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意义,分数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1

  说教材: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位于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主要学*内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并在学生探究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说教法:

  牵引法——学生已经能将一个物体*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导学生由*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分一些物体,知识牵引过渡,降低了学*难度。

  归纳法——在三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一些物体,得到一些分数,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进而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指导练*法——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后,通过几组练*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说学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单位“1”是什么,*均分了几份,这样的几份表示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探讨、交流、汇报,理解各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中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如:一分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课件出示)

  (1)将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这一份怎样表示?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

  (2)课件出示苹果图,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问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分数的产生、意义。

  2、认识单位“1”

  我为各小组准备了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运用*均分的方法来分,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师强调说出单位“1”的含义,不仅指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课件出示)

  (2)学生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

  (3)说明: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让学生自学分数单位(出示课件教学)

  (1)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强调“其中的一份”。

  (2)指导完成P64的第8题。(课件出示学生做,读出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新知运用

  课件出示*题,让学生做,当堂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小组比赛,学*积极性高。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再总结。

  说板书设计:

  板书了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重点板书了分数的意义几分数单位的概念,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预*汇报引出教学课题及学*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我设计了让学生把学*材料*均分,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用分数表示出来这个探究活动。在小组进行*均分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个物体的小组很快分了出来,如:把一个圆*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得到几个或多个物体时学生就不会分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及时进入到每个小组参与并指导分法,但因时间关系,不是每个小组都进入。

  因此,当我指名一个小组汇报时,就出现了“把9个圆*均分给6个小组成员,每人得到六分之九”这个分数,与我教学的进度内容不符,我的课堂随机能力相当弱,我没有给学生肯定,因为我没有想到这组的学生会得到这样的分数(这是后面才学*的分数与除法的应用),我的冷处理不但暴露了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差,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扼杀,真是值得好好反省。通过这节课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加强这些方面的提高。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个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个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本事和抽象概括的本事。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本事。

  (3)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经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经过调查、把自我明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经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能够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能够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团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我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经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能够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经过比较相同与不一样,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到达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头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教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教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将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将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将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将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将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将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将“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将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前的学*中已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建立分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用4个简单的拍手问题,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回忆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的产生、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分数这么重要只学会分数的读写是不行的,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

  (二)设问导学,探究提示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1/4作例子,让生小组合作,从身边寻找素材,如书,本,笔等等动手操作。来表示1/4。参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举单位“1”。

  设计意图:单位“1” 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学生分一分,借助动作思维使学生先获得鲜明感知,即直观地感知到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然后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动手分一分,还可以使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知到分数要“*均分”。“*均分”和单位“1”是分数意义中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为下面的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1)写一写用哪个分数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观察、写一写、说一说使学生再一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这些分数的形成过程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简单分数的含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设计意图:创造分数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让学生在建立“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能抽取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些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推广。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放手给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指导读书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惯。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书p63T1—2。

  2、书p64T8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设计意图:在练*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有多少,只要*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时也使学生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前的学*中已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自己寻找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建立分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用4个简单的拍手问题,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回忆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的产生、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分数这么重要只学会分数的读写是不行的,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

  (二)设问导学,探究提示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1/4作例子,让生小组合作,从身边寻找素材,如书,本,笔等等动手操作。来表示1/4。参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举单位“1”。

  设计意图:单位“1”是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学生分一分,借助动作思维使学生先获得鲜明感知,即直观地感知到单位“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然后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动手分一分,还可以使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知到分数要“*均分”。“*均分”和单位“1”是分数意义中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为下面的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1)写一写用哪个分数表示。(有1/3 5/6 2/5 4/7 1/2 3/8)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观察、写一写、说一说使学生再一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这些分数的形成过程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简单分数的含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设计意图:创造分数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让学生在建立“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能抽取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些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推广。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放手给学生自学。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指导读书的机会,培养自学能力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惯。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书p63T1—2。

  2、书p64T8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各分数。

  设计意图:在练*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有多少,只要*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时也使学生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阅读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1)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5篇)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 “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学生:7/8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3)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

  2、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所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动手操作,创造分数,理解课文意思。

  (4)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5)揭示分数的意义。

  四、拓展思维训练

  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工作了以下练*:

  (1)作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点击生活。

  (3)动动你的小手。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等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学*、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先来回顾旧知,,在集体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选一选,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理解单位“1”,感悟分数意义。

  教学中,一开始,由故事引入“*均分”“分数”两个概念,提出“生活中这样的分数有许多,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清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让学生用学具在折、画表示一个分数的实际操作中回忆、复*已有的知识,让每个学生多种方法创造分数。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体现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然后老师反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再次自学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小组交流,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再次体现“做数学”的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先得出一个完整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然后针对某些疑点、难点展开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

  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认识分数单位,加深分数意义。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受分数单位的特点后,先总结再自学课本,从而掌握分数单位。

  第三个环节:生活应用,巩固分数意义。

  练*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如:达标练*中的“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练*的梯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个练*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如:“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选分数涂色”,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选分数,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个物体的*均分跨越到多个物体的*均分。让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展示。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的提升,是逆向思维的练*。同样的一个同学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猜测单位“1”是多少,在比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

  学*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本事和抽象概括的本事。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本事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本事。

  (3)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一样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经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经过调查、把自我明白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经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能够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能够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教师为学生供给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团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我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经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能够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经过比较相同与不一样,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到达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头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头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教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教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2)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3篇)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七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学生理解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学*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说课过程:

  新课标指出: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和主动探究。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创造分数,不仅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我打算在课上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前提供给每一小组的材料(1分米的线段,4枚棋子,8支铅笔,6块橡皮,一根绳子??)。学生四人为一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合作交流,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分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我们汇报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交流结束以后,组织讨论:大家在得到这些分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指出:必须是*均分成的。

  接着讨论:*均分的对象相同吗?你能把这些*均分的对象进行分类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最后教师指出: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为了加强理解单位“1”的含义,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在大量举例的同时,充分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共8面)以老师首创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导说“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题。

  一节课好的*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题练*,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画一画、写一写、分一分、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通过例题说一说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课件展示,回顾旧知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说出对分数的了解。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说一说理解单位“1”的含义。

  (1)课一开始,就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入手,接着尝试解决把一些物体*均分,用分数表示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这一新的数学问题,引起学生对所分物体个数的关注,通过思考、观察、比较,使学生理解了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做一个整体进行*均分,并尝试说说各个分数表示的意思。逐步引导学生归纳出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与扩展,也为揭示分数的意义做了较充分的准备。

  (2)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动手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先通过说一说一步步的揭示分数的意义。

  (2)练*结合具体实例说说分数的意义。

  五年级一班的三好学生占全班认数的9分之1。适当引导学生把全班人数看做单位1,*均分成9份,三好学生有这样的2份,像这样对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学生在应用中不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认识,而且把对分数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同时也为今后学*分数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3)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在数轴上表示各分数。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3)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10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经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忙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将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经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能够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能够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之后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供给具体实例来帮忙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构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明白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本事。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将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经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进取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经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将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

  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能够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能够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能够是一个物体的14,也能够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头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将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供给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将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能够将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将它*均分后,能够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经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将“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将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能够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供给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研究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我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本事。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经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将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终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经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我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教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各位评委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意义》。

  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又学*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涂色部分,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感受被*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从而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的单位。“试一试”和“练一练”要求学生说明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该分数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同时,不断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练*六的1-5题主要是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让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

  接着我将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

  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

  最后我将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 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 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经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个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1)经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本事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进取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资料,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进取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本事。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异常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经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供给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本事、分析本事。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经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教师为你们每组供给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经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我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一样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很多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能够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能够看作单位“1”。

  本环节,经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个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我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经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本事。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我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我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经过很多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本事。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进取主动地参与学*,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

  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们可以确立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对一些感性材料去伪存真地整理和加工,抽象出分数的本质特征,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位“1”的理解与分数意义的归纳。

  教学难点:分数单位的理解

  四、说教学设想

  1、《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应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应此,在设计上我让学生“填一填”、 “说一说”、“议一议”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分数的意义,最后在“想一想”中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精炼自己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归纳出了分数的意义。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举例大量感性材料后再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表示。

  五、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轻松谈话:“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你们知道哪些与分数有关的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指明了道路。

  (二)整体感知

  1、整体出示例1的图: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出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让学生独立完成,因为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旧知,重点是放在分数所表示什么上,学生边叙述老师边板书,突出“*均分”、“表示这样的”关键词,然后告诉学生月饼我们可以称作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可以叫做一个图形、1米长的线段可以叫做一个计量单位、6个圆可以称作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者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一个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因为这是规定的,所以有老师来告诉他们,接着用追问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认识。

  2、接下来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说说3/4是把谁看做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呢? 5/8、3/5呢?

  3、然后让学生根据刚才的例子说说什么叫分数。引导学生慢慢说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样学生由感性的认识上升了到理性的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

  (三)认识分数单位

  1、在学生认识什么叫分数的时候一气呵成认识分数单位。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接着让学生找出3/4、5/8、1/3的分数单位

  3、我把单位“1”*均分成10份,它的分数单位是?100份呢?a份呢?若干份呢?让学生很快领悟到分数单位的含义。

  4 弄清一个分数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四)在后面的练*中抓住本课的重点进行训练

  1、把谁看做单位“1”。*均分成几分,表示这样的几份。

  2、桃子图用追问的形式,为什么涂得都是2/3,桃子个数却不一样呢,从而让学生抓住重点:找准单位“1”。

  3、分小棒意为让学生明白单位“1”相同的时候,*均分的份数不同,一份数也就不同了。同时也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让学生活学活用。

  4、从直观转向抽象,找出生活中分数的分数单位“1”,让学生轻松解决难点。

  5、激趣练*:请2个学生站起来占谁的几分之几。

  6、“破碎的数”引发学生对分数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提高交流合作学*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7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学*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赖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只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能力。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活动,把整个学*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形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提供了自主学*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了*均分,对于*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 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内容。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因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内容,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竟还知道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该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 ,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 情况如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通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该利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提供*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

  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可以发展的空间。学生只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 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能力。

  3.在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 学 方 式: 体验、探究式学*

  教学手段说明:以大量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通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 回顾旧知: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己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后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通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可以把什么*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 通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考虑,学生感到自然,易于接受单位“1”的概念,

  2、 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 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感知分数与*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 :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通过把六块月饼*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均分、同样是一份但是分得的结果却不同呢? 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可以*均分成二份,也可以*均分成三份,还可以*均分成六份,有不同的分法,*均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同。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

  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同,得到的分数也不同。在此环节中学生自己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成为学*的主人。通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形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均分的基础上,今天又知道了可以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 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分子都是1,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这样表示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 第三大环节:分层练*,深化提高:

  练*1,的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展开练*,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分数的意义。选择不同的单位1

  练*2,三个猜一猜的练*更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量、率对应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分数应用题做好铺垫。

  练*3,是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充分动脑。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本课的设计特点:

  1、能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进行教学。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对一个五年级学生来说,“分数”的知识决不是一张白纸。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学生:7/8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3)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

  2、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所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动手操作,创造分数,理解课文意思。

  (4)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5)揭示分数的意义。

  四、拓展思维训练

  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工作了以下练*:

  (1)作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点击生活。

  (3)动动你的小手。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 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题。

  一节课好的*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题练*,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 说教材

  (1) 教学内容: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通过一系列的不同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 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 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3、还想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引新---练*---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同,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己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 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 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 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可以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同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同,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同。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同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老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有趣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同层次的练*,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分数的意义》说课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在第七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学生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会读、写简单的分数。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学生理解了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

  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学*分数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探究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说课过程 :

  新课标指出:努力营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独立自主学*的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和主动探究。在本节课中,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创造分数,不仅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创造欲,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同时也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我探索,自我表现的机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

  1、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个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我打算在课上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前提供给每一小组的材料(1分米的线段,4枚棋子,8支铅笔,6块橡皮,一根绳子??)。学生四人为一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对学生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合作交流,尽可能多的创造一些分数,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我们汇报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交流结束以后,组织讨论:大家在得到这些分数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的想法?重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指出:必须是*均分成的。

  接着讨论:*均分的对象相同吗?你能把这些*均分的对象进行分类吗?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随机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最后教师指出:无论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为了加强理解单位“1”的含义,紧接着要求学生举例说说: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在大量举例的同时,充分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突破单位“1”的含义这个难点以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借助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共8面)以老师首创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1/4、2/8等)。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老师引导说“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借助直观操作和展示,在说说、分分、画画、写写、折折、涂涂等活动中经历“分数意义”的建构过程,理解单位”1”,沟通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丰富的现实情境,通过具体的数量感知分数的丰富内涵。

  能力目标: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惯的养成。

  情感目标:

  了解到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二)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三)教学难点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二、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法,并穿插直观演示。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

  圆饼模型、正方形纸、四个苹果、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天,行至途中,都感到又饥又渴,师傅吩咐悟空找些吃的东西。不一会儿,悟空抱回一个大西瓜。师傅吩咐悟空把西瓜*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吃一份。刚一分好,猪八戒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这时,师傅问:“八戒,你能说出你手中的西瓜是多少个吗?你能用一个数把它表示出来吗?”八戒抓耳挠腮,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该怎么表示。

  聪明的同学,你们能帮八戒说出他手中的西瓜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吗?该是多少个吗?

  通过创设情景引入,不仅对分数有了再现,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在故事中产生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的点题。

  揭示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 了解分数的产生史:

  分数起源于分。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要*均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计算、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测量过程中,当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时,便产生了分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展现了分数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积极传播了数学文化。

  (三) 动手操作

  操作分数

  1、 感知单位“1”

  (1)画一画,涂一涂,涂画出圆饼模型的四分之一。

  (2)折一折,将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分一分,四个苹果分给四个同学。

  (4)剪一剪,1米长的绳子*均剪成四份,表示出它的一份。

  学生动手操作完之后,抛出问题,让生展示激烈的讨论:

  在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知识经验的迁移,明白许多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从而突显单位“1”的丰富含义。

  1、理解意义和分数单位。

  此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充分感知单位“1”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同时通过具体的操作明白由于分的份数不相同,因而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的数学结论。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概念的理解。

  (四) 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基础知识练*: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说生活中的分数:此题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五、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是一个整体,从而彰显本节课的重难点:“单位1”,其实旨在向学生说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皆可被看作一个整体,即单位“1”。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4)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9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而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关系到学生计算本事和逻辑思维本事的培养,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和对学*数学的兴趣。新课标指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推理本事和初步的演绎推理本事。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运用已有的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确定、推理的思维过程。要掌握正确、清晰、完整的数学概念,既依靠于学生的数学认知状况,又依靠于教师的教学措施。仅有加强概念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各种数学本事。

  本课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活动,把整个学*过程放给了学生,让学生小全员参与,共同探究。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在概念的引入和构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他们供给了自主学*的空间,

  说教材:

  知识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学*了*均分,对于*均分及除法已经深刻理解并掌握。在三年级上的时候,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明白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加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

  《分数的'意义》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的第一小节60-62页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这个单元包括六个资料。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本节教材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资料组成。经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本节课是这部分知识的起始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的从分数的产生,从份数与除法

  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比较抽象,目前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不多,所以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忙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题时都要用到,所以,学好本单元资料,尤其是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只是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说学情:

  既然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认识了分数,那么到了五年级,他们对于分数究竟还明白些什么?这节课的起点应当在哪儿?带着这个问题我对学生进行了一项前测:

  要求:一个分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它的含义(画图、文字叙述等等)。情景如下:

  结果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用一个实物,如一个苹果,一块面包或者是用一个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个别1个孩子选择了线段图。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经过以上分析,孩子对于分数的认识已经有了必须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描述把一个物体进行*均分得到一个分数。那么本节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些什么呢?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思考一:为了比较完整的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应当利用三年级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为基础,供给*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思考二:要找到把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均分与把一个物体*均之间的内在联系,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思考三:另外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并且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既要对学生的形象思维给予支持,也要为学生的抽象思维供给能够发展的空间。学生仅有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并且去操作,去实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资料,真正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抽象概念。

  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对高学段的要求及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经过动手实践,使学生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子、分母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概括本事。

  3.在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辩证地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学方式:体验、探究式学*

  教学手段说明:以很多学具为载体,引导学生想一想,动手画一画,分一分,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积累感性材料,帮忙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说流程:

  见课件

  说教学过程:

  第一大环节:本课的开始经过分一个月饼,产生引出在分物或测量时,在分物或测量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是:

  第二大环节:

  第一层:回顾旧知:教师为学生准备学具,一个苹果、一个月饼、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表示四分之一,并说明自我所分图形表示的含义。

  观察我们刚才分的这些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的都是一个物体)最终引出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

  以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理念:引领学生感受分数的产生,经过分一个物体,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分数的含义。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简便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对分数已有知识的回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能够把什么*均分,“在生活中”还能够把什么看做单位“1”。经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第二层: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扩展单位“1”

  1、经过分一些物体4块月饼,8块月饼,20块月饼,一大堆月饼的四分之一,

  让学生观察,教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能够看做一个整体,一个整体能够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设计意图:数量逐步递进的月饼的设计就是对于单位“1”扩展的一个研究,学生感到自然,易于理解单位“1”的概念,

  2、同时让学生观察都是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和不一样之处?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逐步体会到用分数来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单位“1”

  设计意图:扩展对单位“1”的认识,能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感知分数与*均分什么物体及物体的数量无关。

  第三层:动手操作分6个月饼,体验分数得到的过程,丰富对分数的认识

  经过把六块月饼*均分成2份、3份、6份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分月饼,表示每种分发用分数表示,并得出每种分法相对应的数量,从而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探究,教师监控:为什么同样是*均分、同样是一份可是分得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小结:同样是把6个月饼看成一个整体,能够*均分成二份,也能够*均分成三份,还能够*均分成六份,有不一样的分法,*均分的份数不一样,得到的每一份也就不一样。

  设计理念:《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当以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的直接体验中体会单位“1”相同,分的份数不一样,得到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环节中学生自我动手去分一分,兴趣高涨,真正的参与到学*的过程中,成为学*的主人。经过演示操作、观察比较,由具体感知到构成表象,再逐步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第四层:概括分数的意义

  1、让学生观察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

  预设: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能够用分数来表示。(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监控:若干份指的是什么?(分母)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什么?(分子)

  小结:我们在把一个物体*均分的基础上,今日又明白了能够把多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均分,进一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经过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拓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五层揭示分数单位

  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些分数(指着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三分之一)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分子都是1,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

  得出:像这样表示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板书:分数单位)第三大环节:分层练*,深化提高:

  练*1,的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展开练*,发散学生的思维,巩固分数的意义。选择不一样的单位1

  练*2,三个猜一猜的练*更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量、率对应关系的理解,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分数应用题做好铺垫。

  练*3,是一道开放题,拓展学生思维,数学课是思维的体操,让学生充分动脑。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节的资料。主要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组成。

  分数的产生,经过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的进取性,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经过分铁钉、分硬币的实例,学生对“整体”有正确的认识,既能够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一些物体,从而强调出单位“1”。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进取的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教师多关注、多引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充分的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经过说一说、分一分、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活动,认识分数的产生,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在实践中领悟必须的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实践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环境,培养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

  难点: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学生经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立足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充分调动学*学*的进取性。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享受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经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经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终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环节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那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能够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终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

  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经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之后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忙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明白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一样,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一样,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异常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经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经过不一样形式的练*,不仅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环节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经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本事。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我的板书注重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的整体

  2.分数单位:单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2、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法,并穿插直观演示。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正方形纸、四个苹果、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一些正方体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提高交流合作学*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正方体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复*回顾,激活记忆

  2、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2)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3、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4、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等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学*、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先来回顾旧知,,在集体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选一选,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理解单位“1”,感悟分数意义。

  教学中,一开始,由故事引入“*均分”“分数”两个概念,提出“生活中这样的分数有许多,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清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让学生用学具在折、画表示一个分数的实际操作中回忆、复*已有的知识,让每个学生多种方法创造分数。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体现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然后老师反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再次自学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小组交流,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再次体现“做数学”的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先得出一个完整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然后针对某些疑点、难点展开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

  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认识分数单位,加深分数意义。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受分数单位的特点后,先总结再自学课本,从而掌握分数单位。

  第三个环节:生活应用,巩固分数意义、

  练*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如:达标练*中的“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练*的梯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个练*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如:“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选分数涂色”,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选分数,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个物体的*均分跨越到多个物体的*均分。让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展示。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的提升,是逆向思维的练*。同样的一个同学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猜测单位“1”是多少,在比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

  学*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5

  说教材: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位于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主要学*内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并在学生探究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说教法:

  牵引法-----学生已经能将一个物体*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导学生由*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分一些物体,知识牵引过渡,降低了学*难度。

  归纳法-----在三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一些物体,得到一些分数,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进而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指导练*法-----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后,通过几组练*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说学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单位“1”是什么,*均分了几份,这样的几份表示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探讨、交流、汇报,理解各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中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如:一分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课件出示)

  (1)将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这一份怎样表示?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

  (2)课件出示苹果图,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问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分数的产生、意义。

  2、认识单位“1”

  我为各小组准备了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运用*均分的方法来分,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师强调说出单位“1”的含义,不仅指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课件出示)

  (2)学生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

  (3)说明: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让学生自学分数单位(出示课件教学)

  (1)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强调“其中的一份”。

  (2)指导完成P64的第8题。(课件出示学生做,读出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新知运用

  课件出示*题,让学生做,当堂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小组比赛,学*积极性高。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再总结。

  说板书设计:

  板书了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重点板书了分数的意义几分数单位的概念,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预*汇报引出教学课题及学*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我设计了让学生把学*材料*均分,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用分数表示出来这个探究活动。在小组进行*均分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个物体的小组很快分了出来,如:把一个圆*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得到几个或多个物体时学生就不会分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及时进入到每个小组参与并指导分法,但因时间关系,不是每个小组都进入。因此,当我指名一个小组汇报时,就出现了“把9个圆*均分给6个小组成员,每人得到六分之九”这个分数,与我教学的进度内容不符,我的课堂随机能力相当弱,我没有给学生肯定,因为我没有想到这组的学生会得到这样的分数(这是后面才学*的分数与除法的应用),我的冷处理不但暴露了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差,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扼杀,真是值得好好反省。通过这节课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加强这些方面的提高。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6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比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理解解法二,即为把单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准备:

  相关复*题及视频展示台。

  说设计思路:

  1、主线:

  复*引入提出问题探讨解法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互化例1、模拟解答例1关键句子的专项练*

  由中心句说单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点探讨第二种以突破难点

  数量关系。解法(单位“1”的量对比练*

  复*题为100%)

  改变问题练*

  完成作业提高练*

  2、呈现方式:

  问题探讨归纳应用生活

  说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把0.2、0.15、化成百分数。

  2、填空:

  (1)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这句中的单位“1”的量是()

  数量关系式是()÷()=。

  (2)火车的速度比小汽车快,这句把()作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是()÷()=,也可以写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复*题。(口答)

  [复*题1帮助学生回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为学*新知扫清障碍。

  复*2帮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向百分数应用题的学*迁移,为发展学生模拟思维能力作了铺垫。其中后半部分的设计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复*3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新授:

  1、例1

  (1)将复*题3中的问题改为“三好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由教师总结:用三好学生人数除以六年级人数,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例1难度小,学生已会的不要讲,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共同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模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1。

  2、出示例2

  (1)读题,弄清题意;

  (2)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先画什么?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及对应的数量。

  原计划造林

  16公顷

  实际造林

  20公顷实际比计划多的

  (3)结合线段图,从问题出发,求实际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怎样想?

  (主要由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维规律和分析思路,从抓关键句子入手加以分析,独立解答。)

  (4)还可以怎样列式?(难点)

  学生合作讨论,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教法,可以根据复*题2的第2题,加以类比,找出理论依据:乘法分配律。

  学生看书,说明这样列式的理由。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实际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计划造林的公顷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个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个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本节课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等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学*、探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及分数的意义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先来回顾旧知。

  在集体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画一画,写一写,选一选,涂一涂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理解单位“1”,感悟分数意义。

  教学中,一开始,由故事引入“*均分”“分数”两个概念,提出“生活中这样的分数有许多,书上也有这样的例子。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清分数的产生。

  接下来,让学生用学具在折、画表示一个分数的实际操作中回忆、复*已有的知识,让每个学生多种方法创造分数。让学生上台展示成果,体现了“做数学”的过程。同时,学生在相互倾听、相互补充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丰富自己对分数的直观感受。

  然后老师反问学生,究竟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再次自学课本,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然后小组交流,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学、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再次体现“做数学”的活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每个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学*的全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先得出一个完整的“分数的意义”的概念,然后针对某些疑点、难点展开研究,逐步建立完整清晰的概念,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有序思维能力。

  第二个环节,认识分数单位,加深分数意义。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感受分数单位的特点后,先总结再自学课本,从而掌握分数单位。

  第三个环节:生活应用,巩固分数意义。

  练*设计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既巩固新知,又发展思维,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如:达标练*中的“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而且也注意到了练*的梯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这个练*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分数的意义,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如:“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选分数涂色”,我的意图是让学生选分数,涂色表示分数,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个物体的*均分跨越到多个物体的*均分。让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展示。

  整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说理的过程中全面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本节课设计的这些开放性练*题,可以使学生主动学*的空间得以扩展,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展示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个环节的提升,是逆向思维的练*。同样的一个同学可以表示不同的分数,猜测单位“1”是多少,在比较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从而使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水到渠成。

  第五个环节:课堂小结

  学*数学实质上就是“做数学”。老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料,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做分数”,很自然地使学生体验、感受分数形成的过程。分数意义的探索完全在学生自己实践、合作、思考下获得。学生“学*的主人”色彩体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充分的交流,适时的抽象、归纳、概括、引导、总结,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时,教师很恰当地体现了自己指导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数的意义。体现了“在活动中学*数学”的现代思想。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 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5)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3篇)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通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大量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形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通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己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同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现在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可以怎么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可以怎么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可以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现在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现在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什么?现在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况。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课,我们在概念课的教学设计中坚持这样的一个理念:概念教学要注重数学活动的过程。因此整节课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在原有对分数的生活基础与运用价值的感知基础上,经历主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建立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围绕这一目标,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力求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重新组织教学内容。

  感知分数的产生是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前题,历年来教者在向学生介绍分数的产生时基本上是采取查找资料,口头传授,学生看书等形式,实际上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分数的产生,更无法理解分数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基于这种认识,我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创设了一个做贺卡的情境,让同学们用手中的一张纸去做贺卡,并用分数介绍贺卡每部分的内容。这样的设计既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分数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际,而且为认识单位“1”埋下伏笔。

  2、动手操作,解决难点。

  概念作为一个数学知识,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建立数学知识时也必然有一个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就本节课而言,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通过*均分得到分数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此难点,我让学生用学具代替任意的多个物体小组合作来解决。

  3、设计具有开放度的*题。

  一节课好的*题设计,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理解并巩固新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设计了基础练*题和开放题。开放题分别是:面对九宫格提问题;设计周末一天的生活,用分数来描述。通过这样的*题练*,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并感受单位“1”。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提高交流合作学*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

  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6)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华6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将为以后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

  (2)、学情分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学*有着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形象的场景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出示好奇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借助图形感知、类比推理,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让他们主动参与,把抽象的教学变为直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和单位“1”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必须明白把一个整体*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在一定情况下,分数虽然一样,如果选取的份数不一样,看作的整体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抽象,所以要多举实例,多加比较,多方引导,才能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讲一讲、做一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认识 “1”2、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3、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4、借助分数,归纳分数单位5、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6、学生谈收获六大环节进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来达到预设的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 “1”

  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个物体,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体,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无所不包,我们就在1上加个引号,由此引出“1”

  第二个环节: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通过3个苹果作为“1”,类比推出6个苹果,12个苹果,18个苹果中含有多少个“1”,有几个1就是几,3个苹果所看作的“1”,其实就成了一个计量的单位,从而引入单位“1”。

  第三个环节: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通过1个月饼这个单位“1”那么,下面5个月饼、1个月饼、不完整月饼,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再通过1个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分数和整数与单位“1”的联系,再通过不完整的月饼、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观察、对比,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第四个环节:借助分数意义,归纳分数单位

  通过分数(、、)的再认识,你能利用手中的图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引导中还有多少个,中还有多少个,从而归纳出分数单位。

  第五个环节: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

  练*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设计了:

  1、现实生活中,分数的确很多。同学们之所以看到的不多,还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报刊了解更丰富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离不开分数网络中分数。

  2、自我检测。(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红色部分)

  3、给出分数 1/4 ,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体有多少朵。

  以上练*的安排,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认知情况;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更加了解分数的意义的欲望。。

  第六个环节:总结升华 应用分数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吗?

  2、能不能谈一谈分数在你身边的应用呢?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我分了两版进行板书,既突出了重点,也强化了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数学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教材首先说明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初步使学生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的意义,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分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数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哪些不同。会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顺势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从而建立对百分数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图片中的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这几个具体百分数的含义,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一组题,让学生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接着问怎样把上题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两个分数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引出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试写,并提出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事项,最后阅读第78页百分数的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了百分数这些相关的知识,再通过讨论和比较突现出百分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便于比较,从而说明了运用百分数的优点。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幻灯片出示第77页的四幅图:

  师:同学们看这四幅图,你能读出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出示和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

  2.师: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题。

  师(引语):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百分数)

  (二)、自主探究,解读百分数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四幅图中的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视率中的三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结合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说一说它们 具体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3)归纳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总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 看来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投影出示):下面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吨,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学生先观察,再汇报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来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交流。

  3.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主要分三个层次:

  (1)试写:将上面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写)

  问:那你能说一说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阅读教材第78页。

  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注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3)练*:写出下列各数。(投影出示)

  4.运用百分数的好处。

  形式:讨论三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来说明运用百分数表示便于比较。

  (三)、应用实践

  1.判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分数的区别,读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2)、小红的身高是147%米。 ( )

  (3)、34%读作百分之三四。 ( )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 ( )

  2.阅兵材料。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强大的自豪感。

  师:今年是祖国60华诞,在国庆阅兵仪式上,老师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1).铁流滚滚,气势如虹,30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即将接受检阅。受阅装备全部由*自主研制和生产,9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看到这些信息,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

  3. 游戏激趣

  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领大家玩一个“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戏。

  (1) 猜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一举两得(200%)

  (2)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课小结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的应用;3.与分数区别和联系。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数学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教材首先说明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初步使学生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的意义,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分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数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哪些不同。会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顺势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从而建立对百分数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图片中的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这几个具体百分数的含义,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一组题,让学生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接着问怎样把上题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两个分数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引出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试写,并提出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事项,最后阅读第78页百分数的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了百分数这些相关的知识,再通过讨论和比较突现出百分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便于比较,从而说明了运用百分数的优点。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幻灯片出示第77页的四幅图:

  师:同学们看这四幅图,你能读出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出示和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

  2.师: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题。

  师(引语):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百分数)

  (二)、自主探究,解读百分数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四幅图中的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视率中的三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结合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说一说它们 具体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3)归纳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总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 看来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投影出示):下面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吨,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学生先观察,再汇报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来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交流。

  3.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主要分三个层次:

  (1)试写:将上面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写)

  问:那你能说一说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阅读教材第78页。

  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注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3)练*:写出下列各数。(投影出示)

  4.运用百分数的好处。

  形式:讨论三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来说明运用百分数表示便于比较。

  (三)、应用实践

  1.判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分数的区别,读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2)、小红的身高是147%米。 ( )

  (3)、34%读作百分之三四。 ( )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 ( )

  2.阅兵材料。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强大的自豪感。

  师:今年是祖国60华诞,在国庆阅兵仪式上,老师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1).铁流滚滚,气势如虹,30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即将接受检阅。受阅装备全部由*自主研制和生产,9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看到这些信息,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

  3. 游戏激趣

  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领大家玩一个“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戏。

  (1) 猜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一举两得(200%)

  (2)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课小结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的应用;3.与分数区别和联系。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和比的概念,以及用分数和比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又是后续学*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更好地理解折扣、利率、税率、统计与概率等实际问题的基础。百分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本节内容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基础资源。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已接触过很多的百分数,并且学生有学*分数和比的知识基础,以及利用分数和比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一切都是学生学*本课时非常宝贵的基础资源。

  2、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对百分数意义的表述、关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以及百分数的正确写法这些问题都是我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的。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学会自主学*、合作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四、学*准备

  学具准备: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具准备:课件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联想、概括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的全过程,从而达到掌握新知和发展能力的目的。教学中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学生自主建构;二是注重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三是注重学*方法的指导。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师生谈话: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都找到了吗?说说你是在哪儿找到的?

  师:老师从我们的班级中也收集了一些信息,找找看其中有没有百分数。

  (课件出示):

  (1)我们班男生人数占59,女生人数占49。

  (2)全班同学的*均身高是147.76厘米,*均体重是40920千克。

  (3)喜欢乐器的同学约占全班人数的37%,喜欢绘画的约占24.1%,喜欢舞蹈的约占20.4%,喜欢体育的约占18.5%。

  2、揭示课题

  师指出:像37%、24.1%、20.4%、18.5%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课题)

  3、确立研究目标

  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从贴*学生生活的班级信息入手引出百分数,目的是使学生直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自己确立研究目标,是帮助学生从内心体会到我是学*的主人,要学我的数学。另外提供的信息中特别涉及到不同的分数和百分数,是为后面探究埋下伏笔。】

  (二)自主学*,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展开对新知的探究。

  活动一:学生独立学*,自主建构。

  课件出示方法提示:

  1、找出书中小学生、初中生*视率的例子,任选一个想一想:在这个例子中,有几个量,分别是什么,这个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照着例子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班级信息中的百分数表示什么含义。

  3、举例说明如何读写百分数。

  4、试比较百分数与分数、比的异同。

  5、根据班级信息比较班内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项活动的人数最少。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活动就是充分让学生主动、独立地学*,让全员参与学*过程。但自主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放手,我设计了方法提示来帮助理清知识的脉络,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二:班内展示交流。

  学生依照研究目标逐个汇报,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倾听、评价,肯定正确,纠正错误,补充遗漏,强调重点。例如:

  1、百分数的意义。

  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分数表示的含义,重在感受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从具体事例中抽象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方法,特别是百分数的书写顺序。

  3、与分数的不同。

  除了读法、写法表面形式的不同外,结合实例对比,着重理解意义上的不同。

  4、百分数的好处。

  体验到百分数分母相同,易于比较的优越性。

  【设计意图:班内交流是一个较大范围的交流,汇聚了更多人的智慧。它将个人的内部建构汇成了群体资源作为共享,让每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思维态势获得对问题较全面的认识。】

  (三)巩固练*,应用新知

  1、看信息,说意义,谈想法。

  (1)勤劳智慧的*人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2)在某市学校附*小摊中,合格的食品仅占30%。

  2、写出成语中的百分数。

  百里挑一 一箭双雕 百发百中 十拿九稳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理念我设计了知识性练*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的第1题。第2题,看成语写百分数,不仅增加练*的兴趣,落实的训练目标,也与语文学科相互渗透,增添了本节课的文化氛围。】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1、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是如何取得这些收获的?

  最后教师送大家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明白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经过一系列的不一样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本事和抽象概括本事。

  (3)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构成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明白了些什么。

  3、还想明白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引新---练*---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明白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帮忙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一样,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我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明白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能够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一样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供给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一样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能够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一样,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一样。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一样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坚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教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趣味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一样层次的练*,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 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7)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菁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欢迎阅读与收藏。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老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老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老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何?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老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 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 1/3 2/3 1/4 2/4 1/6 2/6 5/6 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3

  一、课堂材料

  1、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第一学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单元在说、分、画、写、折、画等体验活动中,感受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和合作学*的能力。

  (3)营造相互合作、开拓进取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渗透数学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

  3、 教学重点:树立“单位”的概念,理解分数的含义。

  4、 教学难点:理解单元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

  学生从易到难,从浅到深逐步理解事物。虽然在之前的研究中,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为了让学生理解“单位”的概念并进一步阐明分数的意义,他们必须遵循自己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归纳、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穿插自学和实践。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演示,学生可以充分感知、比较和总结,突破由多个对象组成的整体也可以视为一个单元的困难1,逐层逐步推进,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三、教学方法始终指导着

  学生的学*过程,这与学*方法密不可分。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学*方法的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1、 教学生如何探索知识。老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些实践材料,包括8个棋子、2个糖果、10个豆子和一张熊猫的照片。学生们被要求使用这些学*工具将它们分成点,画一幅画,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它们折叠起来。然后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测量单位,还可以是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达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 引导学生掌握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总结事物本质的方法。经过实际操作和比较,学生们得出结论,单元“1”也可以是由许多对象组成的整体。让学生进行两次操作,认识到由于拷贝数不同,拷贝数不同,生成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含义,并进行总结:将单元1等分为几个部分,表示一份或多份的份数,称为分数。

  四、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通过对话自然引入的分数生成让学生通过调查向大家清晰地讲述自己,让学生有一种满足感,培养学生对学*成绩的兴趣,并感受到取得成绩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索未知

  1、复*旧知识,准备学*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 第一次理解单元1的含义。

  (1)老师说:12除了把一个苹果分成两部分外,拿一个苹果还能意味着什么?为了便于学生学*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实用材料(8个围棋、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的纸、一张熊猫画等),将他们分成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绘制和折叠,并尝试用这些学*辅助工具表达12个。

  (2)小组沟通和分享结果

  每个小组派代表到物理投影仪,向大家展示他们的操作方法和结果。

  (3)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重点难点问题。

  例如,当学生使用8个棋子和6只熊猫来表示12的分数后,教师展示课件,并通过视觉演示让学生清楚单位可以是一个圆、一个测量单位和一个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4)引导和总结。在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后,让学生发现、学*、探索、体验和理解单元1并讨论该单元结合实际情况,体验单位生活

  2、再次操作并理解分数

  (1)的含义第三,让学生用学*辅助工具表达不同的分数。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相同的学*辅助工具表现出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到不同的分数。如果份数不同,分数也会不同,为总结分数的意义做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尝试总结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第86页,自学分数的意义。

  (4)5738例如,合并分数的含义以及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规范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知识,达到培养和提高的目的。为了将面向所有人的教学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都取得成功,我设计了以下练*:

  1、使用分数表示下图

  2、中的彩色部分使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片中的彩色部分是否正确?为什么?

  以上两个问题是基本练*。目的.是突出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3、在游戏中赢得红旗

  男女团队,派代表到前线赢得红旗,但要听从老师的指挥。如果你得到了正确的红旗,它将属于这个团队。如果您得到错误的机会,它将自动转移到下一个团队。老师将是先发者,其他学生将是小裁判。女生代表走到前面,拿走所有211人,男生拿走剩下的19人,女生拿走剩下的14人,男生拿走剩下的23人,女生拿走剩下的12人,剩下的一方将奖励全班。

  该题的设计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兴趣,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

  (四)全班总结,揭示主题

  在这节课上,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含义,并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还有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学生们在课后继续学*和探索;老师把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下一节课。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

  三、说学情:

  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包括两块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分数是人类为了适应客观实际需要产生的。分数的意义从原先的把一个物体看作单位“1”拓展到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出示一个*均分成4份的圆,其中一份涂色。让用一个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引出1/4,回忆1/4表示什么,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分数的意义。

  1、动手操作

  同桌两人合作:

  (1)从信封中选取一样材料,通过分一分、画一画等方法表示出1/4。

  (2)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表示1/4的。

  (材料:1张正方形纸片,1条绳子,4个苹果图片,8只熊猫图片)

  2、反馈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1/4的?

  (强调:无论是分纸片、绳子(一个物体)还是4个苹果、8只熊猫(一些物体),每次都是*均分成4份。)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师:刚才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像一张纸片、一条绳子我们称作一个物体,而4个苹果、8只熊猫就称作一些物体,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整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但是和普通的1又有所不同,我们通常叫它单位“1”。(板书)

  师:还有什么物体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

  预设:一个班级,一群羊,一堆苹果……

  4、再次研究1/4和3/4

  (课件出示)露出的部分是一个整体的1/4,你能说一说它的整体是多少吗?

  预设:这个单位“1”是12个正方体。因为露出的3个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1/4,说明还有3份这样的正方体,就再摆3份,每份3个。

  师:这里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了?

  预设:12个小正方体看作单位“1”。

  师:很好!那遮住的这一部分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为什么?

  预设:3/4,因为这里把单位“1”*均分成了4份,遮住的是3份。

  (三)认识分数单位。

  1、自主完成P46做一做。

  师:这里把什么看做了单位“1”?

  预设:把一堆糖看做了单位“1”。

  师:像这样,单位“1”可以分成2份、3份、4份、6份等等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请你说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说它们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学生分别汇报。

  (四)练*巩固。

  1、你能自己任意写出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思吗?

  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教材第48页第6题。

  3、教材第48页第6题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五)了解分数的产生。

  师:今天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来听听小精灵的介绍吧!……看来,分数是我们在生活中测量、分物时,或者计算时得不到一个整数结果的情况下产生的,来源于生活或者数学中的客观需要,正是由于这些需要,我们以后还会认识更多其他数。

  (六)拓展备用。

  如果这表示是2/5,那么单位“1”是多少?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5

  一、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根据这一理念,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自主搜集的数学资料和信息,为学生创设一个“数学就在我身边”的学*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数学学*活动。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情分析

  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多少已有过接触,比如:出勤率、投篮命中率、酒精浓度、含糖量等等。所以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地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同时学生在学*本节课内容之前,已经对分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会较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分数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是学*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知识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本课内容中,教材十分重视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设计了“议一议”“说一说”、“练一练”等活动。在充分研读教材后,我对教材进行了再创造,结合实际设计了通过交流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到的百分数引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并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标的要求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结合本节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现状和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会用百分数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百分数的现实意义,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法学法:

  (一)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贯彻新课标的精神,并结合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创设有数学思想的情境,体现数学价值。本节课的引入选择学生最为熟悉的生活小常识——篮球队选拔队员,激发了学生学*兴趣,引出百分数的意义。在交流同学们收集生活的百分数时,充分感知生活与数学的密切相关。

  2、拓展学*空间,体现教育的广泛性

  课前要求学生查找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引发学*兴趣,扩大数学素材的信息量。课中设计生活中的百分数,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将生活中鲜活的题材使数学小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大课堂,将学生的学*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中,教育与生活与数学学*融为一体。

  3、重视数学知识身后的现实意义,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

  出示有关百分数的信息,让学生关注数学应用,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结合实例培养学生情感。课尾设计的“送上一句话(成功=1%的灵感+99%的汗水),与学生共勉的情境,以产生课堂总结的韵味,增强学生学*信心。

  (二)学法:

  现代教育要交给学生方法,交给他们终身受用的知识。因此在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下,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注重数学学*的情感化

  改变学生的学*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我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已内心的想法,营造了*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合作。在学*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注重数学学*的活动化

  生活的中心是活动,课堂教学的本质应该是活动的,要让学生“活”起来,必需先让学生“动”起来。小组活动是学生喜欢的学*活动形式之一。把数学教学与活动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情趣,激发学*动机。

  3、注重数学学*的自主化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方式,主动进行学*,学生学得积极,教师教得轻松活泼。这样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使其参与新知的认知过程。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提高交流合作学*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7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借助直观操作和展示,在说说、分分、画画、写写、折折、涂涂等活动中经历“分数意义”的建构过程,理解单位”1”,沟通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丰富的现实情境,通过具体的数量感知分数的丰富内涵。

  能力目标: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惯的养成。

  情感目标:

  了解到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二)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三)教学难点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二、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法,并穿插直观演示。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

  圆饼模型、正方形纸、四个苹果、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天,行至途中,都感到又饥又渴,师傅吩咐悟空找些吃的东西。不一会儿,悟空抱回一个大西瓜。师傅吩咐悟空把西瓜*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吃一份。刚一分好,猪八戒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这时,师傅问:“八戒,你能说出你手中的西瓜是多少个吗?你能用一个数把它表示出来吗?”八戒抓耳挠腮,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该怎么表示。

  聪明的同学,你们能帮八戒说出他手中的西瓜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吗?该是多少个吗?

  通过创设情景引入,不仅对分数有了再现,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在故事中产生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的点题。

  揭示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 了解分数的产生史:

  分数起源于分。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要*均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计算、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测量过程中,当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时,便产生了分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展现了分数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积极传播了数学文化。

  (三) 动手操作

  操作分数

  1、 感知单位“1”

  (1)画一画,涂一涂,涂画出圆饼模型的四分之一。

  (2)折一折,将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分一分,四个苹果分给四个同学。

  (4)剪一剪,1米长的绳子*均剪成四份,表示出它的一份。

  学生动手操作完之后,抛出问题,让生展示激烈的讨论:

  在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知识经验的迁移,明白许多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从而突显单位“1”的丰富含义。

  1、理解意义和分数单位。

  此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充分感知单位“1”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同时通过具体的操作明白由于分的份数不相同,因而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的数学结论。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概念的理解。

  (四) 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基础知识练*: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说生活中的分数:此题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五、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是一个整体,从而彰显本节课的重难点:“单位1”,其实旨在向学生说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皆可被看作一个整体,即单位“1”。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通过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思维规律,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理解单位“1”存在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设想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用这些学具将他们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出分数,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学*能力方面主要采用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各项活动的安排中,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复*引入

  由学生说分数,分子、分母及写这个分数引出新知识,使学生能够知道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以动手操作、归纳总结活动为主,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还注重了题目的引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拓展、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巩固练*

  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四道*题,通过多样化的*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通过学*你懂得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十一4、5题

  (六)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目的就是展现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直观的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2、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法,并穿插直观演示。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正方形纸、四个苹果、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一些正方体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提高交流合作学*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正方体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复*回顾,激活记忆

  2、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2)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3、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4、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0

  一、教学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生动、丰富地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分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探索学*的,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材编排特点:教材先简单说明分数的产生,再通过第85页上的一组图形,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复*,在这基础上,指出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并用86页的一组图来进行说明。从而引出单位“1”,并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结合分数的意义,再讲解分母、分子的意义。

  3、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如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创造分数、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的活动中,使学生正确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方面:在探索、概括、理解体会分数意义的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结合学生认知规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三、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在教学中本着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采用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

  四、说学法

  指导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在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信息技术媒体进行自主操作、自主探究学*。教师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让学生创造分数,通过观察、比较他们的异同,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设计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在本课教学中,我没有把现成的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操作、实验中、概括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完整的概念。对新课标提出的“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学生的主要学*方式”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

  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在深入剖析教材分析学生的基础上,全课以“创设情境,*旧引新——探索交流,建构分数——分层练*,深化提高——首尾照应,升华认识”四大主线贯穿全课,其中动手操作,创造分数这一大环节包括小组动手创造分数;小组汇报交流展示操作成果;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概括抽象,归纳分数的意义四步。

  具体过程:

  (一)创设情境,*旧引新动画演示,激发学生欲望。课的开始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整数、自然数和分数组成的童话情境,为新知的引入拉启了一个良好的序幕,使枯燥的数学内容生活化、趣味化,通过扮演整数妈妈进行介绍,既复*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又了解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同时又借自然数想急切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订。该环节做到了在情境中*旧,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二)探索交流,建构分数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学*数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做数学”的过程。在本环节,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采用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学*新知。

  具体表现在:

  1、小组动手创造分数事先老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了一套学*材料,并要求小组长分分工,同学们利用提供的学*材料折一折、分一分,看看能得到哪些分数,而后再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的。

  2、小组汇报交流展示操作成果,教师也就结合学生的发言同时板书。由动手操作创造分数——自主探索找分数——合作交流说分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取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学生主动建构分数的意义做好了孕伏。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数,小组展开讨论,比较“分数”,然后汇报交流,共同分享,得到所有分数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老师小结: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这一环节通过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讨论,突出了分数意义的关键“*均分”,为单位“1”的抽象做好了准备。通过比较——抽象——具体化,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单位“1”的内涵。应该说这个环节是具有开放性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且较好地突破了难点。

  4、概括抽象,归纳分数的意义首先要求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例子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分数(至少请3—4位同学叙述);其次引导学生理解“若干”一词的含义;再结合学生的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然后就黑板上的分数,任选一个请学生说说它的意义。再引导学生说8/10 、 8/x、x/8、x/x的意义,从而抽象出分母、分子的含义。分数意义的归纳注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做到了新课标要求的淡化概念,注重实质。学生在有趣的情景中*旧、反思、总结,提高了认知和情感的参与度。尤其是8/10 →8/x→x/8 →x/x这一分数模型的构造,自然地引申出了分母与分子的含义,能感悟到分数的本质、数学的简洁美。分数意义的归纳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引领学生体验了分数意义的再创造过程,同时也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三)分层练*,深化提高练*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为此,我设计了:

  1、自我检测。(P87页练一练)

  2、快速抢答。(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练*十八中的1题)

  3、做一做。(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不对?手势判断,完成练*十八中的第2题)以上练*的安排,从内容上紧紧围绕重点并遵循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原则,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趣味性,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了丰富的生活中,较好地体现了时代性、生活性,而且要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地渗透思想教育,我设计了分数意义的实际应用的练*:点击生活

  4、点击生活。(说说下列每句话中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⑴小红花了1小时的2/3做功课。

  ⑵小明吃了一块饼的3/4。

  ⑶这一块菜地的1/5种了西红柿。

  5、游戏:摸一摸,猜一猜临*下课,学生易于疲劳,注意力也易涣散,于是我安排了摸一摸,猜一猜游戏,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这两项富有情趣的活动,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为后续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做好了铺垫。正如波利亚所指出的: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用一切办法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

  (四)首尾照应,升华认识

  让我们一起回到刚才的童话故事,如果你是整数妈妈,你能给自然数再深入介绍一下分数阿姨吗?用“分数做客”的童话贯穿整节课的始终,突破以往数学课上复*与总结的旧模式,使得课的结构浑然一体。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1

  一、说教学资料: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资料。

  二、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明白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能够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从而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经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本事目标:使学生经理有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构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本事。

  情感目标: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进取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理解单位“1”。

  教具准备:作业纸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所以,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够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本事。

  2、学法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经过然后观察、讨论,比较,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能够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到达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讨论、观察、比较后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并经过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产生的分数也不一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唤醒已知

  首先,经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一个饼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公*?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明确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索新知,建构概念

  1、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为了突破这难点便于理解和认识,我先引导学生联系每个分数观察各是“把什么*均分”,关注*均分的对象,感受*均分的对象包括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其中异常注意对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理解:之后以及这些*均分的对象,说明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通常看做单位1,依据各类具体事务抽象出单位1,使学生体验与认识:忍受追问上头表示的分数中,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用具体对象支撑对抽象的单位1的理解。有具体到抽象,再把抽象的概念赋予具体对象,帮忙深化理解。

  2、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用单位1*均分来分别解释、说明每个分数的含义,从抽象的层面分析、体验每个分数的含义,之后让学生综合这些分数“都是怎样得到的?”思考不一样分数表示的含义的共同点,抽象分数本质的特征,然后依据交流出的本质特征,引导学生“说出怎样的数是分数”,水到渠成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本环节主要引导学生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3、认识分数单位

  4、动手操作,领悟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在作业纸上表示出不一样的分数,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单位1相同却表示出了不一样的分数,从而得出份数不一样,取的份数不一样,分数也就不一样,深化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巧设练*,深化新知

  练*的设计有浅入深,分为基础性练*和实践性练*,不仅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还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终设计游戏,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贴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学*是在学生已经学*过小数和分数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面会学*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或少百分之几等百分数的相关运算,故而本节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接下来谈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阶段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都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具备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所以根据学生情况,我会使用更加带有启发性的方式教学,鼓励学生开放思路,并对其加以正确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书写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提升数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思考的*惯。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读法、写法。教学难点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的一切活动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练*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导入的方式,通过一家人某一年的恩格尔系数表,讲解恩格尔系数的作用,并利用大屏幕展示其中的百分数,请学生观察这些数字。并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数字吗?知不知道这些数字的含义?从而设置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顺势引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课题。

  (二)讲解新知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3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经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忙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经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能够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能够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之后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供给具体实例来帮忙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构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白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明白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经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本事。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经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我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经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经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的进取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经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得到14的复*,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作准备。新知识的生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能够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后也能够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之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能够是一个物体的'14,也能够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头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能够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供给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能够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均分后,能够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经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能够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对单位“1”、“*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分数单位供给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研究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我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本事。

  练*第1题两道填空题经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终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的动机。

  总之,经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我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教师多多指导。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4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数学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教材首先说明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百分数,初步使学生知道百分数的重要性,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的意义,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对于百分数,学生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适时进行数学化,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

  1.呈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百分数。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理解百分数意义。正确读、写百分数。明白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有哪些不同。会用百分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综合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建立自我反思与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以下的教学方法:

  1、选择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情境导入新课,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生活的具体实例引出百分数,再让学生试着找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百分数,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顺势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从而建立对百分数的初步感知。

  2、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主要通过图片中的几条信息让学生探索、发现规律,理解这几个具体百分数的含义,进而概括百分数的意义,然后通过一组题,让学生讨论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深化百分数的意义。接着问怎样把上题中能改写成百分数的两个分数表示成百分数的形式,引出百分数的写法,让学生试写,并提出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什么事项,最后阅读第78页百分数的写法,发挥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了百分数这些相关的知识,再通过讨论和比较突现出百分数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的原因,是便于比较,从而说明了运用百分数的'优点。这样教学循序渐进,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说学法

  1、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学*、合作交流,逐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

  2、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创新能力。

  四、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幻灯片出示第77页的四幅图:

  师:同学们看这四幅图,你能读出上面的数学信息吗?

  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出示和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

  2.师:像18%、50%、64.2%……,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3.引导出百分数的读法。

  4.出示做一做的第二小题。

  师(引语):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到处都有百分数,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运用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它。(板书:百分数)

  (二)、自主探究,解读百分数意义。

  1.探究百分数的意义

  (1)出示四幅图中的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师:*视率中的三个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2)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及它表示的具体含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结合自己对百分数的理解,说一说它们 具体表示什么含义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3)归纳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总结: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 看来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比的关系,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1)(投影出示):下面哪个分数能用百分数表示?

  ⑴一堆煤97/100吨,用去了它的75/100.

  ⑵47/100米是94/100米的50/100.

  学生先观察,再汇报交流。

  (2)能不能就你的理解,来说一说百分数与分数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先讨论,再汇报交流。

  3.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主要分三个层次:

  (1)试写:将上面两个分母是100的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指名上黑板改写)

  问:那你能说一说在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2)阅读教材第78页。

  这个符号“%”叫什么?(百分号),我们写百分数时注意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

  (3)练*:写出下列各数。(投影出示)

  4.运用百分数的好处。

  形式:讨论三名运动员的投篮命中率来说明运用百分数表示便于比较。

  (三)、应用实践

  1.判断。主要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和分数的区别,读法。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2)、小红的身高是147%米。 ( )

  (3)、34%读作百分之三四。 ( )

  (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5%。 ( )

  2.阅兵材料。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为祖国强大的自豪感。

  师:今年是祖国60华诞,在国庆阅兵仪式上,老师收集到了这样的一些信息:

  (1).铁流滚滚,气势如虹,30个装备方队以崭新阵容即将接受检阅。受阅装备全部由中国自主研制和生产,90%的装备是首次亮相,集中反映了国家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成功解决了世界*21%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中国对人类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看到这些信息,你对此有什么想法 ?

  3. 游戏激趣

  师: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领大家玩一个“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游戏。

  (1) 猜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十拿九稳(90%);百里挑一(1%);一举两得(200%)

  (2)猜成语:

  100%的命中率(百发百中);生还的可能性只有10%(九死一生)

  (四)、全课小结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百分数的应用;3.与分数区别和联系。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5

  一、教材分析

  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 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们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们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们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们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们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们学法指导。

  (1) 通过教学使学生们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们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们: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们,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们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 ,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 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们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们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们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们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 学生们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 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 结合学生们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们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们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四、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们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们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们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们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使学生们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8)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优选【二十】篇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

  一、教材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和用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学*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材先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再结合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教学百分数的读写,在“做一做”中安排了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比较。教材对于百分数的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还加强了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1、知识准备上,学生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这为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百分数意义的自我构建打下了基础。

  2、生活经验上,学生虽然在生活中对百分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准确解释百分数的意义。

  3、学*能力上,六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看书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考虑,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学*知识时不断补充、不断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

  3、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在增进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培养乐学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杯不同浓度的盐水和当堂检测纸

  学具:搜集生活中的百分数

  五、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让学生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结合的学*方法,亲身经历“认识――完善――理解――应用”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了配合学生的学*,我将采用先学后教、问题引领、总结提升的方法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结合我校关于“主体教育视野下课堂开放有效的研究”,按照“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设计了以下教学程序。

  (一)分享信息,引出课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开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百分数,引导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顺势引出课题: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今天我们就来学*百分数。(板书:百分数)

  (二)切身体验,感受特点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注重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这个环节我通过让学生品尝、比较盐水的咸度,感受百分数易于比较的特点。

  “同学们,咱们安阳市正在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健康生活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专家建议: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淡盐水,可以达到清洗肠胃、杀菌、防感冒的作用。我这里有三杯盐水,想请三位同学来品尝一下。”由于三杯盐水的含盐率不一样,三个学生的表情变化也会不一样,特别是喝含盐率较高盐水的两个学生,可能会有特别大的表情变化。这时问学生:“为什么都是盐水,三个人的表情不一样呢?”学生可能会说是浓度不一样。这时我呈现三杯盐水含盐率表格。

  盐水编号含盐率

  1号5%

  2号3.5%

  3号0.9%

  问学生:“你知道几号盐水最咸吗?”学生肯定会说是1号,因为1号的含盐率最高,所以最咸。“看来,由于百分数分母都是100,可以很快的比较出大小,也难怪人们这么喜欢它了。注意:我们早上喝的盐水含盐率应该小于0.9%。”

  (三)问题主线,开放学*

  这个环节我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学*;通过独学、群学、展示,达到学会知识、提高能力、乐于学*的目的。

  “关于百分数,你想了解它的'那些知识呢?”学生会有不同方面的关注,比如什么叫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用途?是怎样产生的?等等。我会引导学生从基础开始:“今天是我们第一次研究百分数,要先从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开始(板书)。仔细观察书上的每幅图和每段话,举例回答下面的问题。”

  举例回答下列问题: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百分数怎样读?怎样写?分别注意什么?

  3、百分数和分数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必须有一定的把手,这个把手就是生活实例。结合实例学*概念是提高学*能力的好方法。】

  (1)看书独学

  因为合作交流应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所以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回答。此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在思想上有自己的认识。这期间我会和独立学*有困难的学生一起学*,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一份收获。

  (2)组内群学

  这时我会巡视,参与学生中去,了解信息,及时指导。同时,我也会及时发现表达清晰又准确理解的同学,并给与鼓励。这一环节其实就是借助“兵教兵”达到全体学会的目的。

  (3)谈收获,做练*

  “经过刚才的自学和讨论,你一定有了自己的收获,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分享收获的过程就是在心中将一个个问题构建成相关联的知识链的过程。

  【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他们连在一起,那是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学*一个概念,需要组织起适当的认知结构。】

  有效的练*设计可以使学生达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三道题: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学生:7/8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3)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

  2、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所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动手操作,创造分数,理解课文意思。

  (4)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5)揭示分数的意义。

  四、拓展思维训练

  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工作了以下练*:

  (1)作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点击生活。

  (3)动动你的小手。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分数的意义是今后学*分数四则运算和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题,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良好学*惯的养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理解单位“1”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针对学生和本节课的特点,我准备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文本阅读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同时总结归纳,多层次练*形成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的求知欲,为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是这样设计导语

  (1)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老师听课,根据老师现在的心情,大家能猜一个歇后语吗?此时我的心里真像十五只吊桶打水:

  学生:7/8引出“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短短一句“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

  (3)运用旧知解决实际问题。

  2、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阅读课本使学生真正走*了“分数”,所以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后又知道些什么?

  (2)说说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3)动手操作,创造分数,理解课文意思。

  (4)说出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5)揭示分数的意义。

  四、拓展思维训练

  练*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安排工作了以下练*:

  (1)作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2)点击生活。

  (3)动动你的小手。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动机,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

  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2、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5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

  三、说学情:

  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包括两块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分数是人类为了适应客观实际需要产生的。分数的意义从原先的把一个物体看作单位“1”拓展到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出示一个*均分成4份的圆,其中一份涂色。让用一个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引出1/4,回忆1/4表示什么,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分数的意义。

  1、动手操作

  同桌两人合作:

  (1)从信封中选取一样材料,通过分一分、画一画等方法表示出1/4。

  (2)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表示1/4的。

  (材料:1张正方形纸片,1条绳子,4个苹果图片,8只熊猫图片)

  2、反馈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1/4的?

  (强调:无论是分纸片、绳子(一个物体)还是4个苹果、8只熊猫(一些物体),每次都是*均分成4份。)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师:刚才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像一张纸片、一条绳子我们称作一个物体,而4个苹果、8只熊猫就称作一些物体,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整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但是和普通的1又有所不同,我们通常叫它单位“1”。(板书)

  师:还有什么物体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

  预设:一个班级,一群羊,一堆苹果……

  4、再次研究1/4和3/4

  (课件出示)露出的部分是一个整体的1/4,你能说一说它的整体是多少吗?

  预设:这个单位“1”是12个正方体。因为露出的3个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1/4,说明还有3份这样的正方体,就再摆3份,每份3个。

  师:这里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了?

  预设:12个小正方体看作单位“1”。

  师:很好!那遮住的这一部分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为什么?

  预设:3/4,因为这里把单位“1”*均分成了4份,遮住的是3份。

  (三)认识分数单位。

  1、自主完成P46做一做。

  师:这里把什么看做了单位“1”?

  预设:把一堆糖看做了单位“1”。

  师:像这样,单位“1”可以分成2份、3份、4份、6份等等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请你说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说它们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学生分别汇报。

  (四)练*巩固。

  1、你能自己任意写出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思吗?

  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教材第48页第6题。

  3、教材第48页第6题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五)了解分数的产生。

  师:今天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来听听小精灵的介绍吧!……看来,分数是我们在生活中测量、分物时,或者计算时得不到一个整数结果的情况下产生的,来源于生活或者数学中的客观需要,正是由于这些需要,我们以后还会认识更多其他数。

  (六)拓展备用。

  如果这表示是2/5,那么单位“1”是多少?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6

  说教材:

  1、本单元内容的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分数的产生及意义》位于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主要学*内容有: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与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因数与约分,最小公倍数与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并在学生探究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4、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

  说教法:

  牵引法-----学生已经能将一个物体*均分若干份,并能用分数准确表示各部分大小,由此我引导学生由*分一个物体过渡到*分一些物体,知识牵引过渡,降低了学*难度。

  归纳法-----在三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一些物体,得到一些分数,在原有基础上,更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进而归纳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指导练*法-----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分数单位后,通过几组练*题,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说学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探讨---分数的意义。

  让学生知道单位“1”是什么,*均分了几份,这样的几份表示什么。学生在独立思考后,再小组探讨、交流、汇报,理解各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课前让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中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如:一分为二、一心一意、七上八下。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课件出示)

  (1)将1个苹果*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这一份怎样表示?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

  (2)课件出示苹果图,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问有什么发现?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引导归纳:分数的产生、意义。

  2、认识单位“1”

  我为各小组准备了数量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运用*均分的方法来分,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找出不同的分法。

  (1)教师强调说出单位“1”的含义,不仅指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课件出示)

  (2)学生举例:加深对单位“1”的认识。

  (3)说明: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单位“1”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3、让学生自学分数单位(出示课件教学)

  (1)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强调“其中的一份”。

  (2)指导完成P64的第8题。(课件出示学生做,读出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三、新知运用

  课件出示*题,让学生做,当堂指名回答,集体订正。小组比赛,学*积极性高。

  四、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再总结。

  说板书设计:

  板书了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重点板书了分数的意义几分数单位的概念,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预*汇报引出教学课题及学*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学*。我设计了让学生把学*材料*均分,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并用分数表示出来这个探究活动。在小组进行*均分的时候,出现这样的问题:得到一个物体的小组很快分了出来,如:把一个圆*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这个圆的四分之一,得到几个或多个物体时学生就不会分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及时进入到每个小组参与并指导分法,但因时间关系,不是每个小组都进入。因此,当我指名一个小组汇报时,就出现了“把9个圆*均分给6个小组成员,每人得到六分之九”这个分数,与我教学的进度内容不符,我的课堂随机能力相当弱,我没有给学生肯定,因为我没有想到这组的学生会得到这样的分数(这是后面才学*的分数与除法的应用),我的冷处理不但暴露了自己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差,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扼杀,真是值得好好反省。通过这节课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要加强这些方面的提高。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7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第1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简单了解分数产生的过程,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小学数学里,认识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单位“1”和分数单位是本节课两个重要的新概念,是理解分数意义的核心。这部分内容是进一步理解分数、学*分数运算和运用分数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所以必须切实理解。

  如何在40分钟时间里引导学生提升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建构分数的概念?“1”的扩展是学生理解分数意义的支点,我从“1”入手,以1/4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直观演示,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难点,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感悟,自己建构分数的意义,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就是学*的领袖”。具体设计如下:

  一、巧设情境孕育核心

  孩子们从热闹的课间回到课堂需要一个动力系统兴奋学生的大脑,帮助学生激活思维,“有效的情境”无疑是最好的助燃剂。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现在开始将开始一段全新的学*征途,为此课始我在黑板上大大写下一“1”,看到“1”你想到了什么?哪些事物可以用“1”来表示?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了,单个物体可以用1来表示,这是我们以前都知道的',“我们68个同学可以用1来表示吗?”“能”、“不能”在学生的争论中学生渐渐明确“我们68个同学组成了一个整体——五(1)班,可以用1来表示,不仅如此,上课到场的同学、家长和老师也可以用1来表示”,此时教师适时介绍“当我们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休时我们通常用集合圈把这些物体圈起来,在数学中我们一个物体或一个整体都叫作单位1。”由此拓展学生对“1”的认识,为后面顺利建构分数的意义打下伏笔。

  二、先学后教以点带面

  1、有机整合学案导航

  本节内容是对三年级时建构的分数的一次扩充,教材大篇幅集中展示了三个知识点:分数的产生背景、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只有贴合学才是有效的。分数的意义同属概念教学,很多知识是不必花大气力去探究的,为此我结合教材知识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之前设计了一个“先学”的环节,先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这是学生茫然的,老师必须帮学生指明,针对本节课我设计了:“(1)分数是怎样产生?(2)请结合具体例子说出1/4的意义?(你有几种不同的表示方式?)(3)说一说什么叫分数?(4)什么叫分数单位?自己说一个分数并写出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这四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小组合作,这4个问题是学生学*的拐杖,帮助他们初次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逐步学会自主学*,形成终身学*的良好*惯。在学生开展自学的过程中,老师在学生间穿行,或指导或了解学生的学*进程,看似随意,实在为后面有效地讲解收集信息。

  2、抓住本质凿深凿透

  分数的产生是一个了解性的知识,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以课件的形式呈现了三幅图画帮助理解,同时呈现小资料引导学生感受分数的演变过程,激发学生的受国热情和学*兴趣。分数的意义是重点,“你是怎样表示1/4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表示方法,有的把一个物体*均分四份,表示了其中的一份;有的把一个物体*均分成8份,表示了其中的两份;有的把4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表示了其中的一个物体;有的把8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均分四份,表示了其中的一份(2个)……“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每人就有两种思想”这就是交流的魅力,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次利用4颗、8颗、16颗、32颗、64颗、128颗……糖引导学生表示出1/4,“为什么都能表示出1/4?它们的相同点在哪里?”通过这两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至此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已由感性迈向了理性的门坎儿。然后再次呈现人体中的分数和班级中的分数引导学生在说一说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的活动中强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不仅可以表示其中的一份,还可以表示其中的若干份,最后抽象出“什么叫分数?”帮助学生建构分数的概念。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展示交流、相机点拨是学生构建数学模型的核心环节,教师顺应学生在让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适时引导提升,化“灌输”为“对话”,变“说教”为“点化”,真正实现“以学定教、以导为辅”。

  三、游戏展示升华理解

  训练是数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节课的展示环节设计了两个“摸一摸、猜一猜”的小游戏,引导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再次感悟单位1与每份所表示的物体个数及分数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分数意义的认识。题目少而精,且富挑战性和趣味性,把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放在练*的首位,摒弃了以往大量的题海战术的做法。

  总之,整节课我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氛围,以“创境引入——先学后教——展示反馈”为基本模块引导学生先自主学*,然后老师在重点处、关键处进行适当点拔、讲解,提升学生的思维,真正把老师从繁复的课堂讲解中**出来,把学生推向课堂前沿,把课堂转变为“学堂”,把讲台变成学生的“舞台”,让质疑、争辩、补充、修正充盈其中,让分数概念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中生成、建构。

  我们经常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其实,数学教学无需贪多求全、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核心,只要找准支点——数学知识的本质,简简单单就能撬动学生的思维!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个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 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 ,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 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个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 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 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 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73—74页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4.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索的方法,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感受到学*的快乐。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一些三角形纸片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提高交流合作学*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三角形纸片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节的内容。主要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组成。

  分数的产生,通过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分铁钉、分硬币的实例,学生对“整体”有正确的认识,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从而强调出单位“1”。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老师多关注、多引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充分的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分一分、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活动,认识分数的产生,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在实践中领悟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环境,培养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

  难点: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立足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充分调动学*学*的积极性。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享受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环节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

  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环节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我的板书注重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的整体

  2、分数单位:单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1

  一、说教材及学情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情况,我确立该课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

  三、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做“说一不二”游戏

  (1)2块橡皮泥:1+1=?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泥等于一块。

  (2)5块糖:你猜2+3=?2+3怎么等于1呢?(5块糖放进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

  (3)50+50=?反应太快了!怎么等于“1”呢?这100个苹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

  (4)谁也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

  通过游戏导入,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分数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后借助一组练*题,通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

  4、巧妙练*,强化意义

  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反馈练*,拓展创新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2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个是学生系统学*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2、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3、教学重点: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4、教学难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5、教学准备: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个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巩固深化。

  为了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和拓展练*,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日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总之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点进行教学,旨在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建立明确分数意义概念。教学重点放在把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上,让学生通过大量实例感知分数意义的基本内涵,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使学生对分数意义有较深刻认识。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3

  今天我所讲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是学*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百分数的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教材先联系生活实际呈现了程序格式化进度、服装面料和里料的成分、汽车销售情况的百分数,再结合实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最后教学百分数的读写,这样的内容编排,不仅注重了知识的迁移,体现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学*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百分数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知识准备上,他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这为学生在理解分数的基础上,完成对百分数意义的自我建构打下了基础;在生活经验上,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出百分数,但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准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在学*能力上,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自主看书学*能力、根据具体问题主动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相关经验,及时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完成百分数意义的建构,显得尤为重要。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情况的考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结合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建构过程,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百分数,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学*目标定位于:

  1、我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我能辨析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能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优越性。。

  教法学法:

  本节课本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原则,采用“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导学案,通过“三学一练一测”,即:三学:独学自探、合学互探、展学提升;一练:随机练*;一测:当堂检测,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探索,合作交流、自主展示相结合的学*方法,亲身经历“认识——完善——理解——应用”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本节课我虽然采用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但并没有完全的放手,而是在各个环节都进行了适当的点拨,在放手中又适时地扶一把、推一下,使学生能在导学案的引领下更有效的展开自主学*,从而节省教学时间,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另外为了有效解决课内40分钟完不成既定教学任务这一矛盾,我有意将独学自探环节的内容作为预*作业,让学生在前一天回家独立完成,之所以这样做还有另外的两个原因就是:四年级一年我曾以这个班为实验班级,进行了个人市级实验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预*策略的研究》的实验研究,学生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预**惯,这种提纲式预*作业对他们来说完成起来难度不大,另一方面将独学自探环节作为课前预*,也能使课堂上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学*,展示提升及巩固练*,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是本节课的瑕疵.)

  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课前预*,独学自探

  按照教师出示的导学问题,学生自己研读教材内容,进行独立思考,理清知识体系,弄清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以及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完成随堂笔记。这里还创设了让学生比较谁的投篮命中率高一些这样一个拓展问题,力求让学生体会百分数更易于比较这一优越性,从而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吃得饱,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拓展问题仅供有能力的同学去探究思考,不作为小组展示内容)。这一环节安排在讲授新课的前一天,作为预*作业布置给学生。在新课开始前教师对学生的预*完成情况进行初步的检查,并给予评价。

  第二环节:分享信息,引入新课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小学生学*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所以课前布置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个实际应用的百分数的作业,开课伊始先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百分数,然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自己搜集到的百分数,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起学生深入学*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引出新课。

  第三环节:分步引导,自主学*

  第一步:合学互探

  首先小对子间互相检查学*笔记,用红笔修正补充,并根据完成情况作出等级评价;然后各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修改随堂笔记,准备预展。

  第二步:展学提升

  各个小组通过抽签明确各自的任务(其中每一个展示单元由一个小组展示,一个小组补充),教师在各组汇报过程中进行随机的点拨指导。如:强调“%”书写时要注意斜线两侧的两个小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被误认为零;对学生填写的百分数与分数异同的表格进行指导。在学生完成展示任务后,找同学讲解拓展问题,并通过课件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将命中率化成百分数更易于比较谁的投篮命中率高,体会百分数的优越性。

  这里我想着重说明的是:这节课上我尝试着将教材中“你知道吗?”的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在学生探究完百分数的`读写之后,让学生阅读这一材料,既能巩固所学知识,体会百分数的广泛应用,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教材中的“你知道吗?” 穿插于全套教材,内容丰富,极具典型性和概括性,无论是从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活化,还是从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等方面来看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这个版块是作为一个非正式的教学内容呈现的,教学目标是隐性的,所以很多教师对这一版块的内容并没有足够重视,基本上是视而不见,或者只是简单的说一句:“课后自己读一读”。今天这节课我将这一内容作为一个探究的小问题来处理,方法也未必就恰当,但我也是只想做一个小的尝试,也想用这种方式来“抛砖引玉”。

  第四环节:同类演练,达标检测

  第一步:随机练*

  首先通过完成书上的读、写百分数的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给信息中百分数的意义,并谈感受,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教育;又通过看图说百分数这样一道开放式练*,进一步检查学生们对百分数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步:当堂检测

  有效的练*设计可以使学生达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所以在随机练*的基础上,设计了当堂检测试题。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练*后,由老师批阅组长的练*,组长批本组组员的练*,并为有错误的同学讲清错因,实现“兵教兵,兵强兵”的目的。并设计了趣味练*,让学生根据成语写百分数,在激发学生学*兴趣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反思提升

  首先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收获,再次巩固所学知识;并让学生用百分数说一说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和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根据课堂上所记录的分数,评选出本节课的最佳小组。最后通过两句名言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教学始终都是一种遗憾的艺术,虽然我竭尽所能,但由于能力有限,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导学案的设计,还是在教学流程的把握方面都还有许多的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以帮助我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谢谢。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

  2、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分数的产生,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说明一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一些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重点、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法,并穿插直观演示。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学*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正方形纸、四个苹果、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着重研究的是分数的意义,主要设计思路是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去实践,从而自己得出分数的意义。在备这节课时我就挖空心思地为学生考虑,应该准备哪些材料让学生操作?什么材料既让学生容易操作又能进行有效学*?最后决定用一张圆形纸片、一张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线段*均分成10份、一些正方体以及一些火柴棒,组织学生分小组学*,提高交流合作学*的能力。尽量做到让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过程之后才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而使他们获得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利用我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展开别开生面的研究,在小组合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获得许多不同的分数,然后从这些不同的分数产生中逐渐得出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学生在利用正方体和火柴棒进行操作的时候,可以从中很好地体验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复*回顾,激活记忆

  2、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2)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3、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4、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提问: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

  师:这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怎么读写百分数,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在学*新课之前,我们还要来复*有关知识。

  提问:这两道题的结果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一个分率。)

  导入新课:由上面两道题可以看出,分数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两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请你们看看下面题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我们今天学*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

  (投影)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提问:第一问怎么列式解答?

  提问: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做?

  副标题#e#

  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几,也表示三好生和年级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出示投影)

  (1)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

  品与产品总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900本,有故事书450本,故事书占文艺书的几分之几?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请你们想一想,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分组讨论)

  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

  4.学*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同点:形式不一样。)

  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例如:

  (板书)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例如:

  17%?读作百分之十七;

  0.03% 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三;

  15.2% 读作百分之十五点二。

  副标题#e#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讨论)

  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情况。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以分数后面既可以有计量单位,也可以没有计量单位;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没有计量单位。

  (三)巩固练*

  1.第125页做一做,在书上做,然后订正。

  2.第126页第1,2题,做在练*本上。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三)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占的40%。如果书是100页,看了页;书是 200页,看了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没修。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因为有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可让学生讨论后解答。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

  师: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引用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的百分数的例子,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又通过对分数意义的复*,引出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做了铺垫。同时初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教案通过对分数、百分数的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练*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百分数意义的练*,达到了在知识点的关键处或难点处进行重点练*的目的。在教案中列举了一部分生活中使用百分数的例子,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学会使用百分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6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第节的资料。主要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组成。

  分数的产生,经过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的进取性,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分数的意义,经过分铁钉、分硬币的实例,学生对“整体”有正确的认识,既能够是一个物体,也能够是一些物体,从而强调出单位“1”。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进取的思考、主动、创造性的学*,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教师多关注、多引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充分的调动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过程与方法:经过说一说、分一分、折一折、写一写等体验活动,认识分数的产生,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在实践中领悟必须的科学探究的方式方法,提高实践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创设互相协作,进取探索的学*环境,培养学*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认识分数的意义。

  难点:熟知单位“1”和分数单位。

  五、说教法和学法

  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学生经过教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立足点,借助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充分调动学*学*的进取性。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等感官参与认识活动,享受学*的乐趣。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经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经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终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环节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那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能够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之后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终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

  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经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之后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忙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环节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明白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一样,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一样,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异常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经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经过不一样形式的练*,不仅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环节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经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本事。

  七、说板书设计

  为了进一步突出重点,我的板书注重条理清晰,易于学生理解。

  分数的意义

  1.单位“1”是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的整体

  2.分数单位:单位是“1”,把它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提问: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

  师:这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怎么读写百分数,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在学*新课之前,我们还要来复*有关知识。

  提问:这两道题的结果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一个分率。)

  导入新课:由上面两道题可以看出,分数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两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请你们看看下面题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我们今天学*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

  (投影)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提问:第一问怎么列式解答?

  提问: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做?

  副标题#e#

  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几,也表示三好生和年级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出示投影)

  (1)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

  品与产品总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900本,有故事书450本,故事书占文艺书的几分之几?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请你们想一想,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分组讨论)

  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

  4.学*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同点:形式不一样。)

  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例如:

  (板书)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例如:

  17%?读作百分之十七;

  0.03% 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三;

  15.2% 读作百分之十五点二。

  副标题#e#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讨论)

  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情况。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以分数后面既可以有计量单位,也可以没有计量单位;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没有计量单位。

  (三)巩固练*

  1.第125页做一做,在书上做,然后订正。

  2.第126页第1,2题,做在练*本上。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4)五(三)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占的40%。如果书是100页,看了页;书是 200页,看了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没修。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因为有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可让学生讨论后解答。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

  师: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引用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的百分数的例子,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又通过对分数意义的复*,引出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做了铺垫。同时初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教案通过对分数、百分数的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练*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百分数意义的练*,达到了在知识点的关键处或难点处进行重点练*的目的。在教案中列举了一部分生活中使用百分数的例子,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学会使用百分数。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8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资料: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资料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在以前的学*中已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明白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基础上进行学*的。这节课的学*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可是使学生学起来有必须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本事。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虽然不是从零开始,可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学生自我寻找素材,充分感知,构成表象,把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建立分数的概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二)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三)让学生在练*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用4个简单的拍手问题,作为新课教学的切入点,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同时回忆分数的读写法、以及分数的产生、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分数这么重要只学会分数的读写是不行的,引入新课分数的意义。

  (二)设问导学,探究提示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14作例子,让生小组合作,从身边寻找素材,如书,本,笔等等动手操作。来表示14。参照探究提示或例子完整的表述。

  (5)列举单位“1”。

  设计意图:单位“1”是教学中的难点。经过学生分一分,借助动作思维使学生先获得鲜明感知,即直观地感知到单位“1”,不仅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能够表示一些物体。然后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使学生理解起来容易,突破了教学难点。动手分一分,还能够使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知到分数要“*均分”。“*均分”和单位“1”是分数意义中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为下头的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1)写一写用哪个分数表示。(有135625471238)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能够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能够用分数表示。

  设计意图:这样经过观察、写一写、说一说使学生再一次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在头脑中构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这样让学生经历了这些分数的构成过程同时,也理解了这些简单分数的含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13231424162656112等

  设计意图:创造分数能直观地帮忙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一样,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部分让学生在建立“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能抽取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然后把这些共同本质属性进行推广。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

  (3)最终之后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设计意图:分数单位理解起来不难,所以放手给学生自学。这样既能够为学生指导读书的机会,培养自学本事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培养质疑问难的*惯。

  (三)巩固练*,强化意义。

  数学练*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资料、重难点。

  1、书p63T1—2。

  2、书p64T8

  3、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头各分数。

  设计意图:在练*中进一步体会:一个整体不管具体有多少,只要*均分成了5份,1份就是它的15。同时也使学生感知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

  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够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本事,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19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资料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资料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经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本事。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经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很多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构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忙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日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教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经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我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此刻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能够怎样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能够怎样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能够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此刻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此刻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能够把它看作什么?此刻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头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景。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一齐研究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20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资料是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五单元的资料。这部分教材教学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的意义,分数的读法,分数的组成及分数单位,这部分知识,是学好分数重要基础,是本单元的重要资料之一。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有关概念,如分数的单位、分数的组成等,对进一步学*分数、理解分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白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其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2、经过分数意义的学*,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本事。

  3、学生受到“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四、设计理念

  1、让学生经过充分的自主活动,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从很多的具体实例中整体感知分数的意义,构成分数概念。

  2、重视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在解决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中,完成对单位“1”的认识和扩展,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3、注重对学生在应用中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兴趣的重要方式。为了进一步地帮忙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分一分学具,小组合作交流,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等数学活动得出分数的意义及认识单位“1”。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看看今日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变化?教师还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想不想见见他

  板书:14

  师:你们认识它吗?它是谁?这是一个什么数?对于分数,你有那些认识?

  2、感悟分数的产生.

  二、操作探究

  1、学*分数的`意义

  (1)、经过操作体会14的意义.

  取出材料袋中的材料表示出14。

  提出要求:先自我独立操作,尽量想出不一样的方法,再用阴影部分表示出14。学生操作,小组交流。

  展示汇报:谁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操作成果?

  学生展示、汇报。

  小结:把一个物体*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14。

  (2)、出示练*纸:看图填上适当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并说明分数的意义。

  (3)、认识一个整体.

  出示一个橙子,师:我如果要把一个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这个橙子的多少?

  出示5个橙子,问:此刻我这儿有多少橙子?如果放在一个盘子里,能够怎样说?如果放在一个袋子里,又能够怎样说?放在一个盒子里呢?

  小结:我们能够把这5个橙子看作一个整体。

  师:此刻我要把这盒橙子*均分给5个同学吃,每人吃几个?吃了这盒橙子的几分之几?再出示一盒水彩笔,提问:此刻我手里拿了什么?我们能够把它看作什么?此刻我把这盒水彩笔*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水彩笔的几分之几?

  举例:我们还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4)、操作认识把一个整体*均分。

  取出8跟小棒和12面小旗,用其中的一种,把它*均分一分,再用虚线在图中表示出来,然后完成下头的填空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5)、认识单位“1”.

  自学课本74页第一小节。

  指名汇报自学情景。

  出示单位“1”的概念,齐读。

  (6)、小结分数的意义

  小组讨论、交流: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

  小结分数的概念,学生齐读。

  2、练*应用.

  (1)、说出下列分数的意义,并找出单位“1”。

  黑兔是白兔的23;

  女生是全班学生的47;

  已经修了全长的38;

  西红柿是黄瓜的12。

  (2)、完成课本“练一练”。

  三、课堂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一齐研究了什么资料?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