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菁华9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呼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导言,生自读导读,明确单元任务。

  2、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第八组,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的课文。首先,学*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释题

  师: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谁?

  生:查词典理解并选择在课题中选哪种解释?汇报。

  (注:利用工具书理解词意,再引导学生选择词语在课题中的正确解释,使学生能够恰当运用词语。)

  4、汇报搜集资料,介绍作者。

  二、提出问题

  1、自主学*,合作学*

  自学要求:⑴轻声读文,把你不认识的字词划下来,与同桌交流或查字典解决;把课文读通顺。

  (注:落实双基,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读书)

  2、检查学*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词,反馈学*效果(屏幕出示字、词),预设理解抽象难解的字词。

  3、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填空(见屏幕)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汇报完善,准确了解。

  4、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要求:

  (1)找出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具体事例,划出重点词句,认真品读,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咱们共同研究。

  (注: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设计把握全篇的大问题,牵引学生有目的地学*;具体要求为学生品读、感悟、积累语言把握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设计的。)

  生按要求自主学*,小组交流学*成果。

  三、整合问题(梳理问题)

  师:小组汇报,你组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汇报

  预设问题:

  1、“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带点词语什么意思?

  3、为什么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

  师:你们能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深入学*课文中进行解决。

  现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解决问题

  1、学*第4自然段。看看这段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出具体事例。

  师:请结合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注: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理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之多。)

  师:为什么说“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生:汇报,朗读这段话。

  师:你能举出20世纪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生:汇报,说说感受。

  师:欣赏一组20世纪科技成就的图片。

  小结:生活在这样现代化的时代,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表达这种情感,用喜欢的方式介绍现代科技成就。(读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引读: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继续学*,回顾思考题。

  二、解决问题

  1、学*第3自然段

  ⑴师: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它们来寄托美好的愿望?

  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诗句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原诗中指什么?作者引用想表达什么意思?

  ③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④拓展练*。练*用“在农耕社会,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句式说一句话。

  2、学*第2段

  ⑴师引读

  ⑵出示“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师:课文的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师:看到人类创造的这么多的神话,你想说什么?

  ⑶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⑷师小结:20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我们不能不说,生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第5自然段。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这样说:(略)。那么作为21世纪的主人你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畅想呢?

  学生自由汇报。

  三、归纳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组课文有什么不同?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注:在归纳概括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从课文写法上来总结,以便学以致用。)

  五、生成创新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任选其中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⑴如果你是古代王公贵族,穿越时空来到现在,看到现在的科技成就,你会说些什么?

  ⑵畅想一下21世纪或未来世纪,科学技术还能创造哪些奇迹?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哪些变化?

  六、作业

  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的书目是*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回到家,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结束语:

  课文的疑问解决了,科学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20世纪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神话,是人类生活大大改观。那么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更好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继续发现发明,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 科学 → 发现、发明

  人类

  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引用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

  (神仙)

  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

  1、学*第一、二自然段:

  ⑴ 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 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⑶ 板书:

  发明、发现

  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⑷ 用“发现,发明”练*说话。

  2、学*第三自然段:

  ⑴ 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⑵ 学生回答。

  ⑶ 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

  ⑷ 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

  (出示诗句)

  ⑸ 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朗读这句话。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3、学*第四自然段:

  ⑴ 科学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⑵ 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

  ⑶ 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⑷ 与同桌说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⑸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科学创造神话 科学创造奇迹

  第二课时

  一、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1、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与小组同学讨论。

  2、交流。

  二、畅谈收获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学*,你有什么收获?

  3、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设计师,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是怎样的。

  三、学*生字,积累词句

  1、自学生字,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

  2、写字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3、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四、布置作业

  1、小练笔:

  请爸爸妈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2、办一张科技手抄报。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利用科学,了解现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29课,和作者*爷爷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去感受生活的精彩。请大家齐读课题,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出示大屏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20世纪的科技成就。

  1、学*第四自然段

  a、指名说说自己画出的句子。

  b、这么多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舒适了? 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是什么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齐读。(引导读整段,读出高兴、激动或者自豪、幸福的语气)

  c、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在告诉我们20世纪的成就?(举例、对比)有什么好处吗?

  d、还知道哪些20世纪的高科技成就?(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小组交流。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渡:我们能感受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第三自然段

  a、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从句子来看,他们有哪些美好愿望?(理解“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现在能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吗?

  b、文中有一句诗科学技术进行了称颂,在哪儿?

  c、如果把诗人写的雪景比作20世纪的科学成就,那这个成就是怎样的?能将这种“大”和“快”读出来吗?请几名同学读诗句。师范读。

  过渡:20世纪的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的那么多幻想,我们又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第二自然段

  a、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改观和改变的?(板书:科学技术)具体说,是人类(板书: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板书:发现、发明)

  b、在课文中仔细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试着用两个词各说一句话。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

  c、谁来把整段话读一读?指名读(自豪、吃惊)。

  过渡:20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得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学*第五自然段

  a、正如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说的 “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齐读。

  b、 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畅想、讨论:畅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三、拓展运用

  展望未来,你还希望科学技术为我们创造怎样的奇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呢?

  四、总结

  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 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

  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探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学生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

  1、打开课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 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己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 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 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记。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 检查自学情况:

  ①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 指名轮读课文,学生评议。

  ⑶ 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第2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什么呼风唤雨呢?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⑵ 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什么呼风唤雨呢?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学生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 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 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⑸ 练*: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 爱迪生( )了电灯。

  ② 地质学家在这里( )了大油田。

  ③ 由于下雨,我们( )了郊游计划。

  ④ 在大家的努力下,校园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

  ⑹ 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创造。

  3、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 )的世纪。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发现 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创造奇迹、幻想变成现实、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己最喜欢或信息储备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 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 今天的现实(第4自然段)。

  ⑶ 明天的畅想(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 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 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⑷ 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 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材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⑵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 猜想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⑷ 结合资料,说说在*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⑸ 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现实”:

  ⑴ 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就事例,涉及哪些方面?

  ⑵ 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捷?

  ⑶ 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畅想”:

  ⑴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 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成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现实。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 电视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呼风唤雨的世纪 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是搭建学生与文本,与编者,与作者,与教师之间相互对话的*台,本课的设计立足文本,从品词析句中理解文章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发展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从而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

  【教材理解

  文章主要介绍了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状况和20世纪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发展给人类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文章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方式增强的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学生学*这片文章,能够在感受科技发展的迅速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同时体会文章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并且学*作者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会认"赖,耕,潜,舶,哲"等5个生字,会写"改,程,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科学技术"等14个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科学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3,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运用设问,引用等来表达的方法。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的热爱,并且从小树立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呼风唤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体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联系生活世纪,说说科技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作者运用学*运用设问,引用等表达的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赖,耕,潜,舶,哲"等5个生字,会写"改,程,赖"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世纪,科学技术"等14个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以及"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词句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科学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感受。

  3,通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艺术,学*运用设问,引用等来表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媒体激趣,聚焦"科技"

  1,播放视频:奥运会开幕式火炬点火片段,"神舟七号"发射片段。让学生自由说说感受。

  2,师:是呀,真是太厉害了,太神奇了!这一切都得意于伟大的科学技术,这一切都科技呼风唤雨的结果。今天就让我们一切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识字,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之间喜欢的词句或难理解词句轻轻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生字词。

  3,出示新词,加强巩固。

  4,再次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品词析句,激喜欢之意

  1,谁能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或者文中哪些词句让你觉得难以理解

  (1)理解"呼风唤雨":让学生先相互说说词语的意思,再联系课文理解。

  出示句子:

  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通过以读带讲来理解:呼风唤雨在课文中的意思是科学技术的用处之大,本领之强。学*作者运用设问加强语气的表达方法。

  (2)理解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故事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意思你能在现代的科学技术中找找他们的影子吗让学生说说现代生活中哪些东西在农耕社会可以称上是"千里眼","顺风耳"哪些东西又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

  (3)理解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的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联系诗句来里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在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句子在文中中的意思是说明了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体会作者的表达艺术。

  (4)理解"地球村":

  什么是的"地球村"为什么说科技的撒站,日益把人们居住的星球变程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你还能说说生活中一些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5)"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多年以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时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有人说:"读书有一种很高的本领,能够吧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再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学生对科技发展迅猛之速的理解便会水到渠成。

  四,畅谈未来,升热爱之情

  1,"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想想看,科技技术还会创造哪些奇迹

  2,你们现在有什么理想,你想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做贡献吗

  现在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你想为人类是会的发展做哪些努力呢请大家自由谈谈吧!

  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腹地的变化,但是科技发展的脚步是永不停步的,让我们能够怀着心中的理想,不断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也会有你们的产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语言,在感受科技变化的同时,树立起从小学好科学文化会知识,树立起服务科学的意识和信心。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句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收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为下节课的"科技发展畅谈会"做准备。

  板书设计:

  科技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幻想

  千里眼

  顺风耳现实

  腾云驾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程:

  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自主学*、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2课时

  1.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 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2.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3.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4.布置作业:(选做)

  练笔:未来的

  绘画:科幻画

  办小报: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8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理念】

  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自由的朗读,通过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辩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咀嚼文本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中走向知识、语言、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子,会写12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间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计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语,直接导入

  说说“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是运用法力“呼风唤雨”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擎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直至结束。从远古时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出那么多的创造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把“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置于课始,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使课文的展开有很清晰的起点。

  二、读好课文,整体把握语文之本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位学生透透彻彻的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正确到位,并且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以外,还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或者运用句子直接概括。

  三、构建有效对比,深入学*课文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2.请同学展开想象,各个学*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3.每个学*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

  4.师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渴望能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神奇力量,而20世纪,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像中“亲历”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的参与文本,参与课堂,是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人类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以及神话人物。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作进一步的铺垫。

  (三)体会20世纪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个世纪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读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和引申义。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互相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一个世纪的发展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个有效地对比:一个是古时候人类只能利用想像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如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神话;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人类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今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明白了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拓展文本

  1.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和发展,并与家长、老师或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制成手抄报。

  2.尽可能多的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

  (设计意图)这两个作业的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学*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语文教学不仅仅限制在课堂,让语文课真正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9

  一、设计思想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景就容易被单个语言文字遮掩,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学情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常识,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激发学生学*、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叙述方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

  2、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开丰富想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补充资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愿望。

  学*方式:本课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适当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

  七、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镜头。(出示课件)老师随画面内容旁白:孩子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因特网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你想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 (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解释课题,质疑牵引

  1、理解呼风唤雨:当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什么?在这里又作何理解呢?(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2、看了课题,你有问题想提吗?(是谁在呼风唤雨?是怎样在呼风唤雨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世纪是什么意思?)(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各自的疑问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起去看看人们是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熟课文,自学字词。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注上问号。(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 依赖 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随机书写课堂作业本中"认一认,写一写"的生字。让学生选择最容易写错的字进行书写。

  (3)指名分节读课文,点评。

  四、再读课文,感悟大意

  1、仔细读课文,把你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出示中心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段落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1、2题的作业。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听写词语。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第4题的作业。(教师说意思,让学生写词语或诗句,请一名学生上台板书)

  二、抓住主线,切入文本。

  在我国的传说中,( )就具有这样神奇的能力。20世纪我们人类靠( )也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

  师:远古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到来,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三、深入文本,理解内容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仔细阅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2、展开想象,各个语文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真是( )!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来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按我们的想法,那真是没法子过啊!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的人类想出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人物。鼓励学生能调动大脑储备,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请学生展开想象完成。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的愿望。

  ( )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世纪中,我们的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好的新方面和新发现。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教师随即出示20世纪的发现与发明的事例,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对20世纪的成就有更深的了解。)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激光:1958年,美国人肖洛和汤斯发现激光。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和相互之间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使一世纪的改变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再次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

  A、农业、畜牧业:培育出籼米杂交水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培育出117个畜禽优良品种与品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蛋、水产品生产国。农产品量快速增长,营养水*改善,人均寿命比世界*均水*多5岁。

  B、交通方面:火车的提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民用机场1百多个,航线总线1165条,运输总量居世界第9位。

  C、把煤、水、核燃料等能源转化为电能,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

  D、医疗保健: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肝炎等得到有效防治,减少发病约3亿人次,减少死亡400万人。

  E、信息技术:紧跟新技术的潮流,报刊、书报采用激光照排系统,*均3点3个人中就有一部电话,每天上网超过1小时的网民达4331万户,居世界第三位。

  F、21世纪我国实现飞天梦,*宇宙飞船重演"嫦娥奔月"的惊人壮举。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11月7日,进入工作轨道。

  我们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你知道吗?(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四)有效练*,扩展文本

  1、畅想未来科技。

  2、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新世纪,怎样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科学应该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对核技术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九、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技术

  千里眼 视频

  顺风耳 人 手机

  腾云驾雾 飞机

  …… 类 ……

  幻想 现实

  十、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作业本第4、5题;课后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问题研讨】

  如何把科普性文章上得更具语文味。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1)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菁华9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呼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合作学*,探究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导言,生自读导读,明确单元任务。

  2、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第八组,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的课文。首先,学*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释题

  师: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谁?

  生:查词典理解并选择在课题中选哪种解释?汇报。

  (注:利用工具书理解词意,再引导学生选择词语在课题中的正确解释,使学生能够恰当运用词语。)

  4、汇报搜集资料,介绍作者。

  二、提出问题

  1、自主学*,合作学*

  自学要求:⑴轻声读文,把你不认识的字词划下来,与同桌交流或查字典解决;把课文读通顺。

  (注:落实双基,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读书)

  2、检查学*情况

  出示本课生字词,反馈学*效果(屏幕出示字、词),预设理解抽象难解的字词。

  3、默读课文,借助下面的填空(见屏幕)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指名汇报完善,准确了解。

  4、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要求:

  (1)找出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的具体事例,划出重点词句,认真品读,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2)在读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咱们共同研究。

  (注:教师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设计把握全篇的大问题,牵引学生有目的地学*;具体要求为学生品读、感悟、积累语言把握方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设计的。)

  生按要求自主学*,小组交流学*成果。

  三、整合问题(梳理问题)

  师:小组汇报,你组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生:汇报

  预设问题:

  1、“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2、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句中带点词语什么意思?

  3、为什么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

  师:你们能结合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深入学*课文中进行解决。

  现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解决问题

  1、学*第4自然段。看看这段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出具体事例。

  师:请结合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注: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品读、理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之多。)

  师:为什么说“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生:汇报,朗读这段话。

  师:你能举出20世纪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吗?

  生:汇报,说说感受。

  师:欣赏一组20世纪科技成就的图片。

  小结:生活在这样现代化的时代,你的心情如何?有什么感受?表达这种情感,用喜欢的方式介绍现代科技成就。(读四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引读: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继续学*,回顾思考题。

  二、解决问题

  1、学*第3自然段

  ⑴师:课文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汇报

  ①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它们来寄托美好的愿望?

  ②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诗句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原诗中指什么?作者引用想表达什么意思?

  ③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④拓展练*。练*用“在农耕社会,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句式说一句话。

  2、学*第2段

  ⑴师引读

  ⑵出示“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师:课文的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师:看到人类创造的这么多的神话,你想说什么?

  ⑶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⑷师小结:20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我们不能不说,生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第5自然段。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这样说:(略)。那么作为21世纪的主人你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畅想呢?

  学生自由汇报。

  三、归纳概括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几组课文有什么不同?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注:在归纳概括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从课文写法上来总结,以便学以致用。)

  五、生成创新

  1、课文学完了,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任选其中一个内容,写一段话。

  ⑴如果你是古代王公贵族,穿越时空来到现在,看到现在的科技成就,你会说些什么?

  ⑵畅想一下21世纪或未来世纪,科学技术还能创造哪些奇迹?我们的生活还将发生哪些变化?

  六、作业

  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的书目是*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回到家,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结束语:

  课文的疑问解决了,科学仍然需要我们不断探索。20世纪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神话,是人类生活大大改观。那么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更好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继续发现发明,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 科学 → 发现、发明

  人类

  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引用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

  一、设计思想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景就容易被单个语言文字遮掩,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学情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常识,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激发学生学*、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叙述方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

  2、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开丰富想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补充资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愿望。

  学*方式:本课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适当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

  七、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镜头。(出示课件)老师随画面内容旁白:孩子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因特网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你想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 (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解释课题,质疑牵引

  1、理解呼风唤雨:当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什么?在这里又作何理解呢?(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2、看了课题,你有问题想提吗?(是谁在呼风唤雨?是怎样在呼风唤雨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世纪是什么意思?)(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07年属于2l世纪)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各自的疑问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起去看看人们是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熟课文,自学字词。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注上问号。(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 依赖 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随机书写课堂作业本中"认一认,写一写"的生字。让学生选择最容易写错的字进行书写。

  (3)指名分节读课文,点评。

  四、再读课文,感悟大意

  1、仔细读课文,把你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出示中心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段落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1、2题的作业。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听写词语。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第4题的作业。(教师说意思,让学生写词语或诗句,请一名学生上台板书)

  二、抓住主线,切入文本。

  在我国的传说中,( )就具有这样神奇的能力。20世纪我们人类靠( )也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

  师:远古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到来,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三、深入文本,理解内容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仔细阅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2、展开想象,各个语文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真是( )!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来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按我们的想法,那真是没法子过啊!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的人类想出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人物。鼓励学生能调动大脑储备,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请学生展开想象完成。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的愿望。

  ( )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世纪中,我们的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好的新方面和新发现。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教师随即出示20世纪的发现与发明的事例,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对20世纪的成就有更深的了解。)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激光:1958年,美国人肖洛和汤斯发现激光。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和相互之间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使一世纪的改变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再次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

  A、农业、畜牧业:培育出籼米杂交水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培育出117个畜禽优良品种与品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蛋、水产品生产国。农产品量快速增长,营养水*改善,人均寿命比世界*均水*多5岁。

  B、交通方面:火车的提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民用机场1百多个,航线总线1165条,运输总量居世界第9位。

  C、把煤、水、核燃料等能源转化为电能,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

  D、医疗保健: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肝炎等得到有效防治,减少发病约3亿人次,减少死亡400万人。

  E、信息技术:紧跟新技术的潮流,报刊、书报采用激光照排系统,*均3点3个人中就有一部电话,每天上网超过1小时的网民达4331万户,居世界第三位。

  F、21世纪我国实现飞天梦,*宇宙飞船重演"嫦娥奔月"的惊人壮举。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11月7日,进入工作轨道。

  我们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你知道吗?(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四)有效练*,扩展文本

  1、畅想未来科技。

  2、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新世纪,怎样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科学应该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对核技术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九、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技术

  千里眼 视频

  顺风耳 人 手机

  腾云驾雾 飞机

  …… 类 ……

  幻想 现实

  十、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作业本第4、5题;课后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 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

  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

  (神仙)

  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

  1、学*第一、二自然段:

  ⑴、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⑶、板书:

  发明、发现

  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⑷、用“发现,发明”练*说话。

  2、学*第三自然段:

  ⑴、用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⑵、学生回答。

  ⑶、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

  ⑷、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

  (出示诗句)

  ⑸、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朗读这句话。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3、学*第四自然段:

  ⑴、科学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⑵、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如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图片等)。

  ⑶、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⑷、与同桌说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⑸、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科学创造神话 科学创造奇迹

  第二课时

  一、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1、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与小组同学讨论。

  2、交流。

  二、畅谈收获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学*,你有什么收获?

  3、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设计师,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是怎样的。

  三、学*生字,积累词句

  1、自学生字,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

  2、写字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3、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四、布置作业

  1、小练笔:

  请爸爸妈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2、办一张科技手抄报。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创造神话

  科学创造奇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 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

  师板书: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

  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

  未来的。

  2、绘画:

  科幻画。

  3、办小报:

  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1、解读“呼风唤雨”

  同学们请看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里“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呼唤风雨,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说得没错,这是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

  我也会呼风唤雨,你信吗?

  拍照,快传。

  我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风唤雨吗?不是,我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无线网络把照片传到计算机上。所以,呼风唤雨在现代社会是指借助科学技术来实现发展。

  2.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百年)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板书:20世纪)

  从哪里知道的?(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和题目的意思一样,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写法叫做开篇点题。也就是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太多了变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惊叹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纪。

  二、检查预*,指导书写

  1、解决会读的生字。

  2、指导书写。

  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难写的哪个,要提醒同学的?

  师:耕: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个“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农具,右边“井”表示的是农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犁得整整齐齐。书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潜、程、赖、核,有些字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成点。

  幻:注意和“幼”区分开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来,完成第一题。(选择易错的3个字写在田字格了。)

  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

  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迹。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也就是强调20世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那么第二自然段哪个词意思和它相*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风唤雨”意思相*的词语。

  生:呼风唤雨、奇迹、出乎意料

  师板书:奇迹

  2.哪个句子里有奇迹这个词,请你读出来?

  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及时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3.师:同学们,这一句话里有两个词很接*,是——发明和发现,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

  板书:发明发现

  生1:生2:生3:

  PPT出示两个词语区别

  同学们会理解词语,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强调的是本来存在的;而发明则是创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强调的是本来就不存在的。

  这篇课文中有些发现和发明,谁来区分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这些发现和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有,从那句话看出来?

  生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5.指导朗读:PPT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同学们这个句子比较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用斜线来画出该停顿的地方。

  批注功能,师划节奏,在“人类历史上百万年”部分停下来。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里记得把“上百万年”合在一起读,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超过百万年,而不是刚好百万年。

  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6.同学们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看到大家纳闷的神情,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好读,还不好懂。我们一起来画个线段图,就会比较清楚了。

  我们画一条线段来表示人类历史长河,上百万年肯定是在这条线段的大部分,而20世纪只是一个点。20世纪一百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超过了上百万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它带来了奇迹。

  如果作者就这样停止了写作,你会同意他的观点吗?嗯,你会觉得有点儿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

  7.那么我们接着来学*,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在练*纸上填上“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 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填关键词就可以。

  师抓拍学生作业,WIFI快传至大屏幕。

  请展示的同学来说一说:你写的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又是怎样的?

  师板书:上百万年没有没有没有

  通过这张图表,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以前人类的生活太辛苦了。

  师:是呀,就在9月份,我们厦门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我们似乎回到了农耕社会,没有电,没有水,实在太不方便了。

  生:20世纪的变化太大了。多,快。

  师:是呀,这上百万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人们获得成就很少,20世纪时间很短,人们获得的成就却很多,所以我们说——

  生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关注表达,学*方法

  师引导:是呀,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的成就的伟大,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感受这么强烈呢?

  1.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组,说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学生谈体会:登上、潜入感觉比较有劲,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有技术含量。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探索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

  真好!作者作为*科学院院长,他写起科普类文章可真是用词讲究呀。

  2.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呀?你还知道哪些?(生答)

  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你们说的那些,偏偏要选择这些呢?为什么不多写一些?

  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

  生2:潜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对比)

  生3:洞察的天体是庞大的,遥远的

  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微小的,深入的

  师:所以,作者就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看法,这些事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把20世纪的伟大成就都概况出来了。

  不是的,如果都写出来就太啰嗦了。

  那写上百万年的社会,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

  是的,也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其实,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也是为了使表达更简洁。

  3.除了举典型事例,作者还用了什么写法,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伟大成就。

  生: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农耕社会,第四自然段写的是20世纪,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第三自然段写农耕社会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只能靠幻想寄托美好愿望,20世纪,人们的幻想都实现了。

  我们来合作着读读这些句子,你就会有更深的感受。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师:人们生活不便,信息闭塞)

  男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人们出行方便,不出门也可知天下事)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只能幻想,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男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挑战一个个不可能,人类真棒!)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诸多不便)

  男生:20世纪,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师:我们都过得比过去的王公贵族幸福呀)

  师:这么一读,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对比实在太强烈了!)

  师:嗯,这对比实在太巧妙了。(板书:巧对比)

  3.这么悬殊的对比,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到一起的呢?用什么话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答。

  PPT出示: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嗯,没错,谁来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把承上启下的句子叫过渡句。

  师:写作文时如果适当地运用过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严谨,更有条理。(板书:巧过渡)

  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完成第三题,圈出表示过渡意思的关键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2)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水井旁边相遇了。——《幸福是什么》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白鹅》

  同学们各个都是学*的小能手。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了什么收获?

  预设: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图片,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写作文时要“巧对比,巧过渡”。

  2.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堂课里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说说感受,再写下来,最好能做到“巧对比,巧过渡”的其中一点。

  (2)阅读《小牛顿科学馆》第19册《电磁悬浮列车》或其他科普书籍。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7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理念】

  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课堂上应让学生充分自由的朗读,通过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辩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咀嚼文本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中走向知识、语言、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子,会写12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间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计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抓重点词语,直接导入

  说说“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是运用法力“呼风唤雨”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语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擎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直至结束。从远古时代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出那么多的创造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把“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置于课始,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使课文的展开有很清晰的起点。

  二、读好课文,整体把握语文之本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范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位学生透透彻彻的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正确到位,并且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以外,还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或者运用句子直接概括。

  三、构建有效对比,深入学*课文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2.请同学展开想象,各个学*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3.每个学*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

  4.师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人们渴望能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神奇力量,而20世纪,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像中“亲历”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的参与文本,参与课堂,是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人类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以及神话人物。

  2.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作进一步的铺垫。

  (三)体会20世纪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个世纪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读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和引申义。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互相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一个世纪的发展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两个有效地对比:一个是古时候人类只能利用想像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如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神话;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人类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今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然明白了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布置作业,拓展文本

  1.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和发展,并与家长、老师或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资料进行整理,制成手抄报。

  2.尽可能多的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

  (设计意图)这两个作业的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学*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使语文教学不仅仅限制在课堂,让语文课真正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8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景就易被单个语言文字掩盖,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也只有参与,才能更主动更广泛地与同伴合作。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系列的板块运作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入到文本中去,回应到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中来,以求语文教学的真正有效。

  一、紧扣重点词,切入文本

  1.请学生说说“呼风唤雨”的意思。

  2.填空

  在我国的传说中,( )就具有这样神奇的能力。20世纪我们人类靠( )也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

  教师结语:远古时候,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到来,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就是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并结束的。从远古时代人类创设种种美好幻想开始,到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那么多的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在第2课时开始,我把这个词语置在前面,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打开学生潜在的词库,切入文本,使课的展开有一个很清晰的起点。

  二、建构有效对比,逐渐深入文本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仔细阅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2.展开想象,各个语文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真是( )!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来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按我们的想法,那真是没法子过啊!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

  [设计意图]光凭课文中这么简单的一段话:“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学生是很难体会到农耕社会人类物质生活的贫乏,而物质生活的贫乏又势必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也就无法领略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也感受不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变化。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象中“亲历”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地参与文本,参与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的人类想出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人物。鼓励学生能调动大脑储备,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请学生展开想象完成。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 )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到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真的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在设计中,我鼓励学生从古时候的传说中去理解人们美好的愿望,为学生体会科技巨大的力量进一步铺垫。

  (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世纪中,我们的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多更好的新发明和新发现。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相互之间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使一世纪的改变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5.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化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看似*淡的三个环节中,建构了两个有效的对比:一个对比是古时候人类只能利用想象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如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神话;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人类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今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通过一系列设计,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来。在这实在的参与过程中,学生自然明确了是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自然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有效练*,扩展文本

  1.科学技术的利用,使得人类很多美好的梦想都成为现实。仔细思考,将下列两组中表述同一理论的内容连好线。

  千里眼 宇宙飞船上月球

  隐身娃 手机

  嫦娥奔月 进行伪装的迷彩服

  腾云驾雾 视频

  顺风耳 直上云霄的飞机

  2.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新世纪,怎样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科学应该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对核技术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会读文中的五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补充资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知道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了人类生活,并感受到百年之间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唤起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并有感情读文。

  (二)教学流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齐读课题。

  2。说到“呼风唤雨”让你想起了谁?

  3。我神奇呀,就让我们带着这股神奇劲儿读读课题。

  4。读过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1)释疑:哪个世纪?谁?靠什么?

  (2)留下疑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5。你瞧,你们提出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1.在读课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词:

  (课件提示:潜入深海、远洋船舶)

  (1)指名读准字音。

  (2)用“潜”组词。

  (3)再读读带有“潜”的易错词语。

  (4)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读,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如果他读得不够好,就请你帮帮他。

  3.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听一听他能否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随机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孩子把课文读得准确而流利,对于这篇课文来说,难点不是词语,而是句子。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重视了难读句子的训练。)

  三、整体感知文章

  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自由交流,变化之大,变化之快。(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多留心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梳理出变化巨大、变化迅速。)

  (设计意图:由于本文是一篇议论性质的科学小品文,所以,一般课型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用在本课已经不太合适。所以,从整体谈谈读完文章后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了。)

  四、体会文章论点: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变化之大、变化之快。

  1.课文中哪儿写出了它的变化很巨大、迅速呢?默读课文找一找,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2.我看到同学们画出了很多句子,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彼此的感受吧。

  3.谁在第3自然段画出了句子呀?

  (1)“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千里眼”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顺风耳”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腾云驾雾的神仙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过渡:是呀,农耕社会的人们只能用“神话”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了。

  4.谁在第4自然段画出了句子呀?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谈感受,读句子。(一读,旨在读出个人感受)

  (2).这里有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你觉得哪一个最了不起?(学生畅所欲言,师可做适当引导:如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等。)

  如孩子质疑,师可稍做解释:原子核、光年等或师可相机介绍原子核、光年。

  原子核:让你想到什么?原子的核心部分,它的裂变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在军事、医疗等方面运用广泛。

  光年:一种计算恒星间距离的长度单位。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一光年约为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那么百亿光年呢?(二读:读出“了不起”。)

  (3).相比较于农耕社会的生活,哪儿能看出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方便呢?

  (4).“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听的,看的,玩的,学的,都有什么变化?(精神文化生活。)

  (5).生活在这样科技发达的新世纪,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愉快、高兴、激动、兴奋)

  (三读:读出前后变化之大,读出“高兴、骄傲”)

  (四读:师生接读)

  5.还有在其它段落中画出相关句子的吗?(学生自由交流)

  6.你瞧,你们多会读课文呀,你们读出了这20世纪变化之大,变化之快,再看看课文,有没有没读懂的内容呢?(引向诗句的教学。)

  7.这变化之大、之快真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引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学生说说。表面理解:

  一夜春风就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2)读读课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诗题看,“白雪歌”是写塞外雪景的,“送武判官归京”写的是送别友人的事情。你有不同意见吗?

  (3)借春风吹开无数雪白梨花写塞外雪后的壮观景象,想像多奇特呀,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诗呢?

  (4)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和变化之巨大、之迅速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畅所欲言(注意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谈)。是呀,这20世纪的变化就好像这一夜变白的世界一样让我们惊喜,再读诗歌。

  (5)多好的诗呀,把它记在你的积累本上吧,以后就可以用它来形容日新月异的变化了。

  (6)学生将其抄写在记录本上。

  8.孩子们,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20世纪吧。(播放影音文件)

  小结:是的,是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科学技术造就了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20世纪,更是科学技术使人类仿佛拥有了“呼风唤雨”的力量,我们再来读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留下“神奇”的思考。

  20世纪是神奇的,*爷爷用了不到600字就将20世纪100年的辉煌都写出来了,这是另一种“神奇”。他是怎样写的呢?(板书:?)回家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2)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菁华6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当当小记者:采访长辈过去的生活(回家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从小到老、从小到成年,吃、穿、住、行是怎样的?写写自己现在的吃、穿、住、行情况。对比后写上自己的些许感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也应当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本学期其中的一个训练知识点,学生都必须具备搜集并收藏资料的能力。)本学期另一个语文学*知识点就是把网络搬到语文教学上。在讲授本课时,我两度要求学生运用网络教学。一是在学生自学时,把收集到的好词发到教师博客上,然后学*齐共享。另一次就是在讲授课完,根据学生的对20世纪的科学成就的收集,把收集到的传到博客上。 合理地选材是一堂课是否精彩的前提和关键,有内容有内涵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才能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促使积极思维的动力。作为第一课时,我重点学*三、四两个重点段,给课堂注入了活力、注入了内涵。当讲到第四自然段的科技成就时,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磁悬浮列车、X射线、纳米技术、载人飞船、数字电视……”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很多。学生活跃的'思维、热烈的发言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激情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们还深深地沉浸在文本带来的精彩中。这样的成功都源于丰富的课堂内容。

  我觉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亲和力和激励性还不够,这往往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热情和积极性。感悟到只有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的意义。这一点真值得我在今后教学中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特别重视学生的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当当小记者:采访长辈过去的生活(回家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从小到老、从小到成年,吃、穿、住、行是怎样的?写写自己现在的吃、穿、住、行情况。对比后写上自己的些许感受。)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也应当具备一定的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本学期其中的一个训练知识点,学生都必须具备搜集并收藏资料的能力。)本学期另一个语文学*知识点就是把网络搬到语文教学上。在讲授本课时,我两度要求学生运用网络教学。一是在学生自学时,把收集到的好词发到教师博客上,然后学*齐共享。另一次就是在讲授课完,根据学生的对20世纪的科学成就的收集,把收集到的传到博客上。 合理地选材是一堂课是否精彩的前提和关键,有内容有内涵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才能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促使积极思维的动力。作为第一课时,我重点学*三、四两个重点段,给课堂注入了活力、注入了内涵。当讲到第四自然段的科技成就时,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磁悬浮列车、X射线、纳米技术、载人飞船、数字电视……”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很多。学生活跃的思维、热烈的发言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激情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们还深深地沉浸在文本带来的精彩中。这样的成功都源于丰富的课堂内容。

  我觉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亲和力和激励性还不够,这往往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热情和积极性。感悟到只有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的意义。这一点真值得我在今后教学中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3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学常识性的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1、教学效果(思效)

  作为科学常识性说明文,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上成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因此,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我带的班上学生朗读能力整体不高,于是我特别关注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介绍农耕社会和20世纪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20世纪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激情朗读后顺势教授说明方法,教学环节显得自然流畅。

  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充分预*,在课堂上表现很被动,有游离课堂的感觉。

  2、教学收获(思得)

  (1)紧紧围绕中心句,启发学生阅读。

  这篇课文的中心突出,内容较浅显易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读、听、看、说中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展开想象:①“呼风唤雨”什么意思?②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③20世纪之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20世纪之所以与过去截然不同,靠什么?④你还能推测21世纪人类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

  从这一连串的问题中紧紧抓住中心句,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展开想象,大胆地表述。让学生从书本中所介绍的资料去认识20世纪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地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训练朗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这句诗是个重点句,在学生充分了解了科学的巨大成就后来读,就自然明白它所表达出的内容和感情的不同。还有,为了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找看,并结合生活实际,辨一辨哪些成就是说“发明”的,哪些是说“发现”?这样的辩论,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从课文学*中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不足之处(思失)

  学生对于“农耕社会”等知识一直都是半知半解的状态,正是因为学生太多的“不了解”,致使教师语言太多,问题过碎,让本可以简洁的教学环节显得松散。并且过多的话也扰乱了学生的思路,剥夺了他们谈自己感悟的机会。

  4、改进措施(思改)

  诸如此类的课文,学生必须有课前的充分预*。学生只有在课前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现在已是21世纪,如果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阅读21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4

  课文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成功之处:

  一、围绕中心句进行提问,调动学生思维。

  本篇课文中心突出,浅显易懂,全文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展开说明。围绕这一中心设置问题,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做到浅显课文的深化学*。设置的.问题,例如:20世纪以前人类的生活是什么样的?20世纪有哪些科学成果?是什么促使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训练朗读。

  理解词语的方式有多种,如查字典、查工具书、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等,本课的学*注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例如,理解“呼风唤雨”一词,让同学们阅读全文来说本词是什么意思。区分“发明”和“发现”这两个词语,从课文中找出哪些属于“发明”的科技,哪些属于“发现”的科技,学生在对这两个词语理解的过程中更是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拓展延伸。

  20世纪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世纪,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科技发明,让学生通过留心观察生活,查找资料等方式,说说书本中没有讲到的一些科学技术。再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一百万年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有哪些我们现在幻想的新科技产品的出现。学生思维活跃,踊跃发言,说出了许许多多他们想要的科技产品,如时空穿梭机、传送门……古人“腾云驾雾”“千里眼”“顺风耳”的梦想到今天都得以实现,孩子们坚信,自己的梦想终有一天也是能够实现的。课文到这里,起到了一个思想的升华的作用。

  不足之处:教学中我让孩子多查阅资料,从补充资料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了解的不多,知识贫乏,此类的课外书阅读的比较少。学*语文不能忽略科普知识的普及,因此应该多提倡孩子多读科普的累的书籍,做到与时俱进。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5

  一、与时俱进活学活用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在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时,我想何不采用网络搜索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既简单,又实用,也是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很好说明。在教学时,我采用了这个设计,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种查找资料的方法,不仅取得了语文课中预设的效果,也是一个很好的延伸拓展。

  二、合理选材创设精彩

  合理地选材是一堂课是否精彩的前提和关键,有内容有内涵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才能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促使积极思维的动力。作为第一课时,我重点学*三、四两个重点段,给课堂注入了活力、注入了内涵。当讲到第四自然段的科技成就时,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磁悬浮列车、X射线、纳米技术、载人飞船、数字电视……”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很多。学生活跃的思维、热烈的发言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激情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们还深深地沉浸在文本带来的精彩中。这样的成功都源于丰富的课堂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6

  感谢学校为我们年青教师提供这么一次拜师的机会,在两个月里时间里,邱老师毫无保留,尽心尽力对我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本人以四年级上学期《呼风唤雨的世纪》作为徒弟汇报课,现将自己对于本课的反思叙述如下: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阅读了有关于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

  在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时,我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再直接切入到课文的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找出20世纪有哪些科技成就,并借此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成就,学生即可根据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来回答。教学这段时,我注重学生的感知,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再由此引导生联想过去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进一步学*文章的第3自然段,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技术的伟大,体会“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之后,便让学生带着骄傲,自豪的情感朗读本段。建立此基础后,学生应该能明白是谁在“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体会科学技术的伟大力量,引出英国哲学家。数学家波兰特罗素说的话,交流: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最后出示一篇练笔,完成本次教学。

  上完本课后,我认识到自己在上课时的语速过快,没有给足孩子思考的时间,对于说明文里说明方法的运用没有落实的教学当中,教学过程中,遗漏了一些知识点。

  本人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希望校领导对我能及时批评,指导,我将谦虚,努力,“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3)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菁华6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是理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直奔中心

  1、看到“呼风唤雨”一词,你立刻会想到什么?(神仙、法力)在本文中它还是“法力”的意思吗?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然后说说“呼风唤雨的世纪”实际上说的是什么样的世纪?(人类能够利用高科技改造自然、改善生活的世纪)

  2、“呼风唤雨的世纪”说的是哪个世纪?(20世纪)你能将课题补充为一句完整的话吗?(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全班齐声朗读这句话,要读出“呼风唤雨”的气势。

  3、学生各自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20世纪了不起的句子。

  4、组织交流,简要谈谈感受。

  二、重点段切入,体会巨大成就,学*说明方法

  1、提问:通过读课文,你了解20世纪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生答)

  2、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根据学生回答勾画出现代科学技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改为红色显示):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 电话 因特网 飞机 火车 远洋船

  3、相机补充:其实成就何止这些。同学们课前搜集了不少资料,老师归纳后制作了相关图片(课件展示):

  x射线 空调 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 维生素 冰箱

  青霉素 石英钟 激光 圆珠笔 杂交水稻 移动电话

  4、本段中列举的这么多成就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舒适和方便)

  5、组织学生讨论,举例说说跟过去相比,我们哪儿舒适了?哪儿方便了?(学生讨论并交流)

  6、指导朗读:面对这些成就,你是怎样的心情?读出感情来。(学生各自练*感情朗读该段,再指名朗读。)

  7、体会作者的表达,引导学*说明方法。

  (1)为了说明20世纪取得的巨大科学成就,作者在这段中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

  (2)你能体会到这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吗?(表达得更具体,更形象,更具有说服力。)

  8、呼应中心句。这么多的科技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靠的都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三、学*第2、3自然段,加深对巨大成就的体会

  1、过渡:人类历史上百万年,可20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还从哪儿能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读第2自然段)

  2、根据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段落或句子,引导体会。

  先出示第3自然段,回忆历史,拿过去跟现在作对比:

  ①过去:依赖自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人们用“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愿望。

  ②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可能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学生畅谈)

  ③现在:“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用来形容大雪。)

  ④说说从这句诗、这个比喻,你体会到了什么?(成就巨大,速度迅猛,范围广泛)

  再出示第2自然段:

  ①所以文中说:“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人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②“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20世纪都有哪些发现和发明?分别说说。

  ③“发现”和“发明”的区别是什么?(发现:本来存在的,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本来不存在的,创造新的事物或方法。)

  ④试用“发现”和“发明”分别造句。

  ⑤小结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词。(板书: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四、导学第5自然段,总结全文

  1、齐读第5自然段。

  2、投影显示第5自然段后半部分:“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

  教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创造美好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不断改善生活

  2、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面对新的世纪,你期望科学技术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学生讨论、交流)

  3、无论是现在和过去作比较,还是举出的实例,作者都是在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21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有感情齐读全文,再次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总结升华

  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把梦变成现实,我们今天的小学生该怎么做?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交流感想)

  六、后续作业(小练笔)

  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谈谈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然后选择他们谈的部分内容写下来。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师板(“呼风唤雨”)同学们“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你印象中谁最能“呼风唤雨”

  生;我仿佛看到那些神仙、孙悟空

  师;是啊,远古时,人们的生活水*很低,他们往往把自己美好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 走进*科学院士*爷爷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世纪”中去验证一下吧!

  二、联系生活,学*第2、3、4自然段

  那么文中的“呼风唤雨”指什么呢?一个世纪是多少年?这里是指哪个世纪?请五位同学读课文,

  生:这个世纪是20世纪.

  师:20世纪(1999--20xx).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呢?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这句话是文章的起始段,在文中起总起的作用。

  也就是说课文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请同学们齐读第2自然段,

  生:是人类。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这样一问一答,这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现在请女同读问、男同读答。

  师: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明和发现。

  师:谁能说说“发明”和“发现”不同的地方?

  生:发现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或找到的规律。

  生:发明是通过探索创造出来的东西。

  师:发现是看到或找到,而发明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有谁能运用其中的词说一句话。

  生:(造句)

  师:我这有两个句子,你能来选一选,填一填吗?出示填空: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填一填。生自由读,填空。

  师:谁来填一填?分别请请两位学生个别说。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

  师:同学们,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能不说(手指板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时间。在这两个时间里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边读边画)

  生:上百万年和20世纪。

  师:上百万年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0世纪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师: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生:对比

  师:我们一起走进上百万前人们的生活。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你觉得要读好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语?你试着读一读

  生:我觉得要读好“一直”。更能体现远古时代人们上百万年都是那样,从来没有改变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3

  一、设计思想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于文本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景就容易被单个语言文字遮掩,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三、学情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常识,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激发学生学*、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叙述方法。

  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五、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

  2、 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展开丰富想象,并运用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补充资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愿望。

  学*方式:本课给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适当的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他们进行充分的交流探讨。

  七、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镜头。(出示课件)老师随画面内容旁白:孩子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因特网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你是否感受到了科学技术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你想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一个个奇迹吗?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 (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解释课题,质疑牵引

  1、理解呼风唤雨:当看到呼风唤雨这个词的时候,你首先想到什么?在这里又作何理解呢?(呼风唤雨:原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2、看了课题,你有问题想提吗?(是谁在呼风唤雨?是怎样在呼风唤雨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一个世纪?世纪是什么意思?)(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

  3、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各自的疑问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起去看看人们是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熟课文,自学字词。

  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在旁边注上问号。(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读、理解,相机出示图片帮助理解词语:

  农耕社会 依赖 潜水艇、船舶、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腾云驾雾、归根到底、出乎意料

  (2)随机书写课堂作业本中"认一认,写一写"的生字。让学生选择最容易写错的字进行书写。

  (3)指名分节读课文,点评。

  四、再读课文,感悟大意

  1、仔细读课文,把你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2、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出示中心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段落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1、2题的作业。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听写词语。

  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第4题的作业。(教师说意思,让学生写词语或诗句,请一名学生上台板书)

  二、抓住主线,切入文本。

  在我国的传说中,( )就具有这样神奇的能力。20世纪我们人类靠( )也具有了呼风唤雨的能力。

  师:远古时代,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完全依赖自然的生活。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的到来,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要通过对课文的学*,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三、深入文本,理解内容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仔细阅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

  2、展开想象,各个语文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真是( )!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来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按我们的想法,那真是没法子过啊!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种愿望的人和事。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的人类想出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人物。鼓励学生能调动大脑储备,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请学生展开想象完成。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的愿望。

  ( )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世纪中,我们的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利用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联系课文理解后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好的新方面和新发现。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教师随即出示20世纪的发现与发明的事例,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对20世纪的成就有更深的了解。)

  X射线:190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和物质结构的研究。

  维生素:1912年,英国化学家霍普金斯在使用人工合成饲料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维生素。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从霉菌的原液里发现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类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好的抗菌素。

  激光:1958年,美国人肖洛和汤斯发现激光。

  洗衣机:1906年,美国人费歇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

  磁悬浮列车:1911年由俄国一位教授最早做出磁悬浮列车的模型。

  霓虹:1912年由法国化学家克劳德发明。

  彩色胶片:1923年,戈德斯基和曼内斯制成世界上第一张彩色胶片。

  冰箱:1923年,瑞典两个工程师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

  电视:1925年,苏格兰发明家贝尔德首次推出电视系统。

  圆珠笔:由匈牙利人比罗兄弟1938年独立设计发明。

  因特网:1969年,美国五角大楼首创因特网。

  移动电话: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步话机是移动电话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民用的对讲式移动通信业务开始普及。现在,移动通信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和相互之间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使一世纪的改变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再次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

  A、农业、畜牧业:培育出籼米杂交水稻,总产量居世界第一。培育出117个畜禽优良品种与品系,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肉、蛋、水产品生产国。农产品量快速增长,营养水*改善,人均寿命比世界*均水*多5岁。

  B、交通方面:火车的提速,高速公路总里程达2万千米,居世界第二位。民用机场1百多个,航线总线1165条,运输总量居世界第9位。

  C、把煤、水、核燃料等能源转化为电能,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

  D、医疗保健:脊髓灰质炎、麻疹、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肝炎等得到有效防治,减少发病约3亿人次,减少死亡400万人。

  E、信息技术:紧跟新技术的潮流,报刊、书报采用激光照排系统,*均3点3个人中就有一部电话,每天上网超过1小时的网民达4331万户,居世界第三位。

  F、21世纪我国实现飞天梦,*宇宙飞船重演"嫦娥奔月"的惊人壮举。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11月7日,进入工作轨道。

  我们利用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那么多幻想,实在太令人骄傲了,文中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颂,你知道吗?(再次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四)有效练*,扩展文本

  1、畅想未来科技。

  2、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新世纪,怎样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科学应该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对核技术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九、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学技术

  千里眼 视频

  顺风耳 人 手机

  腾云驾雾 飞机

  …… 类 ……

  幻想 现实

  十、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作业本第4、5题;课后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

  【问题研讨】

  如何把科普性文章上得更具语文味。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4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介绍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文章。*科学院院长仅用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本课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不仅层次明晰,同时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变得条理清楚,有条不紊。在说明方法上,作者运用了比较、举例子、引用、比喻等方法,将科学技术发展的百年历史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幅短小,说用力极强,给读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初步学*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淡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授课时间:2课时

  第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对于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

  (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支配自然”。“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纪,即1900年到2000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时既要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3、检查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离开了课文,看你是否还记得?

  (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等)

  4、对于这些生字词,你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从音、形、义上提醒)

  5、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及文章的层次结构。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细读品悟,入情入境

  1、自读自悟

  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结合你课前查阅的资料和文中的重点语句细细体会好吗?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标记。

  2、导读品悟

  谁能把你的体会对同学们说一说?(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体会2~4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引导从两个设问句中体会。

  它们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呼风唤雨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在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的基础上,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其改观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年的总和”,来体会“呼风唤雨”,体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大。

  第三自然段

  围绕“二十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猜想古代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们为什么要有这些幻想。

  再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在*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现实。

  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

  (这是一过渡句,说明现代科技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

  通过20世纪前与后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四自然段

  先读书中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例子,和同学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每自然段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引导他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刚才随作者一起,回首了二十世纪的百年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看伯特兰、罗素说的话。

  1、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想象科学技术还将创造怎样的`奇迹,还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五、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欣赏品味,拓展延伸

  1、赏读

  多么辉煌的二十世纪,让我们再尽情地读读课文,体会科学技术的魅力。

  2、小练笔

  (任选一题)

  ①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②想象二十一世纪科技将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③把你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利用科学,了解现代的新科技和取得的新成就。

  教学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29课,和作者*爷爷一起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去感受生活的精彩。请大家齐读课题,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出示大屏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20世纪的科技成就。

  1、学*第四自然段

  a指名说说自己画出的句子。

  b这么多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跟我们的祖先比比,哪儿方便了,舒适了? 对这些成就,这些改变,你是什么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齐读。(引导读整段,读出高兴、激动或者自豪、幸福的语气)

  c大家发现没有,这段话用什么方法在告诉我们20世纪的成就?(举例、对比)有什么好处吗?

  d还知道哪些20世纪的高科技成就?(展示课前搜集的图片、资料)小组交流。

  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渡:我们能感受到这么大的成就,这么大的变化,都是20世纪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学*第三自然段

  a那我们祖先的幻想在哪儿?从句子来看,他们有哪些美好愿望?(理解“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现在能让“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变成现实吗?

  b文中有一句诗科学技术进行了称颂,在哪儿?【点击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读句子,简单理解。

  c如果把诗人写的雪景比作20世纪的科学成就,那这个成就是怎样的?能将这种“大”和“快”读出来吗?请几名同学读诗句。师范读。

  过渡:20世纪的科学技术实现了祖先的那么多幻想,我们又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第二自然段

  a、是什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这么大的改观和改变的?(板书:科学技术)具体说,是人类(板书: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给我们带来的。(板书:发现、发明)

  b、在课文中仔细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发现”和“发明”有区别吗?试着用两个词各说一句话。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

  c、谁来把整段话读一读?指名读(自豪、吃惊)。

  过渡:20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得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4、学*第五自然段

  a、正如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所说的 “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齐读。

  b、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畅想、讨论:畅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三、拓展运用

  展望未来,你还希望科学技术为我们创造怎样的奇迹,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呢?

  四、总结

  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五、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正确文中词语的意思。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学*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1、查找相关资料。

  2、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

  1、阅读“单元导读”。

  2、明确本单元的学*要点。

  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1、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

  2、引入新课的学*,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解析题目。

  1、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评价朗读。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

  (2)全班交流。

  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

  (2)交流“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

  4、理解题目中“呼风唤雨”的意思。

  (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2)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

  四、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

  (2)教师总结。

  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感兴趣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写出感受。

  3、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

  5、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总结。

  通过学*,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七、布置作业。

  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谈收获。

  3、引入对新课的学*。

  (设计意图:通过谈上节课的学*收获,对学*内容进行再次整理,做以简单的回顾,同时为本节课的学*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提出学*要求。

  请大家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

  (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学*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获得初步的学*体验。)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自己学*之后,通过和小组其他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学*收获,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体会。)

  四、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学*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句子: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读到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课件展示文中所列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

  (4)再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5)谁还能举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6)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设计意图:这一句子,展示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2、句子:

  “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

  (2)课件展示电视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3)指导朗读。

  (4)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变,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一谈。

  A、以前是农耕社会,依赖自然;现在,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

  (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图片对比)

  B、以前,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现在这些事物都有了。

  C、以前,人们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话中;现在,很多愿望都实现了。

  (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类登月”以及“嫦娥一号”图片对比)

  (5)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这组句子展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但一般比较空泛。因此,通过课件展示“电视”这一常见事物的发展,再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的变化,感性地认识到科技改变了生活。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在三、四自然段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变化,并通过一些图片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力量。)

  3、句子: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课件出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

  (2)指导朗读。

  (3)从这句诗中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

  (4)课件展示20世纪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谈感受。

  (5)如果让你在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想加上什么?

  (6)再读诗句,加深体会。

  (设计意图: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20世纪的科技发展。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速度惊人、成就喜人。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用课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让学生加标点符号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获得更真切的认识。)

  4、学*写法。

  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生活的改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两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初步学*到课文的一些方法。)

  5、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设计意图:将第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内容,获得整体上的阅读体验,避免出现理解上的琐碎现象。两个段落同时学*,学生在对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这一部分的学*,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朗读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

  五、学*课文第二自然段。

  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

  2、学生谈,教师板书。

  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发现”和“发明”。

  (1)“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

  课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讲的内容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联系?

  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设计意图: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要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与联系,辨析用词的准确性,体会科技在人类生活改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六、学*课文最后一段。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课件出示句子: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2、进入21世纪,你觉得科学技术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3、学生畅想。

  (设计意图:学*了课文之后,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感受,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菁华9篇)(扩展4)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 (菁华5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认读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幻灯图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受变化,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我是第一次来榔坪,昨天在车上我就在想,榔坪可真远啊!幸好有了汽车,要是以前没有这样的交通工具,要来你们这里,那可真难想像啊。由这件事一想,我们的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得方便、舒适起来。你们感受到了吗?那让我来了解一下你们的生活都有哪些变化?(列举自己生活中的变化。)

  2、师:那你们觉得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了?(生:是科学技术。)

  3、师:对,是科学。今天让我们随着*社科院的院长*爷爷一起去感受科学的魅力,一起走过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伸出你们的手,让我们一起写下课题。一起读读课题吧。(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1、师:“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经的知识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语

  2、师:在本课中,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呢?对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师:带着这些疑问,请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把生字词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还要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希望你能有收获。

  2、师:让我来考考你们,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开火车读一读。(幻灯出示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四、朗读理解,交流感悟。

  1、师:谁能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告诉我课文讲了什么?谁又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这句话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大声朗读这句话。(教师板书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齐读这一句话)

  2、师:读了课文,你们知道了是谁在呼风唤雨,又是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吗?你们在哪里找到的答案?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还会有哪些发现?

  3、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在这一自然段中,有两个词语非常相*,谁有一双慧眼发现了它们?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发现”与“发明”的区别吗?

  4、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我们才能呼风唤雨。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可以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画上横线。

  5、你们都找到了哪些句子?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学生交流,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1)、师:你找的地方和老师找的一模一样呢,(课件出示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告诉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地星球变成联系机密的“地球村”。)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①用引读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朗读这个自然段。师:这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因为20世纪,20世纪这还是一个连过去的王公贵族都不敢想的世纪,因为)

  ②引导学生说话,练*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让学生理解感悟。

  ③回归课题,激**感。师:面对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的生活,面对这样多的科学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④感情朗读。师: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我们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感到幸福。你能带着这种骄傲和自豪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2)、对比我们生活的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纪,看看我们的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把那样的社会称之为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你能想像一下吗?

  ①用“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那时没有……”引导学生说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没有科学技术的世界是怎样的无奈。

  ②师:在那样无奈的现实中生活,我们的祖先只能用神话来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他们都有那些愿望?是谁帮他们实现了愿望?“千里眼”就是现在的什么?“顺风耳”又是现在的什么?我们又是怎样腾云驾雾的呢?(一连串的提问再次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

  (3)、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幻灯出示雪景图片和文字: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①师:谁知道这句诗出自哪里?谁是我们班的小博士?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课文中引用这句诗,是为了说明了什么呢?又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②师:几千年的梦想,上万年的愿望,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就得以实现。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惊喜,好想读读这几句话,表达我的惊喜之情,愿意听我读吗?(教师范读指导)谁还想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之情,重点读古诗)带着这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4)、师: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威力,我想,他们一定会情不自禁的说20世纪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亲人诉说衷肠的时候,当你登陆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是啊,科学正在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会说:(学生朗读,幻灯出示句子: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实现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梦想,所以,伯特兰.罗素要说科学还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所以我们也说(引导学生朗读这一句话)

  五、延伸拓展、关注科学。

  1、师“回顾已经过去的20世纪,我们倍感那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面对我们正在经历的21世纪,该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纪,畅想一下,在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和你同组的小伙伴尽情的畅谈,尽情的展望。(学生交流,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写一写)

  2、师:科学固然很神奇,但真正让它变得神奇的还是我们人类。好好学*,掌握过硬的科学文化,你们也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期待着那一天。

  3、师:我还有一个小小的.作业,希望你们课外收集一下21世纪的科学成就,了解一下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人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

  3、紧扣课题,理解课文一、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身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和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3、感悟设问句的作用和学*文章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与家人研讨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

  2、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的人,了解今天的生活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与梦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考虑: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自读课文,合作学*

  1、打开课本,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⑴读读写写:

  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自身认为难读的多读几遍,难写的多写几遍。

  ⑵想想说说:

  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2、小组检查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读懂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好的读书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反馈:

  ⑴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检查自学情况:

  ①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②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③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④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⑶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

  四、紧扣课题,学*第1、2自然段

  1、集体朗读第1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1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⑵出示句式:

  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⑶齐读第二自然段。

  ⑷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2、3句,体会感悟。

  ⑸练*:

  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和“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①爱迪生( )了电灯。

  ②地质学家在这里( )了大油田。

  ③由于下雨,我们( )了郊游计划。

  ④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环境得到了大大的( )。

  ⑹小结:

  从字面看,两者很相*,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则是指发明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的是原本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的是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发明。

  3、同学结合自身的感受自由口头填空:

  20世纪是个( )的世纪。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 改变

  发现 发明

  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复*导入

  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发明奇迹、幻想变成实际、人类生活大大改观的呼风唤雨、非同凡响、神通广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大的不一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一起探究。

  二、独立阅读,拟小标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进行了调查访谈。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课文的第3、4、5自然段。

  2、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3、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三、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⑴ 昨天的幻想(第3自然段)。

  ⑵ 今天的实际(第4自然段)。

  ⑶ 明天的憧憬(第5自然段)。

  2、出示研读方法:

  ⑴ 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⑵ 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⑶ 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⑷ 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⑸ 小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3、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4、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

  四、专题汇报,全班交流

  1、汇报交流第3自然段──“昨天的幻想”:

  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

  ⑵“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⑶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⑷结合资料,说说在*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⑸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4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⑴书中举出了哪些科学技术成绩事例,涉和哪些方面?

  ⑵你还能举出哪些科技成绩方面的事例?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⑶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3、汇报交流第5自然段──“明天的憧憬”:

  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描写科学意义的句子。

  ⑵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发明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五、回读全文,抒发感受

  1、为科学技术发明的奇迹而自豪,根据自身的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师总结全文:

  我们在享受20世纪科技效果同时,也应该立志为21世纪做点什么?老师将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喜好;考虑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发明力和丰富的常识。”。

  六、选做作业

  1、小练笔:

  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谈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再把家长说的写下来。

  2、组织“奇思妙想擂台赛”:

  古代的幻想,今天的实际。是幻想让我们有了努力的目标,是努力让我们有了今天的幸福。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发明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现在你就是未来设计师,尽情地描绘你的梦想吧!

  【板书设计】

  登上月球 电视

  潜入深海 20世纪 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 呼风唤雨的世纪 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 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3

  一、揭题质疑,导入新课

  师板(“呼风唤雨”)同学们“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你印象中谁最能“呼风唤雨”

  生;我仿佛看到那些神仙、孙悟空

  师;是啊,远古时,人们的生活水*很低,他们往往把自己美好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 走进*科学院士*爷爷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出示“世纪”中去验证一下吧!

  二、联系生活,学*第2、3、4自然段

  那么文中的“呼风唤雨”指什么呢?一个世纪是多少年?这里是指哪个世纪?请五位同学读课文,

  生:这个世纪是20世纪.

  师:20世纪(1999--2000).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纪呢?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这句话是文章的起始段,在文中起总起的作用。

  也就是说课文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请同学们齐读第2自然段,

  生:是人类。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这样一问一答,这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设问)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现在请女同读问、男同读答。

  师: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明和发现。

  师:谁能说说“发明”和“发现”不同的地方?

  生:发现是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到的现象或找到的规律。

  生:发明是通过探索创造出来的东西。

  师:发现是看到或找到,而发明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有谁能运用其中的词说一句话。

  生:(造句)

  师:我这有两个句子,你能来选一选,填一填吗?出示填空: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填一填。生自由读,填空。

  师:谁来填一填?分别请请两位学生个别说。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

  师:同学们,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不能不说(手指板书)。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这段话中出现了两个时间。在这两个时间里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文中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边读边画)

  生:上百万年和20世纪。

  师:上百万年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20世纪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师: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

  生:对比

  师:我们一起走进上百万前人们的生活。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师:你觉得要读好这句话应读好哪些词语?你试着读一读

  生:我觉得要读好“一直”。更能体现远古时代人们上百万年都是那样,从来没有改变过。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课程:

  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自主学*、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2课时

  1.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键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 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2.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3.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4.布置作业:(选做)

  练笔:未来的

  绘画:科幻画

  办小报: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设计5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我力争摆正自己的位置,给学生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由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引导、组织他们学*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自主学*的能力。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第四自然段中“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的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 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实践本身。这样让学生成为语言学*主体,让课堂充溢语文味,望文生情,由情而达意,让朗读的指导落到实处。再次,新时代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自主学*、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学*方法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最后,抓住写做方法,及时训练,当堂应用。总之,我力图使学生在探究、感悟、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2、在质疑理解、对比阅读、品词写话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了解体会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

  3、掌握写作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材分析]

  一 复*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 课题)

  提问:1、 哪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20世纪是谁、靠什么在呼风唤雨呢?

  (学生回答)

  二、品读课文,感悟巨变

  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学*。

  1、学*第三自然段

  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说说你能读懂了什么?

  a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b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发表见解的机会,同时也创造了向他人学*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样,不仅大大地提高了学*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

  根据学生交流,师引导:

  (1)农耕社会是什么样子的?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这些愿望现在都实现了吗?(用书中的句子回答)

  (3)没……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话选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大雪纷纷,好似梨花开放。作者将这句话用到这里,是为了表明什么?(通过相关词句体会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学*方法:

  a自读诗句,了解句意。

  b练读,体会情感。

  c指名读,范读,进行朗读指导。

  d再次练读,齐读,读出情感。

  (反复诵读,使学生们在读中感悟。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科普类文章的感情色彩较淡,因此并不注重感情朗读的训练,但我认为,要理解文章的内涵,读是很有必要的。)

  回读第3自然段。提出问题:为什么过去人们只能靠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来寄托愿望,生活的如此困苦?生答:没有科学技术

  过渡语:是啊,古时候的人们没有科学技术,可是到了20世纪就大不一样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2、学*第4自然段

  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找出描写20世纪科学成就的句子画出来。

  a指名回答,学生归纳

  (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b如此多的科技成就让人眼花缭乱,谁能选择一样说一说,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语言教学,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说多表达,通过表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变。通过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体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激发同学们的时代自豪感。)

  带着自豪感,再读第4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能生活得如此幸福、快乐,连王宫贵族兜捕感想象,到底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呢?生答:科学技术

  3、学*第5自然段

  过渡语:英雄所见略同,英国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和我们的看法一致,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老师这里有两句话不太理解,谁能帮帮老师?(理解重点句)

  出示黑板: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

  a生结合生活实际,自由发言,谈体会。(再次进行说一说的活动,目的是使学生有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丰富语言,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变)

  b师评价。

  三 畅想未来,激发兴趣

  过渡语: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犹如在创造着一个一个神话,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然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它会创造哪些奇迹呢?我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请大家自由畅谈

  a同桌交流

  b全班交流

  师引导:

  a如此多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呢?

  b同学们只要你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你们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

  (教师的及时引导,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 总结写法 及时练笔

  过渡语:让我们先暂时告别梦想,回到现实。看黑板,作者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他用了什么办法呢?

  (通过板书,一目了然。对比和举例子)

  小练笔:用对比和举例子的方法,任选其一,写一小段话。

  a秋天的果园 ——————————————————————————,

  可是到了冬天——————————————————————————。

  b过去—————————————————————————————,

  现在—————————————————————————————,

  未来————————————————————————————。

  a指名发言,共同说出写作方法

  b师评价,引导

  (及时的练笔,至关重要。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就掌握写作方法,学以致用,目的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五 结束全篇 提出希望

  a通过今天的学*,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b回去之后,把你的收获将给父母听,也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

  [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过去 现在

  没有电灯 登上月球

  没有电视 潜入深海

  没有收音机 程控电话

  没有汽车 ……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