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

首页 / 心得体会 / |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 1

  XX年3月8日下午,作为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会议室听取了一小吕银普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汇报,对我来说,虽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浅。浅谈几点收获。

  一、在课堂上,学**惯最重要

  1、关注书包文化。学生天天背书包上课,银普老师从关注学生的书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书包文化”,值得借鉴。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老师在强调书写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运作,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3、教师要不断积累良好的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学校这个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养学生尊师。看到学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扬,产生轰动效应,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感觉到教师的伟大,进而影响到班务工作的执行。

  2、助人的*惯。通过典型事例,教师大肆渲染,烘托氛围,使学生学会友善,意识到帮助他人同时也快乐自己的理念。

  3、学会宽容培养自信。遇到学生之间不和谐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实质,通过事例教育他们学会宽容、不纠结。对待差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拨表彰,使他觉得我也行,不断增强他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惯

  1、在班务活动中,通过有秩序地摆放学*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卫生*惯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惯。

  2、遇到纷繁琐碎事情,指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其积极主动性。

  3、多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觉悟。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 2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惯。”可见,学生良好*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的好*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要主动学*、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尤其是良好学**惯的主要场所。学*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只有具备明确的学*目标、端正的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名师的成功之处不是体现在怎么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体现在怎么教学生会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以渔”。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都要不断学*,活到老,学到老,学*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授之以渔”,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爱阅读、独立思考的良好*惯,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业一辈子,终身受益。例如,培养学生按计划学*的*惯,可采用从年开始,向月、周、日细化的方法。年度计划可概括,月、周、日计划要详细,日计划和每天的执行是关键,当天最重要的学*内容,要在前一天做好计划,按内容主次缓急排序;培养学生常规学**惯,可以从如何预*,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如何复*,如何练*,如何反思等环节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刨根问底学**惯,在指导学生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及善于请教的*惯,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争创一流。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真心乐意地去求真、崇善、爱美。因为“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给学生树榜样、找差距、比进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学**惯。

  三、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针对性

  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主训练能力,要注意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积极疏导与反复强化相结合。训练内容的制定要“小、*、实、细”,切忌“大而空泛”。“细节决定成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注意细节。因为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不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而应相反,要从小到大,从*到远,每一个大事业都是由许许多多小事业构成的,做不好小事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业。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指导学生从日常学*生活中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项作业,学好每一门技术,完成每一项劳动任务,遵守学校的.每一项规定,明礼诚信,言谈举止文明”等细节方面做起,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惯。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搞突击,使学生逐步养成如果不按照“做人、做事、学*”的好*惯的要求去做,就会觉得不舒服的*惯。这样,才是*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才会收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四、要营造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

  养成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无小事,处处都育人。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固然对养成学生良好*惯具有重要作用,但毕竟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外。为了使中学生养成良好*惯,我们要使学校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发挥出育人的作用,让学生时刻处在养成良好学*、生活、交往*惯的氛围中。

  学校要努力营造养成教育的环境,将养成教育训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教职工要人人都做养成教育的指导者、监督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学校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和空间,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是形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家庭教育要培养学生有孝心、爱心、责任心,养成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等良好*惯。日本教育学家说,家庭是*惯的学校、父母是*惯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养成学生良好*惯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要教育好孩子,不是靠学历、不靠社会地位,靠的是父母健康高尚的人格,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父母做的比说的更重要,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是观察性学*。孩子是在模仿、观察中长大的,所以说父母要用自身的好*惯去影响孩子,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去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避免“我爸是李刚”之类事件的发生。

  搞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惯,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不良*惯。因此,学校要利用开家长会、请专家到校演讲、宣传(师生、家长共同参加)等形式,矫正老师、家长们的不良*惯,提高教师和父母的教育素质。另外,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学校、家庭、社会团体都应开展文明教育,形成一个处处讲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生良好*惯的养成教育要做到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给力,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巩固。

  *惯决定命运!好*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成功;坏*惯使他们走向失败。因此,重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惯,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质建设型人才,每一位教师都应义无反顾,竭尽全力!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 3

  XX年3月8日下午,作为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会议室听取了一小吕银普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汇报,对我来说,虽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浅。浅谈几点收获。

  一、在课堂上,学**惯最重要

  1、关注书包文化。学生天天背书包上课,银普老师从关注学生的书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书包文化”,值得借鉴。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老师在强调书写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运作,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3、教师要不断积累良好的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学校这个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养学生尊师。看到学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扬,产生轰动效应,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感觉到教师的伟大,进而影响到班务工作的执行。

  2、助人的*惯。通过典型事例,教师大肆渲染,烘托氛围,使学生学会友善,意识到帮助他人同时也快乐自己的理念。

  3、学会宽容培养自信。遇到学生之间不和谐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实质,通过事例教育他们学会宽容、不纠结。对待差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拨表彰,使他觉得我也行,不断增强他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惯

  1、在班务活动中,通过有秩序地摆放学*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卫生*惯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惯。

  2、遇到纷繁琐碎事情,指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其积极主动性。

  3、多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觉悟。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 4

  xx年3月8日下午,作为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会议室听取了一小吕银普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汇报,对我来说,虽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浅。浅谈几点收获。

  一、在课堂上,学**惯最重要

  1、关注书包文化。学生天天背书包上课,银普老师从关注学生的书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书包文化”,值得借鉴。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老师在强调书写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运作,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3、教师要不断积累良好的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学校这个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养学生尊师。看到学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扬,产生轰动效应,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感觉到教师的伟大,进而影响到班务工作的执行。

  2、助人的*惯。通过典型事例,教师大肆渲染,烘托氛围,使学生学会友善,意识到帮助他人同时也快乐自己的'理念。

  3、学会宽容培养自信。遇到学生之间不和谐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实质,通过事例教育他们学会宽容、不纠结。对待差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拨表彰,使他觉得我也行,不断增强他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惯

  1、在班务活动中,通过有秩序地摆放学*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卫生*惯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惯。

  2、遇到纷繁琐碎事情,指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其积极主动性。

  3、多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觉悟。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 5

  xx年3月8日下午,作为班主任代表我在一中会议室听取了一小吕银普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汇报,对我来说,虽从事班主任工作二十多年,但感悟太深,受益匪浅。浅谈几点收获。

  一、在课堂上,学**惯最重要

  1、关注书包文化。学生天天背书包上课,银普老师从关注学生的书包做起,形成自己特色的“书包文化”,值得借鉴。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惯。老师在强调书写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协调运作,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3、教师要不断积累良好的`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二、在学校这个家庭中如何做人

  1、培养学生尊师。看到学生做好事,要大力表扬,产生轰动效应,此时教师因势利导,使他意识到老师对他的关注,感觉到教师的伟大,进而影响到班务工作的执行。

  2、助人的*惯。通过典型事例,教师大肆渲染,烘托氛围,使学生学会友善,意识到帮助他人同时也快乐自己的理念。

  3、学会宽容培养自信。遇到学生之间不和谐的问题,教师要把握实质,通过事例教育他们学会宽容、不纠结。对待差生,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拨表彰,使他觉得我也行,不断增强他的自信。

  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惯

  1、在班务活动中,通过有秩序地摆放学*用品、值日用品、良好的卫生*惯等培养学生做事有序的良好*惯。

  2、遇到纷繁琐碎事情,指导学生换位思考,培养其积极主动性。

  3、多让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给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觉悟。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阅读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1)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6篇)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1

  根据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养成教育应该是低年级思品课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低年级思品课教学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抓好“一言一行”的养成教育,即学好每一课,让学生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良好行为,以逐步形成*惯,内化为素质。下面笔者就低年级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一言一行”养成教育谈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

  一、读懂课文,学*“一言一行”

  低年级儿童思想单纯,知识贫乏,可塑性很强。他们对道德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处在直观、具体的水*上;他们的道德情感具有较强的直觉性,是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的;他们的道德行为多半是在教师的要求或效仿教师的情况下实现的。低年级课文正是注意了这些特征,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寓“一言一行”的养成教育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中。但低年级儿童识字少,阅读能力低,教学中,教者更应该充分运用直观形象的教材,灵活的教法,诱**感,帮助学生看懂图意,读懂课文,认认真真地学*文中规范的“一言一行”。

  一般说来,低年级思品课课文都很短,甚至只有一两句话,怎么办?我的体会是:将课文的重要环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指导朗读记忆。还可采用讨论、提问、讲故事、放录音、演幻灯等形式,使道理通过生动的形象,进入学生的脑海。比如上《爱护课桌椅》一课,老师先让学生看童话小电影《桌椅的悄悄话》,学生听到桌椅真挚的语言,看到色彩艳丽的画面,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读课文:“课桌椅,天天伴我来学*。不弄脏,不损坏,我们爱护课桌椅”。这样学生较深刻地知道了课桌椅是公共财物,是陪伴学*的好伙伴,要爱护课桌椅。学生课上懂得了道理,课后就能做到不在桌面上乱写乱画乱刻,坐在椅子上,不翘椅腿,不摇晃。又如教《学会礼貌用语》,师生同唱《礼貌歌》揭题,出示幻灯学儿歌,重点指导学*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并组织学生课堂表演加以练*。

  思品教材第一至四册都是彩色胶印。这些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易引起学生的学*欲望,因此,用活插图,让学生去模仿,学*图中人物的言行,是强化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如教第三册《尊敬长辈》时,要求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小华早晨起床后对长辈是怎样说的?吃水果、看电视时对爸爸、奶奶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教育学生学*小华尊敬长辈的“一言一行”。又如教《课间活动守秩序》一课,这一课的插图是由小朋友玩滑梯、跳长绳、玩老鹰捉小鸡、拍皮球四幅小图构成的一幅双页满图。为了充分发挥这幅图对学生课间活动时“言、行”的指导作用,教学时,可采用贴图的方法,先贴出底图,上面有校门、操场、大树、滑梯,然后依次贴出小朋友玩滑梯、跳长绳、玩老鹰捉小鸡和拍皮球四幅图,逐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观察和理解图意。这样做,学生的认识就在具体形象之中得到了提高,懂得了其中的道理。课后,学生在玩跳绳、扔沙包、拍皮球、老鹰抓小鸡等游戏时,都能有良好的“一言一行”,做到守秩序、守规则,心中想着别人。

  二、创设情境,训练“一言一行”

  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情爱憎的好恶态度,是伴随道德认识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内心体验,它对道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教学中创设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又能结合所学“一言一行”,进行养成性的模仿练*。

  电教设境。运用电教手段,可发挥其声像之长,再现学生生活中的某些意境,从而在意境中训练自己的言行举止。如教第一册《我们爱**》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以后,播放一段全校师生在操场上隆重举行升旗仪式的录像,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老师、同学们的一举一动。然后再放一次录像,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参加升**。此时此刻,学生都能像录像中的老师、大哥哥、大姐姐那样,立正站好,向**行注目礼或队礼,还有的学生嘴里自豪地唱起了**,爱国主义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表演设境。让学生当堂表演,不仅仅是为了使课堂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让所学“言行”在操作表演中得到练*。如上《不打扰别人》,在教练*1第一幅图时,我让学生先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描述,想象来到大家都熟悉的居民小区,人们都在睡午觉。这时两个学生扮图中的学生,突然喊叫起来,由于不知内情,全班学生为之一惊,随之有学生举手*:“老师,他们这样做太不像话了,吵得居民们睡不好午觉”。那么应该怎样做呢?在学生有感而发以后,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角色练*“爸爸在收看新闻联播节目时?”、“当我走进老师办公室时?”同学们都能做到低声说话,轻轻走路:静悄悄,不打扰。

  仿图设境。小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因此在教学中,仿照课文插图训练学生的言行,效果是明显的。如教《对人热情有礼貌》一课练*,我让学生轮流上台照图练*,向别人借东西应该怎样说,怎样做?碰掉了别人的东西应该怎么办?踢球把人家撞倒了怎么办?别人道歉怎么办?这样,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变成了一个个小节目。这样做,学生看得见,听得见,学得来,对养成良好的言行具有强化作用。

  三、引导实践,规范“一言一行”

  道德行为实践,是学生由知到行的桥梁,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伸延和拓展,对于加深道德认识,提高行为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较好地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结合课堂教学,教者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在日常学*、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巩固教学效果,以便逐步养成*惯。

  1、与学校、班级教育的中心工作相联系,引导实践,规范言行。如教《尊敬老师》,结合教师节举行《教师颂》主题班会,号召学生向教师献爱心。又如教了《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做好作业》等课文后,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学生上课学*行为规范,做到“一个标准”,即上课发言要立正,声音响亮,清楚,普通话标准;“两个一致”,即上下课礼整齐一致,课上坐姿一致;“三个整齐”,即课本、文具盒摆放整齐,举手姿势整齐、读书时手、书的摆放姿势整齐;“三个一”,即看书写字时手距笔尖一寸,胸距桌一拳,眼距书本一尺。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2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惯的教育”。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惯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养成教育思想被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发展。他曾经这样概括教育的本质:“‘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对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德育的有效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公共道德行为*惯欠佳、青少年道德行为问题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

  了以后**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为在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

  小学生当中出现了一系列让老师们头疼不已的事:作业不按时交,值日不认真做,路队与放学松松垮垮,班级卫生纪律极差等,所以要给他们制定合理的班规。通过对学生纪律、卫生、广播操等常规方面的要求,学生整体开始好转,但要经常提醒与督促,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惯。

  纪律是成功的关键。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养成好*惯的保证,是形成良好的班风的基石。要教育学生明白,一个懂得规矩,并且自觉遵守规矩的人,才能时刻按照规矩办事,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我发现我之前制定的班规有一些漏洞,马上加以改进,培养他们守纪律的常规*惯。

  一、进校

  1.按时上学,不早到,不迟到,不在校门口聚集,不带与学*无关的物品。

  2.进入校门后直接走到教室里,途中不追逐。

  3.进校后不在室外逗留,卫生值日学生先完成卫生打扫任务,其他同学进教室后应先交好作业,然后就位早读,做到自主学*,书声朗朗。

  在此期间每天都有一名检查员来检查学生的迟到早退及衣着佩戴情况,而卫生方面分为卫生委员与小组长分别管理。

  二、*(课间活动、升旗仪式)

  1.音乐铃声一响,各班应在走廊排好队,做到快、静、齐,行走时不推搡,脚步要轻,按指定路线整齐列队进入操场,*时站好姿势、认真听会、安静有神、不做小动作。

  2.做操时,做到:听准音乐、节奏合拍、姿势正确、动作到位。

  3.尊敬**,升旗时做到: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唱**要听节奏,声音宏亮、有感情。

  4.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站姿端正,接受奖品、奖状、奖旗时,用双手捧接,行队礼,然后高举接受师生祝贺。

  5.*完毕,按指定路线有序列队*室。

  这由我们班体育委员与一名监管人员负责学生的*情况。

  三、上课

  1.上课前应准备好学*用品,统一摆放要求,笔盒、文具、书簿整齐放在课桌的左(右)上角。

  2.爱惜学*用品,不浪费,书籍本子整洁,不随便撕毁、涂画、折卷。笔盒里文具摆放整齐。

  3.上课、下课听从信号指挥,上课预备铃响后,及时按顺序进教室,不拥挤,*在教室等待上课。

  4.上课专心听讲,做到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积极思考,大胆答问,声音清楚,学会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不随意离开座位。

  5.课堂上站立回答问题时,做到:头正身直,双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坐下或离座时声轻体稳。发言时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小组讨论时轻声细语,不妨碍邻座学*。

  6.课堂练*时听清要求,独立思考,动作迅速,书写工整,行款规范,克服应付、拖拉等不良*惯,保证练*质量。

  7.学生迟到进教室,应在门口喊“报告”,经老师同意后,再进入教室。

  8.学生有急事需出教室,先举手,起立报告老师,经同意后再出教室。

  9.到室外、专用室上课时,预备铃响后,由班长整队到达指定地点,做到快、静、齐,行走时不推搡,脚步要轻,进入上课地点后静等老师来上课。上课时由任课教师主管、班干部监督、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来保证上课质量。

  四、课间活动

  1.课间是同学休息、调整的时间,下课后应走出教室,看看绿色植物,呼吸新鲜空气,让眼睛、大脑得到调节;也可以自主选择安全、有意的活动。

  2.课间应有秩序,不在教室、走廊、楼梯冲跑,上下楼要靠右行走,不要并排上下楼;不拳打脚踢;不做危险游戏;不爬栏杆、攀树;活动要遵守规则。

  3.课间上厕所时,不冲跑,遇拥挤时,应自觉排队讲秩序。

  五、午餐

  1.在校午餐的同学,要有序、文明的用餐。

  2.服从小老师的管理。

  3.爱惜粮食,文明用餐,尽量吃尽饭菜。

  4.如果有剩饭剩菜残渣倒入指定桶内。

  5.爱护公物,餐具清洁后,要轻轻放入指定筐内,不准抛掷。

  6.用餐时不讲话,相邻同学团结友爱,相互关心。

  六、午休

  1.午餐后,不要到处跑,未经允许不能出校门。用一定时间写作业,或温*、预*功课,之后应采用适当的方式休息。

  2.中午回家的,下午按规定时间到校,进校后马上进教室安静就位,或写作业、或休息、或阅读书报,不喧哗、不打闹、不随意走动。

  七、放学

  不早退,不逃学,离校时,学生应收拾整理书包,有序离开校园,径直回家。有事不能及时回家要及时告知家长。

  八、家庭作业

  1.独立、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抄袭他人作业,考试不作弊。

  2.认真复*巩固当日知识,主动加强缺漏知识,自觉预*新知识。

  3.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

  另外,诚实守信,爱护公物等好*惯同样要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培养学生。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形成的。俗话说:“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家长老师的肯定和赞赏,教师要善用表扬的武器为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发现不好*惯及时指出来。好*惯养成了,是一辈子受用的。素质教育实际就是行为*惯的养成教育。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4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惯的教育”。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惯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养成教育思想被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发展。他曾经这样概括教育的本质:“‘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对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德育的有效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公共道德行为*惯欠佳、青少年道德行为问题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了以后**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为在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5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惯的教育”。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惯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养成教育思想被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发展。他曾经这样概括教育的本质:“‘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对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德育的有效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公共道德行为*惯欠佳、青少年道德行为问题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儿童道德的发展以是非观念的形成为基础,是非观念的形成是儿童道德观念发展的前提。然而,人们往往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因而忽视儿童是非观念的培养。实际上,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学前阶段的儿童是非观念开始萌芽,儿童在与外界特别是父母等**的交往过程中,逐步了解行为的限度,掌握行为的界限,形成最初的是非观念。新生儿通过哭的方式与外界交往,他们的哭最初是由于生理的原因,如饥饿、身体不舒服等,孩子哭

  了以后**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为在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6

  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惯的学校,父母是*惯的教师。”然而,社会、家庭、学校三者之中,学校或者教师却应该承担起龙头作用。老师——儿童灵魂的铸造者,应该有*惯意识,本着坚持“好*惯,成就好人生”的理念,培养儿童的良好*惯。

  我认为: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必须从小抓起。进入独生子女年代的小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作业写完了,本子、书放在书包里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惯。面对现状,学校要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仅靠单纯的几个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社会、家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一、把握良好*惯培养关键期。

  *惯,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但是,*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情境性。*惯的形成关键在头3天,“*惯成自然”,头3天内对行为或倾向的强化与巩固,有利于其形成自然而然的*惯。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因此,老师们在培养儿童的*惯时,应把握住关键的前3天。

  二、要从细节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小节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

  三、要抓好行为训练。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惯的训练。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四、社会和家庭要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模式。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生活和学*的主要场所,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养成学生的良好*惯。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2)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1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惯。良好*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的行为,需要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甚至全社会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惯是人生的主宰,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一旦养成了坏*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惯,*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学生中存在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种种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因此加强学生日常行为*惯养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规范养成教育、规范学校管理制。

  首先,在卫生*惯方面,要以“我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加入到班级队伍中去,在学**惯方面,主要是纠正了学生们在听、说方面的不恰当的做法。如老师讲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时常中途拦截;甚至不听清楚问题就开始自顾自地发表意见。在班干的培养方面,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同时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告诉他们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有资格去说服其他同学,熟记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期末通过半学期的综合情况再评出班十佳学生。当然如果谁违犯了班级常规,或者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也会在周评价表上显示出来。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惯,有些同学的学*成绩相继提高,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强的`良好班集体。

  (二)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良好的行为*惯是搞好学*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为*惯就会主动积极地学*,并且愿意搞好学*。良好的行为*惯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高低的前提。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就能看出这个人教养如何,如说话有礼貌,不在严肃的场合说笑、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秽语,主动学*,主动做好分内之事,助人为乐等等,这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三)警句的鞭策作用

  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惯”的重要性,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

  (四)养成课前预**惯

  培养了学生的预**惯。我认为学生的预**惯在和其它*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惯,特别是对于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学生的预**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预*时有不懂的可以标注,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

  (五)多元化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学生的良好*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良好*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学生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2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惯、生活*惯、文明*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开学初我校就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

  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惯,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但没有训练就没有*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因为“*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惯。

  二、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上课认真听讲的*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也是一样。学生学*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

  课前预*、自学,课后认真复*,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认真上好朝读和自*,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第二天功课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惯。

  3、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惯

  “好的生活*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4、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衡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同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防水、防火、防电,并教给他们一些安全常识。

  三、养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长的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长配合起来,共同教育好孩子。这样,你在家长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形象,孩子也会相信你,喜欢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惯。”可见,学生良好*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的好*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要主动学*、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尤其是良好学**惯的主要场所。学*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只有具备明确的学*目标、端正的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名师的成功之处不是体现在怎么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体现在怎么教学生会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以渔”。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都要不断学*,活到老,学到老,学*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授之以渔”,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爱阅读、独立思考的良好*惯,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业一辈子,终身受益。例如,培养学生按计划学*的*惯,可采用从年开始,向月、周、日细化的方法。年度计划可概括,月、周、日计划要详细,日计划和每天的执行是关键,当天最重要的学*内容,要在前一天做好计划,按内容主次缓急排序;培养学生常规学**惯,可以从如何预*,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如何复*,如何练*,如何反思等环节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刨根问底学**惯,在指导学生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及善于请教的*惯,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争创一流。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真心乐意地去求真、崇善、爱美。因为“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给学生树榜样、找差距、比进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学**惯。

  三、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针对性

  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主训练能力,要注意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积极疏导与反复强化相结合。训练内容的制定要“小、*、实、细”,切忌“大而空泛”。“细节决定成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注意细节。因为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不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而应相反,要从小到大,从*到远,每一个大事业都是由许许多多小事业构成的,做不好小事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业。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指导学生从日常学*生活中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项作业,学好每一门技术,完成每一项劳动任务,遵守学校的每一项规定,明礼诚信,言谈举止文明”等细节方面做起,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惯。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搞突击,使学生逐步养成如果不按照“做人、做事、学*”的好*惯的要求去做,就会觉得不舒服的*惯。这样,才是*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才会收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四、要营造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

  养成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无小事,处处都育人。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固然对养成学生良好*惯具有重要作用,但毕竟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外。为了使中学生养成良好*惯,我们要使学校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发挥出育人的作用,让学生时刻处在养成良好学*、生活、交往*惯的氛围中。

  学校要努力营造养成教育的环境,将养成教育训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教职工要人人都做养成教育的指导者、监督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学校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和空间,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是形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家庭教育要培养学生有孝心、爱心、责任心,养成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等良好*惯。日本教育学家说,家庭是*惯的学校、父母是*惯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养成学生良好*惯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要教育好孩子,不是靠学历、不靠社会地位,靠的是父母健康高尚的人格,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父母做的比说的更重要,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是观察性学*。孩子是在模仿、观察中长大的,所以说父母要用自身的好*惯去影响孩子,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去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避免“我爸是李刚”之类事件的发生。

  搞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惯,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不良*惯。因此,学校要利用开家长会、请专家到校演讲、宣传(师生、家长共同参加)等形式,矫正老师、家长们的不良*惯,提高教师和父母的教育素质。另外,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学校、家庭、社会团体都应开展文明教育,形成一个处处讲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生良好*惯的养成教育要做到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给力,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巩固。

  *惯决定命运!好*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成功;坏*惯使他们走向失败。因此,重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惯,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质建设型人才,每一位教师都应义无反顾,竭尽全力!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4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惯;播种*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惯。”这些名言都道出了良好道德*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和学**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将会使人终身受益。有一些小事靠毅力也能坚持。但是需要克服痛苦,如有良好*惯,那就十分轻松。小学生情感不稳定,可塑性较强。因此就要抓住时机,从小开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而养成教育要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意。情。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惯。我认为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细节,从点滴做起进行养成教育

  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小学生因知识浅簿,经验欠缺,经历短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惯抓起,从学*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惯之上的。如弯腰捡起地上的杂物这以看似微不足道到的小事,并非人人能做到,处处能做到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一良好*惯,我向学生讲了因为弯腰捡起地上纸屑而被大公司破格录用的故事,使学生知道,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弯腰,只是一个小小的纸屑,但却折射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所以,在我们班如果谁主动捡起操场上的纸屑,我会对他大加表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弯腰捡拾的好*惯。

  二、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惯特别是学**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三、增强合力,家校联手促进养成教育

  我们常听说5+2=0的说法,意思是说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周一到周五,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周六周日两天。虽有些夸张,但充分说明了家长和学校教育不能一致的弊端。小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所以,要征得家长的力量,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要求要统一。班里有些小朋友在学校完成作业很认真,书写工整,可是家庭作业书写潦草。时间一长,孩子的字会写不好,而且容易使孩子两面性。所以我在家长会上请家长协助检查孩子家庭作业书写情况。同时讲清为什么这样做,家长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在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时候重点检查书写情况。和家长沟通不一定总是召开家长会,一封告家长书,一个电话都是和家长沟通的有效桥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教育方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我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且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贵在坚持,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师能提高认识,注重方法,常抓不懈,在我们的校园,在我们的生活的角角落落,文明之花就会常开常艳。

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5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尤其是良好学**惯的主要场所。学*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只有具备明确的学*目标、端正的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名师的成功之处不是体现在怎么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体现在怎么教学生会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以渔”。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都要不断学*,活到老,学到老,学*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授之以渔”,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爱阅读、独立思考的良好*惯,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业一辈子,终身受益。例如,培养学生按计划学*的*惯,可采用从年开始,向月、周、日细化的方法。年度计划可概括,月、周、日计划要详细,日计划和每天的执行是关键,当天最重要的学*内容,要在前一天做好计划,按内容主次缓急排序;培养学生常规学**惯,可以从如何预*,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如何复*,如何练*,如何反思等环节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刨根问底学**惯,在指导学生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及善于请教的*惯,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争创一流。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真心乐意地去求真、崇善、爱美。因为“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给学生树榜样、找差距、比进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学**惯。

  三、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针对性

  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主训练能力,要注意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积极疏导与反复强化相结合。训练内容的制定要“小、*、实、细”,切忌“大而空泛”。“细节决定成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注意细节。因为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不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而应相反,要从小到大,从*到远,每一个大事业都是由许许多多小事业构成的,做不好小事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业。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指导学生从日常学*生活中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项作业,学好每一门技术,完成每一项劳动任务,遵守学校的每一项规定,明礼诚信,言谈举止文明”等细节方面做起,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惯。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搞突击,使学生逐步养成如果不按照“做人、做事、学*”的好*惯的要求去做,就会觉得不舒服的*惯。这样,才是*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才会收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四、要营造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

  养成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无小事,处处都育人。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固然对养成学生良好*惯具有重要作用,但毕竟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外。为了使中学生养成良好*惯,我们要使学校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发挥出育人的作用,让学生时刻处在养成良好学*、生活、交往*惯的氛围中。

  学校要努力营造养成教育的环境,将养成教育训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教职工要人人都做养成教育的指导者、监督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学校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和空间,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是形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家庭教育要培养学生有孝心、爱心、责任心,养成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等良好*惯。日本教育学家说,家庭是*惯的学校、父母是*惯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养成学生良好*惯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要教育好孩子,不是靠学历、不靠社会地位,靠的是父母健康高尚的人格,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父母做的比说的更重要,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是观察性学*。孩子是在模仿、观察中长大的,所以说父母要用自身的好*惯去影响孩子,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去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避免“我爸是李刚”之类事件的发生。

  搞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惯,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不良*惯。因此,学校要利用开家长会、请专家到校演讲、宣传(师生、家长共同参加)等形式,矫正老师、家长们的不良*惯,提高教师和父母的教育素质。另外,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学校、家庭、社会团体都应开展文明教育,形成一个处处讲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生良好*惯的养成教育要做到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给力,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巩固。

  *惯决定命运!好*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成功;坏*惯使他们走向失败。因此,重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惯,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质建设型人才,每一位教师都应义无反顾,竭尽全力!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3)

——*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3篇)

*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1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的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你相信吗?但是我告诉你们这是真的,这样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那些驯象师在大象小的时候,就用一条小小的链子将他们绑在水泥地的柱子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于是小象渐渐地*惯了不挣扎,人们说小象是被链子绑住的,事实上大象是被行为*惯绑住的.。同学们,你们瞧,*惯的影响力有多大啊!

  *惯又分为好*惯和坏*惯,好*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力量。曾国藩是清代名匠,一生勤奋,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可谓“百科弊病,人人皆懒,懒则事事松弛”,他抓住一切读书机会,死前一日手不释笔,一生中给自己订了十二条规则。他读书持之以恒,博守求约,不拘门户,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惯,因为这种良好的读书*惯,使得他博闻强记,学富五车,所以他被封为清代文人武侯第一人。

  当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惯是很容易的,开始时需要时常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这是一个磨炼我们意志品质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一种行为*惯重复21天以上就会成为*惯,重复90天就会成为稳定的*惯,学**惯也是如此,只有坚持不懈重复正确的学*行为,良好的学**惯才会养成。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充分说明*惯的重要性;“差不多”先生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的道理就是差不多。有一次,“差不多”先生没赶上吃饭,他对自己说:吃饭和没吃饭不是差不多吗?有一次他没有搭上火车就说:搭火车和走路还不是差不多;甚至在咽气的那一刻还说:“活着和死了不也是差不多吗?这还不能说明坏*惯的影响力有多大吗?这种坏*惯如鬼魂一样缠绕着你,影响着你的生活。

  君子以自强不息,让我们用认真的态度,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去养成一个有利于我们生活学*的好*惯,伴随着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去创造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蓝天。

*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2

  “好*惯和坏*惯都具有很强的'力量,好的*惯让人立于不败之地,坏的*惯则让人从成功的宝座上跌下来”。保罗盖蒂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是啊,古今中外,哪个名人不是从小养成了好*惯?如果没有好*惯,那他们的成功从何而来?我们也要养成适量看电视的好*惯。

  以前,我很爱看电视,每天晚上,我总是抱着电视不放,可是看多了对健康也不太好。那是一个闷热的夏天,我一吃完饭,作业马马虎虎地写完了,就开始看我的电视,那动画片一个接着一个,设计我目不暇接,一会儿吃口苹果,一会儿吃口饼干,别提有多悠闲了!只听见秒针滴滴哒哒地走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九点半,。妈妈催着说:“睡觉去吧,明天还要上学呢!”我一边答应妈妈,眼睛一边瞅着电视,说:“我再看十分钟就睡。”妈妈信以为真,关上房门就睡了。我又接着沉浸在动画片中。在一段广告间,我看了看钟表,“妈呀,十点半了!”我吃了一惊。连忙关上电视,上床睡了觉。

  第二天,闹钟响了,我按了一下,又接着睡了。过了一会儿,只听见妈妈在喊我,我睁开眼睛看看钟表,都七点十五了!我一跃,跳下床,连忙洗脸刷牙,也顾不得吃早饭了,就赶忙“飞”到了学校。刚进班,也正好打上课铃,总算没迟到。这时,组长向我收英语作业,我一摸书包,呀,没带!这时,队长又发话了:“你今天没扫地,是要扣分的!”“都是电视惹的祸!”我心里气愤地想。

  从那天起,我每天晚上都在九点睡觉,早上六点半就起床了。经过两个星期,我终于养成了早睡早起,适量看电视的好*惯。可是,没过几天,我又打起了“退堂鼓”。妈妈说:“多看电视,对眼睛不好,每天就睡几个小时,会影响你的正常发育的!”我暗暗下了决心:每天看电视就两个小时,睡觉要十个小时。渐渐地,我彻底摆脱了这个坏毛病。

  好*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成果,是瓜熟而蒂落。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少成若天性,*惯自然成。”人生的旅途还很漫长,学*的道路更为艰苦,如果想要班上高峰,那么,就从小养成好*惯吧!让好*惯陪我们同行吧!

*惯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不仅可以获得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阅读一旦成为一个人的*惯,必终身受益,为终身学*打下良好基础。

  1、教师带头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饱读诗书的教师,必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一个知识渊博的教师授课时必有大家风范。身教重于言教,为使阅读在学生中普及,教师必须起带头示范作用,要求教师每天读一份教育报刊,一月读一本教育杂志,一学期读三本自己喜欢的书。

  2、为阅读留足时间:时间是阅读的保证,学校要规定各年级的课外作业时间,如每天的作业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一个教师都要大练基本功,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授课效益,不要给学生增加过多的课业负担。对一些低年级学生原则上不留课外作业,一些社会学科也不留课外作业,这样就为学生在家阅读留足了时间。

  3、阅读的不同要求:低年级适合阅读一些动漫、画册及有意义的小故事,高年级除读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外,还可以读一些科普书籍,智慧小故事等······。教师、家长一定帮助学生选书,一本好书使人受益无穷,一本坏书也足亦使一个人误入歧途。

  4、在班级开展阅读比赛:为使读书活动持续开展下去,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读书比赛活动。如,在班主任或语文教师的主持下,使每一个学生谈一谈,自己*期读的是什么书,主要人物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教育等。

  5、为阅读提供图书资源:学校图书室要对学生开放,但学校图书室资源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要求每个班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为班上贡献3-----5本图书,办一个图书角,供班级同学之间互相借阅,下学期开学,上学期的图书物归原主,每一个学期进行同样的循环,这样既弥补了学校图书的不足,又促使学生爱惜图书,阅读图书,有自己的存书。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4)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菁华5篇)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1

  “养成教育”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惯。”可见,学生良好*惯的养成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位置。

  行为*惯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质的外在表现,是一种经过反复练*、反复强化、长期积累而养成的定型行为,是一种心理需要。*惯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自发性,时间越久,*惯越难改变。因此,良好*惯的养成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核心和基础,是中学德育的重要任务。

  那么,该养成哪些良好的*惯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学*”的好*惯。“做人”要真诚待人、诚实守信、认真负责、自信自强;“做事”要遵守规则、讲究效益、友善合作、合理消费;“学*”要主动学*、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

  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惯的最佳时期,而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惯的主阵地。那么,如何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良好行*惯呢?结合当前的教育实际,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在养成教育中做到人格育人

  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亲其师,信其道”,做好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养成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当教师的人,一定要讲究修养,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都能为人师表,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就会影响学生,带动学生,使整个学校形成一个好校风,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大有益处。如果教师自身不健全、不和谐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试想,如果教师的思想和心理不阳光、*惯用阴冷的眼光看社会,学生怎能做到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教师本身自私自利,学生怎能做到无私奉献、承担责任?教师上班懒懒散散,学生怎能刻苦攻读、专心致志?教师仪表仪容不端庄、衣着不得体,学生怎能仪表端庄、朴素大方?教师备课不认真、授课不精彩,学生怎会兴趣浓厚、勤于钻研?教师上课板书混乱、潦草、甚至还有错别字,学生的书写又怎能工整规范?教师知识阅历浅显,举止粗俗,学生的素质怎能全面提高?教师做事没计划、不守规矩、工作拖拉,学生又怎能知行统一,严于律已、创先争优?教师在校园内随意吞云吐雾,学生又怎能拒绝烟害、从我做起?“有渚己而后求渚人,无渚己而后非渚人。”说明只有自己做到的,才能够要求别人做到;自己没有这样的缺点,才有资格批评别人的缺点。教师只有自己在品德上诚实守信、善于思考,在*惯上勤俭节约、乐于学*、遵规守纪,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才能时时处处成为学业生的表率。在养成教育中,教师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师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学生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要比光凭口说真切得多。所以,教师要时时审视自己,处处做学生的表率。将“爱、实、严、勤、细”的作风切实落实到处。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惯,重塑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二、养成教育要在教学活动中引导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惯尤其是良好学**惯的主要场所。学*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只有具备明确的学*目标、端正的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名师的成功之处不是体现在怎么传授知识给学生,而是体现在怎么教学生会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以渔”。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都要不断学*,活到老,学到老,学*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授之以渔”,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养成爱阅读、独立思考的良好*惯,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业一辈子,终身受益。例如,培养学生按计划学*的*惯,可采用从年开始,向月、周、日细化的方法。年度计划可概括,月、周、日计划要详细,日计划和每天的执行是关键,当天最重要的学*内容,要在前一天做好计划,按内容主次缓急排序;培养学生常规学**惯,可以从如何预*,如何听课,如何做笔记,如何复*,如何练*,如何反思等环节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刨根问底学**惯,在指导学生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教师不妨每天给学生提一两个“为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养成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及善于请教的*惯,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知变、求变、善变、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争创一流。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各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真心乐意地去求真、崇善、爱美。因为“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给学生树榜样、找差距、比进步,使学生逐步养成各种良好的学**惯。

  三、养成教育的训练要有针对性

  结合中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自主训练能力,要注意把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结合,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积极疏导与反复强化相结合。训练内容的制定要“小、*、实、细”,切忌“大而空泛”。“细节决定成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惯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注意细节。因为一个人要做成一件大事,不是从大到小,从远到*,而应相反,要从小到大,从*到远,每一个大事业都是由许许多多小事业构成的,做不好小事的人必定做不了大事业。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克服志大才疏、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错误想法,指导学生从日常学*生活中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项作业,学好每一门技术,完成每一项劳动任务,遵守学校的每一项规定,明礼诚信,言谈举止文明”等细节方面做起,养成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的*惯。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搞突击,使学生逐步养成如果不按照“做人、做事、学*”的.好*惯的要求去做,就会觉得不舒服的*惯。这样,才是*惯成自然,养成教育才会收到切实的教育效果。

  四、要营造养成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

  养成教育要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无小事,处处都育人。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固然对养成学生良好*惯具有重要作用,但毕竟学生大量的时间是在课外。为了使中学生养成良好*惯,我们要使学校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发挥出育人的作用,让学生时刻处在养成良好学*、生活、交往*惯的氛围中。

  学校要努力营造养成教育的环境,将养成教育训练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学校教职工要人人都做养成教育的指导者、监督者、参与者,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在工作和生活中要为人师表、以身示范;学校要注重创设学生自主管理的氛围和空间,把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融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出浓厚的养成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关键,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是形成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家庭教育要培养学生有孝心、爱心、责任心,养成勤劳节俭、讲究卫生等良好*惯。日本教育学家说,家庭是*惯的学校、父母是*惯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在养成学生良好*惯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要教育好孩子,不是靠学历、不靠社会地位,靠的是父母健康高尚的人格,靠的是父母良好的教育素质。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只有父母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父母做的比说的更重要,因为孩子是看着父母长大的,是观察性学*。孩子是在模仿、观察中长大的,所以说父母要用自身的好*惯去影响孩子,用自身的健康人格去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如果所有家庭的父母都能做到这样,那么就可以避免“我爸是李刚”之类事件的发生。

  搞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惯,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大的困难在于学生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不良*惯。因此,学校要利用开家长会、请专家到校演讲、宣传(师生、家长共同参加)等形式,矫正老师、家长们的不良*惯,提高教师和父母的教育素质。另外,全社会各机关单位、学校、家庭、社会团体都应开展文明教育,形成一个处处讲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学生良好*惯的养成教育要做到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给力,教育效果才能得到保证、巩固。

  *惯决定命运!好*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帮助他们成功;坏*惯使他们走向失败。因此,重视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惯,使之成为具有高尚人格的高素质建设型人才,每一位教师都应义无反顾,竭尽全力!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2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惯。良好*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的行为,需要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甚至全社会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惯是人生的主宰,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一旦养成了坏*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惯,*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学生中存在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种.种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因此加强学生日常行为*惯养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规范养成教育、规范学校管理制。

  首先,在卫生*惯方面,要以“我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加入到班级队伍中去,在学**惯方面,主要是纠正了学生们在听、说方面的不恰当的做法。如老师讲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时常中途拦截;甚至不听清楚问题就开始自顾自地发表意见。在班干的培养方面,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同时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告诉他们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有资格去说服其他同学,熟记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期末通过半学期的综合情况再评出班十佳学生。当然如果誰违犯了班级常规,或者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也会在周评价表上显示出来。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惯,有些同学的学*成绩相继提高,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强的良好班集体。

  (二)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良好的行为*惯是搞好学*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为*惯就会主动积极地学*,并且愿意搞好学*。良好的行为*惯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高低的前提。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就能看出这个人教养如何,如说话有礼貌,不在严肃的场合说笑、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秽语,主动学*,主动做好分内之事,助人为乐等等,这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三)警句的鞭策作用

  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惯”的重要性,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

  (四)养成课前预**惯

  培养了学生的预**惯。我认为学生的预**惯在和其它*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惯,特别是对于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学生的预**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预*时有不懂的可以标注,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

  (五)多元化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学生的良好*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良好*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学生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3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惯。良好*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的行为,需要全体教师和管理者,甚至全社会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

  *惯是人生的主宰,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一旦养成了坏*惯,就会使一个人受害终生;相反,良好的*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身。“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惯,*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决定人生!”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学生中存在思想道德素质不高,在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种种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的现象。因此加强学生日常行为*惯养成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谈几点个人体会:

  (一)规范养成教育、规范学校管理制。

  首先,在卫生*惯方面,要以“我也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的身份加入到班级队伍中去,在学**惯方面,主要是纠正了学生们在听、说方面的不恰当的做法。如老师讲课时,同学回答问题时,他们时常中途拦截;甚至不听清楚问题就开始自顾自地发表意见。在班干的培养方面,鼓励他们大胆工作,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同时对班干部严格要求,告诉他们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有资格去说服其他同学,熟记校规校纪、班规班纪。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期末通过半学期的综合情况再评出班十佳学生。当然如果誰违犯了班级常规,或者某项任务没有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也会在周评价表上显示出来。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惯,有些同学的学*成绩相继提高,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强的良好班集体。

  (二)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惯,良好的行为*惯是搞好学*的前提。有了良好的行为*惯就会主动积极地学*,并且愿意搞好学*。良好的行为*惯也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素养高低的前提。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就能看出这个人教养如何,如说话有礼貌,不在严肃的场合说笑、随地吐痰扔垃圾,不出口污言秽语,主动学*,主动做好分内之事,助人为乐等等,这样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是受人们欢迎的人。

  (三)警句的鞭策作用

  如何使学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于接受“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惯”的重要性,从政治、语文课本中搜集了一些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古语、名言、警句,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大堤,溃于蚁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等,把他们请到德育教育的课堂,引导学生把握它们的意旨,领悟其中的内涵,牢记它们说明的道理,实践其中的真理。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发挥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

  (四)养成课前预**惯

  培养了学生的预**惯。我认为学生的预**惯在和其它*惯比起来,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良好的预**惯,特别是对于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来说麻烦更大。比如说一篇课文,学生要是没有提前预*的话,那就对课文一点不熟悉,字音读不准,句子读不通,文章的主要内容更是不了解。老师在安排的课时内进行教学活动的话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学生的预**惯的培养非常重要!预*时有不懂的可以标注,等到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予以解决。

  (五)多元化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坚持软、硬兼施的原则,既要“硬落实”又得“软管理”。比如:通过组织“谈理想”和“小法庭”班会、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读书报告会等活动,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竞争意识强的特点引导到有意义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精神。

  总之,学生的良好*惯的养成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良好*惯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管理和培养。作为学生老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用自己对工作的忠心,对学生的爱心,对生活的热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行为的转变。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4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惯。”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学生良好的学**惯、生活*惯、文明*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开学初我校就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通过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

  学生时期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

  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惯,这一阶段养成的良好*惯对人的一生有积极影响,但没有训练就没有*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因为“*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有收获。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要求学生做好行为规范之前,我先为他们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学生。然后再强调学生注意*时的言行举止要得体,要适宜。对于长辈和老师,要报以尊敬和善的态度;对于同辈,要友善亲切,团结互助。例如,上下楼梯靠右行;进办公楼要轻声慢走,不能大声喧哗;进办公室要先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再进去;上学放学要遵守交通规则;升旗*时保持安静等。“细节决定成败,”我坚持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让学生从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从而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惯。

  二、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上课认真听讲的*惯。办事要讲究效率,学*也是一样。学生学*的主要时间在课堂上,而利用好课堂40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是提高学*效率、成绩优异的必备条件。

  课前预*、自学,课后认真复*,不懂就问;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认真做广播操、眼保健操;认真上好朝读和自*,老师不在时自觉遵守纪律。

  作业是对新知识巩固复*的一个过程,是检查自己一天的知识是否掌握了的过程,也是一个预*第二天功课的过程。也要培养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惯。

  3、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惯

  “好的生活*惯有利于一生的身体健康。”对于学生,在学校里就必须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头发、指甲不要过长,不要在衣着上与他人攀比。自己的学*用品也要摆得整整齐齐。另外,生活在集体中,除了保持好个人卫生,还要爱护班级的卫生。做到积极做值日,不乱扔杂物。

  4、养成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现代社会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社会环境的纷繁复杂,使青少年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极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的不*衡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和生命的意义。同时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注意防水、防火、防电,并教给他们一些安全常识。

  三、养成教育要注意和家长的共同配合。

  父母是孩于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和家长配合起来,共同教育好孩子。这样,你在家长中有威信,自然也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形象,孩子也会相信你,喜欢你,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总之,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抓住关键时期从点滴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来促进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养成教育心得体会5

  当前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受电视网络的影响较大。社会上流传的新思想以及不文明的行为,小学生可以毫不顾忌地去做。很多学生在家长溺爱下自理能力较差,很多事都是家长代劳的。造成学生做事半途而废,丢三落四的坏*惯。要让小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要利用好班会加强养成教育。每周一次的班会可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小学生年龄小,忘性大,纪律、卫生、安全方面的好坏典型要及时总结。班主任要是非分明,大公无私,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对于遵守纪律的同学要大力表扬;对于犯错误的同学要严厉批评,纠正错误。其次,养成教育要从点滴小事抓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不少学生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熟悉,打架、说脏话、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的现象很常见;许多学生在校内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从学生的日常表现抓起。

  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穿着干净整齐等等,这些看似普普通通的小事,都是小学生良好的素质基础,“百尺高台起于垒土”,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从小从点滴抓起,班主任要扮演导演的角色。

  再次,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安全教育、感恩教育都需要小学生的行动来实现,没有训练就没有*惯,因为“*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班主任对学生不良*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失望了。失去耐心的结果是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教育,轻则批评,重则体罚。例如安全教育就需要学生的行动,要通过行动才能预防危险;感恩教育要学生做感恩的事、唱感恩的歌曲、写感恩作文让学生学会感恩。

  总之,小学生养成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为了孩子的成长、成才、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5)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菁华5篇)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1

  一、养成教育的必要性探析

  (一)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需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急速进步的当下,高校的教育尤其是养成教育需要一次颠覆性的反思和革新。面对人类精神信仰多元化、社会风气浮躁化、价值引领非单一化的影响,大学生们的诚信缺失、道德失落、价值取向畸形,种种的状况令人担忧。在这种大背景下,养成教育呼之欲出,“养成”本意为培养使之形成或长成。古人云:“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治天下之治者在于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这就是说人的本性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则是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这就要通过养成教育来实现,所谓的养成教育是要摒弃传统的知识灌输,唤醒个性的核心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让人获取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大学生养成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的传授和指导,使受教育者对自身已经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人格定式重新经过认同、理解、接纳、吸收和转换的过程,再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在反复的强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惯。目的就是经过养成教育的培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和认知在教育实践的活动中自觉提升和修正,在充分调动受教育者自我改造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受教育者对科学文化知识的系统学*和强化训练,最终使受教育者通过主观能动性的调动,通过实践、总结、感悟和学*的过程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和技巧。

  (二)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

  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不教育不是说要放弃教育,而是要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形式,让学生在自我意识下自觉地、主动地进行自我能力的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并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过程。马克思的德育论中认为,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辅相成、统一进行的过程,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促进和完善教育的必要条件和内部原动力。所谓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就是指大学生为了树立良好的思维道德品质而自觉地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大学生实现人生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和修缮活动。因此,强化养成教育就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和规律给予必要的外部指导,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地把教育者的要求和影响主动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维意识和道德准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能力,并以此规范自身的思想言行。养成教育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塑造学生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就是要在实践教育活动中培养大学生自我道德认同、自我行为监督和自我素养评价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

  (三)增强德育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一贯将德育作为塑造人思想品格的单向性工作。这种认识是对德育低级层次的认知,缺乏对德育教育本质内涵的界定,容易造成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为上的脱节现象,是对德育认知的偏误,充分说明了传统德育教育在实效性上的缺失。与此相反,大学生养成教育在完成传统德育教育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受教育者不断自我修缮和不断社会实践强化训练的过程,具备了双向的学*、交流和反馈的教育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道德教育的实施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它可以准确反馈和评价出受教育者在接受养成教育培养过程之后的行为*惯建立、自我修养能力及养成教育成果实效。大学生养成教育所体现出的教学互动、自我约束、自我修缮、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新模式,有效地诠释了社会实践中高尚思想品格的形成和良好行为*惯养成的实质,增强了教育内容的传播效率,保证了养成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中特有的时代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二、素质养成教育实践路径的探索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是长春师范大学总结多年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经验,历经10年教育积累,探索出的适合师范院校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教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素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构建了全员养成、全方位养成和全过程养成的格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示范性。

  (一)明确的目标体系有助于全方位养成

  根据素质养成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行为养成的特点,制定整体、阶段和专题相结合的目标体系,从而实现养成教育的全方位进行。整体目标确保养成教育的长效性,阶段目标夯实养成教育的过程性,专题目标保障养成教育的操作性。通过循序渐进的目标培养模式的实施,在过程中赋予养成教育目标的新内涵,有效地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相融合,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式内化过程,着实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整体目标的设定要从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来关注,要以师范养成教育的特点为切入口,将“思想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教师综合素质、身心素质、特长技能素质”五大目标合理融入整个教育过程中,分步骤、分层次整体实施推进。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根本抓手,根据高师院校学生特点,在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和学生特长技能素质培养上下工夫,同时狠抓教师综合素质和身心素质,强化教师基本技能,让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运动机能和心理适应能力。阶段目标要侧重养成教育的过程指导,大一阶段为适应期,侧重于大学认识、诚信爱国、三观培养、专业学*、自我展示、自我设计的导航。大二、大三阶段为发展期,侧重于学术科研、实践创新、身心健康、职业道德、特长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大四阶段为成熟期,侧重于学生多种素质的综合运用能力、与社会的对接能力的养成。

  (二)明晰的实施体系有助于全过程养成

  在目标体系的指导下,实施体系就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采取教学、实践和考评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全力提升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学水*。通过“课内课外”“动手动脑”“软件硬件”“教师学生”的四个结合,全过程训练,全方位覆盖,加强学生教师基本技能培养,促进学生从教能力的整体提升。教学环节中要合理构建课程体系,拓展教学新模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渠道,把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大学生学*生活的各个环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把知识传授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相辅相成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融会贯通,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选修课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使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实践环节中要整合育人方法,创新实践体系,拓展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养成教育途径。

  (三)完善的保障体系有助于全员养成

  素质养成教育质量如何,关键要看学生是否能实现全面发展,是否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此,要想保证养成教育实效,必须狠抓机构保障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保障体系。首先,政策保障是基础。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全面统筹养成教育工作,发挥方向引领作用,协调部门合作,确保养成教育的科学性。其次,人员保障是关键。素质养成教育要想取得扎实的成效,就要成立单独的组织机构,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主抓素质养成项目的规划、培养、督察和考核,确保养成教育的规范性。最后,师资保障是重点。配备高数量和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发挥专兼职教师主导作用,根据高师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特长素质培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确保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2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分析目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从而明确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管理;大学生;教育。

  人类的社会活动有着各式各样的形式,管理就是其中之一,其价值和底蕴相互包容、相互影响,既涵盖了伦理和追求,也为人类的社会行为进行引导。高质量的管理是两方面的,即实体和程序,只有当两者都达到正义时才能促进良好的管理。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管理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养成教育的环境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高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实践。想要让大学生明确界限,就需要通过对学生管理实现,学生管理又细分为制度管理和行为管理。其不仅仅能够对大学生行为进行塑造,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的人格和素养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所以大学生的养成教育环节离不开高校对学生的管理。

  1正确认识管理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有效的结合起来

  高校的学生工作应当从两方面入手,分别为管理层面和思想层面。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上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再教育和管理,而这些行为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大学生作为培养的重点,自然不可放松,因此学生的管理问题和思想工作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不可以从中剥离。这一点,几乎被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在一定的领域上得到共鸣。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难以将两者之间关系维持在一个*衡且稳定的状态。在对学生管理的同时往往出现思想教育上的脱节,两边互相踢皮球,从事思想教育的一方不愿意将责任大包大揽,反之从事行政管理的一方也有同样的心理,究其原因,就是在体制上出现了漏洞。

  2大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和教育理论之所以能够相互融合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而本质所强调的则是过程性。教育的本质在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具体体现为学*思考能力以及优良的品格。因为结果源自过程,缺乏高质量的过程必然无法达到好的成果预期,因此想要实现教学目的首先要注重教育过程。但我国当下在大学生养成教育方面依然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

  2.1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全国范围内高校的不断扩招,在线大学生的数量也与年俱增,但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不*衡也逐渐暴露,学校在扩招的同时没有及时考虑自身的教学承受能力,从而导致放松对学生的管控。与此同时,由于高校内的教育资源缺口庞大,因此水*参差不齐的人员也纷纷挤进了教育队伍,拉低了教育队伍的整体水*,拖慢了教育理念进步的步伐,使得学生的管理工作也仅仅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推进。因此,在看待高校学生的管理问题时,矛头的一方应当被指向教育人员素质的问题上。

  2.2教育目的与时代结合不够

  大学生在面对思政教育时往往将其和现实进行比对,由于现实和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等,导致教育效果明显低于预期。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宣传正能量的信息,因此在当下的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当立足实际,将现实和理论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再单一注重结果如何,而是应当在教育过程让大学生享受其中、参与其中,让学生成为学*的实践者,在学*中获得成就感,形成学*的自觉性。

  2.3教育主体单一,教育协同不够

  人的培养需要一套完善的体系,教育是培养的手段,其过程丰富多彩,是多方面联动协同的结晶。教育主体单一所产生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被大众所重视,但长久以来并未得到良好的改观。尽管新理念在不断输入,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说教形式,学生、老师各自为营,使得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三者缺乏有效的串联和沟通,脱节情况时有发生,而学校和教育部门之间的隔阂也导致养成教育在短时间内无法有效的推广并深入进行。

  2.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的指路明灯,高校的教辅人员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师德建设必须和教师队伍建设齐头并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就包括高尚的师德,而大学作为德与才兼顾培养的一线,师德的作用就得到凸显,因此单一的知识教育并不能满足道德的需求,需要二者相辅相成。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所以高校营造的道德教育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进行道德品行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师必先学会为人,作为教师,站在教师的岗位上就应当以教师的准则要求自己的言行,不仅成为同行业更要成为其他行业值得学*的标榜。话说回来,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师道德行为准则能够促进教师行业的发展。

  2.5完善大学生的行为规范

  形成规范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模板就需要对科学的教育理念进行归纳整合。为了促进大学生积极向上、文明规范的日常行为养成,需要树立一些可供学*的模板以供参考从而使良好的道德修养得到养成,例如制定完整的日常行为规范守则、设计合理的行为模板等。每届新生在入学之后都会获得学校下发的一系列规范守则就是高校中可供学*的科学模板,其中所包括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新生在学*过程中能够得到强烈的心理暗示,从而由内而外地规范自身的行为,实现思想道德和言语行为上的双重规范。在如此大范围的学*氛围之下,纵使有极少部分品行不端的同学,也能够在大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得到教育,从根本上对不良行为、不端正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从集体层面上通过塑造道德形象楷模,引发集体共鸣,从而实现对大学生行为的规范。一句话来概括,高职院校的目标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完善学生管理工作.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3

  礼仪是人与人交往过程当中以一种约定俗成的方式来体现的律己律人的过程,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与思想觉悟,精神文明与文化教养的综合体现。礼仪本就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髓所在,作为礼仪之邦的礼仪之民,礼仪的教育对于培养有文明、有教养、有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现在大学生的礼仪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同时也是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形象。

  一、大学生礼仪行为的现状

  *几年来,在校大学反映出来的许多行为,都是与礼仪相悖的。课桌椅上满满的刻画、教室内的随地垃圾;夏天穿拖鞋去上课的学生;老师开始上课了还在教室肆无忌惮吃早餐的学生;与老师见面时不懂得主动打招呼;在家里对家长大呼小叫;在公共场所抽烟。本应该是最青春最有活力,最有权力追求美的年纪,也是学*能力最强的年纪,但是种种在学校不尊重老师与课堂的行为,种种在家中言谈举止粗鲁的行为,种种在社会上不文明的行为,做着与这个年纪不相符合的事情,这些问题同时也反应着现在对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缺失,这种有着高文凭却没有高文化的大学生,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整体的素质水*。

  二、大学生礼仪教育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管男孩女孩,都是温室的花朵,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只是重点关注孩子的健康和学*问题,面对有时候孩子的一些不礼貌行为,并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而是选择包容,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些不良好的*惯。2.社会转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的加速发展,无论是在市场亦或是经济方面,我国整体社会的发展速度都是越来越快,这样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无限多的生机和活力,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又给一些*的传统思想带来了新的挑战,*的礼仪文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3.学校教育。大学生一般都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过渡来的,正所谓寒窗苦读二十载,除了家庭,其实现在的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在学校生活的比较多,也是通过学校成长起来的,尤其是很多寄宿制的学校,所以学校的礼仪教育成为了我们所关注的焦点。

  三、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1.多阅读经典著作,为礼仪文化扎实基础。一个人的道德水准和文化层次都和这个人对礼仪的认知深度有关,而人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来的是人文素质。英国人弗朗西斯培根在《论读书》中说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所以,可以通过阅读大量有关于中西方文化的一些著作,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从这些著作中多学*和吸取一些精华,作为己用。我增强礼仪文化的教学和宣传,营造良好的学*氛围。

  2.创新礼仪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对于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来说,学校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入口,去配套相应的礼仪书籍和课程,比如学*酒店管理的学生,应该着重强调酒店服务礼仪;学**古代文学的学生,应该多了解*古代礼仪文化知识;学*商务的学生,应该重点对商务礼仪、待人接物的要求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教学内容上,老师应该多提升对于礼仪礼貌方面的内容,不仅是行为举止,我认为化妆技巧、穿衣搭配也应该列入授课内容中.现在无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正确的穿衣打扮对于一个人的整体形象都有着重要作用。

  3.学*国外的礼仪教育。大家都知道,在临*我国的日韩两国对于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尤为发达,如果去过日本或者韩国的人都会对那里的人的非常有礼貌的言行举止而影响深刻。日韩两国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就会接受非常严厉的教育,见到长辈、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并行90°鞠躬礼,以体现尊重;韩国对于每个不同场所的见面礼都有明确的区分,在操场、走廊、商店、街上、家中等不用地方,都有明确的礼仪行为规范,同时家长也会非常注意自己的礼节,这样孩子也会自己跟着学,可以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4.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合力进行礼仪教育。虽然一直在强调高校对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同时家庭与社会也是大学生的礼仪教育的关键环境因素,即使提到教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学校,但是对于家庭和社会来说,也是大学生所身处并成长的环境。在家庭中,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身子女,以至于都成年了,上大学了,父母都还在帮孩子洗衣做饭,其实家长在这个时候就应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知道一个家庭的责任和担当,也要让孩子学会尊重,去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而不是什么都依赖家庭,家长所能多做的礼仪教育则是思想道德方面的,同时也要多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要对孩子上了大学之后的情况一无所知,要与老师有联系;而在社会中,大学生作为即将面临社会的群体,整个社会对于大学生应该做到严格教育,不能因为大学生不懂就放弃与之交流,相反这个社会的过来人更应该对大学生多一些亲身经历的说教,以这样的方式,可能对于大学生礼仪和思想道德的教育都会能让大学生接受得更多。结合家庭、社会、学校的努力去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深入性强、持久性强,也会对大学生的礼仪达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影响。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4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分析

  (一)创业精神的缺乏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又包含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心理基础和道德品质。创业理性认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出发点与内驱力,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前提,是人进行创业活动的能动性源泉和创业动力。创业心理基础一方面是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另一方面是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承担责任、直面现实的勇气,包括自信心、与人合作、情绪情感、意志等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创业道德品质包括企业运营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经营准则,是企业社会公德的必备要素。但现在的“90后”“00后”多是独生子女,依赖心理较重,自主性和适应性差,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风险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遇到困难很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放弃努力,缺乏创业精神。

  (二)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欠缺

  要成功创业必须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国家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但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专业培养目标是塑造“专才”而非“通才“”全才”,学生难以全面涉猎相关课程,更不要说系统性地了解创业所需的各类知识,如财务、管理、法律等。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综合能力。但由于在校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有限,能力培养途径不多,导致学生难以在大学阶段完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进入创业阶段后往往屡遭碰壁。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指导创业定向,培养创业精神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创业素质,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精神,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来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第一项就是进行自我评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过程,能够使学生认清自己,扬长避短,将创业理念与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相结合,对自己的创业发展方向做进一步设计、规划,使未来的创业奋斗目标更加明确。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立足于个人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并依据现实规划未来。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能在学生创业遇困时助学生一臂之力,提高创业成功率,还能在学生创业成功之后更进一步,帮助学生有规划地运营企业。

  (二)补充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了企业常采用的战略分析法——SWOT分析,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估时,立足于个人实际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个人的优势、劣势和核心竞争力,并制定相应对策。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更能够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去展开创业规划和准备,最终实现创业目标。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校期间,学生可以制定分阶段的、详细准确的创业成长目标。大一,重点考虑提高自身的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综合能力。学*上,应将重心放在良好学**惯和有效学*方法的养成上,通过设定目标—达成目标—评估目标的方法,完成基础课程的学*;综合能力培养方面,重视书本以外的团体性活动能力的培养,例如参加社团、竞选干部等。大二,重心仍应放在“学”上,与创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和技能应重点学好,同时还应积极学*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大三,开始进入实践,重在“练”。通过参加各类创业大赛,锻炼实践能力,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模拟实践检验“学”的水*,同时积累“练”的经验。

  三、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的创业教育途径

  (一)建立全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

  创业并不是学生临*毕业,开始就业阶段才着手进行的,而是应在学生入学之初甚至最早萌发创业想法时,就需要开始进行指导。哈佛大学曾有一项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人群中大约只有5%左右的人会做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生涯结束时,没做出职业生涯规划的95%的人所创造的资产价值,远不如这5%的人所创造的价值多。这提示我们,要让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全程、系统的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则需要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有机融合。创业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上应以跨学科课程设置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客观审视个人创业的基础,理性规划创业蓝图。同时,将创业理念、创业方法等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拓宽创业思路、筹划创业步骤,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二)完善培训师资

  现阶段高校创业培训教师多由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老师担任,理论经验丰富而实战经验欠缺。要对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全面指导,老师不但需要丰富的创业理论,还要具有扎实的创业实践技能。因此,在高校广泛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的今天,应为创业培训教师提供合适的场地、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鼓励这部分教师进行创业实践,并通过他们的实践修正、指导学生的创业理论。还可通过选聘成功创业校友、相关*部门人员、企业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向学生讲授创业技巧、创业须知、国家相关创业政策等,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分享成功经验,规避风险。

  (三)加强实践孵化,扶持创业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同样强调实践。因此,在创业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动性和潜力。学校应重视创业孵化,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通过创业园,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锻炼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巩固实践应用;同时,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并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重点孵化一批创业项目,培养创业人才,形成创业氛围。

大学生养成教育论文5

  普及大学生安全知识,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大学生不受违法分子的侵害,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不仅是保证大学生人身生命财产安全的需呀,也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最基本的要去。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冲击,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是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这一时期不仅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们洗礼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治安案件高发的时期。各种新的不*衡,不和谐因素增多,各类不安全隐患也不断出现并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s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寻求发展的必要前提。安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由于其自身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当我们面对危险因素时采取何种应对措施就显得极为重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已经形成,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在逐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触角迅速地深入校园,校园已由过去封闭型的“世外桃源”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治安形势更显复杂和严峻。而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经常遇到的问题。所以,必须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那么,我们大学生如今的安全现状是什么样的呢?

  1. 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不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

  2. 缺乏系统的教育。安全教育大多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没有系统的教育方案。局限于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等最基础的方面,而对于安全教育的其他内容如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等则涉及太少或根本没有安排。

  3. 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

  4. 大学生掌握安全技能的途径狭窄。安全教育如安全防患技能、防身术、遇火灾逃生等都需要教师或专业人员的现场指导、演*等,安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但是,目前大学生所接受的安全教育内容中,多是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手段自己学*的,很少是通过教师或专业人员传授的。

  5. 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目前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正规学*和专业训练,难以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也缺乏必要的学*交流,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作为大学生我们该树立怎样的安全意识呢?

  1. 遵纪守法和文明修身的意识。大学生要树立安全意识,安全观念,首先是加强自身修养和提高法律意识,要学法,懂法,用法;其次是强化文明修身的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避免因自身的素质问题陷入冲突之中,使自身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威胁。

  2. 对安全形势认知的意识。安全隐患早知道,就是要对社会安全形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虽然当前社会安全形势基本稳定,校园安全状况要好于社会整体水*,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转型,大学生所处的安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面临的安全形势应引起重视,学生自身更应树立对安全形势有正确认知的意识。

  3. 自我防范意识。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稳定,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对安全隐患要早有心理准备,做好自我保护,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对自身的伤害。

  4. 面对突发事件应变的意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些是没有预兆的,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面对突发事件应变的意识,这方面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帮助自己和别人脱离危险,而不是因害怕,应变能力不够丧失了逃生和减少损失的机会。

  大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必然性是如何呢?

  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对社会安全问题认识不透彻;从大学生自身能力来看,我们缺乏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社会阅历浅,承受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差,如果我们不接受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就很可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遇到重重的苦难,从而最终导致遭受挫折,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遗憾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少数高校大学生私欲过度膨胀,甚至道德沦丧,不惜以身试法,这些不仅使自己处于不安因素的笼罩中,随时会陷入欲望的陷阱无法自拔,而且会使他人的安全受到威胁,这增加了社会不安因素爆发的几率。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但是*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现于各类媒体,且犯罪案件及人数逐年上升,犯罪类型也逐步走向多样化和智能化。一些被人们视为视为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因触犯刑律儿锒铛入狱,不仅是父母,师长蒙羞,还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必要的法律和安全知识,对社会规范知之甚少,对不安全因斯的防范意识差,这些都给犯罪分子对大学生实施犯罪以可乘之机。


学生养成教育学*心得体会汇总5篇(扩展6)

——幼儿养成教育心得体会合集5篇

  幼儿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1

  *惯,是指由重复或练*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惯的本质是“自觉自动”。国内外许多教育家都十分强调*惯培养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惯,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惯。

  *惯养成的越多,能力就越强。”幼儿阶段恰是养成良好*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各种良好的*惯将会终生受益。因此,我们根据保教精神,以培养幼儿良好行为*惯为切入点,为使其有章可循,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开展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课程,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将这一阶段幼儿良好行为*惯养成方面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幼儿良好卫生*惯方面

  生活*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较低,当我们天天对着孩子们说出“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懂礼貌,讲卫生”这些要求时,孩子们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就运用孩子们喜欢的儿歌形式来引导孩子。孩子边说儿歌边做动作,通过儿歌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惯,也逐步树立了良好的理念。

  二、幼儿良好生活自理方面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自幼养成独立和不依赖于**的性格。比如,开展“谁的小手最灵巧”、“行动大比拼”等竞赛,训练幼儿叠衣物、穿脱衣裤、鞋子、整理床铺的技能,让幼儿的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增强了幼儿的竞争意识,使能力强的孩子增强了自信心,也激励了能力弱的孩子继续努力。

  三、幼儿文明礼貌*惯方面

  礼貌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通过礼仪教育让幼儿从小就懂得见到老师、同伴应该热情有礼貌的打招呼说:“你好!”,离园时向老师和同伴说“再见”,学会基本的礼貌用语。在班里,我经常组织幼儿观看《来客人了》等录像,让幼儿观察人们是怎样接待客人的,应该说哪些话、做哪些事,引导幼儿学*使用礼貌用语。通过一段时间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孩子们在这一方面取得了骄人的进步。

  四、幼儿的劳动*惯方面

  培养幼儿的行为*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孩子们各个活动区都隐含着行为*惯的教育契机。我们知道,无论是对桌面的还是区域里的操作材料,活动结束时都要将不同的材料“回归原处”,为下一次活动提供方便。为此,在班里每次活动结束后,我都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幼儿很快便将物品整理好放回原处,解决了幼儿活动后玩具乱扔的问题。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劳动*惯。

  五、幼儿良好的学**惯方面

  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生活*惯与自理能力是相互促进过程。若一开始就以错误的教养方式,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惯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若一开始建立良好的行为*惯,无疑会终身受益。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惯、很不适应。众所周知,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因而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新小班入园,孩子们在生活环境、活动方式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要注重幼儿各种常规和*惯的养成尤为重要。例如在喝水的环节,由于这个地方小,孩子们刚开始还不懂得按秩序,一个要喝都要喝了。那难免互相碰撞,把水洒了一地,并产生了不少矛盾。于是我们一起想办法讨论,最后让孩子分组排队,并制定每次喝水接半杯水的规则和记住自己口杯架上的照片,刚开始老师在旁边指导。

  一个星期下来,还有几个小朋友总是忘记,但经过提醒他也按秩序了,一段时间后孩子们都能自觉地遵守这一常规。就是这样,每制定一项常规都让幼儿从理解到接受,渐渐地每个孩子都成了常规的捍卫者。最重要的是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随着天气渐渐转冷,孩子们的'衣服也穿的多了,这就给我们老师又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量,大家都是家里的宠儿,这些穿衣等自理能力都是大人包办的。

  于是我们就鼓励孩子们自己穿脱衣裤,鞋子,小便时试着自己拉好松紧带拉裤子,拉好后再让老师检查一下,慢慢的,孩子们都学会了自己拉裤子,午睡的时候也知道自己脱裤子。在孩子们午睡的时候,我们还会将孩子们的裤子翻正放在他们的床脚,起床时一个个地指导孩子们将有漂亮图案的穿在前面,鼓励他们自己穿裤子,对能力差一点的孩子,先让他慢点起床等老师一个一个过来,手把手的帮着一起穿并配以儿歌等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孩子尝试自己动手。现在到孩子们起床的时候,只要一听到起床的信号,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小朋友孩子就会很快的穿好衣裤和鞋子,然后自己会去上厕。除了几个速度慢的老师帮忙外,其余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现在一些事只要老师提醒一下,小朋友们都能按要求做好。

  幼儿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2

  “养成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良好*惯的训练、语言*惯、思维*惯的培养。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性子野、*惯差”的特点突出,这给幼儿养成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下面本人结合幼教实际,谈谈在探索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幼儿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对于幼儿教育来说,“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单纯教人知识的“教人”往往只需要讲究“教”的方法和艺术就行了,而“育人”就不同了,“育人”除了要讲究育人的方法和艺术,更要重视感情的因素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幼儿阶段是每个人成长中需要呵护和培育的重要阶段,幼儿教育需要教师倾注爱心。对幼儿拥有了爱心,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带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做幼儿思想工作过程中,细心的呵护、温馨的话语,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启迪着孩子的心灵,净化着孩子的灵魂,开启着孩子理想的心扉,从而使老师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所以老师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前提。

  通过老师的关心和呵护,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如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吃饭时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老师要想办法哄幼儿,然后细心交流和鼓励;有的幼儿不慎大小便在身上,老师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可以说,老师是幼儿生活上的“母亲”,自然而然地成为幼儿心目中的行为榜样,久而久之,幼儿良好行为*惯也就逐步养成,这就是幼儿教育的规律。

  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惯

  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有秩序、有规矩的生活是幼儿园生涯的基础。孔子说“少成若本性,*惯成自然”。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本、最主要的课程。对一个幼儿园来说,是否有良好的常规,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教育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就不易形成良好的*惯,教师也会因总要花费精力来维持秩序而觉得十分劳累,从而影响教育质量。由此可见,建立良好的常规显得多么重要。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刚开始幼儿会出现哭闹现象,并有许多诸如随地乱丢垃圾、随地吐痰、抢玩具、说粗话等不文明、不规范的现象,因此,针对幼儿的发展水*、能力、经验,教师要利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个体差异,因人而教,使每位幼儿都有较大的进步。幼儿时期是幼儿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在生活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幼儿的身体情况,注重幼儿的机能的协调发展,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惯与卫生*惯,利用各种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经常与幼儿聊天,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帮助幼儿解决问题,使幼儿健康地成长。正所谓“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幼儿心目中有了明确的行为标准,自然而然地就会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三、文化育人,润物细无声

  幼儿园作为传承文化的启蒙地,不仅要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气质,更要为幼儿的立品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幼儿园良好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团结奋进的优良作风,就必然是幼儿园健康发展不可缺少的主要因素。教师要尽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气氛,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幼儿园里,处处都是育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置身其中,美不胜收。添置大型玩具,在园内各区域增加了养成教育标语及图片,如幼儿园外墙上写有园训、园风、教风、学风,办园主旨、办园理念、方针等;内墙写着幼儿园办园目的;教学楼外墙上是幼儿一日活动中好行为、好*惯的自拍画。园内每天保持“一扫两检三消毒”工作,每天早上幼儿入园前,全部教职工将各区域卫生、各室卫生进行彻底扫除,保持晨检、中午检,放学检,从不间断。在耳濡目沫的中,幼儿家长及幼儿随手乱丢乱扔的现象大有好转。教师每天早上在幼儿入园前,对幼儿毛巾、水杯进行消毒,每天中午对桌椅、午点盆进行消毒,每天下午幼儿离园后对教室的桌椅、门窗、门把手、玩具等进行消毒,对幼儿寝室、洗手间、厕所等进行清洁、驱虫、消毒,为幼儿的生活和学*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

  四、榜样是无声的力量

  在幼儿养成教育的培养中,榜样法尤为重要。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幼儿们都有“喜模拟”“爱表扬”的特色,教师应用这一特色,为个别幼儿建立榜样,鼓励其他幼儿向其学*。如小班幼儿入园时光不长,玩了玩具不能自觉地放回原来的位置。那么,在收玩具时我们以一个小朋友自觉整理玩具为良机当场对其进行表扬、奖励红花,并鼓励其他小朋友向他学*,这样玩具渐渐地“回到了家”。孩子们也养成了良好的好*惯。

  幼儿的养成教育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影响到幼儿**后对劳动的认识,还关系着日后能不能有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问题。而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抓好幼儿的养成教育。

  幼儿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3

  幼儿时期是一生的启蒙阶段,仅仅将知识、技能、品德作为教育的任务,作为成长的开端,是不够现实的。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好的生活*惯,好的生活*惯是幸福的基础。

  要培养幼儿生活*惯,一定要从认识开始。教师要使幼儿明白这样做为什么好,那样做为什么不好。要随时随地给他们说明或暗示,什么是好的,为什么好,什么是坏的,为什么坏,让他们经过自己的体会,喜欢好的,厌恶坏的。

  培养好的饮食*惯是培养幼儿生活*惯的首要方面。因为良好的饮食*惯能够直接促进幼儿个体的健康成长。我认为,饮食*惯在幼儿期就形成比在后来纠正要容易得多,它不像学**惯,要到小学甚至中学阶段才真正形成,但如果能将良好的饮食*惯迁移到其它*惯中,便能奠定初步的行为*惯的基础。

  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对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惯的重要方面。不少家长的时间观念很强,将日常作息时间安排得很紧凑,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起居。特别是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很心疼,什么事都一手包办了,而忽略了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这方面的培养,父母不教导、指正,*时在家随随便便也不把这一切当回事,孩子从内心也没重视,也不懂得究竟怎样做才正确。

  因此,家长应把握幼儿模拟学*的时机及动机,并多给予尝试的机会,尊重并接受幼儿不完美的尝试,从小步骤学起容易有成就感,多鼓励称赞少责罚,避免给予过多或不必要的协助,要加强幼儿在家中的自理能力培养,这样,班上的'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才能达到家园一致。

  幼儿教育的任务,从根本上说,是做好启蒙教育。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这个启蒙教育的具体化并真正落实到位,培养幼儿良好的*惯很重要,其中生活*惯不容忽视。因为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可塑性大,自控能力差,既是养成良好生活*惯的关键年龄,又是沾染不良*惯的危险期。如果不适时培养生活*惯,便会错失良机,养成不良生活*惯。而积*难改,*惯成自然,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幼儿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4

  8月,女儿呱呱坠地,当听到女儿第一声啼哭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憧憬,感觉自己一下子长大了,懂得自己要承担更重责任。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开始困扰着我。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责任重大,在教育女儿时我一直遵循着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在不断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在不断的学*着各种知识,其很多的知识都是在父母身上学来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时刻关注着,模仿着。如果家长的一些陋*在孩子面前反复的出现,那么孩子很容易的也就学会了。比如说,有一天我在班中听到有几个学生在说粗话,在制止的同时我问是从哪学来的,学生很诚实的说,爸爸在家时经常这么说。所以,作为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要闯红灯,乱扔垃圾,说粗话脏话……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其次,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记得女儿刚刚有点懂事时,胆子非常小,除了父母爷爷奶奶,一有其他人来马上就躲到我们身后,不敢出声,为此,我经常带她到各种场合去,让她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渐渐的女儿不在怕陌生人了,也上了幼儿园,但仍然不够自信有什么活动都是缩在后面的.,怎么办呢?一方面我还是让她不断的去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包括熟悉的和陌生的,另一方面对女儿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于鼓励和肯定,有时,我还会把女儿唱得歌,弹得琴拍下来,在女儿面前放给亲戚朋友看,刚开始女儿还会不好意思的让我关掉,但随着亲戚朋友的赞赏,女儿的心里也开始发生变化了,自信心增强了,现在还经常主动要求我拍录像了。

  现在女儿在学弹钢琴,随着学*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了,女儿在练*时碰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了,晚上练琴时经常能听到女儿哭着说,太难了,我学不会,爷爷奶奶听到了非常舍不得,劝我们说孩子太小了,大一点再练吧。但我知道,这也只是孩子自信心不足,畏难的一种表现,于是我就对女儿说,这一部分是难了,但是只要你用心了,就一定能弹好的,爸爸和你一起练,好不好?我们先慢一点,先练一个手,一个手练好了再练另一个手,弹得好有奖励。当女儿克服了困难,过关时,我又对女儿说,你看,只要你用心去练,就一定能练好的。听了我的话,拿着奖励,女儿开心地点点头。就这样,在我们的鼓励和奖励下,女儿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克服了练琴时的一个个障碍,练曲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也很少听到她说太难了,我学不会这样的话了。而且还经常说,我要练好了到学校里去弹给其他小朋友听。

  第三,做父母的要坚持原则

  你在寻找各种方法培养孩子时,殊不知,孩子也在寻找各种方法对付你。女儿很懒,什么事都依赖家长,穿衣吃饭自己都能办到了,可是每次都会要求我们帮她,自从女儿有了这样的能力之后,我就对女儿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于是,不管女儿哭着喊着,我都坚持着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到现在,女儿在我面前也不再提这样的要求了。除了在这方面之外,在学*方面也是如此,时刻要做到坚持原则,规定怎么样就怎么样,不能打折扣。

  第四,教育孩子要孝敬老人,尊重他人。

  百善孝为先,现在的小孩子,一个个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对着老人呼来喝去,许多家长也默认了这一切,甚至自己做得比小孩子更甚,这样的情况,在我面前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当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就对女儿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他们年纪大了,很辛苦,还要每天给我们做饭,还要买零食给你吃,我们要对他们好一点才对,每次有了好东西,我也都会让女儿去分一份给爷爷奶奶。

  而尊重他人,也很重要,若要别人尊重你,你首先要尊重别人。在一次的与人交往中,我始终注意着孩子的言行,不断地纠正着,慢慢地,这一中华民文族的传统美德在女儿的内心中变成了一种*惯。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很深地学问,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作为家长,我们也乐于学*。愿天下所有的父母每一天都开开心心,愿所有的孩子都茁壮成长。

  幼儿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5

  本学期我们小班年段从实际出发进行了关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研讨。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现小结结如下:

  一、分清阶段、把握重点。

  从小班一开学开始,我们在学期初就对小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若干个阶段: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教下去才适当,深入到什么程度才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都应象会计做预算一样有一个统盘的考虑。下面我就以如何引导幼儿收拾玩具为例,来说说我班是如何开展的:

  幼儿不能很好的、自觉的爱护和收拾玩具,对丢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动的捡起来,经过本学期的努力我们班的幼儿已经对收玩具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惯了。有时看到他们都会捡起、都会收拾好。也学会了给玩具分类,有放错的会及时放回原地放。这一点特别让我们感到欣慰。

  (二)通过相互讨论,寻找成功教学策略。

  1.游戏法: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幼儿脱下鞋子整齐的放到床下边,杯子放在口杯架上,图书放在图书架上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刻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惯,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还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惯。

  (三)活动后的反思。

  1.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都多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在组织活动时注意提问的设计,不适宜太泛,思维空间不能太大,大多数都以选择性等较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使幼儿稍一动脑就能回答的问题。

  2.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既能让幼儿印象深刻又能生动有趣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今天的孩子们从不愿上学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有的从不会自己吃饭到一口一口地自己吃;从挑食到各种蔬菜都能吃一点;从穿衣穿鞋都不乐意动一下手到愿意慢慢学着自己穿;我们老师打从心眼里高兴。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孩子们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让孩子健康活泼的成长使我们老师的心愿,在以后的保教工作中,我们会随时的关注孩子的一点一滴,让每个孩子都快乐的成长。有喜就有忧,班上还有个别的幼儿在吃饭、穿衣遵守秩序等方面还不是很好,我们需要多想办法帮助他们。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健康快乐的成长,这将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动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