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

首页 / 文库 / | 2022-11-09 00:00:00

培养信息化人才1

  一、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与实践

  1.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对物业管理行业进行广泛的社会人才需求调研,探索高职高专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物业管理专业以企业对接育人,开展产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教学改革,围绕物业管理职业岗位技能,构建实施具有管理与服务特色的“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成绩突出。我校物业管理专科专业创设于1999年,办学历史14年,共输送了*2500名毕业生,受到了北京、深圳、青岛、南京等国家一级资质物业服务公司的好评,大量毕业生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本专业*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20xx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xx年6月当选为*物业管理协会理事单位,20xx年被评为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在国内物业管理行业有较大影响。20xx年4月成立了山东青苑物业管理公司,这一校办实体为学生“产学研用”结合及实践专业知识学*创造了很好的*台。

  2.培养目标明确,具备了较为完整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点突出,特色鲜明。本实验区依据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建立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教育,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物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以“基础实训,项目训练,顶岗实*”的“产学研用”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特点,着力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改革体制机制,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

  3.应用型人才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物业管理专业建成了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实施了青年博士教师“双导师制”,即学校、企业董事长双导师制,全部教师取得了*注册物业管理师资格,实施学生学业导师制,学生们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清晰的思路。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山东明德物业集团在管理学院还设立了“明德物业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4.建成物业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台。对本领域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建成了大量实践教学基地,数量多、质量优、稳定性强,正式就业率连攀新高。我院物业管理专业建立了11家签约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北京鲁能物业服务公司、北京房修一慧中物业管理公司、北京盛世物业管理公司、北京中兴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北方物业管理公司、深圳市中航物业管理公司、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山东中房物业管理公司、南京恒科物业服务公司等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书和“订单教育班”合作协议书,建立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校外实*、实训基地,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了集教学、科研、生产、就业四位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校内现有物业管理智能监控室、火灾报警控制器、中水处理站等,仪器设备值215万元;学校现有相关图书资料2.4万册。专业实验条件建设优越,毕业生正式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85%以上。

  6.人才培养预期效果好,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物业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推动教学改革,推行“订单教育班”和“2+1”模式改革,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强调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养,以模块化的知识结构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的职业物业经理人,毕业生多年来一直供不应求,实现了大一即就业的目标。自20xx级至20xx级物业管理专业陆续在大一成立了“北京鲁能物业班”、“山东明德预备经理班”、“山东明德项目经理班”、“南京恒科物业班”、“北京盛世物业班”。20xx年2月在与山东明德物业管理集团共同开办了*级“青年就业创业见*基地”,专业实验条件建设优越。

  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①国家对高等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0xx年3月25日在北京召开20xx年度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做的“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提供人才支撑”讲话中指出: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针对我国教育现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关键在哪里?关键在于推动教育结构的科学调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实现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关键环节。20xx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组织15个省份35所地方本科高校及研究机构系统研究欧洲实体经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开展了以1999年新建本科高校为重点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课题研究;二是指导和支持35所地方高校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组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决策研究支撑;三是启动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导意见的研究起草工作;四是广泛开展宣传,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氛围。目前已有部分地方*和*百所地方高校自愿报名参与。鲁昕副部长多次在会议上讲到,教育部将对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类转型。据统计,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鲁昕表示,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据人民网北京6月26日报道,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行解读。鲁昕透露,“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累计为国家输送了*8000万名毕业生,占新增就业人口60%,成为我国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在20xx年度**中明确提出,将继续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随着我国进入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增长由高速到中高速转变,建立教育—就业间的积极促进关系尤为重要。他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做好淘汰落后产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工作。统筹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②山东省城市建设需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物业管理应用型人才。截至20xx年,山东物业服务企业已经超过4500家,从业人员13.3万人,拥有资产187.8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8.2亿元。这对于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市场提供了极大的机遇。根据《20xx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山东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33.4*方米,山东城镇化率达到52.4%,山东城镇居民住宅建筑面积总量已超过5亿多*方米,据此计算,山东物业管理人员的需要量是15万人,因此急需培养物业管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③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物业管理行业职业岗位主要是对物业项目进行秩序维护、保洁、设备设施维护与管理、停车场的管理,并为业主提供综合服务,这些岗位对人才要求既需要有理论知识,更需要有实践操作技能的人才。所以培养应用型物业管理人才需要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2.物业管理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的定位。依据物业管理行业职业岗位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产学研用”物业管理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定位是:以高职高专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为对象,以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以“重技能,宽口径,善创新”为指导思想,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形式,依托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合作企业,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实施“基础实训,项目训练,岗前实训、顶岗实*”,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我们的改革思路是:依托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管理优势,研究和实施物业管理应用型高级管理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体系,建立可实施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验区。第一,改革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学理念:以人才培养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建设有效、可实施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内容和方式。第二,研究在教育各个阶段和不同模式层次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的综合培养模式体系:创新能力训练模式、研究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模式、大学生自主和合作科研模式。

  三、培养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五年规划

  我院20xx级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正是基于高端物业所需人才的职业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旨在培养“首岗适应,多岗迁移,可持续发展”具有创新能力的物业管理专业职业经理人。我们将借助于北京鲁能物业公司、山东明德物业集团、深圳中航物业公司等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共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培养优秀人才。根据物业管理“产学研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本建设要求,结合物业管理专业在培养行业创新人才的实践经验,我们做出如下规划:

  1.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是创新的基础,创新能力是取得创新性成就的必要条件。要培养物业管理行业的创新人才,首先必须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各种知识要点,除了物业管理法规、实务、建筑设备等专业知识外,还要学*房地产、管理学、财务、档案管理等紧密相关的课程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实践创新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提高从业职业素质。

  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锻炼学生服务与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对课堂进行改革,彻底实现三个转变:从传授、传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的物业服务能力与服务水*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以教材传授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增长经验、发展物业服务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将缺乏生机、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转变为生动活泼能力展示、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寒暑假组织学生带着课题与项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校企合作企业考察、学*、交流,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物业实践、积极探索物业一线工作、主动思考物业未来发展的问题、主动创造性解决物业实务工作问题等为基本学*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做好物业服务工作要有“律师的口才,运动员的身体,政治家的头脑”,要训练学生有好的口才,强健的身体,要研究国家政策与方针,要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3.提供大量实践锻炼机会,培养实践技能。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使大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能力。为此,高校就必须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条件,特别要抓好教学实验、实*环节,解决当前学校实践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并全力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校内实*与社会实践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很好的途径,学校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内外实*基地,重视大学生的实*和实践环节,建立稳定的教学实*、生产实*、毕业实*、社会实践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实*、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就物业管理专业而言,可以借助大量的校企合作企业,统一安排实*,并在不同的岗位上轮岗,在各项实*活动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强调素质教育,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在高等教育中,除了专业教育,我们还应该更加强调素质教育。高等教育不仅要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必须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如今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应试教育下培养了较强的应试能力,但意志品质比较脆弱,不愿意从事一线物业服务工作。目前大学生普遍具有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优点,具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要利用这些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只有人格健全、意志坚定并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才能成为合格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人才,成为物业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

培养信息化人才2

  1.引言

  医院对工作人员的培养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更要求其拓展视野,并针对其特点达到人才培养的需求,使他们拥有健康、科学的医学理论以及道德知识,使信息化人才得到全面发展。医学伦理学以道德教育为基石,专门研究和解决在医院以及各个医疗机构中医患之间关系,为医务工作者制定了行为准则标准,它是医疗机构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课程[1]。本文对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探索出能够良好开展的策略。

  2.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重要性的体现

  2.1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医学信息化人才德才兼备重要途径

  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医学伦理知识,决定了医学教育成果的质量,人们的健康是医学存在的目的。自古就有“医者仁术”之说,可见“仁”和“术”在医者的行为准则中是最重要的,更是医学行业内的基本准则。医学理论教育的特点不仅在于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注重,对医学信息化人才道德的教育更是其突出的重点。由此可见,医学信息化人才的医学伦理素质,决定着医学教育成果的质量,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医学信息化人才德才兼备重要途径,是推进医学行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2.2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信息化人才能够应用医德理论知识来解决医患问题

  在目前我国医院的管理中,由于对于医务人员疏于严格管理,因此在各种医患之间产生纠纷的根源都是由于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差,使得医患之间关系恶化;以及在对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患者的自*加强重视,没有遵守知情、同意的准则,因此患者对其不理解,也使得医患之间产生较多的矛盾;有些医务工作者没有责任心,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疏于认真,对问题的处理上不及时、不恰当,也由此引发医疗事故的产生;更有甚者为追求巨大的经济效益,故意要求患者多花费,患者由于不满而产生的纠纷。由此可见,医患纠纷与医疗事故,都体现着医者的“仁”与“术”。而二则之间是相互依存着的,伦理学教育中医学技术是医德基础,医德又是医学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保障。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实施是培养信息化人才能够应用医德理论知识来解决医患问题,是培养医务人员富有责任感,减少和避免医患纠纷与理疗事故的重要途径。

  2.3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升医院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

  医院工作进行的主题的医疗,医疗决定着医院能否良好发展和生存的基础。而“仁”与“术”决是整个医院医疗重中之重。量的高低。二则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是对医学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医务人员医德水*决定其能否更好发挥设备、技术作用的基础。若因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属于医德的建设,会使医院整个医疗水*下降,对医院的长期、健康、良好、稳定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进行医学伦理学教育是提升医院医疗整体质量的保障。

  3.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现状

  3.1医院对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忽视。医学信息化人才的道德、人生、价值观体现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化人才在从事医学工作时必须拥有医学伦理学知识。而我国现代医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医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变,因此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医院必须对医学伦理学培养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识。

  3.2医务人员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忽视。由于,很多医务人员对于医学伦理学知识不够重视,认知程度低,因此失去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医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中并不能够有效发挥其重要性。

  3.3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落后。信息基础知识与技能是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最基础要求,对心理学、伦理学、社会等人文化知识都是教育的范畴。但是现今在医学伦理教育的教学内容依旧很落后,不能够与社会现实接轨,严重影响着医学伦理学教学的实施。

  4.在息化人才培养中医学伦理学教育良好开展的策略

  4.1医学伦理学教育准则的建立。加强吸收世界医学伦理学教育的先进水*,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医学伦理学教育准则。

  4.2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的加强。医学院校不仅要重视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内容,制定合理科学的课程标准[2]。以问题、案例为核心,开展互动式、小组讨论式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只要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那么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及时运用医学伦理学知识来约束自身行为。

  4.3良好人文环境的建设。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培养是培养良好人文环境的基础。人文环境由人文精神和文化相互结合下所创建的。在医学伦理学的教育中,人文素质必须要加强重视,可利用直观教育、树立先进典型、大力宣传h等方式,用实际中的案例去感染、教育信息人员,树立起医院良好的医疗形象,加大医院的影响力度,为医院创设道德和技术并存的人文形象。加强医院信息化人才团队的设立。

  4.4医学伦理学教育多样化的开展。医学伦理学教育不仅要求其在内容上具有实际性、针对性,在规范标准上更要有层次。结合信息人员文化程度、岗位职责、自身身体和思想情况的不同,来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针、教育内容和标准,确保医学伦理学在教育中,具有针对性以及广泛性。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座谈会、研讨会、展览会、演讲比赛、知识问答互动等方式,引起和加强信息化人才的思想共鸣,促进医学信息化人才团队的建设发展,以及教育形式多样化的开展。

  4.5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管理和培训。医学伦理学教育的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和加强伦理文化的深入,更要对伦理学教育管理进行加强,利用多钟形式进行培训。不定时的更新学*信息资源,增进交流和学*。

  5.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信息的发展依托于现代社会信息的发展,医院在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全面更要与实际信息社会发展状况相结合,培养出具有专业技术性强,又有创新思维和良好道德的信息化人才[3]。因此,学伦理学教育在信息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靳辉.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对护理人才培养的意义.[J].文学教育(中),20xx.(02):54

  [2]李义军.生物医学高新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促进医学伦理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xx.(20):186-187

  [3]李庆,黎勇,黄旋.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J].现代医院管理,20xx.(04):51-53

培养信息化人才3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的日益发展和繁荣,各行各业都对信息建设愈加重视,而信息化建设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便捷和效率的提高。因此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是加快会计信息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更准确快捷提供财务服务,为国民经济建设增添基础力量,保障经济良好运行的基本手段。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特点;人才培养

  在国家经济领域建设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样是重中之重,发展会计信息技术,使会计工作信息化,不仅能够快捷的把会计信息数据及时汇总传输及整合,更有利于会计工作的高效开展。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会计信息化建设也应该与时俱进,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信息化管理,为会计服务的相关单位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以便单位管理层能够根据会计信息做出更有利于单位经济发展的策略,从而提高单位竞争力,更加有利于单位的发展。

  1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台,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具有账务处理职能集中化的特点,为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控制决策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

  2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2.1会计信息化涵盖范围广

  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从基本功能上而言,不仅包括会计核算,还包括会计监督、预测及决策,这是会计信息化基本功能的集中体现,除此之外,还要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重新整理,明确会计信息流程;从会计信息化技术方面而言,最基本的是采用计算机操作系统,并以现代网络技术为支柱,从而搭建起适应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台;从会计信息化所涵盖的领域看,不仅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还包括会计教育、实务、管理等设计会计工作的所以领域。

  2.2信息化程度高,具有共享和多元的形式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交易*台日趋成熟,在这种高度智能和新型交易方式出现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会计数据在处理方面高度自动化的变化,同时各种会计信息资源在网络*台可以实现共享。而各种会计信息可以通过彼此授权通过网络获得,这样就会使得各种会计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从而让会计信息能够更快的形成彼此需要的信息。这样一来,会计信息获得的途径就会多元化,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多元获得的会计信息可以实现图形、语音乃至视频的传输。

  2.3会计信息可以实现“智能型”

  在会计信息使用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交换后,不仅提高了信息的处理速度,而且对信息的核算、控制和管理功能都可以实现。当然,对信息处理的各种功能都是在相关人员的参与下才可以实现,毕竟所有功能都需要管理人员操作,系统不能自动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尽管如此,人机之间的协作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速度,实现信息处理“智能型”。

  3强化实现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

  3.1培养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才能

  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从人才抓起,因此,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会计人员就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财会人员必须实现从传统工作方式向计算机网络工作方式的转变,掌握在新型工作方式下的财务工作。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操作,对各种财务报表的生成,审查管理,信息处理及为管理层提供会计信息意见都要熟练。

  3.2加强计算机网络知识学*

  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要求财会人员不仅要熟悉计算机网络会计的一般知识,而且应该懂得计算机网络会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网络财务模式下,财会人员既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同时也是系统的维护者。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人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必须提高财会管理人员的素质,让财会管理人员具备与管理信息系统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及数据库、网络技术及计算机软件设计、操作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知识。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工作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会计信息的及时处理及让管理层准确的预测企业或者经济发展趋势有着及时有效的推动,因此,培养合格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就是重中之重,只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实现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各种优势。总之,会计信息化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

  [1]张红梅.会计信息化进行程中会计人员能力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xx,18.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1)

——信息化团队口号 (菁华3篇)

信息化团队口号1

  1、信息承载梦想,通信创享未来。

  2、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一流通信兵。

  3、优质产品,丰厚成果。

  4、畅游信息时代,沟通美好未来。

  5、自主创新求发展,四海融合促共赢。

  6、瞄着信息化,主动有作为;科学搞通信,实干求发展。

  7、创新信息技术,引领通信生活。

  8、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9、建设和整合电子政务网络,构建统一电子政务*台。

  10、忠勇品格,强者风范;前卫胆魄,谦实作风。

  11、交流融洽世界,互动连通未来。

  12、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

  13、无形战线,无名英雄,无私奉献,无尚光荣。

  14、坚持一手抓信息化,一手抓网络信息安全。

  15、献身使命砺强兵,连通你我当先锋。

  16、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

  17、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高信息化装备能力。

  18、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19、创新突破稳定品质,落实管理提高效率。

  20、老毛病,要根治;小问题,要重视。

  21、永葆先进本色,争当通讯先锋。

  22、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

  23、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24、信息新时代,沟通更精彩。

  25、信通天下,创领未来。

  26、团结一条心,石头变成金。

  27、坚持积极防范、综合防范的方针,构筑全方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8、信息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

  29、争创先进连队,勇当优秀通讯兵。

  30、优质建设,以质为根。

  31、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服务信息化建设。

  32、通信畅享未来,精彩无处不在。

  33、宁愿事前检查,不可事后返工。

  34、实施信息化人才战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供智力保障。

  35、创新成就梦想,科技引领未来。

  36、连兴我荣,连衰我耻。

  37、效益来源于服务社会的回报。

  38、通信融合世界,绿色成就未来。

  39、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0、人人提案创新,成本自然降低。

  41、善于学*,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42、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开放型服务型社会。

  43、畅我通信,筑我长城。

  44、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45、推行电子政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46、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应用。

  47、每天自我检讨,品质自然更好。

  48、大力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快全省“三化”进程。

  49、听党指挥,不怕艰辛。

  50、改进技术手段,全面强化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防范机制。

信息化团队口号2

  1、 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2、 未曾失败的人恐怕也未曾成功过。

  3、 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5、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6、 忘掉失败,不过要牢记失败中的教训。

  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

  8、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9、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10、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高山。

  11、 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12、 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

  13、 真心的对别人产生点兴趣,是推销员最重要的品格。

  14、 自古成功在尝试。

  15、 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6、 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17、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18、 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19、 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

  20、 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信息化团队口号3

  1、 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今天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来。

  2、 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3、 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4、 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5、 事实上,成功仅代表了你工作的1%,成功是99%失败的结果。

  6、 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7、 成功的法则极为简单,但简单并不代表容易。

  8、 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

  9、 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他的关怀。

  10、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11、 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

  12、 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13、 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4、 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15、 如同磁铁吸引四周的铁粉,热情也能吸引周围的人,改变周围的情况。

  16、 网络事业创造了富裕,又延续了*等。

  17、 好的想法是十分钱一打,真正无价的是能够实现这些想法的人。

  18、 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19、 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20、 贫穷是不需要计划的,致富才需要一个周密的计划——并去实践它。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2)

——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实用五份

  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办学思路为指针,贯彻教育局信息中心、学校工作计划要求,从务实、求真出发继续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工作,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将信息教学普及化、提升管理使其规范化,加强管理机制的建设,提高教师应用和学*新技术、新理念的认同度。同时认真总结20xx年度学校教育技术工作中的不足,以示范校的标准衡量各项工作,确保信息化在校园的正确应用。

  加强学校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形成一支力量强、协作能力好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为开展各类信息化应用做好铺垫,同时深入科研工作,认真积累,积极尝试、及时总结,将点滴的积累汇集成一套适合我校信息化建设的方案。另外,定时定期地开展全体教师信息化自培工作,使工作更具有成效化,努力创建一流的教师应用信息化的环境和氛围。

  在工作中我们会用持续发展的眼光关注信息化趋势,紧跟时代步伐,吸取兄弟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进行不断的完善,弥补不足。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兼职信息员的管理,进一步提升信息员岗位意识。

  2、做好多媒体设备的纪录工作,及时进行检查。

  3、校内新添置物品的登记管理。

  4、提高网络的实际应用效能,加强网站的建设和教师课件应用水*,提倡教育新媒体的运用,提高应用水准。

  5、学校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每周至少2次)

  6、防毒软件的安装和部署及时更新,网站服务器的配置和更新、资料备份。

  7、组织教师积极参加高层次的信息化培训活动

  8。根据太仓市教育装备室工作安排,努力完成相关创建工作。

  三、主要措施

  1、为了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及时调整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工作重心。领导小组成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继续深化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实效的专题培训,

  3、丰富网络教学资源,加强oA系统的使用,进行网上办公。

  4、对于学校制定的一系列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加强检查力度,落到实处。

  5、尝试与室内优秀学校开展网络*台下的跨校研究*台,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6、建立一支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一支有层次有实践能力有创新意识较稳定的学校网络管理员队伍与骨干教师队伍;

  7、优化学生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信息技术特长,展示信息技术教育成果,组织师生积极参加电脑制作活动。在四、五年级继续开展沙一小十佳班级博客及十佳学生博客评比,中高年级学生中进行打字比赛、制作电子小报比赛。

  8、加强校园门户网站建设与应用,推动学校教育宣传和信息化环境下校园文化建设方的积累,提升学校办学地社会影响力。

  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素养的有序提高,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养和培训,努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本学期,信息技术组将继续配合教科处,积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我们将从以下几点加强培训工作:

  二、总体目标

  1、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整体水*,

  2、积极开展网络知识普及,使教师依托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教研与学*。

  3、使每一位中青年教师拥有自己的信箱,积累与交流教育感悟。

  4、进一步提高教师办公自动化等教学基本功。

  三、培训对象与预期目标

  培训对象:以对计算机知识不了解和能力较差的老师为主要培训对象。

  预期目标: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系统操作方法;能运用Office办公软件服务与教学;能上网浏览相关信息和下载相关文章;能进入学校网站上传文章。

  培训目标任务:对全体教师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训,使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等有较明显提高,并从中培养出一批教学骨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培训原则为:面向全员,突出骨干,按需实施,分类指导。

  四、培训时间与课时安排

  培训时间:每周四第二节课后。

  1、计算机系统知识。

  2、Word20xx简单应用。

  3、网页浏览基础知识。

  4、电子邮箱的注册申请。

  5、Excel相关知识培训。

  6、演示文稿的简单知识。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2

  目前,学校中青年教师已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考核,但这仅仅是达到了应用信息技术的较低要求。要使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达到更高水*,特别是要使部分教师能胜任学校的信息化实验班的教学,必须使教师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水*和操作水*,为此,信息处特制定20xx年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如下:

  一、3月份,由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为如何用FrontPage制作网页。

  二、4月份,由黄有新对教师进行培训,内容为如何用Dreamweaver制作网页。

  三、4至5月,教师练*制作个人主页,信息组教师进行辅导。

  四、7至8月,对下学期任信息技术实验班的教师进行培训,要求能熟练应用Word、PowerPoint、及网页技术进行备课上课。

  五、9月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学*与培训。

  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 3

  一、学*目标与任务的确定

  1、学*目标描述

  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2、学*资料与学*任务说明

  包括学*资料的选择、学*形式的确定、学*结果的描述、学*重点及难点的分析。

  3、问题设计

  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资料。

  二、学*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风格等。

  三、学*环境选择与学*资源设计

  1、学*环境的选择

  学*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环境等。

  2、学*资源的应用

  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看,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材料。

  (1)学*资源的类型包括:

  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

  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

  专题站:某一专题的学*和研讨。

  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

  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测试等等。

  (2)学*资源资料要点及来源

  简要说明每个学*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资料。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A、供给事实,建立经验;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D、供给示范,正确操作;

  E、呈现过程,构成表象;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

  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J、归纳总结,复*巩固;

  K、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

  A、设疑—播放—讲解;

  B、设疑—播放—讨论;

  C、讲解—播放—概括;

  D、讲解—播放—举例;

  E、播放—提问—讲解;

  F、播放—讨论—总结;

  G、边播放、边讲解;

  H、边播放、边议论;

  I、学*者自我操作媒体进行学*;

  J、自定义。

  四、学*情境的创设

  1、学*情境的类型

  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情境的设计

  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忙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

  五、学*活动的组织

  学*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的设计、协作学*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资料。

  1、自主学*的设计:支架式学*、抛锚式学*和随机进入式学*

  支架式学*:是指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经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引到一个更高水*,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抛锚式学*:指根据学*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经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随机进入式学*:指首先确定学*主题,创设从不一样侧面、不一样角度表现学*主题的各种情境,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

  2、协作学*的设计:竞争、辩论、伙伴、问题解决和主角扮演

  竞争:教师先根据学*目标与学*资料对学*任务进行分解,由不一样的学*者“单独”完成,看谁完成得最快最好,然后教师对学*者的任务完成情景进行评论,其他学*者也能够对其发表意见,各自任务完成后,就意味着总任务完成。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学*主题,先确定自我的观点,之后在必须的时间内借助虚拟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以构成自我的观点,教师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反两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经过辩论学*者可对问题进一步理解。

  伙伴: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

  问题解决:根据确定的问题,多个学*者组成协作学*小组,根据学*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某个学*任务,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能够是报告、展示或论文等。

  主角扮演:指由不一样的学*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者的主角,由学*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主角能够互换。有助于对问题的理解有新的体会,还会增加成就感和职责感。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是指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学*资料、网络资源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联系的'形式。可按时间关系或空间关系进行设计。时间关系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即教学程序、教学步骤、教学过程等;空间关系则主要指教学资料的层次关系、教学过程的逻辑关系等。可按提议图标绘制,也可使用Inspiration或MindManager等工具,创设教学流程图。

  六、学*评价的设计

  1、测试形式与工具

  包括

  (1)课堂提问

  (2)书面练*

  (3)达标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测试

  (5)合作完成作品等

  2、测试资料

  学生学*活动的评价:学*目标、学*任务、学*态度、交到程度、资源利用和学*效果的评价;

  学生学*效果的评价:目标到达、任务完成、达标测试、创新精神、实践作品和信息素养的评价;

  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对教学活动组织、学*资源利用和教学过程指导的评价;

  学*资源质量的评价:目标与资料、结构与功能、超链接与导航、多媒体、素材质量和技术规范的评价;

  支撑服务系统的评价:针对技术水*、教学功能、资源供给和咨询服务的评价。

  七、备注

  填写对帮忙过自我的人(包括参阅的文献、借鉴的案例,以及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帮忙过自我)表示的感激和其它要说明的事项。

  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 4

  要做发展型和学*型教师,就要立足于教师个人的自我发展,充分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理念。从学*的意义上来说,教师也是学生。因材施教,变被动培训为主动自修,这一原则性变化为我们的学*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搭建了一个认识自我,反思教育,自觉提高的*台。

  一、研修的目标:

  结合二期质量工程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和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有效性的现实反思,在教师培训期间,不断学*,认真思考,反复实践,提高业务能力,锤炼专业精神,丰富教学智慧,形成教学风格。并积极投身一线教学,积极开展校本教研,真正成为农村教学的业务能手。

  二、研修计划:

  1、勤于学*,树立终身学*的观念。

  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的观念。多渠道地学。要做学*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学*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学*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2、立足课堂,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教学工作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教学理念,反思教学的实际成效。探求成功的教学模式,思考教育教学的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问题。

  3、提升业务,乐于动笔,扬长补短。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让学生听说读写之前,教师的自身业务也要能跟上。听明家诵读,说精准的语言,读经典的著述,写生活札记。每天坚持动笔,正人先正己,育人先育己。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转化为教学的动力之源。

  4、时刻不忘调整心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学生。

  三、具体措施

  1、看2本教育教学理论书。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研读名家关于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著作。做好读书笔记。做到认真研读,读有心得。结合教学实践、生活点滴,撰写学*感悟文字。把所读经典作为反观自身的明镜,端正教育教学行为方式。

  2、网络*台,积极学*研讨。每天浏览教育类网页1小时,进行网上交流和研讨。参加培训班内博客交流。利用网络写教学日志,不断在反思中进步。

  3、深入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将培训心得渗透在具体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团队优势,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讨。互相学*提高教学实效。立足学校实际,解决当前农村信息技术教学难题,以研促教。

  4、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备课做课。利用观摩学*的机会,见贤思齐,学*提高。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教学活动,研修提高教学能力,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艺术。

  5、积极参加培训,潜心学*研讨,认真参与小组活动,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积极向专家请教,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利用好每次的学*机会。

  6、学*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提升素养。练好教学基本功的同时,通过多读多写完善自我,为教好书育好人打下坚实基础。诵读名家名篇,浸润人文情怀。写生活感悟,反思人生真谛。通过自身的提高,寻求教学的新起点

  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 5

  一、信息技术(远教)校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负责人:

  学*成员:全体教师

  二、指导思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发展创新为动力,与时俱进,继续深入开展校本师资培训,开创我校本师资培训的大好局面,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三、培训目的

  1、增强信息技术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

  2、在具有共同操作基础的前提下,分层学*、分组学*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

  3、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四、培训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学*必须与信息技术实践运用相结合,必须与学校和学*者自身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因而,作为指导教师要坚持理论学*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信息技术教育学*落到实处。

  2、坚持针对性、时效性原则。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教师必须能熟练使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教研、教改,有针对性地学*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快地领略信息技术的无穷魅力;坚持与校内外软硬件环境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合理的利用软硬件资源。同时,注意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性,为教育教学改革服务。

  3、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和规范管理的原则。

  五、培训形式

  集中组织培训和自学相结合。

  六、培训内容

  1、对全体教师进行电脑硬件基础知识及应用培训。

  2、对全体教师进行网络基础知识及使用培训。

  3、对全体教师进行常用软件知识及使用培训。

  4、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室使用方法培训。

  七、考核方法

  1、基本技能:全校老师都会正确使用现有设备,维护自己的电脑,掌握多媒体教室使用方法,能使用配套光盘上课。45岁以下的老师能够制作简单的课件,并且每学期必须在校课件资源库有1个以上课件。

  2、应用软件:能使用常用软件,进行下载、安装、升级、设置和卸装。

  3、网络使用:完成网上浏览、搜索相关资料,下载文件、发送E-MAIL等操作,部分教师可以制作网络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4、多媒体教室使用:会应用多媒体教室,年轻教师会应用白板上课。

  八、落实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开展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适宜基础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因此,学校各层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

  2、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要卓有成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校本培训的制度化、

  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学*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本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水*。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做好培训纪录,健全培训档案和教师成长档案。要加强过程性督导检查,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抓落实,求实效,考核结论可纳入教师进级晋职的依据。

  3、落实经费,保障培训条件。

  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学校应统筹考虑,优先安排;教师培训所需资料书籍,学校要予以保证;充分利用国家投入的相关设施设备加快校园网和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努力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确保各项培训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4、严格考核,建全奖惩机制。

  教师参加培训应实行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凡参加培训并经考核合格者,作为教师评先选优、参加职务评聘的必要条件之一,并与*时的绩效挂钩。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3)

——信息化建设总结 (菁华3篇)

信息化建设总结1

  一、20xx年各项工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45亿元;销售收入:预计完成48亿元;实现利税:预计完成1.2亿元;实现利润:预计完成-0.1亿元;非煤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0%;单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幅3.2%,完成市下任务目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完成市下目标。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我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坚持企业主体、*引导,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服务质量,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

  1、关注现有企业运行质量,挖掘已有经济体的增长潜力。高度关注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抓住制约和影响企业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分类分业施策,加强指导服务;加大对困难行业、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促进企业增收减支,降本增效,扩大有市场、有效益产品的生产,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水*;发挥新型工业示范基地的集聚牵引和带头作用,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正视发展环境,全力抓好经济运行监控。紧紧围绕工业经济全年目标计划,科学排定工业生产指导性计划,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经济运行监控,每月召开一次区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每季度组织一次重点成长型企业生产经营分析交流活动,切实加强工业产销、利税、投资等重点指标的分析,加强重点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监控,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认真研究解决,避免大起大落,促进工业经济健康发展。一是加快现有工业项目的实施进度,不断壮大地方工业实力,促使发展潜力变为发展实力。二是针对当前企业资金紧张的实际,配合相关部门搭建政、银、企、保合作融资*台。充分利用相关的扶持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帮助企业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和省市资金扶持。

  3、建立长效机制,推进节能工作全面开展。在推进节能工作方面,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按照省、市下达的能源审计、监测计划,积极组织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和监测工作。

  (2)依据《xx省节约能源条例》,加强节能监管,加大节能执法力度。

  (3)督促企业对在用的高耗能锅炉和窑炉进行改造升级;

  (4)督促企业对在用的高耗能变压器和电机进行改造升级;

  (5)加快对还在使用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能效提升,按“十三五”电机能效提升目标有步骤地淘汰高耗能落后电机;

  (6)加快对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7)鼓励企业大力实施节能技改项目,并配合企业争取省级节能奖励资金;

  (8)稳步推进社区节能、教育节能等社会节能工作,把节能降耗工作向小企业、居民区、住宅区发展;

  (9)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工作的宣传力度,让节能降耗深入人心,把节能降耗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

  4、生态建设工程方面

  (1)继续加大巡查力度,保证工业固体废弃物应统尽统。

  年初,我们对辖区内的小型企业进行摸底,排查排放固体废弃物的企业,保证工业固体废弃物应统尽统。经过排查确定,我区没有新发现排放固体废弃物的小微企业。

  (2)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20xx年,我们将固体废弃物排放工作与节能降耗工作同时抓,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和工艺的升级改造,用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代替煤炭,切实减少燃料所用过程中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从源头控制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

  (3)鼓励企业发展固体废弃物利用产业。

  20xx年,我们将继续鼓励企业开拓固体废弃物利用渠道,力争使全区固体废弃物充分利用,将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

  5、做好帮扶企业减轻企业负担工作。

  20xx年,经信局累计帮扶企业37家,梳理问题43件,已协调解决问题39件,剩余4件在推进中。同时,严格执行省、市减轻企业负担相关精神,对xx区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够减免的费用再次进行了摸底统计,各企业在xx年减免费用622.76万元,可享受补贴128.9万元的基础上,今年可减免的养老保险及失业保险共290多万元。并且帮助同车公司、北方通用集团6xx厂办理了电力直接交易,全年,同车公司节省电费356万元,6xx厂签订了3700万度的用电合同,预计全年节省电费23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工业企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xx年,我区工业经济各项数据明显下滑,经济形势严峻。从各项工业经济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看,各项经济指标比去年同期有明显下降。特别是我区的龙头企业(同车公司),由于受两车合并的影响,企业上半年没有订单,整个同车板块的9家规上企业经济效益全面下滑,严重影响了xx区工业经济的发展。

  2、制约因素多,企业发展乏力。由于辖区内的各大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地方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力相对较弱,除一些服务政策的支持外,不能有效发挥地方调控的杠杆作用。特别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方面,我区的“三上”企业,都是国省营企业,没有一户xx区地方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是按照集团公司或国家采购进行订单生产,生产经营机动性不强,企业经济整体增长空间有限。

  3、我区工业储备项目少,后劲明显不足。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受土地因素的制约,我区工业园区建设落后,没有像样的工业园区,一些大型的工业项目不能落地,即使招商引资的工业企业也只能税收纳入我区管理,一些工业经济指标全部纳入属地管理,造成我区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一直徘徊在在地统计时的局面,没有其他增量因素,也没有即将投产的大型工业企业,不能够形成强大支撑拉动作用。

  4、社会、居民、三产节能较难开展。开展居民、社会节能工作,首先面临的是人多、企业多,分布面广,数据来源众多,无法有效统计的困难。以餐饮商贸能源统计为例,商贸企业由于企业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素质不高等原因,数据可靠性差,统计数据缺失严重,现统计部门正加紧统计渠道建设,力争在使三产能源统计尽快系统化、科学化。

  5、任务重人员少,开展工作难度大。经信局作为全区综合管理部门,日常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上还是我区节能降耗、信息化、电力设施安全的主管部门,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大。这样,在人员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工作开展比较吃力。以节能监察为例。按照省节能监察总队的要求,为便于开展日常节能监察工作,各级*要成立相应的节能监察机构。但省、市一直没有下达关于节能监察机构编制的相关文件,机构人员编制名额无法解决,区节能监察队等常设机构无法成立,节能监察工作无法开展。

信息化建设总结2

  为全面落实股份公司信息化建设要求,集团公司按照“适应企业长远发展、打造自主研发品牌”的规划和“顶层设计、自主研发、协同建设、分步推进、全面应用、持续优化”的原则,以业财融合为基础,采取自上而下、部门联动、多措并举、综合用力等手段,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综合系统建设、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机房改造、网络扩容、网站改版等方面做了超多工作,利用信息化优势逐步改变了传统工作方法,快速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显著增强了集团管控水*,为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工作及成绩

  (一)强化组织,充实力量

  今年,集团公司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调整了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完善了组织机构,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工作职能,增加了信息中心人员配置,信息中心人员从原先的1名专职人员增加到此刻的3名专职人员和2名兼职人员,为全面开展信息化工作带给了有力保障。

  (二)完善制度,强化措施

  根据股份公司信息化相关制度、规范、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了《信息化暂行管理办法》、《信息化制度暂行管理办法》、《信息化项目建设暂行管理办法》、《信息网络暂行管理办法》等十余项制度,健全了信息化管理体系,确保了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三)精心研发,构建*台

  按照信息采集格式化、事项处理程序化、系统集成模块化、流程控制自动化、管理工具表单化的原则,确立了企业综合管理信息*台“四大系统”、“二十五个模块”、“六大目标”和“一条主线、两个基础,三个转变、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制定了以全面预算为龙头、集中管控为核心、资金支付为关口的业务财务一体化信息*台建设规划方案。

  经过一大批财务、业务及软件公司人员日夜奋战、不懈努力,目前,*台“四大系统”中财务管理系统初步建成,综合办公、业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正在建设,其中部分模块已经具备上线试验条件;全面预算、资金管理、经费管控、集中核算、报表大厅、企业外网、档案管理、电子商务等模块上线运行;职责成本、合同管理、物资管理、设备资产、办公自动化、移动办公等模块明年初将全面投入运行。“六大目标”阶段性实现,初步到达了业务财务一体化、数据互联互通、信息集成共享,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管理和经济运行质量再提升。

  (四)深化应用,发挥功能

  按照边建设、边完善、边上线的思路,集团公司机关信息中心、工程、物资、经管、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围绕信息化建设,紧密配合,协同开发,各部门、各单位给予了超多支持,在集团机关、太原、大西、广西沿海等地多次集中人员进行业务研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系统运行带给了基础和条件。透过机关相关部门的用心配合,加快了信息*台建设与应用的步伐,推动了信息*台及时上线应用,促进了业务与财务协同管控、规范运行,初步实现了零时差、零距离管理和一站式、标准化服务,解决了集中管控与远程服务的问题,推动了业务人员从事务型主角向管理型主角转变,经济运行从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

  (五)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及应用取得突破

  在视频会议系统方面,重点完成了康远新材料公司、南方公司第二会议室、两个局管项目部、三公司MCU及下属四个项目部、四公司广西沿海项目部、北方公司贵广项目部10个点的建设工作。目前除竣工项目外,集团公司视频会议系统能够连通10个子分公司、五公司柳州基地、南方公司第二会议室、三公司四个项目、五公司五个项目和三个局管项目部共计24个点。全年集团公司召开各类视频会议20余次,参会人数5000多人次,保障了会议精神实时、全面、有效的传达,节约了超多交通、住宿、会议等费用。

  (六)机房建设有序推进

  为实现集团公司中心机房规范化、标准化,信息中心组织对中心机房进行了改造,包括空间布置、线缆、温湿度调节、消防、防尘等。改造后机房空间布置更加合理,线缆排列有序,温湿度持续稳定,为各软件系统运行带给了更稳定的环境。

  (七)网络运行质量逐步提升

  组织对集团公司机关网络进行了扩容,在原有联通10M、移动20M、电信30M的基础上,透过比较选取了对性价比高的移动网络带宽进行增加,现集团公司机关网络总带宽为240M,其中联通10M,移动200M,电信30M。

  (八)网站建设有效改造

  组织对现有门户网站进行了版面改造,在原有基础上丰富了资料,增加了电子杂志等个性化版块。改版后不论是版式风格、还是文字资料等都比原先有了较大的'提升。

  (九)日常维护常态加强

  组织对集团公司机关办公计算机、服务器、应用软件、网络等故障维护600余次,保障了集团公司日常办公的正常、有序、稳定。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1、个别单位对信息化工作重视还不够,信息化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兼职人员多,导致信息化工作向下传达不通畅,安排工作不能及时完成。

  2、对信息安全方面认识不够,信息安全对企业和个人来讲尤为重要,目前在整个集团公司范围内在上网或日常办公中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操作不规范,信息保护不严格等问题。

  三、20xx年的主要思路和工作重点

  紧跟股份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用心开展相关系统的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流程、标准,加快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步伐,加强系统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信息化作用。20xx年信息化主要工作如下:

  (一)完善系统模块,持续优化功能。加强部门配合,加大系统开发力度,确保各模块按预期目标上线;完善已经上线和准备上线的功能模块,提高系统的适用效果,确保阶段节点目标实现。提前部署上线的经管、物资、合同、收入等模块,完善功能,持续优化,确保满足各部门实际工作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

  (二)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操作技能。一是围绕系统功能、业务流程、系统运转、业务操作等,整体安排,统一培训。二是根据业务资料,组织本系统专业培训,促进各业务工作。三是举办多期实务操作培训,全面覆盖,力争每个业务人员都能到到达一次培训。透过全面培训,确保让全体业务人员到达熟练操作程度,切实体现系统运行效果和提升业务管理水*。

  (三)加快上线运行,全面推广应用。明年元月起,已经建立系统全面上线运行。一是根据业务管理需要,结合系统应用,进一步梳理相关制度、流程,完善管理台账、内部报表。二是固化制度、流程、业务表单,统一标准,植入系统。三是认真组织,精细操作,将各个模块的基础数据植入系统,确保质量。四是强化统一使用,各部门、各单位目前使用的各种软件系统,除经审定统一接入业务财务一体化信息共享*台以外,其他各单位不得擅自建设、使用相关系统。

  (四)做好相关工作,力推信息化工作。一是继续推广应用股份公司统建的企业应用中心、人力资源系统、IT预算系统、规制管理系统、工程管理系统、团青管理系统、工会管理系统、科技管理系统、蓝信系统等信息系统。二是继续完善集团公司信息化制度体系建设,使集团公司信息化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三是继续加大力度推广视频会议系统,争取使所有子分公司和较大的项目部全部安装视频会议系统。四是开展集团公司门户网站、综合管理信息*台等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信息化建设总结3

  为了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学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学校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改善和提升了现有的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信息化建设为教育带来了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有力工具。20xx—20xx学年,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机构的管理。

  1、进一步健全组织结构,加强统一领导。为了更好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我们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为了使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快速发展轨道,学校成立了以领导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教导处负责部署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措施和发展方向。

  2、领导重视,注重投入。我校投资万于元,购买了几部购买了数码摄像机,方便了办公,同时也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条件。

  二、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发挥设备应有作用。

  1、课堂教学的应用远教项目为各科教学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教学素材,通过合理利用使课堂变得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效果明显提高。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电教管理员根据各科任教师提供的各科目录及教学进度计划认

  真及时地下载相关对应课程资源并及时公布资源内容。并将资源内容对号入座存入教师资料库,确保使资源得到及时、充分、有效的利用。

  (2)科任教师可在规定时间内查阅资源内容以备好电教教案。保证每周都利用班班通上课。

  (3)教导处负责监督和检查,把检查结果公布上报,做到每周一公布,每周一上报。

  (4)电教管理员可根据教师课后反馈意见认真填写课后评定效果。

  (5)各科任教师课后认真填写《班班通设备使用登记册》。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把握学科能力的竞赛和参加各级各类信息技能研修培训活动。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提供帮

  助,老师们通过网络媒体收看视频直播,参加网络教育系统培训,丰富了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及时的传递信息,进行教师间的沟通,利于储存。

  五、注重兴趣培养,努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学生兴趣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来设置,每一个学生必须有一个自己的特长方向,打字、画画、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等。根据这样的要求,信息技术老师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在课外兴趣班、中午开放时间等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积极辅导学生,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比赛。

  六、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如:我校的教育信息集散功能不强,学生计算机容量及配置较低,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学科教师用机不能实现一人一机,学校暂无学校主页,没有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较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同时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校际远程教学与听课、评课、远程培训等,

  总之,学校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为此,我们将继续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4)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 (菁华3篇)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1

  教学主题

  行进间直线运球(复*)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一、教材分析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是《体育与健康》中确定的篮球教材的教学内容之一。这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而且常见的一种突破技术,它方法简单实用,具有动作迅速、隐蔽突然的特点。在高中年级学生已能较自如地在移动中控制好球的基础上,尝试安排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把其作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可提高学生控制球能力和手脚的协调配合,对于其它技战术的学*与掌握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该项篮球技术学*,让学生在学练中自己探究、分析、合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生分析

  参加篮球选项教学班的学生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对篮球的兴趣也较浓厚,学生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模仿、自学以及自控能力,又具有很强的学*欲望。班级的体育骨干能力较强,同学之间团结合作,集体荣誉感较强。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动作原理及其实用价值。

  2、通过学*初步掌握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过3个连续的障碍。

  3、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并能在游戏中尝试运用所学技能,增强学好篮球的自信心。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通过播放比较精彩的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意识。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受到启发。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三步上篮的基础动作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动作。

  课前:在多媒体的支持下观看——NBA比赛,将比赛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自己掌握的技术对比,通过对比纠正自己的错误动作。课中:抓住特点,图文互补,以视频中的正确动作为根本形成主观映像,贯穿行进间运球和换手的时机的教学。首先由前面设置的障碍为原因引出问题,“我该怎么办?”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并让学生试着找出解决的方法,并结合视频中的动作设计自己的动作,从而体会到遇到有障碍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同时,根据正确的技术动作修正自己设计的动作,引导学生找出本技术中的关键点,“换手的时机”。以彻底的了解和掌握直线运球过障碍变向换手的基本技术。课后:主题升华。用精彩的比赛让学生体会期中的快乐。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开始上课→讲述篮球→幻灯片的播放→篮球视频的播放→共享文件给学生→教师示范→学生示范→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学生点评→教师点评→下课

  引出主题导入新课

  师生相互问好

  讲述篮球

  幻灯片和篮球视频的播放

  共享文件

  教师示范动作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本单元的学*成果

  下课

  全体起立,全体坐下

  思考与学*

  学生示范动作

  学生阐述思路和想法

  学生间相互点评

  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本单元的知识

  ppt和视频播放

  欣赏作品

  观察

  欣赏优秀的学生动作

  观看多媒体

  幻灯片和篮球视频的讲解

  1.同学们想不想学*篮球技能,让自己在球场上可以叱咤风雨?那么下面我就带领你们走进篮球是世界。

  2.任务一:教师讲解篮球的基本知识,篮球的基本技能

  3.任务二:通过幻灯片和篮球视频讲述三步上篮的知识

  4.任务三:教师示范正确的技能动作

  5.任务四:学生们自己练*

  思考

  观看幻灯片和视频

  思考

  实践练*

  ppt的播放

  设计评价

  1.请动作好的同学说出想法,动作的变化?

  2.要求其他同学从思考、观察、示范等不同角度进行简单的评价

  表达动作的思路,相互评价

  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都学到了那些知识,有没有在脑海中掌握了这个技能?

  总结本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

  思考:如果障碍很灵活,我们该如何办?

  考虑用一些假动作来“欺骗”障碍,以达到自己过障碍的目的。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2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电气专业教学部的朱先威,今天我参赛的课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作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大中城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至今日,地铁,已为生活增添了一份律动,是一种温暖也是一种陪伴。

  因此,我本次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的课题是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作业。我将从教学设计依据,教学方法,学*方法,教学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一:课程标准。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服务型人才。熟练掌握岗位技能知识,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我将在教学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热心,细心,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收货乘客的放心,安心和开心,用心服务,一路心随行。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二:教材分析

  我所采用的教材是全国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规划教材 《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第一版,我所授课的章节是7.1节 售检票作业。用时4课时,2节web 教室理论课,2节实训室实操课。本章节是该教材的重点教学项目,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岗位技能。主要由以下学*内容组成: 售检票作业内容,售检票作业标准及程序

  教学设计依据分析之三:学情分析

  我所授课的班级是13运管1班,通过我的观察了解,这是一群活泼开朗,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孩子们。我将从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媒体操作能力,知识结构进行分析

  个性心理特征:学生具有自己的头脑,性格和行为认知规律,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分析,思考,我会尊重其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学*资源,让其自主探究学*

  媒体操作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媒体操作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搜索,下载,讨论等功能。但他们在有用信息的获取和信息的整理加工方面仍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知识结构:学生已经学*了《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礼仪》等专业课程。这些背景知识结构为新知识的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依据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及素材: 图片视频展示: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兴趣

  网络探究学*:采用wps 轻办公功能,提前将学*资源传输到网络,供学生下载学*

  PPT课件:清晰 直观

  仿真软件:由于学生人数及设备耗资等问题,无法保证学生一人一套,硬件实训也会造成设备的损耗,仿真软件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情景模拟:模仿售检票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情境中完成学*任务的理解与应用。

  在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学生的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自主探究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自我评价,仿真操作等

  教与学是相互的,总的来说:做中教,做中学的职教理念贯穿其中 教学设计依据,教学方法,学*方法,的分析与确定之后,我的教学活动过程如下

  正式授课之前,我会将相关知识使用Wps轻办公*台传输给学生,供学生下载学*。设计意图:学生以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进行积极主动和协作式的学*,并可在wps设置讨论组,可进行提问并答疑。 教学活动过程第一环节

  一 新课导入

  通过播放《北京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使

  用指南》的视频导入新课

  视频采用的是卡通人物的设计为乘客介绍了设备的操作,使用及单程票储值票的购买发售,形象直观,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为本章节重难点的学*奠下一定基础。视频的观摩学*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是学生可以避免直接接触设备因失误造成设备的损耗。复*回顾:

  1、请说出车票哪些类型?

  2、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的终端设备有哪些?

  信息技术的运用:视频

  设计意图:利用播放视频,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兴趣

  (一 )呈现学*任务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我将分为以下两个任务

  任务一:售检票作业内容

  任务二:售检票作业的标准及程序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和研究活动的主线。

  设计意图:在"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主线下,使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学*策略与技能。

  (二)任务完成过程

  1、查阅资料,获取相关信息

  2.小组讨论

  学生以小组形式对问题进行提问,讨论并总结。

  教师予以引导。

  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师生交互学*,协作学*

  设计意图: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交换想法,意见,

  实现协作学*,避免了受单一思维的限制。

  3. 讲授(PPT课件展示)

  (1)售检票作业内容

  图片教学

  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图片

  设计意图:解决了传统理论课上无实物设备的问题。使学生对设备及操作步骤有了相对直观的感受,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基础。

  (三)效果检测(实践操作)

  地点:AFC系统实训室

  方式:教师先示范,学生观摩学*后实际操作

  设备: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半自动售票机及仿真软件 形式:两人一组(一人乘客,一人站务员),情景模拟

  任务:

  1.自动售票机作业:单程票购买,储值票充值

  2.半自动售检票机票务作业办理:

  单程票发售

  储值票发售,充值,退卡

  车票分析

  车票抵消

  测评:测评表(自评和互评)

  教学总结及评价

  信息化教*用技术:仿真软件及终端设备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网络传输评价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评价表可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协作学*过程中做出的贡献以及综合评价

信息化的教学设计3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

  我国发达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为核心,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滞后现象。“低认知水*,简单技术操作”需要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祝智庭,20xx)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黎加厚,20xx)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8个模块:

  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2.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3.学*资源查找与设计;

  4.教学过程设计;

  5.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6.评价量规设计;

  7.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8.教学设计过程的评价与修改。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课程问题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模块是教学问题设计。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主体教育理论

  3.新基础教育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基于问题导向式的学*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

  1.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中间连接;

  2.立足于当今优秀的教育理论基础;

  3.大量的案例、模板、量规、可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填空替换的样板等多样化的资源;

  4.各种“阶梯”或“支架”,可供教师能够轻松愉快地模仿、借鉴、运用;

  5.循序渐进,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内化、领悟、迁移、再创造。

  强调人文精神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各种教育哲学观念的理解、教学的艺术和造诣、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追求,生命的价值等等,融入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教案的构思、每一堂课的教学进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问题设计

  通过课程问题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用问题激发学生全身心进行探究学*,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基本问题”:是引导学生致力于揭示各学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它不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科问题(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问题),而是指向学科核心思想和深层次理解的,能够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问题。

  “基本问题”的特点:

  1.指向学科的核心;

  2.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过程中自然地重演;

  3.孕育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基本问题帮助教师关注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例如,一学年课程或中小学某一学段)教学中的重要主题,透过各式各样的教学表面活动去关注要教给学生的那些基础的概念。帮助教师从人、社会、自然、生活的视野来为学生考虑自己的学科教学。

  基本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中的高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帮助学生从哲理高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知识,使学*与人类历史、社会、自然相联系;使当前的学*联系到其他学科和更广泛的主题。

  “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的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主题的具体通道,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能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思考。

  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活动设计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2.创设学生认知的学*情景;

  3.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4.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5.设计辅助学生学*的支架或阶梯

  6.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七、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量规

  2.作品评价

  3.档案袋评价

  4.KWHL表

  5.多样化的评价

  八、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例研究

  九、设计自己的单元教学计划

  十、展示和交流自己设计的信息化教案

  十一、关于在自己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案的讨论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5)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菁华3篇)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1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区有关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文件精神及我校发展的实际需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整合为核心,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网基础资源及人力资源,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层发展,积极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

  二、总体目标

  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升学校管理水*,不断提升学校特色,充分利用本校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学特色优势,以科研为先导,以德育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明确创建标准、强化创建过程、突出应用、注重发展,积极创建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

  三、规划

  (一)、硬件及*台建设

  1、生机比达4:1,师机比达1:1。

  2、学校建成一批多媒体网络活动室和网络教室,提高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努力做到人(学生)空机不空。

  3、学校具有通用的管理、教育的学*的*台。

  (二)、资源建设

  1、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市、区、校三级教育资源库的开发与建设,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

  2、加强本校教育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质量,形成一定规模。

  (三)、应用水*

  1、建立学校网站,有高质量的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组主页、师生网页等。

  2、通过校园网络,实现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

  3、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学*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学*工具。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专项研究课题,成效显著;在形成学校特色基础上,积极带动周围学校共同发展。

  (四)、师资队伍

  1、网管人员定期接受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2、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网络学*和备课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

  (五)、网络安全与制度建设

  1、及时建立网络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应用适当的软件,严防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

  2、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对不良信息的判断和自觉抵制能力。

  3、学校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领导小组、落实专人负责等方式,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4、经费保证。

  5、学校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制度。

  四、推进策略

  (一)、优化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

  1、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应用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宽带教育城域网使学校获取外界资源变得非常快捷、方便,使教师手中的电脑提高其利用价值及利用率,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逐步投入,不断完善校园网络中心设施设备,添置专业web服务器与非线性编辑系统。另外,根据发展规划,要更新原来教师使用的办公用机。

  2、抓好信息化教材建设。信息化教材(音像、多媒体软件)资料建设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将继续做好音像资料目录的编英借阅工作。开展好自制电教教材的评比工作,鼓励教师应用、自制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件。建好教育信息资源库,包括音像资料、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等,实现网络化发布与管理,不断充实校园网络资源。

  3、做好网络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学校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加强对师生进行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教育,明确网络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对网络定期检查维护,确保网络安全畅通。网站制作者要精心建设好、开发并完善在建栏目;建立好各校、各科室通联队伍和信息送交制度,开辟教育教学信息专栏,让复合型网站成为教师信息库、备查处,展示学校素质教育的精品窗口。

  (二)、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1.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5岁以下青年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及具体网络的基本技术。

  2.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工作。

  3.明确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要求,鼓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计算机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改革和实验。提高教师应用计算机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4.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人才基矗。

  5.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6.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7.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抓常规,充分发挥装备设施效益

  1、进一步抓好电教器材的保管和借用。抓好现有设备的维护、保养,技术室定期进行维修、保养。鼓励教师借用,及时做好登记,期末进行检查、考评。

  2、进一步抓好班级设备的使用。宣传发动全体教师用好网上电教课登记系统,科学、合理、规范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每次用后及时做好记载。定期公布使用情况统计,教师完成电教课的数量将与教师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挂钩。

  3、进一步抓好专用教室的管理。加强计算机网络教室管理。实验室要做好实验器材的保管,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制定好各年级实验计划,认真填好《实验纪录》,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图书室除了要做好借阅记载外,要开展各种评比活动,加强校、班两级图书室(柜)流通,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信息技术教研组要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质量,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让学生学*和使用上网浏览、收发邮件、文字输入等技能,组织兴趣浓、基础好的学生开展电脑作文、电脑绘画、网页制作等趣味活动,培养和发展特长学生。

  4、根据学校工作整体计划要求,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在学校年度(学期)工作计划中,对信息化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健全信息化设施使用、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利于加快信息化发展,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评估机制。

  (四)抓科研,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上来。我们要利用好江阴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利用好全国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的优秀资源,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2

  为使我乡广大农民朋友及时、准确的掌握覆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相关信息,加速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奔小康,根据《xx县20xx年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现就推进我乡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1.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以中心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有效推进农村地区通宽带建设,促进农村电脑、电视、电话进一步融合,逐步提高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提高农业领域计算机应用水*。

  2.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信息化机构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专家队伍更加壮大,信息处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机制更加灵活有效。抓黄沙坑村、高峰村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

  3.农民信息化意识进一步增强。结合县里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组织好农民培训工作。新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夯实农村信息化基础。

  1.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通信企业联动,采取“*贴补一点、企业优惠一点、农户支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信息中心户15户,对20xx年确立的农村信息中心户加大扶持力度。

  2.抓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具体做到: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建设标准达到100%、7个行政村各确立一名村信息员。

  (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1.按照县农业信息中心的要求,我乡成立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农业农村工作组人员为成员。硬件要求:有固定场所、有信息服务设备、有信息宣传电子显示屏或投影仪、有专职信息服务员;软件要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建立绩效考核办法。

  2.大力推进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按照省信息化办“五个有”标准(有固定办公场所,有计算机、打印机、电话等信息服务设备,有上网宽带,有信息服务员,有长效管理制度),抓好2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站的建设。逐步延伸建设其它形式服务站,鼓励在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新农村建设社区活动室、万村千乡农家店等场所中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将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资金奖补范围,加大与通信企业的合作,提高建设效果。

  3.建立信息通联制度。整合现有涉农信息资源,以村级信息服务站为切入点,对接县农业信息中心,通联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广大农户。

  4.进一步提高“三农”信息工作水*。要树立农业农村工作宣传与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并重的思想,加大本地农业农村信息的整合利用力度,充分利用好手机信息发布*台,及时向农民发布准确、实用的生产生活信息,全面提升为农信息服务水*。

  (三)进一步加强为农信息服务*台建设。

  1.加强信息资讯和发布*台建设。由乡统一组织实施,以村为主,建立果业、蔬菜、茶叶、油茶、生猪、家禽、水产、其他等8个农民手机号码、农民固定电话、农民宽带账号数据库,采取短信、自动语音外呼、网页推送等形式,根据季节和农事发送不同的农业科技信息。

  2.加强信息的.交换与利用。建立信息定期沟通、交流和交换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信息员通联会议。全乡信息员要根据季节、气候、病虫害的变化,及时报送相关信息,每月最少报送一条。信息报送邮箱:xx。

  (四)进一步提高农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协助做好“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在全乡2个有信息服务站建设任务的行政村协助开展“信息技术乡村行”活动,开展好培训活动。

  2.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要结合新型农民培育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等活动,加强对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各村信息服务站指导农民上网,通过大力宣传信息致富典型激发农民自主获取信息的愿望,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提高农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农村信息化是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达到新水*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各村要结合实际,把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构建资源整合、各方联动、共建共享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机制。

  (二)强化资金投入。

  乡财政要适当安排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村信息服务站、手机短信*台、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等工程建设。鼓励和支持其他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参与,逐步形成*和各类企业共同支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

  (三)加强乡村信息员队伍建设。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各村要结合实际推荐一名信息意识较强、写作水*较高、工作踏实的同志为信息员,于8月8号之前将本村村信息员名单报乡农村信息化工作小组,由乡里汇总后报送县农业信息中心。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3

  一、背景

  --“十五”期间,全国残联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技术应用环境覆盖全国,技术应用水*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队伍扩大。

  --80%的省级残联完成了局域网和互联网网站建设;85%的省级残联积极推广使用业务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全国已有200余个不同形式的残疾人网站,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宣传*台和信息资源集合地;80%的省级残联实现统计数据到县,初步实现了电子化管理。为进一步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据(*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本方案。

  二、任务目标

  --逐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工作基层服务体系。

  --连接现有省级残联局域网,建立覆盖全国省级残联的广域网。

  --建立和完善统一的残疾人工作业务数据管理系统。

  --建立*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共享。

  --制定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动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

  --优化完善残疾人事业统计指标体系,加强统计制度管理和统计台帐建设。

  --组织和推广信息无障碍技术与应用。

  三、主要措施

  --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残联至少配备3-5名专职技术人员,地市级残联至少配备1-2名专职技术人员;加强各级残联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普及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切实有效地提高残联系统计算机应用整体水*,保障各级残联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需求。

  --*残联制定全国残联系统电子政务网络*台的技术规范与标准,负责整个网络*台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省级残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完善适应残联业务需求的骨干网,积极推进地(市)以下残联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局域网建设的省级残联应尽快实现与*残联网络*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未完成的省级残联,应加快局域网建设,尽早实现与*残联的网络互联。

  --整合残联系统现有业务数据库,建立统一的全国残联综合业务数据管理*台;继续做好"十五"期间业务数据库的推广应用与维护;制定残联系统数据和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保证各级残联与*残联之间的数据正常交换。

  --配合重点业务领域做好信息化技术保障工作,完成2010年残奥会残疾人体育综合数据库建设。

  --继续推进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形成覆盖市、区、街的信息网络;欠发达地区要建立起城市中心网络,并努力向基层延伸。定点城市要建立残疾人求职、招聘信息网络数据库,并负责向上级网络提供数据。

  --积极推进政务信息公开与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开发利用残联信息资源。*残联规划制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整体框架、管理目录和管理办法,承建全国残联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省残联负责本省的综合信息管理工作,落实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

  --建立残联系统互联网网站建设指标体系,规范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建设,丰富网站信息内容,增强网站服务功能;加强各级残联互联网网站的自身宣传与推广,增强网站与媒体的合作与联系。

  --省级残联要建立一支熟悉残联业务、具备统计上岗资格、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专业统计队伍;地市和县级残联要在综合部门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统计人员从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分析能力的培养,提高统计工作水*,配合残联重点业务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做好统计辅助决策服务工作。

  --*残联负责制定基层统计台帐指标和基层统计台帐制度,开发统计台帐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盛地(市)和有条件的县级残联统计台帐电子化管理,条件不成熟的县级残联首先实现纸介质统计台帐并逐步过渡;各省残联要加强统计部门的管理职能, 健全基层统计管理制度,按照统一部署,组织实施本省基层统计台帐的建设,定期做好培训、检查、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积极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协调国内外相关单位和技术部门开展信息无障碍技术交流、业务研讨、产品及其它计算机辅助设备的考察、研发、推广等,为*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四、经费

  1.中央经费:用于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规范的制定;全国残联系统广域网、信息*台的基础性建设与维护;省级以上残联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残联互联网网站的建设与宣传;信息化建设相关课题的研究;信息、统计资料的编辑及应用软件的开发等。

  2.地方经费:各级残联要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当地*发展规划,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本地网络*台和网站的基础性建设,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基层统计工作和信息、统计人员的培训等。

  五、检查及总结

  1.各地须根据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发展规划。

  2.各省残联要根据统一规划,协同建设的原则,配合各项业务,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与应用,做好年度检查与评估。

  3.按照*残疾人事业各项统计报表的总体要求,上报统计数据。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6)

——信息化管理制度优秀 (菁华3篇)

信息化管理制度优秀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公司信息化管理,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硬件、软件、耗材、系统、数据和安全等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的网络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设备和耗材采购配置引进流程,为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健全完善和数据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职能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工作,生产技术系统信息化管理参照执行。

  第二章管理分工及职责

  第五条公司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和实施公司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审查《信息化工程方案》,审核《信息化设备的配置计划》,监督、检查、指导公司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

  第六条办公室是公司信息化管理常设机构。负责组织拟定公司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承办公司信息化设备的采购、调配与回收,组织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负责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0a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统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培训。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分别负责权限内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和软件系统维护及信息收集、汇总、整理、申报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司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章软硬件管理

  第九条公司因工作需添置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应先根据项目情况和公司计划管理规定编写《信息化配置需求计划》,计划应详细说明使用目的、使用软件情况、配置计算机及外设数量、设备设施配置标准。提交到办公室审核后,履行公司及中煤龙化公司采购计划审批程序。

  第十条需求计划经批准后,公司权限内采购依据公司管理分工和采购规定,硬件设施采购由办公室负责办理,软件由申请部门会同办公室办理,所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型号、性能数据、厂商、供货商、购买日期等详细数据及软件信息,各使用部门均应以书面的形式提供给办公室备案。

  第十一条各使用部门应加强信息化设备设施(含软件)的管理,落实专责制,严禁私自处置。

  第十二条公司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计算机及辅助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在使用期内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在使用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损坏,损失由当事人所在的科室进行赔偿或由当事人赔偿。

  第十四条公司各个科室因工作需要,添加或更换设备,应向办公室提交《信息化配置申请》,经办公室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后,办公室负责组织购置或进行调剂。

  第十五条公司各部室的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变更后,办公室应登记备案。

  第十六条公司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由办公室负责,维修和更换部件相关费用列入申请部门费用。

  第十七条办公室应维护计算机及设备的注册信息和分布信息,确保每一设备的信息真实可查。

  第十八条信息设备的淘汰、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办公室审核,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办公室负责淘汰或报废设备的回收、处置。

  第十九条公司信息设备耗材由办公室统一采购、发放。办公室应根据公司耗材储备情况和各个部室的需求情况,在每个季度初拟定《耗材采购季度计划》,按公司规定程序审批后,组织采购和发放工作。耗材供应应及时、充足,保证经营管理需要。

  办公室应根据各部门消耗情况,核定耗材定额,并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办公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耗材管理,耗材管理人员应按部门、品类设置耗材使用台账,详细登记各部门耗材使用情况,并根据定额定期考核。

  第四章oa系统管理

  第二十条办公室是公司oa系统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oa系统资源分配,系统日常维护和管理。公司oa系统管理执行《中煤龙化公司办公自动化管理办法》规定。

  第二十一条办公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对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要定期对其操作系统和文件进行检查,经常查杀病毒,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负责服务器运行日志记录工作。

  第五章网络管理

  第二十二条办公室负责公司内部局域网的网络通畅,网络共享和网络安全。

  第二十三条办公室负责搭建公司的'远程访问*台,确保*台7x24的不间断的网络服务。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安全过滤,应用防火墙和安全策略进行入侵监测和病毒监测。

  第六章数据及申报管理

  第二十四条信息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公司数据进行异地备份,并保证备份数据安全,确保数据丢失后,可以通过备份还原数据。养成时时备份数据的*惯。

  第二十五条办公室应协助各部门设计备份策略,综合使用日志备份、差异备份和完全备份来维护数据库的数据安全,以便数据损坏后可以成功的恢复数据。

  第二十六条公司各信息系统使用部门负责权限内数据信息的收集、审核、汇总、整理、审批和按时申报工作。

  第七章安全管理

  第二十七条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应加强密码管理,并定期更换。系统登录密码不得相互泄漏。

  第二十八条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应及时退出应用程序,以防他人非法进入系统。

  第二十九条涉密文件以纸质方式发送,不得以电子公文形式在网上传递。对网上处理信息应执行“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制度,坚决杜绝发生泄密、盗取信息等现象。

  第三十条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设备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来访人员或非本部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操作公司设备,时刻注意防火、防水、防盗。下班之后操作人员应按照正确程序关闭办公自动化设备及电源,要及时关闭门窗,防止失窃。

  第三十一条信息化设备的具体使用者为该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每台计算机中保存的文件、资料等保密信息,第一责任人负保密责任。严禁操作人员私自利用工作便利及非法手段调阅非共享信息。

  第三十二条操作人员应有强烈的病毒防范意识,使用u盘、光盘及网络信息准用存储设备时,首先须对其进行杀毒操作,确认其未带病毒后才可在系统上使用。定期进行杀毒处理,发现计算机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时应立即隔离,尽快杀毒。工作数据要经常做备份,检查、杀毒后备用。

  第三十三条任何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活动:

  (一)未经允许,进入信息系统或使用公司信息系统资源;

  (二)未经允许,对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三)未经允许,对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五)任意方式对数据的恶意操作,如篡改、删除、转移等。

  (六)未经授权查阅其他人的电子邮件,冒用他人名义发送电子邮件。

  违反本规定,公司将视情节和公司奖惩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信息化管理制度优秀2

  一、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规范管理,促进学校信息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时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发挥数字化校园*台在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方面的支撑作用,根据大连市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结合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学校信息化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筹规划、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原则。

  二、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制度

  1、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工作。负责审议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与经费预算;制定审议学校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及校园网安全的规划制定;明确在推进高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各部门的责任分工、资源分配以及考核机制;对我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性问题进行决策。每两周召开一次例会,及时交流和反馈。

  2、学校资源开发小组具体负责分期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负责对信息化相关项目进行评估和管理,负责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指导和支持,负责数据标准的制定和公共*台应用的推广与培训,负责健全和完善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各信息化建设小组具体负责本小组系统建设和信息安全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切实www.shubaoc.com做好与本职相关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好信息化建设任务。

  三、资金保障制度

  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经费,用于支付信息化项目在实施管理、系统功能改进和数据维护、部门信息化技能培训等方面产生的费用

  1、信息化建设项目包括班班通系统、广播电视系统、专用教室信息化建设系统、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网络基础应用、学校信息化资源系统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建设系统等。

  2、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中的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均由资源开发小组统一管理和分配。

  3、学校各开发支持小组负责本小组所建的应用系统的使用和管理,要保证对系统数据的及时更新维护,并配合资源开发小组做好信息系统的备案工作,及时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做好系统的推广使用。

  四、定期反馈和交流制度

  1、制定定期反馈和交流制度,学校资源开发小组具体负责分期实施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负责对信息化相关项目进行评估和管理,负责信息化建设中的技术指导和支持,负责数据标准的制定和公共*台应用的推广与培训,负责健全和完善信息化工作管理体系。学校各信息化建设小组具体负责本小组系统建设和信息安全工作,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实时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切实做好与本职相关的各项信息化建设工作,完成好信息化建设任务。

  2、每学期组织一次本学校信息技术建设工作检查,形成检查报告。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交流,形成交流成果和经验推广方案,做好年度总结。

  五、信息化工作激励机制

  1、信息化工作将纳入部门工作考核范围;

  2、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经费,用于支付信息化项目在实施管理、系统功能改进和数据维护、部门信息化技能培训等方面产生的费用

  3、学校每年进行信息化工作的评优工作,对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成绩优秀的部门和信息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20xx年9月1日

信息化管理制度优秀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规范公司信息化管理,降低公司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化硬件、软件、耗材、系统、数据和安全等管理工作,指导公司的网络使用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设备和耗材采购配置引进流程,为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健全完善和数据安全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

  第三条公司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项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机制。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职能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工作,生产技术系统信息化管理参照执行。

  第二章管理分工及职责

  第五条公司成立信息化管理小组(以下简称信息小组),负责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化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和实施公司信息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审查《信息化工程方案》,审核《信息化设备的配置计划》,监督、检查、指导公司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

  第六条办公室是公司信息化管理常设机构。负责组织拟定公司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承办公司信息化设备的采购、调配与回收,组织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及技术支持,负责公司办公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0a系统)建设、运营、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统筹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公司信息化管理的知识培训。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分别负责权限内信息化设备设施的日常使用、维护管理和软件系统维护及信息收集、汇总、整理、申报及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公司各使用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三章软硬件管理

  第九条公司因工作需添置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应先根据项目情况和公司计划管理规定编写《信息化配置需求计划》,计划应详细说明使用目的、使用软件情况、配置计算机及外设数量、设备设施配置标准。提交到办公室审核后,履行公司及中煤龙化公司采购计划审批程序。

  第十条需求计划经批准后,公司权限内采购依据公司管理分工和采购规定,硬件设施采购由办公室负责办理,软件由申请部门会同办公室办理,所有信息化设备设施的型号、性能数据、厂商、供货商、购买日期等详细数据及软件信息,各使用部门均应以书面的形式提供给办公室备案。

  第十一条各使用部门应加强信息化设备设施(含软件)的管理,落实专责制,严禁私自处置。

  第十二条公司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计算机及辅助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在使用期内正常使用。

  第十三条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在使用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损坏,损失由当事人所在的科室进行赔偿或由当事人赔偿。

  第十四条公司各个科室因工作需要,添加或更换设备,应向办公室提交《信息化配置申请》,经办公室审核后,由总经理审批后,办公室负责组织购置或进行调剂。

  第十五条公司各部室的计算机及辅助设施变更后,办公室应登记备案。

  第十六条公司计算机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由办公室负责,维修和更换部件相关费用列入申请部门费用。

  第十七条办公室应维护计算机及设备的注册信息和分布信息,确保每一设备的信息真实可查。

  第十八条信息设备的淘汰、报废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办公室审核,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办公室负责淘汰或报废设备的回收、处置。

  第十九条公司信息设备耗材由办公室统一采购、发放。办公室应根据公司耗材储备情况和各个部室的需求情况,在每个季度初拟定《耗材采购季度计划》,按公司规定程序审批后,组织采购和发放工作。耗材供应应及时、充足,保证经营管理需要。

  办公室应根据各部门消耗情况,核定耗材定额,并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办公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耗材管理,耗材管理人员应按部门、品类设置耗材使用台账,详细登记各部门耗材使用情况,并根据定额定期考核。

  第四章oa系统管理

  第二十条办公室是公司oa系统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oa系统资源分配,系统日常维护和管理。公司oa系统管理执行《中煤龙化公司办公自动化管理办法》规定。

  第二十一条办公室应指定专人负责对计算机设备、服务器要定期对其操作系统和文件进行检查,经常查杀病毒,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负责服务器运行日志记录工作。

  第五章网络管理

  第二十二条办公室负责公司内部局域网的网络通畅,网络共享和网络安全。

  第二十三条办公室负责搭建公司的远程访问*台,确保*台7x24的`不间断的网络服务。对网络数据流进行安全过滤,应用防火墙和安全策略进行入侵监测和病毒监测。

  第六章数据及申报管理

  第二十四条信息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公司数据进行异地备份,并保证备份数据安全,确保数据丢失后,可以通过备份还原数据。养成时时备份数据的*惯。

  第二十五条办公室应协助各部门设计备份策略,综合使用日志备份、差异备份和完全备份来维护数据库的数据安全,以便数据损坏后可以成功的恢复数据。

  第二十六条公司各信息系统使用部门负责权限内数据信息的收集、审核、汇总、整理、审批和按时申报工作。

  第七章安全管理

  第二十七条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应加强密码管理,并定期更换。系统登录密码不得相互泄漏。

  第二十八条操作人员操作完毕应及时退出应用程序,以防他人非法进入系统。

  第二十九条涉密文件以纸质方式发送,不得以电子公文形式在网上传递。对网上处理信息应执行“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制度,坚决杜绝发生泄密、盗取信息等现象。

  第三十条公司全体工作人员对信息化设备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来访人员或非本部门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操作公司设备,时刻注意防火、防水、防盗。下班之后操作人员应按照正确程序关闭办公自动化设备及电源,要及时关闭门窗,防止失窃。

  第三十一条信息化设备的具体使用者为该设备的第一责任人。对于每台计算机中保存的文件、资料等保密信息,第一责任人负保密责任。严禁操作人员私自利用工作便利及非法手段调阅非共享信息。

  第三十二条操作人员应有强烈的病毒防范意识,使用u盘、光盘及网络信息准用存储设备时,首先须对其进行杀毒操作,确认其未带病毒后才可在系统上使用。定期进行杀毒处理,发现计算机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时应立即隔离,尽快杀毒。工作数据要经常做备份,检查、杀毒后备用。

  第三十三条任何个人不得从事下列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活动:

  (一)未经允许,进入信息系统或使用公司信息系统资源;

  (二)未经允许,对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三)未经允许,对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五)任意方式对数据的恶意操作,如篡改、删除、转移等。

  (六)未经授权查阅其他人的电子邮件,冒用他人名义发送电子邮件。

  违反本规定,公司将视情节和公司奖惩相关规定追究责任人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7)

——信息化建设方案 (菁华6篇)

信息化建设方案1

  根据《*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实现残联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网络化,建设公众信息网和残疾人事业数据库,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要求,结合目前残联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建设残联系统专用业务网;有条件的省份应努力将网络向市、县级残联延伸。

  建立完善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

  依托网络建立*残联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业务数据库;积极推进省级残联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残联系统统计指标体系并加快实现统计现代化。

  (二)主要措施

  1.搭建信息*台,营造网络办公环境

  充分利用各级*现有信息网络资源和地方残联残疾人就业信息网络系统,依据本省具体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和技术方案,建立一个以*残联为中心,连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的业务骨干网。

  充分利用网络建立政务信息系统、邮件系统、公文管理系统、业务数据库和统计系统,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办公效率。

  2.建立完善残联系统公众信息网

  *残联充分利用残疾人事业信息资源,建立和完善面向公众、基层残联和广大残疾人的公众信息网。

  省级残联完成国际互联网网站建设,重视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拓宣传残疾人事业的新领域,完善网站的服务功能,为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3.建立与*横向部门的网络联系

  *残联纳入**专网,通过“全国行政首脑机关第二代电子邮件系统”,实现与*之间电子邮件的互送。

  省级残联纳入当地*专网的“二邮”系统,建立与本级*和横向部门间的电子政务联系。

  4.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实现统计的计算机化

  *残联依据《*残疾人事业“十五”计划纲要》设计统计业务指标,开发、推广事业统计软件。

  省级残联统计部门规范统计渠道,加强统计管理;县级残联要逐步实现残联业务数据计算机化管理,着手建立基层统计台帐。

  5.加强信息队伍建设,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

  加强各级残联信息队伍建设,提高残联系统运用现代化办公手段的整体水*。

  根据信息工作的需要,针对人员特点,开展多层次的计算机知识普及教育和培训工作。

  将熟练掌握计算机作为对各级残联干部培训的内容之一。

  (三)经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有关要求,以及*残疾人事业“十五”发展的需要,中央及地方各级残联信息工作纳入各级*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中央财政资金用于*残联办公自动化建设、专业骨干网建设、数据库和残疾人事业信息、统计工作指导、组织协调、技术培训、监测评估等;地方财政资金用于地方残联办公自动化建设、专业骨干网建设及人员培训。

  与残疾人就业信息网建设有机结合,在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动员社会力量,多种渠道募集资金和设备。

  (四)实施步骤

  *残联制订省级残联网络建设技术规范。

  东部沿海地区和直辖市要借助自身优势,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20xx年底前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内部网络办公环境;在20xx年底,完成地市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

  中部地区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能力,20xx年底前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地市级残联节点的建设。

  西部地区要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努力实现信息化建设的跳跃式发展,在20xx年底,完成省级残联节点建设,积极发展地市级残联用户。

信息化建设方案2

  法院信息化建设,是实现传统管理向智能管理的转变是法院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法院工作层次,提高法院管理水*的重要途径。

  一、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信息化工作重在建设,根本在推广应用,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审判管理网络化。适应审判流程管理的需要,利用诉讼管理系统,对每一起案件,从立案、审理、结案、评查、执行、归档、统计等各个环节都在网上运行,通过程序设定和对应输入审判要素的规定,实现对案件的全过程监督、全方位管理,实现外网和内网的有机结合。

  2.庭审活动科技化。不断提升对审判法庭的科技含量,充分优化和整合信息网络资源,依托数字化监控体系和现成的网络基础,建成科技审判法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上法庭”。科技审判法庭是一个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音视频技术、多媒体图像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台,构建成一个功能完善、操作便捷、可视性好,能适合各类证据举证的庭审证据展示系统。它能够进一步拓展科技在审判工作中的应用范围,使审判工作的各个环节纳入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形成一个畅通的信息环流,构成了法院各类资源齐全、充分共享的应用*台。

  3.人事管理数字化。为了科学识别人才,建立开发《法院人事管理和评价系统》,对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等要素以文字和声像方式存入微机;建立测试题库,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对干警的综合素质、智能特点和工作能力量化测评,测评参数作为任用干部的客观依据之一,初步实现人事管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为法院干警的分类管理、使用和定向培养打下基础。

  4.机关办公无纸化。推行“网上办公”,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积极发展电子政务,取消纸质文件的内部发放。各种材料的起草、签发、印制和政务信息以及下发通知、安排任务全部在网上运作、公布,全面实现办公无纸化,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办公经费,降低办公成本。另外,建成GPRS移动办公系统,外出人员可以利用GPRS终端通过法院单独的APN访问本院网络,进行移动办公。

  二、增强信息化建设核心竞争力

  第一,制定长期有效的信息化建设保障机制。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有长效机制,使这项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一是增设机构,充实人员。为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应增设信息化专门机构,有专门的技术队伍。这就需要各级法院协调和解决机构和编制问题。二是加强信息化知识培训。随着法官职业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法官学*培训应增设信息化应用和网管人员的培训。要结合人民法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和应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应用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逐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队伍。三是制定运行信息化的相关制度和程序。建议上级法院制定统一运行信息化工作的制度和程序。包括上下级法院之间的运行程序、法院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运行程序,应该形成一整套运行的规定和制度,有章可循。

  第二,想方设法争取地方财政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信息化建设是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之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局域网建成后,对网络的维护以及易耗品等的开支,都需要强有力的资金做后盾。然而,基层法院经费本来就紧张,要在有限的经费中拿出钱来用于网络建设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这也造成了部分法院对信息化建设的前景、作用失去信心。建议上级法院应争取政法专项资金,每年对信息化建设进行投入和改造。这样基层法院也就容易与地方财政进行协调。

  第三,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大网络安全监管。法院的信息化不同于电子商务,它涉及到很多审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系统安全方面,面临着多种威胁与挑战。因此,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由于法院在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和管理手段水*不高,所以很容易出现安全方面的漏洞。虽然上级法院信息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内网与外网之间采用物理方式隔离,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采用逻辑方式隔离。并不惜成本对内、外网采用物理方式隔离,主要还是考虑要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但是仍有不少人员对网络安全问题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基层法院应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针对法院系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法院网络安全标准,把安全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加快法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审判工作和法院其他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和践行“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需要。应不断探索审判数字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现代法院的信息管理机制,为法院的改革和全面工作开展提供创新的手段、*台和载体。

信息化建设方案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人民*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一)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二)实施四大工程

  1、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外网)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20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服务水*;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各部门要集中精力搞好各类*信息、地域资源信息和当地政治、经济及文化等自身信息资源,努力把河东区*的网站建设成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准确及时、信息量多、综合性高、实用性强、吞吐量大的“知名码头”,使其成为河东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商业贸易的桥梁、公众教育的学校、经济发展的引擎。

  (1)网络框架:以区网管中心为龙头,首先实现楼内各办公用房光纤直连;其次,计划3年内楼外部门、街道、重点企业实现光纤直连,在区内达到纵向、横向互通互连。

  (2)网络内容:主要围绕为上级服务、为同级服务、为基层服务的要求,以数据库为核心,将各个数据库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服务型数据库。

  2、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内网)

  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方位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电子政务,对于各级*加强宏观调控,增强监管能力,打破垄断分割,实现资源共享,增加行政透明度,提高行政效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并将有效地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我区计划在外网正常运行后,尽快开通区内*办公业务资源网。网络运行后,区委、区*、区直各部门、各街道相互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双向传递,如发送公文、表格、会议通知以及其它办公事务信息,区直各部门、各街道可以根据权限查阅区委、区*、区委办公室、区*办公室各类文件、区内重要会议资料、常用办公资料等信息。同时,根据上级*安排,逐步将区内*办公业务资源网接入全国*办公业务资源网,实现国内*系统办公业务的资源共享和办公信息资料网上传递;根据需要逐步推进网上交互式办公,逐步实现政务活动电子信息自动化和无纸化办公,初步建成“电子*”。

  3、河东区数据库建设工程

  以市场信息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重点建设经济、金融、政策、科技、教育、党务、政务、区域经济等23个数据库。各数据库从总体上分为历史年鉴(静态)和月度观测(动态)两大类。

  (1)综合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纲要、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阶段性宏观经济形势分析预测等。

  B、全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经济指标的历史年鉴和月度观测。

  C、全区改革的基本情况。分别由区发展计划局、区统计局承办。

  (2)农业和农村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概况,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

  B、各街道办事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本情况,耕地、水利、林业、畜牧及农作物、农产品,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推广应用情况,街道办事处和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历史年鉴等;

  C、全区气象情况,历年降雨情况,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等。由区农业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畜牧中心、区农机中心承办。

  (3)工业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

  A、工业概况,包括全区工业企业门类、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经济效益等基本情况;

  B、工业运行、特色工业等情况;

  C、技术进步、名优产品等。由区经贸局承办。

  (4)个体私营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个体私营经济的基本情况,个体私营大户概况(含个体私营者照片)、产品、价格、销售情况,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优惠政策;

  B、各街道办事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情况。由区工商分局承办。

  (5)商贸流通数据库。

  A、全区商业网点的分布、人员等情况,市场建设情况;

  B、整个流通系统经营情况;

  C、全区物价情况。分别由区经贸局、区工商分局、区物价中心承办。

  (6)企业与产品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企业的基本情况,10大企业集团的主页,包括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

  B、8个街道企业的基本情况、重点企业概况、产品品种规格及价格目录、技术进步项目和合作意向、供求信息等。由区经贸局、各街道承办。

  (7)招商引资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外资企业、对外贸易、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B、重点三资、独资等企业的概况、产品规格、品种及价格目录、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意向等;

  C、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优惠政策、服务机构、办事程序等,由区外经贸局承办。

  (8)财税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财政、税务系统的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能等基本情况、财政税收各项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

  B、街道办事处财政的基本状况、财政税收主要指标的历史年鉴、月度观测。分别由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分局承办。

  (9)金融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金融运行状况、金融主要指标(具体到各金融部门)历史年鉴、月度观测;

  B、主要金融市场、外汇、期货、股票行情等情况;

  C、金融形势和运行态势分析等。由区财政局牵头承办。

  (10)科技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科技工作基本情况、人才科技政策、科研攻关项目、产品开发项目、科技引进项目、科研产品推广、科技成果转让及科技人才(拔尖人才)、技术市场等情况。由区科技局承办。

  (11)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库。主要包括:

  A、新一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情况,全区城市建设概况、重点工程项目及人文景观和各街道小城镇建设的情况;

  B、全区交通公路网规划情况,道路、油路里程、交通运输情况;

  C、电力、电信、邮政、广播电视等情况。

  D、全区环保工作情况。分别由区建设局、区公路分局、区交通分局、区供电部、区网通公司、区移动公司、区联通公司、区铁通公司、区邮政分局、区广播电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2)土地矿产环保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土地管理的基本情况,土地管理的主要政策法规,各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管理情况;

  B、全区矿产资源种类、分布、储量和可开采利用量,开发项目等。

  C、全区环保工作。由区土地分局、区环保分局承办。

  (13)教育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各类学校师资、在校生和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各教育概况、布局、投入、师资、在校生、教研等情况,历年输送大中专毕业生情况;

  B、民办教育政策、民办名校概览。由区教育局承办。

  (14)医疗卫生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布局、床位、设备、技术力量等情况,120建设情况,预防保健情况,医疗科研成果等;B、各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设备、技术力量情况,行政村卫生室的分布等情况,防保情况。由区卫生局承办。

  (15)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主要包括:

  A、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

  B、各办事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情况等),各行政村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基本情况主要指标;

  C、区直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D、计生要情、计生服务、计生信息和计划生育责任等。由区计生局承办。

  (16)文体旅游数据库:

  A、全区文化事业的基本情况、文学艺术家介绍、文艺创作情况等;

  B、全区旅游资源布局、景点开发等情况。分别由区文体局、区旅游局承办。

  (17)社会保障数据库。主要包括:全区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财保、人保等社会保障的基本情况,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等情况。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民政局、财保公司、人保公司承办。

  (18)党务数据库。

  A、党委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副局级以上干部简历;

  B、区委领导重要讲话,区委常委会议纪要、区委和区委办文件、《河东信息》、《党务督查》等;

  C、《河东区党史》。由区委办公室、区党史委承办。

  (19)政务数据库。主要包括:

  A、*系统机构设置、工作职能、人员编制、干部职工简历;

  B、区*工作规程等规章制度;

  C、区*领导重要讲话、区*常务会议纪要、区长办公会议纪要、区*和区府办文件、《政务信息》、《政务督查》和《参考资料》等;

  C、《河东年鉴》。由区*办公室、区史志办承办。

  (20)政策法规数据库。主要包括:

  A、国家、省、市*几年出台的主要法规、规章和经济政策;

  B、*几年区*出台的农业、工业、个体私营经济、城市建设、财税、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的规章、政策等规范性文件。由区*办公室承办。

  (21)体制改革数据库。主要包括:

  A、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任务目标、改制效果等;

  B、企业改革的基本情况;

  C、农村改革、教育改革及改革动态等。由区*办公室、区体改办、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教育局承办。

  (22)区域经济数据库。主要包括:

  A、街道区划、概况(含*、主任照片,代表本办事处特色的照片2—3张)、经济综合指标、财政、金融、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科技、城建、土地、矿产、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凡与区直部门承办的20个数据库中一致的项目,项目内容要吻合起来);

  B、各行政村区划、概况(含村支部*、村委主任照片、代表本村特色的照片1张),村办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农业、农民人均纯收入、科技、村庄建设、土地、矿产、学校、卫生室、计划生育等具体情况。分别由各街道承办。

  (23)公众服务数据库。主要包括天气预报、电视指南、列车时刻、邮电服务(含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网络服务、学*园地、旅游服务等。由区网管中心承办。

  4、网络经济工程。主要是积极组织企业上网交易,动员有进出口权的外经贸企业、生产企业、三资企业争取上外经贸网、因特网,开通电子信箱,使用电子邮件;争取有更多的企业加入“*企业产品数据库”;组织企业办好自己的主页,并争取挂靠中经网等大港;积极参与国家部委等单位举办的各类网上招商活动,通过因特网、*国际电子商务网等多种形式对外发布招商引资信息;大力倡导企业实施企业内联网建设和采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生产、管理、决策智能化,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三、政务信息化建设保障措施

  1、切实搞好网络组建工作。按照科学合理、节约效能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具体设计方案进行规划论证。各单位要按照区*的总体部署,及时配备本单位组网设备。要按照受益负担原则,由所有参加组网单位共同承担网络建设、维护费用。充分发挥网络整合优势,对区内机关单位现有网络要进行集中清理,能并入区政务信息化网络系统的,改造后并入,确实不能并入的,要按要求使用,不允许在因特网上传输机关公文资料。新上网络,要经区网络管理机构批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投资。

  2、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审核、更新录入管理工作。为保证数据库各类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可靠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各单位要严格数据库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数据库的结构格式、把关审核的`责任、录入处理工作的程序等,切实搞好数据的搜集、审核、处理和录入。同时要认真研究确定上网的内容和范围,做到既把能上网公布的内容都公布出去,增加工作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又要符合保密工作要求,保证不泄密。要转变观念,学会利用网络公布信息和采集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工作成果。

  3、完善制度,强化网络运行管理。信息标准和网络管理制度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逐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技术规范,使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各类在职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能、网络知识和保密知识培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和装备的能力。

  4、明确分工,强化电子政务工作的保障措施和责任,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管理机构。区*办公室是全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主管单位,要在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具体组织实施好政务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电信部门要大力支持政务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证通信线路安全畅通。区直各部门、各办事处要配备专门的标准化微机室,并确定一名领导同志分管政务信息化工作,同时选派责任心强、懂计算机技术的专业骨干人员负责信息资料、数据的搜集、整理、传递和本单位网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实行严格的责任制,防止网络使用管理不当,造成设备损坏、资源浪费,甚至发生泄密事故。同时,要将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电子政务培训费和每年的系统运行维护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确保电子政务建设目标如期实现。

信息化建设方案4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校园网工程

  在千兆校园网的筹建设计时,我们首先考虑三个选择,一选择1000M以太网为主干速率以100Mbps到桌面,二选择设备与性价比,设备有3COM、联想D-LINK、清华紫光等,我们选择中档的联想D-LINK交换机、朗讯的光纤和超五类双绞线,三经过投标筛选选择一家有实力的公司(技术力量强、施工好、售后服务好、工程造价低)。

  总之,建设校园网要考虑到网络实用性和今后的扩展性留有余地,因为网络技术发展的很快,现在有100Mbps交换以太网,再过不久可能就会有10Gbps交换以太网,或更新的带宽的网络。目前1000MHj到桌面是个浪费,以后1000M网络的设备会大大地降低。到那时1000M网到桌面所花的费用相当干现在100M网到费用。

  二、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我校从1985年开设了电子计算机教学,从当时的纯计算机语言(编程)教学,发展至今的应用型教学,从当时的AP-II机分组上机操作,发展至今拥有人手一台的586以上的.机型硬件环境。十几年来信息技术教学逐步规范、完善。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把信息技术教学根据不同内容划分为理论讲授、上机实践、课外活动三种形式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理论讲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理论讲授作为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必要,但所占课时的比例应远小于上机操作实践。理论的讲授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机实践:上机操作的能力的训练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部分,操作之前的引导、示范是提高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我们在计算机室中安装了网络教室软件,实现了广播、临控、演示等多种功能的教学手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启发学生创新探索,进行知识的整合创造。

  课外活动:课外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应分程序设计和应用技术两大类进行辅导。程序设计课外活动与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相结合;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应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在整合学科的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多彩的创作和信息交流活动。如创作美术作品;谱曲或合成音乐;设计贺卡、电子信箱、公益广告、网页;通过Inter进行信息传递,资料查询等等。

  两年来,我校在组织学生参加省中学生计算机乖有考试均取得较高的通过率和优秀率,在课外活动方面组织学科竞赛,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网页制作赛中也取得显著的成绩。

  三、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我校除了重视加快硬件建设和信息技术教学外,还进行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教改研究,围绕着运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设计、构建主体性教学模式进行教改实验,并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几年来还以语文四结合为突破口探索各络自主学*的教学模式,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根据主体性教学的总课题,各学科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提出相应的思路,如语文学科把整个教学进程划分为材料感知、问题讨论、新知探求,归纳迁移四个有机组成部分。物理学科提出教学三个原则:

  1、"三给"原则,即给问题、给材料、给时间;

  2、教学法、教能力原则;

  3、媒体选择的原则。数学学科提出教学程序,即:

  1、疑难情境;

  2、确定问题;

  3、提出假设;

  4、推理;

  5、验证,并进行了"问题解决"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提出要以兴趣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提倡在活动中学*;采用发现式教学。化学科的探索是:

  1、刺激学生好奇心;

  2、思路让学生讲;

  3、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科学的学*方法;

  4、化学实验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了大量机会;

  5、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

  2、制作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

  3、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中,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改实践,这几年来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及观摩课在全国、省、市评比中也频频获奖,教改实验初显成效。

  虽然我们在运用教育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方面作了初步探索,但这只是起点,我们将继续不断地努力、完善、普及和提高。努力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人才。

信息化建设方案5

  儿童免疫接种是当今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也是《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的防治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大大增加,免疫接种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各接种点之间的资料无法共享,儿童异地接种不便,接种门诊儿童接种数据的登记、报表的统计汇总,监督考核的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滞后。改革目前的儿童免疫接种管理模式,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软件和网络技术,免疫接种档案信息实行网络管理已势在必行。

  二、内容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负责本地的免疫接种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管理工作,建立全县免疫接种中心数据库,负责全县免疫接种信息管理、存储,负责对辖区内各接种点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查询、校正儿童免疫接种档案信息资料,上传、下载数据。

  2、乡镇防保站(包括各预防接种点):及时录入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儿童资料、接种数据,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委托负责发放“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卡”,定时上传数据。

  3、由专业软件公司提供《全国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负责软件的本地化修改、提升、升级、安装、调试、培训和其他技术服务。

  三、时间安排

  1、20xx年4月县疾控中心接种门诊首先使用预防接种金卡,20xx年6月前全县全面推广使用。

  2、各接种门诊将20xx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儿童资料接种数据全部录入电脑。

  四、其它

  因为免疫金卡的使用需要系统支持,即免疫接种系统的维护工程投入较大,本着谁受益,谁出钱的原则,参照兄弟县市的做法,以知情自愿的形式,所收取每位儿童档案信息服务费,按照物价部门审批的标准执行。

信息化建设方案6

  各村:为适应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需要,按照省、市、县计划生育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充分发挥黑龙江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在基层管理和服务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基层育龄妇女信息系统服务信息引导工作规范》和《黑龙江省信息化建设“xx”发展规划》,本着科学、规范、简便、易行的原则,经乡长办公会研究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支持人口计生系统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是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系统”是在乡村两级的工作运行基本模式,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填写、《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工作手册》使用、信息变更以及服务引导信息的生成、传输、处理和反馈。

  信息采集主要在乡村两级通过入户走访和对群众进行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记录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个案信息,是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村级为基本管理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手册》是村级计生工作人员采集信息的记录依据,主要提供信息系统变动信息和其它工作信息。信息变更是根据村级提供的变动信息和在乡级工作中发生的信息及其它相关信息,由乡级对个案信息进行的定期更新。服务引导信息是以个案信息为基础,通过生成、传递、处理和反馈四个环节,实现对避孕节育、术后随访、生殖健康、常规访视等服务内容的信息引导。

  村计生工作人员负责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完成服务信息引导单提供的工作任务。每月入户走访,对发生的以下信息记录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信息手册》中,同时变更《人口和计划生育家庭户卡》,定期上报乡级。

  为了使本乡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更好、更快的认识、使用黑龙江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信息系统,我乡将在XX年10月13日进行全乡8个自然村的计生员的信息化建设培训,培训内容包括:1、婚姻变动情况;2、现孕情况;3、出生和出生补报情况;4、死亡情况;5、避孕措施变更情况;6、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情况;7、流入成年人口情况;8、流出人口情况;9、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情况;10、奖励扶助情况。地点:乡计生办。


培养信息化人才 (菁华3篇)(扩展8)

——信息化教学设计 (菁华6篇)

信息化教学设计1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力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快乐中学*成长。

  二、教材分析

  武术是中华传统以及,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武术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增强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认同感。健身拳相对比较简单,再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身体素质的积累以及武术的接触,对于本节课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健身拳》,有助于增强学生身体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尤其对于培养上下肢协调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是水*四阶段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经过多年的学*,思维模式有所提升,并且对于抽象事物能有了一定的认知,由于其好奇心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的进行问题的思考,学*兴趣比较高。并且在此阶段学生渐渐步入青春期,逐渐的在意别人对于自己的看法,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竞争意识也比较强烈。因此,应当充分的借助学生的好奇心以及竞争意识来进行展开教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说出健身拳技术动作的名称以及要领,80%学生可以掌握4~5式健身拳的技术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模仿、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反复练*,提高学生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热爱体育,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正确规范做出武术动作

  【难点】

  连贯协调做出武术动作,并打出精气神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的自信心。

  3.完整练*法:通过完整动作的学练,帮助学生建立动作的整体概念和动作间的练*。

  4.递进分解练*法:便于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5.分组练*法:通过体育小组的形式进行练*,并进行组间竞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并能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3分钟)

  1.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生。

  【教学意图】课堂常规的进行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状态,并以热情饱满的态度进行学*,锻炼学生做事不拖沓的*惯;课前对于着装的检查以及安全的提醒可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的发生。

  (二)准备部分(8分钟)

  准备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体温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并且也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有效的避免了在后续联系中出现运动损伤:

  1.慢跑

  方法:四路总队围绕体育场进行慢跑2圈,慢跑过程中要求队伍整齐。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教学意图】慢跑的方式可以更好的提高身体热量,并且整齐划一的慢跑也有助于培养集体意识以及整个班级的纪律性;配乐韵律操替代了传统的徒手操,在活动关节和肌肉拉伸的同时,也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放松心情,融入课堂。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示范导入:在《男儿当自强》音乐伴奏下教师进行《健身拳》动作示范,引导同学进行观看,教师顺势讲解*功夫文化,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课题《健身拳》

  【教学意图】通过教师进行富有精气神的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全套武术动作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和学*。

  2.示范及讲解

  (1)先组织学生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观看挂图并且进行尝试模仿动作,给予学生5min,对动作形成初步的印象。

  (2)讲解:教师运用递进分解法进行讲解前五式技术动作。

  ①预备势:并步直立,目*视前方。

  要点;挺胸、收腹、两腿央紧。

  教师带领练*2次

  ②起势:两手在胸前相合成“抱拳礼”。紧接上动,两手握拳迅速收回腰间;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

  要点:拳掌变换要准确。

  教师带领练*2次

  ③戳掌冲拳:

  右脚向右后撤一步,同时右拳变掌向左前方戳出,目视右掌;接上动两腿成马步,同时右掌变拳收至腰间,左掌变掌摆至右肩前,目视左掌;接上动右腿跪膝前跟步,同时右拳向前冲出,左掌收至右臂内侧,掌指向上,目视前方。

  要点:戳掌要伸展有力,跪步要*稳。

  教师带领练*2次

  ④抽拳弹踢:

  左腿支撑,右脚向前弹踢,同时两臂回抽至腰间,目视前方。

  要点:抽拳、弹踢要同时,动作要有力。

  教师带领练*2次

  ⑤进步蝶掌:

  右脚向前落步,脚尖外展,同时两手如图,目视前方;接上动左脚向前上一步成半马步。然后右腿蹬地成弓步,同时双掌向前推出,目视前方。

  要点:连续上步要连贯,蝶掌推出要有力,两掌根上下相对。

  教师带领练*2次

  【教学意图】选用递进分解法进行教学,更有助与学生对于整个武术套路的掌握,也可以更好的降低技术动作的难度,在教学中循序渐进,有助于提高整个武术套路动作的连贯性。讲解与练*相结合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整个技术动作的把握,学*中不断的进行巩固。

  3.完整练*

  (1)异质分组练*,练*过程中组内相互纠错,教师进行巡视纠错指导。

  练*时间:5min,练*结束后教师进行集体纠错。

  (2)巩固练*:依照上次练*分组进行练*。

  (3)集体展示:教师前面进行示范,带领学生做完整动作。

  4.大比武

  每一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并且小组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与评价及其鼓励。

  【教学意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让学生逐渐的掌握动作要领,更好地学*本节内容。通过教师的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能够迅速帮助学生回归正确动作,解决重难点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形成正确的动作技能。通过分小组练*、交流、讨论、评价,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设置优生展示的环节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进行比拼。

  (四)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

  2.课堂小结: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表扬优生,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机体稳定状态,为下节课做好身心准备。并通过学生和教师的总结,强化本节动作要点。针对本节课进行鼓励性评价,为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自我评价的意识。

  八、场地器材

  体育场、录音机、磁带。

  九、预计负荷

  练*密度:30%~35%;*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2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统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趣味练*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合作学*及学法指导,掌握技术、提高能力,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运球绕杆动作是足球项目之一,具有脚支配球为主,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练*可以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协调性具有显著作用,是在学*水*二脚内侧运球的动作基础上学*的,掌握好运球绕杆动作为继续学*运球射门动作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时会出现浮躁的心情,对他们的学*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体育则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学科,他们的年龄特征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足球运动的基础知识,并能在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术。

  【过程与方法】通过足球活动,发展奔跑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足球游戏和教学比赛形式,在活动中培养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难点】左、右两脚推拨球的自由转换。

  六、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练适度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技术。

  2.问答法: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讨论法: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学**惯形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4.演示法:通过动作图片、战术板等小道具的直观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现,为技术的练*做好认知准备。

  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完成练*的情况各有不同,通过纠正*得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提高学*的自信心。

  七、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生。在介绍教学内容环节进行设疑导入,如: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球星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的表扬学生,加以总结学生的答案,引出他们如此优秀是因为带球技术好,顺势引出今天所要学*的内容——运球绕杆。

  2.队列队形练*:进行原地转法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教学意图】正由于该学龄段学生求知欲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采用设疑导入法来激活他们的思维,而体育文化知识的补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真正的做到身心结合,队列队形的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惯,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形态、认真练*的态度和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二)准备部分

  1.同步卫星游戏

  方法: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三组,每组一次出一人。预备时各站于圈内手持一只球。发令后,垂直高高抛起,赶紧按逆时针方向互换位置,并接住前边一人抛起的球。每成功一次可得一分。在规定的局数内,以得分多的队为优胜。

  规则:抛球一定要垂直,向右左偏离大于地上圆圈半径时,算失误扣掉一分。

  组织教学:*均分成三组,每组分别围成一个圈。

  2.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教学意图】选用球类的游戏即可充分利用器材,还能增加球操的运动量,加强对下肢力量的锻炼,提高跳跃能力,还能够熟悉球性,为接下来学*运球绕杆做铺垫。带有韵律节奏的动作还能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避免在练*中运动损伤,同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自我表现意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

  (三)基本部分

  1.复*脚内侧运球

  组织教学:前后两个人为一组

  【教学意图】复*脚内侧运球的练*既能够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到课堂节奏,也能够使学生的心率达到适合本堂课的练*,体现了课堂的连续性。

  2.示范后针对重难点进行提问,如:大家想一想运球过程中应该触球的哪个部位?

  3.讲解

  动作要点:支撑脚向前跨,踏在球的侧前方,膝关节稍弯曲,上体前倾向里转,提运球脚,用脚内侧推球后中部,改变反向运球时,经常用两只X替拨球。

  【教学意图】示范可以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动作表象,之后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明确本节课学*的重难点,使得后续练*更具有针对性。

  4.练*

  (1)运球绕过一个障碍物后换脚运回,并强调脚的触球部位为脚内侧。

  组织教学:四路纵队,前后距离5米,一次运球练*。

  (2)听口令变向换脚运球,在练*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低头看球的不足,教师提醒大家练*的时候同伴之间要用信号来提示对方抬头。

  (3)绕5-6个障碍物运球练*。

  组织教学: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一次练*。

  【教学意图】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设置循序渐进的练*,逐渐的体会运球绕杆的动作,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在学生初步掌握动作和了解正确动作的基础上,组内结伴练*相互观察对方的动作并纠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动作方法的记忆和理解,体现了新课改新型学*方式——合作学*的模式。

  5.检验—运球绕杆接力游戏

  (1)方法:以体育小组为单位进行15米的运球绕杆游戏,先完成者为获胜者。

  (2)评价: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别。

  组织教学:学生自行决定运球的顺序以及每个学生间的间隔,哪个小组时间用时少则获胜。

  【教学意图】在游戏中我会强调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强调在运用本课的动作的要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积极地为学生呐喊助威更加拉*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的热情,更加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足球20、标志桶10个、足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密度:33%-40%;*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1.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2.比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90%的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步法,70%能说出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90%的学生会持球三步单手肩上投篮,80%学生能够跨步拿同伴手中的球连贯三步单手肩上投篮,且有一定的命中率,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提高手臂力量等身体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及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跳的步法的动作和节奏掌握。

  教学难点:三步上篮的第一步跨步接球及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协调、连贯。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教法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1.一般性准备活动

  拉伸练*:(体前曲拉伸、弓步拉伸、)教师示范、领做学生跟做。

  2.专门性准备活动

  (1)慢速运球跑、(方法讲解示范:1、两个篮球场边线慢运球过障碍;

  (2)口头提示单脚跳起跨过,

  (3)练*行进间单脚跳起的协调性。解决双脚起跳的问题)

  3.球性练*:(双手拨球、俯背运动、腰部饶环、跨下“八”字饶环、抛接球、)教师示范、领做、口令提示动作要领,学生跟做。

  (三)基本部分(28分钟)

  1.导入:

  语言启发:同学们,在电视、各类现场比赛、身边或自己实践中你看到三步投篮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高手投篮、低手投篮、勾手投篮、跑投。

信息化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是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一篇散文,信息化教学方案 语文。写了机场女服务员向一位失败的运动员献花的故事,说明了鲜花不仅可以献给英雄和胜利者,更可以给失败者以鼓励。同时渗透着思想上的教育,告诉我们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如何对待胜利者和失败者。

  学情分析

  对于文章中那样意义重大的胜利或者失败,学生没有经历过,也很难体会主人公胜利和失败时不同的心境。但在日常的*凡小事中,学生都有过胜利和失败的体验,因此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教学目标

  1、学*本课生字词。

  2、读懂课文,理解机场服务员送的这束鲜花,珍贵在哪里。

  3、体会服务员说的关于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的话有什么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插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女服务员说的话,体会如何对待胜利和失败。

  教学准备

  教师:将重点语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刘翔2004雅典奥运会领奖和2008北京奥运会失意退场视频、《真心英雄》mp3、有关成功和失败名言警句网址)

  学生:预*课文,自学生字、整理有关失败的古今名言名句,规划方案《信息化教学方案 语文》。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献花是很经常的事。大家想想,一般在什么情况下给人献花呢?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别人赠送的鲜花呢?(学生自由交流)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就叫作《献你一束花》。(板书课题)

  2.在课文的结尾,有一个反问句,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鲜花理应送给凯旋的英雄,难道也会献给她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谁能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看看它要表达什么意思?(鲜花理应献给凯旋的英雄,而不是献给黯淡无光的失败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学生进行简短的自由讨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刚才同学们对鲜花到底送给谁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说的。

  提出读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想办法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可以和身边的同学合作。

  2.检查生字预*情况。(课件出示,随机抽学生认读。)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服务员为什么要给这个失败的运动员献花?

  读完课文,学生回答两个思考题。

  三、学*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请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这位运动员为什么一直垂着头?你知道她是怎样想的吗?

  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指导朗读,体会女运动员的内心。

  四、自由朗读课文

  已经理解的地方在课文边上写下自己的理解,在课文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并与同桌交流。

  学生自主学*。

  全班交流。

  五、朗读课文,熟记本课生字词语

  六、作业

  默写本课生字词语。

  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不理解的地方尝试自己理解。

信息化教学设计5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叫唐秋,来自泗阳中等专业学校。下面我将解释一下《增添我们的魅力》这节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目标确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资源整合、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一 首先,来分析教材。

  (一)教材体系、内容分析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职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本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分为三大部分:礼仪、道德、法律。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个框题。它是学*职业知识的起点。为后续学*道德、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奠定了思想和行为基础。

  (二)教材处理

  本教材充分体现了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所以本次课对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没有做过多的调整,只是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际,加大了些坐、立、行、蹲姿态的练*,目的是加强理解,突出重点,进行拓展。

  二 接着我们分析学情。

  1、知识结构

  本课教学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对实践课程感兴趣。同时,他们即将踏上实*岗位,对礼仪知识要求迫切。

  2、媒体操作能力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留言版,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网络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但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尤其是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网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三 解释教学目标的定位

  (一)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工作岗位标准,以及学生未来发展,我制定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明确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能力目标:

  1、遵守个人礼仪的*惯,自觉遵守并践行个人礼仪规范,保持良好的自我象。

  2、学生通过网上学*和网上冲浪,进行自主学*,培养自身通过因特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珍惜人格,尊重自己,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

  2、学生在自主探究的网络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学*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利用网络教学提供图文并茂的知识内容,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4、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本着德育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只有掌握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练*并运用,这是本节课的落脚点,因而也是重点。

  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与*惯养成。道德意义比较抽象,*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做到的。故为难点。

  四 说明我的教法、学法:

  1.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主题教学模式下的示范演练法、活动探究法。

  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节课在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讨论分析、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法。

  这几个方法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参加。整节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全员的互动。

  五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阅读收集整理资料(网页、图片、书籍等)。进行分组,准备表演。

  2、教师:利用远教设备和网络资源,准备有关文字、图片、音像、模型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制作成教学课件。

  (二)流程前期的准备基本就绪,就进入我们的教学实施环节。本次课2学时,90分钟。具体(流程)如下:

  1.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及仪表格言,在学生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引出个人礼仪的含义。这样导入形式,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2.本次新课内容分四目进行。

  第一目: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教学内容是个人礼仪的内涵、道德意义和作用。 教师用ppt出示学生阅读活动框中三个镜头图片,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导出个人礼仪的内涵。道德意义和作用。这样设计,把枯燥的理论变为有趣的探索,从而轻松化解难点。

  第二目: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教学内容是仪容仪表的含义、讲究仪容仪表的意义、具体要求、

  步骤1:出示两份材料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归纳答案。 步骤2: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互相观察,指出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出具体要求。用ppt出示。这样活动,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目: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教学内容是形体姿态的内涵、包含的内容及要求。面部表情的主要构成因素与要求。

  步骤1:各小组派出最佳形体姿态进行展示(分成坐、立、行、蹲四大项)学生畅谈体会。

  教师出示图片及视频,并示范讲解。学生可以跟随练*,纠正刚才所展示姿态的不足。这一活动,着重点在教师的示范演练。学生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这样做,突出重点。

  课余我把视频传到站上,让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趁热打铁进行练*。这样,让学生学会学*,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借助相关资源,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步骤2:师生共同探讨出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用ppt出示。

  步骤3:出示微笑表情图片,学生讨论微笑的魅力.教师简要归纳表情的作用。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体,在自我探究中感受到学*的乐趣。

  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获得感性认知和情感体验,从而轻松化解难点。

  第四目: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教学内容是:语言的功效、语言修养的意义、养成文明礼貌语言*惯的途径与方法。

  步骤 1.利用多媒体播放情景剧,思考他们这样说话方式好不好,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表现的更有礼貌?接着表演礼貌情景剧。

  把熟悉的生活用肢体表演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胆量。

  步骤2.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现场上网查找、搜集、整理。

  步骤3. 教师总结。在讨论基础上,导出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惯的四个方面,用PPT出示。

  这个活动环节不仅巩固了知识点,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课堂中过程性评价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与成就感。

  3.课堂小结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他们自主归纳整理的学*能力,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接着,我再进行归纳, 指出要想塑造良好形象,增添魅力,只有练*并践行才是根本。

  4.评价和课堂练*这一环节,我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用PPT出示练*,学生快速思考回答,进行训练,来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价三个目标的达成情况。目的是,巩固反馈和提高。评价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时,不仅根据课堂中的自评、互评、点评。还请学生在课后上网填写小组合作学*测评表。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也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同时,测评表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切实可靠的根据。

  5.布置作业

  第一个作业,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反思为了进步,反思为了提高。

  第二个作业,更容易完成,而且收效显著,就是让学生每天清晨梳洗时面对镜子中的自己微笑一分钟,坚持两个月后,会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变化。再与同学交流体会。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个作业,在本校的站下载本课视频,及时练*。

  六 资源整合

  顺利有效地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学*环境:校园网、Internet网。 学*资源类型:课件、专题站。提供相关站点,提供学生访问服务,全方面了解礼仪的相关知识。提供搜索引擎《Google搜索》等,以便学生搜索其他与课题相关的知识。提供学校公用文件夹,供学生汇总资料使用。

  本节课不但利用现成资源,还注重自己开发资源。借助视频资料、课程标准、专题网站、互动*台、实现教学资源动态生成与更新。

  七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结束了。课余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优点:

  1、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2、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全面的看待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

  3、最终使整节课渗透人文精神,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到提高,。

  不足:

  1.虽然课后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但课堂中的不同难度的分层教学体现不够 ,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弱势。

  2. 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

  1.课外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2. 完善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多样化。

  3. 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个人礼仪。

  我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展示完毕,欢迎评委专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信息化教学设计6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代背景

  我国发达地区的“校校通”工程大规模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新的时期。教育信息化的重心转向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培训为核心,推进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滞后现象。“低认知水*,简单技术操作”需要向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向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条件,实现教学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

  所谓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8个模块:

  1.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2.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3.学*资源查找与设计;

  4.教学过程设计;

  5.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6.评价量规设计;

  7.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8.教学设计过程的评价与修改。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激励学生主动探究,通过课程问题来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内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关键模块是教学问题设计。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主体教育理论

  3.新基础教育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5.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6.基于问题导向式的学*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

  1.教育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中间连接;

  2.立足于当今优秀的教育理论基础;

  3.大量的案例、模板、量规、可供教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填空替换的样板等多样化的资源;

  4.各种“阶梯”或“支架”,可供教师能够轻松愉快地模仿、借鉴、运用;

  5.循序渐进,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内化、领悟、迁移、再创造。

  强调人文精神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各种教育哲学观念的理解、教学的艺术和造诣、对学生的爱心、对事业的追求,生命的价值等等,融入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每一个教案的构思、每一堂课的教学进程之中。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的问题设计

  通过课程问题设计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用问题激发学生全身心进行探究学*,对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发展。

  “基本问题”:是引导学生致力于揭示各学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它不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科问题(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问题),而是指向学科核心思想和深层次理解的,能够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问题。

  “基本问题”的特点:

  1.指向学科的核心;

  2.在某一领域的发展历史和人们学*过程中自然地重演;

  3.孕育了其他重要的问题。

  基本问题帮助教师关注在较长的教学实践中(例如,一学年课程或中小学某一学段)教学中的重要主题,透过各式各样的教学表面活动去关注要教给学生的那些基础的概念。帮助教师从人、社会、自然、生活的视野来为学生考虑自己的学科教学。

  基本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中的高级思维活动;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帮助学生从哲理高度来认识所学的学科知识,使学*与人类历史、社会、自然相联系;使当前的学*联系到其他学科和更广泛的主题。

  “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的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主题的具体通道,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能够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思考。

  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活动设计

  1.根据国家课程标准;

  2.创设学生认知的学*情景;

  3.发展学生的多元智力;

  4.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5.设计辅助学生学*的支架或阶梯

  6.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七、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量规

  2.作品评价

  3.档案袋评价

  4.KWHL表

  5.多样化的评价

  八、信息化教学设计教案范例研究

  九、设计自己的单元教学计划

  十、展示和交流自己设计的信息化教案

  十一、关于在自己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信息化教案的讨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