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兵马俑作文合集5篇

首页 / 作文 / |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 1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出土,它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历史文物!

  当我们来看秦兵马俑时,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个坑的总面积是2万*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大。在三个坑里,1号坑最大,这三个俑坑里的秦兵马俑大约有八千多个。

  俑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军阵,多么像秦始皇统率的一支队伍呀!走*些去看,有很多兵马俑手中都拿着武器:什么矛呀,什么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约1。8米,体格健壮,身高和体形匀称;武士俑戴头盔,穿铠甲,脚穿战靴,拿着武器,最后等待开战!

  离秦兵马俑再*些,可以听见他们的呼吸声,能听见他们思念家乡的声音!我想:秦兵马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想拥抱他,想告诉他自己有多么的自豪,可是,脚却怎么也迈不开,只好在原地干着急。

  听导游说,这些凹进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马俑的坑。在观看秦兵马俑的时候,我知道第一个发现秦兵马俑的人是杨志发,如果没有杨志发,就没有我们这个珍贵的文物!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 2

  秦兵马俑在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谁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对,就是198270*方米,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来历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以前有几个农民相约一起打水井,发现了有一些陶片,他们继续打井,发现那是一条通道。他们陆陆续续下去察看,就发现了‘秦兵马俑’。好!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们看,那些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是什么俑?他就是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的领军人物了!

  大家跟我来。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对,就是武士俑。

  谁知道身着短甲,下穿紧口裤,左手握弓箭,右手执缰绳的又是什么俑?错了,是骑兵俑。你们看,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走*他们身边,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呢!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 3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出土,它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是世界值得珍惜的历史文物!

  当我们来看秦兵马俑时,秦兵马俑已发掘了三个俑坑,三个坑的总面积是2万*方米,大约有50个篮球场大。在三个坑里,1号坑最大,这三个俑坑里的秦兵马俑大约有八千多个。

  俑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军阵,多么像秦始皇统率的一支队伍呀!走*些去看,有很多兵马俑手中都拿着武器:什么矛呀,什么盾呀,等等!武士俑身高大约1。8米,体格健壮,身高和体形匀称;武士俑戴头盔,穿铠甲,脚穿战靴,拿着武器,最后等待开战!

  离秦兵马俑再*些,可以听见他们的.呼吸声,能听见他们思念家乡的声音!我想:秦兵马俑已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想拥抱他,想告诉他自己有多么的自豪,可是,脚却怎么也迈不开,只好在原地干着急。

  听导游说,这些凹进去的土就是埋秦兵马俑的坑。在观看秦兵马俑的时候,我知道第一个发现秦兵马俑的人是杨志发,如果没有杨志发,就没有我们这个珍贵的文物!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 4

  秦兵马俑在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谁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对,就是20000*方米,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来历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以前有几个农民相约一起打水井,发现了有一些陶片,他们继续打井,发现那是一条通道。他们陆陆续续下去察看,就发现了‘秦兵马俑’。好!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们看,那些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是什么俑?他就是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的领军人物了!

  大家跟我来。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对,就是武士俑。

  谁知道身着短甲,下穿紧口裤,左手握弓箭,右手执缰绳的又是什么俑?错了,是骑兵俑。你们看,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走*他们身边,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呢!哈哈!

  好了,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大家自由参观,自己欣赏吧。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 5

  秦兵马俑在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谁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对,就是20000*方米,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来历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以前有几个农民相约一起打水井,发现了有一些陶片,他们继续打井,发现那是一条通道。他们陆陆续续下去察看,就发现了‘秦兵马俑’。好!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你们看,那些身材魁梧,头带鹤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是什么俑?他就是将军俑。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他们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身的领军人物了!

  大家跟我来。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对,就是武士俑。

  谁知道身着短甲,下穿紧口裤,左手握弓箭,右手执缰绳的又是什么俑?错了,是骑兵俑。你们看,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惟妙惟肖,走*他们身边,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轻微的呼吸呢!哈哈!

  好了,还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大家自由参观,自己欣赏吧。活动时间,请大家注意安全!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合集5篇扩展阅读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合集5篇(扩展1)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菁华6篇)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1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林,你们叫我林导吧。

  今天,我们将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在进入景区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20_多年前秦始皇陵园的一处大型兵马俑陪葬坑,它以恢弘磅礴的气势,威武严整的军阵,形态逼真的陶俑向人们展示出古代东方文化的灿烂辉煌,无论建造年代建筑规模与艺术效果无不堪与世界七大奇迹媲美。在1974年3月西杨村农民们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发现发现震惊世界,1987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目录。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1号坑东西长330米,南北宽62米,面积4260*方米。坑的最东端是面向东的武士,每排7个,共210个捅。他们是的前锋。前锋的后面为的主体,他们被排成38路纵队,站在11个坑道里。,在坑道的南、北、西三面备有一列面向外的武士。他们分别是的右翼、左翼和后卫。现在,1号坑已出土1000多件陶桶。根据推测。全部发掘完后。仅1号坑就将出土6000多个兵马桶。2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占地6000*方米。3号坑,它位于2号坑西边25米处。这个坑是1976年发现的。占地520*方米。

  说到秦俑的美,千人千面的陶俑形象之美,使人回味无穷。他们中间有气宇不凡、魁梧稳健的将军;有威武刚毅、身经百战的军吏;更有神情各异、生动传神的士兵。他们或年轻幼稚,或老练深沉,或憨厚质朴,或聪明机警,或开朗洒脱,或神情凝重。他们身穿战袍的轻柔,衣褶(zhě)的飘动,飞扬的.胡须,丝缕可辨的发髻,粒粒可数的鞋钉,都会使你感受到真实生活中的气息。大家看,瞧这位,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一位,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分明在暗下决心,誓为统一天下而战;再看他,紧握双拳,待命出征……啊,快来看看这位战士,双眼凝视远方,像不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一点,来,小朋友,有没有听到他轻微的呼吸声?“秦俑坑中陶马形象的塑造同样逼真传神。马头方正,棱角分明,四蹄躜地,矫健有力,两耳短促,张口嘶鸣,十分神俊。法国总统*曾留言说过:”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也说:“这是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该到这里看一看。”从这些高度凝练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秦始皇——赢政早已去世2000多年了,但是,他的伟绩,以及现存的兵马俑留给人们的思考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能从上述事物中吸取些什么呢?我想,敢创历史先河、为国家统一不惧死亡的铝赂和勇气是我们应该吸取和仿效的。一代伟人赢政横扫六国、统一*的非凡气度和魄力仍不失为我们今天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的巨大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富强,没有这种气魄是不行的!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2

  各位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们的.导游。我姓程,大家可以叫我程导游。今天参观的景点是世界遗产之一,秦兵马俑。景点位于西安临潼,再过四十分就要到了。在景点参观时,请大家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秦始皇陵园了。陵园里就是兵马俑了。目前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时一号坑,也是最大的一个俑坑,东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方米,坑里6000多个兵马俑。坑上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可以走进大厅再细细游赏,游览时也要注意安全哦!

  这些兵马俑有久经沙场,重任在肩的将军俑;听候号角,领命出征的武士俑;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的骑兵俑;还有和真马一样大小,形体健壮的陶马俑……

  各位亲爱的游客们,时光飞逝,今天的秦兵马俑之旅也告一段落了,现在返程。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3

各位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我叫xx,是你们这次参观兵马俑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尹导或小尹。下面我为您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世界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用泥土烧制而成,用来为他陪葬的。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千米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了博物馆。

  秦兵马俑由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组成,共计面积约20000*方米。坑内有同真人真马相似的陶俑约8000件,实用兵器数以万件。好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吧!

  大家注意了,我们现地已经来到了一号坑,一号坑是二个坑中最大的坑。它南北宽62米,东西长230米,深约5米左右,总面积14260*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

  这个坑主要是以步兵、战车、战马相间的主力军排成的军阵。你们看,前面三列的步兵俑面向东方,是的前锋。他们身的士兵、战车、战马构成了的主体。大家顺着我的手指看:这些兵马俑个个身才魁梧、手持兵器、神情凝重,仿佛在暗下决心,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最后的博斗呢!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二号坑。请大家这将军俑:威严耸立,头戴褐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目视前方,好像正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在奋勇杀敌呢!打仗离不开好马,大家再来看看这些陶马与真马一样大小,匹匹体形健壮,高昂着头,好像一声令更好,就会腾空而起,踏上征程。有如此强壮的骏马,真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好,接下来给大家60分钟的时间自由观赏三号坑,60分钟后在博物馆门口集合。

  朋友们,秦兵马俑旅游到此结束。有机会我们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4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到兵马俑来游玩,但请你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不要乱扔垃圾。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二、三号坑组成的,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分成将军俑、骑士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

  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拿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败敌人。那个兵马俑是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它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的屁滚尿流。

  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它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敌人做殊死拼搏。

  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与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看它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吧,祝大家在这里能玩的开心。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5

各位尊敬的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城西安,我就是你们这回西安之旅的导游。我姓徐,大家就叫我徐导好了。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世界遗产之一,秦兵马俑。景点位于西安临潼,我们坐的车也是去临潼的,行程大约四十分钟。我想提到西安的临潼,你们肯定会想到举世无双的秦兵马桶。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秦始皇陵园,请大家按次序下车。你们知道秦兵马俑的来历吗?原来以前的朝代,皇帝逝世都是找一些活人陪葬,后来到了秦朝,一个大臣对秦始皇说:“之前的朝代乃是用活人陪葬。我觉得这样对您不是很妥当,不如让能工巧匠们打造出一支用泥土做成的您那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如何?”秦始皇觉得这个想法挺不错,就答应了下来。其实要不是那时候秦始皇的一点头,今天就见不着这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军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三个俑坑,总面积*20_0*方米,差不多有*时的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左右。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一号坑,也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俑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方米,你看都点了三个俑坑总面积一半还多呢!既然面积那么大,那么数量也非常多,有6000多个。一号坑上面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我们可以走进大厅再细细游赏,游览时也要注意安全哦!

  你们请看,那身材魁梧,头戴曷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就是将军俑。有的神态自若,目光炯炯,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有的则是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似在考虑如果作战,战胜敌人。满是大将风范。

  再看那些武士俑,各个体格健壮,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上翘起的战靴,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

  接着继续来看骑兵俑,仔细观察,它们身上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左手持弓箭,仿佛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打仗时期,肯定少不了一群良驹。看前方,那陶马跟真马一样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如果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跳上征程。

  不管是将军俑、武士俑还是骑兵俑,都好像在暗下决心,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甚至连陶马也好像在打算一定要精忠报国,走进它的身旁,似乎能感爱到轻微的呼吸声……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慨。

  各位亲爱的游客们,时光飞逝,今天的秦兵马能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现在我们准备启程回宾馆,接着后几天的活动内容……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6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姜**,今天我们要到秦兵马俑去参观。

  978发过法国前总统*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来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正来到*。”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区城以东的骊山之北。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 500米处。秦始皇陵兵马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 4260*方米,一个俑坑最多有六千多个。

  再看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靴,手执缰绳。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为武士俑相貌各异,有的沉稳刚毅,有的英勇果敢,还有的慈祥含笑,可谓栩栩如生,神情各异。

  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要在九点之前集合。

  怎么写秦兵马俑的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到兵马俑来游玩,但请你们在游玩的过程中不要乱扔垃圾。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由一、二、三号坑组成的,今已建成博物馆,兵马俑分成将军俑、骑士俑、武士俑、陶马等馆内还展出大型彩绘铜车马,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

  一号坑在三个俑坑中面积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看!这就是将军俑,它身材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拿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在考虑如何打败敌人。 那个兵马俑是武士俑,它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上还穿着前端向上翘的战靴,手里还拿着兵器,瞧它神气的样子,准能把敌人吓的屁滚尿流。

  这个身披铠甲,骑在马上的青年,就是骑兵俑,它手持弓箭,好像在等将军一声令下,就去与敌人做殊死拼搏。

  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与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健壮,肌肉丰满,看它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吧,祝大家在这里能玩的开心。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合集5篇(扩展2)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汇总十篇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1

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xx,你们可以叫我张导。希望我的服务能为本次兵马俑之旅增添一份温馨、一份快乐。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中的陪葬品。1974年在西安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这一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全世界,是20世纪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兵马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旅客朋友们,秦兵马俑有3个俑坑。在3个俑坑中,一号坑是最大的。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一号俑坑。这个俑坑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方米;坑内有兵马俑6000多个。为了保护好这些兵马俑,国家现在已经在这里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我们现在前往大厅,大家不要乱涂乱画。

  旅客朋友们,你们看:那个身披铠甲、头戴鹤冠、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的兵俑就是将军俑。在他前面那些体格健壮、体型匀称的兵俑就是武士俑。武士俑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整装待发。这些骑着战马的兵俑就是骑兵俑。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蹬长靴,右手持缰绳,左手挽弓箭,随时上马冲杀……

  旅客朋友们,兵马俑之游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记下这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2

  各位游客朋友:

  欢迎你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我叫唐宇佳,是你们这次参观秦兵马俑的导游,我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

  秦兵马俑是世界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位于西安临潼区,是秦始皇陵墓重要的组成部分。

  你们现在看到的,是最早发现的一号坑,也是最大的,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一号坑的左右后来又各发现了兵马俑坑,着就是现在的二号坑、三号坑。

  兵马俑是用泥巴烧制的战车、战马、士兵形状的陪葬品。秦兵马俑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让我们站在高处往下看,这些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一队队,排列的十分整齐;如果仔细看,每一个兵马俑的脸型、发型、体型、神态都不一样,反映出古代中国人非常高的智慧水*。

  秦兵马俑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希望大家能够自觉的保护它。同时,我们有责任要保护更多的还没列入世界遗产名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因为,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历史啊!

  今天的参观就要结束了。秦兵马俑恭候大驾再次光临。再见啦,朋友!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3

  兵马俑,大家都知道吧?你们都见过吗?以前,我是没有真正身临其境的见过。

  不过,这两天,暑假快结束了,我们一家决定去陕西西安亲眼观看一下兵马俑,现在大家随我来一起看看我们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吧!

  首先,让我先来了解下它的历史吧?兵马俑是1974年3月,陕西西安当地农民在一片沙石,墓园累累的荒野上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了一些兵马俑的残片,并报告给国家后,国家派考古工作者经过很长时间的精心勘探和试着发掘发现了这座规模雄伟的俑坑。它的发现,轰动了全世界,有很多外国元首和其他贵宾都来参观兵马俑。其中有著名的有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还有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等很多很多的大人物。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还是克林顿提出的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1号坑。来参观的人,非常多,拥挤着,都快下不去脚了。我在人群中见缝*针的往前挤着,才挤到了前面。只见,一眼望去。面前有个看似其貌不扬的很大的一个大土坑,但仔细看,一条条整齐划一的长方形坑里,或完整,或零碎的站立或躺倒这一些真人真马大小特别相似的陶俑,它们有的完好无损,有的残缺不全,有的站姿威武,有的躺倒在地,看着这些我们想象一下,似乎能感受到这些士兵在打仗时候的威武,庄严。据说,如果不被破坏,1号坑里约六千件兵马俑呢!感觉像个庞大的地下*团。

  2号坑没有对外开放,我们来到了3号坑,3号坑只是一个小坑,有一些马和一些兵马俑。没有一号坑多,但是这里展览有兵马俑的兵器,两千多年前的铜器埋在地下,经过两千年出土时竟然还是明亮明亮的,真是不可思议!我们还看到了一辆出土的铜马车,铜马车两侧有窗户可以开关,开窗则凉,关窗则温,类似于我们现代的空调车,甚至还有两个器皿可以帮他们掌握方向想往哪走,就往哪个地方推还,还有一个有带有**的兵马俑,非常完整清晰,手上的指*盖甚至头发丝后能看的很清晰。

  据导游讲解说,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他们身上其实是有**的,很像穿着真正的衣服,真的跟真正的人一样,但是由于我们没有更高技术来保护这些颜*,所以这些颜*不到半个小时就全部消失了。

  来了一次兵马俑博物馆,我感到了*历史文化是多么的强大,我们的先人是多么的伟大,直到现在,秦始皇陵还有很多千年未解之迷,等着我们长大破解呢!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4

旅客们:

  大家好!我姓戚,是去秦兵马俑的导游。我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希望我们今天过得愉快。

  现在我们就要出发前去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了。

  大家看,这伟大的历史遗迹展现在我们眼前了!我们的西安临潼有三个秦兵马俑佣坑,共有三20_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的兵马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方米;坑里的兵马俑当然也最多,有六千多个呢!一号坑上面已经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就会看见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大家快看,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褐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看他那神态自若的表情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大家看,武士俑*均身高1.8米,体形匀称。他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瞧,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穿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现在我们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慢慢观赏。请大家爱护文物,不要乱丢垃圾。谢谢大家的合作。

  好了,今天的游程就要结束了。欢迎大家以后有机会再来游览。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5

亲爱的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今天由我来担任你们的导游员,我叫陈含紫,欢迎你们的到来!虽然初次给你们当导游也希望能给你们旅游之行留下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来到中国不看秦兵马俑,就等于没到中国”。现在我们来到了秦兵马俑博物馆,秦兵马俑出土于我国西安的临潼。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游客们!你们知道吗?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均深度为5米,面积14260*方米。地下坑道为土木结构,大家请往两边看,东西两侧各有斜坡门道5个,南北两侧各有便门两个,立木封堵门洞,坑上以棚木,芦*、泥土覆盖。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

  一号坑共计有陶俑马6000余件,形同真人真马,已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为军阵的前峰,其后是骑兵和驷马战车,前后共38列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

  据初步推算,二号坑有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东、西两端各有4个斜坡门道,北边有两个斜坡门道,俑坑坐西朝东,正面在东边。

  请大家往西看,三号坑在一号坑西25米处,面积约为52*方米,呈凹字形。门前有两乘战车,内有武士俑68个,从3号坑的布局看,似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怎么样,听了我的讲解,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秦兵马俑呢?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6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们现在游览的是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品历史文物,被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尊敬的游客们,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秦兵马俑的三个俑坑,大家看这三个俑坑真大呀,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

  朋友们这里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大家看将军俑身材魁梧,战士俑体格健壮,骑兵俑整装待发,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好像一声令下就会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马俑导游词250字2:

游客们:

  你们好!今天,我来担任你们的导游。现在我们来参观秦兵马俑博物馆。

  秦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35公里处。法国前总统***曾留言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这些高度凝结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秦俑的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快来看,这里是二号坑,它是由车兵、骑兵和步兵构成的曲尺形方阵。大家看,还有几个考古工作人员正在坑里用雕刻刀挖掘和修复工作。

  秦兵马俑导游词250字3: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游览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陈。

  秦兵马俑在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都是精美的艺术珍品。谁知道它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呢?对,就是20000*方米,大概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的来历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以前有几个农民相约一起打水井,发现了有一些陶片,他们继续打井,发现那是一条通道。他们陆陆续续下去察看,就发现了‘秦兵马俑’。好!大家一起参观一下吧!

  大家跟我来。那些身高1。8米什么俑,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身穿战袍,披挂铠甲,手持兵器的是什么俑?对,就是武士俑。

  秦兵马俑导游词250字4: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宗导。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到西安临潼出土的秦兵马俑参观。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现在已发掘出三个俑坑,每个俑坑中都有兵马俑,共八千多个。一号坑最多,兵马俑*六千多个。

  现在一号坑上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我所说的拱形大厅。大家请随我来到大厅上。请往下看,这些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7

各位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我叫尹xx,是你们这次参观兵马俑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尹导或小尹。下面我为您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世界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用泥土烧制而成,用来为他陪葬的。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千米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了博物馆。

  秦兵马俑由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组成,共计面积约20000*方米。坑内有同真人真马相似的陶俑约8000件,实用兵器数以万件。好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吧!

  大家注意了,我们现地已经来到了一号坑,一号坑是二个坑中最大的坑。它南北宽62米,东西长230米,深约5米左右,总面积14260*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

  这个坑主要是以步兵、战车、战马相间的主力军排成的军阵。你们看,前面三列的步兵俑面向东方,是的`前锋。他们身的士兵、战车、战马构成了的主体。大家顺着我的手指看:这些兵马俑个个身才魁梧、手持兵器、神情凝重,仿佛在暗下决心,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最后的博斗呢!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二号坑。请大家这将军俑:威严耸立,头戴褐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目视前方,好像正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在奋勇杀敌呢!打仗离不开好马,大家再来看看这些陶马与真马一样大小,匹匹体形健壮,高昂着头,好像一声令更好,就会腾空而起,踏上征程。有如此强壮的骏马,真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好,接下来给大家60分钟的时间自由观赏三号坑,60分钟后在博物馆门口集合。

  朋友们,秦兵马俑旅游到此结束。有机会我们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8

各位游客朋友们: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我叫尹xx,是你们这次参观兵马俑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尹导或小尹。下面我为您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是世界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用泥土烧制而成,用来为他陪葬的。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千米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了博物馆。

  秦兵马俑由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组成,共计面积约20000*方米。坑内有同真人真马相似的陶俑约8000件,实用兵器数以万件。好了,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吧!

  大家注意了,我们现地已经来到了一号坑,一号坑是二个坑中最大的坑。它南北宽62米,东西长230米,深约5米左右,总面积14260*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

  这个坑主要是以步兵、战车、战马相间的主力军排成的军阵。你们看,前面三列的步兵俑面向东方,是的前锋。他们身的士兵、战车、战马构成了的主体。大家顺着我的手指看:这些兵马俑个个身才魁梧、手持兵器、神情凝重,仿佛在暗下决心,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最后的博斗呢!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二号坑。请大家这将军俑:威严耸立,头戴褐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目视前方,好像正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在奋勇杀敌呢!打仗离不开好马,大家再来看看这些陶马与真马一样大小,匹匹体形健壮,高昂着头,好像一声令更好,就会腾空而起,踏上征程。有如此强壮的骏马,真是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好,接下来给大家60分钟的时间自由观赏三号坑,60分钟后在博物馆门口集合。

  朋友们,秦兵马俑旅游到此结束。有机会我们下次再见!谢谢大家!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9

  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你们要参观的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我是你们的导游,叫王甜,你们可以叫我王导。我们现在正乘着汽车向陕西省西安临潼区驶去,也是秦兵马俑所在的位置。在参观的时候,请你们做一位文明的游客,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别带走。

  秦始皇兵马俑共分成3个坑,其中1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方米。

  秦俑的造型,运用了模、塑、捏、堆、贴、刻、画等7种传统的泥塑技法,把体、量、形、神、色、质等基本要素表现得淋漓尽致。秦俑不仅体态丰盈、生动逼真,而且其身上各部位都涂上了不同的色彩,显得更加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因此,有人称秦俑艺术是“三分雕塑,七分彩绘”。

  秦兵马俑群里的兵马俑数不胜数,分成了好几种:

  兵俑阵、跪射俑、陶马、彩绘陶俑、战车俑、牵马陶俑、彩绘车马车俑、将军俑、武士俑等。

  这些兵马俑各个神态不一,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么多的兵马俑,他们的神态没有哪两个是一样的。

  下面请大家慢慢欣赏。

  西安秦兵马俑导游词 10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

  我们现在游览的是秦兵马俑,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品历史文物,被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尊敬的游客们,我们现在的位置是秦兵马俑的三个俑坑,大家看这三个俑坑真大呀,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

  朋友们这里的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大家看将军俑身材魁梧,战士俑体格健壮,骑兵俑整装待发,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好像一声令下就会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合集5篇(扩展3)

——秦兵马俑作文 (菁华10篇)

秦兵马俑作文1

  昨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带着开心的心情,和爸爸,叔叔们一起去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那里,有成百上千个兵和马,有的身穿铠甲一脸严肃好像在等待命令,有的骑着战马拿着茅好像正在打战,还有的坐着马车仿佛打了胜战。。。真是千姿百态阿!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了,但是他们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这真是一个奇迹啊!

  听妈妈说秦始皇时*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他的贡献很大,但他也很残暴,杀死了许多无辜的老百姓。

  走在秦始皇兵马俑里,我仿佛回到了秦王朝,变成了小兵。

秦兵马俑作文2

  2月6日下午,我们到达了陕西西安,距西安市30多公里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来观赏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兵马俑。

  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走进大门,首先来到了一号坑;我们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一号坑呈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比我们学校操场大好几倍,坑里大约有6000千多个兵马俑,这里的俑全是兵,他们的神情各异,姿态万千;各不相同。有的一只手半握着拳头,一只手下垂,像是正在等候命令,有的双手一前一后,像正在拉弓射击,有的一只手高举,一只手下握,像正在和敌人斯杀,有的双手紧紧的握住,像抓住马车的僵绳急于奔跑……仿佛我们也置身于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

  紧邻一号坑的左侧的是二号坑,二号坑的面积比一号坑小了两倍多。它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组成,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它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

  三号坑只有几十个兵马俑。从三号坑的人数来看,应该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坑,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色彩较多,颜色比一、二号坑的鲜艳些。遗憾的是,由于是用泥土烧制的,有些兵马俑在挖掘时破碎了,看起来肢体残缺不全。

  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兵马俑是*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令全*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

秦兵马俑作文3

  在20xx多年前,*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安息在了陕西临潼,随着秦始皇一起入土的还有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暑假里,我来到古城西安,参观了秦兵马俑。

  当我随着人流走进兵马俑博物院一号坑的时候,十分震惊。一号坑是秦俑三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积有14260*方米,目前已发掘4000*方米,出土陶俑、陶马*20xx件,木质战车20辆。据说他们是秦始皇最喜欢守卫京城的宿卫军,是车兵和步兵的'联合方阵,按照真人1:1复制而成,他们个个神态不一,目视前方好像马上要上场杀敌似的。看看将军俑,神情凝重,仿佛在思考着如何杀敌,用什么兵阵。将军俑身后便是士兵俑,有的微微抬头,仿佛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有的紧抓拳头,好像想立即冲出去杀敌一样。几排兵俑后便是马车与车夫俑,马匹四肢健壮,仿佛一日可行千里,十日可行万里。马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敞篷车,一种是长方形封闭马车。

  兵马俑是我们的珍贵文物,可是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呢?据讲解员介绍,1974年,西杨村几个农民来打井,他们挖了三、四米也没有挖出水来,一直挖了五米,居然挖出了一个俑头,他们吓坏了,有人要把俑头扔掉,但有个老人把俑头和一些碎片上交到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鉴定结果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就这样被发现了。

  兵马俑的发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的伟大和高超的智慧。

秦兵马俑作文4

  今年寒假,我随爸爸妈妈西安古城旅游,参观被人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

  我们开着车,向西安临潼的方向驶去,虽然天气很冷,还飘着雪,但“秦兵马俑博物馆”门前,却是人山人海,游客们一群群、一对对,滔滔不绝地涌进去。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秦兵马俑,爸爸特地请了一名导游为我们讲解。首先我们来到“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走进展厅,两辆精美绝伦的铜马车呈现在我们面前,导游叔叔说,这两辆铜马车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大小是秦时真马车的二分之一,这两辆车出土时碎成了*3000多个碎片,考古学家花了*8你那的时间才把它们拼接完整。参观了两辆铜马车,导游叔叔又带到了仿制的一号车的伞杆前,为我们进行讲解和操作:这根伞杆能随着太阳的方向自由转动180度,伞杆底部还有一把子母扣的锁,只有解锁才能使伞杆转动。伞内还藏有矛,当刺客来袭,便可打开机关将矛取出,把锁打开将伞作盾,可谓一伞多用,机关重重。铜马车的马缰绳是金银交错的,游客们都很震惊,在2000年前哪个没有先进科学技术的时代,秦人是如何将熔点不同的金银镶嵌在一起的呢?导游叔叔说,这仍是一个未接之谜。

  离开铜马车,我们来到了一号坑,参观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导游叔叔介绍,兵马俑最高1.9米,最低1.7米,都是工匠按照真人雕刻而成,所以他们的形象、神态、身材都不相同,连胡须和脑后的发型、腰带勾都是多种多样,甚至连指甲盖和手掌纹都雕刻得清清楚楚、惟妙惟肖。再看那些陶马,他们体型和真马一般大小,个个精神抖擞,肌肉丰满,瞧它们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踏上征程。导游叔叔说,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不仅是彩绘的,而且大多数都是残缺不全的碎片,据说是秦始皇死后,他的仇家项羽发现了兵马俑坑,他带兵闯入,抢走了兵器,打碎兵马俑,最后还放火焚烧。不过,却有一把青铜剑逃过此劫,虽然在潮湿的俑坑中埋藏了2000多年,但依然锋利无比,刚出土时能一次划破20张报纸。

  秦兵马俑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一个*人,我感到无比自豪。

秦兵马俑作文5

  兵马俑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西安是临潼县,3个坑以“品”字形排列。

  三个兵马俑坑里共保存着8000多尊陶俑和陶马,它们神态各异,形象逼真。陶俑有的手持兵器,有的断胳膊断腿;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还有的闭嘴静立。其中只有一尊陶俑身上有一点点的颜色,他半跪在地上,精神抖擞,虎视眈眈。游客看着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和陶马,怎么不会赞不绝口呢?

  兵马俑里不仅有陶俑和陶马。还有两个做工精致的青铜马车。一号车在古代称为“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它是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上装备齐全,有弩机、剑、盾牌,应有尽有,它就相当于是现在的警车,用来保护后面的二号马车。二号马车它叫“安车”,它专门是给主人坐的,不管谁看上去都会觉得它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富丽华贵。这组马车还被称为“青铜之冠”和“国家瑰宝”。

  兵马俑里面还有一部分文物——兵器,其中在兵马俑一号坑里有一把硬度高,光洁度高,异常锋利的宝剑。这把剑可以用“削铁如泥”来形容,因为它一下子可以划破19张纸,没想到在地底下深藏2200多年的宝剑还能如此锋利!

  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瑰宝。这里的每一尊陶俑,每一尊陶马都是我国秦朝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秦兵马俑作文6

  你去过西安吗?到过秦始皇陵吗?见过被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吗?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你:我去过西安,也到过秦始皇陵,还见过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也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就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农民杨志发兄弟在黄土坡上打井,碰到一个硬邦邦的陶俑,他不敢怠慢,把挖的俑头和陶片装在架子车上,拉到县文化馆,那里的*是文物专家,他判定此为3000多年前的秦代文物,这才揭开了兵马俑的神秘面纱。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供有兵马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是最多的,共有6000个左右,坑里的兵马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的种类十分繁多,有车左俑、车右俑、跪射俑、立射俑……它们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你瞧,这是一个车左俑,只见他站在战车的左侧,一手按着车子,一手拿着长矛,好像在保护车里的人一样。第二个映入眼帘的是跪射俑,他们一律是跪蹲的姿势,左腿蹲曲,右膝跪地,手拉着弓,上身向左倾斜,双目凝视着左前方,炯炯有神!最威武的要数武士俑中的铠甲俑了,它身穿铠甲,手持长斧,向敌人猛挥去,一瞬间,鲜血染满了长斧,它那双目圆瞪的样子,连我看了都胆战心惊。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兵马俑作文7

  我还没来陕西时,就一直想看兵马俑。因为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边巨大的陪葬品,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并且被法国*总统夸赞: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这样的赞赏,又有谁不会心动呢?

  今天早早地出发,但是到兵马俑入口时,已经人山人海了,也许是被神秘的兵马俑所吸引而来,又或者是为追寻当年秦朝历史而来。

  我们先到一号坑,为什么要叫一号坑呢?是因为一号坑是最早被发现的。在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兵马俑残片,后来经考古学家考察后,确认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就这样兵马俑揭开了神秘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号坑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眼前许许多多的兵马俑把我震撼到了:每一个士兵都有着不同的姿态、造型,没有一个是重样的。有的士兵在指挥作战;有的士兵在凝视前方;还有的士兵像沉思指令,他们所要保护的便是那位千古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一个个士兵都栩栩如生,细致到铠甲。但是,遗憾的是有一些兵马俑的头掉了,两千多年的沉睡,真是太久了。久到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现在又被重新仰视。

  在二号坑的兵马俑是彩陶的,由于缺少保存的方法,彩陶逐渐被空气氧化。为了避免那些还未被氧化的陶俑,有部分重新被填埋回去。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彩陶的保留技术值得我们去探索。

  我也为秦始皇的奢侈和愚蠢感到愤怒,它不过是秦始皇时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几十年的时间才建成的巨大陪葬品。不过又想到是他为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也就不再感到愤怒了,反而为我们祖国有悠久的文化和精湛的技术感到骄傲。

  最后,我们与导游说再见。我们再也听不到导游讲解时的那声的尬笑,再也听不到导游用陕西话说的讲女儿。再见,导游!再见,西安!

秦兵马俑作文8

  暑期旅游开始了!妈妈带我去的第一站是西安。到了西安,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

  我们坐着李叔叔的车来到了“秦兵马俑”,没想到那里人山人海,分不清方向,我紧紧地抓住***手以免走丢。妈妈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秦兵马俑”,就请了一个讲解员阿姨专门为我们做全程讲解。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在他13岁即位时,就下令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到他死,共修了37年。我们参观了3个坑,1号坑是部队的前锋,站的全是战士,一排排站着非常整齐,他们手里都应该是拿着武器的,可现在都没有了,因为挖坑的时候都损坏了,最奇特的是这些人全是照着真人的模样做的,身高和真人一样,而面相却全不一样,古代因为没有照相机,就只有照着士兵的样子一个一个的画像,然后再照着画像一个一个打造出来的,他们的神态各不相同,他们身着的服装和头饰也各不相同,比如:将军带的是兔耳朵一样的帽子;小兵戴的是纸袋子一样的帽子;呆在宫殿里的不戴帽子,他们在头发的右上角扎一个小辫子,有一个跪射俑和其他的士兵不一样,只有他是几乎没有修复的,只有脚上有一点修复的痕迹。我们还看到了他后背颜色鲜艳的彩绘,特别漂亮,估计是因为这两种稀有的特征,才把它放进玻璃罩的吧!我从跪射俑身后的彩绘,感受到了古人喜欢大红大绿的颜色;也从跪射俑那做工细致头发,可以看出古人的一丝不苟的精神。2号坑里有车兵、骑兵和步兵,里面还看到了战马和战车,战马看起来栩栩如生。3号坑是作战指挥部,和前面2个坑看起来不一样,在挖掘3号坑时,考古学家们只发现了1辆战车和几十件士兵俑。

  实际上刚出土的兵马俑身上都是色彩鲜艳的,但由于现在还没找到很好的保存方法,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几乎都是灰色的,只有极少的几件身上能看到一点颜色。为了让以后出土的文物能够保存完整,在现场我们看到考古工作者们还在精心地、仔细地挖掘着,他们手上拿的都是小的刷子、小的铲子,连坑里的土他们都是用手捧着往袋子里放。

  古人太伟大了!“兵马俑”太令我难忘了!

秦兵马俑作文9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们制作用来为他陪葬的,就埋在离秦始皇凌不远处的地底下。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有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了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8000个。看来秦始皇还想在阴间地统一天下,所以用秦兵马俑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呢!

  兵马俑博物馆到了,请您准备下车。等下车后大家请随我来。

  这三个坑中不仅规模宏大、各式各样!看,我们来到了一号坑,他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为1460*方米,现在给大家40分钟时间自由观赏二、三号坑。40分钟后道一号坑集合。

秦兵马俑作文10

  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秦兵马俑》,里面介绍了西安兵马俑,学了这篇课文后我非常想去看看真的兵马俑。今年清明节小长假的时候,我终于有了机会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我做梦都想看到的兵马俑历史博物馆。

  兵马俑是一个特别的景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兵马俑都是在地下的。我们首先到了三号坑。一进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些破碎的俑人残片,还有一些波浪形的土坡。我失望地对妈妈说:“我盼来盼去的兵马俑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妈妈对我说:“那波浪形的土坡实际上是一些棚木,现在这些棚木下面还有没被开挖的兵马俑。因为现在我们的保护技术不行,原来出土的俑人都是彩色的,可和空气一相见,颜色就会慢慢地消失,无影无踪了。所以,现在就让这些还保持原样。”

  三号坑里面还有一些展示厅。我看见一个俑人被放在玻璃罩里,我心里很好奇:“不就是一个普通的俑人嘛,为什么放在展示厅里?”再看,一块介绍牌进入了我的视线。看完了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俑人是一个高级军吏俑,又称“将军俑”,他身高1.96米,重300千克。他看起来很威武,手里拿着青铜宝剑,好像随时都会冲上战场。我又向旁边那个半跪着的俑人跑过去。妈妈告诉我:“这个俑人被人们称为镇馆之宝,也被称为陕西的象征。在出土的兵马俑中,其他的都是七零八落的残片,只有这个是完好无损的。”我认真一看,发现这个“镇馆之宝”的发髻很清楚,连上面的发辫、发丝都清晰可辨,而且他的铠甲都是上片压下片,做得和真的一模一样,没有因为是个俑人而随便应付。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这个俑人的手指甲甚至连手心里的生命线都清晰可见。我又跑到他的后面看了看,因为他是半跪的,所以有一只鞋底是露在外面的,这个鞋底上面部满了圆形的图案,就和我们现在穿的鞋底一样。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俑,就做得这么逼真,我不禁感叹我们的祖先是多么伟大啊,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这么让人惊叹的兵马俑。我还看到了一个牌子,上面介绍说在出土的青铜宝剑上有一种防腐的技术,在1950年德国人才发明出来,而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明啊!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合集5篇(扩展4)

——秦兵马俑说课稿菁选

秦兵马俑说课稿(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秦兵马俑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秦兵马俑说课稿1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仔细读读课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以上内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与重点就是:

  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全班没有一个亲眼见过,如果光靠老师说,他们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所幸,网络社会为学生更快速、直接地学*这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网站中的图片、文字等大量资料,尽情地遨游于秦兵马俑中,如果此时再由老师来讲解,又显得多余了,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紧扣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寻,去学,去实践,而老师仅仅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指导者、引路人。

  这个网站是为六年级学生学*《19秦兵马俑》一课专门制作的学*主题网站,共分九个版块。“主页”是学*的目标、学*重点、学*难点。学*有问题,可以点击“选题探究”,在打开的网页打出自己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点击“课文点导”,去研究自己的问题,也可以点击“资料集锦”或直接上网(点击“在线资源”)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帮助。需要讨论,可点击“讨论交流”,体现协作精神!学得怎样,肯定想自我测试,可点击“在线测试”看看自己学得怎么样。怎样汇报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点击“呈现评价”就会提醒你!还有问题下课继续研究!回家有问题,可点击“给我来信”以电子信箱形式发给我。

  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抓住书后的第4题来进行。书后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过渡一下,让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自学要求就是:

  (1)读一读,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并且自己从网站中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心地读读第三至十自然段,说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最后安排的作业就是:

  1、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2、继续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制作成一个Powerpoint,下节课交流。

  在这样的安排下,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感兴趣地学*,给他们提供环境,一个容量较大的网站;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自编自演,展示才能;给他们一个扩展的空间,制作Powerpoint交流。

秦兵马俑说课稿2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以《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 “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在网站中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站中,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独立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站中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站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自由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秦兵马俑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位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位。课文生动地刻画了秦戎马俑的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凭据《语文课程尺度》的要求,联合课本的编满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订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的:

  1、能通过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感觉戎马俑的样子容貌形状与魄力。

  2、明白并领会戎马俑“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

  3、感觉故国久长辉煌光耀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伶俐,引发民族自大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大大提高了。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意讲堂的延伸与拓展,表现生存到处有语文,造就学生终身学*语文的愿望和风俗。为此,我计划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训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语言笔墨的根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联合,注意了学生读写根本技能与语文实践本领相融合,注意了语文学科的东西性与人文性雷同一。接纳主题教学的模式,造就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本性品格。

秦兵马俑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秦兵马俑说课稿5

  说课人:王海霞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让学生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教师做了适当的补充)。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秦兵马俑的理解。《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读课文,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检查朗读

  (1)生字词

  读生字并组词,旨在让学生增加词语积累。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旨在让学生提高合作学*的能力。

  (2)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评价。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读书能力。

  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3、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根据兵马俑的两个特点,给课文分段。

  课文分三段、四段,只要说出理由均予以肯定,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书写

  1、观察生字

  2、交流难写的字,提出记忆方法

  3、教师范写

  4、描红临写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大大提高了。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语文的愿望和*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秦兵马俑说课稿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示秦始皇像)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在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和别人一起去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的地方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读课题──《秦兵马俑》。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秦始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而秦兵马俑与之关系密切,课开始由他引入,能拉*学生与历史人物和时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及对秦始皇的评价。老师讲的故事穿插其中,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引出课题。)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的基础,也是的老师。语文学*要充分利用学*的资源。教师要拓宽文本的思路,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空间。)

  二、初读课文

  1、快速、自由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每句话。

  学生自由读。

  小结评:读书认真,非常用心,有的.摇头晃脑,读得入情入境。

  2、检查词语读音:(出示课件3)

  师:老师检查一下难读的生字,看看哪只百灵鸟的声音最响亮,读的最准。

  过程评:XXX音读准了。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是要了解课文的大意,用快速自由读的方法最合适。读有要求,首先应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自由读的时候教师仔细观察情况,读完评价表扬,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惯。检查字音时针对学生表现要及时评价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如:翘舌音读准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惕。“百灵鸟”可以说是拟物法,把学生比作百灵鸟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读时大声,响亮。)

  (设计理念:留心观察课堂,评价除了激励也包含提示学*的方法。兴趣始终要贯穿课堂。)

  小结评:同学们真棒,这些生字一点也难不倒大家。

  3、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再次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高度概括兵马俑特点的句子。(出示课件4)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即评:XXX能抓住老师提问的关键词来读课文。

  4、指名读句,这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5、读生字时老师发现了不少出色的百灵鸟,现在看看有哪些聪明的小博士能根据这句话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来。(评价)

  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⑵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

  ⑶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课件出示学*要求:

  1、自己先认真读读2、4、5、6、7、8段

  2、四人小组再合作讨论问题(设计意图:生字的学*回到课文,要直奔重点问题,让学生质疑,发挥学*的自主能动性,评价是肯定学生积极动脑,表扬提问的质量。小博士的称号让学生有提高身份和兴趣的感觉。)

  (设计理念:读有变化,浏览才有思维的空间。学*兴趣的温度适时提升,有序变化。)

  三、汇报检查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

  3、假如你在博物馆,看到这么大的展厅里站着的一行行,一列列兵马俑排成的巨大军阵,你会想到什么?

  师:对,他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只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4、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老师这有几副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结合课文猜一猜,他们是什么俑?你怎么猜出的?

  5、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因为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所以才显得个性鲜明,每个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比读句子。

  学学作者仔细端详,用句式说话练*。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紧扣文章的主题,汇报时却不能千篇一律,形式必须多样,学生才能持续学*的兴趣。所以本小节采用了联想法、猜测法,比读法,既充分理解课文,又为学生创造生动变化的学*空间。)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6、法国总统说:“世界已经有了7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出现可以说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7、读文中赞美的句子。

  8、(看视频课件)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文章的学*,学生情感的堆积,到此时用法国总统的话引出文中赞美秦兵马俑的句子,再从文中拓展到录象资料,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感受,把对秦兵马俑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引发到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引用名言,随文拓展,激**感。)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做小导游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课后小结】

  为了上好本课,我给自己总结了八个字“深挖、揣摩、修改、提升”。虽然备课的过程很痛苦,但课后感觉收获很大。课前,我常为了一个问题跟自己较劲,反复修改,直到感觉适合学生的视角和能力水*为止。为了找好一张图片,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查资料。本课的所有教学环节和过渡语、评价语也是独立思考和精心构思的,确实应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那句诗的意思。上完课后,我第一次自己作了反思,梳理教学过程,把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总结出来,这样做很好地积累了经验,也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努力方向。

秦兵马俑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语文七册第十九课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第一课时无须讲得过多。“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难点,以及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尤其是四字词语或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1、激趣导入

  “趣”是乐学的先导,可以创造自主参与、和谐宽松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故而我在教学时力求采用精当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的情感,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

  2、熟读精思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所以我们要不断创设情境,创造机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读而不厌,读中理解。

  3、迁移导练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再请学生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全班交流。写的过程是思维的梳理过程,写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学生在充分地读、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自由表达。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因为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2、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让学生欣赏真正的兵马俑,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兵马俑威武凝重的气势。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详,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3、 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畅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1、老师对课文进行了简单小结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先小组交流再反馈。

  3、借此提出设问:学完了课文,你对秦兵马俑还有哪些感兴趣的疑问?于是我将会向学生推荐一些站,将学生的学*延伸至课外。

  因为我认为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中国文化遗产的兴趣。

秦兵马俑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学*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⑴、学会10个字,会认9个字。积累精彩的词句。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⑶、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⑷、学*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这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地调到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循循善诱,以课题《秦兵马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在学*中收获成功,从而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具体说第一课时)

  我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新课——检查预*,探究体验,诵读感悟。

  导入新课时,我从“佣”的意思入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兵马俑”,“秦兵马俑”也就是在秦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墓中陪葬用的偶人。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带着各样的'疑问来进入文本的学*。兴趣是最好了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搜寻、获取信息,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然后,检查学生的预*情况,有了扎实有效的预*,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才会顺利,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成语,这一课中的成语比较多,要了解学生预*当中对这些的掌握情况,为学*课文奠定基础。

  第三项探究体验,进入文本的学*,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用文章的一个段落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主要写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用了这么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然后加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一头一尾加上这具体写的内容,帮助学生划分课文层次,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表达顺序。学*兵马俑的宏大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诵读、发现、探究。用一个问题牵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顺势板书课文中的一系列数字,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列数字的方法来具体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巨大”,文字直观地表述场面的宏大。

  第四项诵读感悟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规模宏大之后,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使学生理解,感受,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诵读表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举纲张目,还有画龙点睛,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表达顺序,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4秦兵马俑

  价值

  规模宏大列数字巨大,巨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10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能拉*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来组织学生学*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秦兵马俑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学*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课文的学*,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远特点。难点:学*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说教法与学法:

  进行教学时,选择以读代讲,同时利用课件图文结合让学生*距离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规模宏大:学生读—教师归纳讲解。

  类型众多:抽读—重点的读—教师讲解、归纳。

  个性鲜明:抽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2、视频介绍

  3、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

  (二)学*课文,直奔重点

  1.学*1自然段。

  2.学*2自然段;小结:规模宏大。

  3.过渡3自然段。

  4.学*4--7自然段;小结:兵马俑的`特点:外貌、神态、着装。

  5.学*8自然段;小结:个性鲜明有的---有的--有的--。6.学*最后一段;小结:高度赞扬兵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三)世界对兵马俑的赞美。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学生的知识*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全体性。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2、学*“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3、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养成良好的学**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

  兵马俑个性特点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说话。

  发挥想象,精彩仿写

  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体现在哪里?请学*课文写法,快乐仿写。

  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

  想一想:

  ⒈为秦兵马俑写一个广告语或导游词。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秦兵马俑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结合课文资料,组织、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理解课文资料,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进行教学时,我选取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由出声读、齐读、有选取的读、师生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些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超多的时光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一样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一样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令世界瞩目的秦兵马俑在课文中已经为我们做了生动的描述,因此,激发学生迅速投入到课文的学*就取决于教师的导课。**净、简单的几句导入语“同学们,38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一下子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学*中来。

  2、板书课题后,迅速解题。问学生:“俑”是什么?“秦”又指?“秦兵马俑”连起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刻,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我的一句追问“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中有一句话也能够说是一段话概括得十分好。此刻,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这样大家用心地读书投入学*。

  经过学生的读读、勾勾、画画、写写,他们迅速找到了“秦兵马俑不仅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既是对全文主要资料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次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梳理文章脉络。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A(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方法,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准备交流。

  2、交流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19120*方米。抓住坑总面积19120*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动笔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补充正规足球场的长宽、面积)“八千个兵马俑(和学校学生数;年级学生数,班级学生数作比较)”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并在*作中学*运用。

  3、出示课件,感受特点(学生在已有感知基础上看视频,进一步谈感受)。

  4、多形式朗读。(点拨,对于表现其特点的词语要着力读出。

  B(一)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取自我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我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C(一)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我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透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貌,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进行总结:应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引导学生说出劳动人民了不起中国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推荐,星期天走出去,游览几处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仅能加强资料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劳动人民了不起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中国自豪

  这样既归纳了文章中心,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秦兵马俑说课稿14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来源

秦兵马俑说课稿15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秦兵马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高年级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剖析及学生的知识构造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从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通过表演、想象来体会它的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慧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从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教材特色,我采用下列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会情绪、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的主人。

  3、品读促悟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势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完成朗读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兵马俑视频、图片及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弄清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安排了三大环节:

  (一)复*回忆,再次感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板书课题)

  1、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秦兵马俑的感受。

  2、复*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秦兵马俑形象特色的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细心品读,小组交流讨论。

  2、抓住关键词“规模宏大”,引导学生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与数字,重复朗读,并用课件出示图片。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从一个篮球场联想到五十个篮球场的面积之大,从学校学生的人数来体会八千人的数量之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精读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自由品读,分角色朗读,交换感受。

  (1)从“身材魁梧、体态匀称、整装待发”等词来体会人物特点。

  (2)理解“颔首低眉、若有所思、目光炯炯”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来一场秦兵马俑模特大赛,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同学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并加深对“个性鲜明”的感悟。

  (4)播放课件,对照图片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

  4、学*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一自然段总结了全文,并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1)抓住“惟妙惟肖”,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吻合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如“有的……有的……有的……”。

  (2)抓住“绝无仅有”,要求学生找出近义词,并读一读相对应的句子,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生配乐读课文,并讨论:秦兵马俑不仅……而且……、在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

  2、你想对秦代的劳动人民说什么?

  设立这两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总结拓展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发现。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绝无仅有

  个性鲜明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合集5篇(扩展5)

——秦兵马俑说课稿菁选

秦兵马俑说课稿集锦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兵马俑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秦兵马俑说课稿1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来源

秦兵马俑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结合课文资料,组织、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理解课文资料,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进行教学时,我选取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由出声读、齐读、有选取的读、师生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些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超多的时光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一样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一样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令世界瞩目的秦兵马俑在课文中已经为我们做了生动的描述,因此,激发学生迅速投入到课文的学*就取决于教师的导课。**净、简单的几句导入语“同学们,38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一下子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学*中来。

  2、板书课题后,迅速解题。问学生:“俑”是什么?“秦”又指?“秦兵马俑”连起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刻,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我的一句追问“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中有一句话也能够说是一段话概括得十分好。此刻,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这样大家用心地读书投入学*。

  经过学生的读读、勾勾、画画、写写,他们迅速找到了“秦兵马俑不仅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既是对全文主要资料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次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梳理文章脉络。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A(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方法,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准备交流。

  2、交流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19120*方米。抓住坑总面积19120*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动笔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补充正规足球场的长宽、面积)“八千个兵马俑(和学校学生数;年级学生数,班级学生数作比较)”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并在*作中学*运用。

  3、出示课件,感受特点(学生在已有感知基础上看视频,进一步谈感受)。

  4、多形式朗读。(点拨,对于表现其特点的词语要着力读出。

  B(一)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取自我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我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C(一)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我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透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貌,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进行总结:应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引导学生说出劳动人民了不起中国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推荐,星期天走出去,游览几处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仅能加强资料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劳动人民了不起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中国自豪

  这样既归纳了文章中心,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秦兵马俑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学*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课文的学*,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远特点。难点:学*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说教法与学法:

  进行教学时,选择以读代讲,同时利用课件图文结合让学生*距离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规模宏大:学生读—教师归纳讲解。

  类型众多:抽读—重点的读—教师讲解、归纳。

  个性鲜明:抽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2、视频介绍

  3、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

  (二)学*课文,直奔重点

  1.学*1自然段。

  2.学*2自然段;小结:规模宏大。

  3.过渡3自然段。

  4.学*4--7自然段;小结:兵马俑的.特点:外貌、神态、着装。

  5.学*8自然段;小结:个性鲜明有的---有的--有的--。6.学*最后一段;小结:高度赞扬兵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三)世界对兵马俑的赞美。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4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以《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 “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在网站中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站中,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独立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站中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站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自由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秦兵马俑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学*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⑴、学会10个字,会认9个字。积累精彩的词句。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⑶、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⑷、学*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这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地调到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循循善诱,以课题《秦兵马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在学*中收获成功,从而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具体说第一课时)

  我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新课——检查预*,探究体验,诵读感悟。

  导入新课时,我从“佣”的'意思入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兵马俑”,“秦兵马俑”也就是在秦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墓中陪葬用的偶人。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带着各样的疑问来进入文本的学*。兴趣是最好了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搜寻、获取信息,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然后,检查学生的预*情况,有了扎实有效的预*,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才会顺利,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成语,这一课中的成语比较多,要了解学生预*当中对这些的掌握情况,为学*课文奠定基础。

  第三项探究体验,进入文本的学*,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用文章的一个段落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主要写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用了这么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然后加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一头一尾加上这具体写的内容,帮助学生划分课文层次,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表达顺序。学*兵马俑的宏大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诵读、发现、探究。用一个问题牵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顺势板书课文中的一系列数字,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列数字的方法来具体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巨大”,文字直观地表述场面的宏大。

  第四项诵读感悟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规模宏大之后,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使学生理解,感受,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诵读表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举纲张目,还有画龙点睛,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表达顺序,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4秦兵马俑

  价值

  规模宏大列数字巨大,巨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6

  一、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想象文章描绘的情境,学*作者表达的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8个生字,积累运用诸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等词语;了解秦兵马俑,想象兵马俑神态,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领悟学*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描写。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专题,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本课课文较长,但理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过渡段,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

  基于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标,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本课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学*想象的写作方法,

  二、 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展开学*;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学法方面,主要运用读写结合法,使学生的读、思、说、写有机结合。

  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课前播放介绍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视频作为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顺势导入课题。板书:秦兵马俑,并指导“秦”的写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

  字词学*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我安排了检查生字的环节,本着短、*、快的指导思想,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检查学生的预*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完成识字任务。

  在检查生字,了解学生预*情况之后,我采用展示班级朗读水*的方法,选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范读展示学情;二是渗透结构段的划分;

  初读之后,全班正音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读课文,探索感知。

  (三)、默读课文,探索感知

  默读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作者用哪一句话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清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3)作者笔下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为什么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孩子清楚任务目标,就会主动地探究,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把老师**了。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触摸感受文本,探索语言文字,激起个性化独特感悟,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尝试着进入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情感世界。

  师生交流与文本对话后的心得,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

  师生交流:

  问题一:赏析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二:重温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之情促使了想象产生,使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赋予了兵马俑生命,使他们活了起来。下面,清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走*兵马俑,去感受那轻微的呼吸声,……(由教师范读“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部分。)

  在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兵马俑神态之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段,品析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一句话的前半句均是写实,好像之后都是想象)板书 写作方法: 写实加想象

  (四)、回顾文本,整体把握

  总结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重点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兵马俑,你会引用哪一句?

  教师规范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选。

  2、回顾重点词语

  师: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梳理词语,教师整理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3、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的词汇是多么丰富呀!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这段话吗?

  出示课件(5)

  作者先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再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它( )。文中过渡句写到:兵马俑不仅( ),而且( )( )。作者紧接着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使兵马俑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文章最后,作者再次赞叹道: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

  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内知识回顾,旨在训练学生的总结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积累语言和摄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落实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濮阳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遗产,我抓住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对濮阳的孩子来说,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容易调动内驱力,也就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

秦兵马俑说课稿7

  说课人:王海霞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让学生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教师做了适当的补充)。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秦兵马俑的理解。《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读课文,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检查朗读

  (1)生字词

  读生字并组词,旨在让学生增加词语积累。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旨在让学生提高合作学*的能力。

  (2)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评价。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读书能力。

  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3、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根据兵马俑的两个特点,给课文分段。

  课文分三段、四段,只要说出理由均予以肯定,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书写

  1、观察生字

  2、交流难写的字,提出记忆方法

  3、教师范写

  4、描红临写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8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位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位。课文生动地刻画了秦戎马俑的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凭据《语文课程尺度》的要求,联合课本的编满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订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的:

  1、能通过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感觉戎马俑的样子容貌形状与魄力。

  2、明白并领会戎马俑“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

  3、感觉故国久长辉煌光耀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伶俐,引发民族自大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大大提高了。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意讲堂的延伸与拓展,表现生存到处有语文,造就学生终身学*语文的愿望和风俗。为此,我计划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训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语言笔墨的根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联合,注意了学生读写根本技能与语文实践本领相融合,注意了语文学科的东西性与人文性雷同一。接纳主题教学的模式,造就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本性品格。

秦兵马俑说课稿9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展示课件,着重理解“”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课后继续上网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继续进行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惯。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录象音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秦兵马俑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将军俑、武士俑等图片、录像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兵马俑的特征。

  3、提供一些兵马俑网站,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六、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高年级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剖析及学生的知识构造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从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通过表演、想象来体会它的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慧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从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教材特色,我采用下列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会情绪、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的主人。

  3、品读促悟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势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完成朗读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兵马俑视频、图片及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弄清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安排了三大环节:

  (一)复*回忆,再次感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板书课题)

  1、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秦兵马俑的感受。

  2、复*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秦兵马俑形象特色的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细心品读,小组交流讨论。

  2、抓住关键词“规模宏大”,引导学生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与数字,重复朗读,并用课件出示图片。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从一个篮球场联想到五十个篮球场的面积之大,从学校学生的人数来体会八千人的数量之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精读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自由品读,分角色朗读,交换感受。

  (1)从“身材魁梧、体态匀称、整装待发”等词来体会人物特点。

  (2)理解“颔首低眉、若有所思、目光炯炯”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来一场秦兵马俑模特大赛,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同学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并加深对“个性鲜明”的感悟。

  (4)播放课件,对照图片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

  4、学*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一自然段总结了全文,并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1)抓住“惟妙惟肖”,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吻合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如“有的……有的……有的……”。

  (2)抓住“绝无仅有”,要求学生找出近义词,并读一读相对应的句子,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生配乐读课文,并讨论:秦兵马俑不仅……而且……、在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

  2、你想对秦代的劳动人民说什么?

  设立这两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总结拓展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发现。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绝无仅有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11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大大提高了。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语文的愿望和*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秦兵马俑说课稿1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示秦始皇像)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在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和别人一起去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的地方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读课题──《秦兵马俑》。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秦始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而秦兵马俑与之关系密切,课开始由他引入,能拉*学生与历史人物和时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及对秦始皇的评价。老师讲的故事穿插其中,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引出课题。)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的基础,也是的老师。语文学*要充分利用学*的资源。教师要拓宽文本的思路,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空间。)

  二、初读课文

  1、快速、自由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每句话。

  学生自由读。

  小结评:读书认真,非常用心,有的摇头晃脑,读得入情入境。

  2、检查词语读音:(出示课件3)

  师:老师检查一下难读的生字,看看哪只百灵鸟的声音最响亮,读的最准。

  过程评:XXX音读准了。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是要了解课文的大意,用快速自由读的方法最合适。读有要求,首先应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自由读的时候教师仔细观察情况,读完评价表扬,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惯。检查字音时针对学生表现要及时评价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如:翘舌音读准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惕。“百灵鸟”可以说是拟物法,把学生比作百灵鸟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读时大声,响亮。)

  (设计理念:留心观察课堂,评价除了激励也包含提示学*的方法。兴趣始终要贯穿课堂。)

  小结评:同学们真棒,这些生字一点也难不倒大家。

  3、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再次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高度概括兵马俑特点的句子。(出示课件4)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即评:XXX能抓住老师提问的关键词来读课文。

  4、指名读句,这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5、读生字时老师发现了不少出色的百灵鸟,现在看看有哪些聪明的小博士能根据这句话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来。(评价)

  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⑵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

  ⑶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课件出示学*要求:

  1、自己先认真读读2、4、5、6、7、8段

  2、四人小组再合作讨论问题(设计意图:生字的学*回到课文,要直奔重点问题,让学生质疑,发挥学*的自主能动性,评价是肯定学生积极动脑,表扬提问的质量。小博士的称号让学生有提高身份和兴趣的感觉。)

  (设计理念:读有变化,浏览才有思维的空间。学*兴趣的温度适时提升,有序变化。)

  三、汇报检查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

  3、假如你在博物馆,看到这么大的展厅里站着的一行行,一列列兵马俑排成的巨大军阵,你会想到什么?

  师:对,他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只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4、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老师这有几副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结合课文猜一猜,他们是什么俑?你怎么猜出的?

  5、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因为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所以才显得个性鲜明,每个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比读句子。

  学学作者仔细端详,用句式说话练*。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紧扣文章的主题,汇报时却不能千篇一律,形式必须多样,学生才能持续学*的兴趣。所以本小节采用了联想法、猜测法,比读法,既充分理解课文,又为学生创造生动变化的学*空间。)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6、法国总统说:“世界已经有了7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出现可以说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7、读文中赞美的句子。

  8、(看视频课件)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文章的学*,学生情感的堆积,到此时用法国总统的话引出文中赞美秦兵马俑的句子,再从文中拓展到录象资料,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感受,把对秦兵马俑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引发到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引用名言,随文拓展,激**感。)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做小导游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课后小结】

  为了上好本课,我给自己总结了八个字“深挖、揣摩、修改、提升”。虽然备课的过程很痛苦,但课后感觉收获很大。课前,我常为了一个问题跟自己较劲,反复修改,直到感觉适合学生的视角和能力水*为止。为了找好一张图片,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查资料。本课的所有教学环节和过渡语、评价语也是独立思考和精心构思的,确实应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那句诗的意思。上完课后,我第一次自己作了反思,梳理教学过程,把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总结出来,这样做很好地积累了经验,也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努力方向。

秦兵马俑说课稿14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仔细读读课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以上内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与重点就是:

  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全班没有一个亲眼见过,如果光靠老师说,他们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所幸,网络社会为学生更快速、直接地学*这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网站中的图片、文字等大量资料,尽情地遨游于秦兵马俑中,如果此时再由老师来讲解,又显得多余了,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紧扣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寻,去学,去实践,而老师仅仅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指导者、引路人。

  这个网站是为六年级学生学*《19秦兵马俑》一课专门制作的学*主题网站,共分九个版块。“主页”是学*的目标、学*重点、学*难点。学*有问题,可以点击“选题探究”,在打开的网页打出自己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点击“课文点导”,去研究自己的问题,也可以点击“资料集锦”或直接上网(点击“在线资源”)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帮助。需要讨论,可点击“讨论交流”,体现协作精神!学得怎样,肯定想自我测试,可点击“在线测试”看看自己学得怎么样。怎样汇报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点击“呈现评价”就会提醒你!还有问题下课继续研究!回家有问题,可点击“给我来信”以电子信箱形式发给我。

  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抓住书后的第4题来进行。书后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过渡一下,让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自学要求就是:

  (1)读一读,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并且自己从网站中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心地读读第三至十自然段,说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最后安排的作业就是:

  1、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2、继续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制作成一个Powerpoint,下节课交流。

  在这样的安排下,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感兴趣地学*,给他们提供环境,一个容量较大的网站;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自编自演,展示才能;给他们一个扩展的空间,制作Powerpoint交流。

秦兵马俑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西安秦兵马俑作文合集5篇(扩展6)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合集20篇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基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文我用一课时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也比较简略: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兵马俑的模宏大和类个性鲜明,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课文描写兵马俑的方法,并进行仿写。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点:

  一、引导掌握自学技巧

  《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它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所以我认为除了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还应该体现多种自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能通过学*略读课文,掌握一定的自学技巧。基于这点考虑,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意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充分阅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获得阅读体验。

  接着我通过采用重点突破法,告诉学生刚才大家所说的内容在文章中有一句话都概括了,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找出过渡段,同时也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同时体会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接下来就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学*,由第三自然段入手向课文两端延伸,再来学*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大块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抓关键句来帮助自己读懂课文的方法,如第三自然段过渡段的作用于,第二自然段的总起句等都是这篇课文的关键句,在学*时注意唤醒学生学*的经验,在第五单元中还学到过哪些类似的句子,意在指导学生学法可以举一反三,掌握了一种方法可以指导自己读懂相同结构类型的段落。

  接下来就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学*,由第三自然段入手向课文两端延伸,再来学*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大块内容。

  二、采用多种学*形式

  根据《课标》对中年段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其中一条“初步学会默读”,以及课文前一段连接语中所提到的本篇课文的学*要求“认真默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再谈谈读后的感受。”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时根据不同内容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首先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反馈交流时,重点指导学生从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军阵的宏伟气势。

  类型众多:有重点的读—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让学生先找出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读给大家听。读了以后让学生欣赏真正的兵马俑,看图猜一猜兵马俑,一是画面直观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同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更清楚作者写作特点是抓住了兵马俑的穿着特点来向大家介绍的。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仿写练笔

  默读这一段,让学生随着作者生动的描写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出示文字进行比较,领会作者“所见+所想”的写法。在这里,我觉得这样写作特色鲜明的文本有必要再次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行迁移小练笔,以达到读思同步,读写融合的目的。所以我让学生在看了其余图片的基础上,请他们用“有的……好像……”来写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我想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

  三、鼓励延伸课外学*

  在学生学完课文主要内容后,插入一个音形并茂的课件,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再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来评价一下秦兵马俑,这样先放后收,可以让学生有充分自主的感悟空间,同时也顺水推船教学课文首尾呼应的两段内容。

  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课结束前老师向学生推荐了相关的网站和书籍,鼓励学生去搜集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本节课自己觉得还需努力的是放得还不够,扶得痕迹相对多了点,因为是四年级的略读课文,我基本上采用的还是线性流程结构,如果是年级再高些,可能我的设计会更粗线条,更趋向于块状的结构,给学生更多完整的、大块的自读空间。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2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基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文我用一课时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也比较简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同学对兵马俑的神态和衣着感兴趣,读得较有感情,对课文没有完全理解也没有体验出民族自豪感。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时根据不同内容来学*。

  例如在介绍兵马佣规模宏大时,我让学生交流讨论,重点指导学生从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军阵的宏伟气势。

  在学*第八自然段时,我让学生随着作者生动的描写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出示文字进行比较,领会作者“所见+所想”的写法。在这里,我觉得这样写作特色鲜明的文本有必要再次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行迁移小练笔,以达到读思同步,读写融合的目的。所以我请他们用“有的……好像……”来写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本节课自己觉得还需努力的是让学生交流合作的还不够,扶得痕迹相对多了点,还要继续努力。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3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中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课前,我在班上作了了解,谁去过西安并亲眼看过秦兵马俑,为了多一点直观性认识,我从家里带来一些仿真品(秦兵马俑),发现了很多学生很感兴趣,学生们都想亲手摸摸。我觉得这很好,也想让学生亲眼看看,亲手摸摸。我花了大约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直观秦兵马俑,课外还布置了学生去看一看相关资料内容。学生学得兴致勃勃。学生的知识来源不仅仅是课内,课外知识的获取极为重要。针对本课特点,我设计了直观秦兵马俑图像,请学生们观看、讨论。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认识了许多兵马俑。宽松的气氛,愉快的情趣贯穿在整堂课,通过学生们的观看和描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每个人都能主动参与,尽情表现,积极配合,从而人人都能在表现中得到满足,激发学生学*愿望,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4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本事,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资料,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默读有利于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静思默想,与文本充分对话。咬文嚼字是学*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长此以往,有利于语文本事的提高。在个体学*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落到了实处。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导训练,合作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从学生的发言能够看出,个体学*与合作学*相结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中,教师及时抓住课堂上的有效生成,不留痕迹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想,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还应当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5

  11月下旬我执教了小学五年级阅读课《秦兵马俑》,听了许多老师的点评,感触颇多。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和老师们提出的许建议多合理化,我认识到了以下几点:

  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多看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电子教材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进行了有序排列,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的“看”创造了机会,使学生的眼睛活了起来。

  在上《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在电子教材中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如秦始皇和秦文化的介绍,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象……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2、创造了说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问题是积极思维活动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我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质疑,如此一来,学生的口动起来了,问题多起来了,创新的思维活起来了。如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又如教学完第10自然段,让学生模仿“有的……有的……”说一段话,真正把网络教学和语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要创造做的机会,让学生的手“活”起来。

  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能力。只有知识内化了,才能说知识就是力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自觉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动手中学*,在动手中提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互相合作,浏览拓展阅读中的文字及图片等,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他们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网络课的互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但遗憾的是,我没有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探究结果,整合计算机课上所学的知识,并动手制作成演示文稿,然后在向同学们汇报时,用演示文稿展示学*收获,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用眼、用耳分享其学*成果。

  课堂上,电子教材的介入,改变了以往语文课单一的听、说、读、写模式,为学生创造了做的机会,使学生的手“动”了起来。

  4、要创造想的机会,让学生的脑“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奇思妙想”、“别出心裁”,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语文教学中,教学生从多方面探求,多角度思考,多情景描述,多情节描写,去求异,使思维纵横扩散;去求佳,使思维聚合收敛,以引发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的思维产生突破性的飞跃和敏锐的顿悟,即突发奇想,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但这堂课,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到网络室上课很新奇,发言不如教室热烈,原因是电脑吸引了他们一部分注意力。教师上课组织教学有困难,学生的自**大了,课堂生成性增强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应变能力和电脑操作能力。

  2、上课实际操作时遇到了许多意料之外的问题。比如老师即要上课,又要操作电脑,还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常常会顾此失彼,弄得手忙脚乱。

  3、总觉得学生学得不深刻。原因在于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学生浏览这么丰富的资料,学会选择,准备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学生只能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体验。为此,我觉得上课时语言文字得带领学生细细品读,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才能把重点、难点解决。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6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潜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资料,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默读有利于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静思默想,与文本充分对话。咬文嚼字是学*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长此以往,有利于语文潜力的.提高。在个体学*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落到了实处。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导训练,合作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从学生的发言能够看出,个体学*与合作学*相结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中,教师及时抓住课堂上的有效生成,不留痕迹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想,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

  不够的。还就应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7

  在上《秦兵马俑》一课之前,我和学生们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如秦始皇和秦文化的介绍,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象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上《秦兵马俑》一课时,心中蓦然想起曾看过的一部影片《古今大战秦俑情》。心中涌动着一种莫名的情愫,也就喜欢上了这篇课文。教学中自然多了些想法。

  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我可以利用现在高科技教学资源,把视频情境朗读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多看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的“看”创造了机会,使学生的眼睛活了起来。

  2、创造了小组合作的机会,让学生的嘴“活”起来。

  如通过默读课文,让学生合作交流并探究自学问题。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真正把网络教学和语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要创造表演的机会,让学生全身“活”起来。

  有了知识,并不等于有了能力。只有知识内化了,才能说知识就是力量。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大胆想象表演,如:争当小导游这一环节,小组通过合作组织安排学*,自觉地探索知识的奥秘,在表演中学*,在动手中提高综合能力。

  4、要创造想的机会,让学生的脑和手“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当堂训练中,我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奇思妙想”、“别出心裁”去想象的写,这样就能给学生留下最直接、最深刻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上《秦兵马俑》一课后,我有所遗憾,我的语言表达不太流畅,导致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过度不太自然,但我会不断学*经验,加强自己的基本教学功,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8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基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本文我用一课时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也比较简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来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大部分同学对兵马俑的神态和衣着感兴趣,读得较有感情,对课文没有完全理解也没有体验出民族自豪感。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时根据不同内容来学*。

  例如在介绍兵马佣规模宏大时,我让学生交流讨论,重点指导学生从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军阵的宏伟气势。

  在学*第八自然段时,我让学生随着作者生动的描写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出示文字进行比较,领会作者“所见+所想”的写法。在这里,我觉得这样写作特色鲜明的文本有必要再次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进行迁移小练笔,以达到读思同步,读写融合的目的。所以我请他们用“有的……好像……”来写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本节课自己觉得还需努力的是让学生交流合作的还不够,扶得痕迹相对多了点,还要继续努力。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9

  《秦兵马俑》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教学目标有两个,1、我能正确认读8个生字。2、我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能说出秦兵马俑的特点。通过学*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和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介绍清楚特点。

  考虑到课文的这一脉络,课前我认真编写了导学案,精心设计了教学程序:让学生分五个板块去展示自己的所学所悟。导入新课时,我以介绍兵马俑的特点导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出兵马俑的`独一无二,这是课文的重点;然后通过组内预展、全班展示,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小组都能做到分工合理,展示时链接紧密。展示的学生自信、大方,倾听的学生认真、并学会了做课堂笔记。评价不在是停留在声音、分工等方面进行评价,已经上升到对展示知识点进行深层次的评价。特别是田铭佩小组展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时,形式多样。他们不仅通过读文,抓重点句子谈感受,通过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还教给大家说明方法。

  仔细反思一下,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学生在抓兵马俑的特点时,介绍太简单,如准备一些图片展示,更直观形象一些。其次,时间安排前松后紧。第三、学生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炼,还需老师经常指导。

  总之,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低估的,今后,要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大胆、自信地去展示自己。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0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潜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资料,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默读有利于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静思默想,与文本充分对话。咬文嚼字是学*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长此以往,有利于语文潜力的提高。在个体学*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落到了实处。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导训练,合作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从学生的发言能够看出,个体学*与合作学*相结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中,教师及时抓住课堂上的有效生成,不留痕迹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想,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

  不够的。还就应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1

  网络学*是一场智能的革命,也是一场学*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者联系世界的方式,对最大限度地拓展学*者的知识与发展的空间,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一课生动地描绘了秦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课文看似描写简单,实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采用网络教学,利用赏读课文、浏览网页、搜集资料、想象交流等符合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结构的教学形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究的兴趣,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我设计的网络课《秦兵马俑》的教学基本流程是:提供环境──个人探索──碰撞激发──交流内化──延伸拓展。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充分地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教完这堂课,我反复总结得与失,发现有着许多地方值得思考:

  1、这一堂课从备课到制作网站,花费了我*两个星期的时间。工作效率体现在什么地方?值得探讨!

  2、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学生浏览这么丰富的资料,学会选择,准备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学生只能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体验。如何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我还是很迷茫。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2

  执教了《秦兵马俑》一课,感触颇多。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认识到了以下几点:

  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多看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在上《秦兵马俑》一课时,我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图片,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象……

  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的“看”创造了机会,使学生的眼睛活了起来。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2、创造了说和做的机会,让学生的嘴和手“活”起来。

  我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质疑,如此一来,学生的口动起来了,问题多起来了,创新的思维活起来了。如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又如教学完第10自然段,让学生模仿“有的……好象……”

  说一段话,真正把网络教学和语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让学生动手动笔画一画,圈一圈,演一演,在动手中学*,在动手中提高能力。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3

  课文《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针对本文篇幅较长,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况,我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利用中年级学生学会预*的优势,在第二课时的设计上大胆取舍,直奔中心,突出文章重点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上做了一点尝试:

  首先,采用直奔中心段落的教学方法。我抓住全文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教学,迅速理清全文脉络,采用多种方式对“神态自若”“擎着利剑”“惟妙惟肖”等词语进行深敲细酌,逐一品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准确。

  其次,在朗读指导上做足功夫,确保有效的读的时间,确保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始终伴随读书的全过程,与文中的兵马俑们进行了一番零距离的接触,书声朗朗的课堂显得情趣浓浓。教学中,我还在点拨、过渡的语言上做好推敲,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语言。

  第三,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比如课文的第二段,这一段分三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一是介绍了已发掘的三个俑坑的总面积19120*方米和坑内兵马俑总数*8000个;二是介绍了一号坑的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620*方米以及坑内兵马俑总数6000个左右;三是介绍了一号坑上面的主要设施和作者的观后感。因为条件所限而无法让学生欣赏到相关的录像片段,所以仅让学生通过这些数字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大。

  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学*方式进行教学的。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书声琅琅。他们那各抒己见的情景,看之叫人欣喜;那富有见地的感悟,听之令人信服;那声情并茂的朗读,闻之让人动情。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得到了培养。另外这一课教学我还比较重视读的训练。讨论交流后,一个个兵马俑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浪潮,迸发出情感的火花。“情自心中来,情从口中出”,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到了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之中,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此时此刻他们都情不自禁要“以抑扬顿挫之声”,来“抒深切真挚之情”,学生这时的朗读会让兵马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之听之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不在话下。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4

  执教了《秦兵马俑》一课,感触颇多。纵观我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认识到了以下几点:

  1、创造了看的机会,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把生活中的情境带入课堂,给学生创造多看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在上《秦兵马俑》一课时,我收集了许多有关兵马俑的资料,图片,如秦兵马俑中一、二、三号坑的介绍和图片,各种神态的兵马俑像,有关兵马俑的录象……

  大大增加了语文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的“看”创造了机会,使学生的眼睛活了起来。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2、创造了说和做的.机会,让学生的嘴和手“活”起来。

  我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质疑,如此一来,学生的口动起来了,问题多起来了,创新的思维活起来了。如通过速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共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进行详细介绍。又如教学完第10自然段,让学生模仿“有的……好象……”

  说一段话,真正把网络教学和语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让学生动手动笔画一画,圈一圈,演一演,在动手中学*,在动手中提高能力。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5

  兵马俑这是四年级第一册第五单元的略读课文。一方面,文本使用详细的数据来解释兵马俑的巨大规模。另一方面,从身体、服饰、姿态等方面准确细致地展示了兵马俑的众多类型和鲜明个性。文本中不仅有文字的解释和描述,还有作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现场。

  基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了这篇文章,教学目标相对简单。从学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来看,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大多数学生对兵马俑的外观和服装感兴趣,读起来更感性,不完全理解文本或体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时,我选择了专注于默读,穿插着浏览、自我阅读、同步阅读和其他阅读形式。给学生很多时间去想象、理解和交流。在讲授秦始皇兵马俑的三大特点时,我们从不同的材料中学*。

  例如,在介绍大规模的士兵和马匹时,我要求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数据“50个篮球场&rdquo“8000件兵马俑&rdquo。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澄清模糊概念,引导学生体验军阵的雄风。

  在学*《自然》第八段时,我让学生们用作者生动的描述走*兵马俑,感受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一门极其精美的艺术。在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后,展示课文进行对比,了解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写作方法。因此,我认为有必要重新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练*写作,以达到读与思同步、读与写融合的目的。所以我让他们用“ldquo;一些“hellip&hellip&like&hellip&hellip&rdquo。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感受兵马俑的不同表现形式。

  虽然我已经学完了课文,但我认为这门课需要做的是没有足够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有相对多的帮助痕迹,我仍然需要继续努力。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6

  网络学*是一场智能的革命,也是一场学*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者联系世界的方式,对最大限度地拓展学*者的知识与发展的空间,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一课生动地描绘了秦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课文看似描写简单,实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采用网络教学,利用赏读课文、浏览网页、搜集资料、想象交流等符合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能力结构的教学形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究的兴趣,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我设计的网络课《秦兵马俑》的教学基本流程是:提供环境──个人探索──碰撞激发──交流内化──延伸拓展。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充分地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中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教完这堂课,我反复总结得与失,发现有着许多地方值得思考:

  1、这一堂课从备课到制作网站,花费了我*两个星期的时间。工作效率体现在什么地方?值得探讨!

  2、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求学生浏览这么丰富的资料,学会选择,准备交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学生只能从文字上说出兵马俑之价值,而不是内心的体验。如何把学生情感引发出来我还是很迷茫。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本事,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资料,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教学《秦兵马俑》一课时,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默读有利于学生不受外界干扰,静思默想,与文本充分对话。咬文嚼字是学*语文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积累,长此以往,有利于语文本事的提高。在个体学*的基础上组织合作学*,使得每个人在小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话可说,将合作学*落到了实处。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合作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不注意引导训练,合作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

  从学生的发言能够看出,个体学*与合作学*相结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中,教师及时抓住课堂上的有效生成,不留痕迹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我想,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还应当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8

  【教学片断】

  师:这篇课文从拿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

  生:课文从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

  师:这两个方面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生: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这个句子联系在一起的。

  师:这个句子中有什么关联词?

  生:不仅而且

  师: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我们把它称为过渡句或过渡段。大家年能不能用不仅而且造个句子?

  生:小红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学*成绩很优秀。

  生:大象不仅外形高大,而且干起活来力量很大。

  师:如果我们写一篇描写小红的文章,是不是可以先写她长得漂亮,再写她的学*成绩很优秀?

  生:是的,我们可以和课文一样,长得漂亮和学*成绩优秀两方面写小红。

  生:我们也可以从外形高大和力量很大两个方面写大象。

  师:同学们,我们在*时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会恰当地运用过渡句。请大家根据各自的造句内容从两个方面写一样事物,用上你刚才造的句子。

  (学生写作,教师行间巡视)

  (请写好的学生读自己的*作。)

  【教学反思】

  在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中,要适时地进行写的'训练。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紧紧扣住过渡句作用这一教学重点,从过渡中的关联词引发训练,进行了写句子,写片段的练*,突出了*作训练。经过我的精心构思,把要求重点理解的过渡句安置在学生自己的*作之中,加强了学生的感受,自然也理解了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学生在理解过渡句作用的同时,也受到造句和写作的训练,产生了由知识到技能的转化,这样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形成大有裨益。因此,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要挤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写的训练,如能坚持不懈地训练,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定有很大的提高。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19

  这篇课文是一个让学生学*写作说明文的很典型的教材,文章从教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观察事物,并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其中,想象尤为突出。如第10自然段围绕“神态各异”作者对兵马俑的神态进行了细致地观察,并进行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考虑到学生对战争的`场面不太熟悉,学*第10自然段时,我出示6张典型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想象,让学生模仿书上的句型“有的……好象……”进行说话训练,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台阶,又真正把网络教学和语文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动口说出自己的看法,既激发了学生学*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20

  这是一篇蕴涵着浓厚民族自豪感的文章,所以,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应该是饱含深情的、充满激情的、奋发向上的。当然,要能让学生以读悟情、以读悟语,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首先,应该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本篇文章的历史背景,让学生明白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伟大中华民族巨大的财富、这更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其次,老师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还要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学生精彩的瞬间,并加以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