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

首页 / 知识 / | 会计

1、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2、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3、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4、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开设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载体和具体运用。无科目,账户无依据,无自由式户,科目无作用;科目无结构,账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实际工作中,科目和账户不加以严格区分,相互通用。

5、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6、会计的基本特征:

7、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

8、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凡本期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收入和费用,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9、(I)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并不影响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10、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11、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组成;

12、购买的时机

13、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财务状况。

14、利润分配表反映某一时期的利润分配情况,将期初未分配利润调整为期末未分配利润,并列入资产负债表。

15、资产负债表

1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17、复式记账按照记账符号不同,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1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9、借贷记账法的试算*衡:发生额试算*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余额试算*衡法(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试算不*衡,肯定有错;试算*衡,不一定正确(重记、漏记、借贷方向错误、科目错误)。

20、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金额、借贷方向)

21、会计分录分为简单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多借多贷)

22、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行登记要求:同依据、同方向、同期间、同金额

23、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24、原始凭证填写时不得涂改、刮擦、挖补。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25、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26、红色墨水(红字冲销、多栏账中,登记减少数、三栏账中,未印余额方向的,登记负数)

27、过次页与承前页(1、不需结计发生额,页末余额转次页2、需结计本月发生额自月初至页末3、需结计本年发生额,自年初至页末)

28、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编制而成的,分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项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右方为负债(按清偿债务的先后排列)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利润表(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动态报表)的格式主要有多步式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四步式报表(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29、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3年5年月、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卡片(报废清理后)15年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会计移交清册25年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永久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决算)、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30、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会计报表。


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扩展1)

——会计学基础知识 30句菁华

1、会计的本质: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

2、会计循环的工作过程:凭证—账簿—会计报表

3、会计核算方法口决(7种):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登记账薄要仔细,成本计算讲效益;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4、会计核算一般要求:12个;8+4;其他一般原则(4)是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会计信息质量原则(8)是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5、并不是所有资产类科目都是借方科目。成本类科目属于资产负债表科目;

6、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备抵附加调整账户,备抵时是节约差异,附加时是超支差异;

7、债权结算账户包括: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

8、成本计算的账户包括:生产成本、物资采购、在建工程。

9、财产清查制度有实地盘存制(以存计销制),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两种。

10、技术推算法是利用技术方法,通过技术推算确定财产物资实存数量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不能逐个清点的存货类实物资产,可以逐个清点的固定资产和存货适用于实地盘点法

11、银行对账—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两种方法:

12、财产清查:现金盘盈:查无原因计入营业外收入,现金盘亏:查无原因计入管理费用;

13、会计档案分为四类: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报告类、其他类(2个银行、3个清册)

14、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其中永久是年报、2个清册(档案保管、销毁清册)

15、定期会计档案分为5类(3、5、10、15、25)最短期限3年,最长25年;3年期限是月、季报;5年是2个银行加固定资产卡片;15年是凭证类、账本、加移交清册;25年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第一天算起。(X年1月1日)

16、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类

17、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盘亏:正常:管理费用非常:营业外支出由保险过失人赔偿:其它应收款

18、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19、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20、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1、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2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3、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使企业、销售部门、分公司母公司。

24、借贷记账法的试算*衡:发生额试算*衡法(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5、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

26、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包括: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

27、长期借款:

28、主营业务收入核算

29、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30、营业利润形成核算:


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扩展2)

——会计的基础知识 (菁华3篇)

会计的基础知识1

  本章是今年考试大纲中新增加的内容,考试时一定会涉及,但由于内容非常少,所以,分值不会太多,估计在2分左右,本章主要介绍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二是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一、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七个方面: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外埠存款、银

  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和各种备用金等。其中,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

  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银行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银行汇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银行本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本票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信用卡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卡按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信用证存款是信用证保证金存款的简称,是指企业为取得信用证按规定存入银行的保证金;备用金是企业财会部门为了便于日常零星开支(如差旅费、零星采购等)的需要,预付给企业内部各单位或职工个人备用的款项。

  2.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例1〕下列属于款项的是()。

  A.银行存款

  B.外埠存款

  C.信用卡存款

  D.信用证存款

  答案:ABCD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例2〕下列属于财物的是()。

  A.应收账款

  B.应收票据

  C.库存商品

  D.运输工具答案:CD

  解析:财物是单位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选项AB没有实物形态。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债务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企业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现时义务,即负债。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例3〕下列属于债务的是()。

  A.应收账款

  B.应收票据

  C.预收账款

  D.预付账款

  答案:C

  (四)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例4〕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指的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和债权人投入的资本。()

  答案:×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和费用的概念我们已经学过,这里不再重复。

  支出指的是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的费用。对于生产企业而言,成本指的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提供劳务的企业而言,成本指的是劳务成本。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具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

  (一)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二)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目的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例如:不许为了私设小金库、隐瞒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偷逃税款等,设置账外账。

  (四)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

  (五)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六)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例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使用一种外国文字,而不必使用中文。()

  答案:×

  解析: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本章内容总结:

  本章主要讲述了两部分的内容,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大致总结如下:

  1.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七个方面:(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2.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包括六项:(1)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核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2)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3)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置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

  计账簿登记、核算。(4)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5)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6)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考试大:

  本章的分值及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较少。主要讲述了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内容,包括: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账户的概念、账户的分类、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要求掌握)

  (一)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二)说明: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这六个会计要素又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而这六个会计要素对于纷繁复杂的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又显得过于粗略。因此,为满足经营管理及有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必须对会计要素进行细化。即采用一定的形式,对每个会计要素所反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门别类的划分,设置会计科目。

  (三)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的意义:

  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复式记账要求每一笔经济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以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会计凭证是确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计入何种科目以及分门别类登记账簿的凭据。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通过会计科目的设置,有助于成本核算,使各种成本计算成为可能;而通过账面记录与实际结存的核对,又为财产清查、保证账实相符提供了必备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会计报表是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其提供的及时性,会计报表中的许多项目与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并根据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或余额填列。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要求掌握)

  (一)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1)总分类科目又称为总账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设置:总分类科目一般按*门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

  (2)明细分类科目又称为明细科目,是对于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设置: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明细分类科目以外,企业可以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明细分类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概括地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明细分类科目详细反映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

  (二)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具体如下:

  (1)资产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资产增减变化,提供资产类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资产类科目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短期投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坏帐准备、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物资采购、

  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存货跌价准备、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待摊费用(已取消该科目)、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清理、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益等。

  (2)负债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负债增减变化,提供负债类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负债类科目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代销商品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化,提供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科目是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5)损益类科目是指用于核算收入、费用的发生或归集,提供一定期间损益相关的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损益类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

  归纳总结:上面的内容很多,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记清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下面帮助大家归纳总结强调一下,以便于记忆:

  (1)很多科目名称是相对应的:

  1)收付对应:

  例如:应收票据和应付票据、应收股利和应付股利、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

  2)收支对应:

  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3)长短对应:

  例如: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2)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科目:例如:现金、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等等。

  (3)有一些根据名字就可以理解其含义的科目:

  例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股利、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待摊费用(已取消该科目)、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交税金、其他应交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生产成本、劳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所得税等等。

  (4)有些科目的最后两个字是“准备”:

  例如: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补充:对常用会计科目的简要解释和说明(只需简单了解):

  资产类:

  (1)库存现金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存入银行的各种存款。

  (3)短期投资科目核算的是企业购入的能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

  包括各种股票、债券、基金等。

  (4)应收票据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5)应收股利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股权投资而应收取的现金股利。企业应该收取的其它单位的利润,也在本科目核算。

  (6)应收利息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债券投资而应收取的利息。

  (7)应收账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8)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的是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它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9)坏帐准备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提取的坏帐准备。

  (10)预付账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1)原材料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12)库存商品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

  (13)待摊费用(已取消该科目)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别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各项费用。

  (14)长期债权投资科目核算的是企业购入的在一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和其它债权投资。

  (15)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投出的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包括购入的股票和其它股权投资等。

  (16)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的固定资产的原价。

  (17)累计折旧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18)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是进行基建工程、安装工程、技术改造工程、大修理工程等发生的实际支出,包括需要安装的设备的价值。

  (19)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价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20)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

  (21)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盘盈、盘亏和毁损的价值。负债类:

  (1)短期借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向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借款。

  (2)应付票据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和商业承兑汇票。

  (3)应付账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应付给供货单位的款项。

  (4)预收账款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5)应付工资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应该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包括各种工资、奖金、津贴等。但是注意:退休人员的工资不在本科目核算,而是在实际发放时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6)应付福利费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提取的福利费(按照应付工资的14%计提)。

  (7)应付股利科目核算的是企业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企业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8)应交税金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应该交纳的各种税金,但是注意: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契税不通过应交税金科目核算。

  (9)其他应付款核算的是企业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项。

  (10)应付利息科目核算的是企业按照规定从成本费用中预先提取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借款利息、固定资产修理费等。

会计的基础知识2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简称会计基础。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基础和收付实现制基础。

  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权责发生制要求,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两个凡要记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也就是说,企业应当在收入已经实现和费用已经发生时就进行确认,而不是等到实际收到现金或者支付现金时才确认。

  例如,甲企业2008年6月销售给乙企业一批商品,根据合同规定,乙企业应于当年9月付款。乙企业信用良好,财务状况稳定。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此项销售业务,甲企业确认收入的时间是2008年6月,而不是2008年9月。

  又如,C公司2010年9月以银行存款8800元支付某项租入设备9月份和10月份两个月的租金。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此项业务,C公司应在2010年9月份和10月份分别确认费用4400元,而不应在9月份一次确认费用8800元。

  在权责发生制下:

  销售款未收到——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预收的销售款——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

  计提借款利息——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预付下期租金——不应该作为当期的费用

  三、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收付制或现金制。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等的依据。在这种会计基础下,凡在本期实际收到现金(包括银行存款)的收入,不论其应否归属于本期,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在本期实际以现金(包括银行存款)付出的费用,不论其应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两个凡要记住)

  对于上面例题中,甲企业2008年6月销售商品,2008年9月才能收到货款,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甲企业应9月份收到现金时才能确认收入。对于C公司,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9月所付8800元应全部作为9月份的费用。

  显然,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与费用,会使得各有关会计期间损益的确定更为合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并非绝对只能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当某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金额很小,对企业经营成果基本没有影响的情况下,根据重要性原则,为简化核算,可采用收付实现制。例如,某企业1月份订全年报刊一份,金额360元。该项业务,按照权责发生制基础处理,每月应计费用30元,每月均需对该项业务进行处理;若按收付实现制基础处理,支付报刊费当月,即可将360元全部计入费用,其他月份不再需要对该项业务进行处理。由于费用金额小,采用收付实现制对企业盈亏没有实质性影响,而且会计处理简化,节约了核算成本。因此,可以选择使用收付实现制基础。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例题16·判断题】在我国,各单位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例题17·单选题】某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

  (1)预付全年仓库租金36000元;

  (2)支付上年第4季度银行借款利息16200元;

  (3)以现金520元购买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办公用品;

  (4)预提本月应负担的银行借款利息4500元。

  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本月费用为(B)。

  A.57220元B.8020元C.24220元D.19720元

  【解析】本月费用=36000×1/12+520+4500=8020

会计的基础知识3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3.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1)企业的资金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前者形成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后者形成企业的负债。

  (2)企业的资金运用是指资金投入企业后,在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不断循环与周转。

  (3)企业的资金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缴纳各项税费、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将离开企业,退出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4.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5.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1)会计核算职能,又称会计反映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2)会计监督职能,又称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会计监督是一个过程,它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3)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

  6.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7.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由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专门方法构成。

  8.一般认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4)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5)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9.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以权利或责任的发生与否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凡属本期的收入,不管其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凡属本期应当负担的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付出,都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反之,凡不应归属本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凡不应归属本期的费用,即使款项已经付出,也不能作为本期的费用。

  10.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或费用的发生。凡属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归属本期,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凡本期未收到的收入和未支付的费用,即使应归属本期收入和费用,也不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11.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及其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1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基本规范,是使财务会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1)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和现在的情况作出评价,对未来的情况作出预测。

  (3)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4)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这主要包括两层含义:①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②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7)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8)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13.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已颁布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4.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类,其中,前三类属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后三类属于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列示。

  15.(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①资产的特征:a.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b.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c.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②资产的确认条件:将一项资源确认为资产,需要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③资产的分类: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①负债具有以下特征:a.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b.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c.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②负债的确认条件:将一项现时义务确认为负债,需要符合负债的定义,还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a.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b.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③负债的分类:按偿还期限的长短,一般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偿还,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应予以清偿,或者企业无权自主地将清偿推迟至资产负债表日以后一年以上的负债。

  此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界定与流动资产定义中涉及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界定相一致。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

  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①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a.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b.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c.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②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主要取决于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其他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企业资产总额扣除债权****益后的净额,即为企业的净资产,反映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

  ③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含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6.(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

  ①收入具有以下特征:a.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b.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c.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②企业收入的来源渠道多种多样,不同收入来源的特征有所不同,其收入确认条件也往往存在一些差别,但收入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a.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当很可能流人企业;b.经济利益流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c.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③收入的分类: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由企业的兼营业务所带来的收入。收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等。

  (2)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①费用具有以下特征:a.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b.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c.费用是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②费用的确认除了应当符合定义外,至少应当符合以下条件:a.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当很可能流出企业;b.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c.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

  ③费用的分类:费用包括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生产费用是指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生产费用应按其实际发生情况计人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生产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生产费用,应当按照受益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程序分配计入相关产品的生产成本。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产品生产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

  (3)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①利润反映收入减去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减去损失后的净额。

  ②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企业日常活动的经营业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反映企业非日常活动的业绩。

  ③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最终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企业应当严格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17.会计计量属性是指会计要素的数量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地计量。

  18.(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收入-费用=利润

  (3)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19.(I)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并不影响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而言,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会计要素的变动同样不改变该等式的恒等性。

  具体的变动情况有以下九种:

  ①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②资产和负债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③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增加;

  ④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同时等额减少;

  ⑤资产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⑥负债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不变;

  ⑦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项目等额有增有减,资产和负债要素不变;

  ⑧负债要素增加,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减少,资产要素不变;

  ⑨负债要素减少,所有者权益要素等额增加,资产要素不变。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20.(1)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共同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总分类科目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共同反映经济业务既总括又详细的情况。

  2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22.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1)根据核算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六类。

  (2)根据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3)账户的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统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对于同一账户而言,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4)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并通过其结构反映某项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


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扩展3)

——入门会计基础知识 (菁华3篇)

入门会计基础知识1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书籍有那下?会计初入门者应该看些什么书?一起看看下面吧!

  一、要经常看会计基础方面的书

  推荐书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

  推荐理由:1、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的基本功扎实,而未必是他们有多么的“尖端”。

  同样的道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三本教材虽然看似浅显,但这是基础知识,是会计工作的“源”之所在。

  2、这三本书写的通俗易懂。

  3、打好基础,提高水*才是水到渠成的。

  4、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

  可能有人会说,我已经拿到会计证了,为啥还要看这些书呢?道理很简单:你通过了考试,不意味着你吃透了这些内容。

  我对“学会”的标准,历来主张:只有会用了才叫学会了。

  就拿会计的定义来说吧,我多次在写有关专业方面的文章时都提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学*会计的第一个问题,应该说你都不知道什么是会计,怎么会把会计工作做好呢?但我问一下大家,有多少人能理解会计的定义?我在每次培训的时候都强调,离开经济活动本身、离开管理的本质谈会计,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再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这是会计工作好坏的衡量标准,我问大家,有多少人真正去理解这些内容了呢?

  应该说:会计从业资格的三本教材----《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已经把会计基本工作的内容涵盖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大家如果真正吃透了这三本书,会计工作会做得非常出色。

  这是个掌握程度的问题,大家注意我的措辞是“吃透了”。

  最后,我还是提醒大家,学*过程中要“悟”,这点非常重要。

  以为自己明白了,是不行的,只要你不会用,或用的不对,那就是还理解的不透。

  二、要看会计制度、准则、相关法规方面的书

  因为会计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把会计比作一门语言的话,那这些政策、法规就是这门语言的语法。

  《会计法》、《税法》、《公司法》、《金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知识。

  养成读政策法规、文件的*惯,这是会计人员的应有素质。

  并且在信息时代,很容易获取这些信息,因为这是公用知识,我给大家说一种最经济的方法----经常登录*、国家税务总局、*海关、外汇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的官方网站,这样你就会获得大量最新的政策法规,以备工作之需。

  既实用、又经济,不用再花钱去买书,最主要的是快、新。

  但有个问题,就是对政策法规的规定要领会的到位,这需要功夫,但你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做到这点就不难了。

  另外,我再教大家一个办法,多到专业论坛上看一些相关的交流文章。

  说到家,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的观点是:网络是工具,就看你会不会用。

  三、要看企业管理方面的书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该对产、供、销、人、财、物等的管理书都该涉猎一些

  首先,会计工作的本质就是管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财务管理;第二,会计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专业”二字往往会束缚你的头脑,我始终认为“会计专业”的特点就是“专了”就“不专”了,自己琢磨这句话吧;第三,这类资料并不难找,还是那一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四、有必要补一下中小学的文化课

  我仅简单举两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例一:(我曾在一篇小文中提到过这个例子,今天是旧话重提):我在会计培训中考这道简单的物理题:“冬天在室外铁,砖,木块,哪个温度高?”遗憾的是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会计人员却并不多,他们给出的答案大都是“木块温度高”。

  而正确答案是:温度一样高,三个物体接触到的是空气,空气的温度是一样的,所以三个物体的温度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铁传热快,所以手摸上去热会很快传走,因而人感觉摸铁会冷一些。

  我出这道题目的初衷是:要求会计人员深刻理解啥叫“四脚着地”,因为会计工作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只有了解活动的内容才会做出正确的会计记录、才能在活动的每个流程和环节上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

  很明显,答错这道题目的财务人员有主观臆断的倾向,或者说缺乏生活基本常识,这样是不符合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的。

  例二:我看到过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交接清册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1、凭证、账册、证照等实物交接数量描述不清,经常看到“账册9本”这类的描述(规范的写法应该是具体那一年的什么账册各多少本,如:某某年现金日记账壹本、某某年银行行存款日记账壹本......),

  2、居然将财务系统、税控系统、网银等一系列软件、工具的操作员密码公然写在交接清册上,请想这还叫密码吗?财务工作是件细心的工作,细心到这个地步,应该是让人贻笑大方的;

  3、账表截止日期和交接日期不分,大家都知道,财务交接工作是个很复杂的工作,一般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不明确这两个日期,对责任的划分就是不明确的;

  4、没有类似“本交接清册一共多少页,一式几份”等描述词语,试想,这怎么能划得清责任呢?这就是语言漏洞较多的表现,如果做预算和财务分析的话,这种表达能力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入门会计基础知识2

  会计入门基础知识书籍有那下?会计初入门者应该看些什么书?一起看看下面吧!

  一、要经常看会计基础方面的书

  推荐书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

  推荐理由:1、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的基本功扎实,而未必是他们有多么的“尖端”。

  同样的道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三本教材虽然看似浅显,但这是基础知识,是会计工作的“源”之所在。

  2、这三本书写的通俗易懂。

  3、打好基础,提高水*才是水到渠成的。

  4、这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

  可能有人会说,我已经拿到会计证了,为啥还要看这些书呢?道理很简单:你通过了考试,不意味着你吃透了这些内容。

  我对“学会”的标准,历来主张:只有会用了才叫学会了。

  就拿会计的定义来说吧,我多次在写有关专业方面的文章时都提这个问题,因为这是学*会计的第一个问题,应该说你都不知道什么是会计,怎么会把会计工作做好呢?但我问一下大家,有多少人能理解会计的定义?我在每次培训的时候都强调,离开经济活动本身、离开管理的本质谈会计,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再有,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这是会计工作好坏的衡量标准,我问大家,有多少人真正去理解这些内容了呢?

  应该说:会计从业资格的三本教材----《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已经把会计基本工作的内容涵盖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大家如果真正吃透了这三本书,会计工作会做得非常出色。

  这是个掌握程度的问题,大家注意我的措辞是“吃透了”。

  最后,我还是提醒大家,学*过程中要“悟”,这点非常重要。

  以为自己明白了,是不行的,只要你不会用,或用的不对,那就是还理解的不透。

  二、要看会计制度、准则、相关法规方面的书

  因为会计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把会计比作一门语言的话,那这些政策、法规就是这门语言的语法。

  《会计法》、《税法》、《公司法》、《金融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是会计人员必备的知识。

  养成读政策法规、文件的*惯,这是会计人员的应有素质。

  并且在信息时代,很容易获取这些信息,因为这是公用知识,我给大家说一种最经济的方法----经常登录*、国家税务总局、*海关、外汇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部门的官方网站,这样你就会获得大量最新的政策法规,以备工作之需。

  既实用、又经济,不用再花钱去买书,最主要的是快、新。

  但有个问题,就是对政策法规的规定要领会的到位,这需要功夫,但你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做到这点就不难了。

  另外,我再教大家一个办法,多到专业论坛上看一些相关的交流文章。

  说到家,就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我的观点是:网络是工具,就看你会不会用。

  三、要看企业管理方面的书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应该对产、供、销、人、财、物等的管理书都该涉猎一些

  首先,会计工作的本质就是管理,管理的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财务管理;第二,会计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专业”二字往往会束缚你的头脑,我始终认为“会计专业”的特点就是“专了”就“不专”了,自己琢磨这句话吧;第三,这类资料并不难找,还是那一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四、有必要补一下中小学的文化课

  我仅简单举两个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例一:(我曾在一篇小文中提到过这个例子,今天是旧话重提):我在会计培训中考这道简单的物理题:“冬天在室外铁,砖,木块,哪个温度高?”遗憾的是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的会计人员却并不多,他们给出的答案大都是“木块温度高”。

  而正确答案是:温度一样高,三个物体接触到的是空气,空气的温度是一样的,所以三个物体的温度是一样的,但是由于铁传热快,所以手摸上去热会很快传走,因而人感觉摸铁会冷一些。

  我出这道题目的初衷是:要求会计人员深刻理解啥叫“四脚着地”,因为会计工作的对象是单位的经济活动,只有了解活动的内容才会做出正确的会计记录、才能在活动的每个流程和环节上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

  很明显,答错这道题目的财务人员有主观臆断的倾向,或者说缺乏生活基本常识,这样是不符合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的。

  例二:我看到过许多企业的财务人员的工作交接清册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

  1、凭证、账册、证照等实物交接数量描述不清,经常看到“账册9本”这类的描述(规范的写法应该是具体那一年的什么账册各多少本,如:某某年现金日记账壹本、某某年银行行存款日记账壹本......),

  2、居然将财务系统、税控系统、网银等一系列软件、工具的操作员密码公然写在交接清册上,请想这还叫密码吗?财务工作是件细心的工作,细心到这个地步,应该是让人贻笑大方的;

  3、账表截止日期和交接日期不分,大家都知道,财务交接工作是个很复杂的工作,一般需要10天左右的时间,不明确这两个日期,对责任的划分就是不明确的;

  4、没有类似“本交接清册一共多少页,一式几份”等描述词语,试想,这怎么能划得清责任呢?这就是语言漏洞较多的表现,如果做预算和财务分析的话,这种表达能力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入门会计基础知识3

  会计是什么

  会计是企业计量、核算财务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借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是一切商业、经济活动的语言、准则和根基。它既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会计需要学*什么东西

  1、基础会计与实务: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全面、系统地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并通过模拟实*学会会计核算的基本操作程序,为学好专业会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此课程时数的三分之一用于基本技能训练。[注:对口生要有三分之二的课时用于基本技能训练]

  2、计算机应用基础: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结构、基本工作原理、汉字信息处理原则、汉字输入方法、常用的编辑软件及工具软件等。要求此课程学*时数的二分之一用于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

  3、会计电算化实务: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电算会计发展状况,掌握会计电算化的基础知识,以及会计核算软件各功能模块基本工作原理。学会编写部分具备基本功能的会计核算功能模块,具有熟练运用、维护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并取得财政局颁发的《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合格证》。要求此课程学*时数的三分之二用于会计电算化技能训练。

  4、财务会计实务: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业务,掌握货币资金、工资、材料、固定资产、对外投资、销售等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要求此课程学时数的二分之一用于会计核算模拟实*,并组织好两周的教学实*。掌握税务会计知识。

  5、成本会计实务:要求学生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材料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各种费用项目的归集与分配。要求此课程学*时数的三分之一用于成本会计核算模拟实*。

  6、财务管理实务与电算: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即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掌握筹集方式、筹集决策以及财务电算分析。

  7、管理会计实务与电算:掌握变动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销售和利润的预测;生产、定价、投资的决策;预算控制、成本控制等内容,掌握电算分析技术。

  8、税务实务与电算:要求学生谙熟税收法则,掌握流转税、所得税等的计税依据,计算方法及帐务处理。掌握税务电算的技术。

  9、审计实务与电算:要求学生了解审计基本理论,重点掌握审计程序和方法。掌握审计电算技术。

  10、资产评估:该学科是会计的延伸和应用,主要讲述:

  〈1〉、机器组成与分类、机械制造过程、典型生产设备、设备的经济管理或成本的确定等。

  〈2〉、建筑工程概述、房屋建筑物的构成与分类、建筑预算的编制、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等。

  会计的岗位职责

  1、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2)参与编制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

  (3)负责固定资产的明细核算和有关报表的编制;

  (4)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和大修理资金;

  (5)参与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

  2、材料物资核算岗位职责一般包括:

  (1)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材料物资的核算与管理办法;

  (2)审查汇编材料物资的采购资金计划;

  (3)负责材料物资的明细核算;

  (4)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材料物资计划成本目录;

  (5)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材料物资消耗定额;

  (6)参与材料物资的清查盘点。

  3、库存商品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l)负责库存商品的明细分类核算;

  (2)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库存商品计划成本目录;

  (3)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库存商品的最低、最高限额;

  (4)参与库存商品的清查盘点。

  4、工资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监督工资基金的使用;

  (2)审核发放工资、奖金;

  (3)负责工资的明细核算;

  (4)负责工资分配的核算;

  (5)计提应付福利费和工会经费等费用。

  5、成本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拟定成本核算办法;

  (2)制定成本费用计划;

  (3)负责成本管理基础工作;

  (4)核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5)编制成本费用报表并进行分析;

  (6)协助管理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

  6、收入、利润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负责编制收入、利润计划;

  (2)办理销售款项结算业务;

  (3)负责收入和利润的明细核算;

  (4)负责利润分配的明细核算;

  (5)编制收入和利润报表;

  (6)协助有关部门对产成品进行清查盘点。

  7、资金核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1)拟定资金管理和核算办法;

  (2)编制资金收支计划;

  (3)负责资金调度;

  (4)负责资金筹集的明细分类核算;

  (5)负责企业各项投资的明细分类核算。

  8、往来结算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l)建立往来款项结算手续制度;

  (2)办理往来款项的结算业务;

  (3)负责往来款项结算的明细核算。

  9、总账报表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l)负责登记总账;

  (2)负责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有关财务会计报表;

  (3)负责管理会计凭证和财务会计报表。

  10、稽核岗位的职责一般包括:

  (l)审查财务成本计划;

  (2)审查各项财务收支;

  (3)复核会计凭证和财务会计报表。


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扩展4)

——会计学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1、会计的本质: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资料,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

2、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区别:会计科目没有结构,只有名字,会计帐户有自己的结构。

3、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暂记类账户,一般在年末要进行强制性结转。待处理账户余额为:借记损失;贷记溢余。可设置“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两个明细科目。小企业不设置该科目。

4、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备抵附加调整账户,备抵时是节约差异,附加时是超支差异;

5、.编制余额试算表:余额部分,账内有错;余额相等,一般没错。

6、余额相等,也有错误的情况有:一项业务在有关账户全部重记,全部漏记,或多记、少记,且余额一致;某项业务记错帐户,而方向无错;某项业务借贷颠倒;记账某账户的错误金额一多一少,恰好相互抵消。

7、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8、收付凭证左上角只填:现金或银行存款。

9、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相关资料(比如财务情况说明书);

10、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现金流量等概念为基础编制的。按收付实现制为标准编制

11、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本单位查阅(会计主管批准),外单位查阅(单位负责人批准),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不得销毁。

12、按照来源不同分类

13、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类

14、基本要求

15、转账凭证的编制要求

16、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7、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18、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对账单的金额往往不一致原因:一是单位与开户双记或其中一方记账有错。二是存在未达账。

19、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20、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2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2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24、会计核算的对象是资金运动。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使企业、销售部门、分公司母公司。

25、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名称、会计事项发生日期、摘要、凭证号数、金额。

26、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并以此为依据设置账户。其与账户的关系:共同点,反映经济内容相同;异同,结构,会计科目只表明经济内容,账户不仅有经济内容还有一定格式,反映增减。

27、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借贷哪方登记增加与减少取决于账户性质及结构。

28、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补充说明作用

29、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包括: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

30、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31、外购设备

32、职工薪酬

33、增值销项税额=销售货物不含税价x增值税税率

34、主营业务收入核算

35、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36、所谓财务成果,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时间内所实现的最终经营成果,也就是企业所实现的利润或亏损总额。

37、利润或亏损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8、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39、净利润形成过程核算书

40、利润分配业务核算:(顺序: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分配利润或股利)


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扩展5)

——会计的基础知识 40句菁华

1、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2、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3、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4、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5、会计目标也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

6、一般认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7、(1)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8、(I)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每天都会发生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而引起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并不影响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9、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10、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组成;

11、费用由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组成;

12、所有者权益=资本+利润;

13、资产+费用(成本)=负债+资本+收入;

14、企业的结构

15、损益表是反映某一时刻的经营成果,该表的最后一个数字“净利润“将列入利润分配表。

16、资产负债表

1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金额变华: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

18、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19、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0、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2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2、会计分录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三要素:账户<科目>名称、金额、借贷方向)

23、总账(总括记录业务)对明细账具有统驭控制作用,明细账(详细记录业务)对总账具有

24、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正确性和及时性

25、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

26、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写错误的,重新编制。

27、会计账簿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两栏式、三栏式(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与大部分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原材料、包装物、库存商品)、多栏式(借方多栏式<物资采购、生产成本、制>、贷方多栏式<应交税金、主营业务>、借贷多栏式<本年利润>)按照用途的不同分为序时账(普通日记账,特种日记账<现金、银行日记账>)、分类账(总账、明细账)、备查账(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委托加工材料登记簿、住房基金登记簿)。按照外形的不同分为订本账(现金、银行日记账、总账)、活页账(明细账)、卡片账(固定资产卡片)

28、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上面要留有适当空格,不要写满格,一般应占格距的1/2。

29、过次页与承前页(1、不需结计发生额,页末余额转次页2、需结计本月发生额自月初至页末3、需结计本年发生额,自年初至页末)

30、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和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其主要区别,即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依据和方法不同。

3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特点:详细记录经济业务、能反映科目对应关系、便于查账、程序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该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凭证不多的单位。

3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特点:减轻了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可做到试算*衡(本期借、贷发生额合计)、简明易懂,方便易学、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记账凭证较多的单位。

33、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或核对,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方法。

34、现金采用实地盘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实存数;清查时,出纳必须在场,但不得由出纳亲自清点;现金盘点报告表(盘点人与出纳共同签章)

35、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发函询证(查询核实)的方法进行核对。

36、财产清查经批准处理后的账务处理(待处理财产损溢)项目盘盈处理盘亏处理(赔偿:其他应收款)现金营业外收管理费用入固定资产营业外收营业外支出入原材料项目盘盈处理盘亏处理(赔偿: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管理费用(正常)用营业外支出(非常)基他应收款(赔偿)

37、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会计机构保管1年。期满之后,应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一式二份),移交本单位的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不得由出纳保管)。

38、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3年5年月、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固定资产卡片(报废清理后)15年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辅助账、会计移交清册25年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永久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决算)、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39、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标记、拆封和抽换。

40、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会计的基础知识 30句菁华(扩展6)

——家电维修基础知识-新手知识 (菁华3篇)

家电维修基础知识-新手知识1

  电阻(功用、类型、阻值识别、检测方法与技巧等)

  电容(功用、类别、标值、检测方法与技巧等)

  电感器(功用、类型、检测方法与技巧等)

  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元器件的功用、检测方法与技巧)

家电维修基础知识-新手知识2

  1.电压法

  2.电阻法

  3.电流法

  4.代换法

  5.信号检测法

  6.干扰法

  7.加热法

  8.冷却法

  9.跨接法

  10.改装法

家电维修基础知识-新手知识3

  正确学会焊接技术,学会正确使用电烙铁等工具焊接电路。

  六、常做电路实验和制作实用电子小产品

  这样可以不断地积累经验,对元器件、电路板、电路、焊接等许多知识加深认识,不断地提高综合能力,熟能生巧嘛!

  元器件、基础电路、电路图、维修工具构成了家电维修的主要内容,有了这些基础,就可以逐渐地修理家电常见故障!

  有信心,有恒心,有耐心,相信自己,没问题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