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菁华3篇)

首页 / 说课稿 / | 说课稿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内容通过三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探究“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和原理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发现过程中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学会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通过探究实验培养探究学*,合作学*的意识,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③认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教学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以“自主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理念为依据,让学生“重走探究之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上运用“自我效能论”,用发展性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具体教学计划和策略如下:

  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复*减数分裂和**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生物必修1已经学*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时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征?然后组织学生回忆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比较蛋白质哪些方面可能会具有遗传物质的特征,并且我补充背景知识:当时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DNA的具体结构。这样既复*了旧知识,又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为什么早期很多科学家推测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而学生先前已经通过各种媒介了解遗传物质是DNA,这样再次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沿着前辈探索发现的足迹,去探究怎么知道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首先提出问题:生物体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最合适?并引导学生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组成结构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探究最佳材料。学生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结构进行比较,明白既然生物体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那么选病毒等较简单的材料分析起来简便,干扰因素少。同时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探究,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思路也进行初步的预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首先边观察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动画课件边学*此实验,然后花3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下列图表,体会这几个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的科学性在哪里?实验结论是如何被一步一步证实的?实验的第四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为什么使小鼠死亡?学生不易理解,我补充相关的知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使蛋白质和DNA变性丧失活性后,降低温度DNA可以恢复活性,但是蛋白质却不能恢复。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学生提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提到:

  1为什么不是小白鼠将两者的混合物进行了转化?

  2为什么“转化因子”不是整个S型细菌而是具体的某种物质?

  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在备课的过程可能也发现了:教材在这个地方的设计不够完善,实际上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之后,有些科学家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并且做了相应的实验来排除这两种可能。我并没有简单的介绍科学家是怎样设计实验排除这两种可能。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棱两可,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好机会。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去探究是否有这两种可能,(简单的介绍这两组实验)学生分析不同的实验的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通过这两组实验,补充和完善格里菲思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然后我简单的介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这两组实验都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学生就明白了确实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而S型细菌由多种物质组成,那么“转化因子”究竟是哪种物质?这样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用什么方法去探究这“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将学生分组,让各小组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设计实验探究什么是转化因子。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我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有些同学发现原来自己的思维与科学家竟这样的相似,树立自信心,自己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过程式教学”,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来,单独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有些小组的学生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还提出一些问题,例如:1.DNA是大分子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菌中的吗?2.我们也会吃一些生物的细胞,其中也有活性的DNA,那么它是否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样影响我们的细胞,使我们的细胞变成其他的东西?3.课本为什么说艾弗里的实验不能使大家信服的原因是因为提取的DNA总是混有2%的蛋白质,但是第三组实验不就很好的证明了DNA被酶催化水解后,蛋白质也不能使其转化吗?对于这些比较好的问题,让学生将它记录下来,课后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解决。在学*“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予探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我就不必强制性灌输探究实验的过程,学生真正主动去参与探究的过程,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分组讨论,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学*的能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也是教学的重点,向学生交代了有关T2噬菌体的背景知识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观察图3-6来学*该实验,要求学生针对这个实验每人至少提出3个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允许讨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中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将好的问题写上黑板,例如:

  1.研究光合作用时选C和O等同位素作为标记元素,这里为什么选择35S和32P作标记?用C和O等同位素,行吗?

  2.为什么离心后T2噬菌体颗粒位于上清液,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位于沉淀物?

  3.为什么第一个实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4.为什么第二个实验上清液离心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5.为什么第一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全是蓝色的,而第二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却是既有蓝色又有红色?

  然后让各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介绍离心的原理,是依据密度的不同。学生就通过自己的主动质疑和讨论释疑,复*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同位素示踪法,也为后面知识“DNA的半保留复制”做铺垫。文科班的学生对侵染的过程并不容易理解,我就补充多媒体动画,通过这两幅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比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思路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其实两者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采用的方法不同。然后我接着通过一道练*题反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学生总结得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证明了DNA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特征:连续性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前面学*的遗传物质的特征相呼应,也为后面学*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的埋下伏笔。

  最后对本节课各小组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的小组给予高度赞许。每个学期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学*档案,运用“自我效能论”的理论,将本节课中学生好的探究实验设计和教师的评价收入学生的学*档案中,进行跟踪评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课后反馈、拓展

  事先编拟一组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检测题,以学案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进行反馈练*和拓展。

  1.课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我将这部分内容用下列资料替换,通过这道练*的反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并让学生得出结论: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2.课后让学生阅读学案资料探究遗传物质是不是都在染色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潜移默化地把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来感染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通过对实验选材、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的假设、预测、分析与综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更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树立自信心。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开拓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2

  1 教材分析

  1.1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1.2 教学重点

  ①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1.3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 学情分析

  2.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奠定了认知基础。

  2.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3 教学目标设计

  3.1 认知目标 ① 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 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2 智能目标 ①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 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情感目标 ①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 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4 教学方法设计

  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5 教学过程概述

  5.1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提供感性材料 获得感知 布惑

  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作用的过程

  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5.2 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

  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

  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内容通过三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探究“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和原理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发现过程中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学会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通过探究实验培养探究学*,合作学*的意识,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③认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教学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以“自主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理念为依据,让学生“重走探究之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上运用“自我效能论”,用发展性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

  具体教学计划和策略如下:

  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复*减数分裂和**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生物必修1已经学*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时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征?然后组织学生回忆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比较蛋白质哪些方面可能会具有遗传物质的特征,并且我补充背景知识:当时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DNA的具体结构。这样既复*了旧知识,又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为什么早期很多科学家推测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而学生先前已经通过各种媒介了解遗传物质是DNA,这样再次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沿着前辈探索发现的足迹,去探究怎么知道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首先提出问题:生物体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最合适?并引导学生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组成结构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探究最佳材料。学生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结构进行比较,明白既然生物体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那么选病毒等较简单的材料分析起来简便,干扰因素少。同时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探究,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思路也进行初步的预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首先边观察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动画课件边学*此实验,然后花3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下列图表,体会这几个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的科学性在哪里?实验结论是如何被一步一步证实的?实验的第四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为什么使小鼠死亡?学生不易理解,我补充相关的知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使蛋白质和DNA变性丧失活性后,降低温度DNA可以恢复活性,但是蛋白质却不能恢复。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学生提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提到:

  1为什么不是小白鼠将两者的混合物进行了转化?

  2为什么“转化因子”不是整个S型细菌而是具体的某种物质?

  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在备课的过程可能也发现了:

  教材在这个地方的设计不够完善,实际上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之后,有些科学家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并且做了相应的实验来排除这两种可能。我并没有简单的介绍科学家是怎样设计实验排除这两种可能。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棱两可,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好机会。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去探究是否有这两种可能,(简单的介绍这两组实验)学生分析不同的实验的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通过这两组实验,补充和完善格里菲思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然后我简单的介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这两组实验都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学生就明白了确实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而S型细菌由多种物质组成,那么“转化因子”究竟是哪种物质?这样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用什么方法去探究这“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将学生分组,让各小组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设计实验探究什么是转化因子。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我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有些同学发现原来自己的思维与科学家竟这样的相似,树立自信心,自己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过程式教学”,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来,单独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有些小组的学生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还提出一些问题,例如:1.DNA是大分子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菌中的吗?2.我们也会吃一些生物的细胞,其中也有活性的DNA,那么它是否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样影响我们的细胞,使我们的细胞变成其他的东西?3.课本为什么说艾弗里的实验不能使大家信服的原因是因为提取的DNA总是混有2%的蛋白质,但是第三组实验不就很好的证明了DNA被酶催化水解后,蛋白质也不能使其转化吗?对于这些比较好的问题,让学生将它记录下来,课后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解决。在学*“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予探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我就不必强制性灌输探究实验的过程,学生真正主动去参与探究的过程,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分组讨论,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学*的能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也是教学的重点,向学生交代了有关T2噬菌体的背景知识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观察图3-6来学*该实验,要求学生针对这个实验每人至少提出3个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允许讨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中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将好的问题写上黑板,例如:

  1.研究光合作用时选C和O等同位素作为标记元素,这里为什么选择35S和32P作标记?用C和O等同位素,行吗?

  2.为什么离心后T2噬菌体颗粒位于上清液,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位于沉淀物?

  3.为什么第一个实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4.为什么第二个实验上清液离心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5.为什么第一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全是蓝色的,而第二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却是既有蓝色又有红色?

  然后让各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介绍离心的原理,是依据密度的不同。学生就通过自己的主动质疑和讨论释疑,复*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同位素示踪法,也为后面知识“DNA的半保留复制”做铺垫。文科班的学生对侵染的'过程并不容易理解,我就补充多媒体动画,通过这两幅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比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思路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其实两者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采用的方法不同。然后我接着通过一道练*题反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学生总结得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证明了DNA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特征:连续性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前面学*的遗传物质的特征相呼应,也为后面学*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的埋下伏笔。

  最后对本节课各小组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的小组给予高度赞许。每个学期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学*档案,运用“自我效能论”的理论,将本节课中学生好的探究实验设计和教师的评价收入学生的学*档案中,进行跟踪评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课后反馈、拓展

  事先编拟一组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检测题,以学案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进行反馈练*和拓展。

  1.课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我将这部分内容用下列资料替换,通过这道练*的反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并让学生得出结论: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2.课后让学生阅读学案资料探究遗传物质是不是都在染色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潜移默化地把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来感染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通过对实验选材、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的假设、预测、分析与综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更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树立自信心。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开拓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阅读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菁华3篇)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1

  1 教材分析

  1.1 内容与地位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1.2 教学重点

  ①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②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1.3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 学情分析

  2.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奠定了认知基础。

  2.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3 教学目标设计

  3.1 认知目标 ① 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 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2 智能目标 ①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 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 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情感目标 ① 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 进一步激发学生唯物辩证观的树立

  4 教学方法设计

  以“自主性(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课堂学生学*的三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指导,以侧重科学方法教育为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融合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通过列举事例,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发现,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基本程序:

  5 教学过程概述

  5.1 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提供感性材料 获得感知 布惑

  ①裕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②(投影):伞藻的幼体相互嫁接的实验(图略)

  伞藻顶端的形状是由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③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作用的过程

  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5.2 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

  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

  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节内容通过三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探究“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和原理是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发现过程中学*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通过前面的学*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奠定了认知基础。同时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制定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了解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②通过对感性图文资料的学*,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③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学会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②通过探究实验培养探究学*,合作学*的意识,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③认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和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教学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以“自主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理念为依据,让学生“重走探究之路”,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领悟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和合作学*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上运用“自我效能论”,用发展性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自身可持续发展。

  具体教学计划和策略如下:

  以人类早期对遗传物质的推测为问题源头,通过复*减数分裂和**作用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染色体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生物必修1已经学*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时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分析归纳遗传物质必须具备哪些特征?然后组织学生回忆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比较蛋白质哪些方面可能会具有遗传物质的特征,并且我补充背景知识:当时科学家还没有弄清楚DNA的具体结构。这样既复*了旧知识,又让学生很好的体会为什么早期很多科学家推测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而学生先前已经通过各种媒介了解遗传物质是DNA,这样再次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推动沿着前辈探索发现的足迹,去探究怎么知道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首先提出问题:生物体中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最合适?并引导学生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组成结构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探究最佳材料。学生通过对这些生物的结构进行比较,明白既然生物体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那么选病毒等较简单的材料分析起来简便,干扰因素少。同时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探究,学生对实验的设计思路也进行初步的预测。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首先边观察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动画课件边学*此实验,然后花3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下列图表,体会这几个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的科学性在哪里?实验结论是如何被一步一步证实的?实验的第四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无毒的R型细菌混合后,为什么使小鼠死亡?学生不易理解,我补充相关的知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加热使蛋白质和DNA变性丧失活性后,降低温度DNA可以恢复活性,但是蛋白质却不能恢复。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提出疑问,学生提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提到:

  1为什么不是小白鼠将两者的混合物进行了转化?

  2为什么“转化因子”不是整个S型细菌而是具体的某种物质?

  对于这两个问题,大家在备课的过程可能也发现了:

  教材在这个地方的设计不够完善,实际上在格里菲思的实验之后,有些科学家也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并且做了相应的实验来排除这两种可能。我并没有简单的介绍科学家是怎样设计实验排除这两种可能。如果只是简单地讲述,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模棱两可,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的好机会。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去探究是否有这两种可能,(简单的介绍这两组实验)学生分析不同的实验的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学生通过这两组实验,补充和完善格里菲思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然后我简单的介绍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这两组实验都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学生就明白了确实是S型细菌中的某种物质使R型细菌发生了转化。而S型细菌由多种物质组成,那么“转化因子”究竟是哪种物质?这样就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用什么方法去探究这“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将学生分组,让各小组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设计实验探究什么是转化因子。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自己的实验设计,最后我再通过多媒体展示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有些同学发现原来自己的思维与科学家竟这样的相似,树立自信心,自己也能成为科学家。通过“过程式教学”,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来,单独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有些小组的学生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还提出一些问题,例如:1.DNA是大分子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菌中的吗?2.我们也会吃一些生物的细胞,其中也有活性的DNA,那么它是否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样影响我们的细胞,使我们的细胞变成其他的东西?3.课本为什么说艾弗里的实验不能使大家信服的原因是因为提取的DNA总是混有2%的蛋白质,但是第三组实验不就很好的证明了DNA被酶催化水解后,蛋白质也不能使其转化吗?对于这些比较好的问题,让学生将它记录下来,课后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解决。在学*“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予探究,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我就不必强制性灌输探究实验的过程,学生真正主动去参与探究的过程,享受探索和发现的乐趣。分组讨论,也提高了学生合作学*的能力。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也是教学的重点,向学生交代了有关T2噬菌体的背景知识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和观察图3-6来学*该实验,要求学生针对这个实验每人至少提出3个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允许讨论。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从中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将好的问题写上黑板,例如:

  1.研究光合作用时选C和O等同位素作为标记元素,这里为什么选择35S和32P作标记?用C和O等同位素,行吗?

  2.为什么离心后T2噬菌体颗粒位于上清液,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位于沉淀物?

  3.为什么第一个实验沉淀物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4.为什么第二个实验上清液离心的放射性很低,而不是没有?

  5.为什么第一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全是蓝色的,而第二个实验离心后得到的DNA却是既有蓝色又有红色?

  然后让各小组讨论这些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适时的介绍离心的原理,是依据密度的不同。学生就通过自己的主动质疑和讨论释疑,复*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同位素示踪法,也为后面知识“DNA的半保留复制”做铺垫。文科班的学生对侵染的过程并不容易理解,我就补充多媒体动画,通过这两幅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比较“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的设计思路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其实两者的思路是一样的,只不过采用的方法不同。然后我接着通过一道练*题反馈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学生总结得出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证明了DNA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特征:连续性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与前面学*的遗传物质的特征相呼应,也为后面学*DNA复制和基因的表达的埋下伏笔。

  最后对本节课各小组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的小组给予高度赞许。每个学期我们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一个学*档案,运用“自我效能论”的理论,将本节课中学生好的探究实验设计和教师的评价收入学生的学*档案中,进行跟踪评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同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课后反馈、拓展

  事先编拟一组富有启发性和探索性的检测题,以学案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进行反馈练*和拓展。

  1.课本中只是简单介绍了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我将这部分内容用下列资料替换,通过这道练*的反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并让学生得出结论: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2.课后让学生阅读学案资料探究遗传物质是不是都在染色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把教材中的“现成结论”,通过多处“设障”、“布惑”,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让学生“重走探索之路”,潜移默化地把科学家的思维过程来感染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和合作精神。学生的学*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通过对实验选材、实验设计思路及实验结果的假设、预测、分析与综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更让他们在与科学家的思维比较中,树立自信心。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开拓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3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一节。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了遗传的细胞基础(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作用等),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到了铺垫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本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通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学*生物的兴趣,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的积极性

  (3)体验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生物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较顺利用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四、说教法

  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学*者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上我主要体现“启发式”的理念,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同时我还采取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主要采取一下方法:小组合作学*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下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学生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探究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的*惯和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基础上,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复*提问,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作用的过程,说出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然后教师引导: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呢?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

  第二环节:学*新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

  ●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

  ●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设计的意图何在?以学案的形式,事先印发给学生: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设计意图

  分析

  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

  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

  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

  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内

  (以上空白地方由学生填写)

  ●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略)

  ●多媒体展示,[美]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

  预测:哪一种情况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为什么?

  实际:只有加入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大。

  结论1:“转化因子”—DNA,DNA是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设疑: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

  引导提问:①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②“旁栏思考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作标记?用144C和18O等同位素,行吗?

  读图、分析:(挂图)

  ◆结论2: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DNA具有连续性,是遗传物质。

  4、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

  投影一道探究性试题: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感染烟草叶,但两者致病病斑不同,如下图,结合图中(a)、(b)、(c)三个实验结果,各说明什么问题?整个实验说明什么?

  ◆结论3: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1)和学生共同整理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网络:

  (2)对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予以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善于假设,多向思维,收集材料进行探究学*的科学精神给予高度赞许,并教育学生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四环节:练*巩固

  练*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安排学生课后要完成教材P46的练*。

  七、说板书设计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实验材料的探究: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3、噬菌体的侵染实验:

  4、烟草花叶病毒的侵染实验:

  5、小结: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2)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 (菁华3篇)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选自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散文集《再返哥廷根》。它不同于那些纯粹描写景物风情的文章,而是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最后讲述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惯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十分经典的美文,语言朴素而洗练,含蓄而蕴籍,既有娓娓动听的故事,又有色彩瑰丽的描写,既有淡远幽芳的抒情,又有恰如其分的议论,既充满着异国他乡的奇情异彩,又渗透着作为一个*人的感悟与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走进文本,就仿佛走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

  二、说目标

  纵观全册,第八单元是最后一个教学单元,它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而作为第八单元的开篇课文,并且是讲读课文,文本的诗情画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学*需求更要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鸣点,形成教学目标:

  1、体会文本语言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了解文章用较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启示的写作方法,体会表达角度的独特性。

  2、感受风土人情美——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3、拓展搜集资料美——课前预*,课后拓展,都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第六单元中刚学*了"利用信息,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时间为2课时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和作者的资料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坚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材文质兼美,五年级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主要采用"课前搜集资料—质疑研读课文—把握重点读议结合",并辅助采用"图文结合法,情境渲染法"等。

  2、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自主质疑—以疑促读—读议交流"的方法来学*,即课前收集资料,增进对季羡林和德国的了解,然后自主质疑,以疑促读,做到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读议交流。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因此,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我关注了四个呼应:

  一、课堂问题与学生质疑相呼应,注重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学*内驱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语言审美相呼应,契合了文本重点和学生的语言积累,情感熏陶;

  三、拓展练*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呼应,突出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课外延伸,认知世界的个性需求;

  四、人文熏陶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呼应,顺应了教学境界与学生认知世界,形**生观的科学途径。

  四、说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一)课前准备——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部分重点字词将结合教学加以指导),把课文读通顺;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可以设置四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和"我知道的德国历史和名人",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课前预*,搜集资料,既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学*的领域,构建了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了学生对德国,对作者的了解,以及对文本的理解。

  (二)课堂行动——万紫千红总是春。

  1、导入——激发兴趣,产生动力

  在唐诗宋词的诵读中拉开教学序幕,回顾祖国优秀文化,接着让学生简单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当学生了解到德国的的奇特风俗时,就会产生一种了解异国风情的好奇心。好奇心就是学*成功的重要驱动力。

  2、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题目本身就耐人寻味,也会引发学生疑问,归纳板书:德国人自己种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怎样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花?自己的花是一种怎样的景色?……

  这个质疑环节的设置,旨在"以疑促学""以学定教",让学生由"冷"变"热"。因为"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就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美国教育家哈。曼)

  3、解疑——直奔中心,品读感悟

  先梳理学生的问题,再确定研究重点是大家最不能理解的问题“德国人自己种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直奔点明中心且含义深刻的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展开研讨。

  结合上下文,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

  理解“我为人人”: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通过引导学生从文章第二段中“花朵都朝外开,再屋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等词句中发现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和养花的奇特之处,从“莞尔一笑”中感受到德国人把为别人养花当作理所当然的*常事,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这不就是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境界吗?

  理解“人人为我”: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文章第三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重点段落,也是作者语言的精彩之处,我准备引导学生从"任何,家家户户"等词语体会养花的人家之多,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地方理解花的数量和颜色之多,花的颜色之娇美,结合图画,视频资料的呈现,走进鲜花的意境,领略风景的奇丽;再通过个别朗读,配乐朗读把师生带到花的海洋,带入美丽的山**上;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在德国我们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花绽放的清香”的原因,从而体会到“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先学会付出,后得到)”。

  联想感悟: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

  回忆发生在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校园里,社区里,家里的事情,谈自己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这个环节,以自主质疑“为什么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为切入点,把握课文主旨,层层推进,紧扣"花美人更美"这一灵魂所在,将重点段落的朗读与领悟融为一体,把学生领进了鲜花盛开的境界,领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个环节也是语文味儿最浓的环节,既保持明确的教材意识,在交流中把研读课文引向深入,既体现教师的主导,又凸现学生的主体。

  4、升华——欣赏美丽,回味无穷

  这个环节的设置,重在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我主要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文章中心,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师:虽然四五十年过去了,我们的作者从红衣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先生,善良的女房东或许已经过世,四五十年有太多的改变,但我们的季老先生说:——(接读:“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因为他走在街上——(接读: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开满了鲜花。)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觉得季爷爷说的美丽还只是鲜花吗?

  (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认识的机会。)

  师: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作者发出这样由衷的赞叹:——(接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此时此刻,我们的心里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接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深深打动季先生,他深深陶醉了,仿佛进入梦中这是怎样的梦啊——(接读: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三)课外拓展——万水千山总是情

  1、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需要同学们读季先生的作品,了解他的心境。(教师出示作者照片)这就是作者留学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所大学已经孕育了32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1935年,二十五岁的季羡林先生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35年后,当他再次踏上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个人物,需要同学们在课外进一步阅读。有一本书等待着你们去把它翻启,这本书的书名是《德国印象》。此书为季羡林的回忆录,那里有动荡的岁月,沧桑的世事,难忘的师恩,诚挚的友情,质朴的语言,灵动的智慧,在那里你还能找到这篇课文背后的故事,课下,同学们读读这本书就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了解。

  2、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要领悟比较突出的表达方法。这篇课文描写奇丽景象的句子,写的既具体又生动,让我们体验到了语言描写带来的美,大家已经背下来了,请试着默写,不会的也可以抄写。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从语言积累和课外阅读两方面,设计了拓展任务。

  五、说板书

  围绕课题、中心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将重点词语依次板书,既展现了课文的结构,又体现了教学的流程,从而辅助于教法的实施和学*的落实。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标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条理性原则等。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2

  一、说教材解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异国风情”为主题,目的就是为学生打开一扇异国文化的窗口,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本文是我国已故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的短文。作者那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守望*凡却追求一种精神境界的本色朴素的语言令人赞叹。文章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期亲身感受到了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人养花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及五年级段的语文学*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和能力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二)、方法和过程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投入情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与同伴合作学*,交流体会,表达想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课文,感受异国风情,体会人性之美,播撒“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种子。

  三、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四、说教学理念、教法与学法

  课堂中尽情展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教学行进中,我主要采用品象法与体验法,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琢磨与*得。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依据主要场景制做课件见及配置音乐。

  2、学生准备:按自己的*惯及要求进行课前预*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主要有四个内容,即“看文、看花、看人与看梦”)

  一、看“文”

  师:同学们,我们*有一座著名的学府叫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有一位已故的著名教授叫(生读:季羡林)。季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佛学家,还是别具一格的散文家;他80高龄提笔写散文,一发不可止,成为当今学者散文的一座高峰。

  今天我们要走进他写的一篇美丽的散文去感受他美丽的情怀。

  学生读题

  1、请打开150页,大声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自主学*。

  3、反馈:

  师提示:讲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补充课题。谁能将《自己种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课题补充完整,课文的主要意思就讲清楚了?

  预设:(点拨点:时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别人看到的是什么?几十年后又有什么感觉?)

  四五十年前作者在德国留学,看到德国人自己种花只看到花的脊梁,别人看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的海洋。几十年后,他又踏上德国,发现美丽并没有改变。

  随机师生共同板书:脊梁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学生读好“词语”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高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方法,我采用提示补充课题,点击重点词语等方法,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

  二、看“花”

  (一)“自己看到的”

  师:德国家家户户种花,自己却只看到脊梁,哪个句子直接写到养花的人只看到脊梁。请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家家户户都养花。他们的花不像*那样,养在屋里,他们是把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谈谈自己读句子后获得的信息。

  预设:

  **家家户户养花,是个爱花的民族。

  **养花的地点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的脊梁”只是一些枝干和叶子,并不美观;(师:花的脊梁是什么?与花相比给人什么感觉?师:读书应该读出书背后的东西)

  **花最美丽的部分──花朵自己却不能完全欣赏到;

  **感觉这样做自己有点得不偿失

  **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在行为上)

  ……

  师小节:我们抓住“家家户户”、“临街窗户”、“花的脊梁”等词语捕捉信息,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朗读时只要注意这些词语就能将句子读好了。

  2、一生读,齐读。

  (用孩子读句子后获得的信息导入教学,不仅尊重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而且更能唤醒学生的学*兴趣,形成更大的探究张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二)看“别人看到的”

  1、别人看的花怎样?请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得人如入山**上,应接不暇。

  学生自己练*朗读。2位生个别读。

  2、师: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4、学生反馈:

  预设:

  **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搬上阳台。

  **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你是抓住“姹紫嫣红”这个词语展开想像,真好!

  (师指导:你的想像真美,能把你的想像融入姹紫嫣红这个词语读一读。生先读词语,再读句子。)

  **你从家家户户这个词语,看到了一条条花的彩带·

  (师指导:你也把你的想像带如句子读一读。)

  **你看到了鲜花背后的辛勤和汗水。你走进了德国这个美丽的国度。

  **从静态的鲜花街道,看到了花碟共舞的动态美·

  (师指导:你能不能让我们走进这个鲜花的世界,读一读词语“”)

  (师:同学们,将这些美丽的画面带进句子,你会读出让你应接不暇的花的海洋。)

  ……

  6、同学们,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想像,仿佛把我们带入了这样的画面。

  出示句子师读:(朱自清)

  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师引读: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就是——花团锦簇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就是——(姹紫嫣红)

  学生齐读句子。

  7、师: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想像,又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这样的画面。请看:

  出示课件:鲜花满街

  8、把你们的感受化为朗读!

  生:女生读,男生读

  9、把这份美丽留在心中,全班读句子或背诵句子。

  (这是一段很有张力的语言,一幅绚丽的画。在指导学生细品语言,还原形象时,我采用了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文字,闭目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层层深入,从语言到画面,再从画面到语言,引领学生走了一个来回,从而培养学生高素质的语感,积累语言,内化成生命中美丽的积淀。)

  三、看“人”

  (一)看“房东太太”

  1、师:德国人人种花,让别人看到了花的海洋,那自己呢?(脊梁)

  2、补充材料:四五十年前,作者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住在房东欧朴尔家。房东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家,一住就是十年。十年里,他每天只看到花的脊梁,于是他问房东太太:“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生:“正是这样!”

  3、出示句子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然一笑,说:“正是这样!”

  4、句子中有个神态的成语,不能错过。是怎样的笑?

  意思:轻轻地笑。

  ……

  师生对读(我们来读读句子,你会感受到这还是怎样的笑。)预设评价:自然的笑,不可言传的笑,发自内心的笑,热情的笑,温馨的笑……

  师:现在明白还是怎样的笑?

  5、就这样,一个声音在季羡林先生耳边响起,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正是怎样呢?

  师引读:正是这样,走过每一条街,(看见窗户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正是这样,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

  正是这样,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语文教学中,每一个词都充满了张力,要想语文教学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只有不断开掘字词这个源头,才能上出语文味来。“莞尔一笑”一词,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词我们要做足文章。)

  (二)看“民族”

  师: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象,季羡林先生是怎样想的呢?读课文,找出句子。

  2、出示句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3、联系上文,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反馈:

  句子一:

  预设:**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每个人都把自己种的花儿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于自己的更多、更美丽的花。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每一个人将美丽的事物展现给别人,那就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圆。

  **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花很美,人也美。

  **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

  **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

  **他们把花给别人看,这种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

  师:你们的感受说明你们理解了这样一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确实耐人寻味呀!当我们再次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预设:

  **我会带着赞美的心情来读。

  **我会带着敬佩之情来读。

  **我会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读。

  师: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了。

  生齐读句子。

  师:请再看句子,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长久保持吗?

  生:(会)

  你们如何理解“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预设:

  **“美丽”指的是德国那奇丽的花。

  **“美丽”指的是那里的环境很美。

  **“美丽”还指德国人的心灵很美。

  **“美丽”还指他们那种无私境界的美,这种奇特的美。

  师:谈得好,在美丽的花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难怪作者说,请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补充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成了战败国,德国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德国人民并没有倒下去,他们对生活并没有放弃美好,每户人家都种花。这样一个民族,没过多久,就终于走出了困境,一个美丽的德意志民族又在世界崛起。

  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季老的`文章,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语文教学就是要从言语层面进入文化层面,再从文化层面进入言语层面,在言语和文化之间再走一个来回。我相信,只要给孩子一方土壤,他们就会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四、看“梦”

  1、四五十年后,作者再一次漫步德国,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猜一猜,“梦”是什么?

  预设:**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各国人民可以互相学*,取长补短。

  **希望祖国人民学*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希望祖国人民也能像德国人民那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2:结课:

  是的,作者希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朵精神鲜花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开花。这就是季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的鲜花,美丽的境界,美丽的民族。

  季羡林先生的文章给我们带来美丽,带来真情,带来哲理。

  20xx年,季羡林先生当选为感动*年度人物,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写的文章怎么可以不看呢?

  请阅读《季羡林散文》,你们会得到一分快乐的心情,得到一分美丽的情怀。

  (语文课堂的结尾,不是课文的结束,而是新的开端,引领学生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八、教学板书: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脊梁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板书的构成是题目、重点词句,简单醒目。这样的板书直观地给孩子一个感知文本内容与灵魂的凭借。)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这篇课文选自北京大学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散文集《再返哥廷根》。它不同于那些纯粹描写景物风情的文章,而是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讲述了自己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最后讲述1980年再次来到德国,再次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惯的赞美之情。这是一篇十分经典的美文,语言朴素而洗练,含蓄而蕴籍,既有娓娓动听的故事,又有色彩瑰丽的描写,既有淡远幽芳的抒情,又有恰如其分的议论,既充满着异国他乡的奇情异彩,又渗透着作为一个*人的感悟与思考,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省。走进文本,就仿佛走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

  二、说目标

  纵观全册,第八单元是最后一个教学单元,它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而作为第八单元的开篇课文,并且是讲读课文,文本的诗情画意,作者的真情感受,编者的编写意图,教者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学*需求更要能做到五心合一,找到共鸣点,形成教学目标:

  1、体会文本语言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了解文章用较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刻启示的写作方法,体会表达角度的独特性。

  2、感受风土人情美——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3、拓展搜集资料美——课前预*,课后拓展,都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第六单元中刚学*了"利用信息,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教学时间为2课时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和作者的资料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坚持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材文质兼美,五年级学生容易理解接受,主要采用"课前搜集资料—质疑研读课文—把握重点读议结合",并辅助采用"图文结合法,情境渲染法"等。

  2、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自主质疑—以疑促读—读议交流"的方法来学*,即课前收集资料,增进对季羡林和德国的了解,然后自主质疑,以疑促读,做到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读议交流。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因此,在教法与学法的选择上我关注了四个呼应:

  一、课堂问题与学生质疑相呼应,注重教学实效和学生的学*内驱力;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语言审美相呼应,契合了文本重点和学生的语言积累,情感熏陶;

  三、拓展练*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呼应,突出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课外延伸,认知世界的个性需求;

  四、人文熏陶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呼应,顺应了教学境界与学生认知世界,形**生观的科学途径。

  四、说教学过程与设计理念

  (一)课前准备——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部分重点字词将结合教学加以指导),把课文读通顺;组织学生搜集资料,可以设置四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和"我知道的德国历史和名人",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课前预*,搜集资料,既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实践能力,又拓宽了学*的领域,构建了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促进了学生对德国,对作者的了解,以及对文本的理解。

  (二)课堂行动——万紫千红总是春。

  1、导入——激发兴趣,产生动力

  在唐诗宋词的诵读中拉开教学序幕,回顾祖国优秀文化,接着让学生简单交流课外搜集的资料,当学生了解到德国的的奇特风俗时,就会产生一种了解异国风情的好奇心。好奇心就是学*成功的重要驱动力。

  2、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题目本身就耐人寻味,也会引发学生疑问,归纳板书:德国人自己种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怎样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花?自己的花是一种怎样的景色?……

  这个质疑环节的设置,旨在"以疑促学""以学定教",让学生由"冷"变"热"。因为"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就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美国教育家哈。曼)

  3、解疑——直奔中心,品读感悟

  先梳理学生的问题,再确定研究重点是大家最不能理解的问题“德国人自己种的花为什么要给别人看?”,直奔点明中心且含义深刻的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展开研讨。

  结合上下文,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呢?

  理解“我为人人”: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通过引导学生从文章第二段中“花朵都朝外开,再屋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等词句中发现德国人爱花之真切和养花的奇特之处,从“莞尔一笑”中感受到德国人把为别人养花当作理所当然的*常事,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这不就是心中有他人的思想境界吗?

  理解“人人为我”:走在街上,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文章第三自然段是要求背诵的重点段落,也是作者语言的精彩之处,我准备引导学生从"任何,家家户户"等词语体会养花的人家之多,从"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地方理解花的数量和颜色之多,花的颜色之娇美,结合图画,视频资料的呈现,走进鲜花的意境,领略风景的奇丽;再通过个别朗读,配乐朗读把师生带到花的海洋,带入美丽的山**上;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在德国我们能看到漂亮的花海,能闻到花绽放的清香”的原因,从而体会到“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先学会付出,后得到)”。

  联想感悟:生活中你有没有感受过类似的境界?

  回忆发生在同学之间,邻里之间,校园里,社区里,家里的事情,谈自己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解,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这个环节,以自主质疑“为什么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为切入点,把握课文主旨,层层推进,紧扣"花美人更美"这一灵魂所在,将重点段落的朗读与领悟融为一体,把学生领进了鲜花盛开的境界,领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个环节也是语文味儿最浓的环节,既保持明确的教材意识,在交流中把研读课文引向深入,既体现教师的主导,又凸现学生的主体。

  4、升华——欣赏美丽,回味无穷

  这个环节的设置,重在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我主要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读中感悟文章中心,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师:虽然四五十年过去了,我们的作者从红衣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先生,善良的女房东或许已经过世,四五十年有太多的改变,但我们的季老先生说:——(接读:“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师:因为他走在街上——(接读: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开满了鲜花。)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觉得季爷爷说的美丽还只是鲜花吗?

  (让学生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的认识的机会。)

  师: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作者发出这样由衷的赞叹:——(接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此时此刻,我们的心里也不由得发出这样的赞叹:——(接读: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师: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深深打动季先生,他深深陶醉了,仿佛进入梦中这是怎样的梦啊——(接读: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三)课外拓展——万水千山总是情

  1、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梦?需要同学们读季先生的作品,了解他的心境。(教师出示作者照片)这就是作者留学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所大学已经孕育了32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1935年,二十五岁的季羡林先生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满怀雄心壮志在哥廷根大学留学十载,1945年才回归祖国。1980年,35年后,当他再次踏上第二故乡,感慨万千。后来写下了今天我们所学的这篇课文。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一个人物,需要同学们在课外进一步阅读。有一本书等待着你们去把它翻启,这本书的书名是《德国印象》。此书为季羡林的回忆录,那里有动荡的岁月,沧桑的世事,难忘的师恩,诚挚的友情,质朴的语言,灵动的智慧,在那里你还能找到这篇课文背后的故事,课下,同学们读读这本书就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了解。

  2、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都要领悟比较突出的表达方法。这篇课文描写奇丽景象的句子,写的既具体又生动,让我们体验到了语言描写带来的美,大家已经背下来了,请试着默写,不会的也可以抄写。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从语言积累和课外阅读两方面,设计了拓展任务。

  五、说板书

  围绕课题、中心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将重点词语依次板书,既展现了课文的结构,又体现了教学的流程,从而辅助于教法的实施和学*的落实。这样做符合板书设计的目标性原则,有序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和条理性原则等。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3)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 (菁华3篇)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1

  本节课内容较多,包括六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及一个探究实验。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设计的基本策略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活动起来,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能力,从而理解和掌握重要的概念和常识。

  以航天员所带的食物种类及作用,带入新课,在感悟中思考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还为后面的学*做了充分的铺垫。在学*主要的营养物质之前,先了解学生的已知常识,再让学生学*新知,循序渐进,尽量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探究活动中,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合作能力。通过探究,亲自测量了食物中含有的能量,对食物中含有能量这一事实印象就会比较深刻。

  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作用学*时,设计“我的健康我守护”活动,先让学生观看视频。查阅资料,认识到无机盐和维生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再利用常见食物成分表,查阅相关营养成分的主要食物来源,激发了学生守护健康,形成良好的饮食*惯的意识。

  不足之处:探究实验时,在实验室学生比较活跃,一些注意事项在班级里强调较好。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2

  1、“角色扮演”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具体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角色扮演也不是生物学中任何教学内容都能适用的:那些本已具有具体形象或生动描述的分类、形态、解剖结构的生物学内容,毋需设计角色扮演;而那些带有很强的说理性或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抽象概念,则是尝试开展“角色扮演”的最好剧本。它能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

  2、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我们要指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研究和讨论,努力引导学生争取进行角色扮演的机会,找到进行角色扮演的主题。角色扮演的进行要有必要的准备,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上即时进行,分组讨论演出。课前准备诚然能够使表演更加完美,即兴演出虽然有时略显粗糙,但鲜活且更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使课堂上常有出彩的地方。

  3、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处于主体地位,身兼资料收集员、编剧、导演、演员多职,而贯穿始终的是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水*和对生活点滴的洞察力,以及他们的表演才能。小小的“角色扮演”,提供给了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拉*了学生和书本知识的距离。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反思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正日益突出。如何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能力,已成为了每位教师备课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结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我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角色扮演”的方法,对*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的形成,提高学生学*生物学的积极性和表达能力等许多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下面是七年级下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节课的做法。

  一、课堂教学案例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事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

  3、关注事物中的营养物质,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的观点。

  围绕目标1

  我采用说相声的角色扮演方式。我是这样设计的:阅读过课文后大家都知道,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对人体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任务是向同学们表白一下自己对人体的作用。目标确定之后,同学们便跃跃欲试,兴趣昂然,小组成员之间展开积极的讨论。然后,请6位同学上台。表演者在台上用夸张的手法吹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对人体的重要作用,就象说相声一样,各说各的重要性,真是各说各的理,互不想让,难解难分,最后要求每人用2分钟时间做个总结。究竟谁对人体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呢?最后就由同学们给予评价,评价之后每个人自然就记住了营养物质的作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1

  目标2

  我采用“学生看病”的角色扮演方式,学*无机盐与维生素的知识。我的设计如下:

  师:有两类营养物质,在我们身体内含量虽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们,我们就会患各种各样的疾病。同学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生:无机盐和维生素。

  师:完全正确。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都非常多。如果同学们有

  挑食的毛病,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种维生素或某种无机盐而营养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学就患病了。

  生:课前挑选的一名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自说自演一位缺碘的病人。

  师:看来这位同学病得不轻。同学们都是“小医生”,能帮这位病人诊断一下他得了什么病吗?

  生:缺钙。

  生:我觉得不对,缺钙只影响骨骼发育,不会影响智力。而且他的脖子也很大,应该是缺碘。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好。但当医生不能只看病不开药啊!你觉得要治好他的病,应该多补充哪些食物呢?

  生:海白菜。

  生:海带。

  生:海中的鱼虾。

  师:对,如果病人缺碘,可多食用海带等海产品。我们内陆地区食海产品的机会相对较少,为了补充足够的碘,我们吃的盐都是“加碘盐”。

  师:还有“小患者”愿意上台让同学们帮助诊断的吗?

  气氛非常活跃。台上的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台下的学生发言踊跃,争论热烈。不知不觉同学们就完成了无机盐和维生素知识的学*。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轻轻松松完成了教学任务,既省时又省力,避免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和说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反思

  1、“角色扮演”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具体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角色扮演也不是生物学中任何教学内

  容都能适用的:那些本已具有具体形象或生动描述的分类、形态、解剖结构的生物学内容,毋需设计角色扮演;而那些带有很强的说理性或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抽象概念,则是尝试开展“角色扮演”的最好剧本。它能化抽象为具体,使“死”的知识活过来,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视觉之中。

  2、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扮演好指导者、组织者的角色。我们要指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研究和讨论,努力引导学生争取进行角色扮演的机会,找到进行角色扮演的主题。角色扮演的进行要有必要的准备,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上即时进行,分组讨论演出。课前准备诚然能够使表演更加完美,即兴演出虽然有时略显粗糙,但鲜活且更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使课堂上常有出彩的地方。

  3、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处于主体地位,身兼资料收集员、编剧、导演、演员多职,而贯穿始终的是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水*和对生活点滴的洞察力,以及他们的表演才能。小小的“角色扮演”,提供给了学生一个表现的舞台,也培养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拉*了学生和书本知识的距离。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说课稿 (菁华3篇)(扩展4)

——遗传作文 (菁华6篇)

遗传作文1

  虽然我和爸爸妈妈长得不是太像,但是,我有一些地方是遗传他们的。

  妈妈说我和弟弟发质是遗传爸爸,这一点很明显,妈妈的头发又粗又黑,还很卷不老实。而我和弟弟的头发是直直的还有点黄,发质是又细又柔。

  爸爸和爷爷走路的时候一模一样,弟弟遗传的是爸爸和爷爷,走起来都一晃一晃的,而我和妈妈走路时的样子差不多,可妈妈走起来却不像外公也不像外婆,可能像妈妈的外婆吧。

  可是我的性格和爸爸、妈妈的相反,爸爸妈妈性子急,而我的性子比他们慢。一次去上课,明明时间没到,爸爸却弄得和救火似地拉着我往楼下跑。到那边才1点30分,而上课时间是2点30分,连门都没开就赶到了,我只能坐在门口干等了一个小时。

  我觉得,虽然我们有些方面并不是一样,但爱好差不多。

  妈妈喜欢做饭,我也喜欢做,爸爸也喜欢做,有时他们在手机或书上学到新菜品,就会做出来给我们吃。

  妈妈和爸爸还有我都很喜欢看书,每次等弟弟睡了,我们就会坐在沙发上看书。

  虽然我和爸爸、妈妈性格不同,但我肯定是他们亲生的。

遗传作文2

  我是我爸妈亲生的,像他们是理所应当的,可我总觉得我身上有那么一点点的基因突变。

  从身高上来讲,我遗传了我妈。我给我妈量过身高,只有158厘米。有时她进学校,跟我们班同学站在一起,那矮得不是一星半点,可以用“鸡立鹤群”来形容。一年级排座位,我坐在第五排,可现在不知不觉就坐到了第三排。打篮球的时候,我往往投篮还没出手,球就被抢走了。除了身高的烦恼,我还有一个——体重。我爸和我妈都不怎么胖,唯有我,现在已经42公斤了,这么大的“吨位”就是因为肚子上的那一大块肉。我爸和我妈都百思不得其解,饮食也很健康,难不成我连呼吸氧气都会胖?

  我在吃的方面大部分是遗传我妈的,不喜欢油腻食物,不喜欢肥肉,喜欢吃清淡的……只有两点遗传我爸:第一、一天不吃面,浑身难受;第二、啥菜都想吃辛辣的。有一点,可以说是隔代遗传,跟奶奶一样,特别喜欢吃甜食,因为甜食中含有更多的热量,据说利于人类生存。

  我爸的成绩非常好,小学、初中、高中都一直持稳定在段前几,我妈也还说得过去。虽然我的英语是我们班的“天花板”,数学也不错,可语文是最令我爸不满意的,成绩非常稳定,一直是90分,好像逆水行舟,力气刚刚好,所以我上的课外班基本都跟语文沾点边。我的确是我爸妈亲生的,但仍然感觉我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

遗传作文3

  小时候,我有一个问题:我从哪里来?妈妈总是开玩笑地说:“你在垃圾桶里捡的。”爸爸说,“你从天上掉下来的。”等我长大了,我知道我是妈妈生的,我会有一些长辈的基因。我继承了爸爸更多的基因,妹妹继承了妈妈更多的基因。

  我的外表就像两颗豌豆。瓜子脸,高鼻子,小眼睛,人们看到我是我父亲的女儿。我们的性格也很相似。我们脾气很好。我们很少在别人面前说话,但我们总是在家里说话。我们真的有两面性。奶奶说我父亲和我身材一样。小时候,我瘦得像木头一样。当我长大后,也许我会像我父亲一样强壮,如果你想谈论我的运动,那就是“消极就是积极”。我妈妈以前打排球,身体超级好,我爸爸也喜欢运动,身体强壮。至于我,跑了300米就累了,不能做引体向上。呵呵,这是“基因突变”。

  我就像个妈妈。我妈妈不喜欢化妆,她也很单纯,她不买昂贵的东西,她爱干净,我继承了我妈妈的这些特点,她对卫生有更高的要求,她对穿没有追求,但有一点,我是从我爷爷家继承的。为什么是爷爷家?因为我爷爷不会写书法,但我爷爷的姐姐们不一样。就像一个书法家,我一代一代地继承了他们的书法。我对书法有着难以言喻的热爱,写得非常好,虽然有时我怀疑自己不是父母所生,但仔细想想,我的相貌和性格都和他们很相似,所以我的家庭不会错

遗传作文4

  只要是亲生的,都会遗传爸妈的相貌、*惯、性格……等等方面,当然我也不例外,有很多方面像我爸妈,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

  我感觉,我的急性子绝对是我爸遗传给我的,早上上班,时间才七点,就因为等不到电梯,老爸就急得直跺脚,到最后他受不了的时候,就气地直接走楼梯,而电梯呢,等到他一走就来了,因为这个性格他到哪都特别急,还很容易错过很多事情和东西。但是我也跟着遗传上了,去外面上课,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便会急死,叫来叫去,“赶不上了,赶不上了!”老妈都受不了,她经常告诉我不要这样。可我发现,奶奶她更严重,她要做什么就非要马上做,十秒钟也不让等,急了就马上生气,她还对我说:“你们这些人那,都那么慢慢吞吞的,干什么也不知道,快点弄好不行吗?”每次出去玩也总是她第一个冲到门口,拿东西更是快,从来不让别人帮她干事情,嫌人家慢,奶奶总是等不住,她急性子的程度可比我厉害多了。三代都那么遗传下去,急性子都成了我们全家,除了老妈通通都有的性格。

  而我的音乐细胞,应该是遗传我妈的吧,她会弹钢琴,我也会吹小号,而且每次音乐考试总有好分数,我们也都很喜欢唱歌,可是外公外婆从来不唱歌,我也曾想过老妈不会不是外公外婆亲生的吧,不过后来发现我错了。有一天,外公拿出一把二胡拉了起来,拉得很好,什么节奏都会,外婆也跟着唱起来,好动听啊!看来音乐也是三代遗传的呀,我很高兴,因为老妈给我的这一点艺术细胞,让我每年的艺术节都能得奖,真是太好了!

  现在我至少可以确定一件很重要的事了,我的的确确是我爸妈的孩子。

遗传作文5

  我的身上有许多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遗传因子,随着长大慢慢的显现出来。

  爸爸的爸爸给我的遗传就是头发少而且非常油,这让我很无奈。比如说星期一我洗了头星期二就发现非常油,害得我又得再洗一次,因此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在头发上。妈妈经常对我说:“别经常洗,这样下去对头发不好。”可是爸爸却说:“必须洗,要不然像我这样油就脏死了。”在看电视的奶奶说:“你呀,为什么不遗传你妈妈的头发呢?你爸爸的头发本来就少,马上就要秃顶了,可是你爸爸是男的,你以后可怎么办呀?要不去植发?”

  此外妈妈的遗传是嗓门大,就因为这样我*常就不怎么大声的喊话,怕把别人“喊聋”,奶奶的遗传是爱干净,所以每个星期六都要打扫一下房间,爷爷给我的遗传最奇特就是瘦,怎么吃也吃不胖,全家人都吃得胖,就我吃不胖。

  当然除了我,我的弟弟身上也有家族遗传呢!我妈妈经常说我弟弟拍了照,用美图秀秀p一下图,将它放大,头发改成白色,贴上皱纹,就跟外公一模一样,当然不用p图,他们俩的背影也几乎一模一样,我的弟弟就是外公的缩小版。

  遗传真是很有意思,是生命物质的一种延续。

遗传作文6

  “我怎么跑步又是最后一名?”小l叹了口气,慢悠悠地走到操场上*地而坐。作为她的好朋友,我走上前去正要安慰她,可突然停下脚步,那我为什么体育好呢?难道是天生的?会不会是上天觉得我有潜力,让我体育好?还是说上天的魔法棒不小心掉到人间砸中了我?我越想越觉得离谱。算了,还是回家问爸爸吧。

  到了家,我问了爸爸,爸爸说:“是基因遗传的问题,我、奶奶、姑姑以前都是市级运动员,我没工作时还做了几年的消防员呢!”可我还是不信,因为小l的爸爸体育也很好,那她体育为什么不好?我又去问了其他人,他们给的答案都不是我想要的。爷爷说小l她妈妈体育不好,那我妈妈体育也不好,奶奶也说是基因问题。

  我回到了房间,坐在床上继续思考这个问题,会不会是因为小l她小时候零食吃太多了,变胖了,跑不动。我小时候妈妈把我吃零食管得很紧,几乎不让我吃,所以我体育会比她好吧?这也是有可能的。还有她小时候也许没怎么去运动,而我小时候妈妈经常带我去爬山吧。种种原因都有可能吧,不能仅仅依赖基因遗传,重点靠自己的锻炼。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