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优选【5】篇

首页 / 诗句 / |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 1

  1、小桥流水接*沙,何处行云不在家。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桃花。

  2、小桥流水。一迳修篁里。走马章台人未老。只爱明窗净几。

  3、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

  4、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

  5、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6、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7、夹道修篁接断山。小桥流水走*田。

  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9、花如雪。小桥流水,不胜愁绝。横梢翦入生绡墨。

  10、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11、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

  12、叮咛记取儿家。碧云隐映红霞。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

  13、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望小桥流水。

  14、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浅衫深袖倚门斜。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

  15、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

  1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17、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9、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

  20、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21、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22、小桥流水,一树雪香瘦。故人今夜月,相思否。

  23、桃花院落,小桥流水柳依依。正是清明天气,茅草池塘鲜丽,何处不相宜。

  24、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发樵夫。

  25、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26、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27、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28、小桥流水路萦纡,竹里茅茨是隐居。

  29、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0、峥嵘秋气动千崖。川*晚照回。小桥流水送吟鞋。无人觉往来。

  31、恼乱春愁处。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谁画江南好处。

  3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33、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花更可怜。

  34、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35、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郑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3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37、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郑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38、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39、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 2

  1、峥嵘秋气动千崖。川*晚照回。小桥流水送吟鞋。无人觉往来。

  2、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

  3、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4、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5、小桥流水路萦纡,竹里茅茨是隐居。

  6、小桥流水接*沙,何处行云不在家。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

  7、小桥流水。一迳修篁里。走马章台人未老。只爱明窗净几。

  8、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

  9、小桥流水,一树雪香瘦。故人今夜月,相思否。

  10、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发樵夫。

  11、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12、桃花院落,小桥流水柳依依。正是清明天气,茅草池塘鲜丽,何处不相宜。

  13、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14、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浅衫深袖倚门斜。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

  15、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

  16、恼乱春愁处。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谁画江南好处。

  17、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望小桥流水。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9、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0、夹道修篁接断山。小桥流水走*田。

  21、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22、花如雪。小桥流水,不胜愁绝。横梢翦入生绡墨。

  23、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24、叮咛记取儿家。碧云隐映红霞。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 3

  1、小桥流水接*沙,何处行云不在家。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桃花。

  2、小桥流水。一迳修篁里。走马章台人未老。只爱明窗净几。

  3、桥北雨余春水生,桥南日落暮山横。问君对酒胡不乐?听取菱歌烟外声。

  4、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

  5、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6、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7、夹道修篁接断山。小桥流水走*田。

  8、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9、花如雪。小桥流水,不胜愁绝。横梢翦入生绡墨。

  10、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11、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

  12、叮咛记取儿家。碧云隐映红霞。直下小桥流水,门前一树桃花。

  13、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望小桥流水。

  14、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浅衫深袖倚门斜。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

  15、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

  16、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

  17、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1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19、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

  20、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

  21、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22、小桥流水,一树雪香瘦。故人今夜月,相思否。

  23、桃花院落,小桥流水柳依依。正是清明天气,茅草池塘鲜丽,何处不相宜。

  24、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发樵夫。

  25、小桥流水一枝梅。衰病逢春都不记。谁谓。幽香却解逐人来。

  26、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27、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28、小桥流水路萦纡,竹里茅茨是隐居。

  29、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30、峥嵘秋气动千崖。川*晚照回。小桥流水送吟鞋。无人觉往来。

  31、恼乱春愁处。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谁画江南好处。

  3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33、三两渔庄老树边,渔娃补网橛船头。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花更可怜。

  34、甚等闲、半委东风,半委小桥流水。

  35、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郑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36、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37、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郑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38、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39、欹帽垂鞭送客回。小桥流水一枝梅。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 4

  1、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2、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3、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4、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望小桥流水。

  5、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6、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

  7、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发樵夫。

  8、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9、峥嵘秋气动千崖。川*晚照回。小桥流水送吟鞋。无人觉往来。

  1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1、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12、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 5

  1、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2、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3、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4、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望小桥流水。

  5、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6、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

  7、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而今杖履,青霞洞府,白发樵夫。

  8、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9、峥嵘秋气动千崖。川*晚照回。小桥流水送吟鞋。无人觉往来。

  10、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1、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12、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优选【5】篇扩展阅读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优选【5】篇(扩展1)

——小桥流水的诗句 40句菁华

1、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2、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杜荀鹤《送人游吴》

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4、桥上酸风射眸子。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5、柳下朱门傍小桥。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6、*月桥花半吐。真德秀《蝶恋花*月桥花半吐》

7、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8、水涨鱼天拍柳桥。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9、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0、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雍陶《天津桥望春》

1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李白《焦山望寥山》

13、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杜荀鹤《送人游吴》

1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15、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绝句》

16、*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17、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8、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姜夔《过垂虹》

19、水际轻烟,沙边微雨。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20、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1、桥北桥南千百树,绿烟金穗映清流。——朱栴《官桥柳色》

22、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吴文英《风入松桂》

23、远人南去,夕阳西下,江水东来。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24、浑河水、一线如虹。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25、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26、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27、映水曲、翠瓦朱檐,垂杨里、乍见津亭。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28、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许德溥《西桥柳色》

29、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张元干《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30、泻水置*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1、一瞬光阴,霎时蜂蝶,还付落花流水。——史浩

32、问伊今夜在谁行。遗恨落花流水、误刘郎。——赵善

33、记年年、曾来几度,落花流水。——陈以庄

34、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周端臣

35、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汤恢

36、斜阳落花流水,吹紫宇、澹成林。——赵文

37、春来春去。人在落花流水处。——吕岩

38、利及生人无更为,落花流水旧城池。——熊孺登

39、远山芳草外,流水落花中。——司空曙

40、暮雨朝云相见少,落花流水别离多。——赵鼎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优选【5】篇(扩展2)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 40句菁华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3、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4、*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5、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6、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7、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羌江水流。

9、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10、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11、二十四桥,颇有杜*否。

12、羊肠白道穿云出,雁齿红桥亚水低。

1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4、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15、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16、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17、渠畔龙宫枕大堤,春风夹岸柳梢齐。

18、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9、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20、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21、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2、小桥流水路萦纡,竹里茅茨是隐居。

23、小桥流水接*沙,何处行云不在家。毕卓未来轻竹叶,刘晨重到殢桃花。

24、小桥流水。一迳修篁里。走马章台人未老。只爱明窗净几。

25、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

26、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浅衫深袖倚门斜。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

27、恼乱春愁处。小桥流水人来去。沙岸浴鸥飞鹭。谁画江南好处。

28、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29、吹彻瑶笙鹤未还,小桥流水碧潺潺。

30、花如雪。小桥流水,不胜愁绝。横梢翦入生绡墨。

31、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3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33、虹桥千步廊,半在水中央。天子方清暑,宫人重暮妆。

34、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远。柳影人家起炊烟,彷佛似江南岸。

35、望花外小桥流水,门巷愔愔,玉箫声绝。鹤去台空,佩环何处弄明月。

36、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37、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

38、飏青旗、流水桥旁。

39、凄凉南浦,断桥斜月。

40、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优选【5】篇(扩展3)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菁华6篇)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预*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读书的兴趣

  (1) 一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古诗《天净沙》,全班齐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那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以这里面的诗句作为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

  2、提出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可在相关语段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以及个性创作成果展示。

  二、展示学*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全班)

  1、我会读、会写的生字词。

  2、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会用之说话。

  3、我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知道了文章主要表达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2、我知道这种感 情分别体现在以下这些句段中: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3、小结写法:感情地表达可以采用直接表达也可以间接表达。直接表达的句子,我们读一读就能明白,而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得到。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情朗读展示。(小组为单位)

  (三)创作性展示与拓展延伸结合

  1、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并上台背诵。

  3、我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4 、我集到了一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给大家听,说给大家听。

  5、小组创作或个人创作一些关于家乡的小诗或描写的一个小片段。

  三、作业,小练笔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2

  学*目标

  1。认知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同学预*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同学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俺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掌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一起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的效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同学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同学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俺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俺家只有几间矮小的*房,俺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分、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俺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俺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俺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身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潺潺、粼粼、婀娜、螃蟹、横跨、浮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等词语;

  2、正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师:“月是故乡明”,故乡——是每个人心中难以割舍的情怀,是每个人一生牵挂的热土。今天,让我们跟随台湾作家谢冰莹一起走进她位于大陆的故乡去看一看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板书课题)

  2、读课题,看看这一课的课题有什么特别的?(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一句。这课课题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小桥、流水、人家。那么在这个有着古朴的小桥、潺潺的溪水、散落着几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词,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2、边听边想:哪些段落写了小桥,哪些段落写流水,哪些段落写了人家?

  三、预*检查

  1、出示词语,认读

  (1)小溪潺潺水波粼粼杨柳依依

  (2)舞姿婀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清澈见底

  (3)边听边想:哪些段落写了小桥,哪些段落写流水,哪些段落写了人家?

  四、品读“美”——发现作者眼中最美的小桥流水人家

  对故乡的哪些景致久久不能忘怀呢?

  1、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

  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仿佛看到了什么?)

  师:多美的画面啊!仅仅有小溪、垂柳,这个地方还不够美,尤其是:(引读下面一句)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时是最美、最和谐的画面。水鸟在唱什么?流水在和什么?师:一唱一和多么美妙!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多美的画卷呀!这么美的景色,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2、师过渡:其实小桥流水再美也美不过它带给孩子们的乐趣。那么他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些乐趣呢?品味第2段。

  师:是呀,在这里捉小鱼、小虾、小螃蟹是作者最快乐的事情。再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真是有趣的童年。童年是首歌,跳跃着快乐的音符。一起来读这段话

  在家乡,还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品读第3段。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4

  【教材简析】

  看到题目,一股淳厚的土气息迎面扑来,一片淳美的田园风光在脑海中徐徐展现,一阵心旷神怡的情愫便也在心头弥漫开来,久久萦绕。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这是多少人的梦里水乡、梦中江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又是多少人梦中的世外桃园啊!而这,就是我的故乡,不管过了多少年,不论隔了多少路,呵……故乡的那湾水,那条桥怎能不令我怀恋?那愉快的童年和无数美好的回忆,怎能不令我思念?

  读着读着,我们也似乎在溪水中嬉戏,在木桥上漫步,在茶园中驻足……不经意间,我们心底那丝恋乡之弦是否也被拨动了呢?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语言清新、流畅,一个“爱”字通贯全文。“树高千尺忘不了根”,鸟儿返巢,牛羊归圈,这是自然给我们的启示;叶落归根,“生于斯,长于斯,当归于斯”,这是生活给我们的启示。心系故乡,是我们每个人都暗藏心底的情结。在文中有作者爱恋故乡的直接的感情流露,也有通过优美的风景描绘,深情的往事回忆,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教学中,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对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所领。

  【教学目标】

  1、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预*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教师准备几段不同风格(喜庆、悲哀、舒缓)的音乐。

  3、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4、把课文中相关句子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想象画面,情境导入

  1、听到“小桥流水人家”,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感觉?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出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更快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为本课学*创下良好的情感基调。

  师: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以诗句作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读读课文,检验一下你的感觉对不对?

  二、初读课文,领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体会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交流体会:

  读了课文,你觉得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带着问题读课文,从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赏析课文,领悟写法

  能举例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吗?

  1、小组学*,合作探究:

  学生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展示交流探究学*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中的发现和体会。

  2、根据学生发言,课件出示相应的句段,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⑴ 课文的第一段写了家乡的美丽景色,从“清澈见底”“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粼粼的波纹”“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等词句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家乡在他眼里是那么美,可见他是多么地喜欢家乡。”

  (他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把家乡写得像诗一样,像画一样,表达了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⑵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回忆了童年时一件件有趣的小事,表达了对故乡那段日子的怀念之情。)

  ⑶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⑷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摘茶叶,欣赏野花、野菌,都是童年的事,过去了这么多年,都还深深印在头脑中,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爱恋与思念。)

  ⑸ “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老家虽然矮小、潮湿、简陋,但却非常爱它。直接传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⑹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从这几句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爱。在他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家乡的清风是美的,家乡的小溪、小桥、杨柳,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

  ⑺ “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

  (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⑻ “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说明了作者对家乡的爱。他回忆的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丢野花、欣赏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时期的事,可是他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永远都忘不了,可见家乡给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爱有多深!)

  默读课文,展开想象,理解文字,体会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清新、流畅。小组合作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

  2、是啊,作者的感情就是从这美美的描写中,娓娓的叙述中表达了出来。请你读读以上这些句子,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几种不同方法:

  学生自读自悟,归纳方法,讨论交流:

  ⑸⑻两句是作者直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

  ⑴⑹两句是通过描写故乡的美丽景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感情的。

  ⑵⑶⑷⑺是通过回忆一件件童年趣事和家乡人的生活反映出自己思念故乡之情。

  3、小结:

  课文中,作者既有直接抒怀表达思乡之情,也有通过描写景色和回忆往事的间接表达。看,感情原来可以这样表达。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读一读就能明白,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得到。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文最后一句“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中的“美好印象”究竟会包括哪些呢?

  学生感悟交流后明白这“美好印象”是包涵故乡的景、故乡的物、故乡的事等多个方面的,人、事、景、物交错一起的美好感受令我永远难忘,深深怀念。

  通过比较,领悟课文的写作方法,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四、品读课文,积累词句

  1、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传达了一段美好的思想之情,也说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这情是美好的、深刻的、动人的。如果让你为这篇课文配上音乐,你觉得哪一段最合适呢?

  (教师分别播放喜庆的、悲哀的、舒缓的几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供学生欣赏,并能说出理由。)

  2、配乐朗读:

  学生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细细品读,自主为课文配乐,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升华了情感。

  五、思维拓展,升华情感

  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有效拓展,实现了资源的有机整合和利用,充分体验思乡情深,恋乡心切。

  六、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表达的写作方法,自由拟题,练写片段。

  【板书设计】

  直接抒情 描写景物

  思念故乡

  间接抒情 回忆事情

  【资料链接】

  1、小桥流水人家:

  语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江南水乡。本文指作者的家乡,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与诗句相吻合。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出自古歌中句。《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xxx十老人,击壤而歌。”歌词是:“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于我哉!”后名为《击壤歌》。这首诗描绘的是上古太*盛世,人民自食其力所过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太阳出来了,就开始干活。太阳下山了,就回家休息。生活是围着太阳走的。要喝水,就自己打井;要吃饭,就自己种地。人少地多,无争无忧。人们感到君王似乎是没有什么用的。现在人们对偏远地区的生活,也往往借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话来形容。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5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

  1、学生预*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目标

  1、谈话导入,激发读书的兴趣

  (1)一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你有什么感觉?

  (2)出示古诗《天净沙》,全班齐读:“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那么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是以这里面的诗句作为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

  2、提出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可在相关语段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课外资料收集展示以及个性创作成果展示。

  二、展示学*成果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全班)

  1、我会读、会写的生字词。

  2、我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会用之说话。

  3、我会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

  1、我知道了文章主要表达作者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感情。

  2、我知道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以下这些句段中: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3、小结写法:感情地表达可以采用直接表达也可以间接表达。直接表达的句子,我们读一读就能明白,而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得到。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情朗读展示。(小组为单位)

  (三)创作性展示与拓展延伸结合

  1、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并上台背诵。

  3、我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读给大家听。

  4、我集到了一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给大家听,说给大家听。

  5、小组创作或个人创作一些关于家乡的小诗或描写的一个小片段。

  三、作业,小练笔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题目的出处,引入新课

  1、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我想到了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我想,应该是个美丽的地方,像仙境一样的地方。

  我知道这是一首元曲中的一句话。

  2、出示《天净沙·秋思》,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思乡的佳作。这课文以诗句作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正字正音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主学*。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自主学*,共同研究。

  3、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

  (1)正字正音。

  (2)理解词语。

  三、深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家乡景色?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清新而明快的家乡美景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

  从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爱恋和思念。)

  四、交流、探究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文旁作批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3、交流探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举例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爱恋家乡的情感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的语句。)

  (1)“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段话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溪边飘动的柳枝、水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2)“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这段话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我”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令人神往。)

  (3)“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这句话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作者或直接、或间接地抒发了对家乡深深的爱。我们只要细细品味,都会感受到。

  五、齐读课文,摘抄优美语句

  读出作者家乡的美及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巩固练*

  打开“基础训练—《小桥流水人家》”,一起来闯关吧!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优选【5】篇(扩展4)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1

  读到本课题目,就叫人眼前不由出现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溪水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乡野村妇供耕织”,又如一幅清新明快的风景画,情调美丽而缠绵。真是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生活。读到这个题目,脑海中又第一时间出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想,作者定这个题目也是由此而出。

  这种乡间生活的闲适与恬淡,是大多成年人所向往的,可怎么才能让十岁左右的孩子也能体会感悟呢?只有朗读。

  课文层次清晰、结构简单,写了3个生活场景,小桥、流水、人家。每个场景都是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我已“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线索,引导他们“读出你的喜爱”。本文从头到尾洋溢着作者对家乡浓浓的爱意。正是源于对家乡的“爱”,作者才写出了这么美的“文”。所以,要使学生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所描述的绵绵的思乡情境中,才能读得饱含深情。我利用美图、音乐来激发学生的体验,使整个课堂洋溢着浓浓的“爱乡”的气息,让学生也产生了阅读的强烈欲望,进而入情入境地去阅读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自己下了不功夫,学生大多能如情入境,达到背诵的要求。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2

  《小桥流水人家》是已故作家谢冰莹的一篇回忆故乡的散文。看到题目,不由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课文文质优美、情景交融,作者用如诗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表达了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马致远的诗《天净沙秋思》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进入本文的学*,学生也会想象这篇文章描写的也一定是如诗如画的美景。我还引导学生,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的题目,猜一猜这篇文章中会写一些什么样的景色呢?学生读完题目后会猜到是写“小桥、流水、人家”等几个方面的美景,接下来,引导学生走入课文,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猜的对不对,看文章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学生好奇地走入课文。

  课堂上,我还针对我班的孩子生活在北方,对于文中谢冰莹所描写的江南水乡的景色不够熟悉的学生实际情况,我利用视频资料、图片等多种教学媒体的辅助手段,为学生展现江南水乡的美景,紧接着让学生抓住语言文字理解文中描写的和自己看到的想象到的一样吗?在学生读懂文中理解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读出江南水乡的美,进一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加深体验,感受作者对家乡的赞美之情。

  不足之处,语文的学*主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引导对自己家乡的特点不够充分,没有进行“我的家乡”的口语交际的练*,下次要提高效率,争取让学生能够适时练*,达到学以致用,并且还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写多练。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3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1这是一篇描写作者思乡怀乡的优美散文,文质兼美,作者以诗文作题,更加突显出家乡的清新隽丽、诗情画意。文章用诗一般的优美抒情语言,让我们好似走进了诗画的王国,也仿佛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梦幻世界,学*这样一篇优美的篇章,读文品情也就成为了这一课的主题。

  看到这个题目,学生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在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富有乡土情致的图片,学生对小桥流水人家的了解就更多了,因此,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用上一些积累的.词语,说一说他头脑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用了许多优美的辞藻,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诗意起来。在学生被浓浓的诗意包裹时,出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大家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学生对于用诗的语言描绘具体的景物就有了一些语感。

  本篇文章是略读文章,重在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学生的朗读,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出作者表达的热爱家乡,思念家乡的情感。那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爱乡之情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总是手足无措,于是,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你觉着作者的家乡怎么样呢?从哪感受到作者的家乡很美呢?学生对于这样具体的问题,就积极踊跃起来,很快在课文中找找画画,画出了作者描绘家乡具体的景物,再读一读这些词语,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环绕村庄,婀娜的舞姿,粼粼的波纹,流水唱和,依依多情的杨柳。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学生对于作者的思乡爱乡之情感悟的就更加深刻了。那作者仅仅是通过描写故乡的美景来表达情感的吗?还刻画了哪些画面,学生脱口而出生活场景。在轻快悠扬的朗朗书声中,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爱乡之情,也感受到她金色的童年生活。

  随着学生热情的高涨,我出示了三组句子,让学生比较一下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三组句子都能从中读出作者对家乡炽热的情感,那么表达方式上呢,学生发现了,有的句子直接运用了“我喜欢”,“我爱”这样的句式表达,有的是叙述了童年的趣事,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生很容易就分辨出来了。同时也分清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之间的区别。

  一节品读诗意语言,感悟作者思乡爱乡之情的课堂就结束了,学生可以说是意犹未尽,依然沉浸其中。虽有收获,但依然有不足,如:首先,学生在朗读时不够流畅,课前两分钟分享小故事活动还需继续开展,*时注重学生的朗读培养。其次,学生思维不够开阔,局限于某一部分,教师引导还需加强,要根据学情来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认知规律来设计问题,现阶段又是学生从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设计问题时要特别注意。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4

  《小桥流水人家》是一篇很美的散文,课文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 “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园;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这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训练的文章,上课伊始,我就和学生们一起背诵了马志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让学生了解了文题的出处。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思考:“那段日子,是什么样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哪些美好的印象?”让学生倾情朗读,在读中体会,悟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把优美的句子或段落熟读成诵,摘录下来,以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5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一曲,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这首元曲不失为千古绝唱,而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情景图更是深深地隽刻于人的脑海之中,这样的美景,令人神往。《小桥流水人家》的作者,将这种意境之美刻画到了极致。

  在作者的家乡,既有小桥,又有流水,更有和睦相处的人家。与这首元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如出一辙,作者采撷诗句作题,不仅体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还使文章更富有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入手,用课件出示这首著名的元曲,范读教读后,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这首曲中的意境,与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吟诵,当学生头脑中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之后,再出示课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作者家乡的哪些美景和他有关家乡的哪些童年记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因为本文是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所以在教学时我大胆放手,确实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全班交流环节,我注意营造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自己则认真倾听,及时捕捉“鲜活信息”,或点拨指导、或引发讨论、或归纳学法,甚至即时进行教学“二度设计”。当交流到尾声“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时,我让学生结合前文畅所欲言,学生对其含义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了。写得很美的文章,不仅要美读,带着与作者同样的感情去读,从字词句段中间充分感受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眷恋和思念,更应该学*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对课文的情感基调有了深入的感悟之后,我又让学生通读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出来的。由于有了前面反复美读铺垫,学生在浏览全文之后,迅速理清了本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景、事间接表达;直接表达。不仅如此,学生对本文的表达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自己在今后的*作中也要学*运用间接表达和直接表达这几种表达方式呢!

  小桥流水人家景物之美,小桥流水人家中童年趣事之美,小桥流水人家般的表达之美,使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如沐春风般的阅读体验,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向往。这样的课文,学生喜欢学,我也喜欢教。


描写小桥流水的诗句优选【5】篇(扩展5)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范文10份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1

  【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学案

  教案

  一、学*提纲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 )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二、练*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阅读迁移练*黄冈新课堂《外婆家》。

  一、审题,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读通读顺课文,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的特点:

  流水:美丽、自然

  ↓

  小桥

  ↓

  人家:优闲、恬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二、指导学生按写景文格式归纳文章中心

  三、领悟全文的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流水”(第一自然段):

  ⑴ 小溪潺潺 柳枝婀娜 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⑵ 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⑴ 我的家→(舒适 温馨)描写、介绍。

  ⑵ 村民生活→(恬淡 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⑴ 抓鱼、虾、蟹。

  ⑵ 丢野花。

  ⑶ 摘茶叶。

  ⑷ 赏野花。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涌现、潮湿、流通、舒服、印象”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浓浓思乡情,以及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

  1.教师配乐朗诵改编诗《故乡》。

  2.学生谈谈从诗中感受到的思乡之情。

  3.引出课题《小桥流水人家》,齐读课题,问: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4.配乐欣赏江南小景图片,跟随作者一同走*心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地方做个记号。

  (2)边读边划出直接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

  2.检查读书情况:

  a 读生字新词,发现两组词语的特点:

  清澈见底的小溪 依依多情的杨柳

  潺潺地环绕 随风飘动

  细细的流泉 柔软的柳枝

  粼粼的波纹 婀娜的舞姿

  灌溉田园 清洗衣物 采摘茶叶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b 谈谈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

  c 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情感体验:

  1.出示: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思考:“那段日子”指的是什么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引导学生概括出:

  溪中捉鱼虾

  事 桥上送野花 (趣) 找出描写这些趣事的语句,品读感受。

  茶山摘茶叶

  【重点感悟】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学生体会说话:流水把野花送到了远方,也把( )送到了远方。

  指导朗读: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

  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结合板书:事----趣。

  3.师:文中除了这些童年时代发生的趣事,还有哪些给作者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引导学生概括出:

  景 小溪 垂柳 水鸟 老家 村庄 (美)

  4.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家乡的景的呢?请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重点品读】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具体的景物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预*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1.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2.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指名回答,老师作出总结,并板书)

  4.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1.自主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

  3.全班交流: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三、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②展示交流探究学*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中的发现和体会。

  ③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1)“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2)“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3)“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

  (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4)“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四、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1.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3.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4

  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学生预*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理解.

  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

  这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把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伴互助:

  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

  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5

  【教学目标】

  一主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朗读认识7个生字,能把句子读通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两翼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天净沙·秋思》并背诵。并能够说出诗词大意。

  2、有感情的朗读《乡愁》,能够体会出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

  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2、领悟作者表达思乡感情的多种表现方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导入揭题

  1、师介绍《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描绘了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秋日黄昏行旅的图景,表现了游子悲秋怀乡、难以言喻的惆怅心情:(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以曲中的句子为题小桥流水人家。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呢?是和这首元散曲给我们的感觉一样萧瑟、悲凉吗?

  3、师:在作者谢冰莹心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象。

  过渡: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怀念家乡的心情总是通过文字来抒发的。远离家乡的谢冰莹所怀念的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体会文字背后的温度。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考虑一下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课文主要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的美好景色和人们的太*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过渡:因为对家乡有款款深情,所以离开家乡就会有浓浓依恋之情,谢冰莹从1927年离开家乡直到20xx年去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可想而知她只能靠回忆家乡的景致来解思乡之苦。离家越久,思乡越切,童年时代在家乡生活的情景一幕幕地出现在作者脑海中,越发的清晰了。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饱含深情从心底发出了一声呼喊——

  生: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指导朗读,突出一辈子)

  2、过渡语:是呀,最美是故乡呀。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看看作者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这些美好印象,到底是哪些景致?请你默读课文,划出体现她对家乡思恋之情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细读品味

  过渡:小桥流水的恬静和居民的祥和生活都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使作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让你感受到作者对家乡思念的句子。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6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粼粼、波纹、印象、潺潺”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张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课下一定积累了不少关于思乡的名句,谁来说一句?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师:刚才大家背的都是古诗名句,其实在现代诗中也有不少思乡名句。比如我们刚学的诗词《秋思》《长相思》都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无论古今中外,远离家乡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故乡。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女作家谢冰莹的思乡名篇。 (板书好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小桥流水人家。轻轻读课题,看看这一课的课题有什么特别的? 生:是一句诗。 师:对,马致远的天净沙,(师生一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过渡。 师:对,这课课题是由三个词组成的,小桥、流水、人家。那么在这个有着古朴的小桥、潺潺的溪水、散落着几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是个很美的地方。大家再美美的读课题。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课文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这三处景物? 2、指名读,齐读生词。   清澈见底的小溪  潺潺地环绕 婀娜的舞姿 黄色的野菌 流水唱和 点缀风景 依依多情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3、师:词语读的很美,相信课文读的也很棒。听录音读课文边听边想:哪些段落写了小桥、流水,哪些段落写了人家? 生:1234段写了小桥流水,56段写了 三、品读课文。 (一)、品味1——4节。 师:我们先来欣赏这一课的小桥、流水。大家用心读读1——4段,看哪段描写是你最喜欢的?   生:我最喜欢第1段。 师:那你美美地来读一读。 生:读第一段。 师:这里的小溪真美!引读: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师: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能看到什么呢? 生:能看见小鱼游来游去。 师:也许还是五颜六色的呢! 生:能看见大大小小、光滑的鹅卵石。 师:这让每个走过这里的'人都想捞起一颗。 生:还会有绿绿的水草呢! 师:它点缀着这条小溪,让小溪更绿了! 师:这里的垂柳也很美!引读: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 这么美的景色我们再来读。 师:从你们的眼睛里我看的出来,读的时候,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仿佛看到了什么?给大家说说。 生:眼前仿佛看到了有着水蛇一般的腰肢的姑娘们在翩翩起舞。 师:想象力真丰富!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片舞动着的绿色的世界! 师:多美的画面啊!仅仅有小溪、垂柳,这个地方还不够美,尤其是:(引读下面一句)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时是最美、最和谐的画面。水鸟在唱什么?流水在和什么? 生:水鸟唱:这里风景真美呀!流水会和:对,风景如画! 生:这里空气真清新!流水会和:那我们多吸几口气! 生:这里的柳枝真柔软!流水会和:我们和它一起跳舞! 师:一唱一和多么美妙!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多美的画卷呀!这么美的景色,谁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师过渡:读的真好,景色真美!其实小桥流水再美也美不过它带给孩子们的乐趣。那么他给孩子们带来了那些乐趣呢?品味第2段。 师:是呀,在这里捉小鱼、小虾、小螃蟹是作者最快乐的事情。再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几个孩子挽起裤脚、赤着胳膊,拿着小桶,撅着屁股,蹦着跳着去找去捉。听到了他们惊喜的说,我捉到了,我捉到了! 师:真是有趣的童年。童年是首歌,跳跃着快乐的音符。一起来读这段话,让我从你的表情、你的声音上感受到你跳跃的快乐。 师:在这里,还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品读第3段。 指名学生读。 老师总结:是啊,我们仿佛看到了在一座小小的木桥上,一个小女孩捧着刚刚采来的五颜六色的野花,一点一点丢在桥下清澈见底的小溪里,潺潺的溪水打着旋儿载着鲜艳的野花静静的流向远方。 师:好了,接着说。 学生读第四段。师总结:一座石桥通往茶园,还让作者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所以作者记得——生接读: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师:当我每次看到茶树时,我会立刻想起—— 生接读: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师:每次喝茶,看到杯中打着旋的茶叶,我也会立刻想起—— 生接读: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 师总结:家乡的小桥流水真美呀!美就美在这里有清澈见底的小溪,婀娜多姿的杨柳,发出悦耳歌声的水鸟,美就美在这里还有作者快乐的童年。边总结边板书。 师过渡:那么,住在小桥流水旁边的人家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二)品味5、6段。 生:读第6段。 师:这段话中哪三个词最能说明这里的生活特色? 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 师:知道意思吗?那我考大家一个最难的,“守望相助”什么意思? 生:相守在这里互相帮助。 师:那么这里的居民会在哪些事上互相帮助呢? 生:农忙时邻家人手少,去帮他们干农活。 生:邻居家孩子没人看时,帮忙照看小孩。 生:做了好吃的端着碗互送食物。…… 师总结过渡:真是善良又淳朴的居民!就在这样美好和谐的村庄里,有着我的家。我的家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师:漂亮吗? 生:不漂亮。 师:但我非常爱它。为什么呢? 生:因为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师:不仅如此,还因为:引读(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  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师:是呀,这里有父亲、书、凉爽的清风,还可以看到小溪、小桥和依依多情的杨柳,所以即使是只有几间矮小的*房,但我依然爱它。 三: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我想作家谢冰莹一定走过很多地方,见到过许多名山大川,但她却深深的记着这里的(指板书小溪、垂柳、水鸟、居民和留在这里的快乐童年),所以她说—— 生接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因为她深深的记着是这里的(指课题小桥、流水、人,同时擦去“家”这个字)共同构成了自己的家(在中央板书红色的“家”字),所以几十年以后她还是说—— 生接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正是因为她对这里有着深深的眷恋,所以将来无论她走得多远,他依然会说—— 生接读: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师:作家谢冰莹对自己的故土将久久不能忘怀,直到永远永远。 四、作业 摘抄课文中优美词句或段落;积累关于柳树或思乡的古诗。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7

  看到题目,不由想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小桥流水人家”。课文的作者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接着话题一转,写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无“闹市”之乱耳,无“疲惫”之劳形,有如世外桃园;结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怀恋和思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同时对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有所领悟;二是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作者语言的清新、流畅,积累语言。本文教学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

  教法点睛

  读题想象描述画面──自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及文旨──细读课文,与自己的想象对照,师生探究作者怎样用人、事、景、物表达思乡怀乡之情──积累思乡怀乡之情之优美语句。

  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潺潺、点缀、浮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中心。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人、事、景、物表达思想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从人事景物的重点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2、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学*提纲

  1、审题,说说“小桥流水人家”会是怎样的画面。

  2、读通读顺课文,注意读正确下列词语的读音:潺潺、婀娜、干涸、点缀、螃蟹、唱和(hè)。

  3、跳读课文,按“流水→小桥→人家”的思路把课文分成三段。

  4、本文描写了家乡小桥流水人家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之情。

  5、自读思考,为了表达自己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作者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一、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新课,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主要内容及文旨。

  1、读通读顺课文,生字正音。

  2、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分段,说说每部分特点,按写景文格式归纳主要内容、中心。

  流水:美丽自然

  ↓

  小桥

  ↓

  人家:优闲恬淡

  (喜爱、赞美、怀恋、思念家乡)

  3、指导读出江南水乡“美丽、自然、优闲、恬淡”的特点。

  三、指导学生领悟全文用人、事、景、物表达方法

  (1)直接描写景与物“流水”(第一自然段)

  A小溪潺潺柳枝婀娜波光粼粼(描写景物)

  B小鸟站在它的腰上……(拟人)

  (2)直接描写“人家”(第五、六自然段)

  A我的家→(舒适温馨)描写介绍

  B村民生活→(恬淡闲适)概括介绍

  (3)间接描写有趣的往事

  (①抓鱼、虾、蟹②丢野花③摘茶叶④赏野花)

  练*提纲

  1、背诵第一自然段。

  2、仿写开头、结尾。

  3、写景文阅读迁移练*:黄冈新课堂《外婆桥》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8

  学*目标

  1。认知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同学预*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

  2。同学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

  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

  教学过程

  读诗,了解课题出处

  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

  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

  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俺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

  初读,掌握课文主旨

  自主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一起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达方式

  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学*的效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人汇报探究学*中的发现和体会。

  根据同学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同学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俺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俺家只有几间矮小的*房,俺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分、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俺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俺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俺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选择自身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

  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9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题目的出处,引入新课

  1、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我想到了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我想,应该是个美丽的地方,像仙境一样的地方。

  我知道这是一首元曲中的一句话。

  2、出示《天净沙·秋思》,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思乡的佳作。这篇课文以诗句作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正字正音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主学*。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自主学*,共同研究。

  3、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

  (1)正字正音。

  (2)理解词语。

  三、深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家乡景色?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清新而明快的家乡美景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

  从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爱恋和思念。)

  四、交流、探究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文旁作批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3、交流探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举例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爱恋家乡的情感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的语句。)

  (1)“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段话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溪边飘动的柳枝、水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2)“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这段话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我”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令人神往。)

  (3)“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这句话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作者或直接、或间接地抒发了对家乡深深的爱。我们只要细细品味,都会感受到。

  五、齐读课文,摘抄优美语句

  读出作者家乡的美及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巩固练*

  打开“基础训练-《小桥流水人家》”,一起来闯关吧!

  《小桥流水人家》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课文题目的出处,引入新课

  1、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我想到了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我想,应该是个美丽的地方,像仙境一样的地方。

  我知道这是一首元曲中的一句话。

  2、出示《天净沙·秋思》,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思乡的佳作。这课文以诗句作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正字正音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主学*。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自主学*,共同研究。

  3、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

  (1)正字正音。

  (2)理解词语。

  三、深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家乡景色?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清新而明快的家乡美景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

  从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爱恋和思念。)

  四、交流、探究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文旁作批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3、交流探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举例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爱恋家乡的情感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的语句。)

  (1)“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段话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溪边飘动的柳枝、水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2)“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这段话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我”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令人神往。)

  (3)“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这句话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作者或直接、或间接地抒发了对家乡深深的爱。我们只要细细品味,都会感受到。

  五、齐读课文,摘抄优美语句

  读出作者家乡的美及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巩固练*

  打开“基础训练-《小桥流水人家》”,一起来闯关吧!

相关词条