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1

  初中所学的三角函数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它们实际是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比值,可以把两个字用/隔开,再用下面的.

  一句话记定义:

  一位不高明的厨子教 徒弟杀鱼,说了这么一句话:“正对鱼磷(余邻)直刀切。

  ”正:正弦或正切,对:对边即正是对;余:余弦或余弦,邻:邻边即余是邻;切是直角边。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2

  要证*行四边形,两个条件才能行,一证对边都相等,或证对边都*行,一组对边也可以,必须相等且*行。对角线,是个宝,互相*分“跑不了”,对角相等也有用,“两组对角”才能成。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3

  份相等分割圆,n值必须大于三,

  依次连接各分点,内接正n边形在眼前。

  经过分点做切线,切线相交n个点。

  n个交点做顶点,外切正n边形便出现。

  正n边形很美观,它有内接、外切圆,

  内接、外切都唯一,两圆还是同心圆,

  它的图形轴对称,n条对称轴 都过圆心点,

  如果n值为偶数,中心对称很方便。

  正n边形做计算,边心距、半径是关键,

  内切、外接圆半径,边心距、半径分别换,

  分成直角三角形2n个整,依此计算便简单。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 (菁华3篇)(扩展1)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 (菁华3篇)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1

  坐标*面点(x,y),横在前来纵在后;

  (+,+),(-,+),(-,-)和(+,-),四个象限分前后;

  x轴上y为0,x为0在y轴。

  象限角的*分线

  象限角的*分线,

  坐标特征有特点,

  一、三横纵都相等,

  二、四横纵确相反。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式分母不为零,

  偶次根下负不行;

  零次幂底数不为零,

  整式、奇次根全能行。

  最简根式的条件

  最简根式三条件,

  号内不把分母含,

  幂指(数)根指(数)要互质,

  幂指比根指小一点。

  *行某轴的直线

  *行某轴的直线,

  点的坐标有讲究,

  直线*行x轴,纵坐标相等横不同;

  直线*行于y轴,点的横坐标仍照旧。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2

  首先记住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的分母都是2、正切、余切的分母都是3,分子记口诀“123,321,三九二十七”既可。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3

  份相等分割圆,n值必须大于三,

  依次连接各分点,内接正n边形在眼前。

  经过分点做切线,切线相交n个点。

  n个交点做顶点,外切正n边形便出现。

  正n边形很美观,它有内接、外切圆,

  内接、外切都唯一,两圆还是同心圆,

  它的图形轴对称,n条对称轴 都过圆心点,

  如果n值为偶数,中心对称很方便。

  正n边形做计算,边心距、半径是关键,

  内切、外接圆半径,边心距、半径分别换,

  分成直角三角形2n个整,依此计算便简单。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 (菁华3篇)(扩展2)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按规律排序》 (菁华3篇)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按规律排序》1

  活动目标:

  1、学*将三种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愿意用语言表述排列的规律,并学*根据规律进行补排。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进行补排练*,在玩中学,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将三种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愿意用语言表述排列的规律,

  活动难点

  学*将三种物品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愿意用语言表述排列的规律,

  活动准备

  1、按规律排列的两条彩旗

  2、三种颜色的雪花片若干。

  3、幼儿用书《春之歌》p23.

  活动过程

  一、找规律

  1、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老师做了几条漂亮的小旗来打扮我们的教室

  (出示第一条小旗)小旗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颜色?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2、教师带领幼儿说出小旗排列的规律。

  3、教师在出示另外一条小旗:这里有什么形状的小旗?这些小旗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4、引导幼儿说出规律、

  二、排雪花片

  1、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三种颜色的雪花片,请小朋友将三种颜色的雪花片按照一定的规律排一排。

  2、幼儿操作你,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请他介绍一下自己的排序规律。

  三、花园里的栅栏

  1、出示幼儿用书画面,介绍作业要求。

  2、幼儿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讲评作业。

  四、收拾活动材料,结束活动。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按规律排序》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

  2、能初步进行按规律排序。

  活动准备小猪过生日图三张,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珠子,积木,线等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规律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是小猪的'生日,它的好朋友小狗带了礼物去给它过生日,我们来看看,它准备送什么礼物给小猪?(一条围巾)小朋友们,这条围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你们注意到它的颜色了吗?(黄绿黄绿…)原来这条围巾的颜色都是按照黄绿黄绿这样的顺序排列的,其实这是一条有规律的围巾,黄绿黄绿就是它的规律。

  二、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1、师:小狗带着礼物去小猪家,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它的路,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帮它吧!最后小狗它是怎么过河的?这些石头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大小大小)

  2、师:终于到小猪家了,小猪的房子好漂亮啊,在它的房子里藏着很多有规律的东西,我们来看看找找看。

  3、小猪叫朋友们来吃蛋糕,蛋糕上要插上漂亮的蜡烛,小猪才插了一半,接下去要怎么插呢?(红黄红黄)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用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珠子,积木等材料进行规律排序游戏。

  2、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来排列的?

  四、活动延伸

  找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按规律排列的。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按规律排序》3

  活动目标:

  1、运用实物、图片进行操作、比较,发现它们的排列规律并进行排序。

  2、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①挂在活动室内、能表示排序规律的彩条若干;②铃鼓一面;③圆形、正方形图形片和花生、豆子图形片若干;④按规律填图的作业纸若干。

  2、学具(人手一份):花生、豆子实物若干;圆形、正方形图形片若干;按规律填图的作业纸若干。

  3、活动区材料:①自然角内放置树叶、花生、豆子;②美术角内准备印画用的泡沫印章、颜料和白纸;③音乐角里准备三角铁、响筒、铃鼓等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

  1、请一名幼儿在贴绒板上按教师口述的顺序(一颗豆子,一颗花生)给豆子、花生排队,其余幼儿在座位上同步操作。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2、请幼儿在座位上按教师口述的顺序(两颗豆子、两颗花生)给豆子、花生排队,请一名幼儿在贴绒板上同步操作。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二、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排序

  1、按“正方形的数量不变,圆形数量递增”的规律排序。

  ①教师在贴绒板上出示正方形娃娃和圆形娃娃的排序顺序,如图一。

  ②让幼儿按贴绒板所示的顺序,在桌上摆放正方形和圆形。

  ③引导幼儿发现规律:正方形的数量不变,圆形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多一个。

  2、按“正方形的数量递减,圆形的数量不变”的规律排序。

  ①教师在贴绒板上出示正方形娃娃和圆形娃娃的排列顺序,如图二。

  ②让幼儿按贴绒板所示的顺序,在桌上摆放图形娃娃,并就这上次排序与上一次排序的不同之处展开讨论。

  ③引导幼儿总结这次排序的规律:正方形的数量一次比一次少一个,圆形的数量不变。

  3、引导幼儿进一步体会“排序方向”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活动室中的彩条,寻找彩条的排序规律,如从左向右看。彩条是按“红、黄、蓝、红、黄、蓝”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的,从右向左看,彩条是按“蓝、黄、红、蓝、黄、红”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序的。

  4、游戏

  让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倾听铃鼓声和拍手声,引导幼儿发现“铃鼓声的数量不变,拍手声的数量逐次递增”的规律,并在座位上按这一规律做模仿动作。

  5、智力竞赛

  ①将幼儿分成三组,教师出示智力题(如图三),每组做一题,并推荐一名幼儿代表本组到贴绒板上操作。

  ②让幼儿讲述排序的规律,奖给做得又对又快且讲述清楚的小组一面小红旗。

  三、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物体的排列规律并排序

  引导幼儿根据活动区提供的材料,自由设计物体的排列规律并排序。

  活动延伸:

  1、在户外锻炼时,让幼儿按一定的身体动作规律进行运动,如按“跨步次数不变,跳步次数递增”的规律运动等。

  2、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很容易导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位教师,并在幼儿的学*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根据《指南》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是主要。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 (菁华3篇)(扩展3)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总结 (菁华3篇)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总结1

  同学们认真学*,下面是老师对数学中*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

  *行四边形

  *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分;

  *行四边形的判定:

  ①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③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④一组对边*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上面对数学中*行四边形定理公式知识的讲解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更好的哦。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总结2

  下面是对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希望给同学们的学*很好的帮助。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③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方和等于斜边的*方(勾股定理);

  ④直角三角形中30度

  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②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 、c有下面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以上对数学直角三角形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值诱导公式总结3

  下面是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公式的内容学*,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上面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公式的内容讲解学*,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初中数学公式和规律 (菁华3篇)(扩展4)

——初一数学公式总结 (菁华3篇)

初一数学公式总结1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初一数学公式总结2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初一数学公式总结3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