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首页 / 制度 / |

1、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进更衣室前先换拖鞋,然后更衣、戴口罩、帽子。

2、除参加手术的有关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参观手术需经医教科、护理部批准,其人数不能超过手术间规定之数字。

3、手术间应坚持清洁,每次术后一切用物均应用消液湿式擦抹,地面、墙角需清洁干交,并以消液拖净。

4、吸引瓶、污物桶每次用后,洗刷干净,并以消液浸泡后方可使用。

5、手术前后以0.1%有效氧消液或0.5%过氧乙酸擦拭手术床、桌、台、凳、用具、门窗等,并用思康消液拖擦地面,室内经常坚持医疗器械、物品清洁整齐,每周大搞一次卫生。术前30—60分钟之前启动导流,做污染手术后按常规要求及时消处理。

6、手术间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一次,按规定和手术室等级放置*皿。

7、手术室应设置消物品贮藏间,各种无菌包经高压灭菌有效期为7天,霉季为3天。

8、无菌包内必须放有化学指示卡和3M胶带。

9、高压灭菌物品、手术间空气、手术者手、医用器材(熏蒸、浸泡),消液、净化水、操作台,每月细菌检测培养一次。

10、门诊参观、学*、实*要经过医科或护理部的批准,要有固定的场所。

11、各科选择忌日,术前1日上午10时30分之前要发送手术通知书、急救手术,先口头通知后再补充手术通知书。

12、浸水液和酒精,每日比重测定,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液1~2次,要有记录。

13、接收工人要在两次手术之间洗手,消胳膊,更换无菌手术服、手套,用消液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

14、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处理。

15、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应有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血液储存、发放处、成份室、采血室和输血治疗室设在清洁区,血液检验和处置室应设在污染区,办公室设在半污染区。

16、储血冰箱应每周进行清洁和消,防止污染。每月对冰箱的内壁进行生物学监测,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霉菌。

17、坚持一间一台制,清洁切口与非清洁切口手术分开进行。在手术间不足的情况下,应先做清洁切口手术,再做非清洁切口手术;先做急症手术再做择期手术。

18、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要检查外部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者。打开无菌包后没有使用,但如果被认为是污染,就必须重新灭菌。(威廉莎士比亚、灭菌、灭菌、灭菌、灭菌。

19、手术室为紧急、传染病、感染患者手术设立隔离手术室。传染或隔离患者的手术通知书中要注明“紧急”、“某种感染”或“某种检查结果以上”的情景。严格的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按照清洗程序执行,实行高压灭菌。

20、怀疑或确诊感染钚的患者应使用一次性诊疗机、器械、物品,使用后应在2层密封包装、袋外贴上标记,集中回收处置。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械、物品应先浸泡在l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起到60min的作用,然后根据清洗消过程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使用134 ~ 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21、术后污水敷料的定点放置,按规定处理。手术废弃物放入黄色塑料袋,关闭指定场所。医护人员脱下的手术服手套口罩等必须放在指定的位置才能离开手术室。

22、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职员应限制进入手术室。

2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气灭菌的应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低温灭菌法。

24、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

25、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26、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与管理。

27、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隔离措施。

28、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区域进行清洁、消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

29、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镜等必须消;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30、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

31、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32、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33、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34、必须严格按*颁发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的程序进行管理和操作。

35、2在清洁工作的同时,发现室内建筑、设施有所损坏,应及时报告有关人员。

36、4运送病人的工具(含救护车)由司机负责清洗。

37、各部门负责人需和清洁组共同承担起监督本部门环境卫生的责任,包括:

38、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各项保洁工作,达到质量合格,符合贯标标准;

39、注意仪容仪表、礼貌用语,做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40、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性任务。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1)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50句菁华

1、严格划分三个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限制区(无菌区)。

2、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及书报一律不准带入手术间,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打包。

3、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麻醉物品应当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4、手术室手术间严格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湿式擦拭清洁消毒,墙体表面擦拭高度为2—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每周1次彻底卫生清扫,使用的扫帚、拖把严格按区分开。

5、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袋外粘贴标识,集中回收处置。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l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清洗消毒流程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

6、根据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的污染及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间;对连台手术应做好连台之间的消毒工作,保证消毒时间和消毒效果。

7、严格执行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锅灭菌包内外进行化学指示物监测,每周做生物监测,有记录。

8、更衣室清洁工作,地面,便池要求洁白无臭味,每日拖地二次,每周总打扫一次。

9、破伤风、气性坏疽等特异染手术患者用过的器械、浸泡、冲洗后经高压蒸汽灭菌再洗净、烘干、涂油备用。用过的布类送高压灭菌后再送洗衣房清洗煮沸消30分钟。用过的敷料送大地维康公司焚烧。不能耐高温的精密仪器,用低温灭菌密闭。

10、已打开的无菌包,必须用无菌单严密遮盖,不得超过4小时。

11、手术者戴好手套后,不得任意行走及离开手术室。

12、任何人发现或被指出违反无菌操作时,必须立即纠正,术者脐*面以下区域均视为有菌区,如器械等无菌物品掉至*面以下,必须重新灭菌后才能使用。

13、一般感染手术(如脓肿切除)

14、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戴上手术室的鞋子、帽子、衣服、口罩,离开手术室时更换外出服和鞋子。

15、门诊参观、学*、实*要经过医科或护理部的批准,要有固定的场所。

16、各科选择忌日,术前1日上午10时30分之前要发送手术通知书、急救手术,先口头通知后再补充手术通知书。

17、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手术和乳菌手术要在丢失中进行,特殊感染要进行特殊消灭菌处理。

18、室内严肃安静,禁止大声喧哗,手术中不得聊天、看报等。

19、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处理。

20、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

21、传染病活动期人员不得在手术室工作,咽拭子培养阳性及皮肤化脓感染者不得进入手术间。

22、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病例检查、统计与分析,查找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制订整改措施,逐项落实。各项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完整、真实、连续、准确,便于追溯,资料保存≥3年,均有记录可查。

23、认真实施消隔离制度,按照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进入更衣室前,换上拖鞋,换上衣服,戴上口罩,帽子。

24、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要检查外部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者。打开无菌包后没有使用,但如果被认为是污染,就必须重新灭菌。(威廉莎士比亚、灭菌、灭菌、灭菌、灭菌。

25、能监控每天使用的消液浓度,熟练掌握配方方法。

26、根据手术患者和手术部位的污染及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间。对烟台手术要做好烟台之间的消工作,保证消时间和消效果。

27、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职员应限制进入手术室。

28、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29、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0、所有人员进入产房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换鞋。

31、产房所用物品,应按规定定期消,每月做细菌监测,保留监测结果。

32、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应着清洁服装,洗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33、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镜等必须消;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34、每日监测使用中消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35、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6、坚持室内清洁卫生。每一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在进行各种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景向上级报告。

37、洗涤区、压熨、折叠区、清洁衣物存放区布局合理,洁污分开,通风良好。物流由污到洁,顺行经过,不得逆流。

38、工作环境坚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每周大扫除。

39、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40、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产品,说明书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41、建立健全日常清洁、消毒制度,病人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42、清洁组与其他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43、2医疗仪器由使用人员及专属科室人员负责清洁保养。

44、3消防器材由经过消防培训的人员负责检查、清洁。

45、清洁工作注意事项:

46、6清洁员工作时,不要动用桌上的文件及医疗用品。

47、9清洁工具须保持干净,每天清洗。医疗用房使用的工具须每天消毒。

48、各部门负责人需和清洁组共同承担起监督本部门环境卫生的责任,包括:

49、按时巡视,对不合格项及时处理;

50、努力钻研业务,爱护车辆,熟练掌握操作技术;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2)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40句菁华

1、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干净无尘,无血迹,个人物品和书报不能带入手术室,手术间热敷包装严禁。

2、手术室手术之间严格的卫生、消系统。每天术前和术后湿擦清洁消,墙面擦拭高度为2—2.5米,不清洁消手术间不能继续使用。每周实施一次彻底的卫生清洁,严格区分使用的扫帚、抹布。

3、医务人员的手要随时流水清洗和消。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

5、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8、感染手术应在感染手术间进行,术后及时进行清洁消毒。遇有特殊菌种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感染手术时,应尽量缩小污染范围,术后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9、所有灭菌物品必须每日检查一次,按日期先后排序依次使用,确保灭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10、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要检查外部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者。打开无菌包后没有使用,但如果被认为是污染,就必须重新灭菌。(威廉莎士比亚、灭菌、灭菌、灭菌、灭菌。

11、能监控每天使用的消液浓度,熟练掌握配方方法。

12、手术室为紧急、传染病、感染患者手术设立隔离手术室。传染或隔离患者的手术通知书中要注明“紧急”、“某种感染”或“某种检查结果以上”的情景。严格的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按照清洗程序执行,实行高压灭菌。

13、清洁手术之间的净化空调系统在手术前要启动30分钟,手术后要关闭30分钟,通风孔格栅要使用垂直格栅,每天擦拭一次,对新鲜空气入口过滤网每周要清洁一次左右,检查网是否堵塞。

14、术前30分钟接送患者,携带病历,详细检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及敏实验、术前用。患者入住后,巡回护士应再次审查患者手术部位的清洁范围,附件、假牙和手表不得带入手术室。

15、手术室要常备各种急救手术用包和急救器械,手术器械不能贷款

16、入室人员管理

17、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18、严格执行卫生、消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19、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方法,确定消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效果的监测。

20、室内坚持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湿式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

21、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

22、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到达相应的消、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23、麻醉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24、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25、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地墙面。

26、对感染症产妇或疑似感染症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灭菌要求单独处理;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盘必须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27、坚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两次,对室内空气应定期进行消毒监测。

28、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29、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30、不一样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一样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1、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2、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用适宜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

33、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操作(包括穿刺、换药、手术等)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按规定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34、保持环境清洁,定时对空气、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必要时消毒处理。地面湿式清扫,拖洗工具使用后应先消毒清洗,再晾干。

35、严格按《传染病防治法》执行,传染病人应专科收治,普通病房不可混住传染病病人。

36、手术室、产房、婴儿室、隔离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供应室等应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并遵照执行。

3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3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抽血、输液操作时,应保证一人一巾一带,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39、一般状况下,病房应适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分钟。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40、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一天消毒。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3)

——手术室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1、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麻醉物品应当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2、手术间每日定时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消毒时间为45分钟,每日2次,每周紫外线灯管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每月对紫外线灯管监测一次;每月做空培一次,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按级别分为百级13点、千级9点、万级7点、十万级5点式,暴露时间为30分钟。

3、根据手术病人和手术部位的污染及感染情况合理安排手术间;对连台手术应做好连台之间的消毒工作,保证消毒时间和消毒效果。

4、严格执行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锅灭菌包内外进行化学指示物监测,每周做生物监测,有记录。

5、定期检查和维护*车,安全运输病人,搬运时动作轻巧、规范,防止病人坠床。

6、严格执行标本管理制度,术中病理标本及时交于巡回护士管理,应有专人负责清点,认真做到四查四对制度。

7、发生严重护理差错或事故的当事人应在于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将事故发生原因、经过、结果递交给护士长。

8、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密度和流量。有严格的参观制度,见*、参观人员必须护士长同意,3人以上需报请医务科批准。一般参观人数控制在2人/台以下,参观者必须在指定范围内走动,非当班人员不得擅自进入手术室。

9、患呼吸道感染、皮肤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原则上不可入室。若必须入室须戴双层口罩,感染部位要严密封闭。

10、1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

11、4感染性手术应放置感染手术间,术毕严格按消毒程序处置房间及物品。感染性手术未做细菌培养,手术后按特殊感染手术处理。

12、5接送手术病人的推车应严格区分内用和外用,不得混用。

13、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落实“三查七对”,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执行输血制度。

14、情况严重时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15、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16、突然停水时,白天与维修组联系,夜间与院总值班室联系,汇报停水情况,查询原因,并做好记录。

17、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灭火器材和组织人员积极扑救。

18、布局合理,洁污分开。介入手术室的整体布局要符合手术室的无菌要求,还要有适合X线机工作的环境。

19、日常清洁工作:手术室内物品必须保持整洁无尘,地面清洁无污渍。每次手术前后用清水湿式擦拭各种设施物表、地面,局部被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量小于10ml时可用清水擦拭干净,再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量大于10ml时,先将污染物、排泄物吸附掉后再清洁和消毒。辅助用房及走廊每日湿扫2次。

20、接送患者推车每日清洁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被污染及时更换。

2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拖布及一切卫生用品要分开使用,并有明显标志。

22、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靠*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传染病患者及感染性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

23、麻醉用器具应定期清洁、消毒,接触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消毒;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24、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25、各科选择忌日,术前1日上午10时30分之前要发送手术通知书、急救手术,先口头通知后再补充手术通知书。

26、手术室器械要在清洁的基础上消,各种品器械材料要放在固定的位置,贵重器械要专门保管,每月库存、维修、维护。麻醉剧标志明显,专人上锁,普通品每日检查记录,每月检查一次,由专人负责。

27、浸水液和酒精,每日比重测定,每周更换容器及消液1~2次,要有记录。

28、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29、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注明感染情景,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

30、各区域清洁用具应区分,用后消处理后备用。

31、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32、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33、室内坚持安静、整洁,工作人员做到四轻,病室应定期通风、换气、消,湿式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洁具专用,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并记录结果。

34、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到达“一人一用一消或者灭菌”的要求。

35、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36、每日监测使用中消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

37、管理要求:

38、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

39、清洁被服专区存放。

40、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4)

——疫情卫生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1、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用后必须消毒后毁形,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2、运送传染病人及其污染品、车辆、工具后必须随时进行消毒处理。

3、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4、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要有专用洗手设备,按手的清洗方法和消毒指征,正确操作。

5、餐(饮)具用具保洁柜应密闭、定期清洗、保持洁净、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6、洗消完毕将洗碗消毒池及其他清洗消毒设备冲洗干净。

7、宿舍分配管理要求:

8、宿舍必须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由班组负责人检查,防疫领导小组监督抽查。

9、宿舍内防疫消毒:每天两次,上下午打扫完卫生后各一次,由专职卫生员采用84消毒液将地面、墙壁、门把手及手部容易接触的部位及隔离观察区公共部位等部位进行消毒。

10、宿舍之间严禁人员互相私自更换,严禁互相串宿舍攀谈,严禁离开集中观察区,违者将进行严肃处理或按疫情期间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11、隔离区卫生由专职卫生员进行打扫,消毒工作由专职卫生员严格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进行。

12、隔离区内严禁任何非防疫人员及专职卫生员进入,违者按疫情期间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13、学生应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经常晾晒被子。

14、学校各班级教室每日由值日生打扫卫生,办公室每天安排工作人员值日,学校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办公室和教室每天要有充足时间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5、各班清洁卫生打扫学生每天负责进行公共环境卫生打扫,定期做好灭“四害”工作。

16、各班饮水机每天由专人进行保洁工作,由供水部门进行定期消毒工作。

17、星期三为学校清洁卫生大扫除时间(包括消毒)。

18、洗手设施要放置消毒肥皂。(总务处负责)

19、食品过夜要加盖放好,厨房人员分饭要坚持戴口罩。

20、使用药物消毒时,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21、夏季全天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及时关闭。

22、每餐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惯。

23、幼儿在家中每周洗头1次,根据季节定期洗澡,夏季天天洗,春末秋初隔天洗1次,冬季每周1次。

24、要求儿童服装整洁,幼儿冬季内衣隔天换1次,夏季背心、短裤天天换,勤晒被褥,家长与保育员签字拿回被褥每月洗两次。

25、工作人员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剪指甲,做到四洗手

26、教室、卧室、活动室应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次,每次至少10~15分钟。冬春季节每天应当采取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消毒1次,夏秋季节每周紫外线消毒两次。

27、卧房门把手、水龙头、床围栏等儿童易触摸的物体表面保育员每日消毒1次,抹布每次使用后消毒。各班拖布周一、周三、周五使用1号拖布,周二、周四使用2号拖布。

28、图书、画报每周用紫外线消毒,天气晴好时应日光曝晒六小时以上。

29、药物消毒(对不宜蒸、煮消毒的饮具、茶杯、酒杯可在洗净后用学化学药物消毒。程序:除残渣→热碱水浸泡洗刷→药物消毒→清水洗)

30、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31、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随意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门诊病人应在指定地点就诊。

32、护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组成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问题提交院感委员会研究解决。

33、工作人员进入ICU应换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3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带手套。

35、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36、在工作室内存放个人生活物品或食品。

37、在楼道内存放自行车、物品等。

38、诊疗区域内吸烟。

39、各科室室内卫生由各科室人员负责。

40、卫生员定期做好洗刷和消毒垃圾箱和清扫工具、投药灭鼠、灭蟑,喷药灭蚊蝇等工作。


疫情防控手术室消毒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5)

——疫情防控重点人员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1、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就医;

2、留观室或抢救室加强通风;如使用机械通风,应当控制气流方向,由清洁侧流向污染侧。

3、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工作应当执行标准预防。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和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手卫生消毒。进出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要求,正确穿脱防护用品。

4、医务人员应当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按照诊疗规范进行患者筛查,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

5、患者转出后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处理。

6、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上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

7、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并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合适的医务人员防护用品。设置负压病区(房)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相关要求实施规范管理。

8、各部门对本部门员工身体状况等信息实行“日报告”,工作期间一旦有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胸痛、呼吸困难、腹泻、结膜炎等可疑症状,应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立即就医,按照医疗要求执行后续安排,并报公司防控办联系人。

9、减少接收快递和外卖,确需接收的,应在公司外拆开包裹,并将外包装放置在楼外垃圾桶。

10、公司统一在前台大门外设立废弃口罩收集点,所有员工必须定点丢弃,由清洁人员统一收集等待*部门回收。

11、公务用车每次使用后均应进行车内及门把手消毒,实行“一客一消毒”。

12、公务用车赴医院等场所后,应进行多次消毒确保安全。

13、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各岗位职责明确,任务到人。多校址办学的中小学校,每校址必须指定明确的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和工作联络人。

14、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校应围绕关键环节和重点措施,制订专门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和免疫预防接种查验制度等。做好应急演练,与当地医疗卫生机构做好沟通衔接。

15、做好保障物资储备。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及教职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储备足够数量的疫情防控物资,包括消毒设备、消毒用品、口罩、手套、非接触式温度计、洗手液等。

16、校园内清洁消毒。开学前对学校环境和空调系统进行彻底清洁,并开展预防性消毒,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开窗通风。

17、开展每日健康监测。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晨午检,住宿学生增加晚检,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重点监测学生和教职工有无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工和学生要密切跟踪其就诊结果和病情进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报告、监测。

18、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前、接触可疑污染物品后,均要洗手。采用正确洗手方法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洗手,也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9、对住校生要求。在疫情防控期间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并告知家长,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外出时,按相关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20、注意工作人员防护。老师授课时不需戴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口罩。食堂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和定期洗涤、消毒。妥善保管消毒剂,标识明确,避免误食或灼伤。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21、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教职工开学前自愿接受核酸检测。

22、学生及教职工宿舍。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不应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每个宿舍居住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人均宿舍面积不少于3*方米;学生宿舍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设置通风设施。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宿舍的清洁通风,一般每天开窗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天对宿舍地面、墙壁、门把手、床具、课桌椅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保持宿舍内外的环境卫生保洁,每天专人巡查清扫并进行登记。寄宿制学校应建立学生宿舍专人负责制,严格学生宿舍楼门管理,实行凭证出入和体温排查。

23、开展校园环境整治。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加强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等学生重要聚集场所和洗手间、洗漱间的保洁和消毒,彻底清理卫生死角。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正常情况下,以清洁为主,日常预防性消毒为辅。

2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校园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分类收集并及时清运各类垃圾。日常使用废弃口罩按生活垃圾处理。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25、教职工或学生每日入校前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学校报告,采取居家观察或就医排查等措施。

26、入境后严格执行当地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医学观察,每日健康监测并填报健康卡,解除隔离后且身体健康方可返校学*和工作。

27、门诊患者、陪护等到院都必须正确佩戴口罩、测温、扫行程码、扫健康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无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后方可进入医院门诊。

28、本院门诊实行预约挂号,就诊患者严格保持一米候诊距离,严格执行“一医一患一诊室”。

29、强化体育锻炼。对没有身体健康方面问题的学生,每天可保持适量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30、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督促各学校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等关键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31、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强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督促学校按要求精准全面摸排,按时准确报送信息。

32、学校进出管理实施专管负责制,指定专人负责。

33、学校进出管理制度,张贴在校门口醒目位置,确保全体师生遵照执行。

34、学校开学后,校门口要分别设置教职工自己扫码专门通道,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为师生提供扫码服务,尽量减少扫码排队时间,避免出现因扫码产生新的聚集。

35、学生入校后应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和分配的宿舍住宿,不得随意调换。

36、实行宿舍值日生负责制,在每天早、中、晚三餐期间,做好室内的开窗通风。

37、宿舍每日进行消毒至少一次,重点对各类开关、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38、来访人员本人出示健康码、身份证,测量体温后填写登记表,如实报告入校事由及本人身体状况,经疫情防控办公室批准后方可入校。

39、及时准确上报信息。严格落实师生每天两次体测信息、接触史信息、行程信息的报送,重点抓好湖北籍学生和留校学生身体状况统计报送。遇到重要突**况,第一时间向校防控办报告,同时向所在社区报告,并按照处置流程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医。鼓励师生对身边发热不报告、不治疗的人员进行上报。

40、建设美好和谐家园。广大师生要加强居家防控,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出门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在空气质量允许的条件下勤开窗通风(每天不少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要联合居委会,坚持每天对校园、家属区内办公场所、交通主干道、电梯、楼道、活动广场及健身器材等重点部位,进行卫生清理和日常消毒。特别是要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垃圾箱及时消毒。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