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

首页 / 文库 / |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1

  2. 某公司要往工地运送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甲种建筑材料每件重700千克,共有120件,乙种建筑材料每件重900千克,共有80件,已知一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载4吨,那么5辆相同的汽车同时运送,至少要几次?

  3. 从王力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到体育馆的路程长1/4,一天王力在体育馆看完球赛后用17分钟的时间走到家,稍稍休息后,他又用了25分钟走到学校,其速度比从体育馆回来时每分钟慢15米,王力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4. 师徒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由于配合得好,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要提高1/10,徒弟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5.两人合作6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5,接着徒弟又单独做6天,这时这项工程还有13/30未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师傅一人做,几天完成?

  5. 六年级五个班的同学共植树100棵.已知每个班植树的棵数都不相同,且按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名恰好是一、二、三、四、五班.又知一班植的棵数是二、三班植的棵数之和,二班植的棵数是四、五班植的棵数之和,那么三班最多植树多少棵?

  6. 甲每小时跑13千米,乙每小时跑11千米,乙比甲多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跑了2千米.乙总共跑了多少千米?

  7. 有高度相等的A,B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口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容器A中装满水,容器B是空的,把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中,测得容器B中的水深比容器高的7/8还低2厘米.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8. 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已知汽车每次往返需要1小时,实际上汽车每次多装了1吨,那么可提前几小时完成.

  9. 师、徒二人第一天共加工零件225个,第二天采用了新工艺,师傅加工的零件比第一天增加了24%,徒弟增加了45%,两人共加工零件300个,第二天师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徒弟加工了几个零件?

  10. 奋斗小学组织六年级同学到百花山进行野营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问学校距离百花山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2

  1.甲、乙、丙、丁四人今年分别是16、12、11、9岁.问多少年前,甲、乙的年龄是丙、丁年龄和的2倍?

  解:因为甲乙和与丙丁和的差是8,所以只有当甲乙和是16时,丙丁的和是8,此时甲、乙的年龄是丙、丁年龄和的2倍,再用(16+12)-16=12,得到两人年龄共减少的数,然后再除以2,(12/2=6)就得到了6年前。

  解:甲乙年龄和16+12=28岁,丙丁年龄和11+9=20岁,相差28-20=8岁。

  每年前都是少2岁,所以年龄差是不变的。所以在(20-8)2=6年前,符合要求。

  2.在周长为200米的圆形跑道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6米/秒,5米/秒的骑车速度同时同向出发,沿跑道行驶.问16分钟内甲追上乙几次?

  解:第一次甲追上乙是在200/2/(6-5)=100秒后,然后每200/(6-5)=200秒甲追上乙一次;16分=960秒,(960-100)/200=4次60秒,4+1=5次。

  解:第一次追上20xx(6-5)=100秒。

  后来又行了1660-100=860秒,

  后来甲行了8606200=25.8圈,

  乙行了8605200=21.5圈。

  超过1圈追上1次,所以追上了25-21=4次。

  因此共追上4+1=5次。

  3.某公共汽车线路中间有10个站.车有快车及慢车两种,快车车速是慢车车速的1.2倍.慢车每站都停,快车则只停*中间一个站,每站停留时间都是3分钟.当某次慢车发出40分钟后,快车从同一始发站开出,两车恰好同时到达终点.问快车从起点到终点共用多少时间?

  解:慢车比快车多停了3(10-1)=27分钟。

  那么慢车比快车多用40-27=13分钟。

  快车行了13(1.2-1)=65分钟,

  即共用了65+3=68分钟。

  4.有5堆苹果,较小的3堆*均有18个苹果,较大的两堆苹果数之差为5个.又较大的3堆*均有26个苹果,较小的2堆苹果数之差为7个.最大堆与最小堆*均有22个苹果.问每堆各有多少苹果?

  解法一:(这个方程组解起来有些麻烦,要有耐心,呵)

  设五堆分别为a,b,c,d,e,且ace

  (c+d+e)/3=18

  a-b=5

  (a+b+c)/3=26

  d-e=7

  (a+e)/2=22

  解得:a=31,b=26,c=21,d=20,e=13.

  解法二:

  26*3+5-(18*3-7)]/2=18

  (22*2+18)/2=31

  22*2-31=13

  13+7=20

  31-5=26

  18*3-20-13=21

  依次为 31、26、21、20、13

  解:从小到大我们假设成①②③④⑤。

  有⑤=④+5,,②=①+7,①+⑤=222=44个。

  所以有②+④=①+7+⑤-5=44+2=46个。

  ①+②+④+⑤=44+46=90个

  还有①+②+③=183=54个,③+④+⑤=263=78个。

  ③=(54+78-44-46)2=21个。

  ①=(54-21-7)2=13个,

  ②=13+7=20个。

  ④=(78-21-5)2=26个。

  ⑤=26+5=31个。

  5.甲、乙、丙三个班向希望工程捐赠图书.已知甲班一人捐6册,有二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11册;乙班有一人捐6册,三人各捐8册,其余人各捐10册;丙班有二人各捐4册,六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9册.已知甲班捐书总数比乙班多28册,乙班比丙班多101册.各班捐书总数在400册与550册之间.问各班各有几人?

  解:根据乙班83+6=30册,很容易看出,乙班的册数是10的倍数。

  乙班捐书册数在400+101=501到550-28=522之间。

  所以乙班的册数有两种可能,就是510册和520册。

  当乙班捐书510时,甲班捐书538册,(538-6-72)11得不到整数,所以乙班捐书520册。

  因此有乙班人数是(520-30)10+4=53人。

  甲班有(520+28-6-72)11+3=51人。

  丙班有(520-101-24-67)+8=49人。

  6.某公司彩电按原价销售,每台获利润60元;现在降价销售,结果彩电销量增加了1倍,获得的总利润增加了0.5倍,则每台彩电降价多少元?

  解:现在1+1=2台获得利润60(1+0.5)=90元,每台获得利润902=45元。每台彩电降价60-45=15元。

  7.一件工程,甲队独做12天可以完成,甲队做3天后乙队做2天恰好完成一半,现在甲、乙两队合作若干天后,由乙队单独完成,做完后发现两段时间相等.则共用几天?

  解:甲做3天完成3/12,乙每天完成(1/2-3/12)2=1/8。两段时间相等,说明甲用的时间是乙的1/2。所以乙用了1(1/121/2+1/8)=6天。即共用6天。

  8.两个杯中分别装有浓度40%与10%的盐水,倒在一起后混合盐水浓度为30%.如果再加入300克20%的盐水,则浓度变成25%.那么原有40%的盐水多少克?

  解:先给个名称好区分。40%的盐水称为甲盐水,10%的盐水称为乙盐水,20%的盐水称为丙盐水。

  甲盐水和乙盐水的重量比是

  (30%-10%):(40%-30%)=2:1

  甲乙混合后的盐水和丙盐水的重量比是

  (25%-20%):(30%-25%)=1:1

  所以甲盐水和乙盐水共300克。

  所以甲盐水有300(2+1)2=200克。

  9.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甲、乙的速度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几千米?

  解:相遇后的速度比是5(1-20%):4(1+20%)=5:6。

  相遇时甲行了5份,乙行了4份,

  相遇后,当甲行完余下的4份时,乙行了46/5=4.8份。

  所以每份是10(5-4.8)=50千米。

  所以AB两地相距50(5+4)=450千米。

  10.小李和小张同时开始制作同一种零件,每人每分钟能制作1个零件,但小李每制作3个零件要休息1分钟,小张每制作4个零件休息1.5分钟.现在他们要共同完成制作300个零件的任务,需要几分钟?

  解:小李4分钟做3个,小张5.5分钟做4个。3/4>4/5.5,所以小李速度快。

  小李做3002=150个零件,需要15034=200分钟。

  因为20xx.5=362,所以小张200分钟做了364+2=146个零件。

  剩下的300-150-146=4个零件,刚好够2分钟。

  所以,需要200+2=202分钟。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3

  1. 一个车间,原来每月用煤150吨,改进技术后,每月用煤127.5吨,节约了百分之几?

  2. 一块棉花地,去年收皮棉30吨,比前年增产了5吨。这块棉花地皮棉产量增长了几成?

  3. 某连锁店十一月份营业额34.5万元,比十月份增加了4.5万元。十一月份营业额十月份增加了百分之几?

  4. 一件商品,由原来的96元降到了84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5. 一块土地,用第一台拖拉机10小时可以耕完,用第二台拖拉机耕8小时可以耕完.现在用两台拖拉机一同耕了1小时20分,耕了这块地的百分之几?

  6. 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一班应到42人,实到42人。二班应到45人,实到44人。求两班的出勤率。

  7. 一袋小麦共磨出面粉80千克,出麸皮20千克。出粉率?

  8. 一个机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40台机器,20天完成任务,如果要16天完成,每天要完成原计划日产量的百分之几?

  9. 一项工程,甲独做用15天完成,结果提前5天完成了任务,甲的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

  10. 甲数是80,比乙数少40,少百分之几?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4

  81. 有若干个自然数,它们的算术*均数是10,如果从这些数中去掉最大的一个,则余下的算术*均数为9;如果去掉最小的一个,则余下的算术*均数为11,这些数最多有多少个?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最大值是几?

  82. 某班有少先队员35人,这个班有男生23人,这个班女生少先队员比男生非少先队员多几人?

  83. 小东计划到周口店参观猿人遗址。如果他坐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比骑车去早到3小时,如果他以8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去,那么比骑车晚到5小时,小东的出发点到周口店有多少千米?

  84. 甲、乙两船在相距90千米的河上航行,如果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则1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求在静水中甲、乙两船的速度。

  85. 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0人,其中少先队员有71人,一班少先队员占本班人数的75%,二班少先队员占本班人数的5/6。一班少先队员人数比二班少先队员人数多几人?

  86. 一个容器中已注满水,有大、中、小三个球。第一次把小球沉入水中,第二次把小球取出,把中球沉入水中,第三次把中球取出,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现知道每次从容器中溢出水量的情况是:第一次是第二次的1/2,第三次是第二次的1。5倍。求三个球的体积之比。

  87. 某人翻越一座山用了2小时,返回用了2。5小时,他上山的速度是3000米/小时,下山的速度是4500米/小时。问翻越这座山要走多少米?

  88. 钢筋原材料每根长7。3米,每套钢筋架子用长2。4米、2。1米和1。5米的钢筋各一段。现需要绑好钢筋架子100套,至少要用去原材料多少根?

  89. 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和锌的比2:3。现知道再加入6克锌,熔化后共得新合金36克,新合金中铜和锌的比是多少?

  90. 小明通常总是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想锻炼身体,前1/3路程快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后一段的路程慢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倍。这样小明比*时早35分到校,小明步行上学需要多少分钟?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5

  1、同学们去春游,车上已经坐了45人;还有4个小组在等下一辆车,每组9人。去春游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有150人去春游,已经走了54人,剩下的坐两辆车去,*均每辆车要坐多少人?

  3、舞蹈队里有18名男生,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倍,舞蹈队里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4、同学们做花,小军做了63朵,小红做的花比小军少做18朵,两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5、食堂里第一次买来白菜5千克,第二次买来白菜175千克,按每千克白菜6角钱计算,食堂里买白菜一共用去多少钱?

  6、小华给小刚看一本书,小华4天看了13页,小刚3天看96页,谁看得快?为什么?

  7、妈妈给小明买了3件汗衫,每件汗衫3元,付给营业员100元,还应找回多少元?

  8、体育用品商店原来有7只篮球,卖出60只,又购进45只,现在有多少只篮球?

  9、同学们去天文台参观,女生有9人,男生去的人数是女生的3倍,一辆40座的汽车够坐么?

  10、学校活动室里有4盒象棋,军旗的盒数是象棋的两倍,跳棋有1盒,跳棋比军旗少多少盒?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扩展1)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菁华5篇)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1

  1. 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B两种酒精溶液,瓶里的浓度变成了14%。已知A种酒精溶液是B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2. 某商店分别花同样多的钱,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果。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价格分别是9。60元、16元、18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果混合成什锦糖,按20%的利润来定价,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定价是多少元?

  3. 甲地到乙地都是坡路,有上坡也有下坡。某人骑自行车往返甲、乙两地共用4。5小时,若已知此人上坡时速度为12千米/小时,下坡速度为18千米/小时,那么甲、乙两地全长多少?

  4. 一项工程,甲一人需1小时36分完成,甲、乙二人合作要1小时完成。现在由甲一人完成1/12以后,甲、乙二人一起干,但因途中甲休息,全部工作用了1小时38分完成,那么由乙单独做那部分占全部工程的几分之几?

  5. 设A,B,C三人沿同一方向,以一定的速度绕校园一周的时间分别是6、7、11分。由开始点A出发后,B比A晚1分钟出发,C比B晚5分钟出发,那么A,B,C第一次同时通过开始出发的地点是在A出发后几分钟?

  6. 某班同学分成若干组去植树,若每组植树N棵,且N为质数,则剩下树苗20棵,若每组植树9棵,则还缺少2棵,这个班的同学共分成几组?

  7. 学校举行计算机汉字输入技能竞赛,原计划评选出一等奖15人,二等奖20人,现将一等奖中的后5人调整为二等奖,这样一等奖获得者的*均速度提高了8字/分,二等奖获得者*均速度提高了6字/分,那么原来一等奖*均速度比二等奖*均速度多多少?

  8. 红光农场原定9时来车接601班同学去劳动,为了争取时间,8时同学们就从学校步行向农场出发,在途中遇到准时来接他们的汽车,于是乘车去农场,这样比原定时间早到12分钟。汽车每小时行48千米,同学们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几千米?

  9. 甲、乙两地公路长74千米,8:15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半个小时后,又有一辆同样速度的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王叔叔8:25从乙地骑摩托车出发去甲地,在差5分不到9点时,他遇到了第一辆汽车,9:16遇到第二辆汽车,王叔叔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多少?

  10. 在底面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的一个长方体的容器里,直立着一个长1米,底面为正方形,边长15厘米的四棱柱铁棍。这时容器里的水半米深。现在把铁棍轻轻地向正上方提起24厘米,露出水面的四棱柱切棍浸湿部分长多少厘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2

  1. 一件衣服,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出售,仍没人来买,第三天再降价24元,终于售出。已知售出价格恰好是原价的56%,那么原价是几元?

  2. 给定1997个连续的自然数。已知其中最小数与最大数的*均值是1997,那么最大的数等于几?

  3. 在甲、乙、丙三个酒精溶液中,纯酒精的含量分别占48%、62。5%和2/3。已知三个酒精溶液中总量是100千克,其中甲酒精溶液量等于乙、丙两个酒精溶液的总量。三个溶液混合后所含纯酒精的百分数将达56%。那么,丙中纯酒精的量是几千克?

  4. 有一些小朋友排成一行,从左面第一个人开始每隔两人发一个苹果;从右面第一个人开始,每隔四人发一个橘子,结果有10个小朋友苹果和橘子都拿到。那么这些小朋友最多有几人?

  5. 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甲和乙两人在一条街上沿着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钟步行82米,每隔10分钟遇上一辆迎面开来的电车;乙每分钟步行60米,每隔10分15秒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则电车总站每隔几分钟开出一辆电车?

  6. 巧克力每盒9块,软糖每盒11块。要把这两种糖分发给一些小朋友,每样每人一块。由于又来了一位小朋友,软糖就要增加一盒,两种糖发的盒数就一样多。现在又来了一位小朋友,巧克力还要增加一盒。最后共有小朋友多少位?

  7. 前五次考试的总分是428分,第六次至第九次的*均分,比前五次*均分多1。4分,现在要进行第十次考试,要使后五次的*均分高于所有十次至少要考几分?

  8. 有47位小朋友,老师要给每人发一支红笔和一支蓝笔。商店中每种笔都是5支一包或3支一包,不能打开包零售。5支一包的红笔61元,蓝笔70元,3支一包的红笔40元,蓝笔47元。则老师买所需的笔最少要花几元?

  9. 有一批工人进行某项工程,如果能调来8个工人,10天就能完成,如果能调来3个人,就要20天才能完成。现在只能调来2个人,那么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几天?

  10. 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下部和上部分别截去高为3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体后,便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20*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3

  161. 李强从甲地去乙地,去时先骑自行车,途中又换乘汽车,3小时到达乙地;回来时全乘汽车,1+4/5小时就到达乙地。单乘汽车比既骑自行车又乘骑车少用的时间相当于去时骑自行车时间的3/5。那么李强从甲地到乙地全部骑车需要多少小时?

  162. 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果,所用的费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的费用分别是4。4元、6元、6。6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果混在一起作成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的成本是几元?

  163. 甲、乙、丙三人共同购买一辆汽车,买车时甲、乙付的钱分别是其他二人付钱总数的1/4,假如甲、乙再各付30000元,那么丙比乙少付6000元,买这辆车共用几元?

  164. 甲、乙两人以均匀的速度绕圆形跑道按相反的方向跑步,他们的出发点分别在直径的两个端点,如果他们同时出发,那么在乙跑完100米时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圈还差60米时,第二次相遇。跑道的长是几米?

  165. 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比为4:3,甲容器水深7厘米,乙容器水深3厘米。再往两个容器各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几厘米?

  166. 有一辆沿公路不停地往返于M,N两地之间的汽车。老王从M地沿这条公路步行向N地,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中途迎面遇到从N地驶来的这辆汽车,经20分钟又遇到这辆汽车从后面折回,再过50分钟又迎面遇到这辆汽车,再过40分钟又遇到这辆车再折回。N,M两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167. 用甲、乙、丙三个排水管排水,甲管排出1立方米水的时间,乙管能排出1。25立方米的水,丙管能排出1。5立方米的水。现在要排完某个水池的水,先开甲管,2小时后开乙管,几小时后再开丙管,到下午4时正好把水排完,且各个排水管排出的水量正好相等。问什么时候打开的丙管?

  168. 有一项工程,由三个工程队每天轮流做。原计划按甲、乙、丙次序轮做,恰好整天完工;如果按乙、丙、甲次序轮流做,比原计划多用0。5天;如果按丙、甲、乙次序轮流做,比原计划多用1/3天。已知甲单独做13天完工,且3个工程队的效率各不相同,那么这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队合作要几天?

  169. 小明5点多起床,一看钟,6字恰好在时针和分针的正中间(即两针到6的距离相等),这时是5点几分?

  170. 一只救生船从港口开到出事地点要行840千米,船速每小时20千米,船上一架直升飞机,每小时可飞行220千米,中途飞机起飞,提前赶到出事地点,这样从船离港口到飞机到达出事地点一共用了10小时,飞机在船离港口后多长时间起飞?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4

  1. 某商品每件成本72元,原来按定价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定价的90%出售,每天销售量提高到原来的2。5倍,照这样计算,每天的利润比原来增加几元?

  2. 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5:4。乙车先发,从B站开往A站,当走到离B站72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A站发车往B站,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B两站距离的比是3:4,那么A,B两站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3. 大、小猴子共35只,它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以采摘12千克。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几只?

  4. 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等奖。已知(1)甲、乙两校获奖的人数比为6:5。(2)甲、乙来年感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60%。(3)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5:6。问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是几?

  5. 已知小明与小强步行的速度比是2:3,小强与小刚步行的速度比是4:5。已知小刚10分钟比小明多走420米,那么小明在20分钟里比小强少走几米?

  6. 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15个,若干天可以完成。当完成加工任务的3/5时,采用新技术,效率提高20%。结果,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10天,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7. 甲、乙二人在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比赛。两人从起点同时同向出发,开始时甲的速度为8米/秒,乙的速度为6米/秒,当甲每次追上乙以后,甲的速度每秒减少2米,乙的速度每秒减少0。5米。这样下去,直到甲发现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自己开始,两人都把自己的速度每秒增加0。5米,直到终点。那么领先者到达终点时,另一人距离终点多少米?

  8. 小明从家去学校,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多走1。5千米,他走这段路只需原来时间的4/5;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少走1。5千米,那么他走这段路的时间就比原来时间多几分几之?

  9. 甲、乙、丙、丁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甲21岁时,乙17岁;甲18岁时,丙的年龄是丁的3倍。丁现在的年龄是几岁?

  10. 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30个。当加工完1/3时,由于改进了技术,工作效率提高了10%,结果提前了4天完成任务。问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5

  1. 一件衣服,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出售,仍没人来买,第三天再降价24元,终于售出。已知售出价格恰好是原价的56%,那么原价是几元?

  2. 给定1997个连续的自然数。已知其中最小数与最大数的*均值是1997,那么最大的.数等于几?

  3. 在甲、乙、丙三个酒精溶液中,纯酒精的含量分别占48%、62。5%和2/3。已知三个酒精溶液中总量是100千克,其中甲酒精溶液量等于乙、丙两个酒精溶液的总量。三个溶液混合后所含纯酒精的百分数将达56%。那么,丙中纯酒精的量是几千克?

  4. 有一些小朋友排成一行,从左面第一个人开始每隔两人发一个苹果;从右面第一个人开始,每隔四人发一个橘子,结果有10个小朋友苹果和橘子都拿到。那么这些小朋友最多有几人?

  5. 从电车总站每隔一定时间开出一辆电车。甲和乙两人在一条街上沿着同一方向步行,甲每分钟步行82米,每隔10分钟遇上一辆迎面开来的电车;乙每分钟步行60米,每隔10分15秒遇上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则电车总站每隔几分钟开出一辆电车?

  6. 巧克力每盒9块,软糖每盒11块。要把这两种糖分发给一些小朋友,每样每人一块。由于又来了一位小朋友,软糖就要增加一盒,两种糖发的盒数就一样多。现在又来了一位小朋友,巧克力还要增加一盒。最后共有小朋友多少位?

  7. 前五次考试的总分是428分,第六次至第九次的*均分,比前五次*均分多1。4分,现在要进行第十次考试,要使后五次的*均分高于所有十次至少要考几分?

  8. 有47位小朋友,老师要给每人发一支红笔和一支蓝笔。商店中每种笔都是5支一包或3支一包,不能打开包零售。5支一包的红笔61元,蓝笔70元,3支一包的红笔40元,蓝笔47元。则老师买所需的笔最少要花几元?

  9. 有一批工人进行某项工程,如果能调来8个工人,10天就能完成,如果能调来3个人,就要20天才能完成。现在只能调来2个人,那么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几天?

  10. 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下部和上部分别截去高为3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体后,便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20*方厘米,原来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扩展2)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优选【5】份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1

  148.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向B跑.当甲跑到B时,乙离B还有15米,丙离B还有32米;当乙跑到B时,丙离B还有20米;当丙跑到B时,一共用了25秒,乙每秒跑多少米?

  解:乙行15米,丙行32-20=12米。所以乙和丙的速度比是15:12=5:4

  所以当乙行到B时,行了5份,丙行了4份,所以全程是20÷(5-4)×5=100米。

  所以丙的速度是每秒100÷25=4米,乙的速度是每秒4÷4×5=5米

  149.小明从家去体育馆看球赛.去时他步行5分钟后,跑步8分钟,到达体育馆.回来时,他先步行10分钟后,开始跑步,结果比去时多用了3分15秒钟回到家.他跑步的速度与步行的速度比是多少?

  解:后来跑步用了5+8+3+1/4-10=25/4分,

  所以步行10-5=5分钟的路程和跑步8-25/4=7/4分钟的路程相等。

  所以跑步和步行的速度比是5:7/4=20:7。

  150.有一批零件,甲、乙两种车床都可以加工.如果甲车床单独加工,可以比乙车床单独加工提前10天完成任务.现在用甲、乙两车床一起加工,结果12天就完成了任务.如果只用甲车床单独加工需多少天完成任务?

  解:在明月清风老师的指导下,终于知道了算法。关键是分数拆分。

  合做12天完成,工效和是1/12

  把1/12拆分成两个单位分数

  12^2=144把144写成两数积的形式,其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10。

  因为8×18=144;所以有12+8=20天。

  15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3000册,甲的册数的2/5比乙的册数的1/4多420本,求两个书架各有书多少册?

  解:如果给乙的1/4加上420册,即给乙加上420*4=1680册,乙的1/4就与甲的2/5同样多。这时,甲、乙的册数比为1/4:2/5=5:8。

  所以,甲书架有书:(3000+1680)*5/(5+8)=1800册;乙书架有书:3000-1800=1200册。

  152.姐弟两人打印一批稿件,姐姐单独打印需要的时间是弟弟所需时间的3/8,姐姐先打印了这批稿件的2/5后,接着由弟弟单独打印,用24小时打印完,问姐姐打印了多少小时?

  解法一:

  另外的1-2/5=3/5如果弟弟做,需要的时间就相当于姐姐的3/5÷3/8=8/5,

  所以姐姐单独打印完需要24÷(2/5+8/5)=12小时,所以姐姐打了12×2/5=4.8小时。

  解法二:

  姐姐单独打印需要的时间是弟弟所需时间的3/8,姐姐先打印了这批稿件的2/5需要的时间相当于弟弟完成同样任务所需总时间的2/5×3/8=3/20,

  接着由弟弟单独打印,需时为总时间的3/5,两比为1/4,共计用24小时。

  弟弟打剩下的3/5用时24×4/(1+4)=96/5小时,完成全部任务用96÷5÷3/5=32小时。姐姐单独打完用时是32×3/8=12小时。所以姐姐用了12×2/5=4.8小时。

  153.有甲、乙两个水管向水池注水,先开甲管,开放时间是单开乙管注满水池所需时间的1/3.然后开放乙管,开放的时间是单开甲管注满水池所需时间的1/3.这样注满水池的13/18.如果甲、乙两管同时开放,注满水池需3+3/5小时,那么单开甲管或单开乙管注满水池,各需要多少小时?

  解:用初中的方法解答一下。设甲管开放时间是x小时,乙管开放时间是y小时。

  有x/y×1/3+y/x×1/3=13/18,解得y/x=2/3

  因为1/y+1/x=5/18,所以,x=9,y=6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2

  1.甲、乙两人以均匀的速度绕圆形跑道按相反的方向跑步,他们的出发点分别在直径的两个端点,如果他们同时出发,那么在乙跑完100米时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圈还差60米时,第二次相遇.跑道的长是几米?

  解:第二次甲跑一圈还差60米,说明第一次相遇时,甲行了1/3还少60÷3=20米。跑道长(100-20)÷(1/2-1/3)=480米

  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比为4:3,甲容器水深7厘米,乙容器水深3厘米.再往两个容器各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几厘米?

  解:由于甲乙底面积之比是4:3,要使水深相等,那么注入甲乙相同体积的水的深度的比是3:4。所以,甲容器要注入(7-3)÷(4-3)×3=12厘米深的水。

  所以这时的水深12+7=19厘米。

  3.有一辆沿公路不停地往返于M,N两地之间的汽车.老王从M地沿这条公路步行向N地,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中途迎面遇到从N地驶来的这辆汽车,经20分钟又遇到这辆汽车从后面折回,再过50分钟又迎面遇到这辆汽车,再过40分钟又遇到这辆车再折回.N,M两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4.用甲、乙、丙三个排水管排水,甲管排出1立方米水的时间,乙管能排出1.25立方米的水,丙管能排出1.5立方米的水.现在要排完某个水池的水,先开甲管,2小时后开乙管,几小时后再开丙管,到下午4时正好把水排完,且各个排水管排出的水量正好相等.问什么时候打开的丙管?

  解法一:

  要使排水量相等,甲管和乙管用的时间比是1.25:1=5:4,

  所以单独开乙管需要2÷(5-4)×4=8小时。

  乙管和丙管的时间比是1.5:1.25=6:5,

  所以单独开丙管需要8÷6×5=20/3小时,即6小时40分。

  所以丙管打开的时刻是10时20分。

  解法二:

  乙管先开2小时,比甲管多排2×1.25=2.5立方米。所以甲管用了2.5÷(1.25-1)=10小时。甲管10小时放水量丙管需要10×1÷1.5=20/3小时,即6小时40分。

  所以丙管打开的时刻是10时20分。

  5.有一项工程,由三个工程队每天轮流做.原计划按甲、乙、丙次序轮做,恰好整天完工;如果按乙、丙、甲次序轮流做,比原计划多用0.5天;如果按丙、甲、乙次序轮流做,比原计划多用1/3天.已知甲单独做13天完工,且3个工程队的效率各不相同,那么这项工程由甲、乙、丙三个队合作要几天?

  解:根据条件可以作如下分析:有两种情况分析。

  第一种情况:

  ①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

  ②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1/2)

  ③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1/3)

  三个工程队的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甲=乙+丙×1/2=丙+甲×1/3

  可以得到:丙=乙=甲×2/3,所以不符合条件。

  第二种情况:

  ①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

  ②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1/2)甲(1/2)

  ③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丙甲乙(1/3)乙(2/3)

  可以得到:丙=甲×1/2,乙=甲×1/2÷2/3=甲×3/4

  所以三个工程队合作的时间是13÷(1+1/2+3/4)=52/9天。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3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复*综合训练(十六)

  1.甲、乙两个书架,共有书3000册,甲的册数的2/5比乙的册数的1/4多420本,求两个书架各有书多少册?

  解:如果给乙的1/4加上420册,即给乙加上420*4=1680册,乙的1/4就与甲的2/5同样多。这时,甲、乙的册数比为1/4:2/5=5:8。

  所以,甲书架有书:(3000+1680)*5/(5+8)=1800册;乙书架有书:3000-1800=1200册。

  2.姐弟两人打印一批稿件,姐姐单独打印需要的时间是弟弟所需时间的3/8,姐姐先打印了这批稿件的2/5后,接着由弟弟单独打印,用24小时打印完,问姐姐打印了多少小时?

  解法一:

  另外的1-2/5=3/5如果弟弟做,需要的时间就相当于姐姐的3/5÷3/8=8/5, 所以姐姐单独打印完需要24÷(2/5+8/5)=12小时,所以姐姐打了12×2/5=

  4.8小时。

  解法二:

  姐姐单独打印需要的时间是弟弟所需时间的3/8,姐姐先打印了这批稿件的2/5需要的时间相当于弟弟完成同样任务所需总时间的2/5×3/8=3/20,

  接着由弟弟单独打印,需时为总时间的3/5,两比为1/4,共计用24小时。

  弟弟打剩下的3/5用时24×4/(1+4)=96/5小时,完成全部任务用96÷5÷3/5=32小时。姐姐单独打完用时是32×3/8=12小时。所以姐姐用了12×2/5=4.8小时。

  3.有甲、乙两个水管向水池注水,先开甲管,开放时间是单开乙管注满水池所需时间的1/3.然后开放乙管,开放的时间是单开甲管注满水池所需时间的1/3.这样注满水池的13/18.如果甲、乙两管同时开放,注满水池需3+3/5小时,那么单开甲管或单开乙管注满水池,各需要多少小时?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系列(十九)-北师大版││小学-旗下的小学(),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解:用初中的方法解答一下。设甲管开放时间是x小时,乙管开放时间是y小时。 有x/y×1/3+y/x×1/3=13/18,解得y/x=2/3

  因为1/y+1/x=5/18,所以,x=9,y=6

  4.A,B两地相距105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出发后经1+3/4小时相遇,接着两人继续前进,在他们相遇3分钟后,一直以每小时40千米速度行驶的甲在途中与迎面而来的丙相遇,丙在与甲相遇后继续前进,在C地赶上乙.如果开始时甲的速度比原速每小时慢20千米,而乙的速度比原速每小时快2千米.那么甲乙就会在C地相遇.求丙的骑车速度?

  解:甲乙的速度和每小时105÷7/4=60千米。

  乙的速度是每小时行60-40=20千米。

  后来甲的速度是每小时40-20=20千米,

  乙的速度是每小时20+2=22千米。

  C地在距离A地的105÷(20+22)×20=50千米。

  原来相遇的地点距离A地105÷60×40=70千米。

  3分钟后甲乙相距60×3/60=3千米。

  乙行了20×3/60=1千米,距离C地70-50+1=19千米。

  甲行了40×3/60=2千米,丙距离C地70-50+2=22千米。

  乙丙的速度比是19:22,所以丙的速度是每小时20÷19×22=440/19千米。

  5.一件工作由A,B两道工序,上午在A工序上工作的人数是在B工序上工作人数的1/6.为提高工作效率,下午从B工序上调1人到A工序上,这时A工序上的人数是B工序上人数的1/5,A,B两个工序上共有多少人在工作?

  解:上午在A工序的人数是总人数的1÷(1+6)=1/7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系列(十九)

  下午在A工序上的人数是总人数的1÷(1+5)=1/6

  所以共有1÷(1/6-1/7)=42人。

  6.一座下底面是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石台,它的一个顶点A有一个虫子巢穴,虫甲每分钟爬6厘米,虫乙每分钟爬10厘米,甲沿正方形的边由A-B-C-D-A不停地爬行,甲先爬2厘米后,乙沿甲爬行过的路线追赶甲,当乙遇到甲后,乙就立即沿原路返回巢穴,然后乙再沿甲爬行的路线追赶甲,.......在甲爬行的一圈内,乙最后一次追上甲时,乙爬行了多长时间?

  解:谈谈我对这个题目的详细解答,与大家共享。

  10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10×4×100=4000厘米。

  每分钟乙虫比甲虫多行10-6=4厘米。

  每次乙从起点出发追及,乙行的路程不能超过4000厘米。

  所以每次追及的时间不能超过4000÷10=400分钟。

  所以相差的距离不能超过400×4=1600厘米。

  设每一次追的距离为1份,

  那么下一次追及的距离是1+6×[1÷(10-6)]×2=4份。

  每次从起点出发追及的距离依次是2、8、32、128、512、20xx、……

  因此,最后一次追及相差的距离是512厘米。

  当乙追上甲时,甲共行了512÷4×10=1280厘米。

  所以,从乙出发到最后一次追上甲,甲共行了1280-2=1278厘米。

  甲行这段路程的时间就是乙爬行的所有时间。

  所以是1278÷6=213分钟。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系列(十九)

  7.有一群猴子,分一堆桃子,第一只猴子分了4个桃子和剩下桃子的1/10,第二只猴子分了8个桃子和这时剩下桃子的1 /10,第三只猴子分了12个桃子和这时剩下桃子的1/10........依次类推.最后发现这堆桃子正好分完,且每只猴子分得的桃子同样多.那么这群猴子有多少只?

  方程解法:设总的桃子个数是10a+4个,那么第一只猴子分得a+4个桃子 剩下9a,假设9a=10b+8个,那么第二只猴子分得b+8个桃子。

  所以a+4=b+8,即b=a-4个。那么就有9a=10(a-4)+8。

  解得a=32。所以桃子有32×10+4=324个。

  每只猴子分得32+4=36个,所以猴子有324÷36=9只。

  明月清风老师的解法。

  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比第二只猴子的那1/10多8-4=4个

  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对应的单位1比第二只猴子分得的1/10对应的单位1多4÷1/10=40个。

  那么第一只猴子分得的那1/10是40-8=32个。

  所以桃子总数是32×10+4=324个。

  每只猴子吃32+4=36个,那么有324÷36=9只猴子。

  8.有甲、乙两项工作,张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9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2天.王师傅单独完成甲工作要3天,单独完成乙工作要15天.如果两人合作完成这两项工作,最少需要多少天?

  解:分配任务,王师傅完成甲工作的时间少,先做3天甲工作,就完成了。 张师傅完成乙工作的时间少,先做3天乙工作,剩下1-3/12=3/4。

  还需要3/4÷(1/12+1/15)=5天。所以共有3+5=8天。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系列(十九)-北师大版││小学-旗下的小学(),为您免费提供小学语数英等各学科的海量教学资源:试题、试卷、教案、课件、动画课件、素材、作文、教学音视频和拓展资料等。充分满足您免费下载和上传各类资料的需求。

  9.某服装厂生产一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144元,售价是200元.一位服装经销商订购了120件这种服装,并提出:如果每件的销售每降低2元,我就多订购6件.按经销商的要求,这个服装厂售出多少件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个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解:原来的利润是200-144=56元。

  由于56是2的倍数,所以把56看作56÷2=28份,

  由于120是6的倍数,所以120看作120÷6=20份。

  所以(20+28)÷2=24份的时候利润最大。

  即最大利润是24×2×24×6=6912元。售出的件数是24×6=144件。

  10.甲、乙两车从A,B两站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1.4倍,当甲车到达途中C站时,乙车还要再行4小时48分才能到达C站,那么甲车到达C站后还要再行多少小时与乙车相遇?

  解:相距的路程是乙行4+48/60=4.8小时的路程。

  所以,相遇时间是4.8÷(1+1.4)=2小时。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4

  1、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2、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3、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

  4、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5、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6、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7、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 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8、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9、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10、甲数除以乙数,乙数除以丙数,商相等,余数都是2,甲、乙两数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数之和是几?

  小升初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 5

  133.在一环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6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4分钟甲到达B点,又过8分钟两人再次相遇.甲、乙环行一周各需要多少分钟?

  解:甲乙合行一圈需要8+4=12分钟。乙行6分钟的路程,甲只需4分钟。

  所以乙行的12分钟,甲需要12÷6×4=8分钟,所以甲行一圈需要8+12=20分钟。乙行一圈需要20÷4×6=30分钟。

  134.甲、乙沿同一公路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已知甲上午8点经过邮局,乙上午10点经过邮局,问甲、乙在中途何时相遇?

  解:我们把乙行1小时的路程看作1份,

  那么上午8时,甲乙相距10-8=2份。

  所以相遇时,乙行了2÷(1+1.5)=0.8份,0.8×60=48分钟,

  所以在8点48分相遇。

  135.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求从山顶到山脚的距离.

  解:假设甲乙可以继续上行,那么甲乙的速度比是(1+1÷2):(1+1/2÷2)=6:5

  所以当甲行到山顶时,乙就行了5/6,所以从山顶到山脚的距离是400÷(1-5/6)=2400米。

  136.一辆公共汽车载了一些乘客从起点出发,在第一站下车的乘客是车上总数(含一名司机和两名售票员)的1/7,第二站下车的乘客是车上总人数的1/6,.......第六站下车的乘客是车上总人数的1/2,再开车是车上就剩下1名乘客了.已知途中没有人上车,问从起点出发时,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解:最后剩下1+1+2=4人。那么车上总人数是

  4÷(1-1/2)÷(1-1/3)÷……÷(1-1/6)÷(1-1/7)=28人

  那么,起点时车上乘客有28-3=25人。

  137.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4亩、8亩、10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24头牛吃6周,第二块草地可供36头牛吃12周.问第三块草地可供50头牛吃几周?

  解法一:设每头牛每周吃1份草。

  第一块草地4亩可供24头牛吃6周,

  说明每亩可供24÷4=6头牛吃6周。

  第二块草地8亩可共36头牛吃12周,

  说明每亩草地可供36÷8=9/2头牛吃12周。

  所以,每亩草地每周要长(9/2×12-6×6)÷(12-6)=3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6×6-6×3=18份。

  因此,第三块草地原有草18×10=180份,每周长3×10=30份。

  所以,第三块草地可供50头牛吃180÷(50-30)=9周

  解法二:设每头牛每周吃1份草。我们把题目进行变形。

  有一块1亩的草地,可供24÷4=6头牛吃6周,供36÷8=9/2头牛吃12周,那么可供50÷10=5头牛吃多少周呢?

  所以,每周草会长(9/2×12-6×6)÷(12-6)=3份,

  原有草(6-3)×6=18份,

  那么就够5头牛吃18÷(5-3)=9周

  138.B地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出发后1小时,乙从B地出发到C地,乙出发后1小时,丙突然想起要通知甲、乙一件重要的事情,于是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已知甲和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为使丙从B地出发到最终赶回B地所用的时间最少,丙应当先追甲再返回追乙,还是先追乙再返回追甲?

  我的思考如下:

  如果先追乙返回,时间是1÷(3-1)×2=1小时,

  再追甲后返回,时间是3÷(3-1)×2=3小时,

  共用去3+1=4小时

  如果先追甲返回,时间是2÷(3-1)×2=2小时,

  再追乙后返回,时间是3÷(3-1)×2=3小时,

  共用去2+3=5小时

  所以先追乙时间最少。故先追更后出发的。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扩展3)

——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训练 30句菁华

1、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2、有8个皮球,如果男生每人发一个,就多2个,如果女生每人发一个,就少2个,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3、有5个同学投沙包,老师如果发给每人2个沙包就差1个,老师共有多少个沙包?

4、草地上有10只羊,跑走了3只白山羊,又来了7只黑山羊,现在共有几只羊?

5、冬冬有5支铅笔,南南有9支铅笔,冬冬再买几支就和南南的一样多?

6、马戏团有1只老虎,3只猴子,黑熊和老虎一样多,问马戏团有几只动物?

7、春天来了,小明、小冬和小强到郊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几只?

8、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9、大林比小林多做15道口算题,小明比小林多做6道口算题,大林比小明多做几道口算题?

10、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

11、一辆公共汽从东站开到西站,开一趟。如果这辆车从东站出发,开了11趟之后,这辆车在东站还是西站?

12、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用5分钟吃完,5只猫同时吃5只同样大小的老鼠,需要几分钟才能吃完?

13、借出8个球,还剩21个,原有多少个?

14、水果店卖出苹果76筐,还剩3筐,原有苹果多少筐?

15、商店里有26个小汽球,5个大汽球,大汽球比小汽球少多少个?

16、草地上有白兔7只,黑兔4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

17、六月卖出冰箱58台,七月比六月多卖出22台。七月卖出多少台?

18、小花捡了25个贝壳,小明比小花多捡了4个,小明捡了多少个贝壳?

19、25比12多多少?

20、一个加数是28,另一个加数比它大1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21、比49多20的'数是多少?

22、育英学校今年植树杨树46棵、柳树40棵,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

23、一所学校分别有足球16个,篮球20个,排球12个,

24、小熊采了3个蘑mó菇gū,小猴采了30个,小兔采了42个

25、停车场原来有48辆车,开走9辆,又开来20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26、图书室里有72个女同学,有18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27、某城市的外环线长72千米,中环线比外环线少37千米,中环线长多少千米?

28、商店运进肥皂24箱,香皂18箱,毛巾的箱数比肥皂和香皂的总和少3箱,运进毛巾多少箱?

29、体育组有25个足球,12个篮球,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和篮球的总和少17个,排球有多少个?

30、冰箱里有30支冰棒,已经吃了20支,还剩多少支?吃了的比剩下的多多少支?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扩展4)

——大班数学应用题教案 (菁华3篇)

大班数学应用题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分组活动材料: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活动过程:

  1.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刚才老师怎么说的?请小?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也来说一说。

  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2.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3.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4.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第一组: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第二组: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第三组: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活动应用题。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生活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周围环境中的事物编加法应用题。

大班数学应用题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实物图的内容编出相应的应用题。

  2、学*根据分合式列出相应算式,计算出未知数的答案。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8以内的看图列式卡片若干。

  2、准备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猜想你心中的数》,待幼儿逐步熟悉10以内的加减后,指导幼儿开展猜想游戏。

  2、指导幼儿发现数量之间的交换,如:7只蜜蜂中、有1只大的,6只小的饿,可写成分合式。

  3、引导幼儿根据分合式编出7、8两数加减加减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4、指导幼儿完成学*包《看图编题写算式》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数学应用题教案3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仿编3以内的加法应用题,理解加法的含义。

  2、初步感知加减应用方法,为学*加减运算做准备。

  3、让家长助教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活动形式。

  活动准备:

  设置超市的场景,有水果店、服装店、菜市场和书店(物品都是3以内的数量),邀请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戏,你们看老师这个水果店有什么?(苹果、梨子、香蕉)

  现在老师来当售货员,请一个小朋友当顾客。

  2、师生进行“超市”游戏,请幼儿选定一种水果,买两次。

  3、提问:刚才小朋友先买了2个苹果,再买了1个苹果,他一共买了几个苹果?(3个苹果)

  二、幼儿仿编加法应用题

  1、刚才老师给小朋友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

  2、小朋友们是怎么回答?“一共有3个苹果”

  3、你们怎么知道一共是3个苹果?

  “因为老师告诉小朋友原来没了2个苹果,后来又买了一个苹果,一共就有3个苹果”。

  4、师小结:

  (师分别把两次买的数字用数卡表示,问题用问号表示,并出示在黑板上)

  ①刚才老师告诉小朋友顾客买了2个苹果(出示数字2),

  ②后来又买了一个苹果(再出示数字1),

  ③老师告诉你们几个数字?“两个”对,两个数字,

  ④然后老师问了一个什么问题?“一共买了几个苹果?”

  三、幼儿学*编题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提了问题,也请小朋友给大家提问题,好不好?(教师出示教具,让幼儿编题)

  1、出示用两个盘子装的桔子,请幼儿编题,并请其他幼儿回答。

  2、出示小鱼,请幼儿编题,并请其他幼儿回答。

  3、师小结:刚才这两个小朋友编题的时候也同样告诉别人两个数字,最后也提一个问题请别人回答。

  四、对幼儿提出编题要求

  1、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编题,那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都准备了很多东西,请小朋友玩“超市”的游戏,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顾客,没个小朋友买完了物品,就编题目问大家,看看谁编的最好?

  2、幼儿分组,教师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编题情况,强调最后一句话不能说出答案,而是要提出一个问题。

  五、请幼儿编题给家长听

  1、老师这里有一张小纸条,每个小朋友根据小纸条上的物品,编题目问爸爸、妈妈,看谁的题目编的最好。

  2、请家长助教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扩展5)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 (菁华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1

  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3.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4.一个圆柱形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打开水龙头往容器中灌水.3分钟时水面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再过18分钟水已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为50厘米,长方体的高为20厘米,求长方体的底面面积和容器底面面积之比.

  5.甲、乙两位老板分别以同样的价格购进一种时装,乙购进的套数比甲多1/5,然后甲、乙分别按获得80%和50%的利润定价出售.两人都全部售完后,甲仍比乙多获得一部分利润,这部分利润又恰好够他再购进这种时装10套,甲原来购进这种时装多少套?

  6.有甲、乙两根水管,分别同时给A,B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池注水,在相同的时间里甲、乙两管注水量之比是7:5.经过2+1/3小时,A,B两池中注入的水之和恰好是一池.这时,甲管注水速度提高25%,乙管的注水速度不变,那么,当甲管注满A池时,乙管再经过多少小时注满B池?

  7.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书丢在家里,随即骑车去给小明送书,追上时,小明还有3/10的路程未走完,小明随即上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需要多少时间?

  8.甲、乙两车都从A地出发经过B地驶往C地,A,B两地的距离等于B,C两地的距离.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80%.已知乙车比甲车早出发11分钟,但在B地停留了7分钟,甲车则不停地驶往C地.最后乙车比甲车迟4分钟到C地.那么乙车出发后几分钟时,甲车就超过乙车.

  9.甲、乙两辆清洁车执行东、西城间的公路清扫任务.甲车单独清扫需要10小时,乙车单独清扫需要15小时,两车同时从东、西城相向开出,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清扫12千米,问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0.今有重量为3吨的集装箱4个,重量为2.5吨的集装箱5个,重量为1.5吨的集装箱14个,重量为1吨的集装箱7个.那么最少需要用多少辆载重量为4.5吨的汽车可以一次全部运走集装箱?

  11.师徒二人共同加工170个零件,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1/3比徒弟加工零件个数的1/4还多10个,那么徒弟一共加工了几个零件?

  12.一辆大轿车与一辆小轿车都从甲地驶往乙地.大轿车的速度是小轿车速度的80%.已知大轿车比小轿车早出发17分钟,但在两地中点停了5分钟,才继续驶往乙地;而小轿车出发后中途没有停,直接驶往乙地,最后小轿车比大轿车早4分钟到达乙地.又知大轿车是上午10时从甲地出发的.那么小轿车是在上午什么时候追上大轿车的.

  13.一部书稿,甲单独打字要14小时完成,,乙单独打字要20小时完成.如果甲先打1小时,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打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打完这部书稿时,甲乙两人共用多少小时?

  14.黄气球2元3个,花气球3元2个,学校共买了32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比黄气球少4个,学校买哪种气球用的钱多?

  15.一只帆船的速度是60米/分,船在水流速度为20米/分的河中,从上游的一个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小时30分,这条船从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需要多长时间?

  16.甲粮仓装43吨面粉,乙粮仓装37吨面粉,如果把乙粮仓的面粉装入甲粮仓,那么甲粮仓装满后,乙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粮仓容量的1/2;如果把甲粮仓的面粉装入乙粮仓,那么乙粮仓装满后,甲粮仓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粮仓容量的1/3,每个粮仓各可以装面粉多少吨?

  17.甲数除以乙数,乙数除以丙数,商相等,余数都是2,甲、乙两数之和是478.那么甲、乙丙三数之和是几?

  18.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把车速减少10%,那么要比原定时间迟1小时到达,如果以原速行驶180千米,再把车速提高20%,那么可比原定时间早1小时到达.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19.某校参加军训队列表演比赛,组织一个方阵队伍.如果每班6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4个班的同学参加,如果每班70人,这个方阵至少要有3个班的同学参加.那么组成这个方阵的人数应为几人?

  20.甲、乙、丙三台车床加工方形和圆形的两种零件,已知甲车床每加工3个零件中有2个是圆形的;乙车床每加工4个零件中有3个是圆形的;丙车床每加工5个零件中有4个是圆形的.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了58个圆形零件,而加工的方形零件个数的比为4:3:3,那么这天三台车床共加工零件几个?

  21.圈金属线长30米,截取长度为A的金属线3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5根,剩下的金属线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B的金属线还差0.4米,如果再截取2根长度为A的金属线则还差2米,长度为A的等于几米?

  22.某公司要往工地运送甲、乙两种建筑材料.甲种建筑材料每件重700千克,共有120件,乙种建筑材料每件重900千克,共有80件,已知一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载4吨,那么5辆相同的汽车同时运送,至少要几次?

  23.从王力家到学校的路程比到体育馆的路程长1/4,一天王力在体育馆看完球赛后用17分钟的时间走到家,稍稍休息后,他又用了25分钟走到学校,其速度比从体育馆回来时每分钟慢15米,王力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24.师徒两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由于配合得好,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要提高1/10,徒弟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5.两人合作6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5,接着徒弟又单独做6天,这时这项工程还有13/30未完成,如果这项工程由师傅一人做,几天完成?

  25.六年级五个班的同学共植树100棵.已知每个班植树的棵数都不相同,且按数量从多到少的排名恰好是一、二、三、四、五班.又知一班植的棵数是二、三班植的棵数之和,二班植的棵数是四、五班植的棵数之和,那么三班最多植树多少棵?

  26.甲每小时跑13千米,乙每小时跑11千米,乙比甲多跑了20分钟,结果乙比甲多跑了2千米.乙总共跑了多少千米?

  27.有高度相等的A,B两个圆柱形容器,内口半径分别为6厘米和8厘米.容器A中装满水,容器B是空的,把容器A中的水全部倒入容器B中,测得容器B中的水深比容器高的7/8还低2厘米.容器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28.有104吨的货物,用载重为9吨的汽车运送.已知汽车每次往返需要1小时,实际上汽车每次多装了1吨,那么可提前几小时完成.

  29.师、徒二人第一天共加工零件225个,第二天采用了新工艺,师傅加工的零件比第一天增加了24%,徒弟增加了45%,两人共加工零件300个,第二天师傅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徒弟加工了几个零件?

  30.奋斗小学组织六年级同学到百花山进行野营拉练,行程每天增加2千米.去时用了4天,回来时用了3天,问学校距离百花山多少千米?

  31.某地收取电费的标准是:每月用电量不超过50度,每度收5角;如果超出5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8角收费.每月甲用户比乙用户多交3元3角电费,这个月甲、乙各用了多少度电?

  32.王师傅计划用2小时加工一批零件,当还剩160个零件时,机器出现故障,效率比原来降低1/5,结果比原计划推迟20分钟完成任务,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33.妈妈给了红红一些钱去买贺年卡,有甲、乙、丙三种贺年卡,甲种卡每张1.20元.用这些钱买甲种卡要比买乙种卡多8张,买乙种卡要比买丙种卡多买6张.妈妈给了红红多少钱?乙种卡每张多少钱?

  34.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子和三间房子,临终前立下遗嘱,将三间房子分给三个儿子各一间.作为补偿,分到房子的三个儿子每人拿出1200元,*分给没分到房子的两个儿子.大家都说这样的分配公*合理,那么每间房子的价值是多少元?

  35.小明和小燕的画册都不足20本,如果小明给小燕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2倍;如果小燕给小明A本,则小明的画册就是小燕的3倍.原来小明和小燕各有多少本画册?

  36.有红、黄、白三种球共16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3,黄球的1/4,白球的1/5,则还剩120个;如果取出红球的1/5,黄球的1/4,白球的1/3,则剩116个,问(1)原有黄球几个?(2)原有红球、白球各几个?

  37.爸爸、哥哥、妹妹三人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哥哥年龄的3倍时,妹妹是9岁.当哥哥的年龄是妹妹年龄的2倍时,爸爸是34岁.现在三人的年龄各是多少岁?

  38.B在A,C两地之间.甲从B地到A地去送信,出发10分钟后,乙从B地出发去送另一封信.乙出发后10分钟,丙发现甲乙刚好把两封信拿颠倒了,于是他从B地出发骑车去追赶甲和乙,以便把信调过来.已知甲、乙的速度相等,丙的速度是甲、乙速度的3倍,丙从出发到把信调过来后返回B地至少要用多少时间?

  39.甲、乙两个车间共有94个工人,每天共加工1998竹椅.由于设备和技术的不同,甲车间*均每个工人每天只能生产15把竹椅,而乙车间*均每个工人每天可以生产43把竹椅.甲车间每天竹椅产量比乙车间多几把?

  40.甲放学回家需走10分钟,乙放学回家需走14分钟.已知乙回家的路程比甲回家的路程多1/6,甲每分钟比乙多走12米,那么乙回家的路程是几米?

  41.某商品每件成本72元,原来按定价出售,每天可售出100件,每件利润为成本的25%,后来按定价的90%出售,每天销售量提高到原来的2.5倍,照这样计算,每天的利润比原来增加几元?

  42.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比是5:4.乙车先发,从B站开往A站,当走到离B站72千米的地方时,甲车从A站发车往B站,两列火车相遇的地方离A,B两站距离的比是3:4,那么A,B两站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43.大、小猴子共35只,它们一起去采摘水蜜桃.猴王不在的时候,一只大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5千克,一只小猴子一小时可采摘11千克.猴王在场监督的时候,每只猴子不论大小每小时都可以采摘12千克.一天,采摘了8小时,其中只有第一小时和最后一小时有猴王在场监督,结果共采摘4400千克水蜜桃.在这个猴群中,共有小猴子几只?

  44.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等奖.已知(1)甲、乙两校获奖的人数比为6:5.(2)甲、乙来年感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60%.(3)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之比为5:6.问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是几?

  45.已知小明与小强步行的速度比是2:3,小强与小刚步行的速度比是4:5.已知小刚10分钟比小明多走420米,那么小明在20分钟里比小强少走几米?

  46.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15个,若干天可以完成.当完成加工任务的3/5时,采用新技术,效率提高20%.结果,完成任务的时间提前10天,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47.甲、乙二人在400米的圆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比赛.两人从起点同时同向出发,开始时甲的速度为8米/秒,乙的速度为6米/秒,当甲每次追上乙以后,甲的速度每秒减少2米,乙的速度每秒减少0.5米.这样下去,直到甲发现乙第一次从后面追上自己开始,两人都把自己的速度每秒增加0.5米,直到终点.那么领先者到达终点时,另一人距离终点多少米?

  48.小明从家去学校,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多走1.5千米,他走这段路只需原来时间的4/5;如果他每小时比原来少走1.5千米,那么他走这段路的时间就比原来时间多几分几之?

  49.甲、乙、丙、丁现在的年龄和是64岁.甲21岁时,乙17岁;甲18岁时,丙的年龄是丁的3倍.丁现在的年龄是几岁?

  50.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30个.当加工完1/3时,由于改进了技术,工作效率提高了10%,结果提前了4天完成任务.问这批零件共有几个?

  51.自动扶梯以均匀的速度向上行驶,一男孩与一女孩同时从自动扶梯向上走,男孩的速度是女孩的2倍,已知男孩走了27级到达扶梯的顶部,而女孩走了18级到达顶部.问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有多少级?

  52.两堆苹果一样重,第一堆卖出2/3,第二堆卖出50千克,如果第一堆剩下的苹果比第二堆剩下的苹果少,那么两堆剩下的苹果至少有多少千克?

  53.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不停的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已知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快,并且两车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杂途中C地,甲车的速度是乙车的几倍?

  54.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6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55.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并在A,B两地间不断往返行驶.已知甲车的速度是15千米/小时,甲、乙两车第三次相遇地点与第四次相遇地点相差100千米.求A、B两地的距离.

  56.某人沿着向上移动的自动扶梯从顶部朝底下用了7分30秒,而他沿着自动扶梯从底朝上走到顶部只用了1分30秒.如果此人不走,那么乘着扶梯从底到顶要多少时间?如果停电,那么此人沿扶梯从底走到顶要多少时间?

  57.甲、乙两个圆柱体容器,底面积比为5:3,甲容器水深20厘米,乙容器水深10厘米.再往两个容器中注入同样多的水,使得两个容器中的水深相等.这时水深多少厘米?

  58.A、B两地相距207千米,甲、乙两车8:00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速度分别为60千米/小时,54千米/小时,丙车8:30从B地出发到A地,速度为48千米/小时.丙车与甲、乙两车距离相等时是几点几分?

  5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30厘米,如果它的宽增加1/5,长减少1/8,就得到一个相同周长的新长方形.求原长方形的面积.

  60.有一长方形,它的长与宽的比是5:2,对角线长29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61.有一个果园,去年结果的果树比不结果的果树的2倍还多60棵,今年又有160棵果树结了果,这时结果的果树正好是不结果的果树的5倍.果园里共有多少棵果树?

  62.小明步行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李刚骑摩托车同时从乙地出发到甲地.48分钟后两人相遇,李刚到达甲地后马上返回乙地,在第一次相遇后16分钟追上小明.如果李刚不停地往返于甲、乙两地,那么当小明到达乙地时,李刚共追上小明几次?

  63.同样走100米,小明要走180步,父亲要走120步.父子同时同方向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每走一步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父亲走出450米后往回走,还要走多少步才能遇到小明?

  64.一艘轮船在两个港口间航行,水速为6千米/小时,顺水航行需要4小时,逆水航行需要7小时,求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

  65.有甲、乙、丙三辆汽车,各以一定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乙比丙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40分钟追上丙;甲比乙又晚出发10分钟,出发后60分钟追上丙,问甲出发后几分钟追上乙?

  66.甲、乙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由于配合的好,甲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10,乙的工作效率比单独做时提高1/5,甲、乙合作6小时完成了这项工作,如果甲单独做需要11小时,那么乙单独做需要几小时?

  67.A、B、C、D、E五名学生站成一横排,他们的手****拿着20面小旗.现知道,站在C右边的学生共拿着11面小旗,站在B左边的学生共拿着10面小旗,站在D左边的学生共拿着8面小旗,站在E左边的学生共拿着16面小旗.五名学生从左至右依次是谁?各拿几面小旗?

  68.小明在360米长的环行的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他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问他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时间?

  69.小英和小明为了测量飞驶而过的.火车的长度和速度,他们拿了两块秒表,小英用一块表记下火车从他面前通过所花的时间是15秒,小明用另一块表记下了从车头过第一根电线杆到车尾过第二根电线杆所花的时间是18秒,已知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是60米,求火车的全长和速度.

  70.小明从家到学校时,前一半路程步行,后一半路程乘车;他从学校到家时,前1/3时间乘车,后2/3时间步行.结果去学校的时间比回家的时间多20分钟,已知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71.数学练*共举行了20次,共出试题374道,每次出的题数是16,21,24问出16,21,24题的分别有多少次?

  72.一个整数除以2余1,用所得的商除以5余4,再用所得的商除以6余1.用这个整数除以60,余数是多少?

  73.少先队员在校园里栽的苹果树苗是梨树苗的2倍.如果每人栽3棵梨树苗,则余2棵;如果每人栽7棵苹果树苗,则少6棵.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苹果和梨树苗共有多少棵?

  74.某人开汽车从A城到B城要行200千米,开始时他以5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但途中因汽车故障停车修理用去半小时,为了按时到达,他必须把速度增加14千米/小时,跑完以后的路程,他修车的地方距离A城多少千米?

  75.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乙的速度是甲的2/3,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进,甲到达B地,乙到达A地立即返回,已知两人第二次相遇的地点距离第一次相遇的地点是3000米,求A、B两地的距离.

  76.一条船往返于甲、乙两港之间,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9千米/小时,*时逆行与顺行所用时间的比为2:1.一天因下雨,水流速度为原来的2倍,这条船往返共用10小时,问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77.某学校入学考试,确定了录取分数线,报考的学生中,只有1/3被录取,录取者*均分比录取分数线高6分,没有被录取的同学其*均分比录取分数线低15分,所有考生的*均分是80分,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

  78.一群学生搬砖,如果有12人每人各搬7块,其余的每人搬5块,那么最后余下148块;如果有30人每人各搬8块,其余的每人搬7块,那么最后余下20块.问学生共有多少人?砖有多少块?

  79.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之比为4:3,C地在A、B之间,甲、乙两车到达C地的时间分别是上午8点和下午3点,问甲、乙两车相遇是什么时间?

  80.一次棋赛,记分方法是,胜者得2分,负者得0分,和棋两人各得1分,每位选手都与其他选手各对局一次,现知道选手中男生是女生的10倍,但其总得分只为女生得分的4.5倍,问共有几名女生参赛?女生共得几分?

  81.有若干个自然数,它们的算术*均数是10,如果从这些数中去掉最大的一个,则余下的算术*均数为9;如果去掉最小的一个,则余下的算术*均数为11,这些数最多有多少个?这些数中最大的数最大值是几?

  82.某班有少先队员35人,这个班有男生23人,这个班女生少先队员比男生非少先队员多几人?

  83.小东计划到周口店参观猿人遗址.如果他坐汽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比骑车去早到3小时,如果他以8千米/小时的速度步行去,那么比骑车晚到5小时,小东的出发点到周口店有多少千米?

  84.甲、乙两船在相距90千米的河上航行,如果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则1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求在静水中甲、乙两船的速度.

  85.二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90人,其中少先队员有71人,一班少先队员占本班人数的75%,二班少先队员占本班人数的5/6.一班少先队员人数比二班少先队员人数多几人?

  86.一个容器中已注满水,有大、中、小三个球.第一次把小球沉入水中,第二次把小球取出,把中球沉入水中,第三次把中球取出,把小球和大球一起沉入水中,现知道每次从容器中溢出水量的情况是:第一次是第二次的1/2,第三次是第二次的1.5倍.求三个球的体积之比.

  87.某人翻越一座山用了2小时,返回用了2.5小时,他上山的速度是3000米/小时,下山的速度是4500米/小时.问翻越这座山要走多少米?

  88.钢筋原材料每根长7.3米,每套钢筋架子用长2.4米、2.1米和1.5米的钢筋各一段.现需要绑好钢筋架子100套,至少要用去原材料多少根?

  89.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和锌的比2:3.现知道再加入6克锌,熔化后共得新合金36克,新合金中铜和锌的比是多少?

  90.小明通常总是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想锻炼身体,前1/3路程快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后一段的路程慢跑,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倍.这样小明比*时早35分到校,小明步行上学需要多少分钟?

  91.甲、乙、丙三人,甲的年龄比乙的年龄的2倍还大3岁,乙的年龄比丙的年龄的2倍小2岁,三个人的年龄之和是109岁,分别求出甲、乙、丙的年龄.

  92.快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站向乙站开出,1.5小时后,慢车以4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乙站行甲站开出,.两车相遇时,相遇点离两站的中点70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93.甲、乙两车先后离开学校以相同的速度开往博物馆,已知8:32分甲车与学校的距离是乙车与学校距离的3倍,8:39分甲车与学校的距离是乙车与学校距离的2倍,求甲车离开学校的时间.

  94.有一个工作小组,当每个工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工作时,7小时可生产一批零件,如果交换工人甲、乙的岗位,其他人不变,那么可提前1小时,完成这批零件,如果交换工人丙、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也可提前1小时,问如果同时交换甲与乙、丙与丁的岗位,其他人不变,那么完成这批零件需多长的时间.

  95.用10块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积木,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是多少?

  96.公圆只售两种门票:个人票每张5元,10人一张的团体票每张30元,购买10张以上的团体票的可优惠10%.(1)甲单位45人逛公园,按以上规定买票,最少应付多少钱?(2)乙单位208人逛公园,按以上的规定买票,最少应付多少钱?

  97.甲、乙、丙三人,参加一次考试,共得260分,已知甲得分的1/3,乙得分的1/4与丙得分的一半减去22分都相等,那么丙得分多少?

  98.一项工程,甲、、乙两人合作4天后,再由乙单独做5天完成,已知甲比乙每天多完成这项工程的1/30.甲、乙单独做这项工程各需要几天?

  99.有长短两支蜡烛,(相同时间中燃烧长度相同),它们的长度之和为56厘米,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前一样长,这时短蜡烛的长度又恰好是长蜡烛的2/3.点燃前长蜡烛有多长?

  100.一批苹果*均分装在20个筐中,如果每筐多装1/9,可省下几只筐?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2

  1、六年级同学收集了180个易拉罐,其中的1/3是一班收集的,2/5是二班收集的。两个班各收集多少个?(60、72)

  2、小红体重42千克,小云体重40千克,小新的体重相当于小红和小云体重总和的1/2。小新体重多少千克?(41)

  3、六年级三个班学生帮助图书室修补图书。一班修补了54本,二班修补的本数是一班的5/6,三班修补的是二班的4/3。三班修补图书多少本?(60)

  4、小丽比小兰多12张彩色画片,这个数目正好相当于小兰画片张数的3/10。小兰有多少张彩色画片?小丽有多少张?(40、52)

  5、六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五年级学生人数的3/4。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259)

  6、小刚家买来一袋面粉,吃了15千克,正好是这袋面粉的3/4。这袋面粉还剩多少千克?(20)

  7、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1/3,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4/5。航模组有多少人?(8)

  8、某饲养场养了2400只鹅,鹅的只数是鸭的3/4,鸭的只数是鸡的4/5,饲养场养了多少只鸡?(4000)

  9.五个同学有同样多的存款,若每人拿出16元捐给“希望工程”后,五位同学剩下的钱正好等于原来3人的存款数。原来每人存款多少(40)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3

  1.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甲港到乙港的航程有210千米,一艘轮船运货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

  3.小方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需要14分钟,如果她每分钟多走10米,需要多少分钟?

  4.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6.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7.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9.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10.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扩展6)

——数学应用题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数学应用题教学反思 1

  本课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两步连除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上学期所学*的两步连乘计算的逆解题,与其他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相比,此类的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往往更便于进行不同的组合,因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加灵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实用价值,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三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这些解决问题的经验比较,用两步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在数量关系的分析和相关信息的选择、组合等方面有一些明显的特点,但思考方法是一致的,这些都为本课题内容的学*作了充分的知识铺垫和思路孕伏。而且本课的教材所选择的素材贴*学生,能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以图文结合为主的呈现形式寓信息于画面和对话中,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利用条件的能力。

  数学应用题教学反思 2

  目的:

  1、让幼儿学会仿编和解答4的加减应用题。

  2、在生活情景中能根据水果卡片自编4的加减应用题。

  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请家长带 幼儿去买东西,使幼儿了解一个买与卖的过程。

  2、物质准备:准备各种水果卡片,人手4个替代物作钱。

  过程:

  一、以“帮农民伯伯摘果子”引入。

  “小朋友,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农民伯伯想请你们帮他摘水果,你们愿意吗?”(愿意)

  二、游戏“摘水果”。

  师交代游戏玩法和规则。

  三、分类活动:分水果。

  1、引导幼儿将自己所摘的水果跟同伴之间进行交流。

  2、交代任务:将各种水果分别放在筐里。

  四、歌表演:《摘苹果》。

  “果园大丰收了,我们多高兴啊,让我们来唱首**收的歌吧!”。

  五、师通过情景表演仿编4的加减应用题。

  1、仿编4的减法应用题。

  “摘完水果了,我觉得真渴啊,我该怎么办?(买水果吃啊!)可农民伯伯已经把水果卖给老板了,我得去买水果吃了。大家看,我有多少钱?(4块钱)我只有四块钱,这些钱啊只能买两次水果,我得好好的想想看该买什么水果吃了。”

  ①师买了一个苹果,提问题。

  “刚才老师做了什么事?(买苹果)我原来有几块钱,(4块钱)买1个苹果花了几块钱,(1块钱),仔细听老师给你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②引导幼儿了解仿编减法应用题的条件。

  “给你们提了什么问题?”(还剩下多少钱?)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还剩下3块钱)

  “你们是怎么知道还剩下3块钱的?”(因为老师原来有4块钱的,买苹果花了1块钱,就还剩下3块钱。)

  ③才出示算式卡:4―1=3,引导幼儿了解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学过了加法和减法,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减法)

  2、仿编4的减法应用题。

  “还剩下的钱我想买什么呢?”

  ①师买了3根香蕉,提问题。

  “陈老师买苹果花了多少钱?(1块钱)那买香蕉又花了多少钱?(3块钱)仔细听,老师又给你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②引导幼儿了解仿编加法应用题的条件。

  “刚才老师给你们提了什么问题?”(一共花了多少钱?)

  “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一共花了4块钱)

  “你们怎么知道一共花了4块钱啊?”(因为老师买苹果花了1块钱,买香蕉花了3块钱,一共就花了4块钱)

  ③出示算式卡:1+3=4,引导幼儿了解各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六、幼儿仿编4的加减应用题。

  “爸爸妈妈不在家,没时间去水果店买水果,我们来当家,帮爸爸妈妈到水果店买水果吧,请小朋友看看,爸爸妈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几块钱?”

  1、提出编题方法。

  4块钱只能买两次的水果,买一次水果后,问同伴一个问题;把剩下的钱买第二次水果后,再编一个问题,考老师。

  2、请个别 幼儿进行仿编,师指导。

  七、游戏:“水果店”

  1、分配角色,2个女售货员,2个男售货员,编2+2=4的应用题。

  2、交代游戏规则:

  ①水果摊的任何水果只能1元1个。

  ②顾客买了一次水果以后,就得问同伴一个问题,剩下的钱买第二次水果后,再问老师一个问题。

  ③强调最后的一句话不能说出答案,应该提问题去考别人。

  3、幼儿游戏,师指导。

  八、集体小评,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编的问题。

  九、结束。

  “小朋友摘水果摘得这么棒,另外一个果园的农民伯伯也想请你们帮他摘果子,愿意吗?(愿意)那就快跟老师去果园吧!”

  数学应用题教学反思 3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后进行的,是分数乘法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对应用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要求什么,就是求某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从而得出用乘法列式计算的道理。

  本次课的教学,在以下几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1、从教学观念上,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突出了学生是学*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实践了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例如:学*例题时,学生根据课前设计的学*材料完成先自学,分组讨论,然后汇报,答疑,小结等环节,从中获取初步知识。教师在学生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教师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点拨,指导学生写出反思小结。整个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的作用得到加强。

  2、在教学中,把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联系,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这节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兴趣和结合*题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进行了一些实践。例如教学例1时:提出了‘你根据我国现有的国土资源人多地少的矛盾,给国家提一些好的建议?’的问题,目的是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现状,教育学生珍惜每一寸土地。又如:*题中有书包重量与人体重关系的研究,从探索中使学生认识到背负过重的东西会损害我们的身体,教育他们正确地处理人体负重问题,从而健康生活。这些问题的提出紧贴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起到了细雨润无声的作用。

  3、教学中紧紧抓住了这节课的关键,即:关键句的处理。重点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即:关键句---单位1---线段图---求什么----就是求某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本次课的教学,也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思:

  1、在学法指导上缺少应变,问题的提出有些抽象化,师生间的配合欠默契。这些问题的出现,从学生方面讲是:基础较差,无法完成相应的学*任务。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是教学手段单一,变化不足,调整不及时,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造成的。

  2、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教学中要充分体现这一原则。这节课对差生关注不够,存在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完的情况。

  3、要在教会学生学*方法上多下功夫。本次课的教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不够。

  4、要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逐步形成学生完整的知识链。

  数学应用题教学反思 4

  在人教版五年制数学第七册课本练*八中有这样一道题:体育用品厂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装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最多能装多少筒,还剩几个?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列算式是4000÷12=333(筒)……4(个)。当我在课堂上订正这道题时,梁晓凯同学高高地举起手,“老师,我有不同意见,这道题的结果应该是334筒余4个。”“哦?”我迟疑了一下,这时很多同学都举手同意梁晓凯的意见,我赶紧把话题接过来,“为什么?”“因为剩下的4个还需要一个筒”“原来是这样,那应该是334筒,怎么还余4个呢?请大家共同讨论一下,正确答案究竟是多少”我不露声色地说。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争论过后,吕炳全同学说:“应该是333筒余4个,因为题中的问题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时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这题改成:体育用品厂4000个羽毛球要包装,每筒装羽毛球12个。这些羽毛球能装多少筒?把这两道题进行一下对比,问题迎刃而解。

  最后我做了小结:课本上这道题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是精确计算,梁晓凯同学说的334筒余4个,是混淆了有余数的除法和*似数的区别,不符合题中的要求,所以是不正确的,但是梁晓凯同学犯的这个错误值得,他提醒了大家在今后的学*中要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后再做出解答。

  课后我认真地反思了我们的教学工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我从来没遇到也从来没想过的问题。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又走进了误区,又在围绕着考试转,考什么教什么?曾记得连续两次期末考试都考了用“进一法”求*似数的应用题,所以老师们对此类应用题倍加重视,一讲再讲,惟恐学生不会,讲得多了,学生也就死记硬背,依葫芦画瓢,根本不懂题意,拿过来就做,因此导致了今天错误的出现,这难道不是我们数学老师的悲哀吗?应用题教学应该教会学生什么,《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告诉我们: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精心设计题目,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通过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数学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学*的自觉性和应用意识。

  我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特别重视应用题的教学,重视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地学*、钻研,留心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并结合生活实际,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讨论、交流中去感知应用题的结构和一般的解答步骤。从教学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题教学反思 5

  《图文应用题》教学反思应用题是数学中的非常常见的,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接触应用题。在教学图文应用题时,我发现一年级的小朋友很聪明,老师把题目一说他们能很快说出了答案,但是我发现有部分小朋友列式子会出问题,他们会把得到的结果用来运算,而得到已知的条件。比如:老师有15支铅笔,奖掉了7支给小朋友,请问还有几支?很多小朋友能答得上是8支。当你请他列算式时,就会发现他是这样列的:15-8=7。课堂上我发现有小朋友是这样列的,当时给予纠正,并且课后还给家长发信息,告诉家长小朋友在家做作业发现类似情况,应该怎样指导小朋友。后来有家长给我反映,他家的小孩子就是这个问题纠正不过来,他还问了邻居的小孩(也是我的一个学生)有没有这种现象,邻居小孩也有,但能纠正过来。那两个小朋友是学*成绩好的,听到这个信息后,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在课堂上再强调一下。于是我利用课前复*,再一次讲到这个问题,课堂上学生都跟着我来,而且还跟着我想象,我说我们要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来计算,在黑板上板书两个已知,下面就有小朋友讲,两个已知它们是好兄弟分不开,我也就跟着小朋友继续说,好兄弟分不开,但是它们通过运算就会产生问题,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经过这样一讲解很多小朋友都印象深刻了,课后我又找了几个小朋友出了几个题目检查一下,结果发现这下都懂了,没有再犯那样的错误的了。

  其实,有序、有效的课堂组织,老师的精心准备两者对于课堂教学都很重要,并且缺一不可。这样课堂才会产生很多灵感,让学生学起来轻松,老师教起来也觉得不费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精选五篇)(扩展7)

——字少的数学应用题汇总五篇

  字少的数学应用题 1

  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

  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3,还剩多少米?

  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

  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7,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

  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 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

  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一条裤子多少元?

  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

  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

  10、一辆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4小时后,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结果同时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远?

  字少的数学应用题 2

  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 20%,比去年增加了500万元,今年道值是多少万元?

  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

  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

  4、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5、服装店同时买出了两件衣服,每件衣服各得120元,但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陪了20%,问服装店卖出的两件衣服是赚钱了还是亏本了?

  6、爸爸今年43岁,女儿今年11岁,几年前女儿年龄是爸爸的20%?

  6、比5分之2吨少20%是( )吨,( )吨的30%是60吨。

  7、一本200页的书,读了20%,还剩下( )页没读。甲数的40%与乙数的50%相等,甲数是120,乙数是( )。

  8、某工厂四月份下半月用水5400吨,比上半月节约20%,上半月用水多少吨?

  9、 张*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可以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2.43%;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2.25%,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税后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税后利息多一些?

  10、 小丽的妈妈在银行里存入人民币5000元,存期一年,年利率2.25%,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20%的利息税,到期时,所交的利息税为多少元?

  字少的数学应用题 3

  1、甲、乙两个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与乙的速度比是5∶4,5分钟后,两人正好行了全程的35 ,A、B两地相距多少米?

  2、 一所小学扩建校舍,原计划投资28万元,实际投资比原计划节省了 17 ,实际投资多少万元?

  3、玩具厂计划生产游戏机2000台,实际超额完成110 ,实际生产多少台?

  4、一根电线长40米,先用去38 ,后又用去 38 米,这根电线还剩多少米?

  5、某种书先提价 16 ,又降价 16 ,这种书的原价高还是现价高?

  6、一本书共100页,小明第一天看了15 ,第二天看了14 ,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7、明小学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 19 ,十月份用水72吨,九月份用水多少吨?

  8、修一条公路,修了全长的37 后,离这条公路的中点还有1.7千米,求这条公路的长?

  9、光明小学有60台电脑,比五爱小学多15 ,五爱小学有多少台电脑?

  10、一袋大米两周吃完,第一周吃了13 ,第二周比第一周多吃了5千克,这袋大米共重多少千克?

  11、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页数的32 ,他再读30页,这时已读的页数是未读的73 ,这本书共多少页?

  12、饲养小组养的.小白兔是小灰兔的35 ,小灰兔比小白兔多24只,小白兔和小灰兔共多少只?

  13、某渔船一天上午捕鱼1200千克,比下午少17 ,全天共捕鱼多少千克?

  14、一桶油,第一次倒出15 ,第二次倒出15千克,第三次倒出13 ,还剩253 千克,这桶油原有多少千克?

  15、一条路已经修了全长的13 ,如果再修60米,就正好修了全长的一半,这条路长多少米?

  16、牧场养牛480头,比去年养的多15 ,比去年多多少头?480-480÷(1+15 )=80(头)

  17、一份材料,甲单独打完要3小时,乙单独打完要5小时,甲、乙两人合打多少小时能打完这份材料的一半?

  18、打扫多功能教师,甲组同学13 小时可以打扫完,乙组同学14 小时可以打扫完,如果甲、乙合做,多少小时能打扫完整个教室?

  19、一项工程,甲独做18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甲、乙两人合做,但甲中途有事请假4天,那么甲完成任务时实际做了多少天?

  20、甲飞机每小时飞行400千米,乙飞机每小时飞行430千米。它们同时从A城飞往B城,4小时后它们相隔多少千米?

  字少的数学应用题 4

  1、李红早晨7点从家出发去学校,她走了2分钟后发现忘带语文书了,她立刻回家拿了书又立即往学校赶,这样她到校时是7点20分。如果她每分钟走80米,李红家离学校有多远?

  2、一辆货车从甲城往乙城运货,每小时行42千米,预计6小时到达。但行到一半时,由于机器出了故障,用了1小时进行修理,如果仍要求在预计时间到达乙地,余下的路程必须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辆卡车上午10时从南京出发开往浙江,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1时到达,但实际晚点2小时。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4、明明家离学校有200米,他走了4分钟,如果用同样的速度,从学校到少年宫明明走了12分钟。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5、小李骑摩托车以每分钟650米的速度从甲村到乙村去办事,他骑出5分钟后,因忘记带东西立即返回去拿,然后又立即出发去乙村,这样他一共用了25分钟才到达乙村。两个村相距有多少米?

  6、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下午1时可以到达。开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要多用2小时,如果汽车每小时行52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张青*时都用每分钟66米的速度从家出发去上学,这样他10分钟就能到学校。有一天他走到一半时,遇到一个熟人讲了2分钟话,如果他仍要按时到校,余下的路程每分钟要走多少米?

  8、小明和小红的家在同一条大街的两头。如果小明每分钟走40米,小红每分钟走30米,他们两人约好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远?

  9、一列客车和一列火车分别从两座城市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火车每小时行35千米,经过8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求:两座城市相距多远?

  10、一架飞机以每小时420千米的速度从A城出发,飞向B城。一小时后,另一架飞机以每小时小时460千米的速度从B城飞往A城,经过3小时遇到从A城飞来的飞机。AB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字少的数学应用题 5

  1、有一些糖果,*均分给3个班,每班有1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4块。幼儿园共买糖果多少块?

  2、共有960本书,3个书架,每个书架又有8层,每层*均放多少本书?

  3、白兔子4笼,每笼6只,灰兔子5笼,每笼8只。灰兔子比白兔子多多少只?

  4、小红2分钟跳了220下,小强3分钟跳345下。看谁跳得快?

  5、一份材料有10页,每页360字,小张每分钟打90个字,打完这份材料要用多少时间?

  6、李强从家到学校要用9分钟,每分走70米。他上午到学校上课,下午放学回家。一天共走了多少米?

  7、手机850元,电脑的价格是手机的5倍。明明家要买一只手机和一台电脑,共需多少元?

  8、花店里有菊花240朵。每5朵扎成一束,每8束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几箱?

  9、羽毛球拍一副36元,中国象棋一副6元。买4副羽毛球拍的钱可以买几副象棋?

  10、工人们要生产2000个零件。每个工人每时生产40个零件,10个工人生产了5时。请你算一下,工人们把这批零件做完了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