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日记菁选

首页 / 文库 / | 2023-02-25 00:00:00

数学小日记范文9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小日记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小日记 篇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为别人讲题则是很有效的复*方式。这不,为了推荐一人进入学校数学科目讲课比赛,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数学小讲师比赛。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报名小讲师。这可又是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且还可以锻炼自己,真可谓一举多得,干嘛不参加呢?万一一不小心去学校参赛了,岂不是更好?所以,报名活动一开始,我就踊跃报上了名。

  周末,认真寻找要讲的题目。我选的是“线三垂直”模形,这个题型简单,有手就会,根本不用担心在台上万一卡壳怎么办。而且,每个人都能听懂,不会出现你讲完了台下还一脸蒙的情况。于是乎,我一直在练*讲,把每一次都当成评选现场。

  即使躺在床上,脑中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题讲得生动有趣。总之,我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讲题这件事。

  到了周二,即将要评选了。尽管练*了无数次,但比赛前我的内心还是无比紧张,可谓是度日如年,度秒如日。我是第五个讲题人,算是靠前的了,但总感觉时间仿佛不够用。

  第一个是张盛涵同学,他讲的是一道自创题,三言两语就讲完了,而且还带起了全班的积极性,时不时与同学互动,将气势推向了高潮。我觉得压力大了许多。

  轮到我了,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缓步走上讲台,*心静气开始讲,按我练*了一遍又一遍的.流程顺利进行。下台时,听到了雷鸣般的掌声,顿时我放下了肩上的担子,颇具成就感。

  最终,我以48票获得第二名,继续晋级。明天的决赛,我来了!

数学小日记 篇2

  今天,爸爸给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算出1千克大米大概多少粒。我很不屑的跟爸爸讲:数数啊,太小儿科了,幼儿园就会啊!你确定吗?确定+肯定!说干就干,爸爸赶紧拿来1千克大米给我了。

  我接到任务,拿来淘米的篮子,把米往里面一倒,站着立刻就开始了数米的工作1,2,3188,189,190哎呀,站着数真累,这么多,我拿个凳子坐下来数,255,256,257终于,坐着我也数糊涂了!看来爸爸这项工作不是个简单的差事,是我太轻敌了啊!不行,我得想办法,这样数下去天黑也完成不了!

  我开始冥思苦想,到底怎么数才能很快完成呢?爸爸过来了,很挑衅的问我李乐晗,你米数完了吗?1千克大米大概多少粒啊?我很惭愧的低声说:没呢,原来一千克大米这么多,越数越糊涂。爸爸就是跟你说大概多少粒,大概啊,审题不清,这样吧,我给一部电子秤协助你,给你20分钟,你估算一下大概多少粒!估算你们不是学过了吗?爸爸说完,我有一点小庆幸了,原来只要估算就可以了!可是又该怎么估算,我该从哪里入手呢?

  时间已经过去4分钟,我看着爸爸给的电子秤发呆。就在我一筹莫展时,突然想到,爸爸给我一部电子秤肯定就是提示我,帮助我。一瞬间恍然大悟了,我可以先称出10克大米,然后再数出10克大米的数量啊。于是我开始称10克米,但是称10克大米时秤老是跳来跳去。爸爸又提醒我,米太轻了,让我加点米试试。当我加到20克时,秤很稳定,可是20克大米颗粒数量还是挺多的.,要在爸爸规定的时间数完还是有可能来不及。

  就在我担心时间不够时,忽然眼前一亮,发现了一个饮料瓶盖子。哈哈哈,我有更好的办法了。我可以将盖子装满,数数里面多少粒。然后20克装多少盖,那20克大米就知道多少粒了呀!很快一盖子数好,刚好30粒。我将20克大米用盖子盛,一共盛了28次。这样得出30×28=840(粒),我能求出20克大米大概840粒,接下来1千克大米的数量就迎刃而解啦!

  我用1000÷20=50,求出了1000克大米有50个20克。再接着用840×50=42000(粒),很快我只花了7分钟就算出来啦。我开心的告诉了老爸答案,爸爸说:是啊,数学的技巧可大着呢,要学会动脑筋哦!嗯,是的!我连连点头,满满的收获与成就感!

数学小日记 篇3

  今天,我和启明、邱涵、先彬玩有趣的24点游戏。

  我先翻“7”,他们也接着翻牌:启明“3”,邱涵“9”,先彬“6”。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只听见邱涵大声叫到:“我想到解了,3×7=21,9-6=3,21+3=24。”我一看还真是,我们只好乖乖的把牌拿了。

  “一、二、三”。我们同时把牌翻开,“4、9、8、4”。“嗯,这个有点难。”我自言自语道。过了一会儿,我兴高采烈地喊道:“嗨,这么简单!小的们,听好了,4×9=36,36-4=32,32-8=24。”说完,我得意洋洋,启明见我和邱涵都有了“战绩”,而他却没有,脸上便显露出一丝着急的神色,连声喝道:“好啦,有什么了不起的。快!开始了……”

  第三轮,我们刚一拿出牌,启明就说:“我想到了!”当我们问他怎么解时,他却支支吾吾半天。原来他不会,无奈,他只好把牌手下。

  “3、8、9、1”,又是一组牌。只见启明这下沉着多了,目不转睛的盯着牌。一会儿工夫,启明就兴奋的叫到:“瞧我的,8×9=72,72÷3=24,24×1=24”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想一只快乐的小蜜蜂。

  最后一次:“9、7、10、3”起先我们看了好久,都没有解法。但是,我细细的看了一会儿,觉得可能有解法:“9×7=63,63÷3=21,21和10不能组成24。哎呀,不行:10-3=7,7×7=49,49和9也不能组成24。又不行。”我不断摸索。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算出来了:“7×9=63,63+10=76,76÷3≈24。”虽然是*似值但也不错。我飞快地把答案一五一十的告诉他们,他们起先都认为不行,可我仍然坚持我的.意见。没办法,他们坳不过我,只好说行,于是游戏结束了。

  通过这次有趣的24点游戏,让我感受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要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不断的去摸索,什么难题都难不到我们。

数学小日记 篇4

  星期六下午,我做完作业闲着没事,妈妈就给我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2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我一听,一下子就回答了出来:他们都是双数。“那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妈妈又问。“它们的个位上都是0、2、4、6、8。”妈妈说:“你真了不起。那你知道4的倍数懂得特点吗?”这下可把我难倒了。

  于是,我就找了一些4的倍数,发现他们的个位上也都是0、2、4、6、8,于是我就把这个规律告诉了妈妈。可妈妈随口说了一个数,就推翻了我的发现。妈妈让我继续观察,可我左看右看还是找不出来。妈妈就给我一个提醒:你看看这些数的最后两位。我根据妈妈给我的提示,右这些数观察了一番,瞬时恍然大悟。

  原来,4的倍数的`特点是:一个数的最后两位是4的倍数,这一个数就是4的倍数。然后,我找了一些数来试了试,如:437,37除以4=9……1,照规律来说437就不是4的倍数,我随后用437除以4=109……1,符合这个特点。我又找了一个数1024,24除以4=6,找规律1024就是4的倍数我又用除法验证了一遍:1024除以4=256,所以1024就是4的倍数。我高兴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妈妈,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的发现,同学们不妨也去试一试。

数学小日记 篇5

  *时空闲的生活中,您有留意过12这个数吗?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在我们身边。你看,一年有12个月,钟表上有12个数,时针转一圈是12个小时。在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人的属相有12生肖。还有,12件商品是一打,一个篮球队有12名队员,就连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长度也是12码。

  有趣的是,人体的某些结构也和12这个数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身体有12对脑神经,我国传统的中医学认为,人有12经脉。小肠的第一部分叫12指肠,就是说它的长度相当于12个横指。人体的两个眼球共有12块成对分布的眼外肌,使眼球能灵活地转动。人体的脊椎骨**有12块胸椎,分别和肋骨相接。肋骨弯曲如弓,保护着心和肺。从胸椎通出12对神经,在中枢神经和胸腹部肌肉皮肤之间建立起灵敏的神经联系,构成完整的体系。

  12就在您的生活中。仔细观察看,在你的周围还有12吗?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您不妨放下脚步,细心体会生活中的有趣事物,您会发现原来在我们的生活是这么的美好。

数学小日记 篇6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父亲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小日记 篇7

  那是一个下午,树上的蝉儿不停地发出**的鸣叫,我突然非常的想吃西瓜,于是嚷嚷着要和奶奶出去买西瓜,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蹦蹦跳跳地拉着奶奶去买西瓜。

  刚走到市场,就看见好多的瓜摊。我和奶奶走*一个瓜摊,只见那些大西瓜的模样可爱极了,胖嘟嘟、圆乎乎,瓜皮上布满一道道浅绿色或深绿色的条纹,已经切开了的瓜是红红的瓤黑黑的籽,靠*一闻透着一股瓜香,怎样都让人觉得好吃。

  老板,给我挑个熟的。奶奶说。

  好叻!卖瓜的.小贩敲了敲西瓜然后说这个包您熟!他把瓜放在电子秤上:一斤四块五,6。8斤,30。6元收您30。30?这么贵?算了不买了!小贩一听急了,忙说别,别!我这可是最便宜的价了,我这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可一斤半六块五呢!奶奶本来算术就不好,被他这么一说就糊涂了,她向我看了看。我想:一斤四块五,单价也就是4。5÷1=4。5元,而一斤半六块五,也就是6。5÷1。5,我也没细算,想想估计比4。5多。于是我向奶奶使了个眼色,于是奶奶说:再便宜点吧!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亏大了!于是奶奶付了钱,我兴奋地和奶奶一起拎着装西瓜的袋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把买瓜的过程告诉了妈妈,作文妈妈听完后想了想,对我说:你再算算看那瓜多少钱一斤?哪个便宜?卖西瓜的说他那儿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儿一斤半六块五。4。5÷1=4。5;6。5÷1。5=?,反正他那便宜!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妈妈哭笑不得,用手指在我的小脑袋上点了点说:你呀!就是一小马虎,6。5÷1。5=4。333,谁便宜啊?虽然只便宜一点。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不要因为不懂数学而被骗,更不要利用数学去欺骗别人!

数学小日记 篇8

  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吃完饭,休息了10分钟,便开始了快乐的家作之旅。

  我第一个做的作业科目就是数学。我做起了数学实验班中的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上面有许多类型的题目,不一会儿就做到了最难的应用题。其他题目还好,可是偏偏第四题难住了我。

  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2车水果,共20xx千克,卖了3天后,还剩1040千克。求*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水果?一开始我理解错误,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结果以为是用20xx÷3,可我觉得答案不对劲,好像题目出错了,便去问妈妈,妈妈看了冷笑了一下,说:自己再去想一想。我拿着书,坐着,开始静静地思考了起来。

  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原来是我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我把这一条件补了上去,列出了一个正确的算式:20xx-1040=960(千克)960÷3=320(千克)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改掉粗心这个坏*惯!

数学小日记 篇9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因为我马上要去南京。吃完早饭,我们整理了一下行李,向南京出发!

  上了车,车飞速地开着。进了高速公路,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心里想着:南京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我恨不得立刻就到那儿。于是我看了一下汽车的时速120千米/时,可泰州到南京有多少千米呢?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165千米。有了,最*刘老师刚讲过路程=时间*速度。我算道:1小时等于60分钟,车的时速是120千米/时,那么先求出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就是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距离南京165千米,每分钟行2千米,那就可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分钟。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82。5分钟约等于83分钟。一小时60分钟,83减60等于23分钟。所以泰州到南京一共需要83分钟,也可以说是1小时23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南京,我们先去雨花台扫墓,然后我们去逛了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这边挑挑,那边看看,不一会儿就选完了,我们一起去结账。售货员阿姨扫了一下所有的商品,说道:一共1386元。妈妈拿出14张100元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14张100元,那就是14乘以100等于1400元,1400减1386就可以算出要找14元。买好东西就回家了。在路上,妈妈问道:你知道今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吗?我说:这不简单!165乘以2等于330千米。

  回到家,我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写了这篇日记。今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不仅去祭奠了爷爷还在旅途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我不禁想起数学家高斯的.一句名言: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阅读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1)

——数学小日记菁选

数学小日记模板六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小日记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学小日记 篇1

  扑克游戏算24点想必大家也经常玩吧!今天我就来说说如何快速运算24点吧!

  最基本的就是看到8,想到3;有了6就要找4;算到12快找2;找到了1,就看能否凑成24。

  记得礼拜一那天我和同学算24点,抽出了四张牌,是2、3、4、9。看了一下牌,有个4,2、3、9要怎样凑成24呢?啊!9*3=3,3×2=6,哈哈,4×6=24。算出了,我告诉了他们。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说:“9*3=3,3×4=12,12×”我们都拍手叫好。过了一会儿,两个同学都想到了,“2×4=8,9*3=3,3×8=24!”“2×4=8,8×9=72,72*3=24!”

  我们又抽出了4张牌:9、5、6、1。答案我们算出了两种,9-5/4,4×6/24,24×1/24和5×1/5,9-5/4,6×4/24。同学们算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听到这,我知道了,24点有好几种算法,可不止一种,要认真去算,以一个数为乘数,用另外三个数去乘那个数,凑出24点。这样比硬凑好算多了,这样就能快速算出24点。

  最重要的`还是开动脑筋,灵活使用运算符号,这是快速算24点的方法,你们记住了吗

数学小日记 篇2

  在一个明媚的周末,我和父亲母亲一起去商场买东西。“啊!商场可真大啊!”我不禁地赞叹道。我先来到玩具店,这里的洋娃娃长得可真是小巧玲珑,非常可爱。突然,我发现一些非常奇怪的形状,我就像篱弦的箭一样飞奔过去,那里可真是琳琅满目,多种形态各异的形状浮现在我的眼前。这时,父亲边指着图形边问我:“这是什么图形啊?”我急说:“是长方体!”父亲又问:“那你知道长方体的计算公式吗?”我皱起眉头,想了不知多少时间,可还是一窍不通。这时,一个干脆而又高亮的声音回响在我的耳边,原来是母亲。

  母亲温柔的说:“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很简单,只要用长×宽×高,不信你就举个列子试试,你看,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abh。”母亲的话音刚落下,我便恍然大悟地说:“哦,我明白了,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和圆柱形的体积公式是一样的,都是用长×宽×高的'。”“我的宝贝女儿终于明白了做题目一定要自己思考,还要仔细做题。”说着,母亲不禁流出了感动的泪水。

  在这一天中的购物,使我明白了许多的道理。

数学小日记 篇3

  一天下午放学后,马小跳带着杜真子到他家楼下,看见几个爷爷奶奶正在讨论着什么有趣的话题。

  你们两个来得正好,我正在让他们帮我开动脑筋算一算最后一次钓鱼是应该是什么时候,可似乎没有人知道,马小跳你来试一试。

  马小跳从马爷爷眼神里读到了挑战,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杜真子一听,高兴的说:什么问题啊?我来试试。

  马爷爷说:我从5月1日起单周一、三、五和双周二、四每天外出钓鱼直到6月底,那么最后一次钓鱼是星期几?

  马小跳第一直觉就是拿出自己的`草稿纸算一算,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安排,总能找到答案,可是大家都等着呀!

  杜真子不愧是数学达人,她说:爷爷,这问题我能解决,在课外辅导练*卷中有过类似的题目。

  好啊,你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呢?爷爷笑着问道。

  5月、6月共有61天,5月1日正好是星期一,那么61÷7=8(个)5(天),共钓了8÷2=4个单双周,剩下最后5天单独计算。

  马小跳接过话头,说:单周星期一、三、五钓鱼,所以最一次应该是在星期五钓。马爷爷满意地点点头。这时王奶奶凑上前说:马小跳,我从下星期开始学*老年舞蹈,一共要上60节课,每单周一、三、五各上一节课,双周二、四各上两节课,下周一要去办理报名手续暂时不上课,请你也帮我算算最后一堂舞蹈课星期几上。

  简单。马小跳双手环胸得意的说:那么第一周只上2节,单独算;60节只剩下58节了,从双周开始计算,以后每双、单两周上7节(每个单周上3节,每个双周上4节),那么58÷7=8(个)2(节),共上了8个双单周后剩下2节,那么最后1节舞蹈课应该是单周星期三上。

  马爷爷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马小跳,小脑筋转得挺快的,真不错!王奶奶微笑着,不禁伸出双手鼓起掌来:马小跳和杜真子,你们太棒了!

数学小日记 篇4

  生活皆数学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身处现在的大数据时代,还是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简单的数字或简单的加减乘除数**算。开门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的生活开支需要数学,生活及工作中的.时间管理也离不开数学,上天揽月及深海探究更离不开深奥的数学应用。

  上周日,我和老爸去天德湖公园游玩,其中就有不少数学题呢!刚要出门,老爸的手机响了,原来老爸的朋友已经在天德湖门口等我们了。电话里那位叔叔问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到?老爸回答说最多还有二十分钟!怎么是二十分钟呢?我不解地问。老爸说:家离天德湖公园约8公里,我们摩托车时速40,还有路口红绿灯若干估计要等六七分钟,所以测算二十分钟能到啊!我估算了一下,点点头。游玩过程中,我看到好多人都在骑玩三人自行车,就向老爸要二百元。老爸问我为什么是二百元呢?我掰起手指,很老道地跟老爸说:一辆三人骑行车押金150元,租金是20元每小时,我们最多骑行两小时,二百元肯定够啦!老爸听后很爽快地给了我两张***!我们快乐地骑着三人自行车在人群中穿行,绕行天德湖一圈后,老爸突然问我一圈估计有多少米。我只顾着骑行,哪想着一圈多少米呢?老爸看了看手腕上的运功计步器说,刚才慢跑一圈示数是六千多步,两步幅计一米,所以一圈下来差不多3000米。还有一种计算法,你自己试试看!老爸鼓励我说道。我想了想问老爸:我们骑行的时速大约是多少啊?老爸笑了笑没有回答。有了时速,我再测算一圈下来骑行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一圈的距离啦!我信心满满地说道!老爸点点头,指着路边的铭牌。我看到铭牌上清楚地写着骑行单程约3公里。游玩中我们买饮料零食,自然又要用到数学。游玩整个过程差不多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家。真是整个过程就没有离开数学啊!

  生活皆数学,让我们做个有心人,运用所学数学来管理我们的学*和生活吧!

数学小日记 篇5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因为我马上要去南京。吃完早饭,我们整理了一下行李,向南京出发!

  上了车,车飞速地开着。进了高速公路,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心里想着:南京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我恨不得立刻就到那儿。于是我看了一下汽车的时速120千米/时,可泰州到南京有多少千米呢?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165千米。有了,最*刘老师刚讲过路程=时间*速度。我算道:1小时等于60分钟,车的时速是120千米/时,那么先求出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就是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距离南京165千米,每分钟行2千米,那就可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分钟。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82。5分钟约等于83分钟。一小时60分钟,83减60等于23分钟。所以泰州到南京一共需要83分钟,也可以说是1小时23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南京,我们先去雨花台扫墓,然后我们去逛了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这边挑挑,那边看看,不一会儿就选完了,我们一起去结账。售货员阿姨扫了一下所有的`商品,说道:一共1386元。妈妈拿出14张100元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14张100元,那就是14乘以100等于1400元,1400减1386就可以算出要找14元。买好东西就回家了。在路上,妈妈问道:你知道今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吗?我说:这不简单!165乘以2等于330千米。

  回到家,我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写了这篇日记。今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不仅去祭奠了爷爷还在旅途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我不禁想起数学家高斯的一句名言: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数学小日记 篇6

  那是一个下午,树上的蝉儿不停地发出**的鸣叫,我突然非常的想吃西瓜,于是嚷嚷着要和奶奶出去买西瓜,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蹦蹦跳跳地拉着奶奶去买西瓜。

  刚走到市场,就看见好多的瓜摊。我和奶奶走*一个瓜摊,只见那些大西瓜的模样可爱极了,胖嘟嘟、圆乎乎,瓜皮上布满一道道浅绿色或深绿色的`条纹,已经切开了的瓜是红红的瓤黑黑的籽,靠*一闻透着一股瓜香,怎样都让人觉得好吃。

  老板,给我挑个熟的。奶奶说。

  好叻!卖瓜的小贩敲了敲西瓜然后说这个包您熟!他把瓜放在电子秤上:一斤四块五,6。8斤,30。6元收您30。30?这么贵?算了不买了!小贩一听急了,忙说别,别!我这可是最便宜的价了,我这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可一斤半六块五呢!奶奶本来算术就不好,被他这么一说就糊涂了,她向我看了看。我想:一斤四块五,单价也就是4。5÷1=4。5元,而一斤半六块五,也就是6。5÷1。5,我也没细算,想想估计比4。5多。于是我向奶奶使了个眼色,于是奶奶说:再便宜点吧!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亏大了!于是奶奶付了钱,我兴奋地和奶奶一起拎着装西瓜的袋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把买瓜的过程告诉了妈妈,作文妈妈听完后想了想,对我说:你再算算看那瓜多少钱一斤?哪个便宜?卖西瓜的说他那儿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儿一斤半六块五。4。5÷1=4。5;6。5÷1。5=?,反正他那便宜!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妈妈哭笑不得,用手指在我的小脑袋上点了点说:你呀!就是一小马虎,6。5÷1。5=4。333,谁便宜啊?虽然只便宜一点。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不要因为不懂数学而被骗,更不要利用数学去欺骗别人!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2)

——数学小日记菁选

数学小日记集锦9篇

  一天将要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小日记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日记 篇1

  今天,我和爸爸出去玩。我突然看到了两根躺倒在地的.大柱子,便问爸爸:“这是什么?”爸爸答道:“这是红绿灯杆。”我的心一下被勾起了兴趣。*时,看到看到红绿灯杆高高地站在十字路口,今天倒可以量一下。

  用什么量?用步量吧。我沿着红绿灯杆边走了13步,我估计我的一步接*50厘米,用尺子一量,是40厘米。用13乘以40,就可以得出红绿灯杆的长度了。13乘以40不好算,还不如先用40乘以10等于400,40乘以3等于120。假如不会算40乘以3,可以先不看“0”,4乘3等于12,在12后面加上0就是120了。最后一项,加得数,400加120等于520厘米。

  我终于算出了红绿灯杆的长度了。

数学小日记 篇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是一种很好的学*方法,为别人讲题则是很有效的复*方式。这不,为了推荐一人进入学校数学科目讲课比赛,我们班举办了一次数学小讲师比赛。

  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报名小讲师。这可又是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而且还可以锻炼自己,真可谓一举多得,干嘛不参加呢?万一一不小心去学校参赛了,岂不是更好?所以,报名活动一开始,我就踊跃报上了名。

  周末,认真寻找要讲的题目。我选的是“线三垂直”模形,这个题型简单,有手就会,根本不用担心在台上万一卡壳怎么办。而且,每个人都能听懂,不会出现你讲完了台下还一脸蒙的情况。于是乎,我一直在练*讲,把每一次都当成评选现场。

  即使躺在床上,脑中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题讲得生动有趣。总之,我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讲题这件事。

  到了周二,即将要评选了。尽管练*了无数次,但比赛前我的内心还是无比紧张,可谓是度日如年,度秒如日。我是第五个讲题人,算是靠前的了,但总感觉时间仿佛不够用。

  第一个是张盛涵同学,他讲的是一道自创题,三言两语就讲完了,而且还带起了全班的积极性,时不时与同学互动,将气势推向了高潮。我觉得压力大了许多。

  轮到我了,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缓步走上讲台,*心静气开始讲,按我练*了一遍又一遍的.流程顺利进行。下台时,听到了雷鸣般的掌声,顿时我放下了肩上的担子,颇具成就感。

  最终,我以48票获得第二名,继续晋级。明天的决赛,我来了!

数学小日记 篇3

  今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了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因为我马上要去南京。吃完早饭,我们整理了一下行李,向南京出发!

  上了车,车飞速地开着。进了高速公路,汽车在公路上奔驰,我心里想着:南京多远啊!什么时候才能到呢?我恨不得立刻就到那儿。于是我看了一下汽车的时速120千米/时,可泰州到南京有多少千米呢?我打开手机搜了一下165千米。有了,最*刘老师刚讲过路程=时间*速度。我算道:1小时等于60分钟,车的时速是120千米/时,那么先求出每分钟行多少千米,就是120除以60等于2千米。泰州距离南京165千米,每分钟行2千米,那就可以算出一共需要多少分钟。165除以2等于82。5分钟,82。5分钟约等于83分钟。一小时60分钟,83减60等于23分钟。所以泰州到南京一共需要83分钟,也可以说是1小时23分钟。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到达了南京,我们先去雨花台扫墓,然后我们去逛了逛商场,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我这边挑挑,那边看看,不一会儿就选完了,我们一起去结账。售货员阿姨扫了一下所有的商品,说道:一共1386元。妈妈拿出14张100元的人民币。我算了一下14张100元,那就是14乘以100等于1400元,1400减1386就可以算出要找14元。买好东西就回家了。在路上,妈妈问道:你知道今天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吗?我说:这不简单!165乘以2等于330千米。

  回到家,我吃了晚饭,洗了个澡,写了这篇日记。今天我觉得过得很充实,不仅去祭奠了爷爷还在旅途中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上。我不禁想起数学家高斯的.一句名言:给我最大快乐的,不是已懂得知识,而是不断的学*;不是已有的东西,而是不断的获取;不是已达到的高度,而是继续不断的攀登。

数学小日记 篇4

  星期天,我去邻居小明家串门,发现他正在摆弄围棋。看到棋子,我突然想到在《趣味数学》这本书上看过一个小游戏拿棋子的奥秘,便想按照书中的诀窍对付他,保准能赢。

  于是,我神秘地对他说:小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肯定输。

  小明听了,不服气地说:什么?我可是围棋四段高手,数学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怎么可能输给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

  我使用激将法,说:你总把过去下围棋的胜绩搬出来,我看你是不敢和我比。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取了15个白色棋子放在桌上,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拿棋子。首先我们来猜拳一次,谁获胜了,谁就先拿棋子。猜拳胜利的人,每次都先拿棋子,接着另一个人拿。然后,两人交替拿棋子。每人每次至少拿1个,最多拿4个,最先拿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就获胜。

  猜拳开始了,三、二、一!拳头对剪刀,我先来。小明自以为赢得先机,他迫不及待地拿了4个棋子,我不动声色地拿了1个。

  接下来,我们玩了好几个回合,小明有时候一次拿1个,有时候一次拿3个,可不管他变什么花样,都没有拿到最后一个棋子,急得满头大汗。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我们连玩了3局,我大获全胜。小明急忙问我有什么奥秘。我慢条斯理地说:奥秘嘛,其实很简单:可以把5个棋子*均分成3份,每份5个。如果你一次拿4个,我就拿1个;你拿3个,我就拿2个,只要保证每轮两人拿的总数是5个,这样我就一定能拿到最后一个棋子啦!小明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每人每次最多拿2个,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种玩法呢?

数学小日记 篇5

  0是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假如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时,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的时候,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假如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数学小日记 篇6

  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吃完饭,休息了10分钟,便开始了快乐的家作之旅。

  我第一个做的作业科目就是数学。我做起了数学实验班中的.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上面有许多类型的题目,不一会儿就做到了最难的应用题。其他题目还好,可是偏偏第四题难住了我。

  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2车水果,共20xx千克,卖了3天后,还剩1040千克。求*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水果?一开始我理解错误,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结果以为是用20xx÷3,可我觉得答案不对劲,好像题目出错了,便去问妈妈,妈妈看了冷笑了一下,说:自己再去想一想。我拿着书,坐着,开始静静地思考了起来。

  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原来是我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我把这一条件补了上去,列出了一个正确的算式:20xx-1040=960(千克)960÷3=320(千克)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改掉粗心这个坏*惯!

数学小日记 篇7

  3月21日 星期五 多云

  因为本周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所以我的同桌就觉得这个星期写周记没有什么可写,十分的难。不过,我认为也可以写自己对*凡事的感受。

  本周三,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数学小测,本次小测的卷子刚发下了,我一看,觉得十分简单,那题目压根儿就是送分题,连一题口算题都从一分升值到两分了。

  这张卷因为十分简单,所以没费多大劲儿就给我解决了。但是,万万不可轻敌,我又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把这张卷子给检查了几遍,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终于检查出了四个错处,若不是细心检查,那就白白地送去了六分,那成绩顶多也就是94分了。

  星期五,这次小测的成绩终于被我盼出来了,当试卷发给我的那一瞬间,我心中的那块大石终于放下来了,是100分。心想:哈哈,回去可以交差了。

  这次小测真是令人大吃一惊,李贝铭的'预言居然成真了,李禺庚的成绩比他好,李禺庚100分,而李贝铭才67分。

  不知道为什么,这次小测拿七、八十分的人这么多,希望徐老师查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数学小日记 篇8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到奶奶家去探望奶奶。刚进门,奶奶就拿着民丰超市的广告纸急匆匆地跑过来说:“嘿,你看看,有没有要买的',奶奶给你钱!”我接过广告纸,草草地看了看回答:“奶奶,有好多打折的年货咧!”“打折好啊,给你100元,喜欢的就买。”奶奶毫不犹豫地把100元递给我。我提上购物袋,兴高采烈地出门了。

  到了超市,推着购物车,我东张西望,想着买什么好。没过一会儿,购物车里塞满了我精心挑选地6种零食:美国葵花子0.87kg、香蕉片0.78kg、山楂片0.68kg、话梅0.48kg、咸干花生1.06kg。掰着手指算了算原来的总价是14.40+16.54+9.00+11.60+12.60+21.20共85.31元。看着这些美味的零食,我的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算账时,收银台的姐姐说因为有优惠,共便宜了10.41元,现共74.9元。姐姐又给我一张深蓝色的卡,我不解地问;“姐姐,这是什么?”她回答:“这是刮奖卡,消费满68元的顾客就可以领取,要求在卡上,最高奖金有15000元!”我小心翼翼地刮开刮奖区,与要求对一下,获得了2元,这样我只用了72.9元。

  我蹦蹦跳跳地回到奶奶家,把零食依依从购物袋里取出来,把剩下的27.1元换给奶奶,又说:“奶奶,本来是要花85.31元,优惠后之用74.90元,刮奖又‘赚’2元,只用了72.9元。”奶奶听了后了开了花,眉开颜笑地说;“媛媛(我的小名)真会算,将来一定是个会过好日子的人!”

数学小日记 篇9

  一天下午放学后,马小跳带着杜真子到他家楼下,看见几个爷爷奶奶正在讨论着什么有趣的话题。

  你们两个来得正好,我正在让他们帮我开动脑筋算一算最后一次钓鱼是应该是什么时候,可似乎没有人知道,马小跳你来试一试。

  马小跳从马爷爷眼神里读到了挑战,心里不禁有些紧张。

  杜真子一听,高兴的.说:什么问题啊?我来试试。

  马爷爷说:我从5月1日起单周一、三、五和双周二、四每天外出钓鱼直到6月底,那么最后一次钓鱼是星期几?

  马小跳第一直觉就是拿出自己的草稿纸算一算,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安排,总能找到答案,可是大家都等着呀!

  杜真子不愧是数学达人,她说:爷爷,这问题我能解决,在课外辅导练*卷中有过类似的题目。

  好啊,你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呢?爷爷笑着问道。

  5月、6月共有61天,5月1日正好是星期一,那么61÷7=8(个)5(天),共钓了8÷2=4个单双周,剩下最后5天单独计算。

  马小跳接过话头,说:单周星期一、三、五钓鱼,所以最一次应该是在星期五钓。马爷爷满意地点点头。这时王奶奶凑上前说:马小跳,我从下星期开始学*老年舞蹈,一共要上60节课,每单周一、三、五各上一节课,双周二、四各上两节课,下周一要去办理报名手续暂时不上课,请你也帮我算算最后一堂舞蹈课星期几上。

  简单。马小跳双手环胸得意的说:那么第一周只上2节,单独算;60节只剩下58节了,从双周开始计算,以后每双、单两周上7节(每个单周上3节,每个双周上4节),那么58÷7=8(个)2(节),共上了8个双单周后剩下2节,那么最后1节舞蹈课应该是单周星期三上。

  马爷爷竖起了大拇指夸赞道:马小跳,小脑筋转得挺快的,真不错!王奶奶微笑着,不禁伸出双手鼓起掌来:马小跳和杜真子,你们太棒了!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3)

——数学小日记菁选

数学小日记模板8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小日记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小日记 篇1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父亲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数学小日记 篇2

  扑克游戏算24点想必大家也经常玩吧!今天我就来说说如何快速运算24点吧!

  最基本的就是看到8,想到3;有了6就要找4;算到12快找2;找到了1,就看能否凑成24。

  记得礼拜一那天我和同学算24点,抽出了四张牌,是2、3、4、9。看了一下牌,有个4,2、3、9要怎样凑成24呢?啊!9*3=3,3×2=6,哈哈,4×6=24。算出了,我告诉了他们。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同学说:“9*3=3,3×4=12,12×”我们都拍手叫好。过了一会儿,两个同学都想到了,“2×4=8,9*3=3,3×8=24!”“2×4=8,8×9=72,72*3=24!”

  我们又抽出了4张牌:9、5、6、1。答案我们算出了两种,9-5/4,4×6/24,24×1/24和5×1/5,9-5/4,6×4/24。同学们算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听到这,我知道了,24点有好几种算法,可不止一种,要认真去算,以一个数为乘数,用另外三个数去乘那个数,凑出24点。这样比硬凑好算多了,这样就能快速算出24点。

  最重要的`还是开动脑筋,灵活使用运算符号,这是快速算24点的方法,你们记住了吗

数学小日记 篇3

  那是一个下午,树上的蝉儿不停地发出**的鸣叫,我突然非常的想吃西瓜,于是嚷嚷着要和奶奶出去买西瓜,妈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蹦蹦跳跳地拉着奶奶去买西瓜。

  刚走到市场,就看见好多的瓜摊。我和奶奶走*一个瓜摊,只见那些大西瓜的模样可爱极了,胖嘟嘟、圆乎乎,瓜皮上布满一道道浅绿色或深绿色的条纹,已经切开了的瓜是红红的瓤黑黑的籽,靠*一闻透着一股瓜香,怎样都让人觉得好吃。

  老板,给我挑个熟的。奶奶说。

  好叻!卖瓜的小贩敲了敲西瓜然后说这个包您熟!他把瓜放在电子秤上:一斤四块五,6。8斤,30。6元收您30。30?这么贵?算了不买了!小贩一听急了,忙说别,别!我这可是最便宜的价了,我这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可一斤半六块五呢!奶奶本来算术就不好,被他这么一说就糊涂了,她向我看了看。我想:一斤四块五,单价也就是4。5÷1=4。5元,而一斤半六块五,也就是6。5÷1。5,我也没细算,想想估计比4。5多。于是我向奶奶使了个眼色,于是奶奶说:再便宜点吧!不能再便宜了,再便宜我就亏大了!于是奶奶付了钱,我兴奋地和奶奶一起拎着装西瓜的袋子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我把买瓜的过程告诉了妈妈,作文妈妈听完后想了想,对我说:你再算算看那瓜多少钱一斤?哪个便宜?卖西瓜的`说他那儿一斤四块五,人家那儿一斤半六块五。4。5÷1=4。5;6。5÷1。5=?,反正他那便宜!我理直气壮地回答。妈妈哭笑不得,用手指在我的小脑袋上点了点说:你呀!就是一小马虎,6。5÷1。5=4。333,谁便宜啊?虽然只便宜一点。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不要因为不懂数学而被骗,更不要利用数学去欺骗别人!

数学小日记 篇4

  *时空闲的生活中,您有留意过12这个数吗?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就在我们身边。你看,一年有12个月,钟表上有12个数,时针转一圈是12个小时。在我国和亚洲一些国家,人的属相有12生肖。还有,12件商品是一打,一个篮球队有12名队员,就连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长度也是12码。

  有趣的是,人体的某些结构也和12这个数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的身体有12对脑神经,我国传统的中医学认为,人有12经脉。小肠的第一部分叫12指肠,就是说它的长度相当于12个横指。人体的两个眼球共有12块成对分布的眼外肌,使眼球能灵活地转动。人体的脊椎骨**有12块胸椎,分别和肋骨相接。肋骨弯曲如弓,保护着心和肺。从胸椎通出12对神经,在中枢神经和胸腹部肌肉皮肤之间建立起灵敏的神经联系,构成完整的体系。

  12就在您的生活中。仔细观察看,在你的.周围还有12吗?

  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您不妨放下脚步,细心体会生活中的有趣事物,您会发现原来在我们的生活是这么的美好。

数学小日记 篇5

  星期天,我去邻居小明家串门,发现他正在摆弄围棋。看到棋子,我突然想到在《趣味数学》这本书上看过一个小游戏拿棋子的奥秘,便想按照书中的诀窍对付他,保准能赢。

  于是,我神秘地对他说:小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肯定输。

  小明听了,不服气地说:什么?我可是围棋四段高手,数学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怎么可能输给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

  我使用激将法,说:你总把过去下围棋的胜绩搬出来,我看你是不敢和我比。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取了15个白色棋子放在桌上,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拿棋子。首先我们来猜拳一次,谁获胜了,谁就先拿棋子。猜拳胜利的`人,每次都先拿棋子,接着另一个人拿。然后,两人交替拿棋子。每人每次至少拿1个,最多拿4个,最先拿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就获胜。

  猜拳开始了,三、二、一!拳头对剪刀,我先来。小明自以为赢得先机,他迫不及待地拿了4个棋子,我不动声色地拿了1个。

  接下来,我们玩了好几个回合,小明有时候一次拿1个,有时候一次拿3个,可不管他变什么花样,都没有拿到最后一个棋子,急得满头大汗。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我们连玩了3局,我大获全胜。小明急忙问我有什么奥秘。我慢条斯理地说:奥秘嘛,其实很简单:可以把5个棋子*均分成3份,每份5个。如果你一次拿4个,我就拿1个;你拿3个,我就拿2个,只要保证每轮两人拿的总数是5个,这样我就一定能拿到最后一个棋子啦!小明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每人每次最多拿2个,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种玩法呢?

数学小日记 篇6

  今天,数学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新奇的计算方法单位的乘法。老师介绍说,在数学上,不仅数字之间可以进行运算,单位名称之间也是可以进行运算的。比如在计算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时可以用公式面积=边长×边长来计算。边长的单位都是厘米,所以列出来的单位的算式就是厘米×厘米,得到的结果就是厘米的*方,也就是我们的面积单位*方厘米。再比如要计算一个长方体的体积,可以利用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宽高的单位都是米的话,那么这个式子对应的单位乘法就可以写成米×米×米,得到的结果就是米的立方也就是体积单位立方米。用字母来表示单位的话,就更好理解了。前面这个体积公式对应的乘法算式就是m×m×m=m3。单位的乘法就和我们字母的乘法计算非常相似。听了老师的这一番话,我恍然大悟。以前总觉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的关系,原来这种对应的关系是由这样的单位乘法计算而来的啊!数学世界简直太奇妙了。老师在最后还介绍到:单位之间不仅可以计算乘法,还可以计算除法,大家兴趣可以自己课后去研究。通过这节课,我对单位的计算来了兴趣。回到家,我立刻开始了自己的研究。

  老师课上介绍的单位乘法用体积公式来举例子,体积的计算除了长×宽×高以外,还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啊。要是这样来计算的话,对应的单位乘法应该就可以是*方米×米。这可该怎么计算呀?我不禁犯起了嘀咕。对了!单位的乘法就和字母的方法差不多,把它们都改成字母来试试!这样的话*方米×米就可以写成m2×m得到的'结果应该是m3。哇!真的又变成了之前的体积单位立方米了!这种乘法简直太神奇了!

  老师说过,单位之间还可以算除法呢,这会是怎么计算的呢?我赶紧从书中找来一道除法的应用题。甲乙两地之间距离300千米,一辆汽车用了5小时走完,这辆汽车的*均每小时走多少千米?根据题目,我列出了算式300÷5=60(千米)。按照老师讲的方法,对应的单位除法就是千米÷小时=千米。很明显,千米÷小时不可能还是千米啊!哪里出了问题呢?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最终,我不得不来寻求爸爸的帮助。听了我的疑惑,爸爸微微一笑,提醒道:这里路程÷时间=速度,一般我们把速度说成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其实速度的单位应该写成‘千米/小时’。还记得这个单位吗?看到这个单位,我眼前一亮!对,以前学过这样的复合单位!这样一来,原来的算式就有结果了。千米÷小时=千米/小时。和这个单位类似的还有元/千克、米/分钟它们都是由元÷千克或者米÷分钟计算得到的。

  第二天,来到学校,我迫不及待的和数学老师分享起我研究的成果。老师看到我的成果,十分满意。不过,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又把我问愣住了。老师问,你知道千米/小时中这个/是什么意思吗?看着我一脸的疑惑,老师给了我提示:分数在生活中又可以被我们写成的形式,中间的/其实就是分数线的另一种写法。我明白了!千米÷小时如果写成分数就是,然后写成像那样的形式就变成了千米/小时了!原来这个/就是表示分数线!原来这个单位还是由分数演变而来的啊!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数学的世界奥妙无穷,我觉得数学就是一条四通八达的路,有的知识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背后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要去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

数学小日记 篇7

  生活皆数学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身处现在的大数据时代,还是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简单的数字或简单的加减乘除数**算。开门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的生活开支需要数学,生活及工作中的时间管理也离不开数学,上天揽月及深海探究更离不开深奥的数学应用。

  上周日,我和老爸去天德湖公园游玩,其中就有不少数学题呢!刚要出门,老爸的.手机响了,原来老爸的朋友已经在天德湖门口等我们了。电话里那位叔叔问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到?老爸回答说最多还有二十分钟!怎么是二十分钟呢?我不解地问。老爸说:家离天德湖公园约8公里,我们摩托车时速40,还有路口红绿灯若干估计要等六七分钟,所以测算二十分钟能到啊!我估算了一下,点点头。游玩过程中,我看到好多人都在骑玩三人自行车,就向老爸要二百元。老爸问我为什么是二百元呢?我掰起手指,很老道地跟老爸说:一辆三人骑行车押金150元,租金是20元每小时,我们最多骑行两小时,二百元肯定够啦!老爸听后很爽快地给了我两张***!我们快乐地骑着三人自行车在人群中穿行,绕行天德湖一圈后,老爸突然问我一圈估计有多少米。我只顾着骑行,哪想着一圈多少米呢?老爸看了看手腕上的运功计步器说,刚才慢跑一圈示数是六千多步,两步幅计一米,所以一圈下来差不多3000米。还有一种计算法,你自己试试看!老爸鼓励我说道。我想了想问老爸:我们骑行的时速大约是多少啊?老爸笑了笑没有回答。有了时速,我再测算一圈下来骑行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一圈的距离啦!我信心满满地说道!老爸点点头,指着路边的铭牌。我看到铭牌上清楚地写着骑行单程约3公里。游玩中我们买饮料零食,自然又要用到数学。游玩整个过程差不多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家。真是整个过程就没有离开数学啊!

  生活皆数学,让我们做个有心人,运用所学数学来管理我们的学*和生活吧!

数学小日记 篇8

  一天晚上,我在家中吃完饭,休息了10分钟,便开始了快乐的家作之旅。

  我第一个做的作业科目就是数学。我做起了数学实验班中的三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上面有许多类型的题目,不一会儿就做到了最难的应用题。其他题目还好,可是偏偏第四题难住了我。

  题目是这样的':水果店运来2车水果,共20xx千克,卖了3天后,还剩1040千克。求*均每天卖出多少千克水果?一开始我理解错误,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结果以为是用20xx÷3,可我觉得答案不对劲,好像题目出错了,便去问妈妈,妈妈看了冷笑了一下,说:自己再去想一想。我拿着书,坐着,开始静静地思考了起来。

  最后,我终于发现了原来是我忽略了还剩1040千克这一条件,我把这一条件补了上去,列出了一个正确的算式:20xx-1040=960(千克)960÷3=320(千克)

  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改掉粗心这个坏*惯!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4)

——数学小日记菁选

【热门】数学小日记三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怎样写日记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小日记3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小日记 篇1

  这日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就应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先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这日的事情最后发生了,我爷爷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但是来,我爷爷给他10元,他却找我爷爷7元钱,我爷爷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爷爷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爷爷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但是来。”“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数学小日记 篇2

  最*我们学*了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再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几分之几。而是用图来表示分数,比如说一个圆形,*均分成四块,每一块就是圆形的.四分之一。我们还学*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数就大于1,而真分数就小于1。

  比如说有两个一样的图形,每个图形都*均分成两份,第一的图形涂了两个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个图形只涂了一个格子(二分之一)。这两个图形可以用真分数来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数来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来形容。这是带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组合而成的。

  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而带分数也可以化为假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呢?就用它的分子除于它的分母,再从上念到下。比如说是三分之七的话,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个整数,而除数就是分母,余数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我们还学了分数和除法,被除数除于除数就等于除数分之被除数。

数学小日记 篇3

  星期天,我去邻居小明家串门,发现他正在摆弄围棋。看到棋子,我突然想到在《趣味数学》这本书上看过一个小游戏拿棋子的奥秘,便想按照书中的诀窍对付他,保准能赢。

  于是,我神秘地对他说:小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你肯定输。

  小明听了,不服气地说:什么?我可是围棋四段高手,数学成绩也是全校前五名,怎么可能输给你这个曾经的‘手下败将’?

  我使用激将法,说:你总把过去下围棋的胜绩搬出来,我看你是不敢和我比。

  哼!比就比,谁怕谁?小明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取了15个白色棋子放在桌上,说:这个游戏的名字叫:拿棋子。首先我们来猜拳一次,谁获胜了,谁就先拿棋子。猜拳胜利的人,每次都先拿棋子,接着另一个人拿。然后,两人交替拿棋子。每人每次至少拿1个,最多拿4个,最先拿到最后一个棋子的人就获胜。

  猜拳开始了,三、二、一!拳头对剪刀,我先来。小明自以为赢得先机,他迫不及待地拿了4个棋子,我不动声色地拿了1个。

  接下来,我们玩了好几个回合,小明有时候一次拿1个,有时候一次拿3个,可不管他变什么花样,都没有拿到最后一个棋子,急得满头大汗。

  哈哈,我就说嘛,你肯定输。我得意地说。

  哎,看来这个游戏比我想象的.要难很多。小明叹了口气说。

  我们连玩了3局,我大获全胜。小明急忙问我有什么奥秘。我慢条斯理地说:奥秘嘛,其实很简单:可以把5个棋子*均分成3份,每份5个。如果你一次拿4个,我就拿1个;你拿3个,我就拿2个,只要保证每轮两人拿的总数是5个,这样我就一定能拿到最后一个棋子啦!小明这才恍然大悟。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游戏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每人每次最多拿2个,是不是又有另外一种玩法呢?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5)

——数学日记菁选

【必备】数学日记范文汇编10篇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日记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数学日记 篇1

  今天傍晚,我和表姐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操场边发现一张面积大约是一*方米的正方形废纸板,表姐看了看,说:“小婧,如果把这个纸板分割成一个个面积为一*方毫米的小正方形,再把这些小正方形一个紧挨一个的接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会有多长呢?”我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这能有多长,顶多不过四米吧!”表姐笑了笑说:“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

  我理了理思路,开始了片刻的思考:1*方米等于100*方分米,……1000000*方毫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1000000毫米,那1000000毫米不就是100米吗?哇!这条由一些一*方毫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直线竟长达100米。

  此时,我明白学*数学不能只是简单地把题目看一看,就轻易的下结论,应该认真想、仔细算,才能做得对,并探究到其中的奥妙!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了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了,乾隆皇帝便赠了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了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了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了知识性。

  今天晚上8时8分,奥运会开始了,当各个国家进“鸟巢“时,妈妈又拿起纸给我出问题了,当仪式快结束时,妈妈写好了,我拿来一看,竟然是我最不拿手的面积图形问题。题目是一个大正方形正方形中有9个正方形,每个里面还有9个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面积是0.5*3.8*方厘米,问: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答题时间:10分钟。

  我看完了题目,急忙算了起来。0.5*3.8?老师没教过,自己笔算好了,0.5扩大10倍,成5;3.8扩大10倍,成38.5*38/100=1。9;1.9*9*9=153.9(*方厘米)正在这时,10分钟已经过去了,爸爸从书房的走过来问结果,我如实回答:“这道题的答案是1。9*9*9=153.9(*方厘米)。妈妈点了点头,微微的笑了,给了我一个89分的好成绩,这是我从来没有得到的.好成绩呀!

  今天这89分让我太高兴了。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 篇2

  在南京禄口机场候机厅,爸爸问我:“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千米,从南京飞到三亚用了2个半小时,请问两地之间距离?”

  “飞机每小时800千米, 2个小时也就是1600千米,剩下的半个小时也就是0.5小时,所以800乘以0.5等于400千米,两者相加是20xx千米。”

  “不错!”爸爸继续提问:“如果让飞机加速到每小时1000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呢?”

  我很快就得出了结论:“20xx千米除以1000千米等于2小时。”

  “如果飞机再快点,每小时20xx千米,那要飞多久?”

  “我们只要一小时。”我觉得问题太简单了。

  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但是妈妈不喜欢坐飞机,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既然妈妈害怕飞机坠毁,嘻嘻!就只能骑毛驴了!”我开起玩笑来。

  “假如一头毛驴每天大约能走100千米,那么需要多少天才能到三亚?”

  “20天。”我们总共才玩5天,她骑到三亚却要花20多天。等她到三亚时,我和爸爸那时早就回南京啦!

  “那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原来这才是爸爸真正要问的`内容。

  “在路程不变的情况下,速度和时间呈反比关系。也就是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越短,相反如果速度越慢,所用的时间就越长。”我思考了一会儿道。

数学日记 篇3

  我们一大早起来,洗漱完。我们来到馄饨店吃早餐。妈妈说要三碗馄饨。给我一碗给弟弟一碗,妈妈自己一碗。我问妈妈饣馄饨多少钱?妈妈笑着说:“一碗馄饨六元。三碗馄饨多少钱呢”?我想一碗六元,我们吃了三碗,那就是3×6=18元吃完馄饨,我有点渴了。妈妈让我到前台去拿了一瓶矿泉水,1元。18+1=19元了。我们吃完馄饨后,问了老板娘多少钱?老板娘说:“19元”。我心里暗暗想,对啦,我算对啦。妈妈给老板娘20元,老板娘找回妈妈1元。

  吃饱以后,妈妈带我们去买菜。我们买了葱0.6元,又买了西芹。3.8元,还买了猪肉,12.1元。顿时,人声鼎沸。我们转身一看,卖包菜的地方挨挨挤挤的。我们挤过去。原来包菜打特价。我们又买了一个大包菜,4.5元。妈妈问,我们去买菜一共花了多少钱呢?我心里算了算,0.6元+3.8元+12.1元+4.5元。一共=21元。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不错哦,都算对了”。

  我今天真开心,因为又学会了怎样买菜。

数学日记 篇4

  12—11日晴

  今天我做数学作业,里面有一道题,31*49=?我忽然想起在我们数学练*册中有一种这样首邻尾补的两个数相乘求积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的那个数的十位上和数自乘的'积减1,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用100减去较大的数的个位上的数自乘的积作为个位和十位,这道题就是用4*4—1=15,16作为千位和百位,100—9*9=19,19作为十位和个位,这道题的答案就是1519,哈哈!还是速算方法好。

  12—15日晴

  今天爸爸教我了一个首数相同尾数互补的两位数相乘时的简便算法,就是用首数乘以另一个首数加1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再用两个尾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十位和个位,例如63*67=?用6*(6+1)=42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再用3*7=21作为积的十位和个位,这道题的积就是4221。

  12—18日晴

  今天我和爸爸做一个我们书上的数学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两个人交替报数,只能报一或二,哪个人最后报的数和前面两个人报的数相加和是十就获得胜利,我们两个人玩了几局,发现只要第一个人先报一,就会稳稳获胜,

  以后不管第二个人报几,第一个人报出的数和第二个人报出的数相加等于三就行了。

数学日记 篇5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数学小练*,得到的成绩真是让我胆战心惊——良。

  上完上午第一节课就是数学考试了,我匆匆忙忙上完厕所,准备迎接考试。上厕所时听4班说练*卷很难,这是我更加难以发挥了。

  发练*卷的时候,我们组先发,有了先做的权利。但是浏览了一下全部题目后,我知道这次我们全班应该考不出好成绩了。随着后面的钟“滴答滴答”地响个没玩,下课铃很快就响了,我偷偷的瞄了一下外面的同学,真有点羡慕他们。

  很快就该到收考卷的时候了,可惜我还没有完成两道解决问题,心里无比紧张,怕老师说要收试卷了。外头的'做操音乐也更像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就聆听着哄然作响的音乐,迷迷糊糊地写上了两道解决问题的答案……

  吃饭的那段时间,我还惦记着上午的数学练*,要是我能变成隐身人穿越时空来到老师的办公室找出我的那张考试卷并把错误的答案擦掉改成正确的答案那该有多好呀!可是现在的我却什么也吃不下,只喝了几口汤就去放饭碗了。

  下午正式宣布数学考试成绩,一个个名字在夏老师嘴中脱口而出,怎么还没报到我的名字呀?“周涛桦”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老师报到了我的名字,想象最终还是不能突破实现,看着考卷上的成绩,我就沮丧地回到了座位——良。

  这次考不好完全是我的错,粗心马虎的学*态度一直在我心中徘徊。虽然这次没有考好,但是我发誓我下次无论有多难的试卷我也会把问题揪出来加以完善,相信我吧,老师!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中午的时候,数学_宣布了今天早上数学考试的成绩。

  等数学_念道了一百分的时候,我捂着自己的.小心脏,我好像觉得自己的小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似的。

  数学_念了好多的一百分,_还说:“如果她念到一百分的人就可以得到一个小零食哦!”

  我听了,很激动。等念道我的名字时,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简直就是天大的喜事

  我冲到了数学_的面前,准备拿卷子领好吃的,好吃的好多哩!有小糖果、巧克力豆、铅笔等等,数学_让我挑一个小零食,我想了想,于是我说:“那我就要巧克力豆吧!”因为巧克力豆是一小包一小包的,而且多,再说了我一心想着放学了,和聪聪姐姐一起分享呢!

  于是数学_就给我了一包棕色外皮、上面写着牛奶巧克力味的一包小巧克力豆。我高兴极了,我接过巧克力豆,对数学_说了一声:“数学_,谢谢。”然后就高高兴兴的回到座位上,把一小包巧克力豆装进了自己的书包里。

  我觉得今天好开心呀!以后我要多多努力,争取得一百分。但是得一百分不是为了拿奖品而得的。而是因为给自己学*,给自己添加知识而得的。

数学日记 篇7

  4月1日天气晴

  今天,我们班上做了一张数学卷子,数学可是我最有把握的科目,所以在考试时候,我很骄傲,就没有检查考卷,所以……

  卷子发下来时,我发现我竟然只考了62分,老师也批评我:“你怎么回事啊!怎么退步了这么多!”,我十分伤心,除了老师的责骂外,我还想起,我考了这么差的成绩,妈妈肯定要打我,所以,我就偷偷的把试卷藏了起来,但是在晚上的时候,妈妈检查我的书包,看到了我的试卷,她怒发冲冠,拿着那份试卷瞪着我对我说:“你怎么回事??这份试卷的内容,你基本都会的!为什么错这么多不应该错的?你到底在做些什么!还有!你是不是不准备告诉我你这张卷子的成绩!你……!你!!”我吓了一大跳,赶紧对妈妈道歉:“妈妈!对不起!我下次再也不会这样做了!这次的'考试都怪我太大意和骄傲了,下次,我一定考个好的成绩!对不起!”妈妈看到我态度诚恳,就对我说:“好吧!那不能有下次了!如果还有下次,你这一个月都不能碰电脑!”所以,为了我的电脑还有不被妈妈责骂,下次数学考试,我一定要加倍努力,不骄傲大意!

数学日记 篇8

  那天期中考试,我考得不好数学考了92分,语文只有82分。我听老师说过,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关系到,迁到新学校后的分班。考得好的分在快班,考得不好的分到慢班。我不知道自己会分到哪个班,心里有点着急。

  放学后,爷爷来接我回家。一路上,我跟爷爷说起了考试的情况。爷爷说:“两门功课*均在90分以上的肯定会到快班。你*均几分算算看。”“好的。90分可能没有,85分肯定有的.。”于是我在心里列了一个92加82除以2的算式口算起来。大约半分钟后,爷爷又问:“几分?”我说:“还没算好呢!加起来是174,再除以2......”“太慢了,我都算出来了是87 分。”“这么快!”我有点不信,一算,真是87。爷爷说:“算*均数其实不一定都用除法,我是用加减法算的,你看,92和82,这个2都先放在一边,90里头分5个给80,不都是85了吗,再加上2,就是87分。用这样简便的方法算,速度自然就快。”我听了,佩服得直拍手,连声说:“爷爷真厉害:爷爷真厉害!”不料爷爷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加减法求出*均数,这件事还说明了一个道理!你想想是什么道理?”我想了半天都没回答出来。最后还是爷爷说了:“经一事,长一智,实践出真知。你自己好好去理解吧!”

数学日记 篇9

  “咦!好奇怪的题呀!”我翻着妈妈给我买的语文小升初资料,发现了一道奇怪的数学题。

  题是这样的:

  根据古代《僧六律》的'解释: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舜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请问:一刹那是几秒?

  刚看到这个题,我一下子懵住了。这么绕人!

  我又细读三遍后,找到了窍门。这道题应用倒推法。

  首先算出一日一夜为几秒:

  一日一夜=24小时 24小时=24×60=1440(分) 1440分=1440×60=864400(秒)

  然后一步一步推:

  86400÷30=2880(秒)…一须臾

  2880÷20=144(秒)…一罗预

  144÷20=7.2(秒)…一弹指

  7.2÷20=0.36(秒)…一瞬

  0.36÷20=0.018(秒)…一念

  0.018÷1=0.018(秒)…一刹那

  答:一刹那是0.018秒。

  除了这个方法还有更快的一种方法呢:

  解:设一刹那是x秒

  x×1×20×20×20×20×30=24×60×60

  x×20×20×20×10=24×60

  x×80000=1440

  8000x=144

  x=0.018

  答:一刹那是0.018秒。

  理解了这道题,真的觉得这道题好简单啊!也好有意思呀!

  学数学真有趣!

  换一种思路来思考

  “唉!老师真是的,布置这么多题,真受不了!”我看着奥数题发呆道。

  前面几道我都顺利做了,可是有一道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题是这样的:

  一个印度老人有三个孩子,临死前立下遗嘱:家中有19头牛,老大得1/2,老二得1/4,老三得1/5。老人死后,三个儿子商议了许久,怎么分呢?

  我乍一看,哈哈!太好做了!一个一个乘不就行了!

  可再一看,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19头牛乘1/2、1/4、1/5,都乘不到一个整数。难道分牛还一半一半的?

  我左思右想,突然想到比例关系。于是我想到了解法:

  老大的牛:老二的牛:老三的牛

  =1/2:1/4:1/5

  然后分母分别乘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2×20):(1/4×20):(1/5×20)

  =10:5:4

  再用19×10/(10+5+4)=19×10/19=10(只)

  19×5/(10+5+4)=19×5/19=5(只)

  19×4/(10+5+4)=19×4/19=4(只)

  答:老大10只,老二5只,老三4只。

  通过做这道题,我懂得了:当做题遇到困难时,可以试着换一种思路来思考,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数学日记 篇10

  我是一个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是决不会罢休的。

  星期天,爸爸、妈妈都出去了,我一个人在家完成了作业。闲着无聊就打开了电视机,刚一打开,画面上出现了几位警察叔叔正在勘察现场,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只留下了一串脚印,量出脚印的长是25厘米。我知道这是一个侦破片,我对这类电视比较感兴趣,就接着往下看,在案情分析上,一个干警叔叔说:“根据脚印的长,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在172---175厘米。”这另我匪思所夷,可爸爸不在家,怎么办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来到***准备请教那些专业人员,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要找的人。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决定,进网吧查资料。

  进了网吧,我迅速地查找资料,查了好久,终于在一个网页上找到了答案,身高与脚长的比是7: 1。由脚印长25厘米就可知道身高约175厘米。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这段时间正好在学*比的知识,这就吸引了我继续往下看,结果发现了人体上还有许多有趣的比:

  1.身高和双臂*伸的`长度之比是1:1

  2.脚长和拳头的周长之比是1:1

  3.心脏的大小与拳头的大小之比是1:1

  4.脖子的周长与手腕的周长之比是2:1

  5.身高与胸围长度之比是2:1

  6.鼻尖到耳根的距离与眉毛到下巴的距离之比是1:1

  ……

  回到家,我莫名其妙地被臭骂了一顿,原来爸爸妈妈知道我进了网吧,气得要命。不过这顿骂挨得也值,因为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知道了人身体上许多有趣的比。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6)

——数学日记菁选

【热门】数学日记范文汇总五篇

  一天又结束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日记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日记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日记 篇1

  早晨吃完饭以后我开始写作业。我先背乘法口诀然后写A本。写完以后妈妈给我出了几道数学题,其中一道是这样问的:一个数学本5角钱,买4本需要多少钱?我想了想说:需要2元钱。妈妈问我是怎样算的?

  我说是用乘法4X5=20角,20角不就是2元吗。妈妈高兴地表扬了我,我更喜欢数学

数学日记 篇2

  每天,都是妈妈买菜付账。今天买菜的时候,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已经学会使用钱了。今天就让我验证一下我的学*成果吧!”妈妈微笑着点点头。

  我看到妈妈在买西红柿的地方停下了脚步,知道她要买西红柿了。我小声地对妈妈说:“妈妈,西红柿买多少斤?”妈妈也小声地我说:“两斤吧!”我想了想,脑子飞快地思考着:2斤=1000克。于是,我对卖菜的'阿姨说:“这西红柿一斤多少钱?”卖菜的阿姨说:“两块五,你买多少斤?”我回答她:“两斤。”说的时候,我心里想:2。50+2。50=5(元)。我从妈妈那里拿了五元钱,交给了阿姨。

  妈妈又带着我来到了卖鸡翅的地方,知道她要买鸡翅了。我又不解地问妈妈:“妈妈,买多少斤鸡翅?”

  妈妈说:“买两个鸡翅,一个鸡翅三块五。”我心里想3。50+3。50=7(元)。妈妈递给了我十元钱,我想了想,知道卖鸡翅的叔叔要找给我三块钱。我把钱一边给叔叔,一边说:“买两个鸡翅。”叔叔干脆地说:“好嘞!”过过了一会儿,叔叔果然给我找了三块钱。

  在回家的路上,我很想知道今天一共花了多少钱。于是,我的小脑袋又飞快地转了起来:从学校到我家旁边的菜市场一个人用掉了三块,那么3。00+3。00=6(元)。买西红柿花掉了五元。买鸡翅花掉了七元钱。5。00+7。00=12。00(元)。买菜一共花掉了十二元钱。6。00+12。00=18(元)。今天一共花掉了十八块钱。

  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真是太有趣啦!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老师教给了我们什么叫体积,什么叫容积。容积就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体积的意思是:某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我们还学了ml,是毫升的意思。l是升的意思.1l就是1升,1ml就是1毫升。还有,㎝3是立方厘米,dm3是立方分米,m3是立方米,它们都是体积单位。

  放学后,我去买了一瓶纯水,上面写着80ml,就是80毫升。回家后,我拿出一袋奶,上面写着:净含量486ml,就是486毫升。

  今天,老师教的我全用上了,真是太有趣了。

数学日记 篇4

  夏天到了,我和爸爸去买夏天穿的衣服。因为夏天要经常换衣服,所以爸爸一下子给我买了3套。回到家里,这时,爸爸问我:“这3套衣服可以有几种穿法?”我想了想,说:“可以有9种穿法,因为一件衣服可以配3条裤子,那么就有3种穿法。三件衣服就是用3×3=9(种),一共有9种穿法。”爸爸摸了摸我的头说:“你算得真好,以后你就有9种穿法了。”

数学日记 篇5

  这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

  妈妈说:“这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能够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透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就应不骄傲,要努力地学*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7)

——数学日记菁选

有关数学日记范文集锦9篇

  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日记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日记 篇1

  今天数学课有胡果小老师上,因为这事罕见,同学们都格外关注。

  上课铃敲响,胡老师站到了讲台中央,自信的宣布:”上课!“起立的同时还伴着不少同学的窃笑声,当我们回答:”老师好!“的时候,笑声就完全放出来了。胡老师以从容大度的表情回赠我们。”好。“我们先来巩固一下昨天我们学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语气从容,声音响亮不带一丝半点的羞涩。下面的同学也分外积极地回答胡老师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他的动作自然大方,没有一丝半点的忸怩,眼神锐利,没有逃避任何一个同学的注视,而是大胆迎上。周老师则坐在胡果的课座上,带着欣赏的目光望着胡果,同我们一样,举手回答胡老师的提问。这堂课时间过得好快,下课铃还未敲响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胡老师就宣布:”下课!“讲台下一阵疑惑和沉默后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连周老师也满意的鼓起了掌。

  胡老师在上这堂课之前,肯定做了精心准备。数学课流程清晰,巩固学过的.知识,做练*教授新的知识,校队玉溪家作,回顾新授知识,井井有条。我们也记住了知识重点的大概。还有一些小瑕疵就是,板块衔接的不太自然。不过,做为第一次,还是理所当然的评委优秀,这的却当之无愧。

  胡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数学课,效率也丝毫不减,真是好样的!

数学日记 篇2

  今天,母亲跟我说:“雪飞,跟你玩个游戏吧!”我说:“好呀!”

  母亲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了一根指针。纸板*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母亲,游戏规则是什么?”“游戏规则很简单: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

  我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次都输。“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问母亲。母亲说:“你自己想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单数+双数=单数。这下子我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双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单数。所以,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单数。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我缠着哥哥教我学游泳,忙于学*的哥哥拗不过我的纠缠,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给你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在5分钟内计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如果你能办到,我就教你学游泳。”“哼!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大声的**。哥哥笑着说:“没办法,随便你,测不出来就不带你去游泳。”

  为了学游泳,我认了。可是用那小小的尺子一点一点的测量着客厅的长,而且要在5分钟内测出面积,真的好难!哥哥在一边幸灾乐祸的说:“小弟啊,五分钟可是很快的呀。”

  我心里真是又气又急,这一急可真急出办法了,我想起老师教过我们的步测的方法。于是我就用步测的方法去测量,我沿着客厅的长来回走了三次,分别走了8步、10步、9步,这样*均一下,客厅的长就是9步,我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宽是7步,然后我再用小尺测量了一下自己一步的.长度,我也反复测了三次,求出*均值为60厘米。这下我就求出了客厅的长是9×60=540厘米=5.4米,宽为7×60=420厘米=4.2米,现在客厅的长和宽都知道了,那么客厅的面积就是:5.4×4.2=22.68*方米。

  我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告诉了哥哥,哥哥很吃惊的看着我说:“小弟,你还真行啊,咱们客厅的面积是24*方米,你算得基本正确,最主要是你能想出这样的方法来,真是了不起!”

数学日记 篇4

  上学期,数学老师让我们买了《举一反三》这本配合学*的书。老师让我们每天做完作业看一会儿,我坚持每天都看,理解了许多难题。

  假期里,我早上先在床上看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的《举一反三》,里面的题我有些不会做,按照上面的思路想,就觉得简单了一些。有时候我也会创新思路,比如第22周巧填竖式(二)里面的举一反三1,我就跟王牌例题1上的算法不同:题面是A、B、C分别代表三个数,让你求出代表什么数,竖式是ABC+ABC=478。上面的算法比较复杂,我是直接算478/2,就简单多了。有些题用书上的方法算也很简单,更多的时候我用书上的方法算。

  《举一反三》是一本很好的.书,它对我的数学学*有非常大的帮助!

数学日记 篇5

  在四年级的数学活动月的时候,我们年级是比赛二十四点,在那个时间段,我经常和妈妈在一起玩二十四点。

  有一次,我们的`牌是7、8、4、8。我突然间想起来,有4就要有6,那就是:8/8=1,7-1=6,,4*6=24。我妈妈笑着对我说:“还有另一种方法。”我想了想,忽然,我灵机一动:7*8=56、4*8=32、56-32=24。妈妈又问:“那4、10、10、1呢?”我又想,有4就要有6,可是6求不出来怎么办?妈妈说了一句:别钻牛角尖。让我恍然大悟,不用乘法,我用加法:4*1=4、10+4+10=24。

  妈妈笑了笑,说我一点就通,很聪明,让我心里美滋滋的。

  经常算二十四点,可以让我的计算能力有所提高哦,大家也来试一试吧!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上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这道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0厘米,宽是40厘米。以这个长方形的一条边为底,作一个高为50厘米的三角形,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我看了,心想:呀!这道题还是有点难度的呀!可是再难也要做出来啊。这时,我便像爸爸求救了,爸爸耐心地告诉我怎么解的方法,爸爸还没讲完我就恍然大悟,原来这题这么简单,算式是:280÷2=140(厘米)140-40=100(厘米)

  100×50÷2=2500(*方厘米)。

  看着终于把自己不会的题目一遍又一遍的算对了,心里乐开了花。其实,任何题目都不怎么难,只是没有动动脑筋而已,只要动动脑筋,任何题目都是很简单的。

  快要开学了,我的作业基本上完成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困扰。我的寒假计划完成的很好,让我们新的学期了,展翅高飞吧!

数学日记 篇7

  有一天,我正在课室做数学作业。然后,我遇到了一道数学的题目弄不懂,这道数学题目是: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题目给了我两个条件,横截面的面积是30*方厘米,宽是6厘米,我想:长方体的体积不是长乘宽乘高吗?为什么题目只给我们底面积和宽呢?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怎么做。于是,我就去问数学老师了。

  老师看了看题目,对我说,横截面就是长方体的底面积,宽在题目上所表示的是长方体的高。这下子我终于明白了如何去求长方体的体积。我又学多了一个新知识,我真开心啊。

  后来,我看见这样的题目我再也不怕了。我用老师教我的方法分辨出与这种类型的题目解长方体体积计算方法。这个知识对我来说真的很有帮助,我利用它解了很多我不会的题目。我的心里比谁都开心,因为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出来,好好的利用它们,解出更大的.难题和考验。数学的知识真是学无止境,让我们学都学不完。我希望用最大的努力学好高深莫测的数学问题。

数学日记 篇8

  愉快的寒假开始了,姐姐的数学作业是每天做十题24点。每天中午,我们都会玩24点。

  先把一付扑克的“大王、小王、J、Q、K”都拿掉,然后,随意抽出四张牌,用“加、减、乘、除”的方法,看谁先算出24来。第一局的牌是“4、7、6、2”,姐姐和妈妈很快就算出来了。我很着急,怎么也算不出来,就想放弃。后来,妈妈耐心地跟我讲了方法,我才慢慢地学会了。

  有一局是“1、8、9、6”四张牌,我第一个算了出来,心里美滋滋的.。这个真的太简单了吧!只要把四个数连加,正好是24。过了一会儿,妈妈也算出来了,先算“(9——6)X1=3”,再算“3X8=24”。同样的几个数字,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同学们,这个24点是不是很有意思啊?赶快开动你们的脑筋,也来玩一玩吧!

数学日记 篇9

  五一期间,我和母亲去商场买衣服,可是,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说“买100送100”,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母亲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100送100,就是100-100=0,所以就不用钱啦!”

  母亲说:“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客人,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母亲又说买100送100只是要50元就可以了,你知道吗?

  听了母亲的解析,我还是似懂非懂,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其实有些都是满过100的.,比如:满100的有109、200、189……”

  老师又说:“满100元的是送100元的券,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100元后,才有得送赠券的,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用钱。”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也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8)

——数学日记菁选

有关数学日记模板汇总七篇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好的日记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日记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日记 篇1

  10月3日 星期二 阴

  参加完锦标赛后,爸爸妈妈带我到市内逛商场。我们来到成都人民商场时,远远的就看到商场顶楼上的巨幅广告:“满200元,送200元。”我们一家人都感到好奇,便进了商场。经询问,原来是消费者每购买200元的商品,就送200元的代金券用于再购物。我们来到了童装区,各式各样的服装映入我的眼帘,我便挑选起来。我选中了一件毛衣210元、一件背心128元和一条裤子80元。爸爸看了看,觉得很满意,他沉思一会儿后对我说:“女儿,只要你能算出怎样买最划算,我们就买下这三件衣物。如果算不出来,对不起,那就不买了。”

  我想,方法一:那件毛衣210元,可换一张200元的代金券。用这张代金券去买背心,需花去128元。200—128=72(元)。一条裤子80元,80—72=8(元)。即再用代金券余下的72元,需加8元的.现金,就可以买到这条裤子。

  方法二:一件背心128元,一条裤子80元,128 +80=208(元),比一件毛衣210元换一张200元的代金券要少花2元钱,再用200元的代金券去买210元的毛衣需再加10元钱,210—200=10(元)。需支付的10元现金减去换代金券时少花的2元钱,实际需再次支付的现金是8元,即10—2=8(元)。

  两种方法的结果都一样。我把想法告诉了爸爸,他笑了笑,大步流星地到收银台交钱去了。

数学日记 篇2

  这个暑假,我解决了一道有趣的数学题“烤饼”。

  题目是这样的,一名烤饼厨师有一个烤锅,一次只能烤两个饼,饼的正反面都要烤,而烤一面所需要的时间是1分钟。烤饼厨师接待了3位顾客,他们都有急事,所以要求烤饼厨师只能在3分钟内烤完3个饼。烤饼厨师想了一下,就在3分钟内烤好了3个饼,准时将香喷喷的'烤饼送到了3位顾客面前。你知道烤饼厨师怎么做到的吗?

  我觉得还不是很难,之前我好像解过类似的题,但又忘记解题方法了。我努力回忆,终于想起了一点点。我先把3个饼画在草稿纸上,标上A、B、C。接着再画一个锅,把A的正面放进去(画箭头),再把B的正面放进去。然后等1分钟,把B取出来换成C的正面,A则翻过来变成反面,再烤1分钟。把两面都烤好的A取出来,接着将C翻成反面,把B的反面放进去和C一起烤,烤1分钟,那么3分钟就烤完了3个烤饼了!

  我翻看参考答案验证,答案简直一模一样,只不过我是用A、B、C来标注,它用1、2、3来标注罢了。希望我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谜题,数学学得越来越好!

数学日记 篇3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发联超市购物。到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首先我们来到食品区,我选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鲜奶干吃片,妈妈挑了一瓶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接着我们又到了电器区买了一台润信复读机,最后我们来到生活用品区买了一支三笑牙刷。

  这时妈妈想起来了,她身上只带来一百元,也不知道够不够。我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鲜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29。9元、润信复读机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赶紧告诉妈妈钱不够。我们便把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放回原处。这次多亏我学会了计算,要不然还要出丑呢!

数学日记 篇4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数学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了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被这道题所吓倒,难题最能激发我的.潜能。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X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他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计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树,8天就是160棵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是一种好的解题法。

  通过解这道难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多动脑子,否则,即使你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是会出错。

数学日记 篇5

  我喜欢集邮,也喜欢邮票。今天,我就从一套邮票中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有一套1978年的“钢铁”邮票。一共五枚,每枚八分。在当时,这一套邮票值5×8=40(分)=4角,只不过4角而已。转眼间,26年过去了,这套邮票也值钱了。

  现在,这套邮票要16元才能买到。是当年的'40倍。*均每年涨了40÷26=1.53……(倍)。要是按照每年一套邮票价值是上年的两倍来算,要是把我们家的邮票都卖出去,可就发大财了!

数学日记 篇6

  今天我做数学作业,里面有一道题,31*49=?我忽然想起在我们数学练*册中有一种这样首邻尾补的两个数相乘求积的方法,就是用较大的那个数的十位上和数自乘的积减1,作为积的千位和百位,用100减去较大的数的个位上的'数自乘的积作为个位和十位,这道题就是用4*4—1=15,16作为千位和百位,100—9*9=19,19作为十位和个位,这道题的答案就是1519,哈哈!还是速算方法好。

数学日记 篇7

  9月20日 星期三 晴

  这天上午,史老师留好数学作业后,让数学班长在下午再说一遍。下午同学们问数学班长说:“今天数学作业是什么?”数学班长说:“你猜。”同学又问:“数学作业是什么?”他又说:“你猜。”随后,他像是突然想起似的说:“啊呀,史老师不让说‘你猜’,让写到黑板上。

  9月2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 语文课上王老师正在讲“血”的两个读音,结果数学班长曹珈毓举手站起来说:“老师,还有第三种读音是土话的读音——’xie‘。“王老师大发雷霆,全班哄堂大笑。

  9月22日 星期五 晴

  这天,我班的数学班长在黑板上写今天的`数学作业,写得歪歪扭扭,我的同桌(青达)看见了,就说道:“你站到我这个角度看一看。”数学班长过来看了看,然后说:“好吧,我承认,我是‘斜视’。”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9)

——数学日记菁选

【必备】数学日记模板汇总九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日记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日记 篇1

  上周末,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去湖岭玩水。我们来到湖岭永安溪边,看到溪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竹排,赶紧来到商店租竹排。店员告诉我们:“出租这种竹排,每小时租金60元。”妈妈付给了她800元押金,领了牌号我们就欢快地玩起来。时间一晃而过,我们不知不觉从14:00玩到了17:00,结账时店员退给了妈妈620元。妈妈问我:“为什么退回来是620元呢?”我想了想,说:“我们从14:00玩到17:00玩了3小时,每小时租金60元,你付了800元押金,所以可以列式:800—(17—14)*60=620(元)。”妈妈摸了摸我的头夸赞道:“挺聪明呀!”我们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数学日记 篇2

  4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闲着没事干,就想去帮阿姨买菜。我就想这样也好我也能完成数学日记了。

  一来到菜市场,热闹非凡。喧闹声,让人感到好烦。我马上就去买我的最爱的鸡腿吃了,刚到那一股香气让我迫不及待的过去。我马上问老板几元一只,老板回答说:“4.5元一只:”我掏出10元钱给了他,他给了我钱我就走了。当时我没注意就跑了。我准备在去买东西时却发现少了5毛钱准备去换了,当时我真糊涂马上来到了当时来买鸡的`地方去换。我真的很马虎怎么没注意看呢?那位老板也是个热心的人他没说什么就给了我钱我羞愧的低下头说了声:“谢谢”就走了。

  我接着又去买了很多东西算也算不了我决定耐心的数,终于数出来了。结果算出了答案:45.3元。爸爸给了我50元怎么只剩下了4元了,怎么办呢?少了7毛钱怎么说呢?

  一回家我来到爸爸面前说:“爸爸对不起我算错钱了,”爸爸笑了笑说:“没关系,在生活上肯定有马虎错误的。”这次我原谅下次不能犯了。我听见了说什么。所以说一般数学不能犯马虎错误,一犯马虎就吃亏了。后来我去买菜不会犯了。懂得上次的教训。

数学日记 篇3

  这次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去了海南度假,我们乘坐的是飞机,乌鲁木齐到三亚的路程大约是5800公里,去的时候是顺风航速,风速是每小时20公里,飞行时间是6个小时,这样得出飞机*均每小时飞行967公里,回来是逆风航速,由于风的阻力,回来时的飞行时间延长了0.5个小时,总飞行时间为6.5个小时,得出*均每小时飞行892公里,这样就造成了回来比去用的`时间长而每小时*均飞行时间反而短的现象。

  爸爸妈妈的机票是全价每张3050.00元,我和妹妹的机票是半价每张 1525.00元,我们四个人来回共计(3050.00×2+1525.00×2)×2=18300.00元,我们住的酒店是一晚上是1980.00元,住了6天,总计1980.00×6=11880.00元,购买水果共花了2800.00,吃饭共花了3500.00元,零星开支1200.00元,这次出行我们全家一共花费了元18300.00+11880.00+2800.00+3500.00+1200.00=37680.00,*均每人花费9420.00元,账目是由我记录并整理的,这次的三亚之旅我不但玩的开心,还巩固了一下数学知识,真开心呀!

数学日记 篇4

  以前,我一直以为学*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去青少年宫。我们爷俩坐的是3路车,快要出发的时候,1路车正好也和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着这两路车,突然笑着对我说:小溦,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

  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3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路车至少再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不能解答。爷爷疑惑地看着我:哦,是吗?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3路车的起点站是同一个地方。爷爷听了我的话,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个聪明秃顶的脑袋,笑着说:我这个'数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小溦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哈哈地大笑起来。

  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答?我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15分钟。因为3和5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这两个数的乘积(3х5=15),所以15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再过15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案正确!100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兴地举起双手。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见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

  学*数学对我来说还有许多小插曲呢——这几个星期我们都在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由于不熟练,我不太能理解,做题时总是出差错,妈妈总是有时间就教导我,可是我脑子里仍然一片空白,总是觉得妈妈说的就是一些乱七八糟我不理解的东西。

  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自己去做题练*。妈妈先告诉我:除法算式就像下楼梯一样,从最高位算起,如果最高位除不了除数,就把第二位数移下来,如果后面的数不够除除数,就在写商的地方直接写0。妈妈说的话让我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虽然做题时还是有错误出现,但是我很快就能纠正过来。

  明白了做除法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生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象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向前走,要脚踏实地,要不然就可能会一步错全盘皆错!

  在多姿多彩上的数学王国之中,我们早已厌倦了老师的谆谆教诲,如今,数学老师改变了教学方法,使我爱上了数学

  老师给我们上课,总喜欢让我们边玩边学。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学的虽然与以前一样,但我们却很高兴,老师想是一位仅仅比我们大一些的大孩子,让我们觉得他不再是严肃的数学老师,而是一位可爱又调皮的孩子,上起课来无忧无虑,一道道枯燥无味的数学题如今跳动了起来。像一道道美食诱惑着我们,我们则是一只只大馋虫,诱惑面前想尽办法吃掉美食。数学是一块巨大的磁石,我们则是一块块小金属片被他牢牢贴出。

  我们是一伙“数学天才”,我们要攻克陈景润,是数学让我们这些孩子找到航帆,不迷失方向。我们喜欢充满笑声的课堂,喜欢与我们一样的老师,喜欢那跳动的数字,还喜欢那神奇的字眼。

数学日记 篇5

  在昨天的数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出了这样一道颇有趣的数学题:有一池荷花,生长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长满整个池塘,请问长满半个池塘的时候是第几天?

  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来思考的'话,我们应该从条件出发,一步步的推.最后推出结论.可是在这道题中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我就想起了"反其道而行之"这句话.于是,我就从后往前推:长满一池需20天,已知荷花的生长速度是一天增一倍,所以19天的时候就长了半池。本来是日增一倍,现在便成了日减一倍,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19天。

数学日记 篇6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这个学期,教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母亲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母亲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母亲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9元,或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数学日记 篇7

  昨日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但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貌,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原先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必须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数学日记 篇8

  20xx年1月22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盈亏问题:兔妈妈分配小白兔和小灰兔在几天里来摘一定数量的蘑菇。小白兔计划前5天每天采80个,后几天每天采60个:小灰兔打算前三天每天采100个,后几天每天采70个,这样可以休息2天。问小兔们应几天完成任务?各要采摘多少个蘑菇?

  我想了一想就做出来了:首先我把小白兔的计划转化成每天采60个,则少采:(80-60)5=100(个)。接着,我把小灰兔的计划转换成每天采70个,则多采:702-(100-70)3=50(个)。然后按照盈亏问题的计算公式:份数=(盈+亏)两次分配差计算出小兔们应(100+50)(70-60)=15(天)完成任务。最后用盈亏问题公式:总数量=每次分的数量份数+盈得出各要采805+(15-5)60=1000(个)蘑菇。

  我把我的解题思路告诉妈妈,妈妈直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我的`心乐滋滋的。

数学日记 篇9

  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就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就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就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此时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样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就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就是很熟悉。于就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就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就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就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就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就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小日记菁选(扩展10)

——数学小日记菁选

实用的数学小日记三篇

  一天即将过去了,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小日记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小日记 篇1

  生活皆数学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不论是身处现在的大数据时代,还是在日常的琐碎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简单的数字或简单的加减乘除数**算。开门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的生活开支需要数学,生活及工作中的时间管理也离不开数学,上天揽月及深海探究更离不开深奥的数学应用。

  上周日,我和老爸去天德湖公园游玩,其中就有不少数学题呢!刚要出门,老爸的手机响了,原来老爸的朋友已经在天德湖门口等我们了。电话里那位叔叔问我们还有多长时间能到?老爸回答说最多还有二十分钟!怎么是二十分钟呢?我不解地问。老爸说:家离天德湖公园约8公里,我们摩托车时速40,还有路口红绿灯若干估计要等六七分钟,所以测算二十分钟能到啊!我估算了一下,点点头。游玩过程中,我看到好多人都在骑玩三人自行车,就向老爸要二百元。老爸问我为什么是二百元呢?我掰起手指,很老道地跟老爸说:一辆三人骑行车押金150元,租金是20元每小时,我们最多骑行两小时,二百元肯定够啦!老爸听后很爽快地给了我两张***!我们快乐地骑着三人自行车在人群中穿行,绕行天德湖一圈后,老爸突然问我一圈估计有多少米。我只顾着骑行,哪想着一圈多少米呢?老爸看了看手腕上的'运功计步器说,刚才慢跑一圈示数是六千多步,两步幅计一米,所以一圈下来差不多3000米。还有一种计算法,你自己试试看!老爸鼓励我说道。我想了想问老爸:我们骑行的时速大约是多少啊?老爸笑了笑没有回答。有了时速,我再测算一圈下来骑行的时间,就可以知道一圈的距离啦!我信心满满地说道!老爸点点头,指着路边的铭牌。我看到铭牌上清楚地写着骑行单程约3公里。游玩中我们买饮料零食,自然又要用到数学。游玩整个过程差不多两个半小时,三个小时后我们又回到了家。真是整个过程就没有离开数学啊!

  生活皆数学,让我们做个有心人,运用所学数学来管理我们的学*和生活吧!

数学小日记 篇2

  X月X日 晴天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小日记 篇3

  前几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吃年夜饭。吃完饭后,我们都很无聊,爸爸掏出一副牌说:“我们来算二十四点吧。你和妈妈来抢答。”表弟在边上听了,也嚷嚷着加入了抢答的行列。

  原本想算二十四点挺简单的,可没想第一局就把我难住了。“8、6、1、2。”爸爸把四张牌摊在桌子上,扯着嗓子喊道,“抢答开始!”妈妈很快就接上了:“8除以2等于4,4乘1还等于4,四六二十四。”“答对!接下来,4、8、10、4。”我在手上比画了一会,脱口而出:“8乘10等于80,80除以4等于20,20再加4等于24!”“Good!然后是3、7、6、5。”没等我说,表弟慢悠悠的`声音就响了起来:“6减5等于1,1加7等于8,8乘3等于24!”“非常好!”就这样,我们玩得不亦乐乎,直到把整整一副牌用完了为止。

  虽然事情过去了许多天,但算二十四点给我的感觉仍记忆犹新,这个游戏即能锻炼我们脑子的灵活性,又能锻炼我们口算与心算的能力。同学们,你们不想来试试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