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首页 / 制度 / | 制度

1、起重机械技术档案为永久保存,只有当该起重机械报废或拆除后技术档案方可销毁。

2、电气试验室每年应编制切实可行的电气试验计划,并报矿主管部门审批方可负责执行。

3、使用单位要制定带式输送机的月度检修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4、带式输送机必须配备具有堆煤、防跑偏、防打滑、温度、烟雾报警等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每班交接班时进行检查试验,保证各保护装置完好齐全、动作灵敏可靠。保护装置的检查试验和校验要有详细记录。

5、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依据国家和地方以及行业的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制定。

6、施工现场需要的暂设电气工程,必须纳入施工xx设计之中。要有设计、有计划、有*面布置图、有说明。

7、施工xx设计或施工方案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由工程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参与意见,并经过项目总工程师审批生效。

8、xx、隧道、吊装、水上和水下作业、深坑、滑模、搭设和拆除高大脚手架、桥架、挑架、挂篮等特殊架子、施工临时便桥、码头等,在施工前必须编制单独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9、单独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一定要有依据,严格标准,由计算、有详图、有说明、有审批。

10、有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11、安全技术档案必须齐、整洁、规格化,及时整理填写。

12、公司档案保管员负责保管和供应公司图纸、技术资料。

13、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

14、器材与材料的质量管理;

15、设计方案的质量管理工作,由工程技术部负责实施,其他相关部门配合。

16、工程技术部必须对采购回来的器材和设备进行质量把关,对主机等关键设备必须要检查合格后才能送往工地现场调试。

17、建立系统维护工作档案,按照公司的其他相关规定,落实好系统维护的日常例行工作,强化各种周期性的例行检查。

18、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落实保修工作,可尽量减少由于保修工作对用户所造成的不便。

19、为加强医院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安全管理,保证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0、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信息,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称为安全管理。

21、外包服务安全管理遵循关于安全的所有商业准则及适当的外部法律、法规。

22、外包服务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运行维护服务、技术培训等。

23、2 对医院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设备运行状态和应用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24、2硬件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25、技术培训: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

26、外包服务方的人员素质、技术与管理水*能够满足拟承担项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安全资质管理。

27、对外包服务的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安全状况应定期进行评估,当出现重大安全问题或隐患时应进行重新评估,提出改进意见,直至停止外包服务。

28、各教研组组长必须把抓好技术安全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各实验室工作人员协助领导做好本单位的技术安全工作,并经常检查技术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

29、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噪声、毒性、粉尘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上级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30、实验室要严格遵守*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和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31、2新工人入厂和调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参加生产操作。操作工人必须持有《安全技术作业证》。电气、起重、焊接(切割)、压力容器等特种作业的工人均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考试合格后,持有《特种工种作业证》方准独立操作。

32、5各岗位的重复操作、称料、投料、主要控制技术必须经过认真核对,严格执行双检制。

33、9各岗位应按规定配备防毒面具、消防器材,及其它应急用品,有关部门应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状态。要熟记预防与急救方法,对防护器材消防器材要会正确使用和保管。消防设备严禁移作它用。

34、14电气设备、线路的一切维修工作,必须由电工进行,其它人员一律禁止上述工作。严禁乱拉,乱接电线,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示牌等。停*示牌应由专人管理,谁挂谁取。

35、22无阻火器的机动车不准驶入厂区内禁火区,厂区行车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转弯车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

36、系各级领导,必须把抓好技术安全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各实验室应设技术安全人员协助系领导做好本系的技术安全工作,并经常检查技术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

37、各实验室因工作需要改变电力设施者,必须按照我系制定的《实验室安全防火管理制度》执行。

38、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信息,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称为安全管理。

39、技术培训: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

40、在重要安全区域,对外部服务方的每次访问进行风险控制;必要时应外部服务方的访问进行限制。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1)

——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1、恢复运行量不应大于正常水量的70%。

2、恢复运行时,宜用较大的搅拌速度以加大泥渣回流量,以增加第二反应室的泥浆浓度。

3、当第二反应室内泥浆沉降比达到10%以上后,可调节水量至正常值,并减少加药量至正常值。

4、负责公司新技术引进和产品开发工作的计划、实施,确保产品品种不断更新和扩大;

5、负责编制公司技术开发计划,抓好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技术队伍的管理。有计划的推荐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搞好业务培训和管理工作;

6、按时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7、参加疑难病例的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讨论。

8、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9、担任教学工作,搞好进修人员的培训。

10、帮助和指导医师、实*生、进修生的工作。

11、负责制订进修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落实具体安排及指导。

12、承担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

13、在上级技师指导下,参加或承担其他技师的工作。

14、在没有专职档案管理员、文秘相应编制的科室,技术员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分别承担下述任务:收费、资料归档、各项登记工作、诊断报告的打印及发送等。

15、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噪声、毒性、粉尘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上级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16、通过与内、外部进行协调,认真搞好当班水、电、气(汽)等能源介质的*衡调度工作,检查掌握大宗原燃材料进货、消耗及库存情况,确保生产连续性;)

17、负责日常计划检修时内部单位之间或内部与外部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并及时跟踪日常检修计划的准备和进展情况。

18、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好“制造管理部值班室交接班本”和“制造管理部值班室记录本”,每日7时前编制好前一天的“生产日报表”。

19、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总体原则:辅助从属于主体、相关单位联合、公司效益最大化。

20、各采购(或自产)产品的检验管理部门组织采购(或生产)、使用单位策划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新增采购(或生产)品种或新增、修改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由使用单位向检验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再由检验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策划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

21、检验和试验状态分待检、待定、检验合格、检验不合格四种进行标识。码头部负责外购原(燃)材料、辅助材料的标识,生产单位负责本工序产品的标识。

22、对不服从制造管理部值班室统一调度和日常检修安排的单位制订具体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23、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通用技术教室,一般教师须经学校同意后按要求使用通用技术教室,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拆卸通用技术实施。下班时,要关好门窗,关闭设备电源、电灯、窗帘,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因未按规定要求操作、管理,造成设备损坏的,要查明原因,追究责任。教室内的所有设备及课桌凳,未经总务处同意,一律不得借出室外

24、机房管理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前,应保证工作区域内保存的重要文件、资料、设备、数据处于安全保护状态,如检查并锁定工作电脑、将桌面重要资料和数据妥善保存等等。

25、外来人员向信息技术中心借用的工具、仪器等应按时归还,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26、外来人员在机房中请自行保管好随身携带的财物,任何个人财物的损失,信息技术中心概不负责。

27、外来人员有义务保持机房环境整洁,严禁在机房范围内吸烟、饮食、随地吐痰等,对于意外或工作过程中弄污地板和其他物品的,必须及时采取措施清理干净,工作过程中留下的工作垃圾必须及时清理。

28、机房应有专业人员定期检查供电、用电设施设备。

29、严禁随意对设备断电、更改设备供电线路,严禁随意串接、并接、搭接各种供电线路。

30、机房管理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部消防安全操作和规程,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掌握消防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

31、最后离开机房或最后下班的管理人员,应检查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关闭将会带来消防隐患的设备,采取措施保证无人状态下的消防安全。

32、对会影响到全局的硬件设备的更改、调试等操作应预先发布通知,并且应有充分的时间、方案、人员准备,才能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改。

33、对重大设备配置的更改,必须首先形成方案文件,经过讨论确认可行后,方可进行更改和调整,并应做好详细的更改和操作记录。对设备的更改、升级、配置等操作之前,应对更改、升级、配置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必要时需要先准备后备配件和应急措施。

34、各部门有关人员必须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排除,并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

35、本馆工作人员出入门禁,尤其是一楼员工通道时要注意门是否锁好,如遇门锁故障或有可疑人员出入,应主动报告保卫部门或馆办公室。

36、流通及期刊部书刊借还处的计算机仅供工作人员专用,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区域内,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密码,不告诉无关人员。

37、本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由馆内负责计算机技术的专门人员负责。技术人员具体工作范围和职责安排需服从馆内总体安排,相关工作人员需密切配合,保证图书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38、计算机技术人员应定时检查各个楼层的计算机运行是否正常,对有问题的计算机及时查看原因,排除故障,及时解决各个部门报告的计算机故障。

39、馆内工作人员应引导、监督读者遵守馆内计算机使用规则:

40、严禁擅自打开或拆除机箱锁,不得随意拆卸机箱和拔除网线及其他附属设备。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2)

——技术管理制度 (菁华5篇)

技术管理制度1

  一、消防安全管理

  1、图书馆内部实行三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度。落实馆、部门、小组三级管理制度。

  2、图书馆设立消防安领导小组,组长由馆长兼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和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全馆的消防安全工作。馆内设1-2名消防安全员承担全馆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工作,安全员须经保卫处消防安全部门培训认证后上岗。

  3、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职责:宣传和贯彻国家有关消防安全工作的法规、条例;执行上级有关消防工作指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4、各部门有关人员必须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排除,并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

  5、馆内的消防安全器材的安置配备由校保卫处设计和保障。馆办负责组织馆内安全工作小组定期监督消防器材的情况。馆内工作人员发现消防设备遗失、过期应及时报告馆办,馆办负责向保卫处报告并监督其重新配备。

  6、图书馆是重点防火单位,严禁在馆内任何地方吸烟用火及使用高功率的电器设备。

  7、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必须注意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做到正确操作,人离电断。

  8、为保障馆内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禁下列行为:占用疏散通道;在开馆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9、定期对馆内员工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10、各部门及安全员做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的详细记录,定期上交,完善安全管理档案。

  11、各楼层工作人员及安全员必须坚持执行每日消防安全巡查制度,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在位;各楼层的楼梯消防门是否通畅;电梯是否正常运行;各楼层工作人员是否在岗,有没有可疑人员出入;其他安全情况。各楼层当班人员必须管理好通往各层西区的通道门钥匙,遇紧急情况能立即打开通道门。

  12、馆内员工应熟悉馆内的消防设施,如烟感报警系统、火灾报警按钮、应急灯、疏散指示灯等。

  13、如发现火灾,应保持冷静,首先致电保安部门,内线拨打xxxx,外线拨打xxxx,然后采取措施将火势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组织读者有序撤离。注意不要使用电梯(如遇电梯故障被困,请拨打求救电话xxxx),不要忙于收拾个人或图书馆物品,尽可能帮助待援人员,尤其是伤残者。

  二、防盗管理

  1、全馆工作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并预防各种盗窃行为的发生,维护馆内的财产安全。

  2、本馆工作人员出入门禁,尤其是一楼员工通道时要注意门是否锁好,如遇门锁故障或有可疑人员出入,应主动报告保卫部门或馆办公室。

  3、二楼服务大厅是读者进出的主要通道,门禁保卫人员应严格把关,工作人员也应坚守工作岗位;二楼大厅通往演讲厅的通道*常不开放,特殊情况下如有需要经领导同意方可打开。

  4、各个楼层的当班工作人员上班时应检查各处门窗是否完好无损。下班之前确定读者全部离开后,锁好办公室及办公室工作台、关闭计算机及其他电器,并做好记录方能离开。

  5、五楼电子阅览室以及二楼检索区是重点防盗区域。工作人员除了定期维护以外还要注意检查计算机是否完好无损,有无配件缺失现象,如发现丢失应立即上报相关领导或负责人,并做好记录,维护被盗现场。

  6、流通及期刊部书刊借还处的计算机仅供工作人员专用,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区域内,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密码,不告诉无关人员。

  7、各楼层当班人员及保卫人员应定时在各个楼层巡逻检查,特别在下班前更要加强巡查,确保没有外来人员逗留馆内。

  8、监控室保卫人员应密切注意各个楼层的动向,特别是下班时间更要严密注意。

  三、计算机使用及网络安全管理

  1、馆内电脑应使用正版电脑软件。任何人不得利用馆内计算机网络和国际联网危害*、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馆内设立计算机安全保密及网络安全信息管理小组,成员由馆长、馆办、信息技术部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各部门主任组成,负责监督、检查网络安全保护管理以及技术措施的落实情况,由组长负责或指派专人负责审核本馆上传学校网络及本馆网页的信息内容。

  2、本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工作由馆内负责计算机技术的专门人员负责。技术人员具体工作范围和职责安排需服从馆内总体安排,相关工作人员需密切配合,保证图书馆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3、计算机技术人员需定期对电子阅览室、检索区、影像区的计算机进行系统优化及维护保养,清查病毒,并做好记录。对于消除不了的病毒要及时找出解决方案,发现*、**及其他有害信息应当在保留有关原始记录后及时处理并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极其严重者须向*机关报告。

  4、计算机技术人员应定时检查各个楼层的计算机运行是否正常,对有问题的计算机及时查看原因,排除故障,及时解决各个部门报告的计算机故障。

  5、技术人员在工作终端要进行计算机使用的监视,以及计算机病毒的监测,加强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的管理和升级。

  6、借阅系统的工作计算机不得允许外来人员使用。管理人员必须保管自己的机器账号和密码,定期更换密码,确保机器的安全使用。

  7、馆内工作人员应引导、监督读者遵守馆内计算机使用规则:

  1)严禁擅自打开或拆除机箱锁,不得随意拆卸机箱和拔除网线及其他附属设备。

  2)读者不得随意删改原程序及进行其它破坏行为。禁止使用骇客软件,不得使用和安装来历不明、引发病毒传染的软件。

  3)禁止网上玩与学*无关的游戏。

  4)不得私自设定开机密码和重装计算机系统。

  5)读者不得利用馆内计算机浏览*、黄色网页及下载**、淫秽、不健康的文字和图片;不传播不良的言论、信息以及进行其他违法行为。

  6)为防止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读者不得在馆内计算机上使用软盘、优盘等外部存贮设备。馆内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应在计算机使用区定时巡视,对破坏计算机安全的行为予以制止。对严重违犯本馆规定的读者,有权制止或终止其上机权利,有责任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读者教育、查处、登记,并给予相应处罚;造成经济损失的要照价赔偿,生成连带责任或纠纷的要有关部门及当事人报所在部门处理。

  8、馆内从事施工、建设等维修工作,不得危害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馆内凡涉及计算机布线及网络的施工,事前应报告馆办,由馆办负责协调安排信息技术工作人员跟进保障线路和网络安全。

  四、人身安全管理

  1、人身安全是馆内工作正常开展和保障读者切身利益,应该保持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责任心,保证馆内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2、馆内工作人员在上班时间应定期巡视楼内各个地方,有无异常事情发生,下班之前要求所有读者安全离开,在读者全部走完后,工作人员再关好门窗,关照明设备、空调等,方可离开。晚班工作人员离岗时尽可能结伴而行。

  3、如馆内发生有工作人员或者读者身体不适,应及时查看情况,需做急救的立即请医护人员进行救治,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医疗救助。

  4、如馆内发生自伤或伤人、抢劫、斗殴等恶劣刑事事件,应保护现场,立即报告上级领导、保卫部门或拨打校园报警电话55110,情节严重、紧急时应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需要急救的拨打120。

  5、馆办负责协调总务等有关部门做好饮水机、电梯的检修、维护、保障工作。任何员工发现有故障或异常情况均应视情况采取应急处理并立即报告馆办作进一步处置。如遇电梯故障被困,请拨打求救电话55110。

  五、防漏、防鼠害、防虫、防霉管理

  1、各楼层工作人员要每天查看门窗是否完好,天面、墙面是否有渗漏。下班之前确保门窗关严,以防雨水渗漏。确保卫生间、自动饮水机的龙头关好。

  2、各楼层工作人员每天要做好图书保洁修缮工作。定期安排相关工作人员在馆内喷洒杀虫剂,减少虫害;采取措施在各个楼层放置灭鼠设施,防止老鼠对办公设施及图书的损害,在进行杀虫、灭鼠害药物投放前,要告知工作人员和读者,确保人身安全。

  3、保持馆内空气的流通,把室内的温度调节至保护图书及设备的有效范围内。

  4、工作人员及读者勿将食物留在馆内办公室或工作台。保洁人员要定时收拾垃圾箱和垃圾筐,确保清洁卫生。

技术管理制度2

  做好实验室技术安全工作是关系到我系教职工生命安全与国家财产免遭损失的重大举措。系各级领导必须将技术安全工作列入本职工作范围,实行岗位责任制。为确保我系教学、科研实验工作的安全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1、系各级领导,必须把抓好技术安全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各实验室应设技术安全人员协助系领导做好本系的技术安全工作,并经常检查技术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

  2、系各级领导必须经常对教师、实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安全和劳动纪律的教育,不断提高“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新生入学后应及时进行教学实验、实*的安全教育,逐步形成自觉遵守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的*惯。

  3、对从事带有危险性的实验内容的实验室,应按国家、学院及我系有关规定,制定出本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细则,对从事上述实验内容的人员应在系组织下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达到“应知”、“应会”,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4、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

  5、实验室要严格遵守*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和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6、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污染环境。

  7、凡对外进行各种测量、测试并出具公证数据的实验室(重点实验室)都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进行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工作经我院主管部门组织对实验室验收合格后,由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认证。

  8、各实验室因工作需要改变电力设施者,必须按照我系制定的《实验室安全防火管理制度》执行。

  9、对一切因违反安全制度造成的重大事故,除追究肇事者的责任外,还要按情节分别追究实验室及系主管领导的责任。

技术管理制度3

  一、安全管理权力

  1、有权拒绝任何人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

  2、有权进入采掘作业场所进行安全、技术检查。当作业现场(点)出现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技术管理规定时,有权责令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

  3、有权拒绝使用未经安全检测的支护材料,确保员工劳动安全。

  4、有权督促采掘区队长认真执行《规程》、技术规范、技术和安全技术措施,当发现未认真执行时,有权向矿长建议任免,并负责地要求限期整治达标。

  5、有权要求煤矿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更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

  二、安全管理职责

  1、在科长领导下,在采矿工程师指导下,对采掘技术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认真编制矿井开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应认真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条例、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

  3、认真负责地编制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杜绝人为技术事故发生。由于编制不及时,布局不合理、规程措施不适用,出现无措施开工工程等而造成事故,负重要责任。

  4、抓好现场管理,认真检查各作业点安全状况(支护设备运行、通风,瓦斯管理等),杜绝空顶作业,超控顶距作业和使用失效材料,发现隐患及时责令处理,坚持“三不生产”和“三不走”的原则。由于工作检查不细,隐患落实整改不力、不及时而离开现场后再现事故,负重要责任。

  5、抓好技术指导质量标准化工作,严格检查考核、考评,并限令达标。由于管理不严,考核不实,弄虚作假而发生事故的隐患,负重要责任。

  6、准确掌握矿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了解清楚周边邻矿开采状况,及时填绘十一种图纸资料,编制预防事故处理计划措施,由于情况不清,无预防措施而发生大的事故,负重要责任。

  7、参加矿安全大检查和专业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并责令限期完成,追踪复查。

  8、参与矿重点工程审查、施工监督,竣工验收。

  9、抓好员工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

  10、发生事故后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取证及绘制专项现场图,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制定完善落实补救措施。

  11、工作面回撤,采区闭采,必须现场指导。

技术管理制度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安全优质供水,严把各工序质量关,及时整改出错环节,严格按照工艺技术要求,保证出厂水水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絮凝沉淀池工艺技术要求

  第二条严格控制运行水位,防止池面水位淹没指型槽,甚至产生溢流。

  第三条定期进行排泥工作,排泥周期根据原水浊度和排泥水浊度确定。

  第四条沉淀池的出水应设置质量控制点,浊度指标一般控制在2ntu以下。

  第五条沉淀池的停止和启用操作应尽可能减少滤前水的浊度波动。

  第六条合理确定排泥区间和排泥时间,既要排清积泥,又要防止排清水。

  第七条藻类繁殖旺盛时期,可采取前加氯或其他有效除藻措施,提高混凝效果。

  第八条定期清洗滤前水浊度仪,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第三章机械搅拌澄清池工艺技术要求

  第九条机械搅拌澄清池宜连续运行。

  第十条机械搅拌澄清池初始运行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运行水量为正常水量的50%~70%;

  2、投药量应为正常运行投药量的1-2倍;

  3、原水浊度偏低时,在投药的同时可投加石灰或粘土;或在空池进水前通过排泥管把相邻运行的澄清池内的泥浆压入空池内,然后再进原水;

  4、第二反应室沉降比达10%以上和澄清池出水基本达标后,方可减少加药量,增加水量。

  5、增加水量应间歇进行,间隔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次增加水量应为正常水量的10%-15%,直至达到设计能力。

  6、搅拌强度和回流提升量应逐步增加到正常值。

  第十一条短时间停用后重新投运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短时间停运期间,搅拌叶轮应继续低速运行,防止泥渣下沉。

  2、重新投运期间,搅拌叶轮应继续低速运行,防止打碎矾花。

  3、恢复运行量不应大于正常水量的70%。

  4、恢复运行时,宜用较大的搅拌速度以加大泥渣回流量,以增加第二反应室的泥浆浓度。

  5、恢复运行时应适当增加加药量。

  6、当第二反应室内泥浆沉降比达到10%以上后,可调节水量至正常值,并减少加药量至正常值。

  第十二条机械搅拌澄清池在正常运行期间每2小时检测第二反应室泥浆沉降比值。当第二反应室内泥浆沉降比达到或超过20%时,应及时排泥。沉降比值宜控制在10%~15%。

  第十三条机械搅拌澄清池不宜超负荷运行。

  第十四条机械搅拌澄清池出水口应设质量控制点,出水浊度指标宜控制在2ntu以下。

  第十五条藻类繁殖旺盛时期,可采取前加氯或其他有效除藻措施,提高混凝效果。

  第十六条定期清洗滤前水浊度仪,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第四章斜管沉淀池工艺技术要求

  第十七条必须做好排泥工作,保持排泥阀的完好、灵活,排泥管道的畅通。排泥周期根据原水浊度和排泥水浊度确定。

  第十八条启用斜管时,初始的上升流速应缓慢,清洗时应缓慢排水。第十九条斜管表面及斜管管内沉积产生的絮体泥渣应定期进行清洗。第二十条斜管沉淀池的出水口应设质量控制点,出水浊度指标宜控制在2ntu以下。

  第五章v型滤池工艺技术要求

  第二十一条v型滤池采用均质石英砂滤料、砾石承托层,石英砂有效粒径宜

  为0.9-1.3mm,不均匀系数宜为k80<1.4,滤层厚度宜为1.0-1.3米,滤池滤速宜为10m/h以下。

  第二十二条当滤池水头损失达到2.0-2.5m或滤后水浊度大于0.5ntu或运行时间超过48小时时,滤池应进行反冲洗。

  第二十三条反冲洗时需将水位降到排水槽顶后进行。滤池采用气-气水-水冲洗方式进行反冲洗,同时用滤前水进行表面扫洗。气冲强度宜为13-171/s.m2,历时2-4分钟;气水冲时气冲强度宜为13-171/s.m2,水冲强度为2-3l/s.m2,历时3-4分钟,最后水冲洗强度宜为4-61/s.m2,历时3-4分钟,滤前水表面扫洗,强度宜为2-31/s.m2。

  第二十四条运行时滤层上水深应大于1.2米。

  第二十五条滤池进水浊度宜控制在小于2ntu。滤后应设置质量控制点,滤后水浊度应小于设定目标值。

  第二十六条滤池停运一周以上,恢复时必须进行有效的消毒、反冲洗后才能重新启用。

  第二十七条滤池新装滤料后,应在含氯量30mg/l以上的溶液中浸泡24小时消毒,经检验滤后水合格后,冲洗两次以上方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条滤池初用或冲洗后上水时,严禁暴露砂层。滤池应每年做一次20%总面积的滤池滤层抽样检查,含泥量不应大于3%,并记录归档。

  第六章虹吸滤池工艺技术要求

  第二十九条虹吸滤池滤速宜控制在10m/h以下。滤速应保持稳定,不宜产生较**动。

  第三十条滤池水位达到指定刻度或滤后水浊度超过0.8ntu时,滤池进行反冲洗。

  第三十一条反冲洗强度宜控制在14-16l/s.m2;冲洗时滤料膨胀率宜为30%-40%;冲洗结束时排水的浊度不宜超过10ntu。

  第三十二条滤池运行中,滤层上水深不低于1.5米。

  第三十三条滤池进水浊度宜控制在2ntu,滤池应在过滤后设置质量控制点,滤后水浊度宜控制在0.5ntu以下。

  第三十四条滤池新装滤料后,应在含氯量30mg/l以上的水中浸泡24h消毒,并应经检验滤后水合格后,冲洗两次以上方能投入使用。

  第三十五条应每年对滤池做滤层抽样检查,沙层含泥量不应大于1%,煤层含泥量不应大于3%,并应记录归档。

  第三十六条滤池停用一周以上时,应将滤池放空;恢复时,必须进行反冲洗后才能重新启用。

  第七章消毒工艺技术要求

  第三十七条消毒剂选用液氯,加氯采用游离氯形式消毒,消毒时接触时间应大于30分钟。

  第三十八条当水厂供水范围较大或输配距离较远时,出厂水余氯宜以化合氯(氯胺)为好,以维持管网中的余氯,但出厂水氨氮值仍应符合水质标准。

  第三十九条消毒剂加注管应保证一定的入水深度,防止消毒剂外溢造成浪费和污染环境。

  第四十条加氯自动控制可根据各厂条件自行决定。

  第四十一条消毒必须设置消毒效果控制点,各控制点每小时检测一次或自动监测,余氯量要达到控制点设定值。

  第四十二条液氯的气化应根据水厂实际用氯量情况选用合适、安全的气化方式。

  第四十三条利用电加热时,周围环境温度应控制在安全范围。

  第四十四条采用真空式加氯机和水射器装置时,水射器的水压应大于0.25mpa。

  第四十五条加氯的所有设备、管道必须用防氯气腐蚀的材料。

  第四十六条加氯设备(包括加氯系统和仪器仪表等)应按该设备的操作手册(规程)进行操作、维护。

  第八章清水库工艺技术要求

  第四十七条清水池应安装液位仪,宜采用在线式液位仪连续检测。第四十八条严禁超上限或下限水位运行。

  第四十九条检测孔、通气孔和人孔应有防护措施,以防水质污染。第五十条清水池应定期排空清洗,清洗完毕经消毒合格后,方能蓄水。清洗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

  第五十一条清水池的排空、溢流等管道严禁直接与下水道连通。

  第五十二条保证清水池四周的排水畅通,防止污水倒流和渗漏至池中。第五十三条清水池顶不得堆放污染水质的物品和杂物。

  第五十四条清水池顶种植植物时,应监测池顶的防水性能。

  第九章投药工艺技术要求

  第五十五条净水药剂采用聚合氯化铝,所用药剂必须经检验、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第五十六条投加量一般应以当日原水进行的混凝搅拌试验推荐值为参考数据进行投加,并依据其混凝效果进一步调整,确定合理的加注率。

  第五十七条投加净水药剂的浓度,可根据生产工艺、药剂种类和计量装置的需要进行配置,计量投加。

  第五十八条所投药剂在原水中应快速、均匀混合。

  第五十九条净水药剂的投加点,应根据不同药剂的特点和对混合强度的要求及其在制水工艺中的作用,选择适宜的投加点。

  第六十条投加量应科学合理,以确保沉淀水浊度小于2ntu为基础,也不宜过量投加,防止沉淀池出水区泛矾花。

  第六十一条投加曲线应根据原水水质变化而变化,投加量根据原水水量和浊度变化即时调整。

  第六十二条当原水含有较多有机物或其它酚类物质时,应增加投加量。

技术管理制度5

  一、主任岗位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根据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作相应改变。当计划需要改变时,按计划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进行申报,得到允许后,进行相应的计划的调整,并在计划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3、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保证检查结果准确。严防差错事故。

  4、参加疑难病例的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讨论。

  5、参加会诊和临床病理讨论会,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6、督促科内人员做好病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搞好登记、统计工作。

  7、负责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高本科人员的技术水*;对本科人员提出升、调、奖、惩的具体意见。

  8、学*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科的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

  2、负责院内、外疑难病例(组织病理学、冷冻切片及细胞病理学)的诊断及会诊。审核下级医师重要诊断报告单,组织病理讨论。

  3、参加会诊和临床病理讨论会,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4、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学*和技术考核,学*使用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指导本科室的学科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工作。

  5、担任教学工作,搞好进修人员的培训。

  副主任医师按分工履行主任医师岗位职责的相应部分。

  三、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和正副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负责重要的病理检查,审签下级医师的各种重要的疑难病例的诊断报告和医疗文件。确保检查、诊断质量。

  2、协助科主任工作,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积极参加本科室的科学研究,学*和运用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4、帮助和指导医师、实*生、进修生的工作。

  四、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及主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尸检和活检工作,认真做好病理诊断报告。

  2、发现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技术员进行尸检和病理诊断工作。

  3、参加临床病理讨论会,做好讨论记录。

  4、承担科室有关的预约、登记、联系及准备临床病理讨论会等事务性工作。

  5、担任一定的科学研究及教学任务,做好进修人员及实*生的带教工作。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7、参加技术室工作3~6个月,熟悉技术室常规、冷冻、特染及免疫组化等技术工作。

  五、主任技师岗位职责

  1、负责制订病理技术室的建设及发展规划。

  2、负责病理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3、精通各项技术室工作并能指导各项技术工作及解决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4、组织技术室人员学*,提高业务能力。

  5、负责制订进修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落实具体安排及指导。

  6、组织技术室开展科研工作及参加科内外科研工作。

  7、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仪器设备、试剂等选购工作。

  8、副主任技师按分工履行主任技师岗位职责的相应部分。

  六、主管技师岗位职责

  1、独立承担常规及冷冻切片。

  2、独立承担20项以上特殊染色。

  3、独立开展免疫组化技术。

  4、协助上级技师承担辅导进修技术员的教学工作。

  5、在上级技师指导下,独立开展或参加有关的科研工作。

  6、参加巨检记录和协助医师做好临床病理讨论会前的准备工作。

  7、制作涂片。

  8、承担仪器的维修、保养工作。

  七、技师岗位职责

  1、独立承担常规切片、冷冻切片及涂片制作。

  2、在上级技师指导下,参加或承担其他技师的工作。

  3、在没有专职档案管理员、文秘相应编制的科室,技术员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分别承担下述任务:收费、资料归档、各项登记工作、诊断报告的打印及发送等。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3)

——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40句菁华

1、4动土中,若发现有事先未预料到的地下电缆、管线以及不能辨别的物品时,必须立即停止动土,并报告动土审批单位处理。

2、8挖掘土方应该由上而下逐层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和挖洞的方法,且应作好排水措施,防止塌方和滑坡情况发生。

3、10《动土许可证》审批后,应交动土执行人随身携带,对违章指挥、审批手续不全以及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动土作业,施工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4、高处作业前要制定高处作业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的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有关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

5、高处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查验《作业票》,检查验收安全措施落实后方可作业。

6、高处作业使用的材料、器具、设备应符合有关安全标准要求。

7、供高处作业人员上下用的梯道、电梯、吊笼等要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作业人员上下时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固定式钢直梯和钢斜梯、便携式木梯和便携式金属梯,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

8、在阵风风力为6级(风速10.8m/s)及以上情况下进行的强风高处作业;

9、在降雨时进行的雨天高处作业;

10、作业负责人应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级和类别向审批单位提出申请,办理《作业票》。《作业票》一式三份,一份交作业人员,一份交作业负责人,一份交安全管理部门留存,保存期1年。高处作业完成后3日内上交安全科,不按时上交或丢失一份《作业票》对作业单位罚款50元。

11、1为了确保进入有限空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2、2.3进入带有搅拌器等转动部件的有限空间内作业,电源的有效切断可采取取下电源保险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警示牌,设专人监护;

13、2.7有限空间作业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应保证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

14、1本制度所指高处作业是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位置有可能坠落的作业。高处作业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和特殊高处作业两类。

15、7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且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禁止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抛扔工具、物体或杂物等,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工作完毕时应及时将各种工具、零部件等清理干净,防止坠落伤人,上下输送大型物件时,必须使用可靠的起吊设备。

16、9在易散发有毒有害气体的房上部及塔顶上作业时,要设专人监护,发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时,应立急停止工作,工作人员马上撤离现场。

17、焊、割部位附*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18、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

19、1.4登高架设作业。

20、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无安全措施不吊。

21、传动机构、制动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线路及电器元件。

22、闲置时间超过一年的起重机,在重新使用前;

23、锅炉:容积≥30l的承压锅炉;

24、有与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

2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水电施工基本安全知识;

26、特种作业操作证登记、复审记录;

27、1安全管理办负责维持厂区内交通秩序,全厂交通安全检查和考核,负责叉车驾驶员的委外培训工作。

28、5、停放要求

29、6.1注意保养工作,驾车前检查遇有刹车不正常或其它故障要及时通知设备部或维修厂商来处理。

30、6.5叉车保养责任人所保养的叉车及厂内的叉车驾驶员,如违反上述的规定,按公司规定处罚。

31、3.1在厂动火作业区(氢站、还原车间、碳化车间等)内动火必须到综合管理部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作业。

32、5.2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它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它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合格。

33、5.4在设备内作业时,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34、液化石油气管道停气或降压作业时,应采用防爆风机驱散在工作坑或作业区内聚积的液化石油气。

35、指挥信号不明;

36、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

37、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人查看施工现场情况,编制、贯彻安全技术措施。坚持施工用工、机、器具、材料、确认完好,方能投入使用,发现问题及时联系有关单位处理。划定作业安全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8、登高作业时,衣着简捷利落,要穿软底鞋,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安全带高挂低用,并拴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不能拴在尖锐棱角的构件上,以免被其割断造成事故。

39、高空作业时必须设有监护人,禁止单独高空作业。

40、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4)

——客运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制度 (菁华3篇)

客运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制度1

  为了保障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乘车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杜绝乘车时不礼貌现象发生,公司结合实际状况,特制定《职工乘班车管理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第一条:因公司部分员工家庭住址比较分散,上下班路途相对遥远,公司目前已开通班车。班车开车路线确定的原则是:尽最大可能保证员工就*乘车。

  第二条:公司班车要严格遵守各站点发车时刻,到点发车,不延时等人,不提前发车,保证按时开车。

  第三条:班车由开车司机管理。乘车职工务必尊重司机并严格服从他们的管理。司机务必认真负责,如有问题,应及时向人力资源部和公司领导反映;司机也将理解职工们的监督,如发现司机违纪,公司将严肃处理。

  第四条:乘车职工务必遵守班车纪律。上车时,互相礼让,不得拥挤、争抢,不得扒、拽车门,不得占据司机座位并乱动开关设施,不得提前在班车上占座;班车上不得抽烟、打牌,互相打闹,不得说不礼貌语言,男女职工不得有不礼貌举止。违反上述规定者,公司将视情节严重,给予警告、罚款、通报批评、绩效考核扣减2-10分等不一样的处分。

  第五条:乘车职工务必爱护班车设备,未经许可,不得动用班车设备,如有损坏,照价赔偿,举报者给与相同奖励。乘车职工务必爱护班车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不得乱扔废弃物,更不得在车内躺卧。第六条乘车职工要有礼貌,应主动向司机打招呼,维护好公司职工的形象

  第七条员工如休假或有事不需要乘车时须提前通知班车司机。

  第八条线路司机要勇于负责,敢于管理,保证监督。对违反本办法的部门和个人及时上报人力资源部,公司给与适当批评或处罚。

  第九条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客运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制度2

  为进一步加强公司营运车辆规范化管理,根据集团公司营运车辆管理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在认真考察、分析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营运车辆;

  二、驾驶员收车工作流程;

  公司所有出车驾驶员,返回公司驻地后必须按照以下收车流程完成工作:

  1、公司实行当日或当次行车计划满油箱制,加油时必须有加油监督员在场监督,加满油箱后,驾驶员要在加油记录本上签字,监督员签字后方视为完成当日行车计划,加油记录本没有签字的,视为违规,加油监督员有权开具违规通知单,上报公司即对违规人员实行处罚。除特殊情况外,不允许第二日加油。

  2、加油完毕后驶员将车辆开到公司机务车间进行车辆每日的例检。检查、维修合格后,并开具车辆参加次日营运合格证。

  3、上洗车台刷车,清理车内、车外卫生,直至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4、车辆应停放到指定停车位,检查好车辆内外状况、关闭电源、锁好车门。

  5、公司驾驶员必须将当日路单交到值班调度室,由值班调度人员汇总每日收入。值班调度人员在收取路单时,必须对行车路单加油记录、检票记录和驾驶员是否按照每天客票收入、货运收入认真仔细的填写路单。在对驾驶员行车路单校对时,如遇有与行车计划不符或缺失其中一项时,值班调度员有权对驾驶员进行处罚并做好记录,将情况汇报给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如值班调度员收取缺失项目路单责任由调度员承担,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6、济泰公司运行车辆的路单收回核查工作由济泰公司值班人员负责,路单回收时应按照公司值班调度要求收取,如遇有与行车计划不符或缺失其中一项时,值班调度员有权对驾驶员进行处罚并做好记录,将情况汇报给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如值班调度员收取缺失项目路单责任由调度员承担,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7、东站运行车辆的路单收回核查工作由驻东站值班调度人员负责路单回收时应按照公司值班调度要求收取,如遇有与行车计划不符或缺失其中一项时,值班调度员有权对驾驶员进行处罚并做好记录,将情况汇报给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如值班调度员收取缺失项目路单责任由调度员承担,应受到相应的处罚。

  8、值班调度员接收并查验路单合格后,再发放驾驶员第二天出班计划。

  三、营运车辆收车违规处罚管理规定

  公司每日出车驾驶员必须严格按照收车工作流程进行收车,如发现驾驶员同志没有按照收车流程操作的,第一次,罚款100元,半年内违规第二次,罚款200元,第三次下岗学*。

  本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是为了公司生产经营健康发展,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有序,更好的杜绝油料浪费、车辆技术水*进一步提高和车辆卫生环境符合标准,是更是为了的提高驾驶员养成良好风尚,努力改善不良的收车*惯,望广大驾驶员同志们遵守本管理办法,认真履行工作流程。

客运公司车辆技术管理制度3

  一、行车管理

  1、班车要严格遵守各站点发车时间,到点发车,不延时等人,保证按时行车。

  2、班车要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行车路线行驶。

  3、原则上班车应按照公司规定站点停靠,如客户提出要求,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情况下,在安全地点可以适当停靠。

  4、班车应保持内外清洁,班车司机至少每周清洗一次班车。

  5、班车每日返回后由当日班车司机负责登记每日行使里程。

  6、班车司机要按照客户登记表的要求,每天登记客户的数量。

  二、驾驶员的管理。

  1、班车司机必须为公司指定专人驾驶。

  2、班车司机要求着装干净整洁。

  3、班车司机要按公司要求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

  4、班车司机如遇交通事故应立即通知公司负责人,同时报警。

  5、公司负责人同班车司机每周开一次例会,对班车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及总结。

  6、凡是违反上述规定者,将扣发当月技考工资!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5)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菁选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实际情况,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整个施工全过程,施工期间要坚持执行《***jgj59~88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和江苏省及地方有关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科学地管理和组织施工。

  一、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工地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其它各班级专兼职安全员参加的项目施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形成一个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及控制。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二、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1、安全事故隐患控制

  事故隐患的评审、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违章记录、事故档案。

  2、动火作业管理

  建立动火审批制度。运用预先申请,经批准后才可以进行,并抄送监理单位备案。操作时要带好特殊工操作证、动用明火审批许可证和灭火器,并落实动火监护人和监护措施。

  3、教育和培训

  新进场人员的教育、交换工种安全教育、节前节后的教育、各工种规程的学*、定期的安全教育、安全活动的记录。

  4、安全资料的记录

  (1)工程概况及安全生产须知;

  (2)管理职责:管理目标、体系结构图、职能、职责要素分解。

  (3)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及各类管理制度:责任制、各种管理制度、体系文件、保证计划审核记录。

  (4)采购:(安全设施所需的材料、设备及防护用品)供应商资格评定、业绩评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安全用品的合格证、质保书、不合格品评审的记录通知书。

  (5)分包方管理:劳务、专业分包的资格评审、分包方业绩评定、合格分包名录、现场分包队伍名录、安全协议及其它附件。

  (6)现场安全控制:安保计划、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劳保、特殊作业人员名册、对分包方进行安全总交底。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安全临控记录、安全设施管理交接验收记录。

  (7)安全检查记录:现场定期安全检查记录(各类检查)、设施、设备验收记录(各类脚手、塔吊、升降机、井架)

  (8)事故隐患控制:事故隐患评审记录、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计划表(附情况跟踪)、遵章守纪、违章处理记录、事故记录。

  (9)安全教育和培训:新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卡、针对性、经常性安全教育记录、班组周安全讲评记录。

  5、施工中用电的安全措施

  (1)施工用电的一般规定

  1现场施工用电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

  2配电箱必须设置总开关,同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

  3照明与动力用电严禁混用,插座上标明设备使用名称

  4电缆线及支线架设必须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必须采用绝缘线,不准直接绑扎在金属构架上,严禁用金属裸线绑扎。

  5移动电箱内动力与照明严禁合置,应分箱设置

  6施工现场电器设备设施必须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现场电线电气设备设施必须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必须立即解决。凡是触及或接*带电体的.地方,均应采用绝缘保护以及保护距离等措施。电力线和设备选型必须按国家标准限定安全载流量。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器具必须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十分潮湿的场所必须使用安全电压,设置醒目的电气标志,电线和设备安装完毕以后,由动力部门会同安全部门对施工现场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经常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教育,未经考核合格的电工、机工和其它人员一律不准上岗作业。每日收工和节假日前必须拔掉保险丝,切断电源。

  6、施工用电的安全保护措施

  (1)电缆线沿钢柱进行绝缘架空,间隔50m左右设一个二级施工配电箱。

  (2)电缆的接头不许埋设和架空,必须接入接线盒并附在墙上。接线盒内应防水防尘、防机械操作,并应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3)所使用的配电箱必须是规范要求的铁壳标准电箱。配电箱电气装置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4)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必须编号,箱内电气完好匹配。

  (5)接地:

  工作接地的电阻值不得大于4ω。

  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电阻应不大于10ω,并由电工每月检测一次,做好原始记录。

  (6)保护零线必须选择不小于10mm2的绝缘铜线,统一标志为绿/黄双色线,在任何情况下不准使用绿/黄双色线作负荷线。

  (7)所有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8)所有的电机、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线应装置二级漏电闸保护器。

  (9)室外灯具距地不得低于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2.4m。

  (10)施工现场严禁使用花线、塑料胶质线作拖线箱的电源线,严禁使用木制的拖线箱、板及民用塑壳拖线板。

  7、消防防火安全措施

  (1)现场组建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防火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员、班组防火员,消防干部持证上岗。

  (2)层层签订消防责任书,把消防责任书落实到重点防火班组、重点工作岗位。

  (3)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统一由消防干部负责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临警好用,并做好书面记录。

  (4)一般临时设施,每一百*方米配备二只四升灭火机。

  (5)划分动火区域,现场的动火作业必须执行审批制度,并明确一、二、三级动火作业手续,落实好防火监护人员。

  (6)电焊工在动用明火时必须随身带好“二证”(电焊工操作证、动火许可证),“一器”(消防灭火器)、“一监护”(监护人职责交底书)。

  (7)气割作业场所必须消除易燃物品,乙炔气和氧气存放距离不得小于2米,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离动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8)施工现场配置独立的消防水管和独立的消防水泵。

  (9)生活区职工宿舍内采用限流供电,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私拉乱接。

  (10)消防管理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11)建立灭火施救方案,在自救的同时及时报警。

  三、其它技术措施

  1、我公司开工进场后,即与业主签定《治安承包责任协议书》,服从业主在社会治安、综合管理、计划生育、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管理规定。并与各专业分包单位层层签订治安责任协议书。

  2、建立专门的保卫机构,统一领导治安保卫工作。

  3、严格执行出入制度。所有人员进入现场须佩带胸卡,非本工程人员进入大门须登记,通过门卫联系,待明确接待人员后才能进入。

  4、工作人员仅限于工程指定施工区域内活动,非经许可禁止进入与工程无关区域逗留。

  5、工作人员不得在工地内酗酒或酒后进工地工作,不得携带禁品进入,以维护财产和人员安全。

  6、材料车辆进工地装卸完毕后,应立即驶离现场,停放指定停车点。

  7、对施工现场的贵重物资,重要器材和机械设备,要加强管理,严格有关制度,设置防护设施和报警设备,防止物资被盗窃或破坏。

  8、广泛展开法制宣传和“四防”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群众保卫工程建设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9、经常开展以防火、防暴、防盗为中心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隐患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发生问题。

  10、加强对外包队伍的管理,设专人负责对外包队伍进行法制、规章制度教育,对参加施工的民工要进行审查、登记造册,领取暂住证,发工作证,方可上岗工作。对可疑人员要进行调查了解。

  四、施工现场管理

  1、场容场貌

  施工现场布置设施,设备应按场布图规定搭设,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及时更换场布图牌和合理高速现场临时布置。

  施工现场内道路*坦、畅通、工地的主干道、施工便道及各种通道应作一次性规划,场地内施工道路实施硬化地坪施工。

  建筑物四周宜浇筑砼散水坡,散水坡侧设排水明沟。保持场地*整、不积水、无散落“五头”、“无底”及散物。

  建立场地排水系统、主要道路、施工便道堆场等一侧须设排水沟。基础施工阶段,需派专人负责清理排水沟内的淤泥与杂物,确保排畅通。

  工地实行围墙围设封闭施工,工地四周围墙及门头大门按公司统一标准围设,工地内立三根旗杆,升挂各类旗帜。

  在施工现场,按有关要求,设置“七牌二图”以及安全宣传标语和警告牌。

  2、材料堆放

  砂石材料分别堆放,底脚随用随洁,灰池砌筑符合标准,布局合理,安全整洁,做到灰不外溢,渣不乱倒。

  对钢筋、竹笆、扣件脚手管等材料,运到现场应分类集中堆放,分别插挂标牌。

  3、现场搅拌系统的场容管理

  现场泵送砼、现场搅拌系统应在主体和装饰阶段中合理布局,交通便利地布置堆场和仓库等。砂的堆放应砌筑档料墙。现场内应设水泥库,设专人管理。做到分类插挂牌,记载齐全、正确,牌、物、帐三都相符。袋装磨细粉煤灰,应与袋装水泥分库堆放,防止混用。另设外加剂堆放仓库。

  4、临时设施

  为了保障施工生产,便于施工管理。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合理布置临时设施。设置足够数量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及与职工生活相关的临时设施。

  5、相关的配套设施

  建职工食堂及相关配套设施,工地设有临时保健室。为保障施工生产,需设置如下施工用房:

  临时配电间、电工间、机工间;

  普通五金仓库、装潢材料仓库;

  氧气瓶仓库、乙炔气瓶仓库。按规范要求建造,必须用砖墙等防火材料围护,铁防火盖板。

  危险品仓库。

  6、生活卫生:

  生活卫生应纳入总体规划,落实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制。

  施工现场须设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水配杯子,有消毒设备。

  食堂卫生符合《食品卫生法》要求,保持整齐清洁,严禁交叉污染。食堂排水应设沉淀池和隔油窨井。

  工地有男女厕所,落实专人管理,保持清理无害,定期抽粪。

  工地设简易浴室(设热水器)保证供水,保持清理,有防窃措施。

  落实专人负责生活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洁,协调好市容***门、地区公务所有关工作,不因施工而影响市容环境卫生。

  落实专人负责各公用部位、楼层楼面、道路的清扫和卫生保洁工作。

  7、交通保证

  为确保车辆安全进出工地,特别是各种建筑材料车辆进出场,对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实行10公里/小时限速行驶,以维护好施工阶段进出现场车辆的行驶安全。

  五、标化管理

  开展文明教育,加强班组建设,有良好的班容班貌。项目部给施工班组提供一定活动场所,提高班组整体素质。加强工地治安综合治理,做到目标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施工现场治安防范措施有力,重点要害部位防范设施有效到们。施工现场的外包队伍人员组织情况明了,建立档案卡片签订治安防火协议书,对外包队伍人员加强法制教育。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工地有专人负责协调与周围所在地区管理委员会、环卫等单位的横向关系,定期主动召开会议,听取他们对工程建设的有关意见,保证工程文明施工,使工程成为爱民工程、便民工程。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2

  一、 所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都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且都要编制单项安全技术方案,否则不得开工。

  二、 施工现场的道路、上下水管线及材料堆放等*面布置都要符合安全、卫生、防火的`要求,并加强管理,做到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三、 各种机电设备的安全装置和起重设备的限位装置,都要齐全有效。

  四、 脚手架、井字架和安全网,搭设完毕必须经项目经理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验收时以安全检查标准为依据。

  五、 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度,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全体职工进行详细交底。班组每天要对工人进行施工要求作业环境的安全交底。

  六、 砼搅拌站、木工车间、沥青加工点及喷漆作业场所等,都要采取相应措施,使尘、毒、浓度控制在标准及施工要求内。

  七、 加强季节性劳动保护工作。夏季防暑,冬季防冻,雨雪后采取防滑措施。

  八、 施工现场和木工加工厂要建立防火管理制度,要经常检查保持良好。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3

  技术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的作用是把整修企业的技术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技术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从而完成技术管理的任务。

  一、图纸的熟悉、审查和管理制度

  (一)施工图纸会审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工作。会审前要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对图中的疑难问题和差错,要分别作好记录,准备好会审意见,对于较复杂的大型工程,会审前由技术部组织各专业进行预审,将问题汇总,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二)图纸会审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参加。一般由公司工种部经理主持,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三)图纸会审时决定的问题,由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填写图纸会审记录和工程洽商单。图纸会审记录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签字。会审记录填写要详细、准确,并注明参加会审的人员和时间。

  (四)必须提高图纸会审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图纸会审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掌握设计意图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了解设计方案、技术措施贯彻国家规范标准情况;设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情况,有无改进方面;工程结构是否安全可靠,装饰装修施工有无困难;设计图纸内容有无错误,各专业之间有无矛盾等。

  (五)图纸会审记录一式八份,分别如技术部、财务部、预算部等。

  二、技术交**度

  (一)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按技术管理程序,技术交底必须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

  (二)技术交底分工:凡由公司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由公司经理主持,公司总工程师向有关项目经理部负责人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可以总工程师签发的会议纪要或其他文字材料下发执行,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按部位和操作项目,向各专业施工员及班组长进行交底。

  (三)交底内容:总工程师的技术交底一般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方法及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对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机具的要求;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的配合;技术安全措施,规范性和特殊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可按总工程师技术交底的内容办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设计图纸(包括设计变更)的尺寸、标高、轴线、预留洞、预埋件等详细情况;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工序措接;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措施、新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上级领导对某些技术问题的批示和技术决定;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四)技术交底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填写统一的技术交底表格,并应由交底人、审核人及接受交底人签字。

  (五)技术交底资料是施工技术资料的重要内容,各专业技术交底材料分别由单位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收集整理,并按日期先后编成册,妥为保管。

  三、施工组织设计制度

  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作出施工组织的设计以指导施工的全过程,处理好人、物、空间、时间、施工工艺、质量与数量、专业与协作等施工要素及其朴素间的关系,以获取好的经济效益。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按服务对象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种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群体工种复杂的重要工种为对象,是全局施工活动的纲领性指导文件(略)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单位工程为对象,是单位工程施工具体的指导性文件,内容包括:(略)

  3、施工方案有两种形式:

  (1)凡套用定型设计、采用做法的建筑工程和工期较短的简单工程,可编制施工设计简要,着重对工期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设计。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

  (2)对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难度较大,技术较为复杂的分项工程,以及特殊部位和特殊条件下的单项工程,均需编制施工方案,这种方案则是施工技术实施性专题设计,其内容必须包括:可行性和可靠性的分析、论证结果;材料、机具、设备、劳动力的投入计划;作业程序、条件、标准;经济技术指导的测算,质量等级和安全性能和预期评价,对不利影响因素的分析预测和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等。上述内容力求全面、详尽、具体,并同时提出施工管理的各种保证体系建制。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分工审批权限

  施工组织设计、专题设计型施工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主持,组织有关部、室、项目经理部参加,由公司工程部负责汇编,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有关人员进行审批。

  (三)施工组织的编制时间要求

  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与接制到图纸后15天内提出;施工设计概要在接到图纸后7天内提出;编制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视具体情况按期提交,原则不影响送标时间。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管理

  1、所有工程都必须施工设计或方案,否则不准开工;

  2、未经审批或审批手续不全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视为无效;

  3、工程开工前必须按编制分工逐级向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同时进行对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横向交底,并应有相应的交底记录;

  4、加强实施全过程控制,分别对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和装修三个阶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情况的中间检查,并且需做施工组织中间检查记录;

  5、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实施过程中,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凡属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变更和调整,都必须编制“施组调整(或补充)方案”,报原审批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6、工程完成时,必须及时原施工组织编制内容做出技术总结,并上报原审批人,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评价和对编制人、实施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施工组织设计的考评(略)

  四、材料检验制度

  材料检验制度是对施工用材料、构件、配件和设备等,必须由供应部门提出合格证明文件,,并进行试验、检验,对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并注明去向。对有关设备进行调整和试运转,以便正确、合理地使用,保证工程质量。

  五、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规定,必须按照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根据建筑安装工程的特点分别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竣工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从而逐环节地保证工程质量,详见质量管理制度。

  六、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工程技术档案是指反映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技术状况、质量状况等有关技术文件、图片、图纸、光盘等,这些都需要妥善保管,以备工种交付使用、维护管理,改建扩建时使用,并对工种历史资料进行保存和积累。

  1、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由公司档案管理员负责;

  2、各项目工程的档案资料必须按照单位工程技术资料规定的内容齐全,填写准确无误。

  3、档案的收集整理严格按“档案管理办法”的标准执行。

  4、工程竣工验收的统一交回公司存档。

  七、技术责任制度

  是各级技术领导、技术管理机构、技术干部及操作工人的技术分工和配合要求,建立这项制度有利于加强技术领导,明确职责,从而保证配合有力,功过分明,充分调动有关人员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一)技术管理机构

  公司经理

  总工程师

  工程部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技术人员

  专业施工员

  工人班组

  (二)各级技术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

  2、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为顺利进行施工创造条件;

  3、向各级领导提供技术分析资料、技术情报、技术咨询、技术建议方案和技术措施,便于领导决策;

  4、检查各级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贯彻有关技术规定、制度、规程的情况;

  (三)总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1、全面领导企业的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

  3、组织编制:贯彻企业的年度技术措施纲要和四项费用计划,组织总结年度技术工作;

  4、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审定重大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方案和全理化建议,组织编制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等;

  5、对重点工程组织编制和参加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组织熟悉会审图纸,参加竣工验收;

  6、参加公司范围内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工程质量检查,对重大事故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处理,参与重点工程的投标决策,领导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7、领导培训工作,审批技术培训计划;

  8、领导进行技术总结;

  9、对技术人员的工作安排、晋级、奖罚等方面提出意见;

  10、对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负技术上的责任。

  (四)项目技术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公司技术决定,制度以及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制度;

  2、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工作,主要有:

  (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及招标文件等技术文件,对图纸中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部门协商解决,并及时办理文字洽商手续;

  (2)参加施工组织审批;

  (3)负责项目工种技术交底工作;

  (4)根据项目部的技术计划,组织编制度,保证质量、安全、节约的技术措施计划并贯彻执行;

  (5)主持建筑物的位置、轴线、标高等预栓、组织隐蔽工程验收;

  (6)组织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设立预检,参加竣工验收;

  (7)组织质量检查,负责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并及时上报;

  (8)对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负技术上的责任;

  (9)协助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10)领导材料检验工作 ;

  (11)负责技术革新、环保计划的实施;

  (12)领导技术档案的整理、原始资料的积累,组织绘制竣工图,并定期移交和归档;

  (13)参加技术会议,组织技术业务学*和进行技术安全教育;

  八、技术复核及审批制度

  该制度规定对重要的且影响工程的技术对象进行复核,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种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复核的内容本般包括建筑物的位置、标高和轴线、基础、设备基础、模板、钢筋砖、砖砌体、大梯图、主要管道、电镀,审批内容为合理化建议、技术措施、技术革新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对其它工种内容按质量标准规定,进行有计划的复查和检查,该制度实施由公司工程部负责完成。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4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审核、批准、实施、总结等活动描述和内容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安装工程中各专业各类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交底和施工技术总结的管理。

  2总则

  施工技术方案原则上由施工单位编制,总承包商负责方案审核、批准。为了总承包方了解方案的编制程序和内容,制定本规定,以便有利于指导施工的管理和控制。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

  3.1.1方案的分类

  一般小型方案,常规施工的技术方案为ⅰ类方案。ⅱ、ⅲ类方案的分类见附录a。

  3.1.2施工技术方案编制计划的下达

  3.1.2.1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计划在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作出规定,必要时适当增加。

  3.1.2.2根据施工要求,项目部质量经理与施工经理共同商定,明确施工技术方案编制的具体要求,包括编制人、时间安排和质量要求。

  3.1.2.3冬期、雨季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按本规定要求,由项目部负责安排。

  3.1.3方案编制

  3.1.3.1 施工单位(即分承包方)的工号技术负责人负责方案的编制,方案编制人员对方案的全部内容和质量负直接责任。

  3.1.3.2 编制依据

  a.施工图;

  b.设计审查会议文件;

  c.法律法规要求;

  d.规范和标准;

  e.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f.顾客要求。

  3.1.3.3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应符合施工技术方案标准模式的规定(见附录b)。

  3.1.3.4施工技术方案应做到内容完整、语言精炼、文字流畅、幅面清晰、数字准确、措施可靠、经济合理。

  3.1.3.5 方案中对于公式的应用、引经据典必须来自于编制依据。对于编制依据以外的引用,必须标明来源,方案送审时一并提供给审核人。计算必须有必要的中间过程,不允许不代入数值直接列结果。

  3.2施工技术方案的审批程序及管理

  3.2.1方案审核

  3.2.1.1 ⅰ、ⅱ类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由项目部安全工程师审核,对方案的安全、防火措施负责。

  3.2.1.2 项目部的ⅱ类方案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或施工经理审核;ⅲ类方案由项目经理审核。

  审核者对方案计算的准确性、内容的完整性、措施的可靠性和现场可操作性负责。并对方案是否符合标准、规范、技术的可行性负责。

  3.2.2 方案的批准

  3.2.2.1 ⅰ、ⅱ类方案由项目部施工经理批准。

  3.2.2.2 ⅲ类方案由项目部经理批准。

  3.2.2.3 方案的批准人对方案的安全性和实施结果负责。

  3.2.2.4 项目部认为有必要或建设单位、监理公司有要求时,方案审批后应送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审签,由项目部专业技术工程师负责办理审签手续。如果建设单位或监理公司要求对方案进行修改,方案的修改必须经过原审批程序审批后才能生效。

  3.2.3对各类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所覆盖范畴内的施工技术方案,其编制和审批按质量保证手册的规定执行。

  3.2.4印发存档要求

  3.2.4.1施工技术方案应按文件管理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2.4.2施工技术方案的原稿连同审批签字的原件,由编制单位存入项目部档案处。

  3.2.4.3施工技术方案对上级部门的印发数量参照表一执行。

  3.2.4.4 施工技术方案对其它单位和部门的发放数量及发放范围由编制单位技术负责人决定。

  表一

  方案类别

  ⅲ类方案

  ⅱ类方案

  ⅰ类方案

  项目部经理

  1

  项目部施工经理

  1

  1

  项目部档案处

  2

  3.3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

  3.3.1 方案实施前应组织方案交底,由施工单位工号技术负责人组织,所有相关人员参加。方案交底要着重明确以下内容:

  a. 施工准备;

  b. 施工程序;

  c. 责任分工;

  d. 施工方法;

  e. 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f. 安全技术措施。

  方案交底后要进行责任签字。

  3.3.2 实施过程要严格依照方案进行,坚决杜绝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

  3.3.3 方案的审批部门要监督检查方案的实施情况,有权制止违章施工,施工单位必须服从。

  3.3.4 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更改,应有书面的手续,并按方案的原审批程序进行审批。特殊情况下来不及履行手续时必须先请示,后办理追补手续。

  3.4雨季施工方案

  3.4.1 雨季

  3.4.1.1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月份即为雨季:

  降水日数多于15日的月份;

  降水量大于150mm的月份;

  日降水量大于25mm的日数多于一天的月份。

  3.4.1.2 吉林地区的雨季为每年的七月和八月。

  3.4.2 雨季施工方案应于雨季开始前20天编制完成,并按ⅱ类方案管理。

  3.4.3 编制雨季施工方案,必须考虑到以下事项:

  施工场地的防洪、排水措施;

  地下工程的排水、防塌方措施;

  水池等构筑物的防浮措施;

  施工过程及材料保管的防淋、防淹措施;

  高耸物体的防雷击措施;

  保证现场道路通畅的措施;

  机具、材料防锈蚀、防霉变的措施。

  雨季施工常规技术措施参照附录c的提示。

  3.4.4雨季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编制说明;

  雨季施工工程项目;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材料用量表;

  机具设备用量表。

  3.5冬期施工方案

  3.5.1冬期

  3.5.1.1 砌筑工程的 “冬期”期限

  根据gbj203的规定,砌筑工程在连续十天内*均气温低于5℃的条件下作业,即为冬期施工。

  3.5.1.2 混凝土工程的` “冬期”期限

  根据gb0204的规定,混凝土工程在日*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作业,即为冬期施工。

  3.5.1.3 一般工程的“冬期”期限

  一般工程在日*均气温低于0℃的条件下进行作业,即为冬期施工。

  3.5.2 冬期施工方案应于每年十月十五日前完成,并按ⅱ类方案管理。

  3.5.3编制冬期施工方案,必须考虑到以下事项:

  为保证冬期施工质量,需要采取的防低温、防风雪措施;

  对冬期在建工程或临时设施需要采取的封闭、保温、加热采暖措施;

  蓄热、加热或采暖的热功计算;

  工程的防冻措施;

  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冬期施工常规技术措施参照附录d的提示。

  3.5.4冬期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编制说明;

  冬期施工项目;

  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冬期施工安全措施;

  采取措施所需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能源(包括蒸汽、热水、电量等)需用量。

  3.6施工技术交底

  3.6.1技术交底的作用和组成

  技术交底是作业层按分项工程进行的管理和作业策划,是施工前按分项工程确定质量目标、质量标准,规定施工方法和技术组织措施的重要质量活动。

  技术交底的组成如下:

  a. 技术交底卡;

  b. 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记录。

  3.6.2技术交底的编制

  3.6.2.1 施工单位工号技术人员根据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编制施工技术交底。

  3.6.2.2 技术交底的编制依据

  a.施工技术方案;

  b.规范、标准;

  c.施工操作规程;

  d.工程的质量目标。

  3.6.2.3 书面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

  a. 施工程序;

  b. 施工方法;

  c. 技术要求;

  d. 质量标准、质量目标;

  e. 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记录;

  f. 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作业特点和危险点;

  针对危险点的具体预防措施;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避难和急救措施。

  3.6.2.4技术交底应以会议形式进行,除了讲解书面技术交底的全部内容外,尚应讲解总体意图、有关施工操作规程和其它安全注意事项。

  在书面技术交底中,施工操作规程只列该规程所涉及的条款编号。

  3.6.2.5 技术交底以分项工程为单位进行。在几个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相同、同一作业组施工的情况下,其它分项工程可以只交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记录。

  3.6.3 技术交底的组织

  3.6.3.1 施工单位的工长(工号负责人)负责技术交底的组织工作。

  技术交底应有下列人员参加:

  施工班组长;施工工人;质量检查人员;安全人员等。

  3.6.3.2 技术人员将技术交底的全部内容逐一—向与会人员作详细讲解,组织他们讨论消化交底内容,消除疑点,要求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技术交底的规定。

  3.6.3.3 技术交底如发生变更,则应按重新进行技术交底执行。

  3.6.3.4 交底工作完成后,接收交底人(班组长)应在交底尾页上签证。

  3.***技术交底的发放

  技术交底应作为受控文件在技术人员处建帐下发,发放范围:

  施工作业组;质量检查人员;安全人员。

  技术交底应发到每个从事该项目施工的作业组。

  技术交底的建帐形式是在交底尾页上列清发放范围,由领用人签字确认。

  3.6.5技术交底的实施

  3.6.5.1工长按技术交底的要求组织施工,监督检查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随时纠正违章作业,处理屡教不改者。施工人员发生变动时,及时通知技术人员重新进行技术交底,并通报给质量检查员。

  3.6.5.2 工程技术人员监督检查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制止违章作业。

  3.6.5.3 施工班组长带领工人按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组织分项工程质量自检,制止违章作业。

  3.6.5.4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工艺纪律,按技术交底的要求施工,认真质量自检和质量责任签证。

  3.6.5.5质量检查员按技术交底的要求检查施工质量,认真核定分项工程质量自检记录,并及时签证;纠正工人违反工艺纪律的行为,必要时停止其施工。

  3.6.6技术交底作为存查资料,在整理技术文件时。由施工单位负责存挡。

  3.7施工技术总结

  3.7.1施工作业完成后应进行施工技术总结。施工技术总结标准模式见附录e。

  3.7.2施工技术总结送交公司总承包部归档。

  4质量记录和表单

  a.施工技术方案;

  b.施工技术交底;

  c.施工技术总结。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5

  1.目的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及作业指导书是指导现场施工作业的操作性文件,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各项控制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了确保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300mw级供热机组扩建工程有计划、有组织、优质高效的顺利完成,根据科学管理、合理组织的原则,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300mw级供热机组扩建工程建设所有相关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及作业指导书的编报与审批。

  3.职责

  3.1承包商:

  1)施工承包商、调试单位负责编制各自承包范围内的重大项目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分部试运、调试措施、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按照重大项目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分部调试、试运措施、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

  2)施工承包商进场后,应在半个月内向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提交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编制目录,并会同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确定报验范围、审批级别。

  3)根据三方确定的报审级别组织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报验。

  4)对于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的.涉及重大人身安全及机械设备安全的项目,施工承包商还应组织专家论证会,并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及有关单位参加。

  3.2监理公司:

  1)施工承包商提交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及作业指导书编制目录后,会同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商讨论确定报审范围及审批级别。

  2)应施工承包商邀请参加施工技术措施专家论证会。

  3)负责对施工承包商编制的重大项目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分部试运、调试措施、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审核,并监督其实施情况。

  3.3建设单位三期办负责对承包商编制的重大项目施工技术措施(包括分部试运、调试措施、临时用电方案)进行审批,并监督其实施。

  4.规定

  4.1定义

  重大项目施工技术措施:石方爆破、煤仓煤斗吊装、锅炉大板梁吊装、锅炉受热面“四管”安装、锅炉炉顶密封、锅炉水压试验、化学清洗、发电机定子吊装、蒸汽吹管、主变压器吊罩检查、厂用电受电等国家强制性条文要求的,以及各施工承包商质量保证文件中规定项目的施工技术措施。

  4.2编制

  4.2.1重大项目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应按照国家、行业有关规程规范规定的原则、依据和主要内容,结合工程设计文件、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承包商的自身条件进行编制,同时应符合施工承包商各自制定的质量保证文件的规定以及施工组织总设计和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具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承包商在编制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本单位具体条件,从技术、组织、管理、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保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在技术上可行,措施得当,利于安全、文明施工和现场管理,以及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缩短施工周期。

  2)符合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商双方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

  3)符合设计单位所提交的施工图设计,如有必要,要求设计单位配合施工承包商做部分核算或局部修改时,应有充分依据,并征得设计代表的同意。

  4)符合国家及行业颁发的规程、规范、标准及国外设备资料标准。

  5)符合现场具体条件,做到安全文明施工。

  4.2.2施工安全/技术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4.2.2.1 编制依据。

  4.2.2.2工程概况,包括设计与设备特点、工艺要求、主要工程量等。

  4.2.2.3作业人员配备,特殊作业人员的资质和要求。

  4.2.2.4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4.2.2.5施工准备。

  4.2.2.6作业程序。

  4.2.2.7作业方法、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4.2.2.8工序交接及成品保护措施。

  4.2.2.9职业健康安全和文明施工措施、环境管理。现场施工重要危险源控制点及预防措施。

  4.3编制时间

  重大项目的施工技术措施,由施工承包商在该项目工程开工前二十天编制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由施工承包商在工程开工前十天编制完成,并经其质量保证管理体系规定的各级责任人审查批准。

  4.4会审

  重大项目的施工技术措施的会审由监理公司组织,总监或副总监主持。参加单位有:建设单位、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和编制该措施的施工/调试承包商等。

  4.5审批

  4.5.1会审组织单位负责重大项目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会审会议记录,并整理形成会议纪要,经参会人员会签并经建设单位审核后,下发承包商执行。

  4.5.2其他施工/技术方案及单位工程作业指导书由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经建设单位签字批准后由施工承包商实施。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6

  1、现场成立义务消防队,并设1名消防负责人,负责现场防火防爆工作。

  2、建立防火检查和防火工作档案。

  3、在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木工加工场,临时工棚,配电室,油料及其他仓库等)配备足够灭器材。

  4、消防器材设专人负责,对其进行维护、保养、检查是否过期失效。

  5、经常地对工人进行防火知识教育,防火安全技术交流。

  6、施工材料严格按防火安全要求进行存放、保管。

  7、易燃易爆儿物品设专库存放,且仓库通风良好,防火保障。

  8、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焊、切、割作业应持证上岗,动火前清除附*易燃物。

  9、施工现场设置明显防火宣传标志,设置可代号消防车通行的通道。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7

  (一)安全生产措施

  为在本项目工程施工期间无重大伤亡事故,安全事故频率控制在0.5‰以内,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发的规范规程,组织好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除按有关规定对工程实行保险外,采取以下保证措施并坚决贯彻实施:

  1.1安全生产制度

  1.1.1开工准备阶段

  1)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面布置。工地周围应设置安全围护和标志,做好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2)项目部应按照文明施工要求,现场主入口处设置“六牌一图”即:单位名称牌、工程概况牌、门卫制度牌、安全措施牌、安全记录牌、安全宣传牌、*面布置图。

  3)项目部应事先制订出施工现场仓库、工棚的消防、防水、防涝、防台措施以及危险品的储存隔离措施。

  4)项目部在编制工程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应编制安全技术方案,没有安全措施的工程不得开工。

  5)项目部应根据工程垂直运输需要和周围环境,事先确定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的型号,组装拆卸方案,材料堆放位置,如遇高压线要迁移,不能迁移的搭设防护脚手架。

  6)项目部根据图纸要求及周围环境情况,挖土深度,周围原有建筑的距离,策划确定选用支撑防护、放坡、排水或其它防护措施。确保基坑和周围原有建筑的安全。

  7)项目工程师事先根据工程情况,施工方法,确定选用何种脚手架,确定安全网的张设方案。

  8)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在职工进场施工前必须全面再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并填写安全技术交底单。

  1.1.2施工阶段安全生产规定

  1)施工现场的全体施工人人员,都必须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作业中集中思想,做到“十个不准”即:

  (1)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2)不系安全带不准高空作业;

  (3)塔吊吊勾下面不准行人或人在此停留;

  (4)未经专门培训取得上岗证和领导批准的不准操作各种机械设备;

  (5)除现场持证电工外,不准其他任何人私自拉线用电;

  (6)留辫子的女同志对辫子未采取安全措施的不准上班操作;

  (7)上班前不准喝酒;

  (8)穿拖鞋的不准上班,穿硬底鞋不准高空作业;

  (9)吊装设备和垂直运输机械未经检验合格和试吊,不准进行吊装和垂直运输,起重升高时要与高低压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0)机械运行时,操作手不准离开机械。

  2)施工过程的控制

  (1)由项目部施工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员负责对现场施工进行跟踪检查,施工人员应按规程操作确保人身和机械设备安全。

  (2)施工现场用电设施安装,必须由专职电工按照电力部门规范要求,结合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规定进行架设、严禁任何人任意乱拉乱接。

  (3)专职安全员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四口”、“五临边”的控制,应设好防护栏和盖板,以及张设安全网,并经常检查,确保安全,并填写洞口、临边防护交接单。对施工现场的'陡坡、深坑等其它危险部位,应搭设围栏或设置明显的标号,夜间可设红灯。

  (4)施工人员必须做到文明施工,施工作业中应做到“三清”:工作面清、机械用具清、周围场地清,坚持谁做谁清,日做日清,工完料清。

  (5)项目部应落实一名专人负责管理打扫。

  3)施工现场文明管理:项目部应派专人抓管,各种材料进场用按品种和规格堆放整齐,并确保安全稳固、整齐美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及时清运,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4)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安全控制:遇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大雾等恶劣天气,项目部应下令停止高空作业。

  1.2施工用电安全

  (1)支线架设

  1)配电箱的电缆线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大容量电箱上进线加滴水弯。

  2)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

  3)支线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

  4)过道电线可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作标记。

  (2)现场照明

  1)一般场所采用220v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灯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

  2)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

  3)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

  4)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2.4m。碘钨灯固定架设,要保证安全。钠、铊等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5m以上。灯线不得靠*灯具表面。

  (3)架空线

  1)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

  2)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杆板线离地2.5m以上应加绝缘子。

  3)架空线一般应离地4m以上。

  (4)电箱(配电箱、开关箱)

  1)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

  2)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

  3)电箱安装高度的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

  4)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极配合。

  5)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零排地排齐全。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

  6)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或开关箱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

  7)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

  8)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

  (5)接地接零

  1)接地体可用角钢、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其载面不小于48mm2,一组2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m,入土深度不小于2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2)橡皮线中黑色或绿/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与电气设备应采用不小于1.5mm2的多股铜芯线。

  3)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4)高层配电箱重设接地,必须从地下引入。

  (6)变配电装置

  1)高压露天变压器间的面积应不小于3m×3m,围墙高度不低于3.5m,地面*整无杂草,金属门应向外开启并接地,配有安全警告标牌,室外有散水坡。

  2)配电间面积应不小于3m×3m,单列配电柜(板)通道,正面不小于1.5m,侧面不小于1m,背面不小于是0.8;双列配电柜正面不小于2m。

  3)配电间必须符合“四防一通”的要求。

  4)变配电间应配有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并且各类警告标牌。开关应有编号及用途标记,保持室内清洁无杂物。

  1.3中小型机具

  (1)搅拌机及砂浆机

  1)搭设防雨操作棚,机体安装坚实*稳。

  2)各类离合器、制动器、钢丝强、防护罩必须安全可靠有效。

  3)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

  4)必须有良好的单独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5)搅拌机操作杆必须装有保险装置,进料斗应有挂钩及链。

  6)砂浆机筒体防护栅齐全,出料应配备圆盘手转盘。

  (2)木工*(压)刨

  1)外露传动部位必须装有防护装置。

  2)刨面必须有靠山。

  3)*刨刀刃处必须设护防护装置。

  4)压刨设有刀口防回弹装置。

  5)必须单独接地或接零保护,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3)木工圆锯

  1)传动部位必须有可靠的防护罩和安全防护挡板及月牙罩。

  2)圆锯要设松口刀(分料器)。

  3)操作必须使用单向电动开关。

  4)要有良好的接地保护,并安装漏电保护器。

  (4)手持电动机具

  1)必须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

  2)防护罩壳齐全有效。

  3)外壳必须有效接地或接零。

  4)橡皮电线不得破损。

  (5)电焊机

  1)有可靠的防雨措施。

  2)一、二次线(电源、龙头)接线处应有齐全的防护罩,二次线应用线鼻子。

  3)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

  4)配线不得乱拉乱接,焊把绝缘良好。

  (6)气瓶

  1)各类气瓶应有明显色标和防震圈,并不得在露天曝晒。

  2)乙炔气瓶与氧气瓶距离应大于5m。

  3)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回火防止器。

  4)皮管应用夹头紧固。

  5)操作人员应持有效证上岗操作。

  (7)水泵

  1)电源线不得破损。

  2)有良好的接零保护装置。

  3)应单独安装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

  1.4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1.4.1临边防护

  1)临边无外脚手架的楼面施工和在无防护脚手的楼梯口施工都属临边作业,应遵照临边的安全规定进行施工。

  2)临边必须搭设防护栏杆、临时护栏或张挂安全网,需通行人货处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

  3)防护栏杆由上下二道扶手及栏杆组成,上扶手离地1—1.2m,下扶手离地0.4—0.6m,一般扶手超过2m设一立柱。扶手及栏杆可用毛竹(毛竹小头直径不小于70mm),钢筋(不小于φ14),要与结构有可靠的连接,并经计算确定。

  4)临边护栏要在防护栏杆从上到下用安全网封闭,在底面以上不小于180mm范围设挡脚笆,要求其孔眼不大于2.5m,以防杂物附落。

  5)安全网有*网、立网和斜撑网,使用时应符合建筑施工安全网的搭设规定。

  1.4.2洞口防护

  1)楼板上的洞口,视其大小及过程中的可能采取措施,大型洞口在周边加防护栏杆等上下直通的多层洞口,每10m高度内设一道安全网,施工中不使用的洞口可临时加焊钢筋固定盖,对经常使用的洞口加活动盖,有坠物造成危险的洞口加密闭盖。

  2)洞口要有专人管理,经常检查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和完备性,安全网内积存杂物要定期清理。

  3)墙面上有坠人可能的洞口,按临边作业的规定加以防护。

  1.4.3交叉作业防护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2)在临边、洞口附*不准存放杂物,其临时转运必须有专人监护。

  3)在垂直运输落物半径内,人员行走要划出专门路线,做好隔离棚。

  4)无隔离措施不得在同一垂直面内上下交叉作业。

  1.5消防

  1.5.1明火管理

  1)划分禁火区域和动火等级,对油漆仓库等不准明火的区域特别划出禁火区范围,事先挂牌明确,禁止一切可引起明火的火种进入,对其他施工区域要分动火程度,按国家《施工现场防火规定(试行)》划分三级动火区域,在施工过程中,按标准管理。

  2)动用明火,如电焊、气割等都必须按所在区域的动火等级进行动火报批手续,在动火时必须派监护人员值班,高空明火作业,必须在其下方采取隔离措施,不得使火种从高空散落。

  3)配备专职消防巡回检查,巡回线路要专门设计,保证一旦有火警,在可扑灭的时限内发觉和消除。

  1.5.2现场防火要求

  1)规划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车畅通无阻。

  2)在木工加工棚内设置灭火器,禁止工人抽烟。

  3)屋面防水卷材施工时,要规定明火的作业范围,并安排专人看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4)楼面作业与地面指挥机构要有可靠通讯设备,一旦有险情作业地点,可及时向指挥部门报告。

  5)施工中不宜采用可燃材料的脚手架,要及时清理多余的易燃材料,运出大楼外可靠地点放置。

  6)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如达不到以上要求,应设置专门隔离设备并经专门审批。

  7)现场焊割作业人员要进行专门防火教育,建立焊割作业安全规定,使割、焊作业按规定执行。

  1.6卫生

  1)办公室配盆景,并安排工作人员值日打扫,创造良好的办公环境。

  2)施工结构阶段,设专用垃圾箱,及时清除建筑垃圾,装饰阶段由专人装包运出,不得由高处抛下。

  3)施工中的生活饮水,由专人送到已完结构的楼层内,茶水桶应有安全措施。在有粉尘的作业和有毒气体的作业,除必要的防护设备外还要加强通风。

  1.7安全检查

  (1)查安全教育活动情况。

  (2)查各项制度的措施的落实情况。

  (3)查现场防护设施和施工机具的完好情况。

  (4)查职工个人防护与特殊作业岗位证持证情况。

  (5)查前次安全检查提出的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

  检查中发现的隐患问题应及时归类整理,逐项落实到人,定期整改复查,检查中发现的重大疑难问题逐级上报领导,及时采取必要措施,以求尽快解决。

  (二)文明施工措施

  文明施工是进行“两个文明”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证,文明施工是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认真贯彻市**“集中、快速、文明施工”的方针,树立“文明施工为人民”的便民利民思想,确定保证工程建设的按期完成,根据市建设局和市**关于创建文明工地的要求,特制定本文明施工措施。

  2.1文明施工管理网络

  文明领导组组长项目经理

  文明领导组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项目工程师

  环境管理员、安全员

  土建综合施工员

  兼安全员

  土建各班组

  安装综合施工员

  兼安全员

  安装各班组

  2.2现场卫生管理

  (1)施工现场经常保持整洁卫生。道路*整坚实、畅通,并有排水设施。运输车辆不带泥出场。

  (2)办公区室内外保持整洁有序,无污物、污水,垃圾集中堆放,及时清理。

  (3)饮用水要供应开水,饮水器具要卫生。

  (4)材料必须在设定区域内成组堆放。

  2.3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目标

  严格按公司《环境管理文件》执行《环境管理文件》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文件》;《运行控制支持性文件》;《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环境因素清单、重大环境因素清单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四个层次。并在项目质量计划中予以明确。

  (2)环境管理网络

  环境管理领导组组长:项目经理

  ↓

  环境管理领导组副组长:专职安全员、项目副经理

  ↓↓

  土建综合施工员兼安全员安装综合施工员兼安全员

  ↓↓

  土建各班组安装各班组

  2.4环境保护

  2.4.1防止大气污染

  *几年由于环境的恶化,砂尘暴已成为我国的一大灾害,虽然相当一部分是由环境影响,但也有我们施工现场管理不善的因素,尽管本地区不象北方一样严重,但我们也应敲响警钟。

  1)楼层建筑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水泥等粉细散装料,应尽量采取室内(或封闭)存放或严密遮盖,卸运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扬尘。

  3)现场的临时道路必须硬化,由专人负责进行洒水、打扫,采取有效的清洁措施,防止灰尘到处漫延。

  4)防止大气污染,除设有符合规定的装置外,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5)对开挖出堆土,可先浇水湿润。

  6)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灰尘。

  2.4.2防止水污染

  1)大门内侧设置汽车冲洗台,严防施工污物由汽车带出(入)污染道路、影响环境卫生。并设置沉淀池,使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

  2)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8

  一、项目经理管理职责

  1、遵守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城市建筑管理政策法规,执行施工技术管理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承包合同。

  2、负责做好项目人员的思想工作,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3、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组织单位工程或专业分部分项承包工程,协调总分包单位之间的关系。

  4、负责办理工程变更的技术经济签证,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中向建设单位联系收取工程价款事宜,组织项目进行成本投入产出的核算工作。

  5、组织编制和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计划及技术管理,降低成本、安全生产、坚持文明施工。

  6、制定本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和班组建设。

  二、技术负责人管理职责

  1、按照规范、规程,对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全面负责,是质量的直接责任者。

  2、认真贯彻国家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执行公司及项目和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3、建立健全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以及例会制度,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和计量管理工作,处理各种技术质量问题。

  4、主持编制项目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主持图纸会审,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工作。

  5、制定推广新技术,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参加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提高技术管理水*。

  6、负责项目内业技术管理及质量、安全、试验、计量测量部门工作,确保项目技术、质量、效益指标的完成。

  7、协助主办工长抓好文明施工,争创标准化文明工地,达到工程验收一次合格。

  三、主办工长管理职责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直接负责本工程施工计划落实,并在质量、工期安全、成本等方面负责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使生产顺利进行。

  2、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设计图要求,施工组织设计和规范、规程组织施工,搞好、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安排和使用,杜绝返工、浪费,保证工程质量,合同工期的实现,提高工程综合经济效益。

  3、搞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争创标准化文明工地。坚持安全生产、杜绝重大伤亡、火灾及设备事故的发生。

  4、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坚持三检制度,严格计量工作,负责测量放线的复核工作,坚持按规定填写施工日志。

  四、各专业工长管理职责

  1、钢筋工长:

  (1)认真熟悉图纸,严格按规程施工;

  (2)结合施工图进行不同部位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办好交接手续;

  (3)保管好钢筋工程经济技术资料送交内业归档;

  (4)搞好钢筋工程的施工管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2、木作工长:

  (1)熟悉图纸,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参与编制有关方案,了解设计要求,做到按图施工,不出差错;

  (2)向班组作质量、安全、节约、工序安排和操作规程交底工作,负责督促检查班组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施工质量,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负责现场木作施工。督促班且按操作规程和工艺要求施工;

  (4)做好原始资料积累;

  (5)根据项目经理部进度计划下达施工任务;

  (6)抓好班组建设及文明施工。

  3、砼工长:

  (1)负责本工程分项工程施工并对砼施工前的质量、安全、进度负责;

  (2)参与砼方案的编制,严格按方案施工;

  (3)对各班组进行分段分层的技术安全交底,督促班组实施工作计划;

  (4)负责办好砼浇筑许可证,并交内业归档;

  (5)加强对班组的管理工作,尽量不出现质量事故,如出现质量事故应追查,总结并及时处理。

  4、装饰工长:

  (1)认真熟悉图纸,按图施工,施工前认真编制施工工艺卡。

  (2)根据工艺卡,向班组下达样板计划,负责督促检查装饰质量。

  (3)负责协调各分项装饰的工序调配。

  5、内业技术员职责:

  (1)参与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编写施工方案。

  (2)参与质量创优及检查、收集、整理与传递技术资料。

  6、质安员职责:

  (1)执行材料、设备、工程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对检验产品负直接责任。

  (2)做好日常安全检查,专业工长的安全技术交底,对安全工作直接负责。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9

  第一条:为了不断提高公司的安全技术管理水*,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消除职业病和职业中毒等危害,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有关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在管理施工生产技术的同时管理好安全技术工作,总工程师、技术副经理或技术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对各级施工生产的安全技术负责。

  第三条: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条: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要全面、有针对性,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作业环境等具体情况提出具体内容要求。

  第五条: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如:土方工程、基坑支护、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施工用电、物料提升机、外用电梯、塔式起重机、起重吊装、其它垂直运输设备的安装、拆除及基础和附着的设计、孔洞临边防护等必须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第六条:对于结构复杂,作业危险性大,特性较强的工程,如:爆破、沉箱、沉井、烟囱、水塔及拆除工程,除编制安全施工方案外,还应有设计计算和详图。

  第七条:编制施工专项技术方案,必须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部技术、施工、安全等有关人员根据工程特点、质量要求、周围环境、结构形式等进行策划,并编制专项技术方案,由技术负责人(项目部)编写,分公司技术副经理审批,未经审批,不准施工。

  第八条:专项技术方案审批后,必须遵照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如遇特殊情况需变更时,应由编制人出具变更通知书,审批签认后方可生效。

  第九条:施工现场的施工负责人(项目经理)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向分项作业负责人(班组长)做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各持一份,工地专、兼职安全员根据安全技术交底内容检查落实情况,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符合施工安装和生产的具体情况,要全面,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第十条:施工现场的架体设备安装完毕后,必须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员、项目部安全员、施工安装负责人共同验收,确保符合标准、规范等要求,认真填写验收单,履行签字手续方可使用。

  第十一条:各项验收单的填写必须符合现场实际情况,内容应该量化、具体,存在问题必须在整改后重新验收。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0

  (1)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组织水*:优选施工方案,合理布置现场,提高施工水*,组织均衡生产,搞好现场调度和协作配合,注意竣工收尾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

  (2)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损失。

  (3)加强劳动工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4)合理使用劳动力,减少窝工,提高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和操作熟练程度,加强劳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5)加强机械设备管理,提高机械使用率。

  (6)加强材料管理,节约使用原材料。

  (7)合理使用管材,长管不短用。利用管头接短管过墙管,降低消耗。作到大材不小用,优材不劣用。

  (8)利用现场钢筋短节做跨接地线用。

  (9)灯头盒、插座电盒甩线不过长不大于15cm。

  (10)2。5mm2以下导线,使用压线帽连接,节省有色金属(锡),并提高工效。

  (11)作到活完脚下清,作到余料回收,废料退场,合理安排用料。

  (12)严格按图纸施工,按工艺流程施工,按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施工,先做样板间、样板层,再大面积施工与安装,避免返工浪费工料。

  (13)加强费用管理,制定分项分部的'定额招标,有计划控制各项费用开支。

  (14)积极采用降低成本的新管理技术。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1

  第一节责权划分

  一、建设单位

  1、协调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关系。

  2、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承包合同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工作质量和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国家规定和设计的行为提出整改要求。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均应按建设单位的要求改进工作。

  二、施工单位

  1、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施工,对施工质量负责。

  2、及时按建设单位和监理的指令改进工作,对建设单位及监理的书面指令应在建设单位及监理指定的期限内完成书面答复。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建设单位、监理不正确的指令,但必须陈述'拒绝'的正当理由,并得到建设单位和监理的确认。在建设单位、监理坚持其指令必须执行时,其后果由坚持人负责。

  三、监理单位

  1、根据国家标准、规程、规范、规定、设计文件代表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监理。对违反国家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行为发出整改指令。施工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监理指令,监理可发出停工令。复工令亦由监理发出。

  2、确认施工质量。并对已确认的施工质量负责(但并不免除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的责任)。

  第二节技术质量管理方针

  三全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预控为主、确保质量。

  第三节技术质量管理体系

  一、建设单位、施工、监理都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质量管理系统。

  二、管理系统的人员必须到岗,职责必须划分明确、管理到位。

  第四节图纸收发和审核

  一、工程图纸及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变更)一律由建设单位档案员分发给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或档案员)以及监理工程师。

  二、各单位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查图纸。

  三、图纸审查要点:

  1、要尺寸、标高、位置、预留孔洞埋件是否正确。

  2、重要构造是否合理。

  3、图纸、文件是否互相矛盾。

  4、执行标准、规范是否明确。

  5、土建与安装的衔接有无问题。

  6、现在施工技术、装备、供应条件是否适应技术难点的特殊要求。

  7、有无危及安全的因素。

  第五节设计交底

  设计交底由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工程特征、了解设计意图、澄清图纸会审中的问题、更正图纸错误等。设计交底记录由设计单位整理,经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各方共同签署后建设单位分发有关单位。

  第六节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组织设计由施工单位编制。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有关人员审核。

  二、 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

  2、施工总*面图;

  3、综合计划:包括进度、材料、预制件、设备、劳动力、施工机具、临时设施计划;

  4、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季节施工措施;

  6、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技术措施;

  8、环保及文明施工技术措施。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批准程序要符合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同时应通知建设单位、监理重大修改应由建立组织有关人员重新审定。

  第七节技术交底

  由各单位技术负责人向各自的属下进行技术交底。尤其是施工单位的技术交底必须深入到基层,交底应有针对性,说明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八节施 工

  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

  第九节设计变更

  一、变更设计施工必须按设计变更图(通知)及洽商记录进行。

  二、施工中有下列情况由施工单位向监理提出,经建设单位同意后提交设计单位书面批准后可以变更施工。

  1、图纸错误

  2、合理化建议

  3、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无法满足原设计要求。

  三、不影响结构建筑美观和使用功能的次要部位,可以在得到建设单位及设计人同意的前提下先施工,后补充洽商记录。

  四、设计变更图、变更通知、洽商记录是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是监理的依据。

  第十节材料检验

  一、主要材料、构件、配件、设备、仪表必须具备合格证、检验报告方可使用。新材料、新产品应具备鉴定证明、质量标准、使用说明和工艺要求方可使用。

  二、 对较大、无合格证、部位特别重要的材料、构件、配件、设备、仪表必须按规范、标准的要求由施工单位复验。

  三、建设单位、监理对材料、构件、设备、仪表产生疑问,可以抽样复验,复验合格由建设单位承担费用,复验不合格,施工单位承担费用,并严禁使用。

  第十一节技术检验

  施工规程、规范和技术文件规定的技术检验(比如:强度、压力、绝缘、探伤等)一律按有关规定由施工单位进行,不得任意减少内容和降低标准。关键的检验应通知监理到场。施工单位应将检验报告提交监理审查登记。

  第十二节隐蔽验收

  一、上道工序的工作结果被下道工序所掩盖,无法或很难进行再次检查;发生错误无法或很难弥补的工程部位,必须进行隐蔽检查合格后方准开始下道工序。

  二、监理单位必须事先按分项工程编制隐蔽验收部位计划表,表中应注明项目、部位、检查内容,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三、工程进行到监理单位规定的隐检部位,施工单位在自己进行了技术复核、质量评定之后,准备好相应的档案资料和检验工(量)具,报请监理验收。

  四、隐蔽验收各专业人员都须参加,而且必须作出记录并有施工和监理代表签字确认。

  第十三节中间验收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对主体工程分层次、某一部分特殊工艺、特殊设备的分部工程完成之后,由建设单位召集施工、监理、设计联合进行验收,做出书面记录,后续的分部工程方可插入。

  第十四节设备试运转

  一、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进行试运转

  1、 安装工作完成,并经质量检验合格;

  2、技术文件规定的检验工作完成并合格;

  3、 试运转方案编制完毕;

  4、测试量具,工具齐备。

  二、试运转由施工单位主持实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参加。

  三、试运转记录应完整归档。

  第十五节竣工验收

  一、竣工验收条件:

  1、合同规定的工程范围施工完毕,并达到质量标准;

  2、档案齐备,已通过监理、质监部门审核。

  二、竣工验收由质量监督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联合进行。

  三、竣工验收应填写验收单。

  第十六节工程质量管理

  1、各施工单位应当认真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设置专职质检员,建立质量责任制,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对各自施工工程范围的'施工质量负责。

  2、施工单位应按照新修订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系列规范的标准,控制工程质量,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采取有效的手段,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项目经理为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3、业主要求总承包单位按照本工程的总体质量目标参与全部工程质量管理,总承包单位应按照总体质量目标,针对充分满足使用功能、设计效果和观感质量,全面提高工程质量整体水*的目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各分包施工单位应给予配合执行。

  总承包单位配合监理单位加强施工单位自身质量管理能力,充分强化和调动各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和积极性,实现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4、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标准,每周至少定期一次由监理组织,业主、总包单位和各分包单位责任人参加质量检查,对各施工单位本周完成的工程质量进行评定,对不合格工程或质量隐患下达整改指令,并将评定结果在监理例会上通报。

  5、各分包施工单位应服从总包单位质检员的各项口头或书面的整改要求,对不服从管理的施工单位,总包单位应报业主和监理,经批准后可采取强制措施。

  6、各分包单位必须编制分项工程作业设计或施工方案,由总包单位报业主和监理单位审核后实施,方案必须符合工程总体质量目标要求。

  7、各分项分部工程所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检验标准、设计和相关合同文件要求,材料进场时,提**品合格证和有效质量证明文件,按照规定需要复检的材料,必须有施工单位和监理方见证取样,并送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检验。

  8、对施工单位私自更换工序做法及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品牌或自行更换具有同样效能的材料的行为,一经发现监理单位将给予严厉处罚,并对已施工的部位予以返工处理。

  9、施工过程中的上一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责任人对分项工程的工序节点和成品验收,验收时必须先向监理报验,并提前24小时向监理单位送报验材料。

  10、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施工质量可追溯的依据,各单位应该与工程同步,及时有效的整理,要求项目齐全,内容具体,手续完备,真实、准确、可靠。

  工程资料的填写按照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和《新疆***自治区建筑工程施工统一用表》的规定整理填写。

  11、工程竣工时,施工单位必须交业主一套完整的竣工资料(包括音像资料),必须是原件,复印件必须字迹清晰,有关签字完整有效。

  第十七节质量评定

  一、质量评定按《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划分进行检验评定。

  二、质量评定由施工单位按标准规定组织相应的人员进行。施工单位自检核定合格报监理单位核准。

  第十八节持证上岗

  一、需要持证上岗特殊工种,施工单位必须安排持证人员操作。

  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随时检查特殊工种的持证情况,并有权停止无证人员工作或拒绝确认由无证人员进行施工的工程质量。

  第十九节质量保证资料

  施工单位应按自治区建设厅的有关文件的规定整理质量保证资料。质保资料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整理,严禁写'回忆录'和编假数据。质量保证资料应报监理审查、登记、竣工后由施工单位整理成卷,一式三份报监理核定。

  第二十节质量事故

  一、 发生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同时采取防止事故扩大的有效措施。

  二、质量事故不得擅自修补掩饰。施工单位需组织有关方面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写出书面方案报监理。经设计和监理同意后方可进行处理。

  三、事故处理完毕,施工单位应写出事故报告,报告应说明事故原因,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并对处理结果进行检查、登记备案。

  第二十一节计量

  一、施工使用的仪器、量具必须合格,并在规定的计量检定周期内使用。

  二、监理应对在用的量具的检定合格证'进行检查、登记。

  第二十二节分包工程质量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2

  1、制度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制度主要内容为:

  1、图纸自审制度;

  2、图纸会审制度;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

  4、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

  5、技术交**度;

  6、技术核定制度;

  7、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

  8、技术复核制度;

  9、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0、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

  11、施工技术总结;

  12、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13、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2、图纸自审制度

  2.1图纸自审由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

  2.2接到图纸后,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应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部门有关人员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自审,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

  2.3及时召集有关人员,组织内部会审,针对各专业自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

  2.4图纸自审的主要内容:

  2.4.1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2.4.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2.4.3*面图所标注坐标、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

  2.4.4图面上的尺寸、标高、预留孔及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构件*、立面配筋与剖面有无错误。

  2.4.5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与设备基础、水、电、暖、卫、通等专业施工图的轴线、位置(坐标)、标高及交叉点是否矛盾。*面图、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2.4.6图纸上构配件的编号、规格型号及数量与构配件一览表是否相符。

  2.5图纸经自审后,应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待图纸会审时提交讨论解决。

  3、图纸会审制度

  3.1图纸会审目的

  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3.2会审参加人员

  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内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3.3会审时间

  一般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特殊情况也可边开工边组织会审(如图纸不能及时供应时)。

  3.4会审组织

  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督促业主尽快组织会审。

  3.5会审内容

  3.5.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3.5.2审查施工图的基础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3.5.3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3.5.4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上下水、暖卫、通风、电气、设备安装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3.5.5审查建筑*、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3.5.6审查建设项目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3.5.7审查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若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砼关于钢筋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长度等。

  3.5.8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件与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3.5.9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措施进行商讨。

  3.5.10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

  3.6会审程序

  3.6.1会审由建设单位召集进行。并由建设单位分别通知设计、监理、分包协作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分包的由施工单位通知)参加。

  3.6.2会审分“专业会审”和“综合会审”,解决专业自身和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

  及施工配合问题。无论“专业”或“综合”会审,在会审之前,应先由设计单位交底,交待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

  3.6.3会审时,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提出自审时的统一意见]并作记录。会审后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由各参加会审单位盖章后生效。

  3.***根据实际情况,图纸也可分阶段会审,如地下室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水电暖等:当图纸问题较多较大时,施工中间可重新会审,以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

  3.7会审记录内容

  3.7.1工程项目名称(分阶段会审时要标明分项工程阶段)。

  3.7.2参加会审的单位(要全称)及其人员名字(禁止用职称代替)。

  3.7.3会审地点(地点要具体),会审时间(年、月、日)。

  3.7.4会审记录内容:

  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提出的存在矛盾、问题、由设计予以答复修改的。(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要附图说明)

  2)施工单位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

  3)会审中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4)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并盖章后生效。

  3.8会审记录的发送

  3.8.1盖章生效的图纸会审记录由业内技术人员移交给项目资料员,由资料员发送。

  3.8.2会审记录发送单位

  1)建设单位(业主)

  2)设计单位

  3)监理单位

  4)项目部:技术、质安、经营预算、工程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队(班组)、预算员,资料员自存三份作交工资料用。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

  4.1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单位工程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也是工程编制月、周作业计划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的依据。

  4.2编制原则

  4.2.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

  4.2.2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采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体现技术先进、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同时内容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和醒目易懂。

  4.2.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技术、物资资源、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

  4.2.4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计划协调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安排施工进度。积极开发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的工程项目,保证施工活动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4.2.5结合现场及项目部实际情况,开展方案对比,选择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组织措施等。

  4.2.6尽量减少临时设施,采用动态管理等方法,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不止施工*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做到文明施工。

  4.2.7执行《计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加强计量器具、数据管理,使用法定的计量符号、单位。

  4.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部门和责任

  4.3.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项目部内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的技术部门参加编制,生产、设备、材料、预算等部门需要提供有关资料时,必须密切配合。

  4.3.2由项目内业技术员或技术负责人自行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目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

  审定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参加编制人员进行分工,规定完成时间。

  4.3.3各编制人员完成各自的编写任务后,由内业技术人员汇总初稿,交项目技术负责人。

  4.3.4项目技术负责人接到初稿后,组织编制人员、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对初稿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和需要增加的.内容等。

  4.3.5公司技术部门对初稿进行修改后定稿。

  4.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报批

  4.4.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大纲》(试行)中规定格式、顺序、内容及要求来组织编写。

  4.4.2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并报局科技处备案。

  4.4.3大型或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公司总工程师进行审核,报局总工程师批准。

  4.4.4特大或群体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由局科技处审核,报局总工程师批准。

  4.5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变更

  由于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有重大变更,实施单位要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并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

  4.6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

  4.6.1经过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应进行交底。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介绍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各项管理措施、*面布置等。

  4.6.2交底手续应表明时间、地点、交底人签字,保存记录并归档。

  4.7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发放范围及管理

  4.7.1经批准后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发放给项目三份及有关专业人员、专业施工队。

  4.7.2项目资料员收到技术部门发来的施工组织设计后,列表登记发放,发放范围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内业技术人员、资料员等。

  5、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

  5.1施工作业指导书以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

  5.2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为编制依据,按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进一步细化。

  5.3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内业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编制。

  5.4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督促实施。

  5.5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

  5.5.1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5.5.2施工进度计划。

  5.5.3劳动力计划及劳动组织。

  5.5.4机具设备计划,特别是主要施工机具。

  5.5.5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5.5.6技术组织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雨期、冬期、施工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5.6经批准后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由内业技术员交资料员登记发放。

  5.7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发放范围:技术、质检、生产、安全、项目技术负责人、内业技术人员、有关施工队及工长、资料员自留存档等。

  6、技术交**度

  6.1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6.2项目技术交底分三级: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并做好记录;队技术员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

  6.3技术交底范围划分

  6.3.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向项目全体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交底参加人员也可扩大到班(组)长,视具体情况确定。

  6.3.2专业队技术员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必要时全体人员)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

  6.3.3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技术交底的要求

  ***.1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2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的隐蔽工程,更应认真作技术交底。

  ***.3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工种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

  ***.4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内容字迹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签字。

  ***.5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

  6.5技术交底的内容

  6.5.1项目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重点单位工程和特殊分部项工程的设计图纸;根据工程特点和关键部位,指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

  3)重点单位工程总记与交叉作业过程中如何协作配合,双方在技术上措施上如何协调一致。

  4)本单位初次采用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的操作方法以及特殊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土建与设备安装工艺的衔接,施工中如何穿插与配合。

  6)交待图纸审查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7)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中的关键问题。

  8)冬、雨季特殊条件下施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9)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中,技术性较强,经济效果较显着的重要项目。

  6.5.2施工对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1)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重要的分部(项)工程的具体部位,标高和尺寸,予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规格。

  4)土建与水、电、暖、设备安装之间,各工种之间,队与队之间在施工中交叉作业的部位和施工方法。

  5)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

  6)重要部位,冬、雨季施工特殊条件下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7)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8)单位工程测量定位,建筑物主要轴线、尺寸和标高。

  9)现浇砼、承重构件支模方法、拆模时间等。

  10)预制、现浇构件配筋规格、品种、数量和制作、绑扎、安装等要求。

  11)管线*面位置、规格、品种、数量及走向、坡度、埋设标高等。

  12)单位工程*面布置图。

  13)砼、砂浆、玛蹄脂、防水、绝缘、防腐材料和耐火胶泥等配合比及试件、试快的取样、养护方法等。

  14)焊接程序和工艺。

  15)打桩、构件校正、试水记录、砼冬季施工和沥青玛蹄脂的测温记录,设备开箱、设备试运转记录、测试打压记录等填写方法。

  6.6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实行谁负责交底,谁就负责填写交底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

  7、技术核定制度

  7.1凡在图纸会审时遗留或遗漏的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属于设计产生的,由设计单位以变更设计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属建设单位原因产生的,由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工程变更通知单,并通知有关单位。

  7.2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议等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图修改时,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核定单。

  7.3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重大问题须报公司总工审核,核定单应正确、填写清楚、绘图清晰,变更内容要写明变更部位、图别、图号、轴线位置、原设计和变更后的内容和要求等。

  7.4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办理签证,经认可后方生效。

  7.5经过签证认可后的技术核定单交项目资料员登记发放施工班组、预算员、质检员;技术、经营预算、质检等部门。

  8、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

  8.1单位工程施工记录是在建工程整个施工阶段,有关施工技术方面的记录;在工程竣工若干年后,其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发生问题而影响其功能时,是查找原因,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的依据之一。

  8.2单位工程施工记录,由项目部各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逐日记载,直至工程竣工,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以保证其完整性。

  8.3单位工程施工记录的主要内容

  8.3.1工程的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技术资料供应情况。

  8.3.2因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由设计(或建设)单位在现场解决的设计问题及施工图修改的记录。

  8.3.3重要工程的特殊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

  8.3.4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的

  施工方法。

  8.3.5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情况,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的记录。

  8.3.6有关领导或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8.3.7气候、气温、地质以及其它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停工待料)的记录等。

  8.4施工记录的记载方法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将逐日记录的施工、技术处理等情况加以整理,择其关键记述,填写在单位工程施工记录表上,并经主任工程师或技术科有关负责人审核是否确实,并签名后,纳入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9、技术复核制度

  9.1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方可施工。

  9.2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9.2.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四角定位轴线(网)桩的坐标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网)桩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

  9.2.2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基坑(槽)底的土质;基础中心线的位置;基础底标高、基础各部尺寸。

  9.2.3砼及钢筋砼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砼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等。

  9.2.4砖石工程:墙身中心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等。

  9.2.5屋面工程:防水材料的配合比,材料的质量等。

  9.2.6钢筋砼柱、屋架、吊车梁以及特殊屋面的形状、尺寸等。

  9.2.7管道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化粪池、检查井底标高及各部尺寸。

  9.2.8电气工程:变、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的位置和方向;送电方向。

  9.2.9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及规格,以及根据工程需要指定的复核项目。

  9.3技术复核记录由所办复核工程内容的技术员负责填写,技术复核记录应有所办技术员的自复记录,并经质检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复查意见和签字。

  9.4技术复核记录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

  9.5技术复核记录由所办技术员负责交项目资料员,资料员收到后应进行造册登记后归档。

  10、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10.1凡隐蔽工程都必须组织隐蔽验收。

  一般分部(项)隐蔽工程由施工队长(技术员)组织验收,邀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派人参加;重要的请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和技术科、治安科参加。

  10.2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隐蔽工程经三方共同验收后,应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隐蔽检查记录由技术队长(技术员)或该项工程施工负责人填写,工程处质检员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回签。

  10.3不同项目的隐蔽工程,应分别填写检查记录表应复写一式五份,建设单位、计划、经营部门各一份,自存二份归档。

  10.4隐蔽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10.4.1地基与基础工程:地质、土质情况、标高尺寸、坟、井、坑、塘的处理。基础断面尺寸,桩的位置、数量、记桩打桩记录、人工地基的试验记录、坐标记录。

  10.4.2钢筋砼工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焊接尺寸、接头位置、除锈情况,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预应力钢筋的对焊、冷拉、控制应力、砼、砂浆标号及强度,以及材料代用等情况。

  10.4.3砖砌体:抗震、拉结、砖过梁配筋部位品种、规格及数量。

  10.4.4木结构工程:屋架、檩条、墙体、天棚、地下等隐蔽部位的防腐、防蛀、防菌等处理。

  10.4.5屏蔽工程:构造及做法。

  10.4.6防水工程:屋面、地下室、水下结构物的防水找*层的质量情况、干燥程度、防水层数、马蹄脂的软化点、延伸度、使用温度,屋面保温层做法,防水处理措施的质量。

  10.4.7水暖卫暗管道工程:位置、标高、坡度、试压、通水试验、焊接、防锈、防腐、保温及预埋件等。

  10.4.8锅炉工程:保温前胀管情况,焊接、接口位置,螺栓固定及打泵试验等。

  10.4.9电气线路工程:导管、位置、规格、标高、弯度、防腐、接头等,电缆耐压绝缘试验、地线、地板、避雷针的接地电阻。

  10.4.10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重要结构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10.5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的填写内容

  10.5.1单位工程名称,隐蔽工程名称、部位,标高、尺寸和工程量。

  10.5.2材料产地、品种、规格、质量、含水率、容重、比重等。

  10.5.3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

  10.5.4地基土类别及鉴定结论。

  10.5.5砼、砂浆等试块(件)强度、报告单编号,外加剂的名称及掺量。

  10.6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文字要简练、扼要,能说明问题,必要时应附三面图(*、立、剖面图)。

  11、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

  11.1项目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负责组织编制推广应用计划,落实推广应用项目的责任人及要求完成时间等,并组织实施。

  11.2项目经理参与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计划的编制,并负责解决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项目所需的经费和人员。

  11.3项目内业技术人员协调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计划,并参与实施工作,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队技术员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负责对实施中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并进行总结。

  11.4对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项目在工程上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应按规定每季向公司(区域公司)上报,本项工作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填报。

  12、施工技术总结

  12.1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写范围

  采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项目;本企业首次施工的特殊结构工程,新颖的高级装饰工程,引进新施工技术的工程以及有必要进行总结的项目。

  12.2编写内容和要求

  12.2.1总结要简明扼要地介绍工程概况,以图、表形式为主,文字叙述为辅。

  12.2.2涉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方案的优化选择,主要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效果;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的经济比较结果,技术性能、关键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相比达到的先进程度;质量要求和实际达到的情况,劳动力组织、施工准备、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经验教训和体会,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防治对策,需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经济效益对比等,要详细叙述。

  12.2.3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12.2.4施工中采用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

  12.2.5提供必要的插图、照片,条件许可时应提供施工录像带。

  12.3项目各类技术人员的职责

  12.3.1内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总结计划,并与科技开发和推广计划一并下达。

  12.3.2施工技术总结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从工程开工之日起,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分工负责搜集工程项目及“四新”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数据。

  12.3.3项目工程及“四新”项目完成后,应立即编写技术总结,并上报技术管理部门。

  12.3.4技术负责人在组织编写施工技术总结的过程中,项目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提供下述资料和其他必要的资料;

  1)内业部门提供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的对比状况;

  2)材料部门提供三材节约情况,核实材料节约率;

  3)动力部门提供机械设备性能、配备情况及使用率对比情况;

  4)质检部门提供达到质量标准的实际水*;

  5)实验室提供试验、检测资料;

  6)经营部门经济效益的分析对比工作;

  7)财务部门经济效益的成本核算工作;

  8)安全部门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资料。

  12.4施工技术总结编稿完成经审批后,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向公司技术部门上报。

  13、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13.1施工过程中,要配备齐全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规程、规定,以供施工中严格执行。

  13.2施工过程中,要建立项目的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技术标准目录,本项工作由项目资料员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下完成。

  13.3标准管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资料员具体负责。

  13.4项目工程所需的各类规范、标准,根据项目编制的技术标准目录配齐,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13.5配给专业队、质检、钢筋翻样、安全等有关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须按登记发放。当有关人员调离本项目部时,应上交资料员。

  13.6当某标准作废时,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交旧发新防止作废标准继续使用。

  14、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14.1工程技术资料是为建筑施工提供指导和施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记载的技术文件。也是竣工后予存查或移交建设单位作为技术档案的原始凭证。

  14.2单位工程必须从工程准备开始,就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直到交工验收后结束。

  14.3凡列入工程技术档案的技术文件、资料,都必须经各级技术负责人正式审定。所有资料、文件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要求记载真实、准确、及时、内容齐全、完整、整理系统化、表格化、字迹工整,并分类装订成册。严禁擅自修改、伪造和事后补作。

  14.4工程技术档案内容分类

  14.4.1是为了构建筑物的合理使用、维修、改建、扩建的参考文件;在工程教工时随从其它交工资料一并提交建设单位保存(称为交工技术资料)。

  14.4.2是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的经济技术资料,并由施工单位保存(称为施工技术资料)。

  14.5工程技术档案是永久性保存文件,必须严格管理,不得遗失、损坏,人员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由施工单位保存的工程档案资料,一般工程在交工后统一交项目部资料员保管,重要工程及新工艺、新技术等由技术科资料室保存;并根据工程的性质确定保存期限。

  14.6各种技术资料检查评分标准按现行全优工程检查记录执行。资料检查直营公司每季度各项目部检查一次。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3

  一、安全文明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以项目经理部、施工队、班组三级安全保证体系,施工队和分包单位设专职安全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认真贯彻各项安全制度和法规,各级专职安全员要严格履行职责,实行安全监督,分段分部做好安全检查和防护,使之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标准化。

  2、职工入场教育,工人入场要及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针对工程施工各阶段特点,切实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职工整体安全意识。

  3、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

  (1)坚持“五同时”“三个不放”制度。

  (2)坚持“工前安全交底,工中检查,工后讲评”的制度。

  (3)坚持安全周日活动,每周安排一个晚上开展施工队安全活动,并做好安全记录,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出警告,并限期整改。

  (4)坚持定期检查制度,公司每月一次月检,项目经理部每月两次自检。

  (5)施工现场的醒目部位要设立安全警示牌,“四口”、“五临边”必须防护,外脚手架全封闭。

  (6)特殊工种坚持持证上岗。

  二、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形成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职能人员安全上岗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明确。

  2、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安全生产法》、《文明施工十二条》和公司有关安全生产的具体规章制度,现场实行安全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人。

  3、建立安全管理网络图和消防安全管理图。项目经理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4、坚持三级安全技术交底,落实到人,并做好记录。

  5、施工现场的专职安全员负责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每天安全员必须对现场所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安全员深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监督安全措施的执行,发现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因素及时报告施工员,并进行整改、纠正、发现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安全设施不经安全员检查合格不准工人进行操作。

  6、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熟悉和掌握施工有关安全技术知识和规范,合格后上岗。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

  7、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8、工人变换工种前应进行工种安全教育并登记入册,未经安全教育不得上岗作业。

  9、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并履行所有接受交底人员的签字手续。

  三、施工现场*面安全管理措施

  1、现场悬挂安全标语,无关人员不准进场,进场人员要遵守“十不准规定”。施工人员必须带安全帽,管理人员、安全员要佩带标志,危险处要设置警戒标识并有防范措施。

  2、施工现场场地*整,道路畅通,通水、通电均按施工组织设计总*面布置图进行。

  3、由于现场施工工地狭窄,建筑四周边均为施工危险警戒区,设置警戒标识,派专人负责安全工作。

  4、基础施工期间,基坑四周用钢管搭设1.5m高围护栏杆,刷红白相间两色油漆,人员上下搭设跑道。

  5、施工现场四周边应有足够的照明度。

  四、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操作架搭设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执行,必须与墙体拉接牢固,并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外架上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施工。

  2、搭设脚手架的材料应有合格证,各部件的焊接质量必须检验合格,并符合设计要求。

  3、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进场施工,必须经常体检。作业时施工人员衣着要轻便,禁止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以及带钉或易滑的各种鞋从事高空作业。

  4、对进行高空作业的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否则,不得进行施工。

  5、操作人员必须栓安全带,入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6、雨天和雪天进行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冰雪应及时清除,并对防护措施逐一检查、修缮。

  7、高空作业在操作台上铺满木架,则边设防护杆加竹胶板封闭,然后挂密目安全网,安全网与钢管连接必须牢固。

  8、因作业必须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后应急时恢复。

  五、“四口”安全防护措施:

  1、楼板孔洞,1.5×1.5m以下的孔洞加固定盖板。1.5×1.5μ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中间设水*安全网。

  2、楼梯口,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施工期内不使用楼梯应封闭处理。

  3、建筑物从入口,根据所处的位置,应搭设3-6μ长、宽于出入通道两则各1μ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5сμ。

  4、施工电梯楼层出口*台处设安全防护门。

  六、“五临边”安全防护措施++

  1、阳台边:阳台栏板宜随层施工,否则,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

  2、楼层周边:临时四周如无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进行柱边防护。

  3、通道侧边:两侧边应设两道防护栏杆,下铺75cm厚通道板,两侧铺20cm高档脚板。

  七、机械设备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坚持上下班,班前班后检查机械设备,并经常进行维修保养。

  2、本工程设置专职机械管理员,对机械设备坚持三定制度,定期维护保养,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机械使用的正常运行。

  3、机械员要督促机操工进行日常的检查,保养、清洁、坚固、调整工作,督促机操工认真填写软件资料,并负责安全动技术交底。

  4、塔吊、施工电梯必须有安装、拆卸方案,验收合格证书。软件资料必须真实、准确、齐全,把机械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5、对焊机、弯钢机、切断机、搅拌机等机具的操作工应认真按操作规程作业,保证钢筋加工质量和混凝土质量。

  八、现场用电安全措施

  1、现场各用电安装及维修必须由专业电气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从事有关操作。

  2、现场用电应按各用电器实行分级配电,各种电气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严禁一闸供两台及以上设备使用。

  3、所有接至各用电设备的支线由各施工单位自理,但必须受现场经理部的用电负荷量调配及电安全检查,所有手持电动工具的电源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开关。

  4、每条干线分支接出支线时,均采用铜蕊导线连接,支线在干线上缠绕加焊锡连接方式,干线不行断开。以增加供电安全可靠性及防止火灾危险。

  5、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及塔吊处均作重复接地,且接地电阻小于4ω。必须采用焊接或压接的方式连接;在所有电路末端均采用重复接地。

  6、施工临时用电必须严格遵照建设环保部颁发的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7、电渣压力焊接应接在380伏电源上,配线时先计算各用电点的总用电量进行调整,以利于各相同电源间的*衡。

  8、所有电气线路和设备的安装、维修和调整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9、施工期间值班电工不得擅离岗位,应经常巡视各处的线路及设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0、漏电开关必须定期检查,试验其动作可靠性。

  11、配电房、重要电气设备及库房等均应配备1211灭火器及砂箱等,配电房房门向外开启,户外开工箱及设置要有防雨措施。

  12、所有电气装置及机具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13、配电箱采用铁制外壳标准箱。各种电箱必须设置完好的短路及漏电保护装置,电箱与设备必须保护接零作可靠的电气连接。

  14、设备除作保护零线外,并在负荷前端设置短路及漏电保护装置,导线保护,电源上锁。使用设备落实到责任人,专人操作,设备侧挂标志牌,出现故障应向主管部门汇报,并由专业人员排除。

  15、必须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做好测试记录。

  九、防雷安全设施

  1、施工现场的塔吊、施工电梯应与防雷装置的引线下线相连。塔吊接地电阻小于4ω。

  2、外架上的防雷装置应设专用引下线或工程正式引下线,其上用ф20钢筋共10根避雷针,高度不小于3m。

  十、消防安全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明火的管理。动明火前必须填写动火申请,制定消防措施,经项目部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批后执行。

  2、在各动火点张贴消防标语和消防措施,做好消防器材的配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坚决淘汰过期或不能使用的器材。

  3、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知识教育,现场成立消防小组,小组由各部门人员组成。

  4、认真做好防火、防爆及机电设备防漏电措施。增强消防意识,做好消防工作,在生产、生活区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更换。电焊点周围不得有易燃品,氧气瓶与乙炔瓶旋转距离不得小于10m,氧气瓶由专人看守。现场不准燃明火,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十一、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现场成立由项目经理担任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严格按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2、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各种文明方式的规章制度张贴上墙,并在现场醒目位置悬挂文明施工的标语,现场施工人员佩带身份卡。

  3、施工队伍进场后逐步建立文明施工标准模式,做到职工临时生活设施井然有序,室内外整洁、卫生,卫生用具分点成线放置。

  4、做好施工成品保护:机具设备集中放置;做到工完场清。

  5、门前实行“三包”,保证现场各类材料堆码有序,现场排污、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状态。

  6、所有材料按照规划地点分型号、规格货架式整齐堆放,并挂牌标明。

  7、修建较为整洁的民工宿舍,搞好职工之家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为施工第一线做好后勤服务。

  8、施工现场临时食堂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取得“卫生许可证”,做好防鼠、防蝇工作,清洗设施齐全、整洁、卫生;民工宿舍实行统一管理。有组织地排放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保持现场整洁,保证饮食卫生。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4

  地基与基础施工机械(以下简称桩机)由于体大沉重、装配复杂等特点,多数存放于露天地点;同时,地基基础施工现场自然条件恶劣,桩机设备工作环境很差,在其施工和停放期间面临磨损、锈蚀的多种威胁。为降低机械损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避免施工中发生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必须做好桩机设备保养和施工期间的综合安全管理技术检查工作。

  根据各类型桩机施工方法、工艺及地基基础施工项目特点,其综合安全管理技术检查工作主要涉及到机械装配拆缷、施工操作,两个方面的安全管理侧重点各有不同也相互关联。首先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手册,对桩机进行基本管理和保养,严格执行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及其他施工安全管理要求标准,建立桩机安全操作管理制度,配置专职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其次,重点了解拟建项目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地下管线设施、邻*建筑等资料,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应急预案,坚持施工管理与安全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主动接受安全生产、监理单位的现场监督管理。

  一、桩机装配安全技术检查要点

  初步了解施工现场概况,确定设备堆放位置,桩机进场后要检查进场设备配件是否齐全,做好基本准备工作后开始装配,重点对以下部分内容进行检查;

  1、装配前准备工作

  (1)认真研究、掌握现场基本资料;有作业区周围竖立施工围栏和相关警示牌。

  (2)合理确定桩机设备的停放位置

  根据现场情况,首先要远离河塘、泥浆坑、高压线、软弱土层、周围建筑物等;按施工组织设计尽量选择在第一根施工的桩位附*堆放停靠。

  (3)清理装配现场障碍物、*整场地,必要时铺设垫块或枕木扩大桩机承托面积;大吨位(静力压)桩机停置场地*均地基承载力应不低于35kpa。

  )检查设备配件、辅助施工设备是否齐全,如配重、导管、砼搅拌机、灰(泥)浆泵、电焊机、检测仪器等,施工前应按其相应安全技术规程标准进行检查,其安放位置应方便施工管理。

  (5)合理安排电气控制线路铺设位置和方向,尽量缩短桩机与配电(箱)柜之间的距离,减少线路功率损耗。一情况下,作业点(桩位)与电力供应点距离控制在200m内为宜,启动电压降不大于额定电压10%;夜间施工必须配置充足的、独立敷设线路的照明点位。

  (6)非装配人员应远离设备装配现场。

  2、机械部件装配检查

  根据不同类型桩机特点,按厂家说明书要求顺序装配,注重以下几点检查事项:

  (1)主要受力结构杆件及行走机构没有(焊缝)裂纹、扭曲变形、严重锈蚀等情况,如钻孔机导向槽变形影响桩身垂直度,振动类桩机立柱导轨变形影响振动锤滑行等。

  (2)杆件、锤箱等各位置(高强)螺栓、法兰、销轴等紧固部(扣)件连接必须可靠紧密。

  (3)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磨损严重的配件。

  (4)钢丝绳没有断股、严重锈蚀磨损现象,保护油脂涂抺均匀;在吊钩、滑轮等部位应有可靠的防脱钩保险、防钢丝绳跳槽等保护装置;严格执行报废标准,及时更换不合格的钢丝绳。

  (5)电流(压)表、油压表等控制仪表工作状态良好。

  (6)电机、卷扬机等传动部件安全防护罩完好无损。

  (7)水油控制阀门、电气按钮开关密封良好、启动自如。

  3、传动系统及油路、润滑检查

  桩机的传动系统由机械、液压动系统综合组成,完成机械杆件装配后,应重点检查传动系统及其润滑、油路工作及保护状况。

  (1)根据厂家使用手册要求,按时、按季、按质更换与传动部件相对应的、适应季节温度要求的机械油、齿轮油、润滑油脂等;

  (2)电动机、变(减)速箱、齿轮、卷扬机、液压等传动部件磨损值不得超标且工作正常;

  (3)传动部件滑轮、导向装置、转动轴转动自如,油脂涂抺均匀,如液压缸、振动(锤)箱等部位;

  (4)检查油路管、接头管夹是否破损、松动、渗油、泄漏、密封件应完好;

  (5)液压泵、阀等元件清洁干净、固定牢靠,液压油经过严格过滤,其油粘度、清洁度正常。

  4、电气控制线路检查

  (1)配置岗位培训合格的专业电工,专人管理桩机施工电气控制系统,严格执行配电安全管理技术标准,经常巡视现场用电箱拒线路和控制开关,发现隐患应及时报告并修复。

  (2)桩机设备、辅助施工设备配置各自专用开关配电箱,门锁齐全,实行“一机一闸”制度;

  (3)供电线路应满足桩机用电功率、电压要求,电缆线截面必须与桩机用电功率匹配,如dz90振动桩机距离电力变压器100m内,变压器功率应大于200kva,电缆线截面积大于120mmsup>2;

  (4)电动机三相接线正确符合电气原理图、绝缘测试值合格(如大于0.5mω),其接线盒内端子接线正确可靠、端子没有松动脱落、绝缘良好;

  (5)对电缆线进行外观和内部绝缘、导通实验检查,检查有否破损、内部芯线断裂、芯线之间绝缘测试值必须满足使用手册要求(如大于2 mω)等;

  (6)电气控制线路宜架空敷设或加设钢管保护等措施,严禁重物碾压、受拉,电器主回路与机体间耐压实验合格;

  (7)配电箱内安装符合标准的漏电、隔离、短路、失压、过流等保护装置,电气系统防雷、接零接地线路联接良好,电阻值符合要示(如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8)其他电气部件的绝缘、接触良好,联结牢固、线路通畅、控制电信号反映正确。

  二、桩机施工及拆缷安全技术检查要点

  装配完毕的桩机设备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相关工作流程操作,施工期间也应经常检查、观测其工作状态,并按组织设计确定的桩位顺序进行施工。开工前,技术人员应向全体(机组操作)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技术交底,配置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1、桩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严格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施工,施工期间不得擅离职守,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室)岗位。

  2、操作人员应熟悉牢记桩机设备功能作用、技术指标、使用条件等内容,操作应准确*缓,严禁超负荷、机械带病及野蛮操作施工。

  3、在正式施工前,应对装配完毕的桩机设备及辅助设备进行空负荷联合试运转查看,看各部件(位)动作是否正确*稳,无异常响声,控制仪表反映是否灵敏,电气线路工作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修复。

  4、对施工可能造成邻*房屋开裂、管线断裂、漏水漏气、路基下沉等不良情况,应事先制定应急抢险方案,报建设、监理单位备案。

  5、加强现场周边建筑物的安全监测工作,定时做好书面沉降观测记录;在边桩、角桩等特殊桩位施工时,注意对附*建筑物的不良影响;对静压、沉管等施工可考虑开挖地面防震槽、预先钻孔等措施减少挤土效应影响;

  6、桩位间移动时,不宜压在已经完工的桩(顶)位上,应远离其他施工机械,与高压线保持桩机安全距离(如6m以上);行走中保持设备垂直*稳,必要时铺垫枕木、填*坑凹地面、换填软弱土层、加设临时固定绳锁、清理行走线路上的`障碍物等;机架较高的振动类、搅拌类桩机移动时,必须采取防止倾覆的应急措施。

  为保持设备*稳、保护液压系统不受冲击破坏,液压系统不能满行程操作。

  7、遇地层阻力较大时,注意观察电流值指标或减慢沉桩(成孔)速度,或停机处理后再施工,避免电动机超功率工作烧毁保险丝或电机;遇地层阻力突然降低时(如洞穴),应停机待查。

  8、施工中发现异常响声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施工及检修时,打桩锤下、起吊机下严禁站人;已经完工的桩孔应加警示标志,必要时(大孔径桩)加盖板防止人员坠落。

  9、遇雷雨、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必须采取加设缆风绳、放倒机架等措施停稳桩机、关闭电气控制开关,防止倾覆。

  10、施工中遇停电、操作失控等紧急情况,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设备倒塌并及时切断电源开关;休息或作业结束时应停稳桩机,落下桩锤,切断电源。

  11、密切关注电动机、液压油缸、轴承等重要部位的温度变化。

  12、冬季施工注意设备关联部位防冻保护措施,如水泵及时放水、采用耐低温保护油(如120号齿轮油、46号抗磨液压油)等

  13、夏季施工注意设备关联部位高温保护措施,如电气线路、轴承、电动机、采用耐高温保护油如(90号齿轮油、68号抗磨液压油)等;

  14、桩机施工有几种常见的机械动作如吊桩(钢筋笼)、起吊锤、回转、行走、沉孔、压桩等,不宜同时进行2种及以上的机械动作。

  15、大修完或新购买的桩机第一次施工时,在其走(磨)合期内应逐渐*衡加载,禁止满负荷运转;为保护设备,在走(磨)合期满后,也不宜满负荷运转。

  16、对基坑支护、建筑物移位等综合性较强的复杂地基基础施工项目,必须按国家技术规定进行工程项目安全防护验算,报请当地主管部门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同时,还应配合其验算审定的结论开展桩机设备及施工的综合安全管理技术检查工作。

  17、退场拆缷检查

  完成施工任务的桩机设备,多数类型设备需在退场前进行拆缷以便分部转运,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准备工作:

  (1)*整场地、清理障碍物,便于拖动车辆安全进出、起吊设备顺利停靠;

  (2)清洗、保养桩机设备,将其移到便于拆缷拖运的位置停稳,切断电源,准备拆缷工具、起吊设备、拖运车辆;

  (3)按厂家提供的设备使用手册规定顺序,制定拆缷具体步骤;

  (4)做好拆缷人员安全防护交底工作,无关人员应远离拆缷现场。

  (5)拆缷、吊运中应注意保护桩机设备中的重要部件,严禁野蛮操作损坏设备。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15

  1.在组织、管理施工及进行施工调度的同时,必须把施工安全放在首位,负责做好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工作。

  2.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同时,组织编制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措施,并在施工中组织贯彻落实。

  3.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的'规划、管理及验评工作。

  4.在施工调度会上,检查、汇报和安排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工作。

  5.参加有关安全技术措施计划项目的审查。负责进行安全技术及安全设施的研制开发工作。

  6.参加有关安全施工方面的标准、规范、规程的制订和审查。

  7.在推广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时,应组织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并负责组织培训。

  8.参加安全施工大检查,参加重伤、死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9.对公司自身基建中的新建、扩建、改建、挖潜及革新项目,必须按国家有关劳动保护、工业卫生标准的规定,做到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 '三同时'。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6)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范文5份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1

  一、工艺技术指导

  1、目的

  依产品类别,将所有的工作流程、技术、时间、人力、机器以及所需的规格和操作时所需注意事项一一列出,提供给各相关单位主管,作为订定操作标准的依据。

  2、适用范围

  供厂长办公室、质管部门及现场管理员以上干部,作为指导工作的依据,并明了产品的流程、特性,以易于控制产品的品质、成本及产量。

  3、作业细则

  技术部门拿到客户所给的样品或本厂自己开发项目,应先绘制蓝图进行设计、试造,经过客户的确认,然后写成工程程序图,当试产时提供给生产管理部门安排时程表、人力、产能的预估及是否需要协力厂商等等;提供给质量管理部门作QC工程图,作为检查标准依据。

  4、结论

  工程程序图,提供给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部门及现场作为大量生产安排时程表和质量管理的检验标准,将来这一份资料还需反馈给技术部门,将所遗落欠缺的资料补足给技术部门,这样才会成为一份真正内容丰富而且正确的资料,以作为下一次的制造经验,如果有牵涉到工程变更时,详细情形请看蓝图与工程变更修改管制纲要,按照程序,加以改变。

  二、操作标准作业规定

  1、目的

  ①依据加工工艺技术指导书所做成的标准。

  ②为了使操作者更加了解,如何操作机器才最安全,也最节省时间,把工作流程的现状,予以调查记录,并利用分析技术,运用改造原则,以可行的途径,求得一种最合理的工作方法。

  2、运用范围

  本厂管理员以下的作业员,作为操作机器、仪器、模具及各类工具的依据。

  三、作业细则

  1、作业细则通常包括操作分析、工作简化、方法工程三种,其研究目的在于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步骤,或使必要的操作用最迅速、最安全、最舒适的方法完成。

  ①关于人体运动合理的原则。

  ②关于工作场所适合的原则。

  ③关于工具和设备合理配置的原则。

  ④关于材料搬运方便的原则。

  ⑤善于节省时间的原则。

  2、作业细则填写方式

  ①操作步骤需按照工作流程,详细记录。

  ②操作方法应于操作步骤手册中给予详细记录。操作方法尽量以浅显文字叙述,使员工易于了解。

  ③操作方法若叙述不完整,需用图示辅助说明,能绘图者尽量用图示,使操作员易于了解

  ④其余应注意事项,需填写于表格中。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2

  1、对业务范围内“一通三防”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对业务范围内“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落实负监督检查责任。

  2、对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系统、设施验收负监督检查责任。

  3、负责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瓦斯超限和通风管理事故负监督检查责任。

  4、对突出工作面通风管理安全工作措施纳入正常生产工序负监督检查责任。

  5、对突出采掘工作面通风管理安全工作反向风门、通风管理安全工作逆止阀、压风自救系统和避难硐室等安全防护装置保持完好、正常使用负监督检查责任。

  6、组织编制采煤工作面安装、回收、改造的“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并监督现场落实到位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技科的管理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报告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仙居县供电局生技科。

  2、职责

  2.1、职能

  生技科是全局生产、技术、计划管理的职能部门。

  2.2、权限

  2.2.1、有权制修订本局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和审核有关专业的标准规程制度。

  2.2.2、有权对施工单位和生产单位施工,检修、运行工作等进行检查,对违反者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2.2.3、有权指挥事故抢修和缺陷管理。

  2.2.4、有权审议生产项目及设备选型,参加或组织设备和工程项目招议标

  2.2.5、有权审查工程设计,对工程进行管理和验收评定。

  2.2.6、有权决定运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没有入网许可证的设备、有重大事故隐患的设备,有权制止使用。

  2.2.7、有权对基层生产单位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和生产完成情况提出奖惩意见和考核。

  2.2.8、有权制止一切违反规程、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行为。

  2.2.9、有权审批用户新增、增容供电方案。

  2.2.10、有权决定设备是否具体投运条件。

  2.2.11、有权组织协调生产计划。

  2.2.12、对大修理项目,更改项目,有审核权。

  2.3、责任

  2.3.1、对不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法令和标准造成的失误负责。

  2.3.2、对由于生产技术管理不善而造成的人身和设备事故及经济损失负责。

  2.3.3、对由于管理失误而造成的项目拖期及质量低下负责。

  2.3.4、对年度生产计划组织实施不利,完不成年计划和指标负责。

  2.3.5、对上报的各种计划及报表的准确性负责。

  2.3.6、对大修、更改费用使用不当和不合理负责。

  3、管理内容与方法

  3.1、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的规程制度,负责编制修订本局输变电运行检修标准规章制度,审核有关的现场规程,并检查督促执行。

  3.2、负责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和技术改造及设备评级管理,做好主设备的缺陷、绝缘、油务、仪表监督、防误和过电压保护、直流等专业管理,并做好各专业的检查分析和总结工作。

  3.3、负责全局35千伏及以下输变电设备重点技措、反措,更改工程管理。

  3.4、负责大修工程管理。制定大修工程管理制度。编报和下达输变配电设备大修计划,并组织检查实施。掌握好全局的大修费用的合理使用和审批关。

  3.5、负责生产计划管理。编制本市电网发展规划和滚动规划。负责编制下达输、变配电设备的年、月、周检修计划,督促检查计划执行完成情况。

  3.6、负责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力率的管理和统计考核工作。

  3.7、负责固定资产设备的归口及分管的业务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卡片,办理设备和转移、调拔和报废的技术鉴定等业务手续。

  3.8、负责制订输、变配电设备材料消耗和事故备品定额,并协助做好事故备品的管理和检修工时定额工作。

  3.9、负责10kv及以上缺陷管理工作,做好统计、消缺计划管理及实施监督工作。

  3.10、负责输、变配电工程质量监督,督促施工单位按规定施工,根据工程进度的要求,及时组织中间验收和电气安装前的土建初验收,对验收中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处理和改进,确保工程质量。

  3.11、做好输、变、配电工程和重要大修,更改工程的竣工验收和启动投产工作。

  3.12、负责设备符合投运条件的确定工作。

  3.13、负责重大事故或复杂事故的组织抢修工作。

  3.14、做好本部门的档案管理,按档案室管理办法规定,做好归档工作。

  3.15、全局技术管理工作归口部门,负责技术监督工作。

  3.16、负责全局科技项目管理,科技信息及图书资料的管理。

  3.17、负责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工作,严格对入网产品的安全、先进、经济性把关。

  3.18、完成局领导交办的有关工作。

  4、报告和记录

  4.1、生技科管理形成的报告和记录主要有

  a)生技科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b)月、年度生产计划和总结;

  c)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年度计划和季、年度总结;

  d)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e)变电运行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季、年度总结;

  f)大修规程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g)技术监督专业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h)设备评级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季、年度总结;

  i)科技工作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j)、电能质量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k)、新设备验收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

  l)、月度设备缺陷报表;

  m)、其它上级部门需要的各种报表。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强化生产管理,建立最佳的生产秩序,使生产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达到产品质量佳、消耗低、效益好的目的,确保公司的生产活动持续、稳定、可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公司生产管理,即从计划安排、原料进厂、生产过程到成品出库的生产全过程。

  第三条制造管理部是负责全公司生产管理的职能机构。公司生产管理分两级:一级生产管理为制造管理部,二级生产管理为生产厂。二级生产管理必须服从一级生产管理指令,并建立二级生产管理办法。

  第四条生产管理的各环节、各工序必须遵循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做好各项*衡,使其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紧密配合,组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管理体系。

  第二章管理职能

  第五条管理职能

  1、制造管理部负责公司原燃料采购、物流运输、生产、成品销售和技术质量、能源管理工作,负责公司总体生产组织、调度、指挥和协调工作,负责牵头公司年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负责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

  2、工程部负责公司生产设备与备品配件的计划、采购和管理,负责公司检修计划的制订和实施,负责公司安全和计量管理。

  3、运输部负责码头生产经营管理和公司运输计划的实施,以及本区域的设备和安环管理等。

  4、生产厂负责生产区域的生产、技术质量、设备和安环管理等。

  第三章生产、能源计划管理

  第六条协调公司日常生产,负责公司总体生产、能源计划管理与跟踪实施、牵头制订与实施公司年度和月度生产经营计划、生产厂日常生产配比审批下发以及日常检修计划审核,负责原燃料和能源介质总体*衡工作,负责生产和能源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归档管理工作。

  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是公司生产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公司本年度生产的宏观安排,由制造管理部牵头,运输部、生产厂、财务部等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制订,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下发给全公司各部门实施。

  第八条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包括三个月的滚动计划)是公司日常生产管理的依据,是公司生产任务的统筹安排和考核依据。月度生产经营计划以公司的年度计划大纲为依据,结合年度大中修安排,由制造管理部负责制订,经公司领导批准后下发给全公司各部门实施。

  第九条工程部每月20日前将下月“公司大中修计划”(包括三个月的滚动计划)报制造管理部,作为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的依据;每年11月15日前将下年“公司大中修计划”报制造管理部,作为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安排的依据。

  第十条公司各部门收到公司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后,要严格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并制订出本单位的具体运作计划。

  第十一条生产经营计划一般不作调整,当生产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计划无法执行,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由制造管理部下达更改计划,并通知相关单位执行。

  第十二条每星期五上午10时,由制造管理部主持召开生产主办周例会,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码头部、生产厂、工程部及制造管理部各相关主办参加

  第四章生产调度管理

  第十三条因目前公司生产流程较短,故只设立一级生产调度机构,即制造管理部值班室,是代表公司主管生产领导组织、调度,指挥公司日常生产。

  第十四条制造管理部值班室职责

  1、实行四班三倒制,每天24小时监控公司生产动态,根据生产系统最优化、效益(率)最大化原则以及上级领导安排,认真组织、调度、指挥公司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顺行和可控

  2、负责当班生产调度、指挥和协调工作,负责生产过程突发事件的总体协调、跟踪、管理和汇报工作;

  3、及时传达上级领导的指示和生产安排,并负责检查贯彻情况,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通过与内、外部进行协调,认真搞好当班水、电、气(汽)等能源介质的*衡调度工作,检查掌握大宗原燃材料进货、消耗及库存情况,确保生产连续性;)

  5、负责日常计划检修时内部单位之间或内部与外部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并及时跟踪日常检修计划的准备和进展情况。

  6、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好“制造管理部值班室交接班本”和“制造管理部值班室记录本”,每日7时前编制好前一天的“生产日报表”。

  第十五条运输部和生产厂值班作业长负责本流程的生产组织工作,在组织、指挥本单位日常生产时,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制造管理部值班室汇报。正常情况下,当班生产情况应在下班前30分钟汇报,当日生产情况应在次日3时前汇报。

  第五章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管理

  第十六条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管理原则

  1、日常停产检修计划审批总体原则:辅助从属于主体、相关单位联合、公司效益最大化。

  2、日常停产检修,按规范程序进行报批;检修的组织单位要妥善处理好生产与检修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生产运行稳定、有序、可控。

  第十七条日常停产检修计划的报批,日常计划停产检修的申报:各单位日常停产检修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务必做到事前有计划。

  1、各生产单位对提前48小时以上(含48小时)申报的计划检修,审批流程:生产单位工程部制造管理部

  生产单位,并由制造管理部传阅其它相关单位。

  2、各生产单位对于在48小时内申报的计划检修,审批流程:生产单位制造管理部生产单位,并由制造管理部传阅工程部及相关单位。

  3、各生产单位对停产8小时(含8小时)以上的计划检修,要求提前48小时请示;计划停产检修4至8小时(含4小时),要求提前20小时请示;计划停产检修4小时以下,要求提前16小时请示。

  4、各生产单位对4小时(含4小时)以上的计划检修用OA形式申报,经制造管理部协调、*衡和批准后,方可进行。

  5、各生产单位对4小时以下的计划检修可按规定提前16小时电话请示制造管理部领导,由制造管理部通知当班调度执行。

  6、动力能源系统的停产检修计划一律通过OA系统报批。

  7、遇到计划停产检修的申报时间在节假日,通过OA系统无法办理,可先向制造管理部领导申请计划停产检修,事后按规定程序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制造管理部值班室对各单位的检修事项进行全程跟踪、协调,对于检修单位提出需协助解决的事宜,应主动积极给予帮助。

  第十九条制造管理部或检修单位结合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可对停产检修的起始时间作适当的调整。

  第二十条各单位严格按申报时间组织好检修工作,允许超时或缩短检修时间误差10%。

  第二十一条检修单位在设备停产和检修具备复产条件时,应在20分钟以内向制造管理部值班室汇报。

  第二十二条非计划停产检修的单位,应在20分钟以内向制造管理部值班室汇报。

  第二十三条制造管理部值班室在值班记录本中详细记录各单位停产检修的情况,并在每天的早调会上进行汇报。

  第二十四条各单位大、中修的计划准备和实施由工程部负责,制造管理部配合。

  第六章采购销售管理

  第二十五条负责公司原燃料、生产资财采购,产品销售、库存管理及清盘库工作,原燃料消耗、废弃物控制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第二十六条面向市场、实时掌握市场原燃料供应和成品需求情况,并定期同内部相关部门和单位交流用户对我公司产品质量的反馈信息及合理化建议。

  第七章物流料场管理

  第二十七条负责从原料-成品整个运输环节管理、对口码头相关联络工作、与原料、成品运输船队联络、费用结算、业务洽谈等相关工作,负责厂内物流协调、*衡工作,负责与生产辅料运输部门各项业务联络工作

  第二十八条负责日常船期、运输计划的制订、下发和组织实施,相关单位收到计划后,严格按计划执行,以利于协调内、外部运输关系,保证物流通畅。

  第二十九条根据各业务单位需求安排称量业务、负责编写司磅操作及管理规程、计算机软件的增加、修改、调整、备份管理、司磅数据统计、司磅设备点检作业、编制司磅作业各类设备故障应急、紧急处理预案

  第三十条科学管理原料场现有场地,合理堆放原燃料,既有利于原燃料的卸车和转送,也有利于原燃料质量的追溯和转运成本的降低。

  第八章技术质量管理

  第三十一条由于公司是新投产的生产流程,因此投产前必须建立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在生产理顺并通过外审后,必须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三十二条制造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活动的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具体实施,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日常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三十三条各部门、生产厂负责职能范围质量活动的策划、实施、管理、日常监督检查及考核。

  第三十四条制造管理部规定各种原燃材料、在制品、最终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并制定各产品的技术要求或技术质量管理办法。各部门、生产厂根据产品标准、技术要求及技术质量管理办法等文件,编制本厂工艺技术及产品质量文件,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

  第三十五条制造管理部及各部门对工艺及产品质量文件执行情况进行两级检查监督,当上下工序间出现工艺条件矛盾时,制造管理部应进行工序间的协调。

  第三十六条为规范在制品及最终产品质量的判定,技术质量部制定相应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所有在制品、最终产品须按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判定及统计。不合格品经批准或按相关文件规定可作改判、降级、让步使用或报废等处置,但需做好记录。

  第三十七条制造管理部负责质量检验的管理,组织制订质量检验管理制度,负责外购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在制品、最终产品的质量检验。

  1、检验策划→采购(生产)计划→监视、测量(取制样、理化检测等)→判定→合格品转移和交付、不合格品处置→质量反馈→检验策划

  2、各采购(或自产)产品的检验管理部门组织采购(或生产)、使用单位策划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新增采购(或生产)品种或新增、修改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由使用单位向检验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再由检验管理部门组织相关单位策划检验项目、频次、检验标准或方法。

  3、建立相关的程序(或作业文件)对外购原(燃)材料、辅助材料实施质量控制,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不合格则进行处置(包括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处置主要包括拒收、降级使用、另外存放或放行等)。

  4、产品的使用单位负责提出质量检验项目、频次的需求,并跟踪、反馈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状况。

  5、检验和试验状态分待检、待定、检验合格、检验不合格四种进行标识。码头部负责外购原(燃)材料、辅助材料的标识,生产单位负责本工序产品的标识。

  第三十八条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各生产工序生产前必须建立相关的作业文件(或工艺操作规程)并确保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重点对生产过程的关键工序进行管理,对关键工序必须建立质量控制点实施控制。项目投产前由制造管理部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组成确认小组对关键工序进行确认,并对关键工序在安全、设备、工艺方法、人员、文件管理、检测设备及数据、工序衔接、统计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并按要求实施控制。

  第三十九条生产过程有关的文件、技术标准、工艺规程、记录、通知、会议纪要等必须处于受控状态,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现行有效。

  第九章考核

  第四十条生产管理相关考核.

  1、年度、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完成率纳入公司绩效考核办法考核。

  2、对不服从制造管理部值班室统一调度和日常检修安排的单位制订具体的考核办法,并严格实施。

  3、针对物流料场和技术质量制订具体考核方法,另行下发。

  第十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颁发之日起执行,试行一年后再根据运行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由制造管理部负责解释。

  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5

  一、安全技术交底要求

  (1)工程开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各工区施工负责人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2)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施工负责人(施工员)向所管辖的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3)两个以上施工队或工种配合施工时,施工负责人(施工员)要按工程进度向班组长进行交叉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

  (4)项目部技术与施工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的执行情况经常进行检查,随时发现并及时纠正违章作业。

  二、安全技术交底分类及内容

  (1)工程开工前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关键施工问题,主要是施工工艺、顺序、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及特殊的技术要求。

  (2)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除一般常规防护措施外,还应包含:照明及小型电动工机具防触电措施;登高作业防护措施;易燃物防火及有毒气体等防护措施;立体交叉作业防护措施;大型特殊工程单项安全技术交底。

  (3)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施工的特殊性,结合建筑施工有关安全防护技术进行交底。

  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1)交底人时行书面交底后应保存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和所有参加交底和接受交底人员的签字。

  (2)安全技术交底完成后,交到项目安全员处,由安全员负责整理归档。

  (3)交底人及安全员应在施工生产过程随时对安全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章作业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

  (4)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一式二份,分别由交底人、安全员留存。

  四、安全技术交底注意事项

  (1)必须在该交底对应项目施工前进行,并应为施工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安全技术交底不得后补。

  (2)安全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并辅以口头讲解。

  (3)安全技术交底应根据施工过程的变化,及时补充新内容。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7)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通用5篇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1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三、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定目录并严格进行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由省卫生厅制定目录并严格进行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目录由***制定,需要经***进行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四、我院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由医院医务科负责。

  五、各科室不得在临床应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

  六、在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或者第三类医疗技术前,应当向相应的技术审核机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在我院实施。

  七、各科室在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时,应当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

  (一)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

  (二)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三)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

  (四)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五)本机构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八、医疗机构开展通过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医疗技术,经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审定后30日内到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诊疗科目项下的医疗技术登记。经登记后医疗机构方可在临床应用相应的医疗技术。

  九、医疗机构应当自准予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

  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该项医疗技术被***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二)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三)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四)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五)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

  (六)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2

  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为切实落实文件精神,做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分类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需向江西省卫生厅申报审批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1、涉及重伦理问题;

  2、高风险;

  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5、***规定的其它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负责制定公布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公布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并报***备案;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程序

  医院医学伦理员会和学术员会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院内审核工作,医务科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必须向医务科提交《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申请书》,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必须向医务科提交《江西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审核申请书》。审核内容包括:

  (一)医院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

  (二)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三)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

  (四)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五)医院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医务科将上述材料提交医院医学伦理员会和学术员会讨论,论证通过后,将第一类医疗技术报南昌市卫生局备案,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报省卫生厅进行第三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

  各科室应当自准予开展新的医疗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填写《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向医务科书面汇报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应、随数等,医务科建立医疗技术档案,定期对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的评估,医务科定期向省卫生厅报告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情况。

  三、各临床科室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医务科报告:

  1、该项医疗技术被***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2、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3、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4、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5、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

  6、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7、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

  四、各临床科室在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报请医务科批准是否需要重新进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

  1、与该项医疗技术有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者设备、设施、辅助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会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带来不确定后果的;

  2、该项医疗技术坟键环节发生改变的;

  3、准予该项医疗技术诊疗科目登记后1年内未在临床应用的;

  4、该项医疗技术中止1年以上拟重新开展的。

  五、医院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必须是***公布的准予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

  六、医务人员开展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技术审核,由医务科组织实施。

  七、未经医院批准,医务人员擅自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的,由医务人员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3

  一、医疗技术风险管理体系

  医疗技术风险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科负责医疗技术风险上报统计、组织专家讨论、反馈整改意见等具体工作。

  二、造成医疗技术风险的可能因素

  (一)医疗技术设计方面:新技术操作规范不成熟,技术操作流程不够科学或者过于复杂等;

  (二)医务人员个人因素:新技术应用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等;

  (三)设备因素: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不能正常运转等;

  三、风险管理和预警工作流程

  (一)执行技术操作的经治医师负责监测技术风险,发现有潜在风险或已经造成损害时,应立即现场采取处理措施。现场经治医师采取措施后仍难以处理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直至科主任,必要时报告医务科或分管院领导。参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医疗纠纷(事故)防范、预警与处理规定》进行上报。

  (二)医务科根据《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必要时组织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分析讨论,指导相关人员做出正确处理。

  (三)如需继续应用该技术,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情况,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施行。

  (四)经治医师对紧急意外情况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诊疗方案、上级医师意见及诊疗情况应及时记录,同时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至患者病情稳定为止。

  四、医疗技术风险的预防

  落实我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和评估制度》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等相关规定,医务科定期对上报的医疗技术风险进行汇总和分析,呈交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评估,对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科室,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医疗技术管理持续改进。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4

  一、为加强医疗技术管理,促进卫生科技进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医疗技术准入管理制度

  二、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应严格遵守本准入管理制度。

  三、新医疗技术分为以下三类

  1、探索使用技术,指医疗机构引进或自主开发的在国内尚未使用的新技术。

  2、限制度使用技术(高难、高新技术),指需要在限定范围和具备一定条件方可使用的.技术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医疗技术。

  3、一般诊疗技术,指除国家或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限制度使用外的常用诊疗项目,具体是指在国内已开展且基本成熟或完全成熟的医疗技术。

  四、医院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禁止使用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术。

  五、医院由医务处牵头成立医院新技术管理委员会(由医院主要专家组成)及科室医疗新技术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及专家3-5人组成),全面负责新技术项目的理论和技术论证,并提供权威性的评价。包括:提出医疗技术准入政策建议;提出限制度使用技术项目的建议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和准入标准;负责探索和限制度使用技木项目技术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对重大技术准入项目实施效果和社会影响评估,以及其他与技术准入有关的咨询工作。

  六、严格规范医疗新技术的临床准入管理制度,凡引进本院尚未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首先须由所在科室进行可行性研究,在确认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包括伦理、道德方面评定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指导临床实践,同时要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人员和设施,经科室集中讨论和科主任同意后,填写'新技术、新项目申请表'交医务处审核和集体评估。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5

  一、医疗技术风险管理体系

  医疗技术风险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科负责医疗技术风险上报统计、组织专家讨论、反馈整改意见等具体工作。

  二、造成医疗技术风险的可能因素

  (一)医疗技术设计方面:新技术操作规范不成熟,技术操作流程不够科学或者过于复杂等;

  (二)医务人员个人因素:新技术应用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等;

  (三)设备因素: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不能正常运转等;

  三、风险管理和预警工作流程

  (一)执行技术操作的.经治医师负责监测技术风险,发现有潜在风险或已经造成损害时,应立即现场采取处理措施。现场经治医师采取措施后仍难以处理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直至科主任,必要时报告医务科或分管院领导。参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医疗纠纷(事故)防范、预警与处理规定》进行上报。

  (二)医务科根据《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必要时组织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分析讨论,指导相关人员做出正确处理。

  (三)如需继续应用该技术,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情况,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施行。

  (四)经治医师对紧急意外情况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诊疗方案、上级医师意见及诊疗情况应及时记录,同时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至患者病情稳定为止。

  四、医疗技术风险的预防

  落实我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和评估制度》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等相关规定,医务科定期对上报的医疗技术风险进行汇总和分析,呈交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评估,对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科室,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医疗技术管理持续改进。


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40句菁华(扩展8)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制度(精选5篇)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1

  为加强工程发包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依法实行招标发包,择优选择承包单位,公司可以对建筑面积500*方米或工程造价20万元以内的工程直接发包。

  二、建设工程的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承包单位不得转包工程业务,可以独立组织施工的单项工程不得肢解发包。

  四、主体工程必须由承包单位自行施工,其它分项工程如需分包,必须经公司批准择优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合同与总包合同的约定应当一致;不一致的,以总包合同为准。

  三、对不适宜招标项目的少量材料设备,要进行详细地考察了解,选择合适的产品。

  四、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应根据需要数量、规格、使用时间等作出采购计划,周密布署,确保工期。

  确定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货方后,应签定详细的供货合同,内容包括产地、品牌、等级、数量、价格、型号、供货时间等,按照合同规定,保证及时供货。

  五、工程用材料设备设专人管理,材料、设备进场后及时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对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严禁办理入库手续,材料、设备领用办理出入库手续,办理后及时把材料、设备出入库手续送交财务部,保证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六、供货方应及时提供工程材料设备的证明和有关票据,以便结算入帐。

  七、项目技术部及其驻工地代表严格对进场工程材料设备进行监督和检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2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建筑垃圾的倾倒、运输、中转、回填、消纳、利用等处置活动。

  本规定所称建筑垃圾,是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它废弃物。

  第三条 ***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承担处置责任的原则。

  国家鼓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鼓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优先采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

  第五条 建筑垃圾消纳、综合利用等设施的设置,应当纳入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

  第六条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内的工程施工情况,制定建筑垃圾处置计划,合理安排各类建设工程需要回填的建筑垃圾。

  第七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应当向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获得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后,方可处置。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请后的20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予以核准的,颁发核准文件;不予核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的具体条件按照《***关于纳入***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 禁止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

  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

  第十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不得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

  第十一条 居民应当将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别收集,并堆放到指定地点。建筑垃圾中转站的设置应当方便居民。

  装饰装修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处置建筑垃圾。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并按照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处置,防止污染环境。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不得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运输。

  第十四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时,应当随车携带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按照城市**有关部门规定的运输路线、时间运行,不得丢弃、遗撒建筑垃圾,不得超出核准范围承运建筑垃圾。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第十六条 建筑垃圾处置实行收费制度,收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因建设等特殊需要,确需临时占用街道两侧和公共场地堆放物料的,应当征得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八条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纠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超越法定职权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二)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不予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核发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

  第十九条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狗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以罚款:

  (一)将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的;

  (二)将危险废物混入建筑垃圾的;

  (三)擅自设立弃置场受纳建筑垃圾的;

  单位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30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个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行为之一的,处20O元以下罚款;有前款第三项行为的,处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建筑垃圾储运消纳场受纳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的,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二条 施工单位未及时清运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的,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施工单位将建筑垃圾交给个人或者未经核准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单位处置的,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处置建筑垃圾的单位在运输建筑垃圾过程中沿途丢弃、遗撒建筑垃圾的,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文件的,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施工单位处 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建设单位、运输建筑垃圾的单位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经核准擅自处置建筑垃圾的;

  (二)处置超出核准范围的建筑垃圾的。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由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2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3

  1、工程部、项目经理部凡在编制新工程项目的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按照国家颁发的劳动保护法令和行业部门发布的劳动保护的规定或标准为依据。

  2、工程部、项目经理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时,必须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和危害因素的种类、数量,危险和危害程度的大小作为编制内容。

  3、明确认识到安全技术措施在生产中的作用,在预防职业病、职业中毒造成的停工停产经济损失所起的作用。

  4、工程部、项目经理部在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内,要有安全技术项目,确定各个项目的资金额度、物质准备、负责人员和具体执行人员;规定完成或投用日期;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实施以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部门的审查,审批后方能实施。

  5、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批准以后,由生产部门下达生产技术措施计划时同时下达。

  6、各项目工程部应按有关规定提取安全措施经费,提取的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随意挪用。

  7、经上级或安全技术部门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原则上不得变动,若需修改原计划方案,应经过生产部门、安全技术部门批准。

  8、凡是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真实,有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不执行,而造成生产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必须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4

  技术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的作用是把整修企业的技术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技术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从而完成技术管理的任务。

  一、图纸的熟悉、审查和管理制度

  (一)施工图纸会审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工作。会审前要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对图中的疑难问题和差错,要分别作好记录,准备好会审意见,对于较复杂的大型工程,会审前由技术部组织各专业进行预审,将问题汇总,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二)图纸会审工作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和施工单位参加。一般由公司工种部经理主持,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

  (三)图纸会审时决定的问题,由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填写图纸会审记录和工程洽商单。图纸会审记录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签字。会审记录填写要详细、准确,并注明参加会审的人员和时间。

  (四)必须提高图纸会审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图纸会审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掌握设计意图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了解设计方案、技术措施贯彻国家规范标准情况;设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情况,有无改进方面;工程结构是否安全可靠,装饰装修施工有无困难;设计图纸内容有无错误,各专业之间有无矛盾等。

  (五)图纸会审记录一式八份,分别如技术部、财务部、预算部等。

  二、技术交**度

  (一)技术交底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按技术管理程序,技术交底必须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

  (二)技术交底分工:凡由公司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由公司经理主持,公司总工程师向有关项目经理部负责人进行交底。交底内容可以总工程师签发的会议纪要或其他文字材料下发执行,项目技术负责人,在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按部位和操作项目,向各专业施工员及班组长进行交底。

  (三)交底内容:总工程师的技术交底一般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主要施工方法及关键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对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机具的要求;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的配合;技术安全措施,规范性和特殊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等。项目技术负责人可按总工程师技术交底的内容办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的内容包括:设计图纸(包括设计变更)的尺寸、标高、轴线、预留洞、预埋件等详细情况;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工序措接;质量标准、安全技术措施、成品保护措施、新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要求;上级领导对某些技术问题的批示和技术决定;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四)技术交底主要以书面形式进行,填写统一的技术交底表格,并应由交底人、审核人及接受交底人签字。

  (五)技术交底资料是施工技术资料的重要内容,各专业技术交底材料分别由单位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收集整理,并按日期先后编成册,妥为保管。

  三、施工组织设计制度

  每项工程开工前必须作出施工组织的设计以指导施工的全过程,处理好人、物、空间、时间、施工工艺、质量与数量、专业与协作等施工要素及其朴素间的关系,以获取好的经济效益。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按服务对象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类: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种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大中型建设项目,群体工种复杂的重要工种为对象,是全局施工活动的纲领性指导文件(略)

  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单位工程为对象,是单位工程施工具体的指导性文件,内容包括:(略)

  3、施工方案有两种形式:

  (1)凡套用定型设计、采用做法的建筑工程和工期较短的简单工程,可编制施工设计简要,着重对工期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设计。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

  (2)对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难度较大,技术较为复杂的分项工程,以及特殊部位和特殊条件下的单项工程,均需编制施工方案,这种方案则是施工技术实施性专题设计,其内容必须包括:可行性和可靠性的分析、论证结果;材料、机具、设备、劳动力的投入计划;作业程序、条件、标准;经济技术指导的测算,质量等级和安全性能和预期评价,对不利影响因素的分析预测和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等。上述内容力求全面、详尽、具体,并同时提出施工管理的各种保证体系建制。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分工审批权限

  施工组织设计、专题设计型施工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主持,组织有关部、室、项目经理部参加,由公司工程部负责汇编,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有关人员进行审批。

  (三)施工组织的编制时间要求

  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与接制到图纸后15天内提出;施工设计概要在接到图纸后7天内提出;编制的投标施工组织设计视具体情况按期提交,原则不影响送标时间。

  (四)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管理

  1、所有工程都必须施工设计或方案,否则不准开工;

  2、未经审批或审批手续不全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视为无效;

  3、工程开工前必须按编制分工逐级向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同时进行对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横向交底,并应有相应的交底记录;

  4、加强实施全过程控制,分别对基础施工、结构施工和装修三个阶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情况的中间检查,并且需做施工组织中间检查记录;

  5、施工组织设计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实施过程中,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凡属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变更和调整,都必须编制“施组调整(或补充)方案”,报原审批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6、工程完成时,必须及时原施工组织编制内容做出技术总结,并上报原审批人,做好施工组织设计评价和对编制人、实施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

  (五)施工组织设计的考评(略)

  四、材料检验制度

  材料检验制度是对施工用材料、构件、配件和设备等,必须由供应部门提出合格证明文件,,并进行试验、检验,对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并注明去向。对有关设备进行调整和试运转,以便正确、合理地使用,保证工程质量。

  五、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

  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规定,必须按照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根据建筑安装工程的特点分别对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竣工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从而逐环节地保证工程质量,详见质量管理制度。

  六、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工程技术档案是指反映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技术状况、质量状况等有关技术文件、图片、图纸、光盘等,这些都需要妥善保管,以备工种交付使用、维护管理,改建扩建时使用,并对工种历史资料进行保存和积累。

  1、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由公司档案管理员负责;

  2、各项目工程的档案资料必须按照单位工程技术资料规定的内容齐全,填写准确无误。

  3、档案的收集整理严格按“档案管理办法”的标准执行。

  4、工程竣工验收的统一交回公司存档。

  七、技术责任制度

  是各级技术领导、技术管理机构、技术干部及操作工人的技术分工和配合要求,建立这项制度有利于加强技术领导,明确职责,从而保证配合有力,功过分明,充分调动有关人员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一)技术管理机构

  公司经理

  总工程师

  工程部

  项目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技术人员

  专业施工员

  工人班组

  (二)各级技术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做好经常性的技术业务工作;

  2、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为顺利进行施工创造条件;

  3、向各级领导提供技术分析资料、技术情报、技术咨询、技术建议方案和技术措施,便于领导决策;

  4、检查各级技术部门和技术人员贯彻有关技术规定、制度、规程的情况;

  (三)总工程师的主要职责

  1、全面领导企业的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2、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

  3、组织编制:贯彻企业的年度技术措施纲要和四项费用计划,组织总结年度技术工作;

  4、开展技术革新活动,审定重大技术革新、技术改造方案和全理化建议,组织编制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等;

  5、对重点工程组织编制和参加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交底,组织熟悉会审图纸,参加竣工验收;

  6、参加公司范围内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工程质量检查,对重大事故进行技术上的分析和处理,参与重点工程的投标决策,领导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7、领导培训工作,审批技术培训计划;

  8、领导进行技术总结;

  9、对技术人员的工作安排、晋级、奖罚等方面提出意见;

  10、对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负技术上的责任。

  (四)项目技术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1、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公司技术决定,制度以及施工项目的技术管理制度;

  2、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工作,主要有:

  (1)组织有关人员熟悉图纸及招标文件等技术文件,对图纸中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以及监理部门协商解决,并及时办理文字洽商手续;

  (2)参加施工组织审批;

  (3)负责项目工种技术交底工作;

  (4)根据项目部的技术计划,组织编制度,保证质量、安全、节约的技术措施计划并贯彻执行;

  (5)主持建筑物的位置、轴线、标高等预栓、组织隐蔽工程验收;

  (6)组织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设立预检,参加竣工验收;

  (7)组织质量检查,负责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并及时上报;

  (8)对施工生产中的安全问题负技术上的责任;

  (9)协助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10)领导材料检验工作 ;

  (11)负责技术革新、环保计划的实施;

  (12)领导技术档案的整理、原始资料的积累,组织绘制竣工图,并定期移交和归档;

  (13)参加技术会议,组织技术业务学*和进行技术安全教育;

  八、技术复核及审批制度

  该制度规定对重要的且影响工程的技术对象进行复核,避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种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复核的内容本般包括建筑物的位置、标高和轴线、基础、设备基础、模板、钢筋砖、砖砌体、大梯图、主要管道、电镀,审批内容为合理化建议、技术措施、技术革新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对其它工种内容按质量标准规定,进行有计划的复查和检查,该制度实施由公司工程部负责完成。

  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制度 5

  1、负责监督落实国家与行业的各种技术文件、规范及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在本项目的实施;

  2、参加项目质量策划;

  3、负责组织、编制、审批项目部的质量保证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和各项施工方案,并监督执行;

  4、根据项目质量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5、负责在施工中对本项目的技术、质量、测量、试验工作进行管理,对项目质量检验计划和项目试验计划进行有效性及可行性审核;

  6、负责改革和推广新技术;

  7、组织技术及施工人员审图,参加图纸会审,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施工方案;

  8、组织一般质量事故评定,并负责质量问题的纠正措施情况和进行验证;

  9、负责收集整理保存建档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图纸;

  10、负责项目部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管理工作;

  11、负责对本项目部检验和试验状态进行监督管理检查;

  12、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设计变更;

  13、负责在工程施工中的原始资料、文件的积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