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日记菁选

首页 / 作文 / | 2023-03-06 00:00:00

有关数学小日记三篇

  有趣的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小日记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日记 篇1

  天,我和妈妈上街去,看见一个小摊前围满了小孩。好奇的我赶紧走过去,原来摊主设了个可得奖品的游戏。一尺见方的硬纸板上用黑笔画了个圈,并等分成了12份,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标上1、2、3……12、奇数格上放了手表等较贵重的物品,偶数格上放的是些不值钱的小贴纸,纸板正中有枚小指针。参加游戏的小朋友轻轻拨动小指针,它就会转起来,当它停下来时,看停在几号格,然后你再按指针所指的数往后走相应的格数,这时走到的格子里的物品就归你了。每玩一次只要付一元钱交给摊主即可。

  奇怪,怎么玩的人都只得到小贴纸呢?妈妈让我好好想想这中间有什么奥妙。我想,小指针可能停在1、3……等奇数格上,也有可能停在2、4……等偶数格上。但问题的关键是还要往后走与它相同的`格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也就是说,一个数加上它本身结果肯定是偶数。所以不管指针停在奇数还是偶数上,最后得到的偶数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而得到奇数的可能性为0、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指针停在奇数“5”号格,这时还应该往后走5格,6、7……10,停在“10”号格上了;假如指针停在偶数“6”号格,再往后走6格,6+6=12,就停在“12”号格上了。所以,小朋友得到的都是些便宜的小贴纸,而贵重物品是绝不可能得到的。这个摊主肯定赚。

  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把戏只是运用了某些知识,只要你肯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你就不会轻易上当了,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数学小日记 篇2

  今天,是中秋节,表姐到我家做客,妈妈买了2块月饼,要分给我们吃,这时,妈妈问:“曼鸿,你有什么办法能把2块月饼分成4份?”我说:“2快月饼并排切一刀。”

  妈妈又问:“还有什么办法呢?”我转动两只乌黑的眼珠,一会儿有了主意,说道:“2块月饼重叠在一起,并切一刀。”妈妈听了,目瞪口呆,非常高兴地表扬了我,看来数学在生活中可真有用呀!

数学小日记 篇3

  今天,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奇的计算方法单位的乘法。老师介绍说,在数学上,不仅数字之间可以进行运算,单位名称之间也是可以进行运算的。比如在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用公式面积=边长×边长来计算。边长的单位都是厘米,所以列出来的单位的算式就是厘米×厘米,得到的结果就是厘米的*方,也就是我们的面积单位*方厘米。再比如要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利用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宽高的单位都是米的话,那么这个式子对应的单位乘法就可以写成米×米×米,得到的结果就是米的立方也就是体积单位立方米。用字母来表示单位的话,就更好理解了。前面这个体积公式对应的乘法算式就是m×m×m=m3。单位的乘法就和我们字母的乘法计算非常相似。听了老师的这一番话,我恍然大悟。以前总觉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的关系,原来这种对应的关系是由这样的`单位乘法计算而来的啊!数学世界简直太奇妙了。老师在最后还介绍到:单位之间不仅可以计算乘法,还可以计算除法,大家兴趣可以自己课后去研究。通过这节课,我对单位的计算来了兴趣。回到家,我立刻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老师课上介绍的单位乘法用体积公式来举例子,体积的计算除了长×宽×高以外,还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啊。要是这样来计算的话,对应的单位乘法应该就可以是*方米×米。这可该怎么计算呀?我不禁犯起了嘀咕。对了!单位的乘法就和字母的方法差不多,把它们都改成字母来试试!这样的话*方米×米就可以写成m2×m得到的结果应该是m3。哇!真的又变成了之前的体积单位立方米了!这种乘法简直太神奇了!

  老师说过,单位之间还可以算除法呢,这会是怎么计算的呢?我赶紧从书中找来一道除法的应用题。甲乙两地之间距离300千米,一辆汽车用了5小时走完,这辆汽车的*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根据题目,我列出了算式300÷5=60(千米)。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对应的单位除法就是千米÷小时=千米。很明显,千米÷小时不可能还是千米啊!哪里出了问题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最终,我不得不来寻求爸爸的帮助。听了我的疑惑,爸爸微微一笑,提醒道:这里路程÷时间=速度,一般我们把速度说成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其实速度的单位应该写成‘千米/小时’。还记得这个单位吗?看到这个单位,我眼前一亮!对,以前学过这样的复合单位!这样一来,原来的算式就有结果了。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和这个单位类似的还有元/千克、米/分钟它们都是由元÷千克或者米÷分钟计算得到的。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迫不及待的和数学老师分享起我研究的成果。老师看到我的成果,十分满意。不过,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又把我问愣住了。老师问,你知道千米/小时中这个/是什么意思吗?看着我一脸的疑惑,老师给了我提示:分数在生活中又可以被我们写成的形式,中间的/其实就是分数线的另一种写法。我明白了!千米÷小时如果写成分数就是,然后写成像那样的形式就变成了千米/小时了!原来这个/就是表示分数线!原来这个单位还是由分数演变而来的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数学的世界奥妙无穷,我觉得数学就是一条四通八达的路,有的知识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背后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阅读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1)

——数学小日记菁选

数学小日记模板六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小日记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小日记 篇1

  扑克游戏算24点想必大家也经常玩吧!今天我就来说说如何快速运算24点吧!

  最基本的就是看到8,想到3;有了6就要找4;算到12快找2;找到了1,就看能否凑成24。

  记得礼拜一那天我和同学算24点,抽出了四张牌,是2、3、4、9。看了一下牌,有个4,2、3、9要怎样凑成24呢?啊!9*3=3,3×2=6,哈哈,4×6=24。算出了,我告诉了他们。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说:“9*3=3,3×4=12,12×”我们都拍手叫好。过了一会儿,两个同学都想到了,“2×4=8,9*3=3,3×8=24!”“2×4=8,8×9=72,72*3=24!”

  我们又抽出了4张牌:9、5、6、1。答案我们算出了两种,9-5/4,4×6/24,24×1/24和5×1/5,9-5/4,6×4/24。同学们算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听到这,我知道了,24点有好几种算法,可不止一种,要认真去算,以一个数为乘数,用另外三个数去乘那个数,凑出24点。这样比硬凑好算多了,这样就能快速算出24点。

  最重要的`还是开动脑筋,灵活使用运算符号,这是快速算24点的方法,你们记住了吗

数学小日记 篇2

  在一个明媚的周末,我和父亲母亲一起去商场买东西。“啊!商场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赞叹道。我先来到玩具店,这里的洋娃娃长得可真是小巧玲珑,非常可爱。突然,我发现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状,我就像篱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那里可真是琳琅满目,多种形态各异的形状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时,父亲边指着图形边问我:“这是什么图形啊?”我急说:“是长方体!”父亲又问:“那你知道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吗?”我皱起眉头,想了不知多少时间,可还是一窍不通。这时,一个干脆而又高亮的声音回响在我的耳边,原来是母亲。

  母亲温柔的说:“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很简单,只要用长×宽×高,不信你就举个列子试试,你看,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bh。”母亲的话音刚落下,我便恍然大悟地说:“哦,我明白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圆柱形的体积公式是一样的,都是用长×宽×高的'。”“我的宝贝女儿终于明白了做题目一定要自己思考,还要仔细做题。”说着,母亲不禁流出了感动的泪水。

  在这一天中的购物,使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数学小日记 篇3

  一天下午放学后,马小跳带着杜真子到他家楼下,看见几个爷爷奶奶正在讨论着什么有趣的话题。

  你们两个来得正好,我正在让他们帮我开动脑筋算一算最后一次钓鱼是应该是什么时候,可似乎没有人知道,马小跳你来试一试。

  马小跳从马爷爷眼神里读到了挑战,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杜真子一听,高兴的说:什么问题啊?我来试试。

  马爷爷说:我从5月1日起单周一、三、五和双周二、四每天外出钓鱼直到6月底,那么最后一次钓鱼是星期几?

  马小跳第一直觉就是拿出自己的`草稿纸算一算,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安排,总能找到答案,可是大家都等着呀!

  杜真子不愧是数学达人,她说:爷爷,这问题我能解决,在课外辅导练*卷中有过类似的题目。

  好啊,你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呢?爷爷笑着问道。

  5月、6月共有61天,5月1日正好是星期一,那么61÷7=8(个)5(天),共钓了8÷2=4个单双周,剩下最后5天单独计算。

  马小跳接过话头,说:单周星期一、三、五钓鱼,所以最一次应该是在星期五钓。马爷爷满意地点点头。这时王奶奶凑上前说:马小跳,我从下星期开始学*老年舞蹈,一共要上60节课,每单周一、三、五各上一节课,双周二、四各上两节课,下周一要去办理报名手续暂时不上课,请你也帮我算算最后一堂舞蹈课星期几上。

  简单。马小跳双手环胸得意的说:那么第一周只上2节,单独算;60节只剩下58节了,从双周开始计算,以后每双、单两周上7节(每个单周上3节,每个双周上4节),那么58÷7=8(个)2(节),共上了8个双单周后剩下2节,那么最后1节舞蹈课应该是单周星期三上。

  马爷爷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马小跳,小脑筋转得挺快的,真不错!王奶奶微笑着,不禁伸出双手鼓起掌来:马小跳和杜真子,你们太棒了!

数学小日记 篇4

  生活皆数学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身处现在的大数据时代,还是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简单的数字或简单的加减乘除数**算。开门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的生活开支需要数学,生活及工作中的.时间管理也离不开数学,上天揽月及深海探究更离不开深奥的数学应用。

  上周日,我和老爸去天德湖公园游玩,其中就有不少数学题呢!刚要出门,老爸的手机响了,原来老爸的朋友已经在天德湖门口等我们了。电话里那位叔叔问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到?老爸回答说最多还有二十分钟!怎么是二十分钟呢?我不解地问。老爸说:家离天德湖公园约8公里,我们摩托车时速40,还有路口红绿灯若干估计要等六七分钟,所以测算二十分钟能到啊!我估算了一下,点点头。游玩过程中,我看到好多人都在骑玩三人自行车,就向老爸要二百元。老爸问我为什么是二百元呢?我掰起手指,很老道地跟老爸说:一辆三人骑行车押金150元,租金是20元每小时,我们最多骑行两小时,二百元肯定够啦!老爸听后很爽快地给了我两张***!我们快乐地骑着三人自行车在人群中穿行,绕行天德湖一圈后,老爸突然问我一圈估计有多少米。我只顾着骑行,哪想着一圈多少米呢?老爸看了看手腕上的运功计步器说,刚才慢跑一圈示数是六千多步,两步幅计一米,所以一圈下来差不多3000米。还有一种计算法,你自己试试看!老爸鼓励我说道。我想了想问老爸:我们骑行的时速大约是多少啊?老爸笑了笑没有回答。有了时速,我再测算一圈下来骑行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一圈的距离啦!我信心满满地说道!老爸点点头,指着路边的铭牌。我看到铭牌上清楚地写着骑行单程约3公里。游玩中我们买饮料零食,自然又要用到数学。游玩整个过程差不多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家。真是整个过程就没有离开数学啊!

  生活皆数学,让我们做个有心人,运用所学数学来管理我们的学*和生活吧!

数学小日记 篇5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因为我马上要去南京。吃完早饭,我们整理了一下行李,向南京出发!

  上了车,车飞速地开着。进了高速公路,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心里想着:南京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我恨不得立刻就到那儿。于是我看了一下汽车的时速120千米/时,可泰州到南京有多少千米呢?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165千米。有了,最*刘老师刚讲过路程=时间*速度。我算道:1小时等于60分钟,车的时速是120千米/时,那么先求出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就是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距离南京165千米,每分钟行2千米,那就可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分钟。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82。5分钟约等于83分钟。一小时60分钟,83减60等于23分钟。所以泰州到南京一共需要83分钟,也可以说是1小时23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南京,我们先去雨花台扫墓,然后我们去逛了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这边挑挑,那边看看,不一会儿就选完了,我们一起去结账。售货员阿姨扫了一下所有的`商品,说道:一共1386元。妈妈拿出14张100元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14张100元,那就是14乘以100等于1400元,1400减1386就可以算出要找14元。买好东西就回家了。在路上,妈妈问道:你知道今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吗?我说:这不简单!165乘以2等于330千米。

  回到家,我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写了这篇日记。今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不仅去祭奠了爷爷还在旅途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我不禁想起数学家高斯的一句名言: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数学小日记 篇6

  那是一个下午,树上的蝉儿不停地发出**的鸣叫,我突然非常的想吃西瓜,于是嚷嚷着要和奶奶出去买西瓜,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蹦蹦跳跳地拉着奶奶去买西瓜。

  刚走到市场,就看见好多的瓜摊。我和奶奶走*一个瓜摊,只见那些大西瓜的模样可爱极了,胖嘟嘟、圆乎乎,瓜皮上布满一道道浅绿色或深绿色的`条纹,已经切开了的瓜是红红的瓤黑黑的籽,靠*一闻透着一股瓜香,怎样都让人觉得好吃。

  老板,给我挑个熟的。奶奶说。

  好叻!卖瓜的小贩敲了敲西瓜然后说这个包您熟!他把瓜放在电子秤上:一斤四块五,6。8斤,30。6元收您30。30?这么贵?算了不买了!小贩一听急了,忙说别,别!我这可是最便宜的价了,我这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可一斤半六块五呢!奶奶本来算术就不好,被他这么一说就糊涂了,她向我看了看。我想:一斤四块五,单价也就是4。5÷1=4。5元,而一斤半六块五,也就是6。5÷1。5,我也没细算,想想估计比4。5多。于是我向奶奶使了个眼色,于是奶奶说:再便宜点吧!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亏大了!于是奶奶付了钱,我兴奋地和奶奶一起拎着装西瓜的袋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把买瓜的过程告诉了妈妈,作文妈妈听完后想了想,对我说:你再算算看那瓜多少钱一斤?哪个便宜?卖西瓜的说他那儿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儿一斤半六块五。4。5÷1=4。5;6。5÷1。5=?,反正他那便宜!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妈妈哭笑不得,用手指在我的小脑袋上点了点说:你呀!就是一小马虎,6。5÷1。5=4。333,谁便宜啊?虽然只便宜一点。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不要因为不懂数学而被骗,更不要利用数学去欺骗别人!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2)

——数学小日记菁选

数学小日记集锦9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小日记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日记 篇1

  今天,我和爸爸出去玩。我突然看到了两根躺倒在地的.大柱子,便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答道:“这是红绿灯杆。”我的心一下被勾起了兴趣。*时,看到看到红绿灯杆高高地站在十字路口,今天倒可以量一下。

  用什么量?用步量吧。我沿着红绿灯杆边走了13步,我估计我的一步接*50厘米,用尺子一量,是40厘米。用13乘以40,就可以得出红绿灯杆的长度了。13乘以40不好算,还不如先用40乘以10等于400,40乘以3等于120。假如不会算40乘以3,可以先不看“0”,4乘3等于12,在12后面加上0就是120了。最后一项,加得数,400加120等于520厘米。

  我终于算出了红绿灯杆的长度了。

数学小日记 篇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为别人讲题则是很有效的复*方式。这不,为了推荐一人进入学校数学科目讲课比赛,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数学小讲师比赛。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报名小讲师。这可又是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且还可以锻炼自己,真可谓一举多得,干嘛不参加呢?万一一不小心去学校参赛了,岂不是更好?所以,报名活动一开始,我就踊跃报上了名。

  周末,认真寻找要讲的题目。我选的是“线三垂直”模形,这个题型简单,有手就会,根本不用担心在台上万一卡壳怎么办。而且,每个人都能听懂,不会出现你讲完了台下还一脸蒙的情况。于是乎,我一直在练*讲,把每一次都当成评选现场。

  即使躺在床上,脑中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题讲得生动有趣。总之,我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讲题这件事。

  到了周二,即将要评选了。尽管练*了无数次,但比赛前我的内心还是无比紧张,可谓是度日如年,度秒如日。我是第五个讲题人,算是靠前的了,但总感觉时间仿佛不够用。

  第一个是张盛涵同学,他讲的是一道自创题,三言两语就讲完了,而且还带起了全班的积极性,时不时与同学互动,将气势推向了高潮。我觉得压力大了许多。

  轮到我了,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缓步走上讲台,*心静气开始讲,按我练*了一遍又一遍的.流程顺利进行。下台时,听到了雷鸣般的掌声,顿时我放下了肩上的担子,颇具成就感。

  最终,我以48票获得第二名,继续晋级。明天的决赛,我来了!

数学小日记 篇3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因为我马上要去南京。吃完早饭,我们整理了一下行李,向南京出发!

  上了车,车飞速地开着。进了高速公路,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心里想着:南京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我恨不得立刻就到那儿。于是我看了一下汽车的时速120千米/时,可泰州到南京有多少千米呢?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165千米。有了,最*刘老师刚讲过路程=时间*速度。我算道:1小时等于60分钟,车的时速是120千米/时,那么先求出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就是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距离南京165千米,每分钟行2千米,那就可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分钟。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82。5分钟约等于83分钟。一小时60分钟,83减60等于23分钟。所以泰州到南京一共需要83分钟,也可以说是1小时23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南京,我们先去雨花台扫墓,然后我们去逛了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这边挑挑,那边看看,不一会儿就选完了,我们一起去结账。售货员阿姨扫了一下所有的商品,说道:一共1386元。妈妈拿出14张100元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14张100元,那就是14乘以100等于1400元,1400减1386就可以算出要找14元。买好东西就回家了。在路上,妈妈问道:你知道今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吗?我说:这不简单!165乘以2等于330千米。

  回到家,我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写了这篇日记。今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不仅去祭奠了爷爷还在旅途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我不禁想起数学家高斯的.一句名言: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数学小日记 篇4

  星期天,我去邻居小明家串门,发现他正在摆弄围棋。看到棋子,我突然想到在《趣味数学》这本书上看过一个小游戏拿棋子的奥秘,便想按照书中的诀窍对付他,保准能赢。

  于是,我神秘地对他说:小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肯定输。

  小明听了,不服气地说:什么?我可是围棋四段高手,数学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怎么可能输给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

  我使用激将法,说:你总把过去下围棋的胜绩搬出来,我看你是不敢和我比。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取了15个白色棋子放在桌上,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拿棋子。首先我们来猜拳一次,谁获胜了,谁就先拿棋子。猜拳胜利的人,每次都先拿棋子,接着另一个人拿。然后,两人交替拿棋子。每人每次至少拿1个,最多拿4个,最先拿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就获胜。

  猜拳开始了,三、二、一!拳头对剪刀,我先来。小明自以为赢得先机,他迫不及待地拿了4个棋子,我不动声色地拿了1个。

  接下来,我们玩了好几个回合,小明有时候一次拿1个,有时候一次拿3个,可不管他变什么花样,都没有拿到最后一个棋子,急得满头大汗。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我们连玩了3局,我大获全胜。小明急忙问我有什么奥秘。我慢条斯理地说:奥秘嘛,其实很简单:可以把5个棋子*均分成3份,每份5个。如果你一次拿4个,我就拿1个;你拿3个,我就拿2个,只要保证每轮两人拿的总数是5个,这样我就一定能拿到最后一个棋子啦!小明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每人每次最多拿2个,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种玩法呢?

数学小日记 篇5

  0是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假如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时,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的时候,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假如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数学小日记 篇6

  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吃完饭,休息了10分钟,便开始了快乐的家作之旅。

  我第一个做的作业科目就是数学。我做起了数学实验班中的.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上面有许多类型的题目,不一会儿就做到了最难的应用题。其他题目还好,可是偏偏第四题难住了我。

  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2车水果,共20xx千克,卖了3天后,还剩1040千克。求*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水果?一开始我理解错误,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结果以为是用20xx÷3,可我觉得答案不对劲,好像题目出错了,便去问妈妈,妈妈看了冷笑了一下,说:自己再去想一想。我拿着书,坐着,开始静静地思考了起来。

  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原来是我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我把这一条件补了上去,列出了一个正确的算式:20xx-1040=960(千克)960÷3=320(千克)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改掉粗心这个坏*惯!

数学小日记 篇7

  3月21日 星期五 多云

  因为本周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所以我的同桌就觉得这个星期写周记没有什么可写,十分的难。不过,我认为也可以写自己对*凡事的感受。

  本周三,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数学小测,本次小测的卷子刚发下了,我一看,觉得十分简单,那题目压根儿就是送分题,连一题口算题都从一分升值到两分了。

  这张卷因为十分简单,所以没费多大劲儿就给我解决了。但是,万万不可轻敌,我又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把这张卷子给检查了几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终于检查出了四个错处,若不是细心检查,那就白白地送去了六分,那成绩顶多也就是94分了。

  星期五,这次小测的成绩终于被我盼出来了,当试卷发给我的那一瞬间,我心中的那块大石终于放下来了,是100分。心想:哈哈,回去可以交差了。

  这次小测真是令人大吃一惊,李贝铭的'预言居然成真了,李禺庚的成绩比他好,李禺庚100分,而李贝铭才67分。

  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小测拿七、八十分的人这么多,希望徐老师查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数学小日记 篇8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刚进门,奶奶就拿着民丰超市的广告纸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嘿,你看看,有没有要买的',奶奶给你钱!”我接过广告纸,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货咧!”“打折好啊,给你100元,喜欢的就买。”奶奶毫不犹豫地把100元递给我。我提上购物袋,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到了超市,推着购物车,我东张西望,想着买什么好。没过一会儿,购物车里塞满了我精心挑选地6种零食:美国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话梅0.48kg、咸干花生1.06kg。掰着手指算了算原来的总价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着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账时,收银台的姐姐说因为有优惠,共便宜了10.41元,现共74.9元。姐姐又给我一张深蓝色的卡,我不解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她回答:“这是刮奖卡,消费满68元的顾客就可以领取,要求在卡上,最高奖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开刮奖区,与要求对一下,获得了2元,这样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从购物袋里取出来,把剩下的27.1元换给奶奶,又说:“奶奶,本来是要花85.31元,优惠后之用74.90元,刮奖又‘赚’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听了后了开了花,眉开颜笑地说;“媛媛(我的小名)真会算,将来一定是个会过好日子的人!”

数学小日记 篇9

  一天下午放学后,马小跳带着杜真子到他家楼下,看见几个爷爷奶奶正在讨论着什么有趣的话题。

  你们两个来得正好,我正在让他们帮我开动脑筋算一算最后一次钓鱼是应该是什么时候,可似乎没有人知道,马小跳你来试一试。

  马小跳从马爷爷眼神里读到了挑战,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杜真子一听,高兴的.说:什么问题啊?我来试试。

  马爷爷说:我从5月1日起单周一、三、五和双周二、四每天外出钓鱼直到6月底,那么最后一次钓鱼是星期几?

  马小跳第一直觉就是拿出自己的草稿纸算一算,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安排,总能找到答案,可是大家都等着呀!

  杜真子不愧是数学达人,她说:爷爷,这问题我能解决,在课外辅导练*卷中有过类似的题目。

  好啊,你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呢?爷爷笑着问道。

  5月、6月共有61天,5月1日正好是星期一,那么61÷7=8(个)5(天),共钓了8÷2=4个单双周,剩下最后5天单独计算。

  马小跳接过话头,说:单周星期一、三、五钓鱼,所以最一次应该是在星期五钓。马爷爷满意地点点头。这时王奶奶凑上前说:马小跳,我从下星期开始学*老年舞蹈,一共要上60节课,每单周一、三、五各上一节课,双周二、四各上两节课,下周一要去办理报名手续暂时不上课,请你也帮我算算最后一堂舞蹈课星期几上。

  简单。马小跳双手环胸得意的说:那么第一周只上2节,单独算;60节只剩下58节了,从双周开始计算,以后每双、单两周上7节(每个单周上3节,每个双周上4节),那么58÷7=8(个)2(节),共上了8个双单周后剩下2节,那么最后1节舞蹈课应该是单周星期三上。

  马爷爷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马小跳,小脑筋转得挺快的,真不错!王奶奶微笑着,不禁伸出双手鼓起掌来:马小跳和杜真子,你们太棒了!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3)

——数学小日记菁选

数学小日记模板8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小日记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小日记 篇1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父亲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小日记 篇2

  扑克游戏算24点想必大家也经常玩吧!今天我就来说说如何快速运算24点吧!

  最基本的就是看到8,想到3;有了6就要找4;算到12快找2;找到了1,就看能否凑成24。

  记得礼拜一那天我和同学算24点,抽出了四张牌,是2、3、4、9。看了一下牌,有个4,2、3、9要怎样凑成24呢?啊!9*3=3,3×2=6,哈哈,4×6=24。算出了,我告诉了他们。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说:“9*3=3,3×4=12,12×”我们都拍手叫好。过了一会儿,两个同学都想到了,“2×4=8,9*3=3,3×8=24!”“2×4=8,8×9=72,72*3=24!”

  我们又抽出了4张牌:9、5、6、1。答案我们算出了两种,9-5/4,4×6/24,24×1/24和5×1/5,9-5/4,6×4/24。同学们算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听到这,我知道了,24点有好几种算法,可不止一种,要认真去算,以一个数为乘数,用另外三个数去乘那个数,凑出24点。这样比硬凑好算多了,这样就能快速算出24点。

  最重要的`还是开动脑筋,灵活使用运算符号,这是快速算24点的方法,你们记住了吗

数学小日记 篇3

  那是一个下午,树上的蝉儿不停地发出**的鸣叫,我突然非常的想吃西瓜,于是嚷嚷着要和奶奶出去买西瓜,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蹦蹦跳跳地拉着奶奶去买西瓜。

  刚走到市场,就看见好多的瓜摊。我和奶奶走*一个瓜摊,只见那些大西瓜的模样可爱极了,胖嘟嘟、圆乎乎,瓜皮上布满一道道浅绿色或深绿色的条纹,已经切开了的瓜是红红的瓤黑黑的籽,靠*一闻透着一股瓜香,怎样都让人觉得好吃。

  老板,给我挑个熟的。奶奶说。

  好叻!卖瓜的小贩敲了敲西瓜然后说这个包您熟!他把瓜放在电子秤上:一斤四块五,6。8斤,30。6元收您30。30?这么贵?算了不买了!小贩一听急了,忙说别,别!我这可是最便宜的价了,我这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可一斤半六块五呢!奶奶本来算术就不好,被他这么一说就糊涂了,她向我看了看。我想:一斤四块五,单价也就是4。5÷1=4。5元,而一斤半六块五,也就是6。5÷1。5,我也没细算,想想估计比4。5多。于是我向奶奶使了个眼色,于是奶奶说:再便宜点吧!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亏大了!于是奶奶付了钱,我兴奋地和奶奶一起拎着装西瓜的袋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把买瓜的过程告诉了妈妈,作文妈妈听完后想了想,对我说:你再算算看那瓜多少钱一斤?哪个便宜?卖西瓜的`说他那儿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儿一斤半六块五。4。5÷1=4。5;6。5÷1。5=?,反正他那便宜!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妈妈哭笑不得,用手指在我的小脑袋上点了点说:你呀!就是一小马虎,6。5÷1。5=4。333,谁便宜啊?虽然只便宜一点。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不要因为不懂数学而被骗,更不要利用数学去欺骗别人!

数学小日记 篇4

  *时空闲的生活中,您有留意过12这个数吗?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在我们身边。你看,一年有12个月,钟表上有12个数,时针转一圈是12个小时。在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人的属相有12生肖。还有,12件商品是一打,一个篮球队有12名队员,就连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长度也是12码。

  有趣的是,人体的某些结构也和12这个数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身体有12对脑神经,我国传统的中医学认为,人有12经脉。小肠的第一部分叫12指肠,就是说它的长度相当于12个横指。人体的两个眼球共有12块成对分布的眼外肌,使眼球能灵活地转动。人体的脊椎骨**有12块胸椎,分别和肋骨相接。肋骨弯曲如弓,保护着心和肺。从胸椎通出12对神经,在中枢神经和胸腹部肌肉皮肤之间建立起灵敏的神经联系,构成完整的体系。

  12就在您的生活中。仔细观察看,在你的.周围还有12吗?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您不妨放下脚步,细心体会生活中的有趣事物,您会发现原来在我们的生活是这么的美好。

数学小日记 篇5

  星期天,我去邻居小明家串门,发现他正在摆弄围棋。看到棋子,我突然想到在《趣味数学》这本书上看过一个小游戏拿棋子的奥秘,便想按照书中的诀窍对付他,保准能赢。

  于是,我神秘地对他说:小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肯定输。

  小明听了,不服气地说:什么?我可是围棋四段高手,数学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怎么可能输给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

  我使用激将法,说:你总把过去下围棋的胜绩搬出来,我看你是不敢和我比。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取了15个白色棋子放在桌上,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拿棋子。首先我们来猜拳一次,谁获胜了,谁就先拿棋子。猜拳胜利的`人,每次都先拿棋子,接着另一个人拿。然后,两人交替拿棋子。每人每次至少拿1个,最多拿4个,最先拿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就获胜。

  猜拳开始了,三、二、一!拳头对剪刀,我先来。小明自以为赢得先机,他迫不及待地拿了4个棋子,我不动声色地拿了1个。

  接下来,我们玩了好几个回合,小明有时候一次拿1个,有时候一次拿3个,可不管他变什么花样,都没有拿到最后一个棋子,急得满头大汗。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我们连玩了3局,我大获全胜。小明急忙问我有什么奥秘。我慢条斯理地说:奥秘嘛,其实很简单:可以把5个棋子*均分成3份,每份5个。如果你一次拿4个,我就拿1个;你拿3个,我就拿2个,只要保证每轮两人拿的总数是5个,这样我就一定能拿到最后一个棋子啦!小明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每人每次最多拿2个,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种玩法呢?

数学小日记 篇6

  今天,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奇的计算方法单位的乘法。老师介绍说,在数学上,不仅数字之间可以进行运算,单位名称之间也是可以进行运算的。比如在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用公式面积=边长×边长来计算。边长的单位都是厘米,所以列出来的单位的算式就是厘米×厘米,得到的结果就是厘米的*方,也就是我们的面积单位*方厘米。再比如要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利用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宽高的单位都是米的话,那么这个式子对应的单位乘法就可以写成米×米×米,得到的结果就是米的立方也就是体积单位立方米。用字母来表示单位的话,就更好理解了。前面这个体积公式对应的乘法算式就是m×m×m=m3。单位的乘法就和我们字母的乘法计算非常相似。听了老师的这一番话,我恍然大悟。以前总觉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的关系,原来这种对应的关系是由这样的单位乘法计算而来的啊!数学世界简直太奇妙了。老师在最后还介绍到:单位之间不仅可以计算乘法,还可以计算除法,大家兴趣可以自己课后去研究。通过这节课,我对单位的计算来了兴趣。回到家,我立刻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老师课上介绍的单位乘法用体积公式来举例子,体积的计算除了长×宽×高以外,还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啊。要是这样来计算的话,对应的单位乘法应该就可以是*方米×米。这可该怎么计算呀?我不禁犯起了嘀咕。对了!单位的乘法就和字母的方法差不多,把它们都改成字母来试试!这样的话*方米×米就可以写成m2×m得到的'结果应该是m3。哇!真的又变成了之前的体积单位立方米了!这种乘法简直太神奇了!

  老师说过,单位之间还可以算除法呢,这会是怎么计算的呢?我赶紧从书中找来一道除法的应用题。甲乙两地之间距离300千米,一辆汽车用了5小时走完,这辆汽车的*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根据题目,我列出了算式300÷5=60(千米)。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对应的单位除法就是千米÷小时=千米。很明显,千米÷小时不可能还是千米啊!哪里出了问题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最终,我不得不来寻求爸爸的帮助。听了我的疑惑,爸爸微微一笑,提醒道:这里路程÷时间=速度,一般我们把速度说成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其实速度的单位应该写成‘千米/小时’。还记得这个单位吗?看到这个单位,我眼前一亮!对,以前学过这样的复合单位!这样一来,原来的算式就有结果了。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和这个单位类似的还有元/千克、米/分钟它们都是由元÷千克或者米÷分钟计算得到的。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迫不及待的和数学老师分享起我研究的成果。老师看到我的成果,十分满意。不过,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又把我问愣住了。老师问,你知道千米/小时中这个/是什么意思吗?看着我一脸的疑惑,老师给了我提示:分数在生活中又可以被我们写成的形式,中间的/其实就是分数线的另一种写法。我明白了!千米÷小时如果写成分数就是,然后写成像那样的形式就变成了千米/小时了!原来这个/就是表示分数线!原来这个单位还是由分数演变而来的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数学的世界奥妙无穷,我觉得数学就是一条四通八达的路,有的知识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背后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数学小日记 篇7

  生活皆数学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身处现在的大数据时代,还是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简单的数字或简单的加减乘除数**算。开门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的生活开支需要数学,生活及工作中的时间管理也离不开数学,上天揽月及深海探究更离不开深奥的数学应用。

  上周日,我和老爸去天德湖公园游玩,其中就有不少数学题呢!刚要出门,老爸的.手机响了,原来老爸的朋友已经在天德湖门口等我们了。电话里那位叔叔问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到?老爸回答说最多还有二十分钟!怎么是二十分钟呢?我不解地问。老爸说:家离天德湖公园约8公里,我们摩托车时速40,还有路口红绿灯若干估计要等六七分钟,所以测算二十分钟能到啊!我估算了一下,点点头。游玩过程中,我看到好多人都在骑玩三人自行车,就向老爸要二百元。老爸问我为什么是二百元呢?我掰起手指,很老道地跟老爸说:一辆三人骑行车押金150元,租金是20元每小时,我们最多骑行两小时,二百元肯定够啦!老爸听后很爽快地给了我两张***!我们快乐地骑着三人自行车在人群中穿行,绕行天德湖一圈后,老爸突然问我一圈估计有多少米。我只顾着骑行,哪想着一圈多少米呢?老爸看了看手腕上的运功计步器说,刚才慢跑一圈示数是六千多步,两步幅计一米,所以一圈下来差不多3000米。还有一种计算法,你自己试试看!老爸鼓励我说道。我想了想问老爸:我们骑行的时速大约是多少啊?老爸笑了笑没有回答。有了时速,我再测算一圈下来骑行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一圈的距离啦!我信心满满地说道!老爸点点头,指着路边的铭牌。我看到铭牌上清楚地写着骑行单程约3公里。游玩中我们买饮料零食,自然又要用到数学。游玩整个过程差不多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家。真是整个过程就没有离开数学啊!

  生活皆数学,让我们做个有心人,运用所学数学来管理我们的学*和生活吧!

数学小日记 篇8

  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吃完饭,休息了10分钟,便开始了快乐的家作之旅。

  我第一个做的作业科目就是数学。我做起了数学实验班中的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上面有许多类型的题目,不一会儿就做到了最难的应用题。其他题目还好,可是偏偏第四题难住了我。

  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2车水果,共20xx千克,卖了3天后,还剩1040千克。求*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水果?一开始我理解错误,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结果以为是用20xx÷3,可我觉得答案不对劲,好像题目出错了,便去问妈妈,妈妈看了冷笑了一下,说:自己再去想一想。我拿着书,坐着,开始静静地思考了起来。

  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原来是我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我把这一条件补了上去,列出了一个正确的算式:20xx-1040=960(千克)960÷3=320(千克)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改掉粗心这个坏*惯!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4)

——数学小日记菁选

【热门】数学小日记三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小日记3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小日记 篇1

  这日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就应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这日的事情最后发生了,我爷爷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但是来,我爷爷给他10元,他却找我爷爷7元钱,我爷爷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爷爷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爷爷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来。”“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数学小日记 篇2

  最*我们学*了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再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几分之几。而是用图来表示分数,比如说一个圆形,*均分成四块,每一块就是圆形的.四分之一。我们还学*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数就大于1,而真分数就小于1。

  比如说有两个一样的图形,每个图形都*均分成两份,第一的图形涂了两个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个图形只涂了一个格子(二分之一)。这两个图形可以用真分数来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数来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来形容。这是带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组合而成的。

  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而带分数也可以化为假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呢?就用它的分子除于它的分母,再从上念到下。比如说是三分之七的话,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个整数,而除数就是分母,余数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我们还学了分数和除法,被除数除于除数就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数学小日记 篇3

  星期天,我去邻居小明家串门,发现他正在摆弄围棋。看到棋子,我突然想到在《趣味数学》这本书上看过一个小游戏拿棋子的奥秘,便想按照书中的诀窍对付他,保准能赢。

  于是,我神秘地对他说:小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肯定输。

  小明听了,不服气地说:什么?我可是围棋四段高手,数学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怎么可能输给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

  我使用激将法,说:你总把过去下围棋的胜绩搬出来,我看你是不敢和我比。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取了15个白色棋子放在桌上,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拿棋子。首先我们来猜拳一次,谁获胜了,谁就先拿棋子。猜拳胜利的人,每次都先拿棋子,接着另一个人拿。然后,两人交替拿棋子。每人每次至少拿1个,最多拿4个,最先拿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就获胜。

  猜拳开始了,三、二、一!拳头对剪刀,我先来。小明自以为赢得先机,他迫不及待地拿了4个棋子,我不动声色地拿了1个。

  接下来,我们玩了好几个回合,小明有时候一次拿1个,有时候一次拿3个,可不管他变什么花样,都没有拿到最后一个棋子,急得满头大汗。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我们连玩了3局,我大获全胜。小明急忙问我有什么奥秘。我慢条斯理地说:奥秘嘛,其实很简单:可以把5个棋子*均分成3份,每份5个。如果你一次拿4个,我就拿1个;你拿3个,我就拿2个,只要保证每轮两人拿的总数是5个,这样我就一定能拿到最后一个棋子啦!小明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每人每次最多拿2个,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种玩法呢?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5)

——数学日记菁选

实用的数学日记范文汇总十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写好总结,写好日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日记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日记 篇1

  有这么一道测验题: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梨的重量为20吨,苹果的重量比梨多1/6,请问这是把( )看作单位“1”。

  学生写道“梨”

  一老师批阅“×”

  学生疑惑不解,问老师“老师,我为什么错了”?“应该填梨的重量”而不是“梨” !学生明白了,可心里很委屈:老师,您上课时不都是讲把“梨”啊、“鸡”啊什么的看作单位“1”吗!当然他没有敢说出声。

  回家后,小学生向妈妈诉苦“老师讲课,就是这么讲的`嘛!现在又说人家错了,明明是她自己讲错了嘛”。

  这个故事不是我杜襈出来的,小学生是我的儿子。

  无独有偶,过了几天,我的学生也向我提出了类似的**。

  那是一节关于“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的*题课。有一道判断题为“二氧化碳浓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强”。大部分学生都回答“正确”,我当时很纳闷,也很生气“这么简单的题,怎么有这么多人出现错误?!上课没认真听啊!”“老师,你上节课就是这么讲的啊!”“啊?对啊,就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二氧化碳越多,光合作用越强呀,但是本题上有这个前提条件吗?”一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老师,你上课时没讲前提条件!”“什么?!”我瞠目结舌了,“真该死,怎么就没讲呢!”幸好,还来得及补救………。

  回到办公室,想起儿子试卷上的“×”号,想起教室里学生的**,心情久久难以*静。看起来一次小小的疏忽,一点点话语的遗漏,竟造成了学生知识上错误!曾经看到过“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的说法,当时我还不以为然,现在我是真切体会到了!那么自己以前曾经有过多少类似的情景?记不得了!其他教师有过多少类似的情景?不知道!但那绝对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通过这两件事情,让我感受了很多,也反省了很多。汪中求先生曾说过“细节决定成败”,老师们,就让我们从细节做起吧!因为教育需要细节!

数学日记 篇2

  这是一个细雨蒙蒙的星期二.我撑着雨伞去学校,突然发现一楼《学*园地》围着许多同学.好奇心马上驱驶我跑过去想看个究竟.当我走*一看,”哇”,原来是《数学广角》又出新题目了!难怪吸引这么多同学围观!我钻进人群,见到上面写着这么一道题:.

  一个人要坐船过河,他只有一只小船,还带了三样东西:一只鸡、一条狗、一篮菜。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而且人不在它们身边的时候,狗会吃掉鸡,鸡会吃掉菜,怎样才能保证所带三样东西完好无损?

  看了题目,我心里琢磨了起来……

  我灵机一动,答案有了,狗不会吃菜,可以先把鸡送过去,空手回来再把菜送过去,考虑到鸡会吃菜,那就把鸡带回来,换着把狗带过去跟菜在一起,最后再回来把鸡带过去。对,答案就是这样,我甜甜地笑了。

  《数学广角》真好,以后我一定会经常光临这里噢。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到把一张0。01厘米的纸对折30次后,它的高度比珠穆朗玛峰都高。我一看,吓了一跳,怎么可能呀!于是,便叫爸爸来看,爸爸一看也不相信。

  我拿出一张普通的白纸,来做实验。首先对折5次,用直尺量了一下,5毫米。找这样算最多也只有十几厘米,0。01厘米也应该只有100多厘米,怎么比得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呢?爸爸看我很想知道这个实验的答案是真是假,便对我说:“不用急,我来帮你算算。”“好呀!”我高兴的回答道。于是爸爸拿出手机,打开了计算机,算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13厘米,再把0。01连续乘2,乘到30次发现高度0。01的`纸,变成了10737418。24厘米,我惊叹不已呀!一边说:“太厉害了呀!”守一边做着“赞”的动作。连爸爸也张大了嘴巴,不可能呀,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

  妈妈回来后,我把这个实验告诉了妈妈,妈妈也不愿意相信。爸爸跟妈妈说他算过了,是的没错。

  经过了这次实验,让我知道一个道理,想要知道一些事不仅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而且要有一双灵巧的手和聪明的头脑。

数学日记 篇4

  今天在数学的课本中看见了一道题“生活中的数学题”。题目是:“我们国家大约13亿的人口,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角钱,如果这样的话,我国全国就节约了约1300万元了。如果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大学大约要节约1万几千元钱了,那么这笔钱可以供给1805位失学没钱上学的小朋友,把这笔钱给那些人,那岂不是很好吗!”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来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为我想了想:如果这大约13亿的人口,都浪费了1滴水,那么一共约浪费13亿滴水了,那么大家想一想13亿滴水大约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个小实验:在水龙头下面滴1000滴水,用称称了一下,

  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动笔算了一下。 1300000000÷1000×200=260000000(克) 260000000克=260吨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个月用了一吨水计算的话,那么260吨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问我爸爸:“1吨水能够发多少度的电?”爸爸说:“1吨水能发100度的电。”那也就是说260吨的水可以发26000度的电了。

  哇!我一下子惊呆了,260吨水竟然可以发挥这么多的作用啊!所以我们现在要节约所有的水,不要浪费掉一滴滴的水了,我们要养成节约这个好*惯,不能再浪费了。

数学日记 篇5

  6月11日 星期三 晴

  盼望的时刻总算到了,一放学,一路小跑地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爸爸从单位借来的烧杯。接满水后,小心翼翼地将烧杯放在盆子里,确保烧杯中的水不漏撒。接着,我用小刀在筷子上刻了一道痕迹,把筷子分成了两部分,这一道痕迹就是筷子两部分的分界线,我准备分两次来测量子的体积。 实验开始了,我紧张极了,心嘣嘣地跳,我拿筷子的手也不时发抖了,但我尽量克制住这种激动的情绪。我将筷子缓缓插入烧杯里,尽量不让筷子晃动,否则溢出来的'水就太多了,测定结果就会不准确。当第一次将筷子的一部分插入烧杯中后,看到烧杯中的一些水溢到了盆里。烧杯再装满水后,又将筷子的另一部分插入其中。最后,我将两次溢到盆里的水倒入另一有刻度的烧杯中,这样就得到了筷子的体积。 结果,我失败了。实验测得的筷子体积只有3立方厘米,跟我计算的筷子体积相差甚远。起初,我还有些不相信,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明白了失败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烧杯的口径太大了,即使烧杯没有装满水,人的视觉也会看成是装满的,加之筷子的体积又太小,且烧杯的刻度又过大,导致了实验结果的偏差。因此,我得改进改进实验方法才行。相信我会成功的,不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数学日记 篇6

  2月28日星期天 多云

  早晨,我被一阵阵鞭炮声吵醒了,今天是元宵节。

  早饭时,妈妈端上来3碗热气腾腾的元宵给我们吃。忽然,妈妈说:“哎呀,我忘记数一袋元宵有多少个了。”我说:“没问题!我会帮你算。”于是,我对爸爸妈妈说:“我们各自一边吃一边记住自己吃的.元宵个数,好不好?”爸爸笑笑,妈妈也笑笑,都说:“好!”

  于是,我们一家三口都默不作声地开吃起来。

  一会儿,爸爸碗里的元宵吃完了,他抹了下嘴,说:“我吃了22个元宵。”接着,妈妈说:“我吃了14个。”我赶忙吃下最后一个,来不及地说:“我吃了10个。你们不许算,让我来算。”妈妈笑着看看爸爸,爸爸说:“你先吃完,我们等着你来算。”

  我咽下最后一个元宵,立即开工:22+14+10=46(个)

  我对大声地说:“46,一袋元宵是46个。”

  妈妈说:“哦,锅里还有4个。”

  我抢着说:“46+4=50,50个,一袋元宵是50个。”

  爸爸妈妈都笑了。

数学日记 篇7

  5月8日星期三晴

  这天,老师在复*时间单位,提到了*年闰年,闰年就是每四年才有一次的年份。在那一年,二月就会有29天,全年就有366天,这个我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有大约1/4天,四年后就会多出一天,就被加到天数最少的2月去了。

  但是,我最不能明白的是,为什么整百数的年份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像20xx年,1800年都能被4整除,也就应算闰年才对,为什么必须要400的倍数呢

  为了寻找答案,我翻阅书籍,也没有找到答案,只得到了一个数据,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我想:咦,说不定能够透过这个计算出来。

  说干就干,我先把5时46秒转化为20926秒,一天则有86400秒,用20926÷86400≈0.2422(天),这就是人们每年少计算的天数,所以把这个数乘4等于0.9688天,人们为了简便,就看成一天,而这样就多算了1-0.9688=0.032(天)=46分4.8秒,再用46分4.8秒×(100÷4)=19时12分,就是每一百年中多算出的时间,人们就把这些时间看作一天不贴在其他99(100-1)个年份上,而这样,就又多算了24-19.2=4.8小时,就这样,每四百年就多了4.8×(400÷100)=19.2天,又将*一天,所以,四百年又一闰,即100-3=97(个),所以每四百年中只有97个闰年。

  哦!原先是这样,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算出来了,虽然挺麻烦的,但也解开了我的一个心结。那感觉真棒。其实数学离我们生活很*,几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就会有许多收获的!

数学日记 篇8

  上星期的一天,我们班经历了一场悲哀的考试,我们全班考都砸了。所以今天我就来说明我们是如何那么悲哀。

  那一天我们都早早的来了校不料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一场悲哀的.考试。这时数学老师手里拿了一大堆试卷。考试开始了,我刚写就发现这张试卷难度挺大呀!我答到应用题时我傻眼了几乎都不会。考完之后我心里就15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呀。

  第二天早上,数学老师表情严肃的走进教室,他生气的说:“竟然有22个不及格!”我一听,懵了。本来数学就不好的我是肯定逃不过不及格的命运了。试卷一发,果然不出我之所料。49.5!我一看试卷便无精打采了。 我这一天都在紧张中。我想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我上课时不注意听讲所以才考的如此差劲!

  我不仅不听有时还会思想上开小差,就是人坐在教室里,魂都不知道飞哪去了。我一定要培养我的自控能力。做到上课不开小差,不说话!有时还得积极举手发言。还得学会不耻下问,勇于提问,我爸爸说:“学会'偷学'问别人,懂得的东西,就会成为自己的知识。这也是学*方法。”我想我还得报几个辅导班了。

  我以后一定要上课认真听,争取下次考好一点,不让辛苦白白浪费!

数学日记 篇9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瞬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一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数学日记 篇10

  五年级上学期,我们学*了小数的加、减、乘、除。看似简单,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小数的四舍五入法,只有灵活应用,才不会出错。

  比如,我们五(2)班去春游,班上一共有60人,要租面包车,一辆面包车可坐25人,那么要租几辆车呢?按照常规思路,用60÷25=2.4(辆),那么根据小数的四舍五入法不就要两辆车吗。可是再想想,剩下的10人难道走着去吗?根据实际情况是要租3辆车才行的。还有我们学校做校服,一套校服要用2.2米布,现在有266米布可做多少套呢?用266÷2.2≈120.909(套)按照小数的四舍五入法,那就是121套,可是另外一套布不够呀,答案只能是120套。

  小数不仅有趣还存在着奥秘。就这学期单元测验来说吧,上面有一道判断题就有很多同学认为是对的。题目是这样的:1.3除以0.3的商是4余数是1.好多同学按照常规的竖式进行演算,余数确实是1。可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我们把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了10倍,所以得出的余数也就扩大了10倍,而真正的答案应该把余数再缩小10倍,等于0.1,而不是1.

  看了这些例子,大家是不是觉得小数很有趣呢?我们只有在学*中多动脑筋,细心审题,才不会出现错误。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6)

——数学日记菁选

关于数学日记范文汇编十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日记 篇1

  中午时分,我吃完了午饭,闲着没事做,便拿起了一本名叫《尖子生题库》的书。翻开负数的这一章,看了一下前面的讲解,又翻到了*题部分去做*题。我先看了一下*题,内容虽然多,但非常容易,。心想:”嗨!这也叫做《尖子生题库》呀,这么容易,我闭着眼睛也能把它全作对。”

  于是,我开始做题了,填空题,判断题,我不一会儿就作了两页。到应用题了,我以为会难一些便认真地看了题,一点儿也不难,刷刷,两三下我就写得只剩下一道应用题了。我看了一下题容易容易,不对,不是已经给了速度吗?那这个“+15”和“—15”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我思来想去,这简直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啊,我又看了看题,还是不会。这时,我想到了在一本书中看到的一个公式,好像对于这道题刚好对上。我便急忙去把我买的所有关于数学的'工具书都翻了出来,找呀找,怎么没有呢?我明明在书上看到这一个公式的,怎么会找不到。事实就是事实,我便翻了翻后面的答案:200÷(35+15)+200÷(35—15)=14小时,为什么用200除以35呢?这时行程问题中的,我便拿起《小学毕业总复*》这本书,翻到有关于行程问题的这一页,里面有一个公式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它是用路程除以速度等于时间,这些加十五和减十五是加减法而不是正负号。

  数学题真是需要认真的读和仔细的去理解呀!

  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复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认真,不能小看它。

数学日记 篇2

  9月20日 星期三 晴

  这天上午,史老师留好数学作业后,让数学班长在下午再说一遍。下午同学们问数学班长说:“今天数学作业是什么?”数学班长说:“你猜。”同学又问:“数学作业是什么?”他又说:“你猜。”随后,他像是突然想起似的说:“啊呀,史老师不让说‘你猜’,让写到黑板上。

  9月2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 语文课上王老师正在讲“血”的两个读音,结果数学班长曹珈毓举手站起来说:“老师,还有第三种读音是土话的读音——’xie‘。“王老师大发雷霆,全班哄堂大笑。

  9月22日 星期五 晴

  这天,我班的数学班长在黑板上写今天的`数学作业,写得歪歪扭扭,我的同桌(青达)看见了,就说道:“你站到我这个角度看一看。”数学班长过来看了看,然后说:“好吧,我承认,我是‘斜视’。”

数学日记 篇3

  那天期中考试,我考得不好数学考了92分,语文只有82分。我听老师说过,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关系到,迁到新学校后的分班。考得好的分在快班,考得不好的分到慢班。我不知道自己会分到哪个班,心里有点着急。

  放学后,爷爷来接我回家。一路上,我跟爷爷说起了考试的情况。爷爷说:“两门功课*均在90分以上的肯定会到快班。你*均几分算算看。”“好的'。90分可能没有,85分肯定有的。”于是我在心里列了一个92加82除以2的算式口算起来。大约半分钟后,爷爷又问:“几分?”我说:“还没算好呢!加起来是174,再除以2......”“太慢了,我都算出来了是87 分。”“这么快!”我有点不信,一算,真是87。爷爷说:“算*均数其实不一定都用除法,我是用加减法算的,你看,92和82,这个2都先放在一边,90里头分5个给80,不都是85了吗,再加上2,就是87分。用这样简便的方法算,速度自然就快。”我听了,佩服得直拍手,连声说:“爷爷真厉害:爷爷真厉害!”不料爷爷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加减法求出*均数,这件事还说明了一个道理!你想想是什么道理?”我想了半天都没回答出来。最后还是爷爷说了:“经一事,长一智,实践出真知。你自己好好去理解吧!”

数学日记 篇4

  数学日记(一)——二三班胡诗涵

  20xx年3月13日 星期四 晴

  这一周,我知道了,被除数、除数、和商都一样的算式是1÷1=1,除数和商一样的算式有:4÷2=2、9÷3=3等,共九句呢。我还学会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比如:40÷8=5,因为五八四十,所以等于5。我还学会了更难的:一道除法题,除数是9,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商是6,整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54÷9=6

  45÷9=5。

  所以正确的商是5。

  这一周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好开心呀!

  数学日记(二)——二三班龚一若

  20xx年3月13日 星期四 晴

  这一星期我们学了表内除法。。我知道了:被除数和除数相同,且都不等于0的时候,商是1。我还学会了怎样提问题、自己编题,如:一架小飞机可以坐五人,我们班有40人,一共要坐几架小飞机?40÷5=8(架),可以坐8架。看来我知道的真不少啊!我还要继续努力,学更多的知识!( )

  数学日记(三)——二三班朱帅斌

  20xx年3月13日 星期四 晴

  在数学课上,我学会了2到9的乘法口诀求商,我还知道做一次小飞机要8元钱,要是坐9次小飞机需多少钱?用乘法计算。我还知道什么是*移和旋转:如;电扇转动是旋转,拉开抽屉是*移。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数学问题,让我们一起去发现他们吧。

  数学日记(四)——二一班乔薇薇

  20xx年3月13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星期六,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动物园玩,我们看了许多动物。妈妈问我:“猴子有15只,大象有4只,猴子比大象多几只?”我马上说:15-4=11(只)猴子比大象多11只。妈妈说:“你还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我说:“那这个题还可以这样问:大象比猴子少几只?”妈妈说我很聪明,还会举一反三呢!

数学日记 篇5

  星期天,妈妈叫我整理房间。这时候我发现:窗户、门是对称的,窗户是长方形的',所以是对称的。门也是长方形,不用说当然也是对称的哦。

  接着,我发现房间里的家具,全是对称图形:床、桌子、柜子都是长方形的对称图形。

  当我整理学*用品和玩具的时候,我发现:铅笔、橡皮、书、笔记本也都是对称图形。

  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真多呀!但我发现长方形的对称图形还是最多的!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

  我们来到书店。我挑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书,来到收银台。爸爸说:“你这本书12。6元,我这本书16。3元,我再拿3支1。5元的圆珠笔,给了50元还剩多少元?如果你猜对了,剩下的钱就给你买雪糕吃。”我想:50减12。6加16。3加1。5乘3的和等于16。6元。我说:“16。6元。”“好,这16。6元就给你买雪糕吃。”爸爸爽快地说

  来到雪糕店,爸爸又问我:“我买2个1。5元的`雪糕,付了16。6元,还剩多少钱?”我想:简单,16。6减1。5乘2,等于13。6元。我说:“还剩13。6元。”爸爸说:“不错嘛!还可以。”我生气地说:“你小看我啊,这可是二年极的题目。我要是连这些都不会,我还是五年级的学生吗?”

  数学在生活中是离不开的。

数学日记 篇7

  数学期中考试的试卷有两张,一张和*时的.试卷一样大,还有一张只有半张试卷这么大。当时我紧张极了,不过我考试一点也不慌,我先把题目读懂了,再动笔写。这次期中考试我对自己很有信心,我觉得只要认真,不粗心大意就能考好。我已做到了认真审题、读题、检查和不粗心大意,虽然考试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不过相信我一定能考100分回家,因为我也答应过妈妈一定要考100分的,我一定要说到做到。

数学日记 篇8

  6月13日星期五晴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日记 篇9

  我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上过无数次数学课,有一堂数学课让我至今难忘,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记得有一天,数学老师来给我们上数学课。我们那时才刚刚学会小数除法,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小数除法题,刚好上面有一道我不会做,但数学老师说:“我点到的同学上来做”。我在心里暗暗想,不 要点到我,不要点到我。但是老师恰好点了我上去做那道我不会做的`那道题。我的心里怦怦直跳,我不会做那道题,做错了咱办,那多丢人啦。我还是鼓起勇气上了讲台去做了那道题。这道题目是0.416 ÷0.032,我做错了,我多添了2个0,我本以为老师会批评我,可老师却表扬了我。老师说:“同学们,这个错有可能全班同学都可能会犯这种错误,可这次我讲了,我相信大家以后就不会犯这种错误了 。”老师讲先把0.032的三位小数点往0.416右边移三位,0.416就变成了416,0.032就变成了32,这样就好算了,就变成了416÷32,答案就等于13,哦这样简单,我终于明白了。

  这节数学课让我终身难忘,通过这堂课,我以后再遇见这种数学题,我一定不会做错了。

数学日记 篇1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数学来帮助我们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数学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实用。虽然数学能为我们带来好处,但是在好处的背后总有许多争议。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的家人对小数的.不同看法的争议。

  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超市购物。只见超市物品价格几乎都是几块几或都是几块。根本不会出现几块几角几。于是我满怀好奇心地去问爸爸为什么?爸爸说:“如果小数点后面出现两位或更多地小数,这样会对大家造成诸多不便,所以别人就去整数或小数点后面的数作为价格。”听了爸爸的话,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可是表弟却蹦出来说:“不是的,我们老师说过:超市里的价格不是采取*似数,就算是采取*似数,那我在超市里还看见一排价格是小数点后两位或更多的物品呢!”表弟说的是真的,因为我和他一起去的。这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呀!哎,没办法,只好去找营业员阿姨,营业员说:“在本超市,付账都是采取*似数。一般超市都是这样,除非有些超市有特殊情况吧!

  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你会发现很多奇妙的东西!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7)

——数学日记菁选

有关数学日记汇总九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日记9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日记 篇1

  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我们细心发现,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新编数学日记200字,希望对大家的学*有所帮助!

  数学,数学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呢?因为数学它有魅力,我已被它深深的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学了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学*计算更加轻松。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367+498=?我只要这样想:把498看作500来加,然后用367+500,发现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里减去2,结果得到865。而796+295呢?我这样想:796可以看作800来加,而295可以看作300,一个多加了4,另一个多加了5,于是算式就变成了800+300-4-5=1091,瞧,多方便呀!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算法,再来学*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袋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结果中加上1,就是用483-300+1=184,这样就好算多了。不过呢,我可警告你一句:计算减法最好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咯!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的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数学日记 篇2

  11月5日星期六天气:晴

  0的重要性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爸爸检查我做的计算练*题的时候,说做错了一道题。我连忙去看,原来题目是18×9=?,我写的答案是182。爸爸让我重新算了一遍,得到了另外一个答案162。这次终于算对了!但是爸爸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快速地检查计算题的结果是否正确呢?

  首先,对乘数是9的乘法结果,有什么规律呢?比如2×9=18、3×9=27、4×9=36……再难一点的,12×9=108、22×9=198……它们的乘积结果在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都是9或者9的倍数。用这个方法来验算,我一开始算的182的结果,数字和是11,不是9的倍数,所以算错了;后来算的.结果162,数字和是9,所以这次才算对了。

  然后,爸爸问,对乘数是其他数字的情况,有什么规律呢?我们一起想了想,得到了一些方法:

  乘数是2:乘积的尾数必然是偶数,也就是2、4、6、8、0当中的一个;

  乘数是3:乘积的数字和必然是3或者3的倍数;

  乘数是4:乘积的尾数必然是偶数,而且它的后面两位数必然能被4整除(比如积是35276,我们不用看352这三个数字,只需要看76是否能被4整除→能)

  乘数是5:乘积的尾数必然是0或5;

  乘数是6:乘积必然能同时整除2(看尾数是否是偶数)和整除3(看数字和是否是3的倍数);比如,3762,尾数是2→能被2整除,数字和是18是3的倍数→能被3整除,因此这个数就能被6整除;

  乘数是7:好像没有很好的验算方法;

  乘数是8:乘积的尾数必然是偶数,而且它的后面三位数必然能被8整除(比如积是35276,我们不用看35这两个数字,只需要看276是否能被8整除→不能;

  乘数是10:直接在另一个乘数后面加0;

  ……

  我们从一个个具体的例子中,总结出了普遍适用的规律;爸爸说,这种方法就叫数学归纳法。在以后的学*中,可以自己慢慢体会和应用。

数学日记 篇4

  离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咱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咱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咱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旅馆。路过一家商店,咱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路过,不过,建设大街的旅馆非常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知道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知道和*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谢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旅馆了。你知道我是怎么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符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符合条件。接着看3和3,3×3=9,3÷3=1,符合条件。最后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符合条件。答案只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咱们非常快就找到了和*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数学日记 篇5

  今天下午,我们数学老师把数学卷纸抱了过来,然后又气乎乎的扔在了讲台上,又给我们来了一顿“爱的教育”:“这次我们班得同学考一百分的有不到二十名的同学,应该来说我们班同学应该全考一百分的,我现在来数一下一百分的,xx100分,x100分,xx....”

  之后,老师又让数学组长们发卷纸,xx第一个发的.就是我,我考了98分,我勒个乖乖!错在选择题上了,第一题应该打一个对号,却打成了错号,唉!不仔细认真哪!

  老师又说:“今天晚上高于90分的把卷纸抄一遍,90分以下的抄两遍,100分的不用写家庭作业!”“耶!!耶!!”那些考了一百分的同学们又是叫又是喊的吵死人了!都能把聋子给吵死了!

  数学的分数虽然很好,但是我要加倍努力去考100分!加油!!加油!!

数学日记 篇6

  大年初六,爸爸、妈妈带着我去了太仓弇山园百乐园游玩。

  我先去售票亭买了一张“豪华飞椅”的票,售价10元。这里有许多秋千式的座位,围绕在一个大圆柱周围。开始转的时候,大圆柱的外层徐徐上升,座位也在转的同时不断地上升,人在座位上飞了起来。越飞越快,有的人开始尖叫起来。但是我觉得一点也不害怕呢。接着我们又买了三张“花篮式观览车”的票,每张20元,总共60元。最后我和妈妈又去坐了“太空漫步”,每张15元,共计30元。这样的.话我们总共花了10+60+30=100(元)。

  在玩的过程中我碰见了同学,他手中拿了一张40元的套票,听说可以总共玩八个项目。这下我才恍然大悟,如果我们一开始就买40元套票的话,同样玩这三个项目不用套票要花费100元,而用套票我们只要用40元,足足便宜了60元。唉,我真是亏本了!所以我要告诉小朋友们,下次你去这里玩的话想要节约点钱的话还是买套票吧,这可是我的忠告哟!

数学日记 篇7

  数学作业

  有一天,我正在课室做数学作业。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数学的题目弄不懂,这道数学题目是: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题目给了我两个条件,横截面的面积是30*方厘米,宽是6厘米,我想:长方体的体积不是长乘宽乘高吗?为什么题目只给我们底面积和宽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就去问数学老师了。

  老师看了看题目,对我说,横截面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宽在题目上所表示的是长方体的高。这下子我终于明白了如何去求长方体的体积。我又学多了一个新知识,我真开心啊。

  后来,我看见这样的题目我再也不怕了。我用老师教我的方法分辨出与这种类型的题目解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个知识对我来说真的很有帮助,我利用它破解了很多我不会的.题目。我的心里比谁都开心,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出来,好好的利用它们,破解出更大的难题和考验。数学的知识真是学无止境,让我们学都学不完。我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学好高深莫测的数学问题。

  教师点评:这篇文章通过用事例探求长方体体积计算的方法。作者的学*兴趣浓,能灵活运用,文章条理清楚,句子通顺。能遇到不懂就问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一个好办法。学生的获得知识有多种途径,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互相促进,更好的体现出作者对数学的深厚兴趣。

数学日记 篇8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是不能缺少的,每一件事中都会有数学的成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生数学日记,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数学日记

  在自然界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动物中也有很多数学“天才”。

  先拿蜜蜂来说,蜜蜂的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的;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还有蜘蛛织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和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更有趣的是,丹顶鹤在成群结队迁飞时排成的“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也是54度44分8秒!

  同学们,这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篇2 :数学日记

  数学总是那么奇妙,那么神奇,它就像我的好朋友,让我在学*中得到了许多快乐!

  今天晚上妈妈和我比赛做口算,做完以后,一算时间,我用了11分钟,妈妈却只用了9分钟,我好奇地问妈妈:“你是怎么算这么快的?”妈妈说:“我是用乘、除法简便运算的。”妈妈教我这种方法以后,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一些计算题就像戏曲的变脸一样,它总是以*常的面孔出现,里面却暗藏玄机。说拿450÷25这题来说吧!应该先用450×4=1800,再用25×4=100,最后用1800÷100=18。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陪数,商不变。利用这一个性质,可以使许多这类计算题简便起来,我试着又做对了几道题,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只要你理解数学的`规律,掌握它的脾气,做起题来一定得心应手。

  篇3 :数学日记

  我有不少朋友,我有一个特别的朋友,它的名字和其它朋友的'名字与众不同,它的名字叫“数学”!

  我第一次跟你见面时,就觉得你特别神奇,特别吸引人。每当妈妈一遍一遍地教我读1234时我总会读地那么投入,那么认真,妈妈烧饭时,我还是要读,妈妈就只能一只手包着我,一只手抄菜,妈妈只读一遍我就读四五遍。爸爸叫妈妈把学的都写在一张大纸上我每天起床,我都会读一遍。

  六七岁时,妈妈给我买来了一年级的口算天天练,我每天练一张,我就是觉的挺简单的。

  一天,妈妈让我去买火腿长,顺便让我去联系生活。火腿肠3元钱三根,2+2+2=6元,我给他了10元,10-6=4。回到家时我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回来了妈妈高兴的说我的女儿长大了。

  数学是生活中必须用得着的。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语文也不能放弃哦语文也很重要。

  篇4 :数学日记

  数学,是一门有趣而又很有学问的学科,生活中存在着无穷的数学故事,与你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游戏的宝塔。

  记得,刘老师曾经说: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开始不是太明白,后来听刘老师讲过才知道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四年中只有一个闰年,等到一百年的那年就不是闰年了,等到400年整的时候又是闰年。因为只有在用年除以四商是整数,没有余数的时候才是闰年。听了刘老师的.讲解,我终于知道该怎么去推算*年闰年了。

  还记得刘老师讲过的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明明等8人,明明和8人的问题,其中只有一个字的差别,等就表示8个人包括了明明自己。和呢,表示8个人加明明自己就是9个人了。我开始怎么都没有弄明白,后来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去想其中的意思,才终于明白过来。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肯钻研,肯发现,我们就会明白很多的道理的。

  篇5 :数学日记

  自从上了初中,就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特别是俺班的数学课代表:皮蛋。他经常在数学课上接下巴颏子,当然了,因为他多嘴的.毛病,也多次去“蚯眼王“(数学老师)办公室去“领赏“。

  趣事一:初一时,老师上同旁内角。正当我们在认真听课时,忽然听到前面有一阵窃笑,一打听,原来是皮蛋在窃笑。出于好奇,我便问他在笑什么,(好险!)他好不容易才停止了笑,说“红黄内角,红黄内角“。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中,一柱香的工夫过去了。哦!原来是数学老师用红色和黄色粉笔画同旁内角,并且两个词的读音也差不多。怪不得笑成那样。

  趣事二:前几天,老师上全等三角形的证明。要用到“边边边“的定理,也就是“SSS“。皮蛋插话说,那不就是S的三次方吗?老师瞪着他说“废话!又在胡扯!应该是3S才对。我晕……

  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呢!期待着,精彩正在不断上演!

  篇6 :数学日记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

  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我们就走到了洗洁精专区;这时,妈妈对我说:“我现在要买一瓶柑橘位的.洗洁精,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种最实惠。我就买最实惠的那种。”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扫过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两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细的端详着,发现虽然两瓶洗洁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装纸上写着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1。5千克。另一个写着1.3千克。而它们的价格都是12元,当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点啦。我对妈妈说:“这瓶最便宜,就买这瓶吧。”这时,妈妈拿着另一瓶洗洁精笑嘻嘻地对我说:“这瓶1.5千克,12.元,这瓶最便宜。”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超级特价装,哎呀!失算了。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篇7 :数学日记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是不能缺少的,每一件事中都会有数学的成分。

  比如说:商场打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运用数学,一件衣服打五折,现价250元,我们就可以求出原价,250除以10分之5得出500元。

  装修房子的.时候,要买地砖,我们也可以运用数学算出最省钱的选择。假如说这个房子70*方米,要铺满地砖。现在有两种选择,买5*方米的地砖,每块20元。买10*方米的地砖,每块50元。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运用数学来解决。先求出第一种的价格:70除以5等于14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块地砖,再用14乘以20等于280元算出总的价格。再求第二种的价格:70除以10等用于7块,再用7乘以50等于350元。很明显第一种便宜。

  再比如说,我们家要粉刷墙壁共57个*方。粉刷墙壁每*方米50元,共需要多少元?用57乘以50就得出2850元。

  数学的用处还有很多很多……只待你发现。

  篇8 :数学日记

  在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我们逛了好长时间,都找不到价格,样子都合适的衣服;我们走到了一家裤子店,看到门口的牌子上写:全场5折!我看了一下,有点摸不着头脑,问:“妈妈,5折是多少啊?”妈妈对我说:“就是原来价格的一半呀!”我进去买了几件裤子,头脑中还不免有些疑问:有没有7折,3折,9折呢?这些折扣又是怎么算的呢?我带着这些问题回了家。

  一回家,我就问爸爸:“爸爸,商场上的折扣都是怎么算的啊,我现在只知道5折是原来价格的'一半,可7折,3折这些折扣我还是不知道怎么算,您能教教我吗?”爸爸听了我的话,笑着说:“我家女儿还真好学,看爸来教你啊。你看,假如原价是60,打7折,那就是60×0.7,打3折,就是60×0.3,打5折,就是乘0.5,也就是半价,但5折以下的4折,3折……当然是比5折便宜了。那6折,7折呢?”我答道“则比5折贵一些。”“真聪明”爸爸高兴地说。

  我明白了,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好好学*数学,让生活更加的充满智慧!

数学日记 篇9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通分。通分的意思就是把两个不同的分母、不同的分子的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那这个公分母该怎么找呢?在一般情况下,用短除法最后得出的那半圈数相乘,就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而在两个分数的分母是倍数关系的情况下,较大分母是公倍数。

  通分的应用很广泛。如:一家冰激凌店有两样冰激凌最受顾客欢迎。第一种一星期能买出八分之三,第二种一星期能买出二分之一,商店老板该多进哪种冰激凌?这时就需要通分来解题了。要把这三个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第一步就是要求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二和八的最小公分母是八,通分后两种冰激凌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八分之四和八分之三,所以第一种冰激凌受欢迎。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8)

——数学日记菁选

精选数学日记范文汇编6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日记 篇1

  提起错别字,我们往往就想到语文。课时,数学中的错别字何尝没有!

  数学错误率位居榜首的是“1”和“7”。它们*似得仅差一个小短横。他们可谓风光无限,因为往往在写数字时,顺带一笔就把“1”写成龙“7”,酷似一枚硬币上“1”。可是,批阅的人却没那个闲心,看不清楚就一个字裁夺:“错!”所以,它们乃是“错别数”(根据错别字推理而出)之王。

  下一个就是榜眼“6”和“9”。他们笔画相同,形状相同,只是方向不一样,颠倒了个儿,人们不专心的'话,就会把他们弄错,不是把“9”写成“6”,就是把“6”写成“9”。

  探花的“丰功伟绩”与“6、9”差不多,“3”和“5”闪亮登场。本来“3”和“5”是就很相像,加上人们在写的时候,往往把“5”写成“3—”,这样,看起来就更像了。一个同学写“5”,先写成“3”,忘记写那一短横,就成了名副其实的“3”了。这样地情况不少见!

  数学错别字,不可小看!主要是由于不专心,认真一点,要克服并不难!

数学日记 篇2

  2月26日 星期一 晴

  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圆圆的东西,吃的饼干,玩的`皮球,水杯垫,好多好多。这就像我今天认识的小数点,这是我的一位数学新朋友。原来它躲在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去超市,它就躲在价签上,面包2。30元,果酱***0元,这些小数点到底有什么用啊?去掉它看一看面包230元,果酱890元,哈哈,这回知道它的厉害了吧。

数学日记 篇3

  学*“数学”我曾有过许多的困难,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过放弃,不过我对数学的好奇心很大,总想把题目做完做好。困难一步步向我进攻,但我一次次的把它们击败,那真是“有志者事竟成”。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时正在学环形的面积,当时我只知道求圆的面积,可现在两个圆在一起了,不知道怎样求了,我没认真思考,就放弃了,结果作业做得不好。我想: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要努力。上课时我认真听了老师讲解,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道题我知道怎样做了:一个环形它内圆半径是10厘米,外圆半径是1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我先求出外圆的面积:3.14×152=706.5(*方厘米),再求出了内圆面积:3.14×102=314(*方厘米),那么环形的面积就是:706.5-314=392.5(*方厘米)。嗨!太简单了。

  所以说:只要有信心什么事都能成功。

数学日记 篇4

  今天,我和爸爸去买东西。我们进了超市,爸爸去拿一个小推车。拿完,我们就进超市了,进了超市以后,爸爸就带我去买喝的。我们买了可乐,可乐一瓶三元,我就只买了一瓶。我们又买了大瓶的红茶,一大瓶是四元,我还是只买了一瓶。买完喝的,我和爸爸就去买吃的了,我们买了一包薯片,一包是五元,我买了两包,一包给我,一包给妹妹。我又买了两根棒棒糖,一根是香橙味,一根是蓝莓味的.,一根五毛,两根一元。买完吃的,就去买文具,买了一根笔,是一元,又买了一块橡皮。买完,我就去付钱了,我先放了棒棒糖,再放了薯片,再放了笔,然后放了橡皮,然后又放了可乐,红茶。放完,然后我算了算,我先算喝的,3+4=7(元),然后又算了吃的,5+5+1=7(元),然后算了文具,1+2=3(元),合计,7+11+3=21(元)。然后爸爸付了25元,收银员收爸爸25元,收银员找了爸爸4元。买完,我们回家了。

数学日记 篇5

  我和姐姐参加了阳光少年夏令营。妈妈给了我200元零花钱。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我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买我喜欢的东西了。一上火车,我就开始了疯狂大采购:买了一瓶冰红茶,花了10元钱;一袋花生,又花了10元钱;一袋孜然羊肉串,10元钱;三副扑克牌,花了9元钱,一共花了39元钱,200-39=161(元)还剩161元钱。刚下火车就又坐上了前往世博园的大巴车。世博园里有两百多个国家馆,我们参观了美国馆、太*洋联合馆、澳大利亚馆、印度尼西亚馆、丹麦馆、石油馆、泰国馆……我们一共才去了22个国家馆,给我留下最深的是美国馆和太*洋联合馆。美国馆有3大展厅,太*洋联合馆有14个太*洋国家和2个国家组织共同参展,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太*洋岛国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和热情奔放的民俗风情。

  在这里我用15元钱给妈妈买了海宝钥匙扣。花了10元给爸爸买了一把孔明扇,还花了10元钱给自己买了一把竹剑。在回郑州的.火车上,我用20元钱给爸爸买了一个按摩器,用10元钱给弟弟买了玩具,又买了三盒水果,花了30元钱,,还用10元钱买了一袋食品,39+15+20+30+10×4=144(元),200-144=56(元),回到家妈妈首先表扬了我,外出旅游还记得爸爸妈妈和弟弟,又批评了我不应该乱花钱,像火车上的东西又贵又不好,不应该乱买。听了爸爸妈妈的分析和教导,我确实也感到自己有点大手大脚,有些钱确实不该花,这次旅行给了我很大的教育。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做作业时遇上了一道难题,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直角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3厘米,高也是3厘米,现在以这个直角梯形的上底为轴,旋一圈,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会是多少?

  看完题目,我立刻松了一口气:这题一点也不难嘛!不就是一个圆柱加一个圆锥,求体积一样的嘛,不过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于是,我飞快地列出几个算式答: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正当我喘了一口气,准备“迎战”下一题时,爸爸走了过来,看了看我那道题目,皱了皱眉,说:“你这道题错了。”我听了这话,又看了看那道题,没错啊!难道算错了?我又验算了一遍,“没错啊!”我小声嘀咕着。

  爸爸听了这话,脸上立刻“晴多云”:“没错?你再仔细看看题目。”“哦。”我应着爸爸的话,疑惑地又读了一遍题。突然,我发现了什么,我又看了一遍。“没错,的确是我错了,我没看清楚‘上底为轴’这个关键因素,以为是下底了。可是该怎么做呢?”我自言自语。

  爸爸看见我这样子,知道我遇上困难了,于是他走到我旁边,说:“你可以把直角梯形‘补’成长方形,长方形可以旋成什么?”“圆柱。”我回答。“那么被‘补’上的三角形有可以旋成什么?”“圆锥啊……啊!我明白了!

  我们可以把直角梯形变成长方形,这样便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而这个圆柱中包含了‘补’的三角形的旋体,即圆锥,我们用圆柱的体积减去圆锥的体积,即可求出这个图形的体积。”于是,我把原来的做法擦掉,又列出了几个算式答 :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爸爸首先肯定了我的做法,然后他又说:“你还知道别的做法吗?”我想了一会儿,说:“没问题!”于是,我又列了几个算式答 :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爸爸看了,终于露出了笑容。接着他又问:“通过今天这道题目的解法,你明白了什么?”我回答说:“数学的解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道题目可以有多种解法,也正应了那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吧!”爸爸点点头,不过他又发问了:“还有呢?”我听了,疑惑地望望爸爸,摇了摇头。

  爸爸又笑了,只不过这次没问问题,只是点点我的额头:“还有就是,你也该修修自己的粗枝大叶了!”我看了看爸爸,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幽默地说:“是!我拿剪刀来修修!”

  “哈哈……”我们都笑了,在笑声中,我也下定决心,一定要“修修”自己的“粗枝大叶”!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9)

——数学日记菁选

有关数学日记模板汇总七篇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日记 篇1

  10月3日 星期二 阴

  参加完锦标赛后,爸爸妈妈带我到市内逛商场。我们来到成都人民商场时,远远的就看到商场顶楼上的巨幅广告:“满200元,送200元。”我们一家人都感到好奇,便进了商场。经询问,原来是消费者每购买200元的商品,就送200元的代金券用于再购物。我们来到了童装区,各式各样的服装映入我的眼帘,我便挑选起来。我选中了一件毛衣210元、一件背心128元和一条裤子80元。爸爸看了看,觉得很满意,他沉思一会儿后对我说:“女儿,只要你能算出怎样买最划算,我们就买下这三件衣物。如果算不出来,对不起,那就不买了。”

  我想,方法一:那件毛衣210元,可换一张200元的代金券。用这张代金券去买背心,需花去128元。200—128=72(元)。一条裤子80元,80—72=8(元)。即再用代金券余下的72元,需加8元的.现金,就可以买到这条裤子。

  方法二:一件背心128元,一条裤子80元,128 +80=208(元),比一件毛衣210元换一张200元的代金券要少花2元钱,再用200元的代金券去买210元的毛衣需再加10元钱,210—200=10(元)。需支付的10元现金减去换代金券时少花的2元钱,实际需再次支付的现金是8元,即10—2=8(元)。

  两种方法的结果都一样。我把想法告诉了爸爸,他笑了笑,大步流星地到收银台交钱去了。

数学日记 篇2

  这个暑假,我解决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烤饼”。

  题目是这样的,一名烤饼厨师有一个烤锅,一次只能烤两个饼,饼的正反面都要烤,而烤一面所需要的时间是1分钟。烤饼厨师接待了3位顾客,他们都有急事,所以要求烤饼厨师只能在3分钟内烤完3个饼。烤饼厨师想了一下,就在3分钟内烤好了3个饼,准时将香喷喷的'烤饼送到了3位顾客面前。你知道烤饼厨师怎么做到的吗?

  我觉得还不是很难,之前我好像解过类似的题,但又忘记解题方法了。我努力回忆,终于想起了一点点。我先把3个饼画在草稿纸上,标上A、B、C。接着再画一个锅,把A的正面放进去(画箭头),再把B的正面放进去。然后等1分钟,把B取出来换成C的正面,A则翻过来变成反面,再烤1分钟。把两面都烤好的A取出来,接着将C翻成反面,把B的反面放进去和C一起烤,烤1分钟,那么3分钟就烤完了3个烤饼了!

  我翻看参考答案验证,答案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我是用A、B、C来标注,它用1、2、3来标注罢了。希望我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谜题,数学学得越来越好!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发联超市购物。到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首先我们来到食品区,我选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鲜奶干吃片,妈妈挑了一瓶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接着我们又到了电器区买了一台润信复读机,最后我们来到生活用品区买了一支三笑牙刷。

  这时妈妈想起来了,她身上只带来一百元,也不知道够不够。我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鲜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29。9元、润信复读机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赶紧告诉妈妈钱不够。我们便把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放回原处。这次多亏我学会了计算,要不然还要出丑呢!

数学日记 篇4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数学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了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被这道题所吓倒,难题最能激发我的.潜能。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X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他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计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树,8天就是160棵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是一种好的解题法。

  通过解这道难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多动脑子,否则,即使你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是会出错。

数学日记 篇5

  我喜欢集邮,也喜欢邮票。今天,我就从一套邮票中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有一套1978年的“钢铁”邮票。一共五枚,每枚八分。在当时,这一套邮票值5×8=40(分)=4角,只不过4角而已。转眼间,26年过去了,这套邮票也值钱了。

  现在,这套邮票要16元才能买到。是当年的'40倍。*均每年涨了40÷26=1.53……(倍)。要是按照每年一套邮票价值是上年的两倍来算,要是把我们家的邮票都卖出去,可就发大财了!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做数学作业,里面有一道题,31*49=?我忽然想起在我们数学练*册中有一种这样首邻尾补的两个数相乘求积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的那个数的十位上和数自乘的积减1,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用100减去较大的数的个位上的'数自乘的积作为个位和十位,这道题就是用4*4—1=15,16作为千位和百位,100—9*9=19,19作为十位和个位,这道题的答案就是1519,哈哈!还是速算方法好。

数学日记 篇7

  9月20日 星期三 晴

  这天上午,史老师留好数学作业后,让数学班长在下午再说一遍。下午同学们问数学班长说:“今天数学作业是什么?”数学班长说:“你猜。”同学又问:“数学作业是什么?”他又说:“你猜。”随后,他像是突然想起似的说:“啊呀,史老师不让说‘你猜’,让写到黑板上。

  9月2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 语文课上王老师正在讲“血”的两个读音,结果数学班长曹珈毓举手站起来说:“老师,还有第三种读音是土话的读音——’xie‘。“王老师大发雷霆,全班哄堂大笑。

  9月22日 星期五 晴

  这天,我班的数学班长在黑板上写今天的`数学作业,写得歪歪扭扭,我的同桌(青达)看见了,就说道:“你站到我这个角度看一看。”数学班长过来看了看,然后说:“好吧,我承认,我是‘斜视’。”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10)

——数学日记菁选

【热门】数学日记范文汇编八篇

  已到了一天的末尾,相信大家这一天里都收获颇丰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日记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日记 篇1

  国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我选择了我最喜欢闲趣饼干,我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我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我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

  今天,我收获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

数学日记 篇2

  晚饭过后,我在一位博友的博客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人,用9元钱买了一只鸡,又以10元钱的价格卖了出去,但是他觉得赚得太少,于是又以11元的.价格把鸡买了回来,然后又以12元的价格出手,问最后他是赚了还是亏了?如果赚了,赚了多少元?如果亏了,又亏了多少元?

  这道题的答案毫无疑问,一定是赚了,但是他赚了多少呢?乍一看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大多数人都会用12减去11得到一元钱,答出他得了1元钱,但是答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回答当然是:不是的。这道题也有自己的方法。首先我们先假设这个人买鸡前有10钱,那么第一次买过鸡后还剩下10-9=1元,卖出了10元,就是10+1=11元,即第一次卖出鸡后这个人还剩下11元,于是他又用11元买了回来,这时他就没钱了,又以12元的价格卖出,那他就有了12元。

  由算得的结果可知,最后鸡被卖掉时,这个人有了12元,比原来的10元多了两元,就是他赚了两元。

  在做数学题时我们不能想当然,一定要经过周密的计算后,再得出正确的结论。

数学日记 篇3

  3月21 星期三 晴天

  今天,爸爸考我了一道题,问我一个魔方由多少个小方块组成的?我知道魔方有六个面,一面有九个小方块,所以,6×9等于54块。我把54刚说出口,爸爸说:“哈哈,你说错了!”说着,给我了一个魔方,我观察着魔方,发现魔方有三层,一层有九个,所以应该有27个小方块吧?”爸爸说:“你再仔细观察观察,看看哪琢磨错了?”我左看看,右看看,还是不明白自己错在哪!最后,我沮丧的问爸爸,“你倒是说说看,我到底哪不对了嘛?”说着,爸爸很熟练的把魔方拆了,我恍然大悟,原来,中间是空的没有小方块,这下我知道了。原来算的.27块,还需要减掉一块,是26块,对不对?爸爸看我这表情,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数学知识是不是很有趣呀?”

数学日记 篇4

  我的数学成绩一直是班里的倒数第一,而且努力了却一点收获没有,直到遇到了我的新数学老师。

  那天刚上课,我像往常一样耷拉着头,因为这样的数学课我不听也罢,但是我却发现班里不是往常那么安静,而是充满了声音,我下意识的抬起头,该怎么形容呢,一头乌黑的长发,姣好的面容,再配上一个红红的眼睛,简直是明星。

  我一下子来了精神,从她的自我介绍中我知道了她是我们的新任数学老师,名字叫做盈盈,多么温文尔雅的.名字,这一节数学课我没敢偷懒一分钟,眼睛死死的盯着黑板,偶尔还会看上她几眼。

  下课后我把不会的问题都向她请教,她也很耐心的给我讲解,就这样,我的数学成绩竟然渐渐的有了起色,或许是因为她,我的成绩才有了很好的提高。

  谢谢你我的数学老师-盈盈

数学日记 篇5

  这一次黄金周,我们几个家庭结伴出去旅游,一路上大人们出了很多题目,让我们来解答。其中有一道这样的问题:

  有3个人被困在孤岛上,为了回到对面的陆地上,他们用仅有的一根木头做了一只船,这只木船最多载重90千克,而这3个人分别重40千克、50千克、60千克。怎样使用这只木船才能脱险?

  我们几个小朋友沉思了一会儿,高旸先开始发言了:“先让40千克的人和50千克的人一起乘船到陆地上,接着让40千克的.人乘船回来。因为40+60 >90,所以只能让60千克的人先回到陆地上,再让50千克的人乘船回来和40千克的人一起回到陆地上。”一松说:“第二次可以叫50千克的人,虽然50千克比40千克重,但最后还照样是5次。”爸爸说:“高旸和一松都说的没有错。”

  我也不甘势弱,胸有成竹的讲:“有一个更好的妙计,再到岸上叫一个30千克或30千克以下的人乘船来接这个60千克的人,然后一起回去,这样来回总共只要3次,不要5次了。”爸爸听了我的见解说:“这方法更简单”。

  全车人不约而同的为我鼓掌。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的`晚餐真丰盛啊!还有我最爱吃的小笼包子呢!我先夹了一个包子咬一小口,把里面的汤喝完,然后啊呜一口就把包子吞了下去,哇,真美味呀!我一连吃了2个包子,妈妈说:“不能只吃一种东西,要吃点菜喝口粥,换一下口味。”我一边夹菜还一直盯着包子,突然我发现包子只剩5个了,5个包子怎么分呢?我就问妈妈一共蒸了几个包子,妈妈说没有数,我就问爸爸妈妈已经吃了几个包子,爸爸说已经吃了3个,妈妈已经吃了1个,我已经吃了2个,3+2+1+5=11个,妈妈一共蒸了11个包子。11÷3=3个······2个,我们每人吃3个还余2个,我就说爸爸妈妈你们每人再多吃一个吧,爸爸妈妈夸我很孝顺。爸爸问我现在我们每个人还应该吃几个,我是这样算的:爸爸再吃一个 4-3=1个,妈妈再吃3个 4-1=3个,我再吃一个 3-2=1个。最后,妈妈为了奖励我,她把她的包子又分给我一个,3+1=4,我今天晚上吃了4个包子,包子真好吃呀!

数学日记 篇7

  “叮零零,叮零零”上课铃声响了起来,我紧张的心情也随而提了起来,因为今天第一节课我们要进行数学考试。

  第一大题,嗯,不太难,我从容不迫地做了下去,第二大题,嗯,不难……就这样我走马观花,把一道道题随随便便地做了做。做完了,我东摸摸,西看看,根本不把检查当回事。“收卷!”随着陈老师一声令下,我“信心十足”地把试卷交了上去。

  陈老师改卷简直是神速,不到三节课就改好了所有试卷。下午,陈老师抱着一堆试卷,准备给我们分析。“好,现在报分数。”陈老师说。“周嘉乐96.5,王依凡……”啊,只剩下最后几张试卷了,莫非我考得不好?我思索着。“裘金阳95”陈老师严厉地说。我接过试卷,仔细看了看,这道应用题,没把题意看清楚就开始做了,被扣了5分,这下我跟“大马虎”“粗心”交上了朋友。

  以后,我要甩掉这两个“坏朋友”,跟“认真”“仔细”交上好朋友,再也不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了,不再被粗心给困扰。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证明!相信我吧!

数学日记 篇8

  本周是学校举行的第二届趣味数学竞赛周,这种比赛考验的是我们课外数学知识的积累,如果你仅掌握了课内的知识,那就只能和冠军说拜拜了!

  本次竞赛分初赛和决赛。初赛题较浅,但题题都得绞尽脑汁,就在本周星期一我们就进行了初赛。“叮铃铃”上课铃响了,马上就要进行考试了,我忐忑不安地坐在座位上,“怎么办?我还没有准备好呢!早知道就多做点奥数题了”,我心里着急地想到。石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抱着一沓试卷,我紧张极了,试卷基本上没几道题我会做。“没办法,豁出去了!”我暗暗想到。我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每一种可能都算一遍,总有一种是正确的,尽管这种方法准确率高,但是时间也浪费很多。不过还好我速度快,贴着上课铃做完了试卷。

  星期五上午,进决赛的名单出来了,全班共十人,而我就在其中。下午,我们来到阶梯教室,为了防止作弊,同学之间隔了十万八千里。试卷发下来了,我立马就晕了,太难了。我安慰自己静下心来,我开始心*气和地做题。途中碰到了一只又一只的拦路虎,但最终还是被我给消灭了。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我定睛一看,还有两道题没做。我心一横,眼一闭,随便填了两个答案上去,没办法死题当活题医了。

  交完卷,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是永远无法学完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