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教案

《秦兵马俑》教案1

  【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课文状物的写法,想象仿写。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同学们当中有没有人游览过秦兵马俑?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课题:

  19、秦兵马俑

  2、解题:

  秦兵马俑中的秦指的是秦代,俑指的是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描绘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3、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秦兵马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义:

  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所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渍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似的。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3、指名试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精讲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讲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师生讨论:

  ⑴ 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⑵ 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朗读第2自然段第1~4句,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5、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人们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这个长句子的前半句讲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

  要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和各部分所占的位置,把字写得正确、匀称、美观。

  六、布置作业

  1、描临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展示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秦兵马俑》教案2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1.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

  2.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板书课题。

  3. 1979年,前美国**在参观秦兵马俑时,他摸着陶马的头边说道:“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看来这马多么栩栩如生呀。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一起去感受——(引导学生反复齐读课题)。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并把它划下来。

  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三、精读课文

  (一)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并 请每位同学完成一张练*纸。

  2.们来交流一下,这些括号里填的都是-----数字。哪几个数字最震撼你的心灵。

  佣坑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我们学校50个操场那么大,再来和我们的教室比一比,教室约50*方米,那么相当于(400)个教室那么大。长230米,我们的操场一圈是200米同学们,把那个操场的200米拉成直的,还要加上我们三个教室的长度。看,这佣坑多么雄伟,博大呀。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种雄伟博大呢;看图,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里面的军阵真是气势恢弘。作者是怎么描述的,通过你的声音让同学感受。 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工程多么伟大呀?作者就是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佣坑的面积大兵马俑的人数多写让人一目了然,同时感受到了佣坑磅礴的气势。

  3.小结:同学们读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他们是一支雄壮之师,是一支威武之师,是一支胜利之师。是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二)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过渡:秦兵马踊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快速浏览课文4—8自然段,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用横线划下来。

  3.出示将军俑的图片。边读边完成表格的第一行。注意要学会找关键词。

  200">兵马俑的名称200">将军佣200">武士佣200">骑兵佣200">体形200">

  200">

  200">

  200">衣着200">

  200">

  200">

  200">动作200">

  200">

  200">





  我们可以通过兵马俑不同的体形、衣着和动作分辨判断出他们当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三)重点学*将军俑

  (1)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将军俑等描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呢?

  (2)细细地默读第四自然段,这些文字的描述都仅仅是作者用眼睛所观察到的呢?

  (3)同学们,我们来一次配合好吗? A 你们在吗?我们要迎战了,准备好了吗?

  B 师生合作,我们配合朗读,老师读观察到的部分,你们呢读想象到的部分

  (4)作者为什么把这些兵马俑写得如此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呢?你们可以说说作者的这种写法吗?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才有了如此笔下的兵马俑。

  (5)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和表格中,我看到一个个兵马俑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的眼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神兵,正是他们,缔造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神话。

  (6)感受“形态各异”,练*仿写人物形态

  (四)过渡: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出示课件引读第八节)

  感受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里面一共描写了几种神态?

  2.你喜欢哪一种神态呢,读出来。四种神态全部读完。

  “颔”在字典中的意思是低。“首”大家都知道是头。那是什么样的姿势呢?

  学一学这个颔首低眉的动作。

  同学们,你们的声音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声色俱厉,还有的荡气回肠-----

  3、师生配合,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 (老师) 好象-----(学生)

  4、作者是如何把这群没有生命的兵马俑表现得栩栩如生呢? (再次感受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的写法)

  5、那兵马俑的神态只有课文中的几种神态吗?八千个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的神态,在你的心中还浮现出了哪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呢?你能学*作者的写法,把它们描绘出来吗?学生展开想象,仿写句子,集体交流

  四、看有关资料,升华感情

  1、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自豪!这也将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让我们满怀豪情,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师激情引读:这就是我们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秦兵马俑);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投影、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

  (板书:秦兵马俑)

  (师:同学们一定要注意秦字的最后一笔是、。这里的秦字就是指秦朝。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国。可是,同学们知道这里的兵马俑是什么东西吗?指名说)

  2、齐读课题。(理解了课题的意思,让我们一起读读课题)

  过渡:法国前**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就让我们一起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指名读自学提示。

  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思考: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你在书上写下你的感受。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刚才同学们都用心去朗读了课文,读得非常好。老师从课文中找出了一些四字词语(出示词语灯片)认识吗,谁来读读?(指名读,提醒:读出词语的韵味师评价)

  (2)、我们一起来读,你能从这些词语中发现什么规律?(指名说)

  (师评价: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啊!)

  3、指名交流:读了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领会过渡段的作用

  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具体介绍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能到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吗?

  2、生朗读思考,指名说,(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3、读了这句话,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兵马俑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齐说)

  第二方面是(齐说)这两个特点作者是用哪对词巧妙的连接起来的?(不仅、而且)

  在我们要讲清楚一个人或一事物的两个特点时,我们就可以借助(生说不仅、而且)那么,请你想想你怎样介绍好你喜欢的人或事物的两个特点呢?(用不仅。而且说话)

  4、再读过渡段,浏览全文,思考:这段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名说)

  小结:过渡段既能概括上文,又能引起下文,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四、精读第二段,感悟规模宏大

  1、仔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第一句话在这一小节中有什么作用,划一划能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

  2、指名交流,出示前四句话

  3、自由读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兵马俑规模宏大的?指名交流(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相机出示挂图

  4、指名读(你能通过朗读让人感受到兵马俑规模宏大吗?愿意读给同学们听吗?)

  5、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你会有什么感受?(或对着这幅画,对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师小结: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齐读游人的反应(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7、折服什么意思?这是一句双重否定句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出示: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师:这两种表达,你认为哪种最好?为什么?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8、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一下兵马俑那令人折服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吧!

  (播放录音,出示:站在高处鸟瞰。。大军)

  9、自由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过渡段的作用,并且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兵马俑的另一个特点我们到下节课再去探究。

《秦兵马俑》教案4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

  二、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在学*中培养探究“世界遗产”---秦兵马俑的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板书:兵马)

  师:“兵马”是指什么?(板书:秦兵马)说说“秦兵马”又是指什么?(板书:俑)

  师:“俑”什么意思?秦兵马俑与秦兵马有什么关系?

  生:秦兵马俑是模拟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雕刻成的。(齐读课题)

  师:秦兵马俑在哪里?(西安临潼)它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1、通过上节课的学*,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兵马俑的特点。(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齐读第三自然段)

  3、这句话不仅概括了秦兵马俑的特点,还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接上文,引领下文的作用。这就叫“承上启下“。这一段的上文就是写——兵马俑规模宏大。(板书:规模宏大)

  【三】、探究学*,领略奇迹风采

  (一)、学*规模宏大的特点。

  (1)请同学们自由轻读第2节,想一想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圈画出相关词句,在书上作批注。

  (2)交流: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指导朗读。把你的感受放进去读一读这句话。(重读突出这些词语)①数字②站在高处鸟瞰……一行行,一列列,……你还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③是啊,兵马俑坑面积之大,兵马俑数量之多,要想看到他们的全貌,我们就必须站在高处----鸟瞰。

  (4)出示视频,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

  品析:通过朗读、观看,你有什么感受?

  生:这些秦兵马俑真像是秦始皇统率的大军,规模宏大,气势恢宏。是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二)、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师引语:我们从整体上感受到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么走*一个个兵马俑。你还会发现他们有什么特点?(板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

  4人小组学*,填表格。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请同学们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兵马俑,仔细地读一读,用一两个词概括它留给你的印象,待会儿向大家介绍。

  2)、指导学*将军俑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出将军俑的外貌、神态、动作。外貌: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神态:昂首挺胸动作:站在队伍前面(出示幻灯1)

  (2)将军俑

  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在你的眼前,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威武,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他的威武?请你来读一读,把将军威武的形象读出来)

  (神态自若,你是怎样体会到的?)(师:将军面前是呐喊着冲杀上来的敌人,自若的神态,给敌人以震慑、胆怯;后面是军吏和士兵,自若的神态,能稳定军心,给人以力量和信心。)你能读出将军神态自若的样子吗?

  难怪,作者会认为这是一位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将军。谁还能把这位威风凛凛、神态自若的将军形象读出来?

  (3)指名读,齐读。

  3)小组分组合作学*

  (1)武士俑小导游的形式汇报

  能不能说说它给你留下的印象?(威武凝重、英勇无畏)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师:大敌当前,武士俑们严阵以待,蓄势待发,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你能读出武士俑们的这种精神吗?

  (2)骑兵俑

  (骑兵俑勇猛善战)是的,骑兵俑能骑善射,是马背上的勇士。

  (3)弓nu手演一演汇报

  张弓搭箭,眼盯前方,准备就绪,训练有素。

  (4)车兵俑: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5)马俑:跃跃欲试

  4)、仔细比较,区分兵马俑不同类型的不同个性。

  5)出示幻灯,认一认,并读一读每个俑的特点。品析:通过朗读,透过这些兵马俑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秦始皇所率领的大军有将军、有武士、有骑兵……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个个英勇善战彰显出英雄本色。

  6)学*第10节。

  教师引语: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

  1、放声朗读第十自然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

  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

  3、扣省略号,“……”省去了什么呢?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请同学们用“有的……好像……”来说一段话。(出示一组画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8000个雕刻的秦兵马俑,各有各的神态,竟然找不到相同的两个,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太了不起了。

  师:我也不禁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三)、总结全文内容落实人文教育

  师:的确,秦兵马俑惟妙惟肖是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恢弘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请同学说一说什么是绝无仅有的。

  2、生自由回答

  生:秦兵马俑雕刻的惟妙惟肖是绝无仅有的。

  生:秦兵马俑规模宏大是绝无仅有的

  生:我觉得秦始皇统率的大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是绝无仅有的

  生:我认为秦兵马俑展示出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是觉悟仅有的。

  师:与“绝无仅有”意思相*的,文中还有一个词是——举世无双。因此,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人们称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师:面对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精心保护)。

  五、作业:自选题

  请你观察书上的插图(或上网寻找有关图片资料),展开想象,描述你感兴趣的一个兵马俑。

  做小导游,将课文内容改编成导游词,向大家介绍秦兵马俑。

  六、附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珍贵的历史文物

  类型众多精心保护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抄写词语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马俑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威武凝重

  骑兵俑勇猛善战

  兵车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规模宏大

  19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秦兵马俑》教案菁选

《秦兵马俑》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秦兵马俑》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秦兵马俑》教案1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挖掘语文的审美因素,把学生带入意境,批文如情,是学生自主学*的有效策略。

  2、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抓紧语言文字,感悟形象,体会感情,学*表达,塑造心灵,陶冶情操。

  3、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课程资源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⑵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⑶ 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

  2、情感目标:

  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

  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⑶ 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便是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当然类型和个性是重中之重。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自主学*能力和讨论交流的合作学*能力,便是教学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电脑、网络已不再陌生,反而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的教学模式压抑着他们个性的张扬、控制着他们自主学*的空间,他们期待的是开放性的课堂,充分发挥自我、大胆猜想、富于挑战的课堂。

  【数字化教学*台的设计和制作】

  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相互合作的学*能力。在《秦兵马俑》的数字化教学*台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知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课文阅读──全篇课文内容,重点词语的跟踪解释,声频、视频欣赏便于学生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资源站点──给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信息。学生作品──个性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学*的成果,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BBS论坛──构建互动学*的*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八大奇迹,是哪八大奇迹?

  生讲述世界八大奇迹。

  2、介绍秦兵马俑的发现:

  生齐读课题。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数字化教学*台上去了解一下秦兵马俑吧!

  学生一起浏览阅读秦兵马俑及有关背景资料。

  4、点击视频观赏秦兵马俑录像:

  学生看录象后谈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世界八大奇迹的介绍引入新课内容,让学生浏览数字化教学*台初步了解秦兵马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个大概的了解,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步感知、理清思路

  1、根据学*要求,初步感知,了解梗概:

  学生点击课文内容浏览课文,结合相关资源进行自主学*。

  2、交流。

  3、通过自主学*,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自学收获。

  (设计意图:借助数字化教学*台,让学生上*台广泛浏览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源,初步了解秦兵马俑恢弘的气势和精巧的工艺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信息。)

  三、再读课文,大胆质疑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

  针对课文内容和有关秦兵马俑进行质疑,帮助学生整理质疑内容。

  2、学生在初学文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并针对课文内容和有关秦兵马俑进行质疑。

  3、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发表于BBS。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将自己的问题发表与BBS。教师帮助学生整理归类问题,让学生的探究学*有明确的目标。)

  四、激发鼓励,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课文及秦兵马俑的其他方面进行了质疑,下节课我们就要通过数字化教学*台的阅读、交流来解决它们。

  第二课时

  一、回首秦俑,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2、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走进了秦兵马俑,你知道了什么?

  生:通过上节课的学*我知道秦兵马俑真是太伟大了!这么多的兵马俑能做得这么完美,简直是不可思议。

  生:我知道秦兵马俑的规模很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生: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聪明啊!做出这么精美的兵马俑,我们现代人怎么都模仿不出来,我真想现在就去看一看。

  师: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法国*****说: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中国。今天我们班学生组成的秦兵马俑考古学*小组,将再次出发,到这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二、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学*第2自然段:

  ⑴ 引导:

  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课文的第2自然段做了具体的描述,请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联想到了什么?可随手写下来。

  学生读后交流。

  ⑵ 点击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欣赏三维实景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⑶ 学生感情朗读课文:

  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品读语言,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适时的点拨、启发、引导,提供网络资源,让学生走进意境,构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意象。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大量的图、文资料中全面感知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学*第3~8自然段:

  ⑴ 师:是啊!在我们的眼前出现的秦兵马俑规模是如此的宏大,是不是就凭这可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了呢?

  生回答不是的,秦兵马俑除了规模宏大,它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⑵ 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同学们自由读3~8自然段,说说文中列举了哪些兵马俑类型?

  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交流文中列举的兵马俑类型:

  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马俑。

  ⑶ 引导:

  这么多的兵马俑*7000个啊!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真是太奇妙了!我们一起走*兵马俑,仔细端详这些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老师把课文内容存在了电脑的数字化*台里,并且打上了图片,在图片下面还有兵马俑的说明。老师要求大家认真阅读,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多读一读,最后在全班交流。

  ① 学生在*台上看图文。

《秦兵马俑》教案2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1.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

  2.在我国陕西省临潼县,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生齐:秦兵马俑)板书课题。

  3. 1979年,前美国**克林顿在参观秦兵马俑时,他摸着陶马的头边说道:“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看来这马多么栩栩如生呀。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为什么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一起去感受——(引导学生反复齐读课题)。

  二、快速浏览,抓住特点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最能概括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并把它划下来。

  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三、精读课文

  (一)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并 请每位同学完成一张练*纸。

  2.们来交流一下,这些括号里填的都是-----数字。哪几个数字最震撼你的心灵。

  佣坑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我们学校50个操场那么大,再来和我们的教室比一比,教室约50*方米,那么相当于(400)个教室那么大。长230米,我们的操场一圈是200米同学们,把那个操场的200米拉成直的,还要加上我们三个教室的长度。看,这佣坑多么雄伟,博大呀。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种雄伟博大呢;看图,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里面的军阵真是气势恢弘。作者是怎么描述的.,通过你的声音让同学感受。 同学们,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工程多么伟大呀?作者就是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把佣坑的面积大兵马俑的人数多写让人一目了然,同时感受到了佣坑磅礴的气势。

  3.小结:同学们读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他们是一支雄壮之师,是一支威武之师,是一支胜利之师。是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二)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过渡:秦兵马踊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快速浏览课文4—8自然段,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用横线划下来。

  3.出示将军俑的图片。边读边完成表格的第一行。注意要学会找关键词。

  200">兵马俑的名称200">将军佣200">武士佣200">骑兵佣200">体形200">

  200">

  200">

  200">衣着200">

  200">

  200">

  200">动作200">

  200">

  200">





  我们可以通过兵马俑不同的体形、衣着和动作分辨判断出他们当时不同的身份和地位。

  (三)重点学*将军俑

  (1)作者为什么能把这将军俑等描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呢?

  (2)细细地默读第四自然段,这些文字的描述都仅仅是作者用眼睛所观察到的呢?

  (3)同学们,我们来一次配合好吗? A 你们在吗?我们要迎战了,准备好了吗?

  B 师生合作,我们配合朗读,老师读观察到的部分,你们呢读想象到的部分

  (4)作者为什么把这些兵马俑写得如此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呢?你们可以说说作者的这种写法吗?

  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和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在一起才有了如此笔下的兵马俑。

  (5)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和表格中,我看到一个个兵马俑栩栩如生地站立在我的眼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神兵,正是他们,缔造了秦王朝一统天下的神话。

  (6)感受“形态各异”,练*仿写人物形态

  (四)过渡: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出示课件引读第八节)

  感受兵马俑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里面一共描写了几种神态?

  2.你喜欢哪一种神态呢,读出来。四种神态全部读完。

  “颔”在字典中的意思是低。“首”大家都知道是头。那是什么样的姿势呢?

  学一学这个颔首低眉的动作。

  同学们,你们的声音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声色俱厉,还有的荡气回肠-----

  3、师生配合,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 (老师) 好象-----(学生)

  4、作者是如何把这群没有生命的兵马俑表现得栩栩如生呢? (再次感受作者把观察到的事物和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的写法)

  5、那兵马俑的神态只有课文中的几种神态吗?八千个兵马俑就有八千种不同的神态,在你的心中还浮现出了哪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呢?你能学*作者的写法,把它们描绘出来吗?学生展开想象,仿写句子,集体交流

  四、看有关资料,升华感情

  1、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瑰宝,一朝醒来,震撼了全世界。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我们为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感到骄傲,更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无穷的创造力而自豪!这也将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让我们满怀豪情,大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师激情引读:这就是我们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这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秦兵马俑);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案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秦兵马俑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导入,整体感知

  1、 读题。

  2、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3、 齐读第3节

  渡:文章哪一段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 学*第二段

  1、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

  2、 指名交流读书所得。

  3、 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

  4、 指导朗读。

  5、 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渡:文章哪一段又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

  三、 学*第三段

  1、 快速浏览第2-9节,课文描写了哪几类兵马俑?

  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9节。

  2、 分四人一小组学*,幻灯出示学*要求:

  (1) 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2) 想一想,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3、 小组学*。教师巡视指导。

  4、 交流学*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

  5、 引导朗读: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6、 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

  7、 默读第10节。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8、 这么优美的句子你记住了吗?

  出示填空: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有的 ,好象 ……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出示:“还有的 ,好象 ”

  四、 回归整体,激**感

  1、 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

  2、 朗读第四段

  3、 提问:“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

  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兵马俑。

  3、学*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

《秦兵马俑》教案4

  教学设计

  14 秦兵马俑

  阳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圈划批注的读书*惯。

  4.学*仿写总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材料,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激发民族自豪感。

  预*导航:

  1.默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秦兵马俑恢宏的气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课文用了哪几个词语评价秦兵马俑?

  2.课文从哪两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让我们和他们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二)精读课文第4-9自然段,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过渡: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样鲜明个性特点?

  2.研读第4-9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看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抓住兵马俑的哪些方面来写的?圈出所介绍的兵马俑的类型。并把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兵马俑的描写片段多读几次,感受它的个性特点。

  ②学生汇报兵马俑的类型。小组里交流,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③哪一位同学喜欢?指名汇报:

  让学生学着这位同学的做法在小组里交流。

  ④课文详细描写了哪两种兵马俑?

  ⑤出示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图片,让学生分辨哪一个是什么俑,为什么?

  ⑥学*武士俑。

  武士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如何感受到的?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武士俑的呢?

  A(学生自由读)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

  怎样的武士俑?

  B你能把对武士俑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其他同学听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武士俑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C学生交流汇报,体会“体格健壮”“体态匀称”“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感受武士俑威武、英勇善战的特点。 D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同学模仿武士俑的动作。

  E齐读,加深理解感悟,内化武士俑的英勇形象。

  F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你喜欢将军麾下的哪一个神兵呢?结合学生的汇报,展示相应的课件,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能把兵马俑描写得栩栩如生,你发现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抓住兵马俑的外貌和神情、动作,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写。)

  (三)精读课文第10自然段,感受“形态各异”

  1.过渡:去参观过兵马俑的人说,在*8000个兵马俑里,找不到两个神态相同的兵马俑,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引读第十自然段)

  2.自读第十自然段,思考:

  ①把具体描写兵马俑不同神态的句子画出来,然后读好它。 ②闭上眼睛回味一下,你能看懂它们的神态吗?能听懂它们的心声吗?

  ③本段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请学*课文的写法,快乐仿写。

  出示卢沟桥上的几个石狮子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神态,完成仿写练*:

  A每一个石狮子都是一件工艺品,它们神态各异,姿态万千:有的( ), 有的( ), 有的( )。

  B天上的云多姿多彩,姿态万千,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C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玩得真高兴啊!

  3.交流仿写的句段。

  三、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装束 武士俑 动作 神态 ??

《秦兵马俑》教案5

  【学*目标】

  1、学会生字,会理解积累文中的成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品读第二段,初步学会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4、产生积极的民族自豪感。

  【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感

  1.同学们,国庆大阅兵的盛况,你还有印象吗?看着这些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人山人海 气势磅礴 规模宏大 雄伟壮观】

  正是这样雄壮之师、威武之师保卫了我们可爱的祖国。你们见过一支地下的军队吗?它在地下沉睡了20xx多年,于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就是秦兵马俑。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秦兵马俑》,领略它的雄壮、威武。

  板书课题,读题。

  秦:秦朝。

  “俑”是指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物,多为木制或陶制。

  秦兵马俑: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出示“学*目标”

  请看本节课的“学*目标”:(出示)

  1、学会生字,会理解、积累文中的成语。

  2、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知道课文是从两个方面写兵马俑的。

  3、品读第二段,初步学会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看着这三个学*目标,你有信心吗?你先学,我再教!让我们一起朝着目标努力。

  三、初读感知,学*词语,梳理脉络【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1)同座位合作,按节次轮读课文,注意在倾听中向同伴学*,诚恳帮助同伴纠正。力求做到正确、通顺。

  (2)尝试完成课后练*2。【可以给重要的字注明意思,也可以说说词语的意思,至少理解2个。】

  (3)想一想: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找出关键句证明你的想法。

  2.组织交流:

  (1)我会读。

  鸟瞰 临潼 统帅 战靴 颔首 发誓 气概

  身材魁梧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久经沙场 整装待发

  昂首挺胸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殊死拼搏 目光炯炯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雄兵百万 战车千乘 神态自若

  A.自由读。

  B.一行行指名读。

  C.第一行中,用动作表示对“颔首”的理解。

  第二行中“举世无双”找近义词。

  第三行中“所向披靡”需要放在文中理解。

  第三行中“昂首挺胸”演示理解。你能上台演示吗?结合演示前的情境告知“跃跃欲试”的意思【瞧你们有的已经站起来了,有的抬着头准备往讲台走,有的已经演给同桌看了,这说明大家都想来试一试。这样的情景就是“跃跃欲试”。你能够用它来说个句子吗?】。“若有所思”逐字理解,扩展理解“若有所悟”。

  (2)给你时间,选择三个你最想跟同学交流的词语,说说你的学*收获。【如有难处,再次共同解决。】

  (3)学*中心句: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呢?你是从那句话看出来的?(a)这句话讲了两层意思,分别是用哪个关联词连接的。(b)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中心句,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可以概括上下段落的意思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第二段,感悟“规模宏大”【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它的规模宏大?用“——”画出来,抓住重点词语,想象气势,然后体会着读出来。

  2生自学后汇报学*情况:

  预设一:抓住数字体会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1)面积大:“20000*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

  如果对足球场还有些陌生的话,与我们的校园相比照,我们的校园总面积是26625*方米,也就是比我们的校园小一点点。

  (2)数量多:“*8000个”“6000多个”组成巨大的长方形军阵。(同学们,用数字来说明是说明文中常见的,但我们读的时候,别让它一晃而过,也应该让它和我们熟知的事物比照一下,就更能体会到它的宏大了。)

  请同学们强调着数字来读一读,读出气势来。

  预设二:大厅整体的阵容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通过“巨大”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规模宏大。【巨大,就是很大很大。文章本节出现两个“巨大”,重复使用是为了突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2)一行行 一列列 长方形军阵(关注叠词的运用。)

  (3)“看上去真像是……”是作者的想象。所见+所想,同时反映“规模宏大”

  (4)出示文字,指导朗读。

  六、当堂训练,总结全文。

  1.补充*题

  一)比一比,再组词

  二)找出课文中的成语写下来,做成一张成语卡片,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

  四)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从课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总结。课文从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类型众多两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秦兵马俑。我们从具体的数字和作者有心的比较中感受到了兵马俑规模宏大。

  3、你能尝试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来描写某个事物的特点吗?请完成课后作业:我(们)的 (卧室、操场、文具盒等)真 。

《秦兵马俑》教案6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文, 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神态, 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 谈你所知道的被称为历史文物的遗迹有哪些?

  2、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使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评价。因此,"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了兵马俑的代名词。

  二、引导探究。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初读课文:标出小节。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难理解的词语。

  2、交流反馈。

  3、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三、理解课文内容。(展示学*内容)

  1、 速读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一段,说说这段有什么特点?

  (运用数字加以说明俑坑气势恢弘。)

  2、 作者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的呢?

《秦兵马俑》教案7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A、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秦兵马俑的资料。

  B、预*课文,作批注

  4、教师课前准备:

  A、准备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和视频资料

  B、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文章不仅采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当时秦朝的强盛展现在我们面前。

  【整合内容】

  语文主题丛书

  网上兵马俑视频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伴铃声齐诵《增广贤文》节选

  一、导课

  1、观赏秦兵马俑录像

  学生看后谈初步印象

  2、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学生答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A、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B、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先自学再小组交流。

  2、学生自己读课文,学*思考,教师巡视学*情况。

  三、全班交流,感悟并指导朗读课文

  1、组织学生交流,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让学生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特点

  2、作者在具体描述兵马俑规模宏大时,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3、交流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学生交流,师随机点拨,学生说到哪种类型就谈哪种。中间穿插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指导有感情朗读、感悟、体验,具体理解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5、学生交流。

  6、再浏览全文,课文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总分总 过渡段

  7、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四、我来写

  1、用上两种以上说明方法,说明一种事物的特点。

  2、写下来,并交流。

  3、修改。

  五、拓展阅读

  1、补充 秦兵马俑文字资料

  2、学生读后谈收获

  六、教师简单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将本节课的片段完成并修改;

  2、搜集阅读秦兵马俑的其它资料和埃及金字塔的相关资料。

  七、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教学反思】

  运用互联网搜索,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更集中,对秦兵马俑的理解更为深入。视频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般感觉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看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秦兵马俑》教案8

  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图片,文字资料,有条件可制作。

  2、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至五遍,不懂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以预*为起点,让学生畅谈预读的感受

  1、了解学情,研读课题。从了解学生预*情况人手,营造初读交流的氛围:从你们的眼睛和神情看,预读了课文19课《秦兵马俑》(板书课题),一定有感受要说,是这样的吗?先引导学生读题(可相机出示挂图),并让学生说出对课题的理解(注意弄清“俑”的意思),再交流预读的突出感受。

  2、畅谈感受,板书词语。在交流感受时,可让学生板书自己概括的重点词语,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世界第八大奇迹”等。从整体上基本把握课文。老师在学生充分畅谈的基础上因势点化,抓住“举世无双、世界第八大奇迹”等相关词语切人,引学生自主探读课文。

  3、从读强化,检查识字。可用生字卡片了解并巩固识认。检查中,注意引导学生对多笔画字(如“瞰、率、靡、魁”)辨形认读,要求读正确。

  二、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

  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鼓励学生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读书,并提示学生用好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图片等信息读懂课文,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在充分自读中主动找同学交流互助。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点拨学生在读中注意图文结合,并在自己认为印象深刻和最能吸引自己的句段处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与发现。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是承上启下句、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其中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又如第九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再如“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的“绝无仅有”等。

  3、读出心声(重在体验):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用声音读出自己的惊奇,用情感读出自己的赞叹。找伙伴读,互评互促,人情人境。

  4、调整板书(整体构建):从总体感受人手,老师和学生一起将板书进行调整。可先将“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等重点词重调于课题下面,再将“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板开(或横板或竖板),再让学生归类调整词语。重在强化学生对秦兵马俑特点的把握和对美的语言的感受。

  三、以诵读为焦点,让学生直抒心中的自豪

  1、自由选择,尽情诵读。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想读哪段就读哪段。读中注意引导学生精要地进行体验式点评(即评、读、悟、想相融合):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主要指向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参与:我认为他读得不够气势,请听我读这句话!这两个词突出了威武,我觉得语气可读得更突出一些,等等。

  读中图文结合,多形式互动结合,同时注意对照黑板上的板书。

  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兵马俑宏大的'气势;第四至八自然段主要读出各俑不同特点的威武、敏捷与勇猛;第七自然段重点抓住几个排比句,读出品评的韵味,读出入境的想象。首尾段则要充分读出自己的赞美、惊叹与自豪。

  (如果学生选择以解说形式展示,更要鼓励。)

  2、自主积累,主动延伸。一是读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和摘抄好的词句;二是准备以导游形式,将课文(或某一内容)编成导游词,结合搜集到的兵马俑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回家后向家里邻里等周围人介绍兵马俑。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将军俑 威武勇猛 久经沙场

  武士俑 忠君爱国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各尽其责

  形象鲜明 英勇善战

  马 俑 神态各异

《秦兵马俑》教案9

  教學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學准备:

  秦兵马俑的课件

  教學过程:

  一、复*导入,整体感知

  1、读题

  2、请同學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齐读第3节

  3、过渡:文章哪一段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學*第二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

  2、指名交流读书所得。

  3、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

  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过渡:文章哪一段又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

  三、學*第三段

  1、快速浏览第2-9节,课文描写了哪几类兵马俑?

  过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9节。

  2、分四人一小组學*,幻灯出示學*要求:

  (1)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2)想一想,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小组學*。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學*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

  引导朗读: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小结:听了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3、默读第10节。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4、出示填空: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四、回归整体,激**感

  1、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

  朗读第四段

  2、提问:學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

  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兵马俑。

  3、學*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一题进行练*)

《秦兵马俑》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二、教学思路

  本课两个学*活动分别有两大学*重点,一为了解考古常识,扩大知识面,并形成崇尚文明、珍惜文化遗产的态度;二为掌握欣赏评述珍贵文物的一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活动一”教学程序可为:交流讨论——欣赏分析——仿照捏制——小结评述。

  课前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搜集关于兵马俑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和考古相关的故事资料。上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交流,结合教材,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清理还原以及保护的过程。回答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如:珍贵的文物是从何而来的?考古工作的一般过程是怎样的?兵马俑的发现者是谁?兵马俑在造型上有何特点?秦俑兵阵除了造型各异的兵马俑外还有一些什么珍贵文物?等等。教师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针对学生讲述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进行小结。接着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图片,进一步了解关于兵马俑的知识,欣赏兵马俑的艺术价值。欣赏后就可让学生仿造兵马俑造型开展泥塑活动。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将全班同学制作的兵马俑集中组成方阵,讲评小结。

  “活动二”教学程序可设计为:收集资料——尝试评述——描绘细节——交流讨论——欣赏评述——拓展延伸。

  课前学生在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教材上提供的文物的资料。小组同学按照书上提供的评述方法,互相尝试评述其中感受最深、了解最多的文物。接着还可用线描的方法,描绘文物的精美细节或外形,进一步感受文物的艺术性。然后再交流感受,选一名同学做代表总结发言。最后教JJ币可给学生看更多经典的文物,布置课后学生到当地的`博物馆、文物市场去了解几件最感兴趣的文物,并运用所学写一篇调查欣赏报告。

  三、教学选择

  1.有条件的学校可带学生直接到博物馆去参观学*,真实地、全方位地欣赏各种文物。

  2.“活动二”教师可根据本地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欣赏评

  3.农村的学生可到自己或亲戚家中去寻找有一定年代的,具有一定欣赏价值的生活用具,如:雕花窗、雕花床及各种材质的器皿等,来完成“学*屋”的活动。

  四、教学建议

  1.教师要尽量多地搜集相关资料来丰富充实自己,这样上课才能有的放矢地教学。

  2.制作兵马俑时可以卫生筷、小木棍、铁丝做中心支柱,保持稳定性。

  3.为了使学生做成后的兵马俑放在一起有好的视觉效果,在做泥塑之前教师可统一大小高度,如可统一为一只筷子的高度。

  4.制作陶俑时如果没有陶泥可用橡胶泥代替。

《秦兵马俑》教案11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和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力求让学生“以读求悟,读中见悟”。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3、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词语解释:

  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思的?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自学提示:

  课文着重表达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激发起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本文介绍的重中之重还是类型和个性,因为这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

  课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作者对兵马俑的外观形象都进行了极生动的描绘,尤其是捕捉住了兵马俑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多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运用准确、生动。

  阅读思考: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课文那几节来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的?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看录像。

  1、教师先导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2、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想不想到西安的临潼领略一下兵马俑的风采?请同学们在观看录像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看完后我要请你谈谈观看录像的感受。

  自评:在播放录像之前教师提要求,学生就能有目的地观看录像,这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多媒体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放录像而放录像。

  3、教师播放课件: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学生观看。[设计意图: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自评:根据学生认知水*,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秦兵马俑的宏伟的情境中,

  二、落实重点,合作交流。

  1、学*“规模宏大”。先让学生交流看录像的感受。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可以小组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大胆充分的与同学交流,能进一步的为自主学*引路搭桥。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各自生成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整个合作过程就会迸发创造的火花。]接着学生读书交流,在书上圈圈画画。再发表意见,学生补充,更正。

  2、指导学生读书,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暂不评价,而由学生评议。

  自评: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的评价,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证明学已把自己融入到课堂中自主学*。

  3、学生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教师点拨。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课文精读的重点。教学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学生用笔划出后,指导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语体会各种类型兵马俑。学生感受到兵马俑的不同类型各具特色,了解每一类兵马俑都制作精湛,堪称是精巧的工艺品。学生自由朗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朗读,再比一比谁读得好。[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喜好不同,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等特点不同,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学生的选择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把课堂的自**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5、学*“个性鲜明”一段时,由于第十节语言优美,条理清楚,描写细致,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兵马俑的各异的神态,所以可以把这一节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体会、表演、朗读、感悟。让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体会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可以读,可以演,可以说,可以画,学*小组自由选择,充分准备,上台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小组的`凝聚力,表现组员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设计意图:这样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自由发挥,个个参与学*,人人奉献思维结果。激发学生学*欲望,发散学生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预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有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6、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第十节总分的结构说一段话,这一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出一个总起句让学生说,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学生可以自设话题,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说,教师指导学生会说,及时鼓励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台。

  自评:学*语文的目的不仅在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从言语的内化、组织到言语的生成表达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训练的过程。

  三、整体把握,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假设学生是西安临潼人,要欢迎国内外的游客参观兵马俑,作为导游怎样设计导游词呢?让学生抓住一点来说,如“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注意到导游先生或导游小姐的身份,注意语言的个性特点。[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从课堂上的学生到导游的身份的转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自评:学生自编自演,利用课本资源,突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让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布置任务,课外延伸

  教师布置这样的任务,请学生或上网,或上图书馆,或实地采访,查找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新闻发布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充分利用徐州汉文化的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在广阔的学*空间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使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自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通过这一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让学生动手动脑,体现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

《秦兵马俑》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3个绿线内的字,掌握多音字“乘”的读音。理解并积累“举世无双、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绝无仅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3.能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难点:能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三、前置性学*活动

  预*课文,自学生字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我们知道本单元的主题为“世界各地”,在本单元,有中国西安的“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和被称为“音乐之都”的维也纳。你最想去哪里?

  2.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想先去中国西安的“秦兵马俑”,有没有和我站在一

  边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它。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它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

  (1)课件展示秦兵马俑图片。

  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相机引导学生积累成语: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惟妙惟肖)

  (2)1979年,法国前总统***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真

  正到中国。”秦兵马俑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让人们发出这样的赞美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秦兵马俑,一起去感受它,一起去赞美它!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释课题。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的或是陶制的偶像,多为人形或兽形。

  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用的,制成队伍官兵、战刀、战马的陶俑。

《秦兵马俑》教案13

  【教学目标】

  1、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课文状物的写法,想象仿写。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同学们当中有没有人游览过秦兵马俑?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课题:

  19、秦兵马俑

  2、解题:

  秦兵马俑中的`秦指的是秦代,俑指的是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描绘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3、秦兵马俑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秦兵马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2、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义:

  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所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渍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似的。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3、指名试读课文,要求:

  读正确,读通顺,并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精讲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讲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师生讨论:

  ⑴ 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⑵ 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朗读第2自然段第1~4句,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5、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人们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6、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最后一句。这个长句子的前半句讲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五、指导书写

  要注意观察字的结构和各部分所占的位置,把字写得正确、匀称、美观。

  六、布置作业

  1、描临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展示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秦兵马俑》教案1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课文中的过渡句的作用。

  3、帮助学生体会“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并发挥学生的想象,体会并学*文章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研究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的。

  【设计意图】

  本着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课改要求,在整体设计上,特别注意了把图片、文字、录象等表象材料相结合贯穿于整个语文课堂中。尤其是小练*这一环节,设计了选择题和看图填空题,让孩子们感到惊喜,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正确的反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方法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法的,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适当安排了小练*、课外拓展、资料库等内容,鼓励全体学生大胆学*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做到快快乐乐学语文的。

  【教学重点】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他的陵墓在西安城东30公里处。1974年2月,当地农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展示了古长安往日的辉煌,也是长安会成为丝路起点的一个写照。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十九课秦兵马俑。

  1、板书课题:

  秦兵马俑

  2、打开“秦兵马俑”的首页。

  3、点击“秦兵马俑概况”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快速的浏览一下,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点击“原文”:

  ⑴ 点击“自学生字词”了解不懂的字、词。

  ⑵ 点击“自学问题”带着问题快速地读课文,读完后回答自己的问题。

  问题为:

  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回答问题。

  相应的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佣 武士佣 骑兵佣 马佣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

  三、精读课文

  1、点击课文“规模宏大”:

  ⑴ 自读课文:

  找找整个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齐读。

  ⑵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学们可以找找句子?

  ① 面积:

  已发掘的三个佣坑,总面积达19120*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② 兵马俑个数:

  坑内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说明方法?

  (列数据)

  ③ 气势恢弘: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佣、马佣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理解词语“折服”、“所向披靡” 指名读,齐读。读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

  2、过渡: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运用的.关联词是不仅……而且……

  ⑴ 谁能用不仅……而且来造个句子。

  ⑵ 该句子在这几段文字中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呢?

  ⑶ 齐读。

  3、点击课文“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⑴ 自由读课文:

  边对照图观察,同桌的相互讨论,找出不同的佣类的个性的特点。

  ⑵ 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

  分将军佣、武士佣……等。

  ⑶ 在秦始皇陵中除了这些佣之外还有其他很多文物以及兵马俑的种类,接下来,请大家一起点击“课外拓展”去看看,浏览一番,并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⑷ 不错,同学们从书本上以及我们的课外拓展中获得了不少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练*,看看同学们的眼力。

  ⑸ 点击进入“小练*1”先可以根据观察来判断,做完之后就可以看看自己到底做对了多少,可以看看答案。交流你是怎么样来区别的?根据是什么?

  ⑹ 是啊,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的。我们点击“神态”这段文字,师引读。

  ① 自由的读一读:

  品味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指名读。

  ② 在这个自然段中,同样运用了修辞手法是什么的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A、他们神态各异:

  ……好象思念家乡的亲人。(排比)

  B、走*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的。(夸张)

  ③ 齐读。

  ⑺ 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说说知道了些什么?抓住词语“惟妙惟肖”、“绝无仅有”。齐读。

  (首尾呼应)

  ⑻ 完成小练*2:

  通过自己对课文的了解,做做选择题,看看自己对课文的了解掌握情况的。

  ⑼ 秦兵马俑是我国历史上丰富的瑰宝,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资料,我们可以点击“资料库”,在这里面有很多的知识,希望大家利用课余时间自己阅读,此外我们同学还可以自己主动上网搜集关于秦兵马俑的图片及资料,推荐给班内的其它同学阅读。

  四、布置作业

  学*作者写秦兵马俑的说明方法,选择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写一段话。

《秦兵马俑》教案15

  复*导入:

  上堂课我们一起学*了《秦兵马俑》,(齐读课题)。我们随着作者来到西安临潼,初步领略了兵马俑的风采。你能用文中的词语来说说对兵马俑的初步印象吗?

  学生说词语,教师有选择地板书词语:规模宏大、个性鲜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师引读词语:秦兵马俑

  再读词语:读着词语,想着意思,把意思读出来。

  学*410小节

  导入:规模宏大、个性鲜明这两个词语在文中的第三小节中有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节。

  (生读第三节。)上堂课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兵马俑的宏大规模,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兵马俑,,和他们进行对话

  快速浏览410小节,想想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读后交流。

  你对哪些兵马俑印象最深呢?仔细读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的个性特点的?

  读后交流:

  将军俑:

  (1)指名读句子。

  (2)说说将军俑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指名学生表演将军的样子,请其他学生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4)出示将军俑的`图片,能把将军俑的读出来吗?

  武士俑:

  (1)武士俑是怎样的?

  (2)你觉得武士俑和将军俑有什么不同吗?出示图片(服饰、神态、武器)(引导理解个性鲜明)

  (3)齐读

  其他几种俑:

  过渡:以上两种俑描写得较详细,还有几种介绍得较简单的,但个性都很鲜明,谁愿意来读读?想想他们的个性表现在哪里?

  (2)指名读

  (3)交流

  读到这儿,各种俑的样子是否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了呢?(出示各种俑的图片,学生辨认)

  学*第10小节

  自由读,有什么感受?

  生交流感受

  小小组内分工分别读4个分句,然后小组表演朗读。

  是呀,一个个兵马俑就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想欣赏这些艺术珍品吗?齐读第10节。

  仿写:8000多个兵马俑,课文仅描写了寥寥几个,文中的省略号告诉我们这样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还有好多好多,大家想不想再来一饱眼福?

  出示图片。

  我们也学着文中的句式写一写这些兵马俑。

  交流学生所写。

  让我们在来欣赏这些艺术珍品。再读第10节。

  学*第11节

  导入:面对这8000多件精妙绝伦、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大家肯定有许多话要说,谁来把你的心里话说一说。

  课文最后一段道出了同学们共同的心声,齐读最后一段。

  文章开头是这么说的(生读第一句话)前后照应,不仅写出了同学们的心声,更写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再读第11节。

  总结全文

  秦兵马俑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国界,(出示各国领导的评价)1987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师引读黑板上的词语。

  板书: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服饰

  个性鲜明

  神态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秦兵马俑》的教案(5)份

  《秦兵马俑》的教案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秦兵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交流。

  三、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为了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的语言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说说游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四、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秦兵马俑》的教案 2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如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因此本课的教学可充分地运用集音、形、色于一体的专题站来学*课文,感悟语言。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因此,我可让学生先充分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这样安排: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一点就是这节课我还比较注重读的训练。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

  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

  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

  师:看了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及学生的感受)

  出示过渡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概括下文的主要内容,既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通过阅读、探究、体验、交流等学*活动,了解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学*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教师需协助学生)。

  3、讨论交流:

  ⑴ 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 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可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这样,文章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通过逐段精读,列一张表格,就会明白。

  三、品读课文

  1、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2、学生自由练*读第8自然段。

  3、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作者在观察描写兵马俑神态的同时,还加上了自己的联想,把作者联想的句子划下来。

  比较一下:

  如果去掉文中联想的句子,好不好呢?

  体会作者的联想,把兵马俑写活了,使他们富有了感情,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合理的想象会使文章妙趣横生,并体验一下,当代作家汪曾祺笔下的兵马俑的个性。

  4、知识点练*:

  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在此基础上,再用心地读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学小结:

  站在兵马俑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来自千年传递的信息,从秦兵马俑考古回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如果读书光读不用那还是纸上谈兵。想不想把今天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去?秦兵马俑博物馆为了迎接暑假旅游高峰,正招聘小导游呢!想不想试一试?

  出示秦兵马俑博物馆网站,创设情境:

  为了使你的导游应聘成功,要做些准备才行,请你选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小节做解说词,为了增加吸引力,提高成功的机会,你还可以改编解说词。

  基本要求是:

  能让你的家庭旅游团成员听懂。开始准备吧。老师是身份多变的主考官。

  暑假到了,我们一家一起去西安旅游,来到秦兵马俑博物馆,瞧,一行行,一列列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就在眼前

  感谢各位导游的解说!一个个有学问、能说会道的小导游,真使我们这次西安之游令人难忘啊!

  2、引导学生课后在拓展阅读中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的研究。

  【教学评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学*方式进行教学的。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书声琅琅。他们那各抒己见的情景,看之叫人欣喜;那富有见地的感悟,听之令人信服;那声情并茂的朗读,闻之让人动情。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得到了培养。另外这一课教学我还比较重视读的训练,在学生讨论交流后,一个个兵马俑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浪潮,迸发出情感的火花。情自心中来,情从口中出,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到了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之中,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此时此刻他们都情不自禁要以抑扬顿挫之声,来抒深切真挚之情,学生这时的朗读会让兵马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之听之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不在话下。

  《秦兵马俑》的教案 3

  教学设计

  14 秦兵马俑

  阳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圈划批注的读书*惯。

  4.学*仿写总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材料,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激发民族自豪感。

  预*导航:

  1.默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秦兵马俑恢宏的气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课文用了哪几个词语评价秦兵马俑?

  2.课文从哪两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让我们和他们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二)精读课文第4-9自然段,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过渡: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样鲜明个性特点?

  2.研读第4-9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看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抓住兵马俑的哪些方面来写的?圈出所介绍的兵马俑的类型。并把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兵马俑的描写片段多读几次,感受它的个性特点。

  ②学生汇报兵马俑的类型。小组里交流,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③哪一位同学喜欢?指名汇报:

  让学生学着这位同学的做法在小组里交流。

  ④课文详细描写了哪两种兵马俑?

  ⑤出示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图片,让学生分辨哪一个是什么俑,为什么?

  ⑥学*武士俑。

  武士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如何感受到的?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武士俑的呢?

  A(学生自由读)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

  怎样的武士俑?

  B你能把对武士俑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其他同学听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武士俑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C学生交流汇报,体会“体格健壮”“体态匀称”“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感受武士俑威武、英勇善战的特点。 D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同学模仿武士俑的动作。

  E齐读,加深理解感悟,内化武士俑的英勇形象。

  F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你喜欢将军麾下的哪一个神兵呢?结合学生的汇报,展示相应的课件,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能把兵马俑描写得栩栩如生,你发现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抓住兵马俑的外貌和神情、动作,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写。)

  (三)精读课文第10自然段,感受“形态各异”

  1.过渡:去参观过兵马俑的人说,在*8000个兵马俑里,找不到两个神态相同的兵马俑,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引读第十自然段)

  2.自读第十自然段,思考:

  ①把具体描写兵马俑不同神态的句子画出来,然后读好它。 ②闭上眼睛回味一下,你能看懂它们的神态吗?能听懂它们的心声吗?

  ③本段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请学*课文的写法,快乐仿写。

  出示卢沟桥上的几个石狮子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神态,完成仿写练*:

  A每一个石狮子都是一件工艺品,它们神态各异,姿态万千:有的( ), 有的( ), 有的( )。

  B天上的云多姿多彩,姿态万千,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C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玩得真高兴啊!

  3.交流仿写的句段。

  三、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装束 武士俑 动作 神态 ??

  《秦兵马俑》的教案 4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A、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秦兵马俑的资料。

  B、预*课文,作批注

  4、教师课前准备:

  A、准备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和视频资料

  B、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作者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文章不仅采用了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及当时秦朝的强盛展现在我们面前。

  【整合内容】

  语文主题丛书

  网上兵马俑视频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伴铃声齐诵《增广贤文》节选

  一、导课

  1、观赏秦兵马俑录像

  学生看后谈初步印象

  2、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学生答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二、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1、出示自学提示

  A、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B、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先自学再小组交流。

  2、学生自己读课文,学*思考,教师巡视学*情况。

  三、全班交流,感悟并指导朗读课文

  1、组织学生交流,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让学生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特点

  2、作者在具体描述兵马俑规模宏大时,用了什么表达方法?

  3、交流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学生交流,师随机点拨,学生说到哪种类型就谈哪种。中间穿插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指导有感情朗读、感悟、体验,具体理解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5、学生交流。

  6、再浏览全文,课文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找出:总分总 过渡段

  7、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

  四、我来写

  1、用上两种以上说明方法,说明一种事物的特点。

  2、写下来,并交流。

  3、修改。

  五、拓展阅读

  1、补充 秦兵马俑文字资料

  2、学生读后谈收获

  六、教师简单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将本节课的片段完成并修改;

  2、搜集阅读秦兵马俑的其它资料和埃及金字塔的相关资料。

  七、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教学反思】

  运用互联网搜索,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更集中,对秦兵马俑的理解更为深入。视频让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般感觉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看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秦兵马俑》的教案 5

  一、引导质疑

  1、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共同学*《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一些质疑的本领。大家已经预*了课文,为了提高质疑的质量和课堂学*效率,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课题、课题前的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质疑。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老师简要在黑板边板书,如:

  秦兵马俑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是怎么制成的?是怎么被发现的?兵马俑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3、师生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大类: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简单的枝节性问题当即解决,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查阅相关资料、图片;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

  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难读词句生生互教或请教老师,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语与生字要读正确。

  2、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批注、查阅资料。

  3、按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一人组织,依次发言,共同归纳在全班发言的要点与理由。可以适当作一点儿浅显的记录。

  三、全班研疑。

  在学生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相关资料,指导有感情朗读。

  ▲因为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老师相机出示1978年前法国总统***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因为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相机理解乘的含义,简介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引导理解感悟的重点。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数字中,从比照周围事物中感受规模宏大。

  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观察图片,朗读课文,想像神态与动作,照样子模拟形象结合起来,如两人一组,一人读句段,一人模拟神态与动作,并在班上适当展示与评议,在模拟表演与评议中形象地理解词句,感悟课文。

  四、畅谈感受

  教师扮演记者,走入学生--游客中,采访游客,如可问: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参观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有一批外国游客想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你能向他们简要介绍一下秦兵马俑吗?

  五、小结收获

  1、师生小结学*过程与收获,齐诵与质疑有关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课后去探究。如果老师能提供思路有关资料,老师要适时提供给学生。

  2、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秦兵马俑作文 (菁华10篇)

秦兵马俑作文1

  昨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带着开心的心情,和爸爸,叔叔们一起去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

  那里,有成百上千个兵和马,有的身穿铠甲一脸严肃好像在等待命令,有的骑着战马拿着茅好像正在打战,还有的坐着马车仿佛打了胜战。。。真是千姿百态阿!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千年了,但是他们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这真是一个奇迹啊!

  听妈妈说秦始皇时*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王朝,他的贡献很大,但他也很残暴,杀死了许多无辜的老百姓。

  走在秦始皇兵马俑里,我仿佛回到了秦王朝,变成了小兵。

秦兵马俑作文2

  2月6日下午,我们到达了陕西西安,距西安市30多公里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来观赏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兵马俑。

  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走进大门,首先来到了一号坑;我们被眼前的场景所震撼。一号坑呈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比我们学校操场大好几倍,坑里大约有6000千多个兵马俑,这里的俑全是兵,他们的神情各异,姿态万千;各不相同。有的一只手半握着拳头,一只手下垂,像是正在等候命令,有的双手一前一后,像正在拉弓射击,有的一只手高举,一只手下握,像正在和敌人斯杀,有的双手紧紧的握住,像抓住马车的僵绳急于奔跑……仿佛我们也置身于喊杀震天、战车嘶鸣的古战场。

  紧邻一号坑的左侧的是二号坑,二号坑的面积比一号坑小了两倍多。它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组成,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它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

  三号坑只有几十个兵马俑。从三号坑的人数来看,应该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坑,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色彩较多,颜色比一、二号坑的鲜艳些。遗憾的是,由于是用泥土烧制的,有些兵马俑在挖掘时破碎了,看起来肢体残缺不全。

  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兵马俑是*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令全*人自豪,令全世界人惊叹!

秦兵马俑作文3

  在20xx多年前,*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安息在了陕西临潼,随着秦始皇一起入土的还有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暑假里,我来到古城西安,参观了秦兵马俑。

  当我随着人流走进兵马俑博物院一号坑的时候,十分震惊。一号坑是秦俑三坑中最大的一个。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约62米,总面积有14260*方米,目前已发掘4000*方米,出土陶俑、陶马*20xx件,木质战车20辆。据说他们是秦始皇最喜欢守卫京城的宿卫军,是车兵和步兵的'联合方阵,按照真人1:1复制而成,他们个个神态不一,目视前方好像马上要上场杀敌似的。看看将军俑,神情凝重,仿佛在思考着如何杀敌,用什么兵阵。将军俑身后便是士兵俑,有的微微抬头,仿佛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有的紧抓拳头,好像想立即冲出去杀敌一样。几排兵俑后便是马车与车夫俑,马匹四肢健壮,仿佛一日可行千里,十日可行万里。马车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敞篷车,一种是长方形封闭马车。

  兵马俑是我们的珍贵文物,可是兵马俑是怎么发现的呢?据讲解员介绍,1974年,西杨村几个农民来打井,他们挖了三、四米也没有挖出水来,一直挖了五米,居然挖出了一个俑头,他们吓坏了,有人要把俑头扔掉,但有个老人把俑头和一些碎片上交到当地的文物管理部门,鉴定结果是几千年前的东西。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就这样被发现了。

  兵马俑的发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多么的伟大和高超的智慧。

秦兵马俑作文4

  今年寒假,我随爸爸妈妈西安古城旅游,参观被人们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

  我们开着车,向西安临潼的方向驶去,虽然天气很冷,还飘着雪,但“秦兵马俑博物馆”门前,却是人山人海,游客们一群群、一对对,滔滔不绝地涌进去。

  为了更加详细地了解秦兵马俑,爸爸特地请了一名导游为我们讲解。首先我们来到“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走进展厅,两辆精美绝伦的铜马车呈现在我们面前,导游叔叔说,这两辆铜马车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大小是秦时真马车的二分之一,这两辆车出土时碎成了*3000多个碎片,考古学家花了*8你那的时间才把它们拼接完整。参观了两辆铜马车,导游叔叔又带到了仿制的一号车的伞杆前,为我们进行讲解和操作:这根伞杆能随着太阳的方向自由转动180度,伞杆底部还有一把子母扣的锁,只有解锁才能使伞杆转动。伞内还藏有矛,当刺客来袭,便可打开机关将矛取出,把锁打开将伞作盾,可谓一伞多用,机关重重。铜马车的马缰绳是金银交错的,游客们都很震惊,在2000年前哪个没有先进科学技术的时代,秦人是如何将熔点不同的金银镶嵌在一起的呢?导游叔叔说,这仍是一个未接之谜。

  离开铜马车,我们来到了一号坑,参观气魄雄伟的兵马俑。导游叔叔介绍,兵马俑最高1.9米,最低1.7米,都是工匠按照真人雕刻而成,所以他们的形象、神态、身材都不相同,连胡须和脑后的发型、腰带勾都是多种多样,甚至连指甲盖和手掌纹都雕刻得清清楚楚、惟妙惟肖。再看那些陶马,他们体型和真马一般大小,个个精神抖擞,肌肉丰满,瞧它们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踏上征程。导游叔叔说,兵马俑刚出土的时候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们不仅是彩绘的,而且大多数都是残缺不全的碎片,据说是秦始皇死后,他的仇家项羽发现了兵马俑坑,他带兵闯入,抢走了兵器,打碎兵马俑,最后还放火焚烧。不过,却有一把青铜剑逃过此劫,虽然在潮湿的俑坑中埋藏了2000多年,但依然锋利无比,刚出土时能一次划破20张报纸。

  秦兵马俑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一个*人,我感到无比自豪。

秦兵马俑作文5

  兵马俑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西安是临潼县,3个坑以“品”字形排列。

  三个兵马俑坑里共保存着8000多尊陶俑和陶马,它们神态各异,形象逼真。陶俑有的手持兵器,有的断胳膊断腿;陶马有的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还有的闭嘴静立。其中只有一尊陶俑身上有一点点的颜色,他半跪在地上,精神抖擞,虎视眈眈。游客看着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和陶马,怎么不会赞不绝口呢?

  兵马俑里不仅有陶俑和陶马。还有两个做工精致的青铜马车。一号车在古代称为“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它是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上装备齐全,有弩机、剑、盾牌,应有尽有,它就相当于是现在的警车,用来保护后面的二号马车。二号马车它叫“安车”,它专门是给主人坐的,不管谁看上去都会觉得它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富丽华贵。这组马车还被称为“青铜之冠”和“国家瑰宝”。

  兵马俑里面还有一部分文物——兵器,其中在兵马俑一号坑里有一把硬度高,光洁度高,异常锋利的宝剑。这把剑可以用“削铁如泥”来形容,因为它一下子可以划破19张纸,没想到在地底下深藏2200多年的宝剑还能如此锋利!

  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我们国家的历史瑰宝。这里的每一尊陶俑,每一尊陶马都是我国秦朝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秦兵马俑作文6

  你去过西安吗?到过秦始皇陵吗?见过被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吗?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你:我去过西安,也到过秦始皇陵,还见过举世无双的兵马俑。

  秦始皇陵位于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临潼县城以东的骊山脚下,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也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就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农民杨志发兄弟在黄土坡上打井,碰到一个硬邦邦的陶俑,他不敢怠慢,把挖的俑头和陶片装在架子车上,拉到县文化馆,那里的*是文物专家,他判定此为3000多年前的秦代文物,这才揭开了兵马俑的神秘面纱。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供有兵马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是最多的,共有6000个左右,坑里的兵马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的种类十分繁多,有车左俑、车右俑、跪射俑、立射俑……它们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你瞧,这是一个车左俑,只见他站在战车的左侧,一手按着车子,一手拿着长矛,好像在保护车里的人一样。第二个映入眼帘的是跪射俑,他们一律是跪蹲的姿势,左腿蹲曲,右膝跪地,手拉着弓,上身向左倾斜,双目凝视着左前方,炯炯有神!最威武的要数武士俑中的铠甲俑了,它身穿铠甲,手持长斧,向敌人猛挥去,一瞬间,鲜血染满了长斧,它那双目圆瞪的样子,连我看了都胆战心惊。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兵马俑作文7

  我还没来陕西时,就一直想看兵马俑。因为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边巨大的陪葬品,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并且被法国*总统夸赞: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这样的赞赏,又有谁不会心动呢?

  今天早早地出发,但是到兵马俑入口时,已经人山人海了,也许是被神秘的兵马俑所吸引而来,又或者是为追寻当年秦朝历史而来。

  我们先到一号坑,为什么要叫一号坑呢?是因为一号坑是最早被发现的。在1974年3月,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些兵马俑残片,后来经考古学家考察后,确认它是一座大型的俑坑,就这样兵马俑揭开了神秘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号坑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眼前许许多多的兵马俑把我震撼到了:每一个士兵都有着不同的姿态、造型,没有一个是重样的。有的士兵在指挥作战;有的士兵在凝视前方;还有的士兵像沉思指令,他们所要保护的便是那位千古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一个个士兵都栩栩如生,细致到铠甲。但是,遗憾的是有一些兵马俑的头掉了,两千多年的沉睡,真是太久了。久到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直到现在又被重新仰视。

  在二号坑的兵马俑是彩陶的,由于缺少保存的方法,彩陶逐渐被空气氧化。为了避免那些还未被氧化的陶俑,有部分重新被填埋回去。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彩陶的保留技术值得我们去探索。

  我也为秦始皇的奢侈和愚蠢感到愤怒,它不过是秦始皇时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几十年的时间才建成的巨大陪葬品。不过又想到是他为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历史财富,我也就不再感到愤怒了,反而为我们祖国有悠久的文化和精湛的技术感到骄傲。

  最后,我们与导游说再见。我们再也听不到导游讲解时的那声的尬笑,再也听不到导游用陕西话说的讲女儿。再见,导游!再见,西安!

秦兵马俑作文8

  暑期旅游开始了!妈妈带我去的第一站是西安。到了西安,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

  我们坐着李叔叔的车来到了“秦兵马俑”,没想到那里人山人海,分不清方向,我紧紧地抓住***手以免走丢。妈妈为了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秦兵马俑”,就请了一个讲解员阿姨专门为我们做全程讲解。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在他13岁即位时,就下令为自己修建的陵墓,到他死,共修了37年。我们参观了3个坑,1号坑是部队的前锋,站的全是战士,一排排站着非常整齐,他们手里都应该是拿着武器的,可现在都没有了,因为挖坑的时候都损坏了,最奇特的是这些人全是照着真人的模样做的,身高和真人一样,而面相却全不一样,古代因为没有照相机,就只有照着士兵的样子一个一个的画像,然后再照着画像一个一个打造出来的,他们的神态各不相同,他们身着的服装和头饰也各不相同,比如:将军带的是兔耳朵一样的帽子;小兵戴的是纸袋子一样的帽子;呆在宫殿里的不戴帽子,他们在头发的右上角扎一个小辫子,有一个跪射俑和其他的士兵不一样,只有他是几乎没有修复的,只有脚上有一点修复的痕迹。我们还看到了他后背颜色鲜艳的彩绘,特别漂亮,估计是因为这两种稀有的特征,才把它放进玻璃罩的吧!我从跪射俑身后的彩绘,感受到了古人喜欢大红大绿的颜色;也从跪射俑那做工细致头发,可以看出古人的一丝不苟的精神。2号坑里有车兵、骑兵和步兵,里面还看到了战马和战车,战马看起来栩栩如生。3号坑是作战指挥部,和前面2个坑看起来不一样,在挖掘3号坑时,考古学家们只发现了1辆战车和几十件士兵俑。

  实际上刚出土的兵马俑身上都是色彩鲜艳的,但由于现在还没找到很好的保存方法,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几乎都是灰色的,只有极少的几件身上能看到一点颜色。为了让以后出土的文物能够保存完整,在现场我们看到考古工作者们还在精心地、仔细地挖掘着,他们手上拿的都是小的刷子、小的铲子,连坑里的土他们都是用手捧着往袋子里放。

  古人太伟大了!“兵马俑”太令我难忘了!

秦兵马俑作文9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命令工匠们制作用来为他陪葬的,就埋在离秦始皇凌不远处的地底下。1974年2月,当地农民杨志发等人在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打井时,偶然发现与真人真马一样大小的兵马俑。从此,一个埋藏了两千多年的'地下军阵被挖掘出来,并建成博物馆。秦兵马俑有一号、二号、三号坑和兵马俑坑组成。展出了陶质陪葬武士俑和兵马俑共8000个。看来秦始皇还想在阴间地统一天下,所以用秦兵马俑组成一支强大的队伍呢!

  兵马俑博物馆到了,请您准备下车。等下车后大家请随我来。

  这三个坑中不仅规模宏大、各式各样!看,我们来到了一号坑,他是三个坑中最大的,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为1460*方米,现在给大家40分钟时间自由观赏二、三号坑。40分钟后道一号坑集合。

秦兵马俑作文10

  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秦兵马俑》,里面介绍了西安兵马俑,学了这篇课文后我非常想去看看真的兵马俑。今年清明节小长假的时候,我终于有了机会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我做梦都想看到的兵马俑历史博物馆。

  兵马俑是一个特别的景点,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兵马俑都是在地下的。我们首先到了三号坑。一进大厅,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些破碎的俑人残片,还有一些波浪形的土坡。我失望地对妈妈说:“我盼来盼去的兵马俑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妈妈对我说:“那波浪形的土坡实际上是一些棚木,现在这些棚木下面还有没被开挖的兵马俑。因为现在我们的保护技术不行,原来出土的俑人都是彩色的,可和空气一相见,颜色就会慢慢地消失,无影无踪了。所以,现在就让这些还保持原样。”

  三号坑里面还有一些展示厅。我看见一个俑人被放在玻璃罩里,我心里很好奇:“不就是一个普通的俑人嘛,为什么放在展示厅里?”再看,一块介绍牌进入了我的视线。看完了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俑人是一个高级军吏俑,又称“将军俑”,他身高1.96米,重300千克。他看起来很威武,手里拿着青铜宝剑,好像随时都会冲上战场。我又向旁边那个半跪着的俑人跑过去。妈妈告诉我:“这个俑人被人们称为镇馆之宝,也被称为陕西的象征。在出土的兵马俑中,其他的都是七零八落的残片,只有这个是完好无损的。”我认真一看,发现这个“镇馆之宝”的发髻很清楚,连上面的发辫、发丝都清晰可辨,而且他的铠甲都是上片压下片,做得和真的一模一样,没有因为是个俑人而随便应付。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这个俑人的手指甲甚至连手心里的生命线都清晰可见。我又跑到他的后面看了看,因为他是半跪的,所以有一只鞋底是露在外面的,这个鞋底上面部满了圆形的图案,就和我们现在穿的鞋底一样。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俑,就做得这么逼真,我不禁感叹我们的祖先是多么伟大啊,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这么让人惊叹的兵马俑。我还看到了一个牌子,上面介绍说在出土的青铜宝剑上有一种防腐的技术,在1950年德国人才发明出来,而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明啊!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菁华9篇)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1

  教材简介: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义教课程实验教材第七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和他们各异的神态、特有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信息资料的兴趣和*惯。

  教学预设:

  以放学生独立走入文本,以原有认知经验为基础,结合自己所搜集的相关信息资料自读发现、自读体悟、自读品味,相互合作为主,老师只在学生探读疑难处、读悟重点处和读品关键处给予引导与点拨。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特别的东西。(出示纪念品)来,看一看,摸一摸,对,这是秦始皇兵马俑的仿真纪念品。

  关于兵马俑,你知道些什么呢?把你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介绍。

  师随机补述:俑: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是用泥土、木或钢等做的像人的物件。秦兵马俑以它的“大、多、精、美”征服了现代人。

  同学们真不简单,搜集的资料还真不少呢,让我们长了不少见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介绍秦兵马俑的佳作。(出示视频)齐读课题。

  听着这浑厚古雅的音乐,看着这真实的历史画面,我们一定已心潮起伏!让我们走进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感受课文中涌动的那一份对祖国历史文化艺术,对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炽热情怀吧!

  二、自主学*,汇报交流。

  1、初读课文,谈感受。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自由读、挑战读、齐读)

  临潼、规模宏大、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身材魁梧

  和冠、铠甲、战靴、手执缰绳、撒开四蹄、颔首低眉、目光炯炯

  殊死拼搏、惟妙惟肖、模拟、战车千乘

  3、生交流: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

  师随机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品读感悟。

  (一)规模宏大

  1、自由读第一段。

  同桌讨论:如何让我们感觉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再读这一自然段,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兵马俑宏大的句子,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

  见过我们学校的篮球场吗?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做成这么大规模的兵马俑,多么不易!

  2、“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是什么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秦皇朝,他统率的大军该有多么庞大呀!做成这么巨大阵容的兵俑,有谈何容易!

  (出示一号坑全景图)在你眼里,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生:(3、4人说)

  让我们向着这一支庞大的军阵,一起来读——“走进大厅……………”

  那一行行、一列列的金戈铁马,仿佛将我们带入秦朝当年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壮观场面。读“走进大厅…………”

  好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阵。

  (二)引导感悟4~9自然段。(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设疑引读。

  师:秦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生接: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请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4—9自然段,老师因为课文当中的一个词语而在为兵马俑们感到委屈!找找看,是哪个词语?

  2、释疑品读。

  ①师(板书“它们”):我认为作者不应该用“它们”,能帮老师说说理由吗?

  ②师:是啊,它们多像人啊,它们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哪些人?你怎么看出来的?再读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③学生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表达观点。

  (如:我认为将军俑就是将军,使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你看他“身材魁梧,头戴颌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而且还那样的“神态自若”,他不就是活生生的将军吗?)

  ④是啊,那么多种类的兵马俑,一类像一类,那么的鲜明。但,这只能说明一类而已啊!怎么说明它们就是一个个独特的人呢?

  ⑤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⑥师:哦,他们不仅有形,更有神。这一自然段写了几种神态?

  请几位男生分别表演一种神态。学生对照课文语句点评。

  学生思考:还可能有什么样的神态?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说一说(开头用四个字词语形容,后面加上“好像……”、)

  师:是啊,它们怎么能用它们呢?他们就是人啊!让我们再想想,作者肯定也知道它们很像人,但为什么还要用“它们”呢?

  ⑦每一尊兵马俑都是当年将士出征前的心灵写照,他们在无声讲述20xx多年前的这段历史,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面对兵马俑,人们无不为他那恢弘的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今天,让我们再次伫立于兵马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视频)

  站在秦兵马俑坑前,每个人都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力量把我们带到战马嘶鸣、战鼓擂动的古战场,把我们带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这段历史。

  四、出文抒情

  1、师:是啊,这么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难怪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生:(齐读)

  师:让我们自豪地说:——

  生:(再齐读)

  2、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海内外,许多杰出人物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指名读)

  法国*参观后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

  美国女记者奥德丽·托*说:“我们面临的是本世纪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我们站在雨中,激动得几乎流下眼泪……如此伟大的考古发现,展示了历经战斗与荣耀的*历史,而我们看到的大军只是一个历史的开端……。”

  3、变角色倾吐:

  如果你是一名游客,欣赏了秦兵马俑,会怎么说?

  如果你是一名导游,你如何通过你简单的介绍吸引游客?

  如果你是一名文物工作者,你会用什么样的话来劝大家保护秦兵马俑?

  现在你是一名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面对秦兵马俑,你会怎么说?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出示课题:

  秦兵马俑

  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认生字,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一想:

  课文介绍了秦兵马俑的哪些知识?

  2、结合文章的中心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自主探究学*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⑴ 再自读课文:

  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⑵ 再轻声读课文内容:

  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

  ⑴ 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品读课文

  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

  展示课件神态各异的兵俑。

  2、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3、学生自由练*读第8自然段。

  4、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5、知识点练*:

  “有的……有的……有的……”体会。

  五、总结全文,抒发感叹

  1、在这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中我们看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在每一个兵马俑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的民族气概。

  2、观看各国元首参观兵马俑后发出的赞叹。

  3、此时此刻,你最想发出什么赞叹?

  六、拓展延伸,共享资源

  1、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并不是我们一两节课就能欣赏完的,请同学们再来到我们的专题学*网站,浏览你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可以将自己的感想或者找到的精彩资料与你的好朋友共享。

  2、学生自行上网。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听冲击,在历史情境中xxxx

  1、教师渲染: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知道了秦兵马俑是举世无双、并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素有“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之称的秦兵马俑的风采吧!

  2、播放《秦兵马俑》纪录片,并配合纪录片中的音乐进行朗读。

  (点评:在学生读熟课文、了解兵马俑特点的基础上,具有厚重历史色彩的画面和音乐,以及教师深情并茂的范读,立即将学生领进了一种文化氛围之中。亲眼看着栩栩如生的兵马俑,亲耳聆听着作者对祖国历史文化艺术的真情赞美,学生岂能不砰然心动?对兵马俑艺术的钦佩和热爱已悄然发芽、滋长!)

  二、品词析句,在文本语言中动情

  过渡:看着这真实的历史画面,听着这浑厚古雅的音乐,我们一定已心潮起伏!让我们走进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感受课文中所涌动的那一份对祖国历史文化艺术,对中华民族无穷智慧的炽热情怀吧!

  1、引导感悟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⑵ 同桌讨论:

  这一自然段是如何让我们感觉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点评:讨论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深入感悟文本语言的过程,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领悟了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对写作方法的领悟中激起对秦兵马俑的惊叹之情。)

  ⑶ 再读这一自然段,划出你认为最能体现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①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8000个。”

  教师相机导读:

  见过我们学校的篮球场吗?足有50多个篮球场该有多大,做成这么大规模的兵马俑,多么不易!

  ②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教师相机导读:

  秦始皇是什么人?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皇朝,他统帅的大军该有多么庞大呀!做成这么巨大阵容的兵马俑,又谈何容易?

  (点评:通过打比方和想像表现兵马俑、表达情感,是本篇课文的一个语言特点,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本环节运用联系生活经验、回忆历史人物的方法,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悟读,在读中重点感悟这两种写作方法在语言、情感表达方面的作用,也在读中使刚刚激起的惊叹之情得到深化。)

  2、引导感悟课文第4~8自然段:

  ⑴ 设疑引读:

  ① 师:秦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生接“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请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4~8自然段,老师因为课文当中的一个词语而在为兵马俑们感到委屈!找找看,是哪个词语?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

  1、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

  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⑴ 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⑵ 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⑶ 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⑷ 写将军姿态。

  ⑸ 写武士姿态。

  ⑹ 写骑兵俑姿态。

  ⑺ 写马俑姿态。

  ⑻ 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⑼ 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将3至8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

  (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⑴ 这是什么句?

  (双重否定句)

  ⑵ 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第9节引读。

  5、小结: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

  “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识记“吏、戈”等字形,读准“干练”“战车千乘”等词语。联系语境理解“所向披靡、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等词语的意思。

  2、在读中学*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话题】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尽可能地运用文本的语句,融入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做具体的介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1.我来学*七彩词语。2.我来朗读课文。3.我来理清课文脉络。4.我来搜集有关资料:秦兵马俑。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吗?哪位同学能说说呢?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示。)

  师: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现除埃及金字塔和秦始皇兵马俑保护室完好外。其余六大奇迹已经毁坏。我们来看几张兵马俑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师: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读题:秦兵马俑

  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

  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步感知秦兵马俑形象

  1.通过预*,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可以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书上的介绍。)

  2.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吗?

  3.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军吏士兵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身材魁梧 身披铠甲 铜戈利剑 昂首挺胸 神态严峻 久经沙场 足蹬长靴 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 撒开四蹄 微微颔首 勇武干练 殊死拼搏 战车千乘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理解“吏”;理解“乘”;理解“靡”;*读准“魁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想一想这里的哪些词语能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试着来填一填下面的句式。

  秦兵马俑不仅 ,而且 , 。所以它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用上以上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多种方法。)秦兵马俑优秀教案设计

  大家用了这么多赞誉之词来介绍秦兵马俑,难怪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站在它面前人们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师诵读)

  *1976年5月,时任新加坡*的李光耀有幸成为目睹秦兵马俑奇迹的第一位外国*首脑, 李光耀称赞“秦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这一伟大的历史文物,昭示着*伟大的未来。”

  *1979年,前法国**在参观秦兵马俑后,感叹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惊叹:“铜车马比我们宫廷的马车还要好!”

  *美国总统*发感慨:“真希望到这里来当馆长。”

  2.抓中心句,感知课文结构。

  本文的作者是这样评价兵马俑的:兵马俑不仅马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在文中划出这句句子,想想这是一句什么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联系上下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写了规模宏大?(2),哪一部分写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9)

  小结:像这样的句子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理清课文层次,并且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感受规模宏大

  1.同学们,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课文的第2自然段做了具体的描述,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然后小组交流。

  2.小组汇报

  A、交流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3.让我们走进拱形大厅,从高处去欣赏他们。(出示课件):现在你想说什么?是啊,我们都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 齐读)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3)师描述:你听,在震天的铁蹄声,八千多个兵马俑组成的秦军军阵浩浩荡荡开始向前挺进。他们保持队形,凝为一体,在向前挺进。这是一支曾经扫荡六国,纵横天下的威武之师,这是一支曾经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指导朗读:(齐读)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B、交流写法

  师: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学生: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小结:作者用一系列的数字已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兵马俑规模之大,为了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已发掘的三个俑坑的面积,用了我们熟悉的足球场作比较。

  4.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兵马俑这种恢宏的气势读出来吗?

  学生齐读,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宏。

  5.小结:同学们不仅读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更把我们的思绪又带回了两千多年前那战火纷飞的古战场。这支在地下隐藏了两千多年的兵团,是一支浩浩荡荡、气势恢宏的雄壮之师,是一支军容严整、行动有序的威武之师,是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胜利之师。是他们,在秦始皇的指挥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下节课,我们将和他们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五)作业

  1.写课文中描写兵马俑的四字词语。

  2.学*第二小节的写法,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最好也能用上不同的说明方法。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6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秦兵马俑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整体感知

  1、读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

  3、齐读第3节。

  过渡:文章哪一段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学*第二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

  2、指名交流读书所得。

  3、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

  4、指导朗读。

  5、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过渡:

  文章哪一段又介绍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

  三、学*第三段

  1、快速浏览第2~7节,课文描写了哪几类兵马俑?

  过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7节。

  2、分四人一小组学*,幻灯出示学*要求:

  ⑴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⑵想一想:

  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3、小组学*:

  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学*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

  5、引导朗读:

  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6、小结:

  听了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了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

  7、默读第8节:

  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8、这么优美的句子你记住了吗?

  出示填空:

  有的(),好象();有的(),好象();有的(),好象();有的(),好象()……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四、回归整体,激**感

  1、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

  2、朗读第四段。

  3、提问: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

  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兵马俑。

  3、学*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一题进行练*。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在归纳中积累词语。

  3、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在朗读中感悟1、2自然段,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1、在归纳中积累词语。

  2、初步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人类凭着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的万里长城等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去领略一下这座地下王国的壮观景象。

  2、解题,读课

  3、质疑:

  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相机简单板书:

  在哪里?什么样?有哪些???

  过渡:

  自己读读课文吧,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检查预*情况:

  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鸟瞰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神态自若目光炯炯若有所思

  战车千乘勇武干练

  戴金冠披铠甲穿战袍蹬战靴挽发髻握铜戈

  擎利剑拿盾牌执缰绳持弓箭

  ⑴“举世无双”找近义词:

  绝无仅有、独一无二。

  ⑵“鸟瞰”什么意思?你还知道哪些和“看”的意思相*的词语?

  ⑶理解“所向披靡”。

  ⑷都是描写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神态的词语?

  ⑸读准多音字“乘”(理解)、“干”。

  ⑹开火车读,加点的字都是动词,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呀!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

  3、在第一遍读课文前,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些问题,待会儿我们来交流。

  4、交流:

  相机出示:

  ⑴在哪里: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这是课文第一小节中告诉我们的。这一小节还介绍了什么?

  齐读第1小节。

  相机出示:

  ⑵什么样:你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回答吗?

  (出示句子)

  找得真准,用曲线划下来。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要学会恰当地使用过渡句,这样层次会更清楚,各部分内容的衔接也会更自然。

  过渡:你从哪儿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呢?

  三、学*第二小节

  1、交流:

  ⑴“已发掘……八千个。”总写三个坑,列数据,圈出来。

  ⑵“在三个俑坑中……,六千个左右。”(出示图片)具体写一号坑,又用了4个具体的数据来表现兵马俑规模的宏大。看来,列数据的方法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

  齐读。

  ⑶“站在高处鸟瞰,……大军。”是啊,让人仿佛看到了当时的作战场面,气势宏伟、场面无比壮观啊!

  指名读、齐读。

  2、难怪走进大厅的人们──。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3、当法国前**踏着兵马俑坑的阶梯走到发掘工地时,不由地赞叹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现在秦佣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新加坡*李光耀参观兵马俑时非常高兴地伸出大拇指说:“这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凡来*旅游的海外游客都有这样的体会:“到*而没来西安,等于没到*;到西安而没到兵马俑,等于没到西安”。

  4、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5、如此引人注目的兵马俑有哪些类型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四、课堂练*

  1、照样子写词语:

  披铠甲

  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

  南征北战

  2、用列数据的方法写一段话介绍自己的教室。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8

  [教材赏析]:

  《秦兵马俑》这篇文章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使我们身临其境,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选配了三幅兵马俑的图片,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学生通过图文的对照学*,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这也是课文的重点。

  [设计理念]:

  网络学*是一场智能的革命,也是一场学*的革命,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者联系世界的方式,对最大限度地拓展学*者的知识与发展的空间,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课文看似描写简单,实质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采用网络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究的兴趣,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从而产生互助,达到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所以本课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让学生充分地诵读、充分地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中我会注重学生朗读的训练,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理解,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能力目标:积极利用网络自主学*,对新知识能联系旧知进行意义建构;加强学生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现状]:

  经过调查发现:我校的学生没有人参观过秦兵马俑,只是在电视介绍中了解一些知识,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但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爱动手、动脑。通过几年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六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上网操作能力,能较好地在教师组织下自主、协作地参与学*。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我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堂讨论达到知识互补形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

  [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围绕着“秦兵马俑”这个知识点,制作了专题学*网站,主要分为:“电子课文”、“自学要求”、“秦佣欣赏”、“专题讨论”、“拓展阅读”栏目

  “电子课文”将书本搬到了电脑上,更加形象直观,学*更加方便。

  “自学要求”给学生提供学*的方向。

  “秦佣欣赏”是为学生进行课文学*提供的学*资源,学生在此可以欣赏到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形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兴趣选择各类兵马俑进行学*,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专题讨论”是为学生进行课后拓展提供的交互*台,在*台上学生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留言。

  “拓展阅读”为学生提供了秦兵马俑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后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补充,更多地去了解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惟妙惟肖的模拟了军阵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前乘的宏伟气势,被誉“世界第八大奇迹”1978.3月前法国总统*参观了秦兵马俑后,感慨万分地说了一段话,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法国总统说的话:“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借助网络,更加详细地了解一下秦兵马俑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点击菜单栏上的“电子课文”,快速浏览全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哪一句话连接起来的?

  学生点击“电子课文”,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生:课文从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这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

  (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生: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这一句话连接起来的。

  师:这就是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一读。

  过渡:这一自然段在文中承接上文,引起下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感知美文。

  1、根据要求,完成自学任务。

  师: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两方面的呢?请同学们点击菜单栏上的“自学要求”、“秦佣欣赏”根据自学要求完成自学任务。

  生点击菜单栏上的“自学要求”:

  (1)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读4至9自然段,找到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看看图片,读读文字,感受不同的个性特点,把你对兵马俑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生点击菜单栏上的“秦佣欣赏”

  2、交流兵马俑的规模。

  生:我从“19120*方米”感受到了它的规模宏大。

  生:我从“50多个篮球场”、“8000个兵马俑”等数字中感受到了它的规模。

  师:一系列具体数字准确地展示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是一种说明事物的方法,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它的恢宏气势。想象一下,19120*方米有多大,作者拿它和篮球场进行比较,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老师事先进行了调查,我们学校面积大约是7700*方米,19120*方米大约有两个半我们学校那么大。坑里兵马俑*8000个,如果和我们学校的人数相比,大约是学生人数的6倍。19120、8000这还只是已发掘的3个俑坑的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如果再加上未发掘的呢?大家想一想,它的面积又该多大,兵马俑又该有多少个呢?这是怎样一种场面?请大家欣赏一下!

  生点击“欣赏”

  师: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场面雄伟壮观!

  生:场面气势恢宏!

  生:让我叹为观止。

  ……

  师:难怪作者说,“走进大厅……”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坑内*8000个兵马俑竟然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这不禁让人们叹为观止,真是太奇妙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把你对兵马俑的感受通过精彩的朗读表现出来。

  3、朗读感受不同形象。

  生:我来读将军俑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秦朝的将军俑正威风凛凛地站在我们面前。

  生:我来读武士俑。

  师:一群威武的勇士正在严阵以待。

  生:我来读骑兵俑。

  师:一个勇猛善战,坚毅顽强的骑兵俑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生:我来读车兵俑。

  师: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生:我来读弓nu手。

  师:弓nu手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好像万事俱备,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生:我来读马俑。

  师:马俑个个神气活现,意气风发,难怪前法国总统*参观时说:“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

  4、考考你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精彩的朗读表现出了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老师这儿有几道题目想考考大家,有信心百分之百通过吗?

  生异口同声:有!

  师:请大家点击菜单栏上的“练*”,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完成后交流

  师:请同学们来说说你们为什么能准确辨认出这些形态各异的兵马俑的?

  生:我抓住了兵马俑的穿着打扮。

  生:我抓住了兵马俑的神态。

  生:我抓住了兵马俑的动作。

  师:作者抓住特点从穿着、神态、动作等方面对兵马俑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一个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这也是描写人物的一种方法。

  5、学*第10自然段

  导读: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走进它们仔细观察,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

  师:这好像是一位决策者,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这也许是一位?你能猜一猜他的身份吗?

  生:这也许是一位将军。

  生:这也许是一位指挥官。

  导读:有的……好像……

  师:这两位肯定是?

  生:这也许是一位武士。

  生:这也许是一位勇士。

  导读:有的……好像……

  师:这一个位可能是?

  生:新婚不久的丈夫。

  生:思念家人的父亲。

  生:渴望团聚的儿子。

  师: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对每一件兵马俑进行了细腻的描写,使得每一件兵马俑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那8000多个兵马俑还会有什么样的神态呢?你能不能像作者那样用上“有的……好像……”也来想象一下呢?

  生:有的面带微笑,好像胜利在望。

  生:有的神情庄重,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生:有的手握利剑,好像正在和敌人厮杀。

  生:有的眉头紧锁,好像在考虑如何破坏敌军阵容。

  师:走进他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清晰的呼吸声,听到他们喃喃的细语声,每一件兵马俑的确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一个个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劳动人民丰富的想想象力和创造力。

  生: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生: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佩服!

  6、学*第11自然段

  师:举世罕见的兵马俑是20世纪考古史上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无论多少次和兵马俑对视都会感到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生读

  师: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古代*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奇迹。你们还知道哪些?

  生:长城

  生:布达拉宫

  生:故宫

  生:运河

  师:这些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在网上你就可以浏览到,请同学们点击菜单栏上的“欣赏”。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有什么话讲吗?

  生: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惊叹!

  生:我们身为一个*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表达,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说了,请同学们点击菜单栏上的“专题讨论”进行留言。

  7、小结

  师: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人在骄傲和自豪的同时,还应该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更多的辉煌。板书:智慧勤劳

  师:关于兵马俑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菜单栏上的“拓展阅读”,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他们的特点,制作成演示文稿,相互交流。

  四、板书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智慧勤劳

  形象鲜明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找关键语段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填写学*单、观察说话等方法,感受课文用词准确,抓住特点、观察想象等写作上的特点,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读文品句的过程中,指导情感朗读,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第五单元,围绕着我国的“世界遗产”这一主题,我们开展了丰富有趣的综合性学*。在课堂里我们感受了长城的气魄雄伟、品味了颐和园的秀丽风光。

  那么现在,同学们,你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了吗?(PPT)一起看大屏幕。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是呀,世界遗产必定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具有突出的价值。

  2、1987年12月,我国又一个珍贵的`历史文物,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秦兵马俑的风采。带上序号,一起读课题。

  3、那么俑是什么意思呢?俑在字典中的解释:古代陪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官兵和战车战马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想想兵马俑给你怎样的印象?

  2、谁能用文中的语句说一说?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3、同学们分别从课文的开头、结尾和中间找到了这些语句。其中开头与结尾的语段当中藏着一组近义词,你能找得到吗?

  是啊,这两个句子有力地阐述了秦兵马俑的特殊地位和意义,在文中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4、哪一句话又清晰地概括出了兵马俑的特点呢?

  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一句过渡句,单独成段,我们把它成为——过渡段。

  三、抓关键词句,感受“规模宏大”

  1、我们先去感受秦兵马俑的第一个特点。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我们对规模宏大有了最深切的感受?(列数字、作比较)作者不但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知的事物进行类比。

  2、请同学们快速搜集本段文字中的信息,完成学*单任务一。

  文物名称:秦兵马俑特点一:规模宏大

  占地总面积:*20000*方米

  兵马俑数量:*八千个

  一号坑东西长:230米

  一号坑南北宽:62米

  一号坑总面积:14260*方米

  一号坑兵马俑数量:六千多个

  2、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找到的信息?红色字是否可以省略?为什么?(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

  3、这样宏大的规模,让人不由自主地被震撼。作者在观赏的时候,产生了怎样的联想?请在本段中仔细找一找。

  (PPT)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秦始皇就是当年那位一统六国,在*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君主。他的军队,在历经一次次的战争之后,成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骁勇之师。

  所向披靡就是指——(一起读)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齐读这个词语。

  让我们跟着作者,到一号坑看一看真实的场景。

  什么是鸟瞰?(从高处往下看)类似的词语还有俯视、俯瞰。但是与后两者相比,鸟瞰是全方位地俯视,看到的范围更加广。

  4、带着自豪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

  5、谁能当一当小导游,看着这份信息卡,用亲切自然、响亮流畅的语言介绍一下本段中的秦兵马俑呢?

  四、读读填填说说,感受“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接下去,我们来看看兵马俑的另两个特点。品读课文4-7自然段,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先来看看将军俑吧!

  默读第4自然段,完成学*单任务二的第一行表格。

  兵马俑类型

  摘录最能体现个性鲜明的词语2-3个

  将军俑

  2、指名交流:从“将军俑”的描写中摘录的词语。

  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些词语。(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展现个性特点。)

  谁能把将军的那种沉稳自信读出来?(试一试,指名读)

  3、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7自然段,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俑,填写在表格中。

  4、汇报交流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5、请大家观察,作者在介绍这些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时候,除了讲清了它们的特点?还写了什么?

  是呀,除了抓住特点,作者还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现在我们来配合读这几个自然段。请女生读前面描述特点的部分,男生读后面展开联想的黑色字体部分。注意读的时候,要尽力把不同类型俑的特点通过朗读展现出来哦。

  评价:听了你们的朗读,各种类型的俑仿佛在我的眼前一一闪过。

  五、研*第八段并仿写

  1.4—7自然段,作者在介绍兵马俑的时候,不仅对眼前的情形做了描述,同时还展开了联想,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氛围,使人身临其境。这样的方法,还应用在第8自然段中。试一试,请用——划出第8自然段表示联想的句子。

  2.瞧,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3.现在,请同桌相互配合,一个读神态上的特点,一个读联想部分。(自由试、展示)

  4.作者用这样的方式,把兵马俑写得栩栩如生。我们也来试一试。(小练笔)

  六、出文抒情

  过渡:每一尊兵马俑的背后都像有一个鲜活的灵魂,这样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难怪作者在文章开头与结尾均予以了高度的赞美。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秦兵马俑说课稿 (菁华9篇)

秦兵马俑说课稿1

  一、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想象文章描绘的情境,学*作者表达的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8个生字,积累运用诸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等词语;了解秦兵马俑,想象兵马俑神态,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领悟学*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描写。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专题,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本课课文较长,但理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过渡段,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

  基于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标,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本课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学*想象的写作方法,

  二、 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展开学*;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学法方面,主要运用读写结合法,使学生的读、思、说、写有机结合。

  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课前播放介绍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视频作为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顺势导入课题。板书:秦兵马俑,并指导“秦”的写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

  字词学*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我安排了检查生字的环节,本着短、*、快的指导思想,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检查学生的预*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完成识字任务。

  在检查生字,了解学生预*情况之后,我采用展示班级朗读水*的方法,选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范读展示学情;二是渗透结构段的划分;

  初读之后,全班正音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读课文,探索感知。

  (三)、默读课文,探索感知

  默读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作者用哪一句话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清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3)作者笔下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为什么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孩子清楚任务目标,就会主动地探究,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把老师**了。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触摸感受文本,探索语言文字,激起个性化独特感悟,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尝试着进入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情感世界。

  师生交流与文本对话后的`心得,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

  师生交流:

  问题一:赏析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二:重温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之情促使了想象产生,使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赋予了兵马俑生命,使他们活了起来。下面,清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走*兵马俑,去感受那轻微的呼吸声,……(由教师范读“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部分。)

  在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兵马俑神态之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段,品析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一句话的前半句均是写实,好像之后都是想象)板书 写作方法: 写实加想象

  (四)、回顾文本,整体把握

  总结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重点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兵马俑,你会引用哪一句?

  教师规范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选。

  2、回顾重点词语

  师: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梳理词语,教师整理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3、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的词汇是多么丰富呀!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这段话吗?

  出示课件(5)

  作者先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再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它( )。文中过渡句写到:兵马俑不仅( ),而且( )( )。作者紧接着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使兵马俑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文章最后,作者再次赞叹道: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

  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内知识回顾,旨在训练学生的总结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积累语言和摄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落实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濮阳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遗产,我抓住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对濮阳的孩子来说,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容易调动内驱力,也就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

秦兵马俑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秦兵马俑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4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来源

秦兵马俑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学生的知识*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全体性。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2、学*“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3、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养成良好的学**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

  兵马俑个性特点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说话。

  发挥想象,精彩仿写

  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体现在哪里?请学*课文写法,快乐仿写。

  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

  想一想:

  ⒈为秦兵马俑写一个广告语或导游词。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秦兵马俑说课稿7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以《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 “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在网站中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站中,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独立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站中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站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自由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秦兵马俑说课稿8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l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l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l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l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l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秦兵马俑说课稿9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以《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 “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在网站中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站中,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独立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站中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站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自由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秦兵马俑》说课稿菁选

《秦兵马俑》说课稿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秦兵马俑》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秦兵马俑》说课稿1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展示课件,着重理解“”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课后继续上网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继续进行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惯。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录象音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秦兵马俑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将军俑、武士俑等图片、录像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兵马俑的特征。

  3、提供一些兵马俑网站,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六、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学生的知识*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全体性。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2、学*“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3、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养成良好的学**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

  兵马俑个性特点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说话。

  发挥想象,精彩仿写

  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体现在哪里?请学*课文写法,快乐仿写。

  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有的 ,好像在 。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

  想一想:

  ⒈为秦兵马俑写一个广告语或导游词。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秦兵马俑》说课稿3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以《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 “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在网站中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站中,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独立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站中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站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自由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秦兵马俑》说课稿4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大大提高了。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语文的愿望和*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秦兵马俑》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学*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课文的学*,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远特点。难点:学*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说教法与学法:

  进行教学时,选择以读代讲,同时利用课件图文结合让学生*距离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规模宏大:学生读—教师归纳讲解。

  类型众多:抽读—重点的读—教师讲解、归纳。

  个性鲜明:抽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2、视频介绍

  3、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

  (二)学*课文,直奔重点

  1.学*1自然段。

  2.学*2自然段;小结:规模宏大。

  3.过渡3自然段。

  4.学*4--7自然段;小结:兵马俑的特点:外貌、神态、着装。

  5.学*8自然段;小结:个性鲜明有的---有的--有的--。6.学*最后一段;小结:高度赞扬兵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三)世界对兵马俑的赞美。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7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秦兵马俑》,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高年级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剖析及学生的知识构造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从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通过表演、想象来体会它的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慧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从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教材特色,我采用下列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会情绪、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的主人。

  3、品读促悟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势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完成朗读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兵马俑视频、图片及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弄清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安排了三大环节:

  (一)复*回忆,再次感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板书课题)

  1、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秦兵马俑的感受。

  2、复*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秦兵马俑形象特色的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细心品读,小组交流讨论。

  2、抓住关键词“规模宏大”,引导学生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与数字,重复朗读,并用课件出示图片。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从一个篮球场联想到五十个篮球场的面积之大,从学校学生的人数来体会八千人的数量之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精读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自由品读,分角色朗读,交换感受。

  (1)从“身材魁梧、体态匀称、整装待发”等词来体会人物特点。

  (2)理解“颔首低眉、若有所思、目光炯炯”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来一场秦兵马俑模特大赛,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同学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并加深对“个性鲜明”的感悟。

  (4)播放课件,对照图片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

  4、学*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一自然段总结了全文,并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1)抓住“惟妙惟肖”,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吻合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如“有的……有的……有的……”。

  (2)抓住“绝无仅有”,要求学生找出近义词,并读一读相对应的句子,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生配乐读课文,并讨论:秦兵马俑不仅……而且……、在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

  2、你想对秦代的劳动人民说什么?

  设立这两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总结拓展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发现。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绝无仅有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以总分总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细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学*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教学目标

  ⑴、学会10个字,会认9个字。积累精彩的词句。

  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8自然段。

  ⑶、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⑷、学*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宏伟气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创新精神,这是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地调到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循循善诱,以课题《秦兵马俑》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的`欲望,引导学生探究体验,在学*中收获成功,从而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型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具体说第一课时)

  我的课堂结构是:导入新课——检查预*,探究体验,诵读感悟。

  导入新课时,我从“佣”的意思入手,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兵马俑”,“秦兵马俑”也就是在秦朝时期遗留下来的墓中陪葬用的偶人。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带着各样的疑问来进入文本的学*。兴趣是最好了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搜寻、获取信息,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然后,检查学生的预*情况,有了扎实有效的预*,我们的课堂教学进展才会顺利,了解学生对本课生字、词语的掌握程度,特别是成语,这一课中的成语比较多,要了解学生预*当中对这些的掌握情况,为学*课文奠定基础。

  第三项探究体验,进入文本的学*,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用文章的一个段落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主要写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用了这么一个过渡段来承上启下,然后加上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一头一尾加上这具体写的内容,帮助学生划分课文层次,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表达顺序。学*兵马俑的宏大这一部分,引导学生诵读、发现、探究。用一个问题牵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顺势板书课文中的一系列数字,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列数字的方法来具体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其次,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巨大”,文字直观地表述场面的宏大。

  第四项诵读感悟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规模宏大之后,通过诵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使学生理解,感受,然后再通过自己的诵读表现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举纲张目,还有画龙点睛,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表达顺序,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14秦兵马俑

  价值

  规模宏大列数字巨大,巨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9

  说课人:王海霞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组兵马俑的图片导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让学生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教师做了适当的补充)。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秦兵马俑的理解。《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读课文,重点是要求学生学会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2、检查朗读

  (1)生字词

  读生字并组词,旨在让学生增加词语积累。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旨在让学生提高合作学*的能力。

  (2)课文

  分自然段读课文并及时评价。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读书能力。

  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3、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两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根据兵马俑的两个特点,给课文分段。

  课文分三段、四段,只要说出理由均予以肯定,激励学生敢想敢说。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书写

  1、观察生字

  2、交流难写的字,提出记忆方法

  3、教师范写

  4、描红临写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10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来源

《秦兵马俑》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结合课文资料,组织、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理解课文资料,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进行教学时,我选取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由出声读、齐读、有选取的读、师生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些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超多的时光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一样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一样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令世界瞩目的秦兵马俑在课文中已经为我们做了生动的描述,因此,激发学生迅速投入到课文的学*就取决于教师的导课。**净、简单的几句导入语“同学们,38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一下子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学*中来。

  2、板书课题后,迅速解题。问学生:“俑”是什么?“秦”又指?“秦兵马俑”连起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刻,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我的一句追问“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中有一句话也能够说是一段话概括得十分好。此刻,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这样大家用心地读书投入学*。

  经过学生的读读、勾勾、画画、写写,他们迅速找到了“秦兵马俑不仅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既是对全文主要资料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次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梳理文章脉络。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A(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方法,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准备交流。

  2、交流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19120*方米。抓住坑总面积19120*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动笔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补充正规足球场的长宽、面积)“八千个兵马俑(和学校学生数;年级学生数,班级学生数作比较)”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并在*作中学*运用。

  3、出示课件,感受特点(学生在已有感知基础上看视频,进一步谈感受)。

  4、多形式朗读。(点拨,对于表现其特点的词语要着力读出。

  B(一)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取自我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我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C(一)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我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透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貌,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进行总结:应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引导学生说出劳动人民了不起中国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推荐,星期天走出去,游览几处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仅能加强资料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劳动人民了不起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中国自豪

  这样既归纳了文章中心,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秦兵马俑》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8个生字,积累运用诸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等词语;了解秦兵马俑,想象兵马俑神态,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领悟学*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

  基于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标,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本课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学*想象的写作方法。

  二、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展开学*;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学法方面,主要运用读写结合法,使学生的读、思、说、写有机结合。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课前播放介绍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视频作为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顺势导入课题。板书:秦兵马俑,并指导“秦”的写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

  字词学*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我安排了检查生字的环节,本着短、*、快的指导思想,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检查学生的预*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完成识字任务。

  在检查生字,了解学生预*情况之后,我采用展示班级朗读水*的方法,选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范读展示学情;二是渗透结构段的划分;

  初读之后,全班正音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读课文,探索感知。

  (三)默读课文,探索感知

  默读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作者用哪一句话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清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3)作者笔下的兵马俑“类型众多、心得,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

  师生交流:

  问题一:赏析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二:重温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之情促使了想象产生,使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赋予了兵马俑生命,使他们活了起来。下面,清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走*兵马俑,去感受那轻微的呼吸声,……(由教师范读“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部分。)

  在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兵马俑神态之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段,品析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一句话的前半句均是写实,好像之后都是想象)板书写作方法:写实加想象

  (四)回顾文本,整体把握

  总结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重点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兵马俑,你会引用哪一句?

  教师规范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选。

  2、回顾重点词语

  师: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梳理词语,教师整理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3、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的词汇是多么丰富呀!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这段话吗?

  作者先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的珍贵历史文物。再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它()。文中过渡句写到:兵马俑不仅(),而且()()。作者紧接着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使兵马俑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文章最后,作者再次赞叹道: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的。

  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内知识回顾,旨在训练学生的总结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积累语言和摄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落实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濮阳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遗产,我抓住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对濮阳的孩子来说,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容易调动内驱力,也就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分两块内容:第一部分提取兵说明马俑特点的关键词: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写作方法:写实加想象。

《秦兵马俑》说课稿13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仔细读读课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以上内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与重点就是:

  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全班没有一个亲眼见过,如果光靠老师说,他们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所幸,网络社会为学生更快速、直接地学*这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网站中的图片、文字等大量资料,尽情地遨游于秦兵马俑中,如果此时再由老师来讲解,又显得多余了,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紧扣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寻,去学,去实践,而老师仅仅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指导者、引路人。

  这个网站是为六年级学生学*《19秦兵马俑》一课专门制作的学*主题网站,共分九个版块。“主页”是学*的目标、学*重点、学*难点。学*有问题,可以点击“选题探究”,在打开的网页打出自己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点击“课文点导”,去研究自己的问题,也可以点击“资料集锦”或直接上网(点击“在线资源”)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帮助。需要讨论,可点击“讨论交流”,体现协作精神!学得怎样,肯定想自我测试,可点击“在线测试”看看自己学得怎么样。怎样汇报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点击“呈现评价”就会提醒你!还有问题下课继续研究!回家有问题,可点击“给我来信”以电子信箱形式发给我。

  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抓住书后的第4题来进行。书后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过渡一下,让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自学要求就是:

  (1)读一读,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并且自己从网站中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心地读读第三至十自然段,说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最后安排的作业就是:

  1、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2、继续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制作成一个Powerpoint,下节课交流。

  在这样的安排下,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感兴趣地学*,给他们提供环境,一个容量较大的网站;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自编自演,展示才能;给他们一个扩展的空间,制作Powerpoint交流。

《秦兵马俑》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秦兵马俑》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语文七册第十九课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第一课时无须讲得过多。“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难点,以及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尤其是四字词语或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1、激趣导入

  “趣”是乐学的先导,可以创造自主参与、和谐宽松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故而我在教学时力求采用精当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的`情感,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

  2、熟读精思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所以我们要不断创设情境,创造机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读而不厌,读中理解。

  3、迁移导练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再请学生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全班交流。写的过程是思维的梳理过程,写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学生在充分地读、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自由表达。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因为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2、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让学生欣赏真正的兵马俑,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兵马俑威武凝重的气势。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详,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3、 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畅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1、老师对课文进行了简单小结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先小组交流再反馈。

  3、借此提出设问:学完了课文,你对秦兵马俑还有哪些感兴趣的疑问?于是我将会向学生推荐一些站,将学生的学*延伸至课外。

  因为我认为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中国文化遗产的兴趣。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秦兵马俑说课稿菁选

秦兵马俑说课稿(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兵马俑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秦兵马俑说课稿1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编者意图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16课,编者将它和《圆明园的毁灭》、《别了,语文课》同编在一个单元,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一课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整篇文章条理清楚,语言生动,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的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怎样表现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便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3、设计理念:

  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价值,体现语文学*实践性与独特体验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努力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4、教学目标

  以'三维'目标为依据,结合教材的类型特点,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本课共分两课时教学,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

  (1)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5、教学重点

  ⑴理解并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⑵认识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

  6、教学难点

  五年级学生虽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秦兵马俑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会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感悟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兵马俑的精美,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

  2、启发式教学法: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2、合作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我校提出的'主动教育'模式思路:'质疑--学*--解疑--拓展--检测'。我将本节课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导质疑,形成期待

  上课伊始,我准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感受到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这篇课文。那么,根据上节课的学*方法,你们认为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呢?我想学生完全有能力一针见血地提出质疑: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都是什么样子?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学生的质疑肯定是零碎的,或表达不到位,我再会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成以下四个问题出示。这是学生的阅读期待,也是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也是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明确目标,主动学*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课文,并发给学生每人一份'导学提示',我将导学提示设计成以下表格。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还可以三五成群地交流。总之,课堂是开放的、自由的。

  第三环节:朗读感悟,解答疑问

  以'你能解决以上哪个问题'为导语,引导学生逐一解答疑问。说明一下:四个问题的解答没有固定顺序,完全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进行调控、展开和朗读指导。

  问题一:课文介绍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这是四个问题中最浅显的一个,学生的回答一定很踊跃、很正确。这样学生有了成就感,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了。这时趁热打铁,解答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课文是怎样描述兵马俑的样子的?

  分别指名学生用朗读、动作体验、想象的方式汇报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样子,再用多媒体播放出各种类型的兵马俑图片,让学生说说各是哪类兵马俑,有何依据?抽象的兵马俑一下子变得形象起来,学生兴趣盎然,自然会畅所欲言,同时也达到了内化文本语言,积淀语感的作用。

  问题三:兵马俑具有哪些个性?

  让学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不同类型兵马俑的个性,并说说根据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我们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给予肯定,说不上来的地方,我会进行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个性有感情地朗读相对应的段落。

  问题四:课文是怎样描写兵马俑的神态的?

  首先指名汇报答案,课件展示兵马俑各种神态的图片,引导学生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能更真切地体会兵马俑的精美。大家会发现:课文中描述的是4种不同神态的兵马俑,而我提供的是6张图片,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思维,为后面的说话练*指引方向。然后指导学生朗读第9自然段,并观察第9自然段的标点符号,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冒号、分号、省略号的用法,用'有的(),好像()'的句式练*说话。有了前面的图片做铺垫,我想学生的思维一定得到了激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丰富了文本内容,还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

  第四环节: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课文学到这里,引导学生再读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学生的感受就会更真切了,再引导回归文本的整体,学生对文本整体结构的感受自然就更明晰了,会达到与作者共鸣的效果。这时,引导读中心句'举世无双的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学生对'举世无双'的理解也就不言而喻了。是谁创造了这样的奇迹呢?以此为导语引导学生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并通过谈感受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一定会赞叹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了不起!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大语文观,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前不久,我们游览了夹山森林公园,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第五环节: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检测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以此检查学生的学*效果。以下是我设计的检测题。

  一、用线将兵马俑和它相应的特点连起来。

  将军俑配合默契

  军士俑利箭在弦

  骑兵俑斗志昂扬

  车兵俑有胆有谋

  二、加标点

  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颔首凝神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兵马俑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三、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第9自然段,填空:

  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文内容的缩影。板书这样设计简洁明了,既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整体理清课文思路,抓住重点内容。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6、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

秦兵马俑说课稿3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用具】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猜一猜,他是谁?(示秦始皇像)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在1974年的春天,西安临潼县农民杨志发和别人一起去秦始皇陵东侧约1.5公里的地方抗旱打井,结果一个镢头下去,竟然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读课题──《秦兵马俑》。

  (出示课件2)

  (设计意图:秦始皇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而秦兵马俑与之关系密切,课开始由他引入,能拉*学生与历史人物和时间的距离,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及对秦始皇的评价。老师讲的故事穿插其中,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引出课题。)

  (设计理念:兴趣是学*的基础,也是的老师。语文学*要充分利用学*的资源。教师要拓宽文本的思路,给学生创造一个新的学*空间。)

  二、初读课文

  1、快速、自由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每句话。

  学生自由读。

  小结评:读书认真,非常用心,有的摇头晃脑,读得入情入境。

  2、检查词语读音:(出示课件3)

  师:老师检查一下难读的生字,看看哪只百灵鸟的声音最响亮,读的最准。

  过程评:XXX音读准了。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是要了解课文的大意,用快速自由读的方法最合适。读有要求,首先应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学生自由读的时候教师仔细观察情况,读完评价表扬,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惯。检查字音时针对学生表现要及时评价他哪个字音读准了,如:翘舌音读准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惕。“百灵鸟”可以说是拟物法,把学生比作百灵鸟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兴趣,鼓励学生读时大声,响亮。)

  (设计理念:留心观察课堂,评价除了激励也包含提示学*的方法。兴趣始终要贯穿课堂。)

  小结评:同学们真棒,这些生字一点也难不倒大家。

  3、下面让我们回到课文,再次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高度概括兵马俑特点的句子。(出示课件4)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问题。

  即评:XXX能抓住老师提问的关键词来读课文。

  4、指名读句,这是什么句?有什么作用?

  5、读生字时老师发现了不少出色的百灵鸟,现在看看有哪些聪明的小博士能根据这句话提出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来。(评价)

  ⑴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⑵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

  ⑶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课件出示学*要求:

  1、自己先认真读读2、4、5、6、7、8段

  2、四人小组再合作讨论问题(设计意图:生字的学*回到课文,要直奔重点问题,让学生质疑,发挥学*的自主能动性,评价是肯定学生积极动脑,表扬提问的质量。小博士的称号让学生有提高身份和兴趣的感觉。)

  (设计理念:读有变化,浏览才有思维的空间。学*兴趣的温度适时提升,有序变化。)

  三、汇报检查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

  3、假如你在博物馆,看到这么大的展厅里站着的一行行,一列列兵马俑排成的巨大军阵,你会想到什么?

  师:对,他就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只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4、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兵马俑的几种类型?老师这有几副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结合课文猜一猜,他们是什么俑?你怎么猜出的?

  5、兵马俑的个性鲜明表现在什么地方?

  师:因为兵马俑的神态各异, 所以才显得个性鲜明,每个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比读句子。

  学学作者仔细端详,用句式说话练*。

  (设计意图:三个问题紧扣文章的主题,汇报时却不能千篇一律,形式必须多样,学生才能持续学*的兴趣。所以本小节采用了联想法、猜测法,比读法,既充分理解课文,又为学生创造生动变化的学*空间。)

  (设计理念:以生为本,以读为本,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6、法国总统说:“世界已经有了7大奇迹,秦兵马俑的出现可以说是世界的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兵马俑,不算到中国。”

  7、读文中赞美的句子。

  8、(看视频课件)你最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文章的学*,学生情感的堆积,到此时用法国总统的话引出文中赞美秦兵马俑的句子,再从文中拓展到录象资料,亲眼目睹,身临其境感受,把对秦兵马俑的喜爱和民族自豪感引发到点,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引用名言,随文拓展,激**感。)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做小导游向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课后小结】

  为了上好本课,我给自己总结了八个字“深挖、揣摩、修改、提升”。虽然备课的过程很痛苦,但课后感觉收获很大。课前,我常为了一个问题跟自己较劲,反复修改,直到感觉适合学生的视角和能力水*为止。为了找好一张图片,只要有时间我就上网查资料。本课的所有教学环节和过渡语、评价语也是独立思考和精心构思的,确实应了“千锤万凿出深山”那句诗的意思。上完课后,我第一次自己作了反思,梳理教学过程,把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总结出来,这样做很好地积累了经验,也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提出努力方向。

秦兵马俑说课稿4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运用了极其丰富的语言与表达方法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等特点,语言规范,文字简约现代,文章框架清晰,符合基础教育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这篇课文的编写意图,一是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气势,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二是体会作者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积累词语。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数能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主阅读、预*、搜集简单的材料。

  说理念

  本课教学,我竭力渗透一下课程理念:一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教学,二是把读书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三是把写带进课堂,四是注重阅读能力培养与写法的指导。

  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2.过程与方法:初步对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进行体会、进行揣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说过程

  首先,利用课前游戏竞猜:牵引学生有意注意,回到“世界遗产”这一单元主题上来,为教学的导入做准备。

  其次,设计一下环节:

  一、释题解“俑”,走*“秦兵马俑”。

  通过谈话引出“秦兵马俑”,写“俑”解“俑”、板书课题、简介“秦兵马俑”,并由“资料”揭题:为什么秦兵马俑会在世界上享有这么高的声誉,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神奇与伟大,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秦兵马俑的神奇与伟大的,运用了哪些方法。

  二、检查“预*”,感知“秦兵马俑”。

  从检查生字词、多音字到预*课文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这是我在*时布置预*时一直要求学生在努力做到的,也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一种尝试。加上本文的脉络清晰,我意图一方面从抓过渡段,理清文章的结构方式(总-分-总),板书相关内容,为后面的品读课文铺路架桥;另一方面,抓近义词“举世无双”、“绝无仅有”体会“世界遗产”的地位与首尾呼应的关系,体会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读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三、重点品读,感悟“秦兵马俑”。

  为了体现自主阅读的课堂,在重点品读环节,我把自主的权力教给学生,让他们选秦兵马俑三大特点中自己感兴趣的特点来读,边读边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分别聚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阅读、交流感悟,适时点播说明方法。如:

  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通过朗读自己喜欢的兵马俑的词句,感悟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利用文中的词语评说兵马俑,是阅读与积累相得益彰。

  通过默读、快速读、同桌合作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等多元朗读引导学生提四字词语的细致描写+想象写法的妙用,以及排比、拟人等方法的运用。

  通过众多类型的兵马俑的图片的观看,帮助学生形成感官印象,在感受作者写法的基础上,借省略号的想象发挥,进行小练笔,仿写“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然后在秀一秀自己的想象与创作,使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有机结合。

  四、积累运用,拓展“世界遗产”。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上项学*活动: 1.抄一抄、记一记: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搜一搜,找一找: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多少?3.剪一剪,贴一贴:做一份关于“世界遗产”的剪贴报。目的是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积累词语,在搜集“世界文化遗产”的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空间,再动手操作的体验中延伸体会、培养情感,更加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说反思

  从教学效果上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学*任务,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也能进行相关的仿写。毕竟,一节课的容量较大,对于学*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吃夹生饭的感觉。为了到官庄(本县一所山区小学)送教能取得好的效果,课后,我马上做了一点调整: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使课件更明确,有益于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另一方面,我表达积累的要求稍稍降低。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更适合于山区孩子的能力水*与知识经验。

  《秦兵马俑》的说课稿范文三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及丰富的表现力、快速的信息传递、充分的资源共享性等优势被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下面我就围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研究性学*,以《秦兵马俑 》这篇课文的拓展性教学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二、目标预设

  本课采用网络教学,学生学*的主要方式是运用网络*台自主探究,包括网上阅读、网上欣赏、网上交流讨论,有目的地搜集并灵活运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根据教材和网络学*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阅读,赏读、积累语言,综合音乐、美术等多种网络资源,深切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借助网络,创设自主学*、交流、合作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加工信息和网上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的能力。

  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感悟秦俑的艺术精美,增强民族自豪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三、网络环境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为“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下面我简单地为大家作一个介绍:

  本网站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大容量的信息

  网络的无限容量,使得课文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可以大量储存。而面对大量的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归类整理、提取内核才能真正获取所需要的意义。因此,这需要建立 “秦兵马俑”专题学*网站。在网站中输入大量经过加工整理的信息,学生可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信息的沃土上自由耕耘。

  第二:图文并茂的网页

  秦兵马俑以“大、多、精、美”闻名于世,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要充分领略秦兵马俑的艺术魅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图片再现,要对它形成较全面的认知,离不开相关文字资料的补充阅读。因此在专题网站中,将大量的图片、视频、音乐和生动详实的文字资料有机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庞大实用的信息资源库,同时页面设计得要富有美感,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愉悦。

  第三、活泼多变的版块形式

  本网站,以教材为依托,设计“回首秦俑”、“走进课文”、 “宏大规模”、“典型陶俑”、 “友情链接”、“师生互动”这六个各具独立的版块,将教材与课程资源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操作实践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友情链接则是与这一版块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其他的资料,处理后的内容便于学生搜索,提高了对有效信息的捕捉效率,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在“师生互动”版块中设计了自我检验,在人机交互中学生检测自己对每一部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的兴趣,更好地畅所欲言。

  四、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一、复*回忆,明确目标;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四、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一)复*回忆,明确目标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给学生播放歌曲《千年兵马俑》,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画面将学生再次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教师配以语言引导:上一课,我们领略了秦略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知道了已挖掘的俑坑内有兵马俑*----七千个。这样巨大而又围绕一个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接下来提出本课的学*目标:今天,我们通过网上学*,感受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二)浏览网站,体会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课文一共介绍了六类兵马俑,学*、欣赏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时,网站中每一类兵马俑都有多幅图片和大量的相关资料,在时间有限的课堂内不可能一一仔细欣赏、研究,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介绍,看看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浏览一下网站上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图片,想想你喜欢哪一类?自己通过网络进行探究,结合网站中的图片、文字资料,最后再回到课文,体会兵马俑的特点。这一环节的安排,珍视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一类兵马俑进行“个体研究”,在学生独立探索、研究的过程中,他可以自主选择学*方式,看图片,浏览相关资料,品读课文描写……学生自主、自由地操纵鼠标去点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在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后,让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一类俑的特点在全班介绍,在说喜欢的理由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网上阅读的资料和欣赏的图片来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调动着网站上所获得的信息,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高大健壮、威武凝重”等不同类型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这样通过班级的合作互助学*,使对研究的同一类型兵马俑的学生对这一类兵马俑能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时让研究不同类型的兵马俑的学生能够信息互补,形成对不同类型的兵马俑较为全面的认识。

  (三)观察画面,想像感受

  在欣赏完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细细观察神态各异的俑头特写,发挥想像,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点击自己喜欢的俑头,模仿课文中的写法在留言栏中写下自己的话。最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投射一号坑的全景图,同时播放音乐《秦兵马俑幻想曲》,引导学生想像:伫立于秦俑坑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想到了什么?目睹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气势恢弘的秦兵马俑,学生借着想像的翅膀来到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军营,来到那战马嘶鸣,鏖战在即的历史画面,一定会为两千多年前的这支地下大军惊叹不已……

  这时再次利用网络的交互功能建成的“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网上留言,旨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大家交流的机会,将学*的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升华情感,真正宽容了差异,使师生、生生间的学*互动成为可能。

  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师生获得一种全新的课堂活动感受,在大容量信息中,既能获得知识的传承和心灵的撞击,也能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秦兵马俑说课稿5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74年春天,陕西临潼县的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了兵马俑的秘密。于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艺术家们的杰作终于重见天日。

  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仔细读读课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来介绍以上内容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的价值和出土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

  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写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写了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篇文章的教学要求与重点就是:

  1、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全班没有一个亲眼见过,如果光靠老师说,他们一定是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所幸,网络社会为学生更快速、直接地学*这课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学生可以根据网站中的图片、文字等大量资料,尽情地遨游于秦兵马俑中,如果此时再由老师来讲解,又显得多余了,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紧扣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自己去寻,去学,去实践,而老师仅仅做了一个穿针引线的指导者、引路人。

  这个网站是为六年级学生学*《19秦兵马俑》一课专门制作的学*主题网站,共分九个版块。“主页”是学*的目标、学*重点、学*难点。学*有问题,可以点击“选题探究”,在打开的.网页打出自己的问题。怎样解决问题呢?可以点击“课文点导”,去研究自己的问题,也可以点击“资料集锦”或直接上网(点击“在线资源”)对解决问题会有很大帮助。需要讨论,可点击“讨论交流”,体现协作精神!学得怎样,肯定想自我测试,可点击“在线测试”看看自己学得怎么样。怎样汇报自己研究的成果呢?只要点击“呈现评价”就会提醒你!还有问题下课继续研究!回家有问题,可点击“给我来信”以电子信箱形式发给我。

  在教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时候,我抓住书后的第4题来进行。书后的问题是:“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课文着重介绍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方面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通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话,即“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连接起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就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过渡一下,让学生自学第三部分,自学要求就是:

  (1)读一读,在文中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2)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并且自己从网站中寻找你感兴趣的内容。

  (3)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心地读读第三至十自然段,说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最后安排的作业就是:

  1、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2、继续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制作成一个Powerpoint,下节课交流。

  在这样的安排下,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感兴趣地学*,给他们提供环境,一个容量较大的网站;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自编自演,展示才能;给他们一个扩展的空间,制作Powerpoint交流。

秦兵马俑说课稿6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3.学*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课文的学*,让学生感受到秦兵马俑的不朽艺术价值,激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兵马俑的.远特点。难点:学*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二、说教法与学法:

  进行教学时,选择以读代讲,同时利用课件图文结合让学生*距离了解兵马俑的特点。

  规模宏大:学生读—教师归纳讲解。

  类型众多:抽读—重点的读—教师讲解、归纳。

  个性鲜明:抽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2、视频介绍

  3、板书课题19.秦兵马俑

  (二)学*课文,直奔重点

  1.学*1自然段。

  2.学*2自然段;小结:规模宏大。

  3.过渡3自然段。

  4.学*4--7自然段;小结:兵马俑的特点:外貌、神态、着装。

  5.学*8自然段;小结:个性鲜明有的---有的--有的--。6.学*最后一段;小结:高度赞扬兵马俑在世界雕塑史上的地位

  (三)世界对兵马俑的赞美。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7

  一、 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想象文章描绘的情境,学*作者表达的方法。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8个生字,积累运用诸如: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惟妙惟肖等词语;了解秦兵马俑,想象兵马俑神态,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领悟学*作者的表达方法。

  这篇课文围绕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描写。和本单元其它课文、口语交际共同组成“热爱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专题,又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启迪学生心智的好例子。本课课文较长,但理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过渡段,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

  基于以上理念和年段目标,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本课学*,认识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2、朗读课文,回顾说明的方法,学*写实加想象的写作方法。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学*想象的写作方法,

  二、 说教学法

  为实现上述目标,教学方法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读中明白文章的结构,在思中感悟兵马俑的特点,在说中学*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写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教法方面,主要采用重点突破法,以过渡段为切入点,展开学*;我还采取多层次阅读法,引导学生尽情的阅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学法方面,主要运用读写结合法,使学生的读、思、说、写有机结合。

  三、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课前播放介绍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这一视频作为铺垫,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兴趣,顺势导入课题。板书:秦兵马俑,并指导“秦”的写法,揭示“俑”的意思。

  (二)、检查预*,初读课文

  字词学*是开展阅读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若是不基于字词理解之上,则是舍本逐末、空中楼阁。我安排了检查生字的环节,本着短、*、快的指导思想,以最简便的方法理解检查学生的预*情况,扫清阅读障碍,完成识字任务。

  在检查生字,了解学生预*情况之后,我采用展示班级朗读水*的方法,选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范读展示学情;二是渗透结构段的划分;

  初读之后,全班正音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将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读课文,探索感知。

  (三)、默读课文,探索感知

  默读时,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问题:

  (1)作者用哪一句话点明了兵马俑的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作者用什么方法写清楚兵马俑“规模宏大”的?

  (3)作者笔下的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为什么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孩子清楚任务目标,就会主动地探究,在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也把老师**了。教师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直接触摸感受文本,探索语言文字,激起个性化独特感悟,使学生在内心深处尝试着进入一个心物交感、情景交融的情感世界。

  师生交流与文本对话后的心得,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的'正确通顺。

  师生交流:

  问题一:赏析过渡段承上启下的作用。

  问题二:重温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问题三:作者看到的是泥土做成的冷冰冰的陶俑,正是源于内心的喜爱之情促使了想象产生,使兵马俑的形象栩栩如生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想象,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赋予了兵马俑生命,使他们活了起来。下面,清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再次走*兵马俑,去感受那轻微的呼吸声,……(由教师范读“每一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珍贵的艺术珍品”部分。)

  在学生充分展开联想,想象兵马俑神态之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段,品析作者的表达方法。(每一句话的前半句均是写实,好像之后都是想象)板书 写作方法: 写实加想象

  (四)、回顾文本,整体把握

  总结课文,一般都是由老师完成。我反其道而行,设计了三个环节:

  1、回顾重点句

  师:同学们,现在让你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兵马俑,你会引用哪一句?

  教师规范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总起段、过渡段、总结段都是提取中心的首选。

  2、回顾重点词语

  师:你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话,你会用哪一个词?

  学生梳理词语,教师整理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

  3、回顾课文的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作者的词汇是多么丰富呀!你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这段话吗?

  出示课件(5)

  作者先写秦兵马俑举世无双,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再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说明它( )。文中过渡句写到:兵马俑不仅( ),而且( )( )。作者紧接着把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起来写,使兵马俑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在文章最后,作者再次赞叹道: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 )的。

  以这种方式进行课内知识回顾,旨在训练学生的总结文章中心内容的能力;发展学生积累语言和摄取信息的能力;系统回顾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落实人文教育。

  教材中的任何一篇选文都承载着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任务。用教材教的是方法,学生除了学知识,还应该掌握表达内容的方法、驾驭语言的技巧。濮阳有著名的戚城文化遗产,我抓住这一宝贵资源,引导学生运用在本课中学到的表达方法写一段话。对濮阳的孩子来说,一是戚城不陌生,二是介绍自己家乡的名胜,他们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更容易调动内驱力,也就更容易收获成功的喜悦。

秦兵马俑说课稿8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读来使人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结合课文资料,组织、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学*,理解课文资料,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在进行教学时,我选取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由出声读、齐读、有选取的读、师生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些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超多的时光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一样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一样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令世界瞩目的秦兵马俑在课文中已经为我们做了生动的描述,因此,激发学生迅速投入到课文的学*就取决于教师的导课。**净、简单的几句导入语“同学们,38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一下子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的'学*中来。

  2、板书课题后,迅速解题。问学生:“俑”是什么?“秦”又指?“秦兵马俑”连起来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此刻,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我的一句追问“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中有一句话也能够说是一段话概括得十分好。此刻,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这样大家用心地读书投入学*。

  经过学生的读读、勾勾、画画、写写,他们迅速找到了“秦兵马俑不仅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既是对全文主要资料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其次让学生根据这句话来梳理文章脉络。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A(一)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方法,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准备交流。

  2、交流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19120*方米。抓住坑总面积19120*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动笔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补充正规足球场的长宽、面积)“八千个兵马俑(和学校学生数;年级学生数,班级学生数作比较)”这些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并在*作中学*运用。

  3、出示课件,感受特点(学生在已有感知基础上看视频,进一步谈感受)。

  4、多形式朗读。(点拨,对于表现其特点的词语要着力读出。

  B(一)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取自我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我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C(一)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我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透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貌,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教师进行总结:应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引导学生说出劳动人民了不起中国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同学们,老师推荐,星期天走出去,游览几处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篇*作,题目自拟。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仅能加强资料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板书设计: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享誉世界—举世无双—劳动人民了不起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惟妙惟肖—中国自豪

  这样既归纳了文章中心,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秦兵马俑说课稿9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秦兵马俑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一方面用详尽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另一方面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会默读课文,能结合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激发民族自豪感。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默读为主,同时穿插了浏览、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两个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三、说教学过程

  (一) 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了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课标》对中年段的学生要求有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因些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一方面是了解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另一方面是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采用默读批划的形式,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课文介绍了兵马俑的哪几种类型,默读相关部分,找一找。

  2、在学生了解了兵马俑的各种类型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那一段,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祥,会看到什么呢?在文中找一找。指名反馈。

  2、默读这一段,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在学生谈完自己的感受后,再次读一读这一段,看看兵马俑都有着什么样的神态,然后师生配合读。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师进行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四、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来源

秦兵马俑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语文七册第十九课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第一课时无须讲得过多。“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即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教学重、难点,以及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尤其是四字词语或成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写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有价值的教学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学*,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法、学法

  1、激趣导入

  “趣”是乐学的先导,可以创造自主参与、和谐宽松的良好课堂教学氛围。故而我在教学时力求采用精当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的情感,引领学生放飞想象,指导学生咀嚼品味。

  2、熟读精思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学会阅读和发展语言。所以我们要不断创设情境,创造机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充分读书,读而不厌,读中理解。

  3、迁移导练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再请学生把思考的成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最后全班交流。写的过程是思维的梳理过程,写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学生在充分地读、悟的基础上,各抒己见,自由表达。

  三、说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因此我在开课时首先用一首李白的诗导入:“秦王扫**,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来。”让学生一下子感受到秦王的霸气。然后我对秦王朝以及兵马俑做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为学生接下来在阅读中感悟文本打下伏笔。

  2、在板书课题后,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俑吗?什么又是秦兵马俑呢?因为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相关资料。这个问题的提出使学生对秦兵马俑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奠定基础。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在学生初次接触文本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2、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让学生通过浏览课文的形式再次接触文本,直奔重点,抓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让学生默读相关部分,并划出能感受到规模宏大的句子。

  2、在反馈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四)了解兵马俑的多种类型,感受他们威武的气势。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类,认真读一读,然后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2、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了解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后,让学生欣赏真正的'兵马俑,通过画面直观感受兵马俑威武凝重的气势。

  (五)走*兵马俑,感受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精品。

  1、走*兵马俑,仔细端详,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通过多次对这段文本不同形式的朗读,挖掘学生的想象空间。

  3、 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六)畅谈阅读感受,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1、老师对课文进行了简单小结后,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先小组交流再反馈。

  3、借此提出设问:学完了课文,你对秦兵马俑还有哪些感兴趣的疑问?于是我将会向学生推荐一些站,将学生的学*延伸至课外。

  因为我认为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学生探究中国文化遗产的兴趣。

秦兵马俑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位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位。课文生动地刻画了秦戎马俑的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凭据《语文课程尺度》的要求,联合课本的编满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订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的:

  1、能通过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感觉戎马俑的样子容貌形状与魄力。

  2、明白并领会戎马俑“范围弘大,范例浩繁、本性光显”的特点。

  3、感觉故国久长辉煌光耀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伶俐,引发民族自大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大大提高了。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意讲堂的延伸与拓展,表现生存到处有语文,造就学生终身学*语文的愿望和风俗。为此,我计划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训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语言笔墨的根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联合,注意了学生读写根本技能与语文实践本领相融合,注意了语文学科的东西性与人文性雷同一。接纳主题教学的模式,造就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本性品格。

秦兵马俑说课稿12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的《秦兵马俑》。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

  导入新课

  1、在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了《秦兵马俑》,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那么你用一个词语说说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吗?(规模宏大)

  2、“宏大”往往给我们的是一股荡气回肠的气势,一种粗狂豪迈的气概。作为一项人间奇迹,光有恢宏的气势还不够,必然还有一些重要的元素,会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3----10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3——10自然段。

  课文的3——10小节是本课时教的重点,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但秦兵马俑所处的时代毕竟离学生已经久远,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并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去触摸那段凝重的历史,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首先就要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所以,在这一环节,我首先播放了一段录象,让震撼人心的画面及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灵,带领他们穿越时空的遂道,去亲身感受秦兵马俑的魅力。事实证明,在那撼人心魄的音乐中,学生全神贯注,一个个目不斜视,紧盯着大屏幕。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下子将两千年前的那段历史拉到了学生的眼前。此时,对于课文学生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让学生翻开课本,去字里行间细细品味,感受秦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及鲜明的形象,无疑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欣赏完录象之后,我首先请学生说说这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然后提供充裕的时间让他们反复地读课文,找一找,秦兵马俑以怎样鲜明的形象吸引着中外的游客,同时,老师以大屏幕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要求学生在自读、理解的'基础上,图文对照,选择自己喜欢的、形象最鲜明的2——3种兵马俑进行细细地研究,从字里行间去品味它鲜明的个性。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这一环节,我还特意要求学生在书上圈圈画画,或者将自己的理解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写下来。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我始终抓住一个评价原则——理解各种兵马俑的类型特点,并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相机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

  引读课文的第10小节,并追问学生:“你从中还读懂了什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练*说话,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到秦兵马俑的惟妙惟肖,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三、学*第11小节。

  这一段,我以读代讲,让学生读后再说说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进一步展示课件,着重理解“”这个词,以此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那种举世无双的创造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课后继续上网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继续进行探究,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一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利用提供的网络,积极为自己提供更为广阔的学*资源背景,从而使学生不断地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自觉地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惯。

  综上所述,我在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课件,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激发学生的潜能和自主性,让他们在主动、互动、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交流信息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录象音乐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使他们对秦兵马俑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将军俑、武士俑等图片、录像能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兵马俑的特征。

  3、提供一些兵马俑网站,让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六、教学反思

秦兵马俑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同《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同属第四单元。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能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2、理解并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感受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尤为重要,借鉴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模式,我把感受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1、直观演示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兵马俑的`特点和有效进行学生、文本、教师对话提供了*台。

  2、启发式教学法: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是学生学*的启发者、引导者,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启发与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法让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三、 说学法

  1、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学生理解兵马俑的特点时,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自主感悟。

  2、合作探究法: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为了让学生更有创造性地理解与体会兵马俑个性鲜明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去体验。

  三、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1、简介背景,导入课内。

  课始,我以旅游作为话题,由学生熟悉的话题过渡到兵马俑,(教师板书课题),通过对背景的介绍,激发了学生自主学*的兴趣。

  2、抓住过渡,感悟重点。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说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这样的环节设计,教师没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的理念。

  3、学*“规模宏大”部分。

  在感受兵马俑规模宏大时,我抓住具体的词句进行指导朗读,并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在感受的过程中,教师只向学生提出了读好句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学生的朗读水*也大大提高了。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我让学生读出自己最感兴趣了一种类型来,并出示具体的兵马俑图片进行指导朗读。这样尊重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地位。

  在感受兵马俑“个性鲜明”特点时,我利用省略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练*的愿望,体现了课程标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的理念。

  5、学*首尾,体验情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我通过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首位段落和观看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领略了秦始皇“敢为天下先”的英雄气概,形成了敢于张扬个性的人生观。这样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也体现了窦桂梅老师“主题教学”的理念。

  6、课外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课堂的延伸与拓展,体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培养学生终身学*语文的愿望和*惯。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有选择性的拓展练*。

  总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语言文字的基本训练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相结合,注重了学生读写基本技能与语文实践能力相融合,注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采用主题教学的模式,培养了学生“敢为天下先”的个性品质。

秦兵马俑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秦兵马俑》是苏教版五年级第四单元的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众多的类型、鲜明的个性,艺术地再现了秦军当时的宏伟气势,抒发了民族自豪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对高年级识字教学、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剖析及学生的知识构造特色,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具体分析,从数字体会兵马俑的宏大,通过表演、想象来体会它的个性鲜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聪慧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从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教材特色,我采用下列方法:

  1、创设情境法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自主探究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会情绪、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的主人。

  3、品读促悟教学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情势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完成朗读目的。

  五、说教学准备

  课件:兵马俑视频、图片及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

  为达到教学目的,本课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我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由、充分地朗读课文,达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内容,弄清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下面我着重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安排了三大环节:

  (一)复*回忆,再次感知

  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因此,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观看兵马俑视频,借助音乐和画面将学生带到西安,带到秦俑坑前。(板书课题)

  1、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对秦兵马俑的感受。

  2、复*词语:举世无双、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绝无仅有。

  (二)、合作探究,精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能概括秦兵马俑形象特色的句子:“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细心品读,小组交流讨论。

  2、抓住关键词“规模宏大”,引导学生划出文中相关语句与数字,重复朗读,并用课件出示图片。在讲解时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如从一个篮球场联想到五十个篮球场的面积之大,从学校学生的人数来体会八千人的数量之多。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第四至第十自然段是本课精读的重点,抓住关键词语“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自由品读,分角色朗读,交换感受。

  (1)从“身材魁梧、体态匀称、整装待发”等词来体会人物特点。

  (2)理解“颔首低眉、若有所思、目光炯炯”等词语的意思。

  (3)让学生来一场秦兵马俑模特大赛,摆出各种姿势,引导其他同学引用课文中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以达到语言、形象同步积累的目的,并加深对“个性鲜明”的感悟。

  (4)播放课件,对照图片体会作者生动传神的描写。

  4、学*最后一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这一自然段总结了全文,并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1)抓住“惟妙惟肖”,要求学生找出与之相吻合的句子,并交流讨论。如“有的……有的……有的……”。

  (2)抓住“绝无仅有”,要求学生找出近义词,并读一读相对应的句子,领悟课文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生配乐读课文,并讨论:秦兵马俑不仅……而且……、在我国是享誉世界的……、在古今中外的雕刻史上是……。

  2、你想对秦代的劳动人民说什么?

  设立这两项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体会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加深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总结拓展

  秦兵马俑气势恢弘,形态逼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此骄傲自豪。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去了解、发现。引导学生课后去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培养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七、说板书设计

  恰当的运用板书,不仅能加强内容的直观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本课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13、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类型众多绝无仅有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一篇状物类的散文,它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2、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意义及在文中的作用。

  二、【说教学方法】

  1、借助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画面,让学生赁借电教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的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教学时我就利用电教媒体为学生提供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让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网络的运用,能在读与写之间架起桥梁,创设读写结合的契机,加大重点知识的训练密度,使学生在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同时,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写出各种俑的特点,既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学生的知识*得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而自主探究又是合作学*的基础。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情况下,组织开展小组学*、同桌交流等活动,就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并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教学中我采用让学生自学──交流──点评──理解──感悟的自主学*方法,使学生人人有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全体性。

  三、【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制作网络课件。

  四、【说教学过程】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让学生说说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秦兵马俑的?

  板书:

  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回忆,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2、学*“规模宏大”部分

  1、学生自读,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入“规模宏大”板块学*。

  2、交流并通过朗读感受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这里我给学生准备了《秦兵马俑》的音像资料,让学生直观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逼真的画面,动人的音乐不能不引起学生和文章、教师的共鸣,课堂的三体为一也就水道渠成,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3、请同学们说说看到了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后有什么感受。

  (从学生的感受中能反映他们的学*情况,有利于老师如何安排以下的教学。)

  4、用朗读来感受它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

  引读最后一句。

  3、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学生自读4~9节,边读边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

  2、交流。

  3、请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俑,结合课文内容,并进入相应的板块学*,细细地体会它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并同桌交流。

  (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学时就应该让学生自主学*,养成良好的学**惯。而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他们的思维明显比以前活跃,反映能力也会大大增强。)

  4、进入“自己练练”板块,完成填空练*:

  兵马俑个性特点

  5、小结:

  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呼吸声。”

  师边读边出示相应的图片。

  (图片的出示,给学生提供了形象的资料,使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神态各异,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⑵根据提供的其他图片,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和“好像”练*说话。

  发挥想象,精彩仿写

  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还体现在哪里?请学*课文写法,快乐仿写。

  它们神态各异:

  有的,好像在;

  有的,好像在;

  有的,好像在。

  五、总结课文,课后延伸

  学生对于兵马俑的探究兴趣不能局限于课堂,而应将这种学*兴趣延伸到课外。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训练:

  想一想:

  ⒈为秦兵马俑写一个广告语或导游词。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秦兵马俑》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秦兵马俑的教案菁选

秦兵马俑的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秦兵马俑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秦兵马俑的教案1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和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以读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力求让学生“以读求悟,读中见悟”。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即关注学生阅读“期待视野”。

  3、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词语解释:

  魁梧:(身材)强壮高大。

  举世无双:人世间没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所向披靡:所向,指风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随风倒伏的样子比喻力量所达到之处,敌人望风溃散或一切障碍皆被清除。

  昂首挺胸:仰着头,挺着胸。形容坚定英勇的样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思的?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

  自学提示:

  课文着重表达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激发起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本文介绍的重中之重还是类型和个性,因为这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

  课文语言生动,描写细致。作者对兵马俑的外观形象都进行了极生动的描绘,尤其是捕捉住了兵马俑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多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运用准确、生动。

  阅读思考:

  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个方面是通过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2、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课文那几节来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具体用了哪些词语来描写各种类型的兵马俑的?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观看录像。

  1、教师先导入: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惟妙惟肖的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的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2、教师提出要求:同学们想不想到西安的临潼领略一下兵马俑的风采?请同学们在观看录像时注意观察,认真思考,看完后我要请你谈谈观看录像的感受。

  自评:在播放录像之前教师提要求,学生就能有目的地观看录像,这才能有的放矢,真正起到多媒体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放录像而放录像。

  3、教师播放课件: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学生观看。[设计意图:在揭示课题的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自评:根据学生认知水*,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将学生带入秦兵马俑的宏伟的情境中,

  二、落实重点,合作交流。

  1、学*“规模宏大”。先让学生交流看录像的感受。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语句。可以小组交流讨论。[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大胆充分的与同学交流,能进一步的.为自主学*引路搭桥。在合作的氛围中,来自他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各自生成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整个合作过程就会迸发创造的火花。]接着学生读书交流,在书上圈圈画画。再发表意见,学生补充,更正。

  2、指导学生读书,教师指导学生评价。对于学生的朗读,教师暂不评价,而由学生评议。

  自评: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的评价,无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证明学已把自己融入到课堂中自主学*。

  3、学生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语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教师点拨。

  4、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是课文精读的重点。教学时,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鲜明的个性?学生用笔划出后,指导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引导学生扣住重点词语体会各种类型兵马俑。学生感受到兵马俑的不同类型各具特色,了解每一类兵马俑都制作精湛,堪称是精巧的工艺品。学生自由朗读,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章节朗读,再比一比谁读得好。[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课文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喜好不同,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等特点不同,各有各的可爱之处,学生的选择就会有所不同,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自主选择,把课堂的自**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5、学*“个性鲜明”一段时,由于第十节语言优美,条理清楚,描写细致,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兵马俑的各异的神态,所以可以把这一节全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体会、表演、朗读、感悟。让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方法进行小组合作体会兵马俑的神态各异,可以读,可以演,可以说,可以画,学*小组自由选择,充分准备,上台汇报时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小组的凝聚力,表现组员的聪明才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兵马俑的神态各异。[设计意图:这样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自由发挥,个个参与学*,人人奉献思维结果。激发学生学*欲望,发散学生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预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有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6、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第十节总分的结构说一段话,这一环节目的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出一个总起句让学生说,也可以由学生自己命题,学生可以自设话题,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乐说,教师指导学生会说,及时鼓励赞赏,让学生体验成功,张扬个性,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为自由、舒展的*台。

  自评:学*语文的目的不仅在理解,还要学会运用,从言语的内化、组织到言语的生成表达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语言训练的过程。

  三、整体把握,总结全文。

  课文学完了,可以安排这样的环节,假设学生是西安临潼人,要欢迎国内外的游客参观兵马俑,作为导游怎样设计导游词呢?让学生抓住一点来说,如“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注意到导游先生或导游小姐的身份,注意语言的个性特点。[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从课堂上的学生到导游的身份的转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自评:学生自编自演,利用课本资源,突破了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让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布置任务,课外延伸

  教师布置这样的任务,请学生或上网,或上图书馆,或实地采访,查找兵马俑的有关资料,准备下一节课的新闻发布会。[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充分利用徐州汉文化的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走上社会,在广阔的学*空间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使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自评: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文只是一个例子,通过这一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让学生动手动脑,体现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

秦兵马俑的教案2

  知识目标:

  1、学*"糜、挺、炯、唇"等字;

  2、继续学*、巩固联想和想象的写法。

  能力目标:

  1、推想"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跃跃欲试、惟妙惟肖"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课文并练*速读。

  3、画出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语句体会其好处。

  情感目标:

  在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和特点基础上知道它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教学重点:画出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语句,体会其好处。

  教学难点:速读练*,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教学手段:影视素材、电子幻灯片、图片、模型。

  教学方法:指导、讨论、仿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 谈你所知道的被称为历史文物的遗迹有哪些?

  2、 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使世界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新的了解和评价。因此,"世界第八大奇迹"在人们心中早已成了兵马俑的代名词。

  3、 (幻灯展示一课时学*内容)

  二、 初步感知,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 细读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讨论交流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朗读练*。速读6----10自然段。

  1、 计时读文,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读完该段并说出主要内容。

  2、 同桌之间计时读文比赛。

  3、 速读全文看谁最快。

  五、再次读文。

  找出文中联想和想象的部分,画出带有"好像"词语的句子,再读一读。

  六、.总结:

  1、介绍有关兵马俑及秦始皇等相关资料。

  2、解释下列词语。

  举世无双 恢弘气势 所向披靡 南征北战

  跃跃欲试 惟妙惟肖 鸟瞰

  3、理清文章思路。

  第二课时

  一、复*

  二、理解课文内容。(幻灯展示二课时学*内容)

  1、 速读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一段,说说这段有什么特点?

  (运用数字加以说明俑坑气势恢弘。)

  2、 作者又是怎样介绍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的呢? (1)分读作者介绍的不同的俑,说说你喜欢什么俑,为什么?

  小结:作者有详有略地介绍了俑的类型,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2)读短文,与原文对比,你更喜欢哪一段,为什么?(见二课时学*内容)

  (3)依据资料提示,展开你丰富的'想象,介绍一下可能还有哪些神态的兵马俑?

  (4)小结: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示出的军功和军威。

  3、 齐读结尾段,主要写了什么?

  还有哪些语言表达了这一情感?(见二课时学*内容)

  4、小结:美轮美奂的秦兵马俑在文化、艺术等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

  三、.总结:

  1、理解填空。(幻灯片)

  2、介绍一种课文所写以外的兵俑或马俑。

  3、说说你所见到的和所知道的我国历史文物,介绍一下它的样子、价值,并展示其图片和资料。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⒈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⒉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⒈出示图,师问:这是什么?教师板书课题:秦兵马俑。

  ⒉把你知道的秦兵马俑的有关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

  二、学*第四—九自然段。

  ⒈兵马俑有哪些类型?他们各有什么特点呢?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自学要求:

  ①读一读,圈出表示外貌、神态、动作的词。

  ②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小组交流。

  ③演一演,根据书上的描写做一个动作,其他同学猜猜演的是什么俑。

  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学*。

  ⒊交流。

  三、学*第十自然段。

  ⒈学生默读,用横线画出表示神态的词。

  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导读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体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六、作业:

  ⒈依照文中的过渡段练写片断。

  ⒉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课外资料。

  板书: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 恢弘气势 ) ( 惟妙惟肖 )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秦兵马俑的教案3

  教学设计

  1、结合课文情境理解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2、凭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思考和发现。

  3、领会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体会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秦兵马俑的特点。

  难点:学*作者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36年前,也就是1974年春天,在西安临潼,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这个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兵马俑)。

  2 “俑”是什么意思?俑是葬墓中的陪葬品。齐读课题。

  (让我们震撼的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学了课文我们自然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秦兵马俑到底是怎样的?课文中有一句话也可以说是一段话概括的非常好。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一遍,找一找,用笔画下来。

  1、交流。据学生汇报写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2、读读这句话;(据学生汇报出示这段话课件)圈画关联词语“不仅…… 而且”。

  3、轻声读,思考这段话是——句,在文中起——作用,——承上,——启下。(课件出示)(高段教学把握篇章训练)

  4、想一想,课文中哪些文字在写规模宏大?哪些在写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划分段落,理清思路)。

  5、交流;点明课文就是从这两方面来具体介绍兵马俑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1、抓关键词、句,感悟规模宏大(学*第2自然段)

  请大家拿起笔,用心地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最能让你感受到规模宏大的词语或句子,一会交流。

  2、 生读书,师巡视。

  3、 交流。(根据学生交流,在咀嚼文字中感受规模宏大。)

  (抓住坑的总面积19120*方米,与教室面积相比较,让学生做除法,算出大概是教室的多少倍,闭眼睛想象教室面积的10倍,20倍,30倍,50倍,100倍,150倍,200倍,250倍,300倍,350倍,400倍,450倍……能看到边沿吗?能想象到有多大吗;和篮球场比,是正规篮球场的50个大;和足球场比,是其的2.5倍;抓住坑内有兵马俑*八千个,我们学校有八百多个学生,兵马俑数相当于十个我们学校的学生数;抓住一号坑长230米,宽62米,还以我们教室长8米,宽6米进行比较,大胆想象是教室的多少倍?抓住鸟瞰,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感受其排列有序,军纪严明,是一支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

  4、引导学生归纳,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主要表现在:(1)占地面积大;(2)兵马俑数量多;(3)军阵排列有序。

  5、引导学生说出所运用的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据。倡导以后在*作中运用)

  6、放视频真实感受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师相机介绍,坑总面积;坑内俑数量;一号坑长宽及面积;排列有序的军阵。)学生交流看后感受(出示课件)

  7、练读本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8、展示读;师评价,生评价。

  (兵马俑面积之广,俑数之多,规模宏大,让我们赞叹不已,那他们又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学*第4自然段。

  (1)、(出示课件)请看将军俑,说说自己感受;(用一个词语或句子都可。)

  (2)、读课文中文字;

  (3)、评议读书,抓住将军个性特点说;(可用文中词语)

  (4)、男同学齐读,读出将军的神勇与气势。

  (三)学*5—9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自学5-9自然段,完成:

  (1)读一读,画一画,看看兵马俑各有什么特点?你从哪看出来的?

  (2)议一议,演一演你喜欢的兵马俑。

  2、学生学*,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交流;概括各类俑的特点;读读。

  件件兵马俑都是珍品,都是宝物,真让人惊叹啊!据说在这成千上万的兵马俑中竟然找不到两个神态一样的陶俑。不信,请看第10段。

  (四)、学*第10自然段

  (1)、找找看,有几个分号?写了几种姿态?点明是排比句。

  (2)、师生对读写姿态的句子。(提示大家把文字想象成画面读)(3)、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并学*运用。(课件出示)

  (4)、就这几种神态吗?(提示学*中标点符号也不应该落掉。)(5)、仿写一、两个句子。(提供神态图片,课件出示)

  (6)、交流或展台上打出;评价学生。

  (透过呼吸声,你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文中下段词语“惟妙惟肖”并板书。(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五)、学*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思考,前边哪个词语与“绝无仅有”相照应?引导学生说出并板书: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兵马俑,你最想感谢谁呢?生发言,师归纳,感谢劳动人民;感谢秦始皇;感谢发现兵马俑的人。(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出现课件,世界伟人对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评价。(相机板书:劳动人民了不起中国自豪)

  五、读写结合,布置作业

  “五一”走出去,游览家乡景点,仿照文章写法,完成一*作,题目自拟。

秦兵马俑的教案4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配有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如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因此本课的教学可充分地运用集音、形、色于一体的专题站来学*课文,感悟语言。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教学时,避免枯燥的讲解。因此,我可让学生先充分浏览专题网站中的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课文的语言,领悟文章的特点。具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这样安排: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一点就是这节课我还比较注重读的训练。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悟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表现出来,使学生受到情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

  运用网络技术,让学生组成若干学*小组,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拓展阅读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网络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边放课件教师边导入:

  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学生欣赏完课件后教师提问:

  师:看了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及学生的感受)

  出示过渡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

  (过渡段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能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又能概括下文的主要内容,既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又是一种巧妙的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写作中要重视运用。)

  (通过阅读、探究、体验、交流等学*活动,了解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自主探究学*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反复朗读,从课文对兵马俑的外貌、动作神情的描写中,仔细揣摩体会,他们会是具有什么样个性特点的人呢?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也可以制作成简单的演示文稿(教师需协助学生)。

  3、讨论交流:

  ⑴ 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⑵ 指名学生上台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可用自己制作的演示文稿辅助讲解)这样,文章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通过逐段精读,列一张表格,就会明白。

  三、品读课文

  1、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2、学生自由练*读第8自然段。

  3、开展读书比赛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作者在观察描写兵马俑神态的同时,还加上了自己的联想,把作者联想的句子划下来。

  比较一下:

  如果去掉文中联想的句子,好不好呢?

  体会作者的联想,把兵马俑写活了,使他们富有了感情,有了摄人心魄的力量。合理的想象会使文章妙趣横生,并体验一下,当代作家汪曾祺笔下的兵马俑的个性。

  4、知识点练*:

  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

  在此基础上,再用心地读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会真正体会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从而,由衷地热爱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赞美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教学小结:

  站在兵马俑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来自千年传递的信息,从秦兵马俑考古回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如果读书光读不用那还是纸上谈兵。想不想把今天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生活中去?秦兵马俑博物馆为了迎接暑假旅游高峰,正招聘小导游呢!想不想试一试?

  出示秦兵马俑博物馆网站,创设情境:

  为了使你的导游应聘成功,要做些准备才行,请你选课文中你最感兴趣的一小节做解说词,为了增加吸引力,提高成功的机会,你还可以改编解说词。

  基本要求是:

  能让你的家庭旅游团成员听懂。开始准备吧。老师是身份多变的主考官。

  暑假到了,我们一家一起去西安旅游,来到秦兵马俑博物馆,瞧,一行行,一列列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就在眼前

  感谢各位导游的解说!一个个有学问、能说会道的小导游,真使我们这次西安之游令人难忘啊!

  2、引导学生课后在拓展阅读中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的研究。

  【教学评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采用分组交流──代表发言──组员补充──感情朗读的自主合作学*方式进行教学的。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饱满,书声琅琅。他们那各抒己见的情景,看之叫人欣喜;那富有见地的感悟,听之令人信服;那声情并茂的朗读,闻之让人动情。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课堂上得到了培养。另外这一课教学我还比较重视读的训练,在学生讨论交流后,一个个兵马俑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浪潮,迸发出情感的火花。情自心中来,情从口中出,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到了课文所描写的境界之中,受到课文的强烈感染,此时此刻他们都情不自禁要以抑扬顿挫之声,来抒深切真挚之情,学生这时的朗读会让兵马俑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之听之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的理解更是不在话下。

秦兵马俑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识记“吏、戈”等字形,读准“干练”“战车千乘”等词语。联系语境理解“所向披靡、惟妙惟肖、举世无双”等词语的意思。

  2、在读中学*作者抓住特点观察、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过渡句在文中的作用。

  3、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参考话题】

  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尽可能地运用文本的语句,融入自己的感受,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兵马俑做具体的介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置性作业:

  1.我来学*七彩词语。2.我来朗读课文。3.我来理清课文脉络。4.我来搜集有关资料:秦兵马俑。

  二、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八大奇迹吗?哪位同学能说说呢?

  (学生回答,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教师提示。)

  师: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现除埃及金字塔和秦始皇兵马俑保护室完好外。其余六大奇迹已经毁坏。我们来看几张兵马俑图片。

  2.教师展示兵马俑图片。

  师:同学们,2200多年前,秦始皇动用70多万刑犯,耗时38年,修建自己的陵墓。作为统一六国的皇帝,他在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留下了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板书课题:秦兵马俑:)如今已成为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读题:秦兵马俑

  3.知道“俑”是什么意思吗?

  4.“秦”指秦代,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二)初步感知秦兵马俑形象

  1.通过预*,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那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可以是收集的资料,可以是书上的介绍。)

  2.你们能用一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吗?

  3.课文中有许多描写秦兵马俑的词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军吏士兵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身材魁梧 身披铠甲 铜戈利剑 昂首挺胸 神态严峻 久经沙场 足蹬长靴 目光炯炯

  跃跃欲试 撒开四蹄 微微颔首 勇武干练 殊死拼搏 战车千乘 惟妙惟肖 绝无仅有

  [理解“吏”;理解“乘”;理解“靡”;*读准“魁梧”。]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想一想这里的哪些词语能概括秦兵马俑的特点。试着来填一填下面的句式。

  秦兵马俑不仅 ,而且 , 。所以它是 的珍贵历史文物。(用上以上的四字词语来说一说,鼓励学生多种方法。)

秦兵马俑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资料的搜集。

  教学时间:二教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秦兵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交流。

  三、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为了说明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课文的语言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说说游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四、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秦兵马俑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与各种兵俑的神态,使学生初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揭题

  导入:

  同学们,法国前总统***参观了位于西安临潼的兵马俑后感慨: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今天,我们也去参观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1、课件播放图片:

  说说你看了图后有什么感受?

  2、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

  二、初读全文,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文,想想全文主要介绍了兵马俑的什么?找找哪一段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2、学生汇报:

  出示第3段: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指名读:

  说说宏大,鲜明的意思。

  (宏大:巨大,宏伟。鲜明:鲜活。)

  三、研读主要内容

  1、课文哪里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几段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学生汇报。

  3、过渡:

  让我们先睹为快,一起走进兵马俑,去仔细看看这些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吧!老师这里有个要求:

  (出示课件)

  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4~8小节。

  思:想想这几段共介绍了几种兵马俑?

  议:向同桌说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种?为什么?

  4、交流汇报:

  ⑴ 将军俑:说说自己对将军俑的印象。

  随机理解:身材魁梧,昂首挺胸。

  ⑵ 武士俑、骑兵俑:说说自己的感受。

  ⑶ 陶马:指名读。

  闭上眼睛,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用鼻子闻一闻,你似乎又闻到了什么?

  5、小结:

  对呀,那一匹匹战马,似乎让我们闻到了浓浓的硝烟味。让咱扪连起来读读这句话。

  6、古代的工匠们把一个个兵马俑制作得像真的'一样,作者又写得如此栩栩如生,那同学们也要读得活灵活现。全班齐读4~8小节。

  7、哪里看出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相机理解:鸟瞰,统率,南征北战,所向披糜。

  师:当我们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放眼一览那威武军阵时,都会为之惊叹!你能读出自己的这种情感吗?

  8、齐读第二段。

  过渡: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军容严整,气势雄伟。

  (播放军队混战声音)

  9、当你站在巨大的兵马俑坑前,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如此威武雄伟,你心中最想说什么?

  四、总结

  1、是啊,这一行行的金戈铁马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文明的象征!当我们面对着这些古老而又雄壮的建筑时,不禁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是那么自豪!那么骄傲!

  2、出示: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3、齐读李光耀先生的这句话。

秦兵马俑的教案8

  一、引导质疑

  1、师: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共同学*《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一些质疑的本领。大家已经预*了课文,为了提高质疑的质量和课堂学*效率,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课题、课题前的导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质疑。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老师简要在黑板边板书,如:

  秦兵马俑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是怎么制成的?是怎么被发现的?兵马俑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3、师生梳理问题,将问题分作三大类:阅读课文解决类,查阅资料解决类,正在探索研究类。简单的枝节性问题当即解决,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秦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边读课文边勾划、批注;查阅相关资料、图片;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

  二、自主探“疑”

  1、自由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朗读,难读词句生生互教或请教老师,特别是文中的四字词语与生字要读正确。

  2、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批注、查阅资料。

  3、按合作小组讨论交流:一人组织,依次发言,共同归纳在全班发言的要点与理由。可以适当作一点儿浅显的记录。

  三、全班研“疑”。

  在学生或小组代表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教师结合以下要点采用行之有效、丰富多彩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与感受,相机渗透相关资料,指导有感情朗读。

  ▲因为“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老师相机出示1978年前法国总统***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因为“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相机理解“乘”的含义,简介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因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绝无仅有”。

  这是引导理解感悟的重点。可以结合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数字中,从比照周围事物中感受“规模宏大”。

  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可以把观察图片,朗读课文,想像神态与动作,照样子模拟形象结合起来,如两人一组,一人读句段,一人模拟神态与动作,并在班上适当展示与评议,在模拟表演与评议中形象地理解词句,感悟课文。

  四、畅谈感受

  教师扮演“记者”,走入学生--“游客”中,采访“游客”,如可问: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参观”了秦兵马俑,你最想说什么?有一批外国游客想到中国来参观游玩,你能向他们简要介绍一下秦兵马俑吗?

  五、小结收获

  1、师生小结学*过程与收获,齐诵与质疑有关的古代格言、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提出新的疑问,课后去探究。如果老师能提供思路有关资料,老师要适时提供给学生。

  2、自主积累喜欢的词句:有感情读一读,再抄一抄。

秦兵马俑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词。

  2、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搜索资料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展示课题,启发谈话。

  边放课件(片头)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请大家谈一谈你知道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展示课件背景资料,师生欣赏。

  师:欣赏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生1:很神奇。

  生2:令人难以相信。

  生3:规模宏大

  ……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分析

  1、规模宏大,体现在哪个自然段中。

  生:第二自然段。

  2、除了规模宏大,兵马俑还有哪些特点?在哪个自然段中进行了总结?

  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三自然段。引导认识过渡段及作用。

  (三)自主探究学*课文

  1、出示自学的要求:

  (1)先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一读。

  (2)再自读课文,抓住“规模宏大”一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一下,哪些词句体现了这一特点。

  (3)再轻声读课文内容,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四人小组完成填表。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四人小组互相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学生自主探究,同桌相互合作。

  3、讨论交流

  (1)、指名学生说出各种类型兵马俑所在的段及特点,并谈谈体会。

  (2)、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谈谈自己研究的收获。

  (四)品读课文

  1、我们知道了描写的各种兵俑类型众多,那么仔细看,又会怎样呢?

  展示课件神态各异的兵俑。

  2、用课件播放各种神态的兵马俑,教师配乐讲解。

  3、学生自由练*读第9自然段。

  4、开展读书比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

  5、知识点练*:“有的……有的……有的……”体会。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展示问题:秦军为什么如此强大?能结合课文内容及课后学*谈一谈吗?

  2、学生发言,引导并展示军阵图。

  (六)作业

  1、课后登陆秦始皇陵博物馆网站,作更深入研究。

秦兵马俑的教案10

  教学设计

  14 秦兵马俑

  阳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圈划批注的读书*惯。

  4.学*仿写总分结构段。

  教学重点:借助语言材料,展开丰富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特点。

  教学难点:借助语言材料,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点,激发民族自豪感。

  预*导航:

  1.默写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秦兵马俑恢宏的气势。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课文用了哪几个词语评价秦兵马俑?

  2.课文从哪两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二、细读研讨,走进文本

  (一)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气势恢弘。让我们和他们来个零距离的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吧!

  (二)精读课文第4-9自然段,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过渡: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样鲜明个性特点?

  2.研读第4-9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看作者生动细致地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作者抓住兵马俑的哪些方面来写的?圈出所介绍的兵马俑的类型。并把自己喜欢的某一个兵马俑的描写片段多读几次,感受它的个性特点。

  ②学生汇报兵马俑的类型。小组里交流,议一议,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

  ③哪一位同学喜欢?指名汇报:

  让学生学着这位同学的做法在小组里交流。

  ④课文详细描写了哪两种兵马俑?

  ⑤出示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图片,让学生分辨哪一个是什么俑,为什么?

  ⑥学*武士俑。

  武士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是如何感受到的?作者又是如何抓住特点来描写武士俑的呢?

  A(学生自由读)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一位

  怎样的武士俑?

  B你能把对武士俑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其他同学听读课文,画出最能表现武士俑特点的词语或者句子。

  C学生交流汇报,体会“体格健壮”“体态匀称”“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感受武士俑威武、英勇善战的特点。 D指名感情朗读,其他同学模仿武士俑的动作。

  E齐读,加深理解感悟,内化武士俑的英勇形象。

  F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你喜欢将军麾下的哪一个神兵呢?结合学生的汇报,展示相应的课件,指导感情朗读,体会兵马俑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能把兵马俑描写得栩栩如生,你发现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吗?(抓住兵马俑的外貌和神情、动作,生动形象地加以细描写。)

  (三)精读课文第10自然段,感受“形态各异”

  1.过渡:去参观过兵马俑的人说,在*8000个兵马俑里,找不到两个神态相同的兵马俑,兵马俑。不仅类型众多,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个性鲜明,神态各异——(引读第十自然段)

  2.自读第十自然段,思考:

  ①把具体描写兵马俑不同神态的句子画出来,然后读好它。 ②闭上眼睛回味一下,你能看懂它们的神态吗?能听懂它们的心声吗?

  ③本段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请学*课文的写法,快乐仿写。

  出示卢沟桥上的几个石狮子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神态,完成仿写练*:

  A每一个石狮子都是一件工艺品,它们神态各异,姿态万千:有的( ), 有的( ), 有的( )。

  B天上的云多姿多彩,姿态万千,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

  C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玩得真高兴啊!

  3.交流仿写的句段。

  三、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装束 武士俑 动作 神态 ??

秦兵马俑的教案11

  《秦兵马俑》

  教学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 师导入: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游览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京的长城、颐和园,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秦始皇主持修建的,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还创造了另一项奇迹,那就是兵马俑。(板书课题)(出示幻灯片了解兵马俑)理解“秦兵马俑”的意思。

  二、 生练*读生字生词

  快速浏览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僻的词语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三、 生观看视频——全景

  师:作者观看了秦兵马俑后,用了几个词对“秦兵马俑”作出了高度评价和赞美——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知道它们的意思吗?秦兵马俑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竟配得上用这样的词了来形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2-8自然段,看这几个自然段是围绕着哪一段话来写的。

  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四、 学*第2节:

  1. 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2. 生自己读

  3. 指名交流

  排列如此整齐、规模宏大、生动形象的雕刻作品出自于中国人之手,作为中国人,心里有什么感受?带着这种感受读(1,9自然段)

  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他们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呢?

  四、学*第4——7自然段:

  1.课文描写了哪几种俑?首先看看将军俑是什么样子的?(出示第4自然段)指名读。

  2.这一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把第一个句号改成逗号可以吗?为什么?

  3、这段话不仅从外形、神态两方面描写了将军俑,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有显著的特色。(使用了很多的四字词语,这种语言简短有力,庄重鼓舞,与将军俑古老、刚毅的外形相得宜彰,并且读起来琅琅上口)生读。

  电视上见过说书人说书吗?用上表情动作表演出人物的神态动作。(生尝试表演读。)

  4、喜欢这种朗读方式吗?那运用这种方式自己去表演读课文中描写其他三种俑的自然段。(生自读、交流读)

  5、师小结:同学们,这一支支金戈铁马,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陶俑,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秦朝兵强马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威震四海的壮观场面,让我们再次自豪地读。(生读1、9自然段)

  五、学*第八自然段。

  1、过渡: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兵马俑,也没有哪两个俑是完全相同的'。每一个兵马俑都有自己的特点。请同学们默读第八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抓住了兵马俑的什么来写?

  2、指名读。

  兵马俑是20xx多年前的雕塑作品,当时的科学技术非常落后,我们的祖先能够生动地雕刻出兵马俑的外形就很不简单了,而他们还能表现出兵马俑的神态,这就需要高超的制作工艺,达到相当的艺术境界,所以,每个(生齐读第一句话)

  3、是啊,20xx多年前制作的兵马俑形神兼备,真是让人叹为观止看着这一个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兵马俑,怎能不让我们为拥有这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而自豪呢?(齐读1、9自然段。)

  4、现在,请同学们静下心来,再仔细端详这神态各异的兵马俑,品味这段话在语言上的特点。

  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排列整齐,把兵马俑的神态刻画得细致入微。

  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前半句描写的神态,是作者看到的,后半句是作者想象的,正是这种“看”和“想”的完美结合,才使得这兵马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生读。

  六、仿写训练 。

  第八自然段的省略号兵马俑还有很多种神态呢,省去了什么呢?作者留给我们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创造。当你与作者一道思绪驰骋,神游兵马俑,就会用想象的翅膀触摸到兵马俑的神韵,品尝创造的快乐。请你们模仿书上的格式,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话。(放幻灯)

  教学反思:语文课堂致力于一种文化场的建构,将课堂视为一张文化的网、一扇文化的窗、一口文化的井。本案的设计,致力于重现“秦兵马俑”这一世界历史奇迹。通过抓住贯穿全文的中心句“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把全文分成了两大部分来学*。第一部分抓住作者为了体现规模宏大运用了一些列的说明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在字里行间去感受这一历史奇迹的伟大之处。第二部分用演和写的方式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让孩子们通过演绎各种兵马俑的神态,徜徉在兵马俑之间,并动脑动笔,对兵马俑的神态进行更多的揣摩补白,再通过朗读提升学生对这一世界历史奇迹的赞叹,从心底为中国有这一伟大奇迹迸发自豪之感。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一般要求是一课时完成,所以每个环节的施展时间是有限的,有些环节还没落到实处时,就一闪而过。

秦兵马俑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积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规模宏大、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神态自若、跃跃欲试、惟妙惟肖”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并应用相关资料的兴趣和*惯。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

  1、师生搜集秦兵马俑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课件。

  2、学*课前自学课文,不懂的词语查一查字词典。

  【教学过程】

  一、以自学为起点,让学生畅谈读书感受

  1、师:从你们的眼睛里和神情里看,课前大家自学了《秦兵马俑》一课,一定有感受要说,是这样吗?

  2、生畅谈感受。

  3、师播放视频,让学生走进秦兵马俑。

  4、以读强化,检查识字。

  二、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

  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

  ⑴ 请同学们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读书,并注意运用好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

  ⑵ 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

  图文结合,并在自己认为印象最深刻和最能吸引自己的句段得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与发现。

  (教师适时播放课件)

  3、读出心声(重在体验):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用声音读出自己的惊奇,用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叹。找伙伴读,互评互促,入情入境。

  4、调整板书,整体构建:

  重在强化学生对秦兵马俑特点的把握和对美的语言的感受.

  三、以诵读为焦点,让学生直抒心中的自豪

  1、自由选择,尽情诵读。

  2、自主积累,主动延伸:

  ⑴ 读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和摘抄好的词句。

  ⑵ 准备以导游的形式,将课文编成导游词,回家后向家人或邻居等周围人介绍兵马俑。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8个,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释题: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

  秦兵马俑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

  2、交流生词的意思: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全班一起朗读词语,要求边读边想生词的意思。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5、引出过渡段:

  并说说这句话哪一部分是承上,哪一部分是启下。

  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四、学*第二小节

  1、过度:

  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2、生自己读。

  3、指名交流。

  4、引出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带着问题再浏览第二小节:

  为了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小节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呢?

  5、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词。

  2、摘抄文中你认为精彩的短语及语段。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听写词语:

  绝无仅有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同桌互改,订正。

  2、用上刚刚听写的词语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秦兵马俑。

  二、学*第二部分

  1、师过渡: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思考交流:

  类型众多是什么意思?个性鲜明是什么意思?

  3、接下来课文描写了那几类兵马俑?

  4、学*第5小节:

  ⑴ 过渡:

  哪一种类型的兵马俑描写的最详细?

  (武士俑)

  ⑵ 指名读第5小节,其余同学思考:这一小节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武士俑?

  第一句:外貌

  第二句:动作

  第三句:神态

  ⑶ 你觉得哪一句描写的最生动?读出来,并说说理由。

  ⑷ 这三句话能随意调换吗?为什么?

  (由整体到局部,这是外貌描写常用的`方法。)

  ⑸ 齐读第5小节。

  三、用刚才的方法自学4、6、7、8小节,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四、总结3到8小节用了详略结合的描写方法

  五、学*第9节

  1、学生自读。

  2、说说这段话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读读这句句排比:

  想想它有什么特点。

  (先描写再想象)

  4、你最喜欢哪个分句,说说为什么,并读一读。

  5、续写。

  6、齐读这一小节。

  六、再读全文

  1、师生接读: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2、再读全文。

  七、课后作业

  仿照课文5到8小节的写法(有详有略,详写的部分注意描写的顺序),描写课间活动。

秦兵马俑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两条绿线中的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抓住过渡句统领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课前准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思考: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1)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2)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3)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写将军姿态。

  (5)写武士姿态。

  (6)写骑兵俑姿态。

  (7)写车兵俑姿态。

  (8)写弩手姿态。

  (9)写马俑姿态。

  (10)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1)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将3至10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双重否定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抄写词语 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一、复*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精读第三段

  1、学*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不仅俑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 马 俑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将军俑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武士俑 威武凝重

  骑兵俑 勇猛善战

  兵车俑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 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马 俑 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朗读有关语句。

  4、学*第10节引读

  5、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三、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写了什么?与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划出相互呼应的句子。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与"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2、找出两句中的一对近义词。("举世无双"与"绝无仅有")

  3、体会句中体现出的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流露出的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四、总结课文

  1、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规模宏大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教学反思

  教学本单元的课程,非常的享受,穿梭在古今,饱览中外名胜,仿佛穿越一般,学生很是兴奋。《秦兵马俑》是苏教版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状物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今天,上了《秦兵马俑》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所以我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形象,体会感情,学*表达,塑造心灵,陶冶情操。本课时的教学,我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教学目标中确立了语言文字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能引导学生细致读通、读透文本,因此,学生体会很深。比如,学生在感知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到文章是用详实的数据来说明秦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以及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特点。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多读、感悟,然后介绍给大家。

  在教学中,我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另外,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就得对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因此,我引导学生收集了大量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自己更是收集了许多资料,图片、视频,通过这些给学生更多的认识。多媒体资料激发了学生的无限遐想,多媒体的使用很适当、适时。在学*兵马俑的神态时,我让他们自读,然后让学生做神态,让别的学生来猜,把猜到的句子读出来,并且对表演的人的表演提出建议。对于后面的省略号,我让学生说说还会有哪些神态,学生说的很多。在学*最后一节的时候,主要还是让学生们读后感悟,学生们谈的不错。

秦兵马俑的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中如果想仅仅通过课文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来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似乎有点难度。因为,虽然学生对秦兵马俑本身非常感兴趣,但它毕竟是离我们两千多年前秦王朝的产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太远,这除了给秦兵马俑本身罩上了一层神秘感之外,也让学生对于它的理解与想象产生了很大的难度。采用课件能拉*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秦兵马俑似乎一下子处在触手可及的地方。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就充分运用了课件来组织学生学*课文,感悟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共分两教时教学,我所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根据本篇课文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教学的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精读课文第311小节,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解读,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的智慧。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学*课文第二段,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理解举世无双的含义,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