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

首页 / 数学教案 / | 数学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1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一、 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

  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

  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圆规、直尺、细线、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学生可能答:边缘光滑好滚动,半径一样长等。(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预*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用不同工具画圆

  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画圆呢?

  学生:圆规、尺子、圆形物品、绳子......

  2、教师指出:圆形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面图形。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58页第一段。

  (2)、自学后填一填。

  1.用圆规画圆时( )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2.连接( )和( )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用圆规画圆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画圆。

  1)介绍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半径)

  (2)把装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定圆心)

  (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一手捏住圆规顶部旋转,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针尖的一脚。

  2)学生练*画圆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圆的特征

  (1)、①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或者折一折,看看半径和直径分别有多少条?再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看看每条半径长度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讨论情况。教师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无数条)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都相等)

  ②小组上台展示他们得到的结果和使用的方法。

  ③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并且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 。

  (2)、①讨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②小组展示他们的结论和方法。

  ③总结: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公式表示:r=d/2或d÷2、 d=2r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吗?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3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1)

——《认识圆》六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

《认识圆》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2、会使使用工具画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圆的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的方法,认识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

  1、我们以前学过的*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3、示圆片图形:(1)圆是用什么线围成的?(圆是一种曲线图形)

  i.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

  二、认识圆的特征。

  1、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纸上画一个圆,并动手剪下。

  2、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2)再折出另外两条折痕,看看圆心是否相同。

  3、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4、讨论:

  (1)什么叫半径?圆上是什么意思?画一画两条半径,量一量它们的长短,发现了什么?

  (2)什么叫直径?过圆心是什么意思?量一量手上的圆的直径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5、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1)学生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

  6、巩固练*:课本58做一做的第1-4题。

  三、学*画圆。

  1、介绍圆规的'各部分名称及使用方法。

  2、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四、巩固练*。

  1、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画一个直径是5厘米的圆。

  2、判断,并说为什么。

  (1)半径的长短决定圆的大小。()

  (2)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直径是半径的2倍。()

  (4)圆的半径都相等。()

  3、思考题:在操场如何画半径是5米的大圆?

  五、布置作业。

  书P60第1-4题。

《认识圆》六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

  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

  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圆规、直尺、细线、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学生可能答:边缘光滑好滚动,半径一样长等。(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预*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用不同工具画圆

  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画圆呢?

  学生:圆规、尺子、圆形物品、绳子......

  2、教师指出:圆形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面图形。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58页第一段。

  (2)、自学后填一填。

  1.用圆规画圆时( )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2.连接( )和( )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用圆规画圆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画圆。

  1)介绍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半径)

  (2)把装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定圆心)

  (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一手捏住圆规顶部旋转,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针尖的一脚。

  2)学生练*画圆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圆的特征

  (1)、①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或者折一折,看看半径和直径分别有多少条?再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看看每条半径长度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讨论情况。教师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无数条)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都相等)

  ②小组上台展示他们得到的结果和使用的方法。

  ③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并且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 。

  (2)、①讨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②小组展示他们的结论和方法。

  ③总结: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公式表示:r=d/2或d÷2、 d=2r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吗?

《认识圆》六年级数学教案3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2)

——《认识圆》六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

《认识圆》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

  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

  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圆规、直尺、细线、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学生可能答:边缘光滑好滚动,半径一样长等。(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预*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用不同工具画圆

  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画圆呢?

  学生:圆规、尺子、圆形物品、绳子......

  2、教师指出:圆形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面图形。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58页第一段。

  (2)、自学后填一填。

  1.用圆规画圆时( )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2.连接( )和( )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用圆规画圆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画圆。

  1)介绍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半径)

  (2)把装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定圆心)

  (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一手捏住圆规顶部旋转,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针尖的一脚。

  2)学生练*画圆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圆的特征

  (1)、①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或者折一折,看看半径和直径分别有多少条?再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看看每条半径长度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讨论情况。教师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无数条)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都相等)

  ②小组上台展示他们得到的结果和使用的方法。

  ③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并且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 。

  (2)、①讨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②小组展示他们的结论和方法。

  ③总结: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公式表示:r=d/2或d÷2、 d=2r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吗?

《认识圆》六年级数学教案2

  一、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四章《圆》的第一课时。

  内容结构: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的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教材先讲圆的认识,通过圆的直径和半径以及它们的长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圆的特征,掌握画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圆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圆及各部分的名称,圆的特征,半径和直径。

  2.能力训练点:圆规作图能力,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德美育渗透点:知识的魅力,美与生活。

  三、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法,合作学*法

  借助多媒体的辅助作用,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和广泛运用,体现数学的价值。同时,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建立清晰的概念,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下,自主探索,积极参与,互相讨论,合作学*。让其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并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种数学思想。

  四、教具学具

  教具: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充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增添课堂教学的魅力。

  学具:要求学生准备硬币、毛线、笔、图钉、硬纸条、圆规、圆片等,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进行动手操作。

  五、设计思想

  1.从生活实践引入新课。

  2.按知识形成发展过程展开新课

  3.运用教具学具直观感受,建立空间概念,突破难点。

  4.通过实践训练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六、教学过程

  第一、复*导入

  1.用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提问学生:

  (1)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面图形?

  (2)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通过学生回答明确:这些图形都叫作*面上的直线图形。

  2.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哦!今天天气真好,刺猬妈妈叫小刺猬们到草地上一起做游戏,妈妈要求宝宝们围在妈妈的周围,并且每个宝宝离妈的距离要同样远。瞧,小刺猬们围成了怎样的图形。

  3.学生回答后,教师用一根系有小球的.细绳旋转演示,让学生观察小球所运行的路线,将会形成怎样的图形,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共同研究的新知识——圆的认识。

  第二:探究新知

  1.说说你身边哪些物体上有圆?

  2.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和圆的特征。

  3.圆的画法

  (1)自选材料画圆

  用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同桌合作自选工具画圆,并分组让学生向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是采用了什么材料怎样画圆的。

  在这时要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强调说“我是这样画的”或“我的想法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

  (2)按要求作圆

  提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按要求作圆,那这个圆的大小和位置是由什么来确定的?

  让几位学生向全班汇报想法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本87页阅读圆的画法,归纳、总结出画圆的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在这里主要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3)画法实践

  问题:活动课上,老师要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鼓励学生想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第三:归纳总结

  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圆及其特征的认识,明确画法步骤。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和组织语言的能力。

  第四:实践运用

  1.随堂练*

  设计判断和作图题,以教材*题为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可将教材*题进行适当的组合和改编练*形式,并注意针对新课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组织反馈练*。

  2.巩固练*

  设计问题:

  (1)车轮如果不是圆的,会怎么样?

  (2) 圆的车轮有什么好处?

  通过对两个问题的探究,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圆的特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认识圆》六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

  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

  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圆规、直尺、细线、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学生可能答:边缘光滑好滚动,半径一样长等。(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预*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用不同工具画圆

  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画圆呢?

  学生:圆规、尺子、圆形物品、绳子......

  2、教师指出:圆形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面图形。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58页第一段。

  (2)、自学后填一填。

  1.用圆规画圆时( )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2.连接( )和( )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用圆规画圆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画圆。

  1)介绍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半径)

  (2)把装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定圆心)

  (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一手捏住圆规顶部旋转,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针尖的一脚。

  2)学生练*画圆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圆的特征

  (1)、①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或者折一折,看看半径和直径分别有多少条?再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看看每条半径长度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讨论情况。教师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无数条)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都相等)

  ②小组上台展示他们得到的结果和使用的方法。

  ③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并且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 。

  (2)、①讨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②小组展示他们的结论和方法。

  ③总结: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公式表示:r=d/2或d÷2、 d=2r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吗?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3)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 (菁华3篇)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解比例。(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练*八的*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惯。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新课讲授】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1、2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并说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110或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让学生列出比例,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教师板书∶320=1∶10,你能试着计算出来吗?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本上做。

  做完后,师问:怎样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式?学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师接着板书:10x=320×1。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来。注意:解方程要写“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

  生: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x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x。

  小结:从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

  3、教学例3。

  解比例:

  过程要求:学生独立练*,求出未知项。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解:2、4x=1、5×6

  x=

  x=3、75

  提问:还可以用其他的知识解比例吗?

  学生交流后,可能会说出:根据比例的意义,等号左边的比值是,要使等号右边的比值也是,x应等于。

  4、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转化成方程后再怎么做?

  学生回忆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

  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练*,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3~44页第6、7、8、9、10、11、12、13题。

  答案:1、x=7、5x=x=0、6

  2、第6题:判断小红说得是否正确,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方法一:计算1分钟(60秒)心跳的次数,看是不是72次,因为45秒跳54次,1分钟也是60秒就要跳54÷45×60=72次,由此判断小红说得对。方法二:运用比例的知识。计算54∶45与72∶60的比值,看是否相同,相同说明小红说得对。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同都是1、2,说明心跳速度没变。

  第7题:组织学生独立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第8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说一说解题思路,再动手算一算。学生汇报。

  第9题: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独立练*。

  第10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指名汇报。

  第11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列比例式,共同完成后相互交流。

  第12题:组织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等式,在小组中交流订正。

  第13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相互验证。此题答案不唯一。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课后作业】

  完成练*册中本课时的练*。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了比例的知识,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教室有多大,它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米。(长大约8米,宽大约6米。)如果我们要绘制教室的*面图,若是按实际尺寸来绘制,需要多大的图纸?可能吗?如果要画*地图呢?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在绘制地图和其他*面图的时候,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体(如机器零件等)的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这就是比例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今天我们就来学*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什么是比例尺(自学书上内容,学生交流汇报)

  出示图例1

  在绘制地图和其它*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介绍数值比例尺

  让学生看图。

  “我们经常在地图上看到的比例尺有这两种: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有时也可以写成:1/100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3.介绍线段比例尺

  还有一种是线段比例尺(看北京地图),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上50km的实际距离。”

  4.介绍放大比例尺

  出示图例2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下面就是一个弹簧零件的制作图纸。“

  学生看图,“你知道比例‘2:1’表示什么意思吗?这也是一个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2:1

  比较这个比例尺与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都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不同点:一种是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另一种是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

  5、总结

  比例尺书写特征。

  (1)观察:比例尺1:100000000

  比例尺1/5000000

  比例尺2:1

  (2)看一看,比例尺书写形式有什么特征。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6、比例尺的化简和转化

  “我们再看一下北京地图上的这个线段比例尺,这里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厘米:50千米,你会把这个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

  说明:这两个数量的单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

  “是把厘米化作米,还是把米化作厘米?为什么?”(因为把米化作

  “50千米等于多少厘米?”学生回答后,教师把50千米改写成5000000厘米。

  “现在单位统一了,是多少比多少,怎样化简?”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5000000

  教师出示比例尺不同的地图给学生看,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最后教师指出

  ①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②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如10厘米:10米,要把后项的米化成

  ③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项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

  三、巩固练*

  1、做一做。

  过程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写出数值比例尺)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2、完成课文练*八第1~3题。让学生完成第48页的“做一做”。教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化成同级单位。集体订正时,要注意检查学生求出的比例尺的前项是不是“1”。

  四、课堂小结

  (本课要点:1、比例尺的意义;2、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3、注意单位名称的改写,如把千米和厘米的换算就是扩大或缩小100000倍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会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2、经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过程和运用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目标展示。

  1、上学期,我们学*了有关比的知识,你能说说什么是比吗?举例说明比各部分的名称。

  2、今天,我们要在比的基础上学*一个新知识(板书:比例)。

  3、看到这个数学新名词——比例,你的脑子里产生出哪些问题?

  【老师有选择地板书如:什么是比例(或比例的意义),比例的组成及名称,比和比例的区别等。】

  4、同学们提的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教学比例的意义。

  1、我们从学*数学开始,几乎天天都用到等号,你能说出几个含有等号的式子吗?说说等号在式子中的作用是什么?(连接左右两边相等的两部分)

  2、自主探究,初步形成印象。

  (1)两个比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吗?

  (2)你能在练*本上写出两个可以有用等号连接的比吗?

  (3)和你小组内同学交流你写出的式子,并说明理由。

  (4)学生汇报。

  3、形成概念。

  (1)像黑板上我们所列出的这些式子叫做比例。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比例吗?

  (3)老师小结: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4、深化概念,巩固练*。

  (1)你认为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吗?(两个比的比值相等)

  (2)你能抓住这个关键写几个比例式吗?(2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多,并且和别人的不一样。)

  〈二〉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比例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你知道吗?

  (预设:学生如果不清楚的话,教师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找出黑板上这几个比例的内、外项。

  3、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1)把黑板上的这几个比例式写成分数形式。(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2)找出它们的内、外项。

  (3)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三〉比和比例的区别。

  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3、小结: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比例有4项,比有2项。

  三、巩固练*。

  1、填空。

  (1)、表示()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是不是相等。

  (3)、写出比值是的两个比():()和():(),写成比例是()。

  (4)、选取48的4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2、课本32页**尺寸成比例吗?

  3、课本33页“做一做”第2题。(用右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教师引导:比例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吗?若有能用已学的知识解释吗?如不能解释,课后请预*课本34页。下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解比例》六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内容】

  解比例。(教材第42页例2、例3及练*八的*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惯。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1、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2、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带未知数的比例改写成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情景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汇报。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新课讲授】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第1、2行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叫做解比例?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交流并说出: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比例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

  =110或模型高度:实际高度=1∶10。

  让学生列出比例,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

  教师板书∶320=1∶10,你能试着计算出来吗?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的学生在练*本上做。

  做完后,师问:怎样把比例式转化为方程式?学生回答: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师接着板书:10x=320×1。

  教师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把方程解出来。注意:解方程要写“解”,那么解比例也要写“解”。

  师:怎样解这个方程?

  生: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把x看做一个因数,根据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可以求出x。

  小结:从刚才的解比例过程中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项x。

  3、教学例3。

  解比例:

  过程要求:学生独立练*,求出未知项。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解:2、4x=1、5×6

  x=

  x=3、75

  提问:还可以用其他的知识解比例吗?

  学生交流后,可能会说出:根据比例的意义,等号左边的比值是,要使等号右边的比值也是,x应等于。

  4、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教师:刚才我们学*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转化成方程后再怎么做?

  学生回忆解比例的过程。

  教师: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

  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4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练*,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3~44页第6、7、8、9、10、11、12、13题。

  答案:1、x=7、5x=x=0、6

  2、第6题:判断小红说得是否正确,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方法一:计算1分钟(60秒)心跳的次数,看是不是72次,因为45秒跳54次,1分钟也是60秒就要跳54÷45×60=72次,由此判断小红说得对。方法二:运用比例的知识。计算54∶45与72∶60的比值,看是否相同,相同说明小红说得对。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同都是1、2,说明心跳速度没变。

  第7题:组织学生独立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第8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说一说解题思路,再动手算一算。学生汇报。

  第9题:组织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独立练*。

  第10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指名汇报。

  第11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怎样列比例式,共同完成后相互交流。

  第12题:组织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等式,在小组中交流订正。

  第13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相互验证。此题答案不唯一。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

  【课后作业】

  完成练*册中本课时的练*。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4)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 (菁华3篇)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1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具准备:

  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

  3、为了使游戏公*,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四、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板书设计:

  圆(本质特征):圆上各点到定点(半径)的距离都相等。

  圆的画法:

  圆的`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

  教学后记:

  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学生对圆心与圆

  的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2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具准备:

  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

  3、为了使游戏公*,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四、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板书设计:

  圆(本质特征):圆上各点到定点(半径)的距离都相等。

  圆的画法:

  圆的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

  教学后记:

  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学生对圆心与圆

  的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进一步认识圆、了解圆的特征、掌握用圆规画圆。渗透了曲线图形和直线图形的关系。通过对圆的认识,不仅能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学*圆的周长、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面图形。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的曲线图形,在学*《圆的认识》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小学生很难将圆的认识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对圆的理性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在上课时,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量、画的手段,在动手做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增强学*兴趣,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2、理解同圆中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会使用工具正确规范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教学难点: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好圆规、直尺、圆纸片

  2、自带一个轮廓为圆的物体学生自带一两个轮廓为圆的小物品。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让学生观察课本第57页的主题图,提问:同学们,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主题图看谁在这幅图上找到的圆多?学生汇报,(车轮、花坛、水池??)

  圆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常密切,谁还能举一些外形是圆的物体?学生汇报(钟面,??),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我们一起来分享。

  3、引出课题,圆在我们的生活中密切联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圆的认识”。

  4、我们以前学过的*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出示圆片图形:

  (二)、探索新知,动手发现

  1、“我能画”环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圆(不限定用圆规)(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茶杯盖??)

  (1)先自己在纸上画圆,再和组内的同学说一说你画圆的方法。

  (2)小组交流:比较你组内的画法,你觉得哪种更好?

  2、自学课本第58页,找出有关的关健词,并把重点的或要注意的地方做上记号。

  3、动手折一折。

  (1)折过2次后,你发现了什么?(两折痕的交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4、认识直径和半径。

  (1)将折痕用铅笔画出来,比一比是否相等?

  (2)观察这些线段的特征。(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小结: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4)出示“圆上、圆内、圆外”让学生理解。

  (三)、认识圆的特征

  1、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在小组里讨论: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2、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学生用尺子独立量出自己手中圆的直径与半径的长度,看它们之间有

  什么关系?然后讨论测量结果,找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得出结论:在同一个圆里,[方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氛围,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这样设

  计更突出了对学的过程的重视。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相互交流、得到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学生感悟了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发现、总结圆的特征。]

  (四)、教学用圆规画圆

  1、引导学生自学用圆规画圆,并小结出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定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2、请同学们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观察对比所画的两个圆,有什么不同?哪些地方不同(大小、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两个圆会不相同呢?是什么决定圆的大小?(半径小,则圆小;半径大,则圆大。)

  圆的位置不一样,是因为固定点的位置不同,造成圆心的位置不一样,因此圆的位置不一样。

  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3、练*: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2cm的圆,并用字母o、r、d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五)巩固练*

  1、练*中深化认识圆

  2、判断是非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3)、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4)、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六)、课堂小结,回顾知识

  1、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书本P60第1-4题。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1、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2、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3、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用字母表示:d=2rr=d/2

  ㈡、圆的特征:

  1、在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且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2、在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且所有的直径长度都相等。

  3、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研训小结: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的观察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5)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认识》课本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

  特征,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2、使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的

  相互关系,能根据这种关系求圆的直径或半径。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的有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圆规、直尺、细线、圆形纸片。

  学具准备:

  圆形纸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学生可能答:边缘光滑好滚动,半径一样长等。(有的学生可能已经预*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体验用不同工具画圆

  教师提问:可以用什么画圆呢?

  学生:圆规、尺子、圆形物品、绳子......

  2、教师指出:圆形是由一条封闭曲线围成的*面图形。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58页第一段。

  (2)、自学后填一填。

  1.用圆规画圆时( )所在的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2.连接( )和( )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 通过( )并且两端都在( )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

  3、用圆规画圆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画圆。

  1)介绍画圆的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定半径)

  (2)把装有针尖的一只脚定在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圆心。(定圆心)

  (3)把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一手捏住圆规顶部旋转,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针尖的一脚。

  2)学生练*画圆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大小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4、圆的特征

  (1)、①小组讨论:同学们可以动手画一画或者折一折,看看半径和直径分别有多少条?再用尺子量一量或者折一折,看看每条半径长度怎么样?你发现了什么?讨论时教师要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讨论情况。教师出示问题: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无数条)所有的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都相等)

  ②小组上台展示他们得到的结果和使用的方法。

  ③教师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并且每条半径都相等、每条直径都相等 。

  (2)、①讨论: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师提问:在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②小组展示他们的结论和方法。

  ③总结: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1/2。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用公式表示:r=d/2或d÷2、 d=2r

  三、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车轮是圆的吗?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2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3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圆是在学生呢过学过了直线图形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这一*面上的曲线图形,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是本节课学生学*的重点,在学*圆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自己获取一些有关圆的特征的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6)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1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金银铜牌图)

  还记得在我国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上,我国的运动健儿们一共获得了多少枚这样的奖牌?(100枚)运动健儿们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到——自豪、骄傲!

  这些奖牌什么形状的?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形的事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看来,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老师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想看看吗?(课件展示)从这些事物中,我们同样找到了圆,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美观,有的是利用了圆的特性。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索和发现它的奥秘!

  出示课题:认识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圆和*面直线图形的区别

  课前,老师请大家自己在家里画一个圆并剪下来,请大家拿出你做的圆!

  请你像老师这样用手摸一摸圆形的边,观察一下圆形,说一说,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等*面图形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圆和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区别,知道是*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来研究圆这种曲线图形吧!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

  请大家把手上的这个圆对折一次(师出示大圆演示),打开,再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你发现了什么?这两条折痕相交吗?再换不同的方向对折一次,有几条折痕?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师板书,课件演示)请同学们在你的圆上描出圆心,并用字母O表示。

  (2)半径和直径(学生自学课本56页并用线段划出定义。)

  除了圆心,你知道圆还有什么部分吗?(板书:半径直径)那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呢?下面请大打开书56页自学一下,并用红笔把概念划出来读一读。(学生自学完。)请同学来说说什么叫半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什么叫圆上任意一点?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半径,并用字母r表示。

  谁来说说什么叫直径?(学生读出概念,然后课件演示)

  请你在自己的圆上画出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

  (3)巩固练*:找出图中的半径和直径。

  (明确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直径必须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

  3、探究圆的特征。

  (1)通过学*,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下面我们来个小比赛:要求在30秒钟内,准确的画出3半径和3条直径,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

  (师计时,生在圆纸上画半径和直径。)

  画完以后,同桌交换检查画的半径和直径是否准确?

  (2)同桌讨论:

  在同一个圆内,你测量一下这些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学生汇报: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板书:都相等

  老师的这个大圆跟你们的圆半径相等吗?半径相等需要什么前提?(在同一个圆内)板书:在同一个圆还发现了什么?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你能用字

  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吗?

  板书:d=2r r=d÷2

  4、探索画圆的方法。

  课前,请大家准备的这个圆,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用了什么工具?

  (学生说出不同方法)

  怎样才能既准确又方便的画出一个圆呢?(用圆规来画圆。)借助实物来画圆受实物所限,画出的圆大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化,所以用圆规画圆应该是!。

  (1)认识圆规并学*画圆

  我们来观察一下圆规是怎样的?有几只脚?一只脚带着针尖,另一只脚带着笔尖。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57页,自学一下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学生自学完后)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用圆规在本子上画一个圆。

  (学生用圆规画圆,老师巡视。)

  谁愿意出来示范并说说画圆的步骤?(请一学生在实物投影上画圆并说步骤。)

  大家想一想,两脚间的距离实际是什么的长度?(半径)

  我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画圆的步骤:定圆心定半径旋转一周(课件出示)

  (2)练*画圆

  请大家按要求来画一个圆:用圆规画出半径是2厘米的一个圆,并用字母O、r、d分别标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展示学生画的圆,同桌互相评价。)

  结合刚才画圆的过程,大家思考一下,画圆时圆心和半径各起了什么作用?

  也就是: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课件出示)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判断题。(基础练*重点在于深入理解概念。)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圆的直径。()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3)在同一个圆内,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4)直径是半径的2倍。()

  (5)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2、课件出示:森林王国举行的赛车比赛

  老师:同学们,森林王国正在举行赛车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参加比赛的小动物分别是小牛、小兔和小狗,他们呀,正在整装待发。在比赛之前,老师想让你们猜一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小狗)

  3、2、1、GO!同学们都猜对了!小狗的车轮是什么形状?(圆形)车轮做成圆形为什么就能跑得又快又稳?你能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稳状态,使行进的车辆也保持*稳状态。)

  四、谈收获,回顾知识点。

  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收获。)

  五、作业布置。

  1、书上完成58页第1、3题,60页第1、2题。

  2、利用圆规和三角板,设计一幅有关于圆的图案。

  板书设计:

  在同一个圆内

  半径无数条都相等

  直径无数条都相等

  d=2r r=d÷2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面图形的学*价值,提高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能借助工具画图,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

  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些圆形物体和圆形纸片,圆规

  学具准备:

  圆规、学具以及收集的一些圆形物体的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羊吃草的故事(猜谜)

  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

  先请同学们猜测一个字。再猜两个字的水果名

  师: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范围有多大?

  (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范围是一个圆。)

  一、谈话导入

  1、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过圆形?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些。见过*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往下丢进一颗小石子,(电脑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3、其实这样是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欣赏)从这些自然现象中,你同样找到了圆吗?

  4、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圆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动手尝试,认识圆的特征

  (一)初步认识圆

  1、说了这么多圆,看了这么多圆,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圆?先动脑筋想一想,再用你手头的的。(问题就只工具动手画一画。(学生动手画圆)

  2、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要停留在借助什么来画的,不要作过深的追问)

  3、比较:看看你所画的圆,和以前学过的*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交流:以前所学的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

  (二)用圆规画圆

  1、刚才有同学用圆规画出了一个圆,其他同学会画吗?请拿出准备的圆规,在白纸上画一个圆。

  交流:谁来说说用圆规是怎样画圆的?或者说在画的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指名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圆规的使用方法。)

  要点:针尖要戳在纸上,另一只脚是笔,两脚随意**。

  2、刚才大家画的圆有大有小,假如我要我们全班同学画一个一样大的圆,行吗?你有什么建议?

  3、全班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我们把两脚**4厘米来画一个圆。(画好的同学拿出剪刀,把画的圆剪下来。)

  (三)圆各部分名称

  1、圆和其它图形一样也有它各部分的名称,请同学们打开书,把例2的一段话认真地读一读。

  2、反馈交流:你知道了关于圆的哪些知识?

  (圆心、半径、直径,分别用字母O、r、d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要求学生在自己的圆上将个部分标一标、画一画。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出示3个圆,分别判断,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圆心、半径、直径的关系

  1、学到现在,关于圆,该有的知识我们也探讨地查差不多了。那你们觉得还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其实不说别的,就圆心、直径、半径,还藏着许多丰富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研究研究?大家手头都有圆片、直尺、圆规等等,这就是咱们的研究工具。待会儿就请大家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另外,我还有两点小小的建议:第一,研究过程中,别忘了把你们组的结论,哪怕是任何细小的发现都记录在自备本上,到时候一起来交流。第二,实在没啥研究了,老师还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研究提示,到时候打开看看,或许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生小组活动。

  2、反馈交流:

  要点: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强调在同一个圆里)

  (3)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r=2/d;直径是半径的2倍,d=2r。

  (4)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这些对称轴就是圆的直径。

  还有其他的发现吗?学生可以自由说。

  3、完成练*十七第1题。

  学生自由填表,反馈交流。

  三、应用拓展

  完成“练一练”第2题。

  (1)读题,说说是怎样理解题意的。(注意说清直径是5厘米,圆规两脚**即半径应该是2.5厘米)

  (2)学生画一画,反馈交流。

  四、全课总结

  通过大家的探究,我们已经获得了许多关于圆的知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刚才的画面(课件再次显示)

  *静的水面丢进石子,荡起的波纹为什么是一个个圆形?现在,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这一现象了吗?

  对,简单的自然现象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规律。其他一些现象中为什么会出现圆相信大家一定能解释了。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没的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感觉怎么样?

  这不就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3

  教学目标:

  1、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

  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具准备:

  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

  1、(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对他们这种玩法有什么想法吗?(从公*性上考虑)得到:大家站成一条直线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不一样导致不公*。

  2、(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如果大家是这样站的,你觉得公*吗?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时,由于每人离目标的距离也不一样导致也不公*。

  3、为了使游戏公*,你们能不能帮他们设计出一个公*的方案?(学生思考)学生想到圆后,出示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了呢?(每人离目标的距离都一样)

  4、上面我们接触了三种图形—————直线、正方形、圆。其中圆是有点特殊的,你能说说圆与正方形等图形的不同之处吗?举出生活中看到的圆的例子。

  二、画圆

  1、你们谁能画出圆来吗?动手试一试。

  2、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学有想法可以补充。

  3、思考:以上这些画法中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的问题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个点和一个长度,引出圆心和半径)

  三、认一认

  1、教师边画圆边讲概念。(概念讲解一定要结合图形,并要举一些反例)强调:圆心是一个点,半径和直径是线段。

  2、半径和直径的辨认。

  四、画一画,想一想

  1、画一个任意大小的圆,并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想:在同一个圆中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同一个圆中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放动画)

  2、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3、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4、把自己画的圆面积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画的圆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吗?知道为什么吗?

  五、应用提高

  讨论: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六、作业

  1、教材第5页练一练

  2、在*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直接说出圆,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

  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处时再一次体会圆的特征

  通过正反例的练*,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

  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

  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

  板书设计:

  圆(本质特征):圆上各点到定点(半径)的距离都相等。

  圆的画法:

  圆的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

  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

  教学后记:

  在学生已认识圆的基础上,深入的了解圆的各部份名称。学生对圆心与圆

  的半径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内容。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4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一、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5

  教学内容:

  上教版四年级第一学期P74~75

  教学目标:

  1、经历主动探索、操作画圆等活动,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2、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心、半径并知道其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理解圆的本质特征。

  教具准备:

  圆规、课件、三角尺

  学具准备:

  圆规、直尺、A4纸、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丰富表象,初步感知圆的形成过程。

  1、寻宝游戏:

  师:小胖得到一张纸条,宝物藏在距离小胖3米远的地方。请你在这张纸上点上一个点,这个点就是小胖,这个宝物在哪儿呢?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纸上1cm表示1m,请你表示出距离小胖3m远的宝物可能所在的位置。

  揭题: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我们今天的学*,齐读课题。(板书:圆的认识)

  2、对比认识:

  师:图形不同他们的特点也不一样,所以确定他们大小所需要的数据也不一样,我们今天学*什么?圆的大小究竟是谁确定的呢?

  二、尝试画圆,揭示圆的本质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

  师:请你在空白纸上,画出3个圆,可以同样大,也可以画3个大小不一,边画边体会,圆的大小有谁确定?

  师:要画出大小一样的圆,有什么窍门,怎么样保证画出的圆的大小完全相同?

  (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

  师:只要保证圆规两脚的距离不变,画出的圆大小就一样的,同意吗?

  师:要想画出大小不同的圆,有什么窍门?

  师:圆规开口的两个脚或者两个针尖的距离不一样。

  师:这样看来,圆的大小是谁确定的呢?

  师:圆规开口的大小决定圆的大小。

  师:我们就以这个圆为例,针尖在这里,圆规两脚的距离,指的是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书空)

  师:你能用一条线段把他表示出来吗?(呈现作品

  师:像这样,一端在圆的中心,一端在圆上的线段,数学中把他叫做什么?

  师:中间这个点叫圆心,用字母0表示,连接圆心0与圆上某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用字母r。

  师:找到圆心O,标上半径r。

  总结:现在看来,圆的大小是由半径决定的,半径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圆越小。

  2、探究圆的有无数条,半径都相等

  师:小组讨论,看看那个小组认识最深刻,方法最多元。

  师:先解决第一问题,半径真有无数条吗?

  师: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都相等吗?拿出理由啦,没有理由的都只能成为猜想。

  师总结:得出结论了圆的半径有无数条,同一个圆里面半径都相等。

  3、深化对比

  真因为这样,200多年前,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墨子,说了“圆,一中同长也”

  ,一中指,同长呢?正因为一中同长,虽然有无数条半径,但只要几条就能知道圆的大小?

  师:难道以前的这些图形不是一中同长吗?

  4、认识直径

  师:在圆里面,除了半径能决定圆的大小,还有一条线段也能决定圆的大小,找一个圆画出心目中的直径。

  展示作品:直径

  师:是不是圆里面的随便画一条就是直径?怎样的线段是直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师:穿过圆心,两个端点在圆上。

  半径有无数条,长度相等,猜猜直径有什么特点?

  师:直径有无数条我们就不在研究了,和我们刚才的半径无数条的想法差不多,那为什么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呢?除了测量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说明?

  师:同一个圆里面,直径是半径的2倍。

  想圆猜物。

  师:那我就来点线索,当我线索出来的时候,第一独立思考,第二,同桌前后迅速碰撞,猜一猜我带的是什么?

  半径:15cm

  师:仔细观察这个钟面,你在这个钟面上,你找到圆了吗?他指完了,还有别的圆的,你可以继续补充?

  师:哪根针转出的圆大?

  说明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圆的大小和半径有关,既然圆的大小和半径有关。谁决定了圆的位置?

  师:他在没有圆的地方,他发现了3个动态的圆,这就是数学的洞察力。

  直径:135cm

  师:数据太大了,我再给点提示。

  师:全球最大的摩天轮,知道在哪儿吗?伦敦眼,杨老师为了上好这节课,专门跑了一趟伦敦,拍了张照片我就回来了。话说那天去啊,杨老师和杨老师的朋友一起去的,他知道杨老师是数学老师,就给杨老师出了一道题,他说我们俩这次做摩天轮分开来坐,而且坐得越远越好,他蹭蹭蹭的爬上去了,你猜我在哪儿?

  师:谁能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一下,我究竟坐在那儿?

  原来我在直径的那里,他在直径的那里。

  师:当我们把这些线段连起来,圆里面发现了许多的线段,仔细发现,哪条线段最长?(直径最长:原来小小的游戏里面,蕴含着朴素的道理,直径是一个圆里面最长的线段)

  总结回顾

  师:最后,千金难买回头看,距离小胖3米的宝物为什么是圆呢?又真的是圆吗?

  师:你能说说球和圆有什么区别?

  学*到这儿,我们的数学课将要结束了,杨老师希望在座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你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圆,了解更多圆的奥秘。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7)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范文五份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 1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圆柱、圆锥等知识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圆是在学生呢过学过了直线图形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圆这一*面上的曲线图形,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它到底有什么特征呢?是本节课学生学*的重点,在学*圆的认识时,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自己获取一些有关圆的特征的知识,这样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达到顺利完成本节内容的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意义,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转变学生学*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体验到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感受到圆的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个圆里(或等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能利用圆的特征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 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

  2、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 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实践操作。

  1、折一折。

  每人准备一个圆,请同学们想办法找出圆心。

  2、小组活动:剪几个圆,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3、汇报: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结: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r=d/2。

  二、尝试练*。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实际测量,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五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使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掌握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存在问题: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巩固!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方法: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

  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看来大家*时非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

  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生举例

  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

  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1分钟)

  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

  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

  那是什么原因呢?

  你怎样发现的?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4.学*画圆(5分钟)。

  你是如何画圆的?

  课件展示如何画圆。然后学生动手练*,并强调画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揭示圆大小

  位置的确定

  学校要修建一个直径是20米的花坛,你能帮学校画出这个圆吗?生演示操作

  三、应用拓展。

  1.基本练*(4分钟)。

  〈1〉投影出示

  找出下列圆的半径、直径。

  〈2〉半径、直径的相关计算。

  〈3〉概念的判断和识别。

  2.应用练*。(10分钟)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

  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

  *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3〉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

  师: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范围有多大好吗?

  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范围是一个圆,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

  (是这个圆的半径)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

  四、总结全课(3分钟)

  1.质疑

  (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

  延伸

  1.用圆作画。

  2.谈谈我眼中的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面曲线图形

  圆心(o)圆中心一点,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线段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确定圆的大小,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d)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d=2r

  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才相等;所有的直径才相等;半径才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才是半径的2倍。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认识(一)》,在课本的2——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并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一些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教学重点:

  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

  用圆规画圆。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

  师:我本想让大家做一个套圈游戏,但对于大家站在什么位置参与游戏更公*,老师一直没有想好,请大家帮我参谋一下。(课件出示三种游戏方式,触控笔画出同学与小旗标志之间的距离。)

  导入:为什么圆会有这么大的优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圆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学生对于三种游戏方式进行评价,并说原因。

  二、互动探究认识圆

  1.欣赏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同时用触控笔“抽”出圆形)

  师: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以前学过的图形)

  (出示一个椭圆和一个凹凸不*的圆)问:这是圆吗?为什么?

  2.尝试画圆。

  (1)(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画出的失败作品和成功作品)师:猜一猜,为什么有些圆会“咧着嘴”呢?

  (2)(实物投影仪)老师示范画圆。

  3.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

  老师在白板上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演示画圆、圆心、半径、直径及用字母表示的方式。

  4.探究圆的特征。

  (1)画:在刚才自己画的较成功的一个圆中继续画3条半径、3条直径。

  想:a.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b.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怎么发现的?

  (2)画:a.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b.在另外一个地方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想: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5.首尾呼应

  师:在刚上课的套圈游戏中,小旗标志在圆的什么位置?每个同学站在圆的什么位置?小旗标志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是什么?能解释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队形比较公*吗?

  三、巩固练*拓展圆:(闯关练*)

  (第一关用白板遮盖的方式逐一呈现练*题,在学生回答出结果时,用触控笔及时给出结果。第二关演示圆形、正方形、椭圆滚动过程及中心点留下的痕迹。)

  四、史料再现升华圆

  (调用电子白板上的“科技素材”)

  五、全总结理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感受圆的历史。

  六、课后思考;

  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有什么方法吗?

  谈收获。

  板书设计:

  圆心 O 位置

  半径 r 圆的大小

  直径 d

  六年级数学《认识圆》教案 5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白纸,圆规。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导入新课。

  1,示四驱车,问这是什么?

  2,(课件)出示汽车的图片,问,你们发现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车轮都是圆的,如果不是圆的会怎样?

  3,导入,板题:圆的认识

  4,你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回答)

  二,在画圆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知。

  1,任意画圆,体会什么是圆。

  (1)画一个圆

  (2)展示,比较哪个圆,哪个不圆?问:怎么就画圆了?

  (3)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用圆规画圆的?

  2.用圆规画圆,理解圆的构成及圆心。

  (1)让学生在白纸的四个角上分别画一个圆,边画边想:圆是由什么组成的?(圆周,圆心)

  (2)展示(圆的和不圆的对比)说说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圆?怎样就画圆了?

  (3)画圆时固定的一点谁知道叫什么?(板书:圆心)

  (4)标出你所画的圆的圆心。

  (5)圆心的重要性: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确定圆的位置的?

  3,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半径及特征。

  (1)请你在画一个比刚才再大一点的圆,边画边思考:怎么就比刚才大一点了?

  (2)在圆上表示出圆规两交**的长度。

  (3)师:这条线段也有名称,你能试着给它起个名字吗?(板:半径)

  (4)请你任选一个圆画出它的半径,边画边想:你能画多少条?你发现了什么?体会半径是什么样的线段?

  (5)汇报追问:你怎么知道半径长度都相等的?

  (6)判断,哪条线段是半径?

  (7)讨论:什么叫半径?(汇报)

  (8)再画一个比刚才小一点的圆,说说你认为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4,通过画圆感悟什么是直径及特征。

  (1)课件演示:问:看这两条半径怎样了?

  (2)你知道这条线段叫什么吗?(板:直径)

  (3)画一个圆,并画出它的直径,边画边想: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区别?

  (4)判断,哪条线段是直径?

  (5)说说什么叫直径?

  (6)观察直径有什么特征?

  5,画一个圆,并画出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观察讨论: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汇报)

  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说说为什么车轮是圆的?

  2,马路上的井盖为什么做成圆的?

  四,谈谈你的收获。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8)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合集五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1

  教案点评:

  采用游戏引入的形式,寓教于乐,即感知了圆的形成过程,渗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领悟了画圆的要领,同时密切了师生情感。根据几何知识的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看、想、说、画、议等形式多种感官参与学*的实践活动。不但从感性到理性认识了圆,同时还发展了空间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 新授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 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

  (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 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3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见过*静的水面吗?如果我们从上面丢下一颗小石子,你们会发现什么?

  生:水纹是圆形的。

  师:像这样的现象我们随处可见(播放课件),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入圆的世界。

  二、操作画圆

  师:要想认识圆首先就得会画圆,同学们能利用手中的工具圆规试着画出一个圆吗?

  师:我发现有的同学画的圆不是很圆,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边说边演示并总结出圆的画法。

  三、认识圆

  师:把你手中的圆自由的对折几次,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集中在了一点上。

  师:这一点在什么位置?

  生:圆的中心。

  师:圆中心的一点也就是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圆心,用字母r表示半径,用字母d表示直径。

  师:还有什么其它发现吗?

  生:所有折痕都通过圆心。

  师:请同学们任意选一条折痕把它画下来。再仔细观察一下圆内的这条线段你还有什么发现?

  师:象这样的一条线段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直径。用字母表示。

  师:自己圆上画一条半径,并用字母表示。

  师:请同学们做一做有关直径和半径的练*题。

  师:请同学们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并且按照老师给你们的提示讨论,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课件出示问题)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3)同一个圆里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无数条、都相等、

  如果学生没说同一个圆里,老师应重点引导学生说同一个圆里。

  四、小结收获

  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6、7页圆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特征。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圆的特征。

  2、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1、三角尺、直尺、圆规。

  2、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 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实践操作。

  1、折一折。

  每人准备一个圆,请同学们想办法找出圆心。

  2、小组活动:剪几个圆,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交流。

  3、汇报:沿着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结: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r=d/2。

  二、尝试练*。

  1、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正方形:4条

  长方形:2条

  等腰三角形:1条

  等边三角形:3条

  圆:无数条

  2、要求学生剪出书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幅图,沿中心点A转动,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2、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画出对称轴,集体交流。

  4、练一练第四题。

  学生实际测量,集体交流。

  5、练一练第五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交流。

  使学生通过折纸活动进一步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圆的轴对称性和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引导学生整理已学过的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图形的旋转对称性,以及圆是一个任意旋转对称图形。

  通过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全课小结。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掌握圆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

  存在问题:对于画对称轴,学生掌握得层次不齐。需要进一步练*巩固!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5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一、 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

  (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三、课堂练*。

  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

  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完成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

  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

  4、完成书后第3题。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

  多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索,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二)

  我们的发现

  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学生利用经验很容易找到圆心,如果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


六年级数学教案《认识圆》 (菁华3篇)(扩展9)

——六年级数学《圆认识》教学反思合集5篇

  六年级数学《圆认识》教学反思 1

  《圆的认识》是关于概念教学的一节课。通过教学本课,我的收获颇多,感慨也不少。下面我从准备和上课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圆的认识》属于几何概念的教学

  在课的设计上我紧扣“概念教学”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一共设计了两套不同的教学模式:1、从日常生活出发感知圆——自主探究画圆——认识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2、情境创设引出圆——了解画圆方法——学生尝试画、教师示范画学*画圆方法——自学各部分名称——探索圆的特征——解释应用。通过几次试教,发现第二套方案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曾一度的想超越教材,不依照教材呈现的顺序来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可以异彩纷呈,但是应该给学生呈现最自然的,最易接受的方法,刻意的装饰只能是适得其反。

  在试教的过程中,同时我也深感研究教材的重要性。*时一堂课,上过了也就过了,最多自己对某些成功或失败处进行反思。而在集体研讨时,才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甚至是教师提的每一个问题,说的每一句话都值得深究,如果给无限的时间,研讨也将会是无限的。

  二、关于课堂教学的体会

  基于各方面的准备,我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具体有两方面完成较好:

  (1)从生活实际引入,并在进行新知的探究活动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我让学生欣赏了一组图片,使他们了解在自然现象都能找到圆的足迹,并在图片中,感受到圆是一切*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接着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在实际应用中呈现了光盘、硬币等与现实生活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感受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了学*目的教育。

  (2)恰当地处理教材,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探讨圆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几个环节循序渐进:a、学生掌握了画圆的方法后,紧接着利用学具中的圆形纸片让他们准确理解数学概念:圆心。通过自学半径、直径概念,进一步理解圆上、圆外、圆内三个名称,然后进一步理解半径、直径。b、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让学生自主探索特征,通过用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探索半径的特征: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环节较好的突出了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培养。c、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直径的特征,有了探讨半径特征的经验,直径的特征便“水到渠成”了。d、最后,利用折一折、画一画、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同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的其他特征,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最后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利用圆规画圆的环节:教学还不够细致,在巡视时感觉学生画的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巩固运用时发现有的学生没有掌握画圆的方法,特别是没有在画的过程中认识、领悟到:半径的长度也就是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

  2、最后的延伸部分:让学生讨论在操场设画大圆的方法时,部分学生没有想到将定长、定点、旋转一周就画一个大圆。这也是教学中渗透圆的特征还不够充分,如果较好掌握了画圆的步骤理解了“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点,应该能很好的突破。

  六年级数学《圆认识》教学反思 2

  11月11日早上听了《圆的认识》这一堂课使我感受良多。

  学生在低年级虽然也认识了圆,但只是直观的,对于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有难度的。由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是认识发展的一次飞跃。所以这堂课重点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圆规画标准圆,并一步认识深刻体会圆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

  上课伊始,吴老师首先出示了一个用各种*面图形组成的各种图案。让学生找出这些图案都是由哪些*面图形组成的,接着让学生说说在这些*面图形中,哪个图形最特殊,为什么?让学生总结出圆是*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见到过圆形的物体。吴老师在事先也准备一部分图片让同学们了解在自然现象,建筑物,运动领域都能找到圆的足迹。然后通过摸圆活动认识圆,通过学生的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到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教材上是在认识圆的特征之后进行教学的,但吴如美老师却把它提前了,从学生第一次试画圆,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再次画圆时当然会取得成功的喜悦,在这过程中学生的信心增强了,同时在这一环节还通过设置关键问题为什么同一圆规却画出二个不同的圆?巧妙地引导学生看书并理解圆心和半径的作用。操作和观察是学*数学知识的二种好方法,这个环节通过让学生操作和观察折痕的特征,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直径。学贵有疑,因此吴老师在上课时,以一个个问题为导火线,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还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出圆半径和直径的特征。

  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关于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半径的特征以及两者间关系的教学。这是本课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清晰的理解掌握概念、帮助其提升思维水*。如:在同一个圆中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在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学生在圆形纸片上通过画、量、折、比等操作活动中;怎样证明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的讨论过程中。这里的教学还不够细致,不够紧凑,学生的练*时间不够!

  六年级数学《圆认识》教学反思 3

  让学生自学数学书上所呈现的知识结论,会不会客观上造成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呢?如果学生通过预*已经知道了知识结论,我们的课堂还需要探索些什么?因此,长期以来,“预*”成了数学课的“禁区”。我们都希望上课之前所有的学生都是一张张“白纸”,在课堂上系统地学*数学知识。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每次上课前,总会有不少学生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知识内容。换句话说,学生事实的认知起点总会高于逻辑的认知起点。怎么办?我们思考能不能放开手,把“禁区”开放,把预*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于是,我们结合《认识圆》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践探索,并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1、预*使“双基”得到了有效的落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是数学学*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之一。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知道圆是*面上的曲线图形,建立圆心、半径和直径的概念,理解半径、直径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技能目标是会用圆规画圆。从知识目标看,概念的建立是基础。一般认为,数学概念的解释可以通过三类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以往,概念教学可以概括为从感性积累到文字提炼的过程。

  换句话说,学生首先学会用“图形语言”解释,继而抽象成“文字语言”。但是,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非常困难,因而我们往往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这堂课,先让学生通过预*了解概念的文字定义,再通过“是”与“非”判断和“画一画”的操作活动完成意义构建,达到了建立概念的目的。从效率上讲,这更省时省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因为如此,画圆技能训练的时间有了保证。技能一定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操作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课堂上,我们先后两次进行了操作。第一次是任意画,旨在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第二次是画d=4cm的圆。按要求画圆,也是本堂课的具体目标之一。这样,技能目标就落实到位了。

  2、预*有效地促动了课堂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学生有没有探究的愿望和需要?二是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认知基础?本堂课探究的问题是“怎样验证半径、直径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已经比较好地建立了半径、直径及圆心等概念,这就为探究提供了认知基础。

  再者,在预*过程中,学生同样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半径有多少条?它们的长度相等吗?”“直径有多少条?它们的长度相等吗?”“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等等。当探究的问题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时,探究才具有了生命力,才会在课堂上出现这么多学生的精彩发言。

  3、预*拓展了数学思考的空间。

  课前预*使本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落实,因此也就赢得了知识拓展延伸的时间。“生活中圆的现象如何解释?”“没有圆规怎么画圆?”“怎样寻找圆心?”这些具有数学思考价值而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充满了探究的渴望,更点燃了他们智慧的火花。“火堆就是圆心,人们围成一个圆,因为圆的半径都是相等的,那么每个人与火堆的距离就一样长了,就一样温暖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圆的面积最大,所以人们会围成一个圆”;“先画一个正方形,人站在中间,然后多量几个和人距离相等的点,连起来就是一个圆”;“在圆的四周紧紧围一个正方形,再找到四条边的中点,连起来,相交的点就是圆的圆心”。

  4、需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预*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

  (1)预*是否只适合于高年级学生的学*,中年级行吗?低年级呢?“预* ——验证”式的教学方式有没有普及意义?怎样的学*内容能较好地体现预*的作用?

  (2)预*后,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应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我们还将继续探索、继续实践。

  六年级数学《圆认识》教学反思 4

  听了张老师上的《圆的认识》让我耳目一新的感觉。张老师《圆的认识》这节课在这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听了这节课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课前的展示让学生的'注意力开始高度的集中,图片的世界让学生来观察里面的人像的个数,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为接下去的上课做好了准备。

  二、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

  圆是一种常见的*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我们知道,学生对圆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他们的学*不可能是零起点,所以我们的教学也不能是“零起点”,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的学*起点。张老师就从学校到家的距离,让学生自己来找一找家在哪里,从而让学生发现了圆。在画的过程中,学生也慢慢的了解到了圆的半径,直径和原点。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张老师没有花很多的时间是强调,学生对于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清晰的,只要适当的指导就可以了,张老师处理的很到位。张老师让学生指出这些之后,又回归到了小明家和学校,让学生来找一找,说一说,从来加深学生对于圆的认识。

  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

  三、练*选取锦上添花。

  张老师在练*的选取中,对于一个题目,一个图形,几个点展开这个*题,让学生通过一个题目的不能变法,巩固圆的知识,圆的直径,半径在不知不觉中就渗透进去了,而不是死板的教学,直径是多少,半径是多少,枯燥乏味的课堂就不存在了。几个点变形的题目,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想象的空间更大了。

  同时,张老师还引出了墨子的“圆一中同长也”。由这句话,又让学生想,为了篮球场的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怎么样来画好这个圆形。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让整个课堂更加的活跃,学生也在这中间对于圆的知识更加的了解和明白。

  张老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启用生活中的素材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等等方面教师都比较注重,让整堂课更加的有趣和形象。

  六年级数学《圆认识》教学反思 5

  圆的面积是学生在学*了圆的基本特征、圆周长的探讨、应用后学*的,因为学生在学*圆的周长公式探讨的时候已经明白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探讨圆的面积公式时,在这个基础上再渗透“数学的极限思想”,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的圆的面积计算,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这样,也是学*上的一次飞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的教学:

  一、从圆的周长到圆的面积体验其中不同

  本课开始,先与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比较不同,接着结合回忆*行四边形的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转化”是探究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好方法,为下面探究圆的面积计算的方法奠定基础。

  二、大胆猜测,激发探究

  在凸现圆的面积的意义以后,我让学生猜测圆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让学生进行估测。当学生猜测出圆的面积可能与圆的半径有关系时,设计实验验证:以正方形的边长为半径画一个圆,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出圆的面积,探索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这一内容是旧教材所没有的。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而这些,又正好为他们随后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作好了“预埋”。

  三、演示操作,加深理解

  当学生通过估测后,让学生来做个实验讨论。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个圆,现在*均分成16份,自己拼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并想想它与圆有怎样的关系。 这样,通过学生操作学具,把抽象思维物化为动作形象思维,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圆的面积、周长、半径和拼成的*似长方形面积、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由扶到放,由现象到本质地引导,又使学生始终参与到如何把圆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探索活动中来。学生思维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发散,在想象中得以提升。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激发,探索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同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量的加大,对于圆的面积公式还应让学生多点时

  间去思考,去推导。细节的设计还要精心安排。特别是学生在口述推导的过程中,导出的太快,公式推导不明显,怎样出来的结果演示太快,学生不易消化。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细化。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课时教学的重点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时,教师作为引导者只是给学生指明了探究的方向,而把探究的过程留给学生。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剪拼,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行四边形),我把各小组剪拼的图形逐一展示后,又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于长方形”,并从中发现圆和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推导过程中,学生始终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学*讨论,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探索精神。在掌握数学学*方法的同时,学生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存在和改进的地方有:

  1、学生在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中,有个别学生没有积极思考,不懂得如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的计算有待加强,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计算速度比较慢,学生还没有达到要求,特别是当半径等于一个小数时,学生很多就犯错了!如:r=0.3厘米,求圆的面积,有部分学生会把0.3的*方算成是0.9,结果就出错,这在以后的计算练*中引导学生认真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