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

首页 / 语文 / |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1

  在《棉花姑娘》一课中,执教老师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恰到好处,环节的设置为教学增色不少。

  例如,在引入课题后,老师在“棉花姑娘为什么会生病”的问题后适时补充了一段蚜虫的自我介绍的录音。通过蚜虫的自我介绍,小朋友们清楚地了解了蚜虫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棉花姑娘处境的危险和痛苦。所以在老师“你觉得蚜虫怎么样”的问题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出了对蚜虫的痛恨和对棉花姑娘的忧虑。这为课文后面的教学做情感上的铺垫。

  再如,当教学到“七星瓢虫”时,老师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又补充了三句介绍七星瓢虫的话,并请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二句,介绍介绍。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对七星瓢虫这种益虫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有条理的说话,可谓一举两得。

  查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一课十分关注内容结构的整体性。课一开始,媒体上雪白雪白的、笑盈盈的棉花姑娘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话峰一转“就在前不久的它可不是这样的。”指出了主要矛盾,“棉花姑娘怎么会生病的?”成了学生学*的动机。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一段蚜虫的自述既补充了学生知识上的空白更激发了学生对棉花姑娘的同情和对蚜虫的厌恶,使学生仿佛身在其中,为后来的朗读指导奠定了感情基础。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通过自由读文,很容易的找到了几位医生说的话,并从中明白了各位医生的专长,解决了课文的难点。查老师十分关注教材的细节。引导学生从棉花姑娘三次说话时的感情变化入手读好句子,并用朗读体会医生们帮不上忙时心中的愧疚之情。老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师生间的对读,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加深理解、深化感情,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课文的情意目标。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2

  听完潘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潘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潘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完全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觉得,潘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 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并让男生喊喊女生,女生来回答等等,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在书写生字“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潘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并理解这是一只可恶的蚜虫,学生朗读这几话是就会带着可恶的表情来读。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潘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当中。

  五、注重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一词之后,教师提问:“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写得很美。然后潘老师又问:“生活中,你见过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呢?”并相机出示拓展填空的练*,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的词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更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3

  听了廖饶萍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这堂课,给人感觉非常轻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以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介绍”引入课文第1 小节的学*,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图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从而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这节课中,老师重视开展朗读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

  1.教师点评时有些过于随意。指导学生朗读感叹句时,讲述得不是很清楚。

  2.课件可以制作得更加精美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4

  听了董老师的的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能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文,带领学生去感受课文,老师的激情与耐心让我佩服。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如: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且拓展开来,“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还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等环节都在调动学生学*要与生活联系。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本节课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5

  就《棉花姑娘》一课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有特色。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课题“棉花姑娘”,“棉花”应该读轻声,“姑娘”的读音指导,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形象地字形分析,“斑”与熟字“班”地比较等教学丝丝紧扣,虽说是认读字,但学生也学得非常扎实。

  二、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心理特点,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促进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刘老师多次让学生体验人物角色,用朗读来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如刘老师让学生读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从“多么”和“盼望”这两个词语中感受棉花姑娘急切地需要有人帮她治病的心情。在指导人物重点句时,有个别读,有齐读,有教师示范读等。总的来说,刘老师对教材处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

  三、体现教师是学生学*的促进者,合作者。

  课堂中,刘老师非常民主,能与学生展开亲密对话、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始终很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委婉地指出不足,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如,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时的评价:你的眼睛真亮。你观察得多仔细呀!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阅读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1)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的评课稿 (菁华3篇)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的评课稿1

  王老师用娓娓动听的故事形式贯穿了整堂课,学生融进了情境中、故事中,与棉花姑娘同喜同乐。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王老师的生字教学是比较有特色的,她十分巧妙地将七个生字随着故事的发展,课文的深入而逐一出示,在语言环境中学*生字,很有效果。例如她开头谈话时便引出了“姑娘”二字,又着重提出了娘(nióng)与姑娘的(niang)读音的区别,可见她很注重生字的正确读音。介绍棉花姑娘之后,老师语气一转:“可是棉花姑娘此时却正在哭泣呢?为什么呀?”顺势引出了“蚜虫”很自然地教学“蚜”这个生字。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生字宝宝跳出来跟大伙见面了,之后,她来了一个集中出示“摘棉花”学生们是读得有滋有味,在笑声中,很好地掌握了七个生字。

  除了生字教学,我觉得朗读指导也是比较有特点和实效的。例如: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你们是谁?”紧抓惊奇二字不放,给惊奇换个词语,让孩子们更加明白这个词语的意思,并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觉来。不仅如此,她还表扬了一些孩子读书的表情“看,这个小女孩把眼睛张得大大的,真惊奇呀!”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这很重要,他们也学着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读出了感觉。

  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王老师的多媒体课件更是值得一提了,棉花姑娘、七星瓢虫等等小动物的形象在动画flash的制作下真是可爱极了,色彩十分鲜艳,很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审美观,也难怪他们紧紧地盯着屏幕,跟随着老师的故事时而变成棉花姑娘,时而变成了七星瓢虫,乐此不疲。

  这节课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能将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真是不简单,不单单是因为孩子们学**惯好,主要还是靠老师动听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情节,巧妙的教学方法和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我们能认真地备好每一堂课,认真地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语文,学*生字,比起死板的教学来不知胜过多少。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的评课稿2

  听了廖饶萍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这堂课,给人感觉非常轻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以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介绍”引入课文第1 小节的学*,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图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从而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这节课中,老师重视开展朗读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

  1、教师点评时有些过于随意。指导学生朗读感叹句时,讲述得不是很清楚。

  2、课件可以制作得更加精美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的评课稿3

  今天,我要评课的内容是罗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那么先来简单地回顾下教学过程,首先罗老师基于课题,让学生认识棉花姑娘,再进行第一段的教学,把生字“蚜、盼、治”的学*落实在词语中,再落实在句子中。紧接着通过棉花姑娘和三位医生的对话,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盼望着被医治的心情,并采取演一演的活动形式加深体会。同时,在朗读中让学生了解了一些礼貌用语,最后再进行生字“只”“请”两个字的书写。

  罗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我听完课后,内心有几点感触,我想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识字教学、朗读及指示性语言、写字。

  一、识字教学

  1、首先我们来看看罗老师这节课在识字上下的功夫,一开始抓住姑娘进行形声字教学,再利用加一加等方法识记盼望、蚜虫、治病等词,另外,罗老师的识字教学,重在结合语境识记。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节课罗老师做到了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罗老师扎实地教授生字让我想起来《易经》里有一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周一贯老先生的解释是小孩子一上学应先培养他端正的品行,让他正心、正德、正见、正行,为孩子奠定一生勤学敬业、和*处事、幸福成功的基础,这就是最神圣的功德。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孩子母语的启蒙,是小孩子养正的重要一步,而汉字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我们要把识字教扎实了。

  2、在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放大这么一句话: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标中将以前的还应考虑改成特别关注,在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信息,那就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要凸显出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虽然部分字已经音变义变,但是大部分的字还是能够顽强地凸显其表意的特征,通过字形,分析并理解字义。正如黄亢美老师倡导的字理教学,就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阅读课依据字理进行析解词语和品味词语,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凸显汉字文化的魅力。

  透过字理教学,让生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尽量做到生字教学既有浅出更有深入。去年我们学校有参与的我爱学*这个活动,透过字理教学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生字,提高生字识记效率,减少生字回生现象,也符合“人人过关”这个理念。在这堂课中,罗老师在教学生字 “盼” 的时候,提问这个字和什么有关,透过字理,形声字,从目,分声。本义指眼睛黑白分明,目美。引申为看、想望的意思,编了个顺口溜:用眼看,分分秒秒地看着。因此也了解了字义:棉花姑娘是多么期待呀,多么盼望了。

  二、朗读及指示性语言

  1、朗朗乾坤,朗朗读书声,提升朗读的底气,低年级的孩子具有乐唱喜欢读的年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我爱学*期末测评中,从我们学校的实际中,喜欢口头测评的人多于喜欢纸笔测评的。罗老师这堂课中,重在扎实地掌握三位医生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在个别读、自由读、师生配合读、演一演地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能尽情地参与到朗读中,在读中慢慢体会“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多种形式的读已经有了,那么如何在正确朗读基础上,在流利、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2、罗教师的一些明确的指示性语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尽量照顾全员,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其中比如:如果你读好了对着老师笑一笑,如果你划好了就坐端正告诉老师,尽量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准备好的小朋友用立正的姿势告诉我,再比如说举手,让没有发过言的孩子摇摇手,比方说,有的孩子上来回答过问题了,坐下面的同学没机会上来,如果你和他答案是一样的,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性语言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

  三、写字

  打好*字书写的根脚,周一贯老师说:“写字不仅关系到巩固汉字,而且练写的过程也是学*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正如一句古话:心正则笔正,我们更是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罗老师对孩子们写字姿势,以及书写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字有一些写字儿歌,如果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增加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记的兴趣。

  说到这儿,回想起此次活动的,想起两个基本理念,我们听评课是基于研究、为了改进。“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愿做一个耕别人的园也荒不了自家的园的语文老师。”

  以上我的发言较为简陋,不当之处,多给宝贵意见,谢谢您!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2)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 (菁华5篇)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1

  听了董老师的的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能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文,带领学生去感受课文,老师的激情与耐心让我佩服。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如: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且拓展开来,“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还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等环节都在调动学生学*要与生活联系。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本节课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2

  听完潘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潘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潘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完全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觉得,潘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 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并让男生喊喊女生,女生来回答等等,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在书写生字“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潘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并理解这是一只可恶的蚜虫,学生朗读这几话是就会带着可恶的表情来读。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潘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当中。

  五、注重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一词之后,教师提问:“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写得很美。然后潘老师又问:“生活中,你见过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呢?”并相机出示拓展填空的练*,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的词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更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3

  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的这堂课《棉花姑娘》,可以说非常精彩、非常幽默、非常扎实。同样一节课,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想法、看法。就像一句名言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我就来谈谈自己听完这堂课后的感受。潘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以棉花姑娘生病了,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为感情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中出现了很多亮点。我就抓以下几点来谈谈: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学*兴趣

  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例如:以田野里棉花丰收的情景和棉花姑娘生病的画面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接着是对蚜虫的一种介绍,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最后以对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和对全文的总结归纳,使学生懂得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之所以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是因为七星瓢虫只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从而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潘老师在教学“治”这个生字时,她出示了甲骨文,说明是以前发大水大家建筑土台,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个“台”字。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三、教学评价丰富

  1、课堂上潘老师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还可以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喜欢潘老师的轻松幽默和有效的评价,这是我们值得学*的地方。

  总的来说,潘老师的这节课是扎实、高效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简单、快乐。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4

  在《棉花姑娘》一课中,执教老师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补充恰到好处,环节的设置为教学增色不少。

  例如,在引入课题后,老师在“棉花姑娘为什么会生病”的问题后适时补充了一段蚜虫的自我介绍的录音。通过蚜虫的自我介绍,小朋友们清楚地了解了蚜虫对植物的危害,以及棉花姑娘处境的危险和痛苦。所以在老师“你觉得蚜虫怎么样”的问题后,同学们纷纷表示出了对蚜虫的痛恨和对棉花姑娘的忧虑。这为课文后面的教学做情感上的铺垫。

  再如,当教学到“七星瓢虫”时,老师在课文内容基础上又补充了三句介绍七星瓢虫的话,并请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二句,介绍介绍。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对七星瓢虫这种益虫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他们有条理的说话,可谓一举两得。

  查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一课十分关注内容结构的整体性。课一开始,媒体上雪白雪白的、笑盈盈的棉花姑娘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老师话峰一转“就在前不久的它可不是这样的。”指出了主要矛盾,“棉花姑娘怎么会生病的?”成了学生学*的动机。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一段蚜虫的自述既补充了学生知识上的空白更激发了学生对棉花姑娘的同情和对蚜虫的厌恶,使学生仿佛身在其中,为后来的朗读指导奠定了感情基础。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学生通过自由读文,很容易的找到了几位医生说的话,并从中明白了各位医生的专长,解决了课文的难点。查老师十分关注教材的细节。引导学生从棉花姑娘三次说话时的感情变化入手读好句子,并用朗读体会医生们帮不上忙时心中的愧疚之情。老师的范读,学生的个别读,师生间的对读,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加深理解、深化感情,水到渠成地达到了课文的情意目标。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5

  听了董老师的的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能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文,带领学生去感受课文,老师的激情与耐心让我佩服。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如: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且拓展开来,“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还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等环节都在调动学生学*要与生活联系。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本节课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3)

——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评课稿 (菁华3篇)

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评课稿1

  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谢老师在教学《荷叶圆圆》时努力体现以下两点新课标的理念。

  一、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1、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扩展教材的“形”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文字毕竟不是直观的,他们能感受到蕴涵在人化了的物中间的童趣,并有足够的想象力,但对文字所呈现的美感缺乏体验。老师就借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优点,一方面激发学生参与、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使教材的“形”得以最大程度的扩展。

  2、充分朗读课文语言——扩展教材的“味”

  文字是*面的,只有借助声音才能立体起来。本节课以读贯穿教学,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在读中体会乐趣。通过对课文充分的朗读,将语言逐渐吸收内化,文本的“味”便出来了。教材也便因此而更具生命力。

  3、适时扩展学生的想象——由“文本”向“文外”扩展

  比如“让学生想象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感觉怎样?它躺在荷叶上看到了什么?”在拓展时让学生想象池塘里还来了谁,他们会怎么说?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将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学生的想象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达到对文本的丰富和补充。

  二、让课堂成为师、生和文本对话的过程。

  (一)生本对话

这次是谢老师第六次教这篇课文,我和我们组的老师其他老师一样,参与了整个试教过程。老师在前几次试教时呈现研读的专题是:都有那些小伙伴喜欢荷叶?为什么喜欢?结果发现学生脱离了文本,讲的比较散,而且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这次的专题改为:这些小伙伴把荷叶分别当作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中充分与文本对话,并配以想象说话、语言训练、表演读等形式获取最真实的感受。

  (二)生生对话

  课堂中强调学生的独创性,孩子们在课堂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如“荷叶是蚂蚁的运动场”,“荷叶是蝴蝶的舞台”,“荷叶是蜜蜂的花园”,“荷叶是我的展示台”,“荷叶是我的遮阳帽”……孩子们交流得多么欢畅啊1

  (三)师生对话

  谢老师的声音悦耳动听,很具有亲和力,仿佛夏天一股清凉的泉水,沁人心脾,使课堂成为充满爱意的课堂,富有诗意的课堂,饱含情意的课堂。本课教学中,老师经常给学生赏识、表扬、肯定和信任,尊重学生的感受、想法和意愿,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对话,和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然而教学永远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我想提一点建议:语文课的特点是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在这一节课中读的层次还不够深。

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评课稿2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轻松、活泼、充满童趣的散文诗。文本中富有童话个性色彩的语言令我印象深刻。因此,指导学生生动、有趣地读好课文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听了林老师上的这堂课,感觉很轻松,很快乐,也让我受益匪浅。她那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都是非常值得我学*的。她的课总的来说给我的感觉有以下几点:

  一、优美图片,渲染学*气氛,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教师让学生欣赏碧绿的荷叶图,然后通过:“把这圆圆的荷叶当成我们的展示台,展示我们朗读课文的水*!”看着那一片碧绿的荷叶,仿佛就置身与一片荷塘中,从而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增加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样子。

  二、字、词教学扎实、牢固

  学好字、词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林老师在这里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1、一开始,复*上节课所学生字词,请同学齐读生词,再单独以字的形式开火车读。2、在学文中能结合课文理解词意,继续巩固读音。如随文学*书写“停机坪”的“机”,“一朵朵”的“朵”。本课通过创设活泼有趣的学*情境,采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语文活动和游戏中快乐识字,轻松识字,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理解。

  三、以读为主,以读激趣。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老师揭题后,让学生欣赏图片,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美的基础上产生了读的冲动。当老师问:“这么美的课文,你们想读吗?”学生都争着说愿意。并让学生带着问题“荷叶吸引了哪些小伙伴呢?它们都把荷叶当作什么呢?”去读,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随后,她又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读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的对话,再纷纷让孩子们汇报读,随机指导学文。林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的读,有齐读、带动作表演读、男女生对比读、指名读等,达到了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轻松活泼的散文诗里,感受着充满童趣的夏天,触摸着生机勃勃的荷叶,体味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的快乐心情。

  四、适时扩展学生的想象——由“文本”向“文外”扩展

  比如“让学生想象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感觉怎样?它躺在荷叶上看到了什么?”“除了眼睛是亮晶晶的,还有亮晶晶的什么?”在拓展时让学生想象池塘里还来了谁,他们会怎么说?会把荷叶当作什么呢?”课堂中,老师引导学生将文本向文外拓展,把学生的想象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利用,达到对文本的丰富和补充。

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评课稿3

  听了彭老师的这堂课,感觉很轻松、很快乐。课文中富有童话个性色彩的语言和彭老师拿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使课堂充满了诗意的课堂。总的来说给我的感觉有以下几点:

  1、注重古诗词的积累,本课教学初期,学生通过诵读《江南》,感受江南莲叶何田田,通过猜谜引入荷叶,充分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欣赏荷叶仿佛让学生置身于那一片片的荷塘中,很自然的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增加了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知,使学生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圆圆、绿绿的特点。

  2、字词教学扎实牢固。教学中通过学生自由练*朗读带拼音的词语,再去掉拼音学生个别读。重点讲解“肩膀”等字的'部首特点并与学生通过耸肩膀等游戏感知跟身体部位有关的用“月”字旁并延伸学生举例“肚、脸”等字。

  3、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学说一句完整的话,采用补充句子方式来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彭老师多次体现。首先从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注重孩子从大局面出发,可以从左到右等方面观赏述说。再从“荷叶圆圆的、绿绿的”从荷叶的形状、颜色出发举例说说苹果 、 教师出示图片,能借用身边的事物再举例九更佳。最后彭老师用“亮晶晶”让学生说一句话。

  活动反思与建议:

  彭老师的课堂可以根据低段孩子的特性,能在课件中更多更直观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课堂中也可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性穿插游戏,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4)

——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评课稿 (菁华3篇)

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评课稿1

  今天,我听了《要下雨了》这节课,有如下思考: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上课伊始,老师就紧紧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与学*欲望,当学*的小主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练*背诵,效果就好多了。因为这时,他们的思维是最活跃的。不过,怎样操作起来最有效,还需我们共同探讨。

  2、以读为本,读贯穿教学的始终

  朗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这节课中,读贯穿课堂的始终。表现在:

  (1)读的形式多样,有自由读,大声读,分角色朗读,给动画配音等等。

  (2)读有层次性。老师先引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这以基础上,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角色体验中独好每个角色,理解要下雨时,各个小动物的活动不同,同时也体会在下雨前动物们的着急心情,既理解了内容,又提高了朗读能力。

  3、品词析句,注重语言实践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发展语言,提高语文运用能力。这节课就体现了这点。在揭题审题时,老师就引导学生理解比较“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不同意思,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现象,使他们知道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敏化学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然后,老师在随文阅读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话,在读与说中感悟“……正……”的意思。学生也说得很好。建议:用“因为……所以……”说燕子为什么低飞这句话学生说得不太好,原因是这段话逻辑性很严密。我们可否这样训练:“因为要下雨了,所以()。因为空气很潮湿,所以( )。因为虫子的翅膀上沾了小水珠,所以( )。因为虫子飞不高,所以( )。”这样既降低了说话的难度,又更清楚地明白燕子为什么低飞的道理。

  4.扶放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要下雨了》这是一篇科学童话。老师抓住了这篇科学童话的结构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三部分结构相同,都是讲下雨前小动物们的活动情况,所以采用重点指导和放手自学相结合。但是在操作层面上有点面面俱到。我认为应该宁抓重点,放弃细枝末节,这样可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评课稿2

  《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描写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和小鱼、燕子和蚂蚁的对话,让人明白了自然界一些动物的异常行为,往往预示着某种变化,读来饶有趣味。廖老师教态自然、亲切,富有童真,板书简洁明了,形象;教学扎实,有效,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我个人认为本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重视识字,随文识字,激发兴趣。

  廖老师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如做动作读(伸);形*字的对比,水波和山坡;随文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中,巩固识字,体会他的构造,理解字义(割);创设情境,结合生活理解(潮湿)。

  二、关注朗读,朗读方式多样,有层次性。

  朗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在这节课中,朗读贯穿课堂的始终。表现在:

  1、读的形式多样,有自由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读等等。

  2、读有层次性。廖老师先引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这以基础上,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角色体验中独好每个角色,理解要下雨时,各个小动物的活动不同,同时也体会在下雨前动物们的着急心情,既理解了内容,又提高了朗读能力。

  三、品词析句,注重语言实践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语言,发展语言,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在揭题时,廖老师就引导学生理解比较“下雨了”和“要下雨了”的不同意思,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现象,使他们知道多一个字少一个字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提高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体会用词的准确性,然后,在随文阅读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读与说中感悟“……正忙着……”的意思,进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四、关注书写,重视写字姿势与写字*惯

  廖老师利用吗、吧的对比,让学生先观察他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再进行书写,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书写能力。

  五、扶放结合,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文中第一部分与第二三部分结构相同,都是讲下雨前小动物们的活动情况,所以采用第一部分重点指导和逐步放手自学,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建议:1、师有点面面俱到,放得不够开,时间较紧。

  2、课外延伸,是否可以放到第二课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收集下雨前动物的表现,更加激起 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不妨用个小诗结尾。

一年级语文《要下雨了》评课稿3

  今天听课高老师执教的《要下雨了》一课,课后和高老师进行了交流,共同对这节课进行了总结。高老师谈到这节课自己的感受时,认为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我个人认为,这可能与老师的准备不足有一定关系。首先我认为一开始老师在导入设计上就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通过雷雨前的.自然现象来引入课题,选取儿童知晓的生活常识,贴*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不仅能有利于激发兴趣,将学生引入情境,而且在课题的引出上也会更加自然,同时还向学生渗透了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在初读课文环节中,高老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但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十分明确,例如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读书的姿势应该怎样?所以自读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教学生字部分,高老师课堂上由扶到放,巩固扎实。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动中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通过开火车,小组学等形式,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发了学生认读兴趣。

  这节课高老师能把握新课标的主旨,突出识字和朗读两大重点,将教师定位于和学生*等的合作者,充分尊重学生及其独特体验,做到了与学生真诚地的交流对话营造了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5)

——一年级语文评课稿 (菁华6篇)

一年级语文评课稿1

  今天谢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谢老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了比较全面的口语交际的目标。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课堂上,老师尊重学生,*等地和孩子们交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发言,锻炼了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交际*惯,培养了学生爱护环境的良好品质。

  下面,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口语交际课的特点,对这节课进行具体的分析、评价。

  一、 层次分明,富有趣味

  1、情景导入,富有情趣。

  通过学生观察校园的图片,让学生想想:喜欢在清洁卫生的地方学*还是到处垃圾的地方学*呢?通过图片引入话题《我们身边的垃圾》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有了想说的冲动。

  2、 情景表演,情理相生。

  以课文里面的鸭先生的小路为线索,让学生发现我们身边的垃圾,让同学们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我们身边的垃圾到底从哪来的呢?在这一环节中,谢老师安排的情景表演十分有趣,也是学生们最为喜爱的一个环节。老师让学生上台当一名环保小卫士,对乱丢垃圾的小朋友进行劝阻和教育,这环节能让学生有效地体会乱扔垃圾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应该去劝阻别人不要扔垃圾。活动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课堂中。

  3、 处理垃圾,设计有趣。

  既然生活中不可避免出现垃圾,那有什么好办法处理垃圾呢?通过这个问题,顺理成章的过度到了下一环节,处理垃圾。引出了接下来的有趣活动:垃圾分类、设计垃圾桶等。

  4、 小结拓展,情浓意远。

  老师对这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接下来的扩展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回家跟父母说说,你还想怎么处理垃圾呢?使保护环境的课题走出校园,进入家庭,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是社会的首要任务。

  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情景的创设在口语交际中起重要作用,他是学生主动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考,敢于发表。在本课教学中,老师创设了多个情景。

  1、 联系生活,出示校园的环境图,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

  2、 联系学生熟悉的课文题材,创设说话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

  3、 通过了解身边的垃圾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想办法处理垃圾,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以上几个层层深入的情景创设,使学生积极投入,主动交际,从而提高了口语交际的训练质量。

  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是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质量,因此,在交际过程中,需要设计多个回合,要求学生在交际内容方面层层深入,语言表达方面步步提高。在本课教学中,老师设计了三个回合的交流:第一回合,问学生“你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下学*?”让学生说出环境整洁卫生的重要性;第二回合:让学生发现垃圾,说说“身边的垃圾从哪里来?”第三回合: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说出各种方法后,老师很自然的把话题扩展,你还有什么处理垃圾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自己的想象力。三个回合的交流,从简单到丰富,从表面到深入,在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学生的倾听、表达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整个交际过程中,通过老师的

一年级语文评课稿2

  《家》这节课设计新颖、独特,层次分明,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锤炼了学生的语言,是一节很有特色的语言课。在本节课中有许多亮点值得我学*:

  1.学生能借助拼音课文读和认读生字,这是符合低年级的阶段目标和要求的,可见,教者对低年段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得很到位。

  2.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者应用了谈话导入,通过谈话拉*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地走进了文本。

  3.阅读有梯度、有层次。通过多次不同目的的朗读课文,不仅扫清了阅读障碍,而且对课文还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为以后的感悟打下了基础,达到了以读促讲的目的。

  4.教者能强调学生说完整话,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的流畅性、连贯性及完整性。

  5.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评,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6.拓展训练又是本节课的又一大亮点。学完整首诗歌后,让学生创编儿童诗,是学生超越生活经验的创造思维,是发自内心的自由抒发,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锤。

一年级语文评课稿3

  11月20日上午第一节课听了刘x老师《大小多少》的公开课

  这次听了刘老师的课整体感觉比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从课前的《余力学文》吟诵到行礼听音乐整个课堂国学都运用的灵活自如,课前一分钟的演讲孩子虽然没有讲完,但是声音非常的洪亮清晰,刘老师引导孩子进行了鼓励,也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鼓励的同时引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想象。

  新课学*的过程中不论是生字词还是学*课文都采用了复*的方式引入新课,这种方式不仅带动孩子的积极性更温*了之前所学*的知识,在识字环节刘老师采用分小组、男女生等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孩子们的参与度都很高,并对所学*的字词进行了水果、动物的分类,重点学*了“反犬旁、鸟字边”这两个偏旁并进行了同偏旁字的延伸,学*新课的过程中重点进行了“个、头、只、群、颗、堆”等量词的学*,并引导孩子动笔在书上画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建议孩子们的铅笔橡皮课下提前准备好给孩子养成课前准备的课上所需学*用品的*惯。

  再有整节课内容有点偏多,重点突出的不是特别的很明显,应该在量词学*的过程中多留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这一点也是自己*时在教学中没有做到的也是自己后期需要努力更正的地方。总之,刘老师的这一节课备课非常的用心认真,在整个课堂上非常注重孩子们坐姿等好*惯的养成。

一年级语文评课稿4

  40分钟的一堂语文课,由词汇、课文教学到拓展训练、汉字指导和作业布置,陈老师将《冰花》一课上得童趣盎然。

  一、创设情境,体悟文中人物的情感。

  词汇教学后,教师营造天亮小童惊奇地看见冰花的情境,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安静趴下,待到一声“天亮了,太阳公公出来了。伸个懒腰,你看到了什么?”学生 “哇”的一声为窗上的冰花而惊喜着。就带着这样的惊喜,孩子开心地走入课文,美美地朗读起来。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学生要把自己沉浸在书中,才能享受到文字的乐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文中情境的再现是一种强调学生自身情感体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入文本,去感知“惊喜”“喊”“开花了”等难理解的词汇,删除繁琐的解释,从孩子大声的“喊”中,他们也懂得了。

  二、**孩子的肢体,在体验、想象、观察中突破教学重难点。

  出示:啊,真漂亮!它像宽大的树叶,像柔嫩的小草,像丰满的牡丹,一束束,一朵朵,晶亮,洁白。 教师点名读段,再分别讲解三个比喻句。

  出示:它像宽大的树叶(树叶图)

  师:怎样叫“宽大”?生用手势打比方。再读“它像宽大的树叶”。

  出示:像柔嫩的小草(小草图)

  师:柔嫩的小草长在什么季节?

  生:春天。

  师:春天小草给你什么感觉?

  生:绿绿的,欢快的。

  师:想不想在上面睡一觉?

  生:想!

  师:谁能温柔地读一读。

  生读“像柔嫩的小草”,读出小草的嫩与柔。

  师:陈老师把这柔嫩的小草变成冰花送给你。

  生笑。

  出示:像丰满的牡丹(牡丹图)

  师:你看到的牡丹是什么样子的?

  生:粉粉的。

  生:香香的。

  生:穿粉红色裙子的牡丹。

  师:春天来了,开花了,一层层的,这个词就叫“丰满”。

  生齐读“像丰满的牡丹”。

  这一段设计得巧妙,教师的引导语也重在让学生理解“宽大”“柔嫩”“丰满”三个词,**孩子的肢体,让孩子在手势中理解“宽大”,在想象中感受“柔嫩”的感觉,在观察中知晓“丰满”的内涵。灵动的教法也激起了学生的千层浪,他们深深地被言语所打动,投入地朗读起来。

  三、语言拓展:结合新体验式写话课题,新颖独特。

  本课陈老师合理结合新体验式写话课题和校体验课程理念,设计了看图说话“冰花像()的()”来进行比喻句仿写和深度了解冰花的千姿百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比分析两句话,让学生改写句子。出示:妈妈笑了笑说:“是冬爷爷在你睡觉的时候送给你的。”

  师:如果妈妈这样说:“冰花是由于冬天夜晚,气温下降,窗上的水汽冻结而成的。”你觉得哪一种说法比较有意思?

  生:课文中的。

  出示:小鱼在水里游。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师:你能把下面的话说得有意思吗?

  生:小鱼在水里翻跟头。

  生:小鱼在水里跳舞。

  生:蜜蜂在花丛中吃蜜。

  从语句的对比中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也让孩子在说话中学*用生动的形式去描述。

  总之,陈老师执教的《冰花》一课,内容纷呈,教法灵动,层次分明,从容淡定。有很多值得我学*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地方。

一年级语文评课稿5

  一、注重学法指导,从扶到放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立足于教,是为了不教。邵老师正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点,在识字教学中,先通过看图演示来引出“明”这个字,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后,出示课文第一小节,让孩子自己去找一找像“明”这样的字,引导孩子联系生活、观察实物来识记生字,进一步体会会意字的特点,激发孩子的识字热情。接下来第二小节的学*,邵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找,通过同桌演一演的方式,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演绎了会意字的形成。整堂识字课的教学,邵老师从具体的指导中引导孩子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丢开老师这根“拐杖”,让孩子自己独立前行,逐步实现自主识字的目标。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学得趣味十足,而且品尝到了学*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开展多种形式,趣中识字。

  一年级的孩子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但邵老师能开展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识字,如同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了孩子们。教学“明”时,通过动画演示,创设情境,愉悦识字;教学“尘”这个字时,联系生活,摸摸课桌上的灰尘来形象识字;教学“尖”时,运用实物——一支笔来识字。而“灭”、“男”、“休”、“看”这四个字大胆采用让孩子演一演的方式,既为学*,却轻松无比,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邵老师对孩子们的了解佩服不已。在巩固环节,邵老师不是简单地出示这几个字让孩子们认一认就好了,而是让孩子们自己摆一摆,通过对生字部件的组合,进一步感受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下面提一些个人的看法:

  1.我认为课文读得过少。本篇课文是一篇韵文,读来朗朗上口,文本里就蕴含着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但可惜的是,邵老师随文识字,做到了从文中来,却未能送回到课文中去。

  2.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学生参与的面不广。

一年级语文评课稿6

  《阳光》是一篇笔调优美的文章。课文以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在教学时,唐老师充分利用课件,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充满活力,整堂课充分体现了审美化教学这一理念。

  一、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学*方式的有效实施

  低年级语文的教学重点是生字、词教学。在这一环节唐老师充分把自*放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提个醒,解决字音难点,自主发现字形的特点,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生字,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巧用多媒体课件,突破教学难点

  《阳光》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比较难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唐老师在上课时,通过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画面(阳光照射下的小河,水面波光粼粼的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当然,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在教“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一句时,老师先让学生看锦缎,了解什么是锦缎后,再让学生带着对锦缎的理解转到课文上,进行朗读感悟,会把课文读得更美。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6)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随文分散识记7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可恶”、“盼望”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1、2、3、4自然段。

  3、在分角色朗读中体悟棉花姑娘盼望医生医治的心情,同时懂得请别人帮忙时要有礼貌,不能帮别人时也要有礼貌。

  设计理念:

  把识字与阅读融在一起,使汉字不成为孤零零的个体,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指导读准、读懂、读好课文的过程中检验识字的效果,使小学低段语文教学做到识字与阅读“齐步走”,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教学过程:

  一、资料导入,激趣释题 5分

  1、(出示图片)认识这是什么植物吗?简介棉花(播放图片):棉花是长在地上的——这是小花——这是棉花的果实(棉桃)——健康的棉花,你们看,会长出什么样的叶子呢?棉花?这很绿很绿的叶子,白白的棉花我们可以给它换上更漂亮的词——(出示:碧绿碧绿的叶子 雪白雪白的棉花)生读。

  2、瞧,这雪白雪白的棉花多漂亮啊!就像个小姑娘似的。今天我们学的第30课就把棉花当成了“姑娘”呢!——(出示课题)

  3、 教学“姑娘”:这题目里藏着两个生字宝宝,咱们先来读准它们(出示字卡)这是——(姑),这是——(娘)这个“娘”字有点难,我请同学再来读读。我们一起来。这“娘”字跟“姑”碰在一起时,咱们得注意了,它得读——读轻声(个读)。

  咱们再来仔细看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女字旁)咦,为什么它们都有女字旁啊?(代表女的。)看来这偏旁跟字的意思是很有联系的。项老师是大姑娘,咱们班是小姑娘的请举手!请小姑娘们一起读读这个词。也请咱们班的小伙子一起来喊喊“姑娘”。(齐读)

  把它们送回到题目中,谁来读读?个读(注意两个轻声)。齐读。

  二、整体感知,梳理课文内容 8分

  师:最*棉花姑娘不知道怎么了,你瞧(出示图),愁眉不展的,咱们赶紧打开书本去读读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们注意了,要把课文的每个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读完一次读第二次。

  1、交流,形成板书: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项老师想考考你们,能接受挑战吗?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生病的棉花姑娘请了谁来帮忙?后来,谁治好了她的病?(出来图片时读一读名字)我们把这些医生都请到黑板上来,这是——(交流中相机教学“啄”:啄木鸟的身体有一个部位长得非常有特点,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个“啄”,仔细看看,你发现什么?(口字旁,嗯,它的嘴最有特点了,它专用它的嘴啄虫子呢!齐读。)我们接着请——青蛙、“七星瓢虫”(第二声读到位):你们看,七星瓢虫身上有什么?认识一下这个“斑”字(出示)生读,“斑”字里是写个——文,咱们可千万别弄错了。齐读字卡:斑点)

  2、看来考不倒你们,来点难度大点的,谁能把这些医生正确地请进这段话里,可以同桌合作,如果有困难到课文中找找也行。梳理课文内容:把黑板上的医生们正确地请到句子里。自由说——个读(咱们看看他说的是否正确)——齐读。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读悟病中的棉花姑娘 7分

  师:小朋友们,棉花姑娘的病怎么这么严重,要找这么多医生?哪一自然段写她生病?(出示)

  生自由读。

  1、这段生字比较多,谁先把它读正确?相机教学“治”。

  2、棉花姑娘到底生什么病了?(她身上长满了许多蚜虫)正是这样的蚜虫在它身上呢!我们来看看这个“蚜”,一起来读读(齐读),看着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呢?(生自由说)你们见过蚜虫吗?简介:蚜虫是一种很小很小的虫子,只有芝麻粒那么大,它专吸植物身体里的水分和营养,植物们都会被它们吃得又黄又瘦,有的甚至枯萎死掉。看到这些虫子,你感觉怎么样?真是——(出示:可恶的蚜虫)指导读好。

  3、此时,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这么多蚜虫在你身上咬啊,吸啊,你会感觉怎么样?(指导朗读第一段)

  4、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说些什么?

  通过学生的说带出

  (1)“盼”:这么想,难怪课文中用上一个字——“盼”;读;仔细看这个字,你从哪里看出她想啊?(目字旁,一分一秒都在看啊,盼啊。)

  (2)课文中跟盼字一起的词语是——“盼望”;齐读。

  (3)小朋友们,棉花姑娘想找医生仅仅是一般的想吗?它是非常非常地想啊,带着这种盼望的心情谁来读读这个词?(出示:多么盼望)个读。指导读好。

  5、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一段话。齐读。

  四、学*第2、3、4自然段,体会棉花姑娘盼望医生的急切 13分

  一次读(整体进入):

  (1)师:她盼啊盼啊,盼来了谁?师简单引说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出示一段):

  这时,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燕子说——

  于是,她又盼啊盼啊,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啄木鸟说——

  最后,她还是盼啊盼啊,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说——青蛙说——

  二次读:(研究三位医生的话)

  (2)师:小朋友们,这三位医生能帮上忙吗?(出示说话内容,没有提示语)请你们同桌分角色读读,它们为什么不能帮忙?

  1、连续叫三组人读三次对话,师采访:你为什么不能帮忙?

  2、师:三位医生虽然有不同的“病人”要治。但它们说话的时侯却有些相同,你们发现了吗?(生说)是呀,虽然帮上忙却还是很有礼貌。我们要学*它们这种好品质。我们再来读读,就读三位医生的话。

  三次读:(研究棉花姑娘的话)

  (3)师:唉,三位医生都帮不了棉花姑娘,棉花姑娘的心情会是怎样呢?(生自由说)同桌一起去研究研究棉花姑娘的话吧!(点红棉花姑娘的三句话)(读一读再讨论讨论)

  (片刻时间后)师: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一天天多起来了,她的心情会是怎样呢?(生自由说)

  预设:

  难受:嗯,它碰到燕子的时侯很难受,现在啄木鸟是第二个医生了,可还是帮不了,她的心情会——碰到第三个医生呢?

  那棉花姑娘的这三次不同的心情该怎么读更好呢?请你们先去练练。

  师引说下面内容(师:谁愿意来挑战这个角色?老师来配合你一下,你只管读棉花姑娘的话。)

  引说内容:

  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来来给她治病啊!这时燕子飞来了,棉花姑娘说——

  燕子帮不上忙,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一天比一天多起来,她盼啊盼啊,这时,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

  啄木鸟也帮不上忙,日子一天天过去,棉花姑娘的病更重了!她还是盼啊盼啊,这时,青蛙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采访:棉花姑娘,你为什么此时要高兴地说呀?)

  ①进行评价:这个棉花姑娘读得怎么样?

  预设:

  好:我们学着这位棉花姑娘,四人小组分角色好好读读,好吗?

  不好:我也想来当当棉花姑娘,可以吗?等会也请你们为我评价一下。(师范读)

  四次读:(回读整体)小组读,共同合作读。

  (5)小结语:三位医生都帮不了棉花姑娘,因为燕子只会——啄木鸟只会——青蛙——,后来谁治好了她的病?(七星瓢虫)怎么治好她的病,我们留着下节课去看个究竟。

  五、生字巩固 2分

  师: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这么多,我们也来帮她捉一捉吧!谁来?

  六、写字指导,“只”、“星” 5分

  师:真了不起,消灭了这么多蚜虫,连棉花姑娘都笑了。她还有礼物送给咱们班,不过有个条件,希望你们好好招待写字王国里的两个生字朋友,它们是——读。

  师:我们来看看,写在横中线位置的是哪一笔?(找准横中线位置的笔画对写正整个字是很有帮助的。)再来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1、两个上下结构,下面要写得舒展,这样才漂亮。

  2、范写“只”:今天我来写写这个“只”,别看它简单,其实上面这个口和下面的两只脚都非常难写。(边写边述说:上面的口上大下小,另写成长方形,下面撇的起笔是在竖的这条线上,里一点外一点都不行。这就需要咱们的火眼金睛了。)

  3、生练写。

  4、师生评议。再写。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2

  【知识技能】

  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能力培养】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请求的`语气。

  【德育教育】

  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2、识字、写字,提高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棉花实物。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这是什么?(出示棉花实物)你们知道棉花有什么用处吗?(生发言)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棉花真是人类的好朋友。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飞到棉花田里,去认识一位新朋友。让我们展开翅膀,闭上双眼,飞呀,飞呀,飞过高山,飞过河流……请慢慢睁开眼睛,咱们到了。(生闭眼想象,动作。)

  3、(课件出示:配乐出现动态棉花田。画面定格,棉花姑娘画外音。)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课文。(生跟师书写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圈出来。

  2、课件出示生词,生认读。(开火车,小老师领读等)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第一段。

  ⑴(课件出示动画朗读)谁知道棉花姑娘怎么了?哪一段是写棉花姑娘生病的?(生回答)

  ⑵自读第一段,边读边用铅笔划出表示棉花姑娘生病的句子。(生读句子)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情让你觉得很可恶?(理解词语“可恶”。)生回答。

  ⑶指导朗读第一段。

  2、棉花姑娘生病了,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小动物中有许多捉害虫的医生,今天,它们都来了,大家看看都有谁?(师贴图: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能帮棉花姑娘治病吗?请你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读一读相应的那一段。(生读课文)

  3、学*二、三、四自然段。

  ⑴你读的是哪一段?它能帮助棉花姑娘捉害虫吗?为什么?(生依次回答,并读相应的自然段,师贴卡片)

  ⑵小结: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会捉田里的害虫,虽然他们都没能帮助棉花姑娘,但他们都是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

  4、学*第五自然段。

  ⑴三位医生都没能帮助棉花姑娘,那到底是谁帮她治好了病呢?(生回答,师贴七星瓢虫图)

  ⑵师讲解七星瓢虫。

  ⑶七星瓢虫的本领大吗?你们喜欢它吗?师生合作读这一段。

  5、学*最后一段。

  ⑴七星瓢虫吃掉了叶子上的蚜虫,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课件演示最后一段)

  ⑵棉花姑娘张出了什么样的叶子?(生回答)

  “碧绿碧绿”还能说什么?(生回答,奖励小瓢虫)

  你从哪看出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吐出雪白雪白的棉花)

  “雪白雪白”还能说什么?(生回答,奖励小瓢虫)

  ⑶棉花姑娘的病终于治好了,她高兴吗?请大家一起高兴地读这一段。(生齐读最后一段)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间活动

  棉花姑娘的病终于治好了,她多高兴啊,你们看,它们在为我们跳舞呢!小朋友们,让我们也一起跟着棉花姑娘舞蹈吧!

  第二课时

  一、复*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

  二、学*本课生字、新词

  1、出示本文生字卡片,指导学生练*认读。

  2、纠正读音:“治、啄”是翘舌音;“盼、斑”前鼻音。

  3、同桌练读。

  4、寻找识字规律,说说每个字的记忆方法。

  5、做游戏,考查学生的记忆效果。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上大下小的字。

  雪xuě“雨”的书写变化。

  帮bāng“巾”的占格位置。

  2、指导书写上小下大的字。

  星xīng“生”的起笔在横中线。

  只zhī“口”收笔在横中线。

  3、指导书写左窄右宽的字。

  请qǐng结构比例合理。

  就jìu“尤”的写法加强指导。

  4、书空后在本上练*。

  四、课堂作业

  五、板书设计

  棉花姑娘(棉花姑娘图)

  燕子图 啄木鸟图 青蛙图 七星瓢虫图

  空中飞的害虫 树干里的害虫 田里的害虫 蚜虫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能分角色朗读。

  3、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让学生懂得要保护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

  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2个字,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过程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教学难点:

  在了解科学常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增强了解科学知识的欲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都很喜欢猜谜语吧,那老师给你们来猜一个吧!

  出示谜面:青青小树挂喇叭,喇叭谢了结小瓜,小瓜吐出白花花,摘了花花纺纱纱。你们猜这是什么?(棉花)(板书:棉花)

  2、师:棉花是一种植物,可今天要学的课文却把它当作人来写,亲切地称它为——棉花姑娘(补全课题)

  3、谁愿意和这位棉花姑娘打个招呼?(指名读2人—齐读)

  提醒:“花”和“娘”是轻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

  过渡:棉花姑娘听到你们的叫声可高兴了,他很想与你们见面。自己快读读课文吧!

  要求:

  (1) 在拼音宝宝的帮助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 不认识的字,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

  1、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检查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师:看看棉花姑娘们迫不及待地要求与你们见面呢,自己先试着读一读

  (a)自由读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b)指名读3个师:你读得真棒,带领大家来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跟读两遍

  (c)小老师领读

  师:棉花姑娘们听到你们读得这么好,想把最好的棉花送给你们,快和老师一起到棉花地里摘棉花吧!(点击出示棉花地)看谁能摘到这些棉花?

  (2)摘棉花

  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名读生字)(“娘”提醒单个字时读第二声,“姑娘”时才读轻声)用生字卡片加以巩固。

  师:现在让我们开着小火车去棉花姑娘家作客吧!(开小火车读)

  三、指导朗读,感悟文本内容

  精读第一自然段

  1、当我们兴高采烈地赶到棉花姑娘家时,他们却不能来迎接我们,这是为什么呢?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

  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

  问:谁来试读这一句,请两生。

  2、理解“可恶”你为什么把“可恶”读得那么重?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是谁让棉花姑娘变成这样的?指生说。(蚜虫)

  3、出示蚜虫,师介绍:对啊,这就是可恶的蚜虫,它是一种昆虫,身体卵圆形颜色有绿色、黄色或者是棕色,腹部大,专门吸食植物的汁液,是农业害虫。

  4、如果你是棉花姑娘,身上有许多蚜虫,你心情会怎样?

  那请你带着这种难过的语气同桌先来互相试读一下这句吧!请xxx读给大家听。

  5、是啊,身上长了那么多蚜虫多难受啊!这时的棉花姑娘心里会想些是呢?(指名说)

  6、①出示: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②那你觉得该怎么来读这句话?(急切的心情)

  ③那请你带着这种急切的心情同桌先来互相试读一下这句吧!请xxx读给大家听。齐读

  师:通过你们的朗读,我已经感受到了这时的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人来帮她治好病呀!所以她不断向身边的人求助,请同学们接着读课文,看可怜的棉花姑娘到底向谁求助了呢?用方框标出有哪些动物医生(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扶放结合,读议理解第2、3、4自然段

  (1)精读第2段

  ①师:自由读第二段,用“——”画出棉花姑娘对燕子说的话,用“~~~~”画出燕子是怎么回答的。

  燕子来了后棉花姑娘说了什么?出示: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②师:假如你是棉花姑娘,你见了燕子会怎么说?那么该用怎么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呢?指生说,(乞求,请求,急于治病的心情)那好,请你带着这种语气试着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③假如你是燕子,你听了棉花姑娘的话会怎么说?(指名说)

  师:是啊,燕子也跟你们一样想帮助她但又无能为力,那么你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这句话?指名说(出示: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④齐读这句话 师:那就让我们应该带着抱歉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⑤现在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等一会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学生自由准备——分角色朗读(两组)

  ⑥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过度:师:虽然燕子无法为棉花姑娘治病,但棉花姑娘并没有放弃,她又分别向(啄木鸟和青蛙)请求了帮助。

  (2)自学3、4自然段

  师:现在请三人小组自己读一读,并讨论下面的问题:

  a、用“——”画出棉花姑娘对啄木鸟和青蛙,用“~~~”画出啄木鸟和青蛙的回答。

  b、该用怎么的语气来读,三个人分角色读一读

  c、他们帮棉花姑娘治好病了吗?为什么

  (3)汇报讨论结果 a、他们帮棉花治病了吗?为什么?(指名回答并板书)

  b、请两组分角色朗读,其他小朋友评一评

  过渡:师:小燕子、啄木鸟、青蛙对棉花姑娘的病都无能为力,正当棉花姑娘着急的时候,到底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四、朗读全文,总结回味

  今天,认识了许多大自然里的朋友,如专吃空中飞虫的——(生接)燕子,给大树治病的——(生接)啄木鸟,还有在田里捉害虫的——(生接)青蛙,他们为了让大自然更加美好而各自奉献着,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他们,和他们一起让生活更加美好,那就让我们用朗朗的读书声来表示对他们的感谢吧!

  齐读全文

  五、观察描红,指导书写

  师:今天,小朋友学*得这么快乐,棉花姑娘要送给你们两份礼物(出示生字“只”、“星”),只有我们把这两个字写得漂漂亮亮的,才能把礼物带走。

  师: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说一说写“只”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出示“只”)

  ( “口”要写在上半格 “八”的第二笔变成了点

  师:你们真细心!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写,好吗?拿起你的手,我们一起来写。(师范写,生书空)

  师: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这个字(出示“星”)谁来当当小老师,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啦?

  (“日”是扁日,不能写得太大,“生”的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中间那横最短。)

  师:请你们在书上先描红,再写一个。(生描红,师巡视,播放音乐)

  板书设计: 棉花姑娘

  燕子__________ 空中飞的

  啄木鸟———— 树干里的

  青蛙————— 田里的

  七星瓢虫——— 专吃蚜虫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7)

——棉花姑娘评课稿(精选10篇)

  棉花姑娘评课稿 1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读好课文,还要完成识字的任务,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课堂上,我抓住重点词进行指导,比如第一段中的“可恶、盼望”。抓住重点词,以读带讲,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在处理教材时,我将结构和内容都比较相似的2-4段组合在一起进行学*和指导,采取老师扶助学*第2段,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第3、4自然段的’方式,这样做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解决几个难点,又突出了朗读的重点,还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在这节课中,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比如:齐读,个别读,分组读,师生对读,分角色读等等。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指向,既达到了让学生多读多练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

  纵观整节课,我认为课堂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基本能够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在这堂课中凸现出来一些问题却是值得我深思的。

  棉花姑娘评课稿 2

  我们学校的读书活动已深入人心,重视学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我参与的过程中,了解自我,提高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的欲望。综观整节课,我觉得我在以下几方面比较好地落实了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

  一、自主学*贯彻始终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二期课改的方向,自主学*是这一理念的主题,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在学生具有内在学*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在这节课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让学生自始自终成为学*的主人,自觉主动地学*:

  1、学生活动时间充分。

  2、学生的`参与面广。

  3、重视学*方法的迁移。

  4、学*积极性高。

  二、体验教学贯穿课堂

  重视学生的体验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

  我的课堂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

  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棉花姑娘评课稿 3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在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谭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指导朗读,积累词语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盼望”的语气。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上课伊始,谭老师就准备了精美的'图片,再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堂上的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气氛当中。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到后来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三、重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谭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分别出示棉花图、啄木鸟图、七星瓢虫图、蚜虫图,学*了“棉花”、“啄木鸟”、“斑点”、“蚜虫”,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图片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盼、治”两个生字时, 先男女生读,再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还让学生给它们找朋友,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在熟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巩固环节,就是“看字谜选字”,如“两个大王学文化”,学生选出了“斑”, “目光不分开”学生想到了“盼”字。这些生动有趣的字谜,不仅学生愿意去猜,而且能让学生巧妙识字,学生能“趣中学”、“乐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相信在谭老师的这一节课中,学生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棉花姑娘评课稿 4

  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的这堂课《棉花姑娘》,可以说非常精彩、非常幽默、非常扎实。同样一节课,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想法、看法。就像一句名言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我就来谈谈自己听完这堂课后的感受。潘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以棉花姑娘生病了,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为感情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中出现了很多亮点。我就抓以下几点来谈谈: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学*兴趣

  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例如:以田野里棉花丰收的情景和棉花姑娘生病的画面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接着是对蚜虫的一种介绍,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最后以对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和对全文的总结归纳,使学生懂得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之所以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是因为七星瓢虫只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从而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潘老师在教学“治”这个生字时,她出示了甲骨文,说明是以前发大水大家建筑土台,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个“台”字。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三、教学评价丰富

  1、课堂上潘老师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还可以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喜欢潘老师的轻松幽默和有效的评价,这是我们值得学*的地方。

  总的来说,潘老师的这节课是扎实、高效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简单、快乐。

  棉花姑娘评课稿 5

  《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完全是一节还原课,王主任的评课,带给我一些深刻的思考。总结如下:

  一是上一节还原课时,其中必须有自己的思考,想好他的设计意图,每个环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还要针对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具体表现,来考虑如何接话,如何使教学内容、教学语言适合自己的课堂;善于挖掘更有效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

  二是低年级语文的学*要抓好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随文识字,注意还可以随课题识字,其二是朗读。朗读中贯穿识字、科普知识和以读促悟。识字过程中还要抓出文中的语言训练点,比如,在《棉花姑娘》中,第一个点是还有哪些动物医生,第二点是碧绿碧绿、雪白雪白。让孩子们在读熟的基础上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的。

  三是自学要求,第二条中的标出文章的自然段,应该再明确一些是要求孩子们用序号标出自然段。第三条中我写的是“读并圈出生字词”,可能孩子不能理解,应该换为通俗易懂的“圈出生字词、读读认认”。由于课前我已经让孩子们预*,上课时就很少让孩子们再自读、自认了,其实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定让孩子们圈出来,然后自己读读,再让读给同位听一听,体现了一个“自己读—合作读—教师检查”的过程,一定牢记,以后不能再忘掉!

  四是用语需要再准确,比如我说“体会着动物们的`心理来读我们会读得更好”,其实准确的应该说“体会着人物们的心理来读我们会读得更好”。

  五是增强自己的科普知识,一定不要在讲课中出现知识性的错误,比如说螳螂的时候,弄清楚它是否能捉害虫,他自己是不是就是害虫,再比如马蜂能捉害虫吗?他一般也只是采蜜。

  六是说话训练方面,“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应该处理得更有层次一些,第一层可以这样说,碧绿碧绿是什么意思啊,是很绿很绿,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啊,是很白很白,那老师想说很红很红应该怎么说,可以说火红火红,想说黑色呢,乌黑乌黑等等。而且这个环节可以不出示PPT,第二层可以说碧绿碧绿的什么呀?碧绿碧绿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小草,那火红火红的——,乌黑乌黑的——等等,体现层次性,训练了说话。课件也要稍有改动。

  七是板书范写一定要漂亮!

  八是一定要练好自己的朗读技巧,要多学*一些播音主持的腔调,加强自己的语言功底,培养自己的语感,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必须自己好好修炼!

  棉花姑娘评课稿 6

  听完潘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潘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潘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完全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觉得,潘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并让男生喊喊女生,女生来回答等等,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在书写生字“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潘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并理解这是一只可恶的蚜虫,学生朗读这几话是就会带着可恶的表情来读。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潘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当中。

  五、注重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一词之后,教师提问:“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写得很美。然后潘老师又问:“生活中,你见过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呢?”并相机出示拓展填空的练*,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的词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更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棉花姑娘评课稿 7

  《棉花姑娘》一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蚜虫,燕子、啄木鸟、青蛙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七星瓢虫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阅读不仅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教学本课时我抓住语言文字、分角色朗读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文本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成为文本情境中的角色,进入文本,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喜角色之喜、忧角色之忧、急角色之急……真正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与角色产生情感碰撞。在本课教学中我采取了示范读,男女学生分角色读,师生分角色读,书生朗朗,达成了既定目标。

  这一篇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结构是一样的,句子也十分相似。抓住这个特点,我花时间指导学生重点学*第二自然段:先让学生读一读,接着看图,再想一想:谁来说说棉花姑娘请谁给她治病了?(燕子图)棉花姑娘是怎样请的?棉花姑娘很有礼貌,燕子医生给她治病了吗?为什么?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吗?然后小结学法——“读一读,说一说”,接着,我就让学生用学*第二自然段的学*方法同桌合作自学三、四自然段。自学以后再让学生进行汇报。这样设计,不但能节省课堂学*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课文结构的特点,懂得自学的方法,达到我会学。

  在学*课文的`环节中,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自由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安排了说话环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我先让学生充分地说,再在课本上填空,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得到拓展。

  棉花姑娘评课稿 8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在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谭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指导朗读,积累词语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盼望”的语气。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上课伊始,谭老师就准备了精美的图片,再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堂上的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气氛当中。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到后来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三、重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谭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分别出示棉花图、啄木鸟图、七星瓢虫图、蚜虫图,学*了“棉花”、“啄木鸟”、“斑点”、“蚜虫”,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图片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盼、治”两个生字时, 先男女生读,再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还让学生给它们找朋友,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在熟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巩固环节,就是“看字谜选字”,如“两个大王学文化”,学生选出了“斑”, “目光不分开”学生想到了“盼”字。这些生动有趣的字谜,不仅学生愿意去猜,而且能让学生巧妙识字,学生能“趣中学”、“乐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相信在谭老师的这一节课中,学生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棉花姑娘评课稿 9

  (片段一)

  为帮助学生理解第五自然段,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合作表演感悟词语,正确理解“很快”、“惊奇地问”等词语,从而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又让学生对表演进行评议。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然,此处教学也有不足之处。教学中,学生在评议时指出“圆圆的”一词要读得圆一些,这当然是件好事,但老师未能及时引导相比之下更为重要的词语“很快”和“惊奇”,使得此处的品读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上。在鼓励学生方面,今后应该像赵志祥老师说的那样,对学生不要太吝啬要多看一看他们进步的地方,让他们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

  (片段二)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教师应该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把课文当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从课外获取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因此,我在本课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有关对人类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资料拿到课堂上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又养成了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惯。

  (片段三)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学*的重点,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并加强研究。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为了实现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目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星”、“雪”、“就”这几个生字在结构上的特点,并说一说写的时候得注意些什么。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书写,并进行作业展示和学生的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发现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地方,并懂得如何把字写得规范、美观,在评价中真正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老师也就成为学生学*和发展的促进者。

  棉花姑娘评课稿 10

  理念是行为的内核,行为是理念的外显。在新课程的脚步声中,我们正在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我们正在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最*,一直在看有关教育类的书籍。总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如何能简简单单教语文,并且能焕发语文独有的魅力色彩。这次听了廖老师的课,我得到了许多启发。《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教师把本文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两课时,前面一部分棉花姑娘的求助与后来得到蚜虫的帮助分为两课时。此次汪老师向我们展示的是前半部分,整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有特色。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汪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课题“棉花姑娘”,“棉花”应该读轻声,“姑娘”的读音指导,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形象地字形分析,给“盼”找找朋友,“斑”与熟字“班”地比较等教学丝丝紧扣,虽说是认读字,蛋学生也写得非常扎实。

  二、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注重情境创设学*。

  “以人为本”,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如:第一自然段中对“盼望”一词的处理,老师先让学生圈出那个坏蛋的名字,再进行角色变换:小朋友,你们就是棉花姑娘,在你们身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指图片)在吸取你们的营养,这时候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痛苦的心情,进而产生理解“盼望”医生来治病。使学生进入文本,为下面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做好铺垫。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如:2——4自然段的处理,这三小节结构相似,传统的方法对教材的处理是精讲第2自然段,3、4自然段段让学生自学。而老师对教材处理有独到之处,实现了“教教材”为“用教材教”的思想,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一种抑扬交错,张弛有度的节奏感。先是情感诱导:1、棉花姑娘,在你最难受,最痛苦的时候看到燕子来了,你心里怎么想?为什么?带着你的心情读一读。2、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说——听了棉花姑娘的话,知道为什么不帮了吗?3、青蛙捉虫本领顶呱呱,你看,它跳来了,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还会带着怎样的心情请求?三次同样的请求,老师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让学生悟出不同的感受。(高兴——失望——痛苦、急切),这样的朗读指导落实了语言实践过程,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是绿色、自主、和谐的课堂。总之,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知识、技能和情感的三维性。


一年级语文《棉花姑娘》评课稿范文五份(扩展8)

——《棉花姑娘》评课稿通用10篇

  《棉花姑娘》评课稿 1

  听了廖饶萍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这堂课,给人感觉非常轻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以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介绍”引入课文第1 小节的学*,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图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从而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这节课中,老师重视开展朗读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

  1.教师点评时有些过于随意。指导学生朗读感叹句时,讲述得不是很清楚。

  2.课件可以制作得更加精美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

  《棉花姑娘》评课稿 2

  听完黄xx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此次林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我觉得,林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林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了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识字体现在随着文本的深入逐一进行:如“姑娘”、“啄”、“蚜虫”、“盼”、“治”等生字的教学。研读完课文之后,再集中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学生自由认读,再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以多种形式,巩固了对生字的掌握。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林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者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一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介绍七星瓢虫的时候,以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转换角色,以七星瓢虫的身份向棉花姑娘作自我介绍。然后拓展介绍了其它许多种瓢虫,明确了哪些瓢虫是益虫,哪些瓢虫是害虫,使学生对瓢虫家族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仔细听的*惯。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林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当中。

  《棉花姑娘》评课稿 3

  今天,我聆听了潘老师的这堂课《棉花姑娘》,可以说非常精彩、非常幽默、非常扎实。同样一节课,不同的人听会有不同的想法、看法。就像一句名言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我就来谈谈自己听完这堂课后的感受。潘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以棉花姑娘生病了,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为感情基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课堂中出现了很多亮点。我就抓以下几点来谈谈: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学*兴趣

  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

  例如:以田野里棉花丰收的情景和棉花姑娘生病的画面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接着是对蚜虫的一种介绍,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最后以对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和对全文的总结归纳,使学生懂得燕子只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捉树上的害虫,青蛙只捉稻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之所以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是因为七星瓢虫只吃棉花叶子上的蚜虫,从而懂得“动物各有各的本领”的道理。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生字教学扎实有效

  潘老师在教学“治”这个生字时,她出示了甲骨文,说明是以前发大水大家建筑土台,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个“台”字。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

  三、教学评价丰富

  1、课堂上潘老师从多方位、多角度地去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还可以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学生喜欢潘老师的轻松幽默和有效的评价,这是我们值得学*的地方。

  总的来说,潘老师的这节课是扎实、高效的,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简单、快乐。

  《棉花姑娘》评课稿 4

  周三下午,潘老师带着一(3)班的孩子一起学*了课文《棉花姑娘》。课文是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低段的教学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潘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认字,学生体验情感,指导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堂轻松、活泼,注重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音频、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教师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二、识字方式多样、有效。在教学生字上有侧重点,并不是面面俱到。潘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并有记字方法的反馈,注重学*方法的渗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啄 ”字的教学中,结合图片和字理,一下就能记住为什么是口字旁。

  三、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潘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在潘老师上的这堂一年级语文课上,我相信学生都能感受到这一快乐。同时,多种合作的形式,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课堂气氛融洽。整节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确是一堂好课。

  《棉花姑娘》评课稿 5

  今天,我要评课的内容是罗**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那么先来简单地回顾下教学过程,首先罗老师基于课题,让学生认识棉花姑娘,再进行第一段的教学,把生字“蚜、盼、治”的学*落实在词语中,再落实在句子中。紧接着通过棉花姑娘和三位医生的对话,引导学生读出棉花姑娘盼望着被医治的心情,并采取演一演的活动形式加深体会。同时,在朗读中让学生了解了一些礼貌用语,最后再进行生字“只”“请”两个字的书写。

  罗老师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上思路明确,难点突出。我听完课后,内心有几点感触,我想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分别是识字教学、朗读及指示性语言、写字。

  一、识字教学

  1. 首先我们来看看罗老师这节课在识字上下的功夫,一开始抓住姑娘进行形声字教学,再利用加一加等方法识记盼望、蚜虫、治病等词,另外,罗老师的识字教学,重在结合语境识记。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这节课罗老师做到了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罗老师扎实地教授生字让我想起来《易经》里有一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周一贯老先生的解释是小孩子一上学应先培养他端正的品行,让他正心、正德、正见、正行,为孩子奠定一生勤学敬业、和*处事、幸福成功的基础,这就是最神圣的功德。因此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是孩子母语的启蒙,是小孩子养正的重要一步,而汉字又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我们要把识字教扎实了。

  2、在20xx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放大这么一句话: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课标中将以前的还应考虑改成特别关注,在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信息,那就是语文教学,特别是低段语文教学要凸显出汉字的特点。汉字是表意文字,虽然部分字已经音变义变,但是大部分的字还是能够顽强地凸显其表意的特征,通过字形,分析并理解字义。正如黄亢美老师倡导的字理教学,就是依据字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阅读课依据字理进行析解词语和品味词语,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凸显汉字文化的魅力。

  透过字理教学,让生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画面,尽量做到生字教学既有浅出更有深入。去年我们学校有参与的我爱学*这个活动,透过字理教学有助于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生字,提高生字识记效率,减少生字回生现象,也符合“人人过关”这个理念。在这堂课中,罗老师在教学生字 “盼” 的时候,提问这个字和什么有关,透过字理,形声字,从目,分声。本义指眼睛黑白分明,目美。引申为看、想望的意思,编了个顺口溜:用眼看,分分秒秒地看着。因此也了解了字义:棉花姑娘是多么期待呀,多么盼望了。

  二、朗读及指示性语言

  1.朗朗乾坤,朗朗读书声,提升朗读的底气,低年级的孩子具有乐唱喜欢读的年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我爱学*期末测评中,从我们学校的实际中,喜欢口头测评的人多于喜欢纸笔测评的。罗老师这堂课中,重在扎实地掌握三位医生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在个别读、自由读、师生配合读、演一演地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能尽情地参与到朗读中,在读中慢慢体会“请”“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多种形式的读已经有了,那么如何在正确朗读基础上,在流利、有感情地表达出来。

  2.罗教师的一些明确的指示性语言,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尽量照顾全员,要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其中比如:如果你读好了对着老师笑一笑,如果你划好了就坐端正告诉老师,尽量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准备好的小朋友用立正的姿势告诉我,再比如说举手,让没有发过言的孩子摇摇手,比方说,有的孩子上来回答过问题了,坐下面的同学没机会上来,如果你和他答案是一样的,可以笑眯眯地看着他。这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性语言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

  三、写字

  打好*字书写的根脚,周一贯老师说:“写字不仅关系到巩固汉字,而且练写的过程也是学*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正如一句古话:心正则笔正,我们更是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罗老师对孩子们写字姿势,以及书写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字有一些写字儿歌,如果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增加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识记的兴趣。

  说到这儿,回想起此次活动的,想起两个基本理念,我们听评课是基于研究、为了改进。“听别人的课”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愿做一个耕别人的园也荒不了自家的园的语文老师。”

  以上我的发言较为简陋,不当之处,多给宝贵意见,谢谢您!

  《棉花姑娘》评课稿 6

  听完潘老师带来的《棉花姑娘》一课,我受益匪浅!《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真童趣的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

  潘老师向我们展示的这堂课,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潘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规范,教态自然大方,教学基本功扎实,完全具备一个优秀教师的素质。我觉得,潘老师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如课题中“棉花”和“姑娘”应读轻声的教学,又如,“姑娘”的偏旁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并让男生喊喊女生,女生来回答等等,教学“啄”字形象地字形分析等教学丝丝紧扣,学生学得非常扎实。

  在书写生字“星”时,潘老师也让孩子自己观察发现书写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学生书写时就更能把字主动写端正漂亮。总之,教学中,潘老师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体,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注重情境创设,关注情感体验

  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渗透着作者的一定的情感和态度,要使学生真正能理解和体会这些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去,去感悟文中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去体味文中语言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感受。在朗读教学中,潘老师十分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进行情感体验。例如:老师引导学生去想象病中的棉花姑娘盼望有医生来为她解除病痛的急切心情,以及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三位动物朋友虽然很想为棉花姑娘治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那份无奈与遗憾的心情,让学生带着这份内心的体验转换角色进行朗读: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现在最想,最希望的是什么呀?然后引导学生朗读,体验着急的心情。

  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读起来感情十分投入。通过朗读,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于课堂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如在出示蚜虫的图片时,录音介绍有关蚜虫的知识,使学生对蚜虫有更多地了解,并理解这是一只可恶的蚜虫,学生朗读这几话是就会带着可恶的表情来读。

  四、评价语言丰富而具有激励性

  教师到位的'评价可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可以把课堂教学提升到一个深层次的境界。潘老师在这节课中也让我们感受到她语言的魅力,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她的评价语言又是那样的贴切,自然,丝毫没有脱离课文的语言环境。如:“谢谢你告诉我这个好方法!”“你真聪明!”“你真会读书,不仅体会到棉花姑娘的美,连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都能体会到,真了不起!”“同学们听得可认真啦!”“讲得非常棒!”“读得真好!”“笑得真美!”“真标准!”“真响亮!”等等,这样的评语,给予了学生一定的鼓励,能让孩子们有很大的满足感,使他们有更大的兴趣投入到课堂学*当中。

  五、注重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

  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盼望”一词之后,教师提问:“谁能用‘盼望’说一句话?”这样不仅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到“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将病愈后的棉花姑娘写得很美。然后潘老师又问:“生活中,你见过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呢?”并相机出示拓展填空的练*,让学生口头填空。这样的词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更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言语结构中去。

  《棉花姑娘》评课稿 7

  听了廖饶萍老师执教的《棉花姑娘》这堂课,给人感觉非常轻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关系和谐。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不仅掌握了本课所学的生字和词语,而且能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并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落实。我觉得这堂课有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一、把握教学主线,激发阅读兴趣

  根据文本内容,教师抓住“为棉花姑娘治病”这一教学主线,以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生动而富于变化的教学手段,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注重整体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以课文中的棉花姑娘怎么了,引发学生对“棉花姑娘生病原因”的探究;以“蚜虫的介绍”引入课文第1 小节的学*,激发学生对可恶蚜虫的痛恨,对“棉花姑娘盼望有人来为自己治病”急切心情的领会;以生动的图画引发学生对“病中的棉花姑娘请了哪些医生来为自己治病” 这一问题的关注;又以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对话的朗读指导和分角色表演,帮助学生理解棉花姑娘的焦急与痛楚,以及燕子、青蛙和啄木鸟的歉疚与无奈,从而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他们各自帮助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整体感强。

  二、重视朗读教学,体现以读为本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等方面确实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这节课中,老师重视开展朗读教学,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读,大量地读,以各种形式去读,还进行一定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文本的思想内涵,在读中积累文中的语言文字。朗读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有范读、表演读等等,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就是低年级孩子的课堂,充满童趣天真,老师的描述语言也特别童趣,很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个人觉得不足的地方:

  1、教师点评时有些过于随意。指导学生朗读感叹句时,讲述得不是很清楚。

  2、课件可以制作得更加精美些,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

  《棉花姑娘》评课稿 8

  就《棉花姑娘》一课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比较突出:

  一、紧扣学生识记特点,注重字词教学有特色。

  低年级教学最难的就是如何把握好识字教学有效度。刘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课文的生字展开。课题“棉花姑娘”,“棉花”应该读轻声,“姑娘”的读音指导,都是女字旁,跟什么有关系,教学“啄”形象地字形分析,“斑”与熟字“班”地比较等教学丝丝紧扣,虽说是认读字,但学生也学得非常扎实。

  二、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心理特点,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促进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刘老师多次让学生体验人物角色,用朗读来体验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如刘老师让学生读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从“多么”和“盼望”这两个词语中感受棉花姑娘急切地需要有人帮她治病的心情。在指导人物重点句时,有个别读,有齐读,有教师示范读等。总的来说,刘老师对教材处理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整个教学过程在创设的情境中,师生对话,生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不是你问我答,也不是你说我做,而是有机的、自然的、协调的,更是融洽的。每一个环节老师都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感悟,体验,有一种节节深入,环环相扣的层次感。

  三、体现教师是学生学*的促进者,合作者。

  课堂中,刘老师非常民主,能与学生展开亲密对话、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始终很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委婉地指出不足,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如,指导学生观察图片时的评价:你的眼睛真亮。你观察得多仔细呀!

  《棉花姑娘》评课稿 9

  听了董老师的的课,最大的感触就是老师能以饱满的热情融入课文,带领学生去感受课文,老师的激情与耐心让我佩服。

  1、在这节课的设计上,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体验,这一教学是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如:说说在生活中那些东西是用棉花做的;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根据生活经验理解碧绿碧绿、雪白雪白的意思,并且拓展开来,“生活中的哪些事物还是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等环节都在调动学生学*要与生活联系。

  2、体验教学的形式多样。本节课体验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谈自己的亲身经验,有想像体验的,有表演体验的,也有学*经验的等。

  3、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一年级学生生活阅历相对比较少。因此,在教学中,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对话交流和表现,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最大限度地留给学生体验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棉花姑娘》评课稿 10

  《棉花姑娘》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在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根据本文的特点,谭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识字写字,指导朗读,积累词语上。让学生自己体会课文角色的内心世界,读好“盼望”的语气。这一堂课上得非常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的动力。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特点,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有效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上课伊始,谭老师就准备了精美的图片,再以自己生动的语言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学*的欲望,让学生乐学。在学*课文时适时地利用精美的课件,形成生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课堂上的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完全沉浸在课堂的学*气氛当中。

  二、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

  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读文,使学生积累了规范而又富文采的语言,又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整堂课,教师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分别用了学生自由读,在指导重点段落时又进行男女生对读、分角色朗读、到后来的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帮助学生体会请别人帮忙那种请求的语气。表演棉花姑娘惊奇地问,以情导读,以情促读,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让学生在课上很愿意朗读,就逐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触摸文本,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

  三、重识字教学,形式多样

  我们知道,识字教学是低段教学的“重头戏”。谭老师在这堂课上重视识字教学,并且形式多样。如:看图识字,分别出示棉花图、啄木鸟图、七星瓢虫图、蚜虫图,学*了“棉花”、“啄木鸟”、“斑点”、“蚜虫”,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些图片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学*“盼、治”两个生字时, 先男女生读,再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来记住这两个字,还让学生给它们找朋友,丰富了学生的识字量。在熟读生字词的基础上还有一个巩固环节,就是“看字谜选字”,如“两个大王学文化”,学生选出了“斑”, “目光不分开”学生想到了“盼”字。这些生动有趣的字谜,不仅学生愿意去猜,而且能让学生巧妙识字,学生能“趣中学”、“乐中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规律。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学语文是快乐的,相信在谭老师的这一节课中,学生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