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1

  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激趣导入

  1、小游戏:比眼力、比嘴力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录象,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生:人类登上月球。

  生:潜入深海,探索奥秘。

  生:人造卫星。

  生:程控电话。

  生:高速火车。

  生:飞机。

  生:远洋船舶。

  生:因特网、电脑、视频……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生:20世纪。

  生: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

  今天,我们就来学*第29课。师板书,生读题。

  二、质疑问难,学*第一、二自然段

  1、师: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交流。

  (1)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2)学*第二自然段。

  生: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生: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生齐读。

  3、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点评、小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同学们既提出了问题,又解答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三、根据提问解疑问,学*课文

  1、师:作者*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不动笔墨不读书,比脑力、比嘴力、比手力)

  2、交流。

  (1)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

  生: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

  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指生读,评价。

  4、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生读,评价。

  生:我们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生齐读。

  5、“发现”与“发明”

  (1)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2)生思考。

  (3)交流。

  生1:人类登上月球是发明。

  生2:我不同意。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应该是发现。

  生1:那人类是怎么登上月球的?那人造卫星不就是发明的吗?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卫星登上月球,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奥秘,这是发现。

  生1:我明白了。那“潜入深海”也是一样的。

  生: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飞机、远洋船舶等,这些都是发现。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现——探索。

  生:发明——创造。

  五、总结、延伸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同时,也请你准备好需要交流的资料,下节课,欢迎你展示。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幻想现实

  现代科学技术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千里眼望远镜、视频

  顺风耳电话、手机、收音机

  腾云驾雾的神仙飞机

  千里马、飞毛腿高速火车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前,同学们预*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知道了作者*。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

  科普性文章,老师在教学时对朗读的指导不必太过分要求,因为它不同于其他文章。但是,今天,我在教学中,抓住了课文第一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和另一句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着重进行了朗读的指导和点评。我认为这两句话,很生动地体现了作者的意图。学生在朗读时也是激情飞扬,自豪满怀。不知道这样的处理恰当否?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2

  【教材解读】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三十年前的老照片。

  2、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认识5个生字,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和爸爸妈妈相比,他们小时候和我们现在有什么不同?

  生举例说一说(展示老照片)。

  2、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生齐读,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

  3、指导查字典,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4、再读课题,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路甬详的生*简介)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间读准确,把新词圈画出来。

  2、汇报字词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本课新词。

  ⑵指名认读。

  ⑶齐读。

  ⑷请学生介绍都有哪些理解词语的好办法?先说说已经知道的词的意思。

  ⑸(课件展示)因特网、原子核农耕社会,相关画面协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⑹课件展示本课生字,小组交流学生字。

  四、再读,熟读课文,提出问题

  1、熟读课文:

  ⑴提出读书要求:

  把读的不太好的,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别人给你提提意见。

  ⑵把你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⑶进行评议。指出不足进行练读。

  ⑷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一画,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⑸全班交流,指名谈一谈读后心中的体会。

  2、提出问题:

  ⑴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有:

  ①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发明和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③什么是农耕社会?

  ④什么是原子核?

  ⑤百亿光年是什么?

  ⑵若是问题比较容易理解,引导学生解决如③、④、⑤;有价值的问题留待下一节课解决如①、②。

  五、指导写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

  师:请同学说一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潜、幻、懒。

  3、自由练写三遍,全班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齐读课题。

  2、师: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把课题要表达意思概括出来?或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接下来继续学*这篇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学生快速朗读课文,用“”把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的句子画出来。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回答:

  ⑴我从“20世纪,电视,程控电……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紧密的地球村”这一句看出来的。

  (在此环节,播放古代送信驿差图片,与现通讯相对比引导学生切体会到科技所带来的成就。)

  ⑵我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这一句看出。

  (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嫦娥奔月、“海底龙宫”、“云霄宝殿”这些神话传说相对比,感受20世纪的成就。)

  ⑶我从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连王公贵族也不敢想”感受到的。

  (引导学生想象王公贵族的生活与现代生活相比较,感受现代生活的方便。)

  3、学*第3自然段:

  ⑴结合课文,说说“20世纪前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⑵找出人类幻想的句子。

  ⑶分组交流,“人们的幻想,在20世纪成为现实了吗?能找出与之相对的物品吗?”

  ⑷汇报交流。

  ⑸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含义,简介出处,并有感情读。师用这句话来形容20世纪的变化,使你想到了什么?

  ⑹引导学生知道科学与人类进步的关系。

  ⑺理解发现与发明:

  ①举书中例子,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②试着用发现与发明说一句话。

  (此环节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说说理由,在汇报交流中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多种方式朗读,在读中理解课文。)

  三、体悟写法,有感情朗读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

  找一找课文哪些地方用到了对比。

  2、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除了对比,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

  4、说说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5、小组合作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延伸

  1、在你的幻想中未来还会有什么变化。

  2、为了实现这些愿望,小学生们应该做些什么?

  五、作业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1、解读“呼风唤雨”

  同学们请看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里“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呼唤风雨,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说得没错,这是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

  我也会呼风唤雨,你信吗?

  拍照,快传。

  我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风唤雨吗?不是,我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无线网络把照片传到计算机上。所以,呼风唤雨在现代社会是指借助科学技术来实现发展。

  2。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百年)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板书:20世纪)

  从哪里知道的?(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和题目的意思一样,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写法叫做开篇点题。也就是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太多了变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惊叹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纪。

  二、检查预*,指导书写

  1、解决会读的生字。

  2、指导书写。

  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难写的哪个,要提醒同学的?

  师:耕: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个“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农具,右边“井”表示的是农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犁得整整齐齐。书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潜、程、赖、核,有些字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成点。

  幻:注意和“幼”区分开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来,完成第一题。(选择易错的3个字写在田字格了。)

  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

  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迹。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也就是强调20世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那么第二自然段哪个词意思和它相*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风唤雨”意思相*的词语。

  生:呼风唤雨、奇迹、出乎意料

  师板书:奇迹

  2、哪个句子里有奇迹这个词,请你读出来?

  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及时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3、师:同学们,这一句话里有两个词很接*,是——发明和发现,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

  板书:发明发现

  生1:生2:生3:

  PPT出示两个词语区别

  同学们会理解词语,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强调的是本来存在的;而发明则是创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强调的是本来就不存在的。

  这篇课文中有些发现和发明,谁来区分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这些发现和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有,从那句话看出来?

  生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5、指导朗读:PPT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同学们这个句子比较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用斜线来画出该停顿的地方。

  批注功能,师划节奏,在“人类历史上百万年”部分停下来。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里记得把“上百万年”合在一起读,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超过百万年,而不是刚好百万年。

  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6、同学们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看到大家纳闷的神情,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好读,还不好懂。我们一起来画个线段图,就会比较清楚了。

  我们画一条线段来表示人类历史长河,上百万年肯定是在这条线段的大部分,而20世纪只是一个点。20世纪一百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超过了上百万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它带来了奇迹。

  如果作者就这样停止了写作,你会同意他的观点吗?嗯,你会觉得有点儿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

  7、那么我们接着来学*,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在练*纸上填上“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填关键词就可以。

  师抓拍学生作业,WIFI快传至大屏幕。

  请展示的同学来说一说:你写的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又是怎样的?

  师板书:上百万年没有没有没有

  通过这张图表,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以前人类的生活太辛苦了。

  师:是呀,就在9月份,我们厦门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我们似乎回到了农耕社会,没有电,没有水,实在太不方便了。

  生:20世纪的变化太大了。多,快。

  师:是呀,这上百万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人们获得成就很少,20世纪时间很短,人们获得的成就却很多,所以我们说——

  生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关注表达,学*方法

  师引导:是呀,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的成就的伟大,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感受这么强烈呢?

  1、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组,说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学生谈体会:登上、潜入感觉比较有劲,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有技术含量。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探索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

  真好!作者作为*科学院院长,他写起科普类文章可真是用词讲究呀。

  2、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呀?你还知道哪些?(生答)

  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你们说的那些,偏偏要选择这些呢?为什么不多写一些?

  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

  生2:潜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对比)

  生3:洞察的天体是庞大的,遥远的

  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微小的,深入的

  师:所以,作者就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看法,这些事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把20世纪的伟大成就都概况出来了。

  不是的,如果都写出来就太啰嗦了。

  那写上百万年的社会,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

  是的,也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其实,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也是为了使表达更简洁。

  3。除了举典型事例,作者还用了什么写法,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伟大成就。

  生: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农耕社会,第四自然段写的是20世纪,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第三自然段写农耕社会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只能靠幻想寄托美好愿望,20世纪,人们的幻想都实现了。

  我们来合作着读读这些句子,你就会有更深的感受。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师:人们生活不便,信息闭塞)

  男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人们出行方便,不出门也可知天下事)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只能幻想,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男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挑战一个个不可能,人类真棒!)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诸多不便)

  男生:20世纪,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师:我们都过得比过去的王公贵族幸福呀)

  师:这么一读,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对比实在太强烈了!)

  师:嗯,这对比实在太巧妙了。(板书:巧对比)

  3、这么悬殊的对比,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到一起的呢?用什么话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答。

  PPT出示: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嗯,没错,谁来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把承上启下的句子叫过渡句。

  师:写作文时如果适当地运用过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严谨,更有条理。(板书:巧过渡)

  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完成第三题,圈出表示过渡意思的关键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2)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水井旁边相遇了。——《幸福是什么》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白鹅》

  同学们各个都是学*的小能手。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了什么收获?

  预设: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图片,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写作文时要“巧对比,巧过渡”。

  2、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堂课里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说说感受,再写下来,最好能做到“巧对比,巧过渡”的其中一点。

  (2)阅读《小牛顿科学馆》第19册《电磁悬浮列车》或其他科普书籍。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菁华3篇)(扩展1)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菁华3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1

  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利用科学,了解现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29课,和作者*爷爷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去感受生活的精彩。请大家齐读课题,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出示大屏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20世纪的科技成就。

  1、学*第四自然段

  a指名说说自己画出的句子。

  b这么多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舒适了?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是什么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齐读。(引导读整段,读出高兴、激动或者自豪、幸福的语气)

  c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在告诉我们20世纪的成就?(举例、对比)有什么好处吗?

  d还知道哪些20世纪的高科技成就?(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小组交流。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渡:我们能感受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第三自然段

  a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从句子来看,他们有哪些美好愿望?(理解“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现在能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吗?

  b文中有一句诗科学技术进行了称颂,在哪儿?【点击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读句子,简单理解。

  c如果把诗人写的雪景比作20世纪的科学成就,那这个成就是怎样的?能将这种“大”和“快”读出来吗?请几名同学读诗句。师范读。

  过渡:20世纪的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的那么多幻想,我们又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第二自然段

  a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改观和改变的?(板书:科学技术)具体说,是人类(板书: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板书:发现、发明)

  b在课文中仔细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试着用两个词各说一句话。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

  c谁来把整段话读一读?指名读(自豪、吃惊)。

  过渡:20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得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学*第五自然段

  a正如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说的“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齐读。

  b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畅想、讨论:畅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三、拓展运用

  展望未来,你还希望科学技术为我们创造怎样的奇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呢?

  四、总结

  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五、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1、解读“呼风唤雨”

  同学们请看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里“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呼唤风雨,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说得没错,这是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

  我也会呼风唤雨,你信吗?

  拍照,快传。

  我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风唤雨吗?不是,我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无线网络把照片传到计算机上。所以,呼风唤雨在现代社会是指借助科学技术来实现发展。

  2。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百年)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板书:20世纪)

  从哪里知道的?(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和题目的意思一样,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写法叫做开篇点题。也就是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太多了变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惊叹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纪。

  二、检查预*,指导书写

  1、解决会读的生字。

  2、指导书写。

  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难写的哪个,要提醒同学的?

  师:耕: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个“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农具,右边“井”表示的是农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犁得整整齐齐。书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潜、程、赖、核,有些字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成点。

  幻:注意和“幼”区分开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来,完成第一题。(选择易错的3个字写在田字格了。)

  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

  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迹。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也就是强调20世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那么第二自然段哪个词意思和它相*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风唤雨”意思相*的词语。

  生:呼风唤雨、奇迹、出乎意料

  师板书:奇迹

  2、哪个句子里有奇迹这个词,请你读出来?

  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及时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3、师:同学们,这一句话里有两个词很接*,是——发明和发现,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

  板书:发明发现

  生1:生2:生3:

  PPT出示两个词语区别

  同学们会理解词语,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强调的是本来存在的;而发明则是创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强调的是本来就不存在的。

  这篇课文中有些发现和发明,谁来区分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这些发现和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有,从那句话看出来?

  生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5、指导朗读:PPT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同学们这个句子比较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用斜线来画出该停顿的地方。

  批注功能,师划节奏,在“人类历史上百万年”部分停下来。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里记得把“上百万年”合在一起读,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超过百万年,而不是刚好百万年。

  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6、同学们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看到大家纳闷的神情,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好读,还不好懂。我们一起来画个线段图,就会比较清楚了。

  我们画一条线段来表示人类历史长河,上百万年肯定是在这条线段的大部分,而20世纪只是一个点。20世纪一百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超过了上百万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它带来了奇迹。

  如果作者就这样停止了写作,你会同意他的观点吗?嗯,你会觉得有点儿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

  7、那么我们接着来学*,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在练*纸上填上“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填关键词就可以。

  师抓拍学生作业,WIFI快传至大屏幕。

  请展示的同学来说一说:你写的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又是怎样的?

  师板书:上百万年没有没有没有

  通过这张图表,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以前人类的生活太辛苦了。

  师:是呀,就在9月份,我们厦门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我们似乎回到了农耕社会,没有电,没有水,实在太不方便了。

  生:20世纪的变化太大了。多,快。

  师:是呀,这上百万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人们获得成就很少,20世纪时间很短,人们获得的成就却很多,所以我们说——

  生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关注表达,学*方法

  师引导:是呀,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的成就的伟大,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感受这么强烈呢?

  1、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组,说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学生谈体会:登上、潜入感觉比较有劲,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有技术含量。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探索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

  真好!作者作为*科学院院长,他写起科普类文章可真是用词讲究呀。

  2、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呀?你还知道哪些?(生答)

  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你们说的那些,偏偏要选择这些呢?为什么不多写一些?

  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

  生2:潜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对比)

  生3:洞察的天体是庞大的,遥远的

  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微小的,深入的

  师:所以,作者就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看法,这些事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把20世纪的伟大成就都概况出来了。

  不是的,如果都写出来就太啰嗦了。

  那写上百万年的社会,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

  是的,也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其实,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也是为了使表达更简洁。

  3。除了举典型事例,作者还用了什么写法,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伟大成就。

  生: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农耕社会,第四自然段写的是20世纪,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第三自然段写农耕社会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只能靠幻想寄托美好愿望,20世纪,人们的幻想都实现了。

  我们来合作着读读这些句子,你就会有更深的感受。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师:人们生活不便,信息闭塞)

  男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人们出行方便,不出门也可知天下事)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只能幻想,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男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挑战一个个不可能,人类真棒!)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诸多不便)

  男生:20世纪,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师:我们都过得比过去的王公贵族幸福呀)

  师:这么一读,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对比实在太强烈了!)

  师:嗯,这对比实在太巧妙了。(板书:巧对比)

  3、这么悬殊的对比,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到一起的呢?用什么话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答。

  PPT出示: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嗯,没错,谁来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把承上启下的句子叫过渡句。

  师:写作文时如果适当地运用过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严谨,更有条理。(板书:巧过渡)

  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完成第三题,圈出表示过渡意思的关键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2)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水井旁边相遇了。——《幸福是什么》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白鹅》

  同学们各个都是学*的小能手。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了什么收获?

  预设: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图片,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写作文时要“巧对比,巧过渡”。

  2、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堂课里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说说感受,再写下来,最好能做到“巧对比,巧过渡”的其中一点。

  (2)阅读《小牛顿科学馆》第19册《电磁悬浮列车》或其他科普书籍。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3

  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幻灯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变化,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是第一次来榔坪,昨天在车上我就在想,榔坪可真远啊!幸好有了汽车,要是以前没有这样的交通工具,要来你们这里,那可真难想像啊。由这件事一想,我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得方便、舒适起来。你们感受到了吗?那让我来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变化。)

  2、师:那你们觉得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了?(生:是科学技术。)

  3、师:对,是科学。今天让我们随着*社科院的院长*爷爷一起去感受科学的魅力,一起走过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伸出你们的手,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一起读读课题吧。(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师:“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经的知识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

  2、师:在本课中,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师:带着这些疑问,请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还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希望你能有收获。

  2、师:让我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开火车读一读。(幻灯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四、朗读理解,交流感悟。

  1、师:谁能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告诉我课文讲了什么?谁又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句话。(教师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2、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是谁在呼风唤雨,又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吗?你们在哪里找到的答案?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还会有哪些发现?

  3、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两个词语非常相*,谁有一双慧眼发现了它们?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发现”与“发明”的区别吗?

  4、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我们才能呼风唤雨。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画上横线。

  5、你们都找到了哪些句子?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师:你找的地方和老师找的一模一样呢,(课件出示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告诉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地星球变成联系机密的“地球村”。)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①用引读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师:这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因为20世纪——,20世纪——这还是一个连过去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的世纪,因为——)

  ②引导学生说话,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理解感悟。

  ③回归课题,激**感。师:面对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的生活,面对这样多的科学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④感情朗读。师: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我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感到幸福。你能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2)、对比我们生活的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纪,看看我们的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把那样的社会称之为——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你能想像一下吗?

  ①用“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引导学生说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科学技术的世界是怎样的无奈。

  ②师:在那样无奈的现实中生活,我们的祖先只能用神话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他们都有那些愿望?是谁帮他们实现了愿望?“千里眼”就是现在的什么?“顺风耳”又是现在的什么?我们又是怎样腾云驾雾的呢?(一连串的提问再次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

  (3)、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幻灯出示雪景图片和文字: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①师:谁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谁是我们班的小博士?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课文中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了什么呢?又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②师:几千年的梦想,上万年的愿望,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惊喜,好想读读这几句话,表达我的惊喜之情,愿意听我读吗?(教师范读指导)谁还想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之情,重点读古诗)带着这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4)、师: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我想,他们一定会情不自禁的说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亲人诉说衷肠的时候,当你登陆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科学正在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会说:——(学生朗读,幻灯出示句子: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实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梦想,所以,伯特兰。罗素要说——科学还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我们也说——(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

  五、延伸拓展、关注科学。

  1、师“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我们倍感那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面对我们正在经历的21世纪,该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纪,畅想一下,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和你同组的小伙伴尽情的畅谈,尽情的展望。(学生交流,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写一写)

  2、师:科学固然很神奇,但真正让它变得神奇的还是我们人类。好好学*,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你们也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期待着那一天。

  3、师:我还有一个小小的作业,希望你们课外收集一下21世纪的科学成就,了解一下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菁华3篇)(扩展2)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

  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

  出示: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

  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

  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

  把你的学*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

  (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课文最后一段:

  ⑴齐读,思考:

  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

  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⑵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1、解读“呼风唤雨”

  同学们请看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里“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呼唤风雨,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说得没错,这是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

  我也会呼风唤雨,你信吗?

  拍照,快传。

  我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风唤雨吗?不是,我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无线网络把照片传到计算机上。所以,呼风唤雨在现代社会是指借助科学技术来实现发展。

  2、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百年)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板书:20世纪)

  从哪里知道的?(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和题目的意思一样,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写法叫做开篇点题。也就是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太多了变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惊叹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纪。

  二、检查预*,指导书写

  1、解决会读的生字。

  2、指导书写。

  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难写的哪个,要提醒同学的?

  师:耕: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个“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农具,右边“井”表示的是农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犁得整整齐齐。书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潜、程、赖、核,有些字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成点。

  幻:注意和“幼”区分开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来,完成第一题。(选择易错的3个字写在田字格了。)

  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

  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迹。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也就是强调20世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那么第二自然段哪个词意思和它相*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风唤雨”意思相*的词语。

  生:呼风唤雨、奇迹、出乎意料

  师板书:奇迹

  2、哪个句子里有奇迹这个词,请你读出来?

  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及时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3、师:同学们,这一句话里有两个词很接*,是——发明和发现,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

  板书:发明发现

  生1:生2:生3:

  PPT出示两个词语区别

  同学们会理解词语,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强调的是本来存在的;而发明则是创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强调的是本来就不存在的。

  这篇课文中有些发现和发明,谁来区分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这些发现和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有,从那句话看出来?

  生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5、指导朗读:PPT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同学们这个句子比较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用斜线来画出该停顿的地方。

  批注功能,师划节奏,在“人类历史上百万年”部分停下来。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里记得把“上百万年”合在一起读,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超过百万年,而不是刚好百万年。

  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6、同学们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看到大家纳闷的神情,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好读,还不好懂。我们一起来画个线段图,就会比较清楚了。

  我们画一条线段来表示人类历史长河,上百万年肯定是在这条线段的大部分,而20世纪只是一个点。20世纪一百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超过了上百万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它带来了奇迹。

  如果作者就这样停止了写作,你会同意他的观点吗?嗯,你会觉得有点儿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

  7、那么我们接着来学*,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在练*纸上填上“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填关键词就可以。

  师抓拍学生作业,WIFI快传至大屏幕。

  请展示的同学来说一说:你写的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又是怎样的?

  师板书:上百万年没有没有没有

  通过这张图表,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以前人类的生活太辛苦了。

  师:是呀,就在9月份,我们厦门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我们似乎回到了农耕社会,没有电,没有水,实在太不方便了。

  生:20世纪的变化太大了。多,快。

  师:是呀,这上百万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人们获得成就很少,20世纪时间很短,人们获得的成就却很多,所以我们说——

  生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关注表达,学*方法

  师引导:是呀,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的成就的伟大,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感受这么强烈呢?

  1、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组,说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学生谈体会:登上、潜入感觉比较有劲,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有技术含量。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探索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

  真好!作者作为*科学院院长,他写起科普类文章可真是用词讲究呀。

  2、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呀?你还知道哪些?(生答)

  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你们说的那些,偏偏要选择这些呢?为什么不多写一些?

  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

  生2:潜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对比)

  生3:洞察的天体是庞大的,遥远的

  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微小的,深入的

  师:所以,作者就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看法,这些事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把20世纪的伟大成就都概况出来了。

  不是的,如果都写出来就太啰嗦了。

  那写上百万年的社会,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

  是的,也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其实,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也是为了使表达更简洁。

  3、除了举典型事例,作者还用了什么写法,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伟大成就。

  生: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农耕社会,第四自然段写的是20世纪,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第三自然段写农耕社会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只能靠幻想寄托美好愿望,20世纪,人们的幻想都实现了。

  我们来合作着读读这些句子,你就会有更深的感受。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师:人们生活不便,信息闭塞)

  男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人们出行方便,不出门也可知天下事)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只能幻想,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男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挑战一个个不可能,人类真棒!)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诸多不便)

  男生:20世纪,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师:我们都过得比过去的王公贵族幸福呀)

  师:这么一读,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对比实在太强烈了!)

  师:嗯,这对比实在太巧妙了。(板书:巧对比)

  3、这么悬殊的对比,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到一起的呢?用什么话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答。

  PPT出示: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嗯,没错,谁来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把承上启下的句子叫过渡句。

  师:写作文时如果适当地运用过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严谨,更有条理。(板书:巧过渡)

  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完成第三题,圈出表示过渡意思的关键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2)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水井旁边相遇了。——《幸福是什么》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白鹅》

  同学们各个都是学*的小能手。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了什么收获?

  预设: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图片,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写作文时要“巧对比,巧过渡”。

  2、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堂课里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说说感受,再写下来,最好能做到“巧对比,巧过渡”的其中一点。

  (2)阅读《小牛顿科学馆》第19册《电磁悬浮列车》或其他科普书籍。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3

  一、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等词,并理解“呼风唤雨、农耕社会、光年、程控电话、归根到底”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科技飞速发展的由衷赞叹之情

  3、了解课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能模仿课文举例子,进行写话训练,体验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4、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认写并理解

  2、了解说明方法并模仿运用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暗含的赞叹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四、学*目标

  1、学*字词,读准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抓总起句“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结合上下文比较区别“发现和发明”,具体感受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自豪、赞叹之情。通过朗读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五、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这一节课我们要学的是一篇说明文。回忆学说明文的方法。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科学院院长*爷爷特意为我们四年级小朋友写的—— 呼风唤雨的世纪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哪些人?为什么?读词—— 呼风唤雨

  (2)了解世纪 一个世纪多少年吗?我们现在几世纪?

  (3)哪一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1999年。

  (4)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指名逐节朗读 ,正音 依赖 农耕 潜入 船舶 哲学

  3、练读长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4、读读第四自然段,带上笔划划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理解 光年 程控电话

  5、指名说发明和发现, 说说发明与发现的不同

  (三)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读第5句 引读出示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指名读,注意句中停顿是否正确

  (2)明白“上百万年”不能拆开,知道: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3)正确朗读重音 大大 上百万年 练读 齐读指读

  2、第四句 (1)指名优生读 说原因 理解 出乎意料

  (2)指导 “一百年”与“上百万年”对比差距

  (3)了解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3、第4、5句连起来读 感受赞叹之情

  4、读设问句

  (1)师生对问答 体验自豪之情

  (2)自问自答感受设问句的朗读语气

  5、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一节课,我们还要去感受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好处。

  六、点旨导行

  1、小结 引读三个创造——(1)师: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

  (2)师:科学正在为人类——生: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3)师: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生: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2、点旨:师:所以说:20世纪,——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导行 (1)师生再读设问句

  (2)出示名人名言 齐读

  (3)结语 让我们热爱科学,期盼我们用科学技术让明天更美好。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菁华3篇)(扩展3)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 (菁华3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1、解读“呼风唤雨”

  同学们请看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里“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呼唤风雨,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说得没错,这是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

  我也会呼风唤雨,你信吗?

  拍照,快传。

  我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风唤雨吗?不是,我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无线网络把照片传到计算机上。所以,呼风唤雨在现代社会是指借助科学技术来实现发展。

  2、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百年)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板书:20世纪)

  从哪里知道的?(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和题目的意思一样,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写法叫做开篇点题。也就是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太多了变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惊叹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纪。

  二、检查预*,指导书写

  1、解决会读的生字。

  2、指导书写。

  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难写的哪个,要提醒同学的?

  师:耕: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个“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农具,右边“井”表示的是农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犁得整整齐齐。书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潜、程、赖、核,有些字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成点。

  幻:注意和“幼”区分开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来,完成第一题。(选择易错的3个字写在田字格了。)

  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

  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迹。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也就是强调20世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那么第二自然段哪个词意思和它相*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风唤雨”意思相*的词语。

  生:呼风唤雨、奇迹、出乎意料

  师板书:奇迹

  2、哪个句子里有奇迹这个词,请你读出来?

  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及时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3、师:同学们,这一句话里有两个词很接*,是——发明和发现,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

  板书:发明发现

  生1:生2:生3:

  PPT出示两个词语区别

  同学们会理解词语,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强调的是本来存在的;而发明则是创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强调的是本来就不存在的。

  这篇课文中有些发现和发明,谁来区分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这些发现和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有,从那句话看出来?

  生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5、指导朗读:PPT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同学们这个句子比较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用斜线来画出该停顿的地方。

  批注功能,师划节奏,在“人类历史上百万年”部分停下来。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里记得把“上百万年”合在一起读,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超过百万年,而不是刚好百万年。

  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6、同学们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看到大家纳闷的神情,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好读,还不好懂。我们一起来画个线段图,就会比较清楚了。

  我们画一条线段来表示人类历史长河,上百万年肯定是在这条线段的大部分,而20世纪只是一个点。20世纪一百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超过了上百万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它带来了奇迹。

  如果作者就这样停止了写作,你会同意他的观点吗?嗯,你会觉得有点儿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

  7、那么我们接着来学*,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在练*纸上填上“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填关键词就可以。

  师抓拍学生作业,WIFI快传至大屏幕。

  请展示的同学来说一说:你写的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又是怎样的?

  师板书:上百万年没有没有没有

  通过这张图表,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以前人类的生活太辛苦了。

  师:是呀,就在9月份,我们厦门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我们似乎回到了农耕社会,没有电,没有水,实在太不方便了。

  生:20世纪的变化太大了。多,快。

  师:是呀,这上百万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人们获得成就很少,20世纪时间很短,人们获得的成就却很多,所以我们说——

  生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关注表达,学*方法

  师引导:是呀,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的成就的伟大,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感受这么强烈呢?

  1、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组,说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学生谈体会:登上、潜入感觉比较有劲,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有技术含量。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探索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

  真好!作者作为*科学院院长,他写起科普类文章可真是用词讲究呀。

  2、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呀?你还知道哪些?(生答)

  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你们说的那些,偏偏要选择这些呢?为什么不多写一些?

  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

  生2:潜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对比)

  生3:洞察的天体是庞大的,遥远的

  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微小的,深入的

  师:所以,作者就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看法,这些事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把20世纪的伟大成就都概况出来了。

  不是的,如果都写出来就太啰嗦了。

  那写上百万年的社会,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

  是的,也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其实,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也是为了使表达更简洁。

  3、除了举典型事例,作者还用了什么写法,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伟大成就。

  生: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农耕社会,第四自然段写的是20世纪,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第三自然段写农耕社会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只能靠幻想寄托美好愿望,20世纪,人们的幻想都实现了。

  我们来合作着读读这些句子,你就会有更深的感受。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师:人们生活不便,信息闭塞)

  男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人们出行方便,不出门也可知天下事)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只能幻想,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男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挑战一个个不可能,人类真棒!)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诸多不便)

  男生:20世纪,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师:我们都过得比过去的王公贵族幸福呀)

  师:这么一读,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对比实在太强烈了!)

  师:嗯,这对比实在太巧妙了。(板书:巧对比)

  3、这么悬殊的对比,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到一起的呢?用什么话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答。

  PPT出示: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嗯,没错,谁来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把承上启下的句子叫过渡句。

  师:写作文时如果适当地运用过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严谨,更有条理。(板书:巧过渡)

  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完成第三题,圈出表示过渡意思的关键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2)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水井旁边相遇了。——《幸福是什么》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白鹅》

  同学们各个都是学*的小能手。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了什么收获?

  预设: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图片,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写作文时要“巧对比,巧过渡”。

  2、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堂课里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说说感受,再写下来,最好能做到“巧对比,巧过渡”的其中一点。

  (2)阅读《小牛顿科学馆》第19册《电磁悬浮列车》或其他科普书籍。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2

  一、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等词,并理解“呼风唤雨、农耕社会、光年、程控电话、归根到底”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科技飞速发展的由衷赞叹之情

  3、了解课文“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能模仿课文举例子,进行写话训练,体验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4、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生字词认写并理解

  2、了解说明方法并模仿运用

  三、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暗含的赞叹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四、学*目标

  1、学*字词,读准读通课文。

  2、初读课文,抓总起句“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结合上下文比较区别“发现和发明”,具体感受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自豪、赞叹之情。通过朗读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五、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这一节课我们要学的是一篇说明文。回忆学说明文的方法。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科学院院长*爷爷特意为我们四年级小朋友写的—— 呼风唤雨的世纪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哪些人?为什么?读词—— 呼风唤雨

  (2)了解世纪 一个世纪多少年吗?我们现在几世纪?

  (3)哪一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1999年。

  (4)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指名逐节朗读 ,正音 依赖 农耕 潜入 船舶 哲学

  3、练读长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4、读读第四自然段,带上笔划划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理解 光年 程控电话

  5、指名说发明和发现, 说说发明与发现的不同

  (三)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读第5句 引读出示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指名读,注意句中停顿是否正确

  (2)明白“上百万年”不能拆开,知道: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3)正确朗读重音 大大 上百万年 练读 齐读指读

  2、第四句 (1)指名优生读 说原因 理解 出乎意料

  (2)指导 “一百年”与“上百万年”对比差距

  (3)了解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3、第4、5句连起来读 感受赞叹之情

  4、读设问句

  (1)师生对问答 体验自豪之情

  (2)自问自答感受设问句的朗读语气

  5、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了解了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下一节课,我们还要去感受科技发展带给我们的好处。

  六、点旨导行

  1、小结 引读三个创造——(1)师: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生: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

  (2)师:科学正在为人类——生: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3)师: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生: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2、点旨:师:所以说:20世纪,——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导行 (1)师生再读设问句

  (2)出示名人名言 齐读

  (3)结语 让我们热爱科学,期盼我们用科学技术让明天更美好。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 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三)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菁华3篇)(扩展4)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

  我观看了骆正位老师执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的教学vcd后,自己感受颇深,也从中受益匪浅。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我看后对骆正位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的反思:

  1、我觉得:骆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的语言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往往能使学生的学*热情和积极性高涨。他不同于一些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论学生回答得怎么样,都会始终如一地用上了“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句,这是我们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往往有意无意间给学生的一些赞赏和“鼓励”过头的情景:造成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听不到些微的瑕疵,唯恐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时还未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赞叹之语就已经脱口而出,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在实践中发现,开始的课堂气氛热烈,愈到后面愈冷清。分析原因,除预设环节之类的问题外,这种激励性评价的过于频繁和泛化,使评语的激励性和导向作用大打折扣。

  而骆老师在教学中,只是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的意义。这一点真值得我在今后教学中学*。

  此外,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善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当学生达到理解水*时,教师激励性评语及时准确,并富有激情。“听到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断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这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骆老师还常常通过肯定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2、我觉得: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靠赞扬就能保护和维系。若教师的引导能触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其思维和情感真正“动起来”,让思维与文本共舞,让精神律动,那也是入心的鼓舞和激发。教师应当在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大胆陈述时,通过对学生的意见的恰当回应,为学生们指名学*的方向,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反思,评价甚至调整。

  我在教学时努力做到这一点。如:“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而学生在读时,总是读成“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在此我引导讨论两种读法不同的效果。孩子们在比较朗读后,说:“上百万年时间比百万年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仅朗读而言,针对学生朗读的重音、速度、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再如:“刚刚这位同学读时,我怎么就没有听出他惊喜快乐的心情呢?谁愿意再读一读?让大家听了就好像亲眼看到科技的迅速变化。”“你读得很认真,如果声音再大些,就更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惊喜。”

  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会坚持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的程序去读懂一篇课文。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语文的*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2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在本学期其中的一个训练知识点是学生都必须具备搜集并收藏资料的能力。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阅读了有关于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

  课堂上,我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语文的`*惯: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文第三、四段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人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这两段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学生*得语言、学*表达方法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按课文顺序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而是根据学生的分组汇报将其调整到第四段之后。这样,在学生自学完第三、第四自然段、在充分朗读并进行了说话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激情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二自然段中的小泡泡中“‘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也是理解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解释词义——结合生活理解词义——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理解”这样的过程,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学*说明文,不仅仅关注介绍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我的语言亲和力和激励性还不够,这往往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热情和积极性。感悟到只有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对于课后问题的处理也不到位:“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3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在本学期其中的一个训练知识点是学生都必须具备搜集并收藏资料的能力。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阅读了有关于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

  课堂上,我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语文的*惯: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文第三、四段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人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这两段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学生*得语言、学*表达方法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按课文顺序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而是根据学生的分组汇报将其调整到第四段之后。这样,在学生自学完第三、第四自然段、在充分朗读并进行了说话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激情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二自然段中的小泡泡中“‘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也是理解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解释词义——结合生活理解词义——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理解”这样的过程,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学*说明文,不仅仅关注介绍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我的语言亲和力和激励性还不够,这往往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热情和积极性。感悟到只有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对于课后问题的处理也不到位:“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4

  最初做教学设计时,觉得挺简单,这类科学常识性说明文,通常可以找到许多丰富漂亮的教学图片,举很多关于科技成就的例子。当我把第一篇教学设计交给指导教师时,得到的回复是这篇课文被我设计成了“资料展示厅”和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

  认真反思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借鉴了教学光盘后,最终教学设计定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我坚持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的程序去读懂课文。在教学中,我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中心问题做的教学设计,从而让学生迫切的渴望认识20世纪的巨大变化。

  开课后便抛出这一中心句,让学生自由默读后,找出能支撑这个中心句的句子。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找到句子谈感受,理解感悟后总要回归到中心句“二十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堂显得开放,充满激情。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语文课上同样也是必须的。接手这个班后,发现班上学生朗读能力整体不高,于是我更是特别关注学生的朗读,在教学时也努力做到这一点。通过读第四段,分角色朗读三四段介绍农耕社会和二十世纪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二十世纪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激情朗读后顺势教授说明方法,教学环节显得自然流畅。

  当然,这堂课还有很多的不足。

  首先,教师语言太多,问题过碎,让本可以简洁的教学环节显得松散。并且过多的话也扰乱了学生的思路,剥夺了他们谈自己感悟的机会,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评价语匮乏。评导结合一直是指导老师向我传授的教学理念。评是为了更好的导。因此,教师评价语必须做到准确、及时、有针对性。整堂课几乎听不到我对学生的回答的评价,因此这又是课堂的另一个大败笔。

  最后,语文味不正。班上的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一直不是很积极,课堂气氛不活跃。所以接手后,为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课堂上,我喜欢采用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了引发他们的兴趣,其中,说点俏皮的,流行的话语是我比较常用的方法。一直没有觉得自己这个做法有什么不好,听老师评课后才知道原来竟有这么大的弊端。这让我不得不反思:真正能调动学生学*兴趣的方法还是要靠老师精彩的能吸引人的教学。原来的自己一直走在了一个误区中,还好,发现的不算太晚。

  路漫漫其修远兮,如何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的意义。这两点是我最重要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多请教,多学*,多实践,不断求索吧!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5

  感谢学校为我们年青教师提供这么一次拜师的机会,在两个月里时间里,邱老师毫无保留,尽心尽力对我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本人以四年级上学期《呼风唤雨的世纪》作为徒弟汇报课,现将自己对于本课的反思叙述如下: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阅读了有关于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再直接切入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20世纪有哪些科技成就,并借此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成就,学生即可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教学这段时,我注重学生的感知,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再由此引导生联想过去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进一步学*文章的第3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伟大,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之后,便让学生带着骄傲,自豪的情感朗读本段。建立此基础后,学生应该能明白是谁在“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体会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引出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波兰特罗素说的话,交流: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最后出示一篇练笔,完成本次教学。

  上完本课后,我认识到自己在上课时的语速过快,没有给足孩子思考的时间,对于说明文里说明方法的运用没有落实的教学当中,教学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

  本人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校领导对我能及时批评,指导,我将谦虚,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 (菁华3篇)(扩展5)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幻灯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变化,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是第一次来榔坪,昨天在车上我就在想,榔坪可真远啊!幸好有了汽车,要是以前没有这样的交通工具,要来你们这里,那可真难想像啊。由这件事一想,我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得方便、舒适起来。你们感受到了吗?那让我来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变化。)

  2、师:那你们觉得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了?(生:是科学技术。)

  3、师:对,是科学。今天让我们随着*社科院的院长*爷爷一起去感受科学的魅力,一起走过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伸出你们的手,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一起读读课题吧。(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师:“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经的知识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

  2、师:在本课中,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师:带着这些疑问,请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还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希望你能有收获。

  2、师:让我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开火车读一读。(幻灯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四、朗读理解,交流感悟。

  1、师:谁能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告诉我课文讲了什么?谁又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句话。(教师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2、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是谁在呼风唤雨,又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吗?你们在哪里找到的答案?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还会有哪些发现?

  3、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两个词语非常相*,谁有一双慧眼发现了它们?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发现”与“发明”的区别吗?

  4、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我们才能呼风唤雨。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画上横线。

  5、你们都找到了哪些句子?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师:你找的地方和老师找的一模一样呢,(课件出示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告诉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地星球变成联系机密的“地球村”。)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①用引读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师:这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因为20世纪,20世纪这还是一个连过去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的世纪,因为)

  ②引导学生说话,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理解感悟。

  ③回归课题,激**感。师:面对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的生活,面对这样多的科学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④感情朗读。师: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我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感到幸福。你能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2)、对比我们生活的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纪,看看我们的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把那样的社会称之为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你能想像一下吗?

  ①用“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引导学生说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科学技术的世界是怎样的无奈。

  ②师:在那样无奈的现实中生活,我们的祖先只能用神话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他们都有那些愿望?是谁帮他们实现了愿望?“千里眼”就是现在的什么?“顺风耳”又是现在的什么?我们又是怎样腾云驾雾的呢?(一连串的提问再次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

  (3)、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幻灯出示雪景图片和文字: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①师:谁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谁是我们班的小博士?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课文中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了什么呢?又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②师:几千年的梦想,上万年的愿望,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惊喜,好想读读这几句话,表达我的惊喜之情,愿意听我读吗?(教师范读指导)谁还想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之情,重点读古诗)带着这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4)、师: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我想,他们一定会情不自禁的说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亲人诉说衷肠的时候,当你登陆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科学正在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会说:(学生朗读,幻灯出示句子: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实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梦想,所以,伯特兰.罗素要说科学还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我们也说(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

  五、延伸拓展、关注科学。

  1、师“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我们倍感那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面对我们正在经历的21世纪,该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纪,畅想一下,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和你同组的小伙伴尽情的畅谈,尽情的展望。(学生交流,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写一写)

  2、师:科学固然很神奇,但真正让它变得神奇的还是我们人类。好好学*,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你们也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期待着那一天。

  3、师:我还有一个小小的.作业,希望你们课外收集一下21世纪的科学成就,了解一下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人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身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和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研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考虑: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检查自学情况:

  ①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⑶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⑵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⑸练*: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爱迪生( )了电灯。

  ②地质学家在这里( )了大油田。

  ③由于下雨,我们( )了郊游计划。

  ④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

  ⑹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发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原本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发明。

  3、同学结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 )的世纪。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发现 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发明奇迹、幻想变成实际、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 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 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⑶ 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 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 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⑷ 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 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⑵“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⑷结合资料,说说在*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⑸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⑴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⑶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发明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 电视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呼风唤雨的世纪 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3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师板(“呼风唤雨”)同学们“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你印象中谁最能“呼风唤雨”

  生;我仿佛看到那些神仙、孙悟空

  师;是啊,远古时,人们的生活水*很低,他们往往把自己美好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 走进*科学院士*爷爷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世纪”中去验证一下吧!

  二、联系生活,学*第2、3、4自然段

  那么文中的“呼风唤雨”指什么呢?一个世纪是多少年?这里是指哪个世纪?请五位同学读课文,

  生:这个世纪是20世纪.

  师:20世纪(1999--2000).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呢?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这句话是文章的起始段,在文中起总起的作用。

  也就是说课文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请同学们齐读第2自然段,

  生:是人类。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这样一问一答,这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现在请女同读问、男同读答。

  师: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明和发现。

  师:谁能说说“发明”和“发现”不同的地方?

  生:发现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或找到的规律。

  生:发明是通过探索创造出来的东西。

  师:发现是看到或找到,而发明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有谁能运用其中的词说一句话。

  生:(造句)

  师:我这有两个句子,你能来选一选,填一填吗?出示填空: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填一填。生自由读,填空。

  师:谁来填一填?分别请请两位学生个别说。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

  师:同学们,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能不说(手指板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时间。在这两个时间里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边读边画)

  生:上百万年和20世纪。

  师:上百万年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0世纪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师: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生:对比

  师:我们一起走进上百万前人们的生活。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你觉得要读好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语?你试着读一读

  生:我觉得要读好“一直”。更能体现远古时代人们上百万年都是那样,从来没有改变过。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程:

  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自主学*、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2课时

  1.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 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2.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3.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4.布置作业:(选做)

  练笔:未来的

  绘画:科幻画

  办小报: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5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我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引导、组织他们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的能力。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第四自然段中“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的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 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实践本身。这样让学生成为语言学*主体,让课堂充溢语文味,望文生情,由情而达意,让朗读的指导落到实处。再次,新时代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自主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学*方法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最后,抓住写做方法,及时训练,当堂应用。总之,我力图使学生在探究、感悟、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2、在质疑理解、对比阅读、品词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了解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

  3、掌握写作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材分析]

  一 复*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 课题)

  提问:1、 哪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20世纪是谁、靠什么在呼风唤雨呢?

  (学生回答)

  二、品读课文,感悟巨变

  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学*。

  1、学*第三自然段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能读懂了什么?

  a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b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也创造了向他人学*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根据学生交流,师引导:

  (1)农耕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这些愿望现在都实现了吗?(用书中的句子回答)

  (3)没……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话选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大雪纷纷,好似梨花开放。作者将这句话用到这里,是为了表明什么?(通过相关词句体会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学*方法:

  a自读诗句,了解句意。

  b练读,体会情感。

  c指名读,范读,进行朗读指导。

  d再次练读,齐读,读出情感。

  (反复诵读,使学生们在读中感悟。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科普类文章的感情色彩较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读的训练,但我认为,要理解文章的内涵,读是很有必要的。)

  回读第3自然段。提出问题:为什么过去人们只能靠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来寄托愿望,生活的如此困苦?生答:没有科学技术

  过渡语:是啊,古时候的人们没有科学技术,可是到了20世纪就大不一样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2、学*第4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20世纪科学成就的句子画出来。

  a指名回答,学生归纳

  (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b如此多的科技成就让人眼花缭乱,谁能选择一样说一说,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说多表达,通过表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变。通过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体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激发同学们的时代自豪感。)

  带着自豪感,再读第4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能生活得如此幸福、快乐,连王宫贵族兜捕感想象,到底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呢?生答:科学技术

  3、学*第5自然段

  过渡语:英雄所见略同,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和我们的看法一致,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老师这里有两句话不太理解,谁能帮帮老师?(理解重点句)

  出示黑板: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a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发言,谈体会。(再次进行说一说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有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丰富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变)

  b师评价。

  三 畅想未来,激发兴趣

  过渡语: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犹如在创造着一个一个神话,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然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它会创造哪些奇迹呢?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请大家自由畅谈

  a同桌交流

  b全班交流

  师引导:

  a如此多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呢?

  b同学们只要你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你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教师的及时引导,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 总结写法 及时练笔

  过渡语:让我们先暂时告别梦想,回到现实。看黑板,作者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他用了什么办法呢?

  (通过板书,一目了然。对比和举例子)

  小练笔:用对比和举例子的方法,任选其一,写一小段话。

  a秋天的果园 ——————————————————————————,

  可是到了冬天——————————————————————————。

  b过去—————————————————————————————,

  现在—————————————————————————————,

  未来————————————————————————————。

  a指名发言,共同说出写作方法

  b师评价,引导

  (及时的练笔,至关重要。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掌握写作方法,学以致用,目的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五 结束全篇 提出希望

  a通过今天的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b回去之后,把你的收获将给父母听,也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去 现在

  没有电灯 登上月球

  没有电视 潜入深海

  没有收音机 程控电话

  没有汽车 ……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