的各种不适应,是人们正常的心理活动,就像人们遇到寒风感到冷一样。但是,如果一个人总处于一种焦虑、烦闷之中,会因此而转化成器质性疾病。有组织、有意识地为退休后的人员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在欢乐中度过晚年,这对提高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校现已组建各种兴趣协会40多个,基本上满足了离退休人员兴趣各异的需求。许多人退休后,不是沉浸在困惑之中,而是在自己喜爱的活动中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多人从零开始,甘当小学生,学美术书法、学舞蹈声乐等。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再现了自我,愉悦了身心,增进了健康。

  形式多样,内容广泛,活动频繁的各类活动已经成为我校离退休工作的一个亮点,令外单位许多退休人员为之羡慕。今年,学校又为离退休人员增加了新的活动场所,增加面积是原有活动中心的1.3倍。新的活动中心实现了省内高校一流活动中心的标准,进一步为离退休人员安度晚年提供了*台。

  完善和加强离退休队伍的组织建设,是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基本保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形势的需要。我校离退休工作的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在适应离退休工作新形势需要的征途中,我们还要不断探索社会化养老的新途径、新措施,用我们的努力去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2

  按照乡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安排,我与XX年4月7日至11日到乡中八里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调研大走访”,就中八里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打算进行了调研走访,现总结调研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东八里村位于大马村乡东北部。全村共有311户,1267口人,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362亩,XX年人均收入4649元,在全乡是中等收入村庄。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村两室三间90*米,占地0.6亩,建于1983年9月,历经多次整修,现有围墙和大门,但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农村党员有46名,其中妇女4名,占9%;55岁以上的30名,占65%;文盲、半文盲党员39名,占37%;高中及以上的9人占20%;困难党员8人,占17%;致富无门的3人,占6%;致富带头人8人,占17%。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村委委员数3人,都是55岁以上。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有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已经57多岁,村主任65岁,村委会计现已64岁,两委干部都在55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直接外出做生意。

  3、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四、农村经济社会情况

  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可观,而且销路也很好,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农业,养殖业发展不够。*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增加,劳务收入也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医疗卫生方面,村1267口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加1242人,参与率是98%。明年计划全部参与。新农保应参保人数853人,实际参保819人,参保率96%。

  五、热难点问题

  1、农民对当前经济形式持乐观看法,在主导产业方面,对于优质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希望**帮助提供信息,找市场,减少农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资金上,希望金融部门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缓解农民因生产资金不足制约生产发展的矛盾。

  2、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是农民所盼,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希望**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4、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大有事主不愿办而不得不办,人情不愿随不得不随的趋势。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3

  一、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取得的主要进展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履行职能作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建设日益加强

  我县乡镇工会组织原来都是基层工会,亦即乡镇机关工会,与辖区内的乡镇企业工会没有隶属关系。随着形势发展和工作需要,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对乡镇工会组织进行体制创新、组织升级。20xx年12月,全县18个乡镇的工会组织在原来的基础上全部组建了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的乡镇总工会,同时还建立了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等工作机构,承担起对辖区内工会工作的领导和介入的职责。20xx年,新成立的4个街道办事处也都先后建立了总工会。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的工会**大部分由乡镇(街道)党委副**兼任,个别由乡镇人大**兼任,学历均大专以上,还配备兼职工会副**22名和工会专职工作人员22人。

  2、数量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形成一个较大的群体。为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各乡镇(街道)总工会把本辖区内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全部吸纳为下属村工会会员,使其本地入会。另外,由县总工会牵头,依托县驻京流动党委,在北京海淀区建立输入地工会工作委员会,依托劳务派遣工党委,正在筹建劳务派遣工会委员会。努力实现工会组织的纵向延伸和对农民工的纵深覆盖。

  *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各乡镇(街道)辖区内非公企业比以前有较大幅度增长。乡镇(街道)工会突破单位和用工形式的限制,通过建立联合基层工会、工会联合会、社区工会、区域性工会联合会等方式,把难以单独建会单位的职工和大量分散、流动的职工组织起来,使大量劳务派遣工、季节轮换工、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今年,全县18个乡镇全部建起了区域性工会联合会,横向扩面,不留死角,实现了辖区内工会组织的全覆盖。

  目前,全县22个乡镇(街道)总工会下属工会联合会22个、村级工会联合会42个(涵盖村工会296个)、基层工会92个(其中村工会70个,其余为乡镇、街道机关工会)、企业基层联合工会10个(涵盖法人单位157个)。共有工会会员19329人,其中,乡镇(街道)机关会员1130人,农民工会员18199人。

  3、职能作用日益明显

  乡镇(街道)总工会在县、乡镇(街道)、基层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中枢作用,逐步成为工会工作的前沿阵地,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为职工办好事实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依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18个乡镇总工会全部代表辖区内职工与企业签订了区域性工资集体合同,覆盖企业157家,覆盖职工2832人。工资集体合同备案率为100%,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企业建制率100%、履约率100%。通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使职工的收入得到明显提高。据测算,签订工资集体合同的.企业职工人均工资达1050元/月,比工资集体协商前增长12.1%,且大部分企业能按工资集体合同的规定给职工发放工资,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是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各乡镇(街道)工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密结合当地企业实际和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积极开展了灵活多样的劳动竞赛、技术革新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动员职工为推动乡镇(街道)企业发展、做大做强本地支柱产业建功立业。

  三是努力为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各乡镇(街道)工会普遍建立了困难职工档案,坚持开展年节期间的“送温暖”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日常扶贫济困工作,年均筹集资金*2万元,救助困难职工30多人。积极向县总工会申请参加职工大病医疗互助活动,使互助范围向乡镇总工会、村工会和中小企业延伸,今年又将773名村委工会会员纳入互助范围。协助住建局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和市场监管体制,并为12名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8万余元。与县劳动就业部门联合实施“阳光工程”,对农民工和城镇待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并开展职业介绍。馒头营乡总工会与乡纪委、司法等相关部门联合建立“信访服务中心”,接待群众、职工来信来访,使广大群众、职工的合理诉求得到了解决,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和全乡社会的稳定。

  二、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县乡镇(街道)工会在组织建设和职能作用发挥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工会干部没有编制

  我县乡镇(街道)总工会从**、副**到一般工作人员均无编制,真正是“有职无编”。而同为群团组织的青年团、妇联则都有专职编制。因无编制,工会干部均为兼职,且身兼数职,故无暇进行业务思考与创新,对工会工作只能疲于应付。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乡镇(街道)干部变动比较频繁,也影响到工会干部队伍的稳定。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业务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会工作,与上级工会的要求和基层工会以及职工的需求差距较大。

  2、部分领导关注不够

  由于过去各乡镇辖区内的职业群体主要是农民,只是乡镇机关及所属少数企事业单位建有工会组织,从领导到群众对“工会”的概念比较模糊,认为工会与乡镇没有多大关系,工会工作也基本没有列入乡镇工作议程。现在,经济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乡镇(街道)的工会组织日渐增多,工会工作也逐步列入乡镇(街道)工作议程。但由于思维的惯性,部分领导对工会和工会工作关注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与党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3、工会经费严重不足

  虽说乡镇总工会“既有基层工会职能又有地方工会职能”,但在工会经费方面,由于相关政策缺位,乡镇(街道)工会既无地方工会管理和使用经费之权,又无基层工会经费留成,处于地方与基层工会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空白地段。仅有的一点活动经费就是乡镇(街道)机关工会自身的经费留成,且工会财务不独立,没有直接支配和使用经费的权力,工会经费使用审批困难。这与乡镇(街道)总工会履行“地方工会”职能,开展工作、活动的经费需求相比实在是极不相称,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

  我们认为,我县乡镇(街道)工会组织建设今后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抓机构强组织

  当前,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按照理顺组织体制、整合组织资源、壮大组织力量的要求,积极与上级党委、**有关部门协调,尽快出台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机构编制、干部配备、工会经费等方面的政策,明确乡镇(街道)工会作为一级地方工会的基本定位,同时履行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职能,为推动工会工作在乡镇(街道)的落实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应积极推动乡镇(街道)工会干部的配套工作,各乡镇(街道)工会至少要配备1名真正意义上的专职工会副**和1名专职工会干部。同时还应为乡镇(街道)配备专职工会工作者或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选聘工会协理员,以充实乡镇(街道)工会干部队伍。另要通过参加上级工会培训、以会代训、交流学*、鼓励自学等形式来提高工会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从事工会工作的本领和能力。

  2、抓宣传提认识

  各级工会要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新形势下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乡镇(街道)工会工作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不断扩大乡镇(街道)工会工作的社会影响,使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加强乡镇(街道)工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动过问和积极支持乡镇(街道)工会工作。各级党政领导也要突破思维惯性,关注、重视工会工作,为乡镇(街道)工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

  3、抓经费坚保障

  上级工会要明确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留成比例,采取市总工会让一点儿、县总工会挤一点儿、乡镇(街道)凑一点儿的方式,切实解决乡镇(街道)工会经费问题。对乡镇(街道)工会经费的提取上缴应打破传统框框,从有利于乡镇(街道)工会开展工作的原则出发,为乡镇(街道)工会开展工作奠定坚实的经费保障。

  4、抓载体,增活力。

  乡镇(街道)工会既有地方工会的综合性、指导性,又有基层工会的具体性、实践性,因此不能照搬传统的工会工作套路,要结合乡镇(街道)工会特点,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乡镇(街道)实际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工会要积极争取乡镇(街道)党政支持,建立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作制度以及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制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努力构建“党政支持、部门协同、工会运作、职工参与”的乡镇(街道)工会工作运行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县委、乡镇(街道)党委将工会工作纳入考核范围。要遵循业余、小型、分散、多样、适度、有效的原则,根据职工意愿和企业需求开展工作和活动,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工会“上代下”的工作机制,把基层难以开展的工作和活动提升到乡镇(街道)一级来开展,不断增强乡镇(街道)工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州、县党委关于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精神,根据县委办《关于组织开展学*型党组织建设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县部分乡镇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一次学*型党组织建设检查、调研工作。2月16-20日,第四纪工委**杨新明带领由县纪委、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组成的第五调研组分别到政法委、法院、***、***、司法局以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资料查阅、实地察看等形式开展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 ——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全县公、检、法、司部门能够把学*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工作规划,专门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都成立了由部门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明确了相关的职能职责,负责领导、指导和组织协调学*型党组织建设具体实施工作。在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中,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中心组学*,努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型领导班子,推动党组织的学*。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年来,为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我县公、检、法、司部门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教育活动。

  以中心组学*、专题调研、专题讲座、集中学*与个人自学、岗位培训为抓手开展主题学*教育活动,充分运用干部读书活动、学*研讨、知识竞赛、技能比赛、参观考察、领导干部上党课等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学*教育活动,推动形成崇尚学*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县***开展了体验学*教育,将新招录的公务员带到矿井、纺织厂等企业实地开展了“爱岗敬业”的主题实践学*活动,给大学生们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课,促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创先争优;县政法委将《楚雄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读本(续二)》中的案例内容复印发给10位在职职工认真学*,同时将一些学*资料光碟中的内容拷在电脑上,以供干部职工自己有时间可即时学*。

  ——制度健全,学有保障。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全县公、检、法、司等部门年初都下发文件,制定了集体学*制度、学*计划、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党员个人自学制度、领导专题讲座制度等,列出重点阅读书目,明确学*教育的时间、内容、目标、责任以及相关的学*考勤、学*交流、学*通报、学*考核等要求,推进党员干部学*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如:县法院专门制定了《在职干警学历教育奖励规定》、县***制定了《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暂行规定》制度,支持、鼓励干警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县法院党组还与党员签订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学*作为一项硬性指标作为评先奖优的重要内容。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各部门的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重点突出,成效明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明确学*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央和省、州、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等方面内容加强学*,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做到了“学”与“用”、“思”与“行”的有机结合,把学*成果真正转化为新的发展思路,推动了公、检、法、司部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主要在四个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

  一是学*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每年年初都专题讨论年度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学*内容,形成“以党委(组党)中心组为龙头、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为重点、干部职工广泛参加”的学*格局。并通过签到、发言、学*记录、学*考核等措施强化纪律约束,使学*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是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不断的学*,各部门干部职工在各种形式的学*中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为民服务的能力明显提高。

  县***45名在职干部中,已有39名取得本科以上学历,本科以上学历人数比例达到87%;县法院将重点工作纳入学*日程,干警经过调研论证,狠抓审判调解、巡回办案和“代理、审、执兼顾促执行”等亮点工作,提高了工作能力。三是促进了部门工作。

  通过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做到理论学*用于指导实践,各部门工作成效显著。如:县法院把解决审判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重要学*内容,加强调研和理论研讨,学用相长,办案效率和案件质量大幅提高。

  二、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年来,全县公、检、法、司等部门在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调研工作中我们也发现还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而且也是广大干部职工存在的认识,所以学*型组织党建设任务依然艰巨。 ——思想认识有差距。

  一是对学*认识有偏差。个别党员干部认为建设学*型党组织是搞形式主义,认为政治理论学*不是很有必要,反正不耽误正常业务工作,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重业务知识的学*轻政治理论学*的倾向,对业 务知识的学*相对主动,对政治理论学*较被动。

  三是对学*重视不够。没有树立终身学*的理念,看不到抓学*的潜在价值、长远效益,眼光只盯在具体工作、工作业绩上,把学*当成软任务。

  三是学风不正。表现在对学*缺乏兴趣和热情,缺乏学*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当成是额外负担,感到工作都干不完,没时间、也没必要学,陷于具体事务或不必要的应酬,静不下心来学。

  对学*能推则推,不能推就应付。四是学用脱节。

  在学*的内容安排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针对性不够强的问题,一些干部没有很好地把学*与工作结合起来,存在“学*归学*,工作归工作”的现象;一些干部凭经验看问题、干工作,感到凭丰富的阅历和经验照样可以胜任本职、干好工作,不注重最新前沿知识和理论的学*,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导致学用脱节。 ——考核、监督不到位。

  虽然对干部年度考核中有述学的内容,但大多数单位评先评优重点在工作成绩、贡献大小上,对*时的学*过程情况没有衡量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措施,存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的现象,规范的学*考试、考核制度不力,效果如何缺乏有效的量化手段和客观的评价标准。对是否认真学*也没进行过认真的检查。

  ——工学矛盾突出。公、检、法、司部门承担着全县社会安定、*稳和谐、法律保障等工作任务,工作岗位特殊、业务繁忙、会议较多,存在部分党员干部学*时间难以保障,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

  特别是一些业务量较大的科(股)室,人少任务重,党员干部整天忙于事务,即使个人主观上很想学些理论知识,但苦于抽不出时间,最终也只好以干代学。在《大姚县建设学*型党组织问卷调查》中,根据回收的100份问卷调查显示,在“目前,您所在单位建设学*型党组织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一栏中,回答业务太忙占94%,回答缺少学*资料占2%,回答无从选择占4%。

  三、推进学*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与思路 ——提高认识。解决好思想问题是建设学*型党组织的根本前提。

  要通过召开动员会、座谈会等,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建设学*型党组织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举措,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我们党**思想更新观念、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要坚决克服把“学*”和“工作”分割开来的思想,树立“学*”和“工作”是辩证统一的理念,把学*当成一种生活常态,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努力在学*与工作的结合、渗透、贯穿上下功夫,使学*工作化,工作学*化。

  不要过分强调“工学矛盾”的一面,要重视学*和工作互相促进的一面,充分认识到学*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更好地促进工作水*和能力的提高。要坚决克服重法律知识、业务学*、轻政治理论水*提高的倾向,全面提高公、检、法、司部门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

  要树立终身学*的理念,把学*当作一种*惯、一种生活方式,使学*融入日常生活中去,不断学*、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完善机制。

  解决好机制问题是建设学*型党组织的关键。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党委(党组)中心组学*、党员定期集中学*交流、奖励规定、督查考核等制度,并与“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针对当前各种主题实践活动较多的实际,建议在下步工作中,能把各种主题实践学*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并根据各部门实际,有针对性的开展学*教育,使学*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把被动学*转为主动学*。 ——创新形式、搭建学**台。

  丰富学*方式 ,倡导以“个人自学勤学”为主的学*模式,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体系和网络学*交流*台,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让党员干部互相交流学*,相互促进提高;在有条件的时侯,有批次、有针对性的适当组织党员干部到外地考察学*,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促进工作;邀请具有一定学术研究水*和实践能力的专家、学者到大姚开展面对不同专业、不同职务党员干部的专题讲座;举办高质量的培训班,安排不同类别的党员干部学*;为一般党员干部争取到国家、省、州等相关职能部门深造学*的机会。 ——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学*型党组织建设不能脱离部门工作实际,要注重学用结合,以学*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动力,把握好“三着力三结合”:着力推动工作,把开展学*活动同研究解决本机关、本单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推动局机关党的建设,把开展学*活动同查找和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把开展学*活动同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艰苦奋斗,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不断开创我县和谐稳定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15

  根据市妇联工作安排,为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群众工作

  的能力和水*,我镇开展了加强妇女工作的专题调研,并于*期在全镇女干部职工和妇女群众中通过召开座谈会、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关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和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希望进一步积累工作经验,并提升妇女工作水*。

  一、开展妇女群众工作经验做法

  妇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镇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深入基层,倾听她们的呼声,了解她们的所盼所想,积极做好妇女群众工作,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有力推动了妇女群众工作的开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主要改变以下工作做法:

  1、加强宣传,促进群众思想观念改变。通过广播、宣传栏、宣

  传车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广泛组织妇女参与《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学*。我们利用各种节日进行广泛宣传,在春节倡导妇女过一个文明祥和的节日;在“三八”节以各种形式教育广大妇女发扬“四自”精神;在母亲节以争做好母亲为主题,教育妇女做新世纪的

  新女性。

  2、组织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增强科技务农能力的重要途径。*年来,镇妇联通过充分发挥农村妇代会的作用,带领农村妇女实现增收,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3、强化服务,为妇女群众提供帮助。树立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意识,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妇女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妇联工作调研报告】

  4、抓重难点,努力解决妇女群众的实际问题。针对妇女儿童弱势群体权益问题,加大维护力度。我们将每年 “三八”期间定为“三八”**周,以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成立了家庭暴力投诉点,及时为受害妇女提供援助,为妇女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二、新形式下妇女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妇联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是深层次、多方面,亟需认真研究。 1、妇女组织经费严重不足。不仅缺乏组织活动、素质培训等方面的经费,甚至缺乏正常的办公经费,妇女组织实践妇女愿望的活力受到限制。村级妇代会主任各种待遇落实不到位,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2、活动载体针对性不强。由于女性群众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和趋势,单一活动载体已经难以满足各个层面妇女群众的需求。

  3、妇女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妇女群众反映自身需求、呼声和愿望的渠道不通畅,**意志、妇女意愿缺乏实现统一的机制。

  4、村妇代会组织化程度不够健全。部分村妇代会主任协调能力弱,基层妇女干部培训经费缺乏,组织参加学*、培训、交流的机会少,不利于她们开拓视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弱势群体受社会关注程度还不够。农村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特别是农村和城镇贫困妇女健康问题要给予关心。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增加妇女事业经费。希望上级相关部门能够明确妇女事业经费占本地区年度预算的比例,并逐年提高投入比例。

  2、不断创新活动载体。需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面和界别的妇女群体,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把最广泛的妇女群众吸纳到活动体系中来,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

  3、完善妇女利益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信访窗口、网上调查、征求意见箱等各种渠道的功能,及时把握妇女的思想走势,了解妇女需求,根据妇女需求制定工作规划。

  4、加强对基层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妇联对农村妇

  女转移就业培训的组织、协调优势,建议党委、**进一步协调,切实把培训经费方便、快捷、合理地落实到农村贫困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上。增加基层妇联活动经费,以便开展正常的工作。并且加大对农村基层妇联干部,特别是妇代会主任的培训的力度,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倾斜。

  5、进一步加大对弱势妇孺帮扶的力度。加强对弱势妇女儿童群体的关注和支持,组织社会力量救助,特别是贫困妇女的医疗救助,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等部门要组织医疗、卫生等防疫部门,定期对贫困妇女和困境儿童开展义诊及健康普查工作,为特困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3)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菁选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

  *年来,XX县妇联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以加强“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为重点,不断延伸工作触角,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妇女组织网络,使全县“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于*期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基本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新经济组织65个,其中已建立妇女组织的59个;新社会组织共有12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0个;自组织51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36个,自组织主要以群众自发组织成立的健身队伍为主。

  二、主要经验做法

  当前,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两新”组织、自组织不断成熟壮大,已成为转型期城市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新形势,县妇联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如何在“两新”组织、自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的覆盖面,找准有效的载体和抓手,从而不断扩大妇联的群众基础,增强妇联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一)推进党建带妇建,打牢组织基础。县妇联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对妇女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把妇女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党建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和重要组成部分摆上日程,将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全县科学发展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和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组织建设中,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县妇联还根据《全市加强妇联基层组织“三有”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为加强妇女组织建设提供了保障和具体指导。同时,县直、镇、村三级妇女组织也在积极探索党建带妇建新路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现了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良好工作态势,不断巩固了妇女组织建设基础。

  (二)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妇女组织。进一步完善了《XX县“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方案》,督促各镇(街道、开发区)妇联深入调研,彻底摸清辖区内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底数,建立工作档案和台帐,详细掌握“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的现状和创建工作动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组建原则,对转型的.新经济组织坚持“三同步”,即企业注册与妇女组织建立同步,与妇女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同步,与妇女工作开展同步。对新建中小企业里女职工较多的企业,按照妇联章程要求,逐步建立了妇女组织。积极发展自组织妇女组织,对群众自发成立的晨练队、健身队等组织,通过组织开展群众感兴趣的比赛、汇演等载体活动,将自组织凝聚起来,并在人员相对稳定、妇女集中的队伍中组建了妇女组织,逐步巩固和扩大了妇女组织建设的覆盖面。

  (三)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注重培养和发现“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女组织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通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以点上的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如20xx年,我们在企业规模较大、女职工较多的XX中联水泥公司首先成立了妇联组织,并靠上指导公司妇联积极开展岗位建功、爱心公益服务等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公司的重视和女职工的欢迎,中联水泥公司妇联也成为全县“两新”妇女组织中的一颗璀璨明星。我们以中联水泥公司为示范点,迅速指导在条件具备的天宝化工有限公司等建立完善了妇联组织,并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妇建工作相互促进。

  (四)创新载体,全面推进。立足妇女的实际需求,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能等培训,提高“两新”组织、自组织中广大妇女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创新有效活动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安家庭”创建等活动,引导广大妇女踊跃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彻底消除“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成效”的状况,以载体活动激发了妇女组织的活力。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

  在“两新”组织、自组织建立妇女组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困难和新问题。

  一是组建工作有一定难度。部分“两新”组织、自组织对妇女组织的工作理念及其职能作用发挥认识不够,担心建立妇女组织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以不愿意建立妇女组织。二是管理较为松散。在“两新”组织和自组织中,妇女的流动性太强,较为松散自由化,这给管理带来了很多麻烦。调查发现在大部分“两新”组织中,除了管理层人员外,很多女工工作时间不固定,跳槽、季节工等现象比较普遍,加之“两新”组织用人制度灵活,双向选择和优胜劣汰机制使人员进出相当频繁,女职工的权益保护和义务难以得到实现。三是组织不够稳定,变故较大。有的“两新”组织在效益好的时候建立起了妇女组织,但几年下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缺乏市场等原因,破产、兼并等情况时有出现,妇女组织也就不复存在。四是凝聚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有的“两新”组织、自组织虽然成立了妇女组织,但由于受经济条件、组织构架等因素制约,较少地组织开展妇女工作,不能真正地发挥妇女组织作用,使妇女组织形同虚设。

  四、推进措施

  在“两新”组织、自组织中推进妇女组织建设,进一步夯实妇女组织基础,是新形势下妇联做好群众工作的需要,也是妇联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重点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领导,形成合力。党的领导、**的支持是做好“两新”组织、自组

  织妇女组织建设的根本保证。同时,妇联要加强与组织、民政、工商、工会、文广新局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和指导力度,及时沟通研究“两新”组织群团建设工作和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解决影响“两新”组织、自组织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促落实的工作合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为加强“两新”组织、自组织妇建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要通过舆论宣传触动、业务培训推动、正面示范带动、精神激励促动等方式,让“两新”组织业主和自组织群体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妇建工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能够凝聚优秀女员工和人才、能够更好地促进自组织发展,使他们真正关心、理解妇建工作,进而重视、支持“两新”组织和自组织妇建工作。

  (三)因地制宜,拓宽覆盖面。要认真领会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宗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在“两新”妇女组织建设过程中,要本着“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原则,结合实际,按照同步组建、联合组建等形式,分类指导,循序推进,有针对性地制定推进措施,努力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要立足群众实际需要,不断丰富载体,通过为自组织妇建工作选派联络员、指导员等方式,不断推进自组织妇建工作开展,增强自组织妇女组织建设的凝聚力、向心力,使自组织妇女组织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2

  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落实好离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的重要内容。根据市委老干部局《关于做好**年度老干部工作调研课题的通知》(**[**]4号 )文精神,对我县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离退休干部情况。截至**年12月,我县共有离退休干部1730人(其中离休干部10人,处级退休干部24人),行政418人,事业1106人,企业206人。

  离退休干部党员情况。截止**年12月,我县共有离退休干部党员1057人,其中机关372人,事业614人,企业71人,年龄不满60岁的有150人,60岁以上的有907人,建国前入党的有3人,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入党的有211人,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入党的有238人,1976年11月至1978年12月入党的有15人,1979年1月至xx年10月入党的有587人,xx年11月**党的有3人。

  离退休干部管理机构情况。一是县委**高度重视,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分管副**任副组长,有关部门领导任成员成立了老干部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在职领导联系同级老干部制度。除历年出台的老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外,**年11月以县委办**[**]41号文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二是老干部局机关现有干部职工3人(编制属于组织部),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1名,副主任科员1名;下设老干部活动中心,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编制6人,现有职工3人;组建了老年大学和老干部党校,老年大学、老干部党校、老干部活动中心实行一套班子三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主要负责离休和县处退休干部及其遗孀的管理服务,同时协调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开展学*与活动。三是设有老龄委办公室,主要负责协调组织开展全县老龄工作方面的重大活动。四是县文体局主要负责离退休干部开展文艺体育活动的指导。五是1994年成立了老年体育协会,目前发展到15个分会,有会员2600余人;1996年成立了老年艺术团,主要负责县城老年人文艺活动,现有团员70余人;老年体育协会和老年艺术团负责组织开展城区离退休老干部的文艺体育活动,同时指导乡镇老协会开展文体活动。

  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设置与管理情况。我县共有党组织数1179个,其中基层党(工)委17个,党总支147个,党支部1015个(县直机关有支部92个)。全县有离退休干部党支部8个党员189名(老干局老干部党支部、经贸局老干部党支部、法院退休干部党支部、烟草公司退休干部党支部、**镇社区退休干部一支部、二支部,奎香乡老协会党支部、牛街社区老龄委党支部)。其余离退休干部党员组织关系在原退休单位党支部,学*教育活动由原单位负责。在我县的92个县直机关党支部中,现有16个支部离退休党员数为零。

  活动情况。属于老干部局管理服务的离休和县处级退休干部,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服务,活动经费有保障,各项活动正常开展,政治生活待遇落实较好。老干部局老干部党支部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党费每年均能够100%收缴,经县委同意,所收党费全额留作支部活动经费,从而活动经费有保障。其他老干部党支部基本上没有经费保障,活动不完全正常。县老年体育协会坚持两个月开展一次老年体育运动会,开展门球、地掷球、乒乓球、扑克、麻将、象棋等项目的比赛活动,以举办运动会带动全县老年体育活动的开展。县**每年划拨一定资金,由老体协组织全县离退休干部参加县区举办的全市老年体育运动会。老年艺术团坚持每周组织两次文艺活动。这些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离退休干部晚年精神文化生活。

  阵地建设情况。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因县城新区建设拆迁后现未建成。现有县老体协和老年艺术团有室内活动场所1000余*方米,有羽毛球场2块,地掷球场4块,门球场3块,气排球场1块,县城可容纳600人左右进行活动。在乡镇,部分乡镇有几十*方米的活动室,室外的活动场大部分乡镇为零。

  保障情况。一是县委**把老干部(离休和处级退休干部及其遗孀)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每年安排工作经费20.6万元(其中:老干部特困资金5万元,处级退休干部管理活动经费1.3万元,就*就地参观考察活动经费1万元,春节慰问活动经费4.5万元,老年大学和老干部党校办学经费5万元,离休干部公用经费和特需经费1.8万元、体检费2万),同时把老干部局的小车维护费和人头经费共6.375万元,列入了县财政预算。二是每年划拨适当的工作经费给老年艺术团和老年体育协会,以基本保障活动正常开展。三是每逢单位当庄组织老年体育运动会时,单位给一定的资金保证运动会的正常开展。四是我县xx年以后按照离休人员年人均800元、退休人员年人均150元的公用经费核拨到各单位。

  二、主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领导重视不够。对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不到位,个别单位对离退休老干部长期没人过问。二是离退休老干部流动性较大,开展活动困难。我县有30%的离退休老干部居住外地或县城外,加之部分离退休干部处于高龄期和高发病期,单位组织开展活动时 一般只有50—60%的离退休人员能够参加。三是活动资金不足。我县虽然每年都核定了一定的离退休人员经费,但是逢年过节要慰问,生病住院要看望,遇到困难要帮助,*时还要组织开展活动,每年100多元经费显得严重不足。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县城除老体协有部分有限的室内外活动场地外,各单位和社区基本没有离退休干部室内外活动场地,远远满足不了离退休干部开展活动的需要。五是离退休干部收入差距大,心里上存在不*衡。由于政策因素和行业差、地区差等方面的影响,年龄大、身体差、退休时间长的退休干部反而工资要比后面退休的低,行业不同退休工资差距也大,使部分退休干部思想上有想法。

  三、对策探讨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单位领导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认识,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当作自己应尽的政治责任。认真学*理解省、市、县的老干部政策与要求,把有关老干部的政策执行到位,按照“真情、真心、真意,热心、耐心、细心”的要求,实实在在地做工作。做到政治上多关心、思想上多沟通、生活上多照顾。在实际工作中,对老干部要多尊重、多亲*、多理解、多照顾,把他们的冷暖时刻挂在心上,时时处处体谅老干部的实际困难,真心实意地为他们排忧解难。要真正把他们当作宝贵财富,看成有功之臣,把他们的今天看作是自己的明天,视他们为自己的父母。要把老同志们的生老病死和衣食住行时刻放在心上。要让他们知晓天下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改革开放的发展情况,多为他们订一些学*资料,多让他们参加单位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

  2、加强领导,在组织上有人管。在县级老年艺术团和老年体育协会是离退休老干部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最有利于开展离退休干部政治思想工作的地方,建议由一名县级领导兼任老年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的领导,以便更好地协调有关工作,更好地加强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各单位最好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并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多少,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管理干部。同时,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加以落实。要保证离退休干部在政治上要有人关心,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单位的一系列政治理论学*活动,传达时事政治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切实抓好离退休干部党员的组织生活,使他们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生活上应有人照顾,各单位要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及时发现和解决离退休干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认真坚持走访慰问制度,把组织上的关心和照顾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设有党委、党总支,且离退休干部党员比较多的单位,可以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意见,组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3、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做好离退休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寓教于乐,除保证他们有所养、有所医外,还必须保证他们有所乐、有所学,让他们更好的发挥余热。这就需要多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艺、体育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保证他们健康、长寿。*年来,虽然离退休干部活动阵地有了明显的改变,但还不能完全满足活动的需要。要满足离退休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的需要,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尽量满足离退休干部开展活动的需要。

  4、加大宣传力度。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很多方面是服务性的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是中心但牵动中心,不是大局但影响大局,工作的好坏,直接涉及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加大对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为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5、出台相应倾斜政策,尽量解决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建议省级有关单位认真进行深入调研后,对有些政策作适当的调整,逐步缩小地区、行业的收入差距,让老同志们心里上相对*衡。

  6、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开展学*活动。离休干部普片进入高龄期和高发病期,80%的都无法参加集体学*活动。为了保证学*的面和学*的效果,让老同志们及时了解国际、国内的形势,了解中央、省、市、县的重要工作情况。根据离退休干部的实际:一是***学*活动;二是多为老同志征订一些学*资料让老同志们自学;三是对于身体较差,不能够参加集体学*活动的老同志,可以采取送学上门的形式进行;四是加强培训离退休干部使用网络功能的能力,利用网络功能进行学*。

  7、建立离退休干部经费保障机制。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很多方面都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证,我县*年虽然按照离休干部每人每年800元公用经费划拨到所在单位,处级退休干部每人每年500元管理活动经费划拨到老干部局,一般退休干部每人每年150元公用经费划拨到所在单位,但是,逢年过节要组织慰问,重病住院要组织看望,*时还要组织活动,还要征订学*资料,经费显得不足,对活动开展有影响。要基本保证需要,每位离退休干部每年应不少于800元活动经费,同时应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对于县老年艺术团、老年体育协会,乡镇老协会,老干部党支部等应根据人数的多少和活动的需要核拨适当的经费。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3

  随着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两新组织数量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在两新组织中进一步扩大妇联组织的覆盖面,找准有效载体和抓手,已经成为当前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探讨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更好地调动两新组织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日,旗妇联对全旗两新组织妇女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按照“党建指导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工作要求,坚持把“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目前,全旗共有非公经济组织249个,其中,符合建立妇女组织的有58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4个,妇女组织覆盖率24%;社会组织共有83个,其中,符合建立妇女组织的有59个,已建立妇女组织的18个,妇女组织覆盖率30%。

  二、具体做法

  旗妇联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女组织”的工作原则,采取“先党后妇,先易后难,先大后小”的工作方式,在两新组织中逐步建立妇联组织。

  1、抓组建,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全旗“两新”组织的具体情况,旗妇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组建原则,坚持“四同步”开展工作:一是联合工商部门,实现非公企业中党组织设置与妇女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同步、与妇联工作开展同步;二是联合旗总工会,掌握非公企业中符合组建的女工人数,依托女工委员会*台,实现成立企业妇委会与稳定女工委员会队伍同步;三是联合旗民政局,对社会组织全面摸底,根据其经营状况、妇女队伍建设等实际,实现建立妇女组织与引导新社会组织发展同步;四是联合旗工商联,个人简历根据餐饮业、超市女性集中的`特点,摸清妇女底数,在有条件的企业成立妇委会,实现餐饮行业开展各类活动与企业妇女搭建沟通交流、协调互促同步。

  2、抓重点,发挥组织作用。在已组建的“两新”妇女组织中开展

  “巾帼建功”、“最美家庭”评选、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创新思路,提高基层妇女的兴家本领和岗位建功能力。以新建的社会组织妇委会为突破口,建立了文化宣传队、广场舞队、志愿者服务队等,要求定期组织妇女开展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起到典型示范的作用。在组建的过程中,每到一户企业,结合“两新”组织的性质,明确“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应当履行的代表、维护、宣传、教育、协调、发展的任务,引导动员“两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带动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扩大妇联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影响力,确保“两新”组织的中妇女工作的长足发展。

  三、存在问题

  受各种因素制约,“两新”组织中妇女组织建设和妇女工作的开展面临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一是组建工作难度大。大多数“两新”组织负责人认为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搞好企业发展的同时,多为职工办一些福利就是实事,认为妇女工作虚,对企业发展没有多大意义,可有可无,担心建立妇女组织影响生产经营,制作牌、资料等加重管理成本,表现出的种种脸难看、门难进、不配合、敷衍塞责的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妇干对“两新”组织组建工作存在畏难、胆怯思想,工作只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在组建过程中,妇联干部“三顾茅庐”甚至“多顾茅庐”,但效果甚微,这是非公企业组建妇女组织的最大“瓶颈”。

  工作总结二是女工管理难度大。一部分“两新”组织名存实亡,一套人马多个牌子,甚至有皮包公司现象。对于相对稳定的企业,女职工的摸底难在“流动”二字,女工出现的跳槽、季节工等现象比较突出,双向选择和优胜劣汰机制使人员进出频繁,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没有女工档案,权益保护和义务难以得到实现。同时,“两新”组织类别繁多,在工作方式和工作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业务指导上归属多个不同上级主管部门,这种“多娘家”的管理框架,造成了“两新”组织妇女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三是开展活动难度大。一些“两新”妇女组织妇委会主任只是挂个头衔,没有相应的工资报酬,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女职工工作;绝大部分企业底子薄、厂房简陋、条件差,没有合适的活动场地,不容许开展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文化活动。许多女职工由于家庭角色的特点,不情愿占用休息时间参加活动,心得体会情愿多加班赚钱也不愿意参加妇女娱乐活动。

  四、对策及建议

  “两新”组织妇女建设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建立长效动态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抓实抓好。

  一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组建妇女组织单靠妇联一家势单力薄,人力、物力、财力无从抓起,必须巧借*台,上下联动,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结合实际落实建立具体措施,真正形成以党建带妇建、以工建促妇建的党群工作一体化格局。在组建过程中,各镇(社区)及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班子,下设多个小组,主管领导任组长,机关干部齐参与,集中时间,深入各企业进行拉网式综合摸底调查,符合组建条件立说立建,在建立党组织的同时组建包括工会、妇委会、团委等其他群团组织,特别是结合工会、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调研,联合指导,联合督查,协调解决影响“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形成齐抓共管促落实的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加大对“两新”组织妇建工作的宣传和报道力度,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一些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形成强势推进的舆论氛围。要通过社会宣传触动、热门思想汇报业务培训推动、正面示范带动等方式,让“两新”组织业主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妇建工作能够产生经济效益、能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能够凝聚优秀女员工,使他们真正关心、理解妇建工作,进而重视、支持“两新”组织妇建工作。各镇(社区)妇干、村级妇代会主任要担当“两新”组织妇建工作联络员和指导员,实现“两新”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互促互赢。

  三是以人为本,分工负责。“两新组织”中妇委会主任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要从管理层或一线员工中推选善于联系妇女群众,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廉洁奉公,有威信、懂管理、善协调,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女员工担任,尽量由“两新组织”管理层女性领导担任,通过有选举权的全体女员工通过一定程序民主选举产生。积极推行党组织班子成员、女工委员会主任、妇委会主任“齐头并进、交叉任职”。建立的妇委会与工会可机构分设,人员并用。工会女职工委员会是妇委会的团体会员,工作相互支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切实提高“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掌握、了解我乡关工委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XX乡采取一听二看三走访形式,调研我乡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全乡共建基层关工组织33个,其中有“五老”人员参与关公工作的6人 。

  一、做法和经验

  (一)党委**重视,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步伐加快。乡党委**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加快了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整体推进步伐。在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中,选配好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是关键,我乡把身体许可、有威望、有能力、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同志充实到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岗位上。同时也为村级关工组织配有老同志为领导成员。

  (二)基层关工委经费保障基本落实。落实经费保障是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乡按照文件要求,积极抓好落实,党委**当即召开会议会办,解决了13个村的经费。

  (三)协调整合资源,基层关工委样外教育阵地建设得到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基层关工委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台。我乡按照“推进基层关工委组织阵地建设”的要求,立足一室多用,资源共享,发挥“五老”优势,实行村校联办、家庭创办等形式,提高校外辅导站覆盖面。

  (四)创建“五好五有”,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水*不断提高。XX乡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进一步加大开展“五好五有”创建工作力度。一方面,对原有 “五好”基层关工委进行回头看,查漏补缺,保证不掉队;另一方面,对其他基层关工委强化指导,加大投入,确保早日达标。

  二、存在问题

  关工委组织建设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成效较为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关工委“五老”参与不够。有些村居虽然建立了关工委组织,但关工委组**员没有“五老”参与,影响了“五老”作用的发挥。二是基层关工委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有的村级关工委工作缺少计划安排、活动记录、台账资料。三是校外教育阵地建设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下步工作意见

  (一)工作机制再完善。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各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培训、调查研究、评比表彰制度,努力把基层关工委建设成为学*型、服务型、创新型的群众组织。要建立详实的活动台账资料档案。对于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的青少年,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弃残儿童的思想状况、学*生活、“五老”结对帮扶等方面内容,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立卷归档。要进一步开展“五好五有”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带动和促进面上工作。

  (二)“五老”队伍再壮大。关工委是以“在职同志为主导、老同志为主体”的群众性组织。要在党委**领导下,采取宣传发动、典型引导、表彰激励等形式,进一步动员更多的“五老”参与基层关心下一代工作。尤其是一些虽建立了关工委组织,但无“五老”参与的'村更要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调查摸底,既要动员原乡、村级退下来的老干部参加,也要吸收乡村老党员、老教师、老农技和老政法人员参加。

  (三)校外教育水*再提高。要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不断充实完善内容,切实提高办站吸引力。要在中心校外辅导站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五老”志愿者创办家庭校外辅导站,逐步形成中心校外辅导站,联办校外辅导站、家庭校外辅导站的关心下一代的社会教育网络。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乡情、村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基层党建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就连云港来说,农村正处于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公共服务向镇村集中、产业发展向规模经济集中、土地流转向合作组织集中、农民就业向企业和园区集中的“五个集中”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这些新问题的出现和解决不比老问题、遗留问题解决容易多少,要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必须加以改变。为此,连云港市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调研,着力摸清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找准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研究解决的有效对策。

  一、当前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乡镇党委管党责任没有完全落实

  一是上级考核“指挥棒”重经济、轻党建,抓农村基层党建的压力不大、动力不足。从全市来看,党建工作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中占比太低,一般仅为2%,而经济指标的考核才是最“硬”的。同时,安全生产、计划生育、信访稳定、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招商引资、财税等每项工作实行“一票否决”,这在客观上造成乡镇抓农村基层党建“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从开展党建工作目标考核的地区来看,大多可操作性不高,区分度不够,基本都能得分,甚至有个别地方连过场都不走,只要完成党报党刊的订阅任务就得满分。

  二是乡镇党委领导力量不足,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力量薄弱。随着乡镇机构改革和撤乡并镇的深入推进,合并后的乡镇人口少的5—6万,多的10多万(城关镇除外),但党委委员一般只有9-11人,领导力量明显不足。乡镇党委的纪检、组织、宣传、**、政法五大委员各管一摊,工作协调配合少。加之,不少地方长期认为,抓党建就是组织委员一个人的事。而分管党建的副**和组织委员又大多身兼数职,没有足够精力抓好党建。

  三是党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缺乏基本保障。大多数乡镇财政的数字“很好看”,但可用财力却“很有限”,在乡镇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往往是确保公共行政以及教育、卫生等事业性支出,压缩党建经费支出,有的地方出现党建经费多年零投入。同时,为维持村级组织各项工作运转,省**对苏北行政村实施了财政转移支付,20xx年为村均10万元。但实际上,这部分资金先是被县、乡镇财政截留或抵顶,然后由于合村并组大多不到位,各自然村独立运转,再分成几份,僧多粥少,财政转移支付的初衷难以实现,效果打了折扣。

  2、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后继乏人

  一是带头人不好选、不会干。一方面,虽然各地都普遍落实了村**“一定三有”政策,但是与不少人的理想预期还是有一定差距,认为“收入不如打工的”、“政治上没奔头”、“权力不大、事事都抓”,是世上最难的工作岗位。因此,年轻、优秀的党员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干,而留在村里的老弱病残党员中,又很难选出合适的人选,导致“村子越穷,人才越外流,人才越外流,村子越穷”的恶性循环,有些村甚至出现了班子“不调整不行,调整也不行;拿着放大镜,找不到合适人选”的现象。另一方面,在换届中,不少人依托家族势力、空头承诺等当选,许多素质不高、自我发展的能力不足,在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清,“坐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还有少数当选的人把当村支书看做短期行为,对3年任期满了以后是否当选有严重的危机感,“一年看和学、二年小心干、三年等着换”。

  二是后备人才数量少、培养难。农村党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客观上造成了村干部后备力量的严重匮乏。目前,全市农村党员137679名,其中55岁及以上的68157名,占4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80003名,占58%,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农村青年都争相“走出去”,导致许多村都成了人才“空心村”,在村内发展党员找不到合适人选。这也和发展党员不正常有一定关系,如个别村新发展党员“*亲繁殖”严重,多为现任村支书、村干部的亲戚;少数村**怕对自己形成威胁,连续几年都不发展优秀青年入党。

  三是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有困难。当前大学生村官难以发挥作用,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制约。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做出的选择,大多在担任一段时间村官后,通过考公务员、考研等途径离开农村,缺乏在农村施展才华的抱负和理想。而且,大多数“村官”经历单纯,有的甚至根本没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加之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利益纠葛较多,新来者很难在短期内被接纳,深入不下去,有的大学生村官甚至怕去村里、不去村里。许多大学生村官刚到农村时,对工作有激情、有斗志、有想法,两三年后,大多已失去了发展的激情与思路,混同于一般村干部和群众。

  3、农村党员教育难开展、管理难到位

  一是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目前,农村“三会一课”等组织活动普遍不能正常开展,支部大会、党员大会半年开一次就已经不错了,*时只有发展党员、重要事项需要讨论时才召集,有的村只能通过发“误工补助”吸引党员参加活动。不少村正常每年就组织一次党员冬训,还要借临*春节、外出务工党员返乡的机会,时间上还不能完全保证,有个别地方上午开会、下午总结,甚至半天就结束了。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对党员缺乏吸引力,一开会就是念一念报纸、发一发材料、看一看电视的形式已经让党员失去兴趣。另一方面是农村党员流动性大,外出务工党员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两新”组织中党组织活动受到企业主以及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等,都难以正常开展活动。此外,活动阵地服务事项少,功能不强、利用不足。有的选址偏僻,有的设施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党员群众的实际需要。如不少文体设施不实用、图书室中书籍陈旧,农民*时利用很少,闲置率高。个别部门设立的办公室和设施,纯粹是花架子,占用资源、不办实事,有的仅仅是挂块牌子、贴条标语、应付检查。

  二是不少党员缺少纪律约束。主要表现为:对**员是发展时有人教和管,发展后虽有人教、却没人管;对无职党员更是“不得力、管不着”;对外出党员是“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多数转入村的离退休党员认为自己资历深、工资高、水*高,转入村大多只是为逃避原单位的管理或少交党费,主观上不愿接受、行为上被动接受村党组织的管理。同时,党员“出口”不畅、甚至不通,苗头性、小问题没人管,一般不犯大的错误就“出不了党”。少数党员干部意识淡薄、素质不高,还有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家长作风、侥幸作祟、党纪无畏,不认真执行有关制度,甚至把“村里的变家里的”,腐化堕落。据统计,20xx年以来被市县乡纪律检查部门处理的村**案件共525件,占村总数的36.8%,村**已成为“高危岗位”。

  三是基层民主落实不到位。不少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民主制度不到位,保障党员群众民**利流于形式,对党员义务要求得多,权利保障得少。如有的村“两委”思想不同轴,导致权力无序运行,出现了两个极端,要么是村委会不能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工作“两张皮”,要么是村党组织大权包揽、村委会可有可无。个别党员干部民主素养不高,搞形式,走过场,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依然是拍拍脑袋决策,一个人说了算,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还有在换届选举中,有部分人依靠家族、宗族势力的支持或是非组织行为的干预,利用民主形式进行博弈。这些人当选后,借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既不能维护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更不能为村里带来发展和稳定,一定程度上留下了隐患。

  4、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不够科学

  一是合村并组不到位造成科学设置组织难。20xx年“运动式”合村并组后,全市由原来的2111个村合并为1427个村,表面上村域规模扩大,村级人口增加,村级党组织规模扩大,但实际上各自然村仍独立运转,多数村组不合财、不合心,村党组织不合力。据统计,被合并的村中,有14个又分开运作,造成党组织设置调整难。同时,全市党员人数在50-100人之间的村有955个,100名以上的村有205个,50名以下的村只有267个;而从行政村党组织设置上看,有13个村级党委,587个党总支,827个党支部,有约39%的村应达到了设置总支或党委的规格却仍以支部的形式运转。许多支部过于庞大,支部生活成本高,党员不便集中,给党员管理和党员活动开展带来了难度。

  二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造成科学设置组织难。当前,农村各种新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大量增加,而党建工作有些滞后。一方面,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组建率还不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全市截至20xx年6月底有953个,而其中建立党组织的只有105个,且都是党支部。由于企业党员流动性大等一些不确定因素较多,已组建的企业党组织稳定性较差,随时可能出现“边建边瘫”、“上午建、下午散”的现象。而且,党组织活动受到企业主以及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方式的制约等,难以正常开展,甚至“组织不如大户、实力不敌大户”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各类党组织之间关系没有理顺。有的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是属于一个村的,而有的规模比较大、囊括了好几个村,建立的党组织也包括了几个村的'党员干部,与村党组织之间,往往职能交叉、人员交叉,他们之间的这种松散型的关系,给巩固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许多难题。

  三党员流动性变大造成科学设置组织难。目前,农村党员离土离乡、经商务工日益增多,据统计,我市共有流动党员6419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2.5%,“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组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给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甚至导致了一些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流动党员多分布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相对滞后,一些流动党员找不到组织,无法转移组织关系,过不上正常的组织生活。而成立驻外党组织往往受人员、机构、资金等要素的局限,组织大多倾向于同乡会,活动大多等同于沟通会,成员大多是松散型,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驻外党组织,难之又难,少之又少。

  5、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够强

  一是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据统计,20xx年底全市村均债务71.4万元,村均收入(扣除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只有3***万元。许多村既没有企业,也没有积累,更没有可资利用的资源,而且负债比较严重,“拆东墙,补西墙,墙墙都有洞”,村级运转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来勉强维持,更谈不上为民办事。原因在于,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素质与农村科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发展思路不宽,缺乏机遇意识,引领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村级集体资产缺乏监管,导致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村一级合同管理比较混乱,甚至有的村发包土地一包就是50年甚至100年。而且个别地方以村养镇现象相当严重,为维持正常运转或出于完成财税任务的目的,乡镇常会截留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甚至向村里下达税费上交任务。有的县据说每个村至少每年要向镇交30-40万,多的要交上百万。

  二是村级组织化解群众矛盾办法不多、缺乏手段。一方面,对在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推进中,出现的诸如征地拆迁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土地补偿欠合理、利益分配不均和失地农民未妥善安置等,往往是问题造成在各方、息访责任在地方,而村级组织权力能力都有限,没有办法解决。另一方面,一些农民明知自己诉求不合理,抱着“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态度,无端纠集家人亲属采取死缠烂磨的方式,制造事端、扩大影响,给**施压。而有的相关职能部门一味采取“疏”的办法,缺少“法”的手段,打击措施、教育力度又跟不上,以致于调处起来愈加困难。

  三是有些上级政策落实起来有难度。目前,有些上级政策与基层现状存在很多矛盾,不切实际,在基层很难实施。如要求村组织向老百姓收取“一事一议”、水利工程费和计划生育罚款等,而老百姓认为“中央现在种地都不收钱了,还发钱给我们,你们(村干部)凭什么向我收钱”,对村组织产生抵触情绪。又如,国家政策规定,农业保险、养老保险、新农合等均是自愿参加,但是实际执行中层层压指标,搞“一刀切”,定指标、树政绩。在乡村做通农民工作甚至强迫农民参加后,许多服务又跟不上,履行不了承诺,有的农业保险该赔偿的不赔偿,人为制造基层组织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许多村干部抱怨“党的政策落实不相信基层组织,好事补贴直接到百姓,难事收钱落实到**”,基层党组织的威信在不断地被非组织的因素侵蚀和削弱。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把创先争优活动贯彻工作始终,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不断提高基层党的建设科学化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发挥好乡镇党委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龙头”作用

  一要加强目标管理与考核体系建设。坚持“**抓、抓**”,实行县区、乡镇、村三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工作述职制度,一把手轮流“过堂”。加大党建工作在经济和社会事业目标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必要时可组织专门考核。同时,建立黄牌警告制度,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不合格的乡镇予以黄牌警告,乡镇党委**、副**、组织委员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二要健全乡镇党委委员抓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乡镇党委成立党建综合办公室,加大综合协调力度,形成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合力。采取签订责任状、公布责任表等方式,明确各党委委员抓党建工作的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同时,探索实行乡镇党委委员履行岗位职责排名制度,由县区纪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部等部门分别对对口乡镇党委委员进行综合排名,督促委员履行好岗位职责,管好自己的“责任田”。

  三要建立健全党建经费保障机制。把基层党建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经费得到有效保障。在财政预算具体安排上,建立全市党建工作专项资金,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同时,整合打包农口、财政等部门支农资金,解决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

  2、坚持“双强双带”标准不动摇,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一要完善选拔选任机制。普遍推行公推直选的方式,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择优选拔村党组织**。探索建立村党组织**任职资格制度,由市县组织人事部门组织统一考试,按照一定比例颁发任职资格证书,实行持证执业、择优聘用。积极探索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村党组织**的方法和途径,分别选择好、中、差三类村开展试点。鼓励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经济发展能力强的村干部到经济薄弱村或一般村任职,由强村向弱村输出,带动弱村快速发展。借鉴“预任村干部”管理模式,对村后备干部进行定期考评、任职预审和预任试用。

  二要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把村党组织**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统筹农委、人社、科技、工青妇等部门的教育培训资源,市、县(区)、乡三级联动轮训村干部。每两年,对所有村干部轮训一遍,轮训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周,其中集中培训不少于3天。组织村党组织**到发展环境相*的先进村实地学*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同时,推广赣榆培养“村官大学生”的做法,安排、鼓励优秀年轻村干部和村后备干部到高校参加脱产学历教育。以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开展实践锻炼。

  三要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建立村党组织**考核奖励制度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制度,全面推行村党组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激发村**干事创业热情。优化干事创业的环境,为那些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敢抓敢管的干部撑腰,对那些蓄意打击报复农村基层干部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赋予基层村干部在诸如工商证照办理、土地、计生、税收等方面一定的权限。对村级组织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上级党委**积极配合、参与处理,为村干部减负。

  四要完善考核约束机制。推行“双述双评双承诺”制度,组织村干部既向乡镇党委**述职又向村党员群众述职;既接受组织考评又接受党员群众测评;既向乡镇党委**承诺又向村党员群众承诺。综合采取诫勉教育、组织处置等手段,加大对不合格村党组织**处置力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要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畅通出口,以此焕发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3、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持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一要推进党员教育上频道、上互联网、上手机。顺应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全媒体、多渠道、广覆盖的党员教育新模式,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整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建电视频道、党建网等资源,打造数字化党建综合*台,推动党员教育“进家入户”,破解党员教育管理的时空难题。与电信合作,为基层党务工作者开通手机报,在智能手机上开发集多媒体消息、语音、短信、视频、电视电话、微博分享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通信系统,为党员搭建集宣传、教育、服务为一体的“掌上课堂”。

  二要把好党员“入口”、畅通“出口”。探索建立入党公开答辩、民主测评、公示票决制等制度,严格工作程序,注重群众公论,提高党员发展的“门槛”,并重点以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致富能人、产业大户、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为发展对象,从源头上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同时,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的具体标准,对确定为不合格的党员,该限期改正的要限期改正,该诫勉的要诫勉,该劝退的要劝退,该除名的要除名,逐步形成优者留、劣者汰的党员队伍“出口”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实行“党员资格年审”和“党员证”制度。

  三要坚持发挥作用与量化考核相结合。根据职业和岗位特点,为各类党员搭建发挥特长的*台,继续推进“三级联创”、“设岗定责”、“党员服务承诺制”、“党员先锋岗”等活动,组织在服务型窗口工作的党员佩戴**上岗,党员家庭挂出“***员户”牌子,引导党员在联系群众的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实行“积分制”管理。将党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参与活动等目标要求量化计分、实时记分,年底将积分情况作为党员年终民主评议、评先推优的重要依据,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效果。

  4、探索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着力提高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一要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提格升级。总结赣榆县西棘荡村、赣马镇黑坡村等中心村党委设置经验,明确标准和程序,对党员人数符合规定、经济实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村级党组织,将党支部提格升级建立党总支,将党总支提格升级建立党委。在此基础上,通过党组织提格升级来提升党组织的带动力和影响力,统筹管理区域内的机关、站所、“两新”组织、村、社区、学校、医院等不同类型党组织,探索构建区域性联合党组织,不断整合区域资源,汇聚发展合力。

  二要创新产业化党组织设置模式。总结推广赣榆县泥鳅协会党委、东海县产业党建联动区、**县高效农业党工委、连云区紫菜园区党支部等产业化党组织设置经验,突破乡镇、行政村的限制,实行产业“串”建,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合作经济组织中、建在经纪人队伍里,进一步适应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实现党建富民。

  三要创新流动党组织设置模式。总结推广**县外工委、灌南县驻杭流动党委、东海县阿尔及利亚境外务工党支部、赣榆县青口镇海上流动党支部等经验做法,加强流动党组织建设。一方面,在流入党员相对集中、就业地点相对固定的地区单独组建党组织,纳入流出地上级党组织管理范围。对市外省内、省外国内流动党员,在其集聚地单独组建流动党委等流动党组织;对境外务工党员,探索建立临时党支部、党小组或驻外党建联络站,加强境外务工党员管理。另一方面,对流动党员居住比较分散,暂且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流入党员按照行业相*、地域相邻的原则,跨区域、跨行业联合组建流动党组织;流出党员按照流向分类,由县区自行划分区域加强流动党组织组建工作,有条件的县区组建驻外党委,下设若干流动党支部或党小组。

  5、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为民服务的实力

  一要加大扶持力度,营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良好环境。市县乡三级财政可以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尤其要对那些发展前景好但缺乏资金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对于新办村级经济实体,实施阶段性减税、免税政策;鼓励乡镇从国税、地税地方留成中按一定比例返还到村,从而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营造宽松便利的创业环境。金融部门要把村级集体企业作为信贷的重点对象,优先发放,适当优惠,简化手续。同时,要加强对村集体各种债权、债务和经济担保、合同资金的清理整顿。完善和落实举债制度和化债奖励制度,灵活运用清欠销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抵债等多种方式,努力使村级组织卸下历史形成的债权、债务的沉重包袱。

  二要强化规范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健康运营。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以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靠制度管权,扎实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的规范健康运营。如成立以乡镇农经中心为依托的招投标服务机构,对资源发包实行规范化管理。依托乡镇农经服务中心,理清现有经营性资产,杜绝集体资产流失。村级集体经济还可以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充分体现“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

  三要严格节约开支,确保村集体资产增值保值。坚持民主理财,严格对村集体经济的财务收支、经费使用、账目结算等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计,杜绝乱借、乱用、贪污、浪费集体资金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进一步健全农村财务“双代管”、财务公开等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杜绝村级集体经济“跑、冒、滴、漏”。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6

  根据市妇联工作安排,为切实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群众工作

  的能力和水*,我镇开展了加强妇女工作的专题调研,并于*期在全镇女干部职工和妇女群众中通过召开座谈会、采取问卷调查、电话调查、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关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调研活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和充分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综合分析和思考,希望进一步积累工作经验,并提升妇女工作水*。

  一、开展妇女群众工作经验做法

  妇联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镇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党委、**的工作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深入基层,倾听她们的呼声,了解她们的所盼所想,积极做好妇女群众工作,认真探索新形势下妇女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努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有力推动了妇女群众工作的开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主要改变以下工作做法:

  1、加强宣传,促进群众思想观念改变。通过广播、宣传栏、宣

  传车等形式进行普法教育。广泛组织妇女参与《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学*。我们利用各种节日进行广泛宣传,在春节倡导妇女过一个文明祥和的节日;在“三八”节以各种形式教育广大妇女发扬“四自”精神;在母亲节以争做好母亲为主题,教育妇女做新世纪的

  新女性。

  2、组织活动,引导群众广泛参与。通过“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活动提高农村妇女素质、增强科技务农能力的重要途径。*年来,镇妇联通过充分发挥农村妇代会的作用,带领农村妇女实现增收,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

  3、强化服务,为妇女群众提供帮助。树立为妇女群众服务的意识,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妇女群众的贴心人。【基层妇联工作调研报告】

  4、抓重难点,努力解决妇女群众的实际问题。针对妇女儿童弱势群体权益问题,加大维护力度。我们将每年 “三八”期间定为“三八”**周,以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成立了家庭暴力投诉点,及时为受害妇女提供援助,为妇女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

  二、新形式下妇女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妇联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是深层次、多方面,亟需认真研究。 1、妇女组织经费严重不足。不仅缺乏组织活动、素质培训等方面的经费,甚至缺乏正常的`办公经费,妇女组织实践妇女愿望的活力受到限制。村级妇代会主任各种待遇落实不到位,工作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2、活动载体针对性不强。由于女性群众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和趋势,单一活动载体已经难以满足各个层面妇女群众的需求。

  3、妇女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妇女群众反映自身需求、呼声和愿望的渠道不通畅,**意志、妇女意愿缺乏实现统一的机制。

  4、村妇代会组织化程度不够健全。部分村妇代会主任协调能力弱,基层妇女干部培训经费缺乏,组织参加学*、培训、交流的机会少,不利于她们开拓视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5、弱势群体受社会关注程度还不够。农村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特别是农村和城镇贫困妇女健康问题要给予关心。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增加妇女事业经费。希望上级相关部门能够明确妇女事业经费占本地区年度预算的比例,并逐年提高投入比例。

  2、不断创新活动载体。需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层面和界别的妇女群体,设计不同的活动载体和活动形式,把最广泛的妇女群众吸纳到活动体系中来,提高广大妇女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

  3、完善妇女利益表达机制。充分发挥信访窗口、网上调查、征求意见箱等各种渠道的功能,及时把握妇女的思想走势,了解妇女需求,根据妇女需求制定工作规划。

  4、加强对基层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妇联对农村妇

  女转移就业培训的组织、协调优势,建议党委、**进一步协调,切实把培训经费方便、快捷、合理地落实到农村贫困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上。增加基层妇联活动经费,以便开展正常的工作。并且加大对农村基层妇联干部,特别是妇代会主任的培训的力度,在政策上、经费上给予倾斜。

  5、进一步加大对弱势妇孺帮扶的力度。加强对弱势妇女儿童群体的关注和支持,组织社会力量救助,特别是贫困妇女的医疗救助,加大经费投入,设立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等部门要组织医疗、卫生等防疫部门,定期对贫困妇女和困境儿童开展义诊及健康普查工作,为特困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7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逐步提高,公众出行的方式逐步呈现多元化,运输体系已经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相互角逐的竞争格局。高速公路作为公路运输中兴起的一支生力军,如何保持其传统的运输优势,在全新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认为,提升服务水*是关键。在服务水*提升的过程中,加强基层所站的学*型组织建设,增强职工的综合素质,成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根本。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具有地处偏僻,职工离家较远、回家不便,对外接触少,工作单调等特点,在这种情况下,维护职工思想稳定,丰富职工生活,推进基层所站的文化建设,打造学*型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赣州管理中心赣州北管理所地处XX市郊区,现有在岗职工39人,其中,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4人,初中学历3人。本文选取赣州北管理所为调查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精心组织实施,力图探索推进江西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的可行性策略。本次调查发放调查问卷39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访谈人数为10人,对基层所站工作岗位进行了全覆盖,具有代表性。

  一、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工作特点

  随着江西高速公路进一步转企改制,高速公路的行政色彩已逐渐淡化,服务角色不断增强。高速公路收费人员的工作职责除了对过往车辆发卡、收费、找零、答疑外,还必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高速公路收费工作具有明显的行业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工作和生活场所地处偏僻。高速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为车辆提供安全、快捷、畅通的行车环境。这一特点决定了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只能分散在远离闹市城镇的高速公路沿线,以便对高速公路的突发事件作出及时反应和调度,确保车流畅通。因此收费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场所相对比较分散和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

  (二)工作内容单调。高速公路收费站绝大多数都是多条车道并列的开放式场所,每个收费员往往都在不到二*方米的收费亭的狭小空间连续、独立地操作,工作内容相对单调、封闭、沉闷,容易产生心理疲劳。

  (三)全天候、三班倒运作。除出现特大突发事件或极端天气需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全封闭外,高速公路都必须保持全天候向公众开放。因此也决定了收费人员必须全天候、三班倒地运作。

  (四)收费技能技术含量较低。收费人员的工作是对车辆分类作出判断,然后根据行车里程按照规定收取车辆通行费,并提供发票和找零服务。这种技能不需要高深的知识,技术含量较低,只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的人员,经过简短的培训后都基本能够胜任。

  (五)顾客对于收费人员的服务敏感度不高。虽然高速公路管理单位普遍比较重视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但从由于顾客选择行驶高速公路,更多的是因为其快捷畅通,他们在收费站停留的时间十分短暂,因此对于经营单位着力打造的收费人员服务形象,顾客并不十分敏感。但是如果收费人员的服务形象差,则容易引发顾客的不满情绪。

  二、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职工学*方向不明确。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收费技能的社会通用性不高,发卡、收费的技能含量并不高。虽然社会对高速公路服务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收费系统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技术升级,对职工提高收费技能没有形成太大压力。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职工学*方向不明确,业余时间普遍在上网、聊天、游戏、看电视中度过,时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二)职工对待学*态度不一致。随着交通系统的改制分流,高速公路基层收费人员结构复杂,年龄跨度大。职工对待学*的态度不一致,对待工作的诉求点也有差异。“收入增长”与“个人提升”成为年轻一代费收员学*的主要诉求。年龄偏长的已婚职工则以“身体健康”和“收入增长”作为目标。

  (三)职工学*方式单一。在调查中,90%的职工表示,读书与朋友聊天是他们提高自我的主要方式。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地处偏僻,与外界沟通较少,信息相对封闭,职工学*方式选择面窄。职工学*主要依托基层所站现有资源。以赣州北管理所为例,职工学*主要集中在职工网络学*室和职工书屋。因为缺少计算机方面的培训,部分职工甚至很难利用网络丰富自身的业余生活。

  (四)职工学*时间不稳定。一线职工三班倒运作,学*时间不稳定,难以组织所有职工集中学*。因个人爱好的不同,学*内容也难以确定。应通过学*兴趣调查,将职工的个人爱好进行分类,分时间,分类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小范围的组织引导,加强学*的合理性。

  (五)职工职业培训效果不明显。作为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业,高速公路具有其特殊性,由于服务交易周期很短,其服务效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职工参与学*培训的积极性。

  (六)职工学*缺乏反馈机制。在相对封闭的'高速公路工作环境当中,没有参照物,职工对自身学*效果和服务水准判断不准。作为服务行业,职工参与学*的效果无法进行准确的评估,主要是从车主对服务态度的反馈中获得,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三、高速公路基础所站学*型组织建设对策分析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学*环境

  完善所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学*环境,是激励员工学*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根据基层所站特点,着重抓好二块阵地建设。一是做好职工书屋建设。对职工书屋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图书上架,建立完整的图书借阅制度和书屋开放制度。同时,根据职工兴趣特点和工作需要引进新图书。二是加强对职工网络学*室的管理,对上网时段、上网内容进行监管。网络学*室重点向一线职工开放,根据职工计算机调查摸底情况,举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能培训。同时,改善职工书屋和网络学*室的环境,注重内部卫生和温馨氛围的建设,将其建设成职工“愿意来、留得注学得好”的学*场所。

  (二)健全学*制度,注重学*引导

  从以上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出,当前职工学*中主要存在学*态度不统一、学*方向不明确、学*方式单一、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缺乏必要的学*引导机制。所站要把学*制度建设作为学*型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进行展开。一是要建立职工学*兴趣档案,将职工的爱好进行归类。二是完善日常学*管理制度,加强对职工集体学*的管理,加强监督,对不愿意参加学*的职工进行通报。三是实施职工学*激励制度,对上进好学的职工,根据取得的成绩进行奖励。比如说对参加职业培训使学历获得提升的职工给予一定程度学*费用的报销;对在专业技能或者是个人专长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的职工进行奖励。通过奖励制度,激发全体职工的学*热情,形成和谐、健康、向上的学*氛围。

  (三)强化技能培训,促进职工各有所长

  高速公路转企改制后,对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调查中也可以看出,职工感觉到形势变化带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部分职工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提升的愿望。由于高速公路基层所站职工构成多重化,受教育层次多样化,应根据职工的学*档案,统一组织进行技能培训,注重培训的实用性,使基层所站职工各有所长。

  (四)拓宽学*渠道,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针对高速公路信息封闭和学*渠道单一的特点,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内容,丰富学*形式。根据职工的兴趣要求,适时组织一些兴趣讲座。讲座的形式可以邀请专家现场讲学或者购买一些图书或者视频讲座片,引导职工强化自身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学**惯。同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专业技能大讨论,提升职工对自身业务技能的关注。可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学*吸收同行业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差距,认识不足,增强学*的紧迫感。

  高速公路基层所站学*型组织建设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提升服务水*的有效手段,但是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建设过程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入手,从转变职工意识形态入手,从加强组织引导入手,突出重心,全力推进,通过成功的个案实验推广展开,努力营造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高速文化。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8

  *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妇女已成为推动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妇联组织如何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的优势,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妇女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为此,我们对相关现象和问题进行了调查探讨。

  *些年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不断加快,许多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妇女、老人和儿童成为“留守”农村的主要成员。农村妇女不仅是家务劳动的主要承担者,而且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针对当前农村这种以女性成员为主导的新格局,妇联组织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道德素质,弘扬文明风尚,促进妇女民主参与,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基层妇联组织在作用发挥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农村妇女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妇女长期以来对自身的期望值较低。思想不够**,缺乏创业精神。大多数农村妇女仍然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固有方式,创业的主动性较低;对农业科学技术掌握甚少,影响了她们的劳动回报率;另外,部分妇女在村里民主政治生活中甘当配角,不能大胆表明自己的态度,参与决策。

  (2)农村“留守”妇女家庭问题突出。目前,农村“留守”妇女越来越多,她们家务、生产一肩挑,任务重、劳动强度高,生存压力大,加上固有的农村妇女保守观念,认为自己只能在家做家务,造成观念、信息、思想的'闭塞,而有些丈夫外出打工开阔了视野,观念得到更新。夫妻间的这种反差易引**感问题,带来家庭不和谐、不稳定。

  (3)妇女自主创业、就业问题较多。虽然现在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猛,就业机会较多,但不少农村妇女在就业方式上存在“等、靠、要”思想,主动适应性差;妇女就业观念保守,受家庭牵制和周围环境影响,绝大部分妇女不愿抛夫弃子,外出就业;妇女自主创业的资金短缺问题严重。调查显示,资金匮乏是妇女创业的最大障碍之一,贷款不但手续繁琐,且贷款额非常低,不解决问题,高利息借钱,只能增加负担。资金上的困难,成为农村妇女致富的阻力。

  (4)基层妇联组织存在薄弱环节。妇代会作为妇女群众的代言人,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需要进一步拓宽。村级妇联自建基地不多,普遍经费匮乏,导致工作运转困难,也影响了示范、带动作用的发挥。妇联组织为农村妇女增收提供的服务还不能满足需求,针对农村妇女的培训内容单一,覆盖面不宽,特别是面对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和资金、信息缺乏这一矛盾,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富余劳动力和妇女转移力度还须加大。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9

  乡镇(街道)妇联是妇联组织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级,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型作用。现实中,乡镇一级妇女工作力量和组织实力相对薄弱,功能和作用都比较弱化。为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进一步激发乡镇(街道)妇联组织活力,省妇联组织部于20xx年4月就乡镇(街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实地考察了长春市朝阳区、双阳区、榆树市以及通化县、前郭县、敦化市、临江市等7个典型县(市、区),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建设现状

  20xx年以来,我省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机构被大幅撤并,只设“三室一所”(党政办公室、经济办公室、社会管理办公室和财政所),妇联组织并入党政办公室;人员编制被大幅精简,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分别精简了30%以上,妇女工作基本为1人兼职承担。

  组织现状:目前,全省共有乡镇(街道)妇联组织900个,其中乡镇妇联618个、街道妇联282个。改革中有887个保留了机构设置,有13个与工会、共青团合并。

  干部队伍现状:全省900个乡镇(街道)全部配备1名专(兼)职妇联**,其中专职310名,占34.07%;兼职590名,占65.93%,兼3职以上的有206名,占兼职总人数的34.92%。900名乡镇(街道)妇联**中,只有145人进同级党委,占16.11%,其中享受乡科级副职待遇的仅有69人,占7.67%。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的有265人,占29.44%;31-45岁的有466人,占51.78%;46岁以上的有169人,占18.78%。学历层次上,大专以下的有276人,占30.67%;大学本科有601人,占66.7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23人,占2.56%。从做妇女工作的时间来看,有388人从事妇女工作的时间在3年以下,有48人从事妇女工作的时间超过20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调研发现,乡镇(街道)妇联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

  一是干部兼职过多,兼职不当,对自身岗位和工作自我认同感较差。由于人员编制的限制,每个乡镇(街道)只能设1名兼职妇联**,一般由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兼任,还要负责党务、综治、纪检等工作,没有精力对妇女工作进行全面投入和精心安排,只能应付了事,更不用说参加妇干业务学*,更新知识,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有的甚至兼任统计、出纳、会计等,与妇联工作方式和内容毫不相关。兼职副**、执委人数少,形同虚设,只为完成代表大会的程序,作用发挥不好,严重影响了基层妇女工作的开展和工作效率。

  二是妇联干部政治待遇下降。全省900个乡镇(街道)妇联**中有90%以上为科员,既享受不到乡科级副职的'政治待遇,也没有进入同级党委,致使大部分妇联干部缺乏岗位荣誉感,工作积极性降低,进取意识差,“不争先,不落后,跟在中间最自由”的*庸思想严重,做好妇女工作的动力不足。

  三是妇联干部交流速度呈两极分化趋势。通过公***选任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人员两年之内就交流到重要岗位,而能力差的、安置性的、临*退休的、专职的人员一干就是二十几年,缺乏工作热情,工作方法老化。有的妇联干部由于工作时间较短,经验不足,缺乏积极主动争取党政领导重视的意识,对于上级妇联安排的正常工作,不知如何得到领导的支持。

  四是工作经费不足,基本为一事一请,没有形成保障机制。由于各乡镇(街道)财力有限,妇联工作经费难以保障。我省乡镇(街道)妇联年度*均经费仅为20xx元,且只有22.4%纳入财政预算。由于缺少经费,有组织无活动无培训或培训“借鸡生蛋”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妇联工作缺乏应有的影响力。有些乡镇妇联想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创新活动,常因缺乏经费而中止,使得妇女工作缺乏生机与活力。部分乡镇妇联在换届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只能在不违反妇联《章程》的情况下,尽量简化程序。

  三、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调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一是乡镇(街道)妇联**实行兼职高配。参照我省实行的社区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妇联**的模式,探索由乡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中的女性兼任妇联**,配备专职副**1名、兼职副**和常委若干名、用公益岗位配备1名妇联专干,形成乡镇区域内有影响、有能力的优秀女性共同做妇女工作的组织模式。

  二是推动乡镇(街道)妇联**进同级党委。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推广公主岭市、珲春市的经验做法,推动乡镇(街道)妇联**进入同级党的委员会工作。

  三是通过非领导职务的途径提高乡镇(街道)妇联**的级别待遇。落实中办《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改进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乡镇机关设置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职数不得超过乡科级领导职数的50%”的规定,明确符合一定的工作年限、工作业绩等条件,通过非领导职务的设置解决乡镇(街道)妇联**待遇。

  四是落实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工作经费。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全省基层党建带妇建工作的意见》(吉组通字〔20xx〕40号)中“保障基层组织工作经费。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投入的基层妇联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各市(州)、县(市、区)按照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标准核拨本级妇联工作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乡镇街参照执行”的规定,推动乡镇(街道)按照女性人口人均1元钱标准核拨本级妇联工作经费,并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五是建立乡镇(街道)妇女之家。落实吉办《关于全面推进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健全服务体系,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的规定,依托乡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同步建立妇女之家,所有党组织活动场所,让妇联组织使用,向妇女活动开放。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0

  按照乡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的安排,我与XX年4月7日至11日到乡中八里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大调研大走访”,就中八里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打算进行了调研走访,现总结调研报告如下:

  一、村基本情况

  东八里村位于大马村乡东北部。全村共有311户,1267口人,6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1人,耕地面积1362亩,XX年人均收入4649元,在全乡是中等收入村庄。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1、党员基本情况:村设有1个农村党支部,村两室三间90*米,占地0.6亩,建于1983年9月,历经多次整修,现有围墙和大门,但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农村党员有46名,其中妇女4名,占9%;55岁以上的30名,占65%;文盲、半文盲党员39名,占37%;高中及以上的9人占20%;困难党员8人,占17%;致富无门的3人,占6%;致富带头人8人,占17%。

  2、农村党支部班子情况:村党支部委员总数为3人,村委委员数3人,都是55岁以上。

  3、农村党支部作用的发挥情况:两委班子成员均能在自身致富上起一定的带头作用,能积极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三、存在问题

  1、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有些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2、农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一是班子年龄结构老化。目前班子老化现象还比较严重,村党支部**已经57多岁,村主任65岁,村委会计现已64岁,两委干部都在55岁以上。二是村级后备干部缺乏。村里有头脑、有能力的年轻人都把眼光放在经济发展上,真正愿意服务农村、扎根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三是农村干部待遇低。农村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村干部待遇低、难落实,不少村干部不安心本职工作,人心思动现象较普遍,甚至干脆“撂担子”,直接外出做生意。

  3、村两委班子关系不协调。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不能互相配合共同开展工作,无法发挥出村级班子应有的工作合力。

  四、农村经济社会情况

  村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可观,而且销路也很好,农民的收入来源也主要靠农业,养殖业发展不够。*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增加,劳务收入也成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医疗卫生方面,村1267口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加1242人,参与率是98%。明年计划全部参与。新农保应参保人数853人,实际参保819人,参保率96%。

  五、热难点问题

  1、农民对当前经济形式持乐观看法,在主导产业方面,对于优质蔬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希望**帮助提供信息,找市场,减少农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为今后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广阔的天地。在资金上,希望金融部门帮助农民解决小额贷款,缓解农民因生产资金不足制约生产发展的矛盾。

  2、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加强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是农民所盼,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希望**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3、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4、农村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农民渴望农村社会治安进一步稳定。村农民对农村社会治安状况总的评价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之风盛行,人情礼往给农民带来沉重负担,大有事主不愿办而不得不办,人情不愿随不得不随的趋势。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1

  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组织的新成员。据统计,目前全国有农民工2.1亿人,已加入工会组织的有7000万人。这么一支庞大职工队伍,如何组织和管理?他们的合法权益如何依法维护?是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社角是农民工**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结合学*实践发展观活动中,对我县的农民工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经统计,我县目前外出,县内,外来农民进城、进企业务工人员(含季节性)9825人,其中长年 在县外,在城内企业,服务业务工人员4300余人,工种为加工业、服务业、运输业、销售业等行业,工资基本在800————3000元之间,且不稳定。全县8个乡镇均建立了工会组织,只是工会**配备没有明确。根据我县农民工的情况,以乡镇、村为基本单位,建立工会组织,使农民工有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一、农民工的特殊性决定了应当尽快建立乡镇、村工会组织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产物。农民工就其身份来说,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农民工是企业管理的员工。农民工从进城、进入企业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是企业员工的一分子。农民工一般是以劳动合同制形式进入企业的,也就是说,在劳动合同期内,是由企业负责管理的。但是,劳动合同到期或者因为不符合企业用工的要求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就不再对其负责。特别是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往往都具有时间短(即:季节性、工期性、临时性用工)、技术含量不高等特点,其工作单位极不稳定,人员的流动性很大。所以,要由一个企业来实施对农民工稳定而有效的管理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工又是乡镇、村管辖的村民。乡镇、村不仅是农民工的出生地,而且是他们的户籍所在地。他们的家,他们的血缘关系,他们的田地和山林,他们的根基都在乡镇、村。这是他们永远不能割舍的地方。去年年底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我国有多万名农民工离开了企业,在没找到新的工作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是返乡,回到自己的故乡——乡镇、村。我县也有*1200多人回乡,有的是少数民族村的,他们有土地,有的是没有土地的,他(她)们又要在当地寻找临时性工作谋生,有的可能挣到钱寻找合适的地方做些小买卖和开辟商埠,又有的可能待业等等。这都说明,乡镇、村是农民工的根基、是农民工的故土、是农民工真正稳定的家。因此,在乡镇、村建立起工会组织,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充分发挥乡镇、村工会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中的积极作用,是工会组织建设的客观要求。

  我国工会组织组建的基本要求是: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面对着农民工群体,工会组织有责任把他们组织起来。有的人也许会提出,我们不是已经建立了乡镇、村工会组织吗?但现实情况是,过去建立的乡镇工会是针对乡镇企业和乡镇机关而设立的。这些工会组织工作的对象和工作的职能都没有涉及到广大的农民工群体。现在提出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组建村工会组织网络,是依靠现有的行政建制,在凡是有农民工的乡镇、村分别建立起以服务农民工群体,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主要职责的工会组织网络。这种工会组织网络,不但能为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而且,可以覆盖到所有的农民工群体,这就必然会得到广大农民工的普遍拥护。

  二、构建以服务农民工为主要职责的乡镇、村工会组织,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工会组织网络

  凡是有农民工(包括在当地外出的农民工)的乡镇、村原则上都要建立工会组织。按照职工成份的变化,乡镇设立工会组织,有条件的乡镇可设立乡镇总工会。乡镇设立的工会在乡镇党委、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由乡、镇党委**或副**兼任工会**,又要求设同级副职的工会**。乡镇工会要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全面承担起对乡镇所属的.单位、村工会组织的领导责任,同时指导、协调、督促所辖基层工会对职工和农民工的管理。凡是有农民工的村也要建立起工会组织。村工会在村党支部和上级工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要求由村党支部**兼任村工会**,负责对农民工的管理,为本村的农民工建立一个稳定的“职工之家”,切实为务工人员维护权益。

  三、乡镇、村工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乡镇、村工会组织在为农民工服务方面应承担以下几项基本职责。

  (1)负责所控范围内所有农民工的会籍管理工作。农民工的入会要简单。只要口头申请,就可以注册入会,并建立起会籍档案。

  (2)负责对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培训。培训工作应以乡镇工会为主体,对农民工实施就业培训,培训点可以在乡镇,也可以在村,要因地制定。要结合“四三二一”、“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等工作抓好职业、技能等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为其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那些返乡的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工开展创业培训,并提供相关政策配套服务。

  (3)负责对农民工实施就业安排工作。要根据劳动就业部门,上级工会组织提供的就业信息,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民工就业,并对就业后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服务。

  (4)负责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工作。尤其是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意外伤害的处理,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及时进行处理,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5)负责党的关于农民工政策的落实,及时为农民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工伤险、意外伤害险。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把党和**的温暖送到广大农民工手中。

  乡镇、村工会组织要正确处理乡镇党委和上级工会的关系。乡镇工会必须接受党委和县总工会的双重领导,在乡镇党委和在县总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村工会是工会的基层组织,必须在村党支部和乡镇工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这样就形成了在党领导下的县、乡镇、村(基层)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并通过这个庞大的组织网络实施对庞大的农民工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是由农民工这一个特殊群体的特点决定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组织网络。

  四、加强为农民工服务的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组织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1、有利于实施“组织起来,切实**”的工会工作方针。就目前而言,我们各级工会组织对农民工的管理还处在一个相对松散的阶段。就农民工所在的企业来说,有的企业没有把农民工纳入本企业本单位工会管理的范围。就农民工所在的村来说,由于没有工会组织,农民工没有自己的“职工之家”。根据全总的统计,目前,我国现有2.1亿农民工只有7000万人加入了工会组织。可见我们工会的组建工作不到位。再从**这个角度分析,原本属于工会组织的职能,如送温暖等工作,由于工会组织的不健全,不得不由党和**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所代替。因此,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组建村工会组织,实施“组织起来,切实**”工会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就能从根本上把农民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有利于党的一系列农民工政策的落实。党和各级**对农民工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从为农民工“讨”工资开始到现在可以为农民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等等。对农民工可以说是关怀备至。那么,这些政策措施如何才能落到实处,让所有的农民工都享受到党的政策的关怀?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就可以由工会组织来组织实施。这样,不仅可以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而且,可以惠及到所有的农民工。

  3、有利于团结动员最广大农民工群体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农民工既是一个庞大的职工群体,又是一种庞大的社会力量。通过加强乡镇工会组织建设,建立村工会组织,就可以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把这支队伍合法地组织起来,并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积极作用,团结动员广大农民工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建功立业。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2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市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为深入学*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调研组深入我市所辖农村对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多次组织召开了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基本上掌握了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现状:

  全市有47个乡镇党委(其中建制镇24个、建制乡23个)、3个经济区党工委(高湾、李石、大南),614个行政村,613个村党支部(其中党委建制的3个,党总支38个,党支部572个),共有农民党员26513名。

  二、基层组织建设主要做法:

  几年来,在省委、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三级联创”活动成果丰硕(“三级:县区、乡镇、村”)。我市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农村基层组织先进县区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30小项,“五个好”(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乡镇党委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24小项,“五个好”村党组织考评标准细化为五大项19个小项,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

  2.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成效明显。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强化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软弱涣散支部整顿。每年初按照倒排5%的比例,对后进党支部进行分类排队,采取领导包村、部门帮村、下派干部、交流任职等形式,帮助村里找症结,建班子,抓管理,找路子,进行集中整顿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三向培养”工程建设影响巨大。从xx年开始,我市在农村深入开展了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向培养工程”。在具体操作中,以*均每村5人的比例在全市确定了3000名的培养常数,按照“保持常数、动态管理、阶梯培养”的原则,进行跟踪培养。这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已经有675名致富能手经过培养成为党员,有576人由普通党员成长为致富能手,有405人进入村“两委班子”,51人成为村党支部**,49人成为村主任,有40名培养对象总资产达到50万元以上,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对此,人民网和《***员》杂志分别以大篇幅报道了我市“三向培养”工程的经验做法,在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北三家经验”得到广泛推广。我市从xx年开始,推广清原县北三家乡的工作经验,对农村党员“设岗定责”。根据农民党员的从业形式、个人专长、身体状况、思想素质等条件,按照支部设岗、党员认岗、党员大会定岗的程序,为有能力的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了农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目前全市有614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这一活动,共设立4大类16小类共6248个岗位,农村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示范引领作用得以发挥。

  5.党员培训工作扎实深入,党员素质得以提升。市、县有关部门采取“照单点菜、自主择训”的办法对农村干部进行各类实用知识技术培训,让农村干部在第一时间掌握实用信息和资料。同时积极鼓励村干部通过自考、函授等多种途径进行在职学历教育,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两年来,市、县有关部门共开办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120次,培训13000余人次。

  6.考核评价机制得到完善。各县区对村干部普遍实行了“任职承诺制”和年度目标考核制,将任期和年度目标向群众公开承诺,按照承诺内容,年终进行考核,排出名次,兑现奖惩,对连续3年排名末位的村**进行组织调整。

  7.一批典型英模迅速成长。自xx年以来,我市先后树立了大孤家镇小甘河村**赵景顺、大苏河乡*岭后村**张金柱、红透山镇红透村**隋长海等一批全市叫得响、群众评价高的先进典型,辐射和带动了全市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向高标准迈进。

  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令人欣喜的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着力进行解决。

  1.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乡村干部普遍反映,在农村取消各项税费和林权改革后,村里的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减少,缺乏必要的纽带,党组织的影响力明显减弱,在缺少资金支撑的情况下,各种公

  益性活动很难组织,甚至个别村党支部的号召力还不如宗教组织的影响力。

  2.个别村干部违法乱纪现象时有发生。从xx年以来,我市各级纪检部门立案查处的涉及村干部截留私分扶贫款、乱砍滥伐、倒卖林木、非法买卖或者侵占土地的案件达262件,查处各类违法人员281人。

  3.党员老龄化现象严重。目前,全市农村党员中35岁以下的为7090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19%;55岁以上的党员为12877人,占党员总数的35%。个别村60岁以上的党员超过党员总数的60%。

  4.个别村中“两委”不团结现象依然存在。调研中发现,个别村村**和村主任坐不到一个板凳上。目前,全市**、主任“一肩挑”的村数达258个,占全市村数的42%。

  5.村干部工资水*过低。我市村干部工资是xx年税费改革时定的,现已五年没有调整。随着农民收入和物价水*的.提高,村干部工资过低的现象日趋明显。

  6.村级债务过高现象不容忽视。我市实施土地、林权和税费改革后,土地已全部承包到户,林权已全部下放到人,农民各项税费已全部免除,村集体已无收入来源。60%的村负在外债,有的数额较大。

  7.干部选举工作存在问题,急需改进。由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主任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各种利益的作用下,有人借用家庭势力上岗,有的地方“贿选”现象严重,有的甚至发生恶霸分子、劳教人员当村干部的现象。

  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事关我市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农村建设。通过此次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我们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认识,也引发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是各级领导必须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把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建设抓好。

  二是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党执政的基础工作来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事关新农村建设事业、事关基层组织执行力、创新力和凝聚力,在很大程度上,集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是衡量村级组织建设的一把标尺。

  三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村“两委”换届选举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关系到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在农村“两委”换届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至关重要。

  四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五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

  六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

  七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八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与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

  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意义重大。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13

  一、基本情况

  我县于xxxx年在X个乡镇、X个系统组建了工会联合会,XXXX年在三个城区建立了工会联合会,XXXX年在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工会联合会,这XX个工会联合会覆盖了全县的所有基层工会组织。

  截止XXXX年,全县法人单位XXXX个,单独建立工会的有XXX个,覆盖法人单位XXX个,会员数达XXXX人。

  二、存在的问题

  全县企业工会工作仍然比较薄弱,工会组织在发挥作用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空壳工会”和“挂牌工会”依然存在,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部分非公企业主对工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有的对工会组织缺乏热情,漠视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有的由于生产经营竞争压力大,对待工会工作持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或者认为成立工会是形式需要,无实际意义,认为企业已经保障了员工权益,工会作用不大;有的担心企业工会开展活动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增加成本支出。二是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只是打工的,能赚到钱就可以,组织意识、**意识薄弱。三是少数部门和干部对企业工会职能作用的认识仅停留在保障职工福利、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上,模糊了企业工会引导监督、*等协商的职能和企业行政管理的关

  系。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一些企业工会虽建起来了,但有的处于停顿状态,长期不开展活动,或是以行政手段代替工会工作,正常运作难、发挥作用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会各项社会职能的发挥。

  2、规范化建设程度不高。工会规范化建设是激发企业工会组织活力,保证工会作用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目前存在于非公企业工会中的组织不健全、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工会工作的开展和工会作用的发挥。一是制度建设缺失。企业职代会等民主管理制度、*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尚未普遍建立,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基本制度在不少企业没有落实,企业工会作用难以发挥;二是相应的工会干部培训机制、培养体系未真正建立健全。相当一部分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工会业务还很生疏。三是企业工会选举的'民主化程度有待提高,大部分非公企业的工会**是企业经营者指定或提名,这给工会工作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去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3、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实践证明,企业工会干部的素质、工作能力、主观能动性是做好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因素。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县这支队伍的构成和素质与工作要求相差甚远。表现在:一是兼职现象严重。企业工会**,特别是非公企业工会**大都是兼职,且大多数是行政副职或身兼数职,或是企业主的*亲好友,因此很难保证开展工会工作的时间和精力,也不能保证正确处理好工会工作和行政工作以及亲友裙带的关系,精力有限和角色冲突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业务能力较弱。企业工会中缺乏擅长工会工作的骨干人员,在维

  护和实现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导致众多员工失去了对工会的信任感。三是待遇落实难。有的企业没有落实工会干部应有的待遇规定,工会干部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影响了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三、几点建议

  要重视巩固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突破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难点,全面提升我县企业工会建设的整体水*。

  1、坚持原则,把握方向。非公企业工会建设必须始终围绕促进企业发展这个中心,发挥好职工群众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力量的作用,同时又必须切实履行基本职责,善于主动**、科学**、依***,以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相统一为目标;在加强工会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同时,坚持从企业实际出发,因企制宜,努力创新组织体制、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创造性地开展非公企业工会工作,促使规范运作与创新发展相统一。

  2、夯实基础,扩大覆盖。要适应非公企业多元化组织形式的特点和企业用工方式的变化,探索和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不断提高组建工作的实效性,以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的组建,扩大覆盖面;要切实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把它纳入企业管理干部培训范畴。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推广典型,宣传受职工拥护、企业主赞誉、业绩突出的工会干部,发挥典型的导向示范作用。

  3、突出实效,发挥作用。要努力做好非公企业工会组织规范化工作,适时组织力量整顿清理“挂牌工会”和“空壳工会”,督促转化与提高,不断提升企业工会工作水*;引导企业工会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探索工会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探索加快企业发展多做贡献的有效形式;要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发挥作用,把职工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中发挥作用,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构建职工**帮扶体系和法律援助体系;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员工接受本企业文化理念,产生归宿感,创建和谐环境,实现企业“以人为本”和员工“以企业为家”二者之间的高度融合。

  4、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为企业工会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企业工会组织对改进管理、凝聚人心、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宣传企业工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引导各类企业、广大职工、社会各界对非公企业工会建设的关注和参与,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关心和支持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良好局面。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4)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精选10篇)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1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生活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推进了德育建设,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层次,形成了较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出了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非常注重制度文化建设,以制度约束人,以责任要求人,以艺术说服人。

  学校制度的建立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政策、法规,紧紧围绕培养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人才这一核心,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

  2、学校制度要全面,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学校制度要细致,各项制度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避免粗放管理,走向人治。

  4、要严明,制度纪律要有贯彻落实,赏罚分明。

  5、建立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学校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是学校各职能部门。其中教导处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学生的调动管理工作。大队部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校纪校风建设,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工作,班级管理与评比,总务处主要负责学校的物质建设,学校财产管理,学校的财务管理。在全面、细致、严明的制度管理下,逐步培养师生的纪律意识,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有效。

  二、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是育人的重要途径。为此,我校充分挖掘潜力,广泛运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包括:

  1、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根据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目前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我校创设了三大主题班会:养成教育(主题有: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朋友与友谊、我心中的偶像、自信与成功等);感恩教育(主题有:感谢父母、感谢老师、关爱、名人激励我成长等);

  2、**下的讲话,庄严的正面教育。

  我校坚持每周一的升旗制度,充分利用**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等。话语虽不多,但非常注重实效,在庄严的**下,严肃的氛围中,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下的讲话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高效的渠道。

  3、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们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学校广播室每天广播时间1小时,除了宣传学校好人好事、扶正贬邪外,还根据学生年龄和兴趣特点,在不同时段设计了不同的广播板块,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4、开展各种活动,搭建个性发展*台。

  我们充分广泛地开展各种活动,为全面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搭建起一个又一个发展*台。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珍爱生命,安全在我心中”、“节约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元旦文艺汇演”、“读书比赛”、“书画大赛”、“六一游戏活动”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实践活动,让师生学会面对突发事件紧急自救的知识,大大增强了师生的安全意识。

  通过广泛开展各种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抵制了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也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扎实抓好品行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惯养成教育是是德育工作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反映学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我们突出抓了两个方面:

  1、完善“他律”,倡导“自律”通过《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实施及校规、班规的制订与实施,使学生熟知并达到学校生活中具体的行为要求;建立良好的奖惩与激励机制并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品德行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班级中创设产生良好行为的情境,形成健康的舆论,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形成“他律”。有了严格的他律,还要辅之以受教育者的内心自律。因为一个良好言行*惯的养成通常都需要经过自觉地练*和实践才能定型。我们鼓励并提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人要做自己言行*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2、扎实抓好生活细节,促进养成教育

  在师生中广泛倡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等古训和格言,及时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等集体舆论手段,并与家庭教育达成共识,让学生真正“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全体师生讲学*、讲文明、讲礼貌蔚然成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四、创建优美的物质环境

  1、学校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处处是教育之地”,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特有底蕴的校园建设原则。进入校园,“文明、自信、求实、创新”的校风,上教学大楼,“行为四十八字”的大型标语,激励着学生拼搏进取;“奋斗改变人生,拼搏创造辉煌”等名人警句,耐人寻味,时刻激励着学生的斗志;《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时刻提醒着学生,学生作品展,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

  2、人人参与,构建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最主要的学*、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的班级环境,凸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走进教室如同走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栏目。

  经过一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成为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亮点。

  *一年的工作,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能提高全体师生的素质,缔造和谐校园,能带动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但由于学校规模小,资金有限,学校校园文化的“硬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备,加大投入,如学校操场需要*整、硬化、绿化;墙壁需要粉刷、亮化、美化。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加强投入力度,使校园文化建设,这枝精神文明之花开得红艳。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2

  根据第四届校园文化节总体工作安排,我们负责校园文化节文艺演出的方案策划、节目创编、排练、及节目的预选、彩排和实施演出。从今年3月份接受任务到演出结束,全情投入,在学生会的大力支持和各年级组、各班的积极配合下,圆满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文艺演出的总体效果

  文艺演出是第四届校园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家的关注度很高。文艺演出我们以歌舞为主,穿插古诗文诵读、课本剧表演小等表演形式,力争在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思想性、艺术性及观赏性的统一,唤起观众强烈的心灵情感共鸣。从效果上看,基本达到要求。

  1、形式创新,突出创作性。

  节目以歌舞为主,穿插其它艺术门类表演形式,大部分演出的节目是在原有节目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加工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才智。与往年的节目相比形式更丰富,质量也更高。

  2、充分展示才艺,师生反映良好。

  演出给更多的同学有了充分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此次文艺演出从主持人的选拔、各班级节目的海选到文艺节目的正式演出,各项活动开展有条不紊,真正起到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一次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次文艺演出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艺术特长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几点做法

  1、创新机制,超前运作。自接受任务后,我们筹备组集思广益,通过学生会多次对文艺委员班长召开动员会议,征集文艺演出的创意方案,并对去年文化节文艺演出中表现出色的、有艺术特长的学生进行宣传,针对我校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较少的现实,通过与班主任老师的沟通,将热心集体活动、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充分利用下午三四节课及休息时间进行排练保证了节目质量。

  2、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保证文艺演出的艺术质量,我们根据学校的要求,对节目进行反复推敲和修改。

  一是节目筹备会。我们老师召开多次会议,就演出的各个方面问题进行探讨,大家各抒己见,互相碰撞,互相补充,在此基础上拟定了方案的表演方式和创作框架。

  二是节目评审会。我们根据学校的要求,组织了多次审查,将学生节目进行合并、演出人员进行调整,明确各节目责任人,排练、彩排及演出时间,对演出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协调解决的办法,为保证文艺演出的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三、几点体会

  总结这次演出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樊明祥校长统领全局,多方协调。分管领导张莲副校长先后多次主持了协调会,燕志国主任对筹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给予了指导、协调和帮助,保证了文化节文艺演出的顺畅进行。可以说,领导重视是文艺演出成功的前提,也是演出成功的根本保障。

  2、教师团结协作。演出筹备工作虽然时间跨度长,但因任务环节多,时间要求严格,分解到各项具体工作的时间是十分紧迫的。在筹备过程中,老师们互相帮助,表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演出成功的关键。

  3、学生会及艺术特长生的配合和支持。本次演出合作协作程度高。在演出筹备和实施过程中,学生会和特长生给予了大力的配合和支持。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和配合,演出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想到了;我们疏忽的地方,他们主动想方设法解决,表现出了良好的团队意识。

  4、、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表演及技巧方面还要加强。

  5、建议:鉴于文艺演出节目排练工作的难度,希望学校能够扩大对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名额,以便艺术教师更系统的培养和顺利的开展工作。

  小小的舞台展现了教育教学这个大舞台,展现了现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此次文化节文艺演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力地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第十届校园文化节文艺演出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我们将会汲取艺术的汩汩灵气,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3

  座落在县城东北角上的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崇尚卓越,追求一流,努力增强校园文化意识,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物质文化环境,营造了舒适美观、安全文明、文化底蕴浓厚的校园文化。20xx年,该校相继获得县“综合目标考核优胜单位”、“最佳文明单位”、“模范基层党组织”、“人民满意学校”、市“全市财会工作先进集体”、省“湖北省九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先进单位”等殊荣,跻身于全国首批50个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成为全省唯一的一个县级电大“全国高等教育公共课统一考点”提前两年实现了“二次创业”规划目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通过建树科学、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来引导学生提高分辩是非、明辩美丑善恶的能力已经成为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学校把这项涉及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滴滴点点,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需要全校联动、全员重视的系统工程作为大事来抓。确立了“将学校办成高层次、高质量、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师生心灵美、行为美、育人环境美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远志、博学、创新”的校风要求。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将其纳入校内制度化建设的轨道,致力于以教研组长、体育、艺术课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形成了校长负总责任、一名副校长全面负责、政教处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团委、学生会互相配合,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使校园精神深深地烙在师生们的心中,整体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建园林式学校,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这所学校始终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始终遵循“文明、和谐、协调、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针,精心设计,耐心经营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让师生与顽石对话,与花木交流,让墙壁开口说话,使环境处处育人。学校在全县率先建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自然优美”花园式学校。发动师生,通过劳动使学校集绿化、美化、净化、香化、育人为一体,使路、场、舍、园,花草树木和谐成景,相映成趣。

  投资十万余元建起的两条文化长廊,一个傍山依水,文化底蕴丰厚,古色古香,使学生学*、交流的佳境;一个集停放车辆,法规教育于一体,随时警示提醒师生的行为。沐阳书亭、四万多册的图书、漂亮的报亭,激起学生无限的求知欲望。

  巧妙设置的警示牌,刻意提炼的办学观念,激发学生做老实人,做有志人。“远志、博学、创新”的校训,提醒学生为了明天,今天要努力。筹措资金*百万元建起的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将有线电视,因特网线路引入教学,学生不仅实现了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校同上一堂课的“梦想”,更能充分体会到“鼠标轻点,世界尽收眼底”的感受。教室、专用室精心布置的宣传材料、名人名言、黑板报等,使校园环境处处教育人,时时鼓励人,让高尚文化浸染学生的心灵。

  师德先于“生德”,优化人际环境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当楷模。”,作为贫困山区的职业学校招收的多半是家庭经济困难,学*成绩不大理想,人生目标摇摆不定的未成年人的住读生,他们对教师的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情趣品行、个人爱好等格外关注。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做为立校之本来抓,制订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师德规范》、《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日常行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定期组织教职工学*学*教育法律、法规,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先进典型材料,增强教职工师德水*和意识。

  开展师德承诺宣誓、师德承诺签名、“师德颂”演讲及“我心目的好老师”评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加强师德督促检查、考核、学生评价,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根植于教师心中,自觉以无处不在的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学生。领导联系后进生,教师帮扶贫困生,已成为*惯,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注重制度文化培养高尚品格

  “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成长”。由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其他管理制度形成的校园制度文化不仅具有规范人、约束人的作用,更具有激励人、鞭策人和塑造人的作用。

  学校依据民主、*等、公正的原则进行学校制度建设,完善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基层教育工会、学生会、共青团等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要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提高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基本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的程度,使学校管理制度以人为本,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慢慢使之转化为具有持续的、恒久的、无所不在的精神文化。

  学校制定了《学生奖惩条例》、《教室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文明班级创建》等规章制度,对每日两操,三区(教室、寝室、卫生区)都有具体要求。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开展的创文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讲文明、做文明人以及创文明班、文明宿舍、文明学生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并实施相应的量化考核,每月公布一次,使系统的校园文化做到了经常化、日常化的开展,扩大了其功能范围,使其教育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常抓行为规范,重视“养成”教育

  学校针对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阶段的特点,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主线,多渠道、全方位地培养文明素质和高尚情操。学校每学期举办两场专题报告会,请专家、学者、英模现身说法。政教处、团委每年召开一次学生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自己的工作章程,明确职责,分头抓好卫生、校园广播、黑板报、升旗、文体活动等,与学校管理、值周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交叉的管理网络。

  定期更换的黑板报、专栏和一日三次的校园广播都由学生自己撰稿、自己编辑、自己播出;暴光坏人坏事、抵制歪风邪气,表扬好人好事,弘扬道德正气,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调动了班级之间的竞争,推动了班级管理。学生会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组织,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经常走上街头清理垃圾、清除非法广告、擦洗电话亭,义务献血,救助他人。使学生从细微之处做起,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培养目标等在活动中得以熏陶灌输。

  规范网络行为是学校抓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学校就组织学生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运用从报刊杂志上节选了一些网络安全事故的报道警示学生,提醒学生正确取舍网络信息,在网上谨慎交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规范学生网络行为,把网络环境中的道德行为规范作为计算机教学“一票否决”来抓,帮助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是非分辨能力。通过安装网管、加装防火墙形式,组织人员不定期的检查,促使学生远离网吧、远离**、远离暴力、远离赌博、远离愚昧迷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虽刚刚起步,略显得稚嫩,但我们已欣喜地嗅到了她的缕缕芬芳,看到了她绰约的风姿。我们衷心祝愿这朵职教百花园中的奇葩越开越鲜艳,越开越亮丽!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4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一切行为和关系的总和,其核心就是文化。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一个操场的概念,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它包括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包括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二、目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新民路小学是一所具有48年历史的学校,多年来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一刻也没有放松。历届领导班子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淀,学校形成了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本着“教师为本、班子为魂,德育首位、教学中心,依法治校、以情理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健体、养*、尚德、增智”的校训,“准时、勤奋、诚信、文明”的校风,“团结、求实、自律、创新”的领导作风,“严谨、博学、精业、创新”的教风和“乐学、善思、自主、向上”的学风,“凝心聚力、奋发向上、敬业奉献、追求卓越”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精神。

  三、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亟待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应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为基础,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前瞻性地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与分工,落实相应的工作机制。实际调研结果表明,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明确的总体建设目标和总体实施方案,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充分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还不充分。

  (二)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凝聚、培育与弘扬不够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也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和精神文化。办学理念主要反映学校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的认识、观念和态度。我校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形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既是推进学校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学校精神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彰显不够,体现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精神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校园文化是以教师、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为主体的人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创造的。学校文化以教授学生知识为基础,以育人活动为主要功能,这是学校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由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而形成和创制的文化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深入指导和共同建设不够,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优秀教师风范的引导、培育、宣传不够,教师在校园文化的传播、示范、引领、感染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四)学校文化特色不够鲜明

  校园文化特色是影响学校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追求个性、铸造品牌、彰显特色是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以特色求创新,以特色促发展,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特色不够鲜明,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文化特色研究不够、定位不明确,校园环境中缺乏反映学校历史与传统的元素,校园文化的移植和对接比较薄弱;校史校情研究不够,导致学校文脉的传承、宣传不足;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科文化的结合不够,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术文化活动培育不足,缺少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文化项目;学校的形象识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学校文化建设和地域文化的结合也比较欠缺。

  (五)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的矛盾比较突出

  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传递和表现着校园文化精神的内涵与韵律,是校园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优秀的校园环境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有机结合,有发挥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启迪和熏陶的育人功能。目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校园布局的调整和二期教学楼建设迫在眉睫,自然景观还比较单薄,缺少体现校园文化特征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气息,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尚未按照校园文化特点完全建立,缺少文化意蕴,校园建筑物内缺少人文内容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表现。

  四、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具有全局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校园文化问题研究不深入,思想认识不统一。

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尚未真正确立我们对校园文化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作用以及发生发展规律认识还不深刻,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真正做到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实施,就难以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从而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较为薄弱,也使校园文化难以体现学校特色,难以铸造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也比较难以融入学校的中心工作,常常被当作宣传、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事情,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真正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不易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的就难以真正建立起来。

  (二)过于注重外显形式,忽视了文化本质。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了建设物化的环境文化,对精神文化的引导和培育不足。这就给人以一种误解,似乎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开展的文化活动或学校形象设计等。实际上,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观念文化,其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最表层的是学校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和学校形象设计都是学校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5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一个立体化,开放性的概念。它包括了诸多的因素,如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以及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

  1、历史传统

  一所学校尤其是有着较长历史的文化名校,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必然有其文化的积淀。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生,在各个不一样历史时代里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本身就为学校增添了一笔无形的但影响深远的文化果实。这些文化积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盐步中心小学建校几十年,她取得的成就为人称道,校内建有“书法见长”的校雕,校史展览室里展示的学校优良的传统是最佳的题材。这天,学校的师生员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追求的足迹也将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新的资料,也将成为学校未来发展中的文化积淀。

  2、校风校貌

  有人曾说: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学生陶治情操,净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盐步中心小学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一贯遵循高品位原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便于教学和维修。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师生和一些著名书画家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见证了我校“书画见长”的发展历程。

  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到花坛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艺术构思。校园世界是充满教育好处的生活世界。校徽、校雕、校歌、校训,每一天都熏陶着学生的心灵。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凝聚着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信息,它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念的主流,尤其反映了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学生在与其无数次的“视界融合”中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人与自然的融合,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志趣变得高尚,道德得到升华。

  校园里,学生每一天漫步于陶园,他们欣赏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观赏着水池里游动着的锦鲤。学生们怕踩疼了脚下的小草,怕惊动了水池在游玩的鱼儿。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德育人”的工作思路,构成“团结、严谨、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从教风建设入手,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政治思想学*、开展以“正师德、强师能、树师表”为主要资料的教师论坛,端正教育观念,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新观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透过典型示范、评价导向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用心性与主动性,重塑“敬业、爱生、钻研、开拓”的师表新形象。

  其次,我们坚守学校这一精神礼貌建设主阵地,以“五爱”教育为主线,开展“创礼貌班级、树优良班风”为主要资料的建立活动,透过广播、宣传栏、德育走廊、校刊等各种载体,透过午读、班队会、思品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基础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以启迪、熏陶、感化和塑造的方式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帮忙他们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礼貌行为,在学生中营造“爱国守法、尊师守纪、团结互助、勤奋好问”的良好风气。

  第三,我们重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过错;要以理服人,取信于人,做学生的表率;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遵照《守则》《规范》的要求,尊师守纪,团结友爱。盐步中心小学倡导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鼓励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智启人,启发诱导,去打通人的思想,打动人的感情,激励人的意志,那么学生必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尊重,热爱,信赖老师。所以,我们更大程度上要求教师用自我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从管理入手,促进学生自治,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良好班风、教风、学风、考风、校风的构成,关键在教师,落实在学生。使学生成为管理自我的主人。推进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自我实践”的教育教学改革,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时代性具有用心作用。

  学校从办学实践中认识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完全是教师教育的结果,而是家庭教育,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交往的结果。学校在充分征求学生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学生日常管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使学生明了是非界限,在日常生活和学*中自我约束自我、自我教育自我,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由看管型向自觉型的转变。

  从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入手。学校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养成教育为基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为突破点,以月主题活动为载体。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观念、良好的行为*惯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为此,学校采取措施净化、美化校园(校园文化墙),利用电视台、橱窗、黑板报、广播站、图书室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宣传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有效地发挥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于不经意中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潜力,陶冶情操。

  3、教育科研

  盐步中心小学在多年教育科研实践中构成了一支强有力的骨干教师队伍,构成了一批在校内外有较高声誉教师。现任教师中,高级教师60多人。教师的整体素质很高,为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教改科研工作,实现“以科研树名校,以创新促发展”;“书法见长,和谐发展”的办学目标,盐步中心小学制定教改科研规划,拟定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中心包括素质教育体系,师资保障体系,教育技术体系,现代管理体系四大体系;提出了“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名师”的口号,在科研工作中实现从个体科研向群众科研转变,从单纯写教研论文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

  4、校本教研

  同时,未来的教育需要我们立足校本研究,学校鼓励广大教师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将研究作为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资料,倡导反思性教学,鼓励同伴合作与互助,努力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转变学生的学*方式,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参与课题研究,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撰写教育教学个案,生成体现个性的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者转变。

  未来的教育还需要我们树立终身学*理念,促进学*化组织建设。学校透过多种活动在教师群体中大力宣传终身学*的好处,树立终身学*的理念;鼓励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学*(包括学历教育,有组织的业务培训,以及非正规学*的自学,看书,读报或其他学*)提倡教师群体成员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进行学*;倡导教师群体成员间透过问题研究,观点争论,提高思维品质和学*潜力;为教师带给学*的机会和条件,激励教师自觉学*,构成浓厚的学*氛围,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学*化组织。透过这些途径,学校创设了一个有利于教师研究,成长,成材的环境,使教师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给最有力的保障。

  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

  第二课堂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因此,为了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潜力,推动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建设,已经构成较为完整的第二课堂体系。

  目前学校第二课堂共有科技方面有:车模,创造发明小组;艺术方面有:合唱团,舞蹈队,书画美术等;体育方面有:篮球队,乒乓球队,武术队等。文学方面有:广播站,校园电台诗朗颂等。同时还有佛山小记者和南海小记者。第二课堂全校90%的学生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第二课堂立足校园,用心活动,已成为弘扬校风,引导健康潮流的生力军,已成为同学们激发潜能,挥洒智慧的天地。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按照万盛经开区教育局工作统一部署,结合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办学实际,经过大量资料收集和分析,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学校简介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创建于

  1945年9月,由东林矿业公司万盛煤矿员工子弟小学校开办;1950年更名为“西南工业部四0三煤矿子弟学校”;

  1951年更名为“公私合营东林煤矿职工子弟学校”;

  1959年9月更名为“鱼田堡煤矿子弟校”;

  1965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职工子弟校”;

  1968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机修厂子弟校”;

  1978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第二职工子弟校”

  1982年9月成立“南桐矿务局中学校”;

  1983年更名为“南桐矿务局第一中学校”;

  XX年1月更名为万盛区东林初级中学校,XX年11月,学校恢复高中办学,更名为重庆市万盛区东林高级中学,XX年7月,与原进盛实验中学校合并,成立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0203*方米,建筑面积27511*方米。其中教学楼5栋,实验楼1栋,共计教室78间,功能室19间,办公室47间,会议室5间。室外塑胶运动场2块,面积8000*方米,室内塑胶运动场923*方米,食堂948*方米,教师宿舍1栋,学生公寓3栋,学生浴室1栋。目前有班级个,其中高中班,学生人,教职工人。美术、音乐、舞蹈、计算机等教室基本具备。

  二、文化现状

  学校的诞生与抗战和采煤都有密切的关系,经过70余年风雨,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逐步形成底蕴厚重的文化理念、办学理念。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的文化理念是“竹文化”,以培养高尚、正直、有用的人才。文化特色是“矿工底蕴、修竹气质”。文化建设方向是“传承・弘扬・拓新”。文化建设途径是“承载传统文明・打造时代特色”。

  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奠基成功人生”。学校精神是“负重自强、和谐共进”。校训是“知行精进、日新月盛”。校风是“虚心致远、止于至善”。教风是“兼百家之美、严不倦之教”。学风是“博采众长日高日上”。

  根据这一系列完整理念,确立了学校的教育主线,这就是“竹韵劲节、文武兼*、担当责任、永怀感恩”。围绕这一教育主线,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既要重视书本知识的学*,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通过历史挖掘和地区实际,以及学校优势、传统等等,逐步形成以武术、羽毛球为教育品牌,兼顾其他艺术学科,以“感恩与责任”为德育主线,强力推行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

  (一)武术特色:

  围绕武术特色教育教学工作,*年来先后完成了一定的武术文化建设工作。如一是完成了武术文化浮雕;二是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建立了武术廊道文化;三是在体育课中全面推广武术项目;四是开展了以武术为主的大课间活动;五是开展了一年一度的全校性的武术套路比赛;六是确立了“武术教育在学校全面开展的”课题研究;七是以班会课等为载体,大力弘杨武术文化;八是在学校各种活动中均有意识的穿插武术节目,以达到宣传武术特色;九是在师生中建立武术业余爱好者联盟,开展晨练等;十是与有关部门联姻,建立太极拳、跆拳道、散打等专业训练队伍……目前,已经初步营造出武术文化氛围。需要指出的是,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开展武术特色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料、新闻先后在《重庆日报》、《西部开发报》、《万盛经开报》,以及地区电视台得以报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在重庆市的各种运动会中,武术也获得了各种金牌十余枚。

  (二)竹韵文化:围绕竹文化

  一是完成了校歌、校旗、校徽、校训、班牌等等的设计工作,并广泛应用于学校各种媒介中;

  二是发行了校刊、校报;

  三是完成了竹文化廊道文化建设;

  四是将学生的书画作品上墙展览;

  五是制作了大量反映学校的展板;

  六是开展了系列大型“竹韵劲节书青春”舞台活动;

  七是开展了寝室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的建设工作;

  八是全面绿化、美化校园,种植了比较多的树木花草;

  九是重点开展了以学生会为中心的讲文明、爱卫生活动;

  十是开展了有上千人参加的各种特长生专业训练,艺术体育高考成绩突出。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在万盛子如广场开展的“竹韵劲节书青春”大型活动,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交口称赞。而恢复高中办学后,艺术体育培养的学生前后有700余人进入了各级院校,其中不乏“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成都体育学院”、“西南大学”等等知名大学,较好的实现了高考与文化建设的结合。

  三、存在问题

  虽然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从纵向看,还没有完全发掘出学校丰厚的历史底蕴;从横向看,与兄弟学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特色不够鲜明,文化不够彰显,继承不够统一,执行不够严肃。在文化特色与应试教育中还左右摇摆,缺乏足够的毅力和恒心来办好校园文化建设,部分干部教师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还存在偏见。通过调查研究,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问题。

  一是特色教育没有有效开展,特别是武术特色的开展工作还处于低效率状态,还没有树立成学校的文化品牌,没有成为学校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个别教师主人翁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不强,缺乏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对学校布置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工作中敷衍了事,马虎应对,消极干事。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还缺乏系统化和常态化,部分工作属于见子打子状态,缺乏前瞻性,结果导致工作疲于命,但效果未必最佳。一些分管领导也围绕着自己的小地盘打算,缺乏全盘意识和牺牲精神。许多工作各自为阵,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执行力度不够,没有最大限度完成此项工作。

  三是已经完成的校园文化符号还没有最大限度地宣传展示,没有有效利用校园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地营造校园文化,以至于学生还对于学校的各种标识不够了解。

  四是校园卫生做得多,保持差,乱丢垃圾现象十分突出。语言不够文明现象时有发生,校牌佩带坚持不好,乱涂乱画时有发生。

  五是部分干部教师缺乏正确的校园文化观,潜意识还存在主、副课观点,始终顽固坚持传统课堂教学,忽略课外活动,特别是社会实践。就是高中考试中十分重要的艺术体育考试,也认为是小儿科现象。评优评先、奖金制度、福利待遇等方面没有考虑艺术体育教师的利益和感受,使部分特长教师也存在工作消极情绪。

  四、今后方向

  为此我们认为学校下阶段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将着力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机结合,完善制度,加强执行力,尽快形成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确立校园文化建设完成时间表,严格检查力度,务求完成工作。避免走形式、喊口号。

  二是在原有校园文化建设领导班子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职能分工,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交叉性质的工作,要严格执行领导负责制,落实领导具体负责。

  三是在当前基础上,有效利用学校的围墙、教室、花园、房屋、操场、廊道,以及学校广播站、电脑、网页、校刊、校报、校讯通等,全面丰富学校文化氛围,如张贴校徽,播放校歌,强力营造文化氛围。

  四是重点开展武术活动,开设专门的武术课,尽快形成武术周活动体系,尽快形成全校参与的高潮,建设学校武术用教室和陈列室。以此为核心,将学校已经颇有影响和成绩的艺术、体育特长训练做大、做强。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彰显了学校办学的教育魅力,还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良好基础。今后,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努力创出特色、形成品牌,加强人文关怀、提高人文素养,让学校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为万盛这方热土培养大量有用的。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7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一切行为和关系的总和,其核心就是文化。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一个操场的概念,它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需要长期培育,苦心经营的教育氛围。它包括硬件建设的物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的人的因素,包括人与物、教师与学生等的相互关系等。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校园文化则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二、目前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新民路小学是一所具有48年历史的学校,多年来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一刻也没有放松。历届领导班子都很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淀,学校形成了 “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的办学宗旨,本着“教师为本、班子为魂,德育首位、教学中心,依法治校、以情理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健体、养*、尚德、增智”的校训,“准时、勤奋、诚信、文明”的校风,“团结、求实、自律、创新”的领导作风,“严谨、博学、精业、创新”的教风和“乐学、善思、自主、向上”的学风,“凝心聚力、奋发向上、敬业奉献、追求卓越”已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精神。

  三、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亟待加强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应与学校的总体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以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为基础,确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前瞻性地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并明确责任与分工,落实相应的工作机制。实际调研结果表明,我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工作重视不够,缺乏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研究,缺乏明确的总体建设目标和总体实施方案,没有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充分纳入到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中,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任务统筹协调不够,校园文化建设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建议还不充分。

  (二)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凝聚、培育与弘扬不够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共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也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和精神文化。办学理念主要反映学校建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的认识、观念和态度。我校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形成为全校师生员工共同认可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形成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既是推进学校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学校精神在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彰显不够,体现学校精神、办学理念的制度建设还不够健全,精神文化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三)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校园文化是以教师、学生和管理服务人员为主体的人员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和创造的。学校文化以教授学生知识为基础,以育人活动为主要功能,这是学校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文化的一个根本特征,由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而形成和创制的文化构成了学校文化的主要内容,这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文化活动的深入指导和共同建设不够,具有学校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优秀教师风范的引导、培育、宣传不够,教师在校园文化的传播、示范、引领、感染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四)学校文化特色不够鲜明

  校园文化特色是影响学校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追求个性、铸造品牌、彰显特色是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以特色求创新,以特色促发展,是一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特色不够鲜明,主要表现在:学校的文化特色研究不够、定位不明确,校园环境中缺乏反映学校历史与传统的元素,校园文化的移植和对接比较薄弱;校史校情研究不够,导致学校文脉的传承、宣传不足;学校文化建设与学科文化的结合不够,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术文化活动培育不足,缺少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品牌和在区内有较大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文化项目;学校的形象识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学校文化建设和地域文化的结合也比较欠缺。

  (五)校园环境建设缺乏文化内涵的矛盾比较突出

  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最主要的内容,传递和表现着校园文化精神的内涵与韵律,是校园文化精神的物化形态。优秀的校园环境是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有机结合,有发挥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启迪和熏陶的育人功能。目前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校园布局的调整和二期教学楼建设迫在眉睫,自然景观还比较单薄,缺少体现校园文化特征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气息,校园视觉识别系统尚未按照校园文化特点完全建立,缺少文化意蕴,校园建筑物内缺少人文内容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表现。

  四、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体发展战略和各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具有全局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学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校园文化问题研究不深入,思想认识不统一。

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尚未真正确立我们对校园文化问题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地位、作用以及发生发展规律认识还不深刻,科学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还没有真正确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真正做到将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思考和实施,就难以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远规划,从而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工作较为薄弱,也使校园文化难以体现学校特色,难以铸造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也比较难以融入学校的中心工作,常常被当作宣传、工会等群众组织的事情,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真正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合力不易形成,完善的工作机制的就难以真正建立起来。

  (二)过于注重外显形式,忽视了文化本质。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了建设物化的环境文化,对精神文化的引导和培育不足。这就给人以一种误解,似乎校园文化就是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开展的文化活动或学校形象设计等。实际上,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观念文化,其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最表层的是学校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学校的各种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和学校形象设计都是学校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8

  校园文化是一种自觉地以文化为导向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中国教育改革和基础纲要》明确指出:“要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使学校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作为一种育人环境和氛围的创设,它在学校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一、目前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学校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的生命线,许多学校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教学质量而无暇他顾,学校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培养目标及常规管理等方面往往盲目随大流。同时,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缺乏对学校文化本质特征、功能作用、表现形式及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认识,而将学校文化仅仅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文体娱乐活动,加之学校文化建设无法在短期内见效,学校从实用功利的角度也不太重视。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1、培养目标不正,思想认识不够。

  由于受“质量唯一论”等影响,众多学校一味注重文化课教学,严重忽视学生的技能训练和思想教育。学校领导层的思想认识未形成共识,多数领导认为应该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所以在新形势下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特点、问题和做法等没有积极进行研究与部署。

  2、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忽略制度体系的改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校布局的调整,原本薄弱的教学基础设施越来越不适应发展要求,故学校加大经济投入,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改善校容校貌,但是却忽略了学校软件设施的建设。部分学校没有完整的办学章程,在教学质量的考核中,缺乏科学考核学生全面发展水*的指标体系,使学校的发展很不稳定,起伏跌宕,不能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3、格调上庸俗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

  由于市场经济促进文化市场的发展,许多格调上庸俗低下的社会文化冲击着校园。学校附*的一些不良网吧、录像厅、卡拉ok厅、桌球室、电子游戏室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包围着校园,课余时间,学生们成群结队地涌向这些场所,打发着寂寞的时光,甚至通宵达旦,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校园学*生活。

  伴随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新课改的有效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在传承的基础上也面临着挑战,只有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当今的教育背景,与时俱进,校园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这就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重建和发展。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应是一种基于学校的彰显个性的文化。由于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文化的影响,学校要突出地方特色,立足本土,建设富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校园文化。基于以上思考,本人想结合当地、学校实际,开展《挖掘乡土人文资源激发校园文化活力的实践研究》一课题研究。

  二、当地深厚的人文背景

  学校座落在瀛山书院脚下,瀛溪畔,是南宋瀛山书院的延伸,历史文化悠远而浓厚。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曾多次来此书院讲学著书,留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千古绝唱。在学校教学楼可以远眺到瀛山书院遗址胜景——清风徐来,松柏苍翠,历代修葺过的八角凉亭依旧伫立在瀛山之巅。瀛山书院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与众不同的人文精神特点。学校将“瀛山书院”独特的人文资源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创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校园文化,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9

  座落在县城东北角上的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崇尚卓越,追求一流,努力增强校园文化意识,重视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和物质文化环境,营造了舒适美观、安全文明、文化底蕴浓厚的校园文化。20xx年,该校相继获得县“综合目标考核优胜单位”、“最佳文明单位”、“模范基层党组织”、“人民满意学校”、市“全市财会工作先进集体”、省“湖北省九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先进单位”等殊荣,跻身于全国首批50个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行列,成为全省唯一的一个县级电大“全国高等教育公共课统一考点”提前两年实现了“二次创业”规划目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通过建树科学、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来引导学生提高分辩是非、明辩美丑善恶的能力已经成为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学校把这项涉及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积累于学校发展的滴滴点点,体现于师生员工的一言一行,需要全校联动、全员重视的系统工程作为大事来抓。确立了“将学校办成高层次、高质量、教师教学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师生心灵美、行为美、育人环境美的现代化学校”的办学目标和“远志、博学、创新”的校风要求。

  遵循“整体规划,分项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将其纳入校内制度化建设的轨道,致力于以教研组长、体育、艺术课教师为骨干的指导教师队伍和积极、活跃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的建设,形成了校长负总责任、一名副校长全面负责、政教处统筹校内各项文化环境建设的管理格局,师生员工全员参与,团委、学生会互相配合,全面开展相关的教育与活动,使校园精神深深地烙在师生们的心中,整体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建园林式学校,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这所学校始终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基础工作来抓,始终遵循“文明、和谐、协调、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针,精心设计,耐心经营校园中的每一个角落,让师生与顽石对话,与花木交流,让墙壁开口说话,使环境处处育人。学校在全县率先建成“四季常绿、三季有花、自然优美”花园式学校。发动师生,通过劳动使学校集绿化、美化、净化、香化、育人为一体,使路、场、舍、园,花草树木和谐成景,相映成趣。

  投资十万余元建起的两条文化长廊,一个傍山依水,文化底蕴丰厚,古色古香,使学生学*、交流的佳境;一个集停放车辆,法规教育于一体,随时警示提醒师生的行为。沐阳书亭、四万多册的图书、漂亮的报亭,激起学生无限的求知欲望。

  巧妙设置的警示牌,刻意提炼的办学观念,激发学生做老实人,做有志人。“远志、博学、创新”的校训,提醒学生为了明天,今天要努力。筹措资金*百万元建起的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将有线电视,因特网线路引入教学,学生不仅实现了与北京,上海等地的学校同上一堂课的“梦想”,更能充分体会到“鼠标轻点,世界尽收眼底”的感受。教室、专用室精心布置的宣传材料、名人名言、黑板报等,使校园环境处处教育人,时时鼓励人,让高尚文化浸染学生的心灵。

  师德先于“生德”,优化人际环境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当楷模。”,作为贫困山区的职业学校招收的多半是家庭经济困难,学*成绩不大理想,人生目标摇摆不定的未成年人的住读生,他们对教师的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情趣品行、个人爱好等格外关注。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做为立校之本来抓,制订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师德规范》、《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教师的日常行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定期组织教职工学*学*教育法律、法规,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先进典型材料,增强教职工师德水*和意识。

  开展师德承诺宣誓、师德承诺签名、“师德颂”演讲及“我心目的好老师”评比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加强师德督促检查、考核、学生评价,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根植于教师心中,自觉以无处不在的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召学生。领导联系后进生,教师帮扶贫困生,已成为*惯,形成了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注重制度文化培养高尚品格

  “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成长”。由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及其他管理制度形成的校园制度文化不仅具有规范人、约束人的作用,更具有激励人、鞭策人和塑造人的作用。

  学校依据民主、*等、公正的原则进行学校制度建设,完善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基层教育工会、学生会、共青团等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要大力推行校务公开,提高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基本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的程度,使学校管理制度以人为本,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慢慢使之转化为具有持续的、恒久的、无所不在的精神文化。

  学校制定了《学生奖惩条例》、《教室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文明班级创建》等规章制度,对每日两操,三区(教室、寝室、卫生区)都有具体要求。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开展的创文明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讲文明、做文明人以及创文明班、文明宿舍、文明学生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之一,并实施相应的量化考核,每月公布一次,使系统的'校园文化做到了经常化、日常化的开展,扩大了其功能范围,使其教育功能得到应有的发挥。

  常抓行为规范,重视“养成”教育

  学校针对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阶段的特点,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为主线,多渠道、全方位地培养文明素质和高尚情操。学校每学期举办两场专题报告会,请专家、学者、英模现身说法。政教处、团委每年召开一次学生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自己的工作章程,明确职责,分头抓好卫生、校园广播、黑板报、升旗、文体活动等,与学校管理、值周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交叉的管理网络。

  定期更换的黑板报、专栏和一日三次的校园广播都由学生自己撰稿、自己编辑、自己播出;暴光坏人坏事、抵制歪风邪气,表扬好人好事,弘扬道德正气,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调动了班级之间的竞争,推动了班级管理。学生会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组织,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国家,经常走上街头清理垃圾、清除非法广告、擦洗电话亭,义务献血,救助他人。使学生从细微之处做起,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升华,使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培养目标等在活动中得以熏陶灌输。

  规范网络行为是学校抓德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学校就组织学生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运用从报刊杂志上节选了一些网络安全事故的报道警示学生,提醒学生正确取舍网络信息,在网上谨慎交友。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规范学生网络行为,把网络环境中的道德行为规范作为计算机教学“一票否决”来抓,帮助学生增强网络法制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高是非分辨能力。通过安装网管、加装防火墙形式,组织人员不定期的检查,促使学生远离网吧、远离**、远离暴力、远离赌博、远离愚昧迷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竹溪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虽刚刚起步,略显得稚嫩,但我们已欣喜地嗅到了她的缕缕芬芳,看到了她绰约的风姿。我们衷心祝愿这朵职教百花园中的奇葩越开越鲜艳,越开越亮丽!

  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 10

  摘要:

  校园是师生学*、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关键词 :

  校园文化;诚信体系;校风建设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朱者赤,*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四)、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

  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

  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七)、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

  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三、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5)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优选【5】篇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1

  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强调,要干部作风建设,倡导八个的风气,这必将对村双委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产生巨大的作用。*年来,铁门镇把思想作风建设村双委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实践,创新,村双委班子的、力、号召力。是年底村委换届,新班子的新特点、新情况,了一系列行之的措施,村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为村双委新班子带来了新气象,增添了新,在中起了真抓实干、团结拼搏的形象,为经济社会持续提速发展,实施“经济强镇、构建和谐铁门”的蓝图了保障。

  (一)学*意识,政治理论素养。把理论教育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工作,经常抓、长期抓,使双委班子着勤奋学*、精神振奋、风正劲足的风气。委换届中,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干部了新的村委班子,新班子成员都有着干好本职工作、争创工作业绩的强烈愿望,但新进班子成员受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的限制,面对新的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显得理论知识、政策不高、工作经验。为此,镇从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解决工作的能力入手,了各村双委班子成员的理论学*。改进中心组理论学*。双委班子每月的专题学*为每月两次,并邀请的专家辅导,每位成员交流心得、撰写体会,了学*的质量和。双委干部任前培训制度。对新进双委班子的成员,了为期半个月的岗前培训,在理论学*的基础上,邀请工作、工作思路好的村主要现身说法,使新进班子的成员深受教育,启发,迅速了新的工作状态。镇干部讲学制度。村双委班子成员每年到镇党校讲学,既检验了村干部的理论功底,又了村干部的自身学*。的方法,使双委班子成员的理论和政治素质有了。

  (二)民主意识,科学决策。村双委班子换届后,其成员性格、处事都各不相同,需要磨合、,各展其长、团结共事。对此,镇把民主制加村双委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环节来抓。经常性的民主制教育。教育和引导班子成员集体和分工的关系,在班子内部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帮助、工作上、面前支持,原则问题不让步、非原则问题不争论,了的工作。修定《村双委会议议事规则》。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健全了党组织议事规则,规范了决策程序。凡是需集体决定的,事先沟通,以便于提前认识,会议质量;凡是需要村委班子依法做决定的事情,村支部只谋划,不代行职权,不越俎代庖,了村政治生活的健康有序;凡事关的发展规划、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都社会各、各层次的意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三)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村双委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问题,掌好权、用好权问题,“八个、八个反对”的要求,在深入了以“牢固的权力观”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一段,和倡导关于村双委干部作风建设的八个风气的要求,改进两委班子的工作作风,重新制定了镇、村干部贫困户制度、公开接访制度结对帮扶制度,要求村双委每年帮助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解决的。

  (四)自律意识,党风廉政建设。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强不强,直接关系着班子的作风和形象。*年来,主要负总责、谁分管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的原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官德”教育,把“德”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条件。在选拔任用干部上公正、公开、公*、透明的原则,任用程序,注重民意,尊重公论,使一大批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政绩、德才兼备、公认的年轻干部提拔重用,上下了的用人导向。对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村双委干部生活作风“五条禁令”(禁止大吃大喝、禁止酗酒、禁止娱乐场所、禁止和变相、禁止吃拿卡要)。和了效能投诉、投资服务、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效能建设格局。*三年共受理效能咨询、投诉案件123件,已办结115件,通报批评5人,诫勉教育36人,了干部监督工作。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2

  *镇在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活动中,把转变干部作风,提高思想品质,强化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放在首要位置,确保作风建设与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一是突出“四个结合”抓好各项工作。

  一与巩固和扩大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对照在建项目建设、阶段工作安排等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根源,强化措施,通过改进作风,狠抓工作创新提高。二与产业建设相结合,要求干部集中精力指导群众重点抓好蚕桑、畜牧、烤烟、大棚蔬菜等工作。检验干部苦帮是否到位,工作效率是否提高。三与公路硬化、新农村建设试点、流域治理、扶贫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检验干部苦抓苦帮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效果。四与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相结合,检查每位干部是否遵规守纪,特别是贯彻县委提出的“事不过三制度”和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相结合。

  二是围绕“三种意识”,坚持做到边学边改边提高。

  自作风建设活动开展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强化学*日制,并确定每周五为培训学*日,严格把好《干部月通报制度》关,极大程度地巩固了干部的技术技能水*,增强服务水*;切实掌握好市场信息、业务知识、技术技能,做到把巩固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该镇还把“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责任强度、树立一面旗帜”作为一种钢性化考核来巩固外树形象,内强素质。

  三是拉大宣传—动员—服务框架,提升品质,广泛宣传惠农政策、致富信息等充分调动农民发展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止目前,共发放养蚕、畜牧养殖及防疫、烤烟生产、劳务信息1500余份,组织召开免费技能培训3场次,达100余人,就业59人,借助2007年夏季人力资源洽谈会,当日签约就达140余人。培育产业女能人65户,增强了以户为单位的技术技能水*,今年早晚春两季共发放蚕种2706张,收购蚕茧3.5万斤,今年以来已完成正大圈舍27户, 落实千头仔猪繁育基地1个。

  四是以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度为载体,作风建设为动力。

  结合该镇实际,深入开展“一帮一扶、一帮一改、一帮一带”活动。机遇带来发展,发展带来动力,今年,我镇被县委、县**确定为畜牧强乡镇和枣树村新农村建设,帮助农民发展产业,扶持生产能力差、智力低下的弱势群体学好技术,培养自食其力、自谋生路的能力,帮扶了像洪汉友、洪汉国这样的弱势人20余人。落实经济大户68户。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拓宽群众的市场意识,切实做到从总体把握,全线带动,也不乏激发了像黄彩兰、何云梓这样的致富能。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3

  根据学院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本着切实查找系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发动全系师生,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活动,先后召开了20*级文秘、小学教育、数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及20*级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座谈会,召开了三次学生干部、五次教研室主任及教师代表会议,十二次深入课堂,听了不同学科的课,召开了一次校外专家论证会以及发放调查问卷150份,被调查学生覆盖一至三年级。下面就系部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报告如下。

  一、系部建设的现状

  (一)系部建设规模扩大

  建院以来,经过几年的建设,我系规模逐渐扩大,已有6个专业7个方向;2个实验室,25个实*基地;44个班级,2*5名在校学生;专任教师67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8名,高级职称的教师共25名,占全系教师数37﹒3%;讲师30名;具有硕士学位39名,占全系教师数58﹒2%;各专业的师资队伍相对学院比较整齐。辅导员教师9名(2名在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实际在岗7人),研究生学历7人,占78%;年龄在30到35岁之间的6人,占68%,都有3至6年的辅导员工作经历。学生方面,男女生比例相差太大,目前是1:3;同一班级学生学*成绩差距也比较大,形成两个极端。这就带来连锁反映,学*成绩好的同学往往也是奖学金的获得者,三好学生、优秀个人的获得者同时也是发展党员的最佳人选,而学*成绩相对**的同学,与上述这些奖项都有可能失之交臂。还有苏南学生与苏北学生在一起,在个性、生活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采取多措并举。对新引进的8位青年教师,采取师徒结对、师徒互动的方式,根据培养方案全程培养。系部推出了“新教师上课竞赛活动”,取前二名,设“优秀新教师奖”,相应设“优秀指导教师奖”。为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引导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发展,系部倡导了“拜师活动”,要求青年教师主动拜师,向学科相同或相*的老教师学*。对获得过“院优秀青年教师”、“院教学能手”的青年教师,每个各教研室创造机会让他们上公开课;还开展“党员示范课”,等等。这些都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在上半学期全院学生测评中,我系教师在全院评分前5%的21人中占了11位,位居全院第一。与此同时,我们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系教师的教学水*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学管理,我们还成立了系督导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侧面、多环节、多形式地督导,促进我系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刚刚结束的系部优秀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参与比赛的教师个个都得到了同行专家以及督导组成员的好评,最后有两位被评为系部教学能手。这些都说明,我系教师的整体教学水*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1.会议制度健全。系部领导高度重视系部建设,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会议制度。如:周一下午召开系领导班子会议;每单周周三下午召开系部例会;毎周一上午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和辅导员例会;每周五下午设立为主任接待日,等等。

  2.日常思想工作到位。我系日常思想工作中,毎学年我们会进行教师“三育人”评比活动,师德标兵建设交流会,定期召开***和党外人事座谈会,支委、党支部定期学*文件精神并交流学*心得。

  3.教学管理严格。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我们注重课堂教学管理,将教学事故条例张贴在各个教研室,并经常督促。有的课程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等课程教学的教师,就必须集体备课。同时,要求教师严格做到作业批改和课后答疑,如:数学老师采取全改全批并每次做好成绩记录,将来作为学生*时成绩的依据。我们还重视监考工作,对于监考不力的老师,采取说服教育和通报批评方式处理。

  4.学生教育管理规范。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首先,采取辅导员分工负责制,各司其职。其次,我们制定一系列的约束激励机制,如:《二系文明班级评比办法》、《二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二系学*上进学生评定办法》和《二系“十大杰出学生”和“十大创新之星”评选办法》等。还有,严把学生党员的入党关,严格条件,规范程序,杜绝人情党员。改革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办法。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上,建立班级学生干部竞选制,系级学生干部任命制。同时,打破干事学生都是“干事”的窠臼,鼓励和激励高年级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一届影响一届,形成学生干部队伍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系部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系领导班子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缺失

  首先,由于我系领导班子成员刚刚组合,需要磨合期,在此期间,有些工作开展效率不是太高;其次,我系领导班子成员以前大都没有从事行政工作的经验,因此理论水*不是太强;还有,在大事面前,有时把握不透,反而被小事所缠。

  (二)“教”与“学”主体意识不强

  教学中,教和学是双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从教的方面来说,我系有一部分老教师满足于上课挣工分,不愿指导专业建设,不愿开展科学研究;部分中年教师则表现为身心疲惫,心态不稳,工作多有分心;部分青年教师则只满足上完一节课,教育教学的其他因素则不加考虑。还有部分教师对课外的工作就不太愿意去做:对于学生的管教管导也不热衷,一些教学常规工作有时也不能正常开展。另外在生活中也不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这些都是作为一名教师在教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是不利于系部建设发展的因素之一。从学的方面来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作为学*主体的学生,虽然有8***%的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但还是有13.6%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只有89.6%的学生认为“上课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是一个学生应该做到并愿意主动做到的”;只有76%的学生赞同学院的创建安全文明宿舍活动,愿意通过参加创建活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惯。数据表明,部分学生对教学中学的环节理解不透,学*主动性不够,对集体活动参与热情不高。这些势必会影响系部“教”与“学”的科学发展。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少学科带头人

  从前面的现状可以看出,在我系的师资队伍中,两头大,中间小,即外聘教师和*两年刚刚引进的年轻教师偏多;年龄层次上缺少跨度,尤其是中年教师偏少,虽然他们也很努力,但要想在*期内让他们担当起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带头人的重任,难度很大。外聘教师水*参次不齐,有的能够胜任专业课教学,有的则只能讲授公共课,无法也无力指导专业建设;缺少博士学位教师;39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中,有半数以上的教师拿的是高校硕士或者教育硕士学位;部分教师没有专业方向,只能担任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况且,各个专业的专业主任除汉语言文学(师范)是本土的程芳银教授以外,都是扬州大学本校的老师,这就给开展学术调研以及专业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些都是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

  (四)师资建设不力,监控奖惩制度不完善

  监控与奖惩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目标实现的有效形式。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采取强有力监控和适当的奖惩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以及管理成效。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没有明确的奖惩机制,如: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监督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院系两级虽然采取了各种形式的监督,但仍然存在监督不到位现象,以致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松散,课堂教学出现随意性,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督导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只督不导,使监督与反馈脱节,无法改善和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评教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确保教育教学质量,也可能出现教师为了迎合学生,不敢管理学生,人为降低教学要求,从而影响了质量。还有在学生工作中,两支队伍的建设也缺乏制度的制约。一是辅导员队伍建设。这支队伍学历高、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但是,工作激情需要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和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一方面,学生干部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干实事的都是一年级“干事”,而二年级以上的高年级学生干部则占据“高位”,享受荣誉和地位却不干实事,致使学生干部队伍畸形运作,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另一方面,学生党员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在学生党员的入党把关和教育管理上有所疏漏,有些学生党员见利就上,见事就让,不仅不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反而做普通学生的尾巴,在学生中威信不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得较大。还有,课堂中存在学生无故逃课、上课迟到、开小差等不良行为和现象,使课堂教学纪律混乱,正常教学秩序无法得到保障。这些都是监控及奖惩机制不完善、贯彻力度不够的具体体现。

  (五)“*”与“远”目标不衔接

  目标的确定有远*之分,作为系部建设乃至学院的整体发展都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期目标要为远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具体到系部就包括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等,必须符合未来的目标选择。从我系的现状来看,存在*期目标不能为远期目标服务的实际情况。如:我系共有7个专业(方向),专业课程体系不尽合理,缺乏开放性、适应性,创新教育的意识不强,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传统行业和旧专业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部分专业教学内容陈旧,教材不能适时更新,部分课程教学方法落后,对教育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为培养人才服务的重视不够。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课比例偏大;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不能满足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需求;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缓慢,部分专业教学内容陈旧,用人单位反映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造成培养的人才适应性不强,偏离人才市场需求;有的教材过于陈旧,多年不变,教师对上什么课用什么教材缺乏研究,不能及时将科研成果和前沿知识介绍给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缺乏系统的指导思想。教学计划对传统理论知识过于偏重,有些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子目标缺乏科学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数量偏少,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不妥当。由于对理论知识的偏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就显得相对不足。如毕业设计通常安排在第8学期,而第8学期又恰好是学生择业的关键时期,择业与学*发生明显冲突。此外,上级主管部门对学生落实就业单位的时间限制过死,大部分学生为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满意的工作单位而疲于奔命,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正常进行,其质量更难以保证。实验实*的基本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实验教学面临的教学仪器设备压力较大,学生自主实验很少。此外,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学校与实*基地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学生实*基地建设比较困难,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开展。除了以上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不衔接之外,还有,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也存在着*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不衔接的现象,教师的目前科研只为评职称需要,并且由于起点低、信息闭塞、缺少名家指点,因此鲜有高水*的研究成果,许多专业学术梯队也没有真正开展活动。以上这些不利的因素,影响了我院“申本”后系部自办专业特别是特色专业实现的可能性,也给目前开展系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制约了系部未来发展的步伐。

  三、推进系部科学发展的路径

  (一)更新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作为教学工作单位,全系上下应该遵循“一盘棋”的原则,树立主人翁地位,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管理规律,提高工作效率。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帮助学生**成才”的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生活和行为*惯。要打破考评指标的符咒,把考评指标当作手段并从中汲取动力,而不要把完成考评指标当成目的。

  要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努力开发教育资源,完善教育设施,提供教育服务,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和创新创业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经常举办大学生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等科技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台;要开辟德育基地、科技基地、劳动基地、服务基地、实训基地等,组织学生进工厂、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培育学生的创造能力,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要做到师生互动,交流思想感情,融洽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切实推动系部科学发展,为实现我院“创建一流地方高校”的目标尽一份力量。

  (二)完善机制,提升综合素养

  提升综合素养,需要一系列既全面具体又行之有效的制度与措施予以保障。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引进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且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与有效遵守,个人随意性行为才会减少,秩序规范才会得到强化,工作才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为此,制度本身不够完善的要不断充实完善,不合理的落后的制度要及时改革。如:进行课堂教学质量监控。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要求任课教师填报“教学进度计划表”,督促教师对全学期的课堂教学作出整体构想和安排。制订“系部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的暂行规定”,成立系“教学工作督导组”,在实行“三段式”(开学初,期中,期末)教学工作常规检查制度的同时,加强了领导和督导组对课堂教学的质量监控。为了完善教学信息反馈机制,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监控,再加上同行和领导的评教,全方位地对课堂教学实施质量监控;针对教师学历科研水*不高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获得高学历以及搞科研的机会。采取外引外派结合,在抓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带头人和优秀博士生引进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在相关专业选派优秀青年教师鼓励他们外出攻读博士学位。在*时的教学工作中以各种竞赛的方式,促进教师对教学效果以及科研的重视。当然,建议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政策的基础上提高教师的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也必将更加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系部的科学发展,加快学院整体发展的步伐。

  (三)以人为本,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系部乃至学院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多角度、多纬度的。根据我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是培养我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一个必由之路。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出成效的,作为教学单位的系部来说,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学的主体学生和教的主体教师两个方面。作为学的主体:学生,我们应该坚持以生为本,分类培养。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系部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探讨采用学分制,扎实落实专业导师制,如:我系小学教育专业聘请了宿迁实验小学和高师附属小学的11位专家名师作为专业指导老师。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开展*等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尽可能的做到按不同专业、课程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兴趣和能力。如:针对文秘专业的特殊性,我们采取*时弹性见*的方式提高实践能力;让园林园艺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课程设计直接参与校园绿化工作。另外,有可能的话,还要推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把学生科研训练纳入教学计划。

  对于教的主体: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如:让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邀请专家对青年教师专业辅导。如上学年,我系邀请孙卓彩教授对中文专业教师进行关于汉语知识辅导。还有教师要树立以身示教、主人公地位地主体意识,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系部的发展与个人发展联系在一起,积极参与系部发展规划讨论,如:为系部乃至学院发展献言献策,一起查找影响系部发展的瓶颈,等等。这些都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上仅仅是我系的初步调查与分析,至于下一步**思想大讨论,我们将进一步分析研究,再制定出有利于促进系部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4

  党的***以来,从严治党进入了新常态,中央"八项规定"出台,标志着作风建设同时进入了新常态。各级领导以及各级领导机关对作风建设高度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违反作风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从20xx年1月至20xx年6月,我县共发生了13起共70人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案件,22人被,免职,48人当年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不称职。违反作风建设规定人数之多、次数之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训是深刻的,也是引人深思的。反思这些违反作风建设的案件,认真分析我县当前作风建设的现实状况,我们才真正领悟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当前我县作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县作风办办公的地点设在县纪委,广大干部职工片面地认为作风办是纪委的作风办,抓作风建设是纪委的事。没有认识到抓作风建设是县委的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没有意识到县作风办是县委抓干部作风建设的日常机构,更没有意识到抓作风建设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人都是作风建设的最终落实者。

  二是领导机关表率作用发挥不好。领导机关或多或少存在"特权"思想,领导机关的"一把手"忙于事务性工作,对作风建设的具体事务抓得少,督促少,没有引起部属的足够重视,而且领导机关的少数干部职工,甚至认为县作风办一般不会督促检查领导机关,存在随意放纵和特权的思想意识。县作风办对领导机关检查少、督促少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三是少数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不好。少数领导干部自身要求不严,经常以领导岗位工作的特殊性作为挡箭牌,将自己不纳入作风建设管理的范筹,个别领导干部甚至自己违反作风建设规定,影响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带坏了单位的风气,也导致自己没有底气去抓作风建设,没底气去纠正违反作风建设的人和事。

  四是"一把手"管理不严格。"一把手"怕得罪人,怕麻烦,怕影响团结,不敢于较真,当老好人,只要工作任务完成了,其他一切好说,明知违反作风制度规定,也是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是一个无原则一团和气,没有战斗力的集体,有的单位甚至认为,只要县作风办没查到其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人和事,作风建设就是抓得好的。

  五是缺少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县作风办明查暗访多一点,县城机关的作风建设就相对好一点,县作风办忙一点,督查次数少一点,作风建设就相对松一点。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作风建设停留在县作风办抓作风建设,各单位党委党组还没有卯足劲,用足力抓作风建设,很少督查,很少较真。

  六是奖与罚不统一不协调。作风建设制度规定都有,但奖和罚没有达到辩证的统一。制度规定执行的和不执行的,执行好的和执行不好的,该奖的没奖,该罚的除了县作风办处理的外没罚,县作风办不处理,单位几乎不处理。致使不少规定和制度形同虚设。同时,发生违反作风建设的问题后,对其单位的影响和对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追究的力度还不够大。

  七是缺乏经常性的教育。对制度规定的学*不经常,宣传教育不经常,提醒不经常,督促检查不经常,民主生活会不正常,导致干部职工对作风建设和制度规定的思想意思淡化,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意识不到,*以为常,麻木不仁。

  二、当前我县抓好作风建设亟待落实的几个具体措施

  以上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客观性,但主要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进一步减少和遏制这些问题,确保作风建设各项制度规定落到实处,必须一手抓治标,一手抓治本,当前,务必抓好以下几个治标的具体措施。

  一是在全县范围内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作风纪律整顿。各单位要选择适当时机,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作风纪律整顿;要以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案件为典型教材,"自照镜子"、"自查炉灶",举一反三,深入查找本单位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把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情况作为年终考评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检查。

  二是明确单位一把手是作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各单位"一把手"为单位作风建设的总负责人(县人大、县**的总负责人分别为县人大主任、县****,县委常委单位的总负责人为该单位县委常委),对本单位的作风建设负总责。县作风办每次查处对象,由县作风办责成单位"一把手"按要求处理到位。单位一年内干部职工多次违反干部作风建设规定的,要根据违反的情节和影响的程度,对单位党政"一把手"做出相应处理。

  三是把作风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和双文明考核范畴。一年内被县作风办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1次的,在绩效考核和双文明考核的总分中扣2分/人次,一年内被县作风办查处2次及以上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对该单位绩效考核和文明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形成单位重视作风建设,人人重视作风建设,人人批评埋怨违反作风建设人和事的良好局面。

  四是全力支持各级各单位抓作风建设。各级各单位要敢于作为,敢于抓作风建设,凡是本单位自行处理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以局党委党组下文通报批评并罚款或给予处分为准),在年终绩效考核和双文明考核总分中加0.5分/人次。

  五是强化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实行从严追究参与违反作风建设职务最高的领导责任制度。凡是被县作风办查处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案件,要从严追究参与此案职务最高的领导的责任,除按照作风建设规定处理外,还要对其给予纪律处分。是处级领导干部的,坚决报市委处理。

  六是领导机关要切实率先垂范。县委办、**办、人大办、**办及常委单位领导机关,要切实抓紧抓好本单位的作风建设,为全县各单位做出榜样。县作风办要定期组织县委办、**办、人大办、**办及常委单位的纪检组长,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进行明查暗访,确保作风建设各项规定在领导机关落到实处。

  三、今后我县抓好作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从目前我县作风建设的现状看,我县的作风建设依然长期艰苦,依然复杂严峻,依然任重道远,全县上下必须认清形势,必须提高认识,必须理清思路,必须敢抓敢管,在影响制约作风建设的"带"、"用"、"管"、"教"、"学"五个字上下真功夫、长功夫、细功夫,切实夯实作风建设基础。

  一是要认真抓好"带"字。领导就是旗帜,领导就是标准,领导就是方向。实践和经验一再证明:好作风是一级带一级带出来的,有什么样的班长,就能带出什么样的班子;有什么样的班子,就能带出什么样的队伍。领导干部自身作风的好坏,决定着干部作风建设的成败。古训有言:"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道理就在其中。还有人曾这样比喻过:一只威猛的老虎,它带的哪怕是一群羊,也同样令人畏惧;一只温顺的羊,它带的哪怕是一群老虎,也未必让人害怕。这个比喻就足以说明领导干部带头作用的极端重要性。因此,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牢固树立"我的形象就是单位形象"的意识,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自身过硬的作风,作出表率。

  二是要认真抓好"用"字。组织选什么样的干部当领导,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党员干部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作风。领导者,国之栋梁,民之精英,理当是全社会的标杆和旗帜,是前进的方向和时代的潮流。因此,用一名干部,无疑就是在社会上树立起一面鲜艳的旗帜。干部选得好,则旗帜树得光彩亮丽、迎风飘扬,党员干部队伍则风清气正,干部作风自然优良;干部选得差,则旗帜树得黯然无光,党员干部队伍乌烟瘴气,怨声载道,心气不顺畅,党员干部作风就不言而喻。同样选准一名干部,能够带一方发展,促一方和谐;用错一名干部,将会贻误发展,祸害百姓。组织政工、人事部门作为替党和人民选干部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在干部选任的每一个环节,时刻践行"树旗帜"的忠诚,始终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公道正派,真真切切用好每一名干部;时刻遵循"树旗帜"的思想,考虑周全、权衡利弊这名干部是否可用;时刻坚守"树旗帜"的标准,不断完善严格的选人用人标准、程序和法令,细化量化"德、能、勤、绩、廉"的详尽规定,让领导干部和老百姓心里亮堂堂,让全社会都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好干部、什么是孬干部,要做到什么样子,达到什么标准,才有机会被提拔重用。

  三是要认真抓好"管"字。管好干部正旗帜。"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选好干部更要管好干部,旗帜才不倒,才能成为动力、方向和楷模。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坚持领导抓抓领导、经常抓抓经常,反复抓抓反复。一方面,要在重考核、重约束的基础上,树榜样、立标兵、育先进;要研究制定切实务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政策措施、法律法规,坚持用制度来规范管理,靠制度来管人,而不是凭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个人好恶、主观意志来管理;要注重经常性的管理,不能上级有要求就抓一阵子,高兴了就放松放松,采取"一日曝十日寒"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当好排头兵的同时,要敢抓敢管、善抓善管,不敷衍、不搪塞、不护短,一抓到底,敢于正视、勇于解决作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特别是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和事,不管后台有多硬、职务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要敢于坚持原则,顶住压力,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处理到位,决不手软,决不姑息迁就。

  四是要认真抓好"教"字。没有管理的教育是无益的教育,没有教育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由此说明经常抓作风教育是促进管理的,是非常必要的。换句话说,抓教育就是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抵御不良风气的能力,它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固本之策。然而,当前一些单位从年头到年尾,很少组织党员干部职工集体学制度学法规,很少开展党团活动,很少讲党课,开民主生活会是认认真真制定方案措施,扎扎实实走过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蜻蜓点水,你好我好大家好,一系列的教育环节和机会被忽略了,领导以及党员干部职工几乎接受不到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正面教育。因此,各级党组织都要切实负起对党员干部进行作风教育的责任。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遵章守纪、廉洁从政、群众路线教育等等,通过学*教育、开展讨论、剖析检查、整改问题,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端正作风,强化自我的目的。同时,党员干部要相互监督、相互帮助,把作风建设的要求切实落到实处,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绝不要等到干部犯了错误、出了问题,才去教育整顿,才去检查反省。只有每一个党员干部职工的作风好了,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作风建设才会好起来,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才会满意。

  五是要认真抓好"学"字。一是要认真学*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好作风,是现成的教科书。因此全体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广泛开展民主,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民主集中的作风。使全体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自觉地筑牢同党内不良作风作斗争的长堤。二是要认真学*制度法规。制度法规是一垛无形的墙,有制度法规的存在,才有规矩。加强对制度法规的学*教育,就是要强化全体党员干部的制度法规意识,在思想意识中把制度法规变成有形的墙,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不可以做的事情去做了就会撞墙,就会给自己造成损失和伤害,就会失去组织和人民群众的信任。三是要与时俱进地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是统一全体党员干部思想的行动纲领,全体党员干部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加强学*,自觉**思想,自觉坚定理想信念,转变作风,清除私心杂念,在思想上始终做到目标明确,方向准确,在行动上不空谈、不浮夸、不务虚,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将主要精力用在联系群众、狠抓落实上,以优良的作风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总之,抓住了"带",就抓住了核心;抓住了"用",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管",就抓住了根本;抓住了"教",就有巩固提高;抓住了"学",就有补充完善。在以上五个字中,没有"带"字,就没有核心,一盘散沙;没有"用"字,就没有关键,无从下手;没有"管"字,就没有根本,无以类聚;没有"教"字,就没有巩固,难以提高;没有"学"字,就没有补充,无法完善。这五个字是作风建设的一个统一体,相辅相成。抓紧抓实抓好这个五字,就是作风建设的新常态,也必将呈现作风建设的新局面。

  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5

  根据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安排,我局结合形势和领导干部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学*实践调研课题,局党委也开展了以机关党的工作为课题系列调研活动,调研组深入到基层单位和企业,就机关作风建设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活动。我们结合学*实践活动和*期机关作风建设征求到的意见,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和个别访谈等方式,重点了解机关作风转变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听取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机关服务能力和水*的对策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开展学*实践活动后机关作风的评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机关作风还存在不少问题,情况不容乐观。

  1、观念比较保守,服务意识不强。一是干部队伍中,少数人的思想作风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怕承担风险和责任,面对困难裹足不前,对发展缺乏信心,工作思路不广,办法不多,对上级的规定、命令照搬照转,被动应付。二是群众观念淡薄。主要表现在:①服务的意识不够高,个别干部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服务态度较差,群众来办事不一次性告知,不愿为群众指引正确的办事途径,让群众来回跑。②服务热情不够高,手中事项办完即至,而未进行跟踪落实或跟踪不到位,致使一些遗留问题屡屡出现。③服务质量不够高,一些部门协调配合意识不强,对涉及多部门的事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互相“踢皮球”,“中梗阻”问题仍很突出。三是有些部门之间或部门领导之间分工不清晰,权限不明确,致使一些该办的事找不到责任部门办理,群众有问题投诉无门,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2、知识更新较慢,服务能力不强。少数机关干部*时总是强调工作忙、事务多,而不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对新事物、新知识知之甚少。一方面是“面”窄,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广大群众的政策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对机关干部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但目前一些干部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明显不足,对全球化、信息化、wto、新科技、新材料等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是“层”浅,一部分干部的科技知识和政策法规意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对政策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限于一知半解,没有深入研究,深刻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的开展。再一方面是“用”难,少数干部没有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对政策法规的理解不够全面,创造性开展工作能力不够强,面对一些利益纠纷和突发性事件不能娴熟地运用教育、调解和法律手段进行解决。

  3、自律意识较差,作风转变不扎实。当前,全市正在进行机关作风整顿,机关作风有所改善,但是,一些干部对改进工作作风缺乏自觉性,存在着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甚至弄虚作假,作风转变不够深入扎实。主要表现在:有的干部存在着怕冒风险、怨天尤人的思想,怕触及问题和矛盾,不能主动地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循规蹈矩,缺乏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有的干部思想上懒惰,不善于研究和思考,不思进取,无所作为,个别年龄偏大的.干部,由于提拔重用希望小,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得过且过。三是有的干部仍然热衷于开会、发文件,坐办公室里电话部署工作多,下基层具体抓落实少,搞花架子,报喜不报忧。

  4、工作方法简单,工作效率不高。一是惯于命令,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一些干部仍然*惯于过去那种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搞行政命令,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群众的意愿,没有按照市场规律指导工作,强行下达指标,硬性要求完成。二是方法简单,指导经济工作,发展主导产业,不是积极地进行服务引导,而是停留于一般号召,政策落实不到位,有的甚至作风粗暴,主观武断。三是急功*利,少数干部心 浮气躁,急于求成,不顾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意愿,强行企业完成某些任务。采取压制强迫等简单的工作方式,工作任务无法完成,还伤害了企业、群众的感情。

  三、原因分析

  上述问题虽然只存在于少数干部中,但影响很坏,危害很大。究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看不清公共权力是服务的性质,讲收入、比福利、比阔气,而不是讲学*、讲贡献、讲责任、讲干事创业,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较严重。思想基础不牢,是产生各种不正之风的内在原因。

  2、缺乏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在学*方面,政治说教成分大,没有真正建立和严格落实业务知识、业务技能竞考机制。在用人上,缺乏严密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行政服务上,虽然,实行“一条龙服务”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但对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没有很好地落实处罚措施,影响了办事效率。奖罚不够严明,是长期以来困扰机关作风建设,造成干部职工不思进取,纪律作风软、懒、散的重要原因。

  3、监督机制不健全。分析机关作风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多数是涉及意识观念、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的问题,影响的主要是机关的效率、服务质量和形象。*年来,大部分单位注重从制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出台许多规章制度和工作守则,但在执行上仍有待加强。制度约束乏力,随意性大,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监督机制,这是造成机关作风年年喊、年年抓,但一些问题不断反弹的机制上的原因。

  四、对策和建议

  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不仅要抓紧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要着眼于长远,不断总结机关作风整顿活动经验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机关作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是把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到讲政治、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要把机关作风建设活动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抓出成效。二是结合学*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要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宗旨观念、职业道德、党纪政纪条规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是领导抓,抓领导。“上有所行,下有所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在机关作风建设中,领导首先要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四是在机关中大力倡导特色鲜明、简便易行的作风,使机关干部牢固树立“机关就是服务,干部就是公仆”的观念,提高机关干部整体素质。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6)

——校园建设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1

  目的:了解校园环境建设

  时间:XX/10/25

  地点:校园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网络搜索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的内容和方式。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1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

  3、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

  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校园环境文化阵地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改轻学生过重的学*负担,使其置身于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学*在一种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总之,从整个校园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老师的参与。

  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2

  摘要:

  校园是师生学*、工作的空间,校园文化体现在学校内部则形成其独特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的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它是这一时空存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文化形态上看,校园文化表现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学校德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政治说教,更应充分发挥德育工作的育人内涵,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校园环境建设对改善校园学*风气,提升老师和学生的精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的地步。

  关键词 :

  校园文化;诚信体系;校风建设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2.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古人云,“*朱者赤,*墨者黑。”有位哲人也曾说过:“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表现出一个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要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员工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单靠学校内部某一部门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它与学校各方面工作都有关系。

  3.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

  育人离不开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如诗如画的校园风光,风格各异、错落有致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小景,宽敞明洁的校园道路,万紫千红的绿化景观,明亮宽敞的教室、图书馆,这些都能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生活,增进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局限于绿化、美化校园,应有重点地搞好校园主要景点的建设,办好宣传橱窗、阅报栏、标语牌等,让校园的每一个景点都发挥育人的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二)、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诚信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既要注重发挥典型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辩论等生动直观教育方式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意义和价值,更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老总现身说法,说明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三)、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表率作用

  开展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首先要规范自身的办学行为,教职员工也要做好“诚信”的表率,为学生树立诚信的榜样。教职员工在道德品质、文明修养、治学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对学生树立诚信道德意识、确立诚信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与学校领导相比,广大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接触更为密切、更为频繁,教职员工的品质和形象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和仿效。这种选择是单靠任何外力的灌输和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为此,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过程中,广大教职员工要努力加强诚信文化修养,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在学术上要做到勤奋刻苦,严谨创新,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在生活上要做到忠诚老实,不贪不欺;在与他人相处上,要诚实为人、诚恳待人、诚心感人、诚意服人,以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取信于学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做学生的表率。

  (四)、建立学生个人诚信电子档案

  学生诚信档案内容可涵盖校内外,分两大类摘要:讲诚信言行和不诚信言行。具体可包括诚实记录、信用记录、特别记录,具体内容如诚信承诺书、个人资料、品行说明、助人为乐及学*效果、经济状况等。诚信档案的记录时间始于学生进校,止于学生毕业,并于每学年结束时通知学生本人和家长。到毕业时,还可为用人单位提供该学生在校的诚信记录,供其参考。诚信内容的输入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坚持公开、公*、公正的原则,将诚信档案内容上网,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学生只要输入自己的学号,教师输入教工编号即可进入网站查询、浏览,并可对诚信内容的真假发表看法或提供相关信息。

  当然,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的同时,还需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与之配合。如把“是否诚信”作为学生入党、评优的一项必要条件,也可制定学生个人和团体在诚信方面表现突出,为学校争光方面的奖励制度,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诚信档案功能的最大化。

  (五)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

  在建设诚信校园文化中,面对不同学生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诚信制度十分必要。这里,我们不妨把引导诚信称为“疏”,把建立诚信制

  度称之“堵”,“疏”与“堵”两者是相互依赖、紧密联系的,疏与堵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诚信校园文化建设。因为,有堵没有疏,就不能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不诚信行为的产生;有疏没有堵,诚信者受不到鼓舞,不诚信者受不到处罚,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就难以树立,校园诚信文化氛围也难以形成。为此,在疏的同时,还得在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上下工夫。学校要按照诚信文化建设的需要,修订完善与诚信相关的校纪校规,建立和完善与诚信相关的奖励、约束、处罚机制,公开公正地接受师生与社会的监督,真正使诚信者受到鼓舞和奖励,使不诚信者受到应有的处罚。

  (六)、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和校风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水*,体现了校园的人文精神,能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学校良好的校风,体现在自由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汇的氛围、宽容失败的氛围、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的氛围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在潜移默化地、有意无意中影响、同化环境中的每一个人,人们都在自觉与不自觉地经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在校园文化的作用下,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把德育的教育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溶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高超的德育教育艺术。

  (七)、加强社团文化建设

  学校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把德育的功能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加强社团组织的管理和建设,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群众性、广泛性、参与性的特点,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各项活动。校园文化经常是以学校或班级为单位开展活动,很多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需要有相互协作的精神。每个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以构建一种友好互助的群体氛围。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了师生的心理环境,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校园文化为学生追求个性的发展,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展示的*台。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塑造学生形成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空间。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以自身物质因素为基础,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精神生活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能急功*利,要循环渐进,将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统一起来,使之互相促进,真正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体现发展的理念,建立创新、竞争为理念的校园文化

  建设校园文化,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题,以“人文、协作、创新、实践”的学校精神为指导进行。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承载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使命,必将体现一定的时代特征,从而培养并输送出能适应时代发展,能参与社会竞争与合作,能积极推进、引导社会发展的学生个体。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将会用他们的品质影响社会风尚,用他们的人格影响未来的社会道德,使他们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维护者。

  2、坚持创新的观点,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

  要以全新的观念、方法去创建新型一流的校园文化,树立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理念,使校园文化传递融为一体。彻底摒弃“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创新思维*台,引导学生把梦想变为现实,激发热情,张扬个性,启发创造,

  让每一位学生经过多种实践活动,展示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实践活动的开展,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3、建立校园网络文化,传递先进思想和时代最强音

  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进入校园,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着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特别是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和心理。但网络文化并非一方净土,如何进行引导和实施有效的监管,正成为学校德育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要抢占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突出网络政治性、思想性、导向性、理论性、亲和性、多样性。如何突破,就要加强研究,努力构建健康文明、艺术化的、蓬勃向上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既获得信息素养和审美能力,又具有正确的信息价值观和道德观。

  4、建立健全文化政策,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三、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

  突出文化建设整体性原则,就要注重“四育人”(教书、管理、服务、文化)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更要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在管理和服务上提倡“博爱”,为学生的学*和生活提供有效保障,在严谨规范的运行轨道中,充分锻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环境是育人“土壤”,不但要注重“硬”环境条件的建设,更加突出“软”环境的培植,在学*创新、技能实践、文体竞技、团队精神、思想导向及生活等方面全面营造出良好成长环境。

  总之,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相结合,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也一定能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3

  20xx年以来,自治区纪委监察厅、教育工委部署在全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期,我带领二室人员对全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我区高校开展“清风校园”建设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各高校高度重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党委**(校长)担任组长的“清风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清风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定期向全校师生通报落实情况,接受师生监督。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等院校以‘清风校园’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整体工作思路,严格做到组织领导、任务分工、监督落实“三个到位”。每年对“清风校园”建设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认真总结好的做法,梳理存在的问题,对好的做法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对存在的问题限时要求责任部门进行整改,确保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高校党委将党风廉政建设和“清风校园”建设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考评。制定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主要任务分工》等文件,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职责,逐级签订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把“清风校园”建设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同频共振,互为补充,共同推进。把反腐倡廉、“清风校园”建设和行政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反腐倡廉工作职责落实在基建、财务、人事、招生、采购、后勤等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行政事务中,通过发挥统领、共管、组织协调等作用,形成惩防合力。

  (三)加强教育,道德育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抓好领导干部、教师队伍和学生的廉洁教育。通过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教育,提高为政清廉意识,不断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通过对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教育,引导他们廉洁从教,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良学风教风;通过对学生敬廉崇洁教育,引导他们切实做到学术诚信、考试诚信、就业诚信,努力形成风清气正、阳光向上的校园氛围。北方民族大学着力抓好“五个一”工作,将廉政文化建设融入“两课”教学和党校培训课,使廉政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宁夏医科大学大力推进廉政文化“三进”工作。开展经常性的敬廉崇洁教育,举办多种主题实践活动。学生们自发成立“清风社”学生社团组织,配合学校积极宣传敬廉崇洁思想,产生了较好的宣教效果。宁夏大学把大学生廉洁教育贯穿于入党培训、入学离校、社团活动中,针对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开设“大学生敬廉崇洁意识养育”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的廉洁意识。宁夏师范学院积极推进廉政建设进校园、进课堂、进公寓,每年结合“12·4”法制宣传日,通过廉政文艺演出、发放廉政宣传单、开展廉政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廉政知识,营造浓厚的校园廉政氛围。

  (四)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强化对关键岗位、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监督管理,着力构建监管促廉长效机制。各高校加强对领导干部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监督,在年终干部考核中,每位领导干部都要进行廉政述职,由教职工进行测评,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在民主生活会上,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查自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党内外的批评和建议。处级以上干部建有完整的廉政档案,将每年述职述廉、年终考核、民主生活会、廉政承诺书等情况归入个人廉政档案,作为向党委反映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基础材料。

  (五)健全制度,全力保廉。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这一预防腐败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注重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两年,结合开展“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推进年”活动,从完善工作机制、规范执行程序、强化监督检查三个方面,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梳理和修订,建立新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形成了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廉政工作机制,强化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源头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连续性不强。个别高校对开展“清风校园”建设的认识不到位,抓党风廉政建设和“清风校园”建设连续性不强,存在时紧时松的现象;二是个别单位对“清风校园”建设抓的不深不细,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没有将“清风校园”建设工作落实在教学教育和队伍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三、意见建议

  (一)规范管理,用制度保障发展。建立规范的校园管理模式,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职责,制定并完善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活动有章可循。进一步深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创新校务管理、教学科研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等,并不断增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实效性。

  (二)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优化党风廉政软环境。一是高校各级领导和教师必须增强廉政文化意识,增强当好廉政文化传播者、组织者、开拓者的责任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三是注重校园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橱窗、课堂等文化载体的充分运用,不断拓展廉政文化的传播渠道,拓宽廉政文化教育覆盖面,使廉政文化融入学校的各个方面。四是不断丰富教育和活动形式,要贴*生活,贴*实际,使廉政文化真正入目、入耳、入脑,成为全校师生广泛参与的一项活动。

  (三)预防高校职务犯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一把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立有效的行政决策负责机制,重大问题实行集体决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由裁量权,切断“公权”与“私利”的内在联系。完善责任分解、责任报告、责任考核、责任追究四位一体的责任制工作机制。认真解决少数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视不够、对规范管理投入不足的问题。

  (四)加强教学科研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要加强教学经费使用的监管,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单位行政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证教学单位教学经费合理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要完善教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形式加强对各教学科研单位广大教职工特别是中青年科研骨干进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在经费使用上的廉政意识,形成廉洁自律的科研作风。三要加强横向课题、纵向课题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将科研项目管理的关注重点从重视验收转移到过程监控,提高研究课题经费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科研项目顺利结题验收。

  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4

  沿海开发,一体两翼,半岛经济圈建设,优越的区域位置,使得堆沟港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年来,堆沟港镇经济、文化、社会事业日异月新,蓬勃发展。港镇小学作为乡镇中心小学承担着港镇社区人民和企业职工子女教育任务,一直以来港镇小学本着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区建设,服务企业腾飞,始终让社区家长、企业职工子女享受优质教育,始终以办社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不断整合资源,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内强管理,外塑形象,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教育教学取得一系列成绩。但是,随着园区发展,教育现代化推进和社区人民及企业职工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堆沟港镇中心小学已不能适应园区发展、社区建设需要,校园迫切需要整体规划和建设,现就目前办学状况和发展规划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办学状况

  1、校园建筑情况

  校园面积17342*方米(约26亩),教学用房2300*方,教辅用房1100*方,餐厅宿舍1160*方,教师宿舍550*方,幼儿园教学用房350*方,200米环形水泥跑道。

  2、教师学生情况

  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外省市大学生12人,小学生1160人,幼儿290人,现有21个班,一至三年级均达50人,部分班级达60人(无教室可用)。

  3、学校办学瓶颈

  ①教师办公桌、学生课桌凳简陋不足,教师*50人挤于100*方的办公室,办公桌均已使用20余年,其中高矮样式参差不齐,有不少为合并的村小调剂过来;学生课桌缺少*150套。②班级生数超标,无教室可分班,目前教室已严重挤占教辅用房,无阅览室、实验室、美术室、少先队活动室等等,缺少功能室*10口,下学期随着村小部分二年级升至中心小学三年级和外地打工子女转学将面临扩3班,但无一口教室可用。③外省市大学生住宿问题,*三年新分配*20名大学生,现有宿舍、楼梯间、电脑室机房都已经住满,下学期新分配大学生面临住宿难题。④灌河对面响水陈家港化工园一河之隔距离校园太*,排放污染严重影响师生身体健康,不良天气和风向变化严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

  二、发展规划设想

  1、办学规模

  ①港镇现有在园幼儿1698人,按此推算中心小学每年新入学学生将达300人以上,其余就*在村小就读(按照布局调整规划下面保留3所完小,两个教学点),中心小学三年后生数将达1800人左右,按照45人一班,中心小学班额为40班,教职工130人。②园区不断发展,企业职工不断增多,外省市打工子女转入就读逐年增加,目前每年转入学生*40人,一个班。

  2、校园规划

  按照省合格小学标准生均占地面积20*方共计36000*方,建筑面积****方计算共计11520*方。中心小学规划建设校园面积40000.86*方,教学用房11765*方,食堂1428.816*方,生活用房5218.6464,建筑总面积18412.462*方。校园按照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三区分离要求建设,***区建300米环形跑道。

  校园建设调研报告 5

  目的:了解校园环境建设

  时间:XX/10/25

  地点:校园

  调查方式:实地调查和网络搜索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无疑给现代社会文明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环境优美是实现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这正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作为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其环境的优美程度自然也是现代学校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校园的环境当中,校园环境文明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为营造学校良好的学*环境,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越来显示其独特的一*之地。

  对现化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引导和阵地建设,是一个教育不可忽略的重大问题,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一个校园生态系统

  众所周知,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的机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校园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它有着自己的结构和功能。校园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使自己保持着一种有序状态,并不断地发挥着自己的能。校园环境文化,在培养学生综合性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课堂教学所能够完全承担的,它需要多种逻辑的训练。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的重要场所之一,有其独特的作用。

  二、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有影响作用

  校园的环境文化通过教育者的组织和利用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养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性的功能需要通过教育者的设计而体现。校园以环境文化的育人功能仅仅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是不能充分发挥的,学校的老师,尤其是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甚至可以改变某些校园环境文化来为学样教育育人服务。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心理*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惯;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学*的内容和方式。

  三、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些年来,学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校园的环境文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都进行以学校内部综合改革,并把比较多的精力散到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上来,特别是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给予了高度重视。这都是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学校校园环境文化的创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潜移默化的、深刻有力的影响作用:

  1、重视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前些年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令人担忧,必须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严竣问题。

  2、营造校园环境文化气息是学校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文化,它具有特殊而多样化的育人功能。如果说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角,那么学校校园环境文化好比是他们活动的舞台,缺少这个舞台,师生的活动就失去了依托,并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校园环境文化在学校思想教育中表现出以下几种功能:1凝聚功能。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树立群体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它的影响力在青年学生中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青年学生行为系于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之上,从而在高雅古富的精神生活中,陶冶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格。2激励功能。不同的校园环境文化会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不同的境界和水*,产生不同的育人效果。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必然会出现“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校风,深刻地影响着师生的内心节办,激发着师生的工作和学*热情,比起千遍万遍地说教方法,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3熏陶功能。学校按照审美的要求去加强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这对学生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具有无形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4益智功能。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一般地说,丰富良好的环境文化因素刺激,可以促进智力发展,还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并以此为中介来促进智能的提高,特别是学*兴趣的提高。

  以上功能的发挥中显出,学校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积极开展思想教育的极好阵地,必须加强重视和强化建设。

  3、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

  创设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极好舞台。校园环境文化阵地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改轻学生过重的学*负担,使其置身于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境地,可以使学*在一种愉快教育、情境教育、和谐教育中健康地成长。总之,从整个校园环境文化的创设过程中,离不开学生与老师的参与。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7)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5篇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1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以今天这样的深度和广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又将人们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国际化的竞争,迫切地要求我们用高科技的手段改造现有的畜牧业,全面推进畜牧业信息化是提高畜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把畜牧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用户手中,实现畜牧生产、管理、畜产品营销网络化,加速传统畜牧业的改造和升级,大幅度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

  什么是畜牧信息化

  畜牧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畜牧业经济运行效率、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畜牧企业竞争力,在畜牧生产、管理、经营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整个畜牧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信息资源(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畜牧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目前畜牧信息化水*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畜牧信息资源缺乏,尤其是能提供给用户的有效资源严重不足;畜牧信息技术成果应用程度低,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这也正是当前实施畜牧业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畜牧业网络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复建设、小而散,而真正能为用户提供有效信息、访问价值大的网站并不多。畜产品市场动荡不定,需求与供应之间,始终处于周期性的波动之中,经常出现“买难”、“卖难”的现象。

  建立畜牧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网络建设

  数据库是指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合,内容丰富、真实有效的信息资源是畜牧业信息技术的关键。根据不同用户对信息需求多样化的实际,加强信息采集、整理、分析加工工作。保障建立一个真实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例如,美国建立了畜牧信息数据库系统,包括饲料、活畜和畜产品的价格、销售、库存、运输和进出口等很多动态信息,同时将信息及时地向网络传送,全国各地的**、研究所、大学、企业、饲料厂等都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到这些数据,以进行市场预测和生产决策。转变了**职能,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

  同时加速推进畜牧信息网络工程的建设,加强标准和技术*台的建设,建立统一的网络*台,建立以各省畜牧信息中心为枢纽,上联农业部,下通至全省各地市县乡的畜牧信息网络体系,并使畜牧信息网络与畜牧业龙头企业、全国各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养殖大户及畜牧业科研机构实现计算机联网。

  完善畜牧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强畜牧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开展畜牧信息员培训,拓宽信息渠道,推广信息来源,搞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灵活的畜牧信息采集、整理、发布队伍;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站中的栏目,增加一些对用户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栏目,例如“供求信息”、“市场动态”等信息;最后,要加大网站的宣传、推广、普及,农民养殖户是畜牧信息使用的主体,必须使他们学会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实际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建立网站的最终目的。

  畜牧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积极推进畜牧信息化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采用信息技术可使饲养户了解市场信息,产销结合,使需求与供应之间保持*衡,避免出现“买难”、“卖难”的现象,同时也是**转变职能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服务,必须采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只有依靠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改造现有的产业,才能使之适应国际经济大环境,并融入其中参与竞争。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2

  xx部长指出,在新形势下,信息化已经成为推进**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推进“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新一轮“三基”工程建设中,逐步把“三基”工程建设的重点从“硬件”建设转移到“软件”建设上来,而“软件”建设的重点是抓好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首先要全面分析当前**机关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不断探索信息化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一、当前xx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一)观念滞后,民警思想根基差。在日常的工作中,部分民警认为,只要懂法并按照规定执法就足以胜任**工作,对于信息化的认识仅限于在电脑上打几个字、在网上看看东西,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范围、意义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建设就是花钱买设备、比投入、比装备,不重视信息化应用和投入产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全面开展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出现了新知识不愿学、信息系统不愿用等问题,也就谈不上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工作中、促进**工作发展。这已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的瓶颈。

  (二)资金不足,基础设施配备不齐。进行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必备的硬件设备,经过三年的基层基础建设,虽然我们的信息化建设硬件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与上级提出新要求相比,我们仍有很大的差距。目前xx***共有电脑174台,其中14台由于配置低无法使用;县局服务器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网运行速度有待提高;三年前建立的网上办公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急需改版重建。

  (三)起步较晚,系统应用程度不高。应用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是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没有应用的带动和依托,建了也没效益。通过对我局信息化建设情况来看,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严重存在。仅限于人口信息系统、网上办公系统和执法监督系统,并且整个系统仅由内勤或某位民警一人固定时间使用,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干、一群人看”,信息系统应用难以深入。

  经调查,我局内勤民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达标占86%,公文处理达标占93%,网络基础知识达标占79%,电子邮箱使用达标占98.6%,各类查询系统及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使用达标占76.8%,而一般民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达标占38%,公文处理达标占38.4%,网络基础知识达标占50.6%,电子邮箱使用达标占60.9%,各类查询系统及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使用达标占52.6%。

  (四)缺乏人才,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目前xx***信息通讯部门有人员3人,其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只有1人,同时还要负责网监、机要等工作,从而导致了新技术没人会用,难以适应今后信息网络建设和应用管理工作需要。在民警中随着民警年龄的递增,一些年龄偏大的民警“怕上机、记不住、掌握不牢”的现象极其严重,计算机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据统计,xx***45岁以下民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达标占80%,公文处理达标占65.4%,网络基础知识达标占87.5%,而45-50岁民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达标占40%,公文处理达标占46.8%,网络基础知识达标占50.5%。

  二、通过对xx***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的分析。

  **信息化既是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做好**基础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区别于传统**基层基础工作的一个鲜明特色,必须牢固树立信息主导警务理念,以信息化有效提升**战斗力,提高执法办案和行政管理效率,以信息化带动和促进**工作现代化、正规化。为全面做好**信息化建设。如何破解当前**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难题,全面提高**信息化应用的整体水*,是摆在各级**机关“一把手”面前的首要问题。就xx***而言,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机关整体战斗力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基层基础工作水*的重要载体,是牵动警务机制改革的重要纽带。因此要积极适应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坚定不移走科技强警之路,向科技要素质、要警力、要战斗力,把信息化打造成为提升**机关核心战斗力的重要支柱。

  要深刻理解信息化对**工作和队伍建设已经带来和将要引起的发展变化,从全面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信息化建设对于全面推进**工作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要在全局上下形成“不会用计算机的领导将失去指挥权,不懂计算机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的观念,要切实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基层**机关领导的日事议程,注重整合系统资源、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力争早日实现**工作信息化、现代化的目标。

  (二)争取支持,加大投入。**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成本投入大的工程,作为一个山区县、国家级重点扶贫县,经济总量小,仅依靠**财力投入不现实的。要突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常规思维,超前消费,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首先**机关领导要主动向党委、**领导汇报,争取财力的支持;其次,**机关要在节减经费上做文章,压缩或减少经费支出,将节约的经费用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上;再次,可采取“先建后还”和“以租代建”等多种办法,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在建设350兆无线通讯系统的时候,由于我们是山区,建立自己的基站条件不允许,因此我们通过与移动、网通、联通等部门协商租借他们的通讯塔,及时的解决了问题。总之,妥善解决资金制约问题,信息化建设工程才有保障,才能实现最佳工作目标。

  (三)强化培训,普及应用。在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同时,要着力解决普及应用难题,才能使信息化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因此,要改变重建设,轻普及应用的倾向,通过“送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地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把各警种各部门和基层所队民警培养成懂应用,会管理维护信息网络的能手。

  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使在岗每位民警熟悉掌握计算机使用技能,扫除“机盲”“ 网盲”现象;二是强化民警应用信息,提高网上实战能力,通过实战激发民警学*热情;三是培养技术骨干,开发利用信息,将信息化工作与日常工作机制结合起来,强势推进以办公自动化、综合执法办案系统和信息采集室为龙头的信息化建设。四是通过争取编制,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毕业生中招收专业技术人才,实现了信息化人才培养与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结合。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3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曾指出“农村信息化不仅是能打电话、能上网,更应该满足农民获得、交换信息的需求。除了农村通信实现基本的‘村通’工程以外,信息化建设也必须得到重视”。“村通”的目的是要促进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的出路是在于帮助农民找到致富的方法,而农村信息化恰恰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我们针对**区所辖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此项报告。

  一、农村网络现状

  **区下设两乡,共有行政村10个,总人口3.39万人。根据实地调研,目前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业务已经全部覆盖;宽带互联网业务除了海格村外,其他九个村实现了光纤到村、宽带到户;无线数字电视实现村村通。另外,xx区的十个村屯现已经具备了基于固定电话业务开通的*安互助功能,此功能不但实现了村民危难时能够自救,而且还实现了村民之间的互助功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二、农村信息化应用状况

  (一)在七个农村中小学中,除了海格村外,均开通了宽带互联网业务,实现了农村学生的互联网内容教学,但在教育资源远程共享方面,由于资金问题,均没有实现。

  (三)所有的村均没有建立信息服务站,没有一个公共的、可供全村农民共享的信息服务系统,没有专职人员负责农村信息服务的推广和应用上的引导。致使绝大部分村民依然在沿袭传统的耕作意识,从众意识强,思想落后,距离建设新农村要求有一定差距。

  三、农村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难题

  *年来,我区农业信息化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农民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状况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农业信息网络推进乡村后,入户遇到了障碍,农业信息得不到广大农民充分有效的接收和利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农民的信息意识淡薄。农民的信息

  意识呈现出一定封闭性,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情报反应迟钝、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敏感性。因而对信息技术需求欲望低。这种现状,使农村仍然存在着信息流、物流不畅,生产、销售和需求相脱节,一些农产品被压等压价,甚至出现滞销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这一点必须形成共识。

  (二)农村信息服务水*较低。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农村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实现信息化,人才是关键。由于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很少,尤其是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更少。同时受经济能力制约,很难吸引外地人才。

  (三)农村信息服务推广力度有待加强。农村信息服务推广离不开**统筹协调,才能使各个领域协调一致地将涉农信息有效落地,才能通过信息服务实现调整产业结构、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农户收入的目标。这不仅需要对此项工作增大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在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中,增大财政投入。由于财政困难,信息化建设缺乏专项资金扶持,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以致信息化建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前期的信息化服务推广工作。

  四、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转变农民观念,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的风貌。农民可以通过上网查价格、上网查政策、上网选择良种、上网销售和采购,在网上听课学*农业科技知识,网络信息在农民心中会成为一种依赖,成为学*实践、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信息化不但能增长农民的见识,还会增强公民意识,渐渐学会运用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村民民主自治的水*也将会明显提高。

  (二)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如今电话、电视、电脑多源的信息渠道使农产品价格公开透明,销路增多,农产品坐地增值。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了再生产取向,也将自发地引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譬如xx省xx县龙泉村以产胡萝卜为主,过去没有网络,胡萝卜找不到销路,只好喂牛。自从有了网络后,从未滞销,而且价格高。通过网络还从日本引进了新的优良品种。如今按订单生产,远销东南亚。胡萝卜种植面积达到了6000亩,占全村耕地的一大半。每年户均收入两万元,人均6000元。胡萝

  卜的大量生产,又带动村里发展起了胡萝卜科研、加工、冷库储藏等产业链。龙泉村先后上马5座冷库、4个储藏库、1个高产试验中心。村支书刘建银说:“鼠标和键盘已经成了新时代农民的锄头和镰刀,是离不开的生产工具”。

  (三)推动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网上门诊、住院预约、远程视频诊断等等网上医疗功能均面向社会开放,极大方便了社会就医途径。另外,农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各种疾病的防治、预防和保养。农村信息化工程带来了农村远程教育。通过有效建设远程教育网,使农村中小学连上北京101远程教育网,通过互联网,成立好课堂。以此引进先进的教育资源,拉*城乡教育差距,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缓解农村师资匮乏的问题。

  五、几点建议

  (一)增强信息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农村信息知识宣传和教育,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信息意识,提高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协调信息化建设各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二)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工程项目,必须依靠资金支持。一是**每年财政预算中要有计划地安排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二是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职能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通过信息化手段帮扶农村脱贫致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实现农村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增值和应用管理,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宋俊德教授提出“内容建设比网络建设更为重要,而这项工程通信运营商是无法独自完成的,需要各级**的支持”。宋教授建议“在通信运营商搭建了信息沟通的*台后,各级**、研究院所、科技单位应该有意识的在农村信息化问题上形成共识与合力,依据各自的长处为农村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内容,如先进的种植方法、防灾方法、预警信息等。同时,**应该给予实施内容交流*台建设的单位一定的支持,如财政、税收等政策支持”。我区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应该在各村建立信息服务站,聘用专兼职信息员。作好信息分析和对未来农业经济形势的预测,较好地分析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状况,使一些农业信息对农

  民的生产经营具有指导性,推动农民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充分调动涉农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农村各专业协会、农研所、村干部的积极性,使各方面密切合作,形成集信息收集、加工、发布、服务于一体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为解决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信息内容的本地化,增强时效性、正确性和实用性,最终使信息服务惠及广大农民。

  (四)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人才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对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二是积极探索合适的方式,组织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流通大户、有文化的农民学*信息网络知识,通过组建农民信息协会、农民科技协会等形式,开展“网络联乡村,信息进万家”活动,组织带动农民上网利用信息实现增收;三是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工作。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4

  一、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进展及成效

  1994年税制改革和国税机构组建以来,__省国税系统步入大规模信息化建设时期,推动了税收管理的改革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税收管理中的优势日益显现,取得了五个方面成效。一是带来了税收管理全方位变革。全省国税系统建立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模式,实现了由保姆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转变、由人管人向机器管人和机制管人的转变、由粗放式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二是促进了税收执法不断规范。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管理系统、综合征管系统、税务稽查系统等的推广应用,规范了各项业务流程和录入操作,防止了执法标准不一、执法随意性问题的发生,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三是促进了税收征收率的提高。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加强税源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四是促进了纳税服务不断优化。建立统一电子办税服务*台,全省有11.8万户增值税纳税人通过该*台申报缴税。12366纳税服务热线开通运行,__国税网站发挥了宣传税法、政策咨询、纳税辅导等功能。一窗式服务、一站式办税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纳税服务,纳税人普遍感到满意,纳税遵从度相应提高。五是促进了部门形象整体提升。信息化促进了税收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提高了国税机关内部行政管理效率。同时,提高了“两权”监督能力,优化了部门形象。

  二、当前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网络运行效率不高。由于现有的一些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年来分开设计、分步建设的,软件各自开发、功能各自为主、应用各自为政,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系统分散的问题,各系统相互分割,信息资源分散,形成相对独立的信息孤岛,降低了网络运行效率,与一体化总体目标不相适应。

  二是信息应用水*不高。一方面,各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不够高,数据采集的渠道不同、标准各异,导致信息重复冗余,降低了数据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宏观统计、分析、比对的增值利用工作做得不够,造成了信息资源浪费,信息资源利用率较低,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

  三是业务与技术的协调机制不畅。有的应用系统与业务需求不相适应,对一些必要的业务需求不能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影响了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一些税收业务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与相关系统的应用不匹配、不同步,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效能的发挥。

  四是外部信息利用程度不高。一方面,跨部门信息共享工作有待突破,税务系统的网络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与外部系统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够通畅,对外部信息的占有和利用程度较低,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管理水*不高,给推行网上报税、推广应用税控装置等增加了难度,影响了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五是队伍素质不高。队伍的科技素质以及专业技术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缺乏既会信息化技术、又懂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技术骨干力量不足、技术队伍的活力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要正确把握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趋势。当前,在一体化的总体目标下,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五种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应认真把握。一是高程度集中的趋势。随着金税工程三期全面启动,综合征管软件省级集中模式推广到位后,将实现相关数据向总局集中,实现数据两级处理。二是集成化发展的趋势。随着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对信息孤岛进行集成和整合,资源的共享度越来越高,数据管理将由分散存储、分别使用,向集中存储、集**享、集中处理方向发展。三是互动式共享的趋势。随着跨部门信息共享工作加快推进,依托公共信息网络,税务系统将与相关部门实现信息资源的互动式交换和共享,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双向流动的信息流,更大程度地占有和利用外部涉税信息。四是高效率应用的趋势。如何有利于提高税收征收率、降低征税成本、更好地服务税收工作,如何有利于节省纳税人办税费用、降低纳税成本、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如何有利于基层便捷地使用信息、减轻基层工作负荷、更好地服务基层,始终是加快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五是低风险运行的趋势。随着信息的高度集中,风险也高度集中,如何有效应对网络风险、信息安全、灾难预案等问题,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行是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要以先进的理念支持税收管理信息化实践。促进税收管理信息化,要有先进的理念作支撑。重点是要牢固树立四种理念:一是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理念。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必须将其放在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部署和落实,强化责任感,增强事业心,扎扎实实推进税收管理信息化发展。二是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税收管理信息化是一项科技含量高的工作,必须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作风,认真处理技术和业务上的问题,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精。三是零过错的质量管理理念。建立数据维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每一组数据,力求每一个环节不出纰漏、数据管理逐步接*零差错。四是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对税收管理各应用系统的运行实行全程控制,在过程中控制运行质量,促进管理层次和水*持续提升。

  三要科学统筹税收管理信息化各要素协调发展。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信息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统筹各要素协调发展,保证系统的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处理好业务与技术的关系,实现二者协调发展。信息化技术服务于税收业务工作,推动业务工作的变革和发展,必要的业务需求都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业务的整合、流程的规范是信息化技术发展的驱动力,只有实现业务资源与技术资源的协调发展,才能释放出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潜能。二是处理好人管与机控的关系,实现二者相得益彰。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税务干部加强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运用行之有效的人工管理方法,实现人管与机控相结合,牢牢掌握税收管理的主动权。三是处理好规范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两者统筹兼顾。在税收管理信息化实践中,规范是前提,效率是根本,两者都不可偏废,必须统筹兼顾。提高系统运行、资源利用的效率,必须建立在讲程序、讲质量、讲长远效益的基础之上,而不能简单地从时间上追求所谓的效率,随意简化程序,违规操作。同时,要克服和减少人为影响效率的问题。四是处理好机关与基层的关系,实现两者联动推进。上级机关要建立统一的技术基础*台和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保证税收管理信息化自上而下、有条不紊地推进,特别是要注意各应用系统、各项业务流程及操作办法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性,以便于基层操作。基层单位在工作标准和要求上要坚持统一性,尤其是要保证基础数据的录入真实准确、口径一致;在工作方法上要讲究灵活性,创造性地落实工作任务。

  四要确定税收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突破口。一是以省级数据集中为突破口,建立统一规范的省级应用集成*台。推广应用综合征管软件v2.0版,20__年1月1日全省统一上线,实现全省国税征管业务数据省局集中处理,实现税收征管主体业务的网络化和集约化运行,实现所有的工作都上机、所有的界面都统一、所有的信息都入网、所有的人员都会用,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二是以网站建设为突破,建立电子办税服务*台。按照省局集中、分级维护、规范统一、信息共享的原则,以省级集中模式建设__国税网站,实现省局网站与互联网上办税事务应用系统、12366纳税服务系统的网络互通、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公开政务、宣传税法、受理办税、政策咨询等服务功能。同时,建立税收管理员应用*台、税收分析监控*台、纳税评估管理*台等,进一步提高税源监控能力,提高纳税服务水*。三是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建立一体化运行机制。加强现有应用系统的整合,做好数据衔接和功能衔接,使不同系统之间优势互补,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基础设施资源的整合,分级实施主干网络的改造,统筹调配现有的硬件设备;加强数据资源的整合,完善纳税人信息资料一户式储存管理,做好纳税申报和企业财务报表等各类信息的接收、储存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四是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夯实信息化发展基础。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于信息化建设,重点规范运行维护管理,探索新的运行维护管理模式,建立各应用系统运行状态监控和运行过程中问题的收集、登记、上报、处理、反馈的规定和办法;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完善网络日常管理规范和网络应急预案,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外部联网规范。规范基础数据管理,制定全省统一的数据管理办法,统一数据指标口径和采集标准,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维护,提高数据质量。规范应用开发管理,避免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五是以强化培训为突破,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开展多层次的培训,提升各级领导驾驭信息化实践的能力,提升专业技术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基层业务骨干应用能力。充实省级技术队,发挥技术队的人力资源优势,满足数据集中的需要。六是以项目推进为突破,确保实现信息化发展目标。引进项目管理方法,在网络改造、软件开发、数据清理、数据迁移、技术培训等方面探索推行项目管理。对每一个项目都落实到相关部门,明确责任单位,建立项目责任制,对各个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分阶段进行检查督导,督促各个项目的落实。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5

  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是市委、市**正在全面推进的“八大中心”建设之一。要有效增强我市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吸纳集聚功能,就必须加快推进适应现代医疗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和卫生综合管理等工作的卫生信息化建设。

  一、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努力,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好基础,主要体现在:信息化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网络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信息化硬件建设初具规模,医疗服务信息化应用有所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和信息化管理初见成效,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进程加快。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衡。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已实现全覆盖,但是部分地区和单位对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卫生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于广大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卫生行政部门综合管理的需要。

  二是存在“网通”而“信息不通”的问题。以市卫生数据中心为核心、覆盖辖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卫生专网已建立,然而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难以资源共享。如20xx年以来已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700万余份,但实际应用较少。同时存在大量手工填报数据及重复采集信息现象。

  三是资金投入与卫生信息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省市已拨款*20xx万元用于卫生数据中心的硬件建设和*台建设,但是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统筹的、经常性的项目管理和经费安排保障。二、三级医院信息化所需资金绝大部分是自行筹措,由于难以获取直接经济回报,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卫生信息化知识普及和宣传不够充分。我委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等群体的调查显示,对卫生信息化工作的知晓率仅分别为30%、20.3%和9.6%,对于其资源合理利用、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等作用更是知之甚少。另外,群众参与信息化实效体验机会偏少,尤其对老年患者等亟需优良服务的群体还缺少人性化设计。

  五是卫生信息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整体数量少、高级人才奇缺和现有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目前,市卫生信息中心仅有计算机、卫生统计等专业技术人员4名,其他基层医疗和管理机构多是毕业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技术人员,由于缺乏医学知识和卫生管理知识,难以满足卫生信息化工作的需要。

  二、对未来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领导,确保前期规划的有序推进。各级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要切实担负起统筹安排的领导责任,严格按照我市“十二五”卫生信息化规划的时间节点要求推进建设进程,将卫生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系统应用情况列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建立例会制度,完善沟通、反馈和解决机制,真正提高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决策水*。

  (二)多措并举,有效破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瓶颈。**投资初期建设有利于统一目标和管理,但在短期依赖**投入的同时,应该注重制定长期运营策略,包括分析和预测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充分整合协调各方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合作、科技专项、增值服务等多种方式,拓宽渠道,筹措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逐步建立以**投入为引导,多方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三)大力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促进区域信息资源共享。要做好已建系统、新建系统以及数据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的有效整合,必须**主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严格遵循国家、行业和专业领域已有的规范和标准,如《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等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对于在整合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要组织专家加快标准和规范制定,防止与实际需要脱节。实现标准统一,才能真正实现卫生信息*台各个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四)重视卫生信息化在淮海经济区的功能扩展。要在20xx年全面实现新农合跨区域资金监管和费用即时结报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卫生信息化*台在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中的进程,通过信息*台逐步实现区域内各大城市健康档案信息共享、委托检验和影像检查、图像和报告传递;实现我市大中型医院与淮海经济区医疗机构多形式联合与合作,加强科学管理、评价和分配,提高区域卫生工作效率和服务水*。

  (五)多措施多渠道向群众宣传卫生信息应用知识。**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报纸、电台、电视、网站等媒体开辟专刊专题专栏,及时向市民宣传卫生信息化的建设内涵、功能作用、应用操作等相关知识;另外在市中心医院等卫生信息化建设程度较好的大型医疗机构设立信息化体验中心,让居民尤其老年患者等缺乏操作能力的群体切身体会信息化的好处,推动卫生信息化成果广泛应用。

  (六)切实加**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当前,要着力培养既懂管理,又通技术,兼具医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面向全员特别是针对领导干部、管理骨干的培训,增强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20xx年成立的徐州医学院医学信息学院的资源优势,抢签优秀毕业生或委托培养学生。在医疗机构中有计划分阶段充实网络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管理员、程序员及维护人员。

  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相信在市委、市**的领导下,一定能够通过卫生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我市医疗服务水*,充分发挥卫生信息网络的辐射功能,更好地为我市居民和淮海经济区广大群众服务,尽快实现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建设目标。


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实用10篇(扩展8)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范本五份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 1

  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首*技师推荐选拔工作是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省上分配我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首*技师各5个名额,最终我县仅2人通过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评审,首*技师全部落选。从推选结果来看,我县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高层次拔尖人才匮乏

  *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大投入,完善人才选拔、培训机制,为推动全县提速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目前,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37496人,技师以上1850余人,但高层次拔尖人才却相对不足,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12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4人,县管拔尖人才被纳入省农业专家服务团专家13人,此次推选工作更体现出这一问题。

  一是行业发展不均衡。从申报范围来看,农、林、水、果行业8人,教育系统2人,交通、陶瓷、文物旅游等方面各1人,煤炭、水泥、铝业等传统产业方面无一人申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医药等新兴产业也缺乏领军人才。

  二是高层次人才较少。我县累计已评选县管拔尖人才共253人次,具备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条件的人却太少,省首*技师的申报人数更少,只有2人。

  三是县管拔尖人才实力不强。我县申报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的13人中,多数人员获奖层级较低,部分个人奖项排名靠后,还有一些是5年以前的奖项和业绩。申报省首*技师人员业绩不显著,均未通过省委人才办评审。

  二、培育高层次人才积极因素初显,但人才建设任重道远

  这次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首*技师推荐选拔工作中,我县申报总人数达15人,较往年明显增加,通过评审人数也首次达到2人,这在除西安外的其他地县也是少有的。特别是个别单位拔尖人才集中出现,今年通过评审的2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其中1人来自县公路局,目前,全县累计共有14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其中有3人出自公路局,2人为在职路桥专家。在看到这些积极因素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认识到,我县人才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人才观念淡薄,对高层次人才重视不够。许多单位和领导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认识很明确,但面对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人才发挥作用的长期性,又出现了“叶公好龙”现象。部分单位安于现状,有的认为暂不需要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不如一般人员好用、好管理;有的认为最需要的是资金,不是人才;有的说,企业不景气,引进人才也留不住。这些长期存在的认识误区严重阻碍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体制不活,运行机制不够健全。我县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县委统一领导下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体制,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制。但在具体工作中,个别部门主动性不够,甚至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没有形成工作合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受编制、经费等因素限制,优秀人才引进也比较困难。

  三是人才投入少,工资待遇低。我县人才工作经费投入相对较少,部分单位财力不足或重视不够,相关待遇较低影响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我县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少,高新技术少,缺少大型支柱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强有力的吸引人才载体,也缺少能使人才充分发挥才能的*台和空间。企业拿不出高工资、好待遇给人才,就难以吸引人才、难以留住人才。

  四是教育培训不够,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年来,除教育、卫生行业的高层次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比较多外,其他行业的继续教育培训都比较少,不同程度存在“实用主义”的问题。部分单位认为培养人才花费物力、人力、财力,而且不一定留得住,不愿意在人才培养上多投入,存在“多使用、少培训”或“只使用、不培训”的现象。这些严重影响了我县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造成高层次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的原因。

  三、外引内联,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步伐

  一要加大引进人才力度。可采取特事特办的办法,对引进的人才,在个人职称评审,配偶、子女就业及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要优先考虑。企业等用人单位可实行多元化分配机制以更好地吸引人才。各级**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对引进的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正高级职称的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且具有博士学历或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给予一定数量的安家费。对一些特别优秀的人才在没有编制的情况下可先安排工作,享受正式人员同等待遇,随后积极创造条件妥善安置。还可以参考招商引资的做法对引进了重点人才做出贡献的中间介绍人予以奖励,鼓励人人参与引才。

  二要加快现有人才培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对现有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广开培训渠道,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着力提升人才素质。积极协调省内外高校,在我县开办培训基地,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到来铜开展培训、传授经验。建立____重要高层次人才脱产培训制度,每年安排拔尖人才脱产培训3个月,对重点拔尖人才定期安排外出学*考察等,力争在一个任职期内使全部县管拔尖人才轮训一遍。

  三要大力兴办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实施“订单式”培训,培养“适销对路”的高技能人才,使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技术人员的摇篮。____职业技术学院可开设水泥、苹果等相关专业,培养适合____发展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发挥____工业技术学院作用,把我县建成西北煤炭基层人才培训基地。各区县职业技术学校,要依托地方特色资源,培养适用专业人才。

  四要增加人才工作投入。增加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培养、资助、奖励各类人才。探索建立**推动,政策引导,走向县场化的运作模式,逐步建立起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使各类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五要扩大宣传,形成惜才重才的良好氛围。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在媒体上的宣传,调动各类人才积极参政、议政,成为党委、**的“专家智囊团”。要在组织上多关爱、政治上多关心,生活上多关怀人才,激发各类人才投身____、建设____的热情,营造人尽其才、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 2

  **县幅员面积5678*方公里,辖8个乡镇、82个行政村、216个自然屯。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XX年底,全县各类人才1.75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0.83万人,占农业人口总数7.8%。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农村是当前我县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要依靠人才的力量。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任务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决定农村发展不仅需要农业管理型、经营型、技能型等类型的人才,而且需要文化、教育、卫生、金融、商业、环保、网络信息、建筑设计、社会服务等行业领域方方面面的人才,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撑和希望所在。我县地处偏远、经济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等因素,制约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壮大和发展,必须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尽快改变目前存在的这种现状。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现状

  现状之一: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

  全县农村实用人才8366人,占农业人口比例不足8%。其中水稻种植业技术人才1122人,大棚蔬菜大户1282人,北药种植大户167人,庭院立体栽培人才926人,香瓜种植大户603人,大鹅养殖大户899人,狐貉养殖大户79人,生猪养殖技术人才912人,养鱼大户57人,黄牛养殖大户112人,各类工匠649人(包括学徒),经营类人才132人,财务人才82人,教育人才372人,卫生人才203人,文艺人才67人,其他有一技之长的人才702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存在着总量较小,不能完全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的现状。

  现状之二:农村实用人才素质不高,结构矛盾突出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65%,小学文化程度占26.39%,初中文化程度占55.11%,高中文化程度占9.4%,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7.45%。农村实用人才中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数不足1%。人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老龄化,中青年人才严重短缺,农村实用人才青黄不接。人才层级结构不尽合理,初中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普通技能型人才多,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少。人才掌握的技术比较单一,专业深度不够,专业结构不合理,种植养殖人才多,中介组织领办人、经纪人人才少。新技能新知识接受不快,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意识不强等现象并存。大量的农村实用人才靠自己多年的亲身实践摸索总结,虽然技术熟练和经验丰富,但多属于传统的农村实用技术,由于接受系统的国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对现代科技知识的运用能力明显感到力不从心。

  现状之三:农村实用人才生成的渠道窄且流动性大

  种植业是我县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程度还不搞,产业链不够长,也就不可能形成更多专业村、专业户、专业合作组织。这对农村实用人才数量的扩张、集群的'形成和技能的提高都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的村由于产业发展原因,导致一些如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学非所用,专业技能无用武之地。同时,农村产业效益比较低,导致农村实用人才的收入不高,外出谋生的比较普遍,流动性较大。农村实用人才的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大量高素质农村人才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匮乏,后继乏人。

  现状之四:农村实用人才观念狭隘,引领作用不突出

  农村实用人才大都是多年时间自然成长地“土秀才”,在思想上还存在小农意识,在带动群众中不积极、不主动,多数局限在“亲帮亲”上,真正起引领作用的实用人才还是占少数,不能形成燎原之势。有些实用人才观念狭隘,一项技术掌握到手就不想让别人学去,不愿意传播推广,致使有些新技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推广。有的虽然技术熟练但掌握的多属于过时的农村适用技术,由于视野不宽、观念落后,还抱着原有的技术不放,不去更新,也使得有些新技术不能够很好的得到及时推广。

  二、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农村实用人才上述状况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是客观方面。

  (一)客观方面

  1、传统的小农思想抑制了农民科学致富的行为。**县幅员辽阔,地处偏远,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普通农户只要赶上年头好,就可以满足一般的生活需要,“小富则安”的思想,蒙蔽了农民进取意识,主动掌握技能走向成才致富的愿望不强。北方农业生产周期一年之中有大半年年闲,冬季漫长寒冷加之交通信息不便,农民有猫冬的*惯,也有的从事赌博等不良嗜好,致使部分农民把精力放在走街串巷、东家长西家短上,不思成才。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 3

  人才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重要的要素市场,是人事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窗口和前沿阵地,人才市场的发展水*直接影响到人事人才服务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的作用将日益凸现,人才配置的市场化趋势也将日益突出,加快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一、xxx人才市场发展现状

  xxx人才市场成立于1993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全的市场体系。我们制定了《xxx县人才市场章程》、《xxx县人才市场管理办法》、《xxx县开展人事代理工作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开展了人才招聘、人才培养、人事考试、人事代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多项服务;建立了人才信息库和拥有15000多册档案的标准化档案室,开通了xxx人事人才网站。人才市场的成立和发展,促进了xxx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了人才竞争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但从总体上看,xxx人才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市场作用发挥不够,人才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依附行政性服务比重较大,市场化业务比重较小,整体服务及信息化水*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才交流场所建设不到位。这些与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二、人才市场建设的总体设想

  按照建立和完善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水*,使人才市场建设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基本思路是:通过完善政策法规,营造公*透明、竞争有序、规范运作、恪守诚信的市场环境;通过建立行业分市场和乡镇人才服务站,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带动市场功能的提升;通过强化硬件建设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市场服务能力和经营管理水*。

  三、加快人才市场建设的主要措施

  1、完善人才市场政策法规。制定完善人才流动、人才招聘、人才派遣、档案管理、人事考试等政策规定,在完善原有政策基础上,制定《加快人才市场建设指导意见》、《xxx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意见》、《xxx县人才市场分市场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两个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营造公*竞争的市场环境。

  2、健全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教育、卫生人才分市场的职责,发挥其服务本行业的优势;成立乡镇人才服务站,在试点的基础上扩大服务网点建设,逐步形成以县人才市场为核心,乡镇人才服务站、行业分市场、人才中介机构为网点的多层次、开放式的人才市场网络体系。

  3、加强地区、行业间的市场合作。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贯通,形成信息互通、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人才大市场。

  4、推进人才市场职能的转变。积极发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为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供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流动党员管理、人才公共信息发布、公益性人才交流等项公共服务,满足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

  5、加快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办好xxx人事人才网站,开设网上人才市场,推进人才市场服务信息化、网络化;建立专业化的动态人才信息库,重点建设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高层次人才库、高技能人才库、各行业拔尖人才库、在外工作的xxx籍专家信息库;建立人才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及时反映人才市场供求变化情况,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6、创新人才服务内容和手段。在做好现有服务项目的同时,大力拓展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型服务,完善人才招聘、人事代理、人才推荐、人才培训等传统业务,开拓人才派遣、人才测评、人事考试等新兴业务;要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和服务方法,完善原有的“人才服务月”、“与企业结对联络”等项特色服务,积极探索更为贴*用人单位的新的服务方式。

  7、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市场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人才市场的导向作用,引导毕业生选择正确的就业期望值,鼓励毕业生到民营经济组织、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认真组织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招录考试,改进考试办法,提高考务水*;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为其提供档案管理、合同鉴证、工资核定、转正定级等全方位服务。

  8、积极发挥行业协会在人才服务中的作用。联合劳动保障部门成立全县人才劳务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加强监督指导,发挥其在行业自律、沟通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人才市场与其他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发挥各类行业协会在行业人才技能培训、技术交流、信息收集以及消除行业无序竞争方面的积极作用,充实和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9、加快人才市场硬件建设。目前xxx人才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与县劳动力市场差距很大,制约了人才交流活动的开展,必须加快建设,迎头赶上,以提升人才市场竞争力。

  10、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按照建立高标准人才]市场的要求,努力培养一支善于学*、勇于实践、具备现代管理理念、掌握市场运行规则的从业人员队伍;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内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倡导诚实守信、服务至上、爱岗敬业、廉洁高效的经营管理理念,塑造积极向上的行业文化;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创新服务、诚信服务,打造市场品牌,赢得市场信誉。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 4

  按照省委组织部关于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专题调研的要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我们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围绕**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主要采取听取情况和下发调查问卷两种形式进行。期间,重点调查了磐石市、高新区开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走访了北华大学、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

  、中油**石化公司、中油吉化集团公司、**化纤集团公司、市中心医院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工作座谈,并分别由市人事局、中小企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发了调查问卷,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一、**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市现有各类人才总量为32.37万人,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8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12.22万人、技能人才8.3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6.92万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规模以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技师以上技能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22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6.7%。(此次调研未含高层次党政人才)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10788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的8.8%和全市人才总数的3.3%。其中国突7人,国贴99人、省突46人。(见附表)

  从职业分布上看,教育方面占34.5%、工程技术方面占28.3%、卫生技术方面占13.1%、经济方面占7.6%、会计方面占6.9%、科研方面占3%,其他人才占6.6%。(见附表)

  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4866人,占全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26%,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5%。(见附表)

  其中,国有企业2394人(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企业高管),民营企业2472人(规模以上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规模以下企业中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经营管理人员)。

  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全口径统计数据5850人,占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总数的9.8%,占全市人才总数的1.8%,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见附表)

  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几年来,**市委、市**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积极强化措施、创新制度,营造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并且打破常规,构筑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 “绿色通道”,营造了良好的高层次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环境。几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人才意识显著提高。大多企事业单位都能把人才工作同单位自身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狠抓培养、引进和使用几个环节,突出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效能,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1.注重人才培养,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调研中发现,多数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培养工作都比较重视,注重通过岗位锻炼和继续教育提高各类人才的工作水*和业务能力,促使他们向高层次方向迈进。**石化公司把人才兴企战略作为公司四大发展战略的基础战略,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举措,提出力争到20xx年培养3000名高层次专业人才。他们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办机电一体化和化学工程等专业的硕士培训班,培养公司需要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三年来他们选送5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培训班学*,使这些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迅速增长。他们还注重在业务实践和项目攻关中培养高层次人才,既达到了人才培养的目的,又使公司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北华大学建立了以科研项目为依托的学术带头人培养机制,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设立跨领域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申报。学校为他们提供资金、设备等一切必需条件。几年来,学校共确立了350多个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科研人才。学校还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化纤集团注重选拔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专门培养。根据企业长远规划,集团*几年先后选送100余名优秀干部到青岛纺织工业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为了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公司还推出了创新理念,鼓励创新、宽恕失败。他们投资1600万元建立了小实验厂,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大胆进行课题实验。目前,该公司已有8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分别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的科研奖。 [] 市中心医院在全市卫生系统实施了“学科带头人三个梯队建设标准”,从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为人才向高层次发展设计出了清晰的发展轨迹。为了促进人才成长,医院每年拿出30万元用人才培训、进修和外出考察学*。

  2.加强人才引进,积极利用域外高层次人才、智力。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几年来**市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让域外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我所用。**华星集团公司为引进和发挥高层次人才作用,在上海市成立了研发中心,吸纳了一批国内电子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本企业服务。**远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了吸引高层次人才,专门在北京设立了投资公司和销售总公司。这样,招聘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生活、工作在北京,为企业效力,有效解决了北方城市引人难的问题。市中心医院几年来引进十几名具有专业特长的优秀人才来医院安家落户,使心内科、心外科、骨科、烧伤科、消化科等科室迅速壮大,业务技术水*迅速提升。

  为了促进吸引、引进人才,磐石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人才、资金、技术的若干规定》,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政策、服务、待遇、环境等方面制定了一整套保障措施。该市设立了“一站式”人才引进窗口,实行人才引进限时办理制度。几年来,配合企业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百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努力构建人才“高地”,吸引高层次人才进区创业发展。他们除了建立大学科技园、归国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民营科技园等孵化器,为高层次人才进区提供发展空间和载体外,还制定实施了许多激励举措,如给到高新区企业工作的高级技术、管理人员以特殊贡献津贴;给在国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带国际先进科研成果进区领办、创办企业的留学人员以资金支持等。几年来,高新区吸引了*千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进区工作。

  针对内陆城市引才困难的实际,一些企事业单位创新观念,实施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高层次智力柔性引进办法。**石化公司通过组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层次科研人员进站研究,提高对高、新、尖技术的研究开发能力。目前几项国家863重点技术攻关项目都取得可喜成果,有的产品已经投入批量生产。中心医院规定所有的业务科室都要与国内、省内知名医院的对口科室或知名专家建立广泛的、长期的、稳定的业务协作关系,定期与他们进行沟通和联系,定期请上级医院知名专家来院进行现场手术示教、学术讲座、专题讲课、技术答疑。通过实施这样的.举措,该院不仅解决了棘手的针对疑难病症和重大手术缺少专家的难题,同时智力引进带动该院一大批人才的快速成长。

  3.运用科学激励手段,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很多企事业单位都能够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激励机制,给一流人才以一流报酬、一流待遇。**石化公司提出,让一流的人才获得一流的回报。为了激励高层次人才发挥工作效能,他们规定博士毕业的高层次人才月工资最低5000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硕士月工资最低20xx元,年收入5万元以上。此外,他们积极建立两级专家队伍。目前已经评出20余名高层次专业技术专家,单独发放专家津贴。**永大集团为了激励高层次人才,在人才进企之初就先给买一套住宅,并根据技术水*给予7至10万的年薪。对带有成熟高科技产品的科技人员,他们还允许其以一定比例进行技术入股。一汽**轻型车厂为了抓住关键人才,经过层层选拔,确定了100名人才为企业“核心人才”,规定不管企业经济效益如何,这些人才的工资都不得少于年薪3万元。同时,厂里为了体现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价值,在企业非领导职务中建立三级主查制度,让他们分别享受厂级、处级、科级待遇。中国农科院左家特产研究所针对科研人员流失严重、现有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启动了“优秀人才工程”,提出设备、经费、待遇向高层次科研人员倾斜,实现人才、设备、经费、待遇的有机整合。他们提出,每年在研究人员中评出10名优秀人才,除奖金奖励外,在市内为每位优秀人才购置一套价值在20万元左右的住房。远东药业集团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实施了高薪高职、技术入股、期权奖励等一系列激励制度。

  三、主要问题及障碍性因素

  与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和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要求相比,目前**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一)主要问题

  1.高层次人才相对短缺。**市高层次人才数量占全市人才总量的比例偏低,尤其企业家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少。从数字上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3.3%,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1.5%,均低于全国*均水*。高技能人才方面也是这样。我们一直自认为技能人才资源丰富,但技师以上高技能人才仅占全市技能劳动者的1.6%,明显低于全国4%的*均水*。

  2.高层次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够合理。从结构上看,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机关、事业单位,而只有一少部分在企业。据**市人事局今年开展的人才调查数据表明,**市所属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83.23%在事业单位,而在企业的仅占16.77%。(见附表)

  此表由市人事局提供

  企业是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仅有1/6在企业这种结构显然对建设创新型**极为不利。

  从职业分布上看,高层次人才多分布在社会公共事业部门,就专业技术类人才来说,仅教育方面的人才就占1/3强。而在经济部门,特别是生产一线从事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的人才则非常少。高层科研人才仅占高层专业技术人才的3%,占全市人才总量的0.01%。

  3.高层次人才层次和能力有待提高。我市被列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一万余人当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为1831人,仅占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17%。**市有不少大学、科研院所和吉化等中直大型企业,但院士级国家高端人才却一个也没有。**市被列为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五千人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仅为374人,占7.7%。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还仅仅是一个大体的人才范围和数字上的把握,即“数”的概念,而不是“质”的概念。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卓越企业经营管理才能和现代管理理念的企业家微乎其微。

  4.高层次人才作用发挥不够好,人才流失比较严重。问卷调查显示,仅有30%左右的高层次人才认为自己在单位较好地发挥了作用;而60%左右的人认为工作任务不饱合或无事可做;10%左右的人认为在单位根本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尤其严峻的是,*几年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市属单位流失到外地的高层次人才达220余人,其中多数是各单位的中青年骨干,包括各类专家*30人。流失的人才中,从专业分布上看,医疗卫生、中小学教育和工程技术专业流失量相对较多,分别占流失总量的50%、32%和12%。

  综上,目前**市高层次人才队伍突出表现为两个问题:一个是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短缺;另一个是即使以往认为储备比较多、目前相对占有份额比较大的人才也正变得越来越少,比如卫生类、教育类高层次人才的大量流失。

  (二)障碍性因素

  客观方面:经济发展水*低,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弱。

  人才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其开发和配置受市场经济规律影响。就人才培养来说,经济发展水*低、经济总量小的地区,人才培养投入也就相对要少,那么产生的功效也势必要小。就人才流动来说,受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流动规律影响,在开放的环境下经济不发达地区就不易留住人才而往往要成为人才的主要流出地。显而易见,**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客观上不利于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主观方面:人才工作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

  1.全社会尊重人才、爱护人才、重用人才的观念没有牢固树立起来。调查发现,一些单位缺乏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意识,对人才重视不够,在选人、用人上感情用事多,重才、惜人、爱才不够。因不能被有效使用而导致的人才浪费问题比较突出。

  2.缺乏科学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人才培养和使用之间脱节。一些单位虽然比较注重培养人才,但挖掘人才潜能、发挥人才长处不够,培养和使用脱节。从整个社会上看,高层次人才培养与使用之间也缺乏有机的结合,人才培养不是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来定向培养,而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几年来,我市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都存在很大的高层次人才缺口。但目前没有一套针对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来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科学工作机制。

  3.人才开发的意识不强,开发投入少,作用小。主要表现在基层各企事业单位人才开发意识普遍还不够强,没有树立起“人才投资为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基层企事业单位作为用人主体,在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上投入很少。人才工作的投入主要靠**投入。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上没有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格局。

  4.人才评价和激励措施不能有效落实。*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意见,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部门和单位*惯于原有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式,致使一些政策措施得不到实际落实。

  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人才工作宣传,在全市营造人人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氛围,树立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意识。要通过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通过宣传,引导各单位树立人才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的理念和事业发展关键要靠人才的意识,把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变成一种自觉。

  2.强化培养,完善结构,提升高层次人才素质。一方面要根据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定期搜集数据,了解掌握全市各行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订单培训和人才培养,解决当前高层次人才缺口和人才能力、素质与现实需求不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本着提升高层次人才层次、素质、能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着力实施“十百千高层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利用四到五年时间重点培养10名左右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培养100名左右通过自主创业、带领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元或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主;培养1000名左右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的职业经理人。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学科建设,重点加强我市学科、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依托国家、省重点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及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人才政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善于搞科研攻关和技术攻关的科研专家、工程技术专家。要充分利用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东北之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653工程”)及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高等学校松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振兴**老工业基地急需人才海外培养项目”等人才培养载体,提高全市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实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目标管理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培养工、农、医、教育、文化、社科等十大类100名左右的学科带头人和附着于企业的100个左右创新团队。要全力推进新技师培养倍增计划,加快培养一批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重点培养机械、化工、电子信息以及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到“十一五”末,全市要较“十五”新增高技能人才3.5万人,其中培养新技师不少于5000人。要实施城镇和农村创业人才及技术实用人才培养工程,利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1000名具有一定创业精神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城镇、乡村创业“小老板”和一大批扎根农村,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和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实施的高层次涉农技术人才。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高层次人才 “四位一体”社会化培养和多元资金投入机制。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社会化培养和多元投入机制,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脱节以及人才投入资金“瓶颈”问题。建立并完善单位、个人、**、社会“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委、**在人才开发上的导向作用和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方面人才培养上的资金支持、倾斜作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用才和育才两个主体作用。同时让人才本身分摊培养成本,并且广泛吸收社会支持、捐助资金。

  4.加强人才激励机制建设,以科学的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造的热情。要继续推行并完善鼓励各类人才尤其高层次人才兼职兼薪及领办、创办企业的人才政策;要建立并完善以技术或创新成果入股的相关制度;要大力倡导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鼓励企业以股权、期权奖励给有重大贡献的高层次人才;要加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有突出贡献人才、实际应用人才、创新创造型人才的奖励力度;加大对处于爬坡阶段、攻坚阶段和起支撑作用的人才支持、扶持力度;要针对不同类别、层次人才采取不同手段,实施有效激励;要充分发挥政策杠杆、导向作用,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

  5.完善“绿色通道”,加大急需高层次人才及智力的引进力度。要围绕全市汽车、化工等五大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来去自由”的原则,积极吸引海外、域外人才;要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引才引智制度,以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吸引人才;要发挥海外留学人才创业园建设、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台对域外高层次人才的吸引作用,让域外各类高层次人才、智力为我所用。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 5

  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卫生人才队伍现状,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认真提高人才应对政策,促进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我局组织人员于5月上旬先后深入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卫生监督所、县疾控中心、走马乡卫生院等六个单位,就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把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才基本情况

  截止20xx年12月底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24所(个),其中:公立综合医院1所、中医医院1所、妇幼保健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卫生监督所1所、乡镇卫生院、分院16所、村卫生室548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1个,民营医院1所、个体医疗诊所(社会办医)41所;共开设床位731张,*均每千人口床位数1.7张;现有卫生人员152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28人,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276人,初级职称456人,未取得专业技术职称77人。另有乡村医生367人。调研单位情况详见各单位报告。

  二、*年在人才培养上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走人才兴昭、强昭之路,是发展壮大昭*卫生事业的必然之路。*年来,国家和自治区人民**加大投入用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使硬件建设发生根本性变化,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和机遇,如何提高卫生队伍专业素质,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要求,我们采取了各种应对措施,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增加卫生人才数量和提高卫生人才素质。一是在人才培养上采取了重要的措施。采取“引智、引人、引技、引项”的办法和选优、选专、选高、选特的措施重点培养,重视对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的培养,提高了卫生技术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形成了学历、专业、年龄、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人才梯队。二是采取了县、乡镇内调济、人才流动中心招聘、外出进修、岗位自学、上级对口支援免费技术培训和在职培训、传、帮、带等形式为乡镇级卫生院、分院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技术人才。*3年,送出区内外培训人员30余人次,在职培训254余人次。三是有计划地组织了25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疑难病例会诊、巡回医疗、健康教育和“三下乡”活动。四是积极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技术骨干”和“中医农村适

  宜技术”培训项目。逐步使乡镇卫生院、分院,村卫生室中医药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80%。五是利用卫生厅科技培训项目,对各乡镇的每个村一名乡村医生进行了急诊急救技术、农村合理用药知识和有机磷农药中毒防治知识的培训,有效提高了乡村医生医疗保健技术和服务水*。六是各卫生单位每年有计划的选派无学历或低学历医务人员脱产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提高人员专业知识层次。梧州市人民医院响应万名医师下基层服务的号召,派出各科医疗骨干对昭*县人民医院对口服务,支持山区医疗卫生工作。七是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县中医院建立中医药特色专科,培养专科专病服务人才,促进了人才成长。拓宽了服务范围。八是加大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力度,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90%以上,乡镇医疗机构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经过不懈努力,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人才基础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夯实,人才队伍不断加强,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人才工作措施不断强化。有效的支撑了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和服务保障。

  三、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五个方面:一是卫生管理者对医疗卫生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人才工作摆在重要位臵,对人才工作缺乏规划,缺乏主动性,在人才的教育、培养、引进、管理和使用等方面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措施和行动,人才工作相对落后滞后;二是人才严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人才政策和人才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进出的体制性障碍还未从根本上打破,人才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聚集高层次人才的能力还不强;四是人才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同时存在;五是人才队伍学历普遍偏低,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普遍偏高,没有形**才梯队,后继无人。下面,从五个方面具体谈谈我县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1、引进人才困难,主要是没有吸引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主要是工资待遇,人员编制无法解决,医疗条件差,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

  2、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我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所处地域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工资、待遇相对偏低,子女教育等生活不理想,此外受体制的影响,人员编制身份不能确定,造成部分人才外流。

  3、人才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高、中级人才短缺,大本以上学历

  人员较少,研究生以上人员没有,接受普招毕业的医学类大中专生比例不高,相当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属**、自考等毕业生,大部分属工人身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尤为突出。

  4、各单位的编制配备不规范,编制数严重不足,造成所调研五个的单位普遍存在借调其他单位技术人员工作的普遍现象。借调人员由于编制及待遇多年无法妥善解决,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均受到直接的影响。

  5、调研的几个单位的人才培养、引进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制定。目前对人才只重使用,不重培养。从20xx年至今,部分机构的中层干部除增加了几个工作人员外,几乎没有大的变动,没有进行任何转岗、换岗,也没有对外进行流动交流。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长期固定在一个岗位工作,容易导致思想的固化、惰性的滋生,也十分不利于个人的成长。

  意见和建议

  1、创立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增强地方吸引力。要借鉴先进地区的人才引进经验,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尽可能地制定优惠政策,以政策吸引人。

  2、优化软硬环境,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一要放手让高层次人才干事业。将他们安排到适合他们发挥才能的岗位上,在科研经费、设施等条件方面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二要从政治上关心他们。对贡献突出的高层次人才要予以提拔重用,给他们压担子,尽最大可能发挥他们的`创业积极性;三要落实好福利待遇。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回报他们的突出贡献;四是坚持用人不疑的原则,对选中的高层次人才,工作上要关心、支持他们,让他们放心大胆地施展才华;五是建议县人民**对高层次人才推行优惠政策,不受编制限制享受现正式职工同等身份待遇;六是加大感情投入,以情动人,使他们愿意来,留得住。

  3、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增加高层次人才总量。要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作为人才兴县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要编制合理的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通过加大培养力度,鼓励本地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和其它形式的继续教育,或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在职人员攻读研究生、签订协议回来效力等形式,培养“永久牌”高层次人才。通过以上方式,增加高层次人才总量,建立起一支能够支持本地经济卫生事业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4、积极发挥县医学会的作用,通过县医学会组织全县卫生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引进技术,开阔视野,共同切磋技艺,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二)对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存在问题

  1、引进人才不易。一是目前的专科、本科毕业生对就业形势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高期望值,不愿到乡镇卫生院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卫生院工作。二是当前乡镇卫生院经营状况普遍不佳,没有资金用在引进人才上,这就进一步降低了乡镇卫生院对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更不用说已事业有成的在岗优秀卫生技术人员。三是有的高一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愿意到基层卫生院服务,但乡镇卫生院没有解决各种福利待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四是乡镇卫生院的编制出现严重不足。

  2、培养人才困难。一是人员紧张。一人多职,派出医务人员进修、学*,往往会打乱卫生院的全盘工作;若派出学*人员过多,碰到突击性任务,就会出现无人可用的尴尬局面。人员紧张,往往使卫生院管理者放弃或压缩进修人数。二是经费紧张。外出进修、学*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目前基层卫生院亏损现象异常普遍,财务状况十分严峻。在职工工资都无法完全落实的前提下,也就不可能拿出经费来保证医务人员的进修、学*。三是定位困难。基层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常抱着这样的想法:“外出进修不学疑难病诊疗方法,就学常用诊疗方法,倒不如不去进修。再说,高新技术在乡镇没条件开展,一般技术也就这些。”因此,进修定位非常困难,定得过于普遍,职工兴趣不大,缺乏积极性,且进修时工资奖金比在单位正常上班少,职工都不愿去;定得过高,则学不致用。四是内部传授困难。目前活跃在基层卫生院医疗一线的业务骨干,年龄普遍偏大。他们中有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专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有的是子承父业,擅长于治疗某一方面的疾病或拥有家传的秘方、验方,在当地百姓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在传授医术方面还远远不够。乡镇卫生院的医师梯队建设严重脱节,中青年业务骨干极其缺乏。

  3、留住人才更难。一是技术留不住人。卫生院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医疗水*普遍较低,有技术有水*的专业人才要想在卫生院有所作为非常困难。因此,一旦有大医院召唤,很少有人能抵得诱惑。二是待遇留不住人。一直以来,卫生院生存艰难,财力有限,入不敷出现象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过分提高医疗技术骨干的工资水*和福利待遇是不可能的。虽然在实行绩效工资后,医疗技术骨干的工资收入有了明显提高,但卫生院退休人员工资、防保经费、发展经费都得自行筹措,卫生院要想留住优秀人才,经费无疑成了最大障碍。三是感情留不住人。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团队、绝佳的氛围,但卫生院显然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

  既缺少医院文化建设,也缺少团队协作氛围。目前基层卫生院职工的劳动强度和数量参差不齐,但工资资金的差距十分有限。长此以往,难免影响业务骨干的积极性。

  建 议

  1、建立有吸引力的人才机制。要用战略的眼光来构建人才的引、培、留机制,加快人才的梯队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有一技之长的人才心甘情愿到基层来创业、来发展。同时要大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让引进的人才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才华。虽然目前财务有限,但如果再不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上下工夫、投经费,基层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制定培训计划,形成层级培训,每年乡镇卫生院都要负责对所管村医进行培养,乡镇卫生院要根据工作需要选派优秀青年医务人员到市、县级医疗机构培训。进修期间派出单位要保证参培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

  2、规范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目前一些基层卫生院还存在大量的作为职工子弟顶替进入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基本上既没专业学历,也无技术职称。上述人员的存在,一方面占用了卫生院的人员编制和经费;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临床一线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卫生院的发展。因此,尽快地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着力营造“能者进、能者上、劣者下、劣者出”的用人氛围,进一步精简人员,提高在编人员的工作效率,促进人才有序竞争机制的建立,是卫生院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3、积极争取农村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为农村培养适宜性人才,使适宜技术在基层得到广泛应用,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简、便、捷、廉”的医疗服务。

  4、制定合理的内部分配机制。待遇无疑在人才的挽留方面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能者多得、惰者少得,拉大两者之间的差距,充分调动业务骨干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打造卫生院内部文化特色,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使人才愿意留下来。

  (三)对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一是局机关干部没有参加过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培训,外出参观学*机会少,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水*有待提高。二是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者大部分都是单位的业务技术骨干,基本上都未参加过管理知识的培训,管理知识、管理经验有待增加和丰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