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

首页 / 知识 / |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1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2(1)。

  3、举例说明一个分数的意义:7(3)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7(3)吨表示把1吨*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1份。

  4、4米的5(1)和1米的5(4)同样长。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7、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4(3),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4)。

  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9、能化成整数的假分数,它们的分子都是分母的倍数。反过来,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都能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10、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3/4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3/1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1、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2、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

  13、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14、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15、把不是0的整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用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子。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2

  一、填空:24分

  1、3.85立方米=()立方分米4升40毫升=()升

  2、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接头处不计)表面积是()*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一个教室大约占地48()

  一辆小汽车油箱容积是30()小明每步的长度约是60()

  4、2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20),奇数有()偶数有()

  5、在14、6、15、24中()能整除(),()和()是互质数

  6、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把它分解质因数是()

  7、5□中最大填()时这个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的约数有()

  8、如果a能被b整除,则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9、已知a=2×2×3×5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10、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0.6*方分米,这段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判断:5分

  1、一个非0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约数。()

  3、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4、一个长方体(不含正方体)最多有8条棱相等。()

  5、大于2的偶数都是合数。()

  三、选择:10分

  1、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5,这两个自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A.aB.bC.5

  2、A=2×2×3B=2×3×5AB的最大公约数是()

  A.6B.3C.2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扩大()

  A.3倍B.9倍C.27倍

  4、15与()是互质数

  A.18B.28C.102

  四、计算:24分

  (1)用短除法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约数(3个数的除外)和最小公倍数

  16和2445和6026和39

  10、15和4512、14和42

  (2)递等式计算:

  2.9×1.4+2×0.16200-(3.05+7.1)×18

  30.8÷[14-(9.85+1.07)](2.44-1.8)÷0.4×20

  五、应用题:37分第2题7分,其余每题6分

  1、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2、用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油桶,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6分米,用铁皮多少*方分米?桶内放汽油,每升油重0.82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

  3、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4、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5、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某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去时用了5小时,回来时加快速度用了4小时,他往返一次*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要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方米的铁皮?

  六、思考题:

  把长8厘米,宽12厘米,高5厘米的木块锯成棱长2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可锯多少块?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3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

  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4

  一、小数乘法。

  1、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二、小数除法

  3、小数除以整数:

  ①先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③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④除到最后一位如果还有余数,要添0再除。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5、小数除以小数: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8、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9、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三、

  10、当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不变。

  当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当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时,商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

  11、当被除数(不为0)除以一个小于它的数时,商大于1。

  当被除数(不为0)除以一个大于它的数时,商小于1。

  当被除数(不为0)除以一个小于1的数时,商大于被除数。

  当被除数(不为0)除以一个大于1的数时,商小于被除数。

  12、求商的*似值:

  用四舍五入法,

  根据具体情况用去尾法取*似值。

  用进一法取*似值。

  四:倍数与因数

  概念:五年级数学期末考试必备知识点

  13、自然数a除以自然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则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如84=2,可以说8是4和2的倍数,2和4是8的因数。

  14、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个的,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最大的因数和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15、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16、5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5的数都是5的倍数

  17、3或9 的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或9的倍数的数

  18、11的倍数特征:一个数奇数位数字之和与偶数位数字之和相减(大数减小

  小数)其差是11的倍数,那么这个整数就是11的倍数。

  19一个较大的整数末三位数字所组成的三位数和末三位以前的数字组成的数之差(用大数减小数)是7、13、11的倍数,则这个数就是它们的倍数。

  20: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我们先用2、3、5、9的倍数特征去判断,然后可以用7、11、13等较小的质数去试除

  五、混合运算:

  21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也一样适用。

  22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 +ac

  减法的性质:a-b-c = a-(b+c)

  除法的性质:abc = a(bc)

  ac+bc=(a+b)c

  ac-bc=(a-b)c

  单位换算

  23: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六、图形面积计算

  24基本知识点:

  *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

  *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梯形的高:面积2(上底+下底)

  梯形的上底:面积2高-下底

  梯形的下底:面积2高-上底

  25、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有关规律:

  26、在*行四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这个*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7、 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框架,如果把他拉成一个*行四边形,则它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因为底不变,高变小了;

  如果将*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则他们的.周长不变,面积变大了。

  28、三角形和*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相等,则三角形的底是*行四边形的2倍,*行四边形的底是三角形的一半。

  29、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相等,则三角形的高是*行四边形的2倍,*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的一半。

  30、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行四边形的一半,*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

  31*行四边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的2倍。

  32、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3、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34、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35、(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36、100以内的质数歌谣

  二、三、五、七带十一

  十三、十七记心里

  十九、二三、二十九

  三十一来三十七

  四一、四三、四十七

  各个都要牢牢记

  五十三、五十九

  六十一来六十七

  七一、**、七十九

  八三、八九、九十七。

  37、单位进率

  ①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②面积单位:1*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方米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⑤时间单位: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5

  在日常生活当中,一根拉紧的绳子、一根竹竿、人行横道线、都给人以直线的形象,而实际上的直线是两端都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不可测量长度的。

  直线的特点: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直线(straightline)是几何学基本概念,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

  从*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面上的直线就是由直线*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二直线*行;有无穷多解时,二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二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可以通过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行或互相垂直,也可计算它们的交角。直线与某个坐标轴的交点在该坐标轴上的坐标,称为直线在该坐标轴上的截距。直线在*面上的位置,由它的斜率和一个截距完全确定。在空间,两个*面相交时,交线为一条直线。因此,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用两个表示*面的三元一次方程联立,作为它们相交所得直线的方程。空间直线的方向用一个与该直线*行的非零向量来表示,该向量称为这条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由它经过的空间一点及它的一个方向向量完全确定。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直线只是一个直观的几何对象。在建立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体系时,直线与点、*面等都是不加定义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则由所给公理刻画。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扩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扩展1)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旋转:在*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顶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较做旋转,定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原图形上的一点旋转后成为的另一点成为对应点。

3、对称和旋转的画法:旋转要注意:顺时针、逆时针、度数

4、取*似数的方法:

5、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7、长方形框架拉成*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8、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9、732732写作10.732。

1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几倍。

11、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12、2的倍数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13、判断这个数是合数还是质数,我们先用2、3、5、9的倍数特征去判断,然后可以用7、11、13等较小的质数去试除

14、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

15、三角形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16、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17、(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18、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19、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20、已知a=2×2×3×5b=2×5×7,a和b公有的质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21、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钢材,沿横截面截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0.6*方分米,这段长方体钢材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22、一个非0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3、A=2×2×3B=2×3×5AB的最大公约数是()

24、8÷[14-(9.85+1.07)](2.44-1.8)÷0.4×20

25、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26、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7、图形左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移列数不变。

28、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9、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

30、事件发生的机会(或概率)有大小。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扩展2)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合集五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1

  数的整除要记住,除式各项都要是整数。

  但是除数不等于0,商是整数无余。

  a÷b时可以说,数b能够整除a,数a能被b整除。

  a是数b的倍数,b是数a的约数。

  如果要是求约数就去除以自然数,

  如果要是求倍数就去乘自然数。

  温馨提示:在数学学*方面掌握好数学知识点很重要,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学好数学就并不困难,希望这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数的整除知识点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2

  整数可以分成奇数和偶数两大类.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偶数通常可以用2k(k为整数)表示,奇数则可以用2k+1(k为整数)表示。

  特别注意,因为0能被2整除,所以0是偶数。

  2.奇数与偶数的运算性质

  性质1: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奇数=偶数。

  性质2:偶数±奇数=奇数。

  性质3:偶数个奇数相加得偶数。

  性质4:奇数个奇数相加得奇数。

  性质5:偶数×奇数=偶数,

  奇数×奇数=奇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3

  23、公式:

  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周长÷2-宽;宽=周长÷2-长】字母公式:C=(a+b)×2

  面积=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4字母公式:C=4a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底=面积×2÷高;高=面积×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字母公式:S=(a+b)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高=面积×2÷(上底+下底)】

  24、*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知道就行。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

  *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倍,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28、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29、长方形框架拉成*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4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

  5、(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 5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0.60.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

  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32

  7、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扩展3)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菁华3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1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柱: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正有理数 整数

  有理数 零 有理数

  负有理数 分数

  2、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4、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5、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若|a|=a,则a≥0;若|a|=-a,则a≤0。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有理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数轴上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的运算:

  (1)五种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有理数的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3)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8、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其中,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n=整数位数-1)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1、代数式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代数式的书写格式:

  ①代数式中出现乘号,通常省略不写,如vt;

  ②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4a;

  ③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如应写作;

  ④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号不省略;

  ⑤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写成分数的形式,如4÷(a-4)应写作;注意:分数线具有“÷”号和括号的双重作用。

  ⑥在表示和(或)差的代数式后有单位名称的,则必须把代数式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方米。

  2、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①单项式:都是数字和字母乘积的形式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之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注意:1.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2.单独一个非零数的次数是0;3.当单项式的系数为1或-1时,这个“1”应省略不写,如-ab的系数是-1,a3b的系数是1。

  ②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注意:①同类项有两个条件:a.所含字母相同;b.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②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4、合并同类项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5、去括号法则

  ①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符号;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②根据分配律去括号:

  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括号前面是“-”号看成-1,根据乘法的分配律用+1或-1去乘括号里的每一项以达到去括号的目的。

  6、添括号法则

  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不改变;添“-”号和括号,添到括号里的`各项符号都要改变。

  7、整式的运算:

  整式的加减法:(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

  第四章 基本*面图形

  2、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3、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4、线段的中点: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AM = BM =1/2AB (或AB=2AM=2BM)。

  5、角: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6、角的表示

  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

  ④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

  注意: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

  7、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

  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

  1°=60’,1’=60”

  8、角的*分线

  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分线。

  9、角的性质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构成角的两条射线的幅度大小有关。

  (2)角的大小可以度量,可以比较,角可以参与运算。

  10、*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1、多边形: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面图形叫做多边形。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从一个n边形的同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可以画(n-3)条对角线,把这个n边形分割成(n-2)个三角形。

  12、圆:*面上,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的长称为半径的长(通常简称为半径)。

  圆上任意两点A、B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读作“圆弧AB”或“弧AB”;由一条弧AB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OA、OB所组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等式的性质

  (1)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代数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4、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6、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把方程中的某一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移项。)(4)合并同类项(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1、普查与抽样调查

  为了特定目的对全部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其中被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被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2、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利用圆与扇形来表示总体与部分的关系,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1)

  圆心角度数=360°×该项所占的百分比。(各个部分的圆心角度数之和为360°)

  3、频数直方图

  频数直方图是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它将统计对象的数据进行了分组画在横轴上,纵轴表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4、各种统计图的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2

  初一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方和等于斜边c的*方a2+b2=c2。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α<90°时,ta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t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当n为正偶数时:(-a)n =an或(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似数的精确位:一个*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分线。

  7.高线、中线、角*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要程度--四颗星。最早接触到分数是在三年级的课本上,学*了分数的意义、比较大小和同分母的加减法,这里的分数则是更加全面的去学*、认识分数。其中分数的基本性质里面会有分数的化简、约分,这也是接下来数学中非常常用的运算性质(类似四年级学*的乘法分配率);分数的大小比较也不再是简单的同分母或者一个个体的比较,复杂的一些还需要用到“放缩法”;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则是数*算的基本功了,越熟练越好(让孩子多练)。孩子在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那就属分数的应用题了(学生不明白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往年很多学生都分不清题目中的:整体(单位“1”)、部分和占比(率),误区是学生们总认为整体比部分要大,但是学*分数以后就不一定了;

  3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1) n边形外角和等于n·180°-(n-2)·180°=360°

  (2)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n·180°

  4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n(n-3)/2条对角线。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3

  初一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

  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方和等于斜边c的*方a2+b2=c2。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4、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5、0°、30°、45°、60°、90°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重要)

  6、正弦、余弦的增减性:

  当0°≤α≤90°时,si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s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7、正切、余切的增减性:当0°<α<90°时,ta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cot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初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②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b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绝对值可表示为:或;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0,小数-大数<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a≠0,那么的倒数是;若ab=1? a、b互为倒数;若ab=-1?a、b互为负倒数.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当n为正偶数时:(-a)n =an或(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似数的精确位:一个*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

  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

  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

  用三角形三边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知识点、概念总结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角*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分线。

  7.高线、中线、角*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要程度--四颗星。最早接触到分数是在三年级的课本上,学*了分数的意义、比较大小和同分母的加减法,这里的分数则是更加全面的去学*、认识分数。其中分数的基本性质里面会有分数的化简、约分,这也是接下来数学中非常常用的运算性质(类似四年级学*的乘法分配率);分数的大小比较也不再是简单的同分母或者一个个体的比较,复杂的一些还需要用到“放缩法”;分数的乘除运算法则则是数*算的基本功了,越熟练越好(让孩子多练)。孩子在学*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那就属分数的应用题了(学生不明白什么时候用乘法什么时候用除法),往年很多学生都分不清题目中的:整体(单位“1”)、部分和占比(率),误区是学生们总认为整体比部分要大,但是学*分数以后就不一定了;

  3多边形外角和定理:

  (1) n边形外角和等于n·180°-(n-2)·180°=360°

  (2)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与它相邻的外角是邻补角,所以n边形内角和加外角和等于n·180°

  4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

  (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2)n边形共有n(n-3)/2条对角线。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扩展4)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 (菁华3篇)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1

  一、认识人民币

  1.人民币的分类:(1)按质地分:纸币和硬币。(2)按单位分:元、角、分。

  2.人民币的面值:把人民币上的数和单位合起来读就是人民币的面值。

  3.以“元”为单位的面值有7种: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

  4.以“角”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5角、2角、1角。

  5.以“分”为单位的面值有3种:5分、2分、1分。

  6.要点提示: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7.难点点拨:元是最大的人民币单位,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

  8.重点提示:1元等于10角,几元就等于几十角;几角就等于几十分;1元等于100分。

  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2.要点提示:元、角、分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购物付款方法

  1.购物付款有多种方法,无论用什么方法付款,付款的总额都是一样的。

  2.付款方法:付钱时,先付1张面值与所需钱数较为接*的人民币,再付剩下的钱,这样付钱既简便又不容易出错。

  3.要点提示:要结合具体钱数确定付款方法。

  四、元、角加减的计算方法

  1.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的换算成统一单位后再相加减。如果算得的结果是10角以上,那么应将其转化为几元几角,满10角向元进1。

  2.知识巧记:人民币相加减,角加角、元加元;单位不同要互换,统一单位再计算。

  3.难点点拨:几十元里面有几个10元,几十元里面就有几十个1元。

  4.要点提示: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2

  竖式除法

  1、能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2、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积累正确的试商方法。

  4、能用竖式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3

  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如:300÷25÷4=300÷(25×4)

  4.除法公式

  (1)被除数÷除数=商

  (2)被除数÷商=除数

  (3)除数×商=被除数

  5.被除数

  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

  6.除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

  例:8÷2=4则2为除数。8为被除数。除数不能为0,否则没有意义。

  7.商:在一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而推导得出: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8.完全商

  当数a除以数b(非0)能除得尽时,这时的商叫完全商。如:9÷3=3,3就是完全商。

  9.不完全商

  如果数a除以数b(非零)除不尽,得到的商就是不完全商。如:10÷3=3......1,这里的3就是不完全商。

  10.被除数和商的关系

  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除数扩大(缩小)n倍,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11.2—6的乘法口诀

  2×2=4

  2×3=6

  3×3=9

  2×4=8

  3×4=12

  4×4=16

  2×5=10

  3×5=15

  4×5=20

  5×5=25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2.直角:几何原本中的定义: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而且称这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条直线。

  一个直角等于90度,符号:Rt∠

  13.几何中的锐角:大于0°小于90°(直角)的角。

  两个锐角相加不一定大于直角,但一定小于*角。

  14.钝角:钝角大于直角(90°)小于*角(180°)的角叫做钝角。

  15.*移:*移是指在*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移运动,简称*移。*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移可以不是水*的。

  16.旋转:在*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ˊ,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17.旋转的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相等。

  18.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

  (2)旋转方向;

  (3)旋转角度。

  注意: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变一个,图形就会不一样。

  旋转变换是由一个图形改变为另一个图形,在改变过程中,原图上所有的点都绕一个固定的点换同一方向,转动同一个角度

  19.表内除法的知识点:

  (1)理解*均分的意义。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

  20.7、8、9的乘法口诀

  7×7=49

  7×8=56

  8×8=64

  7×9=63

  8×9=72

  9×9=81

  21.万以内的数的认识

  100=10个10(10个1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

  1000=10个100(10个100相加的结果等于1000)

  22.克

  克为质量单位,符号?g,相等于千分之一千克。一克的重量大约相于一立方厘米水在室温的质量,大约有一个万字夹的质量。

  1?吨?=?1,000,000?克?(一百万克)

  1?公斤(1千克)?=?1,000?克?(一千克)

  1?市斤?=?500克?(1?克?=?0.002市斤?)

  1?毫克?=?0.001?克?(1克=1000毫克)

  1?微克?=?0.000?001?克?(1克=1000000微克)

  1?纳克?=?0.000?000?001?克(1克=1000000000纳克)

  23.千克

  千克:(符号kg或㎏)为国际单位制中量度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扩展5)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

2、(P28)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5、探索小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6、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7、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8、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9、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10、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11、*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1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更合适

1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14、数格法;

15、*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

16、长方形面积=长×宽 S = a b

17、梯形下底=梯形面积×2÷高-上底 b = 2 S ÷ h - a

18、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19、规律(1)(P9):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20、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21、(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2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23、(关于“大约)应用题:

24、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5、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7、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28、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2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30、*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31、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32、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3、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 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4、邮政编码:由 6 位组成,前 2 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35、邮政编码:由6位组成,前2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36、可以起到占位作用

37、判一判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38、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39、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40、互质: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这两个数叫做互质。 互质的规律: (1) 相邻的自然数互质; (2) 相邻的奇数都是互质数; (3) 1和任何数互质; (4)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5) 2和任何奇数互质。 质数与互质的区别:质数是就一个数而言,而互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之间的关系;这些数本身不一定是质数,但它们之间最大的公因数是1,如8和9.

41、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 数大小不变。

42、47、53、59、61、67、71、73、79、83、89、97

43、甲数=2×3×5×A,乙数=2×3×7×A。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0,A应该是( 5 );如果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630,A应该是( 3 )。

44、同学们进行队列训练,如果每排8人,最后一排6人;如果每排10人,最后一排少4人。参加队列训练的学生最少有多少人?

45、用若干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这样的小正方体( 8 )个,此时所拼成的较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原来每个小正方体表面积的( (2×2×6)÷(1×1×6)=4 )倍。

46、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5分米、3分米、2分米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小长方体,这两个小长方体表面积之和最大是( )*方分米。

47、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一个,它们的大小只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 ,1 )。

48、图形左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移列数不变。

49、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r=d2)

50、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扩展6)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菁华5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

  1.意义:和整数乘法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例如。2.3×7。表示求7个2.3的和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原来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在积中点几位小数)

  3.积中小数末尾的零可以去掉。

  二、小数乘小数

  1.意义:1.2×3.6表示1.2的3.6倍是多少?

  2.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积中所有因数小数位数相加后点上小数点。

  三、积的*似数。

  用四舍五入法例如:0.26×0.38(保留一位小数)

  四、简便运算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这里同样适用。

  例如:12×0.7=0.7×12(乘法交换律)

  (1.7×0.8)×0.125=1.7×(0.8×0.125)(乘法结合律)

  (2.4+3.6)×5=2.4×5+3.6×5(乘法分配律)

  五、小数乘法的应用和整数应用题做法相同,只是题中把整数换作小数但做法不变。

  例如:一斤苹果3.8元。买0.8斤苹果,需多少元?

  3.8×0.8=3.04(元)

  第二单元:位置

  位置表示方法:数对竖为列横为行。先写列,再写行。两边括号来站岗,中间逗号不能忘。

  苹果(2,3)梨(4,4)西瓜(5,1)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一、小数除以整数1.意义:16.2÷5表示把6.2*均分成五份,每份是多少?

  2.计算方法。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例如

  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意义17.6÷0.85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7.6与其中一个因数是0.85,求另一个因数。三、计算方法先把除数扩大为整数再把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计算。

  例如

  三、商的*似数用四舍五入法。商保留几位小数,要除到后一位。例如商保留一位小数那么要出到小数点后两位

  四、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5.3333......。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5.3.....的循环节是3

  第四单元:可能性

  谁占的多,谁的可能性就大例如:有五张卡片分别有两张红色?一张黄色,一张蓝色,抽到红色的可能性最大。

  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一、用字母表示数例如小明有a元。小强是他钱数的2倍,小强就有2a元。

  二、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例如2x=6 、3+x=11

  注意:一定要含有未知数,且含有等号。

  三、解方程

  等式的性质:1.等号两边加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2等号两边同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例如

  例如。

  例如:两个相邻的自然数和是97,这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多少?

  分析:未知的量是这两个数,设较小的数为X另一个数就是X+1;等量关系是相加为97;列出方程x+x+1=97;最后解方程

  第六单元:多边形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

  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x高÷2

  组合图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植树问题

  两边都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

  两边都不栽:树的棵数=间隔数-1

  一端栽一端不栽:树的棵数=间隔数

  例如。一条走廊长32米每隔4米摆放一捧绿植(两端不放),一共要放几盆绿植?

  32÷4-1=7(盆)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2

  观察物体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2、正面、侧面、后面都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观察、想象、猜测,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构建空间想象力: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看见一个正方形)。

  (2)、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4、动手操作,思维拓展

  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公式:S=6a2

  1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数学图形的运动知识点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3、对*移和旋转现象的初步认识: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2)升**时,**的升降运动是(*移)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移)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旋转)现象。

  4、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3

  一、小数乘整数

  (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小数乘法)

  知识点一:

  1、计算小数加法先把小数点对齐,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知识点二:

  积中小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计算出小数乘整数的乘积后,积的小数末尾出现0,要再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如:3.60 “0”应划去

  知识点三:

  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如0.02×2=0.04

  知识点四:

  计算整数因数末尾有0的小数乘法时,要把整数数位中不是0的最右侧数字与小数的末尾对齐。

  思考:

  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1、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

  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暑部分末尾如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而整数乘法中是不能去掉的。

  二、小数乘小数

  知识点一:

  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数*有几位小数,积中就有几位小数。

  知识点二:

  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输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在点小数点。

  知识点三:

  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用计算器来验算

  三、积的*似数

  知识点一: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知识点二:

  如果求得的*似数所求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是就要依次进一用0占位。如6.597保留两位为6.60

  四、连乘、乘加、乘减

  知识点一:

  小数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知识点二:

  小数的乘加运算与整数的乘加运算顺序相同。先乘法,后加法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五、简便运算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法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几位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法时,可将接*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有些通过变形也可以应用。

  乘法分配律也可以推广到相应的减法。

  小学数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

  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高位上的数,如果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似数:

  记忆:看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较大的三位数是位999,小的三位数是100,较大的四位数是9999,小的四位数是1000。较大的三位数比小的四位数小1。

  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

  ②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公式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数学数字0的基本概念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正数和负数之间的一个数,且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当某个数X大于0(即X>0)时,称为正数;反之,当X小于0(即X<0)时,称为负数;而这个数X等于0时,这个数就是0。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4

  1、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除;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除数转化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取*似数的方法:

  取*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①四舍五入法②进一法③去尾法一般情况下,按要求取*似数时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选择应用。

  取商的*似数时,保留到哪一位,一定要除到那一位的下一位,然后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似数。没有要求时,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的循环节。

  4、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一种是用省略号表示,要写出两个完整的循环节,后面标上省略号。如:0。3636…… 1。587587……另一种是简写的方法:即只写出一组循环节,然后在循环节的第一个数字和最后一个数上面点上圆点。如:12。

  5、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6、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小学数学测量知识点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

  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

  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

  小学数学几何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5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如:3.5÷1=3.5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 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5.333…的循环节是3,4.6767…的循环节是67,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第二单元轴对称和*移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叫做对称轴。两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具有对称性。

  4轴对称图形的法:

  (1)找出所给图形的关键点,如图形的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2)数出或量出图形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3)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称点;

  (4)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移:

  1.*移的定义: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移。

  2.*移的基本性质:

  (1)*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2)经过*移,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行且相等。

  3.*移图形的画法:

  (1)确定*移的方向与距离。

  (2)将关键点按所需方向*移所需距离。

  (3)按原来图形的连接方式依次连接各对应点。

  4、*移几格并不是指原图形和*移后的新图形之间的空格数,而是指原图形的关键点*移的格数。

  设计图案的基本方法:*移、对称

  1.运用*移设计图案的方法:

  (1)选好基本图案;(2)根据所选的基本图案确定*移的格数和方向;

  (3)*移,描出对应点;(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

  2.运用对称设计图案的方法:

  (1)先选好基本图案;

  (2)依据基本图案的特点定好对称轴;

  (3)选好关键点,并描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4)按顺序连接对应点,画出基本图形的对称图形

  第三单元倍数和因数

  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

  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一)2,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偶数和奇数的定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补充知识点: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都是整十数,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

  (二)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同时是2和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和3的倍数,一定是6的倍数,最小的是6。)

  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或5,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3和5的倍数,一定是15的倍数,最小的是15。)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同时是2,3和5的倍数,一定是30的倍数,最小的两位数是3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9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它也一定是3的倍数。

  ㈣找因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方法:1、运用乘法算式,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这个自然数,那么这两个乘数就是这个数的因数。2、运用除法算式,思考这个数除以几能整除,那么除数和商就是这个数的因数。

  补充知识点: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找一个数的因数,通常用列举的方法,可一对一对的写出来,也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来写。

  ㈤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作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方法:

  一般来说,首先可以用“2,5,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这个数是否有因数2,5,3;如果还无法判断,则可以用7,11等比较小的质数去试除,看有没有因数7,11等。只要找到一个1和它本身以外的因数,就能肯定这个数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㈥数的奇偶性

  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

  小船最初在南岸,从南岸驶向北岸,再从北岸驶回南岸,不断往返。通过“列表”“画示意图”的方法会发现“奇数次在北岸,偶数次在南岸”的规律。

  通过计算发现奇数、偶数相加奇偶性变化的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

  第四单元多边形面积

  ㈠比较图形的面积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有多种方法:

  根据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可以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可以运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借助方格,利用数方格的的方法进行比较;直接计算面积后再进行比较等。

  图形面积相同,其形状可以是不同的。

  补充知识点:

  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

  ㈡地毯上的图形面积

  知识点:

  根据地毯上所给图案探求不规则图案面积的计算方法。

  直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得出答案的面积。

  将图案进行“化整为零”式的计算,即根据图案的特点,将整体的图案分割为若干个相同面积的小图案,通过求小图案的面积,得出整个图案的面积。

  采用“大面积减小面积”的方法,即通过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得到所求的面积。

  补充知识点:

  在解决问题时,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㈢动手做

  认识*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

  从*行四边形一边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行四边形的底。

  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从梯形的两条*行线中的一条上的某一点到对边画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这条对边就是梯形的底。

  高和底的关系是对应的。

  用三角板画出*行四边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行四边形的一条边重合,让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对边的某一点。从这一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点到垂足)就是*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高。

  注意: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可以向它的对边画高,也可以从另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它的对边画高。

  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对准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另一条直角边与这个顶点的对边重合。从这个顶点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这条垂线(从顶点到垂足)就是三角形形一条边上的高。

  用三角板画梯形的高的方法:

  用同样的方法,画出梯形两条*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梯形的高。

  (一)*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如果用S表示*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

  补充知识点:

  当*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同时,其面积也是相同的。

  (二)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两个相同三角形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2

  三角形的底和高,也就是*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因此:三角形面积=*行四边形的面积÷2=底×高÷2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a 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三角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三角形的底与高的长度,只要底和高相同,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三)梯形的面积

  梯形面积=两个相同梯形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2

  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就是*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行四边形的高。

  因此:梯形面积=*行四边形面积÷2=底×高÷2=(上底+下底)×高÷2

  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用h表示梯形的高,那么,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a+b)h÷2

  补充知识点:

  决定梯形面积的大小的因素不是图形的形状,而是梯形的上、下底之和与高的长度,只要上下底的和与高相同,不同形状的梯形的面积也是相同的。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

  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

  ㈠分数的再认识

  整体“1”的含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整体“1”。

  分数的意义:把整体“1”*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几,整体就被分成了几份,分子是几,就表示其中的几份。

  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的大小或具体数量也不一样,即分数具有相对性。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大;对应的整体小,表示的具体数量就小。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大,对应的整体就大;表示的具体数量小,对应的整体就小。

  ㈡(真分数与假分数)

  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真分数特点:分子都比分母小;分数值小于1。

  假分数特点: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与分母相等;分数值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特点:由整数和真分数两部分组成的;分数值大于1。

  带分数的读法:读作:二又四分之一。

  ★补充知识点:

  分子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㈢分数与除法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不为0)。

  分数的分母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此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也不能是0。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的值相当于商。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把所得的商写在带分数的整数位置上,余数写在分数部分的分子上,仍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将整数与分母相乘的积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㈣分数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因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也是不变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即比较量÷标准量=,得到的商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㈤找最大公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因数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列举法:运用找因数的方法先分别找到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再找出两个数的因数中相同的因数,这些数就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再看看公因数中最大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数的因数,再看看这些因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大的数的因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例如:找15和5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可以先找出15的因数:1,3,5,15。再判断4个数中,哪几个也是50的因数,只有1和5,1和5就是15和50的公因数。5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小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㈥约分

  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

  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

  像这样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了,不能再约分了,这样的分数是最简分数。分子与分母是相邻的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两个不同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是“1”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掌握约分的方法:

  约分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数的公因数一个一个去除,另一种是直接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

  补充知识点:

  比较分数大小时,分母相同的、分子相同的可以直接比较,有些时候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可以采用约分后进行比较的方法。例如:○

  ㈦找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先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找出公有的倍数,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倍数,看看这些公倍数中最小的是几,这个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两个数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因此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的公倍数。

  补充知识点:

  其他找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2、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可以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大的数的倍数(限制一定的范围内),再看看这些倍数中有哪些也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这些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找6和9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50以内)可以先找出9的倍数(50以内)有:9,18,27,36,45,再从这些数中找出6的倍数18,36,18和36就是6和9的公倍数,18是最小公倍数。

  3、如果两个数是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4、如果两个数是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

  5、如果两个数具有倍数关系,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6、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㈧分数的大小

  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作通分。

  ★通分的两个要点:和原来分数相等;分母相同。

  ■分数大小比较: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同分子分数相比较,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相比较的方法:

  用通分的方法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把两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补充知识点: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数作分母。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面积

  知识点:了解组合图形:有几个简单的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我们把它们叫做组合图形。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运用的方法是“分割法”和“添补法”。

  分割法,即将这个图形分割成几个基本的图形。分割图形越简洁,其解题的方法也将越简单,同时又要考虑分割的图形与所给条件的关系。

  添补法,即通过补上一个简单的图形,使整个图形变成一个大的规则图形。

  探索活动:成长的脚印

  知识点:能正确估计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大小。

  能用数格子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估计、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内容主要是以方格图作为背景进行估计与计算的,所以借助方格图能帮助建立估计与计算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方法。

  数方格的方法:满格记为1,少于半格记为0,大于半格记为1。

  尝试与猜测

  鸡兔同笼知识点:运用列表的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折中列表法)解决类似于“鸡兔同笼”的问题,也可用“方程”来解决。

  点阵中的规律知识点:能在观察活动中,发现点阵中隐含的规律,体会到图形与数的联系。在“点阵中的规律”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前后图形中点的变化规律,推理出后续图形中点的数量。

  第七单元可能性

  1、判断游戏是否公*,要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2、摸球游戏(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1)通过游戏所列的条件,推测某种情况出现的概率;

  (2)能判断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推测可能发生的结果。

  知识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客观事件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0”,客观事件中,“一定能”出现的现象用数据表示为“可能性是“1”,当可能性是相等的时候,用数据表述是“ ”。

  逐步体会到数据表示的简洁性与客观性。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范文5份(扩展7)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P23)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似数。

2、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6、读作:x的*方,表示:两个x相乘。

7、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8、把一个整体*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9、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0、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11、(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12、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1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15、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16、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7、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的两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18、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19、身份证码: 18 位

20、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21、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22、分母:表示*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

2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

2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9 )倍,体积扩大到原来的( 27 )倍。

25、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是40*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26、有分母都是7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一个,它们的大小只差一个分数单位。这三个分数分别是( , ,1 )。

27、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28、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9、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30、任何一个圆的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都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