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意义,分数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 “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学生:7/8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3)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

  2、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所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动手操作,创造分数,理解课文意思。

  (4)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5)揭示分数的意义。

  四、拓展思维训练

  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工作了以下练*:

  (1)作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点击生活。

  (3)动动你的小手。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等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学*、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先来回顾旧知,,在集体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选一选,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理解单位“1”,感悟分数意义。

  教学中,一开始,由故事引入“*均分”“分数”两个概念,提出“生活中这样的分数有许多,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清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让学生用学具在折、画表示一个分数的实际操作中回忆、复*已有的知识,让每个学生多种方法创造分数。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体现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然后老师反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再次自学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小组交流,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再次体现“做数学”的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先得出一个完整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然后针对某些疑点、难点展开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

  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认识分数单位,加深分数意义。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受分数单位的特点后,先总结再自学课本,从而掌握分数单位。

  第三个环节:生活应用,巩固分数意义。

  练*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如:达标练*中的“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练*的梯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个练*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如:“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选分数涂色”,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选分数,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个物体的*均分跨越到多个物体的*均分。让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展示。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的提升,是逆向思维的练*。同样的一个同学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猜测单位“1”是多少,在比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

  学*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本事和抽象概括的本事。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本事。

  (3)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经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经过调查、把自我明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经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能够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能够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团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我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经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能够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经过比较相同与不一样,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到达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头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教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教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阅读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1)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1

  说教材: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位于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主要学*内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并在学生探究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说教法:

  牵引法——学生已经能将一个物体*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导学生由*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分一些物体,知识牵引过渡,降低了学*难度。

  归纳法——在三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一些物体,得到一些分数,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进而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指导练*法——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后,通过几组练*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说学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单位“1”是什么,*均分了几份,这样的几份表示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探讨、交流、汇报,理解各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中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如:一分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课件出示)

  (1)将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这一份怎样表示?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

  (2)课件出示苹果图,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问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分数的产生、意义。

  2、认识单位“1”

  我为各小组准备了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运用*均分的方法来分,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师强调说出单位“1”的含义,不仅指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课件出示)

  (2)学生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

  (3)说明: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让学生自学分数单位(出示课件教学)

  (1)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强调“其中的一份”。

  (2)指导完成P64的第8题。(课件出示学生做,读出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新知运用

  课件出示*题,让学生做,当堂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小组比赛,学*积极性高。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再总结。

  说板书设计:

  板书了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重点板书了分数的意义几分数单位的概念,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预*汇报引出教学课题及学*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我设计了让学生把学*材料*均分,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用分数表示出来这个探究活动。在小组进行*均分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个物体的小组很快分了出来,如:把一个圆*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得到几个或多个物体时学生就不会分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及时进入到每个小组参与并指导分法,但因时间关系,不是每个小组都进入。

  因此,当我指名一个小组汇报时,就出现了“把9个圆*均分给6个小组成员,每人得到六分之九”这个分数,与我教学的进度内容不符,我的课堂随机能力相当弱,我没有给学生肯定,因为我没有想到这组的学生会得到这样的分数(这是后面才学*的分数与除法的应用),我的冷处理不但暴露了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差,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扼杀,真是值得好好反省。通过这节课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加强这些方面的提高。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个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个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本事和抽象概括的本事。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本事。

  (3)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经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经过调查、把自我明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经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能够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能够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团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我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经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能够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经过比较相同与不一样,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到达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头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教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教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将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将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将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将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将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将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将“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将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前的学*中已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建立分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用4个简单的拍手问题,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回忆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的产生、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分数这么重要只学会分数的读写是不行的,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

  (二)设问导学,探究提示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1/4作例子,让生小组合作,从身边寻找素材,如书,本,笔等等动手操作。来表示1/4。参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举单位“1”。

  设计意图:单位“1” 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学生分一分,借助动作思维使学生先获得鲜明感知,即直观地感知到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然后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动手分一分,还可以使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知到分数要“*均分”。“*均分”和单位“1”是分数意义中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为下面的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1)写一写用哪个分数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观察、写一写、说一说使学生再一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这些分数的形成过程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简单分数的含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设计意图:创造分数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让学生在建立“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能抽取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些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推广。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放手给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指导读书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惯。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书p63T1—2。

  2、书p64T8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设计意图:在练*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有多少,只要*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时也使学生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前的学*中已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建立分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用4个简单的拍手问题,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回忆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的产生、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分数这么重要只学会分数的读写是不行的,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

  (二)设问导学,探究提示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1/4作例子,让生小组合作,从身边寻找素材,如书,本,笔等等动手操作。来表示1/4。参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举单位“1”。

  设计意图:单位“1”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学生分一分,借助动作思维使学生先获得鲜明感知,即直观地感知到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然后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动手分一分,还可以使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知到分数要“*均分”。“*均分”和单位“1”是分数意义中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为下面的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1)写一写用哪个分数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观察、写一写、说一说使学生再一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这些分数的形成过程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简单分数的含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设计意图:创造分数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让学生在建立“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能抽取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些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推广。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放手给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指导读书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惯。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书p63T1—2。

  2、书p64T8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设计意图:在练*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有多少,只要*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时也使学生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2)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将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将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将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

  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将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将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将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将“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将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 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4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活动,把整个学*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了*均分,对于*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内容,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竟还知道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该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 ,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 情况如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通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该利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提供*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

  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可以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 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在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 学 方 式: 体验、探究式学*

  教学手段说明:以大量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通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 回顾旧知: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己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后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通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把什么*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 通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考虑,学生感到自然,易于接受单位“1”的概念,

  2、 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感知分数与*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 :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通过把六块月饼*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均分、同样是一份但是分得的结果却不同呢? 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均分成二份,也可以*均分成三份,还可以*均分成六份,有不同的分法,*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同。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成为学*的主人。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均分的基础上,今天又知道了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 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5

  一、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定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史。

  (2)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惯的养成。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六、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七、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八、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在古代,人们已经遇到这样的问题,请看第60页上面的插图。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请看第60页下面的插图。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例子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有了初步再现,展现了分数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积极传播了数学文化。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 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后借助一组练*题,通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

  4、巧妙练*,强化意义

  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这堂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课堂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设想,使我得到很多启发。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能用学生自主学*、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主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教学目标的重新认识及由此采取的相应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我认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确定基础与发展并重的教学目标

  以人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节课中,教师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十分重视学生对学*过程的体验和学*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学*交流、动手实践等数学学*活动来发现知识,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促进学生学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学*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兴趣。

  2、 着力于自主探索的学*方式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自主探索学*的步骤,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研究内容、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相互质疑等学*活动,获得了快乐数学知识,学生的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了激发。体现在两大特点;一是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和合作交流两种学*方式,重视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判断、交流、动手操作抽象出分数的意义。二是做到了学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识,教师决不替代。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多种*均分的方法;分母、分子不同时出现,就是让学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这样的份数,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义,并能用分数表示;对不懂的地方和发现与别人不一样的,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加以解决。这样就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发挥创造的空间,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学*成功的愉悦,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3、 营造民主、宽松的探索学*氛围

  这节课从一开始到结束,始终处于热烈的气氛之中,*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学*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这种积极的氛围,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获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尊重学生,*等对话、相信学生、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二是注重课堂自主学*与合作精神的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懂得如何与他人融洽地协作学*,真正懂得正确对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面对新知识,敢于提出一连串想知道的新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广泛地探讨,使概念内涵充分揭示,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化对分数的理解。整节课都在民主、宽松的学*环境中学*数学,获取知识。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3)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10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将为以后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

  (2)、学情分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学*有着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形象的场景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出示好奇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借助图形感知、类比推理,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让他们主动参与,把抽象的教学变为直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和单位“1”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必须明白把一个整体*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在一定情况下,分数虽然一样,如果选取的份数不一样,看作的整体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抽象,所以要多举实例,多加比较,多方引导,才能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讲一讲、做一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认识 “1”2、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3、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4、借助分数,归纳分数单位5、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6、学生谈收获六大环节进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来达到预设的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 “1”

  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个物体,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体,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无所不包,我们就在1上加个引号,由此引出“1”

  第二个环节: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通过3个苹果作为“1”,类比推出6个苹果,12个苹果,18个苹果中含有多少个“1”,有几个1就是几,3个苹果所看作的“1”,其实就成了一个计量的单位,从而引入单位“1”。

  第三个环节: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通过1个月饼这个单位“1”那么,下面5个月饼、1个月饼、不完整月饼,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再通过1个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分数和整数与单位“1”的联系,再通过不完整的月饼、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观察、对比,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第四个环节:借助分数意义,归纳分数单位

  通过分数(、、)的再认识,你能利用手中的图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引导中还有多少个,中还有多少个,从而归纳出分数单位。

  第五个环节: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

  练*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设计了:

  1、现实生活中,分数的确很多。同学们之所以看到的不多,还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报刊了解更丰富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离不开分数网络中分数。

  2、自我检测。(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红色部分)

  3、给出分数 1/4 ,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体有多少朵。

  以上练*的安排,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认知情况;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更加了解分数的意义的欲望。。

  第六个环节:总结升华 应用分数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吗?

  2、能不能谈一谈分数在你身边的应用呢?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我分了两版进行板书,既突出了重点,也强化了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数学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教材首先说明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初步使学生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的意义,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分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数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哪些不同。会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顺势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从而建立对百分数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图片中的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这几个具体百分数的含义,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一组题,让学生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接着问怎样把上题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两个分数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引出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试写,并提出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事项,最后阅读第78页百分数的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了百分数这些相关的知识,再通过讨论和比较突现出百分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便于比较,从而说明了运用百分数的优点。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幻灯片出示第77页的四幅图:

  师:同学们看这四幅图,你能读出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出示和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

  2.师: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题。

  师(引语):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百分数)

  (二)、自主探究,解读百分数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四幅图中的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视率中的三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结合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说一说它们 具体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3)归纳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总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 看来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投影出示):下面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吨,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学生先观察,再汇报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来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交流。

  3.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主要分三个层次:

  (1)试写:将上面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写)

  问:那你能说一说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阅读教材第78页。

  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注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3)练*:写出下列各数。(投影出示)

  4.运用百分数的好处。

  形式:讨论三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来说明运用百分数表示便于比较。

  (三)、应用实践

  1.判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分数的区别,读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2)、小红的身高是147%米。 ( )

  (3)、34%读作百分之三四。 ( )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 ( )

  2.阅兵材料。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强大的自豪感。

  师:今年是祖国60华诞,在国庆阅兵仪式上,老师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1).铁流滚滚,气势如虹,30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即将接受检阅。受阅装备全部由*自主研制和生产,9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看到这些信息,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

  3. 游戏激趣

  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领大家玩一个“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戏。

  (1) 猜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一举两得(200%)

  (2)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课小结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的应用;3.与分数区别和联系。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析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写法,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交流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相关信息,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点、难点: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理解百分数的读、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初步理解百分数

  给学生一段含有百分数的信息: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情况如下:得优的学生占65%,得良的学生占25%,及格的学生占10%。

  师:在这条信息中出现了一种我们没有学过的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数吗?并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是怎样理解这里的百分数的?在生活中你见过百分数吗?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两条信息:①长城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度是

  11%;②五粮液酒的酒精度是39%。问:喝同样多的长城干红葡萄酒和五粮液酒,哪个容易醉?为什么?

  (2)出示信息: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提问学生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大。学生通过计算,比较,得出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比五年级大。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分三个层次学*:

  (1)、学生先自由看书;

  (2)、指名学生汇报百分数的写法,老师要重点指导百分号的写法,做示范;

  (3)、汇报百分数的读法,学生容易把分母100的分数的读法与百分数的读法混淆,要指出两者的区别,并出示不同的百分数让学生读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提供信息,下列三句话中的分数,哪些可以改成百分数?哪些不能?

  (1)修了一条路的3/5。

  (2)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4。

  (3)一根绳长5/8米。

  学生在做出判断后,组织学生讨论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并小结。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先读出下列百分数,再用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100%2%120%90%10%

  (1)小汽车的速度是卡车速度的()

  (2)今天来这上课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3)由于这次测验,同学们准备很充分,不及格人数只占总人数的()

  (4)去年植树节,我班植树中,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死亡的棵数占总棵数的()。

  2、出示信息: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2)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22%。

  看了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

  3、出示两种衣服的标签:A含棉100%,B含棉75%,如果你是顾客,你会买哪一种,请说说你的想法。

  (四)、全课总结。

  主要总结三个方面内容: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是什么?

  3、百分数的优点是什么?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 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题。

  一节课好的*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题练*,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 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3、还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引新---练*---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同,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己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 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 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 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可以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同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同。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老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练*,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七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学生理解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学*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说课过程 :

  新课标指出: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和主动探究。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创造分数,不仅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我打算在课上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前提供给每一小组的材料(1分米的线段,4枚棋子,8支铅笔,6块橡皮,一根绳子??)。学生四人为一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合作交流,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分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我们汇报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交流结束以后,组织讨论:大家在得到这些分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指出:必须是*均分成的。

  接着讨论:*均分的对象相同吗?你能把这些*均分的对象进行分类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最后教师指出: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为了加强理解单位“1”的含义,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在大量举例的同时,充分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共8面)以老师首创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导说“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5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为后序学*活动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概括。

  教学难点:多个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课前小活动:老师手里拿了几只粉笔,用数字几表示粉笔的支数?现在老师手里拿了这么多粉笔,谁能用数字1表示这么多粉笔吗?(一些粉笔,一堆粉笔,一捆粉笔,一把粉笔)师:看来很多粉笔放在一起,也能用数字1表示。如果老师把这些粉笔放在一个盒子里,你还能用1表示出这些粉笔吗?

  一、直接导入,唤醒旧知

  出示分数四分之一,让学生读出这个分数,问:是什么数?关于分数,你了解了什么?(分数的组成---分子分母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线分别表示什么?分数表示什么?)

  师总结: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自主探究,交流建构

  (一)、以旧知引入新知。

  昨天老师布置了作业,请你在一张纸上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一,请大家拿出自己所创造的分数四分之一,说一说你是怎样创造出四分之一的?

  (二)汇报反馈,进入探究。

  (1)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的。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造。老师有意识的找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的。如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对比找出共同点,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2)把四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出四分之一的。

  还有学生画了四个物体,如四个三角形、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也得到了它的四分之一。我们一起看一下: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指着说:四个三角形中一个涂色的就是它的四分之一。师:一个涂色的三角形是谁的.四分之一?使学生明白这一个涂色的三角形是这四个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师强调,原来你把这四个三角形看做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几份组成的,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怎样才能让人一眼看出你这四个三角形是一个整体呢?引导学生说出在四个三角形外面画一个集合圈。怎样让人一眼看出是四份呢?引导学生用虚线分开。这样以来别人就能一眼看出你是把四个三角看做一个整体,*均分成4分,涂色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个四分之一。让学生用刚才的一句话说说自己*均分的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为分数的概念学*做好铺垫。

  (3)进一步理解表示多个物体的

  学生利用给的三幅图依次表示。(一个集合圈中有8个三角,另一个集合圈内有12个三角,第三个是空白圈。)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反馈操作情况。谁选了八个三角表示了四分之一。说说你是怎样表示出四分之一的。(把8个三角看成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谁选了12个三角形,又是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谁选了空白集合圈,又如何表示了四分之一。(把这个圈*均分成四份,一份涂上色,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四分之一)。以上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随即课件演示。

  大胆猜测,这个空白集合圈内可能放的是什么东西?(苹果、圆形、正方形、人、铅笔……)再猜一猜,可能放得是多少个,(1个,4个、8个、12个……),师问,可能是2个,3个5个吗?学生摇头,师随即课件演示把2个苹果*均分成4份,把5个苹果*均分成4份。每一份也能表示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看来一个物体能看做一个整体*均分、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均分,一个物体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能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还给它起了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请看课本68页中间一句话。(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思考这里的1为什么加上了引号,使学生明白,这里的1不仅能表示一个物体,还能表示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加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

  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说一说

  (4)、理解分数的意义

  ①在练*纸上想办法创造出你想表示的分数。学生汇报作品。学生一边展示给大家看一边说,说完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把14个方框*均分成7份,其中的1份表示单位1的七分之一;15个圆*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表示单位1的五分之三……

  ②对比这几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师总结像这样*均分成2、3、4份……都可以说成*均分成若干份,若干份可以是比1大的任何一个自然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引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看书68页,什么叫分数。让学生读一读,找出重点词,画出着重符号,读一读,读出重点词,边读边理解其中的含义。

  (5)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刚才大家动手分出了很多分数,这一部分都是几分之一,这些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看课本68页最下面一段话,让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是分数单位。

  师反馈:对照刚才学生分的几分之一说,这里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也就是四分之一可以是一个分数单位。七分之一也可以是分数单位……,那么五分之三的分数单位是什么,五分之三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

  (1)、班里的班长***占一他所在一横排人数的几分之几?他占所在一竖列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个1角,1个五角共五个硬币。(2)、

  一个硬币

  是硬币总个数的(),

  是总钱数的()

  (3)、按要求操作:

  1、取出9枝彩笔中的1枝,用分数表示()。

  2、取出剩下的,取出了()枝彩笔。

  3、要剩下,应取出()枝彩笔。

  四、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6

  一、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定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发展史。

  (2)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惯的养成。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概念。

  六、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七、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八、教学流程: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作单位,测量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2、在古代,人们已经遇到这样的问题,请看第60页上面的插图。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请看第60页下面的插图。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例子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有了初步再现,展现了分数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积极传播了数学文化。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 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后借助一组练*题,通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

  4、巧妙练*,强化意义

  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教学反思

  《分数的意义》这堂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课堂实践中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设想,使我得到很多启发。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能用学生自主学*、提出问题、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自主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对于教学目标的重新认识及由此采取的相应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我认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 确定基础与发展并重的教学目标

  以人发展为本是当前教育的共同理念。在本节课中,教师不仅重视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十分重视学生对学*过程的体验和学*方法的渗透,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展示,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学*交流、动手实践等数学学*活动来发现知识,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促进学生学会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学*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兴趣。

  2、 着力于自主探索的学*方式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自主探索学*的步骤,学生通过自主选择研究内容、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相互质疑等学*活动,获得了快乐数学知识,学生的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得到了激发。体现在两大特点;一是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学*和合作交流两种学*方式,重视直观教学,通过观察、判断、交流、动手操作抽象出分数的意义。二是做到了学生能自主探索的知识,教师决不替代。如: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多种*均分的方法;分母、分子不同时出现,就是让学生看到分母就想到*均分,看到分子就知道表示这样的份数,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自己弄清楚分母、分子的含义,并能用分数表示;对不懂的地方和发现与别人不一样的,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加以解决。这样就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发挥创造的空间,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学*成功的愉悦,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3、 营造民主、宽松的探索学*氛围

  这节课从一开始到结束,始终处于热烈的气氛之中,*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的学*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这种积极的氛围,形成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主动获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尊重学生,*等对话、相信学生、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二是注重课堂自主学*与合作精神的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真正懂得如何与他人融洽地协作学*,真正懂得正确对待探索中遇到的困难。学生面对新知识,敢于提出一连串想知道的新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广泛地探讨,使概念内涵充分揭示,让学生动手操作深化对分数的理解。整节课都在民主、宽松的学*环境中学*数学,获取知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7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

  百分数实际上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因此在数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理解百分数意义,并能正确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和社会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际创新的数学学*方式。

  3、在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难点、重点:

  学好百分数是进一步学*百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所以理解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难以理解、较易混淆。因此讲清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难点。

  下面,为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内容和学*形式,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够营造宽松的学*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讨论,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同时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意义,培养学生初步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和操作法,学生借助电脑,通过看、思、说、试,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教学百分数的写法时,采用了自己读与自己写相结合,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时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使个人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互相讨论相结合,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利用*所作的工作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如:因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3 %等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数学,然后让学生提出学*目标:你想学会什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两条信息

  1、九头鸟评酒的酒精度是 3.6/100

  2、劲酒的酒精度是45/100

  让学生说说喝同样的九头鸟啤酒和劲酒,哪个容易醉?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比较,初步感知百分数意义,同时明确百分数的好处,便于比较。

  (2)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通过比较得出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比五年级大,引导学生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2、理解概念:

  (1)你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发现过百分数?

  (2)你对百分数是怎样理解的?生看书自学思考讨论: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3)百分数有什么优点?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1)自学课本119页内容。

  (2)让一个学生写百分数,并读给大家听。

  (3)请学生任意写一个百分数,读给他的同桌听听。

  (4)交流:你认为读写百分数时应注意什么?

  (5)写一个你最喜欢的百分数,再用你最喜欢的百分数说一句话。

  (6)读百分数、自由读:

  85% 7.5% 200% 99.8% 1% 等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比较百分数与分数意义的不同后,进行针对性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收获,教师以“我对你们的表现是 100%的满意”来“收笔”,并等待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管是褒是贬,都弥足珍贵。末了,来一句“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希望同学们能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成功的花朵”。这一点睛之笔,不仅与百分数相扣,还寄托着教师的殷殷教诲和无限希望。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出示信息

  (1)某钢铁公司上半年完成了计划的123/100

  (2)某省今年工农业总产值比去年增长11/100

  看到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

  让学生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2、表练*:具体运用

  以生活化达到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体验到现代生活中数学应用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体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学生服务人生”的教学。

  (四)课后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通过反思的学生头脑上再一次建立百分数意义概念,并得出百分数概念的应用,从而点明本节课学*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学*兴趣。

  七、板书(附板书)

  本课的板书清晰明了,而又重点突出。整个板书紧紧抓住百分数意义以及百分数和百分数区别的密切关系进行设计,让学生一看板书就能知道学*百分数的重要性。

  八、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九、 说教学构思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我在百分数这一课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要问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么教”。说课对我来说仍是新事物,今后我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本堂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百 分 数 的 意 义 和 写 法

  65﹪ 58﹪ 56﹪

  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百分数的优点: 分母是100,便于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粘贴于黑板上)

  分 数 百 分 数

  意义: 既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资料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资料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经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本事。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经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很多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构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忙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日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教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经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我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此刻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能够怎样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能够怎样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能够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此刻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此刻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能够把它看作什么?此刻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头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景。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一齐研究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9

  一、说教材及学情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情况,我确立该课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

  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

  三、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做“说一不二”游戏

  (1)2块橡皮泥:1+1=? 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泥等于一块。

  (2)5块糖:你猜2+3=?

  2+3怎么等于1呢?(5块糖放进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

  (3)50+50=?反应太快了!怎么等于“1”呢?这100个苹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

  (4)谁也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

  通过游戏导入,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 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后借助一组练*题,通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

  4、巧妙练*,强化意义

  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反馈练*,拓展创新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等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学*、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先来回顾旧知,,在集体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选一选,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理解单位“1”,感悟分数意义。

  教学中,一开始,由故事引入“*均分”“分数”两个概念,提出“生活中这样的分数有许多,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清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让学生用学具在折、画表示一个分数的实际操作中回忆、复*已有的'知识,让每个学生多种方法创造分数。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体现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然后老师反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再次自学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小组交流,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再次体现“做数学”的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先得出一个完整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然后针对某些疑点、难点展开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

  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认识分数单位,加深分数意义。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受分数单位的特点后,先总结再自学课本,从而掌握分数单位。

  第三个环节:生活应用,巩固分数意义、

  练*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如:达标练*中的“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练*的梯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个练*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如:“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选分数涂色”,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选分数,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个物体的*均分跨越到多个物体的*均分。让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展示。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的提升,是逆向思维的练*。同样的一个同学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猜测单位“1”是多少,在比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

  学*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4)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9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 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题。

  一节课好的*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题练*,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 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3、还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引新---练*---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同,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己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 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 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 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可以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同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同。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老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练*,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七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学生理解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学*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说课过程 :

  新课标指出: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和主动探究。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创造分数,不仅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我打算在课上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前提供给每一小组的材料(1分米的线段,4枚棋子,8支铅笔,6块橡皮,一根绳子??)。学生四人为一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合作交流,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分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我们汇报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交流结束以后,组织讨论:大家在得到这些分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指出:必须是*均分成的。

  接着讨论:*均分的对象相同吗?你能把这些*均分的对象进行分类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最后教师指出: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为了加强理解单位“1”的含义,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在大量举例的同时,充分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共8面)以老师首创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导说“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提问: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

  师:这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怎么读写百分数,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在学*新课之前,我们还要来复*有关知识。

  提问:这两道题的结果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一个分率。)

  导入新课:由上面两道题可以看出,分数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两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请你们看看下面题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我们今天学*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

  (投影)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提问:第一问怎么列式解答?

  提问: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做?

  副标题#e#

  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几,也表示三好生和年级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出示投影)

  (1)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

  品与产品总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900本,有故事书450本,故事书占文艺书的几分之几?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请你们想一想,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分组讨论)

  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

  4.学*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同点:形式不一样。)

  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例如:

  (板书)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例如:

  17%?读作百分之十七;

  0.03% 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三;

  15.2% 读作百分之十五点二。

  副标题#e#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讨论)

  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情况。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以分数后面既可以有计量单位,也可以没有计量单位;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没有计量单位。

  (三)巩固练*

  1.第125页做一做,在书上做,然后订正。

  2.第126页第1,2题,做在练*本上。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三)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占的40%。如果书是100页,看了页;书是 200页,看了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没修。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因为有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可让学生讨论后解答。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

  师: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引用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的百分数的例子,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又通过对分数意义的复*,引出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做了铺垫。同时初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教案通过对分数、百分数的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练*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百分数意义的练*,达到了在知识点的关键处或难点处进行重点练*的目的。在教案中列举了一部分生活中使用百分数的例子,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学会使用百分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的课题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

  百分数实际上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因此,它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百分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活实际中广泛应用,因此在数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际理解百分数意义,并能正确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和社会的联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际创新的数学学*方式。

  3、在比较分数和百分数的区别上,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难点、重点:

  学好百分数是进一步学*百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所以理解掌握百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其中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难以理解、较易混淆。因此讲清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难点。

  下面,为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内容和学*形式,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够营造宽松的学*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讨论,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同时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进而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然后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意义,培养学生初步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为主线,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和操作法,学生借助电脑,通过看、思、说、试,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发现特征后,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自学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教学百分数的写法时,采用了自己读与自己写相结合,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和联系时时,主要采用了讨论法,使个人实践与小组合作学*,互相讨论相结合,学生取长补短,团结协作,有利于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

  利用*所作的工作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如:因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3 %等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数学,然后让学生提出学*目标:你想学会什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归纳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两条信息

  1、九头鸟评酒的酒精度是 3.6/100

  2、劲酒的酒精度是45/100

  让学生说说喝同样的九头鸟啤酒和劲酒,哪个容易醉?为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比较,初步感知百分数意义,同时明确百分数的好处,便于比较。

  (2)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通过比较得出六年级三好学生人数占的比率比五年级大,引导学生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2、理解概念:

  (1)你在日常生活中哪里发现过百分数?

  (2)你对百分数是怎样理解的?生看书自学思考讨论: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3)百分数有什么优点?

  2、自学百分数的读、写法

  (1)自学课本119页内容。

  (2)让一个学生写百分数,并读给大家听。

  (3)请学生任意写一个百分数,读给他的同桌听听。

  (4)交流:你认为读写百分数时应注意什么?

  (5)写一个你最喜欢的百分数,再用你最喜欢的百分数说一句话。

  (6)读百分数、自由读:

  85% 7.5% 200% 99.8% 1% 等

  3、探究百分数与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比较百分数与分数意义的不同后,进行针对性练*。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收获,教师以“我对你们的表现是 100%的满意”来“收笔”,并等待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不管是褒是贬,都弥足珍贵。末了,来一句“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希望同学们能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成功的花朵”。这一点睛之笔,不仅与百分数相扣,还寄托着教师的殷殷教诲和无限希望。

  (三)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出示信息

  (1)某钢铁公司上半年完成了计划的123/100

  (2)某省今年工农业总产值比去年增长11/100

  看到这两条信息你想到什么?

  让学生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2、表练*:具体运用

  以生活化达到的方式呈现数学内容,使学生体验到现代生活中数学应用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体现“让生活走进数学,让学生服务人生”的教学。

  (四)课后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问题吗?

  通过反思的学生头脑上再一次建立百分数意义概念,并得出百分数概念的应用,从而点明本节课学*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和学*兴趣。

  七、板书(附板书)

  本课的板书清晰明了,而又重点突出。整个板书紧紧抓住百分数意义以及百分数和百分数区别的密切关系进行设计,让学生一看板书就能知道学*百分数的重要性。

  八、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九、 说教学构思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我在百分数这一课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要问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么教”。说课对我来说仍是新事物,今后我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本堂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百 分 数 的 意 义 和 写 法

  65﹪ 58﹪ 56﹪

  百分数的意义: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者百分比。

  百分数的优点: 分母是100,便于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粘贴于黑板上)

  分 数 百 分 数

  意义: 既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经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忙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将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经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能够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能够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之后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供给具体实例来帮忙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构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明白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本事。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将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经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进取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经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将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

  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能够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能够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能够是一个物体的14,也能够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头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将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供给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将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能够将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均分后,能够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经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将“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能够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供给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研究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我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本事。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经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将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终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经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我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教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5

  各位评委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意义》。

  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又学*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涂色部分,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感受被*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从而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的单位。“试一试”和“练一练”要求学生说明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该分数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同时,不断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练*六的1-5题主要是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让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

  接着我将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

  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最后我将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 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 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6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本事和逻辑思维本事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和对学*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本事和初步的演绎推理本事。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确定、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靠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靠于教师的教学措施。仅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本事。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活动,把整个学*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构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供给了自主学*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了*均分,对于*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明白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资料。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资料组成。经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所以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忙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所以,学好本单元资料,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竟还明白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当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情景如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经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必须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当利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供给*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为学生的抽象思维供给能够发展的空间。学生仅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资料,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经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本事。

  3.在进取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方式:体验、探究式学*

  教学手段说明:以很多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忙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经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回顾旧知: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我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终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经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简便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能够把什么*均分,“在生活中”还能够把什么看做单位“1”。经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经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能够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能够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研究,学生感到自然,易于理解单位“1”的概念,

  2、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不一样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感知分数与*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经过把六块月饼*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均分、同样是一份可是分得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能够*均分成二份,也能够*均分成三份,还能够*均分成六份,有不一样的分法,*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一样。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当以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一样,得到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环节中学生自我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成为学*的主人。经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构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能够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均分的基础上,今日又明白了能够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经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分子都是1,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这样表示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第三大环节:分层练*,深化提高:

  练*1,的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展开练*,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分数的意义。选择不一样的单位1

  练*2,三个猜一猜的练*更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量、率对应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分数应用题做好铺垫。

  练*3,是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充分动脑。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7

  一、说教学资料: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资料。

  二、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明白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经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本事目标:使学生经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构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本事。

  情感目标: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进取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理解单位“1”。

  教具准备:作业纸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2、学法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经过然后观察、讨论,比较,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讨论、观察、比较后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并经过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首先,经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一个饼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公*?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明确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为了突破这难点便于理解和认识,我先引导学生联系每个分数观察各是“把什么*均分”,关注*均分的对象,感受*均分的对象包括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其中异常注意对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理解:之后以及这些*均分的对象,说明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通常看做单位1,依据各类具体事务抽象出单位1,使学生体验与认识:忍受追问上头表示的分数中,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用具体对象支撑对抽象的单位1的理解。有具体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对象,帮忙深化理解。

  2、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用单位1*均分来分别解释、说明每个分数的含义,从抽象的层面分析、体验每个分数的含义,之后让学生综合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思考不一样分数表示的含义的共同点,抽象分数本质的特征,然后依据交流出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的数是分数”,水到渠成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3、认识分数单位

  4、动手操作,领悟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单位1相同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深化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巧设练*,深化新知

  练*的设计有浅入深,分为基础性练*和实践性练*,不仅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终设计游戏,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8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 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将为以后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

  (2)、学情分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学*有着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形象的场景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出示好奇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借助图形感知、类比推理,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让他们主动参与,把抽象的教学变为直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和单位“1”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必须明白把一个整体*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在一定情况下,分数虽然一样,如果选取的份数不一样,看作的整体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抽象,所以要多举实例,多加比较,多方引导,才能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讲一讲、做一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认识“1”2、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3、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4、借助分数,归纳分数单位5、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6、学生谈收获六大环节进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来达到预设的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1”

  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个物体,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体,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无所不包,我们就在1上加个引号,由此引出“1”

  第二个环节: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通过3个苹果作为“1”,类比推出6个苹果,12个苹果,18个苹果中含有多少个“1”,有几个1就是几,3个苹果所看作的“1”,其实就成了一个计量的单位,从而引入单位“1”。

  第三个环节: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通过1个月饼这个单位“1”那么,下面5个月饼、1个月饼、不完整月饼,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再通过1个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分数和整数与单位“1”的联系,再通过不完整的月饼、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观察、对比,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第四个环节:借助分数意义,归纳分数单位

  通过分数(、、)的再认识,你能利用手中的图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引导中还有多少个,中还有多少个,从而归纳出分数单位。

  第五个环节: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

  练*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设计了:

  1、现实生活中,分数的确很多。同学们之所以看到的不多,还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报刊了解更丰富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离不开分数网络中分数。

  2、自我检测。(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红色部分)

  3、给出分数1/4,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体有多少朵。

  以上练*的安排,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认知情况;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更加了解分数的意义的欲望。。

  第六个环节:总结升华应用分数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吗?

  2、能不能谈一谈分数在你身边的应用呢?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我分了两版进行板书,既突出了重点,也强化了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5)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6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将为以后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

  (2)、学情分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学*有着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形象的场景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出示好奇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借助图形感知、类比推理,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让他们主动参与,把抽象的教学变为直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和单位“1”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必须明白把一个整体*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在一定情况下,分数虽然一样,如果选取的份数不一样,看作的整体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抽象,所以要多举实例,多加比较,多方引导,才能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讲一讲、做一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认识 “1”2、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3、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4、借助分数,归纳分数单位5、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6、学生谈收获六大环节进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来达到预设的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 “1”

  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个物体,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体,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无所不包,我们就在1上加个引号,由此引出“1”

  第二个环节: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通过3个苹果作为“1”,类比推出6个苹果,12个苹果,18个苹果中含有多少个“1”,有几个1就是几,3个苹果所看作的“1”,其实就成了一个计量的单位,从而引入单位“1”。

  第三个环节: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通过1个月饼这个单位“1”那么,下面5个月饼、1个月饼、不完整月饼,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再通过1个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分数和整数与单位“1”的联系,再通过不完整的月饼、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观察、对比,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第四个环节:借助分数意义,归纳分数单位

  通过分数(、、)的再认识,你能利用手中的图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引导中还有多少个,中还有多少个,从而归纳出分数单位。

  第五个环节: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

  练*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设计了:

  1、现实生活中,分数的确很多。同学们之所以看到的不多,还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报刊了解更丰富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离不开分数网络中分数。

  2、自我检测。(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红色部分)

  3、给出分数 1/4 ,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体有多少朵。

  以上练*的安排,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认知情况;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更加了解分数的意义的欲望。。

  第六个环节:总结升华 应用分数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吗?

  2、能不能谈一谈分数在你身边的应用呢?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我分了两版进行板书,既突出了重点,也强化了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数学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教材首先说明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初步使学生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的意义,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分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数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哪些不同。会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顺势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从而建立对百分数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图片中的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这几个具体百分数的含义,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一组题,让学生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接着问怎样把上题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两个分数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引出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试写,并提出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事项,最后阅读第78页百分数的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了百分数这些相关的知识,再通过讨论和比较突现出百分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便于比较,从而说明了运用百分数的优点。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幻灯片出示第77页的四幅图:

  师:同学们看这四幅图,你能读出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出示和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

  2.师: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题。

  师(引语):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百分数)

  (二)、自主探究,解读百分数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四幅图中的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视率中的三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结合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说一说它们 具体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3)归纳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总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 看来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投影出示):下面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吨,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学生先观察,再汇报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来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交流。

  3.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主要分三个层次:

  (1)试写:将上面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写)

  问:那你能说一说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阅读教材第78页。

  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注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3)练*:写出下列各数。(投影出示)

  4.运用百分数的好处。

  形式:讨论三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来说明运用百分数表示便于比较。

  (三)、应用实践

  1.判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分数的区别,读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2)、小红的身高是147%米。 ( )

  (3)、34%读作百分之三四。 ( )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 ( )

  2.阅兵材料。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强大的自豪感。

  师:今年是祖国60华诞,在国庆阅兵仪式上,老师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1).铁流滚滚,气势如虹,30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即将接受检阅。受阅装备全部由*自主研制和生产,9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看到这些信息,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

  3. 游戏激趣

  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领大家玩一个“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戏。

  (1) 猜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一举两得(200%)

  (2)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课小结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的应用;3.与分数区别和联系。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数学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教材首先说明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初步使学生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的意义,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分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数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哪些不同。会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顺势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从而建立对百分数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图片中的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这几个具体百分数的含义,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一组题,让学生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接着问怎样把上题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两个分数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引出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试写,并提出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事项,最后阅读第78页百分数的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了百分数这些相关的知识,再通过讨论和比较突现出百分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便于比较,从而说明了运用百分数的优点。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幻灯片出示第77页的四幅图:

  师:同学们看这四幅图,你能读出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出示和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

  2.师: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题。

  师(引语):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百分数)

  (二)、自主探究,解读百分数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四幅图中的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视率中的三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结合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说一说它们 具体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3)归纳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总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 看来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投影出示):下面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吨,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学生先观察,再汇报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来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交流。

  3.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主要分三个层次:

  (1)试写:将上面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写)

  问:那你能说一说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阅读教材第78页。

  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注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3)练*:写出下列各数。(投影出示)

  4.运用百分数的好处。

  形式:讨论三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来说明运用百分数表示便于比较。

  (三)、应用实践

  1.判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分数的区别,读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2)、小红的身高是147%米。 ( )

  (3)、34%读作百分之三四。 ( )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 ( )

  2.阅兵材料。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强大的自豪感。

  师:今年是祖国60华诞,在国庆阅兵仪式上,老师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1).铁流滚滚,气势如虹,30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即将接受检阅。受阅装备全部由*自主研制和生产,9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看到这些信息,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

  3. 游戏激趣

  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领大家玩一个“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戏。

  (1) 猜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一举两得(200%)

  (2)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课小结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的应用;3.与分数区别和联系。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和比的概念,以及用分数和比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又是后续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折扣、利率、税率、统计与概率等实际问题的基础。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基础资源。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接触过很多的百分数,并且学生有学*分数和比的知识基础,以及利用分数和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一切都是学生学*本课时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源。

  2、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对百分数意义的表述、关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以及百分数的正确写法这些问题都是我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学会自主学*、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四、学*准备

  学具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联想、概括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教学中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学生自主建构;二是注重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三是注重学*方法的指导。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师生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都找到了吗?说说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师:老师从我们的班级中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找找看其中有没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

  (1)我们班男生人数占59,女生人数占49。

  (2)全班同学的*均身高是147.76厘米,*均体重是40920千克。

  (3)喜欢乐器的同学约占全班人数的37%,喜欢绘画的约占24.1%,喜欢舞蹈的约占20.4%,喜欢体育的约占18.5%。

  2、揭示课题

  师指出:像37%、24.1%、20.4%、18.5%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课题)

  3、确立研究目标

  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从贴*学生生活的班级信息入手引出百分数,目的是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目标,是帮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我是学*的主人,要学我的数学。另外提供的信息中特别涉及到不同的分数和百分数,是为后面探究埋下伏笔。】

  (二)自主学*,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展开对新知的探究。

  活动一:学生独立学*,自主建构。

  课件出示方法提示:

  1、找出书中小学生、初中生*视率的例子,任选一个想一想:在这个例子中,有几个量,分别是什么,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照着例子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班级信息中的百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3、举例说明如何读写百分数。

  4、试比较百分数与分数、比的异同。

  5、根据班级信息比较班内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活动就是充分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学*,让全员参与学*过程。但自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放手,我设计了方法提示来帮助理清知识的脉络,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二:班内展示交流。

  学生依照研究目标逐个汇报,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倾听、评价,肯定正确,纠正错误,补充遗漏,强调重点。例如:

  1、百分数的意义。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分数表示的含义,重在感受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方法,特别是百分数的书写顺序。

  3、与分数的不同。

  除了读法、写法表面形式的不同外,结合实例对比,着重理解意义上的不同。

  4、百分数的好处。

  体验到百分数分母相同,易于比较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班内交流是一个较大范围的交流,汇聚了更多人的智慧。它将个人的内部建构汇成了群体资源作为共享,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态势获得对问题较全面的认识。】

  (三)巩固练*,应用新知

  1、看信息,说意义,谈想法。

  (1)勤劳智慧的*人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2)在某市学校附*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占30%。

  2、写出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里挑一 一箭双雕 百发百中 十拿九稳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理念我设计了知识性练*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的第1题。第2题,看成语写百分数,不仅增加练*的兴趣,落实的训练目标,也与语文学科相互渗透,增添了本节课的文化氛围。】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1、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是如何取得这些收获的?

  最后教师送大家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明白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经过一系列的不一样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本事和抽象概括本事。

  (3)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构成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明白了些什么。

  3、还想明白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引新---练*---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明白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帮忙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一样,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我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明白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能够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一样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供给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一样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能够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一样,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一样。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一样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坚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教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趣味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一样层次的练*,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 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6)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5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一课。

  一、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将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

  二、教材结构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这是第一项目标也是基本目标;借助用小棒找1/4,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发展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欣赏;揭示分数的产生,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这两项目标是在第一项目标的基础上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拓展。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惯的养成。

  在教学中拟订教学的重难点为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课以“谈话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其中动手操作,创造分数这一大环节包括动手操作,感知意义;师生互动,理解意义;深化整体,总结意义;巧妙练*,强化意义四步。设计了如下一节课: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轻松谈话:“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们知道哪些与分数有关的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教师结合大屏幕(课件)适时小结一个苹果、一张饼都称之为一个物体,一米长的绳子把它叫做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我们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当学生已经把相关的知识说充分了,教师还适时走进去“老师知道它们也和分数有关,你们看(课件)4根小棒、8根小棒、20根、100根小棒,4个苹果、12朵花等,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分得的结果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借助集合圈渗透一个整体的同时,让孩子们感知到当我们把很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也可用自然数1表示。它也可以被分,分得的结果也可用分数表示。为下一环节的动手操作指明了道路。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二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包括10捆小棒、12朵花……(课件)然后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一个正方形(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4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4根小棒,8根小棒,6只熊猫等都可以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在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的概念。最后借助一组练*题,通过对1/4、5/9、3/11、4/5几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课件)学生是在感知、理解中总结意义,掌握新知的。

  接下来通过*题,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4、巧妙练*,强化意义

  比如设计了猴子分桃,猜一猜老师口袋里有几个糖等有趣的游戏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一小节的资料。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之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确定如下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简便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进取合作、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以及抽象概括本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我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教学难点: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二、说学情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我需要对学生情景有清晰明了的把握,接下来我说下学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求知欲和好奇心都很强,已具备必须的独立思考本事,乐于动手操作、合作探索,本节课的教学资料较为抽象,对学生有必须的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所以教学中我会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学*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环境,帮忙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概括出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定义。

  教法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异常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我会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经过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数学知识,体验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上课伊始,我会在大屏幕出示建筑工地工人测量石块长度的情境图,提问学生:用米尺测量时出现了不足1米的情景该如何计量呢?学生回忆分数的知识,想到用分数表示;之后我会再次出示生活情境图,提问学生:两个苹果分给两个同学,每个人分到几个?如果是1个,每人又能分到几个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出12,在日常测量、分物或者计算时,经常出现不是整数的情景,所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出课题:分数的意义。经过生活情境的展示,让学生亲身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感受和体验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是随着实际生产和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2、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四分之一

  利用对分数的认识,请学生自我用教具表示出14,然后向全班汇报,第一个小组把一块蛋糕分成4份,取了一份表示出14,第二个小组用一张纸片对折的形式也得到了14,第三小组用纸条对折分的方式表示出了14,教师会再次提问学生除了一个物体之外能否利用一些物体来表示呢?大屏幕中出示一把香蕉和一盘面包的情境图,组织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向全班汇报,学生同样得出14,由此教师比较两种不一样探究引导得出结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这个整体数学里用自然数1来表示,是一个量化的表示方法,板书中强调1加引号。

  活动二:掌握分数单位

  请学生先独立完成课本中做一做,教师再带领学生做逐一探究,一堆糖*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堆糖的几分之几,学生直接回答出12;如果*均分成3份,2份用分数表示为三分之二,*均分成4份,3份就是这堆糖的四分之三,最终一个问题全班同学直接回答*均分成6份,5份是这堆糖的六分之五。学生结合分数的认识以及单位“1”的理解,教师直接给出分数单位定义,提问学生“你能说出上头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吗?请学生代表回答。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经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增加学生学*的成就感。

  3、实践练*,巩固新知

  这一环节是趁着学生学*的热情,拿出课本上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练*,学生练*的过程中,为他们创设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比一比谁做的好做的快。随后,我会和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经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本事。

  4、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提问学生,经过本节课的学*,你收获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本课的主要资料:单位“1”的概念,分数的意义。经过让学生回顾新知,谈收获,给学生再次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相互提醒,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5、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课后作业我将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基础题,第一题是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第二题是让学生根据分数,给图形涂色;这两道题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综合题,这个题目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中应用单位“1”的知识;最终是提高题,到达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学资料: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资料。

  二、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明白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经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本事目标:使学生经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构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本事。

  情感目标: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进取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理解单位“1”。

  教具准备:作业纸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2、学法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经过然后观察、讨论,比较,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讨论、观察、比较后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并经过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首先,经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一个饼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公*?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明确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为了突破这难点便于理解和认识,我先引导学生联系每个分数观察各是“把什么*均分”,关注*均分的对象,感受*均分的对象包括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其中异常注意对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理解:之后以及这些*均分的对象,说明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通常看做单位1,依据各类具体事务抽象出单位1,使学生体验与认识:忍受追问上头表示的分数中,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用具体对象支撑对抽象的单位1的理解。有具体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对象,帮忙深化理解。

  2、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用单位1*均分来分别解释、说明每个分数的含义,从抽象的层面分析、体验每个分数的含义,之后让学生综合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思考不一样分数表示的含义的共同点,抽象分数本质的特征,然后依据交流出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的数是分数”,水到渠成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3、认识分数单位

  4、动手操作,领悟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单位1相同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深化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巧设练*,深化新知

  练*的设计有浅入深,分为基础性练*和实践性练*,不仅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终设计游戏,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经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个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1)经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本事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进取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资料,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本事。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异常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经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供给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本事、分析本事。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经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教师为你们每组供给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经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我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一样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很多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能够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能够看作单位“1”。

  本环节,经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个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我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经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本事。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我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我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经过很多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本事。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

  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教学难点: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

  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扩展7)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优选【十】份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1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活动,把整个学*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了*均分,对于*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内容,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竟还知道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该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 ,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 情况如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通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该利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提供*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

  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可以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 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在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 学 方 式: 体验、探究式学*

  教学手段说明:以大量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通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 回顾旧知: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己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后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通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把什么*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 通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考虑,学生感到自然,易于接受单位“1”的概念,

  2、 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感知分数与*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 :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通过把六块月饼*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均分、同样是一份但是分得的结果却不同呢? 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均分成二份,也可以*均分成三份,还可以*均分成六份,有不同的分法,*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同。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

  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成为学*的主人。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均分的基础上,今天又知道了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 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分子都是1,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这样表示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第三大环节:分层练*,深化提高:

  练*1,的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展开练*,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分数的意义。选择不同的单位1

  练*2,三个猜一猜的练*更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量、率对应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分数应用题做好铺垫。

  练*3,是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充分动脑。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课的设计特点:

  1、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学。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对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分数”的知识决不是一张白纸。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准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 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题。

  一节课好的*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题练*,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 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3、还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引新、练*、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同,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己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 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 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 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可以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同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同。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老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练*,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七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学生理解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学*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说课过程 :

  新课标指出: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和主动探究。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创造分数,不仅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我打算在课上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前提供给每一小组的材料(1分米的线段,4枚棋子,8支铅笔,6块橡皮,一根绳子??)。学生四人为一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合作交流,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分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我们汇报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交流结束以后,组织讨论:大家在得到这些分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指出:必须是*均分成的。

  接着讨论:*均分的对象相同吗?你能把这些*均分的对象进行分类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最后教师指出: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为了加强理解单位“1”的含义,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在大量举例的同时,充分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共8面)以老师首创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导说“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老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老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何?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老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4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活动,把整个学*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了*均分,对于*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内容,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竟还知道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该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情况如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通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该利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提供*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可以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在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方式:体验、探究式学*

  教学手段说明:以大量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通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回顾旧知:

  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己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后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通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把什么*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通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考虑,学生感到自然,易于接受单位“1”的概念,

  2、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感知分数与*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通过把六块月饼*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均分、同样是一份但是分得的结果却不同呢?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均分成二份,也可以*均分成三份,还可以*均分成六份,有不同的分法,*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同。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

  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成为学*的主人。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均分的基础上,今天又知道了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分子都是1,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这样表示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第三大环节:分层练*,深化提高:

  练*1,的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展开练*,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分数的意义。选择不同的单位1

  练*2,三个猜一猜的练*更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量、率对应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分数应用题做好铺垫。

  练*3,是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充分动脑。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课的设计特点:

  1、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学。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对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分数”的知识决不是一张白纸。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5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前的学*中已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建立分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用4个简单的拍手问题,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回忆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的产生、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分数这么重要只学会分数的读写是不行的,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

  (二)设问导学,探究提示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1/4作例子,让生小组合作,从身边寻找素材,如书,本,笔等等动手操作。来表示1/4。参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举单位“1”。

  设计意图:单位“1” 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学生分一分,借助动作思维使学生先获得鲜明感知,即直观地感知到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然后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动手分一分,还可以使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知到分数要“*均分”。“*均分”和单位“1”是分数意义中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为下面的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1)写一写用哪个分数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观察、写一写、说一说使学生再一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这些分数的形成过程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简单分数的含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设计意图:创造分数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让学生在建立“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能抽取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些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推广。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放手给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指导读书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惯。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书p63T1—2。

  2、书p64T8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设计意图:在练*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有多少,只要*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时也使学生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节的内容。主要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组成。

  分数的产生,通过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分铁钉、分硬币的实例,学生对“整体”有正确的认识,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从而强调出单位“1”。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老师多关注、多引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充分的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分一分、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活动,认识分数的产生,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在实践中领悟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环境,培养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

  难点: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立足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充分调动学*学*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享受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环节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

  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环节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我的板书注重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的整体

  2、分数单位:单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7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前的学*中已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建立分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用4个简单的拍手问题,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回忆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的产生、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分数这么重要只学会分数的读写是不行的,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

  (二)设问导学,探究提示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1/4作例子,让生小组合作,从身边寻找素材,如书,本,笔等等动手操作。来表示1/4。参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举单位“1”。

  设计意图:单位“1”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学生分一分,借助动作思维使学生先获得鲜明感知,即直观地感知到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然后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动手分一分,还可以使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知到分数要“*均分”。“*均分”和单位“1”是分数意义中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为下面的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1)写一写用哪个分数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观察、写一写、说一说使学生再一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这些分数的形成过程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简单分数的含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设计意图:创造分数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让学生在建立“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能抽取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些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推广。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放手给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指导读书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惯。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书p63T1—2。

  2、书p64T8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设计意图:在练*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有多少,只要*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时也使学生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8

  各位评委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意义》。

  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又学*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涂色部分,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感受被*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从而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的单位。“试一试”和“练一练”要求学生说明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该分数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同时,不断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练*六的1―5题主要是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

  接着我将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

  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最后我将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

  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节的内容。主要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组成。

  分数的产生,通过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分铁钉、分硬币的实例,学生对“整体”有正确的认识,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从而强调出单位“1”。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老师多关注、多引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充分的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分一分、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活动,认识分数的产生,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在实践中领悟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环境,培养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

  难点: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立足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充分调动学*学*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享受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环节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

  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环节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我的板书注重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的整体

  2、分数单位:单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10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活动,把整个学*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了*均分,对于*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内容,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竟还知道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该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情况如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通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该利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提供*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可以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在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方式:体验、探究式学*

  教学手段说明:以大量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通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回顾旧知:

  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己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后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通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把什么*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通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考虑,学生感到自然,易于接受单位“1”的概念,

  2、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感知分数与*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通过把六块月饼*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均分、同样是一份但是分得的结果却不同呢?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均分成二份,也可以*均分成三份,还可以*均分成六份,有不同的分法,*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同。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

  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成为学*的主人。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均分的基础上,今天又知道了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分子都是1,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这样表示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第三大环节:分层练*,深化提高:

  练*1,的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展开练*,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分数的意义。选择不同的单位1

  练*2,三个猜一猜的练*更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量、率对应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分数应用题做好铺垫。

  练*3,是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充分动脑。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课的设计特点:

  1、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学。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对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分数”的知识决不是一张白纸。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